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4 07:01: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际化经营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国际化经营是企业产销活动的范围如何从一国走向世界,关于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的理论有渐进论和跳跃论,前者已广为流行,后者正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两大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1.渐进论
渐进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代表人物为瑞典的约汉森(Jahanson)和瓦德协姆·保罗(WiedersheimPaul),该理论认为,从大多数企业走向世界的历史实绩来看,从国内经营到国外经营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演变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突然飞跃。经营国际化的这种渐进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市场范围扩大的地理顺序,二是企业跨国经营方式的演变发展。
目标市场选择的渐进性,表现为大多数企业市场的扩大都是遵循“由近及远,先熟悉后陌生”的路线。市场扩张的地理顺序通常是: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相邻市场全球市场。
跨国经营方式的渐进性,表现为绝大多数企业都是采取“先易后难,逐步升级”的策略,经营方式演变的最常见类型是:纯国内经营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企业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分部设立海外分公司跨国生产。
2.跳跃论
从上可以看出渐进论已经相当成熟和深人人心,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国际化经营的许多环节是可以跳跃的,因此单一的渐进论已经不能完全诠释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在渐进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跳跃论认为国际化经营呈现跳跃式发展,可以跨越其中的某一个或多个环节,具体表现为多种形式。如温州的打火机与眼镜产业,在目标市场选择方面,企业一开始就瞄准国外市场,基本上跨过了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等环节,而一开始就进入海外相邻市场全球市场或直接进入全球市场;在经营方式方面,跨过了纯国内经营阶段,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再进入企业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分部等环节。
二、国际化经营两大发展模式的比较
(一)理论依据不同
1.渐进式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
(1)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报酬递增指的是产出水平增长比例高于要素投入增长比例的生产状况,也就是说,如果所有投入都增加一倍,产出将增加一倍以上,即当企业的产量提高时,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会下降。因此,现实中,一些规模较大工厂的制造过程都享有适度的规模收益递增效应。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庞大的内需市场是促成规模经济的重要条件。基于该理论,企业首先应扩大国内市场以获得相应的规模收益递增效应,出口才有竞争力,因此,国际化经营往往表现为渐进式。
(2)需求偏好相似论
林德(Linder)于1961年提出需求偏好相似论,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因此,各国应当出口那些拥有巨大国内市场的制成品,即大多数人需要的商品,一国在满足这样一个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可以从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国家获得出口该类商品所必需的经验和效率,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是最大的。基于该理论,企业首先应选择国内市场巨大的产业进行出口贸易,同时最有可能发生在偏好相似的国家之间(往往是相邻国家市场),因此,国际化经营往往表现为渐进式。
2.跳跃式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
(1)后发优势理论
该理论最早源于李嘉图的比较生产费用理论和李斯特的动态比较费用学说。按照这一理论,后起国家可以直接吸收和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因而其技术成本要比最初开发的国家低得多。在同样的资金、资源和技术成本条件下,后起国家既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又大大减少了因对技术范式和制度路径依赖所形成的制约。基于该理论,后起国家在发展中可以免费或低成本地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技术,如果再有一点创新,就可能发展新的优势产业,可能把先进国家挤出国际市场,因此国际化经营过程可以是跳跃式的。
(2)差别产品理论
差别产品是指同一产业内或同一类商品组中存在不同质的产品。从实物形态上,同类产品可以由于性能、商标、牌号、款式、规格、包装等方面的差异而被视为异质产品。差别产品适应了当前消费结构的要求,满足了消费者追求“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的特点,因此,当代国际贸易中很大一部分是基于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基于该理论,企业可以集中生产要素生产国外同行产业中的差别产品,满足全球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跨过本国市场和纯国内经营而直接进入国际市场。
(二)经营环境不同
渐进式发展模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当时的世界经济还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进入80年代后,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跳跃式发展模式是在全新的环境中产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使各个相对独立的国家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将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家之间的分工合作,加快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要求各国尽快顺应这一潮流,加大本国的经济开放程度,参与国际竞争,经济全球化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出了客观要求。跳跃式经营可以缩短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周期,使产品迅速进入国际市场,先发制胜,抢占国际市场,并进一步实现跨国经营,因此,跳跃式发展模式自然成为有条件的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首选模式。
2.信息现代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广泛应用,国际市场的供求信息得以通畅快速的交流,这不仅使企业能够更快地了解世界,而且降低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启动成本,增强了企业进行跳跃式国际化经营的信心。进入90年代后,信息网络在商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这个特点更加明显。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于网络,使得国际经贸的各个环节走向信息化和网络化。
3.国际物流信息化
国际物流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跨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的流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特网、条码以及卫星定位系统在物流领域得到普遍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物流的信息化和物流服务水平。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之间的贸易最终都将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因此,国际贸易离不开国际物流业,国际物流的高度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大大缩短了贸易周期,为企业进行跳跃式国际化经营铺设了一条高速公路。
(三)产业不同
1.需求偏好相似产业
渐进式国际化经营的产业往往是国内外需求偏好相似的产业,根据林德的理论,国际贸易被视为国内贸易的延伸,因此产业一开始往往表现为国内经营,待国内市场饱和后或因偶然机会(被动地)才向外延伸到国际市场,根据需求偏好相似原则,首先选择的是相邻国家市场,而后才是全球市场。如制鞋产业基本上属于国内外需求偏好相似的产业,虽然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消费者对其尺码大小、款式、功能等有不同要求,但国内外需求偏好总体上是十分相似的,因此其国际化经营往往倾向于渐进式发展模式。以温州制鞋产业为例,其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在第一、二阶段(1950-1987年),鞋类完全是供应国内市场,在第三阶段(1988-1998年)开始出口,具体地说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的,如当时已有6年纯国内经营经历的东艺鞋业缘于偶然的机会,从1992年开始走出国门,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到香港,再转口到比利时。第四阶段(1999年开始至今)开始自营出口,截止到2001年底,全市33家主要自营出口生产企业中,鞋类企业有7家,出口额达5635万美元,占上述33家企业出口总额的23.60%,这些企业目前正处于积极出口阶段,一些企业已在海外设立销售部门,但还没有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截止到2001年,全市鞋类生产总值达296亿元,其主要市场仍在国内,占20%的国内市场份额,出口4.62亿美元,产业出口率为12.89%。
2.需求偏好差异产业
跳跃式国际化经营的产业往往是国内外需求存在差异的产业,如,非天主教国家日本、韩国、中国等大量出口人造圣诞树和圣诞礼物等,而在这些国家国内,这些商品的市场却很小。我国消费者习惯用一次性打火机(塑料外壳且价格低廉),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温州金属打火机产业一开始就瞄准国际市场,初始阶段90%以上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经过国际竞争后又反过来强化国内市场,2001年产值达30亿元,70%-80%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占金属打火机国际市场份额的70%,只有20%-30%的产品供应国内市场。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对太阳镜和金属镜框的需求还很小,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温州眼镜产业也是一开始就瞄准国际市场,产品很受欧美国家客商的欢迎。因此,国内外需求偏好存在差异的产业的国际化经营明显具有跳跃式特征,即在目标市场和经营方式方面跨过中间(一个或)某几个环节。
(四)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的认知程度不同
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的认知程度对经营发展模式的选择非常重要。采取渐进式发展模式,往往是由于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的市场进入战略、风险及其控制等认知程度不足,将国际化经营看成企业本身的成长过程。而国际化经营并不仅仅是企业的产品走向世界,它同时也是企业管理人员开扩眼界认识世界的过程。由于管理人员对海外市场的认知有一个“由近及远”的过程,对经营方式的选择相对也就有一个“由易及难”的过程,因此,这样的企业就会采取渐进式发展模式。
采取跳跃式经营企业模式的,往往对国际化经营有一定的认知,了解各种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风险及其控制,在跨过纯国内经营阶段后,先以间接出口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借助于外部营销力量(如贸易公司等),集中力量搞好生产,同时,企业在间接出口阶段“干中学”,待时机成熟后就过渡到直接出口及以后各个环节。因此,企业采取跳跃式发展模式,并不是盲目冒进,而是在具备一定认知的前提下快速实现国际化经营。
(五)企业国际化经营意识的强弱程度不同
国际化经营意识是企业国际化经营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一方面它决定企业对国外市场机会和信息的关心了解程度,没有国际化经营意识的企业不会有意识地收集国外市场信息,也不会主动建立和发展国外关系;另一方面它决定企业对出口业务、跨国经营活动的投资和努力程度,从总体来说,企业在一个市场的经营成功程度,取决于企业在该市场的资源投入程度和努力程度。
采取渐进式经营模式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意识相对较弱,如温州制鞋产业和服装产业,由于强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在目标市场和经营方式选择上以国内经营为主,待国内市场逐渐饱和后,再向外拓展市场,他们是在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开始有国际化经营意识。
采取跳跃式经营模式的企业普遍具有较强的国际化经营意识,据考察,打火机和眼镜产业在初始阶段就具有较强的出口意识,从企业业主到管理人员,都具有这种意识。在20世纪90年代,温州市第一家参加国内大型交易会的生产企业就是一家打火机企业,并产生一种“领头”作用,带动其他企业参加,由此该产业的出口意识得到整体提高,两大产业的厂商在产业发展早期就开始收集海外市场信息,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六)经营效果不同
企业以跳跃式发展模式开展国际化经营,取得的经营效果主要体现为“以快取胜”、“先发制人”等优势,但也容易招致一些进口国的贸易限制。
1.正面效果:快速占据国际市场
采取跳跃式发展模式,产品可以迅速进入国际市场,快速提高国际市场份额。温州打火机产业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跨过纯国内经营阶段,以价格便宜(是日本和韩国的1/10左右)、差别产品等优势,很快进入国际市场,目前已占据70%的国际市场份额,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击败日本、韩国等国际竞争对手。2001年温州眼镜产业总产值超过45亿元,90%以上的产品出口,销往世界上150多个国家与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占30%左右的国际市场份额。相对而言,温州鞋类和服装类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就微不足道了。
2.负面效果:容易招致进口国的报复
跳跃式国际化经营以快速占领国际市场取胜,但容易招致进口国的报复,如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反倾销等手段的限制,以温州为例,现有典型案例恰恰都集中在打火机和眼镜产业。例如打火机产业在发展初期的1994年因大量进入美国市场而受到美国CR法案的限制,2002年欧盟基本上“克隆”了美国CR法案,也对温州打火机实施相应的限制。温州眼镜产业也遭遇类似情况,2001年底被土耳其政府列为反倾销调查对象,经过将近一年的调查与应诉,现已尘埃落定,最终以土耳其政府对温州眼镜实施相应措施而告终。
[关键词]中国银行国际化战略战略选择
一、中国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发展现状
中国银行,全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之一,香港、澳门的发钞银行,2007年度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第九位。旗下有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及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等机构。集团经营业务主要由三大板块构成,分别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其中商业银行业务为集团传统核心业务,并创造绝大部分的营业利润。
二、当前中国银行国际化中存在的问题
1.海外机构覆盖尚有空白,海外并购合作不成熟。作为集团国际化经营硬件基础设施的中国银行海外网点多在香港、新加坡、日本、伦敦等地,皆属于亚欧大陆区域。而对北美的纽约和芝加哥等金融中心、非洲与拉丁美洲的新兴市场及大洋洲地区覆盖较少,且层次相对较低。
中国银行目前除有兼并香港同澳门金融机构的经验外,并无实质的境外合作(如银团贷款)和并购实践。在海外的经营都主要依靠于自身网点机构循序渐进式的发展,成果与收益较慢,不利用迅速提升国际知名度,在国际资本市场中易处于劣势。
2.业务和收入结构单一,机构服务水平滞后。集团过于依赖传统存贷款业务和利差收入,非传统业务收入比不到20%,对中间业务的发展程度不够。所以同其他成熟的跨国金融机构相比,缺乏抵抗东道国金融政策风险的能力。
逐级上报下行的审批制度放置在层次冗杂的集团内部机构间运行,直接导致了企业业务周期的漫长和效率低下。在外资银行完全进入市场进行服务质量竞争之后,高端优质客户流失情况严重。
3.金融产品创新能力较低,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窄。由于大部分的收益均来源于传统的存贷利差,造成银行内部产品陈旧,变通极少。而国企惰性也导致其在新兴的个人信用卡市场和投资银行业务上较其他跨国银行起步晚,发展慢,难以拥有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同国外各大银行相比,中国银行的融资途径仍然主要集中在境内上市和在美发行企业债券的方式,融资范围区域化,手段单一。
4.跨国经营能力不足,人才匮乏
(1)对国际惯例缺乏了解。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中国银行内部计划经济依旧明显,极容易将国内的做法直接照搬早国际经营中去。最明显的人员定期回调,三年一换,外派人员刚熟悉业务就被调走,又换新人。(2)经济实力尚算薄弱。资本充足率,资本收益率和人均利润率均远低于外资大银行。(3)国际化经营人才缺乏。由于金融行业开放时间尚短,有涉外业务经验和熟悉相关国际金融专业知识手段的员工稀缺。而且在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上,不如条件优越、业务规范的外资银行。三、当前中国银行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选择1.明确市场定位。跨国银行是以国际业务为主并采取跨国经营方式的银行。中国银行资本雄厚,现已经具备了国际性银行发展潜力和必要条件,可定位于海外的多元化市场。集团经营重心逐渐向海外转移,先按照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原则,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形成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基础类产品和服务,初步创建中国银行的优势品牌,争取在5年的范围内达到境外业务收入占到集团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这一目标。
2.建立外资银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中国银行的海外战略伙伴主要为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但该集团在经济发达的北美和一些新兴市场,影响力较弱。所以中行应当通过战略联盟的形式寻找更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战略伙伴,通过双方间共同实现特定的业务(如人民币资金借贷领域的合作,银团贷款业务及中间业务)发展目标,来提高国际化速度和降低海外金融市场风险。特别是中间业务部分,是中行急于成长起来的主要收入来源部分,该领域中外资银行产品多,经验丰富,运作方式和风险控制手段成熟,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3.加强人员和技术培训。为解决国际化经营人才短缺现象,中国银行一方面可以以优厚待遇从外资银行或海外高等学府引进专业人员,同时也可以依托在香港和新加坡的子公司,建立起金融专业培训中心。凭借两地的国际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和交易清算系统,以及语言文化上的中西合璧,既能有效缩短进修培训人员的适宜环境过程,又能很好地接触国际金融市场和业务,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深度。
4.积极进行跨国并购。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国际金融竞争更加激烈。为了与跨国金融机构相抗衡,中国银行采取并购的方式是最快最有效的选择。这是因为海外并购相对投入较少,但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还可以继续利用被收购银行原有的健全的组织结构、专业技术人才、关系网络和业务渠道等资源,利于避开东道国有关政策限制,迅速进入新市场开展工作。
四、结语
中国银行作为我国金融行业内国际化经营的先进力量,在面对国际金融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和严峻挑战下,不仅要充分利用和强化现有的国际化经营业务水平和硬件设施,更应该通过内部自上而下的革新使自身的企业体制、运行机制、产品和服务人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迅速向国外银行的先进水平靠拢。
通过现阶段实施立足集团现实、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的国际化经营战略,既能有效提升中国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和收益能力,更能进一步满足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的现实需求,完成提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能力,维护本国金融经济安全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邯田高良: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02)
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低、发表周期长、管理水平低等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高校期刊国际化水平的方法,如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加强高校学术期刊编辑人才培养,引入先进国际科技期刊经营管理模式,完善出版法律法规等。
关键词:
高校学术期刊 国际化发展 科技期刊管理 出版信息化
由于高校的理论创新、学术研究和科技成果等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高校学术期刊成为我国科技期刊队伍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前沿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随着新时期学术成果的快速涌现和大量交流,尤其是借助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平台,高校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成为新趋势和新要求。[1]在目前的信息环境下,国际化的信息传播借助互联网,进入到科技工作者科学研究、信息收集、资料整理、问题讨论和成果发表的每一个环节。如果能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实现高校学术期刊的国际化,除了可以使学术论文的作者和读者在学术成果交流上获得更大的益处外,还可以大幅度稳固和提高高校学术期刊的地位,对学术期刊及整个出版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与国外先进学术期刊相比,目前,高校学术期刊的论文投稿、评审、编辑、出版的模式仍然比较落后,在期刊编辑和出版的质量、时效性、发行量等一些期刊评价的衡量指标上还有明显的差距。
一、国际化学术期刊的特点及发展现状
国外的高水平国际化期刊的国际化体现在期刊种类规模、期刊运营模式、期刊发行制作水平等方面。典型的国外学术专业期刊发行集团Springer、Elsevier等已经和常规的出版集团合作,发行大量的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图书、音像制品、网络信息等全面的学术资料,成为科技出版发行界极具影响力的专业期刊出版巨头,引起世界范围内科技出版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国际化出版集团下的各种科技期刊,也借着这种国际化影响,成为发表最新学术成果的平台。他们的办刊特点和发展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
1. 国际化期刊出版规模大。近年来,国外的出版业结合新兴的互联网和数字化出版媒体的迅速发展,进行了兼并重组等集团化和规模化运作,甚至形成了明显的跨国经营的模式。例如美国的Blackwell Science Inc.是专业的科学出版公司,出版的学术期刊达600多种,而一些美国大学的出版社,如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也被并入该公司。该公司是英国著名出版商(Blackwell Science, Ltd.)的子公司,后者以出版科技图书、医学图书和期刊而著名,是世界上最大的学会和协会出版社。总部设在英国牛津,另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日本东京、法国巴黎、德国柏林和美国波士顿、波多黎各、危地马拉、巴西设有子公司。[2]在学术期刊方面,荷兰的Elsevier出版公司,出版期刊达1800多种;德国的Springer出版公司,出版期刊达700多种,都是国际性大型出版公司。[3]由此可见,这些国外学术期刊的集团化和规模化出版趋势是期刊市场化发展和伴随目前信息爆炸时代特征发展起来的新型模式。
2. 国际化期刊内容更加专业。随着出版规模的扩大,国际性学术性期刊大多对专业进行了更精确和更细致的划分,因为专业的期刊可以迅速反映本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和信息而受到作者的重视。例如美国的IEEE(电气与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刊),包含电气技术各个领域研究的68种期刊。[3]期刊内容划分的专业性还包括同种期刊对不同种类论文的明确归类,例如涉及材料学科的专业期刊Mater.Sci.&Eng.就根据期刊中不同论文种类和侧重点,发展出不同的期刊分册,如针对研究型论文的A、B、C分册和针对综述性论文的R分册,每月同时出版,这样的专业性划分,使作者投稿的目的更明确,读者的选择更清晰,十分有利于期刊的迅速发展。
3. 国际化期刊学术水平高。首先,高水平论文是反映期刊学术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尤其是学术性期刊,它是反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需要发表有高度创新价值的研究成果,才能不断维持和推动整个期刊水平的提升。很典型的国际权威期刊Nature和Science就是通过吸引世界各国的高水平科研论文,逐步形成了公认的国际品牌。其次,作者和读者的国际化程度是衡量期刊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显然,互联网络是实现作者和读者的国际化的重要工具。
4. 国际化期刊管理水平高。高水平的国际化期刊必须具有高水平管理模式。这些管理模式包括期刊编辑、编委、审稿人的国际化,排版、出版、印刷甚至语言标准的国际化等等。学术期刊的编委组成代表了期刊的影响力。直接的证明是国际著名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SCI)就明确将期刊编委构成和来源的广泛性作为收录期刊的重要参考。一般来说,审稿的国际化包含了审稿人的国际化和审稿程序的国际化。国际化期刊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作者、读者之间实现交流,尤其是科技论文更需要明确的编排标准,才能确保学术期刊中的内容得到准确的表达,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此外,出版和印刷也是国际性期刊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除了传统的纸质媒介之外,电子媒介的出现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国际性期刊的电子出版物获得重要的发展和关注,很多通过文字不能全面反映的论文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方式(例如,视频、音频文件等)展示在读者面前。同时,论文的开放获取使信息的传播更具便捷性和时效性,从而使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二、我国高校学术期刊现状及其与国际化期刊差距
首先,我国高校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低。最明显的指标就是高校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低。我国高校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约88%的期刊低于0.3,约40%的期刊低于0.1。[4]一般来说,在科技论文的关注中,期刊影响因子低于0.5的论文就会被很多读者所忽视。虽然影响因子的评价标准并不是唯一和完全可靠的,但它确实反映出我国高校学术期刊的影响力远远低于国际性期刊。造成这个差距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期刊作者局限在中国国内甚至大部分局限在高校的教师和学生范围内,引用的参考文献作者局限在国内,期刊编委会中国外编委数量过小等等。其次,我国高校学术期刊的发行周期长。因为高校的学术期刊往往受到人力资源和稿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期刊以月刊、双月刊和季刊为主,导致学术期刊周期过长。一些典型的著名国际性期刊,可以在60天之内将重要文章刊出,而我国高校期刊的发表周期平均在9个月,明显落后于国外期刊发表周期。而且,在出版发行方式上,与国外出版商完备的销售网络和发行手段相比,高校学术期刊的发行模式还相对落后,这种情况在我国现有的英文版学术期刊中尤为明显。再次,我国高校学术期刊的管理水平低。目前,各个行业、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期刊,学术期刊种类分散,即使是著名的大学,也缺乏具备号召力的名牌期刊,高校学术期刊各自为政,无法发挥期刊规模化发行的效果,制约了期刊的发展速度和期刊质量的提高。
三、我国高校学术期刊的发展策略
1. 论文质量国际化。要实现高校学术期刊的论文质量国际化,首先要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结合自身刊物特色,主动与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单位和个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国内高水平论文入手,扩大影响力,从而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如在我国的学术研究中,中医学、量子物理学、纳米材料、杂交水稻、转基因技术等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些领域中容易出现高质量的论文,而这些领域的前沿研究大多集中在国内著名的高校中。因此,具有相关栏目的高校学术期刊应引导和鼓励这些尖端领域的研究学者向自身的期刊投稿,发表最新的研究成果,加强高水平作者队伍的培养。此外,通过国际学术会议、出国访问学者、向国外作者约稿等形式,吸引国外著名学者投稿,优先、快速发表国外作者的高质量论文,实现期刊作者的国际化,来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从而使科技期刊的发展走上国际化发展道路。
2. 出版过程国际化。出版过程的国际化包括实现期刊编委组成的国际化、出版语言国际化、审稿专业化和出版信息化。
编委的国际化是要求编委覆盖尽量多的国家和地区,从而影响编委所在地区的作者和读者。例如,《应用数学与力学》(英文版)于1980年创刊时就有8名国际编委,编委组成包括来自美国、乌克兰、瑞典等多个国家,编委的国际化促进了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实现出版语言的国际化是期刊国际化的前提条件。高校学术期刊的作者层次主要来源于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作者的外语能力较强,这为高校学术期刊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即使是中文期刊,也可以将摘要等关键信息翻译为英文,以便扩大传播的范围,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审稿专业化要求建立专业的专家审稿制度,选择更多的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审稿,以保证审稿的质量,为学术论文提供更多自由空间,避免因为不恰当的审稿因素而丢失高水平的论文。同时,及时更新审稿专家的构成,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高水平论文的审稿要求。例如,《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从2002年起尝试建立科技论文完全国际化的评审体系。在操作中,从科技论文所引的文献中发现并确定审稿人,并将稿件送请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十多个国家的学科专家审稿。实践已经证明,此举对科技期刊提高学术水平、严正学术风气、扩大刊物影响具有积极作用。[5]
出版的信息化要求高校学术期刊进行编辑出版技术现代化改造,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建立期刊网站,利用网络来加强科技期刊与世界各地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创立期刊的网络版和光盘版,这样才能缩短科技时间,提高论文的时效性。目前,许多高校学术期刊已经建成了自己的网站,而且网站上大多设置了远程投稿系统,这显然对作者和读者国际化具有突出的贡献。但是,这些网站中有英文网站的不多,特别是功能强大、制作精良的英文网站就更少了。例如《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和《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的英文网站为刊物在扩大国际化影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 管理模式国际化。建设国际化期刊需要加强高校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管理人才培养,引入先进国际科技期刊经营管理模式,实现科技期刊管理与国际接轨。科学技术是跨越国界的,作为科学技术发表的平台,高校学术期刊只有与国际标准、国际运营模式吻合,才能融入国际化期刊的团体中而受到关注。一方面,与国际权威检索系统合作是提升期刊国际化影响力的重要方法。目前,各大外文数据库有50多种,高校学术期刊根据自身的特色,与这些权威检索机构合作,能进一步提升其影响力和关注度。另一方面,借助高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的独特优势,我国的高校学术期刊,尤其是英文版学术期刊在海外与合适的、高效率的伙伴合作,是开发可行的、有效的海外发行途径的重要方法。例如,《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从2006年开始与Springer公司合作。目前,在国际化程度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Springer下载的论文数量逐年攀升,2010年论文下载总量达到52376次,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297%。
4. 出版法律法规国际化。建立健全完善的出版法律法规,是期刊国际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与国际期刊接轨,满足WTO相关法律要求的出版法律法规,是确保我国高校学术科技期刊受到国际认可,提升国际知名度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障方面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6]同时,高校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的专业素质及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例如,编辑应该具备一定的对专业科学发展宏观态势的判断能力,了解期刊出版的法律法规,提高外语水平,加强与国际作者、读者和国外期刊同行的交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国外来稿,从而实现稿源的国际化,同时充分发挥编委会在审稿和推荐优秀稿件上的作用,获得高水平的论文来提升期刊的整体质量。
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是一种发展趋势,加强高校学术期刊向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是我国高校学术期刊在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学术期刊编辑部门的努力和科技界的支持。
基金项目:中国科技期刊学研究基金(GBJXC0948)
参考文献:
[1] 张琰玲.学术期刊发展新趋势及其影响[J].宁夏社会科学,2007,(6):208-209.
(下转第58页)
(上接第47页)
[2] 何朝晖.美国图书情报学期刊的运作模式――Library+Resources++Technical+Services+主编+Peggy+Johnson+访谈录[J].图书馆杂志,2007,26(4):57-60.
[3] 周远成.期刊国际化、网络化时代的质量管理运营策略[C].第七届(2009)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2009:369-373
[4] 杨兵,彭超群,李向群,何学锋,王海东.开放存取出版模式与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3):516-518.
[5] 张月红,袁亚春.科技论文国际化同行评审的尝试――《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的新举措[J].编辑学报,2002,14(4):294-295.
一国外科技期刊的现状与趋势
1国外科技期刊的现状
通过观察国外的科技期刊,我们可以得出:目前拥有一百四十多个类别的8825种核心期刊;分布在五十多个国家中,美、英、德、日、荷和前苏联共拥有7301种,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之多。其中美国占有3124种,占总数的35.4%[1];与之相对应的是科技期刊论文产出数量的地区分布,两者保持了一种平行发展的关系,亦是以美、英、日、德、前苏联等国家名列前茅,其中美国作者的论文产出量的比例高达37%[2],诸多数据充分反映出当今美国在世界科技期刊出版业的中心地位,同时也充分表明美国作者的理论实力和研究水平,这也恰恰是美国出版业致力于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产物。
2国外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
从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出版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国外科技期刊形成规模化生产的出版模式按组织形式归纳为三类:即出版集团(公司)出版、学术团体或高校、科研机构出版以及期刊社出版[3]。
集团出版是发达国家科技期刊出版的重要趋势[4]。大众媒体的整合的趋势不断加剧,资本越来越集中的流动,集团出版不仅可以在资源上实现互补,更可以使某一科技期刊实现超大规模的发展;集团化的出版模式,其体制健全,分工细致谨慎,所有的科技期刊都是在相对完善的管理框架内出版发行,有效规避了个别期刊单兵作战的短板。
国外的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也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某些学术团体组织力量相对偏弱,故而他们采取了和出版界知名大公司合作的经营模式,由学术团体自身的途径获得科技信息并编辑成册,再由出版公司负责出版与发行。
有些期刊社不直接参与期刊的管理,而是委托给相应的理事会,这些理事会是由若干科学家组建的,理事会成员负责刊载的传播内容,具体的编辑事宜则由期刊社内部进行。
另外,发达国家的数字信息技术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网络化、数字化平台来实现其大众传媒及科学传播已成为一种寻常的技术手段和路径。由此不难看出,国外的科技期刊的数字化产品已经及时地进入受众的日常生活。国外的科技期刊界,充分重视并长期致力于数字化产品的研发工作,以规避对传统出版的冲击,使科技期刊的电子信息化产业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国外的民众早已适应并积极采纳了通过信息平台去涉猎科技期刊的数字化产品。
这些经营模式揭示了国外科技期刊的主流发展趋势。
二国内科技期刊的现状与趋势
1国内科技期刊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科技期刊数量已达到4800余种,占据了整个期刊市场的半壁江山,虽然品种门类繁多,数量具大,但是鲜有在国际科技期刊界占有重要位置的优秀权威期刊。目前国内有相当一部分的科技期刊使用的依旧是三十多年前落后的设备与管理方法,这让我们无法与那些具有先进设备与管理的发达国家的同行竞争[5]。
因为在国际科技期刊体系中,权威性排名靠前的都是国外的一些期刊;我国的大部分的杰出科技工作者为了追求自己科技成果的前沿性和威望度,往往把创作的学术论文书稿转投到国外的某些在国际上很有影响力的期刊,致使国内的一些科技期刊团体机构没有上乘质量的学术成果来源,长此以往,发展进入了“没米下锅”的窘态。部分科技期刊的管理者和经营者观念陈旧、思想保守,不思改革进取,也使某些科技期刊经营惨淡,入不敷出,想要做大做强更是无从谈起。政府和相关的职能部门尚未全面对已成规模的科技期刊团体给予政策倾斜和大力扶持;制约了部分科技期刊发行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导致一些规模较小的科技期刊团体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慢慢败下阵来。
2国内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
2010年,在上海召开了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本届论坛以“出版业变革中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之路”为主题,邀请到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市科协副主席高小玫等领导以及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院院长康乐,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亚,《自然》主编菲利普斯?坎贝尔,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科技信息部部长大仓克美等国内外专家学者逾400名嘉宾出席”[6]。
参会的各界人士一致认为,科技期刊是我国大众传媒和科学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我国国民的科学普及和科技事业的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目前国内的科技期刊依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和国际上知名的一些科技期刊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职能部门管理者和期刊工作者,实事求是,深化改革,锐意探索,使我国的科技期刊发展事业既好又快地稳步提升。
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与应用,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也给传统期刊出版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往往新的机遇就蕴含在挑战之中,这同时也亟待科技期刊的决策者瞅准形式,积极探寻如何在这种新型的平台之上大展拳脚。要做到,充分遵守市场规律,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切实做好期刊资源的重新配置,以实现集团化经营;积极学习并运用好新媒体技术,加紧数字产品的研发和出版工作,有效整合学术资源,推动科技期刊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我国的科技期刊发展方向,依目前情况来看,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顺应国际发展潮流要求,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兼顾传统出版和数字媒体的路子是大势所趋,且相关的实际工作努力开展也迫在眉睫。
三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冲击与应对
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如火如荼,伴随着我国的科技文化事业在国际上的参与和
交流日渐增多,在给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新的机遇的同时,也预示着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进程是其前进的总的潮流和趋势。
当今时代,国际间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更是不断加剧;为了使我国的科技期刊在国际期刊界产生重要影响并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求我们广开言路,审时度势,准确把握自身固有优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化体制与观念的双重改革,确保科技期刊出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社会上,也存在着一些诸如过分抬高国外科技期刊进而贬低国内科技期刊的片面观点,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科技期刊发展;导致了某些优秀科技工作者将科研成果投稿给国外科技期刊,大量的科学传播内容的外流致使国内的科技期刊很难有前沿性的科技学术论文呈现世人。因为科技信息的来源受到遏制,所以现在大多数科技期刊刊载的学术论文都是部分科技工作者为了评晋职称而仓促完成的质量不是很高的文章,进而导致这一部分的科技期刊的权威性大大受挫。
1科技期刊规范化
我国已制定并出台了近50条国家标准和准则,基本上都是参照国际标准制定的。
科技期刊的规范化是期刊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只有让科技期刊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去不断前行,才能确保科技期刊的竞争水准。因此,国家需要全面的与实施科技期刊规范化的管理准则。让广大的科技期刊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按照国家公布的统一化的标准规范去进行规范化地编辑出版工作。这样,不但能够加强我国科技期刊工作人员的编辑工作效率,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更能够让我们的科技期刊尽早地适应激烈的国际化竞争需要。
现阶段,大家对编辑工作曾有的错误观念开始改变,不再认为编辑工作只是一种形式。这种观念的改变证明了我们国家的科技期刊正在步入国际化的正轨。
科技期刊要能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信息传递、学术探讨和资源共享的目的,编辑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坚决执行国家标准,不仅对科技期刊十分必要,对其他出版物也都至关重要。这种做法不但让科技期刊的质量得到了提升,更使得科技知识能得到更加迅速的传播。
科技期刊编辑应明确自身的定位。编辑身为精神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的巨大职责。因此,编辑人员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思想观念上不断进步,完善自己。编辑人员所要从事的工作绝不是乏味的重复性劳动,恰恰相反,编辑人员所做的工作是一种创新型工作。因此作为科技期刊的从业人员,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想要成为出色的编辑,除了要熟练业务,还需要对期刊所在的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办出高学术水准、高编辑质量的优秀期刊;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进一步培养开放意识、超前意识、创新意识和信息意识,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2职能部门要大力扶持
科技期刊国际化的趋势下,我国科技期刊工作者的福利待遇相对于其他工种还有待于提高;办刊经费的不足,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争事实。我国现阶段正在努力开拓文化产业,其中大众媒体的科学传播也是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政府部门应当设置专项资金,用来扶植期刊事业发展壮大,以此提高科技工作者发表的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的稿费报酬,在某些职称评审工作中,也要均衡国内与国外科技期刊的砝码,不能顾此失彼,要统筹兼顾,另一方面,要适时适当提高期刊编辑工作者的工资待遇,以激发这一群体的工作积极性,使之能具有创新性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何荣利,王亚贞.国外科技核心期刊及其学科与地区分布[M].世界图书,1992.
[2]胡小元,曹双云.期刊论文产出与核心期刊地区分布[M].世界图书,1992.
[3]张宏翔.国外科技期刊经营模式及对我国科技期刊经营发展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15).
在全国各省市中,广东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位列第一,达到了 116.3亿美元。上海位第二,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达到60. 43亿美元。上海和广东作为中_经济的领头羊,许多行业都是处于全W领先地位,尤其是制造业,而且在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中,也还是以制造业为主。
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很长一段时间企业在贸易中的作用是被忽视的。
传统贸易理论关于企业的描述仅有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新贸易理论中虽然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引入国际贸易分析中,但企业还是同质的(homogeneous)典型企业,即所有企业都从事出U。然而,近十几年的贸场理论研究表明,企业是异质的(heterogeneous),为什么一辟企业从事出口而另-些企业不从事出口?为什么有些企业选择通过出口进入海外市场,而有些企业选择FDI?对上述两个问题,异质性企业理论从新的角度给予了解释。
Melitz首次通过异质企业模型将上述研究规范化,出现了以企业异质性为特征的新-新贸易理论(New-New Trade Theory)。
新-新贸易理论是同际贸场理论的前沿,能够很好的解释当前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的现实情况,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思路和研究方向。该理论主要分为两个研究方向,以Melitz (2019)为主导的方向主要探索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又称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Heterogeneous-Firms Trade,简称HFT);以Antras (2019)为主导的方向主要研究企业全球组织生产抉择,又被称为企业内生边界理论(Endogenous Boundary Theory of the Firm)。而从现有文献来看,该理论还处于发展初期,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证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关于异质企业的理论假设需要更加详细的企业面的数据来进行检验。
本文将沿着Melitz的研究方向,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山发,就企业生产率与出口、对外直接投资之问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通过采用上海和广东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企业层而数据,来重点考察企业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本文为我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1.2本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阐述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产生及其主要研究内容,为本文的研究奠足了理论基础。接着论文结合上海和广东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特点,进一步探讨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给出相对明确的结论,为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决策上的支持和指导。
第1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异质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难点及解决办法,并对本文的框架和结构做出相关的说明。
第2章是文献综述部分,是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首先简单介绍了不同文献对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研究假设、理论框架等相关内容的分析,为本论文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接着对有关异质性企业生产率与出口、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关系的论证,进行相应的回顾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实证假设。
第3章是分别对上海和广东省的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做出了分析,通过对这两个典型区域的相关研究,来发现这两地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劣之处,从而为我国企业今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4章是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首先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对两地出口企业与FDI企业的生产率进行比较,从而来验证HMY模型的相关结论,即FDI企业的生产率要高于出口企业。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FDI企业的生产率,即为什么FDI企业的生产率要高于出口企、Ik,是自我选择效应还是学效应的结果。
第5章根据实证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对企业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做出总结,并对我国企业制定走出去战略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1.3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框架
1、文献研究法第1章的研究动态和第2章的文献综述,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在前期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异质性在主要贸易理论中的体现进行了回顾和归纳,为本文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2、定性分析法
第3章主要运用了定性分析法,通过对相应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来说明上海和广东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一些不同之处。
3、实证分析法
第4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度出发,在己有的研究基础上,对企业异质性与企业国际化经营选择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的实证分析。首先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来验证FDI企业的生产率要高于出口企业。
然后通过回归分析,解释为什么FDI企业的生产率要高于出口企业,是自我选择效应还是学习效应的结果。
以下是论文的研究框架:
[论文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银行业跨国经营现象越来越普遍,银行跨国经营主要是通过新设投资和银行跨国并购两种方式来完成的,银行在国际化的进程中采用何种方式,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对两种路径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银行国际化路径的选择问题。
一、银行国际化两种路径的简单介绍
(一)新建投资
跨国银行新建投资是指一国银行根据具体情况在另一国设立形式各异、规模不一的海外分支机构,如行、分行等机构组织形式。在新银行中,外国投资者可以以全部股权参与,即设立独资银行;也可以以部分股权参与,即设立合资银行。
(二)跨国并购
跨国并购,是指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一国银行为获取对另一国某银行的经营控制权,有偿地收购该银行的部分或全部产权,以实现资产经营一体化的市场行为。包括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跨国并购的渠道包括发起收购的银行直接向国外目标银行投资,也包括通过在外国的子公司、分行进行并购活动。
二、两种路径各自的优势分析
(一)新建投资的优势
1.新建投资使银行拥有较大的灵活性和主动权。新建投资在投资规模、投资地点的选择上受外界的干扰较少, 拥有较大的主动权和灵活性,能使跨国银行在较大的程度上把握投资的风险。而跨国并购则不同,要受被并购银行自身条件的限制。
2.新建投资的成功率要高。经验数据表明,通过新建投资的方式创建子公司的成功率要大大高于通过并购方式而设立子公司的成功率,银行也同样。因为投资新建的银行是母行的附属机构,比较容易控制,所以成功率相对较高。而在跨国并购的过程中,国际化银行与目标银行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国际化银行很难对目标银行的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做出非常准确的判断,从而使其难以找到合适的价位;而且被并购银行原有的管理制度可能不适合收购方,收购方在对此加以改造时,可能遭到习惯于原有管理体制的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抵制。一次并购活动大致由三个阶段组成:准备与设计、谈判与实施、整合,任一阶段没处理好都可能导致并购失败。
(二)跨国并购的优势
1.跨国并购可以使银行迅速进入并占领东道国市场,实现快速扩张。通过并购,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被并购银行的原有客户和市场基础,快速适应东道国市场,以较低成本实现快速的外部扩张。而新建投资只能依靠自己开辟市场,而且对东道国银行监管法制及政策的把握能力也有限,所以不利于迅速进入东道国市场。
2.跨国并购可以突破机构设立和业务范围的限制。
现在许多国家、地区对外国银行进入本国市场都采取严格的审查和限制措施,对新开设的外资银行分行的业务范围也有很多限制。通过并购,可以规避政策障碍,绕开这些金融服务贸易壁垒,快速进入东道国市场。
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尤其是某些国际金融中心如香港、伦敦的金融机构已经趋于饱和,外国银行开设分支机构的数量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并购是最好的选择。
3.跨国并购可以实现竞争优势的转移。当银行试图获得另一家金融机构在某一方面的竞争优势时,单纯的学习与模仿常常是徒劳的,因为这种优势往往产生于这家机构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经营积累的组织资本与组织经验,外部竞争者难以复制。这时,通过并购与目标机构融合,可以实现转移竞争优势的目的。而且这种转移可能是双向的,会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当银行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市场时,这种竞争优势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的选择
(一)根据我国银行的实际情况选择进入方式
跨国银行如果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优势和国际经验可以优先考虑以并购的方式进入东道国市场。中国银行是最早走向国际市场的国内银行, 目前在亚、欧、澳、非、南美、北美六大洲均设有分支机构, 建立起了全球布局的金融服务网络,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优势和国际经验的大银行,可以优先考虑以跨国并购的方式向海外扩张。工行、建行、农行和交通银行在国内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和组织管理优势但缺乏国际经验, 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向海外扩张并不具备优势, 要根据东道国情况灵活采用两种方式。
而对于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可以采用并购的方式。通过并购设立子银行是弱势银行进入和拓展发达国家市场的有效途径。采用并购方式可以节省新建投资的开办费用, 缩短从开办到盈利的时间,而且可以直接利用目标银行的原有市场影响力、信誉、客户基础、营销网络以及长期以来构建的完整的运作制度和人才体系,迅速打开地区市场,拓展业务网络, 减少新建投资可能带来的经营失败风险,克服弱势银行难以赢得市场信任和客户资源的困难。
(二)考虑东道国市场情况。
1.考虑东道国政府对跨国银行市场准入的监管以及监管当局对两种方式进入的不同政策。一般来说, 在东道国对外国银行的市场准入有严格限制的国家倾向于采用跨国并购的方式进入,以避开东道国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法律条例的限制, 迅速进入东道国市场。从东道国监管当局对两种进入方式的不同政策看, 法国、德国、意大利、挪威等国鼓励银行并购, 以加速银行业集中, 促成经济规模化发展, 在这些国家, 最好选择以并购的方式进入。
2.考虑东道国市场与本国市场的文化差异。如果两国市场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则跨国并购是最好的选择。因为,通过跨国并购,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被并购银行的原有客户和市场基础,快速适应东道国市场,以较低成本实现快速的外部扩张。
3.东道国银行的市场集中程度。当东道国银行的市场集中度低时,竞争压力小,可以直接新设机构,避免并购带来的组织学习成本,获得更高的知识传递效率。相反,在一个集中度高的市场中, 一般倾向于采用并购的方式进入, 因为当有新银行进入时,原有的市场在位者往往会做出激烈反应, 以维护他们的市场影响力,采取并购方式可以避免这种摩擦。
(三)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方式选择时,比较注重的一个因素是成本问题。可以用托宾的理论解释:q=企业的市场价值/企业的重置成本当q
参考文献
[1]慕刘伟,国际投融资理论与实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英)斯蒂芬,戴维斯,银行并购:经验与教训[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3]薛求知,杨飞,跨国银行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马文科,林之诊,我国银行业并购重组的理性选择,金融时报2003,5(12)
[5]陈卫东,刘康,析国有商业银行重组改革模式选择,中国金融,2002,(12)
关键词:银行业国际化国际化效应
一、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现状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现状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为支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银行业成了推动国民经济的一个最大的投资来源,这为银行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银行业的体制改革步伐一直落后于国民经济大局,产权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落后、僵化,从而导致资产质量低下,盈利能力差。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利率的不断降低,银行获利的绝对主要来源存贷利差越来越小,进一步限制了银行的获利能力,国内效益较好的中国银行2000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仅为4.19%,大大低于发达国家金融业的收益水平。与此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非银行金融资产不断增长,而经营非传统银行金融资产的收益要比传统业务高许多,许多银行业开始尝试办理以代收代付为主的中间业务,但这类业务的收益较低,再加上国内银行的无序竞争,使得来自这类业务的收益也非常有限,对于一些高收益的非传统业务如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和咨询服务等业务,也由于政策的原因和人员素质的因素而不能开办或开办得很少。
(二)国内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和国民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
近年来,中国的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居民的剩余资金提供了新的出路,刚起步的证券市场由于存在获取高额收益的可能性吸引了大批居民个人资金和其他机构剩余资金,机构和个人的剩余资金不再仅仅存放在银行,而是根据收益的比较确定投资方式。除了证券市场外,各类型的保险,特别是分红性的保险业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正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迅猛的基金业也对传统的银行的资金来源造成很大的冲击。这些都造成了国内金融资产结构的根本变化,非银行金融资产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将远远超过银行金融资产。据统计,目前我国居民个人拥有的金融资产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而其中各种债券、股票的价值超过了1万亿元人民币,外币储蓄近800亿美元,两项合计占近17%。所以银行若固守传统业务范围,其市场份额必将越来越小,获利的空间也越来越小。
(三)国内市场竞争的国际化
与国内银行单一的经营模式和方式形成鲜明对照,近年来大举进入我国的外国银行大多是全能型的跨国银行,其全球性的经营战略和全能型的经营方式在目前仅对其开放部分业务的情况下就已经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显示,2001年9月底外资银行在华总资产达到440亿美元,存款65亿美元,贷款186亿美元。在国内银行业的主要国际业务出口结算这一业务领域,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已达到40%以上,外资银行的资产质量也远比国内银行好,据估计不良贷款仅为12%,而国内银行最保守也为25%。在资本市场领域,目前对外资的开放程度有限,外资金融机构在国内资本市场的业务范围仅限于咨询服务类,即使如此,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企业的海外融资方面仍占据了主要地位。
(四)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现状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满足客户对国际业务的需求,中国银行业纷纷开始国际化进程,除在国内设立办理国际业务的机构外,还采取在国外开设分行、代表处的形式增加在国际市场的存在,并大量采取与国外银行建立关系等措施建立基本覆盖全球服务网络。但由于中国银行业服务于本国贸易的考虑是设立分支机构的首要因素,而服务于本土化客户的战略考虑几乎被忽略了。所以尽管拥有几乎遍及全球的网络,但由于行的业务范围非常有限,且行在与当地客户打交道时,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委托行的利益往往受到损害。这些都大大削弱了这种国际化方式的战略效果。
为摆脱国内政策对银行开展全能业务的限制,国内一些银行也开始了深入国际市场的尝试,一种是通过与国外资本,特别是与外国银行建立合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以利用其国际网络发展国际业务,目前我国已建立7家合资银行,但由于这些合资银行规模小、业务范围狭窄,无论对投资方还是对中方的战略意义都不大。另一种尝试,也是最具战略意义的抉择是在境外一些金融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并购和重组建立独资的控股的金融子公司,然后这些子公司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同时开展业务运作,其意义远远超过其他形式的国际存在。目前我国银行在国外设立的子公司主要由中国银行的中国(香港)有限公司和中银国际,中国工商银行的工银亚洲等,这些银行甚至已经或者正准备上市。这些公司的运作极大提高了母公司的国际形象。
银行业国际化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现实,这种现实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规律。通过以上对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现状的分析可知:中国银行业走国际化道路是其必然的选择,但在中国目前并不允许混业经营的政策前提下,国际化的目的和效应应该是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二、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效应分析
(一)内部化效应内部化
效应主要体现在降低成本上。国际化的这种效应在无论是否希望实现全能化的情况下都很重要,银行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或与国外银行建立关系,都将使银行在开展涉及国外的业务时,利用其自身的分支机构和事先已约定好的处理程序,减少业务处理的时间和成本。最重要的是,这些分支机构(不含机构)其最终利益往往和总部是一致的。内部化效应的另一个重要效应就是共享客户资源,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进入一国和国际市场的成本,也大大缩短了建立客户和机构网络的时间。中国的银行目前在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金融中心设立了分支机构,是因为这些银行的客户大多在这些国家或地区有专业往来,或者银行为从该地区获取管理经验。
(二)学习曲线效应
学习曲线效应是指一个市场的后来者往往用较短的时间就能赶上甚至超过市场的先入者,这是因为后来者可以借鉴先入者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并吸收先入者在发展过程中的教训,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创新,而先入者由于长期的发展形成的管理体制和企业文化,可能会陷入经验主义而不能随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创新。中国银行业走出国门的最初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学习国外银行管理水平和改善经营管理体制。
(三)体制效应
体制效应是指通过参与国际化改善银行的股权结构、治理机制,进而改革银行的经营体制。这种效应对处于转型中的中国银行业非常重要,中国的银行业大多是国家独资银行,这种单一的股权结构使得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非常不科学,银行的经营战略往往在执行过程中受到扭曲,致使银行业向商业化银行转变进展缓慢。通过国际化,特别是通过在国外并购和设立合资分支机构,在股权上参与国际金融市场,并最终使国际资本以股权形式参与中国的银行业,将改善中国的银行的股权结构,完善银行业的公司治理机制。
(四)财富效应
财富效应是通过并购实现的,并购可以很快扩大银行的赢利规模,并购还可以提高银行在投资者心目中的形象,以股权交换形式实施的并购可以使所有者获得额外的被并购银行的股票,而这些都会提高银行在股票市场的股价,进而使原所有者持有的股票价值上升,股东财富增加。由于中国大多数银行为国有独资银行,所以评价这些银行往往使用资本规模、资产规模或利润总额这些绝对指标,而按现代财务理论的原理,这些指标不能体现一个公司的真正价值。因此,中国的银行的价值很难判断。单一的资本结构也使国际上对中国银行业的商业化水平感到疑惑,从而也影响到中国的银行业在国际上的拓展。为此,中国的银行业可以向一些中国的大公司一样,通过境外上市谋求股权的国际化。当前最可行的是在海外,特别是在一些国际金融中心选择一些有一定知名度、规模不一定很大或暂时处于困难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并购,成立一家子公司,这家子公司就成为总部进军国际市场的桥头堡。通过总部的支持,子公司的价值会不断上升,这时,总部的价值也随着增加。
(五)全能化效应
全能化效应就是指通过国际化实现银行业由分业经营向多功能的混业经营转化。由于中国目前实施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而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市场已经饱和,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赢利的空间越来越小,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商业银行无法通过混业经营去分散和化解风险。目前,新兴的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也对银行形成了资金上的压力。同时居民(包括自然人和机构)资产的多样化也需要一个能够提供全面服务的金融机构为其理财。在这种情况下,监管当局出于稳定金融发展局势,降低金融风险和便于监管的需要,仍然坚持在近期不会开放国内银行的混业经营。而中国法律对银行在国外开设分支机构的类型没有明确的限制,这为中国的银行业通过国际化实现多元经营留下了政策空间。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全能化效应,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的:一是,通过在国外新设或购买一家或几家经营不同类型业务的金融机构,或者是并购一家从事全能经营的银行金融机构,通过这类国外子公司在国际市场从事全能化的经营,以达到在国际范围内的全能化经营;二是,中国的银行作为控股的母公司,控制设在国外的几家从事不同类型的金融业务的子公司,这些公司在以外资金融机构的名义进入中国国内从事经营业务,从而达到在国内市场实现多元化经营。我认为第二种形式的全能化战略更具现实意义,它可以抓住中国蓬勃发展的巨大商机。而从长远看,第一种形式的国际化才是国际化的最终表现形式,在当前由于管理和人才的不足,很难较快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惠忠、许卫全,国际服务贸易动因及开放市场影响的经济学分析,世界经济文汇2001年第2期。
[2]陈炳才、纬恩,国际金融兼并的非理性色彩及中国银行业的选择,金融与保险,2000年第4期。
论文摘要:本土化战略是我国企业海外经营成功的关健,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企业海外经营本土化战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要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
企业海外经营是指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分公司或子公司来开拓国际市场的经营活动,是企业国内经营活动在海外的延伸。所谓本土化战略,就是指企业在海外经营时,从战略全局的角度来规划运营海外企业的人员、组织管理、资本、产品、技术等各个层面,使之适应本土的社会、文化、法律、宗教、政策等惯例,使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融人到本土的社会中去。它是我国企业海外经营成功的关键所在,是企业国际化的微观基础。对于市场经济体系较完善的发达国家,中国跨国公司海外经营本土化经营战略的成功能加快我国企业市场化运作的发展进程,有利于我国境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发展,有利于我国跨国公司国际竞争能力的加强。但中国企业海外经营最困难的过程就是本土化的过程。到2001年底,我国海外经营企业数达到6610家,总投资达到84.15亿美元,除了海尔、万向等少数企业之外,绝大部分企业的海外经营是不理想的,这主要是由于缺乏成功的本土化经营战略造成的。
一、我国企业海外经营本土化战略存在的问题
1.人才资源配置的本土化问题。企业间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恰当的人才结构是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一方面,我国企业所面临的海外市场环境,只有国外本土人才最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风俗、国情,了解消费者或客户的需求,了解当地政策法规。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海外经营人员大部分是母公司外派人员,这些人员在国内属于素质较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但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根本无法打开局面,而只能从事过去国内的业务,在华人圈里转。企业经营做不到国外主流社会中去。我国只有少数企业,肯花重金聘用并培训当地人才,做到国内与国外本土人才较为完善的结合,使企业海外经营业务能够在主流社会中发展。另一方面,人才资源的本土化配置还包括我国跨国公司培养或聘请高度熟悉国外本土国情的国内高级人才,而我国这一方面的人才相对缺乏也是影响我国企业海外经营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2.中介服务机构聘用的本土化问题。我国企业海外经营需要做细致和扎实的市场调查研究工作。我国企业往往缺乏系统的考察研究,结果导致海外企业经营被动。在企业进人海外市场之前,先应该聘请当地有名的各类专业咨询机构,包括市场、行业、金融、法律、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咨询机构,才可能作出有针对性的、正确的系统分析评估。我国跨国公司往往是派几个人到国外走一圈或仅仅委托国内政府驻国外机构调查,甚至是依靠国外朋友的经验见闻来了解国外市场,这是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
3.产品技术设计本土化间题。企业产品在能够被国外市场接纳以前,都需要通过该国的质量认证体系的认证及各种安全标准检测。发达国家的质量认证体系是非常严格的,缺乏本土化的产品技术开发能力,企业的产品进不了主流社会市场,比如,广州药业集团与三九企业集团的产品(中药)通不过欧美的产品质量标准认证,结果造成两家企业在欧洲经营困难重重。我国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不强,其产品或服务的本土化战略缺乏针对性,许多产品都是原封不动的从国内转移到国外。
4.组织管理的本土化问题。我国企业组织结构往往过于庞大,缺乏效率。精简高效的组织原则在发达国家的企业运行中一直是优先原则,因此发达国家企业不仅大,而且是以强为基础的。目前,中国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如何有效的组织管理海外子公司,还处在一个探索时期,从组织理论和实践上来看,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我国企业习惯于把本国产权不清的问题带到国外,造成国外资产流失、企业的组织与管理棍乱。母公司既要求海外公司有稳定的结构,又要满足经常性的革新要求,还要有学习型组织结构和管理的特点,这种“一国多制”现象对我国跨国公司来说是难以解决的。
5.资本经营的本土化问题。由于不熟悉国外资本市场的本土化操作,我国企业海外经营费用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国内资金,在海外市场融资量极少。如果熟悉资本的本土化操作理论与经验,将会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增强资本的运营能力,这是中国跨国公司急待学习运用的专业领域知识。
二、我国企业海外经营本土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1.企业产权制度不合理。中国跨国公司是以国有企业为主的,产权模糊和政企不分的企业制度严重制约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本土化发展。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国际市场,主要是发达国家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产权明晰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成功的根本性条件。产权不明的国有企业只会使海外经营的本土化战略成为形式,各方面都难以到位。
2.经营决策与管理水平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的管理理念及知识等方面,由历史及现实条件的决定,在总体上很难适应企业的海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中国跨国企业对当地先进的管理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认同、吸收。对国际企业经营管理惯例等方面的不熟悉都会影响企业组织管理的本土化战略,人才本土化配置等方面的具体运作。另外由于决策体系缺乏科学性,往往使企业在境外直接投资等重大战略决策问题上缺乏科学、系统、充分的调查研究,极容易产生偏差,使企业海外经营陷人困境。
3.企业的创新能力弱。我国企业虽然都重视技术的引进,但不重视引进基础上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学习,对外有很强的技术依赖性,造成企业技术更新被动,产品更新慢。企业在海外经营时往往是国内技术的照搬,或者只作微小的变动,这对于质量认证体系非常严格的发达国家的市场来说,将是很难接受的。
三、我国企业海外经营本土化战略对策
1.明晰国有企业产权。国有企业是我国海外经营的主力军,要面对国际市场的挑战,必须进行彻底的产权改革,国有企业20多年来的改革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国有企业的根本问题在于国家所有制自身的缺陷,因而必须打破国家所有制的禁区,进行根本性改革。比如大型企业可先实行股份制然后通过股市交易产权,对中小企业可实行股份合作制、直接拍卖等形式来进行。国有企业产权明晰化实质上是企业市场化的基础,中国企业应该利用市场化促进国际化,反过来又可利用国际化来完善市场化,增强企业国际能力。
2.人才配置的本土化。人才配置的本土化主要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培养国内的高级人才,使他们高度熟悉发达国家的本土国情,包括语言、文化、市场、竞争对手及消费者心理等各方面的情况,具有从事海外战略经营管理能力,这类人才是我国企业海外经营发展的关键,因为他们既熟悉国外环境,又熟悉国内环境,能够很好地把两种国情结合起来,发挥各自文化的优势,实现成功的本土化战略。但这需要企业长期连贯的人才发展战略,确保人才培养的稳定性。二是选拔当地人才,这是企业本土化的主要内容。当地人才的价值是国内人才不能替代的,本土化较成功的企业,一般都有百分之60-80以上的国外当地人才。我国著名的民营企业—万向集团,是聘请高度熟悉国外市场运作的倪频博士,成立美国万向公司,作为海外经营的总部,其员工有相当部分是当地人才。
3.加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培养。我国企业海外产品技术本地化战略的模仿与开发,可以为企业吸取丰富的产品技术开发经验,弥补国内企业技术能力开发上的不足,同时通过本土化技术开发机构,可以形成国际性产品技术和信息收集、传递、开发网络优势。但企业的产品设计达不到国外本土的设计要求,企业的本土化战略就是一句空话。中国的一些中药企业集团在欧美经营的困境早已说明了这一点。因此企业海外经营必须在产品的技术开发方面有深厚的功底,并且要坚持依据市场开发产品、产品设计本土化的经营理念。海尔集团一开始就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技术创新,使其逐步具备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在海外,海尔一直坚持市场设计产品理念,先后在美国洛杉机和硅谷、日本东京等6个地方成立了海外产品设计分部从事产品技术的本土化开发。并在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方成立信息收集中心。因此,我国企业在国内经营发展初期,就要坚持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积累,坚持“市场开发技术”,而不是“市场引进技术”。
4.建立科学的决策与管理系统。企业海外经营本土化战略的实施是企业国际化成功的微观基础,是企业的重大经营战略问题,因此需要一套完备的决策与管理体系,需要建立自己的信息开发与服务部门,树立信息在企业经营中的战略地位的观念。企业在本土化经营战略实施之前,需要掌握第一手本土信息资料,如本土文化、政治、经济政策和竞争对手、市场容量及人力资源等各种信息。这需要我国企业的信息部门联系恰当的本土权威中介机构,寻求系统的信息咨询与服务。只有真实系统的资料才能保证企业本土化经营决策与管理的科学性,才能保证企业海外经营的顺利发展。
一、市场国际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开放主要包括引进外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其结果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逐渐融为一体。因此,对外开放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市场国际化过程。而市场国际化对决定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进入壁垒和市场集中这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国际化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潜力。规模经济要求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增加。假如企业只在国内市场上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1.国内资源可供量的限制。因为一国的资源往往存在相当程度的稀缺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有可能因获取资源的代价太高反而使产品的边际成本上升,甚至有可能根本无法获得所需的大量资源。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就能以较低的价格得到所需的资源,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例如,目前上海“宝钢”所需的铁矿石9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等国,其规模经济的实现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大。
2.国内市场需求量的限制。在特定时期内,一国对任何产品的需求都是有限的,企业若一味追求扩大生产规模,往往会造成产品严重供过于求,迫使企业又不得不缩小其生产规模。而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上,产品的需求量就会大幅度增加,从而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突破了产品需求的制约。
3.国内技术水平的限制。生产能力的扩大通常是以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总是要采用效率更高的新技术。而一国的技术水平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在那些技术水平较低的产业中,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生产技术的限制。这对技术总体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为突出。企业通过国际市场引进高效率的新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就能较充分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总之,市场国际化突破了国内市场的种种限制,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国际市场的进入壁垒具有多层次的特点。目前,世界上已存在许多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并大有继续发展之势,这意味着世界经济将进入区域一体化、集团化新阶段。欧洲经济共同体于1993年1月就宣布建立在12个成员国之间的商品、资本、劳务和人员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并设想在21世纪中期,把欧洲经济区扩展到东欧和南欧的周边国家,把欧洲建成“全欧洲经济联盟”;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签署了《美加墨自由贸易协议》,标志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1989年11月,亚太地区12个国家的部长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举行首次会议,组成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1月,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达成了“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形成“东盟自由贸易区”。由于“东盟”成员国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因此,两者是处于不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此外,还有不少新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尚处于酝酿或筹建之中。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成员国之间降低甚至消除相互之间的进入壁垒,加强经济合作,而对非成员国则形成新的区域壁垒,如欧洲共同体(欧盟)达成建立西欧统一市场协议后,先后制定了限制纺织品进口、保护西欧电子产品市场、提高进口产品关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从70年代末开始,在80年代普遍化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在90年代将继续发展,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为摆脱经济“滞胀”、高失业率和贸易逆差急剧上升的局面,纷纷制定各种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和措施,对外国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设置很高的进入壁垒,从而在国际市场上便形成了“大区域进入壁垒小区域进入壁垒特定国家的进入壁垒”这样一种多层次、复杂的进入壁垒体系。
(三)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是跨国公司寡头主导型竞争。由于国际市场为企业充分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可能,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多层次的进入壁垒,这就使仅靠对外贸易很难开拓国际市场。因此,80年代以来,经济发达国家纷纷以跨国公司为载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设立境外子公司,利用当地资源组织生产,并实行就地销售,从而使对外直接投资取代了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对外贸易,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力。就市场集中度而言,据美国《幸福》杂志的有关资料,早在1990年,世界500家最大跨国工业公司的销售额为5万亿美元,相当于整个西方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4左右。1992年在全球2万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中,跨国公司占主体,仅占1%的大型跨国公司,其对外直接投资额就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0%以上。而世界最大的几百家跨国公司分布在各主要产业中,特定产业被少数几家寡头企业所垄断,这就意味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是跨国公司寡头主导型竞争。
二、中国市场结构与市场国际化不适应性分析
市场国际化把我国企业逐渐推向国际市场大舞台,而从国内市场竞争到国际市场竞争的转变,要求相应地调整我国的市场结构。但就企业自身而言,有一个相当时期的适应过程;就国家宏观管理而言,有一个探索、总结、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国市场结构存在着与市场国际化不相适应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这突出地表现在那些规模经济明显的重化工、电子等产业中,例如,根据目前的国际标准,汽车工业中单个整车生产企业的最小经济规模为40万辆以上,而目前我国整车生产企业有120多家,超过美国、西欧和日本厂家的总和,但年产超过10万辆的只有一汽、二汽和上海大众3家。据统计,90年代初我国有钢铁企业1598家,约占世界钢铁企业总数的1/3,而我国的钢产量只占世界钢产量的1/10。这些都反映了我国企业分散、规模偏小的现实。不仅如此,我国参与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又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的总体平均规模很小。例如,在1990年我国500家最大的外贸企业中,进出口额在1500万至1亿美元的就有357家,占71.4%。这同经济发达国家的情况相比较反差很明显,这些国家为了保证企业拥有足够的国际竞争力,非常重视“企业规模效应”,其跨国公司的规模往往比国内其它企业的规模大得多。可见,我国企业的规模本来就较小,而参与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又大都是中小型企业,这两重因素必然导致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因企业规模小,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而缺乏国际竞争力。
(二)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度过高,内部摩擦大,交易费用高。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的外贸经营权逐渐下放,这对加快我国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国内企业之间竞争激烈,造成很大的内部摩擦。这在出口方面表现为,同类产品在向同一国家或地区出口时,多头对外,为了抢夺生意而对外竞相削价;在进口方面,则多家进口企业竞相抬价,相互争夺货源,其结果是让外商从中渔利。在引进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也存在类似情况,过度竞争现象十分严重。同时,由于我国许多刚开始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过去同国际市场基本处于隔绝状态,不了解国际市场行情,缺乏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企业单枪匹马进入国际市场,需要花很大的代价去熟悉市场环境,收集国际市场信息,寻找顾客,签订并执行交易合同。而且,由于单个企业的贸易批量小,单位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购销费用就高,因而一笔交易的交易费用很高。
三、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优化中国市场结构的基本战略
基于对市场国际化给市场结构带来的影响和中国市场结构现状与市场国际化不适应性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市场国际化要求我国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具有相当的经济规模,并降低国内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度,形成协同竞争格局,以实现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却规模偏小,企业间存在过度竞争,内部摩擦大,与有效竞争相差甚远。因此,在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优化我国市场结构的基本战略思路是: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企业,作为跨国经营的主力,以充分发挥国际市场所提供的规模经济潜力;适当提高进入壁垒和市场集中度,降低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度,减少内部摩擦与交易费用,以协同竞争力,冲破国际市场上的多重进入壁垒,增强与国际寡头垄断企业的竞争能力。为此,需要研究以下两个具体战略问题:一是我国如何形成大型企业;二是在特定产业如何确定国际化经营的核心企业,以协调产业内各企业间的关系。
(一)形成我国大型企业的主要战略及其途径。借鉴当代经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成长经验,我国可采取水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和混合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这三种一体化战略不仅存在各自的经济性,而且具有层次性。作为大型企业的发展战略,水平一体是垂直一体化的基础。通常,企业规模的扩张是从水平一体化开始的,由于企业可利用原有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原来的业务范围内扩大其规模,故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但企业通过水平一体化达到一定规模后,要进一步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就需要进而实行垂直一体化。如美国,大型企业形成的历史就是把大规模生产过程和大规模流通过程结合于单一企业中的历史,到1917年,在资产额为2000万美元以上的美国企业中,将近90%的企业是经由垂直一体化而形成的。而在经济波动幅度和频率日益增加的今天,企业要保持原有的市场地位并持续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就要求企业努力分散经营风险,稳定企业收入流量,这就迫使企业采取混合一体化战略。同时,当今跨国经营的迅速发展,要求实行跨国产业经营的大型企业作为物质载体,这也刺激企业采取混合一体化战略,以最终形成经济实力雄厚的国际化大型企业。
就实行各种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的基本途径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可供选择:一是通过企业自身积累以增强经济实力,逐步扩大其生产经营范围,实行各层次的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二是凭借其经济实力,通过兼并产业内横向、纵向企业以及不同产业的企业,以形成大型企业;三是突破部门、地区界限,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显然,前两种途径(特别是第一种途径)形成大型企业需要较长时期,而通过第三种途径则能在较短时期内形成大型企业。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还受“条条”和“块块”限制,造成分散经营、多头对外的过度竞争局面,而通过组建跨部门、跨地区、经营多个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则有利于消除这种混乱现象。因此,这一途径体现了我国今后形成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方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以海外市场为目标的国际化经营已成为零售企业造就有效规模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途径,零售国际化的研究正成为零售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另外,国内外对于工业企业竞争优势这个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探索还是实际论证方面,都已进入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但是对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专门研究才刚刚开始。
企业国际化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跨文化理论都是零售国际化的相关理论,虽然这些理论的一些内容对零售国际化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但这些理论大都以制造企业的国际化为分析对象,而零售企业与制造企业有很大不同。因此,零售学者们一直努力对零售国际化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进行探究。零售国际化研究的发展与零售国际化实践活动的发展基本一致。关于零售国际化的发展阶段,Alexander(1997)将其划分为六个阶段:⑴萌芽阶段(1880-1945):美国与欧洲专业店、百货店在主要城市的有限扩张。⑵发展阶段一(1945-1960):美国零售业态与技术向西欧及日本市场的转移。⑶发展阶段二(1960-1974):西欧主要零售商向西欧市场以及美国市场的海外投资。⑷危机阶段(1974-1983):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受经济不景气的冲击,零售国际化活动发展缓慢,处于停滞状态。⑸复兴阶段(1983-1989):西欧零售商在欧洲及硕士论文美国市场海外投资的增多,以及日本零售商在西欧及美国市场的投资。⑹区域国际化繁荣阶段(1989-2000):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一段经济萧条之后,欧洲零售商与美国零售商的海外扩张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以及东欧和东亚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加速了美国和欧洲零售商的区域性扩张。Burt(1995)对英国零售商在1960-1993年的国际化活动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英国零售商在20世纪60年代海外投资的兴起,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达到高峰,进而在70年代中后期进入停滞,又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进入高峰期的演进过程,验证了Alexander的观点。下面总结国外学者在零售国际化一些关键问题上的研究。
关于零售国际化的定义,国外学者有不同的观点,Dawson(1993)认为零售国际化是“由某个独立的公司开展的跨国界的店铺经营或零售流通的其他活动”,
Alexander(1997)将零售国际化定义为“通过超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零售结构的界限,而实现的零售专业技能的跨国转移行为”。以上两学者所定义的零售国际化,实质上也就是零售企业的国际化。Davis和McGoldrick(1995)认为在理解零售国际化概念的时候,把握零售国际化所包含的层面更具实际意义,他们将零售国际化分为五个方①面(见图2-1):一是零售企业的海外开店;二是母国市场来自海外零售商的竞争;三是国际联盟的发展;四是国际采购或全球采购;五是零售专业技能的国际转移。可见,Davis和McGoldrick不仅考虑了零售商主动的国际化过程,而且考虑了东道国面临的国际化竞争。
关于零售国际化的原因,学者们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日本学者对零售国际化原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政治及社会等宏观因素方面,根据Chen和Sternquist(1995)的归纳与整理,日本零售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海外市场
管制放松:亚洲各国对外国商业资本进入限制放松。⑵海外市场潜力:海外日本人(工作人员及家属、游客)的零售市场,亚洲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⑶国内市场环境: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开设店铺的成本较高。⑷其他原因:由于泡沫经济的影响,增强了投资者的投资欲望。欧美方面,Dawson(1994)对90年代以前欧美学者关于零售国际化原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并列表(见表2.1)说明了零售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原因及相关案例。
关于零售商海外市场的选择,Treadgold(1988)、Burt(1993)等认为零售商会首先选择那些具有地理邻近性的市场,Alexander(1997)通过对法国零售商向西班牙扩张、德国零售商在奥地利寻求发展、荷兰零售商进入比利时、以及英国零售商将爱尔兰作为国际化的首选的实证研究也印证了“地理邻近性”这一理论。在零售国际化实践中,零售商海外市场的决策往往是由企业决策团队做出的,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的主观意识势必夹杂其中。为了更好地解释零售商海外市场的选择,近年来,零售国际化的许多文献都将心理距离(PsychicDistance)作为零售国际化扩张形式的差异以及组织绩效差别的一个重要因素,Lee(1998)将心理距离定义为“国际化的商人根据语言、商业惯例习俗、法律政治体系,以及市场基础设施所感知或理解的母国与海外目标市场国的社会文化距离”。
关于零售商在海外市场的进入方式,制造业领域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比较多,零售领域的相关研究显得薄弱许多。McGoldrick(1995)认为不同的海外市场进入方式对应着不同的成本与控制水平,根据成本与控制水平由低到高,他将零售商进入海外市场的方式分为:许可(Licensing)、租约或附属经营(Concessions)、特许(Franchising)、合资(JointVenture)、并购(Merger&Acquisition)、自我进入(Self-startEntry)这六种类型。McGoldrick的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成为零售商海外市场进入方式的一个重要历史文献。关于零售商进入海外市场后的相关策略,Gielens和Dekimpe(2001)通过对1988年以来,比利时、荷兰、英国等75个国际零售商169项海外进入的实证研究,运用Gompertz曲线对零售商海外市场进入规模、进入方式、进入顺序以及采用业态的本土适应性与该业态对母国零售商的熟悉程度五方面对海外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结论:进入规模与海外市场长期绩效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独资的进入方式比并购或合资产生更大的绩效;对海外市场的进入越早,长期绩效可能越高;早期的大规模进入海外市场比晚期的大规模进入的绩效要高;采用母公司熟悉的业态进入海外市场产生的绩效要高于采用不熟悉的业态进入的情况;当零售商采取熟悉的业态进入海外市场时,如果这种业态已经在东道国有所发展,这时的绩效会更高。
-
-
摘要: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拥有著名的品牌就等于在市场竞争中于掌握了强有力的工具。我国企业品牌建设经历了品牌意识启蒙时期,品牌创建时期,品牌竞争时期和品牌国际化时期四个阶段。我国企业在实施品牌国际化的过程中可采用直接进入模式,并购模式和自主品牌与OEM相结合的模式。
关键词:品牌国际化;品牌建设;中国企业
“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和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品牌在市场营销中具有产品识别、产品保护、市场细分、市场控制和企业形象传播的功能。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拥有著名的品牌,就等于在市场竞争中于掌握了强有力的工具。世界500强企业凭借雄厚的资本,特别是强大的品牌竞争力,在我国市场上攻城掠地,迅速扩张,甚至控制和垄断了国内某些行业。它们的强有力发展无一不向我国企业昭示了品牌的重要性。
当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大举进军我国,并大力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之时,以海尔、长虹等为代表的国内知名企业也不甘示弱,逐渐形成了走向世界、争创全球品牌的战略意识,纷纷在观念、生产、营销、研发和资本等国际化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越来越多的我国本土品牌会更加注重国际化经营战略,以参与世界竞争,与世界跨国公司一道纷争国际市场,这是必然的趋势。
一、我国企业品牌的发展阶段
品牌建设是企业管理特别是营销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品牌的概念开始影响到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但对我国企业的真正影响则是90年代以后的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品牌的成长经历与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迁是紧密相连的。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几乎不存在市场,品牌也就缺乏生存的土壤;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品牌建设。我国企业品牌建设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品牌意识启蒙时期、品牌创建时期、品牌竞争时期和品牌国际化时期。
(一)品牌意识启蒙时期
品牌意识启蒙时期大致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也就是整个80年代。当时,我国正处于第一轮合资的高峰期,对我国企业来讲,品牌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多半被理解为公司的名称或产品商标。这一时期,由于热衷于或者说急于与外国公司合资,加上企业的品牌意识薄弱,我国一些原本已具知名度的品牌被束之高阁,逐步淡出市场。
1980年5月,我国诞生了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此后外资以合资的形式源源不断地进入我国。合资中,出于外方的要求,我国大量的品牌以商标使用权作价入股,结果纷纷被打入冷宫、逐出市场。这些品牌在合资企业中纷纷被洋品牌所取代。上海家化的“美加净”被“庄臣”取代;“潘婷”、“海飞丝”、“飘柔”取代了“洁花”;北京牌电视机在与三星合资后随即消失。
与此同时,为了生存,我国的许多企业不得不进行贴牌(OEM)生产。珠江三角洲一带聚集了大批的OEM生产厂家。在这种模式下,中国企业赚的是加工劳务费,外国公司获取的是高额的利润。强烈的反差让我国企业意识到品牌的价值,开始重视创建自己的品牌。
(二)品牌创建时期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我国企业进入创建品牌的时期。企业普遍认识到,只有创出自己的品牌,才能在与强劲外国公司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一时期的品牌创建主要有这么几件事。
1.企业形象(CI)设计。广东太阳神企业率先引入“企业形象设计”,建立了差异化的企业形象,获得了巨大的传播效果。由此引发了我国企业的“CIS热潮”。1990年,青岛海尔集团导入CIS,商标从原来的“利勃海尔”演变为“海尔”;1993年,再次修改CIS,以“Haier”作为商标标志,并提出“真诚到永远”的经营与服务理念。
2.社会活动造势。1991年,我国举办了第一届由消费者投票决定的“中国驰名商标”的评选活动;1992年,国家内贸部、经贸委和电子工业部等机构联合举办“全国畅销国产商品展销会”,评选“金桥奖”。此后,各种关于名牌、品牌、商标的评选活动有增无减。
3.政府主导名牌工程。90年代以来从中央到省市各级政府纷纷实施品牌战略,以品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4.老字号品牌再造。中华老字号企业历史悠久、口碑甚佳,当时在市场竞争中却因经营手法陈旧、管理落后,曾一度黯然失色。90年代以来,老字号企业经营者们改变经营理念、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理论,使老字号企业重现生机。“全聚德”在这一方面是一个成功的例证。
(三)品牌竞争时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卖方市场出现,市场竞争加剧。1995年开始,我国企业进入了品牌竞争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价格战、广告战和服务战此起彼伏。
在与国外品牌的竞争中,我国企业逐步学到了品牌管理的国际经验,并伺机反攻。1996年,长虹集团发动价格战将松下、索尼等日本品牌从市场领先者的交椅上拉了下来。其他行业的价格战也频频发生。格兰仕多次发起微波炉的价格战,手机、电脑市场的价格战更是俯首即拾。
1995年起,中央电视台每年都要对其黄金广告时间进行公开招标,中标者称为“标王”。孔府家酒、秦池酒、爱多VCD等都几任“标王”,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广告战的一斑。2006年的黄金广告时间该称为“黄金资源”,把世界杯等重大赛事的广告时断也纳入招标范围。
同时,很多企业已意识到,单靠价格、广告、促销和质量已不足以吸引和保持顾客,只有为顾客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才能在品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海尔的“星级服务”、荣事达的“红地毯服务”、TCL电脑的“星光使者服务”等都在消费者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四)品牌国际化时期
进入新世纪,我国一些优秀企业纷纷提出品牌国际化的战略。我国企业品牌建设进入国际化阶段。
这一时期这些企业的实力已经壮大,具备了在全球化环境下做大做强自主品牌的条件。为适应国际化的发展需要,许多企业都创建使英语国际发展的品牌名称。联想将原来的“Legend”改为“Lenovo”,取“创新的联想”之意,同时也是因为“Legend”在许多国家遭遇抢注;厦新也以简洁明快的“Amoi”代替了原来的“Amoisonic”。
海尔、TCL等企业纷纷打入国际市场。TCL收购了德国的斯耐德(Schneider),海尔则是在海外投资设厂,格兰仕则仍然孜孜不倦地从事OEM生产,强调“格兰仕制造”。
二、我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道路
(一)市场的选择
我国品牌国际化主要考虑的问题是进入什么国家和地区。不同类型国家的市场具有不同的有利和不利的因素(表1)。为了做出正确的选择,必须对当前世界经济的格局有一个基本认识。目前世界市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西欧、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市场;第二个层次是以东欧、南非、印尼等为代表的中等发达国家;第三个层次是以印度、越南等为代表的不发达国家市场。[3]
从进入什么国家和地区的角度看,我国企业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
第一种模式是先进入不发达国家,然后进中等发达国家,最后进发达国家。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市场容易进入,不发达国家都比较小,经济水平较低,因而建立品牌形象和信誉的投资比较少,还有优惠政策。这种先易后难的模式可以为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建立品牌信誉提供直接的操作经验。
第二种模式是先主攻发达国家市场,再转向其他国家市场。攻下发达国家,在他们那里树立起品牌信誉和形象,品牌经受了最严格的考验和进步,成为国际性品牌。再到中等发达国家或不发达国家市场,会被全球市场所接受。我国目前只有海尔、春兰等少数大型家电企业采取了这种模式。海尔认为,在主攻美国市场获得成功时,再进入欧洲、日本市场,对其成功极有帮助。春兰最先在美国、日本、法国和新加坡等国设立了十家海外分公司,到现在陆续形成了欧洲、美洲、中东、东南亚和东亚等五大经营区域,产品遍布世界84个国家和地区。
第三种模式是中间路线模式。中间路线模式试图取先易后难和先难后易模式各自的优点,同时想避开他们的缺点。先进人中等国家市场,积累在异国他乡建立品牌信誉和形象的经验,积累更多的资本实力和营销经验,以期向发达国家进军。因此,这对有实力但又不够强大的企业,是一条可取之路。
(二)品牌国际化模式的选择
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看,我国企业也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直接进入模式、并购模式和自主品牌与OEM相结合的模式。
美国的零售商认为,他们一直在寻找适当价格的良好产品吸引消费者来购物,如果中国的企业能提供这样的产品,他们将会考虑销售中国品牌产品。[4]在品牌的国际化运作上,海尔采用的是直接进入模式,采取了直接出口海尔品牌的产品和在国外直接开设工厂相结合的形式。
上海广电集团(SVA)是另一个采用这一模式的企业。在国内,上海广电集团以一步一个脚印的方式在国外的两三年间逐步进入美国市场。上海广电从生产传统的彩色电视机转型为关注于高端等离子电视机、平板显示器和DLP投影电视机的领先电子集团。上海广电是一个以低成本大规模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企业,其年销售收入达40亿美元。当时在海外,它的营销技能能否奏效,上海广电并不能肯定。
在进入美国市场时,上海广电做出了几个重大的选择。首先,它决定在分销上主要依靠提供促销和服务帮助的当地经销商,如IngramMicro和D&H分销公司。与当地经销商的合作使上海广电有机会和时间去了解美国市场,以便营造自己在当地市场的营销能力。尽管上海广电在美国直接销售其产品,但它也意识到要进入象沃尔玛这样的大型零售企业,需要符合一定的物流、服务和促销标准。
其次,上海广电在行业促销活动上与经销商进行合作,包括参加行业大会,而不是花钱建立品牌认知度。中小经销商认为,上海广电提供的低成本产品使得他们能够与大型零售商竞争。
第三,上海广电决定避开低端彩电市场。因为在这个市场上充满了中国企业贴牌生产的产品,竞争十分激烈。上海广电选择了高端的等离子和平板电视机和显示器。这些产品的销售增长迅速,并且与其他中国产品竞争的机会较少。它想自己被看成是地价高质的企业,其产品价格定在低于日本和韩国同类产品但又高于仅以低价取胜的产品之上的价位。
最后,尽管许多中国企业不承认了解美国市场的重要性,但上海广电从一开始就决定采用美国团队来经营其美国业务。此外,他们还聘用了索尼的前生产经理来控制生产质量,并与国际企业合作以改进其产品设计。21写作秘书网
并购(M&A)是进入国际市场的另一有效策略。被收购的目标企业应具有有价值的资产,如品牌、顾客群、技术或者渠道。收购方可以先将被收购企业的生产转移到中国,并保持原来的品牌和渠道,然后,逐步实施共同品牌以建立中国品牌在当地消费者心中的认知与形象。一旦这种形象和认知有了坚实的基础,再把原来的品牌淡出市场。
TCL使这一策略采用和实施。2002年9月,TCL收购了德国的电视机制造企业斯耐德电子(SchneiderElectronics)以期进入欧洲市场。TCL的收购包括斯耐德的工厂、连锁店分销网络、特级市场(hypermarkets)、目录邮购和一系列品牌的商标权。TCL雇用了一个专业团队来了解和掌握当地市场和销售网络。TCL的此举主要思想绕过欧洲国家的进口配额,在欧洲销售TCL品牌的产品。TCL品牌的产品已经在澳大利亚、中东、南非、俄罗斯和东南亚一带销售。一旦这一策略实施成功,有朝一日,TCL品牌的产品将在欧洲销售。
格兰仕在进入国际市场时采取了与海尔和TCL不同的战略。格兰仕是1978年成立的一家纺织企业,当时只有200多员工。1992年,它开始生产微波炉,并很快就进行OEM贴牌生产,目标是降低生产成本,但在中国还没有投资设厂的外国企业。目前,格兰实施世界最大的微波炉生产企业,其产品的世界占有率达30%,国内占有率达70%。格兰仕拥有80多份OEM合同,60%的收入来自OEM生产。
在品牌国际化的策略上,它采用的是自主品牌与贴牌生产相配合的模式。格兰仕的企业定位是全球名牌家电生产制造中心。给国际知名品牌做贴牌生产正是这一定位的具体体现。格兰仕的自主品牌曾在阿根廷具有超过70%的市场占有率,但因此遭到了反垄断的问题。于是,格兰仕决定收缩自主品牌的在国外的占有率,通过OEM方式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来曲线占领市场。但是这种策略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过渡到用格兰仕品牌生产的目的。
三、结语
品牌的国际化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的重视。品牌国际化是应对全球化竞争的必由之路。与世界名牌相比,中国品牌不论在品牌价值、经营规模、世界市场占有率还是技术水平上都有相当差距。中国第一品牌海尔的价值仅530亿元人民币,而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乐则值704.5亿美元。创国际化品牌与综合国力和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生产技术的改进具有密切联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要中国企业适时适当地运用好国际化的品牌战略,就一定能创出我们自己的世界名牌。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卢泰宏.建构中国品牌管理平台[J].品牌,2001(8).
[3]宋永高.中国品牌国际化的市扬选择模式[J].商业研究,2003(13).
论文摘要:海尔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其发展经验值得借鉴。通过对海尔集团不同发展阶段的成功战略进行总结,并着重分析“吃休克鱼”战略,说明了好的战略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
?
1 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经过短短16年的时间,海尔集团从一个亏空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彩色家电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
2 海尔集团不同发展阶段的集团战略?
2.1 创业期海尔集团战略(1984-1992)?
海尔集团创业期以发展名牌战略作为公司战略。名牌战略的核心是高质量,“高质量”的内涵远远不仅是符合工厂或国家规定的标准,而是要适应市场需求,占领市场,并进一步创造高效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海尔集团的名牌战略又经历了三个阶段:
2.1.1 第一阶段:由无序到有序?
将企业从无序到有序转化,强调管理制度,以职工管理为主,增强职工的纪律意识。同时采取泰罗式科学管理制度,优化管理结构。
2.1.2 第二阶段:由有序到形成体系?
在有序的基础上通过“全方位优化管理法”初步形成体系,制定“先难后易”的战略,以发达国家的市场准入要求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2.1.3 第三阶段:体系由初步形成到提高?
提升初步形成的体系,产生了海尔有名的OEC精细化管理法,形成“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管理系统。并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保证体系认证,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第一家通过此项认证的厂家。?
2.2 奠定基础期海尔集团战略(1992-1997)?
“吃休克鱼”扩展经营是奠定基础期海尔集团的公司战略。“吃休克鱼”简单的说就是挑选硬件好但软件不好(即经营管理不好)的企业作为兼并对象。而“克隆海尔鱼”是指先做好一种产品,在生产和管理上形成一套成功的、可操作的模式,然后将这种模式移植到另一个企业或产品上,获得相同的效果。通过先吃后克隆的方式海尔集团由单一电冰箱生产厂商成为了全家电生产厂商,由青岛走向了全国。主要的兼并扩展案例有:?
(1)1991年12月,兼并青岛电冰柜总厂和青岛空调器厂;?
(2)1995年7月,将全国三大洗衣机厂之一的青岛红星电器公司兼并;?
(3)1995年12月,收购武汉蓝波希岛公司60%股份;?
(4)1997年3月,出资60%在广东合资建立顺德海尔电器公司;?
(5)1997年4月,收购青岛第三制药厂80%的股份;?
(6)1997年9月,出资60%与杭州西湖集团合资建杭州海尔电器公司;?
(7)1997年12月,出资59%合资建贵州海尔电器公司(冰箱);?
(8)1997年12月,兼并黄山电子公司。?
2.3 国际发展期海尔集团战略(1997-2007)?
发展国际化战略是海尔集团在国际发展期的公司战略。“国门之内无名牌”是海尔集团名牌战略新的延伸,对于海尔这样的大企业,国内市场已经不能满足这只大鲨鱼,因此,实现国际化是其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海尔集团国际化战略包含三个方面:
2.3.1 销售国际化?
海尔集团产品出口北美、拉美、欧盟、中东、东南亚等世界十大经济区域共87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外有62个经销商,设立营销网点30000个,营销信息中心10个。
2.3.2 质量国际化?
海尔集团是一家五大产品全部通过ISO9001国际质保体系认证和国内首家通过ISO14001认证的家电集团,并获得了欧洲CE、EME,德国VDE、GS、TUV,加拿大ESA,中东SSA、澳大利亚SAA等国际认证。海尔在国内同行中首家通过欧盟EN45001认证,是中国第一家产品在国内就可获得国际认证的企业。
2.3.3 生产国际化?
海尔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可同时规模生产欧洲滚筒式、亚洲波轮式和美洲搅拌式三种风格洗衣机的厂家。拥有自己合资设计公司并在北美、非洲、日本等国家设立设计分部的企业。海尔除已在美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南斯拉夫设厂外,目前正在波兰、墨酉哥、沙特、突尼斯等地建厂。?
2.4 经受挑战期海尔集团战略(2007-2010)?
海尔正处于经受挑战期,大集团战略成为其集团战略。张瑞敏给海尔集团设计了跨世纪的经营战略:“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在海尔看来,国际国内市场是互动的,现在国内市场只是国际市场的补充和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确立自己的战略指导思想不应由局部出发,应该以站在国际市场的高度来思考企业的战略。据此,海尔制定实施“三大、一活、一统一”的大集团战略:?
“三大”分别是:大名牌、大科研、大市场。大名牌是指名牌产品发展成名牌产品群;每个产品都是国内同行业的排头兵,并争创国际名牌。大科研是指每年开发并投放市场的品种占同行业之冠;有研究三年以后产品的机构和进行当年投产领先产品的机构。大市场是指在国内市场中的份额不低于前三名;产品分布国内和国际市场,实行三个1/3制。“一活”是指资本活,即制定与资本有关的经济指标考核体系,设定标准警戒线和否决线,使资本成为活的能增值的动力。“一统一”是企业文化统一,即通过对统一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使集团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 海尔集团“吃休克鱼”战略分析?
从海尔集团已经正在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来看,头两个阶段无疑是成功的典范,可以说实现了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和蜕变。其中第二阶段的发展战略——“吃休克鱼”经营扩展战略的成效尤为显著。?
首先,对“休克鱼”,张瑞敏的解释是:鱼的肌体没有腐烂,比喻企业的硬件很好;而鱼处于休克状态,比喻企业的思想、观念有问题,导致企业停滞不前。这种企业一旦注入新的管理思想,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很快就能够被激活起来。“吃休克鱼”理论为海尔选择兼并对象提供了现实依据。海尔看中的不是兼并对象现有的资产,而是潜在的市场、活力和效益。海尔15件兼并案中有14件是按照“吃休克鱼”的模式进行的。14家被兼并企业的亏损总额达到5.5亿元,而最终盘活的资产为14.2亿元,成功地实现了1+14>15的低成本扩张目标。海尔兼并重组的做法,主要有四种形式:?
3.1 整体兼并?
依托政府的行政划拨实现企业的合并。青岛红星电器厂曾是我国三大洗衣机生产企业之一,年产洗衣机70多万台,拥有3500多名职工,但由于经营不善,企业亏损1亿多元。1995年7月,青岛市政府决定将红星电器公司及所属五个厂家整体划归海尔。兼并三个月后,企业扭亏,半年后盈利151万元。?
3.2 投资控股?
整体兼并更多地出现在同一地区、同一行业间的兼并中,而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则主要依靠投资控股的形式。前者是行政行为,后者是经济行为。1995年12月海尔收购武汉冷柜厂60%股权,迈出了跨地区经营的第一步。1997年3月,海尔出资60%与广东爱德集团公司合资组建顺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并创下了“第一个月投产,第二个月形成批量,第三个月挂牌”的“海尔速度”。?
3.3 品牌运作?
这是以无形资产调控、盘活有形资产的形式。山东莱阳家电总厂生产的“双晶”牌电熨斗曾名列行业三大名牌之一。1997年1月,海尔与莱阳家电总厂以“定牌生产”的方式合作推出了海尔“小松鼠”系列电熨斗;8月,又进一步组建了莱阳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首次以无形资产折股投入合资企业,开辟了低成本扩张的新途径。?
3.4 虚拟经营?
它既是品牌运作的一种高级形式,又是海尔“先开市场,后建工厂”经营理念的具体体现。这种重组方式已经超越了“吃休克鱼”的模式,而是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新造一条活鱼。与杭州西湖电子集团的合作就是海尔虚拟经营的成功尝试。从这个意义上说,海尔“探路者彩电”不仅是市场的探路者,也是扩张重组新形式的探路者。?
四种兼并形式,反映了海尔扩张之路走过的三个阶段:整体兼并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特色,属于产品运营阶段;投资控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规范行为,属于资本运营阶段;品牌运作和虚拟经营则进入了资本运营的高级形态,属于品牌运营阶段。这为海尔做大的同时实现做强的目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海尔成功的关键。当然,休克鱼模式的成败点在于注入的海尔文化和海尔的管理理念是否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只要员工真正领悟到了海尔精神的精髓,具备了海尔的基因并成功移植到新企业,兼并就会获得成功。可见,人的因素、文化的因素已经在企业发展的今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其说,海尔的企业扩张是经营的扩张、资本的扩张,不如说是海尔文化的扩张、海尔精神的扩张。?
参考文献:
[1]上海英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R].海尔集团2010年发展战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