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4 17:47: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资质变更申请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特点
一是,影响因素多。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人的因素、机械因素、材料因素、方法因素、环境因素等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工程质量。尤其是水利水电工程主体工程方面的建设,一般由多家承包单位共同完成,因此其质量形式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
二是,质量波动、变异大。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周期长,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受到系统因素及偶然因素的影响,使产品质量产生波动大;同时由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任何因素的变异,均引起工程质量的变异。再者,由于工程施工过程中,工序较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取样数量受到各种因素、条件的限制,使产生错误判断的概率增大。
三是,终检局限性大。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产品位置固定等自身特点,使质量检验时不能解体、拆卸,所以在工程终检验验收时难以发现工程内在的、隐蔽的质量缺陷。同时,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三者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使工程质量受到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的制约。因此,应针对施工质量的特点,科学进行施工质量管理,并将施工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2 施工质量的原则
主要有三个原则,需要贯彻、把握整个质量管理的全过程。
一是,质量第一的原则。工程建设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息息相关。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繁荣富强,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子孙幸福,所以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要确立质量第一的原则,必须清楚并且摆正质量和数量、质量和进度之间的关系。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数量和质量都将失去意义,也没有任何使用价值。而且数量越多,进度越快,国家和人民遭受的损失也将越大。其次,施工质量反映一个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业务信誉。坚持质量第一的观点就是要求施工质量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的规定,符合承包施工合同的要求。
二是,预防为主的原则。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长期以来采取事后检验的方法,认为严格检查,就能保证质量,实际上这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从消极防守的事后检验变为积极预防的事先管理。因为好的产品是好的设计、好的施工产生的,不是检查出来的。必须在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事先采取各种措施,消灭种种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因素,以保证产品质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坚持预防发生质量事故,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要求对生产以前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注意施工方法和工艺是否符合施工技术规程,权衡建筑材料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三是,为用户服务的原则。真正好的质量是用户完全满意的质量。进行质量管理,就是要把为用户服务的原则,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出发点,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同时,要在项目内部树立“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各个部门、各种工作、各种人员都有个前后的工作顺序,在自己这道工序的工作一定要保证质量,凡是达不到质量要求的不能交给下道工序,一定要使“下道工序”这个用户感到满意,工序之间要衔接好,防止弄虚作假。
四是,用数据说话的原则。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从量变到质变,任何质量都反映一定的数量,评价一个工程或工序的质量,应依靠反映实际的必要数据,来评价它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而不是凭表面现象或主观论定,否则就谈不上科学的管理。以数据作论证要充分注意取样、化验或材料检验等工作,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工程实体或工作对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整理,从而研究工程质量的波动情况,寻求影响工程质量的主次原因,采取改进质量的有效措施,掌握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的客观规律。在一般情况下,评定工程质量,虽然也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检测计量,也有一定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往往不完整、不系统,没有按照数理统计要求积累数据,抽样选点,所以难以汇总分析,有时只能统计加估计,抓不住质量问题,既不能完全表达工程内在质量状态,也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质量教育,提高企业素质。所以,必须树立起“用数据说话”的意识,从积累的大量数据中,找出质量管理的规律性,以保证工程质量的顺利完成。
3 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施工质量控制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监督工作体系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规定的标准和等级要求。
3.1 控制途径
首先要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包括审查进入施工单位的资质证明文件,审查开工申请书、检查核实与控制其施工准备工作质量;审查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审查有关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质量证明文件,确保工程质量有可靠地物质基础;审核反映工序施工质量的动态统计资料或管理图表;审核有关工序产品质量的证明文件、工序交接检查、隐蔽工程检查、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查报告等文件、资料,以确保和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审查有关设计变更、修改设计图纸等,确保设计及施工图纸的质量;审核有关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等的应用申请报告,确保新技术应用的质量。审查有关工程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的处理报告,确保质量缺陷或事故处理的质量;审查现场有关质量技术签证、文件等。
3.2 现场监督检查
包括开工前的检查,主要是检查开工前准备工作的质量,能否保证正常施工及工程施工质量。工序施工中的跟踪监督、检查与控制,主要是监督、检查在工序施工过程中,人员、施工机械设备、材料、施工方法及工艺或操作以及施工环境条件等是否均处于良好的状态,是否符合保证工程质量的要求,若发现有问题应及时纠偏和加以控制。对于重要的和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还应在现场进行施工过程的旁站监督与控制,确保使用材料以及工艺过程质量。工序的检查、工序交接检查以及隐蔽工程检查,在施工单位自检与互检的基础上,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人员检查确认其质量后,才允许加以覆盖;复工前的检查,当工程因质量问题或其他原因停工后,在复工前应经检查认可后,下达复工指令,方可复工。
4 建立确保质量的保证系统
应包括制定质量管理目标、建立质量责任制、培养技术工人、进行质量信息情报整理工作。
工程质量全面管理的目标,是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尤其是施工技术规程进行施工,确保该项目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实现设计的工程效益。在技术规程中,对各个单项工程,每个工程都提出了具体的工序和工艺要求,领导施工的项目经理,应遵照合同要求,全面抓质量管理工作,制定质量保证计划,要求有关部门具体实施。
大型工程项目,应设立专职的施工质量检验监督部门,并建立一系列的质量监督制度,明确质量责任制,做到有领导、有标准、有检查,才能落实质量控制工作。应建立的质量检查制度主要是原料、半成品和各种加工预制品的检查制度,工作班组的自检和交接制度,隐蔽工程验收制度,重要工程部位基准线检查制度,基础工程和主体工程检查验收制度,竣工检查验收制度等。
在各个岗位上劳动的技术工人,是工程质量的创造者。因此,对于所有在重要岗位工作的技术工人,在正式进场施工以前,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操作训练,使他们了解施工技术规程的要求,掌握要求的工艺和施工方法,认真负责的进行施工,才能保证每个工程部位的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