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我国高等教育论文

我国高等教育论文

时间:2022-04-02 03:33: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我国高等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国高等教育论文

第1篇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是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在学校科研工作中,教师的研究成果主要以的形式公布。为反映全国高职(专科)院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能力等科研工作情况,现对近五年全国高职(专科)院校在全国14家高等教育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情况和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情况进行分析。

 

一 资料

 

1.近五年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情况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对学校教师2009年以来在全国公开发行期刊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进行汇总。

 

2.全国高职(专科)院校学术性情况

 

根据《中国高教研究》对全国高职(专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研究》(武汉)、《教育发展研究》(上海)、《中国高等教育》(北京)、《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北京)、《中国高教研究》(北京)、《江苏高教》(南京)、《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黑龙江高教研究》(哈尔滨)、《现代大学教育》(长沙)、《高教探索》(广州)、《中国大学教学》(北京)、《复旦教育论坛》(上海)、《现代教育管理(原辽宁教育研究)》(沈阳)、《现代教育管理》(沈阳)共14家全国高等教育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进行汇总。

 

二 高职(专科)院校教师结果分析

 

第一,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研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要注意用科技工作的成果丰富或更新教学内容,在科技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

 

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全国各高校对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教师在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现有专职教师180人,近五年来,年均在全国公开发行期刊上92.2篇,反映出高职(高专)院校重视科研工作,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第二,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发表的论文多为教学研究或体会等方面的论文,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和价值的论文少,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更少。《中国高教研究》对全国高职(专科)院校在全国14家高等教育中文核心期刊上的汇总结果显示,近五年来,高职院校教师年均358篇,仅占统计论文的10.21%,我校教师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年均2.8篇,仅占教师的3.04%,反映出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不高。

 

第三,2013年,全国共有各类高校2841所,高职(高专)院校有1266所,占全国高校的44.56%。按《中国高教研究》对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的统计结果,近五年全国年均有高职(专科)院校1257.6所,仅有171.6所高校在统计的全国14家高等教育中文核心期刊上,仅占全国高职(专科)院校的13.65%;若与全国现有高校比,高职(高专)院校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的比例更低,只占6.0%;若再结合高职院校出版的专著、获得的专利数、科技成果奖励数等科研成果情况,高职院校科研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三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不良的原因

 

1.高职院校的办学历史比较短

 

从职业大学的出现算起,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许多高职院校至今只有几年的高等教育办学历史,多由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原来的中专教师普遍学历较低,年龄偏大,教师大多没有经过专门的科研知识培训,缺乏基本的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方法,科研能力和科研动力不足。新引进的教师,自身没有受过太多的专业训练,科研意识和科研习惯都未养成,科研成果较少,科研基础极为薄弱。

 

2.认识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认为科研是本科院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专利,高职院校是非研究型大学,其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教师只要教会学生实践技能操作即可,没必要搞科研。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职称科研”的现象,把科研工作看作是为评定职称而发表几篇文章,没有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自觉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教师认为科研就是教研,教研活动就是科研工作,撰写文章也多局限于教学心得等。由此导致高职院校科研气氛不浓、风气不正、水平不高、成果不多,急功近利现象严重。

 

3.科研时间、经费紧张

 

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科研经费渠道不畅通,学校资金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上,学校只能从紧张的财力中抽出微薄的资金支持或奖励科研工作,教师能获得的科研经费支持不足,也很少有机会外出培训或参加学术交流,获得科研信息较少。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迅速膨胀导致生师比严重超标,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很难抽出时间从事科研工作。

 

4.课题数量偏少,项目层次偏低

 

受师资、经费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高专)院校能够申请到的课题数量非常有限,层次偏低,除学校自立课题外,主要是一些学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课题,在教育主管部门、政府部门立项的课题以及有基金资助的项目很少,横向项目更少,导致高职(高专)院校的科研工作难以深入开展的情形。

 

5.科研管理不够规范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还存在科研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科研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偏低等现象。科研管理缺乏宏观指导和长期规划,随意性较强;科研评价体系不完善,奖励制度和约束制度不到位,没有形成科研工作的压力和动力;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的监督力度不够;缺乏科研方面的专题培训与指导;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对科研成果的转化、开发等环节重视不够等,需要正视问题,探寻改进途径。

 

四 总结

 

高职院校通过开展科研,既能有效提高教师的素质,把科技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应用到教学中去,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又可获得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经费支持,增强自身的办学实力,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因此,科研工作是高职院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点评:目前,教师论文现状是怎样的呢?以上是关于高职教师中的存在问题及现状的相关分析。使高职教师在发表教育论文中可以借鉴其中价值。

第2篇

【论文摘要】双语教学对于我国高校教育改革起着推动促进作用,全面提高了学生英语水平,双语教学对于我国高校教育改革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知识和科技、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对外贸易沟通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已势在必行。我国的高等学院教育面临着新挑战,也就是我国高等学院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必须要有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我国已成为WTO成员之一,大学生必须能在一体化的全球经济环境中有坚稳的立足之地。寻找有效的双语教学成为高等院校教育的当务之急。

笔者以吉林化工学院的英德双语教学为出发点,以外语语言的属性和语言习得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化工学院实施英德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提高大学生对于参与国际交流所必须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仍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面对目前国际新形势、新要求,国家教育部又提出了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基础和专业课中推广实施双语教学的新计划。这表明双语教学对于我国高校的教育改革有着重大的影响,它对促进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与国际接轨,培养国际化的现代科技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双语教学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新趋势。

一、双语教学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

吉林化工学院是一所本科大学,大部分学生在一年级就有较好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一点为双语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实施双语教学,引进发达国家最优秀的原文教材,采用国际上最新的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思想体系,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国际化的教育大环境,使大学生有机会直接接受具有国际化先进水平的科学教育,使大学生吸收世界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造就现代化新型人才。

实施双语教学,能使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体验和感受发达国家最新的优秀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使高校教师对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获得更真实、更具体的体会和理解,同时还为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了解国际教育发展新水平新动态的良好机会,促使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跟随和适应国际教育的新变化,促进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国际化。

二、双语教学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近几年来,“科教兴国”的领导决策和全民意识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从事高校教育改革的源动力。在高等教育改革中,高等教育对中、西方教育进行对照研究,寻找出我国高校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中的差距。便于我国高等教育博采众长,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优秀高等教育思想、先进教育经验和教育方法手段等。双语教学的开展无疑将会对我国高等学院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选择适当教材内容、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式等的重大变化,使学生真正能受到国外最新的优秀教育的影响,我国高校的整个教学工作就必须有一个大的改革,即对高校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新的审视和提炼,对我国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作出新的思考定位,并对我国的高等学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进行相应的改革。实施双语教学的结果会对我国高等学院教育以往的教育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促使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加快我国高校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三、双语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基础和专业外语能力创造了条件

双语教学为提高大学生科技英语水平的实际应用能力创造必要的条件,在外语课中学外语使大学生掌握的外语有很大的局限性。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都应具备从事科研、技术等工作研究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足够的专业、科技英语水平。

高校尽可能实施双语教学,高校只有尽可能多地在基础、专业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才能使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一个全面的提升,使大学生不仅在外语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得到足够训练,而且更使大学生在基础学科及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双语教学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它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及国际化有着直接的影响。双语教学是社会发展的势在必行之举。双语教学尽可能帮助学生在精通英语的同时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的能力,有跨文化意识,将自己的知识带出国门。吉林化工学院开展双语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双语教学为学生创造了更多、更全面、更具体的学习和应用外语的环境和条件,改变我国大学生英语的被动局面、促使大学生外语交流和应用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颖,岳娟娟.推进双语教学拓展国际视野[J].中国高等教育,2005(23):32-33.

第3篇

关键词:本科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新型课程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076-01

一、 课程结构改革的重要性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最主要和直接的手段,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核心地位,是教育的“心脏”。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从古至今,课程的改革一直都是各国教育改革的主战场。

课程结构的设计和规划,在宏观上把握课程的具体设置,是设计一套课程体系最初的一环,它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后面各环节。

二、 我国本科教育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本科教育的课程结构主要是模仿美国本科教育的2+2模式,即前两年偏重于基础教育,后两年侧重于专业和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程结构不能说是不科学的,但在中国实际操作起来,的确存在着各种的问题。

(一)专业口径过窄。中国教育专业口径窄从中学文理分科开始,高考填志愿更加强了专业化趋势。而本科后两年的专业教育,其课程设置的专业化色彩也非常浓,基本都是围绕本专业来进行,很少出现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

(二)文科生理科知识缺乏,理、工科生人文知识不够。在中国,大部分文科生对最基本的物理化知识一窍不通;而基本的历史、写作和英语对大部分的理、工科学生来说也是一件头痛的事。

其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我国本科教育,但本科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却忽视了这一问题,导致了学生在接受了四年本科教育后仍然如此。

(三)实践能力过弱。就本科教育来说,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几乎都离不开课本来进行。相对于初、高中的填鸭式教学,本科教学也许没那么模式化,但仍然无法脱离过多的理论知识教育。纵观中国大学的课程设置,实践性或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少的可怜,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极差。

三、 中国本科课程结构的改革

通过以上对我国本科教育中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分析,结合当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本文提出了一些改革我国课程结构的措施。

(一)基础教育要更加偏重于对已有知识的提升。在中学阶段基础知识积累之上,本科教育应从深度和广度进行提升,引导学生更好的吸收和运用这些知识。

同时,根据中国教育体系的特点,可适当减少基础教育课时,改变2+2的课程结构,变两年的基础教育为1年半,为后面的能力培养和实践教学环节提供更为充裕的时间。

(二)课程设置的综合化。开设各种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课程,建立跨学科的专业。不论是教还是学,都不能死抓住自己的小专业不放,要有将小专业大专业化得意识。

在课程结构方面,可以采取一年半的时间来学习专业知识,其中一年主要是学习与本专业相关联的各类学科,从广度上为后半年的本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课程设置上的文、理、工相互渗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必修课程。给文科开设实用性较强、相对简单的理、工科课程。为理、工科开设基础的政史地课程,加强英语学习。其次,选修课。增设文、理、工科知识相互融合的选修课程,让各学科学生能够从选修课中相互获取知识。最后,开展各类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讲座。

(四)课程设置上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从观念上改变过分注重理论教学的思想,其次才是在课程和教学环节上的改善。

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增加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让学生能脱离书本,走向实际。在课程结构方面,可提供半年时间给学生实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能让学生从实践中更好的了解到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还能为学生最后半年的毕业论文提供题材,一举三得。

(五)大量增设选修课。可以先对学生对选修课程方面的要求进行一定的调查,然后根据需求来开设,以免造成盲目开设带来的资源浪费,比如热门的选修课可以适当增开,冷门一点的选修课可以选择小班教学的形式等。

(六)分类型的进行人才培养。这一措施比较适合在大四最后半年进行,在学生通过前几年的基础和专业学习和半年的实习之后,基本确定了自己未来道路的规划,就能对学生进行分类。学校就能根据学生自身的意愿为前提来为其提供各类的指导。

最后,根据以上的改革措施,再参考我国教育体系的实际情况,本文对过去2+2形式的课程结构进行了一定的改善,提出了一个“基础理论培养――专业素质培养――应用培养――能力培养”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新型课程结构。即1.5+1.5+0.5+0.5模式的课程结构。

这种模式将四年制的本科教育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教育部分,这一部分从过去的2年变成了现在的1.5年,具体原因如上所述,主要是由于中国教育体系的特殊性。第二部分是专业教育部分,而这一部分又分为1+0.5,前面一年主要是对相关专业和学科的普及学习,后面半年才是对本专业的专业知识的学习。第三部分的半年是实习阶段。第四部分是毕业论文的写作阶段。

参考文献

[1]王科辉.浅析成人高等教育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7(11)

[2]谷闲林.比较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及体会[J].教学研究,2000(3)

第4篇

参考文献:

[1]陈明乐.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价值思考与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11,(24).

[2]许军民.浅谈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12.

[3]禹勇.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0.

[4]朱忠祥,童政权.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调查与思考——以南京工业大学学生为例[J].衡水学院学报,2010,(3).

[5]刘芳丽.大学生安全意识及防范技能的现状调查和对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3).

[6]汤继承.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6.

[7]皮祖训,刘何清,朱国梅.影响大学生安全因素评述[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8]郭亚芳.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改量探讨[J].科技信息,2013(22).

[9]程海梅,陈思源.高校安全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11).

[10]胡如朝.论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

[11]丁淑敏.关于高等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评价体系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12]薛立辉.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参考文献:

[1]王世鹏,甘新东安全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J].河北教育,2006(4):24

[2]宋洋,王雪松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155-161

[3][21]李开勇,冯维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9(5):86-87

[4]陶海寄宿学生安全教育探析[J].新西部,2014(14):122

[5][17]欧文姬应试教育归因下学校安全教育的异化[J].小学德育,2010(6):9-11

[6]蔡之青,陶渊博,徐培全安全教育三维设计的基本架构[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7):107

[7]刘畅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构建与实现条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8][13][14]孙盼想江西省潘阳县S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D].江西:江西師范大学,2012

[9]曹海永莫让制度管理成为安全教育的软肋[J].教学与管理,2010(5):6-7

[10]王霞学校安全教育制度——现代学校制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J].教育与教学究,2010(11):19-21

参考文献

[1]2016两会聚焦教育热点话题[EB/OL].http://gaokao.xdf.cn/201603/10433032.html,2016-03-11,新东方网.

[2]陈贵兵.完善教育渠道增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成效[J].北京教育(高教),2012(10):64-65.

[3]李丹,程燕.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72-73.

[4]周水平,万江红,等.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江西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48-150.

[5]耿一波.实施体验式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J].江苏教育研究,2013(11):49-51.

[6]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143-145.

第5篇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12-01

1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根源

近年来,政府和高校加大了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力度。教育部启动了“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并在北大、清华等十所顶尖高校进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试点。虽然我国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改善,但纵观世界一流大学,我国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培养思路同时也存在着一定问题。

1.1 教师创新意识薄弱,制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所在,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则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2]我国高校在人才的培养上很大程度上沿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创新的文化环境得到制约,学生的个性得不到施展,创造力逐渐减退。

1.2 科研条件缺乏,拔尖创新人才不能有的放矢

与我国相比,美国更加注重科研的投入力量,在科研条件、科研经费、科研人员数量上,均占主导地位。同时,美国政府十分注重与企业间的密切合作,产学研资源的整合度较高。而我国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却迫在眉睫,经费的短缺、设备得不到更新换代、技术的落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等都是导致资源得不到优化的症结。

1.3 理论与实践脱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建立专业理论体系,培养专业人才,寻求知识创新,但专业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于实践。而在我国的教育模式中,过分的强调了对理论知识的继承和传授,忽视了理论结合实践中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径

2.1 着眼选拔,引进推荐入学制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中华民族是蕴育着丰富文化的民族,中国拥有大量的优秀人才,缺乏的是善于发现人才、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伯乐。在本科阶段,导师应注重寻找有志于做学术研究的拔尖创新人才,重点培养,推荐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机制。善于并且能够投身做科学研究的人才往往是专才、奇才,而中国式教育往往希望培养的是全才、通才,无论是搞科研的还是经济管理的,都需要有很强的沟通协调与组织能力,可是许多专心搞研究的人并不擅长沟通与组织,只是专注于科研工作,这样,抹杀了很多投身于科研事业的拔尖创新人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形成导师制与学分制相结合的双轨制教学培养模式,导师主要关注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做学术科研的能力,努力发现拔尖创新人才,借鉴美国高校以调查书、推荐书来权衡新生是否被录用为标准,这对于全面了解学生,特别是对发现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极为重要。引进美国的学分制,专业教学计划按照一定的比例安排必修课和选修课,各校开设数量众多的课程供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这样可以加强不同学科同学间的交流,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2.2 以学生为主导,兴趣与学术研究并存

中国式教育过分地强调知识传授的重要性,专家学者在讲台上讲的津津乐道,听者则感觉事不关己,更多的是填鸭式教学,误以为学生学的知识越多,能力就越强,创造力也越大,殊不知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的是自由、宽松的乐土。在高校的教学中,应更多地引进演讲、讨论、试验、辩论等多种各具特色的教学手段,以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自由思考,激发讨论激辩的氛围,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2.3 淡化对研究生的要求,重视论文质量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均规定,研究生阶段需要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才可获得学位。这样的规定一方面培养了学术研究能力;一方面也给研究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学术的数量多了,但质量却下去了,研究生一味地追求完成论文,不注重创新意识,写论文只是为了毕业学位,导致我国数量居世界之首,但是能在世界顶尖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却少之又少。因此,必须加强的质量,重点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创新拔尖人才。

2.4 高校与研究院交叉培养,加强国际交流

拔尖创新人才一方面需要有独特而新颖的创造力,同时,还需要有广博的跨学科知识、洞悉国际学术前沿的敏锐性,这样才能不受知识和思维的禁锢,将创新精神发挥到极致。在夯实学校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高校还应加强与中科院研究所之间的学术交流,这样学生们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真伪,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此同时,开展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也非常必要,开展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可以开拓学生的全球视野,在不断的讨论与实践中碰撞出新的思想的火花。

学校还应该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重点发展领域,围绕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需求,大力加强与国家部委、大型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加快培养技术紧缺人才,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2.5 提高科研人员待遇,改善教育体系功利性价值观

与各省高考状元争相报考经济、金融类专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潜心投入科研事业的创新人才少之又少,搞研究的人才少,并不代表着有科研能力的人才少。大量擅于科研创新、学术研究的人才,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就业,而不是投身于研究事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科研人员在物质基础上得不到保障,从而放弃自己喜欢的科研事业,投身到毕业就业形势好,薪酬高的行业。这就无形中给科研事业带来的很大的隐患,因此,提高科研人员待遇,改善教育体系功利性价值观势在必行。

科研创新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研究人员长期致力于科研岗位,在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过程中,不仅耗费时间久,补助相对于就业薪资也只是九牛一毛,因此,即便是对科研很有热情的学生在本科毕业时也选择了就业,而非考研、考博。在这种情况下,提升研究人员福利待遇亟待解决,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给研究人员提供良好的学术研究土壤,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当中,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便有了成长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 键 词: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 文化观念 文教兴国

中美音乐教育之比较

美国教育界对音乐教育的认识是不断演化的,上个世纪60年代初它还是主科(如语文、数学等)的“饭后甜食”或“装饰花边”。①当时音乐教育在美国并不是处于核心地位,“它比核心科目低上一二英寸”。②但美国音乐教育的地位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稳步提升。以《音乐教育的基本概念》和《音乐教育的基础和原理》等著作为发端,美国不断进行音乐教育改革,直至1994年3月克林顿政府承袭布什2000年教育战略的几乎所有内容,用立法程序通过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该法令对美国艺术教育(包括音乐)给予了史无前例的支持,艺术被法定为六点国家教育目标中第三项所列“核心学科”之一。在这一系列的措施下,美国学校教育已将艺术列为与读、写、算并列的四个基本能力。美国2000年联邦法案已规定艺术为幼儿园至高中毕业的核心课程,而各州大学已将修读高中艺术课程定为大学入学条件之一。

据上世纪90代初的统计,中国的音乐教师至少缺50万人。正统音乐教育的缺乏,自然导致许多学生更多地接受娱乐式、快餐式的流行音乐。虽然音乐讲究多元化,但单一地接受流行音乐会造成“营养不良”。中国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落后也暴露了中国高等教育文化观念存在着缺陷。人们常说,现在的大学生,学理的就是“一文不染”,而且大部分理科生连论文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音乐了。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应试教育;其二则是因为许多大学生视野太狭窄,偏重专业而忽视博览百家之长,尤其缺乏音乐艺术方面的素养。

通过对中美音乐教育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音乐教育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严重弊端,而伴随市场经济而来的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思想,更是高校人才成长的严重障碍。

中国高等教育观念的文化缺陷

中国音乐教育缺失的现象,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深层次的原因。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音乐教育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直到现在,中国的音乐教育在普通学校教育中还没有取得核心学科的地位。

从文化的起源和演变来看,西方自古希腊文明以来,一开始便是从工商业生产方式所培育出来的理性思维进入其发展历程的,这种文明本身具有一种超越自然之上的人为性;相反,中国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因而需要顺应天地自然,重经验而轻理论,重实践而轻创造。我们还可以用哲学上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文明结构上的差异,古希腊从柏拉图开始就完成了“名实关系”的颠倒,即倒名为实,将语言、逻辑、普遍法则看作比现实事物更为实在的宇宙本体;而中国古代哲学在名实关系的热烈讨论中,没有任何一派是将“名”看得比“实”更重要、更实在的,这决不是偶然的。正是这种文明结构的区别,使古希腊有了研究型的“学园”,中世纪有了超凡脱俗的“经院”,近代以来有了养精神的“大学”;而中国古代除了道观禅院之外,只有民间私塾和书院及通过八股文的考试向世俗官僚爬升的文官体制。这种学习的目标不是追求真理,而是“学以致用”,并且所谓“用”也只局限于狭隘的做官和发财,除此之外则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这种只盯着世俗功利的教育心理经过长期积累已形成了一种文化心理。可惜的是,至今国人尚未意识到这种文化心理的局限性,从而造成社会精神生活和文化层次的下滑。

反观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突出地表现为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自主发展之路所需要的人文教育思想和文化建设被严重忽略,大学存在着技能化、市场化、功利化倾向,“大学为什么服务”的观念模糊。因此,营建超越功利关系的大学文化环境是十分必要的,要从培养实用人才转变到培养具有综合文化素质的人才上来。现代大学的文化观念需要新的构建方式,大学不应该只是成为人们追求好的工作或物质生活的跳板,而应当成为当今市场经济时代的文化特区,引领整个社会走向理性、自由和创新,并使之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精神文化场所。

目前,我国仍然存在创造力低、技术落后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不单单是市场意识不够,而是因为科技人员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缺失,缺乏对科学追求的好奇心。虽然音乐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许多研究显示了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批判力、反省力及解难能力,并对他们的学业及行为有正面的影响。此外,学习音乐还能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因此,音乐教育对弥补我国高等教育文化观念中存在的缺陷有着独特的作用。

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文化意义

将音乐融入文化之中,与其他人文学科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许多音乐教育家认为,“音乐文化应转向文化中的音乐”③,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学习世界上的各民族的音乐,有利于学生从音乐的角度去了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可以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正确的思维模式。从社会学角度来讲,一些音乐学家提出了人类音乐文化身份的问题。从社会学意义来说,音乐包含了人们对其文化内涵、语境和形式的把握理解,以及由此形成的集团心理、情感的内聚方式。④目前,音乐教育规划及课程设置已经成为我国政府文化发展策略的重要部分。比如从1986年开始举办,每两年一届的“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促进了中国艺术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也受到国家艺教委的关心与支持,音乐教育正在各个层面蓬勃发展。

因此,在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任务已不是简单地给大学生加一门音乐课,而是树立一种正确的高等教育文化观念。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大学“为知识而知识”“为自由而自由”的教育精神,激发年轻一代的创造力,用音乐之魂重塑我们大学教育的文化观念。

注释:

①③④《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展望》,管建华著,百度网

②《音乐教育的哲学》,贝内特·雷默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参考文献:

[1]《世纪之交的美国音乐教育战略〈豪斯赖特宣言〉:前瞻2020年音乐教育的观念与行动纲领》,刘沛著,原载于《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4期

第7篇

关键词: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投资收益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0-02

一、引言

高等教育属于一项极为关键的人力资本投资模式,过去是为了提高基层社会成员的薪酬进而推动阶层流动与升职的一项措施,可是现阶段国内的状况并不是这样:首先,高等院校的费用越来越昂贵造成了家庭成本的压力越来越大;第二,劳动人口就业越来越严峻导致高校毕业生的薪酬不如人愿,甚至悬殊明显。大学的高投入与获得相差悬殊,导致了中国经济在发展的重要阶段出现了“教育致贫”状况,造成了贫穷家庭欠下大量的债款进而缴纳高校学费,可是回报的盈利明显下滑,进而降低大学的投入,其次造成经济收入越少教育程度越低,接受教育越少收入跟着低的不良现象,长时间下去,造成“马太效应”的发生,高校的低收益现象持续进行,中高层的收入与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会越来越悬殊,导致社会阶层结构份额极度不平衡,教育的目的在于保障社会的公平性,然而这大大加剧了社会的不公。所以,低收入家庭面临着大学教育收益越来越少的状况,而这是现阶段社会进步与市场发展必须要处理的重点难题,需要理性地看待与解决该问题,进一步研究与找到问题形成的经济因素,针对目前与此后的社会发展,无论是理论还是在实际当中其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价值。

二、我国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现状

(一)我国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现状

目前,人力资本存量的关键渠道在于教育,教育不仅仅能够为市场发展供应一流的人才,同时还能够让就业人口得到一定的教育报酬,这对于低收入家庭子女来讲尤为重要,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是改变贫困命运的有效途径。

本文根据高校教育回报的相关案例展开论证经常应用的资料源于CHIP(2015年),对低收入家庭子女与高收入家庭的高等教育收益展开比较,依照此前对低收入家庭的划分,深入研究了各个家庭中学历最高的子女的收入情况,最终证实了下述2个规律;首先,收入能力具有相应的代际延续性,纵然低收入家庭中的子女在高等院校毕业后,其收入同其它收入家庭的年轻一代的平均收入作比较还是相对低。第二,对于相应的收入群体,文化程度与收入水平呈现着正相关关系。

(二)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分析

在实际当中,国内高等教育个人回报,特别是针对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收入状况,与预料的相差甚远。同高等教育个人所承担的经济压力越来越重,而所对应的并非是高校毕业生的收益在持续上涨,却是工作与薪酬状况越来越差,如下所2所述。

从上表2可以了解到,首先在2002年截止至2013年高校毕业的人数与工作状况的资料表格中能够知道,2002年的76%,在此后的9年时间都呈现着下降的状况,截止至2012年才提高到77.8个百分点,这才上涨了1.8%,最不容乐观的是2008年和2009年,就业情况低至了68%,这也可能是受当时的经济危机影响,同2012年的高位作比较,约减少了10%。另一方面,从平均薪酬水平上看,也出现下滑的趋势:由2002年至2004年,从1700减少至1333元,而在2005年至2007年这个阶段缓缓提升,随即就步入低潮时期,而2007年至2009年,由2289减少至2000元,此后的2010年就再次呈上涨形势,一直到2013年的3378元。假设减少物价上涨等所带来的负面作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薪酬大多数都是维持不变的,甚至有所减少。

(三)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不合理

按照目前教育的补偿机制与成本压力来分析,一般都是让个人与政府共同承担高校教育的经济压力。在总费用保持不变的状况下,政府与个人所负责的高校费用一般都是由政府所承担的,而政府所承担的费用越来越少,而个人的承担的费用却越来越多。政府经费投入的不够,一定会造成教育经费的压力,这会让学生家庭来承担,这也会导致家庭所分摊的高校学费越来越多,最明显的体现在于高校费用的上涨速度越大,1996年的学费为1319元,然而在2015年大学学费通常都维持在5千至8千这个范畴当中。大学的个人教育费用,即是学生与家庭所需要分摊的学费以及各类其它费用,其在1998年的教育总费用份额为14.29%,而在2005年上涨至31.53%,而在2006年该份额减少到29.63%,而在2007至2008年其又上涨至34%,并且自2009年后其每一年都在慢慢上涨,在这10多年,家庭所承受的高校费用上涨了约10%,总体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所以,依靠由家庭与私人的教育费用来解决高校费用中政府的费用缺陷,这会造成的高校费用过于昂贵的状况,该高校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不科学,最终会造成学生所承担的高校费用将会持续上涨。

三、我国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现状的改善路径

(一)改良大学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1.贷款机制弹性化

首先,需要系统性地思考各个家庭的收入状况、能够得到的不同资金的补助、各个地区间的生活费用指标、各个学费的范畴,开展针对性的贷款;第二,依照高校毕业生的收入水平实施针对性的还款时间与各种还款模式;第三,依照提前还款的要求实施相应的政策优惠,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还款则给予相应的奖励;第五,实施除外责任条款以及特别条款,依照市场形势制定相应的还款时间或者在一定的范畴内给予优惠。

2.贷款风险分散化

过去所造成的贷款风险理应让银行来承担,而现在则需要让社会助学基金、高校、银行、政府共同来承担,塑造一个健全科学的系统性的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分担制度,最大化地降低高校助学贷款所带来的风险,能够使商业银行没有什么顾虑,“惜贷”状况也会大所减少。

3.贷后监管联动化

构成相应的助学贷款机制,最大限度地应用社会、公安、税务、银行、教育部等各个不同机构所搜集的数据,进一步巩固各个机构之间的合作与沟通,让政府机关成为我国最大型的大学贷款专职部门,保障大学生能够正常归还债款,如此不仅能够保证助学贷款政策的正常开展,还能够较好地降低风险,减少经济损失,使银行再无顾虑。

4.贷款品种多样化

目前,高等学校国家助学贷款的模式是极为单一化的,这与目前的低收入家庭的贫困大学生的要求不同形成了冲突,而这就需要银行、学校以及政府都需要帮助学生实施贷款活动,构建丰富的贷款类别与模式,减少大学生贷款所造成的风险。应该专门针对高校助学贷款所进行更周密设计与改进创新,完善大学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和调整政策等一系列举措,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展,最终处理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所造成的贫困现象,进而保障高等教育的公平性。

(二)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与高等教育的公平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对高校投资的收益成与否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针对能否解决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减少贫富悬殊,理应构成长期的机制,这就需要高等院校、社会以及政府的支持与铺助,充分减少大学生就业中的不公平现象,针对贫困大学生理应在就业上给予一定的扶持,为这些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就业氛围,使各个贫困大学生能够充分就业,从本质上来讲是对低收入学生的帮助扶持从过去的教育时期拓展至就业时时期。

(三)提高大学教育质量

对不同层次的高校毕业生的收益展开对比能够得知,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的收益率普遍不高的状况是在国内高等教育的收益率减弱的前提下形成的。所以,需要从各个方面推动教育人才的素养,完善大学素质教育的开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这也也就是增强高校教育收益的关键渠道,当然也属于贫困家庭大学生获得收益的重点渠道。增强大学教育的水平就需要增强高校的社会经费投入,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都要有所保障。尤为关键的是,需要全方位地开展与落实高校教育的创新改革,如此才能够更好地为祖国培养人才。

四、结束语

针对贫困家庭子女而言,不仅需要面对高校教育整体质量水平过低的因素,还需要考虑一些十分特别的内在因素:大部分贫困家庭学生因为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承担着很大的精神压力,不仅内心自卑并且处理冷漠。部分贫困生对于团体活动并不热衷,也就难以在社会中提高自己的活动能力,面对社会的变化显然有所不足,因为家庭因素所造成的心理负担的大多数贫困家庭子女纵然接受了高等教育,可是因为种种因素在知识层面上显得有所狭窄,贫困家庭子女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等都有待提高,他们所呈现出的精神问题对于自身的生活与学习的完善都起到了极大的负作用,这也造成了他们在求职的环节中处于不利地位,使贫困家庭子女在就业上面临更大的阻力,最终让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受损。

参考文献:

[1]郭丛斌,闵维方.中国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研究[J].教育研究,2007(5):112-115.

[2]杨小敏.“教育致贫”的形成机制、原因和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07(3):55-58.

[3]曹海娟.教育教育致贫问题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11):45-47.

[4]魏颖.教育中国代际收入流动与收入不平等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5]章达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制定高校收费标准的主要依据[J].教育与经济,2015(4):26-27.

[6]刘秀芳.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我国高校大学生资助体系[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

[7]孙强.农村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运作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第8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收费制度。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费用对于低收入家庭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负担。据国家统计局的《201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 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 919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 109 元,按 2010 年农村贫困标准 1 274 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 2 688 万人[1]。以此来看,如果大学 4 年费用按 5 万元计算,相当于一个城镇居民 2. 6 年的纯收入,一个农民 8. 4 年的纯收入。可见,高额学费对于低收入群体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和贫困人口而言,已不堪重负。我国大学收费价格不但造成农村贫困者上不起大学,而且城乡一般收入群体也感觉负担过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指出: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因此,应该采取相应政策和措施,真正做到“收费面前人人平等”,发挥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实行收费主体转换,由高校学生自己承担教育费用,真正做到谁受益谁付费,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

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付费方式的弊端。

从古至今,我国孩子从小接受的各种教育,付费的主体是家长; 在高等教育阶段,也不例外。接受教育的是子女,为教育买单的却是家长。这至少将会导致以下弊端:

对学生而言,滋长了他们不劳而获、完全依赖父母的心理。致使有的学生养成了好吃懒做、拈轻怕重的坏习惯; 甚至养成了相互攀比和铺张浪费的风气。这对他们今后找工作并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显然是不利的。

对家长而言,如果不考虑他们的经济收入和支付能力的差距而采取统一的收费标准,这种不公平将最终导致学生接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因为富裕家庭与贫困家庭对于学费的承受力相去甚远,统一收费的结果只会造成一部分家境贫困的优秀学生因无力承担高昂的学费,而无奈地选择收费相对较低的一般学校或专业,这将直接导致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如因家庭遇上天灾人祸,家长支付学费的能力受到削弱,将直接影响其子女顺利完成学业。

对学校的教育来说,也可能会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为学校要教育学生节俭、感恩等,教育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相应的回报。由家长付费的方式,则让不少子女“不劳而获”且感觉“理所当然”,难以真正感受到父母的爱心和苦心,长此以往,将可能滋生与学校教育宗旨相违背的负面习气。

二、让学生自己承担高等教育费用的优点。

在高等教育阶段,让学生自己承担教育费用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己为自己的未来“埋单”,这是培养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基本要求。促使学生制定一个较完善的人生规划,包括教育费用如何筹措和安排,借贷如何归还,学习和生活如何安排等,这些都需要学生自己有一个较独立和清晰的思考,真正学会如何把握自己的未来。

另一方面,对不同的家庭来说,无论经济状况如何,也无论子女在学期间,家庭经受了怎样的变故,孩子的学习花费都是有保障的,不至于因交不起学费而导致失学的情况发生。当然,对于教育而言,让学生承担自己的教育开支,也是培养学生独立能力、责任感和艰苦奋斗等优良品质的很好方式和机会; 这与教育宗旨是一致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学生单独应对未来择业、就业和社会竞争环境的能力。

三、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学生逐步支付自己的学费。

从法律的角度讲,一般读大学的人都已是年满 18 岁的成年人了,有完全的自主行为能力。当然,让受教育者自己负担教育支出,现阶段在我国完全实现还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可以通过完善一些配套措施,逐步向这个方向发展。

( 一) 完善助学制度。

1. 完善助学贷款制度。

在我国多年的助学实践中,助学贷款发挥着主渠道作用; 助学贷款也是国际助学的惯用方式,它符合现代化的资助理念,能够实现资助效能的最优化、资助行为的持久化,代表着助学实践的前进方向[2]。目前,我国助学贷款主要有两种形式: 生源地和校源地助学贷款。我国从 1986 年起实行了贷学金制度,从 2007 年开始实施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国家资助政策试点,截至 2010 年底这项工作突飞猛进,已在 25个省市广泛开展。来自教育部的消息说,2010 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 113. 57 亿元,比上年增长21. 37% ,惠及 209. 1 万人。其中生源地助学贷款因程序便捷备受青睐,占到整个助学贷款的近 70%[3]。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文华曾指出:

“实践证明,随着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的推进,近年来社会上对申请助学贷款难、发放贷款难的呼声越来越小,不仅各级政府和高校越来越重视这项工作,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选择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4]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获贷面太小、获贷额太少。根据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统计,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的贫困生比例约为 20%,农、林、师范类学校贫困生比例超过 30%。以2010 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 3000 万人计,目前在校贫困生至少有 600 万人,而与社会经济基础息息相关的农、林、师范类学校贫困生占据主体[5]。

由此可见,每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资助的学生大概只占需要贷款贫困生的三分之一。此外,每名学生每年贷款的金额为6 000元,交纳学费后,住宿费和生活费基本上就没有了。助学贷款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专为本科生量身打造的,却满足不了研究生的需求,因为博士研究生学费每年超过一万元,硕士研究生大多也在 7 000 元以上。总之,我们应扩大助学贷款的比例,提高助学贷款的数额,以更多更好地惠及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让他们能够安心无忧地完成学业。

2. 完善奖学金制度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以奖学金( 含国家奖学金) 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巨大成绩。当前的主要问题是政策尚不够完善。例如,奖学金额过小,获奖面不大,奖学金来源渠道受到一定限制。而且,奖学金大多以学习优秀程度作为评定标准,对贫困生的资助作用不大。在突出综合素质的奖学金评选竞争中,贫困生得奖比例很低,或者说,奖学金获得者与贫困生对应度不高。因为贫困生大部分来自经济、文化、教育较为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基础较差,以学习成绩为标准的奖学金评比往往与他们无缘。因此,奖学金制度对减轻学生经济困难起不到实质效果。笔者认为,奖学金除了应加大奖金额度,还应主要对贫困学生人群倾斜。例如,美国大学的学生成绩好的不一定有奖学金,主要看家境,家境贫困的学生容易拿到奖学金。

美国大学还有全额奖学金,学生上大学可以一分钱不花。

要完善奖学金制度,学校应每年从教育收费中拨出专款,建立奖学金基金; 此外,学校应积极争取赞助,多设奖助学金,扩大受奖面; 同时应加大奖助额度,使奖学金既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又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6]。

3. 加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力度。

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明确提出,2012 年要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 4%的目标。2009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3. 59% ,离 4% 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其实,教育“追 4”行动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已拉开。1993 年,4% 就被写进了当时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并希望在 20 世纪末完成[7]。然而,十几年过去,教育投入一直不曾达标,成为政府与社会之痛。

有研究表明,我国当前的教育财政投入比例低于同类国家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以人均GDP 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 GDP 收入的0. 82% ; 美国为 6. 10% ,是中国的 7. 44 倍; 日本为 4. 28% ,是中国的 5. 22 倍; 韩国为 3. 01%,是中国的 3. 67 倍; 俄罗斯为1. 87% ,是中国的 2. 28 倍; 巴西为 2. 29% ,是中国的 2. 79倍。所以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即使在“金砖四国”中,中国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位[8]。教育投入是我们能够提升教育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在经费投入方面,我们首先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总量,提高生均教育水平。从各国发展的经验来看,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投入是多元化的,特别是高等教育阶段社会投入占的比例很大。因此,中国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另一方面,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教育经费总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不可过分地强调学生及家长分担过多的份额来补充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过多地强调通过私人投入弥补公共投入的不足,只能使高等教育对公共财政的竞争力处于不利地位。

4. 完善社会捐赠制度。

第9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江苏南京211106)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进程加深而呈现出的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方向。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快速,特点突出,对研究生教育中的高等学校、研究生、教师等参与主体产生了深刻影响。为有效应对上述影响,应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制度改革、教育质量保障、高校合作交流及实施路径构建等工作。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0-0001-04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间的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与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与发展趋势,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与广泛参与。我国在席卷全球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指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对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国际化合作水平等,都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国际化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高等教育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诸多学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问题开展了研究。Jane Knight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组成要素进行了讨论,Soclerqvist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内容进行了分析,Ahhach等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动因与实现路径开展了研究。此外,还有不少学者对美国、法国、新西兰等高等教育国际化开展较早、程度较高的国家的理念、做法等开展了综述研究、比较研究等。这些研究为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与借鉴。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也迫切需要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当前,急需深入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影响,适时改革研究生传统教育模式,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培养具有国际意识与国际视野、具有开创精神和应变能力的“三强一高”(即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国际交流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研究型人才。这是我国研究生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但目前开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研究生教育影响的研究不多。本文在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并从高校、研究生、教师三个维度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最后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对策。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内涵较为丰富的概念,目前诸多组织与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各自的认识。加拿大著名学者Jane Knight在1994年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将跨国界、跨文化维度整合到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中的一个过程。Teichler将国际化看作一种由特定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向国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的转变过程。加拿大大学与学院协会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一个真正融入了全球化概念的环境中所开展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国际教育经验的一系列活动。当前,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给出的界定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

综合相关研究可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质是世界各国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把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的教育理念融入高校的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学生生源、科研项目等多方面互相借鉴、互相渗透、彼此融合。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是形式上的“引进来”和“输出去”,更重要的是在理念、内容、制度、方法等方面相互融合、互动发展,以满足未来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三、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

不少学者认为,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出现在晚清,是在西学东渐的思想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国早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模仿国外先进国家高等教育的过程。我国20世纪的改革开放加速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速度与进程,丰富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在新时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与世界全方位的交流愈发密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得到了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法规日趋完善

1993年,国家教委了《关于境外机构和个人来华合作办学问题的通知》,1995年了《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1996年了《中外合作举办教育考试暂行管理办法》,2004年,教育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2006年又了《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十六章明确指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此外,我国还与英国、法国、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同时,部分省市也出台了关于国际化办学的规划与文件,例如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 2010-2015年)》,广东省出台了《关于引进世界知名大学来广东合作举办独立设置高等学校的意见》,等等。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平台更加多样

我国坚持“政府与民间并举,双边与多边并行”的原则,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平台,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近年来,我国通过各种形式,搭建了多种区域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如“中非教育部长论坛”、“中欧(盟)高等教育论坛”、“亚洲教育北京论坛”等。通过这些区域的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中外高等教育各有关方面建立了“官民互动”、定期交流的有效机制。除了政府间的合作,我国还积极推动中外民间的高等教育交流,例如,成立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江苏省着力打造了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区内已有23所高校入驻,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发达国家建立了30多个中外合作办学和科研项目。这些交流活动惠及到中外多国多层次的高等教育,形成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互利、共赢、共享的生动局面。

(三)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特征不断增强

一方面,国内高校通过多种途径鼓励教师与学生赴国外学习和交流,实现国外优势教育资源共享。根据江苏省15所典型高校的调研结果(包括公办、民办高校,部属、省属高校),各校教师出国学习、进修、参会、培训等平均人数由2008年的143人次增长到2012年的252人次,各校学生交流平均人数由2008年的82人次增长到2012年的226人次。另一方面,不少高校根据自身需求聘请外籍教师直接来华任教或直接招收留学生。根据江苏省15所高校的调研结果,各校直接聘请外籍教师和招收留学生的平均人数由2008年的18和19人,上升到2012年的67和59人。

(四)高等教育国际化层次仍需提高

一方面,我国高校的综合实力偏弱,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竞争力不强。根据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2013年世界大学排名,我国大陆仅有两所高校排名前100,排名前400所高校中,我国大陆也仅有9所。高校的综合实力与我国综合国力严重不符。另一方面,我国高校招收的留学生主要是本科教育,而我国学生赴国外主要是研究生教育,这种生源的差异说明了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和国际化水平还不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层次仍需提高。

四、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和全过程的。本文将重点从高校、研究生及师资三个维度重点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给研究生教育带来的影响。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对高校的影响

1.促进高校研究生教育目标的更新。高校要培养具有“三强一高”(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国际交流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研究生,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一个重要的有效途径。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肩负着研究生教育的重任,必须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培养适应国际文化交流、具有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不仅要熟悉多元文化,掌握语言及专业知识,更能从国际视角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国际化的目标不在于开设更加国际化的课程或者加强学术交流,而是确保学生在一个联系更加紧密的世界里更好地为工作和生活做准备。国际化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因此,学校应将国际化融入到研究生教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中,真正促进其国际化发展。

2.增强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竞争力。随着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认识的不断深入,各国、各高校都在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工作。高等教育国际化俨然已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一方面,高校通过开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促进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科学研究、保障平台等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接,显著提升了研究生教育各类资源的质量。另一方面,随着各国、各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教学国际化工作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促使各高校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推动了研究生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从本质上增强了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竞争力。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研究生的影响

研究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参与主体及核心受益者。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研究生的观念意识、能力素质等都有影响。

1.促进研究生“全球意识”的形成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有力地促进了研究生“全球意识”的形成。一方面,研究生通过留学生、交换生、国际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走出国门,赴国外学习与开展科研活动,亲身感受国外科学技术、人文历史和价值取向等,增加对世界不同文明的了解与包容。另一方面,研究生可以利用在国外学习的机会,向国外人民展示中华悠久的历史成就、文化传承及道德传统等,促进研究生对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认识。

2.对研究生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突出“学而优则仕”,强调根据研究生的课程成绩、学术论文等判定优劣,忽视了研究生教育的“落地”,即实用性。而国外研究生教育不但注重文化知识教育,同时也注重技能教育,强调研究生运用学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研究生加强对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另一方面,我国研究生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与国外高校尚有一定差距,在国外高校的认可度不高。例如,当前我国部分“211工程”高校的学位,尚未得到美国、澳大利亚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认可。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教师的影响

教师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参与主体,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参与其中的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教师、教育管理人员等都有影响。

1.对国际化教育行政人员的影响

一方面,国际化教育行政人员属于外事管理工作人员范畴,有着很强的专业要求,不仅需要了解我国国情、本校校情,还需熟悉具有国际化合作关系的国家、世界主要国家的基本情况,特别是研究生的教育情况与文化差异,同时还需掌握国外的法律法规等。另一方面,国际化教育行政人员是高校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直接代表了高校乃至国家的形象,这就要求国际化教育行政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与职业形象。

2.对专业任课教师的影响

按照高校教师的工作职责划分,我国高校教师主要划分为教学型、科研型和教学科研型。一般而言,从事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的专业任课教师绝大多数属于教学科研型,即既需要从事课堂教学任务,同时也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专业任课教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国际化教育需要专业任课教师具有较高的双语教学水平、跨文化教学方法以及专业课知识。二是对科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任课教师一般都是承担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特色课程的教学,这些课程的国际化教学需要能够及时反映学科、专业的最新进展与动态,这就需要专业任课教师紧盯专业研究的热点、动态及趋势。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对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的影响

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是指专门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道德教育、课外活动等人员的总称,他们与专业任课教师共同组成了研究生教育中最核心的师资队伍。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管理对象的复杂化。管理对象由原先完全是国内学生变为来自全球多国的学生。学生生源的多样,带来跨文化、跨民族、跨语言等多种新的管理问题。二是专业技能的多样化。既需要传统的研究生日常教育与管理技能,同时还需要处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习俗等带来的新问题的技能,包括更强的交流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及学习能力。

五、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对策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全球化浪潮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给研究生教育教学各主体、各环节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相关工作还要不断完善与强化。

(一)加强学位制度与学分转换制度的改革

学历学位互认是不同体制高等教育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研究生教育教学国际化的关键步骤,而学分又是研究生教育学历、学位的基本元素。我国可以参考欧洲实行的“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国情,建立科学的学分转换制度、与国际接轨的学位标准,突破研究生教育教学国际交流中的障碍,规范学位证书的授予,稳妥地推进学位制度的改革。

(二)构建科学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教育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与灵魂,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为有效促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的规模、质量、效益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主管部门与相关高校急需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逐渐改变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中专业设置、教学评估等政府主导、政府实施、政府审批为主的局面,积极探索由国家评估机构(或者民间评估机构)、专家、教师、企业、研究生等多方面因素有效参加,国家、高校、社会共同参与的网络式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三)推动区域间高校的合作与交流

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项目,高校之间对研究生资源、师资资源、国际化项目资源、国外高校资源等争夺日趋激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竞争内耗。区域间高校的合作与交流,是有效整合研究生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破解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过度竞争的有效方法。依据不同区域的地方优势、不同高校的特色优势,通过区域间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促进各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特色发展。

第10篇

论文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持续超常规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本文提出应通过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新的管理体系及优化专业结构等方面来全面保证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育质量。

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超常规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998年为9.8%,2002年则首次达到15%,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实现历史性的突破。2006年进一步提高到22%,2008年更达到23.3%,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07万人,[1]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不只是量的增加,而且是质的变化。马丁·特罗在总结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规律时,就指出量的增长必然要引起“质”的变化[2]。所谓“质”的变化,包括“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系列的变化。”[3]也就是说,大众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包括了量的增长与质的变化,不能只顾量的增长而不顾质的变化,否则将会由于“无法解决增长所引起的问题”而陷于两难的境地。因此,高校招生规模持续超常规扩招所引发的高校教育质量等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所引发的教育质量问题

1.经费投入滞后。充足的教育经费是保证教学质量的物质基础。我国一直在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教育。扩招使原本有限的教学资源越来越紧张,直接或间接地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其一,教学设施、教学仪器的增长幅度无法满足迅速增加的学生的需要,一些必要的教学过程被减少或教学要求降低。其二,图书馆及图书馆资料无法迅速满足增加的学生的需要,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其三,后勤设施无法满足迅速增加的学生的需要,难以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2.生源质量下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学生的素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学习动力不足,出现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内在因素最终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师资力量匮乏。办好高等教育的关键是师资,也就是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这几年学校规模在迅速扩大,教师总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基础课教师。许多学校采用加大教师工作量的办法,许多教师周学时达到20~30学时,教师几乎成了一架上课机器。教师教学任务过重,不仅影响教师身体健康,也制约教师钻研教学艺术和进修学习的时间,直接影响了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学管理不够完善。教学管理包括教学管理体制和管理水平两个方面,对学校整个教学活动起着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激励作用。完善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扩招后的教学管理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教师管理不严。第一,进人把关不严。由于高校扩招师资缺乏,导致许多高校进人不重质量,使一些素质低的人进入教师队伍。第二,奖励机制不健全。一些高校没有完整可行的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奖励机制,优秀的教师得不到及时的肯定和奖励,教师缺乏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其二,对考试管理不严。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和学两方面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但一些教师应学生请求,考前划考试范围,只要学生背会范围的内容,及格就不成问题。还有的教师在评分时,送人情分,背离了考试的初衷。其三,教学质量管理体制不健全。以往学校的教学管理体制只适应当时状态下的教学质量管理需要,它所面对的是精英型的培养目标,稳定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整齐的学生生源,固定的修习年限。而扩招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生源质量和修习年限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许多高校尚未建立一套与之相应的教学质量管理体制。

5.课程结构调整相对滞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培养目标调整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更新相对滞后,一些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几年扩招后,这一矛盾将更为突出,会对未来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二、全面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的教育质量

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质量观。教育教学质量观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教育价值选择。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质量观,评价人才的标准也有所不同。在精英教育时代,习惯用知识质量观来评价教育教学质量,认为掌握的知识越多,质量就越高。到了20世纪90年代,教育界开始倡导加强能力的培养,这时的质量观要求学生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现在,提倡全面素质观,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还要学会做人;既要具备人文素质,又要具备科学素质。因此,不应该用精英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取向与操作能力标准来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更趋于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也更各具特点和社会适应性。因此,必须从精英教育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实现教育质量观的转变,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观念。

2.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物质前提。高校在校人数的增加,使得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设施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单靠国家财政增拨教育经费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各高校应力争做到:其一,扩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在加大政府对高校投入力度的同时,采用各种方式促进社会各界、公众及个人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并充分利用金融机构,通过贷款等方式筹措资金;还应发挥高校自身优势,建立自主办学、自我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通过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等途径开发财源,增加收入。其二,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高校间应加强合作,进行优势互补,达到资源共享,减轻教学条件不足的压力,使高校有限的教学资源发挥出更大的办学效益。其三,加强与校外有关企业、科研单位的合作。通过建立校外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等产学研基地,可以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先进的生产仪器、设备等资源,既可以缓解校内实验设备、场地资源的紧张状况,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其四,推进图书馆资料管理现代化建设。要尽快实现高校图书馆管理自动化和图书资料数字化,实现图书资料的检索与阅读自动化、网络化,促进图书资料资源的共享,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效益。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4]一支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条件。要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育人的核心,把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育人的重要环节。根据扩招的需要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对师资的需求,通过加快培养、培训等途径,扩充师资数量,弥补师资缺口;构建专职兼职结合、国内外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开放的教师教学业务能力资质认证制度,扩大学生在教师评定过程中的发言权;建立国家、地区和高校三级师资培训网络,保证更多的教师获得培训或进修的机会;提高一线教师素质要求起点,建立教学职称系列必须上课的制度,采取措施在根本上克服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加快建立新教师上岗前培训和任职资格认证制度。同时,还要采取措施鼓励大批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教师走上教学第一线,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教学质量,而且可以起到积极的示范、辐射作用。

4.建立新的教学管理机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高校的教学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改革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全面实行学分制,建立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教学管理体制。在教学管理上,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提供给学生各种学习机会。同时还必须建立一整套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和学生自我管理体系,用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行为,通过制度的约束,内化为自觉的行动。通过学生的各种群体组织在一定范围内的自我调控、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实践证明,严格而又明确的规章制度,必要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标准对于维护高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树立良好的校风,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提高高校扩招后的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5.优化专业结构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环节。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出现学科专业雷同化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走特色专业发展之路成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

其一,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依据,合理地调整专业设置。当前我国的高校出现了追求学科、专业大而全的趋势,但是学科门类和专业过多就容易分散精力和失去特色,就可能办不出精品专业,因此专业设置要适度,不能搞大而全。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确定一个合理的学科专业范围,并随时按照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地调整专业设置。按照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要有相对的超前性,教育的适度超前性发展是教育的基本特征,适度超前的专业设置必须以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依据,以避免盲目设置专业而造成资源浪费和某些专业人才的相对过剩。

其二,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主要以学科和专业体现办学特色。优化专业结构,应该注意处理好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与特色学科的关系,适当发展互补性和应用性强的学科,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更可以前瞻性地设置学科相互交叉的新兴专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J].高教探索,2009,(3):163-165.

[2]王洪才.大众高等教育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8.

第11篇

关键词 就业 创业教育 素质型大学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最近几年,我国的就业形势显得尤为严峻,除了学历不高的人群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本科院校的大学生们也遇到了同样的就业难问题,青年的就业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话题。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来看,据人民网-人民日报报道,2010年新新增就业人数达到了1500多万,加上之前近900万未就业人员,我国城市等待就业的总人数超过了2400万,而我国 GDP的增加速度却只保持在8%左右,企业能吸纳的人员仅仅只有约1200万人,城市就业供需的缺口在1200万人左右。所以,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问题和矛盾日渐突出。2012年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又达680万人,创历年来的新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把2010届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目标定为:争取应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70%左右,年底时争取整体就业率能基本达到80%以上。这个数字相对保守,但还是从另一面展现了当今大学生毕业生就业中的难度。大学生的就业率实质上是每年在递减,尤其是近几年,各大高校的持续扩招和我国就业体制的问题,大学生就业的机制在市场经济的检验中败下阵来,寻求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1 依据和背景情况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及之后的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中,都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应对就业难题的基本工作方针。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我国的政策要支持和 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和多形式的就业,用创业教育来带动就业。增强在校期间的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提升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能力,增加就业后稳定性,“全党都要关爱年轻人、多关心年轻人、多关爱年轻人,多听听年轻人的想法,多鼓励年轻人健康成长,多支持年轻人投入到创业中去”。根据报告精神地方政府和高校相继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或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近年也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自主创业者在不断增加。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各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占到在校生的5%左右,而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数量所占的比重则更大。当前,大学生创业热情空前地高涨,但是在创业的过程中却蕴涵着巨大的风险。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只有2%~3%,远远低于一般企业。在此种背景下,对于大学生开展创业的教育就引起了很多高等院校的重视。

让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激发创业意愿这就是创业教育要做的,也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创业教育对于更多地培养出具有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为让我国能更快地建设成为创新型的国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创业教育的理念是指导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现今的很多的高等院校开设的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更倾向于锻炼学生的创业方面的技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转型和升级,创业教育的转型与升级,首先是教育理念的转型与升级,只有指导创业教育的理念得到发展,才能走出当前创业教育面临的一些困境,使我国创业教育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关于创业教育的理念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技能型创业教育,另一种是素质型创业教育。当前我国创业教育的理念总体来看是技能型创业教育,这一指导理念本身存在一些盲目性和功利性,不利于我国创业教育长足发展。素质型创业教育是与技能型创业教育不同的一种教育,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企业家的精神与素质,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与素质。即为素质型创业教育,我们可以概括为是指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具有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素质以及社会责任意识为主要任务的一种综合素质教育。

那么,创业教育的理念应如何重新定位呢?技能型创业教育有哪些局限? 技能型的创业教育和素质型创业教育有什么不同呢?素质型创业教育要如何实现呢?这种教育方式能给我国的创业教育带来哪些变化?本研究主张的素质型大学生创业教育方式就是想理清这些问题,为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2 研究的目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全球化脚步的加快, 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由原来更多看中的专业对口转变为更加看中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价值观。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也需要高等院校也调整出适应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再一味地按照原来的模式埋头教学,而是需要和企业对视,时刻关注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创新和创业教育,多培养出适应社会和企业又具有高素质的人才,这样既能缓解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还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速发展。所以,本研究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1 理论意义

创业需要综合素质,特别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供借鉴和推广,也没有引起大学生们的重视和关注。本论文试图借鉴国外和我国已有研究在创业教育基本理论、素质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探索,以期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进而拓宽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视野。

2.2 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面对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种种挑战以及高校学生就业和再就业压力的进一步增大,如何切实有效地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个教育者的愿望和责任。研究我国素质型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能促进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还能使更多的大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素质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创业教育不仅是我国教育主动调整去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所采取的措施,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趋近国际化和大众化背景下开展的综合性素质教育的具体操作和体现,素质型创业教育的研究,对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综合竞争力、全面推进国民综合素质、创建创新型国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3 结束语

所谓素质型创业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注重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即是一种提升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本文从分析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教育现状出发,借鉴相关学科的已有研究成果和分析方法,希望能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谢志远,吕一军,邹良影.大学生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

[5] 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 胡解旺,欧清华.大学就业教育论[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7] 谢安邦等.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 彭行荣.创业教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9] 罗天虎.创业学教程[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10] 张喜梅,吕雅文.大学生创业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12篇

1、本论文课题国内外概况和文献综述:

本论文课题是依据XX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在高中历史新课程中,通过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并结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实践应用研究的课题。研究的目标在于探求更科学有效的课程教学方式,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益。这一次新课程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酝酿,XX年秋,高中新课程改革首先在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省开始试验,到现在只有两年多的时间,才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指导下进行高中历史新课程实践的研究还比较少。以下侧重叙述教学设计理论的历史轨迹。

(一)教学设计的思想萌芽与早期发展

由于教学设计是融合了许多不同学科的重要理论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因此它的出现与发展同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心理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立教学设计学的构想最初来源于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john dewey),他于19XX年提出了应建立一门所谓的"桥梁科学",以便将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连接进来,目的是建立一套系统的与教学活动有关的理论知识体系,以实现教学的优化设计。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教学设计还仅仅是萌芽状态,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到20世纪中叶,行为主义迅速发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斯金纳提出了s-r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出现了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程序教学以其精确组织的个别化,自定步骤的学习,确立了许多有益的指导原则。它建立的一系列学习原则和开发程序教材的系统方法,对教学设计理论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一时期中,奥苏伯尔的渐进分化的思想,如运用先行组织者,然后呈现一系列具体的下位概念和例子;布鲁纳(j.bruner)依学生成绩而逐渐提高学习复杂性的思想;马克勒(s.markle)和墨里(j.w.mrooe)等运用教学理论促进概念获得的思想,都对教学设计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认知心理学对教学设计的影响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从教学设计发展的第一阶段可以看出,程序教学是教学设计的方法学上的依据。但在60年代末,认知心理学逐渐代替行为主义,成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研究者纷纷重新考虑学习理论。影响比较大的有加涅,他把自已的教学设计与认知理论相结合,将学习结果分为五大类等。梅里尔也提出教学设计的成分呈现理论。此外,认知心理学中关于知识生成的研究结论也被应用到教学设计中,这些研究产生了许多针对学习过程的策略,如问题解决策略,信息组织策略,降低焦虑策略,自我控制策略,元认知与招待性策略等。这些新理论的引入,极大的丰富了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使得教学设计这门学科不断完善与扩充,一般来说,从这时开始了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整合化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阶段(80年代至今)

到了20世纪80年代,教学设计研究者开始倾向于将不同的教学设计理论结合成一个行之有效的总体模式。如赖格卢特的精加工理论,藤尼森提出的概念教学理论等。在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理论起了较大的作用。这一时期,学习者与教学媒体,教学情境的结合是教学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中国,不同于自古已有的教学,这里所指的现代教学设计从1974年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一书问世算起,有30余年的历史。我国学者对这一领域关注的人很少。浙江大学教育系盛群力和李志强合作编著的《现代教学设计》一书中对现代教学设计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作了较全面忠实的回顾,指出:"我国对教学设计的研究起步较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出版的教育学、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著作、教科书中几乎看不到有关教学设计方面的论述。在人们眼里,教学设计大体相当于课时计划(教案设计),教育理论工作者无暇也无需过多予以关注。"

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对教学设计的研究,主要有四方面的力量参与:电化教育(技术教育)界的研究人员是第一支研究力量,他们起步早些,介入的人较多,有数本专著、教材推出。第二支研究力量是从事教育心理学的专业工作者。华东师范大学邵瑞珍、皮连生教授十余年来致力于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也非常重视教学设计的应用。他们发表了一批论文和研究报告,出版了专著《智育心理学》。由李伯黍、燕国才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教育心理学》(1993)在我国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中首次专章论述"教学设计"。第三支研究力量是教育论工作者。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翔实地介绍了日本的教学设计(授业最优化)理论和前苏联的控制教学论,在《教育研究》(1987)上发表了《从现代教学论看教学设计原理与课题》一文;高文教授关注教学模式的现代化研究,关注以建构主义、情境教学为特征的教学设计理论。由李定仁主编的《大学教学原理与方法》(1994)和田慧生、李如密编著的《教学论》(1996)都分别开始专章论述"教学设计"。第四支研究力量是中小学教研人员。例如,广州市教研室主任任麦曦同志主编的《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1996),吸引了广州市的众多教研员与中小学优秀教师开展教学设计理论的应用研究。

近几年来,关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应用研究又有了长足发展,出现了更多这方面的专著、文章和教学设计案例。如由孙立仁著的《教学设计--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方法》(XX),作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心理学理论的中学各科教学设计的研究"课题成果,产生较大的影响;皮连生、刘杰主编《现代教学设计》(XX)作为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开创了现代教学设计在我国大范围推广的先河;还有XX年钟志贤著《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等等。在历史学科领域,有关新课程下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学科教学的专著,有赵亚夫主编的历史新课程研究系列,作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其中张静、李晓风、姚岚、孙楠著的《历史学习方略》(XX),石蔷、齐渝华编著的《历史教学课例分析》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都有很好的启示意义;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的是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主编的《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XX),而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教学的第一线,还需要大力推动历史教师真正自觉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进行实践。

对于日后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预测,在新课程改革下,应关注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科中某一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学习的认知过程,更不仅仅是外部种种环境因素的作用,应从人的整体发展的思路去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因素,诸如学习动机等情感因素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得到反映。同样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是课程重要的开发者,也应该注重教师的能力特征和个性特征在教学设计中所起的作用。

2、本论文课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

由乌美娜教授主编的《教学设计》一书将教学设计定义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方面可以运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教学理论方面可以主要运用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建构主义的理论;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几种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泛能教学设计、贯一教学设计、基于活动的教学设计、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混合学习等。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更有效地实现历史学习的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教学设计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我国教学改革与研究中不断拓展。在经历翻译、介绍和引进国外教学设计研究成果的阶段后,目前我国已逐步进入了理论研究和实验阶段,表现在教学设计通论研究方面已有较多成果。这些成果对发展教育理论和深化我国的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中,自觉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深入开展历史教学设计研究,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换为教学实验,对减少和克服传统历史教学僵化、呆板和面对新课程历史教学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增强和提高历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具有重要意义。

与传统备课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现代教学设计对我们教学的启示和要求不仅仅是教育技术方面的,其中所蕴涵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也值得我们借鉴。更重要的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下,对于传统性较强的历史学科教学而言,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有效结合学科教学的推广应用,在促进历史教师角色转换、对学习者的分析以及教学策略的制定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都有迫切的现实需要。

3、论文的基本内容、结构框架以及要突破的难点:

(1)基本内容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下,通过基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学习论、教学论进行优化教学的实践,探讨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深入开展历史教学设计研究,寻找将先进的教学设计转换为学科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总结反思,促进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更优化发展。

(2)结构框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论文课题国内外概况和文献综述

1.1高中新课程的理念与实施

1.2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发展

1.3国内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2.课程与现代教学设计概述

2.1优化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和教学论

2.2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和教学设计准备

2.2.1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

2.2.2教学任务的分析

3.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3.1知识呈现的教学设计策略

3.2过程、方法引导的教学设计策略

3.3能力训练的教学设计策略

3.4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设计策略

3.5.历史新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课堂管理策略

4.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反思与提升

结束语

(3)要突破的难点

高中新课程改革下,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历史学科教学具体内容、具体环境条件的整体考虑,切实有效地落实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育与教学的效果,并使之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4、论文计划、进度及待解决的问题:

(1)论文计划、进度

确定研究方向;历史文献资料查阅:XX年2-7月

撰写开题报告并送导师审阅:XX年7-8月

论文开题:XX年9月

实践与分析阶段:XX年9月-XX年5月

论文写作,完成初稿送导师审阅:XX年6-8月

论文修改与定稿:XX年9-10月

论文送审:XX年10月

论文答辩:XX年3月

(2)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归宿是落实到各个学科,重视与学科的联系,也就是重视教学设计的应用研究。在理论意义上,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支持任何学科的教学和学习,因为它是属于方法学和技术学层面的学科,具有良好的指导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但是,每门具体学科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教学设计应该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因此应该注重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的专门研究,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不能离开具体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不应是少数人的专利,应该为全体教师所掌握和自觉运用。

5、主要参考文献:

1.孙立仁:《教学设计--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方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XX。

2.皮连生、刘杰:《现代教学设计》,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XX。

3.乌美娜主编《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4.黄牧航:《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XX。

5.赵亚夫主编,张静、李晓风、姚岚、孙楠著的《历史学习方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6.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盛群力:《现代教学设计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2。

8.rm加涅lj布里格斯:《教学设计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