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8 09:10: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白杨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五年级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开学第一周的星期五,我参加了全区小学五年级语文通研教材培训会。 聆听了高国华老师对本册教材深入、全面,而又透彻的分析,令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将我的学习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高老师先对本册教材内容进行了归类,如西部风情、回味童年、语言的精妙、感恩亲情等,从感性上让授课者对本册教材有了初步了解。然后又将教材分为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习作四个大的块面并进行逐一讲解。
识字教学。五年级学生不论是识字量,还是写字量已经近达饱和,许多孩子,甚至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忽略了识字教学,重在阅读。这就造成了一些孩子夹生现象严重,错别字及不规范的字比比皆是。这就给我们老师敲响了警钟,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将识字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中,扎实有效的进行落实。平时还要做到一课一听写,一单元一听写。很好地完成小学阶段识字教学的任务。
阅读教学。教学中首先要精备教案,所设计的问题不宜过碎。这也是我们许多老师课堂上所谓的“面面俱到”,对学生的“不放心”。这样一节课下来,重难点没有很好的凸现出来,反而眉毛胡子一把抓。如《白杨》一课,保老师是这样设计的。文中的第十三自然段是一个过渡段,即承接了上文,作者写白杨树的特点从而赞美白杨树,又引启下文借白杨赞美边疆的建设者。可以从这一段入手,白杨树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赞美它的什么呢?边疆建设者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引出对全文的学习,这样文章的思路就很清晰了。其次要把握住课后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如《草船借箭》一文,课后练习题三中,“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方面?解决了这个问题,课文的难点便迎刃而解。
本次的培训使我明白了,我们每天都在上课,对教材的解读,我们真正做到了吗?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课,向孩子们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相关追问,举一反三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出思考问题时,应该有一定的前瞻性,对学生整体的表现要进行预判。这样就可以早早准备好追问的问题。教师追问学生,要让学生感觉自然和顺理成章,就需要提高问题设计的相关性。如果问题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学生就会被搞懵,不知道教师的真正用意,回答起来更是心中没有底。所谓相关度,就是指问题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而且追问的内容有利于对前面问题的更好解读。追问应该是补充完善的过程。比如在《将相和》的教学时,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因为蔺相如不想争一时高低影响团结,妨碍国家大局。这时教师要追问,只能从蔺相如的人品方面进行:有意避让的情节展现了蔺相如怎样的精神面貌?如果教师追问蔺相如获得过哪些功劳,就降低了问题之间的相关性。
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教案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诸葛亮为什么能够成功借箭?”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自然是众说纷纭。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有的学生回答仍然比较模糊:因为诸葛亮能掐会算,所以才能成功借来10万支箭。这时候老师可继续追问:诸葛亮都算到什么了?学生会继续思考回答:他算到周瑜要陷害他,绝对不会让他顺利造箭的。他还算到曹操小心谨慎,不敢出兵。老师可继续追问:除了算人,难道就没有算算别的?学生回答:他算了有利的地形,还算了大雾的天气。通过这一连串的追问,问题获得圆满解决。这就是追问的效果,因为后面追问的和前面问题有很高的契合度,学生很自然就可以进行思维拓展,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让问题顺利得以解决。
二、针对追问,突出重点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时的追问比提出问题更具有挑战性,因为追问大多是即兴的,没有太多思考分析的余地,这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也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所以说,课堂教学中的追问,应该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追问学生的目的不是要难为学生,而是在追问的过程中,问题越来越明晰,为学生理解掌握相关内容提供良好契机。教师运用追问方法时,要注意加强针对性。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追问思路走,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在进行《晏子使楚》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楚国为什么要让晏子走小门?学生答道:因为晏子个子比较矮,这是想侮辱晏子。教师追问:楚国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回答:楚国想显示一下自己的大国威严。教师继续追问:晏子是怎么做的?学生回答:晏子说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教师又问一句: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学生不知所措。从教师的这一系列追问中,我们不难看出,有些问题有一定的针对性,有的问题的针对性差很多,不仅对学生的正常思维带来困扰,也让教师的教学思路发生了摇摆。“楚国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追问已经偏离彰显晏子智慧的主题,自然也没有什么问的必要。最后那句“对此你有什么感想?”更显得风马牛不相及,教学中需要弄清的是晏子的超人智慧,这和学生感受有什么关系?问题缺乏针对性,学生思维被打乱,难以形成完整问题体系。
三、启发追问,激活思维
教师追问学生的思路要明确,通过追问能够给学生带来诸多启发,这才是教师追问的重要目的。学生由于思维比较单纯,思考问题往往不够全面,常常被制约在一定范围内找不到突破口,这时最需要教师“一语点醒梦中人”。追问也许就是最好的启发方式,因为有问就有思,有思就有辨,这对有效启动学生思维体系有重要激发作用。教师要让追问带有明确的启发性,不仅要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还要针对学生实际进行设计。这一点也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学生思维习惯不一样,思维启动当然也有一些差异。教师提高针对性,启发效果才会更为明显。
例如在进行《白杨》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设置问题:“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表白了自己的心。”如何理解这句话?学生都能说到“爸爸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这个点上。老师可以追问:“他的孩子们还不能理解,你能理解吗?说说你的理解。”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会感觉自己比“那些孩子”要聪明,都想把自己的理解说得更全面更深刻,讨论的热情就会很高。这就是启发式追问带来的效果,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学习效果就会更好。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追问有很多,如果从相关性、针对性和启发性等角度衡量这些追问,恐怕有些追问是经不起推敲的。追问的价值降低不要紧,要紧的是扰乱了学生思维,这对学生养成良好思维习惯很不利。因此,教师在追问时,一定要多斟酌细思量,如果感觉没有必要,那就不要多此一问。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的智力、能力得到进1步的发展,其意志品质、自主精神、问题意识、学习方法和创新能力得到进1步的升华。针对这1问题,笔者在教学中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结合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灵活运用我校构建的"反思探究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反思、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等终身受益的东西。
1、"反思探究型"语文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2、"反思探究型"语文教学模式的理论思考
3、"反思探究型"语文教学模式的实践初探
"反思探究型"语文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的智力、能力得到进1步的发展,其意志品质、自主精神、问题意识、学习方法和创新能力得到进1步的升华。针对这1问题,笔者在教学中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结合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灵活运用我校构建的"反思探究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反思、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等终身受益的东西。
1、"反思探究型"语文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反思探究型"语文教学模式,是1种在反思分析前提下进行探究尝试获取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此当中,反思性分析和探究性常识是分不开的。有反思的介入才有"问题"的发生,才有师生对问题的进1步追究。也正因为"探究"时时随着"反思","探究"才能得以持续;而"反思"由于是"探究"的需要,迫使"反思"必须贯穿于始终。在教学中,有两种反思探究活动并存,既有教师对教学的反思,又有学生对学习的反思。师生通过反思性分析发现问题,并在教学活动中尝试探究解题的策略,以便及时地对教和学做出合适的调整和修改。这种师生以研究者的心态不断地回顾、解惑和创造的过程,就是"反思探究教学"。
据此,本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反思??问题??尝试。这1流程不象其它教学流程那样1次性地贯穿于始终,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循环往复、多次出现,重复渗透于每1个教学环节,迂回循环于每1个教学层次。由此而构成的教学基本环节是:问题导引??自主尝试??交流研讨??拓展深化。本教学模式既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揭示语文教学的1般结构和特点,又体现了"主动参与、创新学习"教学的鲜明个性,着眼于学生主体的发展。同时,它又不拘泥于某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对模式中的各环节进行灵活性的删调、增补。但是不论教学环节如何变化,"反思??问题??尝试"这个基本流程都会反复循环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2、"反思探究型"语文教学模式的理论思考
"反思探究"是1种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它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为核心,以探索为主线,以创新为目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的1种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活动。
所谓"反思",就是回过头来思考,即对自己做过的、学过的东西进行再思考。如刚才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如果对了,还有什么别的(更好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做这种引导,学生根据这种引导进行反省,就是反思。学生扪心自问、独立思考也是在反思;教师运用变式、举1反3,是在促进学生反思。这种反思与回想联想、自我剖析是紧密地联系在1起的。同时,对别人思考过的东西和现有的结论进行思考,并发现自己的独特见解或对别人不同的见解进行反驳,也是1种反思。教师鼓励学生凡事都要问1个为什么,并且力图从别人观点和方法中找出漏洞和缺陷,就是1种反思性的教学。
反思具有的强烈的批判性。对自己做过的、学过的、想过的进行反思,为的是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找出经验是为了今后取得更好的经验,找出教训是为了避免今后重蹈覆辙,两者都是为了超越自身。或者借助别人的观点和方法,启发自己提出独特见解,这是为了超越对方。因此,反思是1种具有批判性,也有创造性的活动。创造性不能凭空而来,是建立在对旧东西的超越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对旧东西的批判以及不断超越的愿望和行动,就不可能有什么创造。
而"探究"则是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的。"反思"是导致问题的发生,"探究"是为了澄清问题的所在,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它包括创造性想象和前瞻性思维,也包含"反思"在其中,两者相互依存,循环互动。如果只"探究",不"反思",那么这种探究只是形式上的探究、假的探究,是教学改革中的误区,正是我们把"反思"与"探究"连用的意图所在。
由于"反思探究"是1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先导,改变以往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它特别强调"自主"和"创造"。"自主",就是教师专业自主,减少对教参和课本的依赖,自己思考设计教学过程,对教材分析有自己的见解,并赋予学生自主发展的机会,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创造",就是要转变课堂教学观,从预定的教案剧转向滚动的真实的课堂。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性和不可预料因素,及时捕捉学生的创新火花,超越标准答案,标准不是唯1,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容忍错误和不同。
3、"反思探究型"语文教学模式的实践初探
1、问题导引。本环节是进入新课后师生通过反思发现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实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题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通过适时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质疑能力,而不是单纯为了获得特定的答案。
比如,教学《草船借箭》1课,我紧紧抓住"神机妙算"1词引发问题情境,提出质疑:诸葛亮敢于草船借箭是由于他的"神机妙算",这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反思:它妙算到了什么?他的妙算正确吗?为什么他能够神机妙算?……在这里,学生开始会经历这样1个过程:发现不了什么问题发现大量"问题"(无价值的)发现1些问题(有价值的)。无论怎样,教师都应予以保护。重要的是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质疑的方法,懂得发现问题的技能技巧。鼓励学生向教师挑战,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敢于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敢于质疑权威的结论。可以说,师生通过反思导引问题的出现,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是创新学习的起点。
2、自主尝试。问题导引后,自主尝试是本模式的关键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深入思考,认真推理,得出结论。1般要求是:带着问题1边读、1边想、1边画出不懂得字、词、句和可能又出现的新问题,并由自己尝试释题。如《白杨》1文,教学时我要求学生思考:白杨有哪些生长特点?让学生通过读课文理解白杨的正直高大、生命力强、坚强不屈等特点,并通过推理认识:"爸爸"介绍白杨,是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
当学生自主尝试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以及提示与问题有关的材料(如准备性练习、补充性小知识或教材的重点章节等)。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4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让学生思考:大人能几次碰墙壁,可能发生吗?如若不是,这句子的含义是什么?同时,向学生交待文章的时代背景,让学生联系鲁迅先生当时的处境去理解这1含义深刻的句子。这样,学生的自主尝试才能获得成功。
3、交流研讨。这1环节包括两个层次,1是让学生汇报、谈论上1节自主尝试的结果,找出难点、疑点集体讨论。2是教师根据研讨情况,对学生的尝试作出评价、总结,并对学法进行归纳和指导。
当学生自我尝试解决某个问题后,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反思总结,力图找出新的普遍运用的东西,以现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去解决新的问题。这种反思性总结,远比学生单纯解决问题的意义更大。它的教育价值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这类问题的基本规律,而且使学生学到了1些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即学法),有利于学生养成反思学习过程的好习惯。例如学完1则寓言后,让学生反思: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我们是怎样学到这些知识的?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回顾,师生共同归纳出学习寓言的1般方法:读懂内容--感知形象--开展联想--了解寓意。
课堂语言是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和载体,是一种行业性的特殊的交际语 言 ,是德、才、学、识的综合体现。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语言表达水平。良好的教学效果来自教师教学语言的最佳表达。如果在课堂上,你准备的教案再好,没有好的表达形式也无济于事。
课堂教学语言贯穿了引入、讲解、讨论、总结等多个环节,贯穿于一节课的始终,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能体现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的独具匠心。完整有序的教学语言能够把各个环节巧妙连接,使之条理清楚,环环相扣,所以重视课堂语言的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1.精彩导入,适时点拨
课堂导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学语言的导入除了要切题以外,还得从简洁的角度考虑,并且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学《第一场雪》,我的导入语是这样的“老师有一个心愿,一直还没有实现,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完成这个心愿吗?”学生的好奇与热情很快被调动起来,“那我们就去看看北方的第一场雪吧。”这样就很快地回到课文的学习中来,同时学生的学习气氛也很浓郁。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适时的点拨帮助能使学生打开思维的天窗。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在对问题的解答中,学生常常会面对很多的困难,老师富于激励的启发能让学生自信地“站起来”。
2.只言片语,巧妙连接
在课堂交流中,特别是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老师的引导作用最能体现出来。例如《难忘的启蒙》,学生对于“只有一门课,老师们的态度特别宽容……”这一件事的理解,教者可以用“为什么逃课老师不管呢?”“这是什么课?”之类的话语水到渠成地把对日语课的抵制与爱国主义思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启蒙老师的用心良苦。
同时,激励性的简洁评价,“好”,“回答很完整”,“不错”,“真棒”等,也能够让教学过程轻松愉快地进行下去。另外,老师还可以用铺垫性的提问、疏导性的提问等形式来丰富课堂讨论,巧妙连接教学环节。
3.随机应变,幽默制胜
教学过程中,学生出其不意的发问,对老师的机智是一种考验。面对“无忌的童言”,我们也应当随机应变,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当然,学生的出其不意常常是极富创意的,所以老师们常常会面对尴尬,而我们应当是期待这样的尴尬的。比如《白杨》这一课,里面有这样的一句话:
爸爸深思了一会儿……说:“这不是伞,是树”……
学生们就问我,为什么“说”的后面不连在一起,而要另起一段呢,我也突然才发现,原来书上“说”和“说”后面的内容是错开的,教学参考书上并没有注明,随机应变,我只好解释说,“只有这样的错开,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另外每一个作家都有不同的表达习惯。”像这样的问题,我们每天都可能会面对……此外,幽默的教学语言能使随机应变的陈述也极富艺术性,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教学语言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期待着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把握了哪些教学语言的特征,选择怎样的最佳语言表达方式,才算达到了在教学语言的修养方面达到的标准呢?我以为,一个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具备以下特点:
一、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教学语言的规范性也就是要求教师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因为教学本身起着一种语言教学的示范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感训练。教师的语言要清晰、准确、规范,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
在语音方面,要求教师发音准确,口齿清晰。要善于运用语音、语调、节奏等语言技巧,使讲授富有吸引力。在遣词造句和“语风”方面,要符合 普通话的规则和现代汉语的习惯,力求高度有效地交流 思想,传递信息,尽量显示出一种“鲜明、生动、准确”的语言风格,为学生喜闻乐听。
二、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人们常说:“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所谓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就是指教师的语言既要生动形象又要严肃认真;既要活泼风趣又要浅显易懂,深入浅出。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要取得这样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 要善于巧妙地运用语言的艺术,把深奥的道 理形象化,把远处的东西近处化,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 语言,生动再现教材的内容。
首先,要生动形象。如果在语文教学时,尽量使用各种方法,使教学语言生动形象,描人状物有声有色,背景逼真动人,就能化“闻”为“见”产生“视堂效应”,强化认识,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永远处于活跃状态。
其次是幽默风趣。幽默性的语言是思想、 学识、智慧和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具有极高的精神愉悦感,是“智慧的微笑”,利用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打破课堂的沉闷 气氛,缩短师生情感的距离,调节 学生学习情绪开启学生智力,从而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再次,语言要含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问要问到疑处,点要点到妙处,恰如其分,隽永耐嚼,以婉转的语言来烘托或暗示,让学生有所思,进而有所得。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于XX年9月11日至10月20日,我在初二年级实习了40天。在这40天内,我一共学到不少教学经验。作为实习班主任,我和其他班主任一块早读跟班,和学生一块进早餐,增进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实习期间,学校举办了一次运动会,我带领学生训练参加校运动会的仪仗队,带领该班学生参加运动会,读报、课间操时维持秩序,做了几名差生的细致的思想工作,认真回复学生给我的信,筹办了“搞好学家谈,爱心助学快行动”主题班会。在整个实习期间,我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怎样上好语文课,这是实习的重点。头两个星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听课,认真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我的体会是必须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在快乐中主动地学习。我听了两位老师的课,一位活泼,一位严谨,从效果来看,前者要好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分析,而这个学校学生的素质普遍比较差,对抽象分析较难理解继而引发对学语文缺乏兴趣。即使部分能力强、愿意学的学生能够理解、接受这些分析,也违背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对于这些十四岁左右的初二学生来说,最容易接受、最需要的是丰富的感性体验。正如指导老师对我说的,像《听潮》这样的抒情散文,只要老师读好了,把文中的感情读出来了,课就上好了一大半。心理暗示的作用很大,老师讲课有激情,学生不会不受感染。散文单元,我上的是《白杨礼赞》第一课时,由于准备不充分,文章线索没有讲清楚,但是我注意到自己的朗读。学校有课文朗读的磁带,但我还是在课堂上自己读了一遍课文,虽然没有专业朗读人员读的好,但我尽了自己的全力。指导老师后来说,老师应该自己读,这样让学生感到亲切,不能自己不读,又说学生读的这不好那不好。
要做到在快乐中学习,不能孤立地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中找到学生的兴奋点。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有课时,我往往是凌晨五六点就起床备课,查资料,写教案,直到上课前还在考虑各种细节问题。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如果准备时间充裕的话,讲课时会发挥得更好。老师讲课时声音要洪亮,要有一股气势,要有较好的气质。我给自己定位为清刚之气:直率、真挚、刚强而不失温和。我认为男老师一定要有一点硬气,这样言传身教,有利于学生的性格发展。提问后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一点我做得不够,往往问题一说,就要学生举手回答,而且我的语速、教学的进程都比较快。我认为语速、教学进程应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重要性和大多数学生的适应程度灵活掌握,该快则快,应慢则慢。
批改作业,我纠正每个错误,在批语中强调订正的重要性,并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勉励之,开导之。对那些在我要求订正之后依然不订正的学生,我在其作业本上写明,为了不浪费时间、精力、感情,我不改这次作业。我的指导思想是要不断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要允许学生在改正错误,追求上进的过程中有反复,但不能“苦口婆心”,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要根据学生的变化,相应地调整措施。改作文,我花的心血更多,我注重通过作文了解学生的性格、生活、爱好等各方面情况,评语不拘泥于文章形式。我认为表达的通顺与否、有无错字和内容的分量对初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他们最突出的问题。学生写作文并不怎么讲究章法,他们感兴趣的是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如果老师把写作文看成纯粹技术性的练习,不关心作文的内容,就会失去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绝好机会。作为教师,要时刻牢记教书是为了育人,不要当教书匠,要当教育家。作为语文教师要确立“大语文”的指导思想。
班主任工作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明显成效。我在初二(2)班这个差班做实习班主任时,注重做差生的工作。要实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想,必须有诚心,有耐心,而不能一味地训斥,也不能把一些屡教不改、沾染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学生的不良行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算完事。
有个男生上课不听讲,讲话,画画,还经常迟到,老师经常批评他。我和他交谈,他说,他以后想当设计师,他参加了美术培训班,他的叔叔是湖北美术学院的教授。班主任、批评他的老师都不知道这些情况。我告诉这个学生,要学好美术,当好设计师,各种科学文化知识都要了解。我要他把画的素描给我看一下,并要他先给自己订个小目标--不迟到。临别时,我送了他一本《朝鲜邮票目录》。他很感激我,要我留下通讯地址。学生成绩好,老师当然喜欢,但学生成绩差,老师就厌恶、不管,这样的师爱就狭隘了。作为老师,应该对全体学生负责,让所有学生在学习、品质上有所进步。
实习中我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如何教育沾染了社会不良风气,不把老师当回事的学生。有个学生满嘴挑衅性的语言,我多次耐着性子给他讲道理,但他不为所动。其实他反应比较敏捷,上语文课常常举手发言,答得也比较准确,但他就是不愿受任何约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丝毫不考虑对其他同学的不良影响。我跟他讲明,不要太自私了,今后走入社会,靠的是真本事、硬碰硬,不是靠一点小聪明、嘴巴狠。有一次,他跟我抖狠,我针锋相对,差点打起来。他“自动降温”,我把他带到班主任的办公室,班主任对他进行说服教育。事后,班主任忠告我不能和学生打架,学校会处罚打学生的老师,家长告到报社,报社立场肯定是站在学生那边。我问班主任如何真正改造这样成心捣乱的学生,他说,老师没有什么权力处置学生,只能用言语智斗,“你有来言,我有去语”。但我想,如果仅仅靠言语,而没有切实的处罚措施(如在学生操行评定中扣分;学生扰乱课堂秩序时,不允许其上课;学生严重违反校纪时,勒令其退学),这样的学生会有恃无恐,更加猖狂。学校管理学生,应该认真负责,严明校纪,不纵容,不粗暴,恩威并重,当断则断,这才是真正的爱护学生。如果仅仅满足于学生在学校里不出乱子,这等于是放弃了教育的神圣职责,使教育问题转化成社会问题,最后积重难返。
总之,在这段实习期间,我收获很多,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使我更坚信了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扎扎实实搞教学,为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而奋斗终生。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切点 语文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较之以往更具活力,这是值得欣喜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效率低下的状况并无多大改变。究竟症结何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透过日常教学行为,我们看到,教学行为的盲目性、随意性,教学内容的取舍不当,教学过程的拖沓,以及语文实践活动的不落实等,制约着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明确目标,找准切点,强化实践,优化教学过程,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明确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教学活动的导航灯,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明确、恰当的教学目标,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教学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果目标不明确,教学活动必然缺乏指向性,也难以这样操作。自然谈不上效率,教学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
而我们发现,许多老师在教学中恰恰缺乏目标意识,主要表现在:1.目标不明确。就学段而言,缺乏对各个学段教学目标的系统的总体把握,不明了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就文教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缺乏前后联系;从课文教学来看,往往课时教学目标不突出,胡子眉毛一把抓,想到什么教什么,能教多少教多少。2.目标不恰当。不是根据课标、教材与学生实际来确立目标,而是简单地搬用参考书、教案集上课;课堂教学多目标、无主次,教学思路紊乱,或是拔高要求,或是目标错位。3.三维目标的偏废或不顾实际的“求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的一大亮点,就是变单一目标(知识与技能)为多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许多课堂要么沿袭传统,坚守“知识与技能”,而忽略其他,要么以突出“人文性”为幌子,过于追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弱化“知识与技能”,造成目标的偏废。也有的课堂片面理解“三维目标”,生搬硬套,一味“求全”。如《台阶》(八年级上册)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积累“尴尬、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等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表现主题的方法;
3.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把握课文的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彩;
2.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3.明确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4.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对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2.深入了解、认识自己的父亲,理解父亲。
且不说目标的合理性,单是像这样煞费苦心、面面俱到的目标追求,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众多的目标难以在一节课中实现,即使都有涉及,也不过蜻蜓点水,难以取得实效。
目标意识的淡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因此,教学之首务,就是树立目标意识,把握好总目标―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目标―课时目标的位次关系,按“依标据本看学情,实在可控有层次”的原则,确立好教学目标。在目标确立后,教师不但要心中有数,而且要让学生心中有数,使这些目标成为一个个“挂在技头的苹果”。剩下的事,就是引导学生把这些“苹果”摘下来。
二、找准切点
要使学生更好地把“苹果”摘下来,在目标确立之后,教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找准教学的切点,从而引导学生集中力量进行扎实的语文实践活动,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这里所谓“切点”,指的是学生学习课文的切入点,它是知识网络的关键、重点,是解读课文的突破口,是“牵一处而动全文”的教学点。切点找准了,往往能“纲举目张”、“以一当十”、“以点带面”,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事实上,许多老师在这方面并没下多大功夫,常见的是不顾文体特点和文章个性,沿袭固有模式,按部就班地按“揭题导入―背景介绍―文章解读―写法分析”的程式进行教学,不是串讲,就是用一些无多大意义的问题点缀,以致教学活动内容臃杂,过程拖沓,毫无灵气,在无形中扼杀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创造力,事倍功半、效率低下也就成为了必然。
找准教学切点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是无疑的。那么,如何找准切实呢?一般说来,文章的解读抓“文眼”、抓线索,语段的分析抓中心句、支撑句,句子的理解抓关键词,知识的把握抓特征、抓联系,能力的训练抓生成点,等等。如《苏州园林》,抓住了“务必使游览者无论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就抓住了全文的内容;《怀疑与学问》,抓住了“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的必要步骤,而且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作者的思路、文章的结构层次也就了然于胸了;《白杨礼赞》,抓住了“不平凡”,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这样抓住要点,引导学生读、思、议,提纲挈领,通过触摸文章关键所在,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又如《故乡》,抓文末中的警句:“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孔乙己》,抓住孔乙己是“坐着用手走来的”中的“走”,进行把玩、欣赏,既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又能提高他们的遣词造句的能力。
当然,教学切点的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具体的教学情境而定,即因文因人因时而定。但不管怎样,找准切点,课文的重点、难点也就“瓜熟蒂落”,得以突破和解决。教学也就高屋建瓴,犹如登山揽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收到奇效。
三、强化实践
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能力的形成是需要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实践意识淡薄。教师满足于对教材的条分缕析,把方法、能力当作知识教,分析多、讲解多、无意义的提问多,给学生的自读、自练、自悟的机会少。这是一个方面。另外,误解语文实践活动,认为强化实践就是做大量的机械练习。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实践性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规律,是语文教学增效的关键,要“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反复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学习的“历练”中“习得”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基本功,形成能力和习惯。
落实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多读。读是感知语言最好最有效的方式,是一种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进而理解、感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多读,除课内阅读外,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背诵80篇(段),应作为保底要求予以落实。这个过程,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启发、指导、点拨,以避免流于形式。
2.让学生多写。写可以训练学生把已积累的内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把语文知识转换为语文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又一种重要形式。这里的多写,不仅指平时应让学生多练笔、多习作,而且指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必须进行必要的书面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