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技术开发论文

企业技术开发论文

时间:2022-10-08 16:02:42

企业技术开发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技术生态位;生态位重叠;技术演化

1、引言

处于竞争中的企业面临多变的环境,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每个企业都在考虑和研究的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影响企业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技术是重中之重,成为企业获取竞争力的源泉。将企业与生物类比,引入生态学中的理论对企业进行研究成为热点。生态学理论研究技术的方法拓宽了研究视野。本文利用生态位理论对技术生态位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企业技术生态位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模型利用技术生态位影响因素分析企业技术演化过程,为企业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提供对策和建议。

2、企业技术生态位

企业的诸多要素构成具有类似生物的特征。近年来,不少学者把生态位理论逐步引入到产业和企业发展研究中来。企业生态位是指企业在发展中所占据的资源空间,包括特定市场位置、地理位置和功能地位,是联系企业自身生存发展与企业生存环境的纽带,体现了企业与环境互动匹配后所处的状态。企业生态位和生态环境的构成,一般认为基本上由地理位置、资源需求、技术、制度、顾客特征、竞争状况等因素决定。其中技术是企业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技术迅速提升为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企业技术生态位是客观存在,每个企业占据一定的技术生态位,并服务于一定的市场目标。由于环境的复杂与不确定性,企业技术生态位是随着企业生态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进化不断变化的。运用技术生态位不仅能够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还能够通过开发和创新技术生态位创造新的需求。

3、技术生态位的影响因素

(1)技术资源,技术资源是企业技术生态位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企业的任何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都需要有相应的技术资源来支撑,技术资源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要素。技术资源可以分为:物质性资源、知识性技术资源、人力资本技术资源。企业之间的技术资源的差距对于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

(2)技术能力,技术能力是企业在技术资源和技术活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总和,不易为其他企业复制、体现了企业素质。企业技术能力的差异是企业构筑竞争优势的关键。不同的经济环境、要素素质决定了企业技术能力的不同。

(3)制度,一个国家、行业和企业的制度对企业技术影响是深远的。这些影响主要是指与技术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和经济制度。如管理与服务政策、专利保护制度、良好的制度鼓励竞争、多元化的价值观,有助于企业形成技术创新的社会氛围。

(4)市场需求,随着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主动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和企业发展的需求,积极满足消费者需求,需求更高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技术成果去占领市场。

4、基于技术生态的技术演化过程

4.1企业技术演化

企业演化理论来源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拉马克的遗传基因理论。关于技术的演化过程,本文将技术演化阶段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企业技术惯例能力阶段。企业是利润导向的组织,通常在企业已形成了一套做事的方式,即企业惯例。企业根据惯例行事,如果企业按照惯例行事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那么这些惯例不会发生变化。但如果企业的运转出现收益低于某一个限度,或是企业面临的环境发生变化,如需求发生、制度环境、竞争力量发生变化时,企业的技术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企业将可能对惯例进行调整。

第二阶段,企业技术搜寻阶段。企业努力调整惯例的阶段称为“搜寻”,也即变异。搜寻外界已存在的或者开发不存在的技术和惯例来改变自身的活动方式和技能。技术搜索是获取外部技术资源的有效手段。

第三阶段,环境的选择。企业技术能力的变化能否增强企业的实力,取决于环境对这种变化的选择结果,企业技术行为与环境变化的相互作用将最终决定变异的企业是否能够在新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经过环境检验的技术将被保留和传衍,不断的繁殖、扩散,提高企业竞争力,成为企业新的惯例,不适应市场环境的技术会被市场淘汰。

4.2模型

结合技术生态位构成要素对企业技术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如图1所示。

任何一种技术在演化过程中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就是对其技术环境的分析和认识。通过技术生态位的分析,企业可以认识自己在发展要素上的优劣势。技术生态要素是影响企业技术生存和演化的关键,支配着企业行为,企业技术生态位通过生态要素对企业发生着作用,推动着企业技术不断演化。

企业通过对环境需求进行判断与认识,首先发现顾客需求,包括顾客特征、偏好等;其次要辨别顾客需求的空间和时间。然后根据企业技术生态位对企业状况进行分析,从技术资源、技术能力和制度方面判断企业竞争状况和企业现有技术能否满足需求状况,为后续的行为和活动提供方向和依据。

5、建议采取对策及总结

研究消费需求企业可以对自身进行很好的定位,并寻找到新的企业技术目标,最终改变企业技术生态位,抢占市场份额。引导企业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和需要的生态位,避免因趋同而造成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对企业内外技术创新要素及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适当控制,进行合理规划和有效控制,保证企业技术的既定目标和方向持续发展和演化。企业应加大R&D投入力度,强化企业技术和能力,在企业内通过对企业技术生态位的分析,找出企业技术方面的核心能力,突出发挥并提升弱势能力。完善政策制度,为企业创造有益发展的市场环境,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增大,政府应当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市场机制,制定技术扶持政策,鼓励技术开发和创新,为企业创造一个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我国政府的有效干预政策,可助企业实现技术跨越式飞跃。

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结合企业技术生态位对企业技术演化过程进行了探索和分析。丰富了生态学在技术方面的研究,为企业技术演化理论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对构建和谐的企业技术生态环境,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等理论研究及其实践提供重要的思路。(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第2篇

1.技术的内涵

“技术创新”是近年频繁出现的一个概念。在人们的习惯中,这一概念首先意味着先进设备或工艺的发明、引进,以及传统工艺的改造、提升。事实上,自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1912年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是“企业家为了获取潜在利润而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以来,关于“技术创新”内涵的争论一直就没有停息过。除熊彼特以外,受伊诺思(J.L.Enos,1962)、弗里曼(C.Freeman,1973)、美国科学基金会(NSF,1976)等的观点影响,理论界对技术创新的认识大体形成了7个方面的观点,分别侧重从利润最大化、市场导向、经济活动过程、企业主体、边际改进(增量改进)、社会经济效益、历史和社会经济范畴加以解释。其中,“边际改进”(marginalimprovement),即“技术上的渐进改进导致规模效益的增长”这一观点,使人们对“技术”的内涵再次发生了兴趣。

技术(technology)一词最早由希腊词techne(艺术、手工艺器)和logos(词、言语)组成,意味着既是好的又是有用的。17世纪,technology开始出现在英文中,主要用来讨论艺术应用;20世纪以后,其内涵迅速扩展,开始包含方法、工艺、思想以及工具和装备等;20世纪后半叶,人们逐渐认同的定义是“人们力求改变和控制其环境的各种手段和技能”。《辞海》对“技术”的解释有两个层次:第一,“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第二,“除操作技能外,广义地讲,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由此可见,“技术”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生产工具及其他物质装备(本文称其为“装备技术”)等“硬”技术;也包括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流程、加工方法、劳动技能和诀窍(本文称为“工艺技术”),以及适应现代劳动分工和生产规模等要求的对生产系统中人、财、物等所有资源进行有效组织与管理的知识经验与方法(本文称为“管理技术”)等“软”技术。其中“装备技术”和“工艺技术”是纯粹的“技术”(本文称为“纯技术”),也是人们所重视的技术,通常人们所说的“技术创新”就是指这种技术;而管理技术相对来说就虚得多,通常被人们排出在“技术创新”这一范畴之外。为方便起见,本文以图一表示“技术”这一概念的内涵:

由于“装备技术”和“工艺技术”这样的“纯技术”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获得途径等已经被理论界讨论得非常成熟了。因此,本文将重点讨论“管理技术”及“管理技术创新”。

2.管理技术与“纯技术”

(1)管理技术是“纯技术”的基础和前提

装备技术、工艺技术等“纯技术”要付诸于实施,必然要以一定的管理体系、生产组织方式作为基础。同时,“纯技术”的创新,也必然会对现有的管理体系、生产方式带来一定的冲击,并有赖于新的管理体系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建立。否则,纯技术创新的目标就无法实现。目前,不少高新技术企业之所以昙花一现,大多不是因为它们的“纯技术”落后,而是因为组织管理跟不上。所以,企业若想获得较大的绩效,单纯地依赖装备技术、工艺技术等纯技术的创新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与管理技术的创新密切结合。惟有如此,才能确保创新取得预期的效益。而管理技术也只有通过为“纯技术”的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并最终取得成功才能体现其应有的功能。

(2)“纯技术”的不断发展丰富了管理技术的手段

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不断应用于生产实践,管理技术的手段也不断丰富和发展。如随着现代仿真技术、网络技术、预测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等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办公自动化(OA)”、“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管理信息系统(MIS)”等新的管理技术不断应用于我们的管理实践,从而使得我们能够轻松地分析和处理大量种类繁多的信息,进而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作出迅速、机敏的反映。特别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用于技术设计等工艺技术的创新之后,原先的顺序式研制与开发创新的流程就变为平行式开发创新和研制的流程。在这种情况下,与平行式创新开发流程一致的管理组织体系便应运而生。由于计算机手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广泛运用,创造了大量的管理技术,从而实现了没有计算机时管理者不可想象的管理目标。可以预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管理技术创新将与计算机技术手段更加密不可分。

3.管理技术与管理技术创新

本文认为,管理技术是以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并在它所揭示的客观规律的指导下,不断吸收和借鉴有关学科的方法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技术。管理技术及管理技术创新具有以下特点:

(1)管理技术的目标是提高决策效果。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的过程。如确定目标,制定计划,选择方案,是经营目标及计划决策;机构设计,生产单位组织,权限分配,是组织决策;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在制品控制及控制手段的选择,是控制决策。因此,用科学方法或管理技术对管理问题分析的主要结果,必然与管理行为有直接关系,从而影响管理决策。

(2)管理技术的评价依据是社会经济效果。衡量管理技术成功的标准不只在于其方法内容如何,而更着重于它是否能在管理实践中取得预期的效果和效益。任何没有实用价值或不能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益的管理技术都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成功的管理技术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管理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二是管理技术的应用结果必须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为实际的效果、效益的提高。

(3)管理技术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技术创新是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的基本创新活动,是“为了在市场中赢得管理优势,重新组合管理资源,以更有效的管理行为实现组织创新效益的过程。”管理技术的发展进程、科学化的程度既依赖于企业的体制创新与其他方面的技术创新,又是企业体制创新与其他方面技术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与企业体制创新及其他方面的技术创新密切相联。从外延来看,管理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实际上就是企业策划,简称“企划”。所谓“企划”,根据英国著名管理大师莱德的定义就是“一个管理目前和未来的系统,是企业在追求效益最大化过程中基于内外环境变化而不断设计、调整自身的产品、品牌、形象,将产、供、销基于统一的战略平台进行考量、分析,并确立本企业存在的问题或发展目标及其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战略,寻求企业内部管理趋于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控制”。从内涵来看,管理技术创新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侧重于“量”的变化,即现有管理技术经过改造、移植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如把现在提高计算机效率大显身手的“虚拟技术”,把自动控制推向更高层次的“模糊技术”等纯科学技术的新理论,用于指导高新管理技术的设计。第二个层次侧重于“质”的变化,即对现有管理技术及所依据的理论的突破。如突破通常由专业技术人员“包打天下”的“交钥匙工程”模式,而以“教配钥匙技术”为宗旨的ATT管理技术(ApplicationTaskTeam)就是一个例证。

二、管理技术创新的理论价值

1.促进企业战略构想的形成

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顾客需求日益多样化、高质化,而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的环境下,企业必须有一个高瞻远瞩的经营战略。正如时下流行的一个说法所说的那样:企业可划分为“四流”,一流企业的硬件是经营资本,软件是规划企业战略;二流企业的硬件是经营品牌,软件是塑造企业文化、形象;三流企业的硬件是经营商品,软件是靠管理经营取胜;末流企业的硬件是单纯地生产商品、不问市场,软件是靠传统管理。因此,一个立志成功的企业必须具备超前的战略眼光,不断把握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变化,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而把握理论变化,提供战略思路的前提首先是管理技术的创新。过去,有的企业只注重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不注意掌握创新的管理技术,结果影响了先进技术设备性能的发挥,造成惨重的损失和浪费。这种不重视通过管理技术创新而推进企业战略规划的教训应该为我们吸取。

2.为投资、并购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革命、竞争全球化以及大批新兴产业的诞生,企业的生存环境急剧变化。很多企业为摆脱困境或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纷纷通过投资、并购活动进行产业转型。然而,根据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企业竞争战略的核心是产业选择和在产业内的竞争地位,而企业成功的来源是企业所处产业的吸引力(即产业效益)和企业在该产业中的表现。因此,在投资、并购之前忽视战略规划或仅仅开展象征性的规划活动,必然导致企业盲目跟随市场,市场流行什么,企业就跟进什么,其结果必然是被市场淘汰。

3.推动投资控股型企业集团的管理转型

对于投资控股型企业集团来说,由于企业不是直接从事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其技术创新不主要表现为装备技术和工艺技术等“纯技术”的创新,而是“管理技术”的创新,因此这类企业技术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加强研发实力,提高“企划”水平。通过对宏观经济、行业经济、财务风险、技术环境等的系统分析,及时规避投资中的系统风险;同时在对投资品种的深度调研和挖掘中获得超过市场平均利润的超额投资回报。

4.预见技术发展轨迹

“在许多产业中,技术的发展过程都具有内在的逻辑,而这些逻辑影响着产业的发展趋势。对于企业来说,把握技术发展的趋势可能取得极大的成功。……技术发展的方向与用户需求一致时,技术创新转化为实际效益。”由此可见,认识到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对我们准确把握未来产业的投资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认识这样的“内在逻辑”并非科技工作者所能独立完成的,它往往需要专门的技术预见专家组织政府、产业界、管理界、社会学界、科技管理界的专家经过反复的思想碰撞,并在对消费者进行大量调查所得出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和严谨推理的基础上才最终得出的。与此同时,完成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然离不开一系列相应的管理技术创新。如,20世纪40年代末期创立的美国兰德公司就专门为应对技术预见开发出一系列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预见模型。像科学发展的趋势推测、技术增长的曲线描述、计量计算、德尔非法、技术系统模拟、情景模拟等都是兰德公司开发的行之有效的技术预见方法。

三、管理技术创新的实践价值

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为此,开展新形势下的管理技术创新对于落实十六大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目标、新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管理技术创新是QFII制度下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十六大之前,国务院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三个文件:《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和《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这三个文件的精神是一致的,就是要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QFII实施后立即引起境内外投资者的极大兴趣。据了解,真正为境外机构投资者重点关注的A股市场股票不过80-90只,其中60余只股票为重中之重。而它们之所以被关注不仅在于业绩、资源和成长性,也在于它们具有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良好的市场资信度及注重职业操守的经营管理人员等。外资选股的标准固然苛刻,但这些标准无疑对我们加强国有企业的管理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管理技术创新是落实十六大关于国有资产分级管理模式的必然选择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分级管理模式的框架下,一些省市已经开始积极探索本级政府所辖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模式。如,上海以国有企业的干部管理体制作为突破口,初步设想成立一个大党委,将上海目前40个控股和集团公司的党管干部全部纳入其中;深圳在向外资开放5大国企集团的同时,还开放民营资本参股国企;北京严格把住金融命脉,而把一些实业公司送到市场中去竞争;重庆积极酝酿出台《重庆市产权交易管理办法》,等等。为进一步落实十六大关于国有资产分级管理的精神,本文建议继续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创新,如出台相应的国有企业的管理办法,改变现行中央大型企业工委的管理模式,转而以明确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如独立的国有资产管理局,或者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之类的机构)来取而代之。

3.管理技术创新是加强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理性选择

自我国证券市场成立以来,上市公司的业绩不断滑坡,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越来越低。为了摆脱业绩滑坡和企业生存的困境,大批上市公司争先选择产业转型作为出路。特别是2001年全球高科技泡沫破灭以后,很多企业不管原来从事何种产业,都被2000年以来,房地产行业30%的增长率和平均超过25%的毛利率所吸引,纷纷转行房地产业。据了解,目前全国由其他领域转行到房地产业的企业共300多家,而其中有100多家是2001年后进入的。根据前文的分析,上市公司未经深思熟虑而仓促转行进入自己原本并不熟悉的领域,最终可能导致企业的业绩进一步滑坡或者破产。因此,应对激烈竞争的唯一办法就是深入做好企业的战略规划,寻求和建设企业得以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第3篇

关键词 创新;技术创新;企业发展

现在企业已进入了全面创新的时代,企业的竞争也转变为创新能力的对抗。创新已经成为企业获得长足而稳健发展的最有力的武器,技术创新是企业探寻未来利润源泉的法宝,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手段。

一、熊彼得的“创新理论”

世界经济学家熊彼得在他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学理论――“创新理论”。《经济发展理论》的涉及范围很广,但“创新理论”可以说是熊彼得“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该理论认为,创新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它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五种情况。

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理论是从50年代以后,逐步从熊彼得的创新理论中分化出来的。技术创新就是企业家抓住市场潜在的盈利机会,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重组生产条件和要素,推出市场认可的新产品的过程。作为一个企业来讲,要想在未来竞争中取得长足发展,获取未来的利润空间,积累资本,不断的技术创新是其必备的法宝。

二、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性建设

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氛围中,由一定的群体(人才),在生产过程中完成的。环境因素与人才团素,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两个基本条件。

1.企业组织文化建设――活跃创新思维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首先要有活跃的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形式和潜能的发挥,与企业组织文化有很大的关联度。所谓企业组织文化,就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充分体现本企业的价值理念、总体目标、管理哲学和价值观的文化体系,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组织文化是动态的,需要不断的补充和完善。能否充分激发组织员工的创新思维是现代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要做好两个方面工作。

(1)“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塑造

尊重每一位员工,让每一名员工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体现自身价值,充分体现企业的人文关怀,从而调动每一位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LG公司提出的“尊重人格”的经营理念。

(2)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潜能

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资产,优秀的企业文化需要员工不断感受到,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物质到精神。为此企业要有组织有秩序的采用各种形式做好宣传和学习。如海尔集团通过《海尔企业文化手册》等企业内部刊物,通过对新员工的教育,日常案例教学、漫画教学等形式,向员工灌输海尔文化,让员工真正融入到公司中去,激发员工创新思维的活跃和发挥。

2.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吸引创新人才

未来企业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更多的优秀人才,谁就在竞争中胜出。为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制订详细的人力资源规划,不断吸收优秀人才到自己的企业中来,为企业将来的竞争做好人才储备,奠定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三、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辨证关系

技术创新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组织结构及其管理下进行的,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变化发展,曾经与其相适应的组织模式会渐渐变得无法适应技术创新的步伐,这时,组织创新就成为必然,否则就会严重阻碍技术创新的发展。这种阻碍作用有时表现为技术创新的停滞;有时表现为达不到应有的规模和速度,潜力得不到发展。可见,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是企业内部创新系统的共同体。因此,要通过不断变革创新组织来保障技术创新的进步。

四、技术创新过程是不确定的,多风险的,技术突破是技术创新的关键

技术创新是企业把科技进步和市场要求结合起来,以提高企业效益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产生、创造和应用的进化过程,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是打破原有技术模式下的一种技术突破,促使资源从低效率、低附加值利用的方面向高效率、高附加值利用的方面转变。这一过程往往是不确定的,通常伴随着创新――失败――再创新的反复循环。因此,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要做好风险控制。

五、企业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灵魂

企业技术创新实际上包括两个层次,即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也称过程创新,它是产品的生产技术革命,工艺创新与产品质量的提高,原材料能源的消耗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密切关系,它会便企业的利润空间增长。产品创新是指为了给用户提供新的或更好的服务而发生的产品技术的变化,是企业创新的核心活动。如:从收音机产品到组合音响的发展,就是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是低层次的,产品创新是高层次的。工艺创新往往使企业使用有限的生产元素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而产品创新则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市场前景。

改革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但我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了吗?我想只能是在某些领域得到了发展。因为经济发展靠的是技术的不断创新。而如果经济仅仅是由人口或资本的积累而引起的“增长”,不能算作“发展”。

我国现在提倡“自主创新”,就是要求我们的企业摆脱“核心技术”的对外依赖性,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使企业得到持续发展,实现我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变。

张瑞敏在《中国企业如何应对跨国竞争》中讲到,海尔的白色家电在国际上排名第五,要想实现目标前三强,“要靠创新来追”。

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许多企业举步维艰,有的被迫关门停业。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企业要走出困境,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开辟新市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资料

[1]《经济发展理论》作者:熊彼得北京出版社.

第4篇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能力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理论

(一)高新技术

“高新技术”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传统技术而言,与传统技术相比,一项高新技术一般需要一群相关的高新技术的支持,传统的技术一般是以独立的技术形式存在的。在高技术之间,每一高技术领域的发展既依赖于其他高技术领域的发展。高新技术发展的速度很快,高技术的生命周期可能只有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不像传统技术那样有几年甚至几十年。与传统技术相比,高新技术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渗透力,可用于许多领域,并可与传统技术或产品结合起来,产生新的用途。

(二)高技术企业

我们认为,高技术企业就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大规模运用高新技术为市场提供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企业大规模地运用高技术从主要两方面体现出来:产品和工艺。对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运用高新技术为市场提供的是传统的产品或服务,由于高新技术的采用,其产品技术含量得到提高,这类企业也是是高技术企业。区别是前者体现在最终的产品上,后者体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间。对传统技术的高新技术改造和提高,传统企业也就具备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内涵,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能力基本理论

技术创新理论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来以后,许多学者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新熊彼特学派”。其代表人物有:爱德温・曼斯菲尔德、莫尔顿・卡曼、谢里夫、格里利克斯、南希・施瓦茨、罗森堡等,研究的问题主要有:新技术推广、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等。70年代中期以后为第二阶段,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一些专题深入研究,更加注重研究成果对社会经济技术活动的指导作用。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弗里曼、多西、厄特贝克等。他们对技术创新研究的主要贡献有:技术创新的扩散问题、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来源、技术创新的阻力机制和环境因素等。

(一)技术创新的一般模式

从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的变动,演化出三代技术创新的模式。20世纪60年代以前,以“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模式;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现的“需求拉动”模式;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在综合这两种模式基础上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式。

1.技术推动模式

技术创新推动模式:创新主体拥有新的技术发明或发现,并能够利用这种发明或发现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模式。熊彼特是这种模式的倡导者,他认为,技术是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主发动机。对于技术创新的需求,不是由市场产生,而是由拥有技术专利的创新主体根据技术的功能适用性进行创新,从而满足市场上存在的某种需求或者在市场上创造出新的需求。

2.需求拉动模式

需求拉动模式是指由于客观存在的需求引起创新主体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并应用研究成果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模式。在需求拉动模式中,技术创新始于市场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又回归到市场来满足市场需求。在实际的技术创新活动中,这种模式也是很多的,如积累性的或改进性的技术创新,多数是由需求拉动模式。需求拉动模式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采用需求拉动模式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时间短、见效快。由于需求拉动模式忽视了基础性研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可能导致技术创新的缺乏强有力的基础。

3.技术―需求互动模式

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的技术创新模式都是线性模型,从一个起点单向到终点,由于竞争激烈和科学技术的变化,技术创新机制趋于复杂。技术创新的技术―需求互动模式是指创新主体拥有或部分拥有技术发明或发现的情况下,面对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模式。大多数情况下,成功的技术创新由于科技和市场需求的有效结合,科学技术与市场需求都是技术创新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二)企业技术能力概述

企业技术能力是指企业从外界获取先进的技术与知识,并与内部的知识结合,创造出新的技术与知识,实现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同时又使得技术与知识得到储备与积累的能力。该概念包括以下三层内涵:一是技术和知识的模仿、消化吸收等创新能力,即技术学习能力,包括选择、购买国内外的技术的能力等;二是技术转移的能力,包括技术扩散和引进等方面的能力;三是技术的应用能力,即进行技术创新、创造经济效益,包括产品生产与组织方式、市场开拓等。

技术能力是企业内在的能力,它不是直接地、完全地体现在产品,体现在企业的人员、信息、设备、专利、论文、管理等各个要素中;技术创新能力是个技术能力外在的反映,可以直接通过产品研制开发和生产等环节表现出来。其中产品的技术水平,则是技术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的最集中的体现。技术能力是企业第一层次的能力,产品的技术水平是企业技术能力的最终体现,技术创新能力则是外在,第二层次的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能力的关系是:企业的技术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的实现基础,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能力的具体体现。

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积累过程中,企业的技术能力随着人员科技素质、信息化能力、设备水平、组织能力的提高以及储备知识与技术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是反映在研发能力、工艺能力、组织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决策执行能力的提高,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随技术能力的积累而增强。从长期来看,企业技术能力需要通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来表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能力的具体反映。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很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拉瑞(Lany,1981)从组织结构的角度给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与信息的获取能力的综合。汉默尔(GaryHamel,1990)是从基于产品技术平台的企业核心能力积累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埃尔森(R.Nelson,1999)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开发新产品来满足市场需要而进行创新的总体能力。范戎凯(2000)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依靠创新技术推动企业发展的能力,即通过引进新的技术并实现其工程化和商业化生产从而使企业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能力。魏江(2001)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五种能力的组合,其中前三种能力是最关键的能力构成要素。

(三)高新技术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法

1.自觉地成为创新的主体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企业,主要是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的投资主体,作为研究开发活动的主体就意味着研究开发活动主要在企业内部进行,企业不仅要有健全的研究开发机构,还要有相当的技术开发硬件投入和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资源,这样才能保证科研成果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高新企业在技术创新利益分配的体制健全,企业既然作为投资和开发主体,相应地也就该享有对创新收入的自主分配,这是激励主体的根本所在。

2.坚持“一个中心,两个提高”

首先,企业要坚持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一个中心。要做好两个提高:一是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坚持以企业本身为主体,在改善企业的研究开发条件同时,并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到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中去;二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第一是在吸收国内外科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组合或进行二次开发;第二是进行技术、资金、装备、材料等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并与市场需求想结合,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3.积极营造科研环境

充分调动科技开发人员和职工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在加速培养和吸引优秀科技人才的同时,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尊重科技人员的劳动,的氛围,提高广大职工的科技意识和素质,注重在职工中培养、选拔科技人才和专业技师能手。

三、结论及建议

高技术企业是一个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我国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是知识经济社会企业主要组成,对高技术企业及技术创新规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高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从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出发,发展出了一个新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能力为内容的技术创新的理论框架,对影响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首先介绍了高技术企业及其技术创新的一般理论,然后从技术能力开始了本文的研究。在回顾了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之后,本文认为技术能力导向的高技术企业是在经营过程进行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科技知识日新月异的环境中,企业只有努力提高技术能力,才能有效地进行技术创新。技术能力导向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企业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战略.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高建.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魏江.企业技术能力的概念、结构和度量.浙江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1995

第5篇

关键词:产学研;校企合作;博弈

中图分类号:F224.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05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顾客需求的复杂多变,使企业生存环境越来越不稳定。同时,经济全球化和买方市场的形成,使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巨大的环境压力迫使企业从各个方面寻求具有竞争优势的途径。校企合作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改善方式。通过校企合作,双方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创造协同效应,加速技术创新。同时,校企合作还能提高双方的反应能力。此外,校企合作能有效降低双方在技术创新中的风险与成本。因此,本文试图研究校企双方的合作博弈所产生的效果。

一、校企合作是一种非零和博弈

博弈论(Game Theory),又称对策论、游戏论,是研究博弈中参与者各自所选策略的科学理论。其实质是研究组织或人的行为。博弈论假定组织或人是理性的,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说,一个主体的选择受到其他主体的影响,并反过来影响其他主体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1]博弈论包括参与者、行动、信息、战略、支付函数、结果、均衡等七个基本要素,其中参与者、信息、战略和支付函数是主要的构成要素。通过参与者、行动、结果所组成的博弈规则,可使参与者获得最大化的收益。博弈论广泛而深远地改变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研究主体行为的相互作用及均衡状态的理论方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经济竞争主体以“链”式和“联盟”为主要组织形态成为经济环境的主要特征。[2]无论对企业还是高校,其生存和竞争的环境正在发生质变。从全球范围来看,校企合作以“知识供应链”“技术和产品供应链”或“创新联盟”等形态普遍存在。[3] 同时,随着需求特征的个性化和创新风险的增加,校企合作有进一步加强和紧密的趋势。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校企合作创新的前提与博弈论的观点是一致的。以博弈论这个独特的视角来解释校企合作问题,可以得到更加科学和合理的结论。高校具有技术开发的平台优势和人力资源的培养优势,企业则拥有工业化制造技术、产业化市场开拓优势,商品需求信息和资金筹措优势。[4]双方把各自具有的独特资源和优势进行有效组合,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达到前所未有的系统集成优势,这是合作博弈存在的一个基本条件。因此校企合作创新本身就可看作是一个博弈问题,可以运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从博弈论看,校企合作创新属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问题,存在各方满意的最优安排的纳什均衡。

在博弈论的模型中,根据全体参与者的支付总和是否为零,将分为零和博弈(zero-sum-game)与非零和博弈(non-zero-sum-game)。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博弈关系,属于“非零和博弈”范畴,即校企合作是一种效益大于零的合作。无论是从国家的角度,还是从整个人类进步的角度来看,促进整个社会和企业的创新,实现科技进步是政府、企业、高校共同关心的利益和话题。高校拥有知识和技术的比较优势,但缺乏对市场的把握和将技术商业化的能力,而这些正是企业所长。校企合作能够融合更广域范围内的信息资源、知识资源、智力资源,实现优势互补。通过这种合作为整个社会服务,产生的协同效应远远大于高校、企业各自单独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之和。

二、校企合作是一种合作博弈

根据参与者是否合作,博弈可以分为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与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 game)。人们现在谈到博弈论时,一般都是指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博弈方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博弈方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有效协议(binding agreement):如果能,就是合作博弈;否则,就是非合作博弈。例如,两个寡头企业如果能达成一个协议,联合起来获取最大化垄断利润,并且各自按这个协议生产,那么这就是合作博弈。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分享合作带来的剩余。[5]非合作博弈强调的是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往往是低效率的甚至是无效率的。而合作博弈强调的则是团队理性、效率、公正、公平,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双赢”或“多赢”策略,通常能获得较高的效率或效益。

校企合作是高校和企业为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这种合作一旦形成,就形成商业合作关系,受共同认可的协议与合同制约。因此,这应该是一种合作博弈,表现出的是合作共赢、集体利益的最大化。[6]

无论哪种校企合作模式,都是基于共同的利益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合作双方或多方将在技术开发、产品创新、知识共享、风险共担、服务协作等一个或多个方面进行合作。这种合作方式应该具有区域的跨国性、行为的战略性、范围的广泛性、管理的规范性等特征。通过这种合作方式,校企合作双方甚至政策供给者――政府都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益,从而使社会、高校和企业三方共赢。

三、校企合作的博弈模型

假设一项技术成果成功实现商业化后获得总收益为Q。将该成果从研发到最终实现产业化的全部成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用于技术研发的成本为CR,另一部分是用于将该技术成果进行产业化实施的成本CT,效益为Q。

为了便于讨论,本文对模型进行如下假设:①技术成果商业化的收益Q、研发成本CR、产业化成本CT均为常数,且为高校和企业共有的知识。②大学没有能力独立将技术成果进行商业化,即大学不会独立进行创新活动。因此无论采取哪种合作方式,将成果进行产业化的成本即CT均由企业支付。③合作过程中不存在道德风险。

在校企合作创新的博弈过程中,企业首先行动。在第一阶段,企业有三种战略:第一,通过技术转让从大学获得关键技术,开发出新产品。第二,要求大学参与到开发和商业化过程中,共同完成创新。第三,企业自主研究开发完成创新。其中前两种战略属于合作创新,后一种是自主创新战略。

技术转让:即企业与高校通过协商确定一个价格P,按照该价格一次性向学校支付转让费用,从而完全拥有该成果的收益Q。此后企业独立承担产业化的风险,并独享商业化带来的利润。本文将博弈主体的收益与成本的比值定义为其收益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和高校的收益率若相等,即可得出双方实现交易时的转让价格。

合作研发:企业在前期即参与项目的研发过程,并投入一定比例的研发经费。设企业投入研发的比例为A。当成果完成商业化后,双方又按照协商好的比例分配销售收益。假设企业在利润分成中的比例为B,则高校的收入分配比例为1-B。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和高校的收益率若相等,可以得出:要使企业和高校之间成功进行合作研发,企业在利润分配时的比例应大于其投入研发的成本,否则合作研发的协议是无法在双方之间达成的。

独立研发:即在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的过程中,全部成本完全由企业自己支付。实际上,独立研发可以看作是在上述合作研发的情况下,当A=1,B=1时的一个特例。可以看出,无论企业采用哪种合作方式,只要高校选择接受,都会有一定的收益;而拒绝,则没有任何收益。因此,对大学来说,与企业进行合作创新均是占优策略。而实际上,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当高校选择与企业进行合作创新时,其收益并不一定都是正值。因此必须建立规范、成熟的市场机制,减小道德风险的概率,从而保护高校参与合作创新的积极性。

而对企业来说,究竟技术转让和合作研发哪个是占优策略,则取决于技术转让收益和合作研发收益两者之间大小的比较。当CT+CR>Q时,技术转让收益大于合作研发收益,则技术转让是企业的占优策略,否则合作研发是企业的占优策略。由此可以看出,技术成果的研发和转让成本的大小对企业选择合作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一项技术成果的研发和转化难度较大,需要投入成本甚至超过最终收益,则企业将会选择直接转让的合作方式。如果这时企业选择进行自主创新,则收益将会是负值。因此这也就是企业与高校合作创新的最主要内部动因――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节省研发成本。而对一项研发和转化相对容易,需要投入成本较低的技术成果,即CT+CR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校企合作是一种非零和合作博弈机制。虽然竞争是市场经济永恒的规律,然而竞争的战略和方式却是多样的。在竞争逐渐激烈的网络社会中,校企合作作为高校和企业之间相互交织的组织,能够有效提高参与各方的竞争力。因此,通过合作博弈所得到的利益大于不合作所得到的利益,这也正是校企合作成为高校、企业和政府重要战略的基础。

大学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是当前我国技术环境及创新体制下提高创新效率的必然选择。而且在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技术创新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在校企合作创新的过程中,技术研发的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对高校和企业选择合作创新方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对高校、企业在合作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如何根据合作技术的特点和双方的实力选择合适的创新方式,对促进校企合作创新,制订有效措施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立平, 刘志迎. 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J].科技成果纵横,2005,(1).

[2]杜 鹃,李炎炎,叶 斌,等.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 (2).

[3]马海纯.远程孵化器是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模式[J].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2,(1).

[4]宋冬梅,张云宁.企业合作竞争的进化博弈分析[J].价值工程, 2004,(7).

第6篇

【关键词】民营科技企业;高校技术力量;方法

技术力量匮乏是制约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瓶颈。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和先进的实验设备,是先进技术的原创中心。借用高校技术力量是中小民营科技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在政府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中小民营科技企业与高校开展了合作,但是不少企业由于操作方法不当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本文试就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借用高校技术力量的方法问题作些探讨。

一、借用高校技术力量应坚持的原则

1.企业主导。在借用高校技术力量过程中,企业应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无论是合作学校的选择,还是合作项目的规划都要由企业来作主。不能一味地响应政府部门的号召,勉强地与某个名校合作。与高校合作实际上是与高校的某些教师合作。不深入了解他们的科研情况,就开展合作,很可能出现他们有的技术,企业用不上;企业要的技术,他们提供不了的尴尬局面。为合作而合作,难有实际效果。高校和企业追求的目标是有差别的。企业是赢利性组织,注重的是经济效益;高校是服务性组织,注重的是学术成果和学生培养。加上我国高校一定程度上“轻技术重学术,轻实际应用重理论研究”的导向,导致很多教师将心思放在提高科研论文水平和追逐科研成果获奖上。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普遍较低,全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率不足5%。如果由高校来主导合作项目的规划,很可能出的项目成果是高质量的论文、专利、著作权,是高质量、高成本的样机,企业无法将之转化为市场接受的产品,实现产业化。

2.坚持不懈。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刚开始与高校合作时,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要有接受合作效果不佳的心理准备。不能因为一两次合作不佳,就不再去作借用高校技术力量的努力。高校教师的科研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师承展开的,企业的科研是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技术积累展开的,两者的研究方向完全一致的可能性很小。企校合作必然有个磨合过程,一方面高校教师得根据企业产品开发的需要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另一方面企业得根据合作高校教师的技术长处微调产品的规划。双方有个互相了解、互相交流、互相碰撞的过程,指望一合作就能出高水准产品是不现实的。高校的科研成果主要是论文,企业需要的科研成果是产品。论文往往是对某种思想或某项技术的表达和描述。将论文描述的技术变成样品,将样品变成能批量生产的产品进而变成顾客接受的商品,每一步都是惊险的一跃,失败在所难免。不能因为一两次失败,就武断地认为与高校合作作用不大,放弃借用高校技术力量的努力。

3.不抱奢望。中小民营科技企业与高校合作既不能因噎废食、浅尝即止,也不能抱过高的期望。有的企业认为,既然与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不妨把产品开发的重任交给高校承担,自己专司制造、销售就行了。这样,企业不仅省去了招聘、培训、管理、挽留技术开发人员的烦心工作,而且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拓展市场。其实,这种想法、做法是不理智的。任何时候,外因只是可以依靠的力量而不是决定性的力量。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没有企业技术人员配合,能独立开发满足市场需求产品的高校教师毕竟是少数,这些少数教师,说不准早就自己办了或与人合办了企业,借用他们的技术可能性不大。大多数高校教师能完成某些技术开发或者是实验样机的开发。要把技术变成产品,样机变成商品,必须有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在样机的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进行二次开发。企业如果忽视了自身技术队伍的建设,完全指望合作的高校,是很难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的。企业自有技术人员如果数量少、产品开发能力弱、产品规划能力差,技术鉴赏能力不足,就没办法向合作高校提出适宜的课题,更不用说在高校提供的样机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借用高校技术力量,企业必须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队伍,练好内功。完全把希望寄托在高校,企业自身不注重技术队伍建设,是达不到效果的。

4.慎重对待成果转让。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高校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很多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每年都将取得的应用型科研成果汇编成册,一方面通过各地科技部门、科技成果交易会向企业散发;另一方面将电子文档挂在网上,多渠道为本校科技成果找婆家。各地科技部门为增强本地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积极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牵线搭桥,每年都向本地企业征集技术难题,并将相关信息转给联系的高校,高校教师可以根据这些需求信息来调整研究方向,主动同企业联系。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和各地科技部门的共同促进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企业对高校科研成果的了解、高校对企业技术需求的了解明显增多。

拟转让的高校科研成果汇编往往都会介绍每项成果到达的技术水平(如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等),预测潜在市场需求将到达多少千万或亿元等。在众多的诱人的转让成果面前,中小民营科技企业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盲目冲动。

(1)慎重对待非本行业的成果。很多民营科技企业老板感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竞争激烈,生存艰难,羡慕其他行业发展容易,总想涉足其他行业。碰到其他行业拟转让的成果技术水平高、市场规模大,就去购买。各个行业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看花容易绣花难。隔行如隔山,自己熟悉的行业做不好,换个新行业做好的可能性很小,除非是像史玉柱那样的营销天才。

(2)慎重对待企业不急需的成果。遇到在业界领先、预计自己企业以后又用得着的成果,有的民营科技企业老板就想购买,收入囊中,储存起来,以免错过机会。除非是看得很准,时机把握得很好,否则买回来的成果会长时间束之高阁,甚至出现用不上或到用时技术已过时的尴尬局面。过于超前投入,不利企业的发展。

(3)慎重对待企业无人能对接的成果。再好的成果、再急需的成果,如果企业无人能对接,购买时也要慎之又慎。高校教师转让成果时,可以提供指导、提供支持。但他们不能总是呆在企业里,企业必须安排人接手,在掌握转让的技术成果基础上,把技术变成样机、产品变成商品。如果企业里无人能对接,那就没办法完成成果转移,就没办法根据市场需求在高校科研成果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实现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

二、借用高校技术力量的具体操作方法

1.根据企业需要确定合作开发项目。合作开发什么项目,应由企业根据市场的需要、自身产品开发的需要来确定;而不是高校根据行业发展趋势、自身技术优势来确定。高校站在理论研究的前沿,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并在某些领域具有明显技术优势。校企合作项目由高校提出,能保证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前瞻性,但不一定是市场急需的、企业亟待解决的。企业位于市场的第一线,最清楚市场需要什么产品、自己紧缺什么技术。校企合作项目由企业提出,能保证合作项目技术最快转化成产品,并进入市场,使企业的投入尽快得到回报。企业可以将市场急需的某种产品或自己在产品开发中遇到的某个技术难题作为合作项目,也可以将新品规划中碰到的问题委托高校作可行性研究。在选定合作开发项目时,企业应牢牢地把握主动权。合作项目的安排,可遵循由小而大的原则。校企合作,企业和学校双方有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企业技术人员对高校教师的技术情况有一个了解过程。多接触、多交流,能加速双方的了解。最好的办法是给个项目学校做,一方面能提高高校教师与企业接触、交流的积极性(他们有横向项目任务),另一方面能很快考察出教师技术水平和开发能力。由于双方了解不够,刚开始的合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为慎重起见,先安排一个投资不多、所需时间不多的小项目给高校老师试试应手。实质性的合作开展起来后,双方了解、磨合的效率会高得多。等了解、磨合到位,高校教师接受了企业的产品、技术开发管理思路,再安排较大一点项目。这样循序渐进,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又可以避免企业受较大损失。

2.选择较近、较了解的学校合作。选择合作学校时,应考虑距离企业的远近、对学校教师的了解程度等因素。委托学校开发项目,不同于委托配套厂商加工零部件。合作过程中,要反复交流。项目开发每进行到一个关键阶段,企业负责项目对接的技术人员,就要到学校实验室观看实验数据、了解阶段成果,对照产品规划要求,提出改进意见。在项目开发过程,高校教师碰到问题、碰到不清楚的地方,也需要深入企业、深入应用现场了解情况,需要面对面地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探讨。电话、网络联系,不能完全替代面对面的交流。选择企业所在城市的高校、离企业较近城市的高校合作,人员来往方便,节省路途时间和差旅费用,不失为务实之举。

与高校合作,实际上是与高校某个或某几个教师合作。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是双方合作的基础。企业了解了某位教师的前期成果、技术专长、科研作风、理论水平、动手能力、为人处世,才可能信任他,选择他作合作对象。教师了解了企业技术情况、企业开发需求情况、企业骨干技术人员情况、企业负责人情况、企业文化情况,才可能愿意与企业合作,承担委托开发的项目。与企业负责人、企业骨干技术人员的母校、同学或者亲亲戚朋友工作的学校合作,可以缩短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时间,较快地将合作开展起来;并且合作中碰到的问题诸如保密、知识产权分享等也便如协调。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朋关系,能给双方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选择母校、同学或者亲朋工作的学校合作,不失为明智之举。

3.审查项目可行性预研报告。建房前要出设计图纸,开发前要写项目可行性预研报告。项目可行性预研报告包括下列内容:项目拟到达的目标(应到达的技术指标、成本控制指标、遵守的行业应用习惯、产品应用环境等)、项目所依据的技术原理,项目研究开发的内容及涉及的关键技术、项目的难点、重点;解决技术难点拟采用的技术路线等。要求承担项目的教师提交一份可行性预研报告,并对之审查,能取得下列效果:(1)督促想承担项目的教师在签订合同之前,做深入的预科研工作,便于签订合同时、合同后沟通。不做较深入的预研究,是拿不出一份符合上述要求的可行性报告的。(2)从可行性报告中可以看出对方对项目的需求分析是否理解到位,所依据的技术原理是否行得通,对项目研究开发的内容认识有无遗漏,对关键技术的把握是否准确,提出的解决技术难点拟采用的技术路线是否可行。审查可行性报告可以初步判断选择的拟合作对象是否合适,估计能取得多大成果,投入多少资金、安排多长时间比较切合实际。

4.签订内容细致的项目合作合同。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高校教师的诚信度较高。不少企业认为,如果不是高校要校企合作项目合同,合同都不用签。把签合同视作一种形式,不当回事儿。其实签订一份包括合同标的(样机的性能、指标)、进度安排、完成时间、付款进度等详细内容的合同,至少有这样些好处:(1)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不愉快。口头承诺的事情,时间长了双方可能记忆有误、理解上有出入,易发生误解和不愉快。口说无凭,文字为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双方理解有出入,翻开合同就自然清楚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或内心不快。(2)加大高校教师按时完成项目开发的压力。高校教师讲究诚信,自尊心强。承诺的事不能按时完成,无疑会有心理压力。将口头承诺变成文字合同,对高校教师的约束力会进一步增强,促使他们按进度去推进工作,想方设法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3)便于对项目跟踪管理。如果合同列出了项目工作进度安排,就可按时间表理直气壮地去检查进度,提醒高校教师;如果合同载明了付款进度(如可行性报告审查通过,签订合同时付20%,关键技术突破付至50%,样机验收付至80%,初步得到用户认可付至100%),则可按合同约定时间付款,省去沟通协调等不必要的麻烦。

5.注重日常沟通联络。既然与高校签了合同,支付了技术开发费,按约定时间来接收成果就行了,不用关注中间过程。如果抱这种想法,难免会走弯路。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企业技术人员多与高校教师联络沟通,有利于项目的顺利推进和项目质量的保证。尽管高校现在强调结合市场需求搞科研,但很多高校教师对市场的真正需求把握不到位。项目合同尽管约定了要到达的技术要求,但对项目产品的要求描述不可能那么具体全面,这得靠项目执行过程中,企业技术对接人员与高校教师的沟通交流,让他们真正了解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产品的应用环境,避免开发出来的产品与市场严重脱节。高校教师擅长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经验不足。加之对承担的项目技术储备往往不够,完全靠他们自己摸索会走不少弯路。如能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借鉴他们的前期开发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利用他们的技术积累,就能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前进,更快更有效地完成项目。注重与高校教师的日常沟通,能方便地了解他们的开发进度,掌握他们的工作情况;如工作中出现偏差,可及时提醒纠偏;如工作进度滞后,则无形中起到督促作用。多与高校教师交流,还有利于日后顺利接产项目成果。

第7篇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

LeBas和Latham依据演化理论指出[6],没有持续的R&D活动,就不会出现技术变革;不能有效地实现技术独占,就没有持续的获利能力,也就缺乏动力开展持续性的知识创造活动。因此,技术竞争力产生于那些通过开展技术活动不断产生和积累技术知识并获取技术创新收益的企业。薛求知和罗来军分析了跨国公司由技术垄断优势范式向技术竞争优势范式演进的过程,并详细分析了两种范式的不同[7]。他们强调,技术垄断优势范式突出表现在对核心技术和技术转移的控制,是通过对垄断技术的保护和经营实现长期的技术积累;而技术竞争优势范式则表现在跨国公司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和对跨国技术资源与能力的整合方面,致力于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来应变外部竞争环境的动态化和复杂化。然而本文认为,这两种范式并不是割裂开的,面对技术变革不确定性的增强、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顾客需求的动态变化、行业竞争强度的不断加剧,如果只依靠技术的控制和保护,原有的垄断优势会很快丧失,只有持续地开展技术研发和技术资源整合,才能带来持久的技术竞争优势。然而,在当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如何保护技术并独占技术收益是巩固企业市场地位的重要手段[8]。因此,中国本土企业一方面需要持续地开展原型技术的研发和技术资源的整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独占技术在市场上的收益,从自主创新中获利。因此,本文将技术竞争力界定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运用自身技术优势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表现为技术的先进性、协同性和获利持续性。自主创新是企业依靠自身资源或通过外部资源获取,独立开展技术研发活动,实现产品或工艺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最终从市场上获益[9]。根据自主创新的三个主要阶段(即技术原型的产生、产品的形成和生产、市场上的商业化),并借鉴彭光映和曾繁华总结的发达经济体跨国公司全球技术竞争战略[10],本文认为,中国本土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技术竞争力,在国内和国际双重竞争中脱颖而出,应该加强技术研发活动,有效协同各类技术资源并独占创新成果在市场上的收益。由于本文是基于企业自主创新的背景,因此不涉及技术合作方面的内容。简单来说,本文所要研究的企业技术竞争力包括技术研发、技术整合和技术独占三个方面。

环境不确定性引起了企业对战略导向的关注[11]。企业战略导向研究理论是一种能够影响企业决策制定框架的潜在哲学体系,是指导企业资源利用、战略规划和经营管理的观念、倾向、动机和愿望[12]。不同的战略导向,对企业的竞争优势理解不同,也对企业应对内外部环境有不同的影响。战略管理与营销研究认为,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是影响企业战略和运营的两个关键战略导向。企业家导向型企业致力于通过创新性、风险承担、先动性等理念指导企业行为。企业家导向强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主动制造变化和探索新机会的结果,突出了企业在战略和行为上的强势地位。而市场导向是一种反应式思维模式,强调通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并利用现有资源做出适应[13]。市场导向型企业更倾向于了解目标顾客的当下需求和竞争者的战略行为,在内部跨部门协作的基础上整合资源,为顾客创造价值最大化。因此,现有文献普遍认为,尽管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具有很高的风险,企业家导向型企业也敢于冒险,并先于竞争对手,研发出创新性的新技术。与渐进性的技术改进相比,企业家导向更有利于新技术的突破以及新市场的开发和进入。市场导向型企业由于能够针对顾客需求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策略做出及时应对,因此在机会利用和避免不确定性威胁方面具有效率优势,但因为仅仅局限于现有的顾客、渠道和竞争对手,将企业的思维局限在已有的框架中而无法产生根本性的变革。

现代企业即使能够通过自身的研发努力生成新颖的、独特的新技术,也有可能面临市场的丢失。如何通过技术研发和技术整合“打下江山”,又如何通过技术独占机制的应用“守住江山”,从而提升和巩固企业来之不易的市场地位,是学术界和企业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代表了企业的竞争状态。它是企业主营产品在其所有渗透领域内的综合市场占有率,或是在主营产业中的排名顺序[8]。企业参与技术竞争的目的是基于企业竞争中的技术因素,建立一个使自己有利可图且持之以恒的市场地位。然而,不同的战略导向会因企业决策和行为的差异,影响技术活动的开展。现有文献研究了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作为对立面对创新突变性产生两种相反的影响[14],然而近期也有文献证明除企业家导向外,市场导向也能通过强烈的创新意愿间接产生更多的创新性[15]。Baker和Sinkular则提出,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具有互补性[12],两者组合有利于企业利润的获得。目前两种战略导向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在理论界仍然存在争议。本文根据自主创新的三个主要阶段,将企业技术竞争力细分为技术研发、技术整合和技术独占三个方面,研究其对企业在行业中所处地位的影响。同时,引入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作为前因变量,探讨战略导向对企业技术竞争力的作用。本文力图通过对企业技术竞争力方面的研究,旨在为中国本土企业发展战略导向和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基本的概念模型。

研究假设

俞文华分析了美、日、欧等在中国大陆开展的技术竞争,认为企业的技术竞争力是促进其技术地位显著上升的重要原因[16]。如前面的论述,基于自主创新的企业技术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长期持续推出创新性技术及产品并从中获益的能力,包括技术研发、技术整合和技术独占。技术研发是企业从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科学分析和反复试验等活动,是一项创造性、开拓性和实验性的工作,其结果是技术原型的产生。只有加强高精尖技术的研发,并掌握技术的制高点,才能掌控竞争的主动权。技术研发包含两方面内容,即学习和技术变革[17]。在技术研发的过程中,企业通过探索性学习,可以搜寻新的技术机会、产生新的技术知识,这种企业内部产生的知识具有较高的隐性和情景依赖性,相对于外部获取的知识,具有更强的不易模仿性和难以替代性,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另外,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需要不遗余力地开展技术研发活动,探索新的未知,避免企业技术面临被替代的风险。没有持续的技术研发,就不会有新技术的产生[6]。Intel成功的例子说明,往往一些突破性的技术变革来自于企业内部,是技术外部获取和模仿跟随策略所无法企及的;同时,持续不断的研发努力是实现自主技术领先开发的基础,能够引领技术前沿,从而确保了IntelCPU市场霸主的地位。因此,技术研发能够帮助企业凭借新颖的、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特有的研发知识拥有行业技术竞争的主动权,提升并巩固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因此,提出以下假设:H1a:技术研发与企业地位正相关。#p#分页标题#e#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高精尖技术的发明创造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即使有些技术被成功研发,也可能被束之高阁,无法进入市场和消费者手中,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为避免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链条出现断裂,申长江认为[18],企业在将原型技术发展为适于商业化制造的产品或工艺时,需要充分利用内外部技术资源,将多门类技术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并发挥其协同优势,实现技术向新产品和大批量生产的转化。刘瑶借助海尔集团的案例说明,企业有能力并有效实施技术整合是判断其竞争力的重要依据[19]。Ianisiti首次提出技术整合的概念[20],他认为,技术整合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在新产品或制造流程开发的过程中选择、甄别、提炼和应用所需技术的活动。邓艳和雷家骕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技术整合的研究,将其细分为面向产品开发的技术整合和面向大规模制造的技术整合[21]。前者可认为是从原型技术到具体的产品方案,简称为产品化,后者是从单个产品技术到可批量制造的技术,简称为工程化。产品化阶段是应用原型技术开发出高质量和高性能的产品;工程化是将产品批量化和高效率地制造出来。Ragatz、Handfield和Petersen研究证明了尤其是在技术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高的行业,企业技术整合是决定新产品生产周期、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的重要指标,这对企业快速并持久的占领市场具有重大影响[22]。此外,技术整合需要跨部门的交流与协作,这有利于企业内外部显性和隐性知识的转移,还可以消除组织中的各种边界和障碍,保持组织柔性。在技术整合过程中,企业不仅需要审度内部的技术基础,还需要关注外部市场环境,如原材料的可获得性和顾客的偏好等,才能有效地对各类技术资源进行甄选、应用和重组。因此,技术整合加快了企业响应市场的速度,帮助企业适应外部环境,从长期来看,有利于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H1b:技术整合与企业地位正相关。

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个创新企业都能够从创新中获利,真正的创新者也不一定是市场上的赢家。企业不仅需要关注技术产生阶段,还应该致力于市场的开发和占领,尽快实现创新成果的商业化,才能确保市场地位的稳固。技术独占是指开展技术创新的企业在市场上通过独占机制的使用确保其从创新性的技术中获益,避免因竞争对手和跟随者对创新企业核心技术的复制和模仿而丢失创新收益[23]。只有能够独占技术创新收益的企业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获取技术竞争力。现有文献通常用独占机制的有效性来衡量技术独占性[24-25]。独占机制是用来保护技术研发中不断增长的租金的手段[25]。独占性最重要的维度是技术的本质和专利、商标、著作权等法律保护机制的有效性[23]。后来又被学者归为两类[26]:一种是通过明确技术所有权独占创新收益,又被称为法律独占机制;另一种是企业的战略,通过商业秘密、市场领先、互补性资产等占用技术创新收益,又被称为战略独占机制。专利在技术占用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专利权享有垄断利润,二是通过专利许可、或增加谈判砝码使企业获益。企业保护技术的垄断地位和独占技术扩散和转移的收益,成为企业技术竞争的有力武器。然而,信息披露风险性高、专利申请手续繁琐和维护成本高等原因也限制了专利在保障创新收益方面的局限性[27]。Cohen等认为[27],商业秘密、领先市场和互补性资产等在除化工和医药行业外均具有比专利更好的独占作用。商业秘密能够用较低的成本保密核心技术不被模仿,避免竞争对手侵吞创新企业的市场份额。领先市场是指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以更快的速度将创新成果推向市场,发挥先动优势,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互补性资产包括支持创新产出的声誉、渠道和制造能力等。Teece认为[23],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只有拥有难以被模仿的互补性资产才能成功实现新技术的商业化,并从技术创新中获得收益。企业声誉作为无形资产,具有很强的市场感召力,是奠定企业市场地位的基础。渠道关系有助于创新企业获取终端市场的相关知识和信息,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和较低的销售成本,将创新成果递送到最终用户手中。制造能力优势能够帮助企业降低创新成本,从而提高创新利润。因此,总的来看,技术独占机制的有效性对企业创新过程商业化成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只有经过成功的创新商业化,企业才能真正地独占创新收益,增强企业经济实力,从而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基于以上论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1c:技术独占与企业地位正相关。

企业家导向是一种通过内生的新思维、新决策和新行为来主动影响外部环境的战略方式[13]。企业家导向型企业强调对未来技术、需求和竞争的预期,主动开展技术突破和领先开发活动,愿意进行风险投资并承担风险。技术研发虽然可以促进新颖性技术的产生,但其过程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风险性、长期性和资源消耗性。企业家导向型企业认为,突破性的技术变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从技术研发中进行探索性学习并积累经验。它们对所研发的技术前景充满信心,愿意打破技术常规,支持突破性的技术进步;对技术风险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并且愿意承受研发失败所导致的损失;同时,强调研发战略的先动性,激励研发团队创造出优于竞争对手的新技术。因此,企业家导向型企业更愿意加大研发支出,鼓励企业内部开展持续的研发努力和新技术的产生,为技术研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提高新技术的新颖性和难以模仿性。因此企业家导向偏向于促进技术研发。市场导向引导和激发企业根据外部环境调整自己的思维、决策和行为,是一种适应性战略方式[15]。市场导向致力于应对现有顾客需求和竞争者行为的变化,回避对未知采取冒险行为,从而限制了探索性和超前性思维的产生,而探索性和超前性思维正是新技术研发的主要来源。第二,尽管有研究证明,市场导向也是进行技术改进的主要动机之一,但是技术原型的产生需要大量研发资金和人员的投入,而市场导向会避免投入大量资源尝试这样一个试错和探索过程[28]。第三,技术研发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是持续新知识创造和积累的过程,市场导向强调对外界环境的及时回应,不愿开展耗时长久的原型技术的研发活动。因此,本文认为,市场导向关注的是当前的技术基础和渐进性的改进,从而抑制了高风险、高投入和长期性的新技术研发。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2a:企业家导向与技术研发正相关。H2b:市场导向与技术研发负相关。#p#分页标题#e#

技术整合需要对多种技术进行调查、评估、选择并整合到产品开发和大批量生产中去。在技术整合的过程中,企业始终需要关注已有技术选项和外部环境的有效匹配[20]。其中,产品化阶段需要考虑外部竞争环境和顾客偏好,工程化阶段需要考虑供应商批量供应和生产能力。市场导向正好为技术整合创造了合适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通过对外部环境的观察和分析,避免了技术整合的盲目性,通过内部的沟通与协作,加速了技术整合的效率,因此,市场导向促进了技术整合。然而,技术整合过程中仍然面临整合风险[29],现有技术选项能否发挥协同优势具有不确定性,需要企业进行不断的实验和探索,而企业家导向型企业愿意承担风险,并投入资源尝试多种可能性,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另外,技术整合的目的是将技术应用到产品创新和批量生产中去,企业家导向型企业更具有前瞻视野,致力于寻求新顾客、挖掘现有顾客的潜在需求并预测市场发展趋势,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同时企业家导向鼓励企业主动引导外部环境朝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促进企业通过技术整合成为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因此,本文提出:H3a:企业家导向与技术整合正相关。H3b:市场导向与技术整合正相关。

企业家导向反映了企业通过“由内而外”的方式驱动企业主动制造变化,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内部技术创新性追求上,而市场导向则表现为通过“市场拉动”促使企业对变化做出回应,更多地关注市场上顾客、竞争对手和其他环境要素下的状态[30]。因此,市场导向具有较高的市场协同性,促使企业开展更多的市场活动。首先,市场导向型企业将竞争者视为威胁,他们更加关注技术独占问题,促进企业有效利用知识产权。市场导向型企业善于对市场状况和竞争环境进行把握,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专利战略获取垄断收益、许可费用,亦或是增加谈判筹码,也可以采用商业秘密的形式保护核心技术不被模仿。第二,市场导向型企业在确定创新成果进入市场的时间时,不仅要全面考虑顾客和竞争对手的状况,还需认真审视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以应对领先市场面临的市场不确定性和技术不确定性。第三,市场导向型企业关注企业声誉构建和促销活动,旨在提升创新成果的市场接受度和顾客认同度;同时,由于了解自身营销资源和技能的优劣势,市场导向型企业善于运用互补性资产帮助企业获取创新收益。本文认为,技术独占的有效性依赖于市场的需求环境和竞争环境,市场导向对外部当下环境的关注和回应促进了技术独占机制有效性的发挥,而企业家导向忽视外部环境,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创造环境,而不“审时度势”,将面临新产品和新技术合法性的缺失,无法快速博取市场认同,从而限制其市场收益的获取。因此,本文提出:H4a:企业家导向与技术独占负相关。H4b:市场导向与技术独占正相关。

实证研究

本文的数据来自于国内600家技术型企业的问卷调查。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预调研的基础上对问卷进行测试、修正与完善。通过面访方式进行正式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共回收有效问卷270份,有效回收率为45%。本次调研主要是为了研究企业层面的技术竞争和技术创新行为,因此调研对象锁定在了解企业整体状况的总经理或者高层管理人员。调查的样本包括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合资企业等,遍及广东、陕西、河南、天津、甘肃、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河北、山西、四川、上海等省市,主要集中在能源、化工、机械、电子和通讯等行业。本文对自变量均采用多题项李克特7级量表的度量方式。采用过程变量来表征企业的技术研发活动。考虑到创新投入和产出的时滞性问题,本文通过考察企业过去3年中在研发努力中的表现来度量技术研发。技术整合,主要是指组织内的知识整合和技术协调,因此参考Iansiti研究内部技术整合的题项[24],并结合中国制造业的特点,共设计了3个题项。虽然技术独占在理论和实践中很重要,却难以直接测量。因此,许多学者都试图通过检验各种独占机制的有效性来间接地度量独占性[24-25]。本文设计6个题项考察了法律机制和战略机制的有效性[26-27]。对于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的测量题项则采用赵根申等(2006)的量表[31]。关于因变量,本文对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市场地位,采用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进行度量。询问被访者所在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分别用1—前15%,2—前15%~30%,3—中间,4—后30%~15%,5—后15%表示。同时,本文以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作为企业市场地位的变量,用李克特7级量表法度量企业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市场占有率的增长情况(1表示很低,7表示很高)。另外,企业技术竞争力评价对竞争性产业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将行业类型、所处行业的发展阶段和行业竞争强度作为控制变量。

首先采用SPSS18.0和AMOS18.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相关系数表(见表1)可以看出,所有变量间相关性很低(相关系数小于0.5),避免了多重共线性问题,适合进行进一步实证分析。采用Chronbach'sα系数和组合效度(CR)来检验量表的信度。通过表2可以看出,所有潜变量的Cronbach'sα值和组合信度均大于门槛值0.7[32],说明变量的度量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和可靠性。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理论测量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优度(χ2=319.050,df=179,χ2/df=1.782,p=0.000,GFI=0.900,CFI=0.945,IFI=0.946,RMSEA=0.054)。另外,所有度量指标在其所在构念上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6,平均可提取方差(AVE)百分比均大于50%,这意味着每个潜变量的度量都是有效的[33]。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协方差结构分析方法,本文应用AMOS18.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变量间的路径效应,实证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结构模型拟合良好(χ2=389.147,df=201,χ2/df=1.936,p=0.000,GFI=0.882,CFI=0.927,IFI=0.928,RMSEA=0.059)。

由于因变量企业地位在调研问卷中是反向编码,因此,技术研发、技术整合和技术独占均与市场地位的测量指标负相关,且统计显著,说明技术竞争力的三个方面均可以促进企业地位的提升。从统计结果来看,市场导向和技术研发间具有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β=0.096,p>0.1),而假设H2b认为,市场导向抑制了企业的技术研发,因此假设H2b没有得到支持。企业家导向与技术独占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虽然为正,但无统计其显著性(β=0.076,p>0.1),与假设H4a预测的方向相反,因此假设H4a也未通过验证。除此之外,其余7个假设均得到实证支持。概念模型中各变量间的路径关系如图2所示。为了检验概念模型的稳健性,本文采用企业地位的变量,市场份额的增长,作为因变量,重新检验变量间的路径关系。图3中显示了统计检验的结果,该结构模型各项拟合指标和图2中的模型接近,说明模型拟合良好。由于市场份额增长采用的是正向编码,因此从图3可以看出,技术研发、技术整合和技术独占均与企业市场份额增长正相关,且统计显著,再次验证了假设H1a,假设H1b和假设H1c。另外,与图2中的路径结果相似,在图3中,企业家导向显著地影响技术研发和技术整合,从而支持了假设H2a和假设H3a;而市场导向与技术整合、技术独占显著正相关,从而支持假设H3b和假设H4b;企业家导向虽然与技术独占正相关,但无统计显著性(β=0.078,p>0.1),假设4a再次未通过检验;市场导向与技术研发之间呈现微弱的正相关关系(β=0.098,p<0.1),在0.1的统计水平上边际显著。实证结果说明,企业家导向是促进技术研发和技术整合的主要战略动因,而市场导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推动技术整合和提升技术独占方面;技术研发、技术整合和技术独占均促进企业地位的提升,但和技术研发与技术整合相比,技术独占对企业地位和市场份额具有更强的直接影响。#p#分页标题#e#

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立足于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背景,研究了企业技术竞争力的构成,根据自主创新的三个主要阶段,将技术竞争力细分为三个方面,即技术研发、技术整合和技术独占。同时,构建了企业战略导向、技术竞争力与企业在行业中所处地位之间路径关系的概念模型,并以中国270家技术型企业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第一,技术竞争力是企业的一项核心竞争力,由于企业在技术方面具有研发、整合和独占的优势,从而产生企业特有的、难以在市场上购买也难以被其他企业模仿和替代的、在企业长期创新实践中产生并积累的优于其竞争对手的一种能力。企业技术竞争力不仅表现在企业内部的新技术原型的研发,还包括可能跨企业边界的技术资源整合活动,以及市场上的技术创新收益的独占行为。因此,技术研发、技术整合和技术独占共同构成了企业技术竞争力,任何单一方面的优势都不能保障企业在技术层面持续地优于其竞争对手。现有的关于技术竞争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于技术先进性,而本文从技术产生、技术应用和技术获利三个方面更加全面地反映了技术竞争的过程,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简洁、可操作性强的技术竞争力评价体系。

第二,研究证明了企业技术竞争力对企业地位和市场份额的促进作用,说明对于技术型企业,技术竞争力直接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实证结果表明,与技术研发、技术整合相比,技术独占对企业地位具有更强的直接影响力。牛永革和李蔚认为[8],建立卓有成效的战略防御系统能够遏制竞争对手的挑战行为,保护技术在市场上的获益,是巩固企业市场地位的重要手段。本文的研究支持了他们的观点。本文认为,尽管技术研发是企业参与竞争的立足之本,但是技术成果的最终竞争力体现在市场方面[34]。

第三,企业的战略导向对企业技术竞争力具有差异性影响,企业家导向促进技术研发和技术整合,而市场导向促进技术整合和技术独占。该结论说明,企业家导向与市场导向并不是相互矛盾、不可调和的,企业家导向与市场导向的恰当融合对企业技术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更好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了Baker和Sinkular、杨智等的研究[12,30],认为两种导向相结合的企业有着比单纯执行某一导向的企业的绩效更好。另外,与Christensen和Bower的研究不同[14],本文的市场导向对探索性和创新性技术研发的负向影响没有得到支持。Vázquez等认为[15],市场导向通过创新意愿会间接影响技术活动的创新性,这给本文的研究结论提供了可能的解释,说明仅仅研究市场导向与技术研发之间的直接关系是不够的,挖掘它们之间存在的复杂作用机理是本文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其次,企业家导向对技术独占的负向关系也没有得到支持,这说明,企业家导向并不是技术独占的直接影响因素。企业家导向型企业敢于冒险挖掘未来的市场需求和挑战市场竞争,也许能够通过新市场的探索和开发创造创新收益。高展军和李垣认为,企业家导向有利于市场导向的培育[35]。因此,虽然企业家导向与技术独占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也许可以通过市场导向间接影响技术独占。

面临日趋激烈的国内和国际竞争,企业如何参与并应对双重竞争局面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现代企业的竞争目的由谋取短期利润向谋求长期竞争优势转变,竞争内容由价格竞争向产品、服务竞争以及更高水平的专利竞争转变。这些转变归根结底是技术的竞争。不遗余力地发展技术竞争力是技术型企业提高其竞争地位的重要途径。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中国本土企业评价和发展技术竞争力并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第8篇

关键词 中小企业板 研发投入强度 绩效 相关性

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研发投入的支撑。因此,鉴于以前学者以及我国出台的法律基础,此项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背景分析

当今世界的竞争已成了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洪震、金莉(2011)[1]通过对2009年全球1000家上榜企业研发投入总额3958亿英镑进行分析,发现研发投入总额比上年增长7%,比前四年平均值增长18.6%。全球及主要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延续集中于若干重点行业,但新能源和其他一些产业的研发投入的增速明显加快,全球研发投入最活跃公司大多数研发投入有持续性,不会随经济变化而发生重大变化。

步方(2011)指出研发支出可以使企业在趋于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能够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让其拥有新的核心竞争资源,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预期利润。因此,经理人作为企业研发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出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考虑,对待风险和收益的态度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研发支出。张娉(2011)[2]认为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新经济形态,其产品中所包含的科技和知识的含量比较高,无形资产已然成为企业重要的经济资源,它能够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企业通过品牌策略、技术革新等措施,可以将无形资产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实现企业资本的增值。

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让所有上市公司感到力不从心,因此不得不选择对自身的重新定位。要想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不能只专注于扩大原材料投入,不能只讲产值,不讲效益,而必须投入高科技,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才能适应当今市场的瞬息万变。在我国,国家推行税收优惠政策,减少软件企业研发成本,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同时,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研发投入的支撑。

二、概念分析

(一)研发的定义

研究和开发(以下简称R&D)是促进企业成长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立足之地的必然选择。目前,许多上市公司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研发活动进行数据化效益分析。

我国(2006)在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对于研发费用比之前有了更详细的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国际会计准则第9号――研究与开发费用》中规定,研发费用包括所有应直接归属于研究和开发活动的费用,或在合理的基础上能够分配给这类活动的费用。谢兰云(2009)提出R&D活动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的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在于丰富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库,并利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发明。邵模2012)指出研究是指在详细考察某一问题后,找出其内在属性和规律性,进而形成科技理论。开发则是客观规律运用于生产或生活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是一种有特殊目的的技术过程。从企业层面上将研究开发分为两类: (1)工艺创新,即通过实验室里的投入,探寻生产特定产品的较低的技术。(2)产品创新,即探寻新产品的技术。

虽然在对研发的界定上,中国学者与外国学者不尽相同,但大体都包含了研究与开发阶段所产生的费用。在本文中的研发投入比(也称研发投入强度)是指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二)绩效的概念

绩效,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李香春(2009)[3]认为企业业绩是企业在某个时期做某事的能力、方式、过程和结果。杨德伟(2011)[4]在研究民营企业研发投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不是选用托宾q值、股票收益等反映市场绩效的指标,因为杨德伟认为这些指标来衡量企业绩效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会对估值产生影响,因而用营业利润率来衡量企业绩效。于晓霏(2012)[5]认为绩效是绩与效的结合。其中绩就是业绩,体现企业的利润目标;而效是效率、效果,体现企业的管理成效。企业绩效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投入指的是人力、物力、时间等物质资源,产出指的是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

本文主要考虑到绩效主要反映在公司的盈利能力上,盈利能力较好的上市公司其总资产扩张能力比较强。在考核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情况时,投资者往往关注与投入资产相关的报酬实现效果,而公司绩效衡量指标包括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毛利率等。

三、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综观国内研发投入的文献,可以主要归纳为以下两种:

第一种类型:利用宏观数据。利用宏观数据分析国家或省级研发支出对国家或该省国民经济的影响。王君彩、王淑芳(2008)[6]对电子信息行业的R&D投入与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认为研发强度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金洪震、金莉(2011)[7]分析了全球R&D最顶尖的全球1000家企业的研发投入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研发投入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将我国企业与全球最顶尖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行对比。提出了我国应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企业进行持续研发投入。王芷萱(2011)研究开发支出与企业绩效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开发支出不仅与企业当期的业绩存在正相关性,与企业未来的股价也存在正相关性。俞皓(2012)从经营业绩这个层面来系统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现2007年、2008年的研发支出和2009年的企业业绩呈负相关关系。然而到了2009年,由于宏观经济复苏,研发支出和当年的业绩呈正相关。

第二种类型:通过划分行业,分析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徐以霞(2009)以医药、生物制品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开发支出增量作为解释变量,实证研究了企业开发支出价值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开发支出与公司经营业绩显著正相关,且开发支出具有价值相关性。

任海云和师萍(2009)通过2001~2004年71家沪市制造业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和公司绩效显著相关,且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但分布不均。

张济建和李香春(2009)利用71家我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用实证分析R&D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业绩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年的R&D支出和高新技术企业业绩有正向相关性,R&D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业绩没有滞后影响。

韦鲁已(2010)[8]以我国30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06~2008年的数据为基础,以研发投入绝对数(当年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自变量,以盈利能力指标和成长能力指标为因变量,实证分析了研发投入与企业业绩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且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滞后性。

鹿永杰(2010)[9]以电子信息行业2005~

2008年研发数据为样本,发现R&D投入与企业业绩呈显著的正相关。游春(2010)可以发现科技型公司研发投入与每股收益这一绩效指标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而研发投入强度与非科技型公司没有表现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反而表现出不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

陆玉梅和王春梅(2011)[10]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年的R&D投入和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建议加大R&D投入力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陈海声、卢丹(2011)选取了在2003~2007年内披露R&D投入的654个上市公司,将其划分成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两个组别,考察了R&D投入与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和托宾Q之间的关系,发现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比,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R&D投入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更显著。

孙莺(2012)选取上市公司中的45家上市公司2008~2009年两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来检验R&D投入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并提出应当完善研发环境、企业的会计制度和完善激励制度。

尽管诸多学者关于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讨论,但我们大体可以将两者关系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二是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有推动作用。

四、研究方法讨论

为了寻求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学者们使用不同的方法展开讨论。曾燕妮(2008)选取1999~2004年的高新技术企业会计信息中无形资产以及相关数据进行价值相关性的研究,研究中使用的是面板模型的分析方法。倪丽娜(2008)采用样本T检验分析法对新准则实施后的市场反应情况做了相关考察,并分别对全部样本、高新技术企业、剔除高新技术企业后的样本等三种情况进行了研究,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2005~2007年期间沪市A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孙树昌(2009)[11]以2002~2007年期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我国新旧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会计指标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罗婷、朱青、李丹(2009)[12]选取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前2002~2006年期间的数据,通过分析上市公司报表附注间接地测度了我国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的流量数据,同时运用回报模型对企业研发支出与同期以及未来股票回报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邹燕(2010)总结了国内外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方法,第二部分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关于研发支出资本化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论文主要运用回归分析法处理数据,最后对数据解释和说明,并剖析了深层原因。

张娉(2011)在理论部分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阐述研发支出的价值相关性理论基础以及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方式,并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支出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在实证部分,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有关财务数据的收集,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研究2007~2009年的研发支出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五、研究结论

学术界对研发投入与社会经济、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从多角度、多层次展开,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邵模2012)从理论到实证,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与绩效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上市公司披露数据对两者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从宏观和中观层面看,我国的企业已经成为研发创新活动的主体,研发活动的投入,无论是绝对量和相对量都稳步增长,但研发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相对于发达国家甚至新兴发展中国家还是有很大差距。(2)从企业层面上看,从本文研究的电子和信息设备两个行业来看,很多公司的研发费用投入强度都达到了世界一流科技型企业的水准。但是尽管本文的样本是具备一定规模的上市公司,但企业间的差距依然非常明显,很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还很低。(3)从滞后一年的研发投入对绩效的影响来看,与当期的影响差距不大,这表明企业的研发投入大多在一两年内产生效果,这也印证了企业的研发投入多集中于短期就能获利的试验发展阶段,这种创新往往是浅层次的、短暂的,易被新技术取代,而对需要长期持续投入,短期无法见效的基础研究重视不足,这恰恰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4)企业的研发费用投入强度与其托宾Q值并无显著相关性。

于晓霏(2012)筛选了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的40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其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五年的研发投入数据和绩效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与分析,首先得出了研发投入增加能带来企业绩效的增长,之后总结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具有滞后性。

陈一博(2013)得出机械、医药、电子及信息设备、汽车、信息服务5个行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与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研发投入有利于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第二,研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有一定的滞后期。第三,各个行业研发投入强度与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差别较大。医药行业和汽车行业滞后一期的研发投入强度与销售净利率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大,分别达到1.86和1.11。

六、总结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归纳后主要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中小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部分指标存在相关关系;研发投入的多少与行业存在一定联系,高新技术企业尤为显著;企业应该完善研发机构,提高管理水平;政府完善相关机制,改善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 洪震,金莉.全球最优秀公司的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经济管理研究),2011(2):43-47.

[2] 张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支出价值相关性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1:14- 15.

[3] 李香春.我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与企业业绩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硕士论文,2008:4.

[4] 杨德伟.民营企业研发投资与企业绩效――基于深市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论坛,2011(11):106-113.

[5] 于晓霏.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我国中小企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例[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2:4.

[6] 王君彩,王淑芳.企业研发投入与业绩的相关性――基于电子信息行业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12):11.

[7] 洪震,金莉.全球最优秀公司的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经济管理研究),2011(2):43-47.

[8] 韦鲁已.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业绩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0:13-15.

[9] 鹿永杰.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与绩效关系研究――基于上市百强电子信息企业的实证分析[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 2010:8.

[10] 陆玉梅,王春梅. R&D投入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科技管理研究 [J]. 2011(5):10.

第9篇

内容摘要: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使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多样变化,逐步形成了企业网络。而现代企业都以技术创新为竞争的制高点,那么企业网络对于技术创新有何影响,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利用企业网络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就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对此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关键词:资源 企业网络 技术创新 创新能力

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所面对的环境与以往有着明显的改变: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剧;全球范围内的产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出现使企业传统经营方式面对挑战等等。这些就使得企业改变其组织形式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以适应环境。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研究指出每一次生产效率的突飞猛进都伴随着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和演变。在如此的形势下,企业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一是企业之间纵向和横向的非一体化逐渐发展,生产专业化、社会化更加深化;二是企业集群的出现,不仅极大的提高了竞争力,而且改变了集群内企业的经营方式;三是企业之间的关系随着日益发展的外包、供应链协调、战略联盟、特许经营和连锁经营等方式的出现,更加复杂化;四是出现了以虚拟企业为名的新的组织形式,实现了跨地区企业间敏捷生产的方式,以快速响应客户的需要。由此观之企业组织形式正从自主的单个企业为主的组织形式发展到多向的互联的网络组织形式;而当前的产业组织形态也正向网络化、集群化、虚拟化的方向发展。因此说,不管在当今的产业还是企业层面上,网络组织形式普遍存在。而技术创新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已然成为企业提高其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和方式。随着网络化的普及,技术创新这项企业战略措施的内容也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技术和市场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产品周期越来越短,研究开发项目越来越耗时耗资,任何一个企业仅凭内部技术开发来寻求技术上的突破已经不可能产生竞争优势,从而他们必须将竞争重点从内部开发转到通过网络关系来学习。因此,技术创新的焦点也从寻求技术诀窍(know-how)向寻求合作者(know-who)转移(西格法德•哈里森,2004)。这就需要在理论上对企业网络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就此对相关理论进行一个综述。

企业网络的含义

每当提及“网络”一词,自然想到的是因特网,即由很多个不同结构的局域网通过一个统一的协议构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大型网络(陈守明,2002)。但网络可以同时延伸到社会科学领域中,其中的企业网络就有着越来越强的生命力。学者们对企业网络的研究也从不同的角度赋予了其不同的描述性定义。

国外学者中,Thorelli(1986)指出网络是具有长期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组织间所建立的是一种介于透过市场机能的交易关系与同一正式组织结构的层级关系之间的关系。Hakansson(1996)将网络定义概括了三大构成要素,即主体、资源和关系(活动)。企业网络是企业间关于交换、共享或共同开发产品、技术、服务的一种自愿的安排,是企业间多种动机与目的的结果,这是Gulati(2000)从功能角度来界定企业网络。阿卡尔和科特勒(Ravi S.Achrol,Philip Kotler,2004)将网络组织界定为网络组织是由多个独立的个人、部门和企业为了共同的任务而组成的联合体。Anna Grandori(2006)将企业网络概括为一种节点之间保持一定程度持续联系的模式,网络中的节点代表不同的组织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是各个企业或企业内的分支机构(部门或者附属机构)。由此可知,企业内、企业间以及企业联合体之间都可以形成网络,网络联系可以是单向或双向的,代表着产品流、资源分享、所有权关系或别的控制形式及合作与交流的链条。

在国内的研究中,陈守明(2002)对企业网络的含义界定与Anna Grandori相似,即企业网络由一组自主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建立起来的,一种具有长期性的、指向的、既包括企业间的又包括企业内部的组织联合体。林润辉(2005)从网络组织的具体形式中抽取其本质特征,将网络组织描述为一个由活性节点的网络联结构成的有机组织系统:信息流驱动网络组织运作,网络组织协议保证网络组织的正常运转,网络组织通过重组去适应外部环境,通过网络组织成员协作创新实现组织目标。孙国强(2006)认为企业网络是以独立个体或群体为结点,在企业及社会组织之间进行的跨边界的资源整合过程中所形成的,以各种经济性连接为纽带的分工协作系统。在这里企业之间或企业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跨界经济联合均应纳入该组织的研究范畴。刘佳勇(2008)等人从广义的角度理解,认为企业网络是通过契约形式的作用所形成的一种非一次易关系的界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动态组织形态。

尽管这些对企业网络的概念界定的出发角度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本质是一致的,即都在强调企业网络是在特定时空范围内,企业或组织间为了某一个共同的目的,基于组织间的相对稳定关系,并且通过不同的形式(正式和非正式的)而建立的一种联系沟通的互动集合。这种企业网络可以被视作一种介于纯市场和企业科层之间的“中间性组织”,且在该网络内的成员之间具有互补性、相关性和互惠互利性等特征。

企业网络的形成动因

企业网络理论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其中对企业网络成因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特别是战略管理研究领域,各学者采用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去观察与审视企业网络。

(一)交易费用理论角度

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企业网络是介于市场和企业间的中间组织,是混合的管理结构。Williamson(1985)指出,由于资产专用性导致相互依赖和“要挟”风险,进而产生如何在形式上独立但实质上却相互依赖的企业之间关系治理的复杂问题,这就产生了介于市场和企业科层管理中间的组织形式。理论上来说市场机制是解决资源配置的最有效办法,但由于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及机会主义行为,当企业寻求的资源内部一体化由于竞争的交易成本很高或受限时,企业会通过跨越组织边界的合作活动来减少其交易费用。由于网络能够整合市场和企业这两者的优势,在减少企业交易费用方面,它比市场、科层组织结构更有效 (Jarillo,1988)。交易费用理论的这种解释得到了较广泛的认同。但它没有对该网络内的各成员所拥有的资源在形成网络中所起的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资源理论角度

在对企业网络的阐释中,资源理论认为企业网络代表了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源。Stuart(2000)指出不同的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获得各种处于企业之外的关键技术或者技术诀窍,可持续的不同种类的互补性资源不仅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也是企业建立战略性网络关系的重要原因。互补的资源不但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创造协作而且可以用来发展新资源、新技术和新的竞争优势(March 2001)。Barney(2003)认为企业网络带给企业的外部经济性是网络内企业特有的资源,这种资源是稀缺的、有价值的,同时也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以及其它资源难以替代的。正是这种资源能够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所以在企业网络中,Gulati(2005)指出企业经常将拥有自己所缺资源的公司作为合作伙伴,这样企业便能利用伙伴的资源为自身的发展服务。

(三)战略管理角度

在管理领域中研究者们更多地将网络称为战略网络(strategy network)。雅里洛 (Jarillo,1988)在《论战略网络》一文中对“战略网络”的内涵作出了详细的阐述,极大的推动了战略管理领域对企业网络的研究。他提出网络是一种组织形式,管理者和企业家可以通过它在市场竞争中定位,这种组织形式是一种独立而又相关的企业之间长期的有目的的合约安排,可以使他们与网络外部的企业相比更具有竞争优势。N.Nohria和R.Eccles (1992)编写的文集《网络与组织:结构、形式和行为》则标志着网络研究进入了一个兴盛时期。美国著名的《战略管理杂志》在1998和2000年分别刊出了有关网络理论与企业战略关系方面文章的专集。Gulati,Nohria&Zaheer(2003) 强调企业所嵌入的关系网络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绩效,组织间建立的持久、稳定的关系对企业自身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社会网络角度

社会网络研究最早出现于社会学领域,在研究社会经济行为和过程中逐渐扩展到企业领域。Granovetter(1973)“弱联结力量”理论、Granovetter(1985)的“嵌入性”理论、Burt(1992)的“结构洞”理论、Coleman(1990)的“密集型网络”理论、林南(2005)的“社会资本”理论都是社会学对网络解释的代表性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中,Ahujia(2005)认为,企业所在的社会环境是一个关系网,企业与网络参与者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资源关系,会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许小虎和项保华(2006)的研究表明,企业网络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网络关系方面,网络关系是一种较为稳固的社会关系,是企业的一种社会资本,它的存在为企业带来了很多隐性资源优势,推动企业参与到网络中。

(五)组织和学习理论角度

企业对知识资源的获取和学习现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持久的竞争优势更多的是建立在企业拥有的经验性基础上,而企业网络的建立是解决经验性知识转移的有效途径。企业网络常常被当作企业从其它企业那里获得技术诀窍和学习新技能的一种工具,很多公司不但希望通过联盟获得互补资源,而且希望能够学习这些能力。Hamel (2003)认为合伙人学习能力的不同,学习是否对称会影响合伙人协商的能力,公司的学习能力直接影响公司对联盟管理的手段。Lane和Lubatkin(2006) 的研究表明在企业网络中,从传统的资源依赖或者风险承担向以学习联盟伙伴的知识为主要目标的学习型联盟转变是一个显然的趋势。

在企业网络理论里,20多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企业网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基本上形成了理论体系。而且这些研究成果使人们关于企业网络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实践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但是现有的研究大部分是就网络本身来进行的,它们侧重于企业网络形成的理论解释、具体类型的辨析、单方面关系的研究等,而且企业网络的论述中,大部分是关于企业间形成的网络,而针对企业内部网络的研究并不多,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论述的就更少之。

企业网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企业网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内部控制方式是一种介于市场和科层之间的中间状态,由此带来了技术创新过程的变化。在这个网络中,结合进了参与该网络的“团队”成员的自我意识、共同语言、社会关系、丰富资源和价值观等控制手段,便使得内部控制结构更加有效,同时使创新基础丰厚、创新资源共享、创新过程加快。因此,企业网络对技术创新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网络化的环境中,研究者们发现网络能够给企业的创新提供大量的信息和知识。Grandori&Soda(2004)认为在企业网络中的企业在获取原材料与技术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Freeman (1982)在其《工业创新经济学》提到成功的创新企业的特征包括:企业内部很强的R&D能力;关注潜在市场努力培养并帮助用户;与客户和科学界保持密切联系等等。高建(1997)通过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调查发现,技术创新的成功因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前者又分为互惠因素(消费者合作与支持、与大学研究机构及其他公司合作)和支持因素(政府和咨询服务),后者包括高层领导支持,研发、营销和生产三部门之间的合作以及技术带头人。从学者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企业网络主要是为技术创新提供知识源和信息源。因此,相互合作的关系不论在企业内部或是企业间都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联系合作机制,它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Imai and Baba,1991;Hakansson and Henders,1992)。Cooke(1999)提出企业网络能够作为获取外界知识的工具,在企业着力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借此从外部获得所需知识和信息。Das&Teng(2003)认为企业与其他组织一同工作,有助于编码的知识和隐形知识的转移,这将导致一些难以移动或者难以开发的资源的创造与开发。张其仔(2005)在他的《新经济社会学》中引用Mark Casson和Howard Cox关于网络的观点,认为网络是一种高度信任的、把不同所有者联结起来的合作机制。所以一个企业拥有的企业网络资源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有着突出的影响,这是获取和利用知识的关键,也是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关键。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学者们发现融入不同的相关成员,可以给创新带来更多的益处。企业与所处网络中的供应商及客户等之间的垂直联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非常大。Ragatz、Lorenzonim和Lipparini、Romijn等人(2002)认为将供应商纳入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之中,不仅有助于缩短产品从概念到顾客的时间周期,降低成本,还能够更加容易获得供应商的知识和专有技术。Romijn&Albu(2005)在研究中发现供应商能够使新产品开发企业接触到更广泛的专门技术,有助于新产品的开发,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企业今后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此外,Biemans(2006)认为在新产品开发的初级阶段,客户的参与能够协助提供开发的思路。我国学者许庆瑞(2003)认为,成功商业化是创新的一个必要条件,这就要求与使用者的需要紧密结合,使产品从创新的思想到生产投放市场的过程构成了一个“链接过程”,始终贯穿于创新活动始末。李惠斌、杨雪冬(2004)在《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一书中指出,许多公司把与供应商及竞争者的关系作为产品开发技术的外部动力,但现今高校和实验室也被纳入到获得基础研究信息的来源之中。

将竞争对手归为网络成员,与竞争对手建立合作关系同样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成功的创新不仅要求与供应商、使用者的垂直合作,还要求与竞争对手之间的水平合作。因为企业间的水平联合有助于建立起系统创新的技术标准,这样能够克服技术标准形成过程中的重复研究,降低创新成本;还能形成公开统一的行业标准。其次,由于创新成本高、环境变化迅速,单个企业往往无法独立承担,而拥有强大的企业网络便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再次,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使之具有很大风险,与竞争对手的合作能够使风险分散。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补资产及互补技术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会发挥很大作用。企业的技术创新只有在商业化之后才会带来价值。要想企业的新产品和新工艺能够成功商业化,企业必须获得诸如营销、声誉以及售后服务等等,这就是互补资产。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互补资产依赖程度很强,尽管创新企业拥有核心技术,也必须进行外部协调才能实现成功的商业化。由于技术创新存在路径依赖性,企业如果没有参与过该技术项目,就必须与熟悉该技术前期发展的企业联合起来。要想成功创新还要协调多种技术之间的关系:与同种技术发展状况的联系;与互补技术的协调发展。在一个技术系统中,某一个方面的发展就为其他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与机会,这种相互依赖性要求组织之间大量的知识流动以及在行动上基本保持一致。所以说,互补资产和互补技术对企业的技术创新都有很大作用,而企业网络正好能够凭借自身的网络特点为网络内企业提供互补资产和互补技术,使企业在网络化的创新环境中对资源需求、知识利用等方面降低相关费用的投入。

提高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有助于企业提高技术创新绩效。一个良好的企业网络能够极大地调动起员工的热情,促进企业的全员创新,为企业创新提供动力。企业员工是企业创新最重要的源泉。员工和部门之间顺畅的沟通与配合,员工之间良好、和谐的合作机制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满足员工社会交往、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因而能有效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减少和避免员工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任意行为,从而能为企业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持。

从以上文献研究发现,目前将企业网络应用到企业的技术创新中是近些年学者们所关注的,其将企业网络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的研究相对比较少。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分析,微观实证分析尤其是针对我国企业的微观实证分析相对欠缺、不系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模式。而且对于定量研究的文献更少,Tsai and Ghoshal(1998)研究企业网络对于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得出结论企业网络有利于企业之间的资源交换,从而促进产品创新。除此之外,还有陈劲和李飞宇(2001)等少数学者对此进行了定量方面的研究。

企业网络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是一个随当今环境变化而产生的新的理论问题,关系到企业能否运用网络化为自己的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企业网络的要素为逻辑起点,深入研究企业网络的实质。在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可行的适应企业技术创新的网络模式。其次,以网络连结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分析企业网络对技术创新的现实影响,拓宽连结的研究范畴,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网络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深入分析二者的内在机理,对今后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守明.现代企业网络[M].人民出版社,2002

2.Ravi S.Achrol,Philip Kotler.Marketing in the Network Economy.Journal of Marketing,2004

3.安娜•幅兰多里.企业网络:组织和产业竞争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林润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J].南开管理评论,2005(3)

5.孙国强.网络组织的内涵、特征与构成要素[J].南开管理评论,2006(4)

6.刘佳勇.企业网络的效率边界研究评述[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6)

7.Williamson,O.E.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M].New York:Free Press,1985.中文版.商务印书馆,2002

8.Stuart,T.E.International alliances and performance of firms:A study of growth and innovation rates in high-technology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 (8)

9.Gulati,R.,Nohria,N.&Zaheer,A. Strategic Network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1)

10.Ahuja,G.Collaboration networks,structural holes and innovation:A longitudinal stud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5(3)

11.许小虎,项保华.社会网络中的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10)

12.Lane,P.J.and Lubatkin,M.Relative absorptive ability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2006(5)

13.Das,T.K and Teng,B.S.A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Strategic Alliance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3(1)

14.张其仔.新经济社会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5.Romijn,H.and Albu,M.Innovation,networking and proximity:lessons from small high technology firms in the UK[J].Regional Studies,2005

第10篇

[关键词] 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应用

[作者简介] 黄柳林,广西经济社会技术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530022;李小燕,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副研究员,广西 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 F2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4-0020-0004一、关于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

TRIZ理论诞生于1946年,是俄文“Теория решения изобрет

ательных задач”,即“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缩写,英译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缩写为TIP或者TIPS,其核心理论是建立了基于消除矛盾的逻辑方法。运用通用工程参数来表述矛盾,使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地发现并解决矛盾,推动产品的不断进化,从一个状态进化到一个新的状态,向着理想化创新产品设计的方向推进[1]。

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作为一种为各类技术与非技术问题提供创新性解决思路的强大理论工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一套解决新产品开发实际问题的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在全世界广泛应用,创造出成千上万项重大发明,为众多知名企业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4月,国家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中国科协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重点面向企业、科研机构、教育系统三个群体,大力推进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工具的发展,从源头上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二、推广应用技术创新方法的重要意义

创新方法工作的开展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保证,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前提。开展创新方法应用示范,将为社会营造良好创新氛围,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大力推进广西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类媒体,加强对创新方法的宣传与普及,弘扬科学与创新精神,提高产学研各界特别是企业对TRIZ创新理论重要性的认识,使广大企业认识TRIZ理论的重要性,了解其重要作用,提高他们应用TRIZ理论的积极性,为开展创新方法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国内外企业创新实践经验表明,学习和使用先进的创新理论方法与工具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与效益的普遍提升。把技术创新方法与广西实际需求融合,通过开展技术创新方法培训工作、编制技术创新方法培训教材、创新方法试点示范等,推动企业形成自觉关注创新、主动践行创新,从而有效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三)有利于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长期以来,创新方法是广西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被各级科技管理部门所忽视,成为制约广西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瓶颈障碍。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各方面的作用,建立广西TRIZ公共服务平台,完善TRIZ服务体系,着力培育一批TRIZ应用示范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三、目前在广西推广应用技术创新方法主要存在问题

(一)TRIZ理论在广西的认知、接受程度较低, 开展推广活动难度较大

自TRIZ理论引入我国以来,广西也开始开展TRIZ理论的宣传推广活动。2009年相关部门举办了“创新方法进百企行动计划”,开展了TRIZ理论在企业的引进、推广、培训、转化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目前的统计结果来看,全广西的上千家企业,接触到TRIZ理论的不足1%,应用TRIZ理论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只有少数几家,取得的成果也很少。所以,可以说应用TRIZ理论在广西成功应用的案例寥寥无几。

随着近年来对创新方法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接触到诸如试错法、头脑风暴法等传统的创新方法,这些方法本身的缺陷性也给企业带来了不少失败的案例。相对这些传统的创新方法,TRIZ理论到底具有哪些特点和优点、应用TRIZ理论到底如何解决矛盾、如何系统分析系统内问题情景、如何确定问题的探索方向、如何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的障碍进行逻辑性的分析、如何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而帮助企业开发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应用TRIZ理论失败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些都是充满未知和疑虑的问题。所以对于大多数的广西企业来说,作为一套非技术的理论工具和方法体系,TRIZ理论到底能给自身带来多大的效益和提升还是一个未知数,而一项具体的技术理论提升所能带来的效益是明显且实在的,至少是要远远大于这类“纯理论”的理论。所以在广西进行创新方法的宣传推广,让企业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接受这一理论还具有较大难度。

(二)广西TRIZ理论专业人才缺乏,人才培养起点较低

目前广西还没有专业的以TRIZ理论为核心的创新方法推广服务机构,也非常缺乏专业的TRIZ理论培训师和具有专业背景的TRIZ理论应用专家。从2008年国家四部委联合发文在全国推广创新方法以来,广西也举办了多次有关创新方法的培训或讲座。但这些活动大多数时候都是聘请外地专家进行具有普及性质的讲座和方法介绍,受专家工作地点和来访行程的限制,创新方法专业人才的深度培训活动举行得较少。所以,广西的创新方法专业人才现状是:专业培训师和具有实际经验的专家严重缺乏。要在广西进行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一批专业的创新方法理论培训师和应用专家。他们不仅要熟悉TRIZ理论等技术创新方法,能熟练应用辅助创新CAI工具,并且具有指导企业或专业技术人员运用这一理论和工具开展技术攻关或产品开发的实际经验。

(三)如何确定第一批试点企业,尽量保证第一批试点应用的良好成效

第一批企业试点活动的成败对未来广西创新方法应用的推广具有相当大影响。开展创新方法的试点活动,需要选择合适的行业和合适的企业,不仅要保证试点活动的顺利进行,还要力争试点活动能多出成果,能多培养人才。所以,试点活动的成功开展,新成果不仅会引来行业内其他企业的跟踪效仿,还会形成良好的应用口碑,带动其他企业的学习,形成推广应用的良性循环。试点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还会在企业中培养一大批具有实际应用经验的专业人才,通过这批人才的专家效应,能更快地把创新方法带入到别的企业中去。

(四)广西创新水平滞后,急需创新方法这一把金钥匙

2009年广西R&D经费内部支出47.2亿元,年平均增长21.21%,与当年广西地区生产总值(GDP)之比为0.61%,远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7%;专利申请4277件,获专利授权2702件,两项排名均在全国排24位,西部排第5位,相比其他省份差距较大,与广西经济快速发展速度严重不符。且广西目前尚未形成对国外先进技术创新方法的跟踪、搜集、整理工作,更缺乏结合广西实际情况的本土化研究,加之TRIZ理论在广西认知、接受程度低、专业人才较少等现状,在未来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加快在广西推广应用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的对策

(一)在全区各市大力开展创新方法宣传贯彻活动

与当地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组织企业、技术服务机构、高校、科研单位及有关管理部门参加,进行以TRIZ为核心的创新方法基本知识培训;同时进行国家和省对创新方法工作的总体部署与工作安排的宣传贯彻,广泛宣传创新方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大力普及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为创新方法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要加强调查研究,协同政府部门制定鼓励试点的政策措施,如:加大对试点工作的投入、对创新方法试点培训实行“政府买单”、下放创新方法专项项目、对成效显著的试点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等,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开展创新方法试点应用。

(二)培养以TRIZ理论为核心的创新方法人才

首先是邀请有关的创新方法理论专家,主要在科研院所或高校中开展深度培训,或者是直接外派人员到黑龙江、四川、江苏等创新方法应用先进地区学习,培养广西自己的TRIZ培训师和TRIZ专家,使他们熟练掌握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以及TRIZ理论体系,能够承担一定的企业技术创新方法培训、推广的工作任务。然后再聘请专家进驻企业培训科技人员,帮助企业科技人员掌握创造性地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提升研发水平帮助企业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利技术、专利产品,催生一批创新型企业。由此,逐步壮大培训师资队伍和培育出一批国内外知名TRIZ专家,面向企业培养自己的TRIZ理论应用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团队。

(三)建设广西创新方法理论培训基地

依托以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产力促进联盟,建立以TRIZ理论培训为主的创新方法培训基地。培训基地将选择一定的办公场所,配备电脑、网络、软件、图书资料等必需设施,以TRIZ培训师资队伍和专家团队为基础,编制适合广西实际情况的培训教材;同时与政府、研究院所、高校和中介机构等单位密切合作,对处于不同阶段和面向不同创新需求的各类人才开展的多层次、多元化培训体系。基地将联合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建立培训合格认证制度,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后,颁发结业证书,并积极帮助参训人员参加国际TRIZ协会的认证考试,获取相应的国际认证证书。通过培训师合格认证,吸引和鼓励一批科技工作人员加入到创新方法工作队伍中来,同时通过培训师合格认证标准的建立,进一步提高培训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和规范培训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为大规模开展技术创新方法培训提供队伍保障。

(四)建设和完善广西的TRIZ公共服务平台及相应服务体系

依托广西生产力促进中心,以及创新方法培训基地,建立以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为核心的广西创新方法公共平台,包括TRIZ理论方法、TRIZ理论研究和应用成果、典型案例、TRIZ理论推广动态等创新资源平台、TRIZ学习与交流平台、专家服务咨询平台、成果转化平台等。通过平台的整合,集合一批省内TRIZ专家和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技术支撑,形成广西的TRIZ理论公共服务平台。平台将根据企业项目技术的需求,应用TRIZ理论和方法开展联合攻关,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进一步指导企业进行国内外专利申请等服务,帮助企业构建行业知识库,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流程和规范等。通过平台的实际工程应用服务,形成一批示范工程,进一步推动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

(五)培育一批TRIZ应用示范企业,获得一批TRIZ应用成果

首先在广西创新基础较好的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玉林等地选择汽车、电子、生物等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骨干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示范。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生产特点,面向企业领导、管理人员、技术开发人员等不同对象分别开展针对性的培训。通过全面开展培训,努力培养出一批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发展需求的企业创新型人才,进一步推动先进创新方法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在培训基础上,有条件的企业引进TRIZ方法和CAI软件,缺乏条件的企业可通过广西的TRIZ公共服务平台的软件、专家等条件,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难题,初步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以及专利、标准等成果,实现广西企业从“仿制”向“集成创新”向“原始创新”的转变,从而真正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同时,在试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试点企业和平台应用中产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挖掘、收集和整理,逐步建立广西的创新方法案例库,为全区扩大试点提供典型示范。

[参考文献]

[1]张武城.TRIZ理论技术创新方法新途径[J].企业科协.2008,(5).

[2]邵云飞,叶茂,唐小我.技术创新方法的发展历程及解决方案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11(5).

[3]殷方升.技术创新方法 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利器[J].企业科协,2009,(3).

[4]王顺兵,潘晓东. 技术创新方法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管理研究,2010,(4).

[5]丁俊武,韩玉启,郑称德.创新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1).

[6]吴永志,曹俊强,李乃川,国思茗.TRIZ技术创新方法在企业中推广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2,(1).

[7]国家科学技术部.关于组织开展“十二五”创新方法工作的函[Z].国科财便字[2011]63号.

[8]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Z]. 国科发财〔2008〕197号.

[9]科技部. 关于同意黑龙江省、四川省作为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省的批复[Z].国科发财字〔2007〕479号.

第11篇

[关键词] 企业案例分析;校企合作教学;教学实践;教学改革;工程实验班;卓越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2?0029?0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加工中心。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技能人才在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实验班试点开设“企业案例分析”这一亮点突出的课程,主要采取聘请企业专家来校讲授企业技术案例的方式进行,使学生深入了解企业技术,加强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氛围的认同,并由此为学生和企业提供相互了解的机会。这是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专业内涵的做实之举,也是新形势下教学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

一、企业案例分析教学模式的特点与现实意义

案例教学法[1,2]始创于1870年,由哈佛学院创立并引入教学,现已成为很多学科教学的重要手段,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案例教学法以实际存在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让学习者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以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知识及能力为目的教学方法[3]。

传统的工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以讲授分学科的知识为中心,学生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重在“认识问题”,课程提供在该学科领域内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一般原则与方法,缺乏针对性,因而问题的答案也往往是惟一的;而案例教学法则是以研究“问题”为中心,重在“分析解决问题”,教学内容大多来源于实践经验,引导学生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及其背景,学习、研究如何综合地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经验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样的问题由于所处的条件不同,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多种多样的合理解决方案[4,5]。

企业案例教学的基本思路是:将已经完成的企业实际项目,按照课程教学的需要,对其中的技术问题进行精简和整理,使得企业技术案例中涵盖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理论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者对于理论知识点的掌握与应用。将企业技术案例引入教学工作中,能使学生对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不再感觉抽象,能清楚地理解各知识点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和具体作用,从而牢固掌握各知识点。同时,案例教学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深入了解企业生产实践的详细过程,结合实际的生产工艺,以及通过对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由此可以积累经验,为毕业后将从事的实际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企业案例分析是高校在新形势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入企业进课堂的教学实践,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学生与企业之间的相互认识与理解,使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在课堂上得到良好的融合以及运用。这一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手段,其现实意义在于,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及与企业专家的互动,学生可以了解自身所学专业领域的一些企业的基本特点和经营模式,了解企业家创业所需的基本素质和条件,了解和掌握企业技术问题的基本处理方法,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案例中的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做好融入生产实践的思想准备,并形成一种“乐于走进企业”和“勇于创新创业”的理念。

二、企业案例分析教学实践

1. 教学模式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3+1)高级工程试验班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我校试点的一种特种试验班。“企业案例分析”是该工程试验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培养方案中一门亮点突出的特色课程。本课程主要采取聘请企业专家来校讲授的方式进行,使学生深入了解企业,认识企业,并由此为学生和企业提供相互了解的机会。企业专家通过讲解实际生产过程中有关材料及其加工方面的技术难题、产品缺陷、质量事故处理等具体技术案例,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工程试验班的学生更为深刻地认识企业技术的重要性,了解企业技术研发、实施和管理的基本程序,为后续走入企业,将自身培养成卓越工程师而奠定基础。同时,企业专家通过该课程的讲授,有机会直接面对学生传授创业和攻克技术难关的经验,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吸引学生去企业实习、调研,甚至就业。学校通过该课程的这种特殊运行模式,达成企业与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由此促进学校和企业对工程试验班学生的联合培养。

“企业案例分析”开设在工程试验班正在学习专业课程的第六和第七学期,每学期各24学时,共24堂课。课程以专题方式进行,大约分为15-18个主题,由学院具有丰富的企业合作经验的老师组织和主持。课程内涵分两个层次,即第六学期的核心主题是“企业技术问题及解决案例”,侧重于企业自主解决的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技术问题分析;第七学期的核心主题是“企校技术合作案例”,侧重于企业与高校合作研发的技术问题分析。

第六学期,作为引导和动员,课程首先由学校有经验的教授讲述“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布局与现状”,向学生系统介绍我国有色金属的产业布局、行业形势和企业现状,以及中南大学在有色金属行业的重要地位与突出优势,使学生对于未来可能服务的行业和企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其后,学校聘请了国内或省内一些知名企业的技术专家,尤其是在行业内事业较为成功的校友,以专题形式为学生讲授了“铜加工技术企业案例”“CONFORM连续挤压铝管技术企业案例”“建筑铝型材生产技术企业案例”“内螺纹铜管生产技术企业案例”“铝铜加工模具热处理技术企业案例”“铝材铸轧技术企业案例”“医用金属材料”“电力机车用铜材料技术案例”“离子镀膜技术案例”“新型电池及电池材料”等典型技术案例。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能有效地将正在学习的技术原理与该课程企业专家讲解的实际生产技术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融会贯通。

第七学期,学生的专业课程大部分已学完,且已经完成了企业生产实习,对企业的技术问题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这个学期开始,首先由学校有经验的老师系统介绍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技术合作的基本模式和运行程序,并分析相关案例。其后,聘请企业专家以及部分与企业有紧密合作的本校教授,结合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的政府资助项目、企业技术攻关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材料预研项目、军工配套项目等,以专题形式为学生分析其中的技术问题和管理模式,使学生深刻认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必要性及合作的方式方法。最后,作为本课程的总结,由本校老师以“卓越工程师的成功之道”为主题,引导学生系统回顾两个学期来所接触到的企业专家、了解到的企业、学习和思考过的企业技术问题与管理问题等等,引导学生综合思考造就卓越工程师所需的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鼓励学生为寻求成功之道而努力完善人格修养和知识体系。

2. 教学效果

“企业案例分析”课程开设一年来,我们全程跟踪了每一堂课,获得了许多新的体会与经验。实践表明,“企业案例分析”课程通过“校企合作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教学效果。企业专家们不仅为学生讲述了一些具体实际的技术案例,而且与他们分享了自己的成功经验,有效鼓励了学生的创新与创业勇气。课堂上,企业专家们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有些学生对某些技术问题有非常深刻的理解,甚至有位公司老板立即邀请一名学生去他的公司工作或开展研究。企业专家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与学校老师的授课模式明显不同,这一点让学生感触非常深刻。“只有去生产一线,才能学到真正的技术”,这是学生们真实的表露,表明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对企业技术的兴趣,明确了自身定位,为培养卓越工程师奠定了知识和心理基础。

后阶段对于企校合作案例的分析,更加让这些学生认识到作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性,以及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技术合作的重要意义。从教学合作到技术合作,从人才培养到技术研发,企业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是推动企业和高校共同发展的最佳模式。以高校为技术依托,从学生到工程师,从精通技术走向企业管理,使学生对自身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从而增强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该课程开设的独特模式,同时也增进了企业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学生普遍认为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工程实践综合训练,获益匪浅;企业则获得一次很好的推介机会,有效促进了学校与企业的多方位合作。经初步了解,通过这两个学期的校企合作教学的开展,第一届材料工程试验班大约有5-8名学生与授课专家的企业达成了硕士期间的实习协议,同时促成了3家企业与学校老师达成技术合作。

当然,对于这种新型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成本与教学效果的矛盾问题、企业教学队伍的稳定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正是下一步深入改革过程中将着力解决的问题。在新形势下,促进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正成为我国教育研究与发展的新方向。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案例分析”是新形势下校企合作教学的新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增进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了解。中南大学材料工程试验班以聘请企业专家授课的方式开设的“企业案例分析”这一特色课程,是一次创新之举,是教学改革中的一次有效尝试,为校企联合教学树立了典范。在新形势下,促进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实践教学,正成为我国教育研究与发展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润莲,张向利,叶进.案例教学法及其运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24(4):102-105.

[2] 吴安平,王明珠,王继忠.案例教学法研究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02,12(5):22-23.

[3] 杨丰玉,陈英,杨柳,等.企业案例贯穿课程教学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18):77-80.

第12篇

2012年度,企业技术中心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企业的中心开展工作,既注重GDP的增长,更在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做文章,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造血能力不断增强,并在**省第14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筑企业第二批)认定中获得通过,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2012年度,技术中心开展的具体工作与公司发展相结合,以服务工程施工实际情况为工作要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技术方案审查,在建工程技术监督、检查和服务、指导,技术标编制,技术交流与培训,专项方案评审与讨论会,信息化运行及完善,工法的研发与申报,专利的研发与申报,标准编制等。具体工作如下:

一、企业技术管理方面的情况

根据集团实际施工情况和发展需要,08年度,技术中心共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方案约389份,现场技术监督与指导约395人次,协助各项经部 或直属项目部解决各类施工难题约35次,组织或参加各类专项方案评审会约28次。确保在建工程项目基本正常,没有发生一起由技术管理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的重大工程技术质量和技术安全事故。在经营配合工作中,编制技术标书51份,其中轨道交通工程11份;市政公路工程30份;房屋建筑工程10份,成功协助公司开展自主经营与外地市场的开拓。

二、企业技术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及运行情况

目前,企业技术中心的信息化建设主要依托公司已部署的网络平台,主要从硬件建设、网络建设、安全及制度保障等基础设施方面进行完善。

08年度,公司开始运用宏润网络协同办公系统,技术中心作为其中一部分版块,充分利用宏润OA平台。将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技术方案、技术标电子版文件上传,实现公司内部信息的交流,达成资源共享,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企业技术中心已在公司网站上设立了单独的板块,作为一个专业的技术交流平台。分别设立:中心简介、科技要闻、项目管理、科技成果、研发动态、培训研讨、论文专著、工程实例、案例分析、交流论坛等内容。

三、企业在技术中心人才策略方面的情况

1、人才储备方面另外,在技术中心的带领下,集团2012年度城建建工系列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称通过评审人数68人,高级职称人数9人。

至此,技术中心中专5人;大专9人;本科33人;硕士:6人;其中:高级职称:23人,研究员:2人 ;中级职称:8人 ;初级职称:22人,高级职称工程技术人员占中心职工人数总数的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