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7 20:38: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之初性本善全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纵观五千年中华文化,“善”的地位不可忽视。早在儒家思想中,孔子提及的仁、德皆为善。古又有“人之初,性本善”之说,可见善念人皆有之。这之后是否从善,乃后天发展,非先天之所导也。
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倘若人心向善,其言行必处处令人发觉其内心的善念,每一个动作,甚至发出的极其微弱的声音,都会令人铭记于心,感激于怀。行善的人所关注的并非是他的善举会给本人带来多大益处,而是能否解决对方的燃眉之急。他不会只局限于小我,而是心怀大众,置个人得失于不顾,心系社会。阿根廷著名高尔夫球手罗伯特·德阳·温森多在赢得了一场锦标赛准备带着支票回俱乐部时,一名年轻女子冲上来,并谎称其子因无钱支付昂贵的医药费可能不久于人世。温森多把奖金塞给那名女子并祝她好运。可当他知道自己受骗时,他并没有抱怨后悔,而是面带微笑地说:“根本没有一个小孩子病得快要死了?这是我一星期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温森多心存善念,他的善举值得我们深思。
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差别所在。君子心胸坦荡,明知善恶,会尽自己一切努力成全每一桩美事;而小人只会任凭邪念滋生,任其肆意损人利己。人之美恶是相对而言的,对一方面是美,而对另一方面就可能是恶。双方角度不同,利益不同,对美和恶的标准也就不同。只有站在公正、仁德的角度上,才能确定“美”与“恶”的标准,才能真正做到“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当然,这句话说起来容易,要真正做到,还必须有君子之德、人心之善。
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如此,待人处世亦是如此。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自己不想做的不强加于他人身上,此乃善之最高境界。因此我们要做到处处为他人着想,理清对错,明白是非。体谅他人是一种坦荡,可以无私无畏,无拘无束,无尘无染;体谅他人是一种豁达,是宽广和宽容的叠加、延续和升华。宽以待人,是善的最高法则。
孔子的思想流传至今,仍对当展起着重要作用。善亦为仁、德,行善亦可使之升华,令其延续,何乐而不为?
曹保顺
文章从孔子的“善”言谈起,并进而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进行议论分析,构思巧妙并且符合题意。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文章一开始就引用古文,指出“善念人皆有之”,并提出“这之后是否从善,乃后天发展,非先天之所导也”的观点,然后作者以孔子的“善”言作为分论点,从言行体现心中善念、君子与小人差别、待人处事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总括全文,照应题目及开头,使得文章浑然一体,并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传递社会信息的工具。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语言就是信息代码。由于社会的约定俗成,处于语言体系中的信息代码本身往往具有较确定的语义,能传递较固定的信息,这是其理性信息。当具体运用语言时,使用者常可使这些代码在理性信息之外附有其他的补充信息,如多余信息、潜在信息、美学信息等,由此达到特殊的幽默效果,老舍作品中就常用这种手法。
(一)使用多余语言信息制造幽默
例如,赵子曰大声地说:“你赶紧跑,到后门里贴戏报子的地方把那张有我的名字的报子揭下来!红纸金字有我的名字,明白不明白?不要鼓楼前贴的那张,那张字少,别揭破了,带着底下的纸揭就不至于撕破了!办得了办不了?”(《赵子曰》)这段话是小说中赵子曰“献演成功”之后对旅馆伙计李顺的一番吩咐。从小说中我们知道,李顺是个专门跑腿的小伙计,对旅馆周围的地形很熟悉,对于揭戏报子这么简单的事根本不在话下。本来赵子曰只要明确告诉他:“到后门贴戏报子的地方把那张有我的名字的报子揭下来!”就足够了,但却叮嘱了一些不必要的内容,都是多余信息。在这些多余信息中,蕴含着潜在信息:赵子曰陶醉在自己的“成功”里,得意忘形,飘飘然。读者联系全文,看到他身为大学生不学习,却为演出成功而如此得意,会产生幽默的感觉。又如:赵瑞是他的姓名。他约有五十上下年纪,从结婚到如今他的夫人永远比他大十来岁。(《老张的哲学》)这段话中的“从结婚到如今”“永远”都是多余信息。一对夫妻从结婚到永远,年龄差距当然都是一样的,这是一般的常识。因此本来只要说“他夫人比他大十来岁”就可以了,作者却故意加上了这些多余信息,表现出一种幽默诙谐的情调。
(二)故意减少语言信息量制造幽默
有意增加或特意减少语言信息量都能造成幽默效果。如:“回家把弟妹接来。她也许不是你理想中的人儿,可是她是你的夫人,一个真人,没有您那些《聊斋志异》!”(《正红旗下》)这段话是小说中的张大哥对同事李科员说的。老李在婚姻问题上感到不满足,有一定追求,张大哥不赞成,但他和老李是同事,不便说得太明确。“没有您那些《聊斋志异》”一句故意减少了信息量,但含有潜在信息,提醒老李注意。因为他们二人都懂得《聊斋志异》大多是讲那些狐女花仙的故事,这样就产生了幽默效果。在表现幽默的时候,信息量的增多与减少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为了隐含某种潜在信息,都要利用作者、读者的背景知识和言语环境等去想象、推理、理解,因而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可以出现在同一场合。老舍就往往将这两方面揉合在一起,表现更强烈的幽默效果。例如:她(大姐婆婆)打扮起来的时候,总使大家都感到遗憾……据看见过阎王奶奶的人说,当阎王奶奶打扮起来的时候,就和盛装的大姐婆婆相差无几。(《正红旗下》)“据看见过阎王奶奶的人说”这句话是多余信息。因为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阎王奶奶”,谁能有本事见到“阎王奶奶”呢?但就是这个多余信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本身又是减少了的信息,集幽默、嘲讽于笔端:你们没见过阎王奶奶吗?那么只要看看大姐婆婆就行了!通过读者的联想、补充,大姐婆婆到底是什么货色,难道还不清楚吗?
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制造幽默
(一)运用歇后语
老舍善于运用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歇后语,使语言含蓄幽默、耐人寻味。如:我还得听听你入弦不入。光有嗓子,不入弦,还不是猴儿拿虱子,瞎掰?(《方珍珠》)咱们哪,砂锅砸蒜——一锤子买卖,我永远不再上这儿来。(《女店员》)这两句中都运用歇后语表现出幽默诙谐:“猴儿拿虱子,瞎掰”极言不起作用,“砂锅砸蒜——一锤子买卖”意思是好歹就这一次,以后不再干了。
(二)使用夸张手法
顾名思义,夸张就是把事物或其某一方面的特点夸大。但这种夸大并非荒诞无稽,作为幽默技巧,夸张是将客观事物内的矛盾性,通过显微镜将它的状态放大,给读者以更鲜明的形象和情趣。夸张是老舍表现幽默的得心应手的艺术手法之一,老舍的夸张是一种“阿Q说自己祖先富贵”式的诙谐。夸张手法的运用在老舍小说中不乏其例,多用于否定反面现象。如:“十万八千毛孔,个个象火车放汽似的,飕飕的往外射凉气”(《赵子曰》)用夸张手法刻画出赵子曰颓丧泄气的状态,不禁令人捧腹。又如:“不但嘴里出命令,干脆的说,她一身全是命令。她一睁眼,——两只大黄眼睛,比他丈夫的至少大三倍”(《二马》)用夸张手法把伊太太在家中的厉害劲表现得淋漓尽致,幽默诙谐。“嘴里只有一个牙,因为没有什么陪衬,这一个牙看着又长又宽,颇有独霸一方的劲儿。”(《二马》)老舍所用的夸张从事理上看往往到了近乎荒诞的地步,在一片喜剧气氛中使夸张对象得到极度变形的表现,而这样又常常有违常理,有一种隐性的"自贬"意味,从而产生幽默。还有,《正红旗下》中描写大姐婆婆生气是“鸣炮一百零八响!”诸如这般夸张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事物的矛盾性,增强了幽默效果。
(三)使用奇特的比喻
老舍曾说:“比喻是生活知识的精巧联想。在生活中没有仔细的观察、广泛的注意,这种联想便无从得头”。他善于从表面看来似乎毫无联系的两种事物中觅出内在相似点,然后以此喻彼、相映成趣。如:“象喷过火的火山掩映在红云赤霞里似的”(《老张的哲学》)“横竖差不多相等。整是一大块四方墩肉,上面放着个白馒头,非常的白,仿佛在石灰水里泡过三天,把眼皮鼻尖耳唇都烧红了,眉毛和头发烧剩下不多。”(《离婚》)他把赵姑父喝酒后醉意朦胧的笑脸比作喷过火的火山。把吴太太的身材相貌比作一大块墩肉,极为形象生动幽默。又如:人家老孟自然,糊涂得象条骆驼,可是老那么魁梧壮实,一声不出,能在沙漠里慢慢溜达一个星期!(《听来的故事》)他一点不晓得大家为什么让他作校长、可是他也不骄傲,他天生来的是个馒头幌子——馒头铺门口放着的那个大馒头,大,体面,木头作的,上着白漆。(《听来的故事》)把老孟的糊涂比作骆驼,把校长比作馒头幌子,言有尽而意无穷,产生了耐人寻味的幽默效果。
因为他们运用了一种特别的修辞手段“oxymoron”,即“矛盾修饰法”。“Oxymoron”一词出自希腊语,意为“pointed foolish”,作为辞格,是把通常互相矛盾的两个词语结合在一起的修辞法。胡曙中先生在谈到它的作用时,说:“提示一件事物的矛盾性,把一对反意概念的词语放在紧密的语法联系之中,虽然从表面来看,这样的表达方法是不合逻辑的,但正是思维的立体性与语流的线性的差异所造成的反差,引起听读者的注意,加强对感官的刺激,以增加对语言代码的理性信息之外的美学信息和风格信息等的传达和接收效果。”汉语中也有类似英语矛盾修饰法的现象。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展》中,将汉语中这种现象归入“映衬”格中“反映”一类。但英汉两种语言在这种修辞的结构上有时有出入,在英语中,两个相反意义的词总是互相修饰的关系,即一个为中心词,一个为修辞语。而在汉语中,有时存在两个反意概念的词为并列关系的现象(胡曙中)。其实也不尽然,在汉语中有像“古老而年轻的祖国”,“你是那么富饶而又贫穷”这样的句子,属并列结构的矛盾。在英语中也有并列结构的例子,如:“my ugly, lovely chair”, “time past at once slowly and fast”。如此,两种语言扯平了,可见胡曙中归纳有误。也有修辞学家把Oxymoron归入“精警”(倪宝元《修辞》),或“奇语”(宗廷虎等《修辞新论》)。除oxymoron之外,还有一种与此紧密联系的修辞手法,即“隽语”,英语中称“paradox”。“Paradox”一词也来自希腊语,意为“contrary to expection, apparently absurd or self-contradictory statement”,指那些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实际颇有道理似非而是的话语。它和“Oxymoron”同出一辙,都离不开一个“矛盾”。但是,“oxymoron”是两个反意概念用在一起,并且是在词组的层次上。而“paradox”则是把两个意义相反的概念组合在一起,形成似非而是并且是在句子的层次上。有人把它们分开(文军),有人干脆把它们放在一起讨论(胡曙中)。
尽管“oxymoron”和“paradox”相比在结构上和在层次上存在着一些区别,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在“矛盾”上做文章(以下统称oxymoron或矛盾修饰法),因此,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进行讨论。中英两种语言都源远流长,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也旗鼓相当,在此我们就这一修辞格在两种语言中的作用作一比较和对比,看看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首先,Oxymoron是用来表现思想的,表现心情或客观事物的矛盾,冲突和对立性。这一特征在两种语言中都有充分的运用。请看下面的例子:
...the first sight of the familiar places gave me a very curious thrill, a sort of delicious pain ...
(christopher Benson: A Letter from Upton).
一看到这些熟悉的地方,我就感到一种奇异的震颤,一种酣畅淋漓的痛苦。
The mother is undergoing the joyful pain, and the painful joy of childbirth.
母亲正在经历分娩时快乐的痛苦和痛苦的享受。
Beantiful tyrant! Fiend angelical!
Dove-feather’d raven! Wolfish-ravening lamb!
Despised substance of devinest show!
Just opposite to what thou justly seemist,
A damned saint, an honourable villain!(W.Shakespeare, Romeo and Juliet)
美丽的暴君!天使般的魔鬼!
披着白鸽羽毛的乌鸦!豺狼一样残忍的羔羊!
圣洁的外表包裹着丑恶的实质!
你的心刚好和你的形态相反,一个万恶的圣人,一个庄严的奸徒!
再看下面几个汉语中的例子:
“近年时事颠倒,竟有全非以为是者,口撰数语以嘲之:‘京官穷的如此之阔,外官贪的如此之廉,鸦片断得如此之多,私铸禁的如此之广,武官败的如此之胜,大史私的如此之公。’舌锋犀利,造语亦苛。”(程世爵《笑林广记》)
“祝您永远快乐!”(快乐是刹那间的事情,稍纵即逝,既然是“快”乐,又怎能够永远?)
“人但知满口公卿之人俗,而不知满口不趋公卿之人更俗。”(钱钟书在《论俗气》一文中援引《随园诗话》)
上面的例子中不论中文还是英文,都用该修辞法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对立性,使要表达的思想、心情或现象更鲜明,更有动感。在这一点上中英文是相同的。运用矛盾修饰法除表现对立性之外,还能用它来反衬某一事物,试举几例说明:
曾在《高级英语教程》(李佩等编)的一个课后练习中发现这样一句话:“she is as plain as her mother is beautiful.”这句话往往成为学习的难点。学生习惯于“she is as beautiful/plain as her mother”之类的句子。而这里“beautiful”和“plain”形成了矛盾。其实它的精彩之处在于:母亲长相那样美,女儿却那样平淡无奇,足以引起人们的好奇。如果母女一样美,反而不足为奇。女儿的平淡和母亲的美丽形成强烈的对比,母亲的美反衬出女儿的平淡(丑陋)。这种矛盾修饰法对这一功能的反映,中文似乎更能发挥其功能,如古诗中有“蝉嘈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佳句,山林的幽静是通过鸟和蝉的鸣叫来反衬出来的。静是一种心灵的感受,静透露出生命的气息,是由声音来烘托的。如果真的“万籁俱寂”,无声无息,那就不是“静”,而是“死”。英文中的“audible stillness”,“sound of silence”也同出一理,好像静得出了声响,其实未必真听到什么外来的声音,可能是周围太安静了,因而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呼吸以及自己头脑中对周围的“静”的体验、欣赏或者恐惧,“静”好像变成了能发出声响的实体。
汉语中“欲盖弥彰”这个成语,意思是不去掩盖倒不引人注目,掩盖了反而更招彰了。用掩盖的行为反映出暴露无遗的效果。好像一个自卑的人总装做强人的样子,这正反映出他“以攻为守”的自卑心理。
矛盾修饰法用得最多的其实是表现事物的辩证关系。这种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矛盾统一和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上。英汉两种语言虽然不同,但人类的思维方式却是相同的,客观世界是矛盾统一的,思维也一样,因而不可避免地表现在语言上,表现在各个领域里。
在艺术领域中人们常提的“悲喜剧”(tragic comedy),在使人大笑之余,感到一份沉重,从而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或是感到“啼笑皆非”(not to know whether to laugh or cry)。京剧大师梅兰芳说过,“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充分体现了辩证思想。英文中也不乏其例。Pablo Picasso 说过:“Art is a form of lying in order to tell the truth.”这阐明了lying和truth的辩证关系。
生物界中早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人类是在这一原则下进化出来的。Loren Eiseley 在Hidden Teacher一文中有这样的论述:
“With the rise of the human brain, with the appearance of a creature whose upright body enabled two limbs to be freed for the exploration and manipulation of his environment, there had at last emerged a creature with a specialization --- the brain --- that, paradoxically, offered escape from specialization”.
两个“specialization”形成矛盾。其意为:人类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这一进化的结晶――人脑却能帮助人类摆脱自然选择。因为人脑有智慧,不只是适应环境,而且能选择甚至改造环境,所以摆脱了被动,而那些只知适应环境的物种都“perished with the environment that created them”或者“have achieved momentary survival only at the cost of later extinction”。
讲到体育运动,人们常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所谓“动中有静”是说运动中的事物相对稳定,即动作不慌不忙,从容自如,有如一个大浪的浪尖冲到最高点时缓慢地向前推移,其形状好像停止在半空中,极富质感和势能。其另一个含义是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一种松弛状态,一则显得从容,二则蓄势待发。而“静中有动”和“动中有静”相承接,指在静止状态下,孕育下一个动作,手足未动,心先动,给人感觉咄咄逼人,呼之欲出,随时都会驰骋而去。正所谓“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在英语口语练习中有的学生从始至终都很紧张。俗话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我们应当学会“忙中偷闲”,不能学习每个词都战战兢兢,应着重把握住几个关健词和主要句型结构。注意力有重点,其他可以一带而过。
人们常说“不公平就是最大的公平”,此话的意思和上面讲到的平衡的概念类似。在人生之旅中,各人的财富,机会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公平的,那就是每个人最后都得死。如果活着就想事事公平那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意义的,就像全班所有的同学都得一百分,那考试有什么意思?这个道理在《圣经》(Ecclesiastes)中有一段话讲得很深刻:
I returned and saw under the sun, that the race is not to the swift, nor the battle to the strong, neither yet bread to the wise, nor yet riches to men of understanding, nor yet favour to men of skill; but time and chance happenth to them all.
说到辩证关系,《老子》不能不提,其中“无为而治”的思想是我们最为熟悉的。《老子》一书几乎是用隽语写成的。《易经》中的辩证思想也比比皆是,最有意思的当数六十四卦中名为“既(已)济,未济”。“已济”在前而“未济”在后,含有万物变化,周而复始之意。我国古代经典《三字经》里提到的 “人之初,性本善”,在西方文化的概念里,则秉承的是“人性本恶”。事实上,这反映的是东西方文化在价值理论体系上的出发点和终极点的表面差异。就其本质而言,笔者以为,从理论上来说,中国文化的“人性本善”,是一种迎合其中央集权的自上而下的理论建构;而西方文化中的“人性本恶”是为其追求Of people,For people,By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林肯语),满足其分权治理的自下而上的理论建构,其内涵都是殊途同归的。我们可以说,两种表述不分优劣,难分对错;只不过 “善与恶”这对人类社会的最基本和最普遍的矛盾被不同文化的价值体系赋予了不同的取舍标准罢了。这也可以作为语言文化矛与盾的内涵诠释方面的一个生动有力的注脚。中国人也常说“好坏事,坏好事”,“失败是成功之母”,“真理与谎言往往只差一步”。
在我们熟悉的许多英语俗语名言中,有许多也属这类。例如:
More haste, less speed.
A friend to everybody is a friend to no body.
The more you give, the more you have (近乎“吃亏就是占便宜”或“将欲夺之,必固予之”《老子》).
He knows most that knows he knows little.
Often the best way to win is to forget to keep score.
No news is good news.
High place is best in the hands of those who are reluetan to assume it (Plato)。
中文和英文运用oxymoron来表现辩证关系是极普遍的。矛盾修饰法在运用时有三种功能,即突出矛盾冲突,突出反衬作用,突出辩证统一的关系,但不是绝对的,其界限很难划清。这三种功能在中英两种语言中都有充分的表现,这是中英两种语言在这一辞格上的相同点。那么,在这一辞格的运用方面,中英文有什么区别呢?简单说,笔者认为有两点。
首先,由于中文和英文存在着文化背景的不同,语言结构各异,词汇给人带来的感觉也不同,在一种语言中的妙语佳句到了另一种语言中显得很平常,或传达不出oxymoron的特征,使两者有时无法对译。例如:“pet worry”,“the sound of silence”,“the depth of ignorance”,“Demon lover”几乎没办法译成中文,勉强译过来也很稀松。又如:Wordswooth的名句“the child is the father of the man.”译为“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翻译而言确实很地道,但听不出oxymoron的味道。反过来,中文句子如“小祖宗”,“此地无银三百两”,一但译之,就会糟蹋无遗。又如“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译成英文,要保持oxymoron的味道实属困难。这一点,林语堂在《论翻译》一文中有充分的阐述。
其次,英文oxymoron在用词上似乎更直接,更明朗,例如前边所摘俗语例句,大都有明显的对仗,如:haste-speed, give-have等。而中文有时显得更微妙,更间接些。例如:“无风三尺浪”,“大恩不言谢”,“不战而屈人之兵”,字面上并没有直接对立的词。这也许又和文化差异有关系。中国人注重整体,而且中国也是一个辩证思想很发达的国家,许多事物的矛盾关系 是从整体上考虑,有时把oxymoron的技巧运用到篇章的高度,而并不只在词组和句子层次上。如欧阳修被贬滁州,怅然失落,却作《醉翁亭记》,而且全文围绕一个“乐”字,耐人寻味。又如,钱钟书在《读伊索寓言》中写道:“从整个历史来看,古代相当于人类的小孩子时期,先前是幼稚的,经过几千年的长进,慢慢地到了现代……我们思慕古代不一定是尊敬祖先,也许只是喜欢小孩子,并非为敬老,也许是卖老。”这里我们看到的不单单是一种修辞技巧,而是技巧与思想的高度融合。
讨论了矛盾修饰法在中英文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发现相同点是主要的,其本质是一样的。而且两种语言在这一辞格上的运用各有千秋。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把眼界放宽些,要借助汉语的优势,借助辩证思维,,触类旁通,才能更好地理解掌握这种修辞手段,深刻理解当今世界英汉这两种主要语言在文化上的核心内涵,更理性地科学地理解和运用英语。
参考文献:
[1]韩文盛等编,《当代焦点》[M].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外语部,1996.
[2]李佩,于振中编,《高级英语教程》[M].1991.
[3]梁海明译注,《老子》[M].辽宁人民出版社.
[4]南怀瑾,《白话易经》[M].复旦大学出版社.
[5]胡曙中,《英汉修辞比较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文军,《英语修辞格词典》[M].重庆大学出版社.
[7]《钱钟书散文集》[M].浙江文艺出版社.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三字经》作为我国旧时的一部优秀启蒙教育读本,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和重要的教育价值,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三字经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三字经心得1《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启蒙教育读本,大家对它也十分熟悉,“人之初,性本善”,耳边仿佛回荡着几百年前,私塾里的学童正咿咿呀呀地诵读声,我就情不自禁地拿起书,有滋有味地看起来。
读到“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时,我仿佛看到了一块刚掘出的碧玉,经过工匠长年累月地精雕细琢,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玉器。人也是这样,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炼、学习、持之以恒,才能成功。可我有时候也不能坚持到底,有些计划实行一两个星期就以失败告终。有一次,我计划每次写完作业就要检查,提高正确率。开始时我还认认真真从头到尾看一遍,检查出些小问题。三四天后,就没耐心了,草草地瞟一眼,看两下,就做别的事去了。凑巧“屋漏又逢连夜雨”,有几天作业特别多,我一写完连看也不想看了,热情从沸点降到冰点。后来几天又偷懒,隔两天检查一次,最后还是没能持之以恒。
《三字经》最后的“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值得我们去深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勤奋努力地学习,一定会获得成功,而天天玩乐、懒惰是没有益处的。我们要引以为戒,应该勉励自己努力去学习。这可以说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它告诉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可虚度岁月,蹉跎光阴。我们是小学生,爱玩是我们的天性,但我们也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不要整天沉迷于游戏。学习时也要改掉懒惰的毛病,要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的学习,不断地提高学习效率,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回想以前,真是惭愧。有一次,我在做一些奥数题,每一道题就像一座座迷宫,让人看得一点头绪都没有。于是,我就懊恼的丢下它们去看电视了。然而,我的脑海里却一直没有丢下那一座座迷宫,心情焦燥不安。可是,引人入胜、趣味横生的电视节目,不久就把我的思绪带到九霄云外去了。直到晚上,我才记起奥数题还没做,心中一阵紧张,没办法,只能挑灯奋战把它们做完了。后来,我才发现其实题目很容易解答,早上却因为偷懒没有认真思考。看来真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啊!学习不就在于勤吗?要是学习不勤奋,再聪明也没用。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人的一生能有几个明天呢?懒惰是我们学习中最大的敌人,我们一定要战胜它,并要持之以恒,不断的超越自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三字经》里面还有许多精彩词句,值得我们深思。每天读一读,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不断的鞭策自己,让我们离成功更进一步!
三字经心得2通过学习《三字经》,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感到自豪,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弘扬正气,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了《三字经》后,我的感受更深了,因为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说:“做人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奋斗力,要有高尚情操。因为坦白就犹如是诚实和勇敢的生成物质,我们要拥有良书,要有益友,拥有一颗纯洁的心,这会是理想中最完美的生活。用纯朴的心灵去体验别人的困苦不堪。
所以,我觉得把《三字经》融入到我们生活中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既是民族知识的传承、又是民族精神的发扬。对于一个集体或是一个团队,更能够体现出它的实力。
《三字经》中有很多学习的典故,生动深刻,有很多都是在自身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奋发努力,最终取得成就。俗话说人一辈子活到老学到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取,不仅是我们生存、工作的必需手段,也是我们实现自我和自身价值的提高.学才能有所用,这是一个人价值观的一个体现。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句给我的启示是比较深的,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好的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孟母确实是个英明伟大的母亲,早在几千年前就看得如此深远。有如此孟母,才会有如此有名的孟子。现在有很多当父母的双双在外打工,把孩子留在爷爷奶奶的身边,甚至有些放在亲戚家里,孩子不光是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所处的环境也不好,就谈不上要好好学习了.然而作为父母也都希望子女成才,那么在这方面,孟母真可谓是典范,值得所有人效仿。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百善孝为先”可见“孝”为一切之根本。感恩,首先要感恩于给予你生命的父母,因为有了生命才会有一切。古有二十四孝,感人至深,传颂至今。无论你活在多么优越的条件中,或是你身处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都应该尽心尽力的让你的父母过得舒适一些,舒心一些。这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一句很通俗的话说,你孝顺你的父母,那就是给你的子女做出榜样,那么当你变老的那时候,你也会得到良好的照顾,这就是为什么孝道在我国传承了几千年依然不变的因果。
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真实发生着的故事,一些特殊人群,他们和正常人有着不一样的地方,应该说他们做任何事都比正常人要艰难得多。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一种精神,一种不屈的精神,他们甚至在处于这样的条件下,不抱怨任何人和事,他们总是带着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给予的一切,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虽然有别于其他人,但是却因此得到了更多珍贵的东西,所以他们带着这种感恩去努力,去奋斗,最终取得成功,在我们看来也许并没有什么的一些小事,他们却很感谢,而且因为有这种感恩的心态,他们不会去抱怨什么,所以他们也是快乐的。这是一种境界。更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一种精神
二十四、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夏传子家天下。这些人都是因为知道了这些责任,明责任,负责任才去为国家作出无私奉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这样:一人立志,万夫莫敌,”因为每个人都把成功的秘诀当作自己的坚定目标。成功是希望与奋斗的结合,那么我们都会和平相处。
《三字经》学习最后一课讲的是礼仪,人与人初识,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我们随时都要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着装整齐仪态端庄,语言大方得体,能做到这一点,相信在外谋事也会事半功倍的。当然光是这些还远远不够,一个人还应该有良好的修养,这就需要有丰厚的知识内涵作后盾,大气的处世作风,凡事点到为止、拿捏得当。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取。有德有才,有益于整个社,意义深远!
通过这次学习,的确是让我获益颇多,不仅仅是对《三字经》本身的认识,也加深了我对教育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对我国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处世为人也有了更深刻的理念。
三字经心得3作为教师,熟读经典名著,大有裨益。所以在我首选《三字经》一读,圆了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的愿望。中国的启蒙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在众多的启蒙学经典中,《三字经》当居首位,是中国古代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国学经典中最为辉煌的篇章。
很小的时候,便从长辈的教导中略知《三字经》的一些内容,但没有详细研读,也没有机会研读。现在为了充实自己的文学素养,为了积累教学素材。业余时间研读了《三字经》,真是获益匪浅。
《三字经》含有大量历史知识,概括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朝代更迭、帝王兴废,尤其劝学、勤学部分使用著名的典故,使于儿童学习理解。《三字经》还是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文化简史,它不受文字限制,以通俗的文字将中国文化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真正是“淹贯三才,三八经史”。
作为启蒙教育读本,从形式上,《三字经》是三个字一句的诗歌。虽然只有三个字,但每句简洁明了,含意深刻,又能让我们一读就懂,易读、易记、易解。从内容上,《三字经》丰富多彩,有自然常识、有道德常规、有历史故事、有人生哲理等等。其中有激励人们学习的典故,如头悬梁、锥刺股,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告诫希望我们趁年轻的时候刻苦学习,长大成才,为国效力。作为教师,我比较欣赏这几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们古代的人都知道教育孩子受环境、方法、时间、恒心的制约。我们现在条件这么优越,一定要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我们要大力搞好学校文化的建设。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改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教师做好服务工作就好了。教不严,师之惰,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懒惰,注意研究新的教法,不怕苦,不怕麻烦,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只有学好了,才知礼、义。
作为传承人类文化知识的人民教师,应自觉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文化素养,研读经典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通过学习,可以潜而默化地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作为一年语文教师,从自己学生机角度出发,现在一年级孩子最为重要的就是多认字。《三字经》通篇千余字,熟读成诵则无形中掌握了近千字,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并且可以利用它作为很好的德育教村,教育学生懂得人生道理,让成长中的学生走正确的道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积累丰富的词汇,在可以将来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更要激励学生趁年轻时刻苦学习,长大成才,报效祖国。
历史上许多有识之士,从小就身受《三字经》的熏陶,博闻强记,长大后,文化底蕴深厚,文学功底强,厚积薄发。于是,便出现了许多的饱学之士,爱国之士。他们为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今天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更应该了解历史,借鉴历史,取其精华,发扬光大。为人师,多读一些经典书籍,在教育后人中,就会多引经据典,增加说服力,同时运用圣贤的智慧,教书育人。
三字经心得4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数千年的社会进程中,国人创造了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国学经典便是其中的精华,它把历史装扮得绚丽多姿,美不胜收,《三字经》便是国学经典中最为辉煌的篇章。
《三字经》诵读活动就是让学生在古典文化的熏陶中,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丰富他们的人文素养,使他们修身立德,传承文明,弘扬美德,在孩子心灵上植下纯洁希望,培养他们丰富的情感,积累细腻的涵养。
《三字经》一开头就讲到人出生之初,禀性本来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较大的差别。如果对孩子不严加教育,孩子善良的禀性就会改变。教育一个人按照本性发展的方法,贵在教导他专心致志,始终不懈地学习进步。
从这几句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字经》是何等重视后天对人的教育作用,教育对培养人才是何等的重要。我们应该认真吸取古代中华文化的精华,争当家长、学生、社会都满意的教师,教育好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为建设和谐的、富强的祖国输送合格的优良的人才。
最近我在教读“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时,当我把注释告诉学生时,此时教室里,议论纷纷,有的说:“爱心也是五常之一。”有的说:“是呀,我们从小就要有爱心。”于是,我就因势利导,趁热打铁,把有关四川汶川等地遭受强烈地震的消息告诉大家,他们情绪激动,表示要向灾区小朋友伸出援助之手,有的流下了眼泪,学校捐款那天,他们有的100元、40元、20元,每个小朋友都拿出自己的零用钱,带着一份纯真的爱心,投进了爱心捐款箱。
因此说《三字经》确实是一本难得的读本,很好的教材,教育学生懂得人生道理,让成长中的学生走正确的道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积累丰富的词汇,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更要激励学生趁年轻时刻苦学习,长大成才,报效祖国。
三字经心得5《三字经》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通过学习《三字经》,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感到自豪,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弘扬正气,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了《三字经》后,我的感受更深了,因为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说:“做人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奋斗力,要有高尚情操。因为坦白就犹如是诚实和勇敢的生成物质,我们要拥有良书,要有益友,拥有一颗纯洁的心,这会是理想中最完美的生活。用纯朴的心灵去体验别人的困苦不堪。
所以,我觉得把《三字经》融入到我们生活中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既是民族知识的传承、又是民族精神的发扬。对于一个集体或是一个团队,更能够体现出它的实力。
《三字经》中有很多学习的典故,生动深刻,有很多都是在自身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奋发努力,最终取得成就。俗话说人一辈子活到老学到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取,不仅是我们生存、工作的必需手段,也是我们实现自我和自身价值的提高.学才能有所用,这是一个人价值观的一个体现。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句给我的启示是比较深的,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好的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孟母确实是个英明伟大的母亲,早在几千年前就看得如此深远。有如此孟母,才会有如此有名的孟子。现在有很多当父母的双双在外打工,把孩子留在爷爷奶奶的身边,甚至有些放在亲戚家里,孩子不光是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所处的环境也不好,就谈不上要好好学习了.然而作为父母也都希望子女成才,那么在这方面,孟母真可谓是典范,值得所有人效仿。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百善孝为先”可见“孝”为一切之根本。感恩,首先要感恩于给予你生命的父母,因为有了生命才会有一切。古有二十四孝,感人至深,传颂至今。无论你活在多么优越的条件中,或是你身处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都应该尽心尽力的让你的父母过得舒适一些,舒心一些。这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一句很通俗的话说,你孝顺你的父母,那就是给你的子女做出榜样,那么当你变老的那时候,你也会得到良好的照顾,这就是为什么孝道在我国传承了几千年依然不变的因果。
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真实发生着的故事,一些特殊人群,他们和正常人有着不一样的地方,应该说他们做任何事都比正常人要艰难得多。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一种精神,一种不屈的精神,他们甚至在处于这样的条件下,不抱怨任何人和事,他们总是带着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给予的一切,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虽然有别于其他人,但是却因此得到了更多珍贵的东西,所以他们带着这种感恩去努力,去奋斗,最终取得成功,在我们看来也许并没有什么的一些小事,他们却很感谢,而且因为有这种感恩的心态,他们不会去抱怨什么,所以他们也是快乐的。这是一种境界。更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一种精神
二十四、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夏传子家天下。这些人都是因为知道了这些责任,明责任,负责任才去为国家作出无私奉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这样:一人立志,万夫莫敌,”因为每个人都把成功的秘诀当作自己的坚定目标。成功是希望与奋斗的结合,那么我们都会和平相处。
《三字经》学习最后一课讲的是礼仪,人与人初识,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我们随时都要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着装整齐仪态端庄,语言大方得体,能做到这一点,相信在外谋事也会事半功倍的。当然光是这些还远远不够,一个人还应该有良好的修养,这就需要有丰厚的知识内涵作后盾,大气的处世作风,凡事点到为止、拿捏得当。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取。有德有才,有益于整个社,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