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物理下册公式总结

大学物理下册公式总结

时间:2022-04-22 01:10: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物理下册公式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物理下册公式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弊端;应对策略

【Abstract】College physics multimedia teaching course are used increasingly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teaching. However, the use of multimedia in teaching there are often teaching course are from the blackboard to the big move, not a very good grasp of teaching rhythm, do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students logical reasoning ability, as well as teachers, such as dominant defects are not conspicuous.This article focused on the existence of the drawbacks of college physics multi-media teaching and coping strategies.

【Key words】College Physics;Multi-media Teaching;Defects;Coping Strategies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现象为基础的学科,大多数物理知识是通过物理现象的观察与实验总结出来的。目前大学物理教学普遍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教学过程直观生动,信息量大,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但是也存在弊端。本文主要探讨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以及应对策略。

1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特别是在模拟物理现象方面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例如劈尖干涉中干涉条纹的移动、振动、波动等现象,物理图像非常清晰,便于师生交流。

信息量大,以较少的学时数完成很大的教学任务。与传统的黑板粉笔模式比有很大的优势,教学过程更加紧凑,既节约了大量的板书时间,又增加了每堂课的教学内容。

有利于知识的认知。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类接受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视觉,在大学物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其中的图像、动画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2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的弊端与应对策略

2.1 黑板向课件大搬家。有些教师没有处理好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的关系,甚至为了减少板书内容,所做的课件基本是黑板板书内容的大搬家。课堂教学犹如播放了一遍幻灯片,只是将课件内容一页一页往下翻。尤其是一些教师把例题、练习题等内容也制作在课件中,甚至离开了多媒体就不会讲课。

这是多媒体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要求精心制作课件,要做到主次分明,切忌面面俱到。该由教师讲解的内容就要在黑板上板书出来详细生动地讲解。否则,单一的多媒体教学,就会导致按照课件呆板地念,使多媒体教学变成现代版的照本宣科。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堂课下来学生都看着大屏幕,教师只充当讲解员的角色,教学效果很难保证。

2.2 由于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一堂课的知识量比传统教学方法大很多,学生在听课时没有时间去思考,更没有时间做笔记。

对于这个问题,要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辅助教学的关系,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手段。因此在使用大学物理多媒体课件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把握节奏,在重点、难点问题上速度要放慢,要让学生来的及看清楚、有思考的余地、还要有记录要点的“间隙”。教师要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控制学习进度,注意课堂反馈。

2.3 一味使用多媒体课件弱化了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对逻辑推理能力的养成有比较明显的负面影响。

这也是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在物理模型的建立、定理的证明以及一些推导和演算过程中,不仅要讲清讲透,还应同时在黑板上边作图边分析边推导。例如推导过程、数学上的处理方法、物体的受力分析等等就必须用粉笔在黑板上一步步的做并详细的讲解。这样的过程是教师思维过程的体现,能够引导着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有些问题必须在课件上处理时,教师要适当控制节奏,让定律、公式、矢量一行行一个个地出现。例如在讲解由传播方向相反的两个行波叠加形成驻波时,既要通过动画演示叠加的过程,又要同时在黑板上进行推导,将两个方面对比分析,这样学生就会理解的比较透彻。

2.4 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受束缚,教师往往被固定在某一位置对着电脑讲课,使得教师的肢体语言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这是多媒体教学中很常见的一个问题,首先要尽可能使用具有翻页功能的激光笔,这样可以把教师从某一位置上解脱出来。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教学情景的设计者,需要有精湛的教学艺术。教师应针对所教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以及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根据教学要求确定自己的课件内容,将知识点规划出清晰的层次。这样多媒体教学不仅不会束缚教师的手脚,还会发挥出传统方法难以实现的内容。

3 结论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关键是教学方法的研究,坚持课堂教学的教师主导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有机结合。同时应结合大学物理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消除它的弊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马文蔚.物理学(第四版)上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2篇

关键词 多媒体 化工原理 习题

化工原理是化工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在本科生完成必要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大学计算机基础等重要基础课程学习之后,才有能力学习的重要内容。其主要讲述了化工生产过程中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工艺计算(设计型、操作型)、设备结构、装置操作等重要内容。旨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处理工程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化工原理涉及的章节多,每章要求掌握的概念、数据、公式很多。学生常常反映化工原理难学、课后练习难做。少数学生对化工原理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引起厌学现象产生。

化工原理习题是教师从实际工程问题中概括提炼出来的,适合学生在较短时间完成的一些典型工程问题。因此习题教学成为该课程的锻炼学生分析、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该环节要求学生将理论课教学时学习到的知识消化、吸收、并灵活应用,才能较好解决从工程中提炼出来的习题解答。

笔者通过对化工原理习题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发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便于教师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强化记忆、提高学习兴趣,大大增强课堂效果。本文主要介绍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化工原理习题课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1 高效的电子板书

在传统的习题教学中,教师需要用粉笔或水彩笔书写板书(求解的过程及单元结构示意图),这需要耗费许多时间,且如果教师的书写不规范,往往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混淆、甚至是误解。在教师书写板书时,学生往往忙于抄写,没有集中精力领会教师讲授的内容,这给学习过程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同样的一份板书,教师在每个教学班都需要书写一次,是人力上的浪费,更浪费了很多的宝贵时间。这时,无论从老师还是学生的角度来说,多媒体课件(电子板书)的使用都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还具有其他一些优点。

第一,节约资源,高效环保。传统的粉笔式板书要求教师书写极其规范、清楚,并保证后排的学生能够看清楚。粉笔的残渣会落在老师的手上、衣物上,影响老师的讲课情绪,也不美观、得体。漂浮在空气中的粉渣对前排同学的影响非常大,对同学的健康影响较大。同时,板书的书写会让不同角度的同学存在视觉死角,影响上课效果。

第二,提高师生双方的思考强度。运用传统的板书,师生双方在书写、抄写板书的过程中,都会暂停思考的过程,只专注于内容上的书写是否正确,而不会展开更加深入、细致的思考过程,往往纠结于文字的正确,对逻辑的正确性降低了要求。电子板书的运用,教师提前将板书制作完毕,并可以在课程开始前进行多次校对、演练,将存在的问题找出,并拓展出许多新的问题,这样可以在课堂上节省出更多的时间,为同学们提出更多的问题,也可以预留出更多的时间解答同学们的疑问。对同学们来说,课件可以在课后得到,只需要在课上记录关键知识点即可,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第三,提高学生的课后学习效率。传统板书造成学生在课后往往难以辨认一些记录的细节,且不能完全还原老师上课的讲解过程,从而遗漏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学习效率大大降低,而这是通过考试也无法检验出来的,成为以后步入社会后的一个严重隐患。相反,电子课件完全不存在以上的缺点,能够完整的记录教师的讲课思路,不会遗漏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显著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不再有模棱两可的知识点的存在。

综上,电子板书的运用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加快教学进度的同时并不会削减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加上电子板书的制作并不复杂,在大力推广后,将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2 生动的flash及视频

化工原理课程是一门相对来讲比较抽象的课程,而习题教学更是比较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同学们的高度关注和兴趣。单凭文字的叙述难以传达具体的科学过程,也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这时,生动的flash及视频的应用,能帮助其理解,从而提高习题课的效果。在化工原理习题教学中,有几个内容对于flash及视频的嵌入有着很好的兼容性和需求性。

首先,液体流动及管路运输。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很高的思考能力和很细致的思维模式,不能遗忘每一个细节,缺失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导致最后计算结果的错误,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这里,flash和视频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同学解决这个问题。它们可以完整地模拟整个流体的流动情况,对管路运输的每一个环节的能量输入与输出进行衡算,在每一个阀门处的能量损失都会进行展示,从而加深同学的理解。经过一次完整的展示后,在以后的计算中,学生会很系统地思考问题,不会遗忘每一个重要环节,从而快速地解决问题。

其次,传热环节。传热内容的学习是化工原理课程中的重中之重,但由于其比较抽象,难以对具体环节进行捕捉,学生的学习效果一直不好,达不到教学要求的高度,对师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加入flash及视频教学后,同学们对于管路流体的流动方式有了直观的认识,进出口及流向的判定更加准确,最关键的是,对于热量衡算过程,有了最本质的认识。在经过这轮强化记忆后,学生在处理问题时,往往仅需画出简单的流程图,便可高效地解决问题,迅速地得出问题的答案。

最后,精馏过程。精馏过程是化工原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化工厂中常使用的分离设备,它除了具有很高的利用率外,同时也要求设计者能够准确地设计精馏塔的工艺参数,操作者能够掌握不同工况下的操作方式。但在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与解答习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该过程的精髓和解题方式。因此,flash及视频的运用往往能够解决学生的疑惑,让他们直观地观察一个精馏塔的具体工作方式和理论依据,让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时,能够快速地构建模型,从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使学生获益很大,让其一旦学会后,遗忘速率降低,在步入工作岗位后,仍然能记忆深刻。

3 通用的模拟软件

在当代的化工产业中,单纯依靠人工计算及工厂试验,已难以跟上时代的脚步,且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因此模拟逐渐成为备受工业界瞩目的新兴内容。在化工原理习题课教学中,适当模拟软件的介绍和应用,可以缩短化工繁杂计算过程时间,及时获得计算结果,便于比较多变量对化工过程的影响。

模拟在化工原理习题教学中也成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不仅能帮助同学轻松地解决习题,更锻炼了同学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此外,近年来,PRO %I等软件的应用能力也慢慢成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的一个要求。

在模拟方面,我们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加强学生对PRO %I等应用型软件的操作,二是提高学生应用Matlab等原生型软件进行自主编程。

PRO %I等应用型软件在工业上运用很多,其操作方便,参数众多,可以解决现代化工过程的许多问题。当代的大型化工企业都要求员工熟练掌握该系列软件。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学习化工原理课程的同时,不能只停留在会简单计算的程度上,熟练掌握该类软件的使用,可以更直观地对所有工艺过程进行查阅,从总体上进行了解,而在单一的化工操作单元的基础上,将多个操作过程串联起来,这样,能更有效地对每一个环节加深理解,合理布局,对资源充分运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对该系列软件进行掌握,并与人工计算过程进行对比,寻找差异,进一步推动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计算精度。

应用型软件的优点就是操作简单,但是缺点也随之暴露,模板化过强,对于个别独特要求的工艺过程,难以解决。此时,原创性模拟软件的出现就很必要了。而学生在学习习题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加深自己的理论基础,也需要具有很强的应变思考能力和计算机编程能力。通过这部分的练习,学生已不单单停留在课堂学习的平台上,而是进入到理论联系实际,与社会工业生产直接接轨的新高度,这种实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该实用的技术具有很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其潜能,加速学习进度,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反响十分突出。

4 结束语

化工原理是化工专业的基石,而习题教学更是学习的必要过程,只有经过这一环节的锻炼,学生才能将理论课中所学的知识更好理解、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而通过以上三方面的教学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加强自主解决问题的信心,从而对学习效果起到显著的提高。因此,多媒体将在未来的化工原理习题教学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宗政.化工原理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轻工教育,2008(4):59-61.

[2] 杨涛,李国朝.《化工原理》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探讨[J].九江学院学报,2005(2):90-92.

[3] 郭焕美.《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08.8(4):147-148.

[4] 陈敏恒,丛德滋,方图南.化工原理(第三版,上、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5] 李文安.工程思维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07(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