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保护水资源的意义

保护水资源的意义

时间:2022-04-13 11:17: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保护水资源的意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保护水资源的意义

第1篇

1.1法律体系缺乏有机联系

在制定有关的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时应该令各类法律法规保持有机的联系,如此,才可以从多个方面对水资源进行净化保护,标本兼治。我国目前对于地表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完善。健全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不应仅仅是针对于水资源的获取利用以及破坏保护的,更应该将该法律体系延伸到水资源被开发之始、被利用之初、被利用之后以及利用的具体方面、过程等均进行详细的保护以及合理的规范。同时,法律法规对于地表水资源的保护以及检测规定,不应仅仅将目光局限于地表水资源的水量、水质问题,更应该对于整个地表水资源生态系统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1.2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以及政府责任的缺失

我国既有专门的地方设立的水行政管理部门,又有专门进行水资源污染和防治工作的环境部门,此外还有国土资源局、气象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分管对于大气水、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的保护。但是,造成现今水资源保护力度小、水资源污染情况改善差等现状的,也恰恰是由于过多的部门参与以及部门分工没有明确的法规制度规定造成的。由于并没有伴随各部门职能落实的法规颁布,导致了我国各级水资源保护部门分工不明确、职能落实不到位、责任推诿等现象。各水资源管理部门在遇到水资源管理以及改善的瓶颈问题时,处于对于自身保护的立场原因,往往会钻职能的空子,推诿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导致水资源保护以及水质改善工作得不到推行与落实,从而使地表水资源保护工作搁置,水污染以及水资源匮乏问题日益严重。

1.3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不够全面

我国已经制订了一定数量的法律法规对水资源进行相应的保护,而具体的行政实施部门也做了相应的建设,但对于水资源遭到破坏之后的法律责任刑事追究仍然十分缺乏。尽管水资源保护立法对于民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具有一定的教育和提示意义,但由于人类活动的逐利性,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仍有部分不道德民众会为了获取个人利益而对水资源展开肆意浪费与破坏,而这时,就需要国家通过政治权利进行刑事立法,不仅能够对该类行为的发生产生震慑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严格的事后问责对社会大众起到整体的教育引导意义。尽管我国也已近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且在相关刑法中进行了明确的刑事追究规定。但由于水资源破坏行为在短时间内不容易显现且很多对于水资源超量使用或者非法使用的行为很难通过简单的几条规定进行界定,所以,我国对于水资源破坏行为的刑事立法力度仍然不够,仍需对相关的刑法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2完善地表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所谓法律体系,是国家依靠其政治权利所指定并强制保证实施的一套国家制度的载体,同时也体现了整个国家的价值观。而国家对于水资源保护所指定的相关法律体系,则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水资源保护以及水资源质量改善,同时也是保证社会建设以及国家发展、人们生活有序正常开展的重要环境保障。因此,应及时发现并完善我国水资源保护法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从而实现国家的稳步可持续发展。

2.1对于《环境保护法》进行全面完善

自1989年制定以来,《环境保护法》就对我国的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而水资源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该法律对于我国水资源的保护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将该法律作为水资源保护法的基础来看待。在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和改善中,各项立法的有机配合应该是法律对于水资源保护的重要作用形式。因只有《环境保护法》对于我国整体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改善起到了有效的作用,才可以为水资源的保护以及改善创造有利的自然条件和行政环境。而在对《环境保护法》具体的条例完善中,不仅应该强调环境保护对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应该体现法律对于人类权力的保护。此外,还应该对于经济发展中的排污指数进行明确的规定。虽然排污许可证制度已然在我国存在了很长时间,但是在水资源的保护领域仍未对此做出明确的规定。在借鉴了其他领域排污许可证的有效经验之后,水资源保护制度中的排污许可证的颁布也应尽快做出规定。

2.2建立健全配套的法律法规

虽然我国的法律规定了对地表水资源开展保护的原则以及制度,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法律以及法规上的缺失,应该及时填补该类缺失,健全我国的地表水资源配套法律法规体系,从而对水资源的保护工作加以完善。

1)应加强对于法律的制定,从而完善对于地表水资源的法律保护。

尽管我国已经从国家、单位以及个人3个大的领域对于地表水资源的节约使用进行了整体规定。并且从工业技艺以及产业发展方面也对水资源的节约运用做了详细的规定。但是以上各类法规的制定却过于原则化,不具备足够的实施效力,使得相关部门在进行执法监督时缺乏对于该类法律法规实施的可操作性。因此,我们需要制定具有综合运用效力的节水法规,对全国各行业以及各部门、个人的节水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

2)还应加强对于各河流流域内水资源保护的立法。

第2篇

关键词水经济模型水产业产出现代水经济

没有任何一种资源,对人类至今的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也没有任何一种资源,将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这种资源,就是水资源。水资源对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发展已经显现出其绝对重要的地位,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水经济”,已经开始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1水经济系统

从有生产活动开始,人类就在不停地探索利用水资源创造财富的途径,这些途径日益得到拓展,时至今日,人类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根据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已经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经济系统,我们称围绕水资源属性建立的经济系统为“水经济系统”。

2水资源

大家都知道“石油经济”的概念。但是,对于人类而言,水比石油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水具有比石油复杂得多的资源属性。认识水的复杂资源属性,对于形成现代水资源价值观念,建立现代水经济系统,意义重大。

2.1按水资源用途划分的属性

(1)水的自然资源属性。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属性是指其作为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所体现的特征。与铁矿作为投入物经过冶炼和加工以后,能成为钢材、铁等生产资料和其它如汽车、水管等消费品等一样,水经过提炼和加工以后能成为工业用蒸馏水和生活消费用的饮用水、洗漱水等。当然,水还可以作为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其它必不可少的直接或间接投入物。水资源的这些属性,表现的是其自然资源属性,它能为人类提供效益,能够产生经济价值。

(2)水的资产属性。水的资产属性,是指仅仅通过水的所有权的运用便能为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所体现的特性。当某一社会单元取得一定的水域的所有权后,便能将其作为生产的工具,为产权(使用权)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水的资产属性有如铁路、公路、土地,但比它们具有更加复杂的特点,如一定的水域不仅可以作为交通运输的资源,还可以作为养殖业、水力发电等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水的这种特性与其自然资源特性的重要区别在于,它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直接消耗掉,而是像工业生产的设备和厂房一样,其物质形态并不会被直接转移到产品中,而是通过占用方式将其价值逐步转移到产品中。与工业生产设备一样,水资源在作为资产使用时,由于水质在降低,水的使用价值也在降低。就像企业的资产在经营过程中要通过修理、更新来实现保值增值一样,水资源的保值增值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水的环境资源属性。自然环境可以接受、分解、还原、转化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和其它有害影响,从而满足人类的生产和发展的生态需求。这是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资源特性,它已经超出了自然资源的范畴。自然资源所具备的这部分特性,环境和生态学家们称其为环境资源特性。它包括依托自然资源的物质实体产生的景观的可观赏性与舒适性(景观优美性)、环境容量与其自身的调节(分解、转化废弃物)能力。水具备以上环境资源定义的所有属性,这一属性的意义在于它能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功能。

(4)水的生态资源属性。水资源还具备与人类生产生活间接相关或无关的生态功能。这部分生态功能表现为:水不仅是生命的构成要素,而且是包括生命系统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维持的必备要素。所有的自然生命体都包含水,所有的自然生命系统需要水来维持,部分非生命系统缺乏水将会退化。在沙尘暴肆虐、土地大面积沙漠化、人类付出惨痛代价的今天,人们开始意识到水的生态资源特性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

2.2水资源的经济学特性

(1)系统性。以上使用特性不仅构成一个复杂的经济学系统,涉及经济学的供给、需求与市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均衡、边际效用等问题,还涉及目前的前沿学科和理论,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系统性决定水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复杂性。

(2)稀缺性。理论上说,任何资源都具有稀缺性,对于水资源而言,存在现实的稀缺(中国北方的水资源状况)、潜在的稀缺、结构性稀缺和季节性稀缺四种情况。稀缺性为发展水经济提供了基础。

(3)竞争性。表现在同类厂商之间对水资源的竞争性使用和水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竞争性(作为自然资源投入和作为资产、环境资源、生态资源之间的竞争性)。竞争性决定了水资源产权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必要性。

(4)兼具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特性。水作为生态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特性决定了政府在水经济系统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而水作为自然资源和资产的准公共物品特性决定市场机制在水经济中的地位。

3水产业

水产业是水经济的主体。根据水资源的用途,水产业涉及的产业领域,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从水的自然资源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水利工程、自来水供应、其它水产品、节水技术和产品等,作为现代水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节水技术和产品是现代水经济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

(2)从水的资产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水电工程、水产养殖、水运、港口、码头、运动、休闲、水权价值评估与交易等。其中,运动、休闲、水权价值评估与交易是现代水经济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

(3)从水的环境资源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房地产、旅游、水环境监测与评估、污水收集、处理、水体修复、水生态保护与恢复等技术、产品和服务,其中非接触性旅游、水环境监测、污水收集、处理、水体修复、水生态保护与恢复等技术、产品和服务是现代水经济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

(4)从水的生态资源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绿化、植被建设与恢复、湿地保持与再造、地下水保护等。这类水产业都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4水产业的产出

4.1水产品和服务

水产品和服务与一般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相同的特性,水产业的这部分产出具有完全的私人物品特性。因此,具有完全的市场化特征。由于它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一般国家都采用的是政府垄断经营的方式,但是,这种经营是按照市场化的机制在运作。

4.2水环境质量

传统观念上,人们一般认为水环境是产业的投入要素,人们并没有认识到,水环境资源在可以作为生产过程的投入或消耗的同时,就像制造业使用的钢材本身就是冶金行业的产品一样,现代经济系统中水环境质量本身就是产品和服务,并且存在现实的市场需求。

4.3生态平衡

以水作为重要一环的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一种标准的公共物品。人类从事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活动,是关系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活动,水环境的生态效益是一种社会效益。作为水产业的重要产出内容,生态系统的恢复必须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和社会公众的参与。

5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5.1政府的作用

包括:水资源产权的所有权属国家和集体所有,各级地方政府的水务管理部门行使该权利;水资源的使用权实施部分市场化的原则;政府保留水资源用于生态保护的使用权,并行使生态保护的一切职能;确定不同水域的功能,制订水资源产权相关法律和规划;制订一般水产品和服务产业的市场运作规则;建立水资源产权交易市场和污水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水资源“使用者付费”机制,控制水资源的定价权,利用价格调节水资源的使用,并获得水资源使用收益;建立水环境“受益者付费”机制,获得水环境收益;建立水环境“保护者受益”机制;建立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在使用上的优化配置机制;建立水资源(包括水环境)使用监督机制,行使监督职能;建立水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和水资源价值核算体系。

5.2市场的作用

包括:按相关法律和规划配置水资源的使用权;由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决定水产品和服务的供应数量和价格;优化配置水环境保护资源,包括资金、技术、资本、人力资源等;刺激技术进步机制。

6现代水经济

6.1传统水经济

传统水经济,是主要是围绕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属性和资产属性而建立的经济系统。传统水经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七个“强调”和七个“忽视”:强调由自然资源属性所体现的经济价值,忽视其环境和生态资源价值;强调直接效益和直接费用,忽视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强调利用,忽视开发和节约;强调占用,忽视保值增值;强调自然资源产权,忽视环境资源产权;强调产品价值,忽视资源价值(产权价值);强调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忽视市场的作用。

6.2现代水经济

现代水经济,是围绕水资源的属性体系建立起来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经济系统。现代水经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九个方面:经济价值与环境生态价值并重,强调可持续发展;直接效益、间接效益、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并重;开发、节约与利用并重;自然资源产权和环境资源产权并重;在水资源配置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并重;形成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在使用上的优化配置机制;形成水资源价值评估体系;注重水资产的保值增值,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建立水资源价值核算体系。

7结束语

水资源具有复杂的资源属性和经济学属性体系,现代水经济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系统,本文只是对其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由于现代水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对环境和生态具有复杂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对水经济系统的深入系统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 、进行建筑给排水节水设计的重要意义

由于企业技术、观念、人员、利益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很多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效果不好, 这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现在人们的节水意识越来越强,具有节水特点的建筑给排水设计在市场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节水性质的建筑给排水设计不仅能使我国的建筑给排水设计得到不断地提升,而且也在节约水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用节水技术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节水技术在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节约水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该引起每个人的高度重视。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技术的应用需要广泛推广。1.应用市政管网余压。 我国建筑供水所需要的压力是通过市政水管网提供的。 一般情况下,市政水管压力是能够满足建筑用水要求的, 但是现在我国城市的建筑物越来越高,为了满足高层楼房居民的用水需求,在进行给排水设计时要采用二次加压技术。 二次加压会消耗更多的能量,为了节约能量,同时保证高层用水,设计人员在给排水设计过程中可以应用市政管网的压力,分小区进行供水,这种设计方式既避免了低层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又满足了高层对水资源的需求。

2.合理设置小区中水系统。 小区中水系统能够使各种排水得到二次利用,是一种重要的节水系统。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洗脸水、洗脚水、洗澡水洗衣水、洗菜刷碗水等经常被丢掉,这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小区中水系统是将各种排水处理再利用的一种系统,是一种节水系统。 我们用于浇地、冲洗厕所、洗汽车等对水的质量没有很高的要求,中水系统处理过的水即可满足要求,所以完全没有必要使用饮用水来完成那些工作。 中水系统把污水变成可以重新利用的水资源,不仅减少了城市污水的数量、缓解了城市下水道的压力,而且满足了人们的用水需求、节约了水资源。

3.供水设备的选择要科学合理。 使用原来的一些供水设备如水池、水箱等进行二次供水时可能会对水资源产生污染。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我们需要选择一种环保、效率高的无负压的变频设备,这种设备不仅能减少成本,而且能减少不必要的污染。 这种新型的供水设备将水泵和市政管网连接起来,利用市政管网的余压把水提供给用户,使用这种设备供水既节约能源又节约水源。

4.充分利用雨水 。 雨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水资源 ,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水资源欠缺,很多地区都曾出现过缺水的现象,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水资源的保护开发。 雨水的质量比较好,没有什么污染物质,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 雨水的收集比较容易,且成本较低,是一种便宜高效的资源。 雨水可用于清洗道路、浇花草树木等,在水资源非常稀少的地方雨水经过特殊处理可用作饮用水。 所以应用雨水利用技术进行雨水的收集、处理、利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用水压力。

5.使用质量好的管材、配件。管材是构成给水系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部件,对水源的输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如果管材质量不好, 那么很容易导致水管网络出现漏水的现象,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日常用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企业生产了很多新型的水管材料。 设计人员在选择管材时应该充分考虑管材所使用的场所。 比如,球墨铸铁材质的管材具有很多方面优势,例如具有能够抗腐蚀、具有较好的延展性、不容易爆裂等优点,是各种管材中的理想材料。 尽管如此,由于球墨铸铁管比较短,所以在不适合设置接口的一些地段我们不能选择短的管材,只能选择比较长但材质没有球墨铸铁管质量好的钢管; 如果选择室内管材,那么塑料管比较合适,因为塑料管比较轻、不容易腐蚀、便于施工。

6.选择节水的卫生器具。 具有节水性质的卫生器具能够节约很多水资源,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水龙头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器具,它的应用非常广泛。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具有节水功能的水龙头,例如节流水龙头、感温式水龙头等,这些具有节水功能的水龙头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很多水资源。 例如,淋浴用的水龙头采用冷热水混合栓,那么在使用时人们可以提前调节好水温,这样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使用具有定量停止功能的水龙头,可以避免水不停流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使用节水功能的卫生器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合理使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我们应该日常生活中泛使用具有节水功能的各种器具,真正做到节约水资源。

三、总结

我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使用具有节水功能的各种给排水器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节约水资源。 应用节水技术进行建筑给排水设计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 加大具有节水功能的建筑给排水的设计与推广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鹰,商保平.节水措施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增刊,2008(3)

[2]徐进强.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几点经验[J].给水排水,2009(06):123―124

[3]彭敏.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经验探讨[J].价值工程,

作者简介:

第4篇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可持续利用

众所周知,水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发展对水资源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并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水源危机。因此,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必须加强水资源管理,规范水资源的利用方式,最大限度减少污染,杜绝浪费,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危机,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同时,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和谐。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概述

随着改革发展的进行,社会发展的脚步也越来越快,这种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就造成资源的过度开采以及浪费,这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生态的平衡。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了世界性问题,而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对水资源的需求更大,水资源的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我国人口分布不均,水资源的分布与人口和土地的分布也不合适。例如我国北方的人口占据全国的2/5,耕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比例的3/5,而水资源就紧紧达到全国的1/5,而南方人口占全国的3/5,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5,而水资源总量为全国的4/5。北方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1127m3,仅为南方人均值1/3。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的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未来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还将进一步增加。如何保护水资源,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们要研究的一项课题。

二、需要解决的水资源管理问题

(一)进一步健全水资源的管理体制

我国在过去的时间中始终将经济发展作为国家建设的头等大事,因此在对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要想有效的改善水资源浪费的现象,就要建立健全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将可持续利用这一理念深入到水资源的保护过程中。当前我国的水资源正面临严峻的形势,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正面临着无水可用的严重情况,而城市为了加快发展建设,对水资源存在过度浪费的现象,可见,水资源的使用不均是当前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进行限制与约束,同时还在重要的河流湖泊流域设立了专门的管理部门,严格控制非法使用水资源的情况,在这一发展趋势下,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一定会越做越好。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不仅仅是我国所面临的问题,在世界上也是一个疑难问题,但是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不同,我们不能使用其他国家的管理办法对我国的水资源进行保护,这样并不会取得明显的效果。要想在水资源的保护方面获得进展,还需要我们不断积累经验,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二)加强水量统一管理

当前水资源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水资源的开发与使用率不高,尤其是一旦发生干旱等情况时,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因为我国对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没有达到合理的分配。在过去为了发展经济建设,可能将过多的水资源应用在了生产建设中,其次是人们必须要用到的生活用水,在解决其他问题时可能面临无水可用的窘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对水资源的管理不到位,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没有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导致的。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江河湖泊数量众多,但是却并没有完全的开发出来,因此有些地区经常面临无水可用的情况。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对水资源的分布有一个合理的认识,充分利用我国的水资源并对其进行分配,除了必要的生产生活用水外,还应该对突发事件的用水具有充足的准备,必要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水资源调度到需要的地方。

(三)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我国正在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建设中,水资源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因此我国需要建立节水型社会。因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没有水,我们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更不必说发展经济建设了。建立节水型社会能够有效地保证我国在发展的道路上有水可用,并且能够将水资源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有效地提高使用效率,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将水资源的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共同促进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三、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水资源行政管理能力

做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对于解决水资源短缺,确保水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相关行政部门必须把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放在工作首位。首先,要意识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在确保其发展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在保护水资源方面,要始终把提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紧密结合,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后,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建立相应立法,以法律的强制效率规范水资源管理活动及利用,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加大水资源保护宣传力度

只有加大水资源节约与保护的宣传力度,在全民中树立保护水资源的强烈意识,才有助于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在群体人民群众中普及《水法》知识,使人人都能懂法,人人都能自觉守法,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可以在每年的“世界水日”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对水资源保护进行宣传;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宣传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通过大力宣传,在人们的心中达成共识,全民行动,保护水资源,提高资源的持续利用。利用人们可以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利用洗菜洗碗的水浇花,利用洗衣服后相对较干净的水擦地板、洗马桶等,工业上也要采取一定的工艺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节约资源,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三)把水资源保护当作重中之重

面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水资源保护已经刻不容缓。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越来越发达,对水资源的利用和需求日益增长。在水资源利用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各种生产、生活用水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污染,浪费掉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减少了我国可供人们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

(四)加大对污水的处理力度

水体污染包括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两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工业生产污水直接外排而引起的环境事件屡见不鲜,它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坏影响,因此,应当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有效防治。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处理的途径;工业企业的生产污水应据其性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总之,我们必须坚决执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必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环保制度,促进企业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最终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从每一个人做起,从最根本的工作做起,这样才能逐步改善我国当前面临的水资源污染或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的保护是一项长久的任务,我们虽然并不能马上就看见效果,但是这一影响是深远的,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所以应该继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孔令敏.水资源管理中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22

第5篇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P641.8 文献标识码: A

“水”是生命之源,水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水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国土幅员辽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一方面,有些地区水资源丰富,如:中部、东部、南部地区。而另一方面,国内还有很多地区严重缺水,例如:西北地区,北方某些地区。在优质水资源日益匮乏的现代社会,重视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对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有重要意义。

1国内水资源管理现状及问题

国内水资源丰富,但同时我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内人均水资源量与世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国内水资源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增加了水资源的管理难度。

国内水资源分布及不均衡,据统计全国699个城市中就有400多个城市存在缺水问题。在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存在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而在一些水资源匮乏的地区人畜饮水都有困难。为了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国家政府主导修建了“南水北调”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些地区的供水问题,但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还是依然存在。

(2)水资源污染严重。

随着经济发展,国内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其中备受关注的就是水污染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国内80%的中小河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分析国内水资源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一方面,国内工业发展迅速,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而相应的工业废水处理能力还比较有限。不能处理的工业废水被直接排放到河流,直接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

(3)水资源浪费严重。

虽然国内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在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例如:农田灌溉方面,国内大多数地区的农田灌溉还是采取传统的沟渠灌溉方式,不仅粗放而且对水资源的浪费极大。据统计我国每年在农田灌溉用水占到了全国用水总量的80%,而农田灌溉用水的利用率50%还不到。

(4)水资源管理方式落后。

国内水资源管理主要还是有政府单位在主导,由于国家政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重视和投入相对还比较有限。另外,国内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经验不足。从国内水资源管理的现状来看还比较落后,目前国内还没有一部比较完善的关于水资源管理的制度或体系,规范水资源的调度。对国内水资源分布现状的统计、分析,及时掌握国内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不断提高水资源的管理水平是当前备受关注的课题。

2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的创新策略

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国内水资源的管理利用效率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1)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要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首先要明确水资源管理的目标。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益作为水资源管理的目标。在可持续管理理念实现了水资源科学利用,大大降低了水资源的污染。在可持续开发管理理念将水资源的利用、回收、重复利用作为管理的重点。其次,在水资源管理单位、全社会大力开展水资源可持续使用的宣传,在全社会构建一个水资源科学管理的氛围。最后,将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管理理念写进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以制度规范水资源使用行为。

(2)在全社会做好保护水资源的媒体宣传。

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仅靠政府单位、或某些企业是实现不了的。要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就需要调动全社会关注水资源的利用。重视各种媒体对于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报道,让社会认清国内水资源分布的情况,让更多人认识对节约用水对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通过舆论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节约用水环境。最后,通过有效的宣传要让全社会认识到水是国家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而且水资源并不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如果全社会不重视水资源的节约、保护,有一天水资源将成为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

(3)尽快建立集中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机构。

水资源的管理必须有一个专门的责任机构担任,国内要尽快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机构统一指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国内的大小河流大多是跨省跨域,而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很多时候因为涉及到跨区域而导致一些制度、政策得不到有效贯彻。建立集中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就能有效解决地域对资源管理的影响,保障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执行。通过集中的水资源管理机构的协调作用,最大限度的调动社会资源,积极投入到水资源的管理中。同时,建立集中化的水资源管理机构,能提高水资源管理单位的权利,实现对社会水资源使用情况的有效监管。

(4)重视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水资源管理的最终结果要回归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重视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对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益率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农田灌溉基础设施中,重视灌溉水渠的修建,防止灌溉过程中的水流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封闭的灌溉水渠能减少水灌溉过程中的蒸发。鼓励农民在农田浇灌中采用喷淋浇灌代替传统的灌溉方式,喷淋灌溉能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建立一套农田灌溉、工业用水的监督和奖励机制,对灌溉、工业用水效率较高的地区可以降低水费标准以此调动农民节水积极性。其次,重视污水处理企业的建设,尽快提高国内的污水处理能力,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最后,重视水再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加大在这方面技术研究的资金投入。例如:海水淡化技术、污水处理技术等。

3结束语

水资源管理是一项利在千秋的重要工作。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建立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在全社会营造节水舆论环境,重视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都是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相信在全社会的关注下,水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殷国仕.创新水资源管理模式的思考[J].节水灌溉,2007(07).

第6篇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 地方立法 节水

水资源是指可以更新补充,可供永续开发利用和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种水源应当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利用的质量,并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能够得以利用。我国《水法》所指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即是指陆地水源。

河北省地处北方缺水地区,属于资源性缺水省份,水资源问题相当严峻,水资源保护任务十分艰巨。河北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地下水超采和水体污染等几个方面。河北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41毫米。降水量各地不均,且年际变化较大。多水年份与少水年份降水量相差悬殊。降水量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全年降水量的80%集中在6~9月。按照国际界定标准,人均水资源量500立方米以下属于极度缺水,河北省人均水资源量只有305立方米,人均和亩均水资源量都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1/8,均低于全国水平和相邻省、市、区。且部分山区自产地表水资源量已专供北京、天津两市使用。每年,全省提供的水资源量为167亿立方米,而需求量却达到220亿立方米左右,不足部分只有依靠超采地下水补足。全省可利用的地下淡水资源允许开采量为120.08亿立方米/年,其中河北平原91.68亿立方米/年,山区28.40亿立方米/年;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地下水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河北省每年平均超采地下水40亿立方米,长期过量的开采,已经引起了地面沉降、土地沙化、土地裂缝和地面塌陷等一系列生态灾害和地质灾害。地表水环境生态严重恶化。超采地下水形成巨大的漏斗区,水土流失严重,出现了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给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人类生存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这已成为河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迫切需要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视日益提高,河北省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法律体制不完善,立法质量不高,执法水平较低,法律法规宣传不力等问题。因此,要保护水资源,使其发挥在河北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就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地方立法,建立和完善河北省水资源保护的法规体系,配套完善现有法规的实施细则

我省水资源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体系,还未能真正地建立起来。而针对我省这样一个水资源特点突出的省份而言,应当根据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总体规划,结合河北水资源的特征和境内各河流流域内经济发展的要求,针对水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尽快完善相关的水资源保护等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体系,以有效地遏制住各流域水污染势头、水土流失和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保证河北有限的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国家的法律、法规,河北要结合本省的特色,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河北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实施细则。应抓紧修改、补充和完善水资源保护方面的配套法规和规章,当前应着手起草制定“河北省水功能区划管理办法”、“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地下水超采区管理办法”、“入河排污口管理办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等。

二、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治污与生态建设步伐,改善水环境质量

认真实施《河北省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河北省水资源保护规划》、《河北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河北省水土保持规划》以及《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河北部分,加快工业企业污染源治理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建设饮用水源地保护和饮水保障工程等。同时,还应积极谋划以流域区域为单元的水资源保护综合工程规划,如“引滦入津水源保护承德项目建设规划”、“南水北调治污与水源保护规划”以及“湿地恢复和区域生态建设规划”等,为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做好项目储备。

三、建立精干高效的执法队伍,严格水资源保护管理的行政执法,强化执法法律责任

首先,各级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管理的重要性,将水资源保护的状况与政绩的考察相联系,要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良好的执法环境是有关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得以贯彻执行的必要条件。其次,要加强水行政执法队伍的素质的全面建设,要特别强调水行政执法人员对水资源、水资源管理保护、水行政执法专业技术知识的了解,例如对各种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环境标准等法律规范要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最后,要严格水资源保护管理的行政执法,执法过程中,要贯彻水资源保护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严格按照水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规范进行管理,对违法行为要及时给予相应处罚。

第7篇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新的计划、新的目标也踏上了出发的行程。为了提倡“珍爱每一滴水”保护我们共同的资源,同时加强学生间交流与沟通,增强广大师生节水意识,我们班召开了主题为“节一滴水 还一份情”团学活动。

我们班特此制定了口号:1.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 2.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并且向同学们讲述了以下内容。“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活动都起源于水。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然而工业化的推进,人类的过度浪费使得水资源日益减少。我国许多地方也面临着""湿地退化、河道断流、地下水超采、入海水量减少"等严峻问题的挑战。联合国已经把我国列为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节约用水势在必行,更要从我们每一位公民做起。我们也在班里讨论针对水资源污染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未来水资源的发展趋势。

此次团学活动的展开有以下意义:1. 通过节水宣传,增强同学们的节水意识 。2. 让同学们了解更多关于节水的知识。3. 通过宣传倡议,使同学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各地旱情,激发同学们的节水意识 。4. 通过活动,引导正确科学的用水习惯。

经过这次团学活动的展开,使同学们关注我国当前水资源所面临的严峻趋势,提高同学们的节水意识。节水不只是一种观念,更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要学会加强自身素质,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同构一个美好、幸福、和谐的校园环境。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不仅要把节约用水当作一种习惯更要把它当做一种责任。

我们班的同学们纷纷表示以后从自身做起。一、 要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充分认识节水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树立良好的节约用水意识,养成良好的节约用水习惯。在全校形成“节约用水光荣,浪费用水可耻”的良好氛围。二、尽量缩短用水时间,随手关闭水龙头,做到人走水停,杜绝水长流的现象发生。发现水龙头、管道、马桶漏水要及时报修。三、提倡大家使用脸盆洗脸、洗手,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洗澡搓洗时,及时关闭水流,节约用水。四、衣物要集中洗涤,应尽量减少洗衣的次数;小件、少量的衣物提倡手洗;洗涤剂要适量投放,过量投放将造成水的大量浪费。五、对于用水量较大的绿化及生活用水提倡一水多用,分质使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将水耗降至最低。倡导在卫生间尽量使用二次水,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参与节约用水行动。六、对发生在身边的用水浪费现象,要敢说敢管,互相监督,共同保护利用好水资源。

第8篇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水资源;水环境

引言:

水资源是人们生存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但是在我国大力推动经济增长,工业化迈进的过程中,给水资源带来了巨大威胁,致使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些问题的出现在影响生态水环境的同时,还阻碍了社会稳定发展。所以,直面面对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加强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至关重要。因为适合的、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可以为水资源科学利用和生态水环境的良好改善创造条件。对此,本文笔者就围绕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展开讨论。

一、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演变特征

自然生态环境是经过长久演变而形成的。而水资源和水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其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也是在漫长时间中演变而形成的。但是,经过漫长时间演变形成的水资源和水环境,却在人们的破坏和影响下,向恶劣的境地演变。也就是说,由于人们为了推动工业生产,创造经济效益,肆意的运用水资源、污染水资源、破坏水环境,这种行为使得水资源和水环境演变速度加快,但遗憾的是向恶劣的、匮乏的境地演变。相关学者或研究人员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认为非点源已经成为水环境的一大污染源或首要污染源。总体来说,了解近些年水资源与水环境演变特征,可以为水污染、水环境破坏等问题的处理提供重要依据,对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极为中重要的意义。

二、水土保持措施的分析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对于水资源的需求更为迫切,其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的保证,是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当前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劣、旱涝灾害频繁的情况下,水资源的有效应用尤为困难。据相关水资源评价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一半以上的省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增值16亿,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750m?。这将会影响国民的正常生活和生存。所以,当前我国应当加大水土保持措施落实力度,以此来控制非点源污染控制,有效的保护水资源。

尽管水土保持科研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困难的工作,但其具有较强的实施意义,可以对水资源和水环境进行研究,为我国及各级水土保持管理部门提供水土保持规划和决策提供条件,从而有效的控制非点源污染,优化和保护水资源、水环境。之说以这么说,是因为水土保持研究,可以使适合的水土保持措施予以有效的落实,这样就可以在降雨条件下改变下垫面条件、影响降雨径流关系和各类非点源污染、减少费点源污染产生量、增强流域或区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水土保持的水资源效应和水土保持的水环境效应得以提升。

所谓水土保持水资源效应是指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或区域水资源水量变化的影响。因为科学、合理、有效、适合的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小流域的产沙模数、径流,降低径流含沙量,改变洪水历时,影响流域或区域的水循环和水资源量。而水土保持水环境效应是指水水土保持措施对转化土壤和水体中的一些有害物质进行吸收、过滤、移迁,改善地表水和地下水质。因为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可以对非点源污染予以有效的处理和控制,如此可以吸附或过滤出水中的污染物质,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得到改善。

三、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

综合上文的分析,可以确定适合的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可以优化水资源、改善水环境。那么,水土保持措施是如何影响水资源与水环境呢?

(一)水土保持措施可以使农林牧副业得到全面发展

水资源不仅仅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的必要资源,其也是促进农林牧副业良好发展的重要资源。但是受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影响的水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土地使用贫瘠、葛养成分大量流失。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落实则可以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水土流失的问题,保证土壤肥沃,留住土壤中养分,为促进农林牧副业良好发展创造条件。

(二)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河流水库泥沙淤积

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落实,除了可以促进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之外,还可以减少河流水库泥沙淤积(如图一所示)。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落实,可以增强土壤质量,使更多植物可以种植在土壤上,如此便可以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也可以促进工程建设有效的落实,这将大大降低地表流经,相应的就会避免泥沙等进入河流水库当中,促使水库中泥沙淤积的情况出现。

图一 河流水库中含有泥沙淤积

(三)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提高农田抗旱能力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水分和养分的充足供给是必不可少的,水土流失对土壤中养成分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更可能由于土壤表层植被受到破坏,导致农田土壤含水量降低。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实施,是从农田种植对土壤要求出发,对土壤中水分流失问题予以有效的处理,增强土壤保水能力,进而有效的增强农田抗御干旱的能力,为使农田良好成长创造条件。

结束语:

在我国水资源和水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的当下,我国政府大力提倡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在此种背景下,积极研究水土保持措施是非常必要的。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农林牧副业得到全面发展、可以减少河流水库泥沙淤积、提高农田抗旱能力,这 可以间接的影响水资源和环境,产生水土保持的水环境效应和水土保持的水环境效益,增加水资源含量,优化水环境。总之,科学、合理落实水体保持措施对优化水资源和改善水环境有很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廖云飞.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研究[J].《价值工程》 ,2010(30).

[2]张利平,夏军,胡志芳.中国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02).

[3]李如忠,金菊良,洪天求.基于风险因素的区域水安全评价模糊模型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

[4]阮伏水.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生态建设体系的构建和实践――以莆田东圳水库为例[A].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水利分会论文集[C].2008.

第9篇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进展

我国水资源存在主要问题是短缺、污染和灾害,水资源管理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水资源管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以水资源为管理对象,探讨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质量管理、法律管理、权属管理、行政管理、规划管理、配置管理、经济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技术管理、工程管理、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等等。

一、水资源管理学内涵

加强水资源管理成为有关水资源领域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是水资源管理,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不同的卷中,对水资源管理有不同的解释。综观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概念,有以下特点: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他们都是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大多数概念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缺乏生态环境的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基于此,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水资源管理学是从学科角度对水资源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水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是建立在水文学、水资源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很明确,就是围绕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目前,水资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与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人类的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都要涉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解释多种多样,但都基本围绕着“满足目前需要但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这一核心思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人类必须正视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诸多与水资源相关的问题,这给水资源管理学提出了新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无法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观点构建全新的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这成为水资源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具体地说,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水资源法律管理、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行政管理、水资源规划管理、水资源配置管理、水资源经济管理、水资源投资管理、水资源风险管理、水资源利用技术管理、水资源工程管理、水资源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安全管理和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等等。

三、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3.1国际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到目前为止,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文献极为有限。根据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特点,国际上也对新形势下的水资源管理理论和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并就一些问题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他们主要围绕着“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要求”而展开。这些研究活动为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1992年爱尔兰召开的“国际水和环境大会—21世纪的发展与展望”上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及可持续研究的问题。1993年“第二届国际实验与网络资料水流情势学术大会”上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水文学基础和信息资料问题。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主持,国际水资源协会与国际水文科学协办召开了“变化世界中的水资源管理研究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研究展望、水资源开发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和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四个专题。

1996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国际水资源及环境研究大会:面向21世纪新的挑战”,讨论了流域尺度的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的应用实例等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工作组1996年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其定义为“支承从现在到未来社会及其福利要求,而不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的管理和使用”。

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要求在水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中,寻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福利之间的最佳联系与协调。与传统的水资源管理相比,可持续水资源强调了未来变化、社会福利、水文循环、生态系统保护这样完整性的水的管理,使“未来遗憾可能性达到最小的水的管理决策”。世界银行将水资源管理定义为一系列水资源相关领域(如水电、水资源供给与供给设施,灌溉与排水等)一体化管理。综合水资源管理的观点应该在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确保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

1997年召开的第5届“不确定性增加下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学术大会”,洪水与干旱管理、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水文与生态模拟和环境风险评价等成为重要议题。

1998年在武汉召开了“98年国际水资源量与质的可持续研讨会”,探讨了流域水量与水质的统一管理问题。1998年国际水文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2000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年在美国召开了“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以及交流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经验。此次研讨会达成一个共识:未来水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流域的统一管理。流域统一管理是流域内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统一协作管理,其目的是防止土地退化、保护淡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框架是政府和社区公众的共同管理。会议认为,为了实现流域统一管理的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复杂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建立在有效的科学规划基础之上;②必须显著提高预测各项管理活动结果的能力;③为了达到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持续的检测和评估工作十分必要;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管理过程必须是透明的和公开的。(MiguelA.Marino等,2001)2001年,国际水文科学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会议针对区域范围内水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包括:以往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新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伴随着国际学术界对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研究和讨论,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相继出版了多部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专著,这些专著大多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很少从学科的角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论述和研究。尽管如此,这些专著还是探讨和研究了大量有关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使我们能够大致了解目前国际学术界关于水资源活动的主要理论和具体内容。并且通过编著者对一些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论文的整理和归类,我们可以从中基本上了解到当前国际学术界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划分。

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在2001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收录了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2000年在美国召开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的文章。

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从事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不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新的管理方式仍在摸索中,水资源管理活动正处在探索过程中。作者认为,在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中,僵化的管理体制(包括法律、政策和管理机构)是实现水资源有效管理的最大障碍。管理体制的官僚作风、不负责任以及缺乏战略性指导原则导致水管理体系效率低下,缺乏远见,并且拒绝与水资源利益相关者就水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公开的交流和探讨。新的水资源管理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寻求实现长期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为此,他们认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将是水资源管理活动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包含水环境治理和保护问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水资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水资源管理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由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2002年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管理》(Ⅰ和Ⅱ)收集了2000年和2001年两年间国际上一系列关于“水资源管理”国际会议上的文章。

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本书的前言中指出,当前水资源管理问题在全球变得越来越复杂。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面临着的主要问题是:人口的增长和人均水需水的增加正在家具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此对应的是,水污染、水资源浪费以及气候变迁等因素却正在威胁着水资源的供给。这套书从10个方面论述了当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内容,他们是: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灌溉水管理,流域管理,生活用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活动管理,废水处置和管理,管道输水和渠道输水管理,水文模型,地下水管理,沿岸和港口水资源管理。(C.A.BrebbiaP.Anagnostopolos,2002)。值得注意的是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书中指出,现代水资源管理所涉及学科和领域已经超出了传统水文地质学中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思考和限制。

由M.AL—Rashed、V.P.Singh和M.M.Sherif合作编著的《水资源发展与管理(Ⅳ)》中从7个方面论述了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这7个方面包括: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政策和原则,水资源稀缺和保护,用水管理,水资源管理、规划、水权分析和处置的决策支持系统,水电和灌溉的发展潜力,灌溉水管理,水资源稀缺管理。

其他一些比较著名的著作还包括B.DattaRay,R.P.Athparia的《水与水资源管理》(1999年);A.FarooqKhan的《水资源管理:挑战与责任》(199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的《水资源管理:综合政策》(1989)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学术界并未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概念,但在国际上许多大学中,都开设了以“水资源管理”为名称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始以及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讲述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形成。例如在美国特拉华流域委员会计划和行动部部长Dr.KennethF.Najjar在VILLANOVA大学为水利工程学、水文地质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水资源规划0与管理”课程介绍中,Dr.KennethF.Najjar认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对水资源规划、分析、设计、经济管理的理论和实际方法等综合型课程,主要包括水资源法律和规章条例,流域管理、水资源建模、地下水和地表水需求和共给分析、洪水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湿地保护。水资源供给规划包括水资源使用、需求项目,水资源配置、水容量扩充。该课程还包括水库运行等相关问题。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关于水资源的综合问题的考虑,这些问题来自于从静态的水资源法律和章程到动态的自然资源的应用。

3.2国内水资源管学研究进展

我国关于水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开始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的水资源管理研究主要是对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管理内容的简单罗列和堆加,并未从理论的高度来对水资源管理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系统的阐述。随着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和挑战,学术界开始逐渐关注水资源管理理论的探讨和框架体系的构建。

赵保璋主编的《水资源管理》(1994年)是我国出版较早的专门论述水资源管理的专著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分以及废水、污水等水形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的联系,统一而相互转化的整体。而现实中,长期以来我国水管理体制较为混乱,水权分散,形成了“多龙治水”的局面。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应该以水的资源观点、水的系统观点、水的经济观点以及水的法制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布局与调配,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系统的综合管理体制,按照相关法律由水行政部门实施管理。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规划管理、开发管理、用水管理和水环境管理(赵保璋,1994)。

冯尚友在《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一书中将水资源管理定位为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治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规范性活动的总称。统筹规划是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整体布局、全面策划的关键;政策指导是进行水事活动决策的规则和指南;组织实施是通过立法、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形式组织社会力量,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活动实践;协调控制是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和水事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控制好社会用水与供水的平衡和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的各种措施;监督检查则是不断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执行正确方针政策的必须手段。

吴季松在2000年和2002年先后出版了《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和《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两本专著。前一部是作者多年来关于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报告和讲话的汇编(吴季松,2002)。《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一书中,作者对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以及主要内容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从整体来看,该书更多的是从水行政管理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左其亭和陈曦2003年合著并出版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活动》。该书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作了初步探讨。该书专门探讨了现代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管理目标和水资源管理基本内容,并且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教育、提高工作觉悟和参与意识;制定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统一管理以及实时进行水量分配和调度。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该书还专门探讨了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和“3S”(GIS、GPS和R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林洪孝在《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界定水资源管理活动为:依据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遵循水资源系统自然循环功能,按照经济社会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人们的涉水行为进行调整与控制,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该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框架体系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论述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并构架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提出,随着人类水资源问题认识的发展深化,水资源管理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技术和学科,其管理领域涉及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其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政策管理、水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管理、水量分配与调度管理、水质控制与保护管理、节水管理、防汛与抗洪管理、水情监测与预报管理、水资源组织与协调管理以及其他水资源日常管理等十个方面。该书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概括和构架基本上包含了但前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所有内容,是目前比较全面的水资源管理的概括和总结。

姜文来、唐曲等2004年出版了《水资源管理学导论》,本书是国内外首部系统论述水资源管理学的专著。本书在界定水资源管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然后专题阐述水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最后展开案例研究。全书共分十九章,第一章,水资源管理学概述,界定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水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水资源复合系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水资源管理学的管理学基础;第三章—第十七章,专题论述,论述了水资源的数量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权属管理、规划管理、工程管理、地下水资源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投资管理、行政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数字化管理和其他水资源相关管理;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案例研究,以首都圈农业水资源、民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展开研究。

四、结束语

由于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各种问题,长期以来对有关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极为关注,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水资源管理学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厚的基础。水资源管理学是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众多学科之上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积极推进和发展水资源管理学,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姜文来,唐曲,雷波,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姜文来,初论水资源管理学,中国水利,2004(3);

赵宝璋,水资源管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吴季松,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林洪孝,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第10篇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现状;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P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6-0107-02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重要物质,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及环境保护不可或缺的重要自然资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水资源这一概念也逐渐被丰富和被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简单的但却内涵丰富的概念,这主要是由于水资源种类多、且具备运动型,而且各种水体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特性。水资源的用途也是极其广泛,但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对水资源的认识和保护不足,所以水资源面临严重的危机,并且长此以往下去将会对我国的发展以及后代的延续造成严重的威胁。本文就我国水资源保护的现状以及如何进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1 水资源的性质以及特点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水和水体这两个概念。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首先水是指的由水分子而组成的,但水体则是含有多种物质,比如水生生物、悬浮物等等。通常所说的水体主要是指地表那些被水所覆盖的地段的综合自然水体,主要包含水库、沼泽、地下水、冰川以及河流等。水资源对人类的影响可谓是密切的,人类需要将水资源作为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并且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水资源对于人类的意义将会更加重大。

其次,水资源也分广义和狭义。在广义上,水资源主要是指在地球上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水,比如淡水、咸水以及气态水、地表水和液态水等,这是通常意义上的水。而狭义的水资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为人们所利用并可以进行自我恢复的淡水的总称。水资源具有以下的特点:

1)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水资源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物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更不会有生命的繁衍。而且这种重要性具有不可替代性,没有任何一种物质可以替代水来给人们提供生体机能维持所需要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没有食物人类可以生存7天左右,但如果缺乏水,人们的生存期限一般不会超过一天。因此可以看出,水资源对于生物来讲是重要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2)水资源是公有属性的。水资源这种公共属性是其主要特点之一,在水资源中这种公共属性主要表现为整体流动性以及自然性,包括使用的分散性、供应的联合性等。水资源的流动决定了它是具备一定的流域性,在同一个流域以内,不会因为地域上面的划分而改变其公共属性,并且这个流域内的地表水、上游、下游以及地下水等共同组成了一个具备完整意义上的生态流域的系统;

3)水资源是持续更新的。水资源区别于其他的矿产资源的一点是其更新性。能够在一定的条件和时间内,通过不断更新获得补充。我们如果能够合理的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那么就可以实现其可持续的发展与利用。同时,水资源自身也是具备一定的调节能力,能够通过自我的不断更新,来进行自我修复。

2 我国水资源的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2.1保护现状

我国是一个经济处于发展中、水资源相对贫乏但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并且由于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使得我国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已经十分严重。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水资源保护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通过运用比如经济、法律以及行政等手段来进行水资源的保护,同时在水资源利用方面也通过合理科学的统筹安排尽量的维护到了水资源保护的行为,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经过多年建设,我国的水务事业已经进入一个开发与防治、管理与利用并举的阶段。对于防治水资源污染也从之前的单纯依靠技术手段逐渐的转变为体制和技术有机结合的管控方式,并且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已经成为了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指导思想,也出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法律和法规,来切实的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2.2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在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保护管理的体制不够健全。尽管在水资源的保护方面我国出台了一些规范和标准,但这些针对性相对较弱,并且由于各种因素的左右使得其在执行过程中效果也是大打折扣,不能很好的满足我国水资源保护的需求。由于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过度重视经济效益的获得,而忽略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这就使得我国的水资源受到了很大破坏。同时,目前来讲我国还没有真正的公众参与制度以及水权交易的制度,这样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配置率极低,也造成了公众参与的缺失;

2)保护意识宣传不到位,保护观念相对落后。由于教育宣传不够,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就没有很必要的保护意识,并且执法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是决定着水资源保护机制是否健全和有效的一个重要方面,个别执法人员在执法能力以及水平方面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作为公众形象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影响到水资源的保护。除此之外,由于长期受到发展经济优先的观念影响,在水资源的保护方面没有严格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地方保护主义比较盛行,使得一些受到保护的污染排放较为严重的企业在没有经过排污处理就直接排放污水,尽管这些企业在当地有助于GDP提高,却以损害环境而换来的经济利益,明显属于得不偿失。

3 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措施探讨

我国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应该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利用,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充分的做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1)水污染排放控制。要对于水体其纳污的总量进行科学而合理的确定,并且针对确定的总量要合理的对于排放污染物进行控制,要采取强有力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要坚决实行排污价以及处罚等手段,对于排污行为进行制裁,要提高其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和自觉性。同时也要通过技术手段的升级来提高排污企业的除污技术,鼓励企业采用污水处理技术,并且鼓励效益高、污染少的绿色环保企业的开展,尽量减少水体污染物的排放;

2)污水处理技术升级。要切实加强生活用污水以及工业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通过建立水处理工程以及采用生物植被污水处理技术等手段来提高污水的处理力度,特别是对于那些排放污染物较为严重的企业,要进行强制性的、针对性的干预和控制,实现污水能够集中的处理。同时,在水体污染防治工作中要做好工业废水的减排、生活用污水的截流以及农业污水的控制,多管齐下,做好污水处理;

3)完善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强水资源保护法律和法规的建设,完善《水法》等法律,科学实现对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健全水资源管理的体制。由于水资源的管理必须是对其进行动态的、权属的以及监督方面的管理,所以必须要由国家水利部门将水资源统一起来进行管理,从而有利于合理有效的实现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国内外城市节水

1.节水概论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突出,水便是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1997年联合国水资源会议曾郑重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社会危机”。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2150m3/a(按13亿人计),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在世界第109位。特别是“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水的供需矛盾已十分突出。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每年因缺水而影响工业产值已达2300多亿元。预计到本世纪末,全国年总需水量将达到700亿m3,而缺水量也将达到70亿m3,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1.1节水的内涵

英文表达节水的概念有两个,即“SavingWater”和“WaterConservation”。但两个的意义有所不同。前者指较为具体的节约用水,后者的含义比较广泛,不同的学者或研究机构有不同的理解,但都倾向于采用经济的、社会的和技术的手段,以满足社会利益为目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1997)中对节水作了如下定义:“节约用水指通过行政、技术、经济等管理手段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工艺,实行计划用水,杜绝用水浪费,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科学的用水体系,有效地使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适应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持续发展的需要”。这里,节约用水的含义已经超越了节省用水量的意义,它内容更广泛,还包括有关水资源立法、水价、管理体制等一系列行政管理措施。

1.2节水的意义

节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即使是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如美国,也经常发生供水不足问题,自本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美国用水人口增加了一倍,而水资源产量却没有增加,1990年前后,约22%的大型系统出现了供水短缺。供水不足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世界有些城市为了满足干旱期间的城市用水,不得不关闭城市周围的农场,工业生产也受到影响。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次干旱中,仅一个县的损失就数亿美元。目前我国每年因缺水造成了工业产值的损失外,农业损失更是不计其数。另外,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及水体污染,特别是人为造成的水污染,更加剧了本已十分紧缺的水资源。在这种情况下,节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可以减少当前和未来的用水量,维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节约当前给水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费用,减少水厂的建设数量,或降低水厂建设的投资;

(3)减少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数量或延缓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扩建,使现有系统可以接纳更多用户的污水,从而减少受纳水体的污染,节约建设资金和运行费用;

(4)增强对干旱的预防能力,短期节水措施可以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而长期节水则因大大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量而能够提高正常时期的干旱防备能力;

(5)具有社会意义,通过用水审计及其它措施,可以调整地区间的用水差异,避免用水不公及其它与用水相关的社会问题;

(6)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除了对野生生物、湿地和环境美化等方面的效益外,还有维护河流生态平衡、避免地下水过度开采而带来地下水污染等方面的效益。

2.国外节水技术概况

第12篇

1.1分配原则

(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在制定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时首先应以流域水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支撑能力为约束条件,在保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确保流域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从而实现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和谐共赢。

(2)责、权、利相统一原则。水量分配中责、权、利的主体均应为上游各县(市)政府。保护当地水资源和保证下泄水的数量和质量是当地政府的责任,使用自产水量是当地政府的权力,分配各地区的水量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当地政府的利益。

(3)公平兼顾效率的原则。分配方案既要体现用水公平,尊重历史,维护各县(市)已有的利益,同时也要充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未来新增加的水资源需求量,分配时应侧重考虑各主体的用水效率,做到公平与效率并重。

2晋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

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以保护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水资源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水资源经济价值,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节水资源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5]。近几年来,为保障晋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保证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相对贫困、生态相对脆弱的流域上游县(市)大力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但存在着与大力发展经济之间的突出矛盾。因此,基于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建立晋江流域上下游水资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晋江市政府及下游受益区对流域上游地区的补偿机制,对于理顺流域上下游之间的生态关系和利益关系,加快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并有效保护流域上游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全流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上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主要是针对生态保护或者环境友好型的生产经营方式所产生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美化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与核算。国际上评价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的通用做法是通过统计分析,评价主要的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中国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

3结语