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光通信论文

光通信论文

时间:2022-09-01 01:28: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光通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光通信论文

第1篇

确保通信线路安全运行的技术对策

1合理进行光纤布线

通常情况下,在机房中因为尾纤问题导致光通信中断的原因有:(1)机房灰尘大,尾纤接头有灰或者比较脏;(2)尾纤与法兰盘连接处松动;(3)法兰盘与尾纤角度不正导致对接偏离;(4)盘纤不合理,尾纤弯曲半径过小;(5)尾纤紧固不好;(6)线路衰耗大,接收的光功率在正常工作的临界点附近,尾纤的轻微扰动让光板反应敏感等。针对尾纤问题,可以通过优化机房环境、提高技术操作注意操作的细节等避免因为尾纤问题导致通信故障。

2做好接头,减小衰耗

在光缆线路中用到许多活接头,光设备接头接触不良产生的故障,其表现形式是光功率偏低,这主要是因为结构不精密、环境不清洁、接插不彻底,造成接触不良。在线路抢修过程中,也遇到接头问题。光缆接头比较复杂,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接头环境尽量避免在灰尘过多的场合。(2)待光纤热塑保护管完全冷凝后再往接头托盘上的接头卡槽中放置。(3)当光纤接续完毕后,应安置好接头盒中的光纤,不能出现光纤曲率半径过小的现象,以免加大弯曲损耗。(4)光纤的每个接头损耗衰减应保证不大于0.1dB。(5)注意光缆接头盒的防水处理。

3通信光板的1+1保护

就一个光端机来说,光板使用1+1保护的旨意在于:两块光板同在工作,只要有一块光板工作正常,就能够保证通信不中断。在关键时刻1+1保护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在用的光板故障,或者在用纤芯的衰耗过大导致收不到光功率,系统能够马上切换到备用的通道,保证通信的正常运行。

4防强电措施

有金属构件的光缆线路,当其与高压电力线路、交流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平行,或与发电厂或变电站的地线网、高压电力线路杆塔的接地装置等强电设施接近时,应主要考虑强电设施在故障状态和工作状态时由电磁感应、地电位升高等因素在光缆金属构件上产生的危险影响。(1)光缆线路与强电线路交越时,宜垂直通过;在困难情况下,其交越角度应不小于45度。(2)为了防止光缆接头处产生电弧放电,宜对其接头处金属构件采用前后断开的方式,不作电气连接和接地处理。(3)当上述措施无法满足安全要求时,可增加光缆绝缘外护层的介质强度、采用非金属加强芯或无金属构件的光缆。

确保通信线路安全运行的管理方法

1加强日常维护、提高线路运行率

日常维护是维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日常维护工作做好后,才能有效地防止故障的产生。(1)设备的日常巡检:每月定期巡检机房,保证机房清洁、温度湿度适宜;并检查设备的工作指示灯、电源电压、接地防雷等。(2)线路日常巡查:应按巡线周期定期巡查,及早处理和详细记录巡线中发现的问题。(3)线路资料日常更新:线路资料是判断故障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专人管理,并及时更新。(4)定期巡视,定点特殊巡察。

2重视通信光缆线路的监测工作

为了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网络管理员、维护人员应定期通过性能管理措施对网络进行检查、监控,同时做好光通信线路测试工作:每年两次对备用的光纤采用OTDR或光功率机进行测试,并与上一次测试结果对比,防止光纤劣化。对测出的断芯、衰减大等问题,可在平时的维护中处理,针对比较大的问题可结合线路大修、技改进行处理。维护人员还应该及时根据通信光缆线路的性能指标,如传输光功率、衰减等的变化,故障发生率、故障发生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避免重复性工作和同类型故障的多次发生。

3做好通信线路保护设施

如通信线路与电力线路交叉、跨越时,做好通信线路的绝缘保护;通信线路过公路、耕地、鱼塘、沟渠时要有明显的警示牌,埋地通信线路上明显的标识,附近设置警示牌。特别地要关注光缆所经的风险区,设置警示标识,制止妨碍光缆的建筑施工、植树以及修路等活动,对光缆路由上易受冲刷、挖掘地段进行培土加固和必要的修整。

4及时识别和消除隐患

及时识别和消除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如已经存在的通信线路隐患,如通信线路相对地面的埋深不够、相对鱼塘的埋深不够等的问题,需要及时处理。特别在汛期来临的前期需要对整个线路做好巡检,记录巡检过程中发现的风险点,并对风险点进行特殊的“照顾”。另外,要认真及时做好大型施工机械和操作人员的登记,全面掌握大型施工机械和操作人员的动向,严防大型施工机械施工造成的光缆线路损坏;严防光缆线路迁移、维护、抢修中不慎导致光缆线路阻断。

第2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一种在玻璃基板上切割V型槽并对V型槽纤芯距进行高精度测量的光纤偏振光干涉仪,该系统包括光源、偏振器、偏振控制器、波片、自聚焦透镜和探测器组成,并对这种光纤传感器原理进行分析。其理论上其测量精度可达到0.01nm,很好地解决了实际生产中高精度的非接触在线检测,并满足了光通信行业对V型槽纤芯距的实际要求。

引言

在光通信纤维阵列用玻璃基板上刻高精度V型槽(通用型槽间距即纤芯距为127±0.5um和250±0.5um)的关键技术被日韩等少数国家垄断,国内使用的光纤阵列用V型槽基板均需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严重制约了我国光纤到户(FTTH)工程的进程。而光通信纤维阵列用V型槽基板是光纤到户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光器件,主要用于对光纤精确定位生产各种衔接光纤干线与家用光纤之间的信号传输的光器件。

日本在光通信纤维阵列用V型槽基板的加工设备开发上起步较早,也具有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案。目前,日本等国家生产光通信纤维阵列用V型基板全部采用高精度的专用切割机,而此类设备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禁运,国内部分企业与机构也曾尝试对此方面进行研究,皆因为技术难度较高,而最终以失败告终,因此在国内尚属于空白。

在先进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非接触的在线检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线检测的对象在被测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着的,因此对检测传感器不仅要求其精度高、稳定可靠、有良好的动态性能、能对快速信号实时响应监控,而且一般要非接触式测量,并便于安装。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光纤偏振光干涉仪,它将偏振光干涉技术和光纤传感技术相结合,能对玻璃基板V型槽的纤芯距进行高精度的在线检测的非接触测量。

1、实验原理设计

该线偏振光 的偏振方向与x轴夹角为 。

(1)

被测物位移变化一个波长则合成光的偏振方向转动了角。因此,通过检测出偏振方向角,即可得到位移。所以,可将干涉仪的位移测量精度,由一般检测干涉条纹的位相细分转变为检测偏振光的偏振方向角的角度细分;而检测角度细分要比检测位相细分精度高,从而可得到较高的测量精度。

由式(1) 可得位移的变化量。如,当角度检测精度时,则可测得位移精度;而当 时,则 ,因此光纤偏振光干涉仪可以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精度。

2、 测量实例及结果

转贴于

本项目结合光学精密测量技术实现通用切割机主轴的精确定位,通过设计稳定的工作平台,选用硬度合适的刀具,选择最佳的切削参数,完成V形槽的亚微米超精密机械加工,尽可能减少由于机械方面引起的切割误差。

实际切割原理如图2所示,在实际中,算机通过控制偏振角度 的值来控制刀移动的位置来实行对玻璃基板上对V槽纤芯距的切割。实际切割的产品如图3所示。该图是8通道纤芯距为250um的V型槽的放大图。

如图4是计算机显示屏显示的控制情况。从图可以看出,该系统可以很好地监控实际加工情况。

3、 结论

本项目开发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实时测量监控系统。该系统已经用于玻璃基板V型槽加工的实时检测中,有效地保证的光通信用玻璃基板V型槽的精度要求,并在国内率先批量生产出高良率的光纤通信用玻璃基板V型槽,有利于推动我国光纤到户工程。

参考文献

[1]胡永明. 全保偏光纤迈克尔逊干涉仪[J]。中国激光,1997 ,24 (10) :892 - 894

第3篇

(一)普通光纤

普通单模光纤是最常用的一种光纤。随着光通信系统的发展,光中继距离和单一波长信道容量增大,G.652.A光纤的性能还有可能进一步优化,表现在1550rim区的低衰减系数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光纤的最低衰减系数和零色散点不在同一区域。符合ITUTG.654规定的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和符合G.653规定的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实现了这样的改进。

(二)核心网光缆

我国已在干线(包括国家干线、省内干线和区内干线)上全面采用光缆,其中多模光纤已被淘汰,全部采用单模光纤,包括G.652光纤和G.655光纤。G.653光纤虽然在我国曾经采用过,但今后不会再发展。G.654光纤因其不能很大幅度地增加光纤系统容量,它在我国的陆地光缆中没有使用过。干线光缆中采用分立的光纤,不采用光纤带。干线光缆主要用于室外,在这些光缆中,曾经使用过的紧套层绞式和骨架式结构,目前已停止使用。

(三)接入网光缆

接入网中的光缆距离短,分支多,分插频繁,为了增加网的容量,通常是增加光纤芯数。特别是在市内管道中,由于管道内径有限,在增加光纤芯数的同时增加光缆的光纤集装密度、减小光缆直径和重量,是很重要的。接入网使用G.652普通单模光纤和G.652.C低水峰单模光纤。低水峰单模光纤适合于密集波分复用,目前在我国已有少量的使用。

(四)室内光缆

室内光缆往往需要同时用于话音、数据和视频信号的传输。并目还可能用于遥测与传感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光缆分类中所指的室内光缆,笔者认为至少应包括局内光缆和综合布线用光缆两大部分。局用光缆布放在中心局或其他电信机房内,布放紧密有序和位置相对固定。综合布线光缆布放在用户端的室内,主要由用户使用,因此对其易损性应比局用光缆有更严格的考虑。

(五)电力线路中的通信光缆

光纤是介电质,光缆也可作成全介质,完全无金属。这样的全介质光缆将是电力系统最理想的通信线路。用于电力线杆路敷设的全介质光缆有两种结构:即全介质自承式(ADSS)结构和用于架空地线上的缠绕式结构。ADSS光缆因其可以单独布放,适应范围广,在当前我国电力输电系统改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ADSS光缆在国内的近期需求量较大,是目前的一种热门产品。

二、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对光纤通信而言,超高速度、超大容量和超长距离传输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而全光网络也是人们不懈追求的梦想。

(一)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技术波分复用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光纤传输系统的传输容量,在未来跨海光传输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波分复用系统发展迅猛,目前1.6Tbit/的WDM系统已经大量商用,同时全光传输距离也在大幅扩展。提高传输容量的另一种途径是采用光时分复用(OTDM)技术,与WDM通过增加单根光纤中传输的信道数来提高其传输容量不同,OTDM技术是通过提高单信道速率来提高传输容量,其实现的单信道最高速率达640Gbit/s。

仅靠OTDM和WDM来提高光通信系统的容量毕竟有限,可以把多个OTDM信号进行波分复用,从而大幅提高传输容量。偏振复用(PDM)技术可以明显减弱相邻信道的相互作用。由于归零(RZ)编码信号在超高速通信系统中占空较小,降低了对色散管理分布的要求,且RZ编码方式对光纤的非线性和偏振模色散(PMD)的适应能力较强,因此现在的超大容量WDM/OTDM通信系统基本上都采用RZ编码传输方式。WDM/OTDM混合传输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基本上都包括在OTDM和WDM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中。

(二)光孤子通信。光孤子是一种特殊的ps数量级的超短光脉冲,由于它在光纤的反常色散区,群速度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相互平衡,因而经过光纤长距离传输后,波形和速度都保持不变。光孤子通信就是利用光孤子作为载体实现长距离无畸变的通信,在零误码的情况下信息传递可达万里之遥。

光孤子技术未来的前景是:在传输速度方面采用超长距离的高速通信,时域和频域的超短脉冲控制技术以及超短脉冲的产生和应用技术使现行速率10~20Gbit/s提高到100Gbit/s以上;在增大传输距离方面采用重定时、整形、再生技术和减少ASE,光学滤波使传输距离提高到100000km以上;在高性能EDFA方面是获得低噪声高输出EDFA。当然实际的光孤子通信仍然存在许多技术难题,但目前已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使人们相信,光孤子通信在超长距离、高速、大容量的全光通信中,尤其在海底光通信系统中,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三)全光网络。未来的高速通信网将是全光网。全光网是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理想阶段。传统的光网络实现了节点间的全光化,但在网络结点处仍采用电器件,限制了目前通信网干线总容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真正的全光网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全光网络以光节点代替电节点,节点之间也是全光化,信息始终以光的形式进行传输与交换,交换机对用户信息的处理不再按比特进行,而是根据其波长来决定路由。

目前,全光网络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但它已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从发展趋势上看,形成一个真正的、以WDM技术与光交换技术为主的光网络层,建立纯粹的全光网络,消除电光瓶颈已成为未来光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未来信息网络的核心,也是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级别,更是理想级别。

三、结语

光通信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撑平台,在未来信息社会中将起到重要作用。虽然经历了全球光通信的“冬天”但今后光通信市场仍然将呈现上升趋势。从现代通信的发展趋势来看,光纤通信也将成为未来通信发展的主流。人们期望的真正的全光网络的时代也会在不远的将来到来。

参考文献:

[1]辛化梅、李忠,论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4)

[2]毛谦,我国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前景[J].电信科学,2006,(8).

[3]王磊、裴丽,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J].中国科技信息,2006,(4):59-60.

第4篇

“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一大特点就是,涌现出一批能源资源领域成果,有力支撑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敏表示。

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项目“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系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集数千地质工作者10多年奋战雪域高原得来的成果,通过大规模细致的地质调查,创新性地建立了两大地质理论,并在自主创新理论指导下,实现了青藏高原找矿的重大突破,发现了3条巨型成矿带、7个超大型矿床和25个大型矿床,大幅增加了我国大宗矿产的储量,改变了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格局,为中央在地区建设五大资源基地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应用关键技术”,确保了我国钨资源使用年限由原来的不足5年延长到25年以上,解决了我国航空航天等重大工程的亟须。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环烷基稠油生产高端产品技术研究开发与工业化应用”,攻克了稠油深加工这一国际性难题,创制出系列高等级沥青替代进口,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实现了我国稠油深加工技术从空白到国际先进的历史性跨越。

国家科技合作奖获奖人数创历年之最

在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中,8位外籍知名科学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获奖者遍及6个国家、7个学科领域,获奖人数创历年之最。

8位获奖者分别是德国籍国际知名数学家德乐思、法国籍知名医学家戴宇阁、日本籍国际冶金知名专家江见俊彦、英国籍食用菌生理和活性物质研究专家约翰・巴士威、日本籍中药及保健品功能研发专家栗原博、美国籍国际著名地质学家斯蒂芬・波特、日本籍传染性疾病与病毒学专家岩本爱吉、澳大利亚籍纳米材料专家逯高清。

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企业占七成

在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中,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海尔集团公司等企业的创新成果榜上有名。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任邹大挺介绍,2011年度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占71.56%,(2009年占66.67%,2010年占68.22%),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参与完成项目的比例从过去的不到30%提高到44.04%。

2011年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光通信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技术创新工程”,是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以转制为契机,推动我国光通信行业快速发展的成果。通过创新工程,武汉邮科院掌握了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嵌入式系统和应用软件设计技术、光电子设计与制造工艺技术、光纤工艺设计与制造技术等光通信核心技术,突破了超高速超大容量等光通信前沿技术,创造了光通信领域一系列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创新工程形成的核心技术、专利和标准,先进的系统设备、光纤光缆及器件有力支撑了基础通信网重大工程建设,保障了国家通信安全,推动光通信网90%以上采用国内品牌产品;使中国11亿电话和4亿互联网用户在使用其承建的网络或技术中充分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福音。该单位还是中国光通信标准主要制定者,在国际标准组织中担任多个重要职务,为我国赢得光通信国际标准话语权。

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收获多个奖项

在获奖项目中,一批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高压输电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核心技术收获多个奖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提出了广义多载波技术、普适MIMO传输技术、双涡轮接收技术等,获39项发明专利,理论成果获通信国际学术界最有影响的IEEERICE(美国电器电子工程师学会赖斯奖)最佳论文奖,18项提案被3GPP主流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

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有机发光显示材料、器件与工艺集成技术和应用”突破了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高效率、长寿命、高精密制造的技术难题,自主设计、建成了国内首条OLED大规模生产线,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和航天领域。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成套设计自主化技术开发与工程实践”,首次建立了高压直流输电集成技术体系,实现了直流输电技术的集成创新。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突破传统,首次采用圆筒形整体结构设计技术,成功建造成世界首座抗巨大风浪能力的圆筒型超深海钻探储油平台,其作业水深、钻井深度和平台甲板可变载荷均为世界第一。

大批民生项目获奖

在获奖项目中,一大批涉及农业科技、重大疾病防治、食品安全等惠及民生的科技成果摘取多个奖项。

第5篇

[论文摘要]由于光纤通信具有损耗低、传榆频带宽、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不易串音等优点,备受业內人士青睐,发展非常迅速,文章概述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一、前 言

1966年,美籍华人高锟(C.K.Kao)和霍克哈姆(C.A.Hockham),预见了低损耗的光纤能够用于通信,敲开了光纤通信的大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首次研制成功损耗为20dB/km的光纤,光纤通信时代由此开始。光纤通信是以很高频率(1014Hz数量级)的光波作为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通信。由于光纤通信具有损耗低、传输频带宽、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不易串音等优点,备受业内人士青睐,发展非常迅速。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从1980年到2000年增加了近1万倍,传输速度在过去的10年中大约提高了100倍。

二、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为了适应网络发展和传输流量提高的需求,传输系统供应商都在技术开发上不懈努力。富士通公司在150km、1.3μm零色散光纤上进行了55x20Gbit/s传输的研究,实现了1.1Tbit/s的传输。NEC公司进行了132x20Gbit/s、120km传输的研究,实现了2.64Thit/s的传输。NTT公司实现了3Thit/s的传输。目前,以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光纤传输方面实现了10.96Thit/s(274xGbit/s)的实验系统,对超长距离的传输已达到4000km无电中继的技术水平。在光网络方面,光网技术合作计划(ONTC)、多波长光网络(MONET)、泛欧光子传送重叠网(PHOTON)、泛欧光网络(OPEN)、光通信网管理(MOON)、光城域通信网(MTON)、波长捷变光传送和接入网(WOTAN)等一系列研究项目的相继启动、实施与完成,为下一代宽带信息网络,尤其为承载未来IP业务的下一代光通信网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复用技术

光传输系统中,要提高光纤带宽的利用率,必须依靠多信道系统。常用的复用方式有:时分复用(TDM)、波分复用(WDM)、频分复用(FDM)、空分复用(SDM)和码分复用(CDM)。目前的光通信领域中,WDM技术比较成熟,它能几十倍上百倍地提高传输容量。

(二)宽带放大器技术

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是WDM技术实用化的关键,它具有对偏振不敏感、无串扰、噪声接近量子噪声极限等优点。但是普通的EDFA放大带宽较窄,约有35nm(1530~1565nm),这就限制了能容纳的波长信道数。进一步提高传输容量、增大光放大器带宽的方法有:(1)掺饵氟化物光纤放大器(EDFFA),它可实现75nm的放大带宽;(2)碲化物光纤放大器,它可实现76nm的放大带宽;(3)控制掺饵光纤放大器与普通的EDFA组合起来,可放大带宽约80nm;(4)拉曼光纤放大器(RFA),它可在任何波长处提供增益,将拉曼放大器与EDFA结合起来,可放大带宽大于100nm。

(三)色散补偿技术

对高速信道来说,在1550nm波段约18ps(mmokm)的色散将导致脉冲展宽而引起误码,限制高速信号长距离传输。对采用常规光纤的10Gbit/s系统来说,色散限制仅仅为50km。因此,长距离传输中必须采用色散补偿技术。

(四)孤子WDM传输技术

超大容量传输系统中,色散是限制传输距离和容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在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使用孤子传输技术的好处是可以利用光纤本身的非线性来平衡光纤的色散,因而可以显著增加无中继传输距离。孤子还有抗干扰能力强、能抑制极化模色散等优点。色散管理和孤子技术的结合,凸出了以往孤子只在长距离传输上具有的优势,继而向高速、宽带、长距离方向发展。

(五)光纤接入技术

随着通信业务量的增加,业务种类更加丰富。人们不仅需要语音业务,而且高速数据、高保真音乐、互动视频等多媒体业务也已得到用户青睐。这些业务不仅要有宽带的主干传输网络,用户接人部分更是关键。传统的接入方式已经满足不了需求,只有带宽能力强的光纤接人才能将瓶颈打开,核心网和城域网的容量潜力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光纤接入中极有优势的PON技术早就出现了,它可与多种技术相结合,例如ATM、SDH、以太网等,分别产生APON、GPON和EPON。由于ATM技术受到IP技术的挑战等问题,APON发展基本上停滞不前,甚至走下坡路。但有报道指出由于ATM交换在美国广泛应用,APON将用于实现FITH方案。GPON对电路交换性的业务支持最有优势,又可充分利用现有的SDH,但是技术比较复杂,成本偏高。EPON继承了以太网的优势,成本相对较低,但对TDM类业务的支持难度相对较大。所谓EPON就是把全部数据装在以太网帧内传送的网络技术。现今95%的局域网都使用以太网,所以选择以太网技术应用于对IP数据最佳的接入网是很合乎逻辑的,并且原有的以太网只限于局域网,而且MAC技术是点对点的连接,在和光传输技术相结合后的EPON不再只限于局域网,还可扩展到城域网,甚至广域网,EPON众多的MAC技术是点对多点的连接。另外光纤到户也采用EPON技术。

三、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对光纤通信而言,超高速度、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一直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光纤到户和全光网络也是人们追求的梦想。

转贴于

(一)光纤到户

现在移动通信发展速度惊人,因其带宽有限,终端体积不可能太大,显示屏幕受限等因素,人们依然追求陸能相对占优的固定终端,希望实现光纤到户。光纤到户的魅力在于它有极大的带宽,它是解决从互联网主干网到用户桌面的“最后一公里”瓶颈现象的最佳方案。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光纤到户的成本大大降低,不久可降到与DSL和HFC网相当,这使FITH的实用化成为可能。据报道,1997年日本NTT公司就开始发展FTTH,2000年后由于成本降低而使用户数量大增。美国在2002年前后的12个月中,FTTH的安装数量增加了200%以上。在我国,光纤到户也是势在必行,光纤到户的实验网已在武汉、成都等市开展,预计2012年前后,我国从沿海到内地将兴起光纤到户建设。可以说光纤到户是光纤通信的一个亮点,伴随着相应技术的成熟与实用化,成本降低到能承受的水平时,FTTH的大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二)全光网络

传统的光网络实现了节点间的全光化,但在网络结点处仍用电器件,限制了目前通信网干线总容量的提高,因此真正的全光网络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全光网络以光节点代替电节点,节点之间也是全光化,信息始终以光的形式进行传输与交换,交换机对用户信息的处理不再按比特进行,而是根据其波长来决定路由。全光网络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开放性、兼容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并能提供巨大的带宽、超大容量、极高的处理速度、较低的误码率,网络结构简单,组网非常灵活,可以随时增加新节点而不必安装信号的交换和处理设备。当然全光网络的发展并不可能独立于众多通信技术,它必须要与因特网、ATM网、移动通信网等相融合。目前全光网络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但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从发展趋势上看,形成一个真正的、以WDM技术与光交换技术为主的光网络层,建立纯粹的全光网络,消除电光瓶颈已成未来光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未来信息网络的核心,也是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级别,更是理想级别。

第6篇

论文摘要:现今的电子通信技术属于一种尖端的且应用性极强的技术,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进度关键看电子通信技术水平的高低。电子通信产业是信息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子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直接带动先进的生产力和科技实力。电子通信技术涉及的领域和范围较广,特别突出在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两个方面,本文也将重点通过这两个方面来分析电子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问题。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它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方式。人们也能很好地运用电子通信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来学习和工作。电子通信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它还在改变着社会和国家,使得国家不断发展,特别表现在卫星通信技术上。当然我国的电子通信技术还存在一些关键技术的问题,有待人们改善和加强。

一、电子通信系统概述

电子通信技术属于现代通信技术中的一大部分。电子通信技术还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支柱,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国家国民经济的神经系统和命脉。在现代化信息社会,电子通信技术无处不在,它涉及的范围也很广,包括移动电信、广播电视、雷达、声纳、导航、遥控与遥测以及遥感等领域,还有军事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各种信息系统都要运用到电子通信技术。

电子通信系统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常见的就是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其中移动通信就包括了卫星通信,此外还有蜂窝系统、集群系统、分组无线网、无绳电话系统、无线电传呼系统等多个领域。

二、电子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

近几年来,电子通信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就其最具代表性的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来看,就存在很多关键性的技术问题,有待加强和改善。移动通信技术在电子通信技术中发展范围最大最迅速,传统的蜂窝通信因为可用无线频谱资源的增加和无线信号的衰弱而变得越来越受局限。不断缩小的小区半径代表着基站的密度也在不断增加。除此之外,频繁的越区切换导致空中资源的浪费和频谱效率降低,这也使得网络建设的成本也是越来越高。从以上各种因素可以看出,要想获得更高的频谱效率和更大更充足的系统容量,就应该突破传统蜂窝体制,应用新的移动通信技术。

1、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分布式天线是很有效也很成功的一种方式,每个小区内都有很多个无线信号处理单元,这些单元距离都比载波波长要远得多,并且它们都能进行功放变频和信号预处理。要在核心处理单元实现信号处理的功能,首先就要完成信号的收发功能和一些简单的信号预处理,然后就要与核心处理单元连接,通过光纤和同轴电缆或微波无线信道来实现。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分布式移动通信,第一种就是在所有的无线信号处理单元上所有相同的下行链路信号同时发射,然后小区内的无线信号处理单元接收到上行链路信号之后直接传送到中心处理单元。这种方案优点是简单,缺点则是会不断干扰系统,阻碍了系统容量的扩大。第二种方式则是在整个业务区域内完成无线覆盖的分布式天线结构,通过用大量的无线信号处理单元来实现,从而突破传统蜂窝小区的理念。这种方式也可称之为“受控天线子系统”,即“仅与移动台相近的信号处理单元负责与移动台进行通信”的方式。第二种较之第一种更理想,但同时它也更复杂。

分布式移动通信较传统的移动通信技术有几点优势,第一是小区间干扰低、SIR高且系统容量大,第二是它内部的分集能力不仅能用来抵抗阴影效应,还能够保证不衰落和扩大系统的容量。第三是它能全面提高其自身切换性能和接受信号的功率,还能降低其切换次数。第四是它对其他通信系统的干扰小并且在相同发射功率下覆盖的区域更大,反之其发射功率更低。第五是它不仅能更方便快捷地实现任意形状的无线业务服务区,还能核心处理单元集中处理信号。更能有效利用无线资源。

子通信系统分为5层:应用层、驱动层、传输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5层之间功能划分应明确,接口应简单,从而为硬软件的设计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应用层是通信系统的最高层次,它实现通信系统管理功能(如初始化、维护、重构等)和解释功能(如描述数据交换的含义、有效性、范围、格式等)。驱动层是应用层与底层的软件接口。为实现应用层的管理功能,驱动层应能控制子系统内多路传输总线接口(简称MBI)的初始化、启动、停止、连接、断开、启动其自测试,监控其工作状态,控制其和子系统主机的数据交换。传输层控制多路传输总线上的数据传输,传输层的任务包括信息处理、通道切换、同步管理等。数据链路层按照MIL—STD一1553B规定。控制总线上各条消息的传输序列。物理层按照MIL—STD一1553B规定,处理1553B总线物理介质上的位流传输。应用层、驱动层在各个子系统主机上实现,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在MBI上实现。

2、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

卫星通信在电子通信技术中最为先进,它也有很大的优势,包括通信距离远并且容量大,通信线路质量稳定可靠以及机动性能优越和灵活地组网等这些都是别的技术没有的特点。但随着不断快速发展的全球信息化产业,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复杂多样,电子通信技术已进入高速、多媒体、业务多样化和可移动的个性化时代。

目前的卫星通信的一些关键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它包括高速数据的业务需求。以及卫星通信应用宽带IP的难点。现代卫星通信技术采用一些关键技术来解决问题,一个就是数据压缩技术,它能让静态和动态的数据压缩都能有效提高通信系统在时间、频带、能量上的工作效率;第二个就是智能卫星天线系统;第三个就是宽带IP卫星通信技术的研究;第四个就是新型高效的数字调制及信道编码技术;第五个就是多址连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第六个就是卫星激光通信技术。

未来的卫星通信数据率会通过激光通信来实现,激光的优势会在互联卫星网中得到充分发挥,因为在那里经常会应用到激光通信技术,它在外层空间进行,所以不会受到大气层的影响。还可以利用“星际激光链路”技术来缩短全球卫星通信中的“双跳”法的信号时长。有专家提出“在卫星激光通信在比微波通信数据速率高一个数量级的理想情况下,天线孔径尺寸会比微波通信卫星减小一个数量级”的观点。那么如果在空间无线电通信中以激光作为载体来进行工作和运行未来的卫星之间进行激光通信是很有前途的。

总而言之,电子通信系统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无处不在。在电子通信系统中范围最广最常见的就是移动通信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体现在日常的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电子传输工具上,而卫星通信系统则运用在比较大型的工程上。电子通信系统的发达和完善与否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强弱,所以对其关键技术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掌握了其关键技术就能很好地运用和完善它。

参考文献

[1]刘旭东,卫星通信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2]杨运年,VSAT卫星通信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

第7篇

【关键词】;免费WiFi,个人信息,泄密;

中图分类号:TN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8-01-01

进入20世纪末以后,互联网开始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它给人类带来较大的便利和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对人类生活提出了重大挑战,隐私权受到影响即是其中之一。信息时代,当我们把越来越多的工作和秘密交给手机、互联网和个人电脑处理时,在无线网络不断普及的当今,又如何去防止个人信息的泄密呢?本文就以下两个大方面进行探讨。

一、无线互联网加密技术――防止免费WiFi的个人信息泄密

1、免费WiFi介绍

所谓免费WiFi,指的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通的技术。

在有免费WiFi的公共场所,不少用户都习惯打开手机或笔记本电脑,有的甚至用网银进行网上购物,的确是既经济又方便。可是,在你拿出手机等无线终端搜索免费的WiFi,并享受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你可曾又想过,这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却是难以预知的呢?

黑客们利用人们喜欢贪图免费的心理,对WiFi进行研究,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入侵WiFi,特别是免费的WiFi,在其中“种植”盗号木马等等。

2、使用免费WiFi的现象

很多用户认为,平时上网业务非常昂贵,而很多公共场所,如麦当劳、肯德基等,都陆续开始提供免费WiFi,可尽情上网,免费WiFi供应已成时下公众场所的“热宠”。大多数用户每次走到有免费WiFi的地方,基本上都会拿出手机或电脑上网。可是对于在使用免费WiFi上网时,可能丢失网银支付宝帐号这样恐怖的消息,却一无所知。

在前不久,不少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帐号和密码竟然在网上都已经公布了,很多网名都能进行查阅!而在免费供应地内搜索到帐号需要密码时,竟然也可以直接向工作人员索取。

3、免费WiFi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泄露的隐患

免费无线上网在方便用户上网冲浪的同时,也增加了个人信息安全的隐忧。近日,有人在网上发贴称,在麦当劳等通常有无线热点的公共场所,只要一台安装有Windows 7操作系统的电脑、一套无线互联网及一个互联网包分析软件,设置一个无线热点AP,就能轻松搭建出一个WiFi无线互联网,不需要设置密码。用户很难察觉黑客搭建的伪造WiFi无线互联网的真假,一旦连入,黑客在15分钟之内就可以轻松窃取手机上网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密码,包括网银的密码、炒股的帐号和密码等。

一旦用户进入黑客搭建的“李鬼”WiFi无线互联网,在手机里所访问过的http网站网址信息就会一览无余地显示在黑客的电脑上。如果你访问了邮箱,而黑客又恰好嗅探到了你的邮箱地址,他就可以轻松地打开你的邮箱,浏览你的邮件内容和隐私。

4、家庭WiFi用户也要留心陷阱

除了在公共场合需要注意免费WiFi被黑客入侵之外,在家的互联网用户也要小心陷阱。因为目前黑客不仅会利用免费WiFi设置圈套,还会主动攻入家庭用户的WiFi连接。

据了解,现在在一些开通宽带互联网的家庭,都会把自己的路由器作为一个小型的WiFi发射器,以方便在家里移动上网。然而,这种移动互联网在方便用户的同时,也给黑客提供了入侵便利。而且,现在有很多破解家庭互联网的工具,一旦黑客破解了家庭WiFi,就有可能对用户机器进行远程控制,从而窃取你电脑中的重要信息和资料。

5、公共场所选择正确的WiFi名称

面对如此嚣张的WiFi黑客入侵团,用户又将如何防御呢?实际上,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信息,在公共场所选择WiFi时,一定要看清楚名称,并最好询问柜台人员,不能轻易选择。因为黑客会起相似的WiFi名称,用此来迷惑用户,达到窃取用户重要信息的目的。

同时,对于家庭WiFi用户,也要定期对家里的WiFi密码进行修改,而且密码设置要用高等级的,不能随便设置一个简单的数字,以防黑客的破解侵入,从而进行远程操控,窃取用户数据。

6、手机不要设置自动连接WiFi

据了解,在大部分用户手机上的互联网设置中,都有WiFi自动接连的功能,只要有免费的WiFi就自动连接。但往往这些用户很容易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落入黑客的圈套,因此,用户最好把WiFi连接设置为手动连接。

7、用完之后退出在线账户

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你在浏览网页时跟踪你的数量,而且还可以防止有人以后假冒你的计算机登录网页。如果你使用其他人的或者公共的计算机,这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实际上经常会忘记这样做,那会产生非常可怕的后果。

8、定期清空浏览器历史记录和Cookies

可以修改浏览器设置,以便自动清除每一个进程。进入浏览器选项中的隐私设置,设置为永远不保存你的历史记录,这将减少你在网络上被跟踪的次数。考虑使用TACO等浏览器插件以便进一步减少跟踪你的在线行为。

9、使用IP Masker

为了隐藏你的在线脚印,你可以下载Tor插件或者使用像那样的基于浏览器的选择。

微软曾经警告说,用户应该使用PIN来保护移动设备,利用安全级别较高的密码来保护他们的所有网络账户。类似网络银行、账单支付以及网络购物的交易活动应该在安全性较高的网络上进行,而不该通过公共的WiFi进行。它还建议人们定期审查自己在网络上的个人信息,及时删除过期的信息。

二、不久将使用的可见光通信技术(LiFi)

目前最新动态显示,无需WiFi,只需通过绿色照明LED灯就能高速上网的可见光通信技术(LiFi),在第七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据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邬江兴院士介绍,与在全球各处建基站不同,可见光通信技术主要是利用无处不在的绿色照明资源,人们只要在LED灯中加一个芯片,便可使其具有“无线路由器”、“通信基站”、“WiFi接入点”等功能。

与传统的无线网络相比,可见光通信传输速度快,通信速度可达每秒几百Mb甚至数个Gb,多台电脑共用一个信号源也不会影响通信速度;安全性能高,室内电脑、移动终端信息不会泄漏到室外,在对电磁信号敏感的医院等环境中也可自由使用;应用范围广,可广泛用于导航定位、安全通信与支付、智能交通管控、超市导购、影视广告等新兴领域。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隐私信息很容易被泄露。其实我们更希望的是所有个人和行业都能够紧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随意窃取利用他人的隐私,在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还未达到这个阶段时,任何人都要提高隐私保护意识,谨慎保管个人的隐私信息。

参考文献

[1] 郎庆斌,孙毅,杨莉. 个人信息保护概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第8篇

英文名称:Optics &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主管单位: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湖北省光学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3392

国内刊号:42-1696/O3

邮发代号:38-33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9篇

查看更多《邮电设计技术》杂志社信息请点击: 《邮电设计技术》编辑部

本期关注

(1)son技术是降低网络成本和提高网络效率的利器 孙震强

信息传真

(3)烽火科技蝉联“光通信最具综合竞争力企业10强”榜首 李永江

本期关注

(4)自组织网络(son)技术之标准化演进 贺敬 常疆

信息传真

(7)中讯院2012年度再获21项国家奖 郑莉玲

本期关注

(8)e—utran自组织网络(son)关键技术 孙乐 张丽

(13)最小化路测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分析 贺琳 刘申建 郭省力 刘洋 李福昌

信息传真

(17)中兴通讯信息 李强

(17)阿朗携手telefonica升级阿根廷和捷克ip网络 乔伊

本期关注

(18)lte系统自动干扰抑制技术浅析 唐艳超 贾川 韩潇 韩玉楠 李福昌

信息传真

(22)90多篇文章获得中讯院学术年优秀论文奖 郑莉玲

本期关注

(23)自组织网络(son)的应用思考 张广焯 朱筱芳 武亮?

(26)从人工优化向智能优化转变 刘洋 费世波

信息传真

(29)华为信息 张伟

无线通信

(30)3g无线网络建设施探讨 乔建葆 傅强 黄晓明

信息传真

(34)2012中国联通运行维护、网络建设、规划优化技术论坛成功举行 薛海斌

无线通信

(35)wcdma无线负荷归一化方法探讨 黄志勇 张恒 朱佳佳 张曼

信息传真

(40)科华恒盛信息 曹军苗

无线通信

(41)集团客户qoe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葛迪 钟星

信息传真

(44)阿朗信息 乔伊

无线通信

(45)wi—fi网络智能管道控制技术的研究 邓博存 王建军 刘己未 刘名茂

(48)室内分布系统共建共享研究 赵占强 程慧敏 范现瑞

信息传真

(51)爱立信信息 王伟

数据通信

(52)运营商级分布式开放云计算 王大鹏 邢凯 孙家飞

(59)电信运营商云服务的开展与管理研究 周可记 刘露 张云勇

(63)影响流量经营的因素与

对策 秦雪松 秦雪峰

信息传真

(66)亨通光电20余款4g通信及海缆新品 曹军苗

电信传输

(67)光电混合缆及英在远供电系统率的应用 顾利国 薛梦驰 钱建荣 沈建春 张卫强

信息传真

(70)安捷伦噪声系数测量技术的应用范围扩展至50ghz 安杰

电信传输

(71)3tn技术在长途传输网中的应用探讨 李勇

电信交换

(76)sgsn池组规划关键问题与后续演进浅析 刘扬 王娜 郑航

运营维护

(81)助力大客户专网运维的“面向业务的统一网管” 万海荣

综合

(83)业务财务一体化需求分析思路与方法研究 李福东 姜文颖 向磊

第10篇

2013年新入选 CODE 期刊名称

T016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B003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R037 高压电器

C056 高压物理学报

E005 高原气象

V021 给水排水

N105 工程爆破

E360 工程地质学报

S712 工程管理学报

N049 工程机械

V030 工程勘察

V033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C002 工程力学

C073 工程热物理学报

N590 工程设计学报

B031 工程数学学报

T003 工程塑料应用

N064 工具技术

K018 工矿自动化

T563 工业催化

J057 工业工程

N110 工业工程与管理

P009 工业加热

V010 工业建筑

P005 工业炉

Z013 工业水处理

F030 工业微生物

G025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N037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Z032 工业用水与废水

G207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X579 公路

X022 公路工程

X047 公路交通技术

N039 功能材料

M502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503 功能高分子学报

E601 古地理学报

E304 古脊椎动物学报

E022 古生物学报

G478 骨科

R047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Y013 固体火箭技术

C103 固体力学学报

W007 管理工程学报

W018 管理科学

W008 管理科学学报

W025 管理评论

W016 管理学报

H226 灌溉排水学报

R026 光电工程

R061 光电子•激光

R082 光电子技术

C091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C097 光散射学报

R031 光通信技术

N015 光学技术

N033 光学精密工程

C050 光学学报

第11篇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ructure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s fiber optic networks,and how to discover these fiber failure,determine the fault location and repair faults in detail. This process is relying on a complete set of advanced fiber monitoring system.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function and design ideas of the system,the latest technology the system uses,the unique of system compared with other systems,and project implementation.

关键词:光功率;分光;网络

Key words: optical power;spectrophotometry;network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5-0186-01

1OTMS-98光缆故障监控系统原理

1.1 系统总体结构

本光缆故障监测系统由省光缆总监控中心(PMC)、区域光缆监控中心(DMC)和安装在现场的监测站(MS),通过分组交换网(X.25网)、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网)分三级汇接而成。

省、地监控中心(PMC或DMC)由运行Windows NT网络软件的微机服务器构成局域网。

远端光缆监测采集站(MS)则是一个运行在Windows 95软件下,模块化集成的,易于扩充和维护的局域网。

1.2 光缆/光纤故障监控原理

光功率监测其结构特点是:①分布在各电话局机房的每个AIU可监测16个光端机盘输入端的收光功率。②每个ACU可控制8个AIU单元。③一个RA系统(远端监测系统)最多可右8个ACU控制64个AIU单元,实现每分钟1024点的光功率采集。④若干RA系统通过X.25网与DMC相连形成区域性传输监测网。⑤DMC对若干个同时收到的收光功率告警数据进行分析,在故障发生的一分钟内就可迅速确定故障光缆段。⑥DMC自动快速启动MS站的告警监测系统对故障光缆段进行故障点精确位置的测定。

光端机发射端发出的1310通信光进入WDM的端机侧,从OTDR卡发出的1550监测光进入光开关箱,通过光开关箱选择某条光路后进入WDM的监测端。这两束光通过WDM的合波作用,形成一束既包含通信光也包含监测光的光波,从外线侧输出。

2监控系统优化设计

本章是阐述作者本人对监测系统优化设计的一些观点。

2.1 OTDR测试

OTDR的监控长度:

以下介绍在测试中要用到的OTDR各参数及OTDR监测长度的计算。

①OTDR动态范围。

其定义是:初始反向散射功率和噪声水平功率之比的对数值的10倍。按国际标准,各OTDR生产厂家对动态范围指标的解释应该是在10Us脉宽,3分钟平均时间,SJN=1(信噪比)的条件下,动态范围即是在反向散射功率跌落到噪声水平时,全部光纤长度上用分贝计算的损耗。

②OTDR测量范围。

其定义是:在允许的精度下,正确分辨和测量光路中“事件点”的最大衰减范围。一般,把包括光缆熔接头在内的一切光缆衰减变化点统称为“事件点”。光缆熔接头衰减一般在0.2DB左右,指标要求不超过0.5DB。

显然在精确度要求不同的情况下,OTDR的测量范围会有多有少地小于OTDR的动态范围。

③关于OTDR监测长度。

OTDR监测长度肯定和OTDR的动态范围直接相关,动态范围大,监测距离一定长。

④OTDR监测长度计算。

光缆故障监测系统的最大监测长度的计算,可以参照光缆中继段长度的计算方法,按最坏值法计算。当损耗受限时,故障监测长度按下式计算:

L=(P-Ac-Mc-Me)/(Af+As)

式中:

L:故障监测系统最大监测光路长度(Km)。P:OTDR的动态范围(dB)。Ac:介入损耗,包括WDM的介入损耗,光开关的介入损耗,跳线活接头的介入损耗等(dB)。一般WDM 0.8 dB/个。Filter 1.5dB价(包括活接头)。光开关1dB/个。跳线活接头0.5dB价。Af:光缆平均衰减系数(dB/km):0.25dB/km。As:光接头平均衰减系数(dB/km):0.05dB/km。Mc:光缆富余度(dB):一般取值3dB。Me:监测设备动态范围富余度(dB):一般取值3dB。

一般在线监测中Ac介入损耗为:1个光开关、1个WDM,1个Filter及2条光路线的介入损耗之和。

Ac=1+0.8+1.5+2×0.5=4.3 dB

每增加一段在线监测段,须增加2只WDM和3根光跳线的损耗,即Ac增加3.1dB的介入衰耗。

2.2 从光功率监测来看监控系统的优化设计

对光功率模块的工作原理的分析可知,在光功率监测中,每一采集点都对应一个传输系统。如果同时有多个传输系统告警,根据传输系统路山分析算法就可以分析出有可能产生告警的多个光缆段。我们当然不应该让OTDR发出测试光去测试每一条光缆段,这样做无疑是严重地浪费仪器资源,人为的增大了监测系统的负担,也是违反了我们的优化设计原则二。

我们想做到的是,能尽量找到尽可能少的测试光路,这些光路可以穿过所待测的光缆段,可以让OTDR的测试光达到这些段。由上面的光路集分析算法也可看出,我们是尽量想只找一条光路即可完成对所有待测缆段的测试,如果不行,再找第二条、第三条。

第12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特征,研究了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了未来发展前景和一些重要技术热点。

近些年来,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在民用工业和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因此,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成为当今机械工业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1.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特征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由动力、机构、执行器、计算机和传感器五个部分组成,相互构成一个功能完善的柔性自动化系统。其中计算机软硬件和传感器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组成要素。与传统的机械产品比较,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1.1 体积小,重量轻,适应性强,操作更方便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得操作人员摆脱了以往必须按规定操作程序或节后频繁紧张地进行单调重复操作的工作方式,可以灵活方便地按需控制和改变生产操作程序,任何一台光机电一体化装置的动作,可由预设的程序一步一步控制实现,甚至实现操作全自动化和智能化。

1.2 功能增加,精度大幅提高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以激光、电脑等现代技术集成开发的自动化、智能化机构设备、仪器仪表和元器件。电子技术的采用使得包馈控制 水平提高,运算速度加快,通过电子自动控制系统可精确按预设动作,其自行诊断、校正、补偿功能可减少误差,达到靠单纯机械方式所不能实现的工作精度。同时,由于机械传动部件减少,机械磨损及配合间隙等引起的误差也大大减小。

1.3 部分硬件实现软件化,智能化程度提高

传统机械设备一般不具有自维修或自诊断功能。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得电子装置能按照人的意图进行自动控制、自动检测、信息采集及处理、调节、修正、补偿、自诊断、自动保护直至自动记录、显示、打印工作结果。通过改变程序,指令等软件内容而无需改动硬件部分就可变换产品的功能,使机械控制功能内容的确定和变化趋势向"软件化"和"智能化"。

1.4 产品可靠性得到提高,使用寿命增长

传统的机械装置的运动部分,一般都伴随着磨损及运动部件配合间隙所引起的动作误差,导致可动摩擦、撞击、振动等加重,严格影响装置寿命、稳定性和可靠性。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使装置的可动部件减少,磨损也大为减少,像集成化接近开关甚至无可动部件、无机械磨损。因此,装置的寿命提高,故障率降低,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5 融合了多种学科新技术,衍生出许多功能更强、性能更好的新产品

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究开发涉及到许多学科和专业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声学、机械工程学、电力电子学、电工学、系统工程学、光学、控制论、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等。例如人们很熟悉的静电复印机、彩色印像机等,就是一种由机、电、光、磁、化学等多种学科和技术复合创新的新型产品。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光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与机械技术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衍生出许多功能更强、性能更好的新一代技术装备。

1.6 产品系统性增强,各部分系统间协调性要求提高

光机电一体化是一门学科的边缘科学技术,多种技术的综合及多个部分的组合,使得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产品更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其各个组成部分在综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中相互配合有严格的要求,这就要求各种技术扬长避短,提高系统协调性。

2.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研究现状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科技领域急起直追,我国的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已取得明显的成效,数控产品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经济型灵敏数控装置发展很快,是我国特有的经济实用产品,不但适用国内市场的需要,部分产品还随主机配套出口。国内的机械产品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C)和微电子技术控制设备也越来越多,覆盖面也日益扩大,从纺织机械、轴承加工设备、机床、注塑机到橡胶轮胎成型机、重型机械、轻工业机械都是如此,我国自行研制和生产的光机电设备,在质量上也有重大突破,为今后的推广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 发展趋势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成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并逐渐成为一种产业,而这些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

从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未来技术热点主要包括:

(1)激光技术

1)高单色性,利用激光高单色性作精密测量时,可极大地提高测量精度和量程。

2)高方向性,因具有很远距离传输光能和传输控制指令的能力,从而可以进行远距离激光通信、激光测距、激光雷达、激光导航以及遥控。

3)高亮度性,利用激光的高亮度特性,中等亮度激光束在焦点附近可产生几千到几万度的高温,可使照射点物体熔化或汽化,对各种各样材料和产品进行特种加工。

4)相干性,由于激光速频率单一、相位方向相同。适用于激光通信、全息照相、激光印刷以及光学计算机的研制,而在实际运用中也会通过一些激光技术改变激光辐射的特性,应用范围更广。

(2)传感检测技术

1)激光准直,能够测量平直度、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也可以做三维空间的基准测量。

2)激光测距,其探测距离远,测距精度高,抗干扰性强,体积小,重量轻,但受天然影响大。

3)光纤探测器,在目标很小,间隔受限或危险的环境中,最常选用的是光纤探测器。

其他还有激光打孔、刻槽=标记、光化学沉积等加工技术。

(3)激光快速成型技术

激光快速成型是利用计算机将复杂的三维物体转化为二维层,将热塑性塑料粉末或胶粘衬底片材纸张烧结,由点、线构造零件的面(层),然后逐层成型。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可使新产品及早投放市场,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生产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产品的竞争能力。

(4)光能驱动技术

利用光致变形材料可制作光致动器和光机器人。现已研制成功一种光致动器,其工作原理是将光照在形状记忆合金上,反复地通、断使材料伸缩,再利用感温磁性体的温度特性,将材料末端吸附在衬底上。利用材料本身的伸缩和端部的吸附特性,加上光的通断便能实现所要求的动作。实验验证,该致动器能可在顶面步行。这种状态目标处于初级阶段,如果能发现具有优异光作用特性的动态物质,则可使光能驱动技术广泛应用。

3.结语

技术上的改革和与之相配套的技术支持是创新技术的基础。开发光机电一体化产品有不同的层次和灵活的自由度。在机械技术中恰当地引入电子技术,产品的面貌和行业的面貌就可以迅速发生巨大变化。产品一旦实现光机电一体化,便具有很高的功能水平和附加价值,将给开发生产者和用户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志,朱文坚.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制造工程,2001(12)

[2] 梁进秋. 微光机电系统国内外研究进展. 光机电信息,2000(8)

[3] 宋云夺编译. 光机电一体化业的未来. 光机电信息,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