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行政体制改革论文

行政体制改革论文

时间:2022-05-30 08:13: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行政体制改革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行政体制改革论文

第1篇

作者:周志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北京 100871

近年来,有关我国地方政府的研究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地方政府的话题也常常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之所以会如此,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角色和功能的转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这种成就的取得与我国地方政府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联系,地方政府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地方政府一直处在深刻的变革过程之中,这种变革最为重要的体现是地方政府在角色、功能和行为模式等方面整体上从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体制中脱离出来,并逐渐融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的积极功能被极大地释放出来,成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推动力之一。这点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和赞誉,甚至被认为是30多年中国经济奇迹背后最为重要的独特的体制因素。然而,我国地方政府角色和功能的转变同样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由于改革的不完善,地方政府腐败和地方公权力滥用也成为人们担心的重要问题之一。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同样被很多人从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角色和功能转变的角度来加以解释。二是世界性的地方政府改革的浪潮。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普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效率低下、反应迟钝、机构臃肿和财政赤字扩大。面对这种困境,西方国家掀起了一场地方政府改革的浪潮,在这场改革浪潮中,各种新的理论和实践纷纷涌现并相互借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这一改革的浪潮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延伸。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改革也日益受到这种改革浪潮的影响,因此,如何在我国地方政府的实践的基础上,有机地借鉴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改革的有益的理论和经验就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学界对于地方政府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一方面既彰显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尤其是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历程后,地方政府到底应该如何进一步深化相关的改革,应该如何更好地扮演和规范自身的职责与角色,从而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推动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这是目前学界需要认真思考的话题。

作为国内知名的地方政府问题研究专家,沈荣华教授几十年来孜孜不倦,笔耕不辍,出版了大量有关地方政府研究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主持了教育部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主编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的终期成果,《地方政府改革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一书凝结了沈荣华教授的多年研究的心血,是地方政府研究的又一力作。地方政府改革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地方政府改革的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整体效果,而地方政府改革也离不开不断完善的行政体制的宏观制度环境,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问题。本书对我国政府改革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对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并试图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内容详实,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全书52万余字,从地方政府改革的起点、原则、目标到未来的发展态势,从基本的制度、权力结构、政府关系到具体的对策路径都有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作者试图从整体的而不是碎片化的视角来把握地方政府和行政体制改革这一问题,而在这种整体宏观的视野中又不失严密的分析进路。全书各章节之间逻辑清晰,环环相扣,显示出作者较强的学术驾驭能力;二是在研究分析过程中注重“顶天”与“立地”有机结合。所谓“顶天”就是作者在研究中注重理论性的创新与理性的思考,如第九章中的“核心行动者”与“制度空间”的内容不失为一个独特的理论视角,从这一角度分析中国当前地方政府的问题与现状让人眼前一亮。在这种理论分析的同时,作者也非常注重具体案例的分析,如行政服务中心与政府绩效的万人评议等,从而更好地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三是在研究方法方面,全书注重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善于在把握世界实践经验的同时立足中国特殊的和具体的实际。比较研究是贯穿本书始终的主线,由于国外在地方政府改革和地方治理方面往往走在前面,因此其中不少的经验和做法对中国地方政府具有某些启示和借鉴意义,而特殊的制度环境以及具体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我国地方政府角色、功能、结构和具体过程方面与西方国家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使得这种差异凸显出来,有利于读者更为深刻地了解和把握不同地方政府的具体实践,并对中国地方政府的相关问题进行较为深入和全面的思考,作者这种学术上努力可谓用心良苦。本书集中了不少学界较为前沿的学术成果,对当前国内地方政府的相关研究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归纳和总结。

目前,地方政府体制与行政改革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节点”,也就是说,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改革,现在的政府体制与行政体制正朝着服务型、法治型和责任型政府不断前进,但显然离我们预想的改革目标有不小的距离,如何更好地推动这种改革的顺利进行,从而达成和谐、幸福的政府治理是每个地方政府研究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书就是这种责任的一种体现。相信本书无论对于从事行政管理和政治学研究的学者还是对于从事地方政府管理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践者来说,都是一部值得认真阅读的专著。(责任编辑 方 晋)

第2篇

论文关键词:改革;水资源;行政管理

论文摘要:对水资源行政管理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对水资源行政管理改革的目标、利益结构、动力和阻力进行了分析,以此深化对水资源行政管理改革及其进程的认识。

水资源问题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可以分为工程体系问题和行政管理体系问题。水资源的工程体系问题包括水源、水调度、水土保持、水污染治理、防洪排涝等工程的规模是否适度、布局是否合理、利用效率是否高效等;水资源的行政管理体系问题包括行政管理体制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管理职能的确定是否符合科学合理和适应性的要求、管理手段是否先进有效、管理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本文将着重对水资源行政管理问题进行讨论。

1问题的分析

1.1管理观念问题首先对管理落后的认识不足。严格来讲,我国目前仍然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尤其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其次对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认识不足。我们一直把人放在自然的对立面,对自然无休止地索取,人也就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如为解决粮食问题,不加控制地超采地下水而出现地下漏斗;为防洪排涝,一味加高堤防。

1.2行政体制问题由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纵向涉及中央和地方的权益,横向涉及水利、农业、建设和环保等部门的权益,重复管理现象严重,责任不明,“政出多门”,不但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减弱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而且不利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筹兼顾、优化配置、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违背了水的自然规律,尤其在流域管理和城市水务管理问题上矛盾更为突出。

1.3管理职能问题管理上仍然存在严重的“越位”和“缺位”现象。“越位”主要指该由市场来解决的问题仍由政府来承担。如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是我国北方缺水地区水资源分配问题。“缺位”主要指宏观调控不到位。如政策、法规的透明度、统一性和预见性较差;水资源监测、评价水平偏低;政策引导、信息服务跟不上等。

2改革的分析

2.1改革目标的分析水资源行政管理改革必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基本原则,以建立水市场为中心,把行政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改革作为重点,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最终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包括:①加快水法、节水法等水法规体系的建设;②在明确水权的基础上,建立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机构;结合城市供水及水处理市场的对外开放形势,积极推行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③以水价政策改革为契机,建立和完善水市场规制体系;④启动水利资产管理运行机制,提高水利建设融资和水利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能力。

2.2改革动力与阻力的分析

2.2.1改革的动力。改革的动力一方面是利益的驱动,另一方面是现实的需要。

①客观形式的需要。所谓客观形势主要是指:我国水资源所面临的危机已经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水利部门的改革显然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需要进一步开放水务市场等。

②履行职责的需要。供水价格偏低,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众多供水企业以及相关水管单位经营失败、普遍亏损等等。问题的解决取决于水资源行政管理改革的深度和进程,因此,履行职责的需要也是改革的推动力之一。

2.2.2改革的阻力。水资源行政管理改革的阻力,一方面来自既得利益者,另一方面来自传统观念的束缚和习惯势力的制约。

只注重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忽视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由于人们对水资源危机的认识不足,同时又由于改革的道路是艰难而曲折的,需要社会以及个人付出一定代价,因此,旧观念的束缚对改革是一种无形障碍。同时,习惯势力的影响也对改革形成阻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通常认为水利是福利事业,理应由国家投资和无偿用水和排污。在这样一种思维定式下,要想确立新的水资源观念、水市场观念,其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3.改革的构想

3.1行政体制改革水资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和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为突破口,构建现代水资源行政管理体制,以保证政府职能系统效益最佳,保证中央、地方以及社会组织对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的发挥。

3.1.1流域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设立流域管理委员会,其成员由中央政府代表、地方政府代表、用水户代表、专家代表;委员会主席由选举产生;流域委员会依法拥有对流域水资源的分配权,依法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实现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3.1.2城市水务实行一体化管理。对供水企业、水处理企业实行出租或转让;对经营性水务工程实行资产管理;将用水许可与排污许可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城市节水。

3.2建立水市场

3.2.1水权管理改革。水权管理的核心是产权的明晰和确定。将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开,是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是建立水市场的基础。

建议通过法律的形式,首先确定以占有优先权原则为主、河岸优先权及惯例水权原则为辅的优先权原则,再结合水资源现状,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第二,设定总量控制、保障生活用水和环境用水,旱情调度预案、水污染防治的事权划分等限制条件。第三,实行以水资源规划为先导,有计划、分类分批地进行水资源使用权登记并公告社会。第四,建立水资源使用权招投标、使用权拍卖等管理机制。通过以上努力,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水权制度。

3.2.2水价政策改革。改革现行的水价制定方法,按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即由政府代表、用水户代表、供水企业以及有资质的独立审计事务所共同协商确定水价;水价应计入资源水价、工程成本、利润;资源水价应在政府统一评估基础上允许在合理的范围内浮动;利润不再以工程成本及运行成本加成的方式计算,而是以国家的社会平均利润率和资本金来计算;水价的确定要兼顾公众承受能力和政府的财政能力。

3.3改革管理模式

3.3.1资产管理。要尽快调整政府及水利部门在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中的定位。水务企业完成企业自我发展的公司制经营实体,经营性、科研性、开发性的事业单位要逐步转制为企业。依据不同的情况和条件,对原有的水利工程要逐步实行企业化管理。

3.3.2节约用水。在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下,水价是调节供需方矛盾最敏感的经济杠杆。国外研究表明,水价提高10%,将使家庭用水减少3%~7%,同时如果水费没有占到市民收入的1%以上,人们就不会注意节水问题。

因此,政府应在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调整产业结构、制定相关用水标准及定额、推进节水技术发展的同时,以改革水价政策、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为重点,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管理手段,在建立节水型社会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第3篇

关键词:财政省管县 非合作博弈 均衡

“市管县”的形成与弊端

在现行的行政管理体系中,省、县之间又多了一级建制――地区或地级市,并逐渐演变成了“市管县”的格局。这种体制在计划经济时代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加大行政层级,强化了中央集权,确保了国家经济指标与政治指令顺利的下达和执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经济辐射能力,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政治的稳定。

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行政治理环境的变化,如此多的行政层级势必导致越来越多弊端:首先,加大了行政的成本,降低了行政的效率,束缚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行政创新能力的提高,不利于政府职能的适时转变,甚至衍生出众多的体制腐败;其次,“市管县”体制扩大了市的行政“势力范围”,加之市的权力大于县,造成一些市随意扩张,市同县争资源、争土地、争项目的竞争关系与行政上的上下级隶属关系屡屡发生冲突;其三,由于城市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和传统体制的影响,一些地级市只顾中心城市的建设,有的甚至截留政策、资金与项目,成了县域经济的“抽水机”。另外,分税制改革后,省级以下常常出现财权上收,事权下移(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省级财政越办越强,县级财政哭爹喊娘”)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省管县”改革试点及现状

为此,2005年6月,总理在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改革县乡财政的管理方式,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进‘省管县’的改革试点”。“十一五”规划也提出,“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由此可见,扁平管理将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而“扩权强县”、“省管县”将是这场改革的突破口。实际上,在这之前的14年间,“省管县”改革已在全国试点推行。 据财政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到目前,全国实行财政“省管县”的有河北、山西、海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等18个省份,加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共有22个地区实行了“省管县”。

但是,在看到“扩权强县”改革光明前途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其道路的曲折性。在现有的“市管县”体制下,作为博弈的双方,一方面,地级市政府不会主动地放弃对县政府的财政管理权;另一方面,县政府在财政省管县的政策下必然竭力争取自身利益,以保障自己实际的财政收入。这种县市利益冲突必然贯穿于省管县政策执行的全过程。本文内容如下展开:第二部分,博弈的相关概念阐述及基本假设;第三部分,市级政府与县级政府的博弈分析;第四部分,推进省管县体制的策略选择。

博弈的相关概念阐述及基本假设

所谓博弈,是指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在此博弈中,地级市政府与县级政府不允许存在一个有约束力协议的存在,双方按照“经济人”的假设选择自己的策略与行为,拥有完全理性并力图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这是一个典型的非合作博弈问题。

一个完整的博弈关系至少应包括三个要素:局中人,即博弈活动的参与者,在市县博弈中,主要表现为地级市政府和县政府;策略,即局中人在所有给定信息集的行动规则,它规定了局中人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行动;支付,指在一个特定的策略组合下,局中人得到的效用水平或期望效用水平,市县政府作为各自利益的代表者,其博弈的根本目标是通过自身的策略选择,实现支付最大化。

为分析方便,本文假设地级市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有“合作”和“不合作” 两种策略选择,县政府有“争取”与“不争取”两种策略选择,博弈双方的收益是相互间共同知识,在博弈的每一个阶段,要选择行动的参与者都知道这一步之前的整个过程,即在行为前对对方的策略选择、行为信息和收益结果等都有清楚的了解,属于完全且完美信息博弈。因此下文用博弈论的标准式来描述双方博弈行为:

参与者1地级市政府从可行动集S1{a1ii=1或2}(a11为合作,a12为不合作)中,选择一个战略a1i;参与者2县级政府观察到地方政府行为,从可行动集S2{b2jj=1或2}(b21为争取,b22为不争取)中,选择一个战略b21或b22;县级政府和市级政府的收益分别为u1(a1i,b2j);u2(a1i,b2j)。

地级市政府与县级政府的博弈分析

为了分析简便,本文假设地级市政府选择a12(不合作)时,给自身带来收益为P,给县级政府带来收益为P2(P2<0),两者为非零和博弈;地级市政府选择a11(合作)时,则县级政府的收益为P1,给地级市政府带来收益-P。

两阶段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如图1。

在第一阶段中,如果地级市政府选择a11(合作),则意味整个博弈结束,县级政府收益为P1,地级市政府收益为-P,县市的博弈为非零和博弈。

如果地级市政府采取行动a12(不合作),则进入博弈第二阶段。在博弈的第二阶段,县级政府观察到市级政府第一阶段采取行动a12(不合作),从可行动集S2{b2jj=1或2}选择行动b21(争取)或b22(不争取)。

地级市采取 “不合作”行动,如果县级政府采取b21(争取)的行动策略,则县级政府的支付为P2-C,其中C为县政府为争取自己的财政权益过程中花费的各种成本(主要表现为花费在与中央、省政府的沟通和与市政府较量等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此时地级市政府的支付为P-C2*R,其中C2为地级市的可能损失(主要表现为可供支配的财政收入的减少以及由此带来对县的部分权力的丧失等直接和间接成本),县政府 “争取”策略的情况下地级市政府对政策不合作受到县政府抵制的概率为R(0

完全且完美信息的博弈可以通过逆向归纳法,求出其不同情况下的博弈逆向归纳解即两阶段博弈可置信的纳什均衡。

情况一: P2-C<P2-C1+C3,县级政府的最优选择为“不争取”。因为是完全且完美信息,地级市政府也能够同县级政府一样解出县级政府的最优的解“不争取”,因此地级市政府将在-P和P-C3之间比较,在现实中一般-P

情况二: P2-C>P1-C1+C3,县级政府的最优选择为“争取”。在这种状态下,县政府极力配合财政省管县政策,争取自身在财政上的权益,对某些不利于自身利益的地级市政府决议采取置之不理甚至是对抗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市对县领导权威。但即使如此,地级市政府仍然不会放弃“不合作”的策略,因为其策略的选择也依赖于两种策略支付的比较分析即-P与P-C2×R之间的比较结果,这时会出现两种情况:当-P>P-C2×R时,地级市政府采取“不合作”的收益将小于因此而需要承受的成本,这时地级市政府觉得无利可图自然会对财政省管县政策采取“合作”的行为;当-P>P-C2×R,对财政省管县政策采取“不合作”行为的收益大于成本时,地级市政府就会选择对该政策采取“不合作”策略。在现实中这种条件更为常见,因而地级市政府“不合作”的行动是可置信的策略选择。在满足这个条件的情况下,再结合县政府的实际策略选择,双方动态博弈的子博弈完美均衡将是:“争取、不合作”,这是非合作博弈均衡,由双方的最优策略构成,具有稳定性。

推进省管县体制的策略选择

通过对财政省管县政策推行过程中县市关系的博弈分析,可以发现县市政府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出于实现自身利益的考虑,现实可能出现的博弈均衡是“不争取,不合作”或者“是”争取,不合作“,作为推进省管县体制的策略,我们希望出现的博弈均衡是“争取,合作”。前文已有论述,当-P>P-C2×R即P

加强省级政府对于省管县体制改革的领导。中央或省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减少地级市政府对下一级政府具体层面工作上的干预,鼓励县级政府在允许的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开展各项工作。同时,省政府采取分阶段扩大县级政府的经济自这种渐进的方式,避免与地级市的正面冲突,采取适当措施保障地级市的利益,使县市关系处于相对较为融洽的状态。

完善分税制,实行市、县(市)分置,建立省、县和省、市两级财政体制,减少地级市对于县级政府的直接控制能力。调整现有省、市、县三级财力的配置状况及县级内部财力配置结构,巩固省级财政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提高县级财力,将省、市、县三级财政体制改革为省、县两级财政和省、市两级财政体制,实行市、县财政分置、财政同级。

基本思路是:在合理划分地方各级政府职能的基础上,遵循财权与事权相对等的原则,根据各税种的特点,采用按税种划分收入的规范办法,来划分省以下各级政府的税收收入。将营业税作为省级财政的主体税种,并适时开征财产税,以此作为县级财政的主体税种,还应当保留一定数量的共享税。但应该改革现行的税收共享办法,实行同源课税、分率计征的方式,使得各级政府都能够拥有自己的主体税种成为了可能。

通过分税制改革,强大县级政府的财政实力,减少地级市政府对于县级政府的控制能力,使前述博弈中的“不合作”行为的难度加大。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县级政府的谈判能力。在那些推行财政省管县省份的县政府,应抓住改革,为县提供较为充裕财政拨款的契机,加大对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和服务,通过二次制度或政策安排,为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政策空间。

参考文献:

1.吕君.财政省管县体制下县市利益博弈分析.“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

2.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第4篇

论文关键词 相对集中 行政许可权 路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25条: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这是我国首次通过立法的形式高屋建瓴的对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进行了概括。迄今为止,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开始走入大众视野。

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是在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下,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试点顺利践行的前提下逐步深入发展的。我国行政机构庞杂,职能部门繁多,不同层级的政府和同一政府不同部门划分不同的行政许可权,完成一个审批项目,手续之繁琐,耗时之长久,令行政相对人疲惫不堪。同时也不利于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的提出,在一个部门集中行使许可权的制度下,提高了效率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给相对人带来便利,同时对改善了资源环境,提高市场准入方面都不无裨益。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国务院2004年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其中部分篇章对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进行专门的论述,并且在全国各县市进行常识性的实践活动,积极推行各种名称不同形式各异的试点,比如成立“行政服务中心”、“行政超市”等一站式行政服务机构,集中办理行政许可,但不放手行政许可权,有的地方政府成立了行政审批局,自主拥有行政许可权,专门行使。下文即通过对当前我国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制度的实施状况分析,对几种试点的模式进行价值衡量,期许找到合适的路径。

一、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概念和内容

关于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学界尚无定论,但较为主流的说法:“所谓恰当集中行使行政许可权,是指由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从内容上分析,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主体必须为一个行政机构,由组织法法定赋予的职责权限,有配备的人员和独立经费,其行使客体为实施权和监督权,使权力的行使过程接受来自行政相对人,其他机构和本机构的多重监督,以达到过程公开化通明。借鉴了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两者都是相对集中的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定义的准确界定,有利于从立法上改变行政执法随意扩张的局面,从源头上控制行政权力滥用。

二、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两种模式的价值分析

(一)两种模式分析

1.“一站式”服务

“一站式”服务即一站式办公,阳光下作业,规范化管理的运行模式,政府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平台,将相关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业务集中在一个服务大厅,实行一门受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目前,大多以行政服务中心的形态出现,内涵实质相同的类似称谓还有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公共服务办事大厅等。

2.行政审批局

2008年12月24日,成都武侯区行政审批局成立,是我国首个采用行政审批局试点的地区。武侯区行政审批局是政府主管行政审批事项办理工作的政府工作部门。行政审批职能部门不再行使行政审批权,实行审监分离的行政体制,主要承担监管职能,同时将许可类事项分离,实质为行政许可事项审批的绝对集中和其他事项审批的相对集中。行政审批局的亮点在于其职能的全面扩展和延伸,除了原本的审批职能外,触角涉及各个方面,比如对规范化政务服务窗口的建设,对电子政务的指导监督,这与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中倡导的建设有服务性政府的追求是一脉相承的。行政审批局设6个内设机构,即办公室,政策法规科,社会类事项审批科,经济类事项审批科,建设类事项审批科,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管理科。

(二)两种模式的价值衡量

1.法律依据方面,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的行使机关法律性质和法律地位面对着定位困境和职能困境

行政服务中心模式把过去由行政机关分散、封闭和串联式的审批,改革成集中、开放和并联式的审批。如此一来有益于规范行政许可行为,保障行政审批的有效进行。行政许可服务中心仅仅为空间场所的集中,或者职能部门内部或职能部门间的机械集中,他不是一个审批业务主体,也不是一个审批监督主体,无法履行对行政审批的监督管理职能。许可审批功能外移后原来的职能部门的运作体制也随之发生变化,职权范围随之改变,无法与原来的信息、权力做到衔接和对称。由于缺乏法律定位,导致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在机构设置,部门功能上形形层出不穷。而行政审批局模式增加了职能部门,易导致行政机构设置冗繁混乱。

2.在精简人员和机构设置方面,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可能会造成机构与人员更为膨胀的负面效果

在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下,部分集中许可权又造成了新的职位和新的部门,导致了职能的重复和权力的交叉,非常容易与原行政机关保留的行政许可权混淆不清。而行政审批局模式,优越性则十分明显,在不同地段不同时期,通过人员重组,合理调派,使得审批事项忙闲不均的问题得以消减,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3.在具体领域方面,专业性较强的领域是否可以集中有待商榷

在现实实践中,有的试点地区为了盲目追求政绩,行政许可权已经大大超出了初期预定的范围,造成了行政机关内部关系混乱,难以理顺。对于一些专业领域较强,知识性较为突出,技术性较为明显的领域,比如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对参与人员的专业水准和使用设备的精确性科学性要求较高,否则难以得出规范的结论。行政审批局模式并未将技术设备一并转移到行政审批局,也并非集中了所有领域内的专业人员,这在实际操作中也是难以实现的,所以遇到专业性问题是往往显得捉襟见肘,一站式的行政服务中心更是无法实现科学性的决策,它仅仅是人员的临时调派,在专业性的行政资源方面更为匮乏。

4.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的行使机关与原机关的职责衔接不流畅

某一项社会事务的行政管理领域往往要经过调查权,许可权,管理权处罚权,强制权等一系列流程,分别交由不同的行政机关行使。而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的形式机关则认为的割裂了各个机关的联系,在这种体制下,权力的衔接出现脱节。在一站式的行政服务中心模式下,原行政机关不想放权,造成与服务中心冲突,严重影响综合执法。而在行政审批局模式下也会导致相对人耗时耗力。举例来讲,建设一个游泳馆,行政审批局负责审批,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提供资料,而后再跟踪监管商家的规范运行。同时,行政审批局将行政许可权从原行政机关剥离出来,导致原行政机关的计划和规划不能有效实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三、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的路径选择

(一)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的载体建设和主体角色定位

行政服务中心为各个部门集中办理身体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从全国各地的试点来看,行政服务中心仍然是行政体制改革,建立服务性政府的一个合适之选。一方面行政服务中心要改变管人者不管事,管事者不管人的局面,赋予行政服务中心人员实权,避免因远离原行政机构而被“边缘化”的担心和忧虑。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机关中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平衡同一层级间机构的权力,摒弃上下级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并通过立法的方式加以确认和保障,以防止决策权与执行权职责重叠权力交叉。行政许可权的相对集中即审批场所从部门分散集中于中心大厅、部门审批权从处室分散审批变为集中于审批办、审批人员从多人变为集中于首席代表。这样,使得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有了法律依据,又使行政审批改革在保证稳定的前提下有所突破。

(二)行政许可权的相对集中

对于行政许可涉及的专业技术性强弱是行政许可必须考虑的因素,像规划、建设等专业性较强、需要专门的设备和专业人员进行勘验检测后尚能做出判断的领域,行政许可权不宜集中。专业性技术性不强,一些普通员工就能依程序做出许可的领域,可以进行集中。在行政许可中,存在特殊许可的事项,需要采用招标、拍卖等方式进行,认可涉及对申请人的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确定,需要利用考试或者检测手段等。原行政许可机关对于申请人是否符合许可条件的判断力强,此类许可由原行政机关行使比较恰当,不易集中行使。

(三)理顺与原行政机关的权力关系

首先,明确立法,统一授权,赋予原行政机关对于审批事项最终解释权,避免出现纠纷时,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实施的机构托词逃避,而原行政机构以无权受理而求告无门的现象发生。其次,对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与企业利益密切联系的关键性审批项目一定要落实到位,坚决杜绝推诿扯皮。再次,根据权责一致原则,明确划分原行政机关与行政服务中心各自权力并对此负责,实行责任追究制。最后,建立原行政许可的机关与现先集中行使许可权的机关双方长效合作机制,有问题及时沟通,促进了解,互相扶助,加快配合,提高行政审批的针对性和效率。

(四)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的监督与救济制度

必须落实长效监督,坚持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并重。既要在政府部门建立并完善自我监督体制,实现执行决策监督三者分离的职能形态,即通过分权实现限权,以防止权力高度集中而滋生腐败。同时,加强其他行政机关,新闻媒体,人民群众等外部监督,丰富监督来源,拓展监督途径,促使行政机构高效廉洁运行。权利受损时,行政相对人不应向原行政机关寻求救济,而应依法行使审查权的行政机关为被审查对象,即谁行使谁负责。

第5篇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有利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意义重大。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其自身发展及其社会职能的行使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近几年会计法规执法检查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还比较薄弱,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尚待进一步规范。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着与世界其他各国相对应的部门财务管理相比,既有共性(一般性),也有其个性(特殊性)

共性主要包括制度层面及制度执行层面;而个性主要体现在我国经济体制方面的问题。

(一)制度层面的问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层面的问题主要是相关制度不健全或不合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财政专项资金存在审批把关不严,供应范围过宽。由于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在核拨专项资金前,项目缺乏必要的论证,使得资金和应办的项目脱节,从而在各级财政的预算、决算中,几乎所有的支出科目都列有专项经费,使用范围带有极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另外,专项资金分配存在严重的随意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施行,同时,也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以可乘之机。

(2)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失控,呆坏账比例较高。据统计,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账面余额占流动资产50%以上,且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呆账、坏账。主要表现在单位采购财产物资商品的预付货款因不及时清算或贷款担保硬性扣回等形成的呆坏账。这些都是制度性缺陷导致的后果。

(3)年终清理结算和财务结账不及时,财务监督执行不力。年度终了,单位财务部门因没有及时清理结算,容易造成往来款项往往由于跨年度责任不清,从而而形成呆账、坏账,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二)制度执行层面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在执行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问题,相关制度制定者会结合情况,加强制度建设。然而,即使在一个成熟的制度环境下,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即制度执行不力带来的问题。现阶段,制度执行层面的问题主要包括:资金(包括财政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管理不善,资金安全隐患突出;资金使用计划性不强,预算工作不合理;原始票据管理不规范,假票、白条抵库现象严重;财务纪律观念淡薄,财务制度形同虚设;资产管理不科学,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查处不严等。制度执行层面的问题是人为问题,因此,产生的问题有复杂、繁多和难以控制等特点。

(三)体制方面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和经济体制方面。首先,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一个重要方面是分税制改革的推进,预算外资金从政府财政预算资金中分离出来,不仅冲击国家财政收入,削弱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并且在分流收入的同时,并没有相应地分流财政支出,于是出现了原由财政供给的项目照样供养的状况。这不论从财政资金供需平衡理论还是从实践看,都必然导致预算资金紧,预算外资金松的问题。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初衷是中央政府对地方和部门放权让利的行为,使得本来掌握在财政部门手中的分配权力纷纷下放到各主管部门,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但在这种机制下,如果部门单位在利益机制和攀比效应的诱惑下,一些部门竭力寻找预算外的财源,势必导致分配主体多元化、社会分配不公或“寻租”行为的产生,诱发腐败。再者,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剧了部门保护和条条分割,不利于政企分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利于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在这种机制下,一些部门的工作重点往往是如何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收取,怎样保证这块资金的完整和规模扩大,因此会加大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加剧部门保护和地方保护,致使政企分开难度较大,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开放学习的展开。最后,也是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都会面临的问题,即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非常关键。行政事业单位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其财务管理意识比较薄弱,甚至先进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都没有接触过,加之领导的不重视。因此,其在执行财务管理工作时往往不够科学严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考核无实质内容且缺乏效率。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制度,增强制约机制各部门、各单位都应在国家宏观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规范制度,相互制约,减少或避免各种违反财经纪律问题的发生。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内部财务管理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保证部门、单位内部会计工作有序进行,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二是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监督制度,促使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保证会计核算真实反映经济活动内容。制度制定过程中要体现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即制度的制定必须结合单位实际,不能照搬硬抄,并且内部财务制度的条文在表述上应尽量通俗易懂,操作方便,并与日常会计核算的实务紧密联系,在制度执行过程中,要通过考核、检查、监督等形式严格贯彻执行既定制度,针对制度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完善制度。

(二)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储备财务管理人才首先要使领导转变观念,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其从观念上认真对待财务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各级领导部要认真学习有关财政、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执行财政、财务制度的自觉性,增强财务管理和依法理财的能力;定期听取本单位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情况汇报,支持并要求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二是要加强财会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财会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要有计划地吸收一些年轻的,具有会计或审计专业学历、懂业务的人员充实财会和内审岗位,不断加强财会和内审力量。三是要健全人才储备职能,对在单位理财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人员应注意加以赏识和重用,并加强对其进行后续教育工作,使其日后成为单位财务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超级秘书网

(三)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力度,严肃财经纪律目前,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经纪律松弛的问题,财政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对各种专项资金要建立跟踪反馈制度,加强监督,掌握资金流向把各种专项资金管好用好。同时,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特别是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对撤销的单位要由主管部门清理登记财产,搞好接收,严防相关人员利用改革之机,以明显不合理价格变卖财产、私分财产隐藏和转移收入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浪费。通过严格落实责任,对各种财政违法行为,一经查出,严肃处理。建立赏罚机制,堵住

各种漏洞,防治腐败。这里强调一下,预算外资金是滋生腐败等问题最多的一项内容,各个单位应当设立专户对预算外资金进行核算和控制,包括对预算外资金来源、金额和去向等的合理性问题进行核查,对预算外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考核,防止预算外资金滥收和违规使用等现象。

(四)强化预算管理,加大预算约束力度财务管理工作包括制定预算、执行预算和监督考核预算执行情况三部分内容,可见预算工作贯穿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预算管理应坚持预算编制、执行、评价并重原则,彻底改变“只重预算执行,忽视编制和评价工作”的预算管理方式,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大力推广“零基”法、绩效编制方法,实行预算内外综合统筹,全部收支编入预算。另外,要进一步细化预算收支项目,落实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措施,切实保证预算与实际相符。最后,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广泛采用最低成本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评价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总之,随着市场化脚步的加快,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将成为单位管理工作的核心,只有遵循财务管理的规律,避免单位陷入相关制度层次、制度外执行层次和体制层次的误区,才能使的行政单位在推动一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才能使事业单位在建设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过程中发挥其应有作用,实现事业单位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武旭庆,浅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与改进,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第6篇

体系紊乱,缺少系统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多所高校虽然开办该专业时间不长,但大都建立了完整、系统的理论教学体系,从设立组织机构、设计培养方案、编制教学大纲到教材建设、教学制度建立与完善、质量评估体系构建与实施,从专业、学科、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到教研、教改和科研项目,相关院校均做了大量工作进行探索和创新,成绩显著、效果突出。同理论教学相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无论是软环境还是硬条件的差距都还很大,更无法同其他如工商管理、师范类专业相提并论。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是实验中心、实践基地、经费支持、平台建设等硬件建设滞后;二是制度、规章残缺不全或流于形式,软件建设没有跟进;三是已有资源整合度差,缺少有效统筹和整合,效率较低。

考核评价失范,缺乏科学性。实践教学的评介体系包括评介的依据、目标、原则、方法、标准、实施、监督、反馈和采用等多方面内容。综合多所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突出问题表现在:实践项目的能力、技能和素质等目标要求不具体,教学活动缺少可靠的理论依据,评价方法欠科学、操作性不强致使评价结果信度和效度受到质疑,重目标轻过程、监督失控,评价结果不反馈或反馈不即时,等等。

原因分析

(一)跨越多学科的专业特点导致实践教学难度大。一般认为,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威尔逊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和韦伯的“官僚体制”理论运用到政府管理中。因深陷政府规模扩张、机构臃肿、财政赤字加剧、行政效率低下等困境,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加、美、澳、新等西方国家掀起了以私有化、市场化、社会化、地方化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与此同时,我国的改革开放也把变革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上了议事日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引进和创办起来的。该专业把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卫、环保、社保等公共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作为其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受到一般管理方法、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同时还要兼顾人文、自然科学、文理工交叉边缘学科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可见,跨越多学科既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显著特征之一,又是实践教学难度较大的原因之一。

(二)专业快速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推进较慢的矛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政治经济生态原本是西方议会民主制和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其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取向以效率为主,旨在打造一台高效、廉洁和简政的政府机器。该专业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引入我国的初衷也正是为了满足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然而,30多年改革开放,虽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就,但政治体制改革步伐比较缓慢。行政机制、人事制度、领导体制等变革的力度有待加强,政府、事业单位和第三部门的关系没有理顺,良性的政治决策体制、行政体制和监督体制尚未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理论与方法同我国政治经济的生态环境脱节,如何将舶来的理论与方法同我国本土的公共管理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这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三)教育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一是部分教育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对培育公共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足够重视组织机构建设、基地平台建设和实验实训平台建设等。二是部分教师对实践教育的意义、目标、方法、内容、方式、评估、监控等一系列问题缺乏清楚的认识与深刻的理解,其教学思维始终停留在单纯的课堂授课环节上,理念落后,方法简单,对学生的监督控制不力。三是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四)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较低。“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公共管理的理论知识,还应包括较强的公共管理的实践能力等。”实践教学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育人才的关键环节,欧美等发达国家均把公共事业管理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公共领域管理人才,并把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确认为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的基本特征。在我国,由于理论教育与政治经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大多数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历程短、专职教师缺乏管理实践经验等原因,公共管理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不足,从而限制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

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原则

要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尽可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设计、方法选择、形式组织、活动安排、质量评估等不能囿于理论,而应考虑教师的教学特点、能力水平和学生的专业层次、能力需求与能力水平等其他因素,同时还应兼顾社会政治经济生态环境。

(二)能力本位原则。能力本位教育是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思想与实践模式。开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模式时,应充分分析职业角色的能力需求,对相关能力需求进行细分,并按一定规律和逻辑关联进行科学整合,这样,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才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实践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本土化原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坚持“本土化原则”的具体要求是:秉持教育“国际化”理念,以中华民族优秀的管理文化传统为依托,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决策、行政及人事体制的政治制度环境为基础,坚持中国公共行政的教育实践路线,移植国外的先进公共行政理论与方法、借鉴外国的公共行政的实践经验,使之与本民族的教育实践相沟通、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和实践,创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原生性的公共行政理论与方法,培养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管理人才,以便更有效地为中国公共行政管理服务。

改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

(一)成立管理机构,制定管理规范,为实践教学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学校应由教务部门牵头,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成立由二级院系负责组织实施工作的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院实践教学工作,起草实践教学相关各类文案规章、统计评估、协调、督导和归档工作;小组成员由本院系全体专职教师和实践教学老师组成,各相关人员应分工明确,责权清晰。小组负责人应高度重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及时组织小组成员研究、讨论和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二是研究、设计、完善或深入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开展实践教学的课程和课时,制定基地实践或专业实践教学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三是制定相关的成绩评定方法和标准;四是遵循实用性、能力本位和本土化原则编制实践教学课程大纲。

(二)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实践教学提供物质保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社会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该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高校是组织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主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学校的高度关注和较大投入;同时,实践教学本身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各相关部门只有在学校统一领导和协调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实践教学取得实效。

(三)加强课程建设,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一是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比重。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适当减少理论教学课时以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二是优化实践教学内容。针对职业能力需求结构和知识水平层次的不同,依照循序渐进原则,规划课程及其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评估方法与标准,优化毕业论文(选题)的形式和操作规范。三是坚持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强化监控力度,做到任务具体、目标明确、流程清晰、全程跟进。四是注重考核公正、合理、规范。五是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实践教学环节和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和不同要求,选择和创新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案例研究教学、管理游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方法的综合应用,完善团队式案例研究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第7篇

论文摘要:信息化是当代社会的一大趋势,它正推动着政府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指出信息时代政府管理方式的变化特点,提出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公共服务型行政模式是与信息时代相联系的。

    信息化是当代社会的一大趋势,它正推动着政府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信息化的趋势对诸如行政组织、政府管理模式等政府要素和过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公共服务型行政模式是与信息时代相联系的。在信息时代,政府管理的创新与变革应重视人本主义、服务、参与、责任等理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逐步成为当代社会发展最强劲的驱动力。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都随之发生了极大变化,传统的政府机构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发展要求。积极推进政府工作的信息化,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己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1.政府信息化的涵义

    所谓政府信息化,简单地说就是工业时代的政府(即传统政府)向信息时代的政府(即现代政府)演变的过程。

    近年来,我国电子化政府建设先后经历了办公自动化、局域网建设、上网、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综合利用、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应急指挥等不同发展阶段。电子化政府建设不仅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最重要的核心是政府在制度、流程等管理方面的创新,因此推行电子政务、建设信息化政府是一项事关行政体制改革大局的系统工程,更加是一个动态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当前我们急需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判断,并予以解决,结合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和谐、法制国家的发展目标,借鉴国外电子化政府建设的经验,进一步加快我国电子化政府建设的步伐。

2电子政务—政府职能转变的切入点

    电子政务的产生和发展,实质上是对现有的与工业时代相适应的传统政府形态的一种改造。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和虚拟办公环境来管理其管辖的公共事务,使大量频繁的公共事务管理和日常行政事务,按照业务流程在网络上实施,从根本上把公共事务管理从封闭的行政系统中拓展出来,使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处理实现跨部门整合、互动共享和网络化协同办公,通过无缝后台服务更好地服务于民众。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是在社会发展与世界经济融合并行的全球化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势必要把公共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行政许可制度改革、行政业务流程再造和政府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兼顾政府管理效能的提高和政府服务质量的提高两种功能。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应以数据获取、共享和整合为核心,以信息安全为基础,面向政府部门的决策支持和面向公众服务。

    为了进一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应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契机,利用信息技术,对政府业务流程进行规范、优化和创新,从而进一步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使政府的决策建立在科学、及时、准确、可靠的基础上,更好地为企业、公民等社会对象提供服务。

3政府信息化在政府管理中的地位和主要作用

    政府信息化在政府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改变传统管理方式的一个主要手段,也是提高政府监管能力、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保证。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体现在3个方面:①电子信息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政府和社会之间大大加强信息的互动和信息的交流;②电子政务从根本上改变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③电子政务从根本上提高了政府的绩效。

    作为政府信息化的核心内容,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具体地说,电子政务把曾经只能在真实空间里行使的政府职能,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延伸出去,将原来需要大量人力来处理的行政事务,在数字化设备和虚拟空间中轻松地进行,从而使政府与民众的交流、互动都变得十分容易,并从根本上把政府治理从封闭的行政系统中拓展出来。政府信息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推动行政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知识化的方向发展

    信息技术革命,使现代行政管理系统的管理组织运行日益技术化,管理手段现代化。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和拓展,人们建立了许多从前无法想象的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多媒体、计算机设备成为行政管理中的重要硬件;现代的管理方法,如全面管理方法(包括全面计划、全面经济核算、全面质量管理和全面设备管理)、优选法、价值工程、网络技术、线性规划、计划评审技术、技术经济分析、预测技术等等,得到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并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之中。

    作为管理主体的行政人员在网络时代将不得不具备丰富的知识、多样的技能。同时,网络教育的发展也使被管理者获得较高的素质,并具有更强的自律性、自我组织能力和参与意识。体力劳动更多地被脑力劳动所取代,知识和技能既是工作人员维持自身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胜任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3.2推动行政管理模式向网络化、扁平化的方向发展

    传统政府组织结构是一个刚性化的机械式组织,有固定的职位、严格的层级关系和层层传递的信息渠道,庞大的中间管理层承担着“上通下达”信息的作用。在网络化条件下,大量复杂的信息能够实现迅速、及时的传递和处理,从而大幅度减少中间环节,扩大管理幅度,减少或者取消组织中间管理层次,压平组织结构,推动组织结构从传统科层制向扁平网络化转变。扁平或网络组织结构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的联系、沟通与协作,大大提高组织的反应能力和工作效能,减少了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同时,在这种网络化、扁平化的行政管理模式中,信息技术可以保证组织成员的全方位沟通和团队合作,有利于提高行政组织的绩效。

3.3推动行政管理模式向动态化、灵活化的方向发展

    传统管理的一大弊端是管理活动的静态性和时滞性,即使存在某些动态管理的方式,也因成本过高和缺乏有效的技术而难以落实。在网络时代,互联网对信息的及时、全面把握,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使任何层面、任何行业、任何环节的管理活动和协调活动成为可能。比如利用电子监控设备管理一条高速公路,可以对公路上的违章行车、车流量、公路损害状况及其他配套设施的保障情况进行全面、全天候的自动监测和自动控制,并通过网络使政府有关部门做出及时的调整或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具有活力、灵活机动性、超前意识、面向未来、开拓创新精神,是维系行政组织动态管理和动态平衡的基本要求,政府的信息化发展使得这种灵活性大大增强。

3.4推动行政管理模式向民主化、公众化的方向发展

    在传统行政管理体制下,决策与执行是严格分开的,决策是行政组织领导者的职责,而执行则是其他部门的主要任务。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更多是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单方面意志的体现,尤其是民主化程度不高的社会或部门,更是如此。而在网络政府时代,互联网使任何现场的管理者在任何时候都可获得做出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而无需先向上司请示和汇报,然后再执行上司的决策。在组织内部,层层参与决策、人人参与决策,智囊团和专家人员的意见得到及时反应,决策的民主化程度会大大提高。在组织外部,社会公众和有关社会组织利用便利的互联网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也可以及时反馈自己的要求。政府的决策和管理活动更加关注民意,注重政务公开、公开交流和民众参与,行政管理与社会整体系统形成一种互动的关系。

第8篇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政府由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首先需要政府职能的转变。所谓调整政府职能结构,就是要将政府的主要职能从原来的过分关注经济建设的建设型政府,调 整为政府职能主要关注基本公共服务的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其区别于管制型政府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公民为本位的政府。 [17]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各级政府构建坚实的公共财政体系

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有四大体制支撑,即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城乡协调制度和公共服务型政府制度。从财政体制来讲,首先要 向公共财政体制转变,使其符合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职能。其次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目前比较薄弱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同时加大财政转移支 付的力度,弥合东西部之间在公共服务上的差距,使其达到公开、公平、公共、民主和法制的要求。从收入分配来讲,必须按照“保低”(保障并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水平),“扩中”(扩大中等收入比重),“控高”(调控过高收入),“打非”(打击并取缔非法收入)的进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使收入差距扩大的趋 势得到根本性扭转,从而减轻政府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压力。[18]

(三)加大县级政府的经济自主权是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力保障

有研究认为,中西部地区某些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困难,原因在于其县级财政的现状与公共财政的差距。[19]县级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财 政包袱重,“市管县”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加重了县级财政的压力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县级财政负担过重,财力偏紧使中西部地区县级政府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时有 心无力。由此,近年各省积极实施“强县扩权”制度,目的就是为了加大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中的自主权。强县扩权最重要的就是要强化县级政府的经济大权,可以 有效实现政府机构的精简,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促使政府职能合理定位,并提升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统筹协调水平。[20]

陕西省于2007年起开始实行“强县扩权”试点。2008年一季度,15个扩权县(市)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 平均增长15.9%、28.7%、28.7%。扩权县直接办理的审批、核准、备案类项目大幅增加,发展环境更加宽松。神木抓住机遇,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发 展,顺利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从而改写了陕西省没有全国百强县的历史。

四、总结

西方学者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的天然责任,而我国由于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只能将范围缩小至基本公共服务。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 和各地广泛的实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必将越来越成熟。如何实现民生措施和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只有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公共财政体系和扩大 县级政府的经济职能,才能实现更大意义上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研究的过程中,本文认为以下问题还应进行继续深入地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果如何评价,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和各地基本公共服务均 等化措施的实行,这一领域必然会引起学者的关注。同时,各地政府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政策措施,这些举措应切实贯彻落实,使这些 惠民举措真正为百姓带来福利,而不是出于各级政府一时的“政绩热情”。

参考文献:

[1]刘德吉.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制度因素及实现路径:文献综述[j].上海经济研究,2008,(4):12.

[2]唐钧.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6种基本权利[j].时事报告,2006,(6):42-43.

[3]钱凯.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讨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8,(42):40.

[4]董立人.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5):83.

[5]王伟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般分析框架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5):74.

[6]周明海.民生的关注与追寻——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的主要观点综述[j].兰州学刊,2008,(4):87-91.

[7]金兴盛.让所有人共享基本公共服务[j].今日浙江,2008,(14):44.

[8]“公共服务均等化”课题赴美加考察团.加拿大和美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情况的考察[j].宏观经济研究,2008,(2):29-34.

[9]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促进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宏观经济研究,2008,(5):7.

[10]骆建华.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n].浙江日报,2007—07—02(11).

[11]金兴盛.让所有人共享基本公共服务[j].今日浙江,2008,(14):44.

[12]迟福林.广东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eb/ol].cird.org.cn/showfruit.aspx?id=772.

[13]陈昌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国行动路线图[j].财会研究,2008,(2):16.

[14]井敏.试论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j].学习论坛,2008,(10):53-55.

[15]陈文权,张欣.十七大以来我国理论界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讨论综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5):41-45.

[16]高尚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eb/ol]. chinareform.org.cn/cirdbbs/dispbbs.asp?boardid=4&id=163606&replyid=&skin=1.

[17]井敏.试析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j].学习论坛,2006,(10):47-50.

[18]常修泽.公共服务均等化亟需体制支撑[j].瞭望,2007,(7):48-49.

第9篇

关键词: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4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105-03

一、引言

1988年开始实施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其共同点是把收付实现制作为其主要的核算基础。即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进而计算本期盈亏。不可否认的是,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政府会计,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不断兴起,面对“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具体目标,对政府职能的转换、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变化、政府监督的加强、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和政府绩效评价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都对政府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国家中已有大多数国家在政府会计中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权责发生制,还有更多的国家正在计划进行这一方面的改革,我国很多会计理论者和实践者都大力提倡我国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确认基础。国际权威机构对权责发生制为公共部门带来的优越性作了如下的表述:“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指出:权责发生制真正超越了现金流概念,能够在全面受托责任基础上实施预算管理;真正以竞争性方法去实现绩效目标的最大化;更有效率地进行资源管理;更科学合理地进行长期战略决策,以增强政府的持续运营能力。因此,政府会计的权责发生制改革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我国政府会计基础的现状

收付实现制是指凡在本期实际以现款付出的费用,不论其是否在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应计费用处理;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款收入,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应计的收入处理。与收付实现制相对应,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收付实现制有利于确保政府行为的合规性,政府可以通过控制其下属单位的现金支出状况来达到控制的目的,而且具有会计核算简单、提供的会计信息易于理解、数据处理成本较低等优点。但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政府会计不仅要反映预算收支的执行情况,而且要反映政府受托管理的国家资源状况和政府自身的财务状况。现行的收付实现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政府当期现金的收付情况,这不利于评价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不利于科学的、准确的揭示政府的财务收支状况,不利于科学的评考核管理者的业绩,不利于客观的揭示政府在各个会计期间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实际耗费与效率水平,也不利于正确处理年终结转事项。无法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反映政府的负债状况,容易造成年终结余失真,不能进行准确的成本和费用的核算。在现阶段,收付实现制的弊端已日益显现,我国必须进行政府会计的权责发生制改革,才能适应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加全面的反映政府的负债状况和运营绩效,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三、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1.可以有效的提高财政收支信息透明度和政府对资源的配置效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门指出:“只有权责发生制才能全面的反映政府的资产和负债的状况,以及政府的所有公共交易。”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下,政府财政收支状况指标的计量、财政风险的评估、披露及应对等都是很难实现的。权责发生制的重要特征是如实反映资源存量和未来责任,而且它在报告日确认资产和负债,因而引入权责发生制能够全面准确客观的反映政府所拥有的经济资源价值及其使用效率、效果,从而有利于政府对所拥有资产的持续管理,能够加强对负债的管理,防止管理者将自身应承担的当期成本责任转嫁给继任者,有利于政府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提高其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在权责发生制下,政府由侧重资源和权力的使用转向重视产出和结果,并将重点放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上,从而有效提高政府对资源的利用率。另外,在权责发生制下也有助于政府对各部门实施绩效考核,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政府财政收支信息的透明度。

2.有利于政府公共监督受托责任的履行和职能的转换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化建设水平的提高,人大和社会公众要求有全面和透明的信息来评估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 同时必然要求政府部门转变在计划经济传统思维下的职能。随着政府改革的深化,社会公众满足意识的增强, 财务公开越来越重要。从经济学角度讲,公民与政府单位之间是委托关系。在政府预算监督过程中,由于存在众多的相关利益主体,当委托人与人常常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容易产生委托问题。在收付实现制下,由于政府预算单位作为人掌握大量的信息,预算单位很容易通过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损害公民的利益。采用权责发生制之后,政府的各种财务信息将能更好的展现在公众面前,人们可以完全了解这些资源的存在状况和使用效率,以实施及时、有效的监督。

3.可以有效的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近年来,政府发行国债的规模在扩大,政府部门或有负债的金额在上涨,这阻碍了地方财政的有效运行。这些负债具体包括:政府为事业单位或者下级政府部门融资提供的担保或者承诺、地方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等等。在收付实现制下,无法反应或有负债部分,因此无法做到准确、及时和完整的对政府会计财政负债信息进行披露,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债务风险,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则可以有效的降低政府的债务风险。

4.政府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能更好的适应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近年来, 我国财政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 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绩效评价等重大改革措施相继出台, 对财政资金的管理由过去的”切蛋糕”、重分配,向事先的部门预算、事中的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 以及事后的监督管理与追踪问效转变。在公共财政体制下,要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财政管理的透明度,考察部门预算的合理性及其执行效果,考察政府采购成本的公允性,对财政资金实施有效的监控等,都需要相应的政府会计信息作为支撑。所以,政府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更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二)可行性

很多知名的会计学者认为,我国政府会计的权责发生制改革,目的是明确的,改革是可行的。陈立齐(2003)、李建发(2003)认为,鉴于应计制固有的缺陷和引入的障碍,政府会计不可能一次性、全盘地引入应计制基础。程晓佳,张琦(2009)从政府会计环境分析入手,认为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有利于政府绩效考评制度的实施,适合进行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

1.我国实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权责发生制的引入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不断兴起,又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具体目标,政府职能的转换、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变化、政府监督的加强、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和政府绩效评价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都对政府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为权责发生制的引入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2.西方多家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有益实践,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自新西兰率先将权责发生制全面引入政府会计起,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美国等成员国已开始将权责发生制不同程度地引入到政府会计中。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尝试对政府会计进行权责发生制改革,这给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3. 越来越多的学者着手研究政府会计改革,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

从近几年的《会计研究》、《财会月刊》、《财会研究》等的刊物可以看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会计学者针对政府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有益的建议和设想,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论文,具体涉及改革必要性、可行性分析、改革的具体路径等。这为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中国政府财政工作者不断推进政府会计的权责发生制改革,为其提供了实践基础

财政工作者在具体的工作中,探索了各种改革路径。其中就包括权责发生制的探索,如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在某些方面是可以共存,它们之间的转换需要一个过程,只要把财政工作的任务进行细分,结合二者的特征采取不同的工作模式。这为我国政府会计的权责发生制的改革提供良好的实践基础。

四、我国政府会计的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建议

政府会计的权责发生制改革在我国学术界和政府相关部门已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但是究竟应该如何引入以及在多大范围和程度上引入权责发生制基础,大家的观点还不统一。笔者认为,应该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改革道路,也就是说,一定要考虑我国的国情,应该循序渐进的、稳步推进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进程,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再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理论研究,大胆进行实践。要认真的总结国外政府会计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经验,并对其改革的背景、动因、进程进行认真的分析,加强理论研究,研究我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内容及其构成, 包括我国政府会计准则建设的具体方案、步骤和实施中需要配套改革的措施, 包括我国政府会计准则的建设是否需要建立政府会计概念框架、应当制定哪些具体会计准则、每一项会计准则的具体结构等. 并将研究成果大胆运用于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实践当中。

(二)加强宣传教育,努力营造改革的环境。在宣传的过程中,应着力于改革的原因、进程、效果。使相关人员加强对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加强对政府相关部门财会人员的会计理论以及实务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改革的内容、程序和方法,努力培养一大批有经验、有能力、懂专业的人才,为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营造人才环境。

(三)建立健全法制,实现有法可依。在推进权责发生制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改革的难度和复杂性。我国应该尽快的修订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具体包括合同、预算、投资等法规。为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法律保障。

(四)先试点,后推广。今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在海南等省进行了试点,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这种试点的地理范围还应进一步扩大,努力总结经验,为在全国范围的的顺利推广提供基础保障。总之政府会计的权责发生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改革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陈立齐、李建发.国际政府会计准则及其发展评述[J].会计研究,2003,(09).

[2] 王雍君.政府预算会计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79.

[3] 刘玉廷.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若干问题[J].会计研究,2004,(09).

[4] 贝洪俊.新公共管理与政府会计改革[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 张雪芬.政府会计发展与对策[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6] 张琦.论绩效评价导向政府会计体系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6,(04).

[7] 徐镇绥.试论政府会计改革中会计基础选择问题[J].会计研究,2006,(12):24.

[8] 罗辉.改善和提高公共部门绩效的会计使命—关于建立公共部门管理会计的基本思考[J].会计研究,2006,(03).

[9] 路军伟、厉国威. 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政府管理会计的兴起[J].财会月刊(理论版),2007,(05).

[10] 张曾莲、曹敏.政府管理会计的国际研究与启示[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12).

[11] 程晓佳、张琦.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实施的可行性分析与启示[J].财务与会计,2009,(07):66—67

[12] 张琦、张象至、程晓佳.政府会计基础选择、利益相关者动机与制度环境的影响[J].会计研究,2009,(07):35—41.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投资;融资;改进

自从1999年高校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04年,全国共有各类高校2236所,其中普通高校1731所;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已达2000万人,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并将继续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9%,比1999年提高了8.5个百分点。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正向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逐步推进。

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原有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制度提出了严峻挑战

1.源于我国的巨大人口压力,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两个无奈的事实:一是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二是我国的经济实力实在难以理想地支撑这个庞大的体系。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面临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其实,并不是我国的经济实力不能支撑这一规模,核心的问题源于计划经济的教育经费筹措体制与市场化背景下的教育发展的矛盾冲突,也即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基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投融资制度。

2.我国高等教育成为全球最大规模,是在原有经费筹措体制下实现的,其支撑的投资体系仍然是仅能维持“精英教育”阶段需求的基本体制,没有经过重大调整和变化,缺乏制度改进和新制度的建立,是一种体制内饱和扩张,原有体制的效用已经最大化。一些在“精英教育”阶段困扰我们的投入顽症和制度性缺陷,还将继续在我国保持并在不断增加的高等教育规模中存在,在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进程中存在。“穷国办大教育”描述的是我国的现实情况,但事实上,“穷国办大教育的出路在于制度安排的改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下,探索构建能够支撑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新的投融资体系。这些制度包括公共教育财政制度、高等教育融资制度、高等教育产权制度。

3.我国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以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收取学费和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收取杂费、发展校办产业、支持集资办学和捐资助学、建立教育基金(简称为“财”、“税”、“费”、“产”、“社”、“基”)等多渠道。对高等教育而言,主体来源是“财政”、“学费”和“贷款”三部分。

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投融资制度的改进和创新

现实情况表明,目前构成高等教育经费主体的财政投入不足已经成为“习惯性不足”;收费制度尽管距培养成本尚有较大差距,但总体水平已经不低,接近目前社会收人承担极限;融资制度尚未建立,融资手段比较单一,但融资风险已开始积聚。从公共教育财政制度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来看,我们认为存在七个方面的制度性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1.财政投入不足是制度性不足。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是以政府办学为主,并且这种情况还将长期存在。这一基本的办学体制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主要依靠公共教育财政支撑。事实上,无论现在还是以后,我国的公共教育财政都没有能够完全负担,目前,不少“2ll工程”大学的财政投入仅占学校经费的20%。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足是两个方面的。首先是我国公共教育经费总量一直处于严重短缺之中;其次是高等教育经费本身一直处于一个较低水平。高等教育经费的财政投入长期处于“减额投入”、“低水平投入”的状况,经过长期博弈,从财政投入不足,已经上升为制度性的“习惯性不足”;从“少量不足”上升为“严重不足”;从短期不足成为长期不足;从部分不足成为全面不足e这正是我国高等教育乱收费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必须从制度设计上予以解决,彻底改变公共教育财政的“弱势地位”。

2.保证财政投入需要二项制度的改进。财政投入不足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而是一个缺乏制度保障的制度缺陷问题。缺陷的核心在于财政教育预算和支出制度的改进,以及建立事权和财权相统一制度。因此,长期存在的财政投入不足。不是不可以彻底解决,解决的切人点在于这二项制度的改进。

3.分级财政体制与高等教育分级办学体制的冲突,要求中央财政在高等教育上承担更大责任。我国目前实行分级财政体制。在高等教育的中央投入上,通过强制性下放高校的管理体制改革,表现为中央财政“逃避责任”。截至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成人高校2236所,其中普通高校1731所。而教育部所属的“2l1工程”高校仅有73所,加上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共120所。也就是说,在分级财政体制中。中央财政以全国2/3的总财力。承担了1/20的高校财政投入,而地方财政以1/3的财力,支撑了全国高校的95%的高校投入。全国这种财力与责任的不恰当划分,是促使有限地方财政投入陷入“无钱化”、“低水平化”,并成为“习惯”的又一体制性根本原因。

高等教育这种具有“外溢性”的准公共产品生产本身。表明高等教育不是地方性准公共产品和服务,它要求中央财政承担更大的责任,改变目前作为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一个基本制度转移支付的制度性空白状况。因此。建立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一种制度改进的必然选择。也是一种较“中央财政上收部分高校”改革相对成本最小化的选择。

4.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财政经费的比例调整,是一个渐进的投入替代过程。在教育内部财政经费的划分上,一直存在高等教育比例过大的意见,并逐步成为热点.有其合理性。但必须清楚看到。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公办一体化格局下,在高等学校产权制度和格局没有重大改变的条件下,任何削减高等教育经费的行为都将对高等教育形成长期损失。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合理比例的调整是一个渐进过程,必须首先理顺和解决教育财政投入总量问题和高等教育产权问题。其调整改革的初始条件是产权改革形成的投入替代,而不是无替代的直接减少。

另一方面,必须看到,目前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贷款及融资等正在成为财政减少投入、拖欠投入的“借口”和“依据”。这一状况的出现,对高等教育的负面影响也将是长期的。高等教育贷款融资等其他筹措经费形式,不能成为财政性逃避责任,调减投入的借口。

5.财政资金投入方向的公平问题。从中央到地方,财政性高等教育投入主体不应是优质的重点高校建设、2l1高校建设,而应作力于高教“公平性”的体现上。即高教资源总量扩大,整体水平提高,一般高校、社区性学院的建设上。优质高等教育应是“选择性”的,不应成为财政投入的重点方向。

6.发行“教育券”。作为一种政府债券。是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在财政投入不足情况下的一种负责任的选择,也是一种现实选择。

7.民办高校财政补贴制度空白。要实现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共同发展,共同支撑我国高等教育的格局。作为重大制度空白。财政性高等教育补贴制度缺少民办高校部分。

从高等教育的融资制度建立方面讲。我们认为。需要从六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

1.维持全球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必须依托财政投入和融资“双重支撑”。高等教育融资是高等教育在市场化背景下出现的新事物。也是提供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公共生产企业的可行选择。事实上,在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完成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历史性转变中,融资,从一开始就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并且这一角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还将继续扮演下去。有必要强调的是,2003年底。中国人均CDP突破1000美元,但在发展中国家中仍处于中下水平。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要维持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高。仅仅依靠公共教育财政体系是难以支撑的。必须是“双重支撑”,金融体系的支撑作用必须加快建立和充分发挥。

目前。全国高等学校的贷款总量已近千亿。风险也正在累积,但对高等教育融资的相关研究和政策指导并不多见;对发挥金融体系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缺乏理论的系统讨论和相关体系的健全;由于高等学校作为我国的事业单位的理论限制。对高等教育利用金融体系的边界、途径、方式以及高等教育本身的相应改革、体制建立和完善。还缺乏理论考察和指导。而与此同时,其他诸如新闻、出版等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取得成效。

2.融资结构与融资方式多样化选择。正是因为高等教育以政府为主的办学体制,导致了我国高等教育融资的主要方式以信贷资金为主,其中政府担保贷款是主要形式,并且主要是商业银行贷款。但事实上。高等教育可以选择的融资手段是多样化的,并不仅仅限于此。其他融资方式,包括设立政策性银行融资、资本市场融资、股权融资、金融租赁、收费权质押等方式。因此,探索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的融资制度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和必然选择,也将伴随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到普及化的整个过程。

3.建立健全融资体系和相应中间载体。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体系与高等教育体系的“银校结合,相促发展”关系,我们发现,现行的高等教育在体系上有很多重大缺环,包括如组建教育投资机构、金融租赁机构、相应担保机构等诸多金融中间载体。探索急需建立并予以完善。

4.理顺高校资产管理体制和相应“委托一”关系。探讨高等教育的融资体系建立,一个不可回避和必须理顺的问题是高等学校产权的管理体制,即高等学校产权所有者存在“缺位”现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既是高等学校产权事实上的所有者,又是高等学校运行的管理者。实际上,在高等学校的产权管理问题上,同样存在“双重委托一”关系,而且第一重“委托一”关系中,所有者“缺位”。教育行政部门是第一重“委托一”关系的代表,高等学校的资产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举办者)委托教育行政部门,第二重“委托一”关系中,高等学校具体运行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托高等学校办学者,而教育行政部门仅仅作为管理者存在。而现实情况是教育行政部门既是所有者也是管理者,行使双重职能,其所有者(国资委或相应基金会)“缺位”,导致高等学校产权管理不顺,相应改革难以启动,融资存在体制性缺失的障碍。

5.加快银行体系制度创新。严格地说,高等学校作为提供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公共企业,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其公益性大于营利性。因此,在处理高等教育与金融体系的关系时,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利润最大化,有损于高等教育双重目标的实行,故尽快建立独立体系的政策性教育发展银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我国现实情况是,金融体制改革目前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整个银行体系的改革时间紧迫、压力巨大、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政策性的教育银行的建立时间只能靠后,必须等待新的银行体系建立并顺利运行后,才能有所动作。

6.积极探索产权融资方式。产权融资是企业融资的基本方式,也是公共企业融资的一种成熟的主要方式,而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的融资方式中,基本没有引入和采用。我们认为,在市场化背景下,作为提供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公共企业,有必要从现阶段开始,进一步放宽管制,加快股份制等产权融资形式的探索步伐。

从高等教育产权改革和多元化办学方面讲,我们认为,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1。 宏观经济体制环境要求和呼唤高等教育产权进行相应改革。减少政府财政压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办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办学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各种形式的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和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目前日本高等教育中,私立高校和私立高校在校生人数分别占全部高等教育相应比例的72%和73%。我国目前非国有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已达63%.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已达74%,民营经济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几乎全部领域。但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办学的实际状况与现实可能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对高等教育的办学格局进行重大调整,从建立公办与民办共同支撑我国高等教育的新格局的高度,重新审视和认识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进而进行政策调整。

另一方面,在公共财政普遍支出膨胀和发展中国家总体财政必然短缺的双重压力下,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是依赖产权问题上的制度创新改革。可以说,中国高等教育投入的根本改善进程就是中国高等教育产权的改革进程,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因果关系。

2.多元化办学需要制度性保障。尽管在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上、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但必须有制度性的保障,包括探索建立实行对民办高校一系列财政补贴的制度;放宽高等教育管制,放开高等教育产业,允许部分公办高等学校进行改制试点,形成一批公办高校通过改制成为混合体制或民办高校。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可以是公共企业提供,也可以是私人企业提供,还可以混合提供。无论是公立高等学校,还是私立高等学校,只要是为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财政都有责任予以投入和补贴,不同的是额度的差异。

第11篇

关键词:信息网络化;政府;行政管理;挑战;对策

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和知识取得了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使得我国迈入了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在信息网络化环境下,信息交流更加便捷,信息传播途径日益多样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外界提供服务和信息已成为必然,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政府要想更好地发挥其在现代社会中应有的作用,对外界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在新郑管理中,就必须正视信息网络带来的挑战,要积极的做好应对工作。

二、信息网络化的概述

信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真实反映,它包括文字、数字、符号、图片、图表等。信息网络化就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狂下下,在网络上传播的信息。与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相比,信息网络化有着许多不同点。首先,信息网络化实现了无时间和空间障碍的交流和传播。在网络化环境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信息交流;其次,信息网络具有共享性。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也正是因为互联网的开放式使得网络信息可以实现共享;再者,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1-2]。对当代政府而言,充分利用网络、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和现代化办公手段,大力推进政府信息网络化建设,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简化办事程序,向社会公共信息,提供便民服务,促进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重要途径。虽然信息网络化发展给当代政府工作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使得政府管理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政府职能的转变,为了更好地发展政府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政府就必须积极应对信息网络化带来的挑战[3-4]。

三、信息网络化对政府行政管理带来的挑战

(一)促使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

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使得政府行政管理工作难度越来越大,而那种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信息网络化环境下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必然会给社会的发展引进先进的设备和理念,如果政府在行政管理工作中依然采用以往的管理方式、方法,信息就难以贡献,势必就会影响到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

(二)推动“电子政府”的建立,无政府主义现象可能泛滥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政府逐渐认识到网络的优越性,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电子政府也将成为主流。虽然电子政府的建立是大势所趋,但是网络的自由性,使得公民可以随意的利用网络来传播消息,尤其是那些虚假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将处于无序状态,无政府主义可能泛滥,不仅影响到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严重时还会引发社会矛盾。

(三)对政府行政管理人员提出了更要的要求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里,对政府行政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要求政府行政管理人员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要求行政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素质和较强的服务意识。政府行政管理的目的就是引导社会主义公共事业更好的发展,为人们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如果行政管理人员能力不足、素质不高,势必就会影响到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实现,从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四)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网络化发展对政府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网络信息化安全问题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网络化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步伐分子利用网络来散播摇篮、虚假信息,当这些虚假的信息被传播后必然会引起一定的社会响应,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二是政府在依托计算机网络进行行政管理工作的同时,政府相关信息很容易受到网路黑客的攻击,从而造成重要信息的丢失,从而引起系列问题。

四、信息网络化环境下政府行政管理的对策

(一)明确政府职能,摆正政府角色

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政府行政管理环境也发挥了巨大的变化,而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作为社会稳定发展的调节者和推动者,在网络化时代里,政府要明确其职能,结合时代背景,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将政府职能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同时,要改变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方式,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行政管理信息的共享。另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要适当下放权力,将以往那种事事亲力亲为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鼓励者,制定有效的政策来调动社会一切力量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

(二)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

在明确政府职能,正确定位政府角色后,政府应当积极的结合时代背景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要建立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对那些与信息社会不相适应的官僚型行政体制进行结构性变革,要精简机构,完善人事制度,加强行政管理监督,从而更好地发挥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维护社会市场秩序,推动社会公共事业的更好发展[6]。另外,政府明确目标,健全各种管理机制 政府在贯彻落实规章制度时,应当明确自身的管理目标,完善绩效标准,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的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的公务员培训机制,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

(三)培养专业的人才

网络时代里,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必然会带动政府行政管理的革新,要求行政管理人员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服务意识。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行政职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政府应当山里利用高新科技技术,培养高素质人才。一方面,要加强行政管理人员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的教育与培养,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纵能力和水平,为政府行政管理培养一直专业的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强化素质教育,注重行政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服务意识,只有行政人员具备高尚的职业操守,才能更好的发挥职能,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行政人员应有的作用,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7]。

(四)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网络环境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格外重要。首先,政府应当加强宣传,引导人们合理的利用网络传播信息,提高他们的正确舆论传播意识;其次,要加快网络立法,规范网络秩序,如《互联网信息管理条例》,要明确网络行为人的职责,进一步落实实名制,对那些违法范围行为给予严厉惩处,同时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对立法加以完善和改进,从而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另外,要加大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以技术为依托,提高政府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8]。

五、结语

信息网络化的发展给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既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使得政府认识到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实现了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发展。然而在信息网络环境下,政府行政管理理念、方式也发挥了重大变化。而政府行政管理作为社会稳定发展的保障,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行政职能,就必须结合网络信息化给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明确政府职能,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网络行为,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强化素质教育,提高行政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推动社会事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普.政治安全:网络时代的挑战与对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2]忻超.我国电子政务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与对策分析[D].河海大学,2003.

[3]许正兴,运用电子政务改进我国行政管理的路径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2.

[4]于浩.大数据时代政府数据管理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5(03):127-130.

[5]张一迪.信息社会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5(06):90-91.

[6]孔祥雯.浅谈网络时代对政府管理的挑战与对策[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9(08):56-57.

第12篇

论文摘要:源于美国的教育券制度能否在中国找到适合其生存的土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教育券在中国的推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将从我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投资改革面临的问题出发,试图解决目前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问题,探讨在农村实施义务教育券的可行性。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现状及困境

(一)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现状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变革大致经历了1986 年以前的中央财政负责、1986 年-2001 年的地方各级政府分级负责、“以乡镇为主”及2001 年后“以县为主”的三个阶段。1986 年以前,在中央集中统一的财政管理体制下,义务教育经费都是由中央财政负责;或者由中央按地方需要切块单列,下拨给地方,再由地方财政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从1986年起在各级政府之间则实行的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乡镇为主”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这种体制使义务教育重心下移到乡村,但由于乡镇财政收入项目有限,大部分乡镇难以保证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从2001 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将义务教育的重心上移到县级政府。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农村每年的教育经费来源有所减少,导致本来就紧张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雪上加霜,给义务教育带来诸多问题。[1]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筹措实行“多渠道筹资”的办法,即经费来源是多元化的,既有财政性的经费,又有非财政性的经费。二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在各级政府间的分担采取“以县为主”的方式。教育部在2009年的工作要点中提出“大力办好农村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出进一步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在全国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正在研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我国基本教育国策。由此可以看出国家高度重视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薄弱地区义务教育的扶持。

(二)当前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面临的困境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诸多困难,随着政府的努力加大了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基本上普及了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面对我国城乡差异大的实情怎样加大对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的投入,以期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1、城乡差异大,教育发展不均衡

城乡之间在教育上的差距是有目共睹的,近年来出现了逐渐扩大的趋势。城市义务教育总体质量高,教学设施完备、教师教学水平高,很多地方达到小班化教学。而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省市,教学设施破旧、老化、不齐备,很多学校为减少教育成本,每个班安排七八十人,这样拥挤的教室、这样多的学生数,再加上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教育质量可想而知。

2、经费得不到科学合理使用,产出效益不高

部分地区教育经费扣压、挤占、甚至挪用现象的存在,义务教育经费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这一问题严重制约了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的地方不得不通过增加集资或收费来筹措办学经费,甚至出现了“乱集资”和“乱收费”等恶劣现象,这些直接导致了农村地区留不住人才,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一方面资金短缺,另一方面有限的公共资金并未被有效使用。如不解决经费使用的问题,仅通过增加微薄的教育经费来改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想法还是相当单纯的。

3、政府公共经费总量不足,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力度不够

我国政府近年来逐步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特别是今年初政府提出把教育公平当作一项基本国策,以及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系列设想。但是还存在政府公共经费不足、转移支付力度不够、缺乏严格的规范制度等问题。现在虽然中央政府已经制定了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几乎全部用于解决人员的工资问题,没有明确用于教育运转和建设的份额。专项转移支付主要是危房改造专项转移支付,而且专项转移支付的份额很小在县乡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很难资金配套。[2]

4、农村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教育的发展不能维持在原有的水平,应体现为质量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目前,中央和省对义务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义务教育发展的任务很重,县乡财政却不能有效增长,势必影响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现在农村已逐步取消了民办教师,但代课教师仍然普遍存在。其次,硬件建设亟待加强。实验室、资料室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信息技术教育在部分农村中小学还是空白,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农村教育硬件的建设,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缺乏后劲。

二、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改革的出路与教育券制度

(一)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改革的出路

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改革的出路,笔者认为是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教育经费,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得到更大的产出效益。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还不能在短期内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那么,当务之急是增加经费使用效益,科学合理地使用有限的经费,这样才可以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使用教育经费,并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状况,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以达到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广大农村地区,教育经费被扣压、挤占、挪用等现象的依然存在,我们只有通过改变教育经费拨款的模式,才能更好地解决这类问题。为此,我们可以分析是否可以在农村地区引入源于美国教育券制度。

(二)教育券制度的含义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1955 年,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米·弗里德曼在其《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了后来引起极大争议的教育券理论(该文后来被收入1962 年出版的《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 。教育( Education voucher ,又译教育凭证;另有School voucher,常译为学券制),是在教育领域中试行的一种代币券。教育券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政府改变对公立学校的直接补助的教育投入方式,而是由政府把经过预算的教育经费折算成一定数额的有价证券(教育券) 直接发给学生,学生凭券自主选择公立学校或私立学校就读,而不受学区的限制。学校则以收集到的教育券向政府有关部门兑换与券值等额的教育经费,以支付办学费用。[3]继米·弗里德曼后,英国的皮科克和怀曼等也提出了类似观点。教育券制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家长) 真正成为教育的自主消费者,使学校和教师真正成为教育的自主生产者,通过建立统一的教育市场,打破国家对教育的行政垄断和公私立学校之间的制度分割,促进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从而确保国民教育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4]

2001年夏天,浙江省长兴县政府为了缓解高中入学高峰的压力,鼓励部分学生进入民办高中或职业高中就读,决定借鉴美国的相关经验,引入教育券制度,以教育券的形式对就读民办高中和职业高中的新生予以一定数额的定向经费补贴。通过这种形式,既在经费上扶持了民办高中,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过于集中的普通高中生源流向。2002年,长兴县政府又把教育券制度扶持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功能扩展到了扶持贫困学生的范畴。长兴县实施了教育券制度后,职教招生有了较大改观,普职教得到了协调发展,现有民办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贫困学生得到了政府的资助,入学有了保障,体现了政府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关怀。

3、打破现有师资格局,加强流动,定期培训

实施教育券制度,首先就要使得各个学校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该校教师教学水平。目前状况是大部分优秀教师被调到相对好的学校,这样下去,好的学校也越来越好,差点学校越来越差,而我国现行的是就近入学原则,验证严重不公平。为此,要打破这一现状,就必须在教师流动的问题上寻找着眼点。首先要打破原有的教师分布格局,对愿意到乡下执教的教师加以鼓励,并且直接体现在工资上。另外,在农村地区教学成绩出色的,按一定的规则分不同的名师等级,另加奖金。这样可以引导部分优秀教师到乡下执教。另外,定期对教师进培训,由县级政府与著名师范大学合作,邀请大学的教授、各地名师对他们进行指导,提高目前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4、省级政府拨款,负责教育人员经费,扶持薄弱学校的教学设施建设

我们知道,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不均衡现状是地区发展不均衡,地区内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很多学者根据以往“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出现的问题,已经论述并达成一致观点,即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应提升至国家、由省级政府承担。首先省级政府要负担全体教师的人员经费,这样利于缩小城乡之间教师工资的差异,有利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其次,要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政府还必须扶持薄弱学校,另开资金留作薄弱学校的教学设施建设,如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体育场地的建设、实验室的建设等等。义务教育经费要做到“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使得经费用的合理。

参考文献:

[1]戴罗仙.税费改革与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5,(5)

[2]谭春芳,李继宏.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J].教育与经济,2003,(3)

[3]赵宏斌.教育券:基础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制度性创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4]文新华.关于“教育券”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3,(1)

[5]张平,何霖俐.教育券制度在我国的实施策略分析[J].教育探索,2007,(1)

[6]张传萍.关于我国实施“教育券制度”的若干思考[J].云南教育,2003,(36)

[7]皮江红.教育券与我国政府农村职业教育投入方式改革[J].教育科学,2006,(2)

[8]来新安,张丽萍.教育公平与教育券的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