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

时间:2022-04-06 20:27: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发展战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发展战略

第1篇

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及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每个高职高专院校都有自身的名称和标记(校徽),从这个角度上讲高职高专院校都有属于自己的品牌。而如何通过品牌彰显自身的竞争力,显然只有名称和标记是不够的,必须丰富品牌的内涵。从内涵上分析,可以分化出品牌所代表的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和用户等六个方面的信息,而品牌最持久的内涵则是其价值、文化和个性,它们构成了品牌的实质。高职高专院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打造自己的品牌,就必须深化自身的品牌价值、文化和个性。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品牌策略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1.品牌定位模糊,个性不明确。品牌定位是与市场定位相一致的。品牌定位就是为品牌塑造独特的个性,并为相关公众所认可。换句话说,品牌定位就是确定我们期望消费者如何看待我们的品牌并区别于竞争对手。品牌定位是品牌经营的首要任务,是品牌建设的基础。由于教育产业本身存在着严重的产品同质化现象,因此,要成功打造一个学校品牌,品牌定位可以说至关重要。就国内1700余所大学的整体定位来看,除了按照发展层次区分的差异较为明显,同类院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之间的差异非常有限,品牌定位模糊,特色不鲜明。

2.品牌内涵淡薄,缺乏文化支撑。品牌必须有深厚的文化背景作为支撑才能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众多高职高专院校都拥有自身的品牌标志,如有特色的学校名称与校徽,但这些品牌符号所表达的文化信息却非常有限。品牌文化应该与组织的文化是高度一致的。不少高职高专院校虽然已认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但对品牌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拓宽了专业设置、解决了学生就业就是品牌。在现实需求和生存压力的背景下,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存在专业设置实用化、市场化的现象。高职高专院校是否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否确立一个科学的、个性化的办学理念,这才是品牌建设的关键所在。品牌文化是组织文化最突出的表现,也是目标公众识别一个组织文化的最普遍的角度。众多高职高专院校的品牌所传递的仅仅是一个识别符号,或是学校的行业背景,缺乏对学校文化的挖掘,缺少丰富的文化内涵。

3.品牌策略单一,缺乏市场营销思想。品牌策略是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策略必须在明确的市场营销思想指导下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在非营利组织营销正在蓬勃兴起的今天,高职高专院校的品牌策略还缺乏一定的市场营销意识。很多学校缺乏宣传和沟通的意识。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后,很多学校与相关行业的联系日渐疏远;而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其与当地政府、公众的联系也并不紧密,这使得学校的知名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大部分学校的知名度仅限于当地知名而已,而对于新兴院校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甚至当地公众对这些学校都非常陌生,这种状况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二、高职高专院校的品牌发展策略

1.明确品牌个性定位。高职高专院校的品牌定位,就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消费者对于高职高专教育的需求特点,给学校的教育产品确定一个明确的特色。品牌定位有利于学校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对某一层面的教育消费者进行营销,有利于与其他高职高专院校进行竞争。高职高专院校品牌定位就是建立或重新塑造一个品牌形象的过程与结果。高职高专院校品牌定位是学校间智慧的较量,目的是建立自身品牌与竞争者的差异性,目的在于为自己的教育产品创造和培养出一定的特色、富有鲜明的个性、树立独特的市场形象,以区别于竞争对手,从而满足教育消费者的某种需求和偏爱。

高职高专院校的品牌定位,需充分考虑“社会的客观要求、学校的客观基础、办学的客观条件和教育的客观规律”。高职高专院校应该认真地思考自己在办学模式、教学质量、管理体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自己的优势,通过细分市场、目标市场的选择和具体定位,创造和渲染学校的个性化特色。从成功院校的品牌定位策略看,品牌定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理念定位。理念定位就是学校用自己的具有鲜明特点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作为品牌的定位诉求,体现学校的内在品质。一个学校如果具有正确的办学宗旨,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经营哲学,那么,学校采用理念定位策略就容易树立起令公众产生好感的学校形象,借此提高品牌的价值,光大品牌形象。第二,历史定位。即以办学的悠久历史建立品牌识别,突出竞争优势。人们往往对于历史悠久的院校容易产生信任感,认为它在教学质量等方面较为可靠,因而历史定位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第三,就业方向定位。该定位以学校的培养方向为诉求点,突出学校“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特色,来获得目标学生和家长的认同。如一些高职高专院校依托自身的行业背景和优势,突出行业和职业的针对性,可以吸引以特定行业和职业作为理想的考生和家长的兴趣。

2.深化品牌文化内涵。一个学校的文化是这个学校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凝练。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是文化决定了这个学校的制度和行为,高职高专院校文化的核心,就有如企业理念和企业核心价值观。学校的内部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内涵必须一致,都不能脱离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都要服务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品牌文化应该与组织的文化高度一致。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所传承和积淀下来的促进组织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信念,品牌文化是组织文化最突出的表现,也是目标公众识别一个组织文化的最普遍的角度。高职高专院校的品牌文化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和深化,通过独特的品牌文化内涵彰显品牌的竞争力。

3.强化品牌策略的市场营销思想。市场营销思想的核心是以需求为中心,全面具体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市场营销的思想不仅适用于营利性组织,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这样的非营利性组织同样有借鉴意义,因为任何组织都有其赖以存在的目标对象,通过科学有效的市场营销的运作可以明显提升高职高专院校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1)突出品牌的表现形式。高职高专院校的品牌及品牌文化必须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才能表现出来。这种载体可以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优势专业。高等学校的发展具体来讲是以学科和专业的发展为载体,优秀的高校品牌必须依托优秀的学科与专业优势。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讲主要在于优势的专业;这种载体可以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师资团队。高职高专院校的师资力量和师资水平是一个学校的标志。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名师尤其是具有较高职业技能的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能够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强化学校的品牌竞争优势;这种载体也可以是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学校品牌的物质表现形式,无论是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以及学生公寓的装饰装修,还是校园景观的独特设计以及校园中景点和道路的独特命名,都可以生动地体现高校的校园文化。

第2篇

展望我国21世纪上半叶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可由五方面组成:继续发挥煤的重要作用;开源节流,保障石油与天然气供应;充分发展水电与核电;大规模发展非水能的可再生能源;大力支持未来新型能源的研究发展。上述五方面统筹发展,将使我国2050年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证,并为建立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打好基础。

构建这样一个体系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沿着减小煤炭份额、大幅度增大可再生能源与核能份额的方向,进行能源结构调整。二是设立大规模非水能的可再生能源国家重大专项。三是设立以快中子堆和钍资源利用为核心的先进核能系统,建立核燃料循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国家重大专项。此外,还可以采取其他重大措施。要继续将节能放在优先地位,推动清洁、节能和高增值制造业和服务业技术的产业化与规模化。要保障石油供应,构建适应新形势的我国能源技术研发体系,持续进行能源战略研究,并尽早建立全国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与机构。要进一步争取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主动地位,用全面、确凿、详实、有力的数据来阐明问题的实质,维护国家发展的权益,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限制CO2的排放。

二、推进能源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优化能源配置效率

尽管我国能源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改革仍处在初级阶段,改革任务还很繁重,影响能源企业深化改革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煤炭价格尚未完全市场化;电力部门的“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才刚刚开始;石油部门分拆后的区域垄断性还比较强;竞争框架正在搭建中,竞争主体、市场秩序、市场功能、定价机制等还未改革到位。

贯彻实施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必须推进能源企业的市场化改革,确保国家能源总体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下,让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其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我国能源部门的竞争力。不断满足全社会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应对各种能源领域的挑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经济、清洁、可靠、安全的能源保障。推进能源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必须在建立完善和有效的现代监管制度的前提下,减少政府行政干预,打破行业垄断,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民营企业投资能源产业。还要改革现行行政审批制度,放松经济性管制,加强社会性管制,将现行投资管理制度改革为经济性备案、社会性管制,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能源管理新体制。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能源效率,而能源效率的提高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大力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第二产业的比重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并处于高能耗状态,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缩短这一阶段并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国工业行业中,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能耗工业,产值不足工业总产值的20%,但能源消耗却超过工业用能总量的60%。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初步分析,从2000—2005年,我国主要耗能工业部门的节能潜力在1.3亿吨标准煤左右,2005—2010年为1.05亿吨标准煤,2010—2020年为2.5亿吨标准煤,其中很大一部分节能潜力必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

四、提高能源技术创新力,建立符合国情的能源发展模式

世界能源工业的发展,已经经过了由薪柴到煤炭、再由煤炭向油气的两大转变。在目前能源紧缺状况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都在加紧抢占新能源开发的制高点。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发展模式。

由于能源开采和使用的一些技术较为落后,导致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目前,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45%,远低于国际上80%~100%的先进水平;科技进步对我国煤炭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30%,而国外已达到70%~80%。目前我国主要煤炭技术装备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性能指标落后15年左右。在技术创新上,应当全面提高能源研发投入力度,适当提高能源研发投入在全国研发投入中的比例以及政府研发预算中能源研发的比重,并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促进国内外各类资源的紧密合作。

各个国家的能源发展模式不尽相同,我国必须根据我国能源实际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发展模式。就生物能源而言,我国沼气的生产及应用已基本形成规模,而燃料乙醇、生物制氢和生物柴油项目的开发进度相对落后。根据我国国情,能源开发和利用必须坚持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采收率和能源使用效率。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优质能源比重,这也是开发新能源的关键。

五、采取综合措施保证战略能源安全

从1993年开始,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预计2010年石油供需缺口将达到1亿吨,2020年为2亿吨左右。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将由目前的20%上升到2010年的40%,至2020年达到50%左右。战略能源安全,尤其是石油能源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国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安全,而石油储备更是稳定供求关系、平抑油价、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措施。因此,采取综合措施保证战略能源安全尤其是石油能源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确保战略能源安全,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国外解决能源问题的有利经验,通过有效的宏观政策指导,建立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消耗的机制,加快能源技术进步,加强能源管理,妥善解决能源供给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具体而言,一是要将战略能源安全的认识提高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把能源发展战略纳入国家安全领域,给能源发展战略安全以高度重视。二是要尽快建立国家能源战略储备机制,完善能源战略储备体系,尤其是石油战略储备体系。三是要积极开展能源外交,为我国利用国外的能源创造良好的环境。四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新能源,为能源发展战略安全提供后续保障。

六、优化能源结构,改革政府管理模式

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应该“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战略”。当然,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并不是煤炭所占比重越大越好,因为当煤炭年产量达到20亿吨的时候,就是一个极限。超过了这一极限,煤炭的开采难度会加大,成本将进一步提高。能源结构优化也并非是搞“油气化”,减少石油比重是结构优化,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加核能、风能、太阳能更是优化能源结构。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韩文科在出席中国电力工业中长期发展与改革研讨会时曾指出,长期来看,政策在能源供应上的左右摇摆致使结构调整没有清晰的方向。即当环境问题突出时,政策就偏向限制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倡清洁能源;当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时,煤炭比重的增加又得到政策支持。我国能源规划应该重点解决目前大量存在的体制性矛盾。因此,只有解决体制问题以后,才能让能源结构的调整免受环境的影响,这就涉及到如何改革政府管理模式的问题。

由于能源领域的特殊性,政府垄断、越位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能源行业的有序发展。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曾经指出,坚决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在传统体制下,企业成为政府“生产车间”,市场各主体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冲突、利益纷争缺失了一条沟通、妥协、寻求利益平衡的通道,结果不仅政府效率低下,且易滋生腐败现象,这种现象在能源行业尤其明显。要改革政府管理模式,就必须把过去的“政府—企业”的二层结构转变为“政府—市场—企业”的三层结构,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政府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与政府管理这只“看得见的手”有机结合。政府管理模式的改革将有利于能源领域体制的良性运行,从而促进能源行业的有序发展,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保障。

总之,能源发展战略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而且能够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反之,如果没有能源发展战略或者能源发展战略不符合我国国情,则会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希望本文对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探讨、研究能够为我国能源安全、经济的发展、小康目标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研究组:21世纪上半叶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研究[A].中国科学院:2008科学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BP.2004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Z]..

[3]郑湘明、项贤春: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我国能源安全战略构思[J].学习与研究,2005(9).

[4]袭祥德、王强:打破石油的垄断[J].商务周刊,2005(18).

[5]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能源结构调整遭遇“政策摇摆”[N].北京现代商报,2006-04-27.

第3篇

首先近年来我国物流有了快速发展:经济各界开始重视物流发展:1999年11月国家经贸委和世界银行联合召开了"现代物流发展国际研讨会",会上吴邦国同志指出:"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物流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后中央六个部委先后了一些文件,各省也都有相应的文件出台。

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会同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民航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的若干意见"。2001年6月中央六部委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物流工作座谈会。很多省市把发展物流提到了政府议事日程,成立机构,制定规划,加快发展。

再有物流政策法规环境有了初步改善:国务院有关部门开始修订、制定有关政策、法规,为物流发展创造条件。如物流企业准入、外资进入、融资贴息等。国家经贸委委托北京中交协物流研究院于2002年7月完成了《我国物流发展政策研究》的研究报告,并以此为重要参考拟定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这一政策将很快颁布。地方政府也在制定政策、法规,促进本地区物流发展;如用地政策、投资政策等。

第三是物流基础设施有了较快发展:物流运输基础设施:如运输线路、港口、机场、各种货运设施等有了很大发展;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如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仓储设施等各地都有了一定发展;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如电信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企业信息化都有了较快发展。

第四是生产和流通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开始把物流从主业中拨离出来,交给专业的公司去做。如:海尔集团;青啤;小天鹅和中远国际货运在广州合租安泰达物流公司;上海联华。

第五物流企业有了较快发展:由运输、仓储和货代企业转型的物流企业:中远物流、中海物流、中外运物流、大通空运、中邮物流、中储物流、中集物流等;新兴的专业物流企业,如宝供物流、大田物流、大连锦程物流;国外物流企业,如马士基、UPS、DHL等;IT企业开始介入物流,如IBM、快步易杰、杰合伟业等。

第六物流信息化开始起步:不论是物流企业还是企业物流,信息化在行业发展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第七物流技术开发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如真空搬运机、数码化拣货系统、自动识别技术、GPS自动定位系统等。

第八物流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正在形成:除了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外,注册物流职业经理人认证体系在中国出现。由国家计委批准,2002年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和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ILT)签署协议,成功引进了世界上权威的注册物流与运输职业经理人认证体系,一年来,已培训认证近千人。2003年又再次引进了美国运输与物流学会(AST&L)的注册物流与运输职业经理人认证体系。

虽然这些年我们的物流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能不看到,和发达国家物流相比,我们的物流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物流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物流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物流发展的要求;缺少一个宏观的管理协调机构;还没有形成有利于物流发展和运作的政策法规环境;缺少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标准化体系;物流需求市场亟待开发;物流企业服务供应能力还不能满足需求;物流专业人才匮乏。所以相对于国外物流水平而言,对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总体评价是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

1、中国物流发展面临的国外环境。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不仅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更大范围内更多数量的流动,同时企业间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为中国物流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适应这一趋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科技进步迅猛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带来新的产品、新的产业的不断涌现,不仅引起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要求加快生产与供应,以及对订单处理的市场快速反应,要求我国物流系统与之适应;随着后工业化时期的到来,工业化、后工业化地区范围扩大,人们的富裕程度提高,人口结构变化,带来个性化需求加强,大规模"量体裁衣"式生产方式涌现,要求高质量的物流系统为之服务;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不仅要求节约能源、土地等自然资源,要求更好的物流系统实现上述要求和降低物流费用;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为物流管理实现高效全球范围的运作提供了可能性。

2、中国物流发展面临的国内环境。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对我国物流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求物流发展与之适应;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中国加入WTO,需要物流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以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要求物流与之同步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推进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大量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进入农村,大量的农产品进入消费市场,要求物流系统作为支撑;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要求相应的物流系统为之服务。

物流需求分析与预测

1、物流需求预测的目的:为确定物流服务供应系统所需能力以及建设规模提供依据,包括:物流基础设施(运输基础设施、运作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物流企业及相应物流作业环节服务企业、物流人才等。

2、物流需求的内容:物流的需求包括物流的数量需求和质量需求两个部分。

物流的数量需求:即以物流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管理的"物"的流动的数量需求,可以以重量指标如吨、TEU等表示,也可以以"物"的流动的价值量表示。对于物流运输基础设施(港站、运输线路等)来说,由于满足按物流的管理技术管理的物的流动量,必须满足全社会总的物的流动量的需求,因此,要预测全社会运输需求:如货运量、港口吞吐量等等,以吨和TEU表示;对于物流运作基础设施(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要预测用物流管理技术管理的物资量,以吨和TEU表示。对于仓储设施来说,要预测全社会仓储量;对于物流信息基础设施来说,要预测全社会信息量;对于物流企业供应能力,预测用物流技术管理的物流量,而对物流各作业环节的供应能力,如运输、仓储等企业,应满足全社会物资流动存储的需求,如各种运输方式货运量、换装量、仓储量等等。

物流的质量需求。即以物流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管理的"物"的流动的质量需求,可以以表示物流管理水平的特征和指标表示。如供应链管理的状况等。

物流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

运输的战略发展目标以前就有过,但是物流的战略目标以前没有做过。而对物流的概念的不同理解就会对物流的战略目标有所不同。

1、战略目标的内涵--对物流的三种提法和三种不同的战略目标:

(1)物流是一个产业,它的目标是如何把产业做大,对社会产生更多的增加值。

(2)物流是一个服务供应系统,它的目标是提供的物流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满足全社会物流需求的程度。

(3)物流是一种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它的目标是以物流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管理全社会"物"的流动的状况。

从中得出的结论是物流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以物流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管理全社会"物"的流动的状况。

2、制定物流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思想:要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并与总体战略目标相适应;要与我国经济布局与区域发展战略相适应;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布署相适应;既要考虑跨越式发展,又要循序渐进;要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3、战略目标的设计:战略目标选择的思路框架,包含三方面状况的影响;物流服务供应系统的状况;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服务企业及物流作业环节供应商的状况。

物流需求状况、政策法规环境及政府的作用,在三者的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全社会"物"的流动的管理状况,最后选择战略目标。

关于战略目标的设计共设计了三个方案:基准目标、高目标(即提前实现)、低目标(即推迟实现)。其中基准目标是:到2010年,在目前的基础上,经过努力,全社会将有较多?quot;物"的流动,按物流的理念和物流管理技术进行管理,物流服务供应能力和服务质量有较大提高,物流的运作初步和国际接轨,我国的物流费用由目前的16.9%降低至12-13%。到2020年,在2010年已实现的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基本上与发达国家的物流管理水平相衔接,即大部份"物"的流动由较高服务质量的、能力基本满足要求的物流服务供应系统提供服务。在这种状况下,我国的物流占GDP的比重降为10%-12%左右,有可能接近国际上发达国家物流费用占GDP比重的平均水平。

4、战略目标的选择:选择的方法--主要因素分析法;决定发展战略目标因素的分析;物流技术装备因素等。

中国物流发展战略建设的重点

物流发展战略建设的主要内容:未来20年,实现物流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物流的跨越式发展,主要是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也可以说是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情况:物流服务供应系统的发展情况;物流需求的发展情况;政策法规环境及政府作用--引导、扶持、协调、监督的实施情况。

首先要加强物流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思想为继续加快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要和经济布局相适应、要满足物流需求的通达性、通畅性、快捷性、方便性、经济性、安全性、可持续发展。主要建设内容:运输通道的建设(包括铁路、公路、内河航道、港口、机场等);物流节点内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各种运输方式的联结设备、换装设备;各种运输方式和各物流运作地点的联结设施;城市内配送道路体系。

要加快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加快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建设;要与经济、运输布局相适应;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要满足物流运作需求。建设的主要内容:物流园区、企业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库等物流作业场所的建设。

其次要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快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和培育一批互联网物流信息服务供应商、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与物流相关的行业管理部门的信息化进程

还需要建设好物流节点:物流节点是指物流的汇集地和物流作业的集中地。它布局的是否正确对保证物流高效、低费用的通畅运作有重要作用。

对于物流节点的分类可按在全国的作用分:全国性的、区域性的、地区性的;按物资流动境内外的特征分:国际性的、国内性的。

对我国各类物流节点的布局建议方案如下:全国性的国际物流节点,包括: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青岛、大连:地区性的国际物流节点包括:营口、烟台、连云港、宁波、温州、厦门、福州、汕头、珠海、湛江、防城。

对于国际性物流汇集不多的以国内物流为主的节点,布局方案为:全国性的国内物流节点包括:沈阳、郑州、武汉、西安、兰州、成都、重庆。

区域性的国内物流节点包括:哈尔滨、长春、太原、石家庄、济南、南京、徐州、杭州、南昌、长沙、南宁、柳州、贵阳、昆明、乌鲁木齐、包头。

还要不断提高认识,扩大物流需求:加快扩大生产和流通企业的物流需求、加快开发潜力巨大的农村物流需求、进一步提升城镇居民的物流需求、继续研究跨国企业物流需求的变化。提高中国的物流建设,不但要加快物流基础的设建设,还要提高认识,扩大物流的需求。这一点也很重要。

当然也要实现物流企业跨越式发展:物流企业群体建设的目标及内容--根据物流需求的预测和我国物流发展的进程,在5-10年的时间内,力争使我国物流企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即努力建成一个由各种所有制企业组成的、承担国际或国内物流服务的、大中小结构比较合理的、专业配套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比较先进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能基本满足我国物流需求的物流企业群体。

加强物流企业群体战略性建设这一占也很重要:加快国有大型物流企业的建设、加快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建设、鼓励扶持民营物流企业的成长、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中外物流企业的合资合作、加强对物流各作业环节(包装、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服务企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包括结构、服务质量、技术装备等。

关于加快物流企业发展的问题,国家很重视这个问题,政府也正在加快物流行业的法规法律体系的建设。

实现战略目标的政策措施建议

1、全社会要继续提高对发展物流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国家、地区以及企业的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改善投资环境的重大举措;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

2、明确政府在发展物流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要努力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消除物流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障碍,为发展物流创造宽松的运行环境和良好的体制环境。

3、建设有利于物流发展与运作的政策法规环境:市场准入方面:简化市场准入和各种经营权的审批、税收方面:降低税赋,避免重复征税,允许建立统一的利润中心、物流用地方面:明确用地性质,降低土地使用税费、车辆通行管理方面:增加城市货车通行数量,加强车辆的管理,提供运输方便、海关、检验方面:加快通关速度、制定有利于对外合资合作的政策。

4、在投融资上给予扶持:财政贴息、减少建设中的配套费用等。

5、加快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物流技术标准:各种机械装备、专用工具、设施、托盘、货架、条形码等;物流工作标准:包装、装卸、运输等各类工作标准;物流专业单位标准:核算和统计标准等。

6、加快物流人才的培育:学历教育、职业资质认证培训、在职人员的培训、跟班培训等。

7、加快物流技术装备工业的发展: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技术装备工业的水平。

第4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始发生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与科技部随后制订的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要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在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逐步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新的比较优势。2002年12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启动,标志着我们在实践上开始摆脱多年来以跟踪模仿为主的科技发展战略,向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转变。2003年以来,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据适度超前原则,科技部着手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进一步国家意志化。对这一转变过程的基本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争论有一清醒的判断。

一、国际政治动因:技术威慑成为斗争焦点

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既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国家参与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在当代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问题的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央政府必须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通过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来引导其发展。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自主创新和“科技追赶”成为我们政策设计的基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安全观念的变化,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军事因素不再是国家间关系的唯一主导者,、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自身的科技积累和自主创新,将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引进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应该说,这种战略部署是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新技术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其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经济范畴的活动。作为国家政治战略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中国。由于一些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是对既定国际格局的挑战,正在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压制,因此经常把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问题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技术合作和引进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们必须分清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次,可以继续坚持比较优势的技术引进,但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必须坚持把技术的赶超和跨越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受侵害是一国政府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历史重任,“技术瓶颈”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来看,在科技发展上摆脱过去的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是我们必须确立的战略思维,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统一应该成为技术选择的出发点。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有过去20多年那样好,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安全上的高风险期。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综合安全利益出发,主动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家战略能力,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者战争。21世纪是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竞争的世纪,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和安全的最佳选择。没有自己的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中国要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获得相对优势地位是不可能的。我们逐渐成型的新科技发展战略之所以强调要着重研究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和前沿性高技术问题,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产业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二、国内经济动因: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明显超前于科技进步。在比较优势战略指导下,虽然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国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统计意义上的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纪开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中国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阶段。这一时期自主科技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不仅是经济数量增长的概念,更是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综合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质的提升。作为从属于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现在,我国科技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实现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设想,争取到2020年前后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标,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撑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必须完成科技发展由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正因为如此,我们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场,但是“全面开放、跨越发展”应该是我们在确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须坚持始终的基本思路。

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这一历史变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外来型工业化”。一方面工业化所需关键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另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联系不紧密,沿海地区的技术引进没有起到拉动内地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国内技术发展。新型工业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普适性”:“科技是牵头的方面”应该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重大措施,必须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

三、世界经济动因:贸易保护主义和知识产权争端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由过去单纯的纵向流动转向同时共存。这一变化意味着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没有必要严格遵照梯度转移的渐进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提供的有利条件实现本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格局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者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发达国家更为注重科技研发,依靠知识产权来增加物质财富总量而把制造业等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依附关系:技术上的依附。这使得落后国家的财富总量尽管与过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却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尽管我们不能因为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参与新型国际分工的、承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经济合理性,但却不能放弃对技术先进性的更高追求。跨国公司把制造部门转入发展中国家,其出发点是对利润获取的考虑。在这种格局中,东道国的产业发展由跨国公司而不是由本国决定,发展中国家除了提供廉价劳动力,很难涉足核心技术,生产规模的扩张并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同步升级和优化,很难谈得上真正的发展。我们提出全面落实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切实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就是从这种认识出发的。

现在,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已经提出了202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力争达到4500亿美元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现实,那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首先,入世后中外知识产权纠纷不断。自2002年6C联盟向中国DVD生产企业征收专利费以来,类似事件不断增多,从而增加了中国企业的成本压力。这一现象要求国家应该从战略高度考虑制定相关的宏观指导政策,引导企业从追求短期效益转向通过增加创新能力谋求长期效益的轨道上来。其次,国外针对中国的技术壁垒和反倾销问题更为严重。

1996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2003年前三季度国外对我国反倾销保障措施立案共计42起,涉及金额10.7亿美元;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损失达到170亿美元,均高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不掌握专利和技术标准的危害性可见一斑。强势增长与弱势竞争力并存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越长,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越弱,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影响就越大,中国自主选择的空间就越小。另外,外资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挤压了中国企业发展的空间,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如果国家不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就是一句空话。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加强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事实说明,当今的世界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政府依然在各国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的运用都是借助政府力量,其应对显然不能仅仅在企业的层面上进行,同样必须动用国家资源。我们不能以自由贸易和静态比较利益来指导中国产业的发展,应该通过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动态的比较利益。中国的科技发展必须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组织协调相结合的原则,国家要掌握关键部门关键技术和行业技术标准。事实上,尽管20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的是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但是政府作用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决定性因素。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在中国加入WTO一年后对国内24个中央和地方权威经济研究单位的经济学家进行的问卷调查,近七成的专家认为政府行为是经济增长的主因。强化政府在科技进步中的战略决策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发挥政府作用,保持战略技术及产业领域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样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利用WTO规则中的“国家安全”例外原则,在公开、透明的原则下合理合法地保护国内产业。不然,依靠企业自身与在技术和资本上都十分强大的跨国公司竞争,中国科技进步的前景不容乐观。

四、科技动因:科技短缺与科技起飞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一种“短缺效应”,即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是由最短缺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科技短缺是种普遍的现象,是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高新技术研发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科技短缺主要表现在缺乏原始性创新能力上,即自主知识产权少,由此导致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内形成强烈的对外技术依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2年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指出原始性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是科技与经济获得重大发展和超越的前提,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利用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WTO的机遇,把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作为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加快实施专利战略,切实提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总量,科技部又于2003年2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以促进国家科技计划在高起点上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但是我国现在仍然有一些人认为,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分工体系是一种内生地促进产业升级和转换的机制。国内差距和国际差距的缩小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两大根本任务。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意味着我们必须在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中取得超过其他国家的利益。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低,显然无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模式强化了对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的依赖,使我们的科技开发能力呈惰性降低,无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民族国家政策设计的自利性,中国的科技进步不能完全放在国外技术的“本土化”上,而应该考虑把“国产化”作为追求目标。开放市场和加入WTO并不意味着不能有国家意志和国家发展战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国际分工,而应主动地调整战略,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我们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本土化”,不可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收益。当然,我们要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赋予“国产化”以新的内涵。

第5篇

关键词:汽车产业;自主品牌;SWOT分析;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U461.99文献标文献标识码:A文献标DOI:10.3969/j.issn.2095-1469.2013.05.10

自主品牌是指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通过自主开发,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独有特征并能有效促进消费者的汽车品牌忠诚的符号、形象或设计。自从2002年起,中国的汽车市场以年均15%的增长率持续高速增长。据新华社预测,2020年我国汽车市场销量将达到1 400万至1 500万辆,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然而在汽车市场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扮演了“鲶鱼”的角色。自2001年起,以奇瑞、吉利、华晨和比亚迪等为代表的民族汽车工业成为市场的一股新兴力量,与合资品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促进了中国汽车市场在消费规模、发展速度、管理模式、竞争形态等方面的快速升级。面对汽车市场的日益火爆及进口汽车的压力,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只有清楚地看到机遇和挑战,做好发展战略才能提高自身竞争力。

本文以SWOT战略分析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研究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战略。

1 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现状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克服了技术薄弱、竞争环境恶劣等多重困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随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高速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根据盖世汽车网的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到2012年,我国主要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销量增幅逐渐步入下滑趋势,由2011年上半年的7%降至2011年全年的2%,2012年销量同比下滑了2.1%(图1)。

2 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SWOT分析

2.1 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优势

2.1.1 适应性强

自主品牌对本土市场的了解更深入、对国情的掌握更准确,对政策变化更能提前了解,因此产品适应期短,对市场的变化比较敏感,有利于快速迎合市场消费者的需求。

2.1.2 高性价比

自主品牌可以吸收当地人才,研发成本、制造成本及保养成本低,价格便宜,配置丰富。这些优点在微型经济轿车中表现明显,比亚迪旗下的F3就是以其较高的性价比取得了很好的销量。

2.1.3 具有一定的技术储备

小型SUV众泰汽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自主品牌汽车。2011年的上海车展,凭借较好的技术推出了4款全新车型,包括精品家轿、小型SUV、城市休闲SUV、B级豪华SUV。这4款新的车型技术都相当精湛。

2011年上海车展,比亚迪放弃了以往的“车海”战术,主打技术牌,在产品层面实施电子化与电动化的“双电化”战略,车展上推出中高端车型比亚迪G6,该车集i系统、防疲劳预警系统、1.5 L涡轮增压发动机与双离合变速器的黄金组合于一身。

自主品牌汽车新车型的不断推出表明自主品牌汽车的技术能力正在不断提升,这会加快自主品牌汽车品质的提升速度[1]。

2.1.4 拥有稳定的市场份额

图2是2012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轿车生产企业,其中奇瑞、吉利、华晨等均属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2.2 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劣势

2.2.1 投入少、创新能力弱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弱。例如:大众汽车平均每个新车型的研发费用不低于7亿欧元,而国内对研发投入较重视的某自主品牌车企,其新车型研发投入最高时也仅为0.2亿欧元,后来每个新车型又降为0.02亿欧元。自主品牌的开发缺乏创新,始终是跟着国外品牌走,滞后于国外品牌。在重大技术问题上难以突破,比如排放,始终是效仿欧洲车企,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2]。

2.2.2 品质和品牌形象较差、市场定位模糊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集中于微型、小型和紧凑型汽车领域,这类车型占据了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大部分的产销量。自主品牌汽车在品质和技术上与合资品牌汽车相比还有差距,短时间内仍然很难摆脱“低品质、低价格、低档次”的印象。在消费者心目中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就是低价格、品质差的汽车[3]。

如图3所示,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中,价格因素和品牌形象是前两位的关键因素,都占到了30%左右的比重。在紧凑型和中高级轿车市场,品牌因素超过价格因素成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决定因素,中高级轿车恰恰又是汽车销售的主要利润源之一。由此可见,提升品牌形象、向中高端发展,已经成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品牌定位准确是国外汽车普遍具有的重要特征,如宝马代表着身份地位,奔驰意味着“工艺精湛,制造优良”等等。而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业往往忽视对品牌个性化特征的塑造,品牌缺乏内涵和鲜明的特征,没有构成对某一特定消费群体吸引力的要素,对同一款车常常有多个不同的诉求点。既想追求卓越品质,还要标榜经济车型,想诉求豪华舒适,还要实现大众化,以至品牌形象模糊,定位混乱,让消费者难以选择。定位不明确的品牌就像没有个性特征的人一样,容易被忽视[4]。

2.2.3 售后服务水平低

售后服务满意度将直接影响汽车企业和经销商的业绩。在日渐成熟的中国汽车市场,伴随竞争加剧、整车销售利润率的持续下降,售后服务将成为经销商越来越重要的收入来源。据新华信测算,欧美等发达国家汽车销售利润仅占整个汽车行业利润的20%,零部件供应占20%,售后服务市场占总利润的60%左右。在J.D.Power亚太公司公布的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研究报告中,荣威是唯一进入排名前5位的中国自主汽车品牌,这也说明了自主品牌汽车在售后服务上的弱势[5]。

2.2.4 政府对自主品牌的支持乏力

长期以来,政府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汽车产业的战略目标和定位,国家对企业发展自主品牌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不多。

2.3 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机会分析

2.3.1 巨大的汽车销售市场

据中汽协报道,201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量是1 075.7万辆,同比增长了12 .8%,销量是1 078.22万辆,同比增加12 .3%。

世界汽车市场看中国,农村是中国最大的潜在汽车消费市场。随着汽车下乡、购置税优惠等措施的推行,这部分市场已经被唤醒。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显示,从2008年开始,国内大多数二、三线市场的汽车销量增幅都在40%左右。在二、三线市场,消费者对品牌的要求并不高,反而对实用性和价格比较关注。这给自主品牌带来了很好的市场机会[6]。

2.3.2 政府对自主品牌汽车支持力度大

工信部了《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要求轿车一般公务用车排量不超过1.8 L,车型目录最大的亮点是所公布的87种、共412款车型全为纯自主品牌汽车,甚至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汽车也无缘上榜(表1)。这一结果远高于2009年提出的公车采购自主品牌汽车比例不低于50%的要求,直接进入公车采购全自主品牌阶段,反映政府对自主品牌汽车的支持力度空前提高。

2.3.3 新能源自主品牌汽车迎来新机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吹响了前进的号角。同时工信部的公务用车中将4款新能源车列入了目录显示了国家对新能源车的支持[7]。

2.4 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威胁分析

2.4.1 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政策环境的改变

政府在2011年正式取消小排量车购置税优惠政策。由于国内自主品牌主要集中在小排量汽车领域,小排量汽车市场的大幅波动势必会拖累自主品牌的发展。2012年的前5个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265.24万辆,同比下降2.10%,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90%,占有率同比下降3.25个百分点[8]。

2.4.2 市场竞争不断加大

中国汽车市场产销量在逐年增长,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目前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中国汽车市场大,给了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机会,但也让全世界跨国公司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导致竞争异常激烈,在这种竞争格局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和壮大很艰难。从2011年开始,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而日系、德系、美系、法系和韩系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表现却稳步推进。同时,许多合资品牌都开始向三、四线市场发起了攻势[9]。

另外,不少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与外资建立合资公司,而合资意味着利益捆绑,一旦利益捆绑在一起,合资公司就会对自主品牌汽车产生更大的竞争影响。

2.4.3 价格优势逐步丧失

自主品牌汽车在早期的发展中凭借价格优势曾经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合资品牌的中低端轿车的价格正在逐步接近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价格区间,这对依靠低价格占据市场的中国自主品牌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3 提高自主品牌汽车竞争力的战略思考

通过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SWOT分析,从企业的角度,建议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应做好品牌、市场、售后服务与技术这几个方面的战略布局。

(1)形成以消费者为中心,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品牌战略。

消费者能否认可是评判品牌优势的最终标准,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自主品牌建设应该在市场细分和目标消费群识别基础上进行品牌定位。如今世界都在流行“中国元素文化”,所以品牌塑造一定要在品牌文化的基础上注入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将品牌文化与传统文化相融合[10]。

(2)保持现有的中低端市场,积极开拓二、三级市场的战略。

自主品牌汽车要想让自己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逐年增加,首先应该做的就是保住自主品牌汽车的优势,巩固其在低端汽车市场的市场份额,而保住在低端市场的份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积极开拓二、三级市场,同时还要积极进军中、高端市场[11]。

(3)提升售后服务的战略。

提升售后服务质量,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抓起: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服务人员总体素质;开展全方位的网络服务;严格控制零部件的质量和成本。通过将先进的服务模式与企业原有的销售模式相融合、真正将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贯彻到具体的服务环节当中,使企业可以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同时,通过实时监控服务进程和和数据分析与挖掘,为决策提供依据,为用户提供高品质、专业化的服务,竭力让客户满意,提高忠诚度[12]。

(4)合理利用全球资源,加强科研投入的技术战略。

企业必须在坚持培养自主研发能力的同时合理的利用全球的技术资源,并购汽车设计公司也是一种很好的技术战略。同时还要加强科研的投入确保产品的科技优势。国际上一般认为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1%以下的企业将难以生存;占销售额2%的企业可以生存[13]。

5 结论

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历经60年的发展变迁,今天依然面临着市场竞争力不足的困境。本文通过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企业的角度,提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应该从定位品牌形象、扩大市场份额、优化售后服务质量、增加科研投入等几个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References)

王艳华.微型概念车吉利魔卡[EB/OL].[2011-04-20].http:///20110420/n306139786.shtml.

Wang Yanhua. Mini Concept Car:Geely McCar[EB/OL].[2011-04-20]. http:// auto. /20110420/n306139786. shtml.(in Chinese)

李兴文.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SWOT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06(2):13-16.

Li Xingwen. A SWOT Analysis 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Independent Innovation[J].Auto industry study,2006(2):13-16.(in Chinese)

林维柏.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转换与升级问题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8(10):13-15.

Lin Weibo. To Promot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Our Country[J]. China's Circulation Economy,2008(10):13-15.(in Chinese)

潘志伟.产业转移内涵机制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4(10):31-33.

Pan Zhiwei. Connotation of Transfer Mechanism Analysis[J].Research Productivity,2004(10):31-33. (in Chinese)

周孙锋,张文广.我国汽车4s店售后服务现状的SWOT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11(12):30-34.

Zhou Sunfeng,Zhang Wenguang . The SWOT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uto 4S Inn After-Sales Service in China[J]. Auto Industry Study,2011(12):30-34.(in Chinese)

周聪.世界汽车工业现状和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012(2):5-6.

Zhou Cong. The World Automobile Industry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s[J].Modern Economic Information,2012(2):5-6.(in Chinese)

郭三化.中国汽车工业如何面对WTO[J].社科纵横,2002,17(1):48-49.

Guo Sanhua. China's Auto Industry How to Face the WTO[J].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2002,17(1):48-49. (in Chinese)

王凤英.加大政府采购改革力度促进自主品牌汽车发展[J].时代汽车,2011(12):52-56.

Wang Fengying.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Brand Auto Through Intensifing Reform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uto Time,2011(12):52-56. (in Chinese)

冯凤玲,胡树华.居民收入对汽车消费市场的影响[J].商业时代,2007(5):82-83.

Feng Fengling,Hu Shuhua. Residents Income Influence on Automobile Consumption Market[J]. Journal of Com-mercial Age,2007(5):82-83. (in Chinese)

罗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战略分析[J].新闻界,2010(6):31-32.

Luo Qiang.The Strategy Analysis of China's Indepen-dent Brand Automobile Development[J]. The Press,2010(6):31-32. (in Chinese)

韩玉科.浅谈我国汽车售后服务的现状和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2):5-6.

Han Yuke. Introduction to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Auto After-Sales Service and Countermeasures[J]. Modern Economic Information, 2010(2):5-6. (in Chinese)

赵东. 国产汽车品牌塑造策略研究[J].新闻界,2010(6):31-32.

Zhao Dong. The Domestic Car Brand Shaping Strategy Research[J]. The press,2010(6):31-32.(in Chinese)

第6篇

关键词:自主品牌;汽车品牌;SWOT分析;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407.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11)05-0054-07

收稿日期:2011-06-15

作者简介:杜春霞 (1978-),女,山东成武人,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

一、 引言

自主汽车品牌是指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通过自主开发,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独有特征,并能有效促进消费者的汽车品牌忠诚的符号、形象或设计。自2002年起,中国汽车市场经过了连续10年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左右,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而在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扮演了“鲶鱼”的角色,自2001年起,以奇瑞、吉利、华晨和比亚迪等为代表的民族汽车工业成为市场的一股新兴力量,与合资品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促进了中国汽车市场在消费规模、发展速度、管理模式、竞争形态等方面的快速升级。面对着汽车市场的日益火爆和合资汽车及进口汽车的压力,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只有清楚地看到机遇和挑战,做好中长期的战略规划才能提高自身竞争力。

二、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一)竞争优势

1.高性价比

高性价比是自主品牌汽车最大的优势,更是自主车型特点的代名词。因为相比同级别的合资车型,自主车型的优点主要是价格便宜、配置丰富、保养成本低,尤其在微型经济轿车中,自主品牌拥有较好的口碑。以比亚迪为例,旗下F3上市后销量很快超过10万辆,成为销量增速最快的汽车,这一成绩就得益于其超高的性价比。

2.拥有较稳定的市场份额

自主品牌汽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上的重要力量。汽车各系别车型比重变化由图中可窥见端倪(见图1)。2010年,自主品牌汽车销售949.43万辆,市场份额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较排名第二的日系车高出8个百分点。

图1汽车各系别车型比重变化

资料来源:全国汽车市场信息联席会。2010年,从轿车主要生产企业来看,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见图2。这其中奇瑞、吉利、比亚迪均属于自主品牌汽车的代表型企业。尤其是奇瑞成功卫冕了中系汽车领军企业的形象和地位,取得了连续10年自主品牌销量第一、连续8年成为中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企业、微轿市场销量第一的佳绩,领军地位不可撼动,特别是动感都市家轿风云2,以绝对实力荣膺年度畅销自主品牌轿车。

从数据上看,目前国产汽车品牌拥有了较为稳定的市场份额,同时出现了风云2、QQ、吉利自由舰、比亚迪F3等明星车型,表明我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已经走过了单纯以低价吸引消费者的阶段。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杜春霞: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战略探讨图22010中国销量前10车企

资料来源:汽车画刊网。3.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储备

2011年上海车展,吉利了全新概念车魔卡。外观方面,看起来非常小巧可爱,有些神似吉利熊猫车型。内饰方面,车内采用四座位设计,两个后座可以前后移动,十分方便,可以在短短几秒钟内就可以变形为一辆摩托车。这种设计体现了吉利以“为城市家庭提供最为便捷的交通模式”的诉求点。致力于解决传统汽车带来的拥堵、能源和环境问题,以实现最佳的家庭实用性和更高的驾乘乐趣的造车理念的变化。这对自主品牌企业来说,无论技术、产品线还是研发能力,都是一种突破。

2011上海车展,比亚迪放弃了以往的“车海”战术,主打技术牌,在产品层面实施电子化与电动化的“双电化”战略,车展上推出中高端车型比亚迪G6,该车集i系统、防疲劳预警系统、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与双离合变速器的黄金组合于一身,将在下半年正式投放市场,上市后,它将是比亚迪最高端的旗舰车型。

以小型SUV起家的众泰汽车,是近年来逐步崛起的自主品牌新生力量。2011上海车展,众泰以强大的阵容推出4款全新车型,涵盖精品家轿、小型SUV、城市休闲SUV和B级豪华SUV。几款车型都堪称精品,拿B级SUV众泰T600来讲,大气的外观,优雅的设计,2800mm的大轴距,1.5T涡轮增压发动机等高端配置都展现一款质量上乘的重量级B级车型[1]。

这些新车型的上市,表明自主品牌汽车已经走过了模仿阶段,开始全面进行整车的自主开发。整车开发能力的提升,集中代表了自主品牌技术水平的提升,使自主品牌新车型,提升产品品质更加迅速。

(二)竞争劣势

1.品质和品牌形象有待改善

从行业整体角度看,自主品牌在车型分布上还不均衡,产品线不够完善,在中排量,大排量的中高级轿车市场表现不佳。我国自主汽车品牌集中于微型、小型和紧凑型汽车领域,这类车型占据了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大部分的产销量。自主品牌在品质和技术上与合资品牌相比还有差距,短时间内仍然很难摆脱“低品质、低价格、低档次”的印象。根据调查,在问到消费者“吉利代表着什么?”的时候,“国产车、低价、品质差、李书福”等等不一而足,说明自主品牌知名度有待提升,美誉度有待积累。

自主品牌汽车发展之初,在工艺、品质、品牌居于劣势的情况下,依靠价格优势赢得了市场,但是随着自主品牌汽车在工艺、品质上的进步,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低价低利润的发展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品牌的提升成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集体面临的问题。

图3不同车型购买决策关键因素

资料来源:新华信咨询。从新华信咨询对不同车型购买决策决定因素的调查结果(见图3)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中,价格因素和品牌形象是前两位的关键因素,都占到了30%左右的比重。在紧凑型和中高级轿车市场,品牌因素超过价格因素成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决定因素,中高级轿车恰恰又是汽车销售的主要利润源之一。由此可见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自主品牌汽车向中高端发展,推出更多的中高端车型已经成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品牌定位准确是国外汽车普遍具有的重要特征,如宝马代表着身份地位,奔驰意味着“工艺精湛,制造优良”等等。而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业往往忽视对品牌个性化特征的塑造,品牌缺乏内涵和鲜明的特征,没有构成对某一特定消费群体吸引力的要素。对同一款车常常有多个不同的诉求点。想追求卓越品质,还要标榜经济车型,想诉求豪华舒适,还要实现大众化,以至品牌形象模糊,定位混乱,让消费者难以选择。定位不明确的品牌就像没有个性特征的人一样,容易被忽视。

2.价格优势正逐步丧失

相对于合资品牌的产品,自主品牌轿车的优势是价格。自主品牌生存早期,为了更快地走量、抢占市场份额,“低价策略”是一贯的做法。当时合资品牌的价格高居不下,汽车消费意识刚刚觉醒,自主品牌以低价获得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发展迅速。但是,2009年我国国内轿车市场价格平均下降超过10%,大部分合资品牌的产品,尤其是中低端产品,已经将售价下压到过去只属于自主品牌的价格区间内。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跨国公司正加大零部件本地采购以及本地研发的比例,通过提高国产化率来降低成本,自主品牌的价格优势正逐步丧失。

3.售后服务水平较低

售后服务满意度将直接影响汽车企业和经销商的业绩。在日渐成熟的中国汽车市场,伴随竞争加剧、整车销售利润率的持续下降,售后服务将成为经销商越来越重要的收入来源。据新华信测算,欧美等发达国家汽车销售利润仅占整个汽车行业利润20%,零部件供应占20%,售后服务市场占总利润60%左右。在J.D.Power亚太公司公布的汽车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研究报告中,荣威是唯一进入排名前五位的中国自主汽车品牌,这也说明了自主品牌汽车在售后服务上的弱势。

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机遇与威胁

(一)潜在机会

1.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成为全球汽车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八五”初到“十一五”初,十五年间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占汽车保有量的比例从15.8%上升至58.5%。据新华信预测,2020年后,我国汽车市场可能超过2000万辆,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对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而言,这个潜在汽车市场意味着宝贵的发展机遇。

另外,汽车消费群体年龄结构逐渐年轻化,新的年轻消费群体在汽车的选择上视野更加开阔,偏好也更加多变。经济、优质、时尚的汽车会受到年轻消费群体的关注,这为自主品牌汽车厂商创造了机会,自主品牌QQ、F3等的热销,广受青年人的青睐,时尚因素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2.二三线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世界汽车市场看中国,而农村是中国最大的潜在汽车消费市场。随着汽车下乡、购置税优惠等措施的推行,这部分市场已经被唤醒了。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显示,从2008年开始,国内大多数二三线市场的汽车销量增幅都在40%左右。在二三线市场,对于品牌的要求并不强烈,反而对实用性和价格比较关注。这给自主品牌带来了很好的市场机会[2]。

3.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机遇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能源的消耗量都处于快速增长的趋势。能源消耗量的日益增加与能源储量日益减少的矛盾迫使我们不得不为汽车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发展新能源汽车也就成为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保压力的唯一途径,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道路。国家对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可追溯到十年前,从“九五”到“十一五”期间,国家“863计划”持续投入巨资,鼓励自主品牌研发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项目。进入“十二五”,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车,自主品牌车企抓住这一契机纷纷发力,力图在这转折的时刻实现对合资品牌的超越。

(二)面临威胁

1.政府扶持力度不大

虽然国家通过各种政策扶持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但是政策实施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比如政府在政府用车采购中对自主品牌的支持不足,尽管自主品牌乘用车如奇瑞、吉利、江淮、比亚迪等一直在大力往公务车市场发展,但公务车的采购规定,使得自主品牌汽车进军公务车的大门一直未能真正打开。2009年初国务院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定:“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配备或更新公务用车,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根据这一规定,2009年进入政府汽车采购名单的38家汽车公司中,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达到21家,车型60多款,包括上汽荣威、一汽奔腾、奇瑞东方之子等,合资品牌为55款。但据多家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表示,该名单并未增加其公务车销量。据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政府公务用车采购金额为800亿元左右,全国公务车上牌量为615426辆,而政府采购奇瑞的汽车数量仅为14012辆,占其全国销量的2.3%。而吉利、比亚迪获得的政府采购份额更低。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奔驰、宝马等高档的合资品牌汽车陆续进入公务车采购清单。由此可以看出,尽管政策已经颁布,但政府采购对自主品牌的扶持收效甚微。

2.消费者对自主品牌信任度偏低

由于自主品牌汽车开始以低价位进入的低端市场,给消费者留下了低价格低质量的印象,加上自主品牌轿车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上与合资品牌汽车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样往往难以形成品牌信任。对自主品牌来说,本身成长的时间不长,文化积淀不深,这也是影响其品牌形象的重要原因。文化是品牌的重要内容,高档车卖的不只是产品本身,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追求。但是自主品牌汽车更多的是被人们当做代步的工具,其代表的社会身份和地位都较低,购买者无法通过购买和使用它们获得社会声誉,这就必然大大降低其品牌价值。因此,提升品牌价值,是获得消费者认可,也是自主品牌能够成功进入中高端市场的关键环节

3.出口情况不容乐观

2011年4月份,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完成汽车出口67520辆,环比增长7.09%,同比增长68.74%。与同期国内汽车销量出现27个月以来首次负增长相比,我国汽车销售大有“墙里开花墙外香”之意。然而,在不断攀升的销量背后,受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汽车出口利润却被不断挤压,与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厂商相比,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价格低廉、利润过低。自主品牌溢价能力低、企业间相互压价、缺乏整体战略以及输出国的产业政策、贸易保护、技术壁垒等因素也制约着我国汽车出口业务的发展。为转移成本压力,长城汽车与广汽吉奥等企业选择了涨价,与日韩品牌进行正面竞争,但在产品自身溢价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涨价会直接影响自主品牌汽车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3]。

四、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战略

(一)市场策略

1.保持现有低端市场的优势,瞄准中高端市场

自主品牌汽车大都以经济车型为主,走的低端车之路,利润较低。随着合资品牌进驻低端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利润进一步下滑。自主品牌汽车要想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逐年增加,首先应该做的就是保住自主品牌汽车的优势,稳固其在低端汽车市场的市场份额,同时进军中高端市场。

在刚刚过去的金融危机中,汽车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汽车业传统的“6+3”竞争格局被打破。美国汽车业三巨头几乎同时陷入困境。不只是美国的三巨头陷入困境,日本、法国及德国的汽车工业也进入寒冬。2009年,有着百年历史的通用汽车公司宣布破产;2010年,丰田公司的大范围召回汽车,使自身陷入巨大的危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就像吉利收购沃尔沃一样,抓住机会,收购国外汽车企业的技术,趁机壮大自己,加快中高端汽车的研发[4]。

2.积极开拓二三级市场

中国市场,整体基数庞大,区域性差异明显。京沪等中心城市增长放缓,市场格局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在容易取得优势,且增长势头迅猛的二三级市场加大运作的力度,是自主品牌可取的策略。在二三级市场,消费能力有限,需求集中在低价车型;品牌认知与中心城市有明显差异,自主品牌没有大的品牌劣势;需要庞大的本土化的经销网络;这些都是自主汽车品牌可以取得优势的地方。

(二)产品及服务策略

1.优化品质,缔造经典车型

图4经典车型对整车企业销售的贡献

资料来源:全国汽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从汽车行业发展的规律看,一个庞大的销售额是以若干产品庞大的单品销量作支撑的,特别是经典车型的推出。经典车型是品质、技术、成本、设计等综合实力的体现,是正确的产品策略和营销战略的结晶,有庞大的市场保有量和优质的口碑,为企业贡献了大部分的销售额和利润,以2010年销售前10名内的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广州本田、一汽丰田为例,其各自的经典车型支撑了企业近半数或半数以上的销售额,成为企业品牌和实力的主要载体(见图4)。

2.提升售后服务质量

提升售后服务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服务人员总体素质;开展全方位的网络服务;严格控制零部件的质量和成本。通过将先进的服务模式与企业原有的销售模式相融合,真正将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贯彻到具体的服务环节当中,使企业可以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从而达到强化核心竞争力和击败竞争对手的目的。通过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规范企业的服务行为,提升企业的服务能力,并通过实时监控服务进程和数据分析与挖掘,为决策提供依据,为用户提供高品质、专业化的服务,竭力让客户满意,提高忠诚度,将来他们消费升级,换车时很可能仍购买原品牌产品。但这一点还没有被多数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充分重视。企业往往重视去为自己的新产品找顾客,而忽视了对老顾客的呵护和客户关系的维系[5]。

(三)技术策略

实力雄厚的汽车巨头,一般都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机构,通过市场调研和预测,进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材料,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营造竞争优势。为此,中国自有品牌车企业应该做到:

1.合理利用全球技术资源

企业必须在坚持培养自主研发能力的同时,合理利用全球的技术资源。并购汽车设计公司也是可以考虑的一种获取技术的方式,例如福特公司并购意大利的设计公司Ghia。另外并购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也值得考虑,例如吉利并购沃尔沃,完全拥有了沃尔沃的技术。

2.加强科研投入

要进行技术研发,必须要加强科研投入。为力争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企业必须确保产品的科技优势,即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国际上一般认为研发费用占销售额1%以下的企业将难以生存;占销售额2%的企业可以维持生存;占销售额5%的企业才能有竞争力。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我国的大多数企业都处于“难以生存”的状态。我国企业平均研发费用只占销售额的0.7%,即使在国民经济中起骨干作用的企业,研发费用也仅占销售额的1.38%。科技投入不足已极大地妨碍了我国企业的创名牌工作,相比之下国外汽车企业都极为重视科技投入,把科技投入看作是名牌成长和壮大的手段。日本三菱公司的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为7%,美国大多数企业的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一般在4%左右,有个别企业甚至达到25%。

(四)品牌策略

塑造品牌形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以消费者为中心

品牌的价值体现在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中。品牌能够给消费者带来除产品本身外更多的品牌附加值。因此,消费者能否认可是评判品牌优势的最终标准。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自主品牌建设应该在市场细分和目标消费群识别基础上进行品牌定位。

2.植根于本土文化

品牌文化要从产品自身开始,通过提升品牌文化的号召力,让消费者去体验,产生共鸣。作为本土汽车,要积累品牌文化,当然也存在优势。如今世界都在流行“中国元素文化”,我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中国车企更加了解中国文化及其特点,品牌塑造一定要在品牌文化中注人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重视品牌传播与品牌文化的融合[6]。

3.形成品牌个性

汽车行业已经进人品牌差异化时代,所以必须要具有合理、鲜明、独特的品牌个性。品牌个性要以汽车产品本身以及相关服务为基础,在广告宣传中要形成自己鲜明的广告风格,这种风格要与所要传达给消费者的信息相一致,并且所有的广告都要遵守这个风格,以使这种风格越来越清晰,个性越来越凸显。品牌个性是一个品牌最有价值的东西,它可以超越产品本身而不被竞争对手模仿,塑造品牌必须塑造品牌个性,同时要与品牌的整体形象相符合[7]。

4.进行全方位公关

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企业要利用公共关系对自己的品牌进行塑造和推广,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运用公共关系时,要注重它的长期效应,不能过于喧哗和夸张,否则会给一人一种作秀的感觉,反而不利于品牌塑造。

国外大型汽车厂商已经进入中国,品牌数量和汽车产量迅速增长,消费者心理日臻成熟,面对这些变化,自主品牌汽车将经历一次严峻的挑战,也面对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自主品牌汽车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抓住市场机遇,从市场、技术、产品、服务 品牌等方面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艳华.微型概念车吉利魔卡[EB/OL].[2011-04-20].auto.省略/20110420/n306139786.shtml.

[2]冯凤玲,胡树华.居民收入对汽车消费市场的影响[J].商业时代,2007(5):82-83.

[3]周聪.世界汽车工业现状和中国汽车工业走向[J].商业时代,2009(6):62-65.

[4]韩玉科.浅谈我国汽车售后服务的现状和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2):5-6.

[5]赵东.国产汽车品牌塑造策略研究[J].新闻界,2010(6):31-32.

[6]罗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策略分析[J].财经界,2010(3):191-193.

[7]陈力华,杨亚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战略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5):90-91.

A Discussion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Domestic Auto Brands

DU Chunxia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nan 250014,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rrival of economic crisis, the global car market has greatly changed. In this situation, our domestic auto brands not only face big challenges, but also more opportunities. On the basis of the SWOT analysis of the selfowned auto brands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domestic auto brands is put forward in terms of market,technology,brand and service,etc.

Key words:selfowned brand;auto band;SWOT analysis;development strategy;automobile industry

(上接第53页)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JIN Ruiting

(Research Center for Urba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15, China)

第7篇

霍尼韦尔在中国实施“东方服务于东方”的发展战略,紧密绕国家整体规划,充分利用公司在节能、环保、安全、安防等相关领域的全球领先实力,有效地为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产业升级和建设安全宜居、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霍尼韦尔(Honeywell)是《财富》100强之一的多元化、高科技的先进制造企业。目前,霍尼韦尔的业务范围涉及航空产品和服务,楼宇、家庭和工业控制技术,涡轮增压器以及特性材料等。

霍尼韦尔在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5年,当时,霍尼韦尔在上海开设了第一个经销机构。1972年美国总统时,应中国政府之邀从十大领域推荐精英企业来华推动两国双向交流,并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其中炼油石化领域唯一被选中推荐给中国政府的UOP公司,正是霍尼韦尔旗下的子公司。80年代的改革开放成为了霍尼韦尔融入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起点,作为首批在北京设立代表处的跨国企业之一,霍尼韦尔开始了一系列的高品质投资。目前,霍尼韦尔三大业务集团均已落户中国,旗下所辖的所有业务部门的亚太总部也都已迁至中国,并在中国的20多个城市设有多家分公司和合资企业。目前,霍尼韦尔在中国的投资总额约10亿美金,员工人数约12000名。

“东方服务于东方”,发展业务的

同时履行社会责任

中国是霍尼韦尔全球拓展战略蓝图中最重要的市场之一。霍尼韦尔在中国实施“东方服务于东方”的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国家整体规划,充分利用公司在节能、环保、安全、安防等相关领域的全球领先实力,有效地为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产业升级和建设安全宜居、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霍尼韦尔在上海设立了中国研发中心,致力于积极建立一流的本地研发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利用其全球领先的技术和创新实力,创造出满足中国用户和社会需求的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的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在业务发展的同时,霍尼韦尔高度重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家园建设计划”这一独特的全球公益项目,积极关注家庭安全与安防、科学和数学教育、人道主义援助等领域。

霍尼韦尔研发中心(HTS)是霍尼韦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霍尼韦尔在全球的业务提供工程,技术以及解决方案,早在2002年霍尼韦尔研发中心就在北京设立了实验室―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高科技实验室。霍尼韦尔中国研发中心(HTSC)于2007年10月正式成立,整合了位于上海和北京的技术研发中心,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亚洲技术中心及霍尼韦尔全球技术中心。霍尼韦尔中国研发中心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霍尼韦尔亚太区总部内,并在北京设有研发机构。目前,该中心包含了针对霍尼韦尔旗下三大业务集团:航空航天,特性材料和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验室。

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特性材料、工艺技术和自动化方案供应商。该集团旗下特性材料业务专业生产广泛多样的高性能产品。在中国,其主要产品包括用于空调和制冷的环保型制冷剂、节能隔热发泡剂、食品与药品包装的特殊薄膜、多用途的高级纤维、用于尼龙生产和肥料的树脂和化学品、用于半导体和显示器行业的电子材料以及研究化学品等。值得一提的是该集团旗下的UOP公司,UOP开发的工艺技术奠定了全球大多数炼油企业的发展基石,助力高效地生产汽油、柴油、煤航、石化产品和可再生燃料。该集团旗下还包括霍尼韦尔过程控制部,该部门集团是提供自动化控制系统、仪器仪表和服务的业界先驱,服务石油天然气、炼油、纸浆和造纸、发电、化工和石化、生物燃料、生命科学,以及金属、矿场和采矿行业。

坚持以人为本,从B2B转型B2C

多年来,霍尼韦尔更为人所知的是B2B(企业到企业的电子商务模式)、商业领域的科技成果。而在霍尼韦尔HUE,也就是Honeywell Human Factor(霍尼韦尔以人为本)这个理念的指导下,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科技要以人为本,为人所用。霍尼韦尔希望先进的科技能够进入到更多平凡“百姓家”,渗透到民用领域的方方面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舒适、健康,从而真正实现“科技服务于人”。这是霍尼韦尔成立智能家居部门的初衷。

每个国家地区对智能家居产品的需求各有不同。在美国,霍尼韦尔也设有智能家居部门,比较流行的一个产品是温控计。很多美国住宅习惯安装温控计,但是这个产品不一定适合中国。霍尼韦尔以消费者需求为主,对中国市场,“消费者担心”的问题十分关注。

如今,在中国,频繁造访的雾霾天让空气质量问题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毕竟,洁净的空气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空气净化产品势必成为撬动整个(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认可的支点,因此在中国,霍尼韦尔智能家居部以空气净化为先。

第8篇

[关键词]制造业;增长方式;发展战略;思路

一、转变制造业增长方式的紧迫性

目前,我国制造业已有较好基础,并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约为美国的1/4、日本的1/2,与德国接近。产量居世界第—的有80多种产品。然而,我国制造的多是高消耗、低附加值产品,大量产品处于技术链和价值链的低端。在代表制造业发展方向和技术水平的装备制造业,我国的落后状况尤其明显,大多数装备生产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同时,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偏低,许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仅及美国、日本和德国的1/10,甚至低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这一差距,尤其明显地表现在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上。在此条件—卜,我国制造业不能继续在技术链低端延伸,不能依靠高消耗获得更多低附加值产品,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制造业运行,转变制造业增长方式。

二、转变制造业增长方式必须发展现代制造技术

产品技术链,没有一个固化的定式,但总是由低端向高端发展。近年,它正伴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进步不断向高端延伸。目前,制造业技术链高端几乎被现代技术垄断,处于技术链高端的产品几乎都是由现代技术制造出来的。所以,要转变我国制造业增长方式,必须抓紧发展现代制造技术,通过现代技术促使制造业及其产品向技术链高端延伸,以便降低技术链低端产品的比重,相应提高技术链高端产品的比重。

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际,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生物技术、高分子化学工程技术、新型材料技术、原子能利用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和海洋开发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以计算机广泛应用为基础的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与高新技术及传统制造方法结合起来,便产生了现代制造技术。

现代制造技术,保留和继承了传统制造技术的产品创新要求,如增加现有产品的功能,扩大现行产品的效用:增多现有产品的品种、款式和规格:缩小原产品的体积,减轻原产品的重量:简化产品结构,使产品零部件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提高现有产品的功效,使之节能省耗等。但是,现代制造技术,在制造范畴的内涵与外延、制造工艺、制造系统和制造模式等方面,与传统制造技术均有重人差别。

在现代制造技术视野中,制造不是单纯把原料加工为成品的生产过程,它包括产品从构思设计到最终退出市场的整个生命周期,涉及产品的构思、构思方案筛选、确定产品概念、效益分析、设计制造和鉴定样品、市场试销、正式投产,以及产品的售前和售后服务等环节。

在现代制造技术视野中,制造不是单纯使用机械加工方法的生产过程,它除了机械加工方法外,还运用光电子加工方法、电子束加工方法、离子束加I:方法、硅微加工方法、电化学加工方法等,往往形成光、机、电一体化的工艺流程和加工系统。

三、发展现代制造技术的重点方向

现代制造技术正在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集成化、精密化、微型化、清洁化、艺术化、个性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为了转变制造业增长方式,促使制造业向技术链高端延伸,我国宜着重发展以下现代制造技术。

(一)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的微型系统制造技术

“纳米”是英文nan。meter的译名,是一种度量单位,是十亿分之一米,约相当于45个原子串起来那么长。纳米技术,表现为在纳米尺度(0.1nm到100nm之间)内研究物质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以及把它应用于实际的技术。其基本含义是在纳米尺寸范围认识和改造自然,通过直接操作和安排原子、分子创造新的物质。纳米技术以混沌物理、量子力学、介观物理、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科学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核分析技术等现代技术为操作手段,是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纳米技术主要包括:纳米材料学(nanomaterials)、纳米动力学(nanodynamics)、纳内米电子学(nanoclectronics)、纳米生物学(nanobi010gy)和纳米药物学(nan。pharmics)。就制造技术角度来说,它主要含有纳米设计技术、纳米加工技术、纳米装配技术、纳米测量技术、纳米材料技术、纳米机械技术等。以纳米技术为基础,在纳米尺度上把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有机融合起来,便产生了微型系统制造技术。

自从硅微型压力传感器,作为第一个微型系统制造产品问世以来,相继研制成功微型齿轮、微型齿轮泵、微型气动涡轮及联接件、硅微型静电电机、微型加速度计等一系列这方面的产品。美国航空航天局运用微型系统制造技术,推出的一款微型卫星,其体积只相当于一枚25美分的硬币。

微型系统制造技术,对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已在航天航空、国防安全、医疗、生物等领域崭露头角,并在不断扩大应用范围。

(二)以电子束和离子束等加工为特色的超精密加工技术

超精密加工技术,一般表现为被加工对象的尺寸和形位精度达到零点几微米,表面粗糙度优于百分之几微米的加工技术。

这项技术包括超精密切削、超精密磨削、研磨和抛光、超精密微细加工等内容,主要用于超精密光学零件、超精密异形零件、超精密偶件和微机电产品等加工。

电广束、离子束、激光束等加工技术,通常出现在超精密微细加上领域,用来制造为集成电路配套的微小型传感器、执行器等新兴微机电产品,以及硅光刻技术和其他微细加工技术的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超精密加工技术,在超精密加工机床等设备、超精密加工刀具与加工工艺、超精密加工测量和控制,以及超精密加工所需要的恒温、隔热、洁净之类环境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超精密加工技术投资大、风险高,但增值额和回报率也高得惊人。近来,发达国家把它作为提升国力的尖端技术竞相发展,前景非常好。

(三)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前提的省耗绿色制造技术

第9篇

论文摘要: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的内涵与奥运战略地位的确立,处于一种长期的良性互动关系之中。奥运战略是体育战略调整的重点内容,其实施过程体现了我国体育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的正确性,丰富了体育战略研究的理论体系。同时,两者的相互作用与渗透亦获得了新的释义。

    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和考察体育现象,是体育实践学科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体育发展战略作为一个清晰的命题,一方面立足于对我国体育运动理论的整合,另一方面,它将我国体育实践纳人了宏观调控的轨道。由于体育自身发展的多元性质,使得体育的社会化、产业化、商业化运作超越了原有理论的框架。许多科学家和学者预言,在21世纪我们将迎来体育时代,这是继网络时代之后的一个全新的生物工程时代,体育作为该时代的重要标志,面临着对其自身发展的抉择。在这个意义上,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涵。在我国,奥运战略现已进人了全面实施的新阶段,战略的新调整新部署成为了我国体育发展战略决策的核心内容。体育运动与发展战略之间呈现出相互促进、相互追赶的态势。笔者认为,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基本符合了中国体育运动的国情,经历了研究报告论证、指导思想的确立、全民健身战略与奥运战略的协调发展等循序渐进的过程和环节。其间,奥运战略的渐次展开,集中表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体育行业中形成了一个良好开端。

    一、体育发展战略的内涵

    在体育的社会化进程中,采用产业化和商业化运作方式,使体育行业的社会广延性特征取得了与竞争性特征相对等的地位。对体育社会化的理解是研究体育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

    体育社会化研究使体育与社会建立了一种良性关系,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体育社会化在这里意味着体育活动不仅是单个人所表现出的特殊活动,而且作为一种具有社会民众基础的文化活动,它已广泛作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存在,并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第二,社会亦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各种社会力量及各种社会形式来直接对体育的发展、组织、体育的总目标和任务进行规划、决策和参与,使体育成为社会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我们对体育社会化的关注,只是停留在第一层面含义的认识上。实际上,体育发展规模、水平和体育所具有的社会职能的发挥,都与体育社会化的第二层面含义密切相关。体育改革发展及运作的不同方式也是从第二层含义中延伸出来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体育发展战略渐趋体系化,主动适应社会的要求,其内涵日益丰富。

    体育发展战略就是通过对体育运动的全面分析、判断和科学预测,对体育运动发展作全局的筹划与指导。体育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体育运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不仅出于社会对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出于体育运动自身特征的本质要求。其一,体育运动的主要特征即在于它的社会广延性。显然,如果缺乏对体育运动内外部环境的全面考察,就不能准确地把握体育运动发展的规律,对体育运动发展前景没有科学的预测,就无法制定正确的体育发展战略,这样以来,体育运动的目标将偏离健康发展的轨道。其二,竞争性作为体育运动的重要特征,也对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提出了内在的要求。一般地说,只有在正确战略的指导下,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充分发挥应有的竞技战术水平,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两方面是对体育发展战略必要性的审视,在其实践的可能性和作用方面,研究的视野也十分开阔,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体育发展战略对体育实践活动具有前瞻作用。作为一种战略性的决策,体育发展战略的任务非常明确,即确立体育运动未来发展的目标,并拟定达到目标的相关的策略。从我国现有的体育战略步骤来分析,时段划分在5年左右,各阶段战略目标十分注意衔接,体现了目标与对策的统一,它为体育运动的发展绘制了一张宏伟可行的蓝图。第二,体育发展战略对体育领导的管理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它要求我们体育领导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遵循体育发展战略的具体方案和计划,这样才能领导和发展体育事业,使其不断进步。第三,体育发展战略对于调整和优化社会发展的人才结构起着积极作用,体育发展战略具体的实施者是社会公众和公民个体,以人为本的观念逐步融人到战略目标体系中,有力地推动了全民素质的提高。

    二、奥运战略实施的意义

    奥运战略是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同时,它亦属于奥林匹克学研究的范畴。奥运战略的实施过程直接引发了具有学科特色的“中国奥林匹克学”的诞生。因此,奥运战略既是我国体育改革的关键性选择,又是当前中国体育管理理论和体育创新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特殊的个案。奥运战略实施的意义丰富而深远。

    首先,奥运战略确立的过程体现了我国体育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的正确性。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中陆续出现了许多颇具价值的成果。1984年,全国发展战略、体育改革会议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以理论研究成果的形式公布了《200()年中国的体育》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会议正式提出了奥运战略,从而为我国发展竞技体育确立了奋斗目标。1985年,全国第一次体育发展战略讨论会在青海西宁召开,大会研讨并确立了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即“从实际出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实现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对于迅速提高我国的体育水平并在世界体育中寻找强国的位置起到了决策和导向作用,从而为奥运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政策基础。1987年在北京密云县召开了第二次体育发展战略讨论会,强化了建设体育强国的观点,并首次提出了“全民健身战略”与奥运战略协调发展的决策思路。其次,《奥运争光计划纲要》进入实施阶段,它充分考虑到竞技体育的特点,以奥运会的周期来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计划,并出台了与之相配套的“奥运争光计划”科技工程,它发挥科技对竞技运动的支持和保证作用。在1990年召开的全国第三次体育发展战略讨论会和1992年召开的《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体育》专题讨论会上,奥运战略进一步向申办奥运的目标发展,使我国的体育发展战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证实体育战略实施的科学性和可预测性。

    其次,奥运战略实施不仅丰富了体育战略研究的理论体系,而且使真正意义上的奥林匹克学在中国走向了学科化。1988年,我国召开了首届奥林匹克学术讨论会,同年《体育与科学》杂志倡导在中国建立奥林匹克学,这是提出全民健身战略与奥运战略协调发展的第二年。 1993年《奥林匹克运动》一书作为体育学院的通用教材正式出版,从此结束了我国体育高等教育没有奥运相关教材的历史。正是在这个时候,奥林匹克、奥林匹克运动、奥运会、奥林匹克学等相关的概念才逐步纳入了学术研究的视野。如果说,奥运战略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学科研究的突破,那么,奥林匹克学研究的意义又将我们的思维推进了一大步。它不仅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奥林匹克的时代价值、有助于中国人更好地实践奥林匹克理想,而且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当今世界体育的先进水平。奥运战略使奥林匹克的思想内容、组织体系、竞技模式、文化标志、社会功能研究进一步专题化、独立化。

    最后,奥运战略实施的成功经验将成为体育管理和体育创新理论研究的一个范例。笔者认为,对奥运战略进行单一的学科模式研究意义不大。如果从与奥运战略相邻的学科去比较和考虑,我们不难发现,奥运战略还对体育管理和体育创新等学科产生了积极影响。一方面,奥运战略有利于体育管理目标的量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开启体育创新思维的新形式。另一方面,奥运战略实施间接地促进了体育管理学和体育创新学学科体系的形式。

   三、体育发展战略与奥运战略的互动作用

    尽管奥运战略与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的作用范围和环节不尽相同,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呢?我认为,体育发展战略与奥动战略始终处于互动状态。两者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1980年至1984年间,我国确立了“侧重抓提高”的体育战略目标,竞技运动的水平迅速提升。由“侧重抓提高”方针再顺利地过渡到奥运战略,体现了我国体育发展战略调整的主动和及时。在这一点上,体育发展战略为奥运战略的实施指明了方向。“侧重抓提高”方针的提出,不仅加速了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而且还以竞技体育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了体育所具有的社会职能,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为奥运战略提供了社会基础。此外,奥运战略成为了体育发展战略体系强有力的支撑。1987年在全国体育发展战略讨论会上提出了“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略在实践中协调发展”的目标,这一战略目标是奥运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要作出回答的问题,它是关于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以及体育其他方面关系问题在理论研究上的一次大碰撞。由此,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被确立为体育发展的一个始终必须坚持的原则,在贯彻协调发展的战略原则时,还应有效地克服重竞技体育、轻大众体育的倾向。奥运战略在更高的层面上,使体育事业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之间的发展协调起来,并在体育内部各子系统协调发展的方向和决策上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第10篇

1应用型师资队伍内涵

地方高校多定位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特征是“以专业应用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专业能力为核心、以专业精神为灵魂”;培养具有一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或岗位群并适应其要求,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以满足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基层一线人才的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加强调其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1]。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及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做到两点:一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创设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二是要建设一支既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在理论和实践结合层面胜任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师资队伍[2]。同时,应用型师资队伍还应具有“三实”特色:一是“实用”。教师不仅要具有实用的基础理论、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实用的教学方法和与实际密切联系的治学观念。二是“实践”。教师要有生产、工程的实践经验或经历,要有与地方经济、行业系统密切联系的经历或渠道,具备善于实践的能力。三是“求实”。主要体现在实践与理论之中求真务实。社会实际千差万别、千变万化,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创新,在生产实践中创新,及时捕捉本领域内的最新热点,始终处于生产实践的最前沿[3]。但目前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的师资缺乏“三实”能力,教师队伍结构还不够合理,缺乏一批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的带头人;缺乏师资队伍分类管理、考核、聘任、建设政策、晋升通道、培训平台;缺乏师资团队建设、考核评价机制,这些因素严重影响地方高校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坚定办学定位,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应用型特色,从体制与机制着手,进一步加快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步伐,为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开辟新天地。

2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2.1与时俱进,加快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与建设通过理念创新与体制机制改革,突出应用性特色,结合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发展的走向,进一步优化重组、改革地方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大力实施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建立学校、院(部)、基层学术组织三级管理体制,统筹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充分发挥基层学术组织在学校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中的学术作用。强化院(部)二级办学实体的地位,建立基层学术组织负责人制度。结合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院(部)和基层组织在岗位设置、人员聘用、考核评价、津贴分配等方面的职责与权力。探讨以学科或专业或核心课程为基础的基层学术组织的构建;为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充分激发基层学术组织领导者和成员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创新科技和教学组织形式,重点培育一批应用型科技创新和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实验实践教学指导团队、二、三课堂指导团队和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团队。通过立项的方式重点建设高校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校内仿真综合实习指导团队、校外专业实习指导团队、高端科技竞赛项目指导团队以及专兼职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团队。鼓励支持二级学院(部)各种形式、各种功能的科技和教学团队建设。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组建新型基层学术组织,共同进行科技和教学活动,促进学校教师向应用型、创新型转化。

2.2实行分类管理,制定有利于教师向不同类型教师方向发展的政策措施首先,把不同类型师资建设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合理设置教师职务岗位,推进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实施,建立不同类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为教师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平台与通道,形成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科学合理、民主和规范的教师考核评价办法。积极引导和激励教师围绕学校总体发展要求,根据自身特长、特点和潜能,合理定位,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和途径,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平时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把考核工作体现在师资管理的各个环节,力求全面、客观、公正,并做到把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实际利益挂钩。其次,建立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建立校院两级教师职业生涯支持体系,构建学位教育、技能培训、高层次研究等“三位一体”的培训制度。开展有针对性的新知识、新技能培训,通过进实验室、社会实践和企业实践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应用型专业教学能力的培养。对中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予以早规划、早指导、早培养,根据每位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借助个人职业心理分析,结合个人科学素养、创新素质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等;建立有针对性的职业方案和个性化事业发展支持计划,实现聘期内的过程跟踪、培养机制。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骨干到国内外名校进修深造、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青年骨干教师到基层社区、企(事)业单位工作锻炼;同时,建立以企业技术骨干为主的兼职教师队伍库。

2.3加大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为名牌专业和科技创新团队设置特聘教授、讲席教授岗位,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将调入、兼职、柔性聘用等引进方式结合起来。同时以创新平台为依托、特聘教授为核心,组建创新团队,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具有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专业带头人需要跟踪行业动态、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善于整合资源、凝聚团队、协调成员关系、制定发展规划;使团队能够处于学术与技术最前沿,游刃于教学与生产,企业与校园之间。通过带头人带领应用型骨干教师成长,培养一批,带动一层,发挥重点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缩短培养周期,优化能力结构,迅速提升团队内涵。

2.4采取多种途径,加强教师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训构筑系列多功能社会服务平台,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通过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培养,优化结构,提高水平。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条件,每年可选派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到国内外名校进修深造、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等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实践锻炼,培养教师形成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观,增进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推出教师“访企计划”及其配套政策,鼓励专业教师获取专业执业资格,构建学校与社会对口单位联系的长效机制。职业培训准备可以采取以下几个途径:

2.4.1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应用型教师培养应从单一模式向“定向型”和“开放型”结合的模式转变。通过组织教师在校外实训基地、对口企业工作站培训、与企业重点项目工程合作等方式,定期组织教师轮训,重点掌握先进技能,了解行业需求和发展动向,提高应用型素质。实现校企人员双身份、课程建设双骨干,使高校教师和企业骨干一起结合工作流程开发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实现教学和生产实践双向融合。

2.4.2构筑系列多功能社会服务平台,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加强与政府、校企(事)合作,建立校外教师培训基地。如整合地方高校所在的区域内外、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建立面向地方其他高校的青年教师培训基地;依托相关企业,建立教师实践培训基地等。

2.4.3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专业教师要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在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训教学中,尽量结合实际,真题真做。在建设专业教室(实训中心)、实习工厂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2.4.4实施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请进来、走出去”加大应用型教师培养力度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走出去”就是要充分利用校外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优质资源,充分开展包括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技能培训以及参观学习等学习提高方式。“请进来”就是要聘请校外专家学者讲学、技术人员举办专题培训等。统筹兼顾,按照校内与校外培训相结合、短期与长期培训相结合、自我培训与学校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搭建校内外相结合的高水平培养平台,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优质资源,提高中心教师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水平和能力,大力培养应用型教师,逐步形成“专兼结合、动态组合、校企互通”的应用型教学团队,使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迈上一个新台阶。

2.5建立应用型兼职教师资源库在著名企业、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兼职教师基地,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不断充实优质教师资源;完善兼职教师制度,建立“结构多层次、授课多形式、管理多元化”的兼职教师队伍服务体系。重视兼职教师的信息备案、日常管理、监督考核,考察合格后确定为长期合作教师资源,以此甄选出一支来源稳定、使用灵活而实践经验丰富的应用型兼职教师队伍。同时,对聘进学校上专业技能课的应用型人才,要强化进行教学技巧和方法的培训。根据兼职教师结构多层次和授课多形式的特点,兼职教师的管理模式应坚持动态性和多元化。主要做法有:(1)把学校层面的管理和学院层面的管理结合起来,建设学校的“兼职教师资源库”,相对稳定兼职教师队伍,避免兼职教师聘任中的随意性、盲目性;(2)设立聘任兼职教师的专项基金,通过与企业签订教学项目合作协议等多种形式,支付兼职教师的费用;(3)制定聘任兼职教师的明确政策,根据企业人才流动性强的特点,建立兼职教师的动态管理机制,对已入库的兼职教师进行动态跟踪管理,构建相应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加强对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与此相应,实行适应兼职教师教学特点的课程制度改革。

2.6加大应用型专业教学团队和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通过打造应用型、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平台和机制,全面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建立个人业绩与团队相结合的全方位绩效考评、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和团队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建立团队建设、激励和评价机制;推动团队建设与学科建设各要素融合互促,形成各自特色与优势。以学科、专业为依托,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组建团队,开展原创性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取得重大突破或成果。

2.6.1建立团队建设、激励和评价机制(1)以管理重心下移作为出发点,以调动最基层组织和个人积极性为目标实施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管理改革。制定规范性文件全面考核团队,把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服务地方和人才培养等纳入综合考量,每年考核评比,与经费和奖励挂钩。(2)以各种方式将校内外紧密相关人员融入教师团队。通过学术带头人强势吸引、业缘和研究方向相近组合、项目参与、教学配合、学院安排等方式促成学校教师形成内聚力较强的团队,吸引校内外相关人员和聘请的兼职(客座)教授进入团队。(3)加强团队文化建设。逐步引导各团队在团队理念确定、价值观、目标愿景、规则与习惯、和谐关系等方面固定化和模式化。

2.6.2推动团队建设与学科建设各要素融合互促,形成各自特色与优势(1)教学、科研一体化。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专业为依托、核心课程体系为牵引,尽量确保同一团队是在相近课程任教,在同一教研室(系)、实验室工作,但不拘泥,可跨教研室(系)、实验室跨院跨校组团;促进教学内容和科研内容交融互补、教学科研同步交流、科研和教改项目互促。(2)团队推动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开放。团队依托或联系相应实验室,负责相应实验教学,并负责其功能完善及层次提升。重点实验室通过建立开放、流动、合作、共享等机制,形成团队特色与优势。完善重点实验室项目负责人制度。(3)团队对口专业建设。建立团队联系专业制度,把专业课程和培养方案改革、新专业申报、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学生毕业实习与论文、学生就业及发展指导、就业推荐与团队捆绑。

2.6.3推进团队加强应用创新人才培养通过深化学生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各团队教师参与课外大学生科创活动,担任引导、指导和评判工作;团队教师科研项目吸引学生参与;团队配合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和综合素质培养;团队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服务社会系列活动。

3地方高校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条件

3.1组织保障成立改革项目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人事、教务、科研、财务及各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检查督促师资建设措施的实施。制定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能够按照要求落实到位,明确各相关部门的第一责任人。

3.2资金保障学校要多途径筹措经费保障应用型教师引进和培养所需的配套资金;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联合共建的方式获取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的专项投入;扩大学校自筹开发创收经费投入力度;加强专项资金管理,设立专门账户,严格实行专款专用;加强对各建设项目的科学论证,严格审批,做到“优效优投”、“优项优投”。

第11篇

关键词 选秀节目 品牌 战略

中图分类号 G220 文献标识码 A

The Show Program Br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Takingthe Super Girl-voice and the Joyful Boy-voice as the Examples

Cai Min Deng Ruoyi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Chongqing Technology &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400067;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Chongqing Technology &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400067 )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HuNan TV’s show program from two aspects which are the brand transplant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it also concludes its developing strategy. Its experience can be learned by TV industry.

Key words the show program brand strategy

2003年湖南有线尝试推出《超级男声》时,效果一般。但在2004年湖南卫视与天娱公司合作推出《超级女声》(以下简称“超女”)却掀起一场娱乐盛宴。《超级女声》是湖南卫视在走娱乐频道扩张道路中一个关键的尝试:它凸现了一种独特的节目理念──大众狂欢式娱乐;借鉴了国外成熟的节目形式《美国偶像》──真人选秀节目形式;体现了创新性的内容追求──单一性别的选秀竞争。2005年全国决赛期间,该节目在首播时段连续7次收视率高居全国第一,周六、周日重播时段收视率也高居第二、第三位,最高峰创下高达10%的收视和19.45%的收视份额,观众数达4亿,广告价每15秒高达7.5万元。①2006年“超女”晚间播出的节目平均收视率达1.832%,市场份额达5.705%。②“超女”连续三年高居全国真人选秀节目前列的位置。2007年湖南卫视在超女节目的经验和启发下,进行内容创新,适时推出《快乐男声》(以下简称“快男”),据湖南卫视提供的数据,“快男”在一个月内吸引了约10万人报名参赛,仅仅“5进4”比赛的电视直播就累计吸引7700多万人观看。③从湖南卫视的节目开发实践可以得到以下一些认识和启发:

一、电视品牌要有牢固的受众根基,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而品牌的维护与巩固也非常重要

湖南卫视对电视栏目品牌的维护与巩固从保持节目定位的一致性入手。“超女”“快男”是湖南卫视与天娱公司推出的同系列真人选秀活动,活动的定位是从湖南卫视的整体收视群体特点出发而设定的。湖南卫视的观众结构略偏重于女性,15-24、35-44、45-54年龄段的观众比例较高,其中15-24岁的观众比例远远高过了其余的频道,而这部分年轻观众也是与节目互动较强的群体,其特点可概括为:节目的参与热情较高、对新事物的接收能力较强、个性化的生活特色、较强的感染能力。湖南卫视和天娱公司在运作超女系列活动时,考虑到本台的观众结构优势以及观众对节目审美的不断提高,并对节目本身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运用延续优势力量,完善不足之处的方式巩固节目品牌。

二、内容与形式的和谐与统一是品牌战略成功必要条件。

这方面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其一:绚丽的舞美设计――提升视角冲击力。2007年快男的整个舞台充溢着音乐的元素,舞台的地面被设计成钢琴的键盘,大屏幕不时以符合主旋律的画面出现,而大屏幕两旁以音响的模型进行装饰。灯光设计更显多变性和成熟性。舞台烟花的运用不时地提升观众的参与执情度,更为节目增加了观赏性。其二:时尚流行的元素。主持人和选手的服饰都进行了精心的挑选与制作,几乎每场比赛主持人都以新的服装亮相,几乎每一环节选手都以切合主题的服饰进行演绎,从这些细节上可见工作人员与选手的良苦用心。其三:赛制上的延用。超女和快男在赛制上没有太大的改变,以保持同系列节目的相似性使观众对于超女的关注成功转移到快男身上。节目流程大体相似:海选初赛复赛决赛全国总决赛,海选方式仍显现“零门槛”特色(2006年根据广电总局的要求,规定参选年龄在18岁以上)。其四:精彩刺激的比赛内容。每场比赛至少都有4场以上的PK,竞争性得以很大的提高,PK坏节又以全新的方式进行──抢擂的方式(每个选手根据自己和对手的情况来决定是否抢擂和什么时候抢擂),每一轮产生的PK选手的未知性增大,而PK结果也悬念重重。湖南卫视注重各个细节的设计与整体定位的吻合,而整体的定位则是以市场需求为依据,良好的规划原则对于栏目收视率的稳定,对栏目品牌与频道品牌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注重品牌战略决策与实施是品牌战略成功的保证

品牌战略决策与实施要十分注重方式方法,要选准路径,抓好重点。

1.品牌移植品牌提升

“湘式”电视营销手法已经成为连接媒体与企业的热门手法,市场数据有力地说明了这一做法的有效性。2005年湖南卫视与蒙牛集团联手打造《超级女声》为蒙牛企业带来了2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同时也为湖南卫视赢得了大约4亿观众的关注,其收视排名仅次于央视。2007年湖南卫视与仁和集团联手打造《快乐男声》,再次吸引了4亿多观众。从对“湘式”电视营销手法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湖南卫视巧妙地运用了整合型品牌营销策略,注重各种要素的优化与集合,对于传统的营销手法是一种超越,是新型营销策略的一种尝试和突破。具体来说,湖南卫视实施了品牌“移植”。

湖南卫视在品牌移植上采取了属性移植法和整合移植法。

(1)属性移植:冠名企业借助电视选秀节目大幅度提升品牌。选择与栏目品牌相关性较高的企业品牌是属性移植法取胜的关键,湖南卫视先后选择蒙牛集团、仁和集团作为冠名企业,其共同特点是企业的成长空间大,更重要是双方受众群体的相似――主要针对年轻人,共同的诉求对象才能更好地促进两个品牌的发展。在与外部品牌的移植过程中有两个突破点:

一是改变传统“硬广告”投放形式,突破性地把企业文化、产品特色、市场状况与节目的传播理念、节目特色、内容取向连接、整合在一起。超女与蒙牛、快男与仁和的合作都为对方带来了可观的利益,其合作亮点是节目与企业的合作不只是着眼于对双方整体形象和知名度的提升,同时也注重节目对部分产品的推介与宣传。 “蒙牛酸酸乳”是针对女生的乳制品,以超女为载体的宣传与推广则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并且蒙牛选择甜美可爱的超女“张含韵”作为“酸酸乳”广告的主角,“酸酸甜甜就是我”的广告词不仅描述出超女成长过程的酸甜苦辣,同时突出了产品的口味特点。2007年“快男”携手仁和集团,把“想唱就唱,唱得响亮”的口号改为“想唱就唱,唱得闪亮”,淡化滴眼液的产品实体,而强化闪亮的品牌属性,与“快男”品牌特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快乐男声”的节目理念提倡:以唱歌和听歌的方式达到参与者和观看者的快乐诉求,而“仁和闪亮”的品牌理念提倡:人们的健康和美丽,二者在品牌传播上实现了融合。节目与企业的合作以“软”的形式进行运作,就是以不同品牌软实力的移植为契机为品牌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的平台。

二是突破传统客户关系的商业化形式,把客户关系定位为伙伴关系。湖南卫视与蒙牛集团、仁和集团不单单只是客户关系更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借助自身的优势全力促进合作的成功。湖南卫视利用其“空中”传播优势――主要利用电视媒体进行宣传,而企业则利用“地面”传播优势――主要包括一些纸质宣传:如DM单、海报、手册,以及利用各销售地区的促销活动进行整体宣传。在这方面,湖南卫视充分发挥了其观念和执行力的优势,表现在:

①强大的合作资源:湖南卫视拥有强大电视传媒资源并具有很好的覆盖率,2003―2007年卫视观众规模就都过4亿,位列省级卫视前列,成为观众规模超过30%的7个全国性频道中的唯一的省级卫视,是全球唯一进入美国主流电视网的中国省级电视台。冠名企业都是成长较快的年轻化企业,拥有雄厚的产业资本,2007年仁和集团以5000万元冠名“快男”,并利用自身的“地面”优势对“快男”进行多方位的宣传。

②前沿的合作理念:拥有良好的领导班子与领导理念, 湖南卫视总编辑兼广告部主任樊旭文对与广告客户合作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不能把冠名只当作广告看,而应该在活动中互相融合,互相关联,不仅体现在屏幕、现场主持人话语上,还体现在我们的推介上,在户外、公交站牌、平面、网站、电台的沟通上,我们也会为合伙伙伴推介。”④

③多元的合作方法:湖南卫视采用“见缝插针式”广告策略,利用可能的传播机会扩大和加强传播力度,除在“快男”节目中出现仁和闪亮的植入式广告,在《快乐大本营》、《变形计》、《音乐不断》等栏目中都会出现仁和闪亮的植入式广告。蒙牛冠名超女后,除冠名资金以外还投入重金在自有销售渠道上推广“酸酸乳”与“超女”。仁和则加强以网站为平台宣传快男,并还在T字头的列车上做仁和闪亮快乐男声的广告。

(2)整合移植:“超女”品牌助力“快男”品牌。所谓整合移植指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借原有相似品牌优势促进新品牌的发展,从而纵向移植为新的整合型品牌,既让观众容易接受新品牌,又让观众巩固加深了对原有相似品牌的喜爱和记忆。其一,纵向移植,按照时间的先后把“超女”与“快男”的品牌移植称之为纵向移植,其本质是资源的优化配置。湖南卫视注重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特别在2007年的《快乐男声》中,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得淋漓尽致。“男声学院”是“超女”与“快男”品牌移植的第一站,它是全国13强入住封闭学习的地方,“快男”真实的生活细节是它倍受关注的因素之一,但在“快男”入住之前“男声学院”同样吸引了许多受众的关注。原因在于“男声学院”的宣传,湖南卫视巧妙地融合了“超女”的品牌优势,在对它的揭秘过程中邀请到人气较高的超女(何洁、张亚飞等)助阵,达到了对超女、快男宣传的两不误,实现了品牌的纵向移植。其二,横向移植,频道内部不同栏目之间的品牌移植。湖南卫视利用所拥有的栏目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其结果不仅增加了快乐男声的出镜率,也为同频道的其它栏目提供了独有的内容资源。每个栏目根据自身特点挖掘快乐男声的价值,并采取不同的形式向观众传递“快男”信息,例如:《快乐大本营》采用游戏互动的形式;《超级歌友会》采用演唱的形式;《娱乐无极限》采用参与式播报的形式;《背后的故事》采用谈话的形式;《变形计》采用角色体验的方式。

2.品牌创新品牌提升

湖南卫视以品牌创新达到品牌提升的目的,在这方面采取了两个重要举措:

①形成“电视―广播―网络”多媒体合作格局:一是网络赛区的增加,加强影响力覆盖。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批文指示“快乐男声”地面赛区不得超过6个,而湖南卫视独辟蹊径想到了“网络赛区”这一媒体手段,以此来应对《加油!好男儿》大规模的地面覆盖优势。喜欢唱歌的18岁以上的男性,不分唱法、不论外型、不分地域,无论是个人还是组合,都可以通过湖南卫视金鹰网报名参赛,参赛考评的依据就是上传60秒的清唱视频,其选拔过程也模仿赛区的操作及其模式:有网友的投票,有专业评委的审核,还有网络评审对PK赛进行投票。考虑到网络赛区公平性与真实性问题,网络赛区仅限于海选。二是电视与网络同步。全国十三强产生以后,快男进入到“男声学院”实行封闭式的培训与学习,电视直播也进行了调整,时间上从每晚19:40改为每周四、五晚上19:40,星期四直播“小考”情况,星期五直播决赛战况。同时湖南卫视金鹰网开辟了网络直播,观众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快男们在男声学院生活与学习情况。 三是携手广播媒体。2007同属湖南广电集团的电视机构和广播机构进行了全方位的资源共享,湖南卫视授权湖南电台文艺频道为2007快乐男声的全程电台推广机构,全面对接广播宣传,在2007年4月5日,已经有26家广播电台成为2007快乐男声的指定广播合作媒体。这些广播电台在新闻信息传播、赛事声音传播上对快乐男声进行全程关注。此后湖南卫视把快男的声音报名工作推广到全国的21个省市自治区,在各项选秀活动中再次赢得先机。在长沙唱区声音报名情况相当乐观,报名人数超过3000人。⑤四是体验新媒体。湖南卫视把目光投向了“百度贴吧”、“QQlive”等新媒体,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快男”粉丝们聚集在一起,他们可以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进行交流,讨论自己的偶像、讨论比赛的情况,湖南卫视通过对新媒体的关注可以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及时地同网民进行交流,并根据网络意见对节目进行合理的调整。

②评委角色演变,由“评委主导”转向“评委参与”:对于选秀型栏目而言,评委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许多栏目聘请资深的专业人士或当红明星作为嘉宾或评委,并以此为噱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毫无疑问观众在对于栏目质量的评判中会加入对评委资历的认可程度。2007年快男的评委阵容强大(其中包括著名音乐制作人、歌手,如包小柏、斯琴格日乐、巫启贤、成方圆、伍洲彤等),以精英文化的代表作为评委阵容的核心因素,使一场草根性很强的节目有了主流文化的包裹。同时评委的角色进行了细分,分别为专家评委、大众评委、匿名评委(通过短信投票的全国观众),这样角色细分的方法可以谈化传统意义上评委主导性太强的印象,给观众一种亲切性、互动性的节目体验。专家评委以专业的眼光给选手打分并给予好的意见,在比赛前期专家评委的主导性较强;大众评委以平民眼光决定选手去留,他们未必具有专业水平却代表了普通大众对快男的评价;匿名评委在比赛的后期则起关键的作用,选手最后是否能继续留在舞台上,观众的短信支持率的多寡非常重要。在进军全国总决赛名额时,吉杰以275831票高过当场所有的选手票数,观众当时对他的支持让他有机会重新回到舞台上。在快男的最后一场比赛中,栏目组对评委角色的诠释有了更大胆的突破,观众欣赏到的不在只是评委对选手的评价,而是评委们作为陈楚生、苏醒的粉丝为他们拉票加油。评委们从高高在上的审判者变成了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这种角色的演变让我们再次看到全民狂欢的盛况,也同时感受到以“超女”“快男”品牌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的影响力。

业内人士对“超女现象”和“快男现象”褒贬不一、各有说词。由于我国电视节目在国内市场尚处于探索阶段, “超女”“快男”为真人选秀节目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重要范本,值得肯定的。湖南卫视注重打造品牌栏目,更注重以创造力为核心,以品牌巩固和品牌提升为双翼,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战略蓝图。

注释

殷俊:《跨媒介经营》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p198

《湖南卫视案例分析报告系列一:从娱乐品牌到频道品牌》,《大市场广告导报》,2006.11

王秀琼、明星:《“快乐男声”快乐吗? 选秀者的成名之痛》,新华网,2007.7

第12篇

产业集聚区具有培育增长点、促进城镇化、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循环经济等功能。产业集聚区建设是当前扩大投资、拉动增长的重大举措,更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途径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基本、最核心环节。必须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以产业集聚区发展助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 充分认识产业集聚区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建设产业集聚区不仅是产业演进规律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首先,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通过发展产业集聚区,可以培育经济增长极,带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从我省的基本省情出发,培育增长极有两条路可走:一个是加快省辖市复合型新区建设带动城市发展,打造跨越式发展的“柱石”;另一个是大力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打造跨越式发展的“基石”。其次,科学发展要求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发展产业集聚区,可以促进就业,带动人口集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进而增强以城带乡的能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再次,科学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发展产业集聚区,可以实现土地和其他资源的集约利用、废弃物的集中再利用、污染的集中治理,从而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另外,科学发展要求自主创新。通过产业集聚,可以吸引更多人才、技术,产业的相互关联又有利于增强竞争与合作的创新动力,促进技术交流模仿,为自主创新提供条件和载体。近年来,河南在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巩义回郭镇铝工业园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普通铝板带箔加工基地;长垣县产业集聚区的中小吨位起重机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已达60%以上。要在此基础上,顺应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促进产业集聚区更好更快发展。

二 准确把握产业集聚区的科学内涵

正确理解产业集聚区的科学内涵,必须切实把握好以下四点。第一,要突出“关联”。关联性是产业集聚的核心特征。产业集聚区不是简单的集中,而是产业的链接、产城的融合、城乡的统筹。区内企业是否有关联,是产业集聚区与传统工业园区、开发区的根本区别。传统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只解决了企业的集中发展问题,并没有解决人区企业的关联性问题。而产业集聚区是更高层次的园区,既要求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发展,又要求区内有特色主导产业,并形成有机联系、有机组合的产业集群。因此,产业集聚区不仅限于工业,也可以是农业、服务业或一、二、三产业相互链接、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园区。第二,要推动“集中”。空间集聚是产业集聚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很多地方经济发展“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企业布局无序散乱,一些有关联的企业分散在不同区域,甚至相距几十公里。这样,就不可能促进资源集约利用、污染物和废弃物的集中治理和综合利用,更不可能实现社会功能的综合服务。第三,要“集约”发展。集约化发展是产业集聚的本质要求。建设产业集聚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能力。因此,产业集聚区建设一定要体现发展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节约、循环、复合、紧凑”理念,实现集约化发展。第四,要功能“集合”。功能集合是产业集聚的内在需要。“集合”理念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要体现“产城一体”,形成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局面。另一层意思是要推动企业生产生活服务的社会化。原材料和零配件供应、物流、职工公寓、食堂、职工培训等都可通过市场第三方服务社会化运作,集合构建提供环保、金融、供热供水等服务。

三 突出产业集聚区发展重点

产业集聚区建设既是事关中原崛起的战略性举措,又是应对危机、保持经济增长的当务之急,要突出发展重点,抓好关键环节,确保尽快收到实效。

(一)科学编制规划。规划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的成效。首先,要优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利用国家正在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确定好产业集聚区的空间位置。在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规划好建设用地布局,为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其次,要合理确定规模。产业集中发展是城镇化的基石。要着眼城镇化水平2020年最低50%的发展目标,根据当地条件,按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规模去规划县城。以此为依据,按照节约用地的原则规划产业集聚区的规模。再次,要搞好规划衔接。产业集聚区规划要同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生态环保等规划进行衔接配套,与土地、城镇规划统筹对接,实现基础设施与产业集聚区的共享衔接,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相互支持。

(二)明确产业定位。建设产业集聚区的重要作用在于为相互关联、相互依托的企业群体在空间上集聚创造条件。因此,产业定位非常重要。首先,要选好特色主导产业。所谓“特色”,指的是比较优势,讲的是竞争力;“主”指的是规模,要能够形成规模,能够成为当地的支柱,也体现了关联性;“导”指的是方向,要符合市场需求趋势,讲的是成长性。各中心城市和县城一定要科学选择产业主攻方向,明确发展重点,避免盲目无序、力量分散和产业雷同。另外,要着力抓好龙头企业培育和产业配套。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起着关键作用,要注重培育引进,以此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在培育龙头企业上,可以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可以从产业集聚区内的骨干企业中,选择市场占有率高、发展前景广、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尽快将其打造成行业龙头企业;也可以通过引导鼓励企业采取收购、兼并、合作等方式进行战略重组,做大龙头企业规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直接引进龙头企业。再者,要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多元的关系。工作中要把政府的主导性和市场的多样性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体现战略意图,支持特色主导产业在产业集聚区内加快发展,又要适应市场的多样性,鼓励符合产业政策的非主导产业项目,在适宜的地方发展。

(三)建好发展载体。建设发展载体,重点是完善基础设施,目的是解决好产业集聚区发展所需的基本条件。第一,解决好土地问题。产业集聚区的用地是全省土地资源配置的重点,但是,仅靠这些指标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关键要靠自己去挖潜。今年我省在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专门拿出16亿元,支持各土地整理中心,通过土地整理挖潜、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产业集聚区发展创造空间。同时,要搞好各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以及标准化厂房的建设,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集约效应。第二,搭建好投融资平台。考虑到当前各市、县财政普遍比较困难,我省财政拿出10亿元支持各县搭建投融资平台,目的就是让各县利用这一平台进行市场化融资,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另外,我省也在积极探索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机制。第三,抓好担保体系建设。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省财政筹措8亿元资金,帮助县(市、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开展融资。同时,省财政还将根据情况筹措资金,通过以奖代补办法对县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行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放大效应,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四)完善服务配套。产业集聚以后,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资源便于共享的特性,采用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办法完善服务配套。例如,可以建立面向产业集聚区内所有企业的物流中心、技术中心、产品检测中心、产品展示中心、职工培训中心,以及对外宣传、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多功能的门户网站;加快培育产业集聚区的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知识产权等中介机构,建设公共集体宿舍,购置可以租赁的设备,市场化经营餐厅等生活服务设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