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6 02:09: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机电设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机电设备 收纳部 维护保养
一、前言
以现今电子行业较先进的设备CPS-1800型粘片机为例, 说明机电设备的维护方法及其重要性。
二、CPS-1800&BESTEM粘片机构成
CPS-1800型粘片机主要分为:供给部(LOADER)、传送部(FEEDER)、银浆滴定部(PREFORM)、粘片部(BONDING HEAD)、圆环供给部(RING ELEVATOR)、绷片台(EXPANDER)、顶针部(STAGE)、收纳部(UNLOADER)。
收纳部(Unloader)是收纳料盒夹取、排出,等动作的完成部位。
三、粘片机LOAD部维护与改善
大家在修理BESTEM框架吸取异常故障时通常采用机械调整方法,但是如果机械已经超出调整范围时,应如何调整吸取位置哪?首先,要确保LODER部的吸头布局,以确保在教识位置时使两侧的吸头均处于合适的位置。
具体要求如下:
a.吸嘴部不应与小岛接触。
b.吸嘴部不应与L/F镂空处接触,否则将会真空泄漏,导致吸不起L/F。
c.为了能够更加稳定的吸着L/F,吸嘴应均匀分布,不应集中位置在上述基准都调整好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教识了,主要教识的机械手是前机械手的位置,因为前机械手是进行L/F的抓取工作的,基准调整好以后,进入教识画面,我们在教识机械手时,主要是教识机械手的两个位置,一个就是机械手抓取L/F的位置,另一个就是机械手放L/F的位置,5&6是框架吸取位置,7&8是框架放入轨道位置.点击5&6或7&8进入教识画面。
进入教识画面后,按操作面板上的:上 下 键来调整LODER部吸头的前后位置。待调整到合适位置时,点击ENTER键写入调整后的数据,这是一个完整的关于LOAD部的机械手的教识方法。
3.1 LOAD部料盒架位置教识方法
粘片机作业时发生传入料盒不顺畅,有时导致L/F变形等故障,是由于盒架整体高度偏差导致。首先要保证料盒以轨道的位置,首先是上下位置,保证料盒以轨道是在同一水平面上,其次是料盒以轨道的左右位置,要保证L/F能够顺畅的从料盒中进入轨道从而避免由于料盒以轨道的位置不好而造成的L/F的变形或废弃。
首先选择第三行的adjust按键,然后选择第一行的teach按键,这时主画面会进入教识系统,再选择第二行的 load按键进入收料部料盒架教识画面,选择好后按键背景画面会由蓝色变为黄色当以上按键选好后,主画面进入到, LOAD教识界面,首先要选择好需教识的参数选项,1和2选项是料盒与轨道的相对位置,也就是L/F从轨道传入料盒第一列的位置,3和4选项是抓取料盒时料盒架的位置,此时使用键盘的上下按键就可以改变当前料盒架位置,当位置调整好后,使用鼠标单击界面中的Enter键,输入已经教识好的坐标位置,如此教识就完成了。
3.2 BESTEM系列粘片机传送的改善
3.2.1 LOAD部的打出杆
LOAD部的打出杆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金属杆所制成的比较容易变形,而且以L/F接触比较少,容易造成在打出L/F时不稳,使L/F打出不到位从而造成L/F的变形或废弃,如果我们将LOAD部的打出杆加以改造如下
将打出杆的面积加大,使的加热组件上由于老化,或着由金线引起的识别问题打出杆不容易发生变形,而且在打出杆的顶端向内增加一个凹槽,这样就能够使的打出杆在打出L/F时,能够用顶端的凹槽吃准L/F,从而避免在L/F的打出过程中造成的,由于打出杆顶端以L/F接触较少造成的L/F的废弃,以降低制品成本。
3.2.2 LOAD的机械手的吸头杆
关于LOAD的机械手的吸头杆是我们很长时间的困,首先是LOAD的机械手的吸头杆比较细,像作业者在更换L/F时,如果不小心的话就会使L/F的盒子与吸头杆发生碰撞,使吸头杆发生断裂。
还有就是吸头杆与吸头的连接不是特别的牢固,容易丢失,造成机械手抓取L/F时,真空漏气,抓取L/F失效,造成传送问题频频发生,降低设备的嫁动率增加小停次数。从对LOAD部的机械手的吸头杆的改造中可以看出吸头杆明显变粗,以提高吸头杆的抗撞的能力,还有就是吸头的改变,以前用的是一种绿色的小吸头,吸头与吸头杆的接触面积较少,使的吸头容易脱落,改造后,吸头与吸头杆的接触面积大大的增加,加强了吸头与吸头杆的接触面积,使得吸头不容易脱落,从而降低了传送不良的次数,提高了设备的嫁动率,也降低了吸头丢失从而采购的成本,为公司降低了使用的成本。
关键词:煤矿 机电设备 维护 对策
1、引言
随着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采煤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矿自动化生产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数量越来越多,生产对机电设备的依赖也越来越强,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已经成为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背景之下,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已经成为煤矿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和管理工作。探讨煤矿机电设备维护现状,建立科学的煤矿机电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度,对机电设备进行科学的维护保养,可以使煤矿机电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和技术状态,提高煤矿机电设备无故障运行时间,对于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煤矿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煤矿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煤矿机电设备的不断增多,各煤矿都加大了对机电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的力度,不断加大资金、人力、物力的支持,确保了煤矿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必须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煤矿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全面提升煤矿机电设备安全运行质量。
2.1 机电设备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于一些煤矿企业,只追求煤矿的产量和效益,而对井下相关机电设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机电设备是煤矿安全生产和提高产量的重要保证。而把机电设备的作用仅限于附加的辅助生产手段,对机电设备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相应的管理措施也没有得到严格的落实。平时对于机电设备的维护十分有限,甚至缺乏必要的维护,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2 操作者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机电设备科技含量高,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要求高,据相关统计表明,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及运行事故,多数是因为操作人员的学历低、知识水平有限、技术水平差等原因引起的。煤矿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文化水平低、业务素质不高,操作过程中就很难满足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再加上由于煤矿生产环境相对恶劣,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很少愿意从事井下的机电设备维护工作,导致岗位流动频率过快,很难保留技术骨干,为机电设备安全运行埋下了一定隐患。
2.3 机电设备维护管理投入不足
由于一些煤矿企业对机电设备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在相关的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一些企业为维持较低的管理费用,还一直使用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使用淘汰落后设备,还有的机电设备超期服役,很多设备的工作性能已经达不到《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但仍然没有被更新替换。正是由于井下机电设备的老化,新的机电设备没有及时更新,导致常常发生煤矿机电事故。尤其在对煤矿进行深度开采时,超期服役的设备更显得力不从心,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3、煤矿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对策
煤矿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多策并举,不断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水平,促进煤矿安全、可持续发展。
3.1 提升机电设备维护重要性的认识
要始终把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正确处理预防为主计划检修关系。预防为主就是通过机电设备使用中的观察检测,掌握设备运转磨损情况,注意日常维护保养和维修,及时消除机电设备的故障隐患。当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就要定期或及时检修,不能拖延,因此要把预防与计划检修结合起来。正确处理生产与检修的关系。设备检修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一些煤矿在生产任务重的情况下,常常忽视检修工作,出现机电设备带病作业,致使事故发生,严重影响生产和安全。正确处理日常保养和定期专业维修的关系。日常保养工作一般由机电设备使用中的职工进行,要通过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人头,专业维修由专业修理人员负责,有计划地检查和维修,要把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避免“断层”现象发生。
3.2 健全煤矿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的组织网络
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组织,提高全体机电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按标准化要求开展机电工作,煤矿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网络图如图1所示。逐步建立和完善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工作标准。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工作标准包括维护技术标准、经济管理标准、各种技术人员管理标准以及维护修理的各种定额标准等。将所有设备的运行档案进行整理,归类、分析,并结合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每月设备运行时间,制订出月度、季度、年度设备检修计划。逐步建立和完善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工作标准,形成科学的现代化维修管理制度,是进行高效的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工作的基础,对于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1 煤矿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网络图
3.3 建立机电设备自动化监控系统
建立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制度。机电设备进行系统的综合信息管理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即对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保养、更新改造一直到报废进行过程的信息管理,而选好、用好、维护好设备又成为设备综合信息管理的关键。煤矿企业要逐步建立所有设备的检修、保养档案制度,细化和加强设备的强制保养工作,认真落实包机责任制。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监控图如图2所示。逐步推广使用设备状态监视和故障诊断技术,积极开发、推广、应用一些质优价廉的煤矿机电设备诊断监测仪器、仪表。借助先进的监测仪器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不仅有利于将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逐步从时间维修模式过渡到状态维修模式,更能为煤矿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
图2 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监控图
3.4 加大机电维护管理队伍培训力度
先进的技术装备需要高技能、高技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否则再先进的技术装备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率。因此,煤矿企业必须要立足本企业的实际,抓好一切机会,加大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扎实有效的业务培训,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不断提高机电技术队伍的素质。敢于突破旧框框,在批评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要转变观念,只有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走出一条向机电管理要效益的路子。
3.5 加强机电设备更新改造力度
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环境恶劣,机电设备故障率会明显上升,因此,要进一步加大设备更新改造的力度,力争在设备彻底失效前进行设备的更新,确保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通过采用技术上比较先进、使用操作规程上比较方便、经济上比较合理、管理上比较进步的新型设备替代原来使用的老设备。通过技术改造,全面提升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水平。
4、结语
煤矿机电设备的保养,尤其是维护和维修工作,是煤矿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合理的维护和维修工作,能够使煤矿机电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和技术状态,从而为煤炭生产的安全、有序、正常进行和煤矿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和坚实的后盾。做好机电管理与维护工作,一定要从保障安全、服务生产及技术创新的角度入手,结合煤矿的具体实际情况,通过定期的检修工作,强化井下电气设备及流动设备的管理,提高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和机电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设备的安全水平上,引导生产力发展,实施机电设备投入与先进技术引进相结合,落实管理与维护措施,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鄢玉华.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与修理[J].科技与企业,2012,(08).
[2]王磊.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探讨[J].机电信息,2012,(06).
[3]吕春发.煤矿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与检修改造[J].经营管理者,2011,(01).
[4]梁志刚.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2,(04).
[5]魏强.故障诊断技术对综采机电维修的技术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01).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D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015-02
0 引言
机电设备在现代煤矿生产安全中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仅涉及范围十分广,而且技术性很强。同时,因为煤矿生产条件与环节具有复杂性,这就为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有鉴于此,一定要大力强化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不断提高设备管理的水平。
煤矿的机电设备管理以煤矿的生产、经营与施工为基础,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管理,其目的就是要以最经济的费用来得到最好的投资成效。所以,一定要采取相关措施,保障机电设备始终处于较好的状态上,并持续改善与提高机电设备的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其效能,使产品质量与设备得到安全的运行,进而促进企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1 充分认识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由于煤矿生产条件和生产环节的复杂性,这对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据统计:在我国煤矿的固定资产总额当中,有55%-65%是机电设备和设施,所花费的工资、能耗、油脂、配件、维修费用等的总和要占煤炭生产成本的40%以上。在每年的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由于机电设备故障造成的事故占总事故的六成,一旦机电设备停止运转,不仅会影响到煤矿企业的正常运作和生产,还会对煤矿工作人员构成人身安全的威胁,特别是煤矿企业,一旦井下通风设备停止运转,那么就会导致井下通风不良,有害气体大量集聚,从而严重威胁到矿工的人身安全。因此加强机电设备的科学管理工作、正确合理的使用机电设备,对于保证煤矿安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机电设备管理机构不完善 很多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机构都不完善,没有形成相应的管理体系,日常工作中,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仅靠电工负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电工的主要精力全部放在应付生产中,根本谈不上机电设备的管理。而很多煤矿的负责人在观念中对于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还不够重视,对于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没有建立健全的机电专业管理组织,职能管理意识淡薄,甚至供电系统的施工都没有按照设计进行,而是仅凭电工人员的工作经验,而对于机电设备的性能也没有按要求进行测试,仪器仪表的校验也不按照规定来办,总之,煤矿企业的机电管理机构还有很大一部分的欠缺。
2.2 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一般在煤矿从事机电设备管理的技术人员,真正科班出身的只有微不足道的几个人,很多煤矿企业没有专职的机电专业技术人员,导致技术管理无法与生产相结合,而仅有的几个机电技术人员又是仅凭经验相当然的进行原始操作,机电专业的理论知识非常贫乏,并且也受到经验的局限,无法应付日益加大的设备故障率。
2.3 煤矿机电设备认识不到位 在煤矿进行设备采购入厂时,无论是配套设施还是安装调整试都没有做到位,盲目的把设备投入到生产中来,于是造成本该发挥最大效益的机电设备因为人为的盲目性,没有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3 做好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措施
煤矿机电工作的管理必须从基础做起,以提高机械设备安全性为中心,以经济手段为杠杆,扎扎实实的做好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确保煤矿高效运行、可持续发展。
3.1 健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一是煤矿务必要制定出稳妥可行的机电设备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了防爆设备下井检验制、机电设备定期检查制、安全装置定期检查制、停电检修挂牌制等。同时,应当重点建立健全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制,机电设备使用与操作规程,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机电设备现场管理制度及机电设备采购与验收制度等具体的规章制度。二是要采取贯彻实施机电设备使用和维修相互结合之原则,切实做到机电设备谁在使用,就由谁进行维护和管理,主要设备必须做到定人和定机,管理人员必须在参加培训之后凭上岗证进行操作。对于需要交接班的生产设备,操作人员一定要认真执行好交接班制度,并对大型设备进行安全运行的全面记录。三是建立大型机电设备的安装与验收管理规定。要进一步规范对大型机电设备从安装,到改造、大修,一直到验收管理等全方位的管理工作,注重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督,各机电设备的管理部门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拿出切实可行的机电设备安装与验收管理制度,并予以严格落实。
3.2 及时对煤矿机电设备隐患进行处理 日常工作中对于机电设备的点检一定不能放松,要认真细致的检查,以便及时的发现和治理安全隐患,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隐患如果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在下一次就酿成惨痛的事故,因此企业的各个阶层、每个员工都要有强烈的安全隐患意识。在企业的各个一线部门都设置专业的点检站,各组配备点检员,全面负责本部门的机电设备点检工作。
3.3 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 确保设备资金的投入,加大机电设备技术改造和更新的力度。现代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很多诸如变频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遥控技术等高新科技都在不断的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中,这些层出不穷的新设备安全性能好、工作性能高,不仅为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提供了技术参考和保证,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安全效益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3.4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前期规范化管理工作 一是要严格进行设备选型,真正把好机电设备的选型关,所选用的设备一定要适宜于煤矿使用。二是要在管理上做到责任到人,从设备的购置、验收、建档、图纸资料保存与清点、安装、使用到维修、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当中均应做到资料完整,责任落实到人。三是要严格把好安装质量关。对于主要设备与新型设备的验收、安装与使用,机电设备管理员应当参与到编制质量验收规程、操作办法与安装质量标准之中,要努力做到设备不合格不得出厂、设备不完好不准安装。在安装完之后应当由参与安装、使用、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等各个单位的人员都参与验收,在试运转之后再办理移交手续,这样才能真正投入使用。四是要强化技术档案的管理。应当建立起设备验收与交接建档等方面管理考核机制,必须将所有图纸资料、使用说明书及验验收报告等技术采取交由专职资料保管员妥善保管,使用与维修单位一旦需要,不得取走原件,只可另行复印。五是实施技术培训,特别是在进口设备管理上,应当组织开展关于该设备的技术讲座与培训,让涉及到的相关使用、维护与管理人员均能对设备有深入了解,掌握其技术性能与使用、维修及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3.5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 煤矿的机电设备与其它行业的设备维修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设备工作环境多样复杂,因此维修作业也就相应的多样复杂;另一方面,作业条件会限制机电设备的结构设计,导致在一些特殊环境下作业的机电设备结构设计并不是很合理,往往很难保证维修质量,或者干脆就无法维修。比如有时候加工一件挡板为了赶速度而忽略了质量,挡板上面的螺丝眼应该是钻床打眼,可是人们用乙炔气吹出个螺丝眼,这样肯定会影响设备使用情况,因此对于机电设备我们煤矿企业的员工要加强安全意识和主人翁意识,适当的采取设计检修通道、预防零部件变形、脱落、改进设备结构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机电设备维修作业的安全性,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3.6 落实煤矿机电设备的更新改造 机电设备的更新改造对于实现煤矿的装备现代化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了确保机电设备能够切实满足煤矿安全生产之所需,应当以全员管理为基础,做到修理、改造和更新等相互结合。要结合设备的大修与中修,积极运用新技术来改造老设备,从而不断提高设备的性能。可以提高入井电压等级、在主提升机上运用动态智能监测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等,更新空压机断水保护装置的相关技术,比如运用真空磁力启动器与真空开关等等。为了进行比较,可以运用设备成本的现值比较法以实施设备的大修与改造,从而有助于管理层作出科学决策。
3.7 注重煤矿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 要做好机电设备现场管理工作,就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发挥出机电管理部门在生产与管理中的双重作用,积极配合企业管理与安全监督部门做好设备检查考核工作,严格执行干部跟班上岗制度、设备维修制度等,让现场管理真正有章可循。二是要严格开展检查考核,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做到一个标准和一把尺子,从严把握考核关,让机电设备能够满负荷与高效益地运行,从而服务于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
3.8 建立相应的人才激励机制 经济社会、信息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思维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的干多干少一个产、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旧观念已经被人们所摒弃,因此奖励机制、良性的竞争机制涉及到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无论管理层还是一线基层,都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进行经济的“软约束”。激励机制所涉及到的方面可以包括设备的操作、维修和保养,也可以包括对新设备性能、质量的掌握等,让每个员工在激励机制的约束中逐渐形成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意识。
3.9 提升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要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重要作用。要想管好、用好与维护好机电设备,一定要建立起一支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队伍,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先进设备所具有的优势。应当高度尊重与保护机电设备技术人才,对于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应当予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通过开展定期或者不定期培训,让机电管理与维护人员更加熟悉操作规程与设备性能、原理,从而能够更为轻松自如地进行设备管理与故障处理。
总之,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必须从基础做起,强化意识、转变观念,努力提高机电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以保证煤矿企业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吉庆菊.浅谈煤矿机电的设备管理[J].管理与财富.2008(09).
[2]曲冬,杜艳华.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煤炭技术. 2009(02).
[3]王西荣.浅析煤矿企业机电管理[J].科技信息.2009(04)[7]邢海顺.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4).
伴随现代科技不断发展,运用于矿山生产的机电设备种类也日益丰富,加上井下生产的连续不间断性使机电设备易出现磨损与老化等问题,使矿山机电设备维护检修管理难度极大。但机电设备作为矿山生产高效高质持久进行的必要基础,对煤矿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如何确保矿山机电设备日常检修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成为矿井日常管理的重点与要点之一[1]。
1机电设备检修类别划分
机电设备检修作为井下生产高效开展的必要保障,是矿山生产不可或缺的维修体制,依据维修目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a)预防性检修。这种维修目的在于将可能存在的故障风险扼杀在萌芽中。设备运行时,对设备实施全面监控,一旦发现其工作状态出现异常,立即对其展开全面检测与维护,实现对可能存在的故障有效预防。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有效避免机电设备零部件损坏,是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维修中的关键环节;b)事后检修。这种形式是指设备故障已发生后对其进行及时处理与补救,属于被动性维修手段,以尽快恢复生产为目的,维修效果往往差强人意;c)周期性检修。这种形式是指无论设备运行是否良好,在固定时间间隔下全面检修和维护机电设备,其时间间隔周期多依据实际经验确定。这种方法可有效消除设备运行中存在的故障隐患,是机电设备检修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d)创新性检修。这种方法亦被称为技术改造,是指机电设备管理技术人员为更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而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一般而言,任何机电设备其应用效果的优劣均是相对的,随运行使用环境的改变,其多少会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矿井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在日常的设备检修中应多总结经验,结合矿井生产实际,对设备运行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地创新改良,确保设备高效、高质运行[2]。
2矿山机电设备检修管理的不足
2.1缺乏管理意识与相应的管理制度
中国政府虽对矿山机电管理进行一定的规范,但在实际生产中依照规范管理操作的矿井数量有限,一方面是由于在既得利益的推动下,生产管理者过度关注生产效益,忽视机电设备检修管理,抱着设备还可用就无需检修的态度,许多应当按月检修的设备被按年检修,需要年检的设备则投入以来从未检修,使故障隐患不断积聚,严重威胁设备有效运行。另一方面,科技日益革新,使原有管理制度早已无法适应新型机电设备检修需求,对检修工作开展造成一定影响[3]。
2.2专业检修人才缺乏
由于井下工作环境恶劣及高风险性,使许多具备良好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纷纷离开这一行业而进入其它更安全的企业中,使矿山机电设备检修管理人才匮乏现象极为严重。与此同时,各大高校机电专业及社会上专门从事矿山机电检修培训的辅导机构,所教授的内容多限于理论层面,忽略实践操作,使培训出的人员往往专业素养相对不足,很难立即适应实际工作。除此之外,井下施工的部分机电设备属于特种装备,其检修操作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进行,此类人才多只能由煤矿企业自己在日常工作中逐渐培养,难以从外引进,对检修管理高效进行造成不利影响。
2.3安全管理投入相对不足
安全管理资金投入不充裕是又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矿井为节约资金、提升产效,机电设备在长时间工作后没有检修维护,甚至部分设备老旧不堪,应当更新的未能及时更换,使矿山机电设备检修管理困难重重。特别是近年来井下开采深度不断增加,设备更新与改良势在必行,而资金不到位使这些工作停滞不前,设备检修管理难以有效开展,增加井下生产风险性。
3增强矿山机电设备检修管理水平的措施
3.1增强前期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前期规范化管理是实现设备检修管理高效进行的必要保障,主要体现在设备选型与质量检验两个方面,必须充分考虑矿井实际施工状况与操作需要。选型工作必须安排专人全权负责,监督设备自验收到安装使用的全过程,并有效留存相关设备资料,以便后续使用。设备质量检验上,应当配置专业技术人员在安装前全面检测设备,对存在瑕疵、缺陷的设备坚决不予安装;对整个安装过程实施动态监督,确保其操作全部遵守相关操作规范。安装完成后,应当会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设备维修人员一起验收设备,验收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
3.2加强思想管理与制度建设
认真负责的态度与有效的管理制度是确保检修管理工作有效进行的必要前提。a)应当帮助检修管理人员树立主人翁意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全力投入工作中,促使其工作高效进行;b)针对实际工作状况,完善原有机电设备检修管理制度,严格要求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制度规范[4]。
3.3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矿山机电设备检修管理人员作为井下特殊岗位,必须针对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责任制度。a)应当依据井下设备运行距离、服务范围、使用量等诸多要素划分不同责任区,并依据各岗位责任高低进行任务合理分配。譬如进行泵站、变电所等重要岗位应实施多人包岗制度,确保工作准确无误;b)综合考量设备运行磨损程度、岗位出勤状况、能源损耗等多项指标,创建科学岗位考核奖惩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个岗位进行全面综合考评,表彰优秀个人或集体,提升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
3.4改良矿山机电设备检修管理技术
机电设备检修管理技术优劣对井下生产效率的高低有直接影响。从根本上推动矿山机电设备检修管理质量不断进步,必须坚持以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发展道路,转变旧有粗放型生产工艺,不断推动新型工艺与设备应用升级,推动综合效益全面提升。在实际工作中,煤矿企业必须积极学习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科技为推动力,以最小投入获得最佳成果,提升机电设备检修管理工作质量。煤矿企业应以技术总工为带头人,组建科技小组,针对自身实际机电检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人力、物力进行技术攻关,并将相关成果有效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实现矿山机电设备检修管理无缺陷开展。
4结语
论文摘要:矿山机电工作的管理必须从基础做起,以提高机械设备安全性为中心, 以经济手段为杠杆,扎扎实实的做好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确保矿山高效运行、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围绕矿山机电设备管理提出一点浅见。
一、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矿山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每年的矿山安全生产过程中,由于机电设备故障造成的事故占总事故的六成,一旦机电设备停止运转,不仅会影响到矿山企业的正常运作和生产,还会对矿山工作人员构成人身安全的威胁,特别是煤矿企业,一旦井下通风设备停止运转,那么就会导致井下通风不良,有害气体大量集聚,从而严重威胁到矿工的人身安全。因此加强机电设备的科学管理工作、正确合理的使用机电设备,对于保证矿山安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机电设备管理机构不完善
很多矿山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机构都不完善,没有形成相应的管理体系,日常工作中,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仅靠电工负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电工的主要精力全部放在应付生产中,根本谈不上机电设备的管理。而很多矿山的负责人在观念中对于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还不够重视,对于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没有建立健全的机电专业管理组织,职能管理意识淡薄,甚至供电系统的施工都没有按照设计进行,而是仅凭电工人员的工作经验,而对于机电设备的性能也没有按要求进行测试,仪器仪表的校验也不按照规定来办,总之,矿山企业的机电管理机构还有很大一部分的欠缺。
(二)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一般在矿山从事机电设备管理的技术人员,真正科班出身的只有微不足道的几个人,很多矿山企业没有专职的机电专业技术人员,导致技术管理无法与生产相结合,而仅有的几个机电技术人员又是仅凭经验相当然的进行原始操作,机电专业的理论知识非常贫乏,并且也受到经验的局限,无法应付日益加大的设备故障率。
(三)矿山机电设备认识不到位
在矿山进行设备采购入厂时,无论是配套设施还是安装调整试都没有做到位,盲目的把设备投入到生产中来,于是造成本该发挥最大效益的机电设备因为人为的盲目性,没有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三、如何有效的管理矿山机电设备
(一)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规范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行为,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在进行机电设备管理时做到有章可循、严格贯彻执行。也有矿山企业具有相当的设备管理意识,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比如《机电设备点检标准书》、《机电设备隐患治理管理办法》、《机电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等,从各方面建立维护、检修、操作机电设备的相关规章制度,为了保证这些规章制度的落实执行,还配套制定了相关的考核细则,违者重罚。这样真正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才能维护制度的权威和公信度,才能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二)及时对隐患进行处理
日常工作中对于机电设备的点检一定不能放松,要认真细致的检查,以便及时的发现和治理安全隐患,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隐患如果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在下一次就酿成惨痛的事故,因此企业的各个阶层、每个员工都要有强烈的安全隐患意识。在企业的各个一线部门都设置专业的点检站,各组配备点检员,全面负责本部门的机电设备点检工作。
(三)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
确保设备资金的投入,加大机电设备技术改造和更新的力度。现代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很多诸如变频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遥控技术等高新科技都在不断的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中,这些层出不穷的新设备安全性能好、工作性能高,不仅为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提供了技术参考和保证,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安全效益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四)加强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
矿山的机电设备与其它行业的设备维修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设备工作环境多样复杂,因此维修作业也就相应的多样复杂;另一方面,作业条件会限制机电设备的结构设计,导致在一些特殊环境下作业的机电设备结构设计并不是很合理,往往很难保证维修质量,或者干脆就无法维修。因此对于机电设备我们矿山企业的员工要加强安全意识和主人翁意识,适当的采取设计检修通道、预防零部件变形、脱落、改进设备结构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机电设备维修作业的安全性,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经济社会、信息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思维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的干多干少一个产、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旧观念已经被人们所摒弃,因此奖励机制、良性的竞争机制涉及到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 无论管理层还是一线基层,都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进行经济的“软约束”。激励机制所涉及到的方面可以包括设备的操作、维修和保养,也可以包括对新设备性能、质量的掌握等,让每个员工在激励机制的约束中逐渐形成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意识。
(六)加强人员培训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中的一项重要的可再生资源,而对于矿山企业来说,员工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企业领导要加强对于一线操作员工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总之,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必须从基础做起,强化意识、转变观念,努力提高机电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以保证矿山企业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振泽,王瑞清.浅谈矿山企业机电管理[J].矿山机械,2005(3).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维修;问题;对策
1 机电设备的安装及维修概述
1.1机电设备的安装概述
机电设备的安装通常涵盖机电设备基座的安装、机电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机电设备设备的正式安装三个流程。在机电设备基座施工放线前,设备安装位置和布局需要明确、配套机械和运输车辆通道、堆料场、上料台等均有必要做相关修整。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是设备安全正确运行的前提;在设备安装前应要再一次对其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在机电设备的正式安装过程中,要随时对主设备、部件及附属设备做外观质量检查。安装现场要由专人负责指挥。高空作业安装或吊装笨重装置时,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在安装时要秉承分工协作原则。在机电设备安装完成后,应对设备安装的完整性、安全性等进行例行检查,并开机调试设备,指派专人记录整个过程,包含设备的原始数据,以备日后查询、出报告使用。
1.2机电设备的维修概述
机电设备设备的维修通常包括事先预防维修、事后维修以及维修技术升级等三种形式。事先预防维修以强化设备投入使用前期检查为主。做到故障早期发现,早期排除,以便减少因故障带来的停机时间;事后维修是在机电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后再进行维修;维修技术升级是指维修技术创新,即利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技术,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以便校正设备自身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而提高并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
2 机电设备的安装及维修存在的问题
2.1 机电设备的安装中存在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基于机电设备安装工艺问题常常会导致机电设备寿命被缩短,严重时出现无法运行的状况,主要表现在:机电设备的垫铁设计不合规格或安装位置偏差,导致设备运行时垫铁无法有效承重;由于对设备的轴承或者是轴承器相关部件的调整安装存在技术方面的问题,误差较大,导致设备在投入使用之后由于振动过大或部分部件的温度升高过高而难以正常运行;在整套设备的安装中,由于对同轴度以及水平度方面没有做好相关的处理与把握,使设备不能够符合正常运转的要求,导致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摩擦或者摩擦力过大,使设备出现故障;由于设备试用过程中,检测手段以及工具的缺乏,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转动以及振动的相关部位温度以及振动频率等未能进行有效的测量,对设备进出口所承受的流量压力值等也未能进行有效的检测,从而让设备初始就带病运行;在进行设备的安装中,对于一些带有底座的成套的机电设备,认为只需要进行搁置的安装,让其不能够有效固定,从而使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问题引发设备部件的松弛,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
此外,对于机电设备的安装来说,设备自身的缺陷问题也影响到安装质量。如电气控制系统与设备之间的配套出现问题,两者结合有差错,从而使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频繁启动,影响运转及生命周期等问题;实际安装的机电设备型号规格与设计型号规格不符,使基础进出口管道方位角度以及设备的间距等出现一定的问题,从而导致质量事故。
2.2机电设备的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企业在机电设备在维修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未按时、定期对机电设备检修管理,未给予对机电设备日常维护的足够重视,未能形成规范化的维护管理制度,导致机电设备没有停止运行就不主动检修,使得很多机电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是大故障,需要进行大修,使设备使用寿命被大幅缩短,增加了维修的成本;其次,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当下,企业只注重对设备的更新投入,忽视了对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使得传统的机电维修管理跟不上日益发展的机电设备。传统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只是重视机电设备在生产中的应用,忽视了经济效益的管理。
3 针对机电设备的安装及维修存在问题的完善对策
3.1解决机电设备的安装问题的对策
在机电设备的安装中,对安装工艺管理的加强有助于解决因安装工艺所导致的设备故障问题。首先保证安装工艺前期准备工作到位。在进行安装前,应加强对相关安装工艺的学习以及培训,让相关人员认真理解并掌握设备安装要点。并且在安装之前还需要对机电设备的性能、特点等进行掌握,以便准确地掌握安装工艺;其次,加强对整个安装过程的控制,以保证安装工艺的有效性。在进行设备安装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技术交底以及旁站的监理等方法进行设备安装质量的把关,尽量消除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加强对设备安装的相关检测。在设备安装的过程中加强对安装工艺的检测,在设备完成安装之后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对设备的垫铁布置、对设备的重力支撑、对设备的轴承等进行检测。特别是在设备试车的阶段,更是要加强监测的力度,以此来保证安装质量,让其能够正常健康的运转。
针对在机电设备自身存在的缺陷与问题,首先要在进行机电设备的采购中,相关的建设单位需要与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的协调沟通,对于机电设备的型号以及规格等进行核实,以此来根据施工单位的预留标准等进行合适设备的采购与配备;其次,在对机电设备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采购的设备与安装的实际之间有差错,导致安装出现了困难,则应该采取有关的措施来进行安装的相关变更。而在变更的过程中所选取的手段应该可靠,必须要经过建设、监理以及设计单位的认证,然后再进行实施。
3.2解决机电设备的维修问题的对策
针对机电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在管理方式上改进。在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管理时,要针对机电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故障发生点以及故障发生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详细的记录。同时应建立规范化的维修体系,以便实现对机电设备维修工作的系统管理,并将机电设备的设计、生产、使用、维护四个阶段的工作有机的联系到一起,实现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有机联系。将每次对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维护工作的时间以及维护时出现的问题加以记载,一段时间后对记载的数据进行统计,然后根据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适当的维修、维护工作周期的更改以及维护方式的创新;其次,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制定详尽的设备维修管理计划,根据机电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以及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最后制定相应的检修计划。借助对检修计划中的各个设备的档案记录,分析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机电设备检修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对机电设备的进行详细的了解与分析,制定出每个月份、每个季度以及每年的检修策略。检修策略并非一层不变,要不断地对检修工作后的档案记录进行分析统计对其进行更改,不断适应机电设备的运行。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机电设备的检修,可以进行计划检修与现场检修两种方式结合的检修方式进行。计划检修是对机电设备正常运行的一种保障,是一种对机电设备故障的预测形式,企业要重视对计划检修工作的实施;现场检修是通过维修人员在工作现场对机电设备的检查,当机电设备出现故障后对机电设备进行检查维修。现场检修是一项被动的检修工作,要将计划检修与现场检修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检修工作的有效性。要严格制定机电设备维修与更新的周期。对机电设备进行周期性的维修管理,可以有效的避免因机电设备发生瘫痪而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最后,要适应机电设备的发展新形势,将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进行改进,以便迎合机电设备发展的需要,同时紧跟市场发展的步伐。
结束语
机电设备的应用是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保障,因此如何实现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是现代企业所应持续关注的问题。企业要借助对机电设备的安装及维修工作的完善,发挥机电设备的功能,以期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机电设备;维修;管理
一、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设备维修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手段,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是生产费用支出的主要部分。以往机电维修管理模式的演变是与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的发展紧密相联的,目前已建立了设备维修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并逐步引入了设备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但从整体上,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仍然采用计划预修为主的定期维护和检修管理模式;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仍然主要是以时间为基础的传统计划维修管理模式,致使约1/3的工作量由于时机不准而做无效维修,设备开机率低、维修时间长,有时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
现阶段我们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水平和企业生产的特点决定要对设备寿命周期实施全过程管理,追求设备最佳综合效益和最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应建立健全设备维修管理的信息反馈和处理的机构和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设备维修管理决策服务,并应通过组织企业各部门全员全过程参与设备的维修管理。同时,应用现代化方法,如:可靠性工程、维修性工程、系统论、信息论、决策论等;以及先进的技术,如: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经济合理地组织设备的维修管理,将是今后我们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努力方向和发展趋势。
二、设备维修管理基本模式的发展
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是随着生产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事后维修、计划维修、预防维修、以及处于发展中的运用可靠性维修理论和故障监测及诊断技术的主动维修或视情维修。
进入工业社会后就产生了设备的维修问题。最初由于设备简单,维修费用少,设备维修管理主要是实行事后维修管理模式,即设备坏了才修。事后维修的结果,致使停机时间增加且无法保证机器的正常和及时使用,影响到生产任务的完成。随着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流程生产和简单的流水作业,生产越来越强烈地依赖于设备,事后维修管理所造成的非计划停机就成为突出问题。这使人们认识到应该积极地设法预防设备的故障。
由于设备故障造成的停机影响了成品的交货期,以及因紧急排除故障所需支付的突击加班费用等,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有效地组织设备的修理和维护工作。研究和实践发现,采用有计划的预防维修可以减少设备的故障,节约大量维修时间和费用,结果逐步形成了预防性维修的概念。之后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又针对预防维修存在着既有过剩维修又有维修不足的问题,将预防维修制度发展成为生产维修。生产维修除了坚持日常保养外,还包含以下4种主要维修方式: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和维修预防。针对不同的设备及使用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维修方式。预防性维修和计划预修是以时间为基础定期对设备进行的大规模检查与修理。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模式已成为目前最受人们重视的维修管理模式之一。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是一种用于确定设备在其运行环境下维修需求的方法,是预防维修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它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设备的故障原因、故障模式、故障影响、故障预防等方面,通过使用维修计划软件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跟踪记录并加以分析,从而制定出维修计划,并自动提示所需要的维修事宜。这种模式改变了原来设备损坏后才进行的被动维修,而逐步过渡到基本消除故障,进而控制维修费用和对生产的影响。这种维修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可靠性维修技术,对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确保设备在要求的寿命周期内安全、高效地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应当看到,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无论多么完美,一旦发生故障,还必须由人来完成设备的修理、恢复工作。而这就无法排除人为因素,如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情绪、心理等影响。因此未来的设备将更多地依靠自己的能力按既定的程序来进行自我修复,从而出现免维修的机电设备。
三、改进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建议
(1)改进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方式,加强机电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管理。在现有条件下,生产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对设备使用、维护、修理人员技能和素质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包括三级保养、点检、班检、定期维护和巡回检查以及交接等日常维护和文明生产的制度。企业应根据现代维修理论、行业特点、设备特性、工作环境及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等因素来进行维修决策,健全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选择包括事后维修、预防维修、计划预修和状态维修等合适的维修方式,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科学的新型维修管理模式。
(2)建立和完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标准,积极开展机电设备可靠性、维修性的基础研究。包括各种技术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维修技术标准、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标准以及维护修理的各种定额标准等,逐步形成科学的现代化维修管理制度。系统研究机电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找出设备的薄弱环节,不断改善和提高机电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提高设备的开机率和可用度,大力推广无维修设计。
(3)借助于监测仪器等硬件大力开展视情维修。视情维修是一种非常好的维修管理模式,运用得当会带来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结合实际,对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从时间维修逐步过渡到状态维修模式,保证设备在寿命周期内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最经济的设备周期费用。
(4)建立和完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实现计算机辅助维修管理。由计算机完成维修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并对维修计划做出预测和决策。应做到数据规范准确、传递及时、决策可靠、反馈畅通,并向可视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维修管理系统方向发展。
四、总结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自动化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很多领域都引入了机电设备的应用,通过机电设备的应用来减少人工,并且机电设备的应用已经成了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影响着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所以企业对于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上要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晖.浅谈机电设备日常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1)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措施
引言
目前机电设备已经被国内大部分企业安装使用,如电气工程、建筑智能化、环保事业等,在我们引进机电设备后,首先面临的是安装与调试,目的是校验机电设备是否符合设计标准,且以此判断设备是否能够安全稳定运行,事关企业生产建设、产品质量及人员安全,必须慎重对待。有些企业一味谋求速度,忽略对设备安装调试的检验,导致设备运行中出现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经营效益,因此,我们从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开始讨论,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谋求最佳策略保障机电设备为我所用,促进企业生产建设进步。
一、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概述
1.机电设备安装
首先是基座的安装,第一步要确定设备安装的位置,并将周围的环境进行合理安排,将与设备配套的装置做科学安置,与车辆通道、料台等做合理调整。因为机电设备相关配件数量较多,我们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防线,参照设备说明遵照技术规范一步步进行安装。
其次完善准备工作,在设备安装前,要对配金数量进行核对,对设备外观进行检查,工程师要严格检查相关螺丝及焊接处是否存在裂缝或错处,尤其重视管道接口、旋转部位等,这些关乎安全的部分必须慎重检查,除此之外还要准备安装工具及所需材料。
再次安装施工,安装中要随时对设备的主机进行检查,指派专门的负责人,调动安装设备,并保证安装工的安全,这里要对所有安装人员做好岗前培训,工人在现场要戴安全帽,在工程师的指导下有计划的安装,且注重分工合作,以便提高安装效率。安装后,及时对装好部分进行检查,保证不出纰漏。
2.机电设备调试
首先机电设备调试,设备出厂后,负荷试验是必须的,有些旧的机电设备转移重装后,状态也会显示和初装时不同,这时工程师对机电设备的调试显得尤其重要。有时,不仅需要调试,部分设备还需要根据使用需求做出一定的更新和改进,最后再做综合调试,总之我们默认的规则就是先检查机电设备的完整安全性,保证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然后工程师对设备的运行质量及可操作性做校验,最后工程师对校验做考核,即对机电设备的调试做详细记录,方便日后在修理故障时留下依据。
其次重视调试报告。做好设备调试记录是有必要的,这涉及到技术更新与财务管理等方面,做好调试报告,将安装与调试过程详细记录下来,将此作为技术报告文件,做得详细、具体、专业最好。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一定要详略得当,并在结尾处对相关有贡献的技术人员标识感谢。
二、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常见问题
1.机电设备的连接问题
作为机电设备最常见的配件,螺栓螺母的连接问题我们最常遇到,有时连接太紧,螺栓在长期受力下会出现金属疲劳,有时连接太松,尤其在螺牙滑丝等现象出现后,连接的部分很容易出现过分松动引发事故。有些连接设备的螺栓螺母有传导电流的作用,一旦压接不紧,电阻大通电会发热,最后形成恶性循环,直到造成设备短路。
2.机电设备的振动问题
振动问题通常出现在泵部,机电设备中,有壳体与转子同心度差、间隙与转子不平衡等问题都会引发振动问题。在泵工作时,出现的工作参数与额定参数不相符时,泵就不能稳定工作,容易导致事故出现。
3.超电流问题
超电流还是针对泵部而言,泵内如果有异物,壳体与转子存在摩擦会引起超电流的问题,我们知道的机电设备一旦出现电源缺相、电子偏高等现象时也会引发超电流问题,除此之外操作不当,尤其是泵部运输介质超出设计额定水平时,超电流现象也会发生。
4.安装问题
机电设备的安装问题是主要的常见问题,首先安装开关时如静触头压力与接触面积不够,接触面出现电热氧化,导致电阻大烧坏触头,进而引发事故;其次断路器与触头安装失误,触头过热,绝缘介质分解,设备压力增大,极易导致断路器爆炸。再次电流互感器安装错误,电流互感器会产生太高的电压威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再次调节装置发生错误,这样会出现设备停止运转发生事故;再次主变压器出现问题后绝缘强度会大打折扣,当局部绝缘被破坏后,事故产生几率大;最后主变压器出现保护拒动现象,内部会出现短路,导致断路器不跳闸,为爆炸事故埋下隐患。
三、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措施
1.电设备安装的改善办法
首先加强对施工的要求。在施工安装时,确定选定的设备后不做轻易改变,不能影响安装进展,且安装前要明确相关技术要求与规范,严格按照安装说明进行施工安装,减少时间上的浪费,进一步保证安装质量与安全。
其次对安装工作做合理布置。对于大型的机电设备要做好布置工作,众所周知,机电设备配件多,安装环节也多,这些都需要专人逐项处理,做好安排才能对安装阶段做到井然有序,不会因为缺少材料而停工,不会因为不明技术而停工,值得一提的是,在做重要部分的安装时,要做技术论证和确认,确定安装后不做轻易改变。
再次明确主次工作。安装过程中要主次分明,确定有开工条件后,指派专门人员看护电源等动力源,并且提前调动井架等必要设备,为了节省时间,我们要分清安装主次,严格安排变电所、绞车等工作次序,这样才能保证安装省时省力,事半功倍。
最后提升工人素质。大部分机电设备的安全隐患都源于工人素质有限,因此在设备安装之前要对技术工人做好培训,使之明确安装标准,强化安装知识,熟知相关规范,并由工程师带领工人在检修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对设备的认知,以保证在安装过程中不出意外。
2.电设备调试的改善办法
首先在调试前要进行检查。调试意味着设备启动,设备启动前要进行详细检查,首先查看绝缘电阻,通常情况下,发现绝缘电阻低要及时对设备进行烘干,再做重新检测,直到指数达标为止。除此之外对二次回路的检查也很重要,通常我们以模拟的方式进行接线检查,先不接电,对信号灯的显示等进行确认,在对旋转方向等进行全面检查后,才能进行更深刻的检查。
其次调试中进行检查。首先启动检查,接通电源前要确保能够随时切断电源,以保证一旦发生意外能够立刻断电以防止发生重大事故。要观察设备运转,一旦电流过大也要立刻断电。在设备正式做全面通电时,一定要告知现场工作人员,退到安全区,防止设备中飞出不可控的旋转物,危及人员安全,在反复启动3次以后,确保没有问题才能靠近。正常条件下,机器设备启动不能超过5次,否则容易因为过热出现故障,这也要我们认真观察设备的温度变化,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况。
再次设备运行时的调试,在设备运转过程中,要观察电动机的灵动性,是否存在重大杂音,设备中的旋转部位是否与规定的一致,与此同时要对电源电压进行检查,并详细的作好记录,尤其对设备的启动时间,电压、电流等情况作备案,为未来复检设备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电设备的广泛应用为建设生产打开了新局面,大大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这也促进了我们对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的认知与重视,相信随着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加强管理,对机电设备故障的排除会更方便,也能掌握更多更新的方法维护设备的稳定运行,促进技术提高的同时保证企业高质量的生产。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模式;优化对策
我国是产煤大国,随着煤炭事业的发展,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对其安全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发生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工作人员对机电设备的检修不符合规定,设备容易出现严重故障。机电设备的传统检修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煤炭事业发展的要求,给煤炭生产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当务之急是优化检修模式,强化制度管理,增加机电检修人员的责任感,创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1. 我国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
1.1严格的问责机制
煤矿机电设备属于特殊生产设备,对于检修人员的资质要求也比较高。相关检修人员需要持证上岗,并且应当定期对其进行考核,防止操作失误。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转,首先需要增强检修人员的责任心和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专门的机电设备可以由专人负责,一旦发生事故,应当快速响应和处理,并追求其相关责任。
1.2设备更新制度
制定确切的设备更新计划,既保证了煤矿的生产效率,又防止由于设备老化而发生安全事故。但是,许多煤矿企业没有长远眼光,只追求一时的利益,使得大量机电设备处于长期服役的状态,给煤矿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1.3完善监督机制
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应当制定相关的检修标准,增强监督检查部门的职能,定期派人员进行巡回检查。通过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保证煤矿生产安全进行。
2. 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
2.1煤矿机电设备检修的必要性
自从煤矿企业使用机电设备投入生产以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煤量也逐年上升。但是,机电设备的运行环境比较复杂,给煤矿开采带来了很多不安全因素。比如,矿井下空气条件与地上不同,湿度也很大,许多机电设备会容易生锈和老化,特别是许多电缆的绝缘层容易被破坏,引发漏电和短路等安全事故。所以,为了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的可靠运转,对其进行维护检修和监督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2.2当前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暴露的缺点
传统的机电设备检修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故障检修、定期检修和状态检修。目前,经过大量实践积累,煤矿机电设备检修已经暴露出一些缺点,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2.2.1故障检修
故障检修是指当机电设备发生故障之后,为了使其恢复正常采取的检修和处理措施。由于机械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无法准确获知设备何时出现故障。这给生产带来了很大不便,因为设备一旦出现故障,轻则停止生产作业,重则引发严重安全事故,所以这种检修存在滞后性,是非常不符合实际要求的检修模式。
2.2.2定期检修
定期检修是指按照制定好的时间计划进行预防性检修。影响检修计划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设备老化程度、故障统计规律等。通过设置合理的检修间隔和等级,可以有效的监控设备的质量,保证开采工作顺利进行。但是,定期检修仍有缺点,包括:第一,设备受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存在很多潜在不安全因素,如果没有到检修时间,则无法及时排除故障隐患;第二,许多设备工作状况良好,近期都不需要检修,但是按照计划到了检修时间就必须检修,所以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2.2.3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是指依靠实时检测技术对机电设备的检测、判断,预先获知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大小,在极易发生故障的部位对设备进行检修。同时,依据设备的实际状态动态制定检修计划,提高了检修效率、增强了科学性与合理性。但是,由于状态检修十分依赖信息网络系统,一旦网络出现故障,则会造成整个检测系统的瘫痪,同样需要人员对检测网络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
3. 选择检修模式需考虑的因素
煤矿开采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生产系统,各个机电设备各司其职,又相互联系,共同完成开采任务。煤矿开采使用的机电设备包括:供电、通风、压风、通讯、排水、主提升和轨道运输等。虽然各个机电设备功能不同,但是通过他们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实现煤矿的生产,一旦某个设备出现故障,则必将致使整个系统的瘫痪。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需要针对重要设备进行冗余设置,比如通风设备,应当设置多个通风机,同一时刻只有部分风机工作,一旦某台风机发生故障,其它备用风机将立刻投入使用,保证地下空气的正常和人员的安全。同时,许多设备的重要部位要根据可靠度的要求选取较大的安全系数,比如,提升绞车的钢丝是最容易断裂的部件,在设计和选材时应当加大安全系数,保证提升绞车的安全工作。由于空间有限,不可能设置多条轨道和输送机,但是在安全方面要有一定的保障。确保这些设备在出现故障情况下,不会造成较大的危害。
许多煤矿企业为了增加企业效益,往往将设备的使用率设置最大,尽量使用设备开采更多的煤炭。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就越大,所以企业应当加大故障检测力度,充分发挥状态检修的优势,最大程度降低备用设备的使用,从而增加这些设备的使用年限。
4.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模式的优化
4.1健全管理和检修制度
企业应当根据具体的生产环境制定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并制定严格的设备检修制度,要求检修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明确责任。并制定相应的安全事故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生事故,立即采取相应处理,做到生产的有序性。制度建立起来以后,需要设立相关管理机构进行监督,根据制定的标准巡回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明确职责分工,各个煤矿设备都应当有专人负责。在对设备的监督检查过程总,可以使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实时检测设备运转情况,减少其发生故障的概率。
4.2加强机电设备的日常检修
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转时间较长、环境复杂,所以需要加强对其进行日常检修的力度。检修人员通过日常检修和记录设备运转情况,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点,降低安全隐患。除此以外,煤矿企业应当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检修计划,并要求检修人员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定期检修,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煤矿企业应当投入资金更新老化设备,并对旧设备进行每年年检。通过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设备质量鉴定,修改已制定的检修计划,使其更加符合设备的真实质量情况。
4.3增加新技术的使用
煤矿企业要关注技术动向,加大新技术的投入使用力度。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使煤矿开采更加安全和高效。建立网络化、信息化的机电设备检测系统,全方位、实时地检测设备的运转情况,保证检修人员第一时间得到设备故障信息并及时处理,提高检修效率,缩短检修时间。
5. 结束语
为了保证煤炭生产的安全进行,煤矿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的日常检修,并加大新技术的使用力度。但是,无论制度有多完善、技术有多先进,最终进行设备检修的都是专业检修人员,所以,对人员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优化设备的检修模式,既要考虑设备的实际生产环境等情况,也要考虑对人员的管理。所以,整体提高检修人员的素质、检修水平和责任心,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促使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实现煤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印海明. 机电设备检修模式探究[J]. 科技传播. 2012(09).
[2] 许涛. 基于煤矿机电设备特点的检修模式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11).
1.机电设备应用于采矿过程当中的研究
1.1采矿业在设备上的要求当前在采矿业中由于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对于机电设备的使用与改造等势在必行。现代化采矿业对于机电设备的要求主要包括:①机电设备的本身应该要有良好的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够在地下复杂的条件中正常的运行;②在采矿业中机电设备的重量不能超重,并且在操作与维修当中也相对简单;③在使用机电设备的过程中要确保设备的可靠性,不能只是设备在工作中的性能稳定就可以了,必须对地下工作的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展所存在问题,在设备的自检中也要具有足够的可靠度;④机电设备在施工中使用的时间应该有足够长的时间,并在维修时能够快速的维修,具有较高的性价比;⑤机电设备的设计要简单,功能要齐全,以便操作人操作[2]。
1.2机电设备应用于采矿过程当中的具体实践现阶段在采矿业当中机电设备的使用率比较高,机电设备更新的速度也相对较快,所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大,其在具体的应用实践中主要包括四个要点:①采矿业当中安全生产的监控系统:因采矿业于企企业的资金与实力中的要求相对较高,国家不断的鼓励企业的生产规模化与大型化。所以传统人工或者半人工的控制系统中已经难以符合当前时展的需求,而智能化的控制系统诞生,则可很好解决采矿业中规模化控制问题;②交流与传动技术的应用。伴随着我国当前对发电技术的大力推广,采矿业中的交流调速相关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在采矿业当中,传动技术的使用非常重要,其关系到是否能够实现高效生产与安全生产的问题。现阶段传动技术在大多数类型与容量的机电设备中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采矿业的工作效率,降低设备损耗;③采矿业在采矿过程中的机电化。我国现阶段大多数煤矿也都已选择电牵采煤机来代替传统液压式,其和当前在用的传统液压式相比较,电牵采煤机在工作中可有效的提高共组效率,并在性能的稳定方面也有非常大的提高[3];④采矿业当中的机电化提升。在采矿业当中最具有代表性与水平最高的是提升机,我国现阶段所使用常见的提升机融合了工程通信、自动控制、机械设备及电子电力等技术的基础上研究所获取的成果,其工作精确度十分高。
1.3机电设备对于应用过程的要求首先是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机电设备尤其在机电一体化的操作中,对于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与职业素养的要求相对较高,相关企业必须不断的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避免出现各种失误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是对于硬件设备所具有的要求:由于机电一体化相关设备在设计中的要求比较精密,所以对于材料的选用要求非常的高,因此必须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材料更新与合理选用,不断的提高机电设备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
2.机电设备应用于采矿过程当中的发展意义
2.1机电设备的发展现状及方向在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其主要是向着智能化与自动化、国产化的方向发展。我国现阶段在采矿业中的机电设备所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但其和国外相关设备相比较还是涌现出不少的问题。首先是国产化的程度不够高,虽然我国在许多机电设备中已经基本实现了国产化,但是在国产化安全性与可靠性中和国外进行比较时所存在的差距还是非常大;其次是在核心设备中,我国的国产率比较低,并且国产化的设备其在智能化中还欠缺一定的火候[4]。所以我国必须在机电设备开发的过程中不断的实现采矿设备的机电化,使其能够适应当前现代化与自动化需求。同时,还要让核心设备实现国产化,开发出有着自主知识产权机电设备,从而提高我国机电设备的可靠性。
2.2机电设备的意义在采矿业中对于机电一体化的实现所具有的意义非常重大,并且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进一步实现采矿业中机电设备的普及与更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有利于采矿业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提高性价比。在采矿业当中机电设备的广泛应用,不但改变传统的落后的采矿生产模式,还能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与缩短其工作的时间,提高生产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采矿业的整体经济效益;②降低了采矿业生产的风险,在机电设备的使用中,其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智能化与自动化的实现,可有效的代替人工从事风险工作,从而进一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5]。
3.结语
综上,机电设备应用于采矿的过程中是采矿业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在时展下的主流,由于我国的机电设备所使用的时间比较晚,发展速度比较慢,但发展的立足点比较高,因此,我国必须抓住发展的机遇,不断的培养高素质机电设备应用人才,加强其施工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为采矿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黎洪洲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矿山机电 设备检修
中图分类号:TD文献标识码: A
引言: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矿山机电设备检修管理的相关工作经验,以矿山机电设备检修与安全监控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矿山机电设备的检修要求、矿山机电设备检修工作手段和矿山机电设备安全管理要求,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1 矿山机电设备检修要求
根据矿山安全开采相关法律法规,矿山必须具有保障安全生产的设施,矿山第一责任人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加强矿山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安全生产。
1 . 1 完善设备管理机构
矿山企业必须针对机电设备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做到分级管理,每级责任到人,从而全局统筹、互相协调地对设备进行有效管理。机电设备管理机构要做到定时检查设备、定期排除隐患,并保证操作人员技术培训到位,能严格遵守操作要求,以确保设备安全正常运行。
1 . 2 落实设备管理制度
矿山生产过程的每个步骤都涉及安全问题,故必须建立、落实一个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技术人员要按照制度对设备进行严格检查,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1 . 3 加强设备监管力度
加强对设备的监管力度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直接途径,而随时了解设备运转情况需要基层管理人员的积极配合,可采用分级管理、逐级检查的方式了解和记录设备的运转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同时,逐级之间应互相监督,以确保各个步骤都落实到位。
2 加强矿山机电设备检修工作的手段
2 .1 日常检修
针对矿山机电设备的日常检修工作,我们可以根据矿山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完整的检修制度和检修方法。每天在一定的时间或时间段内对设备进行检修,可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或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也是设备检修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
2 .2 定期大范围检修
矿山机电设备不仅需要日常检修,还需进行阶段性排查,可在年初针对每台机器制定出该年的排查日程表,并对一些易损坏、高消耗的部位进行重点排查,以消除某些部件因超负荷运转而产生的不确定性风险。在定期大范围检修中,应做好设备的所有检修项目,以保证设备性能良好。
2 . 3 了解各台设备的损耗情况
矿山的每台机电设备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超负荷、超时间运作的情况,其损耗对设备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我们要了解每台设备的损耗情况,对于多次维修的设备给予报废处理,这也是减少事故的途径之一。
2 .4 技术改造与革新
更新矿山机电设备或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和革新,调整矿山产业结构,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矿山机电设备使用原则是收益高、投入少、安全事故少,而技术改造与革新可以实现这一原则,从而使矿山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争力。同时,技术改造与革新也是减少事故的有效途径之一。
2 . 5 实现机电设备质量标准化
矿山的良好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都离不开适合的质量标准。矿山要培育员工的自觉性和工作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使员工自觉做到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的到位与否决定了设备能否正常运转,因此,实现机电设备质量标准化,才能确保矿山安全稳定地生产。我们要长期坚持以质量标准化原则来完善和改进各种管理工作,以达到降低事故发生几率、实现高效生产的最终目的。
3 矿山机电设备安全管理要求
3 . 1 建立防患意识
矿山设备工作环境、条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求我们将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因此,每位工作人员必须要有防患意识。每项工作的执行者最终主体都是人,所以,建立防患意识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应组织人员定期检查操作人员对设备的操作水平和了解程度,并对找到隐患的操作人员给予奖励,这可以促使他们积极发掘安全隐患。
3 . 2 加强安全意识
加强安全意识可从两个方面入手:(1)定期培训安全检查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检查人员必须要有极高的专业素质和知识水平,必须做到认真负责,检查设备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只有在他们确定设备情况正常后工人才可以操作设备。(2)加强操作员工的安全培训。操作员工是设备的直接接触人,对设备运转的影响很大,必须做好他们的安全意识工作,只有他们正确地操作设备,才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对安全意识较高的员工可采用激励机制。
3 .3 各部门协调工作
各部门要协调配合,加强对矿山机电设备的检修和保养工作,指导操作人员合理正确使用设备。
各部门只有在工作上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保证矿山的正常生产;也只有形成一个整体,才能高效率地完成工作。
4 结语
建立矿山机电设备安全监控系统有助于全方位地掌握矿山设备的运转情况,从而指导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以规避事故的发生。而要保障矿山的高效生产,做好机电设备的检修和监控工作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参考文献
[1] 张银龙.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及发展[J].科技资讯,2010(24).
[2] 马世稳 , 张著军 , 赵书梅 ,等 . 测井仪器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J].中国煤炭地质,2008(S1).
[3] 陈庆辉.XY-6B型钻机的液压系统故障诊断及其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0( 3 ) .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技术
一、机电设备安装架设的设计施工方针
(一)机电设备设计安装架设的整体方针主要包含规划设计、施工质量验收以及后期检修调试三大环节流程。设计施工规划方针的流程步骤相对单一固定,基本上可以统规划分为机电设备条件设计、机电设备组织总设计以及机电设备安装架设流程单位的设计施工。其中机电设备的流程单位的设计施工最为繁杂细碎,机电设备的安装过程需要经历采购筛选、单机调试、联动调试、排查验收等一系列环节流程的铺设推进。而这一繁杂多样环节过程又涵盖了机械设备、电气电子、自动化仪表、管道管线等工序工种,没个工序工种都对应了详细繁杂的机电设备安装架设的适配作业。
(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的验收手段各有不同、质量评估方法多样,而在实际具体的机电设备安装架设的过程中,需要的设备材料的种类也相对较多、施工工艺也最为复杂,这就要求相关技术管理人员规范合理地进行统筹布局、合理分工、细化执行,尤其是强化改进对于基础螺栓预留孔不准确或地脚螺栓预埋偏差较大、设备基础位置及标高与实际以及设备基础强度不足未达到设计要求或设备地脚螺栓孔及设备底座二次灌浆不合格等操作作业所导致的机电设备前后部件安装位置不足、调设备安装标高而被动增高设备垫铁以及设备进入安装及运转阶段后,无法承受设备重力及其振动力而造成的基础损坏等关键环节的检测排查,就显得必要而关键。
二、机电设备安装施工阶段
大型机电设备(安装前通常为解体装运状态)的安装一般包括 : 安装基座施工、安装前的准备、设备安装等几个过程。
(一)安装基座施工。在进行基座施工放线前,必须合理确定设备安装位置及合理布局、 配套机械及运输车辆通道、 上料台、堆料场等,必要时予以修整。大型机电设备组合件较多,要想顺利组装并保持安装后工作性能稳定,在测量放线、预制或砌筑基座前期阶段,须严格按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二)安装之前的准备。设备安装之前应再一次对其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如各种螺栓、螺母有无松动 ;焊接件焊缝处有无裂纹、气孔等缺陷 ;燃润油及水、气的储量及管道接头是否牢固,有无泄漏 ;电路布线是否整齐,绝缘性能如何,所有旋转、往复运动部位的安全保障机件的有效、齐全程度等等。此外,还要进一步查看安装所需的小型机具、材料的准备情况。
(三)安装。安装过程中,应随时对设备主机各总成、部件及附属设备做外观质量检查。安装现场要由专人负责指挥。高空作业安装或吊装笨重装置时,必须采取相应安全防范措施。安装人员要全部佩带安全帽。安装工作要按顺序进行。否则,不仅相互难以就位、连接,而且吊装机具也无法摆放。
三、建筑工程设备安装施工技术分析
施工单位要做好机电安装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针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方案设计,并根据设计要求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交接,要搞好施工平面规划。施工单位要按原有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能够高效顺利的完成。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设备安装质量,必须不断提高安装技术,坚持技术改革创新,加强节能环保意识,实现效益节能的效果和目的。
(一)电气工程施工技术
对施工要求的人员、机械、材料、图纸以及设备等关键要素要做好准备,保证电气安装施工能够顺利开展和进行。电气施工必须与土建工作协调合作,主要包括线槽、空洞预埋和电缆桥架,照明和电气管线预埋及防雷接地焊接。施工单位要严格按规范程序和电气管线设计图进行施工。楼板暗敷管线要安装在楼板层内的钢筋网之间,施工前要做好充分的材料和施工准备,与建筑钢筋作业同步。墙壁内暗敷的电气管线应当安装在墙壁内,在进行墙壁的施工过程中,做好线盒的定位,位置要准确无误。
(二)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
给排水工程主要包括供水、排水、热水以及消防等系统,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派专人进行安装,每一位负责人必须落实到位。1. 给水设备和管道安装 2. 排水管道的施工 3. 消防系统的施工。
(三)通风及空调系统施工技术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这是很重要的阶段,是一项技术工作。只有做好准备工作才能保证通风及空调系统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单位组织施工人员要研究施工资料,了解施工地点,认真设计图纸,根据自身技术特点,制定出完整施工计划,建立施工档案。
①通风及空调系统安装技术。通风系统主要进气处理系统、排风机、风道系统以及排气处理系统。空调系统主要包括空调风系统、冷源热源、空气净化系统以及控制调节装置。通风及空调系统安装工作压力分为低压、中压和高压三类级别。风管系统安装要根据相关法律和合同规定进行,施工单位要严把风管的质量关。风管覆盖要使用不燃材料,防排烟系统风管耐火等级要符合规定。板材的拼接缝线要顺直、平整,结构连接的强度要达到标准和要求,并要采用相应的加固措施,尽量减少阻力和噪音。风管系统安装完成后,要进行严密性检验,主要包咬口缝和风管管段之间的连接严密性。要根据不同压力的风管系统采用不同的检查和测试方式。
②通风及空调系统的调试。系统调试的主要包括风量测定和调整、单机试运转及调试等,在通过调试后,方可进行竣工验收。各设计和施工单位要积极配合,对通风与空调系统进行调整和实验带生产负荷的综合效能,要根据技术水平和工程性质进行确定。最后要制定空气净化的等级和标准,严格要求空调风管的刚度和严密性以及清洁程度。
四、加强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的管理
(一)图纸方案设计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图对整个工程施工起到参考和指导的作用,对安装工程的施工来说,保证施工设计图内容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具体说明各个设备和系统的平面位置,对设备的工作原理、材料特性等进行重点阐释,保证各图纸之间的一致性、系统性和协调性。设计单位要在相关规定范围内进行设计,才能保证设计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才能成为设备安装的可靠依据,为加强对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的管理提供便利。
(二)完善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技术
交底管理施工单位要认真做好机电设备安装技术交底工作, 不得心存侥幸, 蒙混过关,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和合同规定,保证安装施工顺利进行。第一在要选用低耗、能高科技的机械设备,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对维修维护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要进行清理。第二在切割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噪音,同时消除因施而产生的粉尘。第三管道和风管在搬运、安装、保温以及油漆过程中,要符合安全环保规定。第四严格施工现场用电管理,要建立健全安全技术施工档案,保证施工安全运行。第五电焊操作人员要有先进的技能和相关经验,在施工作业时,要符合安全规定,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第六要做好相关的消防工作,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因施工而导致的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结 语
机电设备安装设计施工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具有制约性、协调式、辅助化的综合型作业工程,在整个机电产业运营系统中发挥着衔接调节的关键效用。科学合理地进行机电设备现场安装设计施工体系的理论创新与模式创新,加强安装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执行力度,深入细化具体的调试验收管理步骤,从而快速有效地提升机电设备管理运营体系的综合竞争力,最终实现机电产业整体效益的安全化、稳定化、科学化可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