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动物的说明文

关于动物的说明文

时间:2022-11-05 05:14: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动物的说明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动物的说明文

第1篇

一、通览全文,明确说明对象

科普文属于说明文的范畴,阅读科普文时,学生首先要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一般来说,许多科普文的标题就表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但有时仅从标题上断定文章的说明对象可能会出现偏差,因此,学生要想准确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需要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来确定。如《动物游戏之谜》一文,如果仅从标题上来看,学生会认为文章是围绕“动物游戏”进行说明的;但从整体内容上来看,文章主要写的是科学家们对动物的游戏行为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不管是已经成为共识的普遍规律,还是尚待进一步深入验证的各种假说,都表明本文是从动物行为研究的视角介绍动物游戏的科学知识的。

二、概括段意,理清行文顺序

组织说明文的材料,要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以及说明对象的特征而定,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阅读科普文时,学生要通过概括段意的方式,理清文章的思路以及段落内部的顺序。如《动物游戏之谜》一文,文章先是选取缅甸叶猴、北极渡鸦、美洲露脊鲸这三种动物,引出动物游戏这种现象;然后分别介绍了动物学家对动物游戏的三种分类,使我们深入了解了动物的游戏行为;最后分别介绍了科学家关于动物喜欢游戏的几种假说,并对这些假说提出了怀疑,启发读者进一步思考自然世界的秘密。作者在同我们一起探究动物游戏之谜时,先摆现象,再深入分析,然后探究原因,是按照逻辑顺序展开的。

三、筛选信息,理解术语内涵

学生认知说明对象的特征需要准确解读有关说明对象的一些术语。所谓术语,是指专属于某一事物的特定概念。使用术语是科普文的特点之一。理解术语的内涵,学生需要合理筛选有效信息,恰当地概括、整合文章内容。如《动物游戏之谜》一文中对“学习说”的说明,先明确这一“假说”的提出者――美国神经生理学家汉斯・特贝和社会生物学家斯塔・阿特曼。再抓住关键语句――“游戏的实践性强,……对锻炼动物的速度、敏捷、躲藏能力、争斗能力和利用环境的能力很有效。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游戏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了。

四、体察表达,分析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作比较、引用、举例子、列图表、打比方等,科普文也不例外。分析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有利于学生对说明对象的特征的把握。如《动物游戏之谜》一文的第五至八自然段,作者按照科学家对动物游戏的形式进行划分,分别对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事物的游戏进行说明,分类别方法的使用,使得文章条理清晰。文中介绍科学家关于动物喜欢游戏的几种假说,举到黑猩猩、河马、渡鸦、羊、北极熊等动物的例子,以典型的例子来说明陌生的理论,给读者以具体实在的形象认知。

五、抓住关键,体味语言艺术

生动的文艺性是科普文的鲜明特点。抓住关键词语,体味科普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利于深刻理解文章深厚的内涵。在体味语言的时候,学生要特别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动物游戏之谜》一文,作者开始用“走钢丝”“倒立”“像小孩坐滑梯一样”“像船帆似的”等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动物游戏的情形;叶猴“嬉闹”,渡鸦“欢快”,露脊鲸“得意洋洋”,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让文章妙趣横生;“推挤”“抓住”“跳开”等一系列动词,“竭力”“巧妙”等修饰语,形象地描绘出叶猴调皮灵巧的可爱姿态;“它们是在打架吗”“它们是在表演吗”“露脊鲸又是在干什么呢”等设问,设下悬念,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综上所述,学生只要掌握了上述方法,就能很好地阅读科普文了。

【阅读训练一】

杜鹃

周晓枫

善良与无知的结合往往意味着悲剧的开始,它已为恶的孵化准备好适宜的温床。一对伯劳忙碌着,沉浸在即将做父母的喜悦中。它们不知道,一个不动声色的阴谋业已酝酿成形,现在它们正以自己的体温使之日益壮大。

杜鹃的寄育性广为人知,它不会筑巢,于是便把卵产在其他鸟类的巢中。这个笨拙且自私的母亲,就像抛弃私生子一样,生产之后迅速弃婴,然后在旁边隐匿起来。杜鹃具有魔术般的本领,它可以根据寄主的不同,来改变蛋卵的大小和颜色,直至以假乱真――我们难以理解这种诡异的改变,罪行会在最不可能的地方找到渠道。于是这枚赝品的蛋潜伏下来,寄主误以为这也是亲生骨肉――不要以为恶具有魔鬼般易于辨别的胚胎,恶在初期未暴露任何端倪,它是平凡的,甚至看起来如此孱弱。

十二天以后,杜鹃雏鸟破壳而出,一种犯罪的遗传本能开始作祟。它把同巢的卵或雏鸟慢慢拱到自己背上,然后猛然直立身体,把它们一个一个摔出巢外,直到独霸全巢。杜鹃的孽子茁壮成长,而伯劳所有的亲生骨肉都被残害了――一个恶的诞生要葬掉数倍于它的善,来作肥沃的底肥。杜鹃的养父母并未察觉眼皮底下的谋杀,依然不辞劳苦地哺育着仇人,甚至这个怪异的孩子已比自己大了许多倍,也丝毫没有引起它们的怀疑。

半个多月以后,杜鹃雏鸟已膘肥体壮,它抖抖羽毛不辞而别,全然忘乎了养父母的恩情。伯劳、画眉、柳莺……众多的善鸟年复一年充当着养父母的角色,捐献自己的孩子供杜鹃杀害――而这后面,并没有跟从一个觉悟之后的复仇故事。这竟然是大自然的法律,犯罪不需要偿付任何代价。

杜鹃是品性最残忍的鸟。隼是食肉性的鸟,但它不在自己的屋檐下捕食。一些从俄罗斯来到北极育雏的红胸黑雁,大胆地将巢建在与天敌隼比邻而居的地方,这是为了让狐狸慑于隼的威力,而不敢接近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个危险的技巧。但即使雏雁从隼的巢边经过,隼也恪守着原则绝不去碰它们。杜鹃不然,它破坏了最基本的道德,其卑鄙和冷酷无可辩驳。

然而,与此有着鲜明对比的,是杜鹃赢得的好名誉。声声啼血的传说,指认杜鹃为蜀帝的冤魂所化。还有的说它是忧心报国的志士、肠结乡愁的游子或哀情哽咽的佳人。春末夏初,杜鹃的鸣啭,好像是在催人赶上农时“快快布谷”,所以杜鹃又叫布谷鸟,据说谷穗和福祉会随它恳切的劝告一同到来。没人追究以往的血案,农人们满怀欢喜地聆听它的啼啭。并不是杜鹃带来了阳光和雨水,但它选择了适当的时候,选择了适当的声音,所有的功劳便尽归于它。

1996年春天,一对杜鹃停落到北京安贞桥附近。后来,雌鸟被人下网捉走,雄鸟便在上空悲切啼叫,数日不止,直至声音嘶哑,仍不肯飞走。这让我在一概的气愤中停顿下来。没有一个坏人会是千疮百孔绝对意义的坏,所有的形象都是立体的,不能被框入一个狭小的人为概念――因此,我必须辩证地看待每一个人,甚至一只鸟。

(选自《齐鲁晚报》,有删改)

阅读上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1.开篇“一个不动声色的阴谋”指的是什么?

2.从全文来看,杜鹃的“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对文末最后一句话的含意,你是怎样理解的?

4.本文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请简要分析。

【阅读训练二】

凶残的祈祷者――螳螂

[法国]亨利・法布尔

有一种叫做螳螂的昆虫,常喜欢半身直起,立在青草上,态度很庄严,轻纱般的薄翼,如面膜似的摇曳着,前腿形状如臂,伸向半空,好像是在祈祷,所以后来就有人称呼它为祈祷者螳螂了。

螳螂的外表并不令人生畏,相反,看上去它相当美丽,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螳螂天生就有着一副娴美而且优雅的身材,还拥有一种独特的东西,那便是生长在它的前足上的那对极具杀伤力,并且极富进攻性的武器。

螳螂身上的武器、暗器很多,因此,它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选择多种方法来自我保护。比如,它有如针的硬钩,可以用镰钩去钩你的手指;它长有锯齿般的尖刺,可以用它来刺你的手;它还有一对锋利无比的大钳子,当它挟住你的手时,那滋味儿可不太好受啊!

在它休息的时候,这个异常勇猛的捕捉其他昆虫的机器,只是将身体蜷缩在胸坎处,看上去,似乎特别平和,甚至会让你觉得,这个小动物简直是一只热爱祈祷的温和的小昆虫。但是,只要是有其他的昆虫从它们的身边经过,螳螂的那副祈祷和平的相貌便会一下子烟消云散了。这个刚才还是蜷缩着休息的小动物,立刻便伸展开它身体的三节,于是,那个可怜的路过者,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便已糊里糊涂地成了螳螂利钩之下的俘虏了。无论是蝗虫,还是蚱蜢,或者是其他更加强壮的昆虫,都无法逃脱这四排锋利的锯齿的宰割,它可真是个了不得的杀虫机器。

螳螂的气概虽然特别神圣,但是它们却自食同类,而且在吃它的兄弟姐妹的时候,泰然自若。那副样子,简直和它吃蝗虫、吃蚱蜢的时候一模一样,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与此同时,围绕在食同类的螳螂旁边围观的观众们,也没有任何反应。不仅如此,这些观众还纷纷跃跃欲试,一旦有了机会,它们也会做同样的事情。雌性的螳螂甚至还具有食用它丈夫的习性。在吃它丈夫的时候,雌性的螳螂会咬住它丈夫的头颈,然后一口一口地吃下去。最后,剩余下来的只是它丈夫的两片薄薄的翅膀而已。

螳螂如此凶残,但螳螂幼虫的处境却非常危险。只要它一不小心跨出自家大门一步,那它马上就可能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因为守候在巢边的蚂蚁是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顿美餐的。还有那种居住在墙壁上面的小型的、灰色的蜥蜴,更难对付。小蜥蜴进攻螳螂的方法主要是用它的舌尖,一个一个地舐起那些毫无反抗力的小昆虫。每吃掉一个,蜥蜴的眼皮总是要微微一闭,这的确是一种极端满足的表现。

大自然造物真是不可思议啊!

(选自《科学启蒙》,有删改)

阅读上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标题“凶残的祈祷者”的理解。

2.概括说明本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螳螂的?

3.举例说明这段文字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突出特色,并简要分析。

4.文章结尾说“大自然造物真是不可思议啊”,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

参考答案

《科普文的阅读》

阅读训练一:

1.杜鹃寄育性的特点,它不会筑巢,便把卵产在其他鸟类的巢中,让其他鸟替自己哺育后代。

2.靠阴谋繁殖后代;雏鸟杀死伯劳的亲生骨肉,独霸全巢;长大后不辞而别,全然忘了养父母的恩情。

3.杜鹃本身缺少人类善良的本性和最起码的良知,品性自私、残忍,是令人讨厌的,而一对雌雄杜鹃之间的重情重义、生死相依,又让人感动。作者由此引发了“没有一个坏人会是千疮百孔绝对意义的坏”的议论,告诉人们必须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人和事。

4.对比。先写杜鹃的残忍性,再写杜鹃有好名誉以及雌雄杜鹃间的重情重义,全文前后对比鲜明,使得对杜鹃的解说具体深刻;在写“杜鹃是品性最残忍的鸟”时,运用隼不食自己巢附近的雏雁的例子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杜鹃“卑鄙和冷酷无可辩驳”的特点。

阅读训练二:

1.“凶残”是就螳螂的捕食和自食同类而言的,“祈祷”是就螳螂捕食时的伪装而言的,标题突出了螳螂的特征,统领全文。

2.螳螂捕食伪装的乖巧,螳螂家族凶残的自戕,螳螂幼虫处境的危险。

第2篇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阅读,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智能,提高教学效率,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才能进行有效教学,形成高效课堂。下面,我就粗浅的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透视课题,了解大意

课文标题往往点出了题材范围、体裁形式、主要内容及文章中心。如课文《我的老师》,看到课题就知道是写人的记叙文,主要写蔡芸芝老师对“我”和同学们的挚爱。又如《宇宙里有些什么》是篇说明文,向我们说明的是关于宇宙的一些天文知识。从标题上看出文章中心的有《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多一些宽容》、《敬业与乐业》等。指导学生审题,可以促使学生了解文章梗概,理解课文大意。如果经常进行审题训练,学生就会逐步掌握审题方法,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阅读要理清文章结构

理清文章结构,是为了弄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情节发展的线索。理清文章结构必须在学生初知全文大意以后进行,否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在学生掌握课文概貌之后,再从整体出发去研究课文的各个部分。理清结构不等于简单分段分层,而是在分段分层的基础上,搞清楚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理清脉络,把握全文中心的目的。

三、择其精要词语,把握内容

有的词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思路的端绪往往集中表现在这些词语上,这些词语就是“文眼”。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例如,教学《松鼠》一文,我们就要着重抓住“漂亮、驯良、乖巧”等词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就可以使学生懂得:课文先总括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然后又具体生动地分说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表现了松鼠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动物。文章的精妙之处需要重读揣摩,精读品味后才能真正领悟。以后在教学中,如果碰到类似的课文时,就可以应用上述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择其精要词语,联系上下文反复阅读感悟,并通过多角度比较、推敲、归纳,促使他们作深入思考,从而领悟其精妙之处及作用,进而抓住中心,把握文章内容。

四、注意挖掘文本内蕴,提高阅读效果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也多次强调:教科书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因此,教师应注重用好教科书,注重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挖掘文本的内蕴,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读,用心去感悟。如教学《散步》时,我由文中一家人尊老爱幼的和谐画面,引出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激发了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效率,加深了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我们教师加强对文本的理解,把握、吃透文本,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究文本,抓住重点难点,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五、联系生活,发挥想象

阅读时要对通篇内容做出综合思考,既要感悟文章的内涵,又要联系生活深思文章的外延。如,学习《甜甜的泥土》一文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说说离异家庭给孩子带来的不幸,以及如何才能让王小亮幸福的成长?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的才智。有的说:“让王小亮回到妈妈的身边。”有的说:“让王小亮父母破镜重圆。”有的说:“王小亮应该拿起法律武器控诉后母虐待的情况,用法律来改变困境。”有的说:“王小亮应该正视现实,充满生活的信心。有妈妈的爱,老师的爱,传达室老头的爱……这些人类的爱会让他获得应有的爱和幸福的。”这一活动不仅延伸了文章的内涵,还让学生由课堂走向课外,去接触、去面对发人深省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的感觉和表象,更要在这基础上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把握文章体裁阅读也十分重要

第3篇

关键词:语文阅读 寻源对比 深读

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在实践教学中探索出寻源对比法来扭转这种现象,本文以语文版初中教材为例,例析一下对比阅读法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

一.在文内找到比较源,通过对比阅读潜入文本。

在教学《背影》一文时,我发现第四段看似轻描淡写,实则为后文蓄势辅垫,还暗含了父亲的一片深情以及我对父亲的百般不解。怎样才能让学生也有这样的阅读体验呢?我倘试用对比阅读法来突破这一重点。

我首先让学生去找到父亲的矛盾心理“送”与“不送”,然后引导学生去寻找理由。学生发现在文中陈述了不少“不送”的理由:如“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我再三劝他不必去”等;而“送”的理由根本就没提。应该说“不送”更合理,但父亲“踌躇”两次后,“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学生通过这样反复对比研读就有了这样的认知:这是个合情但不合理的选择,但恰是这种选择反应出父亲当时的心细如发,表现出他在那特定时期的特殊心理,也写出了他对我的关爱入微。从另一角度来说,我却对此不能理解体会,此点也为后来的深深自责作为辅垫蓄势。

这是典型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然后深入到文本的例子。我们在备课时,不能因循守旧、墨守陈规。若只一味地盯着父亲买橘子的背影,那就看不到这段闭来之笔的妙处了。备课时最好能先格式化固有的阅读体验,对文本进行陌生化阅读,捕捉文本新颖的感悟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让他们真真读进去,方能读出文章的真味。

又如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我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中邹忌与其妻、其妾及客的对话。通过对比来区分这三问三答的变化,以此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邹忌首问其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接着问其妾“吾孰与徐公美?”,最后问客“吾与徐公孰美?”。通过反复研读学生会发现:这三问的背景不同,表达也愈发简洁。若说一问二问是有疑而问,那三问应是无疑故问了。另外三答的变化就更明显了,其妻的“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采用了肯定陈述加反问句的回答,语气最强。我们听到的反复强调,是打心底里的赞美;其妾的“徐公何能及君也!”采用的是感叹句,我们听到的只是加重语气的肯定而已;而客的“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采用了否定的陈述句,语气最弱,我们听到的应是敷衍塞责。

经过这样的对比精读,学生明白这三问三答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是有着一点点的变化,而这一点点却表现出诸多人物的内心活动,这点滴变化是何其有趣呀!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古文叙事的魅力,激发了学习文言的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我们教材中的课文有些本身就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如《细柳营》中细柳营与霸上、棘门军营的对比,《故乡》中少年与中年闺土的对比,《范进中举》中范进中举前后的众人表现的对比,《铁骑兵》中敌我双方的对比,《孙权劝学》中吕蒙的今昔对比……

对于这些文章,我们更要用好对比阅读法。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读出文中的故事,读出人物的特点,读出作品的深层含义,读出文章的要旨。从而学到通过对比传言的方法与途经,这对于学生的写作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在本册中寻找对比源,通过对比温故知新。

首先,是用好同单元的对比源,通过对比温故而知新。

如八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课文有:《背影》《永久的悔》《铁骑兵》《苏珊·安东尼》四篇。在教学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苏珊·安东尼》时,我先让学生自读理清情节,接着让学生去对比已学过的前三篇文章。为了方便学生掌握,我列出几点让学生去对比,如叙事顺序,选材的角度,语言的特色等。

通过比较,学生发现这四篇文章的顺序是不同的:《背影》与《永久的悔》采用是倒叙,《铁骑兵》用的是顺叙,而《苏珊·安东尼》则采用了插叙。经过进行的对比阅读,学生还能感受到这三种记叙的顺序的特点。而我也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作文中用好插叙,因为学生在平时习作中只习惯于用倒叙或顺叙。而在倒叙时总习惯于大段地议论开头,然后结尾也是来个大议论,从而形成时下“流行”的“四不像文章。对于学生而言这些都是旧知,我们通过这种纵向的对比即时地温习一下也是有益的。许多知识只有在不断地温习后才会有深刻的体会,才会有新的收获。

从选材角度来比,这四篇文章也各有特点。《背影》以送别中的细节为焦点,《永久的悔》以“吃的”为线,《铁骑兵》以脱离大部队的小队骑兵的诡奇经历,《苏珊·安东尼》以她的女权运动为中心。有生活上细微的小事,也有社会上轰轰烈烈的大事。对比中让学生知道文章重在以情感人,而不在于以大事、奇事取胜。同时也可以迁移到他们的作文中,纠正无病之、虚构情节等问题。从而达到新的收获。

我们语文版的教材编排以文体为依据,每单元的四篇课文同体。要通过对比找到它们的共性,同时更需要通过对比找出它们的个性。让学生既知文体要规范,也要能个性表达。

其次,要擅用同本书中跨单元的对比源,通过跨单元对比学习新知。

如我在教学《珍奇而稀有的动物——针鼹》一文时,为让学生掌握“本文准确简明的说明语言”这一重难点。我设计了本文与《海燕》《骆驼寻宝记》的对比阅读这一主要环节。这三篇课文均有写了动物动作特点,《海燕》是通过描写来表达,《骆驼寻宝记》是通过拟人化的叙述描写来表达,而本是用准确简明的说明来解决。通过对比较轻松地让学生明确了说明这一表达方式的特点。

第三,用好跨册课文的比较源,穿越时空构筑起语文知识体系。

新知的学习尽可能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旧知识应是新知成长的沃土。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的知识体系才会建立起来。如说明文的学习,七年级下他们已学过《苏州园林》、《桥梁远景图》、《珍奇而稀有的动物——针鼹》等事物说明文,到八年级上学习事理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时候,自然就应与《苏州园林》有个对比,让学生明白事物说明与事理说明的区别与联系。又如九年级出现的驳论文就应与八年级的立论文产生联系与对比,让学生在固有的知识中生长出新的知识之花。

语文课的低效,有时就表现在知识点没有呈线性上升这点上。我到七年级下听老师上童话《巨人与孩子》跟在七年级上听《小溪流的歌》如出一辙,同样的把重点放在思想内容上。没有新的要求,没有更高的要求。难怪有人说语文课缺个把月也不会怎样,数学课可就得落下一个大洞了。针对这点,若我们能有纵向的对比,备课时提高目标要求,上课时能引导学生对比提升,我想语文课也就缺不得了,而同时我们也能帮助学生构筑起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体系。

三.引入课外对比源,通过对比阅读突破拓展。

于漪在教学《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时,引入《辞海》中关于荔枝的解说,然后与本文进行对比,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习本文引用说明的妙处,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经典案例。我们在教学中有些重难点的解决之道就在这里——将要解决的问题置于对比之中,让学生去发掘、探索、解决。

我在八年级上册教学《巴东三峡》时,引入七年级上册的郦道元之《三峡》进行对比。从古今之对比中可见古文叙事之简约美及本文细致之美。另外,我引导同学去寻找两文在内容上的不同。同学经反复对比之后,发现本文除写自然风光之处,还有多处写到人文景观。如:黄陵庙、香溪——昭君浣妆处、白帝城、孙夫人庙等等。由此也生成了本课的重要知识点——用人文景观来突出三峡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也是郦道元的《三峡》所没有的,这也是突破了七年级《春》那一单元纯自然风光的写法,让学生生景观的概念——新的更高的知识点。也就在这不断的对比深挖文本之中,学生对这篇看似平淡乏味的课文有了兴趣。

后来,我又引入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三峡》。文中引用余光中《寻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并以此为核心写三峡——一个纯人文的文化三峡。它着实让学生开了眼界,在加深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这也是同题文章的对比阅读,另外也可引入同文不同题的文章。如用鲁迅的小说《铸剑》一文与《干将莫邪》对比。只要有适合的文章,能为自己学生的学习起帮助作用,就可以引入。

第4篇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包含了中国文化的多样范式:古诗、散文、诗歌、故事、童话、寓言等,还有记叙文、说明文等义务教育阶段的多种体裁。这些课文有热爱祖国、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热爱自然、遵纪守法等古今中外的题材,内容丰富,体裁、题材多样,是不折不扣的语言“百科全书”。在语文教学中,要抓住语文学科的特色,把语言教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一环,以语言为抓手,做弘扬祖国语言的践行者。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言教学实践

1教材是弘扬语言最好的载体

近年来,语言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缺失已引起有关主管部门的注意。课程标准总的目标中提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语言教育,并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发扬具有深远的意义。小学语文教材包含了中国文化的多样范式:古诗、散文、诗歌、故事、童话、寓言等,还有记叙文、说明文等义务教育阶段的多种体裁。这些课文有热爱祖国、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热爱自然、遵纪守法等古今中外的题材,内容丰富,体裁、题材多样,是不折不扣的语言的“百科全书”。对于这样的“百科全书”,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忽视了语言教学,即使偶尔将语言教学穿插其间,往往皮是皮、骨是骨,显得生硬,仿佛是为了实现语言教学任务而置于其中。其实好的语文教学,应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雨露春风的滋润,于生活的小事中实现表达能力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敢讲话、愿讲话、想讲话。列宁小时候去姑妈家做客,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后来他主动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写信给姑妈承认说谎的事。这是《诚实的孩子》一文中记述的列宁的故事,怎样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做个诚实的孩子?我先做了一项关于日常易做错的事的问卷调查,收到问卷后,我没有立即批阅,而是在课后将孩子所说的答案,求证了他们的家长。在这次问卷中,有17%的孩子撒了谎。在下一节课的时候,我告诉大家说,上次我们的问卷调查,有12个同学在个别答案上撒了谎,哪位同学撒谎自己心里最清楚,希望撒谎的孩子主动和我谈谈谈原因。后来这些学生纷纷找到我,向我说明撒谎的原因。我告诉他们,许多事情都可以用另外的方法解决,不需要通过撒谎的形式实现。这件事对学生触动很大,学生在灵魂深处知道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解决,要做个诚实的孩子,不能撒谎。这样学生不仅认识到诚实的重要性,而且开拓了思维,遇到问题会主动想一些解决的办法,许多学生仿佛一下子成熟了许多。这堂课给我的启发是,不要生硬地让学生模仿怎样去做,而是让他们灵魂深处有触动,心里愿意向善,更愿意去说真话、实话。这样学生在和老师交流的时候,就没有后顾之忧。敢于说话,是学生锻炼说话的前提。在教授《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我先做足了功课,搜集了大量的西沙美丽的图片及科学家在西沙海底进行的科研活动,借助多媒体向学生一一展示。学生看到这些图片后,立刻兴奋起来,我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向学生提了如下几个问题:1.西沙群岛给我们什么印象?2.家人有没有带你到那儿旅游过?想不想去看看?3.你看到了西沙的哪些东西?说给大家听。这几个问题相对比较容易解答,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明显高,在他们一次次的回答与思考中,学生实现了愿意说、善于说的愿望。紧接着,我又让学生说说,假如有一天,你做了海洋科学家,你能为我国的海洋事业做哪些贡献?学生争先恐后,有的说要把海底的天然气开发出来,有的说办个海洋博物馆,有的说在一些岛礁附近建飞机场、公园等等,虽然他们有些想法看起来还那么幼稚,但他们敢说、愿意说、想说。在这种互动中,我又把南海最新的局势,某些域外国家利用南海所谓的航行自由搞所谓的国际仲裁,我又把西沙群岛的历史演变,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大家你一嘴我一舌,气氛非常活跃,小小的心灵深处扎下了爱国的情感,这比机械的说教效果好得多。我没有设置爱国主义等高大上的主题,而是拉家常式地实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既达到了语言教学目标的实现,又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海上日出》《火烧云》等反映日月星辰的神奇变化及运行,让我们头顶的天空有几多的神秘感;《黄山奇石》《桂林山水》等描写山川草木文章,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壮观,从而产生敬畏自然的情绪;《荷花》《燕子》让我们感受一花一草皆有感情,有自己的语言,它们能用自己的语言与我们人类对话,它们是我们的朋友、伙伴。在这些课文中,我让学生认识到:不仅我们人类有语言,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语言,音乐家用音符与世界对话、诗人用诗句与灵魂对话、口技者用变化多端模拟声音扣人心弦、大山用无声的沉默告诉人类自己的思想。所以,教材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的最好载体。

2实践活动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

语文的实践活动,有课堂实践和社会实践两个方面。首先要做好课内的朗读、写作、演课本剧等活动。

2.1在朗读、写作、演课本剧等活动中渗透语言教学。

朗读活动是通过语言内部的音韵,用自己的话来理解原文的句子或段落,从而把原文中的思想变成朗读者自己的思想。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朗读者感同身受地走进去,把自己当作“作者”。在课堂上让学生细细地读,理解、入情地读,能帮助教师实现语言教学目标。“一束束灯光照着古老的故宫,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广场四周,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这是《北京》一文,第二段和第五段中描写北京夜景的句子。如何让学生产生对首都的热爱之情,我让学生反复朗读三遍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心目中首都的夜景。因为许多学生去过北京,他们对北京并不陌生,许多学生把自己心目中北京的夜景用自己的感受画了出来,虽然还显稚嫩,但学生通过朗读加深了印象和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讲,朗读对于学生语言的教育是成功的。在教《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时,我先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常识,说说自己在冬天都做过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下雪啦,下雪啦!”是儿童看到下雪时高兴心情的自然流露,朗读时,让学生放开去朗读,让学生的真情大胆真实自然流露,不仅培养了学生语言能力,还激发学生对该自然现象的好奇。这篇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不仅可以通过指导朗读,激发学生的语言情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童话情怀。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培养工具性的孩子,而是让学生学会“有中生无”,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浪漫的情怀,让学生在语言的王国里自由飞翔。文章中间有两句描写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上快活地跑来跑去,留下一串串“竹叶”“梅花”“枫叶”和“月牙”,它们简直就是大画家,它们画出的作品是最好看的作品,不雕琢、不做作。在这样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就达成预期的语言教育目标。小学生作文是培养孩子天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它能综合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在以往的作文活动中,许多老师忽视了孩子的心理诉求,让他们在作文中说些假大空的话,以此显示小作者所谓的高尚思想。其实大家都知道,作文所涉及的面非常广,包括人、事、景、物,要求学生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例如,低年级看图写话作文,根据图意“一位少先队员扶一位老奶奶过马路”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首先看清楚画面中都有谁、发生什么事情、都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现在社会上出现了老人倒了没人扶的现象,你怎么看?要是真遇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做?真敢扶还是不敢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紧接着我让他们说说有没有遇到过老人倒了不敢扶的情况,孩子们七嘴八舌。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我们该如何做,希望大家思考一下,不要急于告诉我答案。许多学生回到家后,把这个问题和家长进行了讨论、辩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救助方法。在无形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最后我告诉大家,救助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心地善良的表现,谁都不想做个恶人,背上恶人之名,遇到这样的事既要帮助,又要有智慧。于是我顺理成章告诉了大家一些常用的方法,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施救方法,又提升了个人修为。

2.2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中渗透语言教育。

语文语言教学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有力辅助手段。与周围的人、事交流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手段。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能巩固、加深课堂语言教学的效果。如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后,我在班上开展“行动周”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在一周内搜集以前做过的事,有哪些和自己的经验认识不一致的,想想为什么。学生通过搜集以前做过的、看到的类似的事,增加了社会实践认识,明白了要通过实践检验才知真理的道理。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各抒己见,出现了热烈的讨论场面,虽然大家的认识有的不一定正确,但学生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同时学生对劳动美的认识增强了。由此我认识到,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是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重要载体。作为语文老师,要从国家、民族的高度认识语言教学的重要性,不遗余力、想方设法地做好课堂这篇大文章,同时将课外实践作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载体。

第5篇

冷眼观察之一――语文课堂的“伪活力”

由于一些教师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识的错位,“热闹新颖”的背后往往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文本的“共识意义”没有凸显,学生的内在情感和思维没有真正被激活。

例:《装满昆虫的衣袋》(苏教版第九册)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法布尔对昆虫很着迷,你能不能从第一件事中找一找,画一画,看看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法布尔的着迷。

生:第2自然段:“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农活正要回家,却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他们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边跑边呼喊儿子。”我从“傍晚”一词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很着迷。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他捕捉昆虫忘了回家。

生2:忘了找爸爸妈妈。

师:干什么去了?

生:捉纺织娘去了。

师:为什么要去捉纺织娘?

生:因为法布尔一直都没捉到过,他下决心一定要捉到它才肯罢休。

这样的课例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很常见。

冷眼观察之二――语文课堂的“伪主体”

传统教学的习惯势力特别顽固,有一种现象就是“主体非主体,主导非主导”,语文课缺乏应有的“儿童味”。学生课堂的质疑、合作等不过是一些教师用来精心粉饰课堂的“花式”罢了。

例:《三打白骨精》(苏教版第十二册)

教者在揭示课题之后,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

师:读了题目,我想你们心中肯定有许多小小的问号,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1:谁三打白骨精的?

生2:孙悟空为什么要三打白骨精?

生3:孙悟空是怎样三打白骨精的?

我们很多老师上公开课都喜欢在揭示课题之后让学生提问,以体现自己课堂的“主体味”。但读了上述例子,你是否有点哭笑不得?《西游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这几个疑问真是学生的肺腑之言吗?肯定不是!他们如此“八股文式”的质疑,是在迎合我们老师,取悦我们老师。

冷眼观察之三――语文课堂的“伪拓展”

有的老师在形式与内容的联结中没有把握好语文课的本性,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涌进课堂:简略的背景交代变成历史演义,作家作品介绍变成人物掌故,教师旁征博引,四处开花,课堂一下子成了成果展示厅和资料交流会,这样语文本身的学习被严重弱化,甚至逐步演化成已种了别人的“一分田”还浑然不知。

例:《海洋――21世纪的希望》(苏教版第十二册)

师:关于海洋,同学们课前也搜集了很多资料,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谈谈自己对海洋的认识。

(学生整理资料,互相交流,气氛热烈)

师:海洋真是个名副其实的聚宝盆啊!同学们,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发展,想象一下我们人类还可以从哪方面来开发和利用海洋?(学生说得天花乱坠)

师:是啊,海洋曾经孕育了生命,如今,又将解救人类于危难之中;可是,现代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这个希望的呢?看这些照片!(教师一一出示人类乱捕乱杀、污染海洋的照片)

师:海洋存亡,匹夫有责!此刻,你想向人类说些什么呢?(学生群情激动,各表陈词)

此番设计我们也不否认学生在拓展交流中掌握了一定的收集、处理信息的技能,但这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吗?本课理应把重点放在对说明类文章的一般阅读方法上,千万不可追求某种形式上的热闹而“得意忘言”,忽视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

实际教学中,由于对课改精神的理解不够到位,“热闹”课堂背后呈现出来的问题还很多。课堂不以教材为依据,不以学生的知识能力为基础,三维目标割裂,人文渗透空洞,教学结构松散,语言训练机械,学生真正学习的空间被无情地蚕食。对此,愚以为,语文阅读教学要真正体现自己的“学科担当”,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阅读教学要谋求“真思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这点上,很多名师都给我们做出了榜样,特级教师于永正许多经典课如《庐山的云雾》《第一次抱母亲》都没有随意地打乱文章的章节,破坏学生的整体思维,而是引领学生顺文而读,依学而教,板块推进,整个课堂显得大气而朴实。所以我们阅读课堂须引导学生立足整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调动其生活和学习积累,围绕初步感知的感情,逐步走向具体语段和重点词句,增强主体体验,强化感性思维,明晰文理认识,实现人文理解。

二、阅读教学要谋求“真自主”

什么是自主阅读?如何自主阅读?我国教育专家庞维国在《论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文中指出:“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识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此番言论精辟地告诉我们在课堂的具体操作中,学生自主性的培养须在教师主导作用的依托下,要注意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阅读教学中的多元阅读、差异阅读,放手给学生一个自我探索学习的时空;要回归真实的课堂情境,要让学生在自然常态的语文学习环境中,带着“真我”在文本中走上几个来回,亲密触摸文本,亲历实践体验,通过阅读、欣赏和品味,直接与大师对话,去直接亲近原汁原味的“绿色文本”。

三、阅读教学要谋求“真得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规定:“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教师平时指导时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的习惯。如类似《埃及的金字塔》之类的说明文,我们要引导学生围绕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说明的顺序是什么,怎样来说明的,其语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来阅读研究。再如教学《水》,应结合年段要求,让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写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以乐衬苦”的写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总之,我们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基础和不同文体的阅读教材,有针对性地对方法进行具体指导。当然这种“学的过程”要体现渗透性,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托文本内容,通过读、圈、画、议、评等学习方法主动求知,自主构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阅读教学要谋求“真拓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我们教师应摆正教材与拓展的关系。首先,我认为拓展不可太泛,要把握拓展的时机,拓在当拓处,展在当展时,拓展的时机要“看似无心实则有意”。其次,拓展的内容要顺应学生的学习规律,要顺应文本的价值,保持课堂的“原汁原味”。如在学习了《麇鹿》一文后,我顺势给学生布置了阅读拓展练习:除了麋鹿,你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动物?课后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学着本课讲解员的样子,说一说,写一写,一周后开个动物专题交流会。第三,拓展的效果要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思考和语言运用。最后,拓展的时空可由课内走向课外,如让学生实地参观、调查访问、畅游网络等,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进行“语文实践”。

第6篇

一、明确预习指导的序列层次

预习能力的形成是一个从不会到会、由低级到高级、由不习惯到习惯、由粗浅到精细的实践过程。指导中要有层次性,力求循序渐进的螺旋上升。新大纲关于预习的要求其序列层次是:

三年级: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四年级:学习预习课文。能自学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

五年级:能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养成预习的习惯。

二、讲究预习指导的一般策略

1.预习进度应遵循从课内到课外,先扶后放的程序。

预习开始阶段,应将学生的预习安排在课内,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这样才能保证预习的时间和质量,有利于小学生在集体的制约、影响和带动下,学会预习。引上预习之路以后,即可运用课内学到的方法进行课外预习。逐步减少课内预习,循序增加课外预习。使学生逐步由被动预习过渡到主动的独立的预习。

2.预习内容要精心设计,符合“四性”原则。

“预习”列入新教材课例之后,教师要结合实际认真分解“预习”要求,设计具体的预习题目,以利学生更加明确预习的方法和具体目标。预习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四性”原则。

①针对性原则。

即针对教材训练目标、课文内容以及学生实际能力,布置预习题目。

②趣味性原则。

预习题要避免千课一面的公式化倾向,要形式活泼多样,注意激发学生学文情感和求知欲望,促动他们愉快地主动地探索问题。

③操作性原则。

预习题的设计既要反映明确的学习要求,也要提示操作程序和预习要领。有了操作性的指令,学生就不会离开读书过程去机械思考问题,预习才能到位。

④可接受性原则。

预习是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进行自学与探索新知识过程的第一步。预习新课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考虑学生接受能力。要求过高,学生无法达到,要求过低,学生感到索然寡味,没有效果。

3.预习评价要注重督促检查、及时反溃

预习的直接目的与作用是为学习新知做准备,这种准备包括:对已知的复习;对新知的初步认识;初步了解新知的难点并孕发质疑点;对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有布置,就要有督促检查。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程度不同的学生的预习情况。检查可在预习中进行,亦可在讲读中有机穿行。检查的方式很多,诸如试读、试讲、试译、复述、回答问题、看预习笔记等等。无论哪种方式的检查,检查后都要对该次预习情况进行讲评。讲评中以鼓励为主。讲评后提出改进意见,以推动下次的预习。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主要是靠学生持之以恒的预习实践。只要长期坚持,教师评价引导得当。学生的预习水平便会不断提高,良好的预习习惯便能逐步养成。

三、教给预习的具体方法

1.常规性预习四步法。

第一步,初读课文,了解概况。先把课文读一遍,了解课文大概内容,有个初步印象。第二步,划出字词,查阅注解。划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以及不理解的句子,然后查阅工具书给生字词注音,写上注解。实在不能理解的,在听课时作为重点。第三步,标号分段,归纳大意。给自然段标号,再写出每段大意。根据自然段的大意再分出意义段,并试看归纳段意。高年级还可试着归纳每课中心思想。第四步,思考练习,提出问题。阅读课文后,看一看后面的思考与练习,然后试着做一做。通过对一些问题的解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特殊性预习六法。

特殊性预习法是指读不同类型文章所采取的独特的方法,是相对“常规性预习法”而言的。“常规学法”是基础,“特殊学法”是发展。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特点,如果能根据课文的某一特点进行预习,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四素”“六句”法。对于初学记叙文的学生,让他们在预习课文中找出记叙文的四个要素,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一件什么事。进一步要求从事情经过的记叙中,抓住主要的句子,分别从表述动作、听觉、视觉、感觉、思念和言语行为等方面加以理解。从而了解记叙脉络和具体感知各种行为记叙句的表述功能。因为记叙文主要是写“人做事”(或“拟人做事”),“人做事”的经过不外乎是通过六种外显的或内隐的行为方式进行。六种行为方式转换到书面表述,就是六种行为记叙句。

(2)实验演示法。教材中有些常识性的课文,涉及到自然科学知识,不易弄明白,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动手演示。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预习兴趣,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皮球浮上来了》、《称象》、《捞铁牛》等课文都是讲浮力的道理,都可提示学生回家结合预习做一个小小的实验。

(3)填表法。有些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说明文,分门别类的,条理很清楚。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训练重点,设计表格(表格内容栏可以有引例,也可以没有引例),让学生通过预习填写。表填好了,课文内容也就基本理解了。

(4)情境法。教学童话、寓言、故事以及状物写景之类课文,可以通过游戏、演唱、观察等活动,让学生预先感触有关情和景,激发兴趣,丰富感知,使其对课文内容有更直接的领会。如预习《爬山虎的脚》,提示学生去观察“爬山虎”这种植物的生长状况。预习《春天来了》、《秋天》、《初冬》等表现季节特征的课文时,可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观察秋景,或在课前教唱“冬天的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意向活动。由于形式新颖、活泼、有趣,内容又与课文印证相关,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理解了课文,又得到了学法的启迪。

(5)图示法。一是提示学生找寻或查看有关图片资料。如预习《长城》、《颐和园》、《南京长江大桥》等课文,可让学生找有关介绍它们的图片资料。通过看图初步感知宏伟建筑的壮丽。预习《动物的远游》,可以让学生查看地图,了解动物远游的历程。二是提示学生以简笔画的方式对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作比较直观的图解,以解剖其纵横联系,明确事物的来龙去脉。

第7篇

 

读《白鲸》心得体会1

 

作者保冬妮和绘着卢瑞娜的简介,还有保老师的创作笔记。我深深的被打动,特别是保老师说了“透过她的这六本作品,你可以直视她的内心。”这里讲到的是卢老师,她是一个海边出生,热爱大海,内心阳关单纯的画家,保老师把她“心中的大海呈现给她,引领她去了解海洋,和她切磋每一张画片,商榷每一笔不同的角度带给生命的原始力量,讨论每一张构图怎样才能展现出自然的张力。”

 

儿子对这本书是既爱又恨的,他说不喜欢北极熊的,为什么要吃了白鲸妈妈的。他还说北极熊为什么会游泳,白鲸为什么要露出水面让北极熊遇到。也许是孩子的善良,没办法接受弱肉强食,但是这个就是真实的要他去面对的世界,他内心需要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去面对这样的世界,因为每一天都不知道有多少生物出生和死亡的,只是我们没仔细去看不是没有。你看他,既想读这本书,又读得不是很开心。嘴巴嘟嘟的,我想接受这个现实需要一定的时间,我和他一起等待啊。虽然读完这本书,我的心也久久不能平静,但是我感受到最深的是潜藏在冰洋之中那种眷眷的爱,我深知动物都能如此牺牲自我,为什么有的人类还在伤害自己的孩子,我们人类是不是应该反思,应该挑起保护下一代完美成长的重任。

 

读《白鲸》心得体会2

 

主人公以实玛利和魁魁格在开头那令人捧腹的邂逅让我以为他俩还能在今后的捕鲸中风头倍出,而后面的章节有一半以上是介绍捕鲸方面的说明,而不仅仅是记叙,在这方面能够体现作者有相当丰富的捕鲸随行经验,并且查阅了很多关于鲸和捕鲸的资料,如果你对这个行业陌生或者感兴趣的话,看看这部名著将受益匪浅,因为经过故事,你会很自然的讲枯燥的说明文消化掉。而作者在后面就很少提到主人公和魁魁格的友谊了,也许捕鲸需要团队合作,并不是俩人就能搞定的事,魁魁格只是从主人公角度观察的最仔细和真实的捕鲸人吧!

 

魁魁格的那种野性又纯真的性格也许映射着白鲸的性格,同时魁魁格与主角的对话让我得知,魁魁格曾强烈的向往礼貌,可是在了解到了那些"礼貌"后却失望,甚至感到自我被"污染",而无法坦然的回去继承王位了。

 

刚开始我有个疑问,抹香鲸会吃人或咬断人腿吗?当我在继续读下去后,发现这只叫莫比-迪克的白鲸是特殊的抹香鲸,不仅仅因为它是白色,并且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向人类的捕鲸船挑战的勇气,当然,在这本书中写道的抹香鲸都是以巨型乌贼为食的,尽管长着牙齿,却没写专门吃人,书中的白鲸莫比-迪克也不吃人,因为是报复人类,或者有意挑战人类而把捕鲸者咬死弄死,所以,也许白鲸就是一种象征敢于向人类挑战的勇士或者恶魔罢了。

 

作者生活的年代在1809-1894年间,那时还没有声纳方面的科学,所以,作者在描述鲸那缺乏视野的眼睛和几乎找不到的耳朵时,对于这般感官的鲸如何能环游大洋留下了一些疑问,他并没有胡乱猜测定性,所以,从这点我敢肯定,作者其他在介绍鲸的文章中必须是相当严谨的,不错,他甚至还能找出当时和前人对于鲸的描述所犯下的一些可笑错误。

 

至于最终的结局,我一般是不想在读后感中写上的,因为这相当于“剧透”,而我还期望有人因看到我这篇文章而对这部小说产生兴趣,我不明白那些编写“序”的家伙们是怎样想的,既想吊一下读者的胃口,却又大大咧咧的把结局丢出来了。

 

除了魁魁格,捕鲸船“斐廓德号”上还有很多饱满的人物形象,如骄横的船长亚哈、猖狂的标塔斯蒂格、胆小的比普,以及厨司、木匠、铁匠等等,加上那些惹火朝天的工作场面,向你说明了捕鲸船上的生活并不是想你想象的那样如同监狱一般。

 

海上世界是我们这些在陆地上生活的人所不能想象的,那时的捕鲸能够说是除了战舰水手外最危险的职业了,要乘着小艇靠原始的冷兵器来对付重达几十吨的巨兽,而不像此刻,我记得看到过一组现代捕鲸船的照片——直接在大船上用炮射出鲸标,命中后启动起重机将鲸拖回船上的加工间,分解过程是自动的,鲸肉直接被包装成了罐头。可是,即使作者那个年代捕鲸的冷兵器使用的也是相当科学,可见当时人们的聪慧,并且我认为,那种用原始的武器挑战自然界险恶的东西时,才有吸引我们,带给我们惊险和刺激的故事。

 

读《白鲸》心得体会3

 

我读了《白鲸》,冒险是从这篇故事的主人公-----以实玛利走进“鲸鱼旅馆”的那一刻开始的,他来到了一艘名为“裴廓德号”的船只上,就这样,以实玛利成了船上一名小杂工。“裴廓德号”的船长——亚哈船长。它被白色幽灵----莫比迪克,那头白鲸咬掉了自我的一条腿而心中充满了仇恨,并发誓必须要报复白鲸,在确定了每个人都乐意为自我卖命后,开始了这危险的旅程。

 

和白鲸作对自然不是什么好事,他们最终还是输了,唯一幸免的以实玛利被别的船只救起。而白鲸被亚哈船长戳瞎了一只眼睛。从头至尾,我一向都认为亚哈船长是一个疯狂的人,他们在追杀白鲸的中途,已经收获到了很多的鲸油,能够卖很多钱了,可是船长还是一意孤行,为了自我那个“杀死白鲸”的梦想断送了整条船上的人的性命,我要是他我就会放下,不会在继续追捕白鲸了。虽然他是个疯狂的人,可是我为他追求梦想的执着所折服。

 

在追捕白鲸途中,他的老朋友的儿子所乘坐的小船失踪了,所以那位船长十分着急,期望裴廓德号与他的船同行一段时间,来帮忙他找回儿子,可是亚哈船长摇了摇头,说:“不,我要继续追捕白鲸!”之后我才明白,原先亚哈船长之所以不去找人是因为他想赶快找到白鲸,然后杀了它,从而避免更多的人受害。从那里就能够看出,其实亚哈船长能够从远处看事情,可是他的梦想最终还是没能实现,自我反而被捕鲸绳吊死了。

 

感觉情节十分的惊险、曲折、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读了这本书我还明白了仅有用真诚、无私的心来对待自我的好朋友,必须会获得一笔最珍贵的财富——友谊!仅有团结合作才能做得更好。

 

读《白鲸》心得体会4

 

最近,我读了一本十分惊险、刺激的书,叫《白鲸》。其中的老船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说的是一个缺了一条腿的老船长,带领一群勇士,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与白鲸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的故事。书中,变幻莫测的大海令人神往;水手们团结协作、勇敢顽强的精神让人感动;水手们与白鲸殊死较量的场景使人兴奋、激动;玩有那身体残缺、意志坚强、沉稳老练、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老船长的形象,使我深深地震憾。

 

老船长不怕危险、不怕牺牲、敢于挑战令我震憾。

 

他在上一次出海时,不幸被一条白鲸咬断了一条腿,但老船长没有丝毫害怕。回家疗养了一段时间后,老船长重整旗鼓,再度出海。在老船长的船上的甲板上,你会惊奇地发现:每隔正好一步,说会有一个洞。这是给老船长安放那只木棍做的假腿的。每一天,老船长都要上甲板巡视一趟。在海风中,他那只假腿的裤筒“啪嗒啪嗒”地随风飘摆,显得十分单薄。再看他的背影,却是那么高大、威武。每当遇到恶劣天气或困难时,他总是从容不迫、身先士卒,带领水手们共渡难关。老船长不因身体的残缺而退缩,不因困难而低头,勇于应对困难,向困难而挑战的精神,真令人佩服!

 

由此,我想到了在即将举行的残奥会中的运动员,他们不也具有这样的精神吗他们不要仅要战胜身体残缺的种种困难,勇敢应对现实,并且还要用他们坚强的毅力在残奥会上勇夺奖牌。他们应对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向世人证明:他们的身体能够被病痛折磨,但他们的精神是任何力量都摧不垮、压不倒的!白鲸是那么地不一样寻常,体积足足有普通白鲸的两倍多!远远望去,好像一座巨大的冰山。有些水手胆怯了,退缩了,有些甚至跑到老船长身边劝他回头。而老船长却没有丝毫畏惧,还亲自登上瞭望台,指挥船员向白鲸逼进。

 

在与白鲸的第一次较量中,船员们还没有反应过来,一艘巨大的“双桅帆船”就直直地向他们撞了过来。原先,是白鲸用尾巴给他们来了个下马威。船工上的水手们个个东倒西歪,惊慌失措,仅有船长镇定自若,他大喊到:“扯起帆蓬,朝白鲸挺进!”

 

在水手们与白鲸的第二次较量中,水手们的鱼叉“嗖嗖嗖——”都投了出去,“噗噗噗——”也都扎中了白鲸的身子。白鲸疼痛极了,奋力地挣扎,把绳索缠在了一齐,看样貌,是要把大船掀入海底。这时,老船长果断、镇定地命令水手们把绳索割断,这才摆脱了白鲸的牵制。

 

在接下来的生死决斗中,白鲸在大海上下翻滚,巨浪铺天盖地地向大船扑去。此时,大船上的小艇已经早被白鲸撞得粉身碎骨,水手们有甲板上东奔西撞,一片混乱,绝望的叫声此起彼伏,海鸟凄厉的叫声也不绝于耳。老船长仍然在与白鲸英勇顽强、毫不松懈地搏斗着……

 

由此,我联想到:有许多科学家和成功人士也具有这样的精神。如诺贝尔研制烈性炸药,凭着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反复实验才取得成功的。他先在家做实验,由于实验中的爆炸声将玻璃震碎,他就搬入地下室。在地下室的实验仍会时不时发生爆炸,爆炸声使邻居害怕。诺贝尔不但没被爆炸所吓,反而将实验搬到郊外进行。在郊外的实验中,诺贝尔的弟弟及一些研究人员被无情的爆炸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他的父亲也在这次事故中受了重伤。这些都没能阻止诺贝尔的继续研究。他再次将实验室搬到了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岛上经历了数百次的反复实验,最终研制出来了。

 

老船长这种坚定、执着让我感动。

 

在故事中,老船长拿定主意就付出全部精力,全部力量去做。不论中途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都全力以赴地去做。这种一往无前的劲头是一般人无法做到的。他需要具有超乎常人的执着、信心和勇气。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也具有这样的精神。爱迪生在研究哪种材料能够当灯丝时,试用了上万种材料的灯丝,经历了几千次艰苦试验,都失败了,可他仍不放下。最终,由于他的坚持、他的努力、他的执着,他最终找到了最适宜的灯丝——钨丝。给人类带来了光明。

 

读完了《白鲸》这本书,书里面的老船长应对困难,迎难而上,不退缩,坚定执着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以后,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我想,我会用老船长的这种精神来鼓励自我,做一个像老船长那样的坚定、坚强、执着、勇敢的男子汉。

 

读《白鲸》心得体会5

 

今日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名叫《白鲸》故事讲述了主人公和鱼叉手奎奎格在旅店相遇后坐上亚哈船长的船出发寻找白鲸的故事,下头,就让我为你们介绍一下详细的过程吧。

 

他们就这样踏上了征程,可是他们并不明白,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无限的恐惧……

 

他们要杀的这只白鲸是白鲸中最凶猛的一只,它以往撞断过亚哈船长的一条腿,所以亚哈船长才会不顾一切的去杀他,对它充满了无限的仇恨,不顾一切的去杀死他,这个仇还让亚哈船长变得十分的暴躁,并且他整天都把自我关在船舱里,研究白鲸会在哪个地方出没,并且不关于白鲸的事他一概不管,全都交给大副,他发誓:不到最终一刻,我绝不会放弃,必须要杀掉白鲸,哪怕是跟他同归于尽,也要放手一搏。这样的性格让我们的主人公奇怪又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可是他也要立志跟随亚哈船长杀掉白鲸。还有一次,奎奎格得了一场大病,他让主人公把他放在楠木棺材里,可是,奇迹发生了,奎奎格竟然在之后的几天里病情有所好转,最终彻底好了,他舍不得棺材,就让工匠把它改造成了救生圈,以便急用。

第8篇

关键词: 跨文化旅游中西文化差异影响

国际旅游作为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动已成为世界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途径。然而,不同国家社会成员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习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这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难以相互理解与认同。充分认识国际旅游的跨文化属性是我国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旅游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前提。

一、跨文化旅游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1.思维方式差异

思维方式是一种认识过程。人的各种心智活动和状态都属于思维。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感性直觉和理性逻辑思维、思维整体和思维个体、伦理思维和科学思维、曲线思维和直线思维的不同。不同思维模式下的旅游文化也往往成为交流的障碍。中国的文字是表意的,注重含蓄,往往不直接进入正题,而是用叙述性语言作铺垫,最后讲出与旅游有关的说明。哪怕是短短的说明文,也尽可能采取修辞方法,使语言表达迂回婉转。而西方人的表达方式多是单刀直入,开门见山,逻辑性强,结构紧凑,因此,他们对汉语曲折的表达方式会感到扑朔迷离。如,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黄龙风景名胜区的描写如下:“在四川西部有一美妙去处,它背依岷山,主峰宝顶,树木苍翠,花香袭人,鸟语婉转,流水潺潺。它就是松潘县的黄龙。”译为:“One of Sichuan’s finest spots is Huanglong(Yellow Dragon), Which lies in Songpan County just beneathXuebao, the main peak of the Minshan Mountain. It has lush green forests filled with fragrant flowers, bubbling streams and songbirds.”该例中,汉语的景物描写把主体句“它就是松潘县的黄龙”放在句子最后;而英译时却把重要的信息“One of Sichuan’s fines spot is Huanglong (Yellow Dragon)”作为主体句置于句首,符合英语重客体、重形式的逻辑关系,符合外国人的逻辑思维习惯。再如我国某市举办的国际龙舟会的宣传品的一个典型例子:“中华大地,江河纵横;华夏文化源远流长……轻快的龙舟如银河流星,瑰丽的彩船似海市蜃楼……气垫船腾起一江春朝,跳伞健儿绽开空中花蕾……啊,××城是不夜城,龙舟会是群英会!”一位美国新闻工作者读后作了坦率的评论:“它没有提供关于龙舟会的必要材料,比如其历史起源和举行的时间;它没有告诉你参加龙舟会怎样去法,何时开幕和闭幕,要花多少钱等。”对于偏好逻辑思维的西方读者,这样的文章令他们觉得“过于浮夸、空洞无物”。

2.价值观念的差异

中西方民族的价值观念差异最主要表现在西方社会崇尚个人主义,而汉民族强调集体主义。如在中国文化中,“我”常用谦词表示,如“敝人”、“不才”、“鄙人”、“愚某”等谦词,而对他人则常用尊称,例如“尊姓大名”、“贵姓”等。与中国文化相反,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极其崇拜个人主义。在书面语中,I(我)字无论何时都要大写,而其他人称代词不在句首时则不大写。这也可看出“个人”在西方生活中所占的位置是多么重要。

这些价值观差异也体现在旅游跨文化交流中,例如,有些导游时常对游客表示关心,提出一些劝告和建议:天气冷了,多穿点衣服等,在中国人看来是关心的话语,在西方人看来可能就有干涉自由之嫌了。最令西方人感到疑惑不解的是中国人对游客表示关心的一些习惯问候语如:去哪里?年龄多大?干什么工作?收入多少?结婚了没有?这件衣服多少钱?等等。这些话题几乎都是与西方人初次见面的禁忌语。在英语中还有句谚语: 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 (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意思是:一个人的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未经许可,不得入内。而个人的事不必让外人知道,更不愿别人干预。因此,旅游居住的客房被认为是临时的领地,不经允许,服务员和其他人也是不可以随便进入的。

3.社会习俗的差异

中西方民族各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因此在交际中对一些行为和话语的理解无疑会相距甚远,产生差异,出现交际障碍。例如,由一位导游员带欧美客人到宾馆用餐,该导游兴致勃勃地向客人推荐该餐厅的一道名菜:“活鱼活吃”,即把烧好的鱼端上来,直到把鱼肉吃光,鱼的嘴巴和腮还在张合的一道菜肴。欧美客人听了不但不领情,可能还会提出抗议,因为他们无法容忍对动物的虐待行为。每一个民族都有不同的图腾、禁忌,表现着一个民族深层的文化内容,有的则是一个民族敏感的话题。中国有一道名菜叫“龙虎斗”,但如果向外国客人介绍这道菜时,按菜名直接翻译出来,肯定会招来反感。因为这道菜名中的“龙”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英语中与之相对应的词是dragon,它在西方文化中却是凶狠的恶魔,而虎又是保护动物,若直译菜名或菜谱内容,只会大煞风景。

4.的差异

中西文化的重要差异之一是中西不同的。如欧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切,而中国人心目中有“开天辟地”的;基督教中有“圣经”、“教堂”、“洗礼”等词汇,中国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和“观音”,还有神话中的“龙王”等。目前世界上影响是广泛的宗教是基督教,其次是佛教和伊斯兰教。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文化倾向和戒律,从而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宗教问题一直都是敏感问题,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冲突。

我国的名山旅游景点中的寺庙之多堪称世界之最,不仅有丰富的宗教知识,还有许多神话为之增辉,从中可以窥探到中国人的印迹,挖掘到中国宗教文化的积淀。在我国,作为旅游景点的“塔”一般都有佛教含义,应译为pagoda;“寺”指的是佛教庙宇,寺院是佛寺的总称,有时也指别的宗教的修道处所。在英语中monastery指僧侣住的修道院;church指基督教的教堂;cathedral指天主教堂;mosque指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temple指寺庙、神殿,尤指除基督教外其他教派的礼拜堂,如中国的“道观”译为“Taoist temple”。当然,并非所有的寺庙都可翻译为“temple”,这要根据情况而定。例如位于新疆伊犁昭苏县境内的“圣右庙”,应译为The ShengYou Lamasery ,而不能用“temple”,因为它建于1886年,是供当地蒙古喇嘛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由此看来,每个宗教建筑都隐含着其内在的文化,导游在讲解时,来不得半点疏忽,一定要准确地反映出来。

5. 非语言的差异

语言的表达不仅局限于讲话和书写,而且可以通过表情、姿势等非语言形式表现。据研究,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有30%是通过语言进行的,70%是通过非语言手段进行的。同一个非语言行为,在不同民族文化里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这种差异经常导致交际障碍,甚至出现“文化休克”现象。比如,有些西方国家的人初次见面喜欢拥抱以示友好,而中国人却不习惯这样的礼节。在西方社会中,面谈的双方保持目光的接触被视为是有礼貌、有教养的行为,中国人却认为这样不礼貌。中国人伸出食指和中指表示“二”,而西方国家的人则表示“胜利”,但要手背向内。如果把手背向着人家,西方人特别是法国人会认为是在侮辱他。在跨文化旅游交际别要注意这些“无声语言”的文化差异细节。

二、理解跨文化因素,发展国际旅游事业

旅游涉及面广而杂,跨文化旅游更是如此,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天文地理到风土人情、甚至文化娱乐、吃穿用住、旅游有关的书信和广告、旅游日程及景点介绍,通知、电讯、合同、讲话、绘画、雕刻、工艺作品、戏剧、舞蹈、音乐、电影都可成为安排旅游的节目,诗词、散文、游记、神话、传说、故事也可将旅游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因此,译者在跨文化旅游交流中要重视旅游文化的研究,深刻认识跨文化因素在旅游业中的意义及其影响,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注意进行跨文化对比。“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比如中外问候语的对比、生活方式对比、思维与观念差异的对比等。只有通过对比,译者才能发现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异同,从而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通过跨文化对比,进行得体的跨文化交际;增加外国文化知识,更好地向外传播本国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译者还要了解外语交际中常用的体态语,如手势、表情等,恰当使用外语中不同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了解、区别外语中不同性别常用的名字和亲昵的称呼,了解使用语国家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习俗,了解该国家正式和非正式场合的服饰和穿戴习俗;了解该国家的饮食习俗,对别人的赞扬、请求等作出恰当的反应,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赞扬、请求等意义。

二是要不断提高导游员的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旅游跨文化传播主要体现在旅游接待过程中。完成这个过程主要依靠外语导游员。因此,没有高素质的外语导游员,便没有成功的旅游跨文化传播。成功的旅游跨文化传播要求外语导游员在讲解服务上具备五个基本素质,即丰厚扎实的民族文化知识,精深娴熟的外语能力,敏捷交融两种文化的本领,常变常新的导游艺术,自尊自爱的爱国意识。这五个方面是外语导游员的素质链,它们环环相扣,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缺一不可。

三是旅游策划者要关注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与旅游心理需求,正确地了解和对待旅游者社会的文化价值观,从而有针对性地制订有文化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利用各种推销宣传手段外国旅游者。但跨文化的旅游经营不等于放弃我国的民族文化,许多外国旅游者正是受到我国文化异于其本民族的独特性所吸引而来。若我们从跨文化的角度出发,找到民族文化与国际多元文化的最佳契合点,既保持本土文化特色,又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国际化发展,必将进一步拓展我国旅游业在国际上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宣.中西文化差异地旅游跨文化佳绩的影响[J].福建地理,2006,(2).

[2]高星海.中西方思维方式之差异[J].学习与探索,2004,(6).

[3]王俊霞.跨文化交际语中中西文化差异[J].学术交流,2007,(2).

第9篇

关键词:《语文》新教材;职业学校;特点;教学呼唤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1-0013-06

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是根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和《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编写的,并通过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审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和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统一使用的新教材。

一、新教材编写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新教材以《大纲》的理念统率编者的学术观点,根据语文课程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设计教材的逻辑顺序与结构,具有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

基础性原则。从为国家培养合格公民的角度出发,新教材克服了学科知识本位倾向,高度关注学习者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适应性原则。新教材充分考虑使用者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不同区域文化基础、教育资源,学生学习基础、个好、所学专业等方面的差异,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材使用等方面留有适度空间,为学生、教师、学校实际需要进行再设计和再选择创造条件,最终目的是适应学习者的不同需要。

职业性原则。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职业性。新教材从三方面体现职业性核心内涵:一是职业思想素质,如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及职业综合心理素质;二是职业认知水平,如职业的综合文化素养、职业的通识知识水平等;三是职业实践能力,如一般职业中语文的应用能力、与具体职业相关的语文创新能力等。

实践性原则。职业学校培养的是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语文学习有助于职业学校学生有效形成动手、操作能力,更有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的职业生活。新教材能按照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和语言学习的基本方法,注重提供学习资源,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生活性原则。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基本特性。新教材教学目的定位突出了“为了生活、服务生活”原则,教学内容安排体现了“面向生活、体验生活”原则,教学活动设计凸显了“源于生活、创新生活”原则。

二、新教材的基本特点

(一)基于文体的组元方式

新教材除第三册(原是职业模块,按照职业素养组元,正在调整)外,其他几册都是基于文体组元。第一、二册每册设计六个单元,第三至五册每册设计五个单元,第六至九册考虑设计若干模块或专题。

选文的思想内容、写作方式方法等都与文体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文体组织单元,目的是期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关注文体特征,展开文体知识比较系统、特征比较鲜明的教学活动;也期望能够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不同文体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的文体意识。

为了避免文体组元后可能带来的教师教学以文体知识为中心,学生对文体认识狭隘化、幼稚化,教学内容循环等不足,新教材把文体知识的教学融合到具体的阅读过程中,使之在学生阅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积极指导学生认识不同文体的特点,把握不同文体的阅读规律,培养、提高阅读能力;充分突出语言因素,通过具体的语言活动让学生感受、认识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及其特有的表现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综合素养。

从文学欣赏的工具性上讲,新教材有利于学生了解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特点;从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结合的教学方式上说,有利于学生学习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方法与技巧;从传承与创新发展趋势看,不仅利于学生较为集中地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古代诗文等,而且利于学生对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语言知识的梳理。

组元设计同样包括了人文蕴含,注意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整体协调,一个单元实际上也是一个人文专题。如第二册第三单元“天道与人为”,就选了法布尔的《蝉》、周立明的《动物身上会进化出轮子来吗?》、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杨焕明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以上选文就体裁、文体的组元方式来说,都是文艺性或学术性的说明文(科技),工具性体现在说明文阅读、写作方法与技巧上。就其人文性而言,又构成了这样的人文主题:了解和尊重自然及规律,思考自然规律与人的行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认识科学的“双刃剑”特点,培养科学精神。

(二)充分考虑学生的语文基础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听、说、读、写能力,凭借各种现代传媒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已知信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些都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能力的基本要求。一个人必须掌握好母语这一重要的交际工具,才能学会生存、学会学习、谋求发展。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学生与学生间的学习基础、习惯等悬殊较大。普通高中生源素质以学生的学习基础区分,它对学生具有选择性;职业学校学生通过选择专业集聚,选择专业基本上就是选择职业,而专业对学习者并无选择性。新教材充分考虑职校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学习水平与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的学习困难,注重切合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在课文的“练习与思考”部分,按字、词、句、章设计,力求扎实有效。在“表达与交流”部分,不管是口语交际指导还是写作知识都是结合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实例讲解,力求具体有用。在单元和模块教学中,强调系统间的联系,整体上的融合,力求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使他们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体现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性

新教材注重通过加强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教材设计中,新教材能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专业学习需要制订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

在“阅读与欣赏”和“表达与交流”部分的编写中,新教材中的语文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如口语交际板块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相应等级要求设计了一些练习:散文朗诵比赛、解说生产生活概念、创设情境组织交谈、围绕讲题开展演讲、针对辩题举行辩论会等。其间穿插了评点、批注、勾画、列提纲、做卡片、上网搜索等语文能力练习活动。写作板块设计了语段、各种表达方式、常用文体的系列写作训练。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也是亮点频频。如第一册设计了《青春诗会》《走进家乡》《探究低碳生活》《古诗重读》《制作电子杂志(专刊)》等;第二册是《我的亲人们》《社会热点问题调查》《生活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网络论坛或博客上的讨论》《成语名句典故交流会》《走上舞台》等;第三册为《职场人物访谈》《走进企业文化》《产品推介》《分享我的创业策划》《模拟求职应聘洽谈会》等;第四册有《面对新媒体》《〈科学的历程〉主题报告会》《那人那事那景——〈感动心灵〉交流会》《与大师牵手 与名著对话》等。这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既与每单元的“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密切相连,又体现了语文学习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更彰显了新教材从语文性、实践性和活动性等角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特点。

(四)注重单元教学内容设计的整体协调性

新教材注重单元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与写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者统一,注重在同一学习情境(单元)中的内在有机联系,特别注意单元内容设计的整体协调性,避免了三者互不关联的拼盘现象。如第一册第二单元的《自然的心迹》中“阅读与欣赏”部分的文本是写景抒情散文;“表达与交流”部分的“口语交际”是散文朗读,写作是写景散文写作练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部分是《走进家乡》,包括发现家乡的自然美景、人文精华等。再如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生活的滋味》中“阅读与欣赏”部分围绕亲情、师生之情以及人与人之间其他丰富而美好的情感主题选录了一组写人记事的散文;“表达与交流”部分的口语交际介绍人或事等相关内容;写作安排的是叙议结合的记叙与议论文练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部分是《我的亲人们》,目的是通过收集资料、介绍、对话、写作等练习增进学生对家人亲戚的了解,体会亲情。

这种单元教学内容的设计,把单一的文选式教材结构变为跨文本、超文本的块状的教材结构,一方面体现了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材整合,充分发挥教材资源的价值,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形式,有利于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五)选文注重经典性和语言质量

语文教育的内容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动态都会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新教材注重选文的经典性和语言质量,遵循“务求经典、务具内涵、务合目标、务达精悍”的选文原则,力求选文既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又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风格多样。经典性是就选文的文化性和语文性而言——经典是文化之母,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语文性是指选文能承载语文应用能力训练目标。时代性是就反映时代精神而言——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的沟通。一方面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贴近时代的脉搏,不一定是时新文章。只有文质兼美的选文,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文化品位、品德修养。如第一册第一单元“飞扬的诗情”(现代诗歌)收录了六首中外现代抒情诗:的《沁园春·长沙》、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舒婷的《致橡树》、食指的《相信未来》。胸怀天下,凭高览胜,登临送目,生豪情万丈;徐志摩魂牵康桥,故地重游,难舍难分,抒柔情无限;海子向往幸福,祝福尘世,春暖花开,呈博爱之心;普希金期盼未来,低声嘱咐,理性分析,达乐观人生;舒婷崇尚个性,谈情说爱,告白橡树,昭独立平等;食指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坚守理想,持坚定信念。这些抒感的诗歌已经成为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诗歌中抒发的情感能够从当时的语境中脱离出来,并且超越所有具体的语境而通行无阻,在这种通行中,它们渐渐成为一种种独立而鲜明的情感,能为所有人接受,到后来,就符号化、工具化了。本义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们可以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的语义,抒发自己的感情。再如第二册第五单元“文采若云月”(古文)按年代先后收录了六篇古代散文:《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司马迁的《鸿门宴》、韩愈的《师说》、苏洵的《六国论》、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言简约高明,人物性情毕现;《鸿门宴》叙事波澜曲折,善于烘托渲染;《师说》对比论证,议论风生;《六国论》以古喻今,论证谨严;《游褒禅山记》因事见理,丝丝入扣;《项脊轩志》细节优美,感人至深。这些古文中精深的思想、精美的情感、精巧的结构、精妙的语言都超越了时代,成为后人学习的经典。

(六)创设了选择空间,照顾地区和学校差异

新教材赋予教师自主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较大的空间和选择权利。增强选择性是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追求。从理论上说,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自由。新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弹性,考虑到不同地区、专业的需要,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区、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的余地,为学生留有选择的空间,满足了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在“阅读与欣赏”部分,每个单元有讲读课文,也有选教或自读课文。在“表达与交流”部分,口语交际和写作训练的设计也有选择余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部分则根据地区、专业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设计的空间。

照顾地区和学校差异,对于教师来说,有利于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指导和分层教学,有利于创新及专业发展;对于学生来说,有利于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

三、新教材的教学呼唤

职业学校新教材无论在编写体制、体例上,还是文本结构、目标要求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能大量引进现代信息,密切关注学生个体经验,充分考虑职校学生学习基础、个好、所学专业等方面的差异。这就要求职校语文教师明确自己的职责,要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探究的合作者、发展的引导者、个性化教学的创造者。

(一)新教材呼唤新观念

新教材呈现了新特色,提出了新要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从宏观上认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语文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功能、作用等,更要从微观上了解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把握和解读新教材的特色,更新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观念。只有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才能给职业学校教学带来新的生机。

1.正确理解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服务功能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要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作为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的语文为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是由职业教育的目的决定的。可是,职业学校的许多管理者、教师(包括语文教师)都错误地认为语文课程要为专业课程服务,使得有些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变成专业课程的附庸,处于从属地位,致使语文教学异化,出现了个别教师在教学《我的空中楼阁》时,不组织学生去讨论文本如诗如画的意境、意味深厚的语言和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却让学生运用专业营销知识推销“空中楼阁”的咄咄怪事。

职业教育首先是培养人的教育,不仅要培养技术精湛的劳动者,更要培养具有当代社会文化底蕴的完整的人。在国际化背景下,劳动者首先应当是国际的人,然后是所处的特定社会背景的人、某个特定工作组织中的人,最后才是某个特定工作岗位上的劳动者。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必须把语文课程作为重要内容,这对于发展社会共同信念和感情十分重要。[1]再者,服务应当是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专业学习,为了学生终身发展。至于在职业教育中,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应该是并列的而不是从属的。“技术知识与普通文化知识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地位则是并列的,而不是依附关系。”[2]更何况服务也应该是双向的,不应是单向的。因此,语文教育在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无可替代。

2.正确认识教材的性质和价值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教材的地位被神化或圣化,教师的教学被动地受制于教材。一些语文教师错误地认为,教语文就是教教材,教科书是语文课程的全部。因此,他们将教材当“经”来念,教学上重视“教”,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新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应该是“用”教材(凭借教材开展教学活动),而不能是“教”教材,因为再好的教材也只会小于课程。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凭借教材进行教学,在运用教材的过程中创造性地使教学更接近于理想的课程要求。教材中的课文只是一个个例子,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时,起着学习、熏陶、感染的媒介作用。当然,教师是教材实施、使用的组织者与促进者,也是教材的研究者和开发者。

新教材赋予语文的性质和价值、语文教育的目的、语文教学的内容以新的观念。首先,新教材在正确把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正确估量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学习状况的基础上,把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尤其注重体现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性特点,这些目标与特点既在“阅读与欣赏”中呈现,也在“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表达。许多语文教师因种种原因,只关注课文的教学,忽视或放弃“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显然有失偏颇。其二,新教材注重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课文比较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许多文化内涵丰富的文章入选,增加了教材的文化品位,增强了文学性、语文性,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变学生的不良阅读现状,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有极大的帮助。其三,教材通过文体知识、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等线索把“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组成学习板块,意在体现新教材关于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发展的原则,目的是系统地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能力。

3.正确把握“三维目标”整体设计思想

目标是人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学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因此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尤为重要。教学目标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行为目标”。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任务,也是检验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指标之一,对教学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和评价等功能。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优化教学活动。新课程改革确立的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的思想,深得教师们的认同,于是有些教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设计教学目标的基本模板,使得教学目标设计程式化,造成教师在教学之初就对教学目标认识模糊,缺少逻辑性。究其原因,是教师对“三维目标”的认识存在偏差所致。杨九俊先生对“三维目标”整体设计思想有过精到阐述,他认为从目标系统的定位上说,“教育目的,这是指向所有教育的;培养目标,这是指向具体学段的;课程总体目标,这是指向某个学段所有课程的;学科课程目标,这是课程总体目标在学科的体现;教学目标,这是指向具体教学要求,以至具体课堂的。可见‘三维目标’是课程的总体目标,但课程的总体目标在不同学科,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也应有生动体现,这种体现主要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而不是绝对地对应、生硬地去‘套’。在落实‘三维目标’的教学中,我们要关注认知水平与情感水平彼此的关联性,认识、情感与价值体系互为基础性。”[3]三维目标是课程总体目标,课程目标不能等同于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中三个维度必须是彼此关联的、互为基础的、相互融合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必须从三个维度上正确把握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大纲》《要求》《课程标准》已有详尽阐述,不再赘言),然后能正确、科学地设定教学目标,具体要做到合理、精要、适度、可测,不宜用“三维目标”硬套,不能割裂知识、方法、能力、价值观间的内在关系。

(二)新教材呼唤新应用

在落实《大纲》《要求》《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时,新教材没有采取网络式布点,而是采取系统分布、逐项推进、突出应用、综合提高、螺旋上升的做法。在应用新教材时,如果还是沿用“由点及线、由线而面、由面成网”的做法,难免有旧瓶装新酒的遗憾,也许会落得难及要领、事倍功半的结果。因此,应用新教材应增强三种意识。

1.整合意识

为尽可能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新教材的教学内容较以前有了一定的增加。如果平均用力处理教材,教学时间比较紧张,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的效果也不一定理想。有些教师因为教学时数不够,随意删除教学内容,此风不可长。教师要对教材有通透的认识,注重单元内容的整合:必学课文与自学课文整合;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整合;“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第一册第四单元《千古流芳一诗心》时,用一道“结合《静女》《归园田居》《将进酒》,围绕‘城隅会面’‘采访陶渊明’‘杯酒聊人生’的话题,准备一次‘交谈’练习”的模拟题,将这一单元“阅读与欣赏”中几首古典诗歌,“表达与交流”中的交谈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古诗重读整合在一起,不仅深化了文本的学习、拓展了交谈的素材,更为后续《古诗重读》活动的教学做了铺垫,收到了一石数鸟、较好地达成单元目标的效果。整合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堆砌、叠加,而是在通透教材的基础上掌握要领,寻找最佳切合点,对教学内容提要钩玄,去粗取精,由博返约,使学习在一个新的层面上提高、强化。

2.实践意识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各项语文技能的形成有赖于实践。新教材按照教学活动的本质和语言学习的基本方法,提供学习资源,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在应用新教材时必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无论是以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的活动体验,还是以研习文本为主要任务的文本研习和注重探究意识培养的问题探究,都要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都要突出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亲历亲为,在实践中增长他们的才干。[4]

3.生成意识

教师在运用教材进行教学时,事先精心准备、缜密组织、反复操练而至熟能生巧是必然的。但必须记住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在“预设”相对比较容易时,教学的“生成”就显得尤为珍贵。如果教师不顾课堂的现场情况,一味地执行自己的教案,课堂实则是教案剧。如果教师带着一连串的“圈套”去让学生钻,带着一个个“陷阱”让学生跳,那不是在“诱导”,而是在“诱骗”。教师在应用新教材时应该具有强烈的课堂生成意识,在对新教材进行“基于标准、源自心灵”解读的基础上,追求实际教学的有效生成,这不仅是教学机智的问题,更是教学思想问题,是是否“尊重学生”“尊重课堂”,“主导、主体”是否真正融洽的问题。教学的“生成”包括“预设生成”和“非预设生成”,教师要善于根据现场、学生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课堂的走向和流程,实现充分预设下的“生成”。预设是基础,生成是发展,预设得充分,生成就自然、精彩,这样的教学才有真实感、现场感。教师还要善于机智地利用“非预设生成”教学资源,根据实际情况即时适当调整预设的教学目标、过程及进度,与学生共同完成“非预设生成”内容的学习。有目的“生成”的教学,才是充满活力的教学;能抓住利用“非预设生成”教学资源的教学,才是体现教师教学机智的教学。

(三)新教材呼唤新教法

新教材编写力求做到既是“教本”又是“学本”,既利于教师的“教”,更利于学生的“学”。希冀教师将自己的眼光更多地投射到启发学生体会、感受领悟作品的整体美感和深层意蕴的层面,将自己的精力更多地集中于培养学生发现、探究问题能力的基点,将自己的重心更多地倾侧在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健全人格的中心。面对这样的教材,教师只有精心研究和灵活选择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取得语文教学的最优效果。当然,选择新的教学方法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抛弃,正如杨振宁先生指出的那样,中国教育中有许多传统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在新课程背景下,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活动体验、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拓展训练、多元解读、动态生成、小组讨论等方法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使语文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但是如何恰当地运用这些方法,却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如活动体验,搞些什么活动,怎么搞活动;文本拓展,往哪里拓,怎么个拓法,没有明确的规则,必然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5]如教师教的《我的母亲》拓展到了父子之爱、夫妻之爱、恋人之爱、兄弟姐妹之爱、同事之爱等,将语文课上成了一堂“大爱无声”的主题班会课,这是否恰当很值得商榷。因此,在使用新教法进行新教材教学时要思考三个问题:一是教学方法的正确性。成熟的教学方法一般指向明确,流程清晰,应用自然。教师在使用之前应该对教学方法全部了然于胸,使用起来才会中规中矩,切忌挂羊头卖狗肉,乱贴标签。二是教学方法的匹配性。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必须与教学内容匹配,正所谓因材施教,切忌人云亦云,跟风追样。三是教学方法的实效性。教学使用任何方法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学习内容,最后的成效是评判方法好坏的唯一标准,如果只重形式不讲实效,再好的教学方法也只是花拳绣腿。总之,教无定法,有法可法,教成法立。新教材迫切需要广大教师彻底摒弃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树立全新的课堂教学意识,改革和创新课堂结构模式,改革和创新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改革和创新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激活学生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沈彬.重新认识职业学校文化课程的定位与价值[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1(12).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70.

[3]杨九俊.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精神与教学期待[J].江苏教育研究,2012(10A).

[4]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33.

[5]余养健.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的使用问题及应对策略[J].福建教育,2006(7).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Chinese Textbook and the Call for Teaching Reform

SHEN Bin

(Jiangsu Jiangy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Jiangyin 214433, Jiangsu Province)

第10篇

关键词:表述方式;语言;图像;意义传达

中图分类号:101;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3)03-0112-06

从艺术的表现来看,如何完整地表述和传达艺术家对于对象的认识与看法、展现作品的意义、体现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与接受,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立体性传达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艺术家的意图,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让人们理解艺术所包含的内容。但事实是,人们所面临的艺术种类多样,它们所使用的艺术符号也不同。不同的艺术符号具有不同的表现优势和劣势,受制于艺术符号的不同,这就在事实上形成了艺术传达和表现的局限。在现代传媒语境之下,艺术符号的不同,使不同的艺术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态势。而在现代传媒语境中,语言符号与图像符号无疑是最为普遍与重要的两种艺术符号。语言符号自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以来,经过雅可布逊、格雷马斯、罗兰·巴特、拉康等人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图像符号虽然如语言符号一样古老,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图像的理解在客观上是基于语言或语言与图像之间的关系之上的,同时受制于传播技术,图像在人类活动之中并没有如语言那样普遍得到运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长期制约图像传播的技术得到了解决,图像符号开始展示其应有的生命与活力。米歇尔《图像理论》的出版,就是图像得到人们越来越多关注的集中反映。所谓“图像学转向”、“图像时代”、图像对文学的压迫等等,都是在这一语境之下呈现出来的。因此,要理解艺术的立体性传达和诉求,就必然关注不同种类的艺术符号表述的特点。当然,无论是语言符号还是图像符号,它们都有艺术和非艺术的表述,限于篇幅,本文主要关注这两种符号的艺术表述。

一、语言与图像:两种主要的表述方式

人们在以语言表述对象时,对社会生活的感知与表述并不是借助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解释,而是直接从语言过渡到所要表达的对象。这个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取决于这些词语意义被人们共同理解与接受。这种意义往往并不是明确的表述,可能只是从事物的一般理解出发。如“桦树”。人们对这种树并不一定有十分清晰的认识,但出于对树的一般知识的了解(因为大脑的词库中有“树”这个词的概念,“正常情况下,词一旦被词库收录便不能删除”),并不妨碍人们的交流。通过对类似例子的了解,不难发现,日常语言表述往往都具有上述特征,即人们在用语言表述一个事物时,一般情况下总是从人们习以为常的对事物的了解出发,进而实现对新的事物的认识。“习以为常”说明认识或描述新的事物所需要的基础。“这一点并不奇怪。我们每个人都是从人们相互沟通、交流中,通过可见的谈话动作从他人那里学会自己的语言的。从语言学上,因而也是从概念上来看,只有那些可公共谈论、可经常谈论并可用名字标志和学习的事物才是处于最中心的事物。”

就文学语言来说,情况则有所不同。文学语言建基于一般语言的基础之上,因而在很多时候,文学语言必然具有上述语言的特征。与此同时,文学语言也必然不同于一般日常语言,它必然要体现出自身的特殊要求。文学语言有时体现出模糊性才有利于意义的表述,有时也需要精确的表述才能更富有表现力。文学语言的表述从本质上讲并无定规,而是依据所要表达事物的需要,达到完美表现和传达的目的为诉求。所谓形象性、精确性、模糊性只是在面对不同对象时在传达和表现方面所体现出的特点,而不是先在的要求。文学语言的辩证法在于,它所有的需求在于传达与表现的需要,模糊的语言所体现的往往是最为精确的表达,诗性形象总是从人们的一般语言表述基础上体验并呈现出来。“生命是一

个不断行走的影子”,就是在模糊的表述中精确地体现出对生命的真诚认识;“红杏枝头春意闹”也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之中体现出大自然的诗性形象。

与语言传达一样,图像表述也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表现世界的方式。随着书面语的出现,语言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语言表述在描述世界方面获得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图像表述的作用与使用范围长期被压缩。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语言的传播媒介优势正在丧失,图像借助于现代传媒开始大行其道。图像已成为人们表述与传达对象的主要方式之一。

是不是仅仅在当代,图像才是人们经常使用的表述方式呢?事实上并非如此,图像本身就是人们表述对象与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从人类艺术起源的观点来看,不论是何种艺术起源的观点,图像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艺术的分类上,较为符合实际状况的艺术分类,首先是由霍尼斯提出的,他把艺术分为三类,即“以人体为媒介的艺术”、“为了视觉的需要,在空间中展现的艺术”、“为了听觉的需要而在时间中展现的艺术”。在第一类的艺术分类中,其主要内容包括了纹身装饰和舞蹈,这两者虽然因为媒介的不同,并不能直接与图像产生关系,但是很显然,与图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尤其是纹身,就是附着于身体之上的图像。第二类是在空间中展开的艺术,绘画就是其中之一。第三类则属于语言传达的范围,基本上不涉及到图像。从霍尼斯的分类来看,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图像涉及到了第一类和第二类艺术,它在这两类艺术中重要性的体现显而易见。这说明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图像是艺术分类中最基本的一类,它与语言表述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

图像表述与语言表述在艺术分类中的地位,都说明图像与语言在人类表述和传达世界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也许可以进一步从人们所接触的古代艺术中得到确证。就艺术而言,“艺术存在的第一个前提是有意识的人的存在,而且是能意识到自我意识的人的存在,只有在这个大前提下,才可能开始各种各样的艺术行为”。而在现存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中,绘画或与绘画有关的艺术作品占据了极大的份额,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图像在人类对世界的表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在《艺术的起源》中得到了很好的说明,在此书“造型艺术”部分,格罗塞分析了很多原始绘画,他指出,这些绘画实际上并不是偶然的和鲜见的,而是普遍存在的。绘画所涉及到的对象多样,动物、植物、人物形象、生活场景、绘画文字等,其中有精雕细刻不亚于今天的艺术品的,也有速写式的。这在客观上说明,图像表述在人类面临对象和传达世界过程中具有普遍意义,不仅是艺术的一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生活的一部分。  基于上述,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在现代信息技术急速发展的时代,语言表述正处于被压缩的趋势,图像表述大量充斥于现代传媒之中。图像表述与语言表述双峰并峙的存在,成为人类表述史上一道奇观。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图像表述与语言表述都是人类最古老的主要表述方式,图像表述在当代的兴盛,只不过是恢复了长久以来被语言表述压抑的空间。图像表述和语言表述的共同兴盛,一起成为人类最主要的表述手段与方式,不仅是人类表述史上的盛事,也是人们在长期表述过程中的追求,这对于人们完整地表述对象与世界,对于丰富人们对对象与世界的把握,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语言与图像:伪示对象时的优劣

不可否认,在当代,图像表述已成为与语言表述同样重要的表述方式。图像表述正如某些学者所言,并不是要取代语言表述,而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地取得了发展的空间,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图像表述与语言表述又分属于不同的艺术表述手段,因此在表述的方式与效果上均有所不同。

卢梭指出,从语言的起源来看,语言表述天生具有激情与隐喻的性质,他说:“古老的语言不是系统性的或理性的,而是生动的、象征性的。”在他看来,语言的起源是源自于人们生活和生存的需要。“语言起源于何处?精神的需要,亦即激情。激情促使人们联合,生存之必然性迫使人们彼此逃避。逼迫着人类说出第一个词的不是饥渴,而是爱、憎、怜悯、愤怒。”不过,随着文字的出现,语言在经由文字的记录中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变化是,语言中天生表现情感的语音等因素趋于弱化,如果仅从文字人手,基本上看不

其中所包含的那些具有具体表现力的情感要素的存在,如在某种场合下具体的、具有情绪性的发音。文字的完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语言中情感弱化的过程,文字固定并延续了语言,但同时也在某些方面束缚了语言的表述。

但是,文字作为一种符号也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在文字这种书面语中,人们可以通过间接性的表述,在观念上实现情感的表述。卢梭所谓原始人口中的“巨人”,就是当时人们具体可感的形象,作为常用的“巨人”一词而言,则是一种问接式的、观念性的情感表述,这代表了语言的常态。德里达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很具有代表性,他指出:“‘巨人’这种观念是情感的指代者的固有符号,是对象(人)的隐喻性符号和情感(恐惧)的隐喻性符号。这种符号之所以是隐喻的,是因为它虚假地表达对象;它之所以是隐喻的,是因为它间接地涉及情感:它是符号的符号,它只有通过另一种符号,通过恐惧的指代者,即通过虚假的符号,才能表达情绪。它只有通过表示虚假的指代者才能确切地表示情感。”

不难发现,在语言的表述中,情感因素看似脱离了语言产生之初的情感性,但总能通过间接性的表述方式实现情感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语言表述的意义或许并不是词的本来意义,而且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尤其是在文学语言的表述中,这种语词意义往往与原义并不相符,这就出现了语言表述的偏移,但这种偏移并不会阻碍语言对情感与原义的追寻,直接的情感表达变成了间接的情感表述,这在文学语言中比比皆是,是文学语言的一种常态。间接性表达作为语言的一个特点赋予了语言一种功能,不仅语言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表达情感,而且语言可以通过间接方式实现从概念向具体表述对象的转移。如此一来,语言就具有了一种能在极大程度上满足表现需要的功能,这是其他任何表述方式无法比拟的,这也正是语言表述的最大优势所在。在文学语言中,这一特点更加明显,“诗歌能这样伟大,从而获得尊贵的地位,全靠它的本质特性。在艺术领域,再没有别种艺术。象诗歌那样无限制地支配着无限制的材料的”

尽管语言的最大优势在于能以概念向具体的事物转移,但也不能忽视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形象性特点。不可否认的是,语言所体现出的形象因素与图像表述有很大的差别。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王弼所说的“象”主要是物象,但对说明文学创作中作家对外物的语言表述,仍然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语言相对于外物而言,是因象所生,用来表述象,进而表达意。不难看出,语言是用来表述意的,但其中有一个中介环节,就是要实现意的表达,还需要通过语言形成象,进而完成对意的表达。事实上,在传统的文论观念里,文学意义的展现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象的参与,这也是人们往往认为文学是通过艺术形象来表情达意的原因。不过,在日常语言的使用中,或者说就语言的一般意义而言,形象的因素并不是那样明显,而是由语言的概念连接与转化直接形成意思的传达。此外,书面语言中有一些语言本身就具有形象性,如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但随着语言文字本身的发展,这种形象性已经不明显了,具有这样特点的文字也是有限的,它们更是一种“辩证的形象”。

从总体上说,语言表述确实具有形象的特点,尤其是文学语言,“诗歌是极其图象化和暗喻化的”。但语言中的图像并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图像,而是依据人们自身的经验,由语言的概念联系到的具体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图像本身并不是作为符号出现的,而是与意义相混合的既有意又有象地存在着的一种特殊“图像”,其实质依然是属于意义的部分,是人们头脑中的图像,而不是真正视觉中的图像。语言对于意义与概念的表达,清楚地说明了一个事实,即语言在表述意义的过程中,具有视觉意味的图像并非直接出现。语言表述尤其是文学语言表述,渴望语言能展示出形象性,但语言表述本身则很难产生相对具体的图像。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语言表述需要加强的地方,语言以概念指向事物的特点往往又成为实现这种需要的阻碍。

语言表述与图像表述都具有虚拟展示对象的能力。如比利时画家雷尼·玛格里特的名作《背叛图像》,在图的下面有这样的话:“这不是一根烟斗。”这幅画和其中所包含的语言都在说明一个事实,即“图像与语言具

备表示或伪示世界本真的能力”。尽管语言和图像都具备这种伪示世界本真的能力,但也正是在这种伪示过程中体现出差别来。还是以上述《背叛图像》为例,无论这个烟斗是真实的,还是表现烟斗的一个符号,人们从这幅画中得到的信息相对于语言的直接表述而言更加直接与具体。人们从这幅作品中至少可以获得如下信息:烟斗的形状,这种烟斗主要使用的人群,使用的历史时代,甚至有可能从烟斗判断出生产地点,等等。这直接说明了图像所具有的一个完全不同于语言表述的特点,即图像具有直接的开放性。 图像所具有的直接的开放性还不只是如此。在诗歌中,艺术家通过对海伦的叙述,让人们感受到了一个美丽的女性形象。人们可以通过语言来想象出各种自己所认为的最美的女性形象,并将之附会于海伦。海伦的形象也就不只是希腊的女性形象,而可能是任何与想象者有关的民族的女性形象。但如果是绘画,则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即海伦只可能是希腊的,而不可能是其他民族的。绘画直接所呈现出来的信息,如民族服饰与人种特点,都能直接将海伦限定于希腊。这就昭示了一个近乎常识的判断,诗歌的开放性源于语言在表述对象时的间接性表述,而图像则具有直接开放的特点,并使无论是以摹仿还是以表现为基础的图像都具有一定的写实性,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图像的直接开放性和一定的写实性,并不意味着图像传达不重视间接性的表达。相反,出色的图像表述总是选取最富有意味的瞬间来实现意义的传达,从图像本身直接进入到意义。这不同于语言一形象一意义的传达,而是图像一意义的传达,在图像传达中,起作用的是构成图像的各种形式方面的因素。因此,语言表述和图像表述,它们都有各自的优势,但同时也有各自的劣势。两种表述方式都能表现情感性的、间接性的、直接性的、摹仿性的意义,但却有所侧重。二者相比,语言更善于传达情感性的、间接性的意义,图像更善于传达摹仿性的、直接性的意义。

三、语言与图像:意义立体性传达中的影响因素

由上可知,语言表述与图像表述是人类表述特别是艺术表述中十分重要的两种表述方式,同时,它们又有自己不同的表述侧重、优势及不足。在语言表述和图像表述中,人们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个问题,即语言和图像如何传达出意义,人们如何理解其中的意义。事实上,与意义理解具有紧密关系的四个要素——意图、文本、语境、读者都会产生作用。

作者意图在很长时间内公认对艺术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到今天为止,人们也无法清楚地知道在意义的理解过程中作者意图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意义的掌握。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当作品一旦完成,作者的意图就以语言或图像的方式隐藏于作品之中,人们根本无法分离出哪些是体现作者真实意图的表述。唯一似乎可信的是游离于作品之外的作者本人关于该作品创作意图的说明。即便是作者本人的说明,也不一定代表了作者在创作时的完整意图。作品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意义,但这种意义却在作者创作完成之后成为作品中不可分离的部分,再也无法单独提出。

从文本出发来理解意义的观点在20世纪影响深远,似乎人们厌倦了传统的作者决定论的长期统治地位,这种观点一经提出就产生了巨大影响。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法国结构主义、英美新批评,从较为宽松的意义上都可以看作是以文本为中心的各种不同侧重的具体体现。但问题同样存在,作品的意义也许与作者所要实际表达的意义有所出入,人们从作品的结构中分析出来的意义不见得就是作者所想表达的意义。“有时我们又说意义在文本之中——也许你本意要说x,可你说出的言语却表示y,这样一来,似乎意义成了语言自身的产物。”并且,这种分析方法很显然与日常人们的交往经验相矛盾,在日常交往中,人们所注重的是交往中意图的相互了解,对语言本身并不重视。在图像表述中,情况也是如此,肖恩·霍尔就曾指出过这样的问题,他在分析辛迪·雪曼所拍摄的一个躺在地上的上半身沾满沙子和泥土的女性照片时指出,“这张照片体现了我们对于一个关于死亡影像的感受同这个影像本身的差别”。仅从作品出发,无法判断出这给我们带来真实死亡感受的照片是否是一个伪拍的照片。

读者理论的兴起使人们把作品意义的理解重心转移到读者身上,甚至作者本人在面临自己的作品时,也只是读者中的一员。“一千个读者

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完全依据自身经验,作品对读者而言只是一个引导。《圣经》中曾提到撒旦用果子诱惑夏娃,但在卢卡斯·克拉纳赫的油画中,果子成了苹果。很显然,克拉纳赫对《圣经》中撒旦诱惑夏娃的果子进行了具体化,苹果代替了智慧之果,同时显示了读者对作品的自己的理解。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很显然是基于自身经验而产生的对作品的“误读”。这种误读是必要的,也是作品具有开放性的体现。但这种取决于读者的意义并受不同读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很大,其意义仍然呈现出不确定性。

不可否认,上述三个因素对作品的理解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相对于这三者而言,语境的因素同样十分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能是最为重要的理解意义的因素。人们对语境的理解是多方面的,语境本身也从一个纯语言学范畴的术语成为理解文学与艺术的重要范畴。语境所包括的范围不仅只是语言学意义的上下文,而且还是作品本身,以及文化语境。构成语境的因素相当复杂,民族的、地域的、文化的、作者的、作品的、读者的因素都可以成为语境存在的基础。因此,语境本身是无边际的,它只是一个相对的存在。语境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可设定性,在艺术活动中设定语境,可以使意义在相对封闭的范围内得到较清晰的理解,语境的作用因此显得极其重要,不会使意义流于无法把握的境地。

上述四种因素在语言表述和图像表述中都存在,这些因素对二者同样有效,可以说是影响艺术意义理解的普遍性因素。但也不可忘记,在理解艺术的同时,人们往往用另一种艺术的特点来理解某一种艺术的意义,这就是艺术互涉。艺术互涉之于艺术意义的理解主要在于借助不同艺术之间的特点,从而达到对某一艺术的理解。中国古代有体现诗、乐、舞一体的具体文献。其中最具说服力的是诗画之间的论述,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及“左图右书”等。这些艺术观点与实践至少表明如下事实:人们对事物的期望表达是立体式的,只有立体式、全方位的表达,才可以使所要表达的事物逼真地呈现于人们面前,人们也才可以清楚地理解所要表达的事物和所要传达的意义。同时也表明,无论是语言表述还是图像表述,在意义的传达上,它们在具有各自优势的同时,也具有自身先天性的不足。

还有一个事实也不可回避,即立体式的传达虽然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方式,但在具体的传达过程中,受制于具体的艺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艺术的传达特性往往由这些符号系统的特点决定。如上述语言符号系统和图像符号系统,建基于其上的艺术形式在理解上就受制于这些符号的特点。艺术的立体性传达和意义的全面理解,以及人们的生活经验使艺术的互涉具有巨大意义。要很好地理解语言艺术的意义,就必然借助于图像的某些功能;同样,理解图像的意义,也离不开借鉴语言表述的优点。“只有坚持文字和图像并重,而不是用图像取代文字,或者排斥图像只要文字,达到这样一种和谐的境界:既坚持文字的语义优先性和意义伸展性,同时又拓宽了图像的在场性和真实性,使媒体文化形式的未来发展有了新的地基和风格:注重图文亲和性和整合性,即不像图像中心主义那样抱持着图像的唯一性和平面性,而是不离文字不贬文字,坚持文字对图像意义的提升。反过来,文字也不取代图像,而是将图像背后的微言大义发掘出来,醒豁起来。”因此,理解艺术互涉的意义对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艺术所体现出来的意义不可缺少。无论是语言艺术还是图像艺术,其意义要得到更加全面的理解,实现艺术意义的立体性传达,就必然要相互借鉴和利用。 总之,艺术的表述方式无疑是人们在进行艺术研究时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之一。随着图像表述方式的兴起,图像表述与语言表述成为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两种主要艺术表述方式。这两种表述方式分别侧重于不同的艺术表现,因此在表述方式与表述效果上都有所不同。语言的表述,特别是文学语言的表述,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情感的因素,同时其优势更体现在能以概念的方式向具体的事物转变,从而体现出形象性。语言中的形象并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图像,而是与意义相混合的一种特殊“图像”,其实质依然属于意义的部分。图像表述具有直接开放性和一定的写实性,图像总是选择最富有意义的瞬间来表现意义。很显然,两种表述方式都能表现各种意义而又有所侧重。语言善于传达情感性的、间接性的意义;图像善于传达摹仿性的、直接性的意义。语言表

述与图像表述都具有虚拟展示对象的能力,但两者之间相互理解时,却存在“非对称性态势”。要实现对对象的完满表达,就必然要深入理解艺术互涉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力求克服所用艺术符号系统的不足,尽量使语言的表述体现图像表述效果,在图像表述中体现出语言表述的内涵,从而使艺术的表述方式趋向立体,实现艺术的最完美表达。

参考文献:

[1]荣鑫阁,关于词库及其运行原理的一些假设[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4-92.

[2](美)蒯因,语词和对象[m],陈启伟,朱锐,张学广,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

[3]朱狄,艺术的起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35.

[4](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法)让-雅克·卢梭,论语言的起源[m],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m],汪家堂,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404.

[7]walter benjamin,these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g]//hannah arendt,uminations,new york:schocken,1969:256.

[8](法)孔狄亚克,人类知识起源论[m],洪洁求,洪丕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84.

[9](英)肖恩·霍尔。这是什么意思?[m]。郭珊珊,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10](美)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m],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69.

[11]王岳川,网络文化的价值定位与未来导向[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99-105.

[12]傅丽莉,图像符号与文本资源——以德国艺术家安塞尔姆·基弗为例[j],文艺争鸣,2011(4):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