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9 13:18: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物联网导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等飞速发展,物联网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快速发展,并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物联网甚至被称为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革命。美国于2008年末由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后,“智慧地球”框架下多个典型智能解决方案已经在全球推广;欧盟于2009年6月了全球首个国家级物联网发展战略规划;韩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都分别提出了“U-Japan”和“U-Korea”信息化战略,其核心内容都是利用无所不在的泛在网络技术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连接,让民众可以随时随地享有科技智慧服务。我国政府于2009年8月提出“感知中国”的战略构想,并由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相关研究基地和成立物联网产业联盟。可见物联网技术以及相关产业已经成为各国下一个必争的战略制高点。而任何一个新兴产业和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专门技术人才,物联网的发展同样也不例外。目前,我国物联网专业人才还非常紧缺,人才的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大批专门人才培养主要依靠高等学校来承担。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和背景下,国家教育部于2010年批准在35所高校设立物联网工程和传感网技术本科专业,并于2011年开始招生。另外,全国有将近20所高职高专院校以及独立学院开设了物联网工程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一个多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专业,如何培养出合格的、符合市场需求的物联网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南于物联网本身技术复杂、牵涉面广,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这就必然对人才的培养和专业建设都需要进行全新的考虑。笔者结合安徽理工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和实践,对物联网丁程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资源建设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为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提供指导和参考
2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研究内容
2.1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物联网的概念是1999年美国Auto-ID中心首先提出的,最初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把所有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现在普遍认为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对象实现互联互通,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特征的网络。从物联网的定义可以看出要实现物联网需要具有感知、通信与计算能力的智能信息传感设备等实现全面感知,借助现有的互联网和电信网来进行数据的可靠传输,以及数据的智能处理,进而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智能信息服务。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可以根据信息生成、传输、处理和应用划分为4个层次:感知识别层、网络层、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其中感知层是物联网信息的来源,包括各种类型的传感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智能手机、智能家电以及智能测控设备等;网络层实现数据的传输,包括有线和无线网络的接人层、会聚层和核心交换层;管理服务层实现数据存储、处理的和智能决策服务等,包括中间件、数据存储与处理、数据挖掘与智能决策等;综合应用层实现不同行业的综合应用,包括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环保、智能医疗等。物联网4层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2 物联网关键技术和研究内容
由物联网的4层体系结构图可以看出:感知层是物联网应用的基础,位于物联网应用的最底层,也是物联网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重要方面之一。感知层主要涉及RFID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和控制技术、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等主要关键技术。物联网的应用层与具体的应用领域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来设计。物联网网络层的数据传输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以及管理服务层涉及的数据存储、云计算、数据挖掘等各种支撑技术都是物联网应用和研究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技术和内容。
由于物联网的研究内容比较宽泛而且涉及多学科的交叉,开设物联网相关专业的高校现有学科基础、专业设置以及研究内容的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方案方面会存在的一定的差异。由物联网的4层体系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物联网工程专业设置不同的研究方向,如电子技术和嵌入式技术基础较好的高校可以侧重于感知层设计和应用,计算机技术基础较好的高校可以侧重于物联网应用层和信息服务层,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基础较好的高校可以侧重于网络层和管理服务层,还有各相关交叉专业设置较为全面、研究基础较好的高校则可以在物联网的各层都平衡发展。具体设置什么样研究方向和培养方案,各高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基础和特点以及高校的行业背景,设置具有自己特色和优势的培养方案和侧重研究方向。安徽理工大学是一所具有煤炭行业背景和医学特色的理工类高校,目前设有相关的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技术与仪器、网络信息安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具有较好的相关专业建设基础,尤其是面向煤矿自动化和信息化应用领域有着较强的优势。因此,基于学校的行业背景和专业基础现状,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侧重点是物联网的感知层设计和应用,兼顾管理服务层的相关技术研究,如中间件等。重点应用领域是矿山物联网以及智能移动医疗,结合现有的网络信息安全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制定符合学校实际和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
3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3.1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在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根据物联网专业的研究内容和市场需求定位,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网络技术、传感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嵌入式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物联网中信息获取、传输、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电子标签射频识别、信息安全等产品及系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技术管理与设备维护等工 作。
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掌握必需的传感器、电子、通信、单片机、RFID技术等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基本物联网节点、网关、网络协议栈,有线和无线网络技术原理,无线自组织组网、有线和无线网络拓扑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等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熟练并系统地掌握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物联网硬件与软件设计、互联网应用等,具有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物联网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和技术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等能力;掌握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联网业务的开发、测试、推广等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信息网络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试验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熟悉矿山物联网的架构、应用环境和关键技术,并能够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熟悉物联网在智能医疗领域的应用技术,并在现有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移动医疗的智能终端、医疗传感设备、中间件、数据存储、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等。此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能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其他行业和应用领域。
3.2 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
由于物联网工程专业是综合多学科的新兴专业,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不够成熟和稳定,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实际教学情况,不断地调整和优化课程的设置。目前,物联网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在现有较成熟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与物联网相关的核心课程,但侧重点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结合学校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物联网专业课程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模块:(1)公共基础模块;(2)专业必修课程模块:(3)专业核心课程模块;(4)专业任选课程模块;(5)跨学科课程模块;(6)实践课程模块;(7)素质拓展模块。各模块包含的主要课程如表1所示。
在课程的设置上既考虑了物联网专业的核心研究内容和专业特色,同时考虑到物联网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还没有专门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点,目前基本上都是作为计算机或相关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而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实现国家统一命题,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要能够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实现无缝对接,使得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够轻松实现进一步深造的愿望。基于这样的一种现状,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在必修课程模块和核心课程模块中分别开设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相关的课程,同时开设了物联网导论、无线传感器网络、RFID原理与应用,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和考研深造的需要。为了突出物联网专业知识,在专业任选课程模块中开设了大量与物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联网和计算机相关和当前最为热门的课程,充分体现了该专业方向的知识面宽、技术先进等特点。跨学科课程模块的设置为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煤矿行业的生产背景和主要技术装备,为以后从事煤矿物联网和数字矿山建设打下基础。实践课程模块的设置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环节,是达到学以致用的主要途径,是整个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内容。素质拓展模块通过组织多种形式和内容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4 人才培养和教学资源建设
4.1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高等学校的使命是培养人才,高校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优势以及综合其他因素来确定人才的培养模式。因此,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能够全面反映高校对合格人才的理解和时代需求。安徽理工大学是行业特色鲜明、理工类为主的综合型大学,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是:结合煤炭行业特色,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善创新”的创新型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构建多元化、多目标的培养模式,同时充分考虑学生就业、创业和继续深造等不同要求,努力形成特色鲜明、层次清晰、模式多元、制度配套、保障有力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借助现有相关专业的培养模式和经验,并结合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特点,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
安徽理工大学是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目前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其他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方案制定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核心培养方式是采取的3+X培养模式,主要措施是其中3年时间在学校进行相关基础课和理论课的学习,至少1年时间采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通过将企业纳入到人才培养主体地位,可以进行订单式培养,大大增强学生对企业需求的了解和实践动手能力。真正体现“卓越计划”的3个特点,即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物联网工程专业主要是培养工程类的专门型应用人才,可以按照“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一方面是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加强物联网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的教学,另一方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引入相关企业的参与。目前,我校已与安徽徽斯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科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培养物联网专业人才,由参与的公司提供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实践环节的平台,并且公司有优先挑选优秀毕业生的权利。另外,安徽理工大学与附属医院安徽淮南东方医院集团也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研究和制订数字移动医疗系统方案。移动数字医疗系统的实施可为学校物联网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参与设计和开发的机会,同时也会为学生的培养提供很好的实习场所和平台。另外,安徽理工大学与两淮煤矿企业都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有着很好的合作基础,双方都在积极准备联合培养矿山物联网建设人才,进行校企深度合作,为拓展学校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和就业机会。此外,学校还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相关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如上海、深圳、无锡、芜湖等,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前提供深入企业实习机会,为进一步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校企合作模式的效果已经在学校的一些专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校企合作是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较为理想的模式。
4.2 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除了有定位准确的培养目标和合适的培养模式之外,还需要有配套的软硬件教学资源的支撑,教学资源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一个专业办学水平的高低往往与该专业的师资、实验室、教材、实习场所等建设水平有关。对于物联网专业这样一门新兴专业,面临的专业教学问题更为严重和急迫。学校在物联网专业建设过程中,相应地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来保证高水平的教学资源。
(1)物联网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这是所有教学资源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没有好的师资很难想象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因此,学校和学院都非常重视教师的培养,培养的方式主要是从学院中挑选出一部分对物联网感兴趣而且嵌入式技术以及软件开发能力过硬的教师组建成物联网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通过申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请物联网相关课题展开物联网理论和应用研究,目前已有2项物联网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物联网应用课题,多项企业物联网应用横向课题,通过科研课题工作的深入展开和研究,大大提高了教师对物联网理论的理解和实践应用水平,对推动物联网专业的教学水平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学院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部分教师到北京、无锡、长沙等地参加“全国高校物联网专业教学和研讨”“高级物联网开发工程师物”等教学和专业技术的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物联网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然后再通过校内的研讨和讲座带动更多教师物联网专业水平的提高。
(2)教材建设也是办好专业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物联网专业是新建专业,虽然已经出版了一些不错的物联网方面的图书,但适合作为本科教学的好教材还是凤毛麟角,而且大多是技术类或普及类。因此,在教材的建设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我们根据开设的课程和目前已有教材的现状,挑选出相对较好的基本教材和参考书,通过大家阅读讨论,然后根据制定的教学计划,来确定讲授的内容和学生需要自学的内容,并整理教学讲义和课件,为后续教材建设做好准备。通过这一环节,充分提高了对教学内容细节的掌握和理解,也对物联网技术掌握得更为全面。
(3)实验室建设是实践教学环节的有力保障。为了能够满足物联网实验教学的需求,学院对物联网实验室建设投入了大量的建设经费,实验室采购了北京西普阳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SimpleRFID射频识别实验教学系统,并向安徽福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订制了无线传感网络教学系实验系统。在物联网实验建设过程中,物联网专业教学团队全程参与整个实验室建设过程,对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都进行全面掌握;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并邀请物联网实验系统开发的T程技术人员给教师做专门的技术培训和讲座,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通过师资、教材和实验窜3个环节的建设,目前学校已经具有较高水平的物联网专业教学团队和完善的教学配套资源,完全能够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和计划来进行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当然,任何一个新的专业的开设,都需要一定时间的建设和完善,在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并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及时修正不合理的方面。
5 结语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资源建设,是所有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在办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和高水平教学资源建设是办好物联网专业的前提,因此,各个高校应根据各自不同的办学基础和行业特点,着眼于市场需求和自身的办学优势,在体现物联网工程专业共同特点的基础上,要突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行业特色,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更能满足市场需求和具有更宽的就业面。
参考文献:
[1]吴功宜,吴英.物联网工程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5.
[2]刘云浩.物联网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6.
[3]吴功宜.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21):26-29.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研究型教学模式;实验体系设置
DOIDOI:10.11907/rjdk.161787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10018802
0引言
2009年,南京邮电大学在国内首先兴建了物联网学院。学科成立之初,课程体系建设尚无先例可循。因此,如何建立具有物联网学科特色的课程体系成为了每一个任课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近年来,学界逐步明确了物联网学科的“源科学”是计算机科学[1]。将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大致分为两部分:计算机学科的基础课程与体现专业特点的专业课程。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介绍物联网基本概念的“物联网导论”、讨论感知层知识与技术的“感知技术及应用”、讨论物联网环境中无线通信技术的“物联网中的无线通信技术”、介绍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与规划方法的“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技术”和介绍物联网信息安全个性技术的“物联网安全技术”等。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物联网底层重要的感知技术。作为重要的学科专业课程,其知识点从感知层硬件到应用层安全技术,内容多、难度大,体现了物联网学科的交叉特色与前沿性。该课程在传统的通信和自动化控制专业早已形成完善的体系结构,但是随着物联网应用的蓬勃发展,WSN技术发展很快,物联网专业的WSN课程内容要与上述两个传统专业的相关课程相区别,必须讲授最新的热点技术。
1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有限的课时设置与课程的丰富内容不相匹配。无线传感器网络内容涵盖广泛,涉及计算机、通信、数学、信息、电子等多个学科,同时它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从ZigBee、Wifi、蓝牙到6LowPan,各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最新技术都能设计相应的实验环节,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目前受到研究生课时的限制,一般学校该课程课时设置均为32课时,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有效讲授知识点、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思路和研究方法则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2)课程定位与教学特色问题。物联网专业本科阶段已开设了同名课程,研究生阶段的WSN课程如何与本科生课程相衔接,且在教学中突出物联网交叉学科特色是课程建设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授课方法问题。卢梭说过:“问题不在于告诉他(学生)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学生)怎样发现真理。”这正是近代研究生教育追求的研究性教学理念。本科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WSN,因而该阶段注重对知识点的讲授。到了研究生阶段,课程应更多地教授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帮助学生发现学科的前沿热点,并指导他们开展深入研究。
综上课程存在的不足,笔者在课程的研究生教学阶段改变了本科以讲授知识点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模式,而采用以综合性实验设计为贯穿主线的研究型教学模式。通过实验为主导的方式,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指导学生对热点问题进行研究,使学生在独立、主动的探索、思考、实践过程中吸收与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
2课程建设内容
2.1教材及实验内容选择与设计
课程选用了2本教材[23],一本实验教程[4]。第一本教材是孙利民老师的经典教材《无线传感器网络》,其内容按网络分层结构讲述了WSN的各个知识点。每章均可视作综述风格的科研论文,逻辑清晰,易于理解,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阅读能力,但是缺乏有特色的热点技术;第二本教材是国外的经典教材,其书写逻辑为面向问题的启发式学习,每章讨论一个WSN的支撑技术,如定位技术、同步技术、安全技术等,可用于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学习如何发现一个科学问题以及如何针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实验教程选用凌阳科技公司开发的最新物联网实验课程,包含最新的WSN技术实验。其内容从芯片基础实验到各种热点技术的实践,包括ZigBee协议栈系统实验、RFID基础实验、IPV6系列实验、嵌入式网关实验和手机控制实验等8大块,但是缺乏综合性实验。为此,学院又联合凌阳科技公司开发了若干综合性实验,包括自习室节能控制系统、智慧安防报警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冷库管理系统和智慧停车系统等。
针对每个知识单元的核心知识点,借助凌阳公司开发的物联网实验箱[2],参照学校已有的实验建设内容[56],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实验体系,如图1所示。共包含14个实验,其中前11个实验都是验证型实验,每学期再根据课程选修人数选择若干综合性的设计型实验。其中,自习室节能控制系统、ZigBee拓扑结构显示系统和图书管理系统3个综合实验贯穿学习始终,其它实验都是由教师演示完成。该实验体系使学生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可以马上进入实验环节对知识进行巩固。如果某些知识点对应的实验太过复杂,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不足以完成,则可设计相应问题,让学生在问题引导下自发进行深入学习。
2.2研究型教学模式与评价方法探索
在课程的具体教学实施上,第一次上课教师即把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综合性设计实验。以自习室节能控制系统为例,整个教学模式阐述如下:首先,教师介绍系统功能,将系统分为光照度检测、人员检查、数据处理和灯开关控制4部分。由于实验比较复杂,采用学生分组的形式进行实验。每个部分由若干学生负责,确保每个学生完成其中的某些功能模块,并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对每部分进行详细讨论,包括:设计要求、工作原理、需要用到的设备、体现的核心知识点等。因此,每个学生在学习开始都有一个任务和目标,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完成实验的组可以获得本次实验的基本得分。之后的每一次课,核心知识点的讲授与相应的验证实验都采用教师导学、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完成。考虑到课时有限,实验还需要由小组合作学习等课外学习环节组成。到了一定阶段,每个模块都要完成子模块流程设计,如图2所示的光照度检测子模块流程图。然后进行阶段性学习成果展示和交流,并进行系统联调,形成相关文档。最后进行实验总结,汇报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案。
每个实验都体现了对WSN知识的综合应用与融汇贯通。在设计型实验中,教师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一步步指导学生进行系统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直至系统调试完成。学生不但能学习到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而且具备了开发一个小型项目的经验,提高了动手能力。该方式改变了“教师授课+学生复习”的传授式教学模式,而是采用“教师导学+学生自学+合作研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3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加权平均的方式。综合实验成绩占70%,期末的理论考核以开放式论文形式进行,让学生根据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提出改进方法等为题撰写论文,分数占总成绩的30%。该考核更加偏向于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实践能力。
实验成绩考核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动手能力,紧扣3个综合性实验的各个阶段,取得一个阶段性成果即得到相应分数。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师生都觉得该教学方式比传统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4结语
本次物联网专业的研究生WSN课程建设围绕核心知识点,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教学系列。实验围绕一个需要研究解决的特定问题展开,让学生在寻找解决方法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而不是对知识的简单套用。强调任务驱动,并注意任务的复杂性与综合化。
应当注意的是,研究性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应周期性地梳理核心知识点,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实验,并在实验中根据学生反馈以及实际教学效果,不断调整实验内容、难度以及实验教学方法,促进每一轮教学实践在内容和方法上都不断丰富、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吴功宜.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21):2629.
[2]孙利民,李建中,陈渝,等.无线传感器网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HOLGER KARL,ANDREAS WILLIG.Protocols and architectures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M].Wiley,2005.
[4]物联网多功能一体化教学科研平台实验指导书[EB/OL].[2016515].http:// .
物联网的核心是对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数据处理和智能决策是物联网技术的最终目标,所以“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的教学更加需要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做到点面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融、突出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本文通过分析“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课程的现状、学科定位和培养目标,总结并提出了情境教学法在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实现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此推动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物联网;情境教学法
1引言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物联网专业创办于2013年,是建立以提升工程素质为根本、以培养物联网工程能力为核心、以掌握物联网工程学科知识要求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相关课程的建设也力求结合实际工程应用要求,加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我校的物联网专业重点突出我校在可靠通信传输与智能信息处理方面的技术优势,本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有:物联网工程导论、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基础、RFID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网原理及应用、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信息安全等。我校的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课程特色
当前社会对物联网行业智能信息处理方面人才培养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人才培养的任务日益紧迫。而我系开设的“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的相关技术体系以及相关理论,并能够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对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应用系统进行初步设计、开发;课程的社会需求也要求在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在理论教学上探索新的考核方法。“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是物联网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开设在大三第二学期,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教学中全面地讲述了数据处理基本知识、数据分析体系以及相关理论,对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如数据挖掘、数据处理模型、数据分析算法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同时对智能决策技术也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同物联网专业内容的关系如图2所示。
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的相关技术体系以及相关理论,并能够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对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应用系统进行初步设计、开发;课程同时安排有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为了更合理地安排课程的教学内容,特别是为“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这门课程积累更多的经验,笔者进一步对多所高校物联网专业相关课程进行了调研,北京科技大学相近的课程有“物联网与信息服务”,讲述的内容主要是物联网信息处理过程及信息服务模式;北京邮电大学相近的课程有云计算与物联网,主要以云计算和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进行授课;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物联网系主要以大数据为切入点,进行大数据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安排;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物联网专业数据处理方面的课程主要以数据挖掘和算法应用为主;成都理工大学电子系安排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数据处理和传感感知的融合。
3情境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3.1研究内容和目标研究方法如图4所示,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包括:
3.1.1精心设计,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始终贯穿于教学中的每一个过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内因,将新的教育理念融于教学的全过程,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安排提问的时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及时点拨和引导。例如,在讨论数据处理具体算法K-means的用法时,通过国足排名进行计算,并提供多个数据的比较和验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1.2应用情境教学方法,通过联系生活和设置疑问创设情境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授物联网,将“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对应的知识点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关联起来,使学生感到平时生活中充满着物联网应用的种种奥妙,使他们倍感亲切,内心感到课程技术的应用原来离我们这么近:比如今天需要去商城采购点日常用品,于是在手机中设定了目的地;路上怕堵车,于是设定路径选择为“时间最短”。出门后,手机上的导航软件自动根据最新的路况情况修正路径信息,从而避开了车辆拥堵端,这其中所用的就是典型的最优分析理论和路径优化算法,正是我们这门课所学内容之一。这种情境的创设,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1.3引导学生参与互动,主动分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事先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1.4引入合作式教学,建立自学汇报答辩机制根据“授人以渔”的教学思路,培育学生积极的思维习惯和探究问题的意识。针对技术专题中感兴趣的具体技术,将学生分组,确定组内的明确分工,分头查阅资料、参考书、网络搜索等收集信息,撰写研究报告,内容要求包括专题技术背景、主要技术方法、研究思路等,课堂抽出时间进行答辩。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1.5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评价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传统考试的主要形式是一次性定时闭卷笔试,这种考试会造成学生考试前临时突击现象,放松平时学习,也不利于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本课程将改革考核制度。加大课堂互动、综合问题的讨论、专题小论文、作业质量的成绩比例,引导学生创新意识方面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论
本文总结了“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具体教学方法在“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课程应用的模式和具体实例,在教学方法改革中贯彻卓越工程师培养———注重实训基本观念,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学生掌握物联网基本概念和一般方法,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关注物联网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对现有的考核方式进行丰富,增加课题小组案例分析、模拟答辩等环节,提高学生自学参与的成绩比例。本文通过讨论情境教学法在“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实现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形成具有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特色的“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并具有借鉴意义,以期对物联网专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何静.探讨应用技术型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2015(240):55-57.
[2]宋铁成“.通信原理”课程的系统级实验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4).
[3]陈立军.理论联系实际,建设“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J].科教文汇,2015(323):56-58.
[4]名师开讲: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什么样[EB/OL].2007-01-15.
[5]孙玉华.运筹学“灵敏度分析”教学方法探讨[J].科教文汇,2015(321):46-48.
[6]于泳.信息教育背景下情境式教学在物理中的应用[J].物理通报,2014(S1):4-7.
[7]崔爽.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日语教学中的应用和问题[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8]解迎刚,王志良“.物联网与信息服务”立体化教学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26):78-80.
论文关键词:新媒体;类型;特点;分析
1新媒体的界定
段鹏博士在其著作《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中提出:“所谓传播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传递、延伸、扩大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新闻传播学中的媒介一般指狭义的媒介.“新”,一般用来描述与传统的、旧的、落后的不同的、更先进的、新近出现的事物.童兵先生也曾在他的著作《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提出:“传播媒介有时也称媒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新媒体”,就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传统媒体基础上,以最新的科学技术为背景和手段,随着传播新技术的发展和传媒市场的进一步细化而产生出的一批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体的统称.新媒体出现于20世纪中后期,计算机的发明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是其获得发展的科技基础和最主要的标志.
2新媒体的类型
新媒体,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近40年前.1967年,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NTSC电视制式的发明者P·戈尔德马克(P·Goldmark)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ElectronicVideoRecording)商品的计划,其中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体”(NewMedia)一词.新媒体是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是专指某一种特定的媒介,而是对为适应信息传播的新需求而出现的一批媒介的统称.这里所说的“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以最新的科学技术为背景和手段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介,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其一,光纤电缆通信网、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互联网等网络技术下的网络媒体;其二,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图文电视、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系统、高清晰度电视、数字电视等电视技术下的新电视媒体(为了和传统的电视媒体相区别,我们在这里把这些新型的电视媒体称为“新电视媒体”);其三,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WAP手机、手机电视等手机技术下的手机媒体.
2.1网络媒体
计算机网络在传播新闻和信息方面具有媒体的性质,因而将其称为“网络媒体”.网络媒体的发展是以目前全球最大最普及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互联网为基础和载体的,有时,国内也将其称为“互联网媒体”.
互联网又译为“因特网”或“英特网”,其全名是“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网络”,是目前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络.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上的每一台计算机就是每一个节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是人类传播领域里的实质性变革.
因特网起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为避免核战时通信瘫痪而开发的计算机“ARPANET",这个网络的使用者最初被严格控制为有关从事国防科研的科学家.1991年,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科学家提姆·伯纳斯·李(TimBernersLee)开发出了万维网(WorldWideWeb),还开发了极其简单的浏览软件.此后,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大众普及.1993年,伊利诺斯大学美国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学生马克·安德里森(MarkAndreesen)等人开发出了真正的浏览器“MOSAIC".该软件后来被作为NetNavigator推向市场.此后,互联网才开始爆炸性普及.90年代中期,互联网在全球迅猛发展起来.到1998年,互联网已经通达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接着超过947万台的计算机主机,用户超过1亿.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和互联网发生联系.1987年9月,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正式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同月22日22点55分在北京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OvertheGreatWall,WecanreacheachcornerontheWorld),而当时我国还没有加人互联网.1991年10月,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提出把中国纳人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1994年4月,我国实现了和互联网的TCP/IP连接,开通了互联网的全功能服务,并在同年5月完成了我国最高域名CN的主服务器设置,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加人互联网工程.1995年,张树新创立了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壕海威公司,中国的普通百姓才开始使用互联网.至今,互联网进人普通家庭仅12年时间,但互联网工程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普及.2000年末,我国颁布了《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和《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在国家政策的规范下,相信中国的互联网媒体产业能够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2.2新电视媒体
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科夫(P"Nipkow)发明了一种机械式的圆盘扫描盘,并申报了专利.这项发明为现代电视的诞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20世纪初,电子电视的研制工作正式开始.1926被称为“电视之父”的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克·贝尔德(J"L"Baird)利用尼普科夫发明的机械扫描盘成功地完成了画面传送和接收的完整组合试验.1962年7月,电视图像首次越过大西洋.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首创了“地球村”(TheGlobalVillage)一词.他认为,传播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感官尺度,电子媒介的高速传播压缩了广漠的空间,消除了人类视觉和听觉上的珍域,使世界逐步变小,最终成为一个村庄.麦克卢汉认为,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把遥远的世界拉近了,整个世界成了一个“地球村”,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这个村庄的一部分.
电视在中国出现于1958年.那年5月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初名“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1日改为现名)开始试验播送节目,同年9月20日开始正式播送节目.
“电视”,在今天应该是属于传统媒体的,但是随着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数字信号处理的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视”这一传统媒体衍生出了属于新媒体的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车载移动电视等新型的传播形式.
数字电视是21世纪广电领域中引领人们享受现代数字化生活的一项新的技术革命.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传输和接受中,使用模拟方式的叫模拟电视;而在电视信号的获取、产生、处理、传输、接受和存贮的过程中均使用数字方式的电视叫数字电视.一般而言,数字电视系统是将活动图像、声音和数据,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压缩、编码、传输、存储、实时发送或者经过纪录媒体传播的视听系统.有线电视是通过电缆或光缆组成传输线路,将电视节目直接传送给用户接受机的一种区域性电视广播方式.1999年,中国国务院作出决定,组织我国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产业的研究和发展,并把数字电视产业化项目列人国家“十五”计划的十二项重点项目中.电视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中国国家广电总局更是提出了发展数字电视的“三步走”战略,到2015年全面实现数字电视的播出.
数字电视的发展在中国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会改变人们的日常收视习惯,也给传统的广播电视产业带来了巨大的革新和激烈的竞争.今后几年,数字电视在中国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
“移动电视”作为新电视媒体的一种,其发展之迅速,依然让人始料不及.移动电视具有覆盖面广、反应迅速、移动性强等特点.移动电视首先在新加坡得到应用.我国内地已经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多个大城市开始在公交车上播放移动电视.上海文广集团在我国率先开展了移动电视业务.一个中型城市公交车达2000至5000辆,2003年我国私人轿车数量突破1000万辆,2003年全国列车年运载量达13亿、2007年将达17.6亿、2020年更有望达40亿.面对如此庞大的移动受众群,广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国家广电总局将2003年定为“中国广播发展年”并大举酝酿中国广播业的第二次复兴.然而,移动电视的出现,注定了我国广播业的繁荣只是昙花一现,也注定了广播业将很难再有如此巨大的辉煌,这份辉煌将属于移动电视.
2.3手机媒体
目前在网络安全专业课程教学中,高等院校主要讲授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计算机病毒木马的特征类型、密码学、网络安全应用等课程。由于这些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概念繁多,因此学生普遍觉得太抽象,学不到与实际工程项目相关联的网络安全技术。
(1)课堂教学以教师的理论教学为主,主要讲授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只起到网络安全导论的作用,缺少互动性和项目实践。
(2)学生从大二第二学期才开始接触到信息安全课程,在入学初期没有培养起对信息安全的兴趣,不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与信息安全有关的就业岗位,教师也没有为学生科学地制定大学4年的学业规划。
(3)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普及,各种网络安全攻击手段和保障网络安全的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目前,信息安全的一些专业课程还只是停留在基本原理的讲解上,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很少讲授前沿的网络安全应用及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解决方案。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并投入到对前沿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的研究中。
(4)缺少网络安全工具实训。现在很多网络安全工具都是开源工具如Backtrack等,掌握这些工具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因此需要开设网络安全工具实训课程,让学生掌握如何配置、安装、使用和定制个性化的开源工具。
(5)缺少安全软件设计等实践课程。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除了要能够利用安全工具进行系统安全测试外,还要掌握如何防御和解决系统安全漏洞,另外,还有很多学生希望从事安全软件开发工作。这就要求高校设置安全软件设计开发类的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安全软件开发过程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6)缺少创新思维的培养。国内大学生的创新性较欧美大学生有所欠缺,因此要注重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并且要从大一开始就进行创新思维的锻炼。
2创新思维在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性
物联网、移动计算、云计算等新技术正在改变整个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和新服务正带来新的安全风险。这给网络安全工作者和研究者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安全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创新思维以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创新思维在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性。
(1)社交网络、智能终端、手机等逐渐成为病毒的攻击目标。原有的安全防范技术和安全观念已很难抵御新的网络入侵技术和安全威胁。
(2)网络犯罪日益增多,许多网站的服务以及手机操作系统向第三方应用程序开放,软件通过挂木马和隐藏后门的方式窃取信息并监听用户系统,因此安全隐患问题不容忽视[1]。随着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网上支付和手机支付等应用的全面普及,攻击支付网关、截取交易信息、抢夺虚拟财产等网络犯罪行为增多,网络犯罪的形式、手段和后果更加不可测。
(3)信息安全与网络管理的变革势在必行。由于互联网的革命性发展以及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兴起,未来的网络将日益扩张并日趋融合,如“三网合一”。与此同时,网络入侵、木马病毒、手机病毒等恶意代码和网络犯罪方式也随着新技术、新业务和新应用的诞生而不断推陈出新,因此信息安全技术和网络管理也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性变革,应对互联网的变革。
3网络安全教学中融入创新思维培养的实践
结合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培养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经验,我们阐述如何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4年间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1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首先,我们要积极发挥班级导师的作用。网络安全的任课教师可以担任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学业导师,学业导师在学生入学后通过学习方法和学业规划等主题开展学习交流会,在会上介绍网络安全的知识结构、科学背景、发展趋势、行业需求、就业领域,并引用前沿网络安全技术和最新的网络安全隐患案例和视频,如利用智能手机安全漏洞和“云”查杀病毒技术等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对课程的参与度高低直接影响整个教学成果,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要增强他们对网络安全技术的兴趣。导师应在易班网上学生活动社区或其他社交网站上建立网络班级,保持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为学生选课提供帮助;协助学生进行学习生涯规划,同时为专业学习提供帮助;在网上班级设置“我的Idea”专题,让学生在论坛里发表自己的创新想法,如要做什么样的系统或软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该阶段学生还没有实现这些软件的技术能力,导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某方面的技术以实现这些有创意的想法。
3.2以赛代练,参与国家和市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和高水平信息安全竞赛
在创新实践中,辅导员和学业导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学业导师都是计算机学院的在职讲师或教授,他们可以把自己主持或参与的科研课题介绍给学生,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学业导师的课题研究,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积累科研所需的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辅导员和学业导师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信息安全大赛,如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和信息安全技能大赛。同时,为了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每年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和上海市的创新实践项目申请,学生组团挑选专业课教师作为项目导师,共同探讨创新课题、撰写科技创新项目
申请书并提交给专家组,学院组织专家评选2多个创新性高且可行性强的课题并给予资助,在大四上学期对给予资助的项目进行结题审核。学院鼓励获得上海市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的学生将创新实践项目的实施与大四毕业设计(论文)相结合,获得专利创新设计的学生还可提前完成毕业设计并参与创业基金项目的申请或到优秀企业实习。在这些科技创新项目中不乏优秀作品,如基于手势识别的文档加密系统的开发、基于Android的动态一次性口令生产器开发、基于Android系统的短信隐私保护软件的开发等。学院每年举办的这种创新性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意识、项目管理和软件设计开发能力。参与科技创新竞赛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项目实践能力远远高于平均水平,同时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也得到广大教师和实训单位的认可,大部分学生获得了直研和被优秀企业聘用的机会。 4工程实践课程的成果展示
在过去3年的信息安全工程实践教学中,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完成了多个优秀工程实践项目。大三学生在学习了DES和AES算法后,在工程实践教学课程中利用HTML5中的动画技术实现了DES算法和AES算法的动画演示。图1所示为学生在工程实践课程中利用RC5算法实现Android手机短信加密系统,其中短信加密界面如图1(a)所示,短信解密界面如图1(b)所示。通信双方利用这个系统只需共享加密和解密密钥就可以进行加密通信,很好地解决了短信的隐私保护问题。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4.038
在当前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院校转型背景下,“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与应用技术大学教育理念相吻合。因此,西安思源学院国际贸易专业要以产业为依据培养用技术型国贸人才,也应该以“产教融合”为切入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开发应用技术型教材,培养真正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国贸人才。
1产教融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也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做到两个对接,即做到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内容与商贸实践、职业标准对接。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不能是学校单方面的“闭门造车”,而应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制定主体为校企双方专家。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校方专家主要关注学生四年学完所有课程后走向工作岗位理论是否够用;企业专家则主要关注所开设的课程是否能培养未来岗位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具体步骤为:校内专业团队前期进行人才需求调研、撰写草案――专业指导委员会校内外专家论证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校内专业团队修订完善方案、定稿。之后,人才培养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定期总结、评估和修正。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
构建科学合理的国贸专业课程内容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知识结构应以外贸业务为核心。因此,可以让企业专家参与实务类课程的开发,对于新生的专业导论课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也可以让企业人士参与课程大纲的制定与讲授,使学生对未来工作环境提前有所认知。此外,在学科拓展课中,为了顺应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实操类课程也应加强。
3改进教学方法
3.1采用仿真模拟教学法
采用仿真模拟教学法,就是让师生在仿真的教学环境中教与学。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讲理论和做实操同时进行,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具体到国贸专业,就是通过依托国贸模拟仿真实验室,利用外贸仿真模拟软件,让学生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下从事外贸业务的操作,让学生了解如何与进出口公司、商检局、海关、货代、保险公司等机构打交道。通过仿真模拟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岗位有更为直观的认识,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2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理实一体教学法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特征。在教学内容上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或情景模拟方式,由“双师型”教师,在专业的外贸综合实验室或校企合作基地,一边讲授理论,一边现场实践操作,将原来教学生知识、技能转变为学生学习、工作。
4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
课程考评方式有多种,如笔试、面试与机试,开卷与闭卷,课堂考试与现场考核,理论考评与实践考评,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等。对于多数学生来说,一门课程的考评应根据课程内容和性质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理论性强的课程,如《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可采用闭卷笔试的考核方式;实践性强的课程,如《Simtrade外贸实训》、《外贸单证制作实训》可以采用机考,更加注重过程考评。目前,西安思源学院国贸专业的实务类课程正在尝试采用“3-5-2”结构性考核方式,结合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占总成绩20%)、技能考核成绩(占总成绩5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30%)综合评定学生成绩。而对学生毕业水平的评定主要还是以企业评价为核心,如可以让企业专家参与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并把毕业实习企业导师评定的成绩纳入毕业考核中去,真正做到学校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
对于选择创业的少数学生,创业业绩可以作为其成绩考核的一部分,甚至可以替代部分理论课成绩,从而保障创业实践的进行。此外,还可以将全国外贸单证员、阿里巴巴跨境电商人才等级证书等考证纳入到考核体系中,使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相结合。
5产教融合加强实践教学
5.1与企业建立产教基地
如与苏州国际科技园、西安港务区、陕西省物联网产业示范园、阿里巴巴(中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产教基地,进行外贸、跨境电子商务人才联合培养。目前,西安思源学院国贸专业针对毕业生组建了阿里巴巴跨境电商特色班。由企业人士为学生讲授有关跨境电商的实战型知识,并带领学生参观陕西跨境电商、外贸龙头企业。特色班同学通过此项目不仅成功考取“阿里巴巴跨境电商人才等级证书”和“互联网+人才证书”,还被成功推荐到西安、上海、义乌等地对口实习及就业。
5.2建立双导师制度,指导学生创业实践
创业实践可以激发学生从事外贸岗位的热情,提升学习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国贸专业可以建立双导师制度,指导学生创业。首先,由校外外贸专业导师进行创业指导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通过组织校级外贸技能大赛和电子商务三创大赛,积累创业经验。其次,校内外导师团队在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学生创业的各种扶持政策,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再次,可以设立创业基金,解决学生创业资金紧缺及周转问题。最后,校外导师团队还可以帮助学生联系货源。
5.3尝试建立“外贸工作室”
可以利用西安国际港务区电商产业园和物联网产业园中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政策,如房租、税收减免等,由校企导师带领学生成立“外贸工作室”,在跨境平台上开设店铺,联系供货企业,从事跨境电商及外贸业务,进行实际的运营。这不仅能让校内教师和学生在“国贸工作室”里学到实战型知识,又可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孵化成为一个创业项目。
6产教融合开发应用技术型教材
目前,国贸专业的教材内容较为落后且多以理论为主,实践性、技能性及国贸领域前沿知识较为滞后,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应用型教材建设迫在眉睫。而要以产教融合为切入点开发国贸专业应用技术型教材,就不能单靠校内实践经验欠缺的教师,需由校内理论知识深厚的教师和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士合作组建应用型教材开发团队,在教材建设选题、编写、评估反馈等方面深度融合,使应用型教材与用人单位实际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吴勤.国际贸易人才综合素质与企业需求匹配分析――以宁波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113116.
[2]沈国强.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对策研究――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个案[D].长沙:中南大学,2008.
[3]方春龙.产教融合强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4,(14):1820.
一、问题的提出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并首提“互联网+”环境下创新行政管理、强化行政服务的理念,推行电子政务和网上办事以提高政府效能,这不仅反映了政府对互联网背景下行政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反映了互联网产业在我国的迅速勃兴。毫无疑问,基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多变性、开放性、协作性、跨域性与交互性等特征,传统行政管理模式亦迅速转向,作为回应现代行政管理所面临的挑战而实现行政治理方式多元化理念的行政指导也应同样如此。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以行政指导为切入点是研究“互联网+”背景下我国行政事实影响机理的一条重要路径。随着信息化突飞猛进的发展,互联网业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行政事实行为之一的行政指导亦深受影响,通过行政指导这一视角审视互联网背景下行政事实行为的时代变革,正在成为未来的行政指导理念。二是通过“补白”,可为应对新形势下行政事实行为乃至整个行政法面临的新挑战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理性。当前,全球化在信息化的作用下提速,公民权益观日渐觉醒,新的利益诉求将不断涌现,传统行政方式亟待变革,限制政府权力、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业已凝聚为新形势下全党全社会的共识。所以,对互联网背景下的行政指导影响机理研究,可为加快变革行政方式、更好维护公民权益提供理论支撑和智识帮助。
作为行政事实行为,具有“非权力”性质的行政指导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行政强制力。在此有必要明确的是规制性行政指导与调整性行政指导非本文论述要旨,本文所论行政指导限定于助成性行政指导的范围。所谓助成性行政指导,是指“对私人提供信息,以助成私人某种活动的行政行为”,[1]行政机关出于“帮助、促进、保护相对方利益而进行的行政指导”。[2]即便如此,也仅仅表明笔者立论重心所在,并不能说明助成性行政指导在任何场合均不具有强制性的一面。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行政机关、行政
指导事实与政指导相对人
行政指导是指“行政机关基于国家的法律、政策的规定而作出的,旨在指导行政相对人自愿采取一定的作为或者不作为,以实现行政管理目的的一种非职权的行为。”[3]而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行政指导理念与方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政机关
传统行政机关“通过制定法规或进行裁决,控制人民的某些行为,给予人民某些福利,和人民的生活密切联系。”[4]但随着互联网环境下现代行政理念的革新,传统管理型行政逐渐呈现出向服务型、控权型与平衡型行政转向的发展趋势。一是行政指导双方关系平直化。传统行政两造关系建立在行政机关与行政指导相对人“先天”不平等基础上,强制性、规制性是此时行政指导的主流。但互联网以其平等、包容的精神特质,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信息多元互通的传播模式,促使行政指导两造关系逐渐趋于平直化。二是行政指导权威的日渐式微。行政机关在率先掌握大量信息的前提下,使威慑与恐惧、强制与服从、树威与崇拜构成了传统行政管理的基本生态。在我国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及互联网日益发达的当下,行政指导相对人也可以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无需过多地请求行政机关提供信息给付,甚至行政指导相对人可能成为某方面信息的引领者,使其对行政机关的依赖程度日益降低,促使行政机关信息优势与权威的克减。三是行政指导的自由裁量权受到限制。姜明安教授认为:“行政自由裁量是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依据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的原则自行判断行为的条件、自行选择行为的方式和自由做出行政决定的权力”。[5]若以此定义检视行政指导,那么指导的条件、场合、情形、方式、方法以及相关法律的解释等问题均存在遭遇行政指导相对人质疑的可能。而高度信息化环境可使得该问题得以较好地解决:首先,行政指导相对人可充分利用互联网便利条件向行政机关反馈相关信息,据此行政机关可对指导的必要性、可行性予以综合判断;其次,在适用法律层面行政机关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其选择适用的法律公布于众,行政指导相对人可根据所公布信息判断行政指导行为的合法性;最后,作为限制行政自由裁量权重要方式的行政程序,亦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将行政指导的方式、程序的选择和选择的时间等信息事先告知行政指导相对人。四是行政指导理念日趋转变。如果说传统行政指导是建立在“金字塔形”行政管理与信息沟通基础之上的,那么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沟通则形成了“扩散式”沟通网络。互联网中的各方主体在占有信息量上不分伯仲,甚至行政指导相对人的信息占有量有时会超过行政机关。传统自上而下的信息垄断局面已被打破,任何一方欲独享信息资源、信息传播权力的意图和行为都是徒劳的。关键问题在于,若行政机关仍以传统行政法理念影响行政指导方式,那么其行政合法性与合理性必将在信息化大潮中淹没于无形。
(二)行政指导事实
行政指导旨在弱化行政事实行为作为公法行为的某些原有属性,而互联网的加入则使“弱化”的结果更具颠覆性。其具体表现为:一是公权力性质进一步淡化。与传统行政两造关系不同,日本学者盐野宏认为,行政机关“不具有逼迫相对方接受指导的手段”,并尊重行政指导相对人的自由意志。这一理念在我国首部地方性行政程序——《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中得以充分体现:首先,行政指导相对人可选择性接受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指导亦可不予接受,这是行政指导相对人的自由;其次,行政机关不可因行政指导相对人拒绝接受行政指导而采取行政处罚等不利于行政指导相对人的措施而破坏其行政指导相对人“服从的任意性”;第三,行政指导相对人“接受”行政指导非因行政机关逼迫。互联网的开放性、平等性观念将进一步消减行政公权力的原有属性与作用,每一个接受指导的行政相对人都享有监督与发表意见的权利。二是“诱导性”特质日臻强化。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指导之前就已预料到指导作出之后可能达到行政目的的状态,故多采取信息、劝告、提醒、建议、推广、示范等方式对行政指导相对人产生实质“诱导”效果。首先,行政机关在考虑行政指导的合法性与必要性之时就应立足现实状况;其次,行政指导合法性与必要性的客观情况非一成不变,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状况增加了行政指导的变量;第三,既然变量在增加,行政机关就应当采用更加多元的方式认识客观情况。可见,在互联网背景下,行政指导的“诱导性”特质在不断强化,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互联网信息在“传播意义上具有即时性、瞬时性、快捷性和高时效性”,[6]产生“诱导性”的变量在成倍增加,客观条件急剧变化;另一方面,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行政指导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诱导”效果更加显著。
(三)行政指导相对人
行政指导相对人,是指与行政指导实施主体相对应,承受行政指导行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互联网作为行政指导关系中的自变量,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行政指导相对人的心理、组织、行为与地位。具体影响如下:
一是对行政指导相对人的认知与心理的影响。根据美国学者罗尔克的观点:人性包含认知、心理和生理三个因素。[7]在认知层面,行政机关利用互联网通过文字、图形、声音及视频等方式传播行政目标,行政指导相对人则可对信息进行接收、转换、提取、重建与判断。在这一过程中,行政指导相对人专注于信息的实用度和相关性而非人的权威。在心理层面,互联网为行政指导相对人提供了不必亲往行政机关即可获得信息的可能性,从而增强了行政指导相对人思考、判断与选择的独立性。二是对行政指导相对人组织的影响。在互联网背景下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依靠身份、亲缘与地缘,而更多的是基于利益追求和情感偏好建立起来的利益关系。通过互联网组织化之后的行政指导相对人会对原有行政指导产生以下影响:第一,信息在几经传播后消减了行政机关的本意;第二,由于存在多元解释方,行政机关原有解释权威受到极大冲击;第三,基于利益追求与情感偏好建立起来的新型组织关系,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将被无限放大,从而形成旨在分享信息、实现利益的巨大网络;第四,临时或长久组建的利益组织体在实现了既定目标后即被宣告解散,行政监管面临极大困难;第五,利益组织体以实现利益为目标,不甚关心行政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限制作用,给行政机关实现行政指导目标、监控指导过程、评估指导实效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三是对行政指导相对人行为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个体行为逐渐趋于模糊与不确定,行政指导相对人的行为更加趋于分散化、立体化,行政机关对个体的控制力在降低,同时,作为利益组织体其理性程度与达成共识的程度也在降低。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互联网在放大行政指导相对人个体非理性因素的同时,也促成了行政指导相对人独立思考、独立行为的可能性,这为控制行政权的恣意行使与提高公民的自决能力提供了技术性可能。四是对行政指导相对人地位的影响。传统行政法治突出地表现为行政两造关系的“不对等性”,行政机关处于主导地位而行政指导相对人则处于从属地位,因此,行政机关侵害行政指导相对人权益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行政实体法、行政程序法与行政诉讼法构成了我国行政法律体系,但依赖行政法律规制这一单一方式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行政控权、保权的法律价值性问题转变为纯技术性问题,行政指导相对人的主体地位愈加彰显,力量愈加强化,使其有组织地实现个体权益并通过多元途径获取信息,以平等姿态与行政机关对话成为可能,行政指导相对人的法律地位在不断提高。
三、互联网作用于我国行政指导之核心
要素:实施、方法与程序
实施、方法与程序是行政指导的核心要素,也是互联网施加影响的重心所在。
(一)行政指导的实施
合法性与合理性原理自然衍生出行政指导的实施依据与事实条件。行政指导的实施依据,就是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即可为与否的判断依据;行政指导的实施条件则是指导的客观条件,即有无必要为之的判断依据。
⒈行政指导的实施依据。行政机关可依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对行政指导相对人进行指导,但在规范性依据之外还存在大量非规范性依据。章剑生教授认为,非规范性依据“不具有行政指导行为内容的法律原则、客观情况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状态等”。与规范性依据不同,非规范性依据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行政自由裁量权:一方面,行政机关会利用非规范性依据而出于某种潜在动机滥用行政指导权;另一方面,行政机关借自由裁量权怠于行政指导而构成行政不作为。这些都不利于行政指导目标的达成。但在互联网大背景下,行政指导相对人的组织程度进一步强化,利益表达方式更加多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行政机关恣意行使指导权。另外,行政指导相对人还可通过互联网技术等手段获悉指导的路线图和计划表,从而有望实现督促行政机关予以积极指导,维护自身信赖利益之目的。
⒉行政指导的实施条件。《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是通过列举的方式规定了行政机关实施行政指导的法定条件,限制行政指导适用范围。此外,还有以下几种限制情形:一是行政指导行为需在行政机关法定管辖权限内行使,不能越权指导。二是行政指导的性质决定了行政机关在未经行政指导相对人同意的情况下主动指导,但行政机关不得采取强制措施逼迫行政指导相对人就范。三是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指导之时就应当向行政指导相对人明示其指导依据与事由,并受明示内容限制。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的技术手段,行政机关可通过互联网向行政指导相对人公布其实施行政指导的法律依据与具体事由,行政指导相对人亦可通过互联网平台要求行政机关作出解释与答复。
(二)行政指导方法
日本学者盐野宏将行政指导方式提炼为“说服、教育、示范、劝告、建议、协商、政策指导、提供经费帮助、提供知识、技术帮助等”。此外,我国学者莫于川教授也对行政指导方式进行了列举,共计有38种之多。[8]我国立法实践所采纳的行政指导方式有5大类共计9种。笔者限于篇幅,在此着重说明以下几种代表性方法:
⒈建议。行政指导中的“建议”,是指行政机关通过调查走访行政指导相对人,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完善的看法与见解。“建议”具有明确性、针对性、操作性、协作性、书面性与程序性特征。建议作为行政指导方法之一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行政机关的形象,但存在行政机关指导后难以实时复查指导效果的缺陷。互联网技术为实时复查提供了技术支持,即行政机关通过建立监管系统的方式可随时跟进复查,如通过要求行政指导相对人向网络平台上传材料与资质的方式实时了解材料收集情况、在培训中可要求行政指导相对人借助互联网技术向其同步传输管理业务培训的实时视频以监督培训工作,等等。
⒉协商。协商是建立在双方关系平等且信息真实、准确基础之上的。互联网一方面可作为传达行政机关意志的技术性工具,另一方面可作为行政机关与行政指导相对人开展沟通、协商的平台。其具有以下优势:一是避免直面冲突,有助于缓和双方的紧张关系;二是互联网沟通带有一定的延时性,可给予双方充分的思考时间,避免因面对面冲突而导致情感或言词冲突;三是有助于双方以更加审慎的心态解决相关冲突;四是可吸纳更多行政指导相对人参与协商,以有效帮助行政机关更加广泛地了解行政指导相对人的意愿。
3.。行政指导信息是建立在行政公开理论与信赖保护原则基础之上的。在互联网环境下,一方面行政机关指导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集合声像媒介使得说明理由更加充分,易于被行政指导相对人接受;另一方面,行政指导相对人与其他社会公众可通过互联网平台事先了解行政指导的法律依据、事中的指导过程和事后的指导结论。行政机关向行政指导相对人公布指导信息可起到以下几方面作用:一是有效限制行政指导对行政指导相对人利益产生的影响;二是进一步增强社会大众与行政指导相对人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三是有利于维护行政指导相对人信赖利益;四是进一步保障公民的宪法性权利。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行政机关所公布的行政指导信息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或者公布的途径(如在线沟通信息平台)是否合法,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行政指导相对人的信赖利益与政府权威性产生影响。因此,国家应当以立法方式确认公布信息与公布途径的法律地位,这对维护行政机关的权威与保障公民权利至关重要。
(三)行政指导程序
制度效能的发挥依赖程序设计,所以盐野宏教授主张将行政指导纳入到程序控制的视野中。①
⒈行政指导方式。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指导权力的同时应当明确告知行政指导相对人行政指导的相关情况。“明确告知”的方式既包括口头告知又包括书面告知,但不论采用何种告知方式,一经告知便产生确定力与执行力。利用互联网技术,行政机关在“非要求行政相对人当场服从行为”的情况下可通过电子技术明示其“电子意思表示”,行政指导相对人则可通过电子签名的方式确认被告知内容已收悉。
⒉行政指导程序。尽管“助成性行政指导”可独立运行,但出于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保障行政指导相对人合法利益之目标,有必要将其纳入到程序控制中。
⑴行政指导一般程序。一般指导程序是所有行政指导都应当遵守的程序,具体包括行政指导决策程序、具体实施程序与公布备案程序。首先,在遵循行政指导法律规范的前提下,判断指导实施条件突出地表现为行政指导决策,在决策过程中需要通过收集信息、社会调研、评估论证等环节,以构筑行政指导正当性基础。在程序之下应当建立指导启动制度、信息收集制度、指导方案编制制度与公布制度。在行政决策阶段,行政机关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广泛收集行政指导所需信息、开展社会调研与评估论证,力求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其次,在行政指导的实施阶段,行政机关根据指导方案通过互联网平台向行政指导相对人发送指导信息,行政指导相对人亦可通过互联网平台答复行政机关是否愿意接受行政指导或者协商与行政指导相关的具体内容。在此过程中,行政机关应当通过互联网技术确保行政指导相对人充分的知悉权、参与权与利益表达权。同时,行政机关也应基于诚实信用与信赖保护原则积极回应行政指导相对人的诉求,以达成双方良性互动。最后,在公布备案程序上,行政机关可根据指导案件的重要程度自主判断是否呈送上级主管部门。此外,行政机关还应依据法定程序,通过互联网媒介向社会大众公布行政指导结论。
⑵行政指导特别程序。对于“重大行政指导”,现有立法例中规定应当采用特别程序。行政机关除采取公布草案、听证会、座谈会方式听取意见外,还可采取“开放式”方式听取意见。具体而言,应当明确审议会组织程序、实施程序、指导效能评估程序等。首先,审议会应当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第三方咨询机构及行政指导相对人代表组成,就行政指导的可行性、科学性、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评估,然后由相关部门起草指导草案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向社会大众公布。行政机关亦可通过“开放式”的网络平台向社会大众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审议会评审与面向社会大众广泛征求意见“双管齐下”的决策机制;其次,同一般行政指导程序一样,指导实施环节是行政指导过程的重中之重,确保行政指导相对人的知悉权是此过程的工作重心。行政机关依据行政指导相对人的要求,通过网络平台实时向其公布相关信息,负责解释并接受监督,双方也可就争议焦点展开讨论。第三,在指导效能评估程序上,行政机关可首先通过互联网平台广泛收集相关信息,接收行政指导相对人的反馈意见,在此基础上通过审议会讨论评估,最终形成效能结论并撰写评估报告。
综上,笔者认为行政指导程序应遵循以下立法架构(如图)。
■
四、互联网助推我国行政指导变迁
之作用:催化、同步与重塑
在较早时候,西方学者们就已经敏锐地注意到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法律的作用。[9]笔者认为,互联网发展至今,其对我国行政指导“作用”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催化、同步与重塑三个方面。
(一)催化——为我国传统行政指导模式变革提供现实机遇
⒈组织。互联网使得信息的交互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动摇了传统行政组织管理模式。第一,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建构于事务管辖、级别管辖与地域管辖基础上的行政组织变得高度虚拟化、电子化;第二,互联网使行政指导相对人临时性、零散性的组织变得长期而组织化,带来的结果是互联网使利益表达的呼声无限放大至足以与行政机关相抗衡的程度。所以,由网络行政指导巡查系统、在线沟通信息平台等网络“组织”构建的24小时电子政府应运而生。
⒉沟通。正如考夫曼所言:“只有一切参与者的利益至少被卷入讨论中,合意才具有意义”。互联网正是将“参与者的利益”置于一个能够为大家一致接受以实现“谈论”的平台。值得注意的是,与互联网催生出信息的电子传播方式随之而来的电子电文、电子印章、网络送达的法律效力与程序等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⒊互动。互联网使得行政指导相对人打破了原先依赖地域、血缘、职业、语言等因素建构起来的互动模式,反而依赖信息或利益重新架构起人与人之间互动模式,尽管对方的详细信息无从知晓,但只要利益与诉求相似就可为交换信息而结合为一个完整的且极具开放性的利益组织体。在互联网作用下,超越性别、职业、地域、血缘边界的互动模式正在形成,各种信息充斥于各种互联网平台中,多元化利益诉求被提出、放大,进而成为平衡行政权的强大潜在力量。
(二)同步——有利于我国行政指导模式紧跟时代步伐
互联网同步作用的突出表现在于对行政合法性与行政合理性影响层面,既能推动行政合法性发展的进程,也能创造全新的行政合理性环境。但现实情况则是互联网之轴并非同步驱动两部轮子向前行进,行政合法性与行政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错差。如果行政指导的理念与方式总是能够伴随社会发展步伐,合法性价值便难以维护;如果行政指导理念与方式总是滞后于社会发展节奏,合理性价值便会失去现实依据。行政指导的合法性依据与合理性依据总是处在动态变化中,两者比率的大小反映着行政指导的实然状态:如果两者比率为1,说明行政指导相对人能够有效地回应行政机关,行政指导已达到最为理想的状态,行政机关便能圆满地达到行政目标;如果两者比率小于1,由此说明行政指导的合法性较差,已有部分规范失去了现实基础而过度地强调行政指导合理性,行政机关唯有以扩大自由裁量权适用范围才能达致行政目标的实现,但实现后的行政目标仍存在合法性缺失的不足;如果两者比率大于1,那么就意味着行政机关过度强调行政指导的合法性依据而忽视了行政指导的合理性依据,说明行政指导的实效性、现实性较弱,没有很好地达到行政目标。
此外还需强调的是,互联网技术在为行政机关实施行政指导提供便利、行政指导相对人更有效实现合法权益的同时,负面作用也会随之显现。因此,如何防范违法犯罪分子侵害行政指导相对人的隐私与商业秘密,防范窃取关系国家安全的机密信息便成为新形势下的重要任务。
(三)重塑——为我国行政指导进步提供了信息条件
网络技术作为一项高精尖技术,一旦被运用于行政指导领域,就会产生出巨大潜能,从而极大地推动我国行政指导发展进程。
⒈行政两造关系空间扁平化。行政机关与行政指导相对人一改以往自上而下的监管关系,在互联网开放、平等、交互、共享、分散等特点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建构起了以“大数据”共享为目标的信息传播平台、开放包容的公众参与行政路径、自由平等的社会交往方式与匿名分散的行政控制模式。为了回应上述变化,行政机关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将不涉及国家、商业、个人隐私的“大数据”通过网络平台向行政指导相对人公布;二是通过网络媒介向行政指导相对人广泛征求意见;三是行政机关应积极探索更加自由、平等的行政指导网络模式;四是应进一步完善网络“一站式”服务模式以实现行政指导的便民性与高效性;五是在行政管理中大力推广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六是树立行政指导双方信息保护的观念与意识。
⒉行政两造沟通时间同步化。互联网技术突破了时空阻隔,使得信息交换变得触手可及,加之新型互联网媒介的不断涌现以及便携式信息交换终端的普及化,行政指导相对人只需使用便携式电脑、手机、政府APP等电子终端与电子平台即可实现与行政机关的信息交换。因此,行政机关与行政指导相对人在、接收信息时间的次序上几近于同步。
⒊行政指导相对人关系社会化。与传统互动方式不同,“虚拟空间”中的行政指导相对人在互动方式上更加趋于多元化,其可利用电子平台在匿名情况下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无障碍互动,行政指导相对人之间互动的社会化趋势逐渐显现出来(如图)。
互联网对我国乃至世界行政管理理念与方式的革新有目共睹,但仍存在以下不足:如何在适应社会发展与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在互联网环境下行政指导的主体、权限、程序、形式的合法性与行政指导的法律效力、法律责任、权利救济等重要内容,从规范层面保障行政指导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与实现行政目标。这些仍是今后需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日)盐野宏.行政法总论[M].杨建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34.
[2]余凌云.行政法讲义[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74.
[3]章剑生.现代行政法基本理论[M].法律出版社,2008.472.
[4]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上)[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130.
[5]姜明安.论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法律控制[J].法学研究,1993,(01).
[6]朱建.互联网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建设积极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2.84.
[7](美)约翰·罗尔克.世界舞台上的国际政治[M].宋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1.
[关键词] 文化素质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1-0061-04
0 引言
新世纪的高等教育,要求学校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出既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又具有高尚的思想行为、美好的道德情操以及基本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人才。高校文化素质课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各大高校的素质课建设逐步规范化、系统化,如何优化文化素质课教学,其教学模式与方法值得探索。笔者自2007年以来,在华中师范大学开设了《中国话剧经典赏析》、《外国戏剧经典赏析》、《大学语文》等多门素质课程,根据笔者及教学同仁多年来的素质课教学实践及思索,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明确教育对象,找准课程定位,合理选 择教学内容
文化素质课不同于专业课,只有明确其课程属性及定位,才能在教学内容的安排规划上更合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它是为全校不同专业学生开设的旨在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公共课程,其教学应体现普及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个大方向。
1.1 体现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指导思 想,注重基础性、普及性
由于文化素质课是由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的课程,选修学生的专业各有不同,既有文科学生,也有理工科学生,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因此尤其需要注意教学内容安排的难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注重让学生掌握关于这一领域的基础性概念、理论,重在普及相关基本知识。例如在鉴赏类课程的教学中,就应首先从该类文学艺术作品的类别属性特征的讲授入手,随后在对具体作品的赏析之中结合这些基础理论进行实例剖析,使学生能掌握某一特定文学艺术种类的基本特点,并进而对经典名作有所了解,从“外行看热闹”提升到“内行看门道”的境界。例如在《中国话剧经典赏析》课程中,导论“戏剧艺术概说”就应讲授戏剧艺术的特点、分类,并对戏剧语言、戏剧的情节结构、戏剧冲突进行基础性理论的解析;在《外国戏剧经典赏析》中讲授《等待戈多》,就应对荒诞派戏剧的形成发展及主要特点进行简要介绍;又如《音乐欣赏》课,必须要对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基本要素进行掌握。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关键,只有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学生对具体作品的认识与把握才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之上,才能领会、分析作品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段。尤其是对于没有专业基础知识背景的学生,作为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强调这一点。
1.2 精品意识与时代意识相结合,关注当代大学 生的文化需求
文化素质课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其教学内容必须突出“精品”意识。对于人文艺术类课程要特别突出“经典”意识,恰当掌握作品选择的程度;而自然科学类课程同样也应该介绍权威性的理论、观点,让学生掌握该领域的最具代表性的基本知识。把最好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与知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接触一流的文化、科学,才能真正达到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效果。歌德曾说过:“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成的。”[1]如《大学语文》作为最早的通识类素质课程,尽管各大高校选取的具体讲授篇目有所差别,但基本都秉持了遴选经典精品的主体意识,着力提高学生在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素养。
作为教师还应认识到,当代大学生的文化需求与时代也有着紧密联系,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适当与时代紧密结合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演讲与口才》作为语言类素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应对人才需求。因此,除了选择历史上经典的演讲作为范例之外,还需要根据当代社会的新发展、新情境,给予学生新的案例作为学习示范,把在校期间以及初入职场应具备的口语技巧纳入讲授范围。教师还应注意,即便是讲授经典名作,也应注重阐发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及价值、给学生以思想启迪。例如《国学典籍》之类的课程,除了对于《论语》等经典作品进行基本的字词要义疏通及阐释,也应将其与当代生活时事相联系加以辨析及疏导。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切实地将文化素质的提高与自身生活相联系,在日常生活中展示自己的文化素养,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从而真正达到综合文化素质课致力于提高文化素养、有利于人格养成的目的。
总之,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对于文化素质课实现知识的获取、人文素养的提高等目标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的实际状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甄别和整合。
2 寓教于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启 发、互动教学
文化素质课是由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课程,因此学生多半都选择自身比较感兴趣的课程。同时由于选修学生的专业众多,因此在教学上也具有与教授专业课不同的难度:教授专业课,由于学生的专业固定,易于师生之间充分地了解,并可集中开展课上、课下的研究性及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专业指导,而文化素质课则相对困难一些。针对文化素质课在教育对象、课程属性上的这些特点,在教学方式上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2.1 充分关注学生兴趣,寓教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于文化素质课的教学来说尤其重要。学生既然自主选择了某一课程,就意味着她/他至少对相关问题有基本的兴趣与求知欲。而教师在课堂上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地保持与加强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使学生自觉地、充满乐趣地去学习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应讲究授课艺术,制造“兴趣点”,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教师的讲课忌刻板平淡,应该富于感染力。教师在讲授中应有意识地尽量从学生熟悉的某一点入手,生发开来,引导学生接受课程内容。如笔者教授《中国话剧经典赏析》,选取了何冀平编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天下第一楼》,该剧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基本属于知识盲点,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对该剧的赏析呢?在讲课伊始突出了两个信息:(1)剧作者何冀平曾与徐克等知名导演合作,创作了《新龙门客栈》、《新白娘子传奇》等家喻户晓的影视作品,其实是先创作话剧成名。(2)该剧以民国初期北京一家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的兴衰为主线。通过学生熟悉的影视作品的剧作者和全国知名的烤鸭店过渡到剧作者和主要剧情,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今时代是一个视听信息丰富多元的时代,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在接受知识方面也深受其影响。文化素质课程很多都会涉及图片、影像及声音,因此多媒体在文化素质课程中的应用往往必不可少。例如一般艺术欣赏类的课程《中国话剧经典赏析》、《影视理论与鉴赏》、《动画艺术赏析》等,往往以直观的视听感受让学生来了解经典作品,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堂中播放相应的作品或片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对赏析的内容有直观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再来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就更为清晰明了了。其他可以展示相关视频内容的课程,比如《演讲与口才》能展示演讲实况,《高等语文》讲授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余光中《乡愁》等诗歌可以展示配乐诗朗诵或由诗歌改编的歌曲或画作等,《国学典籍》讲《论语》、《老子》等可以播放蔡志忠的相关动画片段,这些丰富的多媒体课程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促进他们接受作品并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同时,制作生动精美的课件也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有益环节。课件不应简单地粘贴讲稿要目,而应结合课程内容适当增加图片资料。无论是对于历史、文化、艺术欣赏类课程还是自然科学知识类课程,课件中简洁的理论概括配以生动形象的图片,与教师的讲授相融互补,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的课程还可鼓励学生进行朗诵、表演,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直观体验。
2.2 运用启发、互动型模式,深化课堂教学
前文已经谈到,素质课选修学生的专业、人数众多,在客观上给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文化素质课必须实施开放与互动式教学,同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注重启发,有选择地进行学生研讨并对之进行调控。作为素质课教师,一定要明确互动型教学模式开展的程度及研讨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基本水平相适应,并进行调控。例如在鉴赏类课程中,学生欣赏具体作品前教师应提出要求,启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作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是件好事,但如果不能适当地加以引导,尤其是在欣赏影视作品时,学生可能会仅仅关注演员、服饰等因素而忽视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和深层意义。因此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教师既要及时对学生的研讨进行反馈调控,捕捉其中的亮点、要点进行渲染强调,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鼓励独立思考。
例如,在赏析易卜生的名剧《玩偶之家》时,笔者要求每位同学提前阅读剧本,并设计了两个学习任务:(1)写剧情梗概,摘抄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台词;(2)结合前面讲授过的基础知识对它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在认真批阅了学生的作业后,课堂上首先为同学们简要介绍了易卜生的生平及创作,并重点介绍了社会问题剧的特点及意义,然后选出了观点具有代表性的三位同学在课堂上发言,分别探讨了该剧的剧情设置、人物形象及戏剧的主题。针对其中一位同学提到的“娜拉出走后的结局”问题,现场又展开了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思想相互碰撞,气氛热烈。最后进行点评总结,并为学生播放了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世界文坛大师”中有关易卜生《玩偶之家》的部分,让学生在视听直观感受中深化了对《玩偶之家》的理解,并了解了该剧在20世纪初对中国剧坛的影响,同时也指引学生可以去阅读等人的剧作来进一步了解易卜生对中国剧坛的影响。
某些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实践的课程,例如《演讲与口才》,往往会采取情境教学,模拟某个具体的语言环境,要求学生进行课堂实践,教师尤其要注意及时提出意见,促进学生的提高。
2)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除了围绕该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外,还应特别关注对学生情感心智的培养,尤其是人文艺术类课程。“高校人文素质课,一直以多样化的人文内涵促进着大学生的自我成长,起到了陶冶自我情感、引领自我价值、追求自我意义、实现自我统一的目的。高校人文素质课在传授的过程中,理应强化对于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目的的认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达成。”[2]因为文学及艺术作品总是具体可感的,无论是绘画、雕塑、戏剧、小说、诗歌,虽然它们所依赖的媒介不同,但总是充满了创作者对世间事物的强烈的情感体验。因此,学生在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回应与共鸣。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地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用心体会每个作品带给自己的感受,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笔者在讲授梅特林克的名剧《青鸟》时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学生在课堂上朗诵第四幕第九场“幸福之园”,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有的同学谈到自己就像蒂蒂儿一样认识不到现实生活中自己所拥有的幸福,甚至对母亲说话很不耐烦,感到非常惭愧。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对作品的探讨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思考,所迸发出来的感动胜过任何说教,它从深层次上触发了学生的价值判断与思考,在作品丰富的人文意蕴中感受人生哲理,自觉地进行着人生体验与感悟,真正起到了培养学生美好道德情操的作用。
总之,文化素质课更讲求寓教于乐,通过适宜的启发、互动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让学生充满兴趣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3 实施开放式教学,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 堂有机结合
教育部在教高[2005]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针对素质教育提出:“高校教师要重视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辅导等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要加强对学生课外活动的引导。”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3.1 合理构建网上课堂与资料库,积极与学生进 行网络互动
网络资源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教师的信息能及时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共享,无须集中进行。素质课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的这一优点与学生互动。清华大学较早地意识到由于人文素质课一般都是上百人的大课堂不便于讨论,于是在网上设置人文素质课的教学讨论区,“任课教师将自己的课件挂在网上供学生下载,经常参加网上学生的讨论、回答提问,并在网上各种最新的教学参考材料……学生有很强的讨论热情,网上教学讨论区激发了他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讨论结果的记录还有助于推广‘无标准答案’的作业与考试方式”[3]。这一做法早已为全国不少高校使用。现在很多高校都建立的教学资源平台,就是一个较好的与学生互动的体系。还有研究者提出了基于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素质课教学改革研究的具体构想与实践:“将高校素质教育教学研究与新互联网技术(如云计算、移动计算、社交网络等)相结合,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维教学新模式,即‘精练的课堂讲授 +有效的课件演播+新一代的互联应用+广泛的师生研讨+丰富的知识联想’的教学模式。”[4]这的确是信息化时代教学不断提升的进步实践。但也应看到,这种多维教学新模式的落地实践需要高校具备良好的信息教学环境,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具备良好的网络多媒体信息综合处理应用能力。而在短时间内,能够充分利用基于互联网的云计算、云存储进行教学资源管理和应用,或通过移动智能手机终端接入互联网,利用WLAN、WIFI或3G网络进行教学资源分享等,并不是所有高校都能达到的。
因此,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设立由学生自行登陆的公共电子邮箱也是很好的方式。其资料构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层面:(1)与课堂讲授内容相关的基本资料(如相关书目、图片)、网址链接等;(2)课堂教学的拓展性内容,如笔者在讲授《茶馆》时,就将对茶馆主题进行探讨的新观点论文放在网络上供学生查阅;(3)讲授作品之外的其他代表性资料等。同时还可以运用电子邮件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回答学生的问题。这些都能弥补文化素质课堂学生专业不同、数量众多所带来的教学上的客观不足,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取得了与课堂教学相融互补的良好效果。
3.2 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
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单纯的课堂教学只是传授给学生相关知识,使他们掌握基本文化知识,而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将课堂内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加以消化、运用和吸收,从而真正实现个人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及社会资源开展课堂以外的文化素质教育。例如,要求学生去听学校举办的人文讲座和自然科学讲座,结合自身实际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如《中国话剧经典赏析》课程就可让学生观摩戏剧演出,《美术欣赏》可让学生去参观名作画展等),不定期地举办课外欣赏活动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国家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每年联合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就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进一步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要求的重要举措。这项活动从200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同时,我国部分省份还增加了艺术赏析、现场辅导和专题讲座,进一步让广大师生在欣赏高雅艺术的同时,增强了艺术鉴赏能力,提高了人生修养。类似的活动,任课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并且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时,教师还要进行点评并适当引导,从而真正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起到切实的作用。
4 结束语
作为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文化素质课程教学值得进行深入的探讨。文化素质课既是启蒙,更是启迪;既是交流,更生发探讨;既着力于文化素养的形成、能力与方法,也引发价值选择与人生感悟。作为当代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和实践开放、互动型教学模式,同时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使素质课堂成为了解、欣赏和创造的殿堂,真正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爱克曼.歌德谈话录[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33.
[2]奚彦辉,姜颖南.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实现路径的新思考――兼论高校人文素质课的崭新价值[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5):57-58.
【摘要】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突破传统频率传播形态,将文字、图片、视频等符号融为一体,在互联网、移动媒体平台上获得更多发展路径,其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平台、传播对象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基于传播格局重大变化,广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以《广播新闻》课程为例,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验模块四个方面梳理安徽大学广播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经验。
关键词 媒介融合 广播教学 广播新闻 教学改革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传统广播听众严重流失,节目陈旧,渠道单一,广告减少;另一方面,年轻听众群转移到车载终端、网络平台和手机平台上,广播的收听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媒体、社交媒介等新兴技术推动下,广播依靠频率为输出渠道的传播格局被打破,新广播形态不断涌现,如北京电台音视频同作,新浪微电台、网络广播、手机广播、卫星广播、数字广播、多媒体广播等,广播不再以单一音频为载体,数字信号取代模拟信号,多屏节目取代声音节目,听众变成用户和网民,传播内容和形式都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实际上新技术带给广播的不都是危机,更多的是发展机遇,而传统广播电视人才培养模式早已落后于实践发展,迫切面临转型,广播教学亟待改革和创新。
1983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Ithiel DeSola Pool 教授在《自由的科技》(The Technologiesof Freedom)中使用“媒介融合”概念泛指各种媒体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2005 年蔡雯将媒介融合这一概念介绍到国内,她从微观、中观、宏观和大传媒业四个角度对媒介融合概念进行研究。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媒介融合是包括媒介技术、所有权制度、媒介产业、组织结构、采编流程、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等多层面、多视角的融合。这种理念对于广播转型具有深远影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广播与互联网、移动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怎样融合?高校该课程教学如何改革?探索媒介融合平台上广播的发展路径、方法是未来重中之重。
基于上述传播格局变化和理论前沿视角,本课题将立足媒介融合背景,以广播新闻课程教学为例,研究广播新闻课程教学的新内容、新方法、新模式,创新教学理念,希望以此出发,为广播课程和新闻传播学专业其他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教学理念改革
在以往以频率为唯一输出渠道的传统广播时代,广播教学在观念方面的主要问题是:
1、广播长期被认为是弱势主流媒体,对音频节目市场竞争因素考虑不够充分,对广播媒介融合趋势关注不够。除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安徽大学等少数高校外,不少高校教学模块中没有单独设置广播课程,内容被压缩讲授。
2、过于强调新技术给广播带来的危机感,而对利用新技术进行创新的引导力度不够。广播听众流失严重,尤其是年轻听众,媒介接触行为主要是上网和使用手机。笔者曾在本校各届广播电视系学生中做过调查,发现有收听广播习惯的学生人数不到班级总人数的5%,新技术被误认为是广播的终结者。
这种陈旧的教学理念导致高校课程设置与市场人才需求严重脱节,造成学生只片面了解传统频率,而对媒介融合条件下数字化广播颇为陌生,缺乏理解,如北京电台“播播视频”弥补了广播不能看的缺憾,网络电台解决了广播线性传播时间无法选择的问题。实践探索拓宽了广播内涵,广播课程教学的理论支撑更加丰富。
广播课程教学改革必须突破理念束缚,充分考虑数字技术发展现状,寻找创新点,将数字化传播、互动传播、社交网络、多屏合一、自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等理论和实践融入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对于新媒介生态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建构广播课程改革新观念、新理论、新框架。
大部分高校所开设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均偏重于理论阐述,没有突出自身的专业特点,缺乏广播专业素养的培养,造成广播与其它新闻传播课程的同质化教学。以往广播新闻教学是基于传统频率传播平台,内容多以广播新闻、编辑为主,讲授基于声音传播的消息、专题、通讯等传统体裁广播节目,案例教学多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范文。单一培养模式导致学生不了解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采制全媒体新闻,无法适应媒介融合环境下的记者和编辑工作,更谈不上创新,造成广播多样化发展与后备人才不足的矛盾。笔者所讲授的《广播新闻》课程突破这一局限,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
1、全媒体平台教学内容改革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人才不再为单一频率服务,而是能够应用全媒体技术,对节目进行一体化全媒体内容设计和生产,将信息包装成不同传播渠道和传播形态的信息产品,通过产品组合,实现整合传播。安徽大学广播新闻课程教学内容拓展到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平台,注重对学生进行全媒体技术应用的培养,打通音频和视频制作界限,提高学生在全媒体平台进行新闻采编、制作和策划运行的能力。例如,广播新闻在网络、微博、微信平台的节目样式发生变化,内容碎片化,形式简短、精练,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对广播网络平台加以关注。在媒介竞争激烈的今天,各家媒体竞争的已经不再是独家新闻,而是独家解读,因此广播评论、广播新闻全媒体策划、数据新闻等都将成为广播教学应加强的内容。
2、双体系教学内容改革
安徽大学的广播课有《广播新闻》及其配套的《广播新闻实验》两门,形成理论和实验相配套的必修核心课程,学生在学完基础核心课程,掌握广播新闻采编规律基础上,进行开放式体验创作和训练。安徽大学广播电视专业将课堂教学扩展为课内教学与课下教学结合的“双体系”教学模式,形成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创作实践与体验采风四个模块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紧密相连,既注重课堂理论知识教学,又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广播新闻》和《广播新闻实验》两门课在课堂教学课时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在教学内容方面形成互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创新性实验。
鼓励学生参加科研。2012 年笔者指导学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09 级广电学生的《应急广播如何“应急”——以安徽交通广播908 为例》获得立项,发表三篇论文和相关研究报告。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让学生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有很大收获,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科研创新的能力。2014 年笔者在全校举办“声音表情大赛”,鼓励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上参加创作,用声音符号来表达各种情绪和场景,让学生体验到广播声音的无限魅力。上述教学内容都是基于广播融媒变革的全新尝试,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所获经验和感悟为日后教学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3、语言训练教学模块
广播对声音传播要求高,学生在进行连线采访、广播节目编播制作过程中,需要针对安徽各地方言进行普通话规范训练和口语表达训练。笔者除讲授广播新闻课程之外,还为学生们开设《语言传播与自我推荐》课,主编《新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文稿播读与新闻播音实务》,在口播新闻、记者连线报道等实训环节中,提高学生口语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加强他们对于新闻信息的梳理和整合能力。这项为学生们提供的具有广播电视特色的气质和素质训练,受到学生欢迎,对于广播电视卓越编辑记者的培养有重要影响。
三、教学模式改革
原有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单向传播,对于学生的实验作业,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广播新闻教学改革中,改变单向讲授模式,注重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
1、小组创作教学模块
笔者将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分成小组,增加全媒体实验练习。结合课程进展,采取自选选题和指定选题的方式进行采访制作实验,作业采取学生自述采制过程结合老师点评方式进行讲解。学生在策划、选题、采访、制作中的想法、遇到的困难、有特点的细节在学生自述环节中得到充分展现,老师在学生自述后,详细讲解实验中的优缺点,指出修改的办法,并对理论再做阐述。这种自我分析加上理论指导的体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创作的具体细节。
2、体验式教学模块
一方面,结合网络电台传播方式,加强案例教学和情境式教学,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数字广播的个性化定制方案,挑选、定制、编排电台节目,建立自己的广播电台,进行全新的用户体验,了解数字广播的运营状态和模式。另一方面,增加全媒体广播新闻的采录、编辑和节目制作,加强学生综合处理音频、文字、图片、数据和视频的能力。广播新闻课以创作实践促进理论教学,让学生在创作中更加深入地体会理论,熟练掌握广播采访制作技能,同时,加强学生的新媒介素养教育,提高他们对于网络信息的辨识、筛选和利用能力,强化学生对于全媒体广播的认识,以期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记者和编辑。
3、考核方式
秉承安徽大学“夯实基础、三基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广播课程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在强调专业理论学习基础上,着重以培养全媒体卓越编辑记者为目标,强化实践教学,突破以往试卷考核方式,提倡“学以致用”。在理论方面,重点考核学生对理论的梳理及理解能力,要求运用相关理论分析问题和现象。在实践方面,重点考察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将主题创作、基地实训等全真式广播实践建设成常态化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在数字音频创作方面的经验,与视频配音、配乐创作相结合,以期培养复合型、实践型专业人才。
四、实验模块改革
安徽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实习教学模块改革起步早,进展快,依托本校国家级“新闻传播实验示范中心”、学校宣传部共建的虚拟演播室和广播站,以及校企联合建设的实训基地,创建学生实习平台,在课堂理论教学基础上,加强实验教学,使得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能够很快进入模拟实际工作。
1、依托音频工作站管理系统的全媒体实验平台建设
我校原有广播实验室长期因缺乏经费,设备落后,配置不足,跟不上实验要求。2013 年建立依托数字音频工作站的数字音频实验室,下一步将与视频编辑系统打通,建立国内领先的全媒体编辑平台。该平台让学生学会利用数字技术,在多媒体平台上制作节目,培养全媒体复合型记者、编辑和经营者,跟上业界实践步伐,提高学生在数字广播时代的传播能力。
2、采风活动
从2008 年开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每年组织学生外出采风活动,带领学生深入皖南徽文化区,亲身体验徽文化的博大精深。所需费用由学生出面与企业单位谈判赞助的方式获得,学生们发挥专业的特长,为赞助单位提供广播电视方面的服务,体验到专业对于社会服务的重要性。每次采风活动都有一个主题,使得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文化活动中,体验到紧张创作的乐趣,体验媒介传播在文化传承和保护中的重要性。广播课程鼓励学生在采访中多采集优质的声音素材,结合视频和图片创作节目。这一活动已成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保留项目,深受学生欢迎。
3、实训基地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除在安徽交通广播电台、合肥广播电视台等建立实习基地以外,还在黟县碧山村、南屏村等地建立多个实习基地,为学生体验式实践课程提供稳定的实习场所。依托大型企业联合体、股份公司和民营企业建立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创作设施先进,空间布局合理,他们的资源能够为学生所共享。学生进入实训基地后,一方面学习广播电视采制方法,一方面参与横向课题的研究与创作,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各方面专业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也为培养广播电视卓越编辑记者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在媒介融合时代,无论业界还是学界都在摸索未来媒体发展路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高校专业教学路径和方法。安徽大学广播课程改革目前虽已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基础,但依然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和完善。数字时代带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问题、新现象,随着媒介融合步伐的加快,广播将面临更大变革。因此,在高校专业设置和教学中,需要紧跟实践步伐,更新教学理念,拓展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路径,任重而道远。
【本文系“安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果】
参考文献
①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著,盛杨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②杨溟:《融合媒介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③申启武,《2012:广播与新媒体在互动融合中实现新跨越》[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3)
④高福安、刘亮,《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的新思考》[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10)
⑤裴永刚,《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编辑人才培养探讨》[J]《. 青年记者》,2013(3)
总的来看,2016年电影学术类图书出版在历史、理论、批评的领域均有全新的进展,反映出国内中青年学者旺盛的创作状态及其对国际前沿电影论述的渴望。尽管大部分论著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进行了新鲜的思考、书写,但其关注焦点似乎还是源自主要电影出产国的基础性研究以及传统议题探讨(如经典、类型、国别、断代等),尚未引爆广泛而深刻的跨学科研究,缺乏全球最新研究成果的译介,也忽视了电影文化中的“少数民族”。我们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但反思性的阅读确是第一步。
一、权威史类图书的再刊
2016年,世界电影史部分的图书仍然是史类图书占多数。大卫・波德维尔和克里斯汀・汤普森夫妇的《世界电影史》一直是电影史类的重要图书。《世界电影史》2013年修订了第2版,2016年出版了第3版,同时中国电影出版社发行的图书《世界电影史》第2版是由道格拉斯・戈梅里与克拉拉・帕福奥维尔顿编著的。这本书涵盖100多年的电影发展史,为读者提供了当代的视角来看待100多年的世界电影史,为电影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发行了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编著的《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最新修订版)。该书从实在论的哲学高度,全面考察以往的电影史研究方法,清晰梳理美学、经济、技术、社会诸种生成机制,彻底更新了电影史学的问题框架和研究范式。同时,作者列举多种视野独特的个案研究,作为理论的实践,使读者能够以全新的视点认识电影的历史。新版本特别增加了50余幅插图以及国内重要学者对“重构中国电影史学”的最新思考,这些探讨的前沿性、指导性以及对未来中国电影史学研究的影响都是毋庸置疑的。
在国内首次出版的电影史类图书《电影漫步者》,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关于电影的经典之作,是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该书写于戛纳电影节60周年之际,先从电影的起源说起,探讨了电影和小说之间的差别、电影是否会代替书籍,然后分析了多部电影的拍摄技巧和观影感受。在对电影分国别进行分析时,先从日本早期的电影开始分析小津安二郎和沟口健二的代表作;然后是意大利的电影,用大量事实尤其是对三部爱情主题电影的探讨阐述其创新之处;接着探讨伊朗电影的一些独特的视觉和表现手法;最后通过采访三位韩国导演,认为韩国电影已经走在时代的前面。总之,这是一本书写电影艺术、探讨电影和文学关系的作品。
在国内电影史部分,中国文联出版社在2016年推出了丁亚平主编的三卷本图书《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该书出版发行多次,曾收入中国出版集团的“中国文库”。这次的出版将原来的两卷本改为三卷本,增添了2001年到2015年这15年间中国电影的理论评述。该书以客观、独立的理性主义态度和对百年来中国电影发展的深入理解,较为全面地收入了自1895―2015年共121年间有代表性的电影理论文章。该书收文120多篇,每篇文章附有作者介绍及文章出处,基本勾勒出百年来电影理论发展的知识谱系。在书前的长篇编者序言中,编者对百年中国电影理论做出全新的扫描与读解。该书为电影研究者提供有益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武器。
相较于世界与中国电影史的全面,区域与断代史的电影研究更为具有针对性。复旦大学出版社的《日本电影史》全书共三册,是由日本首屈一指的资深电影学者佐藤忠男著作,他有着长达60年的电影评论与研究生涯。该书是他倾注毕生心血的集大成式作品,构思四十载,执笔二十年,堪称迄今结构最完备、材料最翔实、观点最权威的日本电影通史巨著。首版于1995年由岩波书店出版,问世后得到了各方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获得了“每日出版文化奖”“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等重要奖项。此后,根据新发现的影像资料和最近的日本电影发展状况,佐藤忠男修订、补充了相关内容,于2009年出版了增补版《日本电影史》。此次该书为简体版,根据增补版翻译。佐藤忠男的另一本书《炮声中的电影:中日电影前史》也于2016年在国内出版,这是一部研究战r中日电影交涉史的专著。日本影评家佐藤忠男根据大量日方见证者的口述资料与文献记录,以其厚重笔触书写了特殊时期电影人与严酷环境及命运的苦斗,展开了一幅并非二元论的影史画卷。该书以东北“满映”、上海“孤岛”、战后香港三地电影创作活动为中心,描写了落魄导演、政治野心家、电影商人、左翼评论家、传奇明星等诸多形色复杂的人物形象。此外日本电影研究专家舒明的最新著作《日本电影纵横谈》是国内一部完整覆盖日本电影史风貌的专著,该书会集了作者对日本电影长达半个世纪的观察与思考,从日本电影的“历史、人物、作品”三个方面描绘日本电影地图与风貌,涵盖日本电影100年,作者文笔精湛,对日影情有独钟,阅读富有。
台湾电影史的相关类图书不多,台湾的资深电影人、大陆的电影学博士徐乐眉的《百年台湾电影史》,之前在大陆有发行繁体版,这次九州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简体版。该书从日据时期电影在台湾的出现开始梳理,讲述了电影经过本土意识的觉醒以及文化娱乐性及产业性变化的初步萌芽,揭示出台湾电影经历了中原文化的影响与族群文化的融合与冲突的渐变,剖析了在欧美文化冲击与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下,电影业一度繁荣背后的宿命与面临的困境。在该书最后部分,作者就台湾电影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判断和分析。
2016年蒙古电影史的研究对于少数民族电影史的丰富提供了研究素材。中国电影出版社的《望者:蒙古国电影文化附体论》,作者是娜日娅。该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蒙古国电影文化附体论”,是娜日娅的博士毕业论文,下篇“蒙古族电影文化现象阐释”,会集了她在读博期间陆续完成的9篇学术文章。该书囊括了20世纪20年代至今蒙古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张芸编著的《内蒙古电影口述史》在影视研究领域,首次以“口述史”的方式对内蒙古民族电影事业做多向度、多层次、多方位的梳理,从以往内蒙古电影研究的局部阐释过渡到全盘架构。该书在最大范围内记录抢救与内蒙古电影有关的一切事实、史料、发生、发展以及文化记忆,以电影人口述的方式对自治区成立近70年来取得的电影文化成就和经验进行深度梳理,在文化品格、美学形式、精神价值、叙事话语、景观美学等角度展开理论探索,从民族电影的文化资源、传播途径、文化生态、功能诉求、影人春秋等方面,解析内蒙古民族电影生存与发展的规律,描绘未来发展的途径,探讨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应该汲取的教训,总结内蒙古电影创作生产的基本规律。这两本关于蒙古电影史的图书,其史料价值非常重要。
中不同历史时期的电影研究在2016年出版的图书分别是刘树生的《中国新时期电影回顾》―――讲述的是第四代与第五代电影人的历史;王海洲的《想象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电影研究》;徐文明的《中国早期电影广告文化史研究》;叶月瑜、冯筱才、傅葆石、刘辉等合著的《走出上海:早期上海的另类景观》―――该书突破中国电影史以上海为中心的叙事起点,以民国报纸作为研究的新起点,关注香港、广州、杭州、天津这些城市的早期影业生态,并勾勒以城市为框架的早期电影史;王菱的《电影与抗战》等,这些图书对于中国断代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电影理论美学的再话
在电影理论方面,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影视意象美学历史与理论》《艺术电影美学》《像场―与电影影像对话》分别以影视意象、美学观念、摄影创作等为研究对象,通过东方审美艺术与西方的电影理论为依据进行电影的影视审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像的肉身:在绘画与电影之间》,作者莫罗・卡波内。该书从现象学的视角对于图像文化进行哲学研究,以独到的艺术视角对图像在当代文化殊地位的分析,一步步呈现出由艺术到政治、渗透于生存经验之中的肉身哲学亦即对存在之境的敏锐体悟,视觉独特,尤其是对于梅洛庞蒂“肉身”概念的解读非常深刻,值得观众精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用影像讲故事》,作者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主任王竞。该书主要是对当代影像潮流的观察与技术发展的研究,涉及有关新媒体时代的影像创作、大数据与镜头研究、传统理论与当今美学观点的结合与突破等热点话题的讨论,能够为影视工作者及研究者开辟专业、前沿的视角。
在电影文化研究方面,2016年的书籍主要是在分析文化政治、青年文化、视觉文化、叙事等方面进行研究,如中国言实出版社的《影像的踪迹:当代电影的文化政治阐释》,作者徐刚就叙事细节中所包含的文化政治,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电影、电视出现的社会背景及其产生的社会意义。又如中国电影出版社的《发现青年: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中的青年银幕形象与文化景观》是作者赵宜的博士论文,探讨了青年文化与社会、青年电影的关系,以青年文化的视角对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电影史进行一种重读,并建构一种以青年形象与青年文化为主体的电影批评方式。该书弥补了传统的电影批评在讨论青春题材电影或者青春片时的局限和不足。又如中国电影出版社的《从视觉思考中国:视觉文化与中国电影研究》,作者唐宏峰以视觉文化为主题,探求形式与意义在图像与影像世界的展开方式,讨论了视觉文化理论、近代中国视觉文化研究和当代电影批评等多方面的内容。再如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的《华语电影叙事的文化身份》,作者陈明华以获奖华语影片为例,从具体的文本话语环境、叙事本体和接受对象出发进行文化认同的解析,综合跨文化语境下不同的叙事文本和批评文本,比较分析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电影叙事的文化身份,对于华语电影了解有着比较好的文化理论补充。该书可供读者学习与研究。还有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的《电影与全思化》,反映国内电影学近5年来在各领域中的研究现状。从文化研究视角切入我国电影发展的研究著作近年来一直都是比较热门的,而这些书对于影视研究学者也有较强的研究价值。
在电影类型研究方面,目前针对国内电影研究的相对较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电影江湖的真功夫/中国动作电影面面观》,讲述了中国动作电影中武术指导大师、武打明星们的故事,其中也包含了对华语影视界的现状以及明星、名导的评价。日本作家荒木飞吕彦的《嘿!恐怖:荒木飞吕彦的恐怖电影清单》,将自己多年观看恐怖电影的心得和启发向读者朋友娓娓道来,讲述了观看恐怖电影的功效和意义,对喜欢恐怖电影的读者来说,也是不错的影片推荐和观影指南。《好莱坞动画电影类型研究》,作者王波,以好莱坞商业动画为研究范围,以商业电影类型化为视角,对好莱坞动画电影进行梳理,研究类型化对动画电影的影响、动画与电影的媒介互动、动画电影类型的形成与革新等一系列问题。国内现阶段对好莱坞电影类型化研究的专著较多,但专注于研究动画电影类型化的著作却相对稀少,因此,该书在动画学术研究领域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科幻电影在当今时代的影响日益增强,2016年被众多业内人士称为“科幻电影元年”的状态并没有出现,但是由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电影与电视研究专业的老师凯斯・M.约翰斯顿所著的《科幻电影导论》或许能够给予科幻迷们一丝安慰,该书探索了科幻是如何从各种异质的元素中建构起来,从而成为一种杂交类型的。有别于传统的研究方法,作者采用了一种历史的和文化的方法来进行类型研究,涵盖了科幻电影的历史发展,并进行了跨国界的电影考察。本书也挑战了人们对该类型边界的既定认知,涵盖了极大范围的影片,从《月球旅行记》《星球大战》《银翼杀手》等经典的科幻电影,到一些扩展和重塑了类型定义的作品,这种类型关注范围的扩大,既为电影研究的学生,也为科幻电影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认知方式。
在产业研究方面,目前国内的研究也日渐增多。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好莱坞模式:美国电影产业研究》(第2版)系统地介绍了美国好莱坞电影产业发展的概况,重点介绍了好莱坞六大公司以及几个独立电影公司的发展历程和业务现状,此次最新修订的第2版,作者陈焱将各项产业数据及业界动向更新至2016年,并专门增加了第十章有关影视数字媒体与奈飞公司的内容。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产业化发展(中国当代电影的导演研究)》侧重于从导演创作的角度阐述当代电影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电影产业的文化资本研究》,作者周才庶收集并处理2002年至2014年中国电影产业的相关数据,用数字解读电影产业现状,从文化资本的角度切入研究当代中国电影产业。此外知识产权出版社的《重构与融合:电影产业新格局》就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影产业新格局进行了研究。在电影产业方面,国内学者就导演、电影资本、互联网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虽然这方面的著作并不多,但是每一部都值得电影产业的研究者们进行研读。
三、电影评论的再叙
电影评论的研究主要分为学院派与影评人两部分,他们分别就学术与迷影两方面进行电影的批评,学院派有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贾磊磊主编的《中国电影批评年鉴2015》。该书作为我国的第一部电影批评年鉴,系统梳理了2015年我国电影批评的现状与特征,探讨我国电影批评的方法、标准及价值,归纳该年度电影学著作中的电影批评问题。书中所涉观点虽然主要针对2015年的中国电影,但其代表的却是2015年中国电影批评的学术高度。还有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吴冠平主编的《坐看云起等风来:中国当代电影评述2003―2014》是对中国电影产业化12年来的创作思潮和艺术经验的首次检视。该书在对2003年以来中国主流电影、类型电影、文艺电影创作进行深入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也对这一时期学术界关于这些电影的评论与研究进行了全面整理。书中的这些评论和研究文章出自当下中国电影研究与批评领域重要的专家学者,代表了当下中国电影主流研究与批评的最高水平。电影学硕士肖雅著作的《电影镜像录:造梦人的孤岛》,精选了50部世界经典电影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拍摄技术、传达意境、文化内涵等方面对影片经行深入剖析,讨论了电影中的爱情、人性、文化等内容。复旦大学副教授龚金平老师的《光影之魅:电影鉴赏的方法与实践》通过电影细节把握影片的主题建构、人物性格塑造、氛围营造,使读者不仅学会分析电影,撰写影评,更学会如何从一个宏观的视野来观照电影导演、电影类型和电影现象。
一、计算机教学现状
全面的了解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开放的计算机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工作和互动机制。随着嵌入式计算、移动计算、并行计算和服务计算等多种计算系统出现,计算机处理的对象也呈现出新的特征:网络化、多媒体化、大数据化和智能化。信息产业形态的变化对计算机相关的技术研发、安全性、效率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调整与创新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对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和硬件集成,使系统具有高性能和低成本的硬件,这是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硬件设计,高层次的应用开发和系统软件的开发必须掌握的基础。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来说,必须建立“系统观”,深刻理解以CPU、操作系统、编译器为核心的计算机系统工作原理及三者间相互作用关系。对于高素质创新性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其毕业生必须具备“系统能力”,能够开发一个包括CPU、对应的操作系统和编译器在内的计算机系统。能够完成计算机系统设计与相关验证试验。面对新的形势,主动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一方面是课程体系和课程调整,一方面针对技术发展及时增加新的课程,已成为高教工作者们的共识。构建课程群,处理好主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整体设计和规划,拔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加强道德品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创造对学生有价值的培养,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二、软硬件融合的教学体系改革
1.教学环节。
调整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必然。教学中应注重综合应用,减少课程设置重复。将基础理论与最新科技成果结合,教学具有实时性。尽量缩小课堂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这也对专业授课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容上来看,各门课程独立规划、独立教学,造成了知识点重复和衔接不连续。缺乏对完整计算机系统较为全面的说明。课程体系建设建立在面向系统的角度,提高系统能力建设的基础上进行统一规划,为学生的教学内容构建成完整和系统的体系结构,并结合工程实践,注重实验教学手段和实验平台的统一,最终实现学生可以根据一个指令集系统,自主设计CPU及对应的操作系统和编译器系统,使学生具有充分开发计算机系统的设计能力。计算机体系结构理论较多,概念较为抽象。通过动画演示、仿真试验、远程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来强化理论教学,同时加强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设计的综合实验;毕业设计结合教师的科研任务,科研教学相结合,做到变抽象为具体,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课内实验经常邀请科研院所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作报告,了解重点工程的意义和研制过程,组织有关专家作专题讲座,了解国内外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概况和我们努力的方向,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我们选取数字逻辑电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5门核心课程组建计算机系统类课程规划。
2.加强实验与实践模块。
为了尽快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背景,明确专业学习方向,在第1学期开设导论课程,由资深教授或专家开设。引导学生按照专业的特点进行学习。计算机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学生需要同步完成教学和实践,我们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实验系统,重点对各阶段设置教学课程改革配套实验进行设计,形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按照这个思路,我们调整了原来的实验系统和实验内容。既要巩固知识和学习课程,同时也衔接测试实验模块,逐步完善实验系统。组成原理课程中将计算机底层硬件和程序设计结合起来,渗透了软硬件协同的系统能力培养思想,并第一次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了cpu设计,带动课程组走在了系统能力培养的前端。实践教学模块包括通识教育实践,工程训练,课程实践,学校实习,毕业设计等。要明确实践环节培养目标,工程设计实践应强调工程系统的概念,形成各实践环节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计和集成以多维的形式设置,提高了模块化的课程。据专业特点和优势,结合社会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强化工程能力,把重点放在工程教育体系。结合民族特色,各类创新实验基地,国内外合作培养模型,促进与海外和国内著名高校的交流与培训,教育合作,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沟通,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竞争力,并提高学校的国际国内影响力。创立“应用文写作”、“管理科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作为选修课程。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拓视野,提高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和技能。专业方向的软件开发实践要求和结合国际的软件开发项目,同时为学生提供先进的软件开发环境,使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国际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以提高学生大型软件项目开发和与国际合作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针对多样化用户需求,按照工程规范完成系统的开发、实施、交付与改进,培养成本意识与问题分析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科研和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力、团队成员之间协调和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考虑专业学生的整体水平,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人才,允许和鼓励学生完成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多学科的选修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模块。积极探索模块化培养模式,促进辅修专业制度,“2+2”中外联合培养,这硕博连读,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推进研究性教学,强化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教学平台,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建立创新计划,加强创新和创新的方法来教育理论,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取创新学分。邀请企业家来讲课项目纳入学校课程应不低于6学分以内。坚持以专业的标准和专业特色相结合,充分体现当地学校的特色专业。特别是,特色专业紧跟行业的发展,并进一步强化专业优势。从国内外的创新教育经验来看,进一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特殊的培养,实施培训,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所需要的高品质及创新型人才。
三、建立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实行开卷考试,试题灵活,多考查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只占到期末总评成绩50%,而课上测验、实验报告、课程设计、研究性学习等实践方面的表现占到期末总评成绩50%,使期末总评成绩能更全面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科研创新能力。近两年来,计算机学院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发表学术论文、搞创新发明,让学生将学校所学与实际企业课题接轨,目前,计算机系已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多个,学校企业技术人员实行双导师制。教学系统设计,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实践教学培训项目段,以计算机应用和创新为目标,不断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质量和效率。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本科人才共同确定的专业培训规范,建立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结合社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鼓励邀请科研院所及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企业精英,开设专业基础选修课程,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与学校企深度合作,积极推进协同教育工作,深入探索科学和教育合作的新模式机制,加快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基于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体现学科前沿和学校本专业的特色的知识单元加入到选修模块,以提高毕业生的适应性和竞争力。积极推进模块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在主修专业之外选择1~2个选修实践模块,使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更加适应社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创新和创业的意识,在高年级设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同时鼓励建立各种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根据创业人才的要求,转变就业观念,处理好创业与专业学习,创业和创新学习的关系。教学改革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任重道远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科研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非常强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及跟踪掌握本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信息产业技术领域内,从事各种设计、开发、测试、维护、项目管理的计算机高级人才。本校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包括嵌入式软件开发、矿山数字化工程、监控软件设计、物联网工程等实际工程的开发、测试、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根据项目需要自主学习并提升级自身的理论知识体系。我们还要在今后的教改中,及时学习跟进新理念,在教改实践中不断吸取经验,以期望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加适应社会,成为符合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品质和创新型人才。
作者:于瓅 陆奎 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为大学逻辑学教师,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从事逻辑学的教学,并且以科学研究来促进逻辑学的教学改革,提高逻辑学的教学质量,提升逻辑学的教学水平。20多年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学校中逻辑教学现代化的步子越来越大,步伐越来越快,逻辑教材的建设成就斐然,逻辑教学的改革成果丰硕。其中,王路著的《逻辑基础》[1]和宋文坚主编的《新逻辑教程》[2]和《逻辑学》[3]、中国人民大学逻辑教研室编写的《逻辑学》[4]、中山大学逻辑教研室编写的《逻辑学》[5]以及梁庆寅主编的《传统和现代逻辑概论》[6],何向东主编的《逻辑学教程》[7],黄华新、胡龙彪编著的《逻辑学教程》[8]以及其它许多教材,在逻辑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宋文坚教授在《逻辑学的传入和研究》中认为:这些教材“总的特点是:教学体系的框架是按逻辑演算的讲述体系构建起来的;以讲经典逻辑为主,较全面完整地介绍了两个演算,或公理系统,或自然演算,介绍了它们的元逻辑问题,注重阐释现代逻辑的各个基本概念,力图让学生学习逻辑学的新观念。……这些书一般都保留了传统形式逻辑的某些有实际应用的内容,如直言命题的推理,对当关系等”[9]。
在逻辑教学初步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在这些具有时代特色的教材中,我们到底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有哪些问题需要反思和改进?这就是本文中讨论的主题。
1坚定不移地走逻辑教学现代化之路
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针对我国逻辑教学和研究水平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的实际状况,特别是我国大学逻辑教学中所用的逻辑教材内容比较贫乏、陈旧的状况所提出的“形式逻辑要现代化”的口号,主张逻辑教学和研究要现代化,要大量吸收数理逻辑的成果,编写现代化的逻辑教科书。然而,对于这个反映时代要求的口号,逻辑学界不少人并不是完全赞同的。在什么是逻辑教学和研究现代化,如何实现逻辑教学和研究现代化等等问题上,逻辑学界曾经展开了3次较大的争论。在许多次逻辑学讨论会上,双方展开激烈争辩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怀。
经过多次激烈的争论,在逻辑教学是否应当现代化的问题上,逻辑学界基本取得了共识,这就是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逻辑教学也要与国际接轨,坚定不移地走逻辑教学现代化之路。上述这些教材,就是中国的逻辑教学与国际初步接轨的一批成果中的典型代表。由于使用了这些教材,在中国的逻辑教学中,特别是大多数高校哲学系的逻辑教学中,现代逻辑已经成为学生的必修课,也已经和正在成为许多高校非哲学专业的文科学生的公共基础课或者公共选修课。现代逻辑正在大踏步地走进我国高等学校课堂,逐渐成为逻辑教学的主流。因此,张家龙先生认为我国的逻辑教学已经初步实现了现代化,这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
正是基于我国的逻辑教学已经初步实现了现代化这一基本事实,张家龙会长发出了这样的号召:“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我们要继续前进,在21世纪经过几十年奋斗,中国逻辑学者完全有能力全面实现我国逻辑教学与研究的现代化、与国际逻辑教学和研究水平全面接轨。”
2树立正确的逻辑教学观,促进逻辑教学的改革
王路教授在《逻辑基础》一书的“序”中谈到学习逻辑可以有许多目的。他把这些目的大体上分为3类:一类是通过学习逻辑,掌握一些专门的技术和方法,从而使我们能够应用这些技术和方法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另一类是是通过学习逻辑,培养一种逻辑的眼界和意识,从而使这种逻辑的眼界和意识成为我们知识结构中的构成要素,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起作用;第三类则是通过有关的逻辑知识树立逻辑的观念。“就这三个目的而言,最重要的是逻辑的观念。因为逻辑的技术方法,逻辑的眼界和意识都是围绕逻辑的观念展开的。”[1]
那么,在逻辑教学,特别是现代逻辑教学中,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逻辑的观念去指导逻辑学的教学改革呢?
在《逻辑的观念》一书以及一系列的论文中,通过对历史上亚里士多德逻辑和现代逻辑的详尽考察,王路教授认为,从逻辑的内在机制看,逻辑是研究必然性推理即研究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必然地得出”的关系的:“从亚里士多德到现代逻辑,始终贯穿了一条基本的精神,这就是‘必然地得出’。”[10]王路详尽地讨论了亚里士多德和现代逻辑对于“什么是必然地得出”和“如何才能必然地得出”的问题的解答,树立了一种逻辑的观念,一种对逻辑科学或者逻辑学科的内在机制和根本性质的观念。并且,他反复强调现代逻辑通过构造形式语言和逻辑演算,得到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方法,以保证我们可以达到“必然地得出”。李小五教授在《什么是逻辑》中指出:“逻辑就是对形式正确的推理关系进行可靠且完全刻画的形式推演系统。”[11]并且,他给逻辑下了这么一个形式定义:“我们称L是一个C--逻辑当且仅当L是一个三元组<Form(L),|=C,├L>使得下面的(1)~(5)成立:(1)Form(L)是语言的公式类:(2)|=C是语义推论关系;(3)├L是语法推论关系;(4)(可靠性)├LΑ|=C;(5)(完全性)|=CΑ├L。”[11]王路和李小五对逻辑(严格地说是演绎逻辑)这门学科或者科学的观念虽然引起了中国逻辑学界一些人的质疑或批评,甚至被扣上“小逻辑观”的帽子。①然而,我认为,这些观念从不同的方面抓住了逻辑这门学科的本质。王路用“必然性”来概括逻辑推理的性质无疑是正确的,李小五从形式语言的语法和语义方面对“必然性”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展开。在我参与编著的《逻辑学教程》[7]中,我认为,逻辑这门学科或科学,特别是其最成熟的一阶逻辑,是研究关于某些逻辑词,例如联结词和量词的推理和论文论证中的推出关系或者推理的形式规律即逻辑规律的。从本源上讲,所谓规律,就是事物之间内在的、稳定的、必然的关系。推出关系或者逻辑规律就是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内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对于一定范围内的逻辑规律,我们可以在形式语言L中通过定义有前提的形式推演,从形式语言L的句法(语法)方面来刻画这种推出关系(├L),还可以从形式语言L的语义(解释)方面刻画它(|=C),并且证明语法推出关系和语义推出关系的重合性,从而以一系列可操作的规则来保证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这种推出关系的,保证“必然地得出”。以推理的规则来定义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语法推出关系,以模型中的指派和赋值来确立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语义推出关系,并且讨论系统的完全性和可靠性,以明确逻辑的出发点是语义推出关系,逻辑的表现形态是语法推出关系,这就非常自然地刻画了逻辑是研究有效推理的规则的这个思想。而逻辑是研究有效推理的规则的这个根本观念,确实是国际上许多逻辑学家的共识。②
3构造简明易学的逻辑教学系统,普及现代逻辑的基本知识
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马钦荣教授认为:“有一种现象值得深思,逻辑学界对于传统逻辑的教学议论很多,否定的也不少,但传统逻辑作为课程却大行其道;对现代逻辑赞扬的人多,但开课的学校不多。这里有队伍的问题,也有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的问题。我们需要有可教可学、有特色、上水平的现代逻辑教材和一批胜任的教师,这是应当引起重视并扎扎实实去做的工作。”[14]。马钦荣教授在这里所谈到的这种现象后面的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怎么建设现代逻辑的教学队伍?特别是怎么建设可教可学、有特色、上水平的现代逻辑教材?这些问题,的确是事关逻辑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
1999年6月,在纪念《普通逻辑》出版20周年座谈会上,对于怎样进一步改革我国高校的逻辑教学和逻辑教材,苏天辅先生提出了“普通逻辑数理逻辑化”和“数理逻辑普通逻辑化”2条指导性意见[15]。根据我的理解,所谓“普通逻辑数理逻辑化”,是指在高校讲授的逻辑基础知识的导论课程即“普通逻辑”中以数理逻辑为主要内容,走逻辑教学现代化之路;而“数理逻辑普通逻辑化”,是指必须将数理逻辑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一阶逻辑的基本内容,按照教学规律,特别是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述出来,使之符合导论课的性质和要求。因此,数理逻辑普通逻辑化就是建设教师好教、学生易学的逻辑教材的原则和方法。
那么,怎么才能建设好教易学的现代逻辑教材,实现“普通逻辑数理逻辑化”和“数理逻辑普通逻辑化”,在中国的高校中普及和推广现代逻辑呢?这是每一个关心中国逻辑教学现代化的人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结合20多年中国逻辑教学现代化的历程,并且对逻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客观的、深入的分析和评价,我们不难找出正确的答案。
在研究各种逻辑词的推理规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公理方法从一个公理(或者公理模式)集合和一个推理规则集合来建立逻辑演算;还可以运用自然推理方法从一个推理规则集合出发来构造逻辑的形式系统,把关于某些逻辑词的推出关系纳入这个系统;还可以通过表列(语义图)方法运用一个规则集合来逐个构造某个公式或公式集的反驳,以研究这个公式或公式集是否存在推出关系;还可以通过范式方法来研究一个公式或公式集合的各种性质,特别是该公式或该公式集合的所有逻辑后承,等等。
从理论上讲,在逻辑系统中,例如在命题逻辑中,对于包括否定词、合取词、析取词、蕴涵词和等值词为研究对象的一个形式语言中,这些研究方法得到的推出关系的集合可以是相同的或者等价的。但是,在建立关于某些逻辑词的全体推出关系形成的集合的推演过程中,不同的研究方法具有相当不同的特点,例如,推演的出发点不同,推演的复杂程度不同,特别在是否有明确的推演目标,是否有明确的推演步骤等方面,这些方法是大异其趣的。
就逻辑学的研究方式而言,运用公理方法构建逻辑的形式系统,研究一类类的逻辑词的推理规律,是从现代逻辑创立以来直到今天最常见的研究方式。在历史上,一阶逻辑的形式系统最早是由弗雷格用公理方法建立起来的。其后,罗素、希尔伯特以及海廷所构造的逻辑主义、形式主义和直觉主义的逻辑系统都是公理系统。逻辑的公理系统无疑具有种种优点,特别是在研究某些逻辑词特有的推出规律时,公理系统是十分严谨的,而且在讨论系统的元逻辑性质方面,公理系统更表现出了种种优点。至今,尽管已经发展出了其它构建逻辑系统的方式,然而,公理方法仍然是人们构建种种逻辑的形式系统时最常用的方法,公理系统对逻辑研究的作用是任何人都不可否认的。
但是,在逻辑教学中,我们是不是一定要采用公理方法来构建逻辑的教学系统呢?用公理方法构建的逻辑系统,对于文科学生是否是好教易学的教学系统呢?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公理系统的特征出发进行分析。从公理系统推演出定理的复杂程度和推演的目标、推演技巧方面来看,要求没有受到公理方法训练的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以逻辑的公理系统为学习对象,是有相当的难度的。逻辑的公理系统是以推导逻辑定理为己任的。由于公理(或公理模式)和/或推导规则的数目不同,从公理推出定理的技术复杂程度也是不相同的。虽然可以采用演绎定理等方式来简化逻辑定理的推演,但是,从技术上讲,公理系统的推演还是比较复杂的。就推演目标而言,从公理推出定理的过程往往是探索性的、试错性的,我们往往没有能行的方式进行定理的推演,特别是用代入规则推演时这个问题就更为突出;就逻辑的核心任务———对推出关系的刻画而言,公理和定理是以逻辑定理或者逻辑真这种不自然的方式刻画前提和结论之间的推出关系的。因此,以公理方法构建的逻辑系统被称为“不自然的逻辑”。①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的高校中普及和推广现代逻辑时,一些教材,特别是翻译过来的教材采用公理系统作为逻辑学的教学系统。由于对公理系统复杂的逻辑定理的推演过程产生了畏难情绪,许多人对现代逻辑的教学和研究不是采取积极探索而是采取了消极后退的方针,并且产生了对现代逻辑的种种误解和非难,特别是认为现代逻辑不适合中国国情、对人们的思维实践没有什么作用等等。这些误解和非难,就其实质来讲,是不正确的。但是,就教学对象讲,在以大学文科学生,特别是非哲学专业的大学一年级本科生为教学对象时,以公理系统作为基础构建的教学系统似乎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这就是马钦荣教授谈到的“逻辑学界对于传统逻辑的教学议论很多,否定的也不少,但传统逻辑作为课程却大行其道;对现代逻辑赞扬的人多,但开课的学校不多”这种现象的深层次的原因。
作为逻辑学的教学系统中,在一阶逻辑,特别是其基础的命题逻辑部分,当然还可以采用范式方法或者表列(语义图)方法判定任一公式A是不是某个有穷公式集的重言后承或者某个公式是否常真式等。然而,以范式方法求取一个公式集合的所有的结论时,常常要使用交换律、分配律、吸收律、幂等律、归约律等逻辑规律进行等值替换,推演过程并不直观、明显。表列(语义图)方法是按一组可行的规则构造一个树形图,以判定某个公式是不是某个有穷公式集的重言后承或者某个公式是不是重言式。跟公理方法和范式方法相比,表列方法无疑具有推演目标明确、推演方法机械和推演步骤简洁、比真值表快速有效等等优点。可是,在实际思维中,人们一般不会通过划真值表、求取范式、构造反驳等等方法来判定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否有逻辑推论关系的。因此,我们可以在理论研究或者在有逻辑知识的人们中间以这些方法讨论推理的规律,但是,我们不能指望以这些方法来指导人们在日常实际思维中进行具体的推理和论证。
20世纪30年代,自根芩和其他逻辑学家提出了完全以推理规则集合代替公理来建立逻辑的形式系统以来,构造自然推理系统或者自然演算成为构造逻辑演算的另一种选择。跟用公理和定理表示前提和结论之间的推出关系或推理规律相比,以推理规则来表示前提和结论之间的推出关系或推理规律更接近人们的实际思维过程,因此,逻辑学家以不同的方式构建了许多自然推理系统,自然推理系统得到巨大的发展。在自然推理系统中,我们可以从证明论的角度,以推理规则从符号与符号的关系方面建立语法推论关系,而且,我们还可以从模型论的角度,根据指派、赋值讨论公式和公式集的可满足性、有效性,特别是前提集和结论的语义推论关系,并在讨论语法推论关系和语义推论关系的基础上研究系统的种种元逻辑性质如可靠性、完全性等等性质。而且,自然推理系统恢复了逻辑推论关系在逻辑学中的崇高地位,不再把逻辑真作为逻辑学的核心概念,而是把逻辑真看成前提为空的推论关系的一种特殊情况,一种不自然的逻辑推论关系。由于自然演算所具有的种种优点,在构造逻辑的教学系统时,采用这种方法所构造的逻辑系统是适合教学要求,符合教学规律的。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培养现代逻辑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人员,教育部委托南京大学开办了数理逻辑学习班。在这个学习班上使用了美国著名逻辑学家苏佩斯的《逻辑导论》[17]作为教材。该教材以自然推论方法来建立一阶逻辑的知识系统,不但逻辑知识讲述得非常清楚、明白,而且,还以许多事例来说明逻辑原理的广泛应用,因此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教材。但是,该教材是以重言式作为命题逻辑的推出规则的,从证明论的角度讲,以这种方式处理语法推论关系是不够妥当的。而且,该教材没有讨论一阶逻辑的元逻辑性质,这不能说不是一个令人遗憾的问题。其后,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另一位美国著名逻辑学家科庇的教科书《符号逻辑》[18]。这本教材介绍了一阶逻辑的自然演绎系统,也构建了一阶逻辑的公理系统。在讨论自然推理时,该书以真值表为基础,引入了命题逻辑的若干推理规则,详细研究了关于联结词的演绎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量化理论、关系逻辑,以及命题逻辑和一阶函项演算的公理系统以及它们的元逻辑性质,内容丰富,论述清晰。这2部国际一流的逻辑教材和其它翻译出版的教材,对我国逻辑教材的改革,产生了深刻而且广泛的影响。例如,从人大版的《逻辑学》和以及其它优秀教材如毕富生的《数理逻辑》[19]中,可以看得到这些国外教材的影响。
从传统形式逻辑传入我国开始,我国逻辑教材经历了翻译介绍、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发展过程。当然,现代逻辑教材的发展也经历了这个过程。上述以现代逻辑为主的教材中,许多教材已经发展到了结合中国大学生,特别是文科大学生的特点讲述现代逻辑的知识,达到了自主创新的阶段。其中,王路的《逻辑基础》特别突出。在《逻辑基础》中,王路以非形式的方法讨论了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其论述之清楚、事例之生动、方法之详尽、思路之清晰,在众多逻辑教材中可谓独树一帜。即使是自学者,只要用心一些,也可以轻松地跟随作者一起在一阶逻辑形式证明的大海中遨游。逻辑教材,特别是符号逻辑教材能够写到这个地步,的确是非常难得的了。这本教材,是对逻辑教材创新发展的一个典范,值得所有在大学教授现代逻辑的教师学习和借鉴。
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在以大学文科学生为对象的逻辑教材中,以什么方式讲述现代逻辑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眼界和意识,特别是树立什么样的逻辑观念,是关系到逻辑教学是否有成效的大问题,也是关系逻辑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大问题。王路的教材,虽然没有构建一阶逻辑的形式系统,更没有讨论系统的元逻辑性质,但是,他却通过与人们直观更为接近的方式,分析命题和推理的构成成分,运用有效推理的规则,去分析和解决人们实际思维中的关于联结词和量词的推理和证明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的意识和眼界,树立正确的逻辑的观念。因此,王路把逻辑理论和逻辑的应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培养学生的逻辑的观念作为逻辑教学的根本目的。逻辑的具体的推演技术和方法可以上升为学生自觉的习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推演技术和方法所养成的逻辑的意识和眼界可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学生有了这种素质,也就培养了逻辑精神。而有了逻辑精神,那么,在求知求真的过程中他们就会思索前提和结论、论据和论题之间的联系是否是必然的,是否具有推出关系,是否符合逻辑规律,逻辑的观念从而就根深蒂固地扎进学生的思想深处,成为他们的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
王路在《逻辑基础》中提出了教材的2个使用目的:“一是搞好课堂教学,使之好教、好学、好用;二是便于自学,使之好读、好理解、好掌握。”[1]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落实这6个“好”,特别是不构建逻辑系统,只给出从前提推出结论的推理规则,让学生通过运用推理规则去进行形式证明,从而极大地简化了一阶逻辑的复杂程度。这些措施,真正体现了“数理逻辑普通逻辑化”的原则和方法。笔者认为,王路在《逻辑基础》中所做的有益的探索,就是试图让中国的逻辑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达到又一个新的境界的探索。
4培养逻辑精神,突出逻辑学的社会功能就其来源来说,逻辑学来源于哲学论证、法庭辩论、数学推理等等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为人类求知求真的服务的工具。逻辑学,包括现代逻辑,也是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它也应当能够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服务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在逻辑学应用于人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意识或者逻辑精神,树立逻辑的观念。
实践性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实践性教学是为巩固、加深和扩展逻辑理论和逻辑应用的知识,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在思维实践中运用所学到的逻辑知识去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主要由学生自主进行。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逻辑学求知求真的精神实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如下种种表现形式。
通过组织或参与组织学生运用讲演会或论辩会的形式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让学生自主策划讲演或论辩的题目,设计逻辑框架,寻找论据对论题进行论证、反驳和辩护,对论证进行分析、评估,教师只在必要时加以指导。这种实践性教学方式,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把逻辑知识创造性地进行应用的能力,非常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素质,树立逻辑的观念,培养求知求真的逻辑精神。
进行案例教学,也是进行实践性教学的有效方式。通过来自社会生活,主要是来自报刊杂志和互联网上的实际事例中包含的逻辑问题的分析,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逻辑学的作用,充分理解逻辑学的社会功能。
实践性教学还可以采用让学生探讨在各门学科中是怎样根据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通过推理、论证把这些学科组织成为严密、系统的知识体系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让学生交流如何运用所学到的关于概念、命题、推理和论证的知识,撰写科研论文的体会和经验的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