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2 11:18: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学生学年个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美国的医学教育是成功医学教育典范,值得我们研究学习。本文通过对中美临床医学教育的比较,分析了医学教育历史、入学条件、课程教学方式和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异同,总结了几点值得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借鉴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中国 美国 临床医学教育 比较 启示
1中国和美国医学教育的差异
1.1医学院校医学史
我国的中医文化源远流长,自文献记载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而西医发展不到200年。我国最早的西医学校创始于1866年,名为博济医学堂(现中山大学医学院)。50年间,相继成立了几所医学院校。1912年成立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现北京大学医学部)。1914年创办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1917年创办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现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1927年成立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自改革开放后,各大医学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个省份成立。西医起源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1722年美国第一家军队医院在路易斯安那州成立,美国医学教育也有250年历史,1765年第一所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校成立,1910年,教育学家弗莱克斯勒展开了一场教育革新。经过百年发展,现已成为世界医学教育典范。
1.2入学条件
在美国,想成为医学院的学生困难,竞争也非常激烈。美国医学院入学条件与中国有很大的区别,在考进医学院之前首先需要获得学士学位,并以很高的成绩通过MCAT考试。但是,医学院不以这个成绩为唯一录取条件,本科时期的成绩需门门优秀,个人简介、推荐信、工作经验、社区服务经历等等都被考虑[1]。而中国的医学院入学条件只需两个条件,即高中毕业和高考成绩,只要高考成绩达到相关学院的录取分数线就可以成为医学院的学生,对于部分高考成绩不理想但想学医的同学来说,他们也可以选择高职高专来实现他们的医学梦。
1.3医学教育学制
培养一个美国医师需要很长的时间,首先普通本科四年,再进入医学院校完成四年学习,最后是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医学生从医学院毕业后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获取普通医师执照。想成为一名专科医师,还需要不少于八年的专科医生培训。也就是说,在美国想要成为一名专科医生至少需要12年。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学制种类较多。1988年,我国开始实施7年制高等医学教育,将学制进一步规范为3、5、7、8年制。[2]本科生毕业后一年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证考试,如果不继续深造,5年学习就可以培养一名医生。
1.4课程学习
1.4.1教材美国的医学教材相比中国的教材厚很多,我们不是说书越厚越好,厚书是内容和逻辑的结合,是为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更偏向过程与结果,体现故事性。而中国的医学教材与美国相比较薄,只偏向结果,让学生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更注重的是记忆而不是理解。
1.4.2课程一方面,美国课程更重视实验教学,他们认为单纯的实验教学比理论教学更重要,通常可以在实验课上见到顶尖老师、教授的身影。中国医学院校的实验课与理论课比例正好相反,①实验课大部分都是资历较轻的老师授课;②实验课课时数少于理论课;③实验课课时费也低于理论课。一方面,美国医学课程更加注重医学人文教育,每学年都开设有人文医学系列课程,如医患关系、医学社会学等。从多学科多角度,让学生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为将来成为一名有担当有正确价值观的医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美国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非常注重课程的交叉与融合,基础课程与实践实习课程相综合,将一、二学年的基础学科教学同临床联系起来,并在三、四学年的临床见习、实习中继续强化基础学科教育。
1.5培养目标
美国的医学人才培养分两部分,一是培养临床医生,4年的医学博士全面学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目标就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学习过程中,他们不需要做科研工作,也不用完成科研论文;二是对医学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可以选择继续攻读科研类博士。美国允许学生在修完两年医学博士课程,转修科研类课程,完成学位论文后,可以继续完成医学博士课程[3]。而中国的培养目标相对一致,硕士、博士、各级医生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兼顾科学研究。
2美国医学教育对中国医学教育的启示
2.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不仅是专业上的卓越,更需要有道德,有底蕴。开设更多的人文医学类课程,加强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注重培养医学生和患者之间的交流技巧。目前我国医患关系恶劣,频繁出现的恶性伤医杀医事件,一方面与我们的病人有关系,另一方面与我们医患关系教育的缺失也有关系。如果我们在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时,将如何与患者沟通交流贯穿其中,更加强调的不仅仅是分数,而是明确医生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这样我们的医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也会更加游刃有余,成为一名高素质、有医德的好医生。
2.2加大翻转课堂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加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慕课教学、PBL教学、CBL教学等。我国目前如火如荼开展的医学教育改革,在教学方法与美国相差不大,但是在使用频度和力度上有较大程度的差异。课堂讨论在大课课时中所占的比重较低,独立的小组讨论和病例研讨的开展得较为薄弱。大班教学较多,学生为主导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应该向美国学习,加重现代化教学方式,开展更多的小组讨论式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的“头脑风暴”,为学生自主、独立、创造性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美国与中国临床医学教育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在认识差距的同时,还应该多借鉴美国临床医学教育的理念,进一步提高我国医学生的教育质量,争取培养出更多品行兼优、优秀卓越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图门吉日嘎勒.美国医学教育历史与现状的考察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23(3):354-359.
[2]谈在祥.中美高等医学教育比较及启示[J].医学教育探索,2008,7(9):999-1001.
【关键词】 医学生;学风现状;优良学风;创建途径
医学高职院校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学制短、学习任务重,而且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良好临床实践操作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医学院校只有建设优良的学风,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医护人才。本文以部分医学生为例分析和探讨大学生的学风问题。笔者在重庆一所医学院校中进行了学风状况调研,分析在医学院校学风存在的问题,探索优良创建的途径,营造良好学风。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笔者结合实际,设计了学风建设调查问卷,对重庆某医学高职院校学风状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当前学风建设的认识和评价、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和动力、学习方法及习惯、优良学风创建的建议等方面;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0份,有效回收率为98%。调查对象涉及20多个专业,涵盖在校两个年级。回收的全部数据采用SPSS19.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学风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部分医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
因生源为专科,大多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和本科院校有一定差距,加之医学生第一学年的部分医学基础课程本身就比较难,这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一定影响,同时,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自律性也相对差一些。调查数据显示;在对当前学习的主要困难一项调查中,43%的学生自我评价是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30%的学生觉得主要困难在于个人功底较差,约有15%的学生因不善于交流成为学习中的困难;在对每天自习的时间一项调查中,接近70%的学生每天的自习时间为1-2小时,在4小时以上的学生人数仅为9%。
2、少部分医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目标是学风建设的基础,学习目标是否明确关系到医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在对学生学习目标一项调查中,47%的学生为了拿更多的证书等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35%的学生为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理想做准备,有约5%左右的学生是为获得文{,还有1.5%左右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调查数据看大多数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规划;在学习动力一项中,85.5%的学生最大的学习动力源于自己的前途和未来,有少部分动力来自家庭的压力及数目不菲的奖学金。这表明当前医学生对大学生活缺乏规划,缺乏长远目标,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动力。对于少部分目标模糊及学习动力不足或学习目的功利化的学生,加强引导和指导。
3、少部分医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学习态度是学生能否养成良好学风的关键,调查数据显示,对于学生旷课态度一项调查中,有52.4%的学生认为如果有重要的事,偶尔旷课可以理解,16.7%的学生认为旷课与否并不重要,不影响学习就行,4.7%的学生对旷课报无所谓的态度;对课余时间利用,59.3%学生用来上网,42.9%的学生选择上自习,分别有36.5%和25.3%的学生选择闲聊、逛街。在逃课原因一项调查中,29.5%的学生因忙于学生会、社团和兼职而逃课,26.2%的学生选择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有12.3%的学生不喜欢老师的授课方式而逃课,分别有18.1%和和5.8%的学生认为是厌学和沉溺于网游而逃课,从数据来看,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合理安排和规划自己的课余时间,但有少部分学生自律意识较差,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沉溺于网络,对这部分学生可以采取分类引导的方式,加强学习管理监督和学金指导。
4、大多医学生学习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同时注重临床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要想真正学好医学相关课程,除了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能吃苦的学习精神之外,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也非常重要。数据显示:在对课后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交流情况调查中,98%的学生从未沟通或只是偶尔聊聊,经常探讨请教学习问题的学生只有2%,由此可见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注重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交流,导致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三、高职医学生优良学风创建途径
1、强化内在驱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所以强化内在驱动,激发其学习主体意识就成为学风建设的关键。可以采用引导性、激励性的人性化管理方法和措施,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识,发挥他们在学风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专业性较强的高等医学院校,新生入学就要集中开展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加深学生对学校、对专业的认识,巩固专业思想稳定。同时在平时的思政教育中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自身认识,强化责任意识,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业规划。同时,通过生涯规划课程,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大学学习对其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2、建立完整的学业形成性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
严明的制度管理体系可以规范学生行为,是学生自我约束的准则,科学合理的制度是学风建设取得长久实效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学习评价和考试制度,这些都对优良学风的形成起着强有力的保证。在对如何创建优良学风一项调查中,34.5%的学生认为应加强学生管理,严肃课堂纪律和考勤,59.6%认为学校的教学纪律督查有效的加强了校风、学风建设,严肃了教学纪律。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特点,制定《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绩点评价办法》等制度体系,形成常态化的“三风建设”巡查、通报制度,细化辅导员定期下班下寝巡查、听课制度;开设“养机场”执行无手机课堂,强化学生考试制度,严格毕业考试考核环节,用制度规范行为,同时严格执行考试纪律,升留级制度。推进学风建设的规范化、具体化,让学生自觉认知、遵守和积极付诸实践。
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一是充分发挥专业任课教师作为学生学业导师的作用。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起来。同时,强化课后作业辅导及基础薄弱的重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如开展专业教师自习进班辅导、答疑,晚间实训指导,网络学习平台在线答疑和指导等等多样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二是发挥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辅导员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路人,要经常性的深入课堂、宿舍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动态,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切实把工作做深做细。同时,在学风建设方面,结合高职医W生的特点,不断更新学生工作观念,总结学风建设新经验,探索学风建设新办法,开辟学风建设新途径。
4、建立学风分类引导机制
一是以各类校园学术科技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术科研活动的意识,鼓励医学生参与各类实践创新项目、学术讲座、专业技能比赛等,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二是对困难学生建立“一对一”帮扶,加大对贫困生扶持力度,以精准扶贫,勤工俭学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受资助机会,帮助他们积极面对困难,为更好地学习解除后顾之忧,同时通过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使他们摆脱自卑情绪,增强完成学业的信心。三是建立学习困难学生传、帮、带机制,试行学长制或学业导师制,重点跟踪学习上明显感到有困难和学习动力严重不足、为其每人指定一名专业教师或成绩优秀、自律性好、责任心强的学生作为联系人进行“1+1”捆绑式帮扶,进行重点指导和帮助。四是建立学习预警机制,对挂科有留级可能性的学生提前提醒,指导和帮扶。
5、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全学风管理制度
优良学风的创建,必须要建立一套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对学风好差的决定因素调查中,19.9%的学生认为学风的好与差决定因素在学校的管理,如何创建优良学风一项中,34.5%的学生认为应加强学生管理,在学风建设的规章制度是否完善一项中,80%的学生给出了肯定答案。从数据来看,学生对于学风管理制度对整个学风建设的起到作用也给与了积极肯定。所以,高校应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各项制度。规范课堂教学秩序,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健全学风状况动态监测制度,完善学风评价及反馈机制。积极完善评优评奖体系,大力开展优良学风评比活动,表彰学习先进,树立学风典型,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激励和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 李连杰.浅析医学生学风问题及其对策[J].北京教育,2016(5)35-37.
[2] 崔蕾,韩荣.医学院校学风建设途径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4(3)39-40.
[3] 高飞.医学院校改进学风管理的路径[J].经营与管理,2016(8)154-156.
[4] 张华,徐玉军.高职大学生学风建设的优化路径[J].煤炭高等教育,2013(9)63-66.
关键词:非预防医学类专业;社会医学;教学改革
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社会性的医学问题及医学的社会方面的问题,是人文教学中难度较大、比较难以理解和记忆的一门涉及面较广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中,社会医学从开始的预防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逐渐扩展成为所有医学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程[1]。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社会医学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如构建了社会医学网络课程、循证医学思想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主题教学法、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等。上述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有效的举措,但非预防医学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往往缺乏深入的思考,停留于表面,对社会医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些缺陷。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了解我国目前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无法比较准确地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加之社会实践环节的脱钩和对医疗体系本质的模糊认识,更不能提出改善卫生状况的“社会处方”。有必要探索出新的适合非预防医学类专业的社会医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用社会医学的思维和视角分析和处理健康与卫生问题,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近年来,我们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应新的医学发展的要求。
一、社会医学教学现状分析
国家卫生部于1980年发出了《关于加强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要求医学院校,开展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教研工作[2]。此后一些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建立了社会医学教研室,并把社会医学纳入部分专业的教学计划。这是我国社会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是,目前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特别是地方医学院校并未在“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开设社会医学课程。或仅作为学年学分制医学院校有名而无实的任意选修课,绝大多数医学院校没有独立的社会医学教研室,无专任教师,以理论灌输为主,没有实习教学,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这远远不能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实现全球卫生战略目标和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3]。课程教学存在偏差,将更多的精力花在课程的理论知识部分,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教学方式、手段单一化。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较少运用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出现教师与学生交流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等现象。学生方面:教学中发现部分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对学习的目的认识不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可能是由于《社会医学》作为医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未引起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足够的重视,多数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只重视专业必修课,社会医学属于交叉学科,课程内容感觉与预防医学专业的有关,出现学生只关注期末考试,不注重平时课程学习的现象。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教师忙于讲,学生疲于记,学生无暇思考,比较被动。
二、明确学习社会医学的任务,构建社会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
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大会发表著名的《爱丁堡宣言》指出:“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为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指出了新的方向,即要求医学生必须获得不仅对个人而且对人群的健康促进和处理疾病的能力。因此,医学生必须了解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和健康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具备健康教育、卫生管理、社区卫生及预防医学的知识[2],[4]。现代医学模式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它要求医学生用新的医学思维观念思考解决医学问题,社会医学正是促进医学生思维转变的重要学科。各项社会卫生和保健制度改革,客观上要求医务人员掌握社会医学知识,注重研究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问题,运用多种医学手段加强防治工作。我国已实施的执业医师考试制度把社会医学作为一门考试课程,意味着对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医学教育改革提出了加强社会医学教育的新要求[5]。
三、教学方法的优化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视野,应用网络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组织学生8~10人一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组长。1.注重案例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在教学过程开始一周之前,将即将要进行的案例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对与案例相关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只有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观点;案例的分析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就案例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案例讨论小结。再分组讨论归纳意见,写出分析报告,最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评。2.社会医学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让学生分组查阅相关知识点领域文献,分小组,然后制作PPT并请3-5名同学做评委全班答辩打分。让学生们自己组织讲稿,自己讲课,这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学生讲解,同学和老师打分点评,形成互动式教学模式。形成适度竞争的学习状态,这样使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并且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习社会医学的兴趣[6]。3.微课和QQ平台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1)微课的建设。目前高校教学面临的普遍难题是部分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他们在别无选择的、被逼无奈的甚至痛苦的心理状态下完成学习,创造性思维能力远远没有得到发展。为此,应当结合学生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其独立观察、主动思考和沟通表达的能力,使其能自己发现问题,构思解决问题方案,归纳总结知识并加以综合运用。这是学生踏入社会后应该具备的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老师说,学生听,锻炼了学生听的能力而弱化了其他能力的培养。微课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8—20分钟甚至更短的微课具有主题突出、目标明确、短小精悍、使用方便、资源多样等优势,易于与现代的一些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实现在线自学和教师讲授,正在逐渐被普遍认可,符合微时代人们对信息获取的实时、互动、高效的需求和注意力持续时间缩短的特征。(2)基于QQ空间平台支持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所谓的混合式学习是指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结合,尤其是将面对面的课上教育方式与运用网络进行教学的方式结合。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作为一种多人系统,QQ空间具有极其强大的合作、互动与共享性。包括:日志、相册、留言板、主页等部分,可以实现以网络为基础的学习交流讨论和资源共享等。4.建立“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组教师鼓励学生课外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活动,通过具体的科研实践训练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学习能力。同时,课程组教师积极参与和组织学生的课外实践小组活动及假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帮助学生设计实践活动内容,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撰写研究和社会实践报告等方式,将课程教学从有限的课堂内的理论讲授延展到课外无限的社会实践活动中[7]。
四、改革考核方法,建立课程成绩综合考核体系
在教学考核方式上,改革终结式教学考核方式,增加教学过程的考核,改变了过去单纯以课程结束后的一次性卷面考试确定课程成绩的考核方式,突出和强调了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强化过程性考核。改革只注重机械记忆的卷面考试形式,缺乏客观性、公正性,难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成绩。增加对实践课程的考核,增加学生案例讨论、小组学习、课堂互动的考核比重。课程成绩的构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考核方法为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其中平时成绩考核方法如下:出勤:占10%;平时作业:占20%;课堂互动:占10%。总之,引导学生自觉地加强实践能力的全面训练,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学生为主体”,增进师生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由单纯的知识记忆型的被动学习,转变成思考与探索问题的主动学习,以社会医学的大卫生观和新医学模式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和探讨社会卫生问题,能够将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医学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当前医疗卫生改革动态,提高医学人文素养,成为站在更高起点上的医务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尤华,彭志行,陆慧.Seminar教学法在社会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尝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74-75.
[2]龚幼龙.社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2.
[3]靳曙光,王月霞.关于地方高校医学类专业加强社会医学教学必要性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096-2097.
[4]耿庆茹,吴小桃,薛秦春,等.浅析社会医学与初级卫生保健的关系[J].医学与社会,2000,13(1):27-28.
[5]李小菊,秦江梅,唐景霞,毛璐.对改善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29-30.
[6]吉华萍,尤华,陆慧,樊宏,梁宪明,风尔翠.社会医学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3):237-239.
[关键词] 桂西地区;基层卫生人才;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2(c)-0159-03
我校地处广西、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处,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学校高度重视桂西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现状,笔者及课题组成员通过深入百色周边乡镇卫生院调研,通过调研情况看桂西地区基层卫生人才不足现状极为严重。基层卫生人才严重缺乏,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能力低的“三低”现象,甚至有部分工作人员是以前部队转业到地方的安置人员,无医学背景,这严重影响卫生院开展医疗卫生工作的功能,很多患者只好送往大医院,造成家庭经济负担较重。很多患者选择“拖”而错过救治良机。本文对桂西地区基层卫生服务人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1 桂西地区基层卫生人才现状
目前桂西地区医疗卫生人才分布状况是城乡两极分化十分突出,一方面,地市级医疗卫机构集中了大量的高学历、高职称的卫生人才,另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才又十分短缺。课题组成员通过对百色周边乡镇卫生院走访调研。所得数据显示乡镇卫生院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2.92%;大专学历的也只占24.58%;绝大多数是中专学历和无医学学历者,在所有调查卫生院中取得中级职称仅为14.2%。这些数据令人堪忧,因此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存在着巨大缺口。其次,基层卫生院的医疗设备购置不到位,基础设施差,医院管理、运营制度不完善。最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者个人职业发展前景狭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医务人员由于业务受限,理论交流不足从而导致个人业务水平无法提高,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通过率也是非常低,在本文调研的基层医院中,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仅占医院总职工数的30%左右,另外由于基层医疗队伍很多是大专和中专学历,受制于文化水平和工作环境,很多基层医生甚至连考助理执业医师都感到困难。很多医生都是处于无证行医的尴尬境地。
2 原因分析
我校是地处广西、云南、贵州三省交汇处的唯一一所高等医科院校,担负着为老、少、边、山、穷地区培养和输送医学人才的任务,学校多年以来秉承“大医精诚”校训,把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级应用型医学人才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至今学校已经为百色及周边地区培养了三万多名医学人才,有效地缓解了桂、滇、黔三省交界处缺医少药的状况。但是由于基层基本医疗设备缺乏,不利于个人职业发展;而且基层生活环境与城市差巨较大,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等远远低于城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人员。因此很多医科院校毕业生不会选择到基层就业,极少部分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也是出于就业竞争压力,他们只是把在基层就业作为过渡期,一旦找到更好的单位就会辞职,另外,虽然政策有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但还是不能彻底改善当前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均问题。政府用于医疗卫生行业的资金大部分还是流向“三甲”大医院,造成很多基层医疗机构资金缺乏,连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设备都很难配备齐全。由于工资福利待遇、职业发展前景、社会地位落差大等种种现实原因,很多医科院校毕业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对我校近3年临床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在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就业学生占毕业生总人数13%左右,在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学生占67%左右,而在乡镇卫生院就业的学生仅占1.1%左右。可见到基层就业人数极少,但现实的情况是基层对卫生人才有极大的需求空间,一些基层卫生院连续几年到我校招聘毕业生,但往往都是应聘者寥寥,根本没能招聘到毕业生[1]。另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流失也非常严重。很多在基层地区是医务骨干,工作非常优秀,但总觉得个人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于是有的想办法调动到上级医院,甚至有的自己开诊所。这样直接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长期上不去,也导致了群众不相信基层医院救治水平,但到大医院救治成本高,群众往往病情严重时候才住院治疗,耽误了宝贵的救治时机。
3 解决对策
3.1 加强政策导向,开展订单式培养,强化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国家发改委、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从2010年起,连续3年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力争到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达到387万人,其中全科医师达到18万人;到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达到462万人,其中全科医师达到30万人以上。开展免费医学教育,通过政府投入,减少医学生教育成本,在学生入学前和地方卫生局签订服务协议,学生毕业后回到当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这是解决基层卫生人才切实可行的途径之一,对推进基层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基层医疗服务层次具有重大意义[2-3]。另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稳定还必须有相关后续政策法规完善,必须要在岗位编制、工资福利、职称评聘、社会保障给予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充分保障。2009年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也给广西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提供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并按卫生部等六部委颁发的文件精神,于2010启动了定向免费为基层培养全科医生的试点工作,我校在2010年招收了第一批为基层定向培养的全科医学专业学生,这批学生录取时已经和当地县卫生局签订协议,毕业后回到当地县的乡镇医院工作6年,他们在校就读的学费及住宿费均由财政拨付,每年按在校10个月计算,每月补助生活费250元,这样大大降低了教育成本投入,从填报志愿情况看,远远超过了政府预定的名额,可见这项政策还是切实可行的。
3.2 完善相关政策配套,让医学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针对当前医学毕业生“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的问题,政府要解决基层卫生人才不足和流失问题必须要建立健全基层卫生机构吸引、稳定人才的长效机制,加强基层卫生机构的工作与生活设施建设,完善新医改背景下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配套政策,充分发挥相关政策的激励作用,是建设好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的重要保障[4]。比如对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编制问题、工资福利问题、职称评聘问题、个人学历及业务提高问题等相关政策要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充分执行上级部门颁发的关于大学生到基层服务的相关政策基础上也相应地出台了一些政策,2010年自治区人社厅、财政厅《关于我区“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间参加社会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桂人社发[2010]169号);2011年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人社厅等八部门颁发了《高校毕业生到广西农村基层支农、支教和扶贫工作管理办法》(桂人社发[2011]80号)。
在编制问题上,自治区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使用管理,规定在基层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中预留10%左右的编制用于招聘符合岗位需求和招聘条件的医学院校毕业生。此外,在县、市级医疗卫生单位选聘人才时,对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医学高校毕业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空出岗位,应优先用于聘用安排特岗全科医生;充分考虑基层是否“用得上”这一大学生普遍关注问题,近年各级政府加大对基层投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仅2008~2011年中央和地方财政累计投入47 523万元,新增业务用房432 004平方米,2011年全区乡镇卫生院床位数达到45 526张,比2008年增长33.87%,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面貌焕然一新。自2009年年起,中央财政投入2.45亿为全区乡镇卫生院配备高频X线机、B超、呼吸机、离心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麻醉机、救护车等一批基本设备,提升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及一些急、危、重疾病的诊疗和救治水平。2011年广西卫生统计提要显示,我区乡镇卫生院住院人数占全区各类医疗机构总人数的42.26%,门急诊人数占全区各类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的26.1%。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实到位,乡镇医院的门急诊和住院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医学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将大有用武之地,能充分发挥其专业技术水平;努力改善基层卫生人员待遇,自治区财政对基层编制内的医务人员按每年每人6 000元进行基本工资补助,实行“托底不限高”的绩效工资激励机制,并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五险”制度,据统计,2011年全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工资福利收入28 570.07元,比2009年增长19.7%,此外各级财政从2012年起将用4年时间在乡镇卫生院建设公共租赁住房26 000套,逐步解决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住宿难问题。对到国家级28个贫困县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大学生实行学费(按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 000元计算)代偿;对在基层服务的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的职称评聘实行政策倾斜,例如对服务基层大学生实行提前转正定职政策,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计算机能力考试实行“双免”政策,利用中央专项资金,加大对基层医务人员培训,提高乡镇卫生技术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对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服务期满2年的参加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给予优惠政策支持(李康2012年5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医学生的使命”形势报告会讲话)。
3.3 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学历层次
桂西地区区是广西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受地方经济制约,基层医疗卫生从业人员普遍存在学历层次低,业务水平低的情况。因此,通过提高学历层次来提升业务水平,是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医学成人学历教育,是现有卫生人才实现学历提升的有效途径[5]。为此,我校积极举办医学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这是解决桂西基层卫生单位在职人员学历层次低、提高医疗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据统计,在我校参加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生,80%以上是来自乡镇基层卫生单位的医务人员。多年来我校在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专业设置、招生管理、学籍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解决了部分基层卫生单位医务人员的学历情况。
3.4 开展结对共建,促进基层卫生事业发展
广西省从2009年12月开始“结对共建、创先争优活动”,自治区政府精心组织69个区直单位分别与辖区内各村、社区建立结对共建关系,扎实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3年来,区委高度重视“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紧紧围绕“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大发展”总体目标,牢牢把握“队伍为基石、发展为基础、民生为基本”的基本原则,聚合力、聚财力、聚智力,不断丰富和拓展结对共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欧阳坤松于2012年4月在全区“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总结表彰大会的讲话)。通过结队共建,加强城市医疗卫生单位以结队共建为桥梁,积极与县乡医疗机构开展技术共建的对口支援工作,利用大医院资金、设备、技术优势,开展给基层送医、送药、送设备三下乡活动,与基层卫生单位缔结为技术共建合作单位,定期选派资深专家教授到基层开展技术指导、教学、查房活动,免费接收各县乡医疗卫生骨干到市级大医院进修培训,免费面向基层举办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村医)培训班,可有效推动基层卫生事业发展。
4 结语
桂西地区地处广西、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处,有其民族地区特殊地理位置和民族性,由于长期处于经济发展滞后状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直处于缺医少药状态。如何改变民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状是事关人民大众卫生健康的头等大事,事关民族稳定、社会和谐大局。作为决策者应该认真贯彻落实政策,真正解决基层就业的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个人发展、社会福利等问题,让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并利用目前的“争先创优”活动,积极部署城乡医疗卫生单位“结队共建”可推动基层卫生事业发展。我校作为地处桂西老的医科院校,学校要充分利用现行政策,调整办学层次,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培养一批能服务基层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肖刚,廖赞勇,陶肖云,等.民族医学院校医学本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J].时代教育,2012,(2):92-93.
[2] 杜仕林,赖长宏.我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制度建设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9,19(5):55-60.
[3] 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Z].卫人发2011年15号文件.
[4] 罗萍.广西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现状与战略思考[J].学术论坛,2010, 33(11):175-178.
【关键词】病例教学法;临床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154-02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怎样才能培养出新世纪需要的护理人才,如何提高临床护理学的教学质量,已成为高校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病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授课老师运用真实的病例或者经过精心设计的病例,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1]。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而言,病例教学法具有思考性、主动性、互动性、直观性、生动性的教学特点,其独特的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护理专业课中。我们在2010级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探索运用病例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0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的学生,其中护理1003班54人为实验组;护理1004班54人为对照组。教学时间均为2011―2012学年,教学时数相同,均为同一教师任教。2组学生的入学成绩及与外科护理学相关的主要课程,包括护理学基础、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健康评估的考试成绩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病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具体步骤是收集病例、设置问题、讲解理论知识、讨论分析病例、总结。如在讲骨折病人护理时,首先准备病例,并设置问题。患者目前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什么?主要的护理措施是什么?如何指导患者在骨折早、中、晚期进行功能锻炼?将准备好的病例在课前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知识的预习及查阅相关资料。随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骨折病人的护理这节内容的学习中,听教师讲解完骨折的定义、分类及护理评估后,再回到病例中,给学生15min时间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讨论的结果。教师听完回答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并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讲解和归纳,总结出正确答案。让学生在病例教学法中学会运用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健康教育―护理评价的思维方式理解学习内容,掌握重点知识。
1.3病例准备
1.3.1病例来源
为了方便在病例讨论时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利用学生见习和教师顶岗培训时间到我院的附属医院广泛收集真实、典型的病例。病例的选编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及重点。选择恰当的教学病例是进行病例教学的关键所在。因此选择病例时要注意病例的代表性、规范性、真实性、动态性。
1.3.2病例的整理
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适当修改,使之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简明扼要,并设置讨论问题。问题的设计是否恰当和巧妙,是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成功开展讨论的重要因素[2]。因此设置问题时应紧扣病例,并结合临床实际工作提出,尽量避免纯理论性的提问,在充分考虑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规律性和学生认知差异性的前提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设置问题。
1.3.3病例的印发
整理好的病例按篇章节的系统进行编排,然后打印成册,发给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学习内容进行讲授。
1.4效果评价
1.4.1成绩分析
两个班同时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两次考试均实行教考分离,即由其他教师统一命题进行考试和阅卷评分。
1.4.2问卷调查
教学结束后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及学生对病例教学方法的态度。
2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考试成绩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教学实践证明,病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巩固理论知识,而且可以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更加符合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要求。
3.1病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所特指的意向,它标志一个人参加某种活动的积极性,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3]。在临床护理教学中,以病例为蓝本,以问题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预习、查阅资料、听课,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增强自信心,更加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培养自身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3.2病例教学法能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病例教学法能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从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灌输法模式转变为以探索性语言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分析,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从而掌握知识重点。病例教学法对提高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4]。
3.3病例教学法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课前发放病例预习,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查找资料,提高了学生自学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学生积极地讨论,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的健康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的角色扮演,在创设情景中进行的个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是学生爱心、责任心的体现,能加深学生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质[5]。
3.4病例教学法促使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病例教学法中,不仅要求教师熟练掌握病例中涉及的知识,还要有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及驾驭课堂的能力。这些都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知识作保障,从而促使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胜任新的教学方法。
二十一世纪的护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6]。病例教学法作为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学会利用书本的理论知识尝试解决临床问题,既联系了临床,又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转化,改善了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宋晓环.病理学教学PBL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对比[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5(1):19-22.
[2]刘传荣.病例教学法在外科学教学中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8,7(8):850-852.
[3]潘蔽.教育心理学[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00-403.
[4]李芳健,王家骥.病例教学法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36(3):32-33.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教育;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导师制最早产生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并成为英国高等教育中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效措施,逐渐被世界各国高校效仿。但囿于教师资源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在我国,导师制作为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育方式,大都开展于硕士和博士的培养层面。目前,随着“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以及我国本科生教育软、硬件条件的不断完善,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扬州大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校已开始在部分院系开始“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和实施[ 1 ]。
1 本科生导师制的含义及推行的意义
所谓本科生导师制,是指由高校教师担任大学生的导师,对他们进行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在这个教育形式关系里,导师不只是关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和掌握能力,同时还要帮助解决学生的品德问题和心理问题,并因人而异地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个性进行培养,这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能通过对学生及时的心理调适和生活关怀为其更好地开展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保证。因此导师制对大学生德、智、体健康成长,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学是祖国医学与文化的瑰宝,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中医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师承教育曾经是数千年来中医药专门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具有理论与临床密切联系,教、学、临床实践高度统一的学科特点。虽然现代高等中医本科教育模式曾为中医普及教育和中医药学术的传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并且一直作为国家培养中医硕士、博士等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门径,但是随着现代科班教育实施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独立动手能力差等问题,呼唤一种新型的中医本科教育复合模式正成为全国中医高等教育领域的普遍需求。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将中医传统教育模式与高等院校中医科班教育模式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可在很大程度上为上述问题提供积极而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也能为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创造必要条件,故成为各高校中医药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中的主流呼声。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即“本科生导师制”[ 2 ] 。其在稳定学生专业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临证实践技能等方面,均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hi138\Com]
2 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
我院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为新开专业,不同于单纯的西医或中医教育,而是中西医学同时进行教育的模式。为了改变现行高等医学本科教育中,同一规格、教与学的分离,不能按学生个人的特点、优势、志趣、爱好因材施教的现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操作和动手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并及时调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波动,尝试在本专业实施全程导师制,体现专业特色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因人施教”。
培养优秀中西医结合人才,除了应具有中西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能力之外,更应强调必须要有良好的人文底蕴和中医功底。后者必须抓好两个必要环节:一是熟读经典,二是临床实践。熟读经典不仅可以掌握中医药学的思维方式、理论体系和辨证论治方法,用以指导临床遣方用药,还可以感受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熏陶,把握中医药学术特点和文化内涵。但“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床实践是培养优秀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中医理论的内涵只有在临床实践中才能深刻领悟。辨证论治等临床思维与能力的提高,只有在解决临床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通过临床实践,以共性演绎个性,以个性归纳出共性,使医学理论在临证中运用自如。其间名师的指导,是中医临床人才成功的重要环节。导师制医学教育让学生学会把导师的直接经验吸取为自己的间接经验,能有效地缩短实践领悟和探索解惑的过程,而且中西医许多抽象深晦的概念、医理和技术经验,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但可以在名师指点下不断揣摩、感悟。
导师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与能力培养,尊重学生个性,更加符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贯彻“个性化原则”是现代教育观念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教育观更强调本科教育的基础性,重视基础课程和知识的教学,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倡“图钉式”的人才模式。即有较宽的专业面,拥有较宽的基础知识和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突破狭窄的育才观,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导师制教学模式通过上述“四个结合”,更有利于该教育目标的实现。
3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方法
建立导师库。采取自愿入库原则,导师必须是对发展中医事业有热情,责任心强,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业务素质过硬,热心献身教育工作的医教研方面的专业人才;导师必须是熟悉学科教学计划,了解学科发展方向,有较强治学能力和学习方法指导能力的教师;导师必须是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或离、退休中医教师。学生在入学后第一学期,根据个人的志趣爱好,在导师库中选择指导老师,提出书面申请,并附学生自我发展目标的计划。
导师和学生在相互了解、认可的基础上实行双向选择,每名导师指导2 - 3名学生。培养对象确定后2周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培养计划,每学年进行一次考核,导师对学生表现不满意时,可在教研室主任同意的情况下,解除学生培养资格,学生对导师不满意时,向系办提出申请,经系领导同意后可更换导师。系办定期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形式把握导师制实施情况,及时扶持、督促、调整。
不同学年导师的职责侧重点不同。一年级的学生导师侧重于引导学生角色的转换,二年级的学生导师是过渡和有针对性的拓展,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导师侧重于指导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对于四五年级的学生导师则侧重于进行选课、选专业、学习内容的指导和临床能力的培养。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使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期间,能够适应社会角色的转换,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增加实践机会,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科研能力,掌握一定的科研思维,学会如何做人。
4 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几点思考及存在的困难
我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行的全程导师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困难: ①导师的数量相对不足,由于导师大多数都从事临床工作,临床科研工作繁重,培养学生的有效时间相对不足,这使最初筛选导师时符合要求的导师数量相对较少。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引导,争取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调动导师的积极性。②导师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由于我院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课老师分散在几个不同的医院,学历及经验水平不同,这有可能在学生选择导师时会产生不平衡。关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在介绍导师时尽量全面的突出导师的特长,让学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选择。③由于全程导师制贯穿整个本科阶段,要求导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指导时侧重点要有所不同。在此过程中,有的学生与教师在长时间的接触中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应,需要重新选择导师,这就需要系办制定相应的程序进行管理。④整个导师制实施过程的管理系统不完善。导师的工作不能量化评价,也不能折算成教学工作量,职称评定时也仅供参考,缺乏相应激励机制,尚需要不断吸取经验,摸索总结,逐渐完善临床医学院的导师制。[]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学;大学生;创新课题;实践;评价
[中图分类号] R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0-138-03
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键。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是“十一五”期间教育部为推动创新性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级的直接面向大学生、注重自主性、探索性、过程性、协作性和学科性的创新训练项目,旨在培养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探索未知的兴趣,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1-2]。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带动下,作为培养医学专业高等人才的重要基地,我校自2009年起,开始启动实施“校级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该计划是为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及早接受科研训练,了解学科前沿、锻炼实际才干的一项重要措施。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充分调动了全校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动手能力,促进了高素质合格医学人才的培养。现总结我校实施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工作体会。
1 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的组织形式
1.1 总体指导原则
我校大学生创新计划秉承“自由申请、导师指导、择优资助、立项管理、严格验收”的基本原则。鼓励学生从课外学术研究、实践创新、信息技术开发和发明创造活动等各个方面积极申请,进行有益尝试。选题力求充分体现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和应用性原则。课题分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两类批准立项,划拨资助研究经费。
1.2 合理的监督机制
为了促进课题顺利开展,同时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课题立项批准后,课题组成员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工作;项目组定期填写研究活动进展情况和科研体会,导师及时指导和跟踪研究活动,每月对研究活动作出评价,并给出书面意见和建议。项目研究时间过半,项目组向学校相关部门提交中期研究工作报告,学校将根据项目的实施时间,组织中期抽查。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需要撰写项目验收报告,并附上研究记录等相关材料和研究成果、实物,由学校组织专家进行验收。
1.3 适度的奖惩办法
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参与创新计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办法。验收成绩合格的项目(含优秀、良好、合格)可按规定报销课题使用全额经费。验收成绩为“不合格”或 “项目取消”的项目取消课题经费资助。参加国家、市级等各项竞赛中获得奖项的课题指导老师学校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及精神奖励。课题组成员在年终评功评奖、优秀学生评比、免试研究生、毕业留校等方面,优先考虑。
2 切实可行的选题方向
一个优秀的、有发展前景的课题是一个创新项目成功的前提[3],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首要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2009~2011年3年的统计数据(图1),从立项课题的研究方向上看,平均每年基础科研占31.3%(蛋白质表达、细胞器功能及作用机制,基因表达、致病体鉴定、纳米材料、组织损伤及保护等);临床科研占27.3%(研究疾病治疗、临床检验和疾病发生机制等);药物研究占12.6%(药物作用机制、药物合成、药物成分分析等);管理及人文类研究9.2%(系统研发、教学改革、培养状况调查等);特色医学研究8.4%(保护研究等);中医5.8%(药物活性、纳米材料、医疗设备研发等);护理5.3%(康复、健康调查等)。
各选题紧扣相关学科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反映了学生积极关注学科前沿知识及进展,并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同时学生能立足本专业特点,考虑到科研工作的临床价值,既避免了选题范围过大,无法完成,又注意防止研究面过于狭窄,缺乏空间,使所选课题合理可行。
3 科研创新硕果累累
2009~2012年,3年内我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课题共立项260项,其中重点课题59项,面上课题201项。绝大多数课题能够按照立项计划进行,并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这些创新性成果主要体现为文章,获奖,专利和总结交流等形式。
3.1 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
在形成的文章中,研究性论文占绝大多数,其实验方法科学,数据真实;综述性论文观点新颖,文章逻辑性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反映了课题组成员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扎实的科学实验基础。所发表文章质量相对较高,以2009年为例,在已发表的16篇文章中有7篇为核心期刊,有3篇文章发表至SCI收录期刊,最高篇影响因子达5.0分以上。
3.2 获得数项奖励与专利
在创新课题的带动下,学生们先后获了众多科研成果奖励。以2009年为例,有7项课题分获国家级,市级和校级奖励。其中3个项目参加首届全国医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分获三等奖及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荣获市选拔赛二等奖的好成绩,这是我校学生首次参赛并获此殊荣。此外,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国家级,市级等各类学术会议,并对各自创新课题展开热烈讨论,广受好评。同时课题组成员注重成果转化,获得科技发明专利数余项。
3.3 重视总结与经验交流
绝大部分课题组重视科研的细节,能主动分析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并提出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科研指向性的观点。部分项目能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进行分析和思考,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各课题组能较好地对科研活动进行总结,积累经验并在每年学校定期举办的“大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暨创新能力培养成果交流会”上进行经验交流。
4 效果评价与完善措施
“创新培养计划”的本质是本科生的科学研究活动,通过实施“创新培养计划”活动把教师、本科生紧密地联系起来,构建一种基于课题或问题的本科人才培养途径,逐步形成基于课题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成为主动的研究者,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围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创新性实验,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了研究与教学的统一[4]。
纵观历年立项课题情况,各项课题的选题既能紧扣相关专业的热点问题,又能立足本专业特点,合理选题保证课题按时顺利完成。在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同时,学生们还能够将科研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及时总结,并进行经验交流。这个过程既巩固了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科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增强了实践能力,对今后的临床工作大有裨益[5]。但是,课题实施过程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
4.1 部分学生缺乏自主性
例如,部分项目源于指导老师自身的课题,不能明显地体现学生选题的自主性,达不到对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自主选题能力培养的锻炼效果。甚至个别课题组上报成果为指导老师或研究生科研课题相关的文章。
针对此类情况,在监督机制上,做了相应补充,例如在项目结题验收时要求学生提交原始记录作为验收报告作为支撑材料,同时需要学生注明具体参与哪部分工作,取得哪些成果。
4.2 课题完成质量良莠不齐
大部分课题组能够按照预期进度,顺利完成课题工作。但也存在部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完善,对课题研究方向的相关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对实验操作的难度及设备要求不能适当的评估,加之未能充分考虑到自身实际问题,如学年课程安排,自己业余时间,是否即将要实习等情况。导致部分实验未能如期进行,进度缓慢[5]。
针对此类情况,一方面要求学生与指导老师进行及时良好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总结;另一方面,也对于指导老师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对带教学生加强指导监管力度,在课题设计、研究方向把握、研究遇到困难、时间进度安排,结题报告撰写上的指导进一步加强。
4.3 课题普及程度相对较低
针对于面向个人申请者的“校级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立项课题相对较少,参与学生有限等情况,学校还同步开设了创新团队项目。项目申报者由不超过5人的团队组成,每个项目都是一个集体,组员可以来自不同班级甚至不同院系,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从项目的选题、申请答辩以及实施项目,均须项目组成员通力合作,共同完成。这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2]。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课题,学校在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通过参加创新课题的实践锻炼,对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良好的医德医风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对于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合理兼顾开展创新课题,以及如何提高该项目实施的效果,让更多大学生认可它,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的问题[5]。
[参考文献]
[1] 张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工作简报第一期[R].北京: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6.
[2] 何玉玲,王岚,李莉,等.国家大学生创新课题学生创新理念培养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35-36.
[3] 罗超.对于大学生创新课题的选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6):20.
[4] 吕朴,崔冉亮,戎凯,等.医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课题实践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3):471-472,486.
【关键词】 大学生管理;因材管理;自我管理
1 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
1.1 供需差
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从2001年至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338万,是扩招前的3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
1.2 选材刁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1.3 专业同
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尤其是医学专业类的毕业生抱着不愿找非专业对口工作的心理,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1.4 薪酬低
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据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1.5 缺经验
调查显示,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占63%。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大学里有的是教授,缺的是“教练”。
1.6 怕吃苦
许多企业反映,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差,比较自私,因此不愿意接收应届大学生。
1.7 频跳槽
大学生就业后稳定性差,是造成企业不愿意接收大学生的另一重要原因。企业接收大学生后一两年内流失率在30%以上的达到被调查企业总数的50%。这样同时也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2 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
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象牙塔”式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8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及时完成角色转换。
2.2 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
就业前如何选择职业,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来决定。比如医学专业,你是想从事实验科研还是临床工作,是选外科还是内科。这些都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仔细选择,选择职业和事业成功有很大影响。因此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而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
2.3正确对待挫折的能力不强
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容易丧失自信心,缺乏开拓新生活的勇气,往往易产生“怀才不遇”的失落感,很少从主观上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
3 严峻形势下大学生管理的新思路
3.1 实施分层次的管理模式,做到“因材管理”
大学生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大学过程。贯穿着不同层次的教育管理内容,一方面从大学过程的每个学年来看,其不同年级均有着不同的侧重和要求,另一方面,人的特长、兴趣、爱好不一样。发展方向也不一样,在管理中应注意个体的差异,因人而异,使学生的个性和专长得到充分发展,潜力得到充分发掘,应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防止“一刀切”。如对一年级的新生,一入学,辅导员就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常规管理,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上,强化校纪校规的教育管理,让学生知道大学阶段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良好的品质。鼓励学生适应环境的同时多参加课外活动,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的能力。对大三、四年级学生,由于他们各方面以比较成熟,则应以导代管.尽量给他们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年级辅导员以指导为主,学生以自主管理为主.指导学生分层次的管理模式能真正使我们的管理工作做到“管而不死,放而不乱”。
3.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们要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品格,诸如外在于人的道德教育、心理辅导之类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因此可以结合诸如学生的专业特色,现实问题或国内外重大事件等,举办就业知识等专题讲座、辩论会、征文、座谈会、读书活动、演讲比赛、文艺表演比赛、技能大赛、创业设计等校园文化活动,这不仅对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有益,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对提高学生文化修养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学生通过参加这些内容涵盖了诸如礼、乐、射、御、书、数等诸方面的活动可以达到塑造学生的健全品格,可以让学生返回人性本始之善,振奋正气。
3.3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坚持用学生管理学生。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杰出代表是沟通师与生、教与学的纽带,是学生管理的中坚力量。大部分学生要靠他们去带动和影响。以学生管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立、自理的能力。每周一晚的学生干部例会,要坚持不懈。除了总结、布置工作外,要求干部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自觉增强六种意识,即学习的意识、劳动的意识、规范的意识、竞争的意识、安全的意识、创新的意识。做到六个模范,即学习的模范、劳动的模范、团结的模范、纪律的模范、管理的模范、各项活动的模范。并且引导他们怎样发现问题、检查问题和解决问题。此外,在这些活动中,还要要求学生党员、干部带头,带头亲自实干,带头发挥他们的表率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培养一支具有又快又好的执行工作的能力,工作有新思路、新方法,工作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同学威信高的干部队伍。
3.4必须加强环境建设,坚持用环境影响学生
环境影响每一个人,营造良好的环境是相当有必要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大部分业余时间是在寝室度过。因此我们以寝室为单位,制定严格的《寝室环境建设条例》,实行操行分评比制度,对地面、床面、门面、窗面、桌面、墙面等6个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总的目标是整洁规范,空气一新。对寝室的文化建设,向学生提出了高层次、高品味、高创意的总要求,有效促进了寝室的文化环境建设。使寝室与寝室之间的文化建设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竞争,学生寝室经过全面整治,文明寝室很快增多,受到有关部门和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3.5 实行“师生面对面”多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
以情感人、以心换心,在情感交融中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高校的管理工作者,不仅是学生成长的教导员,人生路上的引航员,更应该是学生的服务员和贴心人。只有以真挚的情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服务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赤子之心,师生才能心心相印、情感相通,从心底里理解老师的教诲和管理,使管理工作在情感交融中顺利开展,达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就是“以情育人、情中有理”。高校的管理工作者,不要在意识上太看重自己的领导地位,在学生面前总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给人一副望而生畏的面孔。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该做到平等待人,在平等的位置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永远和学生站在一起。人是感情的动物,有了平等才能产生信任,相互信任才能产生感情,与学生之间建立了感情,学生才会尊敬你、信服你,才能使我们的理得以贯彻执行。
3.6 建立网络人才库,加强与外界人才交流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该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推销学生自己,信息网络技术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现代化管理手段,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的优越性和重要性。因此每个专业,每个部门应该建立自己的网页,分设“人才库”,把优秀学生的具体表现及获奖情况详细列于其中,通过互联网的形势向用人单位展示学生,实现与用人单位的人才交流。
4 结语
综上所述,当今大学生就业严峻,这个形势我们一时无法改变,作为辅导员,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把管理工作做好,要求我们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作为管理活动的主体,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社会阅历、经济条件、文化修养等情况,把有关制度、管理理念和思想内化为个人内心,真正做到把教育管理和大学生的幸福、自由、尊严、价值目标联系在一起,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现自我管理。要求管理者认真把握学生思想行为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运用正确的方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瑞年,靖新宇.对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7 (12):41-42.
2 殷相国.对大学生管理教育的几点认识[J].绥化学院学报,2007, 27(6): 144-145.
3 杨云霞,周黎明.在医学生中进行感冒药物的社会调查[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7,29(2):92-93.
关键词 独立学院志愿服务解决途径
新形势下,随着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独立学院学生已逐渐成为我国大学生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有效载体,有助于学生沟通、组织能力的提高以及责任心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独立学院知名度的提高,进而提升学校的招生率和就业率。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独立学院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大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从而达到认识社会、奉献社会,并且正确定位社会角色,提高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活动。
一、目前独立学院志愿服务的现状与不足1.志愿者主体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不强
独立学院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每学年,学院都会进行志愿者招新活动,很多新生都积极参与招募。但在参与过一两次志愿服务后,有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目的就演变成了消磨时间、盲从跟风,甚至有的渐渐远离了志愿者服务的队伍。究其原因,从学生构成来看,目前的在校生已基本是90后,且大多来自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从小娇生惯养,经受的磨难较少,在强调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不少学生表现出稳定性不足、服务热情不高的情况,有的志愿者对待工作不负责、不认真,草草了事,甚至把工作当作游戏,淡化了志愿者的价值和作用。
2.志愿者管理制度不健全,激励机制缺失
目前,独立学院的青年志愿者队伍管理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与其他学生组织相比,志愿者队伍统一管理和协调不够,缺乏稳定性,导致延续性的志愿项目建设中断。志愿者培训机制、志愿者档案管理、志愿项目开发管理、志愿工作总结管理、信息归档等,这些制度的缺失致使整个独立学院的志愿服务工作松散、停滞不前。此外,志愿者队伍不稳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激励机制的缺失,志愿者从事志愿活动虽然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回报,但不能就此忽略大学生志愿者的内在需求。
3.缺少系统的长期的培训,志愿服务项目单一化、形式化
随着志愿服务内容深化,对志愿者的服务知识和技能要求也必须提高。对于志愿服务的组织来说,除了熟悉各种志愿服务的知识,更要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不少独立院校也注意到了这点,在一些志愿活动前,会由团委老师对志愿者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但很少有专业性的老师进行指导,而且在特定的志愿活动结束后,志愿服务的培训也戛然而止。大多数独立院校的志愿者培训缺少系统性、长期性、科学性。目前各高校志愿者活动普遍集中在3月和5月,且不少高校都选择帮困扶贫、支教扫盲和公益活动等。在集中的时间里,大量的志愿者在集中的地方做相似性的服务工作,虽然开展的轰轰烈烈,但是形式内容简单雷同,缺乏延续性,沦为形式。不仅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被服务者也会觉得进行了过度服务,严重影响了志愿者形象,歪曲了志愿服务工作目的和意义,得不到原有的活动效果。
4.缺乏必要的资金来源,影响志愿服务的效果
公办院校志愿服务的专项基金通常来源于政府补贴、社会赞助、学校支持等多种途径。而对于一律采用民办机制所需经费投入及其它相关支出均由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的独立学院来说,建立志愿服务专项资金是有一定难度的。在经费问题不能彻底有效解决的前提下,青年志愿者的组织、培训、宣传、奖励等方面的费用都较为紧张,致使志愿者的热情以及一些好的设想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从而影响到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和志愿服务的效果。
二、积极寻求有效解决途径,加快独立学院志愿服务工作发展
1.加强对志愿者培训工作,积极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
志愿者的培训工作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培训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科学的、全面的、系统的工作。其内容包括:加强对志愿者组织纪律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其次,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志愿服务的需要,引导志愿者进行客观的自我分析;再次,加强对志愿者工作技巧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服务技能,定期的培训和针对性活动培训相结合。在志愿培训指导老师的选择上,不仅需要学校团委老师的指导,还需要更专业的、更有经验的资深专家做培训。此外,从资金、信息渠道、科学培训等各方面来看,学校关于志愿服务工作的资讯是有限的,需要到更广阔的平台中拓宽志愿者服务工作,与成熟知名的社会公益组织合作,是一条有效途径。独立院校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不仅能解决部分独立学院志愿服务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还能提供更丰富更新颖的项目供志愿者挑选参加,同时还能给予志愿者更为科学的培训和更先进的志愿服务管理模式。对社会公益组织而言,可吸纳更多的青年学生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来,扩大该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这一合作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2.完善志愿者管理制度,加强有效地激励机制
志愿活动是一项非营利性的工作,要想得到长足有效地发展,就必须得到社会和学校的关注。首先,管理部门要整合学院资源,将志愿服务正确定位,使志愿服务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其次,志愿者管理部门在进行志愿者招募过后,要及时进行志愿者注册、登记、发放登记证,完善志愿者注册管理制度。志愿者管理部门需要对现有的志愿项目进行合理划分,将志愿者按照注册情况分入不同的项目类型,同时还需要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新项目开发。再次,对已注册和已确定服务项目类型的志愿者,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系统科学的培训,保证志愿服务的质量。最后志愿者管理部门要建立志愿服务总结,信息归档和志愿服务考评等制度。为了让志愿者能够长期稳定的进行志愿服务工作,在管理方式上除了严谨的行政管理制度,还需要健全激励机制。从学校层面肯定志愿者工作,在学院的评优评奖等表彰活动中,加入志愿服务的奖项,树立志愿者榜样,对于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对其在党员发展、就业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有些志愿者在与特定的社会群体或者个体接触后,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学校的心理指导部门应及时为其提供相关的心理辅导。
3.建立稳定的志愿服务团队,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
随着独立学院规模的扩大,志愿组织规模也日渐增长,加之90后学生活跃的思维,需要不断创新和拓展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将一群富有热情,兴趣相似的个人集中起来,发挥集体优势组建志愿团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志愿服务不仅可以激发个人的内在动力,还可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独立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建立专业性较强的服务团队,打造特色品牌。在对专业团队进行相关指导和培训中,除了进行基础的志愿培训,还需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团队服务能力,走科学化和持续化道路。通过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可以带动志愿服务活动,深化志愿服务内涵,扩大志愿服务影响。建立特色志愿服务品牌,要依靠媒体的力量,形成一定的宣传趋势,扩大社会影响力,从而保证了服务项目持续有效地开展。
随着独立学院志愿者队伍迅速壮大,在发展中难免会出现新问题、新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广泛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创新志愿服务组织形式、健全志愿者工作管理机制,促进大学生社会道德形成和独立学院志愿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利平.独立学院医学生开展社会志愿服务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1).
[2]丁炫凯.浅谈高校志愿者工作的现状[J].中国市场.20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