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

时间:2022-07-30 08:27:34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

第1篇

初中历史教育多元化教学改革一、引言

在我国教学改革中,初中历史教育一直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初中历史也开展了诸多新的教学模式尝试,对于提升我国初中教学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努力构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理论性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弱,应试教育影响仍然成为初中历史教育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出发,分析当前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探索该模式在历史教育中的具体应用,从而为我国初中历史教育提供指导。

二、初中历史教育分析

初中历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需求进行改革,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当前,历史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如下:

1.教学方法不灵活,教学水平较弱

历史课程是典型的文科课程,教学中理论性较强,教学方法的创新难度较大,提升教学能力需要较多的努力和时间沉淀。然而,教学方法不灵活,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被动学习地位难以改变,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这都与教学方法不合理有密切的关系。

2.教学理论较为落后,缺乏创新实践

历史教学理论是一直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研究的重点,在教学指导理论中缺乏有效地研究成果,不能带动历史教学的全面发展。同时,历史教学创新实践较少,能够切实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较少,这就对我国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3.学生自助学习能力较差

初中历史学生的自助学习能力较差,严重限制了学生能力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结合课程内容探索新的学习方法。然而,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不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拓展学习空间。初中教学仅限于课程是我国教学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对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存在较大的阻碍。

三、初中历史多元化教学分析

初中多元化教学就是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学生的学习以及发展要求,提出创新模式的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多元化教学方法分析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就是能够借助当前先进的教学方法,积极借鉴其他课程应用成熟的教学方法,能够为教学提供有效地教学指导。多元化教学方法包括:第一,情景教学方法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和课程特定创建相应的情景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融入到学习环境中,在情景教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的增长;第二,探索式教学方法应用。按照初中学生的学习特定制定探索式模式,能够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第三,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应用。自主学习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在课堂内核课堂外都能够进行历史学习,在课堂上强调学生和教师地位的平衡性,而在课堂外能够以学生主体,提供学生自我指导模式;第四,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初中历史教学能够借助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团队学习能力,在小组结合的模式下提升历史认识,并且在合作中交流历史学习经验。

2.多元化教学辅助工具分析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多元化的教学辅助工具,也就是能够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工具。多元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应用包括:第一,教材应用分析,将历史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工具,能够在课堂中围绕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第二,历史地图的应用分析,历史地图中包含丰富内容,通过历史地图可以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在授课的过程中,适当运用历史地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历史空间观的培养;第三,板图应用分析,板图是教师总结历史知识和框架所得出的图画,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上都能起到积极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历史空间观;第四,多媒体应用分析,计算机多媒体能够创建丰富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接触到更加形象的历史学习内容,并且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够提升教学效率。

3.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分析

多元化的教学体系,能够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框架指导,为历史教学规划更加全面的教学方案。在多元化的教学体系构建中,具体措施包括:第一,教师的教学意识的多元化,初中历史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能够丰富个人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形成更加全面的教学观念;第二,学生学习的多元化,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突破单纯的知识学习,将历史学习作为能力学习,在学习中不仅获得历史知识的增长,而是要在历史学习中获得全面素质的发展;第三,考核的多元化,初中历史教学要强化多元化的考核,不能仅仅以学生考试时间的成绩作为评判标准,而且要以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认识,更加强调学生的历史主观认识观念,从而能够更好地为教学提供反馈指导。

四、总结

初中历史多元化的教学,要以提高教学效率、创建优质历史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为基本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新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张现宏.浅析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J].学周刊,2012,(06).

[2]邵秀珍.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情境教学法之我见[J].科教导刊,2012,(01).

[3]邱浪平.基于校本的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以宁都中学《客家风情》校本课程开发为例[J].成功,2011,(05).

第2篇

关键词: 六年一贯制 初高中历史教学 整合方式

关于历史课程,2011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是这样定义的:“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无论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在高中阶段,历史作为一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它对学生在健康成长上的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尤其对于文科生,历史与语文、数学、英语这三大主要学科的地位是比肩的,更具有普遍意义。对于在六年一贯制完全中学任教的历史教师,进行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历史教学整合方式的研究,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必然。

一、整合教材,做好初高中衔接

我校初高中历史教学均采用人教版教材,初中采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用的是人教版《历史》。初中共有6本教材,高中必修教材3本,选修教材2本。

初中历史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依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排列,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可以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课程模块是高中历史课程的构建基础。与初中教材相比,高中课本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打乱了原有的时间顺序,变成以专题形式出现的中外历史的“混搭”,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这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打下扎实的中国通史与世界通史的知识基础,否则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极容易出现历史知识与认知规律的颠倒错乱,给学习乃至日后的专业发展带来阻碍。

教材的整合是医治的良方,整合也必须基于现有教材的基础。首先,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还是应该以2011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编年史的体例,“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在史实陈述之外,作为整合的一个步骤,高中阶段的方法传授可以适当下放。其次,授课过程中的对同类题材的温故知新,同一专题的融会贯通,也可作为初高中历史教学整合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从六年一贯出发,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

自2010年起,我校依据地方相关政策,初三部分优秀学生免试直升本校高中。这一改革对于进行六年一贯制整合教学的研究是一个巨大的福音。在中考之前的半个多学期内,在学生业已完成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开始了初高中衔接教学,并对整个初中教材依照高中体例进行整合。编写校本教材和导学案,将中国历史简单地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独立单元,设置相关思考题,拓展学生思维。以中国古代史为例,文化单元里可以将“中华文化的勃兴”、“昌盛的秦汉文化”、“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辉煌的隋唐文化”、“灿烂的宋元文化”及“时代鲜明的明清文化”整合在一起,分为“文学篇”、“书画篇”、“科学篇”、“建筑篇”四个篇章,将重要知识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梳理脉络。各具时代特色的诗歌、散文、词曲、小说在同个篇章中呈现,大篆、隶书、魏碑、行草在一方田地争辉,学生预先适应按专题分门别类的教学方式。既复习了初中内容,又熟悉了高中模块式的学习方法,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

二、引领学生,让课堂成为思想的舞台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历史的课堂应该是全方位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创造能力的课堂。在历史教学中,首要培养学生用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学生才能在纷繁芜杂的史实中,找出历史概念中最本质的东西,才能以一个正确的观点和立场独立地认识历史现象。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

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以通史框架为主,能力培养以识记为主,加上简单的理解、归纳,运用。高中教学以政治、经济、文化三大专题模块为主,更趋向于理解、归纳,运用能力的培养、历史思维的形成。初高中不是割裂开的。如果在初中阶段,教师一味只要求学生识记,甚至用政史地只要死记硬背的传统错误观念引导学生,那么历史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我们可以看看近几年江苏的历史高考试题。2012年江苏卷选择题的第一题就是“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摇?摇)A.《诗经》B.楚辞C.汉赋D.唐诗。

教材中没有原句,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知识的储备和分析能力,则学生连第一道选择题都会无从下手,更不用说根据材料分析提取信息、分析信息了。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按照课标的要求,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组织课堂教学,开展兴趣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毫无疑问,课堂是主阵地。

初高中学生在认知水平和学习方法存在差异:初中生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而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则开始转向理论型,能够用理论做指导分析各种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到这种差异,但也不应“因噎废食”,割裂初高中历史教学,各自为政。

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的课堂应该就是思想者的舞台。这个舞台应该是精彩纷呈的。初中学生擅长史实的识记但欠缺于对历史事件的价值判断,高中生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可以分析得头头是道,却会忘记事件发生的时间。知识的掌握不是历史学习的终极目标,而是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从初一就开始,经过六年的系统训练,让思想、情感、价值感占领历史课堂的舞台。

纵观近年来历史学科高考命题思路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从知识点的考查到能力的考查进而到价值观的考查,课堂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从单纯的“听故事”走向深层的思索,让学生走近历史。

三、校本教研,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由于义务教育学段与高中教学学段教学目的、指导思想有一定的差异,对于历史教学的连贯性也有一定的冲击。教材模式的大相径庭,以及在教学内容处理上的截然不同,都使学生感到困难。以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辛亥革命为例,在初中阶段出现在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八课,重点内容是孙中山创建革命党和武昌起义,学生只要掌握基本常识即可。而在高中教材中,这一事件被分散在五册教科书中。必修Ⅰ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单元中讲述辛亥革命的过程及政治意义,必修Ⅱ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章节中简述这次革命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必修Ⅲ则讲述三民主义及它对这次革命的影响,并将三民主义和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列为“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而选修课程中,“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及实践”重点讲述孙中山的民主观点,这与辛亥革命紧密相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则专门安排了一个专题评说孙中山,作为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他对推动历史进程意义重大。相比之义务教育阶段通史式的教材模式,高中历史教材追求的是结构新颖、问题深层和分析透彻,历史教师必须有相当深厚的学科功底,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

六年一贯制学校的存在,可以让校本教研顺利开展。肖川先生说:“校本教研的真正目的是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育素养。”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校本教研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初高中历史教师是一个整体,不能在有关业务学习中将其人为分裂,要让历史教师全面熟悉初高中各学段的教材。有条件的话,可以让教师进行六年一贯制的大循环,这样,无论是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还是学生历史思维的养成,都是大有裨益的。教师应该全面理解课程标准,排除应试教育的干扰,不仅仅着眼于当前所教年级,放眼全局,立足当前,思考六年,这样,才能使课堂灵动富有活力,使每一节课都成为整个六年一贯制历史教学中的一颗珠子,成就璀璨的六年一贯制历史教学。教师会在这样的教研方式、教学模式中得到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第3篇

关键词:差异;历史;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4-108-01

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课程有差异,作为学生个体需要历史知识的延续和提升,所以我们要重视并解决好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有人说“高中的成败在高一”,而高一的起跑线就是初高中的衔接,对此我们千万不可小视。

下面我从初高中的体例差异、课标差异及考题差异等方面谈谈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

一、从体例差异谈通史意识

就现行初高中历史教材看,初中历史采用通史体例,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及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组成。新课改地区高中历史采用古今贯穿、中外合编的专题体系,就更加凸显了初中阶段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而现实情况来看,初中历史新课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方面取得了成就,但是也造成了初中阶段历史知识体系系统性的弱化,基础知识大量减少,学生们的历史素养普遍偏低。在这种情况下,高中历史课程采用了专题体系,这就造成初中的知识基础与高中专题教学之间很难衔接。

解决好体例差异就必须强化通史意识:一要巩固通史基础知识,二要整合高中专题教材按通史体例整合。在巩固通史基础知识方面,我校去年已经编写了初高中衔接教材,在暑假期间引导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历史对通史知识温故知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应该继续推行。关于整合高中专题教材,特别是三本必修,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总结。可以结合其他版本教材比如人教版在每一课都注明本课与其他必修模块的联系。比如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近代史可按通史体例整合为:

资本主义兴起和资产阶级革命

1、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开拓(经济:必修二)

2、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思想:必修三)

3、英国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政治:必修一)

4、启蒙运动(思想:必修三)

5、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政治:必修一)

6、法国大革命与民主制度的初步发展(政治:必修一)

这样的整合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学科时序性的特点,同时把政治、经济和思想知识紧密结合,从历史整体中认识历史事件,也就是在“大历史中认识小专题”。

二、从课标差异谈探究意识

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都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但具体要求仍有很大差异。比如在能力要求上,初中课标为: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高中课标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实状况是很多高一新生会沿用初中学习的思维,认为历史背背就行了,可是仅靠“背书”是远远达不到高中历史学习要求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及时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渗透历史探究意识、思维能力培养,使学生尽快入门。结合我校“高效课堂”模式,以历史知识为载体,运用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创设讨论的情景,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又可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三、从考题差异谈材料意识

从中考和高考历史试题中可以更直观的看到初高中历史学习的差异。罗斯福新政为例,中考试题呈现为:罗斯福总统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危机?而在高考题(2007年山东高考)则呈现为: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遭。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上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第4篇

一、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

初中学段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初中学段不同于高中学段,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拟通过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我国国民的基本素质。义务教育的对象是全部适龄儿童,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基本素质。若说现阶段的高中教育是大众教育的话,初中教育就更不是精英教育了。因为初中学段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课标语)较之高中学段的“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课标语)的要求更具大众性、普适性。

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什么要在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其根本目的不在于学生在活动中的成绩或研究成果,而是通过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②

上述两个方面告诉我们,初中阶段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要在“提高我国国民的基本素质”之中增强其“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其层次要求不能太高,不能脱离学生实际,应该与初中学段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相吻合。

由此,我们提出了初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如下要求:根据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定义,充分体现普及性、基础性的原则,反对将研究性学习开展成为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甚至是新的“贵族式”学习活动,忽视全体学生的做法;追求“发展性”,但反对刻意拔高要求,向难、深、偏的“纯学术”方向发展,忽视基础性的做法。初中的研究性学习,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提高科学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任务

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新课标所规定的课程性质。如何完成这一任务呢?“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注重探究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即新课标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所提出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集中起来就是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价值则是问题意识。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思维始于问题和惊讶。一切发明、发现和创造都是从好奇心,从疑问开始的;一切真正有所作为的人,都是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人。因此,我们认为,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任务是:让每一位学生形成初步的问题意识。

任何研究都有一个基本前提:提出问题。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的优秀民族之一,古代文化是那样的光辉灿烂,四大发明深刻地影响过世界,但是自近代以来中国落伍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要归咎于明、清以来民族创造性的缺乏。从历史来看,我们不是一个缺乏创造性的民族,自明朝开始,极端的君主专制、文字狱,逐渐造成了我们民族的麻木和迟钝,不敢说“不”逐渐积淀成了我们的一大民族性格。于是,对任何事物是见怪不怪,习惯于服从和接受,哪里还能发现问题?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敢提出来!从振兴中华的高度讲,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第一要务。要完成这第一要务,必须使全体国民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

三、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基本步骤

围绕“问题意识”的培养这个核心任务,我们通过“问题生成”、“问题解决”和“成果表述”三个基本步骤来实施。

第一步,问题生成。教师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或情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生成一些有价值的、值得进一步去探究的问题。问题生成的主体是师生双方,既有学生生成的问题,也有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预设的问题,还有师生的思维碰撞而共同生成的问题。

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问题生成的渠道主要有三个来源。

渠道之一是教材。从教材的导读框、课文、插图、小资料、地图、名人名言等处生成问题。如学生在学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通过课文了解了拿破仑的生平事迹,却对拿破仑称帝以及后期对封建势力的妥协等问题不理解,于是教师将之转化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拿破仑称帝是法国大革命的继续还是历史的倒退?”再如,“隋朝大运河有哪些科技含量”这一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就是教师在讲授“繁盛一时的隋朝”时,安排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开凿大运河想象图”时产生的。据查,这个问题的生成本身有非常大的价值:这项伟大的工程既然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些结晶具体体现于哪些方面呢?在我国古代科技史的研究中还有很多不很清楚和空缺之处,理应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渠道之二是不同的历史材料。如从音像、实物、口述史、文字史料中生成问题。大型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播放时,恰逢学生学到中国近代史的“近代化的探索”这个单元,电视中塑造的人物与教材中的介绍有一定的出入,特别是李鸿章等历史人物的出入很大。学生在学习这个单元时不时地提到了电视剧中的事情。究竟是教材中的人物介绍真实还是电视剧中的人物塑造真实,还是二者都距真实的历史有很大的距离?教师于是引导学生开展了“我眼中的李鸿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搜集资料,论证教材中对李鸿章的介绍,论证电视剧中对李鸿章人物的塑造,力求形成一个相对客观、立体的李鸿章形象。再如,学生在完成教材安排的“搜集时期实物”活动时,对于大量的粮票、油票、副食票表示不理解,教师就顺势指导学生开展了“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各类票证的调查及其原因分析”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渠道之三是社会生活。从日常生活、社会热点、时政大事中生成问题。如,伊拉克战争是近几年来学生在历史课上最愿意发表观点和看法的事情。有的教师结合世界历史教材“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一课,开展了“巴格达在哭泣”的研究性学习,讨论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的影响。再如, 结合我们本地丰富的三国古战场遗址资源,开展了关于三国人物、着名战役的研究,如“夷陵之战中‘火烧联营八百里’真实吗?”、“关公为什么会败走麦城?”等。

第二步,问题的解决。“生成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历史现象”的有无、大小的问题,一类是“历史结论”的全面、准确、对错与否的问题。因此,历史问题的解决,一是指导学生用史料来印证历史现象或者是丰富历史现象,一是指导学生用史料印证历史结论、修正历史结论,甚至否定历史结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关键是“史料的获取”和“史料的研究”。这一过程带有很强烈的学科特色,让历史材料说话,让事实说话,学生从中能体验、认识“论从史出”“证由史来”的历史学方法。

“史料的获取”包括从不同渠道搜集史料,搜集不同形式的史料。在明确研究对象的前提下,通过到各类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实地考查访问等渠道获史料。获取的史料可以是文献文本资料,可以是图片、图画、图表资料、可以是影视资料,还可以是实物资料。搜集史料时应该从研究对象所处的历史环境、主要经历或事情的主要经过,后人的评说或评价,包含现代或当代的最新研究成果或学术动态等方面进行搜集,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研究对象,反映研究对象,从而进行客观、公正、科学地研究。“史料的研究”包括能阅读简单的史料,理解史料的含义;对史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取有效的信息;能够应用史料印证、丰富某一历史现象,说明、修正某一历史观点。根据我们的经验,初中阶段研究性学习之中的研究史料实施“讨论分类法”较好。对所搜集的历史资料,让学生通过讨论,决定将其放在某一类(对历史资料按其性质、特性、特点等分类)。将所搜集的史料放在某一类,需要分辨筛选、论证比较,这样一个过程非常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这一分辨筛选、论证比较的过程,又是在学生相互讨论之中完成的,因为学生之间认识的差异性,就更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了。

如“隋朝大运河有哪些科技含量”问题生成后,师生分头为问题的解决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是在教师指导下从不同的渠道获取资料。从来源看,有从互联网、从图书馆、从水利科技人员处查找资料者;从分类看,有从古代文献、从科技史研究文献,从模拟史学获取资料者。然后是在教师指导下汇集整理资料,将从不同渠道获得的文字的、图片的、数据统计的不同形式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通过这一研究性学习活动,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记载、描述隋朝大运河的资料不少,但是对隋朝大运河科技含量的研究几乎是空白。隋朝大运河贯通南北,不同的地质条件、各异的地形地貌,使之开凿所遇到的问题肯定很多,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涉及很多科技问题,即大运河的开凿具有很多的科技含量,但对此前人没有什么记载,后人没有什么研究。从中,说明我国长期以来忽视自然科学的研究,也不重视对普通百姓劳动成果的记载。

再如学生在探究“拿破仑称帝是法国大革命的继续还是历史的倒退”时,一位学生在研究之前凭着对教材中资料的掌握,他认为拿破仑称帝是法国大革命的继续,但是随着他搜集资料的增多(主要是读拿破仑的传记),他发现在拿破仑的思想意识深处存在着封建的、个人欲望等因素。于是,他改变了看法。认为拿破仑称帝就其主观目的而言,并不完全是为了法国大革命的继续和巩固,而是为了实现他个人的政治野心。

在指导学生“研究史料”的学习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历史研究理论作指导。新课程改革中强调淡化理论,但并不是抛弃理论。如学生学习“贞观之治”,一定会了解到唐太宗的个人的魅力──开明。但是同为古代帝王,为什么绝大多数的帝王都是专制的、独裁的,而李世民却能做到从谏如流、广开言路呢?这里自然就要指导学生了解事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的规律。在初中教学中基本不提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可是组织“大变革的时代”一课的教学时,讲授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与商鞅变法,必须涉及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经过实验证实,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中运用的史学理论,主要有事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以及“二分法”、结合具体历史情境考察历史的基本方法等。

第三步,研究成果的表述。

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用口语方式表达(陈述、辩论、问答),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用文字方式表达(撰写小论文、编辑手抄报、起草调查报告),可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等;用模拟方式表达,可以训练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手工制作能力、角色扮演能力等;用现代信息技术表达(演示电子文稿、制作动画、上网信息),可以训练学生应用现代信息的能力;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一定要明确指出学生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以帮助学生形成尊重历史事实,客观评价自我的意识。现在相当多的初中课堂上对学生的发言、“研究成果”,存在着百分之百的“你真棒”、“不错不错”、“请大家鼓掌”的现象,即使学生的发言、“研究成果”有明显的知识错误、观点错误,仍然在如此“鼓励”,这是不应该的。这不但不是在尊重学生,在贯彻新课标的精神,而恰恰相反,这是在伤害学生,在违背新课标的精神。

“问题生成”,使学生“无中生有”,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解决”,使学生“标新立异”,能鼓励学生独立自主的信心;“成果表述”,使学生“展示自我”,能坚定学生追求成功的信念。这三者合而为一,久而久之,就能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四、基本形式

“课堂”、“课题”和“课程”是目前公认的三种基本研究形式,不分高中和初中都如此。从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看,“课堂”是主要形式。一方面,课堂学习能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历史基础知识,为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有载体,平时的课堂教学就是很好的机会,只要不断地渗透,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大大加强。还能克服在课外开展研究性学习缺乏时间和难于兼顾安全的困难。第三方面,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的开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课题”则是对“课堂”式研究性学习的补充。它能极大地改善教学资源、教学空间和教学时间严重不足的状况,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调动学生所有的知识(包括跨学科的)和经验(包括生活的)进行研究。对学生能力提出了全面的考察和挑战。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一般包含这样一些内容:对教材结论性知识的探究与考证,对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地方史的挖掘,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问题或现象的探究。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宜侧重于实践性的、体验性的研究活动,不宜偏重史料研究,否则会脱离学生实际。活动次数也要严格控制,每学期开展一到两次为宜。

“课程”式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可以考虑通过校本课程的形式开展,或者结合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节日的纪念开展专题性讲座。在这些活动中,介绍历史人物的功绩和时代背景,介绍一般性的史学研究方法,让学生尝试着运用史学理论做一些小型的专题和人物研究。

我们在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深入开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注释:

第5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与社会》;有效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初中教学中的普及,《历史与社会》已发展成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然而当前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能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了解历史、走进社会,导致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兴趣不大,更很难实现《历史与社会》教学质量和学生人文社会素养的提升。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改革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让《历史与社会》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我作为在农村初中任教15年的最基层教师就以上问题浅谈我的几点思考:

一、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现状

(一)农村初中教师跨学科教学水平低

《历史与社会》虽不是新生产物,但从它的发展渊源我们不难发现它也确实是新课改之后才开设的综合学科,这就需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具备较强的跨学科教学能力。但是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农村初中的教师跨学科能力普遍比较薄弱,在教学中针对一些综合性问题,不能够引导学生全面、综合、多角度地看待问题。这种情况不利于《历史与社会》教学质量的提高,也阻碍了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1]。

(二)课堂教学存在形式主义

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在表面繁荣之下,存在大量的教学泡沫。部分《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采用了诸如小组讨论探究的形式教学,但是只是为了形式而形式,未能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恰当地运用,使得教学过程徒有其表、华而不实[2]。这样的教学非但不能让学生充分把握课堂知识,而且会给学生造成负担,浪费课堂时间,降低教学效率。

(三)忽略学生的主体性

在素质教育的推行下,虽然教师们已经改变了以前“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但是由于传统模式的影响,部分《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师仍然是以自己的讲为课堂重点,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历史与社会》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们反复的读记、死记硬背,而忽略了学生意义识记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处在消极被动的地位上,逐渐失去了对《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兴趣,单纯的机械记忆甚至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二、有效改革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措施

1、提高农村初中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

目前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的任课老师跨学科的教学能力比较低,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无法引导学生综合、全面、多角度的看待问题,阻碍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3]。为此,我们必须提高任课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

首先,在聘任《历史与社会》任课教师时,不仅要考虑到他是否爱岗敬业,而且要严把“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关,切实聘请到综合能力强的教师;再次,要对《历史与社会》的任课老师进行定期培训,以便让他们的教师素养和教学能力与时俱进;再次,组织经验交流会,让任课老师在学术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进步;最后,要加大对教师任课情况的监督,不仅从学期末考察教师的教学成果,还可采用抽查方式对教师工作进行监督,以提高《历史与社会》任课教师的执教能力。

2、灵活运用教学形式

素质教育倡导丰富教学形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存在许多形式主义,为了形式而形式,如在一些根本不用讨论的内容上组织讨论活动,造成了课堂时间的浪费,久而久之还会打消学生思考的积极性[4]。故此,我们要恰当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擂台赛、辩论赛、小调查、课前演讲、角色表演等教学形式,提高《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效率。

比如,在近代史中讲到辛亥革命这节课时,课本中讲到辛亥革命失败时只是简单的提到辛亥革命被袁世凯窃取,宣告辛亥革命失败。但是很多同学对“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孙中山为什么在胜利的时候却妥协,袁世凯有什么能力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感到不解。鉴于这种情况,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搜集了相关的史料,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经过对史料的阅读和小组讨论,学生们总结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还有部分学生甚至注意到孙中山卸任总统的时间是4月1日,戏称辛亥革命失败对孙中山而言确实就像个愚人节。经过他们自己的讨论和总结得到的答案,比我直接告知他们要印象深刻,同时也提升了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3、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课堂中还是侧重自己的“讲”,学生只负责听、记。这样的课堂显然学生参与度不高,学起来没有兴致,学习效果肯定也不好。故此,教师应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在《历史与社会》的教材中,很多知识都贴近学生的生活,初中阶段的学生也有了一定的“阅历”,对于这些知识根本用不着我们深讲,学生完全可以自学或者经过讨论就可以理解掌握。因此对于这类知识,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行处理”,对于他们难以理解的地方再进行点拨。比如在《感受科技之光》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背景、重要的科技发明,以及科技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对于这些知识,初中生完全可以自己掌握,所以我把这堂课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列出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学课本内容;第二部分组织同学讨论课后习题;第三部分我根据学生习题解决的情况,补充不足的地方,并对这节课进行总结。

结束语:

初中阶段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大农村的新农村建设急需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贯彻新课标的要求,不断提高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跨学科的教学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教学形式,不断提升《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满足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伟.新课改下初中历史创新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下),2013,03(11):17.

[2]李平.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探讨[J].华章,2013,17(09):177.

第6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 历史观; 培养

历史课可以让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在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同时,对于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弘扬祖国的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注重和培养学生历史观的重要意义

初中的历史课涉及到了一些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变迁,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对应这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的背景,学习历史知识不通过事物发生的本来面貌去了解,学习就成为了形式,在每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中,都有起主导因素的历史推动力和破坏力,从哲学上说,历史观本身也是对立而统一的,历史事件发生过程充分体现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状况,由这种状况所形成的价值观决定了历史观的形成,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就是要通过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从而分析出这种历史背景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历史事件,我们说三国,首先会阐述的是三国的文化,不说三国的文化不足说以三足鼎力的局面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这种背景下所发生的政治事件,形成了三国特有的历史观,所以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不深入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就不能准确的形成和判断当时的历史观,当时的历史观同样对当时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反作用。所以历史教学中注重历史观就是注重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核心,反之就是形式主义,表面文章。而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又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自然学生更能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观的形成的条件和意义。

2 注重和培养学生历史观存在问题的分析

初中开展历史教学是符合现代教学发展理念的,初中需要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来开阔眼界,历史不是陈旧的,特别要明白,许多学生认为历史是陈旧的,我们从调研中发现,历史知识学习好的学生都是对人生特别有规划的,因为这些学生明白,对于今天来说昨天就是历史了,所以学习要规划,人生更要规划,从目前历史教学的现状来看,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历史教师缺乏历史观的教学意识

什么样的历史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历史观,物质决定意识,历史观也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历史教师的缺乏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深度不感,更无从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许多成年人可能会有这种体会,当我们今天再回顾历史知识时,或者我们看到某部由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时,我们会记得这个人,这个事件,但是很少有人会说出这个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观,这就是我们教学的不足和遗憾。

2.2 历史观并不是历史事件的起因

许多历史老师也会讲到历史事件时去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讲到为什么会引起这个事件,这就是历史事件起因说,把起因说定义为历史观是狭隘的,成熟的历史观是由真实不可逆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及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哲学的、社会的、心理的、政治的、文化的诸多因素对立和统一形成。教师要从历史观形成的条件入手,去寻找和发现当时社会的历史观,从历史观进行深入解剖,深入浅出,让学生掌握这些历史观对当时社会所形成的冲击以及由这些冲击决定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和终结。

3 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和培养学生历史观的方法

3.1 让学生扮演历史事件中的人物角色

让学生扮演人物角色只是第一步,最为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在扮演前要掌握这个历史人物的特点以及由这种特点决定的,思维和语言的习惯,特别是要对学生扮演人物角色进行人物解读,包括人物的心理动态、人物的社会地位决定的社会价值,以及人物对过去和未来的判断,这种判断是基于什么样的历史观,所以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展现人物的历史观对人物所掌控的事件的作用。对于扮演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知识并从中明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观。

3.2 初中历史教学“三七理论”

所谓三七理论,就是三分知识,七分讨论;历史是真实的,历史事件的人物与当今的事件和人物往往都存在某种关系,这种关系除了文化和信息面的不同,大部分理论都从社会的伦理、道义、法制进行联系的,因为历史是延续的,延续的历史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今天我们传承的文化和礼仪以及我们的世界观都是从历史观从积累和提取的,历史并不是古老的,相反历史还给予现在的人更多的知识和教训,所以三分理论就是并不一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要更多的通过讨论来形成一种历史观,这种历史观是学生的历史观,是基于现在看过去,所以每一个人不太一样,所以要进行讨论,经过充分的讨论,最终统一形成一种对历史的认识高度,以及准确把握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关系。

第7篇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和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意义

初中的历史课涉及到了一些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变迁,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对应这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的背景,学习历史知识不通过事物发生的本来面貌去了解,学习就成为了形式,在每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中,都有起主导因素的历史推动力和破坏力,从哲学上说,历史意识本身也是对立而统一的,历史事件发生过程充分体现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状况,由这种状况所形成的价值观决定了历史意识的形成,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就是要通过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从而分析出这种历史背景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历史事件。而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又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自然学生更能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意识的形成的条件和意义,从学习思维上说,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学往往能唤醒学生对于历史的好感,对于历史人物的评论,不管这种评论对与错,都与学生本身的世界观形成了对照和冲突,把历史还原为历史,把文化还原为文化,把历史文化与学生自我的世界观相互作用,就能发现,历史并不是古老的,古老的并不一定是历史,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哲学观来看,过去的历史对学生的世界观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初中学生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的形成,他们通过知识的学习,通过知识的积累,更通过思维和训练和历史意识的培养来达本文由收集整理到对自我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完善,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学除了授知也要授智,这个智是智力的智,更是智慧的智。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和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存在问题分析

1.历史教师缺乏历史意识的教学意识

许多历史教师,非常认真的进行备课,很用心的在课堂上讲课,把历史知识传播给学生,但是并没有意识到在传播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历史意识并培养历史意识,这与我国教育方式有关,我们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播,目的是为了考试过关,缺乏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来达到和满足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历史意识的深入了解,什么样的历史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历史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历史意识也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历史教师的这种缺乏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深度不感,更无从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许多成年人可能会有这种体会,当我们今天再回顾历史知识时,或者我们看到某部由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时,我们会记得这个人,这个事件,但是很少有人会说出这个事件和人物的历史意识,这就是我们教学的不足和遗憾。

2.历史意识并不是历史事件的起因

许多历史老师也会讲到历史事件时去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讲到为什么会引起这个事件,这就是历史事件起因说,把起因说定义为历史意识是狭隘的,历史起因可以说是历史意识的一个变因,但并不是成熟的历史意识,成熟的历史意识是由真实不可逆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及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哲学的、社会的、心理的、政治的、文化的诸多因素对立和统一形成。那么教师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历史意识,从历史意识形成的条件入手,去寻找和发现当时社会的历史意识,从历史意识进行深入解剖,深入浅出,让学生掌握这些历史意识对当时社会所形成的冲击以及由这些冲击决定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和终结。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和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方法

1.让学生扮演历史事件中的人物角色

让学生扮演人物角色只是第一步,最为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在扮演前要掌握这个历史人物的特点以及由这种特点决定的,思维和语言的习惯,特别是要对学生扮演人物角色进行人物解读,包括人物的心理动态、人物的社会地位决定的社会价值,以及人物对过去和未来的判断,这种判断是基于什么样的历史意识,所以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展现人物的历史意识对人物所掌控的事件的作用。对于扮演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知识并从中明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历史意识。

2.初中历史教学“三七理论”

第8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高中历史 历史教学

初中学生在升入高中后,常常会听到历史老师抱怨学生基础太差,思维能力不够,自主学习的习惯不好,更重要的是部分学生感觉历史学习广度和深度太高,历史学习太难,经历多次的模拟训练,仍然成绩平平。为什么师生会出现这样的感觉呢?针对这样的问题,高中的历史教学如何做呢,下面浅谈一下自己个人的想法及做法。

一、对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区别的认识

作为教科书的历史,其基本功能不外乎让学生知道历史基本事实,归纳历史经验教训,培养学生对本国历史的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怀。那么基本功能是这些,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的区别又在于什么地方?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对应于不同阶段年龄的学生,它们所承担的以上基本功能又会有些什么不同呢?在此谈一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在内容上,初高中的内容标准不一样。初中历史进行的是主题历史教育,意在建立起学生基本历史线索,对历史有一宏观了解。高中历史进行的是专题历史教育,很显然是为了阐释说明或解释清楚历史的深层问题。

在层次上,初中是基础知识的了解,高中历史是深入,深化的历史。初中历史是一种普及性的、常识性的历史知识了解,高中历史则是深入到历史内部,探究历史发生发展的原因,联系,规律。

在目的上,高中历史比初中历史更具有选拨性。高考是很多考生都要参与的,历史在文综中的地位也是不可或缺,历史学习的好坏也将影响大学选择的好坏。故而高中历史更多地考虑到如何在高考中获胜,如何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历史,运用历史。

二、存在的问题

(一)初高中知识衔接断代严重

通过对高一学生进行历史知识问题答卷,当问及到威尔逊、亚历山大二世、俾斯麦、图特摩斯三世、工业革命等初中历史知识时,回答正确率为0%。就连最基本的历史知识隋朝大运河的起止地点回答正确率仅为35%。

至于如朝代时序更是前后颠倒张冠李戴,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对高一学生的困乏程度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而当被问及到什么原因时,75%的学生认为,因为中考不考没认真学,22%的学生认为是教师没有认真教,还有3%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喜欢。由此可见考试成为学习的指挥棒,考和学是如此的结合亲密。而知识却断代、空档的如此严重。

对于高中教师来说,他们对初中教学怨气冲天,由于我市初中升高中不考历史,使初中历史教学形同虚设,学生一入高中才知道对历史知之甚少,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学生历史基础太差,若不补充初中历史教学内容,高中历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这样就造成高中历史教学时间紧张,教师授课难度大,学生理解起来也难,严重影响了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二)问题存在的思想根源

在初中学段,历史学科过去一直不是中考科目,所以被认为是门“副科”、“小学科”, 多年初中历史学科就顶着一顶“小三门”的帽子,各级领导相对忽视,在很多学校的课程表上,历史课所占课时往往不足,而且课程大多安排在学生容易疲劳的下午。在很多学校领导的眼中只有那几门中考科目,根本就没有把历史学科之类的“小学科”放在必要的教学地位上,好像“有则无,无则有”。

考评制度不完善也是重要的原因。今天的考评制度无论是对教学的评价,教师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评价,都不到位。目前教师鼓励性的评价做得很好,但科学性的评价,思想性的评价做得不到位。课堂教师的评价机制和学生评价机制不完善。教师的教学成绩如何评价,怎样看待教师的教学,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标准和办法。

(三)建议

历史,是一个国家文明传承中的精髓,具备一定的史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前提。历史课程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课程,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但要想改变目前的现状,笔者以为应“对症下药”,采取如下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促进学生的主动、全面、终身发展。章士钊曾说:“灭人之国先去其史”。历史的重要性世人皆知的,可在功利性很强的现代社会环境中,大家关注的往往是那些影响学生将来在社会层级流动中地位的高利害学科,历史再“可以使人明智”,也只能被打入“冷宫”。

因此,有必要开展教育观念的大讨论,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使教师们真正领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要性,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初中历史教学,如果思想上、观念上没有大的触动、没有转变,行动上是很难有措施的,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地位。

2.大力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和升学考试制度。学业考试是初中教学的指挥棒,指挥棒指向哪里,学生就走向哪里。目前,我市教育的发展还不均衡,优质高级中学的教育资源还不能满足广大初中学生的要求,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与评价制度下,学校、家长、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你考什么,我就学什么,总分多,就多学、总分少、就少学,中考不考,就不学。因此学生对历史课不重视,上课做其他作业,睡觉等现象普遍存在。

(四)高中历史教师应该采取的策略

1.在高一上学期阶段,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趣味性教学之外,更应该注意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如高一学生刚进校就开始了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学习,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之后,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有了初步的认识,可以在老师的提示下完成知识体系的建立。让学生去总结,然后教师更正。这样不仅是学生构建了历史学习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历史学习的比较和联系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就会习惯性的去联系和比较。

2.注重对学生历史意识和人文意识、学习方式的培养。高一学生还是感性认识比较强,但缺少理性思维,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其全面地看待问题和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积极的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地思考是这一过程中的核心和关键。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也非常重要。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也不能单纯的以分数论高低,更多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保证学生的历史意识、人文素养和学习方式不断有新的进步,借以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过度。

历史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其知识量大、涉及的方面广、领域多,近年来中高考对历史的要求又上了一个台阶,所以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需要加大力气想办法来提高历史学习的能力。当然家长社会的重视、学生的思维培养等问题都需要我们的积极引导,本文只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也许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永涛:高中历史教学法二三[J];现代教学研究;2012第2期

[2]陈庆明,李红垒:创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适应学生成才需要 [J];成才之路;2014 第14期

[3]唐文集: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和对策[J];教育界;2012第14期

第9篇

论文摘要:初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评析,学生不仅能够明辫是非,还能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历史教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必须不断改进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师要更新观念,不断采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素质教育真正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中。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导致大部分初中学生都不愿意参与到历史课的课堂活动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巧妙构思每一堂课的过程,用心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设计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等,以点燃学生的热情。比如,教师在课堂的开头讲述一个离奇的历史故事(如讲到三国历史的时候,可以讲讲“三顾茅庐”、“赤壁之战”、“关公刮骨疗伤”等精彩故事),以故事开头可以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除了讲故事,教师还可以说一段深刻的体验、出示一幅有趣的漫画、引用一首别致的诗句或者一则精彩报道等,从而有的放矢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设计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二、引导学生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在初中历史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深浅适度,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巧设疑问,以达到激发学生自己思考,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历史课堂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给学生的“渔”,实际上就是教给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教师不仅仅是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教师要从历史认识的逻辑出发,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掌握初步了解历史的方法,形成基本的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从而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可以巧设疑难,激活思路,因为思维活动通常都是由疑问而产生的。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问时,才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比如,在讲授西安事变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蒋介石曾疯狂追杀共产党人,共产党为什么不乘机消灭蒋介石?”学生对这样的提问都非常感兴趣,由此,他们就会进行积极的思考。

除了在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挖掘上下功夫外,历史教师还要注意布置合理的历史课后习题,比如针对“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这一话题,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人物,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这些课后习题要注意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师也可要求学生在分组讨论中完成习题,使学生在开放式争论中亲自参与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增强对历史的学习能力。  三、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才能让学生学起来事半功倍。比如,针对“为什么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问题,学生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为此,教师可举例从历史事件来说明: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夷洲(即台湾),增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即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回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1885年清政府设台湾省;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举出历史事件后,教师可以结合现实新闻“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台遥祭黄帝陵”来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样便很好地结合了现实和历史,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从而激发了他们维护祖国统一的使命感。

第10篇

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新的教育理念,它所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给了我们的历史教学以新的启迪,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使历史学科成为每个学生愿意探索的领域,提高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热情,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初中历史;教学

一、 研究背景

初中阶段是心理和生理不稳定发展的阶段,选择适合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对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至关重要,找到适合这一年龄段的教育理念是十分有必要的。[1]

对比国内外一系列教育理论成果,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新的教育理念,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适应当前全球信息化、社会学习化、教育个性化和发展多元化的时代背景,它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给了我们新的启迪。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一种完整的独特的智力理论,认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2]多元智能理论承认人的智能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它的核心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公平地看待全体学生,最后比较全面地评估个别学生的成就,并发展学生的潜能,从而重建学生的自信和学习兴趣,最终达到个人全面的改进和发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初中历史教学,使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热情,使历史学科成为每个学生愿意探索的领域,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积极思考。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应用可以有效改进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无论是对师还是对生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提高学生的语言智能

历史学科不同于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辞藻和生动夸张的文字表达,它基于史料,探寻历史真相,追问事件起因,影响等方面的求实内在精神。历史学科要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教会学生能够要有逻辑性,简明扼要,论从史出的精神。学生要学会清晰、完整、准确地表达历史事件。每个学生都有自已的优点,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需要教师采取多种课堂教学手段锻炼学生的语言智能,比如撰写编演历史课本剧,举行辩论赛,课堂演讲等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智能,使他们学会表达历史观点,形成历史语言的思维习惯,这对于培养学生在其它科目的学习也会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视觉一空间智能

历史学科具有很强的历史时间感和空间感,多元智能理论对培养初中学生历史时空感很有帮助。培养学生的空间智能,可以使学生对历史活动的主体,比如各种个人,团体,阶级等历史元素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生动的手段再现历史场景,创造历史情境,使学生不会对历史学习感到枯燥乏味,使学生对历史事物有个全面的了解,对人物内心情感,历史事件的发生状况有一个理性的把握。改变过去死记书本,笔记的学习方法,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有很好的改观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自知一自省智能

培养学生自我认识智能,无论是在学生对思维,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判断和形成良好的为人准则都会起到莫大的帮助。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是需要正确地引导其树立正确目标的关键时期。一个人能够清楚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评价自我是很有必要的。历史上发生过的历史故事可以成为教育学生的非常好的例子。历史教育本身具有情感教育的特点,它具有传承民族传统和文化源流的功能,也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思想启迪和情感共鸣的作用。教师用历史人物事迹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对历史上发生过的正义或非正义的事件给以评价,使学生学会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和责任。历史教师在潜移默化之中将历史知识与情感教育结合,去除无意义的说教,用真实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作为依托,才会使教学在互动中推进。

三、 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个性化运用

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差异作为教学中的一种宝贵资源,是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基本观点。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个性。在师生和生生的互动中,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挖掘,使教学活动充满活力和创造性。[3]

(一)自知一自省智能下的个性化教学

初中生有着很强的独立意识,这既是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强烈变化的作用,也是由小学到初中学习环境和学习习惯发生变化的推动作用。初中历史教师要抓住历史学科以史为鉴,渗透浓厚价值观培养和情感塑造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将历史知识与情感培养搭建起桥梁。通过一个个历史事件折射出的历史教训,历史人物内心的变化使学生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历史碰撞,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例如,你从越王勾践身上学到了什么?

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培养他们对历史人物品格的学习,自知一自省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习越王勾践的事迹,引导学生当遇到困难时,要不耻下问,让学生们学会评价自己。同时,让全班学生分别写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然后同桌比对,让学生们说一说对于自己的缺点要如何改正,对于自己的优点要如何发扬。通过这个过程,使得学生们学会了自省,增加了对自己的认知,不会做事盲目,冲动。引导学生从历史故事中走出来,带着问题思考现实生活,使历史不再遥远,使学生们真正做到用历史启示今天,引导未来学习和生活。

(二)言语一语言智能下的个性化教学

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语言智能。描述同一事物,有的辞藻华丽,形象生动;有的语言简练,朴实无华。在教学时,教师发现有些学生的表现欲很强,乐于回答老师的问题;有些学生则更喜欢沉默思考。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要善于利用历史课程资源,设计一些为学生展现语言表达的平台。例如,辩论赛,它是锻炼学生语言智能的一个很好的活动,辩论赛需要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尽情发挥各自的语言天赋。

例如,“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让学生对此话题进行辩论,用自己的观点驳倒对方。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个人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辩论提高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叙述表达历史观点也是历史学习必不可少的能力。学会讲故事,要让学生流畅的表达对历史事件的看法,互相交换自己的观点,不仅提高了自信心,也在共同探讨中集思广益,提高自我。言语一语言智能还可以通过演讲比赛,表演历史课本剧等形式来实现,让学生们在课堂嘴吧“动起来”,学习的积极性才会调动起来,历史课才不会变得无聊。

(三)培养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学习历史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空间的敏锐度,对培养学生的视觉一空间智能有很大好处。在初中历史的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发展空间智能的手段,促进学生历史的学习。比如,采用幻灯片播放一些历史地图的演变,播放历时影视资料片,展现历史时空的变迁。让学生们动手画出某一时期的历史地图,加深他们对历史地理信息的记忆。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历史考古模型,纺织品(有条件的可以到博物馆参观)等,通过声、光、色、形的全方位立体展示,尽情发挥他们对历史空间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视觉一空间智能。

例如,“三国鼎立”的讲解。

让学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上找出三国鼎立的界限,标出国家都城的大致位置。在大屏幕上打出地图,通过历史地图回忆这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比如关键战役的发生发展过程,发生地点,代表人物,各国的主要经营措施等等。通过观察历史地图的方式,增加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将历史知识空间化,形象化,最后牢记于心。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习的效果,同时也使得历史教学更加有效,历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四、结语

多元智能理论在基础教育阶段作为指导历史学科教学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它利于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的固有思维,使教师能够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进行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多元发展。初中历史教学是一个充满朝气与希望的园地,教师要用发现的眼睛去观察适合学生发展的规律,大胆实践,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严明《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学术交流》,2005 年 6 月,第 6 期。

第11篇

摘要:“五阿哥”式的历史教学模式通过信息传递,对抗式讨论法,历史情境或场景的模拟,活跃历史课堂的同时进行有效历史教学,培养现代社会“小燕子”类型的初中生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构建了教师乐教与学生乐学的纽带。

关键词:“五阿哥” “小燕子” 教学模式

在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本,并且趋向于强烈的人文关怀现代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历史教学实践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五阿哥”式的历史教学模式有利于解放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教学稳定、健康而有序的发展,展现多元文化的教育观。

一、“五阿哥”式历史教学模式

“五阿哥”式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全面剖析“小燕子”类的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各种教学方法相互借鉴,比较、竞争,具有科学性、针对性、适用性的特点,并且通过不断精细化,实用化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的教学模式体系。

二、“五阿哥”式历史教学的实践操作手段

(一)信息传递教学模式变革

传统的信息传递教学模式是指教师灌输现成历史理论和结论,让学生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某种历史解释。“五阿哥”式的信息传递教学模式是:教师事先对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指导学生掌握系统历史基础知识,基本历史学习技能和技巧,从而提高认识能力。教师作为一个教育者和组织者,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出发点,落实历史教学的方向,目标,安排历史教学的内容,控制历史教学的活动进程,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灵活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认真钻研通史、专题史等不同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历史意识。在把握好历史教学内容的难与易,深与浅的同时,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论证等探索活动。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注意引发学生的猜测、质疑等心理活动,以启发性讲授方式为主要手段,传递历史信息,充分展现历史教学的问题性,参与性,开放性。

(二)对抗式讨论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前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历史主题,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讨论之前每个学生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交给老师审核,教师进行批示与修改后,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四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辩论得失。

这种讨论法的竞争机制,趣味盎然,可激发学习动机,为了驳倒对方,将促使学生积极吸纳前人研究成果,并对自己未知的事物进行探索,使学习不断深入。对抗式讨论法,讲求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着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强调把典型教学内容清晰地、重点地展示给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师通过讨论进行观察,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和反馈。

(三)感知历史的过程――历史情境或场景模拟法

“在教学的任何一个阶段上对新的事物和现象的感知过程,都意味着研究的客体在学生意识中的反映和关于这些客体的正确的表象和概念的形成”[1]学生学习历史的的过程是从感觉和知觉开始的,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都是间接性的,为了让学生尽可能的对历史过程进行正确的联想和想象,教师需要借助特殊且形象教学手段,将历史情境、场景以及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复现”“再造”“模拟”“角色扮演”。可通过“原始的文字材料、真实的实物材料、形象的图像材料、动感的音像材料等,能使学生感知到“鲜活”的历史。”[2]实际上就是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是情景复现的“设计者”和“表现者”,通过学生学习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的相互作用,激发学生想象力和表现力,引导学生在历史场景的角色扮演中,知识的迁移和转化中,感受和体验中进行思考和判断。

三、“五阿哥”式历史教学模式体系的功能

(一)活跃历史课堂的同时进行有效历史教学

“五阿哥”式历史教学的显著特征是强调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历史的主体不再是时事造出来的英雄,而是名不见经传的“芸芸众生”,“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触手可及的与社会现实和个人密切相关的生活往事,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共同情感和面对共同问题,把历史学习作为完善自我的内在需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充满激情和诗意。学生的灵感,悟性和冲动在这个时候被调动起来了,培养“小燕子”类的中学生探索历史,热爱历史的心境,使得历史课堂独具特色,旋律和内涵,通过活跃的历史课堂达到非凡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现代社会“小燕子”类的初中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

我国自古就“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五阿哥”式历史教学同样强调“小燕子”类中学生的知与行的结合,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也是时代必然。这种教学模式摒弃了“死记硬背”,采取讨论、辩论、演讲、写作,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将所学历史知识及有关理论、观点和方法,用于对历史和社会的问题的观察和思考,正确处理史与论,古与今,材料与观点的关系,加强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燕子”类初中生不失灵性的状态下,培养他们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

(三)构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纽带

“五阿哥”历史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历史,得到满足及快乐的同时激发、助长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性美,让学生感受生活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在认知层面的‘流畅力’‘开放性’‘变通力’‘独创力’‘精进力’上的增进,培养学生在情意层面的‘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与‘挑战性’。”[3]渗透着娱乐精神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能享受到快乐、充实与成就感。历史所展示的是一幅感人而又多彩的生命画卷,“五阿哥”式历史教学在课堂学习中将历史的真实活力展现出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受到更加令人震撼的心灵冲击,教师可以走近学生心灵,在充满爱的环境下学习历史。沟通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桥梁。

“五阿哥”式历史教学模式体系符合新课改培养目标,对“小燕子”类初中生的历史学习颇具针对性,有利于贯彻落实新教育理念,促进历史教学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47

第12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观;培养技巧

从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和过程来看,许多历史教师满腹经纶、学车五富,在历史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授历史知识,学生也是听得津津有味,从教学的应试角度来说,学生能够很好的完成历史知识点的学习任务,阶段性的学习完成后,许多学生就把课本一扔,加上历史并非主课程,在升学考试中的比例不高等因素,也导致学生关注度不高,笔者从调研中发现,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一般还是死记硬背,并没有对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关系,形成自我的历史观,这种缺失导致历史教学效果的落后,直接影响到历史课对于学生学习的价值。

一、重要意义

初中的历史课涉及到了一些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变迁,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对应这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的背景,学习历史知识不通过事物发生的本来面貌去了解,学习就成为了形式,在每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中,都有起主导因素的历史推动力和破坏力,从哲学上说,历史观本身也是对立而统一的,历史事件发生过程充分体现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状况,由这种状况所形成的价值观决定了历史观的形成,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就是要通过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从而分析出这种历史背景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历史事件,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不深入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就不能准确的形成和判断当时的历史观,当时的历史观同样对当时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反作用。所以历史教学中注重历史观就是注重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核心,反之就是形式主义。

二、存在问题分析

初中开展历史教学是符合现代教学发展理念的,初中需要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来开阔眼界,历史不是陈旧的,特别是要明白这一点,许多学生认为历史是陈旧的,从而觉得学习过去的东西有用吗?笔者从调研中发现,历史知识学习好的学习都是对人生特别有规划的,因为这些学生明白,对于今天来说昨天就是历史了,所以学习要规划,人生更要规划,从目前历史教学的现状来看,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题:

(一)历史教师缺乏历史观的教学意识

许多历史教师,非常认真的进行备课,很用心的在课堂上讲课,把历史知识传播给学生,但是并没有意识到在传播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历史观并培养历史观,这与我国教育方式有关,我们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播,目的是为了考试过关,缺乏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来达到和满足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历史观的深入了解,什么样的历史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历史观,物质决定意识,历史观也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历史教师的这种缺乏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深度不感,更无从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许多成年人可能会有这种体会,当我们今天再回顾历史知识时,或者我们看到某部由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时,我们会记得这个人,这个事件,但是很少有人会说出这个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观,这就是我们教学的不足和遗憾。

(二)历史观并不是历史事件的起因

许多历史老师也会讲到历史事件时去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讲到为什么会引起这个事件,这就是历史事件起因说,把起因说定义为历史观是狭隘的,历史起因可以说是历史观的一个变因,但并不是成熟的历史观,成熟的历史观是由真实不可逆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及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哲学的、社会的、心理的、政治的、文化的诸多因素对立和统一形成。

三、培养策略

(一)让学生扮演历史事件中的人物角色

让学生扮演人物角色只是第一步,最为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在扮演前要掌握这个历史人物的特点以及由这种特点决定的,思维和语言的习惯,特别是要对学生扮演人物角色进行人物解读,包括人物的心理动态、人物的社会地位决定的社会价值,以及人物对过去和未来的判断,这种判断是基于什么样的历史观,所以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展现人物的历史观对人物所掌控的事件的作用。对于扮演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知识并从中明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观。

(二)初中历史教学“三七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