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金融业务论文

金融业务论文

时间:2022-07-19 03:55: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业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金融业务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边缘金融业务;金融机构;企业

相对正规金融而言,那些自发于民众之间,游离于金融机构之外、游走于政策法规边缘,具有资金借贷性质的资金融通行为,称为边缘金融业务。

目前,边缘金融业务融资行为已经从当初的以其本人合法收入出借给另一特定方,目的是解决借款人一时的生产生活需要,演变成为以获利为目的的信用借款、担保及有价证券抵(质)押融资、动产或不动产抵押借款、企业集资、社会公众集资、高利贷等隐性借贷业务。可以肯定,边缘金融业务作为民间资金调剂的方式,对解决部分企业和居民生产生活中的资金需求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其急、频、短的特征,弥补了金融服务的不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企业融资难的压力。但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必须加以规范管理。

一、边缘金融业务迅速发展的原因

从企业融资角度看,边缘金融业务的存在有其客观性和体制性原因。从个人投资角度看,金融市场目前缺少有吸引力的投资品种和投资渠道,从而为边缘金融业务提供了大量资金来源。此外,国家对存款利率的管制,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网点特别是县域网点的收缩撤并也推动了边缘金融业务的较快发展。

(一)县域个体、民营等小企业发展迅速,融资缺口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县域和基层地区,小企业数量占全社会企业总数90%以上,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由过去不到1%提高到目前的1/3。但是,目前小企业贷款在全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中占比不高,距离小企业贷款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虽说经过几年的发展,小企业已经摆脱了发展初期财务管理不正规、信息管理不透明状况,走上了规范化轨道,自我约束力不断增强,但这并没有改变有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的印象,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大客户集中的取向,使银行越来越脱离了广大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成为大企业的私人银行,致使小企业融资缺口起来越大,给边缘金融业务发展带来了生存空间。

(二)金融机构对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渠道并不十分通畅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在逐步面向“重点客户、重点项目、重点地区、重点产品”,并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不但大大上收了贷款权限,还在信贷管理上实行了严格准入管理制度,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也存在“抓大放小”的倾向,这使得小企业、小客户贷款难度加大,而且由于大部分县域中小企业难以具备目前银行规定的贷款条件,很难提供银行贷款所需要的担保或抵质押,尽而很难得到银行、信用社的信贷支持,不得不支付高于银行利息从边缘金融业务进行融资。

(三)银行业信息收集过分注重硬件信息,忽视“软信息”在信贷管理中的作用,使不少具有能力和意愿的中小企业被拒之门外

边缘金融业务经营者非常重视借方“软信息”的收集,他们依靠人缘、地缘等关系获取相关信息,从而有效解决了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些“软信息”较之标准的企业“硬信息”(财务报表、抵押担保及信用纪录等),对正确决策的作用更大。而目前我国银行往往只注重收集企业的财务报表、抵质押情况等“硬信息”,忽视对借款人的人品、还款意愿等“软信息”的考查,导致不少有还款能力和意愿的借款人被拒之门外。同时,正在发展的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可抵押的财产,且嫌办理有效抵押或担保的手续繁琐,收费偏高,贷款审批时间长、环节多,因而不得不考虑边缘金融业务融资。

(四)银行业激励与约束制度的执行标准过高、过严

近几年,各银行纷纷上收贷款权限,实行严格的信贷审批和考核制度,部分商业银行甚至不切实际地追求新增贷款“零风险”和“100%的收贷收息率”,片面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由于信贷权限上收,了解中小企业“软信息”的基层信贷员没有贷款权力,却要承担100%的收贷收息责任;而远离企业“软信息”的上级行凭企业“硬信息”决定是否贷款。其后果是信贷人员贷款越多,收回的风险就越大,导致基层银行机构慎贷、惜贷、惧贷,使得一些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无法获取银行贷款,不得不转向边缘金融业务市场融资。由于商业银行上收贷款权,贷款审批主体远离申请主体,从而加剧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延长了贷款审批时间。而县域中小企业贷款一般都具有时间急、频率高、数额小的特点,许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得不求助边缘金融业务。

二、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边缘金融业务游离于监管之外,容易诱发非法办理金融业务行为,干扰正常的金融秩序年终岁尾,企业和个人用钱的地方增多,在企业贷款难、无恰当的筹资渠道,而银行等主要资金融部门贷款权收紧的情况下,边缘金融业务就有了挣钱的对象和时机,一些部门或个人便私下抬钱或变相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虽然这种做法是被严令禁止的,但由于管理不利,且非法放贷有当物作质押或抵押,当物的价值远高于贷款额,当不能按期收回贷款时,可以通过处理绝当物品而收回贷款,一般不会受到损失,从而使其业务违规难以有效根治。

(二)容易引发经济纠纷

边缘金融业务行为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特别是在当前贷款利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边缘金融业务大多与高利贷联系在一起,而高利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一旦出现纠纷,就会影响社会稳定。(

(三)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不足,行业风险过高

大多数从事边缘金融业务的企业是以个人和中小企业为对象,主要经营房地产、黄金首饰、股票证券、古玩字画、交通工具、二手房按揭等业务,发展晚、规模小、资金实力不足。同时,由于大多数的业务经办人员没有金融工作经验,对金融业务知识不了解、了解不足或对金融业务及金融法律知识知之甚少,不能有效判定哪些业务违法,哪些业务不违法,从而造成行业经营风险增加。

(四)影响金融业的正常发展,加大借款人的经营成本

因违规办理融资业务,边缘金融业务发展不仅造成存款分流,影响银行信贷的扩张能力,加大银行的信贷风险,同时因利率过高,造成行业利润失衡,也加大了以经营为目的的借款人本身负担,增加了经营风险。

三、规范边缘金融业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不难发现,在目前社会意识形态下的边缘金融业务负面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只要正确引导,以市场为导向,对边缘金融业务加以规范,对非法融资加以遏制和制止,我们便可以完全掌握边缘金融业务的相关情况,使其成为金融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支持社会经济发展。

(一)以形成多元化金融体系,建立充分竞争的金融秩序为目标,促使正常边缘金融业务在合法化环境下得到充分发展

实践证明,边缘金融业务正逐步扩大其体外运行的体系,并发挥着银行业金融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笔者建议:一是在正规金融机构过少,边缘金融业务较为活跃地区,鼓励成立社区(农村)合作组织内部的、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并以法律形式明确,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互助合作机构允许其承接政府支农资金,或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政策资金在乡村基层的承接载体或二次转贷单位,在保证国家农业资金直接投入到基层村社同时,加快对民间金融向社区(农村)资金互助合作机构的改制。二是适当发展典当机构,充分发挥其对民营经济资金需求方便、灵活、快捷的融资作用。并对目前存在超业务范围经营典当业务的寄售行、旧物行等不合法边缘金融业务机构进行积极引导,创造多种条件将之“改良”为典当行或其他正当的边缘金融业务机构。三是根据民间信用机构发育程度和边缘金融业务法律法规,适时成立专门的民间信用管理组织,对机构化的边缘金融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促进边缘金融业务机构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成熟,并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充分竞争的现代金融秩序。

(二)监管机构要从稳定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大局出发,共同强化边缘金融业务的行业管理,努力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要明确界定正常边缘金融业务与非法边缘金融业务的标准,笔者认为,是否影响社会稳定、是否影响金融秩序是判别正常与非法边缘金融业务的标准。如果业务发展不会带来不良影响,则要将其追加为正常融资;如果有影响,通过跟踪监管,无转化可能的边缘金融业务,则要坚决取缔。二是要加强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工作,引导辖内各金融机构争取政策、简化手续、下放权限,加大对中小企业和中小客户的信贷支持力度,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局面。三是要强化金融市场秩序整顿,引导民间资金合理流动。四是要严厉打击扰乱金融秩序的非法融资活动,严防边缘金融业务成为诈骗、洗钱、炒卖外汇等非法活动的温床。五是要加强金融舆论宣传,倡导民众向正规、合法的金融机构融资。利用典型案例,充分揭示地下钱庄、乱集资等危害性,提高民众金融风险意识。

(三)按照市场要求对我国现行银行业制度进行重新安排

一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尽最大努力满足正常的、有效的金融需求,最大可能地压缩非法融资的市场空间。边缘金融业务与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银行信贷权限放松,则边缘金融业务呈现萎缩态势,银行信贷收紧,则边缘金融业务呈现增长态势。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各基层行要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争取理解和政策支持,简化贷款手续和审贷程序,方便和保证那些有市场、有效益、有产品、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以求银企共赢。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则要立足地方,摆正市场发展定位,转变经营观念,避免盲目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大力拓展中小企业市场业务范围,在认真落实小企业信贷指导意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寻求自身发展的良机,压缩非法边缘金融业务空间。二是各商业银行应按《中小企业贷款指导意见》的要求,设立负责中小企业贷款的专门机构,采取工资奖金与贷款回收挂钩、制定免责条款、废除贷款责任追究终身制等办法,充分调动信贷人员营销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扩大小企业信贷服务范围。同时还要借鉴边缘金融业务的做法,贷前调查不仅要注意收集财务报表、抵押担保等“硬信息”,还应关注企业负责人的人品、管理能力、还款意愿等“软信息”,以与企业建立长期关系,发展关系型融资,开展循环信贷,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建议扩大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自主定价权,根据企业风险状况确定贷款利率,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对称,切实解决贷款操作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四是公布信贷资金流向、地区资金紧缺度等相关信息,合理引导边缘金融业务的流向和流量,增加民间资本融资渠道,整合民间资本的运作,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志华.引导和规范我区民间借贷活动的政策建议[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0(6):22-24.

[2]毛金明.民间融资市场研究———对山西省民间融资的典型调查与分析[J].金融研究,2005(1):45-47.

[3]何田.地下经济与管制效率:民间信用合法性问题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2(11):53-55.

[4]周彬.关于民间借贷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2(1):28-29.

第2篇

+’服务功能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产品日益丰富。目前,个人金融服务的种类由传统单一储蓄业务,逐步发展为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中间业务、个人理财业务、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等全方位、多功能的综合性个人银行业务。储蓄通存通兑、电子汇款、银证转账、外汇买卖、个人消费信贷、个人投资咨询、电话银行、网上银行和个人理财服务以及各种代收代付、代保管等中间业务陆续推出,极大满足了个人客户的需求,丰富了个人金融服务内容。据统计,目前仅中国建设银行开办的个人金融业务品种已发展到六大类,+-,多个品种,业务范围基本覆盖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银行通过优质的服务免去了客户办理金融业务的来回奔波,自己则获得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和一定的费用。同时,建设银行还在“分业经营”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交叉销售”,在柜面开展销售凭证式国债、保险业务、外汇买卖和“银证通”业务,并为投资者提供理财咨询服务。

&’服务由微笑型向复合型转变,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各家商业银行大力推行储蓄规范化服务,促进了服务水平的提高,优质服务不断上水平、上档次。先后推出了承诺服务、一米线服务、延时服务、&(小时昼夜服务、金融超市、大额存款电话预约等特色服务。招商银行在国内业界率先通过各种方式改善客户服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便利、体贴、温馨的服务,带动了国内银行业服务观念和方式的变革,拉近了银行与客户的距离。招商银行在国内率先构筑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电子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式现代金融服务。根据市场细分理论,招商银行在继续做好大众服务的同时,致力于为高端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一对一”的尊贵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专业化、个性化水平。%’创新步伐加快、竞争力增强。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后,基于本土化经营策略和尽快拓展市场的考虑,必然将加快金融创新,尤其是高端客户理财产品、居民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中间业务等方面的创新。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占比还会进一步下降。面对“金融脱媒”趋势的加剧,各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表外业务和电子银行创新,知识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与个人理财、利率、汇率、股指期货等有关的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衍生金融工具等表外业务会得到较大的发展。!""#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衍生产品交易额达到了$%万亿元。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电子银行和银行卡业务正迅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交易规模达到了$""万亿元,年均增长达到了$!"&。银行卡的发卡量也成倍增长,从!""$年的’()亿张迅速增长到目前的$"(’亿张。组织创新加快。由于竞争加剧和上市后风险控制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会进一步推进扁平化改革,改造业务流程,推行业务单元制,加大风险的垂直管理,推行业务发展、风险控制的纵向报告制度。

二、我国个人金融产品的现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业务品种相对单一、层次较低,个人客户没有真正享受到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全方位金融服务。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业务品种广度窄。在个人金融业务品种方面: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品种单一集中,业务覆盖范围狭窄。银行传统业务如在个人存款业务方面,大多数商业银行仍以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为主,还没有推行个人结算账户和提供个人支票结算工具。现有的业务品种广度窄限制了广泛地吸收社会闲置资金,同时由于没有设立存款单流通市场,大规模发展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业务及推出多种形式定期存单,变被动吸收大额存款为主动推销存单吸收存款等个人存款业务也就无从谈起。而在个人贷款业务方面则以住房、汽车等小额贷款品种为主,其中也只有提供的个人住房贷款总规模比较大,而其他贷款则由于市场外部环境及风险等因素,一直未得到开展或未得到充分的开展。而个人中间业务主要以代收代付、转账结算、国债认购等为主,业务手续复杂,条件过于严格。有些业务本身开展时间不长,其功能和技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完善。例如网络银行,由于网络技术水平和网络基础设施落后,网络覆盖范围不高,提供的服务内容只包括一些基本的账户查询、管理、存折挂失、信息服务、网上支付及银证转账服务。个人外汇产品创新则只停留在探讨阶段,还没有个人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品种,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显得力不从心。信用卡、信托、保险、基金等投资理财品种覆盖的范围也比较窄,投资业务品种缺少同时能覆盖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中的两种以上业务的金融品种,如网上银行可以提供银证转账服务,但不能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同时合作进行网上保险、网上基金销售等。可以看出我国个人金融业务缺少全面的系列化品种。

相对于国内商业银行,国外商业银行提供的业务品种形式多样,范围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普通客户的各个生活环节更为密切。通过网络银行进一步向客户提供尽可能多样化的个人金融服务。如日本大和银行的“财产综合管理账户”包括多项服务,对拥有该账户的客户,银行对他们的各种储蓄存款、存单、有价证券、不动权利证书、个人全部资产进行一元化综合管理,并帮助其进行不动产等的鉴定和评估。除一般的财务咨询外,还针对老年家庭生活设计提供了遗产继承、个人事业继承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并就具体条例向客户提出各种方案和建议;同时还提供遗言信托、遗产整理业务等特殊个人金融业务,手续简捷、服务周到、综合性强。此外,外资商业银行利用互联网等渠道进行外汇买卖的业务也相对成熟,个人外汇买卖业务创新品种较多,具体的运作有以外汇交易存款质押发放贷款、保证金交易方式、推行实盘做空机制等模式。另外,国外网上银行提供的在线个人金融服务范围更加宽广,如日本三和银行与东洋信托银行、大同共同寿险公司、*+,+共同寿险公司、全能证券公司等-家金融机构推出了名为./0102/13405的网络金融超市。提供较为基本的服务包括网上基本理财服务项目,如开户、存款、转账等;网上资讯服务,为客户提供全球主要金融市场信息,实现客户足不出户,查看全球金融最新资讯;网上投资如网上股票买卖、网上保险、网上基金销售等;网上购物及其他网上服务。较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经济和生活需求。

业务品种深度不够。在业务品种的深度方面:国内个人金融业务有所发展,但业务品种缺少细分化、差异性和个性化的服务特色,市场化程度不高。近两年,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间更深层次的竞争,引起他们不断改进自己的服务品种和方式,因此在某一领域中产品富有特色成了他们追求的目标。如目前农业银行在个人信贷业务方面,招商银行在网上银行业务方面,光大银行在教育领域所开展的业务都相当有特色。虽然个人金融业务有所发展创新,但具体品种相互模仿较多,缺乏明显的细分化、差异性和个性化特色。

相比之下,国外商业银行的个人业务品种具有细分化、个性化特征,市场化程度高。在实际工作中,他们首先把客户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客户群,再根据客户的行为特征、消费习惯、财务状况以及未来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市场细分标准,提供不同的业务品种,以自己的特色来吸引特定客户层。如个人理财业务,香港恒生银行是按个人在银行的资产大小分为一般客户、一站式理财(如港币!"万元以上)、个人财富管理(港币#""万元以

上)、私人银行(美元#""万元以上)。根据不同客户群提供不同的服务:对私人银行提供“一对一”跟踪式服务,强调投资产品并提供度身订造的个人金融产品;对个人财富管理提供“一对一”客户经理进行全面理财服务,包括银行、保险、基金投资、财产组合定期评估等;对一站式理财则提供综合理财户口、优先服务专柜和理财筹划;对一般客户提供柜台服务、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流动理财等。

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规模有限。在产品的规模、结构方面:国内银行现有的个人金融业务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规模有限。例如,在各项中间业务产品中,成本高、收益低的劳动密集型中间业务如代收代付所占比例很大,而知识密集型中间业务,如咨询、资产评估、资产管理等所占比例很低。而个人银行卡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的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银行卡发卡量已突破##亿张。到!""$年底,中国借记卡发卡量达#"%&亿张,信用卡发卡量近’"""万张,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的信用卡发卡量更是纷纷突破了#"""万张的大关,其他各行的发卡量也大都已是“百万”级。!""$年,我国银行卡支付的消费交易额为#%&(万亿元,剔除批发性的大宗交易和房地产交易,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这一比例达到了+"*,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但由于没有良好的用卡环境支持,银行卡的使用频率较低。据调查目前国内的睡眠卡大部分都是“非标准卡”,也就是前些年发行的“老”借记卡,其服务功能有限,一部分卡片甚至已经被持卡人遗失,但在银行的账户系统里仍然存在。在银行卡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推出的市场环境下,这类卡在品牌上显然属于弱势品种,由于缺乏竞争力,整体活跃度大大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睡眠率”极高。统计显示,目前市场上的活跃卡中,借记卡占&)*,信用卡占#+*(其中贷记卡占#"%’*,准贷记卡占!%’*)。与此相比,国外发达商业银行的个人业务产品结构规模恰恰相反,在产品结构中以知识密集型的中间业务所占比例较大;在银行卡持有量中,北美和西欧等国家银行卡的人均持有量为!,-张。此外,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指标,如代收付业务结算量、个人消费信贷总量等指标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也在较大的差距。

三、对策思考

#%确定战略目标。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严格的讲是一个目标集合,需要考虑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基本目标以及影响银行创新发展的政策传导性、竞争性、系统性。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在特定的时期内,对其拥有的全部资源做出安排,同时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竞争战略、”经济人”特性、落实行动。所谓竞争战略就是指战略的规划和确定,起始于明确的任务,要明白银行面对的市场需求是什么?现在满足的是哪些需求,将来要满足的需求有哪些?客户是哪些?提供什么样的产品?需要哪些技术支持?最后会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经济人”特性就是指达到目的后银行有没有盈利?直接还是间接的盈利?与同业相比盈利的高还是低?落实行动就是指在确定了战略目标后需要将制定的目标分解为各级子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规划给予贯彻实施。为应对外资商业银行以及国内同业的激烈竞争,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当制定并实施“经营目标国际化、产品创新个性化、客户层次化、营业网点虚拟化”的战略目标。

!%对外细分市场、分阶层营销。个人客户是商业个人金融业务产品推销和服务的主要对象,影响个人客户对金融产品需求的因素总体来讲主要有地理因素、人口因素、利益因素、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类具体影响因素。

+%对客户市场细分。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市场细分主要是在各个地区按人口因素的标准进行细分,在这个基础上再按收入标准细分,实行差异化分层营销。差异化分层营销是根据不同的收入阶层需要银行提供服务的差异来研发金融产品,从而满足各个收入阶层的金融需求。

第3篇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 金融创新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184-02

金融业务创新,事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体系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助于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实现快速发展。正确分析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现状,积极采取新的措施推进金融业的创新发展,成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现经济增长,提升发展活力的重要改革之路,对于金融业务创新的分析研究也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国有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重要性

1.可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当前,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只是以传统的金融业务为其主要的经济来源,例如存贷款业务等,单一的金融业务形式也导致了业务范围较窄,商业银行的经济增长来源较少,不利于其经济绩效的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积极实施金融业务创新,则可以有效的拓展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范围,为银行增加其利润渠道,经济增长的方式也多元化,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2.金融业务创新能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没有业务创新,那么国有商业银行就难以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国有商业银行积极推动金融业务创新,使得其自身的金融体系更加高效合理,业务发展模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化。新型金融产品及其相关服务的推出,很好地优化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进而能够增强其经济实力,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竞争力,使其能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3.金融业务创新能够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日新月异,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也日渐增多。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必须积极进行金融业务创新,通过改革应对市场的竞争与风险。推行金融业务的创新,能够有助于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发展机制,使银行的各项业务都能在市场中实现长效发展,进而能够很好地防范经营风险,可以有力地抵御市场危机,实现平稳快速发展。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中的问题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有了一定的发展,不仅金融业务在逐步实现综合化,例如设立基金以及保险公司,而且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也扩大到了国际市场,实现了国际化。与此同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也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发展了现代电子交易业务,产品类别也较为丰富。然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金融业务创新缺乏系统性。其创新金融业务大多是建立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之上,因此金融业务创新只是停留在了再加工的层次上,是对原有业务的一种拓展。这样的金融创新没有根本性变革,所以国有商业银行的创新金融产品,也就缺乏系统性,新型金融产品带来的附加值也较低。

2.主要借鉴国外模型,自主创新较少。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当下的金融业务创新举措,不论是金融体制改革还是新型的金融产品,在很大程度上都在借鉴国外其他银行的一些创新发展模式,只是将国外的金融业务体制照搬引用过来。没有自主创新的金融业务创新是缺乏发展活力的,这样的金融创新与自己国家的发展实际相脱离,难以真正激活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

3.金融业务创新的质量较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尽管在数量上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金融机构的网点,金融业务的种类,其数量都有了快速的增长,然而这些金融业务的创新都是集中在了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上,缺少内涵型的金融业务创新,只是追求数量,而没有提高金融业务创新的质量。

4.创新人才匮乏,缺少技术支撑。人才既是创新的基础又是创新的重要保障,实施金融业务创新,需要先进科技的力量,离不开创新人才的支持。当前的金融业务创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网络化、自动化,但是还处于创新的基础阶段,缺少创新型人才的支撑力量,技术创新也就难以实现较大突破,成为了金融业务创新的瓶颈。

5.创新业务的监管力度不够。我国的金融制度还不够健全,也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创新上。监管力度不够,业务创新缺乏有力的制度规范,导致出现了一些违法违规现象,扰乱了金融市场的秩序。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亟需加强监督管理工作。

三、促进国有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策略

1.立足市场,以用户为核心来实施金融业务创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只有立足于市场,以用户为核心,才能真正实现金融业务的创新。首先,只有立足于市场才能保证金融业务创新的可行性,即根据市场发展来创新金融产品。其次,以用户为核心,要求商业银行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不断地完善用户体验,根据用户的反馈来改善金融创新产品,使新推出的金融业务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2.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为金融创新组织队伍。人才是银行业务创新的首要前提,促进金融业务创新,就必须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体制,系统地对岗位职工进行业务创新知识的培训。培训工作要紧密结合市场发展需求,使培训出来的员工能够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其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还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这是因为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客户对于金融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还要注重外语、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训,全面提升银行职工综合业务素质。通过综合培训,组织一支有创新能力的队伍。

3.把控好成本与经济绩效的关系。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需要考虑银行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金融业务创新时,需要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切不可盲目跟风。金融创新要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创新的成本投入,以切实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济利润,为银行的经营绩效服务。同时还要及时防范金融业务创新可能会带来的财务风险、银行信誉问题等不利因素。只有把控好金融业务创新中的成本与收益间的关系,以及充分做好应对经营风险的准备工作,才能确保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能够健康有序地进行,在稳定中寻求金融业务的创新突破。

4.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加强技术创新。近些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移动互联网有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客户端这一应用形式的普及,对与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为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需要充分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突破。例如,现在很多国有商业银行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客户端,以及官方微信平台等新型金融业务平台,加快了商业银行的业务效率。在未来的金融业务创新道路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仍然需要围绕移动互联网来进行业务创新。

5.加强金融业务创新的监管工作。金融业务创新的监管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强。一是要转变监督管理的思想观念,需要认识到金融业务创新的监管和服务是一个辩证的整体,让监管在服务中进行,反过来让服务促进监管工作的发展。二是完善金融创新监管体系,既要设立监督管理的行政部门单位,成立专门的金融业务创新监督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数据库,通过金融业务办公自动化系统,科学高效的对金融创新业务进行及时的监管,不断完善监管信息系统,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的监管工作效率。

结语

金融业务创新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对市场挑战,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方法,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因而国有商业银行对金融业务创新需要及时反思,针对创新中的问题要采取改进措施,以不断完善自己的金融业务创新,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杨文虎.金融创新、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J].当代经济,2009(11)

[2] 白钦先.以金融资源学说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理论研究的逻辑[J].华南金融研究,2003(3)

[3] 樊志刚,马素红.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的新特点与国内商业银行的策略研究[J],金融论坛,2006(4):3-9

[4] 刘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金融学,2007

第4篇

[关键词]物流金融收益 风险控制

一、物流金融业务模式

物流金融业务是指通过合理地应用和开发金融产品,有效组织和协调物流领域的融资、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有价证券发行等货币资金的流动,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具体而言,物流金融业务有两种模式:

1.存货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

这种模式下,融资企业以其拥有的动产或者存货作担保,向商业银行作质押并将货物交给具有一定资质的物流企业保管,以此获得商业银行贷款,常见的业务类型有仓单质押融资、存货质押融资。

2.贸易合同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

这种融资方式是企业通过自身的贸易合同为凭据,通过一定程序向银行取得维持企业运转所需要的短期资金,以缓解资金紧张。以这种模式的业务类型有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

二、物流金融体系参与者收益分析

为便于计算,本文假定:

1. 融资企业自有资产额为m;从银行融资额为d;经营收益额为e;还贷的概率为p。

2. 银行存款利率为b;贷款利率为r(r>b);银行贷款收益为q;τ为中小企业不还款情况下银行获得存货清算额的比例;k 为融资企业守信还款情况下中小企业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费用;t 为融资企业守信情况下获得的贷款折扣等附加收益;z 为融资企业失信情况下的声誉等损失。

3.物流企业储存融资企业的存货量为c;且c与m成正比关系,即c=f(m),其中c∈[0,m];θ为存货转换为现金的清算系数,其中θ∈[0,1];s 为物流企业对融资企业的审查评估成本。

通过上述对各参与主体融资行为影响因素假设基础上,可以构建物流金融参与主体收益的期望函数。物流企业收益的期望函数为El=(k+l)*p+(1-p)*θ*c*τ-c。

其中(k+l)*p为中小企业守信情况下,物流企业的获利,(1-p)*θ*c*τ为融资企业失信情况下物流企业的获利。

在上述期望函数中对存货价值量c求导可得(1-p)*θ*τ>0,可知融资企业在物流企业存货价值量c越多,获得的收益的可能值就越大。商业银行收益的期望函数为Eb=p*q+(1-p)*θ*c*τ-l-(1+b)*d,其中p*q为中小企业守信还款下收益,(1-p)*θ*c*τ为融资企业失信情况下的收益,l+d*1+b)为商业银行的支出成本。将上式对c求导可得=(1-p)*θ*τ>0,银行发放贷款的前提条件是Eb>0,不妨先令Eb=0时,则有q=(1)

将(1)式对c求导,(2)

将(2)式对q求导,(3)

通过(2)、(3)可以得到均衡时关于在物流企业中的存货和融资企业负债的正相关期望收益曲线。同时也可以得到银行为融资企业提供贷款时,均衡的存货价值,当融资企业在物流企业中的存货大于等于时,银行愿意给融资企业提供贷款;且由

Eb/ c=(1-p)*θ*τ>0可知银行的预期收益与在物流企业存货之间成正相关关系,即融资企业愿意提供的存货价值越多,银行越愿意向其提供贷款。

融资企业收益的期望函数为Ee= e+ p *t - p*q-(1-p)*(c+z)-p*k。其中p*t为融资企业守信情况下获得的贷款折扣等附加收益;p*q+p*k为融资企业守信还贷支出,(1-p)*(c+z)为融资企业失信损失。

三、物流金融体系下风险控制对策

在物流金融体系下,由于资金供求双方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处于信息上的相对劣势,为了扩大他们的信息集,就需要某种生产信息的直接或间接的方法。主要控制手段有:

1.选择合适的业务合作伙伴

商业银行应建立一套信用评级机构或者选择评价体系完备的专业化的评级机构,并且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建立起合理的评价体系,从而可以对各业务合作伙伴作出理性的评价。

2.选择合适的质押产品

首先商业银行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及市场变化情况对质押产品价格走势作出合理的预测。其次银行应根据质押贷款期限的长短,考虑质押产品的质量变化特性,在实务中应尽量选择不易变质的品种。最后,物流银行应加大同物流企业的联系及沟通,加强对质押产品的了解,充分掌握质押产品的全面信息,保证质押产品的合法性及合规性。

3.构建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商业银行应该建立起高效的风险治理机制,尽可能地规避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从事前,事中及事后三个不同阶段对潜在的、正在发生的及已经发生的各种风险进行预测、控制及补救。

参考文献:

[1]张臻竹.物流金融的发展分析[J].中国市场,2008,(6)

第5篇

[摘要]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一起被巴塞尔协议界定为金融机构面临的三大主要风险。本文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对商业银行员工操作风险进行了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了改善员工操作风险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行为科学员工操作风险风险管理

一、银行操作风险概述

操作风险是指在金融机构内由于工作人员的行为错误、不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错误,以及不可控制的事件所引起的收入或者现金流的波动。操作风险可以分内部操作风险和外部操作风险。内部操作风险分为员工风险、流程风险和系统风险。员工风险又分为操作失误、员工内部欺诈和内外勾结、越权行为、违反用工法、关键人员流失。本文所研究的操作风险指的是员工操作风险。员工操作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其在商业银行风险中的比重远大于国际同行的水平。近几年我国的商业银行员工操作损失频发,已经引起了我国金融界高度重视。因此,员工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在我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行为科学的商业银行员工操作风险管理分析

1.组织价值观在商业银行员工操作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行为科学理论认为组织价值观是规范和管理人员行为的核心。根据行为科学理论,人的一切行为都出自于人的心理活动,即人的动机、态度,而动机、态度又受制于人的需求和环境的刺激这两大因素。环境是一种客观事物,人无法选择,而需求则是主观的东西。因此为了控制人的行为,就要对人的需求进行调节。由于价值观对人的需求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就可以成为行为的控制器,也自然成为了员工操作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所以要对员工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使得员工按照银行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的业务操作,使得员工时刻保持以银行利益最大化的自觉性,就必须从员工的职业观、价值观着手,努力营造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共创银行业绩的氛围。同时,对员工操作风险的管理不是通过强迫命令、硬性服从来统一员工的行为,而是用柔性化的手段对人的心理进行改造。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它内化为员工的意识、观念、态度和习惯,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使员工有归属感和价值认同感,进而使得银行员工始终按照银行的规则和程序来操作,减少操作失误。这还可以减少监督成本,提高银行业绩。

2.行为激励功能在商业银行员工操作风险管理的作用

由诱因触发动机,再由动机到达目标的过程就称为激励过程。根据行为科学理论,银行员工风险的激励功能可以从以下方面解释。从“目标理论”看,目标是引发人的动机诱因,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激励因素,缺乏目标激励的行为将是低效率的。应该将员工的理想追求与银行的目标结合起来,使双方为了共同的目标奋斗。这种共同目标的形成不能只是对员工进行价值观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在制度中实现二者目标的统一。在银行内部设置完善的奖惩制度,使员工受到激励,这样可以使员工尽量减少操作失误,从根本上降低员工操作风险。同时银行良好的激励机制,使得员工增加自我意识,使得员工更加认真工作以争取奖励,尽量减少操作失误以避免惩罚,透明的奖惩制度还可以减少关键员工的流失风险。

三、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对加强商业银行员工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

根据行为科学理论,可以从价值观和激励功能角度来加强员工操作风险管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员工操作风险的管理。

1.在银行内构建全体员工与银行共同发展的价值观。行为科学告诉我们,共同的价值观能很好地团结全体员工为银行的利润和声誉共同努力。首先,要构建商业银行内部的企业文化,形成一种为抑制操作风险共同努力的氛围。其次,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团队建设,员工之间形成一种分工协作的关系。再次,要把这种共同的价值观体现在银行的规章制度中。这种共同价值观会增加员工的责任感,降低操作风险。

2.完善银行风险管理规章制度。首先,银行内部要建立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操作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员工要按照此规章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金融业务操作。其次,对于一些难以规定、时效性较强的金融业务要有一个大致的应急方案。再次,要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面对一些特殊情况能随机应变,做出最合适的选择。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可以使员工进行金融业务时有据可依,降低操作风险。

第6篇

一)网络金融内涵所谓网络金融,又称电子金融(e-finance),从狭义上讲是指在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上开展论文的金融业务,包括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等金融服务及相关内容;从广义上讲,网络金融就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金融活动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狭义的内容,还包括网络金融安全、网络金融监管等诸多方面。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物理形态存在的金融活动,是存在于电子空间中的金融活动,其存在形态是虚拟化的、运行方式是网络化的。它是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是适应电子商务(e-commerce)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网络时代的金融运行模式。

二)网络金融的特征1、业务创新。网络金融以客户为中心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创新性特征。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强竞争实力,网络金融必须进行业务创新。2、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金融机构放弃过去那种以单个机构的实力去拓展业务的战略管理思想,充分重视与其他金融机构、信息技术服务商、资讯服务提供商、电子商务网站等的业务合作,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双赢的局面。另一方面,网络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也趋于网络化,传统商业模式下的垂直官僚式管理模式将被一种网络化的扁平的组织结构所取代。3、市场创新。由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金融市场本身也开始出现创新。一方面,为了满足客户全球交易的需求和网络世界的竞争新格局,金融市场开始走向国际联合。另一方面,迫于竞争压力一些证券交易所都在制定向上市公司转变的战略。4、监管创新。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金融监管呈现自由化和国际合作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过去分业经营和防止垄断传统金融监管政策被市场开放、业务融合和机构集团化的新模式所取代。另一方面,随着在网络上进行的跨国界金融交易量越发巨大,一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已经不能完全控制本国的金融市场活动了。

二、网络金融的风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金融的兴起使得金融业变得更加脆弱,网络金融所带来的风险大致可分为两类: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导致的技术风险和基于网络金融业务特征导致的经济风险。首先,从技术风险来看,网络金融的发展使得金融业的安全程度越来越受制于信息技术和相应的安全技术的发展状况。第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果难以适应金融业网络化需求的迅速膨胀,网络金融的运行无法达到预想的高效率,发生运转困难、数据丢失甚至非法获取等,就会给金融业带来安全隐患。第二,技术解决方案的选择在客观上造成了技术选择失误风险,该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选择的技术系统与客户终端软件不兼容,这将会降低信息传输效率;二是所选择的技术方案很快被技术革新所淘汰,技术落后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次,从经济风险来说,网络金融在两个层面加剧了金融业的潜在风险:其一,网络金融的出现推动了混业经营、金融创新和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在金融运行效率提高,金融行业融合程度加强的同时,实际上也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其二,由于网络金融具有高效性、一体化的特点,因而一旦出现危机,即使只是极小的问题都很容易通过网络迅速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引发连锁反应,并迅速扩散。

三、网络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务规模有限,收入水平不高,基本上处于亏损状况。第二,网上金融业务具有明显的初级特征。我国的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多是将传统业务简单地“搬”上网,更多地把网络看成是一种销售方式或渠道,忽视了网络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创新潜力。在主观方面,主要存在两点问题:第一,未能进行有效的统一规划。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因缺乏宏观统筹,各融机构在发展模式选择、电子设备投入、网络建设诸方面不仅各行其道,甚至还相互保密、相互设防,造成信息、技术、资金的浪费和内部结构的畸形,不仅不利于形成网络金融的发展,还有可能埋下金融业不稳定的因素。第二,立法滞后。一方面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络金融立法滞后。我国此类法律极为有限,只有《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证券公司网上委托业务核准程序》等几部法规,并且涉及的仅是网上证券业务的一小部分。另一方面与传统金融业务健全的法律体系相比,网络金融立法同样滞后。面对网络金融的发展和电子货币时代的到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对现行金融立法框架进行修改和完善,适当调整金融业现有的监管和调控方式,以发挥其规范和保障作用,促进网络金融积极稳妥地发展。

四、建议应采取的对策针对上述风险和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1)确立传统金融与网络金融并行发展的战略。(2)建立专门的指导和管理机构。(3)加快网络金融立法。(4)造就复合型金融人才。(5)改革分业管理体制。(6)加快电子商务和网络银行的立法进程。(7)银监会应提高对网络银行的监管水平。(8)大力发展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9)建立大型共享型网络银行数据库。(10)建立网络金融统一的技术标准。

【参考文献】

1、惠苏渊,许忠荣;电子支付系统的安全[J];经济师;2002年11期

2、乔红;网络银行的技术风险与防范[J];金融理论与实践

第7篇

论文摘要:供应链金融是一个金融创新的全新领域。分析我国供应链金融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业务模式,根据我国在信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信用制度建设、全面风险管理提升和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构建我国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体系的设想。

近年来,我国金融界兴起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属于金融创新业务。随着现代物流业发展对金融服务创新需求的日益增太,服务于生产、流通和销售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业务实践越来越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问题成为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业务实践

在我国,对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的探索,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物流银行”的设想到“融通仓”概念的提出;第二个阶段,从“仓单质押”业务的尝试到“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第三个阶段,从“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到供应链金融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在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实践发展上,我国形成了两条业务发展的主线模式:

其一是基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结合生产贸易企业的业务特点和实际需求,由商业银行创新业务而提供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该业务模式通过货权质押、信托收据、保险及公证、货物监管、提货通知、货物回购、资金专户管理、期货保值等一系列结构化设计来掌握货权、监控资金,为提供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个性化的组合贸易融资方式。

其二是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创新出来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融通仓等供应链融资模式。这种业务融资模式比结构性贸易融资模式更创新了一步,它是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思想,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专注于对企业本身信用风险的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及其交易的评估,这样既真正评估了业务的真实风险,同时也使更多的企业能够进入银行的服务范围。

二、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管理问题

目前国内外关于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都比较活跃,特别是在国内,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在不断进行尝试。随着业务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的信用问题凸显出来,信用管理问题阻碍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用替代的局限。目前以银行为主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基于所谓的核心大企业的信用替代而成立的,这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表现得很突出。即需要银行融资的中小企业必须和一家值得银行信赖的大企业发生业务往来,从而得到“某种资格的认定”或者借用大企业的信用,使其达到银行认可的资信水平。实际上是中小企业利用大企业的良好信誉与实力以及和银行稳固的信贷关系来为其提供间接的信用担保,从而获得银行的融资支持。虽然在发展中,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了诸如“1+n”或者“n+1+n”这样的业务关系,然而这种融资组织管理方式的效果是使更多的金融资源向那些核心集团性企业归集,通常会将核心企业的信用放大,用以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更大的授信来支持该业务的创新开发,这样,信贷风险的聚集扩散效应往往会扩大。因此,仅仅依靠这种信用替代来发展供应链金融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也会招致更大的风险,最终阻碍了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健康发展。

第二,信用管理的局限。在我国,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主要是基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和基于供应链管理中银行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合作的供应链融资模式。虽然这两种创新模式解决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但目前也显现出发展创新动力不足的态势。在目前的融资模式中,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就需要了解企业抵、质押物的规格、型号、质量、原价和净值、销售市场和销售对象以及承销商的情况等,还要查看各种权利凭证的原件、辨别真伪。这些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大大超出了银行的日常业务与专业范畴。另外,目前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模式的最高收益往往还超过不了传统银行业务模式的收益。因此,以银行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是动力不足的,很难成为银行的主流业务。

第三,技术手段的局限。目前供应链金融仅仅停留在银行和企业的层面上,供应链管理所依赖的网络信息技术目前在银行和企业中很难同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落后会造成信息不完整准确、业务衔接不顺利流畅,往往还会引致风险的发生,供应链金融信息技术基础的创新问题亟待得到解决。由于供应链管理数据库对于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和产、供、存、销、资金具有实时监控的功能,需要具备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和满足多方面查询的要求。因此,技术创新问题的解决是供应链金融创新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而目前的技术手段的局限性是很大的。

第四,信用组织的局限。目前的供应链融资仅仅局限在作为银行对传统业务的一种创新与补充。实践证明,在供应链金融组织中,银行为主体的融资组织形式是有极大局限性的。供应链融资往往会比传统的贸易融资具有更大的风险,传统的贸易融资强调的往往只是特定交易环节供需双方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贸易的真实背景,而供应链融资不但要强调这一点,而且更加强调整个供应链风险的监控与防范,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潜在的风险都要加以识别与控制,这就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并且,从目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来看,供应链融资中的存货大部分是中间产品,具有很强的专用性,不易通过市场来评估其价值,也不易在市场上变现。因此,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更加复杂、所需要的措施也更加全面,而目前的信用组织形式很难满足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需求。

三、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管理建设

目前建设好信用管理体系是促进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

(一)必须加快供应链金融管理环节中的信用制度建设

1.建立中介信用机构,完善社会征信服务体系。供应链产业的信用问题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供应链产业参与者众多、行业和地区跨度大,容易产生供应链内生性的混乱和不确定因素。体现在既有产品与技术的更新周期频繁、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又有诸如自然灾害、战争与恐怖袭击等外部事件的影响,同时也会遭遇到企业战略的调整冲击,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增加供应链自身信用问题的风险。二是供应链产业的白发性扩散作用。由于供应链金融的信用基础是基于供应链整体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管理与信用实力,因此,随着融资工具向上下游延伸,风险也会相应扩散。如果供应链上某一个成员出现了融资方面的问题,就会迅速地蔓延到整个供应链,这对于供应链自身的资金管理和综合管理是非常大的考验,也是对银行信贷管理的极大挑战。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征信信用管理体系,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问题凸显,如果管理不善,极易引发大的金融灾难。因此,建议尽快建立供应链金融中介信用评级机构,建立基于供应链产业的新型的中小企业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服务机构,完善供应链产业的社会征信业务体系。

2.加快供应链信用管理环节法律规章制度建设。目前,我国有关供应链信用管理环节中的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严重滞后。有关仓单质押、动产质押和票据业务的法律法规尚有许多空白,期待完善的地方很多。现实法律中,合同法中没有明确地规定仓单的法律地位,真正的仓单流通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一般物流企业签发的仓单又没有权威机构认证和监管,仓单的标准化程度低,使用和流通范围十分有限。同时,从我国的“物资银行”、“仓单质押”到“物流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金融创新发展模式来看,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金融风险预警和防范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立法制度还须进一步健全。

(二)必须把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纳入到金融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涵盖了各层次的金融风险,全面风险管理偏好对资源分配起引导作用。它通过准确计量各类风险确定经济资本,通过经济资本的分配决定各类资产规模,改善业务组合的风险与收益配比关系,将有限的资源从效益较差而风险较高的业务上释放出来,为效益更好而风险可控的业务腾出空间oe6]由于供应链涉及不同的行业、不同技术领域和不同的行政区域,这就涵盖了几乎所有的金融风险。因此,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必须纳入到金融全面风险管理之中,这样才能有效地管理好供应链出现的风险。

第8篇

关键词:金融整合 金融监管 风险监管

我国的金融整合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逐渐发展,大致经历了政府主导型整合和市场主导型整合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政府主导型整合活动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二阶段市场主导型整合活动既加强了国内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提高了全社会资金运作效率,加快了金融创新的步伐,而且对金融机构本身实现业务多元化、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收入来源、健全治理结构等方面也初显其成效。金融机构在业务合作、金融创新和金融整合中实现业务多元化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外资参股对国内金融机构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和加强内部管理具体积极作用。

■一、我国金融整合发展对金融经营制度的挑战

我国金融整合特别是银行、证券、保险业之间的业务合作、战略联盟和跨行业并购,推动了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创新,促进了金融业务综合化发展。在金融业务综合化过程中,银行不仅可以提供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而且提供证券保险、代客理财、基金托管、投资银行等多种金融服务;证券机构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业务的同时,通过与银行的业务合作,加强了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联系;保险机构在提供传统险种业务的同时,积极推出融储蓄、投资和保险功能于一体的创新产品如投资连结保险、分红保险等,从而使保险产品成为储蓄存款和证券投资的竞争对手。

金融经营制度由分业经营走向综合化经营是必然的趋势,美国、日本等原先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向综合经营变革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但各国金融经营制度的多样性表明,严格的或纯粹的分业经营和完全的混业经营都极为少见,大多数国家的金融经营制度是介于两极之间的有监管约束的综合经营制度。因此,与我国金融整合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我国的分业经营制度要进行渐进式改革,以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

■二、我国金融集团的发展及其风险监管

(一)我国金融集团的雏形

尽管我国目前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我国的法律也未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但现实已经存在像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平安保险集团等控股多个金融机构的金融集团,以及在境内外控股或设立投资银行和上市银行的中行、工行、建行集团,也存在以各种形式控股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企业的工商企业集团,如首钢集团(控股华夏银行)、宝钢集团(控股联合证券和东方信托)等。

银行业中,中国银行控股香港上市银行――中银集团,拥有中银国际从事投资银行业务;中国工商银行控股香港上市银行――工银亚洲,也拥有工商东亚从事的投资银行业务;中国建设银行于1995年与摩根斯坦利合资成立中金公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

由此可见,通过自身扩展和改组创建等重组活动以及收购和合资等整合活动,我国已出现了几个金融集团或者说准金融集团。随着银行对证券、保险跨行业并购的发展,我国金融集团的数量将会增加,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规模较大的股份制银行、大型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将发展成为控股银行、证券、保险等两个行业以上的大型全能化金融集团。

(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将成为我国金融集团的主要组织结构

在分业经营的制度框架下,通过金融控股公司这一组织形式,既能发挥金融企业集团综合经营具有的协同效应和分散风险的优势,又能在不同金融业务之间形成良好的“防火墙”,从而有效地控制风险,而且以金融控股公司作为资本运作平台,通过兼并收购或设立新的子公司以开展其他金融业务,构建金融服务平台,可以建立全功能金融服务集团。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也是实现由分业向混业转变的最具可行性的灵活选择,即采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可以将各金融业务的经营牌照与其股权分离,实现“分业经营、股权集中”,可以适应分业与混业两种经营模式和监管模式,符合我国金融改革遵循的渐进原则,便于我国目前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分业管理体系执行对各自行业的监管并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同时在监管实践中逐步探索合作的方法和途径,为统一监管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积累经验。

(三)我国金融集团的风险特征与风险监管

我国金融集团(金融控股公司)除了金融集团所本身内含的集团内部便捷的风险传递、较低的透明度和大量的关联交易等一般风险特征外,由于我国缺乏对金融控股公司相关的法律法规安排,缺乏监管信息的沟通以及对不正当内部交易的防范,往往产生很多风险。特别是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我国金融业存在经营效率低、不良资产包袱重、资本充足率不足等诸多问题,而且产权问题没有解决,治理结构并不完善,风险意识和相应约束机制不健全,我国金融集团的风险特征表明我国必须加强对金融集团的风险监管,针对我国目前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框架,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市场准入、资本充足计算、高级管理人员任职、主要监管机构的确定以及各监管机构的信息沟通和监管协调等做出制度安排,特别是要根据不同类型金融控股公司的法人机构、业务活动结构和管理结构,严格界定不正当的内部交易或关联交易的种类、形式和内容,明确法律法规框架下允许的内部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把金融控股公司的各种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三、未来统一监管体制的构建与现实选择

由于金融整合和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有关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通过金融集团运作实行混业经营,它们之间的资金和业务往来已经冲破了分业经营的限制,从而削弱了分业监管的基础,也使现行以机构性管理为特点的分业监管体制的缺陷显得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按照机构性监管的原则,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子公司进行监管,并不能实现对金融控股公司整体的有效监管;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银行、证券、保险业之间业务合作与跨行业并购的发展,金融业务综合化也随之发展,尤其是金融创新使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分界日益模糊,以资本充足率以及不良贷款率为主要指标的金融监管指标体系面临较大挑战,使以监管银行为主的监管体制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因此,为了适应金融对外开放、金融整合和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我国需要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以金融整合和金融控股公司的建立为契机,建立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及其它金融业务的统一金融监管机构,对现有分散的金融监管资源进行有效配置,逐步解决监管重叠与监管缺位并存等问题,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全面性,推进金融业务的创新与发展,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建立统一的监管体制是我国由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转变的长远目标,由于我国金融制度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渐进发展,目前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业务合作主要以业务为主,大型金融集团的建立将以个案批准的方式逐步发展和增加,再加上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业为主,银监会又刚刚成立不久,因此,当前对金融整合和金融集团监管的现实选择是:第一,着力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化水平;第二,加强银行、证券、保险三大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健全协调机制;第三,以银监会作为金融集团的主要监管机构或监管协调机构,负责集团整体的资本充足比率监管,并确保信息在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及时交流和有效沟通。

综上所述,与欧美发达国家金融整合对金融结构演变的影响类似,随着金融整合的发展,我国也将出现十几个大型金融集团与大量专业化中小金融机构并存的两极结构。大型金融集团的出现是金融整合、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发展的必然趋势。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将成为我国金融集团的主要组织结构,也是实现由分业经营向综合化经营转变的最具可行性的灵活选择。针对我国金融集团的风险特征,必须加强对金融集团的风险监管,需要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建立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的统一金融监管机构,并在建立统一监管体制的长远目标下提出当前对金融整合和金融集团监管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桂华.美国金融经营体制演变与我国金融经营体制改革[J]金融科学2001.1

第9篇

论文关键词:金融创新,交易机会,交易风险,分析

 

金融海啸的风波仍未散去,其影响依然影响着世界金融,金融创新无疑像沙漠中的绿洲一样,使人们对未来的金融前景充满了期望。但是金融的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其带来更多交易机会的同时,也在交易中潜藏着更多的风险。金融创新虽然对整个金融的交易大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和负面效应,但是其自身的有利性依然是主流。应通过对交易的加强监管,趋利避害以及正确引导,来实现金融创新对金融交易中的推动作用最大化,推动社会文明的更大进步。

一、金融创新的含义和表现概述

所谓金融创新指的是在金融领域中通过对各要素的重新组合以及创造性的变革所创造或者所引进的新事物。从金融创新的含义中可以看出其带有非常鲜明的行业特征交易风险,也就是说其创新范围在金融领域或者金融业当中。金融创新具有质变性和新生性,其是一个广义的动态概念,是一个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完整的创新过程。

金融创新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涉及范围也十分的广泛。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类:金融制度的创新、金融业务的创新以及金融组织结构的创新免费论文。金融制度的创新主要包括信用制度的创新、货币制度的创新、金融管理制度的创新以及制度安排相关的金融创新;金融业务的创新主要包括工具的创新、金融技术的创新以及金融交易方式、业务种类等相关方面的创新;金融组织结构的创新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的创新和金融结构上的创新、金融机构内部的经营管理创新以及金融业组织结构相关的创新。

二、金融创新的影响

(一)金融创新的推动作用

金融创新对经济和金融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明显提高了金融市场运作过程中的效率、增强了金融作用力和金融行业的发展能力。正因为这样,金融创新作为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源动力,若没有创新作用的推动,就难以有升级性和上层次的金融发展,也就不可能实现对现代经济的极大推动和催进作用。

(二)金融创新的负面影响

金融创新对经济和金融也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和不利影响。当代的金融创新使得货币的供求机制、结构、特征及总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在很大程度上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操作、决策及效果进行着改变。正因为这些变化的存在,使得金融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风险不断增长,金融业的稳定性也随之下降,随之的经济发展波动性很大的增加了金融危机出现的可能性。

(三)金融创新利弊皆存,利为主流

金融危机的创新中是利弊皆存的,但是其利的一面是主要的,也是人们加以利用的。对金融创新正确的对待,能够对金融和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有效的利用并进行充分的发挥。因此,在金融创新中必须对其产生的负面作用进行防范以及合理的控制。

三、金融创新后的交易机会和风险

(一)融资中的机会和风险体现

所谓融资,简单来讲就是借钱或者透支买股票,融资过程的抵押物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现金。融资的出现使得股票的购买成风交易风险,不会因为暂时的现金不足而使得股市冷清。这种透支的交易方式使得人们可以进行几倍于自己能力的购买,但是带来胜景的同时也潜在着风险,因为融资的方式,一旦股票下跌,就会进行对保证金的增加,如果保证金达不到要求的话,股票就会被银行强制收回,卖出进行偿债。现实生活中不乏很多人炒股炒的倾家荡产,当然这种高风险如果应用到牛市时也会利润翻翻。在这种交易中,借钱给融资者的一方也承担了相应的风险,这一方属于保守的投资,以维持稳定的收益为目的,只要控制得当,就能够实现固定的利息收益,但是在有些时候这些贷款会由于借款者破产等原因而无法追回,直接导致投资金额的损失。融资这种形式是一把双刃剑,并不能因为它一面的锋利而忽略另一面的光芒,这种交易形式本身是中性的,主要在于使用者的使用方式,加以合理的利用和监督交易风险,无疑使其成为金融创新后的交易亮点。

(二)融券中的机会和风险体现

融券的交易方式并不在于等股票的分红,而是通过高卖低买,赚取差价来获得利益。在融券这种交易方式中,融券者可以在起初高价卖出股票,后来又低价买回,这样来赚取利润免费论文。融券的方式无疑增加了股票潜在的购买力和供应量,这两种因素的同时增加,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股市的失衡性。融资公司在这一项中成为最大受益者,融券公司不但增加了其自身的业务量,又通过借出股票和贷款实现了一定的利息收入。股东借出股票赚取利润的同时也不用去担心股权的丧失。但是又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因为,融券对于金融市场的重要性和融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融券做空者承担着一些风险,由于股票自身具有可操作性,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其中人为因素是最常见的,当一只股票作而直接上升时,做空者就会损失惨重、血本无归。然而炒股的乐趣也在这里,近乎于赌博的方式足够的刺激,但是任何东西都需要方法,融券者如果能冷静对待金融市场交易风险,国家加以对股票金融市场进行净化,避免暗箱操作,会使得金融市场的前景更加的美好。

(三)股指期货套利中的机会和风险体现

在金融金融中的股指期货交易中,最简单的是单向进行股指期货的买进或卖出,这种交易方式无疑适合一些不喜欢选股,只对股票涨跌感兴趣的朋友。这种方式只要目标股票是强于基数的就可以有利润,但是这样做无疑降低了其在牛市中的利润空间。股指期望无疑是股票购买中比较稳定的一种类型,这种类型的交易更容易被新手所接触,为股票交易提供了更多的购买力,但是这种交易形式也会随着股市的下跌而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直接关系到期货购买者能否盈利,盈利多少。加强对股指期货非法下跌的监督管理无疑是降低风险的最好方式。

[参考文献]

[1]张雨田.金融创新的研究与思考[J]. 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1.

[2]冯坤.次贷危机下的金融创新审视[J]. 今日财富,2009,5.

第10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核心企业;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6-02

首先让我们来看两组数据:

根据统计,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工商登记的中小企业从数量上已达到5204.64万户,其中中小企业达1308.57万户,个体工商户达3896.07万户,中小企业的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5%以上。这些中小企业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完成了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纳税额占到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我国GDP的60%。中小企业面临的是充分竞争市场,具有灵活、高效等特点,能有效引导了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健康增长。中小企业大量存在,并在我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中华全国工商联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下企业中有90%的企业没有和银行发生过任何借贷关系,而微小企业中95%没有和银行发生过任何借贷关系。

截至13年6月,我国四大行国内个人活期存款余额就达到10.35万亿元,活期存款的利率为0.35%,而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接近4%,13年下半年至14年初经常甚至超过5%。货币基金的收益超过活期利息的10多倍。“余额宝”自13年6月13日开通存款业务以来,9个月不到的时间内规模超过4000亿,通过天弘货币基金进行运作,七天年化收益率一度超过7%,目前仍在5.6%以上。

第一个例子说明,数量巨大,并且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小企业无法取得贷款,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中小企业企业经营状况的高风险性与银行放贷的审慎性原则显著冲突,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成本和数量都受到了很大限制。

(2)传统的抵押模式阻碍了轻资产企业获得贷款。我国银行业目前仍然是依靠抵押来获取安全性的老思路,因此重资产的大型企业、资金状况良好的企业往往容易获得贷款,而最需要资金支持的中小微企业往往因为抵押物不足无法取得贷款。

(3)金融的定价机制比较紊乱。2011年以来货币环境总体稳中偏紧,并且这种状态在2014年将延续。数量工具控制下,大企业贷款具有天然优势。同时,由于利率水平整体较低,小企业在资金使用效率、资金价格上与大企业的差异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第二个例子说明,利率市场化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银行面临成本提升的压力。在以往的模式下,金融机构坚持审慎原则,仍然把贷款资源配置大幅倾向大中型企业;而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向以及互联网金融迅速正发展倒逼银行进行改革。贷款利率下限已经放开,未来存款利率市场化将进一步压缩银行的净息差,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银行的出路在于增加非利息收入和把贷款投向其更有定价能力的中小型企业。由于目前国内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很小的现状短期内无法改变(2013年中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比21.5%),向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成了银行业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净息差收窄的重要选择。欧洲和美国的大型银行正是通过向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和服务,提升定价能力,使得净息差大大高于我国。(2010年美国银行业净息差3.7%,远超我国同期的2.5%以及2013年的2.68%)

然而,由于中小企业未建立征信系统,且单笔业务量小,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需要经过大量的调研论证,耗费大量的交易成本。并且即使花费高昂的成本也无法保证贷款的安全,此类贷款的高风险性与银行的审慎原则是相悖的。因此,我国银行业陷入了这样的窘境: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趋势下银行需要开拓定价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来增强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作用重要但普遍资产较轻、风险较高,与银行贷款的审慎性不符。而设计合理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正是解决这一困境的良方。

供应链金融是指核心企业、金融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机构,利用各自优势,整合信息流、物流状况,使信息充分流转,最终形成新增的、低风险的业务合作,从而使得整个产业链更高效运转的一种综合性金融解决方案。

站在银行角度,供应链金融是银行的一种业务模式,银行依托核心企业,通过对供应链上物流、资金流的控制规避供应链单一企业的信用风险,为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站在供应链各企业角度,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上个企业利用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满足自身资金周转需要并维持供应链的正常运作;站在电子交易平台服务商的角度,供应链金融的解决方案是由提供贸易融资的金融机构、核心企业自身,以及将贸易双方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有效连接的技术平台提供商组合而成。技术平台的作用是实时提供供应链活动中能够触发融资的信息按钮,比如订单的签发、按进度的阶段性付款、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入库、存货变动、指定货代收据的传递、买方确认发票项下的付款责任等。

在整个供应链中,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的核心企业因其强势地位,往往在交货、价格、帐期等贸易条件方面对上下游配套企业要求苛刻,从而给这些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上下游配套企业恰恰大多是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融资,结果最后造成资金链十分紧张,整个供应链出现失衡。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

然而我们发现,一般意义上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只是使得部分中小企业贷款成为可能,实际操作中,虽然得到了核心企业的担保,以及更加充分的信息,银行依然面临信息不对称风险和道德风险。因此,当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在抵押品价值估算方便、变现能力强的钢铁、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领域,希冀通过抵押物的变现能力来减轻流动性风险。事实上,由于不直接参与产业链的业务环节,银行得到的信息总是不充分的,因此,银行应该跳出依靠抵押品来保证安全性的老思路,依靠取得充分的信息,通过价值成长判断来保障贷款的安全性。获取充分信息的最佳途径就是让业务的直接参与者核心企业深度参与该业务,把产业链中最有话语权、信息掌握最充分的核心企业利益与供应链金融业务深度捆绑起来。拥有充分的信息后,银行的利益保障不再仅仅依赖于流动性好的抵押品,从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行业拓展上也可以大幅放开。

我们设计了一种简单、安全的解决方案――核心企业深度介入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如下图):银行以低于市场利率的利率贷款给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再将该笔贷款以委托贷款的形式委托该银行以较高的利息贷款给需要资金的供应商和经销商,在此过程中银行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1.银行以低于市场的利率向核心企业贷款

2.核心企业向银行申请委托贷款

3.银行以委托贷款的形势将该笔资金贷给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商

4.银行以委托贷款的形势将该笔资金贷给核心企业的下游经销商

5.核心企业掌握上游供应商的资信情况,并要求上游企业进行应收账款抵押

6.核心企业了解下游经销商的经营状况,并要求下游经销商进行货物、单据抵押

如上图所示,整个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核心企业资信状况优秀,但本身不需要贷款,而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属于轻资产中小企业,不符合贷款要求,但急需资金支持,一般情况下只能通过民间融资,但成本高昂。通过核心企业深度介入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参与业务的多方都能受益。

1.银行方面。银行仅仅需要与核心企业发生直接信贷关系,核心企业资信优良,担保充足,各类审批手续简单便捷。虽然贷款的利率低于市场水平,但贷款安全性很高,低于市场的利率部分也能通过委托贷款的手续费得到补偿;

2.核心企业方面。由于核心企业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具有较高的掌控力,并且对其资信状况、经营状况非常清楚,委托贷款业务的风险可控,通过这笔业务,核心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收益。同时,与上下游的贷款业务加强了多方的联系,强化了合作关系。并且为供应商提供资金,可以改善其资金不足导致的效率低,供应不足、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状况,为经销商提供资金支持可以提升其渠道拓展能力,批量进货能力,从而促进核心企业业务的发展,增加企业效益。

3.上下游中小企业方面。由于规模偏小、风险较高,资金问题往往只能通过民间借贷解决,成本非常高。通过核心企业深度介入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一方面得到资金支持且成本更低,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关系,促进长期合作共同发展。

由此可见,在利率市场化的形势下,核心企业深度介入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可以为银行以及整个产业链带来价值增值。

参考文献:

[1]王卫东.A白酒企业建立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可行性分析.河海大学MBA毕业论文.

第11篇

论文摘要: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缓解经济金融环境恶化的局面、打破金融业发展的体制瓶颈,台湾地区开始了金融自由化进程。目前台湾地区已成立15家金融控股公司,在台湾规模最大的十家企业中,金融控股公司占据了9个席位。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各子公司以内设“防火墙”的形式,实现其资产负债多样化,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和竞争效益,其改革的思路和实践经验对于大陆金融业的未来发展不无借鉴意义。 

 

一、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概况 

上世纪90年代,台湾金融业在金融自由化进程的推动下,大力推进金融机构的国际化、规模化和多元化,金融控股公司应运而生。2001年《金融控股公司法》正式颁布,确立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 

截至2009年9月30日,台湾地区共有金融控股公司15家,总资产达到26.7万亿元新台币,净资产达1.86万亿元新台币,分别占到了2009年台湾gdp的213%和14.8%。15家金融控股公司共有89家子公司,其中银行15家、保险公司9家、证券商17家。金控公司成立以来,其营运绩效日益显现。在台湾规模最大的十家企业中,金融控股公司占到了其中的9家,而在金控公司下设立的子公司,其经营绩效远好于非金控公司的独立金融机构。 

截至2009年底,台湾地区共有本地一般银行37家,金控公司所拥有银行数量占总数的40.5%,15家银行资产占到37家银行的65.39%,负债占比65.20%,利润占比66.18%。在台湾资产规模、负债规模、利润排名前十名的银行中,有8家属于金融控股公司。资产规模、负债规模排名第一的台湾银行,利润排名第一的中国信托商业银行均为金融控股公司所属子公司。从保险业的发展看,台湾保险业集团化的程度较高,以富邦和国泰两家大型产险和寿险公司为核心的金控集团,无论在资产规模、业务完备性和营销功能在同业中都名列前茅。保险业较高的集团化程度是与台湾高龄化的社会环境紧密相关的,同时台湾保险业开放的时间较早,在发展上有了较深的历史积淀。从证券业的发展看,每股收益排名前4的证券商均加入了金融控股公司。但从整个证券业的发展角度看,由于台湾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较晚,以证券为核心业务的金控公司整体资产规模较小,实力偏弱。 

总体上,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整合了岛内分散的金融资源和分割的金融市场,体现了股权集中化、组织大型化、经营多元化、管理弹性化的优势,它们通过优化各子公司资源、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服务品质来追求整体经营的绩效,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二、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的特点 

(一)运作模式:均为纯粹控股公司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法》第36条第1项规定“金融控股公司应确保其子公司业务之健全经营,其业务以投资及对被投资事业之管理为限”。可见台湾地区的金融控股公司为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不从事具体的金融业务,主要负责整个集团公司的经营战略决策,并通过股权投资活动加以实现,集团公司的具体金融业务由各子公司分别承担。这种类型的金融控股公司具有提高整体效益、防范风险传递、协调公司内部资源和公司内部利益冲突等优势,因此成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模式。 

台湾地区选择发展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有其自身理由。首先,在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前,台湾各金融机构已受各自行业的规范和管理,如果同意金融机构既经营业务又具有金融控股公司的身份,则监管机构在制定政策、实行监管上需要同时考虑金融控股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规范,容易产生摩擦和冲突。其次,如果金融控股公司从事某一具体金融业务,则母公司难以从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整合集团资源,同时母公司经营金融业务也可能发生经营危机并危害子公司利益。 

(二)发展模式:以某一核心企业为主体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可以持有多种类型的子公司:一是核心金融机构,核心金融机构是构成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框架,主要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二是金融相关事业,除核心金融机构外,其他经营金融相关业务机构,如期货业、信托投资公司、证券投资信托业、创业投资事业等。 

台湾地区每家金融控股公司都是以某一核心企业为主体,再结合其他金融相关事业和创业投资,例如国泰金控以国泰人寿为核心,台湾金控以台湾银行为核心。15家金控公司分别以银行、保险、证券子公司为核心企业的分别有9家、3家、3家。这些公司在较大规模资产支持下,围绕其核心业务整合其他金融资源,利用其业务平台,通过共同行销、共享信息资源或共用营业设备、营业场所等方式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有效加强金融控股公司与其子公司及各子公司间的相关业务,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发挥了良好的协同效应。 

(三)监管模式:实行一元化监管 

台湾地区于2004年7月1日公布《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法》,标志着其金融监管体制由多元监管模式转向一元化监管模式,从而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方面逐渐构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监管模式。在整个监管构架中,以台湾行政当局隶属的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为最高监管机构,将台湾财政主管部门的金融局、证券会、保险司及“中央银行”金融业务检查处平行移入该委员会,成为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银行局、证券期货局、保险局及检查局实施对口监管,体现了伞式监管和功能监管的结合。实际上,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有着三层体系:第一是政府监管;第二是建立防火墙机制,切断风险传递,保障集团整体的安全稳健;第三是建立市场透明机制,通过股东资格审查、大额风险申报等方式促进金融控股公司持股结构合法化,财务业务透明化。台湾金融监管体制的一系列改革,赋予了金管会较大的管理职权,逐步实现了金融检查一元化、监管机关一元化、金融管理与货币政策管理的一元化。 

三、台湾地区金控公司发展的启示 

(一)加强金融法律体系建设 

大陆现行金融法律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法》、《银监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这些法律确立了大陆金融机构的分业经营体制和业务范围,但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及性质并不明确,既无明确禁止性法律条款,也无明确设立性法律条款。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面临“无法可依”的法律障碍。大陆可以顺应国际发展的潮流,借鉴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立法的经验,在推出完整立法的同时对现有金融法规不断修改和完善,为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提供制度支持。 

首先,要以效率、秩序、安全为基本精神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专门立法,在立法的内容上,重点应对金融控股公司本身进行定义,要对控股权、相互持股等给予其清晰的法律界定;应从资本和偿付能力的角度,对控股公司内部交易和信息交流、高管人员兼任子公司职务等做出规范。其次,要修订和完善《会计法》、《税收法》等相关配套法律。针对控股公司资本重复计算、虚设交易规避税负等问题,现有的相关法律必须增加并完善规范金融控股公司交易的内容,使这些法律对于金融控股公司的管理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为了保护正当竞争,防止金融控股集团势力过于集中,也需要制定与金融控股公司密切相关的法律,如《反垄断法》、《隐私权保护法》、《关联企业法》等。 

(二)鼓励发展纯粹型金控公司 

目前大陆已经存在三种类型的金融控股公司:一是与台湾地区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类似的金控集团,如中信集团、光大集团。二是以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类事业型金融控股公司,如平安集团以平安保险为主体外,还有平安证券、平安银行等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还有中银国际、中银保险、中银基金等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公司。三是由产业资本投资形成的金融控股机构,如中国石油收购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金港信托后改组的昆仑银行、昆仑信托;青岛海尔集团控股青岛银行、鞍山信托、长江证券和纽约海尔人寿保险。

以金融机构为主体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与我国大陆目前实行的分业经营体制存在冲突;而以产业资本投资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由于母公司并不属于金融机构,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母公司可能会通过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高风险的融资,这种教训国内并不少见。考虑到金融控股公司是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在法律法规还不健全、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市场约束和外部监管尚不完善的条件下,从控制风险的角度上讲,选择“纯粹型”较为稳妥。“母公司控股、子公司分业经营”的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有着明晰的所有权、经营权和决策权,在资本运作、战略管理等方面拥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专业优势,并可以有效防止不同金融行业风险的相互传递。 

(三)完善金控公司内部治理 

金融控股公司规模庞大,业务广泛,内部相互持股、贷款互保、资金违规拆借等问题会使金融控股公司面临较大的关联交易风险、高财务杠杆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完善的公司治理和有效的内部控制是降低公司经营风险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克服金融控股公司面临的各种风险。为保证金融控股公司健康、稳定的发展,大陆可以借鉴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的实践经验,在推进产权制度的深层次变革基础上,着力构建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的治理结构。同时,要督促金融控股公司建立健全内部稽核制度、关联交易制度、风险管理制度、风险预警制度等制度安排,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和风险监控体系。 

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活动,涉及组织、人事、业务等多个方面,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多层次的、垂直的内控组织架构来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在组织制度安排上,为了遏制由于关联交易等带来的风险在不同业态之间的传递和蔓延,金融控股公司必须实行两个层面的隔离。首先,要坚持金融业与实业之间的隔离。即使是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尽管在金融业已经实现了混业经营,但金融业与工商业分离的限制至今仍然存在。在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初期,为了防止实业企业的短期行为,仍然有必要实行二者的严格分离。其次,要坚持“集团综合、法人分业”的综合经营模式,构建起金融业内部不同业态间的“防火墙”,利用法人有限责任的制度,做到各子公司在身份上严格分离、会计制度上自成体系。除此之外,金融控股公司还必须对从事不同金融业务的关联机构之间的信息流通、人事安排、业务联动以及资金融通做出禁止或限制性的规定。 

(四)健全金融监督管理体系 

我国的分业监管体制发端于1993年,并于2003年因银监会的成立得到进一步确立和完善,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准金融控股公司”出现,纯粹的分业监管体制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台湾地区金融监管当局顺应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需要,建立了一元化监管模式。虽然目前其监管运作效果不佳,外界褒贬不一,但其对监管体制调整的思路还是值得大陆研究借鉴的。 

首先,在监管的模式上,可以借鉴台湾的伞型监管体制,并考虑大陆的实际,采取牵头监管的模式。由人民银行负责控股公司的母公司监管,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对其各自负责的子公司进行监管。这种模式既保持了分业监管的专业性,又兼顾了统一监管的信息沟通优势。其次,在监管的内容上,应实施对整个控股公司的风险监管,将重点放在资本充足率、流动性、内部交易、内部控制、高管人员的任职资格等方面。再次,在监管手段和方式上,要兼顾全面性和灵活性,注意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避免出现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监管机构间必须建立对话协调机制、以及定期和不定期的信息通报制度;有必要的话,应建立有关金融控股集团总体和各分支机构的信息库,定期公布监管信息。 

 

参考文献: 

[1]戴淑庚、张亦春,《台湾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j],《台湾研究集刊》,2005,4。 

第1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股份制商业银行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根本。我国的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同样存在创新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在全新的国内外金融背景下,积极致力于创新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选择。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法则和现代商业银行运作规则,积极进行业务创新,提升社会化服务功能。

金融业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金融业的每一项重大发展都离不开金融创新。从广义的范畴看,金融创新既包括微观层面上的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市场创新、也包括宏观层面上的金融制度创新。免费论文参考网。从狭义的范畴看金融创新指的是金融业务创新,主要指19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放松金融管制之后,开始涌现出来的一系列新产品、新市场、新技术、新服务等。70年代末80年代初,票据发行便利、远期利率协议、期权和互换作为四大金融创新。此后,金融衍生工具更掀起金融创新的新浪潮。然而,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新产品和工具上的创新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方面。目前金融创新有四大趋势:证券化以及使银行信用和资本市场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的趋势;资产负债表表外业务越来越重要;金融市场的全球一体化;金的中介化。目前世界各国金融专家提出了很多关于金融业务创新的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约束诱导”理论、“规避管制”理论等,这些金融创新理论的共同特点:均是在肯定银行自身市场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以市场经济组成要素和客户为金融创新的中心,对我国银行创新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提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重点,并给出股份制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几点思路

一、商业银行业务的创新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是指商业银行运用新思维,新方式和新技术,通过在金融产品或服务,交易方式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创造性活动,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的一系列经济行为和过程。金融市场竞争的核心是金融商品的竞争,金融商品是商业银行打开市场和占领市场赢得客户的关键。

1、资本业务创新。在“巴塞尔协议”公布以前,各国的资本充足条件大不相同,一般在2%—7%之间波动。1988年,“巴塞尔协议”要求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分别为4%和8%,这逐步为世界各国所接受。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较低。因此,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和措施。

一是增加资本投入扩张股本规模来增加核心资本,具体可以鼓励那些效益好、经营稳健、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公开发行A股、H股、红筹股等,通过上市来募集股本金。

二是发行中长期金融债券增加附属资本,具体可以发行7—10年的债券来筹集资本。

2、存款业务创新。各种新型存款有共同的特点:科技含量日益增加,功能趋于多元化;可以在限额内透支;存取无一定期限;活期与中长期可以互相转换。

一是开发新存款业务品种,使存款在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前提下更具灵活性。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存款业务的科技含量,推出高品味、多元化的金融工具。例如:自动转账服务、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存单、可转让定期存单、定活两便存款,通知存款、礼仪存款、住宅存款、个人退休存款等。另外,可以开发使用个人支票、旅行支票、多功能的银行卡,大力发展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服务手段。

二是注重存款的可转化性。既增加客户的收益又增强流动性,推行存款证券化,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存款证券化是将银行的存款凭证变成能够在金融市场上流通交易的有价证券,对于商业银行来讲,这是银行的主动性负债,其中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银行本票和回购协议都属于存款证券化的内容。

3、贷款业务创新。

一是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和住宅放款。消费信贷是7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贷款业务,住宅放款虽然是一项老的传统业务,但近年来出现了新的创新,这两项信贷是我国金融政策的导向。消费信贷在金融工具上必须不断创新,更加适应消费者的需求。主要有几种方式:采取活期透支形式的一次性偿还的消费信贷;以非抵抵为基础,分期偿还的消费信贷,如医疗和教育费用贷款;信用卡透支信贷。住宅放款创新主要有:流动利率抵押放款和可调整抵押放款等。

二是推广票据贴现业务和并购贷款。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进一步加强后,商业银行应将票据贴现贷款作为工商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主要形式。并购贷款是为企业兼并收购等资本营运活动提供的贷款,这种贷款用于企业资本重组,实现企业规模的低成本扩张。在我国企业的转制转轨时期,发展并购贷款前景广阔。免费论文参考网。

三是试行贷款证券化和证券抵押贷款。在现阶段,商业银行可将一部分贷款转为证券投资、购买国家建设债券、企业债券等,或试行债权转股权、不良资产证券化等形式。证券抵押贷款则又是我国政策所允许和导向的一项业务创新。

另外,商业银行可发展和创新的业务还有投资于资产支持的证券等投资业务创新;租赁业务、信托业务、担保业务、业务等中间业务的创新;自动出纳机、电子付款系统、销售点电子转账等支付方式创新;互换业务、期货业务、期权业务等衍生金融工具创新;以及离岸银行业务的创新。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几点思路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兴起与发展,是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引入竞争机制和激活金融市场,事实表明,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管理机制及管理经验等方面,与市场更为贴近,从整体上讲,他们已经无愧地站在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最前列。应当看到,他们的兴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出我国金融改革脉搏的跳动。所以,它们的创新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规律。

从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可操作的范畴来看,可在诸多方面进行选择和突破。

1、资本增加方式的尝试。除了应当考虑将符合上市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有计划地推进资本市场筹资外,还可以积极考虑在香港及海外证券市场挂牌,可以探讨通过认股权证的配股以及发行长期金融债券来进行资本扩张。

2、继续加大开展资产业务创新的力度。首先要做好贷款业务创新工作以保持该项业务的优势。一是增加对企业的贷款额度,创新贷款方式,针对企业发展现状,推出新的贷款方式,以更好地支持企业发展;二是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广泛开展市场调查,开发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信贷品种,根据贷款消费者个人的具体情况安排贷款和偿还方式,而不能将某一类型的贷款拘泥于一种方式;三是积极创新银团贷款、并购贷款和保理贷款(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等新型贷款形式,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需要,并加强对贷款对象的信用分析和要求充足的贷款抵押担保来加强风险的控制。三要加强投资业务创新,努力增加各种债券的持有量。

3、努力提高负债业务创新的水平。一是在资本业务创新方面,为解决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低,尤其是附属资本过低的问题,除了让效益较好、经营稳健、规模较大的银行通过公开上市、增资扩股或购并等资本营运方式增加股本外,更主要的是通过发行中长期金融债券增加附属资本,补充资本金的不足。二是在存款业务创新方面,首要的任务是进行存款工具和业务手段的创新。大力发展个人银行、企业银行和网上银行,推出高品味、多功能的金融工具,先进的转账支付手段能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全方位服务,有利于稳定现有的客户群,增加存款。

4、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创新。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在表外业务有限的范围内,充分利用各自在信息、网点和人员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创新业务品种,抢占市场份额。免费论文参考网。一是提高汇兑、结算业务的服务效率,保住已有的市场份额;二是迅速增加业务的服务种类,扩展业务范围;三是大力发展租赁业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回租租赁、经营租赁、杠杆租赁业务等。

5、兼营投资银行业务。在国家重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形势下,企业改制、资产重组、兼并收购等活动较为频繁,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机制、信息、技术和人才的优势,积极发展顾问咨询、信息服务等投资银行业务。

6、进入21世纪以来,先进的电子计算机通讯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服务体系,保证了商业银行能够全方位、大容量地进行业务创新。这使商业银行提供的产品更新快,成本越来越低,价格下降而且银行的组织形式、科学管理、人才素质、信息网络、服务水准,甚至经营方式和观念都受到强烈的影响。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的银行服务将最终代表新崛起的商业银行的明天,谁的技术领先,谁的金融产品技术含量高,谁的服务领域光,能为广大客户所接受,谁就将抢得市场先机,取得竞争的主动权。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各家商业银行充分利用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逐步实现银行服务手段电子化,即利用电子科技开发银行销售终端服务、家庭银行、票据交换、国际金融信息电子传递、信息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等系统。而且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提高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创新金融产品或服务、防范金融风险的一个先决条件。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客观上要求突破一些现行的制度规定和金融监管,但金融监管在本质上是鼓励、保护和规范金融创新,这一对矛盾是金融改革开放的内在动力。在新世纪里,银行业务创新将为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创造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郑先柄.西方商业银行最新发展趋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刘欣.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J].经济视角,2006(07).

[3]张东云.国有银行创新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金融研究,2007(10).

[4]胡斌.金融创新及其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J],企业研究,2006(1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