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9 21:49: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模块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在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中,突破了以往的“学科——单元”模式,改为“学科领域——科目——模块”教学,这是课程设计方面的重要举措,从而使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模块化”作为一种高新技术时代的设计思想,最初出现在信息技术领域,之后被广泛应用于其他技术领域。
模块化教学并不是固定化和教条化,模块的内容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加和更新的。模块使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从而使教学任务高效化,使个人教学个性化。由于现在主要的教学形式是分班教学,模块教学又方便在班级之间进行对比,方便教师及时作出教学评价。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实化和量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师个人与整个教学系统的良性循环。
一、以问题教学为主,使数学教学任务模块化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对数学知识的讲解分析往往要占用很大一部分时间。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数学教学时,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索,老师只是参与者和指导者;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观念,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和人格。
在这里,我的设想是构建数学教学任务模块。数学教学任务模块就是将教师在本节课应该落实的和挖掘出来的教学任务进行规范化、科学化,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每堂课的教学任务更加清楚明晰、规范合理。当然,这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如何探索这个的过程呢?我认为在课堂上以问题为主开展研究性教学是一个稳妥渐进的好办法。教学任务模块一定要突出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按照规定的顺序合理安排。对于创新式的教学任务也要以课程标准为纲,主要为落实课标要求和培养能力服务。通过这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都得到了提高,教学任务也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也能达到。
二、以合作学习为主,使教学过程模块化
教学过程就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即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掌握技能、发展智力、培养情操的过程。因此,如果教师把这一过程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就能提高工作效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教学过程,学生也不会提出那么深刻的问题来。每节课的任务不同,内容不同,合作学习的方式、内容、侧重点当然也不同。合作学习在课堂内的主要形式就是分组教学,分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缩短个人摸索时间而根据教学任务、人数、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性格特征把班上的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当然,分组不能理解为就是把教学任务平均分配,把教学内容分裂。
三、以讨论为主,整合信息,使教学内容模块化
关键词: 中职汽修 模块化 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最终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出精尖性的人才,中职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这就需要教师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培养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着重培养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模块化的教学应当以任务为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中职教师应当注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效率。随着我国汽修行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中职汽修专业需要对原有的教材内容进行有效调整,以此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中职汽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中职汽修专业和普通高校的比较看,中职学生并不占据很大优势,高等学校不断扩招,这对中职学校而言有极大的冲击,很多学生和家长并不愿意接受中职学校的教学,这导致中职生变得越来越少。一些中职学生由于中学时期的物理基础底子较弱,在开始学习汽修的时候都带有厌烦情绪,这将严重阻碍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汽修理论知识,中职学校本身就缺乏一定的师资力量,在专业课程方面的安排做得不到位,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不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这导致学生汽修方面的知识严重欠缺,不能做到连贯掌握,也没法形成模块化的知识结构。中职学生的在校时间是三年,一些教师讲课的内容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二、中职汽修模块化教学的优势
1.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模块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将理性和感性同步认识,学生逐渐加深对汽修专业的整体认识。
2.促进师生交流。
模块化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从另一个角度看,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融合,让教师更直观地了解学生。
3.内容丰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模块化教学以丰富的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学习起来很有新鲜感,反复进行的理论和实践的训练让学生的学习内容得到不断更新。
三、中职汽修模块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1.设计以培养学生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模块设计。
教学应当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当依据汽修专业培养人才的特点及专业课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基础,将汽车的构架和维修两部分很好地结合起来,并将其渗透在教学模块中,对相应的技能知识进行分解,当大部分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之后,再设计相关的技能性训练。
2.引入情景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对于中职汽修专业而言,理论应用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应当注意在课堂上引入情景式教学,只有将学生引入到情境中,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十分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指导并对相应的生产场景进行复原,这样便能使得学生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加强实践。例如在学习减速器的作用和原理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营造氛围,向学生展示减速器的工作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职汽修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相关学习技能。
3.及时完善调整学习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要想在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中更好地实施模块化教学,教师首先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汽修专业应当以职业岗位为基础和核心,紧跟时代的脚步,调整教材内容,优化课程结构,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加强电子技术的原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汽车的诊断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只有加强实践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汽修行业,不断地为中职学校蓄积能量,提高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4.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得到实训。
校企合作是新课程标准下鼓励的中职教学政策,之所以要加强校企合作,是为了给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汽修人才,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不断得到增强,才能顺利毕业,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中职学校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只有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才能保证学生提高汽修技能。只有通过模块化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有更加扎实的基础,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只有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锻炼,也可以更快融入企业,这将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
5.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中职学校的师资力量是最大的问题,只有有强有力的教师资源才能让学生获得更丰厚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目前,一些中职学校在教师资源方面仍然十分匮乏,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让教师多出去学习交流,与其他学校的老师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为了进一步适应当前市场的人才需求,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模式应当进行一定的改变,模块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正确面对当前的就业难题,学生会减少就业恐慌,只有通过模块化的教学模式,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建设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邵泽增.中职汽修模块化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4,95:180.
[2]朱光田.中职汽修专业模块化教学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1,23:158-159.
[3]孙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的模块化之我见[J].科技与创新,2016,04:126.
一、模块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模块教学模式源于美国的贝塔郎非所提倡的系统论体系。这种理论阐释了各部分功能之和与整体功能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如何优化各部分的组织与结构从而优化整体的功能。模块的构建理论应用于教学最早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最初的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是把学习内容相近,内部关系紧密与教学目标一致的内容安排在一起,构成了最初的模块教学模式。模块理论应用于教学其实是从生产实践活动中,性能与作用相关的零部件组合在一起的方法得到的灵感。模块理论应用于教学的理论支持来源于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认为世上的人和物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英语模块教学理论正是把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各种语言能力划分为不同的模块,然后又将不同的模块统一在大学英语这一课程中来自组织安排。
二、二语习得理论中输入假设理论
上世纪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S.D. 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认为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是学习外语的唯一有效的方法,而且输入语言的内容要稍微高于学习者自身的语言水平。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讲,新鲜的语言素材的输入是最重要的,是语言输出的前提。如果抛开充足的、地道的、原滋原味的语言输入的话,语言的输出将会是无本之木。我们可以说语言的输入状况对语言学习者来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输入理论的假说对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来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就我国高等教学中英语的教学效果而言,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具有较好的英语笔试成绩,但是语言的表达能力偏弱,甚至一部分学生掌握的是所谓的“哑巴英语”。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我们教育体系中确实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仅仅片面追求考试成绩,而轻视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就是我们传统的授课形式中,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的不足与欠缺。从广义上来讲,学生语言信息的有效输入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方式:授课教师的课堂讲授输入,学生的自主阅读输入,学生的诵读式输入,多媒体语言素材的输入等。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改革,一线的外语教师开始发现在众多的语言输入形式中,图文并茂的英文原声影视作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英文影片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以及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三、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很多中国学生在学习了很多年的英语后依然无法与外籍人士进行交流,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我们的学生在毫无兴趣的情况下,生硬的把英语当成科学知识而不是语言来学习,而英文电影的引入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情况。英文影片融音与形于一身,将丰富的语言展示给学生们,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们的热情与主动性,激发学生们学习的求知欲望。
(一)英文视听材料的选取
英文电影的引入对教师来讲其实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上课之前授课教师要准备好大量的视频资料,并预先进行筛选。被选中的影片主题要健康向上,吸引学生。从影片类型来说,魔幻片、灾难片、惊悚片不应被采用,因为影片场景设置在生活中较为少见,语言可借鉴的也不多。更适合应用于课堂的影片应为卡通片、励志片、喜剧片等。我们应当从中选取语言难度适中,优美流畅,发音标准且情节完整的影片。如果从更高的标准出发,如果希望培养学生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我们可以挑选来自美国东北部的演员所主演的影片,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好莱坞巨星,Tom Hanks,Julia Roberts等。
(二)视听材料应用于课堂的指导原则
英文电影进入大学英语课堂绝不是意味着课堂变成了外国影片的欣赏课。教师作为影片的播放者不仅仅去按几下按钮而已,而是要对影片的声音、片段、字幕等进行处理,并对授课进程进行监控。影视资料的运用不能过于随意,而应紧紧遵循既定的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活动。视听资料的播放时间要有严格的控制,不要用时过多,使得正统的大学英语课程偏离主题。而且,影片播放的内容要有系统性,应与其它语言技能的训练体系有相关性并能够很好的衔接。教师要对不同的影视内容设置不同的任务,对课程进行优化设计。
(三)课堂的实施策略
在播放影片之前,授课教师需要预先把学生们可能会感到陌生的词汇与俚语,向学生讲解,减少视听过程中的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的授课方式。首先对选定片段泛听,让学生弄懂其大意,然后再进行精听。教师可以选取重点片段讲解。在这期间教师应该布置一些听力题目或任务给学生,让学生有目的的对视频进行收听。在放音时,教师要根据影片的情节与进度来掌控播放进度,同时留心同学们的反应适时调整。对重点内容可以多次播放。在最后教师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总结与评价。根据不同的影片,授课教师可以适当的安排一些课堂活动来活跃气氛。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模仿活动或是配音比赛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学唱一些影片中的经典英文歌曲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兴趣。
(四)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的结合
关键词:分层教学汽修专业教学计划分层课堂教学分层模块
模块教学是我们学校汽修专业在进行专业课教学时所应用的教学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模块教学适应了我们学校汽修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要,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了学生今后参加汽车维修工作的要求。但在行模块教学时也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如何能让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不同的学生掌握到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因为我们汽修专业的学生基础差,而且理解能力和水平也参差不齐。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也都存在很多差异,所以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所以在进行模块教学中如果还采取这种单一的、整齐划一的教学方法显然是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的。这在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模块教学科研实验中已经凸现出来。
针对这一情况,在我进行的模块教学中有意地进行了分层教学。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在一个班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和模块考核,从而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取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点。分层教学的目标大体是:差生能掌握教学计划书中所规定的最基础的知识,具有初步技能,基本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中等生能较好地掌握计划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生则要求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创造性地独立完成除计划书外的学习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操做技能)。
在分层教学中,我们分别从教学计划书、课堂教学、模块考核三方面进行分层。
一、教学计划书的分层
教学计划书是针对本课各模块知识的特点和学校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出关于本课的知识重、难点、讲解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时数等的综合性的计划书。在制订本课的计划书时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出符合该学生群体的教学内容。但所制定知识的最低线也不能低于劳动和人力资源部规定的“汽车维修中级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题库”中“应知和应会”部分的标准和内容。
学生彼此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距,为了达到普遍提高,全面培养的教学效果,我们有必要在备课过程中,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式到教具准备等各方面都应坚持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差",使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抓住三类学生。
此外在计划书中对应学习基础差、底子薄的学生应制定出以掌握实用性的、动手操作为主的知识和技能,而理论部分的知识则要精简。而对基础好、求知欲强的学生则要理论和实践并重。所以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实现计划的针对性。
二、课堂教学的分层
课堂教学实际是对教学计划书的具体实施。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按照计划书为依据,对不同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面要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明确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中要及时的通过提问和考核等方式反馈信息,来检验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
其次要把握课堂提问策略,让各类学生都有回答问题和操作的均等机会。我们认为: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通过提问找出其认识上的不全面,之后再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进一步研究;在突破重点、难点或概括知识时,要发挥优生的优势,通过其回答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则要提问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这样可以检查其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
此外在讲课时要对同一课题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讲到FT106型调节器时应把这部分知识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对应基础差、接受能力较低的学生。对其要求只是记住与调节器相连的各线路的走向以及如何通过置换法排除调节器的故障。而调节器的内部电路则可做为选学内容。
第二层次对应中等生,要求既要理解并记住调节器的外部线路,还应懂得调节器内部的电路和工作原理。
第三层次对应优等生,除要掌握第一、第二层次的教学内容外还应进一步能推理出“充电过大”或“充电过小”所对应的调节器内部是那些晶体管的故障,以及如何通过测量得知故障部位等知识。
各层次教学内容要求不同的学生群体掌握,这样在讲课时不同的学生可各得其所、各有所获,而且课堂上也不会再出现学生“吃不饱”和“吃不消”等现象的出现了。
三、模块考核的分层
模块考核是对已学模块知识的分阶段的综合性的考核。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即理论部分和实践操作部分。理论考核部分在出题时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应以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为出题的原则。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个别理论知识掌握差的学生可通过平时的作业分和课上的表现分作为理论部分考核的参考分。应会部分指学生必须应掌握的模块知识之中的技能操做部分。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考核时要把其分为两到三个级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考核不同级别的操作项目。但考核的最低标准不应低于中级工应会部分的操作标准。
关键词:教学模块化教学体系探讨
职业教育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传统的高等教育相比,不论在教学的目的和教学实践,针对模块教学法提出一些看法,与大家探讨。
1关于模块教学
模块教学就是围绕能力和素质的教育问题,在教法上强调知识与能力一体化,在学法上强调知识与技能一致,集中开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活动方式、方法、方案的同步式一体化的教与学,以实现具体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它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区别:
(1)从教育观念上来看,传统教学是以知识为中心,重在知识传授,模块教学是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重在知识和技能的灵活应用。
(2)从教学内容上来看,传统教学是先知识后技能,把知识与技能独立开来,模块教学只有能力一条线,打破理论课与实习课的界限。
(3)从教学方法上来看,传统教学侧重于知识传授,以讲授法和传授法为主,模块教学侧重于能力和素质培养,更多地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现场教学法以及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发现式学习等符合认知规律的先进教法与学法,特别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上强调“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操作边理解”的动手动脑相结合的“双向教学法”。
(4)在考核方法上,淡化理论考试为主的模式,尤其是专业课程考试,应抛弃以书面作业和试卷成绩来考核学生的方法,完全以实物操作成绩为准,充分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2目前实施模块教学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实施模块教学的难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目前没有成熟合理的模块化教材,目前采用的高职教材并不适合模块化教学;
(2)教学设施。由于模块教学更多地强调“做”,对教学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师资。模块教学要求专业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同时需要熟悉模块教学的理念和方法。
解决方法:
(1)教材。在缺乏模块教材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自行编写教学讲义组织模块教学。自编讲义通过不断完善,最终可形成教材。
(2)教学设施。模块教学特别是专业课程的模块教学,对教学设施的配套性、先进性要求较高,按照模块化教学的需要,还要求将教室与实习实验场所合并,才能开展同步式一体化教学。具体实施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实行仿真模拟教学;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如VCD教学片、电脑光碟等;三是实行开放式教学,即通过校企联合办学等方式。
(3)师资。模块教学对教师提出了理念更新、知能更新、方法更新的要求,专业课程的模块教学更需要理论精操作熟的“双师型”教师,必须大力开展师资培训,重点加强教师与生产一线的联系。
3模块教学的实施
近来我院也在积极推广模块教学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模块教学法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主要表现为:
(1)没有建立起模块教学体系,原有的传统教学体系仍占主导、
(2)模块化教材有待完善。
推广和实施模块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模块化教学的目标
确定模块课程结构,开发模块课程大纲,编写模块课程教材,建立科学先进的各专业模块课程体系,实现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创新;
结合职业技能鉴定的国家题库和省级题库,开发模块考试试题库,从而保证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沟通”,实现高职院校考试考核机制的创新;
(2)建立模块课程体系
模块课程体系就是打破原有学科课程体系,以实用能力和必备素质为培养目标,采用模块教材形式,改进原有学科内容的编排方式,综合原有相关学科内容,从而形成各个全模块课程集合。
模块课程体系的框架构成应当按照能力培养目标类型,划分为三类模块课程:基本素质模块课程、行业基础模块课程和职业定向模块课程。
构建模块课程体系要分三步走:建立课程结构、制定课程标准、开发课程教材。
建立课程结构就是根据基本素质模块课程、行业基础模块课程和职业定向模块课程的框架及内涵,从总体培养目标出发进行模块课程设计,就是根据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需要,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的规定,确定具体设置的模块课程名称及其目标。
制定课程标准就是根据课程的能力目标体系,围绕各个目标确定各个模块各个学习单元的教学内容提要、教学时数、教学建议以及实施条件。其中,教学建议要提倡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提倡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和合作学习,形成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教学方法。
(3)开发模块课程
模块课程的开发必须立足于突出应用的教学目标。
开发模块课程的关键点是确定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就是对原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
首先,要使开发过程科学化。开发过程是指就是结合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对原学科知识与技能进行再加工的过程,必须结合生产第一线的实际情况,根据生产企业对岗位的具体要求来开发模块课程。
其次,要准确把握课程改造程度,主要是不能对传统分科课程全盘否定,对联系较强的课程体系,知能在内部结构和编排方式上加以改造。
(4)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为贯彻模块教学的素质核心和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就必须摒弃“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其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由以“讲”为主变为以“异”为主,学生要由被动“听”、“看”为主变为以主动“想”、“做”为主。因此,必须根据具体课程类型教学内容所选用的具体教学方法,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如:
①讨论分析。以分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由各组代表发言,再由教师总结讲解;
②观察发现。通过实验、参观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实际,产生感性认识,并做好各自的情况记录和相应结论,再由教师总结引导出相应的知识点或技能点;
③问题罗列。让学生独立或分组提出问题,再由教师集中解答;
④教师提问。通过提问检查学生掌握的程度,促使学生课后复习。
⑤动手尝试。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再由教师讲评。
4模块教学实施意义
(1)课程门类减少,提高教学效率。由于模块课程的综合化程度和实用性程度较高,其课程总量必然减少,教材更精炼,排课更便捷,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模块教学 改革 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定位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在中职学校广泛实施模块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之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教学模式
为了真正融入市场经济,完成职业教育的职责和任务,中专学校都在积极探索改革,不断调整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模块教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教学模式。模块教学模式也称为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是国际劳工组织为帮助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而开发出的一种技能培训模式,其核心是以岗位职业技能为标准培训劳动者。其特点是将完成岗位工作所需的技能分解为多个相对独立的技能模块,每个模块又分为若干学习单元。教学中以技能训练为主,将相关理论融于技能训练中。学生学习的技能由技能模块组合而成,完成相应技能模块的学习后,就能胜任岗位工作。
经过国内各学校的实验,模块教学又有了不同的形式。根据职业教育对毕业生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将整个培养过程分成若干个模块(或称单元)组织教学,如将全部教学内容分为四大模块,即基础理论知识模块、专业理论知识模块、基本技能和能力模块、综合素质和能力模块,这是纵向的模块切割;也有依据技能培养目标和工种技术等级标准,把密切相关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具有某一功能的教学模块,每一专业由若干个大模块组成,每个大模块由若干个小模块组成,每个模块由若干个学习单元组成,每个学习单元又由更小的微小模块组成,从而形成了一个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模式,这是立体的模块分割。相对来说,立体的模块分割更适合于岗位能力培养,也是我们实践的方向。
二、模块教学实践
1、模块教学实施过程。最初,我们依托食品生物工艺专业,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模块教学试点,按专业培养方向不同分为酿酒模块、生物技术模块、焙烤模块、饮料模块、乳品模块等,对学生进行主题明确的岗位知识和技能训练。学校建立了啤酒、焙烤、饮料、果酒等“讲、干、练实训教室”,保证模块教学试点的顺利开展。教学改革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实操能力明显提高,对教学的满意程度大幅度上升。
在试点取得效果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了专题研讨,并通过企业调查和毕业生反馈,理清了岗位能力培养目标确定和模块分割的思路:明确各专业毕业生的预期就业岗位确定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指标体系划分掌握上述专业知识和技能所需要的教学模块决定各模块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时数、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试点和研讨的基础上,我校在所有班级全面推行了模块教学。
2、确定培养目标。明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实施职业教育的前提。通过对用人单位调查、毕业生信息反馈和研讨,各专业确定了各自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通常包括四部分内容:(1)通用能力,包括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与他人合作共事能力;(2)专业能力,包括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3)管理能力,包括管理知识、规章制度和岗位管理能力;(4)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包括向本专业其它岗位拓展的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目标是模块划分和课程设置的依据,如质量监督与验验专业,确定通用能力16项、专业能力183项、管理能力11项、创新发展能力8项。
3、模块划分与课程设置。
(1)模块划分。
在划分模块、制订教学计划时,我们采用了纵向模块划分和立体模块划分相结合的模式。
第一个学期,进行通用基础知识模块学习,内容包括基础知识课程学习和基本专业技能认识实训。除基础知识模块课程学习外,根据专业内容,开设有基本专业技能认识实训模块,所有学生轮岗进行两个月的实训。通过通用基础知识模块的教学,要达到这样几个目的:等齐,学生入校时间跨度长达两个月,需要一个缓冲时间使之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出发;收心,学生新进入中专学校,心情尚不安定,让他们尽快进入新的学习状态非常重要;补缺,对初中知识进行总结,理出专业学习需要的内容并适当强化;认知,让学生认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了解不同专业和岗位的培养目标和学习训练内容,确立他们的岗位意识。学生经过基础知识模块的学习,对职业和职业岗位有了初步的认识,经重新选择专业后,进入了专业技能模块的学习。
(2)课程设置。实施模块教学,在课程设置中要依照模块划分安排,打破学科体系,强调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基础理论知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根据专业特点、教学条件、岗位要求等切合实际设置课程,不搞一刀切。有的专业进行了大量课程综合性、应用性改革,打破了课程界限,删除了较难、较繁的理论知识,整合了重叠内容;有的专业理论教学全部与技能训练糅合在一起进行,边讲边练;有的专业分阶段进行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这样的课程设置,做到了有的放矢,适应岗位技能训练的需要,符合职业教育的应有规律。
通过通用基础知识模块的学习目标定位,我们对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和素质进行了大幅度的课程设置改革:不再单独开设数学、英语等学生学起来吃力、影响学习信心、学习效果差的课程,将其专业上用到的内容放到专业模块中具体使用之处讲授,如质量监督与检验专业讲授《质检专业常用的数学计算》;有一些课程,有选择地讲授部分内容,如物理课重点讲授电学部分内容、语文课重点训练应用文写作和普通话。
4、教材改革。缺乏配套教材直接制约着模块教学的实施。在实施模块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应对目前教材改革跟不上教学改革速度的情况。
(1)选用技能训练书目。职业技能鉴定教材、岗位培训教材等岗位针对性强,技能培养目标明确,选用合适的话,很适宜作为技能模块的教材,如质量监督与检验专业选用《化验员实用读本》。
(2)组织教师编写。这是模块教学使用教材的主要来源。我们结合培养目标,组织教师根据学校实训条件及岗位培养要求编写了各个专业的《模块教材》,使用效果良好。
5、师资与场地。实施模块教学,师资与实训场地是教材之外的两大难题。模块教学将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了,特别是实训模块,很多具体操作教师也不熟练。为保证实操训练质量,我们从工厂聘请了一些实践经验丰富又有理论知识的老技师作为实训指导教师,并配备本校的理论教师与他们一起全天候工作。教师们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双师”能力很快得到了提升。同时,我们加大投入,加强实训场地建设,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工位进行实训操作。
6、考核评价。实施模块教学,打破了原来按课程进行单一期末考试的传统成绩评价方法,对学生成绩的评价贯穿于各个子模块中,即根据子模块的培养目标,在完成每一个子模块的教学任务后及时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和具体实操的检查、考核。考核的重心放在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上,教学进程不同,考核的侧重点也不同。通过考核,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心服口服,主动进行针对性的补习,使学生的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高。考核通过后,这一模块的学习即告结束,转入下一个模块的学习。为了突出模块教学以技能为中心的特点,在每个模块的考试当中,我们减少了以死记硬背为主的笔试内容,增加了以考核学生应用知识能力为主的实操考试,使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增强了他们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1.《实验化学》模块实验教学内容
教材精心选择了8个实验课题、16个活动、4个综合实验活动和4个主题拓展,编写成4个主题作为学习的基本内容。课题的选材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2.《实验化学》模块的教学内容的新安排
为了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实验化学》模块不能作为一个独立模块进行教学,可适当整合和缩减教学内容,特别是与其它模块重复的教学内容,可将其放在其它模块上进行教学(见表)。
《实验化学》模块的教学内容经过这种分散后,剩下的教学内容就不多。主题4课题1活动2“纯碱的制备”和主题4 课题2 活动2 “氨氧化法制硝酸”这两个实验,由于实验室的仪器和药品的限制,很难开展。剩下的教学内容可在短期内集中进行,大量减轻实验室的负担,又可集中进行实验。
二、教学实施
1. 课前准备
(1)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实验教学也不例外。实验教学不但需要备课,而且作为目前比较薄弱的内容,更应该投入较大的精力。实验的目的、原理、注意事项、学生易生成的问题、学生的技能和能力的起点在哪里,需重点培养什么能力,如何引导学生达到目标。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去考虑的,不同的设计,往往会得到不同的效果。
(2)学生预习
学生必须要预习,要设计实验方案,交由老师修改。学生不预习,去到实验室没有实验目的,不知道要做什么。这样只会浪费时间,且无教学效果。
学生的实验方案交上来后,教师就要先总结出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在课堂上分析后,才能进行实验。所以,学生必须先预习,先设计实验方案。
【关键词】中学音乐选修模块教学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23-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去自己学习音乐的知识,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学生对音乐的知识感兴趣。因此教师要指导同学们在音乐选修的模块中要选出自己感兴趣的模块进行学习,教师再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选修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针对性教学。在中学音乐的选修模块中,大致分为这么几个模块,〈歌唱〉,〈演奏〉,〈音乐与戏剧表演〉,〈音乐与舞蹈〉,〈创作〉这几大模块以供同学们进行自由选择。根据之前的实践经验,我们先简单从〈歌唱〉和〈创作〉模块来进行简单的实践思考。
一、将实践教学法运用于〈歌唱〉模块的教学当中
所谓实践教学法就是通过示范模拟、案例分析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实际学习情境中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从而更好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并顺利完成实践行为的一种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法的好处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进入自己设定的情境,增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再沉溺于教师单一的思想,实现思想多元化,也更能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歌唱实践,老师根据学生的意愿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合唱、独唱、重唱的练习,重点把握不同形式的不同节奏,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知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对于歌唱过程中学生做的不好的地方,教师要耐心进行指导,也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看自己适合什么样的歌唱方式。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每次练习加以总结,找到歌唱的最佳感觉,也可以多一些创新和特色,不必拘泥于教师的思想之中,如果学生有更好的见解,教师不要急于否定,要和学生一起探究,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例如《来吧,来踢球》这首歌曲,脍炙人口,可能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的见解,有的学生会认为这首歌是为了表明世界是友好的,因为有一句是“黑皮肤白皮肤的小选手”,有的学生会认为这首歌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加强锻炼,作为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路,要让学生学会创新。
二、将启发式教学法运用于〈歌唱〉模块的教学当中
所谓启发式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这样可以摆脱教师主导课堂的状况,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尤其对于音乐来讲,同学们想要在歌唱方面有突飞猛进的进步,对每一首歌曲必须有不同的感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勒特”,有了感悟,就很容易引发同学的联想,有了与自己实际生活的交融,歌唱才能更加有感情。
比如,在演唱《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曲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这首歌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感情呢,是不是表达了自力更生、励志奋斗的拼搏精神呢,那么“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流着汗水默默辛苦的工作”这两句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唱呢,是悲伤还是平和亦或是慷慨的情绪呢,教师一步步去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情感,从而去整体把握这首歌曲。
教师可以领着学生去春游,迎着春风,踏着青,在田野里开心歌唱,这种启发式教学不用教师多讲什么理论,就能让同学们大彻大悟。也能让中学生重新体会一下童年的乐趣,也是一种放松心情,减轻压力的好方式。心情放松,思维发散,学生在好心情中也有可能会随着心情进行哼唱,指不定这个时候教师就能发现学生创造出来了一首新的旋律呢。当然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唱歌,比如可以搞二重唱,一唱一和,生动活泼,让其他学生对唱歌学生所演唱的进行点评,这种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发挥学生的音乐才能,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
三、将创新式教学法运用于〈创作〉模块的教学当中
创新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元素,鼓励创新,引导创新。在这里不得不讲一下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推陈出新,才能推动事物不断进步。在音乐教学中的〈创作〉模块,本来就是一种以创新为基本手段的学习内容,在这个模块的学习中脱离了创新就谈不上创作,说得严重了不创新就是抄袭。如果日后在社会中从事音乐创作方面的工作,缺少创新精神是难以立足的,所以教师在〈创作〉模块教学中要鼓励原创,拓宽同学们的思路,开阔眼界,勇于创新,这样同学们会格外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也会精益求精。
比如:老师可以设定一段旋律,根据这段旋律,让同学们自己创作,按照自己的理解,自己想要表达出来的情感往下创作,然后把自己创作的旋律唱出来,教师和同学进行品读,点评。通过对同学们作品的鉴赏,让同学们了解到创作离不开音乐元素,
音乐是不分国界、种族和职业的,每一首歌都带有创作者自己的情感。旋律是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手段,不同旋律进行状态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绪。教师也可以通过同学的创作来进行游戏类活动,猜猜每位同学创作的作品中哪些是表达喜悦之情的,哪些是愤怒的,哪些是活泼的,哪些是忧郁的,让同学们学会用音乐说话。多创作才能迸发出灵感,才能喷射激情的火花,这样同学们离创作出好的作品就越来越近了。
在普通人看来,音乐不过是写上一段话并唱出来,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音乐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无论是韵律、节奏、整体的把握、创作者的情感,都需要进行慢慢研究。在中学音乐课的教学中,选修看起来是无关紧要的课程,但是它关系到音乐的各个部分,教师要想教授好这一部分的内容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来把握选修模块的教学呢,仅仅根据以上的几点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去探讨、去把握了,希望我们的音乐教学能够越来越好,越爱越受到学生的喜爱。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煤化学; 理论; 实践; 模块化;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7-0099-02
模块教学就是围绕能力和素质的教育问题,在教法上强调知识与能力一体化,在学法上强调知识与技能一致,集中开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活动方式、方法、方案的同步一体化的教与学,实现具体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模块教学是对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所产生的教学模式,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从国内外职教课程改革经验看,理想方案就是构筑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根据我校的情况和本人教学的经历,谈谈《煤化学》课程在我校的模块化教学中的应用。
一、实训教学强化模块化教学的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职业学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技能培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从事模块化教学的行动导向,只有树立了牢固的人才培养意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才不会偏离培养目标,在行动中才能有意识自觉地去执行。
基于此,形成《煤化学》模块化教学意识,突出技能训练就成为《煤化学》模块化教学的中心内容。我校选定的《煤化学》教材,内容分为煤的形成、煤的一般性质、煤的工业分析、煤的元素分析、煤的工艺性质、煤的分类和煤质评价、煤的综合利用七大模块,只有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能体现技能训练的内容,依据市场要求和我校实际,把工业分析又划分为:煤样采集、制备、煤样水分测定、灰分测定、挥发分和固定碳测定、粘结指数测定、胶质层指数测定、灰熔点测定、发热量测定九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可以作为有很多技能要求的“零件或产品”,要加工出这些合格的“零件或产品”,就必须完成各种技能训练,进而在技能水平上逐步提升。在教学中把每一项单一的理论知识或基本技能训练项目称为“模块单元”,每一个模块可能就有若干个“模块单元”组成,以模块为核心组织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从人才市场实际需要出发,以够用和实用为原则,构筑《煤化学》模块教学的实训课程体系。
二、强化实训内容的模块化设计意识
模块的设计是关键。模块的设计不是固定化和教条化,每一个模块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模块可大可小,又可以适时更新。模块的选择和设计是模块化教学的基础,在选择和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强化模块化设计意识,在实训教学中突出模块教学的主要特征:(1)具有煤化工行业的认可度和代表性,突出煤化工行业特点和适用性。(2)模块数量要求少而精,涵盖本行业”合格产品”全部的技能训练项目。(3)设计要突出煤化工行业的要求或国家标准。(4)模块既要有相对独立性又要保持内在联系。
模块单元是教学过程和内容的体现,内容包括:①必备知识;②专业理论知识;③技能训练。实施模块化教学,首先,教师必须明确各模块的教学目标及要求。教师必须深谙理论,又要具备较高的实践技能,以更好地实现教学过程;其次,理论与技能训练两者不能偏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施过程中课时的安排应将理论与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简化理论教学使之与技能训练相得益彰。
例如:煤的挥发分测定模块:其作用是作为煤炭分类的主要指标,挥发分产率可以大致判断煤的变质程度,也是煤炭深加工利用的重要指标。目标要求:熟知:测定所用仪器设备;掌握:测定方法和原理;学会:测定的操作程序和结果计算;必备知识:挥发分坩埚、马弗炉、坩埚架、干燥器、分析天平的使用常识。理论知识:测定原理和焦渣特征分类。技能训练:1.称量操作;2.马弗炉操作;3.焦化过程操作;4.干燥操作;5.压饼操作。根据煤的挥发分测定模块我们可以把具体内容分解为以下子模块:
模块一:分析天平的使用。依据不同类型的天平,学会天平底座的调平方法或刻度盘的零点调整,天平的校正,直接称量,减重称量,去皮称量,感量的意义。
模块二:空气干燥煤样的制备。能按空气干燥煤样的制备要求制备测定挥发分所用的空气干燥煤样。
模块三:挥发分测定煤样的制备。利用制样机能制作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
模块四:挥发分坩埚恒重操作。按要求学会将挥发分坩埚于900℃温度下灼烧至质量恒重,清楚恒重操作的意义。
模块五:待测空气干燥煤样的称量。称取粒度小于0.2mm空气干燥煤样(1±0.01)g,称准至0.0002g,置于坩埚中,摊平,盖上盖,放在坩埚架上。
模块六:焦化操作模块。迅速将坩埚架置于马弗炉恒温区,于900℃焦化7min,要求3min内应能升温至(900±10)℃。
模块七:冷却与称量。焦化达到要求后,取出,于空气中冷却5min左右,移至干燥器中冷却20min,称量。
通过这样模块化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了升华,突出了理论知识的应用。从教学角度讲,教师不是仅仅在研究、讲解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而是使深奥的理论知识简单化、具体化、可视化。
三、注重模块教学的落实和实训效果
教学效果决定于对过程的落实。模块化教学要具有高效率,就要从模块教学准备,示范操作和教学过程入手,抓好每一个环节。
(一)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是关键,教学的准备包括学生的准备和教师的准备;学生准备:(1)实验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了解实验仪器或系统工作原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并提交预习报告,经指导教师检查认可后方可进行实验。(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重点指导。(3)在实验中要求学生发挥协作精神,互相配合。(4)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地点完成实验内容;每次实验结果经任课教师签字后方能离开实验室。教师准备包括:(1)模块中所要求的仪器设备,器具,实验用的标准煤样和试样。(2)教师要认真组织好每一堂实验课,精心为学生提供安全保证,材料要充分齐全;(3)检查预习报告,提高实验效率、降低实验错误;(4)对学生的实验数据进行检查和认可签字后,学生可以离开实验室。
(二)示范操作要强调动作要领和操作的规范性,学生动手之前先由指导教师做示范操作。示范操作可使学生感受到具体、形象、生动的教学场景,在模仿练习可以清晰地再现示范过程。操作中安排好学生观察位置,演示速度要恰当,难点部分要分解并讲解,关键操作重点演示,必要时重复演示。
(三)考核与报告:依据训练表现和实验报告两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其中:实验表现20%,预习报告20%,实际操作30%,数据处理30%,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四、重视模块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总结
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弱化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背离了职业教育能力培养的目标;而模块化教学兼顾了知识教育和技能的培养。
作为一项改革举措,第一,要改革理论课教学方式,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家的教学现状,将理论课从教室或黑板转移到操作现场,让理论课为实践课服务,提高实践性和针对性,注重合作的协调性。第二,以内在联系实行模块教学,将教材内容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单元模块;突出重点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单元模块和训练内容。第三,教学要规范化,模块的教学要建立完整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煤化学》的模块化教学显示出了它的优势,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规范了教学行为,自觉投身实践、提高了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普遍反映:学习目标明确了,知识的层次感清晰了,印象深刻了,理论知识的枯燥感降低了,专业兴趣愈来愈浓了,技能水平有进步了。
五、模块化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多年的《煤化学》教学中,深刻体会到了与模块化教学改革推进不相适宜的诸多因素。模块化尚处在改革和探索阶段,还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要推广应用这种教学模式,急需解决很多难题:首先,应尽快编写真正符合模块化教学要求的教材;其次,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既懂理论教学又精于实操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更好地推进模块化教学进程;第三,培养能带动模块化教学,技术精湛的学科带头人,促进模块化教学快速发展;第四,完善与模块化教学相适宜的教学配套设施,保证教学改革的可持续性发展。
总之,模块化教学正处在探索、研究、完善和更新的过程,要高效地发挥它的作用,教师要在模块的设计上下功夫,形成个人特有的教学风格,加强实践经验的总结,服务于自己,也服务于他人,在技能培养的同时,不要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到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协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成为学习型教师,学生成为有技能、有思想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艳芳.西部科教论坛,2009(9).
关键词:口腔医学教学;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
本研究遵循口腔医学的学科特点,设计了新型的模块化口腔医学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实行模块化课程设计,将与某一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学科、临床理论及临床技能训练内容整介为一个教学模块,并融合了多种教学方法。我们在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口腔专业学生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现介绍如下,以为后期的口腔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1.实验对象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级口腔专业学生。将三制学生设定为实验组,采用模块化教学法;五年制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分开教学的模式。
2.实验设计
2.1教学内容的整合
对“牙齿深龋治疗”所涉及的基础学科及临床学科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合并为一个新的教学模块,实现基础与临床、诊断与治疗、理论与技能的多重结合。教学团队中相关学科教师共同参与教案设计。教案以临床病例的形式进行整合,循序渐进地将下颌第一磨牙深龋病例所涉及的不同学科知识逐一展开。教学内容涵盖了口腔基础医学部分和口腔临床医学部分,基础部分着重复习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和口腔材料学中的相关内容;临床部分则包括口腔内科学中窝洞充填及口腔修复学中嵌体修复的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
2.2教学时序的安排
该教学模块共15学时,依据临床疾病的诊疗程序与教学便利整合为3个单元,每个单元5学时(为整个半天),间隔约1周,以便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消化。第一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口腔内科学为主。第二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口腔修复学为主。第三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为深龋治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充填治疗及嵌体修复的临床并发证等。
2.3教学方法的组合
教学设计中涉及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前自学,理论授课,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网络教学等,可在小同阶段单独或组合应用。
自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但需要教师提供指导。课前一周将该教学模块的大纲提要发给学生,明确教学重点及目标,并提供参考书目、教学幻灯片、相关文献等辅助资料,要求学生就相关内容进行自学,使其建立“深龋治疗”的初步知识框架。自学过程依托了南京医科大学日腔医学院的日腔修复学和口腔内科学精品课程教学网站这一教学平台,提高了自学效率。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可系统而快捷地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实验操作能掌握基本技能,二者仍是本教学模块中主要的教学方法,小可或缺。在前两个教学单元中,教师先用患龋的离体牙进行理论讲解,再利用仿真头模的情景化教学,进行充填治疗和嵌体修复的实验操作,既节约了教学时数,又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团队协作学习是第三教学单元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小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5名学生一组,合作分工,检索文献,分析综合,最后形成小组结论;辩论则是对立双方通过搜集的论据,以辩证的思维来论证己方的合理性与他方的缺陷,以此不断加深理解,并最终形成科学的临床思维习惯。
2.4考核手段
考核在整个教学模块教学结束后进行,包括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理论考核主要通过试卷考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临床技能考核则是针对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问卷调查则就该课程模式与传统课程模式的优劣对比进行调查。
3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97分,临床技能考核平均成绩为87分;对照组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88分,临床技能考核平均成绩为86分。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有显著性,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差异无显著性。
问卷调查显示,85%的实验组学生喜欢模块化课程模式,认为该模式更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性比较明确,教学形式比较活泼,理论与实践联系较为紧密。而大多数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的缺点是花费时间太多,干扰了技能操作训练的专注性,由于缺乏临床经历,所以无法进行深入的专业讨论。
4讨论
模块化口腔医学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4.1符合口腔医学教学规律。该教学模式以具体问题为切入点,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步骤―探求原因、发现机制、确定解决方案及临床操作等,使知识点逐步展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探索知识。
4.2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该教学模式通过引导、激励和鞭策等手段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课程开始前,提供相应的教学提纲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文献的收集整理、资料的综合归纳,以此培养学生自我更新能力;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小组内合作与小组间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团队意识;通过考核施加一定的学习压力,强化学生学习的责任感。
4.3创新教学模块设计。课程模块的设计是整个教学改革的核心,对于有代表性的临床问题的选择,不同学科知识点的整合,教学模块实施的细则等,均需要学院在学期开始前进行详细而周密的规划。一般而言,对于临床常见病、重点个论,特别是合并有实验操作的具体章节,只要有显著的学科交叉特点,就符合模块化教学设计的要求。
4.4促进教学团队的建设
该模式涉及基础与临床多个学科的教学,因此需要组建由不同学科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以核心课程教师为主,进行定期的教学会议和集体备课,针对不同教学模块进行不同的教案设计,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反馈。
该课程模式的优点在于符合人类认知规律,以问题为起点,引导学生自主寻找答案,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我们希望通过循序渐进的改革,最终达到提高教学
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节约教学资源,培养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一、现阶段Main task模块的教学缺失
1.现阶段,个别教师对这一模块的认知不全面。众所周知,该模块的灵魂是写作,它不仅包含着丰富的语言运用知识,还有着极强的实用效果,同时它更是评定英语水平的有效方式。不过在目前,我国一些初中英语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模块的重要性,忽略了它所具备的内在价值和功能,因此导致这一模块教学的严重缺失。
2.现阶段,个别教师对这一模块的把握程度低。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也日趋重视,这便间接提出了这一模块教学的重要性。在实际应用当中,一些初中英语教师,无法做到教学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从而导致“重单词、轻句子”的情况出现。
3.现阶段,个别教师对这一模块的研究程度不高。在我国存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一些初中英语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语法上,忽略写作的重要性。而正是这一现状,使得一些初中英语教师认为这一模块可不重视,从而造成他们对这一模块的研究力度低下。所以,这些英语教师对该模块的评定力低、研究力度不高是导致该模块教学缺失的直接因素。
二、提高对Main task模块的全新认知
1.该模块处在教材的核心位置,而且它还具备着核心任务的含义,由此可以发现,它所包含的知识不仅贯穿整个单元,同时比起其它的模块来说,它对学生和教师提出的要求更严格更深刻。其中,在学习该模块的时候,学生不仅要对一些文体,比如poster和profile等给予深刻的掌握,同时学生还要对这些文体当中存在的固定要求加以明确。所以,这便需要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运用,并深度挖掘其它模块中的重点来补全自己的认知,借此来达到学习该模块、合理利用该模块的目的。
2.该模块的综合性比较强,而且它在给出一些范文的时候,事先都会准备相应的提纲,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脉络给予快速地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对文章的整体加以良好地把握。另一点,该模块中所涉及到的一些文章通常都与生活紧密相联,这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代入感,同时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在思维运转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利用知识迁移来完成相应的任务。最后,该模块中的文章语言较规范,学生完全可以借用这些文章展开模拟,从而将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上去。
三、完善Main task模块教学的对策
1.强化与生活的联系密度,将该模块的资源加以扩展,从而让其满足教学与生活的双性质。其中,因为该模块是以学生的角度进行编写的,所以教师在对该模块展开研究的时候,必须对学生的生活进行充分地了解,让教学回归生活,只有充分结合学生的喜好,才可以让该模块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在日常备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摆脱模块范文的桎梏,将材料进行深入扩展,结合相关信息、活动等方式让教学方案变得更加充实有效。
2.做好上下文衔接和前后贯通,让该模块的教学更加符合逻辑性和规律性。由于该模块和“reading”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所以教师在教导该模块的时候,可以事先带领学生温习“reading”中的知识点,然后再贯穿上下文,从而达到自然过渡的目的,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该模块的教学。
3.增加创新力度,更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该模块的教学中,假如教师可以合理地利用相关媒介:比如多媒体、广告等信息,那么将会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单元所具备的特点,灵活地设计一些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表面看这是在活跃课堂的气氛,其深层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热情,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对该模块加以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高中体育 模块教学 教学计划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魄,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学多种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学校应充分尊重高中学生的不同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进行系统的学习,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特长,发展运动能力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所以,新课标下的模块教学需要相应地改革与充实新的内容,以及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学理念,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模块教学计划,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最终达到体现体育课程教学水平的目的。
一、设计模块教学计划的基础与依据
模块是新课改之后高中阶段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它是特定意义下完整的学习单元教学计划。一般来说模块是由某一运动项目中相对完整的若干单元教学内容组成,具体有18课时。根据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一个模块可以合理地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又可以由若干节课组成,由于一个单元是反映模块中某一项目技术动作连续3至5个学时的连续学习过程的计划,故以单元教学为基础的模块构建,其重点突出并清楚地表达了模块、单元、学时计划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设计结构使得模块下各个单元之间有相互联系并且循序渐进、层层推进。
在设计模块教学计划时,必须以运动技能教学为依据,必须在明确的学习目标统领下进行教学活动。其原因主要是由体育课程的性质所决定的,因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各领域目标,主要是通过身体锻炼和运动技能教学来实现的,体育课必须围绕身体锻炼和运动技能教学这个中心来进行,它是实现体育课程或教学其他目标的载体。所以说,技能教学是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脱离了这一特征恐怕就不是体育教学了。
二、设计模块教学计划的步骤
1 确定模块教学目标。模块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根据水平目标来制定,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五个水平的发展目标,在设计每一个模块时都应该体现这五个领域的教学目标。运动参与意识:学生对体育运动具有学习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基本养成锻炼习惯与终身体育意识;运动技能意识:认识运动的价值,熟练掌握运动的基本方法与技能,重视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理方法;身体健康意识: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疾病抵抗能力,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饮食卫生习惯;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体验到运动过程的快乐性与成就感,运动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尊重他人,遵守比赛规则,具有协作配合意识与良好的团队精神。
2 选择与安排模块教学的内容。
(1)必须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应有利于新课标整体目标的规划和实现,是经过选择和编排的,有主辅教材之分。
(2)要充分考虑本校特点,符合本地、校的条件,挖掘校本课程资源,使教材内容成为与学生生存、生活相关的技术、技能的一部分。
(3)必须考虑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与需求,要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使教学方法丰富多样。
(4)在考虑教师专项教学能力的同时,还要从有利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出发。在模块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可以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在教材比例中分别安排20%~30%的身体素质练习,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3 合理制定模块教学的进度。由于模块教学计划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相互之间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形成了“前者为后者铺垫,后者是前者的延伸”的递进关系,所以,我们在制定模块教学的进度的时候,可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从“实践是第一”着手进行教学进度设计。例如足球模块教学:模块一、二以学习基础技术为主,安排一定的身体素质练习,从模块三开始,逐步侧重学习战术配合,在有效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前提下,注重学生运动技能和实战能力的提高,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4 分析模块教学的重难点。在模块教学计划中,模块单元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和体能上的分析来确定,并把重难点分配到各个教学课时中去,通过对课时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来完成模块单元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5 制定模块教学的方法与建议。模块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设置课的组织形式,在该模块的每一节课中根据所上的内容决定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如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教学模式。教师提供学习、练习方法,如分层练习法、教学比赛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它在每一节课中要有所设计,为课时教案的制定提供直接依据。
三、设计模块教学计划的注意事项
1 在设计模块教学计划时,不能没有模块教学目标,它必须要以目标来引领内容。而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明确,要符合教学实际,这是设计计划的关键。
2 模块中课时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组织教法与重难点的确定要清楚明确,这些是构成模块教学计划不可或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