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林业政策评估论文

林业政策评估论文

时间:2022-02-18 11:45: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林业政策评估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林业政策评估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社会需求

2004年8月,江西省开始了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基本结束,配套改革正在跟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塑造了林农的市场主体地位。林农自主经营、发家致富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但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小规模林业生产与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能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为此,笔者与课题组成员于2006年8月至2007年9月先后深入江西省林业基层单位、乡村和农户中开展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调研,以期通过实地调研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依据。

1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概念和内容

林业社会化服务。指的是专业经济技术部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为林业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为林业发展提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服务组织和活动的组合。

林业社会化服务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林业生产全过程,一是产前服务。包括林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服务、科技推广和咨询服务、林业政策法律咨询服务、林产品市场信息服务、林地林木流转服务、筹资融资(信用担保、抵押贷款)服务、提供优质种苗等必要生产资料二是产中服务,包括林地规划设计,造林抚育设计。采伐更新作业设计,育种育苗、整地造林、抚育间伐、林地更新的技术指导,森林有害生物和火灾预防,林地林木资产评估,木竹检量,林木采伐等服务。三是产后服务,包括林产品收购、储运、加工、销售提供的服务。

2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调研基本情况

2006年8月到2007年9月,笔者和课题组成员按山区、丘陵、滨湖平原选择了江西省14个县开展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另外6个县开展农户问卷调查。调研中,共召开由政府和部门领导、林业技术管理干部、乡村干部、林农、林业大户组成的现场座谈会42场,实地考察调研乡村、基层林业工作站、产权流转中心、“三防”协会、造林公司、国营林场、林业生产基地等与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相关的单位和部门45个。调查问卷分干部调查问卷和林农调查问卷两类,发放干部调查问卷230份,收回180份;发放林农调查问卷305份,收回229份,合计收回调研问卷409份。通过调研,取得了第一手数据资料。

3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调研结果分析

3.1林农从事林业生产要素稀缺性调查分析

调查问卷设计了“您经营林业最缺的是什么?”,如林农缺少某项要素则按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劳务、其它5项填写。在全省调查了23个村229户林农,结果有225户农户缺少一项或几项生产要素,占调查农户的98.3%。其中,缺少资金的124户,缺少技术91户、缺少市场信息51户、缺少劳力32户,缺少其它如林地、管理等6户,它们分别占缺少生产要素户数的55%、40%、23%、14%和3%。林农主要缺的是资金,其次是技术和市场信息,劳动力和其它要素不是主要问题。5项生产要素的稀缺性比例结构如图1。

然而,在山区、丘陵或平原地区林农生产要素稀缺性表现不同:在山区乡村,63%的农户缺乏资金,33%的农户缺少技术,26%的农户缺乏市场信息,10%的农户缺少劳力;而在丘陵或平原乡村,45%的农户缺乏资金,51%的农户缺少技术,20%的农户缺乏市场信息,21%的农户缺少劳力。按农户生产要素稀缺性从大到小排序,山区顺序是:资金一技术一信息一劳力,丘陵或平原顺序是:技术一资金一劳力一信息。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不同地区林业经营的传统和习惯不同。农户在经济上对林业依赖程度不同,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和需求程度也不同。山区林农对林业的依赖程度大。同时林地面积大,资金成为经营林业最大障碍;丘陵或平原地区农户基本上以农耕为主,务林不是传统产业,缺乏林业经营经验和技术,技术则成为第一需求。因而,不同区域宜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以满足农民的林业生产需求。

同时,在对林业干部、技术人员、乡村干部的调查中。也能印证上述结果。调查问卷设计了“您认为当前林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依迫切程度按顺序填写:A为政策、B为资金、C为技术、D为信息、E为中介服务、F为市场、G为产业发展)”。排列在前3位的问题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调查了14个县(市)林业局、乡镇、行政村干部和科技工作者180人,填写的有效票140张,按前3位的问题统计得票数:填写政策问题117票。资金问题105票、技术问题59票、信息问题34票。即林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前3位问题中。84%的人认为是政策问题、75%的人认为是资金问题、42%的人认为是技术问题、24%的人认为是信息问题,资金、技术、信息3类问题是仅次于政策而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如果用票数结构比例表示。则政策、资金、技术、信息、中介服务、市场发育、产业发展票数分别占总票的33%、29%、16%、9%、2%、7%和4%(图2)。

由此可见,无论从林农的需求,还是从林业管理干部、乡村基层干部、林业科技工作者的角度看,除政策问题外,资金、技术、信息问题是当前林业发展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林业社会化服务的核心是尽力帮助林农和林业经营者解决上述问题。

3.2林农森林抵押货款需求意愿调查分析

如前所述,资金缺乏成为林农投资林业的第一制约因素。农村小额贷款是一个可行的途径,但点多面广,贷款风险大。银行不愿意进行小额贷款,那么森林资源抵押货款是否可行?在问到林农“您是否希望能实行森林抵押货款?”时,69%的农户希望能抵押货款,24%的农户无所谓,只有7%的农户不希望抵押货款。而林业和乡村干部的判断是:森林抵押货款需求旺盛的占30%,一般的占55%,很少的占15%;在问到是否需要开展森林资源抵押货款时,干部认为需要的占80%。不需要的占10%,无所谓的占10%。两者认识基本一致,同样足以说明森林资源抵押货款是林农和林业发展所必需。就不同地域而言,山区县76%的林农希望能抵押货款。16%的农户无所谓,只有8%的农户不希望抵押货款;丘陵、平原县中,58%的农户希望能抵押货款,37%的农户无所谓。只有5%的农户不希望抵押货款。山区与丘陵平原县比较,农户希望森林抵押货款人数比率相差18%,说明山区更希望能开展林业抵押贷款。这与干部调查判断基本一致:在山区县调查,林业和乡村干部认为当地森林抵押货款需求旺盛的占37%,一般的占46%,很少的占15%;而在丘陵平原县调查,当地林业干部认为森林抵押货款需求旺盛的占11%。一般的占67%,很少的占22%。以上结论说明,森林资源抵押贷款的重点应放在山区林区。

3.3林农从事林业经营风险调查分析

从事林业会面临着各种自然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政策风险。但林农真正最担心的风险是什么呢?最害怕的事一般是风险最大的事。调查组设计了“您经营林业最怕的是什么?”让林农问答。在229户调查农户中,227户回答了该问题,其中:怕政策不稳(A)的132票,怕不赚钱(B)的45票,怕发火灾、病虫害(C)的93票,怕林木被偷盗(D)的37票,其它(E)的4票;分别占有效票的58%、20%、41%、16%和2%。分区域统计表明:山区村农户63%的人怕政策不稳、17%的人怕不赚钱、40%的人怕发生火灾和病虫害、23%的人怕林木被偷盗;而在丘陵平原地区51%的人怕政策不稳、24%的人怕不赚钱、42%的人怕发生火灾和病虫害、7%的人怕林木被偷盗。两者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山区农户依靠山林生存,更担心林业政策的稳定性;而丘陵平原地区由于农业生产用火多,防火意识不强。更担心发生山林火灾(图3)。

调查结果表明。从事林业最大的风险是政策风险,其次是火灾、病虫害风险,再次是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调查结果揭示一个事实,因林业生产周期长,政策稳定性是关键,“三防”建设是重点。经济效益是动因。因此,制定有利于林业发展政策,特别是产权政策长期稳定,同时组建有效率的“三防”体系,是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3.4森林资源保险意愿调查分析

林业经营风险大,林农是否有林业保险需求呢?在问到林农“您是否希望实行森林资源保险?”时,希望实行森林资源保险占调查户数的71%,无所谓的占21%,不希望实行保险的占8%,可见林农有森林资源保险的潜在需求。在山区,农户希望实行森林资源保险的71%,无所谓的占17%,不希望实行保险的占11%;在丘陵平原乡村,农户希望实行森林资源保险的71%,无所谓的占26%,不希望实行保险的占3%。从调查结果看,农户实行森林资源保险的意愿在不同地区变幅很小。

在林业部门干部、技术人员、乡村干部调查的180人中有171人进行了问卷回答,认为有森林保险必要的有127人,不必要的16人,无所谓的28人,分别占总人数的75%、9%、16%。同样可以说明森林保险的必要性。

3.5法律咨询服务调查分析

林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或者农业,除林木生长周期长等本身特征外。它的外部经济性很强,涉及到国土安全、国际生态环境、人类生存、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当今全球关注与参与的热点领域。同时,务林不同于务农,林业上的造林整地、抚育间伐、防火防虫、采伐运输都要受到林业法律的诸多刚性约束。林农只有了解林业法律法规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才能既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且不至侵犯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而林农不可能全面熟悉有关林业政策法律知识。因此,需要在普法的基础上开展林业政策法律咨询服务。那么服务需求到底如何?对林业部门、乡村干部和林农的调查表明,林农迫切需要政策法律咨询服务的占30%,需要的占69%,二者合计人数比例达99%。其中,山区林农迫切需要政策法律咨询服务的占33%,需要的占66%;而丘陵平原农民迫切需要的占21%。需要的占77%。山区林农需要政策法律咨询服务显得更为迫切。

当问到林农“您觉得法律对林农来说有没有帮助?”时。回答很有帮助的占53%,有一定帮助40%,没有帮助的占7%。在山区乡村,法律对林农很有帮助的占55%,有一定帮助34%,没有帮助的占11%。在丘陵平原乡村,法律对林农很有帮助的占49%,有一定帮助49%,没有帮助的占2%。两者在法律的运用方面没有表现明显的差别。

因此,开展林业政策法律咨询服务是林农经营林业的需要。也是促进林业发展、维护林区稳定、达到森林资源增长的重要途径和基本内容。

3.6林业科技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调研中。在问到“您是否希望有人对您进行林业科技指导?”时。87%的农户需要林业科技指导,13%的农户无所谓。而没有农户回答不需要林业科技指导。林业和乡村干部也认为: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迫切需要的占36%,需要的占6o%,共占人数的96%。不需要和不知道的仅占4%。

调研统计中还发现,林农最缺的林业实用技术是毛竹培育技术、果树培育技术、用材林丰产培育技术和茶叶栽培技术。而现有的林业技术从何而来?问卷统计表明:22%的人是祖辈传下来的(A),16%的人从当地能人处学来的(B),14%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获得的(C),13%的人是技术人员推广得到的(C),20%的人是林业技术培训获得的(E),15%的人是从学校(F)和其它途径(G)获得的(见图4)。

以上调研说明,林业科技服务体系还没有真正有效运行起来,林业科技推广部门、林业院校、林业科研院所等还未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以满足基层和林农对林业科技日益增长的需求。

3.7社会中介服务调查结果分析

林业社会中介服务包括森林资产评估、木竹检量服务、调查设计等可市场化的领域,是林业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对于森林资产评估需求而言,在调研中,林业部门、乡村干部认为林农迫切需要的占25%。需要的占68%,共占总人数的93%。分区统计结果显示:在山区县,认为迫切需要的占29%,需要的占67%。合计占总人数的96%;在丘陵平原县,认为迫切需要的占15%,需要的占68%,合计占总人数的83%。而对木竹检量服务需求而言。认为迫切需要20%。需要的占71%。合计占总人数的91%。分区统计结果是:在山区县,认为迫切需要的占24%,需要的占69%。合计占总人数的93%;在丘陵平原县,认为迫切需要的占11%,需要的占76%,合计占总人数的87%。

以上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总体上林业社会中介服务的需求是旺盛的,但区域不同森林资产评估需求不完全一致,山区的需求比丘陵平原更旺盛。因此,在山林分户经营后,由于股份合作经营、家庭联合经营等经营形式日益多样化,森林资源产权流转速度加快。森林资源抵押贷款在逐步推行,专业技术性强的中介服务需求必然日益旺盛。

3.8林业产权交易机构需求意向调查分析

第2篇

论文摘要 从林业生态建设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两方面分析了怀宁县林业生态建设现状,提出了怀宁县林业生态建设的奋斗目标及发展对策,以期更好地推动怀宁县林业生态建设。

1怀宁县林业生态建设现状

1.1林业生态建设成就

建国以来,怀宁人民为林业生态建设作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明显成绩。特别是1989年以来,先后实施了“五年消灭荒山、八年绿化怀宁”、林业二次创业、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3大工程,开展了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平原绿化、自然保护区及湿地保护区建设、万里绿色长廊工程、兴林抑螺、世界银行贷款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于1992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消灭成片宜林荒山目标,1995年实现平原绿化,1997年实现绿化怀宁目标。19年来,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万公顷,人工造林2.4万公顷,飞播造林0.3万公顷,封山育林1.21万公顷。全县连续13年实现森林面积、蓄积双增长,森林覆盖率上升到41.3%,有林地面积达到5.4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57万立方米。初步建成了点、线、面结合,网、带、片相连的森林生态系统,林业生态建设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1.2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一是森林分布不均。全县有林地5.4万公顷,主要分布于山区乡镇,其中石镜、江镇、洪镇、腊树、雷埠5个乡镇有林地4.2万公顷,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78%。二是经济林比重低。全县经济林0.82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15%。三是树种结构单一。现有林针叶树多、阔叶树少,全县松林面积达3.68万公顷,其中马尾松林2.66多万公顷。天然林消失殆尽,天然次生林少,人工林比重大。人工林以马尾松、湿地松、意杨为主,树种单一,混交林比重只有10%。松毛虫周期性大发生,经济林及杨树病虫害较严重。四是林龄结构不理想。中幼林多、成熟林少,全县用材林中中幼林面积2.481万公顷,占用材林总面积2.634万公顷的94%,可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只有220hm2,不足1%。

1.2.2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突出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4.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9%;年流失水土200万立方米以上。洪涝灾害呈现频率上升、受灾率上升、损失扩大的趋势。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由于森林的破坏,地表径流加快,降水很快通过江河流失,干旱已成为制约丘陵地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瓶颈。水体质量恶化的局面日益突显。由于泥沙淤积,致使江河、湖泊、水库水量下降,影响了水利设施效能的发挥。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生态系统正在遭受破坏,局部湖底已呈“荒漠化”状态,水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受到威胁。森林的破坏及人工造林中单调的模式和不合理的整地方式,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1.2.3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怀宁以木材为原料的中小企业发展较快,全县现有各类木质原料加工企业100多家,年森林消耗量约5万立方米。省市“十五”重点争取的安庆市大纸浆项目年木材需求量为159万立方米,与现有森林年生长量之间存在较大缺口。乱砍滥伐森林、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国家粮食政策和土地政策调整后,各类开发建设侵占林地的压力增大、人民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降低,无疑会制约生态建设后劲。

2怀宁县林业生态建设的奋斗目标

用15年时间,初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使林业生态建设与安庆生态市建设相协调。动员全社会力量,依靠科学技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强综合治理力度,建成一批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工程,切实扭转生态环境边治理边破坏的势头;使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治理,使适宜绿化的地区植树种草,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5%;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实现山川秀美。

3林业生态建设对策

3.1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

围绕2大体系建设,着力抓好10大工程:一是继续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二是继续实施好4大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即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绿色长廊工程、平原绿化工程、大型水库和湖泊周围的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三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着力推进森林和湿地2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四是生态县建设和生态示范区建设;五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六是扎实推进森林分类经营;七是实施好原料林基地建设工程;八是经济林致富工程,重点抓好板栗致富工程和竹业致富工程;九是山区综合开发;十是“4342”绿化工程,即“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地)、“三滩”(江滩、河滩、湖滩)、“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地旁)、“两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绿化。

3.2依法保护和加强林业生态建设

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和生态观念。开展林区治安综合治理,坚决打击乱砍滥伐、乱捕滥猎行为。严格木材采伐、运输和经营管理,开展蛙、蛇和林地专项治理。切实保护好天然次生林、林地和湿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研究制订经济发展规划时,要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建设;在经济开发和项目建设中,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考虑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评估报告,安排相应建设内容。

3.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成效

宣传和普及植树种草、水土保持、生态农业等方面的科技知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人才的培养;完善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科技推广、信息服务体系;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提高设计水平;改善技术装备;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根粉、节水灌溉、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切实依靠科技进步,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森林整体效能。

第3篇

论文关键词: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经济评估

 

一.建设项目环境的经济评估现状

环境影响评价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但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存在一些问题。目前的现状是,环境影响评价仅仅通过影响项目投资额来作用于建设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对于项目建成之后运行期间,由环境影响产生的成本费用如排污收费、排污交易许可证收费、环境税等并没有在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阶段作为影响项目可行性因素考虑进来,深入研究分析。

1.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环评性质界定不明确

在项目立项论证的前期工作中,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估应该是一个决定其是否可行的关键因素。但是,在现有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只被列为一个普通的参考项。环境影响评价在决定项目是否可行方面到底发挥多大的影响力? 目前的实践中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很大的模糊。很明显,在分析项目对未来环境的影响时,如果技术上不能达标,则该项目不具有可行性;或者污染治理成本以及运行费用太高,也会导致该项目整体上不可行。但是,建设项目所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环评的约束力只停留在反映项目对环境造成的一般影响及相应的治理措施。

(2)环境成本分析缺失

原则上环境评估须包括环境成本效益分析,即通过项目的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比较不同方案的优先性,或者计算出项目实施后的环境污染经济损失, 以判断项目环境影响的可承受性和项目的可行性。虽然我国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早已起步,环境影响制度已经实施了近20 年,但是项目环境影响的经济分析始终是个薄弱环节。虽然评价内容也列入了环境影响的经济分析,然而由于缺乏经济分析的标准方法和参数,实际上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对于项目建成之后运行期间,由环境影响产生的成本费用,现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都对此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项成本费用是项目现金流的组成部分,会对项目的可行性产生很大的影响,不考虑、不计入这个数字,严重地弱化了可行性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

2.项目可研中环境影响经济评估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现有的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中一般从项目本身角度进行财务性分析,而项目的环境影响由环保部门进行,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估在可行性研究中几乎流于形式中国学术期刊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而没有考虑因环境影响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和费用的评价模式,忽略了环境经济外部性,不利于做出正确的项目决策。

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时期的中国,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解决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毕业论文题目,我国较早建立了投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应该包括“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但是,目前我国并没有制定出环境影响的经济量化分析的实施细则或技术导则。根据有关研究,环境影响的经济量化分析对完善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通过把环境效益、环境损害和环境保护费用纳入投资项目的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的框架体系之中,有助于实现经济分析所强调的核心效率目标,即要求以最低的成本来实现最优的政策目标。

二.建设项目环境经济评估案例研究

1.案例描述

(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巫溪县300吨野生松籽加工生产扩建项目

建设性质:扩建

建设地点:重庆市巫溪县尖山镇大包村(原黄泥村)

(2)产品方案

本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加工松籽2250吨和年产松仁 450吨目标,满足重庆周边及国内外市场对天然野生松仁产品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充分利用、挖掘现有的基础生产条件和加工规模,在已有的松籽加工生产线基础上实现设备升级、加大研发力度、改善生产环境,购置包括松籽加工、松仁烘烤、松籽烘干、松仁脱红皮、松仁自动拣选等5套设备和运输车3辆;完成技术转让的引进;完成工厂绿化、给排水等基础设施的改善。

(3)项目效益

经济效益: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项目增量销售收入3600万元,增量净利润235.67万元,增量投资利润率22.75%,增量财务净现值1387.78万元,增量财务内部收益率41.42%,增量投资回收期3.87年。

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建设可直接带动当地农户5800户,2300户农户间接受益,安置农业就业人口200人。农户年均收入增加0.5965万元,人均增收0.376万元。对完善农副产品产业链条,提升种植业和加工产业比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生态效益:本项目建设实现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发挥林业建设的生态与经济、社会三大综合效益的结合毕业论文题目,有助于“森林重庆”目标在巫溪的实现。

(4)环境评估

环境影响:该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为项目施工中和项目建成后所形成的废水、固体废弃物、废气和设备产生的噪音等,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开发利用野生松籽,可以提高林业附加值;有效避免成熟松塔落地发芽生长,造成树林过于密集,影响林木正常生长;有利于实现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促进林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治理措施:该项目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项目在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水和交付使用后产生的废水,基本上不含有对环境污染的有害化学物质;拟收集、处理后排入尖山镇市政工程管网;在施工过程中做好临时的排水沟渠,采取可行有效的施工方案;项目建成后营运期间垃圾或废弃物送至处理场予以填埋处理或回收站循环利用;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废气也会较少;在项目建成后,也会严格按照《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Ⅲ类标准,即:昼65dB,夜55dB。项目建设严格执行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在工程建设后期会有计划的恢复。

环境影响评价及审批:经项目区环保部门综合论证认为,该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重庆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加工厂选址合理,污染治理措施可行,污染物能达标排放。对于环境的影响在相关规定许可范围内,同意建设该项目。

2.案例解析

案例简介中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涵盖建设名称、性质、地点、规模、技术方案、建设期限、投资结构、资金来源等,此外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还要做项目的建设背景、基础条件、市场风险收益分析、项目组织管理、投资估算、财务评估和社会效益方面的分析研究。而项目环境评估是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的一个环节。

案例中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估是从环境影响、环境治理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及审批等三个角度展开,环境影响部分只是针对项目施工中和项目建成后所形成的废水、固体废弃物、废气和设备产生的噪音等,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影响进行定性描述和分析。并提出若干一般性的措施,集中在项目施工方案及项目建成后营运期间垃圾或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等。但是毕业论文题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定量指标体系并没有建立,更谈不上实施过程中的操作性强弱问题。

如果项目方案的环境影响不能以货币价值的形式予以量化,就无法采用基于费用和效益量化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无法计算诸如经济净现值、经济内部收益率等经济评价指标,对各方案的经济费用和效益进行分析和比较以确定项目的取舍,因而也就无法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对项目建设方案进行经济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应借助于经济费用效果分析方法,对效益不能货币量化的环境影响效果进行定量分析。

三.结论与对策

通过以上对建设项目环境经济评估现状问题的总结分析,在案例剖析的基础上可得出如下结论与启示:现行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环境成本效益分析的缺失忽视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可行性因素的影响力, 忽略了项目建成之后运行期间由环境影响产生的成本费用,国家在税费征收管理的内容和标准方面有很多空白等。

针对这一现状,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纳入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估是亟需且必要的。如何有效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估不仅是环保观念的问题,更是制度设计的问题,尤其是现实可操作性问题中国学术期刊网。关于现实可操作性,本文提出“路径可行性”,这种“路径可行性”首先体现在项目环境经济评估的应用条件界定和使用方法的选择上。

1.项目环境经济评估的应用条件

经济费用效果分析是指当用于分析的资金有限、信息有限,难以用货币形式计算效益时,可以不考虑效益,只估算所有备选方案的费用,选择费用最小或在一定费用水平下效果最好的方寒。费用效果分析主要用于互斥建设方案的比选。环境所提供的物品和服务的效益无市场交易条件,很难用货币价值估算出来。当这些物品或服务的损失不可逆时,最优的选择就是选取某种方案,使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损失最小化。经济费用效果分析的应用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l)待评价的方案数目不得少于两个毕业论文题目,并且是互斥方案。 (2)待评价的方案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目的。如果待评价的各个方案追求的目标不一致,各个方案就没有可比性,费用效果指标也就失去了意义。(3)各方案的费用采用货币单位计算,效果采用非货币的同一单位计算。

2.项目环境经济评估的方法选择

常用的环境成本计算方法包括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恢复和防护费用法、影子工程法、人力资本法等。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按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价值作为计算基础;第二类是以污染后果的消除与损失补救的成本作为计算的基础;第三类是以建设项目的环保设施投资及运行费用作为计算基础。第一类计算基础为众多专家学者所接受,认为其最合乎经济学原理,主要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环境成本的计量;第三类指标主要针对建设项目的环保设施投入量进行的,技术上最可行,信息处理量不大。综合对比,第一类的环境的损害价值与第三类建设项目的环保投入,在操作上最可行。由于相同的投入所带来的环境效益的不同和消除环境不良影响的成本差异的巨大,所以在项目可行性的论证中容易造成决策重点偏差,影响决策质量。而环境的影响有四大类:生产力、选择价值、健康和舒适性,所以在可行性研究的操作中,可根据项目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环境成本的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1]张一驰、冯良华.环境影响评价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经济影响分析.林业建设.2007.2

[2]李开孟.投资项目环境影响经济分析的必要性.中国工程咨询.2008.1

[3]李佳、吴军年.建设项目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指标体系建立.2007.10

[4]张群、荀志远.考虑环境成本的项目经济分析方法.决策参考.2005.10

[5]付家骥.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第4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评估;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1-0060-02

长期以来,实验教学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中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够[1]。进入“十二五”期间,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从不同角度,强调了包括实验教学在内的实践教学的重要性。2012年,教育部、等七部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2013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明确对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进行评估,通过审核评估加强政府对高等学校的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全面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验教学作为高校学生参与面最广的教学形式,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加强实践教学评估,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开展实验教学各个环节的建设,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开展实验教学评估是全面提高本科教学

质量的重要环节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国家加强教育宏观管理,督促学校办好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2-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强调,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实验教学不再处于教学的从属地位,国家已经把加强实验教学从战略的高度,提升至促进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高度。每年教育部划拨给各个高校的实验室修购专项经费逐步提高,实验室管理逐步完善。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已经逐步深入人心,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的重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全面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然而,即便是在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仍难以完全满足社会需要。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大学培养的人才往往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必要的动手实践能力。东北林业大学制定了《东北林业大学全面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实施方案》,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并对实验课程、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质量测评;制定实验、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开展实验教学评估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展实验教学评估是新时期高校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

教育部以教高〔2012〕4号印发的《意见》中的第一条就是坚持内涵式发展。在国家第一阶段实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2004〕21号)中要求,对实验室建设有着明确的评估指标。从2004年颁布的这个评估方案,可以看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不但对实验教学有着明确细致的要求,而且所有的要求都聚焦在本科教学上。近几年,教育部相继印发《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等多个文件,强调了对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估。新的评估文件并没有对实验教学提出具体的标准。但是从国家层面的指导思想来看,审核评估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新形势下,总结已有评估经验,提出的新型评估模式。《东北林业大学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因此,新的实验教学评估已经是各个高校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

三、开展实验教学评估是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

评估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要强调本科教学是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是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评估的种类,根据教学环节的差别,评价目标也各有所需。《意见》明确提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因此实践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密不可分。《意见》中还要求高校制定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办法,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大力开展创新师资培养培训,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体系,一般应包括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学科竞赛)、各类社会实践、实践创新平台等。高校应强化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东北林业大学不断整合现有实验教学内容,建设反映课程体系的基础性实验、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设计性和创新性科研项目,形成了底层支撑、上层引领、顶层示范辐射的三级实验教学示范平台。实验教学评估会进一步规范实验教学管理,加强实验室基本建设,提升教师实验教学能力,从而逐步完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体系。

四、开展实验教学评估是本科教学质量保障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加强实验室基本建设;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评估目的是要强调本科教学是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评估是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是贯彻规划纲要,推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的基础性工作。现阶段,东北林业大学已经形成了教学质量“七维”的评估体系,即从院部工作状态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实验教学评估、实习教学评估、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估等七个方面评估课程教学质量。七个维度相辅相成,覆盖了涉及教学工作的各主要群体,克服单方面评价的局限性。东北林业大学开展实验教学评估,客观地评价实验教学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强化实验教学管理意识和质量意识,推动实验室建设科学有序地进行,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课教师的业务素质,使实验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不断提升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同时根据《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对实验教学质量开展网上评估,东北林业大学对每学期的实验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的得分,教务处将予以公布,并及时向相关学院(部)反馈评估结果。

五、开展实验教学评估是提升实验教师教学

能力的必要手段

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是学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4-5]。学校坚持长期进修、短期培训、专项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和网络培训等五个方面的教师培训体系。同时,东北林业大学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构建了学校、学院(部)和基层教学组织“三位一体”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体系。针对各教学单位的一些实验教师教学能力水平不足的问题,各教学单位制订了明确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制定鼓励和支持教师进修政策,并与教师岗位聘任相结合;特别要加强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着力增强基层教学组织活力,探索多种基层教学组织形式,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实验教师队伍。

六、开展实验教学评估是规范实验教学管理的重要途径

为加强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各项管理工作,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增强实验室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东北林业大学根据原试行文件的运行情况,全面修订了《东北林业大学实验室工作管理条例》、《东北林业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东北林业大学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东北林业大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文件,同时制定了《东北林业大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不断整合资源、规范管理,不断完善实验考核的方式、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技能考核,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开展实验设备、实验方法、实验技术的改革,逐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实验教学评估并不是全新的工作,虽然很多高校一直在做,但是一直缺乏深度和有效的科学性。随着我们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学评估应该常态化、科学化、规范化,并不断拓展评估内容。未来实验教学评估将会朝着开展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教师教学、教学效果、学生发展、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和对外服务等的综合评估的方向发展。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的作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耀刚.巩固本科教学评估成果,保障高校实验教学质 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9).

[2]裴艳阳,符纯华.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促进实验 室建设[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

[3]郭楠.绩效管理体系下高校教学设备配置问题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09.

第5篇

论文摘要:分析了进行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意义,介绍了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方法、步骤,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应用水平、信息化效果等3个方面入手,比较全面科学地提出了评价一个林业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数学方法为其建立评价模型。利用该体系可科学地评价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为正确指导林业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所谓林业企业信息化是林业企业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提高效益和发展能力,应用信息技术,再造企业的变革过程,是信息技术从一般业务应用向业务核心渗透的过程,是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的过程,是林业企业在基础设施、技术应用、结构调整、资源拓展、管理制度等方面向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也是提高经济主体活力,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能力,最终在国民经济中实现林业企业的现代化转变的过程。

林业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其建设过程中会不断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不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和解决,可以认为林业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评价和完善的过程,因此,准确客观地评价林业信息化必须依靠评价体系。

1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

1.1评价方法

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主要采用标杆管理法。标杆管理是一个系统的、持续性的评估过程,通过不断地将企业流程与居领先地位的企业相比较,以获得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绩效的信息。通俗地说,标杆管理就是一个确立具体先进榜样,解剖其各个指标,不断向其学习,发现并解决企业自身的问题,最终赶上和超过它的一个持续渐进的学习、变革和创新过程。在标杆管理实施过程中,首先要确立标杆,标杆分为标杆企业和标杆值两种,其中标杆企业是指在同地区、同规模、相同发展阶段情况下与其他同类企业相比,在信息化效益相关指标数据方面有典型特征意义的企业,作为标杆库的成员,用来构造标杆值表。而标杆值是专家组根据一组标杆企业的信息化参数值综合确定的。

在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中,这两种标杆都要确立。标杆值的采用主要是设立参照基准,用于林业企业确定自身的信息化水平高低。标杆企业的确立则是为被测企业提供对比参照,便于其将具体指标与之对比,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发现企业自身问题,为其今后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

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标杆的确立应由林业主管部门主持,并定期或不定期更新的,以逐步改进测评精确度和不断反映信息化水平的整体进步。由于林业企业性质不同,地区间的不均衡,因此,应设立地区、行业两级标杆,便于企业确定自身在本地区、本行业中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改进提高;同时应根据企业性质不同,按类型分别设置标杆,如设置营林型企业标杆和生产型企业标杆,便于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评价。

1.2水平评价步骤

评价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保证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

筹备阶段:明确评价目的要求,选择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综合评价组。

准备阶段:主要是收集有关资料、分析评价工作的工作量大小并做出相应的评价预算。数据获取方式的设计包括统计资料、问卷调查、普查数据、实测数据等方式。

数据收集阶段;确定调查方法和调查群体,采集评价所需数据,对数据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评价阶段:按指标体系对数据进行计算评价,组织专家对权重予以确定、并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

总结阶段:根据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提交相应的综合评价报告,指出不足之处和整改意见,并由有关部门公布评价结果。

2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标杆管理实施过程中,不论是标杆的确立还是林业企业自身评测都需要一个指标体系。以提供评测的具体参数标准,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指标体系。由于信息化过程涉及诸多方面。所以需要根据林业企业的特点,从不同的侧面和层次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对信息化发展进行客观的定量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以确保信息化目标的实现。同时.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体系也是一个建设指导的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一方面对其实施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使企业了解其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和水平。并与企业的既定目标对比,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为下一阶段的建设确定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总结经验和教训.并结合新情况,根据企业的新目标和新业务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相应的调整。

2002年10月9日,信息产业部出台了《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为我国企业对自身信息化水平评价提供了标准。但该标准是一套通用型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方案,不完全适用于林业行业,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适用于林业信息化评价的指标体系。

建立林业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必须以信息化的基本规律和林业自身特点和规律为基础,关注信息化要素的特点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评价信息系统状态的指标集合。这种指标集合是相关指标的有机组合,可对复杂系统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

2. 1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必须以信息经济学理论和统计学理论为依据,结合林业企业的特点,借鉴已公布的国家信息化指标和国际上比较通用的信息化测度的理论和方法,如波拉特方法和信息指数化方法,提出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②客观性原则:由于评价的结果将直接影响着决策,因此需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其中定量分析是准确评价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关键。

③差异性原则由于林业企业具有与其他行业企业不同的特点,而且林业企业自身的规模、性质也各不相同.导致了信息、化目标和标准也各不相同.所以设汁评价指标时.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衡量,尤其是指标权重的设定要有针对性,以反映出不同的情况。

④可操作性原则:即要求所选取的指标应该尽量与林业企业现有数据衔接,指标含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

⑤简约性原则:即要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所选指标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指标之间的逻辑关联要强,但各指标间应保持相对独立,不应有明显的包容关系。

⑥前瞻性原则: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即不仅可在时间上延续,而且可以在内容上拓展,以便于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进行连续评价。

⑦导向性原则:由于评价体系具有建设指导的意义,因此应能够引导企业按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开展信息化工作,以避免浪费、走弯路等现象的出现。

⑧动态性原则:林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相应的指标体系也应具有动态性,以便准确地反映出信息化水平的实际状况。

2. 2林业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林业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指标和定性评价指标两部分.其中定量评价指标主要对林业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价,定性评价指标则是对林业企业信息化所达到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为2个层次,共6大类31个指标(见表1)。

3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

由于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定性指标,因此可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3.1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是对每个指标在整个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的数量表示。权重确定合理与否对综合评价结果和评价质量将产生决定性影响。由于林业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庞大。因此可采用层次分析法(AHP)。

选取两组相关领域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权威专家,其中一组专家根据各指标在林业企业信息化中的重要程度,确定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另外一组专家根据各指标在企业信息化中的重要程度,对各指标按百分制进行赋值,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综合两组专家的意见,初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组织专家研讨会,最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3.2林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计算

将各参数与标杆库中对应参数比较,可以得到一系列标准得分,其计算公式为:

尸‘二V /S.,

式中:尸:—第i项指标标准化得分;

V—第i项参数统计得分;

S—标杆库中对应参数标准值。

将计算出的标准得分加权处理,则可得到该企业的信息化指数,计算公式为:

S,二艺p:·W,

式中:5,—信息化指数;

尸:—第i项指标标准化得分;

吼—第i项指标的权重。

第6篇

论文摘要:林业GIS教育是现代林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理工类GIS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行业GIS教育,有着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在简要回顾我国GIS教育和林业GIS教育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林业GIS教育的发展特点,即GIS技术的应用和理工科院校GIS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林业UIS教育的发展,层次化、规模化的林业UIS教育逐步形成;指出目前林业GIS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GIS人才培养水平参差不齐、林业GIS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GIS相关课程的设置不尽合理、教学条件较差和教学方法比较落后等。针对林业GIS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包括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保证林业UIS教育的质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业界叶林业GIS教育的重视程度;结合专业特点,合理设置GIS相关课程;改善教学条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指收集、管理、操作、分析和显示空间数据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我国GIS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20世纪70年代的起步阶段、80年代的准备阶段、90年代的发展与产业化阶段。目前,GIS已经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农作物调查与估产、交通、能源、通讯、地图测绘、林业、房地产开发、自然灾害的监测与评估、金融、保险、石油与天然气、军事、犯罪分析、运输与导航,110报警系统、公共汽车调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一大批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被开发成功,如GeoSTAR. CityStar. MapGIS. Supermap等。

伴随着GIS技术的发展,GIS教育也蓬勃开展起来。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150多所高校开设了GIS专业。在GIS教育中,林业GIS教育是发展比较慢的领域;而且由于地域经济条件、师资力量等原因,林业GIS教育的发展并不平衡,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发展快,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发展快。

一、我国林业GIS教育的发展历史

随着GIS技术的发展,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于是我国的GIS高等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起步,并迅速发展起来。1988年,第1个专门培养GIS人才的本科专业在武汉开始招生;1989年,大陆第1本GIS教材《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黄杏元教授编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3年,第1个GIS硕士专业在武汉开始招生;1994年,中国“GIS协会”成立,同时成立了“教育与科普专业委员会”;1997年,我国正式在地理学和测绘学2个一级学科下分别设立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二级学科,并开始相关博士点和硕士点的申报和招生;1998年,教育部对高校的本科专业进行调整,把原来的504个专业调整为249个,但仍在原地理类专业中增设了地理信息系统理学本科专业。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能够培养本科生、硕士、博士、博士后及留学生的完整的GIS高等教育体系。

林业行业是应用GIS比较早且比较广泛的领域。林业科技工作者从事林业GIS工作,既要掌握GIS知识,又要掌握林业专业知识;否则,将不能有效地把GIS技术与林业科研和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也不可能使GIS技术在林业生产、科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林业GIS教育承担起培养林业GIS开发、应用和技术推广专门人才的任务。林业GIS教育是随着理工类GIS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目前,虽然全国几所高等农林院校开展林业GIS教育的方式不同,但是GIS相关课程的地位已经在林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显现出来。例如,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于2004年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叫;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也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而且“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南京林业大学开设了“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和“遥感与GIS”课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在林学专业开设了“GIS与 GPS导论”课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这都充分证明了林业GIS教育在现代林业教育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二、我国林业GIS教育的发展特点

(一)GIS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林业GIS教育的发展

GIS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GIS在林业森林资源管理、病虫害防治、造林规划设计、城市林业等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林业行业对GIS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林业教育部门必须紧跟GIS的发展趋势,培养大量不同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此外,“数字地球”“数字中国”和“数字林业”等观点的提出,也势必推动林业GIS教育的发展。

(二)理工科院校GIS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林业GIS教育的发展

迅速发展起来的理工类院校GIS教育,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GIS专门人才;其中一些GIS专门人才通过对林业专业的接触和学习,又逐渐成为林业GIS教育的骨干力量,有些甚至成为林业行业培养林业GIS技术人才的教育专家。同时,高等林业院校或相关研究所也派出具有相关GIS基础知识(计算机、地理学、测绘学等知识)和林业专业知识的人才,到理工科院校的GIS专业学习和深造,从而培养了一批从事林业GIS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加快了林业GIS教育的发展步伐。

(三)层次化、规模化的林业GIS教育逐步形成

目前,我国的高等林业GIS教育已形成了层次化、规模化的发展格局。高等林业GIS专门人才的培养单位涉及农业大学、林业大学和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相关的林业研究所;依托的专业有林学、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等,同时也依托于相关的林业科研项目。高等林业GIS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主要是林学学科与理工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层次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以及各级GIS技术人才培训。

三、我国林业GIS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GIS人才培养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各类林业GIS人才培养单位的教学水平、教学条件不同,所以林业GIS人才培养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单位培养的林业GIS人才不尽如人意、名不符实。从毕业生就业需求的角度看,林业人才市场上出现了对林业GIS方向毕业生的需求增加而毕业生的相应能力偏低的矛盾现象。这给人才培养单位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林业GIS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

在高等林业GIS教育方面,虽然我国大多数高等林业院校都开设了GIS专业或GIS相关课程,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林业GIS技术应用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林业GIS教育的普及程度远远比不上发达国家。1994年,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专门成立了教育与科普专业委员会,旨在推动我国的GIS教育(包括林业GIS教育)、培训、科普工作以及与国际GIS业界的交流。但是,目前高等林业院校对GIS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从而影响了林业GIS教育的快速发展,甚至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机。

(三)GIS相关课程的设置不尽合理

1.课程的先后顺序不合理

GIS所处理和表达的数据对象是地理空间数据,而地理空间数据具有几何图形和属性特征。其中,图形数据一般采用专用格式进行表达和存储,而属性数据大多采用商品化RDMS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GIS课程之前,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包括多种空间数据的采集手段(如普通测量学、GPS、林业遥感等)、制图方法(如地图学、计算机制图等)、软件知识(如软件设计基础、程序设计语言等)、数据库和数据结构等基础知识。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合理安排GIS相关课程的先后顺序,否则很难保证GIS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

2.课程的教学时数不合理

有的高等林业院校将GIS相关课程的教学时数设置为30学时,而且理论学时多、实验学时少,这种情况远远不能满足林业生产单位对林业GIS人才的要求。GIS课程作为“数字林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支撑课程,其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时数的设置应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应保证有足够的教学时数。

(四)教学条件较差,教学方法比较落后

目前,有些高等农林院校还没有专门的林业GIS课程实验室,经常将其与一般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室混为一谈。这就造成GIS相关课程与其他计算机课程竞争教学资源,从而导致GIS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减少、教学管理不方便、教学成果难以持久保存。这进而使林业GIS教育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此外,林业GIS相关课程的实践性特点非常强。但是,由于林业GIS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大多数课程仍然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没有开设足够的实践课程,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四、改进和加强林业GIS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保证林业GIS教育的质量

为了提高林业GIS教育教学水平,一是应该加强高等院校中GIS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切实培养一批业务精通、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对非GIS专业毕业的教师,还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其对GIS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政策,规范GIS教育市场,对有条件开展GIS教育的单位和部门颁发资格证,对无条件开展GIS教育的单位应取消其办学资格。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业界对林业GIS教育的重视程度

充分利用林业行业的宣传媒体,如报纸、杂志、网络等,宣传林业GIS教育在推动林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业界对林业GIS教育的认识水平。同时,充分发挥中国林学会林业计算机信息分会等GIS应用分会的作用,在每年召开林业计算机信息分会年会之际,加大林业GIS教育的宣传力度,多展示GIS应用于林业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从而推动林业GIS教育的发展。

(三)结合专业特点,合理设置GIS相关课程

高等林业院校是开展林业GIS教育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养林业GIS技术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因此,高等林业院校要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认真研究教学计划,确定GIS相关课程的开设目录和相应的教学时数以及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等;要制定科学合理的GIS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使学生以充分掌握GIS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标。特别是没有GIS专业的教学单位,如果要开设GIS相关课程,尤要慎重,应充分考虑开设GIS相关课程所需要的师资条件和教学硬件条件,不能盲目开设。

(四)改善教学条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学条件包括师资力量、实验条件、教学手段等。林业GIS课程教学对实验条件的要求不仅是一般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室,还要求有专门的实验室,即GIS实验室;同时,还要求配备性能比较高的计算机、空间数据输人输出设备(如扫描仪、绘图仪等)和优质的GIS操作平台。因此,高等林业院校要发展林业GIS教育,在具有合格的师资队伍的前提下,还要加大投资力度,建立专门的、开放的林业GIS教学实验室。

(五)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7篇

关键词: 高校教学质量 影响因素 评估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步入了发展的快轨道,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使得高校师资队伍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这就必然会对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如何做到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与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已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1]。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作为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依据教育目标,通过科学手段对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作出定性分析的过程,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才能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才能为高校教学质量改进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此,高校教育质量评估方法与理论研究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国家层面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日臻完善,但学校内部自我主动评估的意识仍然很差,致使学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开展的不够理想[2-4]。本文从学校、院系、课程和教师教学四个层面探讨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因素,找出其中的关键环节,遵循高等学校自身的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按照教学规律,通过对教学目标及任务的分析,确定比较具体的衡量标准,建立系统、科学、可操作的评估体系,引导学校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校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

对一所高校来说,学校办学理念、教学基础和师资队伍施建设、人才培养计划和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制度、生源质量、教学效果及学校育人环境都将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办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对找准学校自身定位和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对办好一所大学的作用不容忽视。持续增长的教学经费投入、设施先进齐全的教室和实验室、藏有大量图书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图书馆、完善稳定的实习基地及合理科学的教学资源配置和运行机制构成的教学条件是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是培养高水平合格人才的关键,教学团队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科结构应该合理。人才培养计划是开展和组织教学工作的基本纲领,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就是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体现专业特色,同时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社会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来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课程体系的设计应该保持稳定但要不断创新[5-6]。实践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课时应保持足够的比例,应该有能够满足学生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需要的开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教学改革是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本手段,教学改革应该有总体规划,目标应该明确,措施应该可行。教学管理是规范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必要保证,管理手段应该先进、科学、规范,管理人员队伍应结构合理,管理制度应健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生源质量是影响大学教学质量的内因,一个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坚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大学生才能得到社会认可,此外,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院系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

作为大学教学管理的主体,进行院系教学质量评估是高校教学评估的核心工作,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估结果最终都是以学院教学评估结果为基础,由于各个院系的学科特点、教学活动实施条件及学生素质各不相同,因此只有充分考虑学院的教学特点才能达到院系教学评估的目的。一般来说,影响院系教学质量因素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质量、课程质量、专业质量及教学工作质量四个方面。教师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堂教学、实习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等环节,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都会影响院系的教学质量。影响课程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队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条件、教学过程及课程教研教改等因素。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与专业相关的人是专业的三要素,培养目标规定了培养的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要靠教师把专业知识传授到学生身上。同时,院系作为实施教学管理、组织教学活动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单位,它的教学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高低。

(三)课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教师、学生、环境和教材是影响课程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在我国,最能影响课程质量的因素包括教学一线的教师队伍、教材、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优秀的课程必须由一支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讲授,鼓励选用在全国有影响的优秀原编教材和特色鲜明的自编教材,用补充讲义、习题库和实习实验指导书来充实教材内容。课程最核心的要素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紧扣课程大纲,处理好教学难点和重点、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基础性及课程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反映本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灵活应用,注重对学生启发引导、因材施教及能力的培养,尽量使用研究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新型教学方法,善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并积极探索考试方法的改革。

(四)教师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

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其中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控制,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手段是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估,一方面可以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掌握教学现状,及时调整教学管理措施。实验实习和课程设计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进行实验设计和课程设计时,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熟悉实验实习内容所涉及的所有仪器操作方法,并能排除故障,同时认真修改实验实习报告和课程设计报告,发现问题后,及时反馈给学生。

二、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

(一)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原则

高校教学质量评估评估指标的构建应该体现目标性、导向性、科学性、可行性原则,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应体现国家高等教育方针、政策和本科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和目标,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充分体现学校的教学目标和办学定位,适应知识时代、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充分体现导向性,通过教学质量评估,使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效果逐步向评估标准靠近,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有科学的内涵和明确的针对性,既要体现教学规律,又不相互重叠或矛盾,指标体系的层次应该简单明了,指标数量不宜过多且容易量化,指标内容所要求的信息通过实地观察和测定能很容易获得,操作起来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同时在评估过程中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和合理性。

(二)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

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估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遵循高校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确定教学质量标准,构建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关键。本文在分析影响高校教学质量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搜集整理国内外与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相关的文献,运用Delphi法、头脑风暴法及会内会外法三种方法相结合,对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进行筛选。经过3轮筛选,最后确定从学校、院系、课程和教师教学4个层面构建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一共26个二级指标。相比目前大多数研究只在单个层面构建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本研究提出从教师教学质量、课程教学质量、院系教学质量、学校教学质量四层次构建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创新性。具体的指标体系见下表1。

表1 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三、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方法

(一)评估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根据高校教学质量评估要实现的目标,制定收集评估信息的手段和步骤,收集的信息要既全面又有针对性。信息收集手段可采用自评、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座谈会等形式。同时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使之成为评估的必要资料,从而为科学评估结论的得出奠定信息基础。

(二)评价等级的确定

上述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分2个层次,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26个。评估等级可以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4个等级,其中一级为优秀(86~100分)、二级为优良(75~85分)、三级为一般(60~74分)、四级为较差(小于60分)。评分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Q=■b■x■ (1)

式中Q为评分值,i为二级指标的个数,bi为二级指标的分值,xi为二级指标的实际评分值。

(三)评估指标体系的验证

为了验证上述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是否科学适用,笔者采用此指标对本校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得分值为91分,为优秀,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较高。办学目标明确,办学理念充分体现学校的目标定位和教学的中心地位。师资结构合理,且主讲老师的职称都在副高以上,青年教师有科学规范的培养制度和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专业结构日趋合理,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稳定的校内校外实验实习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多渠道的平台,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稳步推进,教改成果喜人,学校承担了省部级以上的教改项目多项,并在学校内部开展教改项目立项,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教学改革成果,教学效果良好。

各院系教学工作目标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实现了新老交替,有博士学位的老师所占比例显著增加,教学条件明显改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效果明显,教学管理制度比较完善,教学监控保障制度和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到位。

课程质量和教学质量总体上比较好,绝大多数主讲老师符合岗位资格,课程教案、教学教学大纲、日历齐全完整,课程教学内容紧扣教学大纲要求,信息量充足,难易程度适中,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学组织灵活,教学手段先进,教师教学态度认真,备课充分,上课认真,课程纪律好、气氛活跃、到课率高,教学效果较好。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校实验室和专业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内容和方法仍需改革创新,教学管理制度也需进一步完善。因此,建议学校尽快投入经费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新专业建设,出台鼓励政策支持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教研改革,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评估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学校教学质量现状,说明该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科学的、合理的,对其他高校有普遍适用性。

参考文献:

[1]王根顺,邓红.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的理性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3(2):12-17.

[2]徐薇薇,吴建成,曾德伟.试论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的构建[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8(2):59-61.

[3]初晓,林旭,张鹏.基于教师自主驱动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35)23-25.

[4]崔晓航,姜俊和.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方法研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5(3):7-10.

[5]徐幼林.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柔性化设计[J].中国林业教育,2008(1):24-26.

第8篇

关键词:生态建筑生态建筑;启示

1生态建筑的概念及特点

生态建筑生态建筑,是指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先进技术手段等技术手段等,把建筑物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使各种因素协调起来来,使建筑与环境达到平衡。生态建筑是21世纪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世纪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它将整个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及要素的有效布置,充分利用资源用资源,使建筑与环境和谐共处。生态建筑有以下特点:((1)使用户感到舒适美观用户感到舒适美观;((2)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使各种资源和能源的使用减少到最低程度和能源的使用减少到最低程度;((3)减少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减少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减少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少有毒有害气体排放;((4)通过设定智能化的系统控制通过设定智能化的系统控制,保证建筑设备系统的安全运行筑设备系统的安全运行,提高建筑整体的运行效率。

2国外生态建筑研究与实践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生态建筑的研究较早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生态建筑的研究较早,且己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德国对生态建筑的研究成果显著德国对生态建筑的研究成果显著,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强大的理论研究与强大的理论研究,在建筑节能、高效、降低污染,打造良好人居环境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居环境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生态建筑相关体系与法规筑相关体系与法规。日本推行了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系统(CASBEE),使建筑更舒适建筑更舒适、满足人们对自然美景、清新空气的向往。如难波公园公园、涩谷“未来之光”文化中心、虎之门之丘、饭野大楼等,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难波公园得一提的是日本难波公园,它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购物中心心,使消费者在购物中保持愉悦的心情,欣赏自然美景。集餐饮饮、购物、美景于一体,给消费者带来极好的视觉享受,完美地展现了生态建筑的美感展现了生态建筑的美感。法国在生态建筑研究方面引入了全新的理念法国在生态建筑研究方面引入了全新的理念,使住宅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自然降雨等,使用自然降雨灌溉植物物,使人与自然处于一个和谐的环境。如法国绿屋顶中学法国绿屋顶中学,这所生态建筑中学将自身与周围的草地良好地结合在了一起起,从外表看,分不出草地与建筑物,天然的绿草屋顶,起到了隔热隔热、隔凉的作用。美国也是开展生态建筑理论研究和实践较早的国家之一一。1999年年,美国建筑师协会选择了十座本土建筑,作为现阶段生态建筑创作的范例来大力推广生态建筑设计段生态建筑创作的范例来大力推广生态建筑设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建了一座建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建了一座建筑,它设计了绿色植被屋顶被屋顶,这种设计节省了材料,便于收集雨水浇灌景观与绿植植。然而这些都需要高端技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较好的实践与推广践与推广,对于欠发达国家,这仍需进一步研究与发展。

3国内生态建筑研究现状

相对于发达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对生态建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起步较晚索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起年代起,生态建筑概念开始引入我国。2001年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制订了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制订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要点与技术导则》(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试行稿))。。目前我国生态建筑处于初步阶段,还缺乏先进的技术,系统的体系系统的体系、标准,国内外生态建筑领域的合作交流还不够深入入。目前国内与国际携手打造的生态建筑经典案例就是碧桂园集团的森林城市园集团的森林城市。碧桂园森林城市位于依斯干达特区碧桂园森林城市位于依斯干达特区,占地面积约2020km2,是由碧桂园投资是由碧桂园投资,连同国际知名科技团队与设计团队打造的可容纳几十万人口的智慧生态大城可容纳几十万人口的智慧生态大城。建筑布满植被,使用户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又拥有亲近自然的愉悦心情情。此外还采用云技术,每个居民、每栋建筑都有一个独立的ID认证认证,科技感十足,生活相当便利。

4国外生态建筑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我国生态建筑尚属起步阶段目前我国生态建筑尚属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的情况相比比,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对生态建筑的认识不够全面对生态建筑的认识不够全面。虽然在建筑界已经发表了不少关于生态建筑了不少关于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和绿色建筑的论文,但目前仍缺乏对这些概念的深层认识目前仍缺乏对这些概念的深层认识。例如,有人认为绿化好了就是生态建筑了就是生态建筑,有人认为合理布局就是生态建筑,这些观点是不全面的是不全面的,而且极容易产生误导,脱离了生态建筑的本质。((2)缺乏结合国情的系统研究虽然我国建筑界的各类学术刊物上已经发表了不少关于生态建筑的论文刊物上已经发表了不少关于生态建筑的论文,但不少论文主要偏重于介绍国外的理念及实例要偏重于介绍国外的理念及实例,在如何把国外的理念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方面不够详尽国的国情相结合方面不够详尽,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的起步较早较早,又具有先进的技术、强大的科研能力和研究资金,取得的成果也较为显著的成果也较为显著,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然而,生态建筑需要与各国的国情相结合的与各国的国情相结合的,如果离开本国国情,很多国外的成功经验不会起到作用跟效果经验不会起到作用跟效果。例如:美国的许多城市地广人稀美国的许多城市地广人稀,因此他们偏重于研究如何通过提高城市的人口密度而达到节能能、节地的目标;而我国各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很高而我国各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很高,因此就不能完全照搬北美的经验完全照搬北美的经验。((2)相关政策不到位相关政策不到位。政府应采取鼓励政策,鼓励相关地产商产商、企业、高校进行生态建筑的研究与实践。((3)生态建筑评估体系不够完善生态建筑评估体系不够完善,生态建筑相关法规不够健全健全。((4)宣传力度不够大宣传力度不够大。相关产业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生态建筑获得更广泛的认可生态建筑获得更广泛的认可。((5)科技水平有待发展科技水平有待发展。应培养大量科技方面的人才,运用云技术使生态建筑更高效用云技术使生态建筑更高效、舒适。

5结语

生态建筑已成为新时代建筑业发展的潮流趋势生态建筑已成为新时代建筑业发展的潮流趋势,在节能、环保环保、高效等方面拥有着显著的优势,国外的生态建筑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等方面都已经日趋成熟研究与实践等方面都已经日趋成熟、完善,我国的生态建筑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多不足,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无论是国家无论是国家、政府、企业、个人,都应对生态建筑有着更全面的认识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提升科技水平联系本国国情国情,打造生态和谐、环境舒适的生态建筑。

参考文献:

[1]聂晶.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筑[J].住宅产业,20102010(3):25~27.

[2]田娜,李亚光,田颖.浅谈国内外生态建筑的发展状况[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3]米硕成,宫晓芳,李亚光.浅析我国生态建筑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科技信息,,2007(12).

第9篇

关键词:开发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云南省

中图分类号:S718;Q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 - 3168(2012)01 - 0082 - 04

Biological Diversity Conservation Strategy of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Yunnan Province

HE Ping1, LU Hao2

(1。 Ecology Branch of Yunnan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Kunming 650031, China;

2。 Investment Project Evaluation Center, People's Government of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650021, China)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odiversity in Yunnan Province, as well as impacts of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on biodiversity were introduced。 Problems o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i。e。, understanding is not in place, management is not clear, laws,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are not perfect;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 institutions etc。 were analyzed。 Ccountermeasures such as awareness rising, straightening out relations, developing standards, sound system, raising funds and letting the whole society to participate in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Yunnan Province

收稿日期:2011 - 11 - 23.

作者简介:和 平(1963 - ),女,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生态治理和管理工作。1总论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物类群层次结构和功能的总和,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导致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导致生物群落多样性,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其依存的生境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组成景观多样性。

1.1云南省生物多样性特点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植物区系处在泛北极植物区与古热带植物区的过渡地带,动物区系处在古北界与东洋界两大地理区过渡地带,生物物种种类和珍稀物种资源均居全国之首,生态系统类型多样而独特。不仅是我国物种资源、生态系统和景观类型最丰富的省份,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重要类群分布最集中,并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生物多样性具有丰富性、独特性和脆弱性的特点。拥有一大批物种孑遗种、独特种和古老种,野生物种繁多,数量少,分布区域狭小,遇有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很容易陷入濒危境地甚至绝灭,一旦灭绝则永远不可能恢复。

云南省属我国西部经济不发达,贫困面较大的边远地区。全省集“山区、民族、边疆和贫困”四位一体,目前仍处于全国发展的低层次,区域生物多样性衰减十分严重。

1.2开发建设项目特点

开发建设项目可分为线型开发建设项目和点型开发建设项目,建设类项目和建设生产类项目。线型开发建设项目布局跨度大,呈线状分布。点型开发建设项目布局相对集中,呈点状分布。建设类项目在基本建设竣工后,在运营期间基本没有开挖、取土(石、料)、弃土(石、渣)等扰动破坏地表植被的生产活动。建设类项目在建设期对项目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大,运营期间对项目区生物多样性影响逐渐减少并趋于稳定。建设生产类项目在基本建设竣工后,在运营期间仍然有开挖、取土(石、料)、弃土(石、渣)等扰动破坏地表植被的生产活动。建设生产类项目对项目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根据生产性质不同,对项目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也不同,并持续到生产结束。

1.3开发建设项目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①自然因素包括旧物种灭绝和新物种形成的自然进化过程,自然淘汰使大量物种灭绝。气候变暖、地质灾害等变化使物种生存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物种难以适应变异后的环境,造成物种退化或灭绝。②人为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剧增和人为造成自然资源的高速消耗(森林植被滥砍乱伐,毁林开垦,过度樵采、采伐等),不断发展的农、林、渔业生产(不合理的开垦和耕作方式、散养放牧、林下采集等),栖息地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严重环境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空气污染),外来物种入侵,气候等。

开发建设项目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开发建设项目征占用土地改变了原有土地使用功能后,项目区原有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将发生改变。②开发建设项目进行表土剥离、土石方开挖等扰动后,原有地表稳定和植被将遭到较大破坏,地表抗蚀能力下降,在自然和外力作用下可能造成滑坡、坍塌等自然灾害,项目区生境将受到影响,原有生态平衡将发生改变。③施工中弃渣形成的松散土石堆积体结构松散,堆置不合理造成的水土流失不仅破坏项目区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还会殃及栖息地中的物种。④项目建设和运行中的噪声和环境污染等也可能危及项目区生物多样性。

林 业 调 查 规 划第37卷第1期

和 平,吕 浩:云南省开发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探讨

鉴于云南省经济建设现状和生物多样性特点,如何处理好开发建设项目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已成为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

2开发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

2.1认识不到位,管理不清晰

依据《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在林业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项目,须编制开发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报告,通过专家技术审查后,由林业主管部门下发允许建设的行政许可决定书。目前,保护区外开发建设项目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刚刚启动,存在多行业、多部门、多渠道管理现象,各行业各部门仅从各自行政职能上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行业之间、部门之间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有偏差,缺乏明确的职责分工。

2.2国家法律和行业标准不完善

我国对生物多样性的立法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家正在逐渐建立并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针对云南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的特点,云南省制定了30多项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现阶段的法规、规章和政策中涉及生物多样性的条款模糊,参考范围和执行标准难以界定,尚不能支撑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许多共性与关键的标准、规范等亟待解决。

2.3缺乏专业的评估和监测机构

云南省尚未建立生物多样性管理体系。目前,评估单位资格要求比较模糊,既无专业的生物多样性评估机构,也无专业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机构,还无专业技术审查专家资源数据库。

3开发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3.1提高认识,处理好开发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有效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和44个县(市、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的遗传、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需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开发建设须以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前提,合理布局产业结构,避免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环境超载现象,杜绝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开发建设项目。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道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更好地保护。通过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运行机制相结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效。

3.2理顺关系,处理好专业管理与社会参与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是某个部门、某个行业或某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要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首先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认识,理顺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行业和各部门的关系,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管部门,明确职责范围,落实部门分工。其次,建立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通过各行业及其相关部门的联动,将被动保护变为主动保护。最后,根据开发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和建设特点,不仅可以通过多部门、多领域、多专业相互渗透,还可利用与世界科学界、相关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与交流,集全世界的智慧和力量,不仅保护项目区域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环境,也保护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

3.3制定标准,规范开发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国家法律、法规和条例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依据,行业规范和标准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准则。尽快建立并完善开发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为行动指南,借鉴现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探索适合云南特点的开发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标准、规范和实施细则,为全面开展开发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基础。

3.4健全体系,完善开发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评价、监测和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是集生态系统、物种、遗传资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立并规范开发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监测和管理体系是开发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通过建立开发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系,达到开发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共享。

1) 项目立项前,对开发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进行分析论证,确定开发建设项目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以此作为开发建设项目可以立项的重要依据之一。

2)建立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生物多样性分析与社会发展咨询机制,通过联合专家组对开发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进行审查论证,作出真实、可靠、科学的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结论,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规范开发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评价单位资格、个人上岗专业职称,建立并完善开发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评价程序、评价标准、验收标准。

4)规范开发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报告的篇(章)提纲,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分析报告的调查方法、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评价范围、评价重点等,真实反映项目建设区域生物多样性现状,预测开发建设项目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识别主要威胁因子,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制定科学而具有可操作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并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为政府部门决策开发建设项目是否立项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5)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系统。设立专业监测机构,制定监测标准,确定监测内容、监测时段、监测空间、监测范围。在项目开工前,监测项目区域生物多样性背景值;在项目建设中,追踪纪录生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情况,掌握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根据需要调整和完善保护措施,将工程建设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降到最低点;在项目运行期,了解专项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的实施效果。

6)依法行政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手段和必然要求。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作用,健全执法机构,依法行政,明确职能,落实分工,统一监督管理。完善生物多样性管理机制,探索科学、适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模式。

3.5多方筹资,确保开发建设项目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共赢资金筹措是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保障,可采取多渠道融资,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补偿机制,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生态补偿体系,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资源管理融为一体,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开发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费用均应在基本建设投资费用中计列。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资金须与主体工程建设资金同时调拨,才能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发挥效益,达到开发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共赢的效果。

3.6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国民素质直接关系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效果,须在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同时,强化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持之以恒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文化教育、法律法规宣传。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加大社会舆论监督作用,鼓励公众自觉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督,从日常生活做起,保护生态环境。

4结语

云南省属我国西部经济不发达,区域生物多样性衰减十分严重的地区。根据经济现状和生物多样性特点,云南省提出了“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战略部署,明确了开发建设须以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前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开发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为云南省打造具有内陆特点的开放型经济提供了历史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生态挑战。

开发建设必将对项目区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影响和破坏。开发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需要单学科支撑,更需要多学科渗透;不仅需要完善的管理体系,更需要专业的机构;不仅需要政府给力,更需要民众参与。如何处理好开发建设项目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做到事前评估论证,事中监测保护,事后验收总结,将开发建设项目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降到最低,使生物多样性在“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中发挥重要作用,将是云南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2010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云南行动腾冲纲领[Z].2010.

[2]任治忠.云南环境保护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1(5):563 - 568.

[3]黄国勇.泉州市生物多样性性保护工程建设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4):105 - 106.

[4]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会议.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纲要(2008-2020)[Z].

[5]云南省林业厅.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技术规范[S].2007

第10篇

1.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亟需改善

从对五所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访谈中知道,新建本科院校在努力改善学校管理环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历史相对较短,不少学校办学基础差,资金短缺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把管理的重点放在了对物、事的管理上,对人力资源管理还研究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观念需要转变。表现管理是以事为中心,是见事不见人的管理,将教师的调进、调出当作管理活动的中心内容;二是管理执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较短,很多单位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还没有真正重视起来,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还比较缺乏。从调查中得知,五所新建本科院校的管理执行人员主要以大专或本科为主,大多只是在这个岗位上兼职,且在长期的管理过程中缺乏正规专业训练,整体素质普遍不高。在管理实践中,对教师的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人事管理阶段,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策制度的执行,也影响了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进而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2.教师数量不足

生师比是衡量高校教师数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也是国际上评估高校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生师比太高的话就会增加教师负担,影响教学质量、教师教学创新精神的发挥J。新建本科院校都是为了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而组建成的一批普通本科院校,承担着繁重的扩招任务。随高校连续几年扩招,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数量的增加远远赶不上学生人数的急剧增长。

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规定,本科院校在合格时,生师比应达到16:1,但这五所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师比都是19:1以上(表1),与合格本科院校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

3.教师的结构有待调整

新建本科院校在合并建校初期教师结构状况有所改善,但与国家对本科院校教师结构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1)职称结构有待提高。教师的职称结构是指教师队伍中各级各类职称人数的比例关系,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和胜任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层次,是衡量一所学校人才培养层次的重要尺度。

从表2可以得知,五所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职称结构与老牌本科学校相比,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较小,如湖南城市学院、湘南学院和湖南科技学院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6.99%、28.77%和24.71%,与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体系规定:合格的本科院校副高职称以上要达到35%以上的标准J,还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高级正职的比例相差较大,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占14.44%,而五所新建本科院校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都不到7%,其中湖南城市学院、邵阳学院和湘南学院都低于5%。

(2)学历结构偏低。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整体学历层次偏低,与本科教育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不相适应。表3说明新建本科院校的高学历教师所占的比例远远低于老牌本科院校。教育部规定本科教学评估体系的标准:要求硕士学历以上教师占教师比例要达到45%以上,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目前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3)年龄结构有待改善。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科研的活力,体现了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科研水平的稳定程度,直接影响教师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笔者认为,合理的年龄结构,应利于保持教师较高的创造能力和工作效率,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有利于人尽其才、分工合理,发挥教师队伍的整体效能。

按照教师的成长规律,教师队伍的正常年龄段分布,以每十年为一档,每个年龄段的应占教师总数的25%左右为宜。从表4可以看出,五所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年龄结构分布不均匀,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居多,将近到达专任教师总数的70%以上,中年教师很缺乏,其比例不到专任教师的30%,而湖南科技学院尤为突出,40岁以下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3.6%,教师的年龄结构严重失调。

4.教师的总体科研力量较弱

新建本科院校一般均以教学为中心。尽管新建本科院校的领导已经认识到科研在教学以及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性,教师的科研能力比原来有所提高但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前身是专科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从事教学工作,许多教师不进行科学研究或很少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导致教师的总体科研能力较差。目前有少部分教师从事科研工作,其科研获奖级别不高,在科研项目中国家级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高级别的课题非常少,发表的论文数量少,且所发表的刊物级别较低。高水平科研能力需要教师们长时间的实践和积累,在较短的时间内,他们的科研能力很难有大幅度提高。相对老牌本科院校而言,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这种科研总体力量较弱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发展。二、新建本科院校师资及其管理现状的成因

湖南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以上的问题,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新建本科院校主观上的原因。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因素

对新建本科院校的环境因素分析可以分别从高等教育生态环境的学校内部环境、国家制度环境以及社会大环境三个环境领域来分别进行探讨。一是学校内部环境。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建校只有短短的几年,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积累都不够。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基础设施薄弱,物化环境较差。由于新建本科院校都是从专科升格为本科的,很多学校的教学科研设施、实验室建设等往往比较单一,还不能适应现有的本科教育教学的需要;而软环境对教师的吸引力也不足。教师一般都愿意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以便安心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新建本科院校刚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历史沉淀不深厚,校园文化等软环境设施还有待完善,因此对优秀人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二是国家制度环境。

虽然中国目前对高校教学水平评估采用的是一个统一的标准,但中国的高等教育事实上也存在着“高校分层”,这种分层依据一定标准把中国的高等学校分为若干个等级层次,新建本科院校是属于层次不高这一档的。这种分层使新建本科院校公众的认可度降低,政府拨款的减少,进而影响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的建设。由于向层次较低的学校流动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地位相对降低,很多人才都不愿意流向新建本科院校,这种状况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建设与管理是一种威胁和挑战。三是社会大环境。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建本科院校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中国高等教育形式的巨大变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环境威胁,可以说新建本科院校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一方面,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群众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采取了更开放、灵活多样的政策,一批民办高校、私立高校正在迅速崛起;另一方面,中国加入WTO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学历教育、联合办学等方式抢占中国教育市场;而且一些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也进入了中国经济领域,以职业培训为切入点,并借助其知名度以及出国、就业等诱惑逐步打开了中国学历教育市场的缺口,部分的垄断该产业在中国的高级人才。相比之下,新建本科院校总体竞争力明显不足。

2.管理因素

由于中国高校一直来对教师的管理是以人事管理为主,将教师的调进、调出被当作管理活动的中心内容,在管理中没有体现教师的个人发展和主体地位。第一,管理观念有待转变。由于受中国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管理上还存在认为管理人员是“管人的人”的观念,存在忽视教师个人需要和个性的倾向。管理者还停留在只重视传统的人事工作,对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新的理论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没有意识到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第二,教学科研行政化倾向还依然存在。由于受传统教师管理模式的影响,使新建本科院校的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侧重于行政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导致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有着行政化倾向。一些新建本科院校中还存在的“官本位”的价值取向,权利价值标准还仍然是肯定人的价值的根本标准和根据。所以目前高校有一种作为体现承认或者挽留学有成就教师的传统做法,就是安排领导职务,这就有意或无意地助长了“官本位倾向。新建本科院校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合格的本科院校,必须要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所以要不断加强自身环境建设,积极营造一个政策宽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事关系和谐的“软环境”,为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3.地域因素

绝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处于省会城市以外的中小城市,由于地方经济发展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对高级人才缺乏吸引力的问题尤为突出。第一,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多处于非中心城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地理位置偏僻,文化、科技、人文环境较差,为人才成长和发展提供的机会与空间较少,高水平人才有后顾之忧;第二,在所调查的五所新建本科院校中,几乎每一位领导和老师都谈到了办学经费紧缺的问题。众所周知,对于名牌、重点高校,国家一年拨的办学经费可以达到几亿甚至十几亿,而拨给新建本科院校的经费就少得可怜,其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的拨款和学生的学费;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大多处于中小城市经济较为落后,地方能为高校发展提供的财政支持也非常有限。第三,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经济利益也是人才去留最重要的原因。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这也是新建本科院校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建本科院校已逐步成为承担中国本科教育的主体,它们不仅承担了严峻的高校扩招任务,推进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而且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不同类型的需求,培养了大批国家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必须正视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采取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观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人力资源规划、采取教师引进与培养并重的管理机制等有效措施来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而稳定的师德高尚,结构优化,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实现新建本科院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蓉.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3.

【2】曾绍元.现代高效师资管理热点问题的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7:127.

【3】张尧学.规范管理深化改革切实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3,(9):10—11.

【4】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的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65.

【5】张维迎.大学舳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73—177.

【6】孙跃平,孙君亮.论新经济时代企业的人本管理[J].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72.

【7】邝邦洪.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5):68—69.

第11篇

在社会极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城市化建设被日益突显的“城市病”所困扰。

对于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发展之路的走向和探寻,本刊记者对话济源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孔庆贺,力求在济源市的生态城市建设中找寻城市与自然的平衡点,助力当下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健康大视野:作为全国比较年轻的地级市,济源市是如何在最短的跑道上历练出了有目共睹的发展成就?是什么魅力让民众将济源市作为休闲、休心的首选?

孔庆贺: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文化,济源市虽然作出了一些成绩,但走在新型生态城市建设的路上,我们还在不断学习和探索。

目前,济源市的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达到了78.96%,居河南省第二,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了2.19:1;工业基础较好,拥有钢铁、铅锌、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区位优势明显,是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也是豫西北、晋东南的重要交通枢纽;地处中原经济区沿黄生态涵养带和太行生态区,是中原经济区生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市管镇(街道)“一竿子插到底”的特殊体制,减少了中间环节,便于工作的落实……

立足这些特色和优势,济源市提出了打造中原经济区“四区三基地”的目标:强化“市域济源”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城乡一体化的层次和水平,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区;坚持做强做优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打造新型有色、装备制造、能源基地;加强与山西晋城、运城和焦作等周边省市的交流合作,构建“洛(阳)三(门峡)济(源)”经济隆起带,打造沿边开放合作示范区;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打造南太行、沿黄生态屏障区;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推进改革创新,打造改革创新试验区。一座新兴的、充满活力的灵秀之城正在中原大地上迅速崛起。或商或工、或游或居,济源市以其大气、秀气和灵气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企业、游客。

健康大视野:人与城市是密不可分的共同体,那么,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济源市政府是如何将民众融入其中?并让民众主动参与到城建、环保及公共维护等城市建设中?

孔庆贺:城市建设包括道路的改造与提升、城市的绿化与亮化、服务设施的完善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现阶段,我市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城中村改造和新型社区建设。为确保城市建设的顺利推进,我们在工作思路和方式上不断革新,让百姓主动参与:“惠民保障”是推进城市建设的根本动因,城市建设涉及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在利益调整的过程中,要在不违背政策的前提下,让老百姓的利益最大化;政策先行是城市建设顺利推进的前提,例如在城中村改造中,我们推行了以“公开拆迁政策、公开评估结果、公开拆迁结果、请群众监督”为核心内容的拆迁工作机制,走出一条“政策先行”之路;强化宣传是破解城市建设难题的保障,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才能确保城市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我们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宣传平台强化宣传造势,组织街道办事处人员深入群众讲政策、讲道理,确保政策入心、实惠入户。

为促进百姓参与到生态城市建设中,我们先后开展了卫生城市创建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立了专门的创建办公室负责策划宣传、组织活动,倡导城市公众做生态城市积极的消费者:在家庭层面,倡导大家节约能源,选购环保产品;在社区层面,倡导大家积极参加环保公益活动,争创文明社区、卫生社区、健康社区;在社会层面,倡导大家关心本市的环境状况,自觉配合城市管理部门实行的垃圾分拣化等措施,勇于对在公共场所的非环保行为如在广场和公园里乱扔废弃物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制止,主动向政府有关部门及新闻媒体反映身边的噪声、排污等环境问题,为生态城市建设建言献策。

健康大视野:在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中,济源市碰到的阻力和难点是什么?目前还有哪些问题需待解决?

孔庆贺:城市建设中,我们主要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发展难,包括征地难、融资难、土地指标取得难、招商难;二是责任大, 政府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关注物价、解决就业、治理环境、建设保障性住房等,这些都是需要政府予以妥善解决的。

我市城市建设、发展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是要突破城区扩张、服务完善等问题,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阻力和难题。首先,城市建设观念与生态城市、宜居宜游城市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规划的引领作用和城市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发挥,尽管我们按照观光休闲新型社区的标准对城市建设进行了统一要求,但部分群众在思想认识上还达不到要求。其次,城市规划趋向于功能性,缺乏游、娱性。我市提出了“市域济源”的城市发展思路和“景城一体”的旅游发展思路,城市规划还需要更大限度的融入旅游元素,真正实现“城是一处景,景是一座城”的目标。三是城市管理体制还有待理顺。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涉及的部门众多。城建、国土、规划、工商、公安、卫生、环保等部门及各指挥机构,部门合作有待加强。最后,基础设施投入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城市游乐设施、服务设施等还满足不了居民的生活需要。这些,我们将通过不断的努力,逐步破解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推进城市建设发展。

健康大视野:工业化创造了供给,城市化创造了需求。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社会进程中,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发展责任更显艰巨,那么,济源市生态城市建设的下一步实际目标和具体措施是什么?

孔庆贺:生态城市创建工作是改善我市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已经被列入全市十二五规划之中。我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是:通过开展生态市创建工作,促进我市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在全省名列前茅,健全完善保障我市生态安全的系统格局,进一步规范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修复面积大幅增加,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力争2014年底实现省级生态市创建目标。

下一步,我们主要实施九个方面的主要工作推进生态城市建设。一是修编《济源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市直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的区域规划要根据《济源市生态市建设规划》进行编制。二是按照时间节点计划,全面推进国家级生态镇和市级以上生态村建设。三是强化部门合作,稳步推进大气环境、水环境、重金属和危险废物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整治工作。四是加快推进生态农业、生态效益型工业建设,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五是建设协调和谐的人居环境, 推进城市绿色创建工作,构建科学合理的主体功能区。六是支持高成长性和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强化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节能减排,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七是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矿产资源及水资源,构建保护和开发和谐共赢的资源利用模式。八是修编、落实《济源市生态功能区划》,实施重点流域生态修复,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九是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创作和演出一批弘扬生态文化的优秀文艺作品,积极推行文明单位、村镇、景区建设和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健康大视野:济源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同时也是旅游大市,对于全国旅游发展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景区过剩问题,济源市是如何平衡的?

孔庆贺:依托南太行旅游带、大黄河旅游带的资源优势和我市厚重的文化底蕴,近几年,济源市旅游走出了一条“市域全景”的发展之路,打造出王屋山、五龙口、小浪底、九里沟、小沟背、黄河三峡及济渎庙等七个精品景区,形成了“二龙戏珠”的发展格局,大山和大水,自然和人文相得益彰,互为补充。为确保景区开发建设的质量,我们强化几个作用:一是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始终坚持“规划是前提,保护是核心、管理是关键”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指导方针,严格控制景区开发的门槛,宁可不开发,也不滥开发。二是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要求各景区高标准编制景区总体规划及区域性详细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强化建设管理工作,防止破坏性建设、低水平重复开发和“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倾向。三是强化行业的监督管理作用,旅游、环保、林业、质监等部门联合行动,建立起监督、仲裁、评估、预警机制,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进行监督管理,确保保护与开发的和谐统一。同时,要求利用门票收入,反哺风景资源。

健康大视野:发端于济源市的《愚公移山》故事广为人知,其“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之豪语犹在耳畔,济源市是如何在人文建设时将愚公移山精神融入其中的?

第12篇

【关键词】房地产估价;估价方法

自改革开放房屋开始作为商品进行市场流通至今,房地产行业以其迅猛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吸引众多方面的关注,尤其是在我国入世后,房地产的流通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产业,因此房地产估价作为房地产流通的重要推手也应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1 房地产估价概述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推行使我国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和城镇住房制度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房屋被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在市场流通。房地产估价活动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一方面大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估价理论和方法成果,另一方面积极集合国内自身实际情况,发展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需要的房地产估价方法。由于受英国估价体系的影响较深,因此我国的估价方法更倾向于经验与理论结合。

房地产估价的概念正式提出于1999年颁布实施的《房地产估价规范》并被广泛沿用至今。该规范指出,房地产估价是专业估价人员根据估价目的,遵循估价原则,按照估价程序,选用适宜的估价方法,并在综合分析影响房地产价格因素的基础上,对房地产在估价时点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进行估算和判定的活动体。本文中所提及房地产均为狭义上的房地产概念,即指土地、土地上的建筑物及其不可分离的部分,以及与土地和建筑物有关的权力和利益等。

房地产估价行为一直是以房地产属性为基础、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理论规范为支撑的、不以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活动。然而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复杂多变,估价行为必须依赖于科学的估价理论和方法,但又不能完全拘泥于这些理论和方法,还必须结合估价人员的经验。

2 房地产估价的基本方法

我国房地产估价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五种:市场比较法、收益法、成本法、假设开发法、路线价法。其中市场比较法、收益法、成本法是最基本的三种估价方法,其他方法都是他们的派生。现将前三种基本的估价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2.1 市场比较法

市场比较法是指在求取估价对象房地产的价格时,将估价对象与近期内已经发生交易的类似房地产加以比较对照,从已交易的类似房地产的已知价格,经比较修正而得出估价对象估价时点的房地产价格的估价方法。

经济学中的替代原理表明市场中具有等同的使用价值和效用的商品具有相同价格,是完全的替代关系。同样,这一原理是市场比较法的理论基础,房地产能够根据其典型的物质属性(包含土地、土地上的建筑物及其不可分离的部分)、法律属性(即为房地产的权属)和经济属性(房地产财产内涵)进行同等价值和效益的划分,形成这种替代关系,从而将同类型待估房地产进行一定的因素修正,最终做出价值评估,完成房地产估价。

2.2 收益法

收益法评估房地产商品的价格,就是应用科学的预测方法预测估价对象在未来经济寿命年限内每年能给投资者带来的纯收益,并选择合理的资本化率,将之折现到估价时点,即得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的价格。

收益法的估价原理为预期原理,这一原理建立在房地产使用寿命耐久性和经济效用长久性的特点之上,本质为房地产未来所能获得的纯收益与现在的货币价值的等量表达。由于纯收益的获取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我们房地产在整个收益过程中存在一个资本化率,那么房地产本身具有的价格与资本化率的积就是纯收益,同理纯收益与资本化率的比即为房地产价格。

2.3 成本法

成本法也称成本逼近法,它是一种通过求取在估价时点重新建造全新的估价对象所需的各项费用总额减去估价对象的减价修正额来估算估价对象价格的方法。

成本法估价的理论依据是经济学上的生产费用价值论,该理论旨在寻求供需双方的共同利益点,维持供需双方利益的平衡。换言之,如果房地产出售价格超出重置或重造所需全部成本额,就意味着需求方自行建设优于直接购买,那么需求方将放弃购买权;如果房地产出售价格低于重置或重造所需全部成本额,那么供给方将造成亏损,同样不具备成交条件。因此房地产价格下限,即开发成本,才更容易促成房地产交易,是供需双方的共同利益点。

3 房地产估价基本方法的比较分析

3.1 适用范围的比较

市场比较法是参照同类型房地产的交易资料而对待估对象进行估价的方法。市场比较法主要针对交易性较强的房地产,如商品住宅、办公楼、商场、仓储用地、工业厂房等项目,而对于学校、体育场馆、文化展馆等交易性较差的房地产则不适用于本方法。

收益法以房地产预期收益为基础,因此该方法适用于具有收益或者具有潜在收益且这种收益可以被定量表达的房地产项目,如普通商品住宅在出租的的情况下具有收益,在自用的情况下节省了租房成本,为潜在收益,并且这些收益都直接以货币形式表现;而对于机关办公场所、学校、绿化用地、公共设施等房地产估价则大多不适用。

成本法是以建造成本为着眼点的估价方法。每一个房地产都存在建造成本,因此此项方法适用范围最为广泛,尤其是在交易性不强或者无法将收益货币化的房地产项目估价中表现尤为突出,弥补了其他两种方法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3.2 特点分析

在市场比较法中用以参照的同类型房地产交易资料质量将直接影响估价水平,一方面用以参照的交易资料应具备一定的数量,即具有较为成熟的房地产交易市场,确保在相似供需范围内有足够的资料对比参照,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参照资料应具备优质的质量,即保证交易资料数据合法,保证待估对象的可靠性。

收益法主要借鉴和沿用了西方国家的成果,可以说是“起步晚、起点高”,虽然在评估原理、指标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的认识基本上相同,但在评估实践中对于收益法的应用却存在巨大差异。这是因为收益法在应用中对纯收益的概念缺乏足够的说明,因此,采用该方法估算也应高度重视成交记录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保证纯收益计算的可靠性。

成本法的关键在于对成本的理解,一方面在房地产估价中提出的成本为社会成本,其中不仅包含单纯的人工、材料、管理等显性费用,还包含开发商合理的利润及缴纳税金等隐性成本;另一方面成本为估价时点的重置成本,而非历史建造成本。

3.3 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房地产独一无二的特性,使得即使在房地产用途、结构、所处地点、价格类型、交易时间等对比条件均统一的情况下,常常受到交易双方乃至估价人员的主观影响而产生差异。

而收益法做出的评估结果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纯收益和资本化率两个参数的确定。一方面,纯收益的累积是在一种较为平均的状态下进行的,排除了具有特殊经营能力者和缺乏经营能力者产生的特殊的收益;另一方面,在房地产投入使用的若干年中,资本化率不断发生改变。因此影响收益估价法的两个关键因素均较难控制,容易在实际应用中掺杂估价人员主观判断,导致估价结果的偏离。

在成本法中采用的重置成本与建造时的历史成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时间段,两者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该估价过程中减价修正额的确定是估价合理的关键,其中减价修正额包含折旧、成新率两个影响因素。

3.4 本质的同一性

三种方法无论是在适用范围还是经济学原理,亦或者是在影响因素等方面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经过总结和分析后发现,他们都是借用不同的方法途径,找出房地产与价值、货币之间的纽带,最终体现出房地产在估价时点的市场价格或价值。

4 房地产估价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4.1 规范估价程序

从以上三种估价方法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在整个估价过程中依然有相当一部分的主观因素存在,由于房地产是典型的不完全市场,这样的主观因素无法避免,因此就需要通过规范房地产估价程序提高估价过程的可操作性,尽量回避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不必要估价偏差。

4.2 建立完善的估价市场资料库

由于房地产估价方法的本质最终均表现为房地产向市场价值甚至货币化的转换,在转换过程中牵涉的数据资料就是成就估价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建立完善的估价市场资料库能够更进一步的帮助估价的可靠性和合法性。

4.3 引入新的计算方法

通过对三种估价方法的分析中得知,三种方法中均存在不同的关键影响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指标在确定方面都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适当引入新的计算方法对基础估价算法进行补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挽回计算中的误差情况。

4.4 科学确定估价结果

由于三种基本的估价方法都存在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因此在估价结果上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应注重三种方法的综合应用,达到相互验证结果的目的,降低由于交易资料不完善或者关键影响因素取值不明确带来的结果偏差。

参考文献

[1]柴强.房地产估价[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5.

[2]方晟,何柳.不同评估目的下房地产估价方法的选择[J].法制与社会,2007(6):74 7-748.

[3]项昀.房地产估价市场比较法的改进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