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焊工实训总结

焊工实训总结

时间:2023-01-14 00:23: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焊工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焊工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焊工 实训课程 改革

引言

焊接技术在生产的各个领域被广泛的应用。它要求技术人员不但要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扎实理论知识才行。目前,学生在学习焊接技术过程中,往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或者领悟力和实操水平各不相同,致使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本文就目前的焊工教学与广大同行探讨一下焊工“一体化”教学。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脱离企业岗位的实际需要

随着先进焊接方法的推广应用,各种高效率、综合成本低的焊接方法在各焊接生产企业广泛使用,如CO2气体保护焊,由于焊接生产率高,焊接质量好,已成为企业最常用的焊接方法之一。但是由于CO2气体保护焊设备复杂,焊接速度快,如果仅用作练习基本功,成本将比焊条电弧焊高出一倍,因此学生在校内实训内容主要以掌握传统的焊条电弧焊操作方法为主。

2.实训课时不足

目前在我国焊接机械化生产规模还比较小,大量产品还需要手工焊接完成,焊接技术工人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而手工焊接操作技能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才能掌握,由于焊接实训需要用到钢板、钢管、焊条等焊接材料及焊条烘箱、氧气、二氧化碳、氩气、乙炔等辅助设备及工具、材料,纯消耗性实训成本极高。因此学生在校内焊接实训学时安排较少。

二、实训课程改革方向

1.实行“一体化”教学

1.1通过现场观摩或实物观察

在讲授《焊工工艺学》第三章弧焊电源中“焊接电弧的偏吹”时,可在实习过程中,针对焊接电弧的偏吹现象与学生分析引起电弧偏吹的原因,并归纳总结减少或防止焊接电弧偏吹的方法。

1.2通过模型或挂图等进行讲解

通过模拟实物的形象提供感性材料。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等。例如:对《焊工工艺学》单元课题“平敷焊”中“运条的三个基本动作”和“运条方法”的操作过程的学习中,可先在纸板上或沙盘上进行练习,通过对比来加深记忆。

2.选择焊接种类的自主性

为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及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可将焊接实训内容分为必修项、选修项与演示性项。必修项为手工电弧焊;选修项为埋弧焊、氧焊、CO2气体保护焊、TIG焊、MIG焊等;演示性项为电阻焊、立式环缝焊接、卧式环缝焊接、焊接机器人等。

必修项为焊接实训必选项目,如手工电弧焊,这是焊接的基础,所有学生在通过手工电弧焊的各项考核后,方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自身的能力选修其它项目。如有的学生毕业后想从事不锈钢焊接工作,则可以选修氩弧焊,这样为学生将来就业提供了优势。在必修项与选修项完成之后,实训老师可以对其它专业性比较强的焊接方法进行演示性实训,拓展学生的视野。

3.内容多样性

焊接实训可分为五类:基础性实训、设计性实训、应用性实训、综合性实训和探索性实训。基础性实训是每一位学生必须完成的,是学生学习焊接的基础。如手工电弧焊中的不开坡口对接平焊,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选用合适的焊条牌号、焊条直径、焊接电流、运条方法、正确的焊接姿势等完成实训。学生通过基础性实训对焊接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质量意识。探索性实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自主立题,自行编写焊接工艺文件,经指导教师讨论通过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准备工作,在实践过程中由老师与同学共同研究,直至完成作品。这种实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问学生”转变为“学生问”,势必能激发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自主探索未知知识。

4.修订课程标准

将学生要具备的职业能力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以工作任务为主线,构建行动导向的项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本课程的结构,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内容。采用“教、学、做”一体化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熟练掌握常规手工焊接方法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常规焊接方法焊接工艺的制定与实施的能力,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的工作方法,增强其职业能力拓展的后劲,满足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5.激发积极性

平焊是由左手握面罩右手握焊钳,通过焊钳来夹持焊条,并控制焊条对金属材料进行焊接的一种操作技能。初始训练时,电弧形成,火花四溅,敲敲打打十分新鲜;但在焊接过程中出现焊条与焊件粘连在一起,电弧光的辐射,有害气体的污染,高温焊件烫手时,打退堂鼓者不乏其人。面对这一现状,要求指导教师向学生讲清这个“难”点,分析学生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确定良好的心理状态。指导教师要以熟练的规范化的示范操作,演示平焊的全过程。做到边示范边讲解,并总结出焊条与焊件粘连,焊件烫手的主要因素。一是由于畏难心理,产生越怕粘连,就越会粘连的主要因素;二是操作姿势不正确,没有掌握操作要领;三是心里太急,总想一口吃个胖子,运条不协调,电弧长度控制不好等等。加大训练力度,严格按照平焊操作要领进行操作。指导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巡回指导学生操作练习这一教学环节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实训操作安全顺利的进行。只有这样不厌其烦,周而复始地机械动作,坚持不懈地训练,才会达到熟能生巧,得心应手的境地。实践证明,通过这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普遍反映愿意接受这种教学模式。

总之,在教学中,由于学生不同于普通的大、中学生,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加以完善,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使我们学生的整体素质、理论与技术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建设;职业(行业)标准;智能焊接技术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持续深入推进,以轨道交通、工程机械为典型代表的焊接制造行业机器人焊接比重不断提升,进而对智能焊接专业人才需求大大增加,因此,探索如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智能焊接人才非常必要。目前,我国已形成涵盖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多层次的焊接高等教育体系,如何确立高职智能焊接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结构,课程教学内容如何与职业(行业)标准相融合,使该类型的人才培养满足智能焊接制造的需求,支撑行业的转型升级,其意义重大[1]。本文以智能焊接技术专业为载体,探索了职业标准、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对接的路径,形成了职业(行业)标准对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方法。通过职业标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同时通过对智能焊接专业技术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科学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创新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对接的课程建设理念,综合优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实现学历教育与技能等级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结果为其他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及教材的开发提供借鉴。

一、建设目标

通过对专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的分析,明确智能焊接技术专业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理清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融入课程内容的途径和方法,开展智能焊接技术专业对接职业(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探索职业标准、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对接的路径,形成职业(行业)标准对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方法;同时以GB/150等国内标准和ISO15609、EN287、ISO9606、ASME等与焊接领域相关的国际标准等为突破口,重构课程体系基础技能模块,理清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焊接制造行业的智能焊接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逐步把机器人焊接相关标准GB/T19867.4、CWA1.5、ISO14732等融入机器人焊接高端模块,形成以岗位为主导、标准为主线的“一高两基”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建设思路。创新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对接的课程建设理念,总结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在规律及建设方法、途径和实施策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体系建设模式,为其他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建设思路

通过对包括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在内的焊接制造行业的调研,解决专业定位问题;按照GB/T29824(工业机器人用户编程指令)、GB/T19867.4(激光焊接工艺规程)、CWA1.5(弧焊机器人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规范)、ISO10218(机器人与机器人装置)、ISO14732(金属材料机械化和自动化焊接操作工技能评定)、ISO15609(国际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ISO9606(国际焊工资格认证标准)等国内外标准要求,解决典型工作岗位及其能力要求的问题。基于机器人弧焊操作员、机器人激光焊接操作员等新岗位的人才需求,按照手工焊接技术—焊接工艺技术—机器人焊接技术的技术升级路径,借鉴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协同典型企业(中车集团、迪森〈常州〉锅炉有限公司等),重构“智能焊接高端技术技能课程模块(一高)、焊接操作基础技能课程模块、焊接工艺基础技能课程模块(两基)”的“一高两基”课程体系。具体为:根据《焊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TSGZ6002《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EN287(国际焊工资格考试)标准要求,把以持证项目为教学内容的技能类课程作为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结构(基础技能课程模块)[2],根据ISO15609等标准要求,将焊接工艺编制、产品质量检验和现场生产管理作为专业课程体系的工艺结构(焊接工艺基础技能课程模块),根据GB/T19867.4、CWA1.5、ISO14732标准要求,以机器人焊接操作、编程、工艺以及质量检验作为课程体系的高端结构(智能焊接高端技术技能课程模块)。校企共同制订课程标准,重组课程教学内容,重整课程项目,解决教学内容更新以对接产业升级对人才需求升级的问题。根据国内外标准和职业资格要求,将符合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焊接制造的焊工持证项目作为课程主体内容,以焊接方法为主线,由易到难排序教学内容,解决技能类课程建设问题;按照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焊接制造标准、工艺流程,设计培养学生工艺评定、工艺编制、质量检验和现场生产管理能力的教学项目,解决技术类课程开发问题。校企行合作,按照TSGZ6002、CWA1.5、ISO14732的要求,建设集特种设备焊工培训考核,机器人弧焊操作员培训考核,国际焊工培训考核以及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智能焊接实训平台,产教深度融合,时刻保持教学内容与生产需求对接,解决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一致性问题。

三、建设路径与方法

1.对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焊接专业对接职业(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回顾和梳理,分析本研究所需的理论支撑以及在本研究中的具体运用[3],在此基础上明确本研究的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2.从智能焊接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和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开展广泛的职业岗位调研,进行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梳理本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明确智能焊接专业人才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将本专业的职业技能面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等专业人才培养关键要素,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职业人才的具体岗位需求,进行综合梳理和科学定位,以高技术技能人才的育训并重新理念,将职业(行业)标准贯通,综合优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实现学历教育与技能等级教育的深度融合。3.从智能焊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际出发,理清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融入课程内容的路径和方法,探索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对接的途径和实施策略,开展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以《焊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基础,将ISO9606、EN287等国内外标准融入,培养手工焊接技能扎实的学生,并结合“1+X”技能等级标准、机器人焊接相关行业资格标准、国际标准进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培养能进行机器人焊接操作、能进行机器人焊接编程、能制订机器人焊接工艺以及能进行机器人焊接质量检验的“四能”智能焊接人才,使人才培养更具有职业特征,更能做到与产业需求相一致。4.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通过智能焊接技术专业对接职业(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探索职业标准、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对接的路径,总结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在规律及建设方法、途径和实施策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其他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和实际应用提供借鉴。

四、建设成效

1.创新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的途径和方法,构建了“一高两基”专业课程体系。根据TSGZ6002、EN287标准要求,把以持证项目为教学内容的传统手工技能类课程作为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结构(基础技能课程模块),根据ISO15609等标准要求,以焊接工艺编制、产品质量检验和现场生产管理作为专业课程体系的工艺结构(焊接工艺基础技能课程模块),根据GB/T19867.4、CWA1.5、ISO14732标准要求,以机器人焊接操作、编程、工艺以及质量检验作为课程体系的高端结构(智能焊接高端技术技能课程模块),构建“一高两基”的专业课程体系,满足焊接制造岗位对从业者手工焊接能力、机器人焊接能力以及焊接工艺制订能力的需求。(见文末图2)2.创新了以标准为主线的课程开发模式,建设优质“项目化”课程和教材。以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焊接制造行业标准要求为主线,根据焊接方法的分类特征,按照持证项目技能等级,从简单的平焊到复杂的全位置焊,再到机器人编程及焊接递进,开发技能类课程;根据技术类岗位能力需求,以典型生产案例为载体,设计教学项目,并把能力要求分担到多门课程中,开发技术类课程,校企合作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材。3.创新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相结合的实训中心建设模式,打造“多位一体”实训平台。省产教深度融合智能焊接实训平台包含省人社厅认定的焊工高级技师统一鉴定机构、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的特种设备焊工考试中心,与中国焊接协会共建的全国机器人焊接培训基地,与德国手工业协会共建的中德国际焊接技术培训考试中心。作为第三方培训与鉴定机构,为企业进行焊工培训及考核,同时利用平台资源集聚优势,更有利于校企合作,提高教学团队对标准的理解与应用,为教学内容的持续更新提供条件。

五、结语

智能焊接技术专业经过几年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职业(行业)标准对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方法,探索了职业标准、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对接的路径。创新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的途径和方法,构建了“一高两基”专业课程体系,满足了焊接制造岗位对从业者手工焊接能力、机器人焊接能力以及焊接工艺编制能力的需求;创新了以标准为主线的课程开发模式,建设了一批优质“项目化”课程和教材;创新了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相结合的实训中心建设模式,打造了“多位一体”实训平台。同时通过对智能焊接专业技术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科学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创新了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对接的课程建设理念,总结了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在规律及建设方法、途径和实施策略,形成了可复制、可应用、可推广的经验。同时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组织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理实一体”“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使学生获得与企业相似工作岗位要求相一致的职业能力,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培养的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胡秋.基于一体化教学过程技工院校焊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6):128-129.

[2]姜泽东,史维琴,陈保国.特种设备制造标准融入焊接专业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3(15).

第3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焊接工艺;实训教学;板对接立焊

近年来,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他们之所以选择中职学校是因为没有考上高中。这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基础普遍较差,课堂上对理论课教学不感兴趣,教师教起来费劲,学生学起来困难。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学生的需求,为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达成教学目标。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是基于完整行动模式的,对复杂问题进行解决、管理和实施的方法。它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在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它要求学生在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亲身实践,逐步实现既定目标。项目教学法最主要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它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由过去的“讲授者”转变为“指导者”,这样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开展自主探究、讨论等活动,而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帮助。在焊接工艺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将焊接工艺实训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融于一体,与学生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欲望,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二、项目教学法的基本过程

1.提出项目任务。根据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师选定项目任务,与学生一起分析任务性质,明确任务内容。项目任务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就业预期,难度要适中,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准备哪方面的专业知识,能锻炼哪方面的专业技能等。

2.制订计划方案。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和综合专业素质等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根据项目内容及特点,各小组学生要进行充分讨论,制订具体项目计划和方案。教师要积极引导各小组相互比较,取长补短,肯定实施计划的多样性、差异性,允许存在多种实施计划。

3.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项目教学法要求各小组在完成项目时要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与做的过程,即学生能明确项目任务,收集有关信息,独立制订计划,然后进行决策,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和掌握技术。教师的作用是引导、督促、检查以及帮助学生解决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保证项目任务的顺利完成。

4.项目实施结果的评价。评估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教师除了要做指导性工作之外,还必须加强对项目任务实施每一步的考核,组织学生讨论这个项目的得失与技巧,总结自己的完成情况。项目的设计和完成过程是否有缺陷,有哪些需改进之处,完成项目还须加强哪方面的知识,这些都需要学生去反思。只有通过这样的反思和评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逐步提高,才能达到熟能生巧。

三、项目教学法在焊接工艺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焊接工艺这门课是我校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焊接操作方法及焊接参数的选择和运用,学生完成本门课程后,通过中级焊工资格证考试。在焊接工艺这门课教学中,我们依据相应的课程标准,结合学生中级焊工资格考试的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单元为主,按照教学内容设立单元项目,例如按照平敷焊、横角焊、平对接焊、立角焊、立对接焊、横对接焊、仰焊、固定管焊、复合训练等为课题设计出单元级项目,逐项进行焊接实训操作。下面以V形坡口板对接立位单面焊双面成形技能训练为例说明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1.分组。全班30名同学,平均分成6个组,每组5人,每组的5个成员水平成阶梯型。由小组成员推选出小组长,负责本组成员的任务分配,监督任务实施等。

2.提出具体项目任务。本项目内容是以V形坡口板对接立位单面焊双面成形技能训练,在这个项目中学生要掌握断弧焊法立位打底层、焊道接头、填充焊和盖面层焊接操作技术;能运用运条方法,控制熔池形状与温度;掌握V形坡口板对接立位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并完成板件的焊接。

3.制订计划方案。学生分组后由组长负责,分工查阅相关资料,确定焊接工艺参数,包括电流大小,焊条的型号、规格及焊条直径的大小;了解焊接层数、常用的运条方法以及焊道接头连接方法;焊接操作中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以及如何减少焊接缺陷等问题,最后全组讨论形成统一的实训方案。

4.项目任务的实施。在小组确定了统一的实训方案后,学生开始进行装配与定位焊接,确定定位焊的位置,预留反变形角度。然后按照引弧、打底焊、填充焊、盖面焊等焊接工艺流程进行进行焊接,学生要对焊接实训全过程做好记录,教师巡回指导,以引导为主,了解、检查学生完成项目情况,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任务。

5.项目成果评价。学生完成V形坡口板对接立位单面焊双面成形项目后,要对照焊缝检验评分标准表检查焊件的焊缝质量,先进行组内学生自我评价,总结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做好评分记录。然后由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各组长将评分结果向教师汇报。最后由教师总结、点评,指出实施该项目过程中做得好的方面和需要加强的方面,最后由教师评定出每个学生本次项目的成绩。

实践证明,通过项目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小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培养了学生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能力以及相互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项目教学,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工作成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初步体验并经历了企业工作过程,提升了对职业工作的了解,为其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邹新斌.项目教学法在焊接专业综合实训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2012,(09).

第4篇

1.1焊接理论要求

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规定,培训初、中、高级电焊工需经不少于280、320、240标准学时,技师与高级技师均不少于200标准学时。高级焊工培训要求。

1.2焊接实作培训要求

学习和掌握焊接技术有很多难点:老师(师傅)讲解焊接技术操作要领并焊接样品老师手把手教学生操作学生按要领去操作老师纠正学生的偏差学生反复练习老师不断纠正达到老师要求。焊接学习历程,学员初始接触焊接时,因好奇心驱动,进步较快,进“T1-入门期”;但经过一段时期后,随着对焊接技术要求的提高,水平不但没增长,反而会下降,一知半解,进“T2-徘徊期”;再经过反复的焊接练习、巩固和提高后,从模仿到熟练,尽管也有失败,但一次次尝试会更加成熟,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增强,进“T3-提高期”。焊接需要掌握角度、速度、电弧长度、焊接参数(电流、电压等),还要处理好接头焊缝坡口的形式,高度、宽度等,避免夹渣、气孔、咬边等焊接缺陷。如果焊接不好,一定要检查焊接电流与电压、焊条或焊枪角度、焊接电弧长度、熔池形状、前进速度、两边停留时问,如此多的要求,往往顾此失彼,难以掌握,解决的唯一办法只有多练习、多观摩、多总结,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

2实作技能测试

实作技能测试,可用板状试件的平焊、立焊、横焊、仰焊,管状与管板试件的水平固定焊、垂直固定焊、全溶透T型立角焊等内容。高级焊接工测试为管对接水平固定焊5G(焊条电弧焊SMAW),如图3所示;测试要求;评分标准。焊接设备选用ZX5-400整流焊机,焊条型号E5015;规格Ф2.5mm、Ф3.2mm。焊接时,操作方法和工艺参数选择不当,容易出现裂纹、气孔、夹渣、背部内凹、焊瘤、焊道偏移等焊接缺陷,将严重影响焊缝质量。焊缝表面存在裂纹、更改焊接位置、管料表面灼伤、漏焊、焊接时间超出定额30%的将直接不合格。焊缝成形均匀、平直、高低宽窄一致的焊缝外观(正、背)是合格的。经过认真实作培训的都能达到合格要求。

3焊前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焊接时,电弧、熔池将成为热电磁和光的通路,主要有电击危害、弧光辐射、噪声、烟尘和有毒气体危害,直接损害人的身心健康,故焊接场地应有良好的通风,以减少毒气与烟尘的侵入;焊接前,应穿戴好劳保用品和防护面罩,避免弧光灼伤皮肤;保护好眼睛,保持干燥绝缘,防止触电等。检查电焊机额定电压与电源电压是否匹配;检查电焊机壳接地是否良好,内部各连接处有无松动,有无金属杂物;检查电焊机一次、二次绕组是否良好;合闸时,应避开电弧;合闸后,若电焊机有异响或弧光时,应立即拉闸;检查焊接周围有无易燃易爆物品;准备好消防器材;摘挂一次线应拉闸;工作休息时,应拉闸,夹钳须放置在绝缘处;完工后,要及时拉闸、断电、盘好线。

4结语

第5篇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 专业技能 教学方法 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074-01

1 我校实施模块化教学的必要性

1.1 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

职业学校招生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典型的“双差生”,除了文化知识和行为习惯差之外,对知识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很差。学生普遍感觉到专业理论知识难学易忘,教师在课堂上耐心细致讲解而学生却昏头欲睡的现状时有发生,老师们普遍感觉到课难上,学难教。一学期下来,教师讲的理论知识大多数学生听不懂,专业技能没有学到,最后剩下的只是退学和混日子了。这样既影响了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办学形象,又影响到下一学年的招生工作。最终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和生存。

1.2 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矛盾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以及与各学科之间的连贯性,过分的强调了课堂理论教学。实训教学也只是教师示范和验证性的教学活动,教学大纲计划是完成了,但导致了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的脱节。学生毕业后专业技能差,适应岗位的能力差,就业时不能体现本专业的岗位优势。近年来,从我校毕业生就业后反馈的情况来看,毕业生适应职业岗位的专业能力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矛盾越来越大,现代企业的岗位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对员工的岗位技能要求更加专业化,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尽快改变办学模式,倡导“做中教、做中学”教学理念,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专业技能过硬的高端技术人才。

2 我校工科专业开展模块化教学的步骤及要求

2.1 科学合理地制定与各专业相适应的专业模块

专业模地的制定应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毕业生所面对的就业岗位,以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为训练核心,每个专业可设置专业模块4~6个,例如:我校的机电专业设置的专业模块就包括了钳工、电工、焊工、机电设备维修、普车、数控加工。专业基本技能模块为3~4个,其中钳工、电工、焊工为机电专业的基本技能模块,使参与的学生80%以上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本技能。提高和专业拓展模块2~3个其中机电设备维修、普车、数控加工为提高和拓展模块。使30%~50%的学生掌握提高和拓展专业技能,让有潜力的学生有提高的机会和更好就业的前途。

2.2 实施模块化教学基本步骤

(1)根据专业模块,指导教师事先把专业模块分解成若干个项目和技能要点,再根据技能要点设计具体的操作内容。

(2)根据具体操作内容,计划和购置实训材料,制定详细实训计划,撰写实训教案,确定实训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技术要点。同时给学生下达实训项目,任务以及实训过程中可能应用理论知识的学习任务。

(3)划分小组(3~6人)为宜,推选组长,分组应采取的原则:成绩差与成绩好搭配,动手能力差和动手能力强搭配,这样有利于差生提高与转化,也有利于优等生灵活变通。这样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和影响。

(4)布置任务,确定要完成的任务后,指导老师要向学生讲明要做什么?指导学生怎样做。以小组为单位巡回指导检查示范,特别是对动手能力差、理论基础薄的同学要及时给与现场指导。

(5)评价考核,学生每完成一项目和模块后,指导老师要及时当面给与评价、考核、总结优缺点,展示其作品,是教学内容具体化,学生也可在教师指导下对其作品提出改进意见,最后由指导老师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给予综合评价。

3 我校实施模块化教学的优势

3.1 有利于学生专业兴趣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职业学校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差,但他们的好奇心强,喜欢动手,通过模块化教学可以调动和培养他们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引导他们学好理论知识。近几周在我校的模块化教学中,许多同学发现他们的理论知识不够,开始重新看书学习研究理论知识。

3.2 有利于教师专业技能提高,强化了专业技能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科的教学各自为改,内容重复,各科教师整天忙于应敷完成理论教学计划,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提高专业技能。采用模块化教学以来,强调同一专业内容的相互配合和协调,避免了知识的重复讲授,使专业教师有更多时间与学生在实训室,指导学生边实践边学习理论,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模块化教学打破了轻技能、重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专业理论知识为技能训练教学服务的宗旨,加快专业技能教学的力度,对于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以够用为度,学生只有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才能体验和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3 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把教学活动看做是传授知识的过程,理论教学注重如何把知识内容讲清楚,实习教学中注重如何给学生做示范。老师们惊奇地发现学生对实用技术有浓厚兴趣,在解决和完成任务中表现出热情和兴趣以及他们不怕苦、不怕天寒地冻的顽强精神。模块化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4 我校模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1 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模块化教学要求专业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过硬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因为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空间比课堂教学大得多,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或许会超出书本知识的范围。这样对模块化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提出更高要求,如果对模块化教学过程设计欠合理和管理的不到位,学生的安全管理和教学过程的指导就会出现许多漏洞,给教学过程带来许多不安全隐患。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

4.2 我校的教学设施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近几年,我校的工科专业实验室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能基本上满足现有专业实训教学活动,由于模块化教学更多强调“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设施配备质量和数量要求较高。我校的模块化教学的水平,还停在摸着石头过河的低层次、低水平上,传统教学仍占有主到地位,专业模块的设计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全方位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专业及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实习与就业;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130-02

校企合作,依靠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各高职院校都在做,但是如何把校企合作做到实处,如何真正实现依靠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做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这是各院校都在研究的问题。

一、开展多元化校企合作的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促进机电类专业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探索出一条适合我院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让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将企业资源和学校资源有机整合,深化高职院校的专业及课程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实践技能;有利于提高教师动手能力,参与企业产品研发;有利于提高学院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院社会知名度;探索一套适合企业、学生、学校三赢的多元化合作模式,依靠企业举办职业教育,为企业培养出更多实用型技术人才。

二、对接滨海新区,根据机电类专业特点,开展多元化校企合作的实践

根据不同企业采用不同合作模式,多元化校企合作能发挥出各种模式优点,针对企业、学校不同需求,使用不同合作模式能达到不同合作效果。对接滨海新区,针对我院机电类专业特点,根据企业需求及学生培养目标,通过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及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学生实习就业、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校企合作,构建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学校及企业的优势。

1.校企合作的模式之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近几年来各高职院校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如“双元制、工学交替”等,通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我们总结出了适合我系的“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人才订单”培养协议、校园宣讲、企业参观、学生自愿报名、公开选拔学生、组建订单班、校内学习、企业实习、安排就业等环节,我们成功组建了“船厂班”、“康师傅班”、“鸿富锦储备干部班”等多个订单班。订单班冠以企业名称即为冠名班。对于冠名班的教学与管理,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与方案,根据岗位需求不断调整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双方有效资源,实施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非常受企业欢迎,实践证明这些学生很快成为企业技术骨干。

2.校企合作的模式之二:师资培养。(1)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实训课程指导、讲授课程,企业课程实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讲座、顶岗实习指导,辅导毕业论文等环节。(2)建立教师到企业参加顶岗实践的长效机制,分批选送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顶岗实践,参与企业产品研发,掌握产品生产流程、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等环节关键技术,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3)承担周边地区企业职工培训工作。随着滨海新区的迅速发展,企业中越来越多的职工对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文化层次的愿望不断提高。由于学校在本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有多家企业正在对职工培训与系部进行洽谈交流。近一年我们承担了对天津哈娜好医材公司60名员工的办公软件使用技巧培训,对天津丰爱汽车座椅部件公司100名员工进行了机械制图专业培训。另外我们教师针对企业开发岗位技能培训包,对天津裕川干粉公司38名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得到企业领导的好评。通过开发岗位技能包,教师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4)校企共同完成横向课题。学校教师具有理论扎实、研究能力强的特点,在校企合作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校企联合完成横向课题,既可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又增强了教师的科研能力。我系教师到天津裕川干粉公司生产现场进行大量调研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技术,校企联合设计、研发了一套“自动称重分料系统”,不仅解决了裕川干粉公司生产成本问题,还可复制到该行业其他公司。

3.校企合作的模式之三:专业及课程建设。(1)校企教师合作完成专业标准、课程标准的修订、课程的开发。每年我们都召开由企业人员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审议专业标准,根据企业人员意见不断完善专业教学标准,修订对应的课程标准。通过企业教师来学院任教,把他们在生产一线掌握的新技术充实到实践教学中去,使课堂贴近社会和行业。学院教师把这些实际企业项目加工整合解构重构,完成学校课程的开发,几年来校企共同建设了PLC应用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数控机床编程等多门优质核心课程。(2)灵活组织校内教学实训工作,探索实施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我系将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认识实习及机电专业的部分课程实习都安排在企业进行。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3)将企业的产品引入到学生课程实训中。将企业的真实产品引入教学课堂,由企业提供实习原材料,并派企业工程师来校指导,为企业加工实际产品。学生在学院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材料的准备,加工、调试装配等工序。通过实习,学生掌握了技能,学校节省了实训经费,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

4.校企合作的模式之四:社会服务。利用学院人才和实训基地设备的优势,向滨海新区中小型机电企业提品开发、技术改造、来料加工、产品装配、设备故障维护等科技服务。有效利用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的优势,向社会开展数控、钳工、维修电工、电焊工等认证培训。(1)承担企业技能竞赛培训与考核工作。机械加工与自动化实训基地是我院自主筹建的,该实训基地在满足我院机电类专业所有实训任务的基础上,同时还承担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大赛任务。2013年我们和中海油服钻井事业部联合,针对公司一线的技术工人,在实训基地举行了一场维修工职业技能大赛。按照组委会的安排,对参赛队员的技术辅导工作由我院教师承担,让参赛队员不但要提升实操技能,更要细化理论知识。大赛理论考核、油泵装配、钳工技能等三项考核的评委及裁判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比赛获奖的选手不但可以获得一定数额的奖金,更关键的是他们的职称晋升及人事关系变动,将以此为依据。(2)积极为社会人员开展技能鉴定与培训工作。依托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开展学生与社会人员技能鉴定与培训工作。我院与市级技能鉴定中心、滨海技能鉴定中心经过多次沟通联系,在学院建立了考试站,与鉴定中心合作进行技能证的培训及鉴定工作。鉴定中心设备不齐全,但有培训的生源及资质,我们提供设备和场地及部分师资,我们的实训基地能承担数控、钳工、维修电工、电焊工等培训,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双方的合作,双方共赢。经过几年的合作,我们已经为几千名学生及社会人员进行了技能培训及鉴定工作。(3)积极联系企业承担非标零件的加工。学校周边企业大多是一些从事非标产品的研发民营企业,因此需要许多非标零件,这些零件是在商场买不到的,需要手工加工。因为零件需求量不是很大,所以许多加工企业不愿意承担此项业务,我们联系了这些企业,为他们加工一些小批量非标零件,既锻炼了教师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学校的对外服务能力。(4)产、学、研结合与企业共同研发产品。教师们通过假期的顶岗实践及业余时间和企业合作共同研发产品。联维创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是我系的校外实训基地,长期保持非常紧密的关系,该公司把企业的部分产品拉进学院实训基地,在企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教师利用假期时间承担了产品非标零件加工、产品装配调试。通过装配调试,发现了企业产品零件设计缺陷,给企业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几年来,教师共同参与了超音波焊接机的附机――自动卷带机、精确定位传送带、礼帽自动卷边机等新产品的研发工作。

第7篇

关键词:职业技能 项目管理 探索与实践

为了培养和储备更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增强公司的创新、创效能力及核心竞争力,东方物探公司培训中心在公司人事处指导下,依托师资力量、实训设备设施优势,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大胆探索和应用项目管理模式,提高了培训效果和质量,为公司主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项目管理模式

项目管理是一个临时性组织,综合运用有关的理论、技术、工具和方法,对项目及其资源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实现项目目标,项目管理包括启动、计划、实施、控制和收尾等五个过程。项目管理模式作为目前最重要的管理模式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

二、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

职业技能培训的对象是物探一线操作骨干,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学员的操作技能,培训的主要项目有地震勘探工、汽车修理工、电焊工、测量工和爆炸工等60多个工种培训,培训的级别有初级工、中级工和高级工等。针对职业技能培训知识新颖、设备先进、工学结合、突出技能等特点,为科学规范应用项目管理模式开展培训,对每一个培训项目都成立一个临时性的项目团队,选派一名优秀的项目长。在项目长的领导下,由项目团队设计培训计划,应用管理知识,实施项目管理。

培训项目管理流程如下图。

为了规范培训项目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培训项目团队建设

选派一名懂业务、责任心强、有管控能力的员工担任项目长。中心培训管理人员和项目长共同选定项目团队成员,并建立组织结构,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团队成员包括教学管理者、实训室管理者、客房管理者、餐饮管理者、班级管理者、教师(实训师)和送培方管理人员等。

2.实施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中,项目团队成员采取摸底考试、问卷调查、座谈等方法和技术,对送培者的培训目标、知识、技能等进行鉴别与分析,以确定培训必要性及培训内容。通过培训需求分析弄清谁最需要培训、为什么要培训、培训什么等问题,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计划,及时、准确、有效地实施培训。

3.设计培训项目计划

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结果和送培方的有关要求,设计培训项目计划。计划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课程)、培训时间、培训方式、考核方式、教学或实训教师、教材或课件、安全须知和食宿安排等内容。

在培训项目启动前,项目长要考虑师资配备(团队组织)、培训进度、沟通方式、成本预算和培训质量控制等计划的制订。项目长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手段,全面负责培训项目的管理工作,确保培训项目的实施有条不紊、高效高质。

教师的素养是培训效果和质量的保证。“三师型”(讲师、培训师、技师)教师最适合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教学和管理。选派“三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是:责任心强、知识面广、技能水平高、管控能力强、教学能力高等。

4.全过程控制培训项目

培训项目执行过程中,严格执行培训项目计划,做好范围管理、风险管理、成本管理、设备管理等工作。项目执行过程别要加强发挥班委会和临时党支部的作用,他们是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是班级管理的有效力量。

实施质量控制是培训项目执行中的重点工作,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有:教学文件检查与评比、阶段性考试考核、定期召开学员或教师座谈会、问卷调查、学员阶段性培训成果汇报、领导巡查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做好培训项目收尾

培训项目结束时,通过对学员进行考试或考核进行评价、组织学员和受训单位进行座谈等形式对培训项目进行教学评估、总结汇报、表彰,培训资料及时整理归档。

三、项目管理效果

通过规范项目管理流程、培养优秀项目长、普及项目管理知识,以及在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管理中推广应用项目管理模式,使得每个培训项目运行规范、有序、高效,提高了培训质量,获得了学员和送培单位的好评,全年学员满意率保持在96%以上。

第8篇

关键词:中职;模具专业;教学实践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具行业对模具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现阶段在模具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存在两大误区:一是重理论,轻实践;二是教学与生产岗位脱节,导致学生毕业后还需要接受工厂较长时间的再培训,延缓了上岗的时间。面对模具制造业对“零距离”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应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改革培养模式,确立培养目标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要进行专业教学改革,就必须要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把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一是“引进来”, 以专业教师、省市模具行业知名专家和大型模具厂家代表的建议和意见,来指导专业的发展方向。制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实训基地、师资队伍、教材建设;二是“走出去”, 组织专业教师到兄弟学校、多个模具厂家现场参观考察,了解中职模具专业的办学特点、岗位能力、要素和岗位需求情况;三是“再总结”, 组织教师对中职教育与普通专科教育在办学性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讨论,弄清专业的目标定位。中职教育有着特殊的内涵和特征,既不能把它办成高职教育的“压缩饼干”,也不能把它办成中学教育的“延伸”,要根据模具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培养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学生动手能力强应是中职教育的显着特征,应以“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的思路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切实优化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建立良好的中职人才特色培养模式。

二、优化课程设计,构建教学体系

(一)优化课程设计

根据模具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生产岗位的需要,通过认真调查、专家认证,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做调整与改进,减少一些课程上的理论重复,将一些理论知识有机地融人到实践教学中去。 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由原来的1∶0.8调到1∶1,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在质量评价中,实践课与理论课同等对待,实践技能考核不及格的应延缓毕业,保证优化课程的落实。

(二)推行模块教学

模具技术的发展对模具行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直接反映出模具专业内涵的多样化和技术发展要求。应打破了“先学基础理论再进行实践实习”的传统教学方法,大力推行模块式教学方法,把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把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将整个教学内容分为两大模块,即教学内容模块和综合能力模块。模块确定后,对每一模块又提出具体要求,这样,专业针对性明显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目的更为明确,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1)模具设计模块的要求:能运用常规设计手段和专业模具设计软件进行中等复杂程度的冲压模具、塑料模具设计。

(2)模具制造模块的要求:①普通机械加工模块。能熟练地编写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并能熟练地使用普通机床加工出合格的模具零件;②数控编程加工模块:能熟练地使用和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并能熟练地操纵数控机床加工出合格的模具零件;③模具特种加工模块:能合理地选择电极材料,并能熟练地使用电火花成形机床及线切割机床加工出合格的模具零件;④模具装配调整模块:熟悉模具装配、试模、调整及维修的全过程,能熟练地使用模具钳工常用机械设备、辅助设备和相应的工装、工具进行模具装配,具备在现场分析、处理模具加工与装配工艺问题的能力。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应专门设计职业综合能力模块,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现场教学等方式进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满足模具专业内涵的多样化和模具行业就业技术发展的要求。学生毕业后能从事模具设计、模具生产管理及模具企业管理工作。

(三)强化实践教学

改变教学方法变单一“灌输式”为现场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启发式教学.在模具实习实训场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对所讲述内容有完全的了解和真正的认识,促使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实践巩固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同时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进行训练,使学生通过训练、经过考核考试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训练中,采取“三层次”的实训教学法;即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三个层次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操作训练到综合系统设计。每―层次都贴近工厂工程实际。例如,技能操作实训就是让学生在初步掌握机械加工理论知识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多种实训,主要包括普通机械加工(铣、磨、钻、车、刨)、模具特种加工(线切割、电火花),通过实训,使学生能独立使用上述加工方式加工出合格的模具零件和产品.同时在实训中以工厂的标准和要求对学生进行管理,使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也通过了岗前培训,毕业时能独立操作,做到“零距离”上岗。

三、加强师资建设,落实工作目标

第9篇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 焊接专业 一体化教学

在技工学校里,焊接主要有焊工工艺学与焊工技能训练两门课程。焊工工艺学注重理论,比较抽象,焊工技能训练注重操作,实用性很强。焊接一体化教学就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施,把焊工工艺学和焊工技能训练这两门学科结合起来,逐步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二是以课本为主体向以培养方向为主体转变,三是以教室为主体向以实习车间为主体转变。焊接一体化课不同于其他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面广,概念也抽象,而且必须有一定的实操技术,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要想很好地实现三个转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室的设计与管理

一体化教室应该把理论教室、操作平台结合在一起。同时,一体化教室应该是一个系统化的教室,把能够实现焊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课程集中布置,这样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没有固定的先理论后实践或者先实践后理论,而应该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同时,为了使学生适应以后的工作环境,一体化教室应该引入企业的6S管理,让学生做到每次实操结束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教室,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加强安全意识。

二、师资的配备

为了能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焊接在一体化教学时是以6节课为教学设计的,教师的精力有限,容易出现厌倦、疲惫、松懈等现象,而且学生大多数为初中毕业生,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导致教师教学很难顺利展开。所以一体化教学应该至少配备两位教师。教师不光要有丰富的焊接知识面来讲授理论课程,而且还要有熟练的实操技能来指导学生的操作,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教师应明确焊接专业课题的要求、重点、难点、工艺及实习设备情况,根据技能特点,编写课题教案。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培训机构进行专题培训,并进行校外实习考察,积极开展焊接技术经验交流活动。

三、M行教材改革

以前学校条件有限,理论课在班级上,实习课在车间上,由于理论课老师和实习课老师对每一章每一节的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理解经常不一致,所以使学生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困难。此外,如果先讲理论后讲实操,当学生在具体实操时,往往已经忘记了之前讲过的理论,所以老师还得再讲一遍理论,造成时间的浪费。而如果先讲实操再讲理论,由于学生还没有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所以动起手来会很费劲,实习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理论与实践没有很好地结合。如今国家开始重视职业教育,有条件在一体化教室进行教学了,按原有的焊工工艺学和焊工技能训练这两门课程逐一讲解无法适应教学的需要了,因此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一体化教学的需要,研究出一套比较实用的校本教材,使理论和实训真正做到有机结合,避免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四、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备课不仅要备好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且要考虑与本次课程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比如要备学生、备焊接安全操作规程、备理论知识点和实操技能点,同时要编写教学活动策划表来安排整个教学环节,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6S管理。写教案时要考虑各个方面,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爱好是一个人努力学习的动力源泉。为了提高学习兴趣,首先要加强基础训练,从安全操作规程、焊接的概念、引弧和收尾方法、焊接姿势等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的训练。同时在课堂上要经常组织教学小测验,选出好的焊缝进行鼓励,对不好的焊缝要指出不足,说出解决方法,使学生再操作时查漏补缺,焊接出更好的焊缝,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感,同时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强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一体化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过硬的焊接操作技能,同时使其具备一定的沟通、团队合作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5~6人,这样既方便了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学生之间还可以相互学习观摩,取长补短,相互提高。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在焊接一体化教学中,示范操作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老师可以通过演示操作过程使学生有一个直观上的认识,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掌握正确的理论。以焊条电弧焊平板对接为例,在任务实施前,根据焊条直径、焊件厚度、焊接位置、焊接层数及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焊件在定位焊时,演示反变形法的具体装配,在打底焊时,演示反复断弧法的操作手法。这些经验数据和操作技巧,在一体化教学时教给学生,让他们通过直观学习养成正确规范的操作习惯。

启发式教学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在焊接一体化教学中,老师在巡回指导时经常会发现学生在操作时的各种错误,但是这个时候不要直接说出错误,而要让学生先自己找错误,再通过老师的点拨纠正自己的错误。在最后的工作总结时,老师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给以点评,通过对比,加深学生的印象。

七、诲人不倦,不厌其烦

每位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焊接操作时肯定都会出现胆小、害怕、姿势不正确等现象,虽然老师之前已经操作演示过,但在自己操作时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又会“走样”。在这期间,如果教师嫌麻烦,不反复地提醒、纠正,就会使学生逐渐养成不良的操作习惯,影响身体健康,焊接质量也会下降。因此教师要不厌其烦地进行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各种不规范的操作。

八、其他方法

如经常召开技能操作讨论会,让学生进行经验交流;宣传焊接专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张贴壁画,宣传焊接劳动模范事迹,增强学生的荣誉感等。再如与校外企业联系,多给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焊接专业实习耗材大,如果与校外企业合作,不仅能有效解决材料消耗问题,还能使教学与企业紧密结合,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总之,焊接一体化教学过程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还要对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有一定的见解,因材施教,立足当前,志在长远,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职业技术工人。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第10篇

Keywords:Work-integrated learming; Educational model; Integration teaching; Educational reform

随着当今市场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和增加,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1],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教界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顺应时代变化从省名牌专业数控加工专业开始试点“2--3”一体化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如下几方面来阐述该模式。

1.工学结合“2--3”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目前,由于高校扩招、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生源大战、人口下降等因素导致技工院校的生源以初中毕业生为主兼有高中毕业生,学制由原来3年缩短为2年或两年半的技工院校不在少数。生源年龄偏小、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下降、学习情绪低迷等成为当前技工院校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因此,我校选择2年制中技普通班级(未经筛选编班,随机抽取)作为试点就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就更具有信服力。

2.工学结合“2--3”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含义

所谓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并有效促进中职学生就业的教育模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工作、学习、教学融为同一个教育体系的新型教学模式。文中提到的工学结合“2--3”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针对我校2年制中技而言的,即“2学年制每学年分3阶段模块化培养”。

2.1第一学年分3个阶段。第1阶段:专业模块课程与基础模块课程的交叉学习。包括《政治》、《体育》、《计算机基础知识》、《就业指导》等国家规定必修课程的学习,全学年每周设基础课程,穿插于其他模块的学习中。

第2阶段:技能模块课程与基础课程交叉学习,每周除掉基础模块课程的所有剩余学时。专业模块课程讲述要与第3阶段工学结合一体化技能模块课程所需的知识点(即:一体化教师所使用的技能模块实验教材上的典型工作任务)相结合,比如《公差与配合》、《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课程,教师着重介绍各专业课程与后续技能模块联系最密切的主要知识点、学习方法等,不做详细而具体的讲述,目的是对于各专业基础模块课程和专业模块课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备后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查询相关资料时能迅速而准确的完成搜索任务,同时也是由传统的学习方式向“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转变打下初步的理论基础。

第3阶段:工学结合一体化学习。学习技能模块中的一体化课程(《零件的普通车床加工》、《产品的检测检验》等),着重于专业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学习,构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和普通机床技能操作体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职业技能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2第二学年分3阶段。第1阶段:基础模块课程(《学生礼仪》、《就业指导》)与专业知识模块课程(数控加工工艺课程(《数控车工工艺与编程》、《数控铣加工工艺与编程》等)与相应单技能模块实训操作课程)的学习阶段。地点是教室、一体化工作站、仿真模拟教室(数控编程原理及模拟加工单技能课)。两种模块交叉进行,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 “实境教学、学训结合”模拟工厂的真实加工情景,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体系”。

第2阶段:“产--学--验结合”实训教学阶段。将学习过程分为“校内产学结合”过渡过程与企业“顶岗实习”综合训练过程,目的是形成“结合生产、针对岗位、按需施教”的教学模式。“校内产学结合”练习过程是以学校实训中心订书机或外包生产项目为载体,学习地点是本校实训中心,学习内容为学校的实训中心生产线上的零件加工。若学生能够胜任校内机械加工工作就进入相关合作企业“顶岗实习”综合练习阶段;若不能够胜任则返回到第一阶段总结实践经验继续学习机械加工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训练。如果进入“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通过企业验收则直接返回学校进行第3阶段的毕业鉴定;若通不过企业验收则返校后总结实践过程进入(1)或(2)中的任何阶段继续学习直至通过检验返回第3阶段的毕业鉴定。该阶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 院校进行教学管理,企业进行生产组织,教学与生产交替实施,训练、生产一体化[2],将学校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

第3阶段:学生返校总结学习过程,毕业考试及鉴定。该阶段一方面总结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加工知识、方法、技术难题,查缺补漏继续学习,为后续发展形成良好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该过程也为随学生进企业锻炼的教师制定随市场需求进行的动态培训方案提供现实依据,同时为学校储备机械加工方面的教学典型工作任务加工素材。

3.教学内容的模块化

我校自推行工学结合“2--3”模式一体化教改以来,采用“新模块”教学,具体如下:

3.1基础模块

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需要。我们设置了基础模块(《政治》、《体育》、《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就业指导》、《学生礼仪》(选修))这些模块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密不可分的,也是构建其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

3.2专业模块(专业知识模块、专业技能模块)

将数控加工专业所学内容分成若干知识和技能模块,如机械制造基础模块(《钳加工工艺及操作技能介绍》)、普通机加工模块、数控加工模块[3],先进检测检验模块等。凡是与上述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均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强调知识的实用性,注重内容的系统性。

3.3附加模块

学校提供第二专业,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其他工种的学习(钳工、焊工、电工等)并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还提供给学生进一步进修机会,比如中技工重修或想获得更高级的从业资格和毕业证,可插班到相应班级利用半年到2年理论和实训的学习来完成。同时,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对口本科院校的单独招考机会,实现学历和职业的双提升。

另外,修订原有课程体系(包括修订原有的课程设置、工学一体化专业教材、学时分配、教学计划等)。专业模块又分若干个课题,每个课题依据不同的知识点分成若干子课题,配以具体的理论和技能要求。这样教学过程不再是单一的学科教学,而是瞄准目标、围绕课题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4]。

4.“双师型”一体化教师

教学实验班由“双师型”一体化教学团队共同讨论选定每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进度,确定恰当时教学方法,共同授课。利用寒暑各假期集体备课对试点班级每阶段的课程教改内容、授课计划、评价标准等多次进行研究探讨。比如试点班级数控1121班配备的一体化专业教学团队是由3名“双师型”教师组成,其中2名教师承担主要的一体化课程讲述,另1名教师兼任班主任进行常规班级管理及校内实训、企业“顶岗”阶段的“企业化班级”管理。实践证明,要实施一体化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要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更要有工学结合的教材分析及过程组合的能力,尤其是实训指导教师的企业“回炉”顶岗锻炼。这样会使受教育者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有效结合,使知识及时消化吸收,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

5.教学资源环境、方法与手段

我校试点模式的教学是在教室、一体化教学工作站、先进测量室及实训中心进行的。教学资源有自己开发的多媒体课件、视频教学资料、工作任务书、指导书或工作页、电子教案、习题库相关行业标准、期刊、先进的检测检验设备等,颠覆了传统的教室与车间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一体化的模式,大大减少了厌学现象,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11篇

钳工实习报告范文1:

一、 实习时间:

201X-2-24201X-2-28

二、 实习地点:

学院钳工实训室

三、 实习任务:

用一根铁棒做一个长为150.1mm,宽为150.1的正方体。

四、 实习目的:

1、 认识并掌握钳工基本操作步骤?

2、 认识并掌握钳工工具的使用和基本的养护知

五、 实习过程:

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使用各种工具来完成零件的加工、装配和修理等工作。与机械加工相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但是可以完成机械加工不便加工或难以完成的工作,同时设备简单,故在机械制造和修配工作中,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种。钳工的常用设备有钳工工作台、台虎钳、砂轮等。钳工的工作范围有划线、錾削、锯削、锉削、刮削、研磨、钻孔、扩孔、铰孔、锪孔、攻螺纹、套螺纹、装配、和修理等等。 其中钳工的实习安全技术为?

1、钳台要放在便于工作和光线适宜的地方,钻床和砂轮一般应放在场地的边缘?以保证安全。

2、使用机床、工具。如钻床、砂轮、手电钻等。要经常检查,发现损坏不得使用?需要修好再用。

3、台虎钳夹持工具时,不得用锤子锤击台虎手柄或钢管施加夹紧力。

4、使用电动工具时,要有绝缘保护和安全接地措施。使用砂轮时,要戴好防护眼镜。在钳台上进行操作加工要有防护网。

5、毛坯和加工零件应放置在规定的位置,排列整齐、安放平稳,要保证安全,便于取放,并避免碰伤已加工的表面。

6、钻孔、扩孔、铰孔、锪孔、攻螺纹、套螺纹时,工件一定要夹牢,加工通孔时要把工件垫起或让刀具对准工作台槽。

7、使用钻床时,不得戴手套,不得拿棉纱操作。更换钻头等刀具时,要用专用工具。不得用锤子击打钻夹头。 以上都是作为一名钳工必须懂的基本知识。

第一天,来到车间,老师叫我们做的第一个零件是螺母。听完老师的要求,也看了黑板上那看似简简单单的图样,我们便开始了我们的实习。首先是把在铁块上量好尺寸并画线。画线,这工作可马虎不得,一旦画错便会使自己的零件不合尺寸,还好听了老师说的注意事项,我按老师所说的,稍微把尺寸画大了一点。接着,便是令我一生难以忘怀的锯削了。我原先以为锯锯子嘛,就那么来回拖啊拖,没什么大不了的小事一桩。但是事实在锯锯子,也在诀窍的,锯锯子并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单纯的来回拖啊拖啊。如果是这样做的话,无论一个人多少强壮,都会累得两手发麻,两眼发慌的,我们首先要调节好锯口的方向,根据锯口的方向使力,起锯时应该以左手拇指靠住锯条,以防止锯条横向滑动,右手稳推手柄,锯条应该与工件倾斜一个锯角约10度~15度,起锯过大锯齿易崩碎,起锯角过小,锯齿不易切入,还有可能打滑,损坏工件表面,起锯时锯弓往复程要短,压力要小,锯条要与工件表面垂直。同时,锯削时右手握锯柄,左手轻握弓架前端,锯弓应该直线往复,不可摆动,前推时加压均匀,返回时锯条从工件上轻轻的滑过。往复速度不应该太快,锯切开始和终了前压力和速度均减小,以免碰伤手臂和折断锯条。还可加少量机油。 开始锯时我实在是吃了大亏,因为我一直都是用力的拉啊、推啊!完全是死力的锯削,结果弄断了一根锯条不说,第二天吃饭都成问题,右手像裂开了一样,真是惨啊!还好我终于学会了怎么锯削了。 锯完了,还得锉削。锉削也是一个又累又苦的差事,但是只要掌握方法?同样不难了。 首先要正确的握锉刀,锉削平面时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锉刀推进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手压力大则后小,锉刀推到中间位置时,两手压力相同,继续推进锉刀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压力加大。锉刀返回时不施加压力。这样我们锉削也就比较简单了。

六、 心得体会:

光阴似剑,转眼间, 一周的实习就这样结束了,至于我总体的感觉只能用八个字来概括虽然辛苦,但很充实。

在这一周里,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工人们的辛苦和伟大,钳工实习是我们机电学校各个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许我们以后不会真正的从事工业生产,但这一周给我留下的宝贵经验是永远难以忘怀的,并将作为我可以受用终生的财富。 刚开始的时候,感觉时间好漫长呢,两个周呀,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熬过这实习的日子。可是,转眼间,最后一个周已经来到了,最后一天即将向我们招手,不知怎么的,原来一直盼望的最后一天,可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的时候,我们突然对实习产生一种强烈的难以割舍的情愫,真的不愿和你分开钳工实习,你让我们在快乐中获取无尽的知识。 在实习期间我有很深的感触,很感谢学校能给我们提供这个实习的机会,让我们提前体验到学工科的不易,获得了课堂里边得不到也想不到的知识,也许将来不会走上这个岗位,但是现在所学的知识和感受却是终生难忘。虽然脏点累点,这些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我们有了收获、也有了成果。 刚开去的时候,看到那里环境那么恶劣,觉得自己来错了地方,很不满,也没心思跟着老师学,心里想着自己是堂堂大学生还赶这样的又脏又累的活,那不是白读了大学吗?一次次的这样想,被老师发觉了,最后经过老师的耐心讲解和一些有着几十年工作经验的老师的谈心,才真的明白了。哪些有成就的人和有深厚技术的人不是经过长期不断的辛苦的工作劳动才变得那样啊。所以刚开始工作时,不要总看工作好不好,而是要脚踏实地去认真学习工作经验和技术技能,这才是我们工作的目的。 一周看似漫长,其实也很短暂。其间有休息时师生共同的开怀大笑,也有工作时严肃的面孔。每天的五个小时很快的就过去了。直到下班时才感觉到累,但内心却充实了许多。虽然每天只有五个小时,但它让我感受到了工作的氛围,工作环境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感受。

每一天,大家都要学习新的技术,并在5小时的实习时间里,完成从对各项工种的一无所知到制作出一件成品的过程。在老师们耐心细致地讲解和在我们的积极的配合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实习要求,圆满地完成了一周的实训。实训期间,通过学习钳工。我们做出了自己设计的工艺品。钳工是最费体力的,通过锉刀、钢锯等工具,手工将一个铁块磨成所要求的形状,再经过打孔、攻螺纹等步骤最终做成一个工件。一个下午下来虽然很多同学的手上都磨出了水泡,浑身酸痛,但是看到自己平生第一次在工厂中做出的成品,大家都情不自禁,感到很有成就感。这次实训给我的体会是:第一,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二, 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第三,在整个实训过程中,老师对我们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同时加强对填写实习报告、清理工作台、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要求,对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第四,实训老师将我们加工产品的打分标准公布给我们,使我们对自己的产品的得分有明确认识,对于提高我们的质量意识观念有一定作用。对我们的钳工实训成绩,实行逐个考察的办法,使我们能认真对待每个工种和每个实习环节。

我觉得每一次的实训对我自己来说非常有意义,非常实在.它们给我的大学生活添上了精彩的一笔.让我更贴近技术工人的生活,让我增长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让我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一年后我们就业的时候,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一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的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像钳工,它看似简单的锉和磨,都需要我们细心观察,反复实践,失败了就从头再来,培养了我们一种挫折感等等。一周的实训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训达到了他的真正目的。 总而言之,虽然在十几天的实习中,我们所学到的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只是皮毛的皮毛,但是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我们所学到的都是基本的基本,而技术人员也是从简单到复杂进化而来的。 很快实习结束拉,结束的时候大家内心是高兴的,因为大家学到了真正的东西,不管学的是不是很精,有没有真的全部掌握,至少让我们了解拉什么是工人做的事情,对以后工作也有帮助。 这次钳工实习我觉得非常有意义,虽然有点累,但我们确实学到了不少钳工知识,在和钳工老师们聊天中,同时也学到了工作经验,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刚参加工作时,不管工作有多艰难一定要耐心,沉住气,不要一上岗看到工作优点累,有点艰难就不干,立即跳槽。这样做是不明智的,也是不正确的。年轻人首先应该学会掌握工作经验,学好真正的技术知识,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给了我们这么一次难得的实习机会,来锻炼我们的意志。说实在话,有这次实习机会很必要,明年我们就要去工作了,通过这次实习我明白了,也想通了,不管在那里工作,不管工作有没有自己想的好,我都会坚持干下去,努力学好技术知识。

钳工实习报告范文2:

为期二周的钳工实训结束了,在实训期间虽然很累,但我们很快乐,因为我们在学到了很多很有用的东西的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虽然实训期只有短短的两周,在我们三年的大学生活中它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我们来说,它是很难忘记的,毕竟是一次真正的体验社会、体验生活。

重要的安全

要进行钳工实训,安全问题肯定是摆在第一位的。通过师傅的讲解,我们了解了实训中同学们易犯的危险的操作动作。比如在车间里打闹嬉戏,不经师傅的许可便私自操作机床,以及操作时方法、姿势不正确,等等。一个无意的动作或是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机械事故甚至人身安全事故。

通过这次钳工实训,我了解了金属加工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方法。主要学习了以下几方面的知识:金属加工基本工种包括钳工、车工、铸焊工等的操作。

第一项:辛苦的钳工

在钳工实训中,我们知道了钳工的主要内容为刮研、钻孔、攻套丝、锯割、锉削、装配、划线;了解了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首先要正确的握锉刀,锉削平面时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锉刀推进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手压力大则后小,锉刀推到中间位置时,两手压力相同,继续推进锉刀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压力加大。锉刀返回时不施加压力。这样我们锉削也就比较简单了。同时我也知道了钳工的安全技术为: 1,钳台要放在便于工作和光线适宜的地方;钻床和砂轮一般应放在场地的边缘,以保证安全。2,使用机床、工具(如钻床、砂轮、手电钻等),要经常检查,发现损坏不得使用,需要修好再用。3,台虎钳夹持工具时,不得用锤子锤击台虎手柄或钢管施加夹紧力。

接着便是刮削、研磨、钻孔、扩孔、攻螺纹等。虽然不是很标准,但却是我们汗水的结晶,是我们两天来奋斗的结果

钳工的实训说实话是很枯燥的,可能干一个上午却都是在反反复复着一个动作,还要有力气,还要做到位,那就是手握锉刀在工件上来来回回的锉,锉到中午时,整个人的手都酸疼酸疼的,腿也站的有一些僵直了,然而每每累时,却能看见老师在一旁指导,并且亲自示范,他也是满头的汗水,气喘呼呼的,看到这每每给我以动力。几天之后,看着自己的加工成果,我们最想说的就是感谢指导我们的老师了。

第二项:轻松的车工

车工不是由数控来完成的,它要求较高的手工操作能力。首先老师叫我们边看书边看车床熟悉车床的各个组成部分,车床主要由变速箱、主轴箱、挂轮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座、床身、丝杠、光杠和操纵杆组成。车床是通过各个手柄来进行操作的,老师又向我们讲解了各个手柄的作用,然后就让我们加工一个主轴两个小轮和两个大轮。老师先初步示范了一下操作方法,并加工了一部分,然后就让我们开始加工。车床加工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选择正确的刀,一开始我们要车个锉刀把。这对我们这种从来没有使用过车床的人来说,真是个考验。

不停的转动横向和纵向的控制手柄,小心翼翼的加工,搞了整整一个下午,自以为差不多的时候,准备在加以最后一刀,却操之过急,把圆弧的直径车小了!我痛心不已,惨啊!最难受的是站了一整天,小腿都疼起来.但当把车好的零件交给老师时那种成功的喜悦使我忘记了站得发疼得小腿.这种成功的喜悦只有通过亲身参加实训才能感受得到.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经历了十几年的理论学习,不止一次的被告知理论知识与实践是有差距的,但我们一直没有把这句话当真,也没有机会来验证这句话的实际差距到底有多少。钳工实训给了我们一次实际掌握知识的机会,离开了课堂严谨的环境,我们感受到了车间中的气氛。同学们眼中好学的目光,与指导教师认真、耐心的操作,构成了车间中常见的风景。久在课堂中的我们感受到了动手能力重要性,只凭着脑子的思考、捉摸是不能完成实际的工作的,只有在拥有科学知识体系的同时,熟练掌握实际能力,包括机械的操作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才能把知识灵活、有效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钳工实训就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这里是另外一种学习课堂。通过我们动手,对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补充与质疑。这与传统的课堂教育正好相反。这两种学习方法相辅相成,互相补充,能填补其中的空白,弥补其中一种的一些盲点。通过钳工实训,整体感觉实际生产方式还是相对落后,书本中介绍的先进设备我们还是无法实际操作,实训中的设备往往以劳动强度大为主要特征,科技含量较低,但还是有一些基本知识能够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第三项:危险的焊工

在电焊实训中,我们了解了电焊的实质,电焊机的组成与焊条的构成;学会了选用焊条的种类和如何操作电焊机。这次为期数天的电焊是我们参与实践活动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一定的动手操作实践,掌握了某些技能,在这数天的实训中我对电焊的焊接操作等电焊常识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深刻体会。学到了很多在课堂没学到的知识,受益匪浅。 一、实训目的 1. 了解常见的焊接方法,所用的设备、材料、工艺及应用实例。 2.了解常见的焊接缺陷和焊接变形。 3.了解电焊的基本原理,焊接过程,金属焊接的条件及电焊应用。 4.了解电焊的安全技术。 5.初步掌握电焊的应用范围。

总而言之,虽然在十天的实训中,我们所学到的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只是皮毛的皮毛,但是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我们所学到的都是基本的基本,而技术人员也是从简单到复杂进化而来的。最值得高兴的是没有同学在这些具有不同程度危险的实训工种中受伤,反而在实训中不时会出现一些甜甜的笑,这是和同学们的认真与用心分不开。钳工实训让久在课堂的我切身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工人的苦与乐,同时检验了自己所学的知识。钳工实训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世间无难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钳工实习实训总结

转眼间,为期两周的钳工实习就要接近尾声了。爱思范文18回想两周以来,有过汗水,有过失败,有过伤痛,有过微笑。正是这些五光十色的生活片断拼凑成了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实习的第一天我们进行的是车工的训练。第一次接触这种工作,技术不熟练,特别容易出错,而且还是站着工作。一天下来,整个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崩溃感。由开始的好奇转为后来的厌烦,只是有一个极短的过程就完成了。但看着一个光滑洁净的工件从自己的手中出来,还真的很有成就感。

实习完车工后,我们又接触了特种加工。通过特种加工的实习,我们了解到了几种比较先进的加工技术,而且还亲手操作或者参与其中对试件的设计加工工作,制作出了很多漂亮的工件,都被我们收为纪念品,成为了永久的回忆。

很早以前就听师兄师姐们说,钳工实习是最辛苦的。由于以前没有亲身体验过,还没有什么感觉,这回有了亲身体验,不得不承认钳工的辛苦了。钳工几乎完全手工操作,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而且为了工作需要,也要站着进行加工。虽然操作间有空调或者电扇,但我们还常常一干就一身汗,而一身汗还没下去,另一身汗又出来了。有的同学汗水都滴到了工件上,特别辛苦。看着自己亲手做的小锤子,小启子,虽然不十分完美,但还是很欣慰。以前觉得身边的东西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用习惯了。但现在才发现,原来很简单的东西里也包含着很多的智慧与辛苦在里面。

只是小时候见过工厂里面工人电焊,由于那时候被大人告之一定不要去看电焊的弧光,所以一直对电焊比较恐惧。但没想到这次实习也有电焊的内容。开始对电焊很恐惧,不敢去点火,不敢去引弧,在师傅的引导与指引下,渐渐消除了这种情绪,逐渐适应了那样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方式。虽然最后的成果焊得很难看,但毕竟也见证了我战胜自我的过程,虽丑由荣。

第12篇

金工实习心得体会1

 

  为期五周的金工实习结束了,在实习期间虽然很累,但我们很快乐,因为我们在学到了很多很有用的东西的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虽然实习期只有短短的五周,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它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我们来说,它是很难忘记的,毕竟是一次真正的体验社会、体验生活。

 

  通过这次金工实习,我了解了钳工、车工、铣工、磨工和数控车、铣、火花机、线切割机等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方法。主要学习了以下几方面的知识:钳工、车工、铣工、磨工等的操作。

 

  第一项:辛苦的钳工

 

  在钳工实习中,我们知道了钳工的主要内容为刮研、钻孔、锯割、锉削、装配、划线;了解了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我们实训的项目是做一个小榔头,说来容易做来难,我们的任务是把一根为30的115cm长的圆棒手工挫成20×20长112cm的小榔头,在此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整个作品报废。首先要正确的握锉刀,锉削平面时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锉刀推进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手压力大则后小,锉刀推到中间位置时,两手压力相同,继续推进锉刀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压力加大。锉刀返回时不施加压力。这样我们锉削也就比较简单了。同时我也知道了钳工的安全技术为:

 

  1、钳台要放在便于工作和光线适宜的地方;钻床和砂轮一般应放在场地的边缘,以保证安全。

 

  2、使用机床、工具(如钻床、砂轮等),要经常检查,发现损坏不得使用,需要修好再用。

 

  3、台虎钳夹持工具时,不得用锤子锤击台虎手柄或钢管施加夹紧力。

 

  接着便是刮削、研磨、钻孔、扩孔等。虽然不是很标准,但却是我们汗水的结晶,是我们几天来奋斗的结果。

 

  钳工的实习说实话是很枯燥的,可能干一个下午却都是在反反复复着一个动作,还要有力气,还要做到位,那就是手握锉刀在工件上来来回回的锉,锉到晚上时,整个人的手都酸疼酸疼的,腿也站的有一些僵直了,然而每每累时,却能看见老师在一旁指导,并且亲自示范,和我们一样,看到这每每给我以动力。几天之后,看着自己的加工成果,我们最想说的就是感谢指导我们的老师了。

 

  第二项:轻松的车工、铣工

 

  车工、铣工不是由数控来完成的,它要求较高的手工操作能力。首先老师叫我们边听边看车床熟悉车床的各个组成部分,车床主要由变速箱、主轴箱、挂轮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座、床身、丝杠、光杠和操纵杆组成。铣床主要由主轴箱、主轴、立柱、电气柜、工作台、冷却液箱、床身。车床、铣床是通过各个手柄来进行操作的,老师又向我们讲解了各个手柄的作用,然后就让我们熟悉随便练习加工零件。老师先初步示范了一下操作方法,并加工了一部分,然后就让我们开始加工。车床加工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选择正确的刀,一开始我们要车个轴承样的零件。这对我们这种从来没有使用过车床的人来说,真是个考验。

 

  不停的转动横向和纵向的控制手柄,小心翼翼的加工,搞了整整一个下午,自以为差不多的时候,准备在加以最后一刀,却操之过急,把圆弧的直径车小了!我痛心不已,惨啊!最难受的是站了一整天,小腿都疼起来。但当把车好的零件交给老师时那种成功的喜悦使我忘记了站得发疼得小腿。这种成功的喜悦只有通过亲身参加实训才能感受得到。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经历了十几年的理论学习,不止一次的被告知理论知识与实践是有差距的,但我们一直没有把这句话当真,也没有机会来验证这句话的实际差距到底有多少。金工实习给了我们一次实际掌握知识的机会,离开了课堂严谨的环境,我们感受到了车间中的气氛。同学们眼中好学的目光,与指导教师认真、耐心的操作,构成了车间中常见的风景。久在课堂中的我们感受到了动手能力重要性,只凭着脑子的思考、捉摸是不能完成实际的工作的,只有在拥有科学知识体系的同时,熟练掌握实际能力,包括机械的操作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才能把知识灵活、有效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金工实习就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这里是另外一种学习课堂。通过我们动手,对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补充与质疑。这与传统的课堂教育正好相反。这两种学习方法相辅相成,互相补充,能填补其中的空白,弥补其中一种的一些盲点。通过金工实习,整体感觉实际生产方式还是相对落后,书本中介绍的先进设备我们还是无法实际操作,实习中的设备往往以劳动强度大为主要特征,科技含量较低,但还是有一些基本知识能够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第三项:磨工操作和数控车、铣、火花机、线切割机等参观

 

  在我们实训快接近尾声的时,老师把我带到了磨工实训室边讲解边操作磨床,在我们认真听完以后自己开始动起了手,自己操作机床,磨自己前面钳工实训做的榔头,在老师的精心知道下我们把自己的作品再次利用车床加工了一边,使我们的第一件作品更加完美。在完成磨工任务以后老师在利用空余的时间把我们带到数控实训室讲解一些数控设备原理及操作,这样使我们在以后学习理论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虽然在五周的实训中,我们所学到的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只是皮毛的皮毛,但是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我们所学到的都是基本的基本,而技术人员也是从简单到复杂“进化“而来的。最值得高兴的是没有同学在这些具有不同程度危险的实习工种中受伤,反而在实习中不时会出现一些甜甜的笑,这是和同学们的认真与用心分不开。金工实习让久在课堂的我切身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工人的苦与乐,同时检验了自己所学的知识。金工实习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世间无难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金工实习心得体会2

 

  10月12日起,我们XX班在信工楼的金工实习车间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金工实习。期间,我们接触了钳、车、焊、刨4个工种,在老师们耐心细致地讲授和在我们的积极的配合下,我们没有发生一例伤害事故,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实习要求,圆满地完成了两周的实习。

 

  在实习之前,曾经听过师兄师姐说金工实习挺辛苦的,但初次走进车间时有点兴奋。老师给我们说明了注意事项时,特别强调了安全问题,列举一件件血淋淋的安全事故。在这时,我们彻底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分别被安排不同的工种,第一天我被安排车工学习。在老师的简单介绍下,我们明白了车床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然后我们要做的是利用车床车一个圆柱体形状的工件。在老师边示范边讲解如何车这个工件后,我们就开始熟悉车床各个转盘和手柄的运作,接着到我们每三个人一组,亲自动手操作车床。但是当我们车第一个工件时,并不是那么顺利,反复的车磨,反复的计算尺寸。经过大半天的折腾,第一个工件终于出来,虽然尺寸不是那么精确,但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经过两天的练习和总结经验,我们基本掌握车床的操作,完成老师对我们的考核。

 

  第三天,我要学习的是焊工和刨工。对于焊工,我并不陌生,曾无数次看到建筑工地里闪烁的电火花,我知道那就是焊接,但是亲自动手焊还是第一次。老师给我们详细介绍焊接的相关操作和一些注意事项,焊接所产生的气味和刺眼的光对人体都是有害的,我们在操作时要懂得保护自己,要求带上面罩和手套。从老师的讲解中我了解到:焊条的角度一般在七十到八十之间,运条的速度,要求是匀速。刚开始时,一些女同学对这个东西有一种恐惧感,但练习几次后,自然习惯了。而我本想着操作起来很容易,然而事实却并非那样,比我想象的要难的多了,焊起钢管,那里一个洞,这里又没接上,原来这个真是易学难精。在学习焊工期间,有时会被焊接时的电弧刺痛了眼,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坚持下来,基本掌握了焊接的知识,但要想作到职业工人那样标准,需要我们反复的练习,熟能生巧。焊接虽然很累,也很危险,但我们亲手焊接过,体验过,以后有机会再好好实践。接着,要开始学习刨工了,经过学习车床,操作起这个刨床,感觉容易多了,并顺利完成了老师所要求的工件。

 

  这么快就到了金工实习的第二个星期,也是到了最辛苦的一个工种。老师告诉我们,钳工是一项完全靠手工来制作出各种零件,是最能锻炼一个人动手能力的。接着开始介绍虎钳、手锯、各种锉刀的正确用法,而我们要用这些工具将一个圆柱体制作成一把铁锤。首先,我们要锯一个平面出来,这是我才体会到钳工的辛苦,保持一个动作,来回地反复地锯,几百个来回下来,手和腰都酸了。但我明白,这考验的是我们的毅力和耐力,所以我们只有坚持,一点点锯。锯完后,还要用锉刀一点点地把它锉平,先用粗锉,再用细锉,真是费时间。经过两天的努力,我的工件终于有一点锤子的形状了,然后打孔,又用圆锉锉平孔的边缘。当把工件拿给老师审评时,我以为我的作品已经成功了,但是老师看了看,一连串地指出我的作品的缺陷和不足。这时我才发现钳工的严谨和技巧性,精准的尺寸,美观的形态,正确地操作手法,缺一不可。

 

  短短的两个星期的金工实习结束了,看着自己手中的纪念品(一把锤子,两颗圆柱体),这是用无数的汗水和智慧换来的。回想起这两周美好的时光,心中有一种充实和收获的感觉。

 

  通过这次学习,虽然我们所学到的不是很多,正如老师所说的,三年出师,但我们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到了书本没有的东西,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才是科技的真正意义所在。我相信这次实习能为我们以后步入社会就业积累经验,而且是我大学生活中的又一笔宝贵的财富。

 

金工实习心得体会3

 

  为期两周的金工实习结束了,同学们都表现得很卖力,因为都想多学些课本以外的知识。下面就金工实习做一简单的总结。

 

  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基础课,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学习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必不可少的先修课,是非机类有关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于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意义。而且可以使我们了解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和现代机械制造技术。

 

  作为自动化专业的一名学生,学好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动手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现在的很多大学生,特别是来自城市的同学,平时自己动手的机会少,动手的能力差,很难适应以后社会对全面人才的需求。而金工实习课程为我们这些理工科的学生带来了实际锻炼的机会,让我们走出课堂,在各种各样的工件和机器的车间里,自己动手,亲身体验,这些对我们的帮助是巨大的。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样的机会,同时也感谢辛苦带领和指导我们学习的老师们。

 

  再一次穿上军服的我们,成为校区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还记得第一次,我们带者好奇而兴奋的心情,向着工专金工实习基地进发,想象着自己亲手完成工件加工的快乐。然而,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短学期两周的18个学时的金工实习已经结束了,在当蓝领的日子里,我们有过艰辛,有过畏惧,但我们收获更多的是快乐和宝贵的动手经验。和老师,同学们聚集在车间里的那种亲切,那种体验,将是我人生里永恒的回忆。

 

  在实习期间,我先后参加了车工,焊接,,钳工,铣工,从中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它让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

 

  第一课 车工

 

  第一次金工实习,对我们来说感觉很新鲜,一大早,我们迎着朝阳,兴致勃勃地向实习基地出发,今天提前上一节课,老师给我们讲解金工实习的意义,课程安排,以及实习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总体而言,我们上的实习课明显偏少,这可能由于场地的原因,不过相信以后学生的实习时间会逐渐增加。接下来,老师又一一为我们详细的介绍各种刀具,工件,车床的相关知识,虽然这些知识对我们很陌生,但老师的耐心讲解,让我们开始产生了兴趣,听的也比较认真,因为这些知识是最基本也是最最重要的,接下来我们按照分组,由不同的老师带领参加各自的工种。

 

  我分在第三组,首先接触的工种是车工。车工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和刀具的移动来加工各种回转体的表面,包括:内外圆锥面、内外螺纹、端面、沟槽等,车工所用的刀具有:车刀、镗刀、钻头等,车销加工时,工件的旋转运动为主的运动,刀具相对工件的横向或纵向移动为进给运动。

 

  面对着庞大的车床,我们除了好奇外,对它十分的陌生,老师给我们细心的讲解车床的各个部件的名称和操作细则,我们逐渐熟悉车头,进给箱,走刀箱,托盘等主要部件的控制,老师要求我们先不开动车床,重点进行纵横向手动进给练习。要求达到进退动作准确、自如,且要做到进给动作缓慢、均匀、连续。到一定程度后可开车练习,每项操作都进行到我们熟悉为止,接下来,老师要求我们做自动走刀车外圆,每次车的直径为20 mm,那么刀具只能前进10mm,并要熟练掌握操作顺序:先将托盘对准工件调零,退刀调节刀具要前进10mm,开车,待走刀前进到3/4时,改为手动走刀到精确位置,退刀停车。经过几次的训练,我们已经熟悉了本项操作。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只能给这个任务,不过我们做的很认真,也第一次看到自己在如此庞大的机床上的劳动成果,心里真的很高兴,相信自己在接下来的实习中会越做越好!

 

  第二课 焊接

 

  曾无数次看到建筑工地里闪烁的电火花,我知道那就是焊接,这节课,我们也要接触到令很多同学畏惧的焊接,本想着操作起来很容易,然而事实却并非那样,比我想象的要难的多了。

 

  今天,老师给我们详细介绍焊接的相关操作和一些注意事项,焊接所产生的气味和刺眼的光对人体都是有害的,我们在操作时要懂得保护自己,穿上工作服,带上面罩。从老师的讲解中我了解到:焊条的角度一般在七十到八十之间,运条的速度,要求当然是匀速,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是不快则慢,很难保持匀速,因此焊出来的结果是很不流畅的,有的地方停留时间短则当然没有焊好,还有裂纹,停留时间长的地方,则经常会出现被焊透的毛病,出现了漏洞;焊条的高度要求保持在二至四毫米,然而在自己刚开始的时候也是漏洞百出,因为在运条的同时,焊条在不断的减短,因此要不断的改变焊条的原有高度,这控制起来就有些困难了,高了则容易脱弧,而低了则容易粘住。每个同学都尝试3根焊条,看者自己焊出来的千奇百怪的形状,心里那个着急啊,还好在自己多次焊接后,开始慢慢地找到手感,在最后的考试中以良的成绩通过。通过此次焊接,我们已经掌握了点焊接的知识,但要想作到职业工人那样标准,需要我们反复的练习,熟能生巧。焊接虽然很累,也很危险,但我们亲手焊接过,体验过,以后有机会再好好实践。

 

  第三课 钳工

 

  今天,我们要进行最累一项工种―钳工,老师告诉我们,钳工是一项完全靠手工来制作出各种零件,是最能锻炼一个人动手能力的,一些伟大的工程师,他们都很重视自己在钳工方面的锻炼,而且都能很好的掌握钳工。听了老师的话,我们顿时觉得钳工是一项很了不起的工种,实习期间应该好好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