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1 19:33: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统计工作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企业经济统计;创新;企业管理;科学发展观
一、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企业管理促进创新经济统计
企业体制不断深入发展,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上升。在企业管理当中,企业经济统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重要的一项工具的企业经济统计,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支撑的同时,为企业决策者的管理起着重要指导作用,能够确保企业稳定的发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需要建设信息化企业为根基,统计企业信息需要通过经济统计来实现,而传统的企业经济统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信息统计的要求了,在新形势背景下,企业经济统计必须要革新,相关经济统计的工作人员,需要建设一个与企业发展相对应的信息统计平台,建设与企业经济统计相关的指标体系,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精准的信息。
2、当下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亟需革新
当下,我国企业经济统计方式,大部分还是模仿国外企业经济统计的经验来实现的。计划经济时代,对企业管理部门而言,经济统计是企业本身的基础统计工作,通过表格填写的方式,变成自下而上的一种内容布置,报送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这种形式,为企业决策人员提供了计划经济的决策信息。废除计划经济之后,虽然大部分企业自身管理都在不断革新,但是没有得到很大的实质性变化,仍然模仿以往传统的统计形式和体制,还有的部分企业还在采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统计方式。这对于企业而言,除了信息统计方式问题之外,更多的是无法与时展相并进。总而言之,当下我国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统计方法和体制无法与时展相并进;第二,从事相关统计工作人员无法充分发挥统计作用,意识不够;第三,所设置的统计信息不合理,无法展现企业经济能力现状;第四,从事统计工作人员的革新能力以及精神不足,在此状况下,革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势在必行。
二、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可行性
本文从环境、理论、政策、技术四个方面来分析企业摘要: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传统企业的经济统计形式与体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要求。改革创新企业经济统计,迫在眉睫。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在创新企业统计方面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然后对企业创新经济统计的可行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最后详细解读了经济统计创新过程,期望为相关行业人员以及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参考。经济统计创新的可行性。
1、科学发展观是创新经济统计工作的概念根据
改变世界一项伟大理论就是科学发展观,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标书和实践诠释。用的方法论以及科学世界观对我国目前发展的状况进行审视,这就是解答的关键内容。革新思想以及可持续化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价值。在企业发展的经过当中,应当切记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重视经济指标之外还应当格外注重可持续化发展的思想,让我国企业可持续化发展。在进行经济统计工作时,与科学发展观概念相结合,不断革新经济统计工作的同时还要对可持续化发展的信息数据进行统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精准的统计资源。
2、科学技术是革新统计工作的支撑
二十一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不断深入,以信息技术、高新技术为主的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企业模式。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在信息技术方面还提出了工业4.0模式,正因为如此,才为企业经济统计工作革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信息平台,在技术管理方面,管理支持体系以及ERP集成系统,奠定了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革新基础,在统计信息数据等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完善,为创新经济统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工具支持。
3、环境是创新统计工作的温床
作为一项重要工具的企业经济统计,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了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创新,而革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又在不断促使企业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完善。随着企业体制发展逐步深入,将新方法、新技术引入企业管理当中,改革企业传统管理模式,发展现代化企业新管理模式,为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带来良好的环境温床。
4、政策为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援助
计划经济的废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企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作用,政府部门也开始高度关注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所以,地方政府、国家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来援助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确保经济统计工作顺利开展,做到有章可循,为革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企业经济统计工作革新的具体内容
1、相关统计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创新
当下,大部分企业还在模仿以往传统经济统计工作方式,其统计思想还停留在以往传统的层面上,将上级布置的表格任务作为工作重心,导致最后无法确保经济统计信息的精准以及客观性,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企业相关统计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创新,必须树立创新精神,开展创新统计思想。第一点,建立科学发展观观念,以“以人为本”理念,由企业决策者带领员工开展统计工作。作为创新最重要的一项因素,首先要改变管理人员的方式和方法,进而开展创新经济统计工作。针对相关统计人员创建一份有计划的培训内容,制定规范进而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另外,在实际创新统计工作当中,要综合考虑人给工作产生的影响,工作计划的制定要合理科学,将工作经过尽量简单化。总而言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析:与发展观思想全面结合,指引所有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让所有工作人员积极参与进来,收取每位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与协调的发展观思想相结合,在创新经济统计工作时,要有序协调,平衡每项统计工作,而不是高度关注其中的某一项任务;与可持续化发展观相结合,在革新经济统计工作时,要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创新,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革新。第二点,要建立市场思想。目前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我国企业经济统计工作需要与时俱进,要改变以往传统的企业经济统计观念,树立起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的管理观念,要消除“表格统计上报上司即任务完成”的想法。而是要建立市场思想,要高度关注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创新,在统计过程中,要重视内部信息的统计工作,还要关注竞争对手信息的统计工作,通过比对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完善。另外,在统计相关信息时候不能敝帚千金,要和同行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分享信息资源,加强双方合作,使得经济统计工作更加完善,为企业领导提供精准的决策依据。第三点,建立风险看法。统计的信息数据,其真实可靠方面还需要亟待考察。因此,在确定统计容量的状况下,统计的可靠性与精确度是相互冲突的。另外,决策环节与预测阶段都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在进行经济统计过程当中,应当建立风险看法,重视统计工作的风险性,进而提出解决对策来化解风险。
2、创新经济统计工作内容
企业的收益情况、发展状况以及生产投入等都是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化企业管理水平不断的发展,传统的经济统计指标已经无法展现出企业的经济状况。比如,往期的原始凭证、过时没有价值的指标等,创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内容,要将这些没有价值、很少使用的内容摈弃,拓展有信息价值的指标。比如,加入一些设备科技水平统计、产品更新周期统计,能够反映出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入电子商务方面的统计,能够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
3、以效用的立场来创新经济统计
分析、描述以及评价是经济统计工作的主要功能。其中描述指的是对经营生产经过进行描述,与各项指标的信息统计相结合,建立完好的统计指标体系,革新传统指标。评价,指的是定量评价生产经营活动,进而分析,在经营活动当中始终贯穿评价环节,设置广泛性的量化指标,便于信息的统计,与同行企业进行比对解析。分析,指的是采用经济统计分析软件,与信息数据相联系,预测企业未来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解析,便于企业决策者全面认识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把握企业的发展趋势。
4、创新经济统计方式方法
高科技技术是支撑经济统计工作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比如ERP软件,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改进工作过程,促进企业竞争能力提升。ERP软件有较强的检索功能,联合其他统计方法对统计内容、信息趋势进行解析,以结果做出发展预测。ERP的监控是动态的,为企业统计工作提供了监督支持,可以随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数据,通过动态监控,纠正其中的偏差,及时控制风险,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保证企业可持续化发展。
四、总结
在企业管理中,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经济统计工作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决策依据,指导决策者做出正确的抉择,确保企业健康发展。因此,做好创新经济统计工作,这对于企业管理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王海鑫 单位:厦门大学
参考文献:
[1]罗兰强.关于企业经济进行创新性统计问题的探讨[J].中国商论,2015,10:172-173.
[2]伍艳芳.关于我国企业经济技术创新问题的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1,02:49.
论文关键词 检察统计工作 检察机关 审核制度
一、制约检察统计工作发展的原因
(一)统计员更换频繁,缺乏足够的统计工作经验,不利于统计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
案件登记卡是统计工作的基础,案件登记卡内容的准确性决定检察工作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案件登记卡信息填录正确率取决于统计员的责任心和对法律、法规具体内容的熟知程度及相应的工作经历。通过系统巡逻车和办公室统计员手工审核只能对明显的逻辑错误进行检查,至于案件的细节信息只有业务部门掌握,需要兼职统计员在填录案件登记卡时把好第一道关,提高统计信息数据的准确性。由于工作职责和程序的限定各业务处室均是由内勤兼任处室统计员,部门内新招录人员和新到岗人员为内勤岗位的居多,处室人员发生调整和变动,内勤岗位人员随之更换,因此兼职统计员交替也相应频繁,新上岗人员的专业素质良莠不齐,有的对检察业务工作流程尚未完全熟悉,统计工作的概念更是为零,加之缺乏正规、系统的培训,相关检察业务工作经验及统计知识和工作方法基本属于空白,达不到统计员应具备的选任标准,且检察统计工作相对枯燥和繁琐,新同志往往难以专心统计工作,致使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工作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对检察统计工作缺乏正确定位,未能将检察统计工作提高到与检察业务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影响到检察统计数据的准确率
检察统计工作事项案件统计管理系统后,各检察院的检察长都非常重视此项工作,但各检察业务部门未能充分认识到检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而影响了检查统计数据的准确率。一是各检察业务部门由于日常业务工作量大且事务繁杂,极易出现忽视数据填路的现象。各业务处室办案人员除了对案件的办理和结果负责外,还要对办案系统进行同步操作,难免产生疏忽和烦躁的情绪,忽视了统计工作的重要,就会在办案系统中对案件的进展情况填录的不及时、不到位的现象,而统计员不能对掌握具体案件的进展和办理程度,导致统计数据最终出现差错。二是统计员和负责人对统计工作重视不足,认为办理具体案件就是检察业务工作的全部内容,忽略对数据质量检查和审核工作,对统计员囫囵填报案件登记卡和数据报表疏于管理,造成把关不严,审签工作流于形式,出现了数据漏报或迟报等现象。三是检察统计工作虽被纳入了检查系统考评工作的内容,但对口上级业务部门没有考核要求,缺乏相应的制约和考核机制,未能独立体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也是检察业务处室对统计工作重视不够的一个因素。
(三)检察统计工作中缺乏深入的统计分析和调查研究能力,未能发挥检察统计工作的服务职能
各处室统计员的工作内容是将本部门的业务工作内一定时间和范围多个案件、多种信息的总体数量进行收集、整理和汇总,在统计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数据信息,统计员缺乏对社会重点、敏感问题及类案数据的特点、重要数据的异常等情况的敏锐捕捉,没能进行及时的分类加工并深入分析原因,无法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正确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综合治理参考,统计服务的职能没有被充分发挥和利用。目前各院的统计分析一般是与同期数据相比较为主要内容,新出现的情况或数据出入较大的为补充,缺少有价值的、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统计分析材料,现有资料表明无论是各业务部门还是院统计部门,撰写的统计分析材料、调查研究文章数量均较少,质量也有待提高,体现出全员对统计工作服务检察业务工作的意识不强,对统计数据所反映的业务工作情况和动向、统计服务的参谋价值的认知尚有欠缺,统计分析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
二、推动检察统计工作深入开展的建议
(一)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的培训方式,不断提高新任兼职统计员的统计工作水平
检察系统统计管理部门需要制定符合检察工作需求的培训计划,提高各处室统计员的统计业务水平,确保基础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通过采取不同形式组织兼职统计员进行交流与培训,内容除了检察统计的基本要求、统计管理规定,还包括检察业务工作流程、统计学原理等,对新上岗人员还要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帮助其尽快熟悉并投入到统计工作中,从源头上保证统计基础数据的真实、全面。办公室负责检察院统计工作的统计员在审核过程中严格把关,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兼职统计员沟通,当发现兼职统计员的填报存在突出问题或是提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时,要由点及面,将与该问题相关的其他注意事项全部加以强调,使其加深理解、高度重视,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掌握统计要点和方法,对统计工作形成系统概念,同时随时关注上级院最新的统计工作标准和要求,及时传达给各业务部门,以便遵照执行,必要时可以组织兼职统计员进行集中的学习,上级院适时的给予培训和指导,使各统计员不断更新业务知识,提升统计工作水平,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
(二)强化责任,提高认识,严格考核,增强检察统计数据的权威性
将检察统计工作与检察业务工作同步安排、同步部署、同步考核,切实提高各部门负责人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形成由院领导亲自督办、办公室统一管理、各部门协同落实的统计工作格局。工作中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将统计工作纳入院务会的重要内容,定期向院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详细通报当前统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共同分析统计数据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深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研究制定下阶段统计分析工作的重点和改进措施,进一步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制定严格的督查措施,定期对案卡和报表的填录进行执法检查,指定本处室负责人为统计工作第一责任人,并严加落实,各责任人要提高认识,真正的负起相应的责任,对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实现统计工作的无缝隙链接。除此之外还要完善统计质量奖惩制度,把报送统计数据的及时、准确性以及统计工作其他任务完成情况全部纳入年度目标量化管理考核范畴,规定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评分标准以及统计分析被转发的奖励标准,各业务部门统计数据的质量、统计分析的撰写和转况将直接影响各处室在年终考核中的成绩,从而进一步增强各部门负责人、兼职统计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同时也调动了业务处室撰写统计分析材料的积极性。
随着我国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我国的企业也走上了信息化的发展之路,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企业以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为核心内容,经济时代的发展也为企业的统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企业的统计工作需要开展创新性的统计,企业统计提供的是统计信息,在统计工作中使用创新的方式能够实现企业经济与时代的共同发展,使得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在企业管理中充分发挥出来。
1.企业统计工作的现状
我国的企业统计工作起源的时间还算比较早,这主要是取决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程度,前苏联是这项工作开始发展的最初时期,在这个时期,统计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统计理论的基础,但处于这个时期的中国,我国尚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在这个时期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政府,而政府的统计就作为了企业统计工作的基础,这种统计的模式是以一套表的形成为基础,此表的形成是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层层上报的模式,这些表能够为政府提供一些统计信息,这些信息更利于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企业统计经过了多年的变化,但统计的原有制度并没有发生变化,在新的统计中,统计的要求在不断的增加,企业的统计工作任务也变得更加繁重,统计人员在这种形势下,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完成国各项统计任务,统计人员在完成统计任务的同时要不断的探索统计工作的创新方式,为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统计工作,但一部分企业的统计工作仍然存在问题,工作状态欠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过于重视工作中要上报的统计报表任务,大多数都是应付心里,由于统计数据比较复杂,以致企业统计工作的内容过于复杂,而且有些指标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很多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数据,在实际的情况下,有些数据可有可无,计算机应用软件能够实现统计工作的人机结合,从而保障企业统计工作的发挥。
2.企业统计存在的问题
①企业的统计制度还不健全。企业的统计制度主要是指工作中的规范制度欠缺,企业的相关统计报表不够规整,欠缺统一的管理制度,一些企业中的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记录的不够清晰,统计数据质量不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兴的企业不断的壮大,在这些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建立规范的企业统计制度,统计职能部门和统计工作岗位划分不够明确,统计报表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报送,在统计部门中没有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
②企业的统计人员法制观念本文由收集整理淡薄。在统计工作中涉及到一些法律方面的问题,很多统计人员对这方面的意识比较淡薄,有些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在统计数据上造假,虚报数据,有些甚至为了逃避税收而瞒报数据,因此,统计数据就更加的不真实,这样的统计数据无法让人们信任,对统计工作的信誉造成负面影响。
③统计人员的队伍素质不高。一些企业中的统计人员素质较低,对统计工作的重视不够,很多企业中的统计人员专业水平较低,不少企业人员对统计理论的学习不够重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工作经验,统计方法不得当,弱化了企业统计信息,影响企业统计整体职能的有效发挥。
④统计工作的手段落后。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对统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统计手段的落后导致统计工作发展比较缓慢,不少企业统计机构根本没有配备必要的自动化办公设备,难以适应统计工作的要求。
3.统计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统计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统计工作的难度增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经济主体日趋多元化,经济结构和经济联系更加复杂化,投资方式、就业方式、收入分配方式、消费方式日益多样化;统计调查的对象也在逐渐的增加,而且环境的变化也越来越频繁,统计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的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
②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比较滞后,同时也制约了企业统计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国仍继延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统计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只是要求上级对下级布置调查任务,而调查经费和调查人员分级负责,这种模式完全可以变为一种管理模式,在市场化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对数据进行采集时,会影响其及时性和准确性。
③统计报表的方法与企业的需求不相适应。在统计服务对象的方面,我们都知道统计的模式有其自身的一套模式,就是以表的制度为主,形成自上而下的布置、自下而上的层层上报,这种模式比较传统,偏重于为上级服务,这种观念需要转变,而且统计的指标不能满足企业经营决策的需要,为了满足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目前,很多统计部门制定了统计指标体系,这时的企业已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为确保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性,统计目标需要明确。
④对企业统计作用认识不到位。一些企业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认为统计只是对数据进行单纯的统计,例如简单的填写统计报表,对于这种比较简单化的工作来说,这种统计并不能较真实的反应工作的完整性,加之一些企业中缺少专门的统计机构货和统计人员,从而忽视了统计机构和统计岗位的重要性。
4.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必要性
①企业管理的发展对企业经济统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制度要求企业的统计工作更为规范,为此,我国的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可以说企业的管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阶段,而企业经济统计主要表现于企业管理工作中,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统计的结果方面,统计的结果能够辅助企业的领导者作出重要的决策,结果中包含的决策信息能够引导企业中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企业管理在面对经济统计工作时,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统计人员,对于企业的经济统计信息要不断的完善,这些工作开展的依据是统计指标体系,但统计工作的统计指标体系要通过统计人员来设计,这个指标体系为企业提供了详细的数据,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与决策。
②目前的企业经济统计状况要求创新工作的开展。我国的企业经济的统计模式的建立缺乏创新性,没有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状况,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经济统计只是对领导的汇报工作,其统计信息也不够准确,经过变革后,统计制度仍没有实质性的变化,统计方法和制度严重滞后于经济改革步伐,统计内容不科学、统计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等,这些都是产生统计问题的诸多原因,因此,统计创新工作迫切需要开展。
5.企业经济创新性统计的可行性
①科学发展观适合我国的企业进行经济统计的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企业发展的更加稳定,科学发展观的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思想理论,这种思想正是企业统计创新工作所需要的,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以此指导,进行实践活动,做好统计创新工作,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②企业经济进行创新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持。我国的科学发展步伐在不断的加快,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在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科学技术是一种动力,带动了企业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成为企业经济进行创新性统计的技术保障。例如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的应用,使得统计工作更加准确便利,统计工作的不断进步促进了企业经济统计的创新。
6.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主要内容
①企业经济统计思想观念需要创新。传统的思想观念要被现代的观念所取代,因此,企业要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统计工作的重要理论,而我们必须要重视统计工作,强化统计人员素质要的提升,完善对统计人员的管理,并且要建立统计人员的培训规划,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以此调动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重视统计人员的全面发展,协调的发展观要求企业经济统计的各个环节协调有序的进行。
②企业经济统计内容的创新。企业经济统计的创新主要是体现在基本内容的不断拓展,并将信息化、网络化的企业虚拟运作统计真实的反映出来,其中还包括知识经济的人才创造力统计的反映和人本主义的企业文化统计的反映等。
③企业经济统计功能的创新。企业经济统计的主要功能包就是要建立完善的企业统计指标体系,创新评价功能,这种功能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评价,这种量化的评价需要判断和测评,这种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出来的;分析功能就是指企业的统计人员应使用先进的统计软件,运用科学的手段,对企业的现实状况和未来进行分析和预测。
④企业经济统计的方法创新。企业经济统计方法创新就要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例如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这些技术推动了企业经济统计工作。能够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⑤企业经济统计的人才管理创新。统计人才在管理上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统计人才要在素质上创新,以满足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统计人员通过培训要能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掌握现代统计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
一、充分认识加强部门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部门统计是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部门统计资料是各级各部门制定方针政策和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基础依据,也是评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党委、政府的决策,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近年来,国家和省改进统计方法,利用政府统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指标构成综合评价体系,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科学发展、小康建设涉及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并利用部门数据对主要经济发展指标数据进行修正,部门统计的作用日益突显。当前,全市正按照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三个发展”各项工作,迫切需要统计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认真做好指标监测工作,全面、真实、完整地反映全市经济社会的实际水平。全市各部门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三个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增强对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规范和完善部门统计调查制度,建立有效工作机制,提高部门统计数据质量,实现统计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部门统计在政府统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进一步强化并履行部门统计工作职责
(一)强化部门统计工作责任。全市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对部门统计工作组织和统计结果负总责,明确分管领导、责任处室和责任人;统计负责人和统计人员要对上报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统计负责人和统计人员对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市政府统计部门报送的统计数据,必须认真把关,并签字、盖章认可。部门内部要加强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包括与全省水平、13个省辖市水平、15个副省级城市水平的比较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差距、制定对策,使统计数据更真实、全面地反映我市在全国、全省改革和发展中的合理水平。
(二)认真落实相关工作条件。全市各部门要落实与本部门统计工作任务相匹配的人员、费用、设备等工作条件,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营造良好的统计环境。综合统计责任处室和人员发生变动的,要及时告知市政府统计部门。
(三)及时提供部门统计资料。全市各部门要认真履行分工职责,按照市政府统计部门的要求,及时完成各项考核、评估、审核等方面资料的报送工作;按照省、市政府统计部门要求完成好部门服务业调查工作,按时完成资料收集、审核、汇总、报送工作;按照有关统计制度要求,及时、准确地向政府统计部门报送本部门、本行业的基本统计数据和国民经济核算所需的各种资料。各级编办、民政、税务、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定期向同级政府统计部门报送单位名录库资料。
(四)夯实部门统计工作基础。全市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确保部门统计数据来源有据;要规范统计调查的业务流程,确保部门统计调查工作符合统计法律法规要求;要理清本部门对应行业管理中在宁部省级、直接管辖、基层管辖、社会经济单位的结构;要对调查取得的主要统计指标数据,尤其是涉及考核、评估、审核全市发展水平的指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方式进行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部门数据真实反映全市情况。
(五)做好上下部门沟通协调。加强与在宁部、省管理部门及有关单位的沟通,及时收集部、省等非部门直接管理单位的相关资料,确保本部门提供的部门统计资料能够反映南京地域范围内的全行业或全系统发展水平。根据各项考核、评估审核要求,加强与省对口管理部门沟通、协调,确保省对口管理部门认定的数据与报市政府统计部门的数据一致,确保省对口管理部门提供给省政府统计部门分地区数据能够反映我市发展的实际水平。
三、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领导,加大协调和监管力度,支持政府统计主管部门依法履行统计管理职能,及时协调解决部门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全市统计工作规范协调开展。各级政府统计主管部门要依法行使职权,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对部门统计工作的协调、管理、指导和服务,有效整合部门统计资源,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一)建立部门统计工作的会议制度。为及时沟通、协调部门统计工作情况,市政府建立部门统计联席会议制度,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例会,协调处理统计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相关情况的分析交流,对有关考核评估指标发展情况进行研究。联席会议具体工作由市政府统计部门承办。
(二)建立部门统计工作的报表制度。市政府统计主管部门要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考核、评价要求,制定专项考核、评价的统计报表制度和年度考核内容,建立半年或季度统计报表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早处理和解决。结合省有关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和行业主要指标审核、评估办法,梳理涉及部门统计的内容并建立相应的部门统计报表制度,确保市政府统计部门及时获得省审核、评估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和行业主要指标的部门基础资料,争取工作主动。
(三)建立部门统计工作的考核制度。市政府建立部门统计的工作考核机制,明确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考核评估审核资料的报送、部门统计数据质量的审核和控制、部门统计数据的沟通和协调、部门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等方面具体的、量化的考核标准,对部门统计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和通报。同时开展必要的检查指导,督促部门巩固基础,提高水平。
关键词:企业;新形势;统计工作
我国社会经济各项重要的统计指标的数据来源的其中之一就是企业统计。综合性和定量性是企业统计的特点,企业统计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实物化和数量化的表现。保证统计数据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既对企业经营管理层科学合理决策提供了着实的帮助,也对于政府宏观调控经济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依据。但是在新形势下的企业统计工作问题百出,我们有必要加强各方面的措施提高企业统计工作质量。
一、当前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者忽视统计工作,统计技术更新滞后。企业中统计工作一般都在幕后工作,其对于企业产生的经济效益表现不明显,这样一来众多企业管理者就开始忽视企业统计工作,只看到了财会、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带给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把统计看的可有可无。就目前来讲,简单的手工操作层次是目前企业统计工作中普遍使用的技术层次和方法。
不科学、不完整的企业统计工作内容和指标体系现象比较严重。专职统计人员很少甚至没有此岗位,更换过于频繁。不难看出企业管理者对于统计工作的职能的认识还不是很到位。这就直接导致企业中统计岗位没有甚至有其他岗位员工兼职,专业性差。在企业改革、调整中统计岗位是首当其冲被合并或者撤销的岗位。分工不明确的企业统计工作,使得企业统计工作一片混乱,数据收集、整理和汇总加工使用方法不当造成的统计数据偏差错误层出不穷,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内部统计资料知之甚少,更不用说使用统计资料进行有效地评估和预测,并提出可观的符合企业实情的发展途径。我国企业中就目前来说统计服务都还只是设在行业管理部门和政府,以生产统计为主要内容,这种传统的统计模式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企业运营要求。目前的企业统计的指标体系和相关的统计核算内容的不完善并不能达到为企业经营生产服务的目的。工业企业统计指标体系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不能有效连接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统计指标体系中和企业管理、决策需求需要的指标相对比较少。
二、在新形势下加强企业统计工作措施
其实导致这些问题的出现的原因无非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要做好企业统计工作,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就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对企业统计队伍加强建设,加强培训提高综合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为了达到给政府统计提供准确无误的企业统计数据,给企业管理做出更大的成绩,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势在必行。严格执行《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是从政府统计的角度上思考保证了企业统计人员的合法性。与此同时企业统计人员的在岗继续加于工作应该同时进行,加强统计培训教育,让统计人员对于专业知识学习更加深入,对专业相关法律知识更加熟识,整体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驾驭统计工作的个人能力。就统计人员自身来说,应该加强学习,熟识业务,提高个人业务素质和修养。参与业务水平职称考试,努力提升个人统计技术。积极为企业发展与管理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服务。
2.对于企业统计重点应该明确,这样有利于企业管理决策
新形势下,企业摆脱传统的统计观念和方法的束缚,不断更新观念,把服务对象定位准确。由企业统计重点从以上级主管部门阅览的报表式统计模式向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综合信息型模式的转变发展模式。企业目标定位是企业统计内容、分析和预测的主要依据,根本出发点是满足企业利益,把统计工作应有的才能充分发挥。企业中对于统计人员的要求就是准确无误的搜集整理外部和内部的管理信息,以此作为企业制定目标和决策的主要依据。统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企业管理中发挥重大作用,为推动企业向前发展推波助澜。
3.适时改进统计调查方法,对企业统计体系进行不断完善,网上直报工作做好做强
目前企业统计工作首先应该做的是对于精简复杂繁琐的统计工作予以纠正,改进改良,只有这样统计工作才能如实反映企业运行数据情况,真实反映企业运行状况,适应市场需求。运用抽样调查、专项调查、重点调查等严谨的统计方法,与统计分析、统计预测相结合,以企业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进行统计工作。完善网上直报程序,顺应市场发展要求,把网上直报工作纳入日常考核工作中。
4.站在方法的角度上杜绝统计失真错误出现,增强统计法制意识
对于企业的综合统计和原始记录制度应该完善健全,对于企业统计工作建设予以强化,把企业统计质量的重点放在基层生产车间和业务部并且对这一方面进行重点加强,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根据统计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将统计原始记录、台账进行健全,把统计方法和统计程序规范化,让统计数据准确无误没有任何差错,将数据质量提升,如实反映企业经济运行状况。企业建立统计年报稽核制度也是一个好的办法,把定期普查和不定期抽样普查进行有机的结合的检查制度,建立统计联审制度,保证数据统计工作的独立性,有效杜绝统计失真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于风尘:孙英辉: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统计工作[J],化工之友,2007.12.
[2]孙爱丽: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工业企业的综合统计工作[J],现代商业杂志社,2011.12.
为进一步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服务职能作用,准确、及时分析我县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态势,全面提升我县统计工作水平,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县统计工作通知如下:
适应形势,准确把握,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准确、及时、全面地做好统计工作是实行科学决策和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统计调查的对象、范围、内容、方法和手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统计工作在服务科学决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更加重要。近年来,国家统计方法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内容有:一是改革地区生产总值(GDP)核算方法。从2011年开始,GDP核算由下管一级改为下算一级,各个地区的GDP由上一级人民政府统计部门直接核算。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核算方法实行了多项改革,运用专项调查(监测)数据和部门行政记录,对GDP的增幅进行协调性、逻辑性、匹配性的核算评估。二是改革常规统计重点专业起报标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由现行的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标准由现行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三是改革统计报表报送方式。规模以上工业、资质等级以内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统计数据由原来的层层汇总上报,改为与国家统计局联网,实行联网直报。并全面实施“企业一套表”统计上报制度。通过此轮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国家直接监控基层起报单位的统计数据,实现地区统计数据与国家数据相一致。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使得各级各部门对统计工作的要求更加严格,我县统计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同时还存在个别单位和领导干部对统计工作重视不够,统计队伍力量薄弱、统计对象配合支持程度不高、基层统计数据收集难等问题。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将统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努力为建设沿海强县提供有力的统计保障。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做好统计工作
(一)严格落实统计工作规范。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统计基础工作,致力提高统计能力。县统计局要进一步规范统计业务工作,对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统计工作进行考核达标验收,确保各项统计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二)强化乡镇(街道)区域统计。各乡镇及其统计机构要依法依规履行组织指导、综合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统计工作的职责,及时搜集、整理、上报统计调查资料,要对上报的种植业生产数据、畜牧业生产数据、固定资产投资等所有上报县统计局的数据负责。要加大投入,切实保障实施区域统计必需的人员、经费等工作条件。县统计局要加强对乡镇统计工作的业务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区域统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乡镇区域统计工作顺利实施。
(三)理顺统计工作关系。国家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后,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将直接用于国民经济核算和相关专业统计数据的主要评估依据。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统计职责,认真组织、指导、督促、协调本系统做好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满足统计调查核算的需要。要逐步理顺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工作关系,县统计局负责全县统计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统计业务的培训工作;县工信局负责协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工作;县城乡建设局负责协调全县房地产业、建筑业的统计工作;县旅游局负责协调景区、景点服务业项目的统计工作;县商务局负责全县成品油统计工作和协调全县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的统计工作;县水产局负责全县渔业生产统计工作;县林业局负责全县林业、水果生产统计工作;县畜牧局负责全县珍稀动物生产统计工作。
(四)坚持依法统计。要坚决查处各种统计违法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县统计部门要完善统计执法监督机制,加大统计行政执法力度,完善统计执法检查和违法案件查处程序,按照《统计法》和《省统计条例》规定严肃查处各种统计违法行为。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县统计部门依法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维护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统计部门的权威性。
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努力开创全县统计工作新局面
(一)切实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系统统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及时协调统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切实解决统计部门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明确统计工作的分管领导和办事机构,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并落实必要的办公场所、设备和工作经费,组织实施和协调本系统的统计工作,定期向县统计局报送符合统计制度要求的相关统计数据和资料。
【关键词】农经统计 农业经济 作用 关键点 问题 措施
一、农经统计工作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经济统计工作通过通过及时的收集相关的数据资料,准确的整理出相关的财务资料表,通过逻辑思维法和数量关系分析法来确保农业经济统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进而通过分析农业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为农经部门和其他相关的部门提出工作的思路和任务服务,进而为党和政府研究制定农业政策和相关的发展规划以及研究和解决农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和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使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各项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和规避,进而达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由此可见,农经统计工作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一)提高各项农业经济活动的效果和效率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农业经济活动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农业经济的收入来源越来越多,农业人口的流动量不断增加,农产品销售门路逐渐广泛,要切实的避免各种农业经济活动中各种风险和损失,推行和深化农经统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一方面通过农经统计工作可以使得各项农业活动的效果和效率进行比较,各个农业活动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得各项农业经济活动的效果和效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农经统计工作通过逻辑思维和数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得各项农业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得到有效的降低。
(二)为决策者提供更多更加准确的数据依据
促进农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就是减少损失,提高效率,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农经统计工作就能很好的达到上述的目的,在为决策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数据依据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经济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和进步,一方面,完善的农经统计系统可以利用统计信息对农业经济活动本身进行定量分析,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纵横对比,总结历史经验等为决策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数据依据。
(三)减少农业经济活动中各种潜在的风险
农业经济活动中各种潜在风险的发生也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农经统计工作的开展通过调查、分析、计算、比较、评价等各个环节将各种潜在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中,而且还可以分析出一些潜在的风险,进而能够在最初的阶段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使得风险得到有效的规避;而且农经统计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引进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不仅能够使得统计工作的绩效得以稳步的提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他各项活动的高效开展,进而为实现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农经统计工作的关键点
只有充分的掌握农业经济统计工作的关键点,才能有效的避免统计工作中不必要的失误和错误,进而使得农经统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通过相关的分析和研究发现,现阶段,农业经济统计工作的关键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专业知识较强,专业技能较高的农经统计人才;其次是可操作性比较强的农业经济统计方法;此外,是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监督也是提高农经统计工作的关键点。
三、现阶段农经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现阶段随着相关法律规范的不断落实和发展使得农经统计工作的效果和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依旧没有达到完美的效果,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农经统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农经统计工作者没有充分的认识和掌握农经统计工作的精髓,重视程度不够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等、靠、要数据的现象,没有养成按时报表的现象,此外,在调查的工作中,调查对象对其的重视程度也不够高,进而容易出现虚假数据的发生,此外,工作中的随意性和自由性比较高,进而影响了农经统计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二)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
农经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又一比较普遍和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对农经统计工作做根本的约束和保障,据调查,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农经统计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和统一领导的管理模式,这样就容易导致经费处理中容易舞弊的现象,在人事任免中不能做到知人善用,而且容易出现一人多职的现象,此外,管理体系中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进而使得农经统计工作中容易出现数据信息人为篡改的现象,进而使得农经统计工作的绩效大打折扣。
(三)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
现阶段随着农业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加,使得农经统计工作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增加,手工的农经统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需要,信息技术的投入和推广势在必行,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农经统计工作中信息化设备的投入和使用力度不够高,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工作也不够及时,此外,农经统计工作人员的缺乏既懂专业知识又懂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进而影响了农经统计工作的高效开展和运行。
四、强化农业经济统计工作的措施
对农经统计工作认识的不到位、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等问题的存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经统计工作的高效开展和运行,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所以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切实可行的强化农业经济统计工作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一)提高农经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农经统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提高农经统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相关的政府部门首先要加强对农经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严格人员调配和培训考核工作;其次,加强对农经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引进既精通会计知识、又熟知统计知识还熟练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此外,要完善相关的考核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农经统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使舞弊和虚报财务信息的现象得到有效的缓解。
(二)建立基层农经统计中心
基层农经统计中心的建立对于提高农经统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及时的建立相关的农业经济统计中心,将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农业经济统计工作进行集中的管理,对相关的经费问题和人力资源调配问题进行统一的管理;此外,各个农经统计中心要建立一定的信息化程度,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使得繁杂的数据信息得到简化,进而使得农经统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各个农经统计中心的合作和交流的力度,从而能够达到互相监管、互相合作的目标,进而为促进农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和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大对农经统计工作资金的投入力度
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所以加大对农经统计工作资金的投入力度是使农经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的基础和关键,所以一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经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适当的加大对农业经济资金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强化资金的筹措力度,切实做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减少随意挪用公款等现象的发生。
(四)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和使用的力度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中,所以在农经统计工作中不断的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和使用力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所以一方面要鼓励相关的工作人员树立创新的意识,积极的向国内外相关的单位和企业学习和借鉴;另一方面,要不断的引进OA、ERP等信息技术的投入和使用力度,进而使得农经统计工作的绩效得以稳步的提高。
五、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我国的农业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如何让农业经济在日益复杂的经济活动中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减少农业经济活动中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逐渐成为了业界人士和相关工作人员十分关心和重视的问题之一,统计工作作为反应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基础工作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相应的,农业经济统计工作作为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本文就农业经济统计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够切实的发挥农经统计工作价值,促进农业经济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英娜,马丽云,赵庆华.对基层农经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农业》.2014(01).
____年工资统计工作会议今天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一是20__年度工资统计工作进行小结;二是布置____年工资统计工作;三是讲授工资统计汇总软件的使用。
下面,我讲二点意见:
一、____年度工资统计工作回顾
____年,各县、各部门都能认真贯彻落实在广州市召开的全省人事干部统计工作会议精神,在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的情况下,按时按质地完成工资统计任务。具体表现在:
(一)、领导重视。从各县、各部门反映的情况看,各级人事部门和市直各单位领导对工资统计报表工作都非常重视,切实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并对如何搞好工资统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有些县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出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意见;有些县注意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工资统计人员能够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按时按质完成工资统计工作任务。各县人事局领导都能亲临统计工作布置会,并对如何做好统计工作阐明意义、分析难点、提出要求,给统计同志以极大的鼓舞,进一步增强了搞好统计工作的信心和责任感。
(二)、制订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统计工作。全省统计工作会议结束后,各县、各单位参会人员都能及时将会议精神向领导汇报,并对当年统计工作做了周密的部署。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保证统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依法统计。各单位都能按照《统计法》、《人事统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等的要求,依法进行报表的填报工作,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使工资统计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四)、开发利用统计资料,为领导决策服务。各级人事部门能充分利用统计资料,整理统计资料汇编和撰写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五)、加强培训,努力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各县、各单位都十分重视培训工作,大多数地方都采取以会带训的办法,通过培训,使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逐步提高,从而保证了统计工作的质量。
____年的工资统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报表上年底数没核对、汇总数据出来后不注意数据审核、漏填补充资料或补充说明、没报统计总结和统计分析材料等,这些虽然只是单位的情况,但却影响了全市人事统计工作的全局,必须引起重视并注意加以解决。
二、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几点要求
1、要刻苦钻研业务,提高统计工作业务的水平。近几年来,工资统计工作队伍人员更替较快,一些老的统计干部转到了其他工作岗位,不少新生力量充实到统计工作队伍中来,这是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新充实到统计工作队伍的同志大都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思想观念较新,现代科技知识水平较高。他们为统计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为统计工作上新台阶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工资统计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需要了解和懂得工资工作的各项政策,需要有统计专业的相关知识,也需要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我们要求统计干部对工作要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认真学习人事政策,钻研干部统计业务知识,研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给统计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工资统计工作做精、做细、做活。
2、及时向领导汇报,做好年报布置工作。____年工资统计年报工作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但是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回去后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尽快把工作布置下去。
3、加强队伍建设。各县是要采取以会带训的办法,在布置会期间进行培训,特别是对新担任统计工作的人员,更要注意做好培训工作。对他们要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弄清各套报表的关系,每套报表的统计范围、统计对象、指标含义,还要求掌握统计汇总软件的操作。
4、加强指导,保证质量。各县要加强对下级部门和单位的督促检查,把好质量关,把质量问题作为统计工作的一件根本大事来抓,确保填报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绝不能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而忽视统计数据质量,出现数据质量问题。
5、要按时上报。____年工资统计工作要求各县于____年1月20以前完成,市直单位按市里统一计划按时上报。数据汇总会拟于____年1月20日至22日召开,具体时间、会议地点另行通知。各县要把工作做在前面,争取主动,把工作做好。特别是还要负责人才资源(以前干部)统计工作的同志,更要合理安排好工作计划,确保各项统计工作任务的完成。
6、加强工资统计分析工作。近年来,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加强统计分析工作。但是,工资统计分析工作大部分县都没有做。各县要把提高统计分析工作,作为今年工资统计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贫困乡镇 统计工作 现状 对策 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形势和环境迅速变化,物产也日渐丰富。尤其是乡镇,相对于城市而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产业也在不断升级进步。国家对经济发展状况和与乡镇发展相关的数据资料统计工作也更加重视。统计工作意义在于,可以帮助国家或调查者随时对所统计对象的相关情况进行具体了解,并能根据数据分析快速发现问题并拟定相应的对策。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盲目发展经济、不按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和改善等问题。而贫困乡镇经济相对落后,物质水平和人均收入偏低,对贫困乡镇居民的收入状况、经济开支和生活水平的统计调查,可以更好地帮助国家制定与其相关的扶贫政策和民生政策,能更加有效地带动贫困乡镇的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帮助乡镇居民脱贫致富。
一、贫困乡镇基本情况
昆明市寻甸县柯渡镇有“金柯渡”、“板栗之乡”的美誉,国土面积272平方公里,2015年末,全镇有13个村委会148个自然村190个村民小组,有人口1.28万户4.03万人。离省城昆明85公里,距县城寻甸72公里,是距离县城寻甸最远的乡镇之一。全镇山区半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5%,属于云南省省级贫困乡镇。该镇的基本镇情主要有:
(一)基础设施薄弱
初步调查,截止2015年末,柯渡镇已实施的村内外道路硬化工程只占总量的50%,通村道路、村内道路硬化率低;全镇还有18公里通村道路需新建,还有45个自然村通村道路未硬化,有96个村民小组村内道路未硬化;农田水利化程度低,全镇水利化程度仅为45%。
(二)贫困点多面广
柯渡镇有可郎、新庄、乐朗3个省级贫困行政村,猴街、甸尾、新村、长箐有4个市级贫困村,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05户6316人。这些贫困人口极大多数生活在山区半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极差。
(三)居住环境复杂
柯渡镇森林覆盖率达60%左右,但全镇范围内有49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隐患点共涉及农户1153户5654人,居住条件十分恶劣。个别隐患点急需实施工程治理和易地搬迁安置,才能有效的避灾减灾,改善群众的生存条件;但因土地、资金、贫困等因素制约,易地搬迁安置难度大。
(四)科技意识不强
现存的困难户,往往是文化水平低、科技意识差,生产水平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也有一部分困难户“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不主动脱贫,一定程度上等待政府帮助脱贫,经济指标难以达到脱贫标准等等。
(五)产业结构单一
由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制约,该镇的主导产业长期停留在传统的种养殖业上,加之群众对土地过分依赖导致土地流转规模不大,流转资金偏低,长期形成典型的粮畜经济模式,经济效益不高,经济支柱产业匮乏,与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二、贫困乡镇统计调查工作的现状
(一)统计人员不足,职能失位
面对大量繁杂的统计工作,贫困乡镇的专业统计人员相对缺乏,主要原因是贫困乡镇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统计职能意识缺乏。目前贫困乡镇普遍将精力集中在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等硬件设施上,对统计工作缺乏重视。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常常出现一人身兼数职,同时负责多项工作任务的现象。一方面降低了统计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导致统计工作业务不精。目前,随着国家政策的陆续实施,使得统计工作的内容更加庞大复杂,统计人员执行起来也更加困难[1]。加之统计人员自身的综合能力不强,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不够,没有对需要统计和整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详细深入地调查,也很难熟练地运用理论知识来进行统计工作,无法体现统计职能。就寻甸县柯渡镇而言,半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5%,民族聚居、地貌复杂,贫困监测调查需从柯渡、新村、长箐、可郎、猴街5个村委会抽取15至30户作为代表该镇的调查户参与调查,由于调查对象分布广阔,很难对居民经济收入、产业水平相关资料进行详细收集,仅有的人力无法有效满足统计工作需要。
(二)统计数据不准,作用失效
柯渡镇已在2007年组建成立统计站,但由于计算机、打印机老化,整体运作能力和执行能力还比较低。统计工作很大程度上需要细致地收集统计,由于最近几年来普查和抽查次数的增多,统计工作需要收集的资料数据相应增多,需要进行整理和分析的数据也更为复杂,工作量变大,统计压力也增大不少。加之贫困乡镇条件相对较差,无法提供方便、快捷的设备来支持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也对统计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困难[2]。柯渡镇的贫困状况较为突出,特别是村间道路不通、村内道路未硬化的自然村数据,是扶贫部门和村委人员共同测量计算或者是估算出来的结果,没有统计部门参与统计,导致原始数据不精准。同时,统计系统的不健全也使得统计工作的执行力度较差,统计站没有规范合理的工作计划,各项工作按部就班,个别统计人员为完成任务对统计数据敷衍了事,甚至出现“三分统计七分估计”数据的现象。失真的统计数据无法更为客观反应贫困乡镇现状,对领导部门的决策研究无法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更无法使贫困乡镇尽快脱贫。
(三)统计方式落后,监督失力
贫困乡镇统计经费有限,无形制约了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导致本该进行相关调查及统计的量次压缩,统计调查范围也势必压缩。就柯渡镇而言,“脱贫摘帽”是最终任务,而脱贫的方法是根据客观的调查统计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制定――柯渡镇近年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了以烤烟、核桃、板栗及畜牧产业为基础的高原特色农业,加强各产业的统计分析可适当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促进柯渡镇经济发展。如板栗的经济价值经过统计优于其他下层产业,则可根据现状邀请市县科技、林业部门加大对柯渡板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指导培训,探索板栗精深加工,促进板栗保值增值,提升柯渡镇产业价值。但调查经费限制了调查统计范围,更多有潜在开发价值的产业可能并未统计在列。从而失去了统计工作的真实意义和价值。目前贫困乡镇所采用的统计方式和方法依旧传统落后,随着产业增速,统计对象不断增加,原有的统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统计工作的需要。统计工作应该对现有因素进行统计,同时对隐性因素进行相关性的预测,以达到数据与客观因素相结合的数据资料呈现,以提高参考价值,但贫困乡镇经济发展影响因素较多,统计方式单一前提下无法实现。
贫困乡镇统计工作监督失力,统计工作并未得到应有重视,认为只是数据提供单位,忽视其价值。从而监督力度不足,不仅缺乏对统计工作的监督,更缺乏对统计对象及其提供的统计数据的监督,统计工作缺乏完整的审查体系,使得统计工作的随意性增大,统计工作的规范程度不足,数据与客观事实不符。
三、加强统计工作的对策
(一)健全统计队伍,提高业务素质
要提升统计工作质量,一方面需要加强统计工作者本身职能意识,另一方面需要加大统计工作的意义宣传,让统计对象积极配合统计调查工作,从而形成合力。统计工作人员需要加强与上级统计部门的联系,积极参与上级统计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通过培训提升统计人员分析和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强化自我约束能力和管理能力,达到客观准确地对数据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3]。同时,增强统计意识,加大对统计工作的宣传,提高被统计对象的配合度。比如:寻甸县柯渡镇多民族聚居,无论从文化习惯还是生产生活而言,各民族均有各自优势特点,就统计工作而言对象缺乏统一特点,很难从数据中找到信息价值,而且统计工作量极大。这就需要对统计工作进行大量宣传,同时探索更多统计途径。如,可通过以族群为单位或以村组为单位通过向村民小组到村委会再到镇的“金字塔”模式上报,因为基层统计人员直接与被统计对象接触,方便工作的开展也对统计对象有深刻了解,通过统计也增强了统计对象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增加统计人员数量,可有效缓解统计工作者身兼数职的工作压力,但这样的模式是基层统计人员缺乏专业性,这就需要规范统计流程,同时对基层统计者进行大量专业的培训,以加强其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并熟悉统计工作的具体流程和掌握统计知识[4]。
(二)完善统计数据,提升工作质量
贫困乡镇工作缺乏完整的的统计系统是导致统计工作执行力低的主要原因。依旧固守“水到渠成”的本位思想,而缺乏“开渠引水”的创新和探索。这对于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及良好运作十分不利。这就需要对统计对象进行广义分析考察,拟定具体的工作范围和内容,并制定流程以及任务计划,将实际内容对统计工作者进行详细分工,并对任务完成情况及质量进行考核。一方面梳理统计对象,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统计工作的重复和混乱,也避免了因职责不明而出现的统计错误,确保统计人员能更加准确、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同时,对任务有了职权分配,可提升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对统计数据有了合理的考核标准,更能体现数据价值。
(三)改进统计方法,强化监督管理
贫困乡镇经济实力薄弱,物资较为贫乏,统计工作的开展缺乏经费保障。如,柯渡镇有7个省市级贫困行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就高达6316人。农村贫困人口减贫率、农村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是脱贫工作减贫、增收的重要指标,这两个指标推进难度较大,工作量较大,上级统计部门应针对贫困乡镇的特殊情况进行调增工作经费,保障统计工作顺利进行。统计工作者在争取工作条件保障的同时,也应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统计调查方法,加快推进推进工作信息化、标准化建设,通过高新科技手段学习探索获取当前先进的统计方法是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业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更是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趋势和要求。在统计工作中要敢于去创新,对统计方法应进行反思,积极改善改进。科学有效的统计方式,不仅能节约时间成本、人力物力,还能够提升工作效率。
乡镇统计数据直接反应乡镇经济水平发展现状,只有保证数据源的真实准确才能保证统计数据实现参考价值。因此,对乡镇统计工作加强监督管理是重要手段之一。首先,应继续加强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其次,应对统计工作制定更加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乡镇党委政府和县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应高度重视乡镇统计站的建设,乡镇统计站应加强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培训,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加快贫困乡镇脱贫步伐,必须要加大贫困乡镇统计工作的监督力度,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比对,并监督统计人员的行为,避免其胡乱记录数据和资料的现象发生,并且要随时将监督的结果进行反馈,以便对一些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最终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5]。充分实现统计的监督管理能力。
四、总结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产业增速加快,统计对象增多,对统计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充分认识到统计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统计工作需求,是有效提高统计工作质量,实现统计数据参考价值最大化的重要保证。贫困乡镇经济发展制约因素较多,对统计工作而言有着更高要求,脱贫是发展改革的统一目标,围绕脱贫目标开展工作是贫困乡镇统计工作的核心任务,而统计对象的调查统计却有着较大的困难,这不仅体现在统计工作本身的现状问题,更体现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客观事实。
无论如何,为实现统计工作的社会价值,为贫困乡镇脱贫致富贡献一份力量,必需健全统计队伍,提高业务素质;完善统计数据,提升工作质量;改进统计方法,强化监督管理。以及充分进行改革创新才能保障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上级部门提供真实的统计数据,从而制定利民惠民的方针政策,加快贫困乡镇脱贫摘帽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李秋晨.优化基层政府统计工作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为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2]李斌.高等教育统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兰州大学为例[D].甘肃:兰州大学,2011.
[3]张鹏英.浅谈如何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2.
[4]邓学华,浅述基层单位统计工作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9:126.
关键词:基层单位;统计工作;会计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21-0085-02
统计工作和会计工作都为国家、各部门、债权人、投资人了解掌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预测决策信息提供消息来源,都具有为社会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但是目前基层单位在统计工作和会计工作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一些数据资料重复,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各自独立等造成了一些资源的浪费。为了做好基层单位统计工作和会计工作,我们有必要寻找对策来处理好统计工作和会计工作之间的关系,来提高基层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1]。
一、基层单位统计工作和会计工作的内容
基层单位统计工作是国家宏观体系的一部分,是各事业单位加强经济社会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基层统计部门主要负责统计基层经济发展各方面的数据,主要进行日常政务处理和具体数据的统计,基层统计部门的员工可以不用掌握高深的数理统计相关知识,一般只需要负责搜集、分析和整理数据,然后使用国家统计部门编好的计算方法进行录入并审核相关数据,上报各种统计报表。当今社会人们对数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统计资料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基层单位的统计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会计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也是企业管理的中心。会计工作的好坏是关系到企业经营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会计工作主要负责事业单位、企业公司的会计核算、纳税筹划、预资金管理、财会报告、成本核算与成本监控、风险控制以及财务分析等,并参与公司的资本运营、投资管理和经营决策等工作。因此,基层的会计工作同样重要。
二、基层单位统计工作和会计工作之间的关系和问题
基层统计工作是通过各种调查方法和分析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中出现的一些数量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然后通过分析的结果进行预测来指导企事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会计工作是企事业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它将原始数据按照一定的程序处理成有用的信息进行指定步骤的会计核算,用来监督企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资金运用、企业成本和费用以及经营所得的利润,并且对此进行分析然后用来改善经营管理。企事业单位的大部分信息都是来自统计和会计信息,但是在基层单位,会计人员缺乏一定的统计知识,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不深刻,而统计人员缺乏一定的会计知识,不能合理地将会计资料整理为有用的统计数据,因此浪费了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除此之外,基层单位统计工作和会计工作关系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普遍对基层统计工作和会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为处在基层的原因,很多人认为基层的数据统计信息对经济发展的全局无足轻重,因此在统计信息的搜集、整理、填报程序方面以应付为主,只要做出报送的统计报表,而不关心数据的准确性与合理性,把统计工作当作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另外,基层单位的统计工作人员专职的很少,并且经常频繁更换,统计机构和统计岗位的职工人数也由于基层单位改革而减少。基层的会计工作因为有税务、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以及比较严格的会计制度相比统计工作而言要规范,因为会计工作的要求比较严格。但是基层的会计人员很多不懂统计,仅仅认为统计工作是统计部门的责任,自身缺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认为只要完成财务报表就万事大吉了,不能意识到统计信息中所蕴含的重要决策信息。
2.基层统计工作和会计工作的工作模式与工作内容存在矛盾和冲突。基层的统计工作和会计工作有着广泛的联系,两者之间工作的矛盾容易导致数据和资料的偏差甚至作废,不利于基层单位资源优化配置和内部信息化的统一管理运行。
3.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和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一定的现代管理知识。由于基层单位经费紧张,对办公设施和人员培训的投入比较少,缺乏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各种学习资料,对计算机知识、金融知识、财税知识、法律知识等了解较少,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即便有了充分的数据也不能从中得出对单位有用的决策信息。而且由于基层单位的待遇普遍比较差,条件艰苦、地位比较低,因此不能吸引高水平的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进入基层单位,使得基层单位的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相对较差[2~3]。
三、处理基层单位统计工作和会计工作关系的对策
要使基层单位统计工作和会计工作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协作,只有统一两者的考核模式和工作标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统计和会计平台,才能最终有效地推动基(下转87页)(上接85页)层单位的标准化内部控制和管理,提升基层单位的统计工作和会计工作水平。笔者通过多年的统计和会计工作,认为可以以下几种策略来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1.在多个方面协调好基层单位统计工作与会计工作的关系。统计和会计工作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都是需要产生信息资源的,因此我们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对两者的工作进行协调:(1)信息资料的相互提供。统计工作和会计工作都是对基层单位经营活动的反映,都来源于会计核算中的原始记录,因此可以对这些信息资料制定统一的标准,方便两者的使用;(2)分别制定适合统计和会计工作的核算分析方法;(3)共享双方的工作成果。可以考虑使基层单位会计人员兼任统计人员,或者统计人员兼容会计工作,加深彼此对所从事工作的认识,促进操作的统一和数据成功的共享。
2.大力提高基层单位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能力。基层单位的领导部门要定期安排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外出培训学习,除了学习各自的业务领域之外,可以让统计人员学习一些会计操作,也要让会计人员掌握一些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和电算化技术;基层单位的统计和会计工作人员也要加强自学,从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贡献的高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供自身业务素质能力。统计、会计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能够使这两个工作的方式更加有效,丰富了统计学科和会计学科的实践过程[4]。
3.加强监管并明确两者的职能。行政管理部门要对统计报表和会计报表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两者的信息相同或者相近,数据资料保持一致性和真实性,避免出现虚假的信息。同时,要明确统计和会计工作的分工与合作关系,统计人员需要使用会计人员的工作数据,而统计人员可以协助会计人员进行财务分析,分析的结果用于指导基层单位的决策和预算。
四、小结
基层单位的统计工作和会计工作都是比较重要的工作,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问题是提高基层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制定合理有效的对策来协调统计工作和会计工作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程勇.如何处理基层单位统计工作与会计工作关系问题[J].会 计之友,2008,(10):28-29.
[2] 邓学华.浅述基层单位统计工作现状及对策[J].管理科学, 2011,(12):126-126.
关键词:保障房统计 地产统计 对策
随着我国保障房建设规模的扩大,其对国计民生及社会住房保障的影响举足轻重,保障房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对保证社会保障领域的公平,及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有着直接的影响。
1.保障房统计工作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保障房建设近年发展迅猛,为国计民生稳定,为整个保障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随着保障房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其相伴的保障房统计工作也相随呈现一些问题,若应对不佳,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保障房建设发展及成效。保障房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部分保障房建设企业领导不重视统计工作。部分领导甚至觉得保障房统计工作可以可无,无需专门设置统计岗位。因为领导的忽视,部分负责保障房建设的保障房公司没有能够建立起完善的保障房统计工作部门,部分参与保障房开发建设的保障房公司的统计工作是由办公室人员、会计人员或出纳人员兼职,难以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
其次,保障房施工企业未准确上报工程量。保障房投资开发完成情况表主要由投资额(土地开发投资额与商品房建设投资额)、土地购置、开发、新增固定资产、销售、财务等方面内容构成。其中,保障房建设投资额是保障房投资开发完成情况表的主要内容,此部分的报表数据一般来自保障房施工企业。而部分保障房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通常只关注工程建设的进度与质量情况,忽视数据统计工作。甚至,一些项目尽量为了获取更多的工程款,虚报工程建设进度,导致统计数据失效。
第三,前期费应计入当期工程投资额,却没有及时的计入。设计费、勘测费、土地开发投资额等费用属于前期投入,而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财政部门未按时支付款项,导致统计工作人员没有将此本分费用计入,从而造成保障房统计数据失真。
第四,保障房统销单位及部门的实际房屋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和财务部门当期的销售面积、销售金额不相符。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保障房销售对象存在炒房的动机和行为,规避正常的保障房销售手续和流程。致使保障房统计工作无法对其全面统计和进行情况描述,其影响保障房统计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
第五,保障房统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升。部分保障房统计工作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的统计培训,没有掌握专业的统计技能,统计业务基础不牢固,没有透彻理解各项统计指标,从而导致保障房统计工作规范化程度较低,在统计过程中经常发生差错。由于受到统计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制约,部分保障房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不高,导致统计资料不能有效地反映实际的保障房情况。
2.改进保障房统计工作的对策
2.1加强统计工作的领导管理
保障房统计单位及保障房建设企业应安排领导专门负责统计工作管理,并配备必要的统计现代化设备和专业的统计人员。建立专门的保障房统计部门,健全保障房统计工作制度,加强对统计人员收集、整理、核对统计材料工作的管理,确保保障房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确保统计报表能够有效地反映保障房企业的实际情况。
2.2强化统计数据的质量控制
保障房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重点是源头数据质量控制。保障房统计工作的基础是基层的源头数据搜集、整理、核对。如果源头数据失真,难么后续的统计工作将失去意义。源头数据不准确,使用再先进再科学的统计方法无法得出正确的结果。为了获得准确的源头数据,统计工作人员应当对施工企业上报的水电、土建报表进行仔细的审核,对部分资质较低的保障房施工企业上报的报表进行不定期或定期的现场核查,抽查统计数据,以确保保障房统计数据来源真实、有效、准确。统计工作人员对应计入当期投资额的前期费用,进行主动核对,应到工程部门或财务部门收集数据,准确、及时地将其纳入到当期投资中。统计人员应当按照保障房实际配售日期确定房屋的销售期,保障房销售部门应积极联系屋主,完备手续和流程、全面开具发票等强化保障房配售的具体工作。
2.3加强统计工作的过程监管
保障房统计工作环环相扣,需要加强统计工作的过程监督。施工企业的统计报表应真实、准确、及时地反映工程建设的进度,工程项目经历应对数据进行确认、核实,并在统计报表上签字,保证源头数据的准确、真实。开发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核对施工企业上报的报表,并且在统计报表上签字,自觉承担监督管理的责任。开发企业提供的材料、数据也必须准确、真实,提供数据的工作人员和相关的负责人应在材料上签字,确保数据在传递过程中保真。
2.4加强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
统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对保障房统计数据的质量有显著的影响。统计人员应当掌握统计、企业财务核算、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为了提升统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保障房建设企业也应当定期地为负责统计人员提供相关培训,确保统计人员能够胜任保障房统计工作。此外,保障房统计人员还应当熟悉保障房企业经营的具体流程,了解保障房项目立项、开发、施工、竣工、配套工程以及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情况。
3.结语
针对保障房统计工作中现存的问题,保障房统计单位和保障房建设企业应当综合加强统计工作的领导管理,强化统计数据的质量控制,加强统计工作的过程监管,加强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等对策,确保保障房统计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富强.关于房地产统计制度与统计方法的思考[J].科技咨询.2010(09)
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反映中小企业整体运行状况和单个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统计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中小企业统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为国家宏观管理提供基础统计数据
我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宏观管理层面,其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就是准确、及时的各类统计数据。统计工作是各级政府实施宏观管理、加强科学决策的一项基础工作,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整个国民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准确性和制定各项经济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我国中小企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显重要,作为反映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数量方面的统计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小企业统计资料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指标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统计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统计工作能够通过完成国家、部门和地方各级统计行政机构布置的统计任务,为国家宏观管理提供基础统计数据。
1.2为中小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众所周知,统计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企业统计是从数量方面研究企业总体情况的,它涉及到供、产、销,人、财、物,生产、经营、分配等多环节、多领域。通过统计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生产发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科研开发、经营销售、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还可以预测未来、企业的规划和结构、企业的发展速度、效益与效率等。尽管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并且每年的绝对总量还在不断地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小企业抵抑风险的能力比较弱,其寿命一般都比较短。因此,为了建设长青型中小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必须对其生产经营进行合理规划、科学管理、科学决策。而统计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能为中小企业微观经济发展提供有用的数据,为本企业领导进行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当好参谋,从而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加强,推动生产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2中小企业统计工作的尴尬境况
中小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有目共睹,但因各种原因,中小企业统计工作的境况目前比较尴尬,主要表现在:
2.1准确性要求与虚假性数据
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可靠,是企业统计工作的应有之义。但在部分中小企业中,统计数据的虚假成分比较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各级统计部门与中小企业的统计重点不统一,为了应付统计行政部门的数据上报需要,部分中小企业往往采取虚报数字以应付各种检查;二是部分中小企业为了保密或某些既得利益,不愿如实提供统计资料,统计数据的随意性较大且缺少依据;三是一些中小企业受功利主义影响,利用企业统计部门职能和政府统计管理部门职能的缺位,把统计数据作为经济“发展”、领导“政绩”的工具和武器,从而弄虚作假、虚报数据。
2.2国际化趋势与封闭式操作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形势更加严峻,为了与国际市场接轨,进一步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其经营管理的决策与活动必须置身于国际化大环境下。因此,作为中小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的统计数据,其指标体系也必须含有国际化比较的因素。然而,我国部分中小企业对国际化反应迟钝,其统计指标还是延续计划经济体制下设置的指标体系,没有参照国际上成熟的统计指标与统计口径,指标单一,封闭操作。可想而知,这样统计出来的数据可比性比较差,参考价值也就比较小了。
2.3专业性岗位与兼职化人员
企业统计工作岗位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岗位,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是不能胜任统计工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国家对其统计工作的投入几乎微乎其微,再加上中小企业自身对统计工作投入不足,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也不足,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减少人力资源投入,高达80%的中小企业都没有设专职统计人员,而是以会计人员代替或兼职。就算是专职的统计人员,也有大部分人的专业素养比较低,无法适应新时期的企业统计工作。
2.4信息化环境与手工式作业
世界已进入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向前发展的主导力量。从适应社会潮流的角度来说,中小企业理应运用先进的统计科学和信息技术来改进和完善统计工作,进一步做到统计信息准确、快捷、丰富和共享,以适应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投资不足,再加上思想上对统计工作的轻视,因此,这些企业的统计工作没有既没有专用统计管理系统,也没有统计专用计算机,还是靠“一支笔、一张纸、一个算盘或计算器”进行手工操作,统计质量与效率令人担忧。
2.5统管性规则与非限性工作
我国的统计管理体制是“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企业事业组织的统计机构或者统计负责人必须“组织、协调本单位的统计工作,完成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搜集、整理、提供统计资料”。不可否认的是,政府对中小企业统计的影响力进一步削弱,特别是对于那些“三资”与私营中小企业的统计工作约束力下降。中小企业按规定向政府填报相关报表后,其它方面的问题便可不受政府统计机构的限制,其统计内容、统计方法、统计结果都有可能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2.6重要性资源与虚无性角色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级党和政府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统计信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已成为共识。但对我国的中小企业而言,统计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被轻视的现象,统计工作人员在企业中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角色。由于得不到企业领导的重视,统计部门或人员岗位在企业改制和业务流程重组过程中常被撤销或合并,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人员流失时有发生,人员素质也不能得到保障,往往存在着在编不在位、在位不在编的现象。
3中小企业统计工作的完善措施
如何改变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统计工作的尴尬状况,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是当前摆在各级政府和众多中小企业的一项紧急任务。从宏观的角度看,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统计工作已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探讨中小企业统计工作的问题,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对策、措施。这对于中小企业统计工作的完善无疑是一次契机。从微观的角度看,众多中小企业对统计工作的重视还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也没有制定系统措施、方法来完善企业统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统计工作作用的发挥。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从中小企业自身的角度来完善其统计工作的措施。
3.1强化统计工作的重要地位
领导重视是任何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中小企业统计工作也不例外。因此,要强化统计工作的重要地位,就是要想方设法得到企业领导的重视,让他们认识到统计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性。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视,已为中小企业统计工作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受重视的氛围;更重要的是企业统计工作要与中小企业经济高速发展相适应,为企业自身发展需要提供依据,满足内部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和职工的需要。因此,企业管理决策者必须转变观念,认清统计工作的重要性,重视统计工作和统计人才的作用,加大对本企业统计工作资金、设备、人才的投入,建立健全统计工作队伍,构建适应本企业的统计人才系统。另外,中小企业统计人员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统计宣传,让统计工作和统计形象深入企业领导和职工的脑海,也有利于强化统计工作的重要地位。
3.2稳定统计工作的人员队伍
中小企业统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系统性、连续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没有一个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很难把统计工作做好。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想通过统计数据来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没有一支稳定的、专业的统计工作队伍是万万不行的。就算是中小企业因规模和资金问题,暂时不能单设统计机构,也应配备精干而有一定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的统计人员担任企业的统计工作,即使附设在相关的管理部门,也必须明确授予独立行使职责的权力。中小企业统计队伍的建设与稳定,既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根据自己实际发展的需要,确定统计人才引进的类型、层次及数量;又要注重现有人才的培养投资,建立完善的留人、用人机制,对他们给予必要的财力、物力的支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3.3加快统计人员的知识更新
如今中小企业竞争的环境已大为变样,不仅要面对国内企业的激烈竞争,而且要面对国外企业的强势冲击,企业统计的范围扩大、任务加重,中小企业统计人员的知识技能直接决定了统计工作质量的好坏。在当前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统计人员的知识更新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企业本身要有加强人员培训的意识,应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举办各种各样的统计知识讲座和培训班,聘请统计专家或有实际经验的统计工作者进行现场教学,对统计人员的统计基础知识、统计法律法规知识、文字综合知识及现代化办公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训,切实打牢统计业务基础。二是企业统计人员要有危机感,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尤其是加强统计业务、经济管理、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3.4提高统计分析的质量水平
中小企业统计工作如果不能得出高水平的统计分析报告,不能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这将是得不到企业领导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中小企业统计部门必须提高统计分析的质量与水平,增强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意识和能力。实践证明,企业的发展靠决策,决策的正确要以信息为先导。中小企业统计人员要有时代的紧迫感和对事业的责任心,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主动出击,积极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科学决策,搜集相关企业、相关行业所需的其他资料,经常研究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和新对策,坚定确立以企业为中心做好统计工作和咨询服务工作。利用这些内容丰富、实用有效的统计资料,做好精深加工和综合分析,并能写出一定水平的分析报告,使中小企业统计真正成为企业领导的耳目和参谋,为加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5维护统计工作的法律权威
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中小企业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是发挥统计职能的根本,是衡量统计工作的重要指标。这就要求中小企业统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国务院关于“发展非公经济36条意见”、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中小企业统计监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等规章制度,按照《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细则》的要求,从法律的角度保障统计信息的真实与准确,如实提供各种统计资料,把住数据质量关,增强抗干扰的能力,防止弄虚作假、虚报、瞒报,让统计工作真正成为反映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一面明镜,从而树立统计工作的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