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外国人邀请函

外国人邀请函

时间:2022-10-04 17:19: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外国人邀请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外国人邀请函

第1篇

外国人来华商务邀请函范文

公司

(公司英文名称)

地址:

电话:

传真:

邮政编码:

(被邀请的公司名称或外国人姓名):

我公司是一间(什么性质)的企业,公司有员工人、占地、年营业额,主要的经营范围和介绍公司所在行业的地位,生产或销售什么产品等。因(何目的),邀请贵公司(职务)(被邀请人姓名)等人(见附件1)(具体年月日)来本公司(做什么,写明详细理由或具体商业往来项目)(见附件2)。申请(商务/工作,选其中一个)签证,个月有效次入境,停留天,签证地点在(国家及城市)。被邀请人此次来华相关费用(包括往返机票、住宿、医疗保险和人寿保险等)由(公司)

负责。敬请接纳为盼!

顺颂

商祺!

附件:

1、被邀请人资料:

性别

国籍

出生日期

护照号码

任职部门及职务

年月日

年月日

2、访华日程:(共天)

访问地点

月日

月日

月日

(公司联系人:,

电话及手机

)

(公司公章)

公司法人签名:

外国人来华商务邀请函模板

尊敬的xxx领事馆签证处官员,

您们好!

本单位xxx, 地址:__________。今特写此信邀请本单位战略合作伙伴XXX,(被邀请人姓名)将于x年x月x日至x年x月x日到到_______进行商务洽谈。

请负责官员予以批准,特此致谢,

xxx

x年x月x日

外国人来华商务邀请函

邀请人:

身份证号码:

住址:

联系电话:

邮箱地址:

被邀请人:

被邀请人护照号码为:

与邀请人关系:

美国住址:

联系电话:

邀请人邀请被邀请人于**年**月**日到**年**月**日来**省**市进行diyifanwen.com商务洽谈X小时。

第2篇

dear sir or madam:

we are very pleased to invite mr. *** come to our factory for visiting and business negotiation. the business trip will start from 18th april xxxx. and because the long business co-operation in future between ** and us, they will come to china for many times.

please note, however, that we don’t assume any legal or financial responsibility whatever regarding the presence of ****** in china. all expenses of *****'sjourney to/from china, their stay in china as well as health insurance will be borne by their employers.

we send you our kindest regards and best wishes for a pleasant trip.

yours sincerely,

general manager signatur july xx,xxxx

xxx, ceo xxx, vp sales

xxxxxxxx corporation (address)

it’s our great honor to invite you to visit xxx company located at (address) in august, XX. this visit will provide an opportunity for you to mak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our marketing issues, and to communicate our future business cooperation in detail.

xxx company, as one of your distributors in china, has been great progressing in promoting and selling your products. we believe this visit will be of great benefit to our future business cooperation.

please use this invitation letter to apply for your visa to china.

we are all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 soon, and should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feel

free to inform me.

yours truly,

【办理邀请外商来华签证申报所需材料】

除英文之外的外文材料,请附中文翻译件并盖邀请单位公司章

1、邀请外国人来华签证申报表

2、被邀请的每一人的护照复印件

3、双方购销合同

4、对方公司营业执照(如果今年贵公司未曾办理邀请函,也须提供营业执照)

第3篇

商务轰趴:轰趴的一种形式,参加者以工作伙伴和商务合作伙伴为主,是主人在特殊的日子里或者闲暇时间,与有共同志向和兴趣的同事及朋友们放松工作压力,增进合作友谊的一种派对形式。它并不是一种纯商业化的派对,不需要你在派对中达成什么工作协议,它最主要的作用是:让你摘下工作中的各色面具,放松身体,做最真实的自己。当然,商务轰趴既是一种工作之外的同事聚会,也是拓宽社交的途径之一。

6月2日是意大利“共和国日”,今年适逢意大利统一150周年,为此意大利政府当天在首都罗马的帝国大道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庆典活动。与此同时,身在中国成都的全职太太Cindy,也为自己的意大利老公和同事们,精心准备了一场以“意大利150周年庆”为主题的商务轰趴。别被“商务”两个字吓到,那不是重点,重点是“Party”!“所以,我们可不希望客人还带着POKER FACE(扑克脸),紧张又严肃地来赴宴。”

邀请客人有学问

整个派对邀请了近80名客人,大部分都是Cindy老公工作上的同事和合作伙伴,而好朋友和邻居也成了座上宾。提前两个星期,Cindy以电子邮件形式发出了邀请函。她并没有选择制作纸质邀请卡片,“因为既不环保,又麻烦。其实无论是外国人还是经常参加派对的中国人,都不会很在乎邀请的形式。尤其是外国人,一封邮件,只要言辞有理有序,既表达了主人的诚意,客人也方便回复。”

【注意事项】

1.请根据家中的面积大小制定派对规模,“我的派对是在花园举行,所以可容纳的人数较多。”

2.无论选择哪种形式的邀请,请至少提前两个星期通知被邀请的对象,并在派对要举办的前两天再次电话确认。

3.邀请函中务必注明相关事项,如着装要求,是否需要客人带上喜欢的餐点或酒水,是否可以携带孩童参加等。若本次派对有特殊主题,也请一并注明。

4.名牌其实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制作名牌显得主人隆重又规范,但客观上会让宾客感到约束。若没有制作名牌,在人多的时候,主人就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周旋”在宾客丛中。

5.虽然是商务轰趴,但受邀人并不一定全是商务伙伴,邀请几位相熟的友人参加,既可以活跃气氛,又可以拓宽交际。

环境一定要放松

派对在Cindy位于麓山的家中举行,客人们提着红酒,带着冷餐,悠闲自在地踱步进屋。“因为在国外,没有一个员工愿意在休息时间里还让西装领带皮鞋来束缚自己。”宾客们刚进门,主人便为他们戴上了精心准备的礼物:一枚意大利胸针。露天的花园里搭起了小帐篷,帐篷之间用绿、白、红三色沙幔连接,象征着意大利的三色旗。帐篷边角和栏杆处挂着清新淡雅的吊兰,五彩缤纷的氢气球也很合适宜地点缀在其中。花园正中,烧烤架已经就位,“当晚的主食之一,就是意大利的经典烤乳猪。”作为女主人,在派对正式开始前,Cindy并没有过多的时间与宾客们交流,“我都在厨房里忙活,做些我拿手的意大利菜。”

【注意事项】

1.在装饰上,花与蜡烛是最常用的,最好用素雅的小型花束做点缀,太大的花会挡住视线。特殊装扮要根据派对主题和所邀宾客文化背景而定。

2.小型的商务轰趴中,对餐具要多用心,选择成套订制的高品质餐具最宜。大型且主题轻松的轰趴,为方便客人使用和清理,环保质地的一次性餐具就可以了。

3.餐点选择上,可采取自制和安排主厨制作两种方式,根据派对的主题和受邀人群制定具体餐饮标准。作为“派对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有派对精神的受邀人都会自觉携带酒水和餐点参加,客人带来的酒水和食品,主人要第一时间当面打开,并邀请众宾客品尝。

4.目前,星级酒店、专业家政公司等都推出了家宴服务,而主人亲自下厨的一两个拿手菜,自然也会起到不同凡响的效果。不易腐烂的食物尽量在一周前就备好,新鲜食物可在派对开始前再采购。

5.酒水以红酒和香槟为主。

商务轰趴的派对精神

几个小时的时间里,所有的客人几乎一直站着,和着音乐跳舞,品尝各类意大利美食,或者围成圈开心地聊天。“我们并没有刻意准备致辞或者表演节目,那显得有些拘束。”而Cindy的小儿子却自告奋勇地秀了一把,当众为宾客们做了电子鼓表演,立刻赢得赞美声一片。

【注意事项】

1.男女主人分工一定要明确,至少需要1人迎接和招呼宾客。可适当准备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以供新朋友作为谈资。

2.千万不要有过于正式的致辞。“大家是来放松的,不是来听你长篇大论的。”

3.为客人的孩子做好准备。要给小孩准备除正餐外的玩具、零食等,有必要的话,还可以请家政公司的钟点工照顾和陪伴小孩。另外,如果家里有不利于孩子触碰的危险物品,请尽早转移到孩子看不到的地方。接近地面的插座等要尽早拿胶带封起来,以防止孩子捅摸出现危险。

4.可适当准备娱乐节目,如K歌、电影鉴赏等。但切记不要“硬逼”来宾现场表演节目。

5.可适当为宾客们准备小礼品。礼品不一定贵重,但最好有一定纪念价值,且方便携带。

6.有些客人可能会提前离去,但为了不至于冷落剩下的客人,夫妻双方可一人陪送到楼下,另一人只陪送到门口便回来继续应酬其他客人。

TIPS>>>

商务轰趴的其他形式

1.品酒会。既然是品酒会,主题当然是各类美酒。但别忘记配上应景的音乐,和好吃的冷餐。

第4篇

安深哲投资咨询是为境内外投资者在中国投资、发展提供综合咨询及服务的专业公司。公司位于上海淮海中路香港广场,由多位管理顾问、法律顾问、财务顾问、商标专利顾问等专业人员,为投资者提供公司投资设立和经营的全程、定制化、多方位的服务。

安深哲投资咨询主要的服务:

外商投资中国,我们可以提供法律支持、建议恰当的组织结构、起草合同文件和提供投资业务的各项审批服务。包括设立外商独资公司、合资公司、内资公司、代表处、技术转让、商标授权、外汇外债、海关等服务;

重组——兼并和收购,在中国的法律框架性为客户提供战略兼并和收购提供完整服务;包括法律、资产和税务尽职调查,起草和谈判重组协议,股权转让协议等;

税务、财务咨询,熟悉中国的税法、财会准则,有助于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税务、财务研究,税务尽职调查,优惠的税收和关税区的地位,协助与税务机关协调,税务裁决程序,税务规划,财务记账、年度审计、年检;

劳动法——专业劳动仲裁律师提供中国社会保障和就业法律的所有领域服务。包括人力资源管理,集体和个人,劳资关系本地及海外就业合同、外国人入境邀请函、居留许可、签证延期、就业许可证等业务;

管理顾问服务——为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提供经营管理咨询,包括分析企业盈利点、成本结构、内部管理制度、外部市场拓展、突破发展瓶颈、企业发展融资、海外上市等各项顾问服务。

营销背景:

安深哲自品牌推广初期,就非常重视网络营销,通过近半年时间的网络整合营销,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并获得了巨大成功,现就安深哲的网络营销成功案例与大家进行分享:

新媒体营销经验分享:

搜索营销:通过近3年的搜索推广投放实践,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希望跟大家分享:

1、根据客户的使用习惯选择一些搜索引擎平台进行推广。据调查,客户经常使用搜狗搜索、搜狗浏览器和搜狗输入法。因此我们重点投放搜狗竞价广告。搜狗竞价广告是所有搜索引擎平台转化率最高的平台。搜狗竞价广告给我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源,每天都有很多客户通过搜狗搜索引擎找到我们。

第5篇

这则软新闻主要介绍了广东的历史文化及自然景观,旨在吸引外国读者到广东游玩,促进广东旅游发展。如将“维新思想”按照字面意思直译为“reform thought”,不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外国人将会困惑不已,而通过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将其译为“the modernization movement initiated by chinese bourgeois reformists”(由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革家发起的现代化运动),其意立刻变得一目了然。

例2:原文:外地人来了昆明至少知道好吃的东西有过桥米线、汽锅鸡,可是却不知道在昆明最好吃的是山毛野菜、可食鲜花、野生菌子…

译文:many residents of other provinces have heard of kunming’s guoqiao mixian(rice-flour noodles) and qiguo ji(chicken in casserole), but few realize how delicious are its shanmao wild herbs, edible flowers and wild mushrooms.

这段话介绍了昆明特有的名吃“过桥米线和汽锅鸡”,译文括号中,分别添加了对这两道菜的简单解释,否则西方读者不知所云,又何谈对昆明名吃的印象和兴致。

(二)删减

为了强调意义和加强语言感染力,软新闻中文原文频繁使用重复等修辞法,而过多的重复和大量华丽词藻的使用,对于目标读者来说是冗余的、不合逻辑的,不符合英文简洁、清晰明了的表达习惯。因此,尽管完全违背了“对等”理论,在软新闻翻译中,却经常使用删减法来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例3:原文:大手笔改造城市,大规模营造城市环境,整体化管理城市,城市的整体改观,使南宁的宜居指数节节攀升。

译文:enhance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and management has resulted in a steady climb in the index that gauges nanning's suitability for residence.

本句中,“大手笔改造城市,大规模营造城市环境,整体化管理城市,城市的整体改观”其实只有一个核心意思,即改造城市,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尽管重复使汉语表达更有气势,可照译却会产生令英文读者困惑的可能,而译成“enhance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environment and management”则完全符合新闻简洁、凝练的写作风格。

(三)重组

为满足目标读者的阅读期待和阅读习惯,达到更好的交流目的,译者有时需灵活地重组原文信息以去除中式英语的痕迹和翻译腔,使译文更加生动传神。重组翻译策略经常应用在新闻标题和话语模式上。

例4:原文:走进农民新村——花园村

译文:huayuancun,a modernized chinese village

译文清楚解释了花园村是什么样的,而如果直译成“walking into chinese new village”,英文读者可能就不太明白“new village”所指何意。

例5:原文:对工作的过于着迷,使他的身体严重透支并导致喉咙经常出血,每天呕吐、颈椎骨质增生和四肢轻度麻痹。每当此时,李阳也真想轻松一下,他不无感慨地说:“其实,我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我为自己选择这种生活,使我几乎没有了私生活。你看,”他指着自己的头发,表情惋惜地说“我已经有白发了。如果有哪一天我能够停下来的话,我一定去云南丽江,据说,那里是一个世外桃源……”但是,一想到办公桌上堆放着来自政府、企业、学校的一尺多高的邀请函,想到那么多双渴望的眼睛。他很快就从那种“小资”情调中。

译文:li has sacrificed much in pursuit of his ideal, in particular his health and private life.①overwork has resulted in various ailments such as congestion of the throat,hyperosteogeny a slight paralysis of the limbs. this exuberant young man often dreams of retreating from the current excitement and bustle to go and rest in a peaceful place,like lijiang,yunnan province for example.②such thoughts are banished,however,as soon as he catches sight of the foot-high pile of invitations on his desk.

西方人重视逻辑推论,他们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而中国人更侧重于艺术想象,其思维方式是面性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反映在不同的行文风格上。英文话语本质上是线性的,环环相扣、简洁明了,而中文话语则是语义楔合性的,往往采取迂回曲折的表达方式。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将中文话语结构转换为英文话语结构来重组原文信息,从而满足英文读者对语言中心突出、逻辑紧密的行文要求。例句原文的中心话题并未明确陈述,只能靠推理而出,普通中国读者都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如果照译原文,对英文读者来说,这段话就显得结构松散、没有中心,逻辑性、可读性差。而译文根据英文话语习惯,重组了原文信息,在段首直接给出了主题句“li has sacrificed much in pursuit of his ideal,in particular his health and private life.”,紧接着列出了两个例子①、②支持该观点,使整段话中心突出,逻辑严密紧凑,轻松达到了英文读者的阅读要求。

结论与启示

第6篇

“外籍实习生”带来用工风险

【案例】2012年6月19日,甲某(外国某高校在读的外籍学生)与乙公司签订《实习研修协议》,约定甲某每周实习3天,实习期间每月向他支付公共交通费用、午餐费等实习补贴。2012年9月21日乙公司出具《邀请函》称,由于业务需要,邀请他赴上海进行法律文件日语翻译的指导和培训,时间为2012年9月21日至2013年9月20日。2012年10月10日,乙公司通知其停止工作。不久,甲某要求乙公司支付未签订合同的双倍工资、签证费用等20余万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中甲某作为外籍人士,在中国就业须持有“外国人就业证”,但甲某不具备该条件,所以甲某是因自身原因导致无法签订劳动合同,故法院不支持其对乙公司应当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的主张。甲某虽主张其办理的商务签证是应乙公司的要求办理,但商务签证亦不符合办理“外国人就业证”的要求,办理商务签证与甲某至乙公司工作无必然联系,故其要求乙公司支付办理签证的费用,也无依据。

本案虽然因甲某未取得就业资格败诉,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乙公司确有“非法用工”之嫌。法院认定持商务签证入境“实习”系非法就业行为,那么与此对应,乙公司聘用甲某的行为构成“非法用工”,若根据2013年7月1日实施的《出入境管理法》规定,乙公司就将面临罚款1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的严厉处罚。

这个案例涉及因使用外籍实习生而可能导致的

非法用工风险。目前企业常见的外籍实习生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中国高校在读外国学生,二是外国高校在读的外国学生。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前者在取得学习签证并在学校安排下可从事勤工助学行为,而根据2013年9月1日配套实施的《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持学习类居留证件的外国人需要在校外勤工助学或者实习的,应当经就读学校同意后,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居留证件加注勤工助学或者实习地点、期限等信息。持学习类居留证件的外国人所持居留证件未加注前款规定信息的,不得在校外勤工助学或者实习。如不符合上述规定,均构成“非法用工”。

因此,用工单位使用外籍实习生一般应仅限于“中国高校在读外国留学生”,并且应当确保办理实习签注手续。对于外国高校的外国学生,用工单位不得采取实习用工,因为无论X1签证还是X2签证,均需提供境内招收单位的录取通知书原件,因此在外国高校就读的外国学生,无法办理学习签证。如果此类实习生使用“L”、“F”签证(如本案类似)入境,则将牵涉到从事与签证目的不符的行为的问题,同时涉嫌非法就业与非法居留,企业亦可能承担难以逃脱的行政处罚。

实习超期构成“事实劳动关系”

【案例】沈某于2010年12月27日以实习生身份至某公司担任技术员。当日双方签订了一份《实习协议书》,约定实习期自2010年12月27日起至2011年3月30日止(如毕业时间延误,则本协议自动顺延)。2011年2月18日沈某在工作中受伤。2011年9月19日沈某离职。随后,沈某申请仲裁要求确认与该公司存在劳动关系。

经查,沈某早在2009年就领取了劳动手册,关于2011年1月15日取得了某高校的成人高等学校毕业证书。

在校大学生毕业之前到用工单位实习,属于教学过程的一部分,目的在于让学生接触社会,到用工单位进行社会实践。因此,接受实习生的用工单位与尚未毕业的学生之间不构成劳动关系。因此,沈某在取得毕业证书前与该公司之间未建立劳动关系。而2011年1月15日后,沈某已经取得毕业证书,此时沈某已具备《劳动法》规定的主体资格。并且,一方面,沈某在该公司继续从事有偿劳动,其提供的劳动是该公司业务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该公司对沈某进行劳动管理,并支付劳动报酬。综合上述条件,足以证明双方已构成劳动关系,最终法院支持了沈某的诉请。

本案中,该公司败诉的原因在于其对沈某 “实习生”身份缺乏审查,因此走进约定了“实习期”的误区(约定至毕业后)。实习生毕业后,由于其已具备劳动者的主体资格,便可以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并受《劳动法》的约束与保护。此时,若用工单位继续将其视为“实习生”,就将负有 “未订合同支付双倍工资”、“缴纳社保”、“支付补偿”等诸多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定责任和义务,特别是未缴纳社保而导致的工伤赔偿风险尤为巨大,本案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证。

由于司法实践中,“主张实习生”的举证责任由用工单位来承担,因此应要求实习生提供相应证件并合理确定实习期,而不能轻信“实习生”的单方承诺。在实习期满后更应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避免产生事实劳动关系及相关的风险。

那么,“实习生”的身份该如何界定呢?根据教育部及财政部于2007年所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规定,“高等学校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学校);本办法所称学生是指学校招收的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和研究生。”因此,实习生须具备四个要素:(1)在中国依法设立的学校;(2)实施学历教育;(3)全日制在读;(4)具有学生身份。实践当中也不乏员工处于非全日制学习阶段(如广泛存在的在职研究生、函授教育),这些员工不应界定为“实习生”,用工单位应依法与其订立劳动合同,履行法定义务。

意外伤害导致赔偿风险

【案例】刘某于2011年3月作为在校大学生至甲公司进行岗前实习,实习期间甲公司每月为其支付实习补助800元。2011年5月某休息日,刘某驾驶公司同事的燃油助动车外出公干期间发生交通事故,致刘某受

伤,经鉴定为十级伤残。不久,刘某要求甲公司支付医疗费、住院伙食费、营养费、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交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鉴定费总计15万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刘某在甲公司实习,从事甲公司销售顾问的工作,系甲公司雇员。根据双方所提供之证据可以证明,刘某虽于当天休息,但却为公司办理业务。虽然该公司认为,刘某于工作期间外出系个人行为,但并未提供任何证据对此予以证明,故应对刘某因工外出发生的事故承担相应之赔偿责任。对于刘某而言,其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驾驶燃油助动车时亦应注意行驶安全,但刘某未尽到这方面的注意义务,造成受伤事故发生,刘某本身也有过错,故法院酌情确定甲公司对刘某的损失承担80%的赔偿责任,最终法院判决甲公司支付10万余元赔偿。

由于实习中的在校学生与用工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用工单位无法为其缴纳工伤保险,因此一旦发生事故也无法认定为工伤,但这并不代表实习生在工作中所受伤害,用工单位就无需承担责任。基于实习生与用工单位之间存在雇佣关系,若发生事故,则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进行责任认定,该《司法解释》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伤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了精神损失费等传统工伤保险待遇中未涵盖的费用,最终用工单位支付的赔偿标准可能远高于同等条件下的工伤赔偿。当然,如果实习生就事故本身存在过错,可以适度降低用工单位的赔偿责任,但仍不足以此消除用工单位潜在的用工风险。

因此,为实习生购买商业保险,会有效化解用工单位的赔偿风险,同时应当加强对实习生的安全生产教育,进行相关工作流程、生产流程的培训并安排实习生签署确认,一则降低事故发生率,二则即使实习生违反操作规程发生事故,也可以适度主张实习生的自身过错,从而降低赔偿额度。

接受中介机构“派遣实习生”的风险

【案例】汪某系在校学生,2011年6月29日,汪某与A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签订《暑期工实习协议书》一份。协议约定此次推荐学生到B公司暑期实习事宜。A公司为汪某推荐安置成功后,A公司直接从汪某工资中扣除15%,作为支付A公司暑期工“人力资源管理费”。其后,A公司与B公司另行签订了合作协议。

2011年8月24日,汪某在B公司车间接班发生事故,左手被机器碾压后住院治疗。经鉴定构成九级伤残。不久,汪某要求A公司及B公司支付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总计43万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身份为学生,依法只能认定为雇佣关系,遂不能认定为工伤。原告作为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伤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汪某由A公司推荐给B公司,并在担任挡机工期间受伤,B公司作为实际雇佣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A公司虽然没有雇佣原告,但原告的工资由A公司代被告B公司发放,且从中提取15%的费用,根据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应尽到管理教育监督之责,现因其只收钱却不履行相应义务,致损害发生,A公司也应当承担与其

义务相当的赔偿责任。

按照操作流程,原告从事的挡机工作应当用左手拉门,右手取件,但原告事发时却用右手拉门,左手取件,致损害发生,故原告作为雇员对损害的发生也有一定的过失,应当依法减轻雇主的赔偿责任。基于上述理由,认定原告承担一部分事故责任。最终法院判决B公司承担总损失的75%,A公司承担15%的损失。

本案系一起派遣实习生出现生产事故而引发的赔偿争议,法院酌情认定了中介公司和实际用工单位共同承担责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实习生派遣,由于涉及派遣方、用工方和在校学生三方,从某种程度上使这种用工关系更加复杂。虽然目前我国国家层面的劳动法规并未有禁止实习生派遣的规定,但基于传统劳务派遣用工受到《劳动合同法》的特别规制,从简化用工关系角度,实习生派遣也应该受到严格限制。

对此,部门规章和部分地方性法规作了探索性规定,如教育部、财政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规定:“不得通过中介机构组织、安排和管理实习工作。”2013年5月1日实施的《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也明确规定:“学校不得通过中介机构或者劳务派遣单位组织、安排和管理实习工作。”对此,用工单位应限制使用实习派遣用工,可采取与中介机构签订委托合同的方式,介绍成功后直接与实习生签订实习协议,避免行政处罚风险,以及因派遣公司侵权导致的相关风险和责任。

实习结束“拒签合同”导致追索违约金

【案例】王某原系某学院在读学生。2010年9月16日,王某、A公司及该学院签订《实习协议书》,协议约定:实习期至2011年6月30日止,每月支付1500元实习补贴,另要求王某实习结束后签订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否则将赔偿违约金18000元。该协议属格式合同,由A公司提供。2011年6月30日,王某在A公司处办理离职手续,期间王某确认不与A公司签订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随后A公司要求王某支付违约金18000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三方签订的《实习协议书》是A公司提供的格式文本,其中关于王某应于实习结束后与A公司签订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否则应赔偿原告违约金的内容显然加重了王某的责任、排除了王某自主择业的权利,亦违反了民事活动所应遵循的公平原则,该部分内容应属无效。况且,A公司仅向王某支付每月1500元的补贴,却要求王某为其服务三年,否则就要承担违约金,这样的约定显然有违于民事活动公平、等价有偿的基本原则。实习结束后,双方曾就建立劳动关系问题进行磋商,王某对A公司提出的工资标准不满意,因此双方未能达成共识,未能签订劳动合同。而《实习协议书》中对三年的劳动合同的工资待遇等具体内容未作明确约定,原、被告因工资标准问题存在意见分歧,由此造成劳动合同未能签订,未能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因不能归责于任何一方。法院据此驳回了A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

本案A公司之所以败诉,在于其约定违约金与其支付的实习补贴权利义务不对等,对劳动者显失公平。更为重要的是,合同约定应签订三年期合同,但未明确工资待遇、工作岗位等核心要素,为日后的争议埋下了伏笔。由于实习协议系A公司提供的格式合同,当条款不明产生争议,根据法律规则应当做出对格式条款提供方不利的解释。

第7篇

“期望有一天我也能成为企业家”

说起小时候,李春笑言:“儿时,我的目标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父亲是我的榜样,他做事很认真,我对他很崇拜。上了初中以后,我逐渐对企业家很佩服,期望有一天我也能成为企业家。”初二时,李春当了班里的团支部书记。在此期间,他的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进一步锻炼,甚至在全校还小有名气。

“我是不愿死读书的那种人,喜欢做一些挑战性的事儿。”1998年,21岁的李春还在武汉科技学院读大学二年级期间,就和几名同学一起凑了十几万元,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网吧,一共20台电脑。“学生开网吧,这在当时的校园里可谓是独一无二的。家人开始并不赞成,后来在我的软磨硬泡下才勉强同意。”生长在江苏苏州的李春,虽然在武汉人生地不熟,但是通过开网吧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他积累了一些经营经验。

2000年10月,为了开拓视野,用他自己的话说“急切地想出去闯荡一番”,李春决定出国留学,去俄罗斯伊万诺沃。因为俄罗斯那边没有熟人,所以在候机和坐飞机的时候,李春有意地结交了一些人。通过交流,他认识了两个也是第一次去俄罗斯的中国人。“然而,当我抵达的时候,接我的人出差了,联系不上,我又不会讲俄语,那时的天气也已经冷了,我与学校失去了联系。不过,那两个人有人接,我索性就住在他们认识的人家里。我跟他们说这边没人接我,但我有邀请函,我看不懂俄文,希望他们能把我送上去那里的火车。当然,这样会耽误他们的时间,我会给他们一些经济补偿,且比一般的要高些。”现在回想起来,李春还说当时自己的胆子太大,如果是现在肯定不会那样做。

刚到俄罗斯的时候,李春拼命地学习俄文。“我喜欢学习新的东西,喜欢和人交往。”一直想创业的李春总希望做一些事情,“困难也好,挑战也好,只要有新的东西就好。只有经历了,提高才会快。”

坚持是一种人生态度

2004年底,他在当地开了一家饭店,还注册了一个公司,主要从事餐饮业。“在国外,很多华人都是靠餐饮起家的,门槛低,比较好进入。这也是华人在外面创业的优势。而且学生开饭店在当地不多,所以我比较有名,很多人经常叫我去帮忙。”

虽然,李春自言不懂餐饮。但他捉摸着,虽然不懂怎么做菜,但只要懂得经营,有好的思路和方法,就可以驾驭好一份事业。“筹集资金比较困难。我觉得做一件事的方案和想法可不可行,这是关键。当时我并没有钱,只有靠借鸡生蛋这种方式,操作起来很繁琐,也很困难,需要很多的精力和很强的毅力才能完成。虽然如此,我还是很喜欢这种方式。”

筹备饭店用了一年的时间,然而,“上海师傅”在俄罗斯开业以后,生意却不怎么好。“一桩生意的成功有太多因素,饭店亦如此。味道、价位、款式、菜量……这些细节都做好了,才有可能做好生意。”

“困难,我碰到很多。我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功,克服困难是最起码的。当然,克服困难并不代表成功,坚持就好。”后来,饭店维持经营了一年多。可李春却直言,“虽然我做生意失败了,但还是有很多人请我跟他们合作,帮他们管理、注册公司。因为俄罗斯的投资环境非常一般,规定经常改变,尤其对华人限制很大。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赚钱只是一方面,能在那里注册公司,能够运转这么长时间,这本身就是能力的体现。”

回忆起当年,李春说那时是他最苦的时候,整晚整晚地睡不着觉,整个人处于游离状态。“饭店解体以后,亏了很多钱,借了很多债,连学费都交不起。当时在学校里,我的名气蛮大的,同学们都认为我是个大老板。其实,我穷得连学费都交不出来,吃饭都成问题。这种情况持续了几个月。”更让李春感到四面楚歌的是,女朋友在此时提出了分手。“可能是因为我事业的失败,经济条件不好,心情肯定就不好,所以两个人经常吵架,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市场不相信眼泪。失败的经历,会教给你很多。”明乎此,李春在失败中总结教训,百折不挠,愈挫愈勇。

“我的大目标是要回国创业”

没多久,李春开始摆摊儿,主要是卖鞋。在当地,中国人摆摊儿,他还是第一人。因为当地人对中国人不是太友好,摆摊的全是外国人,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他们俗称“黑毛子”。

“摆摊儿这里面有些道道,需要什么条件、跟什么人谈等。我一次一次地去谈,克服种种困难。华人在那边没有太大的影响力,没有人肯帮我。我就不停地跟他们讲,观察他们想要什么,我能做什么。比如说以朋友的身份送中国绿茶给他们,让他们感觉我是中国人中想干事儿的人。渐渐地,我的执着让他们开始认可我。”李春说,当时有几个中国老板看到他,都开玩笑地说,“这可能是你的第一桶金哦!”

2007年上半年,李春成为俄罗斯凤凰公司总经理,公司主要是做保健品,产品主要在俄罗斯销售。“这些年我一直处于游离状态。在新的岗位上,年薪高了、舞台也大了、自己在管理等方面也提高了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创业理念。坚持最重要。”

“我去国外就是为了闯荡一番。这几年我国发展很快,大环境很好,所以我的大目标是要回国创业,至于回来做什么,什么时候回来,还要看条件。条件成熟了,我会做很多事情。”如今开始想回国发展的李春说,“我想相对于个人条件成熟一些的时候再回来发展。暂时我还不知道怎么定位自己,但是大的方向有了,目标快清晰了。”

在莫斯科,李春经常参加大使馆的活动。尤其是学书记的讲话,无论工作有多忙,他每次必到。

第8篇

成为校园新闻人物

几年前,初中毕业的陈晓松顺利地拿到了美国纽约中国城苏域柏高中的邀请函,年仅15岁的他飘洋过海,来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陈晓松的老家在福建省连江县晓沃镇,他是随在美国开餐馆的爸爸妈妈合法移民到美国的。他就读的苏域柏高中是纽约中国城附近的一所三流公立高中。尽管这所学校连一个操场也没有,但是陈晓松对美国的高中教育感到十分新鲜,很快就适应了美国的学习方式。他十分喜欢美国高中宽松的课堂环境,尤其是选课制度。美国的高中课堂环境非常轻松,学习更像是在“玩”。学校鼓励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激发出对知识浓厚的兴趣来。学生在上课时如果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提问,不举手也可以。如果你认为老师写在黑板上的东西是错误的,可以大胆指出来。老师鼓励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经常给这样做的学生加分。

一次,一位教师在向同学们讲几个面积较大国家的概况时,惟独没说中国。陈晓松立刻站了起来,大声说:“China,too!(中国也是!)”看到老师和同学们奇怪的眼神,他从容地跑到黑板前,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幅中国地图,接着用流利的英文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的面积、人口和发展情况。他的演讲博得了老师和同学们阵阵热烈的掌声,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Chinese,great!It’s very great!(中国人,真棒!) ”

两个星期后的一堂哲学课上,陈晓松将自己制作印刷的《中国简略》这本小册子发给了老师和同学,册子的封面用中英文写着:China,very great!(中国,很棒)陈晓松的目的是想让这些外国人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没想到,老师和同学们被册子里面精彩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一看到陈晓松有空闲时间,就缠着他问有关中国人物、习俗、风情等方面的问题。陈晓松每次都微笑着耐心解答。

从此以后,陈晓松一下子就成了校园里的新闻人物。走到哪里,都能引起认识他的老师和同学们钦佩的目光。

创办“中国人俱乐部”

一次偶然的事件,深深地刺痛了陈晓松。一天,陈晓松和几个中国同学在操场边的林阴道上聊天,忽然不知从哪儿飞来一个足球,砸在其中一个同学的眼镜上,眼镜碎了,玻璃渣扎得那位同学满脸是血,他捂着眼睛痛苦地在地上打滚儿,陈晓松急忙把他扶起来。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陈晓松一辈子也忘不了。所有的中国同学都跑开了,没有一个人帮助他们。陈晓松一边给同学止血,一边寻找肇事者。不远处,一个身材魁梧的美国黑人学生正踩着足球,一脸坏笑和桀骜不驯的样子。当陈晓松看他的时候,他还故意摊开双臂,耸了耸肩,他的动作引来身后一大堆人的哄笑。

血气方刚的陈晓松被这一幕激怒了,他冲过去找那个黑人学生理论。但瘦小的他哪里是人家的对手,他被那帮人推倒在地,打得鼻青脸肿。就在这时,保安赶过来了。保安要他找几个中国学生作证,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更可气的是,一个同胞竟说他是日本人,陈晓松特别伤心,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看得起自己,应该理直气壮地做人。

陈晓松决定给学校里的中国学生上一课,他想起了吉鸿昌将军在美国的故事,他也在胸前挂了个“I am a Chinese!(我是中国人)”的牌子,昂着头在校园里走来走去。2002年5月,陈晓松在学校里创办了“中国人俱乐部”。

在俱乐部里,陈晓松一方面给大家讲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让他们认识到不只是美国文化是优秀的,让他们逐渐地摆脱自卑心态;另一方面辅导同学们学习,让大家的功课在全校出类拔萃;他们还自行组织各种体育活动,提高运动技能。经过陈晓松的努力,在学校的几次考试中,中国学生都占前三名,运动会上也是中国人拿冠亚军。

“中国人俱乐部”在学校产生了很大影响,学校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就连那些自以为是的美国学生也对黄皮肤的中国孩子刮目相看。

洋教师申请加入

2003年7月,陈晓松以优异的成绩从苏域柏高中毕业。喜欢理工的他申请了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哥伦比亚等16所大学。结果,他被除加州理工外的15所大学同时录取。他最终决定选择了麻省理工大学。在麻省理工大学的头几个月,陈晓松到处走访学生,发现很多外国学生根本不了解中国,很多人问陈晓松中国的妇女是不是都裹脚,不用出去做事;男的是不是都穿长马褂留长辫子……这些话让陈晓松感到意外和震惊。他们对中国了解得太少了!甚至有些中国同胞和华裔也不太了解中国,这就更坚定了他的想法。

他在学校的醒目地方贴了几张“中国人俱乐部”的大海报,他的俱乐部又开张了。这是麻省理工创校以来第一次有中国留学生张贴自己的海报。陈晓松的海报吸引了大批学生和老师前来观看,有大声叫好的,也有摇头的。一位南非黑人学生却大吼:“Chinese, small!”陈晓松截住他,义正词严地说:“你错了,中国是强大的,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我想请问你,你的民族不也是被霸权主义所歧视吗?当他们把战火烧到你的国家时,能帮助你们的也只有中国这样的第三世界大国。不是吗?”他铿锵有力的话语赢得了旁观者的大声叫好,这位非洲黑人学生羞愧地低下了头。

陈晓松的话也引起了一位教授的注意,他就是麻省理工赫赫有名的教授――克拉克先生。克拉克大声地喊道:“说得好!”他上前握着陈晓松的手连声说:“后生可畏,后生可畏!”他说的竟是流利的汉语。原来克拉克教授是个中国迷,非常热衷中国文化,家中还有不少的中国收藏,如国画、景泰蓝等,他有一个梦想,就是要到中国去,踏遍中国的山山水水。他说很想加入“中国人俱乐部”,来了解中国这个美丽的国度。陈晓松热情地接纳了他。他和这位平易近人的教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麻省理工对学生的要求近乎苛刻,但正是这种孜孜以求的精神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扎实的功底和优秀的综合能力,使陈晓松很快就融入了麻省理工的快节奏,成了学校的佼佼者。

2003年,中美贸易大战升级,人民币的稳定导致了美中贸易逆差的逐步扩大,美国等西方国家多次要挟中国,要求人民币增值。针对这种情况,陈晓松发表了《金融风暴后人民币的走势剖析》论文,对人民币不应增值作出果断的判定。这一尖锐而精辟的观点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触及了某些国家的利益。美联储派人秘密接触陈晓松,希望他收回论文,结果却遭到拒绝。

让中国人走到一起

“中国人俱乐部”正红红火火、发展壮大,陈晓松又把触须伸向了更广阔的空间,他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网页,将“中国人俱乐部”搬进了广阔的网络世界。他希望无论在地球的哪一个角落,中国人都要以祖国为荣,时刻记住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时刻不忘为国争光。

不久前,陈晓松利用宝贵的课余时间开始写一本自传体书,描写他自己是如何从一个农村孩子通过一步一步的奋斗成为一个MIT(麻省理工学院的英文简称)的学生的。为写这本书,他已经收集了很多的资料,包括如何申请上美国最好的大学。

陈晓松说,以一流的美国大学为例,在考生申请的时候,学校对考生的要求分为两大类:硬件和软件。硬件就是各种考试的成绩。第一是GPA,就是你在高中上过的所有课程的平均成绩;第二是SAT或者ACT成绩,简单说就是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成绩,跟国内的高考有一点相似,但是不像国内高考那样,只要考生上了分数线就可以上任何学校。比如MIT,即使你考上满分也看都不看,甚至不收你。因为他们要求你的硬件跟软件都要好。软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课外活动,第二是推荐信,第三是大学申请短文,第四是面试。

到MIT和哈佛读书的中国本科生,绝大多数是靠学校的奖学金读书的。

第9篇

但站在圈外,我们却常常能在财经杂志上、电视新闻上看到那么多海外创业成就非凡的成功者们。他们身上的光环,往往使人疑惑,为什么同样是白手起家,结果却相差那么远?一边是劳心劳力毫无收获,一边却仿佛轻而易举便取得人们梦寐以求的一切。是上帝对他们眷顾有加?还是他们天生就懂得“淘金”的秘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很多在创业路途上遇到挫折而退缩,或者站在创业的门槛上畏于迈出第一步的人们,往往以为脚下的这一步可能还需要很多的准备,往往觉得自己还没有具备开创事业的能力。于是便畏首畏尾,踌躇不前,甚至一脚踏进的创业的大门,却最终还是缩了回去。

其实,迈出第一步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中那么难,如果我们能够换个角度,把打工当创业,发挥自己的创意与智慧,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本期“域外”,三位在异国他乡创业的华人,将向大家分享他们“淘金”的心路历程。不论是与锅铲为伴,还是为王室效劳,或者用巧手点缀生活,他们从事的行业相差万里,但发家的思路、无畏的勇气、坚持到底的精神或许能给您一些启发。

没有汉堡,还有湘菜

华人在海外最易谋生的三把刀是剪刀、剃刀和菜刀,选的是菜刀,而在这之前,他曾是手执教鞭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清高大学教授,而就是他手中那把菜刀,帮劈开了华人在海外创业艰难的第一步。

在德国待的日子久了,特别喜欢做梦,他经常梦到自己回到了湖南那所财经大学的校园内,在讲台上授课,在台灯下备书,在校园里漫步,说,自己的前半生,真的就像梦,因为只有梦里,才有那样简单无忧的感受,而一旦梦醒,总会跌进惨淡的现实。

的梦醒时分,是在他到德国的第7个月,当时他的身份已经从大学老师变为湖南某医保公司的销售经理,他依稀记得自己当时是何等踌躇地踏上这方美丽的异土,可是落魄之际,身边却连一个能陪自己说说乡音的人都没有,唯一的安慰,是还在德国读幼儿园的儿子。

是回国随便找一份能混口饭吃的工作,还是待在陌生的德国重谋生路,这成了摆在面前的两条路,他选择的是留下,而留下,则意味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全力一博。

因为在国内跑业务时和客户没少下饭馆,久吃嘴刁,加上自己来到德国后,妻子不在身边,又吃不惯西餐,平时自己也爱捣鼓着做些中国菜,所以对做菜还有两手,自然而然就把在德国生存的希望寄托在了开餐馆上。

就在这时,汉堡的老字号中餐馆“东方饭店”因多年亏损急待转手,匆忙接手。可是,从未经营过服务行业的他因为对行业不了解,缺乏管理经验,饭店刚开张即尝到了“下马威”的滋味:生意最惨淡的一天,从上午11时30分开门,到晚上24时打烊,全天只卖了两份外卖便当,没有一个客人在饭店用餐。

绝不气馁的在困境中摸索,结合自己湖南出身的特点,为饭店量身定做了地道的湘菜谱,并由国内聘请的一级大厨掌勺,精心制作;同时在汉堡的各大华文报纸广做宣传,并特意举办了一次免费自助餐活动,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汉堡有一家“湘里饭店”。这些措施果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饭店的生意―下子红火起来,而且在饭店内就餐的大多是中国人,杯斛相交,谈笑风生,乍一见,恍然回到了国内。后来,不少外国人在中国人的陪同下来此就餐,也对地道的中国饭菜赞不绝口。

一年之后,“湘里饭店”在汉堡的华人中几乎已是家喻户晓,不少中国驻汉堡的公司都把自己的工作餐搬进了“湘里饭店”,更有不少了解中国的老外也要时不时地过去打打牙祭。特别是到了周末,“湘里饭店”经常爆满,请客吃饭提前一周预订一点也不夸张。

创业锦囊:

在海外开餐馆需要注意很多事项,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制度,所以华人要特别留意。一般开餐馆有三个步骤:

1租房。租房子的时候要把房子使用目的写进合同里。租下来的房子如果以前开过餐馆还好办,否则就要内部改建,这种改建工程要申请建筑许可,不然就是违法,同时申请开餐馆之前先要得到附近居民的认可。

2卫生资格证明。其中包括开业和从业人员的上岗资格,以及餐馆内卫生条件和卫生操作标准。资格考试不仅老板要考,请来的厨师和全职服务生也要考。开业之前,当地卫生局会派人实地考察餐馆内的卫生设备和人员的资格证,消防局也会派人实地考察防火设备和防火能力,只要达到其标准,很快就可以拿到许可证。

3申请卖酒许可证。这是和在中国开餐馆区别最大的一点是,没有卖酒许可证,餐馆不能卖酒,客人也不能在餐馆内喝酒,否则都是违法,挨罚的都是餐馆。其中还要根据饮料所含酒精度的不同而分为淡酒许可证和烈酒许可证。

情迷高跟鞋的王室鞋匠

鞋店似乎是一个很普通的小本买卖,但能把自己鞋店里的鞋卖到名流乃至王室手里,这却不是每个鞋店的主人能够做到的事,在摩纳哥的华商赵帆却做到了,在欧洲的上流社会,很多人对他的名字耳熟能详,而对出自他手下的每一双洋溢着浓郁东方气息的皮鞋,都是赞不绝口。

摩纳哥首都繁华市区的一个33层办公室里,可以透过窗户鸟瞰整个摩纳哥城,似乎这里离空中更近一些,离赵帆的梦想也更近一些。

摩纳哥是个旅游业发达的城市,这里是明星会聚、要人光顾的重要地点,也是世界上消费水平最高的地方。但到目前为止,能在这个圈子里打天下的华人并不多,赵帆可以算一个。他的鞋店开在伦敦的海德公园旁,来这里订做高跟鞋的,既有明星杨紫琼,也有生前的戴安娜王妃,自然,这中间也少不了摩洛哥公主,和王室其他成员。

赵帆和妻子是在8年前来到摩纳哥的,当时,妻子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建在岩石上的国家,赵帆便心下一横,决心将自己的事业和家,都留在这里。

赵帆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成功需要牺牲”,由此可以感受到他的经历不寻常。当时,刚刚到摩纳哥不足一月的他,连和人对话都比较困难,便向在此打工的叔叔求助,并在他的帮助下进入一家工厂工作。两年中,他的任务是给短裤卷边,每天工作18个小时,月薪500欧元。后来,赵帆攒了点钱,又向当地中国人筹借了一部分资金,开始实现创业梦。刚开始,他便把目光盯在了制鞋上面。

赵帆的父亲是手艺很好的一名老鞋匠,赵帆则在11岁的时候就学做了第一双皮拖鞋,他决心将父亲的事业在摩纳哥的土地上发扬光大,把有中国特色的手工制鞋带到海外。

创业的头两年并不容易。鞋做得再好,也没有人认。他那时每天埋头于做鞋,简单的方便面是他最通常的食品,路过唐人街,连最喜欢吃的烧鹅都买不起。后来,赵帆开始在鞋上动脑筋,把有中国特色的龙凤图、灯笼等设计到鞋的造型上,让每一双鞋都充满了浓郁的东方色

彩。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英国一家权威时装杂志独具慧眼,用8页篇幅推出了他设计的一系列梅花鞋。此后,赵帆的鞋在时装界出名了。

有一次,摩纳哥公主的私人造型师向公主推荐了赵帆,第二天,他便接到了来自王室发出的邀请函,他兴奋得一夜没睡着觉。

在皇宫里,摩纳哥公主亲切地请他共进下午茶,但他吃的是什么全忘了,因为他感到非常紧张和害羞。公主打开衣柜让他看她的裙子适合配什么鞋,他当场画了一些草图。公主当场订了6双鞋,并从此与他成为朋友。

创业锦囊:

据欧盟方面的统计数据,2005年中国鞋占欧盟鞋市场的一半,达12.5亿双。欧洲普通百姓很喜欢中国鞋,主要是其价格一般要比当地生产的鞋便宜一般以上。但同时,欧洲一些鞋类生产商却对中国鞋怕得要命,因为他们遇到了强大的竞争对手。他们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对中国鞋类实行反倾销税。但对于对中国鞋制造商而言,目前最主要问题不是反倾销税,而是自身的质量问题。面对国外激烈的竞争局势,保证自己商品的优秀品质是最有力的生财之道。

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专长

文/Cathy

“我觉得快乐最大的秘诀,就是不要委屈自己。”只有24岁的张梦佳,说起话来总是让人感觉她经历了很多事情,但当你看到她的笑容,你又会为她的纯净无邪所感染。这个女孩,就好像金庸小说里的黄蓉一样古灵精怪,她的脑子总是会冒出许许多多的想法,让她的生活充满了惊喜。

张梦佳是在上海长大的,从小她就喜欢画画,在涂鸦的过程中,她觉得自己得到了莫大的成就感。18岁读完高中后的她,自然而然选择了美术设计专业,并决定去法国实现她的艺术梦想。

和许多留学生一样,张梦佳在面临经济危机时,也选择了打工这条路。从大一开始,她就做过很多兼职,餐厅服务生、派单员、翻译。可是持续的时间都不是很长,原因并非张梦佳不能吃苦,而是她觉得这些事情做起来没意思,用她自己的话说,“如果工作让我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我就不会快乐”。

这个女孩骨子里就有着一种不安分的气质,她总是觉得,只有自己和别人活得不一样,人生才会足够精彩。“怎样才能找到一个既可以赚钱,又能让自己开心的兼职呢?”张梦佳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一个星期天,她和朋友去逛街,在路上看到了一间精品屋,里面呈列着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虽然价格昂贵,可是仍然吸引了不少客人。她很奇怪,这些东西成本并不是很高啊?为什么开价那么高,还会有人买呢?朋友告诉她,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手工做的,而且样式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很受顾客青睐。张梦佳小声嘀咕:“如果我来做,肯定比她做得漂亮!”朋友拍拍她的肩膀,几分戏谑地说:“呵呵,以后你开了店,我就要叫你老板娘了。”

张梦佳回家之后,心里一直在琢磨着这件事,现在虽然没有本钱开店,但是做些小玩意卖应该还是有市场的吧,这个想法让张梦佳兴奋得一宿没睡着。第二天,张梦佳就用自己的零用钱以及找朋友借的钱去批发市场买了一些基本的材料和工具,然后利用课余时间,一个人在家里专心从事手工制作。她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倒是觉得很享受。

短短一周,张梦佳就制造出了几件新颖别致的手工品,有自己设计制造的DIY体恤,还有手工制作的布包、玩偶等。朋友见到她的作品,都十分惊讶,对这些东西赞不绝口,从而也增强了张梦佳的自信心。最初,张梦佳只是在唐人街摆个小摊售卖,想试试效果,谁知道短短的时间就被抢购一空。比起摆在店铺里的那些价格高昂的物品,张梦佳的东西物美价廉,自然更容易吸引顾客。一个月下来,张梦佳发现自己竟然赚了几百欧元,是从前打工赚的好几倍。

由于供不应求,张梦佳为了不耽误学业,就邀请了自己的几个好朋友一起加入做手工艺品的行列,虽然最后均摊的钱不如以前多了,但是张梦佳感到特别开心,她初次尝到了自己创业的甜头。

毕业以后,张梦佳被法国一家服装设计公司录取,但是仅仅干了三个月,张梦佳便毅然辞了职,原因和她大学一样。张梦佳没有回国,她利用自己的积蓄和朋友合伙租了一间店,可以说是重操旧业,她自己设计、自己制作然后自己销售,为了节约成本,她只雇佣了两个人帮忙,大部分活还是需要自己亲力亲为。

如今,张梦佳在法国已经有了三家分店,虽然规模不大,但已经拥有了自己的顾客群,产品的种类也比从前丰富了很多,据说那些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设计元素在里面的产品特别受外国人推崇。说到未来,张梦佳一脸憧憬,“我希望拥有自己的公司,做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我不是一个特别有计划的人,但我天生爱做梦!”

第10篇

带着梦想。走进“狂热”巴西

张锐是位时尚而富有朝气的北京女孩,从北京服装学院毕业后,一直在NKE北京分公司担任设计师,这是一家意大利内衣公司,总部在米兰。公司里那些意大利女孩,一个个穿着得体,显得魅力四射。受她们的熏陶,张锐很快就成了捕捉流行时尚的高手,尤其对着装颇有研究,熟谙服装与身材、肤色的搭配技巧。

在一次私人酒会上,张锐结识了北京某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刘小姐,这位目光锐利的时尚丽人盯着她身上那套精心搭配的服装赞叹不已,说张锐的衣服和手袋、饰物配合得简直是完美无缺,而且够新潮、时尚!当晚她们就自然而然地聊起了女性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发型、内衣、化妆等等。后来,刘小姐又看了张锐设计的一些内衣图样,突然问她愿不愿意到巴西去发展,说那里十分缺少像她这种富有创意的内衣设计师!

2002年春天,在刘小姐的引荐下,张锐收到了巴西SHR内衣公司的工作邀请函。来到SHR公司所在地――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后,张锐发现当地男子身体强健,且多数长得很帅气,尤其对追逐美女,个个都有火一样的热情。为了让张锐尽快熟悉当地的环境,老板派一位名叫达西瓦的男职员陪她逛街。达西瓦告诉张锐,巴西人追求的是一种叫作热情的东西,例如桑巴、沙滩、足球,还有异性。当然无论在圣保罗或巴西利亚,专供情人幽会的漂亮小旅馆也到处都是。对于男女之间的情事,人们大多持宽容态度。

“有一年狂欢节,很多人看见我们总统坐在一个VIP包房里,目光几乎发直地观看一位没穿内衣的女郎为他跳桑巴舞。第二天很多记者涌到这位女郎家里采访,恰巧此时总统打电话来了,他根本不知道有一帮记者在场,就大声说:‘你知道你昨天有多迷人吗?你燃起了我的热情,我想请你到总统府做客。’之后总统本人和几乎所有的国民都从电视上听到了这一殷勤的声音。我们可没有为难我们的总统,议会没有,国民也没有。相反,这一切只会让我们更喜欢我们的总统,因为国民们认为这证明总统是个像我们一样的真正男人。”

挑战“CK”,中国女孩要设计“最棒的男性内裤”

SHR是巴西著名的前卫内衣公司,其中不少设计师来自法国和比利时。不久,公司举办了一场规模很大的内衣展示会,到场的有圣保罗各界知名人士,市长和夫人也亲临现场。当时,那些西方模特和设计师看张锐的目光有着明显的轻蔑,或许在他们的印象中,保守的中国人最不适合搞内衣设计。张锐知道,如不亮出真本领来,别说外国人瞧不起,自己都会觉得对不起SHR的邀请。

展示会结束后,聪慧的张锐从我国古代肚兜中获得灵感,创作了“肚兜风情”系列内衣。这几款蕴藏着古典美韵的肚兜文胸,不仅穿时显得性感别致,在肚兜上披一层薄纱,还有一种“月朦胧、鸟朦胧”的若隐若现之感,又迎合了新新人类“内衣外穿”的时尚潮流。老板兰仕莉女士看着她的设计图说:“太美丽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肚兜文胸系列产品打入市场后,销售火爆异常,为公司大赚了一笔。为此,老板还特意给张锐发了2万美元的奖金。从此,那些高傲的西方同事,开始对这位年轻的中国女孩刮目相看。

内衣设计师最大的满足感来自大街上,每当张锐在内衣专卖店看到自己设计的作品,或看见女孩们在海边穿着她设计的内衣享受日光浴,一股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只要看到女性露出的肩带,张锐就知道那是自己的“大作”。

到SHR工作的第一年,张锐先后为公司设计出的迷你文胸、紧身网裤、等各种新潮内衣产品,共计14款之多。“内衣是服装细节的细节,能让女人更女人”,这是张锐对内衣的理解。她的“高产”以及作品的华美,令公司上下惊为“内衣天才”。

后来张锐发现,随着诸多国际品牌的涌入,当地的女性内衣市场竞争尤为激烈,这块“蛋糕”已变得越来越小。自己何不专门设计被人忽视了的男性内裤,挑战CK,另辟一片新天地呢?

2004年3月,张锐向老板申请调到了男性内裤设计部。最开始,她的工作不是设计内衣,而是给内裤男模试穿新品。在SHR,通常都是由设计师亲手为模特试穿内裤,只有这样设计师本人才可以真正感受到一款内裤的优点和不足。对于一个女设计师来说,这个环节尤为关键。在试穿过程中,不免要和男模的身体有所接触。好在张锐的性格活泼开朗,很快就适应了这种有点尴尬的工作。

后来为磨砺她,老板兰仕莉女士有意分配给张锐一份“大材小用”的工作,将资深设计师的设计制成成品,也就是把裁好的布料缝成内裤,专业术语叫“打样”。张锐经常累得睁不开眼。天道酬勤,在一次新品设计会之前,SHR男性内裤的首席资深设计师法国人兰迪突然得了肺炎住院治疗,老板对极富创意天赋的张锐说:“你来试试吧!”

结果,张锐设计的内裤成品,在同设计部其他十几位设计师的竞争中一举夺魁,顺利成为新品会的主打设计。同时她还成了SHR内裤北美代言人――美国明星格雷曼的内裤设计师。

穿上张锐为自己设计的第一条内裤后,美国帅哥称此款内裤是自己出生以来穿着最舒适的一条,还说以后每次打网球就穿这条内裤。

很快,张锐设计的时尚内裤开始占领巴西本土市场,并登陆了CK的老家美国及加拿大,市场反响均十分热烈。

永不满足,在异国当上总裁

到2005年初,张锐的年薪已达到16万美金,这种收入即使在美国也属于中产阶层,但这位志向远大的中国女孩并不满足。她认为当首席设计师虽然很“牛”,说白了还是在为别人打工。

当年3月,张锐玩了一场“冒险游戏”。她离开S HR,与一位名叫吉纳的内衣经销商合作创办了自己的内衣公司,并抢注了“NEW I”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商标。

当时张锐在巴西设计界已小有名气,再加上合伙人吉纳先生是一位实力雄厚的经销商,他在首都巴西利亚及里约热内卢等城市有数十家大型连锁超市,销售渠道也很畅通。可以说,在辞职前,张锐就已经成竹在胸。

不料在具体经营问题上,她与合伙人却出现了分歧。吉纳先生主张布料就近在巴西采购,并在圣保罗办一家大型内裤生产厂。经过仔细核算,张锐认为他们最大的优势在于设计和销售,至于产品原料的采购和加工,完全可以委托给中国沿海地区有实力的厂家去做。这样不仅可以免去建厂房、购置设备等许多复杂的中间环节,而且国内的劳动力成本很低。可以保证“NewI”在市场竞争中的价格优势。最后合伙人被说服了。

张锐专程回国考察一番,最终与广东一家工厂签订了代加工合同。不久,一批由她设计的男士性感内裤,飞过浩瀚的太平洋运抵巴西。通过大量投放广告,“NEW I”品牌很快就受到巴西年轻人的强烈追捧,第一批价值人民币800万元的货,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就销售一空,乐得吉纳先生笑开了花。

那些日子,张锐感到最大的压力就是设计。虽然她手下有十几名设计师,但资深人士很少,不像财力雄厚的美国CK那样,可以在全世界不停地“挖”顶尖人才。公司的每一场新品男士内裤秀,间隔时间只有两个月。张锐时常带着一帮来自上海和加拿大等地的年轻人,忙得焦头烂额。从构思,画图,制板打样,给男模试穿成品,到和秀场的导演、舞美、灯光共同定下T台设计及流程,如此繁多的工作几乎都要在60天内完成。有时,张锐觉得自己很累。

压力之下,张锐说最好的放松方式是到当地人开的酒吧里,客串舞娘跳一曲桑巴舞。每当穿上华丽的巴西舞裙,随着激情的旋律起舞并赢得一片喝彩时,她对自己下一场新品秀的来临就充满了信心。

第11篇

讨论的大前提是从中国艺术开始的过热的艺术市场保持距离。艺术市场逻辑对韩国、日本、印度、印尼也同样造成了广泛冲击。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印尼艺术是亲切的批评精神与自我文化传统再利用的亚洲新艺术诞生的预言者,但是艺术市场同样影响了印尼艺术,导致了拍卖目录中肤浅平凡作品的洪流。我们应该承认,艺术品销售预设了广泛的普及性以及作为投资的欲望,但是我们可以将脚踏实地的甚至在市场低潮期提升自己的方法和哲学的艺术家,同那些应市场要求反复使用固定风格和主题,或是在大财团基金的资助下制作更大更精巧的作品的艺术家区分出来。特别是在2008年秋,由经济危机带来的艺术泡沫破灭后,我们可以以更好的标准鉴定那些艺术家,而不是用那些被投资者抬高的天价。我们必须知道,亚洲艺术热实际上只是成就了(或者损害了)极少数的亚洲艺术家。

然而,亚洲艺术的国际热并不仅仅存在于容易被经济情况所影响的市场上,同时也存在于中国艺术家在国际艺术世界上,获得了任何其他亚洲国家的艺术家都无法达到的高评价。也正是那些中国艺术家们引发了亚洲艺术家市场在世界上的过热。由于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数量众多的庞大的建筑项目被启动,各地的美术馆被认为“像星巴克一样迅速增长”。当前的中国艺术世界是这样的:在北京有许多大型画廊,被世界各地的策展人和艺术经理频频拜访。艺术家大型的工作室有许多助手,艺术家村有成千上万的住民,这样的情况,对于那些了解过去的亚洲当代艺术情况――艺术家卖不出作品,无法获得主流认同,没有表现自由,没有任何媒介或大型画廊、策展人的支持,没有登上国际舞台的机会等等――这些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这些亚洲艺术家已经成名的例子和在国际上频繁曝光的名誉,让我们思考,亚洲当代艺术不再等待“国际认同”,甚至看起来好像已经是作为赢家在领导国际艺术市场。这里并不是质疑他们的艺术原创性与潜能,现在需要质疑的是他们作品和表现的目标是否只是针对策展人和收藏家等精英阶级?他们的活动对其他观众来说是否足够开放?他们的创作和表现的动机是否自发的来自于个体内心的精神和哲学,而不是跟随大众潮流或者取悦主办方?最重要的问题是,他们的作品与活动能否在历史无情的淘汰中存活下来。亚洲艺术家已经在过去十年间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参加双年展、大型美术馆和商业画廊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聚焦于本地性的特质同样可能会在当代艺术家情形的理解上被误导。所以,绕开那些已经成名的艺术家去讨论亚洲当代艺术是不合适的。

然而,我们的举措中没有包括那些已经频繁的从1980年以来参加国际展,而作品在首次登场后却没有进步的艺术家。在国际艺术明星中选择谁并不重要,我们应该在“谁是国内艺术家,谁是国外艺术家”区别的固定化与绝对化上更为小心,因为我们不能轻易地接受一个惯例的看法,认为国际艺术家比国内艺术家更为出色,或者仅仅欣赏那些在国际舞台上出现的艺术,忽略本地艺术实践的价值。这就是我们没有将艺术家按工作区域在展览中进行区分的原因。

2 亚洲问题的提出

在今天的艺术世界,或许是一个新话题,但讨论亚洲的美学与文化价值却可以追溯到100年前。百年前,世纪交替的日本,以冈仓天心(冈仓天心死于1913年,迄今刚过100年)为首的艺术家与美学家,极力捍卫亚洲的文化价值,认为亚洲文化推崇的“阿拉伯的骑士道,波斯的诗歌,中国的伦理,印度的思想”,文明形态正处于西方机械文明的反制。

近年来,中国周边的东南亚各国,随着经济与社会政治的变化。当代艺术创作也日益活跃。亚洲格局的变化能否在亚洲内部构建一个讨论亚洲艺术问题的新平台,不再从西方的视角来观察亚洲艺术格局的新变化。亚洲的美术馆使命一直惯例逻辑性地推导出的主题所束缚。例如,“沟通”、“交流”。我们所说的亚洲内部构建共识的未来,这里强调一下内部的问题,“内部”的问题起源于对福冈亚洲美术馆,这个全世界仅有的亚洲现当代艺术馆的现有程序和制度的重新审视。在展示亚洲现当代艺术、从事艺术家交流项目的这几年中,我们逐渐意识到,引起本地人对亚洲各国艺术家的兴趣不是件容易事,促成外国艺术家和本地人之间生动、密切的交流和合作就更难了,这些艺术家来自另外一个世界,对本地人而言完全是陌生的。内部与外部、临近与遥远、直接体验或者被大众媒介传达、人造的或者自然的多种的情形并存的情况,影响了选考委员会和策展团队。

还要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重新回顾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亚洲现代艺术的再现。那些在国际上(包括西方世界和近几年的东亚展览)已经成名的亚洲艺术家从1990年以来已经习惯于将社会事件转换为他们的主题,在亚洲社会变迁带来的城市化和消费文化的影响中呈现政治性与性别问题。将本地材料与地方性主题同化,他们的作品对外国人呈现出“亚洲的”感觉。同时,身份问题被如此多的亚洲艺术家使用,已经超越了亚洲的框架。在后殖民与后冷战的全世界结构下,这是一个显著的信号。然而,在他们被迅速的认识并频繁曝光于西方和日本城市中时,他们可能生产出关于“什么是亚洲现代艺术”的固定模式。相反作为代替的,一部分艺术家宁愿在他们的作品中使用流行媒介和元素,这些媒介和元素似乎并不属于亚洲本土,但是来自时尚、设计、漫画、动画、网络等等文化,他们因此曾经作为亚洲艺术家武器与回家的身份问题中解放出来。

3 亚洲艺术共识新规则

在文化意义分享的过程中,话语的差异使得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和以亚洲为代表的东方长期以来发展并不平衡,亚洲本土意识普遍缺乏,这构成了此次论坛的背景。在去年的一次艺术论坛上,“亚洲意识与亚洲经验”作为本次论坛的议题,也是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演讲的主题。如果对这一话题做进一步追问,首先要回答的是何为“亚洲意识与亚洲经验”。罗一平指出:这一追问涉及两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是亚洲?什么是亚洲艺术?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关系到亚洲各国策展人,如何认识亚洲的艺术现状以及发展的趋势,以及如何通过展览策划呈现亚洲艺术自身的特点,从而推动亚洲艺术的发展。从近几十年亚洲各国艺术展览的呈现来看,清晰地说明一个事实,没有一个感召力的概念去思考亚洲问题,思考亚洲艺术的问题,在西方作为“他者”仍然支配亚洲各国艺术发展这一点上,亚洲反而成了一个共同体。罗一平指出:如果从后殖民的语境来考察亚洲美术的话,就会发现亚洲的策展人在西方化与抵制西方化的冲突和矛盾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而正是这种努力从整体上影响了亚洲艺术的发展。举办此论坛,正是广东美术馆看到契机之外发展的共性问题。这是各国策展人在向自己发问,也是广东美术馆在向自己挑战。对“亚洲视觉”的讨论,凝聚着策展人对于亚洲思想之源的思辨与创新。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国际部主任李文森教授用大量的图片和文字来说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在展示、收藏、分类上存在的特殊现象,他提示我们:日本和中国现代艺术的加入,在某种稃度上改变了西方博物馆关于国际现代主义和全球当代艺术的评价体系。新加坡国立美术馆策展及典藏部主任刘思伟先生更是从新加坡美术馆的收藏,提出为东南亚艺术培养区域视角。

从“亚洲人看亚洲”到“欧美人看亚洲”,再到“世界看亚洲”,是此次论坛的思想路径,也首次呈现出一个完整的亚洲看世界的视角。作为一种呼应,中国美术馆的展览策划部主任张晴介绍了中国美术馆近些年在举办带有国家美术作品形象展览时,如何将其和学术性的展览思路融合在一起。他指出:当今美术馆面对的世界是“多维度”、“多边界”、“多规模”的艺术格局,培育本土文化突出性的同时,也承担着当代性的使命。这实际上表明了中国研究者对亚洲艺术的学术态度,也在用自身的方,回应一个关键问题,即在超越二元对立之后,如何拥有达致自我与他者的自由、和谐沟通的路径?

4 亚洲的立场

凭借“亚洲美术策展人论坛”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强大的策展资源,主办方还同期举办“回到亚洲?亚欧美术策展案例展”。作为论坛的有机组成部分,案例展将与会嘉宾近年来心中关于亚洲问题最好的展览“空运”到广东美术馆将相关的提案、文本、现场记录以及与艺术家往来的书信进行案例文献呈现。案例展立足亚洲本土策展人或美术机构的策展实践,又涵盖欧美策展人和机构策划涉及“亚洲意识与亚洲经验”的典型案例。案例展策展团队用展场还原方式,添加工作计划/展览日志(Exhibition Journal)、布展手稿草图/平面图/3D效果图、展览邀请函/海报/视觉、画册/导览册/文献集等相关出版物、公共教育项目、新闻报道及剪报、展览录像、展览评估报告、布展工作现场图片/展览现场图片、观众留言簿等等细节文件,以期复原工作现场和流程,使得展览生动立体地再现,力图揭示案例背后的工作方式与态度。这为“亚洲美术策展人论坛”提亮了色彩,也使观众对亚洲艺术与当下策展形势获得一个全景式的思想体认。新加坡国立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赛尔努奇博物馆、韩国首尔市立美术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埔寨国立博物馆、大阪日本国立美术馆、印度国立现代艺术馆、中国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香港艺术中心、关渡美术馆等全球多家艺术机构积极回应。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东京1955―1970:新先锋派”、法国赛尔努奇博物馆的“越南印象――从红河到湄公河”、韩国首尔美术馆的“桃源梦”等令人印象深刻。

所以,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即使我们并非被迫处于被隔离的单位,我们已经自我隔绝,然后每个世界都在分开与隔离中的自我满足。即使我们注意到了,我们和外部世界也没有那么多交流的需要。

一系列的艺术活动,这些都反映了艺术家对社会的兴趣和愿意融入现实生活的愿望,也就是他们愿意参与生活、反映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源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于亚洲艺术界的现实主义。但这里所说的现实主义并非狭义的字面意义的现实主义即严肃的形式或对原物的临摹,我们所说的现实主义不仅仅是,或者完全不是这种意义。因为这段时期亚洲艺术的主流不是现实主义的风格,而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我将其定义为“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态度”。

当亚洲艺术变为投资对象和富人的炫耀物,展览沦为娱乐工业与市民参加与教育的美丽借口,艺术如何保持“新鲜”,保持“生机”?如何“延续,继续,展开”他者、历史和自然?答案存在于艺术家、其他个人与群体创造的作品中,能够提供给人类失去的事物以存在的意义,可以走向明天,需要在另一个延伸自我的希望与智慧。

亚洲艺术的明天在哪里?

参考文献:

[1] 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远大前程[J].艺术新闻,2014.

第12篇

2005年7月,她被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评为亚太最具潜力的女企业家;

2006年11月,被中国《海外赤子》杂志评为中国最年轻的女企业家;

2007年1月2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她经中国工商时报评选获取中国最有潜力的优秀企业家奖;

2007年10月9日,她受聘为“商界在线”的形象代言人,成为中国第一个网络代言人。她被媒体广泛誉为“花季、财富、海归、美貌、梦想家气质”兼备,因而在网上人气十分旺盛,其博客点击量短时间内便达到百万以上。她被国际最有名望的大师艾莫,誉为“少女企业家之最”。

现在,她除担任凤博国贸董事长,上海凤博餐饮执行总裁外,还兼任着亚洲智慧女性的副会长。

这样一条开满鲜花的青春之路,她是怎样走过来的?

花儿是这样开放的

董思阳语:我赞同出名要趁早,创业要趁早,如果你本来是创业的料,你干嘛还要等待20年,到40岁再来创业,除非你不是创业的料,因为早创业即便失败了,那回头几率也非常的好。

1985年,董思阳出生于山西太原,7岁随父母到台湾读书。她的祖辈、父母都是医生,生长在医式家庭环境中的她,自幼便受着森严的家教。但她从家教中学到的,却不是谨言慎行、循规蹈矩的作风,而是中医学里,对脉象的神体察、对药性高妙配伍的反复琢磨的探求精神。她很会“望、闻、问、切”――看见什么,听到什么,她都要问个为什么,切切实实地去了解这是个什么样的东西。

高中时,她读到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本书,有句话深深地触动了她:“认识你自己吧!”她理解为,一个人,只有正确认识了自己,才能正确选择自己的道路,也才能很快地奔向自己的目标。那么,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呢?她认为,自己是个活泼外向、积极乐观、喜欢挑战、勇于任事的人。既然如此,又怎能老是呆在父母身边,走父母指给的路呢?她父亲了解她的个性特点,也鼓励她勇于自立,要出国留学,要向外发展。中学毕业后,她原本打算到澳大利亚念大学的,但母亲实在放心不下,便选择了华人较多的新加坡,进了南洋理工大学。这时她才15岁,便孤身一人踏上了异国求学之路。

在新加坡读书,她用钱大手大脚惯了,父母给的不够花,又不想增加父母的负担,怎么办?去勤工俭学。她找到了南洋理工的一位副校长,想便宜点租个地盘开个小店。副校长欣赏这位小女生的勇气,便有条件地答应了,条件是不得影响学业。于是,这位大一新生便在校内开起了小店,课余时间卖些项链、发卡、文具什么的。开始第一月她的小店很受女孩子的喜欢,但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销售量不太好了,经过分析她认为是因为价格跟学校外面店的差别并不是特别大,而因为店小种类也没有人家多,造成了竞争没有优势。

董思阳的人生词典里似乎从来没有“放弃”这个词,她努力寻求新的进货渠道。后来她得知祖国大陆的义乌,小商品又多又好又便宜,便利用假日前去买了一大袋子水晶、首饰、檀木佛珠等回来,很快就被抢购一空。这次让她狠赚了一笔。从这以后,她渐渐学会观测市场、进货、销售;学会了入帐、理财。以前花父母的钱,不知道钱来得艰难;现在自己去挣钱,才懂得珍惜和计划,也开始培养起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挣钱的更大兴趣。

有一次,她到新加坡最大的花卉市场去看花,当她正细细观赏着一盆兰花的时候,精明的花店老板也在观赏着她:如果让这像花一样的小姑娘来帮卖花,一定能提高销售量。于是他上前轻问:“嗨,有兴趣到我的花店来帮卖花吗?”董思阳立即条件反射般回答:“为什么不呢?”

第二天一上完课,她立即乘车到花店,来不及吃中午饭,向老板问明所有花品的价格,便有模有样地向每位来往客人兜售起花来。殊知辛苦了大半天,只有一位老太婆来光顾她,卖出了30元新币。而劳动报酬仅为业绩的1%,她从老板手中得了0.3元新币!同学都劝她,还是当你的小店老板吧,何必去给人打工,自取失败!‘句话激起了她的倔气,她心想,我失败了吗?失败是自己定义的,只要我不放弃,我就一定成功!她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奋斗目标:一个月内,一定要在卖花里赚到2000元新币。一个月,要从0.3元进到2000元,这谈何容易?但董思阳却认为,目标宏伟才有力量。

董思阳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以往盲目兜售改为有对象、有目的地热情导购。一位女士走过,董思阳会打量着对方微笑地说,这位小姐的绰约身姿,跟芍药花的柔美花姿多相似呵,如果买盆芍药放置身旁,绰约对芍药,那就相得益彰了!在汉语中,绰约跟芍药谐音,听到这样巧妙的溢美之辞,小姐愉快地卖下了。看到有带着孩子的母亲到来,董思阳又会指点着石竹花说,这石竹被人称为“母爱花”,象征着母爱的纯洁与神圣。您需要把您美好的象征带回去吗?对不同的顾客,董思阳总有不同的方法来激发他们潜在的需求,以达到销售的目的。

新加坡下午本就炙热得如同沙漠,鲜花因要阳光才更艳丽,所以整个花市都是露天的,煎烤得叫人不敢涉足。董思阳在自己服务的花店前面,用竹子搭起了伞状的悬式支架,架上攀爬着四季常青的中华常青藤,架下有可供憩息的藤椅,旁边环绕着浓绿深碧的芭蕉树,《雨打芭蕉》的广东音乐缓缓传来,这里俨然便是一片沙漠中的绿洲。所有的顾客、游人都被吸引到这片“绿洲”上来了。这花店变得门庭若市,客似云来,那个月,她得到的酬劳,不是预期的2000元,而是4000元新币!更为可喜的是,因为社会实践,加深了她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学习对她来说,变得越来越轻松愉快了。财智的花朵,就这样开始在她青春的路上灿放。

金橘结出了黄金果

董思阳语:我热爱自我挑战的感觉,热爱创业带来的使命感,我相信拿破仑・希尔言“只要你能想到的,并且相信的,终将可以成为现实”。

每年12月初,农历新年到来之前,正是金橘成熟的季节。“金”是财富的象征,“橘”与“吉”谐音,因此在这时候,新加坡的广大华人家家户户都要买上两三盆金橘,预示着来年财源广进,大吉大利。但金橘本属我国南方的亚热带作物,而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国家,少有橘树,经销商便从周边国家大量进口,以满足市场需求。董思阳以灵敏的市场嗅觉,觉察到这又是一个大好商机,不容错过。她立即进行策划:如何进货,如何销售,如何促销。

她是个在校学生,既无资金也无时间去进行采购,怎么办?她想起了在花市结识的一位马来西亚的园林商,立即电话联系,经过反复商谈,对方终于同意以每株20元新币的价位供货,进货问题解决了。

如何销售?人家的橘树都是集中在一个大市场里,设点摆卖的。她别出心裁,实行网络营销。她在网上大量供应橘树的信 息,每株售价50元新币,仅为市场价的一半,而且还送货上门,这本来很有诱惑力。可由于顾客都习惯到市场去选购橘树,网上购买,不见树形、不见果样,就好比隔山打牛,诱惑力也因此失去作用了。

于是,董思阳着重打好“促销”牌。针对顾客的心理,董思阳给橘树乔装妆打扮,并用彩照在网上展示出来。一盆盆橘树,不仅树姿秀雅,而且树上还挂满了利市,显得流光溢彩,喜气洋洋。不久订单就像雪片般飞来。

除成本以外,每株橘子净利达28元新币。结果仅50天时间,董思阳便已拿到了20万元人民币的利款。过完农历年,她的银行存款竟达到了50万元人民币。欣喜之余,她给自己鼓劲;董思阳,你就要成功了,加油!加油!

给她加油的,不止是橘子贸易的成功,还有一本名为《亚洲华人创业史》的书。在书中,李嘉诚、郭鹤年等人的创业故事和企业家们白手起家的豪壮激励着她;他们历经风雨坎坷仍不退缩的意志感动着她;董思阳摒弃了此前曾想当空姐、当名演员的种种梦想,立志要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为此董思阳并没有因赚到第一桶金就放慢自己的步伐。她还有更高的目标,不久她取出自己所有的存款,投资注册了新加坡凤博贸易有限公司。几年后,发展成为香港凤博国际集团公司,主要从事国际贸易,董思阳任董事长。

有机食品带来她人生的一大跨越

董思阳语:我不理解的是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要专门去加盟别的国家的东西呢?难道中国就没有一个出色的人去带动?难道中国就没有这样的一个餐厅,让外国人去加盟我们中国人的吗?甚至也是排队加盟呢?所以当时是出于一种民族自尊心,我觉得不一定能做到,但是我至少要向这个方向走,因为我还年轻,我觉得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梦想,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创办凤博后,董思阳一面努力经营业务,一面继续用功学业,19岁时以优异成绩取得南洋理工大学的学士学位,同时又顺利获取了美国民族大学的MBA入学邀请函。 到了美国,学校留给学生们的自更多也更强了,学生甚至可以将整个大学的课程,安排在一年多两年内修完。为了兼顾自己的事业,董思阳将自己的课程,尽量压缩安排在上半周,下半周则赶回新加坡处理公司的业务。两国来回奔波,简直没了时间概念,整天像只陀螺似地呼呼转。而此时,只有一种追求人生最高目的的潜意识,在迸发出无穷无尽的能量,支持着她去奋斗、去拼搏!而此时凤博贸易有限公司,也先后成功地做了PC芯片、劳务输出等项目,赚到了可观的收入,资产大增。

2006年底,董思阳着手筹建中国第一家有机茶连锁餐厅――上海喜客多连锁餐饮有限公司。不久,“喜客多”第一家样版店即在上海市中心长宁区开始试业,从而又翻开了董思阳事业新的一页。

喜客多一面世,就显示出了其作为连锁店的优秀潜质,它是以西式特色小吃、港式简餐和西式甜品为主打的健康茶餐厅。餐厅采用了西式特色装修,并寻进西方先进的管理方式,从人事、培训、配送、营销、产品包装等方面凸显连锁店系统式经营管理的特色,为方便顾客,餐厅采取24小时全天经营模式,推广特色服务,让顾客随时享受到健康食品,同时还可以体会到其他方面需求的满足,如电话服务、机票订购、营养健康类书籍推介等,真正领略到家的温馨和惬意。

与此同时,她的企业还投资了万亩有机无公害粮食基地,培育有机无公害绿色食品。餐厅兼顾到女士、老人等各类消费群的需求,推出了独具特色的餐品,如星座套餐,血型套餐,营养早餐(包括酸奶、乳酪、麦片等专为糖尿病、高血脂患者食用的阿斯巴甜糖和料理),以及各种养生、瘦身养颜等有机套餐。

董思阳的目标是要让连锁店遍布中国,通过她的食品、消费观念、服务等潜移默化地去影响人们,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什么是有机,什么是自然疗法,什么是纯生的健康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