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31 19:36: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营管理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四阶段;实训模式;内涵;做法
管理是一种实践,特别需要实战、经验、艺术的积累,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通过去企业实习顶岗工作,应该是一种很好的在实践中培训业务操作和管理能力的方式,但是,在目前中国的体制下很难有多少企业愿意有组织地接受学生到企业进行业务和管理的实习。即使学生可以自己找到企业实习,由于自身的实习生的身份(而不是雇员的身份),也只是做一些最基本的事情,很难保证让学生有机会从事业务及其管理方面的工作。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探索了在校内进行的“四阶段”实训模式,利用模拟的手段,进行业务和管理能力的提升训练,并在四个阶段的实训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应用性理论知识。
一、“四阶段”实训模式的内涵
我们把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训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性认知实训”:运用各种企业经营管理类沙盘或实训项目,组织学生深入体验、感性认知企业和企业经营与管理活动。第二阶段“理性深化实训”:在学习了相关课程后,再运用各种企业经营管理沙盘、企业经营管理类教学软件或实际的工商经营管理活动,营造情境、深入体验,深化理性认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能力与要求。第三阶段“综合提升实训”:开展专业综合业务实训,亲历实践,理论、技能、素养与管理能力全面提高。第四阶段“准就业顶岗实训(实习)”:结合学生就业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全面地实践、应用、反思、升 华。
通过这四个实训阶段的进阶,融入其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实现了:“从特殊(的业务流程)到一般(的行动过程);从具体(的隐性知识)到抽象(的显性知识);从应用(完成业务和管理的手段、工具)到基础(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从实践(先做、学)到理论(再学、教)。”“由浅入深,逐渐深入细节;从简单到复杂、从静态到动态、从机械到灵活;由低级的实物模拟到高级的软件模拟,从模拟到直接参与工商经营管理活动。”让学生由感性认知(具体的工作任务)入手,通过体验式教学、模拟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的行动型参与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而且由于有了实践经验的基础和反复提升的实训环节,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性思考,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把工作任务做得更好的应用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通过这样的理论与实训融为一体的教学过程,学生“学会独立地获取、分析、整理信息,这是一种调研性、分析性的工作训练;学会独立地制订计划、方案,这是一种预测性、实证性的工作训练;学会独立地决策,这是一种选择性、规范性的工作训练;学会独立地实施计划、方案,这是一种过程性、形成性的工作训练;学会独立地检查过程与结果,这是一种控制性、反馈性的工作训练;学会独立地评估成效,这是一种诊断性、总结性的工作训 练”。
二、具体的实施思路与方法
1.第一阶段“感性认知实训”
深入体验感性认知。将以各类沙盘(生产型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商贸型企业经营管理沙盘、营销模拟沙盘、第三方物流沙盘、人力资源管理沙盘、财务分析沙盘、计划预算沙盘、企业管理信息化沙盘等)在不同阶段或不同课程的学习前先期导入,让学生模拟企业的员工,承担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初步体验、感性认知企业经营与管理活动。学做关联理论提升――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学生在此基础上去学习课程和应用理论知识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并且会主动地去学习自己所需要的应用理论知识;二是教师在后续的课程中以学生做过的沙盘的企业经营与管理活动为背景、素材和案例,进行应用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教学,由于学生有了模拟体验的经验基础,有了对所学内容的感性印象,他们就会把老师讲的理论和知识与它们建立起影射关系,带着出现(发现)的问题去学习,进而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更容易掌握所学的应用理论知识与方法,理解“为什么这样做”和了解“怎样做更好”。
具体来讲即让学生在学习理论之前,先运用沙盘给学生按照企业经营管理的工作过程和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模拟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先在“玩”中知道要“做什么”、学习“怎么做”,并在做的体验中去学习一些基本的经验性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去学习“怎么做更好”的策略性知识,教师教授学生掌握应用性理论知识。
例如:在第一学期学生一入学就开设《企业经营管理入门模拟》沙盘必修课程,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个企业的组织架构是怎样构成的,各个部门的职能、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以及相互之间是怎样配合和协作的;企业正常经营运作是如何进行的、资金是如何运转的;市场环境是多么不确定、竞争的残酷与精彩;管理有哪些职能、团队成员之间应该如何沟通、协调达成共识、感受责任与压力等,让学生对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运作过程建立起最初的感性认知。
这样,在我们开展的各种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如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财务学等方面的内容时,教师以学生模拟运作的企业为背景、素材与案例来组织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此种思路和方法,也可以运用到其他的课程学习中,如在学习市场营销类课程前先让学生做一遍营销沙盘;在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类课程时,先让学生做一遍人力资源管理沙盘;在学习物流类课程中,先让学生做一遍物流沙盘等。总之,让学生先体验实践、先积累经验,先知道“是什么”和应该“怎么做”,然后通过反思实践性思考,总结经验教训,在理论学习中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并能够做得更好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2.第二阶段“理性深化实训”
深入体验实践提升。在学生学习了相关的课程和应用理论知识、掌握了具体的业务工作方法(工具)、学会了怎么做之后,再次让学生运用各类沙盘或教学软件(工商企业设立与策划模拟、市场营销模拟、企业运作ERP模拟、电子商务模拟、人力资源管理模拟、物流运营模拟、财务资金模拟、企业经营模拟等),模拟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甚至直接参与工商经营管理活动。让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模拟从事企业的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通过实践丰富“怎么做”的经验和积累“如何做更好”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业务处理技能和锻炼管理能力。例如: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第一学期做过的企业经营管理模拟沙盘的基础上,在第四学期再做一遍该沙盘或电子沙盘;在学生学习市场营销课程前做市场营销沙盘的基础上,在学习完该课程后,再用市场营销教学软件进行模拟实训(注:同一个学期内完成),等等。此外,还可以通过工商管理活动周或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从事工商经营管理活动的实践。
3.第三阶段“综合提升实训”
在学生顶岗实习之前,为学生开设“专业综合业务实训课程”。专业综合业务实训课程是以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项目)为核心,将职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培养所涉及的应用理论知识、工作过程知识、操作技能有机结合的完整型、综合型的实训课程。课程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基本技能与专项技能熟练,综合技能应用能力强,真正做到上手快、业务熟、职业素养高,形成较好的“问题解决”的业务操作与管理能力。为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做好准备,并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度。实训内容一是针对专业所面对的工作岗位群要完成的主要的、综合的、完整的业务工作;二是按照工作程序――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过程;三是按照发现、分析、界定问题,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制订问题解决的方案,运用问题解决的工具,实施问题解决措施的“问题解决”完整的方法过程。这种课程要体现职业性、实战性、竞争性、过程性,综合化、程序化、规范化,复杂、动态、灵活、连续、完整的特点。
综合实践全面提高通过专业综合业务实训,将“企业搬进课堂”,仿真企业工作情境(场景仿真、软硬件仿真、流程仿真、业务仿真、管理仿真、制度仿真等),模拟职能岗位,模拟企业真实的经营管理过程,使学生拥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熟悉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了解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内在业务关系,掌握相关部门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及业务流程、熟练业务操作的细节与规范,提升职业素养。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亦体验得失、感受挫折、体会人生、总结成败,感悟管理精髓,掌握管理技巧,增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能力。
4.第四阶段“就业顶岗实训(实习)”
实践应用反思升华。在第六学期,学生以学生和企业见习员工的双重身份,在企事业单位到专业对口的岗位顶岗实习,全面进行实践,并结合顶岗实习撰写企业调查报告,或部门调查报告、岗位分析报告、业务分析报告等作为毕业论文,完成从学生身份向员工身份的转换,实现理论、技能与管理能力的全面升华,为就业奠定坚实的基 础。
作者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技能,经验,服务社会,模式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技能教学型等四大类,各类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定位绝然不一样,具有的现实或潜在的职能、层次也不一样。因此,各类型高校在社会服务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各不相同,社会服务所承担的任务与内容、服务的空间范畴各有侧重。本文以石家庄职业技术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实践为例,就高职院校连锁经营专业服务社会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讨。
一、以校内运营实体为平台,构建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本专业依托学校的校内实践基地开展了富有特色和开创性的集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社会服务,做到了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高度融合。
1、教师、学生全程参与式实体运营,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校方的大力支持下,与本地的连锁企业天元有限公司合作,在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开办了天元长兴便利店,采用准实体化运营,教师和学生完成参与实体的运营过程,实体从选址、商圈调研、店面装修到商品采购、商品定价等运营的全过程,由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和学生全程化参与,容理论于实践,在实践中丰富理论,教师的理论、科研成果在实体开办过程中得到了升华。并结合实体的运营情况,由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并制定出了《天元长兴便利店》的系列规章制度,并形成了自己特色化的运营方式:为了解决学生上课和岗位实训相冲突的问题,实行学生倒班制;形成了特创的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模式。
2、以校内实训实体为平台,完成学生岗位轮换,为就业实现零距离对接。校内实训基地解决了在校外实训过程中始终无法解决的问题—轮岗,专业实习实训要解决学生在不同岗位上技能的培养和锻炼,但校外实训基地涉及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等问题,始终无法解决轮岗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这个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的实习内可以保障学生在收银员、理货员、店长助理、店长等岗位上完成岗位轮换。为学生未来就业实现零距离对接;同时,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就完成职业体验,为学生的未来就业给予恰当的引导,有助于一次就业率的提升。
3、实体运营,为学生的就业买单。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运营实体天元长兴便利店为平台的社会服务、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社会服务模式的实施,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该模式既促进了“产学合作”,又形成了一定的“造血功能”,为连锁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2010年第一届连锁经营管理学生就业以来,通过三年的跟踪调查,在实体完成顶岗实习的学生,就业能力明显提高,很多学生在还没有毕业时就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学生就业能力的增强得益于实训实体化运营模式,实体用真材实料让学生演练,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学生对真假货币的辨别就是从收假币开始的。我校的学生通过参与实体岗位技能培训和实训操作,就业时可以从事连锁经营企业中的一线基层岗位:收银员、理货员、仓管员等岗位;同时可作为店长助理、店长等职位的后备人选。可以说,连锁专业通过为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
二、校企合作,服务地方企业
自我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开办以来,曾与多家当地企业有过深度的合作,在合作中求发展,专业依托地方企业增强专业实力,企业依托学校谋求专业人才。2008年,我系5名教师利用暑假期间在保龙仓(2010年与家乐福合并为家乐福﹒保龙仓)顶岗任职;2009年,60多名学生和老师参与保龙仓胜利店的整个开业准备工作和正式营运工作;2009年,与天元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实践基地开办天元长兴便利店由学生独立运营;2009年,与河北展新体育有限公司合作,学生完成3个月的顶岗实习……今年,又引入了沃尔玛、麦当劳、乐仁堂、好利来等多家知名企业,在和当地企业的合作中,实现双方的互赢。一方面,专业可以依托当地连锁企业解决学生实习、专业能力实践的场所问题,开拓多种连锁业态让学生对专业有更多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通过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将一定数量的教师放到企业中去,实现教师“双师型”培训中企业的职业能力培训,教师在完成职业培训的过程中,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科研优势,为企业做培训,帮助企业分析和探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加大了科技服务力度;再其次,当地企业可以在和学校深入合作的过程中,干预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修订,真正的获得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企业在跟学生的接触中可以优先选择企业需要的人才,为企业的成长扩大了空间。学校成为企业的一个大人才库,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三、社会服务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服务社会模式的探索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运作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更有效的发挥其服务社会的服务功能。
1、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输送综合型人才。深化教师科研和学生科研的融合,探索学生深入实体的经营管理,从单纯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进一步深化满足社会对综合型、管理型人才需求的培养遥
2、进一步开拓连锁多种业态,为不同业态的企业输送相关人才。由于自办实体经营场所和项目的限制,使学生在能力的培养上仅仅局限于一种业态。从中国连锁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社会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人员需求远远超过了人员的供给,特别是出现了明显的结构不平衡。
以上通过对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模式的深入剖析,一方面,总结了物流连锁群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模式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分析了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专业群服务社会模式的新探索提出了个人建议。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职 连锁经营管理 实践 教学
一、创新高职连锁经营管理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人才需求非常旺盛,但人才供需的矛盾却非常突出。据我们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市场调研发现,很多企业反映,人才缺乏,最缺的是中基层管理人才。而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成为中基层管理人才,所需过渡的时间较长。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就是,刚毕业的学生缺乏实践经验。高职教育追求的目标是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要实现培养目标,仅靠学校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大量的社会实践教学,突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特色。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建设已进入有组织的自觉发展阶段,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和探索正在丰富、扩展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方法体系。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主要聚焦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实践教学的体系构成、实践教学的方法探讨、实践平台的构建等四个方面。
虽然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但无论是在理论探讨还是在实践应用方面,现有的尝试都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从体系完整性的角度来看,现有文献的研究是支离的、局部的,在困扰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发展的实战型教材、实践创新、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少有作为;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现有文献多是思路性、概括性、规范性的表述,缺乏实证调研和数据支撑;从运用价值来看,现有研究更多停留在构想阶段,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实施手段与实用的操作流程。因此,探索适合连锁经营管理特色和我国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仍是任重道远。
二、高职连锁经营管理实践教学新思路
近年来,全社会创业氛围日渐浓厚,创业环境逐步优化,大学生创业意识也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在创业需求与日俱增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实践教学可以参考以下思路进行必要的调整。
高职教育推崇的是在“专才”基础之上的“通才”教育培养模式,因此基于创业导向的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实践教学创新设计的第一步应根据社会的需求、院校的资源和学生的兴趣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向。第二步则应该是走访处于该创业方向下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和企业,了解其创业的过程以及所遇到的困难,特别是创业过程中具体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第三步主要是对第二步的调研素材进行分析、提炼和整理,总结出从事该创业方向的人员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第四步是最重要的一步,这一步主要是根据创业人员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来设计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最终按照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的内在逻辑和彼此的关联性来整合为特定的教学课程或教学模块。这样的教学设计思路和以往的教学设计思路最大的不同在于由下至上逆向生成,最后确定的是教学课程或教学模块,而非先定课程再来进行教学,彻底的颠覆了过去以课程为纲的设计思路。根据对武汉商业服务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创业情况的调研发现,由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强连锁企业门店运作管理能力、连锁企业各岗位的操作技能型人才,因此学生在创业时打算通过连锁门店的开设来发展自身的规模同时结合自身的兴趣选择网上开店等。
三、高职连锁经营管理实践教学的模式创新
1、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习惯与纯理论讲授或者是部门理论+上机实训的教学模式,随着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可以将所需的教学内容以若干个实训项目组合,每一个项目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工作任务,围绕这个工作任务通过教学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开展特定工作所具备的能力。
2、工学交替顶岗实习
院校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给更多学生提供接触企业、接触社会的机会。例如,对于网络推广这个实训项目,可以鼓励学生承接企业的网络兼职推广工作,采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让学生将企业的工作任务与学校的实训任务结合起来,这样的效果绝对是事半功倍。另外,还可以在三年级至少安排半年以上的实习时间,采用顶岗实习的模式让学生真正走入企业,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
3、建生产性室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学生由虚岗向实岗转移、知识向技能转化的重要环节。例如,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与武商量贩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校园合作店(校园超市)就是很典型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在完成部分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以后,被安排到实习超市一线操作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快速熟悉具体的工作流程,理解现实的工作情境,掌握必备的技能要求,明确未来的岗位目标,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
积极探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
4、导师制创业工作室
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行业、企业能工巧匠或管理专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从事课堂教学或者校外顶岗实习指导等。兼职教师可以采取一对一的形式将自己优秀的技能与崇高的品质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指导学生。同时鼓励在校老师进行企业挂职锻炼,通过不断学习,造就更多“双师型”导师来强化学校师资建设。
四、高职连锁经营管理实践教学的内容创新
1、模拟实验打基础
在初期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可以借助已有的模拟教学软件来为学生打基础,模拟教学软件结构相对简单、操作流程相对简化,不存在真实平台全真商务活动的交易风险,对于刚刚接触专业学习的学生而言是比较易于实现的,这样教学内容的设计也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的规律。例如,可以安排学生先使用网上银行的模拟系统来熟悉网上银行的相关操作。
2、全真实验促提高
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单纯的模拟实验已经不能再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学内容采用全真实验势在必行。全真实验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对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管理,引导学生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例如,可以安排学生在淘宝网上去开设一个真实的个人网店,但应对学生的操作进行引导。
3、创业项目提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后,可以采用分小组的形式,以创业项目的方式来进行实践教学。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引学生从创业项目可行性分析开始,到创业方案的完成,将前期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训练,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三创赛”等连锁经营管理创业竞赛,以赛促学往往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岗训嵌合练技能
连锁经营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上对于人才提出了比传统流通业更高、更专业的要求。从经营规划制订、人事管理培训、投资风险预判、选点布置、物流配送、财务、会计、保险、法律事务等宏观管理,到每家店铺的商品陈列、顾客人流路线、加工、包装、保管、分拣、促销策划等微观操作,都需要十分专业的知识。这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必须在工作岗位上反复训练、不断操作才能形成。为充分体现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加强学生对教学过程真实性的体验,要通过实训软件中虚拟岗位训练、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习超市)顶岗实习、校外实训基地(连锁企业)岗位工作三个方面的交替融合,尤其要实施校企深度联动,使教学的课堂情境与企业的工作情境一致,才能实现在岗位上习能练技的目的。
五、高职连锁经营管理实践教学的方法创新
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以来自于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为训练项目,将工作技能融合于具体的教学项目中,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因此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连锁经营管理实践教学的应用应该进一步加强。例如,连锁经营管理的核心技能主要是收银、理货、信息综合、网点开发、商品陈列、商品检验、商品采购、物流配送、商品促销等。在课堂教学中,将实践教学项目化、模块化,有目的、有系统、有层次地进行教学。
2、游戏教学法
创业活动不仅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坚韧的意志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可以考虑在创业素质的培养上,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的采用游戏教学法,安排诸如团队建设、人际沟通、人际协作等素质拓展训练,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创业的艰辛,从而培养其吃苦耐劳的品质。
3、理实一体教学法
理实一体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通过打破理论课、实训课的界限,将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于一体,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教学可以直接安排在真实性强的实训场所,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模式,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高职连锁经营管理实践教学的考核创新
1、考核方式多元化
转变过去以闭卷笔试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对于连锁经营管理实践教学而言,可以更多的考虑采用上机的方式进行,提交电子版的作业、作品来取代卷面考试。创业人才通常还需要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因此部分课程还可以考虑口式的方式进行。归根结底,考试目的旨在通过考核方式的变化来引导学生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2、考核内容实战化
“背多分”式的考试在很多高职院校依然存在,特别是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尤为严重。有些学生认为期末考试就靠考前突击背诵,背的多考试的分数就高,而这样的考试直接导致学生的高分低能,究其原因还是和考核内容书本化、机械化密切相关。因此,高职院校考核内容改革刻不容缓,应该引入结合具体情境的工作流程、工作任务、工作能力、操作技能的实战化考核内容,通过考核内容的转变来促进学生日常的学习。
3、企业考核与院校考核相结合
在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的环节中,可以采用企业考核与院校考核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重视在企业的活动,使其强化实训实习的各个环节。从校内到校外,从虚拟岗位到实际岗位,让学生通过渐进式的做中学、学中做,实际体验逐步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形成职业能力,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注:基金项目:武汉市市属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阶段性成果之一。(编号:2010109)。)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文件.
[2] 王晓兰: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旅行社经营管理》是旅游类高职院校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还是导游、涉外旅游、旅游英语等专业的重要拓展课程。它是一门以旅行社企业经营管理与具体业务操作程序为主要内容,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高度结合的应用型课程,其特点为:涉及理论知识广、实践操作能力强、就业辐射岗位多,在培养旅行社行业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旅游类高职院校各个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建设必须集理论性与实践性、功能性、操作性于一体。但是,目前此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大多还仅仅局限于教师在课堂讲授、学生被动听取的形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既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不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讲授《旅行社经营管理》这门课程时,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提升,更需要重点关注学生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增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笔者在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讲授《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本门课程进行了一些尝试,对该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上有一定体会。
一、课程特点及学情分析
(一)课程特点
《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知识点涵盖旅行社行业的各方面内容,课程教学难度较大。该课程主要讲授旅行社的设立及性质、采购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理论知识,同时,要求学生掌握计调操作、外联操作、接待操作及同业操作等实践操作技能。该课程的教学难点在于:知识点零散而繁多导致系统性不强;实践中知识点及技能操作要求与时俱进从而造成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快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显得课程知识点较为零散,难以形成完整有序的整体,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实际困难。如何组织课程内容,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是该课程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笔者认为必须首先帮助学生建立起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的总体性轮廓及结构,然后再介绍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涉及其他各方面的具体内容,最终总结出“把握总体结构、深入讲解细节”的教学原则。通过这种原则对教学进行指导,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具目标性和导向性,从而显著提高学习效果。而且,整个教案的内容组织注重引导学生探讨,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注重知识的理解,而非简单记忆。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十分有益。
(二)学情分析
旅游类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性活泼、性格外向,在课堂上爱“动口动手”,喜欢专业实践,但是理论知识不扎实,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式的选择必须针对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
二、教学方法创新方式
针对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在讲授课程时,不能仅仅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而是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创新之路。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资源
目前,绝大多数旅游类高职院校都具备现代化多媒体教室,有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条件,
以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全部教室皆为多媒体教室,为教师授课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条件。因此,在讲授《旅行社经营管理》这门课程时,教师应充分利用资源,用PPT展示教案,提供国内外各种旅行社的图片、旅游线路设计方案、甚至旅行社相关企业的宣传片等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充分结合案例教学
《旅行社经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有丰富的案例可供教学。教学过程中,适时加入案例分析,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另一方面,通过案例进行讲授,可以增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案例分析法需要教师精心选择案例并且巧妙设计问题,这种方法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讨论和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选取案例至关重要,案例选取的渠道是多种的,既可以是来自书本的案例,也可以从报纸、网络、杂志等媒体中获取,还可以是自己或者同行的亲身经历。案例选取恰当,教学就成功了一半。选择好案例以后,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般小组人数以奇数并搭配男女同学为宜,方便发散思维以及举手表决意见。所有小组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在此过程中,只需要对学生的讨论加以引导和启发,并及时解决学生讨论时有争议的问题。在案例教学法中,教需要将讨论控制在预先所设思考问题的范围之内,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倡导学生对待问题有自己的看法。通过案例讨论的方式将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调动 “教”与“学”的关系。例如,讲授计调操作实务章节时,可以选取一个旅行社,将该旅行社的计调操作步骤一一讲解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计调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明白计调操作具体做些什么工作以及其重要性,避免纯讲授理论知识的枯燥。
(三)加强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可从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方面进行强化。
对于校内实训,可充分发挥旅行社实训室的作用。目前,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拥有独立的可供旅行社专业实训的模拟旅行社实训室,在讲授《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例如旅行社计调操作实务、旅行社电子商务、旅行社门市业务等章节时,可以让学生在旅行社实训室上课。实训室是以“理实一体”的标准模式打造,可先通过大屏幕将相关章节的主要内容及理论进行讲授,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模拟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对于校外实训,可让学生赴宜昌本地旅行社进行参观,因考虑到外出安全因素,以及旅行社一般不会将其重点业务供人参观等客观原因,一般在授课时并没有过多采取此种方式,而是更多采取校内实训的方式。
随着模拟旅行社实训室的进一步开发,下一步的目标是能够进行校内仿真实训,即将旅行社的全部业务进行开发,打造“旅苑”旅行社品牌,从而更加便利实训课程的开展,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模拟旅行社实训室上课时,也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旅行社日常经营过程中的各个角色,将课堂变成旅行社的实地工作场所,让学生模拟整个旅行社的日常经营活动。例如,学习地接行程的具体制作过程可以将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所在的宜昌市为基点,要求学生制作出宜昌城市到周边城市的不同天数的旅游行程安排,例如到武汉、恩施、神农架等地,并对各地以及沿途的常规景点和空间移动的路线及距离进行具体说明,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学习情景模拟接待业务流程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学生重点掌握计调工作的职责范围,充分理解计调人员的素质要求,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对该方面素质的培养。此外,在今后引入仿真实训模式之后,还应该将旅行社业务的系统操作软件安装到实训室,让学生在进行一系列的专业模拟实训之后,熟悉实际的旅行社业务操作系统,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地了解旅行社的经营与管理,对今后的工作有更为清晰的认知。
三、结语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102-02
一、课程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在人才培养上更强调人才的岗位适应性。就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而言,其定位于培养从事现代连锁零售行业服务与管理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管理人才。从岗位升迁路径上看,绝大多数的连锁零售业基本遵循这样的路径,即:理货员、收银员、文员等柜组长、领班、主管店长、采购经理区域经理销售总监、营运总监等,几乎进入连锁零售企业就业的毕业生都必须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如理货员、收银员的岗位实践,才有机会进入更高的职位。《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的设置正是培养学生掌握超市门店经营管理中的理货、收银、盘点、防损及现场管理等标准化营运程序,并根据目标顾客群需求的变化来对门店经营进行定位,调整商品结构、卖场布局、商品采购、商品陈列、商品促销等工作岗位知识技能需要。《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承担着学生吸收专业技能最重要的岗位知识技能的目标实现,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如何在该课程的建设改革中,改变以往注重理论教学的实际,形成突出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值得探讨。
二、课程建设改革思路
《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教学结合世界现代连锁企业的经营理念,紧紧把握了世界连锁经营管理的潮流,在课程建设中,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思想:
第一,结构合理化设置,课程体系按照连锁企业门店店长职责设计,一个连锁店长应该具备基本素质要求都体现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课程的每一章都体现出一种能力的培养。第二,工学交替化进行,每一部分的理论知识都对应着一段实训。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训的高度结合。学生进行边学边练。第三,任务引导式教学,每一章的内容都对应着一项任务,学生通过理论学习,然后以完成该任务为学习目的。第四,讲练评相结合,本课程每一部分内容都包括三个环节――教师先讲,学生听后去练,教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作出评价。第五,理论与工作结合紧密,本课程的知识需结合现代连锁经营理念,围绕现代连锁门店的经营管理展开。
三、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路径
《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教学由偏向理论的教学转向偏重技术能力培养的转变,需要从教学模式、方法、手段及考核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
(一)教学模式改革
形成课程需求构建以提高学生岗位工作能力为向导的教学形式,以就业形式为动力,根据连锁门店营运作业过程组织授教的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首先,从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出发,采用“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突出《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和职业性,强化实训和实习等实践环节,注重课堂与实训地点的对接,将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相融合。具体来说,教学环境与主体教材的创新共同构成丰富立体的教学资源。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方法,按照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外知识辅导等不同要求,使每个环节都可以在与之配套的教学环境中运用相应教学资源顺利开展。
其次,基于工作过程分析、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时,要契合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根据学生毕业后可能会从事的职业要求,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这一主线,按照连锁经营管理学科培养目标,着重教学内容所具有的针对、实用进行教学,以构成应用性理论知识讲授、专项训练结合顶岗实习的三位一体的课程系统。理论教学实质强调内容的应用性,为学生提供了实际、实用、符合学科发展方向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则按照实际工作中的工作流程和任务进行模拟操作或真实运作,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同时,高度重视过程考核,把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纳入反馈、分析、纠错、落实的程序中来,及时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做到教学用一体,围绕培养职业能力打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再次,校企共建课程体系。为增强《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教学效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应用性,校企双方在充分分析大型连锁行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岗位分析、任务分析和工作流程分析,根据培养学生从事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出发,全面建立模块化教学内容,共同开发教材,建立“主体教材―实训教材―实体教材―辅助教材―延伸学习资料”立体化的主体教材,细化职业能力,规范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然后在“多媒体教室―连锁超市实训室―大型连锁超市门店”等立体化的立体化的教学环境中,再共同采用“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二)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做合一”、“工学结合”的原则上设置课程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踊跃参与,随时随地积极思考,使工作学习相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较强的职业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教导主要运用以下方法突出教学特点:
1.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按照课程实质设计工作任务,对目标及知识点进行陈述讲解,而后对内容推演;学生按工作任务要求在指导中演习,最终师生交流归纳。该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重要的是应用在课程分类学习模块的单项实训中。由导师进行示范讲解要求学生掌握各岗位作业流程、每日作业安排、作业规范及作业要领。继而由学生饰演岗位角色模仿掌握与之有关的相应操作,最后师生共同点评归纳。如理货操作过程训练中,由学生饰演理货员的角色,按门店的货仓经营和货品收发按原则的掌握要领,完成作业,摹拟由总部配送商品的收、清、理货过程和由供应商配送商品的收、清、理货过程。如收银,客服演练操作过程中,由学生分别饰演收银员和消费客户,模拟来访者投诉情境下怎样办理来访意见。
正式角色扮演教学法则应用在综合实训课程模块的训练阶段,学生在校外实训分组进行真实职场环境下的正式角色化训练。教师分配实训责任人与训练方向,学生按照岗位要求,正式任职理货员、收银员、采购员、促销员、防损员、卖场管理员、店长等角色,进行顶岗训练,每个小组参与训练二个星期,小组成员轮岗训练,按实现的营业额、职责工作能力等完成份额和实训报告进行训练审核。
3.小组活动教学法。小组活动教学法即由教师提出教学任务,由学生分组落实。学习小组根据任务通过企业调研、网络搜素、项目操作等办法进行实际操作,之后进行小组集中讨论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提出修改意见对活动过程总结,编写总结报告。活动完成后由代表发言对师生提出的疑问解惑,在教师的指点下做出最后的任务完成书。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对所要完成的项目进行疏导、研究、总结,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对研究问题的探索,通过小组学习彼此吸收优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手段改革
围绕本课程进行现代教育技能和虚拟现实技术资本的建立和应用。
1.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运用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探索欲,提高对知识需求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运用图片效果、声音导向、视频播放、课件展示、案例平铺等进行教学。
2.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校园网为学生提供了校园资源如:视频资源、教学平台、相关专业网站链接、专题评介、公开讲堂等为学生的自我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专业机房每周向学生开放40小时;在实训基地,运用POS系统软件对连锁经营进行模拟训练,实训内容根据公司实际运营方式进行模拟,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3.利用校内实训室,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学生需要掌握在实际操作中的一系列技能,商品的采购、设置、陈列、收银等,这些技能的培训可以通过建立学校内部实习训练室完成。再充分运用课内外训练时间对自身的配置能力进行科学的锻炼。将实训室作为现实生活中满足社会需求的事实超市对学生的行为能力进行培训。
(四)考试方法改革
课程将改变机械性的封闭式考试的处理方式和仅仅凭借试卷测定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机制,在专业的特殊性下创建符合学科特征的测评方式,力求科学合理、灵活多样。高职教育的考试的核心的理念必须以树立技能考试为准,其目的是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形成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以职业性的资格简历认证考核增加高职教育查体系内容。
四、总结
《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实施“全程实施项目教学”的创新教学模式,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将课程知识融于项目实践,并为课程项目授学的施行构建了基于工作情境的实际工作环境,能完成教学在理论上和实际上的深度交融,理论实践一体化,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11,(3):88-90.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10.
【关键词】 高职 连锁经营管理 教学模式 校企交替分段式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因其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明显不能满足学生对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理解及融会贯通的需求。目前,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均十分重视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校企交替分段式”教学模式是指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或管理人员协力合作,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和分别承担相应的专业课程教学任务,联合培养企业亟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校企交替分段式”教学能让学生与企业用工一线“亲密”接触,亲身感受和掌握连锁企业的生产设备、器材以及经营管理岗位所需的工作技能,切实领悟理论和实践的学习结合点,实地了解连锁行业和零售市场的实际运作情况,拉近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的距离。更能让学生针对市场和企业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定位做出符合自身的设计和调整。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通过引进“分段式”教学、实施教学模式创新和提升教学实效等方面的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对学生评教和用人单位反馈等方面的调查,我们发现部分专业课程存在教、学、做一体化程度不足的现象,即教学过程偏理论、重讲授,实训、实践教学比重低,导致课程设计缺乏职业性、实践性和互动性。学生动手机会少、实践能力弱,参与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较低,教学效果不好。如何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上将专业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和连锁零售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切实有效地结合起来显得刻不容缓。同时,企业也越来越注重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否在具备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实践操作技能,是否能够迅速地适应岗位要求。因此,找到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授人以渔,才是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
二、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
1、明确课程设计理念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以IGA中国零售学院为依托,成立了中百学院、连锁经营管理共建委员会,汇聚行业、企业专家来共同探讨、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思路,确立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重点还应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之间的联系和衔接上。应该按照连锁企业的不同工作岗位任务的相关性来设置教学课程,以完成工作任务和掌握职业能力来划分教学单元,将专项技能和职业能力转化为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课程单元所需传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能够与实际工作任务紧密衔接。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到课程教学,突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课堂实施校企交替分段式教学,把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融入到课程设计中来。
2、制定校企交替分段式教学模式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自2009年开办以来,依托IGA中国零售学院的强大平台,相继与中百连锁仓储超市有限公司、深圳人人乐商业集团等企业展开校企合作。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教学大纲的规划与制定、教学内容的组织、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构建,以职业岗位技能知识为教学内容实施分段式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适应企业岗位的需要,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将理论知识及时、快速地转化为工作技能,从而与快速发展的连锁零售行业相匹配。
三、“校企交替分段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
1、创新传统理论教科书为现代多媒体视频化讲义,提升课堂教学真实感
连锁经营管理的众多课程对实际操作和实践技能的要求较高。以《商品陈列技巧》为例,该课程属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核心职业技能课程,其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但现阶段市面上相关专业教材匮乏,可选择余地很小,尤其是缺乏适合高职教育教学使用的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教材。且传统学科式思维痕迹过重,现有可供选择的教材大多以工具书的形式来进行内容的组织与编排,理论多,实训少,缺乏系统性、实践性。
在“校企交替分段式”教学模式的框架指引下,专业教师和企业教师针对上述情况进行了良好的分工与协作,共同收集、整理了大量关于连锁零售行业的销售设备、陈列工具、技术工艺、生产流水环节以及最新的行业资讯和发展动态等一手教学资料,将真实的职业场景以精美的PPT图片和视频课件的形式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来。通过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课堂理论讲授教学相结合,可增强学生对实践操作技能的直观感性认识。同时,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和考核体系,力求做到“做中学、学中做”,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使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实际行业需求更好地实现无缝对接。
各类农产品贸易企业对具备市场分析、营销策划、产品销售、客户管理能力、熟练掌握和应用市场营销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型农产品营销方向专业人才形成了大量需求。以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由行业、企业和院校共同组建一个集教学、培训和服务为一体综合性的校内工学结合的农产品营销中心,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在供销行业发展中的作用,以服务“三农”和提升供销行业为目标,以培养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高端技能型商贸营销人才为主要任务,以校企“人才共育、基地共建、过程共管、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效益共增”为运行机制,以项目建设为合作纽带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下面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流通实训中心为例,以市场营销为核心的商贸流通类专业农产品营销方向所开展的实训项目,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开创性地成立了农产品流通实训中心实训基地,在此方面的建设发展过程作一些探索和思考。
建设目标:使学院的农产品实践基地和广东农垦企业合作,成为其线上(农产品网络营销)和线下(农产品营销中心)展示中心和农产品营销实体之一。主要功能:满足农产品专业教学实训、实习需要,可以同时提供200个学生的实训和实践,进行农产品实体营销、网络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储藏与加工、冷链物流等技能训练;能够进行农产品实体营销、农产品网络营销、农产品储藏与加工和冷链物流等科研活动;能为社会和广东农垦企业提供农产品实体营销、网络农产品营销等培训服务。
建设内容:建立学院农产品基地和农垦企业新产品展示推广区,主销产品销售区、网络农产品销售区;农产品加工区和农产品储藏区;冷链物流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流通实训基地是由农产品流通运营实训中心和农产品流通岗前实训中心组成。结合学院地处广州市商业中心和依托广东农垦企业的优势,随着农业产业蓬勃兴起,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学院农产品营销实训中心特色,就是培养服务于农产品流通领域的营销人才,能够进行农产品实体营销、农产品网络营销、农产品储藏与加工和冷链物流等科研活动;能为社会和广东农垦企业提供农产品实体营销、网络农产品营销等培训服务。为了强化学生的市场营销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农产品营销的实际操作技能,鼓励学生关注特色,即要求学生认真研究农产品营销的特点和涉农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进行认真的总结和提炼,做好记录。凡是参与的时间活动,学生都应该详细记录实习的主题、时间、地点、方式、参与人、心得等内容,形成工作日记。学院通过农产品流通实训基地建立学院农产品基地和农垦企业新产品展示推广区,主销产品销售区、网络农产品销售区,分设了茶叶经营、农特产品展销、网络营销、生鲜经营等四大区域。
由学院和参与企业共同成立了理事会,实行共同经营,共同管理。管理人员由企业管理骨干和学院挂职的专任教师组成,员工则由市场营销(农产品营销)专业的学生担任,由企业一线专家和学院专任教师共同负责学生的指导工作。农产品实训基地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实现学生即员工,教学即经营,学业即创业。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将实训基地建设成学院农产品营销专业群学生进行各类农产品营销、店面经营管理、网络营销等相关专业技能生产性实训和举办各种相关技能竞赛、进行顶岗实习的场所。同时,基地还可以成为专任教师挂职锻炼、开展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的良好平台,不但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网点与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而且解决了学生实训实习与真实工作岗位脱节的难题,实现了专业发展与社会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使学生掌握了农产品营销学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方法,又了解了农产品营销学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作者:李荣彬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围绕中职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的培养目标,坚持“以能力为本为,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淡化学科体系,重视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将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同时,也将当前生产中的热点知识、新技术融入教材,使教学具有时代性。
二、课程开发思路
(一)调研行业企业,了解相关岗位需求技能。设置调查表,到宠物商店、宠物美容店、宠物医院进行调研,了解现代宠物店岗位对中职学生的要求。
(二)根据调研结果,设定教学方向。根据宠物店调研结果,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依据宠物商店经营管理常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将课程整合设计成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三)邀请宠物店成功老板研讨,修改完善教学内容。通过邀请宠物店的成功老板到学校共同研讨教学内容,对初步设计好的学习内容进一步完善修改,达到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编制教材及实训指导书的目的。
(四)完善条件,开展校内外教学实践。根据校内教学需求,进一步完善条件,使实验室内有足够数量的实训材料和实训动物,修建实训室及配备较先进的教学仪器。并根据校外教学效果,完善课程内容,满足生产需要。
(五)强化技能训练。对从事专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核心技能,如宠物用品销售、宠物市场调研、宠物用品识别与介绍等重要职业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六)实施技能考核。将企业需求的技能与教学中的考核相结合,力争使考核促进学习的目标更好地实现。
三、课程目标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良好的宠物店经营管理常识,掌握宠物店经营相关的重要技能;同时,使学生在具备宠物疾病及临床知识后,能够很好地与客户打交道,提高职业素质,增强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一)知识目标。掌握宠物市场现状分析、店铺规划、宠物用品,学会宠物店的管理和宠物医院工作流程。
(二)素质目标。要求学生了解进入宠物行业不仅要知道宠物的疾病及临床知识,而且要了解这个行业要时刻与人打交道,要学会做生意。因此,要培养学生具备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奋发上进等素质。
(三)能力目标。为将来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学生在宠物行业的职场竞争中打下坚实基础。除了宠物临床诊断经验外,还能在宠物行业的市场竞争中具备一定的管理及销售等能力,满足市场需求。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根据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明确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
五、课程实施和建议
(一)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宠物店经营管理常识课程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休,遵循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中职教育的层次,更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征,紧扣知识培养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本位,以应职岗位需要为准绳,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以培养理论够用,技能过硬,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解决措施是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相关实践案例,加强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实训提供条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课外作业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加强软硬件的投资建设,尤其是软件的投资建设,为学生提供相关典型的销售案例,提高学生的模拟操作能力以及对专业更深层次的认识能力;建设和完善课程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种渠道的便利条件;加强任课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其教学能力等。
(二)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在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上按设计的教学任务进行教学,教学中以技能模块为轴线,围绕技能开展理论知识的讲授。这些基于岗位需求所进行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改变了以往与实际脱节、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岗位需求的技术和能力,缩短了学生就业岗位适应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2.案例教学法。宠物相关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求学生能正确地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因此学生应有理论知识与具体案例相联系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以销售案例为题材,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针对病例或事例,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分析、综合,并上升为理论认识,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
3.角色教学法。角色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理性学习的过程。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宠物店经营管理常识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手段。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以多媒体课件为主,配合使用黑板板书。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用课件制作大量内容丰富的教案,再配以案例、习题等内容,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网络教学。利用校园网等资源、多媒体一体化教室优势,构建本课程的教学网站,通过网络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实施计划、电子教案、PPT 课件、习题及答案、试卷、实习计划、案例、论文等。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自主学习,开阔视野。
3.实践教学。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每学期都安排有适当的教学实践,让其在企业中得到锻炼。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实际案例兴趣高的特点,以生活中常见的销售案例为切入点开始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其求知欲望。
[关键词] ERP沙盘推演;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3?0061?04
教学模式一词最初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等人提出,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长时间的学习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1](246)。工商管理专业是研究营利性组织的经营管理与实践的专业,其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营销理念与成本敏感性、沟通能力与团队精神、战略思维与权变意识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2]。由于受条件限制,目前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之以案例教学等方法,教学评价多以书面考试为主,强调理论的记忆与理解,忽视理论的应用与创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模拟教学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教学效果的评估工作,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是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必然选择[3]。
一、ERP沙盘推演概述
沙盘推演源自西方军事上的战争沙盘模拟推演,通过红、蓝两军对抗与较量,发现双方战略战术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指挥作战能力。由于企业培养优秀管理人才代价高昂,沙盘推演这一现代新型培训模式一经推出,就以其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情境性、直观性、协作性、竞争性、趣味性的教学模式、深刻实用的培训效果,受到国际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培训专家的青睐。目前,沙盘推演课程是欧、美工商管理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大多数世界500强80%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经营管理培训的首选课程[4]。沙盘推演教学模式引入中国后,深受学生欢迎,很快得到北大、清华、人大、浙大等各类院校众多专业认可和接受。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对包括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企业资源的整合集成管理过程,其实质就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组织生产,力求做到利润最大、成本最低、股东权益最大化[5]。ERP沙盘推演就是基于军事战场和商业战场的某些共性而设计的模拟企业的战略规划、资金筹集、市场开拓、产品研发、生产组织、物资采购、设备投资及改造、财务核算及管理等整体运作,把企业运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抽象为一系列的规则,由学生组成6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通过6年的经营运作,是一个由学生担任CEO、财务总监、生产总监、营销总监等经营管理角色的基于角色体验而设计的企业经营管理实验平台,涉及管理、会计、营销、商务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于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二、ERP沙盘推演教学模式的建构
ERP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提高学生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能力等特定教学目的,将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等教学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并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ERP沙盘教学模型,既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6](184)我们可以从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五个方面来建构ERP教学模式。
1.理论基础
ERP沙盘推演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自主建构认知结构的一种特殊的认知建构活动,学习是学习者自主的活动,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指导者、创建者和帮助者。建构主义的学习目标不是为了记忆某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对知识形成自己的解释和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就是根据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和评价观,针对不同的知识类型,为学习者的学习、形成和获得相应的知识创设能够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恰当的外部条件,而不是仅仅由教师介绍和讲解相关知识和经验[7]。
2.教学目标
通过沙盘推演模拟训练,将企业搬进课堂,促进学生将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将学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在模拟推演中加以运用。在沙盘实战推演中学生通过集成企业资源并通过计划、决策、控制和经营业绩评估等手段对企业资源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管理,从而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运用,取得企业经营的成功,得到的不再是空洞的概念、理论,而是极其宝贵的企业战略、财务管理、商务谈判、沟通技巧、技术合作、产品研发等方面实战经验和合理平衡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与发展能力的深层次的领会与感悟,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3.操作程序
(1)创设经营管理情境、确定各项决策问题。ERP沙盘推演教学通过创设一个竞争性行业的情境,引领学生进入一个模拟的企业经营过程中,由学生分组建立若干模拟公司,扮演各种管理角色,企业运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被抽象为一系列的规则,学生在这种模拟企业运营的情境中学习,根据需要对企业经营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掌握企业运营的规则和流程,掌握市场预测、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相关知识,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设定多个决策节点,引导学生进行各项经营决策,如产品开发决策、市场开拓决策、投融资决策、物料和设备采购决策等等。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各小组的学生围绕形象直观的沙盘教具,实战推演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市场竞争,模拟一个企业的整体运作,包括战略规划、资金筹集、市场开拓、产品研发、生产组织、物资采购、设备投资及改造、财务核算及管理等等,通过小组成员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加强团队合作,实现小组协作学习。
(3)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评价。由于ERP沙盘推演教学和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在学生经历模拟企业6年的经营过程中,每一年度经营结束后,引导学生对“公司”当年业绩的盘点与总结,通过组织会计核算、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告等等,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效果的评价,结合相关管理理论反思决策成败,解析战略得失,梳理管理思路,暴露自身误区。通过多次调整与改进的练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等能力。
4.实现条件
(1)改变传统的教师观和学生观。ERP沙盘推演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被定位成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主导者。教学活动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当学生需要帮助时,他能及时出现给予一定的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创造者,课堂教学由听讲模式,变成教师为学生设计情境和组织、指导、监控、考核学生的学习活动,允许多元思维并存,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有针对性地探索、学习。
(2)强化学生实务操作能力,促进知识的整合和能力的转化。ERP沙盘推演涉及整体战略谋划、产品研发、生产运营、市场与销售、财务管理、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个方面,通过模拟市场运作,学生能够更清晰直观地看到企业现金流量、产品库存、生产设备、人员实力、银行借贷等指标,了解企业实际流程、生存环境以及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单纯来自教师、来自课内也来自其他学生与课外。学生通过亲历亲为模拟经营活动,根据企业“运营”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决策,从而懂得必须在立场不同的部门之间建立沟通协调的机制,建立以整体利益为导向的组织,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素质与习惯,实现知识的有序化、系统化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促进学生形成战略意识,强化预算能力。ERP沙盘推演的设计思路充分体现了企业发展必然遵循的历史与逻辑的关系,从企业的诞生到发展壮大都取决于战略的制定,学生必须完全吃透规则,在谋求当期现实利益基础之上做出为将来发展负责的决策。另外,必须提高学生的财务预算能力,否则很难实现理性决策。
(4)创造学生充分体验的学习环境、及时总结提高。ERP沙盘推演一般在实训室进行,教学时间至少保证在20课时以上(一般连续安排),创造出让参与者敞开心扉、相互信任、忠实反映自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自己,也能与他人建立更有意义彼此支持的互动关系。当学生克服了原以为无法克服的困难的时候,就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与自我肯定。因此,充分发挥“在参与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的教学理念,遵循“体验-分享-提升-应用”的过程进行学习,在各种决策的成功和失败中体验管理,拓展专业知识,尤其是通过教师的点评,将学生自身理解不透分析不清的知识进行全面分析和梳理,及时总结提高,充分体现体验式教学法的精髓。
5.教学评价
ERP沙盘推演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所设置的评价方法和标准,评价方法更注重过程和结果、鼓励学生参与和自我反思、团队反思,主要采用教师点评和学生总结的方式,每一个财政年度结束后,各小组的学生必须及时汇报经营成果,进行市场分析、成本分析、财务分析,通过各类报表可以综合评判各小组的经营情况,通过小组内和各组间的评议,教师及时对ERP沙盘推演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和记录,并就典型案例进行点评,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总结提高。总体来说,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包括决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和应变能力、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等)、经营业绩评价(包括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等)与教师评价(包括考勤、经营记录、课后总结等)几个部分构成,具体权重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合理设置。
三、ERP沙盘推演教学模式在我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对于ERP沙盘推演教学模式,各类高校、职校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探索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入ERP沙盘推演教学模式,改进现有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
1.入学专业认知教育中的引入
学校现有的新生入学教育一般包括学校情况简介、班级建设、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认知教育。其中专业认知教育包括专业课程及意义、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等等,一般以专业骨干教师进行短时间的讲解介绍为主,由于时间短、方式单一,加上学生还没有任何专业基础,学生接受程度较低,容易流于形式和走过场。通过引入ERP沙盘推演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认知企业、认知管理和运营,同时通过小组演练,能及时组建学习小组,并发掘学生的潜能,发现有培养潜力的学生;通过教师的分析点评,引入后续课程的介绍,使学生迅速建立起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学习的整体概念,激发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主动学习的兴趣。
2.专业课程中的嵌入
主要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相关课程如专科课程《基础会计》《管理学基础》《资源与运营管理》和本科课程《企业信息管理》《组织行为学》《企业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等将沙盘嵌入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系统思考和战略思维。例如,在本科《企业信息管理》的课程中充分利用ERP手工沙盘和电子沙盘相结合进行教学探索[8]。利用手工沙盘将抽象的企业流程通过道具直接摆在学生面前,将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和业务流程呈现在同一张沙盘上。既可以直接观察到企业的各种业务的运转情况,也能同时理解承载其上的信息流框架。通过电子沙盘将企业业务全部搬进电脑,用图形和文字显示出企业各个部门和各种经营要素状态。所有数据全部通过人机对话的窗口录入并汇总,使同学直观的感受信息流动过程。将手工沙盘和电子沙盘结合起来辅助课程的教学,既发挥了手工沙盘的“简洁、直观、易入手”的特征将学生带入企业经营情境,从宏观上把握企业信息流向主框架,有发挥了电子沙盘对数据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让学生理解流承载着商流、物流、资金流的企业信息流的具体运转过程,并通过准确及时的信息作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保障,在学生经营企业沙盘模拟的同时,发现企业信息的真正价值。
3.综合实训环节中的运用
工商管理专业综合实训环节的内容必须具有经营决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专业特色,通过在工商管理专科层次引入ERP企业经营手工沙盘推演教学,将企业搬进课堂,营造贴近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和运营环境,使学生在“经营”体验中学习,在“试错”中反思,在“竞争”中成长,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创业素质和企业家精神[9],大大提升了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速度。通过在工商管理本科层次在ERP企业经营手工沙盘推演教学的基础上引入ERP企业经营电子沙盘推演教学,一方面通过竞赛性的教学模式,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企业经营逻辑,掌握企业管理流程,增强对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理解和感性认识尤其是实战经验,系统训练学生的企业管理能力,达到综合实训的目的。此外,同时还可以进行ERP认证培训,使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可以获得相关培训证书,促进学生的就业。
4.开展ERP沙盘推演技能竞赛提高学习主动性
2011年我们成功举办了首次我校专/本科学生和华南理工大学EMBA班学生之间的沙盘比赛[10],让学生模拟企业经营,模拟市场预测、战略制定、团队沟通、集体决策、资金筹集、广告投放、竟单、原材料采购、生产运作、财务报表制作等流程,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们遇到了企业经营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通过团队去共同分析问题,找出对策、制定决策,并组织实施,促进学生之间、学生与企业高管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实践证明工商管理沙盘推演比赛规模大、影响大、学术性强,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管理技能竞赛方式,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潜能。
5.组建学生“ERP沙盘协会”推动沙盘教学
结合学校蓬勃开展的学生社团活动,创办学生“ERP沙盘协会”,让学生深入探讨ERP知识和运用,组织开展各项沙盘比赛活动,充当老师的助手;并逐渐让优秀的学生参与沙盘培训等工作,既提高学生的能力,又能解决目前沙盘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
总之,ERP沙盘推演教学是现代企业培养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新方法,也是高校培养工商管理等专门人才的新的教学模式,对建立一套融情景式教学、互动教学、自主学习、角色实训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提高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质量、有效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将沙盘推演教学模式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加以推广和应用,对于创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曲铁华,周晓红.教师学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熊会兵,郭志文.对当前我国工商管理教育的若干思考[J] .经济师,2005(5):100-101.
[3] 马海燕.论内涵型发展期的职业教育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2):14-16.
[4] 周红兵.沙盘推演在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企业家天地,2009(12):261-263.
[5] 张曼晶.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教学实践探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11(12):71.
[6]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7]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 .科学课,2003(12):22-23.
[8] 罗春元.基于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工商管理创新教育模式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09(9):96-97.
根据财经管理系专业和商务信息实训中心的实际情况,规划建设财经管理类跨专业综合实习平台,以供应链为中心,制造型企业经营理念、上下游业务关系、配套的现代服务业环境,形成“三个仿真”的仿真综合实习平台。三个仿真即利用实训中心环境仿真企业工作环境、仿真企业与服务机构生产、流通、资金、协同管理流程、仿真企业工作岗位。实现财经管理系会计电算化、金融管理与实务、连锁经营管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六个专业学生在平台上进行跨专业综合实习,每次参加实训人数根据实训室实际情况为120-200人。模拟企业有制造企业8家、模拟贸易公司2家、模拟银行1家、模拟工商局1家、模拟税务局1家、模拟会计师1家、模拟招投标1家、模拟物流公司2家、模拟国际货代1家、新闻中心1家、证劵公司1家。仿真企业N位工作岗位。
二、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的教学组织和任务内容
1.配备实习指导教师
根据实训平台的实际情况,初步配备4名教师进行实习指导,具体有综合实指导1名,负责综合实习中教学活动的组织、总体进度与安排;模拟企业指导教师1名,负责指导模拟生产制造企业的模拟进度与指导,要求具备经营模拟课程的教学经验;服务机构指导教师1名,负责各服务企业/机构的模拟进度与指导,要求具备服务业机构业务流程教相关专业教学经验;技术人员1名,负责在模拟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2.教学任务项目
根据教学任务流程,完成16个仿真实训项目,具体有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企业筹建,包括企业机构筹备、企业设立;第二部分为制造企业经营,包括企业经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生产配置、财务管理、销售与市场管理、企业竞争力提升、经营总结8个项目;第三部分为现代服务业环境,包括工商局业务模拟、税务局业务模拟、银行业务模拟、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模拟、国际货代业务模拟、招投标中心业务模拟、物流公司业务模拟7个项目,每个项目下设置若干子项目实现具体仿真岗位和具体业务技能,完成业务链流程,资金链流程等,填制模拟业务表格、单据、凭证等。
三、跨专业综合实训考核评定
根据综合实训的项目任务设置,每一学生需要在跨专业实训平成具体的项目任务,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系统平台会自动计算学生完成的时间、质量、经营情况等,给学生评定成绩。最后结合学生在仿真实训的出勤、最后的实训总结综合评定学生实训成绩。
四、总结与展望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400)
摘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与企业管理课程有许多相同之处,并且在各自的讲解实施中,都会用到对方的相关理论或操作。本文以两者在各自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对它们进行整合,以期更好地发挥各自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院校;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企业管理;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9—0093—02
一、课程简介
(一)企管沙盘模拟系统简介
沙盘模拟教学以沙盘教学用具为载体,以制造企业为背景,模拟企业的业务操作流程及运营管理过程。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5~6人,分别扮演总裁(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营销总监(负责开拓市场)、生产总监(负责企业生产管理工作)、财务总监(筹集和管理资金)和采购主管(负责采购)等管理角色,参与企业的模拟经营管理。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让学生在游戏般的训练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
(二)企业管理课程简介
企业管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也是高职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技能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企业培养掌握基础管理知识和具备相应管理技能的基层管理者。企业管理源于生产实践,又用来指导生产实践。因此,在企业管理的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设计上应尽量体现其实践性特征,才符合企业管理的教学规律与特点。
二、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沙盘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规则,轻指导
在沙盘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沙盘规则的讲解而忽略对学生进行企业经营管理行为本身的指导,导致学生知道怎么去推演沙盘,却不知道如何决策,或是做出错误的决策后,却不能很清晰地知道这些后果产生的原因。出现这种重规则轻指导的情况,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二是老师能力有限。沙盘模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少有经验可循,而高职院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对沙盘这一新的教学方法无所适从。
2.重沙盘推演,轻现场案例分析
很多学校企管沙盘模拟不仅是作为实训课程存在的,还是选拔学生参加省(或全国)的ITMC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沙盘模拟的过程中自然看重结果,对于获胜的小组关注较多,对经营失败的小组关注不足。要将知识的传授、沙盘的模拟操作、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对教师而言难度较大。沙盘模拟对教师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估体系,教师不愿意多花时间和精力进行现场案例分析。沙盘模拟的精髓,不是模拟过程的激烈竞争,实战演练,而是教师针对不同条件与模拟结果的讲解。否则,教学过程易流于形式,变成纯粹的游戏。
(二)企业管理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企业管理课程理论知识丰富,内容较为抽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计划的实施上,基本是集中在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讲解上,不安排实践环节或是实践环节很少。因为实践环节不易组织,操作性不强,不容易达到实践的目的,而并非这门课程不需要实践。实践环节缺乏、实践效果差是企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2.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
企管课程知识点多且分散。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能“记住”很多管理知识,但记住知识不等于拥有了能力。学生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的、孤立的,且缺乏联系。学生在学完了这门课程后往往只掌握了相关的概念、原则、方法、手段等,缺乏系统的观念和整体的意识,且所学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耗。在授课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决策分析能力、市场预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等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而这些能力恰恰是用人单位所急需的。
三、课程整合实施
(一)课程整合的基础
1.教学目标相似
企管沙盘和企管课程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战略决策意识,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构化知识体系需要系统整合
企管课程不仅包含市场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知识,还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要想学好这门课,必须系统掌握这些知识。而企管沙盘可以通过岗位实践,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经历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完整过程,加深和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企管沙盘演练涉及多层面的管理知识,需要学生具备较完备的专业知识,并能做到融会贯通。否则,学生可能是稀里糊涂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沙盘推演而不能把握企业管理的真谛,也无法体会沙盘的魅力。
(二)整合课程,优化教学效果
1.将沙盘引入企管课程教学,整合课本知识,解决实践难题
通过沙盘教学这一载体,学生将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通过沙盘推演,学生能够掌握综合运用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市场管理、财务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有利于将所学技能加以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运用,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企业管理知识体系,既解决了企业管理实践环节薄弱的难题,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2.重视沙盘模拟过程中的现场案例解析
现场案例解析是沙盘演练课程的精华所在。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点评、解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会更加深刻,会反思经营决策中的不足并思考对决策失误应采取的补救措施。每次实训课结束后,让学生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回顾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体验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体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奥秘。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总结改进实训教学,把带有普遍困惑的问题作为案例进行解析,这个过程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传统的案例教学受案例本身抽象性所限,学生无法获得切身的体会。而对现场出现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层剖析,会加快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吸收,这比传统的案例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更有说服力。
3.整合师资结构,由单一型向双师型转变
沙盘是新兴事物,很多学校的沙盘教师是直接从企管教师中抽调的。沙盘集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专家诊断于一体,不仅需要教师有很深厚的功力,对沙盘规则、经营趋势有很好的把握,具备完整的企业管理理论,还要求教师到企业积累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实地了解企业运营的真实情况、面临的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等。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专业课教师在不断提升学历、学位和专业职称的同时,应着力向“双师型”转变。
[
参考文献]
[1]ITMC编写组.企业经营管理实训教程之一——沙盘对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田跃.基于企管沙盘模拟的《现代企业管理》教学方法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10).
[3]姚亚琳.引入沙盘模拟的企业管理课程改革[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8).
[关键词] 企业管理; 沙盘教学; 平衡计分卡; 评价系统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7- 0097- 03
0 前 言
目前,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能够满足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邀请教育部门的有关领导及经管类高校专家、学者代表,经过评审通过了《企业资源管理(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体系》,并推荐在全国各地高校大力推广,其目的是希望通过这套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提前直观地感受企业的经营过程,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战略眼光和创新能力,深化专业知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
近年来,多数高校的经管类专业教学都已引进企业模拟沙盘实训课程体系,但是对于课程最后的成绩评定,往往还在采用传统的、依据沙盘对抗的财务结果(即每组最后权益)的方法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相对于这套课程的最终目的仍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有时也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性。
1 目前沙盘实训课程成绩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
沙盘实训课程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然而这套课程的成绩评价方式,还在采用传统的单一指标评定法,授课老师一般直接根据每组最后的所有者权益高低和学生的出勤情况打分,这种方法造成了“以成绩为导向”的教学环境,并不能发挥出沙盘模拟课程的真正作用。
1.1 不能很好地体现沙盘课程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目的
沙盘课程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对抗,每组4~6人,由于学生专业能力和学习热情不同,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这种现象:有的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各种职能都想参与;有的学生积极性不高,态度冷漠,“搭便车”情况比较严重。不利于教学秩序的维持,沙盘实训课程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目的无法实现。
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是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不积极,授课教师没有有效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对沙盘教学的兴趣;二是没有一套强调团队协作、杜绝“搭便车”行为的综合成绩评价方法,导致出现学生宁可坐在实训室看书也不参与实训的现象。
1.2 不能引导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客观的综合分析
从企业分析理论角度看,对一家企业的评价不仅要分析其近期效益,即“权益增减”,还应分析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效率,包括简单的财务分析、销售分析、生产运营分析、管理团队分析以及企业的潜在竞争能力分析;不仅要进行财务角度的分析,还要进行非财务角度的分析。
在原有的课程评价方法中,每一经营年度结束之后,教师只和分析单一的财务信息(如3张报表),一般不会分析其他更直观的经营数据(如市场、采购、广告),这样就会导致大多数对财务数据不太了解的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有一种抓不住重点的感觉,一个学期的实训课程下来,不但没能充分认识到企业经营各个方面的要点,反而失去了对实训课程的兴趣。
1.3 没有一套有效的评价机制
传统的erp实训课程评价,由于没有一套成熟的评价机制,通常仅仅局限于学生实训成绩的“评分”,而不是真正的综合评价。
erp实训课程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但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大多数高校,把erp课程设置为每班在一学期内只进行一轮实训,即完成一次1~6年的经营。虽然有老师在实验结束后主持的总结讨论,但仅靠学生本身的知识储备,并不能完全领悟老师所讲的内容,从而导致学生在实训当中获得的经验不会对学生产生更深刻、更持久的影响,erp实训课程的目的也就没有完全达到。
单纯地以模拟企业的财务业绩为实训课程成绩的评定标准,会错误地引导学生只重视结果,而
忽视实训的过程;学生对于模拟经营的规则,不会主动去学习和理解,而是从对己有利角度来曲解;在模拟操作上,不考虑现实企业经营实际,从自身方便角度胡乱操作;在成绩评定上,不从自身模拟经营决策上找问题,而把责任归于失误、不熟悉等客观原因。
综上所述,沙盘实训应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其中,在“干中学”,所以在评价环节,也应该以学生为主,建立一套综合评价学生整体实训成绩的评价体系。
2 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的沙盘实训成绩评价体系的建立
传统沙盘实训课程成绩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根源就在于不能很好地将“评分”和学生的实训活动过程有效地、系统化地结合起来。本文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建立了一套沙盘实训成绩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弥补目前普遍存在的实训课程成绩评价中存在的不足。
2.1 平衡计分卡基本原理
1992年,哈佛大学的卡普兰(robert s. kaplan)教授和复兴国际方案总裁诺顿(david p. norton)在已有的业绩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围绕当时人们对于“财务业绩指标评测是否会影响现代企业组织创造价值”这个问题的讨论,提出了新的绩效评价工具“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 bsc)”。
所谓平衡计分卡的“平衡”,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① 发展和创新能力与目前的财务绩效之间的平衡;② 客户和内部经营之间的平衡;③ 财务绩效、外部客户和内部经营之间的平衡;④ 长期战略目标与当前具体指标之间的平衡。
平衡计分卡提倡的是持续、健康、综合的平衡发展,而不是对某单一指标的强调,这一观点符合沙盘实训课程希望通过实训,让学生综合了解企业经营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2.2 沙盘实训成绩评价体系设计思路
(1) 从erp实训课程中的财务绩效,营销绩效,组内团队合作情况,最终教师评价、自评、目标组互评等方面, 结合被评价学生对象的本身素质情况提出每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学生和授课教师的精力有限, 每一方面只列3个指标,见表1)。
(2) 赋予每个指标从0%(不重要) ~ 100%(非常重要)不等的权重(1), 权重的大小由授课教师判断或根据被评价对象的特点修正得出, 这一步相当重要,因为不同方面权重的判断会出现不同结果, 很可能最终会影响各组的评分。
(3) 根据教学目标实现的要求, 确定各指标的标准值(2)。
(4) 授课教师根据各指标测算的需要,收集数据,测算指标实际值(3)。
(5) 将测算的指标实际值和标准值进行比较, 确定评分(4),具体得分由授课教师决定(此处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及格”、“及格”、“良”、“优”的评价方法)。
(6) 每个因素权重(1) × 评分值(4) = 加权分数, 所有加权分数加总即为总的加权分数。
2.3 使用平衡计分卡成绩评价方法时的注意事项
(1) 指标体系的设计和各指标权重的赋予, 应该建立在授课教师对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深入研究和调查的基础上, 指标及其权重设计的结果应该与相关专业的教师达成共识, 以增强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给出针对不同教学目标的权重赋值标准,见表2。
(2) 财务指标中的财务费用包括:长、短贷利息,贴现费用,财务费用盈利能力是毛利与财务费用的比值,评分为实际值的10倍。销售与运营费用包括广告费用,市场开拓及产品、认证资格、生产线维护费等相关费用,毛利与销售费用与营运费用之和(综合费用)的比值为其盈利能力,评分为实际值的25倍。
(3) 考虑到实训课程模拟的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对资产的流动性和短期负债偿债能力要求较高,所以财务指标中的偿债能力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净额)/流动负债,评分为实际值的20倍。
(4) 营销与运营指标中的潜在竞争能力算法为:总市场开发投入 + 总产品研发投入 + 总资格认证投入 + 2年内累计广告总投入 + 半自动线数 × 0.5 + 全自动线数 × 1 + 柔性线数 × 1.5。
(5) 第四步中的测算实际值,及第五步中对于前两项指标“财务指标”和“销售与运营指标”的评分计算,可由提前编写好的工具软件完成。
(6) 第五步中的后两项指标“团队合作指标”和“评价得分”则应由授课教师制定相应标准,通过在实训过程中的观察、对比和分析得
出评分。比如,教师对a组自评总结的评价为“自评得分”,教师通过审阅a组对于b组的评论,然后得出对该评论的评价为“目标组互评得分”,授课教师对a组的评价为“教师综合评分”,见表3。
(7) 标准值与实际值的使用,一方面是为了对加权评分有一个更加科学的标准,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到自己与标准之间的差距,便于学生总结提高。
(8) 表3可根据实际情况,由授课教师在相对合适的模拟经营年度后,便于学生进行前后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模拟企业综合能力的变化。
3 研究局限与发展
本文提出的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的沙盘实训课程的成绩评价体系,还仅是一个构想,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
(1) 评价指标的选择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这些指标能否真正综合反映学生的实训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和改进。
(2) 各项指标权重值完全是由主观确定,没有经过大样本的检验,其合理性值得商榷,使用者应在实际应用中积累实训数据资料,利用统计的方法来检验和确定权重值。
(3) 评价体系中要用到学生自评和互评,其评分值可能出现“人情分”,会影响最终评价效果,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控制评价过程。
(4) 评价工作量较大,数据计算多,可能会阻碍学生和教师应用该评价体系的积极性,未来应根据本文提供的思路,利用excel设计相应软件,并且能和电子沙盘结合在一起,使源数据能自动生成,减少人工录入和计算的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
[1] 赵连静,吴先忠. 基于沙盘平台的erp软件教学模式设计[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z1).
[2] 余海艳. 高校erp人才培养问题之探讨[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