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俗文化教育

民俗文化教育

时间:2022-04-28 10:39: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俗文化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民俗文化教育

第1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民俗文化教育 民俗精神 民俗知识 民俗资源

民俗是一种拥有共同心理素质的人文共同体,是一个民族的标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的发展中,我国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民俗史,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为华夏儿女增添了无限乐趣,由此而产生的情感是历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契机,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描写民俗的佳作。因此,语文教师应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渗透,高度重视文学作品中的传统民俗文化现象,向学生传播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知识。

一、思想上重视民俗精神的德育作用

1.充分发挥民俗文化中的爱国思想的教育作用。爱国主义教育是高中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信念,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不变主题。我国众多的古代典籍都充溢着先贤们的爱国思想,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古代文化典籍特别是古代诗文,让学生接受爱国思想情感的熏陶。我国古代著名文人大多是崇高的爱国主义者,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文章著作都可以作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屈原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他创作的《楚辞》包含着强烈的爱国思想。如“独立不迁,横而不流”的爱国主义操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对国家民族振兴的执著追求;“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信念。屈原作品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至今仍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2.坚忍顽强的意志力教育。现在的青少年生活在和平年代,人生道路相对平稳,经历的事情太少,这使他们承受外来压力的能力较差,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和磨难。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应有目的地加强学生的意志力教育。如教学《史记》时,让学生收集有关司马迁的生平资料,通过阅读《报任少卿书》进一步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他在遭受宫刑之后,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选择奋起,以超人的毅力完成《史记》。他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还是顽强意志的精神财富。

二、在课堂上发挥民俗知识的智育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民俗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文学知识。在阅读课上教师应注意把民俗教学作为分析课文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以学习《孔雀东南飞》为例,这篇课文内容比较丰富,情节较为繁琐,学生往往学习兴趣不浓厚,这时教师可以利用文章中的民俗文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刘兰芝和小姑告别时说:“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其中初七指七夕,也可称乞巧节、女儿节。教师可以顺便讲解七夕节的风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七夕节大概起源于西汉,每逢七月初七,人们会举行节日活动。按汉朝习俗,这一天要晾晒衣服和书。乞巧节的习俗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故事发展而来。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到课文中。另外,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学生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刘兰芝被遣回娘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求婚?教师就可以介绍汉朝的婚俗:汉朝时对妇女的贞节不是特别看重,女人丧偶或离婚后仍可再嫁,男子对女子是否曾经结过婚不是特别在意。如我们熟悉的名士司马相如就娶了守寡的卓文君,才女蔡文君也曾改嫁多次。汉末有些不仁的叔伯、兄长为了钱财或者占有寡妇的儿子,就逼寡妇再嫁,这些寡妇为了抗争甚至被逼死。刘兰芝以死抗争兄长的逼嫁,正是当时许多寡妇命运的集中反映。可见,教师拥有丰富的民俗知识对语文教育教学是非常有益的。

三、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地方民俗资源的教育作用

课本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教师应把对学生民俗文化的培养延伸至课外,因为民俗文化产生于民间生活。组织学生开展民俗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地的民俗文化,这种形式比简单讲授教材知识更有趣味性和生命力。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民间、深入生活,收集和整体由广大劳动人民创作并流传至今的各种物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各种神话传说、有趣的俗语、俚语等。如河南地区各种有特色烙印的民俗文化:刚健勇猛的少林功夫、以柔克刚的太极拳、司马懿得胜鼓、三门峡地区的百佛顶灯、淮扬的太昊陵庙会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调查,并采用讲座、报告、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报告汇演、征文等形式对所调查的民俗文化做总结,让学生真正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传统节日进行节日文化教育,使学生真正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文化内涵,如清明节有扫墓的习俗,目的是表达生者对祖先或者死者的深切怀念,找回民族之根;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投江而死的屈原。还可以搞一些采风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民俗特色节庆活动,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既可以深化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积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所以,民俗文化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人文教育资源,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关注和利用。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现代教育环境下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的有利条件

(一)民族民俗文化功能与现代教育理念一致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并通过育人活动,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家教育规划规定的方向也是学校努力办学的方向,国家教育规划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意味着学校教育的各项教育工作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基本任务。学校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化过程中既能够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获得相应的社会待遇,同时也使学生在社会化过程完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衔接,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现代教育所设定的教育基调为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俗是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生活习惯或仪式,民俗的历史性决定了民俗对传统文化的承载,对于民俗的展开实际上也是对传统文化意识的温习和巩固,而民俗的文化性决定了民俗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活习惯,也是文化精神的沉淀,对于民俗的展开也是对历史文化精神的沟通。对于少数民族民众而言,虽然每个民族的民俗文化都有所不同,但是经过口传身教的传统民族民俗都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凝聚,通过民族民俗文化学习可以促进民族学生精神思想的统一,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加强民族认同意识,使民族民众与民族先民保持精神上的沟通。《纲要》面向全体学生,其在素质教育方面的解释同样适用于民族学生,因此对于民族学生而言,通过学习更好地适应社会,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民族学生教育的主要目标。民族民俗的价值意义和现代教育所倡导的个体的全面发展及个体的人文素养培养在内在上是一致的。对民族民俗文化的学习可以使其在精神上与民族历史血脉相连,保持其对民族的内在认同,另外由于民族民俗是民族生活的一部分,对相关民俗的学习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民族现实生活,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代教育的本质和定位意味着民族民俗文化在教育体系中的融入重要且十分必要,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传承路径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

(二)现代教育特色为民族民俗文化教育提供了便利在民俗文化的传统传承方式下,口口相传、身体力行是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在此种教育方式下,由于民众本身对于民俗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多是凭借主观经验和实践来进行传授,学习者完全在一种直观、感性和自悟的状态下学习,在每个传承者的主体因素作用下,民俗文化的传承往往加上了主观色彩,影响了民俗的原汁原味,且不利于民俗内容的全面保留。另外由于民族民俗是在民族、民族文化等基础上所产生的生活习俗,因此糟粕和精华共存也不可避免,在民俗用传统模式相传的同时,民俗中的糟粕也随之流传下来。而在现代教育环境下,由于教育体系的科学性及现代技术的支撑,民俗的教育传承具有一定的优势,课堂教学步骤清晰,民族民俗文化得以深入系统地梳理,加上教师从深层次对民俗文化的知识进行联系,加上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都是现代教育的优势所在,这些优势可以使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更加全面透彻。因此从以上方面来看,系统化的现代教学特色为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在原有传承模式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二、现代教育环境下民族民俗文化教育传承的弊端

(一)现行教育体制的应试教育特色客观上制约了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虽然素质教育近年来成为教育改革的方向,但是由于教育体系牵涉到各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调整都需要相应的条件来配套,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现行教育模式的实践并未完全完成与素质教育相配套的调整。应试教育仍然是现行教育模式的主要特色,追求高分、追求升学率仍然是现行教育体制的主要特色。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都以考试为轴心来进行安排,由此导致了与学校教育关系不大的科目在教学过程中的资源往往不能得到合理设置,从师资、课时、设施各方面都有所体现。现行教育体制实践中的应试教育特色与素质教育的人文教育、全面发展理念的分歧也使得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民俗文化教育在现行教育体制中被冷落。从学生方面来看,由于民俗文化并未在教育评估体系中有所体现,因此从思想上使得民族学生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此类课程方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多地依靠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自觉意识,而这显然是不能满足民俗文化传承需求的。从教师方面来看,现行教育体制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单独考核在客观上形成了民族民俗文化在教师教学成果评估体系中的排斥,且由于民俗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的教育成效相对而言难以显性体现,因此教师更愿意在能够体现教学成果方面的教学课程方面努力而不是民俗文化教育。最后,从最终的教育成效来看,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较为直观地体现教育成果,推动学生在社会中的实践工作,而由于民俗文化教育更多地是文化精神方面的熏陶,是生活方式理念的诠释,隐含于学生的社会活动中,并不直接表现出成效,因此相对而言,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不能得以清晰展示。现行教育模式对于考分的片面追求和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忽视使得整个教育体系形成了对民俗文化的消极教育态势,直接制约着民俗文化的传承。

(二)现代教育场景与生活场景的疏离影响民族民俗文化的实践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社会化,但是从教育本身而言,其对学生集中学习的教育方式及学习内容方面的偏向,使得教育无形中形成了与社会的疏离。而从民俗本身来看,民俗是生活场景的产物,生活场景是民俗产生的母体,在生活场景中,民俗文化才能得到滋养,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也是在生活场景的自然状态下所进行的传承,因此传统传承的模式使得民俗文化传承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教育场景的生活化与民俗生活化特征背道而行;另一方面,在现代教育中,更多地是以理论灌输为主,重理论轻实践是教育的主要特征,而这一点又和民族民俗的实践性相悖。少数民族民俗是在民族生活场景下产生的民俗文化,应用于民族生活实践是民族民俗的基本属性,也是民族民俗文化赖以存在的意义,但是在现代教育场景下,民俗文化从生活场景的剥离教育,使得其在传承方面形成了民俗文化的实践不足。

三、基于素质教育改革推进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传承

综上分析,现代教育理念和民族民俗文化的功能在内在上是一致的,民族民俗文化是现代教育丰富教育内容的重要资源,两者的一致性意味着在民族民俗传统传承模式解构下,学校教育路径可以成为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的新路径选择,当前多数民族地区民俗教育在民族学校的顺利开展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但是由于现代教育理念在现行教育体制中的推进是逐步发展的过程,因此现代教育环境下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实践还存在多个分歧,这些分歧也使得民族民俗文化基于教育路径的传承举步维艰。在现实条件基础上,现代教育环境下民族民俗文化传承可以采取以下举措来推动教育发展和民俗文化的传承。

(一)把民族民俗文化纳入教育评估体系从以上分析可知,民族民俗文化对于民族学生在民族社会的适应以及在精神上与传统民族精神的一致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民族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这与民族学生的素质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近年来国家通过各种举措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民族民俗文化与素质教育的一致性意味着少数民族学生的素质教育推进可以和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同步来进行,把民族民俗文化纳入民族教育评估体系便是两者同步的具体表现。和普通学生教育一样,大部分民族地区的教育应用的是统一的教育评估体系,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也是民族教育的基本评估体系。在这种评估导向下,虽然部分民族地区在小学阶段已经展开了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但是最终因对于升学率的追求而使得其在初中或高中阶段由于学习压力较大而不得不放弃对民俗文化的教育,由此可见,评估导向教学活动,现行教育体制中民族民俗文化的缺失使得民族民俗文化在民族教育中难以持续进行,同时在具体教育活动中也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影响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因此对于民族民俗文化在教育路径下的教育传承强化就必须从根本上调整现有教育的评估机制,把民族民俗文化的评估考核融合于现代教育评估体系中。民族民俗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的一致已经为此项融合奠定了基础,而民俗文化与素质教育的一致性也意味着民族民俗文化在评估体系中的融入正是素质教育进步的具体表现。

(二)增强民俗文化教育与生活场景的结合民俗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是民俗生存发展的土壤,因此民族民俗的教育同样不能与民族民俗的生活性相悖,推进民族民俗教育与实践生活的结合是民族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民族文化教育与生活场景的结合,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推进,首先是模拟生活场景,可以通过民俗文化与其他课程的结合,通过其他的教学内容设置与民俗文化相关的模拟情境,再现民俗情境,使学生对民俗有逼真的感知,在情境模拟中,不仅推进了民俗文化的生活化认知,同时也使其与其他课程教育目标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民族民俗与其他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以部分民族的对歌风俗为例,可以和音乐课程结合起来,通过对歌模式进行音乐教学,同时也促进了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达成。其次是参与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民族民俗文化在学校的展开多是理论方面的灌输,对于民俗的学习最终要应用到民族生活中去,因此可以把教学内容和当地民俗生活结合在一起,通过各种机会和条件的创设,使民族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日常民俗活动中,在其对民俗的亲身感知中,再进行民俗知识的学习,将有效促进民族学生对民族民俗的理解和认可。

四、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民俗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22-01

现代著名学者钱穆曾说:“风俗为文化奠深基,苟非能形成为风俗,则文化理想仅如空中楼阁,终将烟消云散。”民俗文化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的民众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了解、吸纳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素养之人,成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

1、中学生的特点为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首先,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他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未真正定型,他们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都或多或少的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许多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所侧重的加以点拨,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侯,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的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课文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学语文课程特点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样)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孙犁的《芦花荡》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茶馆》《荷花淀》《胡同文化》《我与地坛》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虽然有其可行性,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并不属于常规的语文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渗透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寻找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进行分析、渗透。

1、通过突破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中学语文教材有相当一部分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它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如果在讲授过程中不能进行正确的解读,那么,学生在对课文的理解就会不完整、不深入,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民俗文化进行正确的分析,详细地讲解。

2、通过发现、领悟中学语文课本中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例如“月”“柳”“菊”“茱萸”“龙舟”等。在讲授这些经典诗歌时,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素材,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

3、通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在教学期间,教师如果能够紧扣不同的时令节日,对中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

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给学生提供一条走进民俗文化、感受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的途径,使学生在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对民俗文化进行有选择地吸收。

4、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实践活动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校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有关民俗内容的课外活动。例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民俗专家或者有关老师给学生举行民俗讲座。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有民俗特色的节日庆典、植树活动、登高赏菊、龙舟竞赛等活动,从而使学生亲身感受民俗风情,受到积极的熏陶和感染。学生还可以开展有关民俗风情的研究性学习。参加有关民俗风情活动后,写出有关感受,写出调查报告。也可以结合乡土教材实地考察,开展有益的民俗活动,举行民俗知识大赛等。这样在课堂学习外,以多彩的生活激活学生的民俗知识兴趣,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的知识人格,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应当把握的原则

由于民俗文化自身精华与糟泊共存的特点及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非主流存在特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教育应掌握适当的原则。

第4篇

摘要:现代著名学者钱穆曾说:“风俗为文化奠深基,苟非能形成为风俗,则文化理想仅如空中楼阁,终将烟消云散。”民俗文化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的民众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了解、吸纳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素养之人,成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关键字:中学语文、民俗文化、渗透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他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未真正定型,他们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都或多或少的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许多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所侧重的加以点拨,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渗透民俗文化的基本保障

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样)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孙犁的《芦花荡》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茶馆》《荷花淀》《胡同文化》《我与地坛》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侯,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的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课文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基本途径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虽然有其可行性,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并不属于常规的语文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渗透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寻找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进行分析、渗透。1.通过突破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教师如果在讲授过程中不能进行正确的解读,那么,学生在对课文的理解就会不完整、不深入,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民俗文化进行正确的分析,详细地讲解2.通过开拓中学语文学习的新渠道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在借助优质课程资源、开拓中学语文学习新渠道时,如果能充分利用民俗文化成分的支持,有效利用民俗文化素材,可以拓宽中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3.通过发现、领悟中学语文课本中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在讲授这些经典诗歌时,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素材,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4.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教学期间,教师如果能够紧扣不同的时令节日,对中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5.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有关民俗内容,能够使中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切勿盲目的渗透民俗文化

由于民俗文化自身精华与糟泊共存的特点及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非主流存在特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教育应掌握适当的原则。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内容很多,但并非课文中只要牵涉到民俗内容或民俗描写就去讲解,在讲解时也不可牵强附会或喧宾夺主地去无限制地挖掘教材,而是应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进行恰到好处地渗透。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民俗教育可以更好地进行母语教育。从另一方面来看,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及生动多样的民俗教育形式,可以在改善中学知识结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中学生的心理追求和文化追求,有利于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播,从而为中学语文教学开辟出新的教学途径。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初中的综合性学习、高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其中最有新意的设置,它们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开展综合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时,中学语文教师在熟练有效地运用文本资料的同时,还可以借助丰富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学资源有文字的、实物的,有显形的、隐形的,有来自自然界的,也有来自生活的。”民俗文化可以作为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充分利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县教育局)

第5篇

关键词:优秀民俗 传承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274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中华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包括信仰民俗、岁时节令民俗、社会交往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生产民俗、民间美术、民俗玩具等。优秀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情感之根,其本质是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优秀的民俗文化凝聚着中华悠久传统文化的精神,体现着勤劳、勇敢、正义、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特别富于活力和渗透力。

在耶鲁大学演讲时提出:“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各族人民创造的独特的文化都是这座殿堂的瑰宝。”

在韩国,尊重民族文化传统成为幼儿园课程的一大特色。韩国幼儿教育既体现时代特征,又具有民族文化的人文内涵,二者很好地融合。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渗透在课程各领域之中,许多幼儿园把学习韩国传统乐器和民族舞蹈作为必修课程。

在日本,每年新学期开始,老师都会发给幼儿家长一张全年每个月保育园的活动安排表,仔细看来,除了寒、暑、春假,几乎每个月都有活动,而大部分是传统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几乎每年都不变。许多文化习俗之所以延续至今,是同传统文化教育从幼儿开始分不开的。

法国、英国、俄罗斯等国也都在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中渗透了优秀民俗文化的内容,旨在传承和弘扬本国的优秀民俗文化,使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幼儿受到外来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变得冷漠起来。据一份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85的幼儿知道“圣诞节”,10的幼儿知道“端午节”、“中秋节”,5的幼儿经过提示能说出“清明节”、“重阳节”。虽然有部分幼儿园开展了民俗文化的教育活动,但是选择内容过于广泛,不具体。教师对有些民俗文化知识的了解甚少,对孩子们的了解和学习的支撑不够。教师在课程中融入民俗文化内容时,忽略其他领域的融合,这就使优秀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没有能够最大化,没能通过民俗文化的传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必须认识到,虽然文化的多元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幼儿教育不能忽略我国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这不仅无益于幼儿未来的成长,也会影响到中华民族优秀民俗文化的积累和延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国家的魂魄、民族的精神,始终是以文化为载体流淌在国人心中,而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最初阶段、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实施优秀民俗文化的教育:

第一,将传统游戏和现代游戏相融合。

传统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游戏,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应该挖掘经典的民间游戏,对其加以改造,去芜存菁,发挥其现代价值,促进幼儿素质的发展,使我们从现代意义的角度对传统游戏进行探索。

第二,将传统童谣以及戏曲渗透幼儿园教育中。

童谣是我国语言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记述传统文化,而且童谣篇幅短小,琅琅上口,语言生动,结构简单,富有情趣和韵律美,十分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将其渗透于幼儿园课程中,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而传统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艺术,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观和价值观,我们应秉承传承的理念,将传统戏曲纳入幼儿园音乐课程,探讨其教育价值。

第三,充分挖掘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艺术瑰宝。它具有丰富的文化蕴涵、鲜明的民族精神和独特的艺术审美意味,在大力提倡弘扬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的今天,将民族、民间美术引入到幼儿园的教育之中,让幼儿从小接触、感受和学习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对开阔幼儿视野,促进幼儿审美经验与认知的发展,培养幼儿从小树立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有很大裨益。

第四,将传统节日融入到幼儿园教育中。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俗、道德风尚和礼仪观念,不同的节日都隐含着不同的且极具文化内涵的教育价值。我们应重视每一个传统节日,开发不同节日的潜在资源,配以适当有效的活动形式,并与家长积极协同,使幼儿通过参与传统节日活动,了解节日风俗,感受节日精髓,从而激发爱国情感,继承我们中国优良传统品质。

第6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

一、民俗文化概述

民俗文化,是时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总称。其中包括: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积淀、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等。通常表现出来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文化风貌、文字符号、地方性语言、建筑风格等等。民俗文化就是一部历史,真实的反映着民族的嬗递更替。研究透了民俗文化就是读懂了整个民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史。也正是因为民俗文化具有的特殊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以及研究价值,才使得民俗文化在漫长的各民族同体生活中得以保留至今。

传承至今的民俗文化中歌舞占据了较大一部分,是经过长时间同化后保留较多的一种能够体现民族风尚,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一种文化传承。歌舞多为民族成员在日常生活、劳作等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独特的民族行为习惯,体现本民族某种民族精神或信仰的一种表达、交流、传递、传承的方式。

被保留传承最广的应属歌谣,歌谣本就是滋润民众心灵的存在,先人经过岁月的沉淀,将毕生经验总结成郎朗上口的歌谣,方便记忆传承。这些歌谣里记载着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对劳动生产的经验总结,更不乏表现其民族精神气质,体现其民族文化价值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教育意义的歌谣。歌谣按其内容划分可以分为苦歌、情歌、盘歌、风俗歌、节令歌、童谣等。其童谣往往是儿童游戏时自然流露的童言,也有成人教育儿童对事物简要认识的知识性歌谣,多以童趣、娱乐为主。

二、学前教育概述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

然而一旦被重视便往往会导致错误观念的形成,很多家长对学前教育理解不得当,越重视反而越使孩子偏离原本应有的学前教育轨道。很多家长错误的认为前教育是学得越多越好,甚至以牺牲孩子的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为代价,这与最初的教育目的明显南辕北辙,得不偿失。学前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幼教专家董旭花说,学前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现今以研究学前教育,培养优秀幼师的专业迅速占领了教育市场,可见科学的学前教育方式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的大力发展、扶持。

三、儿童民谣融入学前教育的必要性及原因

教育关乎着民族发展的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观念也在与时俱进,一成不变的陈旧的教育模式注定会被社会所淘汰,取而代之的必将是更新、更全面、更丰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学前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在纷繁复杂的学前教育中,各种形式的融合此起彼伏,而学者认为,最有意义和价值的融合是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的融合。基于幼儿对事物认知的限制,本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寻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够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的启发诱导教育,并寓教育于各项游戏活动之中,已成为学前教育的热门话题。

学前民俗文化教育课程也就应运而生,这种立足于儿童需要,将丰富的民族文化融入生活的教育模式备受推崇。通过儿歌、童谣、寓言故事等多种形式在儿童现有的认知基础上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其在游戏、娱乐的过程中增长见闻、懂得一些道理。当然对于融入学前教育的民族文化内容需要进行筛选,要选出利于儿童接受,符合儿童发展需求,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综合凡此种种,学者一致认为童谣是最适合融入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

由于各地方民族构成的差异,及长久以来的生活教育环境上的差异,各地方儿童民谣的内容也大不相同,出于对儿童接受能力的考虑,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儿童歌谣融入地方学前教育是最适合、也是最理想的。这些儿童民谣多是以教育为核心目的,将地方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将中华美德也囊括在内,是儿童启蒙、情感培养、代代传承的重要手段。

四、课程设计与研究

(一)理论基础

1、人类学基础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与人本身有着严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既是文化的传承又是文化的创新。而课程又是教育的核心,课程与教育的关系就像心脏和人的关系,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文化形态,课程遵循着文化的一般规律,具备文化的一般特质,是人类文化中的理念。

2、民俗学基础

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俗产生、发展及其规律,揭示和利用民俗的价值,引导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一门科学。以民俗学作为理论基础,将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与理解民俗文化,正确分辨、选取民俗文化,也正确对待、运用民俗文化。民俗文化虽然是一种文化现象,遵循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但它仍然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规律。把握民俗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对我们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有着重要的启示:第一,有利于我们对课程资源的分辨、蹄选、整理、运用。第二,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

3、心理学基础

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这些依次发挥作用的环境包括儿童周围直接接触的环境、家庭与学前教育机构和社区构成的环境、更广泛意义的文化或社会环境。因此,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必须切入儿童生活,以儿童生活为依托进行课程资源选择,必须首先选择与儿童身边最基本的民俗文化事象,再遵循从家庭一学前教育机构一社区为中轴范围进行课程资源选择,然后逐渐延伸至更广泛的、更一般意义的文化知识经验,这是选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最基本的规则。

4、教育学基础

在地球上,中国是唯一没有被中断过历史的国家,中国拥有最古老的民族和最古老的文明系统。但在教育领域中,我国长期以汉文化为主,极少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出现少数民族人民的意愿得不到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与现代教育不相融等现实问题。多元文化教育顺应时展的需要,成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本民族、本国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

(二)课程目标

1、理论依据

对于课程目标的依据,历来有过激烈的争论,有强调社会生活需要的“社会本位论”,有强调儿童发展需要的“儿童中心论”,有强调学科知识的“学科中心论”等。由于儿童的兴趣爱好具有跳跃性,我们需要考虑其兴趣爱好,但是又不能一味的迎合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否则课程目标就成了放任自流、丧失教育功能、远离教育宗旨。因此,对儿童认知和学习的了解使得我们获得一些儿童学习的知识,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儿童提供了理论的指导,这既对我们制定和细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也为我们实施和评价课程目标提供了依据。

2、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制定需要在对儿童、社会、知识研究了解的基础上,应考虑如何发挥课程目标的功能以及如何进行具体目标的设计与选择,这就需要对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制定的基本要求进行规范。笔者认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制定须符合适宜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生活性与整体性相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差异性与多元性相统一、灵活性与操作性相统一等基本要求。

3、目标体系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是对课程的整体把握和统筹,是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实施与评价进行的前提和依据。建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有利于幼儿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了解、实施、评价、创生课程,也便更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发展。

(三)课程内容

1、内容的选择

课程内容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和相应的课程目标,通过从学科知识、社会生活需要和儿童发展需要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诸要素的过程。课程选择是一项价值判断的工作,且历来争论颇多,主要涉及课程目标、课程资源等方面。本研究拟从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存在状态及范围、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选择原则与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2、内容的组织

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组织简称为课程组织。课程组织是课程实施的前奏,是对课程内容及其影响因素的综合性操作,直接关系到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课程实施。课程组织是将构成教育系统或学校课程的要素,加以安排、联系和排列的方式。因此,课程实施涉及课程组织者的课程组织取向,以及对课程诸要素的考虑、课程组织结构的架构、课程组织标准的选择等,是联结目标与实施的直接通道,其成败直接关乎教学质量的好坏。

(四)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课程的重要环节,是把课程设计付诸现实的过程,是从理论到实践、从文本到行动的转换过程,只有通过课程实施,才能产生实际效应,否则,设计得再完美的课程,一旦束之高阁,便不会产生任何的实际效果。同时,课程设计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总是蕴含着对旧有课程设计的变革,课程设计的实施就是把这种变革导向教育实践,使之产生现实效应的过程,也是缩短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过程。课程实施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课程采用、教学和创新阶段。

第7篇

[关键词]金华民俗文化;对外汉语;教学;可行性

文化的传播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必须依靠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推动。文章结合金华市委提出的“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目标要求和战略部署,深刻探讨金华如何在将民俗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方面走在浙江省前列,从理论上与实践上论证金华民俗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可行性,以构建具有金华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一、金华民俗文化以及金华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现状介绍

(一)金华民俗文化

《礼记》记载:“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由此可知,不同地域有着各自独具特色的民俗,并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民俗是人类群体中形成的一种不成文的文化心理和行为规范,是约定俗成的。民俗文化是人们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民俗工艺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建筑文化、民俗节庆文化、民俗戏曲文化等。金华地处浙江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如民俗工艺文化有威名远播的东阳木雕、浦江剪纸;民俗饮食文化有金华火腿、金华酥饼、义乌红糖等;民俗建筑文化有兰溪诸葛八卦村、东阳卢宅等;民俗戏曲文化有金华婺剧、浦江乱弹……继承和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精髓,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软环境。

(二)金华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是围绕着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语言教学,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很多,形成了百家齐放、百舸争流的景象。但是,对如何将文化教学尤其是民俗文化教学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少。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学为例。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自2007年招生以来,留学生招生人数多年来稳居省内同类高校第一。在学校的日常语言教学中,主要开设精读、听力、口语、读写等课程,而较少涉及文化教学尤其是当地民俗文化教学,即便涉及也多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开展,面较窄,仅能面向部分学生。因此,文化教学融入课堂教学仍有待重视与提高。此外,该校对外汉语教材长期使用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发展汉语》系列,缺乏文化教材尤其是民俗文化教材读本。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金华民俗文化教育的原因与意义

(一)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的导入,对外汉语教学也离不开文化的教学,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推动发展。语言的学习与使用总是与社会风俗、宗教、历史、人文等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人们在使用某种语言进行交际时,无形中总会透露出语言背后所蕴含的相应的社会文化因素。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唯有把学到的语言知识结合所学语言蕴含的特定的文化内涵,并且转化成自己的思维方式,才可以更快更好地学习、理解并运用所学语言。著名语言学家罗立言(JohnA.Rassias)谈到语言教学时曾说过:“你不是在教语言,而是教这种语言的文化。”对于来到中国的国际友人,无论来华时间长短,在他们学习汉语的同时,无形中都会接触到很多含有当地文化元素的风土人情、节日庆典、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文学艺术、歌曲电影、礼仪服饰、茶艺烹饪等。语言同文化的结合,让学习者切身体验,可以促使他们对汉语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汉语学习动机也因此增强。学习汉语不单单是为了获得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为了与中国人交流来往,并最终融入当地的社会文化习俗中。语言教学同民俗文化教学密不可分、相影随行。

(二)金华民俗文化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金华地处浙中地带,其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无论是衣食住行、节庆文化、买卖交易等传统民俗事项,还是深层次的民俗文化心理,都对整个浙江的民间传统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与价值。作为从事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的对外汉语教师,应当立足于金华民俗文化资源,促使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能够成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1.独具特色的饮食民俗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水土有一方饮食,金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孕育出了金华地区独特的饮食民俗文化。金华火腿是浙江传统名产之一,火腿具有俏丽的外形、独特的芳香、悦人的风味,色香味形俱全,是我国腌腊肉制品中的精华。勤劳智慧的金华人不仅火腿加工工艺技术精湛,而且在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所以造就了具有独特风味的金华火腿。义乌素有“红糖之乡”的美名,其红糖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鸡毛换糖”最早形成于这里,义乌小商品的发展渊源也可追溯到红糖。金华火腿、义乌红糖都是生于乡土亲于乡土的,在这片土地上传承着传统习俗的力量。2.富丽别致的民间艺术金华戏曲以婺剧为代表,婺剧起源于农村,具有取材范围广泛、表演形式生动、注重手头功夫等特点,不但表现了浙中人民独特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更蕴含了浓郁的婺州文化,是婺州文化的典型代表。在金华源远流长的文化发展历史中,民间技艺文化也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如木雕、剪纸等经过历代传承、师徒相授,在民间发扬光大,成为一张张金华的名片。金华民间技艺以东阳木雕最具盛名,它历史悠久、种类丰富、雕饰精美、技艺精湛,蕴含了我们金华人民的智慧,融汇了当地特有的气质和文化素养。当然,金华民俗文化远不止这两个方面,金华宗教文化、建筑文化、节庆文化等,经过长期积淀,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置身于这样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更可以激发汉语学习者的兴趣。积极开展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不但可以有效地向外籍人士推广汉语,继而传播经典文化,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我国和其他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

三、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金华民俗文化教育

(一)师资培养方面,对外汉语教师应树立本土民俗文化理念

文化的对外传播,对外汉语教师是关键。金华民俗文化资源丰厚,身处这种文化环境下的对外汉语教师应当重视本地区民俗文化教学。然而,在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民俗文化并未得到相应的传播,究其原因,首先是多数对外汉语教师并非金华本地人,对金华民俗文化了解不够且对民俗文化敏感度不高,其次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强调语言知识的讲授教学,而忽视了语言教学与民俗文化教学的融合。为此,相关高校或机构应对对外汉语教师进行适当的民俗文化培训,促使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师对本地民俗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此外对外汉语教师自身也应树立起语言教学与民俗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将汉语语言教学放置在当地民俗文化的背景环境之下,引导留学生亲自体验当地民俗文化,从而激发他们语言表达的兴趣。

(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社会实践,融入本地风俗

对外汉语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使教学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学习动机。除了进行常规语言教学外,适时开设一定的文化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播应当采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即对外汉语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不能为传播而传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在课堂上补充拓展文化知识,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汉语学习者更可以直观体会当地民俗文化的魅力,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这样也更加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并使其融入当地生活。

(三)可编写适宜本地对外汉语教学的民俗文化读本

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语言教学的教材很多,但文化教材尤其是民俗文化教材则显得稀缺,目前市面上专门为留学生编写的民俗文化教材有舒燕的《中国民俗》、祝健的《中国的节日与民俗》、王衍军的《中国民俗文化》。对于金华民俗文化的研究,目前成果也较少,高燕(2016)在专著《金华民俗文化读本》中,从传统工艺、节庆、戏曲、建筑、饮食等五个方面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金华的民俗文化。为继承弘扬金华民俗传统文化,为振兴金华文化产业,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者而言,我认为,可以专门为汉语学习者编写金华民俗文化读本,将金华民俗文化最经典的代表汇编成册,并结合金华汉语学习者的国际特点,出版汉语、英语、阿拉伯语、韩语等多种语言译本,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推动我们的民俗文化走出国门、传播普及。相关机构及学校要支持鼓励开设更多中华文化课程尤其是民俗文化课程,举办更多社区推广活动,要面向汉语学习者大力开展相关民俗文化的教学和推广。此外更要加强对外汉语师资的培养、培训和派出力度,研发、翻译、出版更多语种的教学资源,充分调动政府、学校、组织、企业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做好金华民俗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这项工作,为振兴浙中文化产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柯玲.对外汉语教学的民俗文化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4).

[2]史笑非.山西民俗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高燕.金华民俗文化读本[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6.

第8篇

众所周知,中国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可从中不断的挖掘出民俗文化资源的教育性能,将其逐渐融入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当中。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并且可拓展学生知识范围,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与此同时,还能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教学成效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民俗文化走进校本课程

我国的每一个节日都具有其自身的历史意义及独特的乐趣,并且展现出日常生活的节日特点,让学生能够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激励起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为此,不少学校相继开展各类传统文化学习活动。而我们的校本课程不但需要对民俗文化做出全面的讲解,并且要深挖民俗文化的精神意义。

(一)提高课程目标的具体定位

日常生活当中,传统节日是非常多的,但不能让广大学生仅仅停滞在对民俗文化的外在形式的理解上,需将民俗文化的实质性精神挖掘出来,将提高广大学生对民俗节日文化的深层次认识及浅析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为此,作为教师不但要增加学生对节日的认识,并且要利用多姿多彩的活动深挖民俗节日文化的真正意义,促使学生能够在身心上感悟到民俗文化的魅力所在,为学习丰富的民族文化创造良好的前提性条件。

(二)开展主题单元教学拓展学习广度与深度

1、对节日的理解对节日的理解主要是针对节日相关知识的认识,譬如:节日的来历、相关传说、节日习俗、地区特色、节日歌词。同时可有效的利用网络知识、书籍、家中老人的口述等方法来进行自主性学习,学生之间及时的沟通,或者通过教师来进行课堂传授。2、对节日的探究可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对习俗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意义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譬如:纪念、美德的颂扬、祈福等等,进行相关的归类整理。并且,节日习俗也存在不同的利弊,可让广大学生针对传统节日进行讨论,组织学生对移风易俗来表达自我认识。譬如,一些家庭在过年的时候选择全家外地出游、一些家庭选择聚在一起吃年夜饭,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学生可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同时探讨的过程当中教师可进行相应的专业性指导。3、对节日的体验节日民俗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此,可让广大学生去体验一些地区的节日,这样才能够从中感受到节日的独特之处,感受到节日的真正内涵。譬如:端午节、元宵节到来之前,教师可组织学生共同包粽子、包汤圆,即便在手艺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可是能够激发起学生非常大的兴趣,还可以向自己的爸爸妈妈请教,传授给其他的同学。这样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去体验到民俗节日文化带来的乐趣。

(三)配套校本教材的编订为课程教学供应借鉴指导

具备配套的校本教材是做好校本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校本教材一定要与学生的基础年龄特点及心理发展水平相吻合,具备显著的趣味性与知识性,图文并茂,具有良好的可读性。校本教材当中包含了节日知识的相关介绍、拓展性知识问题等,侧重于让学生对民俗节日文化的思考、提问、研究,同时为学生供应相关学习材料,并且校本教材能够为教师今后的素质教育教学供应借鉴性指导。

三、民俗文化走进校园文化活动

(一)教师作为文化活动的主体参与者

学校负责人要举办各类节日文化校园活动,为广大学生供应良好的平台及做好相关服务。学生与教师作为文化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同时还可邀请一些家长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并且做好表演与观众的划分。

(二)举办多样化的文化活动

民俗文化活动包含了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在集中式文化活动的过程当中,我们可编排舞台剧、节日诗歌朗诵,由师生自导自演,同时可利用节日知识趣味问答,邀请师生与家长一同参加;在分散式文化活动的过程当中,可进行现场比赛。譬如:包粽子、艺术剪纸。亦可进行现场趣味游戏,猜灯谜。将民俗节日活动与促使学生综合素质有效的综合在一起,令广大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民俗文化所创造而来的乐趣。并且这种师生、家长一同参与的方式能够增进师生、家长相互间的感情。

四、结语

第9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与实践;民俗文化;渗透

一、现阶段青少年对传统和地方民俗文化的漠视原因分析。

(一)崇尚洋节日

当今的中小学生对于传统或地方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而相反对于外国节日却有着不可抵挡的趋势。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凝聚了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体现了各民族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然而,中华儿女对待自己的的传统节日只有麻木和冷漠。这将是我们文化危机的所在,身至于此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学校是主要的教育机构,既然提倡素质教育,那么中国的传统民俗应当引起重视。

中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看法如何呢?为了了解中学生对此的态度,我们以发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经过我们整理发现,90%左右的学生都有过洋节的经历,对中国传统节日持降温态度的有40%,而通过调查发现,他们认为外国节更有节日气氛,更热闹,更适合他们这个群体,而中国传统节日太素,只能和家人在一起,缺乏激情和闹腾的场面。

(二)网络的冲斥,生活水平的提高。

当代的中小学生,网络是他们与同学朋友交流的一个主要平台,网络游戏是他们美好的时光的挥霍品,那游戏中的厮杀场面已成为充斥他们大脑的图像。笔者曾在农村老家过年,子侄辈们早早吃好饭就守到电脑前,纹丝不动。炫目的烟花、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丝毫引不起他们的兴趣。过年的压岁钱成为他们理所当然的充点卡的资金。而农村孩子大年初一早早起来拜年的习俗已不复存在,哥哥准备的几十张崭新十元钞票发不出去。问其原因,是现在农村家庭的孩子已不缺那几个钱,父母们还生怕孩子去拜年丢脸,怕别人笑话。也不曾灌输这样的习俗给孩子。

纵观目前的现状来看,传统节日和地方民俗已被孩子们渐渐淡忘,我们如果长此以往的话,那些承载美好祈愿的节日终有一天会从人们的印象中抹去。而我们作为教育者,深感责任的重大。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

1.中学生的特点为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候,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照本宣科的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这些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更多的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学语文课程特点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如《社戏》《故乡》《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等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和实践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并不属于常规的语文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渗透时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和授课内容,寻找有效的途径和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渗透。

1、利用节假日,让学生进行民俗民风的采风,举办摄影展或画展。

我们黔东南可谓是“歌舞之乡”“百节之乡”,淳朴的民风民俗早就已经响彻九洲,让很多中外游客慕名而来,这样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作为本土人却不知道,实在是一大笑话。所以,教师可分配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节假日到民间去采风,利用手中的手机或家中的摄像机或数码相机把看到的民风民俗拍摄下来(有画画能力的就用手中的画笔把家乡的淳朴民风描绘出来),再配上文字说明,也许拍摄效果不好,但毕竟是人生的第一次体验。然后在班上甚至在学校举办一年一度的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民风民俗摄影展。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以“走进黔东南”为主题,搞一次把家乡推向世界解说词的综合性学习。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我们的传统民俗文化又得到了传承,更加深了学生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2、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渗透。

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亲人团聚的中秋节等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而除了这些传统节日外,我们家乡还有很多节日都有其美丽的传说和特殊的含义,如架桥节,姊妹节,鬼节,荷花节,斗牛节,芦笙节,丰收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是勤劳善良的黔东南人民经过岁月的洗礼,感谢上苍对这片土地的恩赐而形成的。

3、通过文本分析渗透民俗文化

语文学科可谓博大精深,涉及的知识面丰富多彩,其中很多篇目都与民俗有关。如在教学《社戏》时,可结合我们黔东南的芦笙节来进行教学,教师在讲解时,可以让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谈自己家乡的芦笙节是在什么时候过,有哪些节目,场面怎么样。让城里的学生更多的了解农村的民风民俗。而《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中的谚语更是体现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在此基础上收集一些家乡的谚语进行补充,就会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拓展。在教学《云南的歌会》时,可预先搜集当地的民歌进行赏析,可以讲讲黔东南歌舞之乡的由来以及少数民族对歌的场面。

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应当把握的原则

第10篇

作者:孙琳 张新沂 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一、天津民间玩具地域特色及种类

(一)天津民间玩具的地域特色天津地区民间玩具风格的形成一方面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当地社会状况的影响。天津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其地处南北交通枢纽,东临渤海、北接北京,所以工商业极为发达,民众生活丰富多彩。因受到宫廷美术及当地繁盛商业氛围的影响,天津的民间玩具不仅体现出精致化和典雅化的特征,还带有市民化的审美旨趣,融贵族气质和市民商贾旨趣为一体。

(二)天津民间玩具的种类天津民间玩具的种类繁多,比较典型的如“泥人张”“风筝魏”、屈文台的“刘海空竹”、王文会的娃娃、王继昌的灯笼、天津丰窝麦杆玩具、天津面塑、毛猴、端午节的老虎褡裢等,它们充分诠释了天津民间玩具丰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民俗文化的风采。天津最为著名的民间玩具品类是“泥人张”和“风筝魏”,作为“津门一绝”,它们被列入了天津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泥人张”还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风筝魏”(图略)是天津老艺人魏元泰一家扎制的风筝。魏老一生都在从事风筝的制作,他不断探索,勇于创新,通过自身努力,先后研制出平拍式、立体式、串式和整提式、组合式及折叠式风筝,品类有200余种。“风筝魏”以造型优美、工艺精湛、风格独特、彩绘逼真闻名遐迩。“风筝魏”在彩绘上吸收了天津杨柳青年画的特色,线条简洁明快,色彩艳丽浓重;在内容上以人物、花鸟鱼虫为主,其中以飞禽最为丰富多彩,造型生动、别具一格。“泥人张”始于清代道光年间,已有18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北方民间泥塑玩具的代表,创始人是张长林,如今已传至第六代。“泥人张”采用写实的手法,通过仔细观察,将物体的体积、造型、颜色、神态等形式语言,融入作品之中,又装饰以道具使其更加精致和雅化。“泥人张”玩具选取的内容多为具有吉祥意义的民间题材和历史故事,受宫廷艺术和发达商业的影响,做工精巧且造型逼真,整体给人的感觉是色雅而简、艳而不俗、丽而不华,形体简练而流畅,形神兼备。天津“泥人张”玩具(图2)体现了天津的地域文化特色,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民俗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教育价值。

二、天津民间玩具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一)承载着文化教育的作用民间玩具具有娱乐性,同时也具有文化性,传达着特定的民俗文化观念和精神。民间玩具在材料方面多是选择泥、木、竹、布、纸、草、矿物颜料等自然材质,这样不仅有利于儿童感受大自然、认识大自然和探索大自然,更有利于培养儿童节能环保的意识和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民间玩具在题材上多是表现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和吉祥主题。如“泥人张”玩具的题材多取材于长期流传、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民间习俗、舞台戏曲,包括人们熟知的《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儿童在把玩民间玩具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形式的熏陶,学到传统的优秀文化,增长知识,真正实现寓教于乐。民间玩具也是我国民俗和传统文化节日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着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帝京景物略》里记载:“二月二日曰‘龙抬头’……其谣云: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陀螺、空钟(即空竹)和毽子在这里就充当了“龙抬头”这种民俗文化的载体和符号,用以传达民族文化的精髓,传承民族文化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融入儿童的心灵之中。放风筝不仅让人们身心愉悦,还喻示着放晦气,更是通过风筝图案将“刘海戏金蝉”“牛郎织女”“八仙过海”等历史文化故事传承下来。

(二)承载着精神愉悦的审美作用民间玩具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中,紧密联系民众的生活方式、民族心理、民俗文化,强烈地反映了民族的审美取向与造型特征。儿童接受审美教育方式大多是通过亲身体验。天津“泥人张”的很多玩具作品是专门用于欣赏的,其精神性的审美功能不言而喻。“风筝魏”“刘海空竹”等属于健身玩具,使儿童在玩耍时获得极度放松的心理愉悦。放飞的不仅是风筝,还有那颗向往自由飞翔的心灵,心情随着风不断地高飞。因此,风筝带给儿童的是一种玩耍时的精神愉悦的审美享受。抖空竹带给儿童的精神愉悦,也贯穿在玩耍的过程中。抖空竹需要循序渐进地练习,通过不断尝试,才能掌握技巧。而抖空竹的成功实现就是一种合目的性的精神满足,这也就是民间玩具在发挥它的精神愉悦的审美功能。像吹糖人、竹签面塑等民间玩具被做成后,已不再是具有使用价值的食品,儿童在玩耍和欣赏过程中会获得很多精神愉悦的享受。由此可见,将美学和艺术观念的大量导入民间玩具,不仅能够激发儿童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还能起到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

结语

教育家、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指出:玩具是儿童最亲密的伴侣和第一本教科书。可以说,民间玩具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儿童通过玩民间玩具,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启迪智慧、强健体魄、激发创新精神,而且可以培养德育,促进身心健康。天津拥有丰富的民间玩具,我们应该通过寓教于玩、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其渗透在儿童成长和教育中,一方面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促进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第11篇

一、精选适合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可贪多、贪深,适合的就是最好的。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兴趣需要,我们可以将自己身边的传统美德、文学经典、民族工艺(布依族的织布、蜡染等)、传统体育、古典音乐(布依族的木叶、八音坐唱等)、民风民俗(布依族每年三月三、六月六等)等领域的内容,作为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一是打造环境文化。对学校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充分利用每一间教室,每一面墙壁,开辟传统文化经典长廊,讲述传统美德故事,展示传统文化经典代表,使学生身处校园,能时时处处感受到伟大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二是建设班级文化。把圣贤智慧、经典名著、璀璨艺术和传统节日文化等与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有机融合,营造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开辟学习园地,展示学生的剪纸、书法、绘画作品,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三是铸造精神文化。致力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风、校训,班风,使其成为师生思想的引领,诠释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新内涵。

三、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一是参观名胜古迹。结合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下五屯刘氏庄园、泥凼何应钦故居等),使学生了解祖国悠久、丰富的文化遗产,通过现场视听真切地感受中华民族艺术的博大精深,进而激发他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二是开展民俗文化采风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当地社区开展民俗文化采风活动(布依族的编、织、染布等),直接参与到当地民风、风俗中去,真切领略民俗风土人情,亲身感受这些久传不衰的民间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三是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古往今来,经典文化长久不衰,灿若星辰。经典诵读气势磅礴,可以震撼学生心灵,给学生带来各种感官的刺激,使其直观、有兴趣地参与其中,用传统文化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一幅厚重而宏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画卷,令人震撼而又倍感亲切,也勾起了世界人民包括广大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这为我们进行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提供了一个绝佳机会。在21世纪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被科学技术带来的利益所迷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却少之又少,从而形成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年青一代最为明显。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学校应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教育,向学生讲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讲清学生自己肩上所负的责任,树立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让学生知道没有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没有中国的独立品格。如果离开了传统,割断传统文化的血脉和根,就会迷失自我、丧失根本。

四、利用节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继承和发展的文化价值。诸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涵盖了民族习俗、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诸多知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充分利用节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但增长学生的课外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文本的解读也会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寒假结束,学生带着对春节的留恋走进了课堂,对贴春联、包饺子、看花灯等地方习俗还是记忆犹新、回味无穷。教师可专门拿出一节课以口语交际的形式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例如,由学生任意组合,分成春联小组、饺子小组、花灯小组,通过小组合作搜集贴春联、猜灯谜、包饺子等关于春节习俗的材料;在交流环节,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对于感兴趣的知识也可以摘抄积累。如果学生的交流背道而驰,或抓不住重点,教师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读给他们听,以达到收放自如的效果。又如,清明节时可以在少先队大队部的组织下,带领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祭奠英灵、凭吊先烈,现场给学生讲一讲革命先驱的丰功伟绩,然后让学生写一写作文,洗涤心灵、提升素养。再如,端午节自然要引出屈原,教师鼓励学生搜集屈原的爱国故事,品读屈原的《离骚》等,观看赛龙舟的视频,从视觉和感觉上领悟伟人的爱国情怀,欣赏地方习俗的热闹和喜庆。又再如,中秋节期间可以开展中秋诗词比赛,鼓励学生踊跃搜集,并利用阅读课展示表演;还可以组织开展中秋节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以调查研究、访问、查找资料等多种形式,了解各地和家乡过中秋的习俗;然后,每人制作一份手抄报,在交流会上,同学们以解说形式汇报。这样,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了节日的意义,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精神,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五、利用校园宣传阵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渗透的主渠道之一,是无声的传统文化教科书。我校虽属农村学校,但是文化氛围浓厚。教学楼的墙壁上则戎有名的人物像、中国有名人物的事迹,操场上的《五心童谣》等都是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此外,学生在课间活动的时候进出教学楼,必然可以欣赏到文化长廊上那些图文并茂的经典诗文,通过走一走、背一背,积累古典文化,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也可以利用三分钟口语训练引导学生加深记忆,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达到了积累目的。

六、做到学科教学渗透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

第12篇

我国的民俗文化博大而精深,由此确立了课程题目“自然涵养天性 民俗厚积文化‘项目’课程支架幼儿发展”,进一步地深入研究、感知、探索。

概念界定

自然 一是广义上的“自然”。“自然”的最初含义是指非人为的本然状态。到了近代,“自然”则主要指存在者之整体,即自然物的总和或聚集。到了现代,哲学家提出作为生态系统的自然概念――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存的各部分组成的生命共同体。在哲学上,“自然”指的是自然界、物理学宇宙、物质世界以及物质宇宙。在当今,自然既可用作名词指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也可用作形容词指天然的、非人为的或不做作、不拘束、不呆板、非勉强的。

二是教育上的“自然”。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自然概念最早出现在《老子》一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老子所说“自然”一词并非指自然界及其状态,是为了能够顺任自然,自然并非外在于道,道本身就是自然。老子所强调的“自然”是要求统治者应该效法自然,行自然之政令,使人类社会得以自然而然地发展,老子是让人们回复原初的自然生活本能,并不是要把人们引向神秘、玄虚的形而上世界。在西方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有关自然教育思想,所谓的自然就是保持事物的本质、本性。卢梭系统地提出了自然教育思想,认为“自然”一词是指世间万物要保持其天然面貌、不被外界所干预的意思,教育上的“自然”指的是教育要顺应幼儿的天性,遵循幼儿发展规律。

当前教育上提出的“自然”一词,是对应试教育下违背幼儿发展规律,以成人价值观为导向,在机械统一模式下培养出的幼儿各种弊端的批判而提出,指的是教育要顺应自然,以自然的本来面目来教育幼儿,顺应幼儿的本性发展路线展开的教育。

黄武雄认为,儿童身上有几种自然特质:首先,儿童具有洞察复杂事物的特征的能力。如语言的学习对于成人来说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啊,但是幼小儿童在学习母语时却是那样的自然而然。这说明儿童具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敏锐的抓取事物或语言整体特征的能力。其次,以无畏无休的体验,参与世界的秩序,换取最真实的知识。第三,免于偏见的限制,即好奇心与一种面向世界的开放心态。(自然在本课题中是指幼儿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充分与户外环境及材料互动,自然而然地形成活动,是一种儿童天性的的流露与释放。它与教师在教学计划指导下高控幼儿的学习是截然相反的。)

基于生物遗传动力反馈簇理论体系,自然教育是解决如何按照天性培养孩子,如何释放孩子潜在的能量,如何在适龄阶段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自信、自理等综合素养的均衡发展的完整方案,解决儿童培养过程中的所有个性化问题,培养面向一生的优质生存能力、培养生活的强者。一句话,所谓自然教育就是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个性和发展规律所进行的教育。

天性 《荀子・儒效》“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为“天性”一词的汉语出典。此处“天性”概念自身的内涵虽然尚未充分显明,但它无疑是作为一个与“后天积习”有所区别的概念而出现的。“天性”中的“天”蕴涵了天性概念的一个基本维度:天性首先是指人“先天”具有的,或“自然”所赋的品质或性情。“先天”在哲学上指先于实践和经验,即离经验而存在着为先天,由经验而出为后天。“自然所赋”在生物学的意义上则与遗传这一概念密切相关。

鉴于以上两点,本研究将天性概念界定为:人先天具有的,独立于人的后天经验而存在的,通过种族的遗传而形成的,人类所共有或个体所独有的性质、性情、性向、性好等。

告子云:生之谓性。广义的天性即通于“生之谓性”意义上的“生性”:只要是人生而即有的,自然所赋的,称之为人类的天性。但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天性却又逐渐演化成了一个更为狭义的概念:它不仅“泛指”大自然所赋予的,“人”性所赖以形成的全部“生性”,它更“专指”自然天成、相对固定、不易被改变而经常表现为特定的性向、性好等形式的那部分“生性”。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层部分,是民族文化的根源,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必须从民俗文化入手。民俗文化是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复合体,反映着人类的生存智慧和意愿,是民众对过去的记忆、现实的感受、未来的憧和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与向往,并通过民众自身作为载体进行传播而形成生生不息的知识体系、行为体系和价值观念体系。民俗文化是人人持有、享用、承续和创造的文化,是最公平的文化系统。民俗文化有着重要的生活实用价值,在民众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知识的获得、文化的承续、关系的调节、行为的实现、身心的欢娱、精神的平衡、审美与生命意识的流露等等。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人类长期发展创造,承载着丰厚的知识。民俗文化自成一体,通过社会生产生活不断繁衍、更新和传承,它是人类永恒相伴的文化体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基层文化,是文化之根,起着文化的奠基性作用,不可小视。它反映了社区和集体的人群意愿,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包括民俗戏曲文化、民俗工艺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装饰文化、民俗绘画文化、民俗音乐文化、民俗歌舞文化等。作为民族未来的希望,幼儿应从小学会尊重和理解民俗文化传统,并在将来继承和发展民俗文化的精髓。

幼儿民俗文化教育值得提倡,民俗文化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具有培养民族审美情趣和民族情感、形成民族价值观和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培育以及弘扬民族精神、保持和彰显民俗文化特质、传承民俗文化的作用,具有知识教化、道德教化与审美娱乐作用。它是最早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决定性因子,是儿童社会化的自然之师。民俗教育是一种国情教育,具有培养幼儿积极情感的作用,具有建设我国特色学前教育的作用。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在实现儿童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教师支架理论 支架原意是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脚手架就是工人们在建造、修葺、或装饰建筑物时所使用的能够为他们和建筑材料提供支持的暂时性的平台或柱子等,是一种临时性的支撑架构。

支架式教学最初产生于探索父母如何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研究中。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早已把支架理论引用到教学过程中,而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近年来,国外众多学者对支架式教学进行了具体系统的研究,内容如下:卡茨登曾明确指出,支架式教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瑞德研究证明支架式教学是一种理想的、适宜于个别化教学的干预方式。迪克森等提出,支架式教学是系统有序的,包含了提示的内容、材料、任务以及相应的教师为改善教学所提供的支持过程。普利斯里等认为,支架式教学是根据学习者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这是关于支架式教学目前最为广泛接受的观点。荷兰的Winnips对支架有相当全面的研究,他在研究中也提及到支架在各种教育媒体中的应用,但没有深入展开。美国的Lauren Resnick认为现代教育的目的已经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将学生培养成一个问题解决者。他们认为,支架式教学很好地满足了这一需要。

我国的专家学者也对支架式教学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程度框架构建的探索,其中成果最显著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的祝智庭教授、闫寒冰博士等为代表的专家们。他们认为学习支架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以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通过支架(教师或有能力的同伴)的帮助,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学习过程被内化),最后撤去支架。总的来说,国内外支架理论的发展已相当成熟,国外的研究并已在向各领域渗透。但大部分研究都只是局限于课堂教学中,在游戏中研究得较少,特别是支架理论在幼儿游戏中的应用更是凤毛麟角。而支架理论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同时兼具较高的实践意义,故将此理论作为课题研究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 宋乃庆等人提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控制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主动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陈虹娟提出幼儿的自主学习是指孩子在幼儿园中,在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按自己的想法和心意,选择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水平、自己的行为方式,独立地来接触信息,获得经验,提升认识,自主地发展的学习过程和方式。现代儿童学习观认为,孩子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学习,是使孩子身心获得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的学习。本研究中的自主学习,是一种开放型的自主学习。在借助前人的基础上,幼儿自主学习是在项目活动中,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心意,选择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水平、自己的行为方式与同伴、与材料充分互动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帮助与支持下,在信息认知、技能获得、气质形成、情感受益等方面自主地发展的学习过程和方式。研究中的自主学习,更多是指向学习的品质,即强调幼儿应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有主动学习的表现,善于发现问题并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而不是等待和依赖教师的帮助等。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强调,活动过程中尊重、鼓励幼儿兴趣,注意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追求活动性、探究性的课程思想,倡导综合性的活动,且要求活动内容从幼儿角度出发,选择符合儿童天性的主题来编制网络图,使幼儿兴趣及教学内容都能得以延伸。活动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这样将幼儿的兴趣生成活动,能更好地实现“幼儿的主动、探索性学习与发展”。项目活动最初来源于教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的把握,对《指南》《纲要》目标的熟知;同时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的活动内容。原则上,孩子年龄越小,探索的题目横向相关性而不是纵向相关性就越显得重要了。横向相关性,指的是为儿童进入下一个班级或下一所学校做准备的学习;横向相关性,只对现实经历有积极意义的学习活动。

项目教学课程总目标

在项目理念下,依托自然环境、材料,保护幼儿童真,顺应幼儿天性发展,融入民俗元素的项目课程,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及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幼儿园、家庭及周边教育资源,最终实现:通过对自然、社会、自我、文化等项目课程内容的体验,幼儿产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使幼儿养成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良好学习品质。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让幼儿终身受益。

项目活动年龄阶段分目标

制定适宜的目标是幼儿教师开展活动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及关键环节之一。一般来说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思考和制定,即情感态度、方法能力、知识经验,因此围绕项目活动理念下民俗文化课程的开展,年龄段目标围绕以上三个维度进行。(见表一、表二、表三)

幼儿园主要研究

幼儿园一直以来依托北京市幼儿快乐与发展课程,开展综合性主题活动研究,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依据《纲要》目标、幼儿兴趣、季节特征、节日活动等选择主题内容,通过预设主题活动目标,涵盖五大领域活动内容进行教学计划的设计,并实施。这一过程中,看到的是教师对幼儿年龄特点、课程与教材的把握。《指南》颁布后,强调“以幼儿为自主发展主体”的活动。本园借助“项目教学法”开展各项活动。

理清了综合主题活动中,项目理念下的活动选取 一是项目活动的选择与类型包括:

与幼儿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项目内容:童话故事、儿童城、蛋糕房、超市等。

民俗文化项目的探究,如:书、北京小吃、茶馆、印刷博物馆、皮影戏等。以及项目活动过程中民俗文化符号融入剪纸、扎染、水墨画、青花瓷等,幼儿园地处城乡结合部,老北京民俗文化的内容贴近幼儿生活,且便于项目活动过程中实地考察、探究活动的开展。

二是大型主题活动的开展――将园所活动与班级活动进行有机的整合。

按季节分:“校园DIY――绿植课程”“夏日亲水节”“自然课程”

按节日分:“民俗节日课程”“黄村一幼民俗文化节”“礼仪课程”

按学期分:“小脚丫走天下”“幼小衔接课程”“亲子、趣味运动会”

每学期伴随活动:“阳光区域游戏课程”“茶馆”“安全课程”等。

例如:园级开展大型活动,将班级内的特色活动提升新的高度,各种大型活动中,增加幼儿体验、参与的机会。每个学期末的项目展示周,孩子们会在年龄班级范围内进行经验分享、区域共享等。民俗文化节,就是将班级内学期初与幼儿共同选择的民俗特色内容,与美工区进行整合,感知民俗文化中民俗语言、民俗艺术等。

探索出适合我园活动的项目教学“五・五”式发展路径 在项目教学的教育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支持幼儿在项目活动中发展,本园探索出了项目活动的五段式实施路径即:导入――观察体验――探索发现――合作交流――回顾展示。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丰富,最终形成了以五段式实施路径为纵向内容,以幼儿预期发展价值、教师支持策略、幼儿关键经验获得、案例、整体概述为横向的项目教学“五・五式”发展路径。(如表四)

首先,纵向内涵。第一阶段即导入环节,纪实活动的引入阶段,目的在于引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确立研究项目更重要的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调动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第二阶段为观察体验阶段,《指南》说明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直接经验为基础,要最大限度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经验获得需要。”这一环节中,孩子们通过多种感官进行体验。如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帮助幼儿对项目活动中的内容进行广泛的认知。第三阶段为探索发现环节,其内涵为: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幼儿真正的探索始于对答案的追求,是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探索答案的过程。第四阶段为合作交流,其内涵为: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同时,重视交流的作用。交流是孩子们获得经验的一条途径,交流是探究过程、结果、结论的表达,也是同伴分享,倾听同伴意见,或进行讨论、争论、达成共识的过程。第五阶段为回顾展示,其内涵为:回顾是回想过去,思考过去发生的事情,帮助幼儿归纳总结、提升经验,同时起承转和,引领新的开始。

其次,横向内涵。幼儿预期发展价值:以教师角度,叙述幼儿在活动过程中预期达成的目标(以列条目的形式)。

教师支持策略:教师从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总结、归纳、高度提炼出来理论方面的核心词组(举例:观看视频、谈话活动、故事导入等)。

幼儿关键经验获得:以幼儿角度,表述在导入环节获得的关键经验(以列条目的形式)。

案例:按照项目进展顺序列出案例名称。

整体概述(现状分析):(幼儿方面)此阶段完成后对幼儿整体分析,通过幼儿此阶段表现,能够为下一阶段提出问题――起到启合转承的作用;(教师角度)通过观察幼儿,对幼儿活动支撑的引入。

梳理出“循环‘Z’型幼儿行为观察与教师支持策略”记录表为观察抓手 项目开展过程中,每一环节向下一阶段进行时,需要教师通过对幼儿的行为观察,进行有效支持的策略。为方便教师教学策略的实施及案例的梳理,经过教研,形成了《幼儿行为观察与教师支持策略记录表》。表格在实践过程中,起到的是工具的作用,而这个工具的三方面内容的作用才是教师真正读懂幼儿和有效支持幼儿发展的关键。教师在“看到――读懂――支持”三个环节中来实施有效教育的过程,恰恰是支持幼儿从原有关键经验向新的关键经验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

“看到”对于教师而言,是在静静看、仔细听、用心想的一个过程。

“读懂”是通过幼儿的典型行为表现及其典型行为本身的意义,同时通过教师自身教育经验和关于幼儿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和心理以及学习方式等丰富的知识,分析幼儿潜在的隐形的学习品质。是教师实施有效教育之前,链接“看到”到“支持”部分的关键点。

“支持”是懂幼儿之后,做出的支持应该更会伴随幼儿浓厚的兴趣、奇妙的想法、大胆的尝试、积极的思考以及他们自信的发现。在“Z”型循环支持路径过程中,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工具的三个作用,就会促进幼儿自主的发展。 “Z”型循环中:核心为学习品质,圆周上一个个活动建立横纵联系,这些联系的活动,向外指向幼儿的学习方式,向内指向了幼儿的学习品质,一个案例就是一面“蜘蛛网课程”,教师寻找到了学习品质之间、领域目标之间、活动之间,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的联系,但将此联系回归到项目活动的开展中进行利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探索项目活动开展中,呈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主题环境的构成 好的教育环境似教科书,《指南》中深入体现了“幼儿自主发展的理念”基于对幼儿园环境创设核心价值的考虑,教师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观察幼儿的表现,分析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重视研究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致力于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目标物化于环境之中,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室内环境创设包括项目环境阶段性展示:呈现孩子们在项目活动过程中的记录、见闻、经验提升等内容,教师会根据本班项目内容进行环境装饰,大体在色彩、形状上有所区分;安全、卫生保健墙饰依据每月活动的主题及班内幼儿兴趣需要等进行布置;区域互动墙饰,年龄班的不同,互动的内容也大有不同,如小班呈现区域规则,介绍玩具等;中班将目标与区域活动相结合,体现在与材料的互动方面,大班是区域的规则性更强,介绍玩具的玩法等内容。整体室内环境呈现平铺效果,且幼儿作品展示效果不突出。如何更好地区分各个班级的文化特色,仍需要从细节上着眼。

课程评价

幼儿自主发展评价 本学期,本园借助“区域游戏中幼儿典型行为识别与教师支持策略的实践研究”,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的学习品质及典型行为进行了观察、支持与梳理,并依据《指南》中发展目标条目进行对照,进一步形成了3-6岁幼儿发展的评价体系,为课程评价提供了依托。同时在评价过程中,幼儿园会与白爱宝幼儿发展评价体系、幼儿成长档案结合,尽可能保证评价的客观、真实、全面。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Z”型循环支持系统中,教师的“看到――读懂――支持”三个环节,在其专业发展中,不断修炼就是为了使教师能够静心观察幼儿行为,伴随幼儿一旁学习,之后,依靠自己的理论认知要用心去分析幼儿,全面深度解读幼儿,不仅要能分析出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学习情况,也能通过幼儿行为察觉到幼儿隐形的发展方向和存在的问题。之后,对幼儿做出有效、丰富的支持,而通过这些支持的内容,教师学会了反思。案例梳理的过程中,老师们做出支持的量,体现出支持的深度,而预设支持活动形成的面,能够看到支持的广度。教师支持的深度、广度与案例的积累构成横纵网络,形成自身成长发展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