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9 16:35: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学篮球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4-0107-03
黑龙江省中学篮球基点校是以培养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为目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青少年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体质并传授篮球运动技术技能,发现和培养篮球后备人才。黑龙江省现有省级中学基点校66所,省级中学篮球基点校28所,黑龙江省中学体育基点学校已经为国家、省市专业队、高等院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然而随着篮球运动高度职业化,黑龙江省中学篮球基点校传统、低效的运动员培养方式则愈发的显得不适应现在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因此,黑龙江省篮球基点校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必要找出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进而提出改善黑龙江省中学篮球人才培养状况的对策,为黑龙江省中学篮球基点校能够得到有序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黑龙江省14所中学篮球基点校教练员与运动员。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期刊网查阅关于体育基点学校相关资料,分析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为研究做好充分的理论基础。
1.2.2访谈法
访问10名有关体育教学专家、省教育厅体卫处领导、基点校校长、教师等,就本论文研究方法、研究的意义、目的、论文思路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听取并征求专家的意见,获取本论文的相关信息。
1.2.3问卷调查法
根据黑龙江省中学篮球基点校的地区分布情况采用分层次抽样调查方式。调查对象为黑龙江省14所中学篮球基点校中的教练员与运动员。调查学校分别是:哈尔滨市第四中学、哈尔滨市第五中学、齐齐哈尔八中、牡丹江一中、佳木斯一中、大庆实验中学、鸡西一中、七台河高中、伊春二中、鹤岗一中、黑河中学、绥化一中、兰西一中、宝泉岭中学。对教练员发放问卷28份,回收24份,回收率85.7%,有效问卷23份,有效率95.8%。发放运动员问卷228份,回收217份,回收率95.1,有效问卷193份,有效率88.9%。
2结果与分析
2.1影响黑龙江省篮球基点校发展的因素分析
2.1.1主观因素影响严重,制约基点校发展
(1)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黑龙江省部分篮球基点校的领导“重智轻体”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过分注重升学率,认为运动队的训练会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教学与训练时间又时常发生冲突,造成运动员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影响了参训学生课余训练的积极性。
(2)班主任的支持程度。表1可知,近20%的班主任对运动训练工作有着很深的认识,对于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都能组织同学积极参加,鼓励有天赋的学生参加训练。而70%以上的班主任认为学生除了学习之外的活动都不应参与,担心训练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怕特长生给班级平均分拉后腿。无形中将这种思想传播给了学生,阻碍训练工作的正常开展。
(3)家长的支持程度。在对运动员的调查中了解到,有18.6%的家长非常支持,有30.7%的家长比较支持,有10.5%的家长持一般的态度,28.4%的家长不支持,而有11.8%的家长坚决反对子女参加课余训练,见表2。
通过访谈了解到,家长不支持子女参加课余运动训练,主要的原因是怕运动训练耽误孩子的学习,影响升学。其次是担心孩子在训练中受到损伤会影响今后的生活,另外,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影响了家长对子女参与运动训练的支持程度。
2.1.2缺乏高水平教练员,训练系统性不高
目前,所调查的基点校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练员仅有4人。缺乏高水平的篮球教练员已成为阻碍中学篮球基点学校发展的瓶颈。再加上多数学校没有专职从事课余体育训练的教练员,很多教师还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体育教师基本都是“兼职”在做教练员。还有一些“兼职”教练员的专业不对口,自己都不懂篮球还去教学生。
调查发现,黑龙江省中学篮球基点校训练内容比较单一,过分重视技、战术的训练,忽视理论知识讲授和心理能力的训练,在所调查的学校中仅有5%的学校教练员进行过心理训练,7%的教练员进行理论知识讲授。另外,运动员训练损伤情况出现比较频繁,缺乏对运动员训练方面的保护机制。
2.1.3生源不足,运行模式单一
调查显示,有85.1%的教练员认为所在学校的运动员生源数量不足,不能满足运动队的梯队建设。目前造成我省高中篮球运动员数量不足的首要原因是小学和初中学校领导对篮球项目的训练不够重视,致使学生对参与训练的热情不高,数量减少,没有形成“小学一初中一高中一大学”的基点校建立模式,直接影响了高中运动员的生源数量和质量。其次,家长都不愿让运动训练耽误学习成绩。另外,参加运动训练非常辛苦,偶尔还会出现伤病,所以很多家长都不愿自己的子女参加训练。
黑龙江省中学篮球基点校部采用学校独立运行的模式进行运动员的培养。这种运行模式本质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实践证明,要想有所发展,培养出符合黑龙江省体育发展特点及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体育人才,这种单一的培养模式必须有所变革。
2.1.4管理制度不健全,三级管理机制形式化
调查发现,黑龙江省中学篮球基点校的运动队管理,是采用主管体育副校长一体育组长一教练员的三级管理机制,而现在的中学绝大多数都采用校长负责制,仅仅是主管体育的副校长在球队的建设、经费的审批等方面的权利也很有限,致使很多事情都无法妥善处理,最终影响球队的正常建设。在所调查的14所学校中,除运动员档案制度建立良好之外,财务制度、奖励制度及人事制度等量化指标不健全。这种管理制度的缺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基点校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2.1.5参加国家级比赛机遇较少,缺少检验平台调查发现(见表3),黑龙江省中学篮球基点校参赛的场次不足,参加比赛的级别较低,参加国家级比赛1~2次的仅占12.3%,3~4次或者5次以上的学校没有。三年内参加省级比赛1~2次的学校有83.6%。市级比赛参赛情况还比较乐观,三年内参赛5次以上的学校也达到了35.4%。
2.2黑龙江省中学体育基点校篮球项目开展对策
2.2.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重视科学化训练
首先,为了保证运动队的运动成绩和持续发展的稳定性,在招收和培养运动员时,要考虑运动员的年龄、年级结构是否合理,各个年龄段、各个年级都应有相应数量的运动员,不至于在老队员毕业后,出现断档的情况。其次,优化教练员的群体结构。教练员应该实行专职制度,对于兼任的体育教师,给他们提供学习与进修的机会以适应运动训练发展的需要。聘请高水平的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训练进行指挥和辅导,使黑龙江省中学篮球基点校的运动队训练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
2.2.2完善竞赛制度,增加比赛数量
黑龙江省教育厅体卫处应加大组织比赛的力度,增加基点校的比赛数量。比赛在学校和学校之间进行,基点校可以先以区划分,在所在辖区进行比赛,所在区前两名参加市级比赛,而参加市级比赛前两名的队伍代表所在市进行省级比赛。也可以根据黑龙江省中学篮球基点校所在的地理位置分成南北两个赛区,最后两个赛区的冠军再进行决赛,以上所有赛事均在周末进行,保证运动员不影响正常的学习。
2.2.3正确处理“训”与“学”的关系
有关领导、班主任和教练员要经常深入课堂、运动队检查作业,定期召开运动队领导和运动员会议,听取情况,及时处理。做到文化课学习和训练两不误。及时了解学生在班级的表现和文化学习成绩的情况配合班主任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同时学校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加强联系和沟通,定期组织对运动员进行考核评议;组织班主任观看运动员训练,了解运动员训练成绩等。
2.2.4建立训练保障制度,激发学生训练热情
(1)学校运动队应配备专业医疗人员,帮助运动员及时消除运动疲劳,及时处置运动员出现的运动损伤,学校应拿出一部分专项基金为运动员购买医疗保险,使运动员出现伤病伤病后的损失降到最低;(2)教练员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定期对运动员进行生理生化的监测,保证及时对训练负荷做出调整。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购置有助于运动员恢复的相关器材,帮助运动员在大负荷训练后尽快恢复体力;(3)学校还应设立运动员奖励制度,对成绩较好的运动员给予一定奖励,激发运动员参与训练的积极性;(4)学校应有充足的体育器材及场馆设施满足运动员训练的需要;(5)学校还应为运动员的升学提供有利保障。
2.2.5完善人才流通渠道,促进基点校有序发展
首先,要建立稳定而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基点校的篮球人才流通渠道畅通。黑龙江省高级中学的篮球基点校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展属于自己的下线(初中篮球基点校),也可采用一些优惠政策来鼓励非篮球基点校的初中为其培养人才。同时也可以扩大招生范围,吸收其他地区甚至外省的篮球人才。其次,要建立中学篮球基点校和高校运动队的输送渠道。
3结论
(1)影响黑龙江省中学篮球基点校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人为因素”制约训练的有效实施;高水平教练员欠缺,训练系统性不高;运动员生源不足,运行模式单一;管理制度欠缺,三级管理体制形式化;参赛机会少,运动员缺少展示平台。
(2)加强中学篮球基点校与高等院校、专业队、体育管理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人才优势,拓宽学生的出路
(3)拓宽招生渠道,加强科学选材,并要处理好学生文化课学习和训练之间的矛盾。同时,篮球基点校的教育主管部门应创造条件,增加省内中学篮球比赛的机会,提高训练质量。
(4)建立基点校篮球教练员的岗位培训制度,其实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减少教练员兼职情况出现,采用竞争上岗机制。
参考文献:
[1]唐建倦,湖南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运动队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10.
[2]李梅杰,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男子篮球课余训练现状与发展对策[D],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3.
[3]吴合斌,影响山西省中学课余篮球训练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因素研究田,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519-521.
[4]张新宇,黑龙江省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5]潘桂芝,李晓春,李成军,等,黑龙江省中学基点校篮球教练员队伍现状调查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3):87.
论文关键词:吉林市中学生,业余体育锻炼,调查与研究
引言
自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中学体育运动发展到了一种全新的高度,无论从体育运动的内容还是从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群来讲都有了新的进展。中学生参与业余体育锻炼的情况可以反映出学校体育发展的程度,学生参与业余体育锻炼对全民健身都有重要的意义。吉林市体育局在业余体育锻炼方面也加大了力度,重点放在了吉林市中学生的身上,在中学生业余体育锻炼加大力度的同时,吉林市各个中学也面临着种种的困难与障碍,例如:在资金、人才、场地、运动器械等方面,使吉林市中学生体育的发展受到了制约,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的种种需求,因此,本文对当前吉林市中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与研究,目的在于促进中学生课余体育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吉林市三所重点中学(吉林市29中学、吉林市第七中学、吉林市第三十中学)共1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对业余体育锻炼的喜欢程度分析
从调查中可见,男生喜欢程度更大一些,将近一半的男生非常喜欢业余体育锻炼,女生也有不少的人群喜欢参加业余体育锻炼体育论文,有极少的一部分不喜爱业余体育锻炼,其原因在与身体或者思想上的种种原因,对这部分学生应进行有效的措施,使其激发出对体育的兴趣。
2.2 学生对自己体育基础的评价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男生一般对自己的体育基础的评价持肯定态度,认为个人的体育基础很好和较好的分别占总人数的13.2%和16.7%,而不好的占到了20.1%论文服务。而女生则有将近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育基础较差,占了女生总人数的60.5%,由于女生自信心的缺乏,极大的影响了对体育的兴趣,在学校的体育课上,也影响到对业余体育锻炼的学习质量。
2.3 学生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
2.3.1 学生对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的目的分析
学生参与业余体育锻炼的目的中男生的提高各种身体素质和机能水平的需要仅占到了总数的6.89%,而女生占到了总数的21.83%,从这一点上来讲女生的身体素质条件不是很好。学生对掌握体育基本技术、基本理论和通过运动等级及为其它体育运动打基础为目的的选择都不高,对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培养体育意识的选择男生和女生都超过了总数的20%,说明学生对体育运动技术的追求并不高,而对体育运动的习惯和体育运动的态度方面要求较高。男女生在掌握健身方法与提高各种身体素质和机能两项上差异较大。
2.3.2 学生参与业余体育锻炼的项目分析
男生选择参与业余体育锻炼的项目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篮球,吉林市中学中仅有实验中学有体育馆,其它学生都没有体育馆,所以体育论文,学生在从事业余体育锻炼的时候,能够开展并开展较好的还是篮球项目,其次,吉林市部分中学开设了羽毛球项目,所以,在学生当中,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季节性的参与羽毛球项目的比例还是较大的。
2.3.3学生对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的次数分析
男生和女生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的频率差异并不明显,大部分男生女生都能在每周参加3-4次的业余体育锻炼,这组数据明显的说明了吉林市中学生对业余体育锻炼的重视与喜爱,这一点为吉林市中学生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4学生每次业余体育锻炼的时间分析
通过对学生每次参与业余体育锻炼的时间分析如表6所示,男生和女生参与业余体育锻炼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分别占14.36%和26.43%,在这一选项上的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女生的身体质素限制使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较短,中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期,不适合于参与体育锻炼的强度过大及时间过长,从整体上来看体育论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与其耐力和参与运动项目兴趣有关。
2.3.5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分析
中学男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依次:为1.篮球2.羽毛球3.游泳4.足球5.排球6.田径7. 健身器械8.乒乓球9.网球10.健美操11.武术。由于性别差异,所喜欢的项目也不同,女生所喜欢的业余体育锻炼项目的排序依次为: 1.羽毛球2.排球3.健美操4.田径5.乒乓球6.游泳7.篮球 8.网球9.足球10.健身器械11.武术,由排序看来,羽毛球项目是同学们普遍喜爱的项目,因此,学校应当多为学生开设场馆,及场地,并且延长开放时间,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让学生在业余体育锻炼中得到放松,在业余体育锻炼中达到娱乐健身的目的,使学生从紧张和繁忙的学习压力中解脱出来,在身心健康上得到全面的放松。
2.4 影响学生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2.4.1影响学生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的个人因素分析
由表9可以看出,由于学习任务重导致的没有时间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一多半,男生有33.4%女生有22.4%的人,身体素质差,和缺少体育兴趣,成为了影响学生的第二因素,也存在极少的一部分人对体育没有兴趣。显然,没有时间参加业余体育锻炼成为了主要因素,说明中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负担重,这方面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应当适当的给学生一些时间,减轻学生的压力,让学生有时间去参加课外的体育锻炼,增强自信心,提高对体育方面的兴趣体育论文,使学生的体育和学习双丰收,即全面发展。
2.4.2影响学生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的场地、器材、设备因素分析
由表10可见发现器材和设施的缺少,严重限制了学生参加业余体育锻炼毫无疑问的成为限制学生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而参加课外业余体育锻炼器材的数量和借器材的不方便,也给学生参加课外业余体育锻炼造成了困难,其他因素是器材的老化,陈旧和运动器材的不够标准,这也给学生参加业余体育锻炼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障碍,这些种种原因造成的困难,一般来说是学校在器材和设施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或者得不到重视造成的,可见如今的体育器械和场地的缺乏,陈旧和老化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已经成为一种阻力,阻碍着吉林市业余体育锻炼方面的发展,想要解决问题就应当从根源出发,提高学校对体育的认识,尽可能的加大对运动器材方面的力度,并且翻新陈旧老化的运动器械,使其提高利用率,来更好的解决这些器材场地方面的影响因素,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与环境。
2.4.3影响学生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的其他因素分析
由调查可知,影响学生参与业余体育锻炼的其他因素中学校领导的不重视因素在男生和女生的选择中分别占到了总人数的21.83%和20.68%,班主任的不重视男生和女生分别占总人数的18.39%和13.79%,家长不重视因素男生和女生选择分别占到总人数的16.09%和10.91%,这三项为影响学生参与业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论文服务。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吉林市中学生对体育的热情较高,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并且能够参加业余体育锻炼,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也比较明显,丰富课余生活,体验乐趣,增强体质。男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排在前三项的依次为1.篮球2.羽毛球3.游泳。由于性别差异,女生所喜欢的业余体育锻炼项目排在前三项的排序依次为: 1.羽毛球2.排球3.健美操。通过调查发现,吉林市在体育锻炼的设施器材等方面,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达不到学生满意的标准,这个影响因素给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也同样造成了困难和障碍。
3.2建议
建议吉林市能尽可能的增加体育场馆、场地、器材设施等的投资力度,改建并且完善旧的和老化的体育设施和器材,提高其利用率,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业余体育运动的形成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而形成之后又是比较稳固而持久的。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竞争和更好地工作,转变学生对业余体育锻炼的消极态度,采取各种有效方法转变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的消极态度,并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和终身体育思想。
参考文献:
[1]刘一民,孙月霞.通过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1)12-13.
[2]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修订本) [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3]李峰.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的研究,[J].山东体育报,2002,(2)13-15.
[4]李志容,张春蒲,普通中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的性别比较分析[J],南京体育学报, 2003(3) 80-81.
【关键词】 河源市;高中生;篮球运动现状;
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接近完全时期,身体还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是锻炼身体的“黄金时期”。篮球运动作为一种独特的运动,其价值受到广泛的关注。篮球运动的迅速推广和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篮球运动能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河源市辖区中学的篮球活动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了解高中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程度,并找出目前影响河源市高中生篮球活动的各方面不利的因素。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使河源市高中生篮球活动更好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河源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东源中学、河中一中、东埔中学、萧仙中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有关篮球运动开展情况等方面的著作和研究成果,并查阅了近几年河源日报对高中蓝球运动等方面专题栏目,并对以上文献资料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了解了河源高中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现状和动态,为本文的整体构思与设计奠定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专门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分别对学生放问卷230份,回收220份,回收率95%,对教师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100%,对专家放问卷10份,回收10份,回收率100%,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0份,回收率96%,其中有效问卷290份,有效率96%。
1.2.3、访谈法:
作者通过电话和面谈等方式就论文的选题、问卷调查的设计等问题对市各中学篮球教师、学生和武汉体育学院篮球专家进行访谈,并将访谈结果用于本文研究中。
1.2.4、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excel软件将调查的5所学校的高中生的一系列数据进行常规统计。
2、结果与分析
2.1、河源市高中学生对参与篮球运动态度调查
学生对篮球运动喜爱程度统计表(%)
篮球运动的魅力使得它在高中生中非常的受欢迎。从表1可以看到,高中生们中有75%的学生非常喜欢篮球,不喜欢的比例只有10%。原因在于:一是篮球运动自身独特的魅力(身体对抗)、趣味性;二是通过高强度的身体对抗释放学习中的压力。同时可以看出在所有参加篮球活动的学生中,男生占了绝大多数,女生比例很小,这与男生好动、喜欢身体对抗的性格特点是分不开的。
2.2、高中生进行篮球活动动机
表2表明,6%的高中生参与篮球活动的动机是为了提高技术,40%的学生是为了锻炼身体,38%的学生是享受乐趣,11%是为了促进智力发展,2%学生是为了交友,1%是其他。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高中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比赛的输赢,更多的是和同伴享受篮球带来的乐趣和强壮体格。篮球运动的价值在于健身和享受快乐。大多数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动机恰恰说明了中学篮球教学的目的和宗旨,同时以享受乐趣、锻炼身体、提高篮球技艺的动机也体现了学生对篮球运动追求的方向及时代特征。
高中生进行篮球活动动机统计表
2.3、高中生课余篮球活动频率及持续时间
高中生课余篮球活动频率及持续时间统计表
中的数据表明每周没有参加篮球运动的学生为13人,参与调查的总人数为220人总人数的6%,活动频率为每周1次为62人占总人数的28%,每周2次为71人占32%,每周3次为40人的占18%,每周4次以上的占 14%。从中活动频率可以看出每周参与篮球活动以1次到2次占到了50%左右。究其原因在于大部分中学都是以文化为主,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篮球运动,固定的活动时间在星期五下午放假以及双休日的时间进行篮球活动,有的由于学业压力大,将双休日用于休息,放弃运动。
以看出学生篮球活动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的为62人,占总人数的28%,1-2小时占45%,2小时以上的为59人,占26%。该数据表面每次参与篮球活动时间为1-2小时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5%,这跟高中生文化课程紧密课余时间少,以及篮球运动体力消耗大有直接的关系。
2.4、高中生参与篮球活动的形式
高中生篮球活动的形式统计表
的结果表明所有受调查高中生篮球活动几乎都是通过半场的形式而实现的。其中半场的3对3、4对4是学生参与篮球活动最主要的方式,参与者在实际运动中接触球机会多,体能消耗小,对抗频率增加,对抗更加强烈,对于战术要求较低,而且全场5对5 对学生的要求更高,更全面。所以现阶段学校课余篮球活动以3对3、4对4为主要形式出现。
2.5、影响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支持因素
影响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人文支持因素统计表
的表中数据可看出学校领导及班主任在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态度上十分赞成的占15%,赞成的占20%,无明确态度的占34%,不赞成的占31%。在家长态度上十分赞成的占16%,赞成的占17%,无明确态度的占43%,不赞成的占24%。由此可知领导和班主任对对学生是否进行篮球运动的态度上多数都是无明确态度和不赞成,其比例占到了65%,希望学生以学习为重,应该减少了运动的次数。家长的态度也与学校的态度几乎一致。建议学校的领导、班主任及家长应该倡导篮球运动,提倡学生要劳逸结合。
2.6、学校的篮球设施器材情况
学校的篮球设施器材情况统计
中数据表明学生认为学校的篮球场地及器材足够用的为36人,占16%,认为勉强够用的为40人,占18%,认为不够用的占50%,认为十分短缺的占16%。由此可知,大多数学生还是认为学校的篮球设施器材是不够用的和十分短缺的,同时暴露出学校在体育项目上的投入太少。虽然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热情很高,但学校基础的体育设施及器材不足,造成供不应求。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调查的5所学校中,参与篮球运动的学生比例高,且大多数是男生。
3.1.2、以锻炼身体和享受乐趣为目的的学生占大多数,且参与动机较为单纯。
3.1.3、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持续时间大多在1-2小时内,且参与的频率不高,多集中在周末和节假日。由于学校文化课程紧密,且放假时间少,学生学业压力大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篮球活动。
3.1.4、由于3对3、4对4的半场篮球活动方式对学生的体能消耗小,技战术要求低,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选择该方式方式参与课余篮球活动。
3.1.5、受社会传统观念和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领导、班主任过于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对于学生课余时间参加篮球活动支持力度不够。
3.1.6、调查的学校存在对体育设施及器材投入不足,造成篮球场地少,篮球个数不足。
3.2、建议
4.1.1、根据学生对篮球活动的热爱程度,积极组织3对3、4对4的篮球趣味竞赛,提高篮球技术水平,培养学生集体团结合作精神。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放松。
4.1.2、学校应加强对篮球小群体的安全教育和保护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1.3、学校应加大经费投入,对场地和器材进行完善。
4.1.4、体育教师应加强篮球理论的学校并结合学生喜欢的3对3、4对4的方式进行基础性教学。
4.1.5、学校领导、班主任及家长应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了解关心学生的兴趣爱好,努力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参考文献
[1] 季浏主编.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5月
[2] 祝蓓里.丁忠元主编.体育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 吴合斌.影响山西省业余篮球训练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因素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
[4] 孙民治.《现代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北京人教育出版社2002
[5]常彦君.篮球运动对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2012,7
[6] 陈加祥.怎样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3)
[7] 冀勇慧.篮球运动对中学生健身价值的影响[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0,23(1)
[8] 张凤波.论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现状的分析与对策[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0,29(6):15-19
[9] 俞雪春.篮球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
论文关键词:高中生 篮球训练 比赛
论文摘要:篮球教学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在篮球的训练过程中,老师要注意篮球理论的最新动态,观摩、借鉴各比赛中教练员的指挥和运动员的发挥,学习其他教师先进的训练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训练中的经验,对高中生篮球训练教学进行探讨。
一、篮球规则的学习是提高篮球训练教学效果的首要任务
从现有体育课的篮球教学中可以了解目前中学体育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篮球基本知识以及技战术,如三步上篮、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等,而忽视了篮球规则的重要性。假设一场中学生篮球比赛中,裁判吹了一个犯规,而球员不是很知晓规则,甚至模棱两可,从而有可能导致防守松懈让对方轻易得分。其实真正会打篮球的既懂技战术又了解篮球规则,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全面而深刻理解篮球运动的内涵,打下较扎实的篮球知识。篮球规则的学习可以通过教师的课前讲解和训练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的穿插讲解以及学生在教学比赛中的个人体会等等。
二、基本技术的训练是提高篮球教学效果的根本
很多中学生队员对篮球都很陌生,连最基本的运球、传球、投篮都不会。因此,训练难度很大。着重从篮球知识人手,对队员们详细讲解了篮球的规则,使队员们明白了篮球的自身特点;业余时间多参加社会成人组的训练和比赛,通过观摩和直接参与,加深对篮球的理解,使他们的脑海里有一个对篮球的初步印象,积累经验。在训练中让队员明白运球、传球是篮球比赛中的关键技术,通过熟练掌握基本技术和娴熟的基础配合,使他们在比赛中能掌握比赛的主动权。
1、对运球的训练
运球在比赛中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在快速推进的进攻,带球摆脱防守,上篮得分等等。可以说,一个队如果在比赛中不会带球,控制球,那么这支球队肯定输球。正是由于运球是篮球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训练中我首要对运球的手法进行教学,发现容易错误的使用手腕用力,而没有用小臂按拍球,运球时喜欢眼睛看球,球感差,因而在训练中要安排大量的运球练习,包括体侧运球、运球急起急停、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之”字型以及绕“8”字型运球,这些动作在比赛中都是比较经常使用到的技术动作。把运球练习结合到比赛中去,例如对队员的运球时间进行比赛,最慢的队员罚做俯卧撑或是做一个小惩罚,或是运球追逐跑。既提高了队员的训练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在练习中逐步提高球性,达到训练的目的,一举两得。
2、对传、接球的训练
传、接球和运球一样,是篮球竞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它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基本技术。传、接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进攻战术配合质量。因此要十分重视传、接球的训练。在训练中要求队员在传、接球时要避免丢球,重点要求她们注意球的飞行路线、落点和接球的手法。传球的手法主要有双手和单手胸前传球、单手肩上传球。每节训练课都要进行十五分钟的传、接球练习,主要是行进问的传、接球上篮,还有原地的双人双球练习。在训练中经常提醒队员要时时注意自己的手型。传、接球的训练步骤应建立在正确的动作概念上,从原地传、接球开始,再进行移动传、接球的练习。使传球、接球与脚步动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对抗强度,提高传、接球的运用能力。
3、防守是比赛中的重要环节
中学生篮球运动水平较低,在比赛中往往注重进攻忽视了防守的重要性。在训练中强调的是联防、半场人盯人防守,注意协防和站位。多数情况下无球队员的移动是构成进攻配合的主要威胁,在训练中先教队员防守无球队员,重点是防守中位置的选择和移动。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防守概念。防守练习可以先在消极对抗情况下练习,再进行积极对抗情况下练习。加强防守步法的训练。及时纠正错误的动作。要求队员提高防守的主动性和攻击性,有效地制止对手进攻的威胁。在训练中通常采用的是二防三、一防二、二攻一、三攻二的攻防练习,要求防守队员积极跑动近球紧,远球松,人、球兼顾,控制对手接球。提醒队员随时都要保证正确的防守位置,自己的防守对象要负责防好。对于攻防练习中经常出现的侵人犯规、带球走和非法运球违例随时强化,使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技、战术,保证训练和比赛的质量。
4、进行体能强化训练,增加体能储备
中学生体质较差,在训练中尤其让人担忧,无法完成训练计划,而篮球比赛是一项身体对抗性强、运动强度极大的项目,它需要运动员在比赛中有充足的体力来完成教练在赛前布置的技、战术任务。现在篮球的发展方向是“高、快、准、女篮男性化”。中学生也不例外,只有体力跟上比赛的要求,在比赛中我们才有可能取得主动。在训练中严格要求队员克服体力上的极限,每次训练课后,还要进行长跑练习.进行体能储备;提高速度、耐力、灵敏等素质,锻炼他们顽强的比赛作风。通过练习使队员们的比赛作风、精神面貌比赛意识在比赛中得到体现。
5、多进行教学比赛,增加队员实战经验
比赛是检验一支球队平时训练水平的质量好坏的标准。美国著名教练说过:队员在训练时是什么样态度在比赛中就体现出什么样态度。因此平时一定要正确对待每一次训练。多打比赛,以赛代练,使队员在比赛中积累经验,在训练和比赛中打出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因此结合自身特点,在比赛中要求队员利用快、准、多变的配合,打乱对手的赛前部署,争取比赛的主动性。比赛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和提高学过的技、战术,培养运用技、战术的能力,在高强度的对抗中磨炼意志,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集训期间,联系其他兄弟学校的球队尤其是高校的大学生,打友谊赛,在比赛中发现不足之处,和其他老师一同探讨、交流,在训练中得以改正。
科学的训练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科学方法。教师要在多年的训练生涯中不断积累经验,尤其对中学生心理、智力、作风、意志等因素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评定,将会使篮球运动员综合能力更具有全面性和实用性。教师评定的基本内容包括运动员协调和应变能力、接受和创造能力、意志品质与比赛作风等。
参考文献:
[l]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论文摘要: 本文提出,随着中学阶段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篮球教学也应从形式、教学手段、内容安排上进行改革。要从片面追求投篮命中率、力量训练,忽视基本功教学的误区中走出来,重视基本功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基本功的篮球技术练习,为提高篮球技术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中学生非常热爱篮球运动,这对篮球训练是个优势,但是中学生意志比较薄弱,往往一开始非常积极,但练一段时间后就热情减退。所以,随着中学阶段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篮球教学也应从形式、教学、内容安排上进行改革。从片面追求投篮命中率、力量训练,忽视基本功教学的误区中走出来,重视基本功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基本功的篮球技术练习,为提高篮球技术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要将基本功的教学贯穿于青少年篮球教学及篮球比赛中。篮球运动能培养人的机智、灵敏、速度、力量、耐力和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辨清势态,做出抉择的能力。虽然篮球运动是趣味性的项目,但是对身体素质的训练也是比较辛苦的。篮球技术水平的巩固提高依赖于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基本功情况的好与差,而在基本功的练习当中,因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实用性,由此也会吸引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一、理解篮球运动的重要性
做什么事首先要考虑它有多大的价值,做起事来才有一定的目的性。学生所理解的篮球运动一般的概念是锻炼身体,这只是对篮球运动肤浅的认识。要想让学生了解的更深刻一些,就要专门给他们讲,从大的的方面讲,通过篮球的教学、训练和比赛,可以使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它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保持身心健康和培养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提高队员各感受器官的功能,对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及其协调能力、改善内脏器官的功能,都有良好的作用。运动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队员的生理、心理潜力,通过练习和比赛,使学生认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培养战胜自我、勇敢顽强的竞争精神。通过训练,提高运动水平,为校增光。从小的方面讲,随着篮球的普及,各个地区都举行各种形式的比赛,这为篮球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既能为自己的就业和生存寻找途径,参加比赛也是一种很光荣的事。通过仔细的讲解,使学生对篮球运动认识更深刻,训练起来比较积极。
二、篮球训练的原则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篮球训练的基础,这是大家非常清楚的问题。但是怎样提高身体素质?我们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与技术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身体素质与篮球训练是相辅相成的,身体素质好技术提高快,同时在技术训练时也可以渗透身体素质的内容。比如在进行传球练习时,可以利用长传快攻,从而达到提高速度的目的。
2、训练内容多样性和趣味性的原则
由于身体训练比较辛苦,中学生意志力比较弱,为了使身体训练更具有吸引力,使学生练习更积极,就必须使训练的内容更多,趣味性更强。比如为了提高力量,可以开展背人游戏,可以利用跳绳,也可以蹲杠铃;为了提高弹跳可以利用摸篮板、蛙跳、跳栏架、跳台阶等方法。
三、篮球运动的身体素质训练要注重全面性
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而身体素质训练要注重全面性。
1、下肢力量训练
发展下肢力量的重点是提高爆发力,训练时要以速度为主,绝对力量为辅。可采用如跳绳(定时连续跳绳),跳高(从高处向低处跳下,落地后即再次跳,越高越好),助跑摸高,原地起跳双手摸篮板,负重深蹲,蛙跳,负重半蹲,双脚直膝连续跳球等。
2、躯干力量训练
躯干力量训练的重点以发展腰、腹力量为主,增强适应身体频繁接触、对抗的能力。如:仰卧起坐,两头起,负重体前屈练习。
3、上肢力量训练
上肢力量训练要以中小型为宜,手腕、肘、肩带的力量及灵活性和柔韧性练习,如俯卧撑,跳举小杠铃,引体向上,仰推杠铃,用实心球做传接球练习,手指抓铅球练习。通过系统训练,可以使篮球运动员能够提高灵敏、柔韧、速度、耐力、节奏感、爆发力和控制身体重心的能力和素质。 四、篮球基本技术的训练
1、对运球的训练
运球在比赛中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在快速推进的进攻,带球摆脱防守,上篮得分时,都需要较好的运球技术。可以说,一个队如果在比赛中不会带球,控制球,那么这支球队肯定会输球。正是由于运球是篮球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训练中应该安排大量的运球练习,包括体侧运球、运球急起急停、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之”字型以及绕“8”字型运球,因为这些动作在比赛中都是经常使用到的技术动作。在此基础上,应加强对抗性的运球练习,就是运球时有人防守。练习可多采用比赛式,比如规定时间内,防守的人要能断球。这样既提高了队员的训练积极性和对抗性,又可以在练习中逐步提高球性,达到训练目的。
2、对传、接球的训练
传、接球和运球一样,是篮球竞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它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基本技术。传、接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进攻战术配合质量和进攻命中率,它也能马上反映一个球队的整体水平,因此对传接球的训练不能忽视。在训练中除了基本的传球技术动作训练外,应该在传球的时间、速度、飞行路线、落点、接球的手法和传球隐蔽性上下功夫。在训练时多采取高速、大强度训练方法,使运动员能尽快的适应比赛节奏,成为比赛型的运动员。同时,在训练中为了保持训练的积极性,要采用一些内容新颖、生动活泼的传球游戏,使学生在愉悦中训练。
总之,篮球运动是青少年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也是大众性的体育项目,通过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够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而且为以后走向社会多了一项与人交流的方式。体育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素质,而人才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文化知识的底蕴。教学、训练和科研的相互结合将有利于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竞持体育水平的提高。篮球队属于一个小的有组织的群体,在篮球运动过程中,其成员之间存在着现实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创造一种团结协作、荣辱与共的氛围,其成员凝聚的程度便是管理在球队发挥效益的标志。
【参考文献】
[1] 王保成,匡鲁彬,王川.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
[2] 唐煜章.现代篮球训练方法新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学的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新的课程标准,牢固确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的素质教育观念,引导全组教师把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二、教学工作
1、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好每大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明确音乐、体育、美术教育改革方向,提高对音乐、体育、美术教育规律的认识。
2、督促检查全组教师提前备好一周的教学课程,写好教案,统一本学科进度。
3、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提升自我综合素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教学要点,深刻理教材,做好测试工作,并进行质量分析。
(一) 体育工作方面
1、加强业务学习,认真备课上课,结合我校的学生及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做好教材、进度的统一,教学目标明确、安全措施落实,重点、难点突出。
2、落实课堂常规,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3、上课前充分准备好场地器材、布置合理整齐卫生良好的教学环境。加强安全教育,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4、利用课外体育活动课,积极组织好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5、抓好课间操的做操质量,做操时要求动作整齐到位,班主任、检查评分员、体育教师到岗尽责。
(二)艺术工作方面
1、组建课外艺术小组活动,培养艺术特长生。
2、筹备添置艺术教室设备,争取音乐课、美术课以及舞蹈队、美术小组的活动能用上专门教室。
三、场地器材管理
1、协调好器材的使用、保管。
2、每位教师在上课前后登记好体育器材原有数量和现有数量,违章损坏物品要按有关赔偿制度赔偿。
3、要充分合理使用体育场、馆及各类体育器材的使用,物品使用结束后要归还原处。
四、 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
1、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教研工作计划 全组教师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安排 曹继锋
十月
1、校秋季田径运动会筹备 曹继锋
2、美术研讨课 刘汉军
十一月
1、校高二年级男子篮球运动会筹备 昌伦雄
2、体育研讨课 汪中义
十二月
1、体育研讨课 李中元
2、音乐研讨课 顾文慧
元月
1、撰写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全组教师
2、撰写论文,选拔优秀论文参加上级各类评比;
3、教学反思 曹继锋
竞赛活动安排
1、10月上旬广播操比赛
2、10月中旬教工篮球比赛
3、10月中旬校秋季田径运动会
4、10月下旬市中学生田径比赛
5、10月下旬高二年级男子篮球比赛
6、11月上旬高一年级拔河比赛
7、11月中旬高一女子跳绳比赛
中学技能教研组自2011年成功创建区级“青年文明号”以来,全体成员积极进取,不懈努力。下面,我就我校技能教研组“青年文明号”工作向作简要汇报:
一、技能教研组概况
我们***中学技能教研组共有17名技能教师,年龄结构合理。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12人,组内有党员3人,团员14人。组内有一级教师6人,二级教师11人。张勇老师是校政教处副主任,张永平老师担任过10年的技能大组组长兼体育备课组长,潘肖红老师任美术教研组长。全组教师不断加强学习,完善自我,力争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多更大的奉献。
二、创造良好氛围,加强组织领导
我组自申报“青年文明号”以来,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校党委屠驰轮书记亲自挂帅,担任技能教研组创建“青年文明号”领导小组组长,校团委书记陈振宇老师和我担任副组长,带领我组组员认真学习“青年文明号”的相关内容。根据创建的要求,“青年文明号”领导小组共同制定了切合我组实际的创建方案、口号、宗旨、计划、措施及创建目标。具体规定了“青年文明号”成员的行为规范、文明用语、服务承诺等,每位组员都能认真学习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宗旨、活动意义、活动条件、行为规范、服务对象、服务承诺等内容。
为了使我组教师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开展创建市级“青年文明号”的活动目的和重要意义,我组还通过宣传栏、短信、会议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青年文明号”,制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增强创建的自觉性。
三、立足本职工作, 开展创建活动
(一)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我校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学生大部分时间紧张、繁忙的学习当中,生活较为单调。我组根据这一现象,在创建“青年文明号”的过程中,相继组织和策划了“校园十佳歌手比赛”、“校园现场书画比赛”、“校园吉尼斯比赛”等,丰富学生课外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
(二)积极开展志愿服务
为了响应区团委的号召,积极配合我区创建全国文明强镇,我校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学校有上百名学生加入了志愿者并圆满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除此之外,我们的志愿者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深入社区环保宣传”等。
四、继续学习,不断充电
1.要教出有创新的学生就要有创新的教师,因而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师德修养。本组教师经过几年的努力,到目前为止,已有12人拿到了本科学历,另外还有1名教师拿到研究生学历。
2.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制定了教研组的培训计划,包括听课情况、学习研讨情况、教研活动情况等。本组教师每学期都要开一节公开课,而且在上课前本组教师要集体备课,去校外参加教研活动外,每人都要认真撰写教学反思和笔记。
五、务实奋进,成绩显著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由于大家勤奋工作,务实奋进,我组教师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荣誉。在教科研方面,有多篇论文获奖。如:潘肖红负责的课题《古镇建筑艺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课程化研究与应用》获区级课题评比二等奖;沈琪老师的《多动、多变、多创新、多层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我》获区级论文二等奖;叶亚林老师参与的《科学课堂实验的生活化》获省级论文评比三等奖,潘肖红老师的《浅谈“原生态”教学》获得区级论文评比二等奖;蒋磊老师的《体育与健康课小群体合作教学模式研究》获区论文三等奖等等。
在市区级各项教师比赛中也有多次获奖。如刘雪琴在《区中小学体育教师韵律舞比赛中学组放松舞》比赛中获一等奖,姚仲康老师在《区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评比活动》获三等奖、在《区体育教师广播操比赛中》获一等奖,朱萍老师在《区中小学美术优质课评比活动》获三等奖,潘肖红老师在《建国六十周年南浔区师生书画作品展》获三等奖,蒋磊老师在《区体育优质课评比》分别获一等奖、三等奖,沈燕老师在《区音乐教师教学能力评比》获三等奖,潘肖红老师在《区教学能力评比》获二等奖,沈燕、潘肖红老师在《区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命题比赛》分别获二等奖、一等奖,蒋磊老师获田径项目国家三级裁判员等等。
在学生获奖方面,张永平老师带领的校足球队获“区第一届运动会”男子足球比赛第四名,蒋磊老师带领的校篮球队获“区第一届运动会”男子篮球比赛第四名,周静、徐银萍等学生在“市第四届中学生健美操比赛”中获得二等奖,校合唱队在“区中小学合唱比赛”获中学组一等奖,节目《闲聊波尔卡》在区首届“阳光杯”元旦文艺汇演中获一等奖,周思思、莫诚杰等学生在“区中小学规范汉字大赛”中分别获一、二、三等奖,霞、沈靖、求鸿亮等学生在“区中小学美术创作画比赛”中分别获一,二等奖,校舞蹈队节目《清竹灵动》在“市舞蹈比赛中”获三等奖、节目《摆夷印象》在“市文艺汇演比赛”中获二等奖,魏国峰、张永平老师带领的我校运动员在2012年南浔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取得了突破性的好成绩,在保甲的目标下取得了中学组的第三名。
除此之外,今年我组还有朱萍、沈燕、沈琪等三位老师到利民学校支教,为利民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朱萍老师传授绘画技术,带领学生画出了自己美丽的校园;沈燕老师不厌其烦的教学生声乐知识,让整个校园充满音乐气息;沈琪利用信息技术,轻松解决了利民学校年级多、班级杂带来的排课难问题。这些都受到了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
---仁化县双峰寨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组织开展了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管理效果明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工作亮点:
(一) 以目标管理为抓手,用高效的管理来提升教学质量。
1、指导学生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短期、中期、远期的目标,帮助学生设计人生规划,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内驱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识,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走。
2、通过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以提高学习成绩为切入点,认知当下学习是为将来能为社会做贡献打基础。要求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以成功教育为指导,以学法优化及高效学习为抓手,面向全体,降低重心,按照“教师帮助学生成功学生尝试成功学生自己争取成功”的指导模式,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唤醒学生的成功欲望,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同时进一步挖掘勤学善问、品德优良、成绩优异或成绩取得显著进步的学生的鲜活事例,张榜表彰,大力宣传,以激发学生勤奋求学,积极上进,促进良好学风不断形成。
3、具体做法是:以上学年度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基础值,要求学生和教师在本学期的月考、期中考和期末考试中都要设立自己的目标,争取达到每次都能进步一点点。实施目标管理,将学校目标转化成为激励性的学生和教师个人目标。教务处在目标管理过程主要是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通过教师会议,学生会议,明确目标,统一思想,提供信息的支持;通过参与备课、听课、教案和作业检查,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实现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对教学活动进行控制;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提供帮助和支持,协调各班级各学科的关系,使各分目标进展均衡,措施运用协调。
(二)加强常规管理的实效性,全面强化教学工作管理。
一是备课要求教师在后记上写上教学思路及对课件的修改和本堂课的反思,并在每周一大课间前上交到教务处检查。二是上课要求课堂开展师生互动,教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多开口说话,评课也以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了几次问题,整节课学生开口说话的人次作为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数理化学科中推广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注重教学反馈,每次大型的考试后都要求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对学生进行约谈并做好记录,把约谈作为每次考试后的一项常规工作。三是加强试卷分析的实效性。教务处把局教学工作会议下发的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试卷分析印发给教师每人一份学习。要求教师在每次月考后对照此写好试卷分析,并上好试卷分析课。
(三)以“校本教研”为平台,加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学校以“校本教研”为平台,加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通过举办教师培训、校优质课评比,校际交流活动、“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全面推动学校教研工作的发展。学校要求科组每周开展教研活动,定点定时,学习信息技术或看优秀课例视频,教育专家讲座等,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提高业务水平。
(四)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
我校深入开展了“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每周安排1节阅读指导课和充分利用好周一下午的活动课,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翱翔,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图书室全天候开放,让学生课间课后随时可以去借书阅读。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要写好读书计划,并做好读书笔记。每学年评比阅读之星并张榜公布表彰,把学生的读后感、读书卡在宣传栏进行展示交流。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如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写人物传记,办校刊等活动。本学期由双峰寨中学文学社主办的校刊《双峰寨》,收录了学生作品42篇,有书海拾贝、红土地、青苹果园地等栏目。同时,教务处还加强了早读、午读、午练写字的安排与指导。学校大力打造书香校园,为申报广东省书香校园积极创造条件。
(五)学校特色项目成效凸显。
我校特色教育以人人有社团为抓手,以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兴趣小组为载体,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成立了书法、绘画、歌唱、跳绳、篮球、足球、乒乓球、月姐歌、小导游等兴趣小组。要求七八年级的学生全员参与到社团活动中去,做到人人有社团,活动时间有保证,活动内容有保证,活动质量有保证;做到每周有训练,月月有提高,学期有成果。书法绘画、篮球、小导游、月姐歌已凸显学校特色。
二、主要成绩:
1、本学期期末考试县抽考八年级英语平均分排全县第4名,八年级语文平均分排县第五名,八年级物理和道德与法制排县第五名,九年级历史排县第三名,七年级地理排县第6名。
2、叶海燕老师教学案例《七下unit 10 I’d like some noodles sectiont A 1a-2e》荣获2017韶关市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案例评选三等奖。曾海明、冯菊娣老师论文《历史课堂的愉快教学》在2017年韶关市中学历史优秀论文评比中荣获三等奖。赖伍福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图的应用》2017年广东省中学地理论文评选三等奖。李东强老师在2017年仁化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比赛中荣获中学组二等奖。
3、本学期刘海英申报的课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精细化实践研究》获县立项。李卫华老师主持的课题《农村初中数学练习优化设计策略研究》结题荣获县二等奖。
4、本学期学生参加“绘仁爱之诚,创文明校园”2017年仁化县中小学校(幼儿园)艺术比赛中喜获佳绩。陈锦陆老师辅导的小组唱《映山红》荣获中学组二等奖;张福优老师辅导的龙尤同学荣获书法类中学组二等奖,黄依琳同学荣获绘画类中学组二等奖,林艳霞同学、张桦同学荣获绘画类中学组三等奖,蔡思敏同学、邱秋玲同学荣获书法类中学组优秀奖。韶关市第二十二届“英东杯”文艺竞赛黄依琳荣获中学组绘画二等奖。在2017年仁化县第5届运动会中小学生足球比赛中获初中男子组第7名。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1、课题研究的层次还不够高,今后要加大教研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教研组和骨干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提高研究的层面,使教学研究真正服务于教学。
2、高层次学科带头人有待培养。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3、优质生源有所流失。如何挖掘学生潜能,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也是学校面临的一个课题。
论文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厌学,假厌学
学习厌倦即厌学,厌学往往是一种不自觉的心理行为。厌学的学生总是不自觉地对学习感到厌倦。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感到乏味,对学习任务有抵触情绪,缺乏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学生还对老师和家长有厌烦情绪,有的学生则表现为消沉、不安,甚至有的学生经常逃学,厌烦学校等等。如果要求厌学的学生学习,往往会使他们感到痛苦、紧张、急躁,甚至引起语言行为上的对抗和无所谓的态度。
这些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但是,无论是从理论或者实践上来讲,青少年都应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在我十一年的教学中,发现对体育课有真正厌学情绪的只是极个别的学生,这些孩子是因为各科的学习基础太差,自知根本没有考上大学的可能,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并把这种情绪蔓延到各个学科当中,其中当然包括体育。然而,绝大部分为对体育学习感到乏味体育论文,对体育学习任务有抵触情绪的学生,可以被列入到“假厌学”中,何以见得?请看以下镜头:
镜头一:教师布置跑步练习,部分学生以伤、病为由申请见习。练习完毕,进入球类练习,这部分学生却个个生龙活虎……
镜头二:篮球教学课上做练习,大部分女生往后躲,不愿参与。自由活动时,见到邻班女生踩着健身车,呼拉一声,全都围着老师:“我要玩那个。”……
可见,这些学生内心并不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体育课上教师所教的内容、方法感到枯燥厌倦。体育是一个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体育受到学生的喜爱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不喜欢体育教学呢?对于这一问题的分析与认识不单单是使学生喜欢体育课的问题,而且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向之间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影响我们推进体育教学科学化进程的重要问题,因此这部分“假厌学”学生值得我们重视并认真地去加以分析与解决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一、研究教材教法,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特征,结合学校的场地器材情况,认真挑选多数学生喜欢的教学内容
教学摘要求不符合。如图所示:
项目
重复年级
跨年级个数
30/50/100米
小一~高三
12个年级
800/1000米
初一~高三
6个年级
蹲距式跳远
小三~六、初二~三、
高二~三
8个年级
跨越式跳高
小三~六、初二~三、
高一~二
8个年级
抛实心球
小二~六、初一、高一~三
9个年级
推铅球
【关键词】 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兴趣;教学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信息的高速化发展等原因,拥有健康的身体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大众健身手段,也在学校蓬勃发展起来。
21世纪中国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中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将进一步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终身体育观念已成为当今篮球课教学的主要任务。
为有效的促进中学篮球运动的发展,我们对部分高中篮球运动开展状况、学生兴趣、场地器材、教材教法、自身素质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以便在课内不断提高篮球教学质量,在课外更好的进行篮球锻炼。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大田中学2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参与调查共200名学生,其中男生107名,高一57名,高二50名。女生93名,其中高一50名,高二47名。
(2)文献资料法。主要查阅了有关我国篮球运动开展、篮球教学、体育教学、篮球运动的现状等资料及有关促进篮球运动发展的相关文献。
(3)数据统计法。有效地、科学地对回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整理,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逻辑分析法。用归纳、综合等逻辑分析法,对问题深入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开展中学篮球运动的意义和作用
(1)篮球运动在中学生校园生活中的作用。篮球运动能能促进人的大脑发育,改善学习动机,也可以促进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发展能力。篮球运动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了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起到了丰富娱乐的作用。
(2)篮球运动在中学开展的必要性。篮球运动越来越受到中学生的喜爱,篮球运动具有较强的表现能力,愉悦性和对抗性,符合当代中学生的特点。篮球运动有它独特的魅力,成为校园里较受欢迎的运动项目。
2、大田中学部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调查中,我们将部分中学生篮球兴趣的喜爱程度分为3种类型,即兴趣浓厚型,兴趣一般型和无兴趣型。
由表1可知:在被调查的107名男生中,对篮球感兴趣的占83%,其中表示对篮球有浓厚兴趣的占31.8%,仅有17%的人对篮球不感兴趣。而在被调查的93名女生中,表示对篮球无兴趣的占82.8%,仅有17.2%的人对篮球感兴趣,其中仅有5.4%的人表示对篮球兴趣浓厚。由此可见,篮球在男生中具有广泛的兴趣基础,而大部分女生对篮球的兴趣不够广泛。
3、大田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的状况
(1)大田中学篮球课外活动开展状况。在调查篮球课外活动的开展情况时,设置了8项指标(见表2)。
通过表2结果不难发现:只有21%的学生会经常进行课外篮球比赛,50%的学生偶尔参加课外篮球比赛,另有接近半数的学生会经常举行、参加课外比赛。只有13%的学生在课下经常进行练习篮球技战术知识,48.9%的学生会偶尔到球场进行练习。有12.0%的人会经常参加业余篮球俱乐部的活动,另有32%的学生偶尔去参加业余篮球俱乐部的活动。在所调查的学生里,有57%的学生选择并成立了篮球兴趣小组。有23%的调查对象选择经常自发地进行课外篮球活动,51%选择偶尔参加。以上数据表明课外篮球活动在大田中学有一定的基础,学生对此表现了比较浓厚的兴趣。
通过表2还可以看出,选择没有参加课外比赛的占29%,选择没有成立篮球兴趣小组的学生占43%,选择没有参加小组活动的占60%,选择没有参加业余俱乐部活动的学生占56%,选择没有自发进行课外活动的学生占26%,说明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篮球运动不感兴趣。
(2)大田中学篮球课堂教学的现状(见表3)。
由表3可知,大田中学篮球课堂教学开展的现状并不理想,觉得所在学校教学方法、师生比重、教学内容、手段和评价模式不合理的占40%以上,很多学生反映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仍旧采用以往教师讲解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模仿、强化练习,最后教师再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进行纠正这一周而复始的固定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方法的缺点是很难把讲解与模仿、部分与整体、动态与静态完整地结合起来,给学生留下的往往是很短暂的技术回忆,难以使学生的各个器官充分地调动起来,最终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各中学篮球课程处于师生比严重失衡状态,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法,使部分水平高的学生得不到进一步的提高,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技术,这样的学,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制约了他们特长和潜力的发挥,造成了体育课上普遍存在的“吃不饱”和“吃不了”现象;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缺少体现主体的特性,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和学生对课程的责任心都有所下降,造成了篮球课程教学的效果很差。
4、影响篮球运动开展的因素
(1)篮球运动设施、体育场地、器材的影响。在调查中发现,有54%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篮球场地器材不足;36%的学生觉得学校的篮球场地器材基本够用;只有1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篮球场地器材充足。这充分说明篮球场地设施的缺乏无疑是制约课外篮球活动开展的瓶颈。体育场馆与设施是完成体育课教学任务的基本物质条件,场馆与设施的合理配备直接涉及到教学环境的优化,教学环境的优化是激发学生学习情感、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2)学生身体条件的限制。女生一般身高较矮,心肺功能较差,运动素质较低,因此,对于高速度、高强度及同场对抗性强的篮球运动来说,其运动能力及学习训练效果不好。部分学生因为身体条件的限制,对参加篮球运动的热情不高。
(3)学校篮球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校篮球课堂是传授篮球知识、技术等最主要的形式,也是学校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比例分配不合理,过于偏重篮球运动技术、技能知识的传授,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目的在教学中没有得到体现,忽略了中学篮球教材教法知识的传授和篮球教学训练能力的培养。这种现象应该得到解决,否则就达不到篮球教学的效果。从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综合来看,该校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易于接受新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逐渐提高了,所以中学生的体育教学模式应该侧重于启发式教学模式,体验教学模式等方式。
5、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1)影响中学篮球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工作环境条件简陋,首当其冲的是运动场地与设施跟不上中学体育工作的需求,严重束缚篮球教师的手脚,阻碍中学体育改革的深入。应该加大中学体育经费的投入,抓住机遇,拓宽融资渠道,努力改善学校体育物质条件。建议学校拨出专项资金以保证学校场地、器材的建设需要。
(2)教师把握篮球教学的整体性不够。篮球教学时,要先从整体上、从互相联系上,掌握篮球运动的内容、结构。因此,篮球教学中教师要把握篮球教学的整体性,恢复技术间的联系,要让学生明确所学技术的目的性。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篮球运动对中学生的身体素质、集体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有利于营造整体篮球运动环境。
(2)通过调查发现,篮球在男生中具有广泛的兴趣基础,而大部分女生对篮球的兴趣不够广泛。
(3)大田中学篮球课堂教学开展的现状并不理想,学校的教学方法、师生比重、教学内容、手段和评价模式不合理,客观上影响了在校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篮球运动的参与人数。
2、建议
(1)学校应通过各种媒介如学校的板报、广播等宣传,让学生更加了解篮球运动,学校团委经常开展一些篮球比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切实落实每个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使学生的课外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和课表化。广泛建立各种形式的课外体育锻炼小组,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的习惯和能力。
(2)学校应大力开展女子篮球运动,促进女子篮球运动的发展。女子篮球运动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男子篮球运动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进而对整个校园篮球运动的发展与繁荣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区别对待原则,要根据中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多运用一些游戏教学法和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法,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行小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季浏,胡增荤.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论文摘要:湖南省桃源县文昌中学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彰显“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主题;坚持以学生为本,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打造特色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中小学校园文化要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湖南省桃源县文昌中学(简称我校,下文同)校园文化的定位是“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校本课程是促进校园文化形成的有效因素,为此,学校进行了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
一、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彰显“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主题
我校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马克思唯物史观、“文化适应性”教育观、心理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建构校本课程的理论依据。提出了促进我校学生个性的发展,加快我校教师专业的发展,彰显我校“德能双馨,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研究总目标。我们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方面入手,积极创造学生和谐发展的环境,发挥不同课程的优势,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校本课程。有丰富多彩的艺体特长课,有精彩纷呈的百家讲坛,有趣味盎然的郊游活动课,有规模盛大的体育盛会,有赏心悦目的艺术节,有多姿多彩的中英文演讲活动,有祭扫革命烈士的德育活动课,有启迪智慧的科学活动课,有中美学术交流活动课,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美化了学生的心灵,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快乐成长,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开设这些校本课程,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素质。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
我校自2006年9月起就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先后制订了《文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文昌中学校本课程实施计划》,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宏观规划和指导性文件。学校还成立了“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课题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实施。
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力求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我校开发的《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就是在评估学校和社区发展的需要,综合考察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学生的发展定向和家长的培养需求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分析评估后而作出的决定。这本书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深入浅出的向学生讲解了一些必备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知识,深受全校师生和家长好评。
我校编写了校本教材《德雨流芳》。这本书从爱我文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诚实守信,荣辱观教育,安全教育,文明守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七个方面,系统规范地教育引领学生,构筑幸福美好人生。
针对学生普遍爱好唱歌、跳舞、打球、器乐、绘画等活动的情况,我校开设有艺体特长班,成立8个“100”的队伍,安排专任教师指导,设置了以下课程:体育运动类:《篮球》、《乒乓球》、《武术》、《田径》、《健美操》;艺术类:《绘画》、《摄影》、《舞蹈》、《合唱》、《管乐演奏》、《腰鼓》。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校本课程选修。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和辅导老师的意见以及各方面的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对不适合的课程及时优化整改,做到宁缺毋滥。
三、打造特色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1.全员参与,将优秀课程资源转化为特色校本课程。我校把开发教师资源做为开发校本课程的核心,充分发挥教师潜能,鼓励全体老师参与。我校开设了艺体特长班,组织了音体美特长培训和科技活动培训,实施了8个“100”的工程;即100人的腰鼓队,100人的铜鼓队,100人的舞蹈队,100人的合唱队,100人的田径篮球代表队,100人的书法绘画兴趣小组,100人的科技兴趣小组,100人的武术队。
2.群策群力,将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校本课程,我们积极将教育科研成果都转化为校本课程。例如,在德育方面,我们编写有《德雨流芳》;在体育方面,我校自编了手语操和武术操;在学习方面,我们编写了《口语教程》,等等。
3.因地制宜,进一步优化文昌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大课间操活动等传统活动。我校把每年的10月定为体育活动月,从10月8日到10月30日,校园里几乎每天的活动课都有精彩的比赛。尤其是10月28日到10月30日的校园运动会,把体育节推向。每年的12月是艺术活动月,在这一个月里,学校艺术气息愈加浓厚,书法比赛、绘画作品展、手抄报展览、校园歌星大奖赛等活动精彩纷呈,特别是庆元旦节目会演更是让人心醉,回味无穷。每年的5月是科技活动月,这一个月的科技活动,让很多小发明家脱颖而出,让全体学生进一步爱科学、懂科学、用科学。
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三十五分钟时间,是我校的大课间操活动时间。只要是晴天,同学们都会排着整齐的队伍,举着班牌,穿着班服来到学校田径场做韵律操和教师自创的手语操、武术操,成为文昌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三十五分钟的大课间活动作为典范在全市中小学推广。
四、取得的初步成效
校本课程促进了文昌中学“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的校园文化的形成,特别是学生和谐发展,才能提高显著。
每年省示范性中学桃源一中选取30名艺体生,我校每年都达到了25人以上,每年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和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我校都以绝对优势荣获团体冠军。在省、市青少年运动会上,我校也有不少学生摘金夺银。我校学生参加市、县“三独”比赛和“蒲公英”少儿艺术大赛,2007年度获市级奖11人次,县级奖29人次;2008年度获市级奖14人次,获县级奖32人次;2009年度获市级奖38人次,获县级奖79人次;2010年度获市级奖51人次,获县级奖85人次。我校学生参加美术、书法、摄影赛,4年来共有34人次获全国大赛奖励,65人次获市级奖励,79人次获县级奖励。我校学生参加cctv杯希望之星英语丰彩大赛,2008年有3人获国家级一等奖,16人获省级一等奖。2009年有6人次获国家级奖励,23人获省级奖励。我校学生参加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08年6人获国家级一等奖,121人获国家级二、三等奖;2009年10人获国家级一等奖,165人获国家级二、三等奖;2010年9人获国家级一等奖,134人获国家级二、三等奖。2008年7月我校学生周石奇在第六届叶圣陶杯新作文大赛中荣获“全国十佳小作家”称号。2009年12月我校学生张爽在全市器乐比赛中获一等奖,沈康福获舞蹈比赛一等奖。
参考文献:
为贯彻学校培训活动精神,本着“搭建平台、友好合作、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宗旨,根据学员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通过学习交流方式,使浙江永康石柱初中赴我校交流的老师,在较短时间内感受学校优秀体育文化的建设及我校体育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取得的经验,使其具有较强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特制订本计划。
二、带教受训老师一名:
应红心 男 体育 副校长
三、带教时间:20**年10月10日——10月25
四、带教内容:
1、现代教育理论的了解、上海新教材新教法和学法、上海新教材实施情况的介绍和取得的经验及建议;
2、中学体育课听课、上课、评课能力的提高;
3、教科研论文或案例的探讨或撰写;
4、课余活动及运动队建设的探讨;
5、学校优秀体育文化建设及体育教研组管理探讨等。
五、带教任务和目标:
1、帮助赴我校交流教师确立现代教育意识和素质教育理念,努力帮助理解上海市体育与健身《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实施情况介绍和取得的经验及建议;为课程改革的实施及增强学生体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2、通过合作交流使应老师能感受到学校优秀体育文化的建设及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与激情,通过听课、上课、评课等使自己的专业素养、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并在学校层面进行录像课展示。
六、浙江永康石柱初中体育教师开课时间:
第8周星期一下午第1节课老校区操场
七、具体听课安排:
姓名日期节次 班级 内容地点
王x 10/12周五第2节九(2、8)女蹲踞式起跑老校区操场南侧
李 x 10/12周五第3节九(6、12)男蹲踞式起跑、耐力跑老校区操场南侧
于 x 10/12周五第4节六(4、7)女各种方式的跳老校区操场北侧
陆 x 10/15周一第5节六(4、7)男羽毛球发球羽毛球馆
邬x 10/16周二第4节八(1、3)男软式排球老校区操场
迟x 10/16周二第6节七(1、8)男篮球运球新校区篮球场
金x 10/17周三第2节七(6、14)女篮球老校区篮球场
倪x 10/17周三第5节七(10、15)女投掷老校区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