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9 01:10: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大自然的文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播种绿色,点亮阅读
绿色阅读具有两个层面的内涵:第一个层面是健康和谐,倡导少年儿童用绿色健康的方式阅读绿色健康的书籍;第二个层面是身心和谐,这也是倡导绿色阅读最主要的层面,就是通过阅读让少年儿童达到情感和智力的生态平衡,得到精神道德的提升。而能让少年儿童的阅读达到上述两个层面的图书都可以称之为“绿色图书”。
绿色是生命的原色,象征着健康和活力。在活动的《绿色阅读倡议书》中这样写道:“绿色阅读,就是纯天然、有生命力、有创造力的阅读,就是坚持真、善、美和谐统一的阅读,就是以人为本、着眼于少年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阅读。”此次活动将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通过绿色阅读公益讲座、小作家特训营和征文等形式,进一步促进少年儿童阅读关爱自然和生命、有益于自身精神道德健康成长的绿色图书,从图书中汲取成长所需要的精神食粮。
不少文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童书出版者不仅对此次活动充满了期待,还一致认为响应绿色阅读需要从多个方面开展刻不容缓的行动: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自由选择喜欢的书,忘我地进入身心愉悦的世界,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感知方式,使阅读成为快乐的源泉;要净化阅读资源,不一味迁就孩子们的阅读口味,避免少儿阅读的娱乐化、消遣化倾向,使他们多读能丰富社会经验、促发人生感悟、启迪哲理思考的经典名篇和文学佳作;要培养孩子的阅读期待,学会用儿童的眼光去阅读,以儿童的心灵去感受,在阅读情感上和孩子达成共鸣,做他们阅读交流的知音,通过建立读书交流平台引导他们读出个性、读出收益;要让孩子们将阅读得到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智慧和思想,使其逐渐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评判书中的人物,用自己的思想去推断文中的道理。阅读会深刻地影响人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格,绿色阅读活动会使孩子们克服个体生命的局限,感受人生的博大,从而触摸世间的真情,领悟人生的美好。
大自然文学和绿色阅读密不可分
长期致力于大自然文学写作的作家刘先平认为,大自然养育了人类,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长期以来只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却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己30年来在大自然中的跋涉和写作就是为了呼唤生态道德,使人们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在面临生态危机的世界,生态道德是维持人与自然的纽带。人们只有以生态道德来修身治国,人与自然的和谐之花才会遍地开放。从这个意义上讲,绿色阅读可以让大自然走进校园,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并帮助他们接通与大自然相连的这条纽带。
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方宁指出,绿色阅读活动以大自然文学为主体,以少年儿童为主要读者,使他们通过阅读满足好奇的天性和喜欢探险的心理,接受生态道德和热爱生命的教育,获得审美的愉悦和道德的完善。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原主任束沛德谈到,倡导绿色阅读与我们要建设的绿色精神家园是完全一致的。大自然文学以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主题,在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亦可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和谐社会已经给了孩子们一个自由快乐的成长环境,也应该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以满足孩子们的精神需求。大自然文学有独特的审美追求和独立的审美价值,而儿童文学是最接近大自然的文学。创作大自然文学,不仅要充分展示大自然的美丽、丰富、神奇,让小读者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还要表现人类不怕困难、历尽艰险拯救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斗争,使小读者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重要性。
湖北省教学研究室原副主任史绍典认为,一切好的阅读都是绿色阅读,凡是有利于学生成长或者与生命相关联的阅读都是绿色阅读,它涵盖了大自然文学。我们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感悟到儿童文学的目前状态,应更好地改进中小学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增加更多的绿色。
绿色阅读对语文教育提出更高要求
刘先平不无感慨地说,为什么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和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欣赏时,关于大自然的课文和内容如此之少?为什么我们不能让孩子们对大自然多一些体验和领悟?因此,需要通过大自然文学和绿色阅读活动还给孩子们一个真实的大自然。由此可以看出,绿色阅读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全国语文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金波说,大自然文学是与人的心灵和人的素养紧密联系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契合是研究大自然文学特别要强调的。从绿色阅读活动和大自然文学进课堂的角度上讲,大自然文学都是非常好的素材。只是过去我们的语文教材对大自然文学重视的程度不够,入选教材的文章也不够丰富。如叶圣陶的《一个少年的笔记》一文从写实的角度描写了荷花,这样的文章就不是很多。在将大自然文学引入课堂、贯彻绿色阅读理念时,应非常鲜明地针对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生理特征特别是审美特征,使孩子们在陶冶情操、丰富感情的前提下去贴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李学红对绿色阅读的理解是,它应该是一种质朴、自然和本真的阅读。就学校层面而言,应该让孩子们通过走进和体验大自然受到一种心灵的浸染,用自己的行为回馈自然。但阅读仅仅是一种凭借,孩子想要真正达到一种心灵的绿色还会有很多渠道。吉林长春一三中学小学部教师隋红娟认为,绿色阅读需要注重情智平衡,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走进课文与主人公同行,让学生“品尝”课文,与文本对话,这种阅读过程也是孩子们创新实践的过程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一、分析教材,挖掘环保素材
初中语文课文多是编者从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文质兼备的佳作,即使现在新增的科普类文章中也有直接或者间接可以用来进行环保教育的好素材。综合现在的教材,其选文与环保教育密切相关的课文有三类:一是具有显性特征的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说明及科学小品文章,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生物入侵者》《看云识天气》《你一定会听见的》《月亮上的足迹》《绿色蝈蝈》《化石吟》《山市》等,这些文章重在介绍科学知识、阐释科学道理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体会到人类过度活动而造成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二是具有隐性特征的环保教材,如《春》《济南的冬天》《从百草圆到三味书屋》《小石潭记》《望岳》《登飞来峰》《苏州园林》《紫藤萝瀑布》《海燕》等,教师在把握这些文章文学性的同时,可通过探讨试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感受自然赋予人类的丰富多彩,使他们产生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激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教师只要认真把握教材的时代脉搏,积极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教育有机地与语文教学结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材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的良好载体。
二、利用教材辅助系统,进行环保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除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进行环保教育的时机外,教材的助读系统也是教学中应该重点把握和运用的环保教育好载体。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编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安排了很多表现自然风光和动植物的图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合理运用,让在学生直观地感受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的同时将环保的主题渗透其中。如《月亮的足迹》一课后面的月球表面图片,从那一圈圈班驳的痕迹中,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更能让他们体会到大自然的脆弱;在课后的一些综合性学习材料中也有对环保教育很有价值的内容。如《感受自然》后面根据提供的材料让学生去接近大自然,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敬畏生命》搜集资料,出一期关于“人与宇宙之秘”的期刊等。
三、抓住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最重要的载体,特别对初中生更重要,在他们正确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引导他们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思考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根据阅读课的特点,我们语文教师在提炼教材的同时要将环境教育有机地与语文教学相结合,避免机械地说教与课堂教学脱离。如《大自然的语言》文中的第一、二自然段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春天草木萌发,万物苏醒;夏天燕子翩然归来,果实孕育;秋天果实成熟,落叶纷飞;冬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教学时,就应该抓住描写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人们肆意踩踏草木,砍伐树木,乱扔垃圾,会是一幅什么景象?这就很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带到环保主题上来;这样无形之中就使学生走近了环保,提高了环保意识。
在朗读课上教师应指导学生动情地朗读教材中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通过学生反复有表情地朗读,与文章产生共鸣,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进而激发他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我们完全可以集审美教育与环境教育于一体,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美丽的画面,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情、景跃然纸面,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美,感受文中的“我”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又如教学的诗词《沁园春雪》,朗读时,要读出主席的豪情万丈、居高临下、意气轩昂,表现出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这样才能领会作者选择这些自然景观的美处,还能收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效果。
四、利用课外实践,开展环保教育
语文教学课外实践包括作文教学和课外活动,作文教学属于语文的运用过程,它的实质就是一种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写作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再现他们的知识积累,抒发他们对生存环境的独特见解,达到教学目的。如通过对学生身边熟悉的花、草、树等物的观察,让他们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语言表达对这些物的情感,从而深层次的挖掘他们心灵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水彩风景 写生 艺术
中图分类号:J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191-01
1 水彩风景写生的意义
风景写生,是对美的一种探索和体验。大自然是一切自然之美的源泉,地球万物,每一个生命从诞生到成长,都离不开大自然的呵护。美术创作的许多灵感源于大自然,风景水彩写生就是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体会所进行的美术创作。风景水彩注重的是体验,通过观察大自然各种形式的美,进一步体会其中的美妙。一处砖瓦、一面白墙、一个山丘、或一片麦田等等,只要用心观察,都可以发现它们的特色,融入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
水彩风景写生,最重要的就是亲身体会大自然的美,而不是坐在画室里,与世隔绝的进行创作。领略自然的风光,即使花花草草平淡无奇,砖砖瓦瓦破旧衰败,也会被有心的画家挖掘出各式各样的美。大自然的光影和天气的变化使得自然众多事物体现出不同的效果,创作者在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观中寻求灵感,体验美好,这是在画室中所体会不到的。在自然中写生,亦在挑战创作者的创作技巧,将光影的变化与情感相结合,通过合理的表现手法进行表达,这样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创作技巧。
2 水彩风景写生创作所具备的能力
2.1 用水的能力
水彩风景,重在“水”。水彩画,如水般的灵动,风景逼真自然,这一切重在对“水”的把握和拿捏。水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风景如水一般清澈流动,灵气十足,这样才会韵味无穷。一泓清泉总是令人心驰神往,潺潺的流动声音,韵味十足的清澈画面,由此可见,水的流动性是十分重要的。在水彩风景写生中,对于水的流动韵味表达是创作的重要环节,烟雨蒙蒙,雪落纷飞,浪花朵朵,落霞秋水,这些景致都具备水的流动性,创作者要对这样的风景深入挖掘,为了达到最完美的流动效果,要按照一定的需要将画面进行倾泻,使画面呈现自然的流动韵味,灵气十足。
除此之外,对于水的偶然性的掌握,也是用水能力的体现。大自然的事物都会发生变化,许多变化是创作者无法预料的,这些偶然性需要创作者客观的看待。水色表现是体现偶然性的基础,创作者对于水色表现要适当有度,不能将作品完全用于水色表现,偶然并不代表必然。对于水的偶然性的掌握,完全取决于创作者的创作根基和是否善于观察,如果创作者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那么就不会轻易错过水的偶然性效果。
2.2 用色的能力
在水彩创作中,色彩是最具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色彩的明度和对比度可以体现创作者的情感。风景写生是创作者对大自然的体会,艺术之美则是结合自然之美与情感的迸发融合而成,艺术体现则主要体现在用色。色彩是每个作品中非常活跃的元素,对于风景有着很好的诠释。无论是精心雕琢还是寓意无限,色彩的表现力依然是各位创作者不断发掘和探索的领域,这样才会使作品更加惟妙惟肖,韵味无穷。由于每个创作者的风格不同,因此,色彩应用在不同的水彩画中就会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水彩写生强调色彩的透明性,这种颇具特色的个性,使得水彩画独领,魅力十足。水色清润,深浅相宜,才能够使水彩画的色彩相得益彰,并体现出创作者的功底。水彩画的透明并不单单指颜色之浅,而是要让人从视觉到心理都会有清澈透明的感觉,各种色彩如何搭配和重叠,需要创作者认真探索,只有合理使用,分类有序,那么即使是重色和不透明色,也会在合理的重叠和使用中体现出清润透明的感觉。
色彩的装饰性也是用色能力的重要体现。在一副水彩画中,除了要有创作者亲身体会的颜色,还要有自己的主观色彩。主观色彩是创作者对色彩的进一步提炼和概括,是结合写实所作出的色彩的装饰。色彩的装饰性是创作者抒感的有效方式,这种略带夸张的装饰,正是水彩画所必需的元素,也是创作者实力的重要体现。
2.3 创作观念
成功的艺术创作,源于其成功的创作观念。什么是成功的创作观念?对于水彩风景写生而言,从大自然中获取创作灵感,体验自然之美,感受那份变幻莫测,从中掌握创作的规律和特点,这才是创作者需要做的。创作,是灵感的迸发和自身的感悟,而不是照搬风景画完之后就是作品,这充其量只能算临摹。创作者需要利用自身的创作经验,对所观察的风景进行提炼和概括,再融入自身的情感,这才是真正的创作。创作的前提是对生命要有激情,热爱生活,带着一颗诚挚的心去观察和感悟自然,进行细致的观察后,就要对所看到的景物进行再加工,让自然之美变成艺术之美。这种创作观念需要生活的沉淀和丰富的知识作为基础,否则创作者很难发现自然的真正之美,更谈不上对景物的再加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创作观念是艺术修养的重要体现,这不是三年两年的时间就可以做到的。创作者从开始就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幻想一夜成名,这是需要不断积累和学习的过程。许多艺术大师都是从学习和借鉴开始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开拓视野,增长技能,最终转化为创造力,并形成创造意识,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3 结语
水彩写生是中国美术事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是,水彩画的内涵仍需要不断挖掘,不应过度沉湎于所谓的技术尝试,忽略了作品的思想性。现在,许多水彩作品的问题就是画幅很大,内容很空,创作者忽略了写生的重要性,从而与艺术和生活越发遥远。对于水彩画创作者而言,通过观察大自然,表现大自然,对风景进行写生,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真正具备思想和内涵,从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孟宪德.对水彩画精神建构的一点思考[J].美术观察,2010(1):111.
[2] 向新元.也谈水彩的画种意识[J].美术观察,2010(1):92-93.
[3] 鄞森.关于感悟的感悟[J].水利天地,2010(1):35.
关键词:自然色彩;艺术
一、自然韵律的美为设计开辟新途径
1.1艺术将进入与自然的联盟时代
古代人看来大自然是智慧的源泉,是万物的母亲,所以中国古代便有天人合一的说法。但到了近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业社会成了一个把世界拆零了的时代,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该是结束这种局面的时候了,则进入了一个把拆零了的世界重新组装的时代,建立人与自然的联盟以及艺术与自然的联盟时代。
美国匹兹堡艺术学院安吉洛·西奥堤教授的作品正是这一时代的体现,他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史前的原始风格,他认为这是最接近自然本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他的作品中,常看到大小参差不一的金字塔般长满植被的土堆,还有原始洞穴般的建筑物。通过他的设计,原先杂乱无章的废墟,变成了别出心裁,具有艺术情调的绿郁葱葱的休息胜地。其目的就是让人和自然融合在一起,追求人类和大自然最初的那种感情。
安吉洛·西奥堤教授说,画家是用笔来绘画,而他是用植被表达自己的艺术思维,达到所追求的艺术效果。这些植被是大自然赋于人类最美最丰富的色彩。他的艺术行为给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带来了清洁、带来了美丽、带来了艺术,同时也给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艺术创作领域。
1.2自然韵律的美为包装设计开辟了新途径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现代包装设计的观念和理论已日趋完善,但各国的设计家对新形态、新技术是使用材质和处理手法的发展,自然韵律也就是从材质和处理手法上更直接地运用大自然本身的美。
时下,“返璞归真”已成为人们的新追求,时装、饮食都已成为先例,自然韵律的美为包装设计也同样开辟途径。四川美术学院装璜环艺系的一组包装设计就是很好的实例,他们用竹筒包装了调料,用木盒包装了山货,竹皮编成小篓包装了大枣,给人一种亲切的自然美。
二、肌理美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肌理,书面语言原指生物体表面,皮肤羽毛纹理而言。飞禽走兽斑斓美丽的皮毛,花草树木的花纹、年轮等天然纹理。
2.1肌理美是大自然的杰作
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纹理美是早在人文之实已被人类发现,并运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及民间艺术出现拍打泥坯成型规整的拍打纹、绳索纹等条状、点状肌理,这种无意的制作,却流露出大自然的美,至于古老丝绸、民间的编织物、玉器、金银器皿等实用品色彩纷呈的人工肌理美,无处不在美化人类生活。到了近代,随着艺术观念更新,石木纹理、刀法凿痕、水印油渍、喷滴熏灸等艺术肌理早已突破了“笔是唯一的绘画工具”的传统,这些形式各异的工艺技法,令人耳目一新。
2.2肌理的包装设计运用的基本规律及其独特意义
肌理美作为一种形式美,运用于包装设计中,如:即产品形象、商品特色、销售地区、消费对象、设计定位为出发点,或选取自然肌理,或设计人工肌理,这都应由设计者对产品研究调查后来决定。
包装肌理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就产生不同的意境、不同的趣味,它的运用正好与千奇百怪的商品相匹配,相得益彰。
(1)肌理美,肌理效果在包装中巧妙运用,是删繁就简、快捷精练地传达信息的促销手段,其中以群体出现的展示商标(或标志或文字)的肌理美,强烈的装饰效果,深刻的记忆力、冲击力,为创名牌创造了条件。如今充满各个大小商店的悬挂pop广告,整体上看重复出现的文字,商标产生一种肌理,使人们增强了对产品的印象,从而促进了产品的销售。
(2)肌理美与肌理效果不是单纯附于造型表面的饰物。明快质朴的肌理有利于突出牌号、名称,肌理本身有耐人寻味的意境,远观、色调和谐统一。对主题:有红花靠绿叶扶持之功;近观,肌理之美溢于言表。使得一件貌似敦朴,简练明快平常的包装产生“有东西,耐端详”的艺术效果。
被誉为日本现代玻璃工艺先驱者的藤田乔平,设计的一个首饰盒《海之彩》正是一件“有东西,耐端详”的艺术品。从一个小小的盒面,让人看到了大海那容纳百川的气势,更感到浮动藻类形成的那种自然肌理的美。
(3)借助于肌理的包装画面上的空间作用,可十分容易地调整形象、主次空间层次、色彩关系,一扫过去盲目地在画面上堆砌形象干扰视觉的弊病。
(4)肌理美与肌理效果本身蕴藏的秩序,匀称、韵律、节奏反映了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和谐与大自然的奇险之美。“对伟大的艺术家来说,自然界的一切都蕴藏着独特的性格”(罗丹)。人工肌理、设计肌理反映出的音乐美、几何学的比例美有助于包装设计的现代感。诸如亚里斯多德指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恰当而巧妙地设计肌理,运用肌理美与肌理效果,会净化包装画面摈除其形象上的堆砌、琐碎与零乱,获得包装物体形象的一次开花。
三、自然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色彩是作为人类的一种共同语言而存在着,在大自然的色彩中,有很多的经验直接影响着人对色彩的感觉,如橙色在自然界的包装代表有橘子,多用于食品类的包装上;紫色在自然界的包装代表是茄子,神秘、高贵的印象使其常用于女性化妆品上;灵感来自于蓝天、大海、蓝色宁静、清爽、冰凉的印象使其都用于药品及冷冻食品上。
四、自然韵律的运用
4.1品牌上自然气息的流露
关于饰品的包装,包括头饰、胸饰、钮扣等,取名“氏族”,一来代表其品种多,二来让人感到一种最原始的自然气息。
4.2肌理上自然韵律的运用
通过市场调查,发现饰品多数都被搁置在小塑料袋中,简单的放在一起,与其价值很不相符,于是选用了盒饰,提高了其自身价值。盒子用纯天然木质结构,用其木纹的自然肌理,传达饰品的自然美效果;有采用木盒结构,用人工木纹肌理做其装饰纹样,配以深褐色底盖,再加上银色装饰,使得沉稳、大方。完成后加上精致小巧的标志,恰似万绿丛中一点红,突出了主题。虽然没有过多的文字说明,但那份精巧,会让人对产品产生无尽的联想,你一定挡不住它的诱惑!
4.3色彩上自然韵律的运用
黄色在自然界中包装代表是香蕉。它有一种光感,给人留下光明、辉煌、灿烂、轻快、柔和、纯洁和充满希望的印象。皇室的运用加强了崇高、智慧、神秘、华贵、威严和慈祥的感觉。在设计中为了达到一种朴实、丰厚、自然的效果,也为了配合那种纯天然的木质肌理便采用了黄色做基调,再加上具有高级感的黑色(文字和标志)以及优雅的银色做点缀,增强了其表达效果。
4.4材质上
时下正流行粗粮细做,受其启发,选用纯天然产物——高粱杆制作了一组中高档装饰品包装。用大针将其固定在镂空的泡沫板上,外表包装自然,内在饰品典雅,体现了自然韵律的独特之美。
Abstract: Ever since the Newtonian system of moder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began, such an important system of Newtonian mechanics, Einstein's theory of relativity has to realize there was a further leap forward, then what the thought should be, why the objects in the earth's surface would be effected by gravitation, and why objects have speed, time can change everything, time can produce everything and we should set about time if we studied the nature of gravitation.
关键词:自然;时间流;引力;时空弯曲
Key words: natural;time stream;gravitational;curved space-time
中图分类号:O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147-02
0引言
人类是高等的动物,是具有能动性的,能够能动地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人类只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元素,大自然千变万化,无奇不有,这是大自然作为一个整体,它的运行方式,大自然不会因为人类的出现与否而停止运动,但是当人类出现时,大自然的运行方式才慢慢被揭示出来,这是人类和大自然的一种交流,其实科学理论也不过是大自然运行方式的一种表述,当这种表述与大自然运行相符合时,就会认为这个理论是正确的,当这种表述与大自然的运行不相符合时,就会认为这个理论是错误的,所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科学理论也就是在试错中前进的。
1科学理论是对大自然运行方式的表述
1.1 人类的意识高于大自然的“意识”大自然的运动,就是大自然作为它那一等级的一种适应,一种自然运行,与人类相比,它的意识不够高级,人类具有很高的能动性,而大自然却几乎很少具有能动性,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大自然肯定具有意识,否则整个自然系统早就崩溃了,人类也不会产生了,大自然只所以现在还基本运行良好,是它那一种低级意识的一种适应,一种调整,大自然不像人类一样,能动性比较强,当外界干预人类的生存时,人类可以及时很好地调整自己以适应外界环境,或者改变外界环境来适应人类,而自然则不同,由于它的能动性特小,当它的运行方式受到干扰时,它不能及时地调整,有时甚至是崩溃,这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出现这么多问题的原因,我们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大自然,造成了大自然运行方式的紊乱,而大自然又不能及时地调整,那么灾难自然而然就降临了。大自然的意识和人类的意识相差太大,所以我们人类能够认识大自然,改造大自然,而大自然不能反过来认识人类,这也是人类特别要注意的,人类对大自然的行为是什么,人类该为自己对大自然的行为付出什么代价。
当然,人类为了生存,为了更好地生存,就不得不与大自然打交道,因为生存本来就是一件残酷的事情,有时可能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而打乱了大自然的运行方式,使一些灾难来临,不过幸好人类还是理性的高等动物,这就需要在与大自然打交道时,一定要用理性的头脑去发现大自然的运行方式,然后遵循这个运行方式进行能动性的活动,这样我们就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了。
1.2 物质运动方式要经得起实践检验大自然中包含了万事万物,而这些物质运行的方式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一样,这就给人类在认识大自然时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话又说回来,想认识大自然的运行方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认识大自然的运行方式是一件充满智慧和艰辛的事情,所以,回顾历史上的科学家和现在的科学家,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发现了大自然的运行方式,然后被我们所用,我们是幸福的,但同时我们又是无知的。因为那种发现大自然运行方式的心酸历程我们永远也体会不到,所以说,作为现在的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开发智慧,启迪思考,努力发现大自然的运行方式,这样才会有所建树,不可一味地享用他人的成果,更不可抱残守缺,墨守陈规,因循守旧,要有新思考,新想法,因为大自然的运行方式太多了,无论谁发现这些运行方式,都只是对大自然运行方式的一种表述,一种接近运行方式的表述,如果对一种运行方式有多个理论,这只能说明这几个理论殊途同归,前提条件这几个理论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所以我们不要对一个理论顶礼膜拜,神圣不可侵犯。
2牛顿引力观和爱因斯坦引力观之比较
2.1 牛顿力学体系自然辩证法相关书籍上有这么一段科学史,就是关于牛顿的那部分,牛顿力学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是非常辉煌的,牛顿的力学集成了前代人,影响了后代人,很多人都大受裨益,尤其是爱因斯坦,就是爱因斯坦对牛顿力学体系的批判再思考,才有了相对论的诞生。苹果向下落了几千年,只有牛顿能看出来它是在讲述万有引力的故事。牛顿是一个很富有天才性的人物,他洞察万物,著名的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很具有历史性地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牛顿第二定律F=ma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出现以前,这个公式绝对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为不论在什么方面这个公式得出的结果总是与现实相符和,谁也没有想到物体的质量是可变的,与物体的运动的速度有关,但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现以后,牛顿力学的坚固大厦彻底被动摇了,它不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是在某种情况下,它直接就是不正确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它限制了,把它做了一下修改,给出了自己独到的引力观。
2.2 爱因斯坦引力观爱因斯坦打破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提出了相对的观点,他把引力引起物体的曲线运动看成是空间弯曲的效果,引力引起空间弯曲,爱因斯坦把惯性系和非惯性系看成是平等的,而不是哪个更优越,爱因斯坦对引力的这种新解是很具有洞察力的,但是唯一不足的是;在三维空间,两点之间距离最短是直线,而在四维空间这种最短则表现为曲线。这是爱因斯坦的观点。
3引力的背后是时间在起作用
3.1 引力是时间分布不均匀的结果可以想一下,如果把物体的运动看成是三维空间弯曲的结果,那么为什么物体在做自由曲线运动时速度会增加?既然力没有作用在物体上,为什么?也就是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在地球表面高处的物体为什么要往下落?真的是引力的作用吗?往下落的同时物体的速度为什么要增加?这个动能是哪里来的?真的是重力做功吗?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从研究时间入手,时间是一种场,时间是一种流体,时间具有场流二向性,时间流、质量、能量之间有关系,时间流流经物体的速度变慢,能量转化为质量,反之则质量转化为能量,地球表面从低到高时间流的分布是随着高度的变化时间流的速度在变化,变化的方式是时间流对高度的一阶导数是逐渐减小的,物质的能量越高,物质就越不稳定,物质的自由运动趋势就是从能量高的地方运动到能量低的地方,从而进入一种更稳定的状态。对这句话一定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把物体放在地球表面不同的高度,由于地球表面从低到高时间流的速度是依次加快的,也就说时钟往上升,钟面时间会越走越快,由于时间流的速度不同,所以穿过物体时,物体的固有质量和固有能量的量就会有所不同,把物体放在地球表面不同高度时,物体的固有质量的量就会有所不同,并且越往上,物体的固有质量就会越小,物体的固有能量就会越大,而物体的固有能量又是物体所包含的能量,放在地球周围的物体,其高度相对于地球表面越高能量就越大,而物质的自由运动趋势就是从能量高的地方运动到能量低的地方,从而进入一种稳定状态,而这种运动的趋势表现出来就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力。当我们手托一个物体一定高度时,由于物体有向下运动的趋势,而我们的手又是阻碍这种运动的趋势,所以手会有一种压力感,而这种压力,就是这种运动趋势产生的效果。引力是时间流的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结果,而爱因斯坦的引力观是空间弯曲的结果。
3.2 自由落体物体速度为什么会增加?物体往下落速度为什么会增加呢?这个动能是哪来的?继续分析下去,放在地球表面的物体会有往下落的趋势,并且时间流的速度相对于高度的一阶导数越大,这种趋势就越强,那么当松开手时,物体就会顺着这个趋势往下落,但在往下落的同时,由于越往下时间流的速度就会越慢,由时间流、质量、能量之间的关系可知,越往下时间流的速度就会越慢,这时物体的固有能量就要发生转化,这个转化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固有质量方面转化,使固有质量增加,二是向外在动能方面转化,使隐能转化为显能,从而外在动能增加,并且越往下落,这种转化的效果就会越多,物体的质量也就会越大,物体的宏观动能也就会越大,物体往下落所表现出来的动能是物体自身固有能量给的,而不是重力做功引起的。而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对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问题,并没有给出根本性的解释,只是用新的观点解释一下物体为什么会做曲线运动,其实在爱因斯坦的新引力观中,本身存在一些矛盾,依照他的说法,物体的曲线是这样形成的,引力作用于空间,空间发生弯曲,使三维空间变成四维空间,在弯曲空间中运动的自由运动物体,其外在表现是曲线。也就是说力没有直接作用于物体,而是直接作用于空间,而物体不过是在弯曲空间中做自由运动而已,既然力没有作用于物体,为什么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会增加呢?这不是很矛盾吗。
4结论
一、通过朗读课文渗透环境教育
小学课文中许多描写的是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风光。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好词佳句,品味语言文字,丰富学生美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如,教学《泉城》一课,可以把这种美集中体现在朗读上,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先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感悟泉水的美,激发他们对济南泉水的向往。教学环节可以这样:(1)读中找景,用“”圈出课文中描写泉水的句子。让学生比较直观、形象地初步感知美。(2)读中找特点,用“―――”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这时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有的学生说:“我喜欢描写珍珠泉的这个句子,因为这句话把珍珠泉神奇的特点写出来。”有的学生说:“我喜欢描写黑虎泉的句子,因为我似乎听到了流水声。”教师让学生想象当时的画面,带着这种感情读读句子,加上动作读读句子,加上流水声读读句子,使学生心中对美的理解得到了升华,在读中感悟了济南泉水的美,感受了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
二、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渗透环境教育
对课文内容与其进行一百次生硬的说教,不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既接受教育又增长知识。
1.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多媒体课件渗透环境教育。
图片、科教片、风光片等直观教学材料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情认识,让学生欣赏、想象、对比。学生通过这种审美体验,慢慢地内化为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依恋,继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如,利用《九寨沟》的插图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高耸入云的雪峰、色彩斑斓的大小湖泊、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高低错落的平湖瀑布。当学生初步形成印象之后,会产生一种愉悦之情,这种审美体验,继而使其产生保护美丽大自然的愿望。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在地球上,除了九寨沟的美景外,还有广袤的草原、浩瀚的森林,……他们会感叹:地球,像母亲一样养育了千万种生命,她为人类无私地奉献了一切。既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那么,我们应该从小做起,爱护环境,美化环境,做一名环境保护的小卫士。
2.抓住重点课文和重点语句,对学生渗透环境教育。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文章短小,语言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在教学中让学生结合重点语句,说体会,加深理解。“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这里的“锋利的斧头”,不仅仅指的是人们砍伐树木的工具,还包括人们的愚昧及破坏生态平衡的落后观念、行为。《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完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动笔写写保护地球的宣传语。学生写道:“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保护地球=热爱妈妈,为了我们的地球母亲,请不要向她的血管里注入废水。”可见学生们的心肯定犹如大海般不能平静,幼小的心灵里油然而生出一个想法:保护地球吧!那是我们的家啊!
三、通过作文教学,有机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渗透于作文教学中,以增强环境意识是完全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一次作文教学中有学生写《假如我是环保专家》,其中写道:“以前天是湛蓝的,水是清澈的;现在天是灰蒙蒙的,水是浑浊浊的,许多飞鸟走兽不现其踪迹,鱼虾之类少得可怜。假如我是环保专家,我首先处理的是那些成堆成堆的垃圾,一个城市一天要埋掉数以千吨的垃圾,一些垃圾能腐烂,而白色污染几千年都烂不掉。我想要发明一种药水,滴上一些就能使垃圾自动分解,还给大家天之蓝、水之清,让飞鸟走兽能和人类协调共处。”通过这次的习作教学,让学生产生了保护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并且在作文中表达出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1.结合各种主题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每年3月12日是植树节,3月22日是世界节水日,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有选择性地利用这些绿色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就能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童话 教学 生态 主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88-02
1 引言
在安房直子的童话中,有着一种和谐的主观氛围。她跳脱了传统童话中,或动物群种间的交往关系说理(《丑小鸭》);或人物与非人类的悲剧爱情故事(《美人鱼》);她也不同于以往王子公主的童话爱情故事(《白雪公主》)。她以一种更贴近现实的眼光,更生态化的视角,写下了一系列和谐的自然界关系群像:《雪窗》中,老爹与狸共相伴,动物可以与人类语言共通,互帮互助,心灵相悦;《紫丁香的帽子街》中帽子手艺人和羊做起了买卖。而各式各样的精灵、鬼魂都能自由往返于人间,与思念它们的亲人团聚;《熊之火》中,人类小森竟然与熊的女儿结婚共育后代。
独到敏感的安房直子总是在其奇思妙想的大胆幻想下,给予喧嚣世界一片和谐安谧。她的故事大都发生在和谐的客观环境中:可供自由嬉戏的森林,肆意流淌的溪流,白花盛开的原野。至于各种颜色的渲染:天空的颜色、树木的颜色、菜肴的颜色、花朵的颜色都如梦般宁静、安详,富含一种诗意般的自然之美。在《响板》中,对环境有这样一段描述:在一片黑暗中,看到了各式各样美丽的东西。无一例外,全都是森林中的风景。是映出了种种图像、五彩缤纷的幻景。灿烂的毛茛花田、淡紫色的蝶群、在泉边喝水的白鹿、盛开的绣球花、沐浴着夕阳在草上滚来滚去的兔子母子……这样的描写[1],多不胜数,代表了安房直子所希冀的生态和谐之美,使其渴望的理想一面得到展示。
2 生态意识表现
著名的生态批评专家汪树东认为,生态意识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生态整体观彼此联系、相互依存,不存在主次等级之分;二是尊重自然,就是不要让人类意志不顾自然生态系统规律而肆意妄为,要在生态意识高度上适应大自然,尊重大自然。这并不会辱没人的尊严,恰恰是证明了人的尊严;三是敬畏生命,人不能按照人类中心主义对待各种生命,应该承认各种生命的内在价值,呵护生命,敬畏生命,而不是奴役生命,利用生
命[2]。
安房直子正是秉着对自然生态等级的质疑而认为人类与自然界各种生物是可以和谐共处以共同创造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关于尊重自然,安房直子从未表现出以人类意识为中心的写作意图,而是利用无数的正反面教材呼吁人们尊重自然。在安房直子的童话中有无数敬畏生命的篇章,所以才有了“随风潜入夜”的精灵,自由往返于人间的鬼魂以及拥有令人艳羡的魔法的动物。每一个生命流注于笔端都是令人敬畏的。在《狐狸的窗户》中,小狐狸用桔梗花将指甲染成蓝色,当它用带有蓝色指甲的手指比成窗户并在里面看到了自己日夜思念的死去的母亲时,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对每一个灵魂的尊重之情,令人为之动容。
由此可见,安房直子童话中关于生态意识的表现之一,便是其多层次多角色的生态和谐主题。
纵然安房直子的童话中,写满了对大自然的美好,和谐的希冀,可安房直子并不是一个沉溺于遐想而脱离现实的传统“童话式作家”。在她的童话作品中,不仅有着某种现实的寓意,还使她本身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出来。这也是每一个用生命写作的作家的特性。于是她描写生态和谐遭致破坏的一些反面教材便透过她的童话表现出来。这些反面教材则从另外一面烘托出其生态和谐的主题。
《鹤之声》中,猎人长吉误杀了最后一只鹤而由此出现了一系列怪事:家族里接二连三地发生不幸,不断地死亡。但最后喻示死去亲人灵魂的盘子里的鹤飞走了,标示着一切的完结,可人类与自然的碰撞却从未有完结篇。这看似诡异宿命论的故事,实则是利用人类的错误借以表现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在人类屠杀动物破坏生态的同时,也埋下了大自然报复的伏笔。《野玫瑰的帽子》利用一位家庭教师的经历昭示了人类残忍地对待自然界动物的现象。在生态完全被人类破坏后,动物们发起了盛大的反击:会使魔法的母鹿将残忍屠杀鹿群的人类变成了一片玫瑰树林。人与动物的不和谐关系也正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原野之音》中树精的讲述:“一百多年前,这里哪有什么镇子,放眼看过去,是一片美丽的原野。只有广玉兰一棵树耸立在那里……”“过去,我的树枝上有一百只鸟,还借给松鼠一个窝。还开了一家专供蝴蝶们的翅膀歇息的旅馆。还有……”“可是,原野的样子一天一天变掉了。草被拔掉了,四周盖起了房子,小鸟和松鼠不知逃到什么地方去了。小河被埋掉,成了公路,镇子迅速地大了起来。还建起了工厂,汽车也多了起来。”“于是不知怎么一回事,我的叶子,还绿油油的就枯萎了……”树精的遭遇[3],便是对人类野蛮行径的最有力控诉,而对人类有着极度仇恨的树精也开始了对人类的报复。是人类将其变成光秃秃的惨样。于是它将来裁缝店的女客人都变成了为其服务的叶子。这种因果循环的报复,给了人类莫大的讽刺。
在描写生态和谐的破坏中,也不乏对大自然界动物温情的破坏。至此,人类便对动物们进行了生理与心理的双重破坏。《狐狸的窗户》中,小狐狸的母亲在被猎人打死后,留下孤独的小狐狸在苍凉的窗户手势中怀念天堂中的妈妈。《野玫瑰的帽子》中小鹿直子每天变成人的模样去看望被人类制作成标本的父亲。动物间的温情不在,而自喻有血有肉的人类也不免做了一次“冷血动物”,给现代文明的唐突上了一次扎扎实实的人伦课。
3 结语
安房直子的童话,不断地昭示着这种生态危机、物种危机,担忧着生态失衡的隐患。人类发展至今,“人类精神”已经对地球生态系统施加了巨大的影响,并且仍在继续施加更大的影响。近300年来,人类的精神已经渐渐成为地球生态系统中一个几乎占据主导地位的决定性因素[4],而现代文明,便是这种精神的传播内容。在现代文明的社会环境下,人类不断以自我为中心,逐渐摆脱精神人伦的束缚,而最大限度地去追求更为实质性的物质财富。美国当代作家詹姆斯・莱德菲尔德在他的小说《塞莱斯廷语言》中,警策地向美国民众指出:“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关切已演变成一种偏执,我们沉湎于构造一种世俗的,物质的安全感,来代替已经失去的精神上的安全感[5]。”安房直子有意识地从这种偏执中觉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人类盲目追求物质而有损与大自然关系的反面教材,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参考文献:
[1]安房直子著,彭懿译.白鹦鹉的森林[M].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
[2]张舒.论迟子建小说生态意识的生成机制[J].宜春学院学报,
2010.7.
[3]安房直子著,彭懿译.黄昏海的故事[M].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
美散文之一。十九世纪的美国是个辉煌的时代,一大批作家都深受超验主义的影响,身为其代表人物,梭罗对超验主义更是身体力行,《瓦尔登湖》就是他这一思想的体现。然而该书面世之初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注意,甚至还受到詹姆斯・洛厄尔和罗勃特・路易斯・斯蒂文生的讥讽和批评,认为这部作品的语言晦涩难懂,梭罗的那种有历史意义的行为也不过是不切实际的幻梦虚妄罢了。随着二十世纪下半叶全球性环境危机和环境运动的兴起,学术界一些学者才重又把目光投向梭罗及其作品,有关研究性文章不时见诸学术刊物,《瓦尔登湖》亦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更深刻的理解。
梭罗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细读《瓦尔登湖》,人们可以发现该书正是梭罗关于人与自然和谐观点的再现。
一
梭罗所处的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正由手工生产转向大规模的机械生产时代,经济实力飞速增长,超过英法德而跃居首位,成为经济发达的头号工业大国。用马克思的话来说,此时创造的财富比之前的整个人类历史创造的还要多。然而,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也在膨胀,无止境的欲望似乎要吞噬一切,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随之改变。梭罗以其敏锐的洞察力,从中看到了一种潜在的奴性,即人很有可能被毫无节制的欲望所控制,沦为物质的奴隶。他对人们由于普遍的拜金主义思想形成的贪图安逸享乐,肆意破坏自然的做法极为反感,进而在两年多简化生活,回归自然的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自然观。他强调,人是为了其本性、为了人本身而活。大自然不仅“对我充满了同情和友爱”,而且“我们有着最近的血亲关系,比起任何一个人来都善良有加”,因为大自然原本与我们人类“息息相通”,“我自己不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吗?”他提倡简朴的生活,在《瓦尔登湖》中,他多次强调了简单化,并讽刺现代人被理性所束缚的生活。梭罗的主张并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从“欲望动力论批判”的观点来看,也是人类对待自然时应采取的态度。
文明社会以来,在人类如何生存和发展这一问题上占主流的思想是所谓的“欲求原理”,其基本观念是“人为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求而生活;人类努力地劳动、创造、探索、占有,在满足了个人欲求和开发个人潜能的同时,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的欲求永无止境,因而人类的发展也就是永无止境的。”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都认为人类的欲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正因为有了欲望,人类才会不断追求与进步。在这种观念指导下,人为了满足自身无限的欲求,无视自然万物生存的权利,对自然资源巧取豪夺,使得数千年的文明史,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史。随着人类物质需求的急剧膨胀,人无限的欲望与有限的自然供给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传统的欲望动力论有着致命的缺陷。“欲望动力论批判”正是在此时应运而生的一种生态思想。由于人类所居住的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大量的自然资源不可再生,人类必须记取西方第一位绿色思想家和文学家卢梭的忠告,“按你的条件去限制你的欲望”,“把你的心约束在你的条件所能许可的范围”。
二
西方文艺复兴运动推崇人的地位,之后,随着近代科学的迅速崛起、工业革命对大自然的征服,特别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出现,人被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人类天真地以为,人在大自然面前似乎可以为所欲为,这样就歪曲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来面目。
梭罗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为了能融入自然,过简单的生活,他来到了风光秀丽的瓦尔登湖畔,建起一座简单的小木屋,仔细体会和观察湖边四季景色的变化,并与湖边的花鸟虫鱼、一草一木对话。他对大自然的态度是敬畏的,也是平等的,他爱护自然,欣赏自然,并把自己化成大自然的一部分,去体验、感知自然。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是相互的,共同依存的。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梭罗用大量的文字记录了瓦尔登湖的美丽景色和自己在湖畔游玩耕种的生活细节,丝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那份亲切和喜悦。
“身为自然学家,他从不设陷阱带枪支。”松鼠、飞鸟在他的房中房前觅食,甚至一只野鼠每到午饭时分,就跑到他的脚边吃面包屑。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对此有精彩的描述:“它爬上我的衣服,沿着我的袖子,绕着我盛放食物的纸不断地打转,而我把纸拉向我,躲开它,然后突然把纸推到它面前,跟它玩躲猫儿;最后,我用拇指与食指拿起一片干酪来,它过来了,坐在我的手掌中,一口一口地吃了它之后,很像苍蝇似的擦擦它的脸和前掌,然后扬长而去。”毫无疑问,若没有对自然的敬重与热爱,没有万物平等的信念,梭罗无法与小动物们建立起如此亲密的关系,也无法如此栩栩如生地描绘出野鼠的一举一动。
梭罗研究专家劳伦斯・布伊尔说,“梭罗用其作品为人们展现了一个人类之外的存在,那是最主要的存在,是超越了任何人类成员的存在。揭示了那个存在独立的价值以及它对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命的重大意义,是梭罗最有价值的贡献。”爱默生曾赞美梭罗如狐狸或飞鸟般熟知乡村的一切。《瓦尔登湖》一书再现了理想的万物平等关系,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石。
三
梭罗出生的年代正值美国工业革命开始,到他逝世时,美国工业革命刚好大概完成,可以说梭罗的一生是与美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同步的。目睹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梭罗的态度其实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欣赏工业发展所体现的人类进步,他曾说“使我钦佩的乃是它的进取心和勇敢……它是出乎意料地自信的、庄重的、灵敏的、进取的而且不如疲劳的。”但当其破坏了瓦尔登湖的宁静并开始将人们引向歧途时,梭罗便对其不再容忍了。他敏锐地看出了工业发展和保护环境这一矛盾的尖锐和难以调和,对这种以进步与文明为华丽外衣包装,而进行的扰乱自然宁静、破坏自然的行径持批评态度。当费奇伯格铁路贯通康科德镇,建成通车时,梭罗非但没有赞美这一科技壮举,反而表现出厌恶之情。“这恶魔似的铁马,那裂破人耳的鼓膜的声音已经全乡镇都听得到了,它已经用肮脏的脚步使沸泉的水混浊了,正是它,它把瓦尔登岸上的树木吞噬了;这特洛伊木马,腹中躲了一千个人,全是那些经商的希腊人想出来的!哪里去找啊,找这个国家的武士,摩尔大厅的摩尔人,到名叫‘深割’的最深创伤的地方去掷出复仇的投枪,刺入这傲慢瘟神的肋骨之间?”梭罗用了诸如“恶魔”、“裂破人耳”、“肮脏”、“吞噬”和“瘟神”等词,足见他对这一新发明的憎恶,而“经商的希腊人”一语也表明他对那些狂热痴迷工业文明的人们的蔑视与愤恨。
工业化,在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为代价发展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使人类距离自然家园越来越远,长此以往,人类自身的生存将受到威胁。梭罗热爱纯洁无瑕的大自然,不喜欢工业文明的膨胀式发展,因此,当大多数人为技术进步给生产生活各方面带来的便利而欢呼的时候,梭罗已近乎先知地觉察到工业发展也给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无可挽回的破坏。他对日益先进的文明带来的困扰深感忧虑,因此,对工业化提出质疑并呼吁人们保护自然。
四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非根本对立的,但前者的丰富往往导致后者的匮乏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梭罗一生追求形式简朴而内容丰富的生活。他认为更多的物质享受并不能使人变得更加高尚,“如果文明人追求的并不比野蛮人追求的来得更高尚些,如果他们把大部分时间都只是用来获得粗鄙的必需品和舒适的生活,那么,他们何必要有比野蛮人更好的住房呢?”
梭罗湖畔生活期间,只求满足物质上最基本的需要,他一年劳作大约六周,把整个冬天和大部分夏天用来读书写作。在他看来,对物欲的抵抗只是实现真实的生活的第一步,一个人想提升自己还要通过劳动和阅读。他的生活悠闲,却绝不闲散。他对东方先哲们怀有十分崇敬的心情,对古代中国、印度、波斯、希腊的哲人物质上比谁都清贫,而精神上却比谁都更富有钦佩不已,于是也“按照了智慧的指示,过着一种简单、独立、大度、信任的生活”。
关键词:阅读视野;综合性学习;过程
引言
阅读是个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阅读的兴趣,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综合性学习来进行阅读教学,有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背景下,本文结合冀教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为例,探讨综合性学习对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重要性。
一、新课标对小学生阅读的要求
根据2011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各个学段相对应的阅读要求不一样,毕竟不同的学段都是以相应的教学实情不同导致的,但是“总体目标与内容”里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里要求需要学生结合自己实际,掌握一些多种阅读方法,结合自己(或他人)的体验,通过文字语言理解文章的内容与情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是这么计算的:1-2年级不少于5万字,3-4年级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是不少于100万字。对于这些数字,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很好的去引导学生怎么去完成这些阅读任务,那么很明显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量会大打折扣。因此,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要完成这些阅读任务是很容易的,结合自己所带班级经验还是具有可行性的,即语文综合性学习与阅读相结合。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与阅读的关系
语文综合性学习怎么与阅读扯上关系呢?在这一节,探讨语文综合性学习与阅读的关系。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么几句话值得我们注意。“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这几句摘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属于综合性学习(小学部分)的相关语句。不难发现,语文综合性学习是针对学习或生活中的问题,为了研究需要利用相关渠道去“搜集”、“查找”资料。这些查找资料前前后后就是学生阅读过程的一个方面。因此,在综合性学习中查找资料过程就是阅读过程的一个方面。
综合性学习不是简单的“找资料”的学习,简单理解为综合性学习是通过“查找”资料后经过“深加工后”采取口头或书面表达出来的一种学习。这些表达难道是简单随意的吗?答案是否定的!综合性学习最后一般需要综合性学习者自己表达这次学习的成果。因此,要想表达清楚自己在这次综合性学习过程的所获得收获,必须要对查找资料进行阅读的“深加工”。这个阅读的“深加工”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只有通过阅读的“深加工”才能很好的对查找资料进行分析、归类、归纳,从这些分析后的资料中形成相应的综合性学习成果。(小学1-2年级只要口头或者图文汇报综合性学习成果,3-4年级可以口头表达或者书面方式汇报综合性学习成果,5-6年级只能书面汇报综合性学习成果,即“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因此,综合性学习与阅读的关系有两点:一是对查找资料过程就是阅读过程的一个方面;二是阅读过程的“深加工”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
三、综合性学习对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表现举例
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改善我们的思维品质,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当前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排版采取专题模式编排的。这一节,笔者选取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为例,分析综合性学习对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影响。
(一)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自然的孩子”综合性学习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五篇关于自然的文章以及阅读链接“大自然的孩子”。这五篇的篇名为:《走进大自然》、《火烧云》、《会说话的草》、《诗的材料》、《金色的草地》。
根据笔者教学研究,对这一单元学习,从对比角度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还没有正式上第一课时,笔者就拿一节课在本单元讲解时,然后就以“大自然”为话题。让学生对自然说一两句话,让他们对自然说的话可以口头表达也可以书面表达。喜欢在课堂上发言的孩子,我都让他们一一发言并适当给予评价。那些不善于课堂表达的学生在本子上写了很多关于自然的话语。快下课的时候,我布置这一周的学习任务有两个:(一)预习新课文,对比这五篇课文都分别写什么?这个任务需要每天都要预习;(二)对“大自然的孩子”阅读链接可以先去阅读,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网络,再找家人或朋友帮忙查找相关资料,看谁找得资料多,摘抄一些关于“大自然”的诗歌。这个任务可以在本单元学习期间完成,建议在周末或者晚上有空时间完成。
本来想到这些小孩子估计会去完成第一个任务,第二个任务一般很少人去做。可是,在我上完这一单元课程时,一些学生就给我拿出他的作业――任务二中的“大自然”的资料与诗歌。
我对学生的主动力很吃惊!一位成绩中等的学生说到:“语文老师,你布置的第二个任务,我是在我姐姐帮助下,我慢慢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听完这位同学的“成就”汇报,我很高兴,学生的学习力。在此,我想不用我介绍,正是有学生们自己的动手努力,自己在他人帮助下,懂得查找资料。理解所查找资料的文章,拓宽了学生阅读的视野。这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给阅读带来的影响。
(二)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美的发现”综合性学习
在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笔者利用共有的兴趣,引起学生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样有五篇课文及一个阅读链接组成一个专题单元。它们是《大海的歌》、《下雪的声音》、《秋色》、《桂林山水》、《古诗两首》及“美的发现”的阅读链接。由于这个单元虽然是与上一节相关的都是“大自然”的美,在讲授这一单元的课文我没有采取三年级的教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敏锐的直觉,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所学文章中的兴趣。以这单元课文为例,我给他们找兴趣――“美”的欣赏,简单介绍了如何欣赏这单元的美文。《大海的歌》可以欣赏海的惊涛拍岸的“声音美”,《下雪的声音》欣赏文章的“语言美”,《桂林山水》可以欣赏桂林山水的“图画美”,《秋色》可以欣赏秋景的“色彩美”。
笔者通过介绍这单元的“美”的兴趣,鼓励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美”,从而理解“美的发现”的主题。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
(三)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感恩的心”综合性学习
一首《感恩的心》引领学生走进爱的天堂,走进人间的温情。同样这一单元依次是《炊烟》、《赏花》、《地震中的父与子》、《新年礼物》、《古井》,这一单元一定要以“感情”入手,因此,学生在本单元的“感恩的心”的阅读链接中就不难理解。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我要求他们广泛阅读一些他们本来应涉猎的好书,扩大阅读量,以扩大其知识面,提高其阅读能力,在我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
四、总结
综合性学习需要自主、探究、合作的要求,但是对于阅读而言,这是不矛盾的,本文只是借助综合性学习的学习过程体现的查找资料、整理资料需要阅读的过程。在文章结尾,选取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例子,从三个不同的教学方法探讨综合性学习与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修订版.
一、关于自然的思考
自然是什么?是山川河流,风雨雷电、树木花草,可以说广阔的很,也深远的很,我们这里谈及的自然,主要是与盆景相关的或者说能被盆景利用或学习的那一部分“自然”,是与盆景创作有关的自然。比如树的自然生存状态、常见的树相等。具体到盆景创作中所要用到的自然,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指的具体的盆景素材,比如我们山采的树桩,我们点缀的山石等等。我们要谈及的自然,应该是广义的更高层面上的自然,即自然界里树木生存的自然树相,象松树高耸的气节、河岸垂柳的飘逸恬静,柿树的寒枝、枣树的铁干等。山有多种,树生万相,正是大自然千姿百态的变化,才逐渐形成了我们盆景创作的多种风貌,所以我们说自然是盆景创作或创新的源泉。
其次,我们谈谈对自然的理解问题,标榜自然的盆景创作者很多,但真心去学习自然理解自然的人很少,从创作的作品中就不难看出部分创作者对于自然的曲解。比如部分过于工整的规则式盆景,完全成了对技法的炫耀,而忽略了盆景本身的意义,更遑论对自然的摹写。要尊重自然,学习自然,汲取自然的精华,而不可曲解自然,把自己的主观认识强加于自然。这些年倍受大家推崇的矮壮大树型盆景。以其雄霸有力很受业内外爱好者的欢迎,但过分追求雄霸就会适得其反。这种现象,日本盆栽中同样存在,树干矮壮得如富士山一样,上边摆弄几个枝条,还往往以为得意,自然界里的树真的有按那个比例生长的吗’身体如巨人,臂膀连婴儿都不如。如果是夸张失度,还可以理解,如果是故弄玄虚或一味地追求矮壮就不可取了。
二、如何从自然资源中汲取盆景创作的语言和有利于盆景创作的自然精华,实际上就是一个对自然学习的问题。我们常说,盆景源于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产物,那么怎样从自然资源中获取灵感,不断丰富我们的盆景创作语言呢?河南冯如林先生在其文章中曾多次论及对自然的师法问题,比如,根据树的自然状态创作树木盆景的问题,从自然树木枝干的分布学习留枝布托的的问题,甚至提到了应该象画家写生那样去重视自然,冯先生从不同方面,向我们阐述了师法自然的重要性。《花木盆景》杂志也曾一度设立师法自然的栏目,每期刊登一幅来自于自然的照片,很好地倡导了对自然的学习与汲取问题。这方面,我们的盆景大家们同样做出了表率,赵庆泉老师的张家界之行,悉心留意张家界的山石,可做坡角的,可做辍石的,细心观察后还拍照留影,这就是一种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方法。据常州辛长宝先生介绍,日中友好访华团的木村正彦先生,游历了黄山张家界后,以黄山张家界的山石地貌为范本创作的一组盆景(见附图)就很有味道。其实,在这方面做过探讨的名家很多,比如王选民先生以汴梁八景为题的柽柳系列、刘仲明大师以扦插福建茶创作的“黄山迎客松”盆景,曾名噪一时。但总体来说,感觉大家的用心还不够,自然资源广阔的很,比如我们河南新郑的枣树,农民为了延缓枣树的生长速度,增加座果能力,每年以钝器敲击枣树的根部,日积月累,使其自然而然形成了硕大的隆基。枣树如铁般的枝条,同样是我们学习的范本(见图二),少林寺、中岳庙的古柏,早已成为我们创作舍利干的范本。
三、也说高于自然
花木盆景杂志曾经就高于自然进行过讨论,说明杂志社对自然的看重与对中国盆景创作的期望。模仿自然已经不容易,高于自然就更难了,简单的一棵河岸垂柳,再简单不过了,但你要把它表现在盆景里,就得很花费一片心思,还不一定能做得好。我见过多盆类似于黄山迎客松式的盆景,但只要一看到真的黄山迎客松,就会觉得他们的作品寡然无味,为什么?因为一方面,黄山迎客松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一棵松树,它已经成为黄山的象征,人们对它寄予了太多的个人情感,换言之,黄山迎客松是自然松,但它的形象早已超越了自然,有了属于自己的灵魂。另一方面,能超越自然的盆景必定是千古不朽的力作,要是谁随便弄弄,就可以超越自然,那大师就太多了。
盆景是人与自然和谐后产生的一种高雅艺术,这个和谐用得太巧妙了,它说出了几乎所有的艺术门类的共性,纯自然的东西,算下上艺术,比如我们看到的古柏,我们欣赏的枣树。但我们以它们的形象创作出的盆景,就是艺术了,这里必须要有创作者的审美参于其中。
这就找到了能否创作出高于自然的优秀作品的关键所在――即创作者的审美能力,或者说所具备的综合的艺术修养,这才是决定你作品成就高下的根本所在。
自然界的树相,千姿百态,是我们创作与创新取之不尽的源泉,静下心来,去观摩、去体会、去研究吧,能创作出仿自然的盆景,已经不容易了,能创作出高于自然的盆景更难,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位艺术家都想创作出一盆或者几盆前不同于古人、近不同于同道的不朽的力作。
那么,到大自然中去吧,只要用心,就一定会有收获。
生活是一首歌,我们都可以成为出色的歌手。
――题记
纵使时光流逝,我依然清晰地记着多年前的一个夏夜。
那天傍晚时分,狂风大作,暴雨倾盆,突如其来的电闪雷鸣吓得我差点“哇哇”地哭起来。望着惊恐的我,爸爸却笑了起来,他像发现了奇迹一般地说:“快听,大自然在奏乐!”见我一脸茫然,爸爸接着说:“那风儿,是萨克斯;那阵雨,是小提琴;那一阵阵雷鸣呢?”“是大鼓!”我不禁脱口而出,完全忘记了那晴天霹雳给我带来的惊吓,和爸爸一同沉醉在了这大自然的乐章里。那场暴风雨,让我新奇而入神地欣赏了一场大自然的音乐会。
在爸爸的引领下,我慢慢学会了在身边寻找音乐的本领。记得初上中学的第一天,一进家门,我就忙不迭地爬到爸爸膝头上,满带兴奋地说:“新学校,处处飘荡着优美的旋律!”爸爸一脸惊讶地问:“有这等事?”我兴奋地说:“我们老师个个都是歌唱家呢!语文老师是女中音,数学老师是男高音,最好听的是音乐老师的歌声,像极了妈妈喜欢的邓丽君的声音!”在课堂上,我甚至会情不自禁地露出笑脸,老师们也许不知道,我正专心地听他们“歌唱”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歌声”无所不在。一切不开心的事,经过它们的过滤,很快便会成为美妙的歌曲。同桌女孩惊诧于我的无忧无虑,她满脸泪痕地告诉我关于她的不幸。听着诉说,我感觉在听一曲生命的哀歌。望着窗外霏霏秋雨,我说:“这淅淅沥沥的雨丝跌落在水里,像不像理查德的《秋日的私语》呢?听来像是盛满悲哀,可那绵长而柔和的乐曲中却跳跃着希望。雨水泡过那淡淡的忧愁后,大地会迎来阳光,那时你就等着欣赏《欢乐颂》吧!生活,不也是这样吗?”几天后,我听到那女孩哼起了《春之声》!看来,她已把那段不愉快的往事化为《秋日的私语》,藏进了记忆的黑匣子里。
有人说,生活是一本书,无论怎么翻,总翻不到尽头。在我眼里,生活如歌,无论欢喜与忧伤,无论成功与挫折,只要你用心品味,都会成为你生命里最美的乐章。
【评c】
写作“音乐”之类的话题,往往离不开对优美旋律与动人歌声的描写,比如《拨动心弦的音符》一文就是这样。而本文却另辟蹊径,记叙的是美妙如歌的生活故事。材料与众不同,内容也就顿然生色了。主体部分的三个细节,角度新颖,妙不可言。谁会想到,雷电交加的自然环境,变成了一场音乐盛宴;不同科目的老师,变成了风格各异的歌手;就连不幸的同桌,也因受到“我”的感染而“哼起了《春之声》”。这份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让这位阳光女孩的形象跃然纸上。加上人物一“惊”一“笑”之类的细节刻画,“那风儿,是萨克斯”之类的精美比喻,文章也就光彩夺目了。
关键词:托尔斯泰 《哥萨克》 生态女性意识
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046-02
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思想和文学创作进行了诸多研究,成果丰硕。而随着当今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和女权运动第三次浪潮的到来,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兴起并迅速发展,生态女性主义除了关注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更加注重的是对男人支配下的自然与女人内在关系的探寻以及对西方父权制社会的批评。20世纪90年代,生态女性主义的研究开始拓展到文学领域,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Eco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应运而生。生态女性主义批评为托尔斯泰研究提供了新的批评方法。近年来,文学批评家们从生态女性主义的新视角,重新审视和发掘托尔斯泰作品的内涵,尤其是对其小说中生态女性意识的研究,有了新的深入发展的契机。
《哥萨克》是托尔斯泰早期的一部自传体中篇小说,由1852年开始创作,历时十载于1862年才脱稿。这部小说是托尔斯泰创作早期倾注心血最多的作品,也是他在生态女性主义方向上探索的早期成果。小说通过对文明之子奥列宁与自然之女玛丽雅娜之间的爱情悲剧,揭示了文明与自然的冲突,突显了自然作为人类理想精神家园的特质,批判了现代都市文明对人性的扭曲与破坏,体现出一定的超前意识。本文旨在探索托尔斯泰在《哥萨克》中表现的生态女性意识。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这个批评理论的角度来阐释作品中体现出的崇尚自然、推崇女性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自然和女性被异化及压迫的批判,以此管窥托尔斯泰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1 歌颂自然
托尔斯泰对高加索的大自然的生态美无比倾倒。在小说《哥萨克》中,充分体现了托尔斯泰对自然生态的崇拜。男主人公奥列宁成长于莫斯科上流社会,在高加索美丽自然的感染下经历了心灵生态净化的过程。作品在描述奥列宁第一次看到高加索雪山时有这样一段描写:“第二天清早,他在车上由于呼吸到泌人心脾的清新空气清醒过来,睁开眼睛漫不经心地向右边望了一下。早晨天气晴朗。他忽然看见二十步开外的地方(最初一刹那他这样感觉)屹立着洁白巍峨的群山,线条优美,峰峦清晰,背衬着遥远的天空,显得格外壮丽。当他看清山和天离开他有多远,群山多么巍峨时,当他领略到这无与伦比的美景时,他害怕了,唯恐它只是海市屋楼,只是虏幻梦境。他抖擞精神,使自己头脑更清醒些。群山却照样屹立在眼前。”[1]17面对如梦似幻的大自然美景,奥列宁发现了自我的渺小与卑微,出于对高加索大自然的严峻端庄之美的惊奇、喜悦和崇拜,他重新获得了一种力量。“从这个时候起,他所看见的,他所想到的,他所感觉的,都离不开那对他十分新鲜而又异常庄严的群山。关于莫斯科的一切回忆、羞耻和悔恨,关于高加索的种种庸俗的梦想,全消失了,一去不返了。”[1]18
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哥萨克乡村景色也进行了细腻的描绘:“道路两旁的榆树林和法国梧桐林长得那么稠密茂盛,树背后的景物一点也看不见。差不多每棵树都从上到下缠满野葡萄藤,树下又密密麻麻地丛生着黑色的乌荆子。林间每块空地上都长满黑毒和灰穗摇摆的芦苇。有几个地方,巨大的兽蹄印和细小的野鸡足迹,离开道路,直铺到树林深处。这座末受牲口槽踏的树林的蓬勃生气,处处使奥列宁感到吃惊。他还没见过这样的景象呢。这树林、危险、老头儿和他神秘的耳语、玛丽雅挪和她那具有男子气概的健美体格以及山岭――这一切在奥列宁看来都像是一个迷人的梦。”[1]111
奥列宁清醒地看到了人类面向生态发展的理想,他说:“幸福就是生活在大自然中、观赏自然和同它谈话。”[1]在托尔斯泰看来,美丽的大自然是拯救男权社会、为人生创造幸福的最有效的灵丹妙药。
2 赞美女性
鲁枢元在论述人与自然、艺术的关系时说:“诗与艺术是扎根于自然的土壤之内、开花于精神天空之中的植物。女人比男人更接近自然,也更接近艺术;穷人比富人更接近自然,也更接近艺术”[2]387托尔斯泰主张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希望在自然中寻觅到自然和女性融合化一的生态女性美。小说《哥萨克》极力描绘了哥萨克女性的生态美:“哥萨克女人多半比男人强壮而聪明,干练而漂亮。高地哥萨克女人的美,特别表现在既有契尔克斯人的清秀脸型,又有北方女人的高大体格。”[1]22主人公奥列宁发现他每天在高加索所看见的大自然和一切都具有一种清澈、和谐的美,那里没有虚伪和压抑,人们生活在真实中,生活在毫无矫揉做作的自然美中,女性能够自由地、健康地发展,“她们在家庭中的势力和实权,远远超过西方的妇女。不参加社会活动,惯于负担繁重的男性劳动,使她们在家庭中取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权力。”[1]21“在跟男人的关系上,妇女们,特别是姑娘们,享有完全的自由。”[1]22
在小说《哥萨克》中,托尔斯泰突出刻画了作为自然美化身的哥萨克姑娘玛丽雅娜的形象。作品巧妙地透过奥列宁的视线展示玛丽雅娜的生态女性美:“他高兴地看到,她轻盈地弯下身子,她那件粉红色衬衫(身上唯一的衣服)裹住胸脯和线条优美的腿;当她挺直身子的时候,她那起伏的胸脯在绷紧的衬衫下显出清楚的轮廓;她那套着旧的红色高跟皮鞋的纤足站在地上一点也不变形;她那从卷起的袖子里露出来的强壮手臂肌肉绷紧地使劲挥动着铲子;还有她那双深湛乌黑的眼睛时而向他投去一瞥。她那细长的双眉虽然紧锁着,眼睛里却流露出快乐的光芒和自我欣赏的神气。”[1]139在玛丽雅娜身上蕴涵着哥萨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始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凝聚着托尔斯泰对生态女性主义的追求的梦想。托尔斯泰这种崇拜和梦想一直贯穿到他后来的文学作品之中。
3 批判男权思想
托尔斯泰看到了生态自然与男权社会的疏离和对抗。他敏感地意识到女性更容易更全面地接近自然,而男性要摆脱男权社会的羁绊向生态方向发展则十分困难。女性在生态自然中能够自由发展,而在男权社会中处处受到压抑。在小说《哥萨克》里,“托尔斯泰热情洋溢地歌颂大自然和接近大自然的劳动人民,否定了沾染资本主义‘瘟疫’的上流社会”。[3]526主人公奥列宁的“生活总是与众不同,他总是本能地厌恶平凡的道路。在这里,他也不遵循高加索军官陈腐的生活方式。”[1]134奥列宁虽然决心走进哥萨克人的自然生活,但并没有坚持到底,没能真正融入哥萨克人的自然生活。因为他受到男权社会的熏染太深,男权社会的法则仍然束缚着他,高加索壮美的自然环境并不能隔断他与男权社会的关联。他依然贪恋已经拥有的财产和地位,无法从根本上摆脱狭隘自私的思维方式和言行标准。
奥列宁试图一步步努力地走向自然生活,但又在每一步中不自觉地流露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甚至于他对待玛丽雅娜的感情也是充满矛盾的:“有时候,逢到节日或者假日,他成天待在家里。于是,欣赏玛丽雅娜就成为他的主要活动,他常常不自觉地从窗口或者门口贪婪地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他瞧着玛丽雅娜,并且喜欢她(他自以为如此),就像他喜欢山峦和天空的美一样,但并不想跟她有任何来往。他认为,他跟她不可能形成她跟鲁卡沙那样的关系,更不可能产生一个有钱的军官跟一个哥萨克姑娘那样的关系。他认为,要是他也做出他的同事们做出的那种事,他就会失去遐想的全部乐趣,而掉进痛苦、绝望和悔恨的深渊。再说,在对待这个女人的关系上,他已经作了一番自我牺牲,并且领略到很大的乐趣;但主要的是,他不知怎的有点怕玛丽雅娜,不敢在她面前说出半句调情的话。”[1]135
托尔斯泰在关注女性生态发展与男权社会疏离因素的过程中,还深刻地看到了男权社会影响最突出的因素是战争。战争破坏了人类美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伤害无辜的生灵,摧毁宁静的生活家园。小说《哥萨克》中描写的高加索哥萨克人也不是生活在一片净土之中,男权社会的隔阂、仇恨、争夺以及战争的阴影也笼罩着他们,威胁着他们的生存。学者闫吉青有这样的评价:“在《哥萨克》中,托尔斯泰以敏锐的眼光、犀利的笔触,真实地再现了哥萨克人与山民之间长期不断的冲突与战争,批判了战争对人类社会生态造成的严重破坏,体现出作家对真理、对人性的深切关注和严肃思考。”[4]
应当说,托尔斯泰在小说《哥萨克》中对自然、女性生态发展与男权社会疏离因素的考察开启了他一生在生态女性主义方向探索的多维视角。[5]
4 结语
综上所述,小说《哥萨克》带有很强的自传性,奥列宁对美丽的自然和玛丽雅娜的追求,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态发展探索的一种尝试。小说不仅倾注了托尔斯泰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而且还生动地记录了他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的萌芽,鲜明地表现出作家早期浓厚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托尔斯泰对自然、男人、女人三者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思考。他认为人与自然、男人女人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关爱,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女性与自然之间同样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种人类一自然的关系和男性一女性的关系存在着某种相似性。托尔斯泰跳出了性别、文化的桎梏,批判了男权中心意识,对西方父权制文化提出了质疑,这一点更是充分体现了他的生态女性意识。托尔斯泰的生态女性意识也启发我们要关注目前日益受到破坏的环境,关注自然,关注女性的生活环境,反对男权社会压抑女性,反对战争扭曲人性,促使我们更好地尊重自然,尊重女性,尊重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列夫・托尔斯泰.哥萨克[M].草婴,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
[2]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曹靖华.俄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4]闫吉青.托尔斯泰早期生态意识的觉醒[J].世界文化,2008(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