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时间:2023-01-14 09:40: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劝学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劝学教案

第1篇

1、学生分析:实习所在班级为初一3班。由于是村镇中学,学生基本来自农村,所以无论视野、知识层面,还是情感价值观的形成都很简单狭窄。与小学相比,在语文这个科目上,整体难度加大,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大大增多。学生正处于小升初的过渡阶段,对此仍然不适应,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觉性较低,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学生语文基础素养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同学仍然存在,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不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缺乏自己的见解。但令人欣慰的一点是,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高,大多数学生不怯堂、不抵触,积极质疑、踊跃发言。课后背书情况良好,在老师的建议下积极主动的背诵所有文言文篇目,不懂就问,学习态度端正,对学习语文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针对以上的情况,我在原语文老师黄华忠老师及其他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努力按照语文教学要求,根据语文教学三维度,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争取做好语文教学工作,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劲头更足、热情更高、成绩更好。

二、主要任务

1、了解学生语文整体成绩、语文素养,根据学生特点制定语文教学计划。

2、 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3、结合自身,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教育工作。

三、日常教学

1、听课、备课、写详案,并进行课后教学反思。

2、批改学生作业、读书笔记、作文及随堂听写、小测试,并及时仔细评讲。

3、检查学生课堂笔记,并抽背,针对掌握情况适当加以指导。

4、找学生了解语文学习情况,结合课外读书活动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并激励其写读后感。

四、具体安排

第一周

1、向原语文老师黄老师了解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和语文教学实习工作。

2、结合班主任实习工作尽快认识学生。

3、听课并仔细做好听课记录,创造性模仿学习。

第二周

1、提前备好讲授篇目教案并请黄老师指导,及时作出修缮。

2、请学校领导听课,讲授第五课《伤仲永》。

3、结合指导老师对上课效果的点评,吸取经验教训。

第三、四周

1、提前备好第二单元课文的教案,讲授第二单元所有课文。

2、根据老师点评指导、学生反馈,及时总结授课效果。

3、结合班主任工作,陆续找学生聊天,了解学习情况和对语文教学方式方法的看法评价。

4、结合主题班会,学习第二单元综合性练习。

第五周

1、自我总结整个单元上完后的教学经验教训,听各个年级不同语文老师的课,集思广益,化为己用。

2、准备第十五课《孙权劝学教案

第六周

1、讲授《孙权劝学》,语文组各听课老师给与评价。

2、填表、总结。

第2篇

艺术之间是相通的,教学活动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需要这种虚实结合,才能更好地把握、分析文学作品。不过,在这里我们将其称之为“空白艺术”。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语文教研教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要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讲究师生、生生合作,最终达到探究的学习目标。怎样才能完成这些目标呢?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空白艺术”。

一、在处理教材时,给学生留下思考空白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谈的就是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这里的“思”其实就是给学生留下空白的思考天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过程的意思。

然而在长期的教学模式中,师授生学占了主流。学生一直是学习的接受者,教师按既定的教案设计问题给学生,答案也是唯一的标准答案。基本上不给学生主动或创新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于是课堂成了老师表演教案剧的舞台。尤其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指引下,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一堂课教师是滔滔不绝,面面俱到,生怕哪个知识点没讲到位,会给学生的成绩板块留下“空白”。实质上,这种满堂灌输的旧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所以我在教授《项链》这篇文章时,就大胆运用空白艺术,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多角度的创新思维。对于文章结尾一句“可是我那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我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有组长、记录员,让大家合作讨论,续写这个故事的结局,比比那个小组 的结局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结果各小组同学都能各抒己见,有从鲁瓦栽夫妇角度写的,也有从佛来思节夫人的角度续写的,还有从车夫角度写的,更有从项链的真假角度以及珠宝店老板角度写的……不一而足。

这样通过学生的参与,交流,共享。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拓宽了学生作文的思路。

二、在教学时间上给学生留点“空白”

《劝学》里边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谈的是只思考而不去学习的道理,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吾尝终日而学也”。没有“须臾”时间去思也。从早到晚,学生的时间都被排的满满当当,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众所周知,牛吃完草料还有一个“反刍”的过程,那么学生在什么时间去消化所学的知识呢?所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空白。于是,在教授余秋雨先生所写的《道士塔》第二小节时,作者这样写道“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我有意识地放慢速度,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等什么?”,自然而然学生就会产生思考,联想到王道士这个愚昧人践踏文明的可恶行径,也能从中体味到作者的愤慨与无奈。还有在教授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结尾“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有意让学生感悟大师言简意丰的艺术魅力,在朗读的过程中就放慢速度。语调沉重,学生自然在脑海里会形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不出话来?作者以什么来纪念?然后再让学生讨论。那课堂效果就不一样了。因为学生的思维被点燃了。也就达到了对文章“情”的体验,“理”的感悟。

除了上述之外,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的空白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真正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给学生这么多的时间,学生能主动学习吗?这种模式会不会影响高考成绩?从目前看这种方式可能不受“功利性”家长的欢迎,也可能不会马上出成绩。但我们要从树人的角度思考,我们教书育人培养的不是一个个充满填充物的容器,而是一个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只有抓住新一轮改革的契机,长期不懈地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新思维新见解的平台。让他们多一些自己的真知灼见,少一些固定模式的浇灌。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3篇

[摘 要]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应该包括课前准备和设计、课堂讲授以及课后总结反思三个主要环节。本文就如何撰写“教学后记”这一重要教学环节,从撰写“教学后记”的意义和作用、教学后记的内容、写作方式以及写作原则等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教学后记;理论依据;内容

一、教学后记的意义:所谓教学后记,就是教师课后的反思活动。写好教学后记,将平时星星点点、形如散沙的启发和顿悟及时记录在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教学规律,推动教学方法的改进。自然能够开拓教学思路,扩展视野,增长才干。另外,从教研的角度讲,长期的日积月累,可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选择有特色的经验和典型问题,进行总结、研究、创新,进行理论概括,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武装自己。二、教学后记的内容1、记教学态度教师的教学态度对教学的实施及效果有很大影响。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态度需要时常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无感染,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思课堂中是否体现了公平、民主的教学理念,反思对学生的求知欲是否关注。【“教学后记”例一】授课时间:2009年9月1日 授课班级:09职高数控教学后记:今天,是我第一次走进09职高数控班为学生上第一堂语文课。课堂上,学生对分组比赛学习的学习方式觉得不可思议,同时对初中与中专语文学习的衔接存在一定时间的适应性,从他们疑惑与不解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分组比赛学习的学习方式不以为然,他们对中专语文的学习充满着疑惧,他们更对我这个新老师满怀着怀疑。我的内心不断重复着这样的话:我应该怎样做才能尽快让他们适应过来、尽快让他们对分组学习充满积极性?怎样使他们充分利用语文的工具性为其他专业课服务?2、记教学得失(1)记教学中成功的做法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成功之处。课堂上引人入胜的导言、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突破、新颖精彩的教学方法,成功的临场发挥,直观教具的合理使用,现代化电教手段的运用以及配合本节教材补充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生动性和富有说服力的教学事例等等。这些做法,实质上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得意”之作。【“教学后记”例二】授课时间:2009年11月20日 授课班级:09职高电子教学后记:【备注: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同课题借班上课比赛,在听了四位老师的课《群英会蒋干中计》(为避嫌,还没比赛的老师暂时不能听,我抽到的次序是第二个)】不论是在教材的把握、重难点的突出,还是语言的衔接上都比同事要略高一筹。但不可以沾沾自喜,从听课中还是很有收获的。(2)记教学中不足之处每节课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无论是设计好的导入由于偶突发事件的发生而没有很好地运用,或者身体的原因,还是学生的情绪、临场发挥能力等等,这些都是不可知的因素,同时因为没有比较而有可能自我感觉比较好,所以说,善于从自身找失败根源的人,是容易走上成功之路的。邀请同科教师或领导常听自己的课,帮助自己找原因,不失为有效途径。【“教学后记”例三】授课时间:2010年4月2日 授课班级:09职高电子教学后记:因为自以为是而出了点小状况:课前没有将电脑与投影仪设备进行调试好,导致今天开课的时间没有掌握好,拖了1分钟,虽然听课的老师对授课还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只是对时间的把握委婉地提出了意见与建议,但我知道那是一种礼貌,那是一种无法原谅与饶恕的错误。提醒自己平时要加强电脑操作能力及事前的准备工作。3、记学生在课堂上反映的问题此包括学生对本节课兴趣如何,对教师教法的评价,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以及学生的希望与要求等。教师从学生的提问中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而且,学生提出的疑问往往是教师没有讲清楚或被忽略的问题。把学生在课堂上一些独特的见解和意外的生成记录下来,为今后教学补充新鲜血液,丰富自己的教学储备。【“教学后记”例四】授课时间:2010年4月6日 授课班级:09职高机电2教学后记:??今天在讲解《群英会蒋干中计》一课时,一个小小的细节被一位三国通学生当堂指出讲错了,当时很是尴尬,这就提醒自己今后千万不能再犯类似的错误,一定要认真审视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4、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所在通过与学生交谈或课堂信息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也可从学生作业、试卷中发现问题。教师及时收集记录,才能及时查漏补缺,及时予以补救。5、记学习心得把教参、资料、相关书籍以及名教师的一些经验、学法指导和公开课、观摩课的收获体会记录下来,与自己的教学进行横向比较,写入教学后记,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消化、吸收,也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三、教学后记的写作方式1.评点批注式,一堂课结束后,要对教案执行情况进行回顾。要言不繁地加以评点批注。2.实例分析式 ,即抓住典型教学片断实例分析得失,一般写在教案的最后部分。例如,对一堂课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问题,从教育学、心理学的高度去分析自己的做法,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3.心得体会式,心得体会可以是一次课的一孔一得之见,也可在一章一节内容结束后,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误进行总结。四、教学后记的写作原则1、时效性原则课前备课只是教学的准备工作,不等于实际课堂效果。教案写得再周全,也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观实际。教师只有在讲完课以后,才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材处理是否恰当,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是否启而得法等,这些宝贵的东西在大脑中停留时间并不长,有时是稍纵即逝,如不及时记下来,就会白白付之东流。因此,应及时整理记录在案。2、精简性原则即简单扼要。教学后记不是长篇文章,也不是流水账,而是对该课的“实况”的回忆,对课堂上每一环节(如:教师的示范操作、讲课中的语言、操作要领的叙述、对学生的指导等等),通过表象,找出内在的规律,进行初步归纳和取舍,讲课中“成功”与“失败”扼要记录下来。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段。言简意赅。3、反馈性原则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一系列活动过程蕴藏着大量的信息。教者灵活处理课堂各种教学信息,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深化、智能的培养和发展,有利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优化。同时,教者在课后应加强调查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材料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意见。教师应随时记下课堂及课后的教学信息反馈情况,并加以分析和研究,对提高教学效率大有裨益。4、教研性原则教学后记仅仅停留在“记”上是不够的,这不利于教师教研水平的真正提高,应该向更高层次拓展。通过积累,然后思考、分析、总结、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撰写有关的教研论文,为教学服务。教师只有在不断积累、总结、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水平才会不断长进,教研能力才会不断提高。5、坚持性原则《劝学》中讲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学经验的积累,不是靠一、二节课所能完成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不断记录、归纳、和总结,并最终得到提高。为此,写好教学后记必须要有“驽马十驾”的恒心、要有“铁杵磨成针”的毅力,想起多少记多少,哪怕是三言两语,也来之不易,坚持不懈,必有收获。否则,一曝十寒便会功亏一篑。教学后记带给教师的是不断的反思,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它能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感悟,可以促使教师不至于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乏味的工作。

基金项目:课题研究方向是《提高对口单招高一语文晨读的有效性研究》。

作者简介:季惠(1975―),女,毕业于苏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教于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一级教师。

第4篇

一、汉字之美

汉字是我们老祖宗发明的,她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她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也是无可替代的。但是,我们与汉字距离似乎却越来越远,汉字之美越来越模糊,而“汉字之丑”却越来越多。电视新闻上读错的字越来越多,我们的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语文。这些现象可以反映出我们国学教育的失败。语文是语言文字和文学的简称。文字之美,可以表现在语音和形体两个方面。

首先是语言的音乐美。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中国电视报的的广告语:“中国电视报,生活真需要”。伊利优酸乳的广告语:“青春滋味,自己体会”。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诗歌最初也是要用来歌唱的,中国的很多诗歌都具有音乐美。如现代诗歌《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每节都有押韵。韵脚分别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并且第一节和第七节押相同的韵脚,形成一种民歌式的回环复沓的艺术效果。

其次是汉字的形体美。汉字是表意的文字,探讨汉字的形体美,可以激发兴趣,有利于使枯燥的文言文教学变得生动活泼。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力量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如在讲解“莫春之初”这句时,如果只是按注释说“莫”通“暮”,这样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可以利用 “莫”字形体进行讲解。甲骨文“莫”字的写法是:上下部分都是草,中间是个圆圈,圆圈里面有一点,意思是太阳落入草丛之中,天色自然已暮。这个字是“草”和“日”两个象形字的会意字。后来汉字隶变以后才简化为“莫”。通过解析汉字形体,学生逐步养成了见形明义的能力,提高了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获得了破解汉字密码的愉悦,感受到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二、修辞之美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要求,这种审美能力当然主要是指语言表达方面的。修辞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为修辞让很多句子广为流传,成为名句。如运用比喻“古来万事东流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借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运用比拟“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运用夸张“士皆目,发尽上指冠。”运用排比“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运用对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更有用修辞手法来论证观点的,如《劝学》给人印象深刻最深的是,说理的话并不多,而道理却讲得透彻生动。这主要在于文章连续运用大量的比喻,以喻代议,比喻的作用是形象生动,使得说理不枯燥,易于让人接受,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在比如鲁迅的文章《拿来主义》,同样采用比喻说理。这些都是修辞之美的典型事例,并且要有意识的让学生自己也学会运用。

高考作文的要求之一就是要有文采,如何才能有文采呢?其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谁在作文语言中运用了修辞手法,那么作文也提高了一个档次,修辞就成为了好文章的一个亮点。除了公文类的实用文体之外,大部分的文章都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总之,语言之美是离不开修辞的,文章要有文采更是离不开修辞。我们要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为我们的文章插上美丽的翅膀,让它越飞越高。

三、情感之美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中可以看出“好”“乐”是学生在学习中情感的表现,如没有情感,“好”“乐”根本无从谈起。但在应试教育的体制的下,语文教师的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其工具性,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一个教案讲一生,注重对标准答案的讲析,语文逐渐演变得模式化、单一化,显得枯燥乏味、艰涩难懂,学生不自觉地远离语文,厌恶语文,学生心灵乃至人格素质逐渐解体,个性悄然消磨。其实,语文之美,是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比拟的,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挖掘语文的情感内涵,还原语文的真与美,并将其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获得知识营养的同时,更能体验到语文带来的美的享受,从而引发兴趣,热爱语文。

朱自清的文章往往情感如恣肆,以《绿》为例:“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地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我们哪怕只用眼睛触摸这段文字,都能感受到朱自清对“绿”的倾慕、喜爱、陶醉。对于关键字的品味与解读,不但能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也能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含义,提高解读文章的能力。

四、美之创设

第5篇

工科教育及课程思政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课程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是从根本上解决好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问题。其中教学设计是教师课堂教学一项创造性工作,是对教师灵活性和自主性发挥的空间更大,“食品微生物学”是研究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以及微生物与食品关系的一门科学,内容主要有: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有益微生物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有害微生物在食品加工、贮藏等过程的预防和消除等。工科教育及课程思政使得“食品微生物学”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人文性加大,教师融合信息技术,丰富课程资源更有创造性发挥的空间。因此在原有教学教案设计中加入思政内容,对思政素材进行精炼,提取核心内容,将思政内容具体导入章节如种子般散播在专业知识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思政内容融入时机和频次做到渗透式和潜移默化式,让学生不觉得突兀、乐于接受。

一、“食品微生物学”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总体设计理念就是激发学生天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本位理念,从普遍的认识出发——(学生已知或感兴趣或表象),剖析里面蕴含的食品微生物学知识点(识记),以此点深入细致讲解(环环相扣,细致解决问题),小结知识点,提问启发学生并进行反思讨论。

本课程学习任务是学生掌握微生物的结构,对微生物的分类、营养与代谢及其与食品酿造、安全的相关性充分认识,在此基础上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对相关问题进行自我分析和认识,例如菌群失调、生物膜污染、亚硝酸盐、抗生素滥用等问题,并在学习中逐步找到解决食品微生物安全控制的方法与途径,厚植专业爱好及坚定素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同时强化沟通表达能力,尽可能让同学抛开书本用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去解释概念、特点,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逻辑思维结合自我表达)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教师帮助同学构建知识框架,要求学生定期勾画“思维导图”。

二、教学案例设计

(一)不畏浮云遮望眼,曲颈瓶的实验思考

本章节来源第一章绪论(2 学时)——第二节微生物的发展简史。

2、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本节是食品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巴斯德贡献的学习,巴斯德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其曲颈瓶实验推翻了古老的“自然 发生说”,开启了微生物学的发展,通过巴斯德实验设计思路 学习,启发同学经后学习要有细致严谨的态度更要有批判性思维,建立独特的分析能力,不要“人云亦云”。知识目标:掌 握巴斯德的贡献,了解“曲颈瓶”实验思路。能力目标:实验设 计思路的萌生。素质目标:严谨认真科学态度及批判性思维建立。

学生已知:巴斯德对人类的贡献,知道食物的腐败是由微生物所引起。未知:如何推翻当时盛行的“自然发生说”。能 知:彻底否定自然发生说是通过曲颈瓶实验。想知:巴斯德曲颈瓶实验的思维过程。怎么知:通过介绍“自然发生说”理念以 简单的方法、结果、结论三段论方式展示“曲颈瓶”实验的设计 思路,提问同学每一个设计的合理性,启发同学思考,并引入实际生产企业酱油胀袋问题,同样以简单的方法、结果、结论三段论实验思路设计提示同学们深入思考,最后揭示在微生物学学习中要具备严谨认真科学态度更要有批判性思维。

3、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方法是启发式、案例教学法。

课程导入:“不畏浮云遮望眼”——引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登飞来峰》下一句是什么呢?(设问)“只缘身在最高层”,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曲颈瓶实验的思维过程。

巴斯德对人类的贡献: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狂犬病疫苗的研发等。当时深入人心的“自然发生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推崇,认为生物是自然发生的, 而巴斯德却认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为此开展了曲颈瓶的研究。

三段论式(方法、结果、结论)展示“曲颈瓶”实验设计思路。 “实验设计一”方法:封闭玻璃容器加热肉汤;结果:肉汤澄清;结论:自然发生说不成立。“实验设计二”方法:曲颈瓶容器 加热肉汤;结果:肉汤澄清;结论:自然发生说不成立。“实验设 计三”方法:曲颈瓶肉汤倾斜;结果:肉汤腐败;结论:自然发生 说不成立。每次设问“同学们觉得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启发今日眼光来看巴斯德“曲颈瓶”实验设计完美吗? 拓展简单加热能杀死肉汤的所有微生物吗?引入真实某企业酱油胀袋案例,三段论式(方法、结果、结论)案例分析“酱油胀袋” 实验设计思路。

“酱油胀袋实验设计一”方法:同步分离胀袋酱油与正常酱油,可疑微生物接种产气培养基验证;结果:分离到Z1、Z4 菌株;结论:引起酱油胀袋微生物是Z1、Z4。“酱油胀袋实验设计二”方法:Z1、Z4接种正常酱油;结果:正常酱油产气;结论:引起酱油胀袋微生物是Z1、Z4。“酱油胀袋实验设计三”方法:接种酱油中分离菌落对比;结果:接种前后菌落形态一致;结论:引起酱油胀袋微生物是Z1、Z4。每次设问“同学们觉得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课程思政:实验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论证,需要严谨的科学设计更要有批判性思维。

人体内的另一个隐秘世界——肠道菌群,本章节来源第七章微生物的生态(6 学时)——第二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4、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本节是微生物的生态——动物体表和体内微生物,重点学 习肠道菌群概念和对人健康的重要性,用新的健康观去关注和认识肠道菌群,如何维护肠道菌群的健康,思考肠道无菌化人体是否会保持健康?知识目标:掌握肠道菌群、正常菌群的概念。技能目标:掌握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健康。素质目标:实践出真知,做知行合一的实干家。

学生已知:人体的体表、体内存在大量微生物。未知:肠道微生物与人体疾病有怎样的关联。能知:肠道菌群对人的健康非常重要。想知:如何保持肠道健康。怎么知:正常菌群概念介绍,通过图片揭示微生物主要分布的位置在十二指肠、空肠到回肠,引出肠道菌群的概念,菌群失调会引发哪些疾病,再引出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赵立平教授[6] 的例子,“减肥”话题引入来看体重变化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实例说明肠道菌群与肥胖的相关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才能出真知,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必须躬身实践,要 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理。

(1)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方法是案例教学法结合讲授法。

课程导入:我们知道在人体的皮肤和体内都存在着大量微生物,首先来看人体体表微生物分布图,皮肤表面微生物数量平均10 万个细菌/平方厘米,口腔中微生物的种类超过500 种。

正常菌群:概念及意义,在肠道中微生物数量达到100 万亿,由此引入肠道菌群概念。

肠道菌群:通过《细菌-肠道菌群》动画视频来看肠道菌群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图片展示:肠道菌群失衡与很多疾病相关。

赵立平教授的健康新三观:以赵立平教授的研究肥胖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课程思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1 时间的味道——微生物与食品酿造

本章节来源第八章微生物与食品酿造(4 学时)——第一节微生与食品酿造。

3.1.1 单元教学目标

本节是微生物与食品酿造中真菌与食品间的关系,重点学习茯砖茶和毛豆腐形成中主要的微生物,进一步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友好关系,了解茯砖茶和毛豆腐的生产工序,从形态、功能和种类掌握其中主要的微生物,通过学习告诉同学们中华民族对于食物和风味的理解。同时启发同学们要珍惜时光,一寸光阴一寸金,认真好学,逐步积累,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知识目标:掌握茯砖茶、毛豆腐形成中的主要微生物。技能目标: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尤其霉菌中根霉、毛霉、曲霉的区别。素质目标:珍惜时间,沉淀人生的厚度。

学生已知:从第二章微生物主要类群及其形态与结构中掌握了微生物的结构,细菌、霉菌、酵母的形态及构造等。未知:对于某些食品——茯砖茶、毛豆腐中的主要微生物仍不清楚。 能知:也知道很多食品与微生物有着密切关系。想知:到底其中的微生物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通过视频《百姓茶点——茯砖茶制作工序》探究茯砖茶发花的秘密——“冠突散囊菌”来认识该菌的特性,形 态、功能。通过视频《舌尖上的中国——转化的灵感》选段“毛豆腐”来看加工,进而引出生产中参与其中的微生物及作用?层层导入,一步步引出知识点。结合视频、图片、音乐在欣赏中掌握内化知识,最后二次时间创造赋予食物更多的风味,这是中华民族在长久的实践中的滋味也是世道人心的感触,进而以《劝学》升华大家要认真学习,珍惜光阴,不断积累,用时间丰富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做对国家、社会、人民有用的人。3.1.2 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方法是情境教学,通过配图片和音乐构筑美感,启发同学思考。

课程导入:设问从图片中找到所有食物的共同点是什么?重点讲解茯砖茶、毛豆腐。

视频辅助讲解:茯砖茶加工关键——冠突散囊菌、毛豆腐 制作关键——霉菌、细菌、酵母菌等。

课程思政:这些美味的食物由时间二次创造,启迪人生的厚度也需要时间来沉淀。

第6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先做一份工作计划,开个好头吧。工作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高三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三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对高三学生语文学科的考查要求,深入贯彻学校提出的校本教研、高效高质的方针,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集思广益,挖掘教学教研潜力,实现资源共享,卓有成效地提高高三教学教育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强化本年级学生语文学习意识,优化语文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

学习成绩。

2、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强化开放的语文学习观念,以语文成绩的大幅提高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推进;

3、强化教改意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实效性。

三、教学要求

1、牢固树立时间观念,牢固树立效率意识。

高三学年转瞬即过,时不我待,教师要利用好每节课的时间,充分备好、上好每一节课,真正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收获,真正收到语文教学的高效率。

2、结合高三学生特点使用好教材。

上好选修教材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审美能力帮助很大,教师要结合文本特点认真钻研、深刻理解,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教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上下足工夫。

3、狠抓落实语文专题复习。

抓紧抓好文言文阅读、古典诗歌鉴赏、文学作品的.鉴赏等专题复习,促使学生的理解、评价、表达等语文综合能力快速提高。突出作文技巧的系统训练。

4、教学中要做到三个结合。

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讲授与训练的结合;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对课外内容要精心选择,不要拿来就用,对训练试题要精心讲评,通过讲评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对作文训练计划性要强,评改方法可以多样。

四、具体办法

1、备课

深入备课,精心备课,并多和兄弟学校联系,深入研究高考,保证备课质量。

根据学情实行有效教法,不断探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效性,保证授课质量。

认真设计语文专题训练,针对学生弱点突出强化习题。

2、授课

原则:落实基础,注重能力,强化语文意识,挖掘语文心智,培养学生学用语文的良好习惯。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提问做题,努力促尖转中补差。

结合不同阶段设计好复习课、训练课、补弱课、综合课、阅读课、写作课、考试课、讲评课。加强阅读指导,上好每周一次的写作课,要求学生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

印发美文佳作,扩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位。鼓励学生自购今年高考满分作文,扩大写作视野,明确高考作文指向。

3、辅导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专题辅导讲究梯度和系列性。

4、作业与考试

坚决贯彻学校对高三提出的作业练习的要求,通过练习加强落实,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对学生作文争取做到精批细改,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面批。

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分析讲评、考后总结与思想疏导工作,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

5、强化语文积累

充分利用早自习和晚7点的时间,督促学生复习巩固高一高二背诵默写过的课文和教材上出现过的语文知识,做好高一高二文言文的第一轮复习。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

6.强化作文训练的系统性

考虑学生作文实际及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和阅卷现状,作文训练采取循序渐进。

高三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指导思想

1.以课本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以20xx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行动指南,以20xx年全国卷1为实践样品,并借鉴新课标卷命题理念及特点,揣摩09年全国卷一命题趋势,探讨各种题型及应对策略,以策略指导教学实践。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清晰规范的语言表述能力、见仁见智的文学鉴赏能力、富有激情和文采的行文写作能力。

二、本学期教学任务和目标

完成一至六册的复习任务,通过对一至六册课本的二度开发、挖掘(从识记、鉴赏、写作三方面),提高同学们的识记、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及写作能力。

三、本学期教学进度

1.第一周(11.24-11.30),复习第一册。

⑴识记方面

①字词积累(搜集整理)

现代文字词积累(一至四单元);《考纲》要求的文言文实虚词积累(五、六单元)。

②语音积累(一至六单元重点字词读音)。

③背诵积累(《xx词二首》《错误》《荷塘月色》《邹忌讽齐王纳谏》《劝学》)。

⑵鉴赏方面

《我与地坛》《胡同文化》与现代散文阅读专题结合起来复习。

⑶写作方面

《荷塘月色》通感手法的运用;《我的空中楼阁》语言风格的借鉴。

⑷周过关方面

主要从语音、字形、成语、病句、文言文阅读方面(均为客观题)命题。

⑸讲评方面

主要围绕鉴赏、阅读、写作进行。

2.第二周(12.1-12.7),复习第二册。

⑴识记方面

①字词积累(搜集整理)

现代文字词积累(一至四单元);《考纲》要求的文言文实虚词积累(五、六单元)。

②语音积累(一至六单元重点字词读音)。

③背诵积累(《过秦论》《师说》《阿房宫赋》《归去来兮辞》《兰亭集序》)。

⑵鉴赏方面

《说“木叶”》和诗歌鉴赏专题结合起来复习;《祝福》与现代散文鉴赏人物形象专题结合起来复习;《神奇的激光》和科技文阅读结合起来复习。

⑶写作方面

《拿来主义》和议论文写作结合起来复习;借鉴《荷花淀》《边城》的语言风格。

⑷周过关方面

主要从语音、字形、成语、病句、文言文阅读方面(均为客观题)命题。

⑸讲评方面

主要围绕鉴赏、阅读、写作进行。

3.第三周(12.8-12.14),复习第三册。

⑴识记方面

①字词积累(搜集整理)

古诗词字词积累(一、二单元);现代文字词积累(三、四单元);《考纲》要求的文言文实虚词积累(五、六单元)。

②语音积累(一至六单元重点字词读音)。

③背诵积累(《诗经》三首、《离骚》第一部分、《孔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一段、《梦游天姥吟留别》、《近体诗六首》、《词七首》、《记念刘和珍君》二、四部分及《六国论》《游褒禅山记》)。

⑵鉴赏方面

《近体诗六首》、《词七首》和诗歌鉴赏结合起来复习;《道士塔》和现代文阅读结合起来复习。

⑶写作方面

摘录《泪珠与珍珠》《巴尔扎克葬词》《我为什么活着》的经典片段;借鉴《游褒禅山记》《项脊轩志》的写作特色,摘录《游褒禅山记》《伶官传序》《石钟山记》一些有哲理的句子。

⑷周过关方面

主要从语音、字形、成语、病句、文言文阅读方面(均为客观题)命题。

⑸讲评方面

主要围绕鉴赏、阅读、写作进行。

高三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三

一、指导思想

xx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应以新课标和江西省语文高考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近三年特别是xx年江西高考语文试卷的特点为依据,结合本年级学生实际情况,全面系统夯实学生语文基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力争在xx年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二、复习安排

(一)一轮复习时间

xx年6月——xx年2月

(二)复习具体要求

1、全面复习不遗漏,夯实基础不放松

一轮复习在整个高考复习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认真仔细研究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按考试说明要求进行全面复习,要发扬啃硬骨头的精神,突破每个考点,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不论什么层次的班级,都要十分重视夯实学生的基础,不惜下功夫。

2、帮助学生自主复习,明确学生复习任务

对于语文,学生普遍不够重视,高三尤其。因此帮助学生明确早晚读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制定复习计划显得很重要。学生一方面要落实基本背诵默写任务,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字音、字形、成语(包括熟语)、文言、作文素材等内容的积累,做好检查落实工作。

3、教材复习

江西卷历来提倡回归教材,回归文本。因此在复习时除《全品》外,也要兼顾必修和选修教材。从字音、字形到默写、背诵,从诗歌、文言到作文素材的挖掘,教材中可资料借鉴的东西其实很多,要引起重视。

4、作文(大作文、小作文)复习

作文(大作文、小作文)复习训练应贯穿整个第一轮复习全过程,注重作文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和素材例子的运用指导,尤其要牢记“切合题意”,反复抓,抓反复。

5、名著导读

鉴于名著导读在试卷中分值加大、题型更改的实际情况,放任自流、不管不顾已不可取,要通过阅读原著、交流心得等方式引导学生重视阅读原著。

6、周练

语文应注重平时积累,但适当训练也十分必要。为了让学生练有所得,练有效果,周练的命题、批改、分析、总结极其重要。

(1)自主命题,追求质量。不可随意网上下载试卷直接使用,应严格根据江西卷高考特点选题,严把质量关。

(2)认真校对,注意排版。网上下载试卷要求认真校对,题目和答案不能有明显错误硬伤,确实需要应纸质校对。按高考试卷样式要求排版,方便学生阅读答题。

(3)用好学校提供的教学网站,提前建立题目资源库。

第7篇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提升

一、引言

适应社会进步和产业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内容的关键。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职教能力又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高低的关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朝着“四化”——职业教育系统化、职业教育信息化、实施主体的多元化和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对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着新的要求。因此,作为民办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教师了解信息化的前沿知识,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加强信息化与资源共享,培养和提升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和意识、教学方法技巧和职教能力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已与社会发展各方面进行了融合,其中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已影响到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国内研究信息化教学方面理论较多,但研究信息化教学能力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还比较少。作为民办高职院校,研究如何培养和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水平,关系到民办高职院校如何在市场竞争中树立品牌和发展优势,关系到民办高职院校最终能否生存或生存更好的问题等等。因此,研究探讨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理论价值,也将为民办高职院校发展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2.现实价值我国经济社会经历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为了经济社会可持续良性发展,需要培养和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满足社会所需求的劳动者和创新者,而作为主要培养人才的高校教师的综合素养与职教能力更需要随之大步提升,因此,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着新的现实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曾在2002年3月下发的《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其宗旨就在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师资,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2〕5号)精神指出,全面推动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促进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往往是通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和教学的融合来实现并对教育产生深刻影响。3.实践价值我国古代先秦时期的荀子在《劝学篇》中写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古代圣贤们就实践懂得借助工具促其完成任务的重要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也要求高职院校的要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师资队伍(双师双能型),要有与之配套的高性能高应用的一定先进性的现代教学技术装备和设施。教师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者和应用者,把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的深度融合,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在传输知识的同时,潜在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经过调查和实践证明,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装备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巧妙运用技巧和适当的方法,再加入教师优秀的信息化教学教力,往往教学效果、培养出人才的质量和水平就很高。培养和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来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保证学生在就业或创新创业岗位上获得更多更复杂的知识和技能,来支持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发展,同时提高自身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本质与内涵

厘清信息化教学能力前,先弄清信息化教学,笔者认为信息化教学是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装备与教育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进一步传授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等教与学的互动、协作的行为过程,也是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并促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本质是信息化教学能力定义与内涵的逻辑基础。信息化教学能力国内还没有严格上统一的定义,但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出了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定义与内涵。刘喆、尹睿(2014)认为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具备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的意识、态度、方法与技能。这就意味着信息化教学赋予教师教学能力的新的内涵。张筱兰、郭绍青(2012)认为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实质就是教师对所掌握的信息化学科教学法知识的运用水平。其核心内容应该包括学科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学科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学科信息化教学的评价等能力。武马群(2014)认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驾驭这一过程并取得更好教学效果的能力,二是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内容的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涉及六个方面:信息化教学理念、课程组织与评估、教学法的运用、技术与装备的掌握、课堂教学与管理、教师自身学习能力与专业发展。王卫军(2009)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利用信息资源,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综合能力,是信息化社会中教师发展能力中的核心能力。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可以描述为以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为支撑,将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与其进一步融合,以传授知识、解疑知识、探寻知识、创新知识、共享知识等表现形式,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效率为目标的教师自身发展的教学能力,这个能力是教师职教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动态能力过程。

四、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

1.课题研究设计本课题研究主要选择了广东省广州市区域内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含专科、本科),针对在岗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调查问卷采用了结构性与半结构性相结合的方法,共30个题目,由教师基本信息、职业意识与态度、信息化教学实践(知识与技能)、信息化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信息化教学建议等五个主要部分组成。问卷发出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0份,无效问卷10份。调查样本分属不同学科、不同类型学校,具有一定的2.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分析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教学能力的一种综合内在表现力。所以在当今信息社会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师的教学能力或职教能力,而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不可缺少的重心。依据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目前广州地区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1)教师关于信息化教学的意识与态度从调查结果来看,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对使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的意识比较强烈,95%的教师认为运用适当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提高教学效果,85%的教师经常使用或愿意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并能以积极的心态与行动付诸于正常的教学活动中。但与此同时,就“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好信息技术”的问题时,63.5%的教师选择了“教师应具有信息化技术水平与能力”。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对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的意愿极为强烈,但往往由于教学任务繁重(讲师职称的教师一般每周平均授课12学时以上)、科研压力较大(教研课题、科研课题、指导学生、社会服务)等原因,造成教师对教学的投入明显相对不足,尤其主动设计与开发适合本学科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教师比较少,同时也反应出教学质量不高的困惑。(2)教师关于信息化教学的角色与定位在调查当前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卷中就教师而言如何看待信息化教学的角色与定位,68.5%的教师选择“信息化教学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75%的教师选择“信息化教学是教师的电子版教学内容或PPT”。年轻的教师(30岁以下)或职称为助教或无职称的教师,教师们在访谈过程中反应出对信息化教学的角色与定位说的较为模糊,表达不够清晰与准确。(3)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知识与技能的素养和能力在信息化教学知识与技能素养能力模块,调查中发现,85%的教师在问卷中问题“教师是否需要一定的信息化教学知识与技能”中选择了“非常需要”。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问卷中68%的教师在问题“信息化课堂教学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对教师教学面临着的挑战”中选择了“比较大”。在问卷中84.6%教师对问题“你认为信息化教学是综合教学素质的其中一种表现吗?”选择“是”,反应出教师们对信息化教学是一种技能与素养的认可。教师们在访谈中普遍反应学习信息技术的机会或接受信息化继续教育比较少,常落后于社会上一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普遍期盼进一步加强培训和自我学习新的信息化技术,以便于在教学中得以应用。(4)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发展能力与创新能力调查中95%以上的教师在问卷上或口头上期望信息化教学发展能力的提升。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教师表示需要跟上信息发展步伐,及时补充相应的科技知识、掌握相应的软硬件设备的操作方法与技巧,以便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或吸引学生的课堂兴趣,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培养教师与学生潜移默化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广州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调查分析研究,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意识上有一定的感知,但一时转变与引领还有一定的难度大部分教师从思想上有一定的认识,但受旧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受教学备课时间与科研压力的影响,往往不得不放弃研究这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或方法的运用,形成了在民办高职院校转变与引领的应用信息化教学的潮流在一段时期内有一定难度。2.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较弱,对各类设备的软硬件操作应用还不能得心应手由于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及受专业知识技能的影响,教师们对新软硬件的操作应用还处于不熟练或未知阶段,如:MOOC的制作操作、新兴媒体软件及APP应用、移动设备及无线设备的操作与应用等等。3.受学校提供的信息化技术设备与设施的制约,心有余而力不足民办高职院校往往受资金、生源、师资等因素的影响,学校不能及时提供或过时的信息化技术设备与设施,造成教师上课时受到相应制约,教师想改变却又无能为力,易造成得过且过的现象,从而影响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挥。4.教师受教育培训的机会少,信息化知识、技能与素养很难提高民办高职院校因教师授课量大,再加上教研科研工作与职称晋升等压力,造成教师们平时受信息化教育培训与学习机会少,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教师对外界信息化发展应用出现滞后的现象。影响到教师对信息化知识了解、应用技能提高和信息化综合素养的提升。5.普遍缺乏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评价机制“如何评价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在所调查的广州地区各民办高职院校(专科、本科)中教师们普遍反应是“没有相应的能力评价标准与机制”,对于评价课堂教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六、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对策

针对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师教学能力的需求出发,笔者提出如下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对策。1.意识与观念的转变与引领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给高职院校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的教育思潮、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如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师生知识结构与素质也较大变化,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化身被改变,对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实施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准确定位并积极进行充分设计、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环境,不断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潜移默化的培养师生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与能力。2.信息化教育技术装备设施的建设与更新作为民办高职院校应该从学校的软硬件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以此来促进和保障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断完善课堂教学、实训实践教学所需的信息化教育技术装备设施,不断更新,与时俱进,让教师有设备可用,有设施可用,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性和创造性。3.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氛围学校积极营造信息化教学氛围,让信息化融入教育教学,带动教学改革,培养和促进教师的信息化素养。鼓励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学习和获取相应知识、技能等。如掌握相应设备软硬件操作的基本能力,鼓励和要求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综合平台、微课教学设备、MOOC、电子白板等)组织实施教学;掌握一定网络教学能力,如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基于网络的授课、辅导、作业布置与批阅,利用网络综合教育平台、网络交流工具(QQ、email、MSN、博客、微博、微信、MOOC等)开展教学与辅导、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合作式、探究式、问题式、互动式等学习方式;逐步掌握和运用虚拟现实技术(VR)或仿真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如构建场境技术下的合作与探究式学习环境,开展模拟仿真技术的教学与训练等;利用移动终端(智能手机、iPad等)开展现代化教学的能力,结合具体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并应用微课、MOOC、视频公开课等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实验与实施教学的能力等等。学校提供相应的信息化技术环境同时,积极通过各类赛式、活动来引导和激发教师的热情,如信息化教学技能大赛、信息化教学教案大赛、信息化课件制作大赛、网络公开课教学、MOOC课堂等等形式。以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举的方针,引导教师投入到信息化教学氛围中来。4.不断加强师资教育培训与实践,提高和优化教师的信息素养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积极加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素养”、“能力培养”和“知识创新”三个方面的信息化教学师资教育与培训,确实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不断创造教师终身学习氛围。如选派教师进修、请专家培训、观摩课、公开示范课、网络培训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校企合作实践、国际合作等等形式,以此来不断提高和优化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师应坚持在教学实践中自觉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需要适应信息化教学的需要,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学习教育教学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等。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这些知识来源于教学实践,反过来又指导教学实践。5.形成良好的互动性评价机制,激励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素养水平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建立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机制与体系,学校顶层设计,各部门合力协作,形成一套良好的含有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专家评价、社会评价的互动机制与体系,建立教师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系统,让教师从被动方转为自觉主动方,形成各具特色的信息化教学风格,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素养水平。6、教学方法、技巧的运用,教学反思与教师学习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信息化时代的一种教学素养的体现,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决不仅仅是一个掌握信息技术和装备的使用问题,而是要将信息技术和装备的应用与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等多个要素进行充分整合、叠加、处理和输出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具备一套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课堂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运用,能够创新地使用信息技术和装备来改善教学与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还需不断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为教师提供多角度审视自己的不足,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举一反三的思考,在反思过程中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知识的内化,提高运用相关的教学理论、方法、策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与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七、结语

广州地区民办高职院校近几年来均非常关注培养和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但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建设经费、学生生源、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相对较为薄弱的地方,培养和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仍需要各高校不断努力探索,任重道远,希望不久将来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将有大步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实现我们教育现代化强国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哲.新建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07):61-64.

[2]武马群.首要问题是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J].中国教育网络,2014(05):63-65.

[3]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05):10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