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徐志摩的诗歌

徐志摩的诗歌

时间:2022-04-04 20:35: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徐志摩的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徐志摩的诗歌

第1篇

关键词:云意象 爱 美 自由

“意象”是诗歌的审美范畴,有“象”的具体可感性,由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超越于物的形象化显现,它要表现的是一种内心的东西,是对“意”的主观创造性的表现,“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心”与“物”的关系。

诗人意象的选择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认识、思考和感受。阅读中国古典诗歌中,我们就会发现,“云”是诗人笔下经常运用的一个意象,文人墨客用 “云”表达了自己或孤傲、或思乡、或自由、或超脱等多种情怀。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最善于捕捉意象、最擅长运用意象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人之一。“云”是徐志摩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综观徐志摩的诗歌,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诗歌选用了“云”意象。但徐志摩借用“云”这个“象”所表达的“意”却和古典诗词中的不尽相同,却又有相通之处,下面我们略加分析。

一、 古典诗词中的“云”意象

云是一个普通的自物象,但形状、色彩、动态又显示着丰富的美。古往今来,云自然随意、孤高、闲适自由的特征被无数文人推崇,他们赋予了云特定的内涵,有的诗人是单纯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例如: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王维的“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等;有的用云来表达孤独寂寞的心情,例如:李白在《送友人》一诗中写道:“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象征“游子”,浮云无根,让人深深地体会至游子的孤寂。还有人用云来寄托美好的理想,表达世事无常等。

二、徐志摩诗中的云

每个诗人的笔下都有一个常用的意象,艾青曾深沉地歌咏大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而艾青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徐志摩的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就是云,既有“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又有“在夏荫深处,仰望着流云”(《杜鹃》),还有“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再别康桥》)等等,徐志摩大约三分之一的诗歌选用了“云”意象,诗人选用“云”表达着自己对单纯信仰“爱、美、自由”的执著追求。

1、对爱的追求

“爱”是徐志摩的灵性,“爱”也是徐志摩写作的动机,徐志摩的爱情诗歌注重真挚、热烈情感的抒发,浪漫、优美情调的表现,诗歌写作手法变化多样,其中有一些爱情诗选用了“云”意象。

《偶然》是一首爱情诗,语言优美,“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这首诗以“偶然”这个抽象时间副词为题,使诗歌充满情趣哲理。“云”这个意象表现了情人见面时内心的澎湃、轻柔,也说明爱情来得突然,在诗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爱情走进了他的心里。

2、对美的追求

在《康桥西野暮色》中,开头就提到了“紫云绯云褐云”,第二节又把云彩比喻成一块大琥珀,非常新颖别致,云将康桥郊外的黄昏美景完美地表现出来了。除了康桥之外,徐志摩还有许多描写大自然的诗篇。例如《夏日田间即景(近沙士顿)》,这首诗歌描绘了田野里的南风、柳林、豌豆、杨梅、麦浪,阳光,还有满天的白云黄云,整首诗歌语调轻快活泼,于描写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充满着浓浓的抒情意味。

另外“云” 这个汉字符号具有“ 神彩” 美,云是飘荡而有色的, 在视觉上,云既给人流动感, 同时也给人色彩纷呈感, 不显单调, 有诗意, 有韵味。徐志摩是“ 三美” 主张的倡导者,要求诗歌语言具有绘画美,“云”意象能更好地表现徐志摩对诗歌艺术上的美的追求。

3、对自由的追求

云在外在形态上轻盈、飘动,而内在特质则蕴含着自由、潇洒轻松的特点,因此,云又成为徐志摩寄托自由理想的载体,比如《再别康桥》,诗人反复同“云彩”作别,这里的云彩实际象征着民主自由,诗人作别的其实是心中英美式的自由、民主,而这种民主自由是作者内心渴望又不能实现的。

徐志摩用“云”诠释着他对“爱、美、自由”的追求,“爱、美、自由”就是徐志摩的理想主义,当他的爱情陷入了瓜瓜葛葛、是是非非时,当他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时候,“云”较好地表达了他寂寥的心情、对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渴望。当他“独坐在半山的石上, 看峰上白云蒸腾” 时, 又怎能不对云自由、轻松、自然的“丰姿” 产生共鸣与渴望? “我亦爱在白云里安眠不醒”, 这正是徐志摩对扼杀个性的黑暗社会的无声抗议。然而,个性自由失落的困扰只是他痛苦的一半,另一半则是他政治理想的破灭。徐志摩最有兴趣的就是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然而当他19 22 年回国以后, 中国的现实没有办法让他的政治理想实现,他不得不“怅望云天,泪下点点”。从这方面来看,徐志摩笔下的“云”和古典诗词中的“云”又有了相通之处,即用“云”来寄托理想,表达寂寥,抒发对社会和现实的不满。

总之,徐志摩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用心与爱吟唱的人生乐曲,让我们化作天空的一片云,和徐志摩一起细细品味人间至纯的爱、美、自由。

参考文献:

[1]徐志摩. 志摩的诗[M]. 百花文艺出版社,

第2篇

一个文本在自身发展成熟后,就会开始穿越时间和空间的旅行。当它打破时空界限来到陌生国度,就会面对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结果。“文本旅行通常会遭遇三种后果:一是水土不服,惨遭遗弃;一是被东道国同化,失去自我本色;再者就是有机的融入东道国的文化体系中,和东道国的思想文化传统合而为一。”①徐志摩的克里斯蒂娜•罗塞蒂(Christi-naRossetti)译诗就属于第三种。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女诗人,其诗歌以语言的清新和诗风的含蓄著称。虽然徐志摩只翻译过两首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诗歌,但人们可以从他很多诗中找到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影子。这些诗歌在内容、形式或语言风格上都对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进行了刻意的模仿和改写。正是基于这种翻译文本的再创作,让徐志摩的诗歌为人们所爱,成了中国新诗的代表,并推动了当时中国本土文学的创作和发展。

一、徐志摩与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文学因缘”

徐志摩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翻译家,他曾经翻译过众多英美诗人的作品。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他共翻译过两首:《歌》(“Song”)和《新婚与旧鬼》(“TheHourandtheGhost”)。徐志摩开始发表新诗时恰逢中国新诗从自由体向格律体转变时期。是时,自由体新诗把中国诗歌从古典诗词的“泥潭”中拯救出来的使命已经完成,用白话文写诗开始受到质疑。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中国新诗进入了一个更加关注艺术性问题的时期。如果说之前的中国新诗是“为人生而艺术”,那此时的中国新诗就是“为艺术而艺术”。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就是中国新诗发展到这一阶段的代表。正是在“为艺术而艺术”思想的影响下,徐志摩开始引介、翻译和模仿创作大量西方的诗歌。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艺术流派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Brotherhood)的成员。该流派不仅以纯艺术和反商业化的姿态自居,更是英国唯美主义的先声。其成员对维多利亚时期教条和机械化的艺术形式提出质疑,主张回归到文艺复兴初期充满真挚情感和质朴表现力的艺术风格中去,并渴望解放压抑已久的人性。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受到徐志摩的青睐,主要是因为他们有着近似的艺术追求和理念,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不仅符合了当时国内流行的诗学理论标准,更符合新月派的文艺思想———纯美主义和人本主义:他们都追求艺术纯美,都倡导人性,都强调情感的真实流露。②徐志摩认为,诗歌应该是有节制的情感宣泄,所以他的诗歌总给人以“甜蜜的忧伤”感觉。无独有偶,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也以“含蓄”称著,且诗风清新,这在拉斐尔前派中也不多见。故而,徐志摩选择翻译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还是因为拉斐尔前派对纯文艺和人性的追求符合了新月知识分子的文学文化理念。

二、徐志摩的两首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译诗

对于诗歌翻译,徐志摩有自己的看法。他曾在《一个译诗问题》一文中说:“翻译难不过译诗,因为诗的难处不单是他的形式,也不单是他的神韵,你得把神韵化进形式去……有的译诗专诚拘泥形式,原文的字数协韵等等,照样写出,但这来往往神味浅了;又有专注重神情的,结果往往是另写了一首诗,竟许与原作差太远了,那就不能叫译。”③由此可见,徐志摩追求的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不仅如此,新月派倡导的“三美”诗歌创作原则也在他进行诗歌翻译时被其奉为圭臬。徐志摩译的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基本上遵循了其诗歌翻译原则。首先,译文的结构十分工整,由两个整齐划一的段落组成,且句节之间都很均齐,具有“建筑美”。其次,徐志摩的译文能给人以视觉上的联想和感应。原诗第二节中没出现过“甜蜜”、“黑夜”和“歌喉”等词汇,但徐志摩的翻译可以让人联想一副对比强烈的画面:露珠滚落青荫,悄无声息却卓有生气;暗夜夜莺悲戚啼鸣,残音震心,死寂沉沉。甜蜜与悲啼的对比,生气与死寂的对比,会给读者在视觉和听觉上以震撼。此外,整首译诗还充满音韵上的和谐。最好的证据莫过于罗大佑在半个多世纪后把徐志摩的译诗谱了曲,成了流行歌。如果说《歌》的翻译做到了形神兼备,且遵循“三美”原则,那《新婚与旧鬼》的翻译则是一次练兵,没有完全遵守其诗歌翻译原则,却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新婚与旧鬼》原诗中有新娘、新郎和鬼(新娘的旧情人)三个人物,并以三人轮流吟诗的方式讲述了负心新娘在婚礼中摇摆于新旧情人间的故事。徐志摩曾强调过分专注于神情的翻译是写了另一首诗,但他也没能逃离这种命运。整首诗虽有贴切的直译,但读者能发现多处改写。例如“……Hebidsmyspiritdepart/Withhimintothecold:-/Ohbittervowsofold!”①徐志摩译为:“他指着那阴森的地狱,/我心怯他的恫吓-/呀,我摆不脱曾经的盟约!”②显然,第二行是添加的。这句可译为:“他邀我的魂灵/与之回到阴冷的地狱/哦,还有那旧时的盟约!”这种改写虽有悖于徐志摩的诗歌翻译原则,但却从另一方面促进了他的诗歌创作,让其诗歌翻译和诗歌创作充满创造性和互动性。

三、徐志摩对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译诗的模仿以及再创作

如前所述,徐志摩选择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进行翻译是因为他们对艺术美和人性美有相同追求。徐志摩不仅把新月诗人视为圭臬的“三美”创作原则加以改造,同时加入带有个人色彩的改写,从而将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融入了自己的新诗创作,进一步丰富和推动了中国新诗和本土文学的发展。《偶然》就是基于译本再创作的最好例证。诗中:“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③一句,可谓对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歌》的改写。在《歌》中,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主人公用超然含蓄的态度来表达对爱人的感情。临终时她不强求两人能记得对方,只说:“假如你愿意,请记着我,要是你甘心,忘了我。/……我也许,也许我记得你,/我也许,我也许忘记”。④两首诗不论在结构抑或风格上都十分相像。徐志摩把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式的“含蓄”平添了几分徐志摩式的“甜蜜的忧伤”,才最终成了他的《偶然》。除此以外,《偶然》和《歌》一样,表达的是抒情主体经历美丽邂逅后对客体离别时的恳求。这种别离时的忧伤还可以在《再别康桥》和《云游》中窥见一斑。徐志摩的另一首译诗《新婚与旧鬼》则从形式和内容上催生了他的两首新诗。《人种由来》是徐志摩根据圣经故事改写的新诗。诗中有夏娃、亚当和蛇三个角色,整首诗由三个角色各吟一段的形式写就。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新婚与旧鬼》。同是三个角色,同是通过三个角色轮流吟诵的方式来推动故事发展。虽然《人种由来》在形式上和《新婚与旧鬼》很契合,但它只是徐志摩初写新诗时的练笔,整首诗显得稚嫩和粗糙。所以,对形式的模仿不足以成就一首好诗。而《新催妆曲》就是徐志摩根据《新婚与旧鬼》的内容,借用中国古代催妆诗的题材创作的新诗。催妆是中国古代缔婚的前奏。催妆诗的内容多是赞美新娘的貌美如花,表达催促新娘出嫁的心情。徐志摩的《新催妆曲》一反催妆诗传统,对一个迟疑新娘的心理进行细致刻画,让其内心挣扎之痛和婚礼之喜形成鲜明对比,反衬新娘的愁苦。这在古体催妆诗中是鲜见的,也因此让这首诗有别于传统催妆诗,成为徐志摩所创作的新诗代表。可见,徐志摩的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译诗不仅为其进行本土化创作提供了养料,而且更直接催生了他众多优秀的中国新诗。这种翻译文学和本土文学之间的互动不仅让异域文本在陌生国度能健康成长,更让该国的文学乃至文化体系得到了极大发展,并呈现出多元的形态。

四、结语

一个文本经过穿越时空的旅行后,在异域国度遭遇的命运往往是负面的。它们不是被同化就是惨遭淘汰,因为东道国的“先结构”以及译者自身的本土意识常常会对文本进行刻意地改写和误读。而徐志摩的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译诗却有机地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体系,和中国的本土文学合而为一。通过对徐志摩的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译诗及其基于译诗进行的模仿与再创作的研究,笔者发现,正是对艺术的纯美和人性自由的共同追求让徐志摩把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带到中国,而徐志摩基于译诗进行的模仿和再创作,不仅让翻译文学变成了本土文学的一部分,更让它们有机地融入了中国新诗创作的文化土壤,从形式、内容、素材以及题材上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新诗的创作,并最终推动了中国本土文学的发展。

第3篇

匹匹小时候是个聪明的孩子,但他学习成绩不算很好,他妈妈却认为他处理问题有独特之处。

一天,他妈妈问:“《伪君子》是哪一位作家的作品?”

匹匹懒洋洋地回答:“我咋知道,像我这样年纪的孩子,是从来不看莫里哀的作品的!”

525000广东省茂名市新福四路南二巷38号201房 莫言提供

老叔开讲:

我抗议!怎么这次笑话里聪明的孩子不是木木而是匹匹?(匹匹:关键词是“孩子”啊,又不是中年人!你就服老吧!古噜噜:还有一个关键词是“聪明”,又不是呆傻!)你们,你们……哼,不和你们说,我和读者们说去!(老叔心里暗暗叫苦:这莫里哀是个啥啊?我只知道茉莉花。有了,去老编那里偷词典来看看!)

莫里哀,17世纪法国芭蕾舞喜剧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喜剧作家、演员。他家比较有钱,小时候他爸爸送他去贵族学校,享受贵族教育,想将他培养成律师或企业家。但是莫里哀坚持走自己的路,成立剧团表演戏剧。(老叔:他成立的剧团估计跟现在的组合差不多。古噜噜:拜托,剧团有很多人的吧,组合才几个人啊?老叔:少忽悠我,真当我落伍啊?那个什么什么Super Junior不是有13个人吗?)后来他爸不高兴了,说了他。这小子一生气就离开家,一走就是十多年。但是伟大的人总会抓住一切机会,这期间莫里哀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后来写出了一系列很有影响的喜剧。总算没白流浪啊!

他的作品有《伪君子》《唐・璜》《悭吝人》,等等。这些作品已被译成几乎所有国家的语言文字,在世界各国舞台上经常演出着。他的名字也为全世界人民所知。

古诗也“偷菜”

李白:床前一片地,满园瓜果香。举头想收菜,低头已“偷”光。

苏轼:瓜果几时熟?举菜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是否也“偷菜”过年?

徐志摩:悄悄地我收了,正如你悄悄地熟。我点一点鼠标,不留下一个萝卜!

25000广东省茂名市油城四路新湖三街59号大院12栋101号 朱晓姗提供

老叔开讲:

李白、苏轼我都讲到腻了,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大名鼎鼎的诗人徐志摩。(老叔我是“摩托”咧!对了,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给徐志摩的“粉丝”们取名“摩托”,就像你们把李宇春的“粉丝”叫“玉米”一样,嘿嘿!)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他在国内读完大学后赴英国剑桥留学。留学期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回国后,开始了文学创作的生涯。徐志摩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用他的一生,执著地追求“爱、自由、美”。在当时那个黑暗的社会里,“爱、自由、美”只能在美好的想象里寻找。在自己编织的世界里,徐诗人找到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第4篇

关键词:徐志摩 爱情婚姻 诗歌 浪漫人生

一、徐志摩与张幼仪之间没有爱情的婚姻

张幼仪是徐志摩的元配夫人,可徐志摩并不爱她。虽然张幼仪出身名门、温柔贤慧,但徐志摩却坚决拒绝这门婚事。后来,他在奶奶的苦苦哀求下,忍痛接受了这门婚事,与张幼仪结婚。婚后不久,徐志摩便收拾行李外出读书,两人联系很少。1920年冬天,张幼仪出国与徐志摩团聚,徐志摩去接她时,有这么一个片断说明他不爱张幼仪:“三个星期后,轮船终于驶进马赛港的船码头。我斜倚着尾甲板,不耐烦地等着上岸,然后看到徐志摩站在人群里东张西望。就在这时候,我的心凉了一大截。他穿着一件瘦长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围了条白丝巾。虽然我从没看过他穿西装的样子,可是我晓得那是他。他的态度我一眼就看得出来,不会搞错,因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的表情的人。”由于他们之间没有爱,1922年徐志摩与张幼仪在德国柏林离婚,终于结束了这段没有爱情的婚姻。

二、徐志摩与林徽因之间美丽的爱情故事

林徽因出生书香门第,家人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徐志摩和林徽因在英国通过林徽因的父亲相识。当时徐志摩正面临婚变,而林徽因正是情窦未开的少女,她对徐志摩更多的是倾慕之情,但徐志摩的感情正处脆弱的低谷期,经不起异性暧昧的触动。可在婚姻抉择的关键时刻,林徽因是理性的,她始终不能相信诗人瞬间迸发的热情,最终嫁给了梁思成。人生的游戏就是如此,得不到的永远是最美好的。在林徽因婚后的岁月里,尽管梁思成对她百般宠爱,内心却从未停止对徐志摩的思念。徐志摩最终为赶赴北京听一场林徽因的演讲而搭机撞山葬送了生命。据说徐志摩死后,梁思成从失事地点给林徽因带回了一块未烧焦的木块,林徽因一直将其系挂于床前。林徽因伴着床前的这块飞机残骸终其一生。

三、徐志摩与陆小曼之间理想中的完美婚姻

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后,徐志摩灰心到了极点。就是在这时候,徐志摩遇到了同样忍泪度日的陆小曼。陆小曼与徐志摩在一起,有许多共同语言,他们可以谈诗,可以谈文学,徐志摩会讨陆小曼喜欢,而她的丈夫王赓忙于工作,无暇顾及陆小曼,最终他们离婚了。而后徐志摩和陆小曼顶着巨大的家庭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举行了婚礼,在没有得到亲朋好友祝福的婚姻,注定是不幸福的。在种种矛盾中,徐志摩形容自己的创作陷入了“穷、窘、枯、干”的境地。后来,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出于对陆小曼吸毒、玩乐表示极度不满,在经济上与他们夫妇一刀两断。徐志摩完美的现实追求,终落在社交名媛陆小曼身上。

徐志摩除了他浪漫的爱情与婚姻,还有他浪漫的文字。

四、徐志摩浪漫的文字

(一)浪漫的诗歌

徐志摩1920年秋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与陈源、英国作家威尔斯等人相识,开始对文学产生出极大的兴趣。1921年结识了林长民、林徽因父女,后经英国学者狄更生介绍,以特别资格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接近真正的康桥生活。康桥,从此成为徐志摩人生新的起点。在康桥,他的心灵得到深层的荡涤,他寄情于山水,倾听自然,康河的灵性默默地滋养了他胸襟和情怀。在康桥,徐志摩一面沉醉在“康河的柔波”里,一面与英国的作家学者们产生了精神上的交流。1922年秋徐志摩回国,他满怀英国康桥式的人和理想,期望在中国实现他的理想主义。他的代表作《再别康桥》音节抑扬合度,声调回环反复,全诗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再别康桥》正是有了曲折幽深的意境、低吟回环的节奏、周密的技巧和严整的格律而被传诵下去,成为名篇佳作。

(二)浪漫的散文

徐志摩浪漫的情思还表现在他的散文中。比如《翡冷翠山居闲话》在徐志摩的散文中,也许是写得最酣畅的了。文中写一次远足,即便只是偶尔的放松,留给记忆也是难忘的。在这里,真是怎么想怎么做都有一种畅适。大自然复苏了人的天性,人生就没有必要再带上一幅面具。徐志摩是那么的喜欢走进自然中去,实在是借此发现了内心的自然。不过作为诗人的他是很任性的,也不想束缚自己。如《海滩上种花》一文中所说,我们失去的只是一种单纯的信仰和愉快的童贞,这才自以为聪明地想到了现实中的种种不可能,却忘了还有可能在人道的海滩上种鲜花。花不可能种活,但种花的精神不死,所以不能说诗人是过于天真了,其实倒很执着。

(三)浪漫的书信

徐志摩的书信中最出名的当然是他写给陆小曼的情书《爱眉小札》。徐志摩是个典型的理想浪漫主义者,他的爱是轰轰烈烈、恣肆的。对他而言,爱是血液里的火,心脏里的热情,生命存在的理由。爱必须是热烈、激情的爱,才能让他完全感觉到自己是因为在爱而存在的。在《爱眉小札》中,徐志摩的喜、怒、哀、乐都是因为陆小曼,是因为他在爱陆小曼。《爱眉小札》中徐志摩多次提到要陆小曼陪他一起死,如:“眉呀,我心肝的眉呀,你快来伴我死去吧!”可想而知,在徐志摩看来为情而死是爱情最完美的结局。

五、徐志摩的理想悲剧

如果说徐志摩与张幼仪之间没有爱情的婚姻,让他感到痛苦与无奈,那么林徽因重道德胜于爱情则给他带来的就全部是痛苦,而他和陆小曼的婚姻是生命的另一次痛苦的开始。在我看过的许多情感电视和小说中,最真实的婚姻莫过于“一把青菜两条鱼”式的平淡婚姻。过于浪漫,过于完美的婚姻是不会长久的。当激情的潮水退去后,现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搅拌出的种种矛盾会冲淡当初的感情。如果徐志摩没有死于空难,我想他与陆小曼的婚姻也不会长久。他把他的婚姻设计成同他的诗文一样浪漫、完美,现实生活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正因为这样,徐志摩从一开始就是不清醒的。可以说他在这个婆娑的世界里受尽情苦的折磨。因此他最后只能: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也许就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爱情和命运。

参考文献:

(1)/f?kz=135910180

(2)《徐志摩诗集》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3)《志摩的诗》 徐志摩著 中国画报出版社

第5篇

一.情与本我的放逐

通过康桥的水波我认识了这样一个诗人,一个勇于做真自己的人,一个情字至上的人。

他因爱而生,而在他短暂的生命里,他又是一个努力追求真爱、追求本我的人。鸿蒙太空,谁为情种?我想他当之无愧。

最是那温柔的一瞥,便将他的心魂摄了过去。在异国他乡,一个才华绝不亚于美貌的女子,彻底地征服了志摩寻爱的灵魂。从此,林徽因的名字便和他牢牢地拴在一起,无论是现实还是梦境。爱情是美好的,在康河之上泛舟,撑一支长篙,在月与虫鸣的陪伴下,他们完成了彼此心灵上的契合。一花一世界,一情一片天。放肆地爱着,爱得那么心无旁骛,爱得那么惊天动地,甚至都忘了外面还有一个世界。少年岁月,青春时代,单纯的生活让两个相爱的人忘乎所以,让人看了都会觉得,如果人生能有这样一次爱恋,还会再奢求什么呢?

但是,现实往往有很多将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的悲剧。志摩毕竟是一个已有两岁孩子的父亲,更是一个就算他一再排斥但毕竟有婚姻证明的妻子。林徽因明白爱下去的后果,所以她理智地退出了。但是志摩不行,情字给予了他无限的勇气,他用一个人的肩膀扛起了与整个社会对抗的大旗。那个时代,离婚两个字显得那么不动听,那么让人嗤之以鼻,但是为了爱,他努力向前冲,就像飞蛾扑火,就算前方是烈焰,他也奋身不顾。那么决然,那么让人心疼。

二.生命的终点还是情

那是一次怎样的聚会,一下子将他的目光集中在一个笑靥如花的女子身上。她舞姿曼妙,体态轻盈,舞池里她就是一个骄傲的公主,等待着他人赞赏的目光。于是,又一个女子的名字与志摩纠结在一起。陆小曼的生活因为有了志摩而变得丰富,徐志摩的人生因为有了小曼而重新焕发了生机。火一样的爱恋迅速地燃烧着彼此,世界上再也没有苦与酸,留给彼此的除了爱还是爱。俗世的指指点点并没有让他们停下爱的脚步,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下,相爱的人终于结婚了。虽是艰难,但终究修成正果。

找到了可以栖息的土地,志摩的心渐渐地安稳了下来。但是梦境中、心底深处,似乎还有一个角落,似乎还藏着什么不愿扫去的人和事。有的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有的人是为了爱而活着。为了爱,他付出了许多的辛劳,付出了许多的精力,甚至,为了爱,他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不知道那架载着他的飞机是怎样做自由落体的,不知道在迎接死神的刹那他心里最念的人是谁,不知道他还有什么话要对爱人倾诉。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并不后悔乘坐这架飞机,因为那是他爱的表现。飞行的终点是林徽因的演讲会场,为了康桥下的爱的盟誓,为了尝遍万千滋味的情字,他舍得付出。

三.生命因情感而超越

生命因情感而超越,这就是徐志摩,一个勇敢追求爱的人,一个情字至上的人。其实他还是幸福的,因为他仍然会经常流连于三个女子的梦境深处:那个曾经被他狠心抛弃的妻子张幼仪,那个决然地离开他的林徽因,还有那个爱得同他一样炽烈的陆小曼。生而如此,夫复何求?轻轻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身后留下了满地的字符,组在一起,便是一个大大的情字。这个情字就是他生命的写照,和诗歌的精神血脉相连。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我送你一个雷峰塔顶/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团团的月彩,纤纤的波鳞/假如你我荡一支无遮的小艇/假如你我创一个完全的梦境!”

诗歌的最后一句,便是对情感的一种奢望,不能在一起,但却希望和心爱的人有个梦境的空间。和林徽因的感情,是一场刻骨铭心的悲剧,诗歌成了生活的超越。诗歌便是徐志摩的生命。后来和陆小曼的生活,也是一场悲剧,但爱得透彻心扉,陆小曼也是有夫之妇,后来逃避现实在巴黎的咖啡店邂逅了一个异国女子,心灵相通,回到旅馆写成《偶然》。生命因敢爱而闪亮,这并不意味着失去方向。生命因为对痛苦的超越,变得浪漫而又积极。出洋云游,留恋康桥,写下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康桥依旧,而物是人非。留在心中的便是对纯美爱情永恒的记忆,“那河畔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内心的爱,在生活的曲折中变得如梦如幻。

第6篇

【关键词】 再别康桥;徐志摩

在英国剑桥留学的徐志摩,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及其他西洋文学的的熏陶,从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有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诗情真有些像山洪爆发,不分方向的乱冲”(《猛虎集序》)。在他的思想上更是接受了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执着追求“爱”、“自由”、“美”,以及强烈要求个性解放,这些思想因素又使得诗人具备了与蓬勃向上的时代潮流相适应的气质,再加上诗人本身富有的活泼好动,潇洒空灵的贡献以及不受羁绊的才华等方面的和谐统一,形成了徐志摩诗歌独有的特点:飞动飘逸。朱自清称其诗“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的水”。

直到1931年这十年的时间里,徐志摩的创作数量颇丰,这些创作反映了徐志摩作为新月诗派盟主的成就,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从而奠定了徐志摩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而最能体现徐志摩“飞动飘逸”风格的作品就是《再别康桥》,尽管说对徐志摩的评价历来是众说纷纭,但是徐志摩的这首诗的美是大家公认的,徐志摩将离别时对母校的深情厚爱融进了悄然离别时康桥那美丽的景色之中,从而这首诗也成为徐志摩在中国诗坛的奠基之作。

而这首诗的美更是与众不同,它有中国古典诗词的音律美,又有着与古典诗词相似的意境美。

音乐美

这首诗的音乐美,是对音节而言的,作为新诗中的格律诗,就自然的体现出格律诗的特点,这样在读诗的时候才会体会到音节之美,音韵之美,才会有“大珠小珠落玉盘”效果体现。先看押韵,全诗共七节,每节四句,一三句以六字为主,二四句以七个字为主,每节独立押韵,各节韵脚为:来,彩;酿,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这是律诗特点的具体呈现,读来有韵律之感时时回荡,造成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让韵律在字里行间流淌,悠远而绵长。体现出这首诗和谐的音节之美和时时存在的节奏,同时将诗人的情感描述的更为飘逸轻灵,在唇齿之间我们体会到了音韵的美,在心灵上飘散开去的是诗人那清浅的吟唱。诗歌的第二节是最为典型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这一节的韵是:ang。韵脚是娘、漾。读起来时加上诗人空灵的想象,将金柳比喻成新娘,给人心灵上投射了一道圣洁的光芒,带人进入那想象的境地,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康桥那不沾染红尘俗世的美。

回环往复。诗歌采用了《诗经.》的表现手法:重章复唱这一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就是将感情深化,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呼应。如果说《再别康桥》中间五节体现了音乐波动的美,那么这首尾呼应的两节则给了诗歌一个完整的音乐旋律(这也是徐志摩自己的话)。在“三美”的主张上将音乐美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第一节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两节的变动之处是第一节的两个“轻轻地的”在最后一节改成了两个“悄悄的”;第一节是“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给全诗以完整的生命,犹如画龙点睛之笔,使得全诗鲜活灵动起来,带动诗人的情感在淡淡的开头中轻巧柔和地引领到淡淡的结尾。此时,犹如一曲咏叹调,在一波三折后又归于飘逸的音节中,将全诗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将诗人的情感又进一步推进,让人惆怅不已。

建筑美

这首诗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错开一节排列,第一节、第二节的一三句为六字句,二四句为八字句,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的第一句为六七字句,二四句为八字句,第六节、第七节、又回到和第一节一样的句子形式。在结构上非常严谨,就像中国的建筑的风格一样,构成了一种对称、整饬之美、而每一字、每一句、每一节都是这建筑的一部分,每一部分是那样的和谐统一。构架在一起,赋予了诗歌以灵魂。我们说建筑是有灵性的,有灵魂的。是因为在建筑的身上,我们看的的不是一块砖,一片瓦,一堆山石,而是将这些东西融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座有生命的房屋,不同的建筑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都是建筑者将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倾注其中,融进建筑的灵魂看到的黑丝建筑者赋予建筑的灵性。同样的建筑者的水平有高下之分,灵魂也有尊卑贵贱之分。那么徐志摩就是拥有着飘逸空灵的灵魂的建筑师。他将自己的灵魂依附在一粒粒汉字之上,给这些方块字以生命,以感情喂筋骨,用心血浇灌,让我们看到了一座不同于尘世的殿堂。里面盛放的是一颗玲珑剔透的灵魂。

绘画美

徐志摩是一位丹青高手,但他的丹青是他的珠玑之字。可以说他和王维诗有着相通的地方。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徐志摩就是他的门徒。将这种画意发挥的淋漓尽致。如果说王维的诗是是中国水墨画,那么徐志摩就是水墨中间色彩,平和中见冲淡。诗歌的首节诗人“作别西天的云彩”,想那时人与自然还是很和谐的,天自然是碧绿的干净透彻的蓝;云彩自然是大朵大朵的绒绒的慵懒的白。而此时诗人是满腹的离愁别绪,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离别很多的,“执手相看泪眼”,这是悲伤极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豪放极了。在徐志摩的笔下,也有悲伤,也有豪放,但这一切都在这大朵大朵自由自在随意而又慵懒的云彩上了。

一道彩虹从眼前闪过,而天空还有太阳,原来是拜伦潭,水面晃动,眼睛掠过,竟是涟漪泛起,波光粼粼。水面缓缓的,轻轻的,像是情人的呓语,不肯大声说,怕惊醒那美梦。那梦里,有诗人的年幼无知,有诗人的青葱年少,有诗人的背井离乡,有诗人的绮思幻梦更有诗人的满腔的柔情。没有石破天惊的惊涛骇浪,没有撕心裂肺的捶胸顿足,有的是梦,梦里离别的情怀是那样的渺远悠长,那样的难以企及。

泛舟寻梦而去,梦是无形的,朱自清的梦是“笼着一层轻纱的”,李清照的梦是“一帘幽梦”。徐志摩的梦是有色彩的,色彩斑斓的,他不甘心将自己的梦弄丢了,去,去找回自己的梦。放眼望去一船耀眼的星辉,一下子照亮了是人的心扉,光芒四射中诗人豁然开朗,前路虽不满是鸟语花香,但心里已是那么平静祥和。

就是这样的色彩,附着在一栋有灵魂的建筑上,形成了流动的音乐,平缓了我们的心灵,牵动了我们满腹的柔情,于是,那淡淡的惆怅在心头,缭绕不散。

第7篇

林徽因(1904—1955年),原名林徽音,“徽音”出自《诗经·大雅·思齐》:“思齐大任,父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来,为避免与当时一男性作家林微音相混,从1934年改名为林徽因。林徽因出身名门,父亲林长民,曾任北洋政府国务院参议、司法总长等要职。

林徽因幼年随父迁居北京,入培华女中读书,16岁又随父到伦敦。“良好的家庭修养,东西方文化的共同滋养,使林徽因的身上有着一种超乎平常人的非凡气质和聪明才智”,“她既具有大家闺秀那种幽娴贞静的传统风韵,又有现代女性那种活泼、大方的气质,言谈举止之间,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可以说,这样的林徽因正是徐志摩心目中的理想女子、完美女子!因此,徐志摩自1920年在伦敦结识林徽因便一下子为她所倾倒。他觉得:是林徽因,唤起了他沉睡的激情,让他感到了灵魂的震颤,感到了生命的美好(而这种感觉,此前他在张幼仪身上从来没有体会过)。于是,他把对她的礼赞写成了诗,其中几句是:“你是高高在上的云雀天鹨,纵横四海不问今古春秋,散布着稀世的音乐锦绣。”

在徐志摩来伦敦的半年之前,即1920年春天,时任段琪瑞内阁司法部长的林长民以“中国国际联盟同志会”驻欧代表的身份,携女儿林徽因入住伦敦。其时,林长民44岁。林小姐正值16芳龄,书香门第养就了一身高雅气质,既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又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在爱丁堡大学读书。这年10月,徐志摩来到剑桥大学,才24岁,年轻气盛,倜傥风流,浑身充溢着才子之气。半年以后,在国际联盟协会的一次演讲会上,徐志摩认识了林长民。这一天演讲,徐志摩做主席,林长民演讲,以后,林长民与徐志摩便成为莫逆之交。林小姐则是在徐志摩初次与英国作家狄更生的会见中认识徐志摩的。一个是才华横溢的英俊青年,一个是貌若婵娟、才思飘逸的女孩,两人相见恨晚。

徐志摩向林小姐发起了求爱攻势,而且用情激烈,这些都逃不过林长民的眼睛。幸好,林长民豁达大度,既不责怪徐志摩所为,又没有禁止女儿与他往来。恰在此时,徐志摩的夫人张幼仪从国内来到伦教伴读。这大约是徐父的旨意,徐志摩不敢违抗。张幼仪以夫唱妇随为满足,整天在家里清理房间、买菜烧饭。徐志摩大部分时间泡在学校,回家来,也很少与张幼仪说话。徐志摩每天早上都要急急忙忙赶到附近的理发室整理头发。张幼仪很纳闷:家里用度很多,经济也不很宽裕,完全可以自己把头发梳理一番再到学校去。后来,张幼仪从别人口中得知,徐志摩每天去理发室是因为理发室对面有一间杂货铺,那是他与一位女朋友的联络地址。他们每天都有书信往返,而且信是用英文写的,这位女朋友就是林徽因。徐志摩把林徽因的来信和自己的日记都牢牢地锁在一个箱子里(这个箱子又称八宝箱,在徐志摩身后引出了许多故事)。

在剑桥,还有一个故事中的故事。徐志摩与林徽因热恋的同时,还与林长民“情书”往返不断。他们俩也在谈情。有一次,这对莫逆之交开玩笑,商定彼此通假情书。徐志摩扮演女的,一个有夫之妇;林长民扮演男的,一个有妇之夫。在各有家庭的境况下,两人谈恋爱,互写情书。徐志摩与林长民谈恋爱是演戏玩的,徐志摩追求林徽因却是真的。林小姐是否也出于游戏目的,却永远是个谜。

1921年10月,林长民回国,也把女儿林徽因带回北京。第二年的10月,徐志摩结束在剑桥的学业回国。在回国前夕,徐志摩为表述对剑桥难舍难分的依恋之情和在剑桥发生的令他神魂颠倒的故事,写下了《再别康桥》的诗篇。徐志摩在家乡上海稍事盘桓,年底就追到了心仪神往的北京。这时,林家已把女儿林徽因的终身许配给梁启超之子梁思成了。徐志摩也是冲着这件事来的,他打算偕林徽因一起重返伦敦读书。也许林徽因对徐志摩有过这个许诺,因而他才信心十足地写下了“再别康桥!”

回国后,情况迥变。刚到北京,徐志摩就接到了老师梁启超给他的一封长信,劝他“义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乐”。这等于明说了,林徽因已经许配给我家儿子,你就不必再干扰他们的幸福了。然而,徐志摩不把老师的劝诫当回事,反而坚定地回答:“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这等于摆出要较量一番的架势。当时,林长民家住景山后街称作“雪池”的院子里,林徽因在培华中学读书,课余,她要到梁思成家去谈情说爱,俩人的恋爱关系已相当稳固了。

梁思成家住在松坡图书馆,因为梁启超时任松坡图书馆馆长。松坡图书馆有两处房子:一处在西单附近的石虎胡同7号,一处在北海公园的快雪堂。快雪堂是一处幽静高雅的院落,星期天不对外开放。梁思成是馆长之子,关系特殊,当然可以自由出入,这里便也成了梁思成与林徽因幽会的地方。徐志摩竟然找到这里,理由当然是冠冕堂皇的,他是梁启超的学生,又是林长民的朋友,就是梁思成在,面子总是该给的吧。但是,徐志摩来的次数多了,梁思成渐渐产生了反感。有一次,梁思成在门上用英文书了一张纸条“情人不愿受干扰”。徐志摩见了,只得悻悻而去。这明晃晃的纸条贴在门上,大概不是背着林徽因写的吧。但是,即使这样,他们彼此的心中还是深深地眷念着对方。

1924年四五月间,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和林徽因都是诗坛中人,自然就一起接待,一起进出会场,还一起演出英文戏剧。这一次次的接触,又点燃了他们昔日的热烈情感。5月中旬的一天晚上,他们俩又一次会面。林徽因马上要随梁思成到美国留学去了,她也不可能成为他的妻子,两人终不能成为眷属已成定局。

5月20日,泰戈尔一行离开北京去太原,徐志摩陪同前往,到车站送行的人很多,林徽因也在其中。看到林徽因,徐志摩立即赶写一封信给她。可是,车子已经启动了,徐志摩情急之下,跳下车子把尚未写完的信送给林徽因。泰戈尔的秘书思厚之见他太伤感,就一把将信抢过来替他藏起来,没有转交给林徽因,径自带回英国。信中写道:“我不知道我要说的是什么话,我已经好几次提起笔来想写,但是每次总是写不成篇。这两日我的头脑总是昏沉沉的,睁着眼闭着眼都只见大前晚模糊的凄凉的月色,照着我们不愿意的车辆,迟迟地向荒野里退缩。离别!怎么的能让人相信?我想着了就要发疯,这么多的丝,谁能割得断?我的眼前又黑了。”

这真是一份难舍难分的情啊。一年以后,徐志摩还写了一首名为《偶然》的诗送给林徽因,对这件事表示了明确的态度:

我是天空里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惊讶/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失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故事到这里应该结束了,但是,藕断丝依旧,它还时不时地啮噬彼此的心灵。林徽因到了美国后,反复咀嚼徐志摩对她的一片真情,因而产生了些许歉意。她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请你告诉志摩我这三年来寂寞够了,失望也遇多了,现在倒能在寂寞和失望中得到和满足,告诉他我绝对的不怪他,只有盼他原谅我从前的种种不了解。”

自留学回来以后,两人又时有走动,把当初的恋情升华为更高境界里的情愫。1931年,徐志摩在济南上空坠机身亡,林徽因请丈夫梁思成去了济南,从飞机出事地点拾了一块残片,直到去世她都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这是她对徐志摩的真挚的情感表达,也是她胸怀坦荡的表现。

1934年11月19日,林徽因偕梁思成去南方考察,路过徐志摩的家乡浙江硖石。车停后,她下了车,在深沉的夜色里,独自站在车门外,凝望幽暗的站台,默默地回忆许多往事,泪水不由自主地溢出来。

正如韩石山先生所言:“生前是非多,死后是非多,五四那一茬文化人里,是非最多的,怕要数徐志摩了,若不是最多的一个,也是最多者之一。”的确,徐志摩去世后的4年中,虽有一些赞美之词,但种种曲解和误解始终没有离开过他。这使他的朋友们——特别是林徽因,非常伤心。为此,1935年11月19日,林徽因又一吐心中的块垒,写下了《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发表于12月8日《大公报·文艺副刊》上。林徽因在这篇散文中,不仅再次公然情真意切地颂扬了徐志摩的美好人格,而且充分肯定了徐志摩的诗歌成就。“林徽因认为,徐志摩作为诗人的一生,处处充满着诗意,他诗意的活在这个世界上,爱、自由和美是他全部的灵魂,对诗歌的真诚和世界的真诚,是徐志摩作为诗人的基本品格”。到了这一年夏天,林徽因又写了一首诗《别忘掉》来坦诚自己的心声:

别忘掉/为一把过强的势情/同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那真/一样的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

第8篇

自小便在书香中成长,墨香陶醉了过往。父母爱书,在我幼儿园时便要我读书。开始是简单的图画配文字,后来是通俗的小诗,到现在,从冰心的《繁星春水》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从《诗经》到《诗章》,泰戈尔的《飞鸟集》,郭沫若的《女神》,波特莱尔的《恶之花》,但丁的《神曲》……我酷爱阅读,酷爱读书,酷爱阅读诗集。冰心小诗的明丽是我痴恋的,徐志摩诗中淡淡的愁绪是我迷恋的,泰戈尔诗中耐人寻味的哲理是我狂恋的。

读了书,自己也想写了。十岁那年,我第一次,动笔写出了一首诗歌,稚嫩的文笔却是我对梦想跨出的第一步。之后我一直写一直写,文风完善相较之前已不再幼稚。偶尔,写出的诗歌也会有人认可,这对我而言,是多么大的鼓励!

春雨连绵,连绵着我的愁思,漫步小巷,泛着古韵沧桑的石砖上爬满青苔,耳畔会响起戴望舒的《雨巷》,那种“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的景象浮现眼前;夏水荡漾,荡漾着我的目光,立于水旁,浮光跃金的水面倒映着天际残阳,与小学同学离别之际吟唱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的离愁漫于心间。秋与冬,一个满载收获芬芳,一个满世寒风冷冽,不适合作为诗的载体,却也曾带来灵感,只是大都被我遗忘。

小学毕业,我写了首诗来纪念:“我曾一度以为/拥抱了你们/就拥抱了整个世界/——我伸手/却只抓住零星回忆/变黄变枯最后破裂/从指间流过/被风扬起的光线/肆意舞动着时光/撕裂我的天穹/鸟飞过云飘过/那些带泪的思念/有厚重的灵魂力量/积淀在时光深处/静待燃烧那日/在生命中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青春是美好的,每个人的青春都张扬着自信与活力,我的诗梦装点了我的青春。在如花美眷的似水流年,我的诗梦唱着轻柔的旋律,飞翔在湛蓝的天空,明亮了光阴。

我有一个梦,一个绚丽的诗梦。我想做诗人,带着自由的气息,捧着记忆的书卷,身旁环绕诗歌的梦幻芬芳。就这样,彳亍在乡间,彳亍在高楼大厦间,寻找那些人们遗落的,散发清香的思绪、故事和景色,然后把它们变成文字,写在略显古朴的纸页上。

虽然诗梦看起来离我很遥远,但我坚信,天边的星星也终有被摘下的那一天。在遥远的梦想也会有实现的那一天。我将化坚持为风,化笔为翼,化知识为动力,乘着风展开翼,去追逐梦想。即使跌跌撞撞磕磕绊绊,即使羽翼残破且薄如蚕翼,我也会用尽全身力量,去抵达梦中的天堂!

我已经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我必定会勇往直前。

尽管我不知道前方还有怎样的荆棘与困难。

尽管我不知道这条路的终点是否是我想要到达的天堂。

我依旧会站在这条路上,

哼着小曲,迈着步伐,

我只相信,

坚持信仰的人会有天堂,纯净天空中会有不灭的阳光。

我们的梦想总有一天会在幸福的彼岸,

第9篇

关键词:中西爱情诗歌;表达方式;含蓄;奔放

爱情,是人类社会文学艺术和诗歌的永恒主题,是古今中外无数诗人吟唱的人性中美好的情感。爱情的主题是诗歌最普遍的源泉,由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所受教育、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在诗歌方面也存在不少的差异。这个世界的人们对爱情都怀有共同的心理诉求,这就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能跨越语言屏障,彼此欣赏有关爱情主题文艺作品的基础。中西爱情诗歌所拥有的共同主题就是诗人们以饱蘸情感的笔墨,表达他们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爱情的礼赞,描摹他们心目中理想中的爱人形象,抒写得到爱情后的幸福,愉悦及所爱的人生离死别的痛苦,忧伤。中西爱情诗歌不仅内容各有侧重,而且风格也各具特色。中国古代爱情诗多是哀婉朦胧,含蓄隐曲的。而西方爱情诗歌则多偏于宣泄,热情似火,直抒胸意。

本文将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和彭斯的《A Red,Red Rose》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了解并欣赏中西方诗歌中对爱情表达方式的不同。

中国诗歌中对爱情的表达相对含蓄,含蓄是中国文学的本色,是不同于西方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义象贵含蓄”正是要求诗人不要把话说得太直、太露,而是要把意思隐藏起来,不是字面上的简单言传,而是言外之意须使人心领神会。具体说来,汉语爱情诗歌的含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重环境描写,这是由古人传统的作诗手法决定的。第二个方面:委婉表达,含蓄婉约之美是中国诗歌鲜明的特色。中国诗歌忌讳“说破”。“诗之美常常不在于说了什么,而在于如何个说法”。中国诗歌的表达常常不是一种一语道破、直露的表达方式,而是一种隐晦曲折的、婉转的、别出心裁的表达方式。

一.徐志摩《雪花的快乐》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徐志摩在我国诗坛上,尤如一颗划破中天的流星,虽然短暂,却留下了惊人的光亮。他的诗歌,崇尚理想,歌颂光明,哲理深刻,内涵丰富,词句优美。读他的诗,使人感觉到诗里有一种对社会和人生的穿透力,而且回味性强,经得起长时间的咀嚼。《雪花的快乐》发表于1925年1月,收入《志摩的诗》中,是他前期作品的代表作,也是这本诗集里比较完美的一首诗。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前期的思想,也代表了诗人初步成熟的艺术风格。这首诗的最大特征就是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在这首诗歌中,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或许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这首诗共四节。与其说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不如说它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著。这首诗的韵律是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体现他酷爱自由,可为了实现理想,他宁可“消溶”,足以体现他的痴迷。全诗层次分明,段落简洁,章节明朗。从其艺术手法上看,是吸收了闻一多关于诗歌创作“三美”的主张。这首诗在音乐美、视觉美、意境美等方面确实下了一番工夫。他把古典诗词的形式美、意境美与现代诗的自由、洒脱巧妙地熔为一炉,实不愧为现代诗作的名作。徐志摩的诗歌,浸润着其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超越阶级和时空界限,外在形式与内在结构高度和谐统一,具有无与伦比的美学价值,为中国新诗的抒情艺术树立了一块不朽的艺术丰碑。

二.彭斯《一朵红红的玫瑰》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与中国诗歌截然不同的是西方诗歌在情感表达方面注重“直接”。如果说“含蓄”是中国爱情诗的本色的话,那么“直接”就是西方爱情诗的显著特征了。西方爱情诗的直接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与汉语诗的委婉曲折,通过外在环境或具体、典型的外在形象的描写去激发读者的想象不同的是,西方诗人们注重主观抒情,喜欢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来讴歌爱情。关于这一点,首先,可以比较一下中西诗人在叙述方式上的显著差别。汉语情诗中,诗人们常常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描写恋爱中的人的喜怒哀乐,和诗中的主人公们总是隔了一层,多了一种冷静而客观的色彩,例如各朝代描写后宫宫女们的爱恨情愁的宫怨体诗歌就是如此。而在西方的情诗中,诗人们常常开口就是第一人称的直接的内心告白。Robert Burns在《a red,red rose》中用自己的奇思妙想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向世人诊释了他对爱人的炽热。

O,my Luve's like a red,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my Luve's like the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d in tune.

As fair art thou,my bonnie lass,

So deep in luve am I;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my dear,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my dear,

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

I will luve thee still,my dear,

While 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

And fare-thee-weel,my only Luve!

And fare-thee-weel,a while!

And I will come again,my Luve,

Tho' 'twere ten thousand mile!

这首诗是彭斯诗集中流传最广的一首诗,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送给他的恋人即少女琪恩。诗人在诗中歌颂了恋人的美丽,表达了诗人的炽热感情和对爱情的坚定决心。诗人这首诗是送给他的恋人即少女琪恩。诗人在诗中歌颂了恋人的美丽,表达了诗人的强烈感情和对爱情的坚定决心。这是彭斯最有名的爱情诗,节奏强烈,激情澎湃,很有感染力。作者没有利用环境去渲染,烘托气氛而是采取开门见山的的手法直奔主题,毫不掩饰。“ my Luve's like a red,red rose”写得十分热烈直接,激情飞扬。并用玫瑰来表达对爱人的的情感和留恋。在读者心中产生获取了强烈的艺术效果的同时,也凸现出诗中主体的鲜明形象。诗的开头用了一个鲜活的比喻DD红红的玫瑰.一下子就将恋人的美丽写得活灵活现,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感情。在诗人的心中,恋人不仅有醉人的外表.而且有着柔美灵动的心灵,像一段乐曲,婉转动人地倾诉着美丽的心灵。

诗人对恋人的爱是那样的真切、深情和热烈。那是种怎样的爱呀! 要一直爱到海桔石烂,爱的火焰在诗人的心中强烈地燃烧着,诗人渴望有着美好的结果。但是,此时的诗人已经是囊中羞涩.诗人知道这时的自己并不能给恋人带来幸福,他已经预感到自己要离去。但他知道这样的离别只是暂别,自己一定会回来的。

这首诗是诗人的代表作,它打开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对济慈、拜伦等人有很大的影响。诗人用流畅悦耳的音调、质朴无华的词语和热烈真挚的情感打动了千百万恋人的心.也使得这首诗在问世之后成为人们传唱不衰的经典。诗歌吸收了民歌的特点,采用口语使诗歌朗朗上口,极大地显示了民歌的特色和魅力.读来让人感到诗中似乎有一种原始的冲动。一种原始的生命之流在流淌。另外,诗中使用了重复的句子,大大增强了诗歌的感情力度。在这首仅仅有16句的诗中,涉及“爱”的词语竟有十几处之多,然而并不使人感到重复和累赘,反而更加强化了诗人对恋人爱情的强烈和情感的浓郁程度。

三.造成中西爱情诗歌表达不同的原因

(1)西方美学历来强调在审美或进行艺术创造时要遵循审美主题要主动地将“主气”,“灌注”给客体审美对象。西方哲学家都强调了主体情感的主动,积极的外射,比较直观外露,畅达热烈。中国的哲学思想与西方不同,因此,情诗也表达出不同的艺术魅力。在中国的哲学里,大自然的人鱼鸟兽,花草树木都是灵气之物。大自然包罗万象,生生不息。而人又居其中与其声息相通,如庄子所云“与天地并生,与万物并齐。”这物与人的情感相互感发,物情与人的心情交融合一,使传统美学不着重主体情感的单向投射,而是主张主体,客体之间的双向交流。这就是中国古代爱情诗之所以体现出朦胧含蓄之美的一个重要原因。西诗热情奔放,感情如火般热烈,其文字常常爽直率真,直抒胸臆,甚至直言不讳。而中国占诗则委婉含蓄,哀婉朦胧,迂回曲折,欲语还休。

(2)由于中国自古以来的儒家传统观念,男女之间必须遵守的道德理念一直深深的束缚着人们,也使他们的爱情受到道义责任的约束,因此男女在表达爱情显得含蓄委婉。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中国旧诗大体上显得感情不奔放,说话不唠叨,嗓门不提得那么高,力气不使得那么狠,颜色不着得那么浓。在中国诗里算是浪漫的,和西洋式相形之下,仍是古典的。在中国诗里算是痛快的,比起西洋诗,仍然不失为含蓄的。听惯大声高唱的他们只觉得低言软语。这里用来体现中西爱情诗的差异恰到好处。

(3)西方的爱情诗一般与表现人伦融合在一起,写人伦往往也以恋爱为中心。中国的爱情与人伦是有明显区别的。如果说西方始终重视男女的爱情,而中国的诗则更偏重于人伦。中国诗中表现亲友的交情和君臣的恩谊的内容几乎与爱情占有同等地位。在西方诗人中如歌德与席勒、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济慈和雪莱,魏尔兰与兰波诸人虽也以友谊著,而他们的集中叙友朋乐趣的诗却极少。他们大量的写男欢女谑、男女情爱,从恋爱中去寄托人生的析理,去享受生活的无穷乐趣。

(4)中西爱情诗表达的侧重点不同。西方爱情诗多以追慕爱人,赞美爱情,勇敢追求爱情为主要内容,中国爱情诗则着重表达与恋人的相思别恨,悲欢离合。因此,闺怨诗、送别诗、悼亡诗在中国爱情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总体而言,中国的诗歌在吟咏爱情时往往都是遮掩式的,表现得较为含蓄和内敛,情调委婉、深沉、绵氏、隐约而又细腻入理,使读者有思考和回旋的余地,并讲究意境的渲染,独具中国园林式的美学蕴致。而西方爱情诗则热情奔放,犹如大河奔腾,直奔爱的主题。他们描写爱情总是比较喜欢竭力表述情感之深厚,写一种自然的、纯粹的爱情。西方的爱情诗,为表现那种汹涌磅礴的激隋,总是竭尽渲染夸张之能事,情感的表达是热烈奔放,原始狂野的。在表达方式上,西方诗歌以直接热烈深刻取胜,中方诗人则把“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作为艺术追求的目标,诗歌以含蓄微妙取胜。

参考文献:

[1]许杰.徐志摩新评序,胡凌芝:徐志摩新评[M].学林出版社,1989.

[2]罗良功.A Survey of English Poetry[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第10篇

语文教学“诗心”审美

【案例背景】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如果说语文教育是学生受到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那么诗歌欣赏可以说是最直接的途径之一。

我以为,诗歌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诗人,而是要让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象的诗词曲赋熏染学生的灵魂,从而加深他们的文化底蕴,使语文教学沐浴在诗意的光辉里。

我以为,现代诗歌教学,应是一次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流,审美的享受。诗歌教学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把美的种子播撒到他们心里,唤醒他们的智慧灵气,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这也是我一直思索的问题。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1.我们的诗歌教学究竟要带给学生些什么?

2.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案例呈现】

教学片段一:《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徐志摩悄悄地把云彩留给了康桥,把一首传世经典留给了我们,自古多情伤离别。然而,诗人笔下的离别却随着河畔的金柳,柔波里的水草在我们的心头不断荡漾,留给人们无限遐思,原来离别也可以如此美丽,这样的离别又何妨多经历几回?诗人把康桥的美,不仅留给了自己,也留给了我们,留在了我们心灵深处。

我相信这首被选入“高中教材“的经典传世之作通过教师适时、适度、适量的点拨,学生思维在尝试和叩问中一样能体味诗句蕴涵的跳荡的情感,变平面文字为立体的形象、美妙的意境、鲜活动感的画面……我更深信诗歌的这份“美”的感悟和传递与年岁无关,更何况少年情怀总是诗。

在教学中,我将目标定位于“赏读”,对自己诗歌教学的思想(更确切地说是期盼)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

在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介绍了徐志摩后,我出示了与徐志摩的一生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康桥的相关图片,介绍徐志摩的“康桥情结”,激发学生对文本阅读探究的兴趣。

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这首诗(朗读时要求注意诗歌的感情和节奏)。并找出诗中最能打动自己的或者说自己觉得最美的句子,说说理由。

生1:这首诗运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写“金柳”时,用“新娘”来形容,读后有种魂牵梦绕的感觉,很美。作者在诗的首尾用了“悄悄”,不仅使首尾呼应,还让我们感到作者似乎不忍打破康桥的美,康桥的安详。

生2:这首诗不像其他离别诗那样刻意渲染“悲”的气氛,它显得平静因而让人觉得真实。他把康桥写得圣洁了,康桥也把他的心洗的澄净了,似乎他与康桥融为一体

……

随着讨论的深入,同学对诗句内涵的理解也渐趋深入。我适时进一步点拨:诗的第二节,“那河畔的金柳……”金柳,古人常常用柳来象征离别,折柳送别可文人笔下的柳都是绿柳,翠柳,徐志摩却用金来形容柳,这是为什么?

生1:我觉得这个金字用的很精妙,因为柳树是在夕阳的照射下,所以镀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非常形象生动。

生2:而且我们会很自然的想象着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的美景,就像一位妩媚的新娘。作者一定是对夕阳中的柳树特别的喜爱,才能把它描绘的如此美丽。

师总结:原来徐志摩正是用了这一生花妙笔点出了夕阳晚照下柳树独特的风韵,传达了自己无限喜爱之情。看来诗歌的语言确实非常凝练,可谓字字抵千金。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分析意象:

通过刚才的交流,很多同学都感受到了康桥的一草一木都包含了诗人无限的深情。那么,《再别康桥》中的意象有哪些?你们能把它找出来吗?

学生很快便能找到诗歌中的意象,我进一步追问:其中有几个意象特别美,作者情感正是通过这些意象表达的,那么作者的情感究竟是怎样的?

生1答:无限依恋。

生2答:还有淡淡的惆怅。

……

在学生思维之舟达到“情融融,志踌躇”时,进行总结:作者正是通过对康桥美丽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对康桥依依不舍,无限眷恋的深情,可以说是:写尽康桥无限景,道尽离别无限情。此情此景,情景交融,怎能不令人醉在心头。

……

教学片段二:《乡愁》

《乡愁》,一支经典的心灵之歌,从余光中的心底缓缓唱出,拨动着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弦,引起深深共鸣,世代传唱不息。这份恒久的感动使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诗心潜藏在每个人心中,我们的学生自然也不例外。

在悠扬的乐曲《秋思》中,我先做了示范朗读,朗诵完毕,再看学生的表情,一片肃然,音乐还在流淌,学生似乎也受到了感染,轻声的朗读专注而投入……

音乐依然如水般流淌,我用缓缓的声音动情地叙述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无不浸润着诗歌所留下的印记。它早已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潜移默化中流传下来。因为诗中有爱,诗中有恨,诗中有温暖的友情,诗中有温馨的亲情。

诗歌是文字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在创设了诗意氛围的前提下,我毅然抛开条分缕析的传统教法,设置了“多元感悟品读、自由交流感受”的环节,尊重学生个人的文本阅读和情感体验。让课堂由教师的“一言堂”走向学生的“多言堂”。在这一过程中,我惊喜地看到思维碰撞出的火花,学生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想象,和诗意的表达,足以让我重新审视以往对他们过于片面的评价。

在比较阅读中,我选择了席慕容的同名诗歌《乡愁》,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领略不同诗歌风格所具有的恒久魅力。在学生发言之后,我参与其中,表述自己的观点:

第11篇

【关键词】“性灵”;“独立”;“神灵性”

《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开篇第一句就说“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情感的线索”,这一点对阅读徐志摩的诗歌,散文都非常重要。人们常常被他的《再别康桥》一诗所陶醉,被诗歌所表现出来的音乐美,图画美,建筑美所折服,然而透过诸多的意象,真正潜入心底的是诗歌所蕴含的性灵美。《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写于1926年,较《再别康桥》一诗早两年,应该说没有《我所知道的康桥》便没有《再别康桥》一诗。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从语言、结构、画面……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复杂、多样,咀嚼不尽,而又无以名状的美感,,其中之根本乃是“性灵”。

何为“性灵”?刘勰云:“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袁宏道认为“任性而发”,“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即性灵。袁枚也说:“诗者,各人天性情耳”。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诗文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表达的是作者自我的性情。抒写性灵,则是作者自由地抒写内心的情感,尽情地抒发自己的热情和幻想。

徐志摩童心般的天性使他在创作上率真热情,自由,奔放,唯美。他曾说:“我要的是筋骨里并出来,血液中激出来的,性灵中跳出来的,生命里荡出来的真纯思想。”他在《自剖》中又说:“做学问你得有天然的好奇心,得有天然热情的态度,得有原动的信仰…”他认为创作应是真切性灵的抒写。

《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一部分阐述自己追随罗素到了剑桥,,而此时罗素已被剑桥除名,因追随罗素从学的愿望成为泡影,在无奈中通过英国作家狄更生的推荐成为康桥的一名特别生,可以随意选科听。正是由于能随意选科,而得“单独”由“单独”而又“发现”了康桥。

“随意”——“单独”——“发现”是《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为关键的字眼,实在不可忽视。由于“随意”选科读,摆脱了成规重负,“性灵”得以释放,因此而能 “单独”。“单独”正如志摩在文中所说是个耐味的现象。它是任何“发现”的第一个条件。志摩“发现”了,他为康桥而陶醉狂热,康桥成了他精神的圣殿,心灵的家园。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是康桥 的灵性赋予志摩,还是志摩的性灵抒写了康桥,彼此已化不开。由“随意”到“单独”再到“发现”,这是“性灵”自由而到意识独特再到有所“发现”一个自我投入过程。这便是志摩的康桥情节之根本。由于“性灵”的浸润使得康桥的一草一木皆灵性化了。赋予大自然的性灵的神韵是徐志摩散文所追捕的美,在志摩看来,自然事物是没灵性的,它之所以能使人产生美感事,是因为观赏者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使本无灵性的东西在他眼里具有了感情生命,于是他喜欢济慈,“一想着了鲜花,他的全身就变成了鲜花”,那样,“情由景所生,景由情所注”将自然风物与自然情感统一起来。

《我所知道的康桥》的第三部分的首句,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以曲折柔美的康河为线索,由上游到中段再到下游,康河的美超凡秀逸,性灵神奇。

上游的拜化潭-果子园-是光下的水声-近村晚钟声-河畔倦牛的邹草声。空灵的意境次第叠出,叠而不重。星光、波光、钟声、水声、人烟气、生灵气……物我两忘。

中段的建筑-脱尽尘埃气的一种清澈秀逸的意境可说是超出了画图而化生了音乐的神味。可比的许只有肖邦的夜曲,就这也不能给你依稀的印象,它给你的美感简直是神灵性的一种。这种神灵性的学术殿堂,需仰视,需崇拜……

克莱亚的三环洞桥怯怜怜的,桥洞掩映着细的波粼与婆娑的树影,那桥上的小穿阑与阑之节顶上的双双的白石珠,也只是村姑子头上不夸张的香草与野花一类的装饰……没有一丝屑的俗念,是实现纯粹美感的神奇!

如果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那么康河的灵性则全在脱俗的神性之美。

一如诗所说:“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康桥,因为有了志摩而成就了它的灵性,志摩因为有了康桥,而找到了的皈依与寄托。

然而,这种灵性和神性全归属于自然,在自然中,诗人发出了感叹:人类病了,病在入世深似一天,离自然就远似一天。我们的病根是在“忘本”。“有幸福是永远不离母新抚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过接近自然的人们”。在天然织锦般的草坪上读书、看云,拥抱大地,自然给了人一个天堂。篇未的两幅夕照 图是诗人“灵性”与自然的神性的完美佳作。—隔着篱笆,看天风迎面赶一群羊过来,夕阳从它们的后背照过来,把它们照成金色的透明体,谁能怀疑它们不是一群仙界的灵物?谁又能不感到那种神性的压迫直逼过来。大自然的得我们落泪,跪伏在她的脚下。下游撑篙……有几个专家的女郎,穿一身缟素衣服,裙裾在风前悠悠的飘着,戴一顶宽边的薄纱帽,帽影在小草间颤动,捻起一根长竿,轻轻的,不经心的往波心里一点,翠条鱼的向前滑去,那水底翻的音乐在静空的河上描写梦意和春光。

一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静地,春天听鸟,读书,倦了时,躺在草锦之处寻梦去-你能想象更适情的消遣吗?这半天的消遣是你性灵的补剂。

文章四个部分,无论是描叙,还是议论,抒情,都充满“性灵”;无论是康河上游的拜沦潭,还是中段的三清学院的建筑;斜阳下草原上的罂粟花……迷眩了我们的视觉。

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诗人把心底的离愁深情地展现,康桥,是别人的故乡,但必定是你的异乡。一读再读,才得顿悟,于躯壳,诗人是过客,但于灵魂,康桥是归宿,是诗人心灵的故乡。这是永远的美丽的康桥情节。

在《追悼志摩》一文里曾对诗人的理想作过这样的概括:“他的一生真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同,一个是美,而爱自由,美正是康桥所有。

诗人是用整个心来写康桥的,是用自己性灵来抒写的,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必然是真本心,写出人性的共相, 触及了人性的本然,使读者会其心而同其心。本文字里行间充溢着心灵之美,当我们反复通过诵读时,感到了诗人的生命之美。诗人用真情、真性、真心叙写本来灵性的康桥,故使得文字中康桥永过年轻而有灵性。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

[2]之《追悼志摩》

第12篇

出镜人/艾伍(32岁,电台主持)

前几天,我参加了一场在地铁举办的“闪读”聚会。在豆瓣网上活跃的小组成员们,在约定的时间里,从全市四面八方涌来,同时出现在地铁的某节车厢内。中午11时11分,大家准点拿出准备好的诗歌,高声朗读!这样的高姿态,实在太令人意外了。

我们一行人,辗转了3条线路,展开了1个多小时的诗歌朗读。这项“特别”的举动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我们朗读的有席慕容、海子、徐志摩的诗,中途常常有人跟着轻轻地背诵。那个时候的车厢,很像过去校园里的晨读课,有希望,有力量,也有一种质朴的年轻以及几分诗意。

好吧,我承认,这是我32年来最“出格”的一次了!当着这么多陌生人的面,把一首首诗歌高声地朗读出来。这是很奇妙的一次活动。在最让我忐忑不安的时候,我发现,人群中有个女孩羞涩地朝着我笑了,然后,她走来,接过我手里的稿纸,跟着一起念着顾城的诗。

这是一次很令人回味的活动。我甚至在第二天的晚报上看到了自己抬头挺胸、朗诵诗歌的身影。原来有好奇的市民,把这一盛况拍了下来,作为新闻发给了报社。于是,我们的闪读之旅有了珍贵的镜头记录!

对很多人来说,欣赏诗歌是需要时间的,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这个“闪读”小组的所有人都希望,能通过在地铁上朗读诗歌,在周日休闲时光里,让人们放慢脚步,回到曾经的时光,唤起一些回忆,感受一些温情。

广场上的“闪读”派对

出镜人/孙美美(29岁,色彩咨询师)

计划一次“闪读”,是一件很诗意的事情。

周末,我在网上一个论坛里看到一个特别的小组——“闪读”,倍感好奇,赶紧发帖加入。深入一了解,原来这是一群文艺青年组织的诗歌传递小组,要跟现代社会的快餐文化进行PK。

这周的“闪读”主题很好玩,就是在万人大广场上朗诵“捡到诗”。我们十几个人,设置了不同的主题,串成一个别开生面的“闪读”派对。我选定的主题是幸福,选的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丁当的《房子》;一个20岁出头的男子,用顾城的《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来讲述童年;此外,还有徐志摩、叶芝、舒婷等关于爱情、生活等的主题。

服装是最让人头疼的事,幸好我们小组里还有从事造型专业的人才。我们想过几个方案,结果还是决定统一穿上海魂衫,配短裙长袜,而且有专业化妆师小熊打造个性装扮。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没有介绍和铺垫,有些纤弱的女声在广场上响起,诗稿同时被递到一些路人手中。瞬间,坐着的、站着的路人全瞪大眼睛,望向我们这群年轻人。

在朗诵了半个多小时后,不断有粉丝加盟,“闪读”者的阵容扩大到了近20人,基本上都是“80后”,主要是女孩,男孩只有三五个。

在城市生活中,我们是多么缺少诗性的心灵,从现在开始,用“闪读”去找回生活中的诗意吧!

链接

如何组织诗意“闪读”

1.准备建立一个“闪读”小组。可以在微博、论坛、QQ群、豆瓣网上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只要发出一个召集的帖子,列明时间、地点、举办的方式,就能够找到热烈的响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