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营销自动化解决方案

营销自动化解决方案

时间:2022-04-10 00:36: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营销自动化解决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营销自动化解决方案

第1篇

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积成电子”)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于2010年1月2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339)。30余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促进工业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并积极推进冶金、煤炭、石化、建材等行业的节能减排及能源管理自动化,是国内技术领先的电力自动化、城市公用事业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

积成电子秉承着“积文明之精华,成高科技之大业”的理念,积成电子专注于计算机软件开发、软件密集型系统和智能电子设备研制、信息系统集成,以客户满意的“专家型服务”赢得市场。积成电子拥有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一级资质,客户遍布国内30个省(自治区)、市,300多个地市的电力系统单位,成立了北方、西北、华中、华东、南方五个营销大区及部分直属省区,部分产品已经出口到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目前,公司电网调度自动化产品在电网地调系统中市场占有率已近30%。高效灵活的销售网络和广泛覆盖的市场体系,是积成电子满足客户需求的有力保障。

积成电子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本,质量至上的方针,采用国际通用标准,持续进行过程改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目前,积成电子6项产品荣膺国家重点新产品,10多个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和产业化专项,拥有15项产品获得国家专利,28项软件著作权,约3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近40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24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此外,积成电子还是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审核认定的“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计算机系统集成一级资质企业”“2008年中国软件业收入前百家企业”,科技部认定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火炬计划优秀软件企业”和“中国软件出口工程企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的“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齐鲁软件园的骨干企业”,人事部批准的博士后流动分站,山东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1999年,积成电子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2年,完成IS09001-2000版的换版认证;2004年,通过CMM2级评估,获得国际认证证书;2004年,依据GB15496、GB15497、GB15498的要求建立完整的企业标准体系,并将标准化理念和标准化行为渗透到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2005年,实现了IS09001标准和CMM标准的融合;2008年,获得“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荣誉称号;2009年,通过CMM13评估,质量管理水平又上新台阶;2011年,通过IS014000和OHSAS18000体系认证;2011年,荣获首届市长质量奖;2012年,通过IS027000体系认证;2013年,通过CMM13复评。

积成电子是多个国家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和行业内标准化工作组成员,如EMS-API( IEC 61970)工作组成员、变电站通信网络与系统( IEC 61850)工作组成员、电力企业信息集成一配电管理系统接口( IEC 61968)工作组成员、建设部城市公用事业自动化技术规范工作组成员等。积成电子参加完成了8个系列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在IEC61970、IEC61968、IEC61850等国际标准的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公司还正在参加起草7个主要行业标准。另外,积成电子还是城(农)网电力自动化建设指导意见主要起草单位之一。

积成电子近年来逐渐向敏捷制造型企业转变,从生产布局、车间环境、库存预测、采购计划到生产工艺、流水化作业,都严格遵照“精益生产、柔性制作”的标准规范。研究开发能力是积成电子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人才是研究开发的第一要素。积成电子现有员工891人,其中硕士和博士学历员工占15%;公司有正高级职称的技术专家17名,副高级职称39名,中级职称110余名。电力自动化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与电力行业技术的交叉领域,积成电子在这个领域中,充分发挥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从事电力自动化行业30余年的过程中、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已经成为国内该领域的知名企业,曾在我国电力自动化行业创造了多个第一。

目前,积成电子拥有门类齐全的系列产品,涵盖电网调度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配网自动化、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发电厂自动化等领域,拥有38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

日前,积成电子“绿色智慧科技园区智能环保产业化项目”荣获首届环境保护“绿坐标”奖。该项目工程总用地面积308亩(净地254亩),规划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容积率高达1.8,充分利用了±地资源。项目投资总额14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额11亿元。园区作为绿色分布式能源、智能微电网及电力需求侧系统示范及试验基地,以ISO,1400 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为标杆,精心配置、布局园区分布式绿色清洁能源和微电网配、用电网络,大力吸纳清洁可再生能源,将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物联网等新技术,引入环保自动化、信息化领域,着力打造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管理系统、智能微电网系统、微电网能量管理和调度系统、微电网低压配电系统、智慧水务管理系统、智慧燃气管理系统、智慧供暖管理系统、智慧水蓄能空调新风监控系统”于一体的“绿色智慧科技园区智能环保技术平台”。

积成电子依托在电力、电子、计算机等学科的深厚技术积累以及在电力自动化领域的前瞻性的产品开发、完备的解决方案和成功的运行经验,推出了面向新能源发电侧应用的、基于国际通用标准的新能源发电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分层分布式体系架构,实现对新能源发电场运行设备的实时测量、控制、保护、计量、监视、故障分析、二次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等功能,为整个新能源发电场运行与管理提供完整的自动化监控和信息化管理,提高发电厂自动化及信息化水平,最终达到发电可预测、并网可调控、故障可管理的目标。该方案在国电、大唐、华能、中广核、龙源等20余个新能源发电项目中成功应用,标志着积成电子新能源发电自动化解决方案已经成熟,成功进军新能源发电自动化领域,成为该领域的核心供应商。该技术方案通过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专家鉴定委员会的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2篇

Oracle 社交关系管理套件将社交营销、社交参与和监测等功能集成到一个全面的平台之上,不仅能够跨渠道地制定内容,还可以捕捉“干净的”社交数据“信号”,利用集成式分析和倾听功能所获得的数据帮助客户更精准地确定消费者的意向和兴趣。

关键词:

“热点”数据智能闪存

LSI与NetApp联合推出的服务器闪存缓存解决方案,能够智能地将最常访问的“热点”数据放置在具有超低延迟的高性能PCIe闪存存储器中,而非频繁访问的数据则仍保留在HDD上。如此能大幅度地缩短延迟,减少I/O瓶颈,提高关键商业应用的性能。

关键词:

扼杀移动安全隐患于“摇篮”中

IBM AppScan Source 8.7是一款可以帮助企业主动减少iOS企业级应用安全风险的软件。它帮助移动开发人员在移动应用的初始设计中加入安全防护,并且能实现安全测试自动化。安全漏洞在客户和员工部署的前期研发阶段就能被检测出来。

关键词:

模拟运行 追踪恶意软件

Check Point近日推出一款全新的威胁仿真软件刀片(Threat Emulation Software Blade)。该解决方案能迅速检查可疑文件,模拟它们的运行方式,发现恶意行为,从而完全阻止恶意软件进入网络,并自动与其他客户共享新发现的威胁信息。

关键词:

可轻松实现虚拟化的数据库机

新推出的Oracle数据库机X3-2拥有一个可以选配的虚拟化平台。该平台基于Oracle虚拟机(Oracle VM),不仅方便独立软件开发商(ISV)进行打包组合销售,提供完整的集成化解决方案,并且使得即便是地处偏远的客户,也可以为办公室快速部署全面的、高可用性的解决方案设备。

关键词:

结构化语言查询多结构化数据

Teradata天睿公司推出新的大数据探索平台—Teradata Aster Discovery Platform 5.10。客户可以使用单一的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指令,在单一平台上快速对PB级多结构化数据进行获取、准备和分析。

关键词:

第3篇

北京远海嘹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提供的自主ZigBee技术、准方案可立足国内外市场,能够让各地合作伙伴发挥无穷创意。客户可利用ZigBee平台,开发出各类崭新的无线安防、节能、智能家居、数字化油田以及自动化设备产品等。北京远海嘹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ZigBee无线技术的精英团队组成,以一流的服务带给新老客户更多一流的技术、一流的工艺,并坚持为无线通讯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小营桥东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375室

电话:010—61199278

网址:http://

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系中国电信投资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本人民币六千万元。公司致力于信息领域软件研发、系统集成、IT支撑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与行业应用,并竭诚为社会各行业提供专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产品与服务业绩遍及政府、电信、公安、交通、司法、环保、旅游、教育、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

自2009年起,公司已连续四年荣获“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浙江省高新技术100强企业,通过了国家壹级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和CMMI L4认证,并获得国家通信信息网络系统集成甲级资质、信息安全服务一级资质、安全技术防范一级资质等各类高级资质。公司的营销及服务网络覆盖全国,目前成立有2家专业分公司和11家地市分公司,形成了“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的营销服务网络。

地址:杭州市莫干山路118号(310005)

传真:0571—87025973

邮箱:.cn

网址:http:///

北京金奥博数码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金奥博数码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下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主营方向为电子政务和信息安全系统的开发与建设,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相关政府部门提供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信息产品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网站建设及计算机相关业务的开发工作等,在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公司推出的产品有:“政协提案管理系统”,“人大议案建议管理系统”,“政府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信息管理系统”,“SRZ06身份认证系统”等一系列相关产品。

公司坚持以高科技为基础,以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率,致力于振兴民族产业,愿为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和网络信息安全做出贡献。

地址:北京市西外南路138号北京天文馆620/621室(100044)

电话:010—68340683 010—88379700

网址:http://.cn/

广东华大集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华大集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于2003年8 月成立,是国家和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及双软企业。公司致力于以数据安全为基础的芯片解决方案、读写设备和应用平台技术的产品研发与应用服务,为物联网的广泛应用提供专业的产品与技术服务。华大集成自成立以来,以振兴和服务民族产业为己任,依托中国华大集成电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大力实施“ 芯用并举”战略,使自主芯片及技术应用创下了骄人的业绩,积累了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同时企业在快速发展中,也凝聚和培育了一批积极进取、富于创造性的专业技术研发和服务团队。

华大集成以数据安全为基础的芯片解决方案、读写设备和应用平台等为核心技术发展方向,立足业务与应用为客户服务,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于金融、 社保、通信、铁道和安全认证等领域,业绩持续快速增长,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得到广大用户的肯定与支持。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湾工业区13栋3—4楼(518055)

电话:0755—83592828 传真:0755—26628884

第4篇

以提升企业信息化应用层次为重点,努力推进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方式科学化、信息系统网络化、商务运营电子化,树立一批信息化运用先进、示范企业,力争80%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达到基础信息化应用以上水平。年,全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1)实施市级以上企业信息化示范项目30个;(2)新增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50家;(3)新增信息化应用先进企业20家;(4)巩固百家信息化应用样板企业;(5)培训企业信息化应用人员400名;(6)新增“视训365”运用企业80家。

二、重点工作

一是加强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切实解决企业信息化人才紧缺矛盾。在前期启动1000人次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县中小企业局要认真组织开展信息化人才专题培训,努力解决企业信息化工作中专业人才不足的矛盾。培训内容致力于企业信息化基础应用的普及和企业信息化提升应用的拓展。培训要采取理论讲解与应用演示相结合、网络在线培训与集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增强培训效果。对所有参培学员,进行考试考核,合格者由市中小企业局颁发合格证书。

二是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宣传力度,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上网工程。根据“国家百万企业上网工程”要求,加快推动企业实现基本上网功能,力争全县企业上网普及率超过90%。鼓励企业尝试无线上网等新型即时办公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引导企业不断提高内部信息化应用能力,积极创建企业互联网网站及新兴web门户网站,开展网络销售、网络采购、网上谈判、网上拍卖和租赁等电子商务活动,树立新型营销理念,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三是加大企业信息化应用服务平台和社会服务机构建设力度,为企业加快信息化进程提供“一站式”信息化解决方案。根据省、市统一部署,积极做好省中小企业网的建设工作,力争年底前建成投入运营。依托重点产业集群、工业集中区、优势产业和大型市场,试点建设全县性企业信息化应用服务平台。推广应用较为成熟的应用托管方式,满足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生产控制、营销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加快企业信息化推进联盟建设步伐,引导社会信息化专业机构帮助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尽可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信息化解决方案。加大“视讯365”的应用推广力度,引导企业运用“视讯365”自主开展企业员工培训,不断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四是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指导和业务支持力度,及时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化样板企业、行业信息化应用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基础信息化应用企业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力度。县电信等单位要落实专人,定期为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提供应用咨询与技术服务,建立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跟踪服务台帐,及时走访了解、收集、总结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帮助企业及时解决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切实做好企业使用难题的信息处理反馈工作,认真总结企业信息化应用方面的成功范例。对被列入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以上层次的企业,县电信等单位要在技术力量上提供免费全程服务,在信息产品运用上要向企业提供一定期限的免费试用优惠。

五是加大信息化运用示范企业培育力度,不断提升企业信息化应用整体水平。引导企业加快运用信息及网络技术进行产品研发、生产、营销和管理,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支持科技型企业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技术降本增效。大力引导企业由内部单项信息化向内部系统集成信息化、企业内外部全程供应链信息化跨越。为扎实开展信息化运用示范企业培育工作,县政府决定,年在全县规模工业企业中开展信息化应用达标升级创建活动。年初,由各镇(区)统一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向县中小企业局自主申报,11月底前由县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专家依照《企业信息化应用达标升级考评计分办法(试行)》(详见附件二)进行考评。经考评,凡得分在95分以上的为县级信息化应用先进企业,85—95分的为县级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70—85分之间的为信息化基础(达标)应用企业。

三、保障措施

一是优化政策。为切实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县政府决定,对在全县企业信息化应用达标升级创建活动中荣获“信息化应用先进企业”和“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的工业企业由县政府授牌表彰,符合发[]6号文件第九条规定的,由县委、县政府给予表彰奖励,对县级信息化运用示范企业及以上层次的企业优先组织申报市以上信息化示范项目,优先推荐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应用先进企业”相关项目优先安排作为上级专项扶持资金项目申报。县电信等单位要采取灵活方式,主动为企业开展信息化项目规划、人才培训、技术支撑提供服务,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个性化的综合解决方案。

二是强化推进。各镇(区)要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意识,紧紧围绕全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任务,强化推进举措,确保全年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完成。要进一步落实推进工作责任制,明确专人负责企业信息化工作。要制定工作计划,轧紧序时进度,细化工作举措,深入企业做好推进宣传与服务工作。要切实加强引导,围绕加快提升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认真组织所属企业开展信息化应用达标升级创建申报工作,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创建活动,促进企业信息化应用层次的快速提升。

第5篇

还记得上大学那会儿,一周给家里打一次电话报平安,虽然要走很远一段路,但已经感觉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那时根本想不到,现在拥有了手机,可以随时随时通话、刷微信、看视频。无线通信不仅改变了人与人交流的方式,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企业级领域同样因为无线通信的引入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线通信不仅是企业基础设施的使能者,更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器。

企业数字化转型寻寻觅觅

有人说,数字化转型就是全面云化;也有人说,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是成为全联接的数字化企业。总之,数字化企业就是将数据融入企业本质的一种新的企业形态,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既要保证企业基业长青,又可以保证企业具有先进的发展方式。

如今,对于各行各业来说,数字化转型都是当务之急,电力行业先行者。“未来,电网企业可能发展成为能源界的Uber。”埃森哲的分析师很早就这样说。拥抱“互联网+”,实现数字化转型将给电力企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派克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智能电网技术市场规模将从2012年的33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730亿美元。电力企业将通过数字化重构、数字化运营、数字化体验三部曲,逐步完成数字化的华丽转身。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涉及很多层面的问题,既包括业务和应用的转型,也包括企业基础设施的转型。在基础设施层面,网络与通信的革新与优化是重中之重。华为预测,到2025年,全球的联接数将超过千亿,整个世界将变成全联接的世界。随着海量设备的接入,联接将无处不在。

联接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采用有线的方式,也可以采用Wi-Fi或3G/4G等无线方式。那么,什么才是最适合数字化企业的联接方式呢?

随着无线网络的联通范围越来越广,无线网络所要联接的设备数量越来越多,无线网络中企业关键信息的交换越来越频繁,通信不再仅仅是语音这一种方式,而是要求无线网络变成“多面手”,承载包含语音、数据、视频、物联网、工业控制和云等在内的多种业务,因此对网络的带宽、延迟、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

还是以电力行业为例来具体分析一下客户的需求,电力系统主要包括电力的产生、传输、变电、配电和用电五个环节。先说配电环节,由于配电节点众多,且地理位置分散,再加上配电网络结构复杂,这给配电的远程控制和管理带来了困难;再说用电环节,现在电表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分布在各个楼层甚至角落,人工抄表费时费力且成本高,而传统的远程抄表方式频度有限且无法保证读数精准。问题来了,如何才能实现更稳定可靠的传输、更安全实时的配电,以及更高效的用电管理呢?这是电力企业构建一张智能电网、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在,问题有了应对之策。华为在4月24日举行的2017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了面向电力行业的无线智能电网解决方案――eLTE SmartGrid,这是推动电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一条捷径。

企业无线通信2.0 频谱不再是困扰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2009年已经迈入4G时代,2016年跃入4.5G时代,到2020年5G将全面商用。相比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与应用需求的适配更重要。那么,现有的无线通信技术和解决方案能够全面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吗?

实事求是地讲,大多数企业还处于企业无线通信1.0时代。1.0时代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频谱资源稀缺。“目前,80%的企业都没有授权频谱可用,即使拥有授权频谱,带宽也非常有限。”华为无线产品线营销运作总裁邱恒坦白地说。

频谱是无线通信的基础,分成授权频谱和免授权频谱(如ISM Band)。许多企业都有构建自己的无线专网的需求,但单个企业往往很难获得授权频谱,即使是电力、铁路、交通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能够申请到的专用频谱资源也十分有限,带宽往往不超过10MHz。带宽显然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大瓶颈。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转而考虑使用免授权频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免授权ISM Band如2.4GHz、5.8GHz加起来宽达数百MHz。

在企业无线通信1.0时代,可用的免授权频谱主要就是Wi-Fi,但是Wi-Fi在企业级用户看重的可靠性、稳定性、移动性等方面又不给力,而企业无线专网也没有更好的技术选择。企业不得不面对又一次重要的抉择。

华为把基于3GPP(全球移动通信最大的标准组织)全球统一无线通信标准的技术,既应用于授权频谱也应用于免授权频谱,将蜂窝移动通信高可靠、全能的优点与免授权频谱随处可用且频谱多的优点相结合,打造基于4.5G技术、宽窄带于一体、授权与免授权频谱融合的eLTE行业解决方案,引领企业无线通信从1.0时代跃升到2.0时代。华为最新的面向电力行业的无线智能电网解决方案eLTE SmartGrid,以及面向港口、矿业、制造业等企业的无线智慧园区解决方案eLTE SmartCampus就是开启企业无线通信2.0时代大门的金钥匙。

适合企业无线通信2.0时代需求的解决方案要具备“三头六臂”吗?华为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一套系统既能支持窄带通信也能支持宽带通信,既支持人的通信也支持物的通信,既支持要求时间延迟特别低的通信也支持要求连接数量特别多的通信,总之可以同时满足企业生产、运营、管理、办公等各种通信的需求。企业无线解决方案2.0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在充分利用蜂窝通信优秀技术的基础上,又融入了先进的干扰检测和规避算法,即使在有大量用户同时在线的情况下,仍可以合理使用无线资源,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提供工业级应用的可靠性。企业无线解决方案2.0是一名“全能选手”,它将4.5G技术移植到企业无线通信场景中,通过统一的网络提供无线宽带和低功耗广域物联业务,一力承担数据、物联、语音、定位等多种业务,实现企业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全面连接。

在2.0时代,企业无线通信将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支持任何应用的“小目标”。顺应这一趋势,华为提供的企业无线通信2.0解决方案将4.5G技术与免授权频谱的“DNA”进行融合,为企业无线通信提供了新的选择。

电力行业的改变只是开始

在2017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亮相的华为eLTE SmartGrid解决方案,以电力行业无线智能电网应用作为切入口,主要应用于配电自动化、高级电表架构、变电站巡检、电力设施的在线监测等场景中。举例来说,在配电自动化应用场景中,利用高带宽、低时延、多连接的4.5G技术部署专网,可对配电网节点和终端实现100%在线运营和监控,并快速定位故障,调整配电方案,从而大幅提升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全面实现智能化管理。与有线方案相比,eLTE SmartGrid的投资成本降低70%以上,建设周期缩短75%以上。再比如,在高级电表架构应用场景中,利用4.5G可实现电表等终端的海量连接,自动抄表成功率和准确率高达100%,人工抄表成本大大降低,并可实现精细化的计量和负荷管理。

华为无线通信2.0解决方案已经在一些重点行业和客户中得到了先期部署和验证,比如配电自动化数据实时采集、智能电表、无线视频监控、城轨车地无线通信、智慧城市海量传感器数据收集等。国内某电网部署了华为的eLTE SmartGrid解决方案,实现了自动配电网络在线率100%,抄表成功率为100%,密集城区覆盖范围5平方公里,使得业务系统扩容周期从数周缩减至数小时,故障定位的时间从数分钟降低至数秒钟。

可以预见,4.5G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行业的普及,将彻底改变电力行业企业的商业模式、工作方式,加速电力企业的数字化进程。随着基于4.5G无线通信技术的场景化解决方案的扩展和部署,包括公共事业、港口、机场、工厂、智慧城市等在鹊母多行业和领域将广泛受益于企业无线通信2.0解决方案。

第6篇

对于当时的BMC来说,为了增强自身在异构环境下IT运维管理软件市场的竞争实力,尤其是改善自己在云管理、业务管理和工作负载自动分配等领域的表现,适当地采取避开投资者和市场监管的策略是最好的选择。BMC在当时称,私有化后公司将能够进行更多的战略投资,为客户开发并交付更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私有化对于BMC的日常运营将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影响,所有业务均能照常进行。

在11月18日举办的BMC IT管理峰会暨中国用户大会上,记者明显感觉到,私有化后的BMC,离 “以人为中心”进行服务的愿景更近了一步。与一年半前相比,BMC改变了业务模式并升级了技术系统,更出色地引领了IT管理数字化的潮流,也能帮助客户更快速地实现业务创新、提高自动化水平、更高效地管理动态环境下难以预测的IT成本和各种复杂情况。在企业数字化的大潮流下,BMC也应景应时地了“Living IT”最新战略计划与相关产品,以此帮助企业的IT也能实现像生活中的IT应用一样简洁易用。“BMC的直观解决方案能为IT人员和IT用户提供最佳的体验,帮助客户实现应用和服务的快速创新。并且从大型机、云计算到移动互联网,BMC都能提供相应的工业化解决方案来优化IT的性能、成本和生产效率。”BMC软件大中华区总经理苏玉龙表示。

从管理事件到管理场景

IT运维管理的对象正在发生变化。最初,IT运维软件会以后台的形式“躲在”企业业务的后面,为每天企业业务运作中发生的IT事件提供管理流程。接着,因为IT在企业业务中充当“协调者”的机会越来越多,IT运维软件不得不将满足销售、营销、采购、制造、渠道等所有企业能够涉及的业务需求时形成的协调能力整合成“IT资源”,再进行合理的分配。而最近,人们听到更多的是“对场景的管理”:当一位员工发现某一处地理位置有免费的WiFi,IT运维软件将能够帮助这位员工精准地将WiFi资源分享给同事。

以上变化的过程,被BMC总结为“数字化企业转型”。BMC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亚太区)Suhas Kelkar表示:“最近几年许多企业采用新的技术和模式进行转型,有些先进企业已经聘用首席数字官或利用移动设备、云计算、社交媒体等新技术开发新的数字服务。BMC的战略就是利用我们的创新技术,帮助IT部门推动数字化转型。我们共同推动新一代IT的发展。”

在“数字化企业转型”的阶段中,社交协同和移动场景优先级的提高是两项重要的内容,这两个内容能够帮助企业用户解决大量问题,包括专业知识的内网和外网查找、客户自助服务的建立等。如果能完成这个阶段,IT管理人员就能“躺着把事办了”,而不是像一名“救火队员”一样去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IT事物。

而对于CIO们来说,新阶段需要关注的就只是数字化服务的创新而已。在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的CIO都只把IT基础设施当成物理属性上的“商品”。云计算时代到来后,CIO们就开始考虑如何推进云计算平台的构建或者使用谁的云服务更好,而一进入云经济,他们就开始致力于保障现有IT基础设施与企业业务、客户应用的最佳适配状态,和满足那些赶新潮的同事们热血沸腾的“大数据”计划的实施需求。虽然此后SaaS模式开始普及,让企业的不同部门都能自己去选择想要的软件,从而跳过自家的IT运维管理体系,但此时CIO们的工作就会变成推动企业采用混合云的形态,满足不同部门、不同云服务的云资源多源化的需求,简单来说就是,CIO需要告诉每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他的部门提供的服务中哪些应该转移或者外包到公有云上,哪些在自家的数据中心运行就可以了。

而要实现上述目标,数字化服务的创新是必须的,其背后是一种新型的工业化IT模式,包括专注于创造力、专注于流程和数据的集成、专注于保障客户和内部员工都能访问服务、专注于节省实施与交付服务的时间成本等。

生存还是繁荣?

在今天,IT的重要性正逐渐提高。不管是历史悠久的老牌公司,还是具有活力和热情的创业公司,IT的实际状况对于公司发展速度的提升或者降低都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对于BMC来说,企业只有两种类型:一种叫做“数字繁荣型”企业,即能够全面、无缝地集成IT,能够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IT环境,今后的成功发展创造更加有利条件的企业。第二种叫做“数字生存型”企业,即因孤立IT所以不能建立起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无法提升用户体验和加速服务部署,从而导致业务与IT隔离,在内部产生“IT 摩擦”的企业。

IDC在近期曾针对一些企业做过“你们是数字繁荣型企业还是数字生存型企业?”的调查,调查的结果,IDC发现了“企业对IT的应用状况形成了两个类型的差别”,并且找出了一个数字繁荣型企业的7个特征:

一是IT部门与业务团队之间能够进行开放式的交流,并能有序协作。业务与IT之间的和谐是企业消除IT摩擦的重要特征。56%的“数字繁荣型”企业称,每个业务部门都配有专职的IT管理人员。

第7篇

    1引言

    近年来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突破革新及其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产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和流程作用机制,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电子商务成为了国民经济模式的重要支柱和形式,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物流产业作为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和价值增值服务的部门,在信息产业和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要求其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和质量水平,而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可以对传统物流业务流程和环节进行整合和重构,以提升其竞争优势。因此研究和利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模式,对原有物流作业环节、流程、框架和作用机制进行重新定义和优化调整,以及进行基于竞争优势导向的模式创新,成为了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和基本导向,它有助于提高物流产业各环节的资源配置效益和运行效率,同时物流产业的电子商务改造可以反过来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因此物流产业基于电子商务的改造重组和服务模式创新是提升其关键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和必然趋势。

    2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的内涵及类型

    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是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对物流服务和流程环节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和电子商务改造,具体来说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流程、生产制造流程、包装再加工流程、运输仓储流程、搬运装卸流程、配送发货流程等实体业务流程进行电子商务改造以对各流程中产生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进行有效的集成和共享。目前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主要有下面四种类型,即企业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联盟和物流一体化。企业自营物流系统一般是大型生产制造实体企业依托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构建的,旨在满足自身产品货物配送需求的物流服务体系,同时由于虚拟经济的兴起,也使得一部分虚拟企业介入到了企业自营物流服务体系之中,比如一些物流信息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这既可以发挥生产制造企业所拥有的相对完备的物流设备体系和物流渠道的优势,也可以弥补其电子商务技术和手段的不足,因此在企业自营物流系统中,一般是生产制造企业关注于实体物流配送网络和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把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企业资源规划统筹问题交给虚拟企业。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产业专业化发展和分工细化的结果,同时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及其在物流系统解决方案中的应用,也驱动和加速了第三方专业物流服务的出现。第三方物流在向生产制造企业提供专业的仓储运输等服务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对整个物流环节信息流的控制,可以实现企业对目标市场和消费者的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从目前国内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发展的情况来看,其服务水平质量、价值增值能力以及对生产制造企业营销战略的支持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物流联盟的出现建立在电子商务基础上,以降低交易费用为目的的多家物流企业或生产制造实体企业构成的联合体,费用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是这种物流模式的主要特征。各参与企业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共享联盟内的物流设施、生产要素、物流运输和仓储设备等,这就通过信息技术将分散在单个企业内部而又无法单独完成物流功能的资源和配送体系有效地链接了起来,但是这种电子商务物流方式缺乏长期可持续合作的战略协作基础,因而表现得相对不稳定。物流一体化是建立在第三方物流成熟发展和电子商务高度应用的基础之上的,旨在消除物流链条体系上下游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提高物流体系的运作效率。物流一体化中信息技术平台和系统的充分应用,保证了整个链条成员、物流资源、信息资源和合作机制以及利益关系等都得到有效的安排和均衡处理,物流一体化可以使生产制造企业成本、服务和品牌形象大幅度提升和优化,物流一体化体系中电子商务方案提供商、生产制造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最终消费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条。

    3基于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创新的第三方物流模式解析

    随着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变迁和内容框架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专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介入到了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规划和构建中来,诸如物流咨询公司和物流信息技术公司等,以其提供专业解决方案的优势为企业物流系统规划和先进物流管理理念的传输等提供了可能,同时物流技术服务公司可以为物流系统提供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技术的集成解决方案,这就导致了具有更高更强竞争优势的新兴物流组织模式即第三方物流的出现。第三方物流专注于提供物流服务的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货物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作业服务。第三方物流业务活动和运作的内容主要包括配送信息整理以及对信息资源服务商和技术提供商等主体之间的协调。协同模式、物流行业创新模式和动态联盟模式是第三方物流在电子商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运作模式。协同模式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客户企业在电子商务平台下构成了一种动态合作的博弈关系,他们之间地位平等、相互监督;物流行业创新模式又称为整合型,即这种运作模式强调在电子商务基础上强化对外部物流资源的整合集成能力,为同一客户企业同时开发和管理几种不同的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这种模式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具有的实力和资源整合所需要的规模优势,通常情况下这个角色由那些初具一定规模、商业经营模式成熟且客户资源丰富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充当;动态联盟是拥有相关物流资源和专业物流解决方案优势的企业主体,基于物流资源互补性和长期竞争优势的取得而组成的资源共享、利益风险共担的物流战略联盟,动态联盟的组织形式和架构取决于相关物流主体的市场价值和地位,当一个物流项目启动时物流联盟就形成了,随着物流项目的终止,物流联盟也随之解散。包括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联盟和物流一体化等在内的各种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和组合模式各有其优势、劣势,其各自的物流运作成本、专业化程度、物流资源整合能力、风险等属性参数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物流作业成本与其电子商务专业化程度水平和资源整合能力有着正相关的关系,企业基于电子商务的自营物流风险相对较小,受企业物流运作能力影响和电子商务技术水平的制约一般物流外包的风险会较大一些,物流联盟和自营物流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最高,而一体化物流由于其能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和电子商务水平最高,也使得其灵活性最高。

    4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企业服务模式创新策略

    根据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的基本内涵及现有模式组成,在分析了基于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创新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参考信息技术和物流产业以及竞争优势组合因素的相关理论,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新形势下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竞争优势模式创新策略。第一,电子商务下物流服务模式创新和实施中,应该突出和强化对现代新兴物流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培养和认识。电子商务时代下的物流组织模式和竞争优势创新,必须着眼于物流管理理念的前沿领域以及物流和信息技术密切结合的新进展,这是有效提高物流组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现代物流业务模式的创新和竞争能力的提升,必须要以先进的物流理念为指导,并将其物流理念的要求进行细分,贯穿到物流业务开展和运作的实践细节之中,从而创造性地打造适合企业自身的、具有更高竞争优势的物流运作模式。如果企业自身拥有一定的物流渠道和客户资源,则宜采用自营物流模式,如果企业的电子商务基础比较优良,则可以采取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组织形式。第二,电子商务下物流服务模式创新和实施中,应该加大对先进物流技术和先进物流设备的集成和整合应用,从而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自动化和运作效率。现代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应用,产生了集成的物流信息系统和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如何将体现物流管理理念的物流系统和代表着有效技术运作手段的物流技术设备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发挥物流业务运作的优势并产生高效的经济效益,成为目前物流企业物流解决方案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关键因素。将GIS系统、GPS系统和RFID货物识别技术等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集成,可以有效地实现整个物流活动中物流、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实时化和同步化。从目前第三方物流的实施和运作实践上来看,其主要就是凭借强大的物流信息技术占据竞争中的主导优势,这对于那些专业物流企业和自营物流系统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第三,电子商务下物流服务模式创新和实施中,应该注重复合型、技能型、实用型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电子商务物流对于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是复合型的,其中专业物流知识和操作技能是核心和基础,需要从业人员具有原材料采购、企业生产制造、货物包装再加工、运输仓储和货物分发配送等环节的专业知识,同时,对于保证这些物流环节有效协调和衔接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掌握,对物流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必备的工具和手段,这就需要从业人员电子商务技术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技术水平。而目前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其专业设置是相对分离的,这就需要包括大学在内的各类培养机构设置好相关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规划。

    5总结

    现代电子商务信息产业的革新和飞速发展,催生了新的物流模式和领域创新,有效地实现了物流产业及其相关环节的高效增长和价值创造价值增值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创造性地把信息技术引入到物流业务解决方案规划和建设中,以提高相关物流主体和物流产品服务竞争力,成为了影响和制约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电子商务物流的几种主要类型及其内涵特征,分析了第三方物流解决方案是如何基于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竞争优势打造的,最后从强化现代物流理念、利用先进物流技术作为支撑以及加强专业物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强化电子商务下物流竞争优势模式创新的建议和对策。

第8篇

作为国际知名的商学项目,CHEMBA课程采用全英教学,课程设置和明尼苏卡尔森管理学院本土EMBA学生完全一致。学员毕业后获得由明尼苏达大学颁发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全球认可。十多年来,以下杰出人士(部分)曾经在这个项目中学习过。

1.沈 晖 Freeman沃尔沃中国区董事长、全球高级副总裁。CHEMBA I班校友

自1994年开始就在美国和中国先后服务过多家美国和欧洲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并从事高级管理工作。在去年1月份出任菲亚特集团动力科技中国区总裁之前,他还是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博格华纳的中国区负责人。

2.陈永昌Courely

肇庆市龙昌水泥制造集团总裁 CHEMBA I校友号称水泥大王。199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经济管理专业,中山大学、清华大学EMBA.2002年到封开县创办龙昌水泥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并使之迅速发展成为广东最大的水泥企业之一。

3.陈必昌 CHEN BICHANG上海市邮政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CHEMBA

II 校友.

自1979年进入邮政(1998年前为“邮电”)系统以来,他辗转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各地,先后担任过国家邮电部第三研究所科研人员,广东省邮政局省管局副处长、局长助理,国家邮政局电子办公室主任先后在深圳市邮政局、国家邮政局、广东省邮政局、山东省邮政局(公司)等多个层面的领导岗位负责技术、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曾任CHEMBA校友会会长。

4.井贤栋Eric支付宝首席财务官,CHEMBA III校友

于199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合作的EMBA项目,获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MBA学位。2007年初加入阿里巴巴、任财务副总裁,现任支付宝首席财务官。 加盟阿里巴巴前, 井贤栋于2004年初至2006年底任广州百事可乐CFO。在这之前,自1999年至2004年初之间其于多间太古可口可乐装瓶厂或业务单元担任财务管理或财务领导的职位

5.李建波Jules福建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CHEMBA V 校友。

历任P&G物流部经理;IBM中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顾问经理、首席顾问、副合伙人、合伙人,兼任IBM业务咨询服务事业部工商企业群大中华区总经理。

6.胡勇Simon美国邦纳工程国际有限公司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CHEMBA VII校友

邦纳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的明尼苏达州是全球顶尖的自动化技术专家,整体解决方案提者。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以传感为核心的综合自动化解决方案。

7.邵威琳Willian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副总裁 CHEMBA IV校友。

在海外投融资分析、出口信贷、海外项目融资和结构贸易融资业务成绩卓越,创新运作多个中国通讯设备出口融资“第一笔”,如中国通讯设备出口的第一笔政府优惠贷款项目、第一笔出口买方信贷、第一笔中外资银行联合融资、第一笔与出口项目融资相结合的并购融资和再融资安排。多年一线海外从业经验,在本土企业国际化方面堪称实战专家。

8.郑少雄Giggs百事(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CHEMBA VIII校友

百事国际集团是世界五百强企业,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饮料公司之一,其知名品牌包括百事、七喜、美年达、菲多利,纯品康纳、桂格、佳得乐等公司是百事国际集团属下,在中国生产、经销百事可乐、七喜和美年达系列软饮料浓缩液的基地公司为外商独资企业。

9.林剑洪James韩国宝洁公司营销总监,CHEMBA VI校友

第9篇

数字化矿山信息化

杰出人物奖

2013年度中国能源行业

数字化矿山信息化

优秀应用软件奖

陕西安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计算机系统集成、软硬件开发的高新企业。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安源科技已在煤炭信息化管理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推出了数字化矿山集团企业应用系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它涵盖了从地质勘测到矿建、生产、销售,从集团办公到井下实时监测,从物资设备管理到机电管理,以及数据挖掘商业智能等一系列管理系统,已在全国各大煤矿成功实施。

在刚刚结束的2013第十七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陕西安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安源科技)总经理刘军获得了2013年中国能源行业数字化矿山信息化杰出人物奖,刘军接受了中国计算机报记者的采访,重点交流了其公司产品和发展策略。

记者:陕西安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并一直致力于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公司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刘军:安源经过8年的快速发展,经历过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煤炭行业信息化起步较晚,专业技术人才储备少,公司的专家顾问团队、产品研发团队、技术实施团队需要长期培养;二是公司在煤炭信息化应用和数字矿山技术研究方面积累了成熟产品和方案,但缺少将其产业化、规模化的资金支持,资金匮乏制约了公司高速发展;三是安源科技创始团队均为技术出身,具备在行业前沿技术发展研究和产品规划创新方面的突出能力,但市场开拓能力却是短板,这就需要我们加快营销体系和销售网络建设,把公司数字化矿山产品应用快速推广到全国市场。

记者: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是衡量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您是如何看待国内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形势和机遇的?安源科技制定了怎样的发展规划?公司的目标客户主要是哪些?

刘军:近年来,随着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家“两化融合”的推进,煤炭信息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煤炭资源整合及产业结构调整,大型煤炭集团利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控水平、管理效力已成必由之路,“十二五”后煤炭产业链的延伸及非煤产业的循环经济迅速发展,都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来为新产业链提高管理和经营能力,提升新产业的科技实力。信息技术在矿业企业管理、安全、经营、生产、销售等多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记者:贵公司开发的“数字化矿山集团企业应用系统(DMEAS)”的创新点和技术优势有哪些?

刘军:数字化矿山集团企业应用系统(DMEAS)是公司在多年的项目和产品积累的基础上,结合主流的技术架构以及用户体验开发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它涵盖了从地质勘测到矿建、生产、销售,从集团办公到井下实时监测,从物资设备管理到机电管理,以及数据挖掘商业智能等一系列管理系统。该解决方案可灵活配置,既适合单矿应用也适合集团应用,通过门户将日常工作集中处理,并配有移动办公终端,适合目前主流iOS和Android系统。通过实施安源DMEAS系统,煤炭集团的人、财、物、销、安全方面的管理纵向延伸到分公司及下属矿区,真正达到了管控目的,结合移动办公应用,使即时办公和快速办公真正得到实现,从而提高集团企业整体管理效率。

记者:安源科技与国内数十家煤炭企业形成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安源科技是如何把握产品质量和服务客户的?在塑造企业品牌,形成品牌影响力方面,安源科技做了哪些工作?

刘军:软件即服务。软件不像传统的有形产品,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用户看着说明就能使用。软件,尤其是管理软件,凝聚了优秀管理者的管理思想,是众多业内企业的经验升华,这就需要我们在把软件系统交付给客户的同时,更要把系统中隐含的管理思想传递给客户,帮助客户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这才是软件的价值所在。如果离开了服务,软件就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只有形式而没有价值。潜在客户自进入安源的视线起,我们就为其提供从咨询、方案,到最后系统安装实施、升级更新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并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开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软件即服务。同时,软件作为一种特殊产品,质量和服务就是其生命,并且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安源始终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产品。

记者:面对新的局势和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安源科技如何应对?

刘军:首先,在当前各种技术和应用模式不断更新的环境下,客户会提出一些新的迎合技术潮流的需求。面对这种情况,公司有专业的技术团队进行相关的技术预研,尽量保持与当前新技术同步;保证公司整体技术能力的有效性和先进性,并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

其次,客户业务需求的多变,主要还是因为自身业务流程的不规范。目前国内大部分的软件提供商还仅仅是为客户提供需要的定制开发,但不同管理者的管理方式不同,会直接导致软件功能的需求不同。因此,我们希望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种需求多变的问题,从流程标准化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整套的行业解决方案和管理流程优化方案,让管理软件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减少不必要的需求变更。

最后,这种变化是智能化矿山发展需要。数字矿山发展可粗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矿山管理数字化(信息化);第二阶段,虚拟矿山;第三阶段,远程遥控和自动化采矿。目前国内一些先进的数字矿山建设已经由第一阶段转向第二阶段,针对这一新发展,我们也在积极应对,探索将前沿技术应用在数字矿山建设中。例如我们正在研发矿山三维虚拟技术,为虚拟矿山提供有力的技术平台。

记者: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是一门把技术和管理完美结合的学问。您是如何定位安源科技的?对企业的发展、团队建设和管理方面,您有哪些独到的见解?

刘军:安源在成立之初,就将企业宗旨定为以产品、服务提升客户价值,做中国煤炭企业值得信赖的科技伙伴。8年来,安源科技一直坚守这个信念,耕耘于矿业管理信息化软件的开发。同时我们也培养了一批忠于信念的团队,正是靠一支有想法、有激情、有技术、有头脑的技术团队,才能迅速地将客户的业务需求转化为技术方案和软件产品,安源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作为一家智力密集型企业,人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从成立时的十几个人,发展到今天近百人的规模,能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的信念和共同的事业。

第10篇

关键词:物流企业;市场推广;客户关系;现代营销意识;客户服务理念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逐年改善,行业规模稳定增长。物流作为商品流通运输、保管、配送的核心关键环节,直接关系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物流网络不断完善,物流企业发展环境日益改善,人们消费方式也向着个性化、定制化方向发展。物流企业积极适应这种趋势,不断创新市场营销模式,深化客户服务管理,推动传统物流方式向现代物流方式转变。2013年以来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接近10%,2020年尽管受到肺炎疫情影响增幅较小,但仍然实现逆势增长。物流企业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模式逐步改进,呈现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仓储、配送、运输等物流设施网点布局更加优化,现代化、一体化、全球化的物流网络体系初步形成。特别是随着电商物流的迅速发展,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品流加快融合,带动物流企业整体服务品质和能力实现跃升,物流市场营销和服务的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传统物流企业紧跟电商发展步伐,积极转变经营思路,创新经营模式,加大市场营销力度,网络营销、品牌营销、体验营销、线上营销等市场推广模式不断涌现,第三方物流、智慧物流、共享物流等专业化、集约化物流模式不断发展,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服务方案的能力稳步增强。我国物流总收入持续上升,2019年达到10.3万亿元,2020年达到10.5万亿元,同比增长2.2%,业务量稳居世界前列,正在由物流大国向物流强国迈进,同时我国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竞争实力也在不断提升。

物流企业市场推广与客户服务的内涵

物流企业市场推广与客户服务是指物流企业利用多种营销策略和宣传手段,加强市场调查分析,深化客户关系管理,突出企业的特点,宣传推广企业的物流产品和服务,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美誉度,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不断扩大企业的市场空间和服务领域。随着物流市场的发展和演进,以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技术在物流企业逐步得到广泛应用,自动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物流企业的应用日益普及,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各流程的信息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物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开始意识到自身在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全力加以改进和完善。

物流企业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物流企业缺乏现代市场营销意识和客户服务理念。很多物流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相对落后,部分企业管理层对物流企业的认识还停留在仓储、运输等最基本环节,缺乏现代化的经营理念,没有从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全流程来统筹考虑市场推广、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工作。一些企业不重视市场推广和客户关系管理,业务拓展还停留在关系营销层面,往往依靠老关系、老客户来维系市场份额。部分管理层缺乏客户服务导向思维,缺乏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意识,仅仅考虑自己企业的成本、营利问题,缺乏标准化的物流服务流程。传统营销理念仍然根深蒂固,对物流产业信息化现代化变革不敏感,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对客户需求全过程的关注不够,市场反应速度慢,企业的生产经营、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缺乏协同联动和一体化运作,企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部分物流企业对营销战略不够重视,很多企业没有清晰的市场营销战略。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各类资源配置的指引,一些物流企业对市场营销战略重视不够,有的企业甚至没有独立的营销战略,导致市场推广和营销的定位目标不清晰,各类营销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协调,对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的要素支撑不足,企业资源效应得不到有效释放。一些企业对物流市场的调研分析不够,对市场竞争环境、竞争对手以及客户的物流需求缺乏透彻了解,忽视客户关系管理,难以及时掌握客户的需求动态,不能及时提供周到细致的产品和服务。由于营销战略定位不清晰,一些物流企业市场推广的力度、路径、机制都不够完善,企业内部营销和客户服务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选拔、配置、考核的标准和层级不统一,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缺乏高层次营销人才,加之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有缺项,组织运行效率不高,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不足,产品和服务的营销策略、价格策略、品牌策略等方案都难以有效落地实施。物流企业在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方面运用信息化能力不强。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企业的基本特征,一些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投入不足,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不够,企业管理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能力不强,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信息化程度不高,与企业其他各类信息的共享不够,影响整体物流效率和企业效益。宣传力度不够,市场推广信息化手段不足,线上营销、网络营销、视频营销、自媒体宣传等方法和途径应用还不广泛。一些物流企业与电商平台融合不够,理念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步伐与电商快速发展的要求不适应,物流服务方案和效率难以满足电商服务平台的要求。客户关系管理能力不足,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客户关系信息化管理平台或者客户数据库,与客户经常性的沟通机制不健全,互动交流滞后,难以及时全面掌握客户的服务需求和有关意见建议,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改善、营销资源的优化配置、客户关系的维护都受到一定影响。物流企业提供个性化系统化解决方案的能力存在短板。目前,物流企业为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加聚焦主责主业,因此对物流服务的个性化、多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物流企业对这种趋势分析不够,没有充分关注物流服务全过程,没有及时关注客户现实的和潜在的物流需求,难以提供最优的服务方案。一些物流企业自身能力存在短板,专业化能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不具备从本企业各个环节和物流供应链上下游出发设计最优物流服务方案的能力,难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有些物流企业对客户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缺乏足够了解,对客户的产品特点、业务特征、个性需求等研究不深,物流的质量保障能力不足,难以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方案。有些物流企业不善于从客户思维出发考虑问题,缺乏供应链思维和系统思维,缺乏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如何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缺乏系统的策划和统筹,服务的精准化、个性化能力有欠缺。

物流企业市场推广与客户服务主要策略

物流企业要积极转变市场推广和营销思维,牢固树立现代物流营销理念。物流营销理念是物流企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国内对外开放程度的持续扩大,物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市场推广和营销思维已经成为物流企业发展的桎梏。物流企业要积极顺应物流产业信息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主动融入科技革命、电子商务发展潮流,牢固树立现代物流营销理念,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致力为客户创造价值。要从客户需求出发,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规范服务标准流程,努力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及时、准确的物流服务。要按照市场营销需要,面向物流企业服务客户全过程、全流程的策划和实施,强化过程控制,努力提供高质量的仓储、运输、配送和相关信息服务等,实现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的高效协同,努力为客户降低运营成本。要运用现代物流营销理念,积极推动生产、营销、物流一体化运作,实现涵盖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战略规划、财务管理等全过程的协同联动,实现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的物流服务,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物流企业要立足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从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高度,拓宽市场营销思路,创新市场推广模式,深化客户服务管理,主动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坚持战略引领,制定实施物流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明确市场推广与客户的服务目标和路径。物流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决定企业各类营销资源的配置方向,对其他资源的配置也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物流行业竞争激烈,物流企业必须把营销战略放在优先地位,精心编制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明确企业服务客户的理念目标,明确企业市场推广的路径和方法。要结合企业业务定位和自身条件,深入分析研究市场营销环境、市场结构、客户需求和竞争对手等情况,分析研判评估市场风险、市场机会和市场趋势,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目标要求的市场营销战略。在市场营销战略引领下,物流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恰当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充分运用企业各类营销资源,优化设计客户服务方案,实施产品营销策略、价格策略、品牌策略等,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不断满足客户现实的和潜在的物流需求。要强化营销战略管控,所有相关的物流营销资源的配置必须围绕营销战略展开,加强营销战略与经营计划、财务预算、投资管理等环节的有效衔接。要强化市场营销战略的执行和落实,配置资源,建立机制,防范风险,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要建设高效率高标准的营销组织机构,选好配强市场营销人员,并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一整套包括员工选拔、培训、考核、评价、晋升一系列措施的内控体系,确保营销组织运行高效有序。充分利用信息化现代化营销方式,加大市场推广和营销力度。物流企业要主动适应信息化变革趋势,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采用线上营销、网络营销、视频营销等多种方式,加大市场推广力度,突出物流专业服务特色,努力提升企业知名度。要大力推动线上营销,综合运用公众号、自媒体等方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增加服务体验功能,能够面向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不同的物流服务组合,增强客户的体验感和现场感。加强企业网站建设,及时更新完善企业相关信息,方便客户了解企业产品服务信息。积极推动企业与电商平台有机融合,以电商经营理念促进物流企业市场营销理念创新,持续优化物流资源配置,优化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各类要素资源组合,不断提高物流效率和企业效益,促进传统物流企业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升级。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与客户建立经常性深度沟通交流机制,一方面加强市场推广,另一方面及时了解客户对服务质量、水平、时效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维护好客户关系,防止客户流失。物流企业要加强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以营销信息化带动企业其他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共同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从产、供、销、运等全流程入手,持续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和效益。构建物流客户关系数据信息平台,深化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是物流企业加强市场推广、提升服务品质、增强客户满意度的重要基础。物流企业必须把客户关系管理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致力构建物流客户关系数据信息平台,建立客户数据库,通过市场调查、市场推广等信息渠道,及时汇集、存储、更新与本企业业务相关的客户信息资料,及时收集反馈客户对物流服务的相关意见,及时改进服务方式,不断巩固和深化客户关系,全面掌握客户的服务需求,努力开辟市场空间。加强对客户信息资源的分析、研究和利用,采取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客户建立经常性的沟通联系,稳定客户关系,深入了解客户的物流需求,分析研究客户的需求偏好信息,以便更好地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加强对客户的分类管理,及时跟踪研究客户的营销业务信息,对客户的购买行为、成本、价格、满意度等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加强数据统计分析,为物流企业市场推广和营销决策提供参考。通过客户关系信息平台,物流企业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制定相应的客户服务策略,协调企业内部资源,集中销售、服务等优势,巩固和维系老客户,不断开发新客户,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同时,物流企业可以根据累积的客户关系和业务信息,及时调整完善物流业务结构和方向,加强市场推广营销,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便利化、精准化的产品和服务。瞄准客户服务需求,努力提供个性化的物流系统解决方案。物流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向专业、精准、特色方向发展。要立足客户服务需求,努力为客户提供系统化、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关注物流全过程,从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等各个环节出发,设计最优的物流运输线路、仓储方案,提供最佳的服务方案,以便客户能够聚焦主业,专注核心业务,提高核心竞争能力。要积极创造物流需求,努力从客户的痛点、难点和重点中寻找商机,提供解决问题的物流方案,解决用户的个性化问题,从而不断拓展市场。要立足为客户创造价值,充分考虑和研究客户的业务特点、产品特征、市场等情况,运用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制定不同的物流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推动实现物流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品质化和品牌化,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关注客户供应链物流服务需求,设计供应链物流方案,努力降低客户物流成本,同时提升客户的供应链产业链掌控能力。树立创新思维,深化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完善物流企业服务保障体系,根据市场需要,持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不同物流服务需求。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努力增强客户对物流服务的信任和依赖,逐步养成对相应物流服务的习惯,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家勇.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探析[J].商品与质量,2017(25)

2.商务部.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Z].2017-2-8

3.王天宇,申学清,范大路.中国商贸物流银行研究暨行业发展报告2017[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

4.商务部流通发展司,中国物流信息中心.2016年度中国商贸物流发展运行报告[R].2017

第11篇

【摘要】文章研究了新零售趋势下冷链的发展模式;以食品安全、食品营养构建起聚焦产前管理、发展流通加工技术等,并通过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以及采取高效的轻资产运营技术等关键经营要素,探讨了冷链企业的发展模型。

【关键词】冷链;新零售;冷网;食品安全;流通

加工从国家《“十二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至今,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仍然存在自动化水平低、物流成本较高、冷链流通率低、尚未形成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等问题,导致农产品冷链物流水平与居民消费升级、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出口需求扩大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对高品质低温食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爆发式的增长,网购平台打通了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通道,冷链物流链被拉长,市场对冷链的需求迅速增加。明显,发展冷链物流正当其时,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作为冷运企业的运营策略成为冷链企业经营成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聚焦客户需求,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新型冷链企业往往在盈利模式不清的时候,为了构建进入壁垒采取了规模化,但无法通过短期的业务增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使得回报周期过长,甚至会为此影响了战略判断。因此,冷链企业的发展需要有恰当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型。1.分两阶段实现发展目标与传统的冷链运输企业相比,新型冷链企业会更加关注与物产区农户的合作,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客户的运输需求。新型冷链企业会从农户到消费者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产”、销、配一体,从源头引入物美价优的产品,全环节把控产品质量,提高与物产区农户及消费者的黏性。从与物产区联盟到定制会耕种,从品质配送到建立全链条商业伙伴关系等,新型冷链企业将通过产区战略合作以及线上线下平台的伙伴合作定位发展目标,并通过分阶段实施以达成战略目标。2.仓网、店网一体化,构建伙伴型冷链平台新型冷链企业的仓网和店网是一体化的,建立仓网首先从功能上区分出产地仓和销售仓。对于产地仓应该与产地特产店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门店建立起伙伴关系[1],以此成为宣传的基础窗口;销售仓则与各类社区门店建立合作联盟,以此作为销售延伸。同时,社区门店也将成为承载最后一公里保鲜的主要资源。对于新型冷链店网,将会是一个开放的伙伴平台,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个体工商户中只要添置专门的三温冷藏陈列装置即有可能成为店网伙伴。平台化的操作不仅能迅速成为销售的延伸、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更重要的是能低成本利用重要的目的地段资源。3.发展流通生产加工技术,拓展发展空间中央冷库将成为未来冷链发展的神经中枢,农产品初深加工后再流通将可以逐步解决应季农产品销售期短、储存运输紧张、配送难等流通难题。此外,发展流通生产加工技术,可以高度融合线上平台以及仓网,提高与农户、终端销售商的黏度,有利于冷链企业削峰平谷、均衡化生产。随着生物技术、食品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越来越快速,高新加工技术如微波技术、无菌贮存与包装技术、瞬间高温杀菌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等在农产品生产与流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依托杀灭菌新技术的发展,产品流通对于低温抑菌保鲜的包装技术的依赖程度也将会降低,流通难度将会降低。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在果蔬加工中,为了保证果蔬的营养、新鲜、可口,除了传统的速冻、脱水、罐头产品之外,切割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2];农产品加工开始向节能、环保、高效方面发展。在农产品深加工前沿,正在向分子水平发展,通过对原料功能成分、分子水平提取的利用,研制一些符合人体所需营养的保健食品,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此外,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加工设备越来越高新化,如无菌包装设备、多功能饮料罐装设备、速冻设备、膜分离设备等。当然,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发达国家相较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也恰好是新型冷链企业发展的机会。4.聚焦产前管理,打造基于国内物产的食品安全领军冷链企业食品安全已成为食品消费的首要关注要素,聚焦产前管理将会成为未来冷链发展的突破方向。以供港蔬菜为例,深圳检验检疫局数据显示,2016年深圳地区全年运送供港蔬菜5.1万批,共47.5万吨,同比上升10%。相信在未来的三到五年,以供港食品模式打造的食品产前管理将逐渐普遍,能在产前管理获得先机资源将会为冷链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图1尝试从业务发展的驱动因素,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提供了发展策略。关键点体现在:与前端的种养殖农户建立生产合作伙伴关系,基于流通加工技术,以特产店、社区商店以及线上平台结盟等建立起全渠道的销售网络,从而建立起绿色健康的全新冷链生态。

二、立足具体、简单的实践理念

实施运营策略具体、简单的运营策略是取得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这里主要给出了以“产”定“销”,即通过将产地仓包干以及销售仓包销相互促进的方式,建立基本的运营的模型。然后通过项目型组织以产地(区别于客户和行业)的模式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最终建立起围绕仓经营的营运体系。当然,所有运营策略的成功都离不开高效、灵活的平台技术。图2描述了基于仓营销体系的运营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五力”(借用外力、发展新力、整合能力、激发能力以及优化内力)模型等管理技术实现经营目标。

三、结束语

冷链物流企业依靠提供运输服务的发展空间有限,具备依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服务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带动产区经济发展的新型冷链企业将会成为冷链企业获得未来发展空间的关键。因此,选择合适经营模式,提高冷链配送的质量,实施完善的冷链配送的技术,让冷链配送变得更简单、更实惠或许是一个正确有效的发展模式;无疑,本文为冷链企业发展策略、营运策略以及有效经营、健康发展提供了实践参考方向。

第12篇

一、天水市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研发设计、生产装备、企业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的应用进一步深化,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装备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建设适应“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健全技术创新体系,生产出高技术含量的产品。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产业集群企业间信息交流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产业竞争优势。天水市要全面振兴装备制造业提升其竞争力,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是重要途径之一。

二、天水市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1.企业加强信息化改革,集成应用技术不成熟

天水市被国家列为制造业信息化试点城市,大多数装备制造企业用高新技术、数控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主要包括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技术、软件技术等。此外生产制造、管理和销售等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大多数企业围绕单项业务,重视单项技术应用,未考虑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缺乏专业性强的系统集成平台。企业集成应用技术不成熟,处于初级阶段,如ERP和MIS的应用。企业应用ERP首先要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再实施ERP。在MIS方面,只有财务管理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它系统的使用率较低。

2.生产和制造装备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性化和智能化水平低

天水装备制造企业通过不断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如数控技术、DCS技术等,将生产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部分企业生产装备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如长城开关厂引进板材FMS柔性加工线、弧焊机器人、三维坐标检测仪等装备,铁路电缆厂引进TEL35拉丝挤塑生产线等,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且投入大量资金加强生产技术改造,采用数字化的制造装备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但是制造设备精密化、柔性化、智能化水平低,生产信息化除利用先进的技术,要加强控制和规范生产过程,推广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使生产更具有人性化、智能化等特点。

3.企业注重技术创新建立科研队伍,复合型人才欠缺

全市装备制造企业95%以上建立了厂办科研开发机构,大部分企业已拥有一支科技研发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同时联合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发实施了一批科研项目,提高了企业自身技术开发能力。但企业人才培训体系难以满足企业信息化发展需要,缺乏复合型人才。装备制造企业要根据自身信息化人才建设的需要,科学制定培养目标,建立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一方面吸收信息化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为企业信息化提供智利支持。

4.电子商务应用水平较低

天水装备制造企业通过改组改造,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一些骨干企业在国内同行业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培育发展了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长城”电器、“石林”接触器、“星火”机床、“海林”轴承等一批名牌产品和优势产品,但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较低,未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推广自己的品牌,扩大品牌效应。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营销,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加强和客户间的联系,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网络营销能够对品牌推广活动的有效性提供实时数据,从而提高营销的投资回报率。

三、天水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措施

1.坚持信息化和产业化、工业化融合,努力创新技术

信息技术全面融入装备制造业的各个领域是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前提。信息技术通过在基础设施、制造装备和装备产品等要素中的融合、变革与创新,建立装备制造工业新体系,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如网络、信息安全、标准规范等建设,为信息化提供保障。此外大力应用支撑设计、管理、制造等活动的软件如MIS、CAD、ERP等努力创新技术走信息化、产业化、工业化相融合的道路。

2.强化企业自身管理的信息化

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实现装备制造业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企业结合自身的特点,采用ERP取代传统的手工和纸单管理, 实现企业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企业运行效益。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信息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可以优化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等资源,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集成和共享,使企业流程数字化、精细化和集约化,它将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管理和销售等过程信息集成使企业实现快速反应市场需求。

3.促进企业供应链建立,实现企业间融合

目前企业间的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天水装备制造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优化供应链,加强企业间的融合。通过优化供应链,加强供应链管理,确保对市场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装备制造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共享信息、共同协调、风险与利益共担,将信息管理的范围扩大到供应链和客户,将信息化建设与企业业务流程优化、客户服务结合起来考虑,使企业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客户满意度,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4.政府给予引导和支持

装备制造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积极投资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对重要信息化技术给予资金援助,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方案。

政府可以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方案为各装备制造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开展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专业化信息服务体系可帮助企业实现需求诊断,帮助企业建立结合自身需求的个性化解决方案,为企业信息化提供需要的软硬件产品和系统集成方案。

参考文献:

[1]宋艳,梁静国,张亚光.基于企业信息化的企业竞争力研究[J].经济师, 2004(6)

[2]杨海成,祁国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3].基于企业信息化的企业竞争力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04(3)

[4]宋扬,王晓云.以信息化改造装备制造业的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 2005(9)

[5]李莹莹.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平台设计与运作[D].沈阳工业大学,2012

[6].提高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竞争力[J].商业时代, 2004(3)

[7]汪志.甘肃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重大举措[D].中国化工报, 2004

[8]天水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调研报告.每日甘肃网:.cn.2007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