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美术专业论文

美术专业论文

时间:2022-09-24 20:43: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美术专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美术专业论文

第1篇

1.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美术专业具有技能性较强的专业学科特点,强调日积月累的实践创作与艺术感悟,科研成果的形式大多是作品而非论文及著作,如绘画或雕塑作品参展获奖,企业形象设计或标志设计作品被采用等。各省市按照现行的科研管理条例对高校进行综合评价时,往往没有考虑到美术类学科的专业特性,经常以文章发表及专著的数量进行衡量,以至于在美术高校填写的上报表中,许多很重要的专业成果找不到相应的填写位置,因此很难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及成果奖励。更重要的是,由于各高校的日常科研管理条例及成果统计形式都是针对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的,因此,这些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直接影响到了教师的职称评定及对优秀成果的奖励。

2.学科建设及管理模式的滞后性

目前,美术院校科研管理观念相对落后,管理模式僵化。美术院校传统的学科建设组织形式以设立二级学院及直属系为主体,按专业特点进行划分:造型学院、设计学院、媒体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国画系、史论系等。科学研究层级结构以校、院、系、研究所、教学研究室、课题研究组等形式进行设立,课题间及学科专业间的联系相对闭塞,缺乏长期有效的合作和沟通,阻碍了项目研究及学科专业的交叉与融合。近20年,国外新兴的视觉文化研究领域对以视觉为核心的各学科综合性研究非常重视,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相对而言,国内一些传统学科的组织形式制约了人才的流动,已经不能适应科学研究多样性与灵活性的需求,如何科学有效的利用软件和硬件的科研资源及人才队伍,是提高美术院校科研水平的重要环节。近些年,伴随高校绩效考核制度的深化及各校间科研成果的竞争,美术院校科研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许多美术院校普遍存在重艺术创作而轻学术研究,重设计实践而轻理论总结,重教学工作而轻专业研究的问题,这些现象不断地积增,违背了大学教育发展的规律,迫切需要建立切实有效的科研管理创新模式。

3.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

美术院校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良莠不齐,引进人员的教育背景几乎和岗位工作内容没有相关联系,其大部分管理人员的实践管理知识都是通过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积累形成的,缺乏针对美术管理专业的系统培训。院校对管理人员经常重使用而轻培养,继续教育的环节薄弱,进一步造成非专业的管理人员与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之间的差距。同时,高校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科研成果数量的激增,不断对科研管理者的工作提出更多的要求。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科研管理工作者,不仅要具有高度的爱岗敬业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服务态度,相应的科学管理知识储备,还需掌握全面的艺术专业知识,关注文化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这样才能适应美术专业科研管理创新模式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

4.美术专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

美术专业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工作一直是各大院校科研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美术院校师生创作的艺术成果丰硕,但成果转化与推广程度不容乐观,这一现象与美术院校科研管理体系建设的不足有密切的关系,现行的科研成果量化与奖励制度只重视项目数量,专利总数、、刊物级别等,没有协助教师建立成果转化相应的渠道及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同时,大部分教师缺乏成果转化的意识,大多数艺术家只埋头进行专业创作,忽略了艺术成果和市场经济的对接。因此,许多艺术成果仅仅停留在学术研究、职称评定、论文撰写等层面,没有积极地进行推广,使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致使科研成果严重浪费。

5.科研经费管理中的弊端

美术院校科研项目负责人大多以副高级职称及以上的教师为主,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只能是项目参与人,以这种金字塔结构为主体的固有模式进行配置,致使项目研究人员的组成缺乏多样性与灵活性。然而,科研项目的创造性劳动,绝大多数是由这些年轻人承担,他们长期大负荷的工作,却无法成为项目的主要承担人,这种过于严格的项目申请资格的规定,虽然符合国家的项目管理要求,但在实际应用中,却间接抹杀了青年教师及学生的创造热情,无法直接地激励他们的创新思维,阻碍了艺术创新成果的产生。近年来,国家对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逐年增长,而对于承担人员资格的过度限制,使得大量的科研经费集中于少数人的手中,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监控和保证,出现了同一成果多头结项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科研经费的良性运转。

二、提升美术院校科研管理水平的策略与途径

1.科研资金组织与资金管理优化

美术院校的科研资金组织与资金管理需要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优化,参考国外诸多大学的管理模式,对我们的管理创新颇有启发。比如,我国科研项目的管理经费的报销环节,人工费用还需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支付,这凸显出管理制度中相关条款的不合理现象。国外大学从申请项目时,就已经严格进行了预算明细审核,项目研究过程中的经费使用严格按照预算来执行,报账的管理体系与预算的管理体系完全分开。项目经费以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进行划分,间接费用的比例可占到实际费用的一半以上,项目研究中的材料费及研究人员的福利都很多。同时,项目研究中对学校内设施的使用也要收取费用。这种资金组织及管理的透明化是需要我们借鉴的。

2.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

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同时进行,已成为国外高校科研管理中的成功案例。在美国,人才培养与一些项目研究相联系,导师招收博士生的数量与项目直接相关,博士根据导师的项目经费及研究需要来做助研工作。导师可招收博士生和博士后的数量很大,在国外一流的大学里,学术研究的辅助队伍是相当庞大的。这种管理模式为我国美术院校的科研建设提供了诸多启示。回望美术创作的发展早期,可以追溯到师傅带学徒的作坊,在规模庞大及有名望的作坊里,一位师傅拥有众多的学徒,完成大的艺术定件。这种传统的艺术创作模式与国外的科研体系有很多类似之处。首先,它可以降低进入研究领域的门槛。其次,它可以在创作与研究中培养学生。最后,它可以为国家节省大量的学费资助及科研人员工作费用。需要严格把关的是相应制度的建立,当学生参与学校的研究项目时,对该生的各种成果及学术能力的综合评定,必须有相应的顾问来监督,并设立学科组对该学生进行评分和最终的资格考核。

3.发展战略组织与科研理念优化

西方发达国家中许多大学科研管理制度的建设比较完善。美国所有大学几乎都有科研管理手册,手册中对不同专业的科研管理都有详细的规定,而且各大学的管理制度如出一辙,普遍性原则对所有研究人员及机构都是适用的。统一的标准,营造了公平的学术环境。因此,我国高校美术专业科研管理也应根据学科的特殊性,设立行之有效的统一管理模式,美术类院校与其他高校科研管理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众多复杂多变的艺术成果形式的评价与鉴定,全国美术类高校的科研工作基本相同,统一的艺术科研管理体系在全国院校都是可以使用的,具有共通性。因此,全国统一的美术科研管理体系有待建立,这既是提高管理效率及各院校横向比较的迫切需要,又是全国学术水平认定规范化的必然举措。

4.营造良好的管理文化环境

国内美术院校科研管理的文化有很多弊端,整个管理模式都是行政体制下的管理,缺乏学术研究的管理文化。许多高校把科研管理制度简单理解为项目管理、工作室制度、科研经费管理等,这是非常片面的,高校的科研管理制度不只是用于规范教师与科研人员的日常工作,更应自然成为每位教师心中的管理符号,形成普遍的约束力与认同感,同时对所有教师的行为与意识产生潜在影响。因此,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是高校科研管理的核心及发展方向。所谓人本管理,就是指在高校科研管理的所有活动中,首先应把教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服务教师学术研究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宗旨,充分调动教师和管理者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从而使高校的学术成果获得效益的最大化。

5.美术专业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数字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管理技术的研发水平日新月异。经统计表明,全国绝大部分高校已采用了计算机和管理软件进行日常科研管理工作,但缺少适合不同学科特色的管理软件研发。因此,结合美术专业自身特点,自主开发适合美术专业科研管理的信息系统是十分紧迫的工作。现代信息技术监测在科研成果认定、质量监控、制度决策及成果创新过程中广泛应用,对于简化科研管理的流程,提供科研信息与数据的统一与利用,加强管理的科学性具有重要作用。互联网管理技术不只是信息化管理的媒介,还将成为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伴随着数字媒体网络技术在美术院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美术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必将走向信息化与规范化。

三、高校美术专业科研管理评价体系建设与实践

第2篇

关键词:平面设计;教学实践;美术专业

平面设计是一门艺术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学科,设计出来的作品以最直观的表现方式展现在人们眼前。平面设计方式丰富多彩,可以通过文字、图像或某些符号来传达信息。在教学中,平面设计对于美术专业来说虽然是一门基础课程,但是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它不仅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还需要很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运用能力。学生如果能很好地掌握平面设计的知识,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动手实践能力,对以后的就业也具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现在很多学校对平面设计课程重视度不够,在教学和理论研究上也不够深入,教学方法老套。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够,不能很好地掌握这门有实用价值的课程。这些问题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系统地探讨这门课的教学实践问题能够让平面设计教学者更清晰地了解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

1平面设计教学实践问题的“病灶”

1.1学校教学不能实事求是

现在学校里开设的平面设计课程大多是概论课,虽然讲解了很多概念,但主要是学生被动接收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在记录大量的概念后根本不能及时消化,导致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只能了解到零散的专业知识。这直接导致学生不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对于一门刚刚接触的课程,学生还需要一定时间去了解,一味追求课程进度只会导致学生对课程一知半解,可能有的学生能够记住老师讲授的知识,但是缺乏实践练习,还是不能熟练运用平面设计知识。设计类课程就是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而现状是很多高校延续了中学的考核教学模式,还是一种应试教育的状态。

1.2新型教学工具的局限性

随着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我们可以很简便地运用软件来完成设计任务,计算机设计的便利和快捷是传统美术所不能匹敌的,它可以进行多维度的创作,可以快速引用现有资源。这对于平面设计的创造本应该是件益事,但现在很多高校只教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技术,反而减少了传统美术设计的教学。所以,现在学设计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只是各种设计类的软件,离开这些软件后就不知道如何画图了,完全被工具所限制。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设计需要大量的积累,需要自己动手去赋予作品生命,而不是复制粘贴计算机里的资源,所以老师不能只注重计算机软件的教学,还要教授设计的理念,不能丢掉传统的美术设计,让学生脱离工具的束缚。

1.3教学与实际需求脱轨

平面设计需要走出课堂,学生不仅要学习好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活学活用,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现在很多学校是在闭门造车,教授的知识与社会实际需求相差太远,没有构建很好的校企合作机制,学生没有足够多的机会去设计一线工作,严重缺乏社会实践能力,不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变成有社会价值的作品,不了解社会的需求,延长了学生工作时与企业的磨合期。

2改善平面设计教学效果的“治病良方”

2.1改进教学理念

不能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还需要积极地进行沟通交流,老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思考,了解学生所思所想,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他们的想法能够运用到学习和实践中,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到设计的魅力。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创作作品,让课堂上的设计理念活生生地展现到学生的面前。这样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设计的魅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将学生平常的实践表现放到成绩考核中,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寻找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2.2加强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的训练

设计软件让设计变得简便、快速,设计作品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互联网上能够伸手拿来的东西太多了,设计的过程变得越来越简单,导致设计作品抄袭问题严重。学生要具备自主设计作品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构思设计出一份优秀的作品,如何通过设计作品向别人传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就需要在平时进行大量练习。老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增加学生自主练习的机会,减少设计软件的使用,让学生使用传统的设计方法,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积累知识,让学生脱离工具给设计带来的束缚,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设计师,而不是只会使用软件的制图员。

2.3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

平面设计必须要走出课堂,在学生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创造条件让学生与社会需求接轨,进入需要平面设计人才的企业或者单位合作,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设计工作的完整流程和实际成品的制作过程。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拓宽学生的眼界,掌握平面设计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真正走出课堂了解社会对平面设计的需求,给需要平面设计人才的企业和单位培养输送平面设计人才。学校要制定出企业、学校和学生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

3结语

平面设计本身具有艺术被认同的偶发性,平面设计作品是长期积累的专业知识与生活需求所结合的产物。一般情况,平面设计是一种以改造具体事物和影响人们的生存行为来增进社会转变的因素,它在新的流行文化的发现和推进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设计对生活中一些边缘化和非主流的文化保持了一定的关注。事实上,平面设计是一门与其他领域有高度联系的学科,其特性使它具备了很多学科不具有的中心性,而设计者在这种属性下得到的是一种社会责任,而不是权威性。如今,平面设计在实践教学中还没有引起足够多的重视,教师应当身先士卒积极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给学生创造合适的实践环境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高素质的设计人才,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推动平面设计进一步发展。

作者:温宇君 单位:广东省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

第3篇

关键词:中职院校;美术专业;职业素养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两个方面,而职业态度则要求从业者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中职院校美术专业的学生,其职业素养与非美术专业大学生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本文以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为例,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美术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为中职美术生的培养提供一定参考。

一、美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分析

(一)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职业态度对于大学生来说包括心理素质、工作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等。良好的职业态度是企业必需的,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是学生进入企业的“金钥匙”。调查显示,只有不到一半的用人单位对美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态度持正面评价,而负面评价有如下几个方面:1.职业道德下降。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所应遵循的特定行为规范,是适应职业要求而产生,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他是社会道德的特殊形式。作为中职院校美术专业的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爱岗敬业敬业的内在表现。然而,从调查结果看,不少学生的职业道德价值观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差甚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择业具有浓厚的功利色彩,过分关注大城市、高收入,而在敬业精神、奉献意识方面明显弱化;二是诚信缺失,与用人单位签约后,不顾学校、单位的利益随意违约,还有的学生在应聘时为博得招聘人员的眼球,在成绩、任职、甚至政治面貌作假。三是个人素养不高,美术专业的学生多是富裕家庭、独生子女,他们普遍个性强,做事情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在面对新的环境时,缺乏礼仪修养,不能很好地处理好人际关系。

2.职业作风不过硬。通过调查发现,中职美术类专业学生在职业作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弱点:一是主动性差,被动的接受,上级要求做什么才去做什么,特别是不善于学习,作为理论功底本来就比较薄弱的美术学生来说,缺乏刨根问底的精神;二是懒惰,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意去多付出,更不愿意主动承担责任,但却一味追求高工资高福利;三是好高骛远,不踏实,工作适应能力差。不踏实的表现集中体现在工作中斤斤计较,在还没有完全掌握实践技能的前提下,就以跳槽相威胁要求提供与自己能力不一致的工资收入等。3.职业意识落后。从调查来看,中职院校美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落后,其表现一是职业风险意识模糊。在择业过程中,要么是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要么是对自己学历或者能力的不自信,不能正确审视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位;二是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只求眼前不顾未来,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也没有考虑将要从事的职业能否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能否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三是职业认同感差。没有清晰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也没有完全理解所学专业应达到的能力要求,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没有针对性地进行自觉的职业训练,有效提高职业素质。

二、美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措施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美术专业的学生在专业知识能力及职业态度方面都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美术专业学生的培养。

(一)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

1.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吸收引进最新的成果,建立BIM实训室。通过调研发现,美术专业现有的传统软件教学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求,必须尽快建立BIM实训室,让学生快速掌握三维渲染技术,从而使学生适应国内的特色需求。

2.建立校企合作,利用企业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尽快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突破只挂实习基地的牌子而缺乏实质合作的怪圈,要求企业实战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给学生上课,使学生在工作之前就得到专业技能实战并了解行业的规范管理等。

3.实行老带新制度,鼓励老教师进行校外培训。进一步提高年轻教师的师范技能,实行老带新制度,选取优秀的老教师指导新教师的教学,以此提高年轻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的传授效率。同时,鼓励老教师进修或者培训,通过学习,使专业知识不断更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加强对学生职业态度的引导力度

一方面,开展好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意识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思想素质方面,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领悟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危害。另一方面,邀请成功校友与学生交流,对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通过校友的现身说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行业特点,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中职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休戚相关,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等方方面面的通力合作。美术专业学生的特点有其个性的一面,因此,对美术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探析本文只能是管中窥豹,但客观分析其职业素养缺失的表现,找到有效的培养途径具有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立,葛伟.对中职培养目标的定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11):24-25.

[2]王雍钧.试论新形势下中职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J].成人教育,2012(01):79-80.

[3]何茂昌.中职学生职业态度教育探索[J].学理论,2010(28):200-201.

[4]李红.高云南省中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现状研究[C].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2013:58-59.

[5]张艳奎.中职生职业精神培养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硕士论文,2014.

第4篇

一、存在问题 

1.美术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结构单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学校也在不断扩大自己的规模,很多学校通过组建、合并其他校区,建立了综合性大学。但这类大学所设置的美术教育院校的美术老师组成比较复杂,有外聘的美术老师,也有从公共美术教育等专业抽调的老师。这种教师队伍虽然数量可观,但是没有专业的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没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这对于美术院校以及该专业的学生来说会造成很大影响,无法培养出美术方面的专业人才。 

2.美术院校的教学评价系统不完善 

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的学科教育,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更重视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理论性学科的教学评估往往可以通过对教师的理论考核得出评价,但是美术教育的教学评价重点应放在教学技能和技法上。目前,很多美术院校对教师的考评内容多限于论文模式,忽视了教师在绘画技能和教学手法上的考核。这种重“理论”轻“技法”的教学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影响了美术教育的质量。 

3.效仿专业美术院校,博而不专 

专业的美术院校对学生的美术能力比较重视,着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技法,培养了专业的美术人才。但是这类专业美术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也有其弊端,即重“技”轻“道”。很多综合性大学虽然在公共课程的设置上较专业院校丰富,但是很多学生甚至是教师并没有认真对待。这就使现代综合性大学美术教育造成了“东施效颦”,博而不专的尴尬局面。 

4.教育经费不足,教学硬件不“硬”、 

众所周知,美术专业是个“烧钱”的专业,是一种“贵族”教育,这从美术专业学生的学费和其他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费的对比中就可以看出。据调查,其他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的学费每年大约需要5千到7千元,而美术专业的学生的学费则需要万元以上。但是,高价的学费并没有让美术教育的硬件“硬”起来,究其原因,是大学的扩招、扩建、开设美术专业时间短、美术专业没有得到校院领导的重视等影响了学校对美术教育专业的资金投入,教学条件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应对策略 

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只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促进事物的前进和发展。因此,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是促进大学美术教育事业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的重要途径。 

1.培养专业骨干、强大师资力量。教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大学的美术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美的知识,更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不仅需要泼墨丹青,更需要多掌握阐释美术的技巧,提高学生对美的创造能力。所以,各大美术院校应增强教师对美术专业的正确认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组建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带动大学美术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如可以聘用有较高专业能力的教师或专家来校任教,还可以外派教师到其他专业院校或国外进行交流学习,做到“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从而解决师资短缺、力量薄弱等问题。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手法,完善教师考试机制。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不仅适用其他学科,对美术教育专业同样适用。美术教师不应把课堂停留在画笔、画纸上,应该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不仅能从画册、雕塑上看到美的创造,还能从世界各地的美术展览、世界名画或是电影、电视上感受美的存在。教育工作者只有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教学中尊重和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培养出既有美术爱好又有美术热情的专业人才。在考核机制方面,除了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有不可或缺文化底蕴,更应把教育模式的创新性、教育方法的独特性等加入其中,成为考核一名合格的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标准。 

3.着力体现自身特色。专业性美术院校的特色不容置疑,即培养专项的美术人才。但是综合性大学的特色在于“通”,在于同和性。所以,各类综合性大学的美术院校要逐步创立自己的教学特色。 

4.学校领导多调研,为美术院系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美术专业学生的学费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已经很高了,因此,通过提高学费来增加经费的方式是不可行的。因此,美术院校应让领导和相关部门多入院系调研,让他们能够更多的了解美术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明白资金投入的必要性。同时,也可以寻求校外的资金帮助,如开展学生的画展、和某些企事业单位形成互帮互助关系等。这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好的锻炼机会,也能为美术院校吸引更多的资金来源,从而完善专业硬件,吸引更多的美术考生报考、参考。 

第5篇

我自小就特别喜欢画画,从小学、中学,到农村插队,可以说是走到哪画到哪。

舞台边开辟艺术路

时代顺应了我的爱好。1975年底,我到北京市海淀评剧团担任舞台美术设计工作。回想那9年的经历,万分感慨,我是快乐幸福的,因为这是我喜欢的专业。我把兴趣当成了工作,干中学,学中干,不喑沙ぁ

由于剧团经常去外地演出,因此我有机会到各处去写生,勤奋的我有时候一天能画5张彩色风景写生。有演出的时候,我就拿着速写本站在舞台侧面画人像速写。那一段时间绘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校园里磨砺基本功

1984年,我成了一名美术教师。我很快意识到了自己在绘画技能和理论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需要进行专业的系统性学习,便先考取了北京教育学院的美术大专班(半脱产),毕业后又考取了北京教育学院美术本科班(半脱产)。

5年美术专业系统的学习,从专科到本科一直主修油画(还有其他画种),由于机会难得,名额有限,我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课余时间细碎,没有时间创作油画,国画和书法成为我主要练习和创作的形式。为了更好的提高中国画绘画水平,我在1996~1998的两年时间里,又到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研究生班深造了两年。

讲台下陶冶生活美

我曾想成为一名职业画家。但回到课堂上时,职业性的工作特点便使得我认识到:美术是所有学科教育中最能够激发出人的潜在创造力的学科,也是素质培养的最好载体。

为了更好地完成美术教学工作,我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学习美术不同画种的技法,如国画、水粉、水彩、版画、电脑美术等,巨大的收获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

师法自然,中得心源。从事美术专业工作以来,特别是做了美术教师后,外出写生从未间断过。多年来,我几乎走遍了国内外的千山万水。我先后举办过两次个人画展,多次参加市区画展并获奖,于2010年左右出版了《中国风景线描集》《张宏旺绘画作品集》《摄影作品集》《课堂绘画作品集》等美术摄影专著。在2014年,我获得了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北京市美术特级教师的荣誉称号。

热爱生活,这是我对自己的评价。我除了酷爱绘画之外,能演奏四五种乐器,会跳国标舞,歌与戏唱得不错、羽毛球和排球打得不错、行楷书法练了多年。这些爱好,丰富了我的灵感,陶冶了我的艺术情操。

第6篇

【关键词】和田;农村中小学;美术“双语”教学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学,即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视,让少数民族学生享有教育平等的权利,也体现了少数民族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享有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权利,其目的是为了让少数民族学生可以充分的学习和使用好本族语言,又能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更好的与现代社会接轨,更多的了解和学习现代知识。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良好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双语教学的认识逐步统一,双语教学的模式和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提高民族教育质量,推动民族教育全方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为了尽快提升新疆少数民族教育水平,为社会培养出出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才,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在2004年3月31日下发文件,决定2012年之前实现普及双语教学模式的计划。到2012年为止,新疆的大部分地区都开设了双语教学实验班,而且这些实验班在教学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是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新疆和田偏远的农村中小学,美术“双语”教学的需要更为迫切,实施难度也更大。

一、和田地区偏远农村学校美术双语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语言等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式总体比较单一,以教师讲解为主。通过新课程改革进一步的实施,以及国家、地方等各级专业培训、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展,和田地区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师们在不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探索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一些偏远的农村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的方式总体还是比较单一的,只是按照书本上的知识授课,没有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语言上,90%以上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母语授课为主,或者只是在黑板上用汉语写出课程名称,然后用母语进行解释,其余内容还是用母语教学。

二、通过调研反映出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大部分双语实验班的学生已经基本上认识到、也能体会到开展双语教学的益处及其必要性,学生对未来双语学习的发展充满信心,并且希望自己的学校可以继续开展双语教学。70%以上的学生认为美术双语教学很有必要,并且对于自己学习汉语知识、提高审美能力有很大的帮助。(1)学生对美术双语教学的感受。一部分学生认为自身的汉语水平对于应付美术双语教学有些困难。因为学生之间的汉语水平差距较大,美术双语课程的进度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美术双语课对学习汉语帮助不是很大,因为美术课时相对其他学科较少,能充分利用并熟悉美术专业知识比较困难,希望在平时也能多加利用。(2)学生认为最大的学习障碍是美术知识。在美术专业词汇与美术概念上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根据和学生交流,一部分学生认为刚接触双语美术教学时,有许多词汇都比较陌生,并且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这可能是学生以前只接受公共汉语教育,缺乏美术专业汉语词汇方面的指导导致的。

(二)教材方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可以适用于美术双语教学的教材。根据问卷调查的显示,大部分老师和学生都赞同使用带有母语注释的汉文教材。

三、针对一些重点和突出的问题,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美术双语教师的培训。(1)师范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现有的条件,为农村中小学培养和输送专业的、合格的美术双语教师。要根据目前新疆美术双语教学发展的需要,加强美术专业汉语课程的设置,重点加强未来少数民族美术双语教师的语言能力。目前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对少数民族学生开设了《美术专业汉语》课程,对汉族学生增设《基础维语》课程,这些学生毕业后走向农村特岗教师岗位,在农村美术双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教育部门和学校也要加强在职美术教师的双语教学培训,将双语美术教师的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国家西部教师培训项目、地方专业培训项目、特岗教师的整体规划中。新疆师范大学结合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也在积极进行着双语教育的基础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并以此设立双语教师培养培训专项科研项目,鼓励教师在双语教学建设与双语教学改革实践中加强研究,突出新疆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特色,以促进新疆双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和田地区教育部门一方面对现有的农村中小学美术双语教师进行汉语培训正在为偏远农村中小学大量招聘特岗双语教师,争取让每一所农村中小学都能够有一名双语美术专业教师,并且在上岗前进行岗前双语强化培训。

(二)转变教学观念。要想实现美术双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改变的主要方法应该是优化美术课堂教方法. 这就主要取决于美术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媒体的正确运用。

在美术双语教学中,要确保学科教学的目标,“决不能以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来换取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因此在美术双语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发挥母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学习的正确作用,以实现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完成美术课堂任务,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同时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和汉语思维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5月.

[2] 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第7篇

关键词:美术史论,审美培养,课程整合

 

美术史课程是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作为一种美术专业理论知识,是师范院校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美术史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美术专业知识,丰富学生的视觉审美经验,提高他们的美术欣赏水平。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师范生的美术史知识越丰富,对美术史学习方法掌握的越灵活,毕业后从事美术欣赏教学的专业素质就比较好。反之亦然。

一直以来,国内外的美术教育者,都从观念和意识上一致肯定美术史学习对美术欣赏能力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容质疑的价值。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美术史教学中,中国美术史和外国美术史是分别进行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和学习美术以加强对自身区域文化的重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普通高校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借鉴了专业美术院校,却忽视了培养目标的不同。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在中国美术史的学习上,对知识时间段上的对接不是很清晰,只有约43%的学生能够正确回答中国隋唐时期相对应的知识。可见学生对美术史的整体时间概念掌握缼乏一个清晰的认识,中国美术史课程大多开设在大一这一学年,大一学生思想单纯活跃,兴趣爱好广泛,可塑性较强,对老师讲授的内容有一种新鲜感,渴求知识。科技论文。但由于思想不牢固,缺乏深入学习的自觉性和创新精神,知识积累不足不好进入研究状态,所学内容不易串联,教师在知识点讲解上应当注重史话内容的联系性,以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特点。

1 注重美术发展史讲授的传统教学思路。

所有的人类文明、文化无一不是经过历代的沿袭发展而来的,中国绘画更是有深远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也是我国最早的原始绘画)到唐代的人物画再到宋代绘画的鼎盛时期,再到今天中华民族百花争艳的绘画局面都继承着历代绘画的精髓。科技论文。作为教师总是以把知识传给学生为天职,这一点无可厚非。我们设想一下,我们的储存量有多少,我们的知识有没有更新。曾经有个教育学家说,我们教师不能给自己定位成一桶水,把水流给学生,因为这一桶水是有限的,水干了呢,所以他倡导教师一方面要给学生灌溉,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找水源。在美术史讲解过程中,注重介绍美术史中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由于社会背景、风俗不同而导致的艺术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演变发展走向,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多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指导下吸取艺术养料,把握时代精神提高审美素质。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习惯用的是按时间顺序讲解美术发展过程,以美术的发展的史况作为重点进行讲授,如在讲解到春秋战国时期,让学生试着画一画《采桑宴乐战纹壶》,感受一下上面的剪影式构图,还可以说一说图中所表现的内容,既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种方法可以将绘画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理论内容演绎的淋漓尽致,而且讲的更加详细、更加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一时期的史论内容。

2 注重培养鉴赏能力的教学思路

很多学生对于美术史论课有一个误区,认为史论课只是要了解一些名家作品,而对生活中的美却视而不见,不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重要的是服务于生活。科技论文。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精彩纷呈的审美现象,以其经论精妙绝伦的姿态,给人们带来审美的享受,诸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等,都在显露出个人对艺术审美的追求。美术史课中教师往往一讲到底,这样会造成教师很投入而学生默然的尴尬局面,然而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潜能。教师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不断探索与自省,全方位的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要与学生共同上网查阅资料,挖掘作品中的故事题材,每一个欣赏内容都可以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来渲染。如韩熙载的《夜宴图》可以配与舒缓的音乐,调动学生的情绪,以简练的语言讲述韩熙载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创作出这幅作品,以及作者是以何种方式表现出自己当时的心情的。使学生对中外美术作品及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引导学生去理解领会和感动艺术的美。老师也要因人而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觉得上美术史论课是一种美的享受,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而美术史论课时一种直觉的审视力,这种审视力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是对美术语言本身的理解以及丰富的情感经验和对独特价值的领悟。艺术作品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离他们的生活经验较远的,他们有更多的“没见过”、“看不懂”,更不要说的是理解其精髓,感受其魅力了。因此,我们要做的是让学生对这些艺术作品产生审美认同。

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讲授课程过程中,学生对于某一个时代、某一幅作品都有一种自己初步的印象和感觉。而作为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可以做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再如在讲解油画作品《开国大典》时,我要求学生仔细地观察作品,用语言简单的描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课堂呈现一片活跃热烈的气氛。在充分的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趁机简单地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学生们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同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学生增强了对理解新事物的自信心。对美术作品做深入完整的把握,结合审美感受的理性分析,才能达到深刻地把握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办法。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敢画,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激励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美术史论教学是高等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美术史论教学承担着提升美术类学生艺术理论素养、增强艺术鉴赏能力、开拓艺术思维、推动基本技能发展等重要任务。美术史论教学是提高美术类学生艺术素养、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人的情感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情感的开发与升华,只有通过情感的作用,美育不同于别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当下是一个信息充斥、资源共享的时代,面对空前发达的信息渠道,学生们被动或主动地面对古今中外五花八门的文化现象时,常常会有些迷茫和无措。因而希望能够通过课堂上尤其是文化味和艺术氛围浓厚的美术史课得到一些深入的学习。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获得更多更有用的信息,更多更直接地提高审美能力,让我们易于为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诙谐的发展、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尽力。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系中国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3.彭峰.美学的意蕴【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顶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

第8篇

小学美术教师述职报告

本着一颗热情与充满自信的心,我来到艺术小学。从任教的那一天起,我就以“天道酬勤”自励,立足扎实的基础,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创新,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地进行自身建设和自我完善。由于学校的需要,除了教美术,我还兼任数学教学工作,这对于美术专业的我,在数学教学中自然遇到了许多问题,但是我没有气馁,而是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并积极参加市,区举办的相关知识及新课程培训,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动态和信息,努力提高从师任教素质,掌握教育教学的必备基本技能,并使自己从思想上进一步认识教师这一神圣职责所肩负的使命。

在美术教学中,我与天真活泼的孩子们结为“伙伴”,用我扎实的专业基础,一点小笔墨与孩子们在方寸中畅游,不断启迪他们的爱心,好奇心和幽默感,使他们通过绘画,能自然的把喜怒哀乐表达出来,培养他们富于感情表现的完整人格。以生为本,不断创新,让学生进行大胆尝试。20**年撰写的《我看创作画》收入校汇编。任职期间指导学生参加小学生周报社举办的优秀作品选登,市级,区级,及社区等各种展览、比赛,均取得可喜成绩。

对于数学教学,要胜任它,我就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备课各个环节入手,熟悉教材,仔细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学生在掌握过程中可能会有疑问的方面,并一一解决。在课堂上,我也竭尽所能,尽量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我也会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这一片新的领域里,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年教学经验论文《巧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在区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并刊登在《鲤城教育》。几年的数学教学,虽尝尽了酸、甜、苦、辣,却也体会到初为人师的艰辛,体会到为人师的乐趣。

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我能协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级,并认真完成学校、美术教研组布置的各项任务,组织学生出好黑板报。同时,注重自己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各方面的业务学,于20**年1月修完大专的全部课程;并于今年11月份通过成人高考,继续学习本科的学业。虽然取得一些小小的成绩,虽然我的实践经验还不够,但我有一颗上进的心,我不会因为所取得的成绩而骄傲,也不会因为自己的不足而气馁。

 

第9篇

论文关键词:中职,美术,培养,复合实用型

一、关于教师的观念

教师的观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培养。不少美术专业班的授课教师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主要进行色彩、素描及三大构成的基础训练。很少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实践中去,老师的教学只是空洞的说教,纸上谈兵,根本不能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师评价仍以理论考试为主,技能型的评价远远不够,甚至没有。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需求以及市场的变化规律去改变教学方法,也没有很好地探索更能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就业率的有效的教学规律,这样对学生日后的发展、适应社会的竞争都有一定的阻碍。

二、单一“会画”型与复合实用型的具体表现

单一“会画”型 在教师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周而复始地进行色彩、素描及三大构成等基础训练。主要重视基础美术教育,经过多年的临摹、写生训练,学生的色彩、素描的表现能力的确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能画”也“会画”。长始以往,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数为专业“画匠”。但就“能画”、“会画”对学生日后的谋生与发展是远远不够的。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需要合理的人才结构,需要数以万计高素质的技术型和实用型人才,因此,如果中职美术专业所培养的单一“会画”型人才是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

复 合 实 用 型 主要是围绕目前的市场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在适当抓好色彩、素描及三大构成等基础训练的同时,更应加强对学生的实用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掌握企业所需要的实用专业美术技能。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主攻一种适应自己发展的的专业技能,同时要掌握本专业的其他实用技能,真正体现出“一专多能”。此类人才能适应于不同的工作岗位,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绝对优势。

三、课程设置对复合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影响

课程设置太杂太乱,缺乏整体规划,文化课、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比例不协调。专业理论与实际操作相分离,实践课程严重不足,直接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差,这样就会严重阻碍复合实用型的人才培养。就拿我校的课程设置来说,所招专业是“工艺美术”,然而在课程的编排上却显得很杂乱,并没有很好地突出“实用工艺”的特点,可以算得上专业课的寥寥无几,每周可排课程有28节,但能体现“专业性”的只有12节左右,而且在所谓的“专业课”中又太过于分散,根本不能体现出专业性。这样就会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多而不专。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大力削减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等文化课,适当减少色彩、素描及三大构成等基础课。课程的设置还要结合市场,面向需求,适应经济发展,体现出实用性和前瞻性。要大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教会学生熟练掌握平面设计(photoshop)、动画设计(Flash)、三维动画(3DSMAX)、广告设计(croeldraw)等软件的运用能力,要真正做到熟练。在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的同时,还要真正体现专业课的“专业性”。很多老师在讲授完课本的内容之后,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实践,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大部分学生学完了“专业课”,对于本门课的专业性还不知所以然。当然了,要想学生学得精,因此要求专业授课老师必须要有非常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必要时可对专业老师进行再培训和派选深造,只有老师“精”教出来的学生才“精”。

四、结合企业需求,进行复合实用型人才培养

中职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结合市场需求,以提高就业为导向,进行复合实用型人才培养,使每位本专业的毕业生真正掌握足以谋生的实用技能。同时应加强对市场的调研与预测,时刻关注市场的需求变化,并做好已就业学生的跟踪联络,密切与企业进行沟通,了解企业目前最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人才培养还要结合地域实际,以确定培养和发展方向,是偏重于工艺品的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还是室内设计等等。培养的复合实用型人才,做到能上能下,能对基本操作轻车熟驾,对大型项目也游刃有余。要想培养的学生“实用”“好用”,一定要让他们亲自参与实践,了解各种材料的特点和性能,真正能够独立完成设计制作任务。有条件的话,还可建立权属学校的广告设计公司,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对外承接广告策划、设计制作等相关任务,为学校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真正的实训基地。由专业水平高的老师担任设计师,带领学生参与项目的开发与设计,使学生掌握整个设计制作的流程,让每位毕业生去到相应的企业就能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

五、复合实用型人才应有的工作态度

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时,要适当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对自我价值和职业取向有所理解并对本职工作产生深厚的感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意识。要有“吃苦耐劳、持之以恒、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精神,使每位毕业生都能做到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 茜.技能人才培养要在校企合作中突破[N].南方日报,2009、12、30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第10篇

【关键词】职高; 美术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96-02

本人作为一名职业高中的专业教师,亲身体会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日益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加大对职业高中的财政投入,学校的教学设备大为改观,微机房、多媒体教室、教学网络、教师备课专用的微机室,包括监控设备配备一新,每位教师还配备了高端的笔记本电脑。教师的教学热情大为高涨,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必然会大力推动教学的发展,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对这配备一新的高级设备,大部分教师的使用能力还是个问题,特别是老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跟不上发展,这就迫切需要学校要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并且要重新审视现代职业教育的新思路。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系统科学提高教学效益、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论和实践的技术,它通过研究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集声、光、电等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以其高效、快捷、全面传授知识和在保存收集资料、便于交流等方面的优势,极大地促进了整个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其中,在形象直观的美术教学领域产生了深刻变革,现就职业高中的美术专业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 促进职高美术教学模式的变革

传统教学形成了教师集体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固定模式。这种模式注重教师、教材和课程内容,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而现代教育技术引入教学,必将使美术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发生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教学要走出黑板、粉笔时代,呈现出多媒体式、交互式新面貌。例如:网络时代课前资料搜集变得更为方便和丰富;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师的讲解更加生动、形象和直观;课后的总结、评价、反馈、指导更加迅速和有效。上述环节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在获得大量知识信息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有利于形成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养成,使教育成果能实现整体优化。

同时,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的资源共享性,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把世界各大美术博物馆的馆藏作品和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运用于美术教学,大大丰富了学生知识面和信息储备量,这是传统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实现的。

二 优化职高美术教学的课程结构和内容

高职美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接近现代社会行业发展的需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的迅猛发展,高职美术类专业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密切结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以设计类课程为例,影视动画、平面设计、书籍装帧、室内设计、效果图制作、广告设计、CI设计、网页设计等课程的发展都要依赖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来完成。视觉媒体技术必然成为美术类专业学习、研究和应用的对象,而现代教育技术更是为美术类专业提供了现代化教学装备。如: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设计史等史论课程,引入视频、音效、动画、影像等多种现代教育技术后,就变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与职高美术专业的交叉影响,又导致了更多美术类应用性新专业和新课程的产生。如:动画艺术与计算机的结合产生了动漫专业,造型艺术与新媒体的结合产生了电脑绘画专业;环境艺术的三维立体与动画的结合,产生三维动画设计专业;美术专业与网络的结合产生了网页设计、界面设计等课程。而且应用性美术类专业的大部分课程练习和毕业设计都要求用计算机来完成。可见,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美术教学中得到了全面渗透和广泛应用。

三 改变职高美术教学的方法

第一,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学习动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使越来越多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随着课堂教学中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使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产生了质的飞跃,生动形象、多元化、丰富新颖的内容,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从内部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学生通过自己在网上论文搜集资料,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同时,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创设情景教学。其教学信息的显示方式呈现出图像、视频、语音、动画等多种方式,通过连续的画面、声音、文字等对视听感官的刺激,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了直观的认识中介,拓宽了视野,再现了复杂情节,变抽象为形象,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有限的课堂得到了无限的延伸。

第11篇

1993年就读于怀化师专美术专业专课(函授),1996年毕业。

1994年8月因工作需要调入县代远学校,任教过美术、语文、数学、音乐、政治等科目,并连任班主任工作。工作出色,曾经多次参加县里的赛课等活动。班级管理工作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也深受学生和家长的爱戴。所教科目多次获得全镇前三名。

1999年8月因家庭原因调入县落潮井中学,从事过美术、语文、历史、地理等教学,也曾经以出色的课堂表现得到领导的高度评价。尤其是2001年全县的艺术教学公开课比赛中,本人以最后一名选手的排序夺得第二名的成绩。

2002年再次考入省师大美术专业本科(函授),2005年毕业。

2004年8月因工作需要调入县第二中学,担任美术专职教师。

回顾这么多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倾肝胆,做奉献

牢记着母校师范学校门前的那块碑文:“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当很多人受不了教师的平凡与辛劳而改行或放弃时,我没有。因为我始终认为自己能做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也许没有谁会相信我曾经打算过工作在最偏远的最需要教育的地方。现在每当看到那些在偏远地区默默奉献的教师感到无比敬慕。所以,面对工作中的辛劳、误会、病痛等外在原因我都能调节。我始终相信舍得吃亏的老师才会有高素质的学生,品德高尚教师才会得到学生的敬佩与爱戴。不想说很多的空话,我只想说学生的爱戴与真诚让我的人生充满着温暖与幸福。我真诚地爱着教育,教育也回报我以快乐,我真诚地爱着学生,学生回报我以幸福。

二、勤思考,出特色

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才是最值得学生景仰的根本。我也牢记着师范语文老师陈振华对我们实习后的总结:“教学的水平还不能给你们定论,因为还有很长的教学之路等你们去实践。”是啊,永远不要停留在已有的成绩上面踏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理念也要不断更新。所以无论我取得如何可喜的成绩,也从不骄傲自满。我知道,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在等我去发现,去思考,去总结,去更新。所以我的课堂是新颖的,我能感觉学生的眼睛里对我言语的期盼,他们轻松,快乐,热烈,还充满着美好与希望。能够始终燃烧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我最值得高兴的。当然这需要我平时私底下多少的学习与积累呀!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面带体是我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抓住尖子,培养后备力量,然后推动学校的教学工作是我能出色完成教学工作的最根本的原因。

三、善总结,苦修炼

所有的苦不是白吃的,所有的累也不是白受的。没有这十九年来的勤勤恳恳的劳作,就不会有如今我这“口若悬河”,不是我喜欢吹嘘,而是不小心也会很精辟。说点事实证明一下,就说说近五年的吧:

1、优质课:2007年在全县中小学音乐、美术优秀课比赛中,我的《清晨》荣获二等奖;2010年在学校的教学比武中,荣获一等奖。

2、教学论文与教研管理:2006年在全州中小学教师艺术教育论文评选活动中,本人的《浅谈中学静物色彩写生》荣获三等奖;在2009年全州的中小学艺术教育论文评选活动中,以《民族特色美术创作教学随笔》获得一等奖;2010年以《如何运用艺术教育引导学生戒除网瘾》发表在州级刊物《民族教育与文化》;2011年以《浅谈民族特色美术创作教学》发表于国家级刊物《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第9期。在州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城镇薄弱学校预防青少年网瘾对策研究》参与活动,并尽了该尽的责任。在2010年下学期班级管理工作中,成绩显著,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在2010至2011学年度中,在县的”千名优秀教师”评比活动中,被评为其中的”优秀辅导教师“荣誉称号。

3、基本功:在2005年的全县中小学艺术教师“五项全能”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4、继续教育:在2009年度全州中小学教师非学历远程培训中,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学员。在2010年参加全州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学习中,作品获得”优秀作品“称号。

四、勤劳作,获喜果

在2007年首届全国中小学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大赛中,辅导的学生中获奖如下:唐(102班)和田(100班)获一等奖,张(101班)和龙(103班)获二等奖,陈(97班)、刘(103班)和龙(102班)获三等奖。

在2004年,辅导的84班学生刘获得省中小学美术书法摄影比赛二等奖;2009年辅导的118班学生龙海以两幅作品分别获得省第三届中小学艺术展演获得艺术作品类中学组二等奖和三等奖。

从2004年到2010年在全州的每年中小学幼儿园美术书法摄影比赛中,辅导的学生作品年年有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多得不再计算。本人每年都被评为州优秀辅导教师。

在2010年的首届“彰名城风采.塑未来之星”千人现场绘画比赛中,本人与同事田梅华辅导的学生以团体总分超越凤凰一中,获得团体第一,为凤凰二中挣得荣誉。本人也因此而获得本学年度县学科带头人的荣誉称号。

在2010年学生和老师互动演讲中,本人以全校第一个出场,以最热烈的场面,以最高的分数获得演讲中的一等奖。大大鼓舞了学生们的学习勇气。那次演讲获得了教育局领导以及全校师生的交口称赞。那不是我的骄傲,那只是我的幸福回忆。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 创新 模式 思考

一、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

1.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突出矛盾

自从1980年文化部、教育部下达了《关于当前艺术教育事业若干问题的意见》之后,各院校开始思考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问题,重新制定了各专业的教学方案,并成批选送教师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留学、访问、考察,到国内著名艺术院校进修、培训、观摩,举办各类展览会、研讨会等学术活动,通过这些形式的普及化和制度化,催生了新时期美术教育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进修生、特长生的多层次教育体制,增设了环境艺术、工业设计、动画制作、视觉传达、包装设计等现代艺术学科,招生人数也逐年成倍增长。

2.高校美术教育水平亟待提高

(1)目前我国高校美术教育在学科设置上主要有三部分:基础美术教育、设计类专业和纯美术教育,这些学科以设计类专业最为普及,因为此类专业毕业生能更好的找到工作,在就业率日益成为考评学校、学科成绩的重要因素的大背景下,各个院校教育理念自觉不自觉的偏向专业技能而忽视基础和综合素质的训练。

(2)艺术教育成为大众教育项目之一,一方面是国家富强、文化繁荣的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艺术教育特殊要求的忽视。僵化的招生模式催生了应试性培训机构的繁荣,对基础文化素质要求过低使学习美术、考入美术院校成为了各地高中追求升学率的“避风港”,生源火爆的背后是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进而使高校美术教育偏离了正常的轨道,逐渐趋向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无法保证综合素质的提高。

(3)高校美术教育的核心在师资,而目前各美术院校尤其是非传统美术院校普遍存在着师资严重不足、配备不合理、管理不科学的现实问题。由于社会需求的激增和教育产业化的冲击,美术专业在各地高校大面积上马,随之而来的就是师资的严重不足,许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教师走上美术讲台,将自己接受的并不科学的艺术教育成果转而传授给新的年轻学生,循环往复,缺乏创新。

二、高校美术教育的改革建议

1.优化学科组合,重视学生基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现代美术的本质特征就是文化的多元化。现代美术教育也应该是开放的。面对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信息时代,我们培养的学生要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既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更要拥有扎实的基础,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从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来看,并不是平时专业课成绩好就一定能够适应工作要求,反倒是那些基础扎实并且全面发展的学生工作业绩更突出。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学科设置进行改良,课程的设置和培养目标要明确具体地适应专业方向的特点而有所侧重。除此之外,应将下列内容纳入正常的教学体系当中,并且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始终贯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1)把教授艺术规律、审美理想、审美要求以及课堂里本来要先传授的所谓技巧、技法等教学内容放在发现、挖掘和培养学生个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之中进行。

(2)在最初的基础教学的开始就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尊重自己心灵的感受,逐步学会用真诚的语言表达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自觉自愿地投入基本技能和基础技法的学习和探索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提倡并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把创作贯穿在整个专业基础和专业实践课程当中,注重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开发,以创作带动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一个具有艺术个性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现代意义上的美术人才。

2.科学配备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高校美术教师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的要求不是流于俗套而是现实反映,传统的“师道尊严”不只是对学生的要求,更应被视为“师者”的道德规范――尊重学生,严于律己。许多年轻教师,工作时间不长但是“老师”的架子却端得很足,对学生极不客气,一副居高临下之势,下了课根本不与学生交流,责任心不足,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而给学生更多的帮助,对学生要求进步的诉求态度冷淡,应付敷衍,缺乏为人师者的胸怀和气度。

(2)改革美术教师评价体系。目前高校美术教育乃至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对教师的评价只重所谓学历程度和科研成果,轻视乃至忽视对教学能力的评测。老师的天职应该是教学,出成果的基础应立足于教学实践而非脱离教学,现在却大多数教师为了评职称而把主要精力用在跑课题、找项目、发论文上,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投入严重不足,这固然有自身责任心不足的原因,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的不科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当然,关于教师职称评定的改革是一个范畴更广的话题,在此不予详论,笔者只是建议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应针对美术教育的特殊性,对美术专业的教师采取更为灵活的评价体系。

3.全面改善现代教学硬件设施

(1)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媒体教学手段融入美术课堂已成为必然。传统的美术教学主要以教师初步讲解、学生单独练习、教师再予修改的模式进行的,理性知识太多,感性材料太少,限制了学生全面认识事物,限制了创造性的发挥。时代在发展,运用立体的、动态的、连续的、全面的表现方法反映美术教学过程,多媒体教育已越发显得重要。通过利用现代媒体形、声、色并茂的传达方式,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美术教育应以实践为主,基础理论也是为实践服务,现代化的美术教育,不应局限在课堂,而应充分放手让学生主动进行创作实践,只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体现美术教育的本旨。

参考文献:

[1]顾平.美术教育学导论[M].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2][英]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