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检视交流材料

检视交流材料

时间:2022-02-28 15:49: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检视交流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检视交流材料

第1篇

关键词:高效能制;LED;散热

中图分类号:TP635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以LED为核心的新能源、新光源照明产业正在加速发展,其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推动逐渐增强,二是企业看重这一市场机遇加大投入。而行业内专业、高端展会的诞生,更是推波助澜地将LED照明产业推上新的发展高度。在反映整个新光源与新能源照明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状态及问题所在的同时,更将集中展示技术、产品及应用。近年来,LED技术进步和产业提升得到了迅猛发展,[1]LED外延、芯片、封装、驱动电路以及显示应用、照明控制等相关技术的发展非常快,产品性价比提升明显,这给LED照明从可能变为现实带来无限的希望。目前,我国LED产业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差距并不大,而且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元技术已经显现,中国在LED外延材料、芯片制造、器件封装、荧光粉等方面均已显现具有自主技术产权的单元技术,部分核心技术具有原创性,为中国LED产业做大做强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基础。

一、 LED概念及发光原理

LED(Light Emitting Diode)称为发光二极管,是新型高效固体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和寿命长等显著优点。它的主体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在它两端加上正向电压,电流会从LED阳极流向阴极,半导体晶体就发出从紫外到红外不同颜色的光线,电流越强,发光越强。LED发光原理不同于传统UHE、UHP灯泡,它在发光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寿命都可以达到60000小时以上。半导体照明同样亮度下耗电仅为普通白炽灯的 1/10 ,节能灯的 1/2 ,使用寿命却可能延长 100 倍。自 2003 年以来,[2]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国内的相关企业、研发机构和大学围绕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大功率 LED 器件、封装、配套原材料、重大装备等方面开展研发,攻克了一系列半导体照明的关键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半导体白光照明技术还远不成熟,还有一系列的科学、技术问题有待解决, 特别是在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上,还有待提高。

由 PN 结芯片、电极和光学系统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了发光二极管。晶片(发光体)的面积为 10.12mil ( 1mil=0.0254 平方毫米),国际上目前生产的大晶片 LED面积可达 40mil 。发光二极管发光过程为正向偏压下的载流子注入、[3]光能传输和复合辐射三部分。在洁净的环氧树脂物中封装了微小的半导体晶片,带负电的电子通过该晶片,移动到带正电的空穴区域,电子和空穴复合并同时消失,形成光子。光子的能量产生的多少由电子和空穴之间的能量(带隙)决定,能量(带隙)越大,光子的能量就越高。不同的材料带隙不同,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颜色对应,就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光谱中,红色光、桔色光具有的能量最少,紫色光、蓝色光具有的能量最多。

高亮度的白光 LED将成为LED 照明光源的主流。商品化的白光 LED目前是以蓝光单晶片混合YAG 黄色荧光粉产生白光,即多是二波长。未来较被看好的是三波长白光 LED ,即以无机紫外光晶片加红、蓝、绿三颜色荧光粉混合产生白光,它会取代LED 背光源、荧光灯紧凑型节能及荧光灯泡等市场。

LED是一种半导体元器件(如图1),核心是 p型及n型半导体组成的芯片。[4]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有一个过渡层,称为p-n结。当注入p-n结的载流子数量足够多,就可以实现把电能转换为光能的效果。一般的低功率LED产品拥有能耗低、体积小、反应时间快、有多种光颜色输出、产品寿命长和不含对环境有害的汞等优点。

图1: LED半导体元器件结构图

虽然发光管是冷光源,但LED的光效偏低,在高光效/发光效率(每瓦流明或lm/W)LED灯具应用上需要输入大量的电能来转换成光能。大电流在半导体材料上会产生传导性电阻热,加上半导体材料制作的LED不耐高温,导致过热使LED灯的光输出率及寿命大幅降低。

二、发挥高效能、环保的照明效益散热设计是一大关键

LED元件的核心设计,即是由一片LED晶粒[5]利用加诸电压使其产生发光结果,而与一般矽晶片类似,LED晶片也会因为长时间使用而产生光衰现象,[6]多数设计方案为了提升元件发光亮度,多利用增加晶体的偏压,即提升加诸于LED的电能功率,让晶片能够激发出更高的亮度,如此一来,加强LED功率也会使得晶体的光衰问题、寿命问题加速出现,甚至元件本身因强化亮度而产生的高温,也会造成产品寿命的缩短。

当单颗LED晶粒随着亮度提升,[7]单颗LED功耗瓦数也会由0.1W提高至1、3、甚至5W以上,而多数的LED光源模组实测分析,也会出现封装模组的热阻抗因增加发光效能而提升,一般会由250K/W至350K/W上下持续增加幅度。而检视测试结果会发现,LED也会有随着“功率”增加、“使用寿命”减少的现象,[8]会让原本可能具有20,000小时使用寿命的LED光源元件,因为散热影响,而降低到仅剩1,000小时的使用寿命。当元件在摄氏50度的运作温度下,均能维持最佳的20,000小时寿命,[9]但当LED元件运行于摄氏70度的环境,平均寿命则降至10,000小时,若持续在摄氏100度环境下运行,寿命会仅剩5,000小时。市场上的 LED 光源良秀不齐,许多公司宣称其半导体光源连续使用寿命为 10 万小时,但产品实际可用寿命许多不到 5000 小时,最短的不到 100 小时,[10]整个 LED 产业在市场上的信誉受对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半导体光源的用户无法选购到可靠的产品,缺少对 LED 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及稳定性的有效检测手段,直到客户遭受巨额损失,使用失败后退货。业界要为产业的进一步高速发展奠定基础,必须有一个相对统一的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的测试及规范标准。

国际上 CIE 等相关机构鉴于 LED 产业的迅猛发展,还未能制定一个统一的规范,多由各公司自行测试和规定,主要包括高温,常温,低温老化实验,高温高湿老化实验,冷热冲击实验,机械撞击,静电放电实验,震动实验,焊接实验,盐舞实验等若干项。国内 LED 光源用户一般也是用该室温老化实验来验证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好的公司则有做 1000 小时室温老化实验。由于 LED 光源的使用寿命要求是 1 万至 10 万小时(约 1 年至 11 年),用户很难有时间用常温老化法求证。LED 光源的寿命高温下会大大缩短,[11]LED 光源的寿命 t 和温度呈指数关系,

t=t 0 *exp(- D E/kT)

因此高温加速老化实验是更快速严格的可靠性测试方法。 85 度下 LED 光源寿命比常温将会缩短约 20 倍。 国内许多厂家的劣质产品则在 24 至 100 小时内迅速老化, 该实验成为检验产品质量的一个快速试金石。

功率型LED会受热量影响: (1)热量集中于尺寸很小的芯片里,芯片的发光效率因结区温度升高而降低,芯片周围荧光粉的激射效率的降低,使器件的光学性能受到严重影响,且器件的稳定性和寿命也容易受热应力的非均匀分布而降低;(2)白光照明系统中多个LED 是密集排列的,高热阻会因模块间相互影响导致器件失效。从而,功率型LED的散热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三、LED模组设计的热阻抗现况

除了关键元件LED易受温度影响外,模组化概念开发也多[12]半被采取在光源设计中,甚至为了取代传统光源,让电子电路和发光元件只能在非常小的空间内整合,因为LED为DC直流驱动元件,多数灯具的连接电源为AC交流电源为主,目前的主流做法为了简化LED光源的施作复杂度,是直接将电源整流、LED发光元件和变压模组进行整合,可面临的问题是,可用的电路空间相对小很多,较佳的散热效果在装置内对流空间相对变小的情况下,自然也无法得到实现,模组的散热处理只能透过主动式强制散热的相关对策。

若由热阻抗模组观察所制作而成的热流模型,进行LED[13]晶粒预测接合点的温度,接合点意指半导体的pn接合处,定义热阻抗R为温度差异与对应之功率消散比值,而热阻抗的形成因素相当多,但透过热流模型的检视方式,可以更清楚确认,热的散逸处理方面,是因为哪些关键问题而降低其效率,散热改善工程可从元件、组装方式、结构、基板材质进行。并可以从几个关键处来检视一般LED固态光源的热流模型。

图2:高照明效果的天花板灯,其LED需高功率驱动发光,因此整合的电源模块、散热模块成本也会较高

例如,LED发光元件可以拆解为LED晶粒、封装的塑料、晶粒与接脚的打线,扩及LED光源模组再观察,即会有LED元件、Metal Core PCB (MCPCB)电路板、接合的金属接脚、最后为散热的铝挤型散热片等构成,而热流模型可以观察有几个串联的热流阻抗,例如结合点、电路板与环境、乘载晶粒的金属片等,再检视串联阻抗的热回路,试图去发现散热效率低下的问题症结点。再深入观察模型发现,从晶粒的接合点到整个外部环境的散热过程,其实是由几个散热途径去加总而成,例如,晶粒与乘载金属片的材料特性、LED元件的表面接触或是介于散热用之铝挤型散热鳍片黏胶、电路板材料热阻特性和封装LED晶粒材料的光学树脂接触,乃至降温装置与空气间的组合等,构成整个热流的散热过程。

四、LED固态光源的散热改善方式

LED固态光源的运作温度如何有效散逸,会影响整个光源应用的照明效能、装置寿命、能源利用效能等重要关键,而改善散热的方式可自晶片层级的技术、电路板层级的技术、封装LED晶粒的技术去改善。

由于传统的晶片制法,在晶片层级的散热处理方面,多以蓝宝石作为基板进行设计,而蓝宝石基板的热传导系数接近20W/mK,其实很难将LED[14]磊晶产生的热快速散出,在针对LED晶片级的散热强化处理,尤其是针对高亮度、高功率的LED元件方面,目前主流的作法,是有效利用覆晶将磊晶的热传导出来,即使用覆晶(Flip-Chip)的形式。

另外的方式,因LED元件上下两端都设有金属电极,可采行“垂直”电极的方式去制作LED元件,此可在散热的问题上得到更大的助益。 例如, GaN基板为导电材质,采用GaN基板作为材料,基板下方可直接做电极进行连接,即可得到快速散逸磊晶温度的效益,但这种作法会比传统蓝宝石基板作法的成本贵上许多,因为材料成本较高,元件的制作成本亦会增加。

对封装层级的散热强化作法, LED制作过程,整个LED可利用光学等级的环氧树脂来包住,增大LED元件机械强度,保护元件内的相关线路,但环氧树脂的作法虽可提升元件强度,却同时限制了元件的温度操作范围,因为高温下使用光学级的环氧树脂,会因强光或高温,让环氧树脂的材质本身和光学特性劣化。

图3:亮度强化的灯具,局部高温问题也会加剧,必须搭配更强力的主动散热技术因应。

芯片层面减少管芯热阻是LED 器件的热量处理方法外,对封装而言,降低封装后器件的热阻应设计合理热沉、采用高热导率的封装材料、采用多芯片封装、优化驱动电源等,使器件性能提高。非成像光学是针对LED 封装的光学研究。半导体照明光源应用的重要研究内容就是利用非成像光学设计,满足特定要求的LED 光学系统。

目前封装改善方式,传统的炮弹式封装技术仅在多数中低功率的LED元件中才使用,对于高功率、高亮度的LED元件,多改用Lumileds Luxeon系列封装法,将散热路径集中于下方的金属,内部的封装改用光学特性和耐高温、耐强光表现较优异的矽树脂去进行封装,此封装法可获得较佳的机械强度表现,同时其内部对高温、高强度蓝光LED、紫外线照射有更强大的耐受能力。

以下是封装光学设计实例在投射照明系统中的应用。投射照明系统的光源要有准直、高效的远场分布。若通过LED 光源与附加准直透镜相结合实现准直光场分布,即采用二次光学元件,不但系统体积增加,且LED和二次元件间会存有空气隙,出现额外的反射损耗。LED 芯片封装时的树脂透镜需重新设计,确保LED 在封装的同时实现准直:准直透镜的二维、三维模型首先采用编程方式计算,其光场分布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设计模型利用计算结果修正,相应的准直透镜待符合要求后制作。比较采用传统二次元件系统的光场分布及利用直接准直LED 光源的光场分布,该准直透镜的亮度半高全角的理论值为9.8°,实测值为12.8°,其出光效率为90%。准直LED 光源阵列的应用效果已实现。强调说明,此封装结构能简单组合构成大面积阵列,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LED 的封装问题,除光学封装设计、热学处理外,值得探讨与研究的相关技术还有高热导率低损耗封装树脂材料、稳定有效驱动电源模块、新型高转换效率荧光粉材料等。因传统光源和LED 光源形貌上差别很大,如何在外观上为市场接受,也成为封装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电路板层级的散热改善,热传导性能中上表现的一般会采取[15]金属基FR4(PCB) )制作,如Integrated Metal Substrate(IMS) 、MCPCB处理,进阶高效能热传导能力的会采取陶瓷基板(Ceramic)去制作。

FR4(PCB) 优势为低成本,可导热效能相对较差,多用于低功率的LED装载方面。 金属基PCB(IMS、MCPCB)因操作温度高,例如MCPCB结构由铜箔层、铝基板、绝缘(介电)层构成,一般铜箔层(电路)为1.0~4.0盎司、铝基板(金属核心)层厚度在1mm~3.2mm、绝缘(介电)层为7.5um~150um左右厚度,可用在摄氏140度环境下,为中高价位的制作成本。 陶瓷基板(Ceramic)的成本和单价更高,因为陶瓷可让乘载的晶片更为匹配,其热膨胀系数表现佳,但无法用在大面积的电路,对于LED光源应用面,多数仅用于承载LED元件的区块电路使用,来提升热传导效率。

除前述常见乘载的电路板外,其实还有相对多款具较佳热传导技术的基板技术,例如陶瓷基板(氧化铝)、软式印刷电路板、铝镁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基板、直接钢接合基板(DBC)等技术,但部分技术仍有制程、成本或装载方面的考量,必须视最终成品的实际热流模型限制与改善幅度是否值得更换载板而定。

参考文献:

[1] 许晓华. 交流直接驱动LED光源技术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 . 新疆农垦科技, 2010(7).

[2] 袁旭. LED光源在铁路客车应用中的探索和研究[J]. 低碳陕西学术研讨, 2010(10).

[3] 蒋国忠. 半导体照明用LED芯片、器件和光源技术攻关[J]. 半导体照明工程 , 2009(1).

[4] 丁传锋. 基于LED技术的灯具造型研究[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 2010(5).

[5] 张武斌. 局域网与网络安全技术[J]. 电脑知识与技术 , 2008(9).

[6] 李立勤. 热处理实现高效能LED技术[N]. 华强LED网, 2010-1-17.

[7] 狄文辉. 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J]. 农机化研究 , 2004 (11).

[8] 刘玉山. 网络安全技术简析[J]. 网络与多媒体, 2003(15).

[9] 郑立文. 试论网络安全技术[J]. 宁德师专学报, 2001(11).

[10] 冯旭强.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9(2).

[11] 姒柏昌.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J]. 社科论坛, 2007(3).

[12] 袁俊机. 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前景[J]. 应用技术, 2008(5).

[13] 董金森. 论机电一体化技术[J]. 有色金属加工, 2009(2).

第2篇

论文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于广大的一线教师,而新教师作为教育的生力军,他们的教师素质将影响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和教学质量。而新教师的素质又是检验师范教育质量的标尺之一。师范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合格教师,因此师范教育应立足基础教育.导正教师信念。提高师范技能.培养能够胜任基础教育的师范毕业生。

教育是民族的基石,教育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兴衰成败的命运。而新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生力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也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高等师范院校肩负着培养能够胜任基础教育的师范毕业生的重任。

为了检视新疆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质量,课题组深人中小学,与校领导、教研主任、骨干教师及新教师访谈,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查阅文献,发现新教师在基础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检视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寻教师教育的有效途径。

问卷调查包括“新教师教学能力调查问卷”、“新教师教育教学情意调查问卷”(新教师限定在工作三年以内的专任教师),问卷面向新疆师范类毕业的中小学各科老师,发放问卷500份,回收370份。同时面向昌吉学院和新疆师范大学的师范生发放“师范生教育教学情意问卷”500份,回收416份。

通过访谈及对问卷的数据结果分析发现新教师存在的问题,并检视师范教育存在的问题,探寻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新教师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一)对教师职业的迷茫

刚刚步人教学工作岗位的新教师,他们大多还没有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去规划和经营。在问卷调查中认为教师是一种职业、谋生手段、工作的选项高达86.9%,而把教师工作作为一种事业的选项只有13.1%。因此这段时期的新教师很容易受挫败感的影响而离开教师工作岗位。问:“如果有机会,你会重新选择工作岗位吗?”只有2O%的人选择不会。可见,新教师对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还没有取得职业认同感,处于职业摇摆期。

(二)教学能力欠缺

对“教学能力”选择的结果统计显示,对“专业知识”“教学目标”的设计评价较好分别为62.9%和55.9%,而对“教学评价”好评的选项较少,只有46.6%,其他能力,如教学方法、教材驾驭、板书设计、问题设计、课堂管理、教学条理选“好”的都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具体表现在:

第一,基础知识不扎实,缺乏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据自治区教育厅2002年8月对普通中小学教师进行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普查中,小学教师汉语种语数外等学科的平均分只有80多分,只相当于小学毕业生的中上水平;初中教师汉语种语文、生物、历史、英语平均分在70分以上,其余各科80分以上,基础知识水平略高于初中毕业生水平。此外在教学中,对知识概念的表述口语化或者生活化现象严重,尤其对理科的概念、公式、定理,对文科的术语表述不够准确和严密。对知识的总结与归纳缺乏条理性。

第二,从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上看,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较好。但是缺乏长远目标和课程的整体目标。据调查,很少有新老师知道学科课程的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如何把整体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个阶段、每堂课。此外,如何结合学生学情制定教学目标,也缺乏相应的经验与举措。

第三,在教材驾驭方面,缺乏对一个学年段乃至全册书的整体研究,对于教材之间的逻辑关联没有全局概念。因此,新教师的教学大多还处于“教教材”阶段。

第四,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新教师具有探索尝试的精神,他们渴望并尝试使用各种各样的新教学方法。但对教学方法的选择缺乏理性思考,致使课堂无效活动多。

第五,板书不注重设计,随意性强,重难点不突出,缺乏条理性;或者书写不规范,字迹不美观;或者兼而有之。

第六,在课堂教学组织方面,缺乏组织管理能力。一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欠缺,即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和如何安排教学流程没有科学的思考;二是对学生学习的组织能力欠缺,缺乏应对学生学习的教学组织和课堂组织的管理能力。师生沟通能力较差,要么师生对立冲突,要么师生“亲密无间”,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班级管理少策略

新教师在班级管理上存在的优势是,他们刚从学生走向教师,能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学生愿意与年轻教师亲近。存在的劣势是,他们因为经验不足,家长和学校对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持怀疑态度。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在“班级管理”中选择好的都在百分之五十左右,而选择一般和差评的也占到了百分之二十左右。

而事实上,新教师在班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是,热情有余,而方法不当,或失之溺爱,或失之过分自由;与学生关系的度很难把握,有的亲密到没有师生界限,新教师失去了权威的批评力量;要么不敢管理,不敢教育,教师角色还没有定位。在对“新教师教育教学情意问卷”中,对“除了教学经验之外,你觉得最缺乏的是”的选项中有42%的老师选择“班级管理策略”。可见,班主任管理和班级组织能力是师范毕业生的硬伤。

(四)社会交往稚嫩

在社会交际方面,新教师欠缺沟通交际能力,如在交往面上较窄,难以融人老教师的交流圈,欠缺与领导同事交往合作的技巧,忽视合作的成效,对同事关系如何相处感到复杂和迷茫。尤其是在与学生的沟通和与家长的沟通上,还缺乏技巧和经验。在“新教师教育教学情意”的问卷中,新教师对与同事的关系的选项中,选择“和谐”的占38.7%;选择关系“一般”的占38.5%;选择“紧张”的占19.1%;选择“说不清”的占3.7%。

二、检视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访谈和问卷统计所反映出的问题,检视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教育认同感的教育

目下有部分师范生不是为了做教师而报考师范专业。在回收的416份问卷中,选择因为“个人兴趣和志向”而报考师范专业的只有102人,占30%。在“毕业后希望去什么单位工作”的选项中,有223人选择去中小学做教师,只占60%。除了生源问题外,师范教育缺乏相应的职业情感的教育和职业规划引导,也是导致师范生缺乏教师教育认同感的原因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情感,教师的注意力和精力主要用在专业课的教学上。因此师范类的学生,存在着对教师职业缺乏认同感的现象。

(二)课程设置滞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目前我国所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以课程改革为导向,旨在改变以往课程“繁、难、偏、旧、窄”的现象,目前的高师课程设置仍然是学科本位,壁垒森严,师范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也是条块状的学科知识的细化,知识储备无法适应基础教育综合学科的教学。在高师课程设置中,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开发的知识没有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此外,由于受学科专业教育的局限,综合课程、通识教育被忽略,这也直接影响到新课程改革中综合课程改革的质量。

(三)忽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上,重视学科课程的设置而忽视活动课程的设置和安排,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课外活动辅导。学校考核教师的依据是课堂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师注重自己的专业发展,精力主要用在教学与科研上,几乎无暇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从培养方式来看,主要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理论学习为主,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实践课程少,实习时间短。因此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缺乏实践锻炼。

(四)教育管理能力欠缺实训

学生管理及其班主任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师范毕业生既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虽然教育学有一个章节的德育论的内容,但是还很不全面;也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虽在实习中有对班主任工作实习的要求,但大多实习基地不敢也不愿让实习生参与班主任实习,只能做一些简单的辅工作,而很少让实习生参与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师范生在班主任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实训机会。

(五)社会交往缺乏实践机会

大学生中仍有一些学生不适应集体生活,不会与同学友好相处,有的甚至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或者沉溺于网络,少与其他同学来往,导致心理失衡。究其实,是因为学生长期封闭在大学校园里,很少参加社会实践,即便有假期的社会实践要求,但因为疏于管理,有些同学只是走过程,或者直接找个证明材料应付差事。这部分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很难适应教学工作。

三、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对策

提高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成效,高等师范院校义不容辞。师范教育要采取相应对策,以提高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技能,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为师范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深厚的基础。

(一)导正教师信念

2004年,美国《教育世界》杂志曾向校长做过“您寻找具有怎样特质的老师”的网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管理能力;态度;热情;爱、期望和人际交往”四个方面是最重要的特质。可见对教育的情感、态度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最重要的潜质。因此对师范生来说,首先要认同教师职业,并树立坚定的专业信念,才有可能热爱师范专业并为此努力,也才有可能把教育作为事业去为之奋斗。因此师范教育应该加强对教师专业情感的培养,通过教师教育导正教师信念和教师认同感,因为这是支配教师行动的“核心价值”和“深层指令。”对于师范院校或者高校的师范专业来说,应该录取志愿从事教育事业的优秀学生到师范专业学习,这当然也依赖于政府高校招生和就业政策的引导。

对于高校来说,重视教师教育情意的课程内容设置和教育。可以开设选修课,开展特级教师教育研究,或者请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做讲座,阅读教育名著等,撰写身边优秀教师的成长的故事,以榜样激励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坚定教育信念,树立热爱教育的信心与理想。

(二)立足基础教育调整课程设置

各级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要始终服务于基础教育,“教师教育必须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才能培养出符合中小学教学工作需要的合格教师。”

在课程设置上要坚持“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统一,既要重视学科性、学术性,也要重视师范性、实践性。加大教育类课程的开发和研制,重视课程理论和课程素养的培养,加大通识类课程的设置,重视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同时,使所培养的师范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广博的人文知识、科学知识;既要有专业的教育理论知识,又要有教育的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各高校师范专业还应结合本地实际,结合本地区优势,开发具有本地区、本学科特点的校本课程,为基础教育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选修课程的开发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三)注重教学技能的培养

教学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理论指导下,反复演练,总结经验。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1.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反思能力;2.班级与课堂管理能力;3.教育研究能力;4.运用信息技术能力;5.沟通与协作能力。学校可围绕教师专业能力开展相关的学生社团活动和班级活动,如书法大赛、朗诵演讲辩论赛、征文比赛、模拟课堂教学大赛,促进学生坚持不懈苦练内功。平时教学技能的训练及其活动可纳人学分管理,或者制定教师技能考核手册,把平时的训练及比赛成绩纳入考核。

(四)提供管理能力学习平台

管理和组织能力的提高除重视理论学习,更要注重实践锻炼。

在大学校园里,班级与学校院系可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自我管理、班级管理、宿舍管理及学生活动的管理中来,让人人都有事可做,事事有人做。鼓励学生参加适合自己的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各级各类活动和比赛。班级管理责任到人,或者实行值班制。而且把学生参与的活动和管理,都纳入到考评中,或者装入成长档案中,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成绩记录。以此鼓励和促进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组织管理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培养师范生的合作能力,大局意识等。

见习与实习是锻炼学生管理能力的最好机会,对此也可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大一大二见习期,主要是观摩学习,大三(或者大四)的教育实习,重在实践与调研。见习期,可以建立校外导师制,让中小学的优秀班主任做师范生的导师,学习班主任管理经验,注重平时班主任导师的案例学习,就导师的管理案例可进行分析研讨,总结经验,并有针对性地参加中学的课外活动和大型仪式。在导师指导下,还可参与个别学生的教育,如为学生补课,与学生交流谈心,疏通学生心理,协助导师班主任工作。而实习期,就可在导师指导下,制定班级活动计划,参与班级管理与活动,辅导班级各项比赛。同时,对中学生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五)以活动促社交能力的提高

第3篇

从英国留学归来后,谭天带着安静的、略带英式的目光来观察周围的世界。在工地工作的经验,给了他很大震动。周围的人都忙忙碌碌,快速、粗糙、廉价的生活方式让他极度紧张。他不想只单单成为一名旁观者,他有自己对于当今社会状态的思考。如今我们的生活环境,充满着快速与浮躁。人们都步伐匆匆,很少驻足观看周围的风景,更不用说生活中基本常见的物品。这些物品呈献给我们的样子,是人们主观选择性投射。如海德格尔所说:“艺术作品决不是对那些时时现存手边的个别存在者的再现,恰恰相反,它是对物的普遍本质的再现。”谭天用人们最常见的材料表达着他对于人类生存环境和现代技术文明的关注与焦虑。他对材料进行选择、构建和重组,大胆进行尝试和实验,“不确定性”就是实验创作最迷人的地方。

此次展览以《转形》为题。“转形”在谭天的作品上意味着转变物质的原有存在方式,转换物形的视野,观众可以通过作品直接与艺术家对话,体悟他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感悟。谭天在留学归来后一直在努力了解中国当代艺术,他也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与中国的艺术和观众进行交流。

I ART:请你谈一下参加 “转形展”的初衷,以及如何看待自己作品在整个“转形展”中的位置?

谭天:考云岐先生在6月份走访我工作室的时候邀请我参加这个联展,并告诉我殷双喜老师是这个展览的策展人。我当时就觉得‘转形展’对我这样一个刚从欧洲归来的青年艺术家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机会。通过这样一个群展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放到一个多元的格局中,获取更多的体悟与思考,从而能够更好地检视自己,同时这也可以让我对中国当代艺术有一个真实的认识。当然,还期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慢慢地进入到中国当代艺术体系中,这就是我参与展览的初衷。

I ART:你如何看待“材料性的实验”这一问题,在“材料性”上做了那些尝试

谭天:不断地试探、接触不同的材料、了解它们的特性、反复地实验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必要的创作手段,更是激发我创作灵感的重要途径。‘材料’与我就是在这种不断地摩擦与冲撞中,互相较劲、互相妥协,累积直到迸发出一种全新的更大的能量。我喜欢将完全未知、或者是完全相反的材料放在一起,等待着它们相互作用,过程类似于操作一个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化学实验,但结果却总是意想不到的。‘不确定’就是所谓‘材料性的实验’最迷人的地方。

I ART:这次参展的作品“吐出来就好了”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作品像是被夸张了的人嘴,为什么用这种方式呈现作品?

谭天:我的雕塑想表达现在社会的一种状态,就像发泡胶一样,廉价,粗暴,不和谐,就像我紧张干呕时候的那种感觉,已经膨胀的不行了,但始终吐不出来,看我的作品会感觉到不协调,浮躁,对撞,但始终‘吐不出来’。‘吐出来就好了’是我每次干呕时候都在想的事情。社会中我们的身体都适应不了快速膨胀的节奏,都期待着放松的这一刻,都渴望‘吐出来’的这一刻。社会与我的身体一样渴望‘吐出来就好了’。嘴的呈现是一种暗示,不是作品的重点。

I ART:多件作品都采用了发泡胶,这么做有什么寓意?材料的不可替代性在哪里?

谭天:发泡胶是一种工业材料,因为之前在工地上工作的原因,常常可以看到工人用发泡胶(填缝剂)填补建筑缝隙,发泡胶一旦打入,瞬间就能膨胀起来,5秒钟内就填满了所有的空间,甚至溢出墙缝,我对这种瞬间的变化非常地着迷。尤其这种快速,粗暴,廉价并且散发着刺鼻味道的特点让我产生了很强的创作欲望,因为它快速膨胀的感觉与我自己干呕时的感觉刚好契合,我对材料的选择既有偶然的一面,也有必然的一面,正是如此,发泡胶在我的作品里才具有明显的不可替代性。

I ART:你在英国留学了四年,从那里学到的知识对你的作品理念有影响吗?

谭天:在英国时,我的专业是自由艺术。四年里,除了每周有一节一个小时的理论课之外,学校并未安排其它的课程,所以我的自由时间非常充裕,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自由时间,我大部分时间泡在了图书馆与伦敦各种展览当中,这些我主动去获取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至于这些知识对我的作品理念是否有影响,我没有考虑太多,更多的影响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吧。最近我将目光转向中国当代的艺术系统上,觉得中国当代艺术系统是个很迷人的现象,而这种敏感性应该就是这些知识所赋予我的。

I ART:介绍一下自己的其他作品

谭天:我现在在做一个比较长期的艺术项目,叫‘我是如何成为一个当代艺术家的’。项目中囊括了绘画,装置,雕塑,概念,行为等各种艺术表现方式,之后会以个展形式展示给观者。在这个项目中我会尝试用私人的方式做一套伪教程,教人用理性的、按部就班的方式成为一名当代艺术家。在做这个项目的同时我自己会阅读大量的材料,对每一件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相信对自己也会是一个很好的提升。目前作品已经进行了3个月左右,第一件霓虹灯的作品已经完成了,看起来还不错。

I ART:你的父亲谭平对你的艺术理念有何影响?他近期是否有展览计划?

谭天:我的父母对我的艺术创作影响都很大,但更多是审美上的,而不会具体到我的艺术理念上。我们之间相对独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摊事情,所以我也不太了解他们最近的动态。

第4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更加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因此,旅游成为近年来广泛兴起的一项产业。而酒店作为人们游玩和商务办公的栖息地,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五星酒店作为酒店行业的主力军,一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有着很高的地位,五星酒店工程是酒店工程的楷模,因此,五星酒店必须做好带头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五星酒店工程中,科学管理是保证五星酒店工程质量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对如何做好五星酒店工程科学管理的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中,笔者就五星酒店工程科学管理的策略研究进行浅谈。

关键字:五星酒店;工程;科学管理;策略;研究

社会的不断进步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于酒店的档次和数量要求也是逐步提高。如今各大城市对星际酒店建设的标准及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其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当中,很多都是建设工作者在自己平日工作当中经常遇到的,也有一些是我们消费者自己的心声。我们现阶段的五星酒店模式日趋完美,但依旧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五星酒店工程科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酒店建筑的暖通施工问题

在酒店建筑的暖通施工当中,由于大堂这样的地方面积比较大,楼层的间隔比较高,所以我们常常会遇到冬天的采暖效果差问题,由于空间的高度较大,导致暖气漂浮在空间的上方,即使是供热量充足的情况下也不能保证下方的温度达到要求,因而形成上热下冷的状态。

(二)五星酒店施工中制冷机的选择不合理性

在生活当中选择像空调冰箱这些制冷设备的时候,都是根据其外部条件而选择的,外部越热制冷设备的符合就越大,反过来如果天气寒冷则说明我们制冷设备的压力相对小一些。但是在五星酒店,制冷设备所受到的不光光是外部条件的制约。由于五星酒店制冷结构复杂,区域与区域之间所需要的冷气流的时间不一样,冷热强度也不一样,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控制系统,我们的制冷设备就不能够将其功能发挥到最好。同样,在五星酒店的高强负荷状态下,冷机和冷负荷是否相匹配、在设计之初冷机的变频是否在设计时就针对五星酒店自身的运行特点和地域特点进行过合理的计划,是影响五星酒店冷气管理的关键。

(三)五星酒店的防潮施工工作不到位

在五星酒店中,人们一般会去考虑环境的温度是否达到了所规定的指标。在高档次的部分中央空调系统当中,一般都会设置对室内相对湿度进行调节,而在普通的末端风机盘管式中央空调系统当中,都没有进行对于空气湿度的调节,因此在我们很多的星级酒店当中,酒店普遍存在湿污染的现象,由于室内空气的潮湿而导致了酒店一些材料、装饰等的霉变,给人的身心带来了危害。所以加强酒店的防潮工作,也是我们现阶段酒店应该去注重的一个问题。

二、五星酒店工程科学管理对各专业的技能需求特点

酒店工程负责的板块非常多,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一个保障问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五星酒店工程管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于各专业的人才,我们都要求其有基本的职业素质。在五星酒店的工程管理当中,要求各专业的人才具有相当丰富的专业知识,责任心强、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二)清楚现代化酒店的运作规律和运作方法,对酒店的电力、空调、消防通讯、排水、机电安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三)当然在五星酒店的工程管理当中,也要求我们专业的人才是受过一定的酒店培训的,只有接受过酒店培训,才能够真正的投入到工作岗位当中,同时也要求我们的工程人员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只有这样,在对一些工程技术资料的阅读和检视上才能够确保无误。

(四)对于工程管理人员,要求其有一定的职称,专业知识最明显的见证就是职称。所以,在人才的需求上,人才的职称也是选择上的一个重点。

三、五星酒店工程科学管理之人才协调配合的策略

(一)加强内部人才管理与培养工作

五星酒店工程科学管理要想尽快做大做强,就不仅仅需要各类优秀人才,更关键的是如何管理好人才,让他们发挥好自己的个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潜能。现阶段五星酒店发展速度比较快、人员组成比较复杂,工作别需要配合,如何聚集优秀的工程管理人才,创造出中国五星酒店新的未来,这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课题。从酒店工程建设的内部管理上来看,加强人才管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从人员整体专业技能着手,加强对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利用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与学习,如对中层实行管理技能培训,对基础员工实行专业基础知识、沟通合作等培训,这样有针对性地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可使工程人员能够更有效地在施工过程中发挥个人水平。

2.对进步较快、有较大潜力的人员进行重点培养,甚至可组织其外出培训,参观其他优秀工程设计工作,这也是对其他人员的一种激励。

3.可利用资质考评等手段,加强人员的自主学习,自我提升意识。

4.鼓励员工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酒店工程建设当中,鼓励在工作中思考,并运用到实践中,对工作中的创新想法予以大力支持。

(二)加强外部沟通交流,协调双方工作

设计师与建筑单位在最初设计过程中根本无法预见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出现问题的部位等,这就要求建设单位在设计的前期应该与设计师们进行紧密沟通与交流,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使施工负责人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设计师、施工单位与各部门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讨论,根据个人的工作经验检视图纸中的缺漏和可能出现的缺略,同时和设计相关单位紧密沟通,针对每一个容易发生的问题逐一解决,以求工程建设的合理与尽善尽美。

1.在土建施工图设计时,就要设计出成熟的精装修可行性设计方案。在主体施工时就考虑到未来可能遇到的装修问题,避免在装修时造成大量的返工,及使用功能的要求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等问题。

2.在施工前,应协调各专业管线的布置、走向,保证各专业占用空间、位置是最合理的。在施工的过程之中,水、电、暖通、机电等等各专业各部门的人员尽可能地创造有利条件。定期召开项目部协调会议,把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需要其他部门配合的地方完整的提出,让其他本门人才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才会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去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

3.在工程交接的过程中,由于一个专业的工作在某种情况下不一定能与别的部门工作相一致或者很好的衔接,所以导致在两个专业工作衔接的时候出现一些困难和意外,施工人员应该先检查后接收,在接收前认真的检查每一个环节,发现错误和意外可以马上和施工人员进行交流,从而去解决问题,以使整个工程能顺利施工,达到相应的各种指标。

4.结构合格后,及时的插入吊顶内的消防、空调水管等,要求土建尽早对质量验收,及时插入机电工程安装,为第二次装修的插入创造条件,及时插入吊顶内的消防、电的干管线,要求尽早完善弱电间、强电间的装修工序。

第5篇

[关键词]美术课堂 孝道文化 “五四”模式

《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明确告诉我们“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得以施行的根源。在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小学课堂之中,美术课堂教学以它特有的教育直观性、形象性、情感性、潜移默化性的学科教育特点和优势,辅以创新的孝道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渗透孝道文化教育,对培育学生良好的德行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化艺术是文人墨客表情达意的有效载体,古今中外各个时期的优秀艺术作品,无疑为我们的美术教学提供了可选择的丰富资源。教师应该成为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和选择赋予孝德的优秀艺术作品和生活中的美好艺术形象,立足美术小课堂,遵循渗透五步(感知、进入、渐进、入境、提升)规律,运用孝道“五四”模式(五大内容、四种模式)的课堂策略,建构孝道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和行孝激情,寓孝道教育于美育之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境界。

一、欣赏・评述。推己及人爱父母

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方式。美术课上选取父爱、母爱为核心的作品,适当运用情境陶冶式教学法,创新“欣赏・评述”课的基本结构程序是:创设情境――引导感受――审美导引――综合评述,以教师讲述与启发相结合,引导学生欣赏、议论,引发问题,帮助解决问题等方式进行审美导向的教学。在欣赏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中的孝道感受,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多角度欣赏作品,通过推己及人的感悟,使孝道文化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心中,懂得感恩,学会尊敬和体贴关心父母长辈,并树立努力学习为父母争光的信心。

如在引导学生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中国当代画家佟金峰《母亲》的木刻版画美术活动的创设情境环节,教师可以在出示欣赏作品后,播放歌曲背景音乐,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几分钟,然后再请学生说说对作品初步的感觉。教师充分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不限制他们的思索,旨在创设人性化的、轻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爱。

二、造型・表现。循循善诱敬师长

“造型・表现”领域是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在教学中,利用教师节的契机,抓住尊师这个重点,可以进行良好的孝道教育。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将美术知识的学习和尊师教育相渗透,做到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尊师因素并进行引导。在教学环节设置上,要找准尊师渗透与知识传授的最佳结合点,有序推进。如《老师和同学》一课,最后让学生创作一个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老师或同学的绘画作品,要突出每个人不同的兴趣爱好、相貌特点和行为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观察,捕捉老师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激发尊师情意,进行创意表现。通过人物肖像的大胆表现,在提高美术综合能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老师的理解和尊敬,培养高尚的尊师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三、设计・应用。创意缅怀学先烈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制作,传递信息,美化生活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充分利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特点和目标优势,结合四月份清明节,确定以缅怀先烈为重点,以孝道教育为核心,以创意制作为手段,组织学生思念、缅怀古今中外的能人贤士、革命前辈,激励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立志继承先烈遗志,发奋图强,成长为有用人才。此领域课堂教学模式可以由“目标确定――搜集信息――欣赏筛选――创作实践――展示评价――拓展延伸”六个环节组成。

模式中“目标确定和搜集信息”这前两项,是课前要做的准备,它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保证。在了解学生情况、理解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在把握重点、难点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搜集信息,师生齐心协力,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在《缅怀先烈》小报制作活动中,首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分工到图书馆、网络查阅先烈英雄们的资料。其次,进行小组内的交流分享,并做好阶段性小结。第三,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内容并对材料进行检视和评议:如资料是否丰富,归类是否清晰、合理;是否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参与态度是否认真;能否做好相应的记录;能否与别人良好地交流和是否做作好阶段性小结等,让学生在材料搜集中饮水思源,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

四、综合・探索。润物无声谢他人

“综合・探索”领域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活动,着眼于思维力和意志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感恩他人为重点,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并进行有目的的筛选,加以综合运用。以制作贺卡为例,可以设计成观察欣赏激趣、发现探索研究、讲解示范点拨、自主练习辅导、评讲小结拓展五步进行,加强学习的综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通过活动懂得感恩周围的人和事,培养感恩心,立志回报社会。

第6篇

一、立足操作注重情感体验,埋设提高人文素养的“火种”

在科学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学生对科学价值、态度、兴趣的感悟,在科学教育中体现人文精神。

1.激发求知若渴的科学兴趣

好动是儿童的特点,他们拿到一些新奇的东西,总希望看个究竟。在教学中如果安排一些由学生动手的实验,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意义,感到自己的知识不足,从而引起新的学习需要。

在教学《摩擦力》时,为了要学生了解影响摩擦力的条件,我没按书上的要求去做,而是把所有的实验材料全部摆在桌上,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来研究物体的摩擦。结果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探究情绪高涨,不仅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探究、研究的能力。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课的内容大多源于生活。有些科学现象,学生用不着做实验也可以很确切地说出结论。所以在做实验时,他们可能会隐瞒实验中的一些失误。例如,在《热是怎样传递的》这一课的实验中,有的学生火柴上的蜡油涂得不均匀,没粘牢的火柴会先掉落。分析实验现象时,我故意找那些学生起来回答,以便分析实验中最容易出现的失误及其原因,提醒学生注意细节问题。结果那些学生说,火柴从受热的一端开始,逐个逐个掉了下来,另人哭笑不得。

作为科学教师,一定要告知学生:不管实验现象是什么,一定要如实记录,即使和大家不一致也没关系,要学会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细节问题,要勇于面对失误,而不是逃避失误,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利用资源培养探索精神。点亮提高人文素养的“火苗”

在科学教学中,要学会合理利用有限的教材和教学资源,给予学生心灵、道德、态度上的启发。

1.搜索教材相关的人文信息

学习《地球的运动》,如果教师只从字面上加以解释昼夜交替、地球自转等知识,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可搜索一些关于地球奥秘的影像资料给学生看,这比照本宣科更加直观,能促进表象的形成,并培养孩子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2.讲述故事背后的人文知识

科学小故事是一种很好的资源,可以以科学家的故事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为了让他们明白其中的事理,可以把科学家如何长期思考探究,如何付出艰辛的劳动,如何长期进行知识积累,以及对真理孜孜以求的精神讲述给学生听,可以使他们更加热爱科学。如:阿基米德在浴盆里发现了浮力定律后,赤身地跑到街上去大喊大叫“发现了,发现了”……我们可以引发孩子去挖掘故事中深层的意义,思考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忘乎所以,进一步理解科学发现的艰难和科学家的执着精神,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道德得到提升,态度有所转变。

总之,科学教学不仅要学习科学自身的指示,发现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还要渗透人文内容,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成长的渴望,领悟构成人的修养的东西,提高生命质量。

三、适时引导增强合作意识,催旺提高人文素养的“火把”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社会交往中的必备技巧,也是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现在的孩子往往以自己为中心,合作的意识比较淡薄。科学教育如何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呢?

1.创设合作氛围

教师要培养学生生活中的合作精神,关心他人,克服以自我为中心;要创设合作情境,尽可能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互动合作的学习环境;要创设丰富多彩的合作情境,促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形成相互交流、合作、补充、帮助的学习氛围。

教学《改变浮和沉》时,为了更为直观、形象,我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注意倾听他人的看法。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二十多种不同方案,经充分讨论,推选出“最佳探究观察”和“想象能手”。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与积极协作,使人人有事可干,都有收获。

2.渗透合作意识

我注意在教学中加强人际交往,引导共同完成任务、分享成果、共担责任,以此来培养合作意识。

在教学《沸腾》一课时,有一项活动是分组练习酒精灯的正确操作。我发现几位女同学不敢点火柴,也不敢去尝试。我想这正是教育学生团结协作的好机会,于是说:“这很正常,没有哪个同学天生就会的。请已会操作的同学帮助示范一下……”通过大家共同努力,终于每个学生都能点燃火柴并规范使用酒精灯了。

第7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影响;策略

一、情感教育和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之间的联系

1.情感教育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

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得到了明显提升。情感教育需要学生和教师增强互动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凸显出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人文教学情怀。在日常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个性化发展,这是语文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目标。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应用情感教育,能够加快这个目标的实现。

2.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鉴于当前我们高中教学现状以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日常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开展情感教育,不仅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想象思维能力。最为重要的是,其可以提高社会各界对高中教育的关注度,加强学校与家庭对学生情感状况的了解,避免高中生犯罪行为的出现,引导学生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3.情感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中教育中的情感因素主要是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方面主要是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兴趣度,教师方面则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开展情感教育以及高中语文教师的情感素养的提升,教材方面则主要是通过教材中的文字、图画展现出的情感思想以及教材中蕴含的情感色彩。

二、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实施情感教育

1.注重导入,汇融情感

在日常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学工作的开展要立足语文教材,把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营造一种情感教学的氛围,引导学生慢慢进入情感教学情境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教学内容描绘出具体的实际画面,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让学生能够适应情感教学。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利用教学材料的感染力,加强高中生的情感教学培养工作。

2.采用多种方式创建情境,有层次地化加强情感教育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教学辅助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学会利用先进的辅助教学设备,综合现代化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情感教学工作的开展。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感悟,不断强化自己的情感意识与情感体验。除此之外,情感教学还应采取层次递进式教学的模式,教师依据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同时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

3.注重实践,培养真情实感

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工作中,高中语文教师要在上课之前全面了解教学内容,构建好知识网络,明确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教学任务。高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写作、口语表达以及阅读等方面,综合情感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考与研究过程中来,提升实践动手能力,感受情感教育的魅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总结

语文教学工作十分注重情感体验,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引入情感教育十分有必要。情感教育不但能够反映学生的心理素养,同时还能够体现其道德素养。和其他学科相比较,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更容易对学生“三观”的形成产生影响。除此之外,语文教学工作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日常表达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开展情感教育十分有必要,对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商务文化;英语教学;文化输入;文化输出

当前的社会需求和国际贸易环境对职业教育国贸人才培养提出了文化层面的要求,职业教育的国贸从业人员需重新整合商务贸易知识、语言运用能力、沟通交流技能三个维度的能力架构,有意识地培养自身商务文化意识以应对更加复杂、更加细致的贸易业务流程。从语言习得的过程来看,语言技能的真正获得是以听、说、读、写、译的综合活动为基本途径,浸润于异域民族文化而形成一整套目的语符号体系。文化输入和文化输出是语言输入和输出的隐含表现和终极目标。国际经济与贸易(以下简称“国贸”)专业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重语言轻文化、重输入轻输出,不完善的传统体系造成学生在实际岗位的英语运用无法游刃有余。这种偏离商务文化的商务英语习得过程,从根本上背离了学习者跨文化的既定目标。

一、英语教学中的商务文化输入与输出概述

美国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KrashenS)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语言输入理论,强调足量的可理解性输入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前提,也是唯一途径[1]。该假说提出后,即在教学理论方面引发热烈讨论。斯温•梅里尔(MerrillS)对输入与输出的辩证关系提出质疑,认为语言的可理解输入并非第二语言习得的唯一条件,学习者必须有机会使用该语言,即语言输出,才能达到习得效果。基于语言教学实践,语言输入与输出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必备环节,没有输入,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讲输出,犹如纸上谈兵,做无用功。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语言教学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级阶段,实现大量目的语内容输入,以学习者被动接受为主;中级阶段,学习者获得目的语内容的理解后,引导其主动发掘目的语语言及其背后文化,萌生输出需求;高级阶段,推动学习者将目的语作为表达工具,实现输出,达到习得效果。根据语言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特性,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从根本上启示了外语教学的文化输入与文化输出。只有融入文化的语言教学,才能扩大语言输入与输出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推动语言运用能力形成“质”的飞跃:一方面文化的输入帮助学习者解读语言交际行为,并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文化的输出使学习者在实践中检视文化差异,在比较中吸取先进的文化,同时又保留本土文化的底线。商务文化输入,主要通过听和读来实现。听力能力培养主要依托听力素材训练和听力技能指导。听力材料的筛选在内容上文化指向性不足,多以对话、独白类的日常商务话题为主,缺少商务文化介绍类的素材;来源上多为教材或实训软件的匹配录音、英语类学习网站的片段截取,较少涉及系统的商务类学术资源。教师和学生紧跟任务导向,关注点集中于素材本身含义理解和听力技巧的运用,忽视了素材背后的商务文化积累。阅读材料多局限于教材,对英美报刊、英美剧、商务类网站的利用未能形成常态化,师生花费大量精力积累商务词汇和掌握阅读技巧,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缺乏读后反思与联想,未能形成语言输入向文化输入的迁移。商务文化输出,主要依托口语、写作、翻译来实现。口语教学中,基本达成了摒弃“哑巴英语”的共识,教师设计角色对话、话题展示、情景表演、演讲、辩论、报道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开展商务口语训练,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氛围活跃,但评价指标仍以语言符号为基本衡量,判定语音、语调、流畅度、连贯性、词汇呈现及语法运用情况,没有太多关注口语表达的文化属性,缺乏英语表达习惯的指导。写作教学中,侧重商务信函的格式和文体语言的指导,学生则形成框架式的写作思路,缺乏对写作意图、写作内容的商务文化思考。翻译训练中,强调扩充学生词汇、巩固语法基础、介绍翻译技巧,却较少从英汉文化差异的角度启发学生注意文化对翻译的制约作用,从而导致译文出现了很多文化误读现象,影响商务交际的效果。

二、商务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制约因素分析

鉴于当前英语教学的商务文化输入数量不足、输出质量不高的现状,分析制约商务文化融入的因素是改革传统教学思路的前提,探索切实可行的融入途径必须统筹各项因素。

(一)认知习得方面

商务文化知识储备和商务文化意识制约了商务文化在英语教学的融入。国贸专业英语教学是典型的ESP教学模式,在语域理论的指导下,教学内容贴近所属行业,培养学生熟悉行业的英语表达规律。教师自身是否拥有清晰的专业英语教学目标认知,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充足的商务专业背景、商务文化知识储备,从教学过程发端影响着商务文化嵌入的可能性和效果,其主观的文化意识强弱更决定了教师能否有充足的能动性并在教学中嵌入商务文化。学生职业需求的把握、语言基础的积累、学习的兴趣、文化的敏感度、商务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情况、中西方商务文化差异的区分能力则从教学过程终端产生制约。

(二)交际测试方面

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测试的实践是商务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原始动力和更新导向。通过真实的商务交际,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碰撞,彼此的地理环境、历史沿袭、政治制度、法律规则、经营理念、人文风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形成了文化导入的原始驱动。通过文化嵌入式的英语教学成果,在每一次文化冲突和碰撞中得到测试,这种检验成为融入式教学的更新导向。

(三)交流反思方面

文化输入与输出的交流反思为商务文化融入英语教学提供思想支持。教师群体内部对教学过程中输入与输出商务文化的交流有助于整体专业人文素质教育建设走向规范化、系统化、一体化;教师与学生就文化导入教学进行交流,前者可以得到文化误读的直接案例,丰富日后教学内容,后者增加了学习驱动,提升了商务文化意识;学生自身的反思、互相之间的交流从根本上推动了学生重视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使其真正参与其中,并乐于体验。

三、商务文化融入英语课堂的途径探究

培养适应国际贸易新形势的高精尖人才,跨文化教育是必由之路,而“跨越”的前导则是文化哺育。专业的培养不仅仅是输送能满足商务交际会话需求的语言沟通者,更是深具商务文化意识,在目的语和母语的文化差异里运筹帷幄的精神对话者和文化传播者。这种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需经历复杂且长期的过程,仅依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还需要课外的协作[2]。英语教学中如何融入商务文化,应从教学本身、文化输入与输出、情感体验三方面共同入手。

(一)构建以商务文化为框架的系统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一个相互呼应的有机整体,应以商务文化为框架,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各个方面进行渗透熏陶。第一,可设置单独的商务文化类课程帮助学生形成脉络清晰的基础结构,同时在语言教学、专业教学中多穿插文化背景的解读,引导学生联想商务实践中文化冲突的问题,注重文化对语言、对行为的制约作用。第二,可在充分调研职业需求、实际案例、学生语言情况的基础上改革专业英语类教材和专业知识教材,将商务文化知识贯穿于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发挥教材建设项目的杠杆作用,鼓励一线教师更多参与;开发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英汉对照的双语类分阶教材,扩大文化素材的来源,精细素材质量的筛选。第三,课堂上要合理安排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思考分析、师生反馈评价的时间,打造轻松的研讨式课堂;多以商务环境的真实案例导入,配合文化背景的分析,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沉浸于现实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加强文化敏感度和课堂趣味性。第四,充分发挥先进教育技术优势,改善硬件设施,多渠道拓展学习资源。学校可以设立语音教室、录播室、英语角、话剧舞台等场所,改善图书馆、校园网等基础设施,为教师备课科研、学生文化活动提供开放交互的平台;教师可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引入文化内容丰富的慕课平台、语言学习网站、能力提升类APP等,轻松地融商务文化教学于学生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推进知识内化和产出。

(二)平衡文化输入与文化输出

科技的发展缩短了空间距离,带来了各种文化的交流,但文化距离并不能瞬时缩短,而是在隔阂碰撞中不断变化[3]。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是整个时代的使命,而英语教学是这项使命的排头兵。英语课教师的首要职责是坚定文化立场,充分理解文化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促进的本质特征[4]。跨文化英语教学里,要平衡文化输入和文化输出,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既重视目的语文化的习得、理解,又强调目的语文化指引下的分析与运用;其二是外延到目的语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关系上,既要重视对目的语文化的尊重,对优秀部分的吸收,又不能忽视其与本土文化的差异,对本土文化的输出与传播置若罔闻。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对外贸易交际中需要利用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性输入,规避文化冲突,减少文化误读,同时也需展现文化自信,平等沟通,输出优秀本土文化,实现贸易与文化的“双赢”。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播放音频、视频,鼓励学生阅读等途径将典型的展现英语国家商务文化的材料输入学生语言学习过程,观察吸收理解情况,随后也要鼓励学生在口语表达、交互传译、信函往来中输出这些文化,由此学以致用,展现专业的商务素养,推进整个交际过程。此外,教师也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与异域文化的比较去整合、去重构[5],帮助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进而思辨跨文化交际的整个过程。特别强调的是,师生均需重新审视“中国式英语”这一语料,不应全盘否定: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汉语对外输出的层次和广度都在深化,“中国式英语”的不规范性需要再次商榷。这种不规范性由语言习得或使用过程中杂糅中国文化导致,由起初不被英语母语者理解甚至排斥,渐渐过渡到被理解、被认同,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被收录入权威词典,纳入英语语言体系。教师应当对“中国式英语”格外敏感,引导学生分析其来源和与目的语语言体系的接受情况,理性处理商务交际中的语用问题。面对热爱中国文化、对汉语有兴趣的客户或需要体现中国特色的场合,可适当采用广为认可的中式表达或引入一些中国文化的话题,活跃谈判气氛,增进人际关系,传播中国声音;与缺乏中国文化知识的客户交际时,则应注意语言、礼仪的规范性,多输出贴近英语商务文化的表达,以此规避文化误解,促进谈判成功,展示开放包容。“中国式英语”表达了国人与汉语文化的紧密联结,语言教学应努力推动其运用过程中文化输入与文化输出的平衡。

(三)营造师生共建的文化体验氛围

情感因素是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者的情绪、动机、状态会影响其对“输入”的理解过程。因此,营造开放、自由、有趣的文化体验氛围降低了消极情感的负面影响,可以激发学生的思想潜力,可以有效提高语言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氛围必须调动“教”与“学”的双方都广泛参与进来,所以师生共建是必要的。第一,课堂教学多注重经贸领域时事热点话题的引入。教师要充分把握高校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的特点,引导学生对热点话题关注并展开热烈讨论,而这本质上离不开对现象背后的商务文化进行分析解读。由此,英语教学的文化诉求便得以实现。第二,实践教学多设计商务文化类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凝聚作用。将英语教学、文化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增进互动交流:校内可建设学术社团并指派专业课教师定期指导,邀请国内外专家开展跨文化交际的讲座,组织商务文化知识竞赛、商务演讲比赛、商务词汇比拼、配音秀大赛等校园活动;校外可搭建志愿服务、顶岗实习平台,组织学生真实参与到商务会议、商务谈判等场景中。第三,正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学习功能,利用网络媒体,寓“商务文化教学”于“学生乐趣”。可通过微博、博客、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网络媒体,降低学生英语学习的焦虑,于碎片时间中轻松提升语言技能,感知商务文化。譬如PeopleDaily、沪江商务英语、TED博物馆、经济学人等公众号呈现了大量商务英语素材,部分还接受学生投稿,这样无形中增添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和学习成就感,给学生亲切自然的学习体验。国贸人才培养之初,英语教学便是重中之重,国贸专业从设立到如今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改革与发展,也为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颇多。然而,新的形势背后也隐藏着国贸人深深的忧虑:为何空有满腹熟练的英语技能,却依旧难以自如地沟通?这种商务文化意识的缺失引发英语教学的理论思考。跨文化的专业英语教学带来了文化的输入与输出,要尊重吸收,也要重构利用,更要打好中国底色,厚植民族基因,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广大教师、学生、学者、外贸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尝试与努力。

参考文献:

[1]孙玲.输入输出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2013(6):2-8.

[3]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3-84.

[4]黄岚.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输入与输出策略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9):74.

第9篇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提问是师生展开对话、互动的基本途径,没有提问的课堂是缺少生命力的,而且会导致学生降低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提问则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注重问题的含金量,提高提问的教学效率

当下,各大学校都倡导推广素质教育,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是大势所趋.教师也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将自己和学生放置到一个平等的位置对待,在课堂上要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问答中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但是,在提问的同时,教师也要思考问题的含金量,到底该如何提问,不要盲目地抛出一大堆问题,让学生疲于应付.假如一节课上有很多提问,表面上看似课堂氛围很活跃,但实际上根本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很难在回答的过程中掌握完整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也只是纯粹地为提问而提问,根本不注重预设的问题是不是环环相扣,或者提问的方式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这种提问既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时候还会消磨学生的耐心,打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所以,如何通过不断学习、钻研,提高问题的含金量则成为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课堂提问要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到”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不要太易或者太难.如果问题太容易,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太难则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很难让他们保持持久不熄的探索心理,这样也会导致提问失去价值.有经验的数学教师在提问时往往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问题设置的恰当,能够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作用,而且一定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新知识的心态,使新旧知识之间相互作用,构建有机联系的知识结构.例如,在分析“函数图像”的内容时,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一些最基本的函数图像;在讲解如何画出函数y=ㄧx-2ㄧ+1前,先一起复习函数y=x的知识点,之后再进一步变形,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顺利画出y=ㄧxㄧ的图像,这样的指导,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画出函数y=ㄧx-2ㄧ+1的图像.但是,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画出函数y=ㄧx-2ㄧ+1的图像,对他们来说有一点的困难.所以,转变一下提问的思路,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就不一样了.

三、提问要注意贴近学生生活,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高中数学抽象性强,公式和定理比较多,这也导致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很难避免枯燥乏味、复杂繁琐的内容,教师如果简单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地讲解、说教,学生必然会觉得索然无味,逐渐失去学习动力.为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应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多创设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营造欢快、富有趣味的气氛,使学生乐在课堂,学在课堂.

例如,在分析“不等式运用”的相关内容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实际问题:我们通常会看到卖鱼的地方会用一个铁皮的长方体盒盛放鱼,现在有这么一个现实问题需要你们探讨:卖鱼的老板需要重新做一只不带盖的长方体盒,他自己有一张长8 厘米,宽50 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如果用这张铁皮作为原材料,作出来的铁皮盒最大的体积是多少呢?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引发他们的积极思考;以均值不等式的实际应用为切入点,创设“数学建模”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四、提问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以旧带新,层层深入

启发性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加强师生的信息交流,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中多设置、优化“启发点”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为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间的内在联系,设计成由浅入深的问题链,进而再展开诱导式提问,不断启发学生思维,使他们及早进入到最佳学习状态当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提问,要坚持贵在精、不在多的原则.尤其是启发性的提问,不要看成是单纯的技巧,需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使用教育理论,认真探讨提问的艺术.启发性的提问,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使智慧之水源源而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提高.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常常被使用的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能及时将学生的注意力唤醒,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为探究知识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在问题的有效促使下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优化课堂结构,从整体上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谢建平,谢玉兰,曹新.关于高中数学生态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12:52-53.

第10篇

【关键词】教育观念 主动学习 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6-0082-02

新课程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课程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内容,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探究活动,而不是被动地学习知识。因此,教学应摆脱“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 落实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要改变教育观念,自觉贯彻课程目标

观念是人们在实践当中形成的各种认识的集合体。人们利用观念系统对事物进行决策、计划、实践、总结等活动,从而不断丰富生活和提高生产实践水平。观念具有主观性、实践性、历史性、发展性等特点。形成正确的观念有利于做正确的事情,提高生活水平和生产质量。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就教与学关系而言,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转变最终都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长期以来,旧的教育观念都是以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居于统治地位。教师教书、学生读书的传统说法,就是这一教学观的典型反映。在习惯看来,教书是教师的天职,读书是学生的本分,天经地义。因此,教学中便形成了以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现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所以把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到这样一个高度来强调,其目的就是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通过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新世纪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二 落实学习方式的转变,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学习空间,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新课程基本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应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学习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重新定位师生关系,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建立互相尊重、平等合作、双向交流、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使教师的教学热情高涨、学生好学,使课堂气氛积极、活跃。

三 相信学生的能力,把机会让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敢于把机会让给学生。教师应从讲台上走下来,俯下身子观察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把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主导自己学习的过程。在平时的课堂中,“谁想到了什么”、“想说就说吧”、“我也不太清楚,咱们一起来研究”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会激活整个课堂。学生们可以不举手直接站起来发言,可以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也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找合适的伙伴合作。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真正的平等关系。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课堂上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气氛。教学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或简单的知智统一,而是以每一个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获得发展为目标。

四 在合作中培养学生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合作交往能力影响着人们事业的成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也越来越弱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谦让的恶习,自我不停膨胀,甚至有些家长在无意或有意中向他们渗透这种目中无人的思想。班主任有时只能深感无奈。甚至有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叹。虽然如此,我们在跟孩子的沟通中不难发现,学生是非常喜欢学校生活的,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有着一种尊师情结。这样一来我们的教导与社会风气对抗,或者矫正学生家长在学生心中种下的错误思想,就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学生在合作中相互支持、配

合;积极承担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沟通、信任。并且学会尊重与欣赏他人,善于倾听他人的观点,在互动中感悟个人与集体智慧的价值。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交的能力。

五 在探究中获得情感体验

课程标准提出了“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要求学生在新课程学习中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情感体验,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体验过程和经历,所以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第一,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出发,呈现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第二,精心设计探究实验,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增强环保意识。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许多活动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而农村学校的实验设备简陋、实验仪器不全,教学中只有就地取材,使用可替代的器皿、废旧材料设计实验,物尽其用。这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还有利于发扬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三,重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题目,已有定论,之所以让学生去探究,是让他们体验和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其过程具有教育意义。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验、合作交流等探究活动,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素养,而且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董新良.新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理念的重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

[3]教育理论(第7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4

[5]刘树仁.新基础教育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J].教育科学研究,2002(11)

第11篇

关键词: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质量监督实践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以下简称市内配套工程)是连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和北京水网的纽带,主要包括建设86公里的输水管线、总调蓄库容约为4000万方的三个调蓄工程、供水总规模约350万吨/天的新建、扩建和改造13座水厂工程、新敷设670公里的配水管网工程,以及调度、管理设施等项目,最终形成北京市“26213”供水格局,即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和密云水库至第九水厂输水干线两大动脉,第九水厂、田村水厂、第八水厂、第三水厂、第十水厂和郭公庄水厂等六大水厂,团城湖调节池和大宁调蓄水库两个枢纽,以五环路为环带的供水环路系统一个,怀柔地下水、平谷地下水、张坊应急供水工程三大应急水源。该工程承担合理高效利用南水北调来水的任务,其质量问题不但关系到工程本身安全,还关系着城市供水的安全,因此,如何提高市内配套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工程建设高峰期、关键期质量有序可控,成为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质量监督站(以下简称质监站)的首要任务。

2.常态化的质量监督检查

市内配套工程开工建设以来,质监站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质量监督人员,按照国家、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水利部及北京市南水北调办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工程建设有关文件,不断总结监督方式,将巡回抽查、重点检查、专项检查、质量集中检查和监督检测常态化 ,全过程、全方位地开展质量监督工作。

2.1组织巡回抽查和重点检查

通过巡回抽查和重点检查对参建单位人员履约情况、质量行为、实体质量和在建工程关键部位(重要隐蔽单元)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填写《工程质量核查(抽查)记录》,对性质较重的问题以《质量监督检查结果通知书》的形式通报有关单位,要求责任单位进行整改,控制工程建设质量,减少或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如在大宁调蓄水库穿永定河倒虹吸水平帷幕灌浆工程过程中,加大对施工记录和监理旁站记录检查力度,要求施工单位对抬动变形等监测值进行每日报送,随时掌握工程施工动态,确保了工程建设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有序进行。在检查南干渠工程钢格栅焊接质量时,要求监理和施工单位严格按照《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对钢格栅的焊接质量进行控制,对检查中发现的钢格栅个别焊缝厚度和宽度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验收合格与未验收的钢格栅未分类存放等问题,采取“当场要求局部停工、施工单位立即整改、建设和监理单位检查后整改、质监站及时组织复查”等系列措施,确保了钢格栅的焊接质量。

特别是在南干渠工程二衬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针对易发生的外观质量缺陷问题重点监督,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做好每车混凝土出厂及入仓前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与记录工作,掌握各项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合理缩短混凝土运距和浇筑时间,优化浇筑方案,确保合格的混凝土入仓。二是提出了《二衬混凝土前五仓联合检查的要求(试行)》,通过每仓浇筑前、拆模后的联合检查和总结,分析缺陷出现原因,总结浇筑经验,有效遏制二衬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缺陷。三是要求参建各方在混凝土浇筑初期及时进行技术经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有效提高二衬混凝土施工质量。四是聘请专家参与新开仓混凝土浇筑检查和质量大检查,做到发现问题现场答疑解惑,及时为质量控制把关。目前,大宁调蓄水库工程和南干渠工程已基本完工,工程质量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2对工程资料等进行专项检查

除了组织对各参建单位人员履约及到岗情况、质量体系建立健全情况、高温季节混凝土浇筑和冬期施工准备情况等进行专项检查外,特别针对市内配套工程建设任务重、时间紧,内业资料整理工作量大,如不及时整理,将出现资料不完整、资料落后于进度的现象,组织对施工保证资料进行了专项检查。质量监督人员应加大对施工单位原始资料、报验资料的抽查力度,确保资料真实、准确、规范、完整,准确反映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并与工程建设进度保持一致。质量监督人员积极参加工程质量抽查和验收,对抽查资料进行整理,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督检查资料,为工程质量评定与验收提供依据。

2.3定期组织质量集中检查

为加大质量监督力度,增强各参建单位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质监站每年组织2次质量集中检查,采取由质监站组织,由质量监督人员和有关专家组成检查组,对工程实体质量、内业资料进行全面检查,同时委托水利工程检测单位对原材料及中间产品进行抽检。重点对质量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质量体系建立及运行、质量行为、原材料及中间产品质量、工程实体质量等内容进行检查。质量集中检查工作结束后,形成检查报告并召开大会,对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通报,并由相关单位整改落实。

2.4加大监督检测力度

监督检测是市内配套工程质量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手段,对于保证质量管理和监督的科学性、准确性、公正性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制定监督检测计划,加强监督检测力度,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工程的原材料、中间产品及工程实体进行质量监督抽检,尤其是对重要隐蔽工程进行不定期实体质量抽检,能及时发现质量缺陷,有效的控制在建工程质量。如2013年通过对东干渠工程管片生产厂家突击检测,发现1组混凝土试块28天抗压强度和3片混凝土管片回弹强度值不满足设计要求后,提出该厂家停产整顿,试块强度不合格代表批次的管片不得使用在主体工程中,对管片回弹强度值偏低的3片管片进行了报废处理。经过整改复查后,同意该厂恢复生产。

3.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3.1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内配套工程建设在质监站高压态势质量监管下,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并持续向好,但在开展质量监督工作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质量监督队伍的支撑力量薄弱、质量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有待提高等。

3.1.1现有监督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目前从事质量监督工作的人员,多是工程建设初期从各水管单位抽调来的年轻人和新毕业的大学生,工作经验缺乏,人员结构单一,知识结构单薄,整体上缺少专家型人才、自动化建设和机电等专业人才,随着市内配套工程开工项目越来越多,工程质量监督任务越来越艰巨,现有人员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3.1.2对质量监督检视程度不够。个别参建单位质量责任意识不强,对质量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够重视,导致质量监督过程中发现同类问题反复出现。

3.2建立有益的工作机制

3.2.1加强人员知识结构调整。质监站根据市内配套工程陆续开工的项目的特点,一是采取长期聘请专家、借调专业技术人员、委托专业技术公司等方式,有针对性的完善人员结构,充实质量监督力量;二是通过制定业务学习交流制度、举办质量管理培训班和组织业务交流考察等方式,促进质量监督人员知识结构逐步完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

3.2.2实行分组负责制。为促进质量监督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市内配套工程建设质量,在已完善人员结构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开工项目实行质量监督分组负责制,大胆启用年轻技术骨干作为项目负责人,全过程独立负责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使他们从实战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以解决市内配套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

3.2.3建立工程现场质量监督会和驻场监督工作机制。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2014年汛后全面通水目标的临近,市内配套工程建设任务越来越紧迫,质量监督工作面临新的形势,质监站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建立了现场质量监督会工作机制,每月在工程项目现场,由主管副站长主持召开质量监督会,及时解决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派巡查组长驻东干渠工程、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建设现场管理项目部,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及时掌握工程质量动态,解决与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相关的问题,为工程一线服务,为工程进度提供保障。

3.2.4建立质量工作考核机制。为有效遏制市内配套工程建设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质监站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制定《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质量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对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进行考核,质量考核周期为一年,分上、下半年两个阶段,年终考核成绩为两个阶段考核成绩的平均值,考核成绩作为其信用等级、评优资格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借助北京市南水北调办网站平台,对不重视质量工作、发生质量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2013年,市南水北调办依据质监站对市内配套工程质量工作考核结果,对出现严重质量违规行为的3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通过《办法》的颁布实施,全面加强了对工程项目参建各方和从业人员的考核信息、违规质量行为和不良记录的管理,参建单位的质量意识明显提高,监督单位的权威性得到有效提高,质量监督的高压态势突显,真正起到了规范各方主体质量行为的效果。

第12篇

【关键词】科学DV活动 科学探究 团队意识 多角色转换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亮点之一就是要在“十一五”期间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点任务。

重视社区和家庭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作用,推进校内外未成年人科学教育的水平和资源的整合,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科学DV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科学DV活动”是利用DV的手段记录自己亲身经历的一项科学探究活动。科学DV活动可以在教师或家长的协助下,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完成。科学DV活动可以引导青少年随时关注身边的科学,科学地思考分析身边的问题,用精炼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科学见解,用DV记录全过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清晰的科学思路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一、选择合适的科学DV活动研究题目,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提出科学问题是科学家工作的起点。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明确指出: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科学始于问题,科学本质上是一种解题活动。

1.创设良好科学探究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科学DV活动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观看国内外优秀青少年科学DV片,给学生创设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情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和欲望。

优秀的少年科学DV片,会给初次接触科学DV活动的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借着这视觉盛宴的余味还没有消失,鼓励学生确立自己的研究课题,开展科学DV片的拍摄活动。仅一个学期,一个年级,学生们就提出了涉及动物、植物、物理、化学等方面的近百个探究课题。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反过来更加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师生的共同兴趣,使这项活动更好地开展下去。

2.抓住科学探究题目出现的集中性、无序性、随机性。确立自己的探究题目

(1)初次接触科学DV片,学生们就提出了近百个题目,多是与所观看的国内外优秀青少年科学DV片内容相类似的题目。经过我们的筛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我们确立了“地球大气”、 “鱼类活动”、 “植物反季节种植”和“万能胶的使用效率”等几个研究题目。

对科学DV带有强烈的新鲜感,学生们的参与热情高,都希望能完成探究,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2)在后来的科学DV活动中,学生们看到社区楼房在做保温层,就又提出了“楼房保温材料的研究”的题目;去野外踏青游玩时见到了螳螂卵囊和不明昆虫的茧。就提出了“螳螂的一生”和“神奇的小罐子”的题目;发现家里的香雪兰开出了不同颜色的花,就提出了“香雪兰花色的探究”的题目。

学生们在学校、社区和家庭会接触到很多科学问题,这些科学问题的出现是随机的、无序的,带有很多的偶然性。教师抓住机会,给予及时指导,会使学生的探究变得更有科学性,更有实效性。

3.根据探究进展,对探究的题目进行细化、修正

在学生们的探究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有时候因为探究的进展,学生们会发现原定的探究题目不合适。因此,及时更改探究题目,使探究内容和探究题目更相符,是十分必要的。

比如,学生们在研究螳螂的一生的过程中,因为一次小的意外,螳螂逃跑了,研究被迫中断,后来学生们在老师的建议下,根据研究成果,把原来的“螳螂的一生”的研究题目改为“螳螂对环境的要求”。这样根据实际研究情况确定研究题目,不作假,更符合科学性原则。

二、认真与人合作,完成科学DV片的拍摄

科学是一门生机勃勃的学问,美国著名诗人奥特・海特曼称它为一种“充满乐趣的无边界探险历程”。在经历科学DV活动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关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这样具有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和讨论,借助集体的智慧,可以有效提高每个学生自身的科学素养。

1.学生间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科学DV活动,需要进行摄像、实验操作等多项活动,需要制定工作计划、实验和调查,需要讨论、争论和意见综合等合作学习。在科学DV活动中,学生们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基于已有的经验来建构对于客观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经验、知识背景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也会各不相同。合作学习能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构建起新的或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比如在进行有关螳螂的研究时,学生们就进行了很好的合作,他们成立了三个人组成的活动小组,经过讨论,共同制定了活动计划。小组内进行了分工,每个人轮流记录、拍摄、实验、数据统计等工作。这样做既明确了每个人的任务,又使工作量、工作时间减少了。

2.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师生共成长

学生在进行科学DV活动时,会有很多技术问题要向教师请教,如果教师以长者和师道尊严的姿态出现在学生的眼前,那么学生在学习中会感到拘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会受到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就更难以发挥。教师以参与者的姿态融入到科学DV活动中,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师生共同合作,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如在进行有关昆虫茧子“神奇的小罐子”的研究过程中,教师不以“百科全书”――全知道的姿态出现。而是重在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观察、多实验,和学生一起来进行探究,使学生把老师当成是合作者,是学习的好伙伴,可以共同分享探究的乐趣。学生们不完全依赖老师,放手研究,想出了很多好办法、好点子。

3.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与家长同爱科学

科学DV活动,需要很多材料,而且很多活动是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很多实质性的问题,比如很多材料不容易获得,他们自然而然想到要和别的人进行合作。他们寻求家长的帮助,与家长的共同活动,使学生和家长的关系更贴近了,家长们也更爱科学了。而课外的研究过程有了家长的安全保障,有了家长的协助,拍摄进展很顺利。

比如学生在进行“开在冬天的牵牛花”的拍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在学生家里进行的,时间又是在夜里,所以家长给了很多的帮助。学生想到了利用镜子、灯泡等来创设使牵牛花提前开放的环境。要完成这个研究,需要镜子和灯泡,家里没有这些材料,家长就帮忙去邻居家借了这些材料。学生组装完成以后,进行了实验。学生和家长共同进行了一整夜的拍摄活动,效果很好。

三、多角色转换,制作科学DV活动专题片,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

1.科学DV活动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拍摄过程,还包括后期的剪接、图像处理、文字编辑、音乐选择、数据处理等,需要学生们具备多方面的能力。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发现,他们自己既是演员,又是导演;既是编剧,又是剪接师;既是录音师,又是音乐师。而这许多角色,都是他们以前没有尝试过的,要多方面去考虑,耐心细致地去做好。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不断检视自己,不断认识到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通过编辑和制作科学DV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有了快速的提高。

2.反观制成的活动专题片,有些遗憾是难以弥补的,但是为今后的探究打下了基础。

科学DV片完成了,学生们松了一口气,坐下来认真观看自己的片子。在观片过程中,喜悦之余,学生们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发现了有关拍摄、制作、观察、实验等多方面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由于探究对象已经发生了变化,探究过程已经结束,一些探究过程中的缺憾,是不可逆转、不能弥补的。这些问题刺激学生们继续探究,继续学习,为下一次的探究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更好的契机。今后的探究目标更明确了,今后会做得更好。

3.科学DV片到校园网上,激发更多学生参与。上交到上一级部门参赛,得到肯定,使学生们更有信心积极参与这个活动。

学生们完成的科学DV片放到我们的校园网上展示,更多的人观看到了学生们以自己为主角的探究活动,激发了更多学生的参与。而上交到上一级部门的科学DV片,在比赛中获得了省级科协的嘉奖,使学生们更有信心继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继续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进行锻炼。

四、科学DV活动的几点注意事项

1.学生们家中有DV机的还比较少,所以拍摄活动还有局限性

要想办法充分利用现有的这些DV机和带有摄影功能的DC机,提高其使用效率,力争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参加拍摄活动。比如把这些DV机、DC机集中起来使用,整合资源,使现有的DV机充分发挥功效。

2.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在科学课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们具有更强的科学探究能力,使科学DV活动更具科学性。

除了选题等探究活动本身以外,拍摄技巧和后期的制作也存在很多问题。可以请一些相关的专业人士来给学生们作专题报告,教给学生们一些拍摄技法和后期的制作技法;请学校的美术、音乐老师教给学生们画面美感、音乐功能等方面的技法。同时教育学生要学好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这样才能在文字编辑、数据统计等方面做得更好。

3.对学生进行人文和环保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选题能力

教育学生,让他们时时刻刻关注身边的科学,关注身边的人文事件,学生们带着问题看世界,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科学Dv活动是个很适合在小学开展的活动,它既可以激发学生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良好科学习惯,同时也可以锻炼小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协调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科学DV活动在我校的开展只是初见端倪,只是取得了很小的一些成绩,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要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去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