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总结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总结

时间:2022-12-03 22:36: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总结

第1篇

一、研修项目及内容

(一)高中、职专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高中、职专教师远程研修参训对象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学科(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和教辅人员)教师。研修以“用技术改变教学”为主题,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理念、方法、应用案例、工具等模块的学习,推动高中、职专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研修共50学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教师根据学校选择的课程套餐,自主选择具体的研修专题,36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两个月,14学时。分散研修阶段高中、职专教师要学以致用,将集中研修所选学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并通过平台提交应用成果。

(二)初中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初中教师远程研修参训对象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体育、音乐和美术12个学科教师。以基于新课标的课例研究为主题,聚焦新课标贯彻和混合式课例研究,主要包括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基于课标贯彻和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与研究、学科教学问题与对策、贯彻课标的混合式课例协同研究、课例研究常态化及其变式应用等。研修共50学时,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36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14学时。分散研修阶段,旨在学习借鉴应用集中研修期间的成果,结合日常教学,进行课例设计与研究,并通过平台提交研修成果。

(三)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小学教师远程研修参训对象包括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品德与生活(社会)8个学科教师。研修以“用技术改变教学”为主题,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理念和方法、小学应用案例、小学教师常用工具等模块的学习,推动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研修共50学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教师根据课程套餐A自主选择具体的研修专题,36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两个月,14学时。分散研修阶段小学教师将集中研修所选学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并通过平台提交应用成果。

(四)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幼儿园教师研修内容以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提升为主题,围绕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科学组织与实施,开展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及组织要点、生活活动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和家园沟通的艺术与技巧六个专题的学习,在普及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的同时,提高我市幼儿教师实施一日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修共50学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36个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14个学时。分散研修阶段,旨在学习借鉴应用集中研修成果,结合日常幼儿园一日活动,进行实践研究,并通过研修平台提交研修成果。

二、研修时间

研修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第二阶段分散研修两个月。

1、集中研修时间:

幼儿园教师:7月7日-7月12日;

高中、职专教师:7月15日-7月20日;

初中教师:7月22日-7月27日;

小学教师:7月30日-8月4日。

2、分散研修时间:暑假结束开学后。

三、研修形式

以学校为单位,集中组织在校研修。研修按照“省课程专家团队—市县学科指导组—研修小组—参训学员”的教学组织模式,依托“省教师教育网”研修平台进行。

在省教师教育网上凭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首次参加远程研修的教师以默认账号(身份证号码)和密码(姓名的全拼<小写>)登录,并及时修改密码。

四、研修考核评价

1、指导教师、研修组长和研修教师达到合格标准,在其信息管理系统个人账户计入相应学分。

2、市项目办将对暑期研修的所有单位进行量化考核,依据平台数据,并结合各单位研修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对于组织到位,研修有序,研修人员积极参与,认真学习的单位,将给予考核加分,评选省远程研修工作先进单位。凡出现不合格指导教师或学员的单位,将不得被评选为远程研修工作先进单位。

3、所有研修人员按照省远程研修的评优标准,依据平台数据,评选省远程研修先进个人;对于研修态度差,不听从领导和安排,被省市通报批评的研修人员,取消本年度评先选优的资格。

五、研修组织管理

1.本次远程研修实行市、镇(街道)、校(园)三级管理。市教体局成立研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由教师进修学校牵头的“市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项目办公室”(简称“市项目办”),办公室设在教师进修学校,下设各相关职能组,具体负责我市远程研修的组织、管理、宣传等工作,对各研修点的研修过程进行巡视督导。集中研修期间,负责指导教师团队集中办公的组织、管理、服务工作。

2、各镇(街道)教育办和市属学校要成立远程研修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制定切实可行的研修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对研修工作的管理。于7月6日前,将《2015年远程研修实施方案》和《暑期远程研修应急预案》,书面的形式(加盖公章和校长签字)报市项目办。

3.参训学校校长(园长)是此次研修工作第一责任人,集中研修期间,全程在岗。要保障教师上网学习条件,网络应达到规定标准。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严格按照课程进度播放视频,督促、引导教师按时收看视频、完成作业和积极参与网上研讨,保证每一位学科教师保质保量完成研修任务。

六、其他要求

1、市项目办、各研修学校做好研修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反映教育和教师的良好形象。要安排专人负责研修的宣传报道,及时总结研修情况,及时发现研修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暑期研修期间,以研修点为单位,至少报送3篇稿件。

2.各单位研修项目负责人要保持电话畅通,每天登录研修指导QQ群,查看最新研修信息,加强过程监管和指导。请各单位负责人、管理员、指导教师加入学段QQ群(加入时注明:单位+姓名)。

3、高中(职专)学科指导教师组由市教育局负责组建。集中地点和时间另行通知。初中、小学、幼儿教师远程研修指导教师组由我市负责组建。集中地点在教师进修学校,集中时间分别为:

第2篇

一、切实加强培训需求调研,做好培训规划设计

各省(区、市)要对“国培计划”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研,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摸清需求,并根据本地教师队伍建设实际,进一步明确“国培计划”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设计。要根据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在职教师提高培训和新任教师岗前培训的不同要求,科学设计培训项目,确保按需施训。要重点关注未参训教师的需求,扩大培训覆盖范围。

二、进一步加大实践性培训比重,切实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要根据“国培计划”课程标准,紧紧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难点问题,以提升教师教学技能为中心,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合理确定课程内容,开展主题式培训,实践性课程原则上不少于50%。要将师德、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和信息技术列入必修课程。要切实改变以讲授为主的培训方式,大力推进实践性培训,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切实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各地要加强专家库建设,重点遴选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进一步加大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在培训项目师资团队中的比重,应不少于50%。

三、积极推动培训模式创新,不断增强培训实效性

要积极变革远程培训模式,推进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紧密结合,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培训常态化。要积极进行教师培训选学探索,为教师创造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时间、途径和机构的机会,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探索将国培学分纳入教师培训学分银行,推动教师非学历培训和学历教育学分互认,激发教师参训动力。要加强教师训后跟踪,通过网络研修、课题研究、定期回访等模式,对教师进行有效跟踪指导。

四、严格项目规范管理和质量监控,提升培训专业化水平

各地要切实按照《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师厅〔2013〕1号)要求,认真做好参训学员选派管理、项目招投标、项目组织实施、经费使用管理、培训质量监管等各项工作。要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学员电子档案,实行参训学员统一管理,加强对培训机构和师资团队的培训过程监管。要严格培训质量监控,细化网络匿名评估,推动第三方评估,加强训后实效评估,及时公布检查结果。

要进一步优化资金配置,“中西部项目”置换脱产研修经费安排55%左右,短期集中培训安排20%左右,远程培训安排25%左右;“幼师国培项目”置换脱产研修安排40%左右、短期集中培训经费安排35%左右,转岗教师培训安排25%左右。严格培训经费使用管理,项目经费专款专用,经费须直接拨付至中标的培训任务承担机构,不得以任何名义挪用,食宿安排厉行勤俭节约,不得安排与培训无关的参观考察活动。各地要落实必要工作经费,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附件1

2013年“示范性培训项目”重点加强教师培训团队研修、特殊教育教师和体育学科教师培训,启动教师高端研修,推动远程培训模式变革,开展培训优质课程资源建设,设置以下子项目。

一、一线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对担任兼职教师培训者的6 000名中小学幼儿园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进行为期10天的培训技能专项培训,重点提升其培训教学和组织实施能力。开展骨干教师高端研修,将集中研修与教师工作坊相结合,将“种子”教师培训与研修团队打造相结合,培训300名“种子”教师,辐射带动不少于3万名教师。

二、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对1 800名特殊教育学校的骨干教师进行为期10天的集中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校本研修指导能力。要对从事盲教育、聋教育、培智教育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为全国每所特殊教育学校至少培训1名骨干教师。

三、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52 000名幼儿园骨干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其中,对2 000名幼儿园骨干教师和教研员进行为期10天的集中培训,重点提升其培训能力;对5万名幼儿园骨干教师进行50学时的远程培训,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高骨干教师的保教能力和园本研修能力,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

四、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对5 000名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和双语教育等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和教研员进行为期10天的集中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和培训能力。其中,对100名农村兼职体育教师和培训者进行专项培训,探索兼职体育教师培训模式;对1 000名“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骨干培训者进行专项培训,引领各地开展教学点教师培训。

五、培训团队研修。采取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高等学校和各级教师培训机构的16 500名专职培训者进行针对性培训。其中,对1 500名高等学校、省级和市级教师培训机构骨干培训者进行10天集中培训,对15 000名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进行50学时培训,提升其培训项目组织实施能力。

六、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采取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方式,对5万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不少于80学时的专项培训。变革教师远程培训模式,建设网络研修社区,推动网上研修和网下研修结合、虚拟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的混合式学习,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和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七、骨干班主任教师研修。对1 000名中小学骨干班主任教师(包括150名骨干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进行为期10天的集中研修,提高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八、优质培训课程资源建设。研制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制定教师培训项目实施指南,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课程资源(包括文本、网络课程和微课程资源),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为各地实施“国培计划”和教师培训工作服务,提升教师培训的专业化水平。

附件2

“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采取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转岗教师培训相结合方式,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农村幼儿园教师和园长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

一、置换脱产研修。各地要进一步创新完善置换脱产研修模式,细化项目实施流程,落实“双导师”责任制,增加教师返岗实践环节,实现院校集中研修和优质中小学“影子教师”实践有机结合,推动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改革。要积极利用网络研修平台,探索“种子”教师培训与研修团队打造相结合的机制,切实发挥“种子”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严格参训学员遴选标准,落实参训学员公示制度,切实选拔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参训。

第3篇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教育强市会议精神为指导,在市教研室教研工作精神的指导下,以深化课堂改革为目标,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为提升我校教研品位,提高我校教学质量,打造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而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课程改革稳步、高效的推进;

学校教研管理具有科学性、校本性和可操作性;

教研常规工作有序有效;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三、工作重点

1、切实加强教师自身研修,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2、加大校本教研力度,将新教材和新课标的学习、研究以及新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践行后的反思、研讨作为校本研训的重点来抓,从而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3、加强实验课题研究的实施管理,做好语文、数学结题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科研的先导作用。

4、组织教师组织各级教学比武、学科竞赛和论文撰写活动,促进教师业务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5、改革评价制度要求,建立促进学校发展,教师提高,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

6、坚持不懈地开展教研检查、督导、总结评优工作。

7、组织六年级组教师迎接毕业考试。

四、具体措施

1、塑造行风形象,强化服务意识。

育人德为先。

本期我们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引导教师们理解和遵循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从业准则,使教师们能以高尚的师德修养、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播者,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的引路人。

2、抓实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让教师走上名师成才之路。名校靠名师支撑,名师靠学校培训。由此看来学校实现教、研、训一体化是何等的重要,为了学校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本期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①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各级部门组织的各项课改培训活动,如,请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让老师外出学习返校校后再进行汇报,可采用讲座、上汇报课等形式。

②我们要分析研究目前本学科课堂教学的现状,多渠道引导教师以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课题,以学术沙龙、课堂观摩、主题研讨、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等方式开展课堂教学研讨,在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分析与评价中去诠释课改理念,真正实现理念与行为的有效转化。

   认真组织校内随堂听课、示范课、外出观摩课、比武课等活动,把对课改理论的学习、对高师课堂的点评与教师个人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有机结合起来,在观摩、比较、分析、反思中实

现理念与行为的有效转化。

③组织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撰写教学反思、教学论文,用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感染、熏陶教师。

④加强对新课程的教学研究和加大实施新课程的宣传力度。具体做法是:

a集体备课每4周不少于1次,每次活动都要做到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人员,每次集体备课先由中心发言人钻研教材,搜集资料,精心设计教案,作中心发言,然后组内成员交流意见,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在此基础上分头上课,再课后集中反思。通过集体研讨,可形成一个集体教案,也可以形成几个充满个性的教案;

b切实继续抓好“一课例三研讨二反思”的校本教研活动,充分发挥个人、集体备课组、教科室的作用。“一课例三研讨二反思”方法有二:一是“一课例多人上”,即集体备课??第一人上课??反思、研修??第二人上课??又反思、研修??第三人上课,直至满意为止,从中探讨出一种最佳的教学模式在全校推介,真正达到教学资源共享的目的;二是“一课例一人上”,教导处、教科室组织全校教师对某一课例进行反复研讨、修改、汇聚集体智慧,从而打造出我校的“精品课”、“样板课”,这样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教学研究活动,

通过反复观看上课,亲自参与反复评课、研修,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研究群体化,把教师引到教学改革的研究中来,让每位教师由“教书匠”向“科研员”转化。

c着实抓好课题实验,以课题研究带动课改。请实验老师在课题负责人的指导下本期做好后期的结题工作,写出可行性强,实用价值高的结题总结报告,争取获奖。

3、加强教研常规管理,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①听课:可采取互听互评方式。学校举行教研课、示范课、比武课每个教师必须参加听课、评课,并作好听、评课记录。每期每个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教研人员不少于20节。

②上课:严禁教师上课无准备、无教案,克服课堂教学随意性。避免教学上出现原则性、科学性、知识性错误。课堂教学要求目标明确,训练题密度适中,并分层次进行,不拖堂。提倡教师做到课前温习教案,课中调整,课后反思,平时要有一周以上的贮备课。我们将随时抽查,推门听课,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③继续抓好语、数中考、期考的命题及试卷分析工作,尤其是六年级的迎考工作。我们将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弥补教学不足。教研组长每月认真及时地组织教师开展质量研讨会,

④督促各教研组开展好组内研讨课、以

及学科活动。

4、强调音乐、美术、体育和科学等学科的特色教育,继续组建各种兴趣小组。

共2页,当前第1页1

①近几年来,我校特色教育得到了上级部门、家长和社会的好评,本期更应上好体育、美术、音乐课,广泛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书画展览、舞蹈、声乐和器乐技艺表演,力争在各级活动中再创佳绩。

②历年,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开创了我校新局面。周彬、侯晓云等老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进行教学,培养了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思维的良好习惯和基本技能,学生在自然操作实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家长的好评,希望今年再接再厉。

5、鼓励优秀青年教师与经验丰富的教师发挥助人为乐的精神,对身边的老师进行“传、帮、带”,大家共同提高。

第4篇

从一个常见的镜头说起:

通告栏中,贴出了教研组长的通知:×月×日×点×分在××班听×老师的公开课。于是,到了那天,老师们进教室听课。听课可以十分认真,也可以打打瞌睡,没有研究的主题,也没有具体的任务。课后,组长召集进行评课,几个优点,几个缺点,几条建议。爱说的多说几句,不爱说的不说也罢。执教的老师,从一开始就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从没指望这次活动能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带来多少帮助,有时听课的人提了不少意见,可是执教者仍然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偶有“触动”,但等这事一过,也慢慢淡忘了……

审视上述此类校本教研,这其实是一种粗放式状态。这种教研方式往往就课论课走形式,缺乏以教为本的教研主题,注重具体技能方法,忽视具体的课堂情境,忽视发挥教师群体的创造性,忽视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建构,显然已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和教师发展的要求。

对策:基于网络的“改进”

新课程背景下,富有个性化的校本教研实践已经变成了一种迫切需要,愈来愈受到重视。建立校本教研机制和管理模式是教育改革发展和学校特色化办学的必由之路。这对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意义重大。“谁看不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谁就是在根本上不理解教师的劳动;同样,不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也不可能真正尝到当教师的乐趣,并成为真正出色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语)

我们认为,当前学校校本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改进”是其主要特征。关键在于寻求一种校本化的教研模式,解决存在的种种问题,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形成一种教育创新的文化氛围,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学习化组织。在这个信息和网络时代,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基于网络的改进和构建是优先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

平台:基于Blog的研修社区

明确了对策,相应的网络研修展示和保障平台就成为关键了。我校运用Web2.0理念,在校园网校本研修专栏(省略/lyqxxx3/ljzm/Index.asp)的基础上建立了校本研修专业社区。这实际是个基于全校教师个人Blog的网络平台(club.省略/)。

这一平台从规划上分为三大群落。第一个群落是专业研修体系的建立,由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研修网页构成,它源自教师个人Blog规范化建设的一个板块,既是教师日常教学常规的落实体现,又是日常研修成效的积累。随着不断地充实,逐步形成本研修社区的教学设计资源库、课件资源库、教材资料资源库等。第二个群落是富有个性化的个人Blog,它的呈现形式多元而丰富,储备内容贴近教师本色的思想,体现介入成长的足迹。这个群落体现的是自下而上,反映的是一种草根研修文化。第三个群落是区域研修,即各级研修圈子的建立和完善。这个群落既有校级层面的各处室工作研修圈子,也有各年级组、教研组建立的圈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真正起到相互之间沟通共享的作用。

实践:“灵江争鸣”主题式校本教研模式

从2006年开始,我们立足于现有装备基础(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校内开通无线局域网),进行了“灵江争鸣”主题式校本教研的探索实践。该模式表意为灵江(流经学校西侧的一条河流的名称,也是龙游的母亲河)之畔,百家争鸣,撷灵江之秀,汇众人之长,共促专业发展。实质是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关注教师的实际需要,为教师提供一个“争鸣”的平台,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这一模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探讨――交流设计――课堂展示――反思评议――完善提升(包括二度设计与二度教学展示)”共五个板块。

1 基本板块

板块一:研究探讨

根据学校主干课题或日常教学中较有争议的现实问题,各教研组于开学初一起讨论确定本学期研讨的一个主题内容。教研组内成员根据这一主题内容分别自主进行学习研究,写出书面(电子)材料,于研修圈子,然后组织本教研组的老师进行讨论,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提炼出相应观点或意见。同时确定课堂研试老师。

板块二:交流设计

执教教师根据提炼出的相应观点及本班学生实际,发挥自己个性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并于校本研修网(个人Blog及圈子)。在此基础上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组员以研讨交流会或网络日志跟贴等形式对该设计进行探讨、改进,发挥教研组集体互补的作用。

板块三:教学展示

教师带着对同一主题的相应的观点、相应的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在展示中力求凸显提炼出的相应的观点。同组教师则携带笔记本电脑,借助“QQ”群评系统,即时评价意见。

板块四:反思评议

运用多媒体和“QQ”群评网络,采用互动评议的方式,先由执教教师进行主题发言,内容包括对提炼出的观点是怎么理解的、课堂设计中是如何体现的、教学中体现得如何等,及对本堂课的教学作自我反思。与会教师结合自己所持观点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效果进行讨论、质疑、分析,重点是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

板块五:完善提升

由教研组长负责汇总讨论意见,总结活动过程,形成书面材料上传校本研修网。执教者对在探讨活动中产生的新问题进行再次整理,作为二度教学设计的主题内容,并实施二度课堂展示或形成反思文章,开始第二轮研修过程,从而使“灵江争鸣”模式呈现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此外,课堂即时评价记录,所有参与活动教师的听课后感、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也要求及时上传于校本研修网交流。

2 模式透析

与传统校本教研相比,本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改进一:变“无主题”为“有主题”

研究主题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从学校主干课题或教师个人专题中分解提炼,二是从日常教学的课堂中择取,重点关注那些较有争议的现实问题。当主题确定后,整个教研组的成员就根据这一主题内容分别自主进行学习研究,写出书面(电子)材料,然后进行讨论,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提炼出相应观点或意见,确定教学展示的教师。

[附例]“千呼万唤始出来”:主题观点的出炉

高年级语文组承担了“灵江争鸣”校本教研展示任务。根据学校主干课题,初步拟定“有效课堂”为研究方向。在组长的主持下,16位语文教师进行了讨论。

“有效,这个口子太大了,应

该体现语文课堂中的实际问题,口子不要太大”。

“其实我们每人课堂上的问题是不尽相同的,人的长短处不一,要找一个共性的问题,又值得研究的问题实在难。”

“我想是否可以先确定两位上课老师,从他们的课堂中找寻到共性的东西,这样切入比较好。”

……

主题观点的确定上,众人意见不一。但都感觉这个研讨的主题既要有针对性,又要体现实用性。于是再次查找资料,深入学习,大家认识到:语文教学,是学生与文本、与老师对话的过程,是情感润泽之学。不论教师还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势必要好好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解读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体验,把握文中倾泄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与作品中的人物休戚与共,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才能和作者达成心灵沟通,取得情感共鸣。于是,接下去的交流思路变得明晰:

“语文教学是要体现人文性,我觉得我们要把这人文教学明朗化。”

“我思考了很长时间,觉得我们的课堂往往少了情感,学生不能与文本共鸣,很大原因是学生走不进文本的情感。”

“是呀,我觉得我们都知道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可是往往缺少指导之术。”

……随着讨论的深入,“文本・对话・情感――语文课堂情感有效体验的探究”研讨主题渐渐浮上“桌面”。

从以上陈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研讨过程接近于课题研究。在学习、回顾、分析、交流中着着实实把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好好地剖析了一番,从中确定研究的选题。这样每个教研组就成为一个课题组,教研活动则成为了科研的阵地,课堂则成为了科研的实践基地,真正实现了“研、训、修、教”的一体化。

改进二:变“单枪匹马”为“同伴互助”

整个流程始终注重“同伴互助”作用的发挥,从上述主题观点确定的案例中就可见一斑。又如,执教教师根据提炼出的观点及班级实际,发挥自己个性特点完成教学设计后,必须借助研修网交流平台,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组员对执教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研讨、交流、改进,发挥教研组集体互补的作用。此外在“课堂展示”“二度教学设计”等环节更是如此。

改进三:变“记教学过程”为“记教学细节”

听课教师带着笔记本电脑进教室听课,听课记录主要记三点:一是对照事先下载好的本课教学方案,记下变化点或生成点,这种变化可以是课堂上教师的实际调整,也可以是听课者自己的“将要调整”,即这个环节如果让我来上,我会如何处理;二是特别有感受的地方,如成功或失败,精彩或难堪等;三是课堂上让人印象深刻的学生精彩发言。

改进四:变“课后评议”为“现场评议”

依托校园无线局域网平台,利用“QQ群评”的形式,在“语文教师群”中,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现场即时评价。评价的重点当然是对既定主题的体现及落实的措施和效果。

[附例]高年级语文组“文本・对话・情感”校本教研(第三、四板块)展示现场

参与人员:省特级教师赖正清、严丽萍,衢州市四县二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及语文教师近200人

场景描述:

主席台上,四十多位孩子正在执教老师刘俊的引领下,与文本对话,体验蕴含的情感。

主席台左边一块大屏幕正对会场,上面的字幕不断刷新着:

曹明祥(56854135)08:18:04

课前的师生对话不是无用功,导入新课,不露痕迹。

季素琴(496516737)08:18:51

教师可以敏锐地抓住这位女同学说的话,引导深层次对话,体会“画”一样的美,而不要轻易放过这种生成性资源。

王芳(379315122)08:9:35

今天刘俊老师是借班上课,学生和老师间有一定的距离。刘老师组织课前谈话很有必要。而且课前谈话与乡情美结合起来,与学生的生活相贴近,以聊家常的方式拉近学生的距离,这对于师生间课堂的平等对话有一个铺垫的作用。

台下前几排的座位上,一溜儿摆着十七八台笔记本电脑。一张张专注的脸,一双双忙碌的手,不时地抬头看看台上,又在键盘上快速地敲打着。笔记本电脑泛着蓝色的荧光,映亮了他们的笑脸。这些都是学校高年级语文组的老师,屏幕上的评课发言就是他们传上去的。

改进五:变“漫游式反思”为“主题式反思”

每次课结束,组织反思交流评议。先由执教教师进行主题发言,对教学作自我反思。再由教研组成员结合自己本次研究主题进行专题发言,不“歌功颂德”,也不求“面面俱到”,对每个问题都要提出个人的修正建议,能对执教者改进教学有切实的帮助。

改进六:变“一次上课”为“二次上课”

第一次课堂展示结束,执教教师结合QQ群现场评议记录和听课教师的改进意见,对自己的课进行设计调整,这就是“二度设计”。然后在规定的时间,进行第二次课堂教学展示。通过对比,凸显提炼出的观点,形成有主题的反思文章,在研修社区的个人空间中。

[附例]廖老师在“灵江争鸣”中教学《乌塔》(人教课标本四上)。“一度课堂”时,同伴们在QQ群评里对教师处理和评价学生的回答提出了批评意见。廖老师采纳了,并进行了“二度设计”,一周后进行的课堂展示较好地解决了大家提出的问题。活动告一段落,廖老师完成了《“潜心会文”方能“居高临下”》的反思文章:

第5篇

(一)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1.提高教师践行“博润课堂”的能力系列研修

积极组织教师以“博润课堂”为主题的能力系列研修活动。校本研修与教学常规管理结合,开展“提高教师践行博润课堂的能力系列研修(1)”——落实教学常规为纲,助力学生灵动地学。

本学期,在这样“指导----检查---指导---反馈---调研—反馈”的模式中,相信青年教师们在这一系列的研修活动中,会有收获、有提升。

2.“师徒结对”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为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快青年教师适应博小教学节奏,快速成长为教学能手,学期初,“师徒结对”仪式在三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全体教师共同见证这一庄重的时刻。

3.“特级名师工作室”助推骨干教师培养

为了加强街道中心辖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各校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造就一支具有高尚师德修养、先进教育理念、厚实专业素养、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师队伍,引领运河街道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街道中心学校决定成立名师培养工作室,并在我校报告厅举行了名师工作室成立启动仪式。

4. 各类公开教学活动,在历练中成长

本学期,学校开展了各类教学公开课。

(二)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合理“排兵布阵”

本学期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采用“定时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了“开齐、上足、教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师的安排上,我们强化抽测学科师资配备,要抽测的学科安排有经验教师。

2.留足时间,提前备战

为了备战六年级的素养抽测,给六年级的体艺课程留足了复习的时间,体育课从开学起就增加了训练的时间。艺术素养复习从10月8日起,协调语数老师和音美老师间的课务,以腾出足够的时间对音乐和美术进行复习。

3.校际模拟,知己知彼

本学期,我们不仅组织了校内的期中测试,学科竞赛等活动,还与外校一起进行模拟测试,六年级音乐美术艺术素养模拟测试,四五年级期末模拟测试。

4.激励学生,奋发学习

期中考试结束之后,教务处首次奖励了“期中考试状元”,当各位状元站上领奖台,手捧着状元奖杯之时,这不仅是对状元本身的一种激励,同时也激励着其他学生,奋发学习。此外,教务处还精心挑选了奖品,对模拟考试前三十名的学生,语数学科竞赛中获得年级前十名的学生都颁发了奖状和奖品。

5.作业标兵,树立榜样

为了更好地落实推进我校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促进教师间的工作交流,也为全体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己良好作业习惯和作业成绩的机会;通过各班级的榜样带动全体同学进一步规范作业,规范书写,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提高作业质量,从而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11月15日,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作业标兵的评比活动,每班推选出两名班级作业标兵参加校级比赛,再由教师和学生代表选出15名金牌作业标兵。利用周一的晨谈时间,每班对金牌作业标兵的作业进行展示。

(三)各类竞赛与活动,促进师生共成长

1.学科竞赛,你追我赶

继续开展了语文、数学的学科竞赛,此次竞赛为拔优竞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国学知识的积累兴趣。

2.低段学业,家校共成长

本学期的低段学业评价,面临着流感爆发的巨大考验,但是低段的老师们还是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家长们还是很配合学校的工作,学生在游园的过程中也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低段学业评价,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收获的喜悦。

3.缤纷社团,绚丽多彩

我校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积极探索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从社团项目的确定、辅导教师的聘请、活动地点、内容等多方面协商与策划,社团活动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渐完善。社团的类别也逐渐丰富,有无线电测向、七巧板、三跳、三棋、音乐、美术类。各社团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连创佳绩,无线电测向获得低、中、高年级的团体一、二等奖,七巧板多人在区比赛中获奖。

(四)落实民生工程

1.落实放学后托管,维护家校稳定和谐

继续响应教务部门的号召,开展放学后托管工作。明确了托管的时间,细化了管理细则,做好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纽带,维护家校的和谐。

2.困难生资助

做好困难生的审核和资助工作。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同时,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第6篇

 2007年是“十五”继续教育进入全面发展的一年,也是落实北京市和通州区教委“十五”继续教育工作意见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我们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的培训,教师培训工作抓出成绩、抓出实效,进一步推动了我区教师教育工作跨入新的发展时期。下面将2007年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007年根据市区教委关于启动公共必修课意见,我区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由我校教育理论组教师承担面授、组织辅导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通过讲授、发放材料、录制软盘等形式,完成全区7218人的培训任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师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07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我区共有252名学员参加了“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项目的培训,包括:组织骨干教师利用暑期时间到教育学院参加集中培训;教育学院教授来我区送教上门,全区150名小学英教师接受教育学院的教授、专家传授知识;教育学院理科部李晶教授等来到了?t县中学,听取了校长的有关汇报,针对学校

共5页,当前第1页1 年青老师多、教师队伍富有活力并有一定的教科研基础这一有利条件,跟踪指导活动结合学校发展,以教师反思为切入点,安排了3次讲座。并确定?t县中学为“绿色耕耘行动计划”课题研究试验基地。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通过课堂教学实录、教育科研论文、调研报告、教学课件、个人成长案例、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等一系活动对推动我区新课程改革、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师在组织小学英语全员培训项目上大大强化了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参训学员一致感到此次培训收获很大,这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在培训结束后,教育学院组织了以区县为单位开展得教学技能展示活动。我区代表队经过积极准备、认真训练,荣获教育学院组织的“2007年京郊小学英语技能展示”活动的“教学设计奖”,获得奖杯和奖状。

 (二)学历教育

 为提高我区教师学历层次,拓展学科专业知识,2007年在我开办学历教育班16个,共有学员1276人。2006年新招学历教育班四个,包括中文、教育学、英语本科班,小学艺术教育大专班,共计232人,录取率在75%。研究生课程班:上半年已经结业5个班,共200人。2007年6月份新招生193人,目前已进入培训阶段。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07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四)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07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

共5页,当前第2页2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矗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的教学反愧优秀案例评癣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

共5页,当前第3页3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组织了全区中、孝幼、职、成教师继续教育总结表彰会,认定通州区中、孝幼、职、成学校校本培训示范校12所,表彰先进个人32名。此项活动对下一阶段我区继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07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在“信息技术教育”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五、2007年师训工作特点

 1、层次多,任务重。2007年是“十五”继续教育的关键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间开展的各项培训今年全部启动,包括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三门必修课培训、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小学、初中、高中的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校本培训等。同时参加培训的人员多,全区7000多人都要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培训任务相当繁重。

 2、培训的时间长。2007年暑假培训自7月10日至8月22日,每天都有教师在进行培训,时间达到了43天。平时的双休日也安排了培训,时间超过了“八五”、“九五”以来的任何时间的培训。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4、培训的要求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师本人的需求,对“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过去教师一人在课堂上讲授逐步扩展到学员上讲台,师生互动,开展教学实践,带着问题进行培训等,突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今年我区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课程培训班、骨干班、专业课专题培训班、学历班、研究生课程班等。聘请了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登上继续教育讲台指导我区教师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培训难度大。一是时间已过半任务却没有过半,逼人紧;二是教师培训大楼建设期间,需要的教学设备不能完全满足,硬件条件差;在此基础上要完成培训任务,难度较大。但是,在区教委和各基层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的培训任务完成了,这使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再此表示深深地感谢。

 总之,我区2007年的教师培训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但

第7篇

一、工作要点:

本学期,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向课堂要质量,加强教学过程的教学评价,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立足我校教育发展的实际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力争新突破。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岗位培训 大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工作,有目标,有层次,有措施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争创意识。本学期结合我校师资实际加强骨干教师教师的培养选派力度,对已取得骨干教师资格的姜涛、王海兵、齐永利、张桂芬加强管理和再提高,使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与薄弱教师接对,使所有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第一线的骨干。

2、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

 本学期要优化学习模式,做到: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自学与讲座辅导相结合。同时注重自我学习,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  还将加深业务学习的实质性提高,本学期组织每位教师结合“教师继续教育手册”进行程序化的研修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坚持业务学习和考评相对接,使学习的效果有实质性的提高。

  结合我校教师文化知识偏低的特点,成立教师帮扶小组机动灵活的进行互相合作整体提高,具体:张桂芬—姜艳光;刘云凤—李艳双  姜涛---李艳波  王海兵—李成良邸文贤—齐永利

3、努力转变教师工作观念

本学期将结合我校教师当前的实际素质继续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学习,通过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感染激发教师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形成为人师表尽心奉献的意识,并溶入到具体的日常教学当中去,真正实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修养,完善爱岗敬业的形象。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但加强教师与家长的联系而且会强化教师的教学观念,本学期将通过政治学习完善教师的从业热情,通过每周次的业务辅导提高教师的岗位工作技能。

4、强化教师的业务学习,完善自身素质

(1)、深化课程目标,感悟课改理念

本学期我校将大力开展学习感悟新课程目标理论的活动,利用每周的集体备课和专题集中研讨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活动,本学期决定进行定期有针对性的课标测查活动,力求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定位盲目的现状。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教研、培训活动。本学期结合我校的校本研修进行富有实际特色的:班主任管理技能、教学演示技能、教材开发技能的自主培训技能活动。参加培训的教师必须认真做好笔记,参加有关的测试、考核、培训后根据自身的体会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二) 细化教学常规管理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本学期要加大教师业务辅导的力度强化教师的素质提高,开学初结合以往存在的实际对教师的备讲批辅等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并研讨制定出适度的量化考评细则,并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检查与指导,采取集中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单项抽查相结合坚持每月的全面业务教学检查,检查一次总结一次,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评之中。本学期对教师上课情况采取深入班级听课指导和走廊巡视进行检查,及时了解我校教师的教学情况。

2、做好教学质量提高跟踪检测。

期初召开教师研讨会和家长会,结合上年度考试情况反思上学期的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家长及时沟通力争实现教育共识,并制定相应的量化管理制度进行跟踪分析,对薄弱年级学科进行必要跟踪调查指导。

本学期数学、语文、英语学科以年组为单位统一时间、统一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相应的评价,每月进行一次,并做好质量分析。学校在期中和期末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一的检测,并对检测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及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优缺,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

3、努力做好培优转差的工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1)深化健康习惯校园行活动强化特长生的培养

要加强对特长学生的辅导,本学期要组织不同年段的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知识竞赛,通过不同层次的学生竞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使其有飞跃的发展,本学期学校将组织成立高年级数学提高小组,张桂芬任组长;中年级写作兴趣小组,许显辉任组长;美术书法小组,姜涛任组长;体育活动的小组,李成良任组长。学校对此项活动的开展要进行及时的跟踪指导,及时总结有效深化。

(2)、寻找方略大力转化后进生争取学业成绩均衡发展

期初对每班学生的状况进行统一摸排,结合成绩单把相对成绩落后的学生调查出来,任教教师要制定相应的转化策略方案,并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和监测措施。在每月每班都设立进步奖,促进后进生的主观上进意识,对转化后进生的先进教师进行考评的加分和适当的表彰。本学期重点对我校薄弱班级:二年级、五年级进行必要的跟踪监测管理。并对朱志国、邓福禄、艾志彬、李文博等典型后进生采取明确的转化措施。

 4、加强体育卫生工作的开展。

共2页,当前第1页1

本学期坚持每天的大课间活动,督促两操按时进行,认真组织开展符合乡土实际的体育活动,同时加强器材的管理,从学校实际出发,精心组织开好卫生健康教育课,开展卫生宣传活动,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做好防病、治病工作,结合当前严重的流感疫情,定期对学生健康情况进行检测坚持晨检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三)深化教学研究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第8篇

一、近期工作安排

(一)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心理健康于XX年12月28—12月30日由教导处进行随机抽测,其它学科为考试科目,于XX年12月31日停课,开始复习迎接考试。

(二)期末上交的材料

任课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从质量工程、课程改革、课题研究和常规教学四个方面进行总结)、教案、反思、说课稿、卷面分析、学生帮教反馈表、教师结对子听课记录、教师听课记录,课题组负责人的课题研究总结及过程材料。

班主任:撰写班务工作总结、班务工作教案、填写学籍档案、班级成绩汇总表、填写学生素质册;上交教研活动记录,教研组总结等。

(三)保卫科、政教处和班主任要在期末期间安排好安全教育工作。

(四)1月31日下午学校开展迎新年游艺活动。班主任安排和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庆新年游艺活动。元旦联欢的班级,班主任要组织好,注意安全。

(五)元月1日—3日,放假三天。班主任和课任老师做好元旦放假期间的作业布置工作。

(六)校级领导做好继续教育学分等级工作,于1月3日前将相关各类培训证书的复印件、发表和获奖的文章的复印件、岗位研修期间的学习成果、述学、述培情况等材料交办公室祁波主任处。办公室于1月4日前将相关材料整好上交教体局。

(七)1月4日下午召开教职工大会,具体安排考核动员、期末考试工作,校级领导、中层述职等(述职时间6分钟)

(八)年度考核工作

1、12月30日成立考核委员会,明确职责。

2、12月31日—1月3日,教师撰写XX年度述职报告(工作总结),文本交年级组长,汇总后交办公室,电子稿发至nxqibo@diyifanwen.com,办公室及时上传至支部博客szdzbXX.51.com,请各位老师及时浏览阅读,了解一年来同事工作情况。

3、1月5日,召开考核委员会会议,对主管领导评签意见进行审核,确定考核等次。

4、1月5日—9日对拟定优秀在公示栏内公示。9日考核委员会将考核结果反馈本人,本人签署意见后上报市教体局。

(九)民主评议党员。1月5日下午两节课后在会议室举行员评议工作。党员教师提前调课带上笔届时参加会。

(十)1月5日—6日,总务处对各班级进行财产检查。

二、期末考试安排

(一)考试时间:XX年1月7日—10日

八年级: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地理、生物(加黑为全市统测科目)

(一)1月11日上午8:00在会议室召开阅卷工作会议。1月11日—12日阅卷并作好成绩统计和卷面分析工作,卷面分析于1月13日之前送交教导处。

(二)1月13日上午班主任登分,填写学生素质报告册。

四、总结及考核

(一)1月13日下午2:30,召开年级组会议,总结年级组和班主任工作,会后组长将总结、记录上报德育处。

(二)1月14日上午8:00召开教研组工作总结会议,总结考核教研组和学科教师教学工作,做好期末考试卷面分析。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再次明确课任教师撰写三案导学案的任务、要求和责任。会后,教研组长将相关材料上交教导处。

(三)学生于1月 14日下午2:30学生到校。各科教师布置寒假作业;班主任布置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安全和遵纪守法教育;发放《致家长一份信》;班主任组织学生打扫教室卫生,4:30前学生离校。

(四)1月 14日下午5:00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公布教学成绩和考勤结果;公布一年来教科研成绩;布置假期教研任务、继续教育和安全等工作。

(五)1月15日上午总务处、保卫科对学校相关科室门锁上封条。

(六)1月15日全校师生放假。

四、假期工作安排

(一)学习“三案导学”的相关理论知识。

(二)按要求撰写三案导学案供下学期开学课堂教学使用。

(三)春节期间学校领导看望有病和困难教师。

五、下学期开学时间及校本培训任务

(一)行政后勤人员上班时间为2月17日。

(二)教师上班时间为2月18日。

(三)全体教师于2月18日上午8:00在化学实验室进行校本培训,教导处做好考勤工作。期间,教辅和后勤人员准备开学的各项工作。

第9篇

述职报告是指各级各类机关工作人员,一般为业务部门陈述以主要业绩业务为主,少有职能和管理部门陈述。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教研员职称年度工作述职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研员职称述职报告1回顾这一年来紧张忙碌的教研工作,带来了很多值得归纳总结的成绩。我作为一名语文教研员来说,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教研方向,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是我工作的指导思想。所以说:在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员的引领作用需要重新定位。即要担负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担,那必须有:“勤的品质、勤的习惯、勤的作风”,这就需要我们“勤学习、勤研究、练内工、强素质”。使自己的专业得以发展。我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本职的教研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升素质

我的工作作风是:积极主动,雷厉风行,扎实高效,开拓创新。为了积极的推进教改实施的精神。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积极进行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读和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把教改的精神和内容,融为自己的思想。在课改培训的前期,我总是先从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总体目标的制定具体内容的阐述教学建议的提出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入手,做了大量的收集、整理资料。

教研员所带的教师队伍是一支情感、态度、价值观各异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的复杂群体。作为教研员,我首先走进教师、体察教师、了解教师、做到心中有数。遵循课改培训的精神实质,做到:“先培训、先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教师,促成不同类型教师获得不同的发展目标。

二、认真组织,强化研究

走进一线教师听课:本学期共听课80多节,涉及学校达15所,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为教师服务,为教学一线服务的思想,将教研工作的重点下移到学校,推进到课堂,采用评课、座谈、个别交流、领导反馈等形式,为学校服务,为教师服务。

1、听的是新分配教师的试讲课,严格规范,实事求是,严把教师讲课关口,随堂听课,第一轮听课时,做出诊断,肯定长处找出不足,再有针对性的辅导,如团结小学的曹茂成老师专业功底扎实,但讲课形式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驾驭能力欠缺,对此,有针对性地帮助新教师重新设计教学环节,从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变化来指导年轻教师,启发年轻教师,这样的教师共确定了4位,共听课8节。

2、到各校随堂听课以及督导检查各校轮作课开展活动。

为了提升学科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准,要求各校教研组发挥集体优势,集体备课,寻找语文课教学的新路子、新方法,这样的随堂听课本学期共听了60多节,涉及学校达15所。采用评课、座谈、个别交流、领导反馈等形式。

3、组织开展了“推进新课程有效教学引领课”活动,在十一月中旬,有四名青年教师做引领课,为教师搭设了相互交流、借鉴、学习的平台,听课者受益匪浅,评课活动更是锦上添花,每一节引领课都进行了评课,教师们也将此做为经验的一次升华,纷纷踊跃发言,使评课真正成为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4、组织了全镇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学习讨论活动,开展了新课程培训工作。

5、实施“强校名师带动战略”薄弱校到强校有针对性学习听课活动。

6、为了丰富学校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和作文兴趣,举行了会发镇小学四至六年级作文竞赛活动。

7、进一步组织各校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

三、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为了扩大和优化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教研员、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推进农村教育,教研员与部分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此次送教下乡活动采用了座谈、研讨会、上示范课、听课、评课、讲座等形式,活动中,送课者的精彩示范,听课教师的积极探讨,送课者针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具体指导与热情解答,使听课教师收益匪浅。

与此同时还送去了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信息,促进了城乡交流,深受农村教师的欢迎,听课教师都说:“送教下乡,实效性强,希望多组织这样的活动。”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也认为此项活动创造了磨练自己的机会,积累了不少借班上课的经验,有益于自身专业的成长。教研员更是感觉“研不教则空”,送教下乡活动为教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宝贵的资料。此次送教下乡活动,在学期初就做了安排,准备充分,发挥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应。

四、依托课题,促进发展

继续深入研究“十一五”规划县级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有条不紊,规范有序。明确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依据、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课题研究的原则、范式与方法及课题研究的步骤和预期成果。明确下一步课题实验任务,深深地感到课题实验任重而道远,它是永无止境的,我将在领导的关怀、指导下一如既往地开展课题实验工作。

回顾这一学期工作,还有许多教研工作开展不尽人意,值得改进的地方很多,因而深感工作之艰巨,学科教研之重要,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引领者之一,我将不断加强学习,主动钻研,为学校更多地进行具体指导、创造条件、提供资讯,最大限度地引领基层学校在不同的起点上获得自主、和谐、持续的发展。

教研员职称述职报告2分管学校教研工作的几年来,我深知肩头责任重大,而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个人的思维是有局限性的,我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只有依靠大家艰辛的努力才能换来丰硕的成果。今天借此机会,剖析自己工作的得失,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与大家一起同舟共济、携手并进。

一、虚心学习,完善自我

教书人也应是读书人。随着课改的推进,学校教研工作的不断深入,让我越发感受到如果教研员的专业知识、管理理论不广博,那么工作就会肤浅,治表不治本,因此多渠道地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在实践中反思应该是每日的必修课。

第一点夯实业务功底。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但出发点是做对学生发展有利有益的事。分管教研工作,我认为帮助教师上好课、对学生负责是底线,要求教师领会课标、精通教材、上好每节课,我首先要认真学习。为此我有时间就认真学习各科课标,阅读教材,分析教参,利用一切时间与教师一起研究学习。外面的课堂教学很精彩,外面的名师各有风格。只要有机会,我就会与老师一起去听名师讲课,边听边对照自己做法的优缺点。每次外出学习,随带U盘,及时拷贝重要材料过后细细研究,做到每个学期听课量都不少于60节,在学习过程中让我明白了井底之蛙的新含义。

第二点积淀管理理论。

我经常勉励自己:登高望远,先学先行,学无止境。对教育局举办的校长干部培训班每期我都认真参加学习。与此同时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学校管理理论。经常阅读《辽宁教育》、《小学数学教育》、《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细则》、《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等,不断的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第三点向身边的榜样学。

教师是良心工作,待遇、地位都不高,付出的心血是超量的,但老师们敬业爱生、求真务实的奉献精神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觉得老教师们的班级管理与协调能力、青年教师的热情与虚心好学、党员的高风亮节都值得我去学习借鉴,从合作伙伴中我感受到互助、高效,鞭策我在这样的群体中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二、勤勉工作,发展学校

学校要发展就要竞争,竞争要靠实力,实力是干出来的。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工作中面广量大事杂,我与大家一起冲锋陷阵,背负重任努力前行,用微薄之力推动学校发展。

1、以课堂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日常教学中我比较关注“随堂课”、“跟踪课”、“亮相课”、“研讨课”、“评优课”五种类型课的探讨。平时我主动与教师进修学校联系,邀请市教研员来校指导工作,加强随堂课诊断,开展集体教研活动。作为分管教学领导,走入课堂,深入教师是我规定自己必须做到的,我能够主动关心老师的教学,协调困难,参与试教、点评。由于抓住了课堂教学这一中心工作,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我乡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升。

2、以校本培训为着力点,以校本教研为主阵地,推动师资建设。

新一轮“十一五”师训工作全面启动,期间多次参加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工作。与师训部商讨培训要点,制定了全员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培训,确保全校教师完成培训任务。从整体设计培训方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网络化教研是我乡教研工作的一大特色,平时加强学科专题和教研组长的培训工作,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会议,从思想上鼓励,方法上传授,努力形成一支想干、能干、会干的教研骨干队伍。定期召开学科教研活动、年级组教研活动及校级、乡级教研活动,努力使学校教研工作成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

3、以质量绩效为落脚点,确保学校办学生命线。

教研室每学期都对部分年级、部分学科进行质量监测,面对我乡的地理位置较偏远,教师整体年龄结构偏大,教师整体专业素质不高这一现状,我们立足本地,从源头抓起,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分别召开毕业班、部分年级、部分学科教师专题研讨会,与大家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平时加强教学的流程管理、质量调研力度,每考一次都增加了许多工作量。组织召开家长座谈会,赢得家长对教学的配合,形成合力。多年来我乡毕业生综合成绩均在全市农村小学前列。

三、以德立身,为人师表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对待学生是否关心?对待学校是否公心?对待工作是否尽心?我想每个人心中自有一杆称,双方都会给予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几年来,无论作为教师、党员还是管理者,我都力求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同事以诚相待、以理服人,淡泊名利,心地无私天地宽。

1、严于律己,为人正直。

平时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约束言行,凡事能自己做的就多做些,要说的就当面说清楚,该布置的任务就要传达到位。当然有布置就有检查有反馈,发现优点指出不足,不是一味说好话,对老师能公正、公平地评价,言行举止不违背做人原则。

2、豁达大度,用坦然的心态处理事务。

自己分管的教学工作每天都牵涉到与教师、领导的交往,存在做多做少、做好做坏现象,最容易吃力不讨好,甚至有怨言、有过激行为。这些经历让我学着去克制,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能用平常心、宽容心去分析问题,努力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做到对事不对人。有人说忍让很吃亏,我认为人都有性格脾气,但单位与家庭是有别的,不要一时之快挫伤别人,这是对人的信任与尊重。

四、不足:

1、缺少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思考,要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2、思考管理的角度缺少深层次,要着眼于全局。

3、工作中要有创新的魄力与勇气。

最后我以“六个要”来勉励自己:做人要讲德,做事要讲责,学校要发展,师生要关心,学习要坚持,心胸要宽广。

教研员职称述职报告3不知不觉,20____年已经过去。在进修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同仁们的大力协助下,我终于圆满的完成了校本兼职教研员的各项工作。下面我从三方面汇报一下我这一年的工作: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修养和业务素质

随着做校本兼职教研员工作的不断深入,让我越发感到自己对于校本课程的了解很肤浅,这种不具备一定校本专业知识的现状曾经一度让我很迷茫,没有理论做支撑使自己工作起来不解渴、不透彻、不深刻。为了更好的胜任这份工作,我利用业余时间从校本课程的含义、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校本课程的优势、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以及校本课教研等方面入手,积极主动地走向校本课程、研究校本课程、宣传校本课程,力求提高自己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和积极性。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我能很好的与实际相结合,时刻关注当今校本教研的趋势和动态,并且结合我市、我校的校本课实际,积极努力地在本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中发挥着指导和带动作用。因为我们学校领导特别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教材的使用,从20____年起就自主研发校本教材———读写序列训练。这些年一直踏实地做着。09年春季开始,学校把组级教研与校级教研的研究主题定为如何上好校本课,组织校本任课教师,每学期每位老师上一节校本课,并选择优秀的课在校级教研上研讨。这期间,我听了老师上的每一节校本课,两个学期听校本课45节,这为我能够做好校本兼职教研员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09年暑假,我们学校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重新修订了校本教材,使校本课程的内容逐步趋于完善。这个修订与研讨的过程,为我打造了一个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得空间,因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升了专业能力。

二、协调配合,促进校本教研活动深入开展

一年来,我能够认真履行兼职教研员工作职责,以市进修学校提出的校本课程研究思路的为指导,以提高校本课堂教学质量为根本,以促进特色校办学为指针,按照综合教研室的总体要求,理清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意识。工作中,我能密切配合和协助进修学校校本教研员做好教研与培训的各项工作。5月份,是学校最忙的一个月,要筹备全市运动会,要进行期中教学质量抽测,要进行教案作业检查,还要进行组级教研,我们忙得不可开交。正在这时候,进修学校要在二小学组织开展校本课研讨活动,记得活动当天正好是我们学校期中教学质量抽测的日子。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克服了种种困难,参与其中,活动前与校本教研员讨论、交流,积极寻求适合当前校本课程实际的最有效的教研与培训方式,活动后能够及时与校本教研员进行教研活动的总结和反思,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校本课教研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三、示范引领,发挥兼职教研员的帮带作用

为了扩大和优化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校本兼职教研员的引领、辐射作用,进一步推进校校帮扶活动,在南片教研协作体活动中,我主动承担校本科主题教研的研究教师,并与大蒲柴基地校吕老师结对,5月份送教下乡到大蒲柴,通过送课、评课、座谈、研讨等形式,我们就校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进行了进一步探讨,这次活动使我们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相互促进,得到共同提高。作为校本兼职教研员,我能够主动完成六个一活动:9月份在北片教研协作体活动中上示范课《秋天的怀念》;撰写的教学心得《拨动学生情感之弦》发表在吉林教育2011第6期上;一年来,我分管学校德育课题《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的实验研究,目前本课题经过师生共同努力正在完成结题的各项工作。

回顾一年的校本兼职教研员工作,我深知自己所做的工作距离学校的要求和同仁们的期望还相差甚远,因此新的一年我会进一步协助进修学校校本教研员,立足各校校本实际,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探求小而精、小而深、小而活的研讨培训形式,为彰显各学校办学特色而服务。同时我将加强学习,不断完善,加倍努力、勤奋工作,为做一名称职的兼职教研员而努力!

教研员职称述职报告4课程改革有序地向纵深推进,我的教研工作以课改为中心,以新课程理念来总结、推广课程实施过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实现我区小学美术、音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各学科工作的新突破。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强化研究与反思意识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课堂教学实践问题越来越突出,老师们开始觉得仅在操作层面打转还不解渴、不透彻、不深刻,他们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探寻。身为教研员,我充分发挥教研工作的“指导、引领、服务”的基本职能,不断提高教研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积极性,为基层学校课改实验和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有效指导和优质服务,努力实现教研活动主题化,调研工作制度化,教师培训多样化,教育科研实效化,全面促进我区小学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指导教师做好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必由之路,这种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教研工作中我抓好教师的教学反思,要求教师重点做好教学后反思,写进自己的教案中,并将其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

二、深化备课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师要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研究者,必须从上“好课”开始。深入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实践指导,结合送教下乡、集中培训等活动,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以课堂教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研究研讨和训练重点为:

①使教师具有依据新课改理论设计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②使教师具有初步的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

③使教师具有学科整合的能力。

④使教师具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的能力。

三、加强师资培训,发挥骨干教师作用

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以实施新课程为核心内容,围绕专业知识更新,专业能力训练提高和基础教育新教材等方面进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推广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进程中的好做法,解决在此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切实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加大培训力度,完善骨干教师培训、使用、管理机制。

对骨干教师要给他们压担子、给任务、落实责任,对他们要高标准严要求,让他们成为新课改的先头部队。开展“传帮带”共同提高。在新教师和骨干教师中树立一批品牌教师,为他们提供外出学习机会,做课机会,理论辅导讲座机会,参赛机会,提高其教育教学技能及知名度,创我区品牌教师。

四、努力探索培训模式,完善培训机制

充分利用网络,发挥网络研修的作用,尝试建立教师博客群,组织网络教育论坛,引领教师在网络研修中不断提高。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培训模式,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教研员职称述职报告520____年3月,我被合水县教体局任命为老城镇学区教研员,作为一名教研员,我只想做一株小草,坦诚做人,踏实做事,在成就别人的同时提升自己,用我的执著、坚韧与乐观,托起一颗颗璀璨的新星,点缀老城教育的春天。本年度,我紧紧围绕学区的重点工作“构建学案导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教研活动开展工作。认真履行教研员工作职责,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现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我深知,教研员必须有过硬的业务知识与理论水平,才能解决教学、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利用闲余时间进行学习。本学年先后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三环六步自主学习教改经验以及学案导学教学改革经验;三知四学教学模式阅读专业书籍报刊,关注媒体教育话题等。认真学习记好笔记现已形成10000多字的业务笔记。参加了国培计划20____骨干教师研修。通过学习我深深感到:学无止境,不进则退,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做一个学习和工作上的有心人。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1、为了使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更具实效性,多次深入学校参与指导校本教研活动,从听课、评课,检查教案、作业等方面进行跟进式的现场指导,解决教学问题,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检点由数量向质量过渡,备课方面重点检查了学法设计与指导以及教学后记,听课方面侧重检查了教后反思与评价,作业及检测重点检查了查批改的细致程度。通过这种密集而有重点的检查形式,及时掌控了学区的教学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了调控,有力的保证了教学常规工作的扎实有序的推进。

2、针对我学区近几年新招聘教师较多,师范类教师招聘少、课堂教学效益低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以“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培训”为主题的学区教研活动。

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开展有组织有成效的教研活动,解决了教师教育教学中确实存在的问题。坚持“研究问题从教学中来,研究结果到教学中去”的校本教研思路,通过开展有组织有成效的教研活动,及时研究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广大教师参与教改的积极性,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明显的改变,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贾天福同志荣获:合水县20____年“育新秀、推名师”教学技能大赛小学组三等奖;贾玲霞同志被认定为“陇原名师轩辕晓丽小学语文工作室”导师等。

3、本学年度,我始终坚持做好教学“五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检测与反馈)检查工作。

规范教师常规教学行为,每月一次定检和一次抽检。(定检:每月最后一周)由各校认真检查、主要检查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和学生的作业等,每次查出一、二个重点,并及时推广教学亮点,纠正错误,弥补不足。学区定期抽查)。

(1)备课。要求教师做到每科都有备课,课课有教案,教学流程体现“学案导学”七环节,即:激情导入、出示学习目标、依案自学、自主合作交流、成果展示、精讲质疑、当堂训练。学校随时检查教师备课调整是否认真,是否符合班级实际,课后反思是否有针对性、指导性。

(2)上课。课堂教学要改革传统的教学要体现课堂教学七环节,要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上课时要做到七不:不坐着上课、不喝茶、不吸烟、不接待客人、不接打电话、不拖课、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3)作业。要按学校要求来完成各科作业,要重视书写质量。

(4)辅导。教师辅导要做到“三心”、“两性”即:细心、耐心、恒心;及时性、针对性。

(5)加强对学生的写字指导。结合学校开展的写字工程,各班要开展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写字热情。

4、为全面及时地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每学期均组织期中、期末两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过后,对各年级各科成绩汇总,并进行具体的分析,寻找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具体措施。

组织教师召开质量分析会,从中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要求各校也进行质量分析,并把此作为学期末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5、三是督促教师按时参加《甘肃教师学苑》网络研修,鼓励教师手机微信“充电”。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与社会的急剧变化,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理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而教师则是最先感受到终身学习必要性的社会工作者之一。“甘肃教师学苑”每月的八期内容包括人文素养、教育资讯、教学风采等版块,对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理解学校和周围世界出现的新现象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手机微信网络研修,使教师在思想上得到了洗礼,更新了教学理念,学到了不少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也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开拓了视野,充实了自己,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新了自己的教学方法。

三、真情投入,收获甘甜。

第10篇

(1)课堂教学总结:

本人担任了高一年10个班级的《美术鉴赏》模块教学工作。个人认为在美术的几个模块中,美术鉴赏这个模块的意义是特别重要的。今天,图像在信息记录与传播中的作用逐渐地增大,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图像媒体对人类视觉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现在的孩子,在每天的生活中都会接触到大量的电视、电影、摄影、网络游戏、各种印刷品、商品包装、广告、海报、动漫等各种视觉文化产物,在这样一个“视觉文化时代”[也可称为“读图时代”],如何引导学生学习鉴赏视觉文化产品的方法,在开阔他们眼界的同时,提高其对视觉文化产品进行分析、理解与批判的能力就成了摆在我们美术教育者面前的挑战了。体验对于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举足轻重。学生缺乏体验,对于艺术品第一手接触的经验很缺乏,所以在让他们理解相关内容方面存在一定难度。比如在讲关于商周青铜器艺术的课题的时候,我们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或者地区的学生相比就存在着一个外在环境上的差距,也可以说我们的学生在这方面是处于劣势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或者地区的学生的外部环境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有利的条件。他们这个课就可以到博物馆去上,在参观的过程中让学生对这些艺术品有了近距离的感性的接触后,可以很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回到学校后再借由理性的采集手段去搜集关于青铜器艺术的资料加以探讨研究,感性和理性结合,更好地理解这个课题涉及的内容。又比如讲关于当代艺术的课题的时候,由于学生大部分都基本上未曾真实地参观过当代艺术展或者直观地接触过当代艺术作品。所以在这种欠缺艺术氛围的先天不足的情况下,今后的努力目标是尽力摸索出一套适合我们的学生的具体情况但又不至于和时代脱节的教学方法。另外,这个学期由于条件所限,并未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2)考核评价手段总结:

本学期采取了一些多样化的手段来考核、锻炼学生:

① 开卷考:

这种考核手段让很多学生都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有一些题目是必须有认真听课或者通过一定程度上的自己的思考才能做的题目,让他们体验一种与他们经验中完全不同的考试方式。借此冲击学生死记硬背,或者盲目抄课本的习惯,逐步形成一种独立及灵活地进行理解性、批判性思考的习惯,这对于他们以后不管是进入高一级教育机构学习或者进入社会工作相信都是颇有裨益的。

②辩论:

方案简介:先在题目库中抽取出辩论题目,然后分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此种方式除了是一种考核方式,更是一种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锻炼、获得个人成长的学习方式。首先是让他们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锻炼了勇气,而通过这样的过程参与也可让他们逐渐形成对别人的观点迅速作出思考以及反应的能力,还考核了他们的知识面。可惜还是有很多学生选择了在座位上沉默,未曾站起来发过言。

③主题设定的表现绘画:

[1]可以是自画像;也可以是一个你认为能代表自己个性,体现自我的形象(图案、图形、图画等,但必须附加文字说明为什么你认为自己选择的这种形象能代表你的个性)。[2]以“敬廉崇洁”为主题的绘画:主要以图画为主,可搭配适量的文字,必须体现主题。

2.教学研究的计划完成情况:

(1)校际、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

每周三1、2节参加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参加学校举办的两次校本培训。

(2)公开教学、听课、评课:

在本学期内参与听课评课活动,听课30节。在15周开设一堂公开课《新的实验》。

3.课外兴趣小组工作情况:

指导高一年的美术兴趣小组。

开设课程:造型基础(素描)

每周的周三中午12:30——13:30,每周周五中午12:30——13:30;

每周周日下午15:30——17:30。

第11篇

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程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学生而言,微课程能更好地满足他们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的要求,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程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程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因此如何利用网络,如何使用网络技术是全体美术教师都必须关注与探究的课题。

一、微课程发展历程

微课程(microlecturle)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高等教育纪事报》介绍说,这些大约只有60秒长度的展示带有具体的结构,它们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演示。在国外,早已有了“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后来,戴维・彭罗斯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 (tlle One Minute Professor)。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 (Knowled即Burst)。在我国首先提出微课程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的胡铁生.他对微课程在教与学两个方面有很多创新的认识。之后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李玉平老师带领其他教师成立了微学时代工作室,开发了一系列微课程,以数字故事的形式讲述了教学中的很多非常有意义的变化,深受广大师生欢迎。

二、微课程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微课程以它的信息容量大,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在美术课教学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又给学生练习提供了广泛的可以参考的信息资料,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它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美术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了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了利用信息技术的科学文化素养,使美术教学与现代科技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往要上好美术欣赏课,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搜集有关的幻灯片,录像带,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不少教师把上好欣赏课视为畏途,学生对乏味的欣赏课持不欢迎的态度。采用微课程的方式,在图片中配以文字或旁白,以故事的形态播放给学生看,美术欣赏课的效果则大为改观。例如,我在上六年级《水墨园林》一课时,欣赏李可染《谐趣园图》时,我利用ppt技术在图片上链接李可染生平介绍的简短微课程,这样动静结合的欣赏方式,丰富了欣赏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微课程在美术欣赏课中的运用给学生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学生身在课堂,就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例如,在上五年级《学学构图》这―课,为了让同学们直观的了解如伺运用焦点透视以表现出―个气势恢宏,空间效果逼真的场景。我从网络上下载了著名画家拉斐尔的代表作《雅典学院》这幅画的图片,让同学们可以清晰的欣赏画中每个人物的神情和姿态,使同学们真切的感受作者是如何经营画面以表现主题的。我还用FLASH软件把这幅画的透视线做出来,使同学们对焦点透视的用法一目了然。在上六年级《现代建筑》一课时,欣赏建筑艺术时,不但可以用惯常的视觉方式欣赏建筑物在静止状态下的形或内部构造,而且可以用3D动画做动感显示,让建筑物旋转起来,欣赏建筑物的多个侧面,也可以按设置路线浏览一座建筑物的内部装饰、陈设。学生有一种现场感、真实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

在针对美术教学重点和难点上,微课程的运用也常常能起到简洁、明了、高效的示范作用。我们常常为了一个教学难点,尤其是美术课中的技法讲解,教师的示范往往并不能很清晰的突出重点,而采用微课程的方式针对某一教学难点进行解说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上《水墨人物》一课时,针对人物画如何用笔和用墨录制了简短的60秒微课程,通过学生演示视频加上视效合成,完美的演示了绘制的步骤,耗时短,效率高,学生听得明,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微课程对教师的作用

微课程不仅仅对学生起作用,它对教育中的另外的一个对象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那就是老师,微课程是教育教学思考与教育技术的结合产物。参与伊始,教师作为消费者,慢慢学着自己制作,一旦开始制作,便想拿出来给别人看。正因为如此,如果想制作出能给人以启发的微课程。教师就必须分析自己的教学得失;要使微课程真正的发挥其作用,展现其教育魅力。就要挖掘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寻找问题解决的关键;要使微课程震撼心灵,就必须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学生以及教师的身心发展规律,这样做也正是对自己教学实践经验的一种总结、完善和提炼。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以学生的认知、实践、发展为主体的特殊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人际沟通交流过程。所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显得尤为重要。微课程的出现在教育界是一次全新的革命。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综合了教师的教学经验,对教师的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炼与升华。

【作者单位:常州五星实验小学 江苏】

第12篇

[关键词]信息化;特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4-0008-05

[作者简介]李克明(1960―),男,北京人,北京市昌平区城南中心小学教师,小学高级;张丽娟(1977―),女,北京人,本科,北京市昌平区城南中学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在当前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如何充分、有效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升学校管理、应用水平,是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项新课题。昌平区城南中心小学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深层次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学校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学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昌平区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学校”。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全面开展学校信息化建设,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工程,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学校着眼于未来发展需要提出了“建设数字化校园,提升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发展构想,制定了“以学生为本,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途径,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思想。学校在教育教学应用、教科研探索、学习型团队建设、校本培训、行政管理等各个领域,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信息化素养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应用信息化的水平和效能,促进各项工作跨越式发展,为打造学校信息化特色品牌奠定了基础。

一、抓好 “三个建设”,软硬兼施,实现管理信息化

(一)环境建设

根据“总体设计,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继续完善”的原则,学校多次进行信息化设备的升级改造,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校园网络畅通,电子交互白板使用正常,资源平台、点播系统、校长评估系统实时应用,1-3年级各教学班还配备了互动反馈系统,支持课堂决策和调控,实现课堂学习即时评价、反馈,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这些系统的建设和使用,为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现代化手段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提供了条件,同时为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网络环境下的新课程学习创造了条件,为学校进行现代化管理和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调整完善数字化校园网,将校园系统分为四层结构。第一层,数据基础层,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服务、协同工作环境组成基础架构服务;第二层,数据互通层,实现各类应用程序的数据互通;第三层,软件应用层,是众多建立在数据互通平台之上的应用程序组成的应用系统层;第四层,交互展示层,通过门户技术和单点登录技术建立横跨所有应用系统之上的校园综合信息门户网站,强调统一管理和安全服务,为师生提供更具人性化、科学化、高效化的安全服务。

(二)资源建设

资源建设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根本所在,有效利用、完善教育资源整合平台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学校建立了教育资源共享模式,导向引领和机制激励同步,通过学校的资源平台,将更多教师或校外的教育资源纳入学校的教育资源系统,解决了资源分散的问题,提高了数字化资源的共享程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支柱,建为所用,立足应用是校园互动网络平台建设的根本。因此,学校资源建设的原则是:1.应用性,能够直接为教师课堂教学服务;2.综合性,这是教师备课、上课、辅导、教研、反思乃至开展课题研究的综合平台;3.互动性,有利于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互动,解决生成性问题;4.连续性,能够显示教师、学生的成长轨迹。根据以上的建设原则和标准,依托教材,遵循课标,学校设计、制定了平台的框架结构,教师可在线修改、直接运行,这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使用、交流,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为了使教师的备课、上课、检测、教研、反思等形成系列,学校在资源库中设立了以下栏目:教学设计、同步资源、试题集锦、主题资源、教学积累、学生作品等。在教学设计中,学校收集整理了一至六年级各单元的教学设计和课件资源。例如,原来英语教师在备课时,由于资源没有一个较好的归类,搜索相关主题资源非常耗时。现在,学校的资源库内设立了多个主题资源的类别,如服装、食品、节日、运动、天气等,教师可以便捷地找到很多相关的素材。在同步教学资源中,设立了一至六年级同步教学资源,方便教师和学生随时提取资源为教学服务;在试题集锦中同样建立了一至六年级的试题集,有单元检测试卷、月测试卷、专项测试试卷等,可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课后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案例、反思、论文等放到教学积累中,以供自己和其他老师学习。学生可将自己课上、课后的作品放到学生作品文件中,作为个性化资源的支持。教师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实现备课、上课、查找资源、制作资源、练习等,有效地优化了教学过程,实现了资源平台支持教学的全过程。与此同时,各教研组要求本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在熟悉教学内容、明确训练重点和三维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合理利用现在网络资源,不断完善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有效实现资源共享。

(三)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信息化落实到教学环节的关键,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水平也是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的又一关键。因此,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成为提高教师综合素养的必然举措。

1.加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更新教师观念

引导教师进一步学习、领会相关课程改革文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以及《新课程标准》,提高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自觉性。学习国内外技术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并恰当地运用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学习,教师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2.加强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其中,硬件是基础,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是关键。为保证拥有一批水平高、能灵活运用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进行现代化教学的教师队伍,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开展了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培训活动。首先,对各教研组中具备较高信息水平的、有创新精神的骨干教师进行培训。这些人既有教学经验又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他们接受培训之后很快就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去,在教学中起到示范作用。同时这些教师又能发挥自身的辐射作用,在本教研组内进行各种信息技术培训,这就使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得以普及。其次,学校对全体教师开展信息技术的普及性培训,科学规划,层次分明,按需开展,注重实效。通过培训,教师能够树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观念,初步具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的能力。实践证明,对教师进行有层次的、以点带面式的培训,有利于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全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一线教师都在国家级、市级、区级的课件资源制作评比中获奖,其中多人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

3.加强信息技术培训的管理与指导,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开展

坚持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统一规划,有计划地进行校本培训,以满足教师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强烈欲望。学校可通过组织培训、专题研讨、评课讲座、应用展示、技术推广和现场指导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能力,使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思想、观念逐步跟上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形势,从而由观念的转化带动工作的发展,强有力地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向深度与广度发展。

在培训过程中,我校非常重视积累经验,从培训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改进,形成了很多优质的培训教程和典型案例。对于这些教程、案例,我校进行统一整理,形成了城南校本培训经典教程和城南校本培训经典案例集。这些教程和案例集被全部放在了学校资源平台上,供教师随时学习,并辅以相应的专题板块供教师深度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落实“两个提高”,研用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研究与应用。学校通过落实“两个提高”――提高管理效能和提高教学有效性,来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一)领导重视,提高管理效能

1.促进学校管理精细化

建设数字化校园,可从常规管理、质量监控、校本教研和科研活动入手,促进学校管理的精细化。网上办公环境为校长提供了面向全校管理层面的决策支持服务,校长可以适时掌握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整体部署、落实检查和效果反馈,以利于学校透明化管理的实现,形成和谐校园。学校已实现无纸化办公,凡是通知、讨论、交流等内容均发在网上,形成教学管理的完整数据包。学校重视利用论坛、博客等促进师生的共同学习和沟通。例如:为强化电子白板理论的学习,学校在行政通知栏里设置了白板学习主帖,提供学习资料,每位教师认真学习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撰写学习反思和感悟,分享交流经验。

2.促进教研形式及时化

建设数字化校园,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抓手,建立学科组教研平台,促进教研形式及时化。积极开展基于网络模式的校本研修活动,能够提高教师教学地应用能力。针对中心校和分校并存、受时间限制而集中教研时间短且缺乏及时性的问题,学校重点加强了教研组博客的建设,并形成了三级研讨的规模。一是教师间问题解决式的研讨,将工作遇到的一些小问题在同伴互助下得到解决;二是教研组层面的研讨,就教学的教材教法、教学策略等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三是学校层面的研讨,由教导处人员收集整理各学科组博客中呈现出来的共同问题,组织学校层面的研讨。学校每学期都会有针对性地召开研讨会,有各学科典型整合课例研讨、资源建设经验介绍、个人研究成长案例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等丰富内容,并请市区专家点评、开展讲座,全面引领工作的开展。通过校园网、博客平台等媒介,教师在教学研究、资源开发、整合经验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发展,形成了学习型团队。

(二)课题引领,提高教学有效性

技术的革新必将对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新兴技术并非都能为教育带来预期的效益。这就需要引入者的智慧,既要对学校应用的新技术有一定的敏感性,又要理性思考新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有效性。

学校在如何应用技术促进师生发展上下工夫,积极探索多媒体网络、交互式电子白板、互动反馈系统等多种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通过课题引领,引导教师深入研究,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学校积极参与了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的国家级“十一五”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的研究,并根据学校实际确定了子课题“建设学校个性化资源库,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通过研究探索,学校总结了资源库建设的经验:以管促建,通过科学管理形成有效机制,加快了资源库的建设进程;以用促建,支持教学的方便使用,激发了教师建设的热情;建用结合,保证了资源与教学的密切相关,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突出特色,教师全员参与使用,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全员参与使用,提高信息素养。随着交互式电子白板走进课堂,学校成功申报了北京市教育规划办“十一五”青年专项课题“交互式电子白板课堂教学应用的研究”。为强化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展示各组研究成果,学校每个学期都开展交互式电子白板整合课评优活动和电子白板说课活动,引导教师重视对于资源、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反思,强化思考技术对教学的影响,为更好地利用白板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打下良好基础。在实践和研究中,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学校将教学模式大致分为课堂互动探究模式、课堂互动协作模式、课堂动态展示学习内容模式三种类型。通过研究课堂上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与学模式,学校建立了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方法,让有限的课堂时间向课外延伸,向社会生活延伸,从而使学生获得更丰富、更新鲜的学科营养。同时,研究如何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现代学习方式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从而推动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变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课堂互动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要提高课堂教学成效,首先应该提高课堂互动的水平和质量。2011年,学校申报的“十二五”国家级课题“互动反馈技术促进课堂教学绩效提高的研究”顺利开题,通过反馈、白板、交互软件等互动技术改进教学媒体,加强课堂教学四个基本要素之间的互动关联关系,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既能在课堂上又能够在互联网上充分发挥互动反馈多媒体教学系统优势,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堂。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发现,利用互动反馈技术可优化学生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开展具有实效作用,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011年7月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举办的“全国互动反馈教学应用大赛”中,我校两位教师分获现场课和说课比赛一等奖。

三、夯实“校本课程”,寓教于乐,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没有学生的信息素养,就谈不上学校教育信息化。学校从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让网络数字技术成为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一)“智能机器人”校本课程建设进一步深化

智能电脑机器人的教学是以解决具体问题的方式进行的。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成功地寻找达到目标的手段或途径,在过程中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达到学习目的,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从2005年开始,学校在五六年级开设“智能机器人”校本课程,力求渗透程序教学编程语言,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本课程以任务型的教学方式为主,引导学生理清程序设计思路,编写程序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思想。在教学中以开放式的习题为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完成各种任务,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去大胆想象,重在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在教学中事先设疑,让学生先自行思考,动手实践。一旦出现问题,再组织学生集思广益加以解决,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给学生广阔的施展舞台,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智能机器人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可以从完成任务的方式和完成任务的效率上进行衡量――一般情况下,用最简单的方式、最快的速度完成特定的任务就是最佳方案。在同学互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进行正面的、鼓励性的评价,从而让学生们体验成功的乐趣。

近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机器人灭火、机器人足球等全国、市、区各级比赛,获奖达90余项,为学校赢得了诸多荣誉,也为学生展示自己特长搭建了平台。随着机器人的更新换代,学校开始组织人员进一步整理完善机器人校本教材,补充多种比赛类型的机器人编程技巧的内容,并增设机器人比赛项目,如机器人擂台、机器人相扑、机器人舞蹈、工程机器人等,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提升教材质量。

(二)“电脑美术”校本课程建设推陈出新

艺术形式的创新从来就是每个时代审美追求的一面旗帜。在计算机高度普及的今天,运用这一高科技的技术手段驾驭表现形式的新型教学模式――“电脑美术”校本课程应运而生。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意义的课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感受电脑美术设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发展和新软件的版本升级,学校组织教师对原有电脑美术教材进行第二次改版,使教材质量更上一层楼,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此同时,学校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师跨学科整合,利用兴趣小组开展“电脑美术”校本课程的实施,反复推敲验证后逐步进行推广。更多的学生走进了机房,用电脑展现自己无尽的想象与灵感,电脑美术作品成为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一把金钥匙。

总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在引入研究拓展型学习课堂、拓展新型育人途径上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并引领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在探究过程中,学校激励教师做新课程的构建者、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导教师积极思考、自我超越,以实现教师课程理念的深刻创新和能力技术上的跨越发展,锤炼出了一支具有科研精神、锐意改革的教师队伍。学校也逐渐形成了“探究新理念、理念促创新、创新求发展”的信息化特色发展之路。城南中心小学正以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开放化的全新姿态,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