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6 04:55: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英语学习调查问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医学专业;专业硕士;学术硕士;英语学习;需求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205-02
一、需求分析对医学硕士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
20世纪70年代Richterich首次提出需求分析的概念,并将这一概念应用于特殊用途的英语教学中去,在这之后,这一概念进一步得到深入发展,到今天需求分析包括目标需求与学习需求两大部分。在医学硕士的英语学习中目标需求指的就是医学硕士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即通过英语学习可以在将来就业市场中得到有效的发挥和应用的英语知识,为此在学习过程中医学专业学生所要掌握的英语学习技能知识;学习需求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指的就是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需求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所要达到的一个掌握程度。
二、医学专业英语学习需求分析的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医学专业的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进行英语学习的需求分析,调查对象为河北医科大学xxxx级硕士研究生,在在校的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学术硕士研究生中随机抽取300名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问卷发放的形式进行。
在调查对象中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学术硕士研究生各占比二分之一,这其中包括不同年级的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学术硕士研究生,由此,使问卷调查覆盖的年级层次有了一定保证,增强了问卷的代表性,在问卷的问题设计中主要包括基本的问卷问题,例如年龄、性别、年级、医学专业的细化专业分支等;此外,还有针对英语学习需求的问题主要包括英语的听、说、读、写以及翻译、专业词汇等一系列相关的英语知识学习内容,并且对不同的英语学习知识进行了相应的需求强度设计分析,在调查问卷的最后还会有专门的模块供学生们自主反馈、填写对当前英语教学的意见以及对其改进的建议。
调查问卷由于是在校内进行,且多由调查者当面收发,因此,问卷回收率较高,在发出的300份调查问卷中,收回了243份问卷,问卷调查的回收率约为81%,因此,此次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存在有效性。
三、医学英语学习需求分析的调查结果
下面根据调查问卷中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学术硕士研究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进行相应的结果分析。
1.专业硕士的英语学习需求。我们可以在针对医学专业硕士的英语学习需求调查结果中明显地看出,大部分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进行需求调查问卷填写时,在英语学习知识内容的栏目里,对英语学习的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技能的需求强度中表示了其强烈的目标需求,他们在这些项目的调查问卷中均勾选了“非常必要”、“较强必要”等的程度较为强烈的选项,选项的百分比分别高达79.9%、83.25%、87.4%。其次,还有许多专业硕士研究生表示其同样需要较强的英语听力能力以及英文医学文献的翻译能力,其百分比大约为66.5%;最后,还有少部分专业硕士研究生表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于西方的文化、相关的医学专业背景也较感兴趣,其占比约为45%。此外,在对英语教学反馈意见一栏中有70.6%的学生表示在研究生阶段的英语教学学习过程中其知识积累能力有所提高,表示英语教学效果明显;但是在调查中也有学生表示在专业硕士的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学效果较差,占比约为19.8%,这部分学生表示自身英语基础薄弱加上英文教学课堂氛围不够浓厚、教师英语教学速度过快,自己没有办法跟紧教学进度;同时,还有85%的学生表示由于其医学英语专业词汇量匮乏在研究生的英语学习中用全英文写论文以及摘要等存在一定的难度。
2.学术硕士的英语学习需求。在对学术硕士研究生的调查结果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学术硕士研究生普遍表示对于英语阅读能力以及英文写作能力的需求较高,其强度表中对其强烈程度的勾选多为“非常必要”、“极度必要”以及“较为必要”,且其百分比为78.9%、76.4%,还有一部分学术硕士研究生也同样表示需要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英语听力能力以及国外文化背景及其医学发展状况,以备出国深造之需,这部分学生在调查问卷中占比约为66.2%、54%、43.1%,除此之外,还有少部分致力于医学科研的学生表示其对医学专业词汇的需求以及英文医学翻译需求要求同样较高,这部分学生占比约为34%、55.1%;除此之外,在英语教学反馈栏中,大部分医学学术硕士研究生表示全英文授课使他们的英语学习难度过大,造成了较大的学习压力,但也表示了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其各方面英语学习能力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部分学生占比高达89.4%,与专业硕士研究生所反映的学习氛围问题不同,学术研究生普遍反映其英语学习氛围较为浓厚,这一比例约为9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英语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作为英语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英语阅读能力是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体现。本文研究学案导学教学法在小学生英语阅读中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和测试的方式,证实学案导学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1. 研究主体和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体为80名来自六年级两个平行班的学生,一班是实验班,采用学案导学进行英语阅读教学,二班是控制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两个班级各有40名学生。两个班级由同一个老师教了半年,学习状态稳定。两个班级使用同样的教材,每周有八节英语课,每节课时长为45分钟。两个班级在实验前的英语阅读水平几乎是一样的。以上条件保证了研究的可行性。
本次研究的工具主要包括:前测试、后测试、调查问卷、采访和统计软件。在实验前后,在试验班里发放调查问卷,以调查学生对学案导学的态度。前测试试卷和后测试试卷都是由四篇阅读理解组成,总分为40分,要求学生在35分钟之内完成。在实验开始前,前测试试卷分别在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测试,以了解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在实验结束的时候,后测试试卷仅在实验班进行,用来测试学案导学是否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调查问卷一共有14个问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关于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态度;二是关于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和策略;三是关于学案导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效果。
2.数据收集
试验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进行,前调查问卷在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测试,80个学生均在30分钟之内完成,80名学生均完成调查问卷,所有收集上来的调查问卷都是有效的,当实验结束的时候,两个班再次做同样的调查问卷。前测试和后测试分别在新学期开始时和结束时进行,试卷收上来进行批改、统计分数并通过SPSS进行数据分析。
3.数据分析
(1)前测试结果分析
从以上两个表格,可以看出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具有相同的英语阅读能力。
(2)后测试结果分析
对比表1和表3可以发现,采用学案导学的实验班,在试验结束后,平均分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说明学案导学教学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对比表2和表4可以发现,控制班的前测试结果和后测试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异,这说明控制班的英语阅读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关键词:词汇 词块 学习策略 词块教学
一、引言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Wilkins曾说:“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转引黎建敏:2007-5-20)。”可见,词汇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和保障,脱离词汇,任何语言都无法得以传递。因此,英语词汇学习方法和策略探究已经成为广大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仍然存在着种种问题,例如英语词汇学习缺乏策略,往往拘泥于死记硬背,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等等。鉴于此,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基于对词块理论的研究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改善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效率的对策建议。
上述所谓“词块”是介于传统的语法和词汇之间的特殊的词汇现象,通常是模式化的固定或是半固定的块状结构。当前,随着语言学中语料库语言学的迅速发展和通过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研究者们发现,英语的写作和表达并不只是靠单词、短语、句子就能完成的。自然言语中的90%的语言都是由一些大于单个单词的半固定的单位构成的。这些模式化的语言结构是语言处理最理想的单位,它们以一个整体储存在人的大脑中。对这些模式化语言结构的掌握缺乏是当今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问题之一,并造成语言输出的障碍。因此,文章基于重视词块学习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词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推进英语学习者改善英语学习策略,提升英语学习效率。
二、问卷调查的理论依据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是学习者自学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法宝。很多学者认为学习策略是鉴别善学与否的标志,是衡量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决定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Oxford将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又可以细分为: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间接策略也可细化为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Oxford:1990-58)。Malley和Chamot也提出了他们对于学习策略种类的认识。并且将学习策略划分为三部分: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Malley,Chamot:2001-123)。
在对一般的语言学习策略进行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许多研究直接涉及词汇学习策略的分类和研究。Nation将词汇学习策略分为三组(Nation:1990-71),分别为计划策略(选择重点学习的内容和何时学习)、来源策略(寻找词汇信息)和步骤策略(建立词汇知识)。Schmitt在综合有关的语言学习策略分类及具体的词汇学习策略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由两大类词汇学习策略构成的策略系统:发现策略(学习者首次遇到生词时为了确定词的意思而采用的)与巩固策略(学习者用于巩固已经学会的词汇而采取的)。发现策略又包括决定策略和社会策略;巩固策略主要由社会策略、记忆策略(将新的学习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策略)、认知策略(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操作或转换的活动策略)、元认知策略(对学习过程的有意识的监督,并进行计划、监控或评价最佳的学习方式的策略)组成(Schmitt:1997-45)。Schmitt首次将词汇学习策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他通过自己的这两大分类标准,描绘出了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词汇学习策略框架。他的研究为词汇策略分类系统的建立,以及为有计划、有规律地教授词汇学习策略提供了依据。
依据上述理论,本文按照“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三类进行了调查问卷设计。其中元认知策略包括制定计划、选择性注意、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估等子策略;认知策略包括记忆、反复、联想、构词法、上下文记忆、猜测、查找、翻译和记笔记等子策略;社会/情感策略包括时常树立信心、培养词汇学习的兴趣和自我鼓励等子策略;交际策略主要包括在合作、自我激励等子策略。
三、调查问卷研究方法的说明
1.调查问卷的目的
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现状,通过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在词汇策略使用方面的不足,然后基于词块学习的角度为学生提高词汇学习效率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同时,为今后笔者的词块教学积累一定的一手资料,不断改善词块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在词块教学中的作用,最终更有效地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基于上述研究目,调查问卷的设计可以通过设定如下研究问题来实现:
(1)广州医学院2008级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其他们的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如何?
(2)在学生中哪些策略为较常使用策略? 哪些策略使用频率较低?
(3)针对上述情况,在今后的词块教学中应该采取什么教学措施提高学生的词汇量水平和综合运用水平?
2.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设计以学生使用词汇学习策略的现状为主题,以Oxford对于学习策略总体的分类及Schmitt的词汇学习策略的分类研究为基础。为了确保调查问卷能够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调查工具采用为无记名方式。同时,为了保证问卷的效果,调查问卷是基于Oxford's SILL(语言学习策略调查表)。问卷由16个题目组成(涵盖理论基础中所提到的16项子策略),每个题目为一个陈述句,均采用五级选项,如:1=“这种做法完全或几乎完全不适合我的情况”,5=“这种做法完全或几乎完全适合我的情况”。
3.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广州医学院2008级非英语专业学生,共169人。调查后,共收回问卷169份,为全部有效问卷。
三、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169份有效问卷的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三大类中,认知策略(M=3.2849,SD=0.6768)经常被使用,元认知策略(M=2.8611,SD=0.6254)和社交/情感策略(M=2.4322,SD=0.3973)不常被使用。常使用的词汇学习策略按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翻译、反复、猜测、记笔记、记忆、上下文记忆、联想、查找、分类、构词法,其他的元认知策略(制定计划、选择性注意、自我监督、自我评估)与社会情感策略(合作、自我激励)不常被使用。深入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所采取的策略存在如下问题。
1.英语词汇学习中词汇负迁移的现象严重
由调查结果可知,翻译(M=4.2125,SD=0.4562)在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中占据了首位,且为学生普遍应用。然而,通过翻译来学习词汇极易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问题,进而会导致学生在英语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的母语负迁移情况。当母语表达方式类似于英语时,学生通过翻译记忆词汇可能比较容易和省力,母语对英语学习产生的这种积极作用,我们称之为词汇正迁移;当母语表达方式不同于英语时,学生通过翻译记忆词汇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干扰,导致学生延缓了学习进程,甚至在运用词汇时产生误用,母语对英语学习产生的这种消极作用,我们称之为词汇负迁移。词汇负迁移往往导致学生简单地从汉语意思出发寻求对等的英语词汇,例如将“看报纸”翻译为“see newspaper”,应为“read newspaper”;将“红茶”翻译为“red tea”,应为“black tea”;将“大雨”翻译为“big rain”,应为“heavy rain”等诸多类似这样的简单对应、生搬硬套的学习方式,对学生来讲属于一种弥补知识缺陷的策略,然而,却让语言的接收者不知所云。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英语词汇学习中望文生义的现象严重
根据调查结果,猜测(M=4.0379,SD=0.4034)在学生词汇学习策略中列于第三。然而,猜测往往是导致学生面对词汇望文生义的现象,尤其是对一些“面熟”的词汇(王方:2004-2-112)。例如,单词“greenhouse”,大部分学生望文生义,将其理解成“绿色房子”,实际上这个词义是“温室”;短语“know a thing or two”,大部分学生将其理解为“略知一二”,殊不知该该短语的真实含义与其是大相径庭的。如“Mr. Smith knows a thing or two about China.”意为“史密斯先生对中国非常熟悉。”
3.英语词汇学习中死记硬背的现象严重
依据调查结果,反复(M=4.1564,SD=0.4169)、记笔记(M=3.4146,SD=0.5037)、记忆(M=3.1975 ,SD=0.4213)、上下文记忆(M=2.9868,SD=0.3025)等子策略被学生应用的相对较多。其实,应用这些策略来学习词汇本身并不存在任何问题。然而,中国大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往往将这些子策略拘泥于死记硬背的形式。这样以来,词汇记忆就成为困扰学生的难题,费时费力而效果不良的现象非常普遍,而这时学生也大多将问题归咎于自己的记忆能力不好,应知道词汇记忆也是需要一定的学习策略的。
4.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应用的较少
相对于认知策略(M=3.2849,SD=0.6768),元认知策略(M=2.8611,SD=0.6254)和社会/情感策略(M=2.4322,SD=0.3973)应用的较少。但是,有关研究证明,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在词汇学习中发挥的作用往往比某一项认知子策略更为重要。笔者认为,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是学生词汇学习的软保障。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只要制定良好的学习计划并在学习过程中加强自我监督、自我激励以及与别人的合作,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发现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然而,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认知策略的应用上,忽略了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在词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四、强化词块教学意识,改善学生词汇学习效果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词块教学是比较适合英语学习者积累词汇、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水平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笔者以强化词块教学为切入点,提出如下改善学生词汇学习效果的对策建议。
1.教学过程中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词块学习意识
大量研究表明本族语者都是程式化的使用语言,他们的大脑中储存着许多可被随时提取的词块(周一书:2007-8-27)。由于这些被提前存储的词块,本族语者在输出语言时几乎不用消耗大脑进行词语组合,他们在语言输出时很轻松的从大脑词库中提取词块。这样他们能节约了大量时间,从而可以把精力更多地放在表达自己的思想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着力让学生认识词块学习的重要意义,强化学生进行词块学习的意识。
2.教学过程中以多种形式组织大学生进行词块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多种形式对大学生组织词块教学,让其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词块学习的习惯。例如,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应该提醒学生掌握单词的固定搭配,让他们意识到只有在一些搭配中有些词才会出现。由于学生在掌握单词的搭配会联系到单词搭配范围和使用的语境,而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习者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词块才能被很好消化和吸收。通过类似的词块教学,学生的词块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3.教师要为学生进行词块记忆提供条件
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优质丰富的输入材料,让学生能接触到,并且吸收符合英语习惯的地道的表达和搭配。让学生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利用和记忆词块。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探究适合自己的词块记忆方式。
4.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词块学习策略的指导
从上文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中可以得出,学习策略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学习策略作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要经常和同学们讨论问题,增强自信心,充分发挥认知和社会情感策略,从而在英语词汇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成功(赵丹,范佳程:2009-4-23)。采用词块教学法将减轻学习者写作的时间压力和心理压力,使他们产出更地道更流利更接近于目的语言。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记忆一些有用的固定词组以及一些常用的搭配和惯用句,也就是说多教授一些词块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五、结语
词汇学习仍然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一大难题。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词块教学的种种策略可有效地对其加以解决。词块教学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对于学习者正确和恰当的输出语言大有裨益。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在运用词块教学方法同时,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只有这样,英语词块教学方法才能收到实际的效果,英语教学方法才能得以持续创新!
参考文献:
[1]黎健敏.英语词汇的组块记忆和策略教学[J].教学月刊,2007,(5):20-22.
[2]Oxford, R.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1990.58-69.
[3]Malley, J.M.& Chamot, A.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123-157.
[4]Nation, I.S.P.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 [M]. Rowley, MA: Newbury House,1990.71-99.
[5]Schmitt, N.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In N.Schmitt & M.McCarthy(eds.) Vocabulary: Description, Acquisition and Pedagog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45-113.
[6]王方.成人英语学习中的望文生义与硬译[J].太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2):112-113.
[7]周一书.提高词块意识的英语教学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8):27-30.
关键词:开放性语言实验室;分方向教学;教学模式;自主学习;t检验
中图分类号:G642.3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151-02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其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学习,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英语教学越来越多地走进语言实验室,本文对英语分方向教学,借助开放性语言实验室,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确立教学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2012年我校对大学英语课程加大了改革力度,削减了不少课时,三年级的高级英语课程每周只有2个学时。单纯靠有限课时无法保证学生外语学习质量,难以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学生自主学习就显得尤其重要。开放性语言实验室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效场所,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我们以该校石油工程专业大三学生为实验对象,尝试把先进的全数字化语言学习系统与英语教学有机整合,建立基于开放性实验室而进行的英语分方向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本次研究拟重点考察以下问题:1)利用开放性语言实验室进行英语分方向教学,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动机、观念和策略上是否有变化?2)借助开放性语言实验室,石油专业英语学习是否会使学生石油专业话题口语、书面表达水平有显著变化?3)一学期英语分方向教学实验是否会对受试学生的英语学业考试成绩产生影响?具体影响是什么?开放性语言实验室的作用是否得到了充分发挥?
2.受试对象。我们选取某高校石油工程专业的两个平行自然班(1个自然班由2个行政班组成)为实验对象。课题组的5名教课老师结合自己教授的2个班级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和t检验(主要根据英语四六级成绩),最终确定由石油工程2010级5、6班的各30名学生作为实验组,由石油工程2010级3、4班的各3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各60名。
3.研究工具。研究工具包括用于前测和后测的英语试卷,口语测试题,调查问卷,spss统计软件等。
4.研究程序。第一步:问卷调查和实验前测。老师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结合学生第四学期英语成绩,确定受试对象。在2010级入学后第5学期开学后第一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实验前测,主要是石油工程专业话题的口语、写作测试。第二步:教学实验过程,即高级英语课程讲授和实验室自主学习过程,整个为一个学期(2012.9-2013.1)。实验组和对照组所在班级英语课堂仍按照原计划内容学习。但实验组每周增加两小时的实验室自主学习。开放性实验室多媒体平台中石油工程英语材料由课题组成员搜集、整理并讨论后上传。材料形式尽可能多样化。老师通过布置作业(包括听力作业和口语作业),学生在实验室完成作业,老师通过网络批阅作业,尤其是听力和阅读作业,完全由计算机帮助统计管理。第三步:问卷调查与实验后测。在第5学期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后测。主要是石油专业话题的口语和写作测试。测试一结束。立即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掌握参加试验的学生通过一学期学习,对石油工程英语的学习动机、观念和策略等方面的变化。
5.数据收集与分析。数据收集分为问卷调查和测试。实验前后的两次问卷调查在课堂内集中进行,时间为20分钟。老师在问卷发放前,均要向学生讲清调查问卷的目的和意义,要求同学们实事求是,确保调查问卷的真实有效性,为利用开放性实验室实施英语分方向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学生填写好问卷后,老师对问卷当堂回收,然后利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实验前测和实验后测的两次测试,主要进行石油工程英语口语和写作测试,测试在语言实验室进行。口语测试分为两部分进行,一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二是学生观点呈述,老师点评,时间为五分钟。写作测试时间为一个课时45分钟,测试结束后,试卷由老师收回。数据收集与分析,均由项目组成员完成,其中1名教授,3名副教授和1名讲师都具有全国大学英语六级和研究生考试的阅卷经验,评分标准参照研究生入学考试标准共同制定,成绩为五位老师评分的平均值。数据收集分析共有3项任务:①统计、分析实验前、后两次问卷成绩(表1);②统计、评分前、后测石油专业话题的口语、写作成绩;③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学生的学业英语考试成绩(表2)。
二、结果与讨论
1.利用开放性实验室,实施英语分方向教学对石油工程专业的英语学习能否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观念和策略发生变化?经统计,实验前后两次调查问卷共发放240份,回收240份,均为有效的调查问卷。实验前调查问卷统计数据表明,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利用开放性实验室,实施英语分方向教学对石油工程专业的英语学习学习动机、观念和策略等方面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P值为.001。
通过一学期利用开放性实验室实施英语分方向教学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受试者的问卷总分平均值差异呈显著性,P值为.151。说明经过一学期的利用开放性实验室进行石油工程英语学习,受试者的学习动机、观念和策略从总体上有了明显变化。受试者明白了实施分方向教学,英语学习更具有专业性,能学有所用。
2.借助开放性语言实验室,石油工程专业的英语学习是否会使受试者的石油专业话题口语、书面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变化?在统计中,我们发现进行前测、后测受试者的石油工程专业话题口语得分平均值和独立样本t检验,前测的石油工程专业话题口语测试中,实验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约0.04分,两组口语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值为.962。但后测的石油工程专业话题口语测试显示,实验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约2.27分。而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两组口语成绩的平均值呈现非常显著的差异,P值为.001。这说明一学期的英语分方向教学学习的确使学生的石油专业话题口语、听力水平有了显著性提高。
3.利用开放性实验室进行英语分方向教学是否会对受试者的英语学业考试成绩产生影响?
从实验前、后测受试者的英语学业考试总分平均值和t检验表,对照组实验前测总平均值低于实验组3.28分,P值为.925,两组成绩无显著差异。得出,实验后测中实验组总分平均值高于对照组7.01分,同时,t检验显示,P值为.050,两组总分平均值呈显著差异。从统计得知,利用开放性实验室进行英语分方向教学能够提高受试者的英语学业考试成绩。从问卷调查和课后访谈看,利用开放性实验室进行英语分方向教学,不仅拓展了受试者学习空间和视野,更能提高受试者自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了受试者学习成绩的提高。
我们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证明,开放性语言实验室作为辅助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不仅能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英语学习观念,还能切实提高我院学生石油工程专业话题的口语、写作能力,尤其在词汇和句式的运用方面提高显著,并最终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实验对象与方法
依据客观实验数据,从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两个班的118名学生中选择其中英语学习成绩、学习策略使用水平大致相当的学生30人作为实验对象,采用侧重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的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以了解高职学生语言学习策略应用水平与他们的外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研究采用《英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和《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试卷》分别考查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应用水平和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英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是参考Oxford(1990)设计的学习策略调查表和程晓堂、郑敏(2002)设计的英语学习策略调查表,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稍作增减制成的一份英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此部分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记分法,每个项目后设5个选择项,分别代表与自己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1=完全不符合;2=通常不符合;3=有时符合;4=通常符合;5=完全符合。根据程晓堂、郑敏(2002)对英语学习策略平均得分的分析,平均分为4.5-5表示总是使用学习策略;3.5-4.4表示通常使用学习策略;2.5-3.4表示使用情况一般;1.5-2.4表示通常不使用策略;1.0-1.4表示几乎从不使用策略。
《英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和《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试卷》在前、后测实验中,各自共发出60份,各回收60份,问卷和试卷回收率都为100%。
对问卷获得的数据,用SPSSl3.0计算每个问题的均值、标准差和配对样本t检验P值进行皮尔逊系数(R)和多元回归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详见表1、2、3。
表1学生学习策略使用水平前、后测均值、标准差、配对样本t检验P值
注:・・在0.01水平上显著,・在0.05水平上显著。
表2 学生学习策略使用水平及外语学习成绩前、后测均值、标准差、配对样本t检验P值
表3 语言学习策略使用水平与外语学习成绩的相关性数据分析
表4
表5 学习策略使用水平与外语成绩的回归系数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研究,我们发现,随着学生语言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外语成绩也表现出相应的变化特征。
1.从表1中可以看出,经过3个月的英语学习策略训练,学生4种策略使用频率的均值后测全部高于前测,这说明:学生4种学习策略的应用水平策略有所提高。
2.表2数据显示:实验结束后,学生学习成绩较实验前有较大提高,配对样本t检验P值为0.000
3.表3中皮尔逊系数(R)进一步证实了这项研究中学习策略应用于外语成绩之间的关系: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提高除交际策略外其他3类外语学习策略的应用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第一,实验班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提升至少有一部分归因于学生语言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语言学习策略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其中元认知策略对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影响力最大。
4.表4、5多元回归性分析具体显示了此项研究中语言学习策略的应用对学生外语成绩的预测力。第一,在4类策略的使用中,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对学生外语成绩的提高具有预测力,两者的总预测力为19.5%,即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每上升一个单位,学生的外语成绩将会提高一个单位。第二,4类策略的使用中,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的使用与外语成绩的提高呈正相关,交际策略的使用与外语成绩的提高呈负相关。这可以归因为: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可能被中国的教育背景与教育模式所影响。高职外语考试一直以学生对课本中知识点的掌握为考点。为了获取理想成绩,学生在应对考试时都喜欢以课本为导向进行阅读、记忆、认真复习。而交际策略使用频率较高的同学可能更倾向于提升自己与人进行外语交流的能力,而对比较利于提升外语成绩的学习策略应用较少。在这样的考评制度下,交际策略的过多使用,反而不利于其外语成绩的提高。
结论与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与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⑴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外语成绩。⑵ 4类学习策略中,元认知策略对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影响力最大。⑶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对学生外语成绩的提高具有预测力。⑷在当前多数高职院校的外语考评制度下,交际策略的过多使用,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外语成绩。此项研究对我们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学有如下启示:
1.关注学生情感,激发高职学生应用学习策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宽松和谐的环境,积极的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和激发学生应用学习策略进行英语学习的情绪。
2.增强英语教师的策略培训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策略运用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明确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重要意义。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策略水平和对策略的驾驭力,作好示范,与学生一起投身于感知、体验和合作探究的活动之中。
3.改革考试方法与考试模式
我们应以考核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采用学习与应用相结合的开放的考试模式代替传统考试方法,以等级评价替代百分制,降低期末考试的权重,缓解学生应考压力,提高考试效能。
本研究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实践了以往有关研究的一些成果,拓宽了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领域,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研究进行的过程中,也发现了高职外语教育体系中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如何改革现行的外语考评体系,这将成为本人下一个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6。
[2]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王立非:《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问题与对策》,《国外外语教学》2001年第4期。
[4]刘映红:《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2009。
[5]雷绿亨:《成功语言学习者学习策略研究述评》。
关键词 网络多媒体 成人教育 英语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提倡终身学习的今天,成人学习需求不断膨胀。英语作为世界交流的官方语言,英语课就成为了成人高等教育(以下简称成教)的必修课,成教英语教学被赋予了重大意义。但从大范围来看,成教英语教学的情况并不乐观。本次调查针对河南城建学院和平顶山学院两所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部分师生,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为90%,所有有效问卷的信息都被输到SPSS软件,采用描述性统计来分析成教英语教学的现状,在应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1 成教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成教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
在调查问卷中设计的题目包括调查成教生的年龄、生源、职业、学历等问题。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成教学生在年龄和英语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在对从事成教多年的英语老教师进行访谈时,这些老教师也反映当前成教学生年龄,学习基础等各方面差异较大,课堂授课众口难调,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1.2 成教生英语学习干扰因素多,学习效果不明显
在访问和听课观摩时,发现成教生在英语学习中面临很多其他类型学生没有的困难。一方面,许多成教生已经离开学校多年,长时间没有接触英语,难以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不少成教生有正式工作,并且已经结婚生子。成人学生的这种多重身份的特点,工学矛盾的突出决定了他们到课率低,也无法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学业上。时间、精力达不到,英语学习的效果自然也就不明显。
1.3 成教生英语学习的目的及动机不一
统计结果显示,83%的学生学习是为了获得文凭,找工作,评职称;10%的学生是为了增长知识,提高自己;7%的学生因年龄小,不能工作,接受成教是当作一个过渡,但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要学习什么。大部分成教生学习英语的目标就是考试合格,到底学多少、学到什么程度、学的东西有没有用,学生不是很关心。只有极少数学生有一定的目标,例如将来要出国或参加招教考试。
1.4 缺乏针对成教生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成教学生前来接受教育的目的性较强,他们希望以一种高效的方式提高英语能力,在此所说的英语能力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其日常工作的需求而言的。但是大多数成教英语教学仍延续传统的语法教学的思想,无法找到一套能围绕成人这个中心开展英语教学的好方法,无法做到高效学习。
1.5 缺乏优秀的英语教学材料
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约有70%的学生认为现行的教材比较陈旧,需要改进内容,对教材满意的仅占3.5%。在进行课堂听课观摩时,发现在成教课堂上,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学学英语教材非常吃力,只有少数基础较好的学生才能跟得上教师的进度。
2 思考与对策
2.1 强化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现存的成教类的英语教材因为教学内容陈旧,与社会脱节,无法满足成教生的需求,基于此,在成人英语教育中我们要强化多媒体的应用:(1)利用网络中的丰富材料创造学生现实阅读的平台。各种英语学习的网站为我们提供最新且涵盖生活各个方面的英语学习材料,让成教学生将语言的学习与职场生活相联系。此外还有不少电子刊物可供学生免费下载。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英语学习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途径就是借助网上图书馆,这是我们借助网络技术获得的一个巨大资源。(2)利用丰富的网络多媒体声像资料创造真实的英语视听、会话环境。网络上有大量的声音、影像资源可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丰富而真实的语言材料,比如英语国家的新闻广播或娱乐节目,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实际操作能力。
2.2 改进课堂教学
(1)变换教师角色。教师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其主要作用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计算机、网络或课堂),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借助网络教学,教师可以帮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他们选择适当的问题解决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优化教学内容。我们应当将英语教学看作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课程,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及特点,创造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在学生掌握了语言知识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灵活运用书面知识,最好能够同自己的工作情景联系起来。(3)优化教学手段。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往往花费时间较多,效果又不太理想。而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逼真的、生动的语言学习和交际环境。因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当更新教学手段,尽可能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师生间的互动。
2.3 建立师生间,同学间的网络交流平台
现在网络通信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网络渠道来加强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想法,学生能够获悉教师的教学目的及重难点,同学之间也能更好地进行交流互动。
4 结语
本次研究在调研取样上数量适中,层次合理,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在应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网络多媒体创造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拓宽教材内容;改进课堂教学,变换教师的角色,建立师生间的网络多媒体交流平台,通过网络多媒体建立创新性评价方式等合理化的对策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当然由于种种条件所限,还有待他人更进一步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各种各样日趋完善的适合于成人教育学生的英语教学方法,使成人教育英语教学更具成效性。
参考文献
[1] Jorden R R.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 陈诗.网络英语信息资源及其运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2).
[3] 段春明.基于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成人教育英语教学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09(7).
我们对高职公共英语的具体教学内容进行研究之后,了解到这种教学方式有着很好的探索性,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有一个更好的知识储备。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表明,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在高职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对我们进行高职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帮助,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自身的素质。
【关键词】
高职英语;合作学习;研究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时候从美国兴起了一种叫做合作学习的教学理论。这种学习方法对学生了解知识的本质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因此合作学习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非常广泛的关注,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教学理论之一。最近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的一些学者在教学领域之内进行了一个有关合作学习方面的具体教学研究。这项研究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实验来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索这种学习方式对高职英语学习的有哪些影响,重要的是为后面的一些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 具体的实验过程
1.1 实验的研究目的
我们进行这项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探寻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对我们国家的高职英语教学有哪些成效。具体的实验过程其实就是对比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和原来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看看两者之间在教学成果上有哪些差别,经过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进行培养的学生往往会拥有比较强的综合能力,而且最重要的是同学之间的团体合作能力会有非常明显地提高,对学生们毕业之后的进入社会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1.2 实验的研究对象
我们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一个职业学院中的广告设计和艺术设计两个类似的班级当成是一个大的自然班,在这个班级中一共有七十一名学生,这些学生就是我们进行这个实验的研究对象。
从二零零九年的九月份到十二月份这是一个学期,二零一零年的六月份到九月份是第二个学期,这两个学期一共是三十六周,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对学生在学校中学习英语的情况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调查。每周进行英语课程的时间大概是四个小时,从第一学期开始到第二学期结束学生接受到的英语教学在一百四十四小时左右。
1.3 实验工具和实验内容
这个实验通过笔试调查、问卷以及对学生们的平时学习和观察来进行数据的收集工作,通过这些方式了解到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存在哪些问题。
1.3.1 具体的笔试测试
进行英语笔试测试的时候我们会选择三套试卷来进行测试,在学生入学之初,我们会让学生们完成二零零三年的大学英语B级试卷,这时候我们就会对每一位入学学生的英语能力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当然我们做出判断的依据就是根据每位学生考试的分数。第一个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会进行一个期末测试,这时候我们会用当年的B级考试试卷当做是测试的试卷,这时候学生考试的成绩就会显示出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他们的英语水平有没有提高。那些没有通过B级考试的学生会在下一次的考试中继续进行英语的考察,也就是第二学期的英语B级考试,在这一段时间之内,这些同学会继续接受合作学习的这种英语教学方式,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合作学习对学生有没有持续起作用的能力,也就是说,那些第一次没有通过考试的学生,在第二个学期接受合作学习教育的时候,其英语水平有没有的到提高。
1.3.2 调查问卷
在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会制定出两份调查问卷。第一份调查问卷的调查内容主要是在学生新入学的时候他们的英语水平,以及对英语这门学科的喜好程度。教师通过这些调查问卷就可以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很好地了解了,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进行针对性比较强的教学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这门课程。第二份调查问卷会在每个学期应用两次。学生进入学校之后的前六周一般都是培训阶段,在这段时间之内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因为我们这段时间的调查时为了给学生培养出更好地学习技巧,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比较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让他们对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模式有一个更好的认识。教师应该能够从调查问卷的结果上看出,在什么时候需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加强力度,什么时候需要提高学习英语的引导。在学期末尾的几周中,学生在教师的悉心教导之下,他们会慢慢地适应这种合作教学的模式,教师在课堂上会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进行小组讨论,而且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学生讨论环节来增强对知识的梳理和印象加深,每位小组成员都能够从中获得很大的好处。在学期第十五周的时候,我们会第二次使用调查问卷,通过这次的调查问卷,教师就可以很好地掌握学生在这一学期中英语学习的情况,也可以了解到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到底有没有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2 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
2.1 分析笔试结果
上文提到了我们在两个学期之内一共会进行三次笔试,第一次笔试是学生入学之初的时候,第二次是第一学期的大学英语B级考试,第三次是第二次的B级考试,通过这三次的考试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次考试的时候全班同学的英语平均水平在六十三分作用,经过一个学期的英语合作学习,学生们在第二次参加考试的时候,全班学生成绩平均分达到了70分,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合作学习这种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了,第二次的时候同样有了一定的提高。
2.2 分析调查问卷结果
我们可以通过第一份的调查问卷看出来,很多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找不到很好地方法,这是导致他们英语成绩不好的最关键的因素。第二份调查问卷就告诉我们通过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模式去学习英语让学生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尽管提高的程度有大有小,但是总体的趋势是非常良好的。
3 结语
总而言之,毕竟合作学习这种方法对我们国家的高职英语教学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因此我们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们真正的接受并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然后才能够在英语学习上有一个大的提高。同样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更应该对这项学习模式有一个非常好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英语学习的课堂上让学生们有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可以真正体会到这种学习模式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教学导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
[2]高艳,陈丽,尤天贞.关于合作学习的元分析[J].山东教育科研,2010(10):19-21.
[3]李俏.合作学习的研究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2(6):38-42.
【关键词】学习策略;英语学习效果;艺术专业
随着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和英语教学研究的深入,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重视。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如文秋芳、刘润清等也在该研究领域有了各自的优秀成果。在诸多关于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中,笔者发现多数研究是针对非专业英语学生为例,其中多为文理科学生,通过对我校众多院系学生大学英语考试情况进行分析看出,艺术类学生英语成绩普遍偏低,很多艺术类学生表示考研英语对他们而言是巨大的压力,所以本课题想针对学习策略对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周口师范学院200名艺术专业学生为例,对抽样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行调查,意图从中得出有效的结论,为以后的英语教学提供更多的指导。
一、文献综述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认知心理学对于人脑学习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大胆的设想,在此背景下,英语学习策略也开始进入教育学者的研究范畴,Aaron Carton1966年出版的著作The Method of Inference in Foreign Language Study中,首次提到了“学习者策略”,但正式提出语言学习策略的则是1975年Rubin发表于TESOL Quarterly的“成功学习者能教给我们什么”。
此后, Bialystok、O’Mallay & Chamot、Oxford也都为学习策略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Oxford提出的语言学习策略分类系统,被著名语言学家Ellis称为“或许是迄今为止最具综合性的定义”。而他所设计的SILL量表(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也被研究者广为借鉴。
国内的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最早的是黄晓华,1987年她的学位论文为中国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开启了第一扇窗,随后吴一安和刘润清与外国学者Jeffrey,文秋芳教授在英语学习策略研究领域更是硕果累累,他们的努力都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英语学习策略领域的探索性研究。然而,在诸多研究中,笔者发现受试对象多数都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多数为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而艺术专业学生这一群体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而艺术生多数英语水平不高,很多学生深感苦恼,如何培养艺术生使用适合的学习策略来提高英语成绩的问题有待解决。
二、理论框架
(一)学习策略的定义
Oxford指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更好、更自由、更愉快的学习语言而采取的行为或行动。文秋芳教授则认为外语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使外语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其中既包括学习者为完成学习活动或任务所采取的策略,又包括学习者对自身学习的目标、过程、结果进行计划、调控、评估等采取的策略。相比之下,文教授的定义更为详尽的阐述了语言学习策略所涵盖的范畴。
Rod Ellis指出现有的语言学习策略定义存在着明显的4个分歧:首先,策略究竟是指可视行为,还是指大脑中无法观察到的心理活动,还是两者兼而有之;其次,策略是指某人学习语言方法的总体特点,还是指完成某个具体的任务所采取的技巧;再次,学习策略是否在学习者意识(潜意识)范围之中;最后,策略能否对语言的发展产生直接的作用。虽然对于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至今还没有一致的意见,但这些定义和描述已经为学习策略研究提供了较强的理论支撑。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随着策略研究的进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学习成效往往取决于对多种策略的综合运用情况。在诸多分类中,较为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是Cohen1998年列举的四种学习策略分类标准:学习策略的用途、表现形式、使用者和心理过程。O’Malley和Chamot则根据信息加工的认知理论,将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三大类,元认知策略用于评价、管理、监控认知策略的使用,认知策略用于学习语言的各种活动之中,社交/情感策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接触语言的机会,其中元认知策略高于其他两类策略。这一分类体系虽然突出了元认知策略的地位,然而文秋芳认为它对社交/情感策略重视不够,描述不充分,同时还没有涉及学习者的观念,忽视了观念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于是在此分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学习策略可分为管理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进一步讲管理策略是指管理外语学习的认知和情感过程的策略,具有跨学科、跨专业、跨时空的迁移性,主要包括确立目标、制定计划、选择策略、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语言学习策略是直接用于处理语言学习材料的策略,具有学科独特性,只能用于语言学习。本课题的调查研究所采用的分类方法正是文秋芳教授的这一分类方法。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综述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定量研究中所采用的调查工具是文秋芳教授所编制的学习策略使用情况问卷,笔者在文教授的基础上对量表所涉及的26个项目进行适当的调整,对所得数据进行SPSS分析,研究艺术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及跟学习效果的相关度,对教师更好地掌握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用学习策略起指导作用。定性分析研究中,笔者针对200名受试对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挑出20名同学进行半结构访谈,访谈的录音音频文件由笔者进行文字整理,对所得材料采用归纳法进行分析,对定量研究的结果进行补充。
(二)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周口师范学院的音乐表演专业、艺术装潢设计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新闻播音主持专业的大三同学,共计200名,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从这四个二级院系各抽50名。由于要将学生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相结合,所以问卷采用的是记名式。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删除漏答题目数超过10%的被试(此处不包括问卷题头的个人信息),有效问卷共计198份,有效率为99%。在半结构访谈的访谈对象挑选过程中,笔者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的频数分析,随机挑选出20名学生进行访谈。这20名学生分布情况如表1显示:
表1 访谈对象分布表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定量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问卷调查所得,笔者在研究中采用了文秋芳设计的有关学习动机、学习观念及学习策略的调查问卷中的学习策略部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问卷所涉及的学习策略问题共包含26个5点计分的题目,从属于4个维度,分别为管理策略、功能操练策略、形式操练策略、依赖母语策略。
定性分析部分采用的是半结构访谈的调查方法,在告知受试者并征得同意的情况下,笔者对所选的20名同学的访谈音频进行MP4录音,音频材料由人工转录为文字材料。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调查问卷所得出的数据通过SPSS17.0录入电脑,并运用该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分析:(1)对200名学生对于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采用了频数分析的方法;(2)对学生的成绩和学习策略之间的相关采用了单尾相关分析;(3)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检查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的差异。
访谈所得的文字材料,笔者使用归纳法进行总结性分析,从而得出定性研究的结论,对问卷的调查结果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五)数据讨论
笔者对问卷所涉及的26个项目进行分类,为确保调查的信度达到调查研究的要求,笔者对数据结果进行了克隆巴赫的内部一致性检验(Coronbach’s Alpha),问卷所涉及的管理策略和功能操练策略的内部一致性均达到了0.80以上,形式操练策略和依赖母语策略也都达到了内在一致性信度的要求,具体分类情况及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
对四种策略的使用情况的描述性分析表明艺术生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普遍不高,其中最高的为管理策略(3.273),对比文秋芳教授2001年所做的研究结果(英语专业大三学生管理策略平均数为3.61),艺术生的管理策略仍有待培训;四种策略中,使用频率最低的是功能操练策略(2.733);对比文教授的研究结果发现,艺术生的依赖母语策略使用频率过高(3.242),而英语专业学生的依赖母语策略使用情况平均数仅为2.43。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艺术生学习策略类型描述性分析表
在笔者对200名受试同学的成绩进行平均分析后,取成绩较高的25%和成绩较低的25%重新分为1组和2组,对两组学生的四种策略使用情况进行频数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结论见表4:
表4 成绩较高者与较低者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两组的T检验结果表明,成绩较高者与成绩较低者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差异最大的是功能形式操练策略(p=0.010, p
通过对20名学生的半结构访谈,笔者发现两组学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差异较大的体现在功能操练策略与避免母语策略上,成绩较高者对形式操练策略和功能操练策略的使用率更高,成绩较低者对避免母语策略的依赖程度较深,对功能操练策略的使用有待于加强。
四、结论与启示
本课题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对问卷数据分析结果及访谈内容分析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后,得出以下结论:
(1)艺术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普遍不高,尤其表现在功能操练策略的使用上,距离英语专业学生的使用情况差距较大;(2)艺术专业学生最常采用的英语学习策略为依赖母语策略和管理策略,而对于功能操练策略和形式操练策略的运用还有待进一步培养;(3)成绩较高者比成绩较低者更善于运用学习策略,尤其体现在功能操练策略和避免母语策略上,两组差异较为显著;(4)成绩较低者运用功能操练策略和形式操练策略的频率较低,于此同时,过分依赖避免母语策略也对学校效果的提高有一定的限制。
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取得联想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当教师的角色转换之后,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外语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艺术生的外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上仍存在一定的误区,这需要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妥善加以指导,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外语教师应该做到根据不同学生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其学习策略进行培训,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该积极培训他们多采用功能操练策略和避免母语策略。此外,外语教师还应对艺术生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开拓他们的学习视野,要学会“怎么学英语”和“怎么用英语”,构建起一座桥梁,让艺术生找到适合自身的英语学习之路。
参考文献
[1] Cohen, A. D.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 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4.
[3] Oxford,R.L. 语言学习策略:教师必读[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4] 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一、主要论述了兴趣,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研究。
首先介绍了兴趣的定义:学习兴趣是学生想认知某种事物,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者产生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有意义学习才会发生。人本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内心世界的重要性,把个人的思想、情感放在人发展的首要位置。从人本主义观点着眼,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会影响学习过程的方方面面。兴趣是情感因素之一,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的关键就是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然后,作者阐述了学习动机和动机教学的概念。它强调师生,生生,学生和文本,学生和社团之间的英语动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体系中的“三元英语动机决定论”提出个体、环境与行为三者相互影响的作用观并强调人的主体能力,即学习者为中心。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合作教学理论重视课堂学习中的生生英语动机状态,主张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相互切磋,沟通的机会,从而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交际法教学理论阐述了让学习者以对子或小组的形式利用合适的语言材料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从而获得足够的交际能力。
二、针对实验设计进行论述。
实验将在XX省XX市XXX学校的两个班进行,为期20周。在研究之初,选择学生的英语水平、年龄、数量基本一致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投入实验措施。统一由一名英语教师担任两个班的英语课,保证两个班学生的学习时间、教学内容、作业练习一致。在实验班采用英语动机模式实施教学。采用弗兰德斯师生互动分析系统对师生在课堂中的语言英语动机过程进行观察记录,以比较在实验过程中两个班学生课堂参与率的变化。根据福建师范大学赖昌贵教授所编制的《学习方法测验》设计《英语学习兴趣、态度调查问卷》,对参与实验的两个班学生在实验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还采用了成绩测试的方法,分别进行实验前测和后测。最后收集包括调查问卷、观察记录、测试成绩的所有数据,用于数据分析、讨论,以验证假设。
三、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详细地报告和统计数据。根据弗兰德斯师生互动分析系统计算出两个班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其次分析实验前、后学生所填写的英语学习兴趣、态度调查问卷。另外讨论了实验前测、后测学生英语考试成绩的变化。根据实验结果及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在实验班的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激励策略,学习动机激发了高中生英语学习兴趣。英语学习兴趣的增长促使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力随之提高。这两方面相互影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之,学生的积极参与,浓厚的学习兴趣,适当的语言学习环境都是成功学习英语必不可少的因素。
四、总结全文。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发现学习动机存在新的问题和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策略性建议:课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适当控制活动的密度和频率。理论联系实际,将操作序列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到课堂中去。将小组评价与个体评价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英语动机与传授的关系,力求做到既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又重视语言技能的训练。最后,文章还探讨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日后研究提出建议。
五、结语
总之,本研究分析、阐述学习动机激发高中生英语学习只能说是初探。学习动机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不断更新与完善。此文只是粗浅之作,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改进英语教学尽一点微薄之力。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有关部门对某地三所初中七到九年级共106名学生进行了关于“英语学困生”的调查,有效问卷100份。平均年龄14.63±0.65岁。其中英语学困生35名(男生20名,女生15名),非英语学困生20名(男生5名,女生15名),以学生平时考试成绩评判是否为学困生,并参考相关的档案资料和教师评价。这些学生都没有明显的躯体或精神疾病,与学困生做对照组的学生均为学习成绩中等以上学生。对调查结果的分析采用的是韦纳的三个维度归因法。
二、问卷设计
问卷采用韦纳的归因原理进行设计,将可能影响学生学习态度及结果的因素归纳为八种: ①可控制的、稳定的内因,比如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兴趣等。②可控制的、不稳定的内因,比如学生的学习方法、注意力、努力程度等。③不可控制、稳定的内因,比如学生的健康、智力、能力等。④不可控的、不稳定的内因,比如情绪、疲劳等。⑤可控的、稳定的外因,比如同学关系、教师评价等。⑥可控制的、不稳定的外因,比如同学、教师的帮助等。⑦不可控的、稳定的外因,如学习条件、教材难度等。⑧不可控制的、不稳定的外因,比如运气、给予等。
三、调查结果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得出以下结果:
①不管是英语学困生还是非学困生,都认为自信心及对英语课程的兴趣都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②学困生及非学困生都承认学习方法及努力程度是影响其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③学困生更容易从能力方面归因;学困生喜欢找外界的环境原因。④非学困生更容受疲劳及上课情绪影响。⑤非学困生觉得教师的帮助影响自己的英语成绩,但部分学困生觉得教师的帮助对自己没有影响。⑥不管是学困生还是非学困的男女生,都倾向内因的归因。但是非学困女生比男生更倾向内因归因,而学困男生比女生更喜欢内因归因。
四、结果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归因分析,得到初中英语学困生的一些特点,具体如下:
①智力因素。较多学生将学习困难的原因归结为自身的智力原因,觉得自己没有学好英语课程的主要原因是自己“脑子太笨”。②学习能力。不少学困生将英语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归因为教师的教学能力低下,尤其是男生对这方面的归因较多。③英语学习环境。当前,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很重视,想尽办法为孩子创造较好的学习环境,比如,请家庭教师、家中学习环境等。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学困生常常因自身缺乏这样优越的条件而自卑与苦恼,该自卑感常常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学习困难的原因。④努力程度及学习方法。很多学困生将自己英语成绩差的原因归因为自身不够努力、没有找到学习的有效方式等,他们大多不相信运气因素,并觉得学习不好的根源在于自身的内因。该归因说明学困生对在英语学习上陷入了困境,但他们不打算放弃对该学科的学习。
从动态角度分析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归因,以及对未来的行为、期望、情感的影响,采用韦纳提出的三维归因法分析如下: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英语语言能力; 跟踪调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115-01
一、引言
学生的语言能力变化动态可反映学习者学习和课堂模式运用的成败,研究如何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为主线,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是许多二语习得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学习者成为语言教学和研究的主体,国内外涌现出一大批研究学习策略、学习成就的学者。有学者发现学习者外语学习动机呈现融合性及性别内与性别间存在显著个体差异[1];有学者提议外语教学重视图示形象思维因素[2][3]。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策略及英语教学质量等方面变化情况、发展趋势等的掌握情况将深刻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更新或调整。但是,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模式已经融入了大多中国学习者身上,外语课堂难走出“为分数、为考试”的误区,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主体地位难以真正确立[4][5]。为营造“学生主体参与英语学习”语言学习氛围,本研究小组并展开了“交际法指导下的学生参与模式”的课题研究。本研究试图了解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外语能力的动态,为进一步深化该类研究、提出更合理、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提高学习效率探索提供新的研究维度。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158名本科生为对象,其中男122名、女36名。
(二)研究工具
以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问卷包括:一是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二是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其中说的能力项6项、听的能力6项、阅的能力8项、写的能力4项。全采用5级量表形式,即“0=完全不符、1=差、2=中、3=良、4=优”。在研究的首尾各施测一次,再分别进行问卷统计分析。
三、英语语言能力动态
(一)说
从首尾的说英语能力调查统计结果(表1)表明研究对象普遍感觉说的能力提高很少(均值变化很小),还出现尾测均值小于首测,这说明不少学习者认为说的能力有些方面还有下降,且其总体平均值几乎没变化(2.16,2.33)总体水平也相当低,同时也表明学习者自小动口效能感普遍很低。
(二)听
听力调查结果(表2)显示学习者在语言学习阶段首尾的听力能力有显著提高(总均值.82,2.32),由首先几乎听不懂到能听懂一半以上,并且调查到的每项能力均有提高。该结果说明学习者对近两年的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是持肯定态度的。
(三)读
阅读能力调查结果(表3)显示学习者在语言学习阶段首尾的能力有较大提高(总均值1.32,2.24),且调查到的每项能力均值均有提高。
(四)写
写作能力调查结果(表4)显示学习者在语言学习阶段首尾的能力有较大提高(总均值1.05,2.24),且调查到的每项能力均值均有提高。
四、结语
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在两年的英语学习中体会到了成功,特别是听力、阅读、写作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其中听力能力提高最大;但口语能力入学时能力与两年后的能力却没有明显提高。故,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探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交际能力的策略和方法,进而提高学习学习者的语言综合效率,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芮晓松,高一虹.二语“投资”概念述评[J].现代外语,2008(2):90-l10.
[2] Garrett Nagle,Kris Spencer.地理学专业英语基础(图示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 严明,马莉.国外ESP研究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44-47.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对策
作为世界通用语言,英语成为人们工作生活所需掌握的语言之一,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始终是关注的焦点。但是尽管英语备受重视,学生却对英语"叫苦不迭"、令人头痛。这无疑与我们当前国内的英语学习现状有很大关系。因此,为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改善英语学习状况,了解其当前的英语学习现状是十分必要的。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于2013年12月选取山东省某师范类高校540名非英语专业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范围涵盖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物理工程学院和化学与化工学院六个学院的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学生,文理科兼有,男女生平均发放,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对英语教研组3名英语教师进行访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随机访谈,访谈结果具有参考价值。
(二)调查工具
调查采用问卷形式。问卷涉及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各种现状问题,采用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和主观问答题两种形式进行。访谈通过个别访谈方式进行。
(三)数据收集与处理
调查问卷由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进行之前发给学生填写,要求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并当场收回。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40份,除去53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487份,有效率达90.1%。
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一)英语学习以课程为主,途径较为单一
图1 英语学习的主要途径(注:该题为多项选择题。)
由图1可看出,高达71.0%的学生以英语课程为主要学习途径,仅有30.6%的学生通过阅读英文类期刊杂志、看英文电影或收听英文歌曲等方式学习,通过课外英语活动或参加课外辅导班、利用网络等方式学习英语的学生只占11.3%。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大学生英语学习途径较为单一,大部分限于传统的英语课堂学习。同时,访谈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英语辅学习资料绝大多数为英语四六级考试相关的词汇书、试题等工具书。由此可见,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较为单调,缺乏灵活性。
(二)外部动机是英语学习的主要动机
图2 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注:该题为多项选择题。)
在学生学习中,有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源于对事物本身的兴趣,外部动机是对学习带来的结果感兴趣,而非学习本身[1]。根据图4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普遍将英语学习作为获取证书、考取研究生的工具,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为将来发展做好准备。而真正出于兴趣学习英语的学生则只占6.8%,比率较低。显而易见,外在动机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动机,而这种目的往往是比较功利的。学生普遍比较务实,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而真正把学习看做自身修养的需要的观点,还没有形成气候。
(三)英语学习中存在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图3 学习英语时的情绪体验
据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有41.5%的被试能够在较为轻松愉快的积极情绪下进行英语学习,这必将有助于自身英语学习效果的提高。但数据结果也显示出,仍有25%的被试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厌烦甚至恐惧的情绪情感体验。诸如紧张、焦虑、害怕、厌恶等消极的情感因素,将会对英语学习效率的提高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
(四)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仍以教师讲授为主
图4 英语教学方法的使用
对教师及学生的访谈结果显示,目前英语的教学模式仍是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加之班级规模有扩大趋势,班级人数明显增多,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越来越少,导致英语难以发挥其作为一种语言用于交流的作用。综合访谈结果以及调查问卷显示,75.2%的学生认为英语教学应采用讲练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既不能是完全寄希望于教师的传统模式,也不能是完全放手于学生的完全开放式,教师与学生的良好配合交流才是可行之路。
三、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对策
(一)拓宽英语学习途径,丰富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应突破传统教材,提供给学生有效学习的多种资源,如质量高且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优秀报纸、刊物、网站等。并对其进行合理引导,切实将各种学习资料和辅助设备运用到实际学习中。
其次,除课堂教学之外,应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情境。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进行网络学习、合作学习等良好的习惯,借助英文原声电影、音乐和英文书籍、报刊等,使学生经常接受英语文化的熏陶。另外,还可动员学生组织 "英语角"、进行英语配音、英语演讲比赛等课外活动,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积累英语知识。
(二)创新教学方法,形成良好学习氛围
受传统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被动消极的状态,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应当积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主动探究的舞台,将合作探究法、课堂讨论法引入课堂,创设良好的语言交际情境,贯彻"练为主、教为辅;教为练,练为用"的原则,举办如舞台剧、角色扮演等系列活动,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多种锻炼的机会,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内部动机
从教师角度讲,可创设问题情境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问题情境是一种对学习者来说有一定难度的学习情境,它所包含的学习内容,学习者能部分了解,但又不能完全了解[2]。通过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其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其次,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阶段性目标和长期目标。学生目标的设定要切合学生实际,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实现学生目标的个性化,多样化,使其个体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
(四)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首先,注重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创新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体验英语学习的情境性、真实性和实用性。其次,重视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发展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对学生严爱有加,传递给学生诸如尊重、信任、鼓励的情感信息,使其在温暖、积极、轻松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英语学习[3]。
(五)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增强学习信心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评价体系,改变传统考试成绩占80%的现象,增加对日常学习过程的考核与评价比重 [4]。在期末考评中,加大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外英语实践活动、作业所占的比重。同时,为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袋,反映其积极参与课内外学习的阶段性成果,便于学生通过学习档案进行自我监控、了解、评价和反思,观察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信心。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42.
[2]郭秀.浅议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6).
[3]增嵘.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动机的调查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
[4]王彤.谈大学生英语学习自主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