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奖学金个人总结

大学奖学金个人总结

时间:2022-09-15 05:21: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奖学金个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奖学金个人总结

第1篇

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制度

由于综合国力的增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得到了飞速发展。2006年,国家对研究生培养机制进行了试点改革,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这三所高校成为首批试点的学校;2007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4所高校进行改革试点;2008年,在总结前两阶段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研究生奖学金制度改革工作得到推广;2009年起,中央部委所属院校的所有研究生都必须缴纳学费,依靠自己的学术和科研成绩争取奖学金来完成学业,改变了过去学生仅凭入学考试成绩就能决定未来三年是否享受公费待遇的“终身制”。

一、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制度改革的意义

我国从1993年开始招收自筹经费的研究生。录取时根据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将学生分为“计划内”“计划外”“定向培养”“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等类别,并在学费和奖学金发放上有所区别。“计划内”的研究生除了可以公费攻读学位外,还可以每月领取国家发放的奖学金。而“计划外”的研究生则需要通过自筹经费的方式全额缴纳学费,且没有奖学金。同时,因为“计划内”资源的有限性,部分免试推荐的保研生或考研成绩较好的学生也要自己缴纳学费成为“计划外”类别。在此模式下的研究生奖学金制度显然有失公平,是不合理的。首先,“计划内”的研究生如同抱上了“金饭碗”,入学后无论是否努力,每月均可享受奖学金资助;而“计划外”的学生,无论多么努力都无法改变自筹经费的性质。其次,仅凭一次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就将学生划分为两类,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此种评价标准未免过于片面。再次,奖学金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支持,资金来源范围过于狭窄,类别过于单一,无法动用其他力量共同办学,不利于研究生整体的培养。

硕士生奖学金评定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研究生积极投身学习、科研工作,激发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积极性,改变之前的“一考定终身”制,实行奖学金滚动评定制度。硕士生入学时评定的主要依据是考研及复试成绩,第二、三学年评定的依据主要是第一年的必修课成绩、科研水平以及道德品质等,将奖学金划分不同的等级并与学费直接挂钩。尽管奖学金评定的制度刚刚推行,但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已显现出来。

二、研究生奖学金评定过程中存在的动态变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一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的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战略高技术研究的历史使命。研究生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基于此,学校在“科学、公平、公正”的原则下,结合理、工、人文、管理、经济学等学科的不同特点,规定了奖学金整体比例以及各等奖学金的人数,并给予各院系极大的自,成立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本单位的相关工作。经过两年的实践与探索,通过评定数据的反馈,针对由奖学金制度改革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寻找解决之路,使其不断完善。

1.研究生奖学金评定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以某个工科院系为例,2009年共招收124名工学硕士(不包含国防生、强军计划等学生),2010年共招收87名工学硕士(不包含国防生、强军计划等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和科研,参评的硕士生中大部分奖学金等级发生了变化,其中一部分同学奖学金等级有所下降(见表1)。

将两年的评定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参评的硕士生中有近1/4的学生奖学金等级发生了变化。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变化涉及的学生数虽有不同,但变化比例相当,均为当年招收学生总人数的24%。第二,一等降为二等者即保研生奖学金下降比例减小,从12人降低为6人,比例也从40%降为28.5%(见图1、图2)。第三,跨越临界状态的二等降为三等的比例减小,从11人减少到6人,比例也从37%降为28.5%。第四,极端情况比例增加,如奖学金下降两个等级的,一等降为三等有2人占9.5%,二等降为四等有5人比例为24%。同时出现一等降为四等的极端情况,虽然只有1人,但其却是免试推荐的研究生,下降等级之多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近几年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变化的社会效益

将某工科学院近几年的招生情况加以对比(见表2),可以看出,从2009年推行奖学金动态管理后,由学生自己缴纳学费的比例在逐步减小,而学校所负担的各项教育经费的比重在逐步增大。

同时,实行奖学金动态评定后,首先改变了之前“大锅饭”“铁饭碗”的一成不变的模式,要靠学生自身的成绩、能力等综合实力去争取,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的同时,也促使其更加努力的学习。其次,奖学金的动态评定强调了导师在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增加了导师在学生学习、科研中的作用,有利于导师更加用心的指导学生。再次,推行奖学金的动态评审,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积极地教学相长的软环境,通过竞争,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会得到社会的肯定,为社会输送更多有用的人才。

三、研究生奖学金评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两年的试运行,改革后的奖学金制度实现了动态化管理,其优势逐步得到显现,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有:

1.动机和目的趋向功利。改革后的奖学金数额增大,可以抵消部分甚至全部学费,并能每月领取国家发放的不同额度的奖学金,其评定依据是学生在第一年的必修课成绩、科研水平以及道德品质等。由于成绩所占比重较大,为了追求高额的经济利益,有的学生每天只努力学习,过分看重成绩,忽略了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及其他活动;有的同学为了得到“科研水平”的加分,短时间内制造出大量低质量的论文,剽窃抄袭,花钱买版面,一稿多投,滥发文章,学术不端行为频频出现;还有同学为了获得道德品质上的加分,参加一些自己不喜欢的活动,使其不能安心学习和研究。可以说,学术带上了功利的色彩,与奖学金评定的初衷背道而驰,违背了培养机制改革的目的。

2.同学之间团队合作减少。由于科研成果的多少影响了奖学金等级的高低,同学之间的合作关系转变为竞争关系的可能性加大,有效地交流与沟通减少或者有所保留,互相隐瞒,不能以诚相待,无法实现知识与资源的共享,阻碍了团队精神的培养,更不利于学术创新,并造成同学之间关系的紧张。

3.评定标准显失公平。改革后的奖学金评定标准是在缺少研究生参与的情况下制定出来的。作为改革效果的直接承担者的研究生群体只能被动接受,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进而改革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有学生要求进一步明确、细化评价标准以及加分政策;还有学生反映奖学金评定等级差距过大,造成不公平竞争;再有同学对只公示评定结果表示不满,认为奖学金评定过程缺乏透明度,有暗箱操作之嫌。

四、对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制度改革的探索

针对以上问题,对现行的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制度进行探索和改进。

1.提高学生参与度,充分体现公平、公正

评定标准的公平、公正是整个奖学金评定体系的基础保证。在制定奖学金条例之前,通过举办座谈会、向老师、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初步拟定条例。继而将条例发给学生进行民意调查,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献言献策,得出反馈意见,以便补充、修改,最终形成合乎民意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条例。这样不仅可以使研究生加深对条例的理解,更可以增加他们对条例的认同,积极参与。

2.加强科研成果评定的严格性,促进奖学金评定制度化建设

奖学金制度评定刚实行不久,各项条例仍处于试行阶段,这就需要将奖学金的评定制度化,将评定标准明确化、具体化、规范化,使奖学金制度稳定而有效地发挥其引导作用。特别是在学生方面,由于我国高校并没有一个合理且通用的学术评审制度,各高校各学科只能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在本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刊物,根据科研成果的质量等级,确定学术论文评定的规则,并适时做出调整。同时,由各学科主任或带头人组成专家评审小组,对用来申请奖学金的论文进行审核、认证,严把的质量关,消除弹性及人为因素,鼓励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避免学生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滥发文章。

3.减少奖学金等级,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

奖学金制度改革初期,很多高校将奖学金划分为三至四个等级。以笔者所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一等奖学金占20%,享受免学费,生活补助400元/月;二等奖学金占40%,享受免学费,生活补贴270元/月;三等奖学金占20%,享受半免学费,无生活补贴;未获奖学金学生占20%,全额交纳学费,且无生活补贴。可以看出,由奖学金等级带来的经济利益差距较大,尤其是处于二、三等奖学金临界线上的学生,如果以微弱的分差拿到三等奖,则意味着要多支出万余元。高经济利益必然导致竞争的加剧,继而竞争的负面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通过减少奖学金等级,适度缩小奖学金等级之间的利益差距,使其发挥正确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

4.维护学生个人隐私,加大评定过程的公开、透明

学习成绩及排名是学生个人隐私的重要部分。在奖学金评定的过程中,要维护好学生的个人利益。同时,通过对参评学生进行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希望更多的了解奖学金评定的过程。因此,笔者建议,不仅要将评定的最终结果进行公示,还要将各分项及特殊加分等情况进行公示,鼓励学生互相监督,增加评定过程的公开性、透明度。同时,将排名靠前的学生进行重点说明,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

五、结论

奖学金评定制度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激励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但其目前仍处于改革初期,各项具体执行措施尚有待通过实践加以改进和完善,同时,伴随培养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加入,以及导师在奖学金评定中的作用等问题逐渐凸显,不容忽视,仍需进一步探索。高校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制度完善的最终目标是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合理的、公平竞争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唐笑,朱方彬.研究生奖学金机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改革与探索,2010,(25):124.

第2篇

[关键词]奖学金;研究所;导师

随着教育不断发展,政府、社会团体及个人为高校优秀研究生提供了较多获奖学金的机会。其目的在于调动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培养一流研究型人才。在评定奖学金的过程中要统筹研究生各方面的成绩,对研究生进行最广泛、最深入、最重要的考察和鼓励。研究生的学费普遍较高,奖学金的设立为研究生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为研究生解除了“后顾之忧”。因此,每年的奖学金评定是导师和研究生们最关注的现实问题,如何找到适合研究型大学理工类研究生奖学金的评定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一、奖学金评定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奖学金关系到研究生的切实生活问题,如果无法公开公正的评定,会引起导师与研究生们的矛盾。在奖学金的评定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两个问题:

1.考核的标准有限

研究型大学理工类研究生的总体考核分重点在科研成果上,课程成绩和其他表现分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这样的格局是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由于理工类研究生毕业有文章的要求,奖学金的设置也是为了督促研究生尽早出成果。但是,这样的评定方法也会存在一些缺点。有些研究生为了追求文章数量,在短时间内制造出大量的低质量的论文,甚至造假。有些课题组为了能够让更多的研究生获得奖学金相互挂名,这样不仅违背了良性竞争的要求,也产生了十分不好的学术风气,对刚刚起步的课题组的同学不公平。这也会导致奖学金评定的“马太效应”,以前拿奖学金较多的同学不管有没有做出新的成绩,给的奖学金越来越多,而原本奖学金就少的越来越少,很难有机会。

2.评奖过程的公开程度不够

理工类研究生评定奖学金时同学之间竞争十分激烈,每年评奖算出的总分经常有十分接近的。这样就容易导致原本和谐友好的同学关系被奖学金评定中激烈的竞争所影响,甚至同一课题组内同学为了争抢名额而产生矛盾。同时,也会使研究生对学校的政策持怀疑态度、对学校失望、对学业产生抵触情绪等,这反而辜负了设立奖学金的原本意图。

二、评奖的基本原则

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切实做好评奖工作,有些高校设立了奖学金分配模型[5],这些模型各有侧重,有利有弊。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依据各校的学科特色,仔细研讨适合的方法和原则。

1.奖学金分配方法

在细节的计算过程中,有些高校提出各种计分计算模型,有指标权重分配模型、算数平均模型等等。

目前高校采用的奖学金分配方法有多种。主要有:(1)平均分配型。就是每一年将学校、学院设置的奖学金平均分配给各研究生,这样,研究生在学习期间,不会因为奖学金而你追我赶,综合得分好坏对评奖并无影响。(2)学术分配型。这种分配类型主要表现在奖学金的评定以研究生的学业成绩(学科成绩以及所折算的分数)为准。(3)管理分配型。这种分配方式从服务院系管理的角度出发,奖学金主要倾斜于学生干部、文体活动积极分子等。(4)混合分配型。即奖学金发放以学术成绩分配为主,管理分配为辅。

2.实际评奖过程中的原则和要求

奖学金是对研究生在生活上的重要支持,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在每年的评奖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奖学金分配制度。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定方法也必须不断加以补充和修正,从而客观、真实、全面地综合评价研究生的素质。首先,要健全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奖学金评价体系可以帮助研究生正确认识奖学金的意义和重要性,消除在评奖过程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在实际评定过程中要明文规定具体的方法和准则,使算分过程有据可依,在评定时需做好细致、严格的综合素质量化考核分的统筹工作,经过反复校对之后才能最后公布。其次,要把奖学金评定制度与本院研究生群体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厦大化院的研究生科研任务较重,为了能够保证多个研究方向协同发展,在奖学金的分配过程中需考虑多学科均分,促使奖学金制度多元化。对一些在其他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应给予特殊的奖励。可以根据研究生学习和生活的各环节设置奖项,这样可以全方位的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技能竞赛等方面的动力,让他们不仅成为创新能力强的科研人员,而且成为个性完整的人。最后,采用平等、民主的工作方式,坚持思想教育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使研究生的心智相对比较成熟。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工作中需要对研究生充分了解,加强交流,提供了解途径,及时解决他们对奖学金评定的质疑,充分激发研究生的自我教育主体意识。在奖学金评选条例的修订过程中,研究生积极参与,献言献策,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建议,充分尊重了研究生的主体意识,更有效地化解了在评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对评奖过程中加分的细则需让同学们完全了解,这样才能给研究生一个明确的导向, 让研究生按着这个导向制定自己的学习规划、生活规划、实践规划等等, 让研究生的奋斗目标更为明细化,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好奖学金评定工作的积极影响。另外,还应该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减少这些消极因素对研究生的成长带来的影响,使同学们正确看待自己的得失,对于已经获得奖学金的同学,要引导他们珍惜自己的荣誉和奖励,应对国家、社会怀感恩之心,并合理地使用奖学金,在同学中间真正起到带头作用。

三、基于我院实际情况制定评奖方法——导师推荐制优点

为了避免上述奖学金评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依照奖学金评定的基本原则,我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拟定了新的推选评审方法,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解决了较多的问题,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与支持。

1.奖学金名额分配

我院奖学金分为校奖和院奖两部分,这两部分奖学金又各分为“三大奖”和其他奖项。在确定好奖学金的名额之前,需要统计好学院所包含的各个研究方向的研究所个数及每个研究所所包含的研究生数。经统计,我院总共包括研究所12个,所包含的研究生人数相差较大。为了保证和推进各个学科的平衡发展,在分配奖学金名额时就需要按照研究所研究生人数百分比进行均分,并结合人数百分比统筹各研究所奖学金总金额。

各个奖学金的要求不同, 比如校奖中的东阿阿胶奖学金要求必须是二年级及以上女研究生。要根据每个奖学金的名称、金额、要求、奖励人数等绘制奖学金汇总表。此外,学院对奖学金还有总体要求,特别是校奖。由于校奖是由学院推选最优秀的同学参评,我院规定各研究所推荐参选校奖的同学必须在本年度在高水平杂志(Science、Nature、JACS、Angew.Chem等)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时)发表过文章,或者科研工作突出、在重要级别的比赛中获过奖、表现突出。而院奖则是奖励给在本年度科研突出及综合表现优异的研究生。各奖项都必须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避免违背设立奖学金的宗旨。

由于我院设有专业学位硕士,他们除了没有国家补助的奖学金外,还需要承受高额的学费。为了鼓励这部分研究生能够克服困难,专心学习和科研,学院还特别预留专门的名额。此外,还将个别奖项的名额备注倾向分配给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研究生。这些特殊的措施都是为了帮助在经济上困难但学习十分努力的同学,可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在经济上的压力,使他们能够更好的投身到科研中。

2.将分配好的名额报送各研究所

分配好名额后,针对不同的研究所绘制不同的Excel表格,并将其发送给各个研究所负责奖学金事务的老师,请他们根据要求推选合适的研究生。

3.导师推荐制的优点

研究所负责老师获得名额后,会根据各研究所内导师所带研究生情况,合理分配每个课题组的名额。在平日的学习和科研活动中,导师和研究生有着最直接接触和交流。导师对研究生的性格、科研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了解,所以我院采取了导师推荐的方式,这样可以使奖学金的工作快速有效的进行,使他们对奖学金的评定心服口服,也能够促使他们在科研中更加努力,提高成果的质量和数量。这才能够真正做到设立奖学金的目的和要求,从而提高学院整体的科研水平,形成一个合理的竞争环境和良性循环。

4.奖学金评定

收集汇总各研究所推荐的研究生名单,按奖项名称进行分类。

统计好学生名单后通知研究生按照要求提交申请表和证明材料。我院每位研究生都有自己的研究生系统,里面包含课程成绩、科研成果等信息。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必须经过导师和教学秘书审核才能计分。在提供成绩和科研成果证明前,必须提供系统内生成的成果汇总表方可有效。这样既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参评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得到系统自动算出的分值,节约工作时间,又可以避免同学之间相互怀疑,使评奖过程公开、透明。可见,学校网络系统的合理运用为奖学金评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校对汇总参评的研究生成绩之后,学院领导、老师、研究生代表召开研讨会,最终确定获奖研究生名单。将具体的获奖研究生名单进行公开,接受学院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反馈。

我院研究生人数较多,近几年来招生人数一直超过本科生。因此,如何管理在校研究生成为学院十分关注的问题。每年的奖学金评定关系到同学的切身利益,一直备受关注。目前采用的奖学金名额分配到各个研究所,由导师推荐参评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完成奖学金的合理分配,导师和研究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充分体现了民主、公正的原则,避免了在评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矛盾,维护了学院的和谐气氛和正常秩序,促进了教学与科研水平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涛、许华山、王丽莎. 论高校奖学金评定程序的完善.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17.

[2]胡涛.浅谈高校奖学金评定模式改革.湖北函授大学报1(24):18

[3]杨寅庆.地方高校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的问题与对策——以三峡大学为个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92.

[4]欧旭理,罗方禄.高校奖学金评定中的马太效应分析及其规避对策. 思想教育研究.2011(8):107.

[5]高见、张希男.高校综合奖学金评定模型.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2(29):36.

[6].基于我校研究生奖学金制度改革实践的思考.011(2):287.

[7]胡仲军、李建忠.让奖学金制度变成实在的激励机制——浅谈我市高校的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制度.时代人物.2011.

第3篇

关键词 中美大学 资助体系 比较分析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2.005

1 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构成

美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着比较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但是美国国内存在种族矛盾,也存在一定的贫富差距问题,部分贫困大学生无法完成自身的学业,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发展。因此美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希望为贫困生建立更好的资助政策,让他们安心学习。美国大学生自主政策构成比较多样化,主要由联邦助学金、贷学金组成,其中联邦助学金主要包括“联邦佩尔助学金”和“联邦补助教育机会助学金”,贷学金则包括“联邦帕金斯贷学金”、“联邦家庭教育贷学金项目”、“联邦直接学生贷学金”。这些自主政策有着不同的针对性,可以让贫困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申请资助项目。

以“联邦家庭教育贷学金项目”中的“联邦斯坦福贷学金”为例,它主要是针对有申请需求的学生,该资助项目涉及面比较广泛,并不是只要求“特困生”或者“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进行申请。但是改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贷款,所以其贷款利率相对较高,宽限的时间比较短,对学生还款有着较多的要求。而“联邦佩尔助学金”则是针对低收入家庭学生制定的资助项目,帮助他们缓解家庭经济负担,使其更好地完成学业。该资金大部分来源于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支出,部分资金来源与非联邦政府机构捐助,每位学生一年只能在一所学校接受一次佩尔助学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自主对象,它需要与其他资助项目配合,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资助水平。

2 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构成

我国对大学生的自主政策主要包括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社会助学等,减轻他们的家庭经济负担,让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奖学金主要是针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设立的资助政策,比如国家助学奖学金、定向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研究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学校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组织设立的奖学金等。通过该项奖学金的设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帮助贫困生解决上学问题,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助学贷款也是针对当前贫困大学生的一项资助政策,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校人数的增多,贫困学生人数也在逐渐上升,如果单纯依靠奖学金无法满足贫困学生的上学需求。国家助学贷款则可以在一定时期内缓解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以国家补贴利息的形式向贫困学生发放助学贷款金,并与银行签订相应协议,工作后在一定期限内完成还款。通过多种形式的大学生资助政策,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贫困大学生享受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

3 中美大学生资助工作的比较分析

3.1 中美大学生资助工作的相似点

当前我国与美国大学生资助工作有着较多的相似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政府在自主政策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从美国大学生资助资金组成来看,大部分来自联邦政府的资金支持,一小部分来自州政府、学校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资金。此外在贫困学生贷款中,美国联邦政府也是贷款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并且为了减轻学生的还款负担,他们也针对学生贷款给与担保和贴息,让更多贫困大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中国与美国的资助政策相似,政府也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制定相应政策来引导各种资助工作的有序进行。第二,大学生资助政策类似。中美两国制定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相似。比如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中主要有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以及工读计划等,中国则是奖学金、助学金、贷款、贫困补助、减免、绿色通道等。两国的大学生资助体系都属于混合类型,包含的种类都比较多,与本国的实际国情相符。

3.2 中美大学生资助工作的不同点

中美两国大学生资助政策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其不同主要体现为:一是大学生资助目标不一样。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目标比较广泛,它能够让学生结合自身家庭经济状况选择不同的资助方式和资助层次,即使是一般经济水平家庭的学生也可以得到相应资助。但是如“联邦帕金斯贷学金”和“联邦佩尔助学金”只有家庭非常贫困的学生才能够享有。中国大学生资助政策主要针对贫困学生和成绩优秀学生,比如国家的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等。二是资助申请上的差异。美国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就要进行资助申请,填写相关申请表,通过教育部门的审核后才能够接收资助。该种方法可以让相关部门从学生家庭状况出发来提供资助项目,能够提升资助金的利用率。我国则是学生进入学校报到后,可以通过“绿色通道”政策先入学,然后再结合自身的家庭经济状况来申请贫困助学金,但是该种方法导致资助部门不知道学生会选择哪种项目,可能会降低资金的利用率。

4 美国大学生资助工作对我国的启示

4.1 完善我国资助法律体系

我国在今后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应该要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让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能够受到法律保护,维护贫困大学生的权益。与美国相比,当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与大学生资助政策有关的法律体系,其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到资助工作质量,不利于今后我国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通过对美国大学生资助工作经验的学习,我们要积极推进《大学生资助法》立法工作,明确国家在高等教育资助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对一些社会团体、个人的自主行为做出明确规定,激发他们参与该项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保护大学生和资助团体、个人的利益,帮助更多贫困生完成大学教育。

4.2 丰富大学生资助形式

我国目前虽然建立了自己的一套大学生资助体系,但是该体系还不够健全,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发展,我国需要继续丰富大学生资助形式,了解当代贫困大学生的需求,制定出更科学、更有效的资助方案,既能减轻他们的家庭经济负担,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可以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自主体系,鼓励社会参与大学生资助工作,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家财政资金压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他们的诚信观念,继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除此之外,国家应该延长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还款期限。比如我国当前的助学贷款还款期限为毕业后6年,但是却没有顾及到家庭特别困难学生的状况,可能会增加他们的生活压力,不利于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项目的实施。

4.3 制定合理的贫困认定标准

贫困生认定标准非常重要,但现实中我国的认定标准不够明确,资助执行力度不强,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申请到资助,从而不利于大学生资助项目的顺利实施,容易出现“贫困生不贫困”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贫困认定标准,需要从学生生源地、学校、父母单位、学生表现等方面出发,不仅要让相关单位提供证明,还要综合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在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后,才进行最后的认定,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实现资助资金的作用,帮助贫困大学生继续完成高等教育。

4.4 建立资助信息共享机制

在开展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时,我国相关部门还要建立相应的资助信息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减少避免资助现象。比如各高校可以按照国家要求在相关网站为学生建立资助账户,录入学生的基本信息、家庭成员、家庭经济情况和接受资助状况,如果学生一年内获得的资助达到一定的标准,则不可以接受其他形式的自主,这样能够有效提升资助资金利用率。但是在建立该共享信息时,应该要做好学生信息保密工作,维护好学生的基本权利,以达到资助工作目标。

4.5 鼓励社会资助体系的发展

我国人口众多,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贫困生数量也在上升,如果单纯依靠国家财政和贷款进行资助,则无法满足贫困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量。因此我国应该要鼓励社会资助体系的发展,比如可以建立教育基金会,规范其内部操作程序,将社会捐助资金运行透明化,提高社会群众对社会资助体系的信任度,让学生能够达到资助金接受高等教育。此外也可以鼓励社会企业以多种形式帮助贫困大学生,比如为他们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实习机会等,以减轻他们的家庭经济负担,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

5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与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上有着一定的相同之处,两国的资助政策体系比较多元化,能够满足不同家庭状况的学生进行选择。但是现实中我国大学生资助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美国资助工作相比还存在差距。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应该要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继续丰富大学生资助形式,制定合理的贫困认定标准,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学生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此外,我国也要提升社会资助体系的发展水平,建立多渠道社会资助帮扶工作,让更多社会团体与贫困生联结在一起,实现贫困大学生的大学梦。

参考文献

[1] 许蕴文.中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比较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10:143-144.

[2] 曹艳春.中美两国大学生资助理念比较及其启示[J].学理论,2013.21:312-314.

[3] 王俐,张霞,王烁.中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比较与启示[J].北京教育(德育),2013.9:78-80.

第4篇

总结2019年春季学期工作,2018年6月来到华德学院,到今天已经一年有余,这一年的辅导员工作让我有很多收获,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工作经验,学会了如何和学生相处,学会了如何更好的处理班级日常工作,从一开始的迷茫到现在的适应熟悉,一下是我的工作总结: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本学期取得成绩

1、培养发展入党积极分子80,其中16人党校结业;

2、班级整体建设取得的成绩较上学期有明显提升,包括迟到、早退、无故旷课人员、带餐进教室现象明显减少;

3、班级每月定期开展主题团日活动,通过定期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增强班级团组织的凝聚力,让当代大学生用这份精神去学习、生活,去不断进步;

4、关心关爱学生,每天深入班级,每周三次深入寝室,全面掌握学生状况,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力所能及的帮忙;

5、让班级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班会的开展中,以往的班会形式都是有辅导员在讲台上从头讲到尾,很多的道理并没有深入到学生的脑海中,所以本学期班会开展是由学生来讨论问题,辅导员走进学生中去,让学生在班会上发表意见,师生共同探讨问题,营造良好的班会氛围。

6、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组建有号召力的学生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力量,协助专业课教师及辅导员管理日常工作;

7、公平公正的评定奖学金,本学期所带班级260人,共一等奖学金7人、二等奖学金15人、三等奖学金21人;

(二)、工作不足

1、工作中存在惰性思想,做事容易拖沓,主动性思维有待提高;

2、对待细致性工作不够深入,做事只看表面情况居多,应多角度看问题,多层次剖析问题,解决问题。

3、对于辅导员工作专业理论学习不足,没有合理利用时间去学习工作相关专业知识,日后需要认真学习专业理论。

二、横向工作

(一)、寝室相关工作,每周三协调各教师与学生会同学共同深入寝室进行检查,并做相关记录工作;寝室安全及寝室基本检查工作;学院对接公寓管理中心各项工作包括:卫生安全月、寝室文化节、寝室自检自查等工作;下学期将持续做好寝室相关工作。

(二)学院分担区卫生工作,主要包括:校园分担区的落叶清扫、积雪清理、日常维护、运动场篮球场等清扫周的维护工作。

三、下学期工作重点

(一)下学期是大二学期的开始,也是树立学生正确职业发展观的重要学期,做到每天一个学生谈心谈话,了解每位学生通过一年的大学生活及学习感触,了解每个人目前的职业发展想法、认真分类(考研、公务员、支援西部、创业),根据分类对学生再进行分批谈话,让学生树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发掘班级学生的特长,培养多方面人才,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级专业类比赛,在实践中学习、赛中找到不足。

第5篇

论文摘 要: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政府,学生,以及作为重要中间者的学校作为政策实施中的三个主体,在政策体系的制定和实行中都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政策的本质是追求教育机会平等和教育资源的再分配,通过政策在经济上补偿和保障各主体对教育资源的分配的目标的基本和谐。

我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面临着失学的危机。国家建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制度包括高等教育资助、中职教育资助和义务教育资助等针对不同教育层次的资助政策,其中高等教育资助由于涉及助学贷款的偿付问题而显得更为复杂。本文分析政府、学生和高校、银行这四大主体在高校家庭困难大学生的资助政策中获得的利益,并指出在该政策下该主体仍可能面临的危机。

1.政府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政府作为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显然在制度体系中处于一种主导地位。教育政策的制定一方面体现着教育领域内的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体现着政府在教育领域内的资源投入及其分配。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政府的利益体现在以下方面。

1.1社会公平问题

从社会公平角度来说,政府通过教育领域内的资源调配,以多种形式减少或避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经济困难而失学或影响学业完成的情况出现。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是保障受教育权的获得,通过奖、助、免、贷等各类方法,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免除后顾之忧,鼓励他们完成学业。资助政策的最基本出发点从基本的经济层面保障教育的公平性。政府的保障体系就如同木桶最短的那一块,决定了整体可能达到的基础水平。

1.2投入的分配问题

从政府投入的角度来说,教育支出一方面是对基础建设、学校运行等诸多方面的支出,可归纳为建设性支出(如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设备的更新与添置等)和维持性支出(如教师工资和福利、学校日常运行的办公经费等),这些支出是保障教育资源的更新和增长的主要力量,在教育总支出有限的情况下,增加这方面的投资产生的效果是提高人均享受到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师的待遇,等等。而另一方面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方面支出,则保证了社会弱势群体能够分享到不断增长的教育资源。两相比较,前者投入是提高百分比,锦上添花,而后者是从无到有的质变,雪中送炭。必须指出的是,教育的建设性支出和维持性支出的增加,事实上也引起了教育人均成本的提高,相对而言就造成了教育负担在家庭经济负担中的提高,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和广度应该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适应教育成本提高带来的影响。从以人为本的目标出发,政府不能仅仅着眼于教育总支出的增长与教育支出占国民总收入的百分比,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地把握各类投入的分配比例而形成良性循环。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资助政策的收益者,首先获得的是经济援助和奖励。但其中不同的资助政策针对的资助对象、覆盖面的不同,又使得情况有所不同。

2.1奖学金制度

奖学金制度是我国现行高校资助政策的开端。现行的奖学金主要包括以下形式:国家助学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定向奖学金、研究生奖学金。奖学金的主要要求是课业成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获得奖学金和助学金,首先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助学金着眼于帮助成绩优秀、学习努力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减轻经济负担。相对而言,奖学金更看重“成绩优异”这一特质,以考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为主,而助学金则以“家庭经济困难”为条件。必须看到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名额是极为有限的,因此两者只能在设置各自的选拔条件底线的基础上,采用排名的方式决定获奖者。尽管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覆盖面极为有限,但它们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现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其他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它们以学习成绩为评判标准,能够促进家庭经济大学生在逆境中更专注于学习,可以说,获得奖助学金不仅仅是对这些优秀学生的经济支援,更是对他们精神的莫大鼓励。

2.2学生助学贷款体系

这是高等教育阶段资助家庭困难大学生的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它结合国家、学校、商业银行系统的力量,通过现代的信贷制度为面临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提供了低门槛的资助获得方式。学生通过贷款缴纳学费和支付生活费用,毕业后在规定年限内偿还贷款。然而在我国信贷系统并不发达和繁荣的社会背景下,由于对贷款过程和还贷制度的不清楚,相当部分的家庭困难大学生没有选择助学贷款,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日趋紧张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下,高校学生对自身未来的还贷能力产生了相当大的顾虑,在此情况下信贷系统也无法有效保证毕业生还贷的信誉度,信贷能力大受影响,长此以往也会削弱助学贷款体系的整体力量。这俨然成为国家资助政策中的一对难以化解的矛盾。但从长远来看,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助学贷款完成学业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这在客观上也能促使他们在大学期间形成良好的理财观念,并形成长远的个人发展计划。 转贴于

2.3减免学费政策

减免学费制度主要针对普通高校中部分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尤其是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与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但符合条件的学生较少,这些学生面对的经济压力也不仅仅是减免学费就能够解决的,往往在生活、学业、就业等方面都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学生本身减轻了经济负担,也仍需要争取获得奖学金、助学金,或是勤工俭学获得其他的经济来源。此外,各级政府和高校在经济困难学生遇到一些特殊性、突发性困难时给予的临时性、一次性的特殊困难补助也是帮助家庭困难大学生渡过难关的重要措施。

3.学校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学校作为教育的实施主体,主要通过来自国家的经费支持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在政策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中间者角色。

高校在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中扮演的角色不仅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而且是提供资助的主体之一,或者准确地说是学校扮演了裁判的角色:将国家、学校、企业等设立的奖学金按照手中掌握的学生的资料,根据学生提出的申请进行排序来分发给学生;根据学校情况设定政策门槛,使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减免学费的待遇;联系银行为学生提供助学贷款等,学校在资助体系中是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国家将教育投入作了最初的分配之后,学校在之后的资助政策的具体实施到个人时成为了最关键的环节。公正、公平、公开的政策是学校参与到资助体系的运行中的最基本的原则,面对众多申请者时如何保持中立并实现政策覆盖面和实效的最优化,是高校在长期的工作中需要总结和摸索的。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在校表现情况的真实面,需要大量的日常工作积累;而如何在情况不同的学生之间作出比较,则需要有可操作的获得广泛认可的标准作为基础。

4.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承办国家助学贷款项目,首先要承担学生贷款后无法按期还款的资本风险。由于助学贷款没有担保人,因此银行在还款的执行上遇到了一些问题。自2002年开始的第一次还款高峰期到来后,据国家统计约有20%的学生无法归还贷款,因此多家商业银行出于风险的考虑停止了助学贷款的发放。

政府制定政策,根据政策将教育资源和投资进行第一次分配,在教育支出中划拨出专门的资金进行资助政策,学校在资助政策的指导下对这部分资金进行二次配额,它是政府部门在具体层面的延伸,通过其特殊的地位获取政策实行所必需的第一手资料——学生的基本情况,并在政策要求下进行评估和判断。学生一方面需要提供自身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另一方面通过自身在学业和工作中的多方面努力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受助机会,减轻经济压力。在三方利益相关者的博弈中,关键在于保持制度的公平性、长期性,并通过三方的主动性配合实现各类资源更合理地配置和利用。在追求社会和谐的今天,教育资源的分配牵动了社会未来资源分配这个实际的问题,找出恰当的教育资源分配模式,维持教育资源分配比例的不断优化,是达成教育和谐这个目标的必然追求。

参考文献

[1]柴松球.从高校与学生间的法律关系看对学生的资助政策.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2]马陆亭.高等教育学费和学生资助政策.高等教育管理,2007,(2).

[3]李慧勤.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实证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5,(58).

[4]魏百君.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现状及对策.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5,(3).

第6篇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工程系道桥0702班的xxx,今晚很荣幸可以站在这个讲台上与大家共享我这两年来的大学生活。在此,我首先要向一直以来默默支持和鼓励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最亲切的问候。

泰戈尔曾说过:“天空中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而现在,我想说:“天空中没有鸟的痕迹,但我正在飞翔。

当我拿到xxx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通知书时,既兴奋又无奈,是去打工还是上学?打工,意味着从此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我心不甘,情不愿。上学,想到年迈而无法从事体力劳动的父母,使本来就窘迫的家境将更加不堪重负,弟弟也将要面临辍学,我心不忍,更无奈。经过反复思索最后痛下决心,作出既上学又打工的举动,自己养活自己!虽然家境贫寒,但我相信:虽然无法选择来到这个世界的方式,但可以选择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虽然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但是可以选择自尊自强地生活,我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改变这贫穷的家庭。

既上学又打工,自己养活自己,谈何容易呀!记得去年暑假在南平打工, 我选择最辛苦但挣钱最多的岗位---空调安装工助理,最多时一天可以挣100元,记得一次在一栋住宅楼15楼安装空调时的经历,让我终身难忘:炎炎夏日,火焰一般的太阳直射得我睁不开眼,热烘烘的墙体烤得我汗如雨下,看到路上蚂蚁般的行人,突然头晕目眩,人就往下掉,把在场的人吓坏了,幸运的是掉到13楼就没下去了----因为身上绑了安全带。一年多来,我就是这样边上学边打工走过来的,一路走来虽然不是鲜花满地,但也充满披荆斩棘后的快乐与喜悦。从20--年9月迈出家门到xxx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报到那一刻起,就没有向家里伸手要过一分钱,并承担起弟弟的部分生活费。

早出晚归是我的习惯,不放弃一分一秒是我的原则。在担任大学生助学励志与促进就业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学生膳食委员会负责人期间,为了保障同学们食品卫生安全,我每天坚持到学生食堂进行食品卫生监督。为了能为同学们提供更多勤工助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我奔走于校园内外……想同学之所想,为同学之所谋,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做人,本着以“服务同学,锻炼自我”的宗旨,团结带领广大同学,很好的履行了干部职责,发挥了干部效能,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也使我明白了什么是目标,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拼搏,什么是奉献。我有着坚韧的毅力,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从不低头。尽管如此,我没有旷过一次课,一边勤工俭学,一边读书,从来没有影响过学习,我善于利用点滴时间,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终究会有回报”,入学以来我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茅,曾获得院“三好生”、“优秀共青团员”、 “国家励志奖学金”、“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 “国家中级制图员、测量员证书”、“英语应用能力B级证书”等。在学习上我总结了二十个字来规范和鞭撤自己,在此与大家共勉,即“勤于发问、积极思考、善于总结、敢于实践”。

收获总是青睐于那些勤奋刻苦、塌实肯干的人的,就是凭着这一点,我大学两年的收获也不少。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人,我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身边的人、回报社会,也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荣誉和成绩属于昨天,今天的工作是争取未来的精彩。关于挫折,眼泪里泡过的微笑更晶莹;关于生活,迷惘中走出的灵魂更清醒。 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着的青春更是绚丽多姿的。让青春载着梦想飞扬,让人生扬起风帆远航。

第7篇

(一)减轻家庭负担

多数大学生的家庭属于普通家庭,主要以工薪阶级或农民家庭为主,学生在上学期间的开支,对条件一般的家庭来说这是很大的一笔开支。因此,大学生投资理财显得更加的重要,家庭条件一般或不好的大学生尽早学会投资理财,能够减轻家庭负担,让家庭生活轻松一点。

(二)培养管理能力

目前,大多数大学生花钱大手大脚,“月光族”最好的办法就是记账,通过月初规划开支数额,每日记账列出清单明细,长期下来,就能对每天、每月的开支有非常清楚的了解,知道那些开支可以尽量避免,节约钱财的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

(三)提前适应社会

没有良好的理财习惯,再高的学历再多的财富也会变得贫穷。好习惯需要长期的培养,这个过程虽然漫长而且痛苦,但是好的习惯能够让人“富有一辈子”。理财专家认为,大学生作为学习理财知识和适应社会的黄金时期,主动理财的意识大多数建立在好的理财习惯基础上。

二、在校大学生的收入渠道

大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等大部分来自于父母,有些学生也通过奖学金、兼职、自主创业和投资来获得财富。据统计,通过父母获得的可支配收入的学生占总的87.2%,通过奖学金的学生占20%,通过兼职的学生占23.7%,通过自主创业的学生占11.2%,通过投资获得财富的学生占9.8%。其中是包含可支配收入来自多方的学生。

(一)奖学金

每所大学都设立有奖学金,学习努力、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能够借此机会获得丰厚的奖金,极大限度的减轻了家庭负担。奖学金是目前大学生最主要的获得钱财的方式之一,也是众多渠道中相对较容易的方法。

(二)兼职

兼职是大多数在校大学生会选择的增加收收入的方法,一方面能够减少家庭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能够增加社会经验,为以后进入社会增加砝码。兼职往往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繁重的简直任务对社会经验不足的学生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因此在兼职选择上,需要学生慎重选择。

(三)自主创业

创业在近些年十分火热,经济市场催生了很多大学生加入到创业奋斗中,部分大学生积极创业,能够多方面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强个人自信,提前了解行业咨询,为今后就业或进入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自主创业虽然能带来巨大财富,但是巨大的风险和时间投入让大学生难以抉择,因此,选择自主创业需要谨慎小心。

(四)投资

9.8%的大学生会选择投资股票、基金等方式来获得财富,股票、基金等具有一定的风险,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财富的学生是极少的,学生在投资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良好的心态,来进行理性的投资。

三、在校大学生理财现状

在调查中显示,只有32.2%认为应该重视投资理财,以高年级居多,58%认为投资理财在现阶段不重要,剩下的9.8%为不清楚状态。这种现象说明现在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没有意识到投资理财的重要。投资理财,总结起来就是开源和节流,开源指增加收入来源,来源越多,收入增加越快。节流减少支出,支出越少,或控制支出在可控范围内,也是保障财物稳定增长的方法。

(一)开源方面

一般来说,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等主要依靠父母,少部分学生会寻求其它渠道进行钱财的获取。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有意愿通过自己的努力赚钱,但是由于学习任务繁重,业余时间较少,提供给他们赚钱的机会就更加少了。

大多数学校会提供一些勤工岗位给在校学生,除校园勤工以外,大部分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节假日进行兼职,推销、商场促销、校园等成了大部分学生兼职的首选,小部分学生会合伙做小生意。

(二)节流方面

在开源的同时,节流对应的是合理开支、适度消费。大多数学生缺乏较强的理财意识,每个月的生活费在不知不觉中就花光殆尽,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最大的原因是学生自己的理财能力或控制能力不同,因此造成个人生活过得有好有坏。

大学生的日常开支主要集中在日常饮食和衣物开销两方面,而对于休闲消费,大学生主要比较集中,大多会选择KTV、看电影、集体聚餐等方式。交际作为大学校园中不可避免的社会环节,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团购、AA制等方式能够减少交际的花费;其次,减少不必要的零食和衣物购买,也是节流的重要手段。

四、加强大学生理财能力的对策

(一)正确选择并明确目标

现在各种理财产品层出不穷,但其中真正适合大学生身份的投资产品却并不多,大学生的固定收入较低,能够选择的投资方式有定期存款、债券等,其他的理财方式大都不适合。其中,股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快速的增长财富,但是风险较大,对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较为欠缺的大学生来说还是要谨慎选择。

(二)家庭加强理财的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家长及时的对孩子灌输适当的理财投资观念,对孩子的成长、理财观念的形成、理财习惯的培养具有深远意义。家庭教育通过不断的鼓励、支持和引导,能够让孩子在大学期间尽快的适应校园生活,尽早的养成投资理财的好习惯。

第8篇

尊敬的公司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叔叔、阿姨:

你们好!

在这鲜花盛开、喜气洋洋的日子里,有幸得到集团的爱心资助,我们倍感欣慰,无比幸福。因为你们特有的博爱之心,给我们的心灵里留下了温暖的印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你们的爱心行动中得到弘扬。在这里,我们代表所有接受资助的小朋友们,向你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最真挚的感谢!

集团的叔叔阿姨们用智慧和双手为我市的城市建设做出了的不可泯灭的贡献,为城市文化生活增添了新的生机,是你们让甜城肇东变得更美。今天,你们乐于助人的义举,更为构建和谐发达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激发了全市人民齐心共建生态文明城的热情。

我们感谢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关爱,并衷心祝福集团事业再创新辉煌!我们也请叔叔阿姨们放心,我们会努力学习,锻炼自己,以叔叔阿姨们为榜样,传承你们的爱心,把自己成长为祖国需要的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

最后,祝愿叔叔阿姨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获得企业奖学金的感谢信

尊敬的企业领导:

你们好,真是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2011学年已经在不经意间度过了。大三这一学年顺利结束,我也顺利进入了我大四的新生活,这一过程的顺利完成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教诲,也离不开集团对我的无私帮助,在此请接受我对XX集团的每一位好心人发自内心的感谢。现将我过去一学年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做如下汇报和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学习上,我一直很刻苦努力地学习,经常到图书馆及教室复习功课,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在上一学年的综合测评中我拿到了班级第二,年级第四的好成绩。在大一时候我就到了全国英语四级证书,但是现在大学英语六级证书仍然是我奋斗的目标。同时,我也积极参加各项学术研究及比赛,去年成功申报院科研立项以及参加广西区第二届金蝶杯大学生模拟创业大赛中表现突出荣获三等奖。工作上,在担任院学生会干部和班干部期间,认认真真负责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努力吸纳相关知识充实自己,努力平衡学习和工作之间的时间;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争取精益求精,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警句,努力充实和完善自我。由于在工作中表现优异,荣获广西区优秀学生干部、院三好学生、十佳团支书、优秀团员、科技活动先进个人等称号。在生活中,一直乐于助人,活泼开朗,帮助同学,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一直努力地养成良好的生活的习惯,形成行而有效且有益身心的生活规律。

但是,这些显然是不够且不足道的,从现今国家相关政策和方针,法规中我深深体会到,人生除了要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更多的还应该为我们的社会做些贡献。如今,再过一年我将踏上工作岗位,但是在此期间我都会尽我所能,达我所成,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回报社会。我也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广工学子会在企业所设的这些奖学金的资助与感召下学业有成,今后在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将这份深情厚义回报社会。国家的关怀,学校的爱护及学院的关心支持帮助了我。现在,我已深深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学生的关怀和重视。小时候的我常听妈妈讲起她那代人的求学经历,吃不好穿不暖,没钱上缴学费,千军马过独木桥。每逢此时,妈妈都会道出深深的感慨如果当年能够有足够的钱,现在生活就不会这样了!当时的我并不知道钱和学历意味着什么。但是,现在的我博览群书,已渐悟出妈妈那话里深深的后悔与悲伤。现在,我深深地感悟到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是多么的幸福啊!我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企业奖学金,以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回报企业对我的关怀,来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对我的关心帮助。同时作为奖学金的获得者,我感到无限的温暖,感谢集团对我的关怀,感谢学院领导和老师对我的关心帮助。我也由衷地体会到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了,更加人性化了;教育更加公平了,扩宽了广大学子的人生之路;党和国家乃至社会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获得奖学金对于我来说是雪中送炭,不仅给我生活上减轻了负担,同时也是对我学习最大的鞭策。让我明白自己作为子女的责任,作为一个学子的义务,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回报。

从古至今,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虽然我还不能确定我今后的发展之路,但我会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将继续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企业,成为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有用的人才,为社会做出贡献。再次谢谢您们!

第9篇

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且大多历史悠久、学风优良,因此很多渴求塑造高尚人格、获取各类知识的学子纷至沓来。高师院校由于具有比综合性大学、理工大学、艺术院校等高校学费低的特点,特别是自2007年起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后,便吸引了更多的欠发达地区的贫困家庭学子,以至在高师院校的学生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贫困生群落。为了更切实的了解高师院校的贫困生生活状态,以便采取更合理的方式帮助他们完成学业,特以吉林师范大学为例,对贫困生做了相关调查。

一、调查对象、方法

本次抽样调查的对象为吉林师范大学2007、2006、2005级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600名贫困大学生,其中男生180人、女生420人,涉及到哲学、教育学、文学、工学、历史学、理学、管理学七大学科门类19个院系的学生。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个别谈话为辅,共发出问卷600份,收回600份,有效问卷597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9.5%。

二、调查结果及简要分析

(一)学生家庭状况调查及简要分析学生家庭的收入情况直接反映着家庭的富裕程度,被调查学生家庭月收入500元以下的占71%,500~700元的占22%,700~900元的占5.5%,900~1100占1%,1100元以上的占1%。把这个调查结果与国家统计局2006年2月统计的全国人均月收入1041元相对照,有近三分之二的家庭还没有达到这一标准收入的一半,仅仅有2%达到了这个标准,可见贫困生的家庭都处于严重的低收入状态。学生的贫困状况,与他们的家庭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父母所从事的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根据调查显示贫困学生家住农村的占80%,住在乡镇的占10.1%、县级市或县城的占5%、地级市的占2.5%、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的占2%,可见贫困家庭大多位于农村。另外,贫困学生家长从事的职业也体现出一定的规律,调查显示,贫困学生父母亲为农民的占大多数,分别占被调查总数的81.5%,其次是父亲在城镇作农民工的占7.5%,母亲为个体工商户的占7.5%。从贫困学生家庭居住地和他们父母从事职业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学生居住地的城市化程度越高,贫困生的数量越少。贫困学生多来源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他们父母多以耕种土地为生,耕种土地收益不高,若遇旱涝年景更是收入锐减,且有一半农村家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需要支出的教育经费比较多。相比较而言,城市居民的收入要比农村的高且稳定,家中多为一个孩子,因此每月有稳定收入的父母亲两人供养一个孩子,还是能够承受的。城市中也有为数不多的贫困学生,县级以上城市的贫困生占贫困生总比例的9.5%,其中一部分为孤儿或者是离异家庭子女,一部分为下岗、无业家庭子女。导致家庭贫困的原因除了收入偏低以外,还可能遭受过重大意外。在调查中显示在近五年中家庭遭受过重大自然灾害的占21%,患过重大疾病的占47%,其他特殊情况的占32%。重大自然灾害如暴雨、干旱、台风、雪灾等严重影响农民的收入,常常导致农民们收成欠佳,甚至是全无收获。重大疾病等因素会导致家庭一次性消费过高,而家庭经济受到重创后短时期内很难恢复。一般而言,贫困学生家庭的构成模式与当下普遍的三口之家也有所不同,家中有三口人的占35%,四口人的占33.5%,五口人的占18.5%,六口人的占8%,可见四口及四口以上的家庭占60%。据了解,贫困生家庭比“一对夫妇一个孩子”普遍模式多出的人口,多为超生的孩子或者赡养的老人,他们都不是为家庭创造收益的主要劳动力,却是家庭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的教育消费、老人的医疗消费对不富裕的家庭来讲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因此非劳动力人口较多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

(二)学生个人生活状况调查及简要分析据调查,贫困学生的年消费金额多数在6500~7500元之间,从统计的情况来看,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国家助学贷款、父母供给和政府奖助学金,这三项金额加在一起为6302.51元,占他们全部经济来源的88.19%。贫困生年平均消费6899.89元,学费、住宿费、伙食费三项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必须开支,每人每年平均6065.69元,占学生消费总量的87.91%,而其余学习资料、网费、通讯费、日用、休闲、医疗、资格培训等多项一年消费总和为834.20元,占总消费的12.09%,可见,贫困学生的日常生活非常节俭,除了衣食住等基本开支外,很少有额外消费。另外,通过对贫困生谈话调查了解到,学生的学费主要靠国家助学贷款和父母供给解决;生活费主要靠父母供给、校外打工解决。

三、简要总结

以上调查凸显出了几个问题,分别为:

(一)贫困生生源主要来自农村。调查数据显示,来源于乡镇级以下的农村家庭的贫困生占总贫困生人数的90.1%。所以,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关键所在。然而这是一个复杂又艰巨的任务,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国家政策、农民意识、地理环境、资源储备等因素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调和、利用这些因素,早日实现农村致富,只有如此,才能彻底解决农村贫困生问题。

(二)国家是资助的主要力量。从贫困学生个人经济来源的比例看,国家资助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国家资助的主要方式是助学贷款和国家各项奖、助学金,这两项加在一起占贫困学生全部经济来源的60.72%。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家特别关注教育公平,增加了助学贷款的获贷比例;从2007年开始又增加了国家奖助学金的金额和比例,根据2007年国家财政部、教育部下发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国家奖学金用来奖励特别优秀的学生,每人每年8000元,比例为在校生的0.3%;国家励志奖学金用来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每人每年5000元,比例为在校生的3%,国家助学金用来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平均每人每年2000,比例为在校生的20%。这样,得到国家各类奖、助学金的大学生占了大学生总数的23.3%,受助面更加广泛。

(三)贫困生自助能力较低。调查显示,贫困学生经济来源中自己赚取的部分仅占全部经济来源的3.9%,平均每年仅为241.55元。大学生们年龄大部分都在20岁左右,已经成年,具备自食其力的能力。然而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的访谈调查得知,只有一小部分贫困生从事校内勤工、校外兼职,大部分贫困生自我解困的意识较弱,主要依靠国家、家庭、学校的资助来解决学习、生活困难。因此,大学生们应该挖掘自身的潜力,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根据自己专业,作些兼职,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使自己的技能学有所用。从以上的调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高师院校贫困大学生的产生源头和生存状态,也能够看到国家、社会、学校和贫困学生自己都在通过各种方式保证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然而在具体的帮困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因此,应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创造性地开展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

第10篇

关键词: 研究生奖惩体系 实现目标 运行模式 运作机制

奖励与惩处作为一项重要的激励与教育手段,既可用来进行管理和道德教育,又可用来塑造学生的多种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近年来的高校学生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构建科学、合理、完善的奖惩体系,并确保体系的正常运行,实现奖惩与教育有机结合,能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的管理效能,使研究生高层次教育更有说服力、实效性和导向性。

一、研究生奖惩体系的构建及实现目标

高校研究生奖惩体系包括奖励管理和惩处管理,它们是研究生思政教育中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奖励管理从正面来肯定研究生思想、行动的积极因素,根据有关规章制度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正面激励,主要内容如评选各类奖学金、荣誉称号或进行科研成果奖励等。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我校现行研究生奖励办法中有华藏奖学金、科技创新奖等专项奖学金,优秀研究生标兵、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及社会工作优秀奖等九项个人或集体荣誉称号评选等,旨在通过评优评奖达到鼓励先进、推进学风的目的。另一方面,惩处管理主要针对研究生思想、行为中的消极因素,根据其不良行为情节的轻重按有关规章制度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如我校根据教育部令《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十三条和《浙江师范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相关条例,对违纪研究生进行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及开除学籍等不同程度的处分,旨在通过惩处教育研究生,达到明辨是非、纠正错误、促进转化的目的。

研究生奖惩体系的实现目标分初级目标和终极目标两个层面。奖惩体系构建的初级目标是不断完善奖惩制度,优化程序,确保实施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就终极目标而言,一方面,奖励制度并不是为了评奖而评奖,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评奖评优和正面引导的方式,为广大研究生树立生动鲜明的榜样形象,以调动研究生群体的内在积极性,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另一方面,惩处制度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使受惩者和其他人受到警戒,其最大效能就是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实现惩处层次、数量递减直至消失[1]。因此,奖惩体系构建的终极目标是通过确保奖惩制度的有效实施,对研究生在学习、科研和实践活动中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定向控制和改造,直至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

二、研究生奖惩体系的运行模式

奖惩制度在高校管理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中也叫强化,它是根据研究生成长成才需要设置的奖惩项目和奖惩内容,通过奖励制度刺激、活化研究生个体的积极目标,促使自身完成奖励项目要求完成的任务而获得满足,发挥激励全体的正强化效应。另一方面,通过惩处制度抑制、消除研究生个体的消极目标或对违纪行为进行处分,发挥警示全体的负强化效应。奖惩体系的运行模式可用下图表示:

奖惩体系运行模式图

三、研究生奖惩体系的运作机制

奖惩体系要充分发挥其在研究生思政工作中的管理和教育效能,还必须靠一套合理的形式、先进的手段和完善的机制作为保障。

1.育人机制

研究生奖惩管理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式,其实施应彰显高校的教育理念和导向,体现高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特点。教育部令《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总则中强调高校实施的一切活动应以“育人为本”为原则。对研究生实施奖惩管理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是为了教育学生,因此,高校实施公平、公正、合理的奖惩管理具有育人效应[2]。在研究生奖惩体系运作过程中,要处理好奖惩与育人的关系,增强奖惩与育人有机结合的意识,寻求奖惩与育人有机结合的途径,充分发挥奖惩的育人效能。

2.激励机制

激励是调动研究生的内在积极性、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最佳途径。目前,高校研究生奖惩体系中的激励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有机结合。物质奖励通过发放奖学金、奖品等方式,能满足学生的生理需要;精神奖励通过评选各项荣誉称号、入党、竞选学生干部优先或综合测评加分等方式,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精神境界有更高标准的要求,相对物质奖励而言,他们往往更注重于精神奖励。而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有机结合,用物质奖励为精神奖励奠定基础,用精神奖励提高物质奖励的格调,这样能更有效、更持久地激发研究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我校每年面向全体研究生举办年度表彰大会,表彰当年评选出的优秀研究生等各项荣誉称号和奖学金获得者,由校领导为获奖研究生颁奖,旨在以精神奖励为主,鼓励研究生积极进取。

(2)目标激励和榜样激励共同作用。目标激励就是通过远大目标的设置来激发学生的个人动机、引导他们的行为,把他们内在的潜力激发出来,追求更高目标的实现[3]。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我校每年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开展“研究生榜样人物评选”活动,评选出学术科研之星、自强不息之星、爱心风尚之星、青春励志之星、团体合作之星等八个项目的榜样人物。此外,我校以新生始业教育为契机,在全校研究生中举办“榜样人物报告会”,对研究生开展榜样教育,邀请知名校友、榜样之星进行先进事迹宣讲,通过评先进、树典型,感召全体,从而有效提升我校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成效。

3.监督机制

高校在实施研究生奖惩制度中要坚持“实事求是、标准统一、一视同仁、科学适度”的原则。奖惩制度必须公开、明确和相对稳定,制度的贯彻执行应充分体现客观性、公平性和公正性。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奖惩工作的严肃性,真正发挥奖惩工作的激励教育作用。如果奖惩使用不当,将会导致一些负面效应,尤其在惩处管理过程中,更应慎重严肃,如处理不当往往会引起后患,惩处效应的反作用不容忽视。例如常见的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如对同样程度的几次作弊事件做出不同等级的纪律处分结果,就会使惩处功能失去权威性、严肃性,削弱其教育作用。因此,在奖惩体系运作过程中实施监督机制尤为重要。

4.创新机制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根据不同研究生的思想觉悟和个性差异,不断创新奖惩体系及实施方式。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我校在制定研究生综合测评及荣誉称号评选等制度过程中,在遵循学校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宗旨,德育、智育、文体等全方面考虑,设置出与之相应的各种奖励项目,并根据不同性质、不同难度的项目制定不同加分等级,对不同程度的违纪行为给予相应减分或取消当年评优评奖资格。此外,我校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构建研究生新奖助体系,拟将原有体系中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三助”津贴等经费统筹分配,设立新生奖学金,制订新的学业奖学金等级和标准,并将奖学金标准与研究生综合测评结果相结合,以奖促优,以奖争先,以奖励的方式正面激励研究生发挥自主学习、努力科研及参加学术活动的积极性,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5.长效机制

研究生奖惩体系要长效运行,需要在理论体系、执行过程、信息反馈及制度实施方面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及时化和可持续化。首先,理论体系要科学化。要在科学调研和“以生为本”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系统的奖惩制度,即奖惩规章制度必须科学合理,标准明确,措施可行,易于操作。其次,执行过程要规范化。在奖惩制度实施的各个环节,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奖惩程序。再次,信息反馈要及时化。注重了解奖惩制度实施的反映和效果,并对相关评价和反馈进行研究、总结。最后,制度实施要可持续化。要定期修订制度文本,改善运作方式,不断优化奖惩制度,确保其以循环式、开放型、可持续方式正常运作。

综上,研究生奖惩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实施过程要有计划、有程序、有层次地进行。只有在制度的确立、措施的落实、奖惩的运作等方面要做到环环相扣、系统配套,才能确保奖惩体系有条不紊地实施,机制正常运转,以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宋大伟.高等学校心理咨询网站建设初探[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3).

[2]李学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环境的冲突及其对策[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第11篇

20xx校园资助宣讲活动策划范文1【活动背景】为使国家资助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确保各项政策更好的顺利实施,自治区教育厅将于3月15日至4月15日开展20XX年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活动。活动期间,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将通过新闻媒体、征文比赛、校园网络、板报、墙报、专题报告、主题班会、宣传海报和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宣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

【活动目的】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活动,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普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知识,确保各项资助政策家喻户晓,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

【上学期被资助学生现况】

1、我班被资助的九人有超过一半的学分绩超过了80,其中更是超过了85分;

2、为了不辜负这份资助学习异常刻苦,早起晚睡,废寝忘食;

3、还有他们每天都泡在图书馆,不忘感恩之情。

【活动意义】通过大力宣传学生资助政策,让每一个学生了解申请学生资助所需的条件,让我校的每一个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辍学,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时刻充满着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

【活动主题】大力宣传学生资助政策,不让每一个困难学子辍学

【活动名称】学生资助政策让我们充满信心!

【活动阶段】3月12日3月14日,活动策划3月15日4月15日,活动实施4月16日4月20日,活动总结

【活动内容】

1、在网上搜集学生资助政策的有关内容,打印有关资料并分发给全班同学,让同学们更详细地了解学生资助政策;

2、与10002502班共同开展有关学生资助政策的主题班会;

3、请上学期被资助学生谈谈各自的感受;

【活动对象】信息对抗专业全体学生

【组织人员】信息对抗专业团支部

【活动总流程】

1、3月13日班会宣布活动展开,并开始分配任务;

2、3月15日3月19日搜集有关资料;

3、3月20日召开有关学生资助政策的主题班会;

4、3月21日4月14日由班委成员大力宣传学生资助政策的有关内容;

5、4月15日4月20日总结活动的成果。

【资金预算】

1、相关资料复印费:30元;

2、其它:10元;总计:40元。

【活动分工】

1、相关资料的搜集(负责人:)

2、资料的复印(负责人:)

3、摄影(负责人:)

20xx校园资助宣讲活动策划范文2一、宣传背景

自20XX年来,星火燎原行动已五赴恩施市盛家坝乡,开展了以暑期支教、社会调查、文艺汇演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了解到那里大多家庭都是隔代教育,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很大,家庭教育普遍缺失,造成了孩子精神世界的匮乏。因此,为了能够给予恩施贫困山区的孩子长期的帮助,也为了让我们大学生意识到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我们团队发起了彩虹桥项目。但是,彩虹桥项目在校少被人知,因此,我们决定展开宣传活动。

二、宣传目的

为恩施贫困儿童寻找资助人,或以个人或以寝室或以班级为单位参与彩虹桥项目的手拉手,交朋友资助行动。发动、团结更多有爱心的同学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弘扬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责任理念。

三、宣传时间:20XX年5月5日5月7日(前期宣传)

20XX年5月8日6月20日(后期宣传)

四、宣传地点:一粟堂、三清园、九华厅、寝室

五、宣传实施

前期宣传由全体星火队员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彩虹桥项目的理念,有资助意向的同学在宣传点登记个人的详细信息与意见;后期宣传由彩虹桥项目组有针对性的到一些寝室(比如文明寝室或熟悉的寝室)进行宣传并做好相关记录。宣传、登记工作结束后,彩虹桥项目组负责整理所有资助人信息登记表,并和登记的同学取得联系,以确定他们的最终意向,进而和他们保持长期联系。具体实施细则由彩虹桥项目组负责。

1、宣传方式

2宣传板、海报、学校网站、锐捷、BBS、广播台:借此途径广泛传播彩虹桥项目的理念。

2发送书签:书签素材以星火元素为主,彩虹桥元素为辅。初步拟印四套,分支教、社调、文艺、彩虹桥,共计一千张,是否再印视实际情况而定。

2QQ群:发动全体星火人,通过相互转告让朋友、老队员及所在班级、寝室了解并宣传彩虹桥项目。

2宣讲会:宣讲会是一个多方位让经院学子了解星火、了解山区贫困儿童的途径。考虑到存在困难,可以进行短暂的宣讲,比如在人流量多的地方放录制的宣讲视频,或者在周五晚放电影之前的几分钟直接进行宣讲。

2进寝室或班级:直接进行宣传,便于详细介绍彩虹桥项目。

2、前期准备工作及人员安排

宣传板和海报的设计制作:刘仁军、吴永佩负责借到3块宣传板,陈梦洁、李程程等(待定,暂定四人)于5月1日之前完成宣传板和海报的设计与制作;齐文负责打印35张海报。

书签制作:葛洪雨等(待定,暂定2人)负责,于5月1日之前完成制作;

登记表制作:李程程负责,于4月30日之前完成;

彩虹桥项目相关资料的打印:李程程、叶美玲负责,于5月1日之前完成,包括项目策划、宣传稿及资助人信息登记表;

校园网站和广播台:成思、齐文负责写宣传稿,游必康于5月5日之前联系好记者;陈丹霞、钱慧芬于5月5日7日,为资助人以及此次宣传活动点歌;

锐捷和BBS:游必康、余沛泽负责,于5月3日联系好锐捷负责人及BBS版主;宣传稿同上。

宣讲会素材(幻灯片或视频)制作:葛洪雨、舒雪琴、李程程负责,于5月4日之前完成制作;

3、宣传流程

1)于5月1日7日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板的摆放、海报的张贴、学校网站、锐捷、BBS、广播台、QQ群)对彩虹桥项目进行宣传。

2)于5月5日7日上午11:0013:00、下午17:0018:45在各大食堂赠送书签,向前来咨询的同学进行讲解,并做好相关信息登记。传播中心负责拍摄宣传照片与图片采集工作并协调记者的采访报道工作。

3)由余沛泽于7日(周五)晚放电影之前的几分钟进行简短宣讲。

4、后期工作

a)于5月89日由彩虹桥项目组统计有资助意向的同学的名单,并与他们取得联系,以进行后续工作。

b)暑期实践业务分块后,开展后期宣传,由彩虹桥项目组有针对性的到一些寝室(比如文明寝室或熟悉的寝室)进行宣传并做好相关记录。

c)活动总结并处理未完成任务。

六、经费预算

宣传活动的各项费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周密的计算后,由齐文用清晰明了的形式列出。包括书签、宣传海报等费用。

七、注意事项

1、宣传准备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进行协调。参与人员的最终确定由李程程负责。陈梦洁负责督促,保证各项工作及时完成。

2、宣传点所需物品提前清点好,包括宣传板、书签、彩虹桥项目策划、海报、宣传稿、

资助人信息登记表、笔、进山的相册等,并记录好书签赠送数量。

3、执行人员统一穿社服,严格执行时间安排;向前来咨询的同学进行讲解时,注意个人言行举止并统一口径,态度和善、耐心,维护星火良好形象。

4、每次宣传活动结束后,执行人员做好统计和整理,将活动用品统一交到负责人手上。

5、每个点的负责人要做好与执行人前后之间的交接工作,处理好一些应急事件。

20xx校园资助宣讲活动策划范文3一、活动背景

自20XX年新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施以来,国家不断加大投入,逐步建立健全了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资助人数,资助金额都比以往有大幅度的提高,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困难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进一步优化了教育结构,促进了教育公平,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活动目的和意义

为使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确保各项政策更好的顺利实施,让学生再了解政策之后,学会感恩他人。

三、活动时间:20XX年3月15号20XX年4月15号活动参加人员及具体负责组织人员:活动指导老师:陈雪映老师活动具体负责组织人员:职师学院资助助理及各班班干活动参加人员:职师学院全体师生

四、活动内容

1、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掌握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等不同资助项目的申报条件和申请程序。

2、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掌握助学贷款的申请办理与还款程序3、边远地区代偿和入伍服义务兵役代偿的具体申报条件和申报程序

4、让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学会感恩、学会诚信。

五、具体实施:

1、知识背景:各种资助政策的知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等不同资助项目的申报条件和申请程序。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办理与还款程序。边远地区代偿和入伍服义务兵役代偿的具体申报条件和申报程序。

2、活动思路:

(1)活动内容的设计符合职师学院在校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力求让同学们全面掌握。

(2)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活动,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效果更加显著。

3、活动形式:

(1)资助政策海报宣传:首先制作资助政策知识宣传展板,在学院的宣传栏展出;

第12篇

一无偿资助的弊端

相对于有偿资助,无偿资助在资助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弊端。

第一,无偿资助使国家、政府和学校投入不断增大。无偿资助的赠予性特征,使投入资金单向流入,不能循环,无法回收周转使用,这样就需要国家、政府和学校不断投入大量资金,以保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水平不至于降低。但同时也造成国家、政府和学校背负越来越沉重的经济负担。

第二,无偿资助有悖教育公平原则。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学生承担相应的教育成本是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能支付学习经费时,政府有必要给予一定的帮助,然而高校的经费,无论是国家拨款还是学生缴纳的学费,都是用来为全体学生服务的,每个学生对学校的经费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同时,政府的资助并不是天经地义的,因为每一名贫困大学生都是一个健全的人,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和知识存量,从某种角度看不应提倡无偿的资助方式。

第三,无偿资助容易使学生产生懒惰依赖心理。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操作简便,只要是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符合成绩要求并提出申请,一般均可以获得国家或学校给予的数额不等的资助。这一类受到资助学生不用归还。因此,一些困难学生渐渐对无偿资助产生了依赖心理,不要白不要,认为得到政府和学校的补助是应该的,甚至故意不交学费等着学校给予资助。这样容易让学生养成不劳而获的思想,心理上形成了“等、靠、要”的心态,不利于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也不利于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二有偿资助是资助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

国外大学生资助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从无偿资助向有偿资助转变。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实现了大学生贷款人数占各类学生总数的60%以上。助学金制度和减免学费制度正在淡出资助体系,奖学金制度和助学贷款制度正在成为国外普遍采用的资助制度。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要求各高校要走出以往单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经济资助的误区,在给他们经济资助,努力使其公平享有受教育机会的同时,更要注重变资助为主的资助模式为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资助模式。因此,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变无偿资助为有偿资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模式。有偿资助顾名思义是受资助人在享受资助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该义务可以是助后还款,如国家助学贷款;也可以是完成相应的志愿服务时间或指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勤工助学等。

有偿资助的核心思想是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它不仅反映了高等教育现时代的价值取向,还折射出高等教育资助理念与时俱进的发展方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既是按劳分配要坚持的原则,也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所必须坚持的原则。虽然接受国家和社会的资助是每个贫困大学生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之一,正如劳动者只有履行了劳动的义务之后才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一样,接受资助的权利主体只有履行了相应的义务,才能取得权利主体的地位。[1]

三有偿资助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实践

有研究表明[2],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自主意识,例如在对资助方式的认可上,他们倾向于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而不是无偿资助的助学金、困难补助等;他们更愿意主动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和隐性资助等有偿式的资助。这些调查结果显示出,当前贫困生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体现自身的价值。因此,降低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普遍赠予,而加大有偿性资助,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资助模式。

1加大勤工助学力度,探索勤工助学外延性发展的路径

勤工助学作为资助育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个机会,鼓励和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报酬。在经济上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培养学生自立、自强意识,克服依赖心理,并在劳动实践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提高能力,锻炼就业需要的各种技能和品德。勤工助学是非常典型的有偿资助模式,它把“输血”型助学变为“造血”型助学,在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回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3]在很多发达国家,“契约性”的社会服务是实施勤工助学方案的一种相当普遍的方式。比如美国政府发起的“社会服务计划”,是由政府与学生签订服务契约,学生要获得资助必须从事为中小学生当暑期的数学和语文教师、为青少年提供咨询辅导等工作。

我国高校勤工助学的现实显示,与其他资助方式相比,其受助人数和受助金额比例偏小。其主要原因:一是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少、报酬低;二是勤工助学与学习时间存在一定冲突,在比较繁重的学业环境下,学生可做兼职的时间不多。为此,勤工助学外延发展需要解决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拓展等问题。高校可以利用自身影响力,在扩大和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中,共同创造条件,方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打工,拓展勤工助学社会岗位,组织学生在寒暑假走进企业生产实习,边提高专业知识边增加实践经验,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就业能力,以实现学生、高校与用人单位的三赢[4]。例如我校物联网工程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校外勤工助学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学院暑期组织高年级受助学生走进相关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不仅为学生解决了暑期工作的问题,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管理运营过程的机会。从一份份感恩学院、感谢企业的心得体会中可以看到学生能力和品格的提高。

2成立资助服务中心,组建各类志愿服务团队,为学生提供平台

学生资助服务中心隶属于学生会,是学院资助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对全院的资助志愿服务工作进行统筹管理。各类志愿服务团队是接受国家、社会、学校无偿资助的学生组成的学生团体,接受资助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它的宗旨是“感恩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其目的是增强大学生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凡是受到国家、社会、学校无偿资助的同学必须承诺完成规定时间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以我校物联网工程学院为例,获奖受助学生按类别组建了“国家奖学金先进事迹报告团”、“国家励志奖学金帮扶小组”、“国家助学金志愿服务队”、“资助义务工作团”,在资助服务中心统一管理下,开展各项志愿服务类活动。“国家奖学金先进事迹报告团”工作内容主要是宣传获奖同学先进事迹,与新生转型教育、本硕博论坛等系列活动相融合,举办系列报告会,展示国奖获奖同学风采,介绍他们的学习经验。“国家励志奖学金帮扶小组”工作内容主要是通过朋辈辅导,让励志奖学金获奖同学与学习困难的同学自愿结对,与党员“1+1+1”活动和“学业辅导员”制度相结合,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国家助学金志愿服务队”工作内容主要是协助学院或其他相关部门进行社会志愿服务工作。“资助义务工作团”是除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外,获得其他资助金的同学必须参加的团队。凡申请各类资助金的同学必须按要求做满相应义务劳动工时。这些义务劳动可以是学院指定的,也可以是自己申请的。以上团队全部由资助服务中心统一管理,每次活动派专人记录考核备案,每学期小结,一个学年做一次总结评定,评定结果作为下一学年各类资助金评定的参考。通过这些团队工作,将受助学生的感恩之心充分唤醒,更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回报意识。

3建立爱心基金,保证无偿资助金的循环性和持续性

爱心基金是各高校践行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一种创新模式,是由大学生个体和学生工作者共同组成的一种互公益组织,秉持“取之于生,用之于生”的原则,努力为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例如宝鸡文理学院在贫困生获得无偿资助时,监督其签订承诺意向书,承诺其完成学业走向稳定的工作岗位后,向学校捐赠爱心款,数量不低于其曾经在校获得的无偿资助金。这笔爱心基金不仅减轻了学校的资助压力,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无偿资助金额的循环性和持续性,也使一些学生克服了依赖心理。尽管这个基金的资金来源靠学生自觉性、诚信感恩的情怀,可能会遇到学生不能践行的困境,但未尝不是一种解决无偿到有偿的探索。又如,燕山大学“希望基金会”,学生可自愿加入成为会员,有向基金会借款的权利。每学期会员必须储蓄一次,数额不等,下限20元,毕业时一次性返还。基金会由辅导员专人负责,监控资金的周转,以保证基金的正常回收和最大限度地流通。当会员特别是贫困生遇到生活困难或遇到突发事件时,都可以向基金会借款,以解燃眉之急。借款学生可通过勤工助学等方式还清借款,一般每个学期清算一次,遇有特殊情况基金会可视其情况准许其延期还款或适当减免。除此之外,会员们每学期还组织参与许多公益活动,用感恩的心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不仅使受助对象感受到了温暖,也感染了周围的广大师生,使更多人理解、支持并参与其中。资金来源除学生储蓄款外,师生和社会捐款、各项有组织的劳动创收也是基金会的重要资金来源。[5]

通过以上实践,在资助过程中把经济资助、能力锻炼与责任意识、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变无偿性资助为有偿性资助,使救济性资助成开发性、扶持性、循环性资助,全面推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总之,如何更好地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问题,不仅关系到贫困生个人的成长与成才,而且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稳定。高校资助教育工作必须以学生为本,顺应资助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不断研究新的工作措施和方法,切实做好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努力推动我国高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海英,邱伟青,等.完善高校资助育人模式初探[J].新西部,2009(16):182-183.

[2]陈洁,贾平,等.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模式新探[J].高等农业教育,2009(9):74-77.

[3]赵艳,唐晓育.地方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走向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