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时间:2022-02-20 16:36: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第1篇

关键词:“微时代”;传统节日;微博;微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2-0157-03

2009年,作为新社交媒体的“微博”展露头角,推出不到一年,微博注册用户已超过1亿。2011年初,一款新的社交软件“微信”推出,14个月内就获得超过1亿注册用户,2013年1月微信用户更是突破3亿。微博、微信及其不断增长的数亿用户共同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微时代”。“微时代”以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为媒介代表,其特点是文本内容短小精炼,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捷,传播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空前普及的微博和微信成为了人们传达节日祝福的新兴载体,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有了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极大地转变了其文化传播的传统景观。

一、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现代意义

植根于中国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在中华民族延续不断的几千年文化传承中不断滋养成型。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载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数千年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国农业社会对于岁时的崇敬,体现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它还为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提供孕育与发展的平台。

当张牙舞爪的工业文明开始最大限度的“排除异己”,被碾压的农业文明颓废破败、灰头土脸,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彻底打破了以时间划分为标志的农耕生产方式,根源于农耕文明的传统节日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社会变革的步伐加速了文化变迁的频率,年轻人对于“新时尚”的追求,使得春节的贴对联年画、元宵节的团聚赏灯、端午节的龙舟竞渡、重阳节的登高赏菊等传统习俗不断异化。年轻人开始追捧“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舶来品,这些“洋节”依托着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越来越猛烈的冲击着中国本土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及其节日文化的淡化成为必然。

在中国古代,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大部分依赖于世代相传的人际传播,人们口耳相传,使得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保留。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造就了新的传媒环境,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占据了有利的传播资源,在这样的传媒环境中,传统文化受到跨文化传播和商业消费的冲击,势单力薄的人际传播在传统媒体的压力下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传统节日文化日渐式微。

以手机为代表的“第五媒体”迅速发展,以手机为平台的手机短信与微信的节日问候与祝福也日益流行,“微祝福”成为人们各大节日期间最亲睐的一种问候方式。以手机为代表的“第五媒体”,不仅为大众提供了无比快捷的众多信息,在信息传播速度上有着传统媒体不可企及的优势,同时也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得点对点、面对面的信息传递成为可能。然而这样的优势其实也存在弊端,尤其是在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播上。手机所带来的新型信息传递方式发展迅猛,这种“编成式”的短信样式在人与人之间重复来回发送,机械式的信息传递掩盖了传统节日本应具有的人文气息,节日问候蜕变成“手机与手机之间的无线联系”,冷漠得没有一丝人情味,“除了为通讯业务制造收入之外,渐渐失去了人际传播的初衷”[1]。

“不管你是谁,群发的我不回。”这首央视春晚上的神曲《群发的我不回》忽然间成了接地气热门歌曲,它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们认为群发的短信没有诚意,不愿意回复的心声。从邮寄贺卡拜年到群发短信拜年,而如今这都已经过时了,微博微信送祝福,在朋友圈中晒“光盘”年夜饭,在朋友圈中发红包抢红包……成为了2014年最“潮”的过年方式,新浪微话题“舌尖上的春节”也吸引了2万多网友参与,很多年轻人利用微博微信过了一个温馨的节俭年。

传统节日文化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和提高民族自信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发展民族新文化的基础和造就和谐社会的文化动力[2]。在“微时代”里,人们用微信、微博等现代科技方式,代替传统言语和书信拜年、祝福。在微博上参与春晚讨论,发微博@远方的亲人给他们送上新春祝福,拍照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晒晒年夜饭,甚至在微信里邀请微信好友一起抢红包,这些形式新颖的活动确实让百姓体味到了不一样的年味儿。当新鲜好玩的现代技术与春晚、年夜饭、压岁钱等传统祝福方式相结合,“微时代”里的传统节日焕发出了现代光彩。因此,在“微时代”中,如何使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播符合现代潮流,呈现现代意义而更受年青一代关注,唤起其着力保护和传承的责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

二、“微时代”强化和拓展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内容与形式

2005年,国务院通知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春节、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被定为法定节日,受国家法律保护。这样的举措让传统节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强化了传统节日本身具有的传承文化、连接政府意愿与民众情感、唤醒民族记忆的重要意义”![3]而大众传媒一方面呈现的是节日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是节日生活及其变迁的镜像呈现,还影响受众对节日的认知态度以及参与方式。从书信、电话、电子邮件再到手机短信,传统节日祝福方式不断更新,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跟随科技的创新不断变化。进入“微时代”,各类移动便携的终端大行其道,微博微信趁势普及,给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新改变提供了契机。

第一,“微时代”以技术的创新使传统节日出现亮点,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关注度,增强了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意味着生活节奏的高速运转,休息时间和假期大大缩水。传统节日所带来的假期成为年轻人舒展身心的有效时间,然而,与传统节日相切合的传统习俗,例如踏青爬山、龙舟竞渡等户外活动已无法获得平时“身心疲惫”的年轻人的青睐,人们更愿意宅居在家,享受难得的清闲时光。微博、微信以手机和网络为载体,打破了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时空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信、微博发送祝福,参与庆祝活动。虽然有人认为这种微型化的家庭生活方式以及现代人参与意识的淡化,在不同程度上对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产生了消极影响。但对于众多的80后、90后来说,虚拟化的节日参与形式更加具有参与感与积极性。“微时代”下传统节日内容与形式的变化,一方面为传统节日增添了不少文化亮点,另一方面,新的传播方式使得受众更加关注传统节日,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以2015年举例,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官方微博粉丝量高达400多万。新浪微博发起的“春晚”微话题,获得了网友的广泛讨论,截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微话题“春晚”阅读量达25亿,参与讨论的人数超过2800万。同时,腾讯公司也数据,2015年春晚的微信互动总量达到110亿次。在2015年春晚的观众中,15~24岁的年轻观众达到14.93%,比2014年增长8.6%,可谓是五年来最年轻的春晚。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微信微博与传统节日的融合,提高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传统节日的关注和重视,人们主动参与到新型的节日庆典中,传统节日呈现出不同的景观。

第二,“微时代”宣扬的“节俭”理念更正了近年来人们对于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误区。中华民族众多传统节日大部分源于辛勤的劳动人民,其中流淌着的淳朴本质亘古不变。春节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在传统春节期间,人们贴年画和对联,合家团聚,祭祀祖先并期待来年的丰收。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城市的发展,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代替了传统的住宅,传统节日的文化呈现也不断消失,年画、挂历、门神等传统节日文化的呈现物在现代经济与技术发展下不断淡出我们的生活。传统的庆祝方式逐渐消逝,极具中国特色的祭祀模式、装饰方式、娱乐活动等文化民俗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范围。如今的春节,商业化气息日益浓厚,象征合家团聚的年夜饭已经被各大酒店明码标价,用于“压岁”和“压祟”的红包由薄变厚,甚至变成了一张张数额庞大的银行卡,这样的春节似乎已经变成了大多数人的“春劫”。同时,在其他的传统节日,“天价粽子”、“天价月饼”等新闻也屡见报端。商业社会的发展使得传统节日的庆祝习俗不断异化,人们陷入了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的奢靡之风误区。“微时代”所宣扬的“节俭”理念把人们从奢靡之风的误区里拉出来。

2014年兴起的“光盘”行动延续到了春节,除夕当晚,网友们纷纷在微博上开展“晒光盘”活动,晒出年夜饭“光盘”照片,以前微信朋友圈里充斥的大鱼大肉型的年夜饭照片现在已变得有些“另类”,晒晒年夜饭餐桌上的清粥小菜成为“主流”。同时,微信也推出了抢红包的活动,微信用户在朋友圈发红包抢红包,数额不大,却让无数用户乐此不疲。“微时代”里这些贴近民意的小成本庆祝方式使得“节俭”的概念深入人心。

第三,“微时代”以祝福手段的革新拓展了传统节日的娱乐方式。传播学鼻祖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曾将传播的功能总结为以下四点: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功能和提供娱乐。其中,“传播的娱乐功能是现代传播多种功能中最显露、最有力、最大众化的功能”[4]。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代社会,人们对于娱乐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当代媒介环境中,娱乐文化呈现出了超乎寻常、跨越国界的显著性,其中传统节日的娱乐化尤甚。进入“微时代”,微博的“热门话题”以及微信的“红包”这些新兴的手段都拓展了传统节日的娱乐功能。

2014年春节,腾讯首次推出微信红包,除夕夜参与红包活动的总人数最多,达到了482万人次,平均每分钟2.5万人参与微信抢红包活动。到2015年春节,微信更是与央视春晚合作,春晚播放的几个小时里,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达110亿次。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除夕夜晚22:34摇一摇互动达到8.1亿次每分钟。2015年春节,除了备受瞩目的微信红包之外,微信上的明星拜年、贺卡拜年、拜年小视频等其余八个庆祝方式也获得了人们的一致好评和推崇。其中,微信红包自诞生起其承担的使命便不仅仅是一种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而是一种全民娱乐活动。2015年推出的“拼手气红包”,不仅继承了我国春节传统的红包文化,又加入了游戏效果,这样的创新达到了传统现金红包没有的娱乐功能。同时,微信红包也突破了传统红包的地域限制,只要登录微信,就能给远方的亲人发送一个满载心意的小红包,及时送上节日祝福,弥补无法团聚的遗憾心情

第四,“微时代”下传统节日文化的传递方式出现变迁。哈贝马斯(Habermas)曾提出“公共领域”的理论,所谓“公共领域”指的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中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在这一领域中自由发表言论,而不受任何干涉。通俗地说,就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5]。将此理论运用到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播上,在此过程中,互联网等新媒体提供了公共舆论空间,将传统节日在传统传播方式下的个人言论转化成“微时代”中的公共议题空间,因此可以说正是微博创造了一个自由而轻松的“公共领域”,参与人数盛况空前,这是之前的任何一个时代和任何一个社交媒体都无法产生的巨大效应。

“微时代”的来临,使得传统节日的表达方式得以拓宽,正月初五微信朋友圈里的“迎财神”活动就是一种新型的表达方式。但是在“微时代”中,移动式便携媒体的创举还在于建立了一种线上到线下的信息互动方式,即通常所说的“O2O”模式。这种模式将用户在移动社交媒体上的扩散式互动与受众在传统的节日庆祝方式结合起来,完美地呈现出更多新的节日表达方式。

三、传统节日文化与“微时代”传播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更需要传承与创新。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日渐式微,不得不说这与我国大众媒介对其的传播缺位有很大关系。当前我国的大众媒介为迎合受众兴趣极力呈现西方价值体系下的生活方式,在热炒西方节日的同时,无形中消解淡化了人们,尤其是年青一代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热情。

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认为,在现代高度发展的大众传播环境中,由传播媒介有选择性的提示“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影响了人们在自己头脑中描绘的“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6]。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息环境,其实并不是对现实环境进行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大众媒介对事件和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之后提示给人们的拟态环境。当人们根据这一拟态环境来实施具体行为时,大众传播媒介开始显示其超越教育和宗教的作用,成为影响人们“主观现实”的主要手段[7]。“微时代”中,微博微信的普及成为了传统节日文化有利的传播载体,它们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视影响了人们的“主观现实”,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有了新的阵地。同时,微博、微信与现代快速的生活节奏相融合,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介,传递给受众的是科技的冷漠感。而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与人文精神,为科技的过度扩张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

“微时代”里,以往不受欢迎的传统习俗披着现代化的外衣重回大众的视野。传统节日不论是从内容还是庆祝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和亮点,人们逐渐从注重传统节日的外在商业文化回归到了传统节日本身。“微时代”采用现代化的媒介手段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把传统习俗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新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方式,成为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新亮点。

古老的传统节日文化只有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才更加鲜活灵动,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是一种“活”的文化,它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合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当中[8]。在新媒体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媒介要注入多元化模式来整合与创新传统节日文化,通过多元化的新型媒介文化来促使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顺应媒体新形势,延续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是我们迫在眉睫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 乔雪阳.试论“短信工业时代”的节日传播效果[EB/OL]. http:///.2006-02-25.

[2] 萧放.传统节日文化与民族精神[J].政工研究动态,2008(18).

[3] 郭讲用.传播仪式观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0(12).

[4] 李建秋.论手机短信与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传播[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2(5).

[5]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 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第2篇

论文摘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借助语文课程的力量传递我国传统节日文化,让传统节日中所蕴舍的丰富人文信息通过语文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传递到青少年的心灵中,成为了新课标下语文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我国以往的语文教学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度不够,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新一轮课改中需要纠正这一现象,通过结合课文内容挖掘传统节日内涵、语文主题活动,课后阅读考试等教学环节点燃学生对传统节El文化的感知。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传承我国跳传统节日文化,特别是让成长于麦当劳、可口可乐、圣诞节等西方文化符号包围中的青少年学生能了解、喜欢我国的传统节日进而传承传统文化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教师作为青少年接受系统教育的专业组织者,自然就成了点燃学生传统节日文化热情与兴趣的主要实践者和探索者。在学校的诸多课程中,语文由于与文化、人文有着“先天”的密切关系而成为了传承文化的主要“阵地”0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了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让语文课程更好地传递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

1以往语文课程中传统节日的缺失

t .t关注度不够

我国一直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节日文化资源,除了耳熟能详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外,二十四节气也是节日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地域或民族还有各自独特的节日,如傣族的拨水节等。但是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日常的语文教材、教学对其关注度不够,往往是一语带过。人教版选文中传统节日教材占总编目的t . a}io,语文版占t }io,苏教版为i . 9}io。有些教师认为节日文化教育是社会的事情,学生会自然感知,语文教学无需涉及。再加上以往应试的压力也无暇顾及在课堂中让学生感知节日文化。

t.2学生对传统节日相对淡漠

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早已进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相比而言,学生对上述西方节日的热情要超过传统节日。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基本停留在“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中秋节就是吃月饼,春节就是吃饺子”,未体验到节日更深层次的意味。

2新课标下传统节日回归语文课程的意义

2.t传统节日与新课标强调的语文人文性相契合

实际上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特定的风俗习惯、历史故事,包含着我国先人的智慧、思维方式,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传统节日文化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这与新课标强调的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相契合。语文相比其他学科的特点在于它的“文”、“人文”,应当蕴涵丰富的民族文化。新课标明确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传统节日就成为了与语文课程相契合的教学资源。

2 .2能有效激发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

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也即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这就必然要激发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学生对传统节日井不陌生,特别是风俗习惯、仪式等。如果传统节日能成为语文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从外在的风俗、礼仪升华到其中包含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则能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节日是语文课程建设不可或缺的资源,其传承文化的精髓与语文的课程理念相契合。那么如何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知传统节日文化呢?

3语文教学让学生感知传统节日的途径

31结合课文内容,挖掘传统节日内涵

现有教材中尽管传统节日的题材数量不是很多,但仍然可加以发挥,抓住机会点燃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比如古典文学中常涉及节日,往往节日是诱发作者情思、体验的导火索,典型的即是春愁、秋思。节日是作品的背景,因此教学可通过体验节日,进而赏析节日与诗人情感的联系。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整首词都是围绕着中秋节展开的。初中生对中秋节的吃月饼、团圆含义很熟悉。教学可首先通过师生互动谈中秋的方式“热身”,引出苏轼是在离开弟弟苏辙七年后的中秋之日写的,埋下伏笔,中秋节与哪种意象最为相关?词作中是否出现了该意象,又是如何描述该意象的?等问题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在赏析诗作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月亮”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物体,将月亮、月宫、中秋节的联系自然地引出,让学生了解中秋节中包含浓厚的团圆、事圆、人圆的意味,对照诗人现有的境遇,词作中才有诗人往返于人间与月宫的情绪。

3.2将传统节日引入语文活动中

除了课堂教学外,主题活动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语文活动包括辩论会、演讲会、写作等。教师可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或者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传统节日设计活动主题,让学生动口、动手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既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新课标下语文课程所注重的。比如举办清明节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分组收集跟清明节有关的文学作品、经典名句、音乐、各地的清明风俗等,并在班级汇报各自成果,接受同学、老师的提问。在真切的节日情境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3,3在课后阅读材料、考试中增加传统节日的信息比重

为弥补教材中传统节日题材较为少的情况,语文教师可在课后阅读材料、考试等补充传统节日题材的内容。通过此方式将传统节日的信息延伸到课堂外,引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比如《中秋咏月诗三首》、《端午日》、《古诗十九首》、《春酒》等都是优秀的课外阅读资源。

第3篇

关键词:传统节日;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策略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根植于中国文化,深深打下了中华民族的印记,寄托了民族情感,是历代中华儿女对民族共同价值观的追求,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不断融入了各个时期的思想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理想追求,通过长期的交流融合,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因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能够具体展现民族特有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运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丰富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拓宽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运用传统节日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散见于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中,涉及较少,很少看见传统节日教育的身影。此外,近些年我国传统节日受到外国节日冲击较大,例如:圣诞节、情人节等,这些外国的节日有喧宾夺主的趋势,致使传统节日被人们忽视,使传统节日没有在小学生的德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加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运用传统节日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很有必要,具体策略如下:

一、在课程设计中穿插传统节日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不断发生变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精华加以继承和发展,使小学生接受传统节日中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小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就是课堂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将传统节日文化与课程融合在一起,通过传统节日文化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应深刻理解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课程,找准课程内容和传统节日的联系点和切入点,借助传统节日,营造节日氛围,让小学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同,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得到精神的陶冶,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

二、开设传统节日爱国主义教育专题

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文化,传递着民族情感,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可以增强小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认同。例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蕴含着浓浓的爱国情愫。屈原拥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在祖国灭亡时,宁死不降,选择投身汨罗江。人们为了保护屈原的身体不被蛟龙吃掉,相继向江中投放各种食物,后来投放的食物演化为粽子,还逐渐形成了赛龙舟的习俗。这些端午节的习俗表达了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专门开设一个端午节的专题讲座。组织学生搜集端午节的来历、风俗等资料,活动开始后,教师组织学生就搜集的资料情况进行发言,使学生熟悉传统节日。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归纳出传统节日的爱国精神内涵,引出教学主题。随后,组织学生就与专题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例如:要求学生就韩国将其“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一现象进行讨论,让学生了解中韩端午节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并就此事发表看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了解了端午节的文化渊源,还对文化保护问题有所感触。更重要的是,在探究这个问题时,学生受到了端午节文化内涵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三、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爱国主义社会实践教育

在传统节日期间,节庆主题在小学生的内心深处植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周而复始的传统节日里,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养料给予浇灌,让爱国主义的种子不断成长,枝繁叶茂,从而能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内涵,利用传统节日在一年中的循环往复,不失时机地对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教育。例如,清明节是中国人扫墓祭祖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也激励后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烈士陵园祭祀扫墓,忆苦思甜。教师给学生讲述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的英勇事迹以及他们为革命的胜利所做出的牺牲和努力,重温战争年代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传承先人的革命精神和爱国精神,珍惜和平幸福的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繁荣富强而奋斗。

综上所述,在爱国主义课程中穿插传统节日教育,开设传统节日教育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传统节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传统节日的知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有助于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⒖嘉南祝

[1]王艳.依托传统节日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J].教育文汇,2015.

第4篇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这样说到:“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二十六种文化形态,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由此足以见得我们的祖先留给了我们怎样的一笔文化财富,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传承,取其精华,深入挖掘,植根实际,有效的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之中。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念

节日是相对于常日而言的特定的日子。它是农耕社会的伴生物,是古代人民通过对天时,物候等的周期性变化的观察把握而逐步约定俗成的。从历史长河中看,先秦时期便有节庆产生,至隋唐时期是古代节日文化发展、定型的时期。最终形成一系列适应自然环境,反映天人合一,和谐人际关系的祭祀,庆祝,娱乐等的节日活动,它集中反映了我国人民张弛有度、应时而作的自然生活规律。

以清明节为例,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主要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在中国,寒食后重生新火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则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的季节,新的生命的开始。寒食禁火冷食祭墓,而清明则取火踏青。宋朝后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由此清明时节扫墓踏青,祭奠先祖,传承孝道,顺应天时,亲近自然。

二、传统节日的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有它特有的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博大精深的文化。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自然观。不论从儒家,道家还是后来传入的佛家,中国哲学思想一直围绕着“天人合一”而不断发展。节日文化也不例外。节日来源于农耕社会节气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来源自然必反映自然。万象更新的春节,春回大地的清明,百虫滋生的端午,寄托相思的中秋无不体现着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心境。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浓浓人情。不论是春节磕头敬老孝道文化的体现,清明节祭祀先祖的感恩心境,还是游子归来,万家团圆的中秋之夜无不体现人伦亲情。节日文化亲情的挖掘对于现代社会钢筋水泥混凝土层层包裹下的淡漠的人际关系是很好的提醒。

(三)所有的中国节日无不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节日期间,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期盼合家团圆,健康长寿,表达了人们希望未来和谐美好的热切希望,寓意美好,鼓舞人心。

(四)中国传统节日处处体现着民族精神,爱国大义。不论是纪念屈原的端午,祭奠先祖的清明,还是登高思亲的重阳,都深深的体现着民族的胸怀与爱国大义。

三、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在论述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时,我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尽量做到全面,细致,创新。

(一)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党和国家对社会成员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在思想政治、道德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要求。它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政治思想,道德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就以上内容来看,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无不渗透。通过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可以看到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有利于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教育,同时有利于和谐理念的灌输。节日文化能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起到引导,调节,以及潜在的行为约束能力。

(二)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看

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指能够承载、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具有传递性、承载性、可操作性的一种工具性事物。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形式众多,而传统节日文化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人们通过了解节日内涵,参加节日活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因此,从教育载体方面来看,传统节日文化有效的发挥了作为载体所具备的凝聚功能,渗透功能以及导向功能。

(三)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看

环境是人格形成的必要条件。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环绕在教育对象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传统节日所散发出的浓浓亲情,自然气息等创造了良好的精神环境。而传统节日所熏染的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因此,从环境建设看,传统节日文化推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引人走向真善美;传统节日文化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感染力量,影响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同时传统节日文化形成的良好环境对于控制人的行为具有巨大的约束力。

(四)从隐性教育方法看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来说的,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目的和要求,通过潜藏的教育性因素间接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和个性渗透塑造性影响活动的手段方式。传统节日可以说是进行隐性教育的最好方式,通过节日文化的熏陶感染,人们不自觉的就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从隐性教育的角度,节日文化起到了潜移默化,适时引导的功效。

节日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再现,我们应深入挖掘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第5篇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改革开放后,随着民众对西方文化的推崇、对西洋节日的追捧,导致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逐渐式微之势。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来讲,要改变这一局面,电视媒体作为大众获取信息首选媒介之一自然承担起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任。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起源于先秦时代,它在流行和演变过程中,吸取了儒、道、释文化等多元因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如今,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 

 然而,在现代工业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个个舶来的节日,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在我国的青年人中大行其道,而由于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的缺失,中国传统节日处于尴尬境地。清明节一度成了“烧纸节”,端午成了“粽子节”,中秋成了“月饼节”。这两者的此消彼长加剧了传统节日文化的断层现象,致使传统节日文化从形式到内涵都正在走向虚空。而电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巨大的影响力,在传播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电视媒体在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方面,也存在众多问题。 

一、当前电视媒体在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电视媒体节目形态单一 

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形式,而当今,传统节日文化基本上都是以文艺晚会类节目为主,访谈对话类节目、杂志类节目、综艺娱乐节目、益智游戏节目、情景剧等节目形态甚少,节目形态过于单一。 

2、电视媒体没有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常态化 

众所周知,每年有春节、端午、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只有在特定的节日期间,电视媒体才会制作相关电视节目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而节日一过则销声匿迹,这不利于电视发挥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 

3、节目资源整合力度低,造成节目资源浪费严重,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二、电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优势 

1、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当中,电视普及率高 

我们所讲的“普及性”是说它是“雅俗共赏”的。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晚,把老少几代不同文化水平的人们都聚集到一起,共同欣赏其节目,就是最好的印证。 

2、电视传媒所特有的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优势,使它在传播领域确立了重要地位 

报纸和广播都是单通道传播媒介。电视的传播符号是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等多种符号的综合传播,是一种双通道传播媒介,具有声画并茂的优势以及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 

3、电视传播的综合性 

电视因其自身的传播优势和技术优势而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电视形象直观、生动灵活,给受众一种直观形象,极具诱惑性和感染力的氛围,因而更容易对受众产生移情作用,获得一种想象的、官能的刺激或精神的愉悦,对受众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三、电视媒体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方式多样 

如今,我们正在经历着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文化的趋同倾向是一个突出问题,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无论在任何时候,深厚的传统节日文化都是一笔得天独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生存和进步的宝贵资源,我们应去弘扬和利用。电视媒体作为大众获取信息首选媒介之一,自然承担起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任。 

1、推出新晚会概念——将晚会类、综艺娱乐类、益智类节目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量海外的电视节目形态的引进,使节目在栏目设置、主持风格、节目题材等诸多方面呈现出严重的趋同现象,缺乏差异化使节目的吸引力急剧下降,从而使节目的生命周期也大为缩短。近几年,虽然专家倡导“弘扬中国传统节日、保护传统节日文化”,但这并没有引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关注。 

面对这一尴尬的局面,去年的七夕节,安徽卫视制作了一期与众不同的电视节目——《7月7爱传万家情歌会》,这场晚会将七夕的传统浪漫情怀和晚会类节目的现代元素结合在了一起。对节目主题、宣传语、片头片尾、主持人形象、演播场地、声画造型、音乐、节奏、色彩、色调。等元素进行一系列的定位,使之与节目内容相融合。据百度数据报告,“七夕”百度搜索指数在1个月内翻4倍,日均搜索七夕超60万次,网络视频点击量过百万,安徽卫视贴吧点击量,在播出当天成为上升量最快的贴吧之一。该节目之所以如此成功,因为它摆脱了常态的晚会类节目,将晚会类节目、综艺娱乐类节目和益智类节目元素融合在一起。节目有《爱的悠悠球》、《明星大挑战》、《恋爱足球》等综艺类节目;主持人群推出的《鹊桥会》和魔术等娱乐节目;还有众多的晚会类节目,节目形态多样,并且将各个节目都融合在了一台晚会中,紧紧锁定了上亿观众的眼球。 

2、实行“编播季”节目编排策略 

多年来,电视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打造传统节日时,重节目内容和质量,而轻节目整体编排和节目资源的重新整合,这一做法无疑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也没有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面对这一现状,央视、重庆电视台、湖南卫视、安徽卫视从自己的节目资源、频道定位和品牌特色出发,实行了“编播季”的节目编排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编播季”节目策略是指一年分季节、分时段的编排策略,这种季节性的编排策略不仅有助于培养观众的忠诚度,而且还可以提高电视的市场竞争力,重庆电视台是“编播季”的先行者之一。2005年暑期,重庆台将旗下的都市频道临时改为“暑期频道”率先试水,结果市场反映十分理想。对频道架构做出“改版性”的调整,此举让重庆卫视在全国省级卫视的收视排名冲至第三位。2006年初,重庆卫视利用元旦、春节两节紧密相连的机会,从元旦开始,跨越春节,直至元宵节,推出了“黄金月、中国结”的编排项目,同时在这时提出了“编播季”的概念。这个“编播季”以元旦晚会拉开序幕,以春晚为。2007年,又以“合家欢·中国结”作为节目编播主题,“黄金月”编播紧扣中国老百姓的审美期待,突出欢乐、团圆、回家、感动等关键词,同时为黄金月量身定做节目,打造出一批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节目。 

“编播季”对节目资源和频道资源进行变革,把过去那种单纯的、静态的、封闭的节目播出方式转化为整体的、组合的、动态的、开放的播出方式,“编播季”与中国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实现了各种电视资源的优势集合和联动播出,降低了成本,打造出自己特色的品牌节,同时赋予了电视传媒更大的影响力,而且也促进了传统节日与现代传播方式的互动,实现了“互赢”局面。 

3、通过电视专题片的形式来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电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不能仅局限在节日的特定日子里,要形成连续的、持久的“攻势”。因此,即使不在节日期间,电视完全可以利用专题片来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专题片要力求精美的制作。专题片无论从画面、配音、配乐和形式创新等各方面都有明显力求精美的意识,这样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特别是在解说词的文本方面,要用深刻的、有感染力的、细致精美的解说词来赢得观众。 

2009年,宁夏卫视频道《印象宁夏》拍摄制作,作家郭文斌客串主持并解说的《我们的节日:春节》十集系列专题节目春节期间在宁夏卫视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郭文斌以独特的、精美的诗化语言风格,从喜庆、团圆、感恩、祈福(上下集)、天人合一、点灯时分(上下集)、传承、兴旺发达八个方面全面深入地诠释了传统春节所包涵的深厚的文化意蕴。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出发,通过对春节的阐述和发挥,循循善诱,把观众带到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旅行之中,听来回肠荡气,引人入胜。不少观众认为,这个节目是对中国古老的春节文化的一次升华和推进,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次激发和再认识,这期节目非常成功。 

结语 

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电视媒体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传播路径,充分运用民族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优秀的节日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我国的电视媒体正在逐步走向国际化,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既能巩固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又能在国际传播中丰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并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世界认同,最终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①傅德岷、 韦济木、 马培文:《中国传统节日》[m].重庆出版社,2005:8 

②高晓红、刘羽、张绍刚,《电视节目形态分析》chinardr.net/rdr 

/bbs/dispbbs.asp?boardid=9&id=2722 

③韩永青、李芹燕,《传播媒介对“象征性现实”的策略性重构》[j].《新闻界》,2009(2) 

第6篇

1.“洋节日”的盛行

近年来,圣诞节、万圣节等外国节日在中国的流行呈现出越来越普遍的态势,让人担忧的是,这些外国节日的流行正在向低龄化发展,每年圣诞节时,孩子们总是翘首企盼着父母或“圣诞老人”在平安夜将梦想已久的圣诞礼物悄悄地放在圣诞袜中。

2.重拾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

我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却日渐被弱化、被忽视。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传统节日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对培养人的道德素养和健康人格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促进

幼儿社会性发展指的是幼儿学习他所属的社会中人们必须掌握的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幼儿的社会化离不开社会群体、集体和个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也离不开个体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经验和形成社会关系。幼儿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去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自我调节、交往技能等。

1.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幼儿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发展。小班的幼儿也可以通过活动感知节日的美,感受到节日的气氛,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对传统节日文化有一个初步了解。中班幼儿粗浅地了解民俗节日的基本习惯礼仪及规范等,培养社会规则意识。大班幼儿通过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感知中国传统节日的含义,了解节日的风俗习惯礼仪,知道中国人聪明才智的发明和创造,从而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

第一,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的意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的意识,我们利用精彩的传统节日教育活动融人尊老的相关内容,如春节主题中的“我给长辈拜个年”、重阳节的“我为爷爷奶奶做件事”以及中秋节主题中的谈话活动“团团圆圆度中秋”等活动,通过幼儿讲述自己给长辈拜年、长辈对自己关爱和自己如何向长辈表达爱、如何用实际行动孝敬长辈等,让幼儿在感受长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的基础上,萌发他们尊敬、关心、爱护老人的情感,形成尊敬老人的观念。第二,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行为意识。人的言行举止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表现。而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内涵,为了提高幼儿的整体修养、习得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我们不仅要在lE常活动教育中注重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还要充分利用节日的教育因素对其进行启发和教导。如在春节主题“拜大年”“我会做客”等系列活动中,让幼儿学会向亲朋好友问好,学会礼貌进餐用语,知道在拜年时说吉祥话的意义,懂得在餐桌用餐应文明进餐等文明礼仪。大部分幼儿表示在节日访亲探友时,能做到不在别人家中大声喧哗,取物时,须明求。这就说明传统节日中的礼仪文化已经慢慢在幼儿的脑海中形成意识,并内化成自觉的行为。第三,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培养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每个传统节日里都存在传统的游戏活动,如端午节时幼儿最感兴趣的是赛龙舟。没有真正的龙舟,可让幼儿模拟赛龙舟,幼儿戴头饰的做船头,其他幼儿做船身和船尾,在长形塑料板上依次紧抱,双脚做浆,全队幼儿步调一致,有节奏地左右晃动,加快速度,齐心协力到达终点,任何只顾自己、不顾集体的行为,都会影响全队的成员。为了获到最后的胜利,每个幼儿都严格遵守纪律,努力协调自己与前后同伴的合作。这对幼儿规则意识、集体荣誉感、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克服困难的能力,无疑是最好的培养。

3.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幼儿社会行为技能的发展

第一,传统节日教育有助于幼儿了解社会规则、习得人际交往技能,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幼儿在制作花灯、月饼、包粽子、剪窗花等活动中,总是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的幼儿一块制作。在这样的交流经验、共同分享劳动成果的过程中,幼儿能学会分享、学习处理好自己和集体、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第二,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动脑、动手的能力。在传统节日活动中,由于环境、游戏的需要,常常需要幼儿一起制作民俗食品、饰物等,例如冬至节福州民俗文化搓(米时)活动、重阳节的自制九九重阳糕,端午节中缠艺术品小粽子等活动。民俗食品制作活动符合幼儿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认知特点,且具有很强的兴趣性、游戏性,不仅使原来有难度的社会认知活动借助操作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同时有利于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意识。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就没有现代文明。而身为独生子女的现代孩子在家基本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们通过传统节日教育的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意识,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

1.运用多媒体教学形式策略

利用多媒体动画资料通过图像、动画、声音的有机结合来展示节日文化内涵;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PPT,因为自制的PPT课件可以弥补动画资源不足的缺陷,同时又因具有形象直观、新颖多样、高效集成、易保存、易利用、易修改等特点,适应了民俗节日教育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节日情感体验,增强其对节日文化的记忆力。如冬至节的《“好吃”的冬至》、有福州地域民俗特色的《搓(米时)节节高》、清明节的《春暖花开话清明》、有美丽传说的《百花盛开花朝节自制PPT无不是我根据节日教育活动需要,将生僻难懂的节日习俗文化、食俗文化的文字资料以图片和自制动画等幼儿易于接受的形式向幼儿展现,帮助幼儿直观地、初步地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2.实践操作策略

传统节日活动中涉及的很多内容都与民俗工艺有关,如清明节的放风筝、元宵节的闹花灯、春节的贴窗花等。这些民俗工艺就是动手、动脑、动身的艺术。教师通过收集相应的传统节日艺术作品资料,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让幼儿在观察、欣赏、感受和动手操作中直观地感受传统节日的民俗氛围,了解传统民俗文化。对于不易于在集体教学中体验的节日活动,我们则以周末亲子活动的方式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在亲子体验的氛围中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氛围,体验节日的愉悦。如重阳节的登高活动,清明节的祭祀、放风筝、踏青等活动以及中秋节的赏月和团圆饭活动都是在亲子体验活动中进一步让节日教育产生良好的教育效益。

3.家园互动策略

第一,邀请长辈走进幼儿园参与节日活动。重阳节邀请祖辈(爷爷奶奶)到幼儿园与幼儿一起参与节日活动,通过制作重阳糕、品重阳糕、为爷爷奶奶送礼物(祝福)等活动,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从而l董得孝敬老人、尊重老人,让幼儿逐步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学会关心他人,感受关爱他人的快乐。继承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又如福州传统节日拗九节,邀请社区中的爷爷奶奶到幼儿园与幼儿一起参与联欢活动,通过做拗九粥、品拗九粥等活动,让幼儿了解拗九节的风俗习惯,体验与祖辈、朋友在一起过节的2014年第23期欢乐心情。第二,发动家长的教育资源,搜集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信息。邀请家长在活动前与幼儿一同收集相关节日的图片数据、声像数据、手工艺品等。请家长到幼儿园为幼儿讲述传统节日的风土人情、礼仪规范、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既可以使幼儿从不同方面了解传统文化,又加深了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了解与认同。家庭是传统文化自然传承的桥梁,以家园互动为载体开展幼儿传统节日教育活动,可以深刻影响幼儿的精神世界。

4.游戏体验策略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很多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将这些游戏作为民俗节日教育的一部分,能提升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也能改变传统节日教育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民间游戏中了解民俗节日。结合幼儿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选择生活化、趣味性、活动性强的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元宵节组织“欢欢喜喜闹元宵”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制造一派热热闹闹庆元宵的景象。活动中还可以进行师生合作舞龙舞狮歌舞表演、唐装秀、花灯赛、看花灯、做元宵、品元宵、猜灯谜游戏等,一丰富多彩的元宵节主题活动使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了浓浓的闹元宵节气氛,体验了传统节日的快乐,萌生了对祖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5.环境熏染策略

第7篇

【关键词】《侨报》 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 报道框架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重要的载体,是召唤人们文化归乡的源头和动力。①然而,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西方的文化霸权问题在国际社会中愈发凸显出来,尤其是对于长期居住在海外的华人而言,更常常受当地主导文化的影响。对他们而言,对中华文化的寻根意识和文化归属意识更加强烈。因此,海外华文媒体在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海外华文传媒是我国国内媒体在国外的延伸,对祖国始终具有向心力,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的发扬光大和中国影响的扩大。②

媒体框架,根据传播学者恩特曼(Enteman)的定义,是指“人们选择感知事实的某些部分,并将它们凸现在传播的文本中,通过这种方式传达关于被描述对象的某种问题的定义、因果解释、道德判断以及处理建议……框架中各元素的重要性可以调整,强化或淡化所描述事实的元素,从而使其突出或不突出。”③而海外华文媒体主要就是通过对事件的“选择”和“凸显”,形成一定的报道框架,参与到中国传统节日的构建过程中。媒体报道框架对客观现实具有建构作用,再造与重塑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与意义,影响了受众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和诠释。而海外华文传媒的报道框架是否促进了中国传统节日发挥它的作用,这是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春节是我国传统民俗中最盛大、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笔者之所以选择《侨报》,一方面因为美国的华人华侨数量在世界上位居前列,他们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也较为强烈;另一方面因为《侨报》是目前美国发展最快和最有影响力的华文媒体之一,研究《侨报》有着较强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聚焦《侨报》对2011年春节的报道,从框架理论的角度分析《侨报》中国传统节日的报道框架。

一、《侨报》2010年春节报道的媒体框架

台湾学者臧国仁在阐述框架理论内涵时,将新闻报道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高层次是对某一事件主题的界定,即“这是什么事”,经常以标题、导言等形式出现;中层次则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包括主要事件、先前事件、历史、结果、影响、归因、评估等。低层次则是指语言符号,包括由字、词等组合而成的修辞与风格。因此,本文根据新闻框架的这三个层次,来进行分析。

在资料搜集过程中笔者发现,《侨报》关于2011年春节的报道集中在2011年1月23日至2011年2月17日这26天时间里,因此将这段时间内的336篇春节报道作为研究样本。

1、高层次与中层次结构分析

高层次与中层次的分析主要探讨哪些内容被纳入春节报道的范围之内,分析被报道的内容所反映的报道议题框架。《侨报》关于2011年春节的报道议题在内容上较为广泛,包括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方面。由收集到的样本分析得出,《侨报》的报道议题框架分为各地海外华人庆贺新春活动94篇(占27%)、中国与海外的文化交流59篇(占17%)、海外华人的春节生活40篇(占12%)、中国国内春节报道58篇(占17%)、春节文化现象22篇(占7%)、春节经济14篇(占5%)、春节对华人的意义17篇(占5%)、探亲旅游20篇(占6%)及其他议题12篇(占4%)。其中,海外华人庆贺新春活动、中国与海外的文化交流、中国国内的春节报道、海外华人的春节生活这四个议题报道数量最多,占到了报道总量的73%。

(1)关于海外华人庆贺新春活动的议题。《侨报》关于海外华人庆贺新春活动的报道最多,共94篇,占报道总量的27%。在这一议题中,报道对象绝大多数是各地领事馆等机构及海外华人社区团体举办的聚会活动,如2月6日《越棉寮华侨敬老互助中心春节联欢》报道了美东越棉寮华侨敬老互助中心5日举行的庆祝春节暨筹款联欢晚会一事。此外,也有相当一部分议题是对于这些活动的预告,使得受众能够及时获知春节活动信息,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如2月7日《法拉盛再办包饺子滚汤圆比赛 主办方望民众阖家光临》向受众预告了当地时间2月12日将举办的新春庆祝活动内容和联系方式。

(2)关于海外华人的春节生活的议题,重点报道了海外华人民众过春节的方式及活动。由于海外华人身处异乡,处在一个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因此他们庆祝春节的景象和方式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如2月7日的组稿《行走唐人街,共度中国节》,通过图片和文字展现春节期间唐人街独特的热闹景象和各种庆祝活动;2月5日《四个中国女孩的美国春节:过一个轻松平淡的年》一文从个人角度描写了华人的过年方式及在海外过春节的感受。

(3)关于中国国内的春节报道。《侨报》所涉及的范围较广,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向海外华人展示了中国国内春节的全方位信息。同时对于春运、春晚等这些民众较为关心的热门话题,《侨报》也进行了较多的关注。

(4)关于中国对海外文化交流的议题。春节期间中国一些官方及民间文艺团体到世界各地为海外华人举行文艺展演,《侨报》对此进行了全面的报道。例如,2011年春节期间由中国国务院侨办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组派的“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艺术团赴洛杉矶为华人进行了文艺演出,对此,《侨报》从2月8日到2月13日连续刊登了9篇报道,从背景介绍、“华人争相购票”、组织者的访谈、活动现场的描写到演出的“台前幕后”以及相关评论,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

(5)与春节相关的文化、经济、探亲等议题。由春节延伸出来的相关的文化、经济、探亲等议题在《侨报》的报道中也有所体现。对于文化这一话题,《侨报》重点报道了两个方面,一是春节期间饮食、健康等生活方面的百科知识;一是关于当前由于春节所引起的一些文化现象,如2月5日的组稿《短信大闹春》报道了信息时代,短信拜年这一新的文化现象。在经济议题这一方面,《侨报》侧重报道了春节对国外消费市场的影响:一是华人消费市场的繁荣,如2月7日《天公作美街头热闹 道开市红火大吉》报道了纽约某区各种年货的热销;一是春节期间中国大量游客出境旅游探亲给国外带来巨大的消费市场。

(6)春节对华人的意义议题。对于这一议题,《侨报》通过各种报道、评论阐释春节对于海外华人在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的特殊意义。如2月5日的两篇报道《春联增进海外华人认同感》《春节:华人与祖国的纽带》通过一系列新闻事实,阐释了春节对于华人的积极意义。

2、低层次结构的分析

报道框架低层次结构是将媒体框架放在动态层面进行考虑,主要涉及新闻体裁、叙事手法以及符号的运用等方面。本文将着重于报道体裁与形式这一方面。

可以看出,《侨报》2011年春节报道体裁以消息为主,共287篇,占总报道量的85%。《侨报》的消息特点是短小精悍,以报道当前主要新闻事实为主,时效性强,重在第一时间传递最新消息。而通讯和组合式报道则较少,分别为27篇和5篇,特别是组合式报道比例仅为2%。此外,新闻评论和副刊体裁的数量也仅占总量的2%和3%。总的来说,《侨报》春节报道的体裁特点是以陈述事实的消息为主,描述性、评论性的报道较少;以零散报道为主,组合式报道少。

二、结论

通过以上对《侨报》2011年春节报道的框架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侨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报道议题较为全面,但也存在一定的偏颇。如报道议题偏重于对活动和民生的报道,包括海外华人庆贺新春活动、中国与海外的文化交流、中国国内的春节报道、海外华人的春节生活等。但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关注较少,且较为单一,仅停留在当今社会所出现的一些文化现象,缺少中国传统节日背景、历史、民俗、内涵等文化主题的报道。对文化议题的缺失,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文化的传承,不利于海外华人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魅力,进而阻碍了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的产生。

第二,《侨报》中国传统节日报道的中层框架结构和体裁形式较为单一。涉及海外华人参与庆祝活动等主题的报道,在中层框架上《侨报》只单纯地报道了主要事件,缺少对事件的影响、评估等报道,没有能够很好地展现活动对于节日习俗的意义(诸如春节拜年、团聚、舞龙等活动所代表的节日意义),节日传统文化没有得到直观的呈现。在体裁形式上,《侨报》中国传统节日报道的体裁以陈述事实的消息为主,描述性、评论性的报道较少;以零散报道为主,组合式报道少。不利于海外华人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与传承,阻碍了其文化认同感和身份归属感的形成。

总之,海外华文媒体要充分发挥其在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方面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就需要从完善报道框架着手,注重议题选择和报道方式的多元化,在报道硬新闻的同时,要着重从文化背景、内涵等方面,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底蕴和魅力,同时实现报道手法、报道体裁、消息来源等方面的多元化,全方位多角度地向海外华人展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参考文献

①张海英:《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M].书海出版社,2006

②陈曼丽:《海外华文传媒研究》[M].新华出版社,2001

③陈阳:《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第8篇

关键词:中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独特的传统节日,它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美传统节日是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中发展起来的,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文将对中美传统节日进行了比较,以此对节日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

一、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共性与差异

1.1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共性

中美主要传统节日中的某些食品都具有纪念意义和象征意义。首先,纪念意义,或纪念某些事,或纪念某些人。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为国而死的屈原。在美国,感恩节吃火鸡是为了纪念先民勇于开拓的精神。其次,具有象征意义。“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的月饼香又甜”。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人们边赏月品尝月饼,边思念亲人,圆圆的月饼在中国人的心里就成了中秋节的象征,也是家庭合乐,美满团圆的象征。在美国,2月14日是美国的情人节,一提到情人节,人们自然会想到巧克力。在这一天,不论是恩爱的夫妻,甜蜜的恋人,还是亲朋好友,都会赠送巧克力,表示关怀。于是在美国人们的心里,巧克力当之无愧地就成为了幸福美满、温暖甜蜜的象征。

1.2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差异

第一,饮食所占比重不同。“民以食为天”的古语反映出中国人对饮食的重视。特别是节日的饮食,更是重中之重。如春节要吃饺子,端午节要吃粽子,中秋节要吃月饼,小年要吃灶糖等。饮食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占有很大比重。在美国传统节日中,庆祝、纪念的活动占比重较大,饮食习俗所占比例就小得多。相比较吃什么食物,圣诞节时,圣诞树、圣诞老人和圣诞贺卡则更具代表性;感恩节时,举行游行活动才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第二,合餐制和分餐制。中国人庆祝节日时,大家喜欢围坐在一起用餐,而美国人庆祝节日时,常常采取分餐和自助式。第三,节日食品反映的内容不同。在我国,传统的节日食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除夕夜吃饺子,意为财源广进;南方人过年吃年糕,意为年年高;元宵节吃元宵,象征着招财进宝等。而在美国,节日食品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在节日通过庆祝的方式表达信仰,交流感情。

二、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比较

2.1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共性

第一,进行前期准备。在重要的传统节日来临之前,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人们都会提前进行购,准备好所需的食品。第二,庆祝活动。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美国,人们都会在节日期间进行户外庆祝活动,如中国的舞龙、舞狮、闹花灯、猜灯谜等等,美国的复活节游行等。第三,聚会。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不论是中国春节的年夜饭,还是美国万圣节的化妆舞会,人们都喜欢用聚会的方式来庆祝节日,以此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2.2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庆祝节日的活动方式上,中美两国也有着各自的特点。中国人在庆祝节日时,往往表现的更为含蓄和内敛,如清明节的扫墓祭祖,中秋节赏月以寄相思,重阳节登高望远等等。与美国人全民狂欢的活动方式不同,中国人更喜欢用静态的方式来庆祝节日,表达美好的愿望。其次,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来庆祝节日,重视家的概念,讲究阖家团聚。特别是像春节和中秋节这样重要的节日,很少会邀请外人参加,大都是家庭内部成员,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佳节。然而,美国人则更注重个人的价值。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通常会把节日活动看作是是发泄情绪、缓解压力的最好平台。在节日期间,人们会打破社会的束缚和社会地位的限制,不分长幼,不论贫富,尽情狂欢。

三、中美传统节日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的差异

3.1集体主义和个性张扬

中国几千年来都处于封建农耕社会,而农耕劳动主要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强调个体与群体的和谐统一。而且中国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儒家思想的统治之下,推崇社会有序和谐,提倡个人要对群体忠诚,因此形成了注重血缘和家庭、强调团圆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当中国的春节来临,人们不管离家多远,都会想方设法地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与中国不同,美国的节日文化更多的是强调个人贡献,崇尚和追求个体的价值。他们推崇“人性”和“自然”,追求个人价值和自由主义。每当节日来临的时候,人们无所顾忌地疯狂唱歌、游行、跳舞,充分张扬自我,毫不在乎他人是否感同身受。

3.2 农耕思想与宗教思想

中国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因此直接决定农业生产状况的岁时节令自然格外受到重视,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土壤。例如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都来源于岁时节令。同时,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便把希望寄托于神灵,逐渐形成了祭天、祭祖等节日活动,例如春节前的祭灶神;中秋节的祭月神等等。而美国的传统节日透露出一种浓浓的宗教文化色彩。无论是节日的饮食还是节日的活动,无不带有浓浓的宗教色彩。例如圣诞节是庆祝耶稣诞生的日子,复活节是耶稣受难后重生的日子。人们在复活节互赠彩蛋,因为彩蛋象征着耶稣的重生。而复活节吃烤羊肉是为了纪念和感谢耶稣为洗刷人类的罪恶而奉献自己的生命。

3.3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现代思潮的显现

由于长期受封建社会制度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的节日文化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社会传统的烙印。虽经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节日的传统性有所减小,但节日的骨血里仍然强调宗法、家族和集体等传统观念。“亲情”和“团圆”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永恒的主题。相反,在美国,现代思潮则是影响美国节日的重要因素。由于没有经过漫长的传统社会,人本主义对美国人民的影响较深。传统的节日文化更多地体现了现代思潮的特征,更注重挖掘个人的价值,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追求个性的张扬。“浪漫”、“狂欢”和“个性张扬”是美国传统节日的精神核心,体现了现代思潮对美国节日影响。

四、总结

中美两国由于历史背景,文化内容和社会传统方面的不同,使得两国的传统节日在形式和内涵上有很大的差异。节日文化作为中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中美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能帮助中美两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达到相互理解,促进友谊和建立互信。

参考文献:

[1]于桂敏,贺丽励.中美传统节日折射出的深层文化内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2)

[1]李子银.从传统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J],科教文汇.2007(4)

第9篇

关键词:传统节日认同;文化安全;国内;唐人街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158-02

一、传统节日认同与民族文化安全

(一)关于传统节日认同

我国作为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有四个: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传统节日认同是指对于对自己所属的民族传统节日的认知、归属和情感态度。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民族的民众,无论地位高低、年龄大小,都会自觉自愿地将身心回归到节日文化活动中,我国每年春节人潮滚滚的春运大军便是例证。传统文化承载着人们对国家文化的普遍认同,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同,向外界展示的是具有一定特色的集体节日文化。

(二)传统节日认同的文化安全内涵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大力弘扬这一民族重要文化对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维系文化安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

十报告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提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①总体来说,中国传统节日是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关于传统节日的渊源,有很多的寓言故事、著名的诗词、民间谚语等等,这些经典故事汇集起来,大体上构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民众通过周而复始的节庆不断地给传统的民族文化节日增添新内容,以此来传递、继承与发展本民族文化。

2.文化遗产的重成组成部分

2005年11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这一消息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感叹中国的“端午”被韩国“端”走了,也让国人真正意识到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迫切性。我国传统节日的发展经过千年的积淀,融入了中华儿女的情感,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国内与唐人街传统节日认同的比较研究

(一)国内传统节日行为

按自然时序,我国国内人们会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时进行传统教育、传统仪式、传统表演等活动来庆祝节日。

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在民间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这一时段都是春节的范畴。人们大多在春节时期进行扫尘、祭灶、熬年守岁、贴春联和门神、吃年夜饭、放爆竹、吃元宵、闹花灯等等节日活动。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五个节气,主要风俗有:踏青、扫墓、放风筝、植树等。端午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节日活动主要有:佩饰、祛除五毒、插艾蒿和赛龙舟等等。中秋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中最主要的活动是吃月饼和赏月。

(二)传统节日在唐人街

生活在唐人街的海外的华人华侨们,除了参与他们现在居住国的国家节日和民族节日活动之外,他们同样重视祖国的传统节日。在传统时令不约而同地聚合,举办具有鲜明中华文化印记的庆祝活动,以此慰藉自己根系祖国的情怀。

海外华子很多是生活在异文化社会的华人,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离开祖国移居他国的人们,过春节时仍然要按照国内的习惯包饺子、吃汤圆或面条以及给孩子压岁钱等。在日本唐人街南京町,神户华侨总会通过举办龙舞、太极拳、杂技、游行等活动来庆祝每年度的春节,形成了南京町独特的“唐人街”春节氛围[1]。

(三)关于海内外的比较:传统节日认同有差异

1.国内传统节日认同“淡化”

近年来,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传统节日被人们所淡化甚至被遗忘,过节完全没有了过节的气氛。中国社会调查所于2011年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大学生不能说出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名称,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较差[2]。与此同时,传统节日内涵的日益丧失甚至走向空洞,由原先丰满严整的体系凋落得只剩时间意义上的空壳[3],以对现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春节为例,如今国内节庆的仪式不断减少,甚至于代表着团圆祥和的年夜饭也被逐渐搬到饭店。

2.唐人街“选择性同化”下的传统习俗记忆与节日认同[4]

“除旧历元旦贺岁外,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节令,侨社经常推行”[5]。早期的唐人街中移民的中国人深受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在民俗生活上自然沿袭了国内的模式。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唐人街逐渐摆脱传统模式,华侨们接受当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习俗,积极地融入主流美利坚文化,他们也会忘情地投入到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

但事实证明,经过了一个世纪有余的发展,华人文化并未被美国主流社会文化完全“洋化”,这是因为美国华人在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具主动性的角色,采取了“选择性同化”的文化适应策略。每逢传统节日,舞狮子、踩高跷、耍龙灯、走旱船等传统庆祝方式还会照旧在唐人街上演并广受欢迎。

三、从海内外传统节日认同比较看民族文化安全

海外华人们为庆祝节日在异域进行传统节日活动,岁时节庆等民族文化精髓在唐人街的存续,反观国内传统节庆却日趋“淡化”,国内和唐人街传统节日认同差异背后有何原因?本文在国内和唐人街对比研究基础上,总结了以下三方面。

(一)传统节日认同意识的强化与民族文化安全

传统节日的认同强弱对民族文化安全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树立起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当作准则和责任心的表现,从而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归属和认同感对华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而这种较强认同感在唐人街华人们对重大节日的隆重庆祝中得以充分体现。相比之下,现今国内的情况不容乐观,传统节庆逐渐“淡化”。有些国人混淆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名称,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也普遍较差。

(二)传统节日行为的沿袭与民族文化安全

通过沿袭传统节庆活动重新赢得国人对传统节日文化风俗的重视,将鲜活的民族文化从逐渐“淡化”的现状中复苏,从而将民族文化安全的维系意识根植于国人的心中。

民俗是靠语言和行为传承的,对比我国国内和唐人街,可以发现华侨华人对传统习俗的记忆,主要源于对民族文化中那类属于无言的民族节日、生活、饮食、服饰等民俗文化的持久继承。在传统节日之际进行节庆活动,如春节时期贴春联、放爆竹;清明节之际植树、放风筝;端午节插艾蒿、赛龙舟;中秋节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通过传统节日行为,实现人人过节,并且人人懂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最终使民族文化安全得以维系。

(三)民族文化心理的共振与民族文化安全

民族文化心理共振是我们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重要情感基础,对于民族文化安全的维护起着积极作用。浓浓的节日庆祝彰显民族的特色,华侨们从而会获得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因而强化了民族文化心理共振,使传统民族节庆文化在海内外得以枝繁叶茂。华人们通过民族节庆活动将民族文化心理共振深刻地表达出来,使岁时节庆等民俗精髓在异域得以存续。

在心理共振的基础上接受传统文化对我们身心的洗礼,感受传统习俗的魅力,领略传统活动的风采,从而发自内心地塑造出对传统文化的主人翁意识,去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四、总结

我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节日之际,海内外人们都会通过节庆活动来进行庆祝。按自然时序,国内人们会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进行节日庆祝。而唐人街的华人华侨们同样在异域存续祖国的传统节日,以此慰藉自己根系祖国的情怀。

相比之下,近年来,国内传统节日认同日益“淡化”过节完全没有了过节的气氛。在比较国内和唐人街传统节日认同差异之后,探究出其内在原因并找出强化文化认同的要素,本文总结了以下三方面去探讨传统节日的认同和民族文化安全的构建。

第一,通过强化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树立起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当作准则和责任心的表现,从而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第二,通过传统节日行为的沿袭,在整个社会形成传统节庆文化氛围和熏陶环境,使得人人过节、知节,从而将民族文化安全的维系意识根植国人的心中,保护民族文化安全。

第三,民族文化心理共振还是我们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情感基础。在此基础上接受传统文化,从而发自内心地塑造出文化主人翁的意识,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小荣.中国传统文化在“唐人街”的传承与认知[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曲爱香,张丽霞.青少年传统节日文化熏陶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J].学术论坛,2012(3).

[3]顾宗侠.论传统节日的民族认同功能[D].大连:辽宁大学,2012.

[4]何彬.从海外角度看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认同[J].文化遗产,2008(1).

[5]刘伯骥.美国华侨史续编[G].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610-611.

[6]孟宪平.文化安全、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理论探索,2008(6).

[7]傅漩.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认同[J].学术探索,2004(6):114.

[8]王文兵.文化自觉:一个满含实践意向的理论概念[J].思想战线,2008(4).

[9]王萌.传统节日文化调查的启示[J].时代教育,2008(4).

[10]康金有.在全球化背景下关于中国文化安全的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1).

[11]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第10篇

关键词: 中国传统节日 渗透 中国文化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类别

传统节日是指在民间具有传统性、周期性,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和独特情趣,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文化观念,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一部分。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等等。在所有这些传统节日中,大多包含以下三层重要的文化内涵。

(一)对家乡丰收、国泰民安的期盼。

中国人都非常热爱故土家园,中国历史上长期的农业社会经济,使人们对土地环境、天气气候形成了严重依赖,也使中国人形成了深刻的安土重迁的乡土意识;再加上祖祖辈辈在故土上的耕耘和收获,更加深了人们对家乡的深深爱恋之情,他们渴望家乡丰收、国泰民安。中国很多传统节日中都包含着这种期盼。比如春节时的庙会,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替亲人和国家祈福,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运兴旺的诚挚愿望。腊八节吃腊八粥,既可以滋补身体,又是喜庆丰收的一种形式,拉开了春节的序幕。

(二)对先哲的追思,对故土的怀念。

中国人的爱国心不仅包含着对故乡土地的情感,而且包含着对祖先的崇拜。中国人不管走到哪里,都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都明白自己的根在中国。落叶埋忠骨,马革裹尸还,对先哲的永恒怀念,对故土的梦魂所系,是中华文化中家国同构的血缘文化的主要特色。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祭祖、清明祭祖、中秋祭祖等,绝大多数都包含着对先祖的追思和对故土的怀念之情。除了一般性的节日祭祖之外,很多节日还纪念了中国历史上一些伟大人物的德行和事迹。比如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忠诚节义,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为国尽忠、爱国情操等,都体现了节日中精华性的文化内核。

(三)对亲情的享受,对团圆的重视。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是人们奋斗拼搏的动力之源,也是情感栖息的美好港湾。一个大家庭,不断地开枝散叶,势必创造出许多小的相对独立的小家庭,这些小的家庭很多都与父辈分处异地,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太多的机会长相厮守。中国的传统节日恰恰成为这种合家团聚和思乡情怀的有效载体。除夕夜合家守岁,春节全家拜大年,元宵节吃汤圆(团圆),中秋节吃月饼。三四代同堂,谈笑风生、共享天伦,亲情浓郁、其乐融融,用亲情给忙碌的生活增加了温馨的调节剂。

(四)对生命的珍重,对健康的向往。

人生在世界上,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再加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中国人认为,自己根本没有权利随意处置、轻贱生命,必须善加珍重,才能使自己安享天年,也才能使父母尽量免除失子的痛苦。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体现了这些文化观念,提醒人们珍重生命,保护健康。清明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万物复苏欣欣向荣。这个时候,外出走走,踏青郊游,释放心灵,活动筋骨,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又叫“老人节”,这一天的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对外文化传播作用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异彩纷呈,与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利用它进行对外文化传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重大节日对宣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不仅是虚无缥缈的价值理念,还包含一定的仪式制度、文化象征等,节日就是文化仪式和象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历史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符号,是能够对千千万万人起作用的“每逢此时必做此事”的约定俗成和心理需求,它不但能够弘扬本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而且对于向世界人民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九九登高;端午吃粽子;清明扫墓踏青等,将外国留学生纳入到对中国节日的仪式化体验之中,以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中国文化体验,以一种活生生的、形象可感的文化交流方式,代替文化的强行灌输,必将使节日成为我们和世界人民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和有益桥梁。

(二)重大节日对凝聚留学生对华友好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重大传统节日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是思亲、欢聚、团圆、纪念或庆祝的节日。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特别注重家人之间的亲情,强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顺、各守本位的温情;并依次向外推广,注重亲朋好友之间、邻里乡人之间的和睦;在更大的圈层上,它追求神州大地的每个中国人亲如一家,追求全世界人民的友好相处、谐和万邦。而中国节日恰恰就是感情的聚会,是亲情、友情等各种感情的凝聚升华。所以,节日这种文化形式不但有利于中国人满足自己对情感和祝福的心理需求,而且在过节时,人人脸上都浮现着发自内心的笑意,也很容易在融融洽洽的气氛中,在情感交流充分互动的前提下,使留学生融入其中,体会浓浓的中国情,加强对我们的文化认同感。

(三)重大节日对促进留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生活在社会上,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外国留学生也难免如此。更何况,月圆人不圆,佳节倍思亲。每当节日来临之际,也往往是在华的外国留学生对亲人、朋友倍感思念,情绪相对低落的时候。在这样的时候,如何利用好中国节日本身的功能,比如逗乐、喜庆、慰藉、审美、宣泄等,对留学生的情感进行引导提升、安慰鼓励,清除他们感情上的负面垃圾,起到好的情感调适作用,使他们获得新的精神面貌,达到“化悲伤为力量”的神奇效果,这是中国节日活动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所以,在过节的祝贺方式上,要多选择留学生喜闻乐见的庆祝方式,使他们真正感觉到:“中国节日”、“我的节日”。

三、以中国传统节日为契机,有效渗透中国文化

(一)制造节日乐趣,烘托喜庆氛围。

一个节日如果能将开心的人逗得更开心,将不开心的人也逗得开心,使人们享受到不同于寻常日子、平常生活的不同乐趣,感知到节日带来的喜悦,就算是实现了最大的功能。所以,中国传统节日也一定要用心制造节日乐趣,烘托喜庆氛围。营造喜庆气氛的手段有很多,欢声笑语、载歌载舞、爆竹礼花、情境布置等喜庆元素,这样的元素都能够烘托出浓浓的节日喜庆氛围。

(二)举办节日晚会,整合节日内容。

重大节日的庆祝活动,参与的留学生一般都很多,涉及的范围也最广,所以最适合采用晚会的形式进行。一是晚会的作品形式门类众多。比如经典诵读、演唱、舞蹈、小品、串烧老作品、服装秀、才艺秀、游艺、广场篝火和综艺晚会等,都是非常好的晚会形式,可选择的种类很多。二是晚会的主题突出,形式完整。以晚会的形式庆祝节日,晚会的主题可以设计得非常明确,内容形式都自成体系,不会让外国留学生产生节日内容支离破碎、未加整合、节日整体印象模糊不清的感觉。三是晚会的人员兼收并蓄,参与度高。一台晚会的形成,从设计到排练,从导演到演员,从后勤到舞台,需要很多人员的参与。而且很多大型歌舞类节目、群众游艺类节目、烧烤晚会等,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容纳所有群众演员的参与,形式自由灵活,方便调动现场每位留学生的参与愿望,融入自己制造的节日氛围中,使他们尽欢而散,获得最大的情绪满足。

(三)坚持因势利导,适时文化浸润。

由于传统节日中映射出的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外国留学生在过中国节时,置身于宽松自然的节日气氛下,自然而然地会生发出许多待解的谜团,比如中国人为什么要过这个节?这个节日有多少年的历史?流传到现在的现实意义如何?教师立足这种好奇心,可以采用上文化课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座谈和逐一解答的方式,有感而发,因势利导,释疑解惑,引申阐发,对中国文化进行由点及面的扇形辐射,达到良好的文化浸润效果。同时,很多中国的节日文化,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有类似体现,在解读中国节日文化的同时,鼓励留学生进行对照和联想,以文化观念的相近为基点,,能有效拉近中外学员的心理距离,增加文化的认同。

(四)积极走入社区,浓郁过节味道。

第11篇

【关键词】节日文化;语言与文化;课程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6-0038-03

【作者简介】赵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江苏常州,213161),一级教师,常州市骨干教师。

儿童英语世界的组成元素精彩纷呈:故事、儿歌、游戏、表演、卡通……当然,各种节日活动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节日文化是人类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以节日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结合中西方传统节日、国际节日、各类自主文化节日等建构英语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节日文化及其内涵,并扩展到一般的文化现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语,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接受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形成国际意识。因此,实施以节日文化为载体的课程应成为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学生成长的真实需求。然而,面对五花八门的节日,我们往往会遭遇这样的尴尬:西方节日逐步削弱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力甚至大有取而代之之势;教师在节日活动的设计上往往缺乏科学性、整体性、序列性;学校对节日活动缺乏整体规划,各个学科、各个部门组织的节日活动多有“撞车”现象。

面对这些尴尬,我们不禁思考:节日,究竟应该带给儿童什么?是西方文化的单一渗透还是中西文化的有机融合?是转瞬即逝的热情还是抵达心灵的润泽?我且认为我们要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理念指引下,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渗透下,找到融通的渠道,唤醒儿童对主流文化的记忆,剔除消极文化的影响,给儿童一个健康、积极、多彩的精神世界。

一、甄选节日类型,丰富课程内容

节日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不同的节日或为纪念某一历史人物,或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或为庆祝某一时节的到来。除此以外,自主开发的个性化节日也逐渐登上了节日舞台,赋予了节日更多的形式和内涵,使节日更显丰富性和多元化。就英语教学而言,有以下几种类型的节日可供教师进行开发、利用:(1)国际节日。如: Women’s Day,May Day,Children’s Day, New Year’s Day。(2)中国传统节日。如:Spring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 Double Ninth Festival,Lantern Festival等。(3)西方节日。例如:Christmas Day,Halloween, Thanksgiving Day, Easter Day等。(4)自主开发的节日。这主要是校园文化节日,如:Reading Festival,English Festival,Sports Festival,Science Festival等;一些个性节日,如Homework-free Day。

二、基于儿童视野,凸显课程特点

综上所述,节日林林总总,名目繁多。要合理架构课程,必须明晰学段目标,把握各个节日的特点。此外,节日活动必须基于儿童视野,遵守该节日的时间点。在整个学期中,不宜选择过多过满的节日主题,也不宜在同一时间节点选择多个节日,更不能固守教材,而要进行适度的拓展。

1.让节日文化包裹童趣。

一切适合儿童的才能得到儿童的接纳和喜爱。要把节日文化烙进儿童的心里,首先要让这些节日能真正吸引儿童。例如:译林新版《英语》五下Unit 7 Chinese festivals涉及Halloween。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补白,自主开发了Halloween节日课程:组织学生观看关于Trick or treat的视频,让学生扮演“捣蛋孩子”和“房子主人”,体验该游戏的乐趣。指导学生阅读有关Jack-o-lantern的故事,并亲身体验制作南瓜灯。为了增加活动的英语元素,我录制了全英文解说的南瓜灯制作视频,并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尽量边说边做。这一活动激起了学生的热情,当各具特色的南瓜灯呈现在大家面前时,学生们的一句Happy Halloween!便诠释了对节日文化最深的体验,这绝不是单纯的知识讲授能够替代的。

2.让节日文化走向序列。

就同一个节日而言,学生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不同的体验。这种递进式的、序列性的活动更具科学性、适切性。考虑尊重学生年段特征和学校活动统筹安排的原则,笔者进行了如下规划:从纵向考量,每一个年段确立重点推进项目,低段节日课程以儿童节、春节、圣诞节为主,中段节日课程以妇女节、中秋节、复活节为主,高段节日课程以劳动节、端午节、感恩节、个性自主节日为主。每个节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内容的细化和统整。以圣诞节为例,低年级学生学唱1―2首耳熟能详的歌曲,观看关于圣诞节的电影;中年级学生了解圣诞节的由来,学习相关英语词汇与知识,学习制作圣诞节英文贺卡;高年级学生组织开展Christmas Party,制作Christmas tabloids。

从横向来讲,母亲节、感恩节、元宵节、元旦等节日课程可以和亲子课程、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有机结合,以实现节日课程的生活性、实践性。这些活动都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递进设计的,且具有序列性。如果我们将节日设计成这样的序列活动,学生的节日文化根基无疑会得到夯实。

3.让节日文化获得传播。

诚然,依托节日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加深文化体验是节日课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我们摒弃“有知识没文化”的教育,但我们亦不能在渗透文化的同时放弃知识的输入,因为知识和文化本是一体。为何要研究中外节日的文化差异和社会认同?因为我们不仅要体现对西方文化的包容,更要肩负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任。当我们需要向外界传播中国节日文化时,我们自身必须具有对传统节日强烈的认同感和熟识度。以端午节为例,It’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关于农历这种中国传统历法很少有学生涉猎,更不用说能准确表达了。在一次Unit 7 Chinese festivals同课异构的公开课上,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拓展对话:

Mike is from England. He doesn’t know about Chinese festivals. His Chinese friend is telling him something about them.

A: Hi, Mike. Do you know...?

B: No, I don’t. What is it...?

A: It’s a Chinese festival. It’s on the ... day of the ...lunar month. Do you know lunar months?It’s a traditional Chinese calendar.

B: I see. Well,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B: They....(此处为与此节日相关的交流)

A: Sounds great. I like this festival. I hope I can spend it this year.

B: That’s great.

如此设计是为了向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当你需要向外界传播中国节日文化时,你认识到自己经历过模拟情境,你可以更自信地表达让你自豪的民族文化,而英语教师应该具有这种最基本的使命感,即引领学生增强文化传播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探寻实施策略,有效推进课程

甄选了节日课程内容,明晰了课程特点,我们需要在教材处理、活动设计、环境布置、命题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考量,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地实施课程。

1.实现教学与环境的融合。

进行“浸入式”的英语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丰富的英语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其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室便是“浸入式”英语教学的重要实施阵地。西方学校教室的布置大多追求个性,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轻松愉悦的氛围。因此,针对节日课程,我们可以对教室进行特色化布置,例如:学生可以用自制的节日英语卡片办小规模展览,还可以用Chinese lanterns, riddles written on lanterns, Jack-O-lanterns, Easter eggs等实物来布置教室。师生可以共同搜集一些关于外国节日文化的图片或者背景知识,制作海报贴在教室的墙上,使教室更有节日气氛。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也是积累知识的过程,当其对这些丰富多彩、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节日了解越多时,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也会越浓厚。

2.实现教学与生活的链接。

纵观译林新版《英语》教材,我们发现与节日相关的内容很多,有的出现在Story time板块,如:五上Unit 8 At Christmas,五下Unit 7 Chinese festivals,六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等,有的则出现在Culture time板块,作为一种文化渗透,如Halloween等。毫无疑问,编者在编排教材时已经充分考虑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力求节日的编排更贴近生活,但是我们深知要把节日文化课程实施到位,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多方位思考、开发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生活资源,要挣脱教学活动的束缚,进行有效的拓展和统整,给予学生更深的文化印象。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建议,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还应该在不影响教材延续性和渐进性的前提下,使学习内容与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同步,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和体验需求。

例如:学习了译林新版《英语》五上Unit 8 At Christmas,我们就动手制作Christmas cards,并写上英文祝福语,在圣诞节前夕将祝福传递出去。我们还参加了学校的英语节汇演,将歌曲Santa Clause is coming to town编排进英语课本剧表演,让大家感受圣诞节的欢乐气氛。

3.实现教材内容的延展和丰厚。

在课程实施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必须具有理性的课程意识和教材开发意识,才能更好地引领儿童自我建构知识,自觉提升能力,最终获得成长。如:教学Unit 8 At Christmas后,我们意识到中国的传统节日远不止教材中提及的内容,Qingming Festival, Lantern Festival, Double Seventh Festival等也应该作为补充内容纳入课程范畴。根据学生的需求,笔者选择了Lantern Festival作为拓展课程,并邀请家长一同参与,与孩子一起guess the lantern riddles, make tangyuan, 同时加入趣味元素lucky draw环节,学生们不仅学到了与节日相关的词汇,体验了节日的文化,更享受了生活的乐趣。

4.实现情感与智慧的共生。

情感作为人的一种心理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外显到内化的过程。学生形成稳定而良好的英语情感,绝不是短期效应,而应是长期期待。实践证明,热闹的活动、有趣的游戏、愉悦的歌曲只能生发短期的澎湃,在愉悦的情感中生发智慧,才能润泽儿童的心灵,为儿童的英语世界厚实底蕴。结合节日课程,我校进行了以节日活动为主题的自主命题,这些命题以各种节日为背景,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因此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我们常常能在学生答题时看到他们的会心一笑,那是因为他们在答题时看到了真实的生活,这便是情智共生的真实写照。

我们一直期待英语能成为学生的真爱,那脸上洋溢的笑容,内心散发的喜悦,举手投足间的洋气,由内而外的自信能成为其个性的符号。然而这样的情感只有与智慧相生相长才能持久,因此依托节日文化达成情智共生便是我们心中殷殷的期盼。

节日文化的渗透是指向学生知识积淀、精神提升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多元化课程。让学生了解一些重大节日,进行中西方节日文化比较,不在于语言与文化知识的讲解,而在于以课程的眼光将语言和文化融合。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节日课程的研究道路上还需要开阔视野,找寻更多的方向(例如中小学节日教学衔接)。我们期待节日文化能成为描绘儿童英语世界的多彩画笔,让儿童的世界散发文化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唐功志,王春晖,慈丽妍.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第12篇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传统节日,文化意义,比较

中俄两国的传统节日

1.1中国的传统节日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大的一个传统节日,即为岁之始,月之始,预示着新的开始,万物复苏,春天降临。春节代表着温暖和亲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结,人们将自己的情感、愿望、伦理、信仰都聚集在这一传统节日上,使之成为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感情的重要力量。

清明节:清明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汉族的节日,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大约在每年阳历的4月5日前后。清明节在有些地方又俗称“寒食节”,流行扫墓,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实现由冬到春的转换。

端午节:农历5月初5,最早的记载始于战国时代,各地过节的习俗大同小异:吃粽子、赛龙舟,放风筝、悬挂艾草、给孩子涂雄黄等。

中秋节:农历8月15,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一个传统节日。中秋节吃月饼、赏月最为流行,面对朗朗明月,他乡游子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期盼团圆,故此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俄罗斯的传统节日

新年:1930年苏联政府将新年正式定为全国性节日。新年的庆祝活动极其隆重,人们从新年到来之前就开始忙碌,庆祝新年应先喝香槟酒,然后才能喝其他的酒和进新年晚餐,年轻人有的会整夜狂欢。

送冬节:俄罗斯第二个最热闹的节日。在俄罗斯的民间节日中,送冬节是一个最古老的,富含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的规模和主题类似于中国的春节。

复活节:大致的时间在春分后的第三个满月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俄历3月22日至3月25日之间。根据传统,在复活节这天,人们见面时要互相祝福并亲吻三次以示祝贺,同时要相互交换复活节彩蛋,吃俄罗斯复活节蛋糕,所有人可以去教堂随意敲钟。

夏至节:庆祝太阳在天空中达到最高点的古老的民间节日,是东斯拉夫人古老的夏至节。人们在夏至节日前夜聚集在河岸,围着篝火条圆圈舞,等待日语通会时刻的到来,并用河水洗掉身上所有的疾病和失败。

圣诞节:基督教最古老的节日之一,现为俄罗斯的一个传统节日,为纪念耶稣诞辰而去确立。

中俄两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比较

中俄两国的传统节日,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或与宗教有关,或与生产劳动有关,或为纪念某一代表人物。但是中俄两国传统节日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形态,虽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却有着明显的文化差异。

2.1传统节日来源上的相同之处

首先,源于自然崇拜是中俄两国传统节日的一大共同点。中国传统节日的雏形是一些祭祀的日子。端午节这个节日发源于吴越民族,是祭祀龙图腾的日子;中秋节则体现了古人对月亮的崇拜。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与俄罗斯的一些传统节日中,俄罗斯的送冬节、桦树节、夏至节就源于许多民族自古以来对太阳、动植物、神灵的崇拜。

其次,在中俄两国传统在节日中,很多节日根植于农事活动,两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与农事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华民族是最早形成农耕文明的民族之一,很多节日依附于农耕时令。同样,俄罗斯的送冬节、桦树节、丰收节、迎冬节都是农民进行农耕的依据,农民对这些节日非常重视。

原始宗教是中俄两国传统节日形成的土壤和温床,同时,宗教选择依附于传统节日来扩大自身影响。例如中国元宵节张灯、观灯习俗源于佛教的燃灯法会;腊八节与佛教的“佛成道日”为一天,俄罗斯的谢肉节源于神教时期,复活节、圣诞节都是东正教最重要的节日。

传统节日文化的不同之处

中国的传统节日与自然社会环境关系更为密切。中国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节日本身就反映出农业社会一年四季的生活规律,与农业有关的天文、历法又直接影响了节日的发展演变。俄罗斯的传统节日与宗教关系更为密切,自古以来俄罗斯文化主要是宗教文化,作为文化重要表现形式的传统节日自然也带有浓厚的宗教味道。

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以吃喝为主题,饮食文化内容是节日活动不可或缺的内容,无论是春节、端午节,还是立春、夏至、重阳节、腊八节都有特定的饮食文化。俄罗斯的传统节日文化以娱乐为主题,俄罗斯是一个崇尚自由欢乐的民族,尽情的玩耍娱乐是他们在传统节日里表达内心感情的主要方式和主题。

中俄传统节日在某种意义上的文化功能是有着相同之处的,与此同时,不同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所孕育出的传统节日有着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常建华.岁时节日里的中国[M]2010.北京:中华书局

[2]丁淑琴.冬天里的故事――俄罗斯冬季里的几个重要节日[J].视野

[3]金宏图.传统节日与文化空间[M].2007北京:学苑出版社

[4]林移刚.中外民俗概要[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