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3 13:38: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体温计的使用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使用电脑时间过长时,尤其是系统运行变慢后。打开任务管理器,查看是哪个进程用了过多的CPU、内存和虚拟内存等,有问题就
>> 进程配个体温计 乱来踢你没脾气 体温计碎了…… 认识体温计 林总体温计 体温计咬碎之后 话说红外体温计 多功能“体温计” 体温计使用入门 选对体温计,轻松测体温 体温计的小蛮腰 家中应备体温计 家用体温计 使用有注意 买支无汞体温计 “绿色”体温计,百亿大生意 数字体温计的设计 体温计消毒\管理的研究进展 家庭里体温计使用方法 体温计打碎后不能用扫帚扫 没有体温计,怎知在发烧等 玻璃体温计使用要“多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下载并安装Tiny Watcher。当安装完毕之后,点击“确定”运行它。就会出现第一次启动此软件的提示,需要先建立首次快照的对话框,点击“确定”。这时Tiny Watcher会自动扫描“开机启动程序”、“当前计算机进程”、“系统服务”等(见图1)。
“盯梢”进程
当Tiny Watcher建立过新的快照之后,就可以安装新的软件了,以卡巴斯基为例。
安装完卡巴斯基之后,打开Tiny Watcher建立新快照,与前面一次开机所建立的快照对比,出现一个对话盒,里面列出新增内容与细节的描述。
点击这个新进程之后,会在下面得到相应的描述及操作。如果不能确定这个进程是否有用,点击“WebSearch”(网页搜索),则会自动打开网页并使用Google搜索相关数据。如果查找结果得到相应进程是合法的,选中列表中的进程,点击“Confirm(确认)”,下次的快照里这个程序就会被当作“合法的”。
物体表面消毒是医院重要的消毒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体温计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诊疗用品,由于它和患者直接接触,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它的使用后消毒工作。尤其是长期住院的ICU患者,体表可能就有病原体、多重耐药菌菌株寄存,如果消毒不充分,那么通过诊疗用品――体温计传播,便成了医院外源性感染的主要途径。
临床工作中我们对它的消毒一般情况下是在一种类似“饭盒”的容器中进行的,使用中我们发现它存在以下弊端:1、每次取放体温计时消毒剂都会污染护士的手。2、体温计叠放,导致消毒不充分。3、体温计叠放,护士每次交接班不易清点。基于此,我设计了一种新型体温计消毒装置,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构造与材料
图1 新型体温计消毒装置
该体温计消毒装置的设计是一个组合,由:放置底座(1个)、体温计消毒瓶(3个)组成。消毒瓶内主体部分支架由手柄、连接杆、底盘、放置架组成。消毒瓶内支架上下两层插孔一一对应,使体温计插入更容易;底盘的漏液孔确保支架在提出后干净利落,消毒液不会沥沥拉拉;底盘的插孔根据体温计水银头的特点设计的别具匠心,使之放入后不会松动和脱出。三个消毒瓶的瓶身标注标准刻度线方便护士准确掌握投放消毒液的量,瓶身标明1、2、3号,并以醒目的红、黄、绿三种颜色来加以区别,同时代表了消毒的三个步骤,巧妙的应用了深入人心的交通指示颜色标识,更易被广大护士牢记和操作。目前我院使用的体温计消毒装置容积是存放30根体温计,见图1。
组合架、消毒瓶及瓶内支架均采用PP塑料材质。
2 使用方法
按照2012年8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中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体温计的消毒分三个步骤完成。
2.1 第一步:体温计在使用后放入装有75%的酒精溶液中消毒5分钟。(1)
2.2 第二步:第一步完成后取出放入第二个装有75%的酒精溶液中消毒30分钟。(2)
2.3 第三步:第二步完成后取出放入第三个容器中(不添加酒精)晾干备用。
2.4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步骤,同时与传统消毒方法进行效果比较。将100支患者测量腋温后的体温计随机分为两组,对消毒前后的体温计进行了细菌培养检测,统计消毒合格率。实验组和传统组体温计消毒前后细菌菌落比较见表2。
如表2所示:实验组温度计消毒前后细菌菌落比较,统计学分析t=5.369,P
3 优点
通过这种新型装置的使用,可实现:
3.1 安全环保:每次取放体温计消毒剂不会污染到护士的手。
3.2 该装置设计结构简单,体温计取放方便。
3.3 有效避免了体温计叠放,使消毒更充分。
3.4 排列有序,护士易清点,一目了然便于交接班。
3.5 充分利用空间,提高消毒效率。
参考文献:
一、在实验前要做到“看”清楚
所谓“看”即“观察和了解”,是实验的第一环节,包括对实验器材的选取、器材的使用规则、器材的使用范围、以及器材的精确程度等,都要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我们是选用米尺呢还是皮尺呢?最显著的特点是它们的测量范围——量程不同.如果用米尺就必须采用重复测量的方法,即使方法和操作正确,但仍加大了实验的误差.而皮尺可以一次性测量,有效地减少了误差.使用前,我们还要“看”它的零刻度的位置、零刻度是否磨损,以及它的分度值,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我们操作是否恰当,读数是否正确的问题.
例如,在体温计的使用上,体温计作为一特殊的温度计,它有着与其他温度计显著的区别:(1)量程不同:其他温度计一般是从-20℃~102℃甚至更大.而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2)分度值不同:一般温度计是1℃,而体温计是0.1℃.(3)构造不同:体温计有一纤细的缩口而其他温度计没有.构造的不同导致使用上的不同,体温计能离开被测物读数,而其他温度计是不允许的.值得注意的是,每次使用体温计前,要“看”水银柱是否退回玻璃泡,如果没有,需甩一甩,否则可能导致数据不真实:如已知甲、乙两人的体温分别为38℃、37.5℃,则测量完甲的体温后,医生忘了甩几下,又直接去测乙的体温,这时体温计上显示的数据将不会是37.5℃而是38℃.
二、实验准备时要“调”好
“调”即“调整或调节”,它是进行实验的一个准备阶段,调整或调节的正确与否对实验的成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对部分需要“调”的实验仪器,应注重怎样正确地“调”.最好当学生的面示范一次或几次.
例如,托盘天秤的调平衡,首要条件是要将托盘天秤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才能调平衡,在调平衡的过程中,双眼应看指针,轻轻旋动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间.在此过程中,不能用力太猛,否则易于损坏刀刃,减少托盘天秤的灵敏度,加大实验的误差,而且每一次进行调节时,都应在天秤静止后才能进行.
三、要动手“做”
“做”即“做实验”,它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我们要严格按照它的规则来进行操作.特别是在一些带危险性的或损坏性的实验时,应先通过老师的检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意外和损坏.
例如,在做“用电流表测量电路”实验时,连接电路时应先断开开关,电流表应与被测部分串联,要保证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量程,不能将电流表不经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当然我们可以事先画好电路图,然后按电路图连接达到操作时降低难度的目的.这个过程中必须得到老师的同意后,才能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否则易发生短路现象,很容易损坏电流表.
又如,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应特别注意酒精灯的使用.酒精灯作为一种加热工具,它的构造限定了它的使用方法,不允许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使用完以后不能用嘴吹灭,而应用灯帽盖灭,如果不慎要使酒精洒出并引燃了,不可用水浇而用湿抹布盖灭.
四、在实验过程中要及时地“记”
“记”即在实验过程中要正确的读取和记录数据.它包括:读取数据的姿势;读取数据的方法和准确地记录.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错误的读取姿势或方法,加深学生对错误和误差的了解,加强学生对动手操作的掌握.
五、实验结束时要“理”
实验器材的适当选取,实验过程的正确操作,实验数据的准确读取、记录和分析,并不意味着实验结束.实验后器材的归类、整理是各类实验的扫尾工作,也是一个容易忽视的工作,它是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培养学生有始有终的科学态度的重要内容.
六、实验完成后要“析”
在家里给孩子量体温,除非医生有明确要求必须精确地测出数据,否则只要能大体判断出孩子体温比平时高还是低或者是否发烧就行了。
量体温的地方一般选择在腋窝下、、口内等处。对大孩子来说选择在腋下,对小孩子来说选择在比较好。
量口内体温对婴儿来说是危险的,因此建议最好不要用。
选择在腋下量体温时:先把汗擦干,再将体温计水银头夹在腋窝中间,最后让孩子用胳膊夹紧体温计。对婴儿来说,妈妈要紧紧按住孩子的胳膊,以免体温计松动。
测量时间掌握在5分钟较好。
选择在量体温,主要适合2岁以下的孩子。应使用头部圆、粗的体温计。先涂好橄榄油,用左手举起孩子的双脚,让孩子双腿稍稍弯曲,再将体温计插入内2~3cm,时间掌握在1~3分钟。在量体温过程中,大人要按住体温计不要松动。
测量体温结束后,要养成将体温计甩几下,保证水银柱回到刻度线以下再收好的习惯。
有一点需要留意的是,选择在处量体温一般要比腋下温度略高0.7℃。如果不考虑到这一点,在预防接种后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时,往往会误认为孩子发烧了。
脉搏和呼吸
发烧时脉搏和呼吸会变快。因此,和体温一样,在孩子健康时应测出孩子的正常脉搏次数,这样,一旦孩子出现不正常情况,会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有帮助。
号脉的方法一般是把手指轻轻放在手腕内侧靠拇指方向的动脉上,数脉搏数。
但是对婴儿来说,可能会号不出脉搏的振动,这时可以转向号头部的太阳穴。
一般把胸或腹的收缩扩张称为一次呼吸。婴儿是腹式呼吸,所以应把手放在肚子上测。稍微长大一点后,可以把手放在胸部测。
需要注意的是,脉搏和呼吸也和体温一样,应在孩子安定时测量。哭得比较厉害或喝完奶后,应等30分钟再测。孩子睡着后,数盖在他身上的被子的上下起伏的次数,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使体温升降的办法
冰枕和冰袋
冰枕是枕在头部能让人感觉舒服的,而不是因为可以降温才使用的。如果孩子讨厌冰枕,不用也没关系。如果孩子还小或体温不太高时,只要用冰袋就可以了。冰袋有橡胶制的,也有塑料制的,但塑料制的较容易操作。
冰袋除了放在前额上用以降低体温外(孩子一般都不喜欢这种方式),还经常在生脓疮或流鼻血时使用,以降低患部温度。
热水袋
热水袋也有金属制的、橡胶制的、塑料制的,但一般以塑料制的容易操作,而且也不容易被烫伤。不管是哪种,为防止烫伤,一般都要放在离孩子脚有一定距离的地方。但孩子一动仍然会很危险,所以切不可掉以轻心,最好在孩子睡着后收起来。
热水袋是放入热水后能暖身的器具。热水温度可定在60℃左右,盖子要拧紧,然后要在外面多包几层布,以免孩子被烫伤。即使这样,因为孩子的皮肤太嫩,易被烫伤,所以还是要放在离脚30厘米的地方。
热敷
热敷的方法是在浴巾的中央放上折4次的普通毛巾,然后透过70℃的水,最后将浴巾的两头拧紧。浴巾敷在患部后,要用毛巾或绒布包好,再用布绳系好固定。2~3小时后必须解开。
孩子患肺炎、支气管炎时,可以把浴巾放在胸口,其他诸如骨头、肌肉痛时也可在患部使用。热敷主要是对发生异常的身体进行部分加热,促进血液循环,以达到减轻炎症、止咳等目的。
喂药时
严格遵守用药量、次数
喂药时的留意事项
不能过分依赖药物
轻易用药不是好事。最近的抗生素乱用就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
要依据值得信赖的医生开的处方用药,这是很重要的。而根据非专家的判断服用那些在任何药店都可买到的药品是不可取的。
在喂药前,妈妈应先明确这样一个认识:孩子的病主要是靠孩子自身的抵抗力治好的,而不是药的作用。换句话说,对药物不可过分依赖,同时,还要掌握合适的药物使用方法。
次数、用量等要按指示
饭前、饭后,1日3次,以及每1次服用的药量都要按指示执行。若到了服药时间,孩子还在睡觉,那么不一定非要叫醒孩子,等孩子醒了再服药可能更好。
如果把药吐了
如果孩子把刚服的药差不多都吐出来了,可以再喂一次。可是,如果已过了一段时间才吐,或是只吐了一部分,这时最好能打个电话问一下医生是否再服。
讨厌吃药并且不想吃时
可以稍等一会儿,或是一点一点喂,或是用水冲淡一点,总之,多想一点办法。如果还是不行,应向医生咨询。偶尔也有孩子讨厌某种药的味道或气味的情况,这时可用药效相同的其他药来代替,也许会成功。
按量服用药物
同服错药一样,超量服用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当给孩子超量服药后,应及时与开处方的医生联系。
连续频繁使用退烧药有益吗?
如果距上次服退烧药已经过了2~3个小时,再服退烧药虽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副作用,但强制把烧退了并不等于病就好了。如果是晚上,因为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服用2~3次,但第二天早上还是要去接受医生的诊断再作计议。
忠告:到医院去治疗的病当中,也经常有一些并不是很严重的病。除了用药物治疗,还有很多其他的治疗方法。如果孩子精神头儿足,心情好,多数情况下不用药也可以。可以先和医生商量。
注意:上次吃过的药剩下了,要继续使用前,应提高警惕。因为随着年龄的不同,即使症状稍有不同,用药也可能不同。另外,喂变质的药也是很危险的。
各种药物的服用方法
液体药物
1.将瓶摇匀,把1次服用量准确地盛入小碟子里,然后用勺一点一点喂。
2.利用瓶的刻度喂药时,大人的视线应和瓶保持在同一高度,以便正确分匀。
3.不要让瓶直接接触到孩子嘴上。
4.要把孩子扶起来喂。如果要躺着喂,应把孩子的脸向侧微转,使药能喂入脸颊内侧。
5.如果孩子不张嘴,可以轻按孩子脸颊的两侧。
粉状药物
1.溶入约1茶勺量的凉开水里,用手指抹或用勺喂。如果吐出来的话,就用勺接住,再喂一次。
2.把手指洗净,沾水,再沾上药粉,迅速抹入嘴里,最后喂凉开水或牛奶。
如果把药粉直接喂入嘴内,很可能呛进气管,因此要加倍小心。
一、注重观察,指导学生“看”
所谓“看”即“观察和了解”是所有实验的第一环节,包括对实验器材的选取,器材的使用规则,器材的使用范围,以及器材的精确度等,要有一个详尽的了解。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我们是选用米尺还是选用皮尺呢?因为测量工具的米尺和皮尺,最显具的特点是它们测量范围――量称不同。如果用米尺就必须采用重复测量的方法,即使方法和操作都 正确,但仍加大了实验的误差,而皮尺可以一次性测量,有效地减小了误差。使用前,我们还用“看”它零刻度的位置,零刻度是否磨损,以及它的分度值。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我们是否操作恰当,读数是否准确的问题。
在体温计的使用上,体温计作为一种特殊的温度计,它有着与其他温度计显具的不同点,一是量称不同:其它温度计量称一般是从-100℃致100℃甚至更大。而体温计的量称只是从35℃到42℃。二是构造不同:体温计有一纤细的缩口而其它温度计没有,构造不同导致使用上的不同,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被测物,而其它温度计不允许。更应值得注意的是:每次使用体温计之前,要“看”水银柱是否退回玻璃泡,如果没有,需甩几下,否则使用时可能导致数据的不真实:如:已知甲、乙两人的体温分别为38℃和37.5℃,测量完甲的体温以后,医生忘了甩几下,又直接去测量乙的体温,这时体温计上显示的数据将不会是37.5℃而是38℃
二、充分准备,指导学生“调”
即“调整或调节”,它是进行实验的一个准备阶段,调整或调节的正确与否对实验的成功有决定性的作用。对部分需要“调”的实验仪器,应注重怎样正确的“调”。最好当学生的面示范一次或几次。例如:托盘天平的调平衡,首要条件是要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才能调平,在调平的过程中,双眼应指针,轻轻旋动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间,(如不能达到目的,则需移动,并记下游码的位置)。在此过程中,不能用力太猛,否则易于损坏刀刃,减少托盘天平的灵敏度,加大实验的误差,而且每一次进上步的调节,都应在天平静止以后才能进行。
在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机械调零上,由于电流表或电压表长期的使用、运输等因素,使指针不能准确地指回零刻度处,一般我们都采取机械调零的办法:先找到刻度盘中下部找到调零的螺丝,用平字起,慢慢旋动,使指针指回零刻度处,操作的过程中,眼睛应始终盯住刻度盘,旋动的手腕要用力均匀。
三、强化动手,指导学生“做”
做,即做实验,它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我们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做一些带危险性的或损坏性的实验时,应先通过教师的检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坏和意外。在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的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流表应与被测部分串联,要保证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被测电流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点触或试触的方法),不能将电流表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当然,我们可以事先将电路图画好,然后按电路图连接达到操作时降低难度的目的。这个过程中必须得到教师的检查同意以后,方才可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否则一旦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或电路中发生了短路现象,很容易烧坏电流表。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就应特别注意酒精灯的正确使用。酒精灯作为一种加热工作,它的构造限定了它的使用方法,不允许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使用完以后,不能用嘴去吹灭酒精灯,而应用灯帽盖灭,操作过程如果不当或不慎,使洒出的酒精燃烧,不可用水浇(因为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燃烧着的酒精易漂浮在水面上,随水流动,容易发生火灾,而用湿抺布盖灭(隔绝空气的办法)等。
四、讲究方法,指导学生“记”
即在实验中,正确的读取和记录数据,它包括:读取的姿势(例:刻度尺数值的读取时,眼睛应水平垂直或竖直垂直刻度);读取的方法(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确的记录(数字与单位要准确)。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错误的读取姿势或方法,加深学生对错误和差的了解,加强学生对动手操作的掌握。同时,也应注重实验的事实,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小实验数据,有意迎合实验的真实结果,应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多加思考,指导学生“析”
对于记录的数据由于操作者不同,实验器材的不同,操作方法的不同等因素,可能导致同一实验结果的不同。我们应及时加以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是错误导致的结果,哪些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求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例:做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实验过程中,实验的结果与理论的数值存在偏大的现象,我们应帮助学生指出,这并不是错误实验的原因,而是由于摩擦力存在的导致的结果,为了使实验结果更趋于理想,我们应想办法,减少摩擦(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加以归纳和总结)。
六、完美结课,指导学生“理”
初二学生刚拿到物理课本时都很新奇,学好物理的心情很迫切,但受“物理最难学”说法的影响,对学习物理也产生了一种害怕、畏难心理。为使学生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我认为起始阶段的教学应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消除畏难情绪上下功夫。
一、利用新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从感官上去激发学生兴趣
初二学生一开始的那种新奇感和迫切心情是短暂的,当他们进入课程教学后,能否保持原来那浓厚的兴趣,是他们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编排形式及内容顺序的安排很切合学生实际;课题的引入既有趣又通俗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教师能充分重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分析彩图,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能比较容易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我们还发现,学生对课本上那些具有现代气息、形象直观的插图看得最投入,因此我们要因势利导,让他们思考:“这幅图是什么意思?”“那幅图说明了课文哪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就会深刻,便会产生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在课后去阅读“阅读材料”,并把“阅读材料”中的内容稍加渲染,从而引起学生的普遍重视和兴趣.
二、充分利用实验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学生兴趣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而物理本来就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许多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因此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正确地演示或指导学生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发散思维可以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以及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我认为一堂完整的物理实验课,特别应做好“看”的工作。所谓“看”就是“观察和了解”,是所有实验的第一环节,它包括对实验器材的选取、器材的正确使用规则、器材的使用范围及器材的精确度等,我们都要有一个详尽的了解。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我们是选用米尺还是选用皮尺呢?米尺和皮尺最显著的区别是它们的测量范围不同,量程不同。如果用米尺去测就必须采用重复测量的方法,即使用方法和操作都正确,但仍会加大实验的误差,而皮尺就可以一次性测量,这样就能有效地减小误差。使用前,我们还要“看”它零刻度的位置、零刻度及它的分度值是否磨损,这些直接关系到我们是否操作恰当,读数是否准确。
又例如体温计的使用。体温计作为一种特殊的温度计,它有着与其他温度计显著的不同点:(1)量程不同:其它温度计量程一般是从-100℃至100℃甚至更大。而体温计的量程只是从35℃至42℃。(2)构造不同:体温计有一纤细的缩口,而其它温度计没有,构造不同导致使用上的不同,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被测物,而其它温度计不
允许离开被测物体。
三、引发学生想象
任何一种创造发明和重大发现都是对以往事物的突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凭借自己一桶水对一杯水的知识优势,鼓励学生“浮想联翩”,从而使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教师要做到:勤鼓励,不论提问题学生成绩的高低,也不论所提问题正确与否,一律热情鼓励;对于不切实际、漫无边际的问题耐心疏导,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将他们的思维逐步纳入正确的轨道;对那些学生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更要善于点拨,提供思路,让学生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会超出教师的知识范围,教师要刻苦攻坚,给予学生答复。例如:有的学生在学过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后问道:“站在汽车里的人齐心协力向前推汽车而汽车纹丝不动,但站到汽车外面来推就能推动,两种情况都是有力作用到物体上,为什么前者的运动状态不改变,后者却能改变呢?”“自己为何抱不起自己,而抱别人却能抱起?”有的学生在学过简单机械后问教师:“是不是越省力的简单机械它的机械效率就越高?”有的学生在学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后问:“电流表为什么不能并联到被测电路的两端?电压表为什么不能串联到被测电路中?如果电压表串联到被测电路中,电流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又会有什么现象呢?能不能达到测量的目的?”总之,“启发”的石子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千重浪花,使他们获得书本上并没有写进去的许多有用的东西。
四、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
[关键词]医学计量 重要作用 医疗设备 计量检定
国际法制计量委员会主席法贝尔曾在《21世纪的法制计量和OIML与区域组织的作用》一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已成为现代社会福利的主要构成部分,法制计量任何可靠数据都能参与到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中的现实社会中来的。对于医院的每个患者,我们都需要保证医学分析的相当可信度。每个医院的医护人员需要可靠的测量来保证他们工作时的安全可靠。人们期望我们政府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虽然不是全部的,至少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确定性”和危害性处于可控的状态。现在看来,医学计量现已成为21世纪计量工作发展方向。
从“萨斯”到“禽流感”的发生,世界各国的专家认为现在的医学计量监管方式是滞后的,其监管内容不够完善,检测方法不统一,不能及时准确的应对突发性事件,例如在“萨斯”期间,医院在抢救病人时,时常发生由于呼吸机的质量问题导致抢救无效,造成病人死亡。事后经检测部门检测后,认定是呼吸机计量参数出了问题,影响了呼吸机的正常使用。还有体温计,测温仪的检测技术落后等等。在我们两年的日常检测工作中发现,8个医疗单位使用了61台不合格多参数监护仪,全部28家中心供氧使用单位检测出了不同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如氧气流量不够、吸引流速过低、医用氧含量不达标、有害气体超标等。检定不合格的氧气吸入器有810支,有的使用单位在用的107支全部不合格,有的生产企业在我市为6个医疗卫生单位提供氧气吸入器,其最高合格率为49%,最低合格率为0%;例如,2003年在对我市某医院进行周期检定时,发现该院投资600多万元进口的91台多参数监护仪,有38台不合格,无法有效监护病人。通过计量督促生产企业进行免费修复,为医疗单位挽回经济损失累计1300万多元;某医院吸入器某医院手术后发现四位病人出现不良症状,造成人身残疾;通过计量仲裁发现,是止血器示值误差超过五倍以上造成的人身残疾,帮助该院方找到医疗事故的原因,制止医疗事故再次发生,院方倍受感动了;并在检测工作中给予最大的支持,积极的协调有关科室,配合我们搞好检测工作,有了计量问题主动找我们。使得计量器具受检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并在收费上给予了最大理解。通过此事加深了医疗单位对计量工作的认识。
2002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了关于医疗纠纷诉讼举证的司法解释,规定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医院作为被告时,也负有举证责任(称举证责任倒置)。计量的检定证书和校准证书及检测报告是证明被检医疗仪器在检定周期内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有效的法定技术文件,具有唯一性.同时要求技术机构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提高服务水平。每年定期向社会公开检测结果,引导患者就诊。因此,国内外的专家认为有效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应加强医学计量监管,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检测水平,统一检测方法,对临床的医疗设备进行综合评价,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检测数据是十分必要的。
医学计量的重要性与计量检定工作的意义: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医用计量器具在诊断治疗、卫生预防、化验分析、药剂配方、信息管理、医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医疗技术由临床经验诊断治疗向定量规范诊断治疗提供了科学的手段。特别指出的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与工作环境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预防并控制疾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非典”的出现,乱用抗生素产生的抗药性,给医学科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医用计量器具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如“非典”期间,常用X光机和呼吸机,被医务工作者视为“眼睛”。然而,医用计量器具如:医用超声源、医用X辐射源、医用激光源、心脑电图机、生化分析仪、验光镜片箱、血压计、体温计等其量值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病情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效果,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为确保医用计量器具测量值的准确性和使用的安全性,国家八五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有关法规,对计量器具使用状况实施强制法律监督,并且国家制定计量检定规程,实行定点定期检定,保证其量值准确统一。因此,医学计量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学计量是科学诊断的保证
现在医学的特点就是应用准确的计量器具,对人体病情进行测定。对病理、药理通过定量进行鉴定与分析研究,用测定的数据为主要依据进行诊断与治疗,也就是所说 “对症下药”了。从基本的检测,如血压计、体温计对人体血压、体温的测量,到比较复杂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CT扫描机、高分辨力彩色B超诊断仪、磁共振等对人体组织各种成分的定量分析,医用计量检测设备在医疗上既是重要的工具,还是主要的科学诊断手段。诊断的正确与否,决定于计量器具技术含量和测量方法的正确性,例如:我们人体的正常体温一般36.5℃,这36.5℃是用经过温度计量标准器检定过的体温计测量所得的,是公认的比较科学数据。如果使用的体温计量值不合格不准确,还有就是使用方法不对,那么被测到体温不是正确数值,就不能判断病人是否发烧,其后果就会产生误诊,给病人带来极大的危害。有关资料显示,山东某地区有位高血压病人,因用示值不准的血压计测量血压被误诊患者为低血压,长期服用升压药而造成瘫痪,实在是害人不浅。现在又很多先进医用计量器具为解决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早期发现,达到了早期发现早治疗的目的,采用了先进技术能提高分辨力,例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用于X光机,就是现在各医院普遍使用的CT扫描机,它分辨力达到几个微毫,但是如果这类计量器具分辨力下降,量值的误差较大,后果不堪设想。科学实践证明:医用X光机的电离辐射,产生X射线作用人体能够造成人体器官或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急性效应患者一次或长时间接受大剂量照射时,会出现成恶心、疲劳、免疫能力下降等;甚至还会诱发癌症、白血病及寿命缩短等结果。
2.医学计量是药物治疗时的科学依据
不管是那种药物,现在医学都是通过计量器具对药物进行药理检验、确定治病范围、用药量注意事项等,然后才对病人下药。还有在药房,若药剂用的容量和质量计量器具不准确一致,用药量就会不同于药典及处方的规定份量。在制药过程中如计量器具不准,也会造成严重后果。东北某县制药厂生产的抗癌药物,就曾因化验用天平失准,配药成分不对,经生物实验动物致死,险些酿成人寰。
3.医学计量是理化治疗的正确保证。
在运用理化治疗方面,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现在化的治疗和控制都离不开计量器具。比如:直线加速器、超声波治疗机、激光治疗机剂量与功率的测量控制,对治疗效果有直接的作用。在放射治疗中,尤其是肿瘤,据统计70%的恶性肿瘤在治疗过程需要用放射治疗,准确的掌握放射剂量十分重要。1985年某省肿瘤防治所在给肿瘤患者治疗时,由于计量器具失准,输出剂量超标,造成24人超剂量照射,大部分病人溃烂,残废,6人死亡。事后检测,有的病人照射剂量超过8倍。
4.医学计量是检验分析的“火眼金睛”
在整个检验分析领域,都大量应用了计量器具。如常规检查、病理研究、病毒、、细菌、组织、生化分析等,每个大中型医院每天检验样品达上万件,医用检验分析仪器成了医务工作者的眼睛,如,血细胞分析仪、生化分析仪、生物显微镜等,必须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否则就会产生误诊和错诊。
医疗计量器具在医疗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其量值是否准确,直接影响诊断治疗的效果。显而易见,医疗计量工作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计量法和实施细则都规定对医疗卫生方面使用的计量器具列入强制检定目录。使用单位要定期申请检定,对不执行或违法者要追究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刘根林,华莹. 谈医疗设备维修和计量管理的协调与统一[J]. 中国医疗设备. 2010(05)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001m;1nm=0.000000001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1min=60s。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计算公式:v=s
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st,变形可得:s=vt,t=sv。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
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四、测量平均速度
1、停表的使用: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启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停止);第三次按下时,表针弹回零点(回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2、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听觉频率在20-20000次/秒之间。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不能传声。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二、声音的特性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三、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2、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第三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摄氏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分类及比较: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20℃~110℃
-30℃~50℃
35℃~42℃分度值1℃
1℃0.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特殊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二、熔化和凝固①熔化:
【摘要】目的:帮助临床儿科医生及儿童家长了解儿童发热的对症治疗方法,促进儿童发热的对症治疗方法的推广,保障发热儿童更舒适、安全的渡过发热期,减轻家长的心理负担,为临床医生进一步寻找和治疗发热的病因提供更充足的空间。方法:复习相关文献资料,从发热的定义、儿童体温测量工具的选择、儿童体温测量的方法、儿童发热的诊断、儿童发热的对症治疗及退热剂的副作用等几个方面,综述儿童发热的对症治疗方法。结果:掌握正确的儿童发热的对症治疗方法,可以减轻儿童的痛苦、不适和家长的心理负担,故应重视正确的儿童发热对症治疗方法的学习。结论:正确的儿童发热对症治疗方法值得学习和推广。
【关键词】儿童发热;对症治疗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急诊与住院的原因,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儿童自身的舒适性和怎样减轻家长们对儿童发热的心理负担,故如何正确地进行儿童发热的对症治疗,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关于儿童发热的对症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也越来越多,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我国许多儿科医学专家、教授也在积极研究儿童发热的对症治疗问题,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治疗经验,提出了我国儿童发热的诊断处理指南,成为我们临床儿科医生学习和对症治疗儿童发热的新标准。如何将指南的精神正确地应用到我们的临床工作中并向全社会推广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
发热是指体温升高超出一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正常儿童的腋温在36~37℃之间,当儿童的腋温>37.4℃,儿童就发热了。当我们怀疑儿童发热了,或手摸儿童皮肤发烫,或儿童出现烦躁不安、哭吵、面色发红、精神欠佳等症状时,都要考虑儿童可能发热了,就应立即用体温测量工具对儿童进行体温测量,以了解儿童是否发热及发热程度。测量儿童的体温最好在儿童安静时进行,应尽量避免外界干扰,如尽量避免在儿童刚进食、哭吵或活动后进行,测量时还应注意避免与高温物体接触,如热水袋、电热毯等,要尽量避免体温测量的偏差,提高体温测量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这样才能给我们提供儿童发热的真实临床信息,临床儿科医生及家长才能及时正确地作出儿童发热的对症治疗。
1 儿童体温测量工具的选择
儿童测量体温时往往不能很好配合,故只有选择儿童易接受、测量时间短、方法简单、结果准确、易读数的测量工具。儿童体温的测量首选电子体温表,因为它具有上述优点,传统水银体温表虽测量准确,但测量时间偏长,不易读数,且儿童不配合时易折断,甚至发生玻璃刺伤儿童,水银外泄,严重者可造成水银中毒,有条件的地方已少用,但目前水银体温计仍是基层医疗单位的主要体温测量工具,建议逐渐过渡到用电子体温表替代水银体温表使用;前额化学标点测温法虽测量方法简单,测量时间短,但受外界温度干扰大,读数误差大,准确性差,不建议使用;红外线测温仪虽测温准确、测温时间短,但价格昂贵,不宜推广。
2 儿童体温测量的方法
儿童测量体温时往往不能很好配合,故测量儿童体温,应选择儿童易于接受、痛苦小、不易伤及儿童、且能尽量反映儿童真实体温的方法。目前最常用的儿童体温测量的方法仍然是腋窝测温法,相比其他几种体温测量方法,儿童更易接受,方法也相对更简单,且更不易伤及儿童,测量的体温也基本能反映儿童的真实体温,故最为常用。口腔和测温法,虽测量的体温更接近儿童的核心温度,但儿童更不易接受、更不能很好配合,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测温效果;且由于口腔、粘膜柔嫩,易于损伤,儿童情绪不易控制,易咬断体温表,体温表残端易伤及儿童口腔,若是水银体温表,可造成水银泄漏,甚至造成水银中毒的可能,这两种体温测量方法不宜在儿科临床及家庭中广泛使用。
3 儿童发热的诊断
儿童的正常体温一般波动在36~37℃之间,体温<36℃为体温不升,体温>37.4℃即≥ 37.5℃为发热,体温在37.5℃~38℃之间为低热,38.1℃~39℃之间为中等发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临床常以测量儿童的腋温为准,测量时应尽量排除外界的干扰,如果我们对儿童的体温有疑问时,均应重新测量体温,否则可能会给我们的治疗带来错误的信息,甚至带来不恰当的处理。儿童体温的高低并不一定代表疾病的严重程度。
4 儿童发热的对症治疗
当儿童出现发烧时,首选要测量儿童的体温,根据儿童的体温分二种情况做出相应的对症治疗:一、37.5℃≤体温
4.1 儿童的体温≥37.5℃、<38.5℃的对症治疗,主要为物理降温治疗。
4.1.1 物理降温治疗:包括直接和间接降温法,直接降温法有冰水灌肠、乙醇擦身、冰袋降温、洗冷水澡、冷毛巾擦身、温水擦身及减少衣被等;间接降温法有风扇或空调降低室内温度等。
⑴温水擦身 是儿童物理降温的首选方法,以低于患儿体温(1~2℃)的温水给患儿全身擦浴10分钟左右,即有较好降温效果。温水有传导散热和蒸发散热的作用,温水还能扩张皮肤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皮肤散热的作用,故温水擦浴有较好的物理降温对症治疗作用,且儿童易于接受,取材方便,简单易行,无副作用,是儿童物理降温的最好方法。
⑵减少衣被 儿童发热时减少衣被有利于对流散热、辐射散热和蒸发散热,减少衣被的程度以患儿不发生寒颤为宜,因发生寒颤,机体产热会增加,不利于退热。若患儿手足发凉,可以适当予以揉搓,以促进肢端血液循环,利于散热。
⑶多饮水 发热时患儿各种消耗增加,蒸发加大,多饮水,有利于出汗散热等。
⑷乙醇擦身 可适当使用,若反复使用,易至患儿皮肤脱脂增加,损伤皮肤;乙醇蒸发速度快,可迅速降低皮肤温度,但收缩皮肤血管,且易引起患儿畏寒寒颤,不利退热;反复擦身,也可使皮肤吸收乙醇增加,甚至有发生乙醇中毒的可能等,因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现不主张反复使用。
⑸其他冰水灌肠 冰袋降温,洗冷水浴等易引起患儿寒颤,血管收缩,能量消耗增加,尤其是冰水灌肠,易引起患儿严重的不适感,故不推荐使用,除非是临床出现超高热。
⑹间接降温法 如风扇降温、空调降低室内温度的方法可适当选用,以不引起患儿寒颤为宜。
4.1.2 有些时候儿童的体温虽在≥37.5℃~
4.2 儿童的体温≥38.5℃的对症治疗,除物理降温方法外,应使用退热剂联合降温治疗,最佳方案为退热剂与温水擦身物理降温联合退热。退热的目的是减轻儿童因发热引起的烦躁不安或不适等,并减轻家长对儿童发热的紧张或恐惶情绪。故当儿童的体温≥38.5℃或儿童出现烦躁不适等时,即可物理降温联合退热剂对症治疗。
5 儿童退热剂的选择
儿童退热剂的选择应该是疗效肯定、副作用少、使用方便、价廉易得、儿童易接受的久经考验的药物。通过循证医学检索,目前儿童常用的退热剂中较为安全的有二类,一类是对乙酰胺基酚类,一类是布诺芬类,从目前的儿童退热剂来看,二者都具有上述特点,所以为目前儿童退热对症治疗中最常用的退热剂。
6 儿童退热剂的使用方法
⑴对乙酰胺基酚类 为儿童常用退热剂,对乙酰胺基酚类有片剂、混悬液、混悬滴剂及栓剂等剂型可供选择,剂量:10~15mg/kg.次,若体温不退或退而复升,当体温仍≥38.5℃时,每4~6小时后可再重复一剂,每天不超过4次,一般用药不超过3天;
⑵布诺芬类 也为儿童常用退热剂,布诺芬类有胶囊、混悬液、混悬滴剂等剂型可供临床选择,剂量:5~10mg/kg.次,若体温不退或退而复升,当体温仍≥38.5℃时,每6小时后可再重复一剂,每天不超过4次,一般用药不超过3天。
⑶对儿童高热不退时的对症治疗 除继续进行物理降温治疗外,对严重持续性高热建议采用退热剂交替用药退热效果最好,交替使用的方法有二种:①先用布诺芬10mg/kg.次,4h后用对乙酰胺基酚15mg/kg.次,②先用对乙酰胺基酚12.5mg/kg.次,4h后用布诺芬5mg/kg.次,两种方法均交替使用,疗程不超过3天。
7 儿童退热剂的使用途径
目前儿童使用的退热剂多主张通过口服途径给药,只有少部分不愿口服或频繁呕吐的儿童才通过塞入给药,目前不主张退热剂滴鼻给药,更不主张肌肉注射给药,因为肌肉注射会给儿童带来更大的痛苦,反复肌肉注射还可导致局部肌肉硬化,严重者可影响儿童行走,增加儿童继发感染的机会,且肌肉使用的退热剂副作用更大,在家使用也不方便,故儿童及家长均不易接受,现已基本被淘汰。
8 儿童退热剂的主要副作用
儿童常用的退热药物对乙酰胺基酚、布诺芬不良反应轻微,在儿童中应用较为安全,耐受性相近,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年龄无关,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出血、胃烧灼感、恶心、呕吐等。家长及儿科医生应特别重视退热剂的不良反应。对乙酰胺基酚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反复多次的应用,超剂量所致,同时由于混合了病毒感染的因素,易引起肝炎,治疗剂量的反复多次使用,可引起转氨酶增高,但未见肝功能衰竭和死亡的报道。超剂量使用后,肝酶升高明显,有造成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报道。在患儿脱水和营养不良的情况下,造成患儿肝功能损害的危险明显增高;布诺芬的不良反应无量-效关系,患儿低血容量时使用布诺芬退热可增加肾功能损害的风险,儿童发生水痘时应用布诺芬,可使A组链球菌感染的危险性有所增加。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探究 相互合作 学以致用
1 改变观念,认识物理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我们大多学生对物理有恐惧心理。原因之一,实验器材的缺乏很难让每个学生亲自操作一些实验,而是将物理定律规律强塞给学生使其死记硬背。因而学生不能灵活处理物理现象,理论和现象也不能加以联系,从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常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实验形象生动、真实、直观。所以,老师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尽一切可能带领学生自制一些小实验,为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和创设一些活生生的物理情境。在讲光现象时,我指导学生模拟自制小孔照相机。学生兴致高涨,自己进行探究小孔成像的大小与物距,像距的关系。既扩展他们知识又提高学习兴趣。对于光沿直线传播理解的更为透彻。所以老师应尽可能的将课本上的任何细节搬上课堂进行演示。
2 课前准备要充分,做到心中有数
演示实验时,老师必须认真备课,亲自动手做几遍。不能马马虎虎,认为以前做过,或见别人做过而懒于动手。打一次无准备的仗。如果上课时实验现象不明显或失败,而强塞给学生实验结论。那么教学效果则会大打折扣。也给学生传递一种不严谨的学习过程。在学生以后学习过程中会很大的破坏性。所以演示前要多次实验,必须把准确无误的物理现象清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每个学生都能看的清楚,使学生确信定律,概念的客观准确性。同时也给他们严谨探究的科学态度。不断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使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做碘升华和凝华时,我第一次放碘过多,导致出现黑色碘蒸气,与书上所讲紫色碘蒸气相违背。经过再次实验放入少许碘时进行加热,现象明显,效果显著。不用讲解学生自己就能从实验现象归纳出:升华要吸热,凝华放热。可见,实验会明确告知学生所学知识,从而减轻老师讲解和学生死记硬本的负担。有的实验现象不明显,或课堂无法进行。我们应借助多媒体。将其生动,直观显示给学生。比对于不明显实验现象,不能强加给学生,这样只能使其厌恶这种学习方法,借助多媒体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刺激他们探究学习的渴望。
3 实验时让学生大胆参与,细心观察,培养相互合作精神
学生分组实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实验探究,他们体会到学科学的乐趣。要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怕思考,怕麻烦的思想。做到“学生力所能及,教师避之,学生所难及,教师助之,学生所不及,教师为之”的新课程理念。使学生顺利进行实验探究,这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在学生首次接触实验器材时。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认识仪器的规格和性能,观察铭牌或说明书。弄清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零点及调节方法、使用方法。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掌握了这些,才能保证实验精确完成和实验的安全性。例如,温度测量时,如果没选择合适的,超过量程将会使温度计破裂。如果将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一样用力下甩,这样损坏温度计。在使用电流表时,没弄清它的使用方法,如果没将它和用电器连接而直接逾电源相接,这样会烧坏它。或没看好“+”“-”极,这样会让损坏指针等。所以使用仪器时一定要认真选择和使用。
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工作中,个人和团体中交流与合作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这方面的培养。在活动中要分工明确――操作员、记录员。同时组内要进行角色的转换。注意发挥每个同学的作用,不能遗漏任何人,也不能让少数学生代替他们。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动脑的过程,也发挥了他们主人翁精神,又充分体现工作中的分工逾协作。为以后的工作和他人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分组实验结果中,要允许有差异存在。
4 拓展迁移,积极利用好课外时间
我们利用和开辟好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既可完善,丰富课堂知识,又可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验,也可参观活动等。比如:“凸透镜烧蚂蚁”,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既能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又能满足学生对友谊的渴望;还可以让学生运用我们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物理现象。例如“质量的测量”学生可以在市场看看那些仪器都用来测质量的。在看看常见食品的质量是多少,这样他们对质量的多少就有明确的概念。
5 要将所学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学以致用
【摘要】:安全护理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规定的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坏、障碍、缺陷或死亡。神经内科是安全隐患存在的高危科室,收治的患者往往存在感觉、运动、意识、认知障碍或精神异常等特点,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差,任何细微的疏忽就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我院针对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制定并采取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效果满意,本文作出了细致总结。
【关键词】 神经内科 老年患者 护理安全 对策
1. 护理安全隐患:
1.1. 皮肤损伤:这是神经内科患者普遍存在的护理问题。由于身体活动障碍,失去自理能力,患者不能自行翻身,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翻身,极易造成皮肤损伤,严重者发生褥疮。老年患者多存在感觉障碍,痛温觉不敏感。冬天使用热水袋时,常因未掌握局部热敷的温度及使用方法而易致烫伤或冻伤。
1.2. 窒息:中风患者,多数有假性球麻痹,出现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加之老年人会厌部感知觉减退,协调运作不良,吞咽反射降低,减弱了防止异物进入气道的反射动作,容易发生食物误吸.,轻者表现呛咳,重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
1.3. 走失:老年患者,尤其是老年痴呆患者,记忆力、定向力缺失,如看护不到位,特别容易走失。
1.4. 坠床:躁动患者没设床栏防护、新患者对住院环境不熟悉夜间自行起床、夏天使用凉席,如凉席外移,患者翻身时都极容易发生坠床。
1.5 跌倒:神经内科患者发生跌倒的几率很高。患者大多年老体弱,骨质疏松,生活自理能力及应急能力低下;神经疾病导致肢体瘫痪、步态不稳;性低血压、突发抽搐与晕厥;对疾病危险性不理解,麻痹大意或自尊心太强,思想上存在不愿意麻烦护士,以为自己容易做到的患者。
1.6. 舌咬伤:神经科患者时有抽搐发生,如此时患者没戴牙套、置牙垫防护,测口温咬破体温计,皆可致患者舌咬伤。
1.7. 自杀的意外:特别是初次中风患者,因角色突变,如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失去正常的社交、生活环境改变、认为连累家人,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等,心理负担较重,易自责消沉,产生抑郁情绪。由于疾病的原因,如脑梗死病灶破坏了神经元,影响了神经递质的传递,造成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低于正常水平,也可导致患者抑郁。
2 防护对策:
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建立消除安全隐患提示卡,有计划有重点地采取早期预防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评估危险因素,确立高危人群,并在患者一览表上做醒目的警示标记,采取预见性防护措施,避免意外。
2.1. 对不能自行改变的患者,要建立翻身卡,按时予以翻身,翻身时要避免拖、拉、擦;保持床铺干燥、平整、无渣屑;营养低下的要加强营养,大小便失禁患者,要及时予以清理大小便,并保持局部清洁,滑润。使用热水袋保暖时,要拧好袋口,防止热水外溢;使用频谱仪照射时,倾听患者感受,保持合适距离。加强巡视,做好交接班。
2.2. 仔细观察患者的进食情况,以评估其是否存在呛咳、吞咽困难的现象。患者进食时抬高床头,取坐位或半卧位并保持进餐环境舒适安静,避免说笑。进食后尽量不要立刻躺下、做雾化吸入或口腔检查,以免引起恶心,发生误吸。有假牙的患者,尽量取出假牙。饮食有呛咳现象的,尽量采取鼻饲饮食,在病床前准备吸引装置,以便发生误吸时能及时吸取口鼻腔分泌物及呕吐物,预防窒息的发生。
2.3. 对精神失常,痴呆患者,设专人24小时连续看护,并戴上手环,上面注明姓名、性别、年龄、科别、联系方式;需外出检查,要事先与相关科室联系,以尽量缩短外出时间。
2.4. 对易发生坠床的高危人群,要使用床栏加以防护,必要时可使用约束带;做好宣教工作,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私自拆除床栏、约束带;空调房间内应根据病情设定好适宜温度,尽量不使用凉席;病床高度应
2.5. 跌倒的预防:体弱的能下床活动的老年患者及随时有晕厥、抽搐发生的患者是发生跌倒的高危人群。首先要创造一个安全的住院环境:保持病区地面干燥,有防滑措施,患者活动区域安装扶手,用轮椅护送患者检查时,要系上安全带;老年患者多不愿麻烦别人,拒绝别人的帮助,因此要耐心做好他们的宣教工作,使其能主动接受帮助;重要的注意事项可以用书面的形式告知,并要求家属签字,以示告知;对久卧病床及服用降压药的患者,教会3步起床法.即:醒后30秒再起床,起床后30秒再站立,站立后30秒再行走,以防止性低血压晕厥的发生。
2.6. 舌咬伤的预防:舌咬伤主要发生在抽搐患者,对突发抽搐者,应尽快使用软物条或裹上软布的压舌板放于患者的上下臼齿间。对于频繁发生抽搐的患者,在抽搐停止期间,及时给予戴上牙套、避免使用口测法测量体温。
2.7. 心理异常的护理:对于有异常心理倾向的患者,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特点提供个性化护理,并把它穿插在护理工作中,以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可利用倾听、解释、指导、保证的方法,迅速了解患者的文化素养,家庭状况,对病情的了解、认识程度。采取单独交谈或集体讨论的方式,使患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尽快适应客观环境,从而提高治疗护理质量;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体贴、安慰患者,帮助其尽快适应角色转换,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护理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整体素质:特别是要加强对刚上岗不久的年轻护理人员的培训,平时严格抓好“三基”“三严”训练,以巩固理论知识,强化技能。
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节假日、周末、夜班期间,是护理人力稀少的时候,一方面当班护士加要强工作责任心,按时巡视,认真查找并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尽量增加护理人员配备,合理调配,最好实行双班制。
培养护士的安全意识和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加强沟通交流,消除纠纷隐患。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护士要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以扎实的理论知识,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可能发生的意外,以引起患者及家属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的重视。
总之,安全护理和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任何疏忽大意都可酿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实施安全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程静.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职业与健康,2005,11(21):1869
【关键词】儿科 护理 健康教育
现如今,随着医学模式,健康观念和医院功能的转变,在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根据患者的需要,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具有广泛的临床和社会学意义。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能,不断提高健康教育能力,才能把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成效。每个家庭都希望孩子能健康的成长,孩子一旦生病,家长就情绪焦虑、心情急切在求医的过程中,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儿科护理人员要针对不同的患儿,用不同的方法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及管理,为疾病治疗与预后打下夯实的基础。
1.儿科健康教育内容
对患者及其家长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1)生活卫生和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的教育;(2)常见病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家庭初步护理知识的教育;(3)合理配给营养和微量元素的教育;(4)日常生活常识与加强锻炼的教育;(5)常用药物(内服和外用药物)的作用、用法及其副作用知识的教育;(6)正确使用简单器具(如体温计、血压计)的教育等等。
2.落实健康教育管理计划
2.1入院健康教育计划
首诊护士做好接待工作,及时为患儿提供舒适、整洁、安静的治疗环境, 以诚恳的态度为患儿提供护理服务, 耐心地向陪护家长介绍病区环境、制度流程以及医疗设施的使用方法等等,同时应该讲解医院的优势及本科室的专科特色,以此来消除患儿及家长对医院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使其尽快熟悉环境, 适应住院生活。刚入院时家长可能没有心思去听取责任护士对疾病知识的讲解,可以发放图文并茂、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疾病防治知识宣教单。并要求家长认真阅读,对患儿进行讲解,这样患儿容易接受。
2.2护理操作前后健康教育计划
责任护士在护理操作前应向患儿及其家属讲解此项护理操作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如打留置针前应与家属交流沟通,在征得家属同意后才能实施留置静脉穿刺术,并告知患儿家属使用留置针后应注意不能沾水、拽扯等注意事项;雾化吸入前向家属讲解雾化吸入能止咳、化痰、消炎等好处,前后半小时禁食水,雾化吸入时应深呼吸后屏住呼吸,结束后应洗脸擦油等注意事项。只有在执行每项操作前后都与患儿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才能有效地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3治疗空隙健康教育计划
责任护士在做晨午间护理、换药巡视病房的时候向家长讲解所用药物的作用及其副作用,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方法,并操作示范给家长看直至其掌握,指导家长观察患儿病情的方法。面带微笑,语言轻柔,尽量使用日常用语,少用专业术语,必要时重复重点内容,直至家长掌握。也可以使用非语言交流,如抚摸患儿头、脸,拥抱患儿。结合患儿所患的疾病和家长关心的知识进行宣教,如高热时,除了用退热药以外,指导家长可采取给患儿松解衣被, 多饮温开水以助降温;咳嗽患儿,指导家长多喂患儿温开水,有利于痰液的稀释,并教会家长给患儿扣背的正确方法;对于哮喘患儿,教会家长哮喘发作时简单的紧急处理方法以及在家中监测病情变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去医院就诊。为防止患儿及家长忘记,可以适当进行奖励,对患儿及家长提问,回答正确就奖励一张小贴画、一个大拇指、一句“你真棒”,鼓励患儿及家长配合治疗。告知家长如有治疗、护理方面的疑问,均可询问自己的责任护士、管床医生,以求解答。
2.4出院时健康教育计划
出院健康教育即出院指导,内容包括复诊的时间、用药的指导、饮食的要求、休息的原则以及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教会患儿家长疾病的日常护理方法,掌握居家监测患儿病情观察及住院指征,并告知家长科室电话号码,有任何育儿方面的疑问可以打电话咨询。
2.5回访时健康教育计划
每个患儿出院一周内会做回访,打电话了解患儿在家恢复情况以及对家长在护理患儿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这就要求责任护士不仅要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医学护理知识去指导帮助家长解决问题。回访时责任护士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了解患儿疾病的预后情况,发现患儿存在的健康问题和护理隐患,以及家长对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在护理患儿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责任护士及时将问题反馈给护士长,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讨论,拿出更好的方案来完善健康教育的管理,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
3.健康教育管理
3.1健康教育的意义:(1)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需要;(2)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的需要;(3)执行以预防为主的保健方针,降低医疗费用和提高效益的需要。
3.2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1)为服务对象提供健康相关信息;(2)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影响健康的因素;(3)帮助服务对象确定存在的健康问题;(4)指导服务对象采纳健康的行为;(5)开展健康教育的研究。
3.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二者联系紧密,但不能互相等同或代替,有其各自的工作目标。(1)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的发展与延伸;(2)健康教育在健康促进中起主导作用;(3)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必要条件,没有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目标无法实现。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护理要求甚高。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的成长,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时代的要求下,在医疗改革的必经之路中,健康教育推动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比对患儿的精心护理显得更为重要。护理人员应充分利用护理之便与患儿和家属接触的一切机会,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教育的方法要多种多样,态度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对患儿及家长视如自己的家属。只要如此,患儿及家长不仅能接受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同时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还可以减少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矛盾,加快治疗和康复的进程,使患儿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