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组织工程论文

组织工程论文

时间:2023-01-03 14:11: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组织工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组织工程论文

第1篇

①论著类文稿字数限制在5000字以内,有中英文摘要,英文要求与中文对应,包括英文文题,全部作者姓名、单位及邮编,英文摘要不分段,200字左右,关键词3~8个。

②临床总结(经验交流)类文稿要求与论著相同。综述英文文题需与中文相对应,并需本专业专家审校后投寄,其余要求及书写格式同论著类文稿。

③技术改进、短篇报道和病例报告字数限制在1500字以内,无须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等。

④信息、讲座和动态均为约稿。

增加文献标识码的通知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库规范》的规定增加文献标识码,以便于文献的统计与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文献标识码分类如下: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请作者、读者在投稿时务必根据以上分类注明该文献标识码。

・消息・

《中国美容医学》被以下检索系统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知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国内外读者可以在:省略、 省略、 zgmryxzz.省略等网上查阅、下载《中国美容医学》全文。其中中国知网和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同时收录中外各类医学期刊近百种,可查阅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医院管理等医学论文资料。欢迎登陆查阅《中国美容医学》,并欢迎国内外作者读者积极投稿!

联系地址: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科技大厦12层《中国美容医学》编辑部邮编:710043

联系电话:029-82218513,82251091-8833 传真:029-82251091-8818

网址:省略

投稿E-mail:bianjibu@zgmryx.省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CRTER)杂志2009年征订及组稿

CRTER杂志是传播组织工程领域一流学术研究成果的专业期刊,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ISSN 1673-8225,CN 21-1539/R,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代号8-584,周刊,200页/期,A4开本,插图随文,印刷精致。

CRTER 被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SCOPUS数据库、EMCare数据库、EMBiology数据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伯尼索引》(IC)、俄罗斯全俄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数据库(VINITI)、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临床医学类)第5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收录。

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最新数据显示:CRTER 总被引频次为5343,在1765种科技期刊中排位第8名,影响因子0.593,他引率0.77,基金论文比0.44。

2008年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5版):CRTER为其核心期刊。

2009年CRTER杂志出版重点:生物材料研究、干细胞研究、组织工程研究、医学植入物与数字化医学研究、器官移植研究。

订阅汇款:沈阳1200邮政信箱邮编:110004

网站:省略

电话:024-23384352024-23380579

・告作者和读者・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作者文责自负,本刊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来稿经刊载后,酌致稿酬,作者著作权的使用费将在本刊稿酬中一次给付并赠当期杂志两册,多作者请自行预购。

2009中国国际整形美容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由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天津市医学会共同主办,天津市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天津市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和天津市医学会医学美学美容分会承办的2009中国国际整形美容学术会议将于2009年5月22~24日在天津市滨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会议期间,将有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地区、国内整形美容及相关行业的知名专家、学者出席本届大会,并发表精彩的学术报告,展示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拟参加本次会议者请仔细阅读本通知并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投稿。

一、投稿内容:⑴整形美容外科的新技术、新进展、基础实验研究新成果;⑵整形美容外科新器械、新设备和新材料的应用;⑶面部年轻化手术技巧、并发症预防与处理,面部年轻化新技术;⑷整形技术:缩小、水滴形假体隆胸、再造等;⑸毛发移植技术应用的新进展;⑹各种皮瓣及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整形外科的应用;⑺生殖器整形、变性手术、性别畸形的诊断和治疗;⑻脂肪抽吸、形体轮廓塑形技术进展;⑼整形美容外科手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⑽瘢痕治疗新进展;⑾注射美容、激光美容、注射溶脂等的新进展;⑿生物工程在整形美容外科的应用;⒀先天性及创伤性颅颌面畸形整复;⒁面部轮廓重塑:颧骨颧弓截骨术、下颌角截骨术等;⒂计算机三维成像及虚拟现实技术在颅颌面外科的应用;⒃颅颌面肿瘤的切除与修复重建;口腔种植外科;⒄唇腭裂的整形与修复;⒅正颌外科、牵引成骨在颅颌面外科的应用;⒆疑难病例的讨论等。

二、投稿方式:中文全文和500字以内摘要通过电子邮件发至:投稿专用邮箱 2009PRS@163.省略

2009中国国际整形美容学术会议秘书处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NRR)杂志征订及组稿

NRR杂志由中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社编辑。主要发表神经再生领域应用基础及临床研究的专业性学术期刊。NRR关注全球范围内具有创新性的抑制、促进或影响神经再生结构变化相关机制的研究,以及由此而发生的一系列功能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作为SCI收录期刊,NRR杂志以面向国际、立足国际为宗旨,以创办好学科界专家公认的学术期刊为不懈的工作目标。NRR杂志为月刊,CN 5422/R,ISSN 1673-5374,国际发行代号M8761,CODEN:NRREBM。

NRR杂志从2008年1月已被科学引文索引(SCI)、美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BP)、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SCOUPS数据库、波兰《哥伯尼索引》(IC)、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多家国内外著名数据库收录。

2009年NRR杂志出版重点: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原位神经干细胞以及移植的神经干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神经组织工程、神经退行性疾病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及中医药对神经细胞、神经组织再生过程中生理、病理及组织结构变化影响的相关研究。

订阅汇款:沈阳1234邮政信箱邮编:110004

网站:省略

电话:024-23380579

・敬告作者和读者・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从事美容相关专业的临床医生、护士和研究教学管理人员的必备读物。

第八届(2009)上海国际整形美容学术研讨会

鼻部整形美容新进展专题研讨会

会 议 通 知

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主办,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杭州整形医院协办的“第八届(2009)上海国际整形美容学术研讨会暨鼻部整形美容新进展专题研讨会”定于2009年4月23-25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涤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终身教授王炜担任大会名誉主席,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曹谊林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李青峰、祁佐良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杭州整形医院谭晓燕教授担任大会执行副主席。

大会主题:交流医学美容及整形美容外科技术

大会内容:①整形美容外科学术研讨会;②鼻部整形美容新进展专题研讨会;③论文征集及优秀论文大会交流;④整形美容外科手术演示;⑤第八届整形美容器材展览会。

具体安排如下

一、整形美容外科学术研讨会的主要议题和内容:①先天性唇裂继发畸形的治疗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专题演讲及手术演示;②鼻部整形美容新进展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专题演讲及手术演示;③颧骨颧弓截骨术及面部轮廓重塑技术的临床应用、下颌角截骨术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④面部年轻化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⑤隆乳术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预防、处理;⑥整形美容外科新器械、新设备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及临床研究;⑦脂肪抽吸及体型重塑的技巧及临床应用;⑧颅面畸形的整复治疗;⑨皮肤抗衰老研究;⑩微创面部除皱与嫩肤术;⑾色素性皮肤研究。

二、大会将围绕上述研讨内容进行论文征集,欢迎积极投稿。征文要求:论文应具较高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且未在其他刊物正式发表。全文应在3000字以内(专题报道除外),附800字以内的摘要一份,无摘要者,论文汇编中只收录论文题目。投稿采用电子邮件方式。凡论文录用者,颁发论文录用证书,论文摘要将刊入大会论文汇编。截稿日期:2009年2月28日。

收稿地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 颜俊洁, 上海市黄浦区制造局路639号,邮编:200011,联系电话:021-23271699-5125 传真:021-63089563,投稿电子邮箱: yanjunjie222@

三、学术研讨会会议注册费为人民币1000元/人,住宿自理。参加会议者均可取得国家级继续教育I类学分10分。会议最后一天(4月26日)将分别在上海九院和杭州整形医院同时进行手术演示,手术演示费用另计。杭州整形医院手术演示内容为单项鼻部整形美容,室内观摩1000元/人(限30名), 室外观摩500元/人。上海九院手术演示内容为先天性唇裂继发畸形的治疗及其他各类美容外科手术示范,详细内容见后轮通知,室内观摩2000元/人(限30名), 室外观摩500元/人。

四、学术研讨会的会务工作由上海新力会展公司承担。会务咨询:上海新力会展李萌先生

联系电话:021-62801061,13916575244,传真:021-6294772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

杭州整形医院

・告作者读者・

第2篇

关键词:滨城黄河河务局,水管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水平

 

1 基本情况

1. 1 滨城黄河河务局所辖河道长22.4公里,属人工控制弯曲性窄河道,左右两岸提防堤线总长47692米,两岸堤顶硬化37,159公里。险工3处,坝岸98段,工程总长5542米。论文写作,提高管理水平。控导工程9处,167段坝,工程总长12688米。引黄水闸3座,左岸1座,右岸2座,总设计引水流量85立方米每秒。另外,辖区河道有跨河桥梁3座、浮桥2座,滩区面积40.48平方公里,村庄31个,人口15398人。论文写作,提高管理水平。

2 水管体制改革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单位运行机制不活,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足,导致了大量水利工程得不到正常的维修养护。在工程管理方面,既是管理者又是维修养护者,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职能交织在一起,既是监督者又是执行者,缺乏外部竞争压力,内部难以形成监督、激励机制,管理缺乏活力,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严重制约了治黄事业的发展。

水管体制改革实施情况

2006年,滨城黄河河务局按照上级水管体制改革精神,开展了水管体制改革工作,为加强对水管体制工作领导,成立了水管体制改革领导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局领导班子成员组成。在改革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制定了《滨城黄河河务局水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由于改革各项准备工作做的充分细致,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平稳开展,实现了职工思想不散、工作不断、程序不乱的目标。改革后,水管单位与维修养护公司及时进行了人员、设备、资产和业务交接,实现了“管养分离”,标志着以“修、防、管、营”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的终结。

4 维修养护工作开展情况

4. 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规可循,滨城黄河河务局结合工作实际情况,认真制定了《滨城黄河河务局维修养护资金管理办法》、《滨城黄河河务局维修养护根石加固项目管理办法》、《滨城黄河河务局维修养护项目验收管理办法》和《滨城黄河河务局维修养护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4. 2 组织编制了维修养护计划和专项设计

水管单位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在现场勘测的基础上,根据《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编制了维修养护计划,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完成了维修养护专项设计编制工作,并及时上报主管单位审批。为维修养护工作开展完成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

4. 3 及时签订维修养护合同

维修养护计划下达后,由水管单位及时与维修养护公司签订维修养护合同,与监理公司签订了监理合同,到省局质量监督站办理了质量监督手续。在维修养护工作开展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管理,各有关单位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由于职责明确,任务具体,能够在维修养护工作中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从而保证了维修养护项目的质量。论文写作,提高管理水平。

4. 4 加强现场管理,及时组织验收

维修养护工程与基本建设项目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工程项目较为零碎,现场不易管理,工程量不易准确统计。为切实保证工程质量,保证维修养护资金安全,工程管理科及基层管理段相关人员加强现场管理,按照业务科室每月下达的维修养护项目,对小的维修养护采取了总量承包,事后验收的方式,对较大的维修养护专项,实行项目管理,现场管理人员跟班作业。维修养护项目完成后,组织工管科、监理单位和维修养护公司有关人员,对完成的项目共同验收,工程合格后,办理结算手续。从而保证了维修养护项目能够高标准、高质量、足额完成。

维修养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 1 维修养护资金下达迟缓。目前,每年维修养护资金需经国家主管部门审议通过后,才能下达各有关单位,致使维修养护资金下达到各水管单位时间较晚。由于养护经费不到位,造成水管单位无法与维修养护公司签订维修养护合同,及时办理维修养护结算手续,维修养护公司无法及时支付施工款而出现拖欠工程款现象,给维修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一定影响。论文写作,提高管理水平。

5. 2 维修养护项目中存在部分缺漏项为合理安排测算维修养护项目,保证全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健康有序开展,由财政部、水利部联合制定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为科学编制和核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预算,保障资金到位提供了政策依据。论文写作,提高管理水平。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部分维修养护项目在定额中没有全部包含,存在部分缺漏项,如坝面硬化、路沿石整修、行道林补植等项目,实际工作中存在,而维修养护定额中没有该几个项目,造成实际工作操作困难。

5. 3 维修养护工作程序需进一步理顺维修养护实行合同化管理,以实支付。存在主要问题,一是维修养护公司工作被动,每月完成的维修养护项目受到水管单位任务单的限制,无法积极主动完成所承担维修养护任务;二是基层管理人员少而且分布较散,观测任务重,每场雨后,工程出现的雨毁统计需花费较大精力进行详细统计、核实,上报时间滞后,旧的水毁未修复,新的水毁又会出现,影响了维修养护水毁项目及时修复。

5. 4 维修养护内业资料需进一步规范完善维修养护工作由于刚刚起步,各项工作正在逐步规范完善中。在实际工作中,受人员整体素质限制,加之参与维修养护工作的人员对新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学习不够,水管体制改革精神实质领会不到位,致使出现维修养护内业资料记录不规范或不完善,记录过于简单、内容不全面、不详实,专业用语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维修养护工作的全过程。

6 维修养护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6. 1 实事求是编制维修养护计划维修养护计划是维修养护工作开展的基础,是水管单位与维修养护公司签订合同的重要依据,在编制维修养护计划时,应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事前开展工程普查,查清存在的主要隐患,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对维修养护项目单价进行测算,依据上级主管单位核定的维修养护投资总额,按轻重缓急的原则安排每年的维修养护项目,在保证工程日常维修养护费用前提下,有计划开展除险加固工作,消除工程隐患,以达到保证工程完整、逐步改善工程面貌、提高工程抗洪能力、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目的。

6. 2 加强人员学习培训,提高整体素质维修养护是一项新的工作,为规范维修养护行为,上级主管单位结合维修养护工作制定了大量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对维修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依据。针对维修养护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下一阶段,由水管单位加强对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有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如组织工程管理科和维修养护人员分别进行有关法规学习等,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组织有关人员到维修养护工作开展较好的兄弟单位进行实地学习,学习兄弟单位好经验、好的做法,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授课,讲解维修养护有关规章制度和政策,提高有关人员把握政策的能力;三是明确维修养护工作岗位职责,做到职责明确,任务具体,不断提高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论文写作,提高管理水平。

6. 3 加强维修养护项目管理由于维修养护项目较为零碎,各项目较为分散,难以实现有效的现场管理和控制,为保证维修养护项目质量,保证维修养护项目足额完成,水管单位应加强一线现场管理,对较大的项目或能实现跟班作业的,坚决实行跟班作业;加强项目管理和验收工作,严格按照实际发生的工作量以实支付;认真履行项目法人的职责,严把工程质量关,通过严格管理,达到不断改善工程面貌,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目的。

第3篇

一、重点工作

1、健全规范教代会制度。

制定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健全规范教代会制度的意见,报经区委教育工委批准后联合下发。重点是规范教代会工作程序,落实教代会的各项职能,提高教代会质量。开展教代会工作检查。

2、深化师德教育,提高师德水平。

修订完善师德考评方案,注重常规教育管理和考评。研讨新时期师德教育的新内涵和新形式。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强化师德标兵的宣传和示范作用。

3、加强党政工合力建设教工之家工作,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亲合力。

建家工作是对学校党政工总体工作的促进和检验。按照六条标准,全面推进学校工会在党政领导支持下开展合力建家工作。对区先进教工之家进行复查。继续争创市、区级模范职工之家。力争创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二、职能工作

1、开展教育科技创新工程活动。围绕教育教学“质量年”中心工作,组织开展教科研活动。区教育工会组织教师英语、计算机知识竞赛。

2、送温暖活动。

3、女工工作。

4、组织“奥运年”文体活动:教职工篮球比赛;乒乓球团体比赛;“五月的鲜花”艺术比赛,。

5、组织工会主席、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好校长、师德标兵学习考察。市教育工会4月组织到贵州考察。暑假组织井冈山“红色之旅”学习考察。

6、加强和健全组织建设基础工作。

7、宣传信息工作。

8、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工会工作。专题研究,健全组织,开展调研,培养典型,发挥作用。

三、工会组织自身建设

1、开展工会干部政治业务培训。组织工会主席进行工会基本理论和业务培训。开展工作经验交流,请进校、实验学校、职校分别介绍教代会、师德教育、建家的经验。适时组织现场会。

2、加强工会理研。协调xx届教科研评委会,组织基层工会主席、干部参加撰写论文或调研报告并予评眩

第4篇

坚持以教学为根本,以辩证唯物精神对待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积极坚持教学改革:坚持以攀登科技高峰为目标,以勇于创新的精神投入技术攻关,并带动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他就是张宇峰,天津工业大学材料化工学院副院长,“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改性与功能纤维”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适时更新观念,不断丰富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这是张宇峰教学和科研双丰收的秘诀。

张宇峰是一名人民教师,他不忘本职,爱岗敬业,积极坚持一线教学,在2000年至2006年担任材料化工学院材料系(原化学纤维教研室)主任期间,先后为材料(原化学纤维)专业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讲授13门课程,承担过该专业几乎所有的专业课程,指导过5个专业实验,包括1项大型综合纺丝实验,指导学生完成科技作品竞赛获奖3项,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80余人,指导硕士研究生论文17人。多次带领本科生进工厂企业完成实习任务,多次担任本科生班主任、班导师工作,2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

张宇峰也是一位学者,他相继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并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作访问学者,近年来还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紧随科技发展及行业动态。在积极投身科研,提升能力的同时,还不断利用科研成果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先后主持参加完成国家863、973、天津市科技攻关等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得国家、省部委级科技成果4项,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已获授权4项。比较有代表的科研成果有:“人工肺微孔中空纤维的研制”、“中空纤维反渗透中空纤维复合膜及组件研究”、“中空纤维膜品种系列化及产品质量保障技术研究”、“纳滤中空纤维复合膜”、“开发纤维素纤维新溶剂回收循环利用技术及装置”等。

张宇峰还是一名教育管理工作者,他积极参加和组织学科、专业建设,并坚持教学改革。组织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完善了大型综合纺丝实验及其与其它实践环节的衔接,构建了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相应的课程体系,开展了“化纤工艺学”精品课建设,再版的《化学纤维概论》被列为部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建立了课程网站,2009年被评为天津市精品课,负责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08年获得国家特色专业称号;参与完成了天津市十五投资、中央地方共建投资等材料相关实验室建设项目,参加完成了天津市“化学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发展战略研究”和天津工业大学材料学科“十一五”发展规划,参加完成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博士点和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点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工作,连续成功主办第五届至第十一届“全国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并组织师生百余篇。2009年获得第六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一等奖。

第5篇

关键词:培训;培养;专业技术人员

一、专业技术人员存在问题

(一)现场经验不足,处理复杂情况能力有待提升

近两年公司强化人才强企战略,青年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大,提拔调整频繁,多人提拔到管理岗位上,其余资历老一点的优秀青年技术员也都在重点岗位上,另外,公司近几年选派了较大比例的优秀大学生开拓海外市场,现在国内钻井队中,仅有5名工程师是2008年以前分配的,其中有2人是中专生,其余井队的主要技术员是2010年分配的大学生,技术人员出现了断层,工作时间短,导致工作经验严重不足,遇到复杂情况不能及时处理。

(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综合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公司开展“技术创新成果评审”活动以来,很好的激发了一线技术人员创新积极性,2009年至今共收集技术创新成果400余篇,从论文上报数量上看,是逐年递增的,从论文质量上看,是不断提高的。但是,通过对上报的技术创新成果综合分析,技术人员仍然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技术人员创新意识还有待提高,根据《技术创新管理规定》技术人员每季度应上报创新成果,但实际上每次评审前都需要办公室一再督促提醒,二是技术人员创新思路还不清晰,多数上报的技术创新成果是对口井、钻井工艺的总结,技术创新首先就是在于对已有的技术进行全面分析、梳理的基础上。三是技术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有待加强。通过一年的技术工作分析,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在技术监控上还有盲点,在技术措施的执行上还有欠缺,导致技术人员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三)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有待加强

主要表现为四方面:1.业务理论学习意识不强。公司利用一切机会组织技术培训班,致力于提升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但是专业技术理论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主要还是要依靠平时的学习积累,部分技术人员忽视了日常的学习,主要体现在技术比武时,多数人员理论考试成绩不理想。2.实践操作能力不强。部分技术人员因为个人懈怠或者是队上不敢放手让技术人员操作练习等原因,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差,明明是都学过的知识,遇到实际复杂情况就慌了手脚,不能及时有效处理。3.忽视文化学习,导致文字总结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上报的论文写作水平较差,从论文的格式、排版、文字的组织、公式的编写、表格的使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另一方面,不注重文字写作能力学习,导致上报的述职报告、工作总结等材料,水平较差。4.协调沟通能力不强,部分技术人员会出现与井队正副职或者职工因沟通不良出现各种矛盾,以致出现工作积极性下降,甚至消极怠工或者粗暴对抗的现象。

二、主要措施

(一)调整技术人员职能分工,改进培训方法

要求工程师24小时住井,强化技术措施的执行,由技术办公室安排住井工程师兼职导师,带领技术人员学习对复杂情况的处理,并对每一次处理情况认真撰写总结。充分利用QQ群,电子邮箱等网络工具,由技术办公室每周带领技术人员学习1个案例,主要分析公司在钻井过程中遇到的复杂情况、出现过的技术事故等,同时,大家可以及时交流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技术人员可以把遇到的问题发送到QQ群讨论,或者发送给主管师,由主管师进行解答。每季度生产例会后组织1次考试,考试内容以本季度发送的复杂情况处理为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法,组织技术人员到相关单位学习,到管具公司学习各种接头、工具的使用,到地质公司学习地层的分析、特点,到测井公司学习看图,到定向井公司学习定向知识,增强职工的实践能力,防止纸上谈兵。请相关专家来公司授课,重点讲授钻井新工艺、新技术,开拓思路,提高能力。每个季度组织工程师短期培训班,由技术办公室有针对性的就一个课题进行讲解,着重讲解区域钻井技术、特殊工艺井技术、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为技术人员解疑答惑、组织交流座谈。每次技术例会要求工程师将问题写在纸上上交技术办公室,由钻井主管师针对问题进行分析讲解。

(二)充分利用“技术人才团队创新工作室”

不断优化技术人才创新工作环境,建立完善技术人才团队创新的长效机制,依托创新工作室,加大重点课题、施工难题的技术攻关力度,保证月度有课题立项、季度有创新成果、半年有评比展示、年度有成果转化,切实把创新工作室建设成技术交流的平台。通过组织上报成果人员参加不定期技术研讨会、季度技术创新成果评审会、月度总结会等形式,激发大家的创新意识,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围绕专业技术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攻关、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等创新创效活动,通过工作室开放学习、网络平台交流等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创新发展。加大工程师轮岗锻炼的力度,建立工程师轮岗锻炼的长效机制,促进工程师轮岗的合理流动,工程技术员交流挂职每次可2-3人,每次挂职3个月。挂职期间,督促工程师多跑、多看、勤学、苦练,培养工程师博闻、善问、敏思、勤学的素养,引导工程师有意识的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正确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不断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形成创新的思路,成为创新的人才。

第6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672-5913(2007)10-0065-03

1引言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是独立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评估内容[1]。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规范管理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教师的问题以及毕业设计选题质量的问题,等等[2]。选题质量是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源头,应从源头上把住质量关。教育部于2004年4月发文通知,要求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环节制定明确的规范与标准,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

但是独立学院的应用型本科普遍存在着专业教师人手不够,科研力量相对薄弱,教师科研课题来源不足等因素,影响了毕业设计选题质量。如:有的专业毕业设计选题陈旧单一,个别题目甚至几届学生不变;有的专业一题多人,造成毕业论文雷同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量不足;有的专业部分毕业设计题目脱离生产实践等等。

基于上述现状,本文提出了“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论文)新模式,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独立学院的“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步骤

2.1确定试点学科和试点课题

我们把工程与计算机作为学科交叉的切入点,在计算机、纺织工程、服装设计等专业毕业班进行试点,并制定了毕业设计选题的质量标准。选题质量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科学性。选题符合教育规律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培养目标;

(2) 实践性。选题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与科研、生产的结合,具有研究价值、现实意义和开拓性;

(3) 综合性。选题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创新性。选题是科技领域、生产领域和社会领域刚刚出现的新课题和急需解决的新问题,有一定的广度和难度,涉及比较先进的技术,综合性很强,进入了崭新的交叉学科领域;

(5) 针对性。选题具有适宜的工作量和难度,可操作性强,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

SS根据质量标准,我们确定了“羊毛衫CAD系统”,“羊毛衫企业生产管理系统”,“CASIOfx_4800P计算器测量计算软件包的设计”等若干个选题作为此次试点课题。这些选题都来自于企业的技改项目,也是指导教师在研的课题,学科交叉特点明显,能形成阶段性成果,有利于转变为生产力,充分体现了产学研的结合。

2.2人员组织

各试点专业公布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试点题目(见表1)以及每个选题的毕业设计任务书,使学生明确“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选题的目的、意义和具体的任务;学生自主申报、选择题目和指导教师,导师在申报的学生中择优选用。

试点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每位指导教师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积极作用是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关键[3]。

3新模式的特色

“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论文)新模式的特色是:

(1) 能拓宽毕业设计选题渠道,可在设计课题来源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毕业实习基地。

通过这次试点,我院已与湘潭三利羊毛衫厂、常熟羊毛衫厂、湘潭市勘察设计院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毕业生也深受欢迎。

(2) 毕业设计真题真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增强了实践能力和就业实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对参加这次毕业设计试点的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他们的一次性就业率达到了100%。

(3) 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来自相应的多个学科专业。学生通过多学科间的相互结合与渗透,拓宽了知识面,从而获得多学科专业知识,达到优势互补,使毕业设计(论文)更有利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综合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更好地体现了科研团队精神。

(4) 另一方面新的模式对指导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师生双方都是挑战。因此,既丰富了毕业设计(论文)内涵,又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5) 这种新模式易于形成阶段性成果,有利于转变为生产力。参加试点的指导教师非常重视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创新性成果,经进一步总结、提高和完善,已取得下述阶段性成果,如表2所示。

4结论与展望

“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已取得前期成果。它能拓宽毕业设计选题渠道,建立相对稳定的毕业实习教学基地。来自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实际课题,使学生增强了实践能力和就业实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能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利于造就优秀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全面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符合高等教育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下一步的研究思路是:

(1) 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增大试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新型题目,满足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

(2) 研究出新模式的系统、科学、规范的运作方法和管理机制,全面推广实施。

(3) 将“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选题工作纳入信息化管理,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国家高教司编. 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徐颖强,祁随元. 工科院校毕业设计质量保障与评估体系的研究[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69-72.

[3] 冯志刚,陈明明. “多学科交叉综合”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 化工高等教育,2003,(4):95-97.

收稿时间:2007-2-10

第7篇

关键词:奥运会;单项竞赛;组织协同;激流回旋

中图分类号:G811.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09)04-0050-07

On the Mechanism of Event Competition Organizing and Cooperationin Beijing Olympics Games

XU Ga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Turbulence and Complex System, Schoolof Engineering,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combining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syst em construction and organizing operation, this study keeps the Olympic Games eve nt organiz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as the core and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s ofthe system development of event competition organiz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the systems science, the coordinating mechanism of Beijing Olympic Games eventcompetition is examined with canoe slalom as an example, and the spiritual coreand development principles of the competition organizing and management is explo red.

Key words: Olympic Games; event competition; organizing and cooperation;canoe slalom

在奥运会这个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中,竞赛组织工作始终处于核心到位,奥运 会的各项组织工作从根本上讲都是围绕竞赛工作而展开的,奥运会的成功也首先取决于竞赛 组织工作的成功。现代奥运会的竞赛组织工作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的制度与规则体系, 体现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必须紧密结合主办地的实际情况,体现主办城 市的特点,具有一定程度的组织不确定性。中国作为快速发展中的东方大国,要完成奥运会 这个具有浓厚西方文化烙印的、大型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的竞赛组织工作,需要大力协调的 组织关系相对会更多,难度也会更大。因此,在北京奥运会上,要顺利完成各项竞赛组织工 作,必须构建既与奥运会组织惯例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实际需求的竞赛组织管理模式,创 建总体和谐的竞赛组织环境。本研究从复杂系统科学的视角入手,以单项竞赛组织工作的协 同发展特性为重点,以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为实践例证,在总结奥运会竞赛组织发展以及我 国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构建与组织实践,探悉北京奥运会竞赛组织管 理工作的精神内核与发展机理,探求北京奥运会单项竞赛组织协同模式的系统构建与良性运 行的机制,力求提高北京奥运会激流回旋项目竞赛组织管理工作效益,为成功举办奥运会做 出贡献,同时也为我国今后举办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提供参考依据。

1 北京奥运会竞赛组织协同的理论溯源

1.1 紧密结合中国文化特点是北京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的客观要求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逐渐成为文化体育的盛事,在世界范围具有重要的 影响。与此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诞生于西方文化背景中的奥林匹克运动仍然带有明显的 西方文化的烙印。在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始终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国 际奥委会委员的组成、责权利的分配、承办地的选定、竞赛项目的选择以及各种政策的制订 等问题上,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欧美中心主义”的影响。

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文化持续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奥林匹克运动的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在全 世界范围的广泛开展,由此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因此,作为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世界 性文化体系,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必须采取多元文化互补互动、共同发展的方式,必须从世界 历史文化,尤其是东方思想体系中汲取有益的养分,需要在世界范围,尤其是在亚、非、拉 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更为广泛的开展与宣传。

正是由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背景和运作模式特点,在北京奥运会上,在充分遵守国际惯例 和竞赛规则的前提下,就更加需要切实考虑中国文化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机制完备、运转 协调、紧密结合实际的奥运会竞赛管理系统,努力实现东西方文化的和谐融合,为竞赛工作 创造良好的组织环境。

1.2 “系统和谐”是北京奥运会竞赛工作的组织需求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类尊严的 、和平的社会”[1]。在奥运会的比赛过程中,始终推崇运动员之间的公平、友好 竞争,着力营造各方融合的和谐氛围,强调各类人群共同享受竞赛的快乐。

竞赛组织系统的“和谐”强调复杂系统活动的相互合作与协同效应,更特别重视人的主观能 动性的充分发挥,力求通过构建总体稳定、协凋、能动的动态发展机制提高竞赛组织的工作 效益,使竞赛组织系统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从而发挥最大的组织效能。为了实现竞赛系统 的和谐,需要从“和”与“谐”两部分剖析竞赛系统的组织内涵。其中,通过“和则”调整 人际间、人群间乃至组织间的“共处”,形成“人和”的环境,通过“谐则”解决给定目标 和资源条件下的管理优化,提高组织效率[2]。

其实,正是由于北京奥运会竞赛工作的复杂性,由于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内在需求,在客观上 要求参与其中的各类人员实现有机的整合。为此,在奥运会的竞赛组织工作中,要以“和谐 共进”的精神引领各项组织工作,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利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本 着“以人为本”的思想,着力协调好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协调好各个项目比赛之间的 组织关系,有效营造一个公平竞争,和谐共享的竞赛氛围。这是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现代性 和复杂性的客观需求,也需要参与竞赛组织的各个方面协同共商,共同创建良好的竞赛环境 。

1.3 “组织协同”是创建北京奥运会和谐竞赛环境的有效途径

1.3.1 “组织协同”的内涵“协同”现象在人类社会普遍存在,是系统要素之间互相协调、合作、同步的彼此作用, 是事物发展的重要特性之一[1]。其实质在于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保 持合作性和同步性的状态和趋势,强调系统协作与功能整合的一致性与和谐性。

“组织协同”强调组织系统内部各要素通过彼此协调,逐步形成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动 态有序结构,强调组织要素之间通过彼此的能量交换与耦合,获取组织发展的动力,实现组 织的优化与功能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组织内部的协作意识与自发观念,对于驱动组织协同 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动力作用。

1.3.2 “组织协同”是北京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成功的关键奥运会的竞赛组织工作涉及的人员多,层级交错,复杂性强。在竞赛组织系统的规划和实施 过程中,必须着力实现竞赛组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融合,实现人、物等组织要素与环境 之间的整体协调,逐步熔炼竞赛组织系统的核心精神,从根本上实现组织要素集合效应的最 大化。

在奥运会的竞赛组织工作过程中,相关各方对于完成赛事组织工作的基本追求是一致的,在 完成自身工作过程中也都需求相关的部门给与支持,否则根本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各个的 工作任务;与此同时,各方处于不同的组织地位,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整个组织工作,客观上 存在一定的组织利益差别。因此,合作在竞赛组织工作中不是必定存在的,必须在总体上强 调彼此之间的组织协作,在统一组织思想的指导下引导各方成员齐心协力地运行竞赛组织系 统,才能减少组织摩擦与功能内耗,从而实现对竞赛组织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竞赛组织工 作效率的最大化。

对于北京奥运会而言,由于中外竞赛组织思想与管理模式的客观差别,在竞赛组织工作过程 中,现代奥运会的组织运行方式需要实现“软着陆”,与中国既有的组织文化以及竞赛管理 经验相融合;而这种融合,取决于中方竞赛组织者与国际体育组织专业竞赛技术人员之间的 组织协作,体现于竞赛组织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本质上是竞赛组织指导思想与组织理念的融 合,是两种各具特色的组织文化的协同,贯穿于竞赛组织组织工作的始终。而推行组织协同 ,强化协作机制,建立人与人之间、事件与事件之间、物与物之间的稳定的动态合作秩序, 也就成为营造和谐组织环境,有效运行竞赛组织系统的关键环节。

2 北京奥运会单项竞赛组织协同的基本构想

2.1 单项竞赛组织工作的顺畅运行是奥运会成功的基础奥运会的竞赛组织工作之所以特别复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奥运会赛时要在主办城市同 时期运行多个项目的顶级水平比赛。北京奥运会设立28个大项、38个分项,共有302个小项 ,在北京举行比赛的有26个大项;各个项目的竞赛工作对城市运行的要求既有共同之处,又 存在各类差异,使得组织者必须从总体上对赛事组织工作进行系统设计与总体掌控。而在坚 持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奥运会竞赛工作的成功从根本上还是建立在各个单项竞赛组织工作顺 利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各个单项的竞赛组织工作得以顺畅组织,协同运行,才有可能实现奥 运会整体竞赛工作的成功,这也使得单项竞赛的组织协同成为奥运会竞赛工作成功的重要基 础。

2.2 构建奥运会单项竞赛组织协同模式的核心思路在奥运会的竞赛组织工作中,国际奥委会对竞赛工作做出总体上的规定,而各个国际单项体 育组织则从技术层面对各个项目比赛的组织工作进行详细的规范化设定,奥运会组委会在各 个项目的竞赛规则、规程等技术规范方面必须执行国际组织的相关文件。与此同时,从历届 奥运会的组织实况来看,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和历史背景不同,奥运会的竞赛组织管理构架 也不可避免地有所差异。尤其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背景、人文观念以及管理体制方面有很 大的不同,在奥运会的竞赛组织工作中,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和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出发 ,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体育竞赛组织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保证北京奥运会的竞赛组织 工作更能贴近运动员的需要,更具备现代体育专业化的特征。

而对于皮划艇激流回旋这种发展时间相对不长的项目,由于项目本身的组织管理体系还有不 完备的地方,在组织过程中可能面对更多的变数和突发事件,更需要组委会与国际奥组委以 及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加强持续沟通,共同协商确定各项竞赛事宜。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更 需要组委会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更需要我们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客 观实践与国际体育组织保持平等、有效的沟通,系统构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奥运会单项竞 赛组织协同模式,确保竞赛组织工作的顺畅。

由此,我们就确定了构建北京奥运会单项竞赛(以激流回旋项目为实施范例)组织协同模式 的关键思路:从系统发展的角度规划竞赛组织模式,在组织内部确立明确的竞赛组织工作核 心目标,通过对组织目标的反复、持续强化,激发组织成员形成并不断加强彼此之间的协同 意愿;细化组织工作任务,协同组织操作流程,创造相应的协同环境,通过组织信息的有效 沟通,实现竞赛组织系统的有序运行,实现组织系统的认识同一性与行动统一性,实现竞赛 组织成员之间的功能互补,确保北京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的顺畅运行。

2.3 北京奥运会单项竞赛组织协同的主要内容由于奥运会竞赛组织过程涉及的要素多、层面广、动态性强,需要从不同角度审视竞赛组织 的协同要素,其核心在于不同时空维度的人物信息的协调,关键在于竞赛组织系统发展理念 的终极归一。

2.3.1 人性要素与物性要素的协同人作为竞赛组织系统中最活跃的要素,是竞赛组织活动的运行主体与组织实施者,决定着竞 赛组织系统的运行发展方向。因此,在竞赛组织运行过程中,调整人际间、人群间乃至组织 间的关系,形成“人和”是需要最先解决的问题,而实现组织系统各个群体人员之间的工作 协同,建立各类人员之间的有序合作关系,是确保竞赛组织系统顺畅运行的基本保障。

与此同时,竞赛组织过程中涉及的大量物性要素之间也具有复杂的关联,各种物性要素在系 统内的流动方向与强度直接影响着竞赛系统发展的均衡性。因此,在实现组织协同的过程中 ,协调各种物性要素的关联与匹配,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始终都是竞赛组织者需要特别关 心的重要问题。

2.3.2 时空维度的协同奥运会的竞赛组织过程,持续时间长、空间跨度大,复杂的时空要素集中体现着奥运会竞赛 组织工作的复杂性,这也要求我们从时空发展的角度全面审视竞赛组织协同的发展机理,实 现竞赛组织工作的时空同步与整体协同。

一方面,在为期七年的奥运会筹办过程中,竞赛组织工作贯穿始终,不同阶段的竞赛组织工 作在时间序列中又具有紧密的连续性;前期的竞赛工作成果往往为后期竞赛工作创造出良好 的组织基础,也是制定后期工作目标的重要标尺与方向标,在规划的时期必须强化各阶段工 作之间的关联与协调。

另一方面,在奥运会竞赛的空间场景中,各项组织工作在相互关联的不同空间同时进行,各 个组织空间的工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任何一项工作的发展都会对其它工作出生 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竞赛组织工作中必须保证各项竞赛组织工作的空间同步性和关联紧密 性。由此,也就使得竞赛组织协同过程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

2.4 北京奥运会单项竞赛组织协同的三个关键环节

2.4.1 竞赛团队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之间的技术协同在奥运会的竞赛组织体系中,国际单项体育组织负责提出并监督执行是奥运会竞赛工作的技 术标准,对奥运会竞赛工作的技术细节具有既定的权威性。奥运会各项目的比赛,实际上是 由28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按照各自的章程和竞赛规则进行组织的;与竞赛相关的各项组织 事宜,都需要得到各个单项体育组织的认同。因此,在北京奥运会的竞赛组织工作过程中, 各个项目的竞赛团队需要与其保持密切的沟通与良性的互动。在雅典奥运会协调委员会的赛后报告中,特别提出雅典奥组委与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之间在 工作角色和沟通上出现的问题,指出组委会对于国际单项组织的角色、职权等方面的理解存 在不足,对于各组织提出的要求重视和考虑不够,而这也反映出组委会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 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和足够的信息流[1]。在竞赛组织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的时候 ,这种协 同状态对比赛组织工作造成的隐患就将是明显的。所有,建立组委会竞赛部门与国际单项体 育组织之间的良性协同,对于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来讲非常重要。

2.

4.2 竞赛团队与组委会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协同近几届奥运会组织工作的成功,自下而上的组织模式是成功经验之一。也就是说,具体实施 组织工作的各部门以及场馆层面有着较大的权利,在赛时运行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这 不但使得竞赛组织工作具备了一定的灵活性,还具备了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反映的组织基础 。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的这种特点,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基于场馆团队运行的组织模式,决定 了竞赛组织工作的运行必然需要各个相关业务部门的配合与协作。因此,竞赛团队与相关业 务部门之间的紧密协同,对竞赛组织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2.4.3 竞赛团队内部的业务协同根据单项竞赛具体组织工作的需要,各个项目竞赛团队内部设置包括场地、器材、信息以及 主要竞赛客户群(运动队、国际体育组织、技术官员)服务等岗位。在竞赛组织过程中,各 个工作岗位的人员逐级落实各项工作细节,分别负责赛事运行所需的场地设施以及各项服务 工作;与此同时,各个团队成员的工作之间又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业务上的关联决定了各 个岗位人员必然既为其他岗位服务,又需要其他岗位的支持,竞赛团队的各个成员彼此在业 务上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奥运会单项竞赛组织任务。

3 北京奥运会激流回旋项目竞赛组织协同模式的构建

3.1 竞赛组织目标的协同设定组织目标是组织系统所要达到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对组织系统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直 接掌控组织发展的方向。在实践工作中,建立组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组织人员及事物的有 效整合来实现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其成效的基础就在于对各类资源的整合而实现的优势互 补与效益的整体放大。也就是说,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组织,总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组 成的;所有组织的结构,都是为了完成一定的组织任务而设计的。在各种组织活动的实施过 程中,组织的整体目标根据组织层级而逐级转化为组织单位乃至个人的具体目标,形成一个 各层次目标紧密衔接的目标体系,引导着组织系统的前进方向[1,2]。

奥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竞赛组织系统的各项工作紧密围绕为期四天的比赛而展开,其根 本目标在于确保奥运会比赛按照既定的竞赛日程有序进行,为运动员搭建公平竞争的平台, 全面展示奥运会激流回旋项目的竞技魅力。

“确保竞赛如期有序进行”,是一个非常明确且直观的组织目标,也是全部竞赛相关组织活 动的终极归宿。但是,在组织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竞赛目标却不一定能够始终为大家所 贯彻。实践工作中,大家往往容易陷入具体的工作事务之中,反而忽视对于竞赛组织目标的 根本追求。这时,竞赛组织系统往往会出现组织目标在实践中不能被彻底贯彻的问题,其原 因在于工作过程中组织系统的方向模糊与偏离。因此,确立竞赛组织目标后的关键还在于时 时强化、事事落实竞赛组织目标,切实推行组织目标的实现,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竞赛 组织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3.2 竞赛组织工作内容的协同规划根据历届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的运行特点,结合北京奥运会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激流回旋项 目竞赛组织的相关工作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在竞赛组织工作的运行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涉及各个工作点,而其中主要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图1)。

3.2.1 竞赛核心工作在比赛中,竞赛组织者需要完成的首先是那些竞赛组织本身的系列工作。这些工作是奥运会 体育竞赛组织工作的核心,是构成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奥运会组织工 作的重点,对奥运会组织工作的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组织过程中,竞赛团队要对各项核心工作进行系统剖析,从时间发展和空间同步的角度对 每项工作进行详细的设计,把各项工作规划为不同时间段落、不同空间位置的工作环节。以 场地管理工作为例,从时间上涉及设计规划、工程施工、验收试用、赛前训练、竞赛期、赛 后期等6个段落,从空间上涉及场地内的管理活动、场地外的器材供给与能源保障等, 牵涉到的组织人员既包括竞赛团队的场地、器材、信息等部门,也涉及场馆团队的工程、技 术、医疗等业务口以及国际体育组织的竞赛技术人员,通过多点联动的管理机制共同驱动着 竞赛组织工作的运行。

3.2.2 与竞赛直接相关的工作在完成竞赛核心事务的基础上,竞赛组织者还必须充分重视几项与竞赛工作直接息息相关的 组织任务,主要包括竞赛成绩、比赛现场的体育展示、场地设施的工程支持、竞赛技术设备 的服务支持、场地医疗救生、比赛结束后的颁奖仪式、运动员的兴奋剂检测等。在奥运会的 竞赛组织过程中,这几项工作由相关的业务口同事完成,但是与竞赛组织工作紧密相连,起 到了直接保障竞赛运行的关键作用,对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的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任 何一件工作出现的小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竞赛组织工作出现问题,需要竞赛团队的相关工作 人员加以特别的关注。而这种关注的核心要素,也就在于竞赛团队人员与相关业务口部门人 员之间建立紧密的沟通与协作机制,共同商定并实际操作既定的协同工作方案。

3.3 竞赛组织机构的协作体系

3.3.1 竞赛组织机构的设置在奥运会的三个重要组织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以及奥运会组委会中,分别设置 特定的机构专门负责竞赛的技术工作,彼此之间有着不同层面的合作关系,在奥运会的竞赛 组织工作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和三个层次上(表2)。

其中,技术层面的合作是指导层面合作的具体化。技术代表负责就竞赛组织的工作细节提出 技术需求,将国际奥委会的技术基本原则落实到单项竞赛需求之中;竞赛主任针对技术代表 的需求,将竞赛工作具体化并组织技术实施;而场馆主任则根据竞赛工作的具体需求,协调 场馆团队的资源为竞赛创造必须的条件。三方在实践工作中的协作体现着三个组织结构的组 织协同关系,也建立了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的总体协同框架。3.

3.2 三级竞赛组织机构体系奥运会的竞赛组织工作以运动员为人员核心,以比赛场地为空间中心,各项组织事务成辐射 状扩展,而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的难点就在于多项目竞赛同时空交叉运行,对城市整体运行 的要求很高。在比赛中,竞赛组织者既要关心运动员在比赛场地以及训练场地中的各种技术 需求,结合实际情况驱动竞赛组织系统有效运转,实现对竞赛活动的有效掌控;同时也要考 虑运动员在比赛结束后需要面对的、直接与比赛紧密相关的诸如颁奖、兴奋剂检测等工作;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与运动员参加比赛相关的事务进行系统的规划。也就是说,竞赛 组织工作需要考虑的问题已经超越了场地的空间范畴,超越了比赛本身,而是已经上升到一 个城市总体运行的层面。

如图2所示,竞赛组织工作既包括比赛场地内的设施、器材、信息传递等竞赛核心工作,也 包括在场馆范畴上的技术、餐饮、休息、医疗等竞赛关键支持工作,同时还要考虑在城市范 围的交通等保障工作。适应这三部分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北京奥运会 激流回旋竞赛组织机构也就包括了“北京奥组委(主运行中心)-场馆团队-竞赛团队”的三 级管理体系,分别从不同的组织层面落实竞赛保障运行工作、竞赛支持工作和竞赛基本 核心工作。

3.3.3 双通路竞赛组织汇报机制基于“场馆化管理”的奥运会组织模式,场馆团队对竞赛团队具有行政管理权,绝大多数竞 赛事务都是在场馆团队进行解决;而与此同时,竞赛指挥组作为主运行中心专门负责竞赛工 作的核心部门,以奥组委体育部为主体,联合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部门、国家气象管理部门等 有关负责人组成,赛时担负着专业化的竞赛指导职责,保证竞赛组织工作的专业性,同时在 奥运会组织运行总部(主运行中心)对项目竞赛工作进行必要的协调。

与此相适应,在奥运会竞赛组织的三级管理体系里,竞赛团队的竞赛信息是沿着两条通路进 行向上传递的:

通路一:竞赛团队-场馆团队-主运行中心

通路二:竞赛团队-竞赛指挥组-主运行中心

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采用的竞赛信息双通路管理模式,使得处于中间层级的场馆团队与竞赛 指挥组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竞赛组织工作的核心信息,可以及时把握竞赛组织进程,进而分 别从现场指挥操作与专业化指导和协调的角度对相关竞赛工作的发出指令,以保证实施及时 的适宜处置。

在这种模式下,场馆团队与竞赛指挥组之间的协调非常关键。在竞赛工作运行过程中,当竞 赛团队将竞赛信息上传到场馆团队和竞赛指挥组时,需要双方建立快速的信息沟通与联动机 制,实现紧密的组织衔接,共同商定应对措施,从而可以快速地对竞赛事务做出有效的指令 并传达到竞赛团队的操作层面。

3.3.4 单项竞赛团队的层次管理奥运会组织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竞赛组织工作涉及到的人员和事件纷繁复 杂,但是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竞赛场地为中心的赛事技术运行工作,二是竞 赛团队的综合事务工作,主要包括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竞赛客户群服务以及团队内部的行政运 行(图3)。

根据奥运会竞赛工作的需要,皮划艇激流回旋竞赛团队采取了层级管理模式,设置了一名主 任和一名副主任统管全局,设置了一名技术运行经理和一名综合事务经理分别负责赛事技术 工作和客户群服务工作,根据竞赛需求安排了相应工作的7名主管,从竞赛团队内部运行、 主要客户群服务(主要包括国际组织、技术官员、运动队)以及场地、器材、竞赛信息等7 个方面落实了工作职责、工作流程以及与相关业务口人员的沟通机制,从组织构架上实现竞 赛团队内部的工作协同。

3.4 竞赛组织任务的协同分配

3.4.1 竞赛指挥组与场馆团队的竞赛组织任务协同在奥运会的比赛过程中,国际奥委会对比赛进程进行总体控制,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则负责 各个项目比赛的具体实施。在北京奥运会的竞赛组织体系中,竞赛指挥组作为主运行中心负 责竞赛事务的机构,与国际奥委会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对接,从竞赛业务层面与国际奥委会建 立紧密的工作机制;场馆团队则在场馆层面直接解决与竞赛相关的工作事宜。

在竞赛组织机构的三级体系中,竞赛团队主任与国际单项组织技术代表紧密沟通,确定各项 技术信息,具体实施竞赛组织工作事宜,同时向场馆团队和体育指挥中心进行重要信息汇报 。由此,北京奥组委的竞赛组织机构与国际奥委会及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建立起有针对性的工 作机制,从三个层面的不同角度协商解决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过程中面对的各种问题。而场 馆团队与竞赛指挥组(体育部)同处于竞赛体系的中间层级,在完成的竞赛组织任务方面需 要总体的协同,从而确保竞赛行动的协同。

3.

4.2 竞赛团队内部人员的职能协同竞赛管理团队作为场馆团队的组成部分,是负责奥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竞赛运行的专业 队伍,主要职责是在主运行中心竞赛指挥组和场馆团队主任的领导下,在国际皮划艇联合会 技术代表的指导下,通过各个工作岗位之间的协同组织,全面负责本项目竞赛运行的组织和 管理工作,全面沟通、协调、处理本项目竞赛事务。

在工作过程中,竞赛团队的不同岗位人员分别负责完成各项任务,彼此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各自组织职能之间具有紧密的协同性。

3.5 竞赛组织实施方案的双向细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以及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系统的功能和属性。 如果系统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发生扭曲,系统结构的设置和功能不能协凋,系统就会产 生各种负效应,导致系统能量无谓损耗,造成系统功能无法正常发挥[1]。也就是 说,系统 的负效应会使系统处于无序状态,削弱系统的整体功能;而通过减少系统的负效应,可以使 系统具有较强的自组织性和自适应性,从而更好地发挥系统的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 事物的进化和发展过程都伴随着负效应的削减过程,对于系统的优化过程也可以看作是系统 负效应的减少过程。因此,把竞赛系统的运行管理当作一个不断改善的持续发展过程,从竞 赛系统的整体观入手,抓住系统中关键的制约环节对其进行整体调控,通过各种组织手段减 少和控制负效应,是实现竞赛组织协同与整体优化的有效途径。

3.5.1 双向核定竞赛组织工作方案在确立竞赛组织工作目标,核定各项组织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一项关键的工作就在于系统规 划、详尽设计激流回旋项目各项竞赛组织工作方案,这既是对组织工作目标任务的具体落实 ,同时也是对竞赛组织系统资源详尽的时空规划,是确保竞赛组织工作在整体时空节点上有 序进行的关键环节。

在制定竞赛组织计划的详尽方案时,主要从两个角度入手:

1) 常规工作方案。根据竞赛组织工作的目标以及各项任务之间的关联关系,核定各项任务细则,确定工作方案 ,落实竞赛资源配置和调控措施,实现竞赛组织工作的具体化。

2) 应急工作预案。从各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入手,沿着“核定问题实质-确立解决措施-组织调控落实”的 思路,在竞赛组织管理三层级体系基础上,制定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各个组织层 级的沟通协调机制,确立解决各种问题的快捷办法和途径。

雅典奥运会竞赛组织者考虑了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对策问题,包括天气、场地和规则判罚等类 别,主要内容涉及的是竞赛自身的核心事件。考虑到在竞赛工作运行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密切 相关的几类工作,我们在规划应急预案时充分考虑了与竞赛密切相关的几类事件,包括医疗 卫生、人员及特殊事件等,保证竞赛工作与相关工作的总体协同。

通过上述两个角度审视激流回旋项目的竞赛组织工作,制定出的相应组织方案形成了一套互 补的组织机制。常态下的组织工作方案从工作的发端就确定了组织工作的进程,通过详细设 计的工作目标、方法、手段及措施规划,将竞赛组织工作逐级细化、规范化、程序化,从组 织上尽量减少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情况。与此同时,从问题出发设定的应急预案,则从负面 的角度对竞赛组织工作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梳理,分析竞赛组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情 况,通过执行制定的应急措施方案,保证组织系统在面对此类不测事件时能有备无患,应对 自如,把组织进展控制在预期的轨道,把可能出现的不利影响控制在可控范围,避免出现更 多的不利连锁反应,从而实现从非常态向常态良性转化的组织目标。3.

5.2 通过时间与事件管理细化竞赛组织方案根据激流回旋竞赛组织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竞赛团队结合每项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翔 实的组织工作方案,主要包括竞赛日程、训练安排、客户群证件计划、交通方案、人员流线 控制、技术官员工作计划、竞赛技术会议计划以及竞赛活动调整与应急方案等。

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组织管理进度表(the Master Plan)和悉尼奥运会的关键计划(Key Plan ing),都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展开的,在每一个时间段内列出各项组织工作的种类和计划的内 容,体现了时间管理和事件管理在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中的有效应用。在北京奥运会的竞赛 组织工作中,我们通过对竞赛组织时间要素的把控,沿着竞赛组织工作的时间主线,将各项 工作在不同阶段的重点以“菜单”的形式列出,保证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落实;同时监督 工作进程,把立体的、系统的、繁杂的事务平面化、直观化,更直观体现各项工作之间的关 联关系。与此同时,从事件管理的角度确立各个阶段的重点组织事宜,针对奥运会组织涉及 领域广、相关事件多、动态变化频繁的特点,通过把握竞赛日程核定、场馆设施建设、报名 与资格审查、国际组织联络、竞赛信息传递、客户群服务等核心竞赛事件,从总体上控制竞 赛组织系统的主要环节,有效引导竞赛组织系统的运行,实现对竞赛组织体系的调控。

由此,我们通过时间管理把各项任务的运行过程进行了整体的清晰界定,通过把握核心事件 控制竞赛系统运行,进一步细化了竞赛组织工作方案,实现竞赛组织工作的优化。

4 北京奥运会单项竞赛组织协同的实现机制

4.1 奥运会单项竞赛组织协同模式的运行要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北京奥运会的竞赛组织过程中,在确立共同的组织目标和统一的 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要实现单项竞赛组织协同体系的有序运行,必须紧紧把握核心的组织协 同要素,系统制定完整的竞赛组织实施计划。

其中,组织目标是建立竞赛组织系统的前提,也是衡量竞赛组织管理活动合理性的标尺;它 贯穿于竞赛组织活动过程之中并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决定着组织管理行为的方向与归宿。因 此,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必须始终强调“确保竞赛工作如期有序进行”的核心组织目标,始 终强调“以竞赛为中心”基本指导思想,使之成为引导整个组织系统协同运行的方向标尺, 控制整个组织系统的发展方向和运行轨迹。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对整个竞赛组织系统实施严格的总体控制,又需要给与各个组织层级 的人员以适当的决策自,充分发挥各个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组织决策的总 体有序和快捷高效;既需要针对竞赛组织的核心工作进行系统规划,又要特别强调针对偶发 事件的应急管理,保证整个组织系统在常态和非常态下都能有序运行,实现和谐共进。

4.2 单项竞赛组织协同的赛中沟通机制沟通是两个或多个信息传递主体之间传达思想和交流信息的过程,具有控制、引导、信息传 递等功能,是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统一思想和行动的工具,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 关键。奥运会的竞赛组织工作需要各个成员互相配合、相互促进,而沟通是加强各成员之间 联络的信息桥梁,可以消除潜在的冲突源头,避免组织冲突的发生。

4.2.1 组织工作汇报程序北京奥运会赛时运行与指挥的核心部门是主运行中心(MOC),各场馆团队内部相关业务口 是各职能部门的派驻机构,比赛时各部门在场馆主任领导下开展组织工作。

在比赛过程中,竞赛团队实施双向汇报制度,即竞赛主任在向场馆主任汇报的同时,还就竞 赛核心事宜向主运行中心的竞赛指挥组汇报,竞赛指挥组再酌情与相关部门协商并向主运行 中心(MOC)汇报。

4.2.2 竞赛信息的赛中传递沟通机制是为组织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以及系统与环境更好的产生协同并使得系统发挥整体 功能所采取的交流方式,有效的沟通是实现组织协同的基础,利于提高组织成员之间的信任 度。奥运会竞赛组织系统的有序运转源自各个业务岗位的工作协同与有效沟通,而竞赛信息 在各个机构和部门(业务口)之间的及时、准确传递不但确保了有关的各个单位可以及时把 握赛事组织工作的进程,借以适时推进自身的相关工作;还通过这个信息传递路径,在各个 部门之间建立了紧密的沟通网络,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络,对竞赛组织工作起到了引导性的 作用。

4.3 单项竞赛组织过程的时空协同控制系统构建的组织协同模式为竞赛工作的有序运行提供了基本的组织保障。而在运行过程中, 必须严格按照计划规定的时间、地点、工作步骤,在各个工作岗位逐步落实各项竞赛组织行 动的细节。也只有保证各个岗位的各项工作都能严格按照竞赛系统设定的既定组织流程运行 ,才能保证实现竞赛组织系统内部各个工作岗位之间的协作,保证竞赛组织系统实现紧密的 衔接与有序的推进。

根据“统筹兼顾,快捷高效”的系统组织原则,结合奥运会激流回旋项目竞赛组织工作的实 际情况,我们对竞赛组织工作进行了流程设计,实施了对竞赛组织工作的具体程序化规范。 通过把各项工作细化为具有时空序列概念的若干工作程序,强调了对竞赛组织工作的微观控 制,与场馆团队相关业务口以及国际体育组织建立了相对均衡的紧密协作关系,有效控制了 竞赛组织工作过程进程,取得了预期的组织效益。

5 结 论

1) 奥运会等大型体育竞赛组织管理工作具有复杂系统特征,组织工作过程中必须切实结合 主办国社会文化发展特点,充分发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以及奥运会组委会三个 核心体育组织的协作效益。2) 实现单项竞赛的组织协同是奥运会成功的重要基础,北京奥运会单项竞赛组织协同模式 的基本理念在于通过组织要素的多维协同创建和谐的竞赛环境,实现竞赛组织的优化与功能 倍增。3) 实现奥运会竞赛组织协同的关键在于以共同的组织目标为基础,激发组织成员的协同意 愿,反复强化“以竞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协调组织成员的组织行为,需要重点关注竞赛 团队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之间的技术协同、竞赛团队与组委会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协同以及 竞赛团队内部的业务协同三个关键环节。4) 北京奥组委竞赛组织者与国际体育组织建立了指导层面和技术层面相结合的协商-合作 机制,强化了三级竞赛管理机构体系和双通路竞赛组织信息通报机制,保证了竞赛组织信息 的有效传递,促进了单项竞赛组织协同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 民体育出版社,2005.

[2] 伍绍祖.系统科学与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3] 黄小寒.世界视野下的系统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 杨伍拴.管理哲学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 许国志,等.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

[6] 席酉民,等.和谐管理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 理查德.霍尔.组织:结构、过程与结果[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8] 艾伦.杰伊.查伦巴.组织沟通[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9] 陈来成.组织的复杂性及其管理[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12(1).

[10] 段世杰.2008年奥运会组织与准备工作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3(9):3-6.

[11] 徐晏玫.大型体育赛事的竞赛组织探究[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

[12] 白烈湖.管理协同机制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5.

[13] 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2008年北京奥运会专题研究,2002.

[14] 北京奥组委:《学习、探索、创新-2004年雅典奥运会实习报告集》,2005.

[15] 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总结报告:雅典2004第二十八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05.

[16]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信息中心.国际奥委会重要文献汇编.

[17]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雅典启示录.

[18] Official Reports of the Games of Olympiad[R].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Committee,1992-2004.

第8篇

马同志年从原吉林省交通学校(现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桥专业毕业,到同志交通部门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公路勘测设计、公路建设管理工作。在工作中她不畏艰苦,把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公路勘测设计中,优化设计、降低造价;在工程建设管理实践中,坚持科学管理、严把质量关,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年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马同志意志坚强,能吃苦是出了名的。

年月,长白山区已是凉气袭人,马同志在大阳岔棒槌砬子参与改线测量,由于几处线位跨越湍急河流,又无便桥可走,她们用一根木头架在河上搭住山道,马同志走在颤颤危危的独木桥上,一不小心掉进河里,刺骨冰凉的河水湿透了衣服,在寒风中阵阵发抖,她到附近的小旅店喝点姜汤去去寒,接着继续工作。

年,同志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展举市大筑路,公路勘测设计任务比往年多了几倍,为了及时完成设计任务,她们选择在测量最不利的季节——月,进行野外测量。那是个冻人不冻水的时节,野外白茫茫一片,齐腰深的积雪,行走都很困难,脚下的高腰水鞋每走一步灌满了雪,雪到了鞋里又化了,当天工作结束时穿着的毡袜已湿透。进入深山老林测量,为节省淘要的相关行业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年——年月,在营白公路建设期间,面对繁重的征地拆迁工作任务,马同志组织工作人员,认真收集学习土地法、土地管理条例、林木补偿标准、电力、电讯常用手册、拆迁有关规定等,学懂弄通相关知识。动迁电力电讯设施对马同志这个外行来讲非常困难,行业知识她不懂,无法审核被动迁单位所报方案及概、预算,她就到书店买、到专业人员那去借用有关专业书籍,把不懂的知识学懂弄通。每拆迁一处线路首先到动迁现场与被动迁单位核实动迁数量、选定合理动迁方案,方案确定后,审核概、预算,出色完成了拆迁任务。

工作中坚持原则,秉公行事。

年至年在北线二级公路指挥部工程科工作期间,一次在加筋土挡墙施工现场,施工单位设拉筋带数量不够,不分层碾压路基,造成路基不密实,挡墙使用寿命达不到设计要求。她发现后当即给施工单位下达了返工通知单,面对施工单位的拉拢和威胁,她丝毫不为所动,将现场情况进行汇报,及时将该队伍清除。为保证工程质量,她经常对工程质量进行日常巡查,发现质量问题马上找到总监代表、旁站监理、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总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需要的相关行业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年——年月,在营白公路建设期间,面对繁重的征地拆迁工作任务,马同志组织工作人员,认真收集学习土地法、土地管理条例、林木补偿标准、电力、电讯常用手册、拆迁有关规定等,学懂弄通相关知识。动迁电力电讯设施对马同志这个外行来讲非常困难,行业知识她不懂,无法审核被动迁单位所报方案及概、预算,她就到书店买、到专业人员那去借用有关专业书籍,把不懂的知识学懂弄通。每拆迁一处线路首先到动迁现场与被动迁单位核实动迁数量、选定合理动迁方案,方案确定后,审核概、预算,出色完成了拆迁任务。

工作中坚持原则,秉公行事。

年至年在北线二级公路指挥部工程科工作期间,一次在加筋土挡墙施工现场,施工单位设拉筋带数量不够,不分层碾压路基,造成路基不密实,挡墙使用寿命达不到设计要求。她发现后当即给施工单位下达了返工通知单,面对施工单位的拉拢和威胁,她丝毫不为所动,将现场情况进行汇报,及时将该队伍清除。为保证工程质量,她经常对工程质量进行日常巡查,发现质量问题马上找到总监代表、旁站监理、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总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年月,马同志到同志沈长公路指挥部任副主任工作,在探索工程规范管理上,迈出了新步伐。在总结多年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她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编制质量检测细则。将路基填筑、隧道、桥梁、涵洞等每一工序,分项工程需试验、检测的内容统一标准,进行全面规范。并发表了论文《隧道新奥法施工质量检测之我见从没有过。经过多方专家技术人员论证咨询,研究出台了大管棚施工方案,采用钢拱架加超前小导管作为初期支护进行开挖,马同志每天戴上安全帽进洞观察地质变化,有问题及时与设计院总工联系,研究制定加固方案,每开挖一段,衬砌紧随其后,终于在雨季前完成隧道进出口地质不良地段二次衬砌。

经过多方专家技术人员论证咨询,研究出台了大管棚施工方案,采用钢拱架加超前小导管作为初期支护进行开挖,马同志每天戴上安全帽进洞观察地质变化,有问题及时与设计院总工联系,研究制定加固方案,每开挖一段,衬砌紧随其后,终于在雨季前完成隧道进出口地质不良地段二次衬砌。

第9篇

论文关键词:专业社团;电气信息;建设与发展;管理机制 

 

高校专业社团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专业性、自发性、开放性、随意性等特点。专业社团组织的内在发展规律和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优化学风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指引学生成功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专业社团活动能培养拔尖人才,同时由于其普及面广,也容易把专业活动深入到班级、学生中去,变成学生自发的行为,能创造浓厚的学术、学习氛围,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团以较快速度实现了规模化发展,据资料显示,有些高校社团学生参加率达到70%。其中,专业社团已成为学生社团的主要形式,大学生专业社团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专业社团作为有专业背景的团队,其成立的初衷就是以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为目标,在延伸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加深专业知识理解、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创业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专业社团在筹建的过程中就有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具体项目、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学生可以在学院为他们提供的实践环境中结合社会需求,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就业、创业的经验。同时在社团实践中,能促进不同专业学生的交流,开阔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提升学生创新、就业能力。 

一、现状与工作基础 

台州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电子科技协会原名家电维修协会,成立于1992年3月,至今已有近20年历史,协会自建立以来,得到了学院领导的极大鼓励、帮助,特别是在协会开展各种专业活动时,实验室都尽量提供元器件与场地支持,并指定专业教师作为协会指导教师提供长期的帮助与指导。 

协会会定期组织协会成员在校内外开展免费维修活动,达到“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协会宗旨,赢得了社会内外人士的好评。值得一提的是,协会成员通过协会提供的平台在历届的竞赛中取得了优良的成绩,每年都有学生获奖,其中包括全国电子竞赛一等奖,浙江省电子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多次,智能机器人竞赛全国一、二等奖多次,获得多项浙江省大学生创新项目,同时也为电子系学生的高就业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我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电子科技协会起到了较好的第二课堂作用,为电子专业学生实践课内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010年以来,我校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为了配合“电子信息工程”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与发展需要,加大了对电子科技协会的支持。一方面,为协会分别提供了200平方的长久性专用的活动场地,及所需的基本学习、办公设施;另一方面,配置了用于电子制作的6套基本仪器(电脑、直流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同时提供了平时活动所需的各种元器件材料。此外,学院领导还专门研讨制定了初步的社团运行方案,并为协会配备了4~5个专业指导教师。 

二、存在问题 

1.社团活动缺乏创新意识 

目前,高校各种社团活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涉及面窄。这种局限性,无法充分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随着我校办学理念的不断提升,社团的活动应站在创新的起点上,以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为立足点,使社团活动特色化、个性化、创新化。 

2.指导教师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社团在创立之初,都有相应的指导教师支持,但是由于联系不紧密,指导教师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虽然前期给社团指定了4~5位指导教师,但具体的运行机制还在摸索中,如何充分发挥每位指导教师的作用依然是最值得探究的课题。 

3.经费不足 

充足的经费保障是维系社团发展的命脉,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经费主要靠学校划拨、收取会费和社会赞助。但是这三方面的收入非常有限,社团除了支付必要的活动开支外,已经所剩无几,无法开展更多的活动,经费严重不足。虽然目前学院给予经费大力支持社团活动,但是这种支持是阶段性的,不可能是常规性、长久性的支持。 

4.内部机制不完善 

学生社团的性质决定了社团作为群众性组织,有较强的自发性,虽然社团在校团委和学院团委的监管下运行,但在实施过程中社团本身往往没有严格的内部规章制度和管理程序,使得社团内部管理松散,缺乏激励机制和民主机制;同时由于自身知识构成及水平的有限性,绝大多数的社团负责人缺乏经营建设的理念,并没有为社团的下一步发展做好相应的规划;再加上社团干部更换交替,社团活动没有延续性,各种资源及成果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严重影响了社团活动质量,制约了社团的发展。 

5.会员流失现象严重 

近些年来,“电子科技协会”在大一新生入校时招新会员后人数可以达到100人左右,但是到大二后,基本都只剩下协会的十几个干部还在撑着,其他学生基本上都已不参加活动,使得协会没有出现新老交替、老生带动新生的良性发展局面。这一方面是由于协会的活动形式简单、缺乏创新,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没有一个好的激励及奖罚机制造成的。 

6.学科竞赛参与不够深入 

在历年的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协会会员虽然都是竞赛的主要成员,但是并不参与各种选拔、组织工作;同时,参赛的学生都是另外由教师单独辅导的,且参与面不广,以致于每次轰轰烈烈的国家、省级竞赛,在协会内部没有造成较好的氛围,错失了为新老会员提供观摩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每年在选拔、组织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不必要精力。 

三、建设措施 

针对“电子科技协会”存在的问题,我们希望探索出一套有效的专业社团建设运行方案。通过举办、参加各种技能大赛与培训,开展与专业特征相结合的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各种专业和社会活动中发现、培养、发展自身的特长,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创新能力与综合技能等多种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就业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设工作。 

1.充分发挥指导教师作用 

专业教师对于社团活动及过程的建议、参与、监督与评价,对于专业型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也是专业型大学生社团建设区别于其他类型社团建设的特点之一。专业指导不仅要在课题选择、研究方法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更要贯穿整个学术风气营造的全过程,对学生学术研究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和评估。对于指导教师,制定相应政策,计算其工作量,将其工作实绩作为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的条件之一。创造条件,提高专业社团指导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水平性,让学生对专业社团充满信心,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在专业社团里是一定会得到锻炼和学到知识的。 

2.以课题为训练途径 

指导教师出课题,每个指导教师带领5~6个科研小组。一年级新生以小课题为主,以接触本专业基础知识,增强动手能力为目标;二、三年级学生以综合性、设计性课题为主,为校立科研项目和省级创新项目做准备,如果是院级项目,只要指导教师通过其论文,结题时可颁发结题证书。另一方面,课题的选题配合人才培养计划的进度,以便用于课外的课题来激发学生的课内学习兴趣。 

3.积极拓展经费来源 

在现有的经费来源基础上,一方面积极组织协会会员申报各级学生项目,既可扩充经费又可以有实际的项目来进行训练;另一方面组织、训练有一定基础的协会会员依托教师的横向项目资源,对外承接一些简单的电路设计与加工项目,除了补充经费来源,还可以较早的接触社会实际工程。 

4.全方位的参与学科竞赛 

与电子相关的各级各种学科竞赛逐渐都交给“电子科技协会”来组织,教师只提供指导意见,这样可以赋予协会更多的活动内容,有利于协会营造学习氛围、宣传自身,有利于会员的稳定,便于协会的长期发展。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来慢慢过渡,需要一个好的流程与机制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5.成果展示与评价 

协会努力以各种形式传播学术知识,扩大协会影响。如定期邀请已经毕业的老会员结合工作实际与新会员进行交流,将协会的成果定期展示,扩大影响;在专业社团开展的活动中,对于专业的优势项目可作为传统保留下来,同时要开拓创新,并且充分考虑每次活动的学生参与度、影响范围、创新性等;每次社团活动后,都要不断总结、反思、做到既有一定的模式,又有突破与创新;对于各种成果,尽量要以、专利申请方式突显出来,以便增加学校的认可度,为社团争取更多的外部资源。 

6.建立社团管理制度和骨干培养的长效机制 

由于社团是学生以兴趣、爱好自愿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众团体,要建立有规模、有深度、有发展潜力的优秀社团,有效的社团管理体系是必不可缺的。社团骨干的培训也应作为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得到重视,加强学生社团骨干的培养,对社团骨干进行定期的、系统的培训,通过提高社团骨干的素质,可促进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社团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档案、毕业会员的资料都要有一整套的管理机制,才能让社团有持续稳定的发展。 

第10篇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我国的燃气事业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本文化工论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城市燃气项目的投资、建设情况,总结城市燃气项目在投资、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简要论述了城市燃气项目在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实施和程序管理。

关键词:燃气项目;建设组织;程序管理;项目实施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 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天然气项目越来越多,如何让这些项目在资金、进度、工程质量等各方面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保证在政府的要求下,在预期内完成工程投资建设,同时发挥投资效益,项目的组织工作显得极其重要。城市燃气项目在工程建设中要科学组织、合理部署,根据工程建设项目自身规模、特点,严格按照施工流程、施工工艺进行组织建设,可顺利地完成较大的工程量。我国目前只有部分大中型城市才拥有燃气管网,个别城市以CNG和LNG为主。然而随着我国大批天然气田的发现和开发量产,在居民能源应用上,天然气的使用比例会逐年增加,随着西气东输政策的实施,城市燃气事业将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了燃气管网的开发和建设,并且管网铺设范围不断加大,因此,城市燃气在我国市场上有着巨大的开发前景。然而,城市燃气管网设施依然存在的很多的问题, 严重阻碍了我国燃气事业的快速发展,甚至还直接导致了诸多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 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秩序,而且还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损失,对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运行造成新不可估量的威胁,若不引起城市规划相关部门的重视,产生的后果将会不堪设想,因此城市燃气管网建设要从源头抓起。

一、项目评审及决策在市场调研报告和项目建议书评审通过后,由项目建设单位自己或聘请专业设计单位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研报告的可行性要通过项目实施地的地方政府和项目实施单位的论证,在通过论证后方可报地方政府和项目实施单位进行立项,在项目通过立项后,要进行相应的安全、环境评审。项目的可研工作除按规定要求外,一般应包括:对实施项目的城市进行评价,分析市场需求,资源供应渠道,主要客户分布情况,消费要求,财务可行性分析,风险提示及对策。二、项目筹备工作工程的初步设计是项目准备实施的第一步工作,在初步设计初期要由专业的管线设计人员对项目实地进行勘察,主要勘踏管线的走向及地质情况。在项目实施地范围内要优选路径,在规划允许的范围内以节约资金,优先建设有用气意向的企业单位的供气管道为目标,然后进行整体管网建设规划,在得到地方规划部门的同意后,完成初步设计,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三、工程实施前期阶段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时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原材料采购的招投标工作,招投标工作可采取公开或邀请投标方式;其中施工队伍招标工作,要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进行资质审查,尽量选择乙级以上资质较高、信誉好的队伍施工;监理公司的选择要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和各工种进行确定监理人员的专业种类和人员数量,灵活配置使用监理人员;原材料采购要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对工程安装设备、管材、管件和附属材料进行招投标工作,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合理制度原材料采购计划,中标单位对原材料采购要及时,保证工程项目实施进度。四、施工手续的办理为保证工程实施进度,在工程施工前,要保证各项施工手续办理齐全,主要有征地手续、赔偿手续、地方协调工作。包括施工图的审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批复手续,城市建设管理局的施工许可手续,消防施工图的审查等。五、施工阶段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地方政府部门的协调工作,由于管道建设和站场的建设需占用土地,并经过不同的区域、路段、河道、公路等,因此,必须与上述管道经过的地方管理部门办理审批、赔偿手续,由于工作量大、故而要由专人负责统一协调、协商办理,直到项目完工为止。2.施工部署及进度、质量控制。要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部署,编制详细施工进度计划;另外,管道路由的规划、公路、市政、河道等有关设施主管部门的报批以及拆迁、赔偿工作等都必须按要求提前进行完成。 3.项目的进度应按工程项目规模、特点,合理划分施工作业段,并按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编制工作进度计划,,并且可按周、月、季合理确定进度目标。在工程建设中要建立完善的例会制度,可分为周例会,月例会,工程进度会,协调会等。对出现工程进度偏差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同时要对未来进度进行预测,并对可能影响进度的因素进行预先调控。4.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材料质量控制,主要为撬装设备的阀门和计量设备,管材的材质等主要部件,对主要生产环节要安排进行监造。进场材料合格证、出场检验报告要求齐全,做好进场材料二次复试,对合格证件不齐、二次复试不合格产品不予安装使用。(2)工程质量控制,在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指导下,做好管道建设质量管理工作,要重点控制对口和焊接质量,钢管焊接要严格执行《管道施工验收规范》及设计技术规范,并进行无损探伤检测。PE管焊接必须确保电容、热熔焊机的电压、电流及焊接温度的正确设定。加强过得控制、程序监管,对未经监理检验同意不得进行下步工序的施工。六、工程竣工验收工程竣工验收是工程建设的最终阶段,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等各方参加建设主体单位进行验收,并邀请建设行政监督部门对验收过程进行监督,对于工程验收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项目,要求施工单位进行限期整改,然后再进行复验,直至合格后建设单位方可接收。竣工验收主要包括:工程项目清理及工程量汇总,工程质量评定,设备资产清点,工程材料核销,档案移交(包括移交地方档案馆)财务决算等。工程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向其上级主管部门呈报竣工验收报告及有关验收资料。

[1]纪铁林.燃气管网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督[J].中国质量,2009.

[2]黄军.PE管道燃气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控制环节[J].甘肃科技,2008.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

[3]《城市燃气管理办法》(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第11篇

【关键词】加强管理 提高 研究生 培养质量 途径

前言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新世纪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双重任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成为我国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举措。研究生教育必须牢固地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在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上下功夫。当前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扩大规模、加速发展的同时,切实保证和提高培养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学院近年来随着研究生规模逐渐扩大,本文就研究生管理工作中几个环节,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进行剖析,找出差距、规范管理,促进我院研究生教育又快又好发展。

1.严把招生质量关,选拔合格人才

招生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教育质量的第一环节,所以精心选苗,抓好研究生生源的质量和数量是基础。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一方面扩大生源,另一方面挑选优质生源。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近几年各行各业对研究生的需求大大增加,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如此充足的生源,既为研究生的选拔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对研究生招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研究生是高层次的人才,招收研究生时应更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在招生方面采取“守株待兔”策略是不可取的,必须积极进行宣传。我院通过网络宣传,还以学科分专业召开考研动员大会,由学科带头人、导师进行招生宣传,并且积极鼓励本校优秀本科生报考;调剂优秀生源、完善入学考试和复试中各个环节,选拔优秀人才。

1.1 规范入学考试科目及命题工作。

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及命题工作是招生工作中最主要的环节。对于硕士生入学考试,考前学校应组织好各招生的学科、专业的带头人或负责人把好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考试这一关。让学科、专业带头人或负责人召集学科领导小组进行深入研究,根据新的学科、专业目录,从学科发展的角度以二级学科为基础,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核心,做出科学合理的考试科目设置。

对于命题工作更不可忽视,在内容上要有难有易,保证具有一定水平的学生能够考试合格,且较难得到高分才行。学科领导小组应每年召开一次这样的会议,使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及命题工作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并要不断总结经验,严把这一环节的质量关。

1.2 加强复试,选拔综合能力强的学生。

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结束后,应加强对合格考生的复试工作。这一环节不能流于形式。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对学科内容与发展方向和相关学科内容的测试,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复试成绩在录取成绩中的比重,复试应着重考察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反应能力、外语口语和听力能力,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2.改进完善培养过程管理

培养过程管理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环节。在这一环节中,中心是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位论文水平的提高。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抓好课程建设和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形成奖优罚劣的机制。要使教师感到有责任,使学生感到有压力,让学生尽快了解和掌握学科的发展前沿,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为将来胜任本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1 完善课程设置,优化培养方案。

新的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颁布后,学院组织各有关学科、专业针对本学科的特点,在原有基础上,对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进行修订,确定相对稳定且不同院校相兼容和符合市场要求的课程体系,尤其是学位课程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做出明确的要求。在内容上应不断补充新知识,并要具有相应的层次结构,使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内容要与本科课程相区别,博士研究生课程的内容要与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内容分开档次,博士生课程要注重综合性、前沿性和交叉性。

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无论是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选编,授课计划的制订,还是成绩考核,教学检查及课程评估都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本门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本门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和要求,依据学科的知识系统与有关先行课、后继课之间的联系,确定各章、节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并能反映出本学科的新成就和学科发展的方向;同时要提出本门课程教学组织实施的原则和学时数,并分列讲授课、习题课、实验课及其他实践性教学环节等的教学时数的分配。教学大纲不仅是讲授大纲,还是指导学生自学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纲要。我院召开学科带头人会议,抓好教学大纲的建设工作,在学时及学分的分配上、开课时间及听课人员所需基础方面做出明确说明。鼓励各学科专业的教师开设新课和一定的选修课,但新课需经试讲和论证方可开设,选修课要在有一定数量的研究生选修的情况下才能允许开课。

2.2 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考试方式。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的扩招,我院一些研究生专业课人数增加较多,针对这种变化,提出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并不单纯是传授知识,而是采用有一定开放度的教学内容,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传授获取知识的技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考试的激励作用,研究生学位课按照学校要求采用闭卷笔试,专业课、选修课考试方法不断完善,采用笔试、论文等形式的考试方式,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

2.3 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创新氛围。

广泛开展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聆听国内外知名专家的学术报告,不仅能使研究生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工作,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开阔研究生的眼界、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在学术活动中提倡和鼓励研究生提问,形成一种交互式的开放环境,是提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萌发和完善创新思想的重要途径。在课题组内的学术讨论可使导师了解、把握学生的科研工作进展,使学生有紧迫感,启发、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和研究热点,并使有不同背景的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借鉴,能够从不同视角审视自己的科研工作。学术活动的作用是单纯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研究所不能替代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导师应安排博士生参加大型、高水平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

我院从2001年起每年要求研究生参加由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主办,我院承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测控技术”会议,并出版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年7月,我校主办“2009年大气光散射及遥测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国际会议是我校近年来主办的规模最大、国内学术水平最高的一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国内外许多专家都是慕名而来。研究生参加这些学术交流极大地开阔眼界,拓宽了知识面。

2.4 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相结合。

为进一步提高机仪学院研究生同学的科研创新能力、拓宽学术视野、促进优秀学术成果的交流,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院于每年下半年创办了研究生学术论坛。研究生学术论坛由主管科研院长牵头,学生工作副书记负责,学院团委、研究生会承办。

论坛凝聚了机仪学院最优秀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共同参与学术活动,通过“研究生主讲,青年教师点评”的模式,将理论与科研实践相结合,促进青年教师和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进一步繁荣了学术发展。

3.重视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是教书育人的典范,导师的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成材过程。对导师遴选制定相应规范,对导师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加强导师的负责制。

导师应对研究生的培养计划、论文的选题及论文的质量负责,要定期了解研究生的学习情况、科研工作情况及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指导学生向学科发展的前沿迈进。在日常学习中,导师应要求学生多阅读一些重要原著及有关的中外文期刊,写一些读书心得,开展学习讲座与讨论,逐步要求学生参与一些课题研究,写一些学术论文,寻找学科发展的突破点,为学位论文选题奠定基础。

4.严把论文质量关,严格学位授予

4.1 规范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首先,对研究生是否具备开题条件进行审查,具体安排是:由学院研究生秘书对研究生课程学习情况进行审查;由导师负责审查学生开题前的文献阅读、方案论证等准备工作是否达到开题应具备的条件;由院系主管领导综合考核学生在校表现,如认为不宜继续培养则不能开题。其次,认真做好开题报告的审查组织工作。开题报告由学院统一组织进行,实行集中开题,以学科为单位成立学位论文开题质量检查领导小组,分学科组织专家对论文开题进行检查,并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对于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各专家小组应从选题意义、设计方案、论文进度安排等方面提出审查意见,研究生和导师要认真听取意见,并采取相应措施。开题审查不通过的要在两个月内补做,重新审查合格后方可正式进入课题,否则取消进入论文资格。

4.2 做好论文中期检查。

整个论文工作过程要进行一年,工作过程较长,难以控制,有很大随意性,容易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到论文答辩时才严格要求,往往为时已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论文中期检查的方式,保证论文完成质量。论文研究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明确以后,导师和学生还要确定每一时期的子目标。在中期检查时,有关领导和导师对学生的论文进度进行检查,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未认真完成进度的学生给予批评警告,并督促其限期完成。

4.3 做好预答辩工作。

认真听取专家们对论文提出的各种建议,并进行认真修改,对预答辩实行末位淘汰,各学科对预答辩要求的各个方面进行评分,按5%~7%进行末位淘汰,要求限期重新修改,或者直接推迟答辩。

研究生在正式答辩前,要抓好预答辩这一环节,我院采取集中预答辩方式,在学生入学第四学期末全部完成。研究生必须在通过学位论文预答辩之后方可提出学位申请。我院由主管研究生院长召集学科带头人,对预答辩的具体安排如下:

预答辩要求:

硕士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各个环节内容,成绩合格,且学位论文须获得导师认可,才能参加预答辩。导师应在预答辩之前在《学位申请及评定书》中填写指导教师意见并签名。

预答辩时间安排:

本次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集中预答辩时间,安排在学生入学第四学期末或寒假假期内进行,在第五学期春季学期开学2天内应全部完成集中预答辩;每名硕士生预答辩总时间不少于30分钟,其中硕士生论文陈述时间为15分钟左右。

预答辩结论及处理办法。

(1)预答辩结论为通过者,由学科、学院审核签字后可正式提出学位申请(《评定书》第4页);如预答辩结论为通过,但预答辩小组认为论文需要进一步完善,由预答辩小组填写《论文修改意见书》,送达学位申请人,学位申请人根据修改意见对论文进行完善,经原预答辩小组指定专家审查通过后,学科、学院审核签字后正式提出学位申请。

(2)预答辩结论为不通过者,由预答辩小组在《论文修改意见书》中说明修改意见,学位申请人参照修改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补充,三个月后,提交论文修改说明和预答辩申请,再次参加学科组织的预答辩。

如再次预答辩仍为不通过,三个月后,学位申请人可第三次申请预答辩。三次预答辩不通过的硕士研究生,学科将不再受理其预答辩申请,按研究生结业处理。

推迟预答辩的处理办法:

如有因不满足集中预答辩条件,不能参加集中预答辩的硕士研究生,其预答辩可以单独举行,但必须推迟至少二个月,其学位申请应推迟到五月份以后。

4.4 严格评审论文。

在研究生的论文评审过程中,应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的回避制。学校按规定比例抽查进行论文盲审,学院对每个学生论文请相关学科的评审专家来进行评审。请专家对学位论文的选题、选材、实验条件、分析方法、所得的结论、文献综述等做出科学公正的评价,对相应的项目进行定量评分,判断论文是否达到相应的学位水平。对专家反馈的意见,应进行认真的分析,更要重视对论文的否定方面的意见。如对某篇学位论文评审后,意见分歧较大,则应整理后,反馈给导师和研究生,加强论文的修改工作。

4.5 实行论文集中答辩,严格管理。

第12篇

关键词:房屋,质量建议

 

我国当前已进入加快城乡建设、加快中心镇发展、推进大型城市健康发展的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但房屋建筑质量还存在一定问题。我们国家和社会就应该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加强和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技术水平相结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996~2010 中国建筑技术政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建筑安装施工规程规范标准的规定,切实做到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建设,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技术标准,抱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做好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现就确实做好房屋建筑质量提出如下建议。

1.按照建设部《工程建设施工招投标管理办法》,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招标制度,杜绝招标中的腐败行为发生,打破地域和行业垄断,通过市场竞争,防治恶性竞争,公开、公平、公正择优选择施工单位,签订建设施工合同,明确工程质量,达到控制工程工期,确保投资效益的目的,明确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的关系,理清施工和管理职责,充分发挥好建设单位的监督管理职能,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以使其能够科学、公正、自主的做好房屋建设工作。

2. 项目的建设过程执行工程监理制,是建设市场走向规范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并与国际上通行的项目建设管理方法接轨。建设工程项目监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工程建设进行质量控制。实行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监理制,为了能够保证项目的正确实施和有效地对实施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业主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签订监理合同、明确质量责任,将监理工作内容具体化,并赋予监理相应权力;并对工程质量监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房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监理单位要针对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严格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严格履行监理合同,落实各级质量负责人,监督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实施。总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建立,它是保障工程质量一个完整系统,阐明了施工单位总体管理要求、工程项目管理机构的工作要求以及专项工作要求。监理工程师审点是工程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各类管理人员的配备、质量保证管理制度的制定。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的审查要注意其必须符合工程的特点和实际需要,符合有关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方面的、规范、法规性文件,各项管理制度要配备、完整,不留漏洞,各项工作要求明确,符合工程质量目标,制度之间不互相矛盾,并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审查,使其能发挥指导工程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效益的作用。监理单位应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批准特殊技术措施和特殊工艺,监督合同中有关质量标准、要求的实施,纠正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承包合同的工程和施工行为,提出或审查设计变更,核对工程数量,科学公正的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并组织工程质量验收。

3.积极推行房屋建设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这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的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是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调整经营结构,增强综合实力,加快与国际工程承包和管理方式接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免费论文参考网。

房屋工程质量实行项目法人终身负责制,施工单位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和完善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考核办法,落实质量责任制,确定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逐级落实各级施工质量负责人。施工单位还必须依据有关房屋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规定,按照设计文件、施工合同和施工工艺要求组织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进行检验,检验应当有书面记录和专人签字,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施工人员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当在建设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施工单位应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五大因素(人、机、料、法、环)进行科学合理分析制定保证实现目标质量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措施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标准。对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建设工程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工程,应当负责返修。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检验工作,认真执行“三检制”,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切实做好工程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房屋建筑的供水、排水、供热、燃气、供电、通信、消防环保节能等和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相结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施工原则。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类型建筑物的有关规划和设计的要求,结合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和所在地区的地理、地质、水文、气候特点以及自然灾害情况,充分考虑气候特点和岩土工程特点,因时、因地、因条件制宜,合理选用施工方法,制定施工方案,科学组织,精心施工。施工中应用已有的技术成果的重点为:合理使用钢材、木材、水泥,加大标准化、系列化构配件、制品和设备的应用量,发展地基加固、项目质量管理要有明确的目标。工程总的质量目标已由工程承包合同或任务书所明确规定。为了实现总目标还必须有许多分目标,分目标是实现总目标的具体步骤,桩基础和基坑工程施工新技术,提高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安装施工新技术,确保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大力应用安全环保型化学建材,提高防水、装饰工程质量;研发建筑安装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建筑企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机械化装备水平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免费论文参考网。

4.施工单位在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质量进行了检查,确认工程质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并提出工程竣工报告。工程竣工报告应经项目经理和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对于委托监理的工程项目,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了质量评估,具有完整的监理资料,并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应经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免费论文参考网。建设单位收到工程竣工报告后,对符合竣工验收要求的工程,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验收组,对工程质量科学公正的进行评定。

参考文献:

[1] 莫锐登.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J]. 四川建材, 2007, (03) .

[2] 何强.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措施浅议[J]. 科技资讯, 2007, (12) .

[3] 张彦民,张映明,秦一方. 安全管理的科学之道——谈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0,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