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6 06:24: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一学一做交流发言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做中学” 数学教学 实践
我一直从教小学数学,但多少年来在学校教导处兼管科学教学,经常参与科学老师们的研讨活动,研读教材、探讨教法、寻求发展。我很喜欢科学教课书的编写,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内容丰富。每一课的主题探究,书中没有现成的结论,要通过学生自己去猜想、实验、探究、观察、发现、归纳等,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而学生上科学课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厚。当时我心里就踹磨着,什么时候数学课本也像科学教科书这样编写那就好了。好在新课改数学课本的编写已经向这方面发展了。以前教材中结论、计算、应用题例题等都写得完完整整,现在书中留了布白,给学生思考、填写,学生有了机会,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和天地。
2004年学校成为第一批常州市“做中学”项目实验学校,我便参加“做中学”课题,把“做中学”在科学中的理念,延续应用到数学教学当中,感觉非常好。2008年,我又参加了“做中学”推广运用课题:“做中学”在小学教学中运用的研究,该课题被批准为省“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几年的实践感到学生收益匪浅,成效显著,学生在学习态度、方式、能力等方面均产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数学探索――我要动手探究体验
“做中学”刚开始阶段,记得课堂里让学生去做,学生不知道做什么?从哪儿做?怎样做?你看我,我看你。只能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去做。逐步地发展到小组里讨论出“做”的方案,再分工合作,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聚精会神。做一做、填一填,仔仔细细地观察,新奇的发现。学生更多的是快乐,变得越来越有自信。慢慢地由原来的认真听课为认真动手做,自主探究;从单一的一问一答,变为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原来的学习方式是等、靠、要,课堂里发言成了少数几个学生的专利,害怕自己说错了难为情;甚至把没被教师叫到发言当作是幸运的。现在课堂里各抒己见,生怕自己的发现被同学抢先说了,积极展示自己的风采,常常为一种观点而争辩。
例如,在认识圆柱体的侧面时,以前是看教师做,得到圆体侧面是一个长方形。现在,人人动手,有做圆柱体的,有折圆柱体盒子的,再通过观察、思考、发现,课堂里热闹开了。这个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侧面展是长方形。”另一个小组发言说:“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正方形。还有的说:“是平行四边形。”“是不规则图形。”谁也说服不了谁,怎么办?动手研究研究,一番探索体验后,各小组开始交流。有了实践体验和思考,就为发言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纷纷拿出展开图形,摆出理由。小组的精彩发言出乎了我的预料:“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都可转化成长方形,书上结论精辟。”这些不同的声音,让我体味到“做”所产生的学习方式变化,所带来的数学课堂变化。
再如,在学习“方程单元等式的性质二”时,一位学生提出:“不等于0的数,是不是指同乘同除以都要不等于0的数?”当时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说呢?”结果出现了三种情况,一是同意两个意思都有,一是同意同时除以时0除外,极少学生拿不定主意。这时我及时给予引导,大家写几个等式试试看,举举反例来研究一下,学生们在“做”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只是指等式两边同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在“做”的过程中理解,在争的当中明辩,学得轻松,掌握得牢固,学生体会到一种,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
二、数学思维――深层次挖掘提炼
“做中学”在数学中的应用,从不会做到会做,从怕说到想说、抢说,从不会思考到会思考……但我认为不能停留在“做”的形式上,要让“做”得到提升,让学生真正感受并获得深刻认识。通过实实在在地“做”去感悟、去探究、去观察、去发现、去归纳,在各方面都得到提高,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三、态度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课堂中发现以前一些学生不是不发言,就是分心走神,小声讲话,做小动作,学生要讲、要动。让学生有事可做,让学生做自己的事,那么做起来就特别带劲,还十分认真、尽力,学生必然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课题刚开始实施阶段,上数学课布置学生带操作材料,确实是只有几个人带,我心里在为他们着急。现在课中需要用材料时,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准备,就等你给机会他们做。你看现在课中填写的表格,比以前认真;内容不像以前那样大多相同,而是内容丰富多彩,有创意,把自己动手实践,仔细观察、归纳得到的都填写在表格内,且注意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的过程,由以前无目的“玩”,变得有目的有计划,好似一个个小科学家在做精细的实验,一次不成功,再来一次,变得有责任心、有信心积极性高,兴趣浓。也正是我们所要培养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做中学”应用到数学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实施课题要舍得花时间,但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师生互动更要安排得巧,鉴于学生积极性高,可课前、课内有机结合;学生个体存在差异,不能一刀切,不应全丢给学生,对于一些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应及时给予鼓励的同时,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支持,否则他就会掉队。例如,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说一说,就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做。有困难的学生,一时难以想到转化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老师就要启发学生求圆周长时化曲为直,这里是否可把圆进行转化,让学困生向目标努力。在剪拼时,我看到有的学生把圆片上扇形剪断了,拼不好,这时我就是他们的同伴,共同完成探究过程。久而久之,学生就亲近你,从而对学科产生兴趣,一种内驱力便油然而生。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多种思维能力和学生的空间概念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究与创新精神。现代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修正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因此,我觉得抓好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读想、议论、试做、听讲、应用”五个方面是非常必要的。
1.重视“读想”环节,养成良好习惯。很多人认为读只表现在语文中,其实数学也要重视读的过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它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质量、数学学科特点等众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读教材包括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课前读教材属于了解教材内容,在学生自读教材时,有许多简单知识学生是可以理解的,部分好学生也能发现疑难问题;教师只要对不同层次的知识点加以引导,就可以让学生轻松获取知识,同时能力也能得到培养。课堂读教材则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有关知识点;课后读教材是对前面两个环节的深化和拓展,达到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学习中的“读”,不仅可以锻炼的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在读的过程中想,引导学生动脑、并使学生进入独立思考与探究阶段。这一环节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阶段。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课程的执行者,我们应该对此加以强化。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想的欲望。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多想一想,把自己能想到的有关内容说出来。不要习惯性地只求一个答案。这样,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无形中营造了一个活泼热烈、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氛围。
2、重视“议论”环节,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教学中的议论,可以使课堂上学生思维变得活跃,讨论交流时敢于发表观点,甚至激烈争论,不仅透彻理解了当前的问题,思维还能由一个知识点发散到多个知识点,知识间的相互关联也清晰明了。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体现合作探究的内涵。
3、重视“试做”环节,培养动手能力。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制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应试教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的很多学生都已经听懂了,通过做对以后就有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与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4、重视“听讲”环节,提高听课效率。数学学习中的“听”,主要指听课,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听课不仅指听老师的强调与引导,而且包括听同学的发言。听同学发言,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学间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鸣。从中可以了解其他同学学习数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加之老师适时的点拨和评价,有利于自己开阔思路、激发思考、澄清思维、引起反思。学会倾听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群体凝聚力。听老师上课主要是听老师上课的思路,即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既要听老师讲解、分析、发挥时的每一句话,更要抓住重点,听好关键性的步骤,概括性的叙述,特别是自己读教材时发现或产生的疑难问题。
5.重视“应用”环节,强化生活意识。数学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反映和人类经验的总结,是构成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与数学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正如“学以致用”是我们一直所倡导的。但强调应用,不再是简单的解决书本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学会用数学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其他学科问题和生活、生产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利用新教材相对较为宽松的课时安排,选择更为合适的时机和内容,开展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从“读”、“想”、“试”、“做”中体会数学的快乐。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动向和新趋势,及时地应用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体现数学的实用性等等。
在新教材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对课程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适,灵活使用新教材,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过程,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引发他们的进取心。利用新教材中安排“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讲一讲”、“用一用”等内容,我们可以用这种富有弹性的课程设置,结合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因材施教。数学学习中的“读想、议论、试做、听讲、应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点拨,更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只有师生之间的积极配合,才能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一、 巧选材:在熟悉的地方发现风景
怎样走出习作教学的困境,让学生自由表达,乐于表达?这是语文教师必须跨越的一道坎。我想,此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伙伴”的作用,引导同学们在“熟悉的地方”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前不久,我们班写《我的新同学》这篇习作。在指导选材时,我们设计了“材料大市场”这个环节,我让学生们尽情展示自己选择的习作材料。但是在交流选材时,不少学生选择的“人云亦云”的材料,比如,帮助同学、刻苦学习等不新鲜的材料。于是,我让学生做一做游戏——“习作材料脑筋急转弯”。让他们进行逆向思维——讲一讲同学的“缺点”。学生们记忆的阀门被打开了,平时生活中鲜活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喜欢听课插嘴的同学,上课爱打瞌睡的同学,做作业粗心大意的同学,课间喜欢恶作剧的同学,爱向班主任告密的“特务”……为了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路,我又让他们接着做“四面开花”的小游戏,让他们进行发散思维练习。我在黑板上写下“外号”两个字,接着问他们: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哪个同学?同学们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有的想到 “三好”同学(爱睡、爱玩、爱吃),有的想到了一些“标点符号”,有的想到班中的“懒羊羊”,有的则想到班级的“黑脸包公”……就这样,我与学生们畅快地分享着,愉快地交流着。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课堂也充溢着欢乐的气氛。
二、 巧立意:横看成岭侧成峰
当然,我们所提倡的“伙伴”并不是简单的“告诉”,而需要教师努力去追求“打开”的艺术:努力打开另一扇窗,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体验。
本学期,我指导学生们写一写“发生在班级里的一件事”前,又和他们做了一次游戏:聊一聊,可以从哪些角度来确定本次习作的主题呢?他们各抒己见,从多个角度谈自己的立意,很多内容富有新意,让大家耳目一新:有的从环保的角度讲了班长带领大家设计宣传牌,号召大家爱护校园草坪的事;有的从同学关系角度切入,说了自己用臭虫捉弄女同学的事;有的谈了中午班主任老师不在,教室里“闹翻天”的趣事;有的选择有趣课堂这个角度,讲述课堂上一件件有趣的事情;有的则回忆了儿童节游戏活动的精彩瞬间……
同样的习作话题,教师和学生们的脑筋转了一个弯,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在这个过程中,习作变成了“游戏”,教师则成了学生们的“伙伴”,是和学生们一起阅读学生的习作时的“思想动态”:当他们的见解“独具匠心”,教师就毫不吝啬地加以鼓励;当他们思维凝滞不前时,教师则在一旁“指点迷津”;当学生的见解需要提升时,教师则要“雪中送炭”。
三、 巧构思:不拘一格见真功
指导构思时,作为“伙伴”,我们要发挥教师“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引导学生用全新的视角去诠释,想方设法“包装”自己的习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静静”地倾听,简明扼要地点评,以及对重点进行凸显和提醒,更需要教师起导航与矫正的作用。
本学期,我们班在写“我的妈妈”这篇习作时,我又在班级中进行“金点子创意大赛”评选活动。学生们针对“怎样写可以让读者眼前一亮?”进行讨论交流,他们纷纷开动脑筋,使出了自己的“妙招”和“绝招”:有的同学说准备用书信的形式来写,在信中写一写深夜妈妈在电脑上疯狂“偷菜”,写出妈妈的“贪玩”,并写出自己的建议,希望妈妈严于律己;有的同学准备写日常生活中的几个“特写镜头”,写妈妈与脸上的痘痘进行“战斗”的趣事;有的则准备给妈妈写一份“评语”,通过“写评语”的方式表现妈妈的优点;有的同学准备用“家庭四大新闻”的形式来写,写出妈妈对家庭的贡献……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看起来进行了“金点子”的评比,实质上是举重若轻,在“穿针引线”,跟学生一起进行习作写法的交流与探讨,他们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升了写作的水平。
四、 巧评改:思维碰撞显精彩
学生习作中的“亮点”犹如娇艳的花朵,需要真心的呵护,真诚的赞美,对于他们习作中的不足,则需要教师用巧妙的方式,小心翼翼地提醒,这样才有利于习作水平的提高。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开展了“聊天式习作评点”。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精彩的习作或片段,其他同学从习作题目的选择、材料安排、语言运用等多个方面进行点评。学生们可以抓住文中的亮点与不足之处,即兴发言点评。在点评过程中,可以真心地表达赞美,可以即兴采访同学,也可以现场求助教师。作为“伙伴”的教师,参与其中,时而静静旁观,时而推波助澜,时而理性引导,让他们在点评过程中有所得,有所悟。
当然,习作的“伙伴”并不仅仅是教师,爸爸妈妈、小伙伴,甚至网友都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伙伴”。为了让同学们的习作有更多的读者,为了让更多的“伙伴”参与他们的习作,我还在班级中采用“发帖点评”的教学策略。
下面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凸显“数学味”来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选择有效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数学地思考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和生活得到了有效的融洽。数学教材已经从文本上实现上生活化,教师在设计与课堂教学中也常常将生活化的材料引放课堂。数学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学会数学地思考。但当学生面对现实生活材料时,往往习惯于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如果学习材料选择不当,学生容易纠缠于生活经验思考,而影响数学思考目标的达成。
如《搭配》一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以下两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因为材料选择不同,教学效果也完全不同。
教师A:
先呈现两件上衣(黄色风衣、红色毛衣)、三件下装(咖啡色裤子、红色裙子、蓝色牛仔裤),提问:每次选一件上衣、一件下装,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然后,学生活动(利用教师提供的学具摆一摆)。
生1:有六种不同的穿法。
教师请他在投影仪上展示搭配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用每件上衣分别搭配三件下装。
生2:我认为只有五种。
教师愣了一下,请他说想法。
生2:我认为上身穿风衣,下装穿裙子这样搭配不合理。因为风衣是冬天穿的,裙子是夏天穿的。
师(无奈地):这样穿的可能性有吗?
生2:这们穿在一起要被人笑话的。
这时又有学生举手。
生3:老师,只有四种。(教师呆住了)我认为上身穿红毛衣,下装穿咖啡色裤子,这样的颜色搭配也是不对的。我妈妈是卖服装的,我妈妈说过颜色这样搭配是卖不出去的。
……
教师B:
1.尝试猜想。师:现在我们挑选出了6位小志愿者,为们他准备了2种颜色的上衣和3种颜色的裤子。(课件出示主题图:上衣红、黄颜色的2件,裤子蓝、绿、黑颜色的3条。)要使每人穿得不一样,能做到吗?请你猜一猜。(学生有的猜做不到,有的说能做到。)
2.思考讨论。
师:要知道能不能使每人穿得不一样,关键要知道什么?
生:用不同的上衣和不同的裤子搭配,可以配成几种?
师:你一下子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真厉害!用上衣和裤子搭配,到底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请大家用简便的方法把各种穿法快速记录下来。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3.展示汇报。
……
本案例中,教师A原本以为这里应该有6种搭配方法,但是学生却从生活实际的搭配出发,对问题做出了解释。正是因为学习材料选择不当,学生一直在生活经验中纠缠,影响了“培养学生有序思维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上升到数学思考的过程,使得堂课失去了数学课该有的“数学味”。而教师B选择了这样的学习材料:红、黄上衣和橙、绿、蓝裤子。她屏弃了素材的非本质属性,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不同颜色的搭配上,而不会考虑衣服的式样等无关因素。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有序思考来解决了问题,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增强了数学思考的含量。教师B的材料的选择就是力求挖掘“数学味”,对具体的学习材料赋予理性的数学思考。
二、在问题探索中,渗透数学思维方法
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总结他的学习经历时指出,对书本的某些原理、定律、公式问题,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应该记住它的结论、懂得它的道理,而且还应该设想一下人家是怎样想出来的。只有经历这样的探索过程,数学的思想、方法才能沉积、凝聚,从而使知识具有更大的智慧价值。
如问题:“周长是24厘米的长方形(长、宽均为整厘米数),面积是多少?”两位教师设计了以下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
教师A:先让学生尝试着做一做,再组织交流。教师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有没有不一样的?)学生无序地说出了6种不同答案。最后教师总结:同学们,有时候问题的答案并不唯一,我们要考虑各种情况,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教师B:(开始与教师A一样)待两位同学发言后(7和5,11和1),下面仍有不少同学跃跃欲试,准备发言。
师:看样子同学们还有话要说。是不是还有不同的答案?(生:是)
师:找到题目的一个答案并不难,同学们好好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所有的答案?
(生思考,再小组交流。有的小组考虑将12分成两个数的和进行表述,有的小组列出表格解决问题)
师:①大家一起观察表格中的长和宽,再比较它们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②如果周长不是24厘米,这个结论还成立吗?各小组分别试一试。③如果倒过来呢?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宽均为整厘米数,它们的周长又会有什么样的规律呢?各小组再试着来研究一下。(得出: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差距越大,周长就越长;长和宽差距减小,周长就越短)④通过这道题的练习,给你什么启发?(数学要进行有顺序的思考;学数学必须要举一反三;等等)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需要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我认为教师和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都应该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教学工作达到满意的效果。
一、科学探究过程中要明确教师、学生间的分工与合作
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引导的主体,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必须明确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角色,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什么都不管。课前,教师的准备要十分充分,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材料”单元时,教师要准备充足的各类研究材料,同样也应布置学生收集相关材料。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选择的不同探究问题进行分组,让他们合理分工、合作共同去探究。
探究过程中通过学生们合作、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积累一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当然,这并非易事,要靠长久的教育才能达到。
二、合理安排教材,有选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教学中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形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材。另外,科学探究过程有7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并不是所有探究过程都要完成这7个要素,有时,只有部分内容适合科学探究,并且只涉及部分要素。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究形式。
现在的《科学》教材的设计也体现了“用教材教”的观念,给了教师、学生很大的自。如“生命”单元对动植物的探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生熟悉的或能找到的动植物作为研究的对象,而不必完全依照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科学探究。另外,教材还安排了自由研究内容,这些都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最终实现育人的功效。
三、让学生充分活动,亲历、体验科学探究
与传统教学很大的区别在于:科学探究性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与教师的分工明显不同。比如:提出问题时,不能因为学生提不出来,教师一着急就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应该冷静地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实验不成功,教师不能立即去做给学生看,而是应该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多动眼“看一看”,多动脑“想一想”,多动口“说一说”,多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体验”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必需的,学生只有在参与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的表现会让我们去喝彩!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如:在教学《观察与描述》时,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并借助一定的工具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秘密,体验到了观察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摸物游戏”,使学生的兴趣高涨,虽然有的学生没有说出摸到的是什么物体,但这使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各种感官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当然,在多数探究中,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从而使探究在经历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否则,总是探究不出什么结果,学生也会丧失对探究的兴趣和信心。
四、科学探究之后要组织学生研讨,教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
科学探究之后组织学生认真钻研,共同探讨,这种研讨不是盲目的,是以探究过程为基础,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探究的问题进行研讨。美国有一位博士对下面两种情况进行比较:一是探究后立即进行研讨,一是探究后不进行研讨。研究结果表明.前者概念水平的发展达到更高层次,研讨使认识深化。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分组研讨与全班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即先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再由各实验小组汇报研讨结果,然后教师帮助汇总全班研讨的“信息”。教师应该让他们有足够的发言机会,不论他的发言正确与否,教师要认真倾听。小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有时难免会用不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刚刚接触的问题,这时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语言,根据学生语言去引导思维。
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学生探究后都有许多话要说。而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不尽相同,这样就激起了许多“矛盾”,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学生的个人知识),首先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进一步研讨,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
五、重视引导学生把科学探究活动向课外延伸
大自然包罗万象,奥秘无穷,仅仅靠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在课外进行探究。教材中很多地方都可以这样处理,如:探究小草每天“喝”多少水?调查家乡的水资源情况;一天中气温变化有什么秘密?等。另外,一堂课不可能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都进行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去探究,使科学探究活动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2]《透视科学探究性学习》罗星凯
[3]《探究性学习》
论文关键词:口语交际,敢说,乐说,有话可说
口语交际是学生应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也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言语交际形式。它不仅是要训练每个学生的听、说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它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让学生敢说、乐说、有话可说。那么,如何达到这“最终目的”呢?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亲近孩子,让孩子们敢于说
我们常说“童言无忌”。的确,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通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但是,由于受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孩子胆小、害羞,没有当众大胆、清楚表达的习惯,而且有些孩子从小用方言说话,给学习规范语言造成了障碍。因此,教师应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亲近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把培养和训练学生敢于表达放在首位。
1、多一分赏识。
赏识是一种爱。当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并且真诚地赞扬孩子时,将会给他们增添无穷的力量。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发言,我都给予肯定、表扬或奖励,就是说得不好的,我也不训斥,以免挫伤孩子在学龄前期孕育的积极性。“你的声音真响亮!”“你还会用这个词,真不简单啊!”“你一下子能说这么多,太了不起了!”“你说起话来小手放得直直的,身子站得挺挺的,多大方啊!”这些话都是我常挂在嘴边的,红星、小红花等小礼物更是我时常奖励给孩子们的。说得特别好的小朋友还会在众多羡慕的眼神中接受老师奇特的奖励——当一天班长、让老师抱一抱、捏捏老师的鼻子等,并请他到讲台前说给大家听,称他为“说话小能手”。是的,教师的赏识激发了孩子说话的积极性,即使是平庸的孩子,在赏识的雨露下也会变得鲜活起来,产生强烈的幸福体验。渐渐的,他们的胆子大了,说话的兴趣浓了,觉得和同学、老师交流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小的讲台成了孩子们向往的舞台。
2、多一点沟通。
刚上学的孩子,只要适应了学习环境,每个人都是活泼可爱的,只要你有耐心坐在那儿,你就会听到讲不完的话。所以,课间十分钟我常常坐在孩子们中间,选一些他们喜欢、熟悉的话题听他们讲。比如《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好朋友》《我最喜欢吃的水果》《我最爱看的动画片》等。一说起这些,立刻燃起了孩子们的兴奋点,他们眉飞色舞,喜形于色。有的一边讲着爸爸的样子,一边指手画脚地表演;有的一边说着自己的好朋友,一边笑得合不拢嘴;有的孩子一边讲着自己爱吃的葡萄、草莓,一边使劲地咽口水;说到自己最爱看的动画片更是争先恐后、手舞足蹈,一点紧张劲儿也没有。孩子们快乐地表达着,精彩的言语不断喷涌,调皮可爱的皮卡丘、聪明伶俐的大头儿子……在交流中,教师也拥有了一双“儿童的眼睛”,重拾了那份久
违的纯真,获得了心与心的沟通。
(二)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乐于说
曾听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善于交流,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创设交际的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
际的能力。
1、关注日常生活,创设交际情境。
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就会
感到亲切,乐于表达。记得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我面带笑容,先用“嗨,孩子们,早上好!”的问候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然后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我叫许丹,是你们的老师,也是你们的大姐姐。我喜欢看书、唱歌,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和小朋友在一起。谁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呢?”孩子们的眼睛亮亮的,扬起小手,嘴里“嗯嗯”地抢着要发言。我就抓住时机,用与一学生对话的形式教给他们交际的技巧。我大大方方地走到一学生面前,握住他的手说:“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吗?”接着又提出如“你家有几口人?”“住在哪里?”“你最喜欢什么活动?”等问题,让学生和老师一问一答,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介绍着自己。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交流,我又让同桌互相对话,把自己想问的想说的都告诉对方,并让说得好的同学上台示范说。这样,原本陌生的面孔在交流中熟悉起来,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口语交际,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这样的情境,不仅增进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更为他们日后与人成功交流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2、体会扮演角色,创设交际情境。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和经验的贫乏,抽象思维能力差,有些事情不亲身经历,便很难说清楚、讲明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亲身去实践,扮演角色,加深对角色的内
心体验,达到口语交际的顺畅。比如教学《美丽的小路》一课时,我让孩子们戴上头饰扮演去鸭先生家的小动物。孩子们一下子就兴奋起来,课堂成了动物园,成了游戏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教师则把握时机,以“鸭先生”的角色参与学习。当我戴着鸭先生头饰,系着花围裙,笑容满面地与孩子们打招呼时,他们的眼里充满了新奇和喜悦。孩子们落落大方地和“我”问好,此起彼伏的问答声充满课堂。就连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也兴高采烈地说着,快乐之情溢于言表。富有童趣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使他们“跳”出了自己所置身的课堂环境,在不知不觉中敞开心扉,打开思路,从而达到想说、乐说、会说的目的,并在交际中培养了注意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能力。
3、巧妙布置作业,创设交际情境。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一方面,我们要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的口语交际训练,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及时纠正孩子口语的毛病。另一方面,布置一些口语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学了《小熊住山洞》后,请孩子们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母亲节到了,做张爱心卡,并说几句祝福的话给妈妈听。班级新转来一位小朋友,把他介绍给爸爸妈妈认识。自己获得了荣誉,请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母,让他们和我们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作业,学生乐做,又感兴趣,更重要的是在不知
不觉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开展活动,让孩子们有话可说
1、玩一玩,说一说。
“儿童永远是生活在游戏中的。”低年级儿童喜欢做游戏,把口语交际训练融于各种游戏之中,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活跃起来,增加了学生练说的机会,扩大了口语交际的“面”与“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2、做一做,说一说。
苏霍姆林斯基的“做中学”告诉我们:儿童感知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是运动,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动手做”。通过开展问路、购物、做客等课外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把自己参加活动的所见、所想讲给同学听,把做与说结合起来,使他们不仅有兴趣说,也有话可说,促进了口语交际与实践的结合。
总之,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它是从事一切实践活动必备的基本功。小学低年级阶段正是孩子发展口语的最佳时期,在教学中只要我们有心、留心、用心,善于引导,开拓创新,就能为学生开创口语交际的广阔天地,让“说”之花处处开放。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一、教学前养成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
为了督促学生养成课前准备的习惯,我每次提前五分钟进入教室,总会习惯性地在教室里转,同时关注每位学生的课桌上课本、练习本和学习用具的摆放情况,最后才上课。如果看到还有学生没有准备好,我会用肢体语言示意学生,这样,没有准备这些用具的学生心领神会而又慌张地找寻起来,我会十分耐心地等到所有学生准备齐全后再正式上课。等到习惯养成后,学生一想到下节课是数学课,就会习惯性地在课前准备好这些东西,有的学生甚至在上节课刚下就在桌子上摆放好了必须的学习用具。
课前准备是进行高效教学的前提,看似无足轻重,实则不然。一节课四十分钟,如果不好好规划,一眨眼就过去。刚走上三尺讲台时,我常常遇到课堂时间不够用的问题,后来经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在让学生练习的环节所花的时间过多,原因是我让学生做练习,可是学生在下面找笔和练习本就用去一定的时间,一个个督促下去,如果一个班中不自觉的学生多的话,那么浪费的时间是不言而喻的。
二、教学中养成学生课堂学习的习惯
要使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听课,就必须做到三到“耳到、口到、手到”并用:
1.耳到。课堂上,听不仅指听老师上课,也包括听学生积极发言,听老师上课主要是听老师上课的思路、方法,听老师的每一句话,要抓住重点,听好关键性的步骤、概括性的叙述,特别是自己学习中发现或产生的疑难问题;听学生发言,是听他们是怎样思考的,他们是怎样提问题的,他们的发言是否存在问题等。
2.口到。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在新课标下,数学课也越来越强调说的重要性:上课时,学生能积极举手发言,发表自己见解,有话敢说,有问题敢提,有想法敢补充。在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表现为:无论上课或做作业时遇到问题,学生都能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而不依赖于别人求出的答案。
3.手到。许多学生不愿意学数学,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致使其遇到数量关系复杂、思维难度较大的题目不知道从哪里入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思维习惯,让学生体会到苦思冥想不如动手做一做、写一写。许多复杂的条件和数量关系,仅凭动脑去想可能很困难,但只要想办法动手把它们有序的、逐一的摆出来,或者是画出来,看上去纷繁复杂的数量关系就变得清晰而简单,难题也就迎刃而解。
三、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先复习后作业的习惯
1.课前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步,是他们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是他们自学的过程。课前预习是上好数学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养成基本的预习习惯,掌握基本的预习方法。例如,我在讲授《扇形统计图》一节课时,首先让学生在课前搜集大量相关材料,并且预习相关内容,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学会自主、独立地探索知识,尝试自主解决问题。
2.课后复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阶段,通过对知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整理,进行归纳整理,使零碎的知识分散地记忆得到一个整合,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避免与前后知识的脱节。对加强知识巩固、促进知识系统化、提升知识的应用水平、促进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经过对自己班级学生课后作业的调查,往往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至于出现照例模仿、死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上,我设计了一下做法:
(1)能每天课后先阅读理解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2)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先复习后完成作业,不拖拉,不抄袭。做作业时精力要集中、认真审题、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做完作业后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养成从“是否符合题意,计算是否合理、灵活、正确,解答方法是否科学”等方面培养培良好的习惯。
总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好习惯的养成要靠耐心与细心慢慢养成,不能一蹴而就,只有持之以恒,才会逐步培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耐心去与孩子们交流,感受他们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用心、用爱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激趣――创设情境、提供诱因
俗活说:“万事开头难”,不论什么事,只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信心才会十足、干劲才会倍增。教学也不例外,上好一节课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开头,这个开头就是导入。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学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主要途径。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状态引入要学习的内容,改变单一的情境创设,注重创设学习情境的有效性,并融于数学问题中,体现出浓浓的“数学味”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情境创设,可激发兴趣,可捕捉生活,可复习旧知,可直切主题,情境不能仅仅是数学课的点缀,不能为制造与众不同的“亮点”而费煞苦心,不能为情境而创设情境,情境更应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
案例一:《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1)这是小明从家到学校的三条路,如果你是小明,会选择哪条路去学校呢?为什么?
(2)我们来看小明上学的路,正好组成两个三角形,为什么中间的路最近?其它两条路远呢?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三角形边的关系。
二、导思――明确目标、提出猜测
教师根据学生求知的愿望,围绕课堂教学的目标,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质疑、猜想,提出假设。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善待学生的质疑,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质疑是创新的开始,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收集资料,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大胆的猜想,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
案例二:《圆的周长》
教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若干个大小相等的圆,一根绳子、一把米尺,一个圆规。问:“要研究圆的周长,你想用什么方法?”学生经过观察、思索,动手操作,提出猜想:“先用绳子绕圆一周,再量出绳子的长度行吗?”“把圆直接放在尺子上滚动,量出圆的周长行吗?”“对这个圆,用绳子量出它的两个直径的长度,试一试能否围成这个圆,如果不行,再量出三、四个直径的长度,看可不可以围成这个圆。猜想:圆的周长是不是三、四个直径的长度?”显然,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猜想。教师追问:“为什么你要提出这样的猜想?”学生回答:“用圆规画圆,半径越大,圆就越大,所以用直径求圆的周长,既准确,又省力。”由此可见,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自主猜想,诱发了创造思维能力的体现。
三、验证――经历探究,主动构建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探索数学知识的机会,关注学生每一个知识点的获取。自能学习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究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使每个学生都能围绕提出的问题,根据各自的知识经验,去探究,去发现。
①、提供材料,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针对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与之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得力、引导得法,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热情、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得好:“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提供学习材料,设计探索性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推理、讨论、思考等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把课本现成结论变为学生探索的对象,使静态知识动态化,教学材料实践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解决”。
案例三: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学中,教师出示下列内容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算法:
(1)让学生两人一组尝试独立计算24+9,借助学具摆一摆;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或算法;
(3)让小组派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
(4)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
(5)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算法及其理由;
(6)引导学生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自主尝试、自主思考、自主发现,在这基础上组织交流与反馈,这样的设计,把知识的探究过程留给了学生,问题让学生去探讨,法则让学生去揭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②、营造空间,探究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中,适度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营造自主探究空间,让学生在主动的尝试与探究中学习,让学生经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大量的直接的感性认识,深刻地理解抽象的数学。
案例四: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充分的考虑并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利用整数加减计算的经验,让学生自己编各种类型的小数加减法题目,并试着做一做。然后老师搜集不同情况的题目,全班进行交流。在分析不同“新情况”的过程中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尝试与探究中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新课教学中,教学设计是:
(1)根据前面的教学,在得到了一个小数减法题1.18―0.76后,老师说根据整数加减法计算的旧经验,大家来试着算算看?(每人动笔,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试算)
(2)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交流计算方法)
(3)探究“新情况”。
①小数加减法,大家好像已经会了。其实任何一种计算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我们今天研究小数加减法就要研究各种不同的情况。以往学习计算都是老师来出各种情况的题,同学们来做。今天咱们改一改,请你想想小数加减法会有哪些不同的情况,每人都来编一道小数加法或减法题,并且自己试着做一做。看谁编的题能给大家带来新的情况。
②学生每人编题,并在小组交流。
③教师搜集不同的情况,捕捉学生生成的“新情况”。
A、位数相同的小数加法,如:3.45+2.13,5.46―2.18;
B、位数不同的小数加法,如:3.4+2.43,3.48―2.1;
C、计算结果小数末位有0,如:2.45+2.15,6.45+2.55;
D、整数加减小数,如:3+4.84,3-1.18。
④展开交流,巩固练习。
展示交流不同的“新情况”,在对比和分析的过程中丰富对小数加减法的认识,感悟、理解、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⑤总结:无论是“末位对齐”还是“小数点对齐”都是为了确保相同数位对齐,也就保证了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减。
四、交流――合作交流,释疑解惑
肖伯纳有段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你和我交换仍然各是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他启发我们应给学生提供发言讨论、交流思想的机会。因此,教师要提供探索材料,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合作探究,以形成集体探究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中群体智慧,提高学习效率。
案例五:《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首先让学生按小组进行动手操作,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长方形,并根据所摆的情况,完成书上的表格。由于是按小组进行学习的,学生很快就发现拼成的长方形有三种情况。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什么有关系?宽和什么有关系?面积和什么有关系?有了前面的直接操作,学生讨论得比较认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每排摆的正方形的个数有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宽和摆的排数有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和所摆正方形的个数有关系。最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概括出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直接用长和宽相乘比较简便,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五、拓展――学以致用、引导创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要学会应用。”只有学会应用,才能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本环节以应用与拓展的形式展开所要学习的数学主题,学生在了解知识来龙去脉的基础上,通过练习理解并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
教师在精心组织练习时,对学生应该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技巧,侧重发展哪些能力,要做到心中有数。一要重在练基础知识,练基本技能。二要做到难度适中,体现层次性、多样性、趣味性等特点,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增强主动发展的意识。三是设计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放性习题让学生继续探讨。此外,可以把课内的学习拓展延伸到课外的活动中去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切实体验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案例六:教学长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回家计算装修自己房间所需要的地砖及费用。这样学生必须对房间的面积进行测量和计算,再到市场上了解地砖的尺寸价格及单价,然后进行计算。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4月
3、周广强、张玉民,《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新华出版社 2005年4月
4、孙晓天、胡光锑,《小学数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9月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兴趣;快乐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173-01
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乌申斯基说:强制性学习,会扼杀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效率,兴趣是前提,快乐是根本。
下面,从融洽师生关系、注重情趣的激发、加强成功的体验等三个方面,论述小学数学快乐学习的几个途径。
一、融洽师生关系,快乐学习的基础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一走进教室,笑口常开,笑容可掬,妙语连珠的语言、对数学的渊博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巧妙和得法,引领学生遨游在数学知识的王国里,体验快乐学习的收获。
如教师每一节课留给学生一个“智慧题”,通过智慧题的讨论,教师对这些难题的巧妙的点拨,让学生感到教师脑海中知识的无穷,思维之妙。如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经常给出类似于下面的阅读拓展题而促使学生思维,向学生展示动脑思考的妙趣:小明在动手摆卡片,有5张卡片,摆成2行,每一行上要有三个卡片。不一会,小明就摆好了。你知道小明是怎样做到的吗?姐姐又给小明增加了难度:又给小明4张卡片,要小明用一共9张卡片,摆成8行,每一行上也是3张,这个难坏了小明,你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吗?聪明的你,一定可以做到!
这样,让学生课后亲自摆一摆,摆不出的话,教师给以巧妙的指导,他们豁然开朗。通过动手、动脑,教师的激励,促成他们快乐学习、愉快投入。
二、注重兴趣的激发,增强学习动力
1、激励性评价激趣
人人喜欢被赏识,小学生更是如此,教师的“大家听听,他的发言多精彩呀!”、“这位同学的发言真完整!”、“哇,想法真奇妙,连老师也佩服”、“说得真好,如果声音再大点,就更好了!”、“厉害,真棒,一定有同学还能超过他”、“好好想一想,你一定行,老师相信你”等的话语,会像蜜儿甜透孩子们的心,他们感到自己被老师表扬,受到尊重,少了批评,感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开心的事,哪怕暂时遇到了拦路虎,他们心里美滋滋的,因为充满了自信、充满了期待。
2、趣味教学法激趣
(1)巧用游戏激趣
小学生喜欢游戏等趣味性的东西,喜欢直观、形象,不喜欢抽象和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法的趣味化,让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下,主动思考,快乐探究。
经常变化方式使用游戏法,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趣味盎然。如学习《时分秒》时,让学生首先猜个谜语: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让学生猜出“时钟”、“闹钟”。在学生们认识了时分秒后,组织学生开展一个游戏活动:依次说一说“一分钟,你可以做什么?”要求不许重复其他同学的答案,这个游戏接近于“头脑风暴法”,使学生们注意力高度集中,且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思维,说出自己在一分钟之内能做什么。无容置疑,孩子们的兴趣会非常浓厚,积极性会很高,课堂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2)巧用趣味性问题激趣
教师还可设计趣味性的问题,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盈满快乐。如学习《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趣味性的问题:大白兔和小乌龟赛跑,大白兔傲慢地说:我一定跑第一!千米赛跑开始了,小乌龟立刻加劲爬,每分钟爬15米,大白兔先睡了1个小时,然后才开始跑,每分钟跑100米,猜猜他们谁胜利了?这样的问题,比常规的利用时间乘速度等于路程的计算和运用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探究的积极性和兴趣,促使学生融于情境中,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突出问题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促其快乐学习
教学中,教师应搭建学生成功的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自信和乐趣,从而更加兴趣百倍地学习数学,进行数学探讨。
《时分秒》的练习时,教师可以呈现几个时刻,让学生看时钟钟面而读出时间时几点几分,这个练习时最基础的必须掌握的问题,对于90%以上的学生来说,都不会是问题。再设计一个“做鸟巢”的练习,给出四个情境:准备材料、挂鸟巢、做鸟巢、刷油漆,以及四个时间:7:50、8:45、9:45、10:05,让学生把制作鸟巢的几个动作片段和具体的时间的先后顺序练习起来,这样,学生会争先恐后地争相发言,课堂气氛之高涨自不待言。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说说周日是如何度过的,让学生把星期天的所做的事情和时间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设计生活化的问题也是常用的方法。如“小数加减法法则”时,小数点对齐是教学的难点,学生一做就错,怎样让学生避免类似的错误,从生活化的问题入手是有效途径。如通过学生常购买日常用品的计算,如一本语文作文本是1元4角,一本数学练习本是8角,一本英语作业本也是8角要买作文本、英语本、数学本各10本,总共要付多少钱?
这个问题,通过孩子们熟悉的情境中的数学问题,降低了数学问题的难度,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而解决这个问题(1.4+0.8+0.8)×10=30(元)通过问题的解决,小数点的对齐问题,简便方法的运用等也迎刃而解。
此外,让学生走进商场,调查商品的价格,帮妈妈买两件日用品,上课时,交流调查的结果,说说给妈妈买日用品的价格和一共花了多少钱?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使学生学习真实、趣味。
传统的数学课堂,学生学得累,记数学概念,背数学法则,陷进题海中,漫无边际地计算、演算,学生学得毫无乐趣。新课改倡导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达成乐于参与、乐于探究、快乐学习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丽平.试分析小学数学如何进行快乐学习[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3).
[关键词]传统 探究 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047-01
回顾传统的语文教学,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结构导致以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根深蒂固,学生的语文学习仍处于记忆和理解水平,极少能达到发展性水平,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维活动较为普遍的存在着依赖性、单一性的特点。教师一般都比较注意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但在教师自主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背后,学生的主动自主发展和主体自主思维活动却被忽略,甚至出现了教师主体性代替或压抑学生主体性的情况。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自主活动整体缺少,学生缺乏自主性学习;教师与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群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互动的多向的交流合作严重缺乏,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应试教育还有一定的市场,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记轻思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严重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
翻开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页,“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三条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意味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探究式学习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角色。对教师而言,探究式学习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是共同提高;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而是专业提高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角色也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在的学生个体发展的促进者。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探究式”学习。
1.探究式学习设计模式的多样化
探究式学习有多样化的设计模式。从自主获取的信息的现成程度,可将探究式学习区分为两大类:接受式探究与发现式探究。
在接受式的探究学习中,信息由学生主动从现有资料或现有资源(如从图书馆、互联网等)中直接搜集或向有关人士直接询问,所搜集到的信息是现成的,一般只需略加整理即可。如,在上完《一面》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探究作业:本文集中笔墨描写了鲁迅先生的外貌:头发根根“直竖”,胡须很“打眼”,如浓墨隶体“一”字,刻画出鲁迅顽强刚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和气质。他问我是否要买这本书后,“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这里的“父亲的抚摩”,表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品质。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找出能表现出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种精神的事迹,并一做成卡片,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把有特色的在“学习园地”处张贴。(材料要注明确切的来源)这种作业是让学生从现有资源中主动搜集现成信息,因此是接受式的探究学习。
2.探究式学习应面向全体学生。
2.1要做“麻雀嘴巴”氛围的营造者
我在课堂上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来不及举手回答,便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麻雀嘴巴”现象,这是众多课堂上存在的司空见怪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很多教师因其扰乱了秩序井然的课堂,影响了教师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于是乎,就想方设法来封堵学生的“麻雀嘴巴”。我看这样做大可不必。这种现象的存在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说多说少没关系,说对说错没关系,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并给他们平等的表现机会,这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弥补了课堂上时间的局限又照顾到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这种现象营造了课堂情感互动的氛围。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可以直言不讳地讲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可毫无顾忌地向教师提问,师生间坦诚相待,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愉快、轻松之中。因此,我们做“麻雀嘴巴”的维护者,更要做“麻雀嘴巴”氛围的营造者。
2.2小组合作探究中要顾及学生个性的差异性
在分组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学生个性的差异性。我的做法是这样的:先让学生自愿组合,这样可以使讨论的气氛更轻松,更热烈。但是也有弊端,如果小组中性格内向的居多,就不利于开展讨论;如果学习层次相当的同学在一组,就不利干顺利展开讨论,也不利于互相学习和互补提高。因此,我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学习层次,不同爱好、不同能力进行适当调配,每个小组的人数控制在4至6人。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要防止好学生一言堂的现象。这几年我听了不少公开课,几乎每一堂课上都有小组合作探讨,学生讨论得不亦乐乎,课堂气氛活跃之至,让人觉得这堂课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只要稍加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在小组活动中,真正发挥作用并获益的是那些好学生,好学生基本上主宰了整个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讨论中好学生唱主角,汇报中又往往是好学生一言堂,学习困难的学生很少有机会获得发言,个别学生在活动中成了配角。怎样才能使学生的活动上升为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呢?我认为,首先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实际,科学设计小组探讨方案,尤其是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和开放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让每个成员都能“跳起来摘到苹果”。其次是每个小组长要明确每个成员的分工,负责协调好交流和讨论的组织工作,使每个成员都参与到探讨中。
3.探究式学习的要求不必过高。
“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自觉地、积极地、独立地进行学习,对所学内容感兴趣,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提高的有效策略。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如下经验:
一、创设学习空间,让学生有条件自主学习
给学生空间就是指教师不要占据大部分课堂时间用来讲解有关数学的知识,使学生没有可动脑筋的余地,没有可实践的时间。同时,教师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的体验,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并能应用知识或信息去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免一味地为学生“扫清障碍”、“化解难点”、“一包揽”,而是教师要为他们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的操作材料、时间和空间,为他们自我表现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让他们多种感官并用,“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感波澜中,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发展。如在《认识方向》这一课教学时,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座在教室里的哪个方向,好朋友座在教室的什么方向,动手制作方向板来确定方向,接着带领学生拿着方向板到操场上,找一找操场的各个方位分别有什么物体,回到家中,说说家中每个房间的各个方位各有什么。这种融自主、合作、探究于一体的活动,不仅能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使他们在相互的合作学习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更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创造了条件。
二、营造宽松氛围,让学生敢于自主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人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而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这就是说学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他们有不怕失败的心理,有自由发挥、充分交流的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因此,教师要彻底改变教学观念,把自己当作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学生在平等的位置上交流意见;要营造一种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悦,让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使学生肯于思考,乐于参与,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中。当学生出现错误的认识和偏差时,教师不能全盘否定,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错误所在;当学生紧张、压抑时,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给予适时“点拨”,帮助他们克服思维障碍;当学生经过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时,教师要给予热情的赞美。如:在教学中,不妨打破传统的课桌椅成行成列的排放方式,面对面分按6人一小组摆放,让学生能围在一起对该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对话、交流,给学生创造一种愉快、轻松、活泼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少数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性格大胆、外向学生的带动下,也敢于讨论、交流,逐渐产生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年龄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爱动、爱玩、爱游戏。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出发,运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趣味化、多样化、游戏化、生活化、情境化,使学生们怀着极大的兴趣,积极踊跃地参与。如在《认识角》一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学习画角、折角、剪角、学习几种不同的画角方法。接着学习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不同的角,用各种角拼出不同的图案。同桌互相检查。这样的教学,每个学生都在动手;每个学生都在说、讲;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
四、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善于自主学习
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学生“会学”。做法有:①教学生“读一读”。开始可以为学生编好阅读提纲,并指导学生掌握“读读、划划、算算、写写”的预习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围绕重点内容思考问题的方法。②让学生“讲一讲”。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数学概念,难以掌握的数学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鼓励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地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③带动学生“做一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④引导学生“想一想”。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题方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适时地组织诱导学生展开想象。⑤引导学生会“复习”。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就是对前面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要经常复习。复习的方法有多种,根据复习的时间和内容,可以把复习分为课后复习和系统复习。课后复习,即每次上课后的复习,一般在当天进行;系统复习,是在较长时间后,集中一段时间对整体性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包括单元复习、阶段复习、考前复习等,教师要多向学生介绍复习的方法和技巧。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有义务与责任去尊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要把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实践、体验、感悟,去创造、应用,而不要什么都由教师灌输,什么都听任老师摆布。总之,我们的教学要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善于大胆探究、勇于自主创新的人。
关键词:化学教学;学生积极性;参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16-01
下面就如何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化学教学过程,谈几点具体做法: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挖掘学生参与的原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它能生发学习热情,并能激发积极而持久的学习动机。
1.1 理论联系实际,诱发学习兴趣。在面向21世纪的今天,现代化学正在帮助人类更好地解决能源、农业、环保、医疗、交通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这种发展趋势决定了化学在人类生活和新科技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化学教学要挖掘教学内容与材料、能源、环保、生命、农业等科学的联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高度发展的今天,必须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化学的情感和努力学习的动机。
1.2 设计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化学趣味实验能以简单的操作,鲜明的现象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趣味实验的设计常有以下两种途径:(1)简化或重组演示实验,如将氨气与氯化氢的化合反应改为"空瓶生烟";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改为"变色喷泉"。(2)根据教学需要增加趣味实验。如介绍浓硫酸的脱水性时增加"黑色面包"实验;在铁盐的教学中增加"自制墨水"实验。
1.3 揭示化学之美,巩固学习兴趣。寓美于教,以化学所固有的和谐美去感染学生,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使学生保持对化学的兴趣。不少化学实验具有美的魅力。如氨气急剧溶于含有酚酞的水中会变成红色的喷泉;铝热剂的反应火光四射,犹如钢花四溅……这些神奇美妙的化学现象能唤起学生探索化学美的求知欲望,强化他们萌动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兴趣沿着有趣、乐趣向志趣的方向发展。
2.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参与
2.1 仔细地"读一读"。对于任何学科,不会阅读,就不善于思考,就不能顺利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阅读前教师要提出阅读的要求和思考的问题,并指导学生掌握"读读、划划"的读书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如学习"溶解的过程"一节时,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①溶液、溶质、溶剂是怎样定义的?溶液的特征是什么?②物质溶解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通过阅读,学生就详细了解教材对该部分知识的讲解分析,准确掌握对化学概念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