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0 12:12: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材行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中国建材行业的大体现状
1、竞争十分激烈、体验式营销已成必然趋势。
目前,建材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比如瓷砖、地板、卫浴、墙纸、衣橱柜、涂料等无论是在同板块间,还是在具有替代性的不同板块间都处于白热化的竞争阶段,直接折扣和让利促销已经很难再吸引消费者,相反像总裁签售等的概念营销起到较好的效果,长期看,大面积、全方位、家居式展示的体验式营销已成必然趋势。
2、全国很多城市的建材市场层次不齐。
全国各地甚至很多省会城市都有脏、乱、散等传统的建材市场;也有如月星、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等规范、干净、舒适的建材商场。
3、经营理念浮躁得不到不统一,恶性竞争严重。
在整个建材行业,浮躁之风十分严重。有得商家根本就没接触过建材也不去用心的学习和打好基础,而是用误导消费者、中伤同行和恶性降价的方式来经营,这样使整个行业恶性竞争严重。
二、建材行业的突破口
1、一定要引入文化,要使文化和家居建材紧密结合。
引入文化不但要使整个店面形象具有文化,更要使我们的从业人员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甚至全面的文化,厂家在给商家的培训中一定要把文化具体化和可持续化,商家一定要强力的执行,并把文化列入考核范围。
2、要不断的挖掘细节服务,把服务做得更细、更体贴。
例如,现在的很多商家在第一次接待客户时,我们的导购往往很直接的问:你要什么?你家在哪?装修了没?多大面积?等等这些很令人反感的问题。更本就没有体现出对消费者服务的体贴和细节。
3、农村市场是一个很大突破口。
目前,农村往往是花着比名牌价格高的钱却购买着次等的产品。厂家布局二三线城市,把高质量的名牌产品打进农村市场是个大趋势。
那么,要如何如何管理和操盘建材业的一个市场呢?
首先、必须要速度。渠道的布局要速度、终端的开发要速度,无论怎么样都要先做起来了再调整。
其次、团队的组建一定要有高效执行力,管理一定要扁平化。
【关键词】 成本管理 问题 原因 对策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成本的高低成为投资人对企业的竞争能力进行衡量的重要标准。企业能否对成本进行很好的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当前,水泥建材行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在成本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加强水泥建材行业的成本管理势在必行。
一、影响水泥建材企业成本的因素
要想实施成本管理,首先应该明确影响成本的相关因素。水泥建材企业的成本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直接材料的影响,直接材料是水泥建材产品成本构成的第一要素,会占到水泥建材企业产品成本的80%以上;二是企业的技术水平,水泥建材企业产品是能源消耗性的低价值的附加品,生产技术水平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同时,技术水平也是水泥建材企业控制成本的关键因素;三是水泥建材企业的生产设备状况,主要考虑生产设备是否达标及其运转情况是否良好;四是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状况,水泥建材企业需要的流动资金占用量较大,企业加强流动资金的管理,应该尽量控制应收账款的规模,并对应收账款及时进行回收,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款率,进而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五是水泥建材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这也决定着水泥产品的成本能否降低,管理层的管理水平对产品成本具有重大影响。另外,宏观经济形式、经济周期以及水泥建材市场等也是影响水泥建材企业成本的重要外部因素。
二、我国水泥建材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水泥建材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成本管理的手段老化、内容僵化
当前,我国很多水泥建材企业只重视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对供应和销售过程中涉及的成本控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注重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忽视了投产前对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成本计划也缺乏严肃性和科学性,在具体的成本核算过程汇总,只是重视财务成本核算,忽视了对管理成本的核算。对成本管理的片面理解使得水泥建材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不够完善。
2、水泥建材企业的成本管理侧重于宏观层面
企业成本管理的动力应该来自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但是,从当前我国很多企业成本管理的情况来看,其成本费用的控制仅仅局限于遵守和执行我国所颁布的相关财务法律法规中成本条例上,对成本费用的控制和管理侧重于宏观需求,忽视了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没有完全发挥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和提高效益方面的作用。
3、水泥建材企业的成本管理缺少市场观念
很多的水泥建材企业不管市场对水泥建材产品的需求如何,只是一味地通过提高产品产量来降低企业成本,通过积压存货,把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隐藏或者转移到存货中,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短期利润。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企业的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使得管理决策在成本信息上出现误区。
4、企业过度依赖于其成本会计系统,并不能满足企业实施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
一方面,企业当前使用的成本会计系统并没有采用灵活多样的成本管理方法,使得成本管理陷入了单纯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怪圈,无法提供决策所需要的准确信息,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也不能提供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另一方面,传统的成本管理对象只是局限在财务方面的信息上,无法提供管理人员需要的原材料、作业、客户以及销售渠道和销售市场等非财务方面的信息,无法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提供充分的信息。
三、水泥建材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水泥建材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管理者缺乏市场观念,素质参差不齐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该是以市场为导向,而非政府,但是有些水泥建材企业的管理者还没有适应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没有树立竞争冠冕,仍然固守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思想,使得成本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有些企业的领导侵吞企业财产、,更不用谈对成本进行管理了。
2、水泥建材企业的成本管理还没有与不断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相适应
当前,水泥建材市场的格局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产品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生产性费用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下降,相应的,流通性成本比例提高。但是传统的成本管理过多的局限于产品的生产领域,降低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以及制造费用是成本费用管理的主要手段,忽视了对产品开发、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成本的管理,因此也就无法适应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需求。
3、水泥建材企业的成本管理存在一定的短期行为
有些水泥建材企业的管理者流动性较强,对企业的承包期限较短,使得企业行为出现明显的阶段性。为了凸显他们任职期间的业绩,在划分成本费用、调整成本差异以及计提资产折旧方面人为的调整成本,没有关心企业的发展后劲。这样就给后任的管理者改进成本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很多情况下,后者为了完成相关指标或者达到一些其他目的,只能继续伪造成本费用来粉饰财务报表。
4、水泥建材企业缺乏相应的成本约束激励机制
制定了成本控制制度,但是却不能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内部牵制制度。企业管理者为了粉饰财务报表可以随意的接触成本资料并进行修改,不仅使得企业无法获得真实的成本资料对成本管理进行改进,而且也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那些成本费用管理较好、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的部门和个人,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激励,员工缺乏参与成本管理的意识,企业没有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改进水泥建材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水泥建材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改进。
1、大力培养企业管理者成本管理的系统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该树立长远的成本管理的系统观念,把企业的成本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全局与整体,对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一方面,通过成本管理使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不能使成本管理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应该将管理的视野向前延伸到对产品的技术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对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以及对产品的设计进行研究上,向后延伸到客户的使用和产品处置上。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水泥建材产品在市场中竞争力,使企业处于竞争的不败地位。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非物质资源在企业发展中也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应的,成本管理还应该由物资资源扩大到非物质资源上,如对企业的资本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管理等。
2、引入先进的成本控制手段和方法
当前,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本管理防范,能够适应灵活多变的顾客生产需求和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作业成本法以顾客为导向,以企业的价值链为中心,对作业链进行彻底根本的改造,重点强调企业内部和外部与顾客的关系。从整体出发,协调企业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的关系,要求企业将物资供应、产品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各种作业形成同步的作业流程,努力消除不能增加产品价值的作业环节,使企业始终处于持续改善的状态,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整体优化。
3、在成本管理中引入战略成本的管理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的对象是企业全局,它是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制定的,将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其成本管理不仅仅对企业内部的价值链进行分析,还包括对竞争对手的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实现洞察全局的目的。
4、实施全过程的成本管理
企业进行成本管理,不应该仅仅对生产成本进行控制,而是应该对产品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管理。实践证明。只有产品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良好的成本管理,企业的成本才会得到明显降低。水泥建材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如果只考察水泥建材的制造成本会给企业的投资和生产决策带来严重的失误。所以,成本管理中的成本决不能仅仅理解为制造成本,而应该是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全部成本。
5、实施全员的成本管理
水泥建材企业在实施成本管理时,应该将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都作为成本控制的主体,尤其是与成本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的部门和人员,例如:决策者、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成本机构人员等都应该纳入到成本管理的主体中,并将成本管理理念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让企业全体员工都能树立成本效益意识,充分发挥他们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成本管理的全员意识,让他们意识到成本管理并不仅仅是企业财务部门的事情。同时也以建立成本管理的奖惩激励机制,对于那些在降低成本方面提出合理建议的员工给予积极的奖励,对于那些不注重成本节约给企业造成浪费的员工应该及时追究其责任,只有这样,才会培养员工的成本意识,有效降低水泥建材企业的产品成本。
总之,在水泥建材企业的管理中,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水泥建材企业应该意识到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成本管理的对策也应该是随之变化的。水泥建材企业应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1] 彭文胜:水泥企业的成本核算分析[J].中国建材报,2010(8).
[2] 刘明洪、卢杰梅:企业成本(费用)控制探讨[J].市场论坛,2006(2).
[3] 夏秀芳、郝俊梅:浅谈我国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7(1).
现代营销理论的一大突破就是价值链的构建。传统营销是销售产品,现代营销实现的是销售需求,提供价值(4P 与4C 的差别)。整个价值链和利益链通过厂家和商家的合作实现重叠与分享。在价值链构建过程中体现利益分享,价值和利益的重合度决定厂、商合作的基石。这种价值链与利益链的重叠表现在厂家在生产价值中不能影响到商家利益的实现,以及商家在传导价值中不能影响到厂家利益的实现。
渠道构建理论模型
1. 目标决定行为
2. 行为的质量决定价值
3 价值的大小决定利益的多少
4. 以获得利益实现目标
厂家创造的价值传导到消费者的整个过程就是渠道。那么,在价值链中,厂家是生产价值者,商家是传导价值者。厂家生产的价值是品牌、产品和服务。
1. 厂家职能
厂家是价值的生产者,价值包含了品牌、产品和服务。厂家的职能就是最大限度的生产价值,就是构建品牌、传播品牌、生产产品、提供优质服务。具体表现在研发产品、保障产品品质、广告、终端形象建设、促销活动和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等。
2. 商家职能
商家是价值的传导者,商家的职能就是在传导价值的过程中使价值损耗最小。具体表现在:维护品牌形象、保障货源充足等。
( 一)渠道目标
1. 厂家目标
厂家通过生产最大化价值实现最大化的利益,这是永远不变的目标。这也意味着生产的价值越大,获得的利益也越大。而厂家生产的价值包含品牌、产品、服务,那么在产品价值一定的情况下,要生产更多的价值就只能来源于品牌和服务。当然这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前提下,不适合垄断产业。而品牌和服务的价值都需要较长时间的沉淀,所以厂家的目标是通过生产价值实现短期和长期的利益。根据厂家的差异,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比例会有所差异,但我们发现更注重长期利益的厂家比注重短期利益的厂家更有未来,总体利益也会更大。这或许就是西方品牌比中国品牌更有生命力的地方。
2. 商家目标
商家是通过最小损耗传导价值实现最大化利益(传导路径越长损耗就越大)。商家并不生产价值,当然那些已有商家品牌的商家除外,比如:沃尔玛、苏宁等商家。商家的目标就是通过最大化地降低传导价值的损耗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利益一般是短期的。
我们通常关心商家的时候,一般是问“生意”怎么样?生意是什么?生意就是赚了多少钱,赚钱多叫生意好,赚钱少叫生意差。这种赚钱的思路就是短期利益。
而当我们关心厂家的时候,一般问“发展”怎么样?发展是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集合表现。没有短期利益解决不了企业生存和开发新产品的源泉,而长期利益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
以上分析得出厂家的利益与商家的利益有重叠但不能完全一致。重叠部分就是所谓的共赢,不重叠的部分必然会有矛盾和冲突。前面提到的制和厂商联营制因都赋予了商家的部分厂家职能,都不能解决这个矛盾。制和厂商一体化制,商家的职能被放大,参与了很大一部分生产价值的职能,而生产价值就应该享受长期的利益,但商家并不能保证能获得长期利益,也与商家的目标不一致,所以厂商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厂商联营制,厂
家通过投入股份捆绑商家,使其与自己目标一致,为商家提供获得长期利益的表面保障。分公司制是扩大了厂家职能,将生产价值和传导价值两项职能完全由厂家承担。
在体制下,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厂家在选择商家时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求商家必须认同厂家的价值理念,即获取长期利益的理念。并告诉商家:只要你认同和在执行中坚持这种获得长期利益的理念,那么厂商就能长期合作,并共同获取长期利益。这个愿望是美好的,许多诚信的厂家也是这样做的,这就建立了新型的长期利益共同体。但是我们已经讲过:行为由目标决定,商家的目标已决定了他们的行为不可能去担任厂家的职能,他们追求的是短期利益。很多厂家很苦恼商家为什么不理解厂家的战略意图,如:某个工程知名度很高,抢占了这个工程就能提高品牌知名度,从而获取长期利益,但商家就是不愿降低价格牺牲短期利益,从而导致工程项目无法中标。厂家可以放弃全部短期利益而获取长期利益,但商家不能。如果要使商家放弃部分短期利益,厂家就必须在其它方面给予补偿。
在厂商联营制下,同样因为厂商的理念和操作水平毕竟有差异,强行捆绑并不能根本解决目标差异带来的实际操作上的差异。厂商最后走向离异的道路是这种体制的必然。家电行业的格力是大家认同的一个成功企业,而格力同样是采用的厂商联营制,似乎成为这种体制获得成功的正面案例。格力采用这种体制是迫不得已,当时空调行业老大——春兰、海尔将有实力的商家全部收归到帐下,空调产品具有特殊性,实行的是淡季打款,对商家的资金实力要求太高,格力作为上市公司,流动资金还比较充足,采用与商家成立合资公司降低了对商家资金的要求程度。在合资公司内商家职能与厂家职能也是完全分开的,也就是商家履行一部分商家职能,厂家除承担全部厂家职能外,还承担部分商家职能。双方目标基本没有被模糊和扭曲,厂家并没要求商家利益完全与厂家捆绑。格力的渠道模式并制和厂商一体化制,商家的职能被放大,参与了很大一部分生产价值的职能,而生产价值就应该享受长期的利益,但商家并不能保证能获得长期利益,也与商家的目标不一致,所以厂商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不能等同于建材行业的厂商一体制。
那么什么样的渠道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厂商各自目标和利益达成,而又能在双方目标不一致导致的离异不会影响到厂家利益呢?只能是厂商职能完全分离,各自实现各自的利益。在操作上怎么才能实现呢?
(二)厂商职能分离模式(价值模式)
1. 职能分离
厂商职能分离模式就厂商明确分工,将价值链和利益链两个环节完全分割,而价值链与利益链有完全吻合,厂、商各自获取自己的利益,实现各自的目标。厂家生产(创造)价值,对品牌、产品创新与品质和提供优质服务负责,获得由产品带来的短期利益和由品牌、服务带来的长期利益。商家传导价值,对品牌、产品和服务等价值的维护负责,实现价值传导过程中衰减到最小,获得短期利益。具体表现在不能损害厂家品牌和服务理念,配置合理库存,确保为消费者提品(商品)的及时性等。
2. 职能分离的理论依据
1) 获得更多的利益是因为承担了更多的责任——责任与利益成正比。
2)厂家比商家在资源投放、管理上更专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3)高效的行动来自于准确的目标——行动与目标一致。
4)一个团队首先是目标一致,厂、商具有不同的目标,是两个不同的团队。
3. 成本模型
注:厂家出厂前的费用(原材料成本、生产成本、生产管理成本等)不计入,总成本指营销总成本。模式下的商家成本
4. 资源配置
原则来讲资源配置的关键在于把有限资源优先配置给最善于使用资源的一方。就如一个家庭,经济大权应配置给善于理财的夫妻任何一方,这样才能保证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利益最大化。厂商关系也相似于夫妻关系,分别有各自的利益,但也有共同的利益。如果把厂商利益链比作蛋糕,只有蛋糕做得更大,厂、商才都能分到更大块的蛋糕。毫无疑问,要把蛋糕做大,只有把做蛋糕的资源给到最善于做蛋糕的人。
1)商家资源优势
人脉资源:商家一般都是长期生活在那个固定的区域,与当地政府、装修公司、房地产商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资源优势是天然的,也是厂家无法取代的。
2)厂家资源优势
A. 理念优势
B. 人才优势
C. 管理优势
第一,企业的战略定位不清晰、不精准、不坚定。
作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繁荣的关联产业,中国相当多的建材企业都是在近十年内发展起来的,要么从区域性大的经销商转型,要么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转型,要么则是从传统的外贸出口型企业转型而来。面对巨大的国内市场蛋糕,垂涎三尺又极不适应。第一步则是模仿,从产品结构上的模仿到终端建设模仿,从产品卖点的跟进到传播的同质化,基本上在小区域内借助企业自身的人脉优势,跟随一线品牌亦步亦趋,小心跟进。结果是要么小有盈利但体量不大,要么是稍有量能但遭遇结构性瓶颈,突破不了,且利润率相当低。
总结起来,最为关键的一点,则是对企业自身的战略定位不清晰、不精准、不坚定。首先是没有确定自身核心的进攻市场,或者是盲目的确定自己的核心市场,或者是低价跟风策略,找不准企业自己的准确位置。至少是没有洞察行业发展的趋势以及结构性的行业机会,导致步步跟随,步步被动。
第二,营销组合设计没侧重、没创新、没亮点。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例子,一线品牌橱柜打环保牌“零甲醛”,二三线品牌就跟进,一线涂料打净味,二三线涂料品牌也跟风而上,一线品牌竖起广告大旗,二三线品牌也会在区域大打广告跟进,贴身跟随的策略是区域性建材品牌的主流做法。
笔者亲身经历一家建材品牌,跟随一线品牌的作法,以区域性高密度的广告拉动招商,在二三线城市密集开发终端商,结果是传播费用高企,而终端网络之间冲突加剧,商利润薄弱不说,渠道结构相当不稳定,渠道成员对厂家的市场维护能力怨声载道,以至企销售部门成年招商,而招到的商又迅速流失,大大增加了企业市场操作的风险。
建材行业与快消品行业最大的不同是消费形态的不同,因而,在行业内形成的品牌地位也不会瞬间消失,一线品牌的运作手法绝对不适用于区域性的品牌。区域性品牌需要在自身明确的战略定位下明晰自己的营销组合,切不可步步跟随。
第三,营销系统性残缺、执行力严重溃乏。
这一点几乎是通病,这与企业老板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依靠自身的老经验行事,不注重营销系统性的构建,大多情况下拍脑袋、靠点子。不注重行业面和竞争面的全盘思考,过多关注一两家商和市场的动向,失去了自己的营销意志。
展会时间: 2012年12月13-16日
展会地址:台北世界贸易中心
主办单位:台湾建筑师公会与大展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贸促会建设行业分会、标典国际展览机构
联系电话:010-56292990
传真:010-82336420
邮箱:
网址:
2012年第十届印度国际玻璃工业展览会
展会时间: 2012年12月14-16日
展会地址:新德里展览中心
主办单位:新德里展览集团
协办单位:北京励拓展览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8460726
传真:010-68460954
邮箱:
网址:
2012年第九届印度国际门窗及配件技术贸易展览会
展会时间:2012年12月14 -16日
展会地址:新德里Pragati Maidan
主办单位:印度ZAK展览公司
承办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
联系电话:010-68359252
传真:010-58933930
邮箱:
网址:/
2012第二届上海国际绿色照明展览会
展会时间:2012年12月18 -20日
展会地址:上海世博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学会、上海照明电器行业协会、中国光电协会、中国LED联盟 中国无极灯产业联盟
承办单位:上海冠通展览策划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750-3885203
传真:0750-3885216
邮箱:
网址:
2012中国墙纸、壁纸、家纺布艺及辅料展览会
展会时间:2012年12月18 -20日
展会地址: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承办单位: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展部
联系电话:010-62215721
传真:010-62215721
邮箱:
网址:
2012柬埔寨(金边)国际建筑建材装饰博览会
展会时间:2012年12月28-2013年1月2日
展会地址:柬埔寨金边钻石岛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柬埔寨建设部
承办单位:柬埔寨国家建设信息中心、越南AFC国际会展股份公司
中国主办:中国贸促会通用产业行业分会、中国-东盟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处等机构
联系电话:0771-5903078 2932587
传真:0771-2932587
邮箱:
中国家电博览会
展会时间:2013年3月19-22日
展会地址: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家用电器协会
承办单位:北京盛世协联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1-54995114
传真:021-54993541
邮箱:
2013第六届武汉国际建筑节能及新型建材展览会
展会时间:2013年3月18-20日
展会地址:武汉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单位:武汉市建筑节能办公室、武汉风向标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7-82439332
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我国新型建材工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从1979年到1998年是我国新型建材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新型建材工业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成为建材工业中重要产品门类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新型建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预计1999年新型建材产值占建材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将接近20%.目前,全国新型建材企业星罗棋布,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已经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机关报型建材流通网;大部分国外产品我国已能生产,三星级宾馆所需的新型建筑材料国内已能自给;不同档次、不同花色品种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为改善我国城乡人民居住条件、改变城市面貌提供了材料保证。我国已经形成了新型建材科研、设计、教育、生产、施工、流通的专业队伍。
1、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状况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较快,1987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为184.5亿块标准砖,到1997年增长到1849.88亿块标准砖,增长了10倍,新型墙体材料在墙体材料总量中的比例由4.58%上升到25.2%。
新型墙体材料品种较多,主要包括砖、块、板,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但数量较小,在决的墙体材料中据点地比便仍然偏小。只有促使各种新型体材料因地制宜快速发展,才能改变墙体材料不合理的产品结构,达到节能、保护耕地、利用工业废渣、促进建筑技术的目的。
经过近20年来自我研制开发的第进国外生产技术和设备,我国的墙体材料工业已经开始走上多品种发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以块板为主的墙材体系,如混凝土空心砌块、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夹心板等,但代表墙体材料现代水平的各种轻板、复合板所占比重仍很小,还不到整个墙体材料总量的1%,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40-50年。主要表现在:产品档次低、企业规模小、工艺装备落后、配套能力差。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实心粘土砖限制的力度不够,缺乏具体措施保护土地资源,以毁坏土地为代价制造粘土砖成本极低,使得任何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在价格上无法与之竞争。1994年新税制实行后,对粘土砖生产企业仅征收6%的增值税,而不少新型墙体材料,尤其是轻质板材却要交纳17%的增值税务局,加剧了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不利局面。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三部一局(建设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建材局)墙材革新办公室积极指导各地大力开展墙材革新工作,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出台了多项墙改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
2、保温隔热材料
1980年以前,我国保温材料的发展十分缓慢,为数不多的保温材料厂只能生产少量的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矿渣棉、超细玻璃棉、微孔硅酸钙等产品,无论从产品品种、规格还是质量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至少落后了30年,例如,1980年以前,我国矿渣棉仅有3家生产厂,年和平能力不足万吨,只能和平品种单一的散棉,硅酸钙绝热材料也只有3家企业,年产8000立方米左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温隔热材料有了长足的进步,已发展成为品种比较齐全、初具规模的保温材料的生产和技术体系。1996年全国产量约80万吨,其中矿岩棉约20万吨,玻璃棉约4万吨,泡沫塑料约5万豆子,膨胀珍珠岩约600万立方米(约含45万吨),其它材料6万吨。
我国保温材料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差距是:①保温隔热材料在国外的最大用户是建筑业,约占产量的80%。而在我国建筑业市场尚未完全打开,其应用仅占产量的10%.②生产工艺整体水平和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不够稳定。③科研投入不足,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滞后,特别是保温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多年来进展缓慢,严重地影响了保温材料工业的健康发展。加强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其他新型建材制品设计施工应用方面的工作,是发展新型建村工业的当务之急。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我国保温材料工业经过3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不少产品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化,质量从低到高,已形成取膨胀珍珠岩、矿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耐火纤维、硅酸钙绝热制品等为主的品种比较齐全的产业,技术、生产装备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有些产品已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我国保温材材料工业赳不晚,总体技术和装备水平较低,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技术有待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保温材料的推广应用。近年来,保温材料工业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全国各地蜂涌而上,几年间上百条生产线投产,而在应用领域的开发上却投入不多,造成了目前投资效益低,供过大于求的局面。
3、防水密封材料
防水材料是建筑业及其它有关行业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是建筑材料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对防材料提出了多品种高质量的要求,在桥梁、隧道、国防军工、农业水利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和领域中也都需要高质量的防水密封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获得较快的发展。防水材料已摆脱了纸胎油毡一统下的落后局面,目前拥有包括沥青油毡(含改性沥青油毡)、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涂料、密封材料、堵漏和刚性防水材料等五大类产品。1995年新型防水卷材产量4200万平方米,约占防水卷材产量的5%.我国防水材料基本上形成了品种门类齐全,产品规格、档次配套,工艺装备开发已初具规模的防水材料工业体系,国外有的品种我们基本上都有。
目前我国防水材料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目前新型防水密封材料的生产量和使用量都很小,纸胎油毡仍占防水卷材的95%;二是产品质量普遍偏低,假昌产品充斥市场;三是设计施工应用技术有待提高建筑渗漏还相当严重。防水材料工业亟待调整结构、规范市场。
4、装饰装修材料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品种门类繁多,更新换代十分迅速,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居住条件改善密切相关,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建筑材料品种之一。它的品种、质量和配套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建筑物装饰档次的高低,对美化城乡建筑、改善人民居住和工作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主要生产能力量是80年代以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花色品种已达4000多种,已基本形成初具规模、产品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1995年我国装饰装修材料年产值约为400亿元。1991-1995年,我国装饰装修材料年递增速度30%左大路。1996年主要产品产量为:壁纸、墙布2.1亿平方米,塑料地板3600万平方米,建筑涂料65万吨,塑料管道9万吨,塑料门窗近1000万平方米,化纤地毯450万平方米。目前三星级的宾馆装饰装修基本帮到自已生产,四至五星级宾馆的装饰装修有30%-40%可以做到自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企业规模偏小,产品质量不稳定,款色旧,档次低,配套性差,市场竞争能力弱;科研开发力量不足,产品更新换代能务弱,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产品比例大,高档材料比重低,不能满足高档建筑装饰装修的需求。
二、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对于能源和耕地等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1/4的中国来说,国民经济和社会与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目前我国粘土实心砖仍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近80%,能耗高、毁田、污染等问题十分严重,每个消耗22亿吨的粘土资源,制砖毁田约12万亩,耗能8200万吨标煤,同时排放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碳。因此,发展机关报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也关系到建材工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居住和工作场扬要求也不断提高。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建筑业的进步不令要求建筑物的质量、功能要完善,而且要求其美观且无害人体健康等。这就要求发展多功能和高效的新型建材及制品,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可以显著改善建筑物的功能,增加建筑物的使用面积,提高抗震能力,便于机械化施工和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同等情况下可以降低建筑造价。天津、成都等城市的实践证明,在同等条件下,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可增加有效使用面积近10%,减轻建筑自重40%以上,有效提高抗震能力。按目前年竣工城镇住宅2.4亿平方米的10%采用新材料计,每年可增加有效使用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综合造价可降低约4%-7%.此外,发展新型建材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也有显著效果,以“八五”期间为例,仅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就累计节约生产能耗和建筑采暖能耗2200多万吨标煤,减少毁田约15万亩,利用工业废渣9500万吨,减少三氧化碳排放量2300万吨。作为与建筑业关联性最强,70%的产品应用于建筑业的建材工业来说,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纳入到建筑设计、施工规程规范中,以推广应用新型那样工促进新型建材的发展。推广应用新型建材不仅社会效益可观,而且经济效益显著。如建筑上应用新型保温材料节能一项的费用,就远大于用新型建材顶替粘土实心砖所增加的费用。因此,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是社会进步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
三、新型建材及制品发展展望
按照建材工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跨世纪发展战略的要求,发展新型建材将着重在新字上做文章,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产值“九五”期间以20%-25%左右的速度发展,到2000年产值接近1300亿元。其中乡以上独立核算企业产值800-900亿元,占建材工业总产值的20%.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70年代水平,骨干企业达到国际80年代初水平,先进企业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
1、部分新型建材产品2000年及2010年预测
(1)防水密封材料。预计到2000年,全国新型防水卷材产量达到8300万平方米,市场占有率达到20%,全国城镇永久性建筑采用新型防水材料达到60%.到2010年,全国新型防水卷材产量将达到2.5亿平方米,市场占有率达到50%,城镇永久性建筑采用新型防水材料将达到80%。
(2)保温隔热材料。预计到2000年,全国保温材料需求量为,岩(矿)棉40万吨,玻璃棉5万吨,膨胀珍珠岩30万吨,硅酸铝纤维4万吨。预计到2010年,全国保温材料需求量为:岩(矿)棉60万吨,玻璃棉10万吨,膨胀珍珠岩40万吨,硅酸铝纤维8万吨。
(3)矿棉吸声板。预计到2000年,全国矿棉吸声板需求量为2000-2500万平方米。预计到2010年全国矿棉吸声板需求量为4000-5000万平方米,产品品种、质量和数量不但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而且将有部分产品出口。
(4)装饰石膏板。预计到2000年,全国装饰石膏板需求量为700万平方米。预计到2010年,全国装饰石膏板需求量为1400万平方米。石膏板2000年需求量约8000万平方米左右。
(5)建筑涂料。预计到2000年,全国建筑涂料需求量为100万吨,中、高档建筑涂料将占较大比例。预计到2010年,全国建筑涂料需求量将达到160万吨。
(6)塑料异型材和门窗。预计到2000年,全国塑料异型材需求量为20万吨,可组成1000万平方米塑料门窗。预计到2010年,全国塑料异型需求量为50-60万吨,可组成塑料门窗2500-3000万平方米。
(7)塑料地板。预计到2000年,全国塑料地板需求量为8000万平方米。预计到2010年,全国塑料地板需求量将达到1.5-2亿平方米。届时,各种塑料地板(包括弹性卷材地板、半硬质塑料地板、柔性卷材地板)和各种功能地板)抗静电、防腐蚀、防火、保健)的品种、档次将有显著的提高,可基本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8)塑料管道。预计到2000年,全国塑料管道需求量为40万吨(其中33万吨为排水管、7万吨为给水管),塑料管材与管件不配套问题基本可解决。预计到2010年,全国塑料管道需求量将达到100万吨,其品种包括塑料给水管、电线导管、冷热水管、燃气管等。
(9)壁纸、墙布。预计到2000年,全国壁纸、墙布的需求量为2.5-3亿平方米。胶印壁纸、全天然壁布、水墨印崦及其他功能的壁纸将进一步发展,可基本满足高级宾馆、饭店的需要。预计到2010年,全国壁纸壁布需求量将达到4亿平方米以上,并有部分出口。
(10)化纤地毯。预计到2000年,全国化纤地毯需求量为1200万平方米,预计到2010年,全国化纤地毯需求量将达到5000-8000万平方米,品种基本可配套,可满足不同要求的建筑物对抗静电、阴燃、防毒、防沾污、耐磨等功能的要求。
2、“十五”期间新型建材行业发展重点
新型建材将成为中国第十个五个计划期间(2001-2005年)重点发展行业。
新型墙体材料占墙材总量的比例将由“九五”末期的28%增长至35%.重点是建设上档次、不水平、规模的主导产品生产线。空心砖重点发展利用废渣的掺加量、高空洞率、高保温性能、高强度的承重多孔砖、外墙饰面的清水墙砖;混凝土砌块重点发展双排孔或多排孔的保温承重砌块、外墙饰面砌块,重点发展机械化(挤压式)生产的轻质多孔条板、外墙复合保温或带饰面的装配式板材,并配合建设部门推广应用轻钢结构体系,发展各种装配式条板。
积极推广UPVC塑料管及其它新型塑料管。全国新建住宅室内排水管80%、穿线管90%.外墙雨水管50%采用塑料管,基本淘汰铸铁管,约需各种管材管件16万吨左右;室内上水管和供暖管分别有30%和20%采用柔性塑料管;城市供水管道50%;村镇供水管道80%采用塑料管,下水管道15%使用塑料管,共需UPVC管道20万吨左右。
新型防水材料重点发展SRS、APP、APO改性沥青油毡,工程应用量将达到防水材料市场的55%以上,用量约7000万平方米,逐步淘汰纸胎油毡防水材料。高分子防水卷材工程应用量将达到20%,用量约5000万平方米,防水涂料工程应用量达7%,年用量约6万吨,特种机关报型防水材料应用量将占防水材料应用量的80%以上。
新型保温材料产量将达到70-80万吨(不包括膨胀珍珠岩)。重点是加强各咱保温材料在建筑上的应用,使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在建筑中应用量占当年应用量比例达到35%。
建筑装饰材料重点发展丙烯酸类乳胶、高档发内外墙涂料、复合仿木地板等一些适销对路产品,朝着功能化、高档化、无化害化方向发展,做到新颖、美观、实用、方便,使装饰装修材料产值达到2000亿元,其工程产值约4000亿元。
四、对策与建议
1、确定新型建材及制品发展的主导产品,加强结构调整的导向工作
新型墙体材料以节能、节地、利废和改善建筑功能为目的,大力发展各种轻质板材和砼砌块,开发承重复合墙体材料。防水材料重点发展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和硅酮、聚氨酯密封材料;保温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用矿物棉、玻璃棉制品;装饰装修材料重点发展丙烯酸类乳胶内外墙涂料、复合仿木地板等一些适销对路的产品;门窗重点发展塑料门窗,并注意解决好款式新颖、功能各异的设计和高档五金件的开发配套;上下水管道重点发展UPVC塑料管材件,并解决好管材与管件的配套问题。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石油化工、电子、汽车等支柱产业所需的各类玻璃钢和制品,以及农渔业等行业所需的玻璃钢渔船、风力发电叶片等产品,不断提高集约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
2、加大科研开发的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类型,以新型墙体材料为重点,瞄准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新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基础上,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重点围绕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降低能耗并大量使用总收入弃物作原料;尽量采用不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尽量做到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应有利人体健康;加强多功能、社会效益好的产品开发。力争在下世纪30年代从总体上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同时代水平,在2015年部分有条件的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
近期应加强中高档外墙涂料的研制和开发,注重承重的复合墙体材料、保温材料在建筑上的应用研究,促进厨房卫生间产品的系列化、配套化开发,另外还应加强功能建材和绿色建材的研究和开发,优化产品结构。
3、加强产品在工程技术应用的研究,加快新型建材及制品的应用步伐
建材主管部门和建筑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合作,尽快制定、落实新型建材纳入建筑应用于的规程和管理办法 ,切实解决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过程中科研、生产、建筑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的具体问题;研究适合新型建材及制品应用的设计规程和施工工艺;编制、修订有关新型建材及制品的市府、生产、施工规范、规程及施工通用图集;颁布比较成熟的机关报型建材及制品设计、应用、推广产品目录,部分产品可考虑实行生产许可证等。力争在工作到一定程度时以几个部门联合下文的方式予以法定化。
一、强化行业自律和市场环境治理
当前行业经济增长下行和经济效益严重下滑,除产能还有新增、外部需求有一定减少的共性因素外,行业内缺乏协调、共享发展的理念和行业自律不足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为共同能动应对当前建材行业严峻的发展形势,有效遏制建材行业增速和效益继续下滑,全行业首先要共同树立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行业兴企业兴、行业企业共命运的共识上来。
第一,全行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展观、行业荣辱观、职业道德观,深刻认识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寓于行业利益的辩证关系,认识维护行业利益是保护企业利益的根本前提,为了行业企业的今天和明天,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尊重行规行法,尊重价值规律,尊重劳动成果,按实际需求组织生产,反对继续新建产能,反对无序跌价、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在行业内形成抱团取暖、协同发展、共享发展的共识和良好氛围。
第二,各级、各类建材行业协会要积极主动发挥作用,加强对各地区、各产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协调。全国性各产业类协会要制定对各产业企业有约束力的、有责任追究的、要违规者承担后果的自律规则与公约;各省市协会要制定解决区域内市场协调与治理的规则。2016年上半年要在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三大产业率先建立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通过研究制定相关规则与公约,强化行业自律,制止低价倾销的恶性竞争行为,并有效组织行业力量坚决抵制不讲行业道德、有损行业整体利益的行为。对违反规则、公约的企业进行呼吁、约谈、制止,甚至惩罚。凡带头违约者,劝其退出各级协会组织。使行业协调与自律、维护市场秩序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敢作为、有效果。
第三,建材行业广大企业要正确认识当前形势,把握住遏制经济增长下行和下滑的主动权,合理组织生产,规范营销行为,从自身做起,严格杜绝并敢于制止恶意扰乱市场正常秩序的行为,通过主动加强自律,积极参与制定区域、行业自律规则和公约并主动遵守,共同维护行业秩序和市场环境。
第四,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建材供给侧矛盾除了产能严重过剩的直接原因外,不按市场实际需求组织生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化解产能严重过剩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主要产业产能利用率总体不到70%的背景下,生产组织必须服从客观需要,不能有多大产能开多大马力,这是造成无序竞争的根源之一。为此水泥行业要将错峰生产由北方地区延伸到南方各省市区域,不仅北方地区要限产、错峰生产,南方其他区域也要按区域需求有效组织错峰生产或限产;平板玻璃行业要积极组织研究和探索适应行业生产特点的提前冷修、推迟点火、降低拉引量等限产措施。产能过剩行业都要结合本行业、本区域的特点,有组织地一方面挖掘限产潜能、一方面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过剩产品限产、短缺领域开发。
二、企业要继续挖掘潜力,降本增效,向经营要增效、用管理降成本
挖掘潜力、降本增效是企业永恒的课题。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加强精细化经营管理,降低成本和管理费用,是企业应对市场需求减少、企业效益下滑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第一,企业要坚持向内挖潜的意识不放松,坚持向经营要增效,用管理降成本,从价格出效益,通过坚持不懈地挖掘自身潜能达到积微成著的效果,实现降本增效,遏制效益下滑,提升盈利能力。同时要主动开发新产品,创新营销模式,通过延伸产业链、拓展服务产业、增加深加工产品比重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手段优化存量,寻找和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各级、各类建材协会每季度都要召开相关会议或活动,引导并促进区域内企业挖潜增效,在区域内树立标杆企业并明确对标的标准,着力组织开展区域性、行业性的对标活动;组织企业大力开展以技术创新、资源优化配置、节能环保、提高运行效益为目的的技术改造。及时跟踪、了解企业在生产营销新方式、降本节能新工艺等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设立合理规则,在区域内、行业内进行有条件的推广和应用,共同提升企业有效抵抗风险的能力。
三、共同推进建材工业供给侧改革,坚决遏制新增产能,增加有效供给
建材行业当前面临的经济增长下行、效益严重下滑问题,表面上是外部市场需求不足、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实质很大程度上是有效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短缺问题。因此,要从建材供给体系入手,加强推进建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根本问题是要真正转变发展方式,在坚决遏制新增产能的同时,把开发新需求、增加新产品、拓展新的应用领域摆在行业、企业一切工作的首位。被动能不能摆脱、困难能不能摆脱关键是新需求有没有,因此要把开发、开拓新需求作为应对经济增长下行和扭转经济效益下滑的根本手段。
第一,坚决遏制低效雷同技术的传统产业新增产能。各级、各类省、市、区建材行业协会都要积极向政府部门呼吁和建议,再次修改新项目的审批办法,改变利益冲动左右项目的体制弊端,建立一套由政府相关部门、中介机构、纪检监管机构和协会共同参与的公平、透明、公正的制衡监管机制;全行业要加强自身利益和行业利益维护意识,各地方协会和广大企业要主动举报和曝光违规新建生产线,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惩戒。对所在地区仍有新建产能且制止不力的地方协会也要予以通报。
第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各产业都要在确保按照现有标准完成淘汰落后任务的基础上,依据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国家标准,制定一批新的落后产能和低效产能淘汰标准,并致力推动政府出台。同时,创新和提升一批现有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淘汰一批相对落后并已失效的产品、装备标准,率先推动标准本身的转型升级,推动行业转型升级迈出实质性步伐。
第三,加快绿色建材生产与应用,增加和培育新的增长点。要认真落实《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的要求,制定绿色建材标准和生产、应用相关实施细则。每个产业都必须有明确的新的应用领域、新的功能与新的用途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绿色建材产品的开发目标和应用支撑点;着力发展建材新兴产业,进一步提出发展建材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通过打造产学研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突破关键技术与装备瓶颈、突破产业化和规模化的瓶颈,推动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绿色服务产业链,结合产业特点,形成有针对性的产业服务模式,尤其是加速开发特种水泥和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推广应用,加快低辐射节能门窗玻璃的推广和应用,加快一批传统产业深加工产品的发展。
【关键词】:新型;建材行业;趋势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510(2008)0810047-05
一、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新型建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预计1999年新型建材产值占建材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将接近20%。目前,全国新型建材企业星罗棋布,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已经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机关报型建材流通网;大部分国外产品我国已能生产,三星级宾馆所需的新型建筑材料国内已能自给;不同档次、不同花色品种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为改善我国城乡人民居住条件、改变城市面貌提供了材料保证。我国已经形成了新型建材科研、设计、教育、生产、施工、流通的专业队伍。
1. 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状况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较快,1987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为184.5亿块标准砖,到1997年增长到1849.88亿块标准砖,增长了10倍,新型墙体材料在墙体材料总量中的比例由4.58%上升到25.2%。
新型墙体材料品种较多,主要包括砖、块、板,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但数量较小,在决的墙体材料中据点地比便仍然偏小。只有促使各种新型体材料因地制宜快速发展,才能改变墙体材料不合理的产品结构,达到节能、保护耕地、利用工业废渣、促进建筑技术的目的。
经过近20年来自我研制开发的第进国外生产技术和设备,我国的墙体材料工业已经开始走上多品种发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以块板为主的墙材体系,如混凝土空心砌块、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夹心板等,但代表墙体材料现代水平的各种轻板、复合板所占比重仍很小,还不到整个墙体材料总量的1%,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40-50年。主要表现在:产品档次低、企业规模小、工艺装备落后、配套能力差。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实心粘土砖限制的力度不够,缺乏具体措施保护土地资源,以毁坏土地为代价制造粘土砖成本极低,使得任何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在价格上无法与之竞争。1994年新税制实行后,对粘土砖生产企业仅征收6%的增值税,而不少新型墙体材料,尤其是轻质板材却要交纳17%的增值税务局,加剧了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不利局面。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三部一局(建设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建材局)墙材革新办公室积极指导各地大力开展墙材革新工作,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出台了多项墙改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
2. 保温隔热材料
1980年以前,我国保温材料的发展十分缓慢,为数不多的保温材料厂只能生产少量的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矿渣棉、超细玻璃棉、微孔硅酸钙等产品,无论从产品品种、规格还是质量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至少落后了30年,例如,1980年以前,我国矿渣棉仅有3家生产厂,年和平能力不足万吨,只能和平品种单一的散棉,硅酸钙绝热材料也只有3家企业,年产8000立方米左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温隔热材料有了长足的进步,已发展成为品种比较齐全、初具规模的保温材料的生产和技术体系。1996年全国产量约80万吨,其中矿岩棉约20万吨,玻璃棉约4万吨,泡沫塑料约5万豆子,膨胀珍珠岩约600万立方米(约含45万吨),其它材料6万吨。我国保温材料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差距是:①保温隔热材料在国外的最大用户是建筑业,约占产量的80%。而在我国建筑业市场尚未完全打开,其应用仅占产量的10%。②生产工艺整体水平和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不够稳定。③科研投入不足,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滞后,特别是保温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多年来进展缓慢,严重地影响了保温材料工业的健康发展。加强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其他新型建材制品设计施工应用方面的工作,是发展新型建村工业的当务之急。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我国保温材料工业经过3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不少产品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化,质量从低到高,已形成取膨胀珍珠岩、矿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耐火纤维、硅酸钙绝热制品等为主的品种比较齐全的产业,技术、生产装备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有些产品已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我国保温材材料工业赳不晚,总体技术和装备水平较低,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技术有待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保温材料的推广应用。近年来,保温材料工业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全国各地蜂涌而上,几年间上百条生产线投产,而在应用领域的开发上却投入不多,造成了目前投资效益低,供过大于求的局面。
3. 防水密封材料
防水材料是建筑业及其它有关行业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是建筑材料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对防材料提出了多品种高质量的要求,在桥梁、隧道、国防军工、农业水利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和领域中也都需要高质量的防水密封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获得较快的发展。防水材料已摆脱了纸胎油毡一统下的落后局面,目前拥有包括沥青油毡(含改性沥青油毡)、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涂料、密封材料、堵漏和刚性防水材料等五大类产品。1995年新型防水卷材产量4200万平方米,约占防水卷材产量的5%。我国防水材料基本上形成了品种门类齐全,产品规格、档次配套,工艺装备开发已初具规模的防水材料工业体系,国外有的品种我们基本上都有。
目前我国防水材料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目前新型防水密封材料的生产量和使用量都很小,纸胎油毡仍占防水卷材的95%;二是产品质量普遍偏低,假昌产品充斥市场;三是设计施工应用技术有待提高建筑渗漏还相当严重。防水材料工业亟待调整结构、规范市场。
4. 装饰装修材料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品种门类繁多,更新换代十分迅速,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居住条件改善密切相关,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建筑材料品种之一。它的品种、质量和配套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建筑物装饰档次的高低,对美化城乡建筑、改善人民居住和工作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主要生产能力量是80年代以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花色品种已达4000多种,已基本形成初具规模、产品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1995年我国装饰装修材料年产值约为400亿元。1991-1995年,我国装饰装修材料年递增速度30%左大路。1996年主要产品产量为:壁纸、墙布2.1亿平方米,塑料地板3600万平方米,建筑涂料65万吨,塑料管道9万吨,塑料门窗近1000万平方米,化纤地毯450万平方米。目前三星级的宾馆装饰装修基本帮到自已生产,四至五星级宾馆的装饰装修有30%-40%可以做到自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企业规模偏小,产品质量不稳定,款色旧,档次低,配套性差,市场竞争能力弱;科研开发力量不足,产品更新换代能务弱,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产品比例大,高档材料比重低,不能满足高档建筑装饰装修的需求。
二、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对于能源和耕地等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1/4的中国来说,国民经济和社会与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目前我国粘土实心砖仍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近80%,能耗高、毁田、污染等问题十分严重,每个消耗22亿吨的粘土资源,制砖毁田约12万亩,耗能8200万吨标煤,同时排放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碳。因此,发展机关报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也关系到建材工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居住和工作场扬要求也不断提高。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建筑业的进步不令要求建筑物的质量、功能要完善,而且要求其美观且无害人体健康等。这就要求发展多功能和高效的新型建材及制品,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可以显著改善建筑物的功能,增加建筑物的使用面积,提高抗震能力,便于机械化施工和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同等情况下可以降低建筑造价。天津、成都等城市的实践证明,在同等条件下,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可增加有效使用面积近10%,减轻建筑自重40%以上,有效提高抗震能力。按目前年竣工城镇住宅2.4亿平方米的10%采用新材料计,每年可增加有效使用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综合造价可降低约4%-7%。此外,发展新型建材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也有显著效果,以"八五"期间为例,仅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就累计节约生产能耗和建筑采暖能耗2200多万吨标煤,减少毁田约15万亩,利用工业废渣9500万吨,减少三氧化碳排放量2300万吨。作为与建筑业关联性最强,70%的产品应用于建筑业的建材工业来说,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纳入到建筑设计、施工规程规范中,以推广应用新型那样工促进新型建材的发展。推广应用新型建材不仅社会效益可观,而且经济效益显著。如建筑上应用新型保温材料节能一项的费用,就远大于用新型建材顶替粘土实心砖所增加的费用。因此,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是社会进步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
三、新型建材及制品发展展望
按照建材工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跨世纪发展战略的要求,发展新型建材将着重在新字上做文章,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产值"九五"期间以20%-25%左右的速度发展,到2000年产值接近1300亿元。其中乡以上独立核算企业产值800-900亿元,占建材工业总产值的20%。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70年代水平,骨干企业达到国际80年代初水平,先进企业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
1. 部分新型建材产品2000年及2010年预测
(1)防水密封材料
预计到2000年,全国新型防水卷材产量达到8300万平方米,市场占有率达到20%,全国城镇永久性建筑采用新型防水材料达到60%。到2010年,全国新型防水卷材产量将达到2.5亿平方米,市场占有率达到50%,城镇永久性建筑采用新型防水材料将达到80%。
(2)保温隔热材料
预计到2000年,全国保温材料需求量为,岩(矿)棉40万吨,玻璃棉5万吨,膨胀珍珠岩30万吨,硅酸铝纤维4万吨。预计到2010年,全国保温材料需求量为:岩(矿)棉60万吨,玻璃棉10万吨,膨胀珍珠岩40万吨,硅酸铝纤维8万吨。
(3)矿棉吸声板
预计到2000年,全国矿棉吸声板需求量为2000-2500万平方米。预计到2010年全国矿棉吸声板需求量为4000-5000万平方米,产品品种、质量和数量不但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而且将有部分产品出口。
(4)装饰石膏板
预计到2000年,全国装饰石膏板需求量为700万平方米。预计到2010年,全国装饰石膏板需求量为1400万平方米。石膏板2000年需求量约8000万平方米左右。
(5)建筑涂料
预计到2000年,全国建筑涂料需求量为100万吨,中、高档建筑涂料将占较大比例。预计到2010年,全国建筑涂料需求量将达到160万吨。
(6)塑料异型材和门窗
预计到2000年,全国塑料异型材需求量为20万吨,可组成1000万平方米塑料门窗。预计到2010年,全国塑料异型需求量为50-60万吨,可组成塑料门窗2500-3000万平方米。
(7)塑料地板
预计到2000年,全国塑料地板需求量为8000万平方米。预计到2010年,全国塑料地板需求量将达到1.5-2亿平方米。届时,各种塑料地板(包括弹性卷材地板、半硬质塑料地板、柔性卷材地板)和各种功能地板)抗静电、防腐蚀、防火、保健)的品种、档次将有显著的提高,可基本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8)塑料管道
预计到2000年,全国塑料管道需求量为40万吨(其中33万吨为排水管、7万吨为给水管),塑料管材与管件不配套问题基本可解决。预计到2010年,全国塑料管道需求量将达到100万吨,其品种包括塑料给水管、电线导管、冷热水管、燃气管等。
(9)壁纸、墙布
预计到2000年,全国壁纸、墙布的需求量为2.5-3亿平方米。胶印壁纸、全天然壁布、水墨印崦及其他功能的壁纸将进一步发展,可基本满足高级宾馆、饭店的需要。预计到2010年,全国壁纸壁布需求量将达到4亿平方米以上,并有部分出口。
(10)化纤地毯
预计到2000年,全国化纤地毯需求量为1200万平方米,预计到2010年,全国化纤地毯需求量将达到5000-8000万平方米,品种基本可配套,可满足不同要求的建筑物对抗静电、阴燃、防毒、防沾污、耐磨等功能的要求。
2. "十五"期间新型建材行业发展重点
新型建材将成为中国第十个五个计划期间(2001-2005年)重点发展行业。
新型墙体材料占墙材总量的比例将由"九五"末期的28%增长至35%。重点是建设上档次、不水平、规模的主导产品生产线。空心砖重点发展利用废渣的掺加量、高空洞率、高保温性能、高强度的承重多孔砖、外墙饰面的清水墙砖;混凝土砌块重点发展双排孔或多排孔的保温承重砌块、外墙饰面砌块,重点发展机械化(挤压式)生产的轻质多孔条板、外墙复合保温或带饰面的装配式板材,并配合建设部门推广应用轻钢结构体系,发展各种装配式条板。
积极推广UPVC塑料管及其它新型塑料管。全国新建住宅室内排水管80%、穿线管90%。外墙雨水管50%采用塑料管,基本淘汰铸铁管,约需各种管材管件16万吨左右;室内上水管和供暖管分别有30%和20%采用柔性塑料管;城市供水管道50%;村镇供水管道80%采用塑料管,下水管道15%使用塑料管,共需UPVC管道20万吨左右。
新型防水材料重点发展SRS、APP、APO改性沥青油毡,工程应用量将达到防水材料市场的55%以上,用量约7000万平方米,逐步淘汰纸胎油毡防水材料。高分子防水卷材工程应用量将达到20%,用量约5000万平方米,防水涂料工程应用量达7%,年用量约6万吨,特种机关报型防水材料应用量将占防水材料应用量的80%以上。
新型保温材料产量将达到70-80万吨(不包括膨胀珍珠岩)。重点是加强各咱保温材料在建筑上的应用,使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在建筑中应用量占当年应用量比例达到35%。
建筑装饰材料重点发展丙烯酸类乳胶、高档发内外墙涂料、复合仿木地板等一些适销对路产品,朝着功能化、高档化、无化害化方向发展,做到新颖、美观、实用、方便,使装饰装修材料产值达到2000亿元,其工程产值约4000亿元。
四、对策与建议
1. 确定新型建材及制品发展的主导产品,加强结构调整的导向工作
新型墙体材料以节能、节地、利废和改善建筑功能为目的,大力发展各种轻质板材和砼砌块,开发承重复合墙体材料。防水材料重点发展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和硅酮、聚氨酯密封材料;保温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用矿物棉、玻璃棉制品;装饰装修材料重点发展丙烯酸类乳胶内外墙涂料、复合仿木地板等一些适销对路的产品;门窗重点发展塑料门窗,并注意解决好款式新颖、功能各异的设计和高档五金件的开发配套;上下水管道重点发展UPVC塑料管材件,并解决好管材与管件的配套问题。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石油化工、电子、汽车等支柱产业所需的各类玻璃钢和制品,以及农渔业等行业所需的玻璃钢渔船、风力发电叶片等产品,不断提高集约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
2. 加大科研开发的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第一条 为加强全省建筑材料工业行业管理,促进建筑材料工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筑材料工业行业管理,是指对本省行政辖区内建筑材料工业的总量、结构、布局和资源配置等进行的宏观管理和按建材产品实行的专业化管理。
第三条 按照国家规定的工业产品生产的同一性和相近归类的原则,确定《黑龙江省建筑材料工业行业管理产品目录》(见本办法附件)。产品目录需要调整时,须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从事建材产品生产的企业(包括中央和地方企业,以下简称建材企业)和建材产品的规划、设计、科研、检测以及人员培训等单位,应当接受建筑材料(以下简称建材)工业行业管理。
第四条 建材工业行业管理,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一)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界限,对全行业实行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布局。
(二)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合理调整结构,控制盲目发展,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组合。
(三)不改变建材企业的隶属关系、所有制性质和财政管理渠道;不干预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和企业主管部门依法行使行政管理权。
第五条 省建材工业主管部门是省政府统一管理全省建材工业行业的职能部门(以下简称省建材行业管理部门)。市(行署)、县(市)人民政府授权的建材工业主管部门为统一管理本地区建材工业行业的职能部门(以下简称市、县建材行业管理部门)。
省国营农场总局的建材工业管理机构,在省建材行业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系统建材工业管理工作。
第二章 管 理 职 责
第六条 省建材行业管理部门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建材工业的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全省建材行业的发展战略、技术政策措施和规定,组织编制全省建材工业行业的生产、建设、科技、人才开发等规划和年度建议计划,报经国家和省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协调、指导全省建材工业行业的横向联合,组织多种形式的企业集团、职合体,促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三)组织协调重点科研攻关与技术开发项目的实施,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组织省级建材科研成果评审和建材新产品鉴定。
(四)按照物价管理权限,负责制定、调整省管建材产品的出厂价格,经物价部门审定后执行。
(五)分管全省建材工业行业的标准化、计量、质量监督和质量管理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开展建材产品生产许可证、质量认证、出口许可证的申报、预审和发证后的监督管理工作。
(六)贯彻有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定,促进企业文明生产。
(七)组织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工作,发展进口替代产品。组织与扩大建材产品出口,组织建材工业行业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协作和劳务合作。
(八)指导全省建材企业管理和企业进档达标等工作。
(九)收集、分析、建材工业行业经济技术信息和统计资料,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服务。
(十)负责墙体材料革新与散装水泥推广的管理工作。
第七条 市、县建材行业管理部门的职责,由所在市、县人民政府依照本办法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
第八条 建材行业管理部门对建材工业协会等有关社会团体进行指导。
建材工业协会等有关社会团体可以根据建材行业管理部门的委托,承担部分行业管理任务。
第三章 管 理 权 限
第九条 建材行业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建材工业行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乡镇企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建材企业主管部门应当以建材工业的产业政策为依据,编制本部门的建材产品发展规划,经同级建材行业管理部门综合平衡后,报有关综合管理部门。
第十条 建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包括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利用国外资金等项目),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由企业主管部门按项目管理权限报经建材行业管理部门初审同意后,再报有关部门审批,其扩大初步设计和开工报告的审查,应有建材行业管理部门参与。
建材工业的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须经省建材行业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按程序报有关部门审批。
第十一条 新建、转产或增加生产主要建材产品的企业,在报有关审批机关批准和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请办理登记手续前,须先经建材行业管理部门审查同意。
建材企业的合并、兼并、分立、关闭、停产,须经建材行业管理部门审查提出建议后,报有关部门审批。
第十二条 综合管理部门提出制定和调整涉及建材工业的重大经济政策方案,须由建材行业管理部门参与意见。
第十三条 建材行业管理部门对建材产品的质量进行行业监督管理。对生产优质产品的企业给予表彰,对生产劣质产品的企业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或提出处罚建议。
建材行业管理部门配合同级技术监督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流通领域的建材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假冒伪劣建材产品,有权建议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四条 各地、各部门申报的建材工业重点技术开发计划(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等)及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须经省建材行业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再报有关部门审批。
对企业主管部门上报的省级建材新产品,须先经省建材行业管理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再报有关部门审批,并按规定减免税。
第十五条 对于国家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建材产品,应由省建材行业管理部门和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按照国家要求进行初审,合格后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批发证。
对于国家尚未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但需要实行控制的建材产品,由省建材行业管理部门按产品名录核准生产。产品名录由省建材行业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公布。
第十六条 省建材行业管理部门根据国家或省政府的授权,负责对部分建材产品铁路运输计划的审核管理和重点建材企业的物资直供工作。
第十七条 建材行业管理部门负责非金属矿开采的管理工作,协助同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黑龙江省非金属矿产开采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监督管理。
第四章 组 织 实 施
第十八条 全省建材工业行业管理,实行省、市、县三级管理。
各级建材行业管理部门应当面向全行业,加强宏观调控,做好政策研究、规划编制、组织协调、技术进步、对外开放、人才开发、信息服务、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工作。
第十九条 省、市建材行业管理部门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国务院建材行业管理部门和省政府有关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地区布局的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定期公布,并监督执行。
第二十条 建材行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行业管理的需要,按有关规定组织或建立全行业科技和人才开发、质量检验及能源和计量监测、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情报信息和咨询服务等系统,承担专项任务,为全行业服务。
第二十一条 综合管理部门应当支持和促进建材工业行业管理;乡镇企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建材企业主管部门,应当配合和维护建材工业行业管理;建材行业管理部门应当向综合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提供行业管理的有关情况,并依靠各有关部门共同做好行业管理工作。
第二十二条 建材行业管理部门应当认真执行国家对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指导、帮助和监督乡镇建材企业健康发展。
第五章 奖 励 与 处 罚
第二十三条 对在建材工业行业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建材行业管理部门或政府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建材行业管理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限期纠正;对于严重影响建材工业行业管理,给国家和企业造成损失的,由所在单位或政府主管部门给予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
对行政机关给予警告、通报批评以及对行政机关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的,由建材行业管理部门提请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五条 建材行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给国家和企业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六条 法律、法规、规章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另有处罚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省建材行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管理规定,管理规定涉及有关部门权限的,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市、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居民住房建设必不可少,这都需要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因此,有分析人士称,城镇化是建材行业的外在驱动力,将拉动市场对建材的整体需求。
传统行业需求增加
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有利于缓解传统建材行业,如水泥、管道、玻璃等产能过剩的状况。
国泰君安认为,人口流动有助于维持房地产长期需求,玻璃、塑料管道长期需求增长;改善城市生活品质,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地铁建设及装饰材料、供排水管道或将受益;产业园区建设引导人口流动,利好钢结构企业;水泥需求将长期增长。
在各种建材中,水泥恐怕是使用面最广、使用量最大的。华泰证券认为,管材也是受益较大的建材产品。城镇化涉及市政和建筑用管道的建设,主要包括市政供排水、燃气,以及建筑供排水、取暖管道。我国的市政管网建设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尤其是市政供排水管网。在城镇化过程中,塑料管及PCCP管行业将明显受益。
不过,有分析人士表示,在产能绝对过剩的大背景下,传统建材行业仍将面临供需失衡下的弱平衡。
新型建材受益长远
新型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四大类。新型材料节能、环保的特点更能体现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集约、智能、绿色、低碳”。
《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城镇新建建筑执行不低于65%的建筑节能标准,城镇新建建筑95%达到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要求。要达到此目标,新型建材必须一展身手。
最近的股市,让大家又爱又恨,证监会刘士余主席说过:中国市场不成熟的原因,是因为有不完善的市场体系以及不成熟的交易者。我们家居建材行业,同样面临这种情况。
市场就像一个美女,都知道追女孩纸要主动。做企业也一样,想要拥有市场,就该主动出击,而不是傻傻的被动等待。
那么,何为主动营销,该如何主动营销呢?
咱们建材圈既然是专注于建材行业营销前沿的研究,自然很关注建材行业各大营销专家的营销理念,也收集了诸多业内名师对主动营销讲解的视频讲座,本次推出其中一个。
讲解人介绍:
吴善龙
华南理工大学MBA导师,面试官
家居建材实战营销导师,营销战略、渠道与终端管理、业绩倍增专家
关注认证微信号:“建材营销圈”(zeotao )
分享行业内有趣、有用、有态度的文章
讯:随着时代的进步,家居建材行业砸广告来做品牌的效果越来越微弱。想要打造一个强大的品牌,靠砸硬广的时代已经过去,家居建材行业品牌推广必须依靠“软”营销。
家居建材行业进入互联网营销可以说是比较早的,目前很多大企业都在利用互联网进行品牌营销推广,覆盖了家具、地板、木门、陶瓷、卫浴、厨卫、照明灯饰、涂料等多个细分行业。在前几年,家居建材企业网络推广基本都是在一些大型媒体投放网络广告,主要是在新浪、搜房、焦点家居、腾讯等为主。而近几年更多的企业开始选择媒体传播为主的网络品牌营销推广,专门在一些知名媒体进行新闻软文投放。
电商传媒互联网媒体营销专家认为:如今网络广告越来越贵,大网站按规律上涨30%,小网站翻着倍往上涨,烧钱的迹象越发明显。家居建材企业也慢慢认识到这一点。广告可以一遍又一遍地为品牌呐喊,品牌名称及形象可以在几秒的时间广而告之。但是高额的广告成本,显然不是一些中小建材家居企业所能常年承受的,不做品牌不行,打广告又太贵,家居建材企业面临的这一品牌推广难题亟待解决。一些睿智的先行者将目光投向了互联网时代的品牌公关传播主流方式——网络新闻营销。
家居建材企业品牌推广,互联网新闻软文营销将成主流推广方式。电商传媒()将企业品牌新闻信息到各大网络媒体,借助互联网媒体的强大影响力,营造企业良好的互联网环境,达到提高社会知名度、塑造企业和品牌良好形象、并最终促进产品或服务销售等目的。由于网络新闻营销在提高品牌信息搜索能见度、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方面发挥出来的卓越功效,业已成为现代家居建材企业网络品牌推广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来源:商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