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2 03:56: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内隐学习理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内隐学习的含义
自从心理学诞生以来,有关学习的心理学研究就从未间断过。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Reber)首次提出内隐学习一词,用他早期著作中的话说,内隐学习就是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中复杂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并没有意识到或者陈述出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罗伯认为,人类的学习按照本质的不同可划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的外显学习模式,例如问题的解决,决策的制定,学习数理化中的规则等概念化知识时,需要有意识地检索信息,采取适当的策略,付出努力来完成活动,呈现出学习过程的控制性和清晰性特点。另一种则是内隐学习模式。在内隐学习中,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或者陈述出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表现出内隐学习的无意识和自动生成性。
二、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语感的培养,注重外显学习模式,内隐学习的作用被忽视
综合心理学家对内隐学习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语感的获得正是通过内隐学习――人们获得语言的过程是自动的,也就是说人们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去发现语言结构的规则却可以在语言行为中准确地使用它们;语言获得后在以后的语言活动中进行推广效果相同或者会更好;人们对语感并不是不能意识到,只不过难以完整地表达出来。从内隐学习发生和发展的角度看,它更加古老,在人类的认识活动中尤其是在语言学习中处于核心地位,所以,重视内隐学习在对高中语文的学习中有它积极的意义在里面,它通过对刺激材料的不断接触,形成虽不能说清却可以内在指导语言理解和语言生成的内隐知识,本质上是通过内隐学习模式使学生获得语感。
审视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育,绝大多数情况下,仍采用外显学习模式,即学生在教师言传条件的限制下制定学习目标,然后根据课文特点,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处于意识的控制下,付出较多的努力才有可能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忽视内隐学习的作用。
2.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少慢差费”和厌学情绪现象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和升入高校(特别是比较好的高校)的压力下,考试分数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分数是权衡学生的砝码,分数的高低意味着学生归宿的好坏,所以,很多教师不管不顾学生的感受,每天除了试卷练习还是试卷练习,学生的天职就是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听从老师的安排。这样造就的学生只是一批又一批千锤百炼的考匠,这样的学习方式,即使在升学考试中得到了令老师和家长满意的分数,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也并没有培养起来。学生的课外活动少了,厌学情绪上来了,于是老师的教学进度变慢了,教学效果却变差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精力也都浪费了。
3.情感教育缺失,学生缺乏人文素养
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又为自己存在的现实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世界与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的精神世界是彼此联系和作用的,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与他的语言世界相粘连。也就是说,语言学习必然受制于主体人格因素的制约。而传统被动的语文灌输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灌输式教育。高中生对世界充满激情和向往,他们的激情在分数至上的压力下,被老师粗暴地扼杀了,他们满脑子五彩缤纷的世界被沉重的心理压力和超负荷的作业替代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也被抹杀了。情感教育也就成为了空谈,而个性与创造性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兄弟,语文能力的高低与个性发展水平的关系极为密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意识地把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发展他们的个性结合起来。
4.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策略的渗透不够
语文学科知识浩如烟海,用于语文学习的时间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更应该讲究学习策略。恰恰相反,现在有不少语文教师离开参考书目就不知道如何上课。不能否认,从一定意义上,参考书目有它存在的依据和价值,但是,作为21世纪的高中语文教师,如果对知识信息缺乏自己的分辨能力,那么,今天的教育还是停留在过去的历史水平上。教育要发展,学习策略的渗透显得十分重要。
三、建议及思考
1.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内隐学习的作用
内隐学习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对语文教学有着诸多实践意义,有助于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重视语感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语感的培养,教师应该用内隐学习理论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语感强调了个人经验、个人感悟、个人语言修养,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中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精思”等就是通过对刺激材料的不断碰撞,形成虽不能明言却可以内在地指导言语理解和言语生成的内隐知识,其本质就是通过各种学习方式,使学生内隐地获得语感的。
(2)优化语文学习环境。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优越的母语环境,让学生广泛地接触语言材料,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活生生的生活经验。只有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学生才会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识并在无意识中建构自己的认识。
(3)体现爱与美的人文关怀。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人文精神的直接载体,应责无旁贷地肩负重任。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遴选许多符合高中生审美需求和认知水平的精美文章,内隐地感染、熏陶学生,使他们轻松自在地完善社会认识系统,人文精神内化地渗透进学生心田。
(4)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学习策略的渗透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有所提高,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来完善自己,只有具有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才有可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好地把学习策略渗透于教学当中,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点,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永远站在时代的前沿而又立足于现实,才能教好书,育好人。
2.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外显学习相结合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
内隐的无意识学习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基础,要着力发挥,但外显的有意识学习是较高层次的认知,与前者相辅相成。并且,外显学习有助于内隐学习效果的实现。研究表明:内隐学习虽然具有自动性,但并不意味着它能跳过一定的时间积累一蹴而就地发生;内隐学习虽然具有抗干扰性,但其学习程度却在相当时间内处于动态发展中,并非从内隐学习发生之始就直接达到对规则知识的最大程度地掌握。只有经过时间的推移和练习的增加,内隐学习的效果才会体现出来,并出现逐渐增长的趋势。研究还表明:内隐学习的发生虽然是自动的、不需意识努力,但也需要一定强度、一定时间的学习。而这些都离不开外显的有意识学习。试想:如果内隐学习效果优于外显学习,为什么我们不采用更宽松自然的方法,让学生去内隐地获得有关知识呢?
四、小结
内隐学习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工作在一线的高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内隐学习。但是内隐学习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如为什么有意识的外显加工的效果劣于内隐加工。内隐学习的效果优于外显学习,但并不意味着外显学习在获得复杂知识的过程中不重要。实际上任何复杂的知识都是在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因此,只有把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高中语文教学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教学方法也才更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郭秀艳.内隐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鲁渊.内隐学习理论对语文教学的启示[J].语文教学之
友,2006(1).
[4]杨金鑫.内隐学习研究对我国语文教学的启示[J].课程 教材教法,2002(3):41-45.
[5]彭密萍.试论内隐学习理论与汉语语感培养的关系[J].
Abstract: Inter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a discontinuous language system used to describe the language between mother tongue and target language. Understanding interlanguage correctly helps us to teach and learn better. In this paper, some aspects are made in-depth analysis such asintermediary language its meaning, characteristics, causes, fossilization and suggestions about language teaching.
关键词: 二语习得;中介语;石化
Key word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interlanguage;foss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177-01
0引言
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语言专家、学者,对对比分析、语误分析、中介语、语言监控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语言教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中介语是语言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中介语的涵义、特征、产生原因、中介语石化以及对语言教学的启示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析。
1中介语的涵义及特征
“中介语”(Interlanguage)一词是由美国语言学家瑟令克(Selinker)于1969年在其论文“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中首先使用。1972年他又发表了题为“中介语”的论文,对“中介语”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确立了它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地位,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史上有重大意义。
中介语处于母语及目的语之间的一个连续体上的,它兼有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特征,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却永远不是目的语。因此,中介语也有着它自身的特点――系统的,动态的和可渗透的。
中介语是系统的,即中介语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它有其自身的一套规律。学习者并非偶然、随心所欲的应用头脑中的已有中介语规律,而是往往在运用第二语言表达之前,基于头脑中已内化的第一语言系统作出自认为可能正确的预测。
中介语是动态的,即中介语是一个动态的语言系统,随着语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和交际的需要,新的语言规则进入中介语系统后具有扩散能力,使得中介语系统处于不断的重组之中,并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向目的语靠拢。
中介语是可渗透的,是指学习者在每一个学习阶段,用来构建其知识的规则不是没有变化的,而是开放的,始终处于不断校正的状态。有些中介语错误即使纠正了,也有可能有规律地再现。这也可称之为中介语的反复性。
2中介语产生的原因
瑟令克(Selinker)在研究中, 从认知主义观点出发,将学习者中介语产生的根源归纳为五个方面:即语言迁移、对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训练转移、学习策略、交际策略。
2.1 语言迁移语言迁移指二语学习者用母语规则来认知目的语的语言规则,进而产生学习者的中介语语言规则的现象(Selinker,1972),这是学习者母语不自觉地会影响到认知目的语方式的结果。由于认知方式不同,很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认知结果。
2.2 对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中介语形成的另一个重要根源是对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对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指学习者将所学过的语法规则或某个词语的用法错误地应用到其他的语境中去的现象。
2.3 训练迁移训练迁移也叫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其他活动的影响。根据瑟令克的观点,教学不当或采用错误的学习材料也是中介语产生的根源之一。
2.4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者摸索单词、语法规则和其他语言项目的含义和用法的方法,它是学习者对输入语言及其语言知识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标志。比如,学习者面对大量的目的语输入,一时不能完全消化吸收,便将其简单化、系统化以便识记,这也是外语学习者普遍采用的一种学习策略。
2.5 交际策略交际策略指学习者与作为本族语的目的语使用者之间典型的规律流方法(戴炜栋 蔡龙权,2001)。学习者由于对目的语没能完全掌握,在需要表达某些超过他现有的语言知识或技能所能表达的内容时,就不得不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进行交际。这些手段便是学习者的交际策略。
3石化
石化现象是指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中一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和系统性知识趋向于固定下来的状态,年龄的增长和学习量的变化对改变这种固定状态不起作用。因此,石化成为外语学习者中介语发展的巨大障碍,也是二语习得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中介语的石化现象严重制约了学习者外语水平的提高,其成原因是多方面的。Lyster认为,石化现象的形成与缺乏正确的语言形式的输入相关(陈慧媛,1999)。
4中介语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中介语的研究以语言学习者为研究中心,探讨了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对语言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4.1 正确看待外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在传统的外语学习中,教师把学生的错误视为洪水猛兽,有错必纠,而根据中介语理论,错误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是任何外语学习都不可避免的,绝大多数错误是会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而消失的。
4.2 创设情景,在交际中使用英语能够正确回答笔试题的学习者,或者能用正确的语法和发音进行口语练习的学习者,未必能够在自然地实际交往中运用自己的知识。教师应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在交际中使用英语。
4.3 提高对中介语的认识,尽量避免石化现象中介语是一种不完善的过渡语言,我们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必须要超越这一阶段,向目的语靠近。在此过程中要防止或减少石化现象的产生。而加强外语知识的积累和重视学习者情感因素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语言知识的积累需要有质量作保障,这就需要学习者全面了解外语知识,熟练掌握语言内部规则。
5结语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把母语语言规则转移到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运用母语语言规则简化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的产物。认识中介语及其石化现象对于第二语言教学及和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1-0080-05
The Building of “Allway Practice Teaching” Cultivation Modelfor Training th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FANG Ailian, CHEN Liang,CHEN Hong,QIN ZengBao
(Department of P.E, Taizhou University, Linhai 273100, Zhejian g China)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quality education, knowledge-based economy and ma rket economy, the training of P.E. college majors is facing some problems, suchas inadequate practical education and inflexible training model, which lead to t he deficiency of student’s ability. The paper proposes solutions by building th e “all-way practice teaching” mode. The idea includes creating and optimizingcurriculum structure system, founding teaching skill “practice field”, achievi ng the inosculate of “implicit learning” and “external learning”, exploitingmulti-intelligent by multi-channel and perfecting educational quality monitorin g and evaluating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it proposes the steps of implementati on of this model.
Key words: training of P.E. majors; Allway Practice Teaching; cultiv ation model
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体育教育(师范)专业本科(四年制) 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 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 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的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
尽管在现行的培养目标下,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逐步呈现出课程结构优化,教 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现代化的特点。但在对10所高校的调查中发现,多数高校的体育教 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依然存在着培养目标和模式数年不变,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方式呆板, 实践环节薄弱,学生所学知识得不到“内化”等诸多问题。这些人才培养中的弊端加上体育 专业学生入学文化基础较差等原因,导致不少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既不能满足素质教育、 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也造成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脱节。有学者[7]对 体育教育 专业学生能力结构现状进行调查并排序,发现专项运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竞赛组织与裁 判能力位于前三位,而知识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则排名 靠后,这反映出该专业学生在知识的获得与运用,特别是与教师职业相关知识的获得与运用 方面相对欠缺,尤其是教学能力欠缺。这些能力上的缺陷无疑将成为该专业毕业生快速步入 社会,谋求理想职业的绊脚石。对此,笔者试图构建以“全程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的人才 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体系,一方面突出体育专业学生的自身优势,另一方面对其能力上的劣 势加以补偿,以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
1 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现实意义
1.1 素质教育依然是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面对21世纪挑战,全面实现教育自身现代化真正内涵的有效途 径,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开发受教育者的特长和潜能,使之能够更好掌握知识和获 得技能,懂得如何思维,如何做事和如何做人,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 才[6]。由于体育专业学生入学时的文化成绩普遍较低,文化基础差;入学后又因 专业技能 训练耗费大量时间和体力,影响文化课的学习;教学实践中往往强调专业知识的教育,忽视 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加上实践教学环节时间短,所学知识得不到“内化”,结果是 相当数量的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体育专项技能,但对包括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在内的人文社会 科学知识却知之甚少。更有甚者,在就业择业时不同程度的表现出语言表达不畅、教态与教 法组织不良、自我学习能力较差等劣势。这些不足,使该专业学生往往会给人一种“头脑简 单,四肢发达”的主观偏见,不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1.2 市场经济要求学生更快的融入社会浪潮之中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社会分工的普遍化和商 品交易的市场化。在人才的使用上,市场经济打破对口培养,对口分配的格局,人才竞争和 竞争上岗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就应真正 理解高等院校教育 “质量”的本质内涵。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质量的界定是:“产品 、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它相关方面要求的能力。”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 教育培养活动应该是一种教育服务,人才培养的固有特性是满足“顾客”和“相关方”的需 要,使顾客和提供服务的高等学校相互沟通,最终就产生了适应市场经济的体育教育专业质 量标准,也产生了该专业的市场培养目标。面对市场经济下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用人单位 对本科毕业生需求冷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应届毕业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角色转 化慢,适应过程长。因此,人才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既要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体育教 育教学基本技能,又要增强其面对竞争和教师职业的自信心,不断培养学生实现教学目标能 力所必需的知觉和信念。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渴望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体育师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 我国基础教育为推进素质教育而实施的一次极其深刻的变革。在这次改革中,新的课程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行为、新的课程评价观念的出现,强烈冲击着现有的体育教师教 育培养体系。首先,新的体育课程体系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构成了身体运动和健康 两条主线,融合了包括体育、生理、心理、卫生健康等在内的多学科知识领域,因此,要求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体育师资;其次,新课程要求不仅使学生 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以及在不断体 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等一系列综合能力;再次,新课程提出的积极地、因地制 宜地利用课程资源,体现课程弹性和地方特色的要求,也对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 的期望;最后,新课程改变了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 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 ,并将人文教育融入课程之中。这样,面对新课程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高等院校体育教育 专业人才培养又将如何改革,无疑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综上所述,社会需要“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然而,实践 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创见、创立、创新来源于实践,“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现实意 义便在于此。
2 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理论模型及其构架依据
“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阶段性实践教学环节,而是一个系统的 、全方位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与实践过程。它是将教育教学实践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 即: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将实践内容落实到1-8个学期的每门课程,在不同学期的不同课程 教学中侧重安排相应的实践内容,并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形成“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 ,教学训练与竞赛强化相结合” 的“课内外一体化”的“全程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多角 度、多层次、开放性、综合性地培养学生的“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 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行业适应能力 。
“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理论模型(图1)。
就实践教学形式而言:从分布在各课程内的微格教学实践到教学基本功大赛的强化实践 ,再到综合性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改变毕业前的一次性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为“全程性 实践”。
就实践教学内容而言:从课程单项实践裁判考级实践外出观摩优质课体育基本功 、体育教师基本功考核教育见习以公共体育学生为对象的校内实习专业教育实习。集 “行为规范、课堂教学见习、实习,多项裁判工作实践,教师基本功实践,班主任工作实践 ,社会体育工作实践,社会调查实践,人文素质检验”等内容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从重 视课堂教学实践到重视综合的体育教师基本功、体育教师基本素养实践,扩大了实践教学环 节的内涵。
就实践教学平台而言:从以各课程为实践平台到以社区、乡镇、企业、校内公共体育课 、中小学等实践基地为实践平台,拓展了实践平台的外延,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
就实践教学的时间而言:从每生课程内的3-15分钟实践到全堂课教学实践,从原半学期 左右的实践到一个学期的实践,增加了实践的时间。
实践内容具体安排见下表1。
“智力生态环境”是人才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告诉 我 们,人类在独立思考、创造思维方面的能力仍然是很弱的,当客观世界和科学发展需要长时 间等待一个新思想产生的时候,通常需要在外部刺激下,使它实际产生。一个重大的突破要 有环境,新思想的产生也好,学术水平的突破也好,重大贡献也好,不仅靠钱、人,还要营 造一个氛围,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可以叫“外部刺激”,我们称之为“智力生态环境”。
早在1937年 7月撰写的《实践论》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阐 明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它指出,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 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 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 要的飞跃。并深刻地指出,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 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现代教育的最大特点是立体化。所谓立体化就是教学要具有多角度、多层次、境界化、 整体化,并带有开放性和较强的综合性。
爱因斯坦关于“智力生态环境”的论述和的《实践论》及现代教育的特点无不为 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成长的“智力生态环境”的营造应该多角度,多层次,境界化,开放 型,综合性,全程性。
学生只有“掌握了比较深厚宽广的基础知识,有了比较深入的实践锻炼,经过由此及 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改造制作功夫”,才能将知识“内化”成做人和做事 的基本心理品质,才能有敏锐的观察、深刻的判断、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勇敢的创造精神,才 能得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从而适应素质教育、市场经济和新一轮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对人才的要求。
3 体育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3.1 创新与优化课程结构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培养模式的实施,归根到底要依赖于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同 时,课程的内容又对教学过程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因此,构建和优化与“全程实践教学” 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无疑对该模式的实施具有先导作用。
第一,创新与实践能力相关的课程内容。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 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提出了“增大学校课程设置自由度”;“增加课程门类,力求课程形 式多样化,课程设置合理化,课程结构弹性化,课程形态多元化”的课程改革思路,这为创 新“全程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提供了条件和依据。因此,本着“少而精、新 而实、薄而通”的原则,增加实践性、应用性、小型化、专题性课程,在课程设置上突出文 理渗透,注重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利于激发和形成 学生自信心为主的教学效能感培养的课程。
第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顺序。长期以来,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过分强调各 课程内容的完整性,缺乏相互间的渗透和衔接,缺少优化统筹,课程庞大琐碎,教学效率低 下。一方面不同课程中往往涉及较多相似内容,另一方面某些课程间具有明显的承上启下特 点,如果各科任课教师只注重课程讲授的纵向深入,忽视了课程与课程之间、专项与专项之 间的横向联系,无疑既浪费教学时间,又不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因此,优化实践教学 内容的课程顺序,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提炼出各学科课程中与实践能力有关的课 程内容;二是,依据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规律以及学科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对提炼 的课程内容讲授顺序进行优化,使之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行,帮助学生将课程目标 不断再现、巩固、反馈,最终“内化”为教师技能。
3.2 全力为学生创建教学技能“实践场”我国现行的教育方式、考试方式和学习方式导致了“惰性知识”的产生,学生在学校中 所学习的知识仅仅是为考试做准备,不能有效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而在无背景的情境下获得 的知识经常是惰性的和不具备实践作用的。对此,情境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知识和互动不 能与这个世界分割开来,我们不能只看到情景或是环境,也不能只看到个人,真正起作用的 是人们和环境的相互协调,所以只把重点放在孤立的方面是破坏互动,是抹杀情境对认知和 行为的作用。由此而构建的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事实和规则的云集,而是一种动态 的建构与组织,同时还应该是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并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环境的能力[3 ]。
依据“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后所主要从事职业的特点,笔者 认为应在该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努力构建教学技能的“实践场”,即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设 置、创设的功能性学习情境或环境。同时,鉴于体育运动所普遍具有的室外性和团体性特点 ,在创设“实践场”时,应同样考虑“实践共同体”的构建,这种实践共同体并不意味着一 定要同时存在,而是由一个明确定义可以确认的小组共同参与,在确定的任务要求下,将学 生按照规格置于不同的团队之中,加强彼此间的学习,共同分享实践学习过程的乐趣,以便 增强学生的角色感和任务的真实感。因此,“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是对体育教育专业学 生毕业后快速角色融入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不是一时的、短暂的,而是贯串于大学四年的 培养体系中。每个学期、每个阶段都为不同程度的学生群体制定出适当的任务要求,鼓励并 督促他们合作性的按时完成,使其在毕业时基本具备了协调自身行为组织体育教育、教学的 能力。
3.3 实现学生“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融合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到理论提高,再回到实践中加以验证的往复循环的 过程。由于体育学科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在运动技能教学的某些领域,如情景多变、紧 张应激、事物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明确等学习情景中,传统课堂教学所具有的感知不 强的劣势便表现出来,此时,内隐学习比外显学习更具优势。学生在尚未进行相关理论学习 时,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情景的复杂感知,同时又无意识的将这些感知加以运用,可以对 日后进行的有目的的、受意识控制的外显学习创造机会[4]。
在实践课教学或参与社会体育工作中,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学生轮流带操试教或分组准备 计划与部署落实实施,培养学生策划开展专业工作的基本意识和方法,并在工作中注意善于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通过具体的实践再进行案例分析加 深印象,总结提高,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技能实践、讲评分析,不失为加强内隐学习的有效途 径。相关理论学习后,某些理论还处于独立状态,至少是独立于学生的知识体系之外,这时 加强实践便成为知识“内化”的有效手段。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来看,理论对实践具有 指导作用,同时实践又会反过来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并提高对理论认识的“内化”。相对于 任何一种单一性的理论,实践运用的方式多种多样,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并培养了学生的创 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4 多渠道开发学生多种智能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类至少存在七种以上的智 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 认识智能。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具有 同等重要性。并且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七种以上智力的潜能,环境和教 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有重要作用[5]。“多元智能理论”同时认为 ,因为每 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每一种智力也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很难找到 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和成功与否。教育和指导必须以智能 发展的轨迹为基本依据,以准确地了解学习者的智能状态为先决条件,明确评价在教育中所 扮演的中心角色,从而制定出特定发展阶段的培养策略,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利。而我们所传 承的西方智商测试和传统教育,只重视课堂学习,忽视社会实践,单纯依赖用纸笔的标准化 考试来区分学生智力的高低,考察学校教育效果,甚至预言他们的未来发展和贡献是片面的 。这实际上是过分强调了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否定了其它同样为社会所需要的智能, 导致学生身上的许多重要潜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造成他们中相当数量的人虽然考试成绩很 好,而走上社会后却不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弊端,这实质是人才培养的极大浪费。
现代教育的最大特点是立体化,这种立体化要求教学具有多角度、多层次、境界化、整 体化,并带有开放性和较强的综合性。这种开放化、立体化的教育特点为有效开发学生各种 智能提供了环境保证。以此为指导思想,人才培养应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 ,不但要“扬长”,还要“避短”。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求“一专多能”,“一专” 体现在过硬的专项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上,“多能”则要求发展各种适应现代人才需求的相 关素质。所以,“全程实践教学”培养体系的构建,既应包括通过各项比赛所建立的专项和 教学的促进性评价,也应包括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欠缺的各种逻辑、人际关系、自我认 识等智能下的文化素质,从而形成一个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的多重培养体系。
3.5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学生在学习时间和学习力量上的分配,常常与考试中将要出现的各种知识的题目和性质 成正比。检测内容、评价标准往往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标准,从而左右学生努力的方向 、学习的重点和学习力量的分配。如果评价的标准和检测的内容能有效地反映学校或教学大 纲对学生的要求并体现特定学科有代表性的内容,那么,学生受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引导的 倾向便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向这些标准的努力中,在对这些内容的掌握中,逐步 向特定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迈进。因此,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对与体育教师教育“ 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首先,将实践能力培养作为课程 体系和学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除考试外,定期在各年级组织不同专项、教师技能 、文化素质的测试、比赛、沙龙;最后,在对各类评价做出科学判断,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 生和任课教师,使学生产生适当的焦虑并演化为努力的动因,使教师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根据获得的信息修正、调整或改进教学工作。
4 体育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实施步骤
为了营造人才成长的智力生态环境,促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将知识“内化”为做人和做 事的基本心理品质,且具备比较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勇敢的创 造精神,笔者制定了“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保障体系和实施步骤。
4.1 以人才培养计划为保障,强化实践教学地位1) 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中安排30学分,保证了各课程都包含25 %的实践教学课时。2) 在各课程组充分研讨、达成共识、确定本课程学生实践技能培养 的基本内容之基础上,拟定《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 力培养》作为各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依据。并从培养时间的阶段性和空间结构的层 次性两个维度建立“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3) 将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 践教学”培养模式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行为。会同校教务处,形成体育院(系)与学校 教务处共管,体育院(系)技术和基础部门及各课程组老师共抓,举全院(系)、全校之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2 课内外一体化,落实实践教学任务
4.2.1 实践教学融入课堂第1-4学期:实践类课程内实习。例如,在课内学生自带准备活动方面,由任课教师提 出课堂教学内容后,要求带队学生对该专项该堂课相关的技术动作进行系统分析,不但要认 真考虑相关肌肉运动特点和能量供应特点,还要“挖空心思”地设计与之相匹配的准备活动 内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改进,并最终实施。
第1-5学期:裁判工作实践。一是利用术科教学组织课内教学比赛,让学生轮流进行裁 判实习;二是利用校内每年举办的田径运动会,篮、排、足球赛等各单项比赛,组织并指导 学生制定竞赛规则、编排秩序册及临场执法;三是学校联系本地、市体育局、教育局,派遣 学生组织执法各部门系统及中小学比赛;四是各运动项目裁判员考级实习辅导。
第5-6学期:《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中学体育教材教法》等教学类课程 课内教学实践。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把学生分组,将部分难度较浅的内容实行组间分配,根 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编写准备教案,课前由任课教师审阅、修改,再由学生实施讲解,教 师课后简单小结并给予评分,计入考评。
4.2.2 走出学校,步入教育实际第5学期:外出观模优质课。要求学生到中小学观摩优秀教师教学,让学生熟悉中学教 材、教学大纲,熟悉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如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课外辅导、学生 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了解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并与体育教师一起进行体育教学、训 练等。
第6学期:教育见习。
第7学期:教育实习。利用本学期一半以上的时间到教育实习基地进行教育实习,实习 内容是全面地、独立地承担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7、8学期:毕业论文习作。
4.2.3 强化各类技能考核第3学期:体育各运动项目基本功大赛和文化基础知识大赛(英语、计算机、三笔字等)。
第7学期:面对全校公体学生进行两周试教,组织体育教育教学基本功大赛。包括:教 师着装、精神面貌、教态、队列、口令、口哨、基本徒手操、广播体操、课堂常规等。
每年在院(系)内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娱比赛(包括辩论赛、演讲赛、迎新、新年晚会、 卡拉OK比赛等);学院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文体表演,鼓励学生创建各种俱乐部(如 轮滑、健美操、跆拳道等),并将其列入评奖、评优及入党参考条件。
5 结 论
1) 虽然在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下,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逐步呈现 出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现代化的特点,但却存在实践教学不足,培养 方式呆板等诸多缺陷,导致学生综合能力的畸重畸轻。面对素质教育、知识经济、市场经济 的诸多挑战,创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2) “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阶段性实践教学环节,而是一个系统的、 全方位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与实践过程。旨在多角度、多层次、开放性、综合性地培养学生 的“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全面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行业适应能力。
3) 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认为体育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思 路包括:创新与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全力为学生创建教学技能“实践场”;实现学生“内隐 学习”与“外显学习”的融合;多渠道开发学生多种智能;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等 五个方面。
4) 体育院(系)可以依据学校的办学实际状况,在学校和学院(系)各部门的共同支持下 ,构建贯串大学本科4年的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并从政策依据、实施 步骤、评价体系、实施保障等方面加以落实。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和适应社会人才需求为基 本出发点,将学生不同素质的培养分阶段、按步骤、循序渐进地实施在各个学期、各个阶段 中。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M].国发[2007]14号文件.200 7,5,18.
[2] 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 体育科技,2003,39(11):1-6.
[3] JEAN LAVE, ETIENNS WENGER.Situlted Lc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 pation[J].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3:98-100.
[4] REBER, A.S.Implicit Learning of Artificial Grammars[J].Journal of VerbalLearning&Verbal Behavior, 1997, 77:317-327.
[5] [美]加德纳.王成全译.多元智能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
[6] 陈磊,等.素质教育新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
[7] 陈兴胜,方世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对社会需求策略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 育学院学报,2006,40(4):104-106.
[8] 胡建国,黄彩虹,阳艺武.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适应性研究[J].武汉体育学 院学报,2007,41(10):68-71.
[9] 于振峰,王晨宇,胡法信,等.21世纪初期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 体育学刊,2006,13(3):67-69.
[10] 刘久成.知识经济与大学生素质论纲[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 7.
[11] 粟丽.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体育专业课程结构的设置及教学体系的创新[J].上海体育 学院学报,2003,27(5):109-113.
[12] 蒋心萍.体育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体育与科学,2005,26( 1):60-63.
[13] 黄双成.高师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 (7):961-963.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高校德育;隐性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逐渐重视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尤其是文化程度较高的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校园文化具有无限魅力,凝聚师生力量,影响高校生活中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德育共生共存,不可分割,彼此促进,共同发展,为学生的道德发展保驾护航。
1德育内涵: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动态载体,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二课堂,发挥着极为重要的隐性德育功能。校园文化活动基本可分为思想引领类活动、志愿服务类活动、社会实践类活动、科技创新类活动、文明礼仪类活动、文体艺术类活动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既满足了教师及学生对课余生活的需求,也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凝聚思想,搭筑沟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及学生与学生的桥梁,加强交流,构建和谐校园,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从内隐学习理论角度分析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内隐的无意识的学习更能满足其潜意识的学习需求。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更多则是无意识的内隐式过程,通过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不断发展。所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动态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思想引导等产生了隐性影响,发挥其隐性德育功能。
1.1教育内化和思想引领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隐性教育的载体,其影响力和说服力远大于课堂教育,更容易被学生认同和内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内化和需求满足功能是指根据高校教育目标和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组织策划校园文化活动,将教育内容合理融合在活动中,使学生乐于接受,真正将收获体会内化为个人自身素质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是一个社会文化组织机构,其中各种类型的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性。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分析了人不同层次的需要后说:“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情感需求、生活需求、人际交往需求等基础上,校园文化活动也就从主观上满足了其幸福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感,达到了预期的主观效果,即高级需要的满足。学生能从中得到锻炼,正确认识自我,准确定位,为终生教育奠定基础[1]。
1.2品德塑造和价值引导功能
个体的思想品德结构主要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根据德育过程的规律,个体品德的形成是通过培养个人的知、情、意、行逐渐形成的[2]。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评价和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历史性、选择性和主观性。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品德塑造和价值导向功能是指通过活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促进师生道德认知的发展,陶冶其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意志,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另外,榜样示范作用和思想引领类教育活动将正确的价值观念渗透到师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引导其价值取向,对师生进行合理性教化,从而塑造思想品德结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3榜样示范与行为规范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在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形成很强的凝聚力,是学校发展前进的重要精神力量。校园文化活动的榜样示范和行为规范功能是指,通过活动教师与学生能够团结合作加强沟通,激发师生的兴趣和热情,使其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有荣辱心、使命感、自豪感和责任心,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产生激励力量,约束规范师生言语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校大学生处于思想的形成和稳定期,校园文化活动尤其是思想引领类活动以参与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实施,丰富多彩,发人深省,可以使参与者结合自身的实际体会和感悟将理论文化知识和思想哲理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力量和个人信仰,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大学生的爱校情结,一定程度上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高度的责任心激励学生为个人、学校及社会的发展努力贡献力量。另外,大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时期,面对一种全新的环境和生活,经常难以适应这种急剧的变化,尤其是从高中繁忙的学习生活转变为大学宽松无人监管的生活环境,他们很容易由对家长和中学教师的依赖,转向对新群体中同伴的归属需求。大学生较强的从众心理就是他们归属需求的一种突出表现。大学生极易受群体效应和从众心理的影响,不断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使之尽快融入群体之中。这种规范作用,有助于学生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文化活动中树立的榜样示范要求自己,在学习及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模仿优秀榜样或大学辅导员、专业教学教师、师兄姐或同辈群体来规范约束言行,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善于逆向思考,富有创新精神[3]。
2道德审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2.1高校硬件条件相对薄弱,资金分配不合理,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是高校的硬件条件仍然相当薄弱,区域分配及校际分配不均衡,加之学生基数大,尽管部分高校建起了现代化的综合体育馆、活动中心、礼堂音乐厅等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场所,还是无法适应大众化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学生对活动的需求。这从根本上限制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活动的资金分配不合理,大部分的经费用于学校的大型文化活动上,一般为文体艺术类活动,铺张浪费现象严重,形式主义色彩浓厚,而忽视了富有教育意义的小型活动,例如学生自发组织的读书活动或志愿援孤活动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组织参与该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行为的规范,未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服务他人的需求。
2.2校园文化活动与教学活动严重脱节,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者没有真正找到校园文化活动与教学活动的结合点,总是把文化活动与课程教学截然分开,导致两者严重脱节,从而使校园文化活动失去了与教学活动相互补益的意义。高校目前的校园文化活动很多,但大部分属于文体艺术类活动和志愿服务类活动,其中与专业结合紧密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科技创新活动、教学技能活动相对较少,学生覆盖率较低。一些志愿服务活动科技含量不高,只是停留在体力劳动或者募捐方面;而社会实践类活动也只是一些宣讲或者体力劳动,无法真正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学习到的理论脱离实际,幻化成为空壳。这不仅影响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内化功能的发挥,同时也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3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与参与度的高低影响隐性德育功能的发挥
根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调查研究,文体艺术类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最强,志愿服务类活动和社会实践类活动对学生的吸引程度居中[4]。可见,文体型、娱乐型活动较受学生欢迎,实践实用型次之,知识型、学术型和科技创新型活动受欢迎程度一般。思想引领、学术讲座等类型的活动形式较为枯燥无味,情操陶冶、科技创新类活动门槛较高,参与机会少,所以并未真正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支柱,一定程度上限制和约束了隐性德育功能的发挥。另外,校园文化活动形式设计单一,未和广大学生进行交流,无法切实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要进行活动设计和策划,继承性过强,依赖原有的活动形式,缺乏特色和创新性,不能与时俱进,宣传力度和广度不够,导致活动参与覆盖面小,吸引力弱,丧失了活动预期的价值,不利于隐的发挥。
3德育路径:强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
审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我们发现,种种壁垒影响了其隐性德育功能的发挥,活动规模具有局限性,活动方式单一化,活动内容形式化,活动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无法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因此,应从高校管理者、组织实施者、参与者、活动媒介等各个角度,寻求正确的德育路径,强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
3.1加强教育部门及高校的重视程度,保障硬件,合理分配活动物资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部门及高校应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活动在隐性德育功能方面的重要性,保证物资配备,不能以缺少资金为由减少削弱校园文化活动的物质投入。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科学规划校园环境,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优美的环境,符合美学要求,体现校园特色和人文精神;完备齐全的教学科研设备和活动设施,健全的文化体育活动设施,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顺利开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礼堂音乐厅、多功能报告厅、会议室、体育场所及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工作办公区等,有利于开展学术科技文化活动和文体艺术类活动,提高活动质量[5]。另外,要合理分配活动物资,根据活动的重要性和隐分配活动物资,加大对科技创新类活动和社会实践类活动的资金投入,在原有基础上相应减少对文体艺术类重形式轻内涵活动的投入比例,重视校园文化活动对师生的凝聚激励和行为规范功能及品德塑造和价值导向功能,侧重对具备该功能的活动的物资支持,通过对活动物资的分配达到引导和协调各类活动全面均衡发展、强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隐性德育功能的目的。
3.2寻求校园文化活动和教学活动的结合点,将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
校园文化活动和教学活动相辅相成,紧密相关,两者在形式、内容、手段、途径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却有绝对的相关性即教育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的第二课堂,是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间接地获得文化理论知识,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而校园文化活动则以文化活动形态的扩张力来消解教学活动面临的障碍,将所学知识立体化、饱满化,巩固深化教学活动成果,为教学活动的进一步拓展提供动力保障和实践支持。在知识的立体建构上,文化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将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检验和完善,从而获得新知[6]。所以,校园文化活动必须结合专业特色组织开展,例如心理学专业学生深入军队、监狱、医院、太阳村或灾区进行团体或个人心理咨询,既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时间过程,也塑造了助人为乐、传递幸福、为人民服务的人格品质,规范自我行为,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另外,校园文化活动还可弥补教学活动的不足,通过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活动激发理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亦然。
3.3提升活动组织实施者的综合能力,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首先完善师德建设,加大教师参与、指导校园文化活动的力度,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凝聚师生的桥梁。加强完善师德建设,使教师群体树立全面科学的育人观,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注重言传身教;教师应积极参与和指导校园文化活动,既可以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又能为学生的发展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帮助,还能凝聚师生力量,构建和谐校园;另外,教师应将科研学术贯彻到文化活动中,树立教学活动和文化活动相结合的观念,使学生灵活学习,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其次加强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及团支部、班委会等基层组织的管理,使学生充分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应负责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等环节,突出活动的思想教育意义,减小形式性,注重活动的创新性,与时俱进,结合时事政事开展相关活动,使参与者及时了解和认识社会现状,保证活动质量。同时学生党员及骨干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注重个人素质的提升和完善,其榜样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也发挥着隐,影响他人的行为和思想动态。
3.4挖掘参与者的内在需求,激发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首先,校园文化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要挖掘参与者的内在需求,知道参与者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能够接受什么,从而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实施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满足其内在需求,使参与者能够主动将所闻所见真正入耳入心,进行思考并内化成个人道德认知,激起道德情感的认同,并在模仿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个人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真正发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德育功能;其次提升参与者组织参与活动的层次。参与者不能仅仅局限于锻炼能力、扩大人际交往、增强个人竞争力等参与动机,还要以塑造品德和价值观、规范行为、凝聚思想等为目标参与到活动中,善于思考和总结,真正适应并融入社会,既能培养优秀人才,达成育人的显,锻炼组织者和参与者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同时也能强化德育隐的发挥和落实,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显性及隐性的双重需求。
3.5重视利用网络平台扩大活动宣传力度
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校级报刊、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园宣传栏的作用。首先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前期宣传和后期汇报总结,扩大活动的宣传力度,使师生能够了解活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使更多的人受到活动的影响,最大程度上发挥活动的隐,使隐显性化,激发师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还可以对学校及品牌活动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力和美誉度,将活动的作用辐射到社会层面;其次利用齐全的媒体设备提高活动质量和层次,将媒体设备运用到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增强活动效果,多角度、全方位、形象化、直观化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隐性德育教育,使媒体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另一种载体,发挥活动的各类功能;再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尤其是新媒体,加强网络管理,拓宽校园文化活动的渠道。高校应基于互联网的交互性、开放性和适时性等特点,利用网络平台开设、组织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师生之间进行互问互答,释疑解惑,平等交流,把网上的虚拟与客观的现实联系起来,使网络真正融入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起到凝聚人心和传播文明的作用[7]。总之,高校是文化组织和学术场地,高校校园文化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导力,塑造师生人格品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认识观和价值观,能够习得规范的行为方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同时,参与者能够陶冶情操,增强审美能力,提高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将精神力量辐射至社会中。所以,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刻不容缓,希望各高校高度重视,能够真正做到寓教于境、寓教于乐、寓教于理、寓教于心,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全面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培育适应社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林玉.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其强化对策探析[J].南方论刊,2011(7):65-67.
[2]肖玲.论大学校园文化与德育渗透的几个问题[J].咸宁学院学报,2007,27(4):151-153.
[3]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王继强,李华涛,贾斌,等.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现状与对策分析———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2(02):138-139.
[5]邹志强,陈锦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载体浅析[J].高教研究,2006(2):46-47.
[6]彭巧胤,谢相勋.再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11(05):45-46.
关键词: 外语学习策略定义结构影响因素存在问题
所谓学习策略,指的是学习者用于帮助理解、学习和记忆新信息的特殊思想和行为(O’Malley & Chamot,1990)。当前,我国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必要深入开展学习策略的研究。
对于外语学习,则是难中之难,费力费时而效果不理想,为不少中学生乃至大学生视为畏途。而外语学习策略正是为了提高外语技能而采取的行动、行为步骤和方法,可以促进新语言的内化、储存、修正和使用(Oxford,1990)。可见,深入开展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是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因素。
为了更好地探讨外语学习策略,有必要对其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一些全面的梳理。
1.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简史
讲究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的思想,发源于远古时代,并为历代学者所重视。例如亚里士多德的读书法中就有极其丰富的元认知思想。而卢梭强调了对学习策略重要性的认识,杜威还提出了让学生在“做中学”,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的思想。
在我国古代,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王夫之提出“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助于学,而思之困则学之勤”,都蕴含着学习策略的思想。
然而真正开展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还只是最近数十年的事。
Rubin是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开创者之一。Rubin通过学习行为进行观察,以及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手段调查成功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并发表了其经典论文“What 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Can Teach Us”(束定芳、庄智象,1996)。Naiman等人进行了大规模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并且在研究的深度、广度及方法等方面有较大的改进(Naiman,et al.,1978/1996)。
Wong-Fillmore则开创了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其研究以学习英语的墨西哥儿童为对象,探讨了这些儿童是如何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程晓堂、郑敏,2002)。
此后,语言学习策略引起了语言教学界的广泛关注。在20世纪8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是O’Malley和Chamot等人的研究。他们(O’Malley et al.,1985a,b;O’Malley and Chamot,1990)以认知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信息加工工程理论为研究基础,在研究信息理解、处理、储存等过程的基础上,得出一整套理论化的语言学习策略,并对这些策略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描述,然后把这些学习策略拿到实际中去检测,调查了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初级和中级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随后他们又调查了外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Wenden和Rubin,Polizer和Mc-Groarty,Huang和Van Naerssen,Chesterfield和Chesterfield等人也从理论到实践对语言学习策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程晓堂、郑敏,2002)。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出现几个新的趋势:1)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与自主学习的研究结合起来;2)语言学习策略的培训成为学习策略研究的重点;3)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学习策略与文化的关系(程晓堂、郑敏,2002)。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语言学习策略成为我国外语教学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我国学者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学习策略进行探索,研究的科学性逐渐增强,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从研究范围看,宏观视角的研究涉及两个方面:1)调查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观念、策略的偏好倾向和变化趋势;2)考察了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关系。微观视角的研究涉及:1)听力策略;2)阅读策略;3)口语策略;4)词汇策略(文秋芳、王立非,2004)。
从研究对象来看,除了陈桦、张益芳研究了少年儿童,许余龙研究了中小学生,苏远连研究了中学生以外,其余研究的都是成人英语学习者,其中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居大多数,有少数以硕士研究生和混合学生群为研究对象(文秋芳、王立非,2004)。
就研究方法而言,绝大多数采用了问卷调查,少数采用了实验研究、个案研究,也有极少数采用问卷加访谈或问卷调查加个案研究的混合法(文秋芳、王立非,2004)。
2.对外语学习策略定义的争论
迄今为止,外语学习策略尚无公认的定义,不同学者各抒己见,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可以归纳如下:
(1)外语学习策略是学习的程序、方法及规则。Duffy(1982)认为,外语学习策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刘电芝(1997)认为,外语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它既可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又可是外显的程序与步骤。
(2)外语学习策略是学习的信息加工活动过程。Dansereau(1985)提出,学习是能够促进知识的获得和贮存,以及信息利用的一系列过程。Jones,Amiran和Katims(1985)认为,外语学习策略是被用于编码、分析和提取信息的智力活动或思维步骤。Nisbet和Shucksmith(1986)认为,学习策略是选择、整合、应用学习技巧的一套操作过程。史耀芳(1991)认为外语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有意识地调控学习环节的操作过程,是认知策略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体现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学习方法和技巧;魏声汉(1992)指出外语学习策略一般被定义为:学习者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和变化而采用的达到一种或多种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而其认为学习策略就是在元认知的作用下,根据学习情境的各种变量、变量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调控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使用的学习方式或过程。
(3)外语学习策略是学习监控和学习方法的结合。Sternberg(1983)将外语学习中的策略理解为智力技能,包括学习的调控技能及一般的学法技能,要达到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这两种技能都是必不可少的。黄旭(1992)认为,学习策略指的是个体在特定的学习情境里,用以促进其获得知识或技能的内部方法的总和。
3.学习策略的结构
外语教学心理学家们根据不同的研究视野,提出了多种观点:
(1)二因素说。Resnick和Beck(1976)提出学习策略由一般策略(general strategy)和调解策略(mediational strategy)两种因素构成,前者涉及与推理、思维有关的活动,后者则涉及完成一项具体任务时所用的某种特殊技术;Rigney(1978)指出,学习策略由独立策略(detached strategy)和隐嵌式策略(embedded strategy)组成;Dembo(1994)根据信息加工及元认知理论,提出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前者是对信息进行直接加工的有关方法和技术,而后者则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的有关方法和技术;Dansereau(1985)也将学习策略的结构分为基本学习策略和辅助策略两种因素,前者包括理解/保持和提取/应用两个子策略,后者包括设计、集中操作和监控三个子策略,其中集中策略又包含有情绪调节和情绪维持策略。文秋芳(1995)认为学习策略系统包括观念和方法两个子系统。观念是指学习者对“如何学好英语”的认识,而方法是指学习者为学好英语所采取的行动。方法又分为管理方法和学习方法两种。管理方法与语言材料没有直接联系,指学习者为安排和组织语言学习活动所采取的制定计划、评估计划、调节情感等一系列做法。学习方法与语言学习材料有直接联系,包括听、说、读、写和学习语音、语法、词汇的各种方法。观念是学习者头脑中的认识,而方法是学习者的具体行为。二者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使该策略系统良好运作。
(2)三因素说。Nisbet和Shucksmith(1986)认为,学习策略由一般策略、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三种因素组成,其中一般策略同态度和动机因素有关,宏观策略概括化程度较高,而微观策略的概括化程度较低,容易教学;Mayer(1987)研究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提出学习策略由复述策略(re-hearsal strategy)、组织策略(organizational strategy)和精加工策略(elaboral strategy)构成。黄旭(1990)认为学习策略主要由学习方法、学习的调控和元认知组成。其中学习方法指会用编码、储存、提取、运用等认知方法或技能学习的调节与控制是主动的学习者在一个连续不断的学习活动中使用的调控学习行为,尤其是学习方法的选择和使用的技能;元认知是个人关于与他自己或他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任务、目标和方法等有关的知识和信息,其实质上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在学习策略的结构中,学习方法是结构中最基本的要素,学习的调控处于“中介”地位,而元认知是结构中的动力系统,是最活跃的因素,集中反映了学习策略的自我调控性这一本质特征。蒯超英(1995)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方法、学习调节和控制、元认知三者综合而成。可见,从学习策略构成成分看,应是操作成分(学习方法、认知方式等)、情态成分(情感策略等)、元认知成分(计划、监控策略等)几个基本因素的有机统一。
(3)多因素说。Weinstein和Mayer(1983)将学习策略分为八类:简单及复杂学习任务的复述策略、简单及复杂学习任务的精加工策略、简单及复杂学习任务的组织策略、综合调节策略、情感策略。Gagne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把学习策略分为选择性注意策略、编码策略、记忆探求策略、检索策略、思考策略。史耀芳(1991)认为,学习策略可由注意策略、组织策略、联想策略、情境策略、动机和情绪策略、元认知策略等因素构成。在此基础上,又提出(1997)学习策略由情感策略、学习方法、认知策略、元认知、TPO策略组成。
4.学习策略的影响因素
影响外语学习策略选择和使用的因素很多,但重点是学习者因素和环境因素。
(1)学习者内部因素。包括学习者观念、外语语言水平、年龄、性别、学习动机、学习焦虑、学习者的个人背景、性格类型等都会影响策略的选择和使用,这一结论已经得到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
学习者观念指学习者对如何学好外语的看法。Bialystok(1981)和Wenden(1987)在研究中发现,外语学习者对策略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受观念的影响。对中国部分大学生的调查研究结果同样证明,学习者观念影响外语学习策略的使用,特别是学习者对外语学习中是否依赖母语的看法与回避母语策略使用的关系尤为密切(张庆宗,2004)。
学习者的外语语言水平不同,会影响学习者使用不同的策略。例如,低水平的外语学习者使用形式操练策略多于意义操练策略,而高水平的学习者则与之相反(张庆宗,2004)。
学习者的年龄造成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也影响他们在外语学习中策略的选择。例如,儿童使用的记忆策略通常是多次重复、死记硬背,而成人则更多地使用记忆技巧(如联想、组块等);儿童更多地使用形象记忆,成人更多地运用逻辑记忆(张庆宗,2004)。
性别是影响策略使用的另一个因素。Bacon(1992)在研究中发现,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男性多使用翻译策略,女性则多使用监控策略。
动机是影响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的又一重要因素。Oxford and Nyikos(1989)研究发现动机对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有着普遍的影响。并且,动机和另外一些变量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策略的选择。张文鹏(1998)和江晓红(2003)都研究了动机与语言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动机与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成显著的正相关。
语言焦虑也会对一个人的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造成影响。MacIntyre and Noels(1996)研究语言焦虑与语言学习策略使用之间的关系。在他们的研究中,语言焦虑是指学习者在课堂内外使用二语时所产生的忧虑和恐惧。研究结果表明,语言焦虑与三种语言学习策略(认知、元认知和社会策略)的使用呈显著负相关。语言焦虑程度越高,使用这三种策略的频率越低。有不少研究证明学习者的个人背景与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
Reid(1987)发现在以英语为二语的学习者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学习者会使用或避免使用不同的语言学习策略。
(2)外部环境因素。包括语言环境、教学方法、学习任务、社会环境等都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有潜移献化的作用。例如,学习者是在二语环境中还是在外语环境中学习目标语言;教师使用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否不同;学习者期望获得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是否仅限于阅读;他们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与语言知识是否与交际能力相关,学习者所处的语言环境和国家的语言政策是否会影响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张庆宗,2004)。受中国传统学习文化“厚积薄发”、“重文轻语”、“师道尊严”等的影响,中国学习者较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但不善于言语表达;听从教师的安排,但不善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穆志刚,2007)。
5.我国当前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学习策略领城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学习策略的定义、分类及影响因素看法存在分歧;研究水平较低,范围较窄,深度不够;听、说、读、写语言技能学习策略的研究严重不均衡,相比而言,听力策略研究比较完善,阅读策略研究缺乏,写作策略研究几乎是空白;思辨色彩重,定性研究多;实验、应用研究少,高水平的实验、应用研究少;使用的研究方法种类严重不均衡。问卷调查远远多于实验研究、个案研究和混合研究法;对社交情感策略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至今未见有关中国学生如何克服焦虑的实证研究;就多因素如何影响策略选择及使用,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几乎没有;研究对象不够全面,以大学生、高中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占很大比重,把少数民族这个特殊群体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的文章几乎没有。
综上所述,我国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尽管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外语学习策略研究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希望在未来的研究里我国有更多的研究者投身于这个领域的研究,有更多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发表。
参考文献:
[1]Dansereau,D.F.Learning Strategy Research.In:Segal,J.W.,Chipman,S.F. & Glaser,(eds).Thinking an Learning Skills:Relating Instruction to Research[M].Hillsdale NJ:Erlbaum,1985:210,218-224,272.
[2]Duffy,G.,Fighting off the alligatores:What research in real classroom has to say about reading instruction[J].Journal of Reading Behavior,1982,14(4):357-373.In:Weinstein,C.,Goetz,E.T.& Alexander,P.(eds).Learning and Study Strategie:Issues in Assessmemt I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M].Academic Press Inc,1988.
[3]MacIntyre,P.D.& Noels,K.A.Predicting strategy use from psychosocial variables:A test of the social-psychological model[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96,(29):373-386.
[4]Nisbet,J.& Shucksmith,J.Learning Strategies[M].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1986:24-34.
[5]Oxford,R.L.& Nyikos,M.Variables affecting choic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by university students[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9,(73):291-300.
[6]Reid,J.M.The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s of ESL students[J].TESOL Quarterly,1987,(21):87-111.
[7]Sternberg,R.J.Criteria for intellectual skills training[J].Educational Research,1983.12:6-12.
[8]Wenden,A.& Joan Rubin.Learning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M].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87.
[9]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0]黄旭.学习策略的性质、结构与特点[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0,(4).
[11]黄旭.学习策略的教学问题[J].教育研究,1992,(7).
[12]江晓红.成就动机和归因对英语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
[13]刘电芝.学习策略[J].学科教育,1997.
[14]穆志刚.我国学习策略研究综述[J].Crazy English Teachers,2007.
[15]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16]史耀芳.浅论学习策略[M].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3).
[17]史耀芳.二十世纪国内外学习策略研究概述[J].心理科学,2001,(5).
[18]文秋芳,王立非.中国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20年[J].外国语言文学,2004.
[19]魏声汉.学习策略初探[J].教育研究,1992,(7).
[20]周春宇.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115.
关键词:高职技能教育;理论基础;实施原则;操作路径
职业技术教育是“生产生产力”、“造就劳动者”的教育,而高技能性正是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要求,或者说是先进生产力的体现。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加快,经济的发展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高移和转变。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要和迫切。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孵化技能。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教育形式。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它的天职。也是它的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的体现。为此,教育部2006年第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拟就高职高技能教育的理论基础、实施原则与操作路径谈谈自己的管见。权作“抛砖”,意期“引玉”。
一、高职技能教育的理论基础审视
(一)知识类型理论是高职技能教育的教育学基础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是主体与环境或思维与客体相互交换而导致的知觉建构。知识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得到的信息及其组织。从个体的知识结构角度出发,通常可将知识分为信息性知识、思想方法性知识、经验性知识、技能性知识四类。信息性知识,也称之为事实性知识或陈述性知识。这类知识在学校教学内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回答“是什么”的知识。思想方法性知识。这类知识是经过提炼、过滤而沉淀下来的对工作、学习、生活最有用的知识,是带有方法论性质和智慧品格的知识,是人们应对和解决实践中各类问题的最重要的知识,是属于“为什么”的知识。经验性知识。就是个体亲历或体验到的知识,这类知识既包括动手实践的经验,也包括动脑实践的经验,亦称为直接经验。本质上讲,它是一种程序化的知识。技能性知识,即主体在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由练习而形成的完成一定任务的行动性知识。实践产生经验,而多次实践达到“自动化程度”,便形成了技能。技能一旦练就,比经验更深入、更巩固、更不容易遗忘、迁移性更好。显然在这四类知识当中,前两类是认识世界的知识,后两类是改造世界的知识,高职技能教育所要学习的主要是“怎么办”和“如何做”,用于增进和提高人们实践活动效能的知识,因而是以经验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是什么”的知识和“为什么”的知识要少讲,而要突出经验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的讲练与习得。
(二)实用主义理论是高职技能教育的哲学基础
杜威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哲学家,他的教学论是建立在实用主义和经验自然主义哲学的基础之上的。”他所主张的实用主义教育是高职技能教育的哲学基础。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社会生产和个人发展的联系,要求学校更多的关注学生经验的生成,“从经验中学”: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从他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两个著名的教育哲学命题和他最早倡导的“问题教学法”中,就可以看出端倪。其次,杜威的教育观是“主行论”教育观。他认为。观念、知识本质上就是经验,经验中包含着主动作用,包含着“做”,包含着“行动”。他指出“行动处于观念的核心”,“认识本身就是一种行动”,“做事的能力可能是知识的最基本的意义”。显然,杜威所强调的教育向生活的回归,“从经验中学”,“从做中学”的理论,都为高职技能教育奠定了哲学基础。
(三)三重智力理论是高职技能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1985年提出了著名的“三重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的智力是复杂而多层面的。成功的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分析性智力用来解决问题和判定思维成果的质量:创造性智力用来帮助人们从一开始就形成好的问题和想法:实践性智力则可将思想及其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实施。显然理想的状态是三种智力的平衡共存于智力主体,但事实上。对于具体的个人而言,这三种智力并非平均分配的。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在学校学业成绩出众的人,在从业生涯中却相当失败。如北大才子卖肉,复旦学子卖鸡蛋,清华女硕士卖菜等,就说明了这一点。相反一些在校学业平平的人,却可能会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其原因就在于实践性智力的高下。斯腾伯格认为:实践性智力是能使一个人产生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根据这一理论我们认为,高职生虽然可能在传统智商上低于长于学业的分析性智力的人,但这只是智力类型的不同,而非智力水平的高低,更不代表他们不具备接受职业教育的能力。他们更喜欢实践的学习方式而不是抽象的学习方式,他们学习知识的特点应该是与职业需要和岗位实境相耦合的。
(四)人力资本优先发展理论是高职技能教育的经济学基础
人力资本理论将人的能力视为资本,认为这种资本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的总和。舒尔茨曾测定,美国战后农业生产的增长,只有20%是由物力投资的结果,80%主要是教育或与教育有关的科技的作用。这表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以德国和日本为例,这两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在二战后迅速崛起,主要是注重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世界经济史上曾出现的三次经济赶超成功的范例,即美国赶超英国,日本赶超美国,韩国赶超西欧,而这三次赶超都是以人力资本追赶为先导的,,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说:“所有的投资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因为一切经济效益的取得都是人才效益的凝结,人才是企业经营的根本和制胜之道。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有人问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贵公司生产什么?”松下先生回答:“我们造人,也造机器。在制造产品之前,首先造就人才”。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这就是一个从三人组成的经营家用电器的小商号,发展成为今天世界著名电器大企业的成功秘诀。同理,如果企业、国家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必将会大大提升高职技能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五)建构主义理论是高职技能教育的教学论基础
经验性学习离不开实践情境的土壤。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从自己的经验中积极构建知识和意义的过程。知识是主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是主体赋予自己经验的一种形式。建构主义的核心理论有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不是被动积累的,而是个体积极组织的结果:2.认知是一个适应过程,它使个体能在特定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3.认知对个体的经验起组织作用,并使之具有意义,而不是一个精确地表征现实的过程:4.认知不仅有生物的、神经的结构基础,而且是社会的、文化的和以语言为手段的相互作用。高职技能教育应以建构主义作为教学论基础。引领学生从自身的经验中积极构建知识和意义,经验是人通过反省思维,而把握到的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往经历的总结。经验在本质上是情境化的。它是靠一种在场的体验生成的,在本质上是一种“做中学”的参与性活动。高职技能教育要想提高教学绩效和质量,就必须创设反映知识在真实生活中应用的、有助于知识建构的情境,借此激活学生的经验。帮助他们理解、体验、操作,并在这一过程中生成新的经验,完成技能和知识建构的良性循环。
(六)学习风格理论是高职技能教育的方法论基础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一般来说,个体学习风格有以下四种类型:1.互动学习型,即习惯于诸如网络学习、讨论交流等交互方式。2.行动学习型,即习惯于诸如实际操作、动手尝试等实践方式。3.听觉学习型,即习惯于诸如朗读背诵、口头解释等听觉方式。4.视觉学习型,即习惯于诸如资料默读、图形自绘等视觉方式。对于高职生学习来说,主要适用于第二种“行动学习型”风格类型,其次是第一种“互动学习型”,而这两种尤其是第二种是高职技能教育学习的主导类型,体现了高职技能教育学习策略倾向,是高职技能教育学习的方法论基础。
二、高职技能教育的实施原则把握
(一)主导核心技能的培养的原则
任何专业技能都是多元组合技能体系,都不是单一的和均衡的构成。它们都可以根据某一岗位操作需求和重要程度,分解成主导技能、非主导技能、相关技能等等。高职教学首先要分析出某一岗位的主导核心技能。然后以此为着力点,狠抓主导技能教学和主导技能打造,突出技能培养的重点决定环节和主导方面,打造好他们一生的职业底蕴,这应该是技能培养和教学的首要原则。一位老师拿出一个广口瓶,放人若干个鸡蛋大小的鹅卵石,直到高出瓶口。然后问学生:瓶子装满了吗?学生回答说:满了。老师接着又往瓶子里装了一些碎石,摇了摇,又问:现在满了吗?有学生回答:可能还没有。随后,老师又拿出沙子往里面装,装满后又使劲拍了拍,然后又问:现在满了吗?学生们大声回答:没有。最后老师又拿出一壶水往里面倒,直到水与瓶口齐平。主导核心技能犹如放入在学生生命瓶中的大的石块。如果本末倒置或喧宾夺主,先放入碎石、沙子和水,大的石块就无法再放进去。学生学到的可能只是一些效能不大的边缘技能。所以高职技能教学一定要把握重点,突出核心技能培养。
(二)技能培养和训练充分的原则
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技能是属于难以被语言编码的、隐性的程序化知识,不能通过背诵和记忆的学习方式掌握,它是指向行动体系的本领。必须靠训练才能达到“会做”的目的。而且训练必须充分到位,才能确保技能的习得。心理学上有一个过度学习理论,要求知识掌握之后,还应有一个继续学习的追加期,才能使所学更为巩固深化、效果最好。对技能教育来说更是如此。熟能生巧讲的就是因训练充分而产生的功效。教育部出台的文件,为什么要规定理论讲授“必须:够用”即可,而要突出实践教学,其比例至少要达到6:4,也就是为了要保证给学生的技能训练足够的课时和空间,以保证训练的实效性。与此相反,如果技能教育训练不充分、不到位,学生就会迷失在功亏一篑的效能的“边际”。学出来的也都是“半吊子”,很难说培养出了合格的高技能人才,也难以顶岗操作,实现充分就业。
(三)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并重的原则
动作技能是彰显于外的操作技能,培养这种技能的教学,我们称之为显性实践教学。动作技能是一种“硬本领”,是高职生职业定位的媒介和融入社会的最本质的一个空间,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悉心打造。心智技能则是主导实践操作的综合能力,表现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它是在第二信号系统的内部指挥下完成的心智性实践的能力,高职教育并不是培养只会单一机械操作、简单劳作的工人,而是能够处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多变性、复杂性、综合性问题的高技能人才。这种实践教学我们称之为隐性实践教学。它是内隐于里的一种“软本领”。但它却是最能体现人的本质特征的一种根本性技能,是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获得可持续提升的重要技能,因而应该放在与动作技能同等的地位加以重视并着力培养。
(四)技能培养与就业目标相一致的原则
技能教育中,培养什么技能,不是依主观判断如何而定,而是以职业岗位需求和就业需要来确定。岗位需求是高职技能教育的针对性目标,即“针对岗位练技能”。就业需求是高职技能教育的终端需求,是技能培养所欲达到的终极目标。前者是服务于就业的过程与手段,后者才是统驭训练的目的与根本。所有高职技能教育的程序和环节都必须以此为导向,依此来设计,即依据岗位和就业需求定培养方向:依据岗位和就业需求定合作伙伴;依据岗位和就业需求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依据岗位和就业需求定师资配备:依据岗位和就业需求定文化素养要求等等。这样才能实现毕业即就业的零距离过渡,实现“出口畅”的人才产出目标。否则培养出来的人才,训练掌握的技能,岗位不需求,就业无着落,岂不是最大的浪费。所以高职技能培养一定要遵循与就业目标相一致的原则,所培养的技能必须是与学生未来生活世界有着密切联系的技能,这样的培养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心向学。否则这种教育就只是一种装饰性的,受教育者获得的很可能是一个与自己真实需要和存在相背离的符号。
三、高职技能教育的操作路径选择
(一)转变课程理念,彰显技能实践
课程理念是指导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想观念和实践指南。它决定着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方向。如高职教育究竟是以知识本位、能力本位,还是以技能本位为指导建构课程。其取向、路径和效果都将迥别。“知识本位”的课程理念,势必把高职教育引向理论学习和学科式教学,显然是错误的;“能力本位”当然是指向能力的培养,比知识本位进了一大步,但能力的外延太广,容易被泛化而定位过宽:只有“技能本位”(这里的技能是指具有一定复
杂程度的高技能)才是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规律的准确定位,才能把高职教育引向重视实践教学和技能建构的正确方向。因而高职教育应确立技能本位的课程理念,彰显“能育”为本的教学思想。这就要求,首先要建立能力的等级标准,把能力序列引入教育系统,形成与学历系列并行的能力教育系列。教学安排不仅依据知识序列递进的要求,还要依据能力序列提升的要求,形成知识能力并进的教学安排。其次,要按能力标准设计课程和培养计划,落实实践技能的培养。可以按照“初级技能――高级技能――综合技能”职业技能的层次,将课程分解为初级技能课程――高级技能课程――综合技能课程。并将不同层次的技能训练嵌入到“课内实验――课程实训――校内综合实训――校外顶岗实习”四个实践环节中去,切实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落到实处。第三,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实训、实习基地是职业教育的“心脏”,是产出“生产力”的地方。高职院校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平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压缩知识教学,强化实践教学
高职教学内容的构成可概括为“三基”,即基础知识教学、专业基本理论教学。专业基本技能教学。但不同类别的高校,不同专业的教学,对“三基”的侧重和配比是不同的。高职教育是以致用为宗旨的就业教育,是高技能教育,自然要倾向于“基本技能”教学。但就上述课程内容组合来看,前两部分内容都是属于理论知识板块,占70%乃至80%的比例,理论知识多,实践课程少的特点非常突出。从时间的总体分配看,现行高职一般第一学年学习普通基础知识,第二学年为专业理论知识,第三学年才是基本技能的实习实践。而第三学年学生面临就业压力要找工作,心有不安,真正有效的学习时间也就是一个学期。形成了4:1,甚至5:1的理论课与实践课学习时间比。这样的内容与时间倒挂,显然不利于技能教育实施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所以,必须压缩理论知识教学,强化实践技能教学:1.压缩理论教学。一要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围绕职业能力培养需要,进行提炼、剪裁、精选,节制理论教学:二要强化理论课程的整合。“即围绕着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去掉重复的部分,合并类似的部分,删减繁琐的部分,扬弃过时的部分,保留个性的部分,增加先进的部分。”2.突出实践教学。要按照教育部2000年出台的《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三年制专业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的明确要求,确保“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有较大比重”,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获得实践保障。3.开展崇技创新活动,设立技能创新学分。在没有实行学分制的离职院校实行技能创新加分制。它是指学生在技能竞赛、科技成果、论文、手工制作活动方面,取得高水平的成绩而获得的一种特别学分。创新学分的设立有利于促进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有利于形成以技能训练为主的高职教育特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培养核心技能,带动相关技能
任何一种职业岗位都有一种主打的、奠定从业基础的核心技能,也称关键技能。核心技能是一种基础的、可迁移的、对劳动者的未来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能力。它不随岗位的消亡而消亡,是相关技能习得的基础和实现迁移的关键,有利于应对职业频变的流动性。因而高职技能教育要突出核心技能培养,把核心技能教学放在中心地位、主导地位,纲举目张。如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推行的“核心技能一体化”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专业核心技术培养为重点,以强化专业核心技术技能为主线,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围绕核心技术技能展开,为核心技术技能的培养服务。如该院软件专业,以网站开发作为核心技能。以任务驱动为导向,以C开发语言为平台,将核心技能分解为静态网站、动态网站、企业级网站三大模块。静态网站实现页面的布局美化,图片效果处理,flash制作等;动态网站利用数据访问技术,对数据库进行处理操作,完成一定规模的业务逻辑功能,达到对中小型软件开发的目的;企业级网站用软件工程开发流程。以软件企业的开发标准,对项目进行设计、编码、测试,实现中大型企业项目的开发。三大技能模块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构成一个完整递进的逻辑体系,一个技能模块完成,再进入下一个模块,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与可实现性增强,有效地提高了技能教育的质量。
(四)探索优教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模式是一种理论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实践操作方式系统。高等职业教育技能教育模式是根据高职教育的教学需要,探索并建立起来的一种优化的能力培养的方法论对策系统,是指导教师进行技能教学活动的基本操作范式。优化的技能教育模式,应当是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符合特定课程内容需要,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具有良好的课程效果预期的模式,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正如教育部16号文件所指出的要“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模式还有“核心技能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做合一”模式,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情境化教学模式,工作过程导向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的共同特点是:1.非理论本位和知识本位的,而是职业本位和技能本位的,它们是学科体系的解构,行动体系的重构。2.教学的切入点不是以学科理论知识为逻辑起点的,而是以与职业相联系的特定的实践形式为取径的。3.体现了以实践为核心内容和主导倾向的职业教育课程特色,符合技能教育的特点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