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中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时间:2023-02-11 12:41: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小学德育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大中小学;课程体系;德育课程;有效衔接;认同差异;学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6-0041-09

一、问题提出

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而从教育纵向系统而言,百年树人的德育,其长效性和持续性的本质特性,决定了德育衔接的重要性。一个人的良好品德养成,有赖于学校教育各阶段德育相互关联、相互协调,尤其是相互衔接的共同努力。然而,我们在现实中经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形:中学抱怨小学没有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以至进入中学后学生抗挫折力差,有些基本的道德行为失范;而大学则抱怨中学只教书不育人,尤其是缺乏理想教育,以至学生进入大学后只关注脚下而不仰望星空,甚至沦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学校教育后一阶段总认为要为前一阶段“补”德育课,出现德育“倒挂”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导致以上情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教育各阶段的德育衔接不够,彼此相互脱节,各行其是。因此,如何促进学校教育各阶段德育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体化的育德体系,对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是对德育课程有效衔接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德育课程衔接的现状,在探讨影响有效衔接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试图为更好地实现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有效衔接提出对策建h。

二、概念界定

(一)德育课程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指出,广义的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1]。《辞海》中则将课程定义为教学的科目,可以指一个教学科目,也可以指学校的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科目,或指一组教学科目[2]。我国学者吕达则这样解释课程概念:从内涵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和组织的全部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课程,也即教学科目,简称学科或科目[3]。在这三种定义的基础上,可以将课程界定为: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教育内容的范围、结构和进程安排;或是教学计划中设置的一门学科。据此,德育课程可界定为: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德育内容的范围、结构和进程安排,它是教学计划中设置的一门学科,包括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实施以及评价。

(二)有效衔接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衔接”是指“相互连接”,即强调事物之间相互连接、不彼此孤立。它只关注事物之间是否联系、衔接,无法体现出衔接的有效性。如我们经常指出的大中小学德育内容重复、交叉问题,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是否衔接的问题,而是衔接是否有效的问题。

“有效”则是指对象性活动及对象性活动的结果对人自身具有的实际效用,人们对有效性问题的研究,是以认识、判别实践活动结果是否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相对需要为驱动,同时也以提高实践活动有效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为目的的[5]。

结合这两个概念,可对有效衔接作如下理解:一是不同事物间前后相连后所产生的实际效应,能够满足其自身不同阶段发展需要,这种有效衔接强调的是纵向衔接;二是同一事物间不同部分相连所产生的实际效应,能够满足这一阶段自身发展的需要,它强调的是横向的衔接。

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有效衔接,着重强调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是否依据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思想品德的实际,完成本阶段的德育目标和任务的要求,是否为育人的总目标而做了分工与协作。它包含纵向衔接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主要指不同学段、年级之间的德育课程的衔接;横向贯通主要指学校内的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衔接。本研究所指涉的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有效衔接,既指不同学段的学校德育课程之间的纵向衔接,也指学校内德育课程与其他德育课程(主要是校本课程)之间的横向贯通。

由此可见,德育课程的衔接是一个具有双重意蕴的概念:一是德育课程衔接意味着差异与不同,即面对处在学校教育不同阶段的德育对象而出现的差异,如何针对这种差异与不同来分别设计并实施德育课程。所以,从这一意义上,德育课程的衔接与因材施育在本质上是相一致的;二是德育课程的衔接又是一个整合与一体的概念,即它意味着学校教育各阶段德育课程的相互关联与连接,设计和实施德育课程时必须“瞻前顾后”,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有效衔接,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的性。德育课程的目标应与德育目标和教育目的高度契合,在德育目标衔接的框架下使课程目标一体化;二是层次性。不同学段德育课程有不同的德育内容,这些德育内容与该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应是相适应的,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且从低向高发展,以避免出现德育“倒挂”现象;三是前瞻性。德育衔接,如前所述,是一个“瞻前顾后”的过程,尤其要重视各学段德育课程的前瞻性,即前一学段的德育课程学习应具有前瞻性,是学生顺利适应后一学段德育课程学习内容所必须的基础,但又不是提前学习后一学段的德育内容。值得指出的是,德育课程衔接的实现需要有机制保证,比如建立大中小学学校的伙伴关系并以某种组织机构的方式给予确定和运行等。由于课程的规制性,教育主管部门在德育课程衔接中起着统筹、协调作用(如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使用等)。

三、调查设计

(一)样本选择

本研究主要是针对广东省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有效衔接状况进行实证调查,因此,样本的选择首先涵盖了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各学段的学校,同时也考虑到了不同的学校类型。大学学段,既有“985”和“211”高校,也有普通本科高校,以及高职院校;高中、初中和小学则既包含了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等优质学校,也有普通面上学校。此外,样本学校的选择也考虑了城乡差别,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的差别。样本学校所调查数据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广东省不同类型、层次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有效衔接的状况。

(二)访谈与问卷调查设计

为了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的现状、问题,课题组采取了访谈和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且以问卷调查为主。其中,访谈主要是针对人数较少的中小学德育教师进行,依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师资队伍等方面衔接状况设计访谈问题,通过随机访谈的形式,对所选取样本学校的近20名德育教师进行访谈。

问卷调查主要是针对所选样本学校的学生进行的,研究中采用的《德育课程衔接状况认同度问卷调查》,则是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知识,从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师衔接等方面自行编制问卷。该问卷共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学校、性别、民族、年级等。第二部分是量表题项,主要采用的是李克特量表的5点计分法,将“完全不同意”记为1,“比较不同意”记为2,“一般同意”记为3,“比较同意”记为4,“完全同意”记为5,并在数据处理时以均值3和均值4为分界点,将教学质量的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低:均值≤3;中:3≤均值≤4;高:均值>4)。第三部分是选择题,该部分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次问卷发放采用的是整体抽样的方法,主要在广东省的3所小学、2所中学、2所高中、1所职业院校、3所本科院校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 800份,回收问卷1 564份,回收率约为86.9%,其中有效问卷1 476份,占回收问卷的约94.4%。问卷回收后,采spss16.0英文版进行数据处理。

(三)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维度的测量

在该调查问卷中,用于测量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认同的题目有20道(见表1)。为了探索影响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维度的结构效度,本研究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抽取因子,并进行最大正交旋转)对该部分题目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1. KMO和Bartlett检验

为检验各原始变量之间是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以便判断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本文进行了KMO和Bartlett检验(见表2),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955,指标统计量大于0.9,呈现的性质为“极佳的”标准,表示变量间具有共同因素存在,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此外,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统计量为1258.4(自由度为190),其显著性为0.00(P

2.主成分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 SPSS16.0软件对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共输出3个主要因子,这3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总方差累计贡献率为57.198%,虽然萃取后保留的因素联合解释所有变量未能达到60%以上,但是萃取后的因素能联合解释所有变量50%以上的变异量,这说明萃取后保留的三个因素是可以接受的[6]。

从表4可知,在初拟的20个原始指标当中,第3、10、2、16、19、20这六个项目因子的载荷值小于0.5,故而删除,其余14个因子均有效,并可分为 3个因子集合。其中,1={X6、X9、X1、X5、X4、X7、X17},方差贡献率为43.908%,2={X14、X13、X15、X12},方差贡献率为6.738%,3={X8、X11、X18},方差贡献率为6.551%。这3个集合所构成要素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3.主因素分析

由表4可知,根据3个因子集合的内容分析,因素集合1包含的题目主要涉及了德育课程实施途径、德育课程类型、德育课程内容、德育课程结构、德育课程效果等七方面,可以称之为“德育课程设置”;因子集合2包含的题目主要涉及了德育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德育教材内容的语言、德育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等四方面,可称之为“德育教材内容”;因素集合3包含的题目涉及了德育教师的评价方式、教学方法、教师德育知识的衔接性三方面,可以称之为“教师衔接”。信度分析的结果表明(见表5),影响德育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3个因素的a系数介于0.687~0.827之间,说明本研究的测量工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可靠性高。

四、结果分析与对策建议

(一)结果分析

在结合调查问卷、主因素分析、访谈等内容的基础上,本部分从德育课程、教材内容、教师衔接三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探讨各学段德育课程衔接状况之间的差异,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的差异分析

课程类型、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影响等是课程设置的基本内容,它们之间衔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德育课程的衔接程度。

从表6可知,不同学段学生对德育课程设置衔接状况的认同程度不同。小学生和初中生对课程类型、课程结构、课程影响等方面的认同得分较高,均高于理论值4,处于比较高的认同水平,而高中和大学学生对这几道题的得分则低于小学和初中。对“课程实施途径多样化”这一题的认同,小学和初中学生的认同度较高,分别是4.14和3.87,大学生的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均值为3.28,而高中学生对其认同度最低(2.81),说明高中的德育课程实施途径比较单一。究其原因,在于高中阶段学生面临高考,注重的是学生对德育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因而教师主要以讲授德育教材知识为主,缺乏其他类型的课程实施途径。而针对“德育课程内容贴近生活”这一问题的认识,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认同较高,均值分别为4.46和3.89,低于高中生(3.16)和大学生(3.35)的认同得分,说明小学和初中学生认为其德育课程内容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高中生由于处于高考阶段,所学德育课程主要以德育知识的掌握为主,理论性较强,与生活实际联系相对较少。大学生德育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但因大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d趣选择更多与自己实际相关的内容来学习,因而大学生对该题项的认同较高于高中生。

根据单因素分析,不同学段在课程类型、课程内容结构、课程影响、课程理论性强等方面的显著性概率sig值均为0.000,小于0.05,说明不同学段学生对课程类型、课程内容结构、课程影响、课程理论性强等方面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

2.大中小学德育教材内容衔接的差异分析

由表7可知,样本统计显示不同学段学生对德育教材内容衔接的认同程度不一。小学生和初中生对教材内容相互衔接的认同得分较高,分别为4.34和4.10,均高于理论中值4;高中生和大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相互衔接的认同得分较低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分别为3.39和3.37,略低于理论中值。小学生和初中生在“教材内容符合您的发展需要、教材语言生动活泼、教材设计图文并茂”上的认同得分也均高于4,说明这两学段学生对教材内容衔接性的认同度较高,也反映了小学和初中阶段教材内容整体衔接性较好,能够满足中小学生的实际需要。高中生和大学生在“教材内容符合您的发展需要、教材语言生动活泼、教材设计图文并茂”上的得分较低,说明高中和大学阶段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与实际生活关联性不大,理论性知识语言缺乏生动性。

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可知,不同学段学生对教材内容衔接各题项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显著性概率sig值均为0.000,小于P值0.05,说明不同学段学生对德育教材内容衔接性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

3.大中小学德育教师衔接的差异分析

(1)教师对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的认同

在对中小学教师访谈过程中,超过一半的小学教师表示自己没有关注过中学阶段的德育知识。大部分中学教师则表示自己了解一点小学德育知识,但因为初中和高中德育知识相关性不大,因而并没有关注高中阶段的德育知识。多数高中教师则表示,由于高考的需要,高中学生需要对所学的德育知识进行复习,以及延伸自己所学的德育知识,因而作为德育教师,自己对初中和大学德育知识有所关注。而对59名大学德育教师的调查显示,78.0%的教师表示自己关注过大学学段与其他学段德育课程衔接问题,尤其是大学与高中阶段的衔接问题。66.1%的教师认为自己看过其他某一学段的德育教材,仅有8.5%的教师将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德育教材全部看过,25.4%的教师则表示完全没有关注过其他学段的德育教材(见表8)。

(2)学生对教师德育知识衔接性的认同

在对不同学段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显示(见表9),小学中有49.0%的学生认为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不足,57.0%的初中生认为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不足,尤其是与高中知识的衔接性更为不足。36.7%的高中生认为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不足,也说明了大多数高中生认为其教师自身德育知识与其他学段德育知识是有衔接的。仅有11.8%的大学生认为其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不够,说明大学教师自身经过了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甚至更高层次的学习,对于大中小学德育知识有着整体上的了解。

根据单因素分析,由表10可知,小学和初中学生对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的认同得分较低,分别为2.05和2.06,远远低于高中(3.04)和大学(3.12)学生的认同得分,显著性概率sig值均为0.000,小于P值0.05,说明不同学段学生对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

总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对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衔接维度的差异分析,得到以下基本结论:

第一,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对德育课程设置衔接认同和教材内容衔接的认同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中小学学生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方面的认同度较高,说明中学和小学学段德育课程较好地实现了有效衔接。初中和高中学生的认同得分差别明显,说明初中和高中之间有效衔接性缺乏。高中和大学学生对德育课程设置衔接认同和教材内容衔接的认同得分低于小学和初中学段,且得分差距不明显,说明高中和大学学段德育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之间有效衔接性不足。

第二,教师自身衔接性方面,不同学段学生对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高中和大学学生对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这一认同得分较高,明显高于小学和初中学生的得分,说明高中和大学学生对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这一题目的认同度较高,高中和大学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较好,小学和初中教师自身德育知识衔接性相对缺乏。

(二)对策建议

从问卷调查的整体情况看,小学生和初中生对德育课程衔接状况的认同高于高中生和大学生,尤其体现在德育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等方面,说明小学和初中学段的德育课程较好地实现了有效衔接,对德育课程有效衔接,提高德育的教育质量,应从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德育教材、德育教师队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1.注重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目标的衔接性

在制定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各学段的衔接性,即不仅要从整体上确保德育目标的完整性,同时还要考虑德育目标的阶段性与递进性。既要考虑不同教育阶段德育课程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又要注意德育课程目标与教育目标、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要结合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品德发展规律,由近及远、由浅到深、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德育课程目标,使各学段德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更具操作性。

2.构建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德育课程框架

德育课程在各个学段和各个层面的结构框架应该是一致的,其结构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都是依据一定的规律的科学组合与和谐衔接[7]。因而,在构建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时,首先要确保构建一个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德育课程框架。其次,根据不同学段德育课程内容的不同侧重点,发现构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有效衔接的关键点,即各个学段和各个层面的德育课程和内容的重叠处,如道德教育及其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各段的衔接c。在坚持衔接性原则的前提下,确保德育课程的科学性,进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加强大中小学德育教材内容的连贯性

德育课程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课程,它既传授道德知识,又培养道德判断、选择和推理能力。这三部分内容在各学段容量一样[8]。因此,要实现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有效衔接,必须加强德育课程教材内容之间的衔接。一方面,要重视大中小学各学段之间德育教材内容的纵向衔接,使不同学段的教材内容之间呈现出层次性、逻辑性和螺旋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要重视教材内容的横向贯通,即加强德育教材与校本德育教材之间的衔接。

4.墓残杂氩钜煨陨洗俳德育课程方法的衔接

如同教育对象、目标、内容决定教育方法一样,德育课程对象、目标、内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德育课程的方法。学校教育的不同学段,德育课程在方法上既有其共性的一面,同时也会有差异性。共性是衔接的基础,而差异性则不仅是衔接的价值所在,更是其逻辑起点。比如,当前大中小学正在推行的体验式德育方法,其共同的理念,就是着眼于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通、德育资源的生活化和德育过程的体验等,强调体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育过程,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实践,用心体验、用心感受,不断把德育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素质。而在不同阶段,由于受制于身心发展特点的差异,体验式德育的具体方法无疑会有各自的特点。还有,新媒体出现并迅速发展对学校德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为学校德育提供了新的方法途径。而对于处在不同阶段的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和接触程度也必定存在差异,这便要求新媒体运用于学生德育时,在内容设计和形式方法上都要充分考虑对象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

5.强化德育教师的衔接主导作用

德育教师指的是担任各学段德育课程的教师,无疑他们是实施学校德育的重要主体,对于德育衔接起着关键性主导作用。首先要使德育教师树立“衔接意识”,比如在教学中注重承上启下,适当地给学生介绍一些下一学段的德育知识,同时在教学中穿插一定的德育知识“回顾”[9];其次,要加强德育教师的自身德育知识的衔接,使教师在充分了解各个学段德育教材的基础上,从中找到实现不同学段德育教育内容衔接的最佳结合点,确保整个德育内容的连接与贯通。此外,德育教师的衔接还可通过建立大学与中小学、中学与小学之间教师相互兼职和流动机制来实现,如有的地方选派大学教授到中小学直接任教,承担德育课程的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德育衔接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07.

[2] 辞海(教育、心理分册)[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5.

[3] 吕达.关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思考[A].//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秘书处.21世纪中国课程研究与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4.

[4] 王淑英.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5]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5.

[6] 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5):232-233.

[7] 何玉海.试论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建构[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2(12):140.

第2篇

互联网加小学教育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其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塑造,将互联网应用在小学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突破,开创了我国小学教育的新篇章。但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小学教育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对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育;互联网;问题

互联网的兴起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其产生的影响同样巨大。其通过建立一个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为人们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资源,帮助社会更好的进行变革。互联网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对小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等带来了一场巨大的革命。但由于我国的互联网推广时间较短,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1互联网在小学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我国的大多数小学教育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无计算机设备的教学模式,但是不同地域由于当地的经济条件限制,导致其在互联网的应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我国当前小学教育中互联网的应用率,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下面对当前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1.1浪费现象严重

对于我国的小学教育,其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因此,其教师在招聘时的条件相对较低,这导致很多的小学教师在计算机使用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其在进行小学教学时无法有效的利用互联网设备,这种情况导致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产生严重的浪费现象。另外,互联网设备还能够对当前的纸张和教具等进行取代,节约小学教育中的成本支出。但由于教师无法合理使用互联网技术,导致大量的教材用具和粉笔等被浪费,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1.2教师素质较低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小学教师逐渐趋向于年轻化,这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由于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对于教学内容往往缺乏必要的信心。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这些年轻教师的教学效果,需要提高其信息化教学技术方面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应用互联网技术。但在当前我国的小学教学中,由于年轻教师眼高手低,导致其在互联网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能力不足,这对小学教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

1.3无法满足学生对新兴资源的需求

通过相关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小学生在进行小学学习时对互联网资源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其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小学教学知识。而新媒体等新兴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进行注意力的集中,特别是对于一些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资源,其兴趣更大,且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希望教师能够让其自身参与到操作中。但由于我国小学教师的自身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实际的操作,影响小学教育的效果。

1.4学校、家长和教师对于互联网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通过相关数据可以发现,教师和家长的良好沟通是实现小学教育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兴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沟通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对新资源的兴趣,从而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法。但由于当前我国的小学教育中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严重缺乏,导致学校建立的互联网平台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影响我国小学教育中互联网资源的有效利用。

2提高小学教育中互联网资源应用的措施和建议

通过对小学教学中互联网资源的应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在当前的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但由于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导致教师和家长以及学生对其反映非常大,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我国小学教育中互联网的应用,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2.1多加展示互联网教学资源

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多多采用网络中的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但由于小学教育主要是对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进行教学,因此,其大部分的教学内容还是依靠教材,而互联网教学资源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法。另外,定期将一些优秀的网络课堂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帮助其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学习。而为了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资源,小学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互联网知识的学习,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教师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互联网的使用技能。

2.2课后积极利用网络课堂进行知识学习

小学教育中学生具有非常多的课后时间,这些时间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需要在课余时间积极对学生进行网络课堂教学,像浏览名家微博等,通过这种方式增长学生的见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建立一个公共的教学平台,将自身筛选的一些重要的教学内容放在平台上,方便学生进行浏览和学习。通过这种网络资源的利用,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2.3通过聊天软件加强和学生的沟通

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学生,其对网络上的聊天软件基本都有一定的涉猎,但大多数的家长由于自身工作和生活的原因,往往对这些东西不太了解。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聊天软件同学生的家长或者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其更好的进行学习生活。另外,这样还能实现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结合,从各个方面实现对学生的帮助,提高其学习效果。

3总结

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同时,还需要经过学校的引导帮助其更好的同他人沟通和交流。而互联网资源的利用,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其包含着小学生的美好憧憬,且其中包含的大量有利信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世界和自身,促进其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艺柠.浅谈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内江科技,2012,03:205-206.

第3篇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课堂“边缘人” 形成原因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1.044

On the Causes of "Marginal Man"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SHEN Dongxia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 of Chongq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ongqing 401524)

Abstract "Marginal man"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y appears a special group, and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this group, especially large. Based on the author's many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hat textbooks, teachers, students themselve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fou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marginal man"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For the "marginal man" return to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bjectives to achie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his paper also proposes a number of potentially effective responses.

Key words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classroom "marginal man"; causes; coping strategies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课堂教学中,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以沉默的姿态倾听课堂,以近乎“局外者”的身份观望课堂。在课堂活动中几乎听不到他们的声音,更难以见到他们活动的身影,他们似乎并不存在,这就形成了高校思政课的边缘人现象。目前,我国学界对于课堂“边缘人”的研究比较多见,但大多基于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相对欠缺,本文基于这一研究现状,试图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此抛砖引玉,推进相关领域的深度研究。

1 高校思政课“边缘人”的形成原因

1.1 教材原因

课程性质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增加了课堂教与学的难度。在学界看来,思政课的课程性质主要是理论性、政治性、思想性和德育性,相比于其他专业课程而言,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具有更高的难度与挑战性。

课程设置衔接不当,忽视高中文理分科。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有如下几点弊端:一是课程设置没有处理好大学与中学衔接问题,公民道德常识和法律常识教育是所有个体完成社会化的重要环节,应该在高等教育之前普遍实施。但在高中阶段这些课程则作为选修课来开设,文理分科的现实情况表明,理科生对于此类常识的学习是不到位的,理科生在学习思政课时经常提到:“老师,我是理科生,学习思政课我一点自信都没有”。二是大学思政课忽视了高中文理分科的现实,课程设置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因此与中学内容存在较大幅度的重复,例如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课,就出现了中学讲爱国主义,大学讲爱国主义的重复现象,这不仅没能有效利用资源,也不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学生在这样的课程设置下,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与热情都有所下降或消减。

教材内容的重复性与语言的无趣性。高校思政教材为追求各自体系的完备性和内容的系统性,各门必修课程之间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横向交叉与重复,此外,由于思政课课程的特点,语言理论性较强,不够生动,缺乏趣味性,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基于此类课程教材的原因,学生在思政课的学习中没有很好地借助教材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在思政理论课上自身的学习动力、兴趣、努力程度等都会受到不良影响。

1.2 教师原因

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以学生为本”相矛盾。受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传统的“填鸭式”、“满灌式”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的指导下,教师多表现出“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教学风格,使课堂教学缺乏互动性、学生缺乏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而与学生沟通交流得知,学生更加青睐于“侃侃而谈”、“生动活泼”的教师教学风格,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对教师的个人偏见和对课程的倦怠,在课堂学习中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不能有序地参与教学活动与互动。

教师专业素质的滞后性与学生需求的前瞻性相矛盾。高校思政课部分教师因为其自身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储备不足,其思想更新具有滞后性,一些学生对相关思政课问题满腹热情,在积极主动向教师请教疑难问题时,不能及时得到回复或得不到有效回复,其学习积极性受挫,在日后的思政课学习中,其参与度明显下降,甚至直接缺勤此类课程。

思政教师的态度、人格魅力、能力都是影响学生的课堂融入度和归属感的重要因素。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态度、人格魅力、教学能力与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和在课堂中的归属感有很大的相关性。而这种相关性同样具有确定的方向,即老师的态度越认真,人格魅力和教学能力越强,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和课堂归属感越强,相反,老师的态度越差,教学能力越差,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和课堂的归属感越弱。这说明,思政课老师态度的欠佳、人格魅力不够,教学能力不强是课堂“边缘人”形成的重要原因。在课堂上,老师扮演的是一个学生的引导者、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老师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向学生传授的能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而不能将思政课理论分析得透彻的老师容易使学生成为课堂“边缘人”,这点需要引起教师们的关注。

1.3 学生自身原因

学生认知结构。现阶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中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衔接,但由于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中小学阶段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与不当,使学生对于思政课有某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如“凡思政课均枯燥、深奥、难懂、无用、空洞、无聊”,这种错误的认知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积极主动融入思政课课堂的学习。学生对思政课的总体认识与课堂中“边缘人”形成有较大的相关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越好,就越不容易形成“边缘人”,反之,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越不好,就越容易形成“边缘人”。所以学生对思政课的总体认识不好是课堂中“边缘人”形成的重要原因。

学生学习能力。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脱节或断层现象,认知结构存在严重误区,学生的自主探究不能与教师的课堂教学同步同趋,具有与其他“中心地带”的学生截然相反的课堂表现。

学生性格及兴趣。调查结果显示,一般情况下,性格孤僻、内向、胆小的学生在选择座位时多选择靠后或角落处,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和主动向教师提问的频率很低,甚至为零。此外,兴趣程度也是“边缘人”形成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对于思政课不感兴趣或完全无兴趣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实用性很低,学习枯燥,不愿意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努力程度。综合上述原因,学生在学习中成就感不足,导致其不愿意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现状,最终在课堂上散漫、懈怠。教师的提问不能够自主思考,缺乏问题意识等导致学生沦为思政课课堂中的“边缘人”。

1.4 社会环境影响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抬头向钱看,低头向钱看,一切向钱看”;“前途、前途,有利就图”;“理想、理想,有利就想”等等已成为许多人内心默许的信条。这些市场趋利性的思想也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思维,导致他们将一些务实求真的理论拒之门外,形成了市场趋利性和课堂道德性的现实差距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产生接受性心理障碍。

而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堂中,教师们在呕心沥血的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要求学生们读史明志,深切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深入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精神并且身体力行,争当一名光荣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要盲目崇拜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和随时为国家、为社会献身的无私精神。这些理论知识可以指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让他们有个光明而美好的未来,但是它们的影响是潜在性和滞后性的。所以当老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讲述着这些“高大上”的理论学说的时候,学生却完全感受不到它们的优越性,觉得它们太空洞,太虚幻,太说教,感受不到学习它们对自己目前的境遇有何种改善作用。所以在心理上,学生在“利”与“理”的选择上毫无疑问地更愿意倒向“利”的怀抱,注重实的东西,觉得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重要。

2 促使高校思政课“边缘人”回归课堂的应对策略

2.1 自觉矫正大学生自我边缘化的状态

思政理论课对学生无吸引力的原因不能简单归结于课程本身、教师或环境影响等外部原因,内因的决定性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学生自身对于思政课不科学不全面的认识,不利于其学习兴趣的提升、努力程度的提高。为此,大学生要做到以下几点来自我应对。

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思政课。通过与学生交流得知,很多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具有局限性、主观臆断性,在没有真正了解思政课是什么的情况下就先入为主地给它冠以“乏味、单调、说教、无用……”等标签,然后放弃去了解它的机会。这种封闭的、保守的心态使学生无法开启学习思政课的大门,更无法切身去体悟思政课的真谛,因此,学生应该以开放的心态认识思政课,杜绝对思政课的个人偏见与成见,以科学的方法学习思政课,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中总结出高效学习思政课的方法,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感受思政课的魅力所在,将思政课的学习融入生活,爱上课堂学习。

提高努力程度来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学生在正确认识思政课的实用性后,培养了学习兴趣后还要为思政课的课堂学习付出自身努力。在课堂学习之前,能够做到自主预习,具有问题意识,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提出和解决与思政课相关的新问题,做到“课前心中有数,课中应对自如,课后继续学习”的学习模式,在思政课课堂学习中,积极思考、回答、讨论问题。

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式。课前学习目标的制定与课后的自我评价与反思,并做出适时的调整计划,对学生的后续课堂学习也很重要。课堂学习效果使学生的成就感增加,在此基础上,根据学习难度和自身能力适度调整学习计划,树立新的长短期学习目标,能够使学生在日后的思政课课堂学习中更有信心和效果。

2.2 不断提升教师自身职业素质

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知识的完备与学科视野的扩大。专业知识储备与相关学科领域的涉猎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优秀的令学生爱戴的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学科视野,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能应对自如、自圆其说,让学生在感受思政课的无限魅力中积极与教师互动,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

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时代化。思政课教师应改变其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新的学生群体与时展背景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生活实际为课堂的切入点,将课堂落入到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实际中作为教学的落脚点。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知识结构、成长经历等特殊学情,采用因材施教、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与扩展课堂学习。

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拥有清醒的哲学头脑、炽热的教育情感、高明的教育思维、艺术的教育智慧。我们往往拥有这样潜在意识的观念:“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合乎资格的法官,因为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智慧和他在科学上的优越地位深信不疑,即使他只读过一本概论”。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哲学尤其哲学,以使自己摆脱狭隘偏见与打碎精神枷锁。教育情感是教育中的情感,“作为教育者(教师),我们的情感既不能顺从了本能原则,也不能满足于顺从成人社会的道德原则,必须让自己的情感体现教育的一般原则。”教育思维是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素质。“作为教育专业能力,教育思维根本上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思维路线;从过程机制角度看,教育思维是再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教育思维的产品是教育实践策略和教育理性知识。”教育智慧是思政课教师成为教育家应具备的素养。“一个有智慧的教育者,应该有敏锐而准确的感觉、敏捷而深刻的思维和丰富而合理的想象。”

2.3 努力营造和谐向上的课堂氛围

和谐向上的课堂氛围,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生学、教学相长,还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师生关系,这种平等的、相互信赖、相互提高的师生关系提升了双方的价值需求,从而加大其对思政课教学的投入。

思政课教师善于利用学生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学机智,善于提问、擅长提问,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及时与知识点结合,增加学习内容的有趣性与灵活性。此外,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动态变化,从学生中获取教学资源,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与指导。

学生主动与思政课教师沟通。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应主动营造一个思想开放、积极参与的课堂学习环境,主动与思政课教师交流互动,对于课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主动向思政课教师请教,对于自身在实际生活、学习与工作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及时有效地向思政课教师咨询,为教师教学的课堂课外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3 结语

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的现象已成为社会现实,其造成的后果已经威胁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边缘人”的形成原因主要归结于思政理论课课程在其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大学生自身、思政课教师队伍、高校思政课相关的机构的共同努力。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前途是光明的,但任重而道远,望此次研究能够对高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中“边缘人”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胡学琦,樊宏法,江士方,朱忠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衔接与整合研究――基于中学和大学思政课教材内容的实证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012(2).

[2] 胡建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性质及其地位的再认识[J].考试周刊,2008(25).

[3] 丁国浩.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D].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第4篇

总结近几年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可以用这几句话来概括,即抓住一条主线,做到两个三结合,突出三个重点,落实四个策略,实现五个一,反思六个问题。

一、抓住一条主线:以校本研修活动为主线

校本研修包括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就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学校现场的教学问题为主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校本教研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一种原动力,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校本培训指的是源于学校发展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旨在满足教师个体的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实践证明,校本研修这种形式,对于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对于提高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对于弥补当前继续教育资源的不足,有多方面的现实价值。因此我校从校长到具体运作部门,都非常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我们在积极支持教师参加上级教研部门和院校组织的培训、教研活动及自身的学历进修外,每学年都把校本研修活动列入学校计划,精心安排,认真实施。我校每学年举行各个层次、各种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平均40次以上,同时组织去外地考察学习培训的有60人次以上。2006—2008两学年学校用于外出培训的经费约21万元,请北师大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指导的经费约8万元。

二、做到两个“三结合”:教学、教研和培训结合,通识培训、分层培训和人本培训结合

教师成长道路有常规道路和超常规道路两种。常规道路指的是传统的拜师傅、结对子,这需要教师付出十分辛苦的劳动,加上不断的进行经验总结。这条成长道路漫长,而且只是简单的观察模仿,容易使人成为一个模子。而超常规道路则要求教师广泛学习理论,再进行大胆而小心谨慎的实验,最后探索出规律。我校是一所新学校,老教师少,新教师多,走常规道路存在老教师少的问题。而且学校起点高,可利用资源丰富。另外根据我校的目标——争取在五年内成为名校,如走常规道路教师成长的时间太长,满足不了我校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超常规道路是适合我校教师成长的道路之一。实践证明,我校的这一决策是英明的。

学校充分利用北师大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通识培训。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座、听课、评课、指导教研活动。四年来,邀请教育部官员、北师大教授、英美学者、魏书生局长、省市教育专家达八十多人。

学校还根据各类教师的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导师制”培训:对参加工作不足三年的教师,采取导师带教的培养方式;“名师工程”培训:对骨干教师,学校启动了名师培训工程,2005年引进教育部“以学术能力为本的名师培训”项目,选送25人,学习怎样读书写综述、开展教育研究、撰写学术论文,逐步成长为学者型教师,目前我校已培养省级学科带头人4名,省级骨干教师12位,市级学科带头人3名,市级骨干13名;“量体”培训:学校有部分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属各学科领军人才,为了使他们度过高原期,稳步向专家型教师迈进,根据他们的专业特点和发展需要,学校聘请大学教授或国内著名的教育专家,对其进行一对一定向培训,目前有三位高级教师和北师大教授签订了师徒结对协议书。

三、突出“三个重点”: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能力”培训、“教学研究”培训

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我们主要抓政治学习制度,采用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定期总结反思的方式方法。2003年建校伊始就确定了加强对教师进行教育法规、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的工作思路。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教师行为规范》,从仪表、语言、风范、思想、信念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明确每位教职工在师德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实践活动,如德育教育论坛,“我喜欢的职业操守语”的撰写、推荐和评选等,引导教师在业务上求深求精。每年都对班主任、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推行班主任持证上岗制度,将师德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每年开展一次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教学名师等评选活动,采取学生问卷、考评组评审、领导小组认定等办法,使评选公开公平公正。学校建立校园网,加强与家长和社区的联系,把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放在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中和教师自律意识的提高上,收效极为明显。

在“教学能力”培训中,主要抓青年教师的"导师制”、教学基本功培训和展示、课堂教学创新比赛等活动。我校每年12月份举行一届的“新课程杯”课堂教学创新比赛都把教学技能列为一个评价项目;每学年进行一次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或比赛,内容包括硬笔书法、普通话能力、常用简笔画、课件制作、试卷制作等。如2007年举行教师硬笔字比赛、简笔画比赛,2008年举行硬笔字、简笔画作业评比,2009年举行粉笔字考核。对在校内比赛成绩优异者我们优先推荐参加上级部门举行的比赛,并免于参加下一轮相应的基本功培训,这样通过比赛、考核使教师对教学基本功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在“教学研究”培训中主要抓读书自修、推行“一组一题”、“带题进课堂”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及教学案例、教育随笔及论文撰写辅导等活动。为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大力倡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争做学习型教师,每年寒暑假校长向全体教师赠书,布置阅读并撰写心得体会或研究论文,开学之初进行评选。课题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理论、探索实践、提高教科研能力的过程。我校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提倡“带题进课堂”,科研、教研、教学一体化。建校以来我校先后承担了国家级、市级、区级近30个课题。这些科研工作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师少走弯路,提高效率,也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

四、落实四个策略:管理从“严”,形式从“细”,问题做“精”,结果必“思”

一是管理从“严”。我们对校本培训的管理做到严格制度,严格纪律,严格操作。我们制定了《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和《校本培训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在各种培训活动中加强过程的监控,每次活动都有点名签到和活动记录,影响比较大的活动还要在校园网上消息。我们还建立了教师专业成长电子档案,内设5个文件夹,记录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和继续教育成果,学年末进行评价和交流。

二是形式从“细”。在培训中我们注意从细微入手,细致操作,细心组织。如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由有经验的教师传帮带,我们要审查导师的资格,召开拜师会,制定《新教师成长手册》,规定了师徒交流的次数和主题,相互听课的节数,各种计划、总结及公开课等要导师签字等等,都有详细规定,期末和学年结束时一项项验收。对教师的“两笔一画”基本功培训,我们已形成制度,每年都进行培训和考核,至今已编辑了两本“硬笔字、简笔画练习丛书”,并表彰了一批培训积极分子。通过这些细致的工作,促进教师培训工作的深入。

三是问题做“精”。校本培训要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中心开展活动,因此,我们在培训中做到精确提炼,精心设计,精细实践。如针对教师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等的写法容易混淆的问题,我们请本校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特级教师开了讲座,还结合五周年校庆出版《探索》文集,把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等文稿分开目录编辑,以便让教师参考对照,在每届的课堂教学比赛中把评比“教学设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等。

四是结果必“思”。我们强化教师自我反思的渠道,引导在新课程践行中坚持多方面反思,如“研究活动中的反思、参观学习中的反思、读书活动中的反思、观摩课堂后的反思、与学生谈话中的反思、与专家对话中的反思”等。特别强调课后的反思,对教师备课本中的“教学后记”,我们提出五点实施建议:1.思想上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要求;2.内容上一事一议,一得一记;3.写法上有感则长,无感则短;4.时间上记录及时,一课后随想随记,每个教案后必写;5.学校定期检查审阅。每学期检查、展示、交流教案,现在教师都养成自觉撰写教学反思的习惯。通过这样的要求引导教师在反思中提高实践能力,生成教育智慧,使反思教学成为教师的专业行为。

五、实现“五个一”

“五个一”就是打造一批学科领军人才,形成一批特色和卓有成效的培训项目,开发一个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建成一套比较规范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开辟一条通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校本培训之路。

1.打造一批学科领军人才。我们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各层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同时通过不同层次的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及教学技能比赛,促进骨干教师迅速成长,目前我校共有省级学科带头人4名,省级骨干12位,市级学科带头人3名,市级骨干13名,区级骨干15人,合计占教师总人数的35%。他们已在我校的历届高考、中考和小学毕业会考,以及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教育科研等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2.形成一批特色和卓有成效的培训项目。我们充分利用北师大的教育资源,经过几年探索,在教师赴京培训、教学基本功培训、青年教师“导师制”培训、教育科研培训等方面形成长效机制的培训项目。这些项目教师参与面广,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受到教师们的欢迎。

3.开发一个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平台。为了满足教师继续教育需要,我校加大投入,在校园网上搭建五个资源平台。一是数字图书馆,目前已有1.1万册电子图书,最近通过发动教师选书,很快会增加到3.5万册。教师既可以在校园网内使用,也可在校外使用,还可以下载图书(即图书借阅),甚至可以在上面写书评、导读等。二是报纸期刊资源库,其中期刊库包含了1994年至今的1286种与教育相关期刊、杂志全文数据,报纸库包含了2000年至今210种与教育相关报纸全文数据,总数据量达2、5T,并且数据进行分类索引,检索使用非常方便。三是“国之源”资源库,它是一个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资源库,内含1—9年级各学科教学资源,其中有图片、动画、视频、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法学法指导、课堂练习、测试题等。四是清华同方“动画课堂”多媒体教学工具包,内含2300多个动画,其中初中1500多个,小学800多个,这些动画覆盖了中小学主要知识,满足日常课堂教学需要。五是视频点播系统资源库,内有本校及外来的教学课件,教师可随时学习和取用。

4.建成一套比较规范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培训学习、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借鉴外校成功的经验,我校先后建立和完善《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评价方案》、《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条例》《优秀教研组评选方案》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其中涉及校本研修的制度就有11个。这些制度保证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成效。

5.开辟一条通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校本培训之路。就读我校的学生家长,具有时代的特征。他们一部分是失地而成为城市居民的当地农民,一部分是购买商品房的业主。他们高度关注学校教育,但又不会正确引导孩子。所以我们把校本培训延伸到了家庭。中学部、小学部分别成立家委会,定期举行家委会和家长会,邀请家教专家给教师和家长作培训;班主任、年级组长和家委会成员举行家校合作教育研讨会;设立教学开放周,请家长进班听课并座谈;在校园网上搭建“德育网站”,内设“家校互动”、“教子有方”等栏目,刊登校园新闻和家教文章等。《厦门日报》08年12月19日在报道改革开放30年城市巨变时,以“校门口的那排布鞋”为题写了我校为改变当地家长的一些陋习,学校特意买来布鞋放在校门口,请穿拖鞋来的家长换了鞋再进校的做法,这就是用实际培训来提高家长文明素质,通过教育家长来实现家长教育,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实践证明,校本培训实现了家校教育的互连、互通、互促。

六、还需要探讨的六个问题

一是要不仅仅把校本研修作为一种活动来运作,更要把它上升为一种课程来设置和开发,还需要做许多工作,它涉及到课程计划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和选用、课程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二是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必要在每次主题培训前,对教师进行需求的调查,征求意见,但这又很花时间和精力。

三是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量已经满负荷的情况下,既要开展集体性的培训活动,又不过分增加教师的负担,使教师能从心里认同培训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这也需要组织者深思的问题。

四是在教师培训中,教师往往重视校外的教育资源,轻视校内的教育培训资源,所以,挖掘、培育和壮大本校的培训资源,发挥它的亲和力和教育力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五是教师年年培训、各种培训繁多,但我们组织者有没有反思过这样一些问题:每场的培训,我们浪费了多少时间?老师们是怎样看待这场培训的?培训后,教师的哪些能力得到提高,哪些能力没有提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