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3 17:15: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贸易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金融发展;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C912.2;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不仅加强了全国各国金融贸易活动的强度,也同样为各国的金融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对于我国的市场经济来说同样受此冲击。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开始探讨,到底开放的金融服务市场对于我国经济的增长的影响是否有利。
一、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现状分析
1.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可以从下表分析:
中国金融服务和保险服务的进出口情况(万美元)
从该表可以看出,自1998起到2012年止,在这15年之中,保险服务的进口数额一直呈现着增长的态势,年增长率为17.81%;而保险服务的出口额度虽然有变动,但是也呈现着增长的趋势。这些数据可以体现出,在保险服务中,不论是进口额还是出口额,都在持续增长,但是明显进口额大于出口额,属于贸易逆差。相较于保险服务贸易,金融服务贸易在1998-2012这15年中进出口额增长变动趋势更大。如上表所示,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由1998年的2696万美元增长到15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0.7%。进口额虽然历经起伏,但是同保险服务贸易相同保持增长。从该表中的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状况看出,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不断提高。
2.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程度分析
基本而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内不论是商业银行还是保险行业都吸引了一大批的国外金融机构的进驻。与此同时,我国的银行业与保险业也同样接触机会向外扩张,将国内的金融服务等输出至国外。因此1998-2012这15年中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程度是不断扩大的,且扩大的规模与速度不断增加。随着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度也将进一步扩大。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则显得水平较低,比较落后。
二、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1.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金融发展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我国FOI与PRIVY之间高达138.122的数值可以看出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换句话说,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较低,因此金融市场发展潜力较大,前景广阔。由此可以看出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对金融的发展呈现着十分关键的影响。另外,再根据TRADE、PRIVY与SIZE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的,也就是说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越高,并且规模越大的话就越能够存进我国金融的发展。
2.中国金融增长促进经济增长
根据相应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计算,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均GDP增长率与PRIVY之间呈现正相关的状态,因而可以说是我国的经济增长会受到金融增长显著的影响显著。但是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即我国经济增长虽然受到金融增长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程度并不大。实践证明,当一个国家的贸易水平越高的话,那么其国家的经济水平也就越高;此外当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水平也比较低的话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就会相应提高。除此以外,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发展水平的另一个指标就是DEPTH,也就是M2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该指标与前面提到的人均GDP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这两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小,DEPTH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较小。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预测,我国如果想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仅仅依靠促进金融发展的作用是十分微小的。
总的来说,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表现为,首先由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再由金融发展为动力间接的推动经济的增长。一般来说,金融服务贸易对金融发展产生的影响较为明显,能够显著的推动金融的增长。但是实际情况上,因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情况,我国的经济增长受到金融增长的效应是比较小的,也就是说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推动作用较小。
三、总结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在为各国带来一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实践证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所以从我国角度来说,必须对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加以重视,充分认识到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时分析,找出目前我国应对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把握这次机遇,并以此为契机迅速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进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叶薇,徐兰霞.基于资本角度谈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商业时代.2011(04).
关键词:民营银行;市场定位;发展方向
一、发展民营银行的必要性分析
民营银行是相对于国有银行而言的,只要这个银行的产权为民间所有,由经理层独立自主经营,以盈利为目的,资产的所有者享有对净利润的分配权,这样的银行就是民营银行。
1.构建现代金融组织体系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现代金融组织系统应该是包括国有制、股份制、合作制和民营机制在内的多层次、多元化的体系。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促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客观上要求发展民营银行等非国有金融机构。
2.推动金融体制的创新,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民营银行的发展将对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民营银行完全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发展,彻底打破经营上受政府干预的障碍,从产权结构上和经营制度上充分保证银行的经营自主。民营银行的发展将有利于打破现有的金融垄断,形成合理的市场结构。
3.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规范地下金融
中国99%的企业是中小企业,在目前非国有企业对GDP的贡献已达到63%的情况下,却遭到“金融服务缺失”的待遇,仅得到信贷资源的30%,“地下钱庄”的存在是中小企业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具体反映。民营银行以数量众多的中小银行为主,它们分散各地,对各地的中小企业情况比较了解,取得信息的成本低,运做比较灵活,因此可以补充大银行留下的死角,为中小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并以此规范地下金融。
二、民营银行的市场定位
从我国现实来看,目前银行业传统的大宗业务绝大部分仍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办理,而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心城市,确定了“大城市、大企业、大客户”的服务重点。因此,民营银行在客户群的选择上应避开这两类银行,将地方中小企业作为自己的主要服务对象。中小企业户多面广形式多样,对信贷的需求具有要得急、数额小、频率高的特点,要求民营银行为其提供高度灵活的专业化服务。
民营银行定位于中小企业是具有其自身优势的。在现在经济生活中,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融资(尤其是外部融资),但是随着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加强的同时,与之相配套的金融支持却远远落后,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融资困境。所以,在改变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方面,民营银行更能显现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优势。
三、民营银行发展的方向
1.打出品牌,加大宣传力度
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不仅要有过硬的产品和服务,更要打出自己的品牌,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首先要使人们对自己的银行有一个清楚地了解,把民营银行的观念切实打入百姓的心里,使人们明确民营银行与私人银行的本质不同,民营银行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物,是一种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有其自身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大量的配套工作,并允许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进入,并明确规定最大股东不得超过8%,以防止大额股东抽调资金,造成银行运营出现风险。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消除人们对民营银行资金实力或信用方面的疑问,增加银行的知名度和可信度。
2.全方位、多元化拓展业务范围
国际银行的发展趋势是混业经营,全能化定将成为未来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方向。以全新理念建立起来的民营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之初就应该走全能化发展的道路。积极拓展业务范围,把商业银行职能与投资银行职能相结合,在开展一般商业银行业务之外,开展资信调查、决策咨询、财务顾问、资本金融贸易等投资银行业务;开展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大力寻求业务创新、制度创新。
3.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与其他银行相比,民营银行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没有国家资金,不会出现政企不分的现象,内部管理比较严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物,它的经营运作节奏较快,易于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及吸收国外先进的金融产品和技术。此外,民营银行还应该积极吸引大批有真才实学,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对于壮大民营银行队伍,促进相互竞争相互学习的企业文化起到很好的作用,进而使民营银行得到全面发展,这是民营银行在中国顺利发展的关键。
4.最终应办成“上市商业银行”
上市对民营银行来讲可以迅速扩充资本金,增加市场的约束力,防止一股独大,完善期权激励机制。因为随着业务的拓展、资产的增加,民营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可能下降,上市及增发新股是筹集资本的有效途径,而且上市后的透明度要求将使得民营银行成为真正的“公众银行”。民营银行上市,投资者可以自由买卖股票,便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使得股权适当的分散,有利于建立分权监督机制,防范风险发生。
参考文献:
[1]林江鹏 唐齐鸣: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框架研究 [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01).
[2]斯琴塔娜 李立莉:加快发展民营银行的对策研究, [期刊论文]北方经济,2008年(23).
关键词:金融 改革 举措
纵观各国的经济发展,只有通过建立良好的金融体系,才能保证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如今,尽管广东还是全国经济增长前列的省份,但这一无法掩盖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的诸多问题,虽然已经推行的金融改革起到了一定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还是需要加强金融改革的力度和效率。本文主要通过对具体的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案例研究分析广东新时期金融改革的新思路和措施。
一、研究的意义和现状
(一)研究的意义
经济改革与转型并非一个简单地政策推行,而是需要一个不断根据经济变化,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完善的复杂过程。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金融的改革与转型是广东省新时期发展的重要途径,所有研究其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金融改革与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广东省当前经济金融正常运行的主要问题体现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出现了融资难的问题以及粗放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环境问题明显,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深化,使得金融系统需要进行合理化的调整。
二、以温州金融改革为案例分析
温州市近年比较频繁地出现在各大版面的头条之上,温州“炒房团”的背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温州金融改革创新的贫乏造成的。由于温州的金融体制的不完善,使得比较多的中小企业融资比较困难,而另一方面,民间资本又缺乏相应的投资渠道,使得金融资本环境比较恶化,其经济实体也就相对比较孱弱。
为此温州市金融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措施,旨在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使得民间资本实现规范化的发展,保证金融环境的稳定性。为了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金融改革与转型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而截至目前,温州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复苏迹象,金融改革起到了比较明显的作用,使得温州的经济转型逐步的走上正轨,我们有理由坚信,在不久的未来,温州的金融改革必然会收到巨大的回报。
三、结合广东省中山市的发展实际情况,阐述广东省新时期金融改革的新思路和措施
以广东省中山市的金融转型过程中作为案例分析,目前广东省中山市的产业结构主要以产品加工、科技制造为主,而且在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相对比较大。广东省绝大多数的制造加工企业都属于一般的中小型企业,其对于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相对比较差,使得我们必须对这一类企业进行一定的金融保护,确保企业的资金周转的合理性和企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随着广东省中山市金融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使得民间的资本积累实现进一步的资产优化,也保证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再加上政府对于资本的宏观监控和引导,这一成功的金融经济转型,保证了中山市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如何通过金融改革解决广东省中小企业的发展中的融资难
因此,我们必须推行有效的金融改革措施解决中山市中小企业的发展中融资难的问题,其主要的思路和措施有如下两个方面:其一是规范化市场的金融环境,多方位的对民间资产的合理管理和应用,使得小企业融资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通过不断地依据经济变化,合理的规范和调整融资体系,多方位的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运营的多元化的融资体系,使得企业发展环境更加有利。从而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二是对于民间资本的合理化的管理和使用,完善民间资本金融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小额贷款公司体系,使得民间的资本积累可以有效的保证金融市场中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需求,还可以通过金融产品的创新促进民间资本的规范化发展,加强金融发展的稳定性。
(二)如何通过金融改革解决粗放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环境问题
由于广东省在改革初期,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往往忽略了给环境造成的诸多影响,使得经济发展模式往往是粗放化的,使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问题严重,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比较多。而如何通过金融改革解决这一弊端呢?这就需要我们引入一个新的金融名称――绿色信贷。这一理念主要是通过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现自然资源的可循环使用,尽可能的规避破坏环境的风险,使得其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为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助力。这一金融体系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一方面,通过结合实际的经济运营状况,建立完善的绿色信贷体系,对企业的金融管理升级为全程的监控,使得环保的标准不断地提升,经济的发展日益注重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另一方面,不断地加强绿色信贷的创新,更有效的满足市场经济变化下企业的金融新需求。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各项的金融约束机制,多方位的建立资本市场体系,充分引导经济发展的科学性、绿色低碳性以及可持续性,为广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多层次的金融体系的保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金融的改革会直接改变现有的金融系统以及其生存环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改革,金融体系的改革是必然的。本文主要通过对于广东省现今的金融发展模式以及存在的发展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然后结合具体的地方经济转型的案例,提出了关于如何通过金融改革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和思路方向,详细的阐述了这些措施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现状、原因及对策――从浙江温州金融风波看中小企业融资[J].特别关注,2012,(1)
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与内涵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是多样性的,还是单一的,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经济理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注: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中国和越南十个东亚经济体。)。在浩瀚的学术文献中,有关概念的使用及其内涵极其混乱。因此,在探讨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多样性问题之前,必须区分“东亚模式”、“东亚经济增长模式”和“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及其内涵上的差别。
笔者认为,东亚模式这个概念属于历史学与社会学的范畴,是从历史学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东亚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亚洲四小龙”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其内涵是指“亚洲四小龙”在相似的历史、宗教、文化(尤指儒教)的背景下,在强政府的干预下,重视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在经济与社会生活各方面实行赶超战略,加速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模式。东亚经济增长模式则是属于经济学的概念。其研究对象是东亚地区经济增长规律及其增长源要素,包括劳动投入要素、资本投入要素以及扣除劳动与资本投入后的促进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也属于经济学的范畴,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东亚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基本经济发展状况。其本质内涵是分析东亚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建立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包括研究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GNP的发展趋势;经济结构的基本变化;经济的外部平衡能力;主要由本国(地区)人民而非外国人参与的经济发展过程及相应的收入分配关系;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政策与管理体制(注:参见马尔科姆·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第一、三、四章。W.W.Norton & Company1987年第二版;迈克尔·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中译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79页。)。但是,随着近些年来各门学科的相互融合,经济学家在考察一国经济发展时,已将视野从经济增长扩展到社会发展等更为广阔的领域。同时,为了简便,在国内外经济论文中,东亚经济发展模式通常被统称为“东亚模式”。
阅读有关英文论文或著作时,可以发现,东亚模式在英文中有两种表述:即East Asian Models和East Asian Model,虽然仅相差一个字母,但是二者的概念与内涵却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意为东亚地区的各种模式,后者则指东亚地区单一的模式。
认同于单一“东亚模式”的一些学者认为东亚模式的内涵包括了以下六个重要特征:(1)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高投资;(2)合格教育与人力开发的高投资;(3)高储蓄率与高投资率;(4)促进出口的自觉政策(即在经济增长初级阶段,采取本国本地区货币贬值政策,在经济起飞阶段,则采取有利于出口制造业的工业政策);(5)注重公平增长,避免了西方国家在早期经济增长阶段出现的社会不公平现象;(6)谨慎的财政、金融政策和在对外经济政策支持下的稳定康健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幸的是,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单一“东亚模式”的内涵似乎又变为“裙带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与国家垄断”、“道德公害与道德败坏政权所致的劣质银行业”、“私人与公共部门之间的腐败关系”、“经济基础脆弱”综合体的代名词(注:Montes,M.F.,The Currency Crisis in Southeast Asia,Singapore Institute of.Southeast
Asian Studies,1998;Stiglitz,j.,"Boats,Planes and Capital Flows,"Financial Times,25
March,1998;Mckinnon,R.and Pill,H.,"International Borrowing:A Decomposition of Credit
and Currency Risks,"World Development,10,1998;Radelet,S.and Sachs,J.,"The East
Asian Financial Crisis:Diagnosis,Remedies,Prospects,"Harvard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 April,1998.)。
囿于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多元性,很多外国学者没有用East Asian Model (单一东亚模式)的提法,而是较多地用了East Asian Models(多样化的东亚模式),以示区别。有的学者把“亚洲四小龙”称为“亚洲第一层次新兴工业化经济体”(First-tier ANIEs),将东盟三国(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称为“亚洲第二层次新兴工业化经济体”(Second-tier ANIEs),或“东亚虎”(East Asian Tigers)与“东南亚虎”(Southeast Asian Tigers),并比较亚洲两个不同层次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同点(注:Jomo K.S.,Southeast Asia's Misunderstood Miracle-Industrial Polic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ailand,Malaysia and Indonesia,
Westview Press,1997.)。不少学者使用世界银行的提法“经济实绩优良的亚洲经济体”(High Performing Asian Economies)或“东亚经济体”(East Asian Economies),也有一些学者使用“亚洲型经济发展模式”。很多学者赞同世界银行在1993年出版的《东亚奇迹》报告书中提出的东亚不存在单一“东亚模式”的论点,明确提出,“在世界银行所涉及的八个经济体中,至少存在三种模式。日本、韩国、台湾的模式与城市经济体——新加坡、香港完全不同,应视为两种不同的模式,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这三个东南亚国家可被视为第三种模式。”
单一“东亚模式”与多样性“东亚模式”论争的实质
单一“东亚模式”与多样性“东亚模式”论争的实质性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应采取何种理论作为指导;第二,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否与东亚模式有着直接的关联。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际理论学术界就对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模式”的形成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以鲁格尔(Kreuger)和巴拉萨(Balassa)的理论为代表的主流经济理论认为,这五个经济体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们推行了金融和贸易市场自由化,采取现实主义的兑换率和经济对外国的开放,在实行进口自由化和关税削减的同时,增加出口(注:Friedman,M.,Free to Choose,pp.54~55,Harmondsworth,Penguin,1980.)。然而,主张国家推动发展论(developmental-state approach)的经济学家却强调政府干预的作用。认为“亚洲四小龙”的强政府正是通过采取极其反市场干预的政策,如“选择赢家”政策(picking winners)和故意“将价格搞错”(getting prices wrong)政策,对出口部门和国有企业给予特殊的投资、贷款和税收优惠倾斜政策,扩展了经济并促进了产业的升级,最终实现了经济的现代化离开了政府的干预,这些都是难以实现的(注:Amsden,A.H.,Asia's Next Giant:South Korea and Late lndustrializ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Wade,R.,"Governing the Market: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n",Industrializati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在“亚洲四小龙”经济取得快速增长之后,东盟三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尼)、中国和越南的经济也相继得到了快速增长。日本政府与学术界认为,东亚发展中经济体所创造的“经济奇迹”都是引进日本直接投资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结果,也是与东亚发展中经济体模仿和复制日本早期经济发展的经验、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强干预分不开的。
论文关键词:国际合作原则;国际环境合作;途径;主权
一、国际合作原则的依据及有关规定
国际合作原则的依据是《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和《里约宣言》。
《联合国》的序言宣布各成员国为促成社会进步和改善民生,要“力行宽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第一条死三款规定联合国的宗旨为“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
《人类环境宣言》第7条规定:“种类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因为它们在范围上是地区性或全球性的,或者因为它们影响共同的国际领域,将要求国与国之间广泛合作和国际组织采取行动以谋求共同的利益。”此条款尤其强调为实现环境目的,需要共同的努力,即“为筹措资金以支援发展中国家完成它们这方面的责任所需要进行的国际合作”。第22、24、25条都有关于这一原则的规定。
《里约宣言》中,有9项原则规定了加强磋商、合作的内容。其中有的是重申《人类环境宣言》的有关内容,是它的具体化。如原则24,关于战争破坏问题,规定各国“应遵守国际法关于在武装冲突期间保护环境的规定,并按必要情况合作”最后一项原则明确规定:“各国和人民应诚意地本着伙伴精神合作”,将这一基本原则概括升华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国际合作原则的必然性
首先,国际环境问题的特点决定了各国必须合作,国际环境问题的特点包括全方位,全因子,整体问题与局部问题交叉和互相促进,既有当前症状又有滞后效应等。环境问题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的解决不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能单独胜任的。
其次,国际社会由于在政治、经济、科学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不同国家所组成这一基本事实决定了各国必须合作。这些差异导致了各国之间存在很多利益冲突,尤其是经济和正式利益的冲突,这就反感了各国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协调行动。各国唯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克服这些利益上的冲突,共同致力于国际环境的保护。
最后,国际环境立法和国际环境法的实施要求各国进行合作。国际合作是国际环境立法和国际环境法的实施的必要条件。唯有通过国际合作,各国才能克服利益冲突,制定表现为各国之间的协调意志的国际环境法规则。所有国际环境法律文件的形成过程都是国际合作或经过斗争达到合作的过程。在合作的前提下,各国才能克服利益冲突和政治、司法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有效的实施国际环境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小。在这一背景下,国际关系呈现两种趋势。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增强,加之危机意识的增强、安全概念的扩展,使国家间的利益冲突、权利分配问题敏感而又复杂,体现出一种无法形成“合力”的“离心”倾向,各国均有意强化政府职能,捍卫主权独立;另一方面,全球化导致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增多,而由此引发的公共问题——无论是金融危机、跨国犯罪、瘟疫流行、环境问题,都使国界形同虚设。这些问题单凭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努力是不能解决的,无论他们有多么强的实力。为了生存,国家之间需要联合起来,共同应对这些问题,他们由此产生一种“合力”。
三、国际合作原则的实施现状
(一)在环境问题上采取自扫门前雪的态度
许多国家和地区不关心其他区域或其他国家的环境整治只关心自己领域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和地区有可能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环境治理上来,这样就导致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日益缓和的同时,另一些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日益尖锐。这样全球和地区性的环境问题与矛盾也就往往通过发达和不发达区域显示出来。
(二)南北双方在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方面存在重大分歧
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的发展中排放了大量污染物,最终酿成了当今世界的重大环境问题,如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等全球环境问题,都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发达国家利用地球资源的人均数量高出发展中国家几十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发达国家理应为发展中国家解决环境问题提供资金和技术。然而,多数发达国家非但没有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反而回避和推卸责任,甚至利用环境保护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这就形成了南北之间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主要分歧。
(三)南北双方环境权益的斗争异常尖锐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一直是控制与被控制、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是一种不公正、不平等和不合理的关系。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在国际生产体系分工、国际金融贸易等方面的斗争,特别是关于环境权益的斗争非常激烈。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片面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将环境与发展割裂开来;利用环境保护干涉别国内政,要求各自放弃一些主权,尤其是在国家对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国际环境合作上缺乏诚意。发达国家在上述问题上采取的立场观点是与发展中国家对立的,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对此,发展中国家从促进发展、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以及有效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出发,在一系列原则性问题上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
四、推进国际合作原则实施的途径
(一)推动全球环境法制化
环境问题对国际关系和国际安全的影响正在逐步加深,环境问题将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国际冲突。面对环境安全对国际政治的深刻影响,国际社会已认识到环境问题不能停留在各种论坛上的一般性讨论,必须寻求制定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确保各国加强合作,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国际立法是一种强制性手段,无论哪一国家加入国际环境保护公约,他就在法律上承担了相关的义务与责任;否则,就要在政治上外交上蒙受国际社会的压力,或在国际贸易上处于不利地位。近年来,新的全球性、区域性和双边环境保护条约不断出台,领域不断扩大。国际环境法的迅速发展增强了国际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强制性,同时也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产生深刻影响。
(二)开展环境问题上的南北对话和东西协商
我们共享同一个地球,任何一个局部地区的环境恶化都会对全球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因而,不发达国家在改善环境时遭遇到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的障碍时,发达国家基于历史和未来的考虑,应给予大力帮助。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于环境治理基点的不同,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投资的边际成本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可见,从全球来看,环境保护和投资的重点应放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应支持发展中国家改善环境的各种努力。尽管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始终存在争议,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环境保护领域特有原则的最终确立,使国际环境合作具有了更加灵活的实现方式。这一原则号召各国积极应对环境危机,克服环境合作中的分歧与困难以达成共识。
(三)建立可持续发展指导下的国际环境保护合作关系
论文关键词:尺度 尺度层级 尺度级差 人性化 细部
建筑的尺度研究的是建筑物的整体或者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和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司题。建筑的构成部分有大有小,大到体量的分割,小到窗户的分格线。形成了建筑的尺度分级系统(尺度层级)。尺度感是人对一幢建筑最基本的印象之一。尺度不同于尺寸,尺寸是建筑物的绝对大小,有一个精确的数值,而尺度是人对建筑体量的视觉估量和心理感受,或感觉宏伟壮观或感觉其亲切宜人。成功的建筑作品应该根据其所处环境、使用功能、建筑技术等因素确立其自身恰当的尺度感而其本身更应该具有合适的尺度分级系统以取得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并对城市景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合适的尺度分级系统以取得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并对城市景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人对建筑的感知是在行进过程中进行的。分析人的视觉识别距离,般来说可清楚识别建筑的细部的水平距离为20~30m以内,而l00m以内可以清楚的识别建筑的门窗洞口、体形变化。600m以内则是看清建筑轮廓线的距离。~幢建筑不能仅仅考虑到人处于某一处或某几处视点的印象更要考虑到建筑在人的行进过程中给予观者的印象的变化过程。人眼需要感受到持续的视觉形象。人在一秒钟之内可以捕抓到l8个不同的动与静的由各种线、面、体、棱、角和颜色组成的图形人在行进中不断期待着新的视觉信息的出现否则就会因单调而觉得枯燥,但是这种持续的视觉信息又需要有一定的秩序。人的理智使人们时时去寻找视觉信息中的秩序而厌倦毫无意义的混乱导致的不安,但过于简单的秩序也会让人觉得乏味。常常会有一些建筑方案图纸阶段十分精彩,实施后只能远看但近看因为缺乏较小尺度层级的细部的考虑而显得单调乏味冷冰冰的拒人千里之外。而相反的,另有一些建筑却只适合近看。比如某些建筑近看材质丰富细腻,细部精致,而远看由于缺乏人眼远距离可以识别的比较大的尺度层级的精心设计而让人感觉毫无生气。
1995年美国数学家、建筑理论家赛灵格勒斯(Nikos A。SalingaFOS)发表了《一个物理学家眼里的建筑法则,《新建筑中的分形等著作。他将分形几何学引入建筑设计领域。分形几何学所研究的自相似的层次结构,分维以及尺度层级为建筑设计和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赛灵格勒斯认为建筑的尺度层级应该有足够的数目。而且各个尺度层级之间应该按照一定的数学规律分布以获得均匀和协调的效果。具体的来讲就是建筑的各个尺度层级的元素的尺寸构成一个等比的数列,或者是有规律的递增的数列形成富有表现力的尺度级差。以使建筑的整体和局部到细部的尺度之间具有合理清楚的关系。比如勒·柯布西耶的模度(Modul0r)理论,就是把人体尺寸组成的费波纳契数列(以黄金比0.6l8为比值的等比数列,并且数列中每个数值为前两个数值之和)作为建筑设计中控制建筑从整体到局部的所有尺寸。
实际上如果把这种数学关系做的过于明显反而会丧失意味。但是这种各个尺度层级间隐藏的关系却会潜在的对我们的知觉发挥影响力。建筑的尺度层级过少会导致人难以判断它的真实尺寸,但是建筑体量的划分过细也会破坏建筑的尺度感。根据人的视觉规律和心理特点。充分体现建筑以人为尺度的人性化思想原则。一般的建筑至少应该具有三个层级的尺度:环境层级的尺度、建筑层级的尺度、细部层级的尺度。
首先谈谈环境层级的尺度:建筑应该与周围的环境有正确的尺度联系。比如风景区的建筑尺度宜小不宜大。尺度大的建筑与开敞的环境相称。从观赏者的距离来考虑的话。在远距离观赏的条件下,例如前文提到的600m以内,建筑是作为环境中的一个元素或者建筑群中的一员而存在的。这时候建筑设计应考虑的是形体的适宜和轮廓的变化对天际线或者对建筑群的影响。
其次是建筑层级的尺度:如前文提到的观者距离建筑l00m以内的时候,被观赏的建筑将可以作为个体被观赏。这时被关注的是建筑的形体凸凹,体量分割,门窗洞口,颜色划分等中级的尺度的元素。
最后当观者走进建筑的时候,人们清晰识别的是建筑的材料质感,细腻的颜色微差,面砖的贴法,清水砖墙的砌法,以及装饰线角,雕刻等建筑细部。建筑的人性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从任何的距离观赏建筑都可以看到赏心悦目的内容。尤其是人生活其问朝夕相处的居住建筑更应该有宜人的尺度级别设置和精致的细部设计。从这个角度来看居住建筑中的欧式建筑潮流,我们便更能理解建筑人性化的尺度层级设置的意义。
人们密切接触和使用的建筑部件,如门扇,窗台,栏杆,扶手,台阶等因为其使用功能限通常是小尺度的并且其尺寸通常是一定的。人们常常通过这些熟悉的部件同建筑的整体相比来获得建筑体量大小的正确概念。这些小尺度的细部尺度到整个建筑的大尺度之间必然分布了一些过渡的尺度层级。过度缓和的情况下,通常尺度层级会多一些,尺度级差小,形成和谐而有韵律的效果。如果这种过渡非常简短甚至没有过渡的情况下,会造成小尺度和大尺度的强烈对比形成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将会是生硬缺乏尺度感的败笔。建筑尺度分级形成的有秩序的级差,犹如一首有节律的交响乐。舒缓处优美和谐,起伏处激荡昂扬。建筑相互关联的完整的尺度级差形成了清晰的节奏排列加强了建筑的尺度表现力。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上海证券大厦的尺度分级系统来充分理解尺度和尺度层级的概念。
上海证卷大厦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主要马路世纪大道边。每次从过分拥挤的浦西坐车穿出过江隧道来到陆家嘴顿觉豁然开朗,晶莹剔透的金贸大厦、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东方明珠成为这一带的标志性建筑。大片的绿地又带来了亲切和开阔的感觉。可是每次看到那些本该更有秩序的高高低低风格各异的高楼总觉规划上略有缺憾。沿宽阔的世纪大道向前,当看到从高楼的夹缝中只能露出半个脸的上海证卷大厦明显与周围格格不入的尺度体系,这种遗憾的感觉更强烈了。上海证券大厦立面上用了巨大的方格及其对角线形成的网状装饰。每一条横向装饰带之间的间距是三层层高。而处于其尺度层级下一级的可以让人正确识别其体量的比如层高,窗高这一层级的尺度设置欠缺。导致了人眼不能正确判定该建筑的体量。
[关键词] 生产业 发展机制 江苏省
我国“十一五”时期就是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如何更好地发展服务业成为理论界和政策制订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生产业的充分发展是服务业结构优化的关键,而服务业结构优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也是现阶段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生产业的涵义与发展机制
1.生产业的涵义。生产业(生产者服务业)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者对生产涵义的具体表述各不相同,但基本观点一致:生产是市场化的非最终消费服务,是为企业、商务组织和管理机构等在生产、运作中提供的中间投入服务。生产主要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为投入,不形成直接的物质转化,但却能提高生产、运作过程不同阶段产出价值和运行效率。 生产业是提供生产的行业,包括: 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
2.生产业的发展机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综合各种研究观点来看,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共同起着作用,形成生产业经由起跑――加速――不断自我提升而进入上升通道的发展机制。
(1)生产业的发展缘起于需求刺激。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产业分工不断深化,在不断追求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过程中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的组织形式开始由“大而全”向“专业化”转变,企业价值链不断扁平化,将非核心职能和生产环节外包出去,从而引起了对生产的大量需求。
(2)知识经济的兴起赋予生产业发展的动力。生产业主要依赖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信息资源的市场化运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培育及运用受到政策的扶助,在这样的背景下,生产业成为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追逐利润的成长性空间,而这两类资本数量的扩张和质量的提升为生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3)日益自由健全的政策体制环境犹如发展的催化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国家解除了或者放松了对本国服务业原有的经济管制,为服务业的国内发展和国际转移营造了自由宽松的环境。同时,在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趋势下,发展中国家的法制环境不断健全,这对于以知识资产形态为主的服务业发展而言,尤为重要。生产业主要满足生产过程中间投入的需求,服务外包是它的一种主要业务模式,自由健全的政策体制环境为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进而激励着生产业的快速发展。
(4)生产业通过集聚效应和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自我促进,强化发展。从产业链结构上看,生产业是为其他行业提供服务的,这种跨行业的关联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机制,如生产业为制造业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提供支持,而制造业的发展不断为生产业提供新机遇。同时,生产业在都市商业圈或工业区的聚集为信息知识及人才等关键要素的交流乃至产品的交易都提供了便利,强化了自身的发展。
二、江苏省生产业发展现状
考察江苏省生产业的发展水平,可以从三个方面宏观把握:吸纳就业的能力,发展规模和速度,对经济的贡献。
江苏省生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不强。从表中数据来看,江苏省生产业的在岗职工人数没有增长的趋势,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徘徊在百分之十几;从行业内部结构来看,农林牧渔和交通运输等服务行业的就业人数逐年减少,计算机服务和信息、金融等行业的就业人数不断增长,而房地产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行业的就业人数则有增减反复。
江苏省生产业投资规模快速扩大。2005年开始生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占行业总投资的一半以上,投资额也不断增加,这其中涨势最突出的是房地产业。而为现代生产服务的信息、计算机服务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行业的年投资额仅几十亿元,且增幅不大。
江苏省生产业产值不断增长,对经济的贡献度却未有突破。从绝对值来看,江苏省生产业创造的生产总值是在逐年增长,然而其所占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却无上升趋势,没有发挥主导作用。
注: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得。依据本文确定的行业范围,其中标注*的数据是由于统计口径有变化而导致数据不够准确,略低于实际值,不影响整体分析效果。
此外, 江苏省服务外包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据2007年3月江苏省外经贸厅的统计,全省开展各类服务外包的企业300多家,其中30家获得CMM/CMMI认证(至2007年年底60家)。2007年服务外包营业收入2.6亿美元。这样的规模尚不足以支撑生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影响江苏省生产型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从生产业发展机制来看,江苏省生产业是已经起跑而未能加速进入自我提升的发展通道。究竟是什么因素妨碍了发展机制的运作呢?
(1)从需求角度看,赵成柏(2008)认为目前制造业和服务业共同构成拉动江苏省生产业增长的两大因素。虽然是工业大省,江苏省的制造业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升级发展缓慢,导致对生产需求不足;而源自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则受限于服务业自身目前的发展水平。
(2)信息知识资源的市场化运作没有形成稳定有效的机制。信息知识资源市场化运作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目前全国范围内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还很不完善,给信息知识资源的市场化带来了很大的偶然性和投机性,进而影响了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在生产业追逐利润的稳定性,不利于生产业吸引要素资源。同时国内对服务业的一些保护政策造成生产业市场化程度低,对外开放程度低,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
(3)生产业没有形成有效聚集。上海区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服务业集群, 如同济现代建筑设计街的设计服务业集群, 吸引了大量国内和国际企业入驻,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金融服务业集群,为上海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江苏省尚未形成此类服务业集群。常州市津通工业园是江苏省最为典型的一个生产服务业集聚区,2005年开始正式经营,入园企业52家左右,2007年共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税收1.47亿元,其发展规模及产生的集聚效应与上海的服务业集群相比有很大差距。缺乏集聚效应制约了江苏省生产业自我促进发展的能力。
四、促进江苏省生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促使江苏省生产业形成良好的发展机制,至少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推动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加强制造业与生产业的互动。充分发挥江苏省良好的制造业基础,通过政策鼓励和引导推动传统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创造更多的中间需求拉动生产业的发展。
2.加强法制建设和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对利润空间的法律保护使服务供给方能不断创新不断寻求发展,规范、诚信的服务能使潜在需求转为现实。
3.扩大开放程度,强化市场竞争。服务业的加快开放,为江苏生产企业进一步参与国际市场提供了机会,有利于其吸收国外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强化市场竞争,逐步使行业从政策保护下走出来,在竞争中发展。同时,开放竞争的环境有利于国内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
4.为生产业的集聚创造条件。可以借助重要开发区和商贸中心的平台,通过合理规划和针对性的优惠政策措施引导生产业的集群发展。一方面开发区是制造业企业的重要汇集地,可与生产业构成产业链接,商贸中心可以为生产业提供良好的服务业基础,另一方面,这两类区域都是高素质人才和信息知识的汇聚地,又有着成熟的基础设施条件。
参考文献:
[1]曹林峰:南京生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徐莉:提升江苏区域生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方法研究[J].江苏商论,2008.(3)
关键词:金融产业集群;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比较
文章编号:1003-4625(2014)01-0094-05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志码:A
一、引言
在国外发达国家,金融产业集群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并且成功推动形成了若干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关于金融产业集群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丰富起来,但是有的文献把金融产业集群与金融中心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导致相关研究偏重于金融中心的建设方面。金融产业集群是将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与金融地理学相结合的新兴跨学科研究领域,是金融中心建设的必经过程,因此有必要对两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比较,以指导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正繁荣发展的金融产业集群与金融中心建设的实践。
二、金融产业集群的研究进展
经济学家Powell(1915)Ⅲ在其著作《货币市场的演进》中研究了金融业的空间演化现象,并描述了银行集聚在伦敦的金融机构演进过程,这可以看作对金融产业集群最早的研究。之后学术界对金融产业集群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不断繁荣起来,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金融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
作为一种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金融产业集群必然有其形成的原因和机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Krugman,1991)首先提出金融服务业的集聚现象比制造业更为明显的观点,他认为当今世界上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例子是最突出的,比如在东京和伦敦,技术外溢导致的外部性是使得伦敦的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原因。Leyshon(1995、1997、1998)通过连续发表的三篇同主题论文,全面总结了金融业的地理分布状况,并采用政治经济学方法来分析金融业地理集聚的形成原因。Taylor等(2003)从产业集群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经济行为的社会根植性导致了金融机构的集聚发展。Zhao等(2004、2005)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引起金融企业地理集聚的重要原因,并以中国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为实证进行了分析。连建辉等(2005)认为金融产业集群本身具有的区域金融创新优势、经营效率优势和风险缓解优势,能够为区域内金融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司月芳等(2008)对上海陆家嘴金融产业集群进行了实地调研,结果表明,金融支持型政府、良好的金融政策以及靠近金融中心市场是导致其形成的主要动因。李大垒(2010)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地区GDP、金融业从业人员和工业总产值对推动城市金融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从以上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金融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存在着分歧,有的学者(Leyshon、Taylor等;司月芳等)认为社会、政策和制度等外在因素是主要原因,有的学者(李大垒、连建辉等)认为效率、成本和创新等内在优势是主要动因,有的学者(Krugman、Zhao等)则认为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现象是主要原因。虽然这些学者的观点分成了三类,但是综合来看涉及了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和市场失灵等不同方面,这对于解释为何金融业采用产业集群形式发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二)金融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
金融产业集群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有的地区已经形成了完善的集群区,有的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了金融中心,而有的地区金融产业集群现象还不明显。针对现实中的这种差距,学者们对金融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Porteous(1995)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来分析为什么金融活动会集聚在某个特定的地区而不是其他地区,信息流动(包括信息流畅和信息可靠性)是影响金融活动区域集聚的关键因素。Leyshon(1995、1997、1998)认为,银行机构的溢出效应、居民的经济收入和居民的金融素养影响了金融机构的在空间上的集聚。Gehrig(1998)将影响金融集聚的因素分为正向因素和负向因素,正向因素包括信息溢出效应、规模经济和市场流动性,负向因素则包括市场进入限制、政府直接干预和企业垄断。Taylor等(2003)也从正反两方面对伦敦的金融集群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认为高素质的金融人才、良好的企业声誉、与顾客联系密切这些因素推动了伦敦金融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而地方和拥堵的交通则非常不利于伦敦金融集群的发展。Pandit和Cook(2003)的实证研究表明供给方面的专业化投入和知识溢出、需求方面的集群声誉和满足不同顾客是影响金融服务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Cook等(2007)也对伦敦金融产业集群的向心因素和离心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集聚因素明显地提高了金融企业的竞争力,高效的生产率、知识创造和知识扩散是影响金融服务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因素。司月芳等(2008)以上海陆家嘴为实证,从反的方面分析了其发展的影响因素,认为偏低的金融产业发展水平、偏小的金融市场规模、较低的金融开放度以及缺乏社会中介机构这些不利因素阻碍了陆家嘴金融集群的发展。任英华等(2010)对我国28个省份金融集群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金融集群在省域之间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地区经济实力和区域创新活动对金融集群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对外开放对金融集群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发展会逐渐变小。
以上大多数学者(Porteous、Leyshon、Gehrig、Pandit和Cook、任英华等)认为溢出效应影响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然而,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Porteous、Gehrig、Cook等,任英华等)认为信息和市场的流动性是关键影响因素,有的学者(Leyshon)认为居民的经济能力及素质是主要影响因素,有的学者(Pandit和Cook、Taylor等)认为良好的声誉和接近顾客是重要影响因素,有的学者(司月芳等)则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化水平是主要影响因素。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对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在哪些方面完善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三)金融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
金融产业集群在现实中的存在,不仅有利于企业和行业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Pandit等(2002)对英国金融服务业利用产业集群动态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集群效应影响金融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也影响其他金融企业进入的规模,各种金融企业之间在金融服务方面具有相互的影响。Clarke等(2003)认为由于金融服务业也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网上电子支付面对这一问题无能为力,因此金融企业在空间位置上的临近以及当面的沟通都是非常重要的。Hendersona等(2001)指出,金融产业集群使得面对面的沟通更加便利,金融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能够促进客户关系的发展和密切,从而有利于金融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刘红(2008)实证检验了上海金融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具有明显的增长效应,但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不明显。张晓燕(2012)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了不同类型的金融企业集聚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银行的集聚和保险公司的集聚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通过以上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金融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是有利于企业、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学者们对于集聚效应的具体表现有着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Pandit等、Hendersona等)认为金融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有利于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有的学者(Clarke等)认为金融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必须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而国内的学者(刘红、张晓燕)则认为金融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既然金融产业集群和经济发展具有正的相关性,因此金融产业采用集群发展模式在现实中是可行的。
三、金融中心的研究进展
金融服务业总是以集群的形式出现并形成金融中心(Pandit等,2001),金融产业集群与金融中心存在密切的联系。国外学者已经对金融中心进行了比较丰富的研究,但绝大多数研究的是欧美发达国家的金融中心,我国学者对于金融中心的研究还不成熟。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金融中心形成的基础条件
金融中心在全世界的蓬勃发展,为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金融中心的形成需要哪些基础条件呢?金融产业集群对于形成金融中心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学者们对此进行了研究。Park和Essayyad(1989)认为随着一个地区跨国银行的数量增多和规模增大,能够促进国际银行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Pryke和Lee(1995)通过不动产贷款证券发行的例子,研究表明金融中心因集聚而产生外部经济,生产活动的外部经济又会反过来促进金融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潘英丽(2003)运用金融中心的聚集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来解释金融机构为何愿意集中设立在某些大城市或从其他地区迁移到大城市,得出结论认为金融机构的空间聚集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吴念鲁和杨海平(2008)指出在促进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众多影响因素中,有利于金融资源集聚的优良金融生态的所有元素都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条件,因此金融要素的集聚直接推动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从以上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在金融中心形成的基础条件上,以上学者(Park和Essayyad、Pryke和Lee、潘英丽、吴念鲁和杨海平)一致认为金融要素的微观集聚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基础条件。具备了基础条件之后,具体是什么原因促进了金融中心的形成呢?下面就对金融中心形成原因的已有研究进行述评。
(二)金融中心的形成原因
Park和Essayyad(1989)将规模经济理论应用于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因分析上,认为跨国银行会采取扩大经营规模的战略来降低成本,因此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在不同的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行,将银行总行的经营成本分散到全世界的分支银行,随着一个地区跨国银行的数量增加以及经营规模的增大,最终会促进该地区发展成为金融中心。Pryke和Lee(1995)通过不动产贷款证券发行的例子,研究表明金融中心因集聚产生的外部经济是社会导致的,金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与社会的互动会创造利润,金融中心的主要工作包括创造人际关系网络和企业之间的某种联盟,以及不断重新评价潜在的合作企业,因此社会生产的外部经济促进了金融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同时金融中心在产品和服务上的差异以及与社会空间相关的盈利能力的差异不仅会给予金融企业一些实践方面的信息,也会直接影响其经营的成败。Gehrig(1998)认为由于当今世界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最终使得金融活动产生非地方化,金融中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是否能够为其他地区带来外部性,对信息敏感的金融活动和对信息不太敏感的金融活动之间存在着互补性,这两种情况都会把自由的金融活动吸引到金融中心。
在金融中心的成因方面,学者们的观点存在分歧,有的学者(Park和Essayyad)认为企业内部规模经济是最主要的,有的学者(Pryke和Lee、Gehrig)则认为外部经济是最主要的。与前文金融产业集群成因的已有研究相比,学者们对于金融中心成因的研究偏少一些,而且他们仅从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角度进行分析,对现实中城市金融中心如何形成的指导意义不大。
(三)金融中心的影响因素
金融中心形成以后,哪些因素会影响其进一步的发展呢?学者们对此存在不同的观点。Lee和Schmidt-Marwede(1993)认为金融中心的竞争力来自提供金融资本供需双方能获得较高利润的环境,这包括市场流动性、高效的运作与服务传送条件,因此竞争力来自其内部金融机构总的生产能力。根据一些学者的金融地理学理论(Corbridge等,1994;Porteous,1995;Martin,1999),金融中心的发展几乎完全依靠信息流动和信息技术创新。Zhao等(2002)认为,信息外部性和不对称信息不仅是影响金融中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也会影响一个城市的等级水平,他们通过一系列公司总部区位选择的调查,根据对经济和制度变量的分析,认为香港和北京是位于信息走廊两端的信息中心地,这两个城市将成为中国最主要的金融中心,上海则成为中国的第二级金融中心。赵晓斌等(2002)以中国为例,分析不对称信息在总部选址决定中的重要性和区域效应,说明了信息流和不对称信息是影响现代金融中心发展的决定因素。冯德连和葛文静(2004)构建了“轮式模型”来解释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影响因素,该模型认为,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动力因素主要有两种拉力(地区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三种推力(历史方面、供给方面和城市方面),另外还有地方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
可以看出,在金融中心发展的影响因素方面,有的学者(Lee和Schmidt-Marwede)认为金融企业生产能力和生产环境是主要影响因素,有的学者(cor-bridge等、Porteous、Martin、Zhao等、赵晓斌等)认为信息流动和不对称信息是主要决定因素,有的学者(冯德连和葛文静)则认为经济发展和地方政府是主要影响因素。与前文金融产业集群影响因素的已有研究相比,金融中心发展的影响因素同样包括了信息流动和经济发展,不同的是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更强调居民的需求因素,而金融中心的发展更强调金融企业的供给因素。
(四)金融中心的区域研究
金融中心作为一种区域经济现象,学者们的研究必然会涉及其在不同区域以及不同城市的具体发展情况,这样就产生了一些关于金融中心的区域案例研究。德国经济学家奥古斯特・勒施(AugustLosch,1940)最早发现了金融景观异质性并进行了地理差异研究,分析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贴现率、利率和债权利息等在景观内外具有地理上的明显差异。法国学者Labasse(1955)从地理学的视角,分析了里昂地区银行网络的发展,不同金融机构的市场联系,银行所在的市场区,以及银行对地区经济的依赖与支持等。之后,地理学家Kerr(1965)对加拿大金融中心的兴衰进行了实证研究。胡坚(1994)认为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模式应是远东地区的筹资型金融中心,实现这一目标模式的第一步是先将上海建成全国金融中心,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向周边地区和国家辐射,成为与中国香港、新加坡并列的亚洲国际金融中心。潘英丽(2003)通过对香港和上海的比较分析,认为香港金融中心的作用范围将侧重东南亚地区,而上海金融中心的作用范围将侧重东北亚地区,上海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和分工将是中国在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竞争中胜出的重要条件。Zhao等(2002)的观点则截然相反,他们通过统计数据以及跨国金融公司区域总部选择的实地调研,得出结论认为北京比上海更具有成为中国内地最大的金融中心的优势条件,香港和北京将成为中国最主要的金融中心,上海则成为中国的第二级金融中心。黄解宇和杨再斌(2006)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金融要素集聚的特征、动因、运行机制和传导机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在Mark Yeandle等(2009)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报告中,针对全球62个金融中心,通过57个包括专业人员、经商环境、市场准入、基础设施、竞争力、资金取得、E化准备进度等项目进行调查,分项评分后加计总分,得出排前三名的是伦敦、纽约、新加坡,中国香港、上海和北京分别排名第4、35和51,可以看出,伦敦与纽约依然是真正的全球金融中心。
在金融中心的区域研究方面,学者们对欧美发达国家的金融中心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我国的金融中心区域研究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北京两大城市,大多数学者(胡坚、潘英丽、黄解宇和杨再斌、Mark Yeandle等)认为上海比北京更具有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但也有学者(Zhao等)认为北京比上海更具有成为中国内地最大的金融中心的优势。
四、金融产业集群与金融中心的联系与区别
通过国内外学者关于金融产业集群和金融中心的研究进展述评及理论比较可以看出,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体表现在:
(一)两者的联系
第一,两者都是金融要素集聚的结果。国内外学术界对此的观点已经达成一致,包括金融企业、金融工具、金融人才以及金融交易活动在内的各类金融要素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聚,通过“集聚效应”实现区域内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才能形成金融产业集群,最终在一个城市范围内实现金融中心的建设。
第二,金融产业集群是金融中心的微观基础。金融产业集群是一个城市实现金融中心建设的必经途径,只有大量的国内与跨国金融企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集聚,通过距离近的区位优势节省经营、管理和合作的成本,一个城市的金融业才会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在国家甚至国际范围内拥有强大的实力与辐射影响力,这样金融中心便诞生了。
(二)两者的区别
第一,两者的地域范围不同。金融产业集群是大量的金融企业集中在特定城市内的某个区域所形成的一种集聚群落,像纽约华尔街金融投资集群、上海浦东新区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等;而金融中心特指某个城市,也可以称为金融中心城市,它的地域范围要比金融产业集群大一些,像国际金融中心伦敦、纽约,新兴的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中国香港,我国国内金融中心上海等。
第二,两者的影响力不同。由于金融中心代表了一个国际性中心城市或区域性中心城市,而金融产业集群仅反映城市的某一小块区域,因此金融中心的影响力要大于金融产业集群,特别是国际金融中心,它的影响力更是全世界范围的。提起伦敦,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它的国际金融中心形象,而很少有人知道伦敦城内的金融产业集群具体是什么。
五、结论与展望
论文摘要: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出现的原因,为处于正在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提供一些真实性数据和参考性意见。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社会深刻的转型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都会受到一定动机的支配,而择业的动机一般都是由价值观决定的。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往往是社会职业价值取向的晴雨表,它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影响着大学生将以什么样的姿态投入到社会工作和生活中去,甚至还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因此,认真审视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大课题。
本文通过对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的大学生的问卷,对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进行了调查研究。每一学校随机抽取400人,共计2000人,采取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座谈和访问的方法。问卷调查的回收率为99%,有效率为98.7%。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试图为教育者找到合理的对策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时代特征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态度和选择性行为,是大学生对自身价值的定位,它为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实现就业目标提供重要尺度。”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1.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断更新,但功利色彩凸显。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断更新,在择业时注重知识与创业,“官本位”在逐渐淡化。在“你最理想的职业是什么”问卷中,“去外企或者合资企业”占28.25%、“自己创业”20.18%、“从事金融贸易”19.26%、“做公务员"13.12%、“到教育科研机构”13.01%,“其他”6.18%。调查显示,非国有企业已成为大学生的重要选择,还凸显大学生对知识密集型单位的青睐,并且大学生正逐步树立自主创业意识。不过,大学生择业观念中功利性色彩也很明显。在“你愿意在内地还是沿海就业”问卷中,55%的大学生选择了沿海城市。而沿海城市的外企成为47的大学生的首选。在“你愿意在农村就业还是城市”问卷中,77.4%的大学生不愿意选择农村。在“你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问题上,大学生的选择依次是“能发挥个人特长符合个人兴趣”(42.01%)、“福利待遇好”(29.99%)、“工作稳定”(18.89%)、“学习条件好,有利于深造”(5.10%)、“此工作对社会贡献大”(4.01%)等,明显看出,“福利待遇好”(29.99%)比“此工作对社会贡献大”(4.01%)更容易决定大学生的择业取向。大学生希望物质与精神并存,实际与理想兼得,这种务实的观念从总体上来说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但背后所隐藏的明显的急功近利倾向也不可忽视。从问卷明显看出,当代大学生更多地趋向于物质条件安逸舒适、收入丰厚的地区和岗位,从而使大学生择业的功利色彩凸显。
2.大学生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但诚信危机凸显。大学生在择业中表现出很强烈的竞争意识。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问就对就业问题表现出积极的关注。有的提早准备,了解市场“行情”,按照社会需要塑造自己;有的则主动学习求职知识和技巧,并灵活应用;还有的甚至从低年级开始就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并将学习、实习、社会实践与就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对于自身弱点,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分别是“没有工作经验”(32.15%)、“知识能力储备不足”(24.37%)、“英语不够好”22.85%)、“自我定位不够准确”(13.63%)、“其他”(7.0%)。过去许多大学生只是一味地追求如何去求职,如何找到理想的就业单位,也就是注重择业的结果,而忽视平时的就业准备,即择业的基础。如今,不少大学生意识到“学业”是“择业”的基础和前提,要想在就业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努力提高竞争的“实力”。但同时,大学生在诚信意识方面还认识不够。大学生认为,未来职业所需要的个人品质为“勇于创新”(28.11%)、“乐于参与竞争”(20.12%)、“合作”(16.88%)、“踏实”(17.89%)、“诚信”(12.01%)、“好交际”(4.99%)。在大学生看来,诚信绝不是竞争中绝对需要的品质,这说明他们虽然具有竞争意识,但其实并不了解竞争的真正实质。同时,许多大学生改变了以往“干一行,爱一行”的态度,而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爱一行,干一行”。在“工作一年后你会选择跳槽吗”问卷中,73.1%的大学生认为一年换一份工作应该比较适合自身职业的发展,因而选择了“非常会选择”,而“不会选择跳槽”的只有13.2%。与之相反,社会上被调查单位90%不赞同频繁跳槽,认为频繁跳槽的大学生职业稳定性差。
3.大学生重视自我发展,但责任危机凸显。调查表明,在当代大学生的心目中,就业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首先注意能否发挥个人的才能,这是与他们择业动机中突出自我发展,追求长远的人生发展目标相一致的。在上述“你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问题上,大学生首选“能发挥个人特长符合个人兴趣”(42.01%),位居“福利待遇好”(29.99%)、“工作稳定”(18.89%)等项前列。大学生普遍认为只有发挥个人特长,实现个人抱负,才能提高自己在市场的竞争力,从而通过自我努力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还明显表现出矛盾性。他们既有强烈的集体主义情感,却又普遍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一般情况下,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问卷中,“非常同意”20.75%,“同意”55.27%,“中立”20.11%,“不同意”3.44%。在“你愿意选择贫困地区的单位吗”问卷中,“非常愿意”(9.3),“愿意”(13.9%),“中立”(40.5%),“不愿意”(24%),“其他”(12.3%)。大学生赞同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问的利益,但在对待自我和他人、自我和集体的时候又容易将自我放大,从而忽视他人与集体对自我的意义,不愿意去做艰苦的工作。
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原因分析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因素。“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生活关系、人们的生活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社会深刻的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找到了良好的机制,也为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的觉醒创造了外在的条件和机遇,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比如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等价交换观念等等;不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必然带来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也就是市场经济在给我们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同时带来负面影响,那就是人的价值取向日益功利化、市场化。大学生受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往往按照市场的要求来塑造自己。比如,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原则和竞争性特点会容易使大学生过分强调自我,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必然使一部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价值取向的偏差,出现“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思想;产生见利忘义,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的利己主义价值追求,使得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日趋淡薄。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市场的物化倾向必然会淡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从而使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功利化。因而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取向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出现与要求的价值观不同的偏离。这种偏离的价值取向,必然会对建设和谐社会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严峻挑战。造成这种偏离的因素恰恰又是社会现实的突出矛盾引发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2.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氛围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变化的深层原因。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中西文化的交流变得广泛而深刻,而古今文化、中西文化的冲突和斗争在当代大学生身上显得尤为激烈。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各种方式熏陶着大学生的心灵,成为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主要资源;但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的东西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品格,比如封建迷信腐朽的人生观念,儒家的某些保守观念也会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使得西方文化中本身所固有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会极大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大学生虽然处于“象牙塔”里,却也不可能“独善其身”,不少大学生面对大量的外来信息,来不及思考便接受了具有流行特色的趣味标准和外在引导,进而导致其判断能力的弱化,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失去独立批判、否定的能力,从而一味地“跟着感觉走”。同时,理想化的职业价值观要求与学生的实际,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大多数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实际上是以现实要求为出发点,以个体需要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以个人利益作为价值的基本标准,他们讲实效重现实,其职业价值观具有鲜明的实用色彩,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是,这种实用性带有的功利性,使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少了一些应有的理想和精神。
3.教育的错位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变化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当代大学生生长在一个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的时代,其就业问题成了全社会都关心的问题。在教育大学生对待就业问题时,大家多用“前途教育”鼓励大学生。当然,这种“前途教育”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这种思想教育的功利性太露骨,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所以,“急功近利的教育培养了急功近利的青年川”。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我们长期奉行的是“应试教育”。这种“应试教育”的后果是严重忽视学生价值观的正确教育,导致学生价值观的偏差,同时,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单薄的,渠道是较为单一的,而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接受的内容难以应对复杂的社会影响,难以抵挡社会多渠道影响的诱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