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道德观

道德观

时间:2022-08-25 10:40:30

道德观

第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道德观;道德教育

1前言

生态道德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生态道德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以往,由于生态环境问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远离政治、经济生活中心,因而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所忽视。近年来,随着政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建立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这就把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到了一个关系党的大政方针,事关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新高度。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承担起自己服务于党的事业的光荣使命,就必须及时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和任务,自觉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内容体系。

2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

回顾人与自然的交往,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经历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把自然供奉于自我之上的时期。童年时期的人类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能力的限制,对自己的所处自然环境盲目崇拜。在这一时期,人对自然顶礼膜拜,把自然当作高高在上,神秘莫测的神灵。第二阶段是人把自我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时期。进入文明社会后,随着人类所拥有能力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借助于社会和科学的力量,发动了对自然的全面进攻。在过去数十年里,人类肆意从自然界掠夺资料,几乎不受约束地随意改变自然原貌,仅由人工合成的各种自然界本不存在的分子就达到数百万种之多。也正是在这一阶段,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行为的全面扩展和深入,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断显现,形成具有普遍性的地球环境问题。伴随着人类对资源毫无节制的掠夺式开发,对自然环境不计后果的破坏,地球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生态灾难。人类在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物质成果的同时,却发现已经陷入了一个难以自拔的发展困境。以我国为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巨大经济成就的取得,以消耗资源、牺牲环境的发展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多困难。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各类资源的日渐枯竭,土地沙漠化的日趋加剧等等,使经济增长难以为继,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人类开始摸索着进入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三个阶段,即人与自然平等相处,和谐发展时期。

3生态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我党政治、经济和文化路线政策最有力的宣传。回顾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她往往把目光集中人本身以及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上,很少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视野。我党自成立后,夺取和建立革命政权,发展经济建设一直是其中心任务。国家的生态环境问题虽然也不容乐观,但一直居于次要矛盾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服务于现实需要的政治性教育活动,必然要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的要求。因此,特殊的历史背景和要求,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忽略。但我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忽视或遗忘,并不能改变人对自然生存环境极度依赖这一客观事实。人对社会的依赖性和对自然的依赖性构成了其生存的二重性,人不仅仅需要与社会、他人之间的和谐,也需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尤其当自然环境的恶化影响到我们的生存时,自然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就无可避免地凸现出来。思想政治教育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就不能仅仅把目光停留在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上。而是要通过积极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探索人的思想道德同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以全面、协调的观念研究经济、环境、生态中人的思想道德情结”。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现实政治、经济生活变化的一种回应,还是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客观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践行党中央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具体体现。

4生态道德教育要从教育对象的知情意行入手

思想政治要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就要把科学发展观教育、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丰富教育对象的环境生态知识,培养教育对象对自然的敬畏情感,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入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调节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协调、规范作用。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4.1培养教育对象的生态道德意识

一直以来,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中心主义占据着指导地位,强调一切以人类的利益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使人凌驾于整个自然之上。而人在对自然的挑战中取得的暂时和表面上胜利,则被当作人的独一无二性及地位高贵的明证。在道德领域,也只存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规范,道德义务只是对人而言才应该承担,而整个自然环境,包括在这一自然环境中生存的其他物种,根本就不具备与人平等相处的道德主体地位。因此,人类在与自然的交往中,除了毫无止境地索取,根本不必恪守任务道德义务。正是在这种自私的,缺乏长远眼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指导下,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毫无道德观念的束缚,往往从一己之利益出发,为谋求暂时的利益而无所顾忌地破坏自然环境,结果陷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困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教育对象形成符合特定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品质。针对目前占据教育对象头脑,不合时宜的人类中心主义,建立和倡导一种新的、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推卸的时代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引导教育对象树立人、自然及社会相统一、相协调的自然观,热爱和尊重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树立全新的环境价值观,从而引导教育对象从强调天人对抗,转而关注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4.2培养教育对象维护生态环境的自律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科普讲座,组织讨论会,开展科学知识竞赛等活动,使教育对象明白,地球上多样的生命形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基础,地球现有状态既是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也需要生命活动的调节、控制来维系。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保护地球环境,对人类生存具有同等重要意义。要引导教育对象科学地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人的包容。要使教育对象意识到,对地球上飞禽走兽、自然景观的珍视、爱护不仅是热爱生活的表现,更体现了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操。要使教育对象树立起生态道德善恶感、良知感、正义感和义务感,把保护生态环境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4.3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

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目的,就必须确立和完善一套教育对象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体系。通过科学的道德规范来约束教育对象的行为,使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成为教育对象自觉的道德行为。对于教育对象来说,科学的生态道德行为至少包括:绿色消费、尊重其他生命形式的合理权利、自觉维护生态环境。讲求生态文明的绿色消费行为不能以大量消耗自然能源来求得教育对象生活上的舒适,应立足于杜绝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追求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要改变人类中心化的传统观念,同自然友好相处,同其他各种生命形态友好相处,要在思想和行为上体现出对其他生命形式应有的尊重。在与自然的交往中,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负责,要积极参与美化自然的活动,促进自然环境的良性发展。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借助于社会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广泛宣传科学的生态道德规范,使之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共识。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卢梭 自由意志 良心 唯动机性

中图分类号:B565.26 文献标识码:A

一、自然状态下人的行为原因

卢梭的道德观同他的政治观一样,都是以自然人性为出发点,从研究人最初的状态开始,对整个道德学说进行详细的阐述。卢梭在研究他的道德观时,同样认为有必要追溯到人的本原,即以自然状态下的行为作为起点。

1、自私心。“人类天生的唯一无二的欲望是自爱,也就是从广义上说的自私,这种自私,对他本身或是对我们很好和很有用处的。”自私心是一个工具,它可能会成为有用的工具,却也可能成为一个危险的工具,他时常会伤害那些使用它的人,正是自私心使人产生了堕落,人与人之间的敌意和虚伪。它首先去引发人们的贪婪,使人去追逐财富、荣誉,去追求享乐,使得人像古希腊神话中不停的推动巨木的石齐福斯一样,片刻不停的索求。当他的基本需要满足以后,它又迫使人们去追逐那些不必要的东西,更多的荣誉,更多的奴隶以及更多的尊重和更高的地位,甚至更多的权力和野心。“人类的道德状况的缩影就是如此,虽然不是人类生活的缩影,但至少是所有的文明人内心暗藏的企图的缩影。”自私心成为了人类堕落的最初原因。人不再是只有天然欲望的野蛮人,而被迫成为了追逐一切欲望的“文明人”。然而我们看到,正是自然人的自然情感使得人类变得邪恶。自私心同时还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冷漠,这种冷漠不同于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没有语言,没有交流、沟通的冷漠,是一种文明人的冷漠,对别人的痛苦毫无反应,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或是对自己没有利益的事情的冷漠。

2、怜悯心。与自私心相对应的是另一种天然的情感:怜悯心。他是人类最普遍、最有益的一种美德,普遍存在于一般动物的身上。“人之所以不伤害同类,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有理性的动物,而是因为他是一个有感觉的动物。”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同伴遭受痛苦,当同伴遭受痛苦时,自己也会感到痛苦,这种怜悯心的存在是有一定的条件的。首先,必须是同伴遭受痛苦,这种痛苦自己曾经遭受过,因此了解其痛苦性;其次,必须是自己的同类遭受,因为他辨认不出不是同类的痛苦;最后,遭受痛苦的人必须是和自己一样或是比自己更不幸福的人,对于那些强大而又脑满肥肠的比自己幸福的人,遭受再多的痛苦,我们也不想产生怜悯心,这是没有必要的。怜悯心制约着自私心,当自爱心扩大为自私心并且以邪恶的形态去腐蚀人们的灵魂时,怜悯心就会缓和、制约着自私心,它以最大的形式来弥补人们因为追求私人利益而造成的道德缺憾,使人们保持最基本的道德水准。

二、卢梭道德行为的前提

卢梭的道德学说注重人内心的动机,重视人的情感因素,然而这种情感在人与人之间的表现是不同的,社会状态下人的多元化呈明显的趋势,卢梭所谓“堕落的人们”的表现也将呈现千变万化。面对如此情形,就必须有一种自由来选择自己的道德生活。

1、意志自由。卢梭认为,道德生活靠自律而非他律,真正的道德生活不是在外在的强制力之下做出的,而是处于自我愿望而作出的。因此,意志自由是所有道德生活的基本前提。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自主的决定自己的行为,在出现恶的、不道德的行为时,我们无需再问是谁导致了恶的行为,因为这种恶的行为是处于我们自己自由意志的选择。这种自由在卢梭看来是不能放弃的,是道德的前提,放弃了这种自由即是放弃了道德生活,放弃了一切做人的资格。

自由意志的道德学说是卢梭针对外在决定论的道德传统而提出的,《新爱洛伊斯》实际上就是卢梭在谴责当时社会道德的标准,是呼吁给每个人应有的自由。十八世纪的法国社会的道德传统是外在决定论的道德观,认为人的道德行为是由外在因素(上帝或是更高的统治者)决定的,而不是有人的自由意志来决定的,人在做出不道德定行为时会归咎于上帝或是更高统治者,而不从自身找原因。这种观念使得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是有自己做主,对自己的行为无能为力。同时,也为那些做恶事的人开辟了一条诡辩式的道路,他们尽可以把所有恶事都归结于上帝,而自己完全不负责任,这会鼓励人们去做不道德的行为而不用承担应有的责任。

2、良心的指导。人在道德上人得到了自由,同时在道德生活中只有良心能够指导他的行为,这种良心是与生俱来的,也是天赋的。卢梭认为良心是与生俱来的,指引道德方向的呼唤,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向导”。

良心与欲望在同一对立之中,一个人可以在良心的指引和呼唤下,消除一切的外来诱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也可以在欲望的驱使下为了一己之私而泯灭人性,最终走向堕落和灭亡。此时,作为一个没有良心的人也就与禽兽无异了。因此,良心是人的道德之本,神性之源。良心的指引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的影响:宗教的存在,道德是宗教的基础。卢梭是一个者,他在青年时期改变了信仰,后来倡导的“心头宗教”与他的宗教经历不无关系。既然卢梭认为宗教是存在的,那么上帝就会承诺今生行善的人和备受痛苦的人,在来世就会获得幸福与道德的完美结合。这种至善的景象促使人们去行善好施,在自己良心的指引下去做道德的行为,从而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幸福安乐。

三、卢梭道德观的唯动机性

在卢梭道德观中,不仅强调意志的自由性,同时还强调动机性。所谓唯动机性是指道德行为着重人内心的动机欲念,评判善恶也是在以意志自由和良心的指引下,看内心动机来评判。他认为,善良的动机比善良的效果更为重要。“当我们想拥抱它的时候,它开始就会像神话中的变幻无定的海神,幻化出千百种可怕的形象,只有深深拥抱着它不放的人,才能最后看出它本来的样子。”从此我们可以看出,只有我们自始至终的去坚持良好的动机,才能最终步入道德那充满风度、魅力、和人人希望达到的至善境界。

1、反对效果论道德观。卢梭反对启蒙学派的效果论道德观,启蒙思想学派认为,应当以理性为旗帜,站在功利主义立场上、倡导以追求幸福为最高目标。这种观点注重的最终目标为追求幸福,它不关注人内心的动机,只看效果产生的作用。达到了最初的预定的效果,甚至即是最初是邪恶的动机,然而最终却产生了良好效果的行为也都被认为是有道德的。这种观点混淆了动机与效果的内在欲念与外在行为的形式的相对一致性。以卢梭的观点来说,混淆了善与恶的特殊区分。一个人只注重外在行为而不注重其内在的善良动机,是不能被称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卢梭对效果论道德观持一种轻蔑的态度,认为这是一种过于功利主义的观点,并不是从人类最深层次的本原中去寻找道德行为的基础。一个人的任何外在行为都是由其内心意志来选择的,这种意志自由选择即会产生动机,动机就促使人行使外在的行为。因此,动机远比效果更重要。

2、反对性恶论和性善论。“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人,其原因恰恰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阻止他们作恶的,既不是智慧的发达,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欲念的平静和对恶事的无知。”在人性论上存在两种学说:人性善和人性恶。基督教倡导原罪说,人生下来就是邪恶的,为了弥补罪过,要努力行善,多做善事。这种思想使得基督徒们认为他们生下来就是有罪的,生下来就成了奴隶,这有利于传播和得到统治者的接受,并成为统治被统治者的合法依据。

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传统道德观;契合;超越

【作者简介】周辉,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陕西西安710049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006-04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中共十报告对道德浓墨重彩的强调,为我们全力传递社会正能量、实现“中国梦”指明了方向。映射出党和人民“崇德向善”的美好道德愿景。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今天,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不仅要吃透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本质。夯实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统领地位,也要理性审视中国传统道德智慧,明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智慧的“合”与“分”,厘清道德理论的学术混沌,为公民道德实践提供扎实的学理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道德观作为这一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是被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对西方传统“道德本体论”与“道德工具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在理性审视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西方传统道德基础上,最终选择并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其道德观的理论原点,突出人的需要,承认道德的物质制约性、阶级性、历史性,凸显利益是道德发展的力量之源,崇尚自由和公平正义,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道德追求的“此岸世界”,实现了西方传统道德工具论和本体论的统一,最终促成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质的飞跃。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起点。拒斥“永恒道德论”。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最终决定于经济关系的社会存在,人们自觉地或是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在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中,道德作为应然性的要求,保障个人与群体生产生活需要的满足,从而促使人类道德观的萌芽。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向我们昭示了道德不是完全独立的实体。它的发生与发展依赖于社会生产方式,具有很强的物质制约性,这突破了西方传统道德形而上唯心主义道德观的桎梏。同时,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无产阶级的道德观,是在与资本主义旧道德的斗争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经典马克思主义者肯定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观对教会和封建专制统治所起的积极作用,更深刻揭露了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裸的金钱和利益道德,而所谓的“自由、平等、博爱”只不过是资产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幌子,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而无产阶级是在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中成长起来的劳动阶级。秉承集体主义的道德观,这种道德观充分继承了劳动人民和革命阶级为大多数人利益而奋斗的优良品质,保障广大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不同的生产方式会催生不同的道德观,不存在杜林所谓的超阶级、超历史、超民族的“永恒道德”。

(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崇尚公平正义。强调自由与平等、权利与义务的统一。马克思认为公正是一个历史范畴,公正与非公正是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映,并伴随历史的变更而变化。在封建社会里,资产阶级坚持公正旨在封建特权,实现资产阶级利益,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推崇的公正则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本阶级的统治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到资产阶级所宣扬的公正的虚伪性,把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作为无产阶级实现真正公正的本质内容,但承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共产主义社会公正的差别。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能做到真正的公正。正如列宁所说:“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还不能做到公平和平等,因为富裕的程度还会不同,而不同就是不公平。但是人剥削人已经不可能了……却不能立即消灭另一不公平现象:‘按劳动’(而不是按需要)分配消费品。”,公正是受一定历史条件限制的。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各领域的完善,人类的历史将逐步趋近于共产主义社会,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道德的应然性。人类从道德自发过渡到道德自觉和道德自由,社会的公正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同时,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所渗透的公正原则主张“自由与平等、权利与义务”范畴的统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把平等看作是人类的基本权利,而实现真正的平等就必须要超越资本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平等才是真实的。人们才可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人民享受权利、履行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与义务的不等就是不公平、非正义。

(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倡导人道主义。旨在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精神把“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作为核心理念,它昭示着人的权利、尊严、人格和自由的觉醒。在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反对封建特权方面具有进步性。但确立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后,资本主义社会始终无法摆脱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金钱与利益交换在资产阶级内部盛行,人道主义成为资产阶级抽象的说教。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批判资产阶级抽象的人道主义说教,主张将无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同反对剥削和压迫联系起来,把争取个人的自由、权利同争取全人类的解放联系起来,在继承无产阶级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基础上,对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加以扬弃。从而将人道主义推向更高的道德境界。此外,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突出“现实的人”的道德主体性,“人的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产生”是道德观发生的历史前提之一。马克思认为,人的道德意识并非单纯地服从社会物质生活实践,而是能够积极能动地认识、改造社会存在,说明道德具有相对的独立实体性。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在人的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发展中实现了人的主体价值与道德本身独立实体性的和谐统一。最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旨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而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人只有在这样的联合体中,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中国传统道德观的主要思想

中国传统道德观在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洗礼后,积淀了厚重的道德底蕴。虽然不乏一些封建糟粕,但更多地是传承人本、和谐、整体与正义思想的道德精华。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今天,依然是提高我国公民道德素质、实现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历史文化瑰宝。

(一)“人道仁爱”的人本思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本思想孕育于西周初年的‘敬德保民’观念,萌芽于春秋时期的‘民为神主’观念,形成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的‘人最为贵’观念。”这种人本思想以人为根本,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价值的实现。我国传统道德观中,占据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以“仁爱”为主线,“仁”既强调人的内在修养的养成,又重视人际关系的协调,核心是爱人,这正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仁者人也”、“仁者爱人”说明“仁”是“人”所必须,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爱护、相互体恤,才是具有人之人性,成为真正的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正体现了孔子的“忠恕”思想,做到推己及人。孟子的“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则把孔子的“仁爱”思想扩展至社会领域,提倡克己复礼、厚德载物的道德观。墨子则把“仁爱”理解为“兼爱”,“兼相爱、交相利”,提倡爱人,视人若己,达到自爱和爱人的统一。同时,儒家的人本思想还体现在治国安邦上,《老子》中记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把“民”(即人)看作是治国的决定性因素,突出“爱民、利民、达民”的民本思想。

(二)“和为达道”的和谐思想。《中庸》记载“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为达道”、“和为贵”是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中遵循的重要道德原则。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谐思想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和”文化的集中体现,有“和谐、协调”之义,倡导“和而不同”、“取和去同”的处事之道,而“和”非“同”,“和”强调在多样性、多元化前提下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中国传统道德的“和谐”蕴涵着“和谐宇宙观、和谐天人观、和谐人际观、和谐社会观”等丰富的思想内涵,表达了人们对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社会的美好追求,儒家主张“和为达道”的和谐思想强调万物之间以及万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和谐,以“和”作为根本原则,在道德实践中坚持中庸之道,才能保证育养万物、天人和谐,正所谓“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乐论》)。

(三)“天下为公”的整体思想。中国传统道德最初是在以宗族和地缘为本位的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受生产方式的制约,公共领域和人的活动范围相对狭小,“血亲情理”占据突出地位,“仁爱”的范围由“亲亲”推至“国家”,“家”即是“国”、“国”也是“家”,这种“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为人们形成“天下为公”的整体思想提供了有利的历史条件,成为历代统治者和思想家推崇的价值理念。中国传统道德观“天下为公”的整体思想还体现在重视群体利益上,《尚书·周官》记载:“以公灭私,民其允怀。”以天下、国家利益为重就是“公”,用公心消灭私心,民众才会归顺。“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吕氏春秋,贵公》)、“出死无私,致忠而公。”(《荀子·臣道》)正是反映了儒家“公忠”政治道德理念。此外,墨家的“举公义,辟私怨”(《墨子·尚贤》)、法家的“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矣”(《韩非子·诡使》)以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观重整体、倡公忠的整体思想。

(四)“以义统利”的正义思想。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义利之辨”长期存在,“义”与“利”的道德评价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形成了“以义统利”、“义即利”、“重利轻义”三大派别,其中最具深远影响的是儒家的“以义统利”、“义以为上”的义利观。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主张以“义”作为君子道德评价的标准。但孔子并不反对“利”,主张“见利思义”(《论语·述而》),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孟子则更加推崇“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将“义”看得比生命更重要。而荀子所谓“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大学》),强调国家应把“义”当作利。可见,儒家思想的“义”是“公正、适宜”之义,“以义制利”就是以公正适宜的道理来制约“利”,从而达到义利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契合与超越

道德观的发展最终是由生产力决定,而继承和发展作为道德观的存在方式,必须结合时代主题进行批判地扬弃。现代视域下,研究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合”(契合)与“分”(超越),就是在坚定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合理地继承中国传统道德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契合。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我们无限趋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中国传统道德具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二者在人道主义、和谐共生、集体主义、公平正义等观点的契合。合力护航当今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首先,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重视人主体价值的实现,主张尊重人、关怀人,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与传统道德观以“仁爱”为主线的儒家思想相契合,孔子强调人性,突出人道,指出“仁”是人之为人的关键因素。其次。和谐共生。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我国古代传统道德强调“和”的道德理念,“和为贵”、“和而不同”,从而达到人自身、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恰好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和谐思想相一致。再次,集体主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揭露资产阶级的金钱和利益道德。并指出无产阶级旨在实现“全人类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道德理想,这种道德观主张全人类的解放,渗透着强烈的集体主义意识;我国传统道德观提倡“天下为公”的道德理念,“公”即有集体主义之义。最后,公平正义。马克思曾说过:“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秉承公正原则,肯定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但更强调社会利益,主张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结合,实现以利统一;我国传统儒家坚持“以义为上、以义为重、以义统利”的道德观,正是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公正原则的契合。

第4篇

现代科技发展之迅猛,是令人震惊的。上辈人的梦想,甚至于妄想,在科技急速发展的今天被实现。而人们也日发富裕起来,当年人只能吃上窝窝头,今天我们却吃上汉堡包。从一切一切的事情看来,我们的生活似乎是什么都变得美好了,其实这个想法大错特错。有一个东西,它就退步了。它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找,但亲身感受得到。唯一不同的就是,空气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而它的缺失却有可能使人家破人亡。而这个东西就是“道德”!

随着经济的发展,有的人受利益的驱使,干了违法,违背道德的事情。可乐中有杀虫剂,菜中有农药,食品中有防腐剂和苏丹红,甚至连与人生死相连的药品,也被人利用,换成了假药。

多少人因错买了假农药而一年的心血颗粒无收;多少人因错吃假药而危在旦夕;多少人因被人诈骗而穷家荡产!电视上的广告一个接一个,可是又有多少广告可信呢?每当每年的三月十五日,又有多少广告被揭发!几乎所有的广告都带有虚假宣传!一口普通的锅平日里卖十几元,可是一上电视就成了不粘锅,无油烟锅,不糊锅,身价也从原来的十几元猛增到了六百多元!现在谁有能说什么是健康的呢?人们越来越吃也不敢吃,买也不敢买,相投资也不敢投了。

所以我们应树立好“道德观”与“价值观”。我们不骗人也能满足自己的经济心。

武汉男生设计的熊猫烧香病毒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多少台计算机中了这种病毒多少个帐户被盗取一空,他是赚了很多钱,但是他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其实他能设计出中国第一的计算机病毒,就说明他对计算机很有研究,也十分有这方面的天赋。如果他能把这方面的知识运用在科研这方面,他也能赚大钱,而命运却与现在截然不同。

看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他就把这方面的知识运用到了软件开发这一方面,结果成为了世界首富,而他也是近年来捐款最多的人。我想我们大家都加强加强一点对“道德观”与“价值观”的认识,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是多么的美好!

第5篇

【关键词】反杜林论 道德观 道德评价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利益主体和生活方式日益复杂多样,这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道德问题是目前社会问题中较为突出的。如何看待今天社会的道德状况、如何解决社会道德问题?重新温读《反杜林论》这部集中体现恩格斯道德思想的经典文献,学习、研究他批判杜林永恒道德观的方法,领悟他关于道德属性的论述,对当前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道德现状,构建我们的道德体系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恩格斯关于道德的起源和本质的论述

关于道德起源,历史上主要有神灵启示说和人性说,人性说认为人类社会道德规范源于宗教或是神灵启示,如无论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都存在的图腾文化等。也有从人性说来解释道德的起源问题,指出人天生就具有道德耻辱感、善恶感和先验的理性,把道德看作人的自然本性。比如说人都有“恻隐之心”、“怜悯之心”。但是把这些观点置放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来看都站不住脚,都是不科学的。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道德方法论驳斥了杜林建立在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基础上的道德论,他认为杜林把道德看作是人头脑里先验的产物,是错误的。恩格斯从“现实的人”出发,从现实社会的人的存在和人与人之间的生产、交换关系出发,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①这其实就是说,道德是由经济状况决定的,经济关系、经济利益和经济基础才是社会道德产生的根源。恩格斯从“现实的人”和人存在的现实社会出发,而不是从先验的理论和思辨的逻辑出发,为道德产生的根源找到科学根据,使道德成为了真正的科学。但是杜林作为历史唯心主义者跑到社会观念里去寻找道德的根源,认为道德是“有其恒久的原则和单纯的要素”,道德只是愿望的产物,这样的观念实际上认为道德源于个人感觉和各种欲望,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人性说。恩格斯指出:杜林先生的“无论如何善不是恶,恶不是善”只不过是玩弄语句,满足于概念的思辨,一旦涉及到具体的社会历史情况,就再也不是所谓的道德真理了。因此,“我们拒绝想把任何道德教条当做永恒的、终极的、从此不变的伦理规律强加给我们的一切无理要求。”②

从道德起源可以看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在劳动中产生了生产、分工关系,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产生,意识到了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解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从道德的产生可以看出,道德的本质,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是特殊的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简单地说道德是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主要存在形式是心理意识(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目前,绝大多数的伦理学家都普遍认为道德是“指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③

恩格斯关于道德属性的认识

道德具有具体性、历史性。恩格斯指出,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关系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这样道德必然随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道德要求,不存在永恒的、终极的、不变的道德规律。恩格斯举例说“在一切存在着这种私有制的社会里,道德戒律一定是共同的:切勿偷盗。这个戒律是否因此而成为永恒的道德戒律呢?绝对不会。”④因为,到了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⑤在这样的社会,人们之间没有利益的冲突,就不再需要维护经济利益的道德规范了,道德就成为了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自由规定性了。

道德是具体的,不是空泛的、抽象的。作为伦理道德基本范畴的善恶,在杜林的先验抽象下,就变成了永恒的真理和永恒的正义。对杜林的永恒道德观,恩格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了彻底批判,指出不能离开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抽象空洞地谈论“善不是恶,恶不是善”,应该把善和恶放到具体的历史条件下,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和人们现存的社会状况出发,对善恶作出科学的道德评价。一切道德“以时间和现实的变化影响”为前提,没有适用于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的道德。对于道德的具体性和历史性的特征,恩格斯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第一,时代不同和民族不同,其善恶标准也不同,不仅不同,甚至是很多时候是直接矛盾的。第二,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是历史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就有不同的善恶标准。比如,在奴隶社会,对奴隶主来说任意宰杀或买卖奴隶是道德的,对奴隶来说,那么奴隶主的道德就是恶的。“依照奴隶的道德,仇恨的道德究竟谁是‘恶人’?最确切的答案是:这时所谓‘恶人’恰恰是另一种道德中的‘好人’、高贵者、强有力者、统治者、高尚者,他们只不过是被仇恨的有毒眼睛改变了颜色、改变了含义、改变了形态。”⑥一个社会认为是善的东西,在另一个社会看来就是恶的。善恶这种相互矛盾说明,区分善恶的科学标准是历史标准,而不能把道德规则和道德标准作为唯一的区分标准。如果脱离了历史时代背景和具体的社会经济基础,进行简单的道德评价,只能是脱离实际的空谈。

道德具有阶级性。道德对经济基础具有绝对依赖性,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道德取决于经济基础,同时又服务于经济基础。不同的阶级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不同的阶级关系,因而道德具有阶级性,每个社会占统治地位阶级的道德就是该社会的主流道德观念,是该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也就是说,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阶级因为具有不同的经济地位,在生产和交换关系中地位也就不同。根据恩格斯对道德起源的论述,可以看出,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里,就必然会烙上阶级的痕迹,超阶级、超历史的道德是一种幻想。它是“为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而设计出来的;正因为如此,它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不适用的……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⑦ 在阶级社会中,有多少种阶级就有多少种道德观和道德标准。“社会直到现在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⑧可见,道德是有阶级性的。

道德具有共性、历史继承性。虽然在资本主义社会,同时存在的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他们都各自有自己的特殊道德。但是恩格斯指出“在上述三种道德论中还是有些对所有这三者来说都是共同的东西”。⑨也就是说在相同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或者差不多的经济发展阶段,道德会有“许多共同之处”。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因此,生活在同一历史背景下的不同的人,一些具有共性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就必须共同遵守的。例如,讲诚信,守信用,遵守公共道德,遵守交通规则等等。恩格斯认为道德在形式上具有共同性,这就必然决定道德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同时,虽然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但是不能因此而说道德具有永恒性。在道德的历史继承性方面,要坚持唯物辩证法,既反对道德绝对主义也要抵制道德相对主义。道德虽然在形式上具有某些共性的东西,但是在内容上,不同时代和社会的道德却反映的是不同阶级的不同要求。另一方面,道德的共性也表明,当今世界有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并存,处于相同或接近相同的历史时期,因此道德的阶级性并不能否认人性中的一些共性的东西,在同一历史阶段,人们可能会面临共同的难题,总会有一些道德共识。

从恩格斯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经济基础决定的意识形态现象,道德具有具体性、历史性、阶级性和共同性和继承性的特征,同时辩证法也告诉我们,单纯地从任何一个方面去认识和评价道德,都不可能正确把握道德的科学内涵,必然会走向片面。

恩格斯的道德观对当前中国社会道德评价的启示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旧道德意识不会自然而然地随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完全消失,新的道德观念的确立也不是自然而然地自发产生的。在每个民族的历史上,大凡处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期,都会出现某种程度的道德迷惘和道德失范。目前中国处于社会深度转型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凸显,社会制度和体制也在不断地变革中。因此,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当前的道德迷惘或者说是“滑坡”,对当前的道德失范和道德危机不能持简单的否定态度,而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否定观。一方面认真对待,另一方面把它看作是人们对现存的生活存在方式或存在意义的认同危机,是人们理性怀疑批判的产物,是社会螺旋上升进程中的发展环节。

社会道德失范或道德信仰危机发生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黄明理指出“这种危机它包含着对旧有的已失去了历史必然性的一些道德规范的扬弃,这是一个正在以还未得到大多数人认同但却符合时展需要的新道德艰难地取代旧道德的过程。从这一视角看,社会在符合规律要求的变革期的道德信仰危机具有积极的革命性质。但在新旧道德交替的过程中,又不会简单地是先进的道德自发地取替落后的道德,而是在性质复杂的诸道德意识尖锐冲突下曲折实现的,这就难免使人们产生道德焦虑、痛苦乃至发生悲剧性的道德信仰危机。”⑩人们社会关系中充满着各种矛盾,特别是社会转型期,利益冲突凸显,社会矛盾不断层出不穷,甚至大有激化的趋势。对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甚至个人自我内心之间善恶、义利、荣辱等错综复杂、矛盾多样、冲突多存的现状,如果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说,归根结底都是经济利益的矛盾在不同层面的显现。由于每个个体所处的社会地位、阶级立场不同,因此,在评价和处理经济利益矛盾时,每个人常常会从个体、或者本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出发,形成不同的立场,观念、态度、心理和行为,继而就产生了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形成了自己的或者自己阶层的道德行为准则。恩格斯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的道德迷惘、道德认识、道德评价多元化不能仅仅归结于个体德性差或者说是利益追逐促使个体精神堕落的缘故,本身也有一个社会转型期道德选择迷惘和判断多样以及不确定的原因。恩格斯明确指出,离开了现实的历史的抽象本身没有任何价值。道德是靠思考、设想和想象构建不出来的,必须从有血有肉的人出发。“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从生动的“现实的人”出发去认识道德、宗教、法律等反映一定社会现实生活和物质利益关系的意识形态的观点告诉我们,当前独立意识和权利观念增强的个体极力去维护自己的利益和权益,坚持自己的正当利益,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关系转变的必然反映。要给予正确的理解和支持。

我们要坚持从人们的社会存在方式及其变迁的历史维度,探究社会转型时期道德迷惘和道德危机的问题成因。道德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独立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而单独存在的道德和道德原则。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能“把一种永恒的、不以时间和现实变化为转移的道德强加给未来的无阶级的社会!”。在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里,每个时代都具有相异于前代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时生变化了,仍然用原有时代的标准来评价当前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必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那过去的道德标准去教化人,必然不能取得良好的道德教育效果。

为此,我们要始终重视从经济生活中来寻找道德变迁的动因,现实的经济关系往往成为决定道德向度的基础。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引申出道德嬗变的问题。我们对于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道德滑坡甚至说道德坍塌,要有较为清醒的见解。综观世界各民族的现代化道路,社会道德大体上都先后经历从混乱、动荡到相对秩序的过程。在每个民族的历史上,大凡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都会出现某种程度的道德信仰危机,这并不是偶然。了解这个运动轨迹,我们在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道德问题时,不至于惊慌失措,甚至否定原有的道德体系,社会道德是自然的历史过程,任何社会历史进步的规律都是人的活动规律。但是,虽然道德是具体的、历史的,但总的趋势是上升的、进步的。恩格斯说:“在道德方面也和人类认识的所有其他部门一样,总的说是有过进步的。”而判断标准是如何?恩格斯在评价和比较封建道德和现代资产阶级道德以及未来的无产阶级道德时指出,就终极性而言,没有完全合乎真理的道德标准,因为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就消灭了剥削、消灭了阶级、消灭了对立,由从阶级的道德走向了“真正人的道德”。从恩格斯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凡是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起着促进作用的,就是先进的道德。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注释】

①②⑧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9页,第100页。

③冯契:《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22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第43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66页。

⑥《尼采智慧集》,刘烨编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第104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4页。

⑩黄明理,丁妍:“道德信仰危机的成因及其克服”,《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2期。

第6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道德意蕴

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作了最全面的阐释: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其目标同样是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体现了发展的科学精神。但是发展的核心和发展的目标更加体现的是发展的人文精神以及包含其中的深刻的道德意蕴。因此,我们有必要挖掘科学发展观深刻的道德意蕴,以达到对它最本质的理解,并把这种道德要求转化为人们道德的自觉,以促进整个社会和谐、自由、全面的发展。

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道德目的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既是道德的主体,又是道德的目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主体道德人格的提升,以及对道德目的价值的肯定和自觉追求。

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主体道德人格的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人是实践的主体,社会是人们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人既是实践的主体,也是社会的主体,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不仅如此,人们还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为了能够共同生产,平等享有劳动成果,逐渐形成了一种潜在共同规范和规则,这样道德就应运而生了。道德是人类在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它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是人类所特有的。人是道德的主体,道德是为人之需要而产生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主体性道德内涵的一次回归与发展,是对人类主体道德人格的又一次伟大提升。

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在实践中发挥其主体性、主观能动性和超越性,而不把人看作是物的附庸,人不被自己创造的物所遮蔽和淹没,在实践中人体现了自己的地位、价值和尊严,保持了自己作为人类的种属人格和尊严。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是对以往片面发展的一次纠正,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主体性道德内涵的一次回归。

2、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主体道德价值的肯定。“人及其存在是道德的目的,因而道德是以其条件约束而起规范作用的。”道德一开始就是作为一种规范而产生的,它协调人和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约束人们的需要和行为。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与欲望的无限性,“使道德开始获得(抑或被赋予了)一种超出人格价值目的的普遍规范性功能,成为维系人类社会健康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和力量”。道德作为一种规范,使人们之间相互让步,达成他们之间的共同利益,实现一种人人共存、人人共生的互利多赢的局面,这样人人都是受益者。

3、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主体道德诉求的张扬。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产物,根本上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性的产物,它改变了以前我们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的发展模式,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不仅仅是在以往发展模式上的改变和超越,更是一次中国发展眼光角度的重大转变,是对人类主体道德诉求的张扬。

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的本性是社会属性。以人为本首先是对人性的一种尊重,是把对人性的尊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要求我们每一个社会主体和成员要把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作为评价和衡量我们一切制度、一切规范,以及政策措施的终极标准,我们面对的每一件事情都要从尊重全体人的利益眼光和角度去考虑和实践,这是对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一次发展和升华,对我们每一个社会主体和成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以人为本,要依靠人民,要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这是对人作为实践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尊重,它体现了人类发展到现阶段,摆脱了物的奴隶,道德上给了人实践主体的真正尊重,人的精神得到了发扬,这样,实现了对人真正的道德上的尊重。再次,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道德对人的要求,也是人对道德目的的要求,是二者的统一。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道德呈现

人类追求道德的生活,追求幸福的生活,这种幸福的生活是建立在人类与自然社会和平共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的。“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是体现了这种道德的诉求,并且是人类历史上道德目的的一次深刻认识和实践。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平等、公平、正义的和谐相处,达到三者的统一发展,这是道德的诉求。

1、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平等相处,要求人类对自然尊重,并对自然负有责任和义务。科学发展观讲以人为本,但以人为本不是以人类为中心——把人看作是唯一的目的,把自然仅仅看作是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工具,它不是从人类无止境的欲望出发,向自然无限索取,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它包含着人类道德平等观、道德责任观,是人类历史上价值观念的一次深刻变革。它把人类和自然放在同等的地位上,要求人类对自然价值的尊重。人类和自然是平等的,人类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自然界是与人类具有平等地位的。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础。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存的空间,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来源,马克思指出:“自然界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自然界是与人类有同等价值的。因此,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仅要尊重自然界,另一方面,从自然界为人类作出的贡献看,人类有责任和义务去尊重它们,保护它们,甚至为它们的生存和发展作出贡献,这与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作贡献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统一,是它们共同的获得。“人类寻求自身文明发展的权利同时让人类更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珍惜自然,承担起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

2、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对自我的尊重与保护,达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和谐有序的发展。自从文艺复兴运动以及启蒙运动提倡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以后,人类就把自己作为整个宇宙的主宰,不仅对自然界进行破坏,而且无节制的欲望,使他们对自身的发展造成了威胁。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对人类自身繁衍规律的不尊重,就是对自然界的不尊重。另一方面,人类的发展是以人类的生存为前提的,人类如果都自身难保,何以谈发展。人类运用自身的智慧,发明出各种新的科技手段,去对付自然界。同时,他们还不满足于此,还对人类的自身生理延续进行改变,对人类自身生存进行挑战,企图创造更高明的人类,消灭有缺陷的人类,使人类完美。可是人类却没有想到,这不仅是对自然界自身规律的不尊重和破坏,而且其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人类将失去自我,可能会成为自己的掘墓人。人类正在超越自己的道德底线,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正是对这一人类的错误理念的及时纠正。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类的生存为本,在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前提下,求得自身的发展。

3、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表征了我们需要一个公正的社会,即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合作,以达到整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维护社会的和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它的基本宗旨就是达到一个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社会。人人共享、普遍受益就是指:“社会发展的成果对于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应当具有共享的性质,即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每个社会成员的尊严应当相应地更加得到保证,每个社会成员的潜能应当相应地不断得到提高,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应当相应地持续不断得以满足,其生活水准应当相应地得以不断的提高。”这样一个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社会,最基本的准则要求就是社会的公正。“公正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正如罗尔斯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社会公正是维持人类基本生存秩序稳定的前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目的。

4、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代际之间要公平、公正、和谐。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就是这样的发展,它满足当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在人尚未脱离动物界的时候,是谈不上尊严问题的。一旦人脱离了动物界而具有了人的自我意识后,人便具有了人的种属尊严即‘人的尊严’。”“人类种属的延续和发展是靠每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持续贡献来实现的,每一代人的贡献都是社会发展历史过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于是,每一代人也就因之具有了种属的尊严和平等的地位。”人类的平等、公正和自由不仅适用于同代人之间,而且也包含代际人之间。后代也同样拥有人类的种属尊严,也同样应该有平等的地位以及生存、发展的各种条件和资源。不仅如此,他们还应该有自由选择自己生存的权利。因此,当代人在满足自身需要发展的同时,有义务和责任为后代人的发展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并且有义务与后代人合作,以保持人类的种属延续。

三、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道德终极目标

幸福的生活是人类道德生活的目标,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标。幸福的生活就是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就如《共产党宣言》中讲到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而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才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

第7篇

一、劳伦斯的性道德观

劳伦斯的性道德观的核心是赞美,反对虚伪的理性、道德对人性的干预。在他给恩尼斯特・柯林斯的信里,我们可以读到这些话,“我的生命需要就是直接回答我给的血液,而不需要思想、道德等的无聊干预”“智力仅仅是一点点,是束缚人的缰绳”。(劳伦斯:《致柯林斯》,62~63)莱蒂是劳伦斯的作品《白孔雀》中的女主人公。她在爱情和金钱地位中,选择了后者,最后造成了她本人,她爱的人以及她的丈夫三个人的婚姻悲剧。是婚姻的基础,莱蒂失败婚姻的结果之一必定是的悲剧。而这些悲剧都是由于资产阶级性道德观导致的结果,资产阶级性道德观造成了她的不幸。在劳伦斯的小说中,我们可以察觉到凡是所谓的理性的爱情、家庭都是不幸的,甚至是悲剧性的。在劳伦斯的作品中,还有一些所谓文明社会的淑女形象,如《儿子和情人》中的米丽安就是一个代表。她们举止端庄,神态优雅,谈吐得体,表情平和,但她们视肉体的需要为洪水猛兽,压抑自己身体最原始的需要,把精神的需要与人的本能对立起来,用自己的道德意识观剥夺了自己生命里最美妙的部分。她们的人格被异化得具有了双重性,她们内心渴望得到爱情,意识里又将肉体欲求看成肮脏的、不道德的、为人所不齿的东西,其结局自然也就是悲剧性的。在劳伦斯看来,不管是像他自己的父母那样夫妻因为贫穷或者性格差异反目,或是像米丽安那样恪守当时的理性、道德而让生命枯萎,这些都是病态的。性表现形态可以作为一个侧面检测人的生存状态。劳伦斯的笔下反映出的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人们非常态的生活状态。可见,劳伦斯反对的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理性、维多利亚时代的性道德,追求的是人的自然本能。

劳伦斯主张回归人的自然本性,“性”是欲望的表达,是自然、洁净的,应当受到尊重。他认为生命本能要能得到自由的释放,人要能自然地生活,要实现道德理想,这一切都列在性本能的淋漓通达的宣泄和发挥之后。性是人类的一种自然现象,任何健康的人都会有这种欲望。瓦西列夫曾说:“爱情的动力和内在本质是男子和女子的,是延续种族的本能。”中国也有句古话,“食色,性也。”“性”是人类的原始欲求,犹如吃饭穿衣,自然之事,无可厚非。它是人类生命的创造力,是自然界不断更新、演化的内在力量。生命的存在是第一性的,这是自然法则,因此“性”是圣洁的,应当敬畏。尊重“性”就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理解。合理的情爱关系也是社会关系的基石。然而它却被理性的社会道德扭曲,被当时的宗教所禁止。一方面性被人们敌视丑化,另一方面性又是人们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当时的人们的生活是缺乏激情的,是不健康的,是非人道的,在这种环境下,人的本质逐渐被异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须去除各种社会“文明”的压迫,使“我们的和性思想和谐如一,两者不再对立相扰”。

在劳伦斯的性道德观里,是灵与肉的自然平衡、和谐如一的。正常的性与爱,是需要感情的,只有心灵的相系,才会彼此有感觉,有了感觉后才会被对方吸引,这样才会谈到性,那是感情的一种宣泄,也是情感的一种升华。“”是精神与肉体的完美结合,二者不可或缺。在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劳伦斯非常直接地表达出:他对没有感情的性感到痛惜;性应该是真情所至的结果;他反对轻率和无节制的性。正是在此意义上,劳伦斯眼里的性是神圣且美妙的,既不全是柏拉图,也不是永无止境的。《误入歧途的女人》中的弗罗斯特和平纳加、《儿子和情人》中的米丽安、《逾矩的罪人》中的海伦娜等人物形象,都否定了人性中的原始生理要求,只追求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然而她们一个个都结局不妙。《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里的古蒂斯和丈夫梅乐士之间充满了观念的分歧、性格的冲突,没有爱情,只有单纯的对肉体的追求,最后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在《虹》《恋爱中的女人》《儿子与情人》等作品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都说明劳伦斯眼里的性不是单纯追求感官刺激,与爱情脱节的行为,“如果精神与肉体不能谐和,如果他们没有自然的平衡和自然的相互的尊敬,生命是难堪的”。(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饶述一译,9)“性”不仅仅是欲望,而且是美。

二、劳伦斯性道德观形成的原因探究

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成长环境及家庭教育是影响个人世界观和道德观形成所必不可少的首要因素。劳伦斯生活在一个不和谐的家庭中,父亲是一个矿工,没有受过很多教育,性情暴躁,经常在酒醉后进行家庭暴力。母亲则是一位有着良好的文化修养的小学教师。不同的性格使得夫妻二人经常发生冲突。对丈夫的失望使母亲把全部希望倾注在劳伦斯的身上,对劳伦斯庇护和疼爱有加。劳伦斯内心的恋母情结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母亲的同情与依恋而诱发的,这也影响了他成年之后与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他母亲去世。所以,劳伦斯的家庭成长环境对他的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儿子和情人》就是反映劳伦斯早年家庭生活和情感生活的自传小说。

劳伦斯所处的英国社会环境是另外一种重要原因。劳伦斯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10来年里。这时的英国在经过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后,跻身于世界头号强国之列。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同时,自然和环境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一去不复返。随着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人际关系日益冷漠虚伪,家庭的和谐也遭到了破坏。英国的强大也与克己、虔诚、保守、自傲的维多利亚精神是分不开的。这些精神在规范社会道德方面确实起了不小的作用,但同时也压抑和扭曲着人性。劳伦斯在小说里表达性道德方面是和当时主流社会道德标准背道而驰的。他憎恶传统道德观,在作品中宣扬自己符合自然人性的道德观。

当然,劳伦斯独特伦理道德观的形成也离不开各种哲学思想对他的影响。尼采的哲学思想对劳伦斯本人和他的作品有着全面的影响。劳伦斯早在做教师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尼采哲学,后来更是经常谈论。他后来的爱人弗丽达是尼采和弗洛伊德的忠实信徒。尼采站在人本主义的立场上,对资本主义制度对环境的破坏和人的异化提出的不满,劳伦斯非常认同。此外,劳伦斯还被世人称为一位最醉心于弗洛伊德的作家,足以见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哲学对他的影响。两人都致力于探索人类心灵的无意识领域,强调在人性中的基础作用。劳伦斯所塑造出的许多男女之间的关系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和弗洛伊德学派的结构模式不谋而合。

三、劳伦斯性道德观的意义

第8篇

1.大学生价值认同扭曲

网络社会的到来,将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多元化的价值观显现于大学生面前,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受西方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开始追求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西方腐朽的价值观,放弃本身应该承担的社会道德责任和义务。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大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获得自身需要的知识,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同时也可以在网络上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可以说网络使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与此同时,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使得网络成为西方腐朽价值观传播的重要途径,加之当代大学生稳定的价值观并未形成且极易受外界影响的客观事实,导致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出现扭曲。主要表现为忠诚与虚假的扭曲、简朴和奢华的扭曲等。受网络虚拟性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将诚恳看作是“傻”,却将奸诈看作是“精明”,这种错误思想导致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没有社会责任感。西方流行的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在网络上的流传使得辨别是非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对简朴和奢华的认识扭曲,导致很多大学生出现盲目攀比将奢侈看成是炫耀的资本,将简朴看成小气。

2.当代大学生出现道德信仰危机

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人们可以自由的在网络社会活动,网络社会的到来给大学生提供了众多学习和交流机会的同时,也使大学生的道德信仰受到了冲击。网络的虚拟性导致了人们在网络中可以不顾及自己的身份和行为,可以“为所欲为”不受约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对网络生活的约束几乎为零,人们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隐藏自己身份,肆无忌惮的发表各种言论,有的甚至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久而久之,这种出现在网络社会的不道德现象蔓延到现实生活,导致现实生活中失范现象增多。不仅如此,西方价值观的入侵和现实生活中激增的失范现象,导致当代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失去信心,转而信服西方的价值观念,开始认同资本主义制度,有的大学生甚至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比中国好。这些错误思想观念的形成和传播对我国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3.网络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的对策

(1)建设丰富且优质的网络教育系统

目前大学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和消遣,对学术、知识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关注不高。有一部分学生甚至对网络产生依赖,导致了一些列的身体和心理问题。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工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建立相应的网络教育系统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学校应该及时提供各类丰富、权威且优质的教育资源,建设一个领域广、种类多、内容丰富的网络文化宝库。首先,要丰富网络文化内容,积极推行网络名著、名篇赏析等,拓宽大学生的视野,进而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广大青年学生学习并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其次,要加大网上道德观教育力量,高校应积极开展有关道德观教育的网络讲座,并展开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这样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2)建设合理的网络管理系统

高校在建立网络道德教育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利用制度手段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言行。利用规章和制度将我们提倡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融入网络日常管理中去,将内在与外在约束有机的结合起来。具体来说,首先,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大学生的网络言行就行有效约束。制定对于大学生不文明上网的行为进行惩罚,如暂停其校内上网资格、取消评优评奖资格、给予违纪处分等。其次,要加强对校园网络环境的监管。对校园贴吧、论坛等环境进行净化和监管,要形成以网络技术人员为主要力量,德育教育工作者为辅助力量的校园网络环境监管体系。

作者:李映萱 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9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传统道德;融合;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具有内在的契合与相通性。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的传统道德也有近几千年的历史,二者在人道主义、公平正义方面具有相同的观点,二者融合能够很好地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在人道主义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人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强调人的价值,强调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强调仁爱,从而突出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其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者又是可以融合的。在集体主义原则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的是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消除私有制,实现人类的解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在我国传统道德观中,强调的是“天下为公”,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在公平正义方面,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公平的重要性,坚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我国传统道德观中,孔子强调重义轻利,二者又实现了融合。马克思主义坚持人道主义和集体主义原则,能够站在人的逻辑上思考问题,对人进行人文关怀,尊重人的价值,使人能够得到全面发展,能够在社会中做出更多的贡献,这些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是一致的。在孔子的学说中,主要强调的是人性,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用“仁”来统筹,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和谐共生,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能够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古代道德思想强调以和为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强调和而不同的观点,这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是相同的。在集体主义原则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批判,认为私有制完全是以价值来衡量的,完全磨灭了人性,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以金钱来衡量一切利益关系的,而且歪曲了道德衡量的标准,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中,强调的是全人类的解放,人类可以为社会做贡献,而且一切要以社会发展为主,一切为了集体,集体的利益大于个人的利益,当集体的利益实现了,个人的利益才能够得以保障。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思想中,有天下为公的思想,其要求以集体的利益为重,这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是相互契合的。在公平正义方面,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强调对利益问题的正确理解,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强调公平正义原则,强调个人利益的必要性,同时强调社会利益和社会价值,强调社会利益要与个人利益统一起来,在孔子的学说中也坚持利益的重要性,但是,利益的获得要在义的基础上,这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是相互契合的。

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的局限性与超越性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对中国传统道德观的超越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的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原则,是一种站在无产阶级角度的道德观,其广泛地应用于中华民族的道德建设中,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与中国的传统道德观相比,具有更加科学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中国传统道德观强调要尊重自然,强调对自然的顺从,是一种被动的思想观念,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念,是对中国传统道德观的超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都强调“天下为公”,但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所强调的“公”的范围更加明确,将人类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公”,而中国传统道德中“公”的概念比较模糊。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天下为公是维系在一定的关系上的,是在军权、父权的纽带下形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能够全面地站在无产阶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为全人类的利益着想,能够从社会的生产关系角度去思考,从而能够促进全社会的发展,为中国建设和革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传统的中国道德思想也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其思想还是过于保守,其受到中庸思想的影响,因此,看待问题还是不够客观,从而制约了人的思想,使人的思想不能得到发展和创新,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而且,其在道德的深远度上远远不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因此,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是对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超越。

(二)坚定价值引领,合理批判继承

我国一直都比较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将公民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我国的文化已经实现了发展与繁荣,公民的道德建设会作为一项比较重要的任务,因此,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更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作为我们的引导观念,促进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的批判,从中分析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可取之处,通过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中可取之处的继承,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公民的道德的提高。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是否能够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应用,很大程度上在于我国是否需求其引导,在于其对我国的社会道德建设的关键性,因此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摆在观念部分,使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能够在意识形态上达成一致。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时候,应该坚持唯物主义的观念,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我国现存的道德问题,从而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我国的道德问题,寻找到更好的出路,为建设我国社会道德寻找到更好的路径。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时候,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体现出人的主体价值,要充分站在人的立场去制定原则。人是社会的产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所以,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能够和谐。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并不是一味地按照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中的指示去做,而是要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实现文化的包容与共存,实现中国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朝着更加繁荣的方向发展。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中吸取经验,对中国的传统道德进行合理的分析,我国的传统道德观念有先进的方面,同时也存在不足,应该结合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促进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革新,使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内容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让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作为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有力补充。

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宣扬不存在永恒的道德论,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还是比较保守,不够客观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决定着社会存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和交换是两个必然的步骤,在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中,道德起到了约束的作用,能够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并对生产和生活起到规范作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并不是独立的,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其受到社会的制约,从而能够突破唯心主义的束缚。而且,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站在无产阶级的角度出发的,是将旧资本主义的道德观念进行革新,从而形成新的道德观,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能够将资本主义中优秀的道德成果吸收,遵循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但是,也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拜金主义。无产阶级是在资产阶级的对立中成长的,其主要强调的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能够实现广大劳动人民的基本利益。而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就存在一定的保守性,这种保守性制约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融合,在集体主义原则方面,中国还是沿用固有的血缘纽带,分析亲疏关系,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集体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公平正义,实现自由平等,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自由平等是有约束条件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公平是一个历史问题,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封建社会时期,资产阶级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在于封建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将私有制消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完善,人类将逐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将逐步地实现公平。中国的自由平等还没有达到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中的等级,其自由是相对的,中国有着固有的等级观念,导致中国的自由平等只是相对的,导致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不能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在一起。

四、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融合过程中存在问题,最根本的还在于固有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强调的集体主义是比较全面的,其实现了社会主义,并且其目标是朝着共产主义的方向发展。但是,在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中的集体主义就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那是因为在我国的古代坚持的是中央集权制度,而且,我国在汉代经过了宗法制的统治,人们坚持权力至上,并且我国特别重视血缘纽带关系,这就造成了我国的集体主义是片面的集体主义,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天下为公,人们在集体面前更加倾向血缘等亲疏关系,导致我国的集体主义原则还不能透彻地落实。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强调人道主义,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就把人道主义作为核心的理念,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强调的是民为贵、君为轻,将仁爱的观念进行拓展,从而能够实现人道,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坚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因此具有先进性。而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强调以和为贵,在《中庸》和《老子》中都强调和为贵的思想,这样的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并且强调和而不同的思想,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实现道德体系的多元化,实现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汉代时期,形成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强调万物之间都需要和谐共生,但是这种中庸的思想却限制了人们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作者:刘佳宁 朱方长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文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3(01).

[2]周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合”与“分”[J].学术论坛,2013(07).

[3]王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研究述评[J].创新,2012(04).

第10篇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生态道德观;道德教育。

引言。

生态道德观(生态伦理或生态和谐理论)是一门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和生态关系的新兴伦理学科。几十年来,生态伦理学在西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既有理论上的突破,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实践成果,人们的生态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但是,我国目前在生态道德方面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还没能形成体系,在德育教学中重视不够,在实践运用方面也落后于西方。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必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大德育的范围之内,使其成为新德育的一部分。故此,本文就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生态道德观的由来。

生态道德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文明时代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人类对于自身征服自然能力的认可与满足,另一方面又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身行为反思的结晶。反观人类与自然的交往史不难看出,一方面,人们习惯于把自然环境看作是人类活动的空间或满足人类目的的手段,认为人与自然之间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完全可以不顾一切,不断地根据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待自然、改变自然。另一方面,人类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能力的限制,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下。农业对于自然环境的依存度唤醒了全体民众、乃至统治者,不得不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把自然当做高高在上的神灵顶礼膜拜。在没有现代工业支撑下的小农经济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是微乎其微的。也正是这样,我们才有了绿色和清洁的环境。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总和。但是,它在为人类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森林危机、土壤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对人类的自身生存提出了挑战。一些西方的先哲们开始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生态道德(或称作“生态伦理”)这一全新的概念。其中有法国思想家施韦兹“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学、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卡逊的尊重自然伦理学、辛格的解放动物的伦理学、丸山竹秋的地球伦理学、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构成了和谐伦理发展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为生态伦理学的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么何为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观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人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

1.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在我国环境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着对环境现实认识有误、观念滞后等情况。建国后,国家生产全面恢复,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带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受错误生态观的指导,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低效率的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如三江源的原始森林的消失,洞庭湖的水面积锐减等,这也没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经济快速的增长。但是落后的粗放的发展和增长方式,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水土流失、污水横溢、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森林的快速消失等,都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势在必行。

2.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我国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具体表现在:

首先,理论研究滞后,思想上重视不够,学科体系不健全。有关生态知识的教材缺乏,严重影响了生态伦理的教学;各种教材中有关生态的知识太少,且不系统;各种考试中有关生态知识的,少之甚少;德育对象仅限于学校里,忽视了社会教育的作用;公民生态知识得不到普及,从主观上制约生态道德观的养成,难以用生态道德观自律。其次,从教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生态知识的缺乏,学校的德育师资也显得薄弱,受教育者就不可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

[1] [2] [3] 

的缺失,生态道德观的养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迫在眉睫。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生态环境虽然不容乐观,但一直居于次要的地位。结果导致了思想道德教育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忽视。因此,必须认识到培养生态道德观的重要性。

.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学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力军,他们必须具备契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道德理念和道德素养。将生态伦理纳入德育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生态道德信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确立生态道德原则,从而帮助他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自觉维护自然界的权益,并通过自己的表率行为带动公民生态道德的养成。

.培养生态道德观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生态道德教育丰富了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学生通过接受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懂得人类应该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尊重并维护自然界的权利,自觉维护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要形成对后代以及其他生命形式承担责任的道德价值观。不仅要让学生在行为上有所提升,还要在价值观念上有更新的认识,在道德情感上有更好的体验,在道德意志上更加坚定,从而促进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

高素质人才不仅仅是对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方面的要求,还是对个人道德素质的要求。首先,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越多的人,越需要以生态道德自律。其次,具有生态道德的高水平人才能影响公民道德的建设。高素质人才必须把生态道德行为从以前的仅仅是避免一些生态伤害性行为提升到促进万物和谐发展的自主行为。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象,只有比普通市民具备更高的道德素养,才符合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目标。

三、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策略。

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拓宽德育的教育范围,把全民纳入德育教育对象之列德育是全社会的工作,教育对象应该包括全体民众,不仅限于在校学生。生态道德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必须把全体公民纳入教育对象的范畴。不仅要重视法律建设,同时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积极地开展生态知识的教育与普及,提升公民的生态道德素养,树立生态道德的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从而达到全民关心环境、全民保护环境的效果。

(二)注重理论研究,完善学校的德育教育教学体系。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必须牢牢地抓住,不可懈怠。

我国目前生态道德观教育现状应该侧重两方面:一方面,就是要加强生态道德观理论的研究,建立生态道德观的学科体系以及相关的配套的措施,建立和完善适用于各类学校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道德观教育的教材及相关的生态知识的科普读本,这是提高全民生态道德观的首要条件。另一方面,要着力打造一支乐于生态道德教育、精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师队伍,这是实现生态道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生态道德观培养要从教育对象的知情意行入手。

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就要把科学发展观教育、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丰富教育对象的生态环境知识,培养教育对象对自然的敬畏情感,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入手,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调节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协调、规范作用。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培养教育对象的生态道德意识。

一直以来,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中心主义占据着指导地位,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使人凌驾于整个自然之上。而人在对自然的挑战中取得的暂时和表面上胜利,则被当作人的独一无二性及地位高贵的明证。而整个自然环境,包括在这一自然环境中生存的其他物种,根本就不具备与人平等相处的道德主体地位。因此,人类在与自然的交往中,除了毫无止境地索取,根本不必恪守任务道德义务。正是在这种自私的、缺乏长远眼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指导下,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毫无道德观念的束缚,为谋求暂时的利益而无所顾忌地破坏自然环境,结果陷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困境。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教育对象形成符合特定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思想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建立和倡导一种新的、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推卸的时代任务。

第11篇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生态道德观;道德教育。

引言。

生态道德观(生态伦理或生态和谐理论)是一门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和生态关系的新兴伦理学科。几十年来,生态伦理学在西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既有理论上的突破,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实践成果,人们的生态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但是,我国目前在生态道德方面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还没能形成体系,在德育教学中重视不够,在实践运用方面也落后于西方。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必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大德育的范围之内,使其成为新德育的一部分。故此,本文就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生态道德观的由来。

生态道德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文明时代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人类对于自身征服自然能力的认可与满足,另一方面又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身行为反思的结晶。反观人类与自然的交往史不难看出,一方面,人们习惯于把自然环境看作是人类活动的空间或满足人类目的的手段,认为人与自然之间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完全可以不顾一切,不断地根据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待自然、改变自然。另一方面,人类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能力的限制,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下。农业对于自然环境的依存度唤醒了全体民众、乃至统治者,不得不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把自然当做高高在上的神灵顶礼膜拜。在没有现代工业支撑下的小农经济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是微乎其微的。也正是这样,我们才有了绿色和清洁的环境。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总和。但是,它在为人类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森林危机、土壤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对人类的自身生存提出了挑战。一些西方的先哲们开始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生态道德(或称作“生态伦理”)这一全新的概念。其中有法国思想家施韦兹“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学、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卡逊的尊重自然伦理学、辛格的解放动物的伦理学、丸山竹秋的地球伦理学、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构成了和谐伦理发展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为生态伦理学的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么何为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观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人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

1.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在我国环境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着对环境现实认识有误、观念滞后等情况。建国后,国家生产全面恢复,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带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受错误生态观的指导,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低效率的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如三江源的原始森林的消失,洞庭湖的水面积锐减等,这也没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经济快速的增长。但是落后的粗放的发展和增长方式,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水土流失、污水横溢、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森林的快速消失等,都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势在必行。

2.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我国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具体表现在:

第12篇

[大学生性道德目前状况

一、大学生的性道德目前状况

(一)调查情况

南京大学心理协会曾经作过一个有关“大学生恋爱新问题”的调查。结果是摘要:99%的大学生承认“在校期间有谈恋爱的经历”;81%的人“谈了又分手”;63.2%的人“因寂寞而谈恋爱”;只有0.3%的人“愿意结婚”。另外,据《中国青年报》(04-10-15)报道摘要:福建教育学院等一些高校做了一个调查摘要:92%的大学生认可婚前。其中,27%的人是为了显示对爱情的忠诚;26%的人是为了追求、快乐;25%的人是因为不忍拂了男(女)友的意;10%的人以此作为个性成熟的标志。还有,《中国青年报》(04-12-1)报道摘要:南京五十中学公布的调查显示摘要:有80%的中学生赞成婚前。去年,重庆某高校制定的《大学生违纪处理管理规定》中有“发现当、当二奶、当二爷、搞的将开除学籍”之规定。这些都说明了在当今的大中专校园里,部分学生道德观念下降,非凡是性道德目前状况堪忧。

(二)现实情况.

.国家对大学生谈恋爱由“明文禁止”到“不提倡、不反对”,态度上有了明显地转变,甚至对大学生在结婚新问题上也已“解禁”,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谈恋爱,而是将谈恋爱和结婚的权利交给大学生们自己来把握。从中既体现出法制健全和人文关怀,又可以考验大学生的思想成熟和道德修养。但一个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实是摘要:越来越多的未成年少女(或未婚女性)去做堕胎手术。去年国庆长假期间,某医院曾做了统计——100个堕胎者中只有两人结婚,其他人都是未婚,而且“其中不乏在校生”。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在大学校园里谈恋爱现象非常普遍。课余,一眼望去,到处是成双成对的情侣。有牵手的、搂抱的、接吻的等等。这只是在白天,到了晚上,则会看到更多“少儿不宜”的镜头在公共场合里上演摘要:躺在草丛中的;拥在怀里、坐在腿上的…...。我不禁要问摘要:这正常吗?合理吗?甚至,合法吗?这些现象在全国高校绝非个别。教育部曾出台了高校“禁租令”,想遏制事态的发展,但效果并不明显。去年,教育部又对大学生在校外租房“解禁”。随之而来的是高校四周“钟点房”和“租房”广告漫天飞。其后果,不仅增加了高校管理的难度,也增加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虽然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人身自由,谈恋爱是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但谈恋爱也要遵守社会公德。比如摘要:公众场合发生亲密行为是否侵害到在场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呢?有时,行为人甚至不顾四周有人(孩童)在场,照样卿卿我我,难舍难分,这是否损害到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呢?这不仅涉及到道德新问题,也涉及到法律新问题。美国是一个比较开放、自由的国家,但即便如此,美国也不答应有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发生。为什么对于我们有着几千年道德传统的中国反而却能容忍了呢?这是否说明我们陷入了一个误区摘要:怕被人戴上“侵犯人权”的套子。我认为弄清楚侵犯了“谁的人权”这点儿很重要。是侵犯了一个“讲道德、守法纪之人”的人权;还是侵犯了一个“违公德之人”的人权。倘若是后者,则需要进一步思索摘要:是否应当增加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不文明之举呢?因为稍有一些道德修养的人都知道那样做是否恰当。而那些接受了多年教育的大学生们会不知道吗?若知,却为之,又说明了什么?能否就因大学生年青、好奇、易冲动而任意妄为呢?

二、大学生性道德缺失引发的新问题

(一)学校方面

1、影响学风。可想而知,校园里到处是卿卿我我的学生,这个学校的学风会是如何?这种现象并非少数学校所有,而是中国大学的一道“独特风景”(刚才我举的调查数据就是很好的说明)。如此的环境,怎能潜心学习。这种负面影响不但破坏校风建设,而且会使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受到不良影响。

2、败坏学纪。有些学生整天沉溺于所谓的“爱情”而无法自拔,将校规校纪抛之脑后。其结果不但浪费了父母的血汗钱,也违反了教学管理制度。一些因恋爱而引起的争风吃醋、打架斗殴事件,也破坏了学校的教学管理秩序,更不用说校园情侣的公开对其他人的藐视和侵犯——我认为这种行为当属“视觉污染”。

3、损害他人。大学生性道德的缺失,不仅影响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秩序,破坏校园风气,而且会影响到生活在校园里的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严重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在此“耳融目染”之下,会使我们的下一代产生一定的心理(恋爱)误区——此种后果最为严重。

(二)社会方面

1、污染社会风气。大学生性道德的缺失,也是近几年未成年少女(或未婚女性)堕胎人数急剧增加的原因之一。它不但浪费了医疗资源,也严重损害到行为人的身心健康。大学生本应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可是由于一些大学生不自重的表现,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社会风气。

2、影响社会治安。由于校园里恋爱之风盛行,男女同居、等,必然导致争风吃醋事件的发生,甚至引发自杀或杀人案件。因恋爱而影响到社会治安,这是任何人都不愿看到的一个事实。

3、浪费教育资源。国家出钱投资教育的目的很明确。可是,许多大学生都将在大学阶段谈恋爱当成是“必修课”,或者作为证实自己实力(或魅力)的一种手段。为了“修好这门课”而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自然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这显然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大学生性道德缺失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的新问题

有些大学生明显缺乏使命感,不知道上大学的真正目的。无论对国家、社会和集体,还是对个人都缺乏一定的责任心。很多时候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虽然谈恋爱是每个人的合法权益,但它也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甚至是法律新问题。有些学生只想到自己的权利而忘记了他人的利益。比如摘要:在公共场所里做出一些过分之举,全然不考虑时间、地点和场合,这显然是不道德的。两性之间的亲密应具有隐秘性,这是人和动物的明显区别。若非如此,人和动物又有多大区别呢?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是一些大学生的品德缺陷。

(二)学生家长的因素

据了解,有些父母也支持子女在大学阶段谈恋爱,有的父母甚至作为任务下达给子女。有了父母的支持,当然会使学生在谈恋爱时无所顾及,为所欲为。而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恐怕是家长们没有想到、也不愿看到的。

(三)社会风气的影响

据调查,目前大学生中不管男生、女生,很多人都有过上网或租碟看的经历。还有,电影、电视里过多的渲染爱情,对他们产生了不良影响。追赶潮流是年轻人的特征,受此影响,使得学校教育显得“身单力薄”。

(四)法律的欠缺

我国现行法律里没有明令禁止未成年人发生的规定,学生自然敢做敢为。非凡是某高校的学生在教室里发生被开除后,状告学校最终获胜的事件,更助长了一部分学生为所欲为。这不仅是教育的失败,也是法律欠缺所产生的后果。无论怎样,的泛滥对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不是一件好事。

四、解决的办法

(一)加强立法是关键

首先,认真审阅校园泛滥之危害性。这不仅仅涉及到学生的人身权利新问题,更关系到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之大事。我们必须权衡利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行为规范。比如日本,因为学生的猖獗,东京已在拟定用法律来加以限制。还有,目前世界上有89个国家禁止16岁以下的人发生。美国也有6个州禁止18岁以下的人发生(《中国新闻网》)。如今,美国为了扭转社会风气、净化校园环境、提升道德水准,已经开始在校园里实行禁欲主义教育(《中国新华网》)。我们也应考虑其必要性、合理性,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来约束不良行为的发生。大学生在校园里的有违民法里的“公序良俗”,它应属《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里有关“流氓活动”的惩处范围。我国即将出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增加相关内容(比如摘要:禁止未成年人发生、禁止在公共场所发生、禁止未成年人或未婚女性堕胎等等)。因为禁止此行为既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净化校园环境和扭转社会风气。我们应当用法律来制定一些禁止性规定,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维护社会治安、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二)强化教育是重点

1、端正熟悉、加强管理

虽然我们也讲人权,作为高校应该实行人性化、民主化管理,但“人性化”不等于放任自流,尊重学生权利也不能成为拒绝任何约束和规范的挡箭牌。目前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十分紧张,无论是高校,还是大学生,都应当珍惜每一个入学名额。我们岂能纵容少数“无德”大学生在象牙塔内恣意放纵呢?当然不可。倘若不然,对于那些被高校拒之门外的学生来说,岂非太不公平?可见,开除少数“无德”学生,也是更为深层次的公正之举。作为学校有义务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培养良好的性道德。这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2、改进工作、和时俱进

虽然我们历来重视道德教育,但目前却暴露出越来越多的教育新问题。一是在道德教育教学中缺乏时代感的内容重复过多,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喜好;二是有关性道德、性健康等性教育方面的知识太少,学生没有科学的指导(或引导),只能凭感觉行事;三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脱节,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有时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反之,家长的教育也得不到学校的认可,使得学生无所适从。最终使教育发挥不了应有的功能。道德教育也应具有时代特色,要结合国内国外等具体情况适时而定。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式、解决新新问题。

(三)净化社会风气、提高道德水准

就社会风气而言,整体水平有待提高。非凡是网络道德、职业道德方面,存在太多的新问题。比如摘要:我国对网络管理的力度仍然不够,使得学生在网上获得了太多不良信息,非凡是黄色的危害最为严重。我们必须严厉惩治网络犯罪以减少对学生的危害。另外,贩卖黄碟、黄色书籍等现象在我国也颇为严重。因为学生太轻易接触到黄色的东西,对学生的毒害自然就深。所以说,消灭黄色影碟、黄色书籍、黄色网站泛滥之现象,对于净化学生的心灵起着关键。这就需要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完成。因此,提高道德修养不单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整个社会的要求,只有群策群力,整个社会风气才能好转。

总之,要改变大学生的性道德观念,解决大学校园泛滥之新问题,就必须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力量来共同完成。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妥善解决好这一新问题。因为它不仅是个道德新问题,也是一个法律新问题。

[参考文献

[1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陈少锋.伦理和生活的艺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