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5 17:54: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跨专业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跨专业综合实训是高职院校中实践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经管类专业而言,其学科本身具有明显的交叉性和关联性,实行跨专业的综合实训有着势不可挡的必要性。
2、在高职教育中,实习是教学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环节, 加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巩固,通过对实践的感性认识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深化和掌握, 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训练意义重大。基于这原因, 不少高职院校创新式的提出了校内实习的思路,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方针经营环境搭建和模拟企业真实业务的问题,解决了经管类学生实习困难,实习效果不好的问题。
3、当前不少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提高了,不仅仅需要其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更重视其本身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从企业的需求角度,为了培养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的人才,加强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训建设,通过训练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运用其专业知识,模拟与现实接轨企业平台,实现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对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改变以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实践教学模式
二、跨专业综合实训存在的问题
尽管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训实践教学在当前不断备受重视,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是高职院校教育存在的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对跨专业综合实训实践教学认识不够。由于经管类传统重知识轻能力思想影响,部分学生对于跨专业实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其重要性缺乏充足认识。在整个实训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在团队中承担着企业不同的岗位,部分学生没有做到积极参与,因此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队的发挥,也影响了实训效果。
(二)实训师资队伍数量不够,实践能力不足。教师课程负担相对较重,在承担理论课程的同时参与实训教学,工作量过大。教师在理论知识丰富扎实,但缺乏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实践培训投入不足,创新训练不够,造成师资队伍整体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这样对于跨专业实训的质量不能保证,预期效果下降。
(三)资源投入不足。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训资源配置非优化,不少院校对于跨专业综合实训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相对不足。尽管建成基本的硬件设施,但是在软件设施方面和基础环境的建设上有待提高。
三、跨专业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一)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内容
1、创新教学设计内容。在课程设计上,根据学院教学计划,合理进行实践教学内容和课时的安排。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根据学院不同专业的特点,建立仿真市场环境,模拟企业经营情况,并设计学生实训的任务。
2、规范教学组织。实现跨专业,跨班级混合组队,多组同时开展。利用多媒体软件和现场互动式实训,使教学方式多样化。
3、落实教学过程实施。每间教室分别设置主讲老师和辅导老师,协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解决疑难问题。并根据具体的实训情况,根据实训进度,适时调整实训节奏,提高实训的饱和度。
4、落实教学评价。实行全方位教学综合评价,由主控老师根据系统自动评价和教师点评,学生互评,考核学生岗位能力,专业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加强教师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努力提高教师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学院应对实训高度重视,加大投入
站在高职院校发展的角度,应对跨专业实训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并投入。协调各方资源,做好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做好基础环境建设,包括完善实训场地、丰富教学配套设施等,建设更真实的职场环境,并提供适当的配套资金。
四、跨专业实训教学实施情况分析
【关键词】经济学类;综合实验平台;任务驱动模式;框架构建;VBSE
一、国内外跨专业实验平台发展历史
(一)国外的发展历史
经济学类跨专业实验平台作为新兴的教育模式,不论发展时间还是实行规模较传统教育仍略显稚嫩。这个“年轻”的教育学概念最早出现在由维斯泰瑞.W和斯洛普P.B所著的《虚拟公司:走向自主、基于能力的学习环境》一书中。1998年,当欧美学者定义了“虚拟公司是一种学习环境”时,“Virtualenvironment(虚拟环境)”这一概念首次被正式提出,开启了虚拟仿真跨专业经济学科平台构建的先河。进入新世纪,欧美国家对于跨专业虚拟实验平台构建的探索和研究不仅没有放慢,反而加快了脚步,2003年,经过知名学者比特R.M、斯洛普P.B以及杰森.D.对荷兰开放大学的VBL(虚拟商业学习)课程进行总结与归类,得出了“虚拟商业学习是专业工作场所学习的综合化方法”的结论,从此使跨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正式被列入高校的课程之中,开启了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全新时代,开辟了经济学类跨专业实验平台的新纪元。它将跨专业实验平台的运用由校园直接对接到企业,进一步稳固了跨专业实验平台在高等教育尤其是实践型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时至今日,欧美高等教育系统已然发展出了完备的经济学类跨专业综合实验平台课程,包括哈佛大学、荷兰大学、剑桥大学在内的一系列世界一流名校仍在继续进行着这类或类似的课程平台的设计研究。
(二)国内的跟进探索
相对于国外的跨专业综合实验平台建设,国内相关概念无论是提出还是实践探索都出现的较晚,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高校都处在虚拟仿真以及综合实验平台建设的空白时期,这样的真空期一直持续到2011年,用友新道科技公司首先在国内提出了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的相关概念,并陆续与北京、内蒙古、天津、浙江等多地不同层次知名院校展开合作,不仅开创了校企合作的先河,更是将经济学类跨专业实验平台打造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国家品牌”。而随着电脑技术以及配套软件的日新月异,加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相关企业开始对经济类综合实验平台展开研究与探索,寻求更为科学、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以及寻求与各类高校之间的合作。如今,国内的跨专业综合实验平台已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仅有不同类别的跨专业平台,即便是同一类别也有不同模式可供选择。
(三)日趋成熟的体系
从最早的VE(虚拟环境),到后来的VBL(虚拟商业学习),再到最后的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无论是国外亦或是国内,对于经济学类跨专业综合实验平台的探索和发展,已到了全新的高度和水平,经济学类跨专业综合实验平台也逐渐形成了日趋成熟和固定的体系,代表性的系统模式便是以书本教学为主、平台教育为辅,相关配套软件直连系统,在同一角色下进行教育的专项综合实验平台,但同时也不难看出的是,随着跨专业理论和VBSE的迅速发展,这一新兴教学方法也遇到了瓶颈,如何推陈出新,打破固有思维,创立更为先进的跨专业平台,实现由一角向多角的转换成为了新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与难题,笔者设计了如下的跨专业综合实验平台,仅供参考。
二、经济学类跨专业实验课的研究目的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
通过毕业前的综合实验课程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对经济活动相关知识的熟悉、理解和掌握,这不单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同时,在校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决策能力、综合执行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各个方面也都得到了有效锻练,这使得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可以更有效地感悟复杂金融市场环境下投资人的投资行为,并学会智慧投资、科学决策和培养创新思考能力。通过在综合实验中不断地训练和锻造学生自身的全局意识和经济学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让学生从课堂上学到的丰富理论知识能在将来工作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实验与实训挂钩
在大四实习阶段,经济类学生很多都会选择走出校园进入金融领域行业进行实习。但在实习中,他们往往很难快速进入工作进行顶岗实习,在实习阶段难以积累到工作经验,而经济学类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的设计与平台的建立,使得学生在通过以往的实验课程学习后,在进入到实习岗位中时,不至于太过茫然,因为金融市场环境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在之前的学习课程中都有涉及,所以学生应付起来不至于吃力,同时也可以使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更好地提升与锻炼自己,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和积极态度进入到紧张、复杂的工作中去,同时学生可以对比发现以往实验课程中面临的情况与真实金融市场情况的不同之处,相互借鉴,两相比较,在对比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让自身在实验与实训中能得到充足锻炼,养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经济学类跨专业综合实验平台建设的主体结构
(一)平台开发架构
将学生培养成集多元化、综合型、实践型于一体兼具团队合作能力、社会竞争意识和理论驾驭实践才能的人才是中国当前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点,“以点带面”必不可少,而作为这个突破口的一“点”,一定要能够串联课堂知识并关联经济学类专业其他相关理论知识。金融市场变幻莫测,数据与资讯瞬息万变,不仅各类市场动荡较大,某些特殊的经济金融事件还具有单向性和单显性,经济金融相关专业投资决策更需要决策者具备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识。故本实验平台以经济学类相关金融证券投资为中心,围绕投资这一核心教学目标,将经济学类各个不同子专业的相关知识与金融投资这一核心主题相联接,最终形成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和非金融类机构投资者在投资中的决策与投资操作。
(二)平台课程内容构建
本实验平台课程的设计与构建,计划采用以细概全、聚沙成塔的策略,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验平台优先寻找个人投资者这个突破口,不求庞大而求全面,率先将金融投资中个人投资者这个模块建立起来后,再进一步依据相关数据不断扩充和升级。围绕投资者,在金融投资过程中,首先进行市场投资对象的风险与收益测度,再对每个投资人自身的风险收益偏好进行估计测算,制定投资政策;再进一步选择相适应的投资对象或投资方式。根据各种金融投资分析技术分析的结果,对不同类别的金融产品进行组合投资,再进行金融虚拟仿真交易操作,构建个人的金融资产组合。在对每个学生资产组合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分析其组合绩效,并加以调整。众所周知,国内现存的绝大多数经济学类跨专业综合实验平台都存在着数据太过单一化、简单化,又与真实的金融市场不相符的通病。而真正意义上想要实现让在校学生了解和认识真实的金融市场,必须将数据尽可能真实化、复杂化。该系统和平台上将全部引入金融市场的真实数据和相关动态数据,故综合实验实训的结果必定会与在真实金融市场中实际操作的结果相同,这也将是对现存的绝大多数国内同类实验平台的改革与创新。
(三)配套设施建设
想要构建优秀的经济学类跨专业综合实验平台,与之相匹配并互相服务的软件与系统是整个框架构建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便成了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学校方面需要与软件开发商合作,进行经济学类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专用软件的开发,先行形成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与操作系统的建设。通过以任务驱动为课程软件编程的逻辑来达到学实结合的效果,而所谓任务驱动模式,便是通过学习任务的细化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熟悉经济学中的规律与相关知识。在这样的任务驱动模式下,不仅能够极大地方便老师们任务,更能让学生们对这样的一节课更加感兴趣,同样的,在这样一种运行机制下的模拟仿真市场更能够贴近真实商业环境下的投资市场,真正的在高等教育中实现学实结合。
(四)平台特色及优势
1.课程设置的创新性。在绝大多数国内院校中,经济学类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仍处于萌芽阶段,还未像欧美国家那样正式走上高教舞台。在课程设置上,本课程具有创新性的特点。特别是在课程内容上,平台以个人投资人作为贯穿整个课程的思路是创新的,也是可行的。在课程软件的开发思路中,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更使得整个课程可以将经济学类各专业的相关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并可根据专业特点不同,在有些知识点上有所侧重,方便经济学类在校学生的研修。2.课程的开放性。在经济学类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经济学类跨专业综合实验课是每个学生的必选课,因此在设置上充分考虑到了课程的开放性。建设完成后的课程资源将全部上网,所有选修或对此课程感兴趣的同学和老师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综合实验入口也计划采用实名注册后可自由进入的模式,不仅经济类、非经济类在校学生甚至非在校学生都可通过专门的通道学习本课程,充分实现资源的开放与共享。3.课程开发上的校企合作性。经济学类跨专业综合实验平台采用了校企联合设计与开放的模式,校方课程组主要负责课程内容的设计,合作企业则主要承担综合实验教学软件的开发,课程教学软件的知识产权共享。这一模式仍处于探索中,项目建设单纯依靠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完成,因此,强调与企业的配合与合作,才能顺利完成计划任务。
参考文献:
[1]卞艳艳,刘洋,雷娜.高职院校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基于VBSE虚拟商业社会实训平台.江苏:交通职业教育[J],2015(3),p51-54.
1.1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又称为跨专业课程,它是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每个典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1.2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实训教学中的意义
数控专业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实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应用,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训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数控实训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项目教学法创造了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学习过程必须围绕着这个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向自己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地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主动地、自行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学生从以往接受知识的被动状态转变为学习的主体。
(2)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是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分析、解决问题的提高过程,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总结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操作中,不仅完成了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3)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项目教学法又称为跨专业课程,即项目中可涵盖多种专业学科,通常数控实训的“项目”设置包含钳工、焊接、热处理、装配等其他专业的知识,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不但完成了本专业的能力课题,也了解掌握了机械相关领域其他学科的知识。
(4)有利于进行分层教学。在数控实训项目教学中,项目与项目之间存在着教学差异,就是同一个项目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也可有一定的差异,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可根据其差异,有目的的选择项目,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使每一个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
2.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实训教学中的实施
2.1项目教学法在实习教学中的模式
包括设计项目、项目实施、效果评估、教学总结四个环节。其中项目实施是重点包括实施具体要求、学生分组、小组立项以及项目的开发实施。
2.2数控实训教学项目的确定
项目的选择首先要以数控实训教学的重点课题为依据,既要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又要有一定的探索空间,让学生既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又可以发挥创造。数控加工项目还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促使学生学习和运用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独立解决过的实际问题。
2.3教学重点的确定
职业院校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主。数控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重点应结合数控加工项目中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和操作的关键技能来确定。在组织教学时应先让学生对项目中的工艺重点进行充分的讨论,对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提示,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指引学生思维到探索正确的解析方法中去。
2.4利用现代化教学与实训手段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实训指导教学,还是学生在数控实训项目具体实施过程,都要充分利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即可在实训加工前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又可避免学生在加工操作过程中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2.5做好项目完成后的评价总结及考核
学生在数控加工课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点评中要指出问题的所在及解决的方法,要总结比较各组的特点,引导学生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实施方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项目完成后得到提高。
3.“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数控实训教学引入项目教学以后,对实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构建一支技术过硬,专业知识过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拥有足够的教学资源,具有全新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实现“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要求。所以,实训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的素质,既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财务管理专业 技能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Courses Construction
LIU Yufeng
(Business College,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based university transition into the new trend of Independent college development, enhance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courses into a key independent college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expertise independent college teaching object exist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aining of difficulty, you can increase capital investment, maintaining good laboratory environment, and work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laboratory managers and laboratory utilization enthusiasm and other method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existing training courses; Meanwhile, the implement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simulation training and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tutorial system implementation to innovation campus training approach by combining various types of student activities on campus, and by taking orders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cooperation with business students have own family and accounting firms, management consulting firms and other service organizations to enrich campus training, thereby creating a good training platform for financial management majors.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0 引言
新形势下,我国沿用欧洲的做法将大学分为“研究型”和“应用技术型”两类。根据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相关精神,我国独立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应用技术型大学。由此,就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专业而言,培养学生专且精的财务管理专业技能必然成为其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而加强专业技能实训课程建设成为专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
1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技能实训课建设的难点
1.1 授课对象及专业本身的特点
独立学院的授课对象主要为三本学生。一般而言,三本学生的理论功底、理解能力比一本二本的学生弱,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也相对较差,但他们在这些方面总体上又要比专科生稍强。而财务管理专业本身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有许多专业课程比较复杂、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在勤加练习、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掌握,基于理论课程基础之上的专业实训课更是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如果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态度欠佳,连基础理论课都没有掌握好,实训课的效果可想而知。
摘要:“商战实训平台”是企业沙盘模拟经营实践教学的一款经典系统,也是近几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省赛、国赛的专用平台,首先总结了多次参加该项对抗赛的经验和感受,然后谈了由“商战”实训和对抗赛对商科专业实践教学引发的思考与探究,希望能为商科专业的学生和承担实践教学的老师提供些许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企业沙盘模拟经营;商战;实践教学
当今,各大高校特别是商科类院校已经充分认识到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实现大学生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是学校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就是这关键中的关键。为此,商科类院校无一例外地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在传统讲授、哈佛案例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实战演练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强了实践实训课程的比重。于是,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平台应运而生。本文结合以往组织与参加“商战实训平台”(以下简称“商战”)对抗赛的经验与感受,为学生实训或参赛提供些许参考,同时,谈谈通过企业沙盘模拟经营实训或比赛对实践教学模式引发的认识与思考。
1. “商战”对抗赛经验与感受
“商战”是用友公司在erp以及“创业者”这两套企业沙盘模拟经营系统的基础上,推出的一新版企业沙盘模拟经营系统。“商战”继承并吸取了各同类软件的优点,但他又独具特色,更侧重于模拟企业经营过程,更适用于没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体验、感知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商战”对实践教学与竞赛两相宜,是目前“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指定平台。
1.1 专业理论知识是取胜基础
“商战”绝不是掌握游戏规则即可取胜的一场游戏。它虽然只是模拟,只是企业经营真实情境的不完全反应,但它却集中了产品研发、生产运作、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资金筹措、物资采购以及客户签约、银行筹资等真实商业环境中的关键环节。“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公司战略的制定与执行至关重要,经营初期首先要制定公司的长期战略、短期战略;在经营中如何去判断竞争环境,如何分析竞争对手,采用怎样的市场营销策略,盈亏平衡点怎么计算,另外还必须要有准确高效的资金预决算以便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等等,这些经营过程与决策都需要有过强的理论知识做后盾,如成本领先、产品差异化等竞争战略,定价理论、市场营销4P影响因素、生产运作、财务管理等理论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或者干脆脱离理论知识,盲目地进行企业经营必将是以失败告终。
1.2 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组成参赛团队为上策
“商战”按照实体企业划分了研发、生产、物流、市场营销、财务等职能部门,学生分别担任不同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如总裁CEO、市场营销总监CMO、财务总监CFO等,“商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竞争性与合作性,所以,无论是实训或是比赛,都首先需要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团队。“术业有专攻”,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组建队伍,进行有效的分工与合作,将是其所经营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基础。尤其是财务总监以及市场营销总监,建议吸纳专业出身的学生来担当此任。
1.3 利用EXECL预算先行,做到用数据说话,精细化经营企业的经营决策要做到用数据说话,精细化经营,才能避免经营的盲目性,而企业的经营决策离不开财务预决算为其提供数据支持,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算是企业战略的量化表述。企业经营不仅要对一定期限内各项经营指标进行全面预测,还要坚持“近细远粗,长计划,短安排”的理念,逐期调整和编制下一期预算,滚动推进预算,确保经营战略和决策的可行性,做到洞察全局,胸有成竹。
“商战”中财务预算以及其它企业经营指标,如市场占有率,利润率,产品投资回报率,机会成本,原料优惠折扣对利润的影响,产能的统计等,计算量很大,若靠手工,效率低、准确性差,还无法集中精力做决策。因此,赛前要理清经营过程中各种数据指标间的勾稽关系,利用EXECL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图表功能,建立统计模型辅助决策,将会事半功倍,如虎添翼。
1.4 时刻关注竞争对手,方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商战”的所有参赛团队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市场竞争环境,在这种激烈的竞争格局中,斗智斗勇,步步为营,一着不慎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可谓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这种博弈也正是“商战”的魅力所在。因此,“商战”中切忌的是只盯着自己的盘面埋头做战略规划,全然不顾竞争对手,亦或对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缺乏敏锐的洞察力。那么,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首先要善于利用SWOT法分析竞争环境,明确自身的优势、劣势,外部的机遇与威胁,才能扬长避短,抓住机会,发展自己。再者,要适当地做情报投资,还可从对手拿订单情况等尽可能多的渠道获取并判断分析对手经营状况,如他们的战略风格,研况,产能,产品结构,财务状况,知彼方可更好地调整、优化自身的经营战略。
2. 企业沙盘模拟经营对实践教学引发的思考与探究
ERP、“商战”等企业沙盘模拟经营实训平台引入我校实践教学中已有几年,受到了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近些年来,我校学生又多次参加省级以及全国的企业沙盘模拟经营对抗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通过往日的实训与比赛,我们也在不断地对商科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总结,思考,探究。
2.1 实践教学是隐性知识学习的必要途径
英国物理化学家波兰尼说:“隐性知识是指那些无法言传的一类知识。”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对隐性知识的学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隐性知识只能被演示证明它是存在的,学习这种技能的唯一方法是领悟和练习。”商科类专业学生需要培养和提高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正属于隐性知识范畴,而实践教学无疑为学生搭建了很好的体验、尝试、探究的平台。“商战”的对抗竞争性,激发学生积极热情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知识和隐性知识在实践体验中都得到巩固和升华。
2.2 依靠几套软件无法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商科院校非常一致地重视实践教学,大家都在努力探索实践教学的途径与模式。以往只有理工类专业才会有实验室,才会开设实验课,而现在商科类专业也在积极探索,投资建设实验室,安装了各种教学软件,然后从理论教学中抽出几个课时让学生去机房用用软件,在期末总成绩里实验成绩占点比例即了事,收效甚微。分析其原因:传统理工类实验的设计重在验证理论,而商科特别是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实训重在体验与探究,是要让学生在实验实训中升华理论,培养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创新性。目前铺天盖地的各种教学软件,大多只针对某门专业课程开发设计,只是这门课程所涉及的管理理论或流程的再现,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无法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其实,只是换到机房里上去上理论课程。因此,我们要从商科类实验实训的目标出发,以“商战”等企业沙盘模拟经营平台为典范,探究、设计具有综合性、体验性,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实验实训项目。
2.3 企业沙盘模拟经营实训课可尝试跨专业教学
企业沙盘模拟经营实训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一般都在大三、大四专业课开设之后才进行的综合性实训。这门实训课涉及到了多个专业如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等,涵盖了这些专业的多门课程,如《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财务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战略管理》、《管理学》等等。目前的教学模式仍是按照传统的按专业分班级,由同班同学分成几个团队来参加实训。我们在思考并尝试突破专业壁垒,由不同专业学生自行组成4-6人的团队来参加实训。这样,既有利于发挥不同专业学生在企业模拟经营中的专业特长,更有利用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这也是企业沙盘模拟经营这门综合性实训课的主要教学目标。
2.4 开创理论基础+实践教学+企业实习层层推进的闭环式教学模式
重视或强调实践教学,并不等于可以忽视或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实训或比赛中,很多学生对“商战”这类课程表现出大大超乎理论课的兴致,甚至如学生所反映的做梦都在思考如何让自己经营的企业发展壮大,教师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从理论中寻求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案,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商战”这类模拟实训课虽很经典,但毕竟是模拟,有别于企业真实环境,所以,学校要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为学生到企业实习搭建平台,这样,在经过理论学习之后,再经过实验实训课的能力提高,然后让学生去相关单位实习,实习中遇到问题又会自然而然地渴求理论指导。正如很多企业会寻求专业管理咨询公司为自己诊脉,很多企业家在自己的企业很辉煌时仍回到课堂去学习一样。实验实训作为理论学习与实地工作之间的一个桥梁,为学生能更容易适应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因此,理论基础、实践教学、企业实习这三个教学环节关联紧密,不应分隔或独立考虑,而当开创理论基础+实践教学+企业实习层层推进的闭环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小结
通过总结了多次参加该项比赛的经验和感受,为学生参加“商战”实训或比赛提供些许参考和建议;另外,由“商战”实训和对抗赛认识到实践教学对学生隐性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再者,实践教学仅靠几套软件是无法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目标的,本文进一步提出企业沙盘模拟经营实训课打破专业限制,跨专业教学的新思路,以及理论基础+实践教学+企业实习层层推进的闭环式实践教学模式。希望这些认识与思考能对商科院校实践教学有所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朝晖. ERP沙盘模拟对抗教学方式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
[2] 刘平. 管理综合实训[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1.实训环节设置流于形式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实训环节的设置主要有实习与调研,一个认识实习,一个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与调研。认识实习主要是带领学生参观企业,学生主要是看看生产线,了解某种产品的制造过程,听生产企业讲解企业的历史及产品生产销售情况,但很少有对企业市场营销环节的认识。毕业实习与调研大都利用实习基地,部分采取自主实习形式,受实训基地数量和实习现场指导教师数量的限制,在某一实训基地实习的学生很难学到知识,使得毕业实习流于形式。
2.案例教学库的管理与实施不够完善
(1)案例的选择
在案例研讨与分析中,我们将教学班分组,一般以4-6人为一组参与研讨,由学生自行组织,教师提出组队的建议。由于学生缺乏与案例相关的经验,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不同,就需要可供选择的案例比较多,而且应该把国内外最新的营销案例选择出来,由于教师数量有限以及管理的原因,要保证小组所有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案例分析与策划中,并学到相应的技能,解决营销实际问题方面仍存在着不足。
(2)学生的组织与管理
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都希望能顺利找到一个愿意接受其实习的企业,最好是能帮助实训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但是这种衔接就需要学院能够加以组织与管理。把小组的创业项目的选择在各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形成模拟策划项目,这样会给学生提供更好的与社会连接的平台,但运作起来困难重重。
3.实训教学基地使用不充分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基地由于投入不足以及管理等诸多原因,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实训基地局限于制造企业较多,由于学生对制造业了解偏少,明显造成学生实训技能训练的片面性。另外,实训基地联系多是通过熟人关系,投入不足,又缺乏沟通,很难让实训基地长久发挥作用。
4.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建设投入不足
由于校外实训基地利用起来较为困难,就应该在实验室的建设上加大投入。然而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建设投入低,实验室资源共享困难。另外由于不同专业各自为政,导致实验室在软件、硬件建设上可能存在重复购置、重复建设的现象。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思考
1.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本专业的办学特点,聘请有关领导,经验丰富的市场营销专家和学者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探讨实践教学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为使实践课程设置更趋合理,专业负责人和教师应该经常去各种类型的企业与用人单位交流,定期邀请各种层面的营销人士来校为学生做报告,了解企业对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经,过对市场的调研和分析,形成了市场营销专业实训的基本内容。
2.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与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包括各种常规实习和课程实训的实习基地,实训基地在数量上应该增加到4至5个,类型上应该包括生产制造业、商业企业、服务业、流通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对确定的实习基地应该保持长期联系。学校主管部门应该主动与地方有关单位联系,加强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网络。尤其要利用区域特色资源优势,丰富市场营销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3.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实训环境
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不仅在上课时间开放,课余也使学生拥有自己探索和实践的场所,巩固所学的某一门课的知识,同时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研究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4.构建专业实训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评价一般采用课程考试形式,难以反映实训教学的全貌,不利于反映学生的综合实训能力。合理构建实践教学环节的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对教师实训教学教学效果的日常考核评价和构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活动的综合素质考评。
5.发挥专业课教师作用
市场营销教师要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和市场营销专业理论素养,提高区域经济发展与专业实践教学结合的科研能力水平,积极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开展专业的实践教学。要进一步优化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结构,激发、吸引和鼓励相关跨专业课的教师参与专业实践教学。
三、营销案例分析法应用的思考
1.分析培养法
该培养法主要有:(1)综合分析法,即通过对市场营销专业总体内容的掌握,对案例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平时授课是一章一节独立进行的,学生缺乏总体认识和思路。而在营销案例分析中,往往需要把各章节内容联系起来,全面分析运用。这种方法虽然包含内容复杂,分析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它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学科体系,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单一分析法,即对市场营销中目标单
一、规模较小、事件较简单的案例就某一侧面进行剖析,深入讨论。这种专题式研究,便于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深层把握和透彻了解。
2.实景模拟法
市场营销专业应用性强,必须注重学生实训能力的培养。创造一定的市场营销环境,让学生亲临其境,主动参与,模拟操作,这种培养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模拟实践是由教师设计出实践的环境和条件。其做法是让学生分别扮演案例中的不同人物,但在模拟前要让学生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和要达到的目的,按案例要求活动。演出结束后,由扮演者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其他学生可以进行点评,教师进行最后总结。
3.策划方案法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分析总结案例,而且还应该善于运用所学理论进行策划,制订有效的市场营销战略目标与具体的行动措施。这种策划市场营销方案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全局性思维,并且加深学生对市场营销理论的认识,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极大的改变了这个世界,很多传统行业受到极大的冲击和挑战。柯达公司的轰然倒塌就说明了一个时代的终结,视觉艺术也全面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摄影的观念和意识也在不断发生这变化。
视觉艺术的观念意识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数字技术的应用冲破传统的束缚,那种胶卷选择、冲洗、放大、遮挡到画框制作的流程成为少数群体赏玩的复古情趣,一些仅对于质感、颗粒的追求也成为部分艺术家孜孜不倦视觉实验,根本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于快速、便捷、丰富的图像需求。影像的表现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书籍、海报、网络、视频等多种手段并存成为更加符合与满足自我表现的手段,影像的多元、复合型的表达方法成为当今社会主要需求。对于影像的思想、观念性的重视远远超越以往。
因此,视觉艺术也由单一艺术化表现功能转变为视觉传播、信息传播的媒介。几年来国内视觉设计市场环境的发展是十分迅猛,很多全新的设计行业与相关领域的出现冲击着大学的设计教育体系:大量全球顶级图片库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全球最大的商业图片库公司――GettyImage图片库开设中文网站,并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图片社。国内的图片库公司也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企业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宣传与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影像、展览、网站等图像宣传越来越重视。
手机媒体技术、工具支撑下的影像观看(阅读)方式和影像传输(传播)方式的改变,亦即,这些技术与工具之于使用者价值观的改变。手机媒体艺术正在改变着全媒体视觉艺术的方式。
市场的变革在不断的发展,而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无论从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上明显滞后,培养出的学生很多都改行从事其他专业,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其根本原因在于所学知识与社会职业的需求不甚一致,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不尽合理,观念意识跟不上社会发展变化脚步以及技能培养的侧重点明显有悖于职业需要。这就迫切需要高校探索出创新性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所谓视觉策划型人才是指将视觉设计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不仅掌握视觉设计的必备的技巧与视觉表达方式,而且还要弄得通过多元化手段策划、包装影像作品,使其成为完整的视觉消费产品的人才。这就需要学生不仅掌握摄影、摄像所需要的用光、构图、拍摄等基本能力,还要具备设计、策划、编辑以及网站制作等多种视觉传达所必须的能力。视觉策划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的意义在探索出一种复合当今多元化艺术设计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满足社会不同行业对于影像人才的需求,将跨专业、跨学科的核心内容有效、合理、科学的整合,在教学体系与实训体系当中不断完善,从而引领行业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首先,项目研究目标,1.充分调查和分析,调研国内外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了解视觉传达、影视制作等专业结合的利弊与特点。2.探索视觉策划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3.探索视觉策划型人才培养模式阶段性岗位目标与能力。4.探索视觉策划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训项目的内容与具体操作实践。5.探索视觉策划型人才培养模式考核体系与评价标准。
其次,具体研究内容,1.跨专业整合利弊及其特点研究。深入了解国内外高校的艺术设计视觉人才培养模式及发展历程,调查掌握学生对目前课程教学模式的意见和改进需求及其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及能力要求,分析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利弊及其特点。2.创新型教学体系,借鉴国内外高校视觉传达专业、影视制作专业的课程体系内容,整合出一套符合视觉策划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教学体系。3.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培养,分阶段探索出不同时期的人才培养核心能力,根据核心能力构建课程内容与阶段性岗位目标与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4.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原则,导入项目制教学体系,分阶段设计提升学生核心能力的项目,设计项目的计划、实施、考核等内容。5设计符合视觉策划型人才培养模式考核评价体系。
最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重点把握教学体系的科学性,符合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客观规律,在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教学比重、课程安排的顺序以及相应的项目来使得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2.学生能力的形成与社会需求相吻合,在校内设置合理的企业情景化实训平台,是学生在实际的职场环境中提升能力。3.构建适合新型人才的考核体系,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
具体项目的实施方案:1.对已有的有关成果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分析。调查是研究的基础,深入了解国内外高校艺术设计视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查掌握学生对目前课程教学模式的意见和改进需求及其社会对于当今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的素质以及能力需求。2.在前期已经做的一些工作的基础上,探求视觉策划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与方案,整合教学体系、实训体系。3.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为具体实施对象,撰写视觉策划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报告和具体实施方案。
【关键词】商务英语 复合型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
商务英语作为外语教学与商科教学的交叉,是我国外语教育改革的产物,是培养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商务英语教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恰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正如国家教委《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若干意见》指出:“当前,我们应当清醒地面对这样的一个现实:由于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的趋势,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少。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相复合的专业人才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研究工作,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学科—如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复合型的外语专业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的需求”。“因此,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的培养模式”。这种论断也适应当今世界上学科融合发展的趋势,不仅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本身如此,而且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融合也成为一种潮流,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必然会让学习者跨不同学科,同时或先后选修、兼修相关学科。英语语言教学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与它所“服务”的专业相结合,成为它的载体,而当前我国最急需的是高水平的能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的复合型人才,将英语语言教学与商科专业教学直接结合起来,便成为当前我国英语专业的一项主要任务。
一、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
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未来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面临着服务型、学科型、实践性、自主性的多元转型。“即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在本质上是一种服务型教育,即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为学习者的求知和求职需求服务;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必须从技能型向学科型转变,必须大力加强研究性教学,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使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良好训练;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还必须向实践性转型,探索认知发展与语言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之间的互动关系;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应更多地体现自主性,真正为师生提供自主选择。”要实现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多元转型的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大学的商务英语教学的模式将面临巨大改革。
二、商务英语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目前的商务英语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不能充分满足培养学生商务英语实践和应用能力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定位还不甚明确,在很大程度上受传统英语、英语教育专业的影响,对教学目标,学生能力培养等问题认识还较模糊,以致无法建构科学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兴趣未得到激发,教学方法单一,体现为语言技能课占绝大部分,教学依然围绕着单词、句型等进行,课堂严重缺乏活力,不具有交际性;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不明确,传统的教学评估手段仅是对课堂作业或做实训报告进行打分和讲评,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解决实际商务问题的能力等都没有作为考核标准进行量化,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存在校内外的实训设备、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量不足、实践时间短,实践效果差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商务实战能力不强。
三、针对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次培养中的教学模式研究提出的几点建议
1.科学课程改革,合理调整英语技能课程和商务专业课的比例。文秋芳教授曾设想,英语专业在未来改革中可以考虑压缩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时间,或在基础阶段逐步增加学科内容含量大的课程,在高年级则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系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但是实践表明由于语言技能课受到压缩,部分商务英语学生英语能力下降明显;由于师资问题,专业课程多由国贸专业老师用中文授课,学生无法用英文解决国际贸易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普遍反映对英语和商务专业方面的了解都不过是皮毛而已。根据阮绩智和陶正桔的调查,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希望学到商务知识,培养商务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而不是单纯学习英语语言材料。
因而,目前的商务英语课程建设应该保证在英语语言培训的同时下,拓宽英语学科的内涵,使专业知识课即包括国际贸易专业主干课程,又包括跨文化人际沟通,即反映中西方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伦理观、价值观等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西方文学、中西方文化等文化课程,还包括综合素质课则是指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方面的课程,即让学生动手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如何用于实际操作上。当然在进行课程改革的同时,也要牢记,教学中商务内容的增加千万不能以学生英语基本功的降低作为代价。毕竟,语言听说读写技能是商务英语专业最关键的要素。
2.建立应用型实践型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许多学者认识到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还必须向实践性转型,因为复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应用,为了实践。在二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较为符合这种应用型和实践型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过程性——有效的语言学习不是教育传授性的,而是经历性的。(2)交际性——任务型教学中至少有一部分任务与真实生活中的任务相似,课堂语言活动更接近于自然的习得,因此该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3)综合性——在任务目标的指引下,学生可以利用一切信息资源,采用多种手段,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4)交互性——动态语言能力(和群体语言能力的训练是任务型学习的另一个显著特征。
任务类型包括列举型任务(listing)、分类型任务(ordering; sorting; classifying)、比较型任务(comparing; matching)、解决问题型任务(Problem solving tasks)、分享个人经验型任务(sharing personal experience) 和创造型任务 (Creative tasks)等,这些任务都可以在商务英语课堂的得到实现。商务英语课程内容中所涉及到的国际贸易与营销、电子商务与网络安全、广告、展会等等都可以方便教师设计不同的商务任务,比如多媒体展示/介绍、研讨会、访谈、专题报道、辩论赛、模拟交易会、英语广告设计比赛、创意营销等活动。一个较大任务下还可以细化若干小任务,比如要求学生做一个英文世界知名品牌(Audi,Burberry,Hewlett-Packard,Citi)2012-2015发展报告,其中就涉及到网络检索、信息分析、信息归类、制作图表、口头陈述、ppt展示、书面报告,总结反思等多项具体任务,教师在教学的中起着引导和监控的作用,将学生的完成每一项任务的表现、效果、结论都计入形成性评价,在期末时再结合他们的自主学习成绩和自我评估报告一起作为平时总成绩的依据。这样的教学模式以专业思考为先导,以文化积累为基础,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在兴趣的推进下提高英语语言吸收能力,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获取都是学生通过具体任务的执行,问题的解决,复杂的心智活动和意志活动得以实现的,因此就永远归他所有。 3.完善实训设备,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有效地实践学习。教学单位不仅要在教材建设,教学环节考模拟真实的商务环境,还应该大力建立完备的校内实训室(如:仿真进出口模拟实训室,国际商务谈判室和同声传译实训室等),尤其是仿真实训室,它可以解决商科类专业“顶岗”实践岗位的不足、企业隐私的泄露以及时间不易协调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还注重实战性的实训基地建设,有条件的教学单位可以组建经营性的贸易实验公司,让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直接参与一些国际贸易,将经营业绩计入专业实训成绩,营销利润也与学生分成,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实训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国际营销实战中了解商品、了解市场、了解顾客,熟悉贸易的一般流程,从而学会国际营销的技巧,培养国际商务能力。
除此之外,教学单位还应联系企业的专家担任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导师,发展名优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接纳商务英语专业实习生,使其在真实的商务环境下,实践商务理论,培养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
4.培养一支复合型教师队伍。目前的商务英语教师多半是由以前的英语语言文学教师构成,英语语言文学教师从事的学科研究仅包括了语言学、文学、翻译学、教学法等,但是商务英语却跨出传统学科的范围,商务英语教师需要了解其他学科知识来从事科研教学,如国际商务、国际营销、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国际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等,这种学科交叉对于自身的学科背景和研究方向的单一的英语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另外,在许多综合性大学中,行政管理的划分和传统学科的承继性和排他性使各学科保持非常明确的界限,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以及相互认可变得非常困难。这就使得英语专业在复合型人才教育中缺乏学术支撑和人才支撑,前进道路雪上加霜。
要打造具有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教师队伍,教学管理单位应该正视商务英语的学科交叉性,在进行学科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和扶持对其他学科领域和交叉学科的研究,充分肯定英语专业人员在跨学科教学和研究方面的成就,加大商务英语研究在学术上,制度上的支持,使复合型人才培养在教学上有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撑。在具体操作中,鼓励教师到各系跨专业听课、听讲座、参与教研活动,鼓励跨专业教师合力申报教研和科研项目;资助教师到国内权威院校进行相关课程进修;鼓励教师们考取相关证书,对获得证书的教师们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制定政策鼓励和资助外语教师攻读商务英语相关研究班或经济学、管理学硕士以上学历;大力引进海内外跨学科高学历人才,在评级和评优上给与商务英语教师予以充分考虑。
参考文献:
[1]陆莺.从对立到融合: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多元转型[J].外语界,2008(6).
[2]柳仕超,傅运春.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科技经济市场.2006:59.
[3]文秋芳,周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6,(5):76- 80.
[4]阮绩智,陶正桔.商务语块理据和课程设计原则[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7:4.
[5]黄芳.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方式实践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关键词:面向行业 复合技能 应用型 营销与策划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202-03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将高等职业教育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教育与行业对接协作机制”、“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营销与策划教学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营销与策划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取得了较为丰富的阶段性成果:2011年本专业获得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010年获得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示范试验实训中心项目、安徽省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09年获得省级特色专业称号。本专业从2009年开始一直坚持以面向行业具有复合技能的应用型营销与策划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营销专业是一个行业支撑型专业,离开行业和产业,营销专业就会失去生命力。只有把作为普遍原理的营销与策划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教育教学内容和具体的产业、行业、业态、典型企业的岗位需求标准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该文围绕“面向行业具有复合技能的应用型营销与策划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从新人才培养总目标、培养条件和途径以及改革与实践思考三方面总结如下。
1 面向行业具有复合技能的应用型营销与策划人才培养总目标
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上,首先本着教育为经济服务的宗旨,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行业需求以及安徽地方经济发展方向相结合。其次,推进教学团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教材、教学方法、考核体系、实训中心及基地建设、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2 面向行业具有复合技能的应用型营销与策划人才培养条件和途径
2.1 教学团队建设――建设一支由“双师型”向“双栖型”提升的应用型教学团队
培养面向行业具有复合技能的应用型营销与策划人才,首先需要一支具有复合技能的应用型的教师队伍。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都努力要求专业课老师具有双师资格,我们发现一部分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字面上,把“双师型”教师简单的理解为“双证”教师或“双职称”教师,而绝大部分院校把“双师型”教师,理解为教师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可以课堂教学,又拥有实践经验可以进行实践教学。但是在高职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营销专业必需贴近市场,而市场总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着,虽然一些“双师型”营销专业教师在进入高校之前来自企业,具有比较丰富的实战经验,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营销实践知识逐步与社会和市场脱节或落后。我们认为高职营销专业的教师不但要来自企业还应该始终处于企业实际运营中,保持和社会和市场发展的同步,因此,在业已打造一批“双师型”教师的基础上,需要着力建设一支既有深厚理论功底,又有行业实践的集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育人能力“四力合一”的师德高尚的“双栖型”应用型专业教学团队。这里的“双栖型”应用型教师,是指既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在学校搞好教学科研工作,又同时以兼职、创业等形式在社会企业中担任一定的实际营销岗位上任职。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我院一直以来坚持实施“双基双挂”工程,达到高职院校与企业营销人才的交互。所谓“双基双挂”模式即教师到企业参与一线具体的挂职锻炼;企业人员进入学校将实用有效的职业知识直接传授给在校学生。在“双师型”向“双栖型”教师的转变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打破现有体制机制的约束,要鼓励营销专业教师在较好完成教学、教研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到企业兼职或创业;确保专业课教师参加企业实践能够“落地生根”,接到“地气”。
2.2 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跨专业、跨系部、跨院校之间的多专业辅修的培养新模式
在对连续多年我院营销与策划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中,我们发现的营销专业的毕业生绝大多数是从事对产品和行业知识要求较少的行业,例如:快速消费品、耐用消费品等,而对于一些行业以及产业知识需要较多的行业涉及却很少,例如:电子、化工、机械、农资、医药等。正是对于行业和产业知识的缺乏导致我们营销专业的学生在职业选择上越来越窄,另一方面诸如电子、化工、医药这些行业又非常缺乏专业的营销人员。面向行业具有复合技能的应用型营销与策划人才培养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培养学生既掌握营销知识和实际技能又掌握相关的行业和产业知识。那么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在多年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在培养模式上大胆创新,实践了跨专业、跨系部、跨院校之间的多专业辅修培养新模式。具体来说:首先在学生层面上,通过鼓励学生自愿报名的形式,选拔那些第一专业学有余力的同学参与第二专业的辅修,其次选择那些学生感兴趣以及将来就业面广的专业合作,例如我们营销与策划专业在本校和电子信息专业合作开办辅修第二专业的“卓越班”(即营销与策划专业学生辅修电子信息专业、电子信息专业学生辅修营销与策划专业)。第三为了进一步扩大专业面,我们还进行院校间的第二专业辅修合作。2010年5月,安徽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同意安徽医科高等专科学校语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开展主辅修改革试点的批复》,近几年,平均每年有近200名学生修读了辅修专业,极大了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2.3 课程体系的重新设置――建设与企业岗位职责以及营销职业发展路径匹配的课程体系
要使培养的学生技能与行业和企业需求匹配,就必须打破原有的基础课到专业基础课再到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体系。按照学生毕业后不同行业职业发展的常规路径以及学生职业成长不同阶段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开发设计相关课程,为其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以下是我院营销与策划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如图1所示)。
2.4 实训教材的编写――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行业课程标准与实训教材
由于目前市场上的营销实训教材基本上都是从大营销角度空泛的指导营销技能的训练,很少结合具体行业或企业的营销特点。因此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结合各自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和学生将来就业的主要行业特征,有针对的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行业课程标准与实训教材。例如,我们院校营销专业利用上级主管单位(安徽省供销合作社)众多企业资源的优势,先后与安徽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协会、安徽辉隆集团、安徽双赢再生集团、安徽茶叶进出口公司、安徽和合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德善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合肥荣事达集团、合肥宝龙四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肥蓝蓝水业等单位逐步分阶段形成农产品及农资行业、再生资源行业、农村金融行业、信息电子行业、快销品行业、家电行业、、连锁经营行业、医药行业等专业技能培养课程标准。同时与企业联合,共同建设操作性、岗位针对性强的具有行业特征的模块化教材(手册),例如农资农产品营销手册、金融产品营销手册、再生资源产品营销手册、电子信息产品营销手册、IT产品营销手册。
2.5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按照学生就业岗位的能力结构分析和职业技能学习规律的立体化教学方法
在实践中探索“合作、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从教、学、练、做、考五个方面对教学方法进行重新思考和创新。依据目标就业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创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立体化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上按照学生就业岗位的能力结构分析和职业技能学习规律,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抓手,大力推进合作式、体验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加大实训实习实效,开展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推广。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营销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学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营销策划体验站)业务实践以及企业的顶岗实习,再现、还原课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2.6 学生技能知识掌握考核体系的完善――课堂理论、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三位一体考核体系
开发满足学生就业需要的具有较强行业特点的技能考核课程体系。同时需要改革原有单纯的卷面考核系统,将学生知识掌握的考核分为三个方面:(1)学生学期结束要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形式采用卷面笔试和面试;(2)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完成在校内营销与策划综合实训中心(实训室、校内体验站、创业指导中心等)所规定的实训任务,根据完成任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3)学生每学期必须完成在相关的行业范围内企业实习基地的一定课时的顶岗实习,实习过程和结果由实习单位进行考核;以上三个方面考核综合起来力求更真实的反映学生的理论知识理解水平、业务操作技能掌握能力以及岗位职业胜任能力。
2.7 完善实训中心及基地建设――整合校内外的实践资源,再现企业真实业务流程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很少关注企业所在行业与高职学生将来就业方向所匹配,这就造成学生在校期间所得到的实践技能与毕业后工作所需的技能不统一,另一方面,学生在校期间对于将来打算从事的行业和岗位往往没有明确的方向。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应该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引导。在建设和完善实训基地的过程中,我们对于实训基地按照校企合作的深度水平、高职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方向的匹配度以及提升学生就业和创业水平、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要三个方面进行分类建设。打造核心层、紧密层、拓展层三层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性教学基地。例如我院在营销与策划实训基地的建设上,首先充分利用与安徽省供销社下属的各种不同行业类型企业合作,打造核心层教学实训基地(主要面向:农业农产品行业、再生资源行业、农村金融行业);其次本着教育服务当地经济的目的,建立与安徽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合作,形成紧密层教学实训基地(主要面向:汽车行业、信息电子行业、新能源行业);第三为了努力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要,提升学生就业和创业水平,建立与那些营销人才需求量大,营销人才紧缺的行业企业合作,形成拓展层教学实训基地(主要面向:快销品行业、家电行业、旅游文化行业、连锁经营行业、医药行业等)。(如图2所示)。
在校内实训资源的建设上,我们主要以建立以营销与策划实训资源共享为平台,以推销技能实训、营销技能回溯、营销岗位实训、创业实训为四大基础的营销与策划实训室群(如图3、图4所示),通过实训展现多种行业和企业真实营销业务流程。
整合资源建设集推销技能、销售管理、营销策划等实践性教学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实训中心。其结构如图5所示。
2.8 教学管理改革建设――刚性的教学内容与弹性的教学计划有机相结合
按照“刚性的教学内容与弹性的教学计划有机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与实训企业正常运作相适应的教学计划。使实践性教学在时间、内容、进程上与教学计划保持一致,同时又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3 改革与实践思考
面向行业具有复合技能的应用型营销与策划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的方向是逐步将专业培养目标从抽象的大营销向具体的行业营销转变,努力缩短毕业生从专业到行业、岗位的距离,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的符合度,提升学生的复合技能,在教学团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教材、教学方法、考核体系、实训中心及基地建设、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上建立标准化和制度化,进一步完善教学机制、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在建立具有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仍需权威部门、行业企业研究、论证、,以增强社会的认可度,而在校企合作的运行方式、深度、广度以及激励机制等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
[2] 郭湘如,迟红刚,胡善珍.高职营销与策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1).
【关键词】实训环境 民办高校 经管类
教育部实验实训中心建设的16字方针:理念、教学、队伍、条件、管理、运行、效果、特色,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指出了明确的基本要求和思路。而民办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实验实训教学在民办高校教学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加强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提高实验实训教学质量,是做好民办高校建设的重要条件。[1]本文结合我校经管系实验实训室建设管理的经验,对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进行了阐述。
一、经管类实验实训室建设
经管类实验实训中心改革和建设总体思路:围绕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以科学的实验实践教学理念为指导,以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先进的技术平台为支撑,全方位开展实验实训教学的综合改革与创新。
经管类实验实训室建设主要包括这么几个方面的建设:第一,经管系实验实训环境建设;第二,经管系实验实训课程建设;第三,经管系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建设;第四,经管系实验实训中心制度建设;第五,经管系实验实训教材建设;第六,经管系实验实训教学软件建设。
二、经管类实验实训室建设中的困扰
我们经管类的专业实验实训教与学,目前正面临巨大的威胁;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成绩并不能准确表达学习效果;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知识能力与职场需求不相干。
1. 经管类实验实训师资队伍及团队建设任重道远,经管类“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加强专任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培训,改变“两端大,中间小”的断层结构,对民办高校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技能的改进与教学质量的提高。[2]一是在校内定期举办进修班。如岗前培训、专业理论培训、教育理论培训、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方法培训等。二是有计划地派出进修。主要是挑选一些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水平较高单位进修,提高学历层次,优化学历结构,更新知识结构。三是在教学、科研实践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组织教师从事科研、开展学术活动、编写教材等工作。四是针对专业教师,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水平。
2. 经管类实验实训课程体系需要创新。课程体系不再局限于课程比例关系上,而应该从体系上加以延伸,呈现出“教学大纲―实验实训指导―实验实训方式―实验实训评价―实验实训考核”的课程体系模式。教学大纲应该有别于理论课大纲要求;实验指导应具有良好又简约的使用帮助、操作指南;实验方式具有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个人、团队、不同专业);实验评价由学生评价教师与教师评价学生相结合,评价内容上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评价主体上注重用人单位的参与;实验考核由课堂实验报告、小论文、学生操作记录等多种形式。
3. 经管类实验实训教学管理及服务急需转型,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实验室应提供协作学习的网络学习环境,在模拟及仿真教学中要加大学生团队的组建(不同专业、年级、性别、爱好、兴趣 、动手能力),加强学习经验分享,突出示范效应,加强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索学习等学习方式 ,实验导言及帮助应由学生示范团队完成,加强培训体系建设,形成有效的传、帮、带(提倡同伴互教,为低成就学习者提供好的学习习惯样板),开发各种应用支持系统,为教学及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
4. 经管类校企合作亟待加强,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途径。校企合作,联合开发,教师科研成果得以转化;校企联盟,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企业相关部门建在校内,教师及学生参与一些项目研发及测试;学校为企业提供应用软件测试、评估、评价环境。
三、经管类实验实训室建设探究
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以创新型实验教学内涵、内容、手段为核心,构建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搭建实验体系大平台、实现经管实验教学新的突破。
1. 经管类实验实训教学模式发展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实训教学指导思想指导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方式改革应改变过去以“教师讲解、教师指导”为主的教学模式,实行“强化实验预习,教师启发式讲解,加强综合评析”循序渐进的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强化实验预习”就是要求学生实验前认真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做到“熟悉实验基本原理,了解所用仪器,掌握实验内容和方法,做到实验时心中有数”,从而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能力;“教师启发式讲解”是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简要介绍相关实验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背景, 具体而精要地向学生剖析实验的基本思路和操作的基本要点。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不能满堂灌,而在学生提出问题后给予指点和提示,从而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综合评析”就是要求学生实验后对所做实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写到实验报告中, 并把归纳和总结部分作为报告评分的一个重要依据。这样使学生在实验后必须进行有益的分析和评价,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达到总结和提高的目的。[3]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不断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建立自主学习式的实验教学体系,逐步完成从传统教学模式到开放实验教学的转变,突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实验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4]
2. 经管类现代实验实训教学发展轨迹应该由最初的单用户工具发展到局域网虚拟环境,往在线复合学习环境发展,最终撮合匹配工学一体化。这其中包含四个轨迹:第一,教学效率提升―教学应用共享―教学资源共享―社会资源匹配;第二,教室多媒体教学―实验室模拟训练―开放自主实训―学习与实践一体;第三,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互联网技术―平台技术;第四,实验内容服务商―学习环境服务商。
3. 经管类现代实验实训教学支撑体系发展方向由最初的课程专业级实训发展到跨专业综合实习最终到就业创业实践。在此过程中,是一个专业能力往复合能力再到就业能力的发展;同样,也需要由最基本的特色专业建设平台往校内综合实习平台发展,最终提供就业创业训练平台。
4. 构筑完整的经管类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处理好三个平衡,即基础性系统性――探究型创新型,个体操作为主――群体合作协调,循序渐进习得――注重个性培养。实现五个基本要求,即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广博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活跃的基本思维、完整的基本能力。为了贴近教学实际,全程服务于创新型、实用型人才培养,实现经管系实验实训教学三贯通,第一,时间贯通,实现实验教学从大学一年级到四级的贯通;第二,内容贯通,基础性、专业性、综合性等实验内容贯通;第三,能力贯通,基本能力、综合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贯通。
5. 构建经管类各专业实验实训课程体系,由学科基础层平台到专业提高层平台再到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层平台构建各专业的实训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葛年明.浅谈民办高校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科技信息,2008(11).
[2]王庆如.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2(6).
但是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起步较晚,高职实践教学无法摆脱高等教育传统模式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发展速度,也降低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因此重新审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目标,探索建立创新型的综合实训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真正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成功的应用型人才的催化剂,使得高职院校的实训室成为高级创新型人才的孵化基地,成为新时代下高职院校进行实训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1高职院校贸易经济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强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目标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结合本专业特点开设了很多实务课程,在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情景模拟和模拟软件实操等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专业实训课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降低了实训课程的实效性。
1.1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贸易经济专业中,传统的实训教学大部分与理论课程配套设置,即在同一门课程的总学时里划拨部分学时进行实训教学,实训教学内容被分割成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单独演练,知识技能呈点状分布而非实践能力中要求的连续的线状分布。在这样的实训中,学生被教师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按照设定好的条件、既定的方法、相同的步骤,得到完全相同的结果以完成某个知识点的实训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授,实训过程变成了教师更直观地传授知识的过程。这更像是传统的板书教学向多媒体课件的转变。实训所希望达到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均未实现。
1.2课程实训时间分散
在贸易经济专业中,传统的实训课程教学多是在课堂上对既定的项目或案例进行讲解,时间较为分散,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实践工作中知识的连贯性、持续性和综合性无法体现。即使有专门的实训性课程,课时也较少,且学生一般情况下只有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才被允许进入实训室,其他时间则无法在实训窒进行实训。而实践中一个项目的完成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如国际贸易中一个合同的签订需要“业务开发一发盘一还盘一再还盘一多次还盘一接受一确认书签订”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才能完成,而1.5h的上课时间根本无法完成上述工作,等到下次上课时,我们又要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才能重新开始,这样就使原本不多的实训课时被浪费掉一部分。
1.3课程内容与实际脱节
在貿易经济专业中,传统的实训教学课程往往以课本案例为基础,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些案例已经不再具有典型性,可是却在教材与课堂上仍然使用。如国际贸易价格术语的改变就是这种情况,现在国际贸易中使用的是《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的10种贸易术语,而在案例中多数使用的仍是《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的13种贸易术语。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如何能在实践中应用?国际贸易专业中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与实际工作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时间、场地、经费等的限制无法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或流于形式,学生只能走马观花。如报关、报检环节单凭教师上课教授,学生是无法真正接受其操作流程的。这就很难使学生通过训练达到锻炼综合能力的目的,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2实训教育改革措施
结合贸易经济专业实训课的基本特点,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四种实施方案:
2.1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宗旨不是传授最终真理,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讨论和思考,去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他甚至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确答案,他真正重视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
对于贸易经济专业实训教学而言,采取案例教学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优秀的实训教材及实训手段。在当前的教材市场上,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专业都配备有相应的实训教材,但对于贸易经济专业而言,除了一些邻近专业的实训教材外,还没有一本专门为本专业编写的、完整的、实战型的实训教材,这对实训教学的效果极其不利。
2.2实践观摩
贸易经济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一般学生又缺乏生产的背景知识。为此,应增强教学实践,去现场观摩贸易活动,在现场观摩中讲解相关知识和方法。还可依托教师参与的科研项目,充分发挥学院与企业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促成和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这样能较好地结合理论与实践,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那些需要相关实践背景的知识和方法。一般来说,贸易经济专业的实践观摩教学是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组织学生走出去,带着问题走访并了解政府或企业进行贸易经济活动的实际运作过程。
2.3实验仿真
贸易经济专业实训教学的实验仿真主要是依托专业的实验软件系统,在现场实验的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分组讨论和动手实践。模拟仿真实践了学生与老师、小组内学生与学生、不同小组之间的全方位人际互动,在知识共享的同时提高了学生思维、表达、沟通和合作的技能、技巧。
贸易经济专业实训教学全面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集中讲解与个别辅导结合的上机及教学辅导方式,力图实现对基础知识、理论与应用方法的融会贯通。
由于在实践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对实践活动进行回忆、反思、总结、调整,不断思索、尝试新方案。这一流程,使学生能及时将实践环节中所经历的具体感受总结升华为知识,建构知识体系。不断调整方案的实践,也是学生提升相关技能的过程。
2.4市场调研
贸易经济专业实训课程体系中,市场调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作为一种调查研究方法,市场调研自身不仅展示了研究方法所蕴含的科学性及其应用价值,同时也使研究方法在广泛的应用中进一步得到检验、推进与发展。其次,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市场调研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个具体有用的方法和工具,同时,也使实践教学变得鲜活、生动、充实并富有成效,更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包括市场问题)并进而具备研究意识,提高理论敏锐度的有效方法。因此,市场调研对实训教学目的的最终达成具有独特的意义,理应成为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和环节。
在贸易经济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会提供一些项目安排学生进行市场调研,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白行选定市场调研主题。这种调研活动一般会持续二个月左右,在整个实训课程体系安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市场调研并不是贸易经济一个专业的实训要求,学校也要组织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跨专业协作。
3结束语
总之,在实训教学上,我们可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破科目、教材、时间、教室等传统教学体系,建立合理的实训课程体系,尽可能地使学生拥有与工作岗位相匹配的实践技能,这样才会更有利于学生在就业时脱颖而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蔡兵.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综述[J].现代技能开发,2003,(7):29.
[2]郭树荣,翟慎秋,张国祥.实训课教学模式的优化设计与实施[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4,(1):23.24.
1.ERP沙盘模拟实训的简介
ERP沙盘模拟课程是把模拟企业作为课程主体,通过构建仿真企业环境,模拟真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把企业运营的关键环节——战略规划、资金筹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组织、物资采购、设备投资与改造、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等部分设计为该实训课程的主体内容,把企业运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抽象为一系列的规则,由受训者组成若干个相互竞争的管理团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面对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参与到企业模拟运营的全过程之中。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经营活动进行总结和点评。
2.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的特点
2.1 教学模式新颖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以学生的记忆为主。《ERP沙盘模拟》课程使原来的学生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参与,“学生学为主,老师教为辅”是沙盘模拟实践课程的基本思路。课程采用的则是具有竞赛性的教学模式,另外通过分组实验方式,学生在实物沙盘和电子沙盘实验中随机分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指导”,而不是“参与”或“教导”,尽量做到不干扰学生思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角色扮演、实际参与
ERP沙盘模拟实训是对企业运作过程的实训。主要涉及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些管理功能是通过不同的岗位来完成。因此在实训过程中先按要求组成模拟公司,然后分为不同的部门,每个同学在自己所在的部门担任相应的角色,根据所给角色赋予的权限与职责完成岗位任务。具体来说学生在虚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分别体验CEO、财务总监、生产总监、采购总监、营销总监、人力总监等角色的工作过程。学生通过处理在企业运营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体验竞争的残酷与决策的重要性。以此来全面提升管理能力
2.3 内容广泛、涉及多学科知识
在ERP沙盘模拟实践过程中。所涉及和涵盖的运营管理知识非常广泛。在管理环节.包括制定生产策略、依据目标市场确认产品特征、产品质量认证、柔性生产功能等内容。在管理的组织方面,主要涉及产品研发、生产线处置、产品生产、物料采购、库存管理等内容;在管理的控制方面,主要包括成本的控制、按订单生产、流程的控制等内容。其中,管理策略制定、生产计划编制、生产能力计算、物料需求管理的方法等相关知识能否得到灵活。运用更是成为影响企业最终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因而对于企业生产总监的理论功底和应用能力不啻是一次真正的大考验。
3.ERP沙盘模拟实训的必要性与意义
ERP沙盘模拟实践课程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学习。它不同于一般的以理论和案例为主的管理课程,它涉及整体战略、产品研发、设备投资改造、生产能力规划、物料需求计划、资金需求计划、市场与销售、财务经济指标分析、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企业结构和管理操作全部展示在模拟沙盘上,每个学生都能直接参与模拟的企业运作,体验复杂、抽象的经营管理理论。
3.1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是通往课程目标的捷径。ERP沙盘课程,可以使教师和学生迅速知晓模拟企业的经营状况:而ERP沙盘课程采用的“角色扮演+经营分析+咨询顾问”的教学方式和“体验式、探究式、竞争性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空前高涨,为了夺取经营胜利,各公司员工团结协作,各尽其责,在愉悦的氛围中,体验企业运营的全过程,探究企业经营问题的解决办法,思考企业管理的真谛,掌握企业管理相关岗位的工作技能,培养企业需要的职业素质。
除了初始阶段各个小组的企业业绩相同外,其他时间段上的企业业绩直接取决于各个小组的决策。所以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ERP教学为学生提供仿真的企业环境进行多角色演练。将ERP沙盘模拟实验课程教学工作从让学生多角色演练入手,多次让学生尝试多角色,最终达到对学生全方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走向社会的同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岗位。
3.2 提高老师、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涉及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多方面知识的ERP沙盘模拟经营,需要充分利用师资结构,整合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组成导师团队,导师团队加入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师、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ERP模拟课程指导教师等成员。在组织ERP沙盘模拟经营对抗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构成专业交叉班,突破以往专业课程都是按系组织、开设的界限。采用跨专业的组织教学形式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本专业知识,更有利于各个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思想与学识方面的交流,能够拓展学生知识面,有利于培养既博又专的综合型管理人才。
3.3 ERP教学有助于创新性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