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设计

时间:2022-02-23 10:25: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建筑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建筑设计

第1篇

关键字:生态建筑协调发展方向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highly development pace, construction industry becomes more and more strong, and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field becomes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modern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design should be evaluated from a new perspective. Construction is a basic construction projec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cess, to gradually make the ecological factors into account, the construc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the focus to make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into ecological. Then they would be the construction and natural balance,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s the consideration factors in the course of building propulsion.

Keyword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 引言

生态建筑是兼顾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随着当代建筑的逐步兴起,建筑对环境的考虑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不仅关系到建筑质量问题,同时是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除此之外,生态建筑理念涉及到对一些能源的节约利用和可持续能源的应用等等方面,是从生态与建筑协调发展的方面来进行建筑设计的。那么随着建筑业对环境的一系列问题来看,生态理念的引入已经变得尤为重要,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兼顾人与自然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平衡是建筑设计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1 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生态建筑是区别于传统建筑的建筑项目,生态建筑更注重于从生态的角度对建筑进行设计,把环境保护、资源集约、协调发展的理念充分注入到建筑的过程中。生态建筑设计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从生态学的角度,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建筑模式,是生态理论与建筑学融合的产物。

1.1 资源节约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中采用一些先进的建筑学相关的技术,采用一些可再生能源进行利用,降低了资源的消耗,做到了资源的集约化,达到了资源的可再生要求。同时建筑设计中的生态理念还可以充分利用设计中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建筑的采光性能和保温效果的提升,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都是从资源节约的条件出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比如光能和热能,从而可以节省资源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这是生态理念的成功之处。随着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资源的匮乏已经变得日益明显,资源短缺的状态逐步恶化,那么针对资源利用的现状,就要不断从能源节约与开发的角度,创新新的能源,使能源的储备逐步丰富起来。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要遵循能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的原则,实现建筑的健康发展。要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对建筑做出合理设计,在材料的使用上要兼顾环境和建筑效益,对材料做出处理,确保材料应用的安全性,为建筑的可行。

1.2 以人为本原则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渐成熟,建筑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筑设计针对的是人,那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服务对象作为首要对象,从生态的角度把人与建筑和谐发展作为主要依据。人是建筑发挥效用的主体,人的感受是建筑质量最关键的评价因素,所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以人为本作为建筑设计的理念,从人的感知出发,完善建筑设计中的漏洞,使建筑设计更好的服务于人、发挥建筑本身的效用。人是社会的主体,那么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努力为最终使用者创造舒适并且安全健康的场所,这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的要求。那么基于建筑设计提升的方面,生态理念就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1.3 整体性原则

建筑不是简单的建筑物的堆叠,那么在建筑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建筑的效用和整体性的城市蓝图,使建筑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形成一种城市景观,这是建筑设计中要考虑的问题,也就是建筑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整体性原则仍是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的,整体性要求建筑的落成于周围的环境、文化特色和其他建筑协调配合,给人一种舒适的视觉享受,这是符合建筑发展要求的。所以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要从整体性出发,把建筑规划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结合起来,设计符合情境的建筑群体,使建筑设计真正体现一种艺术的美感。

2 生态建筑设计发展方向

生态建筑设计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理念,在现实的建筑设计过程中,生态角度的考虑已经有了初步的显现,但是针对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方面的深化,还有待提高。所以,针对生态建筑设计中,要更多的考虑技术的应用和环境如何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建筑的效用

2.1 积极采用新技术

随着对建筑要求的普遍提高,在建筑设计方面要统筹考虑综合评价材料和技术的效力和效果。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指导下,要不断加大新技术的应用,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的技术手段,弥补国内建筑方面的发展桎梏,要不断从能源充分利用和发展的角度,把节能环保技术积极应用到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提高生态建筑的效用,同时要积极创新新技术,使技术发展更能满足对建筑日益增长的要求上。除此之外,要注重生态建筑中的科技含量,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使建筑设计做到科学合理,并兼顾环境和人的客主观因素。生态建筑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新技术的开发,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的开发必然能带来效益的提升,而技术的借鉴只能产生辅助作用,所以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要求下,要加大技术的应用和开发。

2.2 努力做好环保卫士

生态建筑设计中,要求把环境保护作为主要的方面,从而改善环境由于建筑产生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把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到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使建筑设计的环保意识不仅仅局限于口号,要真正的发挥环境保护的作用,改善建筑的现状。所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从生态角度出发,把生态设计理念作为建筑设计方面的依据,努力做好环保卫士,这是建筑设计中要始终遵循的理念。由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的用地,要避开生态区域,保护植被面积,同时在材料的应用上,要多应用可再生的能源或者无污染替代能源,使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做法。

2.3 充分创造美的景观

生态建筑设计要求建筑不仅仅起到一个场所的作用,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要把建筑做出艺术,这是兼顾人的需求的生态理念,是符合生态学要求的。所以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设计整体的协调性,充分创造出建筑的美感,使建筑额外的增值效益凸现出来。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更多的是注重建筑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方面,那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就要深化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把人、自然和建筑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三者的协调发展,同时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使建筑真正的发挥其效用。针对建筑业发展的现状,要提高建筑设计生态理念的深化,从生态学的角度考虑建筑的评价和研究,使建筑真正服务于人这一主体,并给服务主体以美的享受,这是建筑发展的最终目的。那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就要逐步做好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争取对建筑的完善给出新的视角,创造更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强.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及相关对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01):185-186.

[2]莫阳武.浅谈生态建筑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8):173-174.

[3]沈杰.浅谈建筑设计与生态环境的融合[J].能源与节能,2012,(04):27-29.

第2篇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一、生态建筑的概念

所谓生态建筑,就是指立足于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环境结构,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以及基本的科学原理,使得建筑融入生态环境之中,成为一个整体。使建筑的存在不破坏现有的环境,实现了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另外,从资源的使用方面来说,还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效果。

二、建筑中生态设计与应用的必要性

1、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为更好的推动社会发展,就必须加强对现代生态以及自然的关注,并结合自然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将现有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2、建筑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和人力,所以施行生态建筑可以有效的减免建筑消耗,实现更加高效合理的建筑使用。无论是土地,还是建筑材料,都应该根据生态设计的思想的指导,不断的采取办法节约。

3、建筑生态设计的实施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现代人逐渐的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提倡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向往亲近自然的生活环境。所以,生态设计的结合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的需要。

三、生态建筑设计与应用的原则

1、重视环境保护

自然环境是人的生活环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长远发展,生态建筑理论首先要注意环境保护,充分考虑到周围的生态环境,减少建筑队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生态建筑注重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资源浪费。现在楼层变高,停车场转为地下,都是充分利用空间资源的例子,在提高利用率的同事,减少了资源浪费。

3、适应生态地域

在建筑设计是对地域的生态特征进行考察,充分了解周围建筑风格形态和自然环境,在设计是要能够将建筑融入当地的生态地域特征。

四、生态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加强对建筑形态的设计

建筑形态设计是指一个建筑物的造型设计。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往往呈现出建筑物和自然的不和谐现象,建筑物的标志非常明显。但是生态建筑则与传统的建筑在造型设计上恰恰相反,它比较重视建筑造型与当地自然环境的融合,当建筑造型和自然环境协调时,就会给人形成美得视觉冲击,除此之外人们还能够通过眼前的美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体会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的深层含义,最终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例如中国传统的古建筑,他们能依据不同地理气候造出不同地域风格的建筑造型及风格,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使古老建筑得到中外建筑设计师的推崇。所以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造型设计时要着力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把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用诗意的形式表现出来。

2、对建筑材料合理选择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是对可出续发展观念的响应和体现。进行生态建筑时,应该采用环保的建筑材料。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建筑能源的使用及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利用。生态建筑的核心理念就是时时处处体现环保的里面,时时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提高自然资源和自然能源的利用率,节省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因地制宜的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体现的是紫檀本源主义,从传统文化看,自然同建筑的高度有机结合被当做经典的设计作品,设计要符合拥抱自然、回归自然的宗旨。从具体讲,现代建筑工程必然加入时代的因素,体现高科技在建筑设计中的比例。在建筑设计情感方面体现的就是人对自然的敬仰态度,体现对原生态建筑的充分尊重,只有尊重自然原生态形象,新的建筑才能充分体现地方居所的独特韵味。

4、科学设计生态建筑的风环境

整体建筑群布局在相当程度上会对局部气候变化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风环境及再生风环境问题。所以进行建筑设计时候,设计师光要把握盛行风向,还必须充分了解居住小区内部坏境气流风向,从而保证环境设计质量。

5、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随着人类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人类使用的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到建筑物自身的能源应用问题。在建筑设计时,建筑师可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来充分应用当地的能源资源,从而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6、噪声和污染防治与控制

住宅规划应有效的设计防噪系统。设计初期,技术人员应该进行调研和测试,检验当地的噪声或污染师傅符合标准,如果不能满足要求,一定要警醒相应的补救措施。

建筑设计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发挥建筑的实用性,而生态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周围的环境。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人的实际需求同自然环境的平衡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建筑设计和生态设计更好的结合。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现代人们的生活已经逐渐的趋向于环保,这种情况下,在不打扰自然秩序的同时,人们可以从结合了生态设计的建筑中享受到更多的自然带给我们的舒适和享受。

第3篇

1.1对环境无害

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将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在设计时要考虑建筑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做到最大程度的避免建筑的建设和使用过程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做到建筑本体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与友好。这样遵循环境友好原则的建筑设计,在使建筑为住户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的同时,又避免了建筑队周围环境的损害,达到建筑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共存。

1.2对人无害

生态建筑第一要点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建筑是用来给人们居住或者是观赏的,人是生态建筑的直接对象,如果生态建筑连人这个直接对象都没能满足,那么这不是一个合格的建筑。生态建筑要在各方面都体现以人为本,从人的各种生活习惯去统筹建筑。生态建筑还需不断完善生态建筑的设计水平,提高自身的设计标准,为生态建筑创作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3体现整体性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这个地球上的,都是与其他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处理事情时要有整体性,生态建筑也不例外。生态建筑要时刻体现整体性,搞建筑时,必须考虑到周围的环境,看看周围的环境哪些可以利用,哪些不得破坏;搞建筑时还应该考虑到周围的文化,你不能在一个地方建违背当地文化的建筑,建筑违背当地文化是不会受欢迎的。除此,还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

二、如何改善生态建筑

2.1生态建筑对环境无害的方法

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减少土地的是生态建筑的设计应当遵循的,只是因物进行无害化的处理,在建设中循环利用的可再生材为生态建筑的建设必然会占用一定的空间,而且会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除此之外,还可以对产生的废弃料进行处理,最大限度的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2.2生态建筑自身调节的增强

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会消耗很多的能源,其中风能、电能、水能和光能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中可以用一些方式来利用能源,比如在建筑物顶部开通风口,或者采用保温材料等,这些都是生态建筑设计中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力条件的体现;此外,还可以利用建筑物自然降温,或者利用大自然的风向、风力的特点进行降温,这样可以减少一些机械结构。

2.3可持续发展需注重

第4篇

关键词:生态建筑;生态建筑设计;生态化

世界人口的剧增和自然资源的骤减造成了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失衡的状态,生态环境的破环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着建筑行业的巨大发展,但建筑行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各行各业共同的追求目前,因此,对于建筑行业而言,转变建筑设计理念,实现建筑设计的生态化发展是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1、生态建筑的内涵及特征

1.1 生态建筑的内涵

建筑设计生态化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所谓生态建筑设计是指将建筑看做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利用建筑的内外空间对各种不同物态因素进行组织,在生态系统内部实现物质和能源的有序循环和转变,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高能效、低污染、高环保。生态建筑的内涵主要表达了两层含义,第一,生态建筑可以为人们提供健康、环保、清洁的居住环境,是人们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空间和休闲空间。第二,生态建筑能够有效地降低能源的消耗,实现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尊重,确保人和自然的和谐友好相处。

1.2 生态建筑的特征

生态建筑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不同的绿化方式改善建筑的内外部环境,选取大跨度、轻型的建筑结构降低能源的消耗,提高建筑的质量水平。生态建筑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重视建筑设计区域的内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二,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三,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选取节能环保、低能耗的可再生能源。四,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建筑环境的污染治理和防护。五,注重建筑项目的生态文化,尊重建筑设计的生态内涵。

2、生态建筑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2.1 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但目前我国的很多城市设计都过于关注建筑规模而忽视了建筑环保的问题。建筑设计师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忽视,往往会造成建筑资源的浪费以及后续建筑项目使用的高成本。如今,城市化的发展逐渐向现代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在建筑设计中加入一定的生态化设计理念和元素,可以大大减少人们生产和生活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整个城市的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2.2 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经济发展是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各个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化建筑设计的发展打破了城市原有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促进了城市建设、经济增长、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同步性发展,可以说生态建筑的发展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和必然趋势。

2.3 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建筑设计生态化可以有效地实现生态、环保、经济、建设的有机统一,从而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想实现城市环境和能源分布的平衡和稳定,就必须按照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生态化建筑设计。作为一名合格的生态建筑设计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责任心和信心,将保护人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重视城市建设的生态化环境保护,从而促进城市化进程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3、建筑设计生态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全球都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因此,探索建筑设计生态化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了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对建筑生态的研究主要包括原生生态建筑和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建筑生态化发展两个方向。相比而言,原生生态建筑对自然环境更具敏感性,其建筑设计约束更加严格和苛刻。

3.1 能源利用

近些年,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的现象日益严峻,对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建筑行业也不例外,特别是光能源的应用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在建筑行业中,采光器、追光器以及反射管等光能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建筑设计和生态设计的完美融合。此外,比较常见的光能技术的应用就是太阳能的利用,如今,太阳能技术的使用已经逐渐在各大城市和农村中实施起来,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以往建筑设计中存在的热能、光能稀缺的问题。能源的利用不仅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成本,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整个建筑实现了生态化和节能化。

3.2 材料运用

建筑设计生态化中得材料运用主要包括建筑结构材料的运用、水暖等材料的运用、通讯材料的相关运用以及各类建筑装修材料的运用。当然,材料的节约也属于材料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生态化设计过程中,将材料的节约作为约束条件考虑到设计中,并通过研究和分析,重点把握材料节约的关键环节。对建筑项目进行科学的精简和节约,不仅可以减少建筑成本,同时可以有效地体现建筑设计的生态化发展理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筑材料的节约主要体现在对结构材料的节约上,具体表现在选用轻型的钢架结构代替传统的砖砌式结构,构造方形的建筑构架,这种建筑结构既能节约成本,又称减轻建筑本身的承重量,从而使整个建筑更加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

3.3 自我调控

建筑设计的生态化发展趋势主要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自我调控。所谓主动式调控是指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进行建筑设计的应用,这种方式是实现建筑设计生态化的重要成果。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可以将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理念用形象的三维立体模型呈现出来,因此进一步带动了建筑设计生态化的技术性变革。通过主动式自我调控,建筑设计师可以将建筑生态化设计进行准确化、精细化和严格化处理,从而实现了建筑设计生态化与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完美融合。

4、结语

生态建筑传承于现代建筑,是一种全新的建筑设计形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们不必要太在意生态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区别,从现代建筑向生态建筑的过渡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郑明凤.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河南建材,2015,03.

第5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生态设计;节能

工业时代到来以后,人类的科技和经济不断进步,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技和智慧来不断地改善人类各种活动的居所和环境,以满足如安全、舒适、高雅等心里和生理上的需求,因此建筑设计涉及到功能、材料、技术、自然环境得诸多因素,同时人类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多地利用自然资源。所幸的是,人们已经意识到自己需要以长远发展的目光来考虑如何满足需求,于是又越来越注重如何走“可持续发展”路线。传统的建筑建设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非再生资源物质,巨大的物质消耗反过来对建筑设计提出了经济要求,使建筑设计和建设必须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过多的利用自然不可再生资源必然会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使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劣。因此将来建筑则可以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法,从功能配置、空间组合、技术选择以及总体布局的方向进行优化设计,以确保有限的经济条件下满足建筑设计的要求。本文就将来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生态化设计理念,以使人们建筑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1 社会现状与发展生态化建筑的意义

1.1 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如下:人口世界第一;人均土地面积小(人口密度最大,人均具备生产能力的土地面积最小,人均资源最少,人均森林面积最小);经济处于第二产业发展阶段,目前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城市人口比重日益增长;城市化进程过快,环境和生态平衡普遍遭到破坏,出现交通拥挤,房价暴涨,就业困难,水土资源和能源紧缺,水体污染严重,绿化面积小、自然灾害多等诸多民生问题。

有些地区现代化建设中一味地注重城市化进程,片面提高建筑标准,大量地拆迁、重建、扩建,甚至肆意占据耕地等,这一系列的不良的、盲目的发展现象必定会加剧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1.2 发展生态化建筑的意义

为了避免我国人民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继续遭到破坏,我们应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筑设计师的责任尤为重大。建筑设计师们应一致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建筑设计理念,使人们活动的居所建筑与环境和谐共存,既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同时还对崛起和尚未被开发的小城镇或者乡村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2 生态设计手法

2.1 建筑设计方案

(1)建筑于风水融合。传统建筑设计理念通常只能片面地将就建筑结构体的特色,而忽略了建筑周围环境的特点,往往造成建筑与环境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将来的建筑设计理念发展趋势为生态化设计理念,讲究的是建筑体与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二者应相互融合,以至于达到真正的和谐共存,因此会利用到当地的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因素,设计出与风水融合于一体的新型建筑。

(2)建筑建设的经济性。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也注重建筑的经济性,不提倡铺张浪费,过度奢华。其目是在建造出美观且实用的建筑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减少材料消耗。

(3)可持续的设计理念。注重建筑的经济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减少开发生产资源消耗的能源,从而减少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采用节能设计:①尽量减少非再生资源的利用,例如金属等;②充分利用自然,尽量减少人工能源的利用,如科学合理地设计通风、采光、保温功能系统。

2.2 建筑材料方面

(1)视觉表现。充分利用材料自身特性,尽量减少修饰,以材料的原始风格元素装出新的美学视觉,起到别出心裁的视觉表现效果。例如木质框架部分可以不涂油漆,砖墙不刷装饰涂料。

(2)普通建材的创新利用。①木材:利用木材的原始特性进行设计木构建筑,把木材用于建筑表面,并与其他材料结合实用,既营造出独特的视觉表现效果,同时也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最佳性能。②玻璃、铝扣板等,如建筑采用玻璃幕墙具有革新意义,以及玻璃纤维运用于千年穹顶工程中。③陶土面砖:不同颜色的面砖利用自身的特殊质地吸收阳光,发射出具有特殊的视觉效果的。

2.3 建筑中的少费多用

(1)节约原材料。建筑施工过程的建筑材料消耗巨大,而建筑材料的原材料绝大部分来自于自然非再生资源。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材料层出不穷,不断取代旧材料。新型材料具有自身重量轻,体积小,抗压强度高等有点,从而减轻了建筑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阔达了建筑内容空间,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节约建筑材料的作用。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是大空间膜结构,使建筑围栏和结构巧妙地融为一体,进一步减少了建筑材料的利用。

(2)节约能源。节约能源是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中的重要核心之一。而其一个重要的基础是选择耗能少的建材,并节约建筑运营中能耗,这需要依靠充分利用自然能源来实现。建筑设计师可以通过科学的设计思想,巧妙地设计建筑的功能系统,实现自然通风、采光、保温、隔热遮阳,以及利用太阳能等以减少建筑运营的能耗和相应配置的投入。在太阳能利用方面,考虑到光电板的价格昂贵,因此通常比较常用。但是可以通过安装太阳能设备(如太阳能热水器)。自2005年起,我国某些建筑开始利用光导管将阳光导入房间照明。

(3)旧建筑再利用。资源再利用也是一大很有潜力的策略。当前不少建筑设计师专注于旧建筑再利用的设计和研究上。目前西方国家已经开始注重旧建筑再利用,很少滥拆旧建筑,然而我国当前出现的大量的盲目拆迁、重建和扩建的现象,而且更可笑的是,许多地区政府以重建和扩建来太高GDP,应有政策进行干预。无论从环保角度,还是经济,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因此政府应贯彻科学发展观,将经济发展和建筑规划设计修正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我国生态学家余谋昌研究员著文中指出:“有学者统计,在现有的工业生产中,只有4%左右的资源得到了利用,其余都被废弃了,其实这是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的最根本原因。”目前这种大拆大建的做法造成的浪费实际是不估量,从经济学公式上是抬高了GDP,而实质抬高的只是泡沫,并未给经济带来实质的增长。可见节约的潜力巨大,大力倡导和推广建筑设计生态化的重要意义正在于此。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存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为了自己和后人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现代化建设必然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城乡建筑设计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政府为了积极地推动生态化建筑设计的发展,通过立法对建材选择和每平方米能耗标准,对生态技术研究,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等进行了规范。生态建筑设计思想的发展也将极大丰富建筑科学技术内容,促进建筑艺术创造的发展,全面推动整个建筑学不断向着健康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方玲,饶永.对皖南古民居生态建筑设计中适宜技术运用的思考[C]//2010年建筑环境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

[2]刘杨,张峰.建筑可持续发展观及几点思考[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 年学术大会论文集,2009.

[3]叶耀先.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其相应的原则[J].科技导报.1998,(3):11.

第6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筑设计;要点;技术;环境

中图分类号:TU2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7-0069-02

1.前言

人类社会文明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一直不断进步发展到现在的信息文明。原始文明历时百万年,对自然没有伤害,是人类完全被动接受自然的阶段;农业文明阶段几千年间,人们开始了对自然进行伤害程度小的初步探索,其中大多数开发可以自然修复;而工业文明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阶段,虽然历时只有几百年,却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奇迹,积累了巨大物质财富,但对自然带来的损害和破坏程度较大,许多方面已经难以修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饱尝了高增长带来的苦果: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灾害频发。这些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思考人类行为的准则。

现在整个世界处于工业文明与信息文明交织发展阶段,正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也因此成为全球性问题。生态文明是这一时期人类对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它并不是要求人们放弃对现代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桃花源”般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以把握自然规律,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生产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生活消费模式。

长期以来,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一直是:经济、适用,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2008年汶川地震后,在设计的指导思想上又强调了安全第一的原则。今天,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情况下,建筑行业的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50%以上,碳排放总量也占全社会的40%。在城市环境质量不断下降,人与自然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许多建筑采用反光建材或玻璃幕墙作外部装饰,这不仅浪费资源,加速城市生态的恶化,城市热岛效应和地面沉降灾害,还会进一步疏远人工环境中人与自然的联系。建筑物是关系我们生活是否安全、健康、幸福和美好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发展应促进和提升人类的福祉状况,在更深层次上服务于公众幸福、社会和谐与生态文明的提升。建筑物也是人类在自然界中最广泛的作品,它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中介物。同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人工构筑物。建筑物构筑的空间,用来调节人与自然界的温度差,满足人的舒适性要求。同时,建筑物又要同周围环境协调,同自然界融为一体,形成新的人文景观。这就要求建筑师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建筑物如何长久地同自然界协调发展,并逐渐成为自然界一部分的问题。因此,建筑设计的生态性要求是时代的自然要求,从建筑物建造的源头、——建筑设计入手更是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其实质就是在建筑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到如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问题,自觉在实践中落实建筑设计的生态性问题,使设计的建筑物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对于空间更为广阔,人口压力更为沉重,发展需求更为迫切的中国而言,如何既补上工业文明之课,又走好“生态文明”之路,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大业,更需从各个方面细心考虑。对建筑行业建筑设计的生态性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了。

建筑设计的生态性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成果,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子,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并与自然生态相平衡,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建筑设计生态性要求的核心是尊重自然,遵循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的基本理念,协调建筑与人、自然环境的关系,使建筑尽可能多地发挥出有利于生态的建设性效益。建筑设计的生态性要求是现代建筑物设计的一项必须要求,应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实际中具体应着重从以下方面予以考虑。

2.城市区域规划应坚持集约化,密集型的发展理念,设计上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交流空间和各项便利

研究建筑设计的生态性,首先体现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中生态性的考虑,实际中要依照生态学未设计城市。城市设计中生态性的核心理念是“既能满足当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又要为后代人着想满足其未来的需求”。不同类别建筑物都是在城市的特定区域内,城市各个区域的设计要实现微型、复合、集约效应,在城市内要实现居住环境,社区环境,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交通组织规划要以方便快捷,减少对机动车的过度依赖,并为步行和自行车使用创造条件为原则。这就要求城市区域规划中,要强调区域内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使区域内住宅、商业、产业、休闲等项目齐全,减少人员出行需求和交通生成。从设计上就是打破功能分区,鼓励用地的有效混合,避免巨型或单一化的功能分区。区域规划的集约化体现在——如何以短路径的出行为目标促进土地的混合使用,达到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设置齐全,在建筑设计上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创造更多的公共空间来加速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使人们追求简单、质朴、环保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从城市规划上体现生态性要求。

3.建筑设计要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地势,因山就势,因地制宜,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自然界原有的地势地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其天然的肌理存在其中。在当地人的脑海中存下永久地理坐标记忆。建筑设计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人类智慧体型创造。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特征的建筑物是人们对地区特点的识别和记忆的关键。建筑物的设计应尽量结合原有的地形特点,依山傍水,因山就势,高低错落有致,一定要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和谐,尽可能尊重和保留有价值的生态要素,尽量少的干扰和破坏自然环境,使建筑物与自然地形融为一体。这是建筑设计生态性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珠海横琴新区四面环海,横琴岛水系因驻民用海造田而产生,田地与水网的肌理已经成为岛屿的主要形态特征。法国阿玛建筑设计事务所中标的珠海横琴新区滨水地区的规划设计中,就特别注重保留原有地貌特征。凸出海面的大小横琴岛山体,保护着滩涂和田地,规划保留的水系为主河道,次河道和三级河道,构成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在此基础上规划设计建筑物的位置,类型及形态,使建筑物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体现了建筑设计的生态性要求。

4.建筑设计中尽量选用当地建材,用当地适宜技术进行施工

每个地区的地理环境不同,人们因地制宜解决自身生存的方法,手段和选用材料也不相同。用当地资源满足当地需求,用当地技术解决当地问题,是生态设计的基本考虑。黄土高原的人们,根据地形地貌和黄土特征,发明了不用柱、梁的生土建筑形式——地坑院式窑洞。不仅解决了人们的生存生活问题,窑洞的恒温还给人们提供了“冬暖夏凉”的舒适感觉;西北高原少雨缺水,那里的人们发明了夯土墙和泥草顶建筑形式,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南方的人们根据多雨潮湿,发明了架空底层的干阑式建筑。我们强调建筑的生态性,就是要在具体建筑设计中,尽量选用反映地域特色、便于取材的建筑材料,并以当地人们习以为常的建筑结构和方式去营造。中国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的营造体系,无论砖石、土木施工都有许多奇妙的细节,许多看似简常且土的掉渣的夯土建筑也显示出当地建筑发展延续的脉络。体现了地域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和审美品位,这既是建筑的生态性体现,也是建筑延续历史文脉的具体方法。建筑设计的生态性还特别强调节约土地资源,不用耕地取土烧砖,因此推广转型适应建材也是建筑生态性的特征。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的作品就十分强调建筑的生态性,他在宁波博物馆设计采用的是新乡土主义风格,除了建筑材料大量使用回收旧砖瓦外,还运用了毛竹等本土元素,体现了环保、节能和生态的理念。在中国美术馆象山校区,校园建筑外表材料是用九百多万块从各地拆房现场收集回来的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乡村匠人以传统手工技艺施工,把它们穿插在屋顶和墙角,重新聚合在一起形成校园新建筑的外立面,看上去具有朴素沧桑的历史感,也是原有建材生态性的再现。

当然,在此基础上,生态设计也强调要积极地采用适宜的新材料、新技术,从而使建筑物建造过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采用主动或被动设计理念,建筑设计要充分利用太阳光、风、雨水等自然资源,并注意可回收资源的利用率问题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后,大量消耗化石能源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化石能源是有限的和不可再生的。建筑设计的生态性考虑是一种结构化的工具箱,容纳很多“绿色食物、水和能源”等子系统。我们讲建筑设计的生态性就是要规范建筑过程,使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做到低碳节能。在具体设计中,更是要用主动或被动地意识和方法去充分利用无穷尽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如对太阳能的利用问题就是要综合考虑它与建筑如何一体化的问题。一是建筑设计被动利用太阳能。通过建筑开间,进深及构造设计,使建筑物能直接利用太阳能,以减少采暖、照明、通风和空调的能耗。二是主动在建筑内利用太阳能,用它发电照明,用它制造热水供人们使用。日本大阪煤气公司建造的“21世纪试验楼”,外墙采用新型隔热板提高保暖隔热效果,内部通过设备层内专用设备,将屋顶装置收集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向全楼提供照明、热水、采暖等用电。这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建筑。风能的综合运用可以调节建筑的自然风环境。建筑设计的生态性还体现通过建筑平面和剖面设计,使建筑内部形成复合空间,通过中庭上下贯通相连,其间空气层沟通内外环境,形成稳定的自然通风,进行不耗能的降温去湿,更换新鲜空气,使建筑室内自然化、舒适化、生态化。如印度建筑大师柯里亚一直强调“形式服从气候”的生态建筑观,他所独创的管式住宅,在狭窄的住宅内围绕一个几乎露天的院落布局,这种内向的形式能挡住烈日的曝晒,在剖面处可见住宅入口和剖屋面断开层脊形成循环通风系统,达到自然散热的目的。此外,建筑设计的生态性还要考虑低成本的运作,可收集物质资源和废弃物转化为新资源问题,如雨水、中水的收集回收利用、建筑物各种配件的更换、回收问题、建筑物中绿化问题等等,这既是建筑节能减排的需要,更是建筑物自身生态性的根本要求。

2013年2月,阿联酋宣布,迪拜水电局大楼投入使用,该大楼3.1万m2,其中36%的建材选用了可再生材料,20%的面积被植被覆盖,楼内设有废弃物回收专区,楼间停车位还安装有自行车停车架。设置在楼顶的小型太阳能电站则是“绿色的心脏”。电站产生的电能用于建筑的热水设备和照明设施。这座建筑还采用了循环水处理系统,使得办公楼能源利用率达66%,是全球生态环保建筑的典范。

6.建筑设计生态性体现在建筑各个细部同外界的沟通联系的设计上,体现在建筑技术的应用上

世界各国的建筑师都对建筑设计的生态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现代主义大师赖特将建筑视为“有生命的有机体”,柯布西埃的“新建筑五点论”,其底层架空,屋顶设花园等是为了营造自然环境。富勒一直从事研究以最低能耗获得最大空间和高度可靠的结构体系。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致力于从生物气候学角度研究高层建筑设计,他在高层建筑表面设计不同密度的凹入空间,植入绿化,使人在高层能接触自然气息。建筑作为一种人工建造物,它的生态性设计具体体现在其与自然接触面上如何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在具体的设计艺术和建筑技术的应用上。

6.1在建筑屋顶覆土或屋面做成屋顶花园及游泳池,隔冷防热,保持室温,又与自然界取得某种联系。

6.2在建筑四周外墙上采用透明节能墙,收集太阳光的自然热能供给室内。还可在窗户和墙面上设置可变角度的遮阳装置,以控制不同季节的阳光量。也可以在有的墙面上设计水雾喷淋装置,以水气蒸发降温,达到调节室温的目的。

6.3注意建筑物的群体布局、体型、朝向和平面设计,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直接影响着每幢建筑的日照和通风的问题,建筑群体布局应错落有致,同时考虑到夏季季风的渗透,竖向布置宜将较低的建筑面放在夏季迎风面。从单幢建筑形体上讲,为适应外界条件,通常把建筑的交通部分或卫生间布置在平面的两端,以遮挡东西方向日晒。从建筑平面上讲,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要使其具有更大灵活性的平面布置,以利降低噪声,控制温度,以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生态建筑设计强调建筑形体和平面适应地形和气候条件,体现建筑是自然一部分的生态设计理念。

第7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 节能 生态分析

所谓建筑节能,就是要针对建筑的各个环节和各种材料以及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能耗最低化的设计。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从责任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担当节能、减排之重任。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节能设计的必然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不可再生资源被大量的消耗着,出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告急。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但是就人均使用量来说,我国的资源也处于非常紧缺的状态。建筑行业作为民生工程的一个重要行业,在我国的总体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中占有着非常大的比重。所以,从建筑行业的最初的设计环节开展节能降耗的工作,可以从根源上大幅度的降低能源和资源的不合理使用,节约我国的建筑资源。这不仅是未来的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建筑结构整体节能设计

在建筑结构整体节能设计过程中,主要是通风、光照以及环境绿化设计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环境绿化设计。由于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对小范围内的空气质量进行调节和改善,因此在节能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绿化设计,这对于节能降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夏季,植物树荫可对建筑结构外墙进行保护,以免其受到强光直射和暴晒,从而阻止其进入室内产生眩光,并且对于降低热反射效果也非常的明显。因此,在建筑结构的向阳面,可以种植适量的落叶科植物,这些植物夏季枝叶比较繁茂,能够形成比较浓郁的树荫环境,以有效遮挡强光照射;秋季落叶后可使阳光照进室内,对于冬季保温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第二,光照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地考虑到冬季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长,而夏季应当避免阳光直射,因此建筑结构的间距与朝向设计非常重要。日照间距主要取决于建筑结构的实际高度、朝向、地形以及该地区的纬度与日照情况,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建筑结构朝着冬季风方向,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室内进入太多的冷空气,进而降低室内的温度;同时,还要对夏季太阳的照射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尽可能地保证冬季保温、夏季防热,具体的建筑朝向应当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气候条件来确定。

第三,通风设计。建筑结构通风设计过程中,重点在于对建筑结构内部空气质进行控制,通过科学的通风设计,可有效改善建筑结构的室内环境,以保证人们生活、工作以及学习环境的舒适性。通过通风设计,可有效减少空调等电器设备的应用好电量,对于节能降耗具有重要的作用。热压和风压是自然通风的动力源,若某建筑结构正面迎风,则因该建筑结构的阻挡迎风面而形成正压区,绕过该建筑结构各侧面的气流,会形成负压区。基于此,在建筑结构背风面与迎风面之间,通常会形成不同程度的压力差,此时自然通风效果就会明显的有所提高。通风设计过程中,要想充分地利用风压原理,就必须使建筑结构的大立面朝着夏季风方向,这样便可以形成较为明显的压力差,以促进气流的产生。

三、建筑材料节能设计

合理选用建筑节能材料也是全面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材料的选择应遵循健康、高效、经济、节能的原则。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新型高效材料不断被研制并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去,更好地起到节能效果。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发掘出一些地方节能材料,更好地应用到建筑节能中去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包括:太阳能的应用、自然通风的应用、地下水的应用、地热(冷)的应用等。如;(1)太阳能制冷 (2)自然风的应用(3)地下水的应用 等、

四、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首先要坚持节约、高效原则,在资源占有及耗能方面应符合建筑结构的生命周期和服务功能条件下,以最少资源消耗实现建设价值。对于生态建筑中的“生态”一词而言,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简单绿化,而是一种不但会对周围的环境无害,而且还有有利于人们生活工作的一种理念。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生态建筑将涉及到的能源系统、水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废弃物管理处置系统、绿化系统以及色建材系统等各个方面。

4.1 生态设计手法

(1)建筑于风水融合。传统建筑设计理念通常只能片面地将就建筑结构体的特色,而忽略了建筑周围环境的特点,往往造成建筑与环境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将来的建筑设计理念发展趋势为生态化设计理念,讲究的是建筑体与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二者应相互融合,以至于达到真正的和谐共存,因此会利用到当地的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因素,设计出与风水融合于一体的新型建筑。

(2)可持续的设计理念。注重建筑的经济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减少开发生产资源消耗的能源,从而减少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采用节能设计:①尽量减少非再生资源的利用,例如金属等;②充分利用自然,尽量减少人工能源的利用,如科学合理地设计通风、采光、保温功能系统。

(3)建筑建设的经济性。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也注重建筑的经济性,不提倡铺张浪费,过度奢华。其目是在建造出美观且实用的建筑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减少材料消耗。

4.2 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一)节约建筑原材料

近年比较流行的大空间膜结构成为节约结构用材的典范,它是一种预应力结构,将结构与建筑围栏的部分融为一体,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新型建筑材料的承载能力,并创造出自然形态美的外观效果,飘逸中不烦刚劲之力。

(二)建筑材料再利用

在建筑资源的再利用上还存在着较大的潜力和空间。目前尚没有一个完全的方式来解决建筑过程中的能耗问题,未来建筑设计中应当充分的考虑到建筑结构的全生命周期,在其生命周期中应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并在此基础上多考虑建筑材料的重复利用。

(三)节约能源

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处理,可实现采光、自然通风、隔热遮阳和利用太阳能,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减少设备配置与能源耗损,这是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节能方式。从实践来看,太阳能建筑设计也是当前最典型的一种节能建筑设计方案之一,在实践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光电板的价格非常高且可能增加建筑结构的建设成本,因此实践中很少使用该方法。

结语:总而言之,建筑物就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象征,它集社会、文化、经济、功能以及各种技术和工艺元素于一体。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应当加强对节能建筑设计的重视,不断创新设计理念和思路,建筑节能工程作为建设领域的新方向已成为我们既定的基本国策,我们应深刻认识到节能设计的重要性,从自身出发、从实际出发,设计出与实际生活和社会相适应的设计,努力使建筑能耗最低化,大力发展节能建筑, 提高能源利用率,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杨铖.自然通风技术在建筑节能方面的实现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6) .

[2]靳娅田. 浅析环保节能建筑设计[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5) .

[3]倪维栋. 透过2010世博会看绿色节能建筑趋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0(15) .

[4]宋常君.浅谈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方向[J].中国房地产业,2011(12)

第8篇

关键词:生态建筑;生态住宅;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最近几年许多业内人士着手研究对生态和可持续性发展更加有利的途径和诸多方法,如今,建筑设计的主流趋势以及设计概念都紧紧围绕着“生态建筑”而进行,因此,我国诸多城市大量涌现出环保生态型住宅小区,也受到了购房者的青睐。

掌握生态学的科学原理和使用方法,充分利用好自然条件和改造可再生资源,平衡好生存发展和自然环境,更好地维护生态建筑环境,结构与功能相结合,这将成为生态建筑的基本原则和未来发展趋势。生态住宅建筑具有多维、立体、环保的特点,特别是建筑设计一定要秉承经济实用、环境、科技含量高的原则,可以建筑在自然生态平衡的环境中。

既然是生态住宅就要适应生态环境,不能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建筑设计中要重点体现出节水、节能、改善生态环境、通风和采光等方面,使建筑周围的污染情况降到最低,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把科学、环保、生态的居住环境与自然平衡发展,和谐共存。

2 生态住宅小区的特点与功能

2.1 生态住宅小区的特点

生态住宅小区不仅要着重体现舒适度、健康状况外,还应该注意生态效益,为居住者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协调好彼此的关系,其中主要特点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2.1.1 提高绿化度

所谓的环境绿化不仅仅是种花种草那么简单,环境绿化是通过生态学的原理并且与建筑学、美学、生物工程学、地理学、水资源等学科合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对小区环境进行科学的规划,妥善处理生态与人居的平衡关系,充分利用好绿地建设。

2.1.2 节约土地资源

建筑单位要高度重视建筑材料的选择,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可以节约土地,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创造出无限的价值,把更多的生态环境留给后人,造福社会。

2.1.3 节约水资源

水资源不仅是普通住宅在建筑设计中所要考虑的内容,更是生态住宅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我国水资源还不是很丰富,俗话说“:水是生命的源泉”,关于雨水和水资源的收集以及再生利用,远远赶不上西方国家和发达国家。据相关专家预测,全球水危机会在 2025 年爆发,无论是人民还是建筑单位都要做到未雨绸缪,不要等到预测成真的那天后悔莫及。

2.1.4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建筑单位应该把生态理念引入到建筑住宅设计当中,因为不同的生态系统都有属于各自的结构特征和相应的方式方法,正常情况和状态下,生态循环系统和生态能源都应该具有稳定性。例如:充分利用太阳光和热能,在进行设计时采用具有节能功能的灯具,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这样不仅降低了工程成本,又能开发出更多的生态利益。

2.1.5 垃圾分类处理

虽然垃圾分类处理不是住宅建设的相关内容,但垃圾分类可以产生再生资源利用,也是绿色环保、物力管理的工作范畴。

2.2 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作用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不仅可以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循环性、多样性,还可以调节当地居住环境的气候,而且把污染物降到最低,其中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2.2.1 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主要内容含盖了生物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设计生态住宅建筑既能保证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又能保证自然生态的连续性,减少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生物物种分散,改造现有的居住环境,同时为生态生物提供最佳生存和繁殖环境。

2.2.2 调节气候,减少污染物

在建筑设计生态住宅小区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好墙面、窗台、阳台等空间,适当的种植一些对环境有益的花草树木等绿色植物。这样可以通过自然条件吸收二氧化碳和甲醛等危害物质,很大程度上净化空气,自动调节室内的温湿度,改善气候;还可以大量减少城市的噪音,吸入尘土的作用,为人民居住创造出更加舒适的环境。换句话说,建筑设计生态住宅小区的绿化程度越高,就越能提高生态环境,还有利于提升住宅小区的设计美感。

3现代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构思

伴随着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钢筋水泥构架俨然成为了一种主流,过多的甲醛,过多的质量问题,使人民已经对这种所谓的现代建筑感到担忧,物质文化的提升让人们更加渴求生态建设的发展,更加渴望住在绿色环保的住宅,这是一种新的都市情结。

居住环境应该本着生态住宅的设计理念,用一种全新的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取代钢筋水泥构造,创造一个自然的生活环境,这样也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发展。“绿”“、水”是生态环境中最基本的两大要素,绿色不仅仅是色彩的定义,更是环保标志的象征,以及生态意识,它代表着天然的设计理念。水是生命的源泉,它除了与人类建立起特殊的协调作用外,还与空气相融合,所以在环保中也是不可替代的。在生态住宅建筑设计中将生态与自然融合是每个建筑设计单位的设计方向。

3.1 对人与环境的思考

人类所赖以生存的根本就是环境,人类的存在和健康状况的体现都依赖于自然环境的给养;与此同时,把自然环境加入到人类的生活当中,才能成为人的现实生活要素。建筑活动已经变成破坏生态平衡发展的元凶,它已经不是过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那么单纯的想法,因为它有着明显的功利目的,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避免发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人与自然平衡发展,在住宅建筑设计活动时,必须要从生态的角度考虑,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发展。

3.2 从现代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角度看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与功能,它是否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要看起到关键性资源消耗的影响,还有可能因为过荷所发生的衰退。从现代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整体规划上看,居住环境需要从很多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例如:整体布局、各种空间的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绿化等,这些因素都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起点和最终目标。

在设计的过程当中,不仅要考虑到绿化布局测层次感和厚重感,还要考虑到整体建筑风格与实际住宅是否能互相辉映,小区内各种绿色植物也应该与住宅互相衬托,充分发挥绿化在生态住宅中的重要意义,例如:防止灰尘、防止噪音等危

害。住宅的建造则要考虑的更加广泛些,以自然和社会生态的需要为基础,然后节省能源,了解居民对自然环境的需求。

3.3 自然再造环境

有些建筑单位对生态住宅存在思想偏差,他们把生态住宅理解为人造自然环境,这样利用人工打造的生态住宅并不能从实际中解决生态环境状况。怎样让整个小区具备自然再造功能是生态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另一个重点,通过人文环境将自然环境融入其中互相共存,因此,设计者常常会利用自然的地理环境,把活水引入到小区内创造自然的再造功能。

4 结论

综上所述,生态住宅是结合了不同的科学技术,它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体现,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应按照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同时也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正确引导。在设计过程中各专业人才相互合作,把建筑学、生态学以及其他与生态住宅相关的学科综合运用起来,对技术、经济、环境、能源等不同的角度进行考虑,系统地对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设计,这样才能更好的设计出生态住宅,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

第9篇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方法

生态建筑的设计思想是在上世纪不断发生地区性的环境污染和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过程当中,不少学者和建筑师对现代工业文明开始进行深刻反思的产物。生态建筑系统是一种坚持师法自然的理想建筑系统,它大幅降低非再生能源的绝对消耗,采用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对物质和能量逐级、合理、综合应用,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力求把建筑生态系统纳入生物圈物质循环系统,从而避免或减轻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一、生态建筑的含义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主要遵循物质循环再生、自然-经济-社会整体性等原则,有效协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学向其他学科不断延伸,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生态学与建筑学相结合推动了现代社会生态建筑的诞生,如马来西亚米那亚大厦、大别山庄度假村。生态建筑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绿色建筑,它是根据当地的原有生态环境,利用生态学、建筑设计学、工程学等科学技术因地制宜地建造建筑,这些建筑使自然生态环境、建筑和人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中,既满足了人们寻求适宜居住环境的要求,又使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生态建筑将建筑作为生命体,协调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使建筑完美的融入周围环境中。

二、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生态建筑在设计中必须遵循资源经济和较低费用原则、全寿命设计原则、环境宜人设计原则、建筑灵活性原则、建筑整体性原则、传统建筑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统一的原则、建筑设计理论与环境科学相融合的原则。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基于建筑在人类与自然界生态环境之间的中介地位,建筑设计要注重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减少对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建筑生态设计必须考虑居民使用的方便、简捷;营造人类与自然环境沟通的合理条件;生态设计面向未来建筑发展要留有一定的修改空间。传统的建筑设计往往只注重建筑的位置、功能、形态,往往忽略它们与建筑设计元素、能源、资源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关系。生态建筑设计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条件下利用适当的生态科学技术,发展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物质空间、根据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系统,考虑节能节水、方便美观、适用等因素,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建筑生态系统,将建筑设计成为和谐、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建筑规划和设计阶段是营造建筑系统活动的第一步,是将生态的观点融入建筑系统的关键步骤。生态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后工业社会中酝酿出很多新的理论和思想,例如伊安.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理论,西蒙茨的“大地景观”与“增长极限”设计理论,泼夫的“形态与自然过程”与“生态循环”理论等。“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提出则正是这些理论的归纳和有机组合,该设计理念必然成为今后建筑设计的主要方向。

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是不仅满足人们的基本居住需求,更能科学、合理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利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是人类创造的介于自然界与人类之间的微观环境,它的存在本身既作用于自然生态环境,也作用于人类,并将持续地影响周围的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产生危害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普遍接受的准则。工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直接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科学、合理的修正,保护当地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系统。“生态建筑”是把建筑设计定位于可持续发展区域,充分利用现代建筑科技,大力开发“生态”资源,发展“清洁”生产,不断改善和优化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达到环境保护、科技发展、时代进步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建筑设计的方法

1、 选用生态建材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使用生态建材。生态建材又称环保建材、绿色建材、健康建材等。其特点是:①生态建材的原材料源于废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料,避免大量使用天然资源;②生态建材所采用的技术是低能耗的无污染技术;③生态建材的生产流程里不使用甲醛等溶剂,

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也不添加有毒害的化学颜料。

2、 使用科学技术手段

①采用节能技术是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其技术是指通过蓄热、保温等方式,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起到减少能源消耗的作用,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在构建生态建筑时,根据区域性特点,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力能、潮汐能、生物能等。例如充分发挥太阳光和自然风的能源效应,探索其他形式能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同时,注重发挥生态建材的自身优势,把生态建材与节能技术相结合,从整体上提高建筑的生态指标。

②采用智能管理技术,生态建筑设计与科技手段相结合,例如,设计出会呼吸的玻璃幕墙、智能采光窗、室内自动调湿装置等,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为人们创造了环保节能的宜居环境。

3、 建筑过程环保节能

在建筑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平衡,尽量不破坏植被,在施工过程中节约用水,减少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减少噪音污染,确保建筑物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的作用。对于装修材料都采用生态建材,广泛应用节能技术。

4、引入绿色植物创造宜人景观

根据建筑构造技术以及先进的电脑操控技术,生态高技建筑内部也可以拥有绿色生态体系,使建筑内部的室内气候条件良好,增强生物气候调节能力,营造田园般的宜人建筑。坐落在法兰克福的商业银行总部大厦是诺曼·福斯特事务所的作品,该建筑属于超高层集中式办公建筑,在其设计中适当引入了自然景观,有全世界第一座“生态型”超高层建筑的称号。福斯特的设计中包括9 个高度为14.03m 的花园,沿9 层高的中央通风大厅盘旋而上,花园外侧面是双层玻璃幕墙,都是电控调节的,花园完全面对大厅敞开,花草、植物全部种在规划好的位置,这样就将自然景观“移植”进建筑内部的各个办公室,是建筑物又有了阳光和自然风,营造出舒适、愉悦的办公环境。

5、提倡尽量采用自然采光

光线主要通过屋顶进入室内,因此,屋顶形式采用了多种光线收集和反射构件。比如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新设计中心,它是出于建筑师皮亚诺之手,由七个或长或短的扇形体量交叠,将屋顶的交界处设计为倾斜的天窗,以利于室内采光。另外,比较新颖的采光设计还有柏林国会大厦改建的穹顶。大部分光线通过中庭进入中高层建筑,很多生态高技建筑也采用了中庭的设计来采光。光线通过中庭进入到建筑中,再利用阳光收集和反射装置进入到建筑内部。和中庭相连的房间能减少一半的热量流失,还可以降低制冷能耗。

6、最大限度获得自然通风

生态高技建筑师尽量通过热压、风压、机械辅助等方式获得自然通风。在基宝文化中心的设计中,皮亚诺完成了一套被动通风系统的设计,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为当地常年多风,气候潮湿炎热。所以通过自然通风来降低湿度和温度的设计与当地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相吻合,并成为了一项核心技术。其原理是运用双层结构,使空气能够在垂直表面和弓形表面之间自由对流,建筑外壳上的开口用来吸纳海风,或引导建筑所需的对流。根据不同的风向及风速对百叶窗的开合做出调整,配以方向不同的百叶实现对室内气流的控制。

了解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并根据生态建筑自身的特点制定出提高生态建筑设计的有效方法,能够有效的促进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对建设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10篇

生态建筑学是把生态学和建筑学有机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能够找出传统自然植物、生态和建筑之间的微妙关系,寻找之间的同存点,形成相互合作、相互融合的关系。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生态学迅速渗入到建筑学中,给人们带来了生理上的舒适和精神上的愉悦。建筑是一个生命有机体,也是一个人、自然、建筑三者之间相互平衡的生态系统。生态建筑观能够使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合理组织建筑内外中的物质恩能源,获得一种平衡的生态建筑环境。

2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形态

2.1节约资源

生态观建筑设计能够在提高建筑质量的同时,对自然条件和各类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了能源消耗。比如保温隔热系统能够节省资源,在建造过程中使用可再生建筑材料等。

2.2健康无害

生态设计必须是健康无害的,给人们以清洁、舒适的居住环境,比如选择较好的朝向,合理布局室内空间以及健康无害的装饰材料等。

2.3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可再生资源

生态建筑观能够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尽可能保证当地生态和气候的平衡。适当改善周围绿地景观。生态建筑设计减少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如石油、煤炭等,反而,大量开发和使用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建筑设计可以结合不同的光照设计建筑朝向,还可以利用太阳光和通风来达到节省耗能的措施。比如利用太阳能进行冬季取暖、夏季降温等。

2.4与环境相协调

生态建筑需尊重自然、尊重生态。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好建筑、环境、经济、人四者之间的关系。重视选址,处理好与新、旧建筑之间的矛盾。设计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生态环境和自然风光的优美性。

3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

3.1效率最优原则

生态建筑就是要结合生态学原理和建筑学原理,在遵循生态平衡的原则上满足人们对建筑功能的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室内外空间要素进行组合,对物质和能源进行合理配置,对能量进行有序循环和转换,然后实现低能高效,保证建筑的生态型。

3.2健康和谐原则

健康主要是指生态建筑对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生态建筑除了在温度、湿度、日照、通风条件上满足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还需要从健康性出发,减少有害物质对人身体健康的伤害。在心理方面,保证居住者心情愉悦、开朗,尽可能保证居民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形成开放和隐秘相结合的和谐环境。健康还指对建筑和自然之间的正确处理。建筑建设需要保证整个生态环境的健康,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废弃物的污染,减少对气候的改变,形成一个健康的大环境。

4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4.1建筑环境的规划

生态建筑需要注重当地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建筑环境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环境的规划需要和这些环境相适应,使建筑和周围环境能够融为一体。建筑环境进行规划需要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之上,调节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使人和自然能够平衡、和谐发展。还要保证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相融相合,形成一个统一有机整体。

4.2生态建筑方案设计

生态建筑方案设计时首先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多样性。生态建筑和普通建设方案设计方式有很大区别。很多生态建筑采用概念性设计,能够凭借建筑设计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处理好建筑、环境、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保证建筑方案具有创新性。生态建筑方案设计首先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把握与新、旧建筑之间的关系,突出自然风光。建筑的发展使得建筑不可避免的受到时尚审美趣味的影响,而影响最为深刻的则是建筑形态。生态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形态设计就是建筑的艺术造型。很多生态建筑注重视觉效果,注重外部形态,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建筑带来的愉悦感和美感。但是注重形态设计并不是说外部形态设计感要超越使用性,建筑形态不管怎样创新都不能影响其居住功能,不能影响其内部空间的实用性。建筑外部形态还要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否则会造成不良的第一印象。如果融合恰当,则会让起到内涵深蕴、赏心悦目的效果。作为生态建筑设计师,一定要研究建筑形态和自然形态之间的关系,使两者形成一个整体。

4.3建筑技术节能化

节能化是指生态建筑能够降低空间布置和物质能源使用上的消耗,保持建筑物结构简单、建设和使用能耗低、维护费用低等。节能化具体表现是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增加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现代科技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建筑设计的生态性充分使用太阳能可再生资源,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为生态建筑提供热能,使用太阳能电池为居住用户提供无污染、无噪音、干净、健康的电能,使用太阳能集热器收集热量,转化成储存能量;利用风能、谁能等天然清洁的能源实现供冷。除了利用可再生资源来节能,还可以采用节能型材料进行节能。比如使用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等,组成复合构造形式,满足生态建筑的保温和采光要求;采用挤塑板、聚苯板或涂刷保温材料等给建筑外墙进行保温;使用复合墙体或者加厚废渣做成的轻质砌块等建设内墙,增加保温功能,加长建筑寿命;使用绿色植物作为阻挡视线的屏障,形成绿色环保空间分隔;使用绿色墙或者树木代替墙壁、梁柱,使建筑和景观融为一体。

5结束语

第11篇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对策

引言

随着经济的大力发展,能源需求越来越多,建筑行业的耗能量相当大,由于能源利用率低,不但浪费资源,还对环境造成污染。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需有机融入生态策略,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达到节能减排、绿色安全的要求,这也是今后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在提倡保护环境的同时,需牢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体现人与自然相互协调、有机统一的空间环境。

1. 生态建筑的概念及特点

1.1生态建筑的概念

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生态建筑有着许多不同的解释,总体上是将建筑视为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使物质、能源实现秩序地循环转化,获得一种无污染、高效及低能的生态平衡系统。这个概念的落脚点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供健康的建筑环境,并向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空间;二是减少能耗,保护环境、尊重自然,使建筑和自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1.2生态建筑特征

在生态建筑的建筑设计上,要考虑选取不同的绿化方式来提高建筑周围的小气候,通过选取大跨度和轻型的建筑结构来提升建筑空间的适应能力。设计生态建筑还要从生态建筑的特征着手,要整体而系统地考虑到建筑设计区域内外环境的相应关系。

2 .生态建筑设计的内容

2.1尊重环境属性

根据生态学的进化论,生态建筑设计包含着资源的经济利用问题,其中首要的是土地的利用问题。今后城市的发展,势必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展开,为了节省有限的土地,必须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如在地面上建立亲和大自然、充满人情味的低层高密度建筑;利用生态技术建立起巨构城市,向地上空间要效益;充分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连接为有机协调的立体网络。生态建筑设计强调与环境具有最佳关系,对环境破坏最小,一并充分发挥环境效益。与环境互选共生共同增长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的选择做到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与周围的环境特点以及当地的地理与气候特征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

2.2保护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外部与自然相呼应,内部空间的设计也应绿色化,即通过精心的室内设计,将室外的绿色引人室内环境。绿色植物可以制造氧气,吸收各种有害气体、虑尘、调节湿度、温度、减少噪音等。生态建筑的兴起为绿化环境开辟了广阔天地。通过建筑设计,可以使室内空间室外化,运用绿化、水面等划分空间,这些设计手法在建筑创作上最为常见。如建筑物内的共享大厅、内庭院,在其上部加一个可调节的开启式屋顶,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由计算机或人工控制,达到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又可使室内外空间连成一体。另一种设计手法也被建筑师经常应用:屋面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获得了良好的景观,而且对屋面刚性防水有维护作用。生态建筑在保护生态平衡、提高人居的自然度方面大有作为。

2.3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

国际建筑师联合会第十四次会议宣言指出:“经济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当是探索并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不仅是建筑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且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未来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空间的创造中,以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2.4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桥梁,应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人使用者身边,这也是生态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人是自然环境的一分子,人的活动必须建立在生态化的基础上,必须与环境建立起一种新的结合和协调关系。从建筑设计到建筑建造、使用、报废的全过程中,生态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影响最小。与以往建筑设计相同,生态建筑应致力于为人类提供品质最佳的空间和环境,即使建筑本身对环境污染很小,极为节能,但如果人们的各项活动无法在建筑空间中顺利展开,其空间的存在与人的功能需求格格不人,这样的建筑无疑是失败的。生态建筑的功能应更趋合理,空间更加宜人,更有助于使用者与自然环境间的交流。它应该具备更良好的物理环境,尽可能地采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并具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 完善生态建筑设计的有效对策

3.1积极采用新技术新理念

在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时,应当积极发挥设计人员的创新精神,采用最新的设计理念,将节能环保的新技术应用到生态建筑的建设当中,不断完善生态建筑的使用功能,完善生态建筑的生态功能,提高生态建筑的科技含量,使生态建筑的设计更加科学、节能、环保,同时进一步降低生态建筑的建设成本,减少生态建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全面的提高生态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3.2科学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建筑的建设势必会占用一定的空间,并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因而,生态建筑的设计应当尽可能的缩减而胃的土地占用面积,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并使用可以循环利用的可再生材料进行建设,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的处理,最大限度地保证周围的环境不受影响,达到生态建筑与环境和喈发展的目的。

3.3提高生态建筑的自身节能效果

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建筑物内部的通风、降温、取暖、采光等过程均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是建筑物运行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建筑的设计应当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力条件,提高自然采光在建筑物采光中所占的比重,并使用恰当的围护结构,如保温材料、节能门窗、遮阳挡板及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等,实现建筑物的自然降温与保暖,并利用风力和风向的特点,降低建筑物通风过程对机械的依靠。

3.4实现生态建筑的智能化

将智能化的设计引入到生态建筑的设计当中,能够进一步完善生态建筑%的使用功能,并体现出生态建筑人性化的设计特点,实现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例如,在生态建筑中采用光电材料,能够令生态建筑根据环境光照强弱的不同调节阳光的摄人量,同时利用光照进行发电,在实现生态建筑智能采光的同时,也降低了生态建筑对能源的消耗,为使用者创造出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

3.5注重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当地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与文化条件的特点,灵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实现生态建筑使用功能的同时,注重生态建筑的外观设计,完善生态建筑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审美功能,使生态建筑能够完美的融入到周遭的环境当中,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生态建筑的设汁还应当具有良好的前瞻陛,将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城市发展的需要完美的结合起来,从而为实现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总之,发展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利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行绿色建筑,为人类营造健康舒适的环境,大力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念雄.欧洲新建筑的遮阳[J].世界建筑.2002(12)

[2] 邓风.以城市雨水为水源的中水回用途径初探[J].节能.2002(07)

第12篇

关键词:生态建筑原生的适宜技术

“生态”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原意为“家”和“住所”,后来衍生成生态学(Ecology)。到20世纪60年代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生态建筑”这一概念至今,其内涵在不断扩展和延伸。现在,普遍认为,生态建筑的基本原则就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可持续支撑环境;把建筑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具有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来维护。

1.“原生的”与“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设计

1.1“原生的”生态建筑设计

在形成之初,建筑就是人类活动的内在机制同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逻辑结果,因此,其本身就包含了内在的“生态精神”。这些建筑通过直接的、单纯的与自然的接触,有着朴素生态概念。人们通常不自觉地运用着当地的材料、技术,并考虑当地的气候、风向等,建筑的创造出于人类征服自然、适于自身的需要,同时也受制于自然。在“人是短暂的,而自然是永恒的”这样的中国传统思想下,中国的传统建筑不论从材料的使用上还是选址和布局上都体现着现代所谓的生态精神。这样的建筑从建设、使用和毁灭三个阶段都不会对生态环境有所破坏,值得现代建筑学习。当然原生的生态建筑也有局限性,它们通常内部功能组织简单,难以适应现代生活。尤其在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水平还处于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除了个别实验性质的生态建筑之外,大部分对生态建筑的摸索也处于“原生的”状态。

简单说,原生的生态建筑设计是在节约经济和低技术的条件下,不用或者很少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达到生态化的目的。然而,此类建筑的节能效率和可持续性都不甚理想,缺乏普适性。同时,停滞不前的生态技术.并不是可持续的生态观。因此,考虑将现代的生态技术运用到普通的建筑设计中去,即本文提到的“适宜技术”生态建筑。

1.2“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设计

适宜技术(AppropriateTechnology)最早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tkinson和Stiglitz在1969年提出,其原意是“Localizedlearningbydoing”,也就是地方性的边干边学。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它提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能一味照搬和模仿发达国家已经用过的技术,从而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样的,“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主要指的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侧重建筑技术的适宜性、高效性,通过普遍的建筑设计手法,精心设计建筑细部,提高对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耗费,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有选择地借鉴当地建筑文化传统和技术,使建筑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实现技术的人文提升。

具有一定适宜性、普遍性的技术,又能根据环境的不同而有一定地域特色的生态建筑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也就是说,从满足基本的人居环境的要求出发,通过渐进的方式.通过“适宜技术”这个设计手段,运用当地的资源,结合适宜的经济的技术,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生态建筑设计从“原生的”向“适宜技术”转变的必要性

2.1生态技术与经济性的互动

建筑技术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而进步,同时也根据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到如今,我们所面对的是资源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之间的矛盾。“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以整体上低水平的、快速的发展,拥有低素质的庞大的人口群体,以及对西方生活方式的迷恋和追求。正在形成一种高度浪费和污染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目前中国建筑业物质消耗占全部消耗总量的15%左右,建筑能耗约占全部能耗的28%,建材生产、建筑活动造成的污染约占全部污染的34%。意识到这种可怕的现象的危害,不得不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方式。

经济的落后导致技术的落后.建筑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着当地的经济状况。“原生的”生态建筑在经济上是足够节省的,却不足以体现当代的发展。在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和全球化的浪潮中.很难广泛展开:而在中国真正有着较高技术含量的生态建筑凤毛麟角,经济上的因素也是很大一方面.要追求可持续发展。盲目建设大量的高技术的生态建筑也是不合国情的。因此。提倡“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设计迫在眉睫。

2.2生态建筑设计与社会需求的互动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建筑反映着人类的需求,同时它反作用于社会,通过对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对比与分析,唤起人们的行为。早在古希腊,神庙的建设加强并支持了当时社会民主化的思想.巴洛克建筑以其丰富的三维空间唤醒了社会对自由的意念.日本住宅的小尺度也是对日本社会的模仿与反映等等。这些实例说明建筑有助于人们适应日常生活的需求和环境的改善,同时,建筑也能对社会的可适应性要求做出形式的反映。在当今“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大主题下。建筑的回应就是进行生态建筑设计。原生的生态建筑设计显然落后于人们的社会的需求.而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设计的提出更加恰当。

2.3人性化的生态建筑设计

众所周知,现代建筑产生的思想根源在于“以人为本”。如果偏颇地来看,如今对自然的破坏归结为“以人为本”这种自私的理念。于是有人提出生态建筑的出发点是“以自然为本”。这样看来.生态建筑与现代建筑成了对立的概念,其实不然。建筑的产生以来就是为人服务的。“人一建筑一自然”是构成建筑世界的三个要素.其中人是第一位的。生态建筑将三者融合,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过程的一部分。它尽可能利用建筑物当地的环境特色与相关自然因素(比如阳光、空气等)。使之符合人类居住,并且降低各种不利于人类身心的任何环境因素作用,同时,尽可能不破坏当地环境因子循环,并尽可能确保当地生态体系健全运作,目的还是为了人类拥有更好的生存环境。

“原生的”建筑设计由于技术的落后性,有时也会有违背生态设计的问题。例如在对当地材料的使用上,就如同我们过去常用的粘土砖,粘土砖一直以来都是传统的、使用广泛的建筑材料,与混凝土比起来.它的人工性能要好得多。然而,烧制粘土砖破坏的大量的良田.原本肥沃的土地变成荒凉。这样看来,对地方材料的使用也许正在破坏着当地的环境。这一点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并且要去探寻新的手段、新的技术来把这些朴素的、原生的生态建筑思想加以进化。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设计强调技术和社会、经济、艺术的整体平衡,在关注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同时,去关心社会、考虑当地社会发展的本土性和当代性,体察大多数人的需求,为普通大众构筑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3.生态建筑设计从“原生的”向“适宜技术”转变的可行性

实现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通常有三种手法:一是将传统技术进行改造;二是将先进的技术改革、调整以满足适宜技术的需要;三是进行实验研究,直接效力于适宜技术。,在此以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为例,分析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在上海的可行性和发展。

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位于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莘庄科技发展园区内,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钢混主体结构,南面两层、北面三层。一楼东半部约350平方米大斤用于生态建筑集成技术展示,并成为生态建筑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的实验平台。从经济性的角度来看,该示范楼每平方米的建筑造价(不含土地费)4000多元,远低于普通写字楼的造价;从能源的角度来看,该楼的综合能耗为普通建筑的1/4;再生能源利用率占建筑使用能耗的20%;室内综合环境达到健康、舒适指标;再生资源利用率达到60%。

3.1对“原生的”技术手段加以改造利用

3.1.1从天井到中庭

1)原生的技术手段

上海地区传统民居最典型的平面布局是以内院为中心,这当然是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一脉相承的。由于用地的有限,住宅的由原来的三开间退化为一开间,内院也随之越来越小,形成了天井。合院的形制已经不复存在了,天井却因为能有效改善整个住宅的小气候而延用下来。房屋的进深过大时,利用天井,既有了适当的采光面,又能减少夏日的日照;通过天井能将建筑底部的风拔上来,有利于建筑内部的空气流动。

2)改造后的适宜技术手段

从狭小的天井到宽敞明亮的中庭,顶上盖有透明的玻璃天窗。不仅保留了其通风的效果,而且改善了原来天井阴暗的状况,使这幢办公楼能达到天然采光。为了让南北两楼共享阳光.设计布局上,整座楼南低北高,冬天,阳光从中庭的天窗射入,能够照到北面办公室。通过玻璃天窗开启角度的随意调整,只要天气晴好.白天几乎用不着开灯,有效地节省了能耗。

3.1.2从老虎窗到烟囱效应

1)原生的技术手段

人们很早就发现门窗对开的形式能够造成“穿堂风”。一套住房内不同方位的房屋之间有流畅的气流.就能形成穿堂风。穿堂风对于夏季散热是比较有效的。另有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就是“老虎窗”了。“老虎窗”是英语roofwindow的音译,顾名思义。是开在屋顶上的窗,其目的是为了增加阁楼的采光和通风。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其通风的效果类似于“烟囱效应”。

2)改造后的适宜技术手段

从室内热压拔风分析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态楼从南面楼前的水面导风到背面“烟囱”的拔风.都是对传统技术的改造。有所突破的地方在于,在建筑的地下2m左右深处,间隔埋设着若干根数十米长的小管道,管道出口一头在中庭,另一头在数十米外的旷地。一方面,热空气从下往上,从屋顶通风口散逸而出.并形成烟囱效应,从地面管道中拔风;另一方面.从地面抽取的热风经过数十米长的地下管道时,管道外湿冷的泥土和恒温的地下水会给风不断降温.再经过滤处理,进入办公楼是清新空气。每小时换气可多达20次。

3.1.3从坡屋顶到双层屋顶

1)原生的技术手段

坡屋顶较普通的平屋顶能更有效地保温隔热。对于雨水较多的上海,坡屋顶还能有效组织雨水的排放。因此,在这里,理想的建筑布局形式往往是:有一个长行的平面和带坡顶的剖面,所有房间都有直接的通风采光;建筑四周都有阳台、百叶遮阳板或外廊。

2)改造后的适宜技术手段

该生态楼使用了双层屋顶。第一层是太阳能储热板,它将利用太阳能为大楼供冷;第二层是敷在屋顶的高密度泡沫板保温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的入侵。

3.2将先进的技术改革、调整以满足适宜技术的需要

3.2.1太阳能热利用

根据上海地区利用太阳能存在的问题.该楼创新地实验了与建筑结构集成的一体化太阳能集热器件和新的太阳能能量利用系统。办公楼设置了150平方米。太阳能集热器,可供充足热水,并部分用于冬季约300平方米地板采暖,以及夏季15kW的干盘管空调制冷。制冷通过太阳能热水型吸附制冷机组实现,其需要80—85℃热水驱动。在示范办公楼应用中,吸附制冷机和干盘管技术结合用于处理空气显热负荷,制冷机组完全由太阳能集热器加热。除湿热泵的低温端可以在夏天做制冷用。空调、采暖、热水供应及地热的应用在该太阳能系统内都能和建筑结构很好地结合.实现了一体化。

3.2.2高效健康空调

由于上文提到的遮阳板和利用“烟囱效应”使办公楼凉爽,该楼全年空调使用期将比普通办公楼少两至三个月。当然,其空调系统也是经过新的研究开发的,能把夏季空调的除湿与降温相分离实现系统高效空调效果。空调系统利用办公楼楼散热循环制冷,降低能耗约20%;而新型制冷剂的加入,更不会破坏人类共有的臭氧层。空调还具备除湿功能.采用液体除湿处理空气潜热负荷,除湿液体的再生通过高温热泵(80~85℃)来实现,这一创新的结构使楼内杜绝了一般中央空调常患的霉菌等细菌。全年温度将保持在18~25℃,湿度在55%~60%。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将作为空调主要能源。

3.3实验新技术、新材料直接效力于“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

该生态楼使用的是3R材料,最大限度地实现废物利用和资源循环(所谓3R,是指节约资源Reduce、可再生利用Reuse和可循环Recycle)。用废骨料、矿渣粉、粉煤灰.甚至栽培花草的小陶粒来代替水泥。单是混凝土就用了3种,有的是用老房子拆除后的混凝土为主的新老混合型,有的是用七成替代成分掺入的低成分水泥,还有大量旧木地板的回用,全楼的再生资源利用率达60%。

在围护结构墙面的构筑上,在加厚的内外墙之间是一道5~8cm厚的空气层,里面装有保温防水材料,这样一层复合墙体可节能25%。窗玻璃的使用上,该生态楼采用的是低辐射玻璃,可有效阻断红外光。经过特殊处理的窗玻璃能把阳光折射到室内需要的角度。此外,窗外还将悬挂自动遮阳的电子百叶窗,不仅开合随意。其遮板上的细孔能让微风和光线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