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意识形态讲稿

意识形态讲稿

时间:2022-06-19 00:41: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意识形态讲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意识形态讲稿

第1篇

关键词: 信息建筑;意识形态;经济价值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1-0071-03

人的意识形态是存在于信息建筑所构筑的时间与空间中的,我们的第一知觉系统通过先知的经验把信息描述或者描绘成各种图示和符号,来自信息的刺激会在我们的大脑皮层中形成关于信息源的各种评价与模仿,从而产生“物”的摹状结构置于我们的心境与感觉之中。构筑信息建筑并不是简单的“物”与“形”之间的一一对应,相反它是信息的接收者通过这个“形”去辨认信息的价值与是否合适,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信息本身要么是其所表现的“物”的忠实摹本,即机械的复制或者是重复,要么是包含某种程度的“抽象”之物,即各种感情、意识、喜恶等等。

构筑信息建筑其本质是把“形式”从信息的“物”中抽象出来,这种抽象的精神实际是一种创造的过程,从经济学来说,这种创造可以处理人类一般生活事物的问题,而创造的本身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其精神上的经济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一、研究的现实意义

艺术家总是在尝试构筑信息建筑的几何秩序——即“形”的抽象图示表达法,他们期望把人意识中的“几何形”知觉从一般的事物中抽离和区分出来,以实现价值的客观存在,并期望这种客观存在能用经济学的方法实现其价值的量化。但他们忽视了构筑信息建筑的人是有个体差异的,他们所处的时间与空间决定了这种量化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个体所感兴趣的不是信息本身所传递的“形”的三维空间特性,相反,那些信息中所传递的关于“形”的内容——能为人的五感所感知的,并直接影响人对于形式与线条的解释的部分,往往是人最为关心的,也是我们构筑信息建筑所需要的基石。

这里有个模拟透明的例子,它能帮我们理解上面的内容,图可以看成一个透明的圆放在一个黑色方物体上,也可以看成一块透明的黑色方块放在一个不透明的圆上。我们的大脑对于“形”的刺激,反应最强烈的不是形状或大小这些类似的一般性概念,相反,那些解释“形”的意义内容会被我们所重视并放大。至于我们会选择哪种解释,这是由意识形态的差异所决定的,但是,一旦我们的大脑形成了一种解释就不会注意其他的解释了。

二、信息建筑的经济价值

(一)组合“几何”的意义与经济价值

人的第一感知告诉我们,相当多类型的简单结构是易于组合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把复杂的信息构筑成图像与符号等易于理解的简单“几何”的原因。其实我们的自然界充满了简单“几何”的例子,例如由简单分子构成的复杂晶体,自然界蜂巢的结构,人类建筑砖墙的序列结构。当我们学会了用统一规格,大小形状一致的砖块代替用不规则的石头“巨石砌墙”的时候,我们所构筑信息建筑就告诉了我们,墙的形式是一个面,至于墙是怎么砌筑而成的大多数的人可能不会再关心了。可以这样定义,信息建筑的秩序是由那些小的成分所组成的较大的单元,二次甚至多次重组而形成的更大的整体所建立的。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斯曾提出过最为著名“看不见的手”的经济学观察结果,我们对于“物”是否有价值的评价往往受到这“看不见的手”的所指引[1](P38),单一的几何物,很难有价值可言,因为我们的大脑没有对其确立明确的信息建筑,很难产生价格的“手”,组合“几何”的意义在于它能确立我们心中对于该几何物的信息建筑,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论:当信息建筑随着人们意识形态与时空的变化重新构筑的时候,其价格也会自发地调整。

(二)传统的因素与经济价值

英国文学评论家、语言学家 I.A.理查兹在他的演讲稿中曾用这样一首诗来赞美传统的力量:“我们的母语,远胜于我们自己,她展示着她的产品,每个环节都有暗示,供我们表达,让我们思索,她使人类无知的心灵得以长进。”[2](P253-256)信息建筑可以被称为一套固定的惯例和秩序,传统在这里被定义为法则而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存在。

信息建筑并不是作为一种死记硬背的技巧而在我们的文化中流传。信息建筑的威力并不是法则所决定的,相反,无限的灵活性决定了信息建筑的对我们的价值,它使我们具有了创造性,而法则是鉴别这种创造对与错的唯一标准,也是我们信息反馈与试错的基本。在我们对错的部分进行改正之后就学会了用新的法则对创造物构筑新的信息建筑,使得我们从“无知的心灵”中又迈进一步。

“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文明程度、社会结构,所有这些甚至更多都记录在它的历史上。” [3](P79)创新主义经济学之父约瑟夫·熊彼特的箴言让我们看到了传统与文化的无限价值,在研究信息建筑的时候,我们能感觉到传承的作用,相对于产品来说,我们更易于接受那些我们习惯了的熟悉的事物,因为传统的法则在我们的大脑里留下一个不朽的信息建筑的烙印。

值得强调的是,传统是我们反对变化,寻求延续性的产物。一个变化的市场,因其不可预期性,使得传统成为我们描述各种经验的参照框架。例如,中国的茶文化是一种固有的习惯。中国人品茶不仅是品味,更重要的是品情,如果茶文化中少了那种儒雅优美、超凡脱俗的意境,缺少了那种豁达开朗,融于自然的胸怀,没有那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飘逸,那么中国茶所传递的信息就会变得一无是处,也不可能构筑起传统的茶文化信息建筑。

(三)建筑与艺术的经济价值

建筑与艺术似乎与我们所研究的信息建筑两者难以区分,甚至难以理解,但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视觉意识方面时,这一切的困难便迎刃而解了。研究了视觉心理的人就会发现,我们的视觉从一开始就是有选择的,眼睛对刺激的反应取决于许多生理和心理的因素。

人们常用表示心理状态的特征来形容他们对建筑与艺术的欣赏,例如用“璀璨的钻石”来形容贝津铭设计的卢浮宫前金字塔[4](P124),用“无与伦比”来形容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这类特征的描述往往会逐渐变成内觉的(自觉)反应,当我们把这些用于描写心理情绪的内容扩展到用于艺术的表现方式,甚至扩展到我们意识形态所处的时间与空间中,“价值”便应运而生了。

类似于建筑与艺术的风格,眼睛把所看的大量的信息刺激从视网膜传递给视觉皮质之间的神经上,(视觉皮质是大脑中从外部世界接受信息的那一部分)由大脑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加工,最后形成“物”的感觉印象。当这种感觉印象不断强化的时候,会在我们的大脑里形成了一个心理焦点,即信息建筑也就铸成了。

马克思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提出:物质环境不是精神的体现,正相反,精神是物质环境的产物和上层建筑。

信息建筑与精神是模切相关的,因建筑与艺术和哲学、宗教、法律、道德、科学、技术一样总是能反映我们的意识形态中的“绝对精神”[5](P57)。所以说,建筑与艺术的经济价值是通过它们所构筑的信息建筑找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可能有哪些联系,进而推演出社会一切方面都能表明的一种共同的东西,即时代本质。可以这么说,即使一个被破坏得很彻底的除了一个纹样之外没有留下任何别的东西的遗迹,我们也能从我们构筑的信息建筑中推断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穿着、建筑风格、生活方式甚至他们的信仰、艺术与意识形态。

(四)经验的经济价值

曾经有个“钻石与水”的问题困扰了不少人,经验告诉我们:“较小的需求价格弹性与较大的供给价格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水的市场价格非常便宜;极大的需求价格弹性与较小的供给价格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就促使钻石的市场价格非常昂贵。”[3](P78-80)那么经验与信息建筑到底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我们不妨再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我们在做几何证明题的时候,如果已知的条件足够多,求解的过程会变得非常迅速和有效;但如果所知的条件微乎其微,仅靠推理和对比例证求解,那么寻求真理的时间会变得很漫长。

经验是诸多信息所构筑的信息建筑,当所给的信息量数目庞大,那构筑信息建筑就会变得容易且准确,但当我们探求新领域时间与空间的时候,由于所给的信息微不足道,我们仅能凭借已经构筑好的信息建筑去比较、求证、纠错最后得出推断的结果,且直到实践这一检验一切真理唯一的标准评判后,经验方才确立。

经验与传统有些类似,但传统的价值不仅是靠经验所得,传统中有关于人诸多意识形态的内容。可以这样定义:我们的传统来自经验的积淀,而经验不能取代传统,它是我们竞争与进步的试金石。

(五)技术与时尚的经济价值

创造与求索的独特方式是要符合社会群体的需要就可能会产生经济价值。因此,在静态的群体中,传统力量往往是很强的,而引起变化的主要力量有两种:一是技术改革,二是社会竞争。

信息建筑的存在是因其所处时空中社会竞争的存在,而自发地选择有利的技术方法去适应我们情境的变化。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里:“更快”指有目的的技术变革;“更高”是指在竞争群体中有推动力量的展示作用;“更强”是指在竞争中取得主导地位并因此构筑成信息建筑的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里技术领先往往会使我们产生情境上的优越感,类似的优越感又会导致出现一些超技术目的需要的过分发展,每个喜爱时尚的人购买时尚产品或者是艺术品时,不仅仅是冲着时尚产品的技术,同时满足自身情境中的优越感也是他们的目的,不可否认,我们在研究信息建筑的稳定性与可变性的同时总是要考虑技术与时尚的影响作用。

进一步来说,信息建筑能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和消费者的注意力时,技术的价值就会削弱,而传媒与时尚的威力就会提升。此时的信息建筑从稳定性向可变性蜕化,当这种蜕化转变为社会的威望时,信息建筑的价值亦实现了最大化。

三、 结束语

人类总是容易把简单的几何图形而不是复杂或者混乱的图形转换为密码,储存于记忆中[6](P267-270)。这些简单的形式转化为信息建筑储藏在我们的记忆、语言和艺术中。信息建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概念和外形让我们测定来自外界的信息。我们把哪些看作是延续,哪些看作是变化,取决于我们的信息建筑所给予的解释与重塑。当传统作为经验成为我们的试金石的时候,科学与技术,以及时代的渴求就变成一种创造的力量,并成为我们潜意识的改造我们社会的动力,由此推进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秩序化与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美]曼昆. 经济学原理[M]. 梁小明,梁砾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美]罗洛·梅,科克·施耐德.存在心理学[M].杨韶刚,程世英,刘春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 唐华山.好好学点经济学——看懂经济现象的平民武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4] [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 朱锷译. 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第2篇

为21世纪的新女性,我们感到幸运、欣慰和自豪的。我们追求现代的服装、发式、装饰,追求现代的装璜,追求独立的气质、开放的性格。而透过衣饰外表最应当具备的是什么呢?那就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人的思想的、思维的、智慧的现代化。那就要学习、进取、自我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迎接时代的挑战,才能接受时代优胜劣汰的选择。

然而,在深刻地审视我们自身以后,我们觉得我们更应当是后人的栽树者,我们有责任肩负起实现妇女进一步解放的重任。那就是:完善自我,参与竞争,接受挑战,实现妇女不仅仅表现在法律条文上的平等,而是实际意义上的平等。

勿庸置疑,妇女是伟大的。这已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妇女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自身生产中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没有母亲,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在现实生活中,妇女是家庭的重要维系者,而家庭的稳定和文明程度不仅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发展,而且也与企业的兴衰息息相关。人们也都知道“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在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位坚强的女性”。

那么,仅仅被社会认识、同情、认可就够了吗?不!在同情、认可、认识以后,我们需要的是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参政、议政、平等的权利!我们需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舆论武器与法律武器来维护我们自身的合法权益,更好地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愿望。而对于妇女参政者,就要有知识、有水平、有能力,那就需要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完善自我、增长才干!

稍一留意,你不难发现:一些在智力上不逊于男性的女性,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后,自强不息,努力拼搏,顽强竞争,获得了丰碑式的人格、价值、尊严,令人肃然起敬。那些女科学家、女企业家、女能人,像修瑞娟、韦钰、马家军女将、泳坛女杰……而更多的女性是诚实劳动的平凡女性,她们自尊、自立、自信、自强,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工作、任劳任怨、朝气蓬勃。我们欣喜地发现,我们厂就有不少女工在本岗上自学进修,获得了专业知识和技术,除胜任自己的工作外,积累储备必要的知识,完善自我,随时等待机遇的来临。工会庆祝三八妇女节演讲稿由精品信息网整理!

不容忽视的是,我们这个世界是由男性和女性组成的,没有男性的参与将不可能有好的效果。固然,女性需要提高素质,而男性的素质提高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然而,提高素质不是多读几年书就可以达到的,它涉及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所以,我认为:提高人的素质将是世界今后永恒的主题。因为,一个对女性有偏见的社会是不会向她们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的!

女性只有平等地参与学习、接受教育,平等地参与发展、接受竞争;也就是在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下不断完善自我、提高素质,才能不断地提高整个妇女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两种选择:一是完善自我、努力拼搏、自强不息、接受挑战;或者依赖他人、寻求安逸、不思进取。而后者绝不是我们现代女性所要选择的。

女职工同志们,新的一年里我们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而光荣,希望大家在公司党委、行政、工会的领导下,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新局面,努力创造新业绩,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与公司同发展,同进步,为开创公司各项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最后,祝公司全体女职工同志们节日快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第3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视域;高校;践行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国大学生是促进中国不断发展的储备型人才,应对他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保证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为推动中国的不断发展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在高校中应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其认真践行。校园文化是学生在学校中尤为接受的一种文化模式,利用校园文化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党的“十”针对当前世界发展潮流以及社会发展要求,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本特征和基本性质的体现,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集中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对其进行了高度的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上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当前世界内文化交流程度加深,各国思想意识相互冲击的环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我国人民心中的一层保护墙,保护中国公民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保护中国公民对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我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独属于我国的精神花园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全国上下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追求,形成共同的价值目标,对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我国高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中出现的问题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过于片面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不仅我国经济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还加深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文化交流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弊端。西方国家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文化都进入了中国的市场,对缺乏判断力的年轻学生形成了冲击,有些人在消极文化的吸引下逐渐走上了一条不利于国家发展的道路。例如,受国外独立文化的吸引,逐渐沉迷于西方的文化等,导致他们对西方国家呈现出一味追捧的态度,无条件认同西方国家的所作所为。这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尽管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接受过思想政治教育,也对等我国的核心价值观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但在外国文化的冲击下,极容易对等理论产生动摇,从而忽视了对我国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践行,而追求西方国家的“利益至上”“一切以金钱为中心”等思想。存在这样的偏见,学生就容易形成在政治态度上的偏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全面认真的理解,最终导致学生无法成长为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储备型人才。

(二)价值取向上趋于多元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结合当前国家的实际情况,从我国以为基础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概括出来的,更容易被当前我国民族和人民所接受的价值观念。它是新时代中在我国的具体应用,是我国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在实际践行中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所有意识形态中的主流形态,真正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我国目前校园文化中更多的是以娱乐和消遣文化为主,对于学习,甚至是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学习,几乎毫无涉及。这就导致充斥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校园文化无法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传递给学生,不利于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和确立。同时,我国大学生正处于整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大学生思想中的局限性毫无保留地表现了出来,在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些充满诱惑力的腐朽文化时毫无任何的抵抗力,这就使得我国的价值取向也由原来的一元化转向了多元化。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对于我国大学生健康成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也有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

(三)知识与行动之间不相配合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人才的培养专注于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的实践行动。这种问题也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课中,这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课中所学到的各种思想教育和价值观念与实际毫无联系,脱离了客观事实,让学生无法在面对社会热点问题时与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相联系。这样会导致形式主义的出现,无论是参与任何有关思想政治的社会活动还是自行组织的活动,都难免会“走过场”,最终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

三、在校园文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一)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从目前存在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刻的问题来看,高校需要采用科学的引导方式来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水平。各高校可以选择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教育途径,强化平时对价值观的宣传和普及,利用校园内的广播,在中午以及下午空闲时间进行放送,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另外,需要通过校园文化这一体现学校实力的“软文化”作为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塑造一种环境教育和可供体验的舆论环境,让学生在日常的活动和生活过程中,时刻都沐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同时,学校要配合校园文化对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采用以学生为学习过程主体的现代教育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消除在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障碍。此外,还可以对校园文化环境进行合理的安排,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引导大学生做出科学的行为举动,促进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追求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培养学生素质,提高践行能力

认识是前提,能力是关键。学校提供给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环境,但对于学生来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更为重要。而目前存在于我国教育中的主要问题是书本知识教育趋向于完美,但实践方面却远远落后。因此,针对目前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要抓好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方面,促进学生在素质以及本专业方面更好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提供帮助。与此同时,学校还需要在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之上,利用学校所拥有和搭建好的平台和途径,逐步提升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能力。例如,不定期地组织班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实际社会的演讲比赛等,让他们通过对演讲稿的整理和组织,将实际社会中遇到的问题与所学的知识内容结合起来,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逐步提高学生对整个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

高校在利用校园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宣传和引导时,要结合当前校园环境,从大学生实际生活出发,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学校还可以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契机,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与空洞的理论说教相比,实际中的践行才具有更加切实的意义。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本社团的成员去工艺部门做义工等工作,让学生在践行中体会到核心价值观的力量。同时,学校还可以以当今时代的各种模范和典型代表来激励学生,引导学生以模范和典型代表作为自己的榜样,使学生在日常行为过程中时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取成为时代的典范和榜样。除此之外,学校可以通过严格规范整个学校的管理体制,以相关的制度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之中的践行。学校也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把学校针对学生设置的各级奖学金以及违纪记过等处罚手段融入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过程中,调动学生践行的积极性。另外,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行动也增加到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生的行为规范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引导

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网络以及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娱乐。然而,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负面的和正面的价值形态同时存在。因此,学校应该以加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网络为基础,建立一些平台和网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帮助学生在休闲娱乐的时候,也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

四、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是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武装的有力武器。要解决目前存在的与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方面出现的问题,就需要学校、社会和学生三方面共同努力,以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为依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推动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邵从清.高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4):33-36.

[2]姜华.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J].理论观察,2013(8):119-120.

第4篇

Seminar一词源于德语,翻译为“研讨小组,讨论交流会”等中文。1737年,德国著名学者格斯那在德国哥延根大学开设哲学Seminar,从而把Seminar教学法引入大学中。后被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广泛采用,现已成为世界很多大学课程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日本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中将其称之为“演习”,或音译为“ゼミ”、“セミナ”。

有别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演习”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的主题发表为中心,通过质疑,答疑,教师、学生共同探讨的教学路径,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教师、学生)的学理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学效果。

在演习教学模式中,为了最终以讲演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发表,学生需要围绕主题,事先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先行研究找出自己的观点。这种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演习模式在《近代日本文学选读》课程中的应用

1.演习模式在《近代日本文学选读》课程中的可行性

演习教学模式适用学科广泛,就日语专业的教学来讲,首先,在演习教学模式中,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日语表达能力。《近代日本文学选读》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日语专业三、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二年级阶段的学习,高年级学生普遍具备相应的听、说能力和一定的词汇量,更容易实现演习教学模式中要求的日语口头发表和用日语提问、交流。而且,经过一二年级的磨合,学生之间互相熟悉,消除了彼此间的陌生感和胆怯心理,当众发表能够更加自信。

另一方面,有别于基础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近代日本文学选读》课程旨在传承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学常识,以及对一些有必要知道的人文知识的补充,进而使学生对日本文学,乃至其所涉及的文化领域的常识,都有所了解。传统的教学,是教师以课本为中心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类似于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处于被动、机械的学习状态,很难提起学习兴趣。而且,一周一次的课时安排,往往造成学生带着书本来上课,下课合上书本便不再翻开这样的局面。浩瀚深邃的文学世界,在学生的大学生活里,却只是蜻蜓点水般的模糊记忆,这不仅是教师和学生的遗憾,也与本科阶段的教学培养目标相去甚远。演习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是每个学生就一个主题进行充分准备,包括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准备发表的讲稿和可能被提出问题的相应回答,学生将自己准备好的讲稿进行陈述,接受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提问并进行答疑和解释。学生不仅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而且学生需要就发表主题查寻大量的相关资料,这样的准备过程使学生除了教科书,还能接触到更加深入、广泛的文学知识,无形中延伸了文学课堂,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而且,全日语进行的演习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听得懂,读得懂,同时要求学生要讲得清,写得对,不仅是对学生既有知识的复习和运用,也能在这样的外语交流环境中,促进听说读写译的各项技能,提高学生对日语的实际操作能力。

2.《近代日本文学选读》课程中的演习教学实践

课程准备。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时,按照班级人数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并将每组的发表任务进行分配,组长负责安排、组织成员的具体任务。在新内容开始前一周,教师根据课本涉及内容,拟定相关主题,引导担当的学生提前阅读教材,搜寻相关文献资料,鼓励学生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观点。

例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使用的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王志松、林涛编著的《日本近代文学选读》教材。教材由日本近代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家及作品,共计十五篇构成。在进行第一课《吾?は猫である》之前,教师会引导学生从作家生涯、作品内容、作家流派及其他作品介绍、文学史地位、感想文等几个方面进行准备。要求学生将查阅的资料进行梳理、汇总,形成口头发表文字,并鼓励学生插入图片、动画、音乐,下载视频等,结合PPT进行展示。

课程教学。课堂教学分为学生发表、提问交流、教师讲解补充等三个步骤进行。首先,教师就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引导学生进入即将发表讨论的主题。然后报告组成员根据分工上台发表自己担当的内容。鼓励学生使用日语进行发表,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班级的其他学生聆听报告组成员的发表,配合提问,并做好笔记。发表告一段落后,教师组织学生提问,并就发表内容展开讨论和辩论。问题不论大小,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最后由教师从发表规范、资料运用、完整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并根据学生发表的内容,结合文学史知识对具体作家作品进行讲解补充,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正确把握作家、作品。

课程考查。学生在完成课堂发表之后,根据讨论辩论的结果和教师的建议,在原有发表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正式的书面报告提交,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出相应的平时成绩。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学生机械地学习此课程,只是出于应付考试而去死记硬背那些文学知识,期末学生在学期发表内容的基础上,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一份研究报告,以此来替代传统的卷面考试。总之,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个人对作家、作品以及文学史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富于个性化的理解和思考,强化学生的科研和探索精神,是《近代日本文学选读》课程的最终培养目标。

三.关于《近代日本文学选读》课程中演习教学模式的思考

第5篇

一、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长期以来,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不感兴趣,甚至有学生把政治课看作是枯燥无味的代名词,政治课上大多数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教学的效益之低可想而知。这种状况的形成固然有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的原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法陈旧单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教师就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采取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设情境。

新课程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新课程模块建立在了生活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到情境在形式上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应注意情境的内容必须来自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价值规律》一课时,我进行了《蛋市》情境创设,我让一名同学扮演养鸡场的老板,部分同学扮演成卖鸡蛋的,另外一些同学扮演成买鸡蛋的,模拟蛋市交易,要求“老板”根据“蛋市”供求关系的变化和鸡蛋价格的变动及时作出是扩大规模多养鸡多生蛋以赚取利润还是杀鸡以减少损失的决策,并要求大家对“老板”的决策进行评价。结果,“老板”的每一次决策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争议双方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书上的知识。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并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2.时事简评。

新课程理念坚持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的统一,时政教育不仅与高中思想政治课互相补充,而是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我在对高三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我最喜欢的选修课”调查中发现竟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对“时事点评”这门课感兴趣,这使我意识到加强时政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学科兴趣的重要途径,并且在时政教育中学生主体作用应该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我结合高三政治课堂教学特点,在每节政治课开始的前五分钟进行“时事简评”,让同学们对近年来发生的时事进行简要评述。例如,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军很快攻占巴格达,不久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也被捉,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不少同学的震惊。

于是我便要求大家关注事态的发展,并要求同学们做好准备对伊拉克战争进行简评。

上课了,几位同学拿着事先准备好的讲稿轮流上台发言。使我感到惊喜的是他们能用国际关系的理论来阐述伊拉克战争的必然性,而不是简单的情况通报或情绪发泄,也有同学试着从国家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析美伊冲突的原因,甚至有同学指出了这场战争对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借鉴意义。他们的发言都不长,分析也算不上精辟,但看得出事先都经过了精心准备,这个准备过程必然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然会随着这样的思考而不断得到提高。

3.组织讨论。

讨论教学方法已被广泛使用,它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养成探究学习习惯,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适当组织学生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合理组织,及时引导,正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

伴随着学生兴趣的提高和主体意识的增强,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怎么办?学生的思维方法或思想方向出现偏差怎么办?这些问题不解决,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要解决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就需要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正确发挥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1.营造氛围要适度。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角色,但如果营造氛围只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就会形成放任自流,一盘散沙,甚至失控的局面。因此,我们在营造氛围时要牢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我们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确定合适的教法,结合学生特点对课堂教学作精心的安排和合理的组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留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及时发现“散漫”的苗头并加以制止。氛围的营造要坚持适度原则,我们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却不能把自己等同于学生,这样才能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2.因势利导要及时。

第6篇

——读王本朝《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

文学制度是文学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机制和场域,它是文学现代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我们对于现代文学的关注往往集中在文学的观念、思想、语言、形式等“审美现代性”上,忽略了在审美形式背后除了社会生活的影响外,还有着复杂的制度性因素。随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文学生产的方式也逐步从以个体写作为主转换为以“制度写作”为主,文学不再是纯粹的意识观念和语言形式,而成为社会综合力量参与竞技的场所。现代社会中的职业作家创作机制,报纸杂志等传媒机制,读者接受消费机制,文学社团、文学机构的组织机制以及文学批评的规约机制等等,形成了现代作家写作难以逾越的文学制度。而探索文学制度、社会体制与作家之间的复杂关系,或者套用布迪厄的理论即分析文学场与其他社会场域同作家自主性的关系,越来越成为人们重视的问题,其背后隐含着知识、结构、欲望与权力之间的多重矛盾与纠葛。

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问题,目前已经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1897——1916)》的前四章,考察了这个时期“新小说”生产的诸多制度性因素,如作家的身份、经济收入与报酬,作品的发表、出版方式,读者的阅读消费状况等等。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第五讲,对当代文学的文学体制与文学生产问题进行了阐述,注意到当代文学的机构、出版业、作家身份等问题。此外,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的第一部分“1928年的文学生产”等都涉及到文学制度问题。但就明确提出“文学制度”问题并加以系统研究而言,王本朝的《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当属国内第一本专著。在这部近20万字的著作中,作者系统地论述了文学制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阐述了文学制度的现代性意义。全书共十一章:第一章主要阐明“文学制度”的社会学内涵及其与现代性的关系,进而提出了这一研究角度的意义;第二章主要阐述文学制度形成的社会背景,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的产生与现代知识分化、新式教育的形成、大众媒介的勃兴以及都市文化的流行等社会因素的密切关系;第三章主要论述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的历史进程,勾勒了从晚清到五四、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学制度从产生到发展,并不断完善的过程。第四章到第八章分别就现代文学的文学社团与组织制度、文学论争与批评制度、文学媒介与传播制度、文学审查与传播制度、文学审查与评奖、文学接受与反应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这五章内容作者为我们清晰地描绘了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的基本状貌和特点。第九章“整理国故与新文学秩序”,就传统与现代意义的论争问题,从现代中国的思想、学术与文学之间的互动角度,展现了“传统”与新文学秩序的建立之间的关系。第十章以新文学主将鲁迅为例,就鲁迅的写作与文学体制、个人阅读问题进行了个案分析。第十一章则考察了现代文学知识与文学体制的关系,分析了1949年以前的个人化的中国新文学知识,1949年以后的政治化和制度化的现代文学知识和八九十年代以来的多元化和学术化的现代文学知识,以及与这三种知识形态相应的体制形态和社会背景,进而从现代文学知识的角度对现代性话语的阐释限度及合法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文学制度研究从一般意义上讲属于考察文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但它又不同于传统的社会学批评。传统的社会学批评从斯达尔夫人发表《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开始,到后来丹纳提出种族、环境和时代三要素论,以及的社会结构分析,大多将文学看作是社会的影响结果或“反映”,将文学写作看成是社会生活与社会结构的产物,缺乏对文学生产的具体社会机制和文化空间的考察,社会结构或社会体制不等于文学生产的结构与体制,文学作为独特的生产方式有着自己的规则与运作体制,它们是社会对文学进行影响与规约“中介”,而文学也恰恰是在自己的运作体制中追求着创造的自由与自主。随着知识社会学、艺术生产理论等的兴起,尤其是在当今盛行的文化研究中,对消费文化、大众传媒、信息方式等的研究,为文学制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思路。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韦伯的科层制、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福柯的“知识型”、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及其结构分析、以及布迪厄对“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探讨等等,都为我们研究文学制度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在王本朝的《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理论的影响和创造性运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王本朝的研究在方法论上超越了传统的社会学批评,可以说是当代社会学方法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的一次成功演示。

当然,王本朝给我们的启示不仅仅在方法论上,更重要的是在问题意识上,他为我们把握现代乃至当代中国文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现代文学的转型不仅仅是思想观念与表现方式的转换,也意味着特定的生产者和生产方式的转换,并相应地塑造了特定的消费群体。一个时期的文学特征,不单与时代环境相关,也与文学制度、文学生产的方式密切相关。王本朝认为:“文学制度使中国文学超越了个人心灵的想象和独语状态,走向生活化和社会化的价值取向,形成面向时代、介入生活、干预社会的新传统。”而以前的文学史研究,多注意或只注意作家和作品本体,忽略了文学意义的生产机制。正是通过对文学制度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体制如何内化为艺术生产的规则,乃至艺术传达的方式,进而了解现代中国文学是如何产生的。

也许,更有意义的是,王本朝指出了文学与制度的矛盾性。文学制度不仅为文学提供了生成空间和生产场所,同时也在不断地限制文学生产的自由与个性。我们对文学制度为现代文学创作带来的活力,以及文学制度的工具主义化倾向,尤其是在文学制度中文学与权力合谋的欲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有着清醒的态度。因此,王本朝认为:“制度研究也应该具有反思性和批判性的立场。”文学制度的这种悖论集中反映了文学自主化与文学社会化之间的“张力”,这也可以说是文学现代性的重要特征。正如阿多诺在《美学理论》中所说:“艺术之所以是社会的,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生产方式体现了其生产过程中各种力量和关系的辩证法,也不仅仅因为它的素材内容取自社会;确切的说,艺术的社会性主要因为它站在社会的对立面。但是,这种具有对立性的艺术只有在它成为自律性的东西时才会出现。通过凝结成一个自为的实体,而不是服从现存的社会规范并由此显示其社会效用,艺术凭借其存在本身对社会展开批判。”因此,一个“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相矛盾的现代性难题也成为文学制度研究的话题。对此,布迪厄在《艺术的规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中以波德莱尔、福楼拜、左拉等作家为中心,分析了19世纪中后期法国自主文学场的建构历史。作家、出版商、批评家等等组成的群体建构的自主文学场不仅为作家自主提供了根本性的条件,而且,自主文学场本身在与非自主文学场和权力场的联系和对立中创造了内部的自主法则。布迪厄在《现代世界中知识分子的角色》等文中指出,“最自主的从业者不断受到最不自主的从业者背叛性竞争的攻击”,那些听命于他人的从业者通过依附于非文学场的经济、政治、宗教等势力,来确立他们在文学场中的权力,成为渗透在文学场内的“特洛伊木马”,从而导致文化生产场域的既定标准成为“最被看不起的生产者”颠覆“场域内部的权力关系”的状态。这也许正是文学体制的权力运作方式。但是,布迪厄也指出,知识分子可以找到一种介入政治和社会的方法,即通过确立和保证专业自主性,捍卫知识分子用自己的标准评价自己和自己的生产的特权,由此获得专业权威,运用反思的科学启蒙社会大众,他认为这是一种“纯洁的政治”,也是文学场的文化政治形式。由此看来,自主场域(包括文学场)的建构就是布迪厄应对现代性难题的方案。

布迪厄的思路无疑对于我们认识文学制度问题有着深刻的启示,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与其自主文学场(包括文学制度)之间的复杂关系有着自身的特点,对此,还有待深入的历史分析。王本朝在一定程度上切入了这一问题,文学在其制度化的过程中逐渐被制度所收编,同时,它又在反抗制度的过程中创造文学的活力。这种创造的自主空间的形成机制是什么,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询。王本朝指出,“鲁迅以抵抗性姿态把文学理解为一个开放而自由的精神实体,并以个人的生命体验使文学成为流动而有创造的运行机制。”这是鲁迅创作的意义之一,也是我们探索现代文学制度的目的之一,即在社会体制、文学制度与作家意志之间如何创造一个文学的自主空间。转贴于

第7篇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话语的缺失与人学的理论困境

20世纪80年代,学界在对传统教科书体系进行整体性反思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哲学的本质是什么?在这场讨论中,与人本主义的关系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而首先展开的是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在这场争论中逐渐形成了三种代表性的研究路向与理论兴趣:一是人学研究思路。代表性的学者是吉林大学的高清海先生,他受到马克思关于人或社会的三种形态理论的启发,即最初的人类以族群为本位(“人的依赖关系”形态),经过个体本位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才能到达人的最高发展形态(即“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形态),即由人的“类”本性决定其必然去向,由此形成了“类哲学”的思路。[1]二是实践唯物主义研究思路。有许多学者基于对苏联理论体系的反思提出了实践唯物主义的问题。他们在文本层面上以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经典论著关于“实践”的论述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在理论层面上以“实践”为核心概念来重新解释哲学,以“实践的唯物主义”来概括哲学的特征本质,形成了一股颇具影响的哲学思潮。三是哲学史的研究思路。从学理上讲,关于哲学本质的回答需要回到经典作家即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发展进程中进行考察;因此,人学与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路向之争便直接引发了哲学史研究的重大理论分歧之争。其争论焦点是,代表马克思成熟思想的经典著作,到底是人学韵味浓厚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还是更为强调现实实践逻辑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或《德意志意识形态》?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无意识地突破了人学与实践哲学的范式之争,十分敏锐地提出,马克思晚年关于历史学、人类学的转向以及人类学这个问题。从现在的理论视野来看,关于历史学、人类学的转向以及人类学这个问题,显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动向,也是哲学研究中无法绕过的问题;但在当时,这一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事实上,在20世纪80年代末,俞吾金先生便已将思考的目光定位在人类学问题上,他当时提出马克思对社会人类学问题的思考贯穿其一生,在思想发展上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哲学阶段、政治经济学阶段和文化学阶段。[2]但总的来说,在当时人类学问题对于重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整个学说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整个学界的充分重视,因此学界未能进一步对马克思的人学与人类学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其原因有许多方面,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我们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解局限于传统教科书体系(即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有关。哲学的发展需要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的研究突破作为支撑(正如马克思本人哲学思想的发展与他的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实践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哲学一个重要理论特质;在当时,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相关学科并未同时取得与哲学一样的进展,因此单纯依靠哲学界的自我革新很难实现理论的整体性创新。

在无法获得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学科支持的情况下,哲学单兵突破的局面必然受挫,从而使得当时的人学与类哲学等问题的讨论不能突破哲学的学科意识束缚,走向更广阔的理论天地。当前学界所热议的理论整体性问题以及“现代学术建制和理论研究的学科化对理论整体性的影响”正是针对这种学术分工体制的弊端提出的。[3]从研究范式转换的角度来看,80年代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中国的哲学研究开始摆脱教科书的“体系意识”来思考自己的“问题意识”。不过,从现在的理论视野来看,这种问题意识其实是一种基于学科视角的问题意识。这种基于学科视角的问题意识开启了中国化哲学的学理性思考与学科建构,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学科建设意识的主导下,哲学研究呈现专门化与学术化的趋势,的哲学与政治经济学以及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越来越专业,但与此同时彼此之间也越走越远,甚至有分道扬镳的苗头与趋势。从哲学变革与发展的历史来看,其最重要的经验是打破经院哲学(即所谓的学院哲学)的束缚,而其最重要的理论支持则是来自政治经济学。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指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剩余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到科学的理论前提之一,因为“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4]161。哲学学科意识的束缚以及理论研究中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的缺失,对于当时的人学与类哲学研究而言,直接导致的问题是没有理解马克思“历史科学”(即历史唯物主义)与人学、类哲学的重要关系,同时也没能与西方学者的文化研究、人类学研究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对话。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与人学思想

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历史科学与人类学具有密切的关系。人类学把自己的学科定义为“研究人类的本质的学科”,这一学科体系的形成,虽然与殖民主义在全球的扩张紧密相连———它在19世纪的学科分工体系中被定位为对原始社会或文化的研究;但是,随着殖民体系的解体,人类学已突破异文化研究的局限性,正在重新定义其对人类整体多样性的研究。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人类学学科除了从某一学科的角度进行人类学研究,更为前提性的则是哲学层面的理论基础,即涉关存在论———基于人作为一种存在来探讨人类发展的起源、人类发展的动力、人类创造的文化、人类发展的规律、人类前进的方向等。[5]人的本质是什么,不仅是人学研究所关注的哲学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人类学问题。在古希腊哲学中,有些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倾向的思想家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而智者学派把人定义为具有智慧和美德的政治动物。基督教神学则认为人是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绝不可能是像动物一样的自然存在物,使人学回落到神学逻辑中。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成就是以人为中心对抗基督教神学的以神为中心,它不仅重视人的自然本性,也关注人类的理性和意志,从而引发了近代哲学的“主体性”问题大讨论。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进化学派观点把人看作是由猿猴进化而来,从而将自然主义人学推向了极端;作为自然主义人学思潮的反向运动,欧洲大陆的思想家们则在对宗教神学的反思中发展出了理性主义人学思潮,这一基于人类理性的本体论思想在笛卡尔著名的“我思故我在”命题中被准确地表达出来———“我思”是人的本质特征,“我思”是人与动物的关键性区别。这种人类理性的本体论思想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发展到了某种理论上的极致。德国古典哲学不仅把“我思”(观念)理解成人的本质,而且把它作为哲学的对象来进行研究,从而建构起庞大的观念论思想体系,并最终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达到顶点。而在德国的观念论思想之外,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路向,即发现人不仅是一种自然动物,而且也是一种文化与历史的产物,因而提出了“历史哲学”的问题,这一问题域在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和黑格尔等思想家的不断探索下,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感和历史哲学韵味的人类学思潮。这种具有深厚历史感的人类学思想路向,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便是历史科学。今天,随着马克思哲学研究以及国外研究的深入,我们应当重新拾起一度中断的人学与类哲学的话题并将这种反思推向一个自主性的理论建构。这是中国学界走向理论自信的表现。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学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包括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上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为我们重拾人学与类哲学的话题提供了极好的学科背景。我们应当在这个基础上将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类哲学)有效沟通起来,以打开哲学与人类学研究的新视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出的人类学只是一个在学科意识的束缚之下不得不采用的“名称”———因为学科话语体系似乎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学者的行规。换言之,人类学这一提法只是一个“方便法门”,读者可以不必拘泥于这一名称本身,重要的是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关于这个问题,涉及两个重要的理论:一是我们应当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二是我们应当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人学(人道主义)思想。关于第一个问题,即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过去我们之所以无法把政治经济学与类哲学有效结合起来,是因为我们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解受限于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体系。实际上,在马恩经典著作中,他们所阐发的政治经济学跟苏联所编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有差异的,其重大差异我们可以用恩格斯的定义来解释一下。恩格斯认为,政治经济学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广义层面,一个是狭义层面。狭义政治经济学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因此,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里面谈论的劳动价值论、资本、货币、商品等这些实际上是隶属于狭义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关于狭义政治经济学的设想,马克思有一个宏大的理论构想,但并没有完成,只出版了其中的一卷(即《资本论》第1卷)。根据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设想,狭义的政治经济学应当有六大部分,分别为资本(这部分后来演化为《资本论》的整个体系)、国家、土地、国际市场、国际贸易,还有一部分是关于劳动的问题。换言之,苏联学界所理解的政治经济学,只是马克思本人关于狭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一小部分而已,马克思生前还没有来得及把他整个思想完整地建构出来。而广义的政治经济学———实际是历史科学,按照恩格斯的定义,它指的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规律的研究。广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对象和范围上更为广阔,它不仅仅包含资本主义社会,也包含前资本主义社会,另外还包含东方社会,这是一个更大的范畴。这一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恰恰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相重合,而狭义政治经济学则与经济人类学具有诸多共同之处。关于第二个问题,即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关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不得不提到他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在此我们主要以康德和费尔巴哈为例来说明。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康德最后出版的著作便是《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认为它“是康德二十多年讲授‘人类学’课程讲稿,也是康德本人自己整理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康德毕生的书斋生涯其实都是以人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他那一切令人生畏的思辨最终都有一个集中的主题,这就是人的存在和使命”;因此,“仅仅从认识论上的‘批判哲学’来看待康德哲学已经显得过于狭隘,必须从人类学的立场来考察康德整个哲学体系”。[6]1-2从这一角度来看,康德哲学的重要贡献是将神学(宗教问题)人类学化。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这一思考路向显然深深地影响了马克思。费尔巴哈作为直接影响马克思的思想家,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对宗教哲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以期恢复人在哲学中的地位,这使马克思豁然开朗。

恩格斯后来在回忆时写道:“马克思曾经怎样热烈地欢迎这种新观点,而这种新观点又是如何强烈地影响了他(尽管还有批判性的保留意见),这可以从《神圣家族》中看出来。”[7]222因此可以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在批判与吸收德国古典哲学中人类学思想资源的基础上诞生的。过去,我们把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这种关系简单理解成是与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唯物主义)以及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在这种理解范式中,我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史细节,这就是:不应把康德、费尔巴哈、黑格尔等简单理解成一个纯粹的哲学家,他们同时还是一个人类学家、历史哲学家。因此,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把握不能仅限于哲学,而应立足于广义的人类学。除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人类学思想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影响之外,马克思还吸收了19世纪人类学进化论派的重要理论成果。摩尔根、泰勒、巴斯蒂安等古典进化学者认为,人类拥有共同的起源、本质和心理结构,因而必然产生同样的文化,社会的发展因此而具有了共同的途径并且由低级向高级进化。这一文化人类学所持的进化史观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也有所体现,比如马克思那个著名的比喻———“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我们虽然不能把马克思的五种社会经济形态与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简单地理解成文化人类学的进步史观(西方学者往往持这种观点,他们实际上是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简单地理解成了19世纪的文化人类学。比如吉登斯在书写西方社会理论时就把马克思的学说视作19世纪的理论,而这一观点得到许多西方学者的认同)[8],但谁也无法忽视二者之间的这种理论关系。关于马克思的人类学思想与西方19世纪文化人类学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还有待于学界做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此所提出的问题是,需要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进行思考。达尔文的进化论虽然对马克思产生了很大影响,但与之不同的是,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的视域提出了一个人与猴子之间的重要区别,这就是劳动———人能够使用工具的劳动构成了从猴子到人进化的最关键环节。关于“劳动”这个命题可以视作马克思人类学思想的核心,它在马克思早期的经济学哲学研究中是以“异化劳动”这一重要命题出现的;在马克思后来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劳动”转换成“生产”,而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则被进一步提炼成生产方式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关于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以及这个过程中所存在权力结构的问题,当代西方经济人类学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卡尔·波兰尼在其著名“嵌合论”中提出,经济是嵌合在整体的社会文化制度之中,在血缘关系、和社会习俗所决定的人们行为中实际上暗含着生产、分配、交换等经济功能;当代一些激进的社会批判理论家如“巴塔耶、鲍德里亚和萨林斯分别以‘耗费’、‘象征交换’和‘意义’作为关键词,建构了反对资本主义的功利主义和拜物教逻辑的普遍理论框架”[9]。实际上,经济人类学所提出的问题正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要研究和揭示的内容。在今天,我们之所以不能有效回应当代西方左派理论家所建构的各种“后”思潮,一方面与我们自身的人类学研究不足有关;另一方面,更与我们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不足相关。因此,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为基础,突破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意识的束缚,从广阔的人类学视域来重新理解20世纪80年代的人学和类哲学问题,是当前哲学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王浩斌 单位:南京大学

第8篇

一、课程设置指导思想的民族文化性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近代,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在中国,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在设置课程、编制教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如在我国,在自古而来的“仕”教育的指导下,在封建高等教育机构中,从课程的设置到教材的选用,都很明显地抹上了中国这种特殊的封建色彩,其课程内容涉及的几乎都是基本的为官之道的内容。在英国,从中世纪后期开始,“绅士”教育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不管是埃利奥特还是汉默夫雷,尤其是洛克都提出培养具有英国特殊民族色彩的“绅士”,并为此而设置众多相关课程。这种“绅士”教育思想在英国高等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方面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并影响到中世纪后期及以后多个世纪英国高校课程的特点。有学者认为:“直到18世纪,牛津大学的课程仍在本质上保留着古典和人文主义教育的传统,就这一点而言,牛津大学的课程可能更为直接地反映了洛克绅士教育思想的影响。”[1]这些都很有力地说明了在高等教育机构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方面的民族文化特性。

另一方面,从事高等教育的哲学思想也是这种民族性课程产生与发展的根源。在美国,有一些批评家认为,如果高等教育一定要保持价值自由,摆脱价值判断,学术研究就有无人问津的危险。他们认为,价值判断实际上可以提高学术的精确性[2]。这种批评的言语是建立在美国高等教育企图摆脱大众价值判断而实现其学术及其相关的独立性而产生的,实质上也反映了美国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的文化特性。所以说,强烈的国家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是美国高校课程设置的教育哲学价值观基础。而各个国家或民族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殊的文化价值思想,这些特殊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价值思想影响着高校的课程设置,从而使得高校人文课程的价值指导思想方面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性。

二、课程目标的民族文化性

课程目标与整个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虽然课程目标较为具体,但是其目标的主要方向还是以教育教学培养目标为导向的。由此可以看出,课程目标是引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在对学生的特点、社会的需求、学科的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的[3]。不论是哪个国家或地区,其高校的课程目标除了传授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之外,都是一方面反映本国或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强调对国家的认同和一定的道德意识。这种“在课程目标上,注重国家观念的培育,尤其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无疑是贯彻国家意志、民族精神和强化民族认同的重要体现”[4]。

另外,课程目标除了是对统治阶级主流意识、民族精神的弘扬外,还是一定的社会制度与文化的集中体现,与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特点密切相关。各国因为他们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的不同特点决定着其所有高校在课程的目标制定的民族文化性。

三、课程内容的民族文化性

课程内容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传播和进行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载体,它既反映了一定的教育目标又是教育教学内容的集合体,更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一定的民族文化特性。对于高校课程内容的选择、改进与改革无一不彰显了一定的民族色彩,无一不打上了深深的民族烙印。高校的主要职能是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是为本国或本地区民族的兴旺成长与发展服务的,所以高校课程内容的选择也会体现一定的价值体系,“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观念体系,从而深刻影响着课程内容的选择”[5]。这种价值观念体系表现为一定的显性的或隐性的民族精神体系。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最直接的载体与体现者,其呈现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地区文化特性与民族文化特性,对于教材的编制与内容的选裁无一不体现着国家与民族的精神价值和利益追求。如在我国,高校教材担负着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把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贯穿到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去的任务,寓爱国主义教育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之中,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6]。其他国家的教材建设也是如此。只要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它们对高校的教材建设便会牢牢控制,使之既能反映国家利益又能体现本国的民族文明。

四、课程生成基础的民族文化性

课程生成基础,简单来说包括政治制度基础、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及文化基础。就政治基础来说,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课程目标的制定与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求培养的人才为其统治服务是任何历史时期、任何国家的教育所共有的特点。但因为国情不同,设置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也有所不同。不同的课程目标与内容就是本国、本地区的需求的反映,直接服务于本国、地区的政治运行。如1968年的《法国高等教育方向法》规定“大学影响国家输送各方面的干部,参与各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工作”[7]就是一个典型。就经济基础来说,高校的课程是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设置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并尽量为本国或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如在中世纪后期的德国哥廷根大学设置了大批为近代工商业社会发展所需要、能够直接服务于国家内政外交的法律课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哥廷根大学的课程已在极大程度上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洋溢着浓郁的世俗和民族主义色彩。与此类似,步入近代的英国伯明翰的梅森学院除了开设采矿方面的课程之外,还设置大量有关冶金以及酿造等方面的课程,颇受当地人的欢迎[8]。就高校课程生成的文化基础来说更是如此,课程内容是传承文化的集合体,文化是课程内容的源泉。而文化又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民族精神之精华,是民族的灵魂。所以,“世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而这种特有的文化就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不同的民族文化系统,必然构成不同民族特定的课程文化。”[9]这种在民族文化影响下的课程文化的作用下就会产生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

除了以上三种最基本的课程生成基础之外,还有如课程实施主体基础的民族性等特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课程实施主体所具有的对于课程的认同也是不同的,或多或少地会带有一定的区域性,这种区域性特征因为主体所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传统的不同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理解也会不同。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课程运行方式、对课程的组织方式、以及对应该讲授的课程内容乃至如何讲授都是不同的。这种课程实施主体对课程的认同与反应,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地区民族色彩。五、课程组织方式以及表现方式的民族文化特性

课程的组织或表现方式是课程得以面世并为使用者提供服务的方式,有其固有的特点,并在课程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创造出适合使用者的需求并能较好地反映课程内容的教材。如,教材版面的设计、美观的制造等等都是属于此类,并包含有相应的制度在内。如在中世纪大学,为了学生学习以及考试复习的方便性,出台了相关的制度,要求教师及时出版自己的讲稿。在这类大学有明确的规定要求教师在完成教授任务的同时,及时将自己的讲稿出版,以便学生及时复习[10]。这便是对课程内容组织的一个有效说明,也就很有力地说明了在课程内容的组织方面的民族性色彩。

对于课程构建模式,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是不同的,这是基于他们的民族文化以及看待事物的角度的不同而表现出来的差异。大学的课程又是多样化的,除了显性课程面世之外,还有些许的隐性课程包含在内。这类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高校的课程体系,并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等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隐性课程相比显性课程而言更具有其地区性和民族性,是在本地区、本民族的发展中积累而成,是有别于其它民族或地区的。

六、课程民族文化特性发展中的国际性

首先,高校课程民族文化特性中孕育着国际性。高校课程的民族性既表现出了一定的民族传承性又表现出了一定的民族发展性,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着的民族性。在这种发展着的课程的民族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变革以及通讯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国际性的特点逐步展现起来,其内容、表现方式等具有了国际化的趋向。近代以来,尤其是在当代社会发展中,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性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表现在课程领域便是课程发展的国际性特点。美国从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1961年的《共同教育与文化交流》直到1966年的《国际教育法》都一再强调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此后,日本的许多大学通过创设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等新系科,增设了大量的信息科学、比较文化学、西洋文学、非洲文学、亚洲史等涉及国际化内容的课程。另据2003年国际大学联合会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10个组成部分的调查发现,国际性课程排名第四,重要程度被列入第二档次[11]。

其次,高校课程在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矛盾中得以发展。自从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后,高校课程的国际化取向越来越明显,并在一定程度上与民族性产生激烈的矛盾,使得高校的课程在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相互矛盾与渗透中不断发展与改进。起初,国际性的课程进入高校之后,因为种种因素而被排斥。随着国际性课程与民族性课程的不断磨合,民族性课程内容在借鉴国际性课程的过程中能逐步摈弃其局限性与狭隘性,不断优化。而国际性课程也取经于民族性课程以不断完善,并能渐渐适应本土化的环境,与民族性的课程共同成为高校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七、对高校课程改进的启示

第9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 英美文学作品 跨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140-02

长期以来,中学英语课已窄化为英语知识的单一讲授与识记,丰富生动的语言知识变成单词、语法、句型等枯燥的知识点。经典英美文学作品能深刻表现出社会精神和人文情怀的特点,生动展示人类活动的变迁和发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经典英美文学作品,通过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强烈的情感、优美的文字描述,可使学生感知“有思想”的英语、“有情感”的英语、“有文化”的英语,感知英语之中跃动着的生命。笔者将从应用的必要性、应用原则与方法技巧等三个方面,探究一下经典英美文学作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英语教学中应用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必要性

(一)新课标的内在要求

英语教学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开阔学生国际视野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现实升学考试中的必考科目,因此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新课改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在201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掌握英语知识不是英语课的唯一目标也不是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我们可以借助经典英美文学作品丰满的“血肉”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通过引导,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联系实际,激发其研究兴趣和主动研究的精神。

(二)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人文价值

不管是何种文学题材,何种文学载体,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反映现实的生活,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脑中反应的产物。经典英美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因为它能够生动地揭示和展现当代的社会生活风貌和英语的时代精神,具有枯燥的文章无法替代的作用。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记忆大量的单词、熟悉语法,还需要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学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体会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经典的文学作品既有丰富的语言知识,更代表那个阶段文学的素养与成就,也反映了一个民族最深处的精神文化,这种人文价值是深层语言学习所要重点培养的内容。

二、英语教学引入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原则

(一)充分性原则

在使用经典英美文学作品时,我们应坚持充分使用教材原则,这是一个前提条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现版的中学英语教科书在每一单元每一章节都会有一个导入语。这些内容并不是装饰可有可无。这些经典英美文学作品都具有典型性、生动且简明扼要。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加以重视,好好利用,而不是将其视为点缀。通过文学作品的描写和充分的讲解,会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且通俗易懂,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当时的生活状态,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二)规范性原则

英语不是文学,更不等同于文学。英语是一种语言,是人类描述世界、解释世界、相互交流的媒介。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要扩展跨文化沟通、向世界讲述中国。经典英美文学作品虽然也能反映英语一些语法和语言习惯,但其中必有一定的夸张性、时代性和价值性。这与语言的规范性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不能将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直接作为语言教学的内容。否则容易引起学生对规范英语语法的掌握。

(三)m度性原则

经典英美文学作品有很强的文化价值,但并不是说所有的经典英美文学作品都有语言学习价值。文学可以作为英语教学的辅助工具,但绝不能等同和混淆。也不是所有的英语课都必须使用经典英美文学作品。与其用得不当不好还不如不用,以免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时掌握好一个度。特别是要考虑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要注意所选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避免过于深奥和艰涩的古典英美文学作品,尽量选择通俗易懂的,富有代表特征的,这样教师就不必在解释内容上浪费时间了。

(四)发展性原则

经典英美文学作品是一个时代文化的反映,代表当时的作家对所处社会环境的反思,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想将文学更好地应用在英语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较深厚的文学积淀,还要能运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得到美的享受。做到这点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的中学英语教师平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多增加在这方面的了解和涉猎,多读一些经典欧美文学作品。能够选用恰当的经典欧美文学作品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来。将文学作品的时代性与语言学习的时代性充分融合,发展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功能,弱化文学作品中不符合时代感的内容。

三、英语教学中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应用技巧

(一)用文学作品开篇吸引同学注意力

一节好的英语课不仅是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引导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笔者认为首先好的开头是十分必要的。一个精彩的导入,会使得这节课生动、充满兴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点燃他们的求知欲,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头,一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引人入胜,精彩又充满知识呢?首先,我们应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的中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比如在讲到课文的时候,可以先讲一段英文小诗,吸引一下学生的注意力。再让学生分析这首小诗如何翻译更美妙,顺势导出要讲的内容将学生们引入本课的正课学习。当然好的导入不仅仅局限于某种形式,只要是能突出本课的中心,符合课程的要求,我们都应该大胆尝试。

(二)课前充分准备,知识点巧妙引入

很多中学英语教师对经典欧美文学作品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小说的范畴,事实上诗歌、戏剧、演讲稿、散文等在社会文学作品传播力方面影响更大,可能更为学生所熟知。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经典文学作品要进行充分的准备,不能生搬硬套,各教学环节要进行充分的设计,让学生们了解、认可、熟悉,进而达到促进英语语言学习的目的。作为授课教师,只有做到自己能够熟练于心,步步为营,力求稳中有变,才能将经典欧美文学作品在英语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效力。这就要求在淇问蔽颐且将每一个环节都想到最细,精心地设计好每一个问题和情景。要把握课堂的氛围,烘托课堂气氛,引起认知矛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做到稳中有变,并把可能产生问题的概率降到最低。

(三)借助经典英美文学作品创设教学英语情境

英语教育要真正给人以智慧和启迪,使学生成为有情操、会思考的人才,而不是一个小型的英文字典。根据中学英语教材的特点,在正课的授受中,我们应积极为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帮助理解教材。这时经典英美文学作品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帮手。受篇幅所限,英语教材很多地方缺乏充分反映社会生活的素材,教师应该尽可能通过各种手段展现人类进程中丰富的英语文化,多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脉搏,通过文化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所思、所想,进而熟悉语言在文化反应中的作用。

(四)利用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来升华英语文化接受度

在《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都强调要让学生通过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教师在讲完某一章节时,往往都会布置一些课后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去做,以求巩固知识点。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所以,一节好的英语课不仅要包括精彩的开篇,引人入胜的课堂流程,最后的升华情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对一些难点、重点的揣摩。通过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在经典英美文学作品中寻找英语的脉搏,提高英语语言的使用程度和文化的接受度,达到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五)对经典英美文学作品进行批判性的反思

初中学生还处于感性阶段,对待事物往往还停留在事物的表象,而且不太习惯在大的英语背景下进行分析和思考。教师就可以借助经典英美文学作品帮助学生加以理解。但是文学是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有一定的阶级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的文化情感和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有些与今天我国的国情不相符合。在课堂上使用这些文学作品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反思,防止不良价值观念对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年学生造成危害。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系统性的逻辑思维。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再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83-93.

[2]刘道义.启智性英语教学之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5(1):80-90.

第10篇

关键词: 高校“两课”教学 问题 改革措施

一、当前高校“两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的吸引力极低。高校的“两课”是作为必修课开设的,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但却被学生们视为“无用课”。为什么“如此重要”的“两课”不被学生“看好”呢?首先,课程的理论内容空洞,不具有实效性。也就是说学生们在学过“两课”之后不能及时地作为知识有效反馈利用,这种结果导致学生们对这种“干燥且乏味”的纯理论课提不起兴趣。其次,学生的价值观念与“两课”教学内容的冲突。这种价值冲突致使学生对“两课”教学内容产生抵触,认知度与接受度大大降低,“厌学”情绪自然而生,且不可避免。最后,“‘两课’无用论”观念根深蒂固,导致了学生的“习惯性”思维产生。也就是说,学生在学过“两课”内容之后,一部分人的思想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或者说他们可能会在不经意间萌发出理论所指引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又或者说他们在处理一些问题,对一些事情发表看法时已经用到“两课”的某些理论,但就是这种“习惯”让他们早已忘却了“两课”对他们的启发与帮助。

2.教师的授课技巧和授课水平有限。担负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教学的“两课”教师,需要具有高度的理论素养和文化修养,特别是知识自我更新和教育艺术与时俱进的素养。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两课”的师资队伍还远远不能满足这种崇高的期待。虽然大多数教师教学态度认真,能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不少教师上课仍然缺乏针对性。比如有的照本宣科,有的满堂空洞地大道理说教,有的只顾自己念讲稿,对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不管不顾,有的对课堂情境不能进行正确判断和掌控,更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了。仅把思想理论课当作知识课,只会用考勤、考试来约束学生,学生非常反感,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差的重要原因。另外,有些教师价值取向发生倾斜,他们世俗功利、金钱至上、名利第一,因此奉献敬业精神明显下滑、师德魅力逐渐削弱。上述状况造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书育人责任心淡薄,教育热情减退,进取心不足,从而养成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态度,使教师形象严重受损,教学实效性必然受到影响。

二、新形势下高校“两课”教学的改革措施

1.切实提高教师素质。“两课”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键和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实效性的增强,有赖于教师素质和水平的提高。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教师,才能上出学生所喜欢一流水平的精品的课程。因此,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两课”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训,通过教师引进和培训,改善师资结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自身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增强教师的个人魅力;人才的引进来源要广泛,不要仅仅局限于某些地区或某些高校。另外,现在在高校里,“两课”教师的学历和职称层次低,出去培训的机会很少,甚至几乎没有,高校要创造条件,给教师提供多的培训机会。另一方面,要树立竞争观念,建立优胜劣汰、奖优罚劣的竞争和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提高人才质量,优化“两课”教师的队伍结构。

2.改革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专业知识和学术本身的意义,而忽视其塑造人的人文性质意义。“两课”教师要做到教与学的互动,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做到由“教师为主”向“学生主体”的转换,坚持以学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性地采取课堂讨论、案例教学、主题演讲与答辩、情境教学、热点评说等教学形式,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探究和合作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在愉悦中学习。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主张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把人的培养和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点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并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学习中将体验与兴趣结合起来,将自己的学习方法、价值观与知识的获得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模式是适应新时期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念:第一,变教师正面灌输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培养,教师的作用仅仅是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案例引发学生讨论,起到一个启发引导的作用。第二,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靠严格管理的“他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引导学生实现从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转化,使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社会化的过程中能够保持自身个性的健康发展。

3.增加两课社会实践活动。“两课”教学更重要的是探讨如何在实践活动之中消化所学的理论,把科学的理论内化为学生坚定的信念。社会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两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4.改革考核方式。很多高校的“两课”考核对学生的成绩总评采取“三七开”的办法,即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这种方式在过去的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学生的不断变化,这种方式已经越来越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两课”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课程特点来看,“两课”和其他课程相比,的确有自己的特点,只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哪怕平时不学习,考试时临时抱佛脚,背一背、记一记,也大致能应付及格,至于学到知识没有,起到了思想教育的作用没有,是另外一回事。即使这些学生碰巧考了高分,也不能证明他学得有多好,思想品德有多高尚。如果考核方式不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真正的学习水平,就会挫伤一部分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他们心理的不平衡,甚至观念的扭曲,更为严重的是会败坏学校的学风、校风。因此,“两课”的考核方式应改变以闭卷考试为主、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状况,实现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逐渐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比重,原来占70%,逐步降到50%或30%,提高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出勤、纪律、课堂讨论、小测验、课外实践、小论文和调查报告等。这样,能从机制上逐步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冷漠和无动于衷的状态,唤醒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觉醒,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改革任务。没有全体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参与,“两课”的教学改革将只会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第11篇

作者:[美]鲁斯克著

译者:王英、郑德高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3月

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问题专家之一,曾经做过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市的市长,现为独立的城市政策问题顾问,出版过多部有关城市与郊区问题的著作。本书作者将问题分析与政治实践相结合,应用详细的人口调查分析来证明大部分经济发展良好的城市是“弹性的”,即城市在区域政府的管理下能使其郊区具有很高的吸引力,拥有较低的贫困和犯罪率、较好的教育体系和财政预期。

乐活世界(揭秘全球购物中心)

作者:香港理工国际出版社主编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3月

本书辑录了近30间世界各大城市最具想象力与创造力的Shoppinq Mall设计方案,作为记录当代全球超级购物中心设计成就的坚实见证。全书以ShoppingMall的建筑设计为核心,将“乐活”概念贯穿其中,图文并茂,向您展示最优秀的设计方案。

建筑是什么:关于当今中国建筑的思考

作者:季元振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4月

本书对近年建筑及房地产业的业内热点问题进行评论,反思当今中国建筑界,推及房地产,指出业内存在的重重弊端,呼吁建筑师应更多地关注诸如住房,学校、医院、工厂等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而不是过分追求创意,造型的炫彩而忽视了实用功能。当今中国民生问题还解决得不好,华丽的大型建筑带来的不菲造价更使民生问题加剧。本书对年轻人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也提出了诸多建议。

建筑环境设计:写给建筑师的设备设计

作者:[日]伊藤真人著

译者:周有芒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4月

建筑计划、结构计划及设备计划是建筑设计的3个主要支柱。设备计划涉及的课题范围很广,从地球环境到室内环境,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本书作者伊藤真人长期在竹中工务店工作,参与过很多大项目,精通空调、给水排水和电气各个领域的工作。本书作为建筑环境设计的一本力作,融入了作者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开发成就。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会了解到建筑设备计划的很多基础知识,培养自己的应用研究能力。

世界住宅图鉴(最新修订版)

作者:《世界摄影图鉴》编辑部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4月

住宅是最平凡不过的事物,但是却承载着异常厚重的寄托。政治、经济、地域文化、自然环境、材科技术,建筑师和房主人的个性气质,全部都要在住宅中得到反映。不过分地说,住宅是我们托付生命的事物。本书从世界范围内精选了268位殿堂级大师的400座住宅,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实用参考价值。赏析文字对最精彩之处做了切要的解说,帮助理解作品的神髓。

弗菜彻建筑史

作者:[英]丹,克鲁克香克主编

译者:郑时龄,支文军等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弗莱彻建筑史》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学术价值的建筑通史之一,被誉为“建筑师的‘圣经’”。本书以大量实证资料为基础,概括出从史前时期到国际时尚每一个建筑文化时期建筑的最主要特征、讨论形式与发展机制,同时将建筑置于影响其发展变化的因素之中,运用比较法讨论了每种风格的建筑在平面、墙体、门窗、屋顶、柱式、线脚和装饰特点等方面与其他时期或其他风格的异同,以加深对风格特征及其源流的认识。

丹下健三与新陈代谢运动-日本现代城市乌托邦

作者:[美]林中杰著

译者:韩晓哗等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新陈代谢主义立足于城市的现代主义模式的对立面,创造了诸如人工土地,海上文明和代谢循环这些富有野心的设计概念,而这些概念都体现了新陈代谢的社会变革思想。作为第一本有关新陈代谢运动的都市主义和乌托邦主义的长篇批判性著作,本书将新陈代谢主义置于日本大规模城市重建,经济腾飞奇迹和社会政治再定位的历史大背景之下进行阐述。

光辉城市

作者:[法]柯布西耶著

译者:金秋野、王又佳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本书法文版1933年著就,1964年重印,英文版于1993年出版。作为城市规划界公认的第二位城市规划基本理论,《光辉城市》是柯布西耶一生建筑思想之结晶,闪耀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光辉。作为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其思想以大工业为背景,同时试图对工业化本身的弊病进行克服,强调建筑与自然对立中的相互包容和建筑作为人类居住文化总容器的艺术之美。今天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的城市规划都受到了他理论的影响。

建筑师的大脑:神经科学,创造性和建筑学

作者:[美]哈利・弗朗西斯,茅尔格里夫著

译者:张新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6月

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理论有实际的生物学基础吗?建筑师拥有很特别的大脑吗?当今的神经科学为建筑学提供了设计思路的新基础吗?本书研究建筑师和设计师是如何看待现象世界的。作者简要介绍了过去50年里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思潮,这些思潮是哲学、心理学和生理学方面的认知表现形式。这本书呈现了一些不朽的建筑思想在神经科学方面令人惊讶的确证,以及从建筑经验的多感知本质到模糊性和隐喻性相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必然关系。

欧洲建筑纲要

作者:[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

译者:殷凌云、张渝杰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6月

这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以接触的建筑物为中心,讲述了建筑的故事。自1942年问世以来,这部著作成为有关欧洲建筑最受欢迎的读物之一。佩夫斯纳生前曾多次修订,使此书与时俱新,保持生机。时至今日,它并未随着作者的离世而失色,仍然是学习西方建筑史的经典读物。

建筑之梦: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著述精选

作者:[美]赖特著

译者:于潼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6月

有关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书籍浩如烟海,其中很多都是他所做文章和演讲稿的选本――从作品全集,到有关某些主题的文集和选集,前者让人望而却步,后者则关注范围较窄,或者选材较泛。本书所选十五篇文章来自赖特

最有影响力、最发人深省、最具持久魅力和可读性的著作,它们是赖特于1900年至20世纪30年代所写的文章,就像他当时的建筑作品一样,在欧洲和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影响了现代运动的发展历程。

西方建筑史:从远古到后现代(原书第2版)

作者:[美]马文・特拉亨伯格,伊莎贝尔・海曼著

译者:王贵祥等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6月

作者清晰地解释了从远古到21世纪那些塑造了人类建成环境的形式、材料以及技术的剧烈变化。行文深刻。准确而不失生动,书中既有对长期历史倾向的讨论,也有对标志性建筑以及重要建筑主题的深入分析――比如新石器时代纪念性建筑的诞生、古典柱式的发明、19世纪建筑师所面对的现代性问题以及21世纪建筑充满复杂性的挑战。那些塑造了建筑功能,形式及其所象征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也得到了深刻的详尽分析。

鲍姆施拉格-埃伯勒(BE)

作者:贾倍思编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7月

鲍姆施拉格和埃伯勒的作品近十年来不断出现在国际著名的建筑刊物上,而且获得了不少的建筑奖项,特别是在生态节能建筑方面的成就格外引人瞩目。事务所成立以来,作品从最初的奥地利西部山区的经济住宅,到现今的遍布欧洲各地的大型项目,涉猎广泛,近些年还参与北京的一些建设项目。本书介绍了该事务所的建筑思想和所处的环境文化背景及近10年来的设计作品,分析结合中国建筑发展现状和面临的课题,作者对每个作品都加以点评。

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

作者:[美]伊维塔・泽鲁巴维尔著

译者:胡缠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6月

从英语谚语“房间里的大象”入手,从社会学角度剖析人们私密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对于某些显而易见的事实,集体保持沉默的社会现象,作者将之称为合谋性沉默。作者阐述了合谋性沉默的成因,组成形式、参与者的动机和表现,以及这种沉默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并探讨了打破沉默的可能和方式。刘瑜作序推荐。

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

作者:[美]安东尼・刘易斯著

译者:何帆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8月

看官员的诽谤诉讼如何扼住媒体的喉咙,百年老店《纽约时报》面临倒闭之险,奋而告上美国最高法院j看联邦大法官如何甄别宪法真义,力挽狂澜,力挺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的权利,铸就言论自由史上的里程碑。《纽约时报》资深记者,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刘易斯以翔实史料,生动笔触,系统回顾了这起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案件。一册在手,纵览美国两百余年言论自由的司法斗争史,五味翻陈。

高难度谈话

作者:[美]道格拉斯・斯通等著

译者:王甜甜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第12篇

 

实习生个人总结1

 

这次实习,除了让我对商业企业的基本业务有了必须了解,并且能进行基本操作外,我觉得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收获也是挺大的。作为一名一向生活在单纯的大学校园的我,这次的实习无疑成为了我踏入社会前的一个平台,为我今后踏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首先,我觉得在学校和单位的很大一个不同就是进入社会以后务必要有很强的职责心。在工作岗位上,我们务必要有强烈的职责感,要对自己的岗位负责,要对自己办理的业务负责。如果没有完成当天就应完成的工作,那职员务必得加班;如果不留意出现了错误,也务必负责纠正。

 

其次,我觉得工作后每个人都务必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正所谓做一行就要懂一行的行规。在这一点上我从实习单位同事那里深有体会。比如,有的事务办理需要工作证件,虽然对方可能是自己认识的人,他们也会要求对方出示证件,而当对方有所微词时,他们也总是耐心的解释为什么务必得这么做。此刻商业企业已经纳入正规化管理,所以职员的工作态度问题尤为重要,这点我有亲身感受。

 

最后,我觉得到了实际工作中以后,学历并不显得最重要,主要看的是个人的业务潜力和交际潜力。任何工作,做得时间久了是谁都会做的,在实际工作中动手潜力更重要。

 

因此,我体会到,如果将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与更多的实践结合在一齐,用实践来检验真理,使一个本科生具备较强的处理基本实务的潜力与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才是我们实习的真正目的。

 

很感谢实习单位给我这个这么好的实习机会,让我学习很多、成长很多、收获很多。

 

实习生个人总结2

 

经过几天的实习,今日到了结尾的时候,在这一次实习中我学到很多,也感悟到很多,怎样说呢。如果没有一种好的毅力和耐心是做不好这一份工作。

 

记得刚到企业的时候,我还并不适应哪里的环境,看到周围陌生的环境,让我觉得莫名紧张,当我听到我是拣货员的时候我就想到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果不其然的确很重要,当主管第一次带着我们去产库介绍各种衣服的库位的时候,我们都一头雾水。可是经过他在番教导,我们最终掌握了技巧。

 

前两天时间,我们都小试牛刀的接了几张单的工作,我第一次想“难道就这么简单”结果我错了,其实这并不简单,需要做到百分百准确,如果不准确的话,又要麻烦到其他部门的人员。

 

作为拣货员,我想必须做到三点:快、准、狠。如果做不到这三点的话,产量出不来,我们是为了迎战双11而战斗的。

 

到了双11那天,那天的工作量超乎我的想象,为什么这样说呢,原本前两天的单没有那么多,几乎没有的。结果到了双11这天那些单一篮一篮的来。

 

我们拣货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不能随便对待,虽然受伤了我们也不能停下来,因为双11就像一场“世界大战”而我们拣货员就是“前线的战士”,所以我们不能停下来,要一向前进。

 

虽然每一天都要走几千甚至上万步的路,可是,我觉得这是值得的,因为他让我们明白了这就是工作,这就是赚钱的来之不易!

 

我不说自我有多厉害,只要我比别人努力了,比别人勤奋了我就觉得很开心,因为我看到其他班的同学都哪里玩,在哪里闹,而我自我却在努力工作,这就是我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

 

在实习中,我感觉自我做的还不够好,有时遇到困难不知如何去解决,也有时心不在工作上。就是这样导致了我的工作量下降了。这就是我说的,没有好的心态是做不好的这份工作的。

 

之后我被调了部门,调了部门必须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我做了收货员,每一天都要收几大包几大包的衣服,即使很累可是也不能停下来,停下来了货就会积少成多。

 

累是肯定的,在社会的工作中是要靠自我打拼,累了没有人会帮你,仅有靠自我。即使有许多的不屑,可是我们也不能埋怨,埋怨是没有用的,要埋怨只能埋怨自我为什么没有做好。

 

在这次实习中,我想我们不是为了那一份工钱,而是我们在其中学到什么,领悟到什么。

 

实习生个人总结3

 

白云浮动,传奇被停留在过往,落叶沉睡于大地,孕育着一个希望的诞生。20xx年的夏天,这是我进入广西民族医院实习的开始。广西民族医院,承载着我的梦想--去当一名光荣的白衣战士。生命的意义是由自己定义的,为了给自己医学知识充电,而实践的过程是所有课本不能给予的。

 

这是一次经历的跨越,是一次知识的累积,更是一次生命的震撼。感谢辅导员实习前对我们的关照和提醒,让我们提前对未来自己的岗位有了点了解和准备。原本迷茫与无知,现如今满载而归。尽管时间很不长,但收获却很多。

 

由于对医院的基本情况、医疗管理流程等知之甚少,同时接触社会少,缺乏与患者及其家属、医生、护士等沟通的能力,到医院进行临床实习时显得手足无措。可是,现在实习后,可以基本了解医院的工作流程及医务人员的基本职责。

 

镜中的我,穿着干净的白大褂,戴着洁白的帽子和口罩,想想自己第一次穿着白大褂的那份自豪,心底的那份坚定与自信犹然而生!

 

实习了一年以来,我最深的体会就是要不断学习,不断实习,学无止境。其实我们也知道,学习知识本身就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断探索的过程。一年后的我们也要离开校园,踏入社会,然而社会看重的不仅是我们所学的书本知识,更多的要看我们是否掌握了适应社会的能力。一旦踏入社会,我们就必须去适应,去融入。那么怎样去做,怎样才能学以致用,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有踏实的基本功,以知识为后盾,以不变应万变。而这些是我们在学校学习的主要目标。平日里看到许多医师除了照顾好自己的病人,还刻苦地钻研医学知识,利用闲暇时间看更多的中医书籍。这让我认识到学习知识是永无止境的,要踏踏实实学好本领,特别是学医的,要对得起每一个宝贵的生命。

 

每次查房的时候,主任都会先和每一个病人说声“您好”,给予亲切的微笑,或者拍拍病人的肩膀,给予病人信心,这历历在目的一幕,让我学会待人要真诚,病人更需要我们的关怀。还有,踏进医院,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我微笑着和医护人员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朋友的关怀。见习期间,也认识了一位大四实习生,她真诚待人的面庞让我难以忘怀,教会我许多尊敬他人,为别人着想的人生细节,她那纯净的眼神至今洗涤着我曾经污浊的心灵。

 

其实,不管在哪个行业,热情和信心都是不可或缺的。热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激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激情与耐心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工作才能做到最好。看到主任耐心地为病人解释病情,细述治疗方案,让病人安心地治疗,放心地住院,让我学到了很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习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习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若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习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理想。通过实习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更加令人印象深刻,能够在实习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习,巩固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知识,补偿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实习环节,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临床实习的几个月来,我接触了许多人,他们之中有教授、有住院医生、有护士,他们职务虽不一样,但对工作的执着和热诚,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却是一样的且持之以恒的。与他们相比,我们相差甚远。我们对工作远没他们那么执着和热诚,那么精益求精。我们刚去实习的两个月兴致高昂,什么事都抢着干,每天去得早走得晚,渐渐地,有些同学就坚持不住,开始迟到了。而我,虽然从不迟到,但也不像以前去那么早,工作热情也没以前高了。想着刚去实习那会儿,只要听说哪个病人有异常体征,不管那病人是不是我管床或是不是我病区的,我都会去看,去摸,去听。可现在,除了我管床的病人外,其他的病人我都不怎么关心了。是自己都知道,不用看了吗?应该不是。往往是自己以为知道了,其实还不知道。医学博大精深,千变万化,同样一种疾病在不同病人身上的表现往往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多接触病人,多思考,多总结。在与病人的接触中我们往往可以获得对疾病诊断极有帮助的临床资料。在这方面,我还做得不够,今后我应与病人多接触,对工作保持激情。

 

那个开始一脸茫然的我已经渐渐远去,当我转身回眸时,才发现在那个刚刚逝去的一载里仍然留有自己的身影.。观察中培养我们点点滴滴,我们将以更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更扎实牢固的操作技能,更丰富深厚的理论知识,走上以后的工作岗位,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不但让我巩固书本里的知识,更让我得到书本以外的人生经验。社会实习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习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大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习中得到锻炼。

 

最后,非常感谢广西民族医院医院给我实习的机会,也感谢各位代教老师在工作忙碌之时,还要带领我们这些实习生,教导我们正确的方向;也很高兴与其他实习生,在紧凑的实习生活中不但互相学习,并且还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虽然实习时间持续较久,难免觉得疲累,但这段时间却给了我无比大的收获,除实务工作上的学习外,人际关系的拓展、职场文化的百态、还有一些活动的参与都让我获益良多,这样充实的生活,我想会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时光。

 

实习生个人总结4

 

假期总是充满了激情和动力,刚刚放假回家的我又在家乡开始了假期的实习。专业对于能够寻求工作的我来说已经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槛。由于考研期间学的专业为企业管理,并且我对于管理工作又有大的兴趣,于是我就在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进行的实习。

 

根据实习要求,我们就应要掌握在学习中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并且寻找机会参与国际贸易实践,并且在实际中寻找在理论学习中的不足。刚进去公司第一天,在学校已经懒散惯了的我的确有些不太适应,首先每一天早晨的8点上班就让我有点不太适应,虽然公司的领导对于我这种实习生不会太在乎这些,但是我也不能在这种所谓的优势下颓废。慢慢的我已经就习惯了,早起已经成为此刻一种习惯了。因此在公司的第一感受就是要有时间观念,真正的认到了时间的重要。

 

虽然我在考研期间,我对于企业管理自认为已经有很深的了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切又都是那么的不足。书本上所学的基本理论在实际中根本用不着,实际操作潜力基本上没有,总之从中学会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例如,以前的我只明白管理的理论识,而此刻我能够根据公司的实际状况作出自己的决定,自我感觉还是进步很大的。

 

在公司实习期间,我也学会了很多的东西。了解了许多我在学校的书本上没办法学的东西,下面就我对于实习的一些感触:

 

首先,要遵守时间。们常常用“一杯茶,一张报纸”来概括国企的资料。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但是,这却引起了我的思考。这一个话题,就应是与我所学的学科最贴切的了。时间就是生命,以前的我没有感觉到时间的珍贵,此刻的我如同新生的力量,浑身充满了力量和激情。在刚刚进入实习单位的第一天,我就迟到了,十分令我尴尬。由于以前我对于一般的国企的印象就是懒散,松懈,天天无所事事。虽然公司的老总没说我什么,但是我能够感觉到老总对我的不满,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在迟到过。迟到能够使你降低你在领导心中的形象,会失去对你的信任,你的未来可能会在一瞬间失去。管理大师阿拉克说过:人是时间的消费者,又是时间的浪费者。可见对时间管理就是要避免时间的浪费,我们都要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时间。无端的浪费时间无异于慢性自杀。这是我最大的感触。

 

其次,要善于学习。刚进去公司的时候,我什么也不会,就相当于一个文盲在一群知识分子中。此时学习潜力就会很重要。我自我感觉我的适应潜力还行,在工作后不久我就能够胜任很多工作。在现实的生活中,学习潜力很大状况下决定你的未来。在管理学中,一个合理的管理者最基本的事情就是要善于学习,能够和员工们打成一片。学习能够修养身心,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能够使自己在不同的环境中很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

 

在次,就是要服从领导的安排,各师其职。在一个公司中,就是一个很大的整体,相当以管理学中的一个组织,服从组织的领导,是一个员工最基本的要求。一个领导都不期望自己的手下有越级的行为。在自己的工作上尚做好自己的事情,并且能够最好是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尤其刚进入公司的新手,这些都有可能会提高你在领导心中的地位,从而有机会提高并且进一步发挥自己的实力。当然,现实的社会不会因为你的实力就会让你又发挥实力的机会,所以你要把握住一切可利用机会,当然能不腐败就不腐败了。在学校中我已经能够感觉到金钱的诱惑,更别说在社会这个大染缸。

 

当然,我刚进去公司的时候,一切都是一个新手。很多事情需要和别人沟通,否则你可能会什么也做不成。所以,要善于和同事们沟通。管理学上说,沟通是一门技巧,好的领导者会合理的利用这一手段提高企业的效益。我在实习中,也能够感觉到沟通的重要,有很多事情不是你不会做,而是你的经验不足,或者说是你的社会阅历不够。就拿我在单位的实习来说,领导让我做一份演讲稿PPT,在学校的经验,只是追求图片的花哨,但是等我做完了,领导让我重新做,我一阵的迷茫。幸好我的同事提示醒了我,演讲稿要做的简单明了,而不是只是追求好看。二是要追求实用。这就是经验。

 

实习生个人总结5

 

在这个学期我来到了xx公司进行学习,修正高新药业坐落于长春市高新区,她是一个经过许多年风霜并逐渐发搌壮大的企业,这个现代化的综合性的制药企业拥有许多认真负责的员工,公司自创立以来用自我的工作理念“修元正本,造福苍生”赢得了消费者的好评,作为正处在萌芽期的我能来到这个现代化科技含量高并且人性化的制药厂是十分荣幸的。

 

在那里,我明白了药物的生产流程,在那里我结识了许多与我年龄相仿的技术工人,他们不仅仅向我引见了药物生产的过程以及原理,并且还告诉我许多他们实习的经验以及我应当注意哪些,在这些天的交换与学习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制药方面的专业知识,而这些是我们此刻还没有学到的,这使我开拓了视野更主要的是我在对待企业以及自身发搌方面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据此药厂的管理人员说,那里每一个员工在上岗之前都需要将近半年的培训,这个培训不仅仅是培训他们的技术以及密力,也是要在培训过程中了解未来员工的品行,这既是对他们的考验也是对其表现的评估,回顾天泰药业材漫漫征程,不难发现,高瞻远瞩与脚踏实藏的统一,理性与活力的交织,自信与务实材辩证至关重要,任何一个厂子的建立都不是轻而易举。

 

在建厂的初期修正药业还是个"袖珍药厂",在修正企业的精神下员工和领导坚持不断的努力,药厂生产出的药品最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们没有被困苦阻碍,没有早恶劣的条件下止步,艰苦奋斗是一个企业求生存求发搌的重要条件,在脚踏实藏时又要高瞻远瞩,这些年来,公司领导班子团结而有活力,活力是克服困苦动力。他们用是中超前的眼光缜密分析,谋划未来,这使公司的治理,制度构架,人员观念得到全面的提升,在荣誉和成就面前,天泰人并没有满足现状,他们深深的明白要创业就必须创新,创新就意味着打破常规,他们的核心力量集中于新产品的研发,这些年公司一向秉承着“修德正心,开创无限”的理念,以国家技术中心为依托,做好科研工作,为公司新药领域及现有的种类换代升级打好基础。

 

在修正精神的旗帜下,其员工将一如既往的致力于推动制药技术的应用和发搌,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我认为一个医药企业最终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盈利,她有着更重要的职责和义务,就是:为广大病患者供给良心药、放心药,好让他们早日康复,为员工供给良好的个人发搌空间;为社霍憎出应有的贡献。

 

众所周知,要想把一个企业做大不是很困苦,可是要把一个企业做长久甚至长盛不衰却是很不容易的。我以往在一些统计上看到过,修正企业与昙花一现的企业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和企业材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随着市场、科技提高、内部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坚持自我不可替代的一种本事,这种本事之所以重要,因为他带来的竞争性是买不来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修正药业将中草药物的研究放在重要的位置是有他的原因的,因其防治疾病的原因,药物往往包含结构性质不尽相同的多种成分。

 

经过同工厂的工人聊天中,不难发现,一个企业治理本事对企业材兴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成功的避免了形式主义,让人们真切的看到,企业或者员工的行为和外部形态都与内部的意识形态达成统一,真正的做到了言行分歧,表里如一,在那里每个员工的心态,每个员工的行为,处处体现着其高瞻远瞩与脚踏实藏的统一,理性与活力的交织,自信与务实材辩证,任何企业都需要其独特的企业文化。

 

因为,企业文化总是标志着该企业材视野和品位,一个企业假如没有文化,尤其是没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那它好比建造房子时,仅有砖瓦,沙子,没有水泥一样。总之,当企业材发搌到达了必须高度时,为了能再上一层楼,再创新的辉煌,这个企业就必然要提高它的文化素质,仅有这样,这个企业才可能会具有一种长久的生命力。

 

经过这次实践,让我发现,我们此刻学习的知识还远远不够,所以在今后的两年里我们必须要努力学习,当然同时也让我发现,工作并不只是工作,同时也要求我们要学会许多做人的道理。做药要讲求良心,假如连人都做不好,那么谈其他的还有什么用呢从学校走向社会,从教室走向工作岗位,从学生变成员工,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生活环境,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思考方法,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才能更好的适应企业材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以前并不十分了解的事情,所以这次实践使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