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俗文化教育

民俗文化教育

时间:2022-04-28 10:39:50

民俗文化教育

第1篇

一、校园语境中民俗文化与隐形课程对接的可能性

(一)理论层面二者对接的可能性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事象。北京大学高丙中教授就认为“民俗是各种群体的基本文化构成,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基本文化成其为民俗,不在于它是民间文化,最基本的在于它是生活文化。……民俗是人们的基本活动的文化模式,人们基本的生活内容就是把生命投入到约定俗成的活动方式中去。”卜湘玲等人在对民俗的教育意义进行系统研究后进一步指出“民俗是一种动态性的社会生活文化事象,是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它兼具生活属性和文化属性,是二者的复合体,这种特性对于社会秩序有着控制和规范功能,对培养人们的社会公德和道德情操也有重要作用。所以,这样的一种教育资源是对学校教育有力的补充,让学生在民俗教育中开阔了历史与文化的视野,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价值判断,生成情感道德的需求,培育创新精神及对社会的责任心与使命感等。”而作为现代课程论所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隐性课程则是一个与显性课程相对的概念。其最早由美国教育家杰克逊于1968年在《班级生活》中提出。“一般来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设置的,通过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正式课程。对显性课程以外的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一切教育因素加以整合、设计,便形成隐性课程。它不通过课表反映出来,不通过教师有计划的正式教学进行。隐性课程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教育设施、文化生活、绿化美化和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人际关系、心理气氛等方面的内容。其主要特点就是潜在性、广域性和非预期性,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和信念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能促进或干扰教育目的的实现。”由此可见,从理论层面来看,民俗文化的教育意蕴与隐形课程具有内在的精神契合,二者在理论上有着对接的巨大可能性。

(二)现实层面二者对接的可能性民俗文化和隐形课程的对接,不仅在理论上有很大的可能性,同时在实践上也有。从具体实践上来看,民俗文化和隐形课程对接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多元的民族文化空间为二者的对接提供了基础平台。在多民族国家,民族构成的多样性不仅仅具有数量、规模上的人口统计学意义,而且还深刻地影响到多民族国家社会纽带的建立及凝聚力来源。通常情况下,在排斥性思维观念指导下,建立在单一语言、宗教、文化等基础之上的社会纽带,无疑只能导致对处于弱势地位少数民族权益的忽视和侵犯。而民族预科教育则是在包容性思维观念指导下,建立更具有包容性的社会纽带的一种合理选择。从南昌工学院等民族预科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民族预科教育的学生都是少数民族。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各自拥有着独特民俗文化,进而构成了一个跨文化交流的大舞台和一个多民族认同共存的文化空间。在这个大环境中,不同的民族文化彼此进行着碰触或交融。这就从客观上为民俗文化与隐形课程实现对接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平台。第二,民族预科院校的具体文化活动为二者对接提供了保障。为了促使本校的民族预科生能够在社会背景、地区差异、文化基础、语言环境等方面有着巨大差异的情况下,正确认识、尊重和理解彼此的民族文化,目前南昌工学院等民族院校都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总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拟筹建少数民族风情馆,通过宣传各个民族的民俗风情,对学生进行无形的教育,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他们和谐相处。二是建立并完善民族政策宣传馆。在全面介绍各个时期国家民族政策的同时,也以一些具体的民族团结的实例对民族预科生们进行教育,并以榜样的力量来激励他们。三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除了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治课程之外,还开展一些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四是开展以介绍民族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知识讲座,宣扬传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以及维护民族大团结局面的重要性。总之,民俗文化与民族预科教育的对接在理论与现实层面都有着巨大的可能性。作为预科教育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因素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各族的民俗文化变成了一种隐性课程。它在引导学生在更深入、全面地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对其它民族的文化形成一种理解和宽容,进而不断与其它民族的预科生进行交流与互动,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与尊重,从文化认同逐步走向文化自觉,自觉传承该民族的优秀文化。

二、学校语境中民俗文化与隐性课程对接的实践

高等院校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以及其它一些信息的重要中介和落实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重要机构。从民族预科教育的实践来看,民俗文化往往借助或渗透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言行,并逐步具体化为校园和课堂中的语言、仪式和规范习惯等,进而隐于日常的教学、生活当中,并把这种影响和结果逐步辐射到社会上。而整体上来看,在民族预科教育实践中,民俗文化和隐性课程的对接主要包含校园文化和课堂文化两个方面,其中课堂文化则是主要表现为:教师依靠其自身的民俗文化底蕴对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和谐校园文化的创建民族预科院校“多民族、多层次、多地域”的生源特点,决定了其文化的多元性。学校作为一个育人的摇篮,既能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的代际传递,又能促进异地、异域文化间的不断交流。而和谐校园则是“一个符合人性规律与教育规律构筑的生态系统,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例如江西的南昌工学院,该校已成为一个对多民族文化进行有效整合的场域。为了对民族预科生进行全面教育,其十分注重校园文化的隐性课程意蕴,并积极开展多项工作。目前取得的成就主要包括:第一,设计具有民族文化意蕴、承载民族文化内涵的的校园物质环境。为了能够保证清真饮食习惯学生的用餐问题,学校投入1000万元兴建了面积为6700平方米,可容纳3000余名学生同时就餐的高标准清真食堂,并且在该食堂全部聘用维族的红、白案厨师。第二,巧妙设计学校的精神环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学校在图书馆,教学楼建立了展示该校多民族文化的文化长廊,并组织预科生们进行集中学习。第三,创造良好的校风和班风,形成和谐的文化气氛。第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第五,营造多姿多彩的活动氛围,在校内外开展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著名社会学家布劳认为“各群体之间的隔离阻碍他们之间的交往,而缺乏社会交往的机会会妨碍社会关系的建立;群际之间的交往,即使不是亲密的交往,也能够促进人们相互之间的理解,促进宽容精神的发扬;在一个现代化的社会里,个人和群体的社会整合更主要取决于群际间的交往以及由于这种交往构成的广泛网络所给予的各个方面的支持。”因此从整体上看,这样的校园氛围为民族预科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备的教育基础资源。预科生借助于学校提供的交流平台,了解和学习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对异民族和异文化的认同和包容,进而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民族预科生个体与集体中的其他成员之间由于共享某种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评价和判断标准,就会在外在象征符号与实践行为中表现出与其他成员的同一性,这种共享的成分又成为集体凝聚力和社会纽带建立的来源。

(二)教师对民俗文化教育的实践“在传统与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民俗文化的教化和熏陶。从孩提时代到成人,人们从民俗文化中学得一系列知识、技能和道德,甚至是祖先留下的成见。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潜在能力,一切教化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使你不知不觉地在民俗传承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7]而教师作为社会个体的成长经历,也必然要从民俗文化中学得一系列知识、技能或者道德,从而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承担“文化性知识掮客”角色。在理想状态下,教师的这种不曾见诸于教学文本的知识、技能或者道德,具有民俗文化底蕴的课程意义,进而逐步成为一种隐性的课程。具体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其教育的特殊性,民族预科的教师作为一种从事社会性教育职业的劳动者,其依靠自身的民俗文化底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化更是非同寻常的。教师在向学生传播教学信息的时候,除了传授知识、技能之外,对其产生影响的还有一些以特定方式呈现的非语言因素,其包括感情、情绪、表情、手势以及习以为常的腔调、仪态等文化序列,从而在具体的教学语境中实现了民俗文化与隐性课程的对接。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师的重要作用,南昌工学院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立足于民族预科教育的“民族性”特色,逐步推进师资队伍的建设:第一,为满足预科生特殊教育的要求,该校每年在引进师资时都注重面向全国引进少数民族教师,目前仅民族教育学院就有30多名少数民族教师;第二,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使他们在提高自身民俗文化底蕴的同时,逐步意识到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从而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第三,鼓励教师处理好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合理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使民族预科生这个特殊的教育层次变得不再特殊。目前,南昌工学院已逐步培养了一批热爱民族教育事业、民族教育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学骨干,使他们能够施展才华,更好地为民族预科教育服务。

三、结语

课程是决定学生发展的重要蓝图,学生学习不同的课程,他们的潜能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挖掘。美国教育学家科尔曼指出“教育机会寓于某种特定课程的接触中,机会的多少视学习者学习课程水平的高低,对学习者来说,他们所达到的课程水平越高,所获得机会就越多。”“隐性课程指的则是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从现状来看,民族预科院校由于其“多民族、多层次、多地域”的生源特点,所以就注定了其文化多元性的特色。这种特色对其隐性课程的设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民俗文化一旦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其就不再单单是供子孙万代享用的物质文化,而是成了一种值得不断传承和创新的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不只是以书籍、影视的文本和视觉形象为载体,而且是种重要的是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精神传承。从民族预科教育的多元文化语境来看,民俗文化与民族预科教育隐形课程的对接,进一步证实了民族预科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对各民族民俗文化的科学利用都会以集约的形式由中心场域源源不断地向外向内释放和渗透信息能量,并以一种非自觉和无目的的“附学习”形式完成。它是传统传授知识课堂教学方式的一种补充,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策略,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措施。因此,实现民俗文化与隐性课程的对接这个价值系统之所以特殊,就在于其承载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创造一种物质价值,而是要创造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价值,而且这些特殊的精神文化价值还会通过某些特殊的途径内化到预科生们的心灵之中,并通过他们的价值追求去创造社会的价值和民族的价值。所以对民族预科教育中民俗教育文化与隐性课程如何实现对接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推进民族预科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发展都不无裨益。

作者:曾晓辉曾过生朱琼单位:南昌工学院华中师范大学

第2篇

将民歌文化资源融入民俗学教学就必须开设田野课堂,学生只有经过田野课堂的学习,才能真正感悟民歌文化资源的独特魅力,民俗学教学开设田野课堂,首先,要选择适当区域。所谓的“适当区域”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丰厚的民歌底蕴。民俗学课堂所选择的田野必须是孕育民歌文化的沃土、创造民歌文化的圣土和传承民歌文化的热土,即当地必须拥有悠久的民歌历史、优良的民歌传统、丰富的民歌资源、优秀的民间歌手和原生态的歌谣盛会。较高的安全指数。安全问题是教师带领学生从事户外活动所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也是民俗学教学开设田野课堂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因此教师对当地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是非常必要的。排查安全隐患既包括排查自然安全隐患,即深入了解田野的现场环境与周边环境的安全指数和道路交通的顺畅情况等;也包括排查社会安全隐患,这里的社会安全隐患既包括区域的社会治安隐患,也包括社会习俗隐患等。较低的经费开支。开设田野课堂就避免不了会产生相应的花费,因此对经费开支情况进行预算也是非常必要的。

出于为校方和学生节省开支的考虑,在同等条件下花费较低的区域应优先成为我们选择的场所,当地的交通费用、食宿费用、采访费用等都是预算参考的重要指数。其次,要明确课堂目标。组织田野课堂是民俗学教学拓展课堂空间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民歌文化资源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化,民歌的田野势必是一个可闻、可观、可感的立体化空间和集观赏性、竞技性、娱乐性、交际性及商业性于一体的文化大舞台。民歌田野的特性为学生体验民歌文化、了解民间习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但也容易将学生带入误区,使学生在热闹轻松的氛围中误将田野当成玩赏、娱乐的场所,以致忽略了田野课堂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田野教学之前必须引导学生明确田野课堂的学习目标并将学习任务细化,如参与歌圩时应注意哪些内容,歌圩的哪些环节在现代社会中发生了变异,导致变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需要采录哪些代表性民歌、这些代表性民歌的文学特色、创作背景是什么;需要对哪些歌手进行采访,采访的目的是什么,问题又该如何设置;等等。第三,要传授相关调研方法。在传统的课堂里,学生习得知识的方法比较简单,基本上遵循“听课———做笔记———参与讨论或回答问题”的套路。

如果说传统课堂学习套路是一种“静态”模式,那么,田野课堂则需要用“活态”去打破“静态”的束缚,因为田野课堂灵活的空间、自由的氛围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作为课堂自由主体的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因此,教师在组织开设田野课堂之前极其有必要将相关的田野作业方法传授于学生,如如何进行人物访谈、个案分析、对比研究、音像记录、问卷调查等,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才有可能顺利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这些造就了中华民族丰厚的民俗文化遗产,也形成了我国各地差异较为明显的区域教育环境。“校本”即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都有自主制定课程和征订教材的权利,但是由于教材受编者视野及版面字数的限制,根本无法统筹兼顾各地的民俗文化,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无法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知背景及其学习特点,同时也无力在学法指导与策略教学方面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而这就是高校民俗学教学提升校本特色的意义所在。“在西部民族地区学校发展路径思考中,民族地区的相关学校应充分挖掘并开办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课程及具有适合民族地区特殊地域的职业需求的主干课程,达到因地制宜、服务地方的民族地区学校办学宗旨的办学特色;学校教师在自身基础及身边文化符号的基础上主动发展并充分利用相关客观条件,主动发展并成长为有民族特色内涵的教师。这样既使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时又最大限度的公平发展了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3]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我国55个少数民族8000多万人口,其中44个民族、约80%以上人口分布在西部地区。多民族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创造了西部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民歌就是其中最绚烂的一支奇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西部民歌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部高校民俗学教学提升校本特色的重要资源。要合理利用民歌文化资源提升民俗学教学的校本特色。利用地域歌源丰富课堂内容这里的地域歌源指的是区域盛行或独有的民歌文化资源,包括多样的民歌形式、歌谣盛会和与歌谣有关的民族节日。在西部,几乎每个区域、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民歌形式,如广西壮族的“勒脚歌”和“嘹歌”、彝族的“五柱歌”和“羊情带”,西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的“花儿”,陕北的“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的“鲁体民歌”和“谐体民歌”,等等;而几乎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歌谣盛会,如壮族的“歌圩”、京族的“唱哈节”、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会”、傈僳族的“汤泉诗会”、仫佬族的“走坡会”、苗族的“坡会”、侗族的“赶歌场”、瑶族的“耍歌堂”等;以歌舞为中心的民族节日更是丰富多彩,彝族的“跳弓节”和“火把节”、白族的“绕三灵”和“蝴蝶泉会”、傣族的“泼水节”和“巡田坝节”、苗族的“芦笙节”和“吃新节”、侗族的“花炮节”和“斗牛节”,瑶族的“达努节”和“赶鸟节”、藏族的“洛萨节”和“达玛节”,等等。将区域民歌文化资源融入民俗学课堂是突显学校特色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以突破教材的文本限制,拓展课本知识、丰富课堂内容、提升教学特色;另一方面,在前一部分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田野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依附地域文化开设的第二课堂,因此将地域民歌文化资源融入课堂讲解对田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是有一定意义的,教师完全可以结合田野课堂的内容,通过有针对性的讲解,达到补充、巩固、强化田野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如何将地域民歌文化资源有效的融入课堂呢?我们可以采取“常规补充讲解”与“开设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p#分页标题#e#

“常规补充讲解”即顺着教材的结构思路、根据知识点的分析需要引用区域民歌文化资源进行补充性剖析或拓展;“开设专题讲座”即教师通过精心准备,安排适当学时以专题为形式向学生讲授与区域民歌文化资源相关的知识内容。关于专题报告的开设,教师首先要设置一个生动的标题,以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及理解能力,精心选择讲座的内容、理清讲座的思路;另外,课时安排也必须要适当,过于冗长会影响整门课的课程进度,同时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过于精简又无法完成相关内容的讲解与演绎,所以教师必须合理安排、正确把握学时的长短。引介科研成果拓宽学习视野对于民歌的研究,古已有之。从孔夫子及其弟子广泛采集和编纂各国“国风”及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来,各个朝代都有官方学者或民间艺人搜集、整理、研究民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歌的研究成果更是源源不断的问世。[4]近年来,随着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声的日趋高涨,尤其在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后,西部作为盛产民歌的圣地,其各省(区)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学术队伍都围绕《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中倡导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理念,对西部民歌文化展开了多方面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或从艺术角度探讨其表里特色,或从经济角度解读其现代价值,或从技术角度分析其发展策略,或从文化角度阐述其社会意义,或从法律角度研究其保护方法。这些研究成果是对现代化背景下的西部民歌文化资源及其发展问题所进行的跨学科、多角度交叉探讨,具有积极的学术理论意义和较高的实践指导价值。将这些科研成果融入民俗学教学,一方面迎合了西部高校特色化发展的办学要求,另一方面有助于西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科研成果融入课堂必须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学术成果是专家学者在文本阅读、实际调研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学术观点,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如《大地飞歌:民族审美经验的研究方法及其理论意义》(发表于《民族艺术》2007期)、《既显笙歌弦韵,更见文化精神———兼谈仪式音乐研究的历史、社会、个体三维视域》(发表于《民族艺术》2004期)所涉及的理论观点就不是学生的知识层面可以深入理解和完全吸收的。其次,尽量紧扣时代潮流和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群体具有青春激情的特性,他们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关注,喜欢追求新奇的变化和挑战”。[5]因此,与时代潮流和社会热点话题相关的学术成果,如《艺术与经济因素并存的民歌节的定位及发展方向》、《给国民一次补课的机会———CCTV西部民歌大赛观后感》等就容易引发学生的关注、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尽量结合教师的研究专长和研究成果。切合教师研究专长和研究成果的内容更利于教师游刃有余的引导、深入浅出的分析和旁征博引的论证。

组织适当的教学活动。一是要设置讨论环节。科研成果是教师所额外增添的授课内容,由于这一教学环节没有课本作引导,加之内容相对深奥,所以如果采取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传统授课方式,学生必然容易走神,所以教师在这个时候组织讨论环节是非常必要的,“设置适当主题”、“鼓励畅所欲言”、“及时点拨总结”是教师完成这一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三个主要步骤。二是引用活态资源。我们所引用的科研成果是以区域民歌文化资源为探讨对象的,内容主要涉及区域民歌形式、歌谣盛会、民间歌手和以歌舞为主题的民族节日的研究,在现实的生活中,在多数情况下,科研成果中所论及的文化样本及人物原形依然活跃于我们的周围,这就为教师将活态资源融入课堂提供了可能,如教师可以邀请当地的民间歌手在课堂上为学生们演唱科研成果中所论及的区域民歌。在课堂上引介原生态的歌手的演唱,可以有效地冲击学生的视听、震撼学生的心灵及开启学生的思维。

什么是“情景”?所谓情景,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和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合和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地正确理解教材的内容,促使他们全面和谐的发展。[6]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能要他们被动学习,而应让他们主动学习,愉快的学习,情景教学的形象、直观能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因此,现在情景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与青睐。“民俗,作为某一特定文化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是千百年传承而来的民族习性、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它源于生活、体现生活却在某种程度上超越生活本身。”[7]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以民俗文化为学习研究对象的民俗学,其绝大部分的课程资源都具备创设情景的优越性与可行性。

作为高校民俗学教师,我们应积极地将情景教学引入课堂。西部民歌文化资源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是可观、可闻、可感的民间艺术形式,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创设教学情景。利用设备生动展示。“利用设备生动展示”即通过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景。IT时代为民俗学课堂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提供了现实可能性,通过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景,可以让丰厚的民歌底蕴、深邃的民歌哲理变得通俗易懂,让热闹非凡、场面壮观的歌谣盛会直观呈现,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想象、开启学生的智慧、愉悦学生的心情。如在课堂上介绍“平果壮族嘹歌”时,笔者就借助多媒体设备顺利的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平果壮族嘹歌是壮族民间歌谣的经典,2008年6月,这份文化遗产被列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曲调种类丰富、特色鲜明是平果壮族嘹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向学生讲授这一知识点时,如果只是单纯的口述和板书,学生根本没法在枯燥的课堂中体会嘹歌的魅力,因此对嘹歌的主要曲调“哈嘹”、“迪咯嘹”、“嘶咯嘹”、“哟伊嘹”、“那海嘹”和“长嘹”等进行介绍时,教师除了口头讲述外,还可将事先录制好的音频资料通过多媒体设备逐一进行同步播放,让学生通过比较、鉴赏,深刻领悟嘹歌的曲调特色和艺术魅力。#p#分页标题#e#

在介绍各地歌圩文化时,教师亦可通过多媒体播放事先准备好的视频资料。歌圩是少数民族传统歌唱活动的特定形式,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鲜明的民族个性、扎实的民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渊源。通过播放视频,可以让学生充分领略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艺术震撼力和文化凝聚力。师生合力模拟再现。“师生合力模拟再现”即师生通过模拟创设教学情景,此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即兴式模拟,另一种是有所准备的模拟。模拟创设教学情景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即兴式模拟”就是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根据教学的需要临时模拟某种情境,这一类情境往往内容比较简单。比如在讲授西北高原民歌与西南高原民歌差异时,教师就可以指定学生或者亲自演唱脍炙人口的西北民歌《走西口》、《兰花花》及西南民歌《小河淌水》、《槐花几时开》,通过代表性民歌作品的演绎,让学生深刻地体会西部两个不同区域民歌的风格差异。“有所准备的模拟”即教师在授课前指导部分学生或者自己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根据教学的需要在课堂上模拟某种情景。如在讲授壮族歌圩服饰时,就需要进行有所准备的模拟。在壮族传统歌圩场上,正确的判断歌手身份是遵守歌圩社交礼仪的重要前提,而判断歌手身份关键依据就是服饰。如在广西龙州一带,过去壮族妇女的头式有三种:一种是头的四周都有留海,这是少女或未婚的女子;另一种是把前额的留海梳往右边,用发夹别起来,其他几边仍有留海,这是已有对象的姑娘或已婚但未生过孩子的妇女;再就是没有留海,把头发往后梳结成一个大发结,这表明是已婚并有孩子的。在靖西一带,男子则习惯给自己的恋人送头巾,而女子则以自己亲手纳的布鞋相回赠,所以歌圩上,女子戴新头巾和男子穿新布鞋都是心有所属的标志。我们都知道,服饰是文化的表征,也是思想的形象,具有直观性和明显的标志性,因此,教师可以在授课前指定部分学生为“模特”,根据歌圩不同人物身份的服饰特点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装扮,课堂上再组织班上其他学生根据教师所讲授的歌圩服饰特点对模拟歌手的身份进行判断,以此加深学生对壮族歌圩服饰文化的理解。

第3篇

1.民俗文化与历史知识教育

历史新课标指出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学好历史知识往往需要理解加记忆。理解和记忆有很多途径,学习民俗文化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一点可以从心理学的研究中得到证明。

根据识记规律,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记忆。“心理学家沙拉・巴德谢曾对历史系的学生做过实验,他发现在上课时能够深入了解历史背景的学生比理解力低、仅仅能够记住课本条文的学生更能保持长久而准确的记忆。现代认识心理学关于信息加工水平的研究,也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结论。研究证明,对信息的加工水平不同,记忆效果也不同。加工水平越深则记忆效果越好”[1]。因此,通过民俗文化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历史背景,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背景的理解,并加深记忆。

同时,“心理研究还证明:多种感觉通道参与识记比单种感觉通道识记效果更好。多感觉通道参与识记可使同一内容在大脑皮层建交多通道联系,留下的记忆痕迹就较为深刻和牢固,从而增强识记效果”[2]。因此,有着影视、传说、评话、小说等多种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充分调动了人的各个感官,有助于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可见,民俗文化在中学历史知识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其有助于学生在丰富的民俗文化中识记历史知识。

2.民俗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爱国情怀的激发和民族认同感的培养,世界上的所有国家概莫能外。白寿彝先生说,“现在我们历史教师面临的最大任务是通过历史教学进行爱国教育,这是关系我们建设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一个重要的措施”[3],可见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突出地位。可是,应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显然,薄薄的历史教科书,已经很难让21世纪享受着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大餐的中学生从中体会历史的丰富底蕴。单纯地凭借教材进行的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必定是空洞而缺乏根基的,正如前苏联作家兼社会活动家哈科夫所说:“一个人,只有热爱、珍惜并尊重自己祖先积累下来的一切东西,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爱国者。”[4]因此,历史教学必须进行宽泛的历史陶冶,必须让“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历史再现于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而要做到这些,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启发、引导或是多媒体教学中几幅挂图、几段录像是远远不够的。民俗文化具有增强民族认同感、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就民俗文化的这一功能而言,多媒体作为中学历史教学的辅助手段,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3.民俗文化与中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民俗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和继承性,是人类真实情感的传承和反映。历史教学吸纳民俗文化,挖掘其中优秀的文化成果,让学生在真实的文化氛围中感悟高尚的人文素质,将民族的精神力量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修养,也是民俗文化环境熏陶的过程。

4.民俗文化与中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教育

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提升学生道德素养是历史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情感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整个青少年时期,是随时随地进行的。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情感价值观本身的目标与民俗文化所内含的德育因素自然地有机地不显痕迹地结合起来,使情感价值观教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合理地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是实现历史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在历史课堂中渗透民俗文化的教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拿出足够的智慧和耐性。它既是中学历史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又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共同努力,担负起这份责任。

参考文献:

[1]叶一舵.心理学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1985:46.

[2]叶一舵.心理学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1985:49.

第4篇

一、思想上重视民俗精神的德育作用

1.充分发挥民俗文化中的爱国思想的教育作用。爱国主义教育是高中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信念,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不变主题。我国众多的古代典籍都充溢着先贤们的爱国思想,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古代文化典籍特别是古代诗文,让学生接受爱国思想情感的熏陶。我国古代着名文人大多是崇高的爱国主义者,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文章着作都可以作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屈原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他创作的《楚辞》包含着强烈的爱国思想。如“独立不迁,横而不流”的爱国主义操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对国家民族振兴的执着追求;“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信念。屈原作品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至今仍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2.坚忍顽强的意志力教育。现在的青少年生活在和平年代,人生道路相对平稳,经历的事情太少,这使他们承受外来压力的能力较差,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和磨难。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应有目的地加强学生的意志力教育。如教学《史记》时,让学生收集有关司马迁的生平资料,通过阅读《报任少卿书》进一步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他在遭受宫刑之后,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选择奋起,以超人的毅力完成《史记》。他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还是顽强意志的精神财富。

二、在课堂上发挥民俗知识的智育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民俗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文学知识。在阅读课上教师应注意把民俗教学作为分析课文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以学习《孔雀东南飞》为例,这篇课文内容比较丰富,情节较为繁琐,学生往往学习兴趣不浓厚,这时教师可以利用文章中的民俗文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刘兰芝和小姑告别时说:“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其中初七指七夕,也可称乞巧节、女儿节。教师可以顺便讲解七夕节的风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七夕节大概起源于西汉,每逢七月初七,人们会举行节日活动。按汉朝习俗,这一天要晾晒衣服和书。乞巧节的习俗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故事发展而来。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到课文中。另外,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学生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刘兰芝被遣回娘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求婚?教师就可以介绍汉朝的婚俗:汉朝时对妇女的贞节不是特别看重,女人丧偶或离婚后仍可再嫁,男子对女子是否曾经结过婚不是特别在意。如我们熟悉的名士司马相如就娶了守寡的卓文君,才女蔡文君也曾改嫁多次。汉末有些不仁的叔伯、兄长为了钱财或者占有寡妇的儿子,就逼寡妇再嫁,这些寡妇为了抗争甚至被逼死。刘兰芝以死抗争兄长的逼嫁,正是当时许多寡妇命运的集中反映。可见,教师拥有丰富的民俗知识对语文教育教学是非常有益的。

三、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地方民俗资源的教育作用

课本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教师应把对学生民俗文化的培养延伸至课外,因为民俗文化产生于民间生活。组织学生开展民俗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地的民俗文化,这种形式比简单讲授教材知识更有趣味性和生命力。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民间、深入生活,收集和整体由广大劳动人民创作并流传至今的各种物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各种神话传说、有趣的俗语、俚语等。如河南地区各种有特色烙印的民俗文化:刚健勇猛的少林功夫、以柔克刚的太极拳、司马懿得胜鼓、三门峡地区的百佛顶灯、淮扬的太昊陵庙会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调查,并采用讲座、报告、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报告汇演、征文等形式对所调查的民俗文化做总结,让学生真正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传统节日进行节日文化教育,使学生真正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文化内涵,如清明节有扫墓的习俗,目的是表达生者对祖先或者死者的深切怀念,找回民族之根;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投江而死的屈原。还可以搞一些采风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民俗特色节庆活动,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既可以深 化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效果显着。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积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所以,民俗文化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人文教育资源,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关注和利用。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幼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66-02

1.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文化是各个民族在不断地发展中创造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它包括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语言,建筑风格,生活习惯等方面。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指在幼儿的发展阶段为其传授一定的民俗文化知识,从而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1]。当前我国的学前民俗文化课程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民俗文化,物质民俗文化以及口头语言民俗文化等内容。其中社会组织民俗文化一般是指民间各种稳定而具有相互关系的人们共同体,如行会、家族、帮会、秘密宗教及庙会组织等。物质民俗文化多是指人们在创造财务过程中,带有模式性、不断重复的活动,其主要包括物质消费民俗文化和物质生产民俗文化两个方面[2]。口头语言民俗文化则是指民族使用的本民族方言、语言和语言习惯,其多是在不同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中不断沉淀、积累、演化而来的民俗文化。

2.民俗文化课程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2.1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就个体而言,民族认同是指人们对于自身身份,态度,信仰的认同;就集体而言,民族认同包括群体认识,态度,行为以及归属感等方面。民族认同又分为族群内部认同,族群间认同,国家认同和人类认同。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都是在各民族日常生活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包含了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不仅是一个民族存在的象征和理由,同时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不竭源泉。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开展,最好以各民族丰富的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对蕴藏着的精髓进行不断的挖掘,从而为幼儿提供更加合适的教学内容,以更好的为幼儿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儿童的学前教育中融入民俗文化课程有利于儿童从小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实现儿童对民俗文化的认同。

2.2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W前阶段是幼儿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进行相关的民俗文化教育,有利于幼儿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3]。例如:民俗文化中一些民族的歌舞,杂技,游戏等,不仅有助于儿童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还能够培养幼儿的兴趣,还可以养成幼儿在某些方面的特长。在民俗文化中,有一些是关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内容,幼儿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其健康地成长。在不同地区生活的幼儿,他们所经历的民俗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在不同民俗文化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幼儿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是开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前提,可以对幼儿的方方面面给予有效的反映,尤其是一些具备浓郁地方性色彩的民俗文化,可以更好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2.3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在民俗文化中包含着关于礼仪,道德的内容,学习这些内容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例如:我国传统民俗文化普遍认为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了解这一点有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比如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主动帮助比自己小的同学等。此外,通常情况下,生活是人所特有的活动,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人创造了生活,生活造就了人。一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有利于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2.4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的课程与生活联系得越紧密,内容与形式越生动活泼,幼儿的学习兴趣会越高。儿童生活周围的人、事以及活动都蕴含着民俗文化的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利用社会民俗资源,引领幼儿感受祖国丰富的文化,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例如:借助用广为流传的民族歌谣,能更好的激发幼儿语言学习的热情;一些有趣的民俗游戏,比如跳绳、跳皮筋,不仅能增强幼儿的体质,还能培养团队意识。学前教育承载着对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肩负着对人类优秀文化的发展重任,因此要尽可能的实际相结合,以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南部侗族非常好客好礼,即使是借个蒸米皮的盘子,也会送两三卷米皮,并且在农忙时节还会主动帮他们进行干活。有外乡人前来做客时,也会给予热情的款待,这些遗留下来的民俗文化,可以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德昂族所盛行的民间传统节日基本上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如: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烧白柴等节日。开门节时部分寺庙的村寨会开展"格听祭",并且一般从傣历12月13日就开始进行准备,有煮新饭、舂新米、做年糕等活动,并从中挑选出两块年糕送入供全寨祭祀用的房屋,等待次日全寨开祭,同时还需要用竹篾做成小房,内部装有年糕,并在当天由众人抬着小竹房到寺庙进行朝拜,各家还要杀鸡备酒,制作各式糯米糕点,全寨共聚一餐,相互品尝各家的风味,这样的学前教学可以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5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主要劳动人民所享用、创造和传承的民俗文化。我国的56个民族都具备各自特有的民俗文化,记载了当地民众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同时集当地交际、劳作、民众娱乐、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为一体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反映了当地民众的精神智慧。将民俗文化知识引入到幼儿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学前教育的内容,还有助于增进幼儿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掌握,激发幼儿的民族精神、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因此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总结与展望

第6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传承方式;民族高校;创新教育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文简称恩施)是多民族居住地,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纳西族、壮族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各民族习俗相互影响,文化相互交融、发展、互相促进,共同组成了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湖北民族学院就坐落在恩施州府所在地,该地域丰厚的文化资源为艺术教育、文化传承和教育创新带来契机。笔者在恩施这片土地长大,现工作于此地高校,对本地域的文化习俗耳濡目染。特别是进入高校以来,在深入开展民族文化研究和学术探索的过程中,笔者越发觉得恩施地域性文化习俗等对于民族高校的艺术教育来说是极为宝贵的资源。如何将民俗文化的传承方式融入民族高校的艺术创新教育,创新民族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方式,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恩施地区民俗文化传承方式及其精神诉求

恩施地区的民俗文化极其丰富,它包含着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和信仰,这些习俗的传承构成了文化事项流传至今的基本纽带。笔者亲身经历了姐姐出嫁、哥哥结婚、外公逝世等事件的民俗现象;同时,笔者的爷爷和父亲均是民间习俗文化的传承者和拥有者,也是民间医生。进入高校教学以来,在开展地域文化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课题对恩施及其周边地区的广泛考察,笔者更是感受到对于老百姓而言,作为文化事项存在的各类仪式、习俗等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的存在,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诉求和心理认同。这里面既包含着文化拥有者对文化事项本身的尊重和认同,又包含当地民众对这些文化的认同和尊重。在《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传承保护中的数字虚拟与动画技术运用研究》《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与民族高校艺术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恩施民俗在当代插画创作艺术中过的运用》等课题调研中,通过对掌墨师、工匠等文化和技艺拥有者的采访,笔者了解到,恩施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参师、舀学、自学等多种形式并存。如,掌墨师余世军、谢明贤、夏国锋等就是经过严格的拜师、学艺、传法、过职等师徒传承的严格程序,并严守师道和技艺的纯正性;掌墨师万桃元、龚伦会、刘成海、李海安、良玉华等则是严格的家族传承,家族传承没有严格的仪式,但对于技艺、仪式等内容仍然有极为严格的要求;彭善尧、梁广州等人的技艺则是在自学的基础上,再参师、舀学,最终达到技艺纯熟并学会主持仪式的一系列程序和内容的。我们的调查具有一些让我们意外的认识:师徒传承和家族传承很严格,不论是技艺还是仪式等内容全面而完整,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对于那些参师、舀学、自学获得技艺和仪式主持的掌墨师,技艺也很纯熟,也能主持仪式,其稳定性相对较弱,在技术和样式层面更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对技艺和文化的推进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些民俗诸如社节、嫁娶、丧葬等主要是靠集体记忆和群体认同而进行的文化传承,这是由于长期的生活习俗以及由于习俗而产生的“惯习”和“场域”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也体现出地域性群体对于所生存环境而构建出来的文化特性的客观认同,折射出本地域人们尊重和崇拜自然、人神同居、宗族意识、朴素信仰、生活质朴、不屈服于恶劣环境等生活观念、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

二、民族高校美术与设计创新教育的现状

与困境——以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专业为例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专业始自1996的专科美术教育,2000年美术学进入本科,2001年艺术设计本科开始招生,2012年艺术设计分流为环境艺术和视觉传达两个专业,2013年绘画专业独立招收本科生。湖北民族学院美术专业专科阶段每年招生计划一般在30人以内,本科招生以来,美术学专业2000年第一届招生人数为60多人,最多时招生120余人,而艺术设计专业自2001年的80多人,招生最多时一年达180余人。从历年招生的数量来看,美术学招生基本处于平稳状态,艺术设计专业则起伏较大;近几年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了限制招生名额;2010年以来,美术学每年招生计划均在60人左右,艺术设计则在40~60人,但每年录取时艺术设计专业均突破招生计划约60~80人。加之美术与设计专业联考而学校失去自主招生考试的资格、学校地理位置偏僻,对生源质量无法把控。更为严峻的考验是自2014年始,高考录取完全实现本科同类院校平行志愿,这样的招生政策无疑对我院的专业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湖北民族学院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专业院校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的模式,强调技能训练为主,遵循以技入道的原则,至今仍然没有较大改观。因此,改变现有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构建体现自身特色、适合专业发展和学生进步的专业教学体系是极为重要的。

三、恩施民俗文化传承发展方式对民族高校美术与设计创新教育转型的启示

基于湖北民族学院美术与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现状,笔者结合恩施民俗文化传承方式和国家对于高校提出的应用型专业转型的精神,构建适合民族院校美术与设计专业的教学基本思路。1.建立本科生班级规模下的专业导师制,实现师生利益的共同化本科生导师负责制与师傅带徒弟的原理一脉相承,师傅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中,既要传授专业技能、知识,还应该教会徒弟做人、做事,求得生存的本领。虽然本科生数量较大,这个工作看起来很庞大繁杂,实则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有益的。一是在专业上学生有一根主心骨,有专人指导完成学业;二是教师和学生的对应关系使教师的主动性得以发挥,并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三是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资源开展学术研究和项目实践,同时,教给学生研究和学习的方法。本科生导师负责制,主要是实行一、二年级导师指导,安排三、四年级的优秀学生配合导师,这样既指导了低年级学生,又培养了高年级学生,形成教师带学生、高年级优秀学生带低年级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方式。本科生导师负责制是一对多的模式,即一位导师可以指导多名学生。导师主要是在新生进校时指导学生选择专业与课程,制订自己的大学学习规划,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每学期初指导学生制订自己的专业学习计划,完成课程学习和相关任务,期末做好学业总结,为下一步学习提供参考。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或者其他研讨活动,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师生感情。导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和敦促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管理自己与其他学生的能力。导师制可以实现师生利益的共同化,导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行负有指导和敦促的责任,学生应该服从导师的安排。导师和学生实施导师挂牌、学生自主选择的竞争方式,建立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机制,学院实现导师资料全部上网、及时更新,以便学生了解和选择导师。导师所带学生须有名额限制,导师在名额超过的前提下,有主动选择学生的权利,但要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导师指导。学院建立导师、学生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以促进导师制度的实现。2.建立专业工作室制,优化专业结构,建立专业教师团队,形成学术梯队对于高校而言,专业是立校育人的根本,教师队伍是专业的核心,因此,如何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实现专业并进、相互补充的学术梯队是极为重要的。民俗文化传承方式中的“师徒传授”“参师”等可为高校的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民族高校的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可以以专业为基础,以专业方向课程为核心,组建专业工作室,每个专业可以组建3~5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3~5名成员,设立工作室导师负责人。选择专业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具备一定管理经验和科研水平的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为工作室负责人,在年龄结构上,实施老中青搭配。工作室可以实现教师队伍的重组、学术梯队的构建、专业结构的优化、教学资源的整合和科研能力的强化,做到教学主讲、辅导、共研、讨论、互助,实现科研队伍的团队化,以工作室的方式集体申报研究课题、共同研究,发挥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师的专业特长,形成科研团队合力。从而改变美术与设计专业科研中出现的单打独斗、研究能力薄弱的状态。同时,发挥不同工作室的优势,形成专业方向互补、尊重学生兴趣、发挥教师特长的学术氛围,为学生提供“参师”学艺的环境,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趋势,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工作室和导师,并可以在不同的工作室内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补充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以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导师具有对本工作室课程、教师、资源配置、学生的管理调整的权利,教师和学生具有对工作室各项工作的实施、建议权利,学院要完善工作室的资源配置,建立相应的考核和评估制度。3.以研促学,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以往的班级教学和教师主讲课程的方式,不能发挥资源效能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该将教师传授知识修正为学生拟定研究课题、学生主动运用相关资源而获取知识,改变教师满堂灌输和学生满堂动手画的局面为学生根据自我需要和专业潜力的自我学术评估,并探寻艺术思维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的途径和方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寻、教师被动讲解为主导课堂研究氛围、师生被动互动为师生讨论研究为主的主动互动。思辨能力的提升应该成为美术与设计专业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技能训练是美术与设计专业学生的基础任务,知识框架是专业教学的基本保障,教师和学生应该明确大学教育的这个基本目标。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看待问题是思辨能力训练,如何获取知识是方法训练,如何整理和归纳知识形成学科知识框架是能力训练,探寻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案训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重视专业与专业自身特有的思维方式、切入问题的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选择和成果表述的方式应该成为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职业取向、能力培养奠定基础,摆脱单一技能训练的工匠式培养模式。对于学生而言,如何参与导师制、工作室制的学习,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未来职业诉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能力训练策略,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专业知识技能框架体系、具备专业思维方式与职业态度、专业品评标准应该成为大学生学习专业的基本目标。导师应该成为学生评判专业水准的标杆,工作室应该成为学生评判专业知识框架的依据,工作室团队的能力应该成为学生评判工作方式与能力的参考。因此,导师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指导和参照,专业工作室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营养和参师学习的平台,专业团队为学生提供学术研究的途径与方法。4.适度引进具有专业资质的地方企业、艺术家进驻校园,建立项目引导、内外结合的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民间工匠和艺人的技能都是在实际的项目操作中与师傅的带领下获得的。美术与设计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技能性,如何将理论建构和实践实验高度结合是专业转型的核心。其实,早在20世纪初期欧洲包豪斯的导师与技师制度已经为美术和设计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而民族院校所在的区域中有丰富的民族艺术和民族工艺生产企业、艺术家,学校应该将这些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加以利用,可以为企业提品研发的人才和平台,企业为学校提供项目和机会,实现校企联合共建。校外平台建设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实习、考察、研究的平台,校内平台建设才可以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高校的转型可以将企业的产品研发、方案设计等平台引进校园,学校应该为企业和艺术家提供物质空间,争取政策支持,适度予以经费资助和人力帮助,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的机制和机会,将课堂训练与实际的项目方案设计紧密结合,学生通过实际项目得到训练,将创作方案设计得接地气,提升美术创作与设计的可行性。企业将项目引进校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际案例,并指导学生创作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可以从学生的方案中获得灵感,刺激创研团队的创新创作能力。艺术家进校园可以为学生提供直接的示范教学模式,刺激学生的创作思维,提供直观的经验,树立专业学习的标杆和品评标准。同时,建立合理且有效的校企联合评价制度,完善教学、研发的机制,刺激企业、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实现校企联合的关键。

结语

第7篇

关键词:湖湘民俗文化;女犯;德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268-02

一、湖湘民俗文化中蕴含的德育资源

(一)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爱国”是湖湘人突出的地域抱负特质。湖湘民俗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屈原和贾谊。之后,胡安国和胡宏父子、王夫之、夏汝弼、管嗣裘等湖湘人士忠君爱国、忧国忧民;近代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民族矛盾的激化,汤鹏、左宗棠、郭嵩焘等广大湖湘有识之士临难不屈,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中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爱国赞歌。女犯德育过程中充分开发这一资源,可以激发女犯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形成爱国、爱民、忠诚、守法的公民品德。

(二)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奋斗”是湖湘人突出的地域意志品质。湖湘文化土壤上成长的一代代湖湘人士,从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船山到维新志士谭嗣同、唐才常、樊锥,再到陈天华、彭超、易白等近代湖湘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需要,坚守着敢为人先、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和百折不挠、愈挫愈坚的拼搏精神。挖掘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湖湘文化精神,有助于纠正部分女犯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不良心理,形成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健康心理。

(三)淳朴厚德、经世致用的重义精神

“重义”是湖湘人突出的地域个性特征。近代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空前加剧,一批湘籍经世派人士脱颖而出,无不展现出湖湘人厚德重义的个性品质和经世致用的实学风格。从魏源的“凡有血气者所宜愤悱,凡有耳目心知者所宜讲划”,

到黄兴秉“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之超然态度,再到陈天华、姚洪业、杨毓麟、彭超、易白沙等勇敢尚武,舍身为国,都是“重义”精神的精彩写照[1]。女犯德育过程中深入挖掘这一资源,使女犯学会用正义和包容之心面对纷繁复杂的改造生活,形成崇德、尚德、重德、厚德的良好品格。

二、青年女犯的犯罪现状与德育素养缺失之分析

(一)犯罪现状实证分析

随着近年来青年女性犯罪率的日益上升,监狱在押青年女犯数量不断增加,如何有效改造青年女犯逐步成为监狱教育改造罪犯的新课题。2013年底,笔者在某省女子监狱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对青年女犯(从1980生到至1996年出生的罪犯)从案由、刑期、文化程度和成长环境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并对收回的共132份有效答卷进行了统计分析。

1.从数量上分析

数据显示,被调查的132人中青年女犯有58人,接近总人数的43.94%,其中“80后”女犯(80年至89年出生)56人,占42.42%;“90后”女犯(90年至96年出生,不包括未成年犯)2人,占1.52%。

2.从案情上分析

调查显示,青年女犯多为短刑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居多,两个“90后”刑期均未超过五年,其中一个因盗窃罪入刑一年半。犯罪类型以涉毒类最多,将近总人数的一半,其次财产类,表明该类罪犯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基本特征,对其改造难度势必增大。

(二)德育素养缺失实证分析

1.从文化程度上分析

整体上看,青年女犯学历状况偏低,远远低于社会同龄平均水平。突出表现在58人中,仅有1人为大专学历,而小学到初中学历有26人,占总人数近一半。

2.从成长环境上分析

调查发现,女犯以农村青年为主,双亲家庭居多。完整家庭的情况下,青年女性的犯罪比例为何如此之高,值得深究。通过对案卷分析和与女犯个别谈话,发现主要有几点原因:一是留守儿童成长后踏入社会无所事事,误入歧途;二是家庭关系不和,父母对子女忽视教育,孩子在不和的环境中成长形成对家庭和社会的叛逆;三是父母教育手段极端化,与孩子沟通不畅。

综上可见,青年女犯入狱前,在其心理发展期和生理上的急剧变化期,大多缺少完善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学历、学识有限。入狱前她们在社会上拥有的实用知识较少,也往往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对名利、金钱、爱情等诱惑时,她们不能坚守原则和立场,进而逐渐丧失道德底线,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入狱后她们也大多不能适应监狱改造环境,心理上产生极大的压力与挫折感,行为容易出现偏执、懒惰和好斗等特征,对其改造难度较大[2]。

三、湖湘民俗文化德育资源对青年女犯的教育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青年女犯的文明习惯

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时代,很多青年女性走上犯罪之路就是因为受到西方文化和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崇尚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导致信仰缺失、文明失范和道德沦陷。湖湘民俗文化是人们在自己的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活中所形成的社会风范和道德思想,积淀着湖南人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诸多文化因子,蕴含着文明习惯的教育成分,如文明礼貌、团结互助、崇尚集体、尊老爱幼、兄弟友爱、遵纪守法等。这些民俗文化中的精神文明,便于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使青年女犯学习领悟这些精神文明的成果,养成基本的文明习惯。

(二)有助于提升青年女犯的知识素养

目前,青年女犯的文化层次偏低,多为初中以下学历。提高这些女犯的知识素养,是监狱监管改造女犯的重要内容,也是女犯出狱后重新适应社会之必需。湖湘民俗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蕴含着大量的文化知识,如文字、礼节、历法、地理、历史、语言等,所以,通过民俗文化教育,可以让女犯获得更多的这些方面的知识。如屈原《楚辞》之作,忧愁幽思;贾谊《鹏鸟》抒志,伤怀天下[3]。学习这些民俗知识,有助于青年女犯走出单一的课本知识灌输的局限,回归社会生活中去寻求知识源头,扩大自身的知识视野。

(三)有益于丰富青年女犯的精神世界

黑格尔说过:“人的本质是精神”。青年女犯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既有女性感性弱势的一面,又有罪犯冷漠复杂的一面。监狱如果不能在女犯精神需求上对其进行教育引导,青年女犯就容易出现迷茫、无所适从及精神状态的交叉感染。加强民俗文化教育,运用仁爱孝悌、精忠爱国、淳朴厚德、修己慎独、经世致用、敢为人先、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等湖湘优秀民俗文化,丰富青年女犯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塑造健康人格。

四、积极探索湖湘民俗文化在女犯德育中的有效路径

(一)构建监区文化,实施文化熏陶

大力开展监区文化建设,从监狱实际出发,结合青年女犯的改造心理特征,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形式和宣传载体,增强“以文化人”的针对性和渗透力,不断提高女犯教育改造质量。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物质环境建设。把所要传导的思想和精神凝聚在一定的物质环境和客观环境对象上,使教育内容直观形象实际,如利用监狱的橱窗、宣传栏、报纸等载体宣传湖湘历史名人、民间励志故事、文化名言警句、装饰风景名画等,以亲切生动、真实感人的内容激励女犯健康向上。有条件的监狱还可以进行人文景观建设,如江苏省未管所设立“周处自新”雕塑,利用当地关于周处的民间传说所蕴含的哲理来教育激励未成年犯积极改过自新[4]。二是丰富监区文体活动。大力开展参与程度广,女犯兴趣高的民俗文体活动。如由湖湘稻做化衍生的民间舞龙运动,既是一种信仰的依托,又极具观赏性,青年女犯在参与过程中可以从现世情感中升腾出一种生活的理想美,树立改造信心。

(二)创设教育情境,体现民俗特色

以民俗文化中蕴含的湖湘精神和人文知识充实罪犯教育内容,对青年女犯进行日常养成训练和心理健康教育。在青年女犯对民俗文化精髓取得认同并产生感情共鸣的基础上,创设一些有利的教育情境,诸如利用“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强化女犯树立正确的精神信仰和合理、健康的伦理道德观。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注重情境性,创设与青年女犯心理相容的气氛,使其触景生情、深化体验;二是强调针对性,避免生硬灌输和说教的方式,教育与青年女犯德育具体目标相联系。

(三)开发民俗资源,升华德育理念

有效开发和利用湖湘民俗文化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在青年女犯改造过程中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民俗文化活动,有利于优化女犯德育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年女犯服从管理、接受教育的内驱力和积极性,提高女犯改造质量。同时,在监区文化建设和对青年女犯的教育过程中,监狱警察通过环境的耳濡目染,可以不断汲取湖湘民俗文化中积极向上的力量,牢固“爱国”、“奋斗”、“重义”的湖湘精神,树立道德榜样,通过言传身教实现对青年女犯的“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参考文献:

[1]刘云波.论近代湖湘文化的三大核心精神[J].湘朝:下半月・理论,2007(2):1-4.

[2]樊冰梅.女性服刑人员思想教育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第8篇

关键词:民俗体育;高校教学;原则

民族体育是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健身、娱乐和教学等多种功能结合在一起,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在高校之中引入民族体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高中教学的内容,同时促进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与进步,也在学生的心中埋下了文化的种子,使学生对于民族体育产生呢过更大的兴趣。

一、民俗体育的现状

民俗体育是一种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健身方式,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与文化特点,拥有自己的规定与运动方式。民族体育也是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多样,这都是我国民俗体育多样性、地域性、多样性的重要原因。根据运动目的的不同,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民族体育划分为娱乐类、锻炼类与表演类三类。目前情况下,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对于民俗体育教学的扶持力度也逐渐加大,为了促进民俗体育的继承与发展,教育部甚至颁布了专门的文件。这些都是保证民俗体育长久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高校开展民俗体育教学事业的重要依据。纵观目前的实际情况,各地高校积极开展民俗体育活动,举办相关的体育比赛和授课活动,但是尽管对于民俗体育有着众多的保护措施,在实际中仍然会有一些问题出现。比如说民俗教学的教学比例太小,主动参与其中的学生数量也不多,就算是在一些民俗体育活动发展不错的地区,民俗体育在教学中的应用也不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俗体育在我国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各个高校在校内积极开发利用民俗体育,将会促使民俗体育的发展向前迈出更大的一步。

二、高校中开展民俗体育教学的意义

1、促进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众多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文化环境之下,任何国家都会把继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作为首要问题。怎么样才可以使文化多样化在大一统的文化背景下持续发展,这将是多民族国家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有一些民族传统文化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之上,据专家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现在的地位可以与濒危物种相等,都迫切需要我们的保护。在民俗文化之中,最容易被我们接受的便是民族体育活动,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影响。但是现代社会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民俗文化面对着重大的生存危机,因为现代的生活方式更新过快,导致民俗体育文化逐渐被人们所淡忘,甚至彻底消失在人们的眼中。因此为了继承与发展民俗体育活动,防止民俗文化的彻底消失,在高校中开展民俗体育教学便是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保护措施之一。

2、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高校中开展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出来的良好美德与综合能力可以迁移到未来的社会生活之中。民俗体育与传统的体育相比,拥有着更加丰富多彩的教材方法,更加灵活多变的体育形式。一些项目可以体现出个人能力中的坚毅与勇敢,例如摔跤、搏击等;一些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能力,如团队跳绳、舞龙舞狮等。大学生在接受完民俗体育的教学之后,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增强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要求你具备良好的技能与丰富的知识积累,更加需要学生拥有可以迅速融入社会之中的能力。

3、塑造大学生的文化意识

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人文学科这些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学科都是源自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的发展源泉便是民俗文化。无论现代社会之中的何种艺术形式,都可以在民俗文化中找到它的鼻祖。例如说交响乐,它的初始形态便是民俗音乐,高贵典雅的芭蕾舞,则是来源于民俗舞蹈。换句话说,没有民俗文化,便没有现代的人类文明,民俗文化是现代文明大厦的基础。如果失去了民俗文化,我们就是去了文化的根本。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现象,可这却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模式导致人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民俗体育锻炼,也就导致民俗文化逐渐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所以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保护民俗体育之中。作为传统体育文化源头的民俗体育,我们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高校体育课堂之中引入民俗体育教学,可以很好地对民俗体育文化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觉意识。

三、进行民俗体育教学的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都是以发源地的民族文化作为基础,同时与本地的地理特征与气候特征相结合,才形成了具有明显地域色彩的民俗体育文化,因此高校在开展民俗体育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把学校的客观条件考虑在内,避免民俗体育教学内容与已有的体育教学内容重复,争取形成拥有自己学校特色的独特教学方式。

2、科学性原则

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首先考虑的都是科学性原则,在高校中开展民俗体育活动教学同样如此。在把民俗体育融入到高校体育课堂之中的时候,我们要时刻把握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不可以盲目引入,不然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起到适得其反的影响。会打乱高校体育应有的教学秩序,因此在将民俗体育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课堂之中的时候,我们时刻都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校体育课堂之中引入民俗体育教学,可以丰富高校的体育课堂内容,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也是体育教学中对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一次改革与创新,这样做增强了体育课堂的实用性、趣味性,也拓宽了体育课的功能,同时实现了对于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与此同时,将民俗体育教学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之中,符合当前教育改革与素质教学指导思想,对于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单一的局面,最终使体育教学实现了体育育人与服务社会的功能。

作者:曾昭婷 单位: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若光,孙庆祝,刘旻航等.民俗体育研究的方法论探索[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3):224-228.

第9篇

民俗体育进入高校课堂教学既是民俗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体育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加快民俗体育进入高校课堂教学的进程,必须进一步完善中央和地方体育课程政策,加强民俗体育项目的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专门研究,探索民俗体育项目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规范民俗体育运动项目赛事体系建设。

民俗体育是在民间风俗或民间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民俗体育在当今迫切需要实现由传承向发展转变。民俗体育进入高校课堂教学,是民俗体育传承和发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之一,这既能满足民俗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体育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民俗体育进入高校课堂教学,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的共同协作才能完成。

一、民俗体育进入高校课堂教学是民俗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民俗体育是在节日庆典、宗教祭祀以及劳动闲暇当中,通过有意识的教授亦或是无意识的浸染,将其活动形式、文化精神过继给年轻一代的民族成员,并通过反复地重复将其在他们身上固定下来。固然,民俗体育的传承,仅靠社会范围的大教育是不行的,不能期望人人都能理解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民俗体育要发展,必须进入高校课堂教学之中。因为,学校是文化传承最系统化、正规化的一个场所,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将民俗体育项目通过挖掘、整理、选择、引进到学校,融入到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中,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竞技比赛以及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形式,把民俗体育项目传授给学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民俗传统体育的传承方式,实现民俗体育项目的自觉传承和发展。民俗体育起源于民间、传承于民间,是民间文化中较为原始的文化意识形态,因此,有些项目不可避免带有一些世俗消极的成分在内。民俗体育进入高校课堂教学的过程,不是一种简单移植,而是一种文化创造。学校可以自觉摒弃一些不符合科学原理,对身体有害,甚至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民俗体育活动以及活动中的消极成分。对一些特色鲜明、健身效果显著、易于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民俗体育项目,进行改造整合。另外,还可以对民俗体育项目的基本知识、锻炼方法、竞赛规则等进行专门研究,使民俗体育项目具有可沟通性、可识别性和可利用性。因此,民俗体育进入高校课堂教学,是民俗体育再创造并走上科学化现代化的过程,它能使民俗体育既富有时代性又保持民族特色,做到规范统一。要使我国民俗体育走向世界,不仅要使民俗传统体育项目规范化、科学化,更重要的是要促使该项目的普及化。民俗体育项目引入学校,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如我国舞龙运动。可见,只有让民俗体育走进学校,才能保证民俗体育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

二、民俗体育进入高校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任何课程都必须以一定的课程资源为基础,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课程实施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和阻碍。国家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大力开发和利用宝贵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应该挑选出一些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以增加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自豪感。”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程内容单一,课程资源匮乏,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我国民俗体育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区域性、民族传统性、内容广泛性、形式多样性、简易健身性、娱乐趣味性等特点,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及娱乐价值,适合各类学校依据自己实际情况来综合采用。有计划、有目的地将民俗体育中那些趣味性强、特色比较鲜明的项目引入学校体育,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益于学生养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为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以打破以竞技内容为主体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实现体育教学内容由竞技化向生活化、人性化、娱乐化方向发展。民俗体育作为一种集体参与性较强的项目,是一种集体性、模式性、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当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存在重点关注具备某项体育专项技能的体育特长生以及体育尖子生的倾向,而忽视大多数普通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校体育活动之中,必须推动学校体育运动竞赛体制的改革。将民俗体育项目作为学校体育运动会中的常设比赛项目,实现民俗体育项目与现代竞技体育项目的有机结合,能够促使竞技性较强的学校运动会变成趣味性与竞技性并重的运动会,能够使学校的运动竞赛变成人人有项目,人人有比赛,从而真正实现全体学生参与的良好效果。

三、民俗体育进入高校课堂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完善中央和地方体育课程政策,为民俗体育进入高校课堂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课程政策重点解决的是课程权力分配的问题。因此,要促使民俗体育尽快进入高校课堂教学,我们建议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调整课程权力,针对民俗体育引入学校,制定详细、具体的体育课程政策,给各类学校提供一定的课程决策权,让它们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有权行使体育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指定和使用等方面的权利,为民俗体育进入高校课堂教学提供强有利的课程政策支持。其次,加强民俗体育项目的专门研究,为民俗体育进入高校课堂教学提供坚实的学术保障。依托国家和省级体育科研院所、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体育研究机构,或以此为基础成立专门民俗体育研究机构,为民俗体育研究搭建广阔的学术平台;除专门的体育大学以外,有条件的大学体育院系,也要不断加强民俗传统体育重点学科建设,为民俗体育研究和实践提供人才储备;组织民俗体育项目的研究人员、体育教师和民俗体育民间艺人,合作对民俗体育项目进行挖掘、改造,研究项目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活动要领、组织形式、组织教法、评判规则、竞赛规则等,形成适合大学、中小学不同层次学校民俗体育课程标准、教材。通过以上方式,为民俗体育尽快进入高校课堂教学之中,提供坚实的学术保障。其三,加强民俗体育项目师资队伍建设,为民俗体育进入高校课堂教学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当前,民俗体育项目要真正实现进课堂,必须加强民俗体育项目教师队伍建设。当前民俗体育项目师资队伍建设宜采取以下三种途径:一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地安排现有体育教师参加民俗体育项目专项培训;或派体育教师到民俗体育项目发展比较好的典型地区进行观摩学习;或邀请国内民间、民俗体育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授艺。二是现有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的体育院系要增设民俗体育的本、专科专业,加快民俗体育项目师资队伍的培养。三是要充分利用社会体育资源,聘请当地民俗体育项目的艺人做民俗体育项目的兼职体育教师,让他们既指导校内体育教师,又参与学生民俗体育项目的传授和竞赛活动的指导。其四,规范民俗体育运动项目赛事体系,为民俗体育进入高校课堂教学的效果最大化。我国目前以各层次学生为主要参与主体的全国民俗体育项目的运动会寥寥无几。民俗体育项目的学生竞赛体系还没有建立,严重制约了民俗体育项目在学校的推广、普及。学校既可以改革学校传统的运动会项目,将民俗体育项目纳入学校的综合性运动会,也可以举办单项的民俗体育竞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民俗体育运动中来,并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实现与全民健身运动相结合,真正达到大众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效果。

四、结束语

我国民俗体育根植于传统经济社会文化土壤之中,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现代体育的冲击,我国民俗体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民俗体育进入高校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它能借助学校体育得以发展与传播,对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推动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民俗体育的创新过程,又是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要加快民俗体育项目融入学校体育的进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及其相互联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第10篇

摘 要 民俗体育是传统体育的一个分支,也是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将健身、娱乐以及教育等功能融于一身,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之一,如果能够将民俗体育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不但能够极大的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还能够有效的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因此,本文就针对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融入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索。文章首先从四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的价值,然后又分析了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的几点对策与建议,以期能够对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融入有所助益。

关键词 民俗体育 体育教学 高校体育 融入

所谓的民俗体育,实际上指的就是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民族的普通民众,在日常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并传承下来的一种模式化、集体化的传统体育活动项目。民俗体育是传统体育的一个分支,也是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将健身、娱乐以及教育等功能融于一身,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之一,如果能够将民俗体育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不但能够极大的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还能够有效的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因此,本文就针对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融入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索。

一、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的价值

首先,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融入,能够极大的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近些年,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也得到了不断的扩充与发展,并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但常规体育项目中的球类、武术、健美操以及游泳等项目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而且街舞、跆拳道、攀岩等新兴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也开始逐渐走入了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然而,相比之下,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中与民俗体育相关的内容却并不多见,不但形式不够多样,而且也缺乏地方特色。因此,如果能够深入研究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推进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融入,将进一步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选择。

其次,民俗体育具有独特的强身体健体的功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民俗体育不但有助于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兴趣。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民俗体育在具有独特的强身健体功效的同时,还因为其发源于民间、发展与民间,因此,很多民俗体育项目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不受年龄、性别以及体质条件限制等特点,这就是使得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能够让学生切实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活动项目,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其锻炼的信心,使得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兴趣也能够因此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再次,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融入,有助于缓解高校体育设施资源不足的问题。由于近些年的高校扩招,很多高校都存在体育设施资源不足的问题,也因此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然而,多数民俗体育活动项目,对场地器材等条件的要求都不太苛刻,具有简便易行、易于操作等特点。因此,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融入,能够有效的缓解高校体育设施资源不足的问题。

最后,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融入,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很多民俗体育项目都要求参与者要具有较高的交流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例如:舞龙、舞狮、龙舟、腰鼓等等,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展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的基本原则

首先是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在将民俗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围绕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目标而展开,要始终为高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服务,不能盲目的为了引入而引入,否则,不但不会取得预期的成效,甚至还有可能会因为打乱了高校体育教学的秩序而引起相反的效果。所以,在将民俗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遵循科学性的基本原则。

其次是因地制宜原则。在将民俗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学校所在地区的实际和学校的客观条件,以确保融入的民俗体育教学资源与学校已有体育教学内容之间的协调性,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和发展学校的特色。

最后是合作性原则。合作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在将民俗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高校周边的民俗体育资源状况,重视与民间艺人的交流与沟通,并征求他们对于民俗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还要重视与其他高校、政府相关部分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群策群力,共同确保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科学融入。

三、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知,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融入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阐述了民俗体育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的基本原则之外,结合民俗体育的特点,又提出了如下几点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的对策与建议:首先,要注意强化民俗体育的研究,为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融入提供学术保障;其次,要重视民俗体育资源的整理与开发,为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融入提供内容保障;最后,要注意加强学校的民俗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为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融入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明博.多元化语境下高校体育开展民俗体育的意义与选项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01).

第11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论述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现代著名学者钱穆曾说:“风俗为文化奠深基,苟非能形成为风俗,则文化理想仅如空中楼阁,终将烟消云散。”民俗文化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的民众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了解、吸纳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素养之人,成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

1.中学生的特点为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首先,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他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未真正定型,他们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都或多或少的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许多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所侧重的加以点拨,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侯,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的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课文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学语文课程特点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样)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孙犁的《芦花荡》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茶馆》《荷花淀》《胡同文化》《我与地坛》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虽然有其可行性,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并不属于常规的语文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渗透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寻找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进行分析、渗透。

1.通过突破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中学语文教材有相当一部分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它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如果在讲授过程中不能进行正确的解读,那么,学生在对课文的理解就会不完整、不深入,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民俗文化进行正确的分析,详细地讲解。

2.通过开拓中学语文学习的新渠道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在借助优质课程资源、开拓中学语文学习新渠道时,如果能充分利用民俗文化成分的支持,有效利用民俗文化素材,可以拓宽中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初中的综合性学习、高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其中最有新意的设置,它们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开展综合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时,中学语文教师在熟练有效地运用文本资料的同时,还可以借助丰富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学资源有文字的、实物的,有显形的、隐形的,有来自自然界的,也有来自生活的。”民俗文化可以作为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充分利用。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中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处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里的中学生,他们学习的内容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许学校不再像学校。也许我们将把整个社区作为学习环境。”而民俗文化也无时无处不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化”教育。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感受力,可以联系社会生活、运用贴近生活的材料,结合当地的风俗民情来进行教学,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和民俗有关的活动,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这样就把民俗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阅历,使学生认识了生活、体验了人生。

3.通过发现、领悟中学语文课本中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例如“月”“柳”“菊”“茱萸”“龙舟”等。在讲授这些经典诗歌时,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素材,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

4.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在教学期间,教师如果能够紧扣不同的时令节日,对中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

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给学生提供一条走进民俗文化、感受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的途径,使学生在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对民俗文化进行有选择地吸收。

5.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有关民俗内容,能够使中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民俗与人民的生活相伴而生,反映人民的生活面貌,它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教给人们珍视友谊的挚情;“离乡背井时,怀揣乡井土”教给人们热爱家乡的真情;“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教给人们忠贞不渝的爱情,“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教给人们祈福的美好心愿……这些都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的生活心态、美好理想,这些并非一时一地的风习,历经千年成为一种美的风范、善的追求、真的指归,这些对学生的熏陶和教育是不可低估的,它能把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传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如有涉及到相关的民俗知识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民俗材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比如古代诗文中常常涉及到古代文人的“出世”、“入世”思想。作为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虽然在过去历代都有高人归隐乡里,如庄子、陶渊明等,但是,绝大多数的文人志士仍然是积极入世、爱国务实为国为民的。

6.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实践活动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校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有关民俗内容的课外活动。例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民俗专家或者有关老师给学生举行民俗讲座。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有民俗特色的节日庆典、植树活动、登高赏菊、龙舟竞赛等活动,从而使学生亲身感受民俗风情,受到积极的熏陶和感染。学生还可以开展有关民俗风情的研究性学习。参加有关民俗风情活动后,写出有关感受,写出调查报告。也可以结合乡土教材实地考察,开展有益的民俗活动,举行民俗知识大赛等。这样在课堂学习外,以多彩的生活激活学生的民俗知识兴趣,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的知识人格,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转贴于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应当把握的原则

由于民俗文化自身精华与糟泊共存的特点及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非主流存在特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教育应掌握适当的原则。

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内容很多,但并非课文中只要牵涉到民俗内容或民俗描写就去讲解,在讲解时也不可牵强附会或喧宾夺主地去无限制地挖掘教材,而是应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进行恰到好处地渗透。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民俗教育可以更好地进行母语教育。从另一方面来看,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及生动多样的民俗教育形式,可以在改善中学知识结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中学生的心理追求和文化追求,有利于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播,从而为中学语文教学开辟出新的教学途径。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学术通义?序》,台湾学生书局,1976年版。

2、王显槐、王晓霞、樊海清主编:《语文教育创新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上海《语文学习》杂志2005第一期封面。

第12篇

关键词:优秀民俗 传承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274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中华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包括信仰民俗、岁时节令民俗、社会交往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生产民俗、民间美术、民俗玩具等。优秀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情感之根,其本质是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优秀的民俗文化凝聚着中华悠久传统文化的精神,体现着勤劳、勇敢、正义、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特别富于活力和渗透力。

在耶鲁大学演讲时提出:“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各族人民创造的独特的文化都是这座殿堂的瑰宝。”

在韩国,尊重民族文化传统成为幼儿园课程的一大特色。韩国幼儿教育既体现时代特征,又具有民族文化的人文内涵,二者很好地融合。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渗透在课程各领域之中,许多幼儿园把学习韩国传统乐器和民族舞蹈作为必修课程。

在日本,每年新学期开始,老师都会发给幼儿家长一张全年每个月保育园的活动安排表,仔细看来,除了寒、暑、春假,几乎每个月都有活动,而大部分是传统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几乎每年都不变。许多文化习俗之所以延续至今,是同传统文化教育从幼儿开始分不开的。

法国、英国、俄罗斯等国也都在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中渗透了优秀民俗文化的内容,旨在传承和弘扬本国的优秀民俗文化,使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幼儿受到外来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变得冷漠起来。据一份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85的幼儿知道“圣诞节”,10的幼儿知道“端午节”、“中秋节”,5的幼儿经过提示能说出“清明节”、“重阳节”。虽然有部分幼儿园开展了民俗文化的教育活动,但是选择内容过于广泛,不具体。教师对有些民俗文化知识的了解甚少,对孩子们的了解和学习的支撑不够。教师在课程中融入民俗文化内容时,忽略其他领域的融合,这就使优秀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没有能够最大化,没能通过民俗文化的传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必须认识到,虽然文化的多元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幼儿教育不能忽略我国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这不仅无益于幼儿未来的成长,也会影响到中华民族优秀民俗文化的积累和延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国家的魂魄、民族的精神,始终是以文化为载体流淌在国人心中,而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最初阶段、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实施优秀民俗文化的教育:

第一,将传统游戏和现代游戏相融合。

传统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游戏,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应该挖掘经典的民间游戏,对其加以改造,去芜存菁,发挥其现代价值,促进幼儿素质的发展,使我们从现代意义的角度对传统游戏进行探索。

第二,将传统童谣以及戏曲渗透幼儿园教育中。

童谣是我国语言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记述传统文化,而且童谣篇幅短小,琅琅上口,语言生动,结构简单,富有情趣和韵律美,十分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将其渗透于幼儿园课程中,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而传统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艺术,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观和价值观,我们应秉承传承的理念,将传统戏曲纳入幼儿园音乐课程,探讨其教育价值。

第三,充分挖掘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艺术瑰宝。它具有丰富的文化蕴涵、鲜明的民族精神和独特的艺术审美意味,在大力提倡弘扬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的今天,将民族、民间美术引入到幼儿园的教育之中,让幼儿从小接触、感受和学习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对开阔幼儿视野,促进幼儿审美经验与认知的发展,培养幼儿从小树立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有很大裨益。

第四,将传统节日融入到幼儿园教育中。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俗、道德风尚和礼仪观念,不同的节日都隐含着不同的且极具文化内涵的教育价值。我们应重视每一个传统节日,开发不同节日的潜在资源,配以适当有效的活动形式,并与家长积极协同,使幼儿通过参与传统节日活动,了解节日风俗,感受节日精髓,从而激发爱国情感,继承我们中国优良传统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