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4 20:31: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畜牧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关键词:玛曲,原料型畜牧业,原因,模式研究
问题提出
黄河首曲草原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境内众多的黄河支流和丰富的湿地资源,又称为“高原水塔”和黄河上游的“蓄水池”。玛曲县的草地资源是当地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天然生态屏障。这说明玛曲草地资源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功能。其实草地资源和畜牧业是重要的利益相关方关系,二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其中一方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另一方的发展。只有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才能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玛曲位于甘肃省甘南州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甘、青、川三省结合部,是黄河上游重要的补给区。由于独特的高原地理环境,形成了优质的草地资源,全县共有草地面积128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4.3%,可利用草地面积1245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96%。草地资源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玛曲是纯牧业县,畜牧业是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2008年畜牧业总产值达28723.07万元,占当年GDP总量的41.78%,畜牧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畜牧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2.原料型畜牧业模式分析
2.1原料型畜牧业概念及其特征
原料型畜牧业是指以草原为基地,牧草为生产资料,在没有补饲的情况下,采取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过分追求数量不重视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只是把牧草资源转变初级畜
产品的社会物资生产部门。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原料型畜牧业首先表现在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畜牧业只是纯粹的利用天然草场,过分依赖自然条件,即使是在牧草资源较少的年份,也不补饲,自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畜牧业的产量和畜产品质量。其次是落后的经营方式。这在经营管理方式上完全的自由放任放养方式,不注重牲畜的结构和出栏、销售时间,最终导致种群结构不合理,畜产品质量较差,收益较低。
二是生产组织程度低。在实行草畜双承包制后,畜牧业以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模式为主,牧民抵抗风险能力较低;同时牧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在获得生产、销售的信息资源的渠道少、市场把握困难,畜牧业发展水平也较低,畜牧业经
营规模小容易造成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而缺乏竞争力。
三是缺乏品牌优势。无论是牲畜销售还是畜产品销售都缺乏品牌效应,纯天然草场的资源优势和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畜产品和有机畜产品特色未能充分体现,产品价格和普通畜产品的价格相差无几,出现了“优势优质资源、产品优质不优价”的尴尬局面。
2.2原料型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玛曲是纯牧业县,畜牧业是当地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畜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的生活水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玛曲经济社会取得了重要成就,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表1可知,畜牧业产值占GDP得比例平均为36.93%,其中2000年达45.71%,对GDP的贡献率近50%,可见畜牧业在玛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表2可知,玛曲牧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二者之差最大为2000年的926.30元,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增加牧民收入,促进了玛曲经济的发展。
表1玛曲县畜牧业产值及比例单位:万元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GDP
23751
26095
28700
32609
37201
42750
48500
54849
68714
畜牧业产值
10856.67
10125
10750
10818
11401
12433
13335
15757
23501
占比例 %
45.71
40.34
39.57
35.45
32.35
30.36
32.73
论文摘要:新疆要使畜牧业在农业中占主导地位,建设现代化畜牧业,必须抓住草业这个关键,而且要按钱学森院士提出的草业理论和实际去执行和完善。草业要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去组织、经营和管理,建立草地科学经营体系。新疆发展草业要因地制宜,兴办草业龙头企业,把草料加工办成大企业,改变草地经营“大锅饭”状况,加大对草业的投入,并培养草业科技、经营队伍。
1新疆农业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
2002年8月30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召开畜牧工作会议,对农业产业结构作出了重大调整,决定把新疆农业结构从种植业为主导地位改为以畜牧业为主导地位,并要把传统畜牧业过渡到现代畜牧业。在《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畜牧业是当前面对国内外市场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是当前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有效途径”。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是总结我区几十年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国内外成功的经验,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条件,特别是市场经济的需求而作出的决策。发展新疆畜牧业,已经是势在必行。
2新疆发展畜牧业的基本条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基本条件
新疆是我国的重要牧区之一,有草地(有效)面积4860.68万ha,占土地总面积的34.4%,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21.7%,占全区绿地面积的86%;草地分布在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和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边缘及河流沿岸;草地季节利用明显。全疆约有70%以上的牲畜不同程度在草地放牧,包括四季、三季或二季在草地放牧。另外,还有几千万亩的农林副产品可以利用。
2.2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四季草地不平衡,草畜矛盾尖锐,尤其是冷季饲草不足据测,草地载畜能力只有3,202.77万头(只),但至20世纪末,我区牲畜已达4,525万头(只),远远超过载畜能力。
2.2.2天然草地退化13逐严重据测普遍退化已达85%,其中严重退化的高达37、5%。表现草质变劣,植被变稀,草层变矮,产量减少50%。
2.2.3草地长期投入不足,建设缓慢牧业、草业的投入只占全区投入的l%左右,占大农业投入的7%~8%,但牧业产值占大农业的25%左右。正如原农业部部长何康视察新疆牧区时所说“三多三少”现象,即产出多,投入少;要得多,给的少;讲得多,落实少。
2.2.4盲目追求牲畜存栏头数有专家认为,新疆牲畜头数的增加,实际是掠夺式侵占草地而取得的。靠天养畜完全依靠天然,一遇风雪灾害,牲畜大量死亡,还增加了冬季草地的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3草业在新疆发展的重要意义
3.1草业的概念
草业是建立在草地资源开发基础上的,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以草地各类资源为基础,通过家畜、生物、化工、机械和经济等现代科技手段,建立高度综合的、能量循环的、科学管理的、多层次、高效益的科学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3.2钱学森院士对中国农业产业的论述
3.2.1 20世纪80年代,钱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国情,以求实的精神,从理论和实践中提出建立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他认为第六次产业革命就是农业上的大革命,把农业产业分为农业、林业、草业、沙业、海业。并把前“四业”定为“绿色农业”,海业为“蓝色农业”。
3.2.2草业要逐步形成产业,用系统工程形式、方法把他们发展下去,可以创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草业产业。
3.2.3草业产业的观点,切合客观实际,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运行规律,很快得到了科技界、各级政府和社会的认同和采纳。
3.2.4草产业理论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我国有了一定进展,将把中国草地科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3.3草业的重要意义
3.3.1草业不仅对畜牧业发展,而且对生态环境建设、绿化、美化环境等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得到国家的重视。1987年国务院批转《全国牧区工作会议纪要》中就提出“牧区要实行以牧为主,草业先行……”的方针。
3.3.2草业在我国人多、地少、生态恶化、西部治理、开发和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巩固边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西部的治理和开发尤为重要。
3.3.3草业在20世纪80—90年代通过农业部业务部门和各省(区、市)对口部门的努力和试点,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包括:制定《草原法》;草地有偿承包;牧草繁育、生产;建设人工草地、改良草场、围栏草地;草地牧业综合发展示范项目;建立科研教育、推广、国际交流。
3.4草业对新疆的特殊意义
3.4.1全国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业,新疆更为突出。现在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已经深深意识到这个问题,要使农牧民富起来,关键在发展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牧业的重中之重在于发展草产业,包括:牧区草业、农区草业、林区草业、沙区草业、渔区草业。
3.4.2对草业应该有个新的看法,要用生态学的概念重新认识草原。使草地产生出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化合物,供家畜、动物食用)与环境(覆盖地面,保护土壤免受侵蚀)协调的最高生产力。
3.4.3新疆生态建设中草业起着骨干作用。新疆属于干旱地区,尤其占5/6的平原地区,除了部分河流两岸外,大多属于荒漠、半荒漠植被,都以草本植物为主,也有部分灌木。有专家认为,从生态作用而言,草与林各有千秋,不可厚此薄彼。应该合理的建立草林灌木复合植被,既促进牧业等生产发展,又保护了环境,达到生态平衡。
3.4.4国家农业部最近在《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西部地区特色种植业产品生产历史悠久,产品质量好,具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所以,向西部推荐重点发展五类特色农业,其中有一项就是“草业和草地畜牧业”和“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在国内外草、畜产品需求量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发展草业是新疆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新兴产业。
4草业系统工程与草地科学经营体系建设
4.1草业系统工程
按钱学森院士的观点,就是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研究草业系统生产、生态、经营、管理,达到高效益的科学。他说:“草产业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产体系,为了管好.就一定要用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这才是草业系统工程”。所以,草业系统工程实际是草产业组织、经营、管理的学问。而生态草业也应该是草业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基础。
4.2通过全国草业工作者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已逐步形成了草业系统工程的理论,为进一步实践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4.2.1草业系统工程的基础是草地资源,全国有丰富的草地类型(18类)6700余种饲用牧草,有牲畜、动物、水、矿、光、热、风能、旅游、人文资源;资源上的牧草可作绿色饲草、改良土壤、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工业原料、燃料等多功能性。
4.2.2草业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发展草业生产力,推动草业技术革新、生产专业化;发展多种形式的草业商品生产;发展牧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济联合体;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国际合作,促进发展。
4.2.3草业系统工程的实践的探讨。20世纪80年代起至世纪末,在农业部主管部门的主持下,在20个省区,进行了40多个试点(新疆5个点),开展了“发展草地牧业综合经济的草业系统工程项目”,总结出:一个目标、三个三结合、五项改革措施等一套办法。“试点”顺利圆满地进行着,并在全国得到了推广。
4.3草地科学经营体系建设
草业系统工程包括:草业生产体系;草业管理体系;草地科学经营体系。
钱学森院士把草业系统工程的草产业列入第六次产业革命之一,知识密集型草产业,就是把高科学技术用在草业生产(种草、养畜、加工)管理(经济、生态、技术、社会)和经营上去。归结起来,草业发展,一个是产业化问题,用企业带农牧户,加第二个是高科技,就一定能把草产业搞上去。
草业关键在于造就既懂经营善于经营又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才能建设起科学的经营体系。目前,我国已初步建设起如下草地科学经营体系:
4.3.1草地法制管理经营体系《草原法》公布实施已经20多年了,近期国家又在修改、完善已经公布实施,其核心就是运用法律手段,对草地资源实行科学的管理经营,从而保证不断提高其生产力,实现牧业现代化、草产业化和生态环境的最优化。建立一支草原监理队伍,把外部破坏草地与内部过度超载放牧的现象坚决刹住,按法管好草地,按经济规律经营好草地。特别是固定草地使用权后,实行农牧民草地承包有偿责任制,用经济补偿的办法管理经营草地,就能发挥农牧民保护建设草地的积极性。
4.3.2草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经营体系草地保护是草原管理经营的最基本任务。防止草地继续破坏,为农牧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保证草地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确保牧业稳定发展;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创造优质的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对那些乱垦、超牧、滥挖草地植被者要按法处理,根据破坏的程度罚款,甚至绳之以法。要制定各季草地的放牧强度,实行轻牧、禁牧、休牧、轮牧、舍饲等制度;退化严重的草地,也可采取封育、补播牧草、机械松耙、施肥、灌溉等改良措施;更为严重的甚至可以重新建立人工草地。总之,要加强管理、合理经营、科学利用,严防再次退化,充分发挥草地资源再生利用的最高价值。
4.3.3草地建设管理经营体系草地建设是实现草地集约化经营,发展现代化草业、牧业的基础。世界上畜牧业、草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都非常重视草地建设。我国、我区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至今在草地建设中投入了很大一部分资金,从人工种草、飞机播种牧草、退化草地改良、退耕还草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效益明显。在草地建设中,要动员各方面力量一起建,国家、集体、企业、个人都上,实行谁使用、谁建设、谁所有;国家投入的资金为了达到建一块,成一块,取得高效益,要形成一套管理经营体系,层层都有人管,有计划、有监督、有检查、有验收。
4.3.4草地科研、培训、推广经营体系要发展草业,关键要造就一大批既懂科学技术、又掌握经营管理的人才。把草地上的许多研究,落实到区、地(州)县(市),乡草地工作者身上,给他们解决物资、待遇、资金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及时研究保护、改良,人工种植草地等方面的课题,取得成果,经过培训各级人员,从而大面积推广下去。建立一个热爱草业,懂得草业,专心草业,会规范管理、集约化经营的草业专业队伍。要建立一个科研、培训、推广的三结合经营管理体系。今后要按经营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要求改革科技推广体制,变科研成果为生产力,直接推动草业蓬勃发展。
5发展草产业关系到新疆大开发命运
尽管草业在我国发展尚处于初级阶级,但它对畜牧业、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市场开发潜力巨大。“西部大开发不是大开荒”,必须草业先行,这是我区大农业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新疆如何发展草产业?我们的主要建议:
5.i因地制宜发展草业
长期以来在“三重三轻”(重农轻草、重畜轻草、重林轻草)的影响下。草地资源破坏严重.力口之天旱等自然因素,草地退化严重,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最近,国家准备投入巨资保护1667万ha被破坏的草地,并建设了200万ha人工草地暂时取而代之。这是一项重大措施,必能为我区发展草业、牧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破坏的草地首先是围栏保护封育。禁止继续乱牧,同时,可采取松土、补播、灌溉等措施,封育5年左右即可恢复。人工草地建设主要放在开荒后的弃耕地、闯田、低产田上,这是个既快又省的办法。新疆有133万ha弃耕地,67万ha旱地、闯田、低产田,还有近133万ha平原和山区天然打草地需要改良提高。农田种植苜蓿面积从目前的4%左右(133万ha,主要是生产建设兵团各团场种植的)提高到10%(33万ha),再慢慢达到15%~20%(50~60万ha),搞好草田轮作(兵团各团场,地方农牧场都有经验),可提供大量优质蛋白质饲草,又培土肥田,近田养畜,达到畜草丰收。
关键词:草原;牧户意愿;Logistic模型
一、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就要建设新牧区,新牧区建设关系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和草原生态的安全和保护。草原是牧民的生存、发展保障,也是新牧区发展的物质基础。从1984年在全区实施草原经营权和承包权一制开始,不断的加入法律条令,来完善土地制度。随着条令的增加牧民间自流转现象变得要越来越多,这有利于草原的合理利用和规模经营。意愿选择会影响牧民自己的收支、草地流转机制、,进一步影响该区域的经济社会稳健发展。也不断的补充现有法律的缺陷,使之完善草地流转法律制度,更好地引导牧户参加草地流转,给牧户草地流转提供了更安全、更权威的保障。
二、文献综述
草原流转是指拥有草地承包经营权的牧户将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牧户。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姚洋指出当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支出的时候,牧户就倾向参加流转,这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洪名勇,关海霞指出,现有就业的不公平行性和农村社会保障的不完善,土地法律的不全面,让土地成为农户的生活保障,”。郑书刚指出牧户之间的流转很少有正式的合同,以口头形式为主;流转对象也出现很多类,流转主要向大户集中;在发达地区,也有企业参加流转现象。张引弟指出现有草地流转只涉及规模化经营,对生态、牧民生计很少考虑。
三、牧户草地流转意愿
为了深入分析内蒙古地区草地流转的基本特点, 本课题组在锡林郭勒盟 ,对不同类型乡镇的约56户牧户进行了实地调查。
(一)1. 样本户基本情况
2. 草地流转意愿现状
(二)牧户流转意愿模型分析
Logistic回归是分析因变量为两种值的分析。本文因变量将 “不愿意”选为参照水平,设不愿意流转入=0,愿意流转=1。
(1)牧户户主年龄。统计方差一致性检验的显著值为0.034 ,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极显著。年龄越大的牧民越倾向于不转入草原。原因:牧民的年龄越大,劳动能力就下降,倾向于保留自有草原提供生活保障,不愿意转入草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会进行放牧,而进城进行家庭劳动。
(2)承包草原面积。统计方差一致性检验的显著值为0.017,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极显著。承包草场面积越小,则牧户越倾向于转入草原。因为草原面积过小,不仅不能进行规模化生产,还限制了畜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畜牧业生产成本,降低了牧民的畜牧业收入水平。随着草原面积的增加,规模化经营产生,牧户愿意进行流转。如果承包的草场面积大的话,自己本有规模经营的可能,所以牧户的流转意愿会少。
(3)家庭畜牧数量。统计方差一致性检验的显著值为0.084,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极显著。牧户畜牧业数量越高,其资本更能与草地资源相匹配,转入草原的意愿愈强烈。
(4)文化程度、劳动力数量、净收入不是影响牧户草地流转意向的主要因素。统计分析显示,检验结果不显著。这说明 ,在对草原土地流转问题的看法上, 劳动力数量没有根本性影响 ,文化水平的提高也未对此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四、基本结论及政策建议
(1)国家或地方政府可以适当控制草原流转价格,引导牧户自愿流转。结果表明,牧户畜牧业数量越多则意愿越大。国家或政府应充分考虑牧户利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让牧户感受到流转草地后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激发自愿积极性。
(2)对自愿接受培训的牧户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牧民素质。研究表明,拥有职业技能的牧户意愿较强。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人才,采用单位招工、技术培训、上岗资格获取、就业等一条龙模式。另外,调动各类技校、社会办学等多种培训机构,构建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体制。
(3)增加牧户家庭年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家庭年收入越高,意愿越强,追求较好生活环境的意向更强。政府可实施多方面的支农惠农政策,增加牧户收入,激发意愿。(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
参考文献:
[1]钱文荣. 浙北传统粮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的实证研究[J]. 中国农村经济,2002,07:64-68.
[2] 张引第,孟慧君,塔娜.牧区草场承包经营权流转及其对牧民生计的影响:中国草原发展论坛,合肥,2009
[3]洪名勇,关海霞. 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问题,2012,(8):72 ~77
根据专业特点,制订和实施各具特色的教学计划首先了解了不同专业对学生培养的要求和目的,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满足不同学科的发展需要。动科及动物生产专业对该门课程的要求在于深入学习各种环境因子对家畜生理机能和生产性能影响规律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以科学的理念设计家畜小环境(包括畜牧场和畜舍)的技术、畜舍环境的控制原理及技术、畜牧场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控制的技术及养殖环境质量评价,为创造良好适宜的家畜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动医专业的要求是在理解各种外环境因素对家畜生理及健康机制和生产性能影响规律的基础上,了解环境中有害物质对家畜的危害性,掌握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环境致病机理、环境预防和防疫消毒的基本技术;而动物营养专业的要求则在于更好的理解外环境因素对家畜生理、营养和生产性能影响规律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动物环境营养的理论,掌握家畜环境管理的一般技术,通过营养调控实现畜禽在各种环境条件下优质、高产和减少有害物质排放的的目的。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突出了教学重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顺应时代需求,扩展课程内容,加强课程体系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畜禽养殖业模式的转变,对《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内容设置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控制工业、建筑、交通和农业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畜牧业是主要温室气体甲烷的重要排放源,产生于反刍动物肠道及粪便贮存系统。畜牧业规模化迅速发展带来的另一环境问题就是畜禽粪便产生的污染,已经产生了严重的畜产公害。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在治理废弃物方面也提出了重要指示,即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在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重点领域推进清洁生产示范,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因此,畜牧场及畜禽舍生产工艺设计,畜舍保温、防暑、通风、光照等内环境的控制技术,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养殖场环境管理和废弃物处理利用及畜牧场质量评价等基本内容的教学才是该门课程的归宿。另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把握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推动专业综合改革和教学模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因此,本课程组全体教师积极转变了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调整了课程体系。我们在保留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基础上,又为动物科学、动物生产、动物营养、动物医学专业开设了《畜牧场规划设计》、《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与政策》和《畜禽舍CAD制图技术》等专业基础拓展课程。尤其是今年为我院举办的中职教师国家级培训班讲授的《畜禽舍CAD制图技术》得到学员的肯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开设新课程的同时我们也注重教学手段的改进。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我们不仅制作了大量有关教学挂图,还积极购置了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仪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视片和幻灯片其特有的直观、形象、生动的优点,打破了时间、空间、地域条件的限制,将适合不同气候条件的畜舍结构、畜舍环境控制技术、环境管理措施和不同类型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以及畜牧场废弃物处理技术体系等形象地展现出来,不但丰富了教学仪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将抽象的理论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现,增强了学生对教材中难点和抽象理论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业的高度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业与传统种植业严重脱轨,畜禽养殖业对环境污染的问题、畜禽亚健康状况以及畜产品安全问题已经日益显露出来,严重威胁到城市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安全和人们的生活质量,畜牧生产已成为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污染源。为了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促进和保证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畜牧环境保护的法规标准。如《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这些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对于控制日趋严重的畜禽污染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实行这些法规和标准,在畜牧养殖专业上设定畜禽场环境评价体系是极其重要的。畜禽场环境评价体系能够将畜禽场的大小控制在适度规模的范围内,而且也能够避免在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内进行畜禽生产场的开工建设,有效的减少环境污染。畜禽场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在实践中的体现形式,是本课程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适应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特点、保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控制污染、防患于未然、符合现代畜牧生产的重要手段。
实验课由原来理论课的附属部分(18学时)形成了独立的课时为32学时为期1周的《畜牧场及畜舍环境监测技术》课程。内容上,原来只讲述气温、气湿、气流、气压、畜舍空气中有害气体、畜舍采光系数、噪声、照度等气象因素的测定原理及其方法,结果只是学会了仪器的使用,对实际生产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和评价方法掌握不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适应不了新时期对人才的需要。现在我们不仅增加了水质分析内容,而且通过对现场的测定和畜牧场环境的综合评定,突出了《家畜环境卫生学》的实践教学环节,加深了学生的切身体会,激发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今后的生产实践做出科学的环境评价,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地服务于畜牧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在考核方面,增加了30%的实验课成绩,改变过去单一以实验报告为主的方式,建立了出勤和环境评定报告的撰写的考核体系,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4.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科研、实践能力关系极为密切。好的教学方法,不但使学生正确深刻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而且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组的老师们在教学、科研、教材的编写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课程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不仅获得2011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称号,同年获得了〈《家畜环境卫生学》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教改项目。主编了《家畜环境卫生学实验指导》第二版和蒙语版《家畜环境卫生学》,编写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与政策》、《畜牧场环境监测及评定技术》、《家畜环境卫生学》、《畜牧场规划设计》和《畜禽舍CAD制图技术》的教学大纲,为研究生开设了《高级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参编了“十一五”规划教材《畜牧场规划设计》和《家畜环境卫生学》。主编了21世纪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家畜环境卫生学与牧场设计》。积极参加家畜环境卫生学分会举办的学术会议,提高了老师们的学术水平。在今年的畜牧兽医学术年会上本课题组的2名研究生发表的论文获得了优秀论文提名奖,为本课程的完善和体系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目前已将课程介绍、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师信息等内容通过校园网络向学生公布,便于指导学生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接受学校监督。经常更新内容,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实行教学资源共享。
作者:娜仁花 红蕾 史彬林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关键词:规模化养殖场,建设
一、养殖场建设没有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选址随意,布局不合理
表现在:①选址不当。不少村庄为了交通方便或搞“形象工程”,把养殖场建设在紧靠主要交通干道两侧,人流、车流、物流多,噪音大,影响畜禽生产,增加了疫病传播机会。②养殖场布局零乱,形不成规模。论文大全。调查中我们发现80%的小区未请专家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养殖场规模大小不一,并且没有一个统一规划,形不成大的养殖群。③养殖场内饲养畜禽品种混杂。同一小区内饲养畜种杂乱,猪、鸡、牛、羊养殖场都有,有的甚至一场多畜。据调查,我县综合养殖场33%,专业养殖场占67%。
二、养殖场内环保设施不健全,影响了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
调查中发现,大多养殖场内无统一的化粪、排污通道,场外无统一的贮粪场及粪便处理设施,污水到处流,粪便四处堆,苍蝇、蚊子横飞,环境十分恶劣。绿化是净化养殖场内环境的有利措施之一,但许多养殖场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圈舍建得密不透风,未留下充足的绿化空间,不利养殖场可持续发展。
三、形不成固定的畜产品交易场所
在我们调查的养殖场中,没有一个建有专门的交易市场。买猪的、收蛋的车辆要么停在养殖场近旁,要么堵在村中道路上,不仅给疫病传播埋下了隐患,还影响交通,给群众生活造成不便。同时也不能形成价格优势,只能是基本合适就出手。
四、 养殖场内部建设不合理
大多数养殖户都是“以养殖场为家”,生活区与生产区紧紧相连,有的甚至连围墙也不砌,生活、生产混为一体;畜舍之间间距过小,畜舍过于低矮,窗户少而小,采光通风不良。养殖场大门口未设消毒池,生产区门口未设消毒间。
五、养殖场防疫制度不健全
养殖场内防疫消毒没有制度化,畜舍内外环境没有进行定期消毒。各养殖户的免疫程序千差万别,有的养殖户以为免疫接种多多益善,只要建议了就用,有的甚至本地没有的疫病也搞防疫注射。相反有的饲养户图省事,该防的病不防,还有的购买低价劣质疫苗或采用不恰当方法接种。结果起不到免疫作用,甚至造成疫情扩散。
六、养殖场组织管理不规范
一是村里无专人负责协调养殖场内公共基础设施问题,比如水、电、路三通问题;二是养殖场内没有自己统一组织,引种、供料、防疫、销售互不联系,各讨方便,导致生产秩序混乱,综合效益不高;三是养殖场无章无制,形象欠佳。由于组织管理不到位,养殖场内部没有一套科学的规章制度,消毒设施欠缺,畜禽粪便乱堆,病死畜禽乱扔,购销者随便出入。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要切实提高我县的养殖水平,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 养殖场建设应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形成规模
要本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规范管理”的原则,乡镇及村在划拨土地时,要相对集中,突出规模效应。要请畜牧技术部门科学地设计建区方案,应按不同畜种分建专业性养殖场,不搞“混合”养殖场。一个养殖场如同一个大型的生产车间,养殖场要修建围墙与外界隔离。畜禽舍应统一选择南向或东向,以保证冬季保暖防风和夏季凉爽通风。舍内要创造一个与所养畜禽品种相适应的保温、通风、光照条件及科学的饲养工艺流程。户与户之间距离应保持在30米以上,最好用围墙或绿化带隔开。在养殖养殖场内应大力推广“全进全出”生产方式。论文大全。每个饲养在建筑设计时可将产仔舍、保育舍、育成舍分成若干个单元,各单元相对独立,互不交叉,以独立单元式车间为单位轮流使用。同一单元“全进全出”,彻底空栏消毒。养殖场大门口及每个养殖养殖场大门口都要设置消毒池,有条件的要建沐浴、更衣设施。清洁道与粪污染排泄道要严格分开,粪污处理池要建在养殖场围墙外下风口处,并能与雨水分开。
二、防疫制度要健全
养殖场形成规模以后,各养殖场内要配备专职兽医技术人员,严格免疫定期注射疫苗和消毒。兽药和疫苗要统一供应和管理。养殖场内要配备相应兽医设备和消毒治疗药品。养殖场内谢绝参观,人员车辆进入区内需严格消毒。养殖场内,户与户之间不得乱串,严禁在养殖场内宰杀畜禽。饲养人员经常观察畜群,发现病死畜禽及时检出,做无害化处理,有疫情及时上报兽医人员。
三、探索解决环境污染的途径,以实现养殖场可持续发展
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摆在畜牧业生产发展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我们在建设养殖养殖场时必须重点考虑污染治理问题。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结合我地区实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予以治理。论文大全。一是制取沼气。将养殖场内畜禽粪便统一集中后与水混合,经厌氧发酵处理能产生大量沼气,可供养殖场内的照明、煮饭、发电等。其沼液又是营养丰富的肥源,是发展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的重要保障。二是实行粪尿分离,除臭减污。尽量减少用水冲粪便,在畜禽舍内垫上锯木屑或稻谷壳等,使粪便迅速干燥。各户将粪便送到养殖场内的粪便处理场。处理场可用塑料簿膜做顶盖,利用太阳光和风蒸发粪中水分,干燥后制成颗粒状肥料,供为农用。三是采用好氧生物堆肥处理技术减少污染。就是将畜禽粪便单独或与其它填充料混合堆肥,使其发酵后供农用。
四、对养殖场进行绿化
绿化可起到改善养殖场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减弱噪声、减少空气和水中细菌含量、防疫、防火等诸多作用。应在养殖场外围种植高大树木的防护林带,在各养殖场之间种植隔离林带。为提高经济效益,可种植果树等经济树木。地面空隙可种植灌木和草坪。
综上所述,建设畜牧业养殖场要实行规模化,进行科学规划,统一标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畜禽粪便及废弃物,解决环境污染。为畜禽饲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以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确保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草原文化;牧区蒙古族文化;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2-0091-04
一、蒙古民族主体的文化境遇
草原,是蒙古族牧民最为根本的生产资料。蒙古人的祖先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曾面临多种生计选择,最终以游牧畜牧业作为对草原资源环境的利用方式,牧民生产劳动和土地的关系通过牧人与牲畜的关系以及牲畜与土地的关系两个环节来实现,牲畜是介质,而草原才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1984年7月,牧区工作会议决定,在牧区全面推行草原分片承包、牲畜作价归户的“双包制”,1996年又继续实施第二轮草畜承包,落实草牧场所有权、使用权和实施草牧场有偿使用家庭承包责任制,简称为“双权一制”。双权一制中牧户拥有草场的使用权和转让权,草场所有权归嘎查集体。该制度实行后牧区很快出现了两种新事物,即有场无畜的雇工和有畜无场的雇主。所谓有场无畜的雇工是指分包了草场,但自己没有牲畜或只有少量的牲畜,因此只能在承包的草场上为其他各类畜牧业投资人代牧或干脆处理掉草场(包括短期流转和长期转让)后替别人当牧工为生的牧民。有畜无场的雇主则是指以投资获利为目的雇用草场和牧工来进行畜牧业生产的非牧业人口的大小投资人,这部分人里包括非法占用草场的党政机关干部和商人等。前者无畜或少畜的原因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缺乏劳动力、家中常年有病人的;二是劳动松散、劳动技能不足等自身原因所致。这部分人是新制度环境下第一批被边缘化的文化主体。因为草畜分包到户后牧户进入全面单干的时代,缺乏劳动力的牧户可获得的来自集体的人力、财力、智力支持大幅缩减,无畜或少畜户获得起始资本的机会变得更少。没有固定资产的牧民基本上没有机会获得贷款,尤其是在将草场长期转让出去后,牧民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没有了最主要的生产资料——草场的使用权,也就没有了重整旗鼓的根本基础,因此无畜户一旦出现,东山再起的机会十分渺茫。因为对未来的无望,这部分人的环境资源贴现率①①金融行业中,将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或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称为贴现率。资源占用者不计资源的未来使用价值而在当前消耗掉未来资源的一部分或全部,其提前消耗的部分即是资源占用者的资源贴现率。变得非常高,牧民不再关心草场,①①蒙古语中对自己使用范围内的草原称为“nutug”,这是个含有所有权意识的词,接近于“家园”的含义。在草场分包到户后可能是因为将汉语中很中性的词“草场”直接翻译使用,牧区官方的文件和用词中更多地开始用“evsen tlabai”意为“长草的地方”,原来视为家园的nutug变成了毫无感彩的evsen tlabai,这本身就体现了文化情感上对草原的漠视。现在很多牧民也在使用这个词。不计划也无力计划更远的未来。
公共资源问题专家,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将获得者奥斯特罗姆的研究表明,不管是在传统的家族网络里,还是在现代的合作性组织中,若使公共资源的管理遵循着可持续发展模式,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群体的生产目标类似;(2)群体成员间在财富和社会地位方面没有明显差异;(3)群体成员资格对个人非同小可;(4)尤其是关于资源使用的管理规则为群体成员共同遵守,或被权威机构有效地贯彻执行[1]。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间,内蒙古人口激增,大量汉地农业人口进入内蒙古草原。90年代第一次草畜承包时因为规定不能有“黑户”,因此当时从事畜牧业的所有人口都在当地落实户口并成为生产队社员。这是当代牧民第一次遭遇对群体内成员资格毫无控制能力的境地。此后各类原因和名目占用草原的非牧民越来越多,大量的外来投资人挤占了属于牧民合法的生存空间,非牧民占用的草场面积在不同的牧区达到10%30%甚至更高。这些人和牧民一样拥有了使用草原的权力和事实,其成员资格的获得却从来不是由牧民投票赋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十三条规定:在草原承包经营期内,不得对承包经营者使用的草原进行调整;个别确需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牧)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牧)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集体所有的草原或者依法确定给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国家所有的草原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的,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牧)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牧)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但事实上有关集体草场征用和转让流程的管理非常混乱,很多集体草场和牧民承包的草场征用、流转并不按上述法律规定开牧民会议决定,而各级政府对此的监管也很不力,甚至有政府出面强征强转的现象。
教育是目前全球最关心的问题之一。遗憾的是在这一领域里蒙古族牧民长期以来积累的生态智慧和知识体系并没有得到承认。1992年6月14日在里约热内卢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联合国《21世纪议程》,我国政府做出了履行《21世纪议程》等文件的庄严承诺。1994年3月25日,《中国21世纪议程》经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但与联合国《21世纪议程》多个条款中反复强调土著民族的传统文化及其价植、作用所不同,《中国21世纪议程》中完全没有相应的内容。因生态移民等政策退出草原后的牧民,连草原防护员的工作机会都无法得到,因为非城市户口、未经汉语教育者没有资格[2]。草原防护员一定要由城市人口来担任,如此荒唐的事绝非单此一例,蒙古族牧民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经验和知识至少在制度上是不被承认的。即使在学术界直到现在仍然有人在发表文章称牧民原来“消极和落后”,而从牧区的村庄生态移民到农区的村庄后“受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影响变得进取了[3]。
尽管在政策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受到鼓励和重视,甚至已经有专门的法律来保障其权利,但从整个社会来看,汉语言文字是唯一的通用语言文字,虽然学校可以做到蒙汉双语教学,但社会就业面上对双语或纯蒙古语授课学生的水平承认度很低,导致蒙古语授课学生学无所用,致使蒙古语的社会功能萎缩。国家公务员考试近两年才开始有岗位面向“蒙汉兼通”的毕业生,但在全区公务员录用名额当中所占比例很低,且大部分只限于“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在一个纯牧区要面向80100%为蒙古族居(牧)民的基层机关工作,蒙古族学生的汉语言文字水平要达到母语为汉语的考生相同水平的前提下才有优先权,这既无必要更欠公平。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后,虽然规定牧民户口的蒙古族可以生23个子女,但生活压力、观念转变等原因,即使在牧区多数牧户都只有一个子女。孩子是未来的希望,父母供孩子上学,无非是希望孩子将来能有出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蒙古语授课出来的学生就业前景暗淡,让很多牧民父母选择让孩子上汉校,一代人从母语环境和文化当中生生被剥离出去的现象,对于蒙古文化的未来无异于灾难。21世纪初开始实施的撤乡并镇政策连带出的效应之一,是基层苏木和嘎查学校被大量并入市、镇。牧区的儿童必须从上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开始就要离开父母和家园进城读书。这不仅给牧民增加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也让出去读书的孩子过早地离开了蒙古文化环境,感情上与上一辈人和草原疏离了。而且一旦他们不能升入大专院校或专业学校,回到牧区后就成了“牧盲”。事实上,真正支撑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不是其成员的民族情感,也不是政策层面对民族教育的鼓励和宣传,而是一个可以让文化扎根生长的土壤,一个足以让文化的载体——成员们运用这一种文化来完成生活、生产的、完整的社会体系。
蒙古族牧民面对的生产融资形式同样严峻。2010年冬天笔者在呼伦贝尔做的一项调查中,年畜牧业总收入21万元的一牧户,其当年总支出是1726万元。支出中各类贷款的利息有16万元,未还的本金尚有11万元。所贷款项中年息最高为60%(即所谓的5分利),其余还有年息为36%的(即3分利)。即便是信用社提供的牧民贷款,年利息也达到了168216%。一个总人口只有257人的嘎查,当年年末贷款余额为12315万元,其中3分到5分利的高利贷有406万。当年应还利息共计2378万。牧区高利贷横行给蒙古族牧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麦金农(Ronald.Mckinnon1973)提出的关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假说与市场分割性假说,阐述具有高利贷特征的非正规金融在发展中国家产生的体制性根源,认为高利贷是一种效率低下的融资安排导致产生的[4]。在中国知网查阅关于农村高利贷问题的研究的学术论文,搜索到的74篇文章中除了10余篇对明代、清代以及民国时期为背景的研究论文之外其余全部是关于近30年以内的农村高利贷问题的。从发表时间上看,可查到的最早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是在1995年,这也恰恰反映了农村高利贷问题卷土重来的时间。
近代,尤其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产权制度、人口政策、教育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在蒙古族牧区的推行,蒙古族牧民对社会资源的拥有量明显缩减,对社会资源的支配和控制力急剧减弱,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蒙古族牧民作为蒙古文化主体,对自身、下一代以及文化的未来期望度走低。尽管前述种种问题中蒙古牧民自身素质、文化自觉以及自我更新能力等存在不可回避的缺陷,但客观地看,对牧民“恨铁不成钢”的幽怨和指责未免失之简单和偏颇。对于个体来说,意志或可以决定其成败,但在整个社会层面来说需要靠的不是精神力量,而是要靠制度可以给人带来的发展空间。人活着可以感受得到未来,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比现在好,才会有动力为之努力,小至群体大至全社会,才会有和谐的发展方向。如同先生所说:“人类必须建立的新秩序不仅需要一个能保证人类继续生存下去的公正的生态格局,而且还需要一个所有人类均能逐生乐业,发掘人生价值的心态秩序。”[5]
二、蒙古文化的保护
保护文化,必然需要先了解文化的存在形态、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根基。笔者对蒙古游牧文化的理解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蒙古民族的游牧文化是对草原生态环境适应和管理的综合型经济文化形态。蒙古游牧文化的根本在于保障人和环境的共存。游牧民移动迁徙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游牧移动的高频率,移动的频率与蒙古族文化的正统性并没有正相关的关系。迁徙也不是为了保护文化,更不是出于迈尔斯所说的“一种情节” [6],而是为了保护草原、保障生存,是人、牲畜和草原的三个层面生态适应的结果,而这种过程孕育和发展了游牧文化。这样的关系,却常常被本末倒置。以艺术、服饰等方式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是蒙古族文化对草原生态环境适应方式、理念的体现和延伸,游牧民取自其特定自然、资源和畜牧业产品的衣物、用器、使役畜等,是牧民基于生态资源的文化行为在民俗学场景中的体现。
关于蒙古族文化的保护,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我国历届政府每年都花大量的资金用于此项支出,每届的人大、政协会议,少数民族文化是个必谈的题目;中央组织的全国性活动、演出也从来没有少过蒙古歌舞的一席之地,可见党和政府对蒙古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是高的,学术方面来说还有中国蒙古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样高规格的学术活动被提议并按期召开每届会议,此外还有各种不同范围和规格的蒙古文化研究主题学术交流活动也都说明了这一点。但在内蒙古各盟市旗县竞相建立蒙古文化主题博物馆、蒙古文化主题街道,看似蒙古民族文化氛围越来越浓的同时,蒙古文化的弱化危机却丝毫没有缓解,文化主体与文化之间的疏离程度依然在加剧。这说明蒙古文化保护的方向和着力点应该被予以反思。
文化的内容往往容易被划定在文学、艺术、工艺以及吃、住、行的习俗等范围。但如果文化保护的努力方向变成保护上述因素,那么这样的文化保护行为只能是舍本逐末。蒙古民俗、艺术只是蒙古文化的浅层表现,蒙古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哲学思想和情感积累才是其根本,而这种深层的文化根基产生于并只能发展于人与草原和谐共处的生活形态中。蒙古文化的意义不在于“传统性”。她来自于古远的时代,但从来不是停留在那个时代的。所谓传统,只是个相对的概念,蒙古文化的珍贵在于她在每一点上的表现总是能够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蒙古族的歌会变、舞会变,牧民的装束、居所都会变,但文化汲取营养的土壤是肥沃的,那她的变化就会保持良性。
如本文前段所述,当下的蒙古族文化的困境来源于其文化主体的生存困境和对未来期望的不明朗。因为不同领域不同目标方向的政策和制度,相互间的衔接不足,导致彼此矛盾甚至冲突。文化政策在大力投入保护的时候,其他政策和制度可能正在撼动这个文化的根基。现代的蒙古文化保护首先应该做的是保护文化的活态,保护文化的发展可能性,而不是在博物馆里堆积蒙古文化用品,为未来的考古学者提供研究的方便。如果将蒙古文化喻作植物,作为文化保护行为的主导方,至少政府的文化保护行为不应该是出于“抢救”和“抢收”的目标,而应该是陪土,至少不挖土。蒙古文化依然是一种保有巨大能量和活力的文化,蒙古文化必须发展,中国文化发展的大局也需要蒙古文化的发展。但文化保护也好,促进也好,不是要给文化指引方向,而是保护她的根基不受无端的侵扰,让文化的主体能够有空间、有机会自行修复和雕琢。
参考文献:
[1] Ostrom , E. 1990. Governing the Common :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史俊宏,赵立娟.草原牧区生态移民生产生活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以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收缩转移战略为例[J].经济论坛,2009(11).
[3] 焦克源,王瑞娟,苏利那.蒙古族生态移民的文化变迁考察[J].前沿,2008(11).
[4] 丁彦皓, 冯广波.福利效益视角下的农村高利贷[J].经济界,2010(4).
[论文关键词]长春市;农村经济结构;农业生产标准化
一、充分利用WTO的规则。加大对长春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
(一)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农业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品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从长春市看,农业科研及技术服务设施的投入和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增产潜力的开发。要保证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一要增加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业科研工作的手段和条件,重点搞好农作物育种设施建设,建立起完善的以育种为主的农业科研设施。二要加大农业技术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搞好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手段和工作条件,以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速度。三要增加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经费,要保证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费用不断增加。四要对农民教育培训进行投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主要是通过农业广播学校、职业技术教育等,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还要搞好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让农民亲眼感受现代化科技,让农民真正想干、愿干、积极干。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业科技应用和推广的实施者,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农业教育,增加农民科技培训费用,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二)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继续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多年来,长春市农业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基础设施还比较脆弱,抗灾能力不强。近几年水旱灾害给长春市农业造成的巨大损失就说明了这一点。根据长春市水资源状况和农业发展的需要,要本着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蓄、引、提并举,开源与节流兼顾,以打井和节水灌溉为重点,做到遇旱能灌,遇涝能排。要大力发展管道灌溉,积极发展喷灌、滴灌、微灌,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农田水利化,关键在于增加投入。因此,必须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长期进行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全面加强以水利、生态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信息工程建设的投入。长春市农村经济信息网已经开通,各市、县也要尽快建立相应的信息服务网络;各乡、镇要建信息站;村要设立兼职的信息员。要加强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和生产信皂、的分析预测、规范运作程序,提高农业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通过信息,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系统的政策、市场、技术等信息服务,引导农民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利用国际国内互联网,积极发展网上农业、网上交易。
(三)制定和完善农业法律、法规,给农业和农民以法律支持和保护
依法支持保护农业和农民,要清理和修改现有的法律、法规,使我们的法律法规能与WTO规则和国际惯例接轨。同时要加紧制定和出台有关法规,建立既适应WTO规则、又能有效保护和促进我市农业发展的法律体系。目前,当务之急是要抓紧制定《长春市种子管理实施细则》、《长春市兽药、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长春市农产品市场准人办法》等地方法规和政府章程,尽快完善我市农业标准化管理方面的法律体系。
二、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国际竞争力
(一)培育大规模、高起点的龙头企业群体
入世后我们面对的经营主体是大型的跨国公司,因此,我们要创新我国农业经营体系,组建大规模、高起点的龙头企业群体。龙头企业要走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之路;龙头企业要向规模化、专业化、系列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龙头加工企业要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加工深度为主攻方向,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由单一产品向系列开发、由小规模生产向集约化经营、由低产高耗向高产高效方向发展,按国际标准生产营养食品、保健食品和方便食品。
龙头企业要与基地和农户结成紧密型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要切实完善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使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以保持龙头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国外实践和经验表明,只有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才能形成国际竞争力。在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承担了生产、购销等一条龙的任务,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像美国的新奇士橙协会,由6500户果农、61个包装公司自发联合,统一商标,统一价格。首批新奇士打人我国市场,就是由这个协会“包打天下”的。类似这样的协会在美国就有上百家。所以,我们要借鉴国际的成功作法,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广大农民为基础,尽快建立各类农业协会。协会要制定和执行章程,代表农民和企业利益,切实发挥职能作用。
三、以入世为契机,加快长春市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一)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主要是稳定种植业,突出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园艺特产和多种经营。特别是把发展畜牧业当作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种植业结构调整:实现以粮食为主的粮经二元种植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转变粮食作物向优质化、专用化发展。压缩普通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专用玉米、绿色水稻和优质大豆种植面积。
经济作物要重点围绕薯类、瓜菜、果品、花卉苗木、优质烟叶、特种油料、药材、食用菌等类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努力把我市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我市蔬菜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很多产品打人国际市场,入世给我市蔬菜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目前看,我市发展蔬菜产业还需慎重。人世后为避免种粮受到冲击,各地都在积极发展蔬菜生产。现在,蔬菜生产也出现了供大于求、价格下降的现象。比如,我国蔬菜出口总量持续增长,但贸易额却没有增加。因此,我们要以积极而又慎重的态度发展蔬菜生产。
饲料作物要重点发展高能量、高蛋白优质品种。现代三元种植结构排序是: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粮食作物。把长春市建成现代化畜牧业大市.必须以发展饲料作物为战略依托,积极引种饲料玉米、紫花苜蓿等高能量、高蛋白优质饲草,用优质青饲料作物替代以玉米为主的高成本精料和低养分粗料,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畜产品质量。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我们要依托我市丰富的饲料饲草资源优势和畜产品深加工能力.瞄准国内外中高档消费群体市场,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努力把我市建成现代化畜牧业大市。
长春市人均耕地资源有限,农村劳动力过剩,人世后土地密集型粮食产品缺乏竞争优势,但却为劳动密集型畜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我市畜牧业产值已达到了农业总产值50%,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德大、皓月成功地打人国际市场,为我市参与国际竞争取得了经验;人世后粮食和饲料价格趋于平稳,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发展畜牧业是我市应对人世,推进农业现代化、国际化的战略选择;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
(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长春市农村经济结构层次低,主要是工业化程度低,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滞后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整个农村经济缺乏强有力的工业拉动,这也是我们与发达城市的主要差距所在。我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不大、加工深度不够。长春市的粮食加工转化量仅占粮食商品量的25%,畜产品的屠宰加工量仅占肉类总量的23%,国外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大多在90%以上;从加工规模看,长春市年加工玉米60万吨以上就是较大型的加工企业,而国外大型加工企业每天可加工1万吨以上;从加工深度看,仅以玉米为例,美国以玉米为原料加工产品达4000多种,而长春市常见的仅几十种。由此可以看出,长春市的农业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从三次产业的内部联系看,提高农业效益最终要靠农村工业化。没有工业的拉动,粮食经济搞不活,畜牧业也难以有更快的发展,大宗农产品就摆脱不了出卖原料的状况;发展第三产业,从根本上说,也要依赖于工业的发展,工业化达不到一定程度,服务业是很难发展起来的。因此,突出工业拉动,加速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是长春市现阶段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
(三)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调整优化农村社会结构
无论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是就业结构的调整。都不能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而必须放眼于城乡结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农业结构调整必然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要内、外同时进行。外部调整主要是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是我国下阶段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因。
加速推进城市化,不仅可以拓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渠道,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发展增强内在的活力。因此推动以城市化打头的新一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这是区别于以往农村结构调整的最主要的特征。如果将农业结构的调整主要局限于农业,那就将使这一轮结构调整陷入困境。从我国现有的国情国力看要提高城市化水平,首先要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要把发展重点放到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农民非农化,成为市民.改变农村社会结构,才能使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
[论文关键词]长春市;农村经济结构;农业生产标准化
一、充分利用WTO的规则。加大对长春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
(一)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农业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品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从长春市看,农业科研及技术服务设施的投入和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增产潜力的开发。要保证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一要增加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业科研工作的手段和条件,重点搞好农作物育种设施建设,建立起完善的以育种为主的农业科研设施。二要加大农业技术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搞好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手段和工作条件,以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速度。三要增加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经费,要保证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费用不断增加。四要对农民教育培训进行投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主要是通过农业广播学校、职业技术教育等,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还要搞好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让农民亲眼感受现代化科技,让农民真正想干、愿干、积极干。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业科技应用和推广的实施者,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农业教育,增加农民科技培训费用,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二)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继续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多年来,长春市农业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基础设施还比较脆弱,抗灾能力不强。近几年水旱灾害给长春市农业造成的巨大损失就说明了这一点。根据长春市水资源状况和农业发展的需要,要本着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蓄、引、提并举,开源与节流兼顾,以打井和节水灌溉为重点,做到遇旱能灌,遇涝能排。要大力发展管道灌溉,积极发展喷灌、滴灌、微灌,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农田水利化,关键在于增加投入。因此,必须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长期进行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全面加强以水利、生态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信息工程建设的投入。长春市农村经济信息网已经开通,各市、县也要尽快建立相应的信息服务网络;各乡、镇要建信息站;村要设立兼职的信息员。要加强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和生产信皂、的分析预测、规范运作程序,提高农业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通过信息,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系统的政策、市场、技术等信息服务,引导农民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利用国际国内互联网,积极发展网上农业、网上交易。
(三)制定和完善农业法律、法规,给农业和农民以法律支持和保护
依法支持保护农业和农民,要清理和修改现有的法律、法规,使我们的法律法规能与WTO规则和国际惯例接轨。同时要加紧制定和出台有关法规,建立既适应WTO规则、又能有效保护和促进我市农业发展的法律体系。目前,当务之急是要抓紧制定《长春市种子管理实施细则》、《长春市兽药、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长春市农产品市场准人办法》等地方法规和政府章程,尽快完善我市农业标准化管理方面的法律体系。
二、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国际竞争力
(一)培育大规模、高起点的龙头企业群体
入世后我们面对的经营主体是大型的跨国公司,因此,我们要创新我国农业经营体系,组建大规模、高起点的龙头企业群体。龙头企业要走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之路;龙头企业要向规模化、专业化、系列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龙头加工企业要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加工深度为主攻方向,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由单一产品向系列开发、由小规模生产向集约化经营、由低产高耗向高产高效方向发展,按国际标准生产营养食品、保健食品和方便食品。
龙头企业要与基地和农户结成紧密型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要切实完善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使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以保持龙头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国外实践和经验表明,只有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才能形成国际竞争力。在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承担了生产、购销等一条龙的任务,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像美国的新奇士橙协会,由6500户果农、61个包装公司自发联合,统一商标,统一价格。首批新奇士打人我国市场,就是由这个协会“包打天下”的。类似这样的协会在美国就有上百家。所以,我们要借鉴国际的成功作法,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广大农民为基础,尽快建立各类农业协会。协会要制定和执行章程,代表农民和企业利益,切实发挥职能作用。
三、以入世为契机,加快长春市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一)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主要是稳定种植业,突出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园艺特产和多种经营。特别是把发展畜牧业当作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种植业结构调整:实现以粮食为主的粮经二元种植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转变粮食作物向优质化、专用化发展。压缩普通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专用玉米、绿色水稻和优质大豆种植面积。
经济作物要重点围绕薯类、瓜菜、果品、花卉苗木、优质烟叶、特种油料、药材、食用菌等类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努力把我市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我市蔬菜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很多产品打人国际市场,入世给我市蔬菜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目前看,我市发展蔬菜产业还需慎重。人世后为避免种粮受到冲击,各地都在积极发展蔬菜生产。现在,蔬菜生产也出现了供大于求、价格下降的现象。比如,我国蔬菜出口总量持续增长,但贸易额却没有增加。因此,我们要以积极而又慎重的态度发展蔬菜生产。
饲料作物要重点发展高能量、高蛋白优质品种。现代三元种植结构排序是: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粮食作物。把长春市建成现代化畜牧业大市.必须以发展饲料作物为战略依托,积极引种饲料玉米、紫花苜蓿等高能量、高蛋白优质饲草,用优质青饲料作物替代以玉米为主的高成本精料和低养分粗料,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畜产品质量。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我们要依托我市丰富的饲料饲草资源优势和畜产品深加工能力.瞄准国内外中高档消费群体市场,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努力把我市建成现代化畜牧业大市。
长春市人均耕地资源有限,农村劳动力过剩,人世后土地密集型粮食产品缺乏竞争优势,但却为劳动密集型畜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我市畜牧业产值已达到了农业总产值50%,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德大、皓月成功地打人国际市场,为我市参与国际竞争取得了经验;人世后粮食和饲料价格趋于平稳,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发展畜牧业是我市应对人世,推进农业现代化、国际化的战略选择;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
(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长春市农村经济结构层次低,主要是工业化程度低,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滞后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整个农村经济缺乏强有力的工业拉动,这也是我们与发达城市的主要差距所在。我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不大、加工深度不够。长春市的粮食加工转化量仅占粮食商品量的25%,畜产品的屠宰加工量仅占肉类总量的23%,国外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大多在90%以上;从加工规模看,长春市年加工玉米60万吨以上就是较大型的加工企业,而国外大型加工企业每天可加工1万吨以上;从加工深度看,仅以玉米为例,美国以玉米为原料加工产品达4000多种,而长春市常见的仅几十种。由此可以看出,长春市的农业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从三次产业的内部联系看,提高农业效益最终要靠农村工业化。没有工业的拉动,粮食经济搞不活,畜牧业也难以有更快的发展,大宗农产品就摆脱不了出卖原料的状况;发展第三产业,从根本上说,也要依赖于工业的发展,工业化达不到一定程度,服务业是很难发展起来的。因此,突出工业拉动,加速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是长春市现阶段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
(三)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调整优化农村社会结构
无论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是就业结构的调整。都不能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而必须放眼于城乡结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农业结构调整必然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要内、外同时进行。外部调整主要是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是我国下阶段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因。
加速推进城市化,不仅可以拓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渠道,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发展增强内在的活力。因此推动以城市化打头的新一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这是区别于以往农村结构调整的最主要的特征。如果将农业结构的调整主要局限于农业,那就将使这一轮结构调整陷入困境。从我国现有的国情国力看要提高城市化水平,首先要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要把发展重点放到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农民非农化,成为市民.改变农村社会结构,才能使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
论文关键词:林改;直接收入;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生态地位
今年玉树县巴塘乡完成了林改试点,虽然林改已完成,但有些问题值得思考,注意。
一:巴塘乡概况:
巴塘乡位于玉树县东部,距县城28公里,东倚通天河。森林主要分布在海拔3360---4800米间,垂直分布明显,依次是高山峡谷灌丛,针叶林,混交林,高山草甸灌丛。灌木主要在阴坡,半阴坡,半阳坡,分布范围广,盖度相对大,阳坡稀少;针叶有林地主要分布在阴坡,半阴半阳坡。全乡总面积306.79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75.41万亩,其他面积231.38万亩。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11.85万亩,疏林地3.17万亩,灌木林地51.75万亩,未成林地0.24万亩,宜林地8.40万亩。全乡共有7个行政村,28个社9097人,牲畜79600头(只,匹),其中绵羊6500只,山羊33000只,牛38000头,马2100匹。2009年全乡收入为2003.96万元,人均收入2962元,林地总面积 75.38 亩,其中,有林地11.85 亩,疏林地3.16 亩,灌木林地51.98亩,宜林地8.39亩。这些林地都界定为生态公益林。
二:集体林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1:集体林地大部分分布在草场内,受人为活动影响严重。
2:集体林中以天然林居多,且以灌木林为主。
3:集体林中以灌木林地为主,主要树种是山生柳;金,银露梅;小檗;锦鸡儿;沙棘,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直接经济效益甚微。
4:集体林中几乎全部是公益林,商品林很少。
三:林改模式:
林改工作组在林改时,充分宣传,在尊重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主要有“均山”和先“均股”后“均利”两种形式。具体到每个村根据实际情况,有以社为单位确定林权的,有以组为单位确定林权的,还有以户为单位确定林权的。
四:情况分析:
1:巴塘乡属高寒气候,当地的自然条件严酷,有经济价值且生长较快的树种少,树木成活成林比较困难,在经营过程中需要长期投入,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周期太长,而且,直接收益与投入比过小。
2:巴塘乡属半农半牧乡,以牧业为主。经林改介入,加大了林地保护面积,也就是缩减了草场面积,对发展牲畜不利。而比较直接经济收入还是发展畜牧业比较实惠,且周期短。
3:要求林权以户为单位承包的,多是虫草比较集中的地段。以往挖虫草上本身争议多,纠纷多,经承包到户,虫草收入不均匀,有可能引发新的争议,对社会安定不利。
4:集体林权制度的核心是把集体林的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林木使用权等四权承包到户,农牧户有权处理林地中的林木,林副产品。农牧户为了眼前利益就可能毫无计划的大肆砍伐林木,有的盖房,有的用来换钱。短短几年时间,可以把林分变成残次林,采伐迹地。以后,农牧户因得不到收入就干脆对这些林地放弃经营,任其自生自灭。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出现的。而且巴塘属于高寒气候,立地条件差,破坏容易,恢复难。巴塘乡属三江源保护区,地处长江上游,生态地位相当重要,如果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损失是无法估算的。
论文关键词 多熟种植模式;存在问题;发展对策;辽宁省
论文摘要 介绍了辽宁省主要多熟种植模式,指出了这些种植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南部,全年≥10℃活动积温2 700~3 700℃,无霜期125~210d,年降水量350~1 200mm,是典型的一季作物有余、两季不足区。近些年来,由于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缩减,人均耕地从1949年的2 300m2下降到目前的1 000m2,土地的承载力严重低于人口需求。充分利用农业气象资源,发展多熟种植,提高复种指数,合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对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主要多熟种植模式
在长期实践中,辽宁省逐渐形成了多种间、套、复种模式。主要有粮粮间套复种、粮菜复种、粮经饲复种、菜菜复种、两鲜复种、林草间作等,这些多熟种植模式有的侧重于高产高效,有的侧重于用地养地结合,有的侧重于粮经饲平衡发展,各有特色。
1.1玉米套种马铃薯
玉米、马铃薯种植形式为100cm∶100cm。马铃薯于4月上旬栽植,2行玉米播在马铃薯畦间的100cm上,于5月上旬播种,株距18cm,与马铃薯穴错开,密度5.5万株/hm2。马铃薯产量15~20t/hm2,玉米产量约12t/hm2。
1.2玉米间套种小麦或紫花苜蓿
玉米和小麦的畦带比为120cm∶80cm,玉米应选择紧凑型品种如掖单13、锦玉2号等,小麦品种可选择高产优质的辽春10号。玉米密度一般为4.95万株/hm2,小麦保苗600万株/hm2。玉米产量可达到7 879.5kg/hm2,小麦产量可达到3 439.5kg/hm2。玉米和紫花苜蓿的种植比例为3∶3,玉米的行距为50cm,密度一般为4.20~4.95万株/hm2,紫花苜蓿的行距为25cm。玉米产量可达到8 503.5kg/hm2,紫花苜蓿的鲜草产量可达33.67t/hm2。
1.3小麦复种大豆、向日葵、红小豆、谷子
葫芦岛市无霜期160d左右,近年来该地区利用麦茬复种大豆、红小豆、向日葵、谷子和各种蔬菜等搭配组合,取得较好效益。春麦选择辽春17,3月20日播种,7月7日收获,产量为3 750kg/hm2。后茬大豆7月8日播种,10月8日收获,产量为2 550kg/hm2。后茬向日葵品种选用辽嗑杂1号,7月9日播种,10月11日收获,产量为2 340kg/hm2。后茬红小豆品种选用辽红小豆,7月8日播种,10月10日收获,产量为2 482.5kg/hm2。后茬谷子7月10日播种,10月15日收获,产籽实5 250kg/hm2,产草3 150kg/hm2。
1.4鲜大豆复种鲜玉米
该技术主要在大中城市近郊地区较多。大豆选择早熟、荚多、绿荚、高产的优良品种,于4月5日前播种,保苗15~20万株/hm2,6月5日前后采收,可产鲜大豆15t/hm2。鲜大豆收后及时将豆秧切断翻耕,抢播下茬玉米,玉米播种密度为4.50~5.25万株/hm2,9月上中旬采收鲜玉米,青玉米秸秆可做优质饲料。
1.5大豆套大蒜
该形式主要以铁岭、新民市和台安县为主。大蒜于3月10~15日栽植,垄距为60cm,株距5.0~5.5cm,于7月中旬收获,平均产量为11.35t/hm2。大豆于5月20日在蒜沟里种植,于9月末收,大豆平均产量2 531kg/hm2。
1.6秋菠菜、春番茄、秋黄瓜一地三收
秋菠菜一般选择日本大叶、菠杂10号等抗寒性好、产量高、秋播越冬安全等品种,播期一般在10月上中旬播种。越冬的菠菜翌年3月中旬返青,4月上旬前收获,一般产量为60~75t/hm2。番茄一般于2月末至3月初在温室内育苗,终霜过后5月5日前后定植,6月中旬左右成熟收获,一般产量可达75~90t/hm2。番茄拉秧前1个月左右开始育黄瓜苗,7月15日左右定植,定植1个月开始采收,直到初霜期生产结束为止。
1.7瓜葵间套复种大豆
种植带宽200cm,其中西瓜垄67cm,供瓜藤生长的平畦宽133cm。西瓜5月初催芽播种,保苗7 500株/hm2,7月上旬成熟上市。向日葵于6月下旬播种在西瓜株间,每穴1株,10月成熟,7月上中旬西瓜收获后播种夏大豆,播种量225kg/hm2,10月上旬收获。
1.8鲜玉米复种青贮玉米
鲜食玉米于4月15日覆膜播种,密度为5.336万株/hm2, 7月15日收获。鲜食玉米收获后尽早播种青贮玉米,选择郑单958等生育期适中的品种为宜,密度以7.5万株/hm2为宜,初霜来临前收获,可产玉米鲜秸秆70.9t/hm2。
1.9南果梨或大扁杏与花生间作
南果梨或大扁杏的林下空隙地种植花生,花生密度为11.25~12.75万穴/hm2。试验表明,在保证南果梨和大扁杏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可收获花生3 100.5~3 499.5kg/hm2。
1.10速生杨与大豆或紫花苜蓿间作
速生杨采用条带种植,行株距为4.0m×1.5m,在条带中间种大豆和紫花苜蓿,该模式可以有效地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试验表明,间作的大豆产量为3 229.5kg/hm2,紫花苜蓿鲜草产量为44.05t/hm2。
1.11葡萄与聚合草/白三叶间作
葡萄架间隙之间种植耐阴作物聚合草或白三叶,既能收获一定量的青饲料,同时聚合草或白三叶还能起到涵养水分、防止土壤板结的作用。聚合草垄作,行距60cm,穴距30~40cm,栽4.5万穴/hm2左右。每年收3~4茬,鲜草产量为75 t/hm2。白三叶散播,用种30~45kg/hm2,鲜草产量为15t/hm2。
2 存在的问题
2.1一些多熟种植模式资源消耗大,技术复杂,推广规模小
传统的多熟制主要是一种劳动集约型农作制度,一些复种模式作业工序繁琐,消耗劳力过多,技术比较复杂。这样的多熟模式仅局限于个别地区或个别农户使用,其发展前景有限。亟需研究开发省工省力型多熟种植模式,在不降低或少降低产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栽培管理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也是未来多熟种植制度的发展方向。
2.2下茬气候资源紧张,复种能否成功没有保障
正常年份一个地区的农业三线温度和霜降等气象因素是稳定的,但年际之间也是有差异的,一旦气候异常,如霜降提前或秋季低温等,复播以籽粒为收获目标的作物就有可能不能正常成熟,甚至颗粒无收。
2.3复播作物市场需求波动大
由于长期以来一些区域复种作物种类单一,复种面积加大后,秋季上市时供大于求,没有市场。特别是像大白菜等蔬菜不易贮存,一旦卖不出去,很难有效益。辽宁前几年就曾发生过秋白菜冬天冻在地里白给没人要的惨剧。 转贴于
2.4复种效益低
一些地区习惯复种荞麦、糜子之类的小杂粮,这些小杂粮虽然生育期短,栽培技术简单,市场需求也不错,但复播产量较低,一般产量不到1 500kg/hm2,农民种植的这些作物最好的收入也只有约1 500元/hm2,有的去掉成本后根本就不挣钱,这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2.5复种模式单一
传统的多熟种植以提高粮食产量为中心,只考虑收获果实,而没有和畜牧业结合起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草短缺已经成为农区发展养殖的瓶颈问题。畜牧业发达的地区应该把复播饲料作物放在重要位置上来,从单粮食型向粮经饲菜综合型发展,这也是现代多熟制发展的一种趋势。
2.6没有建立完整的多熟制技术体系
多数试验研究要么注重简单的栽培技术,要么只比较不同复种模式的效益,缺少作物和品种搭配、农业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复种作物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所以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多熟制技术体系,致使一些好的多熟种植技术因某一环节的纰漏得不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比如,复播青贮玉米产量高、营养丰富、栽培管理容易、机械化程度高,是农区畜牧业的优质饲料,市场需求非常大,新疆、内蒙一些地区的推广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但目前它在复播作物中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这固然有前些年养殖业不发达、市场需求小的原因,但目前制约复播青贮玉米发展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技术积累不足。
3 发展对策
3.1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复种模式
每种多熟种植模式都有各自的特点,麦后复种大葱、芸豆等蔬菜经济效益高,但栽培技术性较强,除要求一定的光热资源外,还必须有充足的水分条件,且年际间市场需求波动较大;复种大豆、油用型向日葵、粒用玉米等以籽粒为收获目的的作物,往往因为生长季热量不足而不能正常成熟,加之秋季低温、早霜等气象灾害天气时有发生,生产风险很大。复种以营养体为收获对象的青贮玉米、草高粱等饲料作物,其产量高,收获时间弹性大,营养生长期间对低温、干旱等逆境的抗性强,因而对气候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复播饲料作物既有利于解决当前轮牧、禁牧形势下饲草短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现实难题,又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一种有益尝试,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林下间作花生等矮杆经济作物或紫花苜蓿、三叶草等优质牧草,在不影响林果树生长的情况下,获得额外收入,兼具经济和生态效益。一种复种模式能否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是由综合因素决定的,它包括热量条件、水分条件、社会对其农产品的需求及经济效益等,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每种多熟种植模式特点,合理选择适合本区的种植模式。
3.2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深化辽宁多熟种植,完善多熟制技术体系
辽宁地区多熟种植发展的瓶颈主要是光热资源不足。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抢种抢收,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比如选用早熟品种;利用高分子材料进行种子包衣,提高抗病性,提早出苗;采用机械地膜覆盖技术;提高机械化程度,尽可能实施全程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其他以促早熟为核心的多熟栽培技术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保证多熟种植的顺利进行。
3.3加大新型多熟种植制度研究力度
在资源与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高产、优质、高效逐渐成为现代新型多熟种植制度的主要目标。省工省力,粮经饲多元结合,高收益型和高产型,即多元化、高效化及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农艺与农机结合注意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是当今种植制度的发展方向。因此,要加大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新型多熟种植制度研究力度,从而使多熟种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4 参考文献
[1] 陈阜,梁志杰.多熟制的发展前景[J].世界农业,1997(6):18-20.
[2] 闫春风,吴禹,安颖蔚.辽宁立体农业生产模式研究[J].杂粮作物,2002,22(4):229-232.
[3] 李秀华,曾艳君.辽宁省主要复种模式及栽培技术[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24-27.
[4] 金亚菊,张华星.辽西葫芦岛市两茬复种栽培摸式初探[J].中国农技推广,2006(9):24.
【论文摘要】陕西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转换。本文首先阐述了陕西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及资源分布特点,其次用实证分析证实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高增长的推动作用。然后,在确定从高度化和合理化对陕西省产业结构进行评价后,构造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水平的测算指标,利用直接消耗系数表测算陕西省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水平。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结合陕西省资源分布状况,指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向。
一、产业结构的研究领域
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企业集合。某种共同特性是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产业的基准。因此,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企业就可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产业。而产业划分的基准选择是服从于两个经济分析的需要。其一是服从于社会在生产过程中,大类部门之间、制造业各工业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各种中间产品之间的均衡状态的分析需要。这将选择“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或相同生产技术或工艺或者相同产品用途”这一特性作为将产业划分的基准。这里的“产业”指“使用相同原材料或相同生产技术或工艺或者相同用途产品企业的集合”—这就是产业结构中的产业。
二、陕西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及演变趋势
陕西省依据资源分布特点,利用资源优势形成了四大建设基地,陕北以化工能源为发展重点,陕南利用自然环境优美、生物资源丰富等优势,是绿色产业基地,而关中则以先进制造业为建设重点。另外重点发展的产业包括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及能源化工产业三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果业、畜牧业、旅游、能源化工和国防科技工业六大特色产业和旅游业、文化产业及现代物流业三大特色现代服务产业。其中装备制造业是陕西工业的主体产业,现代物流业是陕西省的新兴产业。现代物流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的。它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即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以此延伸和放大传统物流的功能。
三、陕西省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定量分析
产业结构高度化最根本的实质是在当时各产业的经济技术水平和其结构关联水平。它最终反映在结构关联经济技术矩阵的水平上,因此可把结构关联经济技术矩阵水平作为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的综合性衡量指标。由于产业结构关联经济技术矩阵的元素值的大小表示某产业部门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大小,因此,表示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的结构关联经济技术矩阵取决于:每一生产部门的生产技术水平与组织管理水平,具有较高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部门所占的比重,以及这些部门的关联质量水平,或者说,结构关联经济技术水平取决于投入产出表中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每一元素的大小以及具有较小值的元素所占的比重及其排列位置。但是现实生活中,不同时期的经济技术矩阵的元素,有的上升,有的下降,这说明产业结构总体水平上升还是下降了呢?这一困难可以采用求矩阵最大特征值的方法解决。
四、陕西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几点思考
1、陕西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
陕西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核心是大力发展优势和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各地区各种资源的比较优势。总体目标是使优势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工业增加值占总产值比重达到4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53:40。继续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果业、畜牧业、旅游、国防科技工业和能源化工业;加快关中制造业、陕北能源化工业、陕南绿色产业、渭北果业四大基地建设。
2、陕西省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
(1)三大支柱产业的调整。据调查可知陕西省机械设备制造业和能源化工业的现实产业结构和经济技术结构不适应,产出出现短缺,因此要加大三大支柱产业的比重。对于装备制造业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资本为纽带,实施资本整合重组,并加强各企业间的专业化协作配套,加速产业集聚,构建产业集群。在保障装备研制工程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高技术产业,由于陕西省拥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比较多,科技人才富集,陕西省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依托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其转换效率。积极培育和引进拥有领先技术的高技术企业,实施产业关联度大、成长性强的重大产业项目,尽快形成产业规模。能源化工产业,充分发挥陕北煤、油、气、盐和陕南水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发展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渭北能源接续区和汉江水发电站,推进煤电一体化发展,煤化一体化,油炼化一体化发展,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太阳能、风能、地热、小水电开发,优化能源结构,推动多元化发展。加大科研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2)六大特色产业的调整。从陕西省的地理环境看,陕西省只有关中是平原,适宜种粮食,从南到北有温带草原带,森林草原带,暖温带等,适宜种植各种水果,因此陕西省应根据地理环境,在适宜地带加大水果种植力度,重点发展渭北果业,稳定扩大优生区面积,调整产品品种结构,普及和提高果品生产关键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园艺化管理,建设标准化和示范化基地,提高果品加工处理能力,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畜牧业可以实现粮食等转化,延长产业链,因此可以通过发展畜牧业来延长农业产业链,而且秦川牛具有比较优势资源,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畜牧业的调整,要突出抓好关中奶畜和秦川牛肉、陕北舍饲养羊、陕南瘦肉型猪和城郊禽蛋生产基地建设,扶持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提高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饲养水平,推进养、加、销一体化,提升比较优势。
国防科技业的调整,积极支持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坚持军民结合,支持军工发展民品,推进军工民用产业向高层次、宽领域扩展。积极发展一批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民用产品,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同地方经济的有机结合,重点是陕西航天科技园区、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和核工业、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资源整合、产品提升。
(3)三大特色现代服务业的调整。对于旅游产业,深入挖掘周汉唐等古文化内涵,开发具有较大影响的旅游产品,加快发展红色旅游、科技旅游、生态旅游,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加强对旅游的规划和引导,防止重复建设,盲目开发,另外,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发展休闲度假,风情民俗,科技观展,体育探险等特色旅游。
文化产业要以影视、文化旅游业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关中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陕北红色文化和黄土风情文化、陕南汉水文化和绿色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打造强势文化品牌。加快建设10大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扩大规模,提高产业层次,提升陕西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陕西占据欧亚大陆桥中段的重要位势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基础,因此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促进交通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包装、搬运装卸、区域分拨和配送等物流环节的有机结合,形成供应链,提高物流业的现代化水平,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力,着重发挥区位优势,加大物流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建设“三大物流园区、十大物流配送中心、两大平台、四大体系”,形成以西安为枢纽,以宝鸡、榆林、汉中、安康为结合点的现代物流体系,建成我国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物流基地。
五、结论
首先通过陕西省产业结构背景及现状的了解,阐述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通过阅读大量文献,确定产业结构的研究领域以及从高度化和合理化两方面去评价陕西省产业结构。其次根据已有的研究基础,选取测算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水平的指标,利用陕西省2002年直接消耗系数表计算陕西省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水平。最后根据陕西省资源分布特点,运用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针对陕西省不合理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针对化隆县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几点措施,以期为化隆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化隆县作为海东地区农业大县,只有突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形式,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现代农业经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才能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不仅是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1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
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要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依靠优势提高竞争力。一要制定规划,明确相关政策,加快发展地方特色农业。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开发重点,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引导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尽快形成我县优质小麦、油菜、马铃薯、苹果等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行原产地等标识制度,维护原产地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优势农产品流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二要加快发展畜牧业。重点推进沿黄及交通干线为纵轴的绿色肉牛肉羊奶业产业带、依托草场资源为主的牦牛和绒山羊产业带、退耕还林(草)区牛羊育肥产业带、卡力岗三乡土种鸡养殖带等优势区域开发,加快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继续推行围栏放牧、轮牧休牧等生产方式,搞好饲草料地建设,加快牲畜品种改良,进一步减轻草场过牧的压力。充分发挥作物秸秆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三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加大对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
2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2.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思路,逐步建立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高效精干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施农业常规技术升级战略,将育种、施肥、节水、植保、养殖、防疫、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全面升级到优质高效和低投入、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上来。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技术集成,优先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推动传统农业技术全面升级。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用于支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区域试验与示范、中间试验或生产性试验,为大面积应用提供成熟的综合配套技术。
2.2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按照“公益性、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的原则,加快构建国家推广机构和其它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一般性技术推广工作和经营项目,要通过兴办科技示范场、开展农资连锁经营、实行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等方式,逐步走向市场。同时,支持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以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2.3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充分发挥现有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鼓励科研机构院所县农业、畜牧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在我县建立自己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场或科技园区,使其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农技示范推广的有效载体,着力提高其技术含量,发挥其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集聚与辐射作用,形成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
一是要加大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如调整公路建设投资结构,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统筹考虑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标准、质量管理和养护等问题。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二是加强农业发展的综合配套体系建设。搞好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建设。三是搞好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建设。同时,还要注重发挥期货市场的引导作用,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经纪人、农产品拍卖、网上交易等方式,增强交易功能。重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和生产资料供(下转第332页)
应等方面的作用。鼓励邮政系统开展直接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连锁配送业务。
4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