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计划

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计划

时间:2022-10-01 03:17: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计划

第1篇

20**年的工作汇报

一、积极主动争取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任务

我站在自治区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指导下试运行,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机构组织、人员、设备及其他方面的准备工作,待条件完全具备,经自治区交通厅考核合格后,方可具备监督资格,才能正式从事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在困难面前,我们多次前往交通厅争取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任务,并邀请自治区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的领导到我站检查指导工作。经过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和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我站承接自治区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委托监督项目:宁夏公路建设管理局实施的公路改造工程项目4个,市县实施的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9个,通达工程7个。市交通局下达我站监督项目:沙湖大道、大平公路、西环路延伸线建设工程,共计200.8公里,龟韭沟大桥一座。

二、受监工程质量监督情况

根据《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和《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站制定《监督工作计划》,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质量管理行为、施工工艺和实体工程质量等方面。监督检查的重点主要是涉及工程质量、安全和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以及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的质量监督检查。要求监理、施工单位不仅要注意工程实体的内在质量,同时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保证施工资料与工程进度同步,认真做好施工资料整理与归档工作。针对现场检查出来的问题,我站以《监督检查意见》的形式书面下发建设各方,要求有关单位在一定期限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目前我站对监督项目监督检查46项次,下发《公路工程质量抽查意见通知书》16份,出具《监督检查意见》12份,《公路工程质量监督通知书》21份,收到《整改及处理情况回执》16份。我站所辖工程监督覆盖率100%,受监工程项目无重大质量、安全责任事故。

三、进一步规范工程项目监督

为了加强对公路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保证公路工程质量,我站以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为重点,以保证公路工程质量为基础,以规范监督行为为检验标准,开展了提高质监队伍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活动,掀起学习交通行业先进典型和在质监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活动,激励质监工作人员奋发向上,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和服务水平,以理念、技术、制度为核心,培养专业技术型管理人才为根本,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懂技术、会管理的良好局面。近一年来,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成效显著。

2009年的工作重点

一、加强质量监督人员的素质培养

提高质量监督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升我站在各地市级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的位次。争取更多的监督任务、公路工程交(竣)工验收检测任务,公路工程原材料抽检任务。

二、公路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在已取得《试验检测资质等级证书》的基础上,力争通过计量认证,提高试验检测能力,承揽更多的试验检测任务。

第2篇

[关键词]土建工程;过程控制;质量监督与管理

土建工程作为整个项目建设基础,备受关注和重视。笔者作为一名质量监督工作人员,参与项目建设土建工程专业的监督,监督过程中及时发现质量问题,通过整改、补救等措施避免了质量事故的发生,为今后大型炼化工程土建专业过程监督,控制施工质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 工程质量监督

1.1 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内容及监督程序

1.1.1 工程质量监督主要工作内容

工程质量监督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工程质量责任主体质量行为实施监督并进行质量信誉管理;对工程实体质量抽查;对工程质量证明文件审查;对工程阶段性验收和竣工验收实施监督。

1.1.2 工程质量监督程序

对建设、勘察、设计、总包、施工、检测、监理等单位质量行为进行符合性检查;

核查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求,是否与施工和监理的检查结果一致;

核查报验单和相关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检(复)验报告、质量控制资料、技术资料等相关质量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按规定对发现的质量行为问题、实体质量问题进行处理。

1.2 责任主体

责任主体就是需要承担的责任单位、组织或者部门,也包括自然人(包括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总承包单位、施工单位)。

1.3 监督方式

对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采取施工作业面的施工质量巡监和对关键部位重点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停(必)监点监督检查。

2 常见质量问题

2.1 建设单位

建设项目监督注册手续滞后,建设项目的管理部门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建设工程合同质量与验收标准条款内容没有针对性;交工技术文件管理不完善,特别是土建工程类;石油化工行业出台许多专业性验收标准,如:设备基础、储罐基础、道路、竖向等,在有些项目设计中没有得到执行;各类工程检测、勘察设计合同中与质量相关条款内容不完善。

2.2 勘察设计单位

详勘报告不详,勘察点不能反映地质结构实际情况,有的报告在施工平面内无勘察点;勘察人员多数采用直接观察法进行地基验槽,没有相应辅助手段;设计深度不够,白图、电子版图施工,外埠设计代表不能及时到现场服务;重大设计变更处理随意,工程联络单代替设计变更单;设计图纸过于筒化,无剖面,有些结构无图示,大量使用标准图集;勘察设计人员不参加工程验收。

2.3 监理单位

现场检查仪器、设备提供不满足要求;监理人员流动较频繁,造成工作不能连续;对施工所需试验室考核、签认不及时;对实体质量和过程资料检查不全面;不按监督计划规定进行报验,或不掌握报验时机;总监兼职项目情况较普遍。

2.4 检测单位

检测机构未按规定向项目监理机构进行工程报验;检测机构现场作业质量管理体系不全面、检测机构交工技术文件整理归档不规范;

2.5 总包单位

项目管理人员的资格、配备及执行不到位;总包单位质量管理较弱,过多依赖于施工单位管理;对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审查、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不到位;总承包资料整理情况滞后。

2.6 施工单位

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方面质量三检,成品保护执行不到位;现场使用技术规范、标准、图例资料不全;验收规范标准等更新不够,施工方案经常出现过期标准;监督准备情况不好,缺少必要检查条件;实体施工低标准、与设计不符或不满足规范要求。

2.7 过程资料与交工文件

施工过程资料整理与实际不同步;验收资料和施工记录照抄设计说明、规范要求,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监理、总包单位对过程资料签认不及时;技术文件不严格执行归档要求,相关方责任主体单位检查不到位;执行验收标准不明确,行业与地区验收交工资料归档用表同时使用。

3 监督管理

3.1 日常管理

日常监督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工作重点,按照监督计划中设置好停(必)监点,开展针对责任主体单位质量行为、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3.2 引入第三方监督抽查机构

在项目工程建设中引入第三方监督抽查机构加强管理。第三方监督抽查指在承包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按一定的覆盖比例进行的随机抽检,它独立于承包单位直接归属于项目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体系。

3.3 专项监督检查及质量大检查

定期或不定期由项目监督机构组织专项监督检查,目的是对普遍发生的土建工程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取证,分析研究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配合上级主管部门或建设单位掌握责任主体质量行为和工程质量情况检查。

4 结语

虽然按监督程序对工程建设的土建工程进行监督,尽管做了大量的监督管理工作,责任主体单位对存在质量问题也做了积极认真整改,但每次检查都会发现一些质量,有些是重复出现、低标准施工还较普遍。土建工程监督管理涉及责任主体较多,质量控制过程贯穿整个工程建设周期,需要所有参建的责任主体单位树立质量第一意识,时刻注意每个环节的质量要求,才能提高施工质量。

5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探讨

随着质量监督管理事业发展,根据炼化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的特点,开展了有效的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确保了工程质量。面对石化企业发展需要,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上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建管分离、建监分离,质量监督机构的设置相对独立,职能相对独立,体现出行使政府的执法监督活动权威性和严肃性。

从以工程施工阶段为主监督方式,转变为对整个建设过程各阶段进行监督;以对总包单位、施工单位监督为主,要向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加大监督力度;完善备案制,所有责任主体,均应到质量监督机构备案。

推行停(必)监点报监工作计划管理,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推行监督档案管理标准,以手工填写资料为主,向全部电子模板化转变。

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

作程序指导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2]炼油化工建设项目交工技术文件管理

规范.Q/SY 1476-2012.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第3篇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困难;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一、探究推进工程质量监督信息中遇到的问题

(一)技术含量不高,专业人才短缺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高技术、高投入、高效能的现代化基础建设,需要懂计算机操作与维护应用。目前在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方而还没有涉及到专业知识培训,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现有信息管理人员综合业务能力较为薄弱。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行业内部,无论是专业技术人员还是信息管理人员都普遍缺乏现代信息管理专业知识,尤其是信息管理人员对相关监督信息所涉及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业务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行业内复合型人才的明显小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也不利于监督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利用。因此,信息化系统应用与维护这种对于计算机的综合技术能力要求较高的工作是很难得心应手去开展的。

(二)信息化的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工程建设信息的查询、统计主要依靠人工统计,书面或简单的报表方式上报,不能有效、准确、及时对工程有关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和分析,严重影响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有关责任主体和工程的监管效率和监管力度,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新要求。同时管理不到位也使得个人经验对监督工作质量影响很大,严重阻碍了监督工作质量的提升。由于大部分监督机构的监督数据还没有采用自动采集处理,没有形成完整、统一、具有宏观调控功能的信息共享数据交换平台,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能及时得到在建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数据,导致政府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难以全面到位。

由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普及时间较短,现在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国产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使用起来不够方便,维护代价较高,花费时间过多。同时,工作量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监督机构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管理有抗拒心理,因此造成信息化普及程度偏低,近年来信息化水平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没有真正有效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目前大部分项目还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严重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二、对推进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的几点建议

(一)认真落实建筑材料进场管理制度

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原材料,必须进行复试或经见证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现场建筑材料、构配件的采购与进场管理工作,要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预拌混凝土进行检查验收,并要有书面记录和专人签字,监理工程师应对进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进行平行检验,认真核查原始凭证、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及其质量情况,做好相应记录,认真执行审核签字制度,未经签认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装坚决打击假冒伪劣材料产品及非标材料产品违规使用的行为,尤其要加大对钢筋直径抽测的监督力度,坚决杜绝不合格的瘦身钢筋进入施工现场使用。

(二)改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随着当前人们需求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优化势在必行,改善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需从最为关键的环节施工技术着手,建筑工程的负责人要不断引进新的施工技术,完善现有施工技术的不足,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使得工程的质量有一个质的飞越。

(三)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管三大体系

1、工程质量诚信评价监督体系

督促各地区强化不良记录管理,加大对工程质量投诉问题的查处力度,利用信息化手段,把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入档,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加强对不良记录的公示和社会监督,形成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及中介机构的工程质量诚信评价监督体系,并为社会提供各方责任主体质量信誉信息平台。

2、以质量监管模式改革为主体的差别化管理体系

按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资质、资格、诚信度的不同,实施监督对象差别化管理,诚信获利,失信惩戒,诚信者评优评奖倾斜,检查频率减少,重大工程、标志性工程与一般工程,市政、公建与住宅工程,实施运用针对工程对象的差别化监管方式、方法,按政府投资项目与非政府投资项目,实施采用针对投资主体的差别化监督体制与过程控制模式。

3、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质量中介服务管理体系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发挥经济杠杆调节作用,积极发展和培育社会中介机构,为工程质量有效监管提供有力的保障培育和规范工程质量检测、建筑司法鉴定、施工图审查等中介服务机构,鼓励中介机构发挥其技术优势,为参与工程建设活动的各类市场主体提供评价监督等服务。

三、给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发展一些建议

(一)工程项目为核心,以动态数据库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依托,覆盖工程质量监督执法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二)优化系统功能,实现监督工作网上办公。继续优化扩展信息系统功能,充分开发利用系统资源,实现监督业务管理信息化。优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扩大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覆盖范围,促进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效率,加强和改善工程质量宏观管理。

(三)加强建筑业信息化法制建设,改革不适应信息化要求的管理体制,制定有关信息化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信息安全制度,提高信息交换及共享水平,打破地域和部门分割,创造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的体制条件。

(四)加强政府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建立多渠道、多层次、重实效的信息化人力资源培养制度和考核、评估制度,逐步提高执业资格者和相关岗位人员使用本专业的主要软件的比例。

(五)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创新质量监管方式,实现科学监管,提高执法效率的主要手段,各级质量监督机构要继续高度重视本站信息化工作,加强领导,周密组织,统筹安排,责任到人,密切结合日常监督工作,做到全员应用。

(六)制定计划,逐项落实。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质量监督工作全过程,各级质量监督机构要根据本方案和实际工作需要,研究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并及时督促检查,保证质量监督信息化各项工作的落实。

(七)夯实基础,健全机制。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全面性工作,必须建立和完善工作保障机制,形成合力,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①明确系统管理员。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和管理是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各市要配备责任心强、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熟悉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作为专职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要相对固定,并向总站备案。②成立工程质量监督基础数据库研发小组和系统管理工作小组,负责系统研发和日常维护管理相关工作。

总之,工程质量监督领域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初具规模,工程质量监督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程度快速提高,全面快速推进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的基本条件己经具备,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向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领域渗透,在未来新的建设工程技术革命过程中,信息技术将上升到更重要的地位,建筑工程质量指数构建与管理系统也将向着统一化、全面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使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工程质量各级指数的分析比较更加科学合理,建筑工程质量指数构建与信息化管理体系将在未来的工程质量管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冰.张茜.推进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困难与对策[J].门窗,2013,01:204206.

第4篇

关键词:桥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近年来,为了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桥梁建设越来越多,但频繁发生的桥梁质量事故也使人们越来越担心安全问题。保证桥梁质量,是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桥梁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质量,创新管理模式,成为必然选择。

1 桥梁工程质量监督现状

在大量桥梁建设施工当中,存在着很多安全及质量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工程监督部门及工作人员因素,也有建设及施工单位问题,具体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

(1)监督工作执法缺乏明确的地位,执法的力度不强,所以执法人员常常会遇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

(2)部分建设单位为了片面的追求工程进度,为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而随意降低生产成本。

(3)部分施工单位片面追求效益,不重视工程质量,从而无法有力进行工程监督。

2 加强桥梁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模式

2.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有效规范监督管理

为了确保桥梁工程监督质量,相应的监督机构必须参照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科学制定相应的《桥梁工程质量监督实施细则》,有效建立并健全桥梁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的职责及规程,推动监督工作走向程序化及规范化。保证对建设单位所报送的资料和文件进行认真监督的基础上,监督机构应向相应的受监桥梁下发相应的《桥梁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计划》及《监督通知书》,有效明确相应的监督工作目标及计划。从桥梁质量监督的整体状况来看,相应的工作职责、章程、工作计划等能够有效规范监督工作人员的行为,指导其进行高效工作。

2.2 业主工作程序及监督的招投标工作

确保桥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进行公开的招标,相应的招标人员必须科学选择相应的施工单位,有效控制源头。有效规范桥梁建设的程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相应的质监部门工作人员必须认真监督工程的招标工作,认真审查相应投标单位的资质,从而保证招投标的合法性,避免部分施工单位进行非法或者越级的承包相应的施工任务;认真协调同业主的关系,有效结合质监部的监督工作及业主质量管理,充分尊重业主质量管理前提下认真监督业主工作程序,如果发现业主在工作当中具有不合理、不规范的工作行为及程序,必须马上交换相应的意见并进行合理纠正,从而促进桥梁工程的管理工作可以更加规范和有序。

2.3 强化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工作

工程的施工阶段为相应桥梁项目质量的形成阶段,对现场施工进行有效监督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及前提,一方面应严格实施监督工作,另一方面又不可以介入太多,否则会影响相应监理及业主对桥梁的管理,如果介入太少,必然导致工作流于形式,起不到监督应有的作用。因而相应的监督人员必须掌握好度,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高度重视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桥梁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的运作优劣会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相应的质监部门一定要重点监督相应的质保体系,明确相应人员的职责,如施工人员、技术人员、项目经理等,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身上,确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度,各道工序配备专人进行专管。每道工序完成以后,在自检基础上交由相应的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这样才能充分保证所有施工环节的质量。企业的自检为三级质量保证基础,所以各个工地都要指定技术过硬、经验丰富、作风正派、熟悉设计的技术人员全权负责自检工作。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构成整套制度,从而为监督工作提供基本的依据。

(2)认真监督监理工作。监理为确保及提升桥梁工程质量的一个主要手段,更是一个三级质量保证体系的关键性环节,为了确保监理工作充分发挥作用,相应的监督部门就要根据监理合同认真监督并检查相应的监理人员工作及设备,从而保证监理水平及监理人员素质。另外,监督部门还要科学制定监理计划及建立工作的实施细则,明确划分监理工程师的权限和职责,从而保证监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严格监督相应监理工作的程序,实行定期的考核及检查,如果出现不合格监理,必须马上清理并更换。

(3)有效进行巡视监督,有效控制工程质量。相应的质监部门应对桥梁施工现场进行不定期的巡视监督,对相应的施工过程进行相应的抽查或者检查,抓住工程的关键及重点,一旦发现问题必须马上向相应单位及人员指出,下发相应的意见通知并提出合理整改意见。例如在某大桥施工过程当中,施工单位使用的部分片石的强度比较低,监督人员发现后,马上找到相关责任人指出问题,并责令其停止使用,更换新的材料,从而保证原材料的合格;另一处大桥的主梁钢筋骨架的焊接质量比较差,并缺少分布筋,相应的监督人员发现后马上下达了相应的整改通知,对工程进行返工,最终保证了主梁浇筑质量。大桥的墩、台基础的砌筑、主梁的浇筑及拱圈的砌筑等工程的重点工序,无论是工程管理还是工程质量都具有较高的要求,为了保证这些重点工序质量,必须采用驻地现场监督,从而能够及时的发现并处理相应质量问题,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4)严格控制试验检测。试验检测是做好工程质量十分重要的环节,一方面为相应的施工生产指导提供可靠数据,另一方面为相应的工程质量评定及检测提供科学依据。所以,一定要严格监督对桥梁工程的试验检测工作,严格要求所有工地建立相应的试验室并配备素质较高的试验人员及质量、数量较强的设备,从而做好对施工现场的各种检测及试验工作,并严格要求相应的监理单位做好抽查工作。

2.4 有效监督工程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是对桥梁建设的一种肯定,能够最后体现工程质量管理。相应的桥梁工程竣工以后,相应的建设单位必须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按照相应的合同条款、设计、规范规定的质量检测评定标准认真检测桥梁质量。特别要对桥梁进行相应的承载试验、桩基检测等等重要的项目检测。在这个前提下,相应的监督部门及工作人员要对桥梁工程实施严格的竣工验收监督,并在竣工验收合格后签发相应的《监督报告》,对那些没有经过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桥梁工程绝对不可以投入到使用当中。

3 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交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桥梁是交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大量桥梁的建设在方便人们出行,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质量及安全隐患,因而相应的监督部门及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对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的监督及指导,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保证工作人员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及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桥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第5篇

根据现在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入手改进:

(1)工程质量监督的申请。在电力工程项目正式实施之前,项目的承接部门要根据项目是实际情况向项目所在地的电力建设监督检查部门提交其所需要的检查材料提出建设申请,检查在接到申请部门的材料之后监督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对这些材料进行审核及检验,如果有不合格的地方要马上提出并且让项目部门重新审核,只有所需的文件及材料的全部项目获得批准后才能够进行进一步的动工,并且施工的单位也要有国家承认的施工资质。

(2)在所有的材料递交审核之后,还要在建设单位所在的地质量监督中心领取《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注册登记表》,在质量监督中心对材料审核无误后,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登记表格进行工作质量监督小组的组建,并且登记表要在质检中心登记,以备随时抽检。由质量监督重心组建成立的监督小组要在工程的建设中起到监督、检查的工作。

(3)质量监督小组不仅仅是在平时的建筑工程中检查工程的质量,还要在工程建设初期,根据建筑部门给出的建设计划书进行质量监督的计划。质量监督小组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计划结合国家已经出台实施的相关的法律条款进行监督工作的开展,并且监督小组能够抓住项目的重点部分,对重点部分实施的每一步都要进行监督保证关键部分的质量不能出现一点的差错,并且通过监督和引导,能够保证整个工程都能够按照实际的施工事件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完成,在工程完成之后,监督小组还要把工程监督过程中的情况及重要施工项目的情况写成检查报告,最后送到质量监督中心进行备案。

(4)对于检查部门设立的质量监督小组在得到建筑工程的工作计划之后,根据工程计划制定出监督计划,并且根据每一个监督环节对工程单位进行检查项目的通知,要求检查单位进行自查。建设单位要根据监督小组提供的自查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形成检测报告。监督小组根据自查报告判断工程质量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则要求工程停工进行整改,直到合格为止;如果通过监测才能够正常的开展后续的建设工作。所以对于工程方来讲,要提前进行自查报告的提交并且能够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建设,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

二、提高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的途径

1.提高监督人的业务素质与管理水平

对于质量监督管理人员一定是要具备在工程质量监督上较强的知识水平和洞察力。监督部门对于监督人员的选择上也要有一定的考核机制,进行施加压力,通过检查人员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来增强整个检查部门的权威性。整个检查部门代表的政府进行工作,在外面不仅要认真的工作,树立起权威的形象不为外界的压迫所动,对内要增强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遇到事情不能慌乱,用自己的知识来化解问题,并且能够在检查的过程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准确的分析问题的产生,然后用自己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所以说,作为一名合格的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还要有专业的精神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不仅要对工程监测方面有研究,还要精通电力工程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电力工程建筑方面的工作中做到精准的工作。

2.加强监督档案管理与积累监督资源

对于在监督部门进行质量监督的过程中会遇到建筑单位提供的很多文字方面的材料或者是各种图纸、表格等等,这些表格是最能够反映出建筑工程的实际建筑情况的,所以说对于监督过程来说要把这些纸质的文档包括在监督过程中的开会记录,还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上级部门对工程下发的文件等等都应该做好保存,这对于以后的监督工作和问题的解决都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监测过程中的监测材料和设备也应该有所备案。这对于以后监测技术的发展监测依据的变更也能提供帮助。

3.完善质量监督手段

第6篇

关键词:国省干线;公路工程;质量监督

在经济整体高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这也可以更好的服务发展主题,可以说已经构建起了交通——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为我国的现代化转型成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随着道路越来越多,尤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与社会发展的国省干线,虽然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也初步实现了信息化的管理形式,但是在实际的建设与运营中也有诸多问题暴露,因此,本文就从问题的角度切入,从而谈谈国省干线的公路工程质量监督问题,以下展开具体说明。

一、概述

由于社会公共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展、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国家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利好政策等,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已经实现了“村村有路,村村通路、村村发展”的目标,也有力地带动了农村、城市间的平衡发展,减少了二元化发展的倾向;另一方面,规模大、路程长、公路建设等级等也在不断进行着新的调整,加上施工工艺的进步、建设材料的变更、管理方法的改善等,我国的国省干线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车祸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路面与路基也出现了诸多常见病,因此应该增加对质量监督的分析,来找到原因所在,并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法。

二、质量监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质量监督是在一个更大的监督体系中,包括从项目立项、项目投标、图纸设计、模型分析、施工工艺、施工环境与方法、材料、管理、质量验收等各环节中进行监督管理。而且这些监督的对象或环节也是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关键要素;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公路工程的监督质量或质量监督水平,就需要在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基础上,进行质量规范的设置、质量监督的细致化以及相关标准的设置,并进一步做好各方面的预防工作。其次,从目前来看,在国省干线公路工程中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于路基与路面的裂缝问题、塌陷问题、易发生事故、超载现象、流通量还处于较低水平、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监督不严、分段管理中一旦发生问题易出现扯皮现象等。第三,从原因来看,主要是监督内容的明确程度不足、细致化程度不够;在采集各项数据时中间存在虚假信息,基层的监督执行力差,而且对于出现问题的处理也缺少监督,尤其是在质量监督的环节上,一般倾向于大的方面,而对于技术方面、监督方面、施工单位方面的监督还未达到真正的精细型管理,仍以粗放型管理为抓手,加上对监督人员的评估、业绩、职能范围、工作态度等也缺少相应的机制,有些是有机制不执行,有些是从漏洞中投机取巧,消极怠工等;另一方面,培训力不足,尤其是对于团队的建设缺少较多的认识,从而形成了监督管理内部的不团结;另外,人才的全面素质差异较大,而且人才多是参差不齐,有时因差距过大,或者各方面的鼓励措施未做到完善,往往会造成人才的流失,以及非真正人才的“混日子心态”,还有诸如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待完善等问题。

三、解决措施

1.细化管理方式,完善各项制度

首先,对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地分析,除了上面所说的工程从立项到竣工的各环节之外,还应该对每一个环节的具体的小系统进行深入分析,进行系统分层分级式管理;比如,从施工可以划分为施工前、施工、施工后的持续性监督;再如,将对人的管理、对技术的管理、对物的管理进行分类式管理,从而形成多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管理方式;还有诸如此类的划分法,根据划分或分类的不同,设置对应的管理方案,从而增加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全面性;其次,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从大的方面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置具体的监督内容的同时,从制度上强化约束性,也就是说,通过严格标准的设置将监督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标准上,再通过制度规范的相关条例来加以处理;并要求其自检水平与能力符合要求,尤其是加强对于各个单位的自行监督体系的监督,这样可以节省更多的力量,增加评估机制方面的建设,并通过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来达到多方面的互相监督。

2.构建大系统与小系统,建立全面化的监督体系

首先,可以对施工前阶段进行举例说明,先做好质量监督申请资料的审查工作;如批复文件、项目设计、施工、检验等各方面的合同文件、单位资质等,并对其进行程序化的审核;再如,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注意对总包的各项审核工作,并对其分包项目、分包团队的相关资质等进行检查,因为分包在某一方面来看,是导致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需要对其施工中的持证上岗是否到位、安全措施、技术资格、自检程序等也进行相关的审核;在施工前重点在于预防,因此,要求做好门槛的设置,并对各项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复核,并通过搭建的公共平台对某些数据、文字、图片等进行公开,以此提高公共监督领域的意识与力量;若是监理单位,则需要对其监理单位的保障体系进行审核,并对相关的派遣人员的整体素质、受诱惑程度、业绩、行内评价等进行细致调查,而且要看监理单位是否设置终身性的责任制度;另一方面,对监理单位的相关质量标准评定等级、技术、方法、设备、业务等进行检查并进行实际的试验,确定其是否与资质上的相关内容相符合;其次,在施工阶段,应该对要监督的内容、方法、质量标准等进行明确化;比如,在内容方面,要求设置一个全面而系统性较强的监督工作计划;然后通过不同的督查方式进行质量监督工作,如按照上面所说的分类可以进行综合性的、专项性的、巡视性的督查等;还有就是以施工工序为准,派遣技术性人才,通过实际的监督与数据采集、记录、分析、评估等做出具体监督,这方面可以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中的统计与计划的表格法,将所有的技术标准进行数据设置与对比,这样就可以及时地做出与施工方、监理方、建设方的各项比较,从而提高监督的震慑力与影响力;还可以通过这种精细化的质量监督将监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尤其是对于出现问题的地方的处理情况、易出现问题的地方的处理情况等进行技术检测、数据采集、质量监测,提高对薄弱环节、细致环节易出现问题的解决能力,重点在于针对性要强,技术性监督要增加,并且形成大方面的主体质量监督与小方面的细化质量监督,从此来达到以质量的安全性、稳定性为基础的科学监督、有效监督。另一方面,需要注重材料方面的质量监督,因为材料在实际的公路工程中会占到70%左右的投资费用,因此是关键因素,也是影响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通常这方面也是问题最多的地方;应该构建起一个更为系统的材料质量监督体系,将对材料的市场调查、样本选取、实验室检测、试样结果分析、购进、入库出库、废物处理等作为一个小的监督对象,全面对其展开跟踪监督,确保在施工的原材料上的质量有效;由于各方对技术管理方面的缺失较多,要将技术监督、材料监督、质量监督统一起来,建立一个更全面的评估机制,并将它与鼓励机制、互相监督机制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质量监督的“无孔不入”。另外,增加专业人才培训,提高质量监督的团队力量;另一方面,建立起质量监督研究部门,从理论建设与监督技术研究的角度进行创新发展,从而不断给质量监督方面提供新的推动力与新方法,以此提高监督水准。第四,就是在竣工后,应该增加阶段性的质量监督、持续监督与质量的持续评估,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将可能的隐患进行预防或者排除,并且在有问题时,及时发现问题,并使其得到及时的合理处理,这样也可以实现对公路工程这种基础建设项目进行全面化的质量监督体系的构建目标的扩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时代就要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原则,并真正贯彻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因技制宜的方法;在国省干线公路工程的质量监督方面,除了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了解与原因分析之外,还应该实施一些具体的管理措施,来加强质量监督的水平与能力,比如引入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运用互联网络与数据处理技术、计划与统计表格等方法,进行细致的信息搜集、记录、数据分析、预测等,从而做到高瞻远瞩,从更长远的方向开始进行质量监督的战略部署,尽可能建立起一个集智能、科学、合理、全面、有效为一体的监督体系,以此真正促进我国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水平的提升,并将交通运输能力提到一个更新的高度,促进人、物、车的流量不断提升,快速推进经济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张丽娜 单位:张家口市崇礼区交通运输局

参考文献:

[1]王洪林.浅议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不足与改善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2(20):36.

第7篇

一、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以产品质量为核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综合运用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成果,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体系,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全过程和各因素,经济地研制生产和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的系统管理活动。具体到建筑行业,建筑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计划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全体人员,对建筑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把有关建筑施工企业的行政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技术管理等密切结合起来,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用科学的方法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以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建筑产品。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一)全程性

是指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对象,是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具体是指建筑企业对每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应该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即从投标准备阶段到投标阶段,从施工准备阶段到施工、竣工阶段,再到交付使用、完成保修的整个过程。

(二)全员性

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必须依靠全体职工,建筑企业应该组织各建筑工程项目的全体人员积极参加企业内部《质量保证手册》和《全面质量管理程序文件》的学习培训,要求企业全体人员必须认真按照相关文件的规定来运行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使质量保证措施落实到基层,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只有企业全员参与,才能实现全面质量管理计划的既定目标。

(三)前瞻性

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应具有高度的预防性,通过采用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将质量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四)科学性

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尊重科学,只有充分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才能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计划分析

(一)树立正确的全面质量观念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建筑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全面质量观念,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坚持实行全企业、全过程、全员管理的观念,为顾客服务的观念,以预防为主、用数据说话的观念。

建筑企业管理层要着眼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质量信誉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获取更多利润,而不是以牺牲工程质量来压缩成本。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操作性强、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任务。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建筑企业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通过分析质量环节、研究具体组织结构、形成文件、全员培训、质量体系审核、质量体系复审等几个步骤保证质量体系建立过程的完善。此外,建筑企业要抓住质量体系的特征,保证质量体系设立的合理性,使全面质量管理有效的发挥作用,并要保证质量体系在实际生产中得到有效的实施。

(三)做好企业员工的质量管理培训工作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质量意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应满足建筑工程质量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建筑企业必须注重加强对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使其牢固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从基层管理与施工人员的工作出发,做好施工管理人员上岗前的岗位培训,保证掌握施工工艺,操作考核合格,持有上岗证后方可上岗。还要加强施工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质量意识和综合素质,并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人员的责任感,使施工人员时刻遵守质量第一的原则,为有效避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发生奠定基础。

(四)制定详细的全面质量管理计划

建筑企业对建筑产品的质量管理目标,必须制定出详细的质量管理计划,并进行明确的质量责任划分制度。按照从上到下的原则,把质量管理目标切实落实到每一个工程人员的具体工作中,形成从上至下的目标管理体系。根据各个层次的目标要求,组织工作计划,建立有效的执行纲领,明确各项工作目标的主要控制点,然后严格依照质量保证计划认真进行组织实施。此外,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方法,对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制定奖罚条例和措施,根据考核结果,严格执行奖罚条例。

(五)完善建筑质量监督机制

完善建筑质量监督机构,广泛深入地开展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规章、制度是开展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依据和基础。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坚持对每个工程项目配备专门的质监人员,认真落实质量监管责任,始终严抓质量监督工作。建立起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以确保工程质量的全过程受控。定期开展质量检查和不定期抽查质量管理工作相结合,检查各个工程项目在各施工阶段的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是否严格依据质量保证计划实施等,使涉及到工程的每一位员工对质量工作不存侥幸心理,从而确保建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质量零缺陷。

(六)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建筑企业质检人员要严把建筑材料关,对于工程使用的材料全面监督检查,杜绝使用规格、型号、质量不合要求的建筑材料。要搞好材料的检测和施工试验,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性,对某些重要部位进行重点抽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施工项目选择的主材必须经过专业审核,材料要配备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需经过多方检测、鉴定。

(七)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

1、优化施工方案的编制

优化施工方法施工方案的制定、论证选择,其前提要满足技术的可行性,目的是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要优中选择建筑工程技术方案,要大胆采用先进、实用、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通过不断提升建筑施工的科技含量和整体效益,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工程中工程质量影响较大的重要部位、关键部位,施工技术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要求对施工方法详细而具体。

2、严格控制工序质量

工序质量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工序质量。要遵守施工顺序,科学合理的施工顺序能够在时间上、空间上优化施工过程。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质量进行预控的有效措施。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尽量做到施工的连续性、紧凑性、均衡性以控制工序质量。

3、严格控制工程测量质量

第8篇

中图分类号:F416.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078-02

摘 要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无疑是提高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施工成本管理的行之有效手段, 提高企业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现阶段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一些科学的并且能够促进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方案和举措。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施工管理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业市场呈现出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与此同时,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是建筑施工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的管理,是质量控制体系的基础,同时也是重中之重,是实施保障施工质量的根本,只用通过科学有效的施工过程管理才能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符合标准。所以,当前形势条件下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要完成的核心任务就是进一步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现如今对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施工的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否按施工图纸施工要求进行审核,第二对施工过程中的相关人员及相关材料的管理和统计。现阶段一些建设施工企业在施工的管理方面大多数采用的依旧是传统的粗放式管理,进而导致了施工企业的建设成本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在这粗放式的管理过程当中,施工企业仅仅通过指派一些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相关流程的验收及检验管理等工作,加上管理人员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这就使得施工管理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这就给施工质量隐患埋下了伏笔。

2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几个方面

2.1 规范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工程质量管理①项目开工前,受理项目法人提交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申请书》,确定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制定工程质量监督计划,并向法人和其他有关单位发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通知书》。②按照招投标合同的要求,工程开工前审核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资质。监督检查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单位进场的机械设备、主要技术人员逐一核对,主要检查是否履行了招投标合同,是否满足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要求。③对受监工程监督站制定详细的监督工作计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工程处于严格的监督管理中。根据监督计划安排,对受监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要定期检查和随机检查相结合。组织中间质量检查,写出工程质量检查通报,要求有关单位提交反馈整改意见。根据工程现场质量情况进行日常随机抽查和巡查,如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发送《建筑工程质量抽查意见通知书》,要求在按规定的时间内反馈整改意见。同时,根据需要可组织进行突击质量检查。

2.2 完善施工设计。首先,施工设计的内容应包括工程项目的规划、建筑面积、地质勘测和施工图设计计划;拆迁安置联动计划;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工程概预算书和招标资料等主要技术经济文件。正式开工前应进行由项目业主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共同参加施工图会审工作,交流和审查设计与施工中的一些不明事项,通过四方会审解决建设施工、业主使用、施工变更和设计变更中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完善总体计划的组织与落实。

2.3 合理安排建设工期。按施工程序组织施工,提倡科学、合理的工期。单位工程的工期是从基础工程开工至完成全部工程或定额子目规定的内容,并达到国家验收标准的全部日历天数,若遇不可抗力的因素造成的停工或因重大设计变更或建设单位的物资、设备、动力等影响工程关键线路上工期的延误或连续停工,经建设单位签证后,可按实际停工天数顺延工期。所以定额工期在承包合同中作为中标要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十分明确,并作为招标评标的重要的依据。不能任意延长,也不要认为越短越好,否则由于盲目缩短工期而影响工程的质量。

2.4 健全项目的组织机构理顺企业与项目、项目与职工利益的关系项目经理部随着合同的签订而诞生,随着合同的终止而完结。项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它本身又并不是企业,无法承担这一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的有关部门通常只是顾及本身的利益,没能够把项目部的运转以及公司的发展很好的衔接在一起,这就为公司预留了隐患,项目经理不仅有对人以及财物的处分权,同时还有指挥权和决策权。虽然项目经理在公司要签订责任书,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公司对其的有效约束还是相当的缺乏。

2.5 完善人员管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为了使人员管理科学、有序、高效,首先,必须营造出一种荣辱与共的氛围,职责分明但不失亲和力,让所有的员工都感到自己是这个项目的大家庭中的一员。这一些,就需要我们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对工人要奖罚分明,多鼓励、多举办各类生产生活竞赛活动,从精神物质上双管齐下,培养凝聚力。其次,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面对工期紧迫,技术复杂的工程,一支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只有坚决服从指挥,才能按期保质完成施工任务。

2.6 加强工程项目质量监督与检查。工程质量关系到产品的使用安全,因此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宗旨,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质量保证包括勘测、设计、施工工艺、成品与半成品生产和加工以及使用维护等方面的质量保证和措施。施工过程是质量监督的重要环节,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应加强监理单位的旁站和过程监督,项目业主更应配备专职人员深入现场加强质量监督,对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分部分项进行跟踪检查。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宗旨,严格行使质量否决权,确保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综合性工程,而工程的施工管理又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要搞好这项工作,就必须要根据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一些特点,通过实施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合理建立施工管理机构,制定各项施工管理的规章制度,形成合理的施工管理长效的管理机制。这样,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才会上一个新的台阶,才能真正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

[1] 刘伊生.建筑项目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彭尚银,王继才.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第9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项目建设 施工管理 措施

引言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的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强化项目管理理念,转换经营模式,增强应变能力,在竞争中学会生存,在拼搏中寻求发展。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的科学管理已是迫在眉睫。

1. 建筑施工管理的概念与我国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建筑施工管理是建筑产品从施工准备开始到竣工验收、回访保修全过程的组织管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具有施工面宽、流动性较大、不可预见因素较多、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等特点,而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对于工程质量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方面,已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识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新结构、新材料以及各种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相应的施工管理也在不断发展。

在我国,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式和国外先进的管理方式相比,还是存在一段差距 其中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只有自己的管理人员,在完成施工任务时,自供材料、结合市场上的劳动作业队组织实施,所以专业化程度低,施工伍素质不稳定。一个成熟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其制胜的法宝就是专业化的程度,其中这种专业化体现在专业的管理人员和一支稳定的专业的施工队伍。这样的专业化是企业坚实的根基,同样,成功的工程施工管理范例也离不开“专业化”三个字。专业化的管理制度是施工管理的血肉,专业管理人员是施工管理的灵魂。没有专业化的制度施工管理无从谈起,有了专业化管理人员,制度才有落实的保证,计划才得以执行,目标才能够实现。在一些工程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多为一人多岗、一人多职的“复合型人才”,说什么都懂得,干起来都不专业,这种管理人员危害不浅。所以,如何才能拥有稳定的专业的施工队伍,是摆在施工管理者面前一个实实在在必须面对的问题。

2. 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科学管理的措施

2.1 规范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①项目开工前,受理项目法人提交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申请书》,确定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制定工程质量监督计划,并向法人和其他有关单位发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通知书》。②按照招投标合同的要求,工程开工前审核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资质。监督检查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单位进场的机械设备、主要技术人员逐一核对,主要检查是否履行了招投标合同,是否满足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要求。③对受监工程监督站制定详细的监督工作计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工程处于严格的监督管理中。根据监督计划安排,对受监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要定期检查和随机检查相结合。组织中间质量检查,写出工程质量检查通报,要求有关单位提交反馈整改意见。根据工程现场质量情况进行日常随机抽查和巡查,如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发送《建筑工程质量抽查意见通知书》,要求在按规定的时间内反馈整改意见。同时,根据需要可组织进行突击质量检查。

2.2 更新工程施工进行科学管理理念,转换现有机制

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科学管理,首先必须不断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管理者应该切实加强创新意识,转换现有机制,提高管理经费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培养,公司的管理要依据持续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从市场的需求出发,进一步的认识到科学的管理施工项目的急迫性以及长期性。施工单位的管理方案不应该遵守某一种特定的模式,相反的,应持续的去寻找与实际相一致的模式并去不断的将其完善。要依据施工单位的现实情况以及施工管理的自身要求,根据时代要求和遵循创新原则去转换现有的项目管理机制,树立新的管理理念,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牢牢占据已有的市场,开拓和占有潜在的市场。

2.3 健全项目的组织机构理顺企业与项目、项目与职工利益的关系

项目经理部随着合同的签订而诞生,随着合同的终止而完结。项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它本身又并不是企业,无法承担这一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的有关部门通常只是顾及本身的利益,没能够把项目部的运转以及公司的发展很好的衔接在一起,这就为公司预留了隐患,项目经理不仅有对人以及财物的处分权,同时还有指挥权和决策权。虽然项目经理在公司要签订责任书,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公司对其的有效约束还是相当的缺乏。施工单位通常在施工过程中同时进行着许多施工项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公司和项目以及职工与项目之间的利益关系不是很容易协调的局面。这些都是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加以解决。因此,必需将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容进行空间、主体延伸,从市场跟 踪、投标竞争、合同签订、履约、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过程出发,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来建立健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即将项目部作为企业的分公司进行定位和设立。

2.4 建立可靠的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

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必须建立成本管理的责任体系与运行机制。建立质量管理的重奖重罚制度,以确保施工质量。①以市场为导向。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目标成本的制定要按社会可比的市场价格进行定价。②以效益为目的。我们应探究每一种因素与项目成本之间的依赖关系,使用特定的方式,预见和分析目标成本,进而将质量和进度以及目标成本之间的关系解决好。至于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以及效益,我们一方面要使其成本减少,另一方面,要能将每一项经济指标完成。③操作简单。为了达到目标成本管理能够控制的目的,进而使其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就要求我们所制定的目标成本的可操作性是非常强的,也就是说,每一项指标都能在各个岗位和工序以及每一个等方面都能做好,从而,建立目标成本的保障体系。

2.5 完善适应市场发展的激励机制

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为培养各种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也要建立约束机制,使有关项目部门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从而进行合法的经营。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约束在职人员,使他们遵守党的政策方针和公司的规章管理制度。在有关部门的决策方面,我们要实施风险与决策机制,进行民主的决策程序,进而规避风险。

2.6 强化安全,文明施工

一些施工单位注重自身经济利益,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防护措施得不到落实,个别管理者盲目追求利润,认为安全管理会增加成本,从而取消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员,致使安全生产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因此,强化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则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3. 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还处在一个转型期,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中技术人员会依据要求编制出一系列的目标计划,完全适应不了施工现场瞬息多变的实际情况。而在这个现代化的信息时代,计算机已经运用到了各个领域,在建筑行业巾,各类工程管理辅助软件也应运而生。这些软件的指导精度可以达到每天的工作目标。与此同时,项目造价、成本核算、资料管理等计算机软件也相应研发,计算机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它的不断更新换代,也展示了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美好前景。这就对现代的管理人员无论是观念上还是业务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油气田地面建设 建设工程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建设管理一直是油气田现代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建设质量影响日后的油气田生产能力。虽然我国大部分油气田企业都已经开始了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但其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中的问题

1、审查不严

审查不严是现阶段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中的首要问题。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油田维护工程任务量较小,并且工作分散,工程监理人员肩负产能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监督等多个工程项目,导致监理人员不能统筹各个项目之间的工作,导致建设工程审查不严。二是部分监理人员职业道德偏低、专业管理能力不足,难以应对各项管理问题,不能及时验收施工过程中的隐蔽工程与关键工序,是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埋下安全隐患。因此还需要建设单位要加强监理人员的监管,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2、监督不严

油气田地面建设招标管理不规范也是导致工程质量偏低的重要原因。在现阶段工程建设招标中,存在部分违法的行为,由于招标过程不合理,为整个工程埋下了安全质量隐患。部分工程存在不公开招标或搞假招标的现象,将工程承包非专业性的施工单位。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违法问题,违规分包、层层转包,在建设过程偷工减料,严重降低工程质量。监督不严是造成上诉问题的重要原因。

3、质量管理缺乏执行力

质量管理是提升工程质量的关键,质量管理制度整个地面工程建设中的质量规范,对整个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起着指导性作用,但在现阶段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质量管理的相关政策却迟迟没有得到发挥。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建设单位所设立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与可行性,导致管理制度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二是管理制度只是盲目其他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不符合自身工程建设实际,导致质量防治措施不完整、各项监管环节规范不全面、施工机具明细不准确等问题,最终导致质量管理缺乏执行力。

二、提升油气田店面建设工程质量的几点措施

1、加强参建单位质量管理

参建单位质量是整个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要加强参建单位质量管理控制,降低外在因素对整个工程建设的影响。

在招投标过程中,首先要掌握各个参建单位的基本资料,选择社会信誉好、工程质量高的单位。同时,要严格管理参建单位的原材料,做好原材料质量控制工作。要严格把关、检验原材料采购工作,重点检查钢筋、水泥、沙子等影响工程整体结构的原料;组建专业队伍监督工程设备采购工作,详细记录设备的厂家、生产日期、价格、运输方式、储存方式等信息,为日后开展管理工作、维修检测工作提供更加精准的依据。最后,要严格控制参建单位压缩合理工期的行为。如果工程工期还没有到投入期,而出现私自提前投入使用的情况,质量管理机构应该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整治,情况严重者可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做到严惩不贷。对于已经违规投入使用的工程,质量管理部门还必须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

2、建立健全地面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油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涉及地质勘察、建设项目决策管理、材料采购储存、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与工程后期维护等环节,建立健全地面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围绕上述问题进行。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应当划分质量管理体系中各个职位的具体职能,结合油田企业地面建设工程管理部门质量管理的工作要求、基本工作计划、责任范围,制定各个管理部门的规范要求与考核标准,将具体质量管理项目落实到部门、个人。其次,要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及时改变规划策略。最后,质量管理体系必须保证各个工序、各个部门之间工作环节的连贯性,确保工程质量信息能够及时的流动和传播。

在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项目长期负责制是质量管理最显著的特点。现阶段油田生产企业在制定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队伍时,都有固定的思路与方法,即按照公司职能进行划分,对质量管理中所涉及的单位进行区别与规范。基建工程部门中的施工队伍服务采购业务包括了具体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中的所有内容,包括能源结构建设、防洪防汛、安全系统建设、油气田维修检测建设、安全环保隐患治理、矿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根据各个部门所对应的职责承担起项目管理任务,确保工程管理职责能够落实到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同时,可建立并完善工程质量的终身责任制,发挥项目经理在质量管理中的主要作用,工程质量管理中各个质量负责人员都要签订相应的工程质量责任书,提高建设责任人质量责任意识。

3、加强施工过程监管

建设施工人员影响工程质量,要加强建设施工人员管理,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针对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人员的特点,可利用下列几点方式加强相关管理工作。

首先要开展心理教育与重要性教育,通过培训,使建设施工人员意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其工作自豪感,增加工作动力。同时,严格遵循“质量问题无大小”的质量检查原则,不放过任何可能影响整个工程质量的因素。现阶段我国建设施工人员整体素质普遍偏低,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方面问题,由于专业操作知识的匮乏,导致其无法有效解决部分建筑问题、设备使用问题、原材料搭配问题,这些都应该是质量检查工作中的重点。最后,做好收尾检查工作,在建设工程完工之后,可根据建筑的整个建设方案,分批次检查各个规划要点、关键性技术衔接处,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工程质量。

4、做好建设工程中的“互检”工作

在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互检工作必不可少。互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应该由施工企业技术人员编制施工技术措施,经技术负责人审批之后再送报监理单位;其次,制定的质量监督检查计划要结合实际工程的技术要点,重点体现该工程中的工期、施工条件等外在因素,列举该工程中的关键工序、隐蔽工程的质监点,根据关键工序、隐蔽工程制定质量监督检查计划;再次,要坚持持证上岗,专业质检人员必须做到“一岗一证”;最后,文件资料准备充分,相关质量标准、工程记录表格要一应俱全,保证相关部门能够第一时间开展资料整理、质量控制工作,并在该过程中做出质量评定,保证资料的准确性、时效性以及可追溯性。

结束语:

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是油田企业发展的基础,地面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油田企业整体生产情况,决定着企业未来经济效益与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对质检管理人员而言,应当根据油田建设趋势与未来油田整体发展规划,积极转变自身工作思路,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通过自身改变切实推动油气田地面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利军.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思考[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科学管理),2013(1):216-217

[2]周生来.针对油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的探讨[J].科学管理,2014(3):118-119

[3] 王岳昌.对于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措施的探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0):185-188

第11篇

今年我们召开的全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会议,是一次重要的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效。这次会议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主题鲜明,紧紧围绕了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来制定工作目标;二是求真务实,紧紧抓住了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来布置工作任务;三是精简高效,紧紧把握了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主要环节,质量安全、建筑市场管理、标准定额三个司一起与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研究工作措施。这次会议本身就体现了政府对工程建设管理思路的创新、机制的创新,为下一步各地抓好落实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昨天黄卫副部长的报告系统地回顾了去年工程建设领域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工程建设工作和建筑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明确了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按照会议日程安排,质量安全司、建筑市场管理司和标准定额司将分别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做好今年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下面,我想结合对黄卫副部长报告以及会议讨论时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我司今年在质量安全监管和行业发展方面的具体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从促进建筑业发展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出发,做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和行业发展工作。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和“五个坚持”。贯彻上述精神和要求,结合黄卫副部长报告的精神,我们认为做好质量安全和行业发展工作,要在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明确两点认识:

一是要充分认识建筑业支柱产业的地位,努力促进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这也是我们做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个问题在黄卫副部长报告中已做了充分阐述。建筑业既是传统行业,也是基础产业,在当前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对拉动经济增长,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都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要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努力做好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工作,使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贡献。促进建筑业发展要靠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引导和服务,通过制定政策帮助企业解决深化改革中的难点问题,通过市场准入等手段引导企业完成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通过政府服务和监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企业自身要不断深化改革,提高技术、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只有企业搞活了、发展了,建筑业的地位才能提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才能有能力、有条件更好地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

二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尽快建立科学的政府对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体系。工程建设从立项开始,经过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是一项系统工程,工程质量安全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涉及每一个环节。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方面,我们要更多地依靠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把该由企业负责的,能够通过市场竞争解决的交给市场办。要分清政府与企业在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职责,政府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一步转变政府对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职能,对如何利用行政许可等法制手段来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要多研究,对如何依法规范、完善现有的监管制度要创新工作思路。既要增加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又要加强监管、严格执法。我们认为保障质量问题应更多地交给企业和市场,通过竞争促进技术进步和质量水平的提高。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法规、完善制度,推进技术进步,引导行业发展,促进诚信机制的建立。但对安全问题,政府应当加大监管力度,这也符合国际惯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要积极构建“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中介参与服务,社会舆论监督”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在工程质量安全以及建设监管的程序上,要尽可能归并、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积极探索区别监督、一个窗口对外、相对集中执法等监管方式改革,切实提高政府监管效力和水平。

黄卫副部长在报告中分析指出,发展经济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建筑业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要把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把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放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去思考,进一步增强做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和推动建筑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提高做好工程建设管理各项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切实把黄卫副部长报告中布置的今年工作落到实处。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实现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和行业发展工作的新发展。

(一)继续抓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

今年安全方面要做的几项具体工作是:贯彻一个《决定》,实施两个《条例》,建立三项制度,强化四项基础工作。一个《决定》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决定》,两个《条例》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企业安全许可证条例》,三项制度是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度、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和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四项基础工作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强化政府安全监督管理和推动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科技进步。

1、确保今年安全生产的控制指标不突破。

2004年建设系统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是:各地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按2.5%及以上的幅度下降;全国建筑施工百亿元产值死亡率低于2003年6.92的水平;重大伤亡事故明显减少;杜绝特大伤亡事故;确保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各地要通过制定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这是贯彻国务院《决定》、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措施。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并逐级分解,把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到每一个层次和部门,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人员,确保不突破今年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我部正在研究制定省级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的考核评价办法,定期通报各地安全生产情况,促进安全生产有关措施的落实。目前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严不起来,责任制落实不下去。仅以三级以上事故结案和处理情况看,就反映了一定问题。去年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三级以上事故48起,到目前为止,尚有24起没有结案处理,其中只有5起是没到结案期的,其他19起都已超过结案期。三级以下事故还有1230起,各地应检查一下结案处理的情况。要严格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和处理工作,坚持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严格事故的处理和责任追究,这也是教育干部、群众增强安全意识、法律意识的重要环节,是维护法制和纪律的严肃性,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具体体现。有些省市反映,目前结案处理工作主要在地方安管部门,对事故不能及时结案处理无能为力。我们认为要主动加强与安管部门的横向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协商、协调工作机制。去年,我们与国家质检总局通过协商和联合开展活动,比较好地解决了建筑施工起重设备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两家拟发联合部令,明确分工促使问题的解决。今年,我们将与国家安管局围绕事故统计口径、事故处理和特种作业人员考核等问题进行协商,特别是对两个《条例》在理解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协商,统一认识,落到实处。希望各地要重视起来,积极主动地做好沟通工作,促使事故处理等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应有的惩戒教育作用。

2、尽快建立和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根据两个《条例》的规定,我部要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依法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目前我部正在制定《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严格建筑市场安全准入的管理,明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的范围、主体、对象、程序、条件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我们将根据会上大家提的意见和建议尽快修订颁布,各地要及时制定实施细则,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企业安全许可证条例》的规定,我部直接负责中央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地方所属施工企业证书的颁发,希望各地制定具体实施计划,今年年底以前,有步骤、分批次地完成发证工作。

对于安全生产许可证与市场准入资质的关系,大家都很关心,《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企业“不具备安全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安全生产条件是企业资质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对未达到相应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可以降低其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资质证书”。《企业安全许可证条例》也明确规定对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要单独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我们认为,上述法律法规规定表明,安全许可是企业取得资质许可的前提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安全许可证”和“企业资质证书”,两证齐全,方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两证既有密切联系,又要对安全许可实施相对独立的监管。

大家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在设置安全生产许可时,如何处理好既支持企业发展又重视安全生产的关系。施工企业都是以项目为单位进行生产,往往同时会有若干个项目在开工,且分散在全国各地,而安全许可证是按法人单位发放,一个企业一张证书。一个项目出了安全事故和整个企业的安全条件如何挂钩,什么情况下收回或者吊销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涉及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安全生产条件的评定,需要合法合理,还要合情,要有明确标准,要有操作性和可行性。这个问题要认真研究,会后对此问题我们要专题调查研究,也希望大家多出主意。我们考虑可否借用交通安全记分的办法,根据事故的大小轻重设定不同的分值,根据事故情况给予警告、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处罚,企业自己也就引起重视了,加强整改,当分值达到一定比例再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这样就既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又能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如果一个企业多次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说明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必须清除出市场,否则会给社会造成更大的影响和经济损失。

讨论中有的代表提出,要明确安全责任的主体是谁,政府不能总处于被动地位。安全的责任主体是企业,安全许可证制度的实施实际上把安全的压力压在了企业身上,企业自身不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拿不到安全许可证,或有不良的安全生产纪录,对企业的市场准入、承担任务肯定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我们要用好这个行政许可,切实把安全的责任落到企业身上。

3、加强对“三类人员”、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和建筑业农民工的安全培训。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我部已经起草了《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暂行规定》,会上也作为待议文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我们争取早日印发。“三类人员”(即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人,也是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基层的关键人员,是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基本条件之一。因此,各地要抓紧制定办法抓好落实。同时,我们已经开始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三类人员”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落实“三类人员”的任职资格和条件。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工作,我们抓紧与有关部门协商,努力达成一致认识,会后将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实施办法。

建筑业农民工是建筑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一线的直接操作者。农民工的操作技能的高低、安全生产知识的多少,对保障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今年我们要重点加强对建筑业农民工的安全培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指导企业制定建筑业农民工安全培训教育大纲,加快组织编写通俗易懂的教材,为培训农民工掌握安全操作基本技能和安全防护、救护等基本知识提供必要条件。二是大力发展劳务企业,劳务企业是管理农民工的重点单位,要负责农民工熟悉了解其操作岗位必须的安全生产知识。三是施工用人企业要搞好三个层次的培训,即上岗前的操作技能培训、安全保护知识培训和新技术新材料的采用培训。四是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也要根据本地情况,对农民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护技能和业务水平。通过这几方面的培训,强化施工现场一线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促进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

4、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投入。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安全生产条件薄弱。今年我部要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决定》的有关规定,研究制定有关安全生产投入管理的办法,落实建设单位在工程概算中确定并提取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费用。落实安全生产投入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建设单位要按规定将安全措施费用列入建设工程概算;二是施工企业要计划好、用好这笔费用,专款专用;三是建立对建筑业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制度,形成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安全投入占投资多大比例,各地可以选择一些企业做做测算调查。广州市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工程以及不同招标方式,制定了提取安全生产措施费标准的办法,保证了安全投入的落实。希望各地和一些大企业积极研究、探索和试点,为这项措施的实行提供实践的支持。

另外,要鼓励建筑业企业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加强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合作,研究、开发、推广一批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技术措施和装备,淘汰落后工艺,通过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保证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

5、继续推行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实施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是保护建筑业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分散企业事故风险、增强企业预防和控制事故能力、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我部已经开展了两年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要总结经验,继续推行。但对保险费用返回使用管理方面,各地要加强研究,还要更多的用市场的办法加以规范,使这笔费用通过安全咨询服务的方式用在施工企业的安全上。广东江门市在研究保险费返回使用时,提出可以由保险公司请监理单位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咨询服务,这样既可减少风险,也可以增加监理单位的收入,上海也在考虑这一办法。我们一直被安全监督机构的经费、力量不足所困挠,政府即使要解决一定的人员、经费,恐怕也解决不了量大面广的安全监督问题,安全咨询服务是一种市场的机制,应该积极推进。

6、研究改进监管方法。

一是要落实好新设立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按照两个《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新增了五项制度,其中两项行政许可,即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批和施工企业安全许可证审批,三项备案制度,即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备案、施工起重机械和设施登记备案、依法批准开工报告和拆除工程备案。对于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们可以从着眼于增强企业安全生产自我约束力和安全防范能力,促使企业自觉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出发,研究制定办法,变人治为法治,变被动防范为源头管理,增强安全生产监管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要改进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检查的方式。要改变单一的、运动式的监督检查方式,从重点监督检查企业施工过程实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情况,今后的检查应重点放在一级检查一级的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查企业也要检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情况;从以告知性的检查为主,转变为以随机抽查及巡查为主;从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向企业的标准化、规范化,检查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管理转变,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各项基础工作。

三是强化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健全完善建设系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罚信息系统,定期向社会公布企业安全生产不良记录,增强安全生产社会舆论监督力度,构建全建设系统和社会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四是加强安全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依法建立和完善各地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解决人员编制和经费来源问题。这个问题主要还要靠各地借《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出台,借“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借国务院、各级政府重视安全生产的时机,积极向上反映,争取财政拨款解决。但政府不可能解决更多的编制和经费,因此利用意外伤害保险机制、发展安全咨询服务机构是一条路子,要把他很好的用起来。政府的监管不能只靠行政手段,一定要更多的采用市场手段,从机制上解决。再有,要加强监督执法人员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执法业务培训,逐步建立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制度,切实提高监督执法人员服务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建立起覆盖全行业、全城乡、全过程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管网络体系。

(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具体工作。

工程质量是我们很多法规、制度的落脚点,是人民群众评价建设工作的最直观的标准之一。2004年质量工作的思路是:从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有关精神出发,将统筹城市发展与村镇建设、统筹政府监管与企业自律、统筹政策主导与市场引导这三个原则,作为贯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各项工作的主线,提高监管水平,加强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依法承担质量责任的意识,争取实现我国工程建设质量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今年要完成的几项具体工作是:完善两项制度,突破三个难点,推进四项工作。两项制度是施工图审查和质量监督制度,三个难点是加强监理质量的监督、村镇工程的质量和建筑节能设计,四项工作是工程保险、质量检测、诚信体系和技术进步。

1、进一步完善施工图审查制度。

施工图审查制度自2000年实施以来,作为政府对工程实施前的重要把关环节,对保证工程质量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三年多的实践,这一制度逐渐得到了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和社会公众的认可。但是,作为一项新建立的制度,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今年我们拟尽快出台《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部长令),针对当前反映的审图工作运作方式不够规范、审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审查范围深度标准不一、个别地区收费偏高等问题提出意见,同时对集中管理的政府投资工程和实行建设项目总承包的房屋建筑工程做了特殊的管理规定。会后,我们将及时吸收代表们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争取尽早颁发。施工图审查工作各地发展不平衡,湖北省、武汉市和福建省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各地可根据本地区工作的开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本地区的办法、措施,重点抓住审查机构的管理、审查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审查方式的改进,来规范审查行为、保证审查质量、提高审查水平,使这项制度健康发展。今年结合部令的颁发,我们也要对各地施工图审查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施工图审查还有一个要研究的问题就是工业工程如何开展,我们正在调查。国外一般对工艺部分不审,由开发工艺包的厂商负责,但土建部分和配套的建筑工程一般均纳入审查范围。工业工程如何开展,这项工作还需要工业部门多提意见。

2、规范质量监督管理,提高队伍素质。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进一步就建立统一的监督执法体系和工作协调机制与铁路、交通、水利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明确管理职责,修改出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明确监督机构和人员的条件、职责,进一步规范监督工作。

认真贯彻《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进一步规范监督工作。一是各地要积极制定监督工作细则,根据需要将监督工作重点由专注于结构安全、消防安全适当扩大到重要的使用功能、节能、节地、节水等方面,使工程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质量监督工作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二是各级监督机构要充分利用社会监督力量,重视并发挥群众举报的重要作用,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三是要建立质量监督巡查制度,针对违法违规行为主动出击,不能简单地搞“民不举、官不纠”。四是要加快质量监督机构的改革,有条件的质量监督站可以转为全额拨款的执法监督机构。五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对工程质量监督人员专业技术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执法水平和专业能力。六是要转变工作作风,体现依法行政、寓服务于监督之中的精神,全面提高监管与服务水平。

3、加强村镇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村镇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也是我们质量监督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几年一些较为严重的工程垮塌事故主要发生在村镇和城乡结合部。如2002年5起造成人员伤亡的建筑工程垮塌事故,有3起发生在小城镇;2003年的厦门市南林村群鑫厂房工程事故,在施工中倒塌,造成7人死亡。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一些发展较快的镇,其经济、人口、用地规模和工程建设量实际上已具备中小城市的水平,而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机构还不能适应这种需要。对于村镇建设管理薄弱的局面,部里很重视,列为今年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工作,拟在今年制定出台《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村镇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大家认为难度较大,我们也认真做过分析。从法律依据上讲,《建筑法》明确二层以上住房都纳入监管范围,没讲农村还是城市;《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对村庄建设也有规定。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落实。中国这么大,如果统一用一个办法,或用城市的管法简单的套到村镇上有定不行,也不现实。这就要求各地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研究具体办法,把监管责任落实下去。当前加强村镇质量安全监管有三个难点:一是机构、经费,二是执法部门,三是技术力量。解决这些问题靠增加机构、增加人员肯定行不通,可以向当地政府反映,积极争取。主要还要靠我们监督工作重心下移,辐射带动,同时更多要与现行的集镇管理体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等已有机构的作用,建立巡查制度。对村镇工程的监督管理,在工作方式上更强调服务、指导和帮助,对这一薄弱环节各地要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办法。我司将在适当时候组织各地交流,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

4、加强监理质量的监督和对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工程建设的指导。

随着工程监督机构工作方式由微观定点检查向宏观巡查转变,以及旁站监理制度的实施,要求进一步加强监理企业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中的作用。2004年要针对《关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监理企业履行质量责任加强监督的若干意见》的贯彻情况,开展一次对监理企业履行质量责任的专项督查,促进各地切实落实这项管理方式的调整,充分发挥监理企业在保证工程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建设用地十分紧张,地处山地、滑坡地区的城市要加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监管。去年我司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建设部关于加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希望各地引起重视,认真贯彻执行,做好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今年我们将组织专家抓紧制定《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工程建设导则》,指导各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5、大力推行工程保险。

工程保险是运用市场手段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减轻工程建设风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效举措,也是解决因扣留工程质量保证金而拖欠工程款的一个治本之策。上海地铁四号线的事故,因为事先买了保险,上部赔偿保费1.35亿,实际用了1.25亿元。下部修复估计按投保56亿的15%赔付也能解决,这是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减轻企业和政府风险的有力例证。在工程建设领域已经开展了建筑工程一切险和安装工程一切险,近年又开展了工程设计责任保险试点,今年准备出台有关实施工程质量保证保险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行工程质量保证保险。我们拟采取以下四个步骤开展这项工作:一是会同保险机构开发有关险种,制定符合国情和行业特点的保险条款;二是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三是确定一批试点城市先行试点,根据情况逐步扩大范围;四是总结经验全面推广。

对于工程设计责任保险,2003年我部颁发了《关于积极推进工程设计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今年要求基本推开,下一步要在规范市场、培育发展中介机构方面,加强研究和指导,更好地推动和完善设计保险制度。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会同当地保险主管部门,共同研究探讨,促进工程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

6、规范工程质量检测管理。

工程质量检测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也是目前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2004年我们要通过制定出台《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部长令),明确检测机构的业务范围、人员条件、设备设施、检测业务程序以及监督管理和相应处罚,解决检测市场竞争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不公正问题。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和单位来信反映,一些检测机构利用行政手段垄断当地检测市场,一些检测机构以压价竞争、减少工作程序或放松检测要求等不正当的手法来争取项目。我们认为,检测机构应通过计量认证和建设主管部门的资质认可,方可在市场上提供检测服务,并对自己出具的检测结果负法律责任。只有这个环节规范了,工程质量才能切实得到保证。近两年福建、浙江、甘肃、广西、江苏等地,在地方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都对检测单位的质量责任做了规定,天津市和深圳特区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还对检测单位的质量责任专设一章予以规定。部长令出台后,我们要结合其贯彻实施,组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专项治理活动。

7、积极落实建筑节能设计。

据统计,我国建筑耗能是发达国家的1.5~3倍,而且污染严重。建筑节能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也有重要责任,落实建筑节能的设计是重要环节。在设计环节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通过施工图审查把关,切实督促建设各方特别是设计单位自觉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节能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2000年部里组织了对北方地区执行节能标准的检查,除北京和个别省份外大多省份仍未执行,现在情况会好一些,但建筑节能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因此,设计管理部门和施工图审查机构要把建筑节能作为一件大事,强化建筑节能标准的贯彻执行。二是大力推广建筑节能科研成果在工程上的应用,要制定政策加强引导。三是标准设计工作要跟上,及时更新体现最新科研成果的标准图,使建筑节能的“四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四是今年要组织专家对建筑节能设计情况进行调研,针对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指导意见。在适应时候组织节能设计研讨交流,促使建筑节能工作落到实处。

在施工环节,施工单位要通过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水平,严格检查进场材料和设备来落实国家规定的节能要求,保障节能设计的贯彻执行。主管部门在竣工验收备案时,也要将建筑节能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8、推进工程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的不良记录管理,建立工程质量诚信体系,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质量监督保证机制的重要内容。2003年我们颁发了《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不良记录管理办法(试行)》,今年各地要进一步抓好落实,主要有四方面工作:

一是要按照《关于报送有关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的通知》(建办质[2003]305号)和《关于勘察设计质量信息管理业务系统试运行的通知》(建办质函[2003]665号)的要求,将质量监管信息及时、准确地通过监督信息系统报送建设部。

二是要抓紧搭建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在主管领导负责下确定专人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报送,争取在今年内全国所有城市及有条件的县都实现监督信息的网上传输,个别地方实现监督业务的网上运行,通过联网把不良记录数据库先建立起来。同时,对各类责任主体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勘察、设计文件和工程实体质量严重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情况进行记录,建立公示制度。

三是今年上半年我司将组织召开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研讨交流会议,就质量监督和施工图审查两个信息系统的运行进行研究和部署。

四是要研究将质量不良记录与资质年检挂钩的办法,将不合格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清除出建筑市场,促进建筑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9、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质量水平。

在加强建筑业技术管理和推动技术进步方面,今年要进一步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根据《2003-2008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一批示范企业和示范工程,组织交流研讨,促进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要研究出台有关指导意见,继续推进勘察设计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二是组织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更新,突出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新技术,制定新的建筑业技术进步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建筑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组织专家编制《住宅工程操作规程》,提高中小企业操作水平。

三是借鉴去年编制《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的经验,组织编制《工程勘察技术措施》,针对三年来工程勘察质量专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措施,配合施工图设计文件、勘察文件的审查,切实改进和提高勘察设计质量。

四是委托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对国内主要勘察设计结构软件的使用情况进行调研,针对使用中反映的问题,配合新一轮勘察设计规范修编,提出改进意见和要求,条件成熟时开展工程勘察设计软件测评试点工作。

五是指导协会改进和修订现行的国家级勘察设计评优办法,重点鼓励技术创新,使评出的优秀勘察设计成果对整个行业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带动勘察设计行业技术进步。

六是重视人才培养,鼓励在设计、施工企业以培养技术带头人和技术能手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活动,形成全行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今年抗震防灾方面的具体工作。

去年我部通过组织开展全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质量检查,发现了抗震设防方面存在的问题,消除了抗震设防的一些隐患,也强化了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对抗震设防的责任意识。2003年我部颁发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该部令的颁发使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工作有章可循,我们也希望各地通过认真贯彻实施部令,使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切实得到提高。在新疆、云南等地发生地震后,我司与相关司局共同组织专家开展震害考察,为制定、修订相关技术标准积累了第一手材料,也对地方恢复建设提出了建议。按照国家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的要求,我们组织部内有关司局制定了《建设系统反恐怖工作预案》,该预案的颁布和实施将会提高全国建设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今年我们要继续围绕部的中心工作与我司2004年的工作计划认真抓好抗震防灾工作、建立完善有关应急机制,特别要突出抓好以下两项重点工作:

1、加强村镇建设的抗震防灾工作。

村镇建设的抗震防灾已经引起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回良玉副总理为此专门做过批示。我们要扎扎实实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一方面,我们要在部计划出台的有关村镇建设规划、建设管理规定中,充分体现抗震防灾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对村镇建设技术指导的力度,要组织各地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地区、区分不同结构形式组织编制农房建设抗震设防标准图集,同时要把抗震防灾内容作为工匠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还要针对移民建镇、集中建设的村镇建设抗震工作开展调研,根据调研成果,提出对规模建设的村镇建设加强抗震管理的指导意见。希望有关省市共同配合做好落实工作。

另外,今年三、四季度拟召开城市防灾座谈会,交流各地做法,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抗震防灾工作。

2、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按照国务院应急预案工作会议的部署和部领导的要求,今年建设系统要完成十个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我司作为部内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工作的牵头单位,在遵照部领导要求做好有关组织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设系统反恐怖工作预案》、《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与修编工作。这是一项新工作,也要加强调查研究,和地方同志一起制定落实好这些预案。

(四)行业发展和企业改革方面的具体工作。

根据黄部长的报告,行业发展工作以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为重点,努力提高我国建筑业的整体素质。围绕这一重点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1、研究起草《关于继续深化建筑业改革的若干意见》。

1984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和《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工程设计改革的几点意见的通知》。20年来,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断深入,在这一大背景下,在国务院两个文件具体指引下,勘察、设计、施工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化,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上也有许多创新。为了在工程建设领域更好的贯彻实施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总结推广全行业2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改革创新的经验和成果,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前进的方向,我们拟研究起草《关于继续深化建筑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将涉及二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层面的问题,主要包括: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引导行业结构调整,通过重组整合综合型企业集团和发展专业事务所、专业建筑公司,大的做强、小的做专;培育发展工程咨询业和中介服务业;推进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BOT、BOOT等国际通行的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等改革内容。二是涉及建设管理体制层面的问题,主要包括:政府投资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和完善个人执业资格制度,改革和完善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加快建设领域风险保障机制建设,完善工程质量安全、市场监管体制等改革内容。

初步设想《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由五部分组成:一是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二是建筑业企业深化改革的方向和要求,三是深化建筑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政策意见,四是促进建筑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五是改革的组织领导和实施步骤。这是一项涉及面很广,难度很大的工作,我们将在部党组的领导下,在有关司局、协会的协作配合和各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完成《若干意见》的起草工作。指导全行业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建筑管理体制,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合理流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形成有利于建筑业发展、行业优化升级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制;加快建筑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创新,提升行业整体素质,增强建筑企业的活力和竞争优势,提高建筑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抓好典型,开好经验交流会。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建筑业改革的方向、目标、政策和措施等已经明确,现在关键是如何推进改革。回顾过去,我们勘察设计单位的改革走在全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前列,我们施工企业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排头兵。今天,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在贯彻实施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再创佳绩。推进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工作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发现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带动并推进全行业的改革。我们要抓好几类典型,如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典型,企业之间重组整合的典型,国际型工程公司、工程咨询公司、项目管理公司、专业设计事务所、专业分包公司、劳务分包公司改革的典型。既抓改革成功的典型,也要帮助改革走了弯路的企业分析总结教训。

我部将在研究起草《若干意见》和抓好典型的基础上,于下半年召开“全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宣传贯彻中央有关企业改革工作的方针、政策;总结交流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推动行业改革的成功经验;总结交流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类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改革经验,在全行业掀起深化改革的新,力争在两年内使全行业国有勘察、设计、施工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目标有较大的进展,将建筑业的改革、发展与创新上升到新的高度。

3、重点推进中央所属建筑企业的改革与重组。

中央所属勘察、设计、施工企业是我国建筑业的骨干力量,对我国建筑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是,这些大企业、老企业改革难度也很大。2003年1月我部会同原国家经贸委、中央企业工委等有关部委提出了关于深化中央施工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和配套政策上报国务院,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肯定。国资委成立后,又颁发了一系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政策,并对中央企业的改革做出了新的部署。下一步中央企业的改革,主要是通过企业间优势互补,重组整合,作强中央企业,培育和发展30到50家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增强国有资产的控制力。现在大家都十分关心中央企业的重组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格局,部领导也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我部将与国资委及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中央建筑企业,包括勘察、设计、施工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组织、指导、推进中央建筑企业的改革重组工作,力争完成大多数中央建筑企业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并促成1到2家企业集团的战略性重组。

在我部重点抓好中央所属建筑企业改革的同时,也希望各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抓好省属和市属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的改革与重组,并对已经完成了企业所有制改革的勘察、设计和施工企业进行一次检查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找准切入点,树立典型,加大宣传交流力度,力争在企业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改革进展较慢的地区,要分析原因,因地制宜地制定改革方案、安排改革进度,整体推进本地区建筑企业的改革。

4、关于做好行业改革与发展工作的几点认识。

做好建筑业改革和行业发展工作,还需要大家统一三个方面的思想认识。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建筑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增强行业改革与发展工作的责任感。中央明确把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作用的方式,以及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来看,建筑业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增强信心,高度重视建筑业改革和发展工作,抓紧时机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使建筑业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创造条件、贡献力量。

二是要从“大土木”、“大建筑业”的视野来构建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框架。我国传统的建筑业概念主要指施工现场的建筑安装活动,而实际上,“大建筑业”的概念应该涵盖建筑产品的生产以及与建筑生产有关的所有服务内容,包括规划、勘察、设计、建筑材料与成品及半成品的生产、施工及安装,建成后的运营、维护和管理,以及相关的咨询和中介服务等等,“大土木”的概念包含了铁路、交通、水利、水电、港湾、能源、化工等土木工程和专业工程。我们要跨越专业领域和设计、施工、监理的行业界限,进一步减少对企业的限制,从“大土木”和“大建筑业”的视野来研究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在完整的建筑市场空间里进行探索和创新,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范围内寻求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建筑业的发展水平将会取得新的突破。

第12篇

一、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特征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的组成十分复杂,影响因素多变。只有找出工程施工管理的特性,才能在实践中作出科学的工作计划,完成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特征如下:

1.涉及面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涉及、水利、矿山、城建、环保等诸多领域。

2.涉及学科多。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涉及、气象、园林、管理等学科。

3.涉及法律、法规多。《工程施工管理涉及》等,同时涉及水利、电力、交通、土地、矿山、城建等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

4.不确定性。对工程施工管理影响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人为因素;二是自然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有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土壤类型等因素,水利工程的自然因素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可能决定工程的成败;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经济、军事背景及参与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工作态度、协调配合能力等。上述某些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及经济危机、动乱、战争等社会灾害,是由不可抗力引起的,不是人所能预见的。

5.地区差异大。全国各地存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甚至在一个县、一个乡、一个村都存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通常人们所说的施工环境好坏,有的地方工程施工管理容易,有的地方工程施工管理难度大,就包含了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因素。

6.缺少统一的量化标准。由于施工管理表现形式不一样,难以准确判定,给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工程施工的内容

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不仅包括项目施工期间的管理措施,也包括项目完成后采取的竣工验收管理措施,其管理的内容如下:

1.加强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形成以项目法人(业主)、承包方、监理工程师三方相互制约,以监理工程师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以期达到降低造价,保证进度,提高施工质量。

2.施工期的工程施工管理主要为协助项目法人做好开工准备;审查并确定分包单位;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提出施工技术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和资金、物资、设备计划等:执行工程承包合同,按照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和批准的工程施工设计文件施工;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检查安全防护设施;核实完成的工程量,领取工程款,整理合同文件和技术资料;处理违约事件和索赔;协助项目法人进行工程各阶段验收。

三、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是一个涉及面广,任务繁重的系统工程。因此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为了适应施工管理工作的需要,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关注:

1.加强学习和培训工作,提高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项目经理)业务素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施工管理工作具有专业交叉渗透、覆盖面宽的特点,项目经理应做到一专多能,不仅需要有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还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面和比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更需要具备、工程建设管理和管理的知识和经验。项目经理的培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合同管理法》、《招标投标法》等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更能够熟练掌握并通晓工程施工的有关法规体系;(2)学习工程建设招投标和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但要熟悉和掌握合同条款,而且要通晓整个项目建设的合同文件体系;(3)学习工程建设管理和行政管理知识,提高组织协调和应变能力,能够因人、因事、因、因目标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组织管理方法,使之与实际情况尽量保持协调,从而使管理工作真正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4)学习经济知识,能够准确地分析资金使用计划和工程变更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准确地对概算和工程结算进行分析审核;(5)学习风险管理和防范知识,能准确地分析风险产生机理,逐步细化各种风险因素,划分相应的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措施其发生;(6)学习施工专业知识,掌握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摆正位置,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协调处理各方关系。项目经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程施工也属于服务行业,自己的一切行为都要控制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正确处理好与项目法人(业主)、监理公司、设计单位及当检站的关系,以便在施工过程中顺利开展工作,互相支持、互相监督,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3.严格执行合同。按照“以法律为准绳,以合同为核心”的原则,运用合同手段,规范施工程序,明确当事人各方的责任、权利、义务,调解纠纷,保证工程施工项目的圆满完成。

4.严把质量关。既要按设计文件执行施工合同,又要根据专业知识和现场施工经验,对设计文件中的不合理之处提出意见,以供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修改。拟订阶段进度计划并在实施中检查监督,切实做到以工程质量求施工进度,以工程进度求投资效益。依据批准的概算投资文件及施工详图对工程总投资进行分解,对各阶段的施工方案、设备、资金使用及结算等提出意见,确保能节约投资。

5.对水利工程施工加强管理。要对水利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加强领导,进行全程施工责任制。单位领导必须要对工程加强管理,对施工管理给予充分的认识,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

6.建立健全规范化的质量保障体系。从施工的准备阶段、生产阶段到工程竣工与投产的各个环节,工程质量问题都是极为重要的,应该把系统工程的理论应用到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中,使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规范化、系统化,提高工程管理的工作质量,以保证完成高质量工程。应该充分发挥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职能,从措施、制度、组织等各个方面着手,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障体系,从管理层面加强对工程质量监督与监控,只有这样,工程质量才能有切实、有力的制度保障。

7.加强,努力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特别是项目经理必须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坚守阵地,廉洁奉公,一身正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并维护应有的权益。

8.坚持以人为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每个项目参与者的作用,推行“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尽可能的用数据说话,达到人人参与管理,个个分享管理带来的实惠。

四、结语

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项目经理除了加强工程施工管理及其他有关知识的学习外,还要善于协调有关方面关系,并加强自身修养,严格按规定办事,保证各项措施得到真正落实。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施工单位要生存和发展,只有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增强自身实力,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不断拓展市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建设一支技术全面、精通管理、运作规范的专业化施工队伍,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一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