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管理创新

企业管理创新

时间:2022-04-01 22:49: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管理创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管理创新

第1篇

企业管理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课题,在企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催生了一系列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在学术界也出台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以指导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践,这些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又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检验,适合企业发展的成果得以延续和发展,不适合企业发展的成果逐步退出市场,而这往往以大量企业管理的惨痛失败为代价,总体说来,创新是企业管理发展的一条主线,没有创新,就没有企业的现代化,没有创新,企业管理就不能与时俱进,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企业管理创新成为企业永立时代潮头,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因此,企业管理创新成为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进入新世纪以来,企业管理创新促使企业从以逐利性为唯一发展目的逐步转化为兼顾社会责任,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目的,这一转变本身就是企业管理的创新,这一创新,是企业步入了现代企业的行列,不但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为企业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收入,而且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助力,企业管理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涵义

 

在1912年,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之后将其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企业管理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各项职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适应内外部环境发展需要,最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系列工作。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科学的精髓,指管理者用系统理论形成一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最终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综合效率、效益的不断提高。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一)管理创新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企业管理的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有企业管理已由单纯生产型管理向生产经营型管理转变。在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国有企业被推入市场,正在向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转变,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切都已表明,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大加强,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体系发育不断完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国有企业必须摆脱旧的管理思想的束缚,勇于创新,建立新的管理制度、管理体系与管理方法。

 

(二)管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要求

 

目前,我国正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因此,对于知识型企业来说,必须以知识型人才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点,以创新为基础内容,把企业建成一个信息密集、人才密集和知识密集的综合体。

 

三、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融资渠道不畅

 

在创业初期,企业缺乏风险投资扶持和合法借贷担保的理念;在发展高峰期,企业又很难找到合作伙伴来实现新资本金的注入。在直接融资方面,企业由于受资产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在证券市场上举步维艰;在间接融资方面,部分企业由于投资项目的市场和技术风险较高,前景渺茫,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

 

(二)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在创业初期,企业借助多年的科研成果,可以迅速发展起来。一旦原有产品生命周期结束,企业将面临缺乏新产品匮乏等问题。部分小企业因规模有限,财力不够雄厚,难以再推出新产品。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虽然有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基础性研究不够,一味模仿,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产品市场空间有限,在激烈的竞争中可能随时被淘汰。

 

(三)企业产权制度不规范

 

部分企业是国有企业改制后的单位,因产权关系模糊,企业的经营机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适,将阻碍企业的规模扩大,直接影响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使企业无法按照规范的股份制企业运作,如:内部持股和上市募集资金等。企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只有完善这种不成熟产权制度。

 

四、促进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措施

 

(一)转变观念,把管理创新作为企业经营战略思想

 

企业管理创新的最大障碍是观念的落后和陈旧,现在许多企业领导还没有形成现代化管理的思维模式。“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的专题调查显示,以创新作为企业家精神核心者为47.7%;各项创新中最困难的是“观念创新”者达到42.7%。因此企业领导要切实认识到在当前经济竞争形势下管理创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树立“科学管理兴国之道”的思想。

 

(二)建立有效机制,培养职业化的企业队伍

 

要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必须注重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个主导管理创新前沿和领导市场竞争潮流的企业家阶层。在这方面我们要结合我国国情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权、责、利一致的原则下,建立一套科学、公正的考核、晋升体系,完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使经营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在干部人事制度上,建立经营者人才市场,引进竞争机制,通过市场机制把企业家这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国家也要采取措施建立企业家资格认证系统、人才交流市场、继续教育培训机制等,以促进我国企业经营者的职业化。

 

(三)构建创新文化,形成良好的管理创新氛围

 

要形成强烈的创新认同感,培育企业强烈而持久的创新价值观:完善企业创新机制,形成强大的创新动力;设计创新文化网络以及创新文化利益,宣传创新的价值观念并以此感染员工。

 

(四)加快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促进管理创新

 

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解决企业资源市场配置的微观机制问题的是制度创新,也就是说,通过制度创新使企业成为富有活力的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经济细胞。解决企业内部资源如何组合的是管理创新,使之尽可能多地产出的问题,也就是建立起面向市场的内部组织框架,形成产品行为激励、开发活力体系以及高效运作的机制。

第2篇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创新 途径

管理创新是企业的内在属性。对于一个不断在市场竞争中磨砺、不断谋求发展的企业而言,适时、适当地开展管理创新,既显得十分必要,也显得十分自然。很难想象,在残酷、激烈的市场中,哪一个企业在管理上固步自封而能够存活下来。但我们必须同时认识到,管理创新本身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风险,不恰当的管理创新,或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不仅不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反而可能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害,甚至可能将企业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管理创新进行理性的思考和认识,指导我们的企业科学地开展管理创新。

一、管理创新的界定

1、管理创新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国际、国内对于管理创新并没有一个统一、全面、准确的定义。持不同观点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为管理创新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根据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所阐述的“创新”的含义,中国人民大学王建军博士认为:管理创新,就是把新管理要素或要素组合列入企业管理系统,使之具有新的功能和创新活动并创新效益,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较为稳妥的表述,我们暂且采用这一定义。

2、管理创新的目的

对企业而言,无论是进行具有全局性还是局部性的管理创新,其目的都在于变革和改良企业各类资源的配置方式,提高企业利用各类资源的效率,提升企业的效益水平,更好地适应当前及未来各种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好地实现企业未来的发展愿景。

3、管理创新的内容

管理创新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知识、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等方面的创新。按照管理职能的不同,管理创新可分为目标、计划、实施、控制、领导、组织、人力资源等管理职能的创新。按照业务组织的分类,管理创新可分为管理模式创新、竞争战略创新、业务流程创新、标准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制度创新。按照职能部门的不同,企业管理创新可以分为研发管理创新、生产管理创新、市场营销创新、供应链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财务管理创新、信息管理创新等。

4、管理创新的主要阶段

根据管理创新方式的不同,管理创新可以分为全新型管理创新和引进型管理创新。这两种管理创新所需经历的过程基本相同。

第一阶段:发现问题。这也往往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起因所在。在企业的运营中,企业的管理者面对竞争对手,经常能够感受到企业自身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差距,致使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缺乏竞争优势,又或者管理者居安思危,感觉到企业在提高效率、培养竞争力的过程中,某些方面明显还有改进的空间,促使管理者对企业运营、管理中的问题进行界定并探究原因。

第二阶段:寻求创新方案。这一阶段是全新型管理创新和引进型管理创新的主要区别阶段。企业既可以根据所发现的问题,采用全新的思想或方法,自主发明和实施全新的管理方式来进行改进,这就是所谓的全新型管理创新,也可以从外界借鉴已有的管理理念或方法,即所谓的引进型管理创新。一般而言,企业会从不同的角度,就某一方面的管理内容选取多种创新方案以备选择。

第三阶段:评估和决策创新方案。根据自身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必须对创新方案进行评估和遴选。全新型管理创新未必经济,引进型管理创新又未必适应企业实际情况。又或者,其所寻求到的创新方案的效果未必就能超过目前既有的运作方式,是否进行管理创新还不一定。但无论如何,企业都必须全面权衡之后作出一个决定。

第四阶段:管理创新实施阶段。管理创新必然涉及新技术运用、业务流程改造或者人力资源调配,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必须积极稳妥地予以实施。如果没有一套经过深思熟虑的实施方案,或不能及时调整管理创新的步伐、步骤,又或不能获得员工理解,往往可能导致管理创新的半途夭折。

二、管理创新的动因和阻力

前面已经提到,管理创新存在一定的风险。要想成功地实施管理创新,达到预想效果,必须对有利于企业管理创新的因素加以利用,对阻碍管理创新的因素予以化解和排除。

1、管理创新的动因

(1)外部动因。一是新思想、新技术的出现。一种新的管理思想、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往往可能推动整个行业管理方式的转变,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忽视新思想、新技术的运用,就很有可能使企业的管理方式趋于落后。二是社会和文化环境的改变。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都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需要企业不断对管理方式进行调整,更好地适应这种改变。三是资源环境的约束增强。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膨胀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人们越来越普遍认识到很多资源不可再生,生存环境一旦破坏难以修复,从而使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这也对很多企业的管理运营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适应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四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水平提高的结果,是可供人们选择的新产品、新服务越来越多,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必须不断进行自身调整,提高生产力。

(2)内部动因。企业管理创新的主体不只是管理者,也包括被管理者。企业管理者总是在追逐成本的最小化、利润的最大化,这促使管理者不断寻找企业运营管理中不合理、效率不高的环节,谋求改良或改革途径。同时,受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企业管理者有一种自然的危机感,主动寻求创新、超越竞争对手的方式和方法。而对于被管理者而言,他们是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的受众,按照组织行为学的理论,这些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是否合理,也直接关系到被管理者的工作满意度,关系到被管理者自身价值的实现,对他们而言,也有一种改良管理方式的愿望,这种愿望也同样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内部动因之一。

2、管理创新的阻力

尽管企业管理创新有着有利的外部、内部动因,但它的推行绝不可能一帆风顺,它必然面对以下一些因素的阻力。

(1)文化因素。企业文化伴随企业的成长不断强化。在中国,受东方文化的长久熏陶,企业普遍较为缺乏创新、冒险精神。另一方面,存续时间越久或者规模越大的企业,愈加趋于保守。对于这些缺乏创新、冒险精神的企业来说,他们往往会担心创新的管理方式可能导致企业的状况不如从前,会使企业走下坡路。

(2)利益因素。在特定的管理模式下,总有部分管理者或被管理者获得一些特定的利益。一旦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很有可能触动他们的利益,甚至让他们砌底失去特定利益。一经权衡,这些既得利益者会采取各种方式抵制管理创新的推进。

(3)习惯因素。对于一些长期在某种管理模式下工作的管

理者和被管理者而言,他们已经习惯于他们日常的工作方式、内容,害怕适应不了新的工作方式和内容,或是无法掌握新的管理技术,从而对管理创新怀揣一种抵触情绪。

(4)认知因素。尽管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同样重要,但是相对于科技创新而言,管理创新显得较为“隐性”,且其产生的效果,往往没有科技创新带来的效果那么直接,因此往往也容易得不到足够重视,难以保证实施力度。

三、企业增强管理创新能力的途径

1、建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创新的主体是全体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他们都有可能成为管理创新的发起者和执行者,缺一不可。因此,必须在企业建立一种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帮助员工培育和建立创新观念,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始终依靠创新。一旦企业全体员工建立起了乐于创新、勇于创新的价值观,企业的发展也就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例如,海尔连续14年以年均82.8%的速度高速前进,就得益于其创新型的文化激发出的发展活力。

2、建立有利于管理创新的组织结构

从西方企业的创新实践来看,为了应对日益变化多端的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增强管理创新和适应能力,其组织结构逐渐朝着三个方向发展:一是小型化。即对企业进行“化大为小”,把大公司分解为小公司或模拟小公司,鼓励小公司担负职责,激发创新活力。二是扁平化。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层次不断增加,企业的管理呈现官僚式的低效率,因此目前很多企业开始在组织结构设计上采用管理层次很少的扁平结构。例如日本的丰田公司,从总裁到第一线基层管理员工之间只有五个层次。三是有机化。也可称为组织结构的柔性化。有机的组织结构类似一个生命有机体,这种组织结构在复杂多变的条件下显示出良好的适应性,可以及时地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灵活而有效地反应。对我们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而言,在一味强调“做大做强”的同时,也应该向国外先进企业学习,吸收借鉴他们这些优化组织结构的做法,不断增强自身创新和适应能力,才能在复杂激烈的未来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3、建立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分享机制

21世纪是属于知识经济的时代,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不断更新,企业必须努力将自身打造成学习型组织,才能不断从外部吸取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才能保持企业的知识、理念不至于落后。而外部不断更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正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源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实质上也正是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对这些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加以吸收应用的过程。与此同时,当外部这些新的东西吸收到企业内部后,还应当建立起知识分享机制,每个员工都奉献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并随时可以学习他人贡献的知识,互通有无,更加有利于企业员工的知识积累。

第3篇

我国企业发展与西方企业发展存在两大差别,其一是起点不同,其二是发展过程不同,但却要与西方企业在同一个时间截面、同一个国际市场上竞争,其竞争力如何显而易见。研究企业管理发展的动力与基本规律,分析形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对于建立我国企业发展模式,实现企业管理水平快速累积,根本改善我国企业的竞争地位,意义重大。

2企业管理发展规律

企业管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就是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IE)技术产生和不断发展的过程。IE作为支持企业管理目标实现的两大技术之一(另一类技术为工程专业技术),始终是问题导向的技术。泰勒制产生的基本动力就是资本原始积累后社会生产力大发展对企业现场成本和效益目标的不断追求。随着企业管理范围、管理目标的不断发展,IE也从产生出其主要解决现场作业问题的技术(如工作研究),发展到车间(如物料搬运)、企业(如计划、控制、产品开发与营销管理)。信息技术的产生,供应链、企业资源计划、敏捷制造等理念的提出与应用,更实现了IE应用范围从单一企业到区域和社会协作的跨越。这反映了IE的研究内容与控制边界不断扩大的过程。同时,由于高层次IE技术,是以下层IE技术作为其组成内容并吸收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有效实施要求下一层IE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故各层IE技术之间存在着天然的顺序性与连续性,不能跨越,也不可颠倒。正是由于这种包容性,在企业应用高层次IE技术时,低层次IE技术仍旧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IE的不断累积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企业独特的核心能力,支持企业的发展与竞争。这是被发达国家证明了的基本规律,美国这样走过来,日本、欧洲、韩国亦然,中国也不可能例外。图1反映了上述发展规律,同时也显示了不同层次的IE技术与经济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全球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IE的问题导向发生改变。管理目标从T(Time,时间)、Q(Quality,质量)、C(Cost,成本)基本需求转变为对T、Q、C、S(Service,服务)、E(Environment,绿色)、K(Knowledge,知识)的全方位竞争。IT的应用提出了新的问题,但计算机的应用,并不能代替人。相反,由于工作的复杂性、多样性的增强,对人的素质与技能要求更高,人在经济中的作用不是降低了,而是更大了。因此IE技术在IT时代将具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如何建立更为有效的IE与IT捆绑发展的作用机制,是现代IE不断探索的新的研究内容,包括各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全新组织、经营理念以及应变能力的全新需求。

后工业化时代作为知识经济的准备期与萌芽期,为知识经济全面展开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从企业管理发展的视角进行研究,则表现为在建立了高水平的生产管理基础平台、实现企业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的转变之后,企业信息化工作全面展开并取得巨大成功,而以IT作为基本支撑技术的现代IE技术取代经典IE技术,系统IE技术成为企业中支持企业管理目标实现的核心管理技术。如图2所示。

图2中的生产管理基础平台是指企业应用工业工程等基础管理技术,实现企业在标准作业、设备、流程、人员素质、企业文化、企业制度规范等方面的累积状况,以及对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和信息化工程支持的能力。信息化平台则是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结合形成的最新成果,包括3C、ERJP、PDM等有效实施所需要的管理基础。因此,信息化平台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生产管理基础平台基础之上,也就是在后者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才需要全面建立信息化平台。只有不断缩小生产管理基础平台与信息化平台之间的差距(“平台差”),才能保证信息化平台的实施效果。

3我国企业管理发展的现状与任务分析

一般说,人类社会经济按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的顺序发展。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广泛应用带动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而我国仍需完成工业化进程,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富和技术支持。同时,我们与发达国家共处同一个时间层面和国际市场环境中,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实现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因此,工业化与信息化双重任务,决定了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并存的二元经济,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特征。也决定了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和累积,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并行发展。然而,我国在经济形态、科技发展水平、社会生产力发展三个动因中与国外存在巨大差异,造成我国企业管理成熟度不高,对企业信息化的支持能力严重不足,管理基础成为制约信息化有效实施的瓶颈,必须加快管理基础的累积。

同时我国企业管理基础薄弱,经济成分复杂,又处于刚刚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不高,我国企业在管理基础上也表现出一种显著的多层次性。管理的累积性和不可跨越性决定了三个层次的企业不能采取同样的发展策略,必须针对自己现有的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选择适当的管理创新模式。因此,我国企业对IE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如表1所示。这也为我国的管理科学研究工作提出了重要课题。

4我国企业应用工业工程的管理创新

4.1工业工程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状况

事实上,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我国企业就已经开始了朴素的工业工程技术的尝试。如在设计、施工和生产过程中运用的一些优化、提高效率的技术革新方法(这些方法确实是工业工程技术的应用);为提高效率、改善管理而开展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青年突击队、“两参一改三结合”以及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尽管这些活动是在没有系统了解和掌握工业工程理论与技术的条件下不自觉地应用,也没有持之以恒地推广,但确实取得了一定的实施效果,初步证实了工业工程技术对我国工业的发展也很重要。

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全面实施,以Motorola、OTIS、德国大众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外先进企业的进入,在带来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工业工程技术在中国相对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改革开放较早、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的一大批国内企业也开始了工业工程的应用。90年代,工业工程学会的建立,与工业工程正式教育的全面普及,开始了中国工业工程作为一门学科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90年代中后期,大量的内地企业开始应用工业工程解决企业的管理问题。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据不完全统计,在大陆已有上百家企业不同程度地应用工业工程,涉及到汽车、钢铁、机械制造、家电、建材、信息等十几个行业,包括第一汽车集团、一汽大众有限公司、广东科龙集团、广东美的集团、深圳华为公司,以及东南沿海的众多企业,都已经应用工业工程作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广东科龙集团是国内较早有计划、系统应用工业工程实现企业管理积累与创新的企业。表2反映的是科龙集团管理基础改善活动开展的基本过程。科龙的实施过程反映了管理累积的基本模式,通过较短的时间就实现了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改善。科龙的经验证明了工业工程对于我国企业,也同样是实现管理积累的基本手段。

企业应用先进技术必须依靠IE从管理基础的改善和积累入手,才能取得预期效果。这一点对任何国家、任何企业都适用。我国目前已经有一部分企业认识到这一点,按照管理的基本发展规律,成立专门的IE部门,从改善现场管理入手,系统应用IE,如深圳华为、一汽集团等。

表2科龙集团通过管理累积实现企业竞争力提高的过程

推广工作与研究内容效益效果

应用IE的准备阶段(1990年~1994年)

1.香港上市准备

2.上MRPⅡ

3.基础IE培训,生产线均衡化

4.动作研究,时间研究,节拍优化

5.定岗定编

1.规范了企业的运作模式与管理方式

2.CA的MRPⅡ应用企业A级认证

3.思想和技术的积累

4.节拍48s36s28s

5.生产线产能平稳达80%以上,基本实现混流生产

全面应用IE阶段(1995年~1998年)

1.现代IE推广总体规划

2.冰箱公司经营管理DSS

3.生产系统柔性研究,合理生产品种与生产水平

4.人力资源规划

5.供应系统的期量标准优化

1.确立了应用IE的思路与发展的研究方向

2.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辅助手段

3.消除了生产线的瓶颈,实现产能优化

4.提高企业人员素质

5.采购库存大量降低,节约流动资金2000万元

CIMS工程的开展(1998年~2000年)从企业素质、人员素质、管理基础、战略方向等方面为企业应用先进技术实现腾飞准备了条件

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则是在实施先进管理理论的过程中,发现只有通过IE改善企业管理基础,才能保证先进理论的实施效果,而反过来开始IE的应用。成飞就是在实施CIMS工程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转而系统应用IE,将工业工程列为重点实施项目。而制造资源计划与工业工程相结合是该企业CIMS工程取得显著成果的重要手段,为企业奠定了良好的管理基础。按照“准时制”、“零库存”的管理理念,开发出了以产品生产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的成功应用,优化了生产管理过程,加快了生产计划和完成情况的反馈速度。上海易初摩托车厂则是在实施ISO9000的过程中发现了实施IE是ISO9000能够取得成效的必然选择,必须通过IE的应用实现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这些企业的应用模式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管理的累积性和顺序性,应用IE技术改生产管理基础平台的水平,是企业不能跳过的阶段,必须遵守。

4.2我国企业工业工程应用规律及发展策略

对我国企业应用IE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不论自发、非理性的应用,还是系统、有计划的实施,都已经证明了IE是解决两元经济环境下我国企业困境,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本手段。在当前我国两元经济情况下,为了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必须实施IE,这是不能跳过的。研究IE与IT共同发展、共同作用的模式,对于实施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共同完成的双重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

针对我国现有企业在IE应用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与规律,总结经验,分析教训,我们认为在两元经济目标的作用下,我国企业工业工程应用的基本策略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必须遵循累积性与顺序性规律,路不能省略,但可以在更高速度、更高水平上实现快速累积。科龙、一汽、华为、海尔等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以参考的管理发展模式。

2)我国企业发展的多层次性,决定了我国工业工程的应用也必须体现这种层次性,并进而体现出外资向内资、从东向西、从沿海向内地的扩展阶梯性发展趋势。因此,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企业必须采取不同的IE应用模式,应用不同层次的IE技术。

3)企业应用IE必须与企业特征结合,进行机制创新,创造适合自己特色、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创新模式,努力缩小“平台差”,为信息化工程提供支持。

4)“设计-改善-信息化”的复合型管理模式,即“IE+IT”模式,是我国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基本模式,如图3所示。

第4篇

一、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企业发展一年靠机遇、十年靠制度、百年靠文化。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际著名的兰德公司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企业的竞争力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产品层,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企业的服务、成本控制、营销、研发能力;第二是制度层,包括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外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第三是核心层,包括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稳健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

第一层面是表层的竞争力;第二层面是支持平台的竞争力;第三层面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从这一结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为五大功能: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辐射功能。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多项功能,可以形成一种上下和谐、内外一致的合力,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器,对加强企业管理起着根本的作用。

二、管理创新的概念及其方向

管理创新指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于创新,持续不断的创新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障,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创新能力的强弱是衡量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的最重要的标志,也是决定企业市场地位和成长潜力的基本因素。加入WTO后,我国企业按照市场经济模式和国际惯例规范运作,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在管理创新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仍然要不断扩充新内容:

1.企业战略创新。当今企业已进入战略竞争的年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战略思维、战略定位的竞争。企业战略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整体谋划,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它涉及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企业使命的确定、企业目标的建立、基本发展方针和竞争战略的制定等。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不管是否要做出书面的战略规划,企业战略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并且还需要进行充分论证和在企业内部取得统一认识。因此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要认识到战略思维是管理创新的灵魂和核心。

2.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当今国际管理的最新趋势之一是以人为本。其含义是满足人在生存、相互关心、成长方面的需求出发,调动个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发展兼顾员工发展,通过制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等方式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双赢”的格局。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对于企业来讲,目前最需要的是拿出具体实施办法和可行措施,实现“人才强企”,关键在于抓好优秀的经营管理、科技人才和技术个人队伍。

3.协调发展,当今管理创新方向之一。企业积极推进协调发展,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进一步拓宽了管理创新的领域,改变生产方式,整合资源,减少对土地等资源占用和浪费;加强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协调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树立企业公信力,使之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国际化经营管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在国际化经营中实现管理创新已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生存竞争的、现实的重要课题。企业必须学习运用贸易规则规范自己,有效保护自己。只有本国企业或行业组织,政府才能进行反倾销调查,因此反倾销是企业行为,应诉主体是企业。企业要主动运用“两反一体”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在“走出去”过程中防范风险。

5.制度创新。制度的先进性要靠管理来维系和体现,对管理变革的巨大需求在迅速增长。要建立责、权、利相结合、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企业管理制度。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必须从企业目标、技术、制度、机构和结构、管理环境等多方面考虑,进行管理创新,推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创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正在成为企业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从上述企业管理创新的表述来看,主要体现在制度建设、人文管理等方面,这反映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创新有效的手段和工具。

1.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企业精神是它的核心部分。企业文化能使企业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执行力。在企业内部,约束力和凝聚力都是搞好人事管理、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执行力是有效地组织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条件,而企业文化正是要求企业成员在企业及与企业有关的活动中,总是按照企业的各项标准来规范自己。这种难以摆脱的建立在自觉自愿基础上的约束倾向,正是实现企业凝聚力、约束力和执行力的基本条件。

2.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它是企业中每位员工在从事集体的、有组织的劳动过程中,为了进行有效劳动所必须服从、遵守的一种行为准则。但是企业仅仅依靠制度来约束员工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约束力最终是为企业的经营生产、生存发展服务的,要靠企业中最活跃最富有潜力的人来执行、实施。如何使职工把客观的约束变为自觉的行动,尽职尽责,这就需要运用有效的途径、手段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对企业来说,在调整战略方向、精简组织结构、畅通管理体系,适应经济发展要求,通过企业文化实现管理创新,使制度的禁锢变为员工的动力、企业的活力。

3.企业文化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建立企业利益共同体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作用是相同的,因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注重人的因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努力开发企业员工的潜能和智能,激励和调动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企业文化也同样是要创造一种充满热情、互相信任、和谐融合和催人奋进的良好心理环境,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4.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传统。它以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将企业内部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这种价值取向的一致性,集中体现在企业精神之中,构成了企业的灵魂,成了企业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通过企业文化创新企业的激励考核管理制度,使员工个人奋斗目标统一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上来。在宝洁公司,企业会帮助每一位员工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人才的吸引力可想而知,宝洁公司因此而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这样企业文化使员工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使员工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感觉。

5.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现就是企业形象。企业形象的形成和建立使企业的服务质量、人员素质、专业技术、公共关系在社会和客户心目中形成总的印象;企业形象不仅是社会公众所关心的事,而且与企业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内在联系;企业形象不是一天两天,一月半月就能形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时间培养,对企业的管理模式也有着长远的影响。

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也可以发展,但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却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就像是企业的灵魂,通过企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表现出来,使企业不断向前发展。企业能否成长为世界级企业,成为百年企业,与企业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企业文化关系到企业的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管理创新能力也反映出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就。

第5篇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管理创新;措施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社会已步入到一个以知识和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新时代,创新也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电子商务的推动下,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是企业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企业要想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获得生存与发展空间就必须从企业管理入手,持续推进企业管理的思想理念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创新,才能使企业顺利时代潮流,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也得到了空前快速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那种传统落后的企业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有前途的企业纷纷开始谋求企业管理的创新改革。与此同时,国外一些先进管理理念的引入,则为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成功经验,树立了改革创新的信心。企业作为获取经济收益,实现生产价值的主体,其生存与发展极度依赖于市场,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方针和管理决策也都是以市场形势和基本导向的。因此,企业管理的创新绝不能是盲目的创新改造和照搬引用,而是要抓住企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迫切需要改善的薄弱环节来进行创新的。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应是立足于企业实际,以适应市场经济形势,满足市场需求为创新改革方向。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经营目标、组织框架、经营形势以及人力资源、生产技术等企业资源并不都是完全相同的,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特殊性,同样的管理制度很难在两个企业中达到同样的管理效果,如果盲目照搬的话,则很可能适得其反。因此,企业管理创新在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经验的同时,必须立足于企业实际,切不可完全照搬、盲目套用,为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其次,企业管理创新也不能缺少战略指导,不能没有方向重点,必须要审时度势,全面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从企业发展大局出发,制定科学的创新改革战略,才能使企业在管理创新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和途径

1、管理思想理念的创新

思想理念是一切行为的先导因素,企业管理创新要想获得成功,取得突破,就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改变计划经济时期那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管理思维模式,打破旧的管理体制下的条条框框,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新时期,企业面对市场经济新形势,首先应当企业经营方面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提高企业适应市场形势的能力;在内部管理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革除墨守成规的上下级强制性管理,树立民主、平等的管理思路,使企业全体员工能够在企业的管理创新中形成上下一心的管理氛围。

2、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

组织结构创新是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内部高效运转以及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关键。企业组织结构创新,就是要依据企业内部生产、管理需要,结合外部市场环境,通过合理设计组织结构框架,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明析、协调流畅、运行高效的管理体系,来保证企业管理创新的实施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从而为企业降低管理成本,创造更多的价值,带来更多的效益。企业组织创新应裁彻过去一些臃肿多余的部门和岗位,并根据新的管理需要成立部门,增设岗位,同时明确部门和岗位职责,合理组织和安排人员。新时期,企业可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契机,建立网络企业和相应的网络营销部门,拓宽企业销售渠道;加强与其他企业的交流协作和资源共享,通过战略联盟、业务外包等形式使组织结构创新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3、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企业制度创新是企业各项创新活动的根本保障,都依赖于制度创新得以固化并发挥作用,使企业在完善的制度保障下,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制度创新也是管理创新的最高层次。企业管理创新就是通过不断的研究、探索,并通过对企业相关经验的借鉴而对企业现有的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如分配制度、生产制度、技术研发制度等进行进一步的规范、明确和完善。新的时期,我国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都在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创新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并取得突破。如产权制度改革、股份制改造以及企业内部的用工制度创新、约束激励创新等都成为当前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方面。

4、人力资源创新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经营模式的变化,使得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人才逐渐成为企业第一战略资源的情况下,企业人力资源创新也成为了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当今企业间的竞争与其说是资本、技术的竞争,更不如说是人才的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如果没有人才的支撑,那么企业将注定无法获得生存发展,企业的管理创新也无从谈起。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措施,如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增强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扩大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还可以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合理地调配和使用人员,使企业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有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支撑,必然会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孙思雨 许亚东 杜宗棠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婷婷.浅析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J].中国商贸,2011

第6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理论

企业管理需要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组织、计划、控制和领导等各种企业职能,对企业多种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以便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发展需要,最终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经济学家约瑟夫•熊皮特在1912年首次提出了创新的理念,企业管理科学的精髓就是企业管理创新。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意义

(一)企业管理的创新可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能够健康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企业的与时俱进,企业的战略目标要根据时代背景和技术水平的发展进行不断的调整,及时的进行企业管理的创新。世界上大多数成功的企业之所以能够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们不断的在进行管理的创新。

(二)企业管理的创新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不可否认的是,企业创办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就是对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管理创新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能帮助企业实现收益的最大化。管理创新的成功与否和企业是否获得了显著的效益密切相关,不管是企业眼前的效益还是长远的效益,都可以通过进行管理创新来实现。

(三)企业管理的创新是社会市场经济创建的有利条件。

近些年,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生产经营型的管理逐渐代替了原来单纯的生产型管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中逐渐被推入市场,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些现代企业制度逐渐建立起来,慢慢向着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转变。

二、目前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企业在最开始创业的时候,借助经济和科技可能会迅速的发展起来。但是一旦原有的产品生命周期结束,企业就会面临缺乏新产品的尴尬境地。企业实力有高有低,一些较强的企业,虽然拥有大量的技术资金,但是因为缺乏创新能力,就可能会一味地对其他企业的产品进行模仿,缺少自主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连生存都存在着危险,随时都有可能被淘汰。

(二)企业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企业管理体制对企业长远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很多企业都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会对企业规范的管理权限产生不良的影响。还有些企业管理者以为的模仿国外企业的管理理念,他们认为国外企业的管理理念都比较先进,对企业创新管理的理念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国外企业的管理理念照抄照搬,不考虑自身企业的实际。

(三)企业管理者素质低。

企业管理的科学水平和管理者的素质密切相关,企业管理的创新需要高素质的管理者。想要对企业的管理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就应该充分发挥管理者的聪明才识。但是目前我国的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着一个现象,那就是管理者的素质整体不太高。可能部分管理者生长在教育体系不太完善的时代,根本就没有条件去接受系统专业的知识培训。

三、企业管理创新的措施

(一)构建企业创新文化。

企业组织发展的灵魂支柱是企业的创新文化。企业想要实现管理的创新,得到员工的认可,就要尽快的建立一种健康向上和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可培养企业管理者创新价值观,确保企业员工能够形成企业创新认同感;第二,为创建优良创新氛围,企业可以构建管理创新的软环境。再次,企业可以对企业的创新英雄人物进行大力的表彰,积极发挥榜样的作用。最后,企业想要形成强大的创新动力,还需要对企业的创新机制进行逐步的完善。

(二)加快管理制度和发展战略的不断创新。

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创新体制对企业资源市场配置的解决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提高企业活力。建立面向市场的内部组织框架,形成产品行为的刺激,可以解决企业内部资源如何高效组织的问题。

(三)提高企业管理主体的创新能力。

企业管理创新策略的制定者是企业的管理主体,为了有效进行企业管理创新就要提高企业管理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管理主体的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为了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做出判断,就要对企业管理主体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进行培养,这样就能使管理者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根据经济市场的变化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时刻对经济市场最前沿的信息进行掌握。其次,企业管理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冒险经审核冒险意识。

【参考文献】

[1]毛萍萍.浅析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理论发展创新的理论依据[J].智富时代,2015(12)

[2]姬东霞.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研究视角与方法综述[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2)

第7篇

 

一、经济新常态的定义及特点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特征即所谓的经济新常态。经济新常态就是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经济的可持续、均衡发展,重点是经济结构的调整,以经济增长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刺激经济增长,而不再追求经济总量、GDP的过度无序增长。经济新常态有以下三点明显特征:一是增长速度的新常态,经济从高速增长逐渐趋向中速增长;二是调整结构的新常态,经济结构从不均衡向均衡方面过渡;三是宏观政策的新常态,政府决策从总量宽松、粗放刺激转向总量稳健。

 

二、煤机企业的发展现状

 

从整个煤炭行业角度看,2015年以来,在煤炭需求放缓、过剩产能难以消化、控制煤炭生产总量强度加大、国际能源价格下降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煤炭经济运行形势急转直下,产销量持续下降,库存居高不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增加,亏损面进一步扩大。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态势在短期难以发生改变,煤炭价格持续走低,煤炭企业运行形势严峻。煤矿企业节支降耗要求迫切,煤机设备的采购、维修量锐减,煤机企业经营举步维艰。

 

众多煤机企业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人才储备较少,高水平科技人员稀缺。再加上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特别是研发、激励机制相对滞后,科技人员创新动力不足,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较少。外部市场缺乏有效的竞争策略,整体策划能力不强,多数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始终未能摆脱依赖内部市场发展更加剧了煤机企业经营困难的窘境。

 

三、煤机企业的管理创新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煤机企业只有通过管理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觅得一线生机。煤企管理创新的重点及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煤机企业应以助推高产高效矿井建设为宗旨,以高性能、高可靠性、智能化、高端化的采掘、支护、运输、洗选、提升等成套装备为今后的研发重点,集中优势资源攻关主导产品、成套装备设计技术、生产工艺。在确保煤机主导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企业的发展方向应朝着产业关联密切、附加值高、资源清洁利用等产业转型,才能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加强煤炭企业、煤机企业全面合作。“十三五”期间煤炭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强供给侧管理去产能,煤企间将加快兼并重组。煤机企业要想在逆境中生存,必须“怀抱大树”,加强与煤炭企业的全面合作,组成大型企业集团,并与上下游企业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兼并重组、全面合作把外部交易转化为企业内部交易,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煤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

 

3.延伸产业链条,拓宽销售渠道。煤机企业依靠煤炭深加工,产品可以辐射大型洗选厂成套装备。通过煤炭企业“煤电”联营、“煤—铁—钢”“煤 —焦—化”等方式,加快电力设施设备的生产加工进度,积极研发机械传动、医疗器械等方面产品,向产业链的终端延伸,提高企业集团的整体效益。煤机企业应实行“全员销售”战略,建立健全奖励兑现机制。

 

4.适时拓展业务领域,发展多元产业。一方面把握市场机遇,做大做强现有非煤机装备产品,积极开展设备租赁、委托租赁以及联合租赁等多种形式的设备融资租赁业务,解决煤矿设备投入与资金紧缺的矛盾,盘活煤矿存量设备;另一方面,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期,煤机企业应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建设,重点加快金融服务、生产服务、物流贸易、信息服务建设。

 

四、注意事项

 

管理创新作为企业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中国煤机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企业管理创新机制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系 ,就不可能产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管理创新作业一项综合体系,主要包含制造资源管理、企业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三个方面。因此管理创新必须注意一下事项:

 

1.管理创新的核心是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掌握着企业的发展命脉,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战略,也是促使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原动力。

 

从企业的竞争层次可看出,最高层次的竞争就是产品价值的竞争。管理创新的核心就是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出产品的品牌价值,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2.管理创新必须与国际接轨。着眼全球范围,凡是优秀的制造企业其管理模式都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满足市场需求变化为基点,细化内部管理流程,逐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创新最终的目标就是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双方合作,学习、分析并消化吸收国外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生产标准、发展规划,建立创新合作平台,逐渐与国际接轨,树立国内企业的国际知名度。

 

3.管理创新的源动力是人才。管理创新是依靠人才的创新思维来驱动和实施的。企业要想创新发展,必须形成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创新型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是企业的脊梁。只有高技术的人才队伍才能制造出高端的产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源动力就是需要有一大批优秀技能人才作支撑。

 

4.管理创新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的。有需求就有市场,优秀的企业总能准确的把握市场需求变化,通过调节企业的生产结构,紧贴用户需求,产品自然供不应求。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生产效率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创新,解决具体的问题,提高创新的针对性。

 

五、保障措施

 

1.技术保障。优先选用数字化程度高、集成化水平高、加工精度标准高的最新设备、工器具,淘汰落后设备。加强研发投入管理,鼓励研发人员科技创新,缩短科技成果转化时间。

 

2.人才保障。加强职工素质培训,引导职工技能提升,不断完善人才选拔机制,确保人才流动的畅通。聘请专家顾问协助解决产品设计、生产和企业管理中的相关问题,不断提高企业人员自身素质及水平。

 

3.制度保障。深入推进机制改革,全面推行内部市场化结算机制,建立与业绩充分挂钩的绩效考核体系和薪酬管理体系,充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取消原有“铁饭碗”、“大锅饭”平均化分配制度。

 

4.资金保障。积极承揽国家、省重点科技项目,争取各级政府配套资金扶持,进一步筹集资金,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加大应收账款、存货清理回收力度,保证煤机企业生存的现金流量。大力推广融资租赁业务,及时回收资金。

 

六、结语

 

整体上看,中国经济今后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济增长速度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加多元。经济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再加上政府大力推行简政放权,市场活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煤机企业可以顺势而为,选择多元化发展战略,延伸构建煤电、煤焦、煤化工等产业链。通过跨行业转型、发展替代产业等方式,兼顾产业政策和环境要求,坚持高起点、高科技、大规模、高效益的经营理念,以做大做强为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煤机企业必将能够平稳度过阵痛期,迎来新一轮多元化的发展。

第8篇

近年来,创新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创新已成为现代的时代趋势,管理也不例外。如果说管理是保证企业发展的永恒真理,那么管理创新则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能够不断取得经营成功的永恒主题。本文全新的诠释了管理创新,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总结了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与途径,让企业懂得如何把握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及运作方式。

【关键词】

企业管理;创新;发展趋势;运作方式

1 企业管理创新的涵义

企业,只有企图才有事业,企而创新,图而突破。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创新。市场环境风云变幻,很多企业会陷入生死困境这时我们就需要创新来让企业摆脱困境。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不能只是空中楼阁,有实实在在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企业在管理创新方面,不断倡导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意识、引导创新方向、鼓励创新行为、提升创新能力。

企业管理创新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既有自然的工具属性又有一定的社会属性,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十分复杂的过程。企业管理创新包括组织观念和市场技术的创新。成功的管理创新实质上是组织观念和市场技术创新的综合体现和必然结果。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日千里,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实现企业管理创新,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企业今后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企业管理创新,企业的机制才会更加的规范合理,才能实现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

2 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目的

企业管理创新的态势,是在有效继承的前提下对传统的管理进行改进、改革、改善和发展。管理创新包括管理思想、管理观念、管理理念、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及其组合的创新。

我国学者蒋明杰将其定义成一种新的或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一是提出一种新的经营思路并加以实施,如果可行就是一种企业管理创新。二是设计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作。三、提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四是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五是进行一种新的制度创新。

3 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组织形态,继而,企业管理创新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往往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作为管理的主题,但是这是企业夭折的重要根源之一。现如今,产品、技术、知识等创新速度日益加快,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变的越发的重要,是比企业的管理效率更重要的课题。

2、人才资源是一个企业竞争优势的第一资源。一个企业的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人才资源变得比以往更加的重要,拥有各类人才并培养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课题之一。企业需要更多地通过组织 学习 、知识管理和加强协作能力来人才资源的挑战,将现有组织、知识、人员和流程与知识管理和协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增强人才资源的竞争力。

3、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贯穿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业务活动和业务信息得以分离,原本无法调和的集中与分散的矛盾也得以解决。企业通过整合,能够实现内部资源的集中、统一和有效配置。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企业能够跨越内部资源界限,实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的有效组织和管理。

4、自身利益向履行社会责任转变。企业由片面追求自身利益转变为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策略和实践可以获取商业利益,社会责任表现良好的企业不仅可以获得社会利益,还可以改善风险管理,提高企业的声誉。企业在目前的商业环境下,已经不是“是否应该”实施社会责任政策的问题,而是如何有效实施,大多数商业发展计划都要进行道德评估和环境影响分析。

5、要提高企业运营竞争能力。企业管理创新需要提高企业运营竞争能力,要提升企业的运营能力,就要使企业成为一个全新的“敏捷性”经营实体。在生产方面,它能依照顾客订单,任意批量制造产品和提高服务;在营销方面,它能以顾客价值为中心、丰富顾客价值、生产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组合;在组织方面,它能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与生产经营过程相关的资源,创造和发挥资源杠杆的竞争优势;在管理方面,它能将管理思想转换到领导、激励、支持和信任上来。所以企业需要实现传统的要素竞争向企业运营能力的竞争的转变。

6、企业管理创新是主流趋势。我国企业在深化改革和管理创新方面,不断倡导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意识、引导创新方向、鼓励创新行为、提升创新能力,已成为主流方向。现在深化改革到了企业制度创新的阶段,企业管理现代化也必然要进入到管理创新的新阶段,也就是到了建立管理科学的阶段了。只有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协调,才能形成生产关系逐渐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趋势。

4 目前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企业管理创新水平、数量和绩效相对于世界先进管理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地方:

1、创新意识薄弱,能力低下

企业成员都是参与企业管理创新的主体,在我国所谓的企业家大多缺乏企业管理创新的意识并且能力低下。他们没有忧患意识,只求安于现状,缺乏所呈现意识,难以亲自参与到企业管理创新中去,也不能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具体操作加以实施。不能够体现其企业管理创新主体的位置。企业诸多管理者虽然也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主体,但是他们在行为上受到上级的约束,自身的权利有限并且创新的空间有限,他们的创新意识受到压制难以实施。企业员工虽然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企业管理创新主体,但是他们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创新难以得到实施,使得他们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创新也意识被埋没,难以被企业有效利用。

2、创新目标不明确,对象不清楚

企业管理创新需要有具体的对象和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管理创新的效率并且高速有效的达到最终的目标。这种对象和目标是在创新付诸实施之前便出现在创新主体的意识和其计划之中的。只有确立起明确的方向目标,企业管理创新才有努力的方向。但是,在我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些企业管理创新空有伟大的抱负,但是他们是无目的、无对象的创新,是在政府的推动下缺乏自主性的创新,其结果只是在企业管理创新的行为上走了过场,但却没有丝毫作用。

5 企业管理创新的要点

1、 企业管理创新必须立足自身。

在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核心内容。因为创新和发展必然作为生产关系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求其为自己提供最有效的发展形式。所以无论是在培养选拔科技人才、加大科技开发投入、加强科研设施建设,还是培育企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都要通过管理观念的创新、管理方法的探索、管理制度的完善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由于管理科学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我们在进行企业管理创新时是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的,但国外企业管理理论中的制度前提和人性假设与我国的国情、社情不相符合,所以不能完全的照抄照搬,要有所取舍,科学理性的借鉴学习,使之符合企业管理创新的自身实际。

2、企业管理创新重视战略管理。

在一定程度上讲战略谋划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它关乎企业的发展方向。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等外部环境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企业管理的战略创新方面下工夫。企业管理战略创新首先是指企业管理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要着眼于更大的竞争。任何企业的战略都必须放眼更大的态势;另外企业管理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要更多地立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就是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优势资源。今后企业的竞争主要是围绕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来展开。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适应企业外部的环境因素。面对经济全球化、贸易壁垒减少带来的企业竞争对手数量增加与规模扩大,企业必须及早确立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以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面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受到替代品的威胁,企业必须不断创新竞争方式和运作方式,在形成核心竞争力方面有突破性

3、注重形成创新机制,培养创新人才

归根到底,企业管理创新是靠创新人才来驱动和实施的,企业必须形成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机制,鼓励人们发现创新的机会和思考创新的方法,寻求新的创新的途径。人才被认为是和知识、资金等并列的资源,并将逐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需要更多地通过组织 学习、人才管理和加强协作能力来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将现有组织、知识、人员和流程与知识管理和协作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创新人才队伍,形成企业管理创新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周景勤.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研究[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2]佚名.2009年中国十大管理实践[J].世界经济人.2009.(12).

第9篇

企业管理创新工作首先要突出创新性。一方面,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应明显优于同类管理项目原用方案或方法,在实践中有明显的创新内容或元素。另一方面,管理创新的方案应达到或超过国内或地区的先进水平。企业管理创新工作应具有科学性。企业管理创新工作要符合管理的科学原理,能够揭示和反映一定企业管理领域的客观规律。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应是在企业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对管理实际的工作经验和方法,进行科学的总结和提升,进而提出的管理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企业管理创新工作应具有实践性。企业管理创新工作既要反映电力企业在管理创新中所进行的有益探索,又要符合国家对行业施行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现企业管理的客观需要,并具备实施的客观条件,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应用价值。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应具有效益性。企业管理创新工作要对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施工等各方面管理效益的提高有明显作用。

二、知识经济型社会的企业管理创新

(一)知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知识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实现企业成功营销的战略性资源掌握核心技术,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着直接作用加强知识管理,将知识作为企业管理的创新切人点,会给予企业继续发展的动力,也会使企业区别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

(二)企业的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网络营销平台的出现,使传统的市场营销方式受到冲击利用互联网,企业可以进行更加快捷与迅速的营销,电子商务的发展可谓推动了各行业企业的一次重大变革、当代企业需要冲破传统销售模式的限制,加强对市场规则的学习,通过企业管理的创新,利用全新的姿态去面对外界经济发展环境。

(三)企业的管理思想系统化强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知识与技术的变化速度加快,知识的传播单位也越来越少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企业要想更好地生存,就必须改革企业的管理思想多多吸引国外的先进企业管理思想,只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形成符合企业发展的特色化的管理体系,才能推动企业的管理创新。

三、企业创新管理方法

(一)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创新的机制

建立企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机构,成立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领导小组,并设立具体企业创新工作部门或由专业部门行使其职责,从企业领导到具体责任人,都要把创新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建立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基础制度,包括计划、组织、申报、评审、奖励和推广应用工作制度,明确企业管理创新工作机构的基本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

(二)提高企业创新管理的能力

管理者一方面须从管理工作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要学会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须善于应用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通过试点取得基本管理经验或方法,再逐步推开。管理者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理论,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学会企业管理中基本的理论方法,如系统论、控制论、运筹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方法的基本原理,运用现代企业科学的管理理论,在企业制度、管理术、管理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寻找改进与创新的切入点。管理者在管理实际中要善于激发群众创造力,开展群众性创新管理活动。要懂得管理工作不局限于企业领导和管理部门人员,它寓于企业的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创新工作须结合每个职工的工作实际,去发现企业基础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研究和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促进电力企业的生产、施工、经营、管理等方面管理效率的提高,进而推进企业管理工作及各领域专业工作的逐步提高。

(三)借鉴国际国内的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经验

许多企业已经探索了先进经验,企业之间可以相互借鉴成功的管理创新方法。在学习别人经验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本企业技术和经济条件,研究对创新成果进行必要的改进,使其更切合本企业的实际。

(四)做好企业管理创新的各项基础工作

确立了企业管理创新工作体系,要在企业管理创新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与工作程序。逐步培养一批管理创新工作的骨干力量,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做好计划立项、方案试行、成果申报评审、交流、业务培训等工作,并加强优秀创新成果的推广工作,避免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管理成果,却只是纸面文章而流于形式。

(五)加强企业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企业的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管理的创新工作实施有着指导性作用要对企业的管理工作实践进行创新,需要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首先,企业要对内部的管理制度进行健全企业的每一个部门都具有管理者,企业要针对每一个部门不同的发展情况,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法,让部门管理者明确自己的管理责任,将自己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其次,企业要关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管理,一个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于工作人员积极性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建立激励机制,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企业要结合企业发展需求,对工作人员的工种进行区分,从而制定完整的激励制度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施,激励工作人员将自己更多精力投人于工作中,企业要关心工作人员的生活与工作,考虑工作人员的生活与工作感受,让工作人员舒服工作,快乐工作。

(六)加强企业管理创新氛围的创设

进行企业管理创新,需要一个有效的创新管理氛围,企业要通过相关的学习活动,在企业内部创设一个创新型的氛围开展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企业可以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让工作人员的思想得到更新,掌握更多有效的工作方法个人的学习与团体的学习,是创设创新氛围的重要环节员工的进步会促进企业的整体进步,员工具有创新意识,那么企业的创新性也会快速提高当代企业可以在内部建立一个学习性的组织,从当前出发,实现更大更快的进步。

(七)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复杂但企业要想快速发展,必须要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必须要根据市场的引导做出正确且有效的行为加强市场扩大与企业发展矛盾的解决,需要创新型的企业管理方法与理念、企业的管理者要关注企业生产技术的更新以及管理技术的更新,利用现代化的信自、技术来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度的提高如在进行企业的生产管理时,企业可以利用计算机中的相关产品系统对企业的生产行为与生产结果进行记录,实现企业管理的高效化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可以利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对人力资源的相关信自、进行记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加强企业管理技术的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者创新意识提高的重要表现。

第10篇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相应地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企业内部要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促使企业管理的管理理念、经营战略、组织机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因此,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现代管理理论、管理创新理论为研究指导,探讨了管理创新的内涵,提出了管理创新是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总结我国企业创新取得的成绩和不足,重点探讨制约企业管理创新的“瓶颈”因素,认为企业管理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观念模糊不定位、战略制定非科学性、组织结构僵化落后和企业文化的“不适应”等。在借鉴和引进西方先进管理理念和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即树立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科学管理观念、提升管理主体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学习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能本管理等。最后,引述了在企业管理创新方面较为成功的案例“上海振华沈阳电梯管理创新之路”,为企业实施管理创新提供一些借鉴与指导。

    本文从企业的视角看问题,研究对象源于我国企业管理创新中的实际问题,全文紧紧围绕企业管理创新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解决方案。对当前新形势下,管理创新状况相对落后的我国企业实现管理创新,具有较强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同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第1章   序言

    1.1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方法等必然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日本制造业的生产组织方法变革和企业管理变革所代表的“管理革命”为标志;9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也掀起了生产组织方法和企业管理的变革。这些管理的新变化表明,管理创新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我国企业目前正处在一个巨大变革的时期,即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对我国企业而言,既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机遇,也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并相应地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企业内部要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企业管理的管理理念、经营思路、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建立起崭新的机制,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因此,管理创新成为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研究,为我国推进企业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愈义,这就是本文选题研究的缘由。

    1.2研究的目标

    本文以当前形势下我国企业管理创新中的主要问题为研究对象,借鉴西方国家在企业管理创新方面的先进思想和成熟经验,通过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力图构建一个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企业管理创新理论分析框架,为我国推进企业改革提供发展思路和经验总结,这就是本文选题研究的目标。

    1.3研究的内容

    本论文在内容安排上,循序渐进,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首先,表明了研究企业管理创新问题的缘由及意义;其次,简要的论述了管理创新理论和内容;然后,根据我国企业的现状,对创新中的管理观念、战略制定、组织结构、信息化建设和企业文化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根据管理创新理论、内容和国外在企业管理创新实现途径方面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现代企业的现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即树立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观念,提升管理主体的创新能力,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建立学习型组织,创建人力资源有效的激励机制,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并引述案例进一步深化主题,为我国企业实施管理创新提供参考和有益的指导。

    1.4研究的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一是采用实证研究和二手资料研究,通过对我国企业管理创新发展及现状的相关资料分析,归纳总结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是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际案例分析,使两方面能够得到相互的说明和支持,为企业管理创新实践提供指导.

    1.5研究的意义

    企业管理创新是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其对企业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为它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也正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管理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可简要归纳为:

    (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管理创新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这种效率最终体现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上。管理诸多方面的创新,有的是提高目前的效益,如生产组织优化创新,有的是提高未来的效益者,如战略创新与安排。都增加了企业实力和竞争力,有助于企业下一轮的发展。

    (二)降低交易成本。“在一个企业内把许多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所带来的利益,要等到建立起管理层级制以后才能实现,即管理层级制的创新,使得现代企业可以将原本在企业之外的一些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从而节约企业的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成本。

    (三)稳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管理创新的结果是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手段,形成新的管理层级制,“管理层级制一旦形成并有效地实现了它的协调功能后,层级制本身也就变成了持久性、权力和持续成长的源泉。”(钱德勒1987)即管理层级制的这一创新不仅使层级制本身稳定下来,而且使企业发展的支撑架构稳定下来,这将有效地帮助企业长远的发展。

    (四)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通过管理创新,更新管理观念、改善组织结构、创新企业制度、采取新的管理方式方法,促使企业建立起有效的竞争机制,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借鉴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对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1.6论文的结构

    SHAPE \* MERGEFORMAT

    第二章   理论综述

    2.1   管理创新的定义

    管理创新的概念应源于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组织为了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利用,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的动态创造性过程。从经济学的观点看,人类始终面临着稀缺资源与无限需要之间的尖锐矛盾,需要做出抉择来恰当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需要,组织在动态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生存,必须不断调整系统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这就是管理的创新职能。

    创新理论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rter, 1883—1950)在其1912年发表的着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他影响深远的创新理论。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是一种从内部改变经济的循环流转过程的变革性力量,本质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新组合,创新包括以下5种情况:(1) 生产一种新的产品,或者开发一种产品的新属性。(2)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新方法既可以是出现在制造环节的新工艺,也可以是出现在其他商务环节的新方式。(3)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4) 控制原材料或配件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不管这种来源以前是否存在。(5) 实现任何一种产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者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第11篇

Abstract: in 21st century, with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ntensifies,the enterprise improves continuously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by the management innovation. ERP as a new management model is emphasized by the all enterprises, and how to realize the management innovation deserves to be discussed.

关键词:管理创新 ERP 业务流程重组

Keywords: management innovation ERP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使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管理者面对日益严峻的现实,不得不采取一切措施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管理创新通过改变企业管理模式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给企业在市场中创造机会。ERP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在信息化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越来越受到迫切需要管理创新企业的重视。

一、管理创新和ERP的概念

管理创新(Management Innovation)是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引入新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形成企业创造性的管理模式,并将其最终转换为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业务流程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管理者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二、管理创新和ERP有着相同的目的

管理创新是企业把新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等引入到企业管理中来,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目标。

ERP是将企业所有资源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等进行整合集成管理,对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和管理过程进行了优化,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

三、管理创新和ERP也有区别

二者的区别有两方面,一是目的方面,管理创新的目的可大可小,大可以促进整个集团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小到只改变一个部门管理水平。ERP则是通过综合利用企业的所有资源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二是实施难度不同,管理创新的实施难度是根据管理模式的改变可大可小,ERP实施难度就比较大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完成。

四、管理创新和ERP的关系

4.1 管理创新为ERP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通过管理创新使企业的管理不断提高,企业业务流程不断优化,这对实施ERP奠定了良好的基础。ERP涉及到企业的所有业务流程,ERP的实施是一个浩大复杂的工程,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与重组是ERP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管理创新为ERP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4.2 ERP的实施促进了管理创新

在实施ERP过程中,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与重组是关键,通过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同时也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模式,使企业从传统的职能管理转变为流程管理,企业的组织结构也趋向“扁平化”。通过ERP网络化的管理,企业的管理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促进了企业管理创新。

4.3 管理创新和ERP互相补充、相互促进

现代企业需要不断的管理创新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ERP系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企业各个业务流程整合优化起来,促进企业管理创新,管理创新不断优化企业管理流程促进了ERP的有效实施。两者结合应用可以互相补充、相互促进。

五、在ERP实施中如何融入管理创新

大家都知道,ERP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先要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疏理,优化和重组企业业务流程,建立一套统一的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与企业原有的管理制度的合一,避免各个管理制度在系统上冲突,这就需要在实施ERP过程中融入管理创新。

5.1 在设立ERP实施机构时要融入管理创新的思想

实施ERP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工作量大,还会改变企业机构、业务流程,为了保证ERP的顺利实施,在在设立ERP实施机构时要融入管理创新的思想,这个机构要有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精神,要善于接受新理念、传播新理念,把ERP理论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在传统管理模式和ERP业务流程管理模式中找到共同点,相互借鉴,相互补充,最后成功地完成ERP项目的实施。

5.2 在业务流程重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管理创新的作用

目前我国企业的管理模式大部分还是沿用旧的管理理念,在业务流程重组过程中需要运用管理创新的理念来优化业务流程,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和重组,实现业务流程的合理化、自动化。

5.3 运用管理创新的理念不断改进ERP

企业在ERP上线实施后,要不断的运用管理创新的理念对整个ERP系统进行检查,当企业的业务、管理模式发生变化后,对相应的业务流程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管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第12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

    1 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1 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创新主体对成就的追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向往、对社会责任的道义渴望,更强化了他们创新的冲动。

    (2)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管理要有一定的模式和方法,但不论什么模式或什么方法,根据形势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即所谓“管理无定式”。

    (3)消费市场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利用新技术的速度大大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加之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变化不断加快,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4)市场竞争激烈日益激烈。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要千方百计控制成本,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扩大销售,这就要求企业创建新的组织结构,运用新的服务和销售模式,采取新的管理策略和程序,使管理组织能够灵活应变。

    1.2 企业管理创新的现实意义

    企业管理的创新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它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符合国际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符合管理本土化的要求,符合“入世”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要求。

    2 当前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不足

    (1)管理相对太粗放,当前很多企业的管理不够细化。

    (2)管理组织相对落后。

    (3)企业管理者素质亟待提高,企业缺乏管理创新精神。

    (4)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发展缺乏后劲。

    主要是企业产品总体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装备水平低、超前意识差、科技开发投入少、企业发展无后劲,导致企业无力进行管理创新。

    (5)企业财务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企业财务缺乏应有的监督审查管理机制。

    (6)激励约束机制不相配套以及企业文化建设不健全。

    3 企业管理创新的策略

    3.1 企业管理思维的创新

    我国企业要实施管理创新,首先,必须要进行管理思维的变革,要变纵向思维为横向思维;其次,中国企业要坚持“人本管理”的管理观念,以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核心,积极推动企业经营思路、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的创新,改善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外部环境,在企业中建立起浓厚的管理创新意识和氛围;再次,树立新的市场竞争观念,要追求管理思维的即时性和有效性,注重信息的挖掘、整合运用以及风险管控。

    3.2 企业管理体制和组织上的创新

    由于工作数量的不断增加,生产产品和服务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必须进行管理体制创新,将企业原来相对独立的管理职能组织成为联系紧密、协调一致的生产经营统一体。

    另外,创新要获得成功,必须有一个有效的组织结构和富有经验的专业性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在管理创新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管理的重点要由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重视企业文化,注意人际关系,使管理进入人的内心世界,相信人,尊重人的价值和能力。

    3.3 企业经营管理上的创新

    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由于信息化、科学技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要求在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信息时代的营销管理将彻底改变企业对传统营销管理所持有的旧观念,这样,就可以做到产品上市快、成本低、质量好和服务好,赢得各阶层的顾客,使企业得到持续发展。

    3.4 市场理论和实践创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入,企业要想成功,必须要靠市场创新。企业的发展需要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创新,市场需求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机会,市场创新是对市场的挖掘和深化,提高产品的市场渗透率,或开拓新的市场,扩大产品的销售量和产品对市场的占有率,企业进行市场创新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以及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另外要重视在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这些方面下足功夫。

    3.5 技术创新

    现代企业技术创新就是为了求得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要及时的进行技术研制与开发,合理实施技术改造,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企业之间的分工将主要取决于企业之间的技术优势,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制高点。因此,企业要加强新技术研发的成本投入,同时要给与适当的优惠政策。

    3.6 管理组织创新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由于竞争环境千变万化,管理组织为了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学习进行不断的创新。管理创新不能偏离“人本”管理的轨道,管理无论如何创新,都必须靠调动广大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才能顺利的开展,离开了这一点,一切创新都免谈,同时要从传统的单一绩效考核转向全面的绩效管理,把绩效管理与公司战略联系起来。

    3.7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对中国许多企业来说仍是一个头疼的问题,新时代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速度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创新意识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