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0 17:53: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研究生阶段学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Abstract: It is a crucial factor in the educ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 that how the role of a supervisor plays. The goal of training high quality talent can only be reached by the way of appropriate scientific researches guide and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with personification on different object, in different stage with perfect training plan all along the process from enrollment to graduation.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导师作用;教书育人
Key words: graduate training;role of supervisor;impart knowledge and educate people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5-0256-02
0 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导师是承担和实现培养任务的主体,导师的作用是培养品学兼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区别体现在“研究”二字上,导师的作用则体现在“导”字上,指导学生的科学研究,引导学生的处世为人。
在指导学生的科学研究方面,每个导师的治学之道各异,没有也不应该有一套定规和统一的方法[1]。但是,其共同点是需要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培养阶段,将培养计划、指导思想以及具体的指导方法落实到在研究生自入学至毕业的全过程教育中。不同的对象分为硕士生、博士生、工程硕士等,因其培养目标要求不同而指导方式方法有别,研究生在校教育总的来讲分为基础课程学习、科学研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均需要导师根据各阶段要求针对性地指导,才能真正地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发挥有效的作用。
在引导学生的处世为人方面,导师之间大同小异,应该说言传身教是导师们的共识,只是程度有别而已。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学生之间首先是师生关系,虽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带有封建家长制的色彩,但是它强调了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对学生全面的关心和爱护,肩负育人的责任。另外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又是合作者的关系,共同从事相同的研究课题,一起探讨、一起攻关、一起处事,导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在研究生的育人教育中,导师的“言教”固然重要,其“身教”尤其需要重视。
1 打好基础始于培养计划的制定
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培养计划,“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制定培养计划是导师将学生领进门,而且是能否领对门的关键,培养计划的好坏直接影响总体培养过程的效率和培养质量。培养计划主要包括确定研究方向、制定课程学习计划和实践环节计划,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首先要确定研究方向,在研究方向确定的基础上,制定课程学习计划,学习具有针对性,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样,研究方向决定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环节,决定论文研究的选题。
研究方向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选择确定,导师根据自己所在学科的研究领域,引导学生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根据学生的特长,另一方面需要考虑科研课题背景综合确定,这里的重点是如何让学生学会自己选择研究方向,一般对于硕士生来说,自己选择研究方向会更难,需要导师更多的指导。导师可以在提出多个研究方向建议的同时,要求学生在相关领域方面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文献检索和查阅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通过大量文献的阅读,让学生总结归纳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在此基础上准确选择和把握自己的研究方向。同时,采用集体交流的形式,使学生已开始养成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的习惯。
导师制最早出现在英国牛津大学。由学校给每位新生指定导师,让导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师徒”关系[2]。导师是学生所选科目的学者,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指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国内实行学分制的高校日益增多,带动了高校导师制的发展,尤其在本科教育中推行导师制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的热点[3]。国内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实质是在实行班级制和年级辅导员制的基础上,聘请师德高尚、有学识、有经验的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指导教师的制度。本科生导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选择专业方向,树立专业思想,指导学生制定课程学习计划,确定毕业设计选题,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等,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学分制与导师制并举,可保障学分制改革的成功[4,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培养气象人才为特色的行业型高校。学校从2005年在本科教学中引入学分制,经过近6年的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减少学分制下教学的弊端,建议有条件的学院开展导师制。为此,应用气象学系作为应用气象学院的教学机构之一,承担了学分制下导师制实施的探索实践,选择2007级的应用气象学专业本科生,从入学的第一年开始实施导师制,经过4年的实践,本科生导师制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本文在介绍应用气象系导师制实践的基础上,介绍导师制实施的成效,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应用气象学专业导师制方案简介
应用气象学专业每年招新生约100名,师生比约为1∶5。本专业师资队伍的博士化程度达到100%,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50%,青年教师(35岁以下)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30%。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农业气象方向,一个是城市气象方向。因此,根据应用气象学专业师资队伍和学生情况,提出“分阶段、双选”二位一体的导师制方案。“分阶段”是指在对新生和大二学生实行导师制时,选择教学型为主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着重指导和加强学生基础课程和基础实践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与老师的感情,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帮助解决。这也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为第二阶段选择专业方向打下基础。当学生进入大三时,选择科研型为主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邀请学生参加科学研究项目,通过加强对其实践能力培养和科研素质训练,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指导学生结合课题研究撰写研究论文。因此,“分阶段”的导师制在整个本科阶段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师生之间容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对培养学生最为有利。“双选”是指进入第二阶段,采用教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实施导师制,其主要目的是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和导师的研究方向来选配导师。在选配导师前,指导教师采取科研汇报、举办学术讲座或读书报告、张贴个人简介和科研成果等形式,向学生宣传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兴趣和研究课题等;学生同时采用实名申请、参加课题等形式,向教师宣传自己。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双向选择。在第二阶段,参与分配的导师通常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在教学和科研业务中都具有很强的实力。因此,采取“双选”的方法,更利于透明公开的导师分配。
二、应用气象学专业导师制的运行模式建设
为了导师制方案顺利实施,我们建立了应用气象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运行模式,从目标体系、管理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制定原则和制度,规范导师制的实施过程。
1.导师制目标体系建设。确立明确的目标,为导师制的实施指明方向。实行导师制要以素质教育目标为导向,在学分制下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个性发展,两者结合,确保导师制的顺利实施。目标体系包含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1)宏观目标,即在学校制定目标的基础上确立应用气象系的导师制目标。(2)微观目标,是指导师工作目标和学生自己制定的成才目标。其中,应用气象系制定的导师制目标是指导教师工作目标的指南,在整个导师制目标体系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而指导教师依据系上制定的目标为学生的成才目标进行指导。因此,实行导师制的最终目标要落实到学生的成才上。
2.导师制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导师制管理组织体系,由学院成立导师工作领导小组,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任组长,成员由应用气象系教师及学院教学秘书组成。其工作任务为:负责制定导师制的实施方案、各种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协调工作;编制导师制实施的工作守则,全面指导教师指导工作的开展,并及时收集学生及其他方面的反馈信息,根据导师制的运作情况,完善导师制。
3.导师制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双选”制度,规范导师的聘用程序。其中,能够担任指导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一年以上的教学经历,且担任专业课程教学的优先推荐。建立监督制度,定期检查导师制实施过程,记录指导内容,每月向学院教学主管院长汇报导师制实施情况,形成院级监督、系级监督和学生监督的三级监督体系。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实现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紧密结合,完善导师制实施方案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导师制的实施还需要配套建设约束与激励机制。建立约束制度,规范导师指导学生的人数上限,规定各阶段导师指导的主要职责内容。建立激励制度,将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学生数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质量、参加学习或科技活动次数、交流报告场次等定量的指标与指导教师绩效考核挂钩。
4.导师制评价体系建设。建立有效、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评价应该着眼于激发导师的工作热情,激励导师工作。通过肯定导师的工作,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评价需要全面地反映导师制的有效性和绩效,做到评价对象、评价目标包含的内容要全面。可采用学生网上评教方式,对导师及导师制进行评价。在建立评价体系时,应用气象系将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相结合,综合使用,注重评价结果反馈,以引导、激励导师不断改进、完善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同时,整理评价资料,建立评价档案,为学院评估导师制的实施效果提供重要依据。
三、应用气象学专业导师制实施效果
经过4年导师制的实践,应用气象学专业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基础课和专业课成绩较上届学生平均高6%,四、六级通过率较上届提高9%,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通过率达到98%,较上届提高3%。在毕业生中,60%以上的学生报考攻读硕士研究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由20%提高到了近35%。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请数达到22项,其中获批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5项,发表科技论文15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多达16次。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共4次,取得一等奖、二等奖各1次。毕业生中,除攻读研究生以外,40%的学生被机场气象台、航空公司录用,近50%的学生在各级气象部门和环保部门就业,从事重要的气象业务、服务、气象探测和环境保护工作。根据2011年学院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用人单位对应用气象学专业毕业生满意度达到97%以上。从上述成效可以看出,在采取导师制后,2007级应用气象学专业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学习,学习中遇到问题能够更主动地通过导师来寻求解决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参加导师的各项科学研究项目,提高了科技产出,奠定了科技创新基础,能够在今后的深造学习或业务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四、进一步完善应用气象学专业导师制的建议
学分制下应用气象学专业经过一届学生的导师制实践,虽然建立了导师制运行模式,规范了导师制实施方案,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第一,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同时也是研究生指导教师,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增加了这部分教师的工作量,使得指导教师压力增大,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实行导师津贴制。学院在无条件增加工作量的前提下,可以参照研究生导师的激励方式,探寻设置导师津贴的可行性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导师工作成效。
第二,青年教师通常承担第一阶段的导师制工作。然而,近几年来,学校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外学习交流。因此,部分青年教师国外学习时间达到1年以上,使得指导学生的任务无法实施,造成这部分学生的指导任务成为虚设。因此,建议采用导师组的形式来避免这类问题。导师组即由某一位学术带头人或教授牵头,由几位教师形成一个组,组里的每一位教师都有义务指导分配给该组的本科生,无论原分配教师是否在校。但该方法需要加强相关的配套措施,使得指导工作不流于表面形式。
第三,学生的科研创新产出需要学院或学校给予更多的经费投入,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参加科学研究项目的兴趣,也可以减轻指导教师的经费压力。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任务型教学;听说教学模式;非英语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76-02
一、引言
语言习得是一种输入与输出相互影响的过程。二语习得理论中,Krashen的“输入假设”强调,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当学习者接触到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习得就自然而然产生;而Swain的“输出假设”补充说,成功的二语学习者不仅需要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更需要“可理解的输出”。
然而,在我国外语教学实践中,一直存在着一种重输入轻输出的现象。体现在听说教学中,就是传统课堂的“放录音—做练习—对答案”三部曲,以及口语学习中的背诵日常用语。正是这种不平衡,制约了学习者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以至于到了研究生阶段,大部分学生仍不能用英语流畅地表达观点。
为了解决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开口难的问题,我们认为,只有在保证一定量的可理解输入的基础上,加强英语教学中的语言输出,激活学习者已吸收的语言输入,才能使其转化为真正的语言交流能力。因此,我们以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BL)思想为指导,结合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TBL),以我们自主研发的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英语自主学习系统为依托,提出了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任务型英语听说教学模式。
二、理论基础
Task-Based Learning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完成一个来源于真实世界或模拟真实世界的任务,以此构建自身的知识与技能。信息技术带来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使得TBL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青睐。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陷入对信息技术和建构主义理论的迷信,一方面过于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使教学放任自流;另一方面认识不到并非所有的知识都适合由学生自主建构,从而忽视开放型任务和封闭型任务的区别。
Blended Learning的概念为TBL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新的视角。Margaret Driscoll认为,混合学习指的是四个不同的概念:①结合或混合多种网络化技术实现教育目标。②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利用或不利用教学技术产生最佳的学习成果。③将任何一种教学技术与面对面的教师指导的培训相结合。④将教学技术与实际工作任务相混合或结合,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或工作效果。总之,BL强调结合传统学习和数学化学习的优势,创建最优化的学习环境。基于此,我们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实施的任务型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既重视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也重视教师的管理和控制作用;既注重开放型任务的精心设计,也辅以必要的封闭型任务。
三、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就实施任务教学的方式而言,目前比较认可的是Willis提出的三个阶段说,即前任务、任务环、后任务。我们在此基础上,针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特点,采用了“任务设计—任务准备—任务实现—任务评价—任务扩展”五个阶段的教学模式,每一阶段都体现了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混合式学习”。
(一)任务设计
1.任务设计与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相结合。教师在该阶段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任务(封闭型和开放型),对任务进行分类(必选和可选),并将完成任务的具体时间以“教学日历”的形式在学习系统。
2.开放式任务的设计与封闭式任务的设计相结合。对于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一般围绕一个特定主题设计为封闭型任务。听力部分以听力任务的形式出现,包括Pre-listening,While-listening和Post-listening,口语部分以Data Bank等形式与相关的开放性任务一起。在此基础上,我们精心设计模拟真实语境的开放型任务作为提升。
3.实用性任务的设计与趣味性任务的设计相结合。任务内容既包括研究生学习、工作生活各个方面值得探讨的话题,如师生关系、诚信、求职等,也涵盖如克隆、整形等更有深度的社会热点话题。
(二)任务准备
1.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计划相结合。教师在学期初帮助学生了解TBL教学流程,并定期在自主学习系统任务,规定截止日期。学生登录系统,根据“教学日历”查看任务并按本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2.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封闭型任务一般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通过了解某一具体任务的目标,自主完成该任务并学习对应的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同时了解开放型任务的具体要求。开放型任务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在准备阶段,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不同知识背景的小组,学生提前熟悉团队成员和团队活动的环境。
(三)任务实现
1.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协调和管理相结合。在该环节中,一方面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协作探究等方式进行知识建构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学习系统中封闭型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并通过“我的消息”、“班级论坛”等系统功能对开放型任务的完成进行适时指导,对整个过程进行调控和管理。
2.网络学习与课堂展示相结合。学生借助各种传统或数字化资源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完成任务,形成成果(调查报告、表演、脱口秀等),并向全班展示。展示环节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从而激发未来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利用最终成果来衡量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
一、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概述
1.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标。以往的教育更多的是教师传递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教育不断地在改变和完善,从之前的双基发展到三维目标,更多的是传授给学习者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在如今的社会中,能够促进变化才是唯一有意义的教育目标。罗杰斯这样定义教育的目标,那就是不断学习和促进变化,真正的受教育的人是能够理解并做到不断地改革自身,懂得终身学习的人。学习应当不断地接受新知识,不断地使自身的知识得到升华。罗杰斯的教育目标是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促进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人的感情与精神和价值等各个方面的学习。2.非指导性教学的思想是以人为中心。非指导性教学的教学思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教学理念,教育不是一定要分为学生和教师相对独立的中心,两个个体本来就应当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和经验,学生进行学习和吸收。所以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促进者,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进度和学习的控制权。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相互成长。非指导性教学体现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载体,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以相互学习者的姿态参与整合学习过程中。因此非指导性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综合发展,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多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这正是罗杰斯所提倡的有意义的学习,会给予学生理解、关注、真诚,把学生当成敏感的、有意识的人来对待,学生会学到更多的知识,行为表现也会更好。
二、非指导性教学特征
1.重视合作学习。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教学特征是比较重视合作性的学习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授者和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交流和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对知识的掌握和未知的探索。重视合作学习,提高学习者的素养,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不是两个完全冲突的概念,自主学习需要探究和合作,在研究生阶段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当自己经过探究尚不足以解决问题时,需要他人的帮助以此解决自己的疑惑。探究性学习依赖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基于个人的思维局限,每个人对问题的认知存在不同,因此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既侧重自主探索,也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以此达到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目的。2.尊重个体差异。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每个受教育者因为其原有的背景和所拥有的知识经验各不相同,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都是不同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推崇的是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受教育者是具有独创性的个体,教育更多的应该是鼓励每个学生做自己,发展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评价上,不以统一的标准衡量多样化的个体,不做横向比较,而是要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侧重评价学生动态性的学习过程,如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要侧重考察其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程度。
三、非指导性教学对研究生自主学习的启示
1.注重体验式学习。研究生学习阶段就需要自主学习、自我创新,这一阶段需要的是个性化的指导,比较个性化的教学目标能适合研究生的学习阶段,这就需要体验式的学习。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重视体验式的学习,这个和目标式的教学目标不同。目标式教学目标主要是指受教育者应当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和成果,注重的是最后的结果。体验式学习更多的是在研究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重视学习的氛围和整个情景式的体验学习。这样在研究生自主学习期间可以更好地学习所学到的知识。研究生在研究课题或者钻研自己的学习内容时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契约、社会实践、小组学习、个体独立学习等形式进行体验式学习。2.倡导学习契约。学习契约又叫作学习合同,是由受教育者和知识传授者一起围绕情景展开共同的协商,设计、实施、评价的学习计划、步骤,以书面协议的形式呈现出来。研究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应当倡导学习契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学习技能和钻研专业知识。学习契约的最终是要在契约开始前明白契约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能够从契约中学习到什么。但是这份契约不都是以教授者或者是学习者相对独立的中心,需要相互结合使最后的发展更好,学习的知识经验更多更丰富。对学习者而言,学习任务的制定应该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教授者要避免过多地指导将承担学习责任的机会给予接受知识者。研究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可以利用学习契约更好地解决在学习知识经验中所存在的问题。3.重视讨论与交流成果。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重视互相讨论与交流学习成果的,研究生在自主学习之后也应当和他人互相交流和讨论学习成果,成果分为显性成果和隐性成果。显性成果是一些实质的成果,如报告、展板、刊物等。隐性指的是一些学习生活中的经验、知识、技能等。交流无论与何种形式展开都不能流于形式,因为交流成果也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应该做到的是技能的提高和自身人格品质的提升,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所以研究生在学习阶段更重要的是锻造独创性,学生需要在自主学习的同时重视讨论和交流成果。
作者:宣海宁 蒋大霞 陈迪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教育与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朱丽丽.基于非指导性教学思想的阳光体育运动推广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1
[2]吴启迪.“非指导性”教学思想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3]何永军.中学历史“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3
摘要:本文调查了大学英语网络模式下学生管理观念和管理策略使用情况,并对部分学生进行管理策略和管理观念的培训。培训结果表明: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明显增强,初步学会使用管理策略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控,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关键词:大学英语网络模式;管理策略;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王颖(1978-),女,河南洛阳人,硕士,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9-0062-02
1、研究的意义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深入进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新教学模式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学习、自主学习方向发展。但是,大学英语网络化教学造成师生时空分离,要求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这就引发了学习策略缺失、监控和评价缺失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在大学英语网络化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此外,根据笔者与西安工业大学2010级部分本科学生的座谈发现:学生基本不了解学习策略和管理策略;他们几乎从来没有考虑过需要自己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更没有考虑过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反思;对错误进行监控。学生普遍认为英语学习成绩不理想,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回报不成比例,但他们几乎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综上所述,笔者希望通过对我校网络试点班部分学生进行管理策略的培训使学生了解各种学习方法,与教师和同学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通过运用管理策略提高自主学习和自我调控能力,更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最终完全掌控自己的学习,实现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
2、研究方法
2.1、研究总体设计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了解学生对管理策略和管理观念的认识;对实验班学生进行管理策略的培训;分析实验班与控制班学生培训后管理策略使用的差异。
2.2、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西安工业大学2010级非英语专业本科两个网络试点班,学生121名。在开学初,研究人员利用大学英语测试中心提供的入学分级测试题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同学进行水平测试,两个班的成绩分别为61.5和61.1,也就是说实验班和控制班在英语成绩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3、教师情况
实验班和控制班的教师均为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五年以上,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且都曾经承担网络试点班教学任务。实验班教师在承担正常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负责对实验班进行英语学习管理策略培训;而控制班的教师只进行正常的教学工作,不进行学习策略的培训。
2.4、研究工具
2.4.1、问卷调查
“管理观念及管理策略调查问卷”以文秋芳的策略分类为基础,参考oxford,O’Malley 和Charmot,刘润清以及文秋芳等人的问卷量表,结合网络班学生的特点设计而成。问卷共包括33个题目,从目标计划;评价监控;错误监控;情感监控这四个维度设计,采用李克特量表描述学生使用策略的程度,每个题目后提供五个选项,即从“从不使用”到“总是使用”,分值为1至5分。
同一份问卷分别在实验刚开始和为期两个学期的实验结束时同时在实验班和控制班完成,从而了解学生管理观念和策略的使用情况,主要是检验实验班学生管理观念和策略使用在培训后与控制班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2.4.2、访谈
作为定量研究的有效补充,笔者还积极开展访谈。访谈贯穿整个实验过程:一开始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学生对学习策略的认识;接下来,笔者及任课教师对实验班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并根据计划的落实情况对计划进行调整;在实验结束后,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培训的效果和学生的收获。
2.4.3、数据统计与分析
上述调查问卷用社会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统计和分析,主要采用t检验和频率分析。
2.5、培训计划
第一阶段:即在开学之初,培训教师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给实验班学生简要讲解学习策略的定义,管理策略的内涵、作用,初步帮助学生树立策略意识。
第二阶段:
首先,笔者利用赏识教育的观念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调节能力。
其次,通过与实验班学生的访谈,帮助他们分析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协助他们确立适合自己的长和短期的学习目标,并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注意:计划一定要详实、可行。)此外,培训教师还要求学生每个月交一次学习计划,从而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课外学习情况,督促和检查学习计划的落实情况,以期待帮助学生慢慢养成制定并落实学习计划的好习惯。
再次,介绍学生了解学习反思的重要性,学习反思的内容,学会撰写学习反思。学习反思中一般包括:是否能够落实学习计划,采取什么方法达到学习目标,学习效果怎样,有否达到学习目标。如果未能达到目标,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解决问题;如果已经达到学习目标,是否应当设定新的目标等等。培训教师每周检查学生的学习反思,并给出评语,如:给予鼓励或者提出建议等。
此外,培训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学生应当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错误,不能因为担心犯错误就不说英语。相反,应当注重错误,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在今后的学习中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最后,在大学英语网络化教学中,培训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如:利用课间和课余时间和学生简单的交谈和沟通;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供局域网的论坛、班级QQ群、班级公共邮箱、教师博客,电子邮件等多种交流方式。在网络试点班的口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互助协作,以小组和团队的形式开展活动,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并提供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机会,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情感的沟通老人交流。
第三阶段:也就是在实验结束前,培训教师要求实验班的学生写一份学年总结,从而进一步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开始管理、调控自己的学习。
3、 结果及讨论
3.1、前测结果分析
研究人员将收到的前测问卷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班学生管理观念和策略使用问卷得分最低为52分,最高为159分,均值为75.8分,标准差为17.68;控制班学生管理观念和策略使用问卷得分最低为54分,最高为152分,均值为76.2分,标准差为14.84。也就是说,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管理观念都不强,管理策略的使用频度都不高,且两个班在管理观念和管理策略使用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2、后测问卷结果分析
通过对后测问卷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实验班学生管理观念和策略使用问卷得分最低为78分,最高为162分,均值为105.26分,标准差为18.31。也就是说,实验班学生在后测时管理观念和管理策略的使用有明显的提高,且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控制班班学生管理观念和策略使用问卷得分最低为55分,最高为150分,均值为75.89分,标准差为14.63。也就是说,控制班学生管理观念和管理策略的使用水平基本没有变化。
3.3、实验班与控制班后测结果对比
通过对后测结果在不同维度的分析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平均成绩都高于控制班,也就是说管理策略的培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4、 结论
本实验通过对网络实验班学生学习管理策略培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观念已经发生变化,他们逐渐意识到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控的重要性,并且学会使用管理策略进行自我管理合自我调控,自主学习能力已有所提高。实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学生的评价监控不够,有计划的落实情况不好,所以今后应当加强培养学生的监控能力,帮助学生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
参考文献:
[1]Gardner, D. & L. Miller, 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361-364。
[4]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0。
[5]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2(5):17-23。
针对广西高等院校实际情况,按照培育的时序规律,笔者为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特色培育模式运行提出如下的策略建议。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包括法规政策、组织、资金方面,主要做好以下相关工作:做好相关法规支持和政策的调控与引导,为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如放宽中西部招生的要求、扩大高校自;通过相关中介组织实现对高校的监督和质量控制,更好的体现政府与各高校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通过政府投入、鼓励高校进行社会集资、开展为社会服务等扩大经费筹资范围,改善研究生教育的软、硬条件,保证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
二、实施阶段
(一)事前管理阶段
1、明确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
各高校的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应依托自身的优势,在遵循上述理念的前提下,以“培养面向旅游企业管理、旅游管理研究、旅游学科教学工作高级旅游人才”为大背景,明晰办学宗旨,努力改变目标趋同化现状,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
2、采用弹性学制,扩大学生自
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学校、学院、学科专业等具体情况制定弹性培养计划和学时安排,导师应根据每个研究生的特长、能力和需求实行个性化指导,使学生可以在一个宽松的学制环境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
3、选用权威教材,凸显自身特色
教学用书是课堂教学的依据,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教材的选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要选取既遵循研究生的教育思想、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又反映旅游活动的科学规律、跟踪旅游管理学科前沿问题的权威论著,同时要符合国家、地方教育部门的规定,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另外,还要保证教材的选用与其教学方法相结合,不能相互脱节。
4、放宽选课制度,寻求资源共享
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在选择课程的时候应增大自主选择课程和选择教师的自由度,以突显学生的个性培养。各高校在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的同时,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鼓励一课多人开,同一课程尽可能开出不同风格、不同特色来供学生选择。通过加强选课指导、利用网络资源,提供各种有关选课的服务和宣传,对课程提供详细的学分要求、选课管理办法、选课方法以及课程种类、内容、任课教师的介绍等。时间上可采用上午、下午、晚上全天排课、周末适当排课、按年级、专业隔日排课等安排灵活的上课时间,设置灵活的上课时间安排。此外,高校之间可尝试校际合作,建立学生跨校选课、学分互认、开放选课等体系建设,实现区域资源共享。
(二)事中管理阶段
1、以差异化战略为指导,优化教学体系
在教学体系上要积极探索创新,在差异化的战略指导下,走特色化培育之路。要逐渐提高旅游管理的学科地位,摆脱隶属二级学科的制约;教学内容注意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引导学生的科研思维与前沿理论接轨;课程结构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调整,由专业型向通用型开拓,由本土化向国际化发展,形成以旅游管理科研能力、职业应用能力和高素质为主线构建的教学体系。
2、因地制宜,设置专业化、特色化研究方向
各高校应在现有研究方向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托自身优势,丰富研究方向,拓展研究领域,将生态旅游、会展和商务旅游、乡村旅游、旅游信息和电子商务、休闲和娱乐经营管理、社区旅游等新兴学科方向纳入培养体系。如桂林理工大学可依托旅游管理独立办学、师资力量完备、桂林周边县域村镇旅游快速发展的优势,开设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等专项旅游研究方向;广西大学可依托“211”院校的办学、附属于商学院的优势及所属南宁市近年成功举办国际民歌节、东盟博览会等重大节事的趋势,开设会展管理、旅游房地产等方向;广西师范大学依托师范院校、历史文化研究的背景,可开设旅游教育、民族社区旅游等方向。
3、更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过程
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和合适性是高质量教学的保障。针对旅游管理学科特点,各高校应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实施“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研究为重点”的新模式,采取启发式、讲座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和快捷的特点,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以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这里提倡使用源自英国的“三明治”(学习―实践―学习)式教学模式,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学生自主适应社会的素质能力的目标,进而优化整个教学过程。
4、整合资源优势,提供高师资水平和实践基地条件
在师资水平提高方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各高校加强 “双师型”旅游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深入到旅游实践领域,了解旅游业发展最新动态;二是要改变“一对一”的师徒式培养方式,通过跨学科专业、跨校以及从知名企业、科研院所选拔导师,建立多元化的导师体系;三是设立导师创新基金和新研究领域风险基金,资助青年导师进行学术研究,提高研究生导师学术造诣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能力;四是校方采取相应措施,包括派遣教师到国内外有关单位进修学习、创造条件让年青教师在职攻读学位、从国内外招聘人才、鼓励教师自身提高学术水平以及深入旅游实际部门考察和讨教等。
在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方面,重点是培养和考察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广西作为旅游产业大省,各高校可依托资源优势建立稳定的旅游实习基地和业务联系单位,了解旅游企业最新发展动态,充实教学内容,同时了解旅游市场人才需求,不断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各高校还要积极与地方旅游部门、企业、民间协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参与政府决策、企业管理、相关组织举办的各种研讨会等实践机会,积累应对社会需求的综合能力。
5、深化创新理念,构建产学研联合培养途径
产学研培养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直接面对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素质和科学素质的提升。做好产学研联合培养课程以下几方面入手:成立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应用研究室,从事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改革、专业工具平台的引进和推广、科研项目引进与研究;以优秀学生为主体,成立专业领域协会,定期开展专业方面的宣传、学术讨论等活动;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校企合作,人员交流,教师承担企业的科研任务,企业中有经验的人员参与教学工作;选派研究生在校外产学研基地结合项目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等。同时地方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如制定校地科技合作运作机制、组建旅游管理专业应用研究机构等,为产学研培养方式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事后管理阶段
1、完善课程教学评估体系
完善课程评估体系主要目的在于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课程实施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实施中要做到:制定恰当的评价标准,以确保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要从教学活动本身、学生实际达到的课程教学目标的程度以及学生能力的提高几方面来衡量;综合运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方式,提高课程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和准确程度;最后,从评价结果中找出需要优化和完善的方面进行反馈。
2、加强就业指导、咨询、管理工作
学生就业问题是衡量学生培养工作的一面镜子,如何把培养出的学生很好地推向社会也是培养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各高校在正常教学课程之外,应增加就业指导咨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具体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及对学生各项素质的要求;高校要在与用人单位长效沟通的基础上,对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强化信息网络服务,利用网络资源,及时介绍用人单位对旅游管理专业及毕业生的需求信息和基本要求;做好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工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寻求合适的用人单位等。
三、评估阶段
培养过程的最后,还应该对培养质量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有一套科学、规范评估体系。宏观评估指学校层次上的评估,主要包括:制定相应的评估指南,对评估制度、评估者要求、评估资源、评估程序等作了详细的规定;设立相应的评估机构,经常性地深入到各高校实地考察外,及时反馈培养工作创新计划;注重跟踪评估,从学生自身和用人单位的角度反馈工作情况和评估考核情况;微观评估指学院层次上的评估,主要包括:建立完善的教学反馈体系,及时对学生、教师信息进行反馈与评价,实现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积极互动;制定标准测试方法,使考核的结果既充分合理又有效权威;要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包括学生在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调查、实习等环节中的表现,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状况。
总之,作为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育主体的政府、学校、学院,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都要对学生培育的规律有科学的认识、足够的重视并加以全方位的实施,实现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良性运行,才能够有效地实现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的特色培育目标。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模式 突出问题 构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各类高级科研人才和专门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幅度增长,从1999年开始我国实行研究生扩招政策开始,研究生教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据统计,2009年国家招生计划已达到47.5万人,是1998年招生规模的6.6倍。研究生教育的高速发展,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培养了大批次高层次的人才,同时传统培养模式的弊端也日益凸显,无法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国家对人才需求结构的根本性变革,探索研究生教育的规律和模式,协调规模与质量的统一,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研究生教育新形势下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我国研究生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
1 教学资源日益紧缺。
研究生教育属于精英教育,需要大量的配套资源为之服务,资源的投入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导致教育资源日益紧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第一,研究生数量与指导教师比例失衡。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各高校均在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但是师资队伍建设远远赶不上研究生的发展速度。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加,导师少、研究生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这种失衡的局面致使导师无暇顾及每个学生,导致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难以保证。第二,教学设施不能满足研究生培养的需要。由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急剧增长,教育资源的紧缺与研究生数量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严重阻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2 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
我国研究生教育偏重于学术标准,培养目标大都面向科研机构和高校。主要是为国家培养“科研人员”和“专门技术人员”。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以培养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为导向的硕士生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博士生培养规模的扩大,原先主要吸纳硕士研究生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基本上对硕士研究生关闭了大门,研究生就业遭遇了寒流。目前高校单一的学术型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最近几年研究生就业率的大幅度下滑,很大程度上都与培养目标的定位偏离社会需求有关。
3 培养模式缺乏灵活性。
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虽已着手进行改革,但总体而言,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分化,在总体上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开放性、多样性,成为制约研究生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首先,入学资格过于僵硬化。由于研究生招生来源的多样化,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在职人员逐渐增多,这在客观上要求研究生入学资格更加宽松化与弹性化;其次,培养计划过于刚性,学生的培养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导师课题制定独特的培养方案,而目前的培养方案缺少自主选择性,无法满足研究生的个性化要求;最后,培养方式上“学术门户”现象仍比较严重,研究生培养仍停留在“小作坊式”的师徒相传、各自为政的封闭框架中,缺少与其他导师学术间的交流,缺乏团体协作的精神,导致研究生论文创新不足。
二、开放环境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承担着为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其培养水平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在研究生教育由数量向质量迈进的新阶段,研究生培养模式必须突破传统教育的藩篱和束缚,逐步建立开放化、多元化、灵活化的培养体系。
1 科学规划不同层次,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我国研究生教育目前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个阶段,不同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应承载不同的职能和社会责任。为此,我们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对不同层次的研究生教育科学规划不同的职能,重新定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与研究人员,从层次结构看,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学术型人才的需求已逐渐提升到博士层次。这一需求变化,对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制定提出新的要求”。博士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科研人员和专门技术人才的重任,应当严格按照学术标准培养。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设置,要遵循“目标对接”的原则,即明确硕士和博士在培养目标上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充分体现“双目标性”。一方面要为博士生提供优秀生源,为攻读博士学位奠定继续学习的基础,实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层次上的衔接。另一方面要承担为社会培养各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现代社会日趋多样化,不仅需要科研人才和高校教师,更需要适合社会需要的各种类型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改变传统的单一学术型培养标准,对不同层次研究生教育树立不同的教育职能和培养目标,着力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各种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当务之急。
2 改革招生方式,适当控制招生规模。
招生方式是选拔生源的手段。选拨制度的好坏直接决定人才选拨的质量的高低,进而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近年来,随着研究生大规模的扩招,研究生入学选拨制度面临着突出的问题,这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制约因素。从总体上分析,目前研究生招生入学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优秀生源,招生方式不够多样化,考试制度比较僵化、灵活性不强,对学术型人才选拔和应用型人才选拔方式雷同,两种人才选拔的各自特色不够突出等。因此,改革现行研究生招生制度,建立优秀生源的选拔机制和录用机制,是新形势下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前提。
首先,改革研究生入学方式和考试机制。对不同类型的研究生采用多元化的选拔机制,突出不同人才选拔方式的特色。尽管国家统一考试是比较公平的选拔机制,但并不是最佳的人才选拔方式,一些优秀的人才会因此而被埋没。所以需要改革研究生应试考试制度,对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实行不同的招生模式,突出不同类型考试的特色;加大复试比重,重点考查学生的业务素质和科研潜能,减少公共课考试在专业人才选拔中的障碍,使得考试制度变得更加灵活。在统一考试之外,还应扩大免试推荐、破格录取、本硕博连读等优秀生的比例,扩大导师在复试录取中的权限,消除以分数为唯一衡量指标的弊端。
其次,实行导师招生名额申报制度,招生的名额与科研课题挂钩。改变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式的招生名额分配方式。
再次,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最近几年的就业情 况,调整专业结构,限制就业前景不好专业的招生规模,这是保证优秀生源的需要。也是顺利实行培养目标的需要。
3 实行完全弹性学制,培养年限更为灵活。
1999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提出教育要实行弹性学制。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我国各高校名义上建立了弹性学制,但许多高校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比如,培养计划过于刚性、两学年课程学习制度等,都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提前毕业的可能性。研究生完全的弹性学制,应当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富有操作性的柔性学分制度。
首先,制定富有弹性的培养计划,灵活决定学习年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富有弹性的培养计划是实行学分制的前提,也是充分发挥学分制优越性的关键要素。学分制突破了学年制过于刚性、缺乏灵活性的弊端,使培养计划更富弹性和灵活性。实行柔性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灵活安排学习计划,自主决定课程学习的进度和学习年限,为真正的弹性学制实施创设可行的条件。
其次,利用和改进成绩考核制,实行免修制。对于一些公共课或选修课。如外语、计算机等课程。一些研究生如果在本科阶段都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如果达到规定成绩的可申请实行免修制,自动获得学分。采用这种方法,通过考试的优秀研究生不仅可以节省学业时间,减轻其他课程的学习压力,而且能缩短学习年限。
4 改革研究生培养方式,推动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是世界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历史发展的产物,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世界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从学徒式、专业式到教学式、协作式等多种方式的转变过程,而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还停留比较原始的阶段。模式比较单一,缺乏灵活性、开放性,严重制约了研究生培养的多样性。现代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个开放的、灵活的、多样化的培养系统,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我们需要解放思想,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开放的眼光审视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变革。
首先,研究生的培养要突破传统的一个导师、一个学校培养的观念,充分利用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质资源;积极实行双导师或导师组制,革除单个导师的弊端,充分发挥集体联合培养的力量:积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校外的优秀导师为兼职导师或合作导师,着力解决导师资源紧张的状况,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其次,研究生培养要走出校园,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应用学科要加强与政府、企业的合作,建立协作培养机制,聘任企业专家、人力资源主管作为合作导师,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和科研基地,锻炼研究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最后,实行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突破国界限制,与其他国家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积极深化研究生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可以有效地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开阔研究生的国际视野,提高竞争力。
5 健全导师负责制,改善教学模式。
导师负责制是研究生培养的基础,也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
首先,应建立和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充分发挥导师在科学研究中培养研究生的主导作用,促进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培养过程中。导师应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并承担起资助研究生参加科学研究的责任,真正使研究生在科研活动中完成培养过程。
其次,应增强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扩大导师权限,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录取把关、培养指导、助研资助和推荐就业等方面的权利和作用,加强导师对培养过程的全程监管,实行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负责制。
美国麻省大学(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阿默斯特校区(以下简称麻省大学)是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系统五个校园中的主校园,是美国知名的研究型大学。该校创办于1863年,坐落在美国东部美丽的新英格兰地区。
麻省大学计算机系成立于1964年,其研究生教育也有超过40年的发展历史。由最初的3名教授发展到现在拥有43名教授,其中包括9名ACM计算机学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院士(Fellow)、4名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院士、5名人工智能学会(AAAI)院士和2名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院士。麻省大学计算机系在人工智能、网络与分布式系统、计算理论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作为美国知名的计算机系,麻省大学计算机系的教育理念是“培养下一代能以创新的方法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计算机科学家”(cs.umass.edu/grads/msphd-requirements)。在这个核心思想的指导下,该系非常注重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具备进行原创性科学研究(Original Research)的能力的教育宗旨,该系制定了一套非常严格的课程计划,以培养学生坚实而广博的基础知识、良好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思维习惯。麻省大学计算机系每年大约会收到1000份左右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学生的申请,攻读其博士学位,而录取的人数一般保持在30名左右。完善和严格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开放而先进的教育理念,使麻省大学计算机系成为全美最具有竞争力的计算机院系之一。
麻省大学计算机系招收两种形式的博士研究生:硕士/博士连读研究生和直博研究生。只有在美国其他大学获得相应计算机硕士学位,并修完麻省大学计算机系认可的相关课程的学生,才有资格申请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否则,学生在录取后必须经过硕士/博士的连续培养才能获得博士学位。
无论哪种形式,麻省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培养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博士生资格学习阶段和博士生研究阶段。博士生资格学习阶段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培养和基本研究能力训练。学生只有在通过博士资格考试论证,成为正式博士候选(PhD Candidate)人后,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博士论文研究阶段学习。以下是麻省大学计算机系对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
(1)Actively participate in research under the guidance of an advisor(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研究)
(2)Satisfy 6 Core Requirements (完成6门核心课程的要求)
(3)Complete 42 course credits (core courses taken to satisfy core requirements are included)(完成42个课程学分,其中包括核心课程的学分)
(4)Complete a 6-credit MS Project (完成6个学分的硕士研究项目)
(5)Graduate with an M.S. Degree(申请获得硕士学位)
(6)Pass the Department Qualifying Exam- Portfolio(通过博士资格考试)
(7)Form a Committee(成立答辩委员会)
(8)Propose a Thesis(提交博士开题报告)
(9)Complete 18 Dissertation Credits (完成18个学分博士论文)
(10)Pass the Teaching Assistant Requirement(完成助教的工作要求)
(11)Pass the Residency Requirement (at least 9 credits in back-to-back semesters) (完成连续两个学期修9个学分的要求)
(12)Defend and Submit a Thesis (博士答辩和提交博士论文)
本文将以麻省大学计算机系为例,探讨美国计算机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博士研究生课程教育体系的特点,以期为提高我国的计算机专业博士生教育提供借鉴。
2掌握牢固的理论知识是培养优秀博士生的基础
美国的计算机博士教育非常注重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为了使学生掌握牢固而广博的基础知识,麻省大学计算机系要求每个硕士/博士研究生必须修完6门博士核心课程,而且成绩必须达到B+以上。这些核心课程分别属于计算机科学的三大领域:理论(Theory)、系统(Systems)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课程设置具体如下:
(1) 理论核心课:计算理论(Computation Theory)、高级算法(Advanced Algorithms)
(2) 系统核心课:有三组课程,分别是:
编译技术(Compiler Techniques)、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Modern Computer Architecture)
数据库设计和实现(Databas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高级计算机网络(Advanced Computer Networking)、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s)
高级软件工程I(Advanced Software Engineering: Synthesis and Development)、高级软件工程II(Advanced Software Engineering: Analysis and Evaluation)、程序设计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s)
(3) 人工智能核心课程:高级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机器人学(Robotics)、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不确定环境下的推理(Reasoning and Acting under Uncertainty)、增强型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Pattern Classification)
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学生可以在六门核心课程的选择上有所不同,但为了加强理论基础和掌握知识的广度,无论哪个研究方向的学生,都必须修完两门理论核心课程和一门高级人工智能课程,同时,再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修其他三门核心课程。例如,一个系统方向的博士研究生除了修完以上两门理论和一门人工智能课程以外,还必须修完来自于系统方向不同组的三门系统方向的课程;而一个人工智能方向的博士生则必须修完另外两门人工智能方向的核心课程和一门系统方向的核心课程。
每门核心课程由教师讲授一学期,其中每星期2次课,每次2小时,3个学分。根据内容不同,每门课程一般要安排5~8次书面作业、1次期中考试和1次期末考试。其中,对系统方向的课程来说,每个章节完成后一般还有一次课程项目设计(Course Project),主要要求学生实现相应的算法和进行性能评价。由于核心课程要求高,课程学习内容多,导师和系里会建议学生每学期选学不超过一门的核心课程,所有6门核心课程则在三年内完成。如果成绩没有达到B+,麻省大学计算机系允许学生重修该核心课;但是,如果学生在规定的博士资格考试申请时间前没有通过全部的6门核心课,则不再具备继续攻读博士的资格。
严格的核心课程作业、考试制度和淘汰制度,不但使学生牢固掌握了计算机科学各领域的基础知识,培养了学生勤奋刻苦的专研精神,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进入实际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灵活而完善的博士生选修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拔尖创新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美国的博士生教育除了注重培养学生扎实和精深的基础知识外,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现新问题的探索精神及能力。
如果核心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培养优秀博士生的基础,是向学生传授学科领域的重要基本知识和原理与技术,是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与方法的重要途径,那么,选修课的设置则是对学科基本知识的补充,是培养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和了解并探索前沿研究方向,从而成为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麻省大学计算机系的做法是,在博士研究阶段,除了要求学生完成18个学分(6门)的核心课程学习以外,还要求完成24个学分(8门)的非核心课程(或称为选修课)学习。这些选修课大多是关于本学科及相关专业前沿领域近3~5年的新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或新技术的相关内容的介绍,一般由教师在每学期开学前提出新的课程计划,学生则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职业目标自由选课。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本学科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现状,更重要的是,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授会将许多新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同时,通过2~3个课程项目培养学生独立(或合作)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教会学生各种探索问题的研究方法。
在教学模式上,可以采用由教授主讲的传统方式,也可以采用以讨论为主的方式。以教授为主讲的教学模式在此就不再赘述,以下着重描述以讨论为主的选修课教学模式。
以讨论为主的Seminar是美国计算机院系的教授最常用的选修课教学模式。Seminar的课程设置没有固定模式,但通常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课程的选题一般是近年新出现的有代表性的前沿研究课题。
第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一般来自近年来该领域顶级国际会议的专题论文。
第三,课程内容的组织由教师完成。教师在确定题目后,一般会根据论文的情况将讨论的内容分为多个子专题,每个子问题由3~4篇论文组成。课程的开始一般是综述性的论文或在该领域出现的最早的学术论文,其目的是探讨该研究方向出现的新的应用背景需求和所带来的新的挑战。其后的每个子专题则将对具体问题和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第四,选课的学生人数一般在20~30人左右,而且通常是由学完了核心课程以后的高年级博士生组成。学生人数太少,论文的覆盖面可能太小;学生太多,可能导致讨论的深度不够。同时,只有学完了基本理论后,学生才有可能具备较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在Seminar的学习讨论中,找到新的研究问题也是该课程设置的重要目的之一。
第五,课堂教学的模式基本上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教师在第一节课引导学生对该领域的基本问题有了初步认识后,学生将对每篇论文进行评估(Review)、宣讲(Presentation)和进行课堂讨论。每篇论文的宣讲时间是25~30分钟,课堂讨论时间是10~15分钟。其中教师将引导学生对论文中所研究的问题和关键技术进行深入讨论,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将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
选择合适的题目并对教学讨论的内容(论文)进行筛选和组织对开课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为了准备一门新的Seminar课,教师一般需要预先通读该研究方向所有重要国际会议的相关论文,然后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对论文分类,并将其中有代表性的论文提炼出来,作为课程学习的论文。在课程项目的设置上,教师会事先准备一些题目,如对某些算法的实现、评估和改进,实现原形系统等,同时也非常鼓励学生在论文讨论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4合理的课程学习安排是培养高质量博士生的有效保证
美国的博士教育是以博士生的最终质量为评判标准,而不是以年限来规定学生的毕业时间。在美国计算机专业,培养一个硕士/博士生一般需要至少5年时间。由于强调博士生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整个博士学习阶段,博士生都会积极参与课程的学习,并尽可能地将研究项目中的问题和课程学习联系起来,用所学到的方法或思路来解决新问题。
以麻省大学计算机系为例,虽然学生的背景不同,但为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帮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顺利完成博士课程要求和博士论文要求,系里建议学生按如表1所示的时间表安排整个博士阶段的学习计划。
麻省大学计算机系不但在本系有完善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职业规划来自由选课,而且也鼓励学生在其他相关院系选修本系没有开设但对研究有用的课,如数学系或电子工程系的高级课程。总之,美国博士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同时训练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5启示和建议
美国的博士教育强调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完善的知识体系和用于探索与创新的研究能力,而这些恰恰是决定博士毕业生日后发展潜力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计算机博士教育主要是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培养,这种“研究项目驱动型教育”在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的初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培养了大批科研人才。但随着教育本质的回归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从总体来看,我国的这种单纯强调研究项目的教育模式培养的博士生,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没有严格的博士课程要求和淘汰制度,学生在学习阶段往往会忽略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对知识结构的完善。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博士生的研究水平和发展潜力,最终将会影响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
笔者建议,为了使学生掌握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兴趣和基本的研究能力,应该首先强调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不论哪个方向的学生都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核心课程的学习,如算法、分布式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这些核心课程应由教师来讲授;同时,应严格课程的考核制度和课程评价体系。对于选修课,由于其主要目的是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所以应借鉴国内外Seminar课程的成功经验,积极有效地激励教师和学生共同上好Seminar课。
博士生教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而其中的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通过严格的培养机制和灵活的培养方法,在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将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和研究项目结合起来,严格博士生培养机制,完善博士生资格评估体系,从制度上保障博士研究生的质量;以及如何真正教会学生探索科学基本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习惯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等,是我们在计算机学科建设中应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导师制;瓶颈;有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13)08-0074-03
2001年,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在高职院校中实行导师制,探索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新模式,改变了我国大学导师制度只在研究生层次及少数本科层次教学中运用的传统。随后,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众多高职院校也相继实行导师制。导师制的特点及优势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力量,促进了我国优秀职业型人才的快速培养。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在尝试导师制的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未能彻底将导师制与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结合,导致各种问题及矛盾日渐凸显,致使导师制在高职教育中的发展陷入瓶颈。
一、导师制内涵及其在高职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导师制源自于十九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是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进行教育和指导的制度,在促进学生全面提高、充分发展、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及时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育教学制度”。长期以来,导师制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实践,呈现了其独具一格的育人功效,因此逐渐得到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认可。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承载着直接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它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然而,受高职院校生源结构的影响,多数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自学能力有限,依赖心理强,在面对更为开放、更为广阔的学习环境时,常常感到茫然,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辅导员和任课教师时间、精力及自身知识素养有限,很难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指导。所以,将导师制引入职业教育中,充分发挥导师制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优势,使群体教学与个别指导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已然成为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改革的突破口。
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为出发点,因人而异地帮助其制定学习计划并进行指导。同时,导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带给学生有关职业前景、职业环境、职业发展态势等方面的深切体验,还可以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二、高职教育实施导师制的瓶颈
导师制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和有益补充,被高职教育引用吸收,只有短短的十余年时间,而且真正实施的院校为数不多,因而,相关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匮乏,致使导师制在高职教育中的实施遇到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
(一)导师职责定位不明,工作难以深入开展
在我国高职教育中,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是“辅导员+班主任”式,而导师制的实施,在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能的同时,也增加了学校人事管理的难度。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共同管理的对象都是学生,工作内容难免会有交叉、重合,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很难将他们的职责完全划分清楚,因而导师对于应该做什么及怎样去做还不太明确,影响了工作效果。
(二)导师队伍素质偏低,管理效能无法发挥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硕士学位以上教师比例仅为6.5%,加上在职在读研究生教师比例也不到10%”,拥有正高职称的教师比例也非常小。再加上一些院校对导师的选聘把关不严,甚至没有对其进行过系统的上岗培训,无法从根本上将导师制的精髓体现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更无法真正实现导师制的价值。
(三)师资结构不尽合理,指导效果不显著
受高校扩招影响,职业教育领域存在师生比例失调现象,高职院校在推行导师制过程中,师资严重不足,有的院校出现1名导师指导20多名学生,甚至一名导师同时指导几个班的现象。此外,由于导师工作只是一项兼职工作,学校虽然将其计入工作量,但并不减少其他教学和科研任务。因此,导师在学生学习、就业等方面能投入的时间有限,通常只是机械地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不能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影响了对学生的指导效果。
(四)评价体系尚未完善,导师积极性易受挫
由于高职教育导师制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相关的激励和考核制度尚不健全,再加上对学生教育管理的效果不是一朝一夕能体现出来,因而,导师的劳动付出很难通过具体、合理的指标和参数进行量化,学校往往只能对导师工作进行比较简单的考核,起不到真正的督促作用。导师的业绩得不到及时认可,降低了其工作积极性。
三、高职教育实施导师制的对策
(一)明确导师工作职责,提升导师的工作执行力
高职院校在实施导师制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清晰地区分导师与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明确导师在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的三年时间里的具体工作职责和内容,即:入学之初,导师要注重启发和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及每个阶段的学习计划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经常关注和了解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和学习计划的实施情况,对学生进行监督、帮助;大三阶段,要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实习、求职等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适应社会、如何面对自己的未来,尽可能确保每位学生最终都能走上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此外,导师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还要动态地掌握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人格完善、人际交往、为人处世、情绪情感等方面的情况,并及时以最有效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以促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的指导和服务能力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导师要了解学生所需,关心学生所想,灵活地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采用学生喜欢的QQ、微博、微信、飞信、电子邮件等网络和电子信息交流方式,缩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校方面,在了解和尊重教师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有重点地加强教师对于所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教学计划和毕业条件等方面指导性文件的学习,提高导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三)拓展导师来源渠道,提高导师的配备比率
高职院校要努力拓展导师来源渠道,健全导师聘用机制,在现有师资基础上,邀请大量熟悉企业工作过程与程序的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担任兼职导师,推行校企合作的“双导师”制,这样既可以解决导师缺乏的问题,又可以拓展学生实习就业资源。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解决措施
一、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重要性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机械学习、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它是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习者通过独立地分析、探索、质疑、实践、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对于自主学习的概念,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观点,但这些不同的定义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自主学习意味着自学者自我负责管理学习,是学习者自我探索、自我选择、主动的学习方式。
2、大学生自主学习
大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并付诸行动的独立学习,完成学习目标。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即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刻苦钻研的精神、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并能科学的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这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
目前自主学习是大学极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大学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一个主要方式。小学、中学相比,大学阶段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和灌溉式学习。大学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自由丰富的学习时间、专业深奥的学问和多元化的选择。一定程度上说,在这样丰富多样的环境下,大学生应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并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自身的独立学习、思考,成为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和创新性人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3、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在我国古代就被重视、强调,例如朱熹曾说过:“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明代王廷相也指出“自得之学可以终身用之”,这句强调了自主学习对于自身终身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在当今的学习型社会中,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大学生必备的一种学习能力,也是终身学习理念下必备的条件之一。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符合自身发展的需要,符合终身学习理念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如今社会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知识更新速度快,如果大学生进入社会后不能很好的适应就会被淘汰,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较好的认识、适应社会。“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未来社会竞争的焦点在于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21世纪创新性人才必备的要素。活到老,学到老,人只有学会学习,不断学习,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为社会所用。大学教育较之于中学阶段以前的学习,更多的在于学生主动构建知识,自觉自主的去学习。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者,而是可以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主动发现、探究、质疑并解决问题,做学习的主人。大学是以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培养具有较广泛的科学知识、较深厚的专业基础、较扎实的实践技能的专门人才。大学的学习不仅需要教师的认真教学和指导,还需要学生自身学习的自觉性、独立性与创造性。大学生只有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挖掘到自觉学习的潜能,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道路,培养具有奋发向上、刻苦钻研的学习品质;才能较好地激发出求知欲望,掌握独立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才能有效增强自身学习的信心,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才能显著提升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培养会学习、会思考、会探索、敢于创新的人才,同时对于学生和社会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分析
目前,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比较薄弱,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状况并不乐观: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比较严重;课上不认真听讲,睡觉玩手机的现象比较普遍;课下忙于休闲娱乐,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置于一旁,不预习不复习;考前临时抱佛脚,考试时投机取巧;为此,一部分学生成绩不及格,要补考、重修,甚至延长学制……出现这些情况主要有以下原因:
对于自主学习的概念,多数大学生有一定的认知,但从大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来看,被动学习的学生占有较高的比例,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把自主学习作为自己学习的首选类型。由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大学生接受的是以考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被动接受式的学习也成为他们学习方式的主流。而在大学里倡导自主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思想观念上的冲击与学习方式上的改变,在短期内他们很难适应与接受改变这样的新型学习方式,一时让其作为他们学习方式的主导也是比较困难的。再者,社会的快速进步与知识更新速度步伐的加快,大学教育在教育观念与课程专业设置方面相对滞后,学校对于自主学习的重视力度不够,致使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没有得到校方的支持,自主学习意识还相对比较薄弱。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任何一件事,缺乏兴趣,将不会投入十足的热情与百分百的努力。对于学习也是,带着兴趣去学习才会有十足的投入与收获,而有些学生对于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他们认为中学阶段的学习只是为了能考上大学,考上了大学就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放松学习了,所学的专业也是父母帮忙选的,并非自己的兴趣。所以,一进入大学就开始放纵自己,养成自由懒散的学习习惯,没有认真好好的学习。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并没有对自己的人生和大学生活好好规划,不知道要怎样学,没有目标、没有计划。在中学阶段,老师会将学习计划制定好,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的计划学习就行了,学生成了被动的执行者。进入大学后,一切的学习与生活都是学生自己安排了,此时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就变得不知所措了。对于专业的学习,为什么学,怎样学,学习目标是什么并没有清晰的概念,而且制定的计划也没有指导性与可行性。有些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就制定好了自己的学习目标:考研、考相关证、找工作、拿奖学金、评优等。他们对于自己的目标有着不同的投入,如考研、找工作的学生可以比较合理的安排学习、勤奋学习,其用功程度也是相当大的;相反,以短期目标为奋斗的学生相比而言则显得比较缺乏学习的长期性与自主性。
自主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有效率的学习而制定的一系列学习方法,它是影响学习实际效果的重要因素。有的大学生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对于学习方法没有自己的见解,总是很盲目的投入学习,到最后却没有很大的成效。比如,不知道如何把握一节课的重点、如何做笔记,不知道课后如何整理笔记、如何分析笔记的知识点并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不知道如何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等查阅相关资料。大学的学制长,专业课程多并且各课程间联系紧密,如果不能很好的融会贯通,就可能会出现一门功课没学好导致其他一些功课也学不好。因此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使用是很重要的,学习策略并不是盲目跟随学习好的,而是应找到适合自己的。
有的学生自我管理比较差,对自己没有严格要求,治学也不严谨。在中学时天天有老师和家长的督促,而大学主要是靠自觉、自主管理自己。大学没有了约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他们看到同学玩自己也控制不住相依去玩,有时一玩就忘记了时间,不能很好的安排学习与娱乐的时间。有的学生自我评价方面也有所欠缺,对于自身没有很好的认识,只是盲目随从同学。学习归因就是很好的自我评价方式,归因可以分为内部与外部归因,不同的归因方式对其认知产生的影响也不同。有的学生在取得好成绩时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是自己辛辛苦苦奋斗出来的成果,像这种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付出多就有收获的,会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学习积极性与自我效能感。然而,有些学生却将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这样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成功则会使学习者产生侥幸心理,而失败则会使其找到失败的借口,无论成败都会使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受到很大的影响,也不利于自信心的建立。
三、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案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需要多方面齐心协力的合作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不仅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与建设,也需要教师们的配合与全新的教育理念,更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与付出。
1、学校方面
学校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国家积极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为此高校应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应教会他们学会如何学习,更好地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学校可以通过讲座、广播、校报等方式大力宣传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及方法,引导学生逐渐接受自主学习的理念,通过自身的自主自觉学习,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实现自己的学习计划与目标。良好的学习环境是确保大学生自主学习有效进行的关键。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学校软硬件环境建设,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自主学习场域。图书馆要有丰富的藏书,能够满足所有专业学生的需求;自习教室的条件尽量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让学生不仅有地方学习而且是在舒适的环境下;电子阅览室开放的时间要足够长,提供尽可能多的网络教学资源,作为学生课外的知识扩展与补充。学校也应重视如教师素质、校风学风、课程设置等软件环境的强化与建设,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学校校风学风建设,提升学校整体综合素质;课程设置不应安排得过满,应给学生一些自由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使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被激发出来。
2、教师方面
教师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应扮演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确保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首先应转变教学观念,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开放思想,创新教学。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在传授知识时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展开,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高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拓展分析问题的思路,激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是学生与教师的双边互动过程,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为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创造条件。教师在教学时也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努力使之规范化。同时,教师应加强自身的责任感,正确认真对待学术问题和教学,确保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能有效进行。最后,高校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与学生积极对话,可以采取聊家常的方式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现状及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
3、学生自身方面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大学生首先应对所学专业有兴趣,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才可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与好奇心,调动学习的兴趣,使之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自身也应端正学习态度,主动思考、探索自主学习的方法,以提高学习兴趣。有了目标才会远航,在校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并以此为导向。学习目标有大小、远近之分,恰当合理分配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从小目标到大目标,从短期目标到长期目标进行合理有效的实施,避免学习的盲目性。有了学习目标,就应制定学习计划,计划的可执行性关系影响到学习目标的实现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学习计划,最好可以细化到每一阶段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及如何完成,提高计划的可实施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习目标实现过程中,时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自我监控能力是元认知的重要组成,也是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重要表现,直接影响着学习质量和效果。大学生在充分抓住课堂的学习时间,同时应好好利用自由的学习时间和开放的学习资源,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寻求适合自己及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采取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和手段,培养自己的自主、自为、自律能力。在学习成绩的成功与失败面前,能够善于进行归因,总结成败的经验,使学生体验努力后的进步与成功,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进而使学生会学、想学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关系到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关系到大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中的竞争力,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发展与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任务任重道远,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本文是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农业院校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JXYJG-2014-05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俐,刘波.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
[2]朱红梅,韩文堂.现代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
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高文波(1964-),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副处长。(湖北 武汉 430072)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15-02
武汉大学是全国首批招收、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目前工程硕士招生领域数已达到22个,涵盖水利、电力、测绘、机械、建筑、环境、计算机、电子通信、制药、物流等,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发展,为社会、行业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适应社会需求,创新工程硕士教育理念
随着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人才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的转变,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迫切需要转变教育理念,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大力培养各行各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长期以来,武汉大学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学生为根本、以教师为主导,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应用、重视工程实践,开放办学”的工程硕士教育理念,为社会、行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1.树立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在培养规格上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工程硕士是一种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它按工程领域设置,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侧重实务和应用,强调实用性和综合性。在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尤其要重视工程硕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之需。
2.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工程硕士教育必须学习和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先进经验,必须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和创新培养模式,完善培养方案,大力改革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工程硕士教育水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多层次、多领域、多方向、模块化、开放式的特征。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3.树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着力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向行业实际,侧重实践,将理论学习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体现强化能力、突出实用、结合工程的特点,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确立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其身心特点、兴趣和个性特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不断获取知识。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对其思维方法的熏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职业素质的提升,使工程硕士研究生在研究方案的制订、研究资料的收集、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调整、研究结论的得出和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中体现出较强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
5.树立“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
“大工程观”是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思想道德与工程实践融为一体,具有实践性、整合性、创新性的教育理念。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需要亟待改变狭隘的学术教育观,树立“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重视工程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兴趣、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工程创新能力。
二、面向行业实际,探索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在推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战略过程中,武汉大学秉承“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始终抓住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这一核心,经过不断实践探索,初步构建形成了以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与行业紧密联系为根本,包括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三大环节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工程硕士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与行业紧密联系。
1.课程教学环节
增设“行业前沿讲座”课程,大力推进案例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行业前沿讲座”。为了使工程硕士研究生尽早接触行业、贴近行业,增进学生、教师与行业专家的密切接触和交流,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激发他们对于行业前沿重大应用问题的研究兴趣。我校把“行业前沿讲座”作为一门课程进行规划、建设,选定相关讲座内容,定期开展讲座,并保证讲座质量;聘请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了解产业发展需要、熟知行业发展动态的行业专家开设前沿讲座。近年来,学校对各培养单位邀请行业高级技术和管理专家来校开设“行业前沿讲座”进行资助,每年都拨专项经费予以支持。
(2)案例教学。为了借鉴国际一流大学先进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我校在工程硕士课程教学中大力推行案例教学。近年来,我校坚持抓案例课题申报和案例库建设,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2.专业实践环节
通过加强专业实践的组织与实施以及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不断强化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其职业素养,通过专业实践锻炼,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1)专业实践。我校通过制定《专业实践手册》,严格按照实践手册要求完成整个专业实践过程。主要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内容:实践计划制订;实践阶段小结与自我鉴定、指导教师阶段成绩评定;所有实践阶段完成后,专业实践学结报告;导师组给出专业实践最终成绩。
(2)专业实践基地。专业实践基地是实现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保障,也是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平台,对于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实践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校正在制订《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管理办法》,思考怎样选取实践基地、怎样建设和管理实践基地等相关问题。实践基地一般应建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有行业代表性,应具备一定的软硬件条件(如食宿条件、实践场地、实践项目、指导人员等)。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主要依托行业企业开展。
3.学位论文环节
学位论文环节对学位论文选题、学位论文形式以及论文评审与答辩都做出了相关规定。要求论文选题来源于生产实际,有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要在专业实践中选题;论文形式根据选题,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工程/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论文评审与答辩必须有行业专家参加。
三、强化过程管理,提升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培养方案制定后,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十分明确,但是要让目标成为现实就必须强化培养链各环节的过程管理,保证培养质量。
1.课程教学过程管理
为规范课程教学管理,我校通过加强教师资格审查、课堂教学检查、考试及成绩登录等各个环节的监控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1)课程学习是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工程硕士研究生获取本专业领域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我校坚持课程教学选派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授课,同时聘请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来校讲课。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之前要编写好课程教学大纲,严格按照大纲实施课程教学。
(2)课堂教学的规范和效果是评判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此,我校加强了课堂教学检查与督导工作,聘请学校研究生教育专家组成员到课堂听课,选派课程信息员到课堂查课,引导研究生在网上评课,从而对讲课教师的上课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督。
(3)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知识获得的一种有效形式。我校要求课程考核按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注重平时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并要求上课教师及时将成绩录入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各培养单位将考试试卷等相关材料存档备查。
2.专业实践过程管理
专业实践环节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增长实际工作经验、获取学位论文选题和素材、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也是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专业实践的顺利完成,我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建立了大批专业实践基地,并组织学校教师和行业企业高级专家共同指导工程硕士的专业实践。同时学校还专门制定了《专业实践手册》,明确专业实践内容及应达到的目标、详细的专业实践计划和实践考核办法,及时对专业实践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定期检查、评估专业实践实施情况,较好地保证了专业实践质量。
3.学位论文环节管理
学位论文不仅是检验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体现。
我校要求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来源于生产实际,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要在专业实践中选题;论文形式根据选题,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调研报告、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工程/项目管理、应用研究等多种形式;论文评审与答辩必须有行业专家参加,论文评审按程序进行。同时狠抓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审、预答辩和论文答辩等环节,切实加强论文各环节管理,严把论文质量关。
四、结语
随着工程硕士教育的不断发展,还需在招生体制改革、导师队伍建设、质量保证体系和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创新,真正将工程硕士培养与工程领域各行业紧密联系起来,不断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以期满足社会、行业需求。
参考文献:
[1]林蕙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
[2]高文波.提高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
[3]文冠华,姜文忠,陈宏量.抓好专业实践环节,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15.
[4]熊玲,李忠,赵伟.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研究生培养目标及相关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15.
[5]张笑燕,宋茂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
[关键词]协同理论;协同发展;研究生培养;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5 — 0149 — 02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核心是教育。研究生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学校教育,担负着知识创新、发展尖端技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人才库与智力库,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因此,为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对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我国近30年、特别是近10年来,研究生规模迅速扩张,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但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体制机制上的一些问题,以及由于大规模扩招而致使师资、教学设施等未能及时跟上,教学资源被稀释,降低了教育质量。具体而言,当前的研究生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研究生培养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下滑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3,2004)的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高校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分别是30.16%、11.8%、5.37%和0.49%。学历和职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知识结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3,2004)的数据同时也显示出我国学生规模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专任教师规模的发展速度,学校专任教师和工科生的生师比高达18.9:1;从随机抽取的7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04年)的导师指导研究生人数的情况可以看到,有些学校博士研究生和导师的生师比达到9:1,有些学校硕士研究生和导师的生师比达到10:1。居高的生师比,致使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引导减少甚至缺失。由于师资的不足,“师徒式”的培养方式在我国现在的高校几乎无法实现,一位导师同时指导7~8个研究生是普遍状态,同时指导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研究生的现象也不是个别。在这种情况下,想得到导师精心指导的愿望恐怕很难实现,即使导师愿意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学生一个学期都见不到导师的情况也不乏存在,很多学生都成了自生自灭的“野草”,未能得到有效的“正规训练”,研究生培养质量自然受到大的影响。
工科研究生教师缺乏工程背景。我国高校大部分教师是从家门到校门、从学校到学校,近一半的研究生指导教师缺乏科研院所或企业的工作经历。导师实践经验的缺乏、工程实践能力的低下,不能满足对学生的指导要求。
综上所述可知,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师资队伍,不仅存在数量不足的情况,同时,师资素质也有待提高。而师资质量是决定研究生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因此,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
充足的教育资源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之一。在经费、科研项目、教学设备、实验仪器、教学活动场所等众多的教育资源中,经费投入是最为核心的指标。开展科学研究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科研经费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保障,因为实验设备、课题项目等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都在很大程度上都与科研经费投入相关联。但在我国高校系统,教育经费的投入存在极大的不均衡,以科研经费为例,近70%集中在五六十所高校,其余400多所高校(90%)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只能获得科研经费的30%。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发展科学研究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一项经济成本耗费巨大的活动。经费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美国,培养一名研究生和培养一名本科生的费用之比大约是3:1,如果把科研费用计算在内,可能是6:1。早在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校长就声称教育研究生的费用是教育本科生的费用的3~6倍”。〔1〕
(三)有限的教学资源也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世界银行的不完全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高校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室的利用率低于60%。国家教委的统计数据也显示,我国高校价格昂贵的大型科研装备的利用率不超过15%,普通的仪器设备有20%以上处于闲置状态〔2〕。我国高校专业划分过早、过细,缺乏相互间的融合交叉和渗透;实验室小而全,重复建设,存在设备的高占有率和低使用率的现象;部分高校存在着基本建设投资方向不准、校舍利用率不高、有限的教育资源挪作他用等现象,资源流失严重,图书周转率较低,人均图书拥有量无法满足学生规模日益扩大的需求。我国目前封闭于课程的实验室资源配置模式,使实验室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约束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缺乏合理性
目前有些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存在着课程设置随意、内容重复滞后等现象,由于师资的缺乏,常常出现因人设课的情况,而不是完全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所需要的知识结构来设置课程,从而加剧了这现象的发生。同时由于我们现在的本科、硕士、博士教育的课程体系分割,课程没有贯穿起来,这样可能导致一些课程本科生要学习,硕士生要学习,到了博士还要学习。这实在是一种浪费。因此,充分开发课程资源,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才能使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一个基本的保障。
研究生中普遍存在的诸如实践能力较差、创新能力不足、知识面较窄等问题,使得越来越庞大的研究生队伍并不能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根据赫尔曼·哈肯创建的协同理论,协同是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互相协作、充分发挥部分的优势而抑制其不足,进而产生系统整体价值大于独立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高校研究生协同发展”是指高校与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内部各学科教师之间以研究生培养为主要目标,围绕国家或区域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同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式。同时,在高校的建设与发展中,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及本科教育的最佳结合点,研究生教育对高校的建设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东作为全国重要的产业强省正面临着新一轮发展的产业结构重组与转型,面临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人才不足两大困境,实用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将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有效整合广东高校与社会各方资源,协同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增强广东创新能力,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是广东产业转型、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策略,也是广东高校研究生培养工作做大、做强、做好的一个必然选择。
三、协同发展的方式
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广东省人才供需现状,依据协同理论,广东高校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协同形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校企协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近年来,高校普遍存在“实习弱化”的现象,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能脱离实际训练条件的支持,只有通过具有实在价值的训练过程并经过经验总结才能提炼出具有真实意义的策略、手段与方法,才能真正在理论指导下去运用、创造知识和技术,并取得效果。大学教育的条件尤其是实际训练的条件是相当有限的,训练的形式与内容尽管在理论上模拟了,但却无法“逼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限程度是大学深感局限的重要方面。因此,囿于学校教育来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难有作为的,必须从根本上转型,使学科教育与知识、技术创新的氛围、过程相结合,传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并得到相关条件的支持。因此,校企合作能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条件〔3〕。
(二)本研协同,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
只有打破本科、研究生培养相对封闭的传统壁垒,才能满足创新人才培养个性化教学、差异化培养的需要。麻省理工学院早在1993年就针对四年制本科通才教育的局限进行改革,开始实行“理学士—工程硕士无缝计划”,使学生在特定的专业领域受到完整的训练。本硕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本科阶段构建宽厚的、通用性较强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科学基础,研究生阶段依托现代工程科技和产业领域,培养专业才能,增强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克服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的“错位”现象,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发展潜能,培养更多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三)师生协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导师制是针对学生个性需求和培养目标要求进行个别培养的有效模式。担任导师的人应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权威教授。对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应从本科阶段起就配备导师,使他们有机会领略名师、大家的风范,在导师帮助下制订学习计划,选择专业方向,参与导师的科研活动,通过与导师的交流互动,感受其睿智与思考精神,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创意识,增强创新能力。
(四)文理协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在理、工、农等类大学中加强人文学科建设,对加强大学文化建设,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胡伟.我国公办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及其优化方略〔D〕.河海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